[架空歷史] 山溝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連載中)

 
V123210 2017-7-1 21:16:16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840 725000
V123210 發表於 2018-11-24 18:53
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這河套我們不要了


    幸運的是這支箭力道已經是非常微弱了,雖然射入他的右眼,但是卻是沒能深入多少!

    大唐陸軍的盔甲,甭管是全身甲還是半身甲又或者是胸甲,都是會配屬有頭盔,只不過根據兵種都不同,所配屬的頭盔也不同。

    最優秀的自然是和全身甲相當搭配的頭盔了,幾乎是把整個頭都給包起來,而且還是直接連接到胸甲上,能夠把脖子也給保護住。

    面部有面罩防護,面罩都不是鐵絲製作的,而是直接一整塊的鐵板沖壓成型,只是在嘴巴和鼻孔留有細小的空洞用來呼吸,同時在眼眶位置則是留有比較大的空洞以獲得視線。

    這說是面罩了,但實際上更不如說是一副面具,鋼鐵面具。

    而和胸甲搭配的的頭盔,則是普通的頭盔,通常沒有面罩。

    不過即便是全身甲或者是半身甲的面罩,其防護能力相對於其他部分而言,都只能算是一般,敵人一刀砍過來如果躲避不及時,受力不住往往會出現破損,導致死傷。

    同時為了獲得視線,騎兵們的頭盔正前方都是採用面罩的方式,需要給眼睛留出空洞的,此外一些關節的連接部分,也是比較的薄弱。

    這些缺陷,也是雙方近距離肉搏戰鬥的時候,敵人最喜歡打擊的部分,很多精銳士兵,面對這些身穿全身甲的敵人,要麼是使用重武器,直接砸人,要麼是使用短刀短劍,直接貼身上去從這些細小的縫隙插進去。

    但是箭支的話,通常是沒有辦法瞄準這些這些弱點部分的!

    而廖強賓很倒霉,一支韃靼人射過來的箭支,不偏不倚,竟然是直接透過面罩眼眶部位的空擋,直接插入他的右眼了!

    即便是廖強賓已經是老軍人,從軍七八年之久了,以前也是受過一些傷,但是眼睛被射傷,這卻還是頭一次,劇痛之下根本就無法繼續維持身形,很快就是身子一歪,眼看著就要栽倒的時候,旁邊的親兵及時策馬靠近,扶住了他,避免他跌倒落地。

    如果跌倒落地,那可比眼睛中箭更加慘,一個不小心就會被馬蹄踐踏致死的。

    但是即便是這樣,他也是無法繼續指揮作戰的,趴伏在戰馬上的他,持續發出慘叫聲,他身旁的一名副官看了眼自己的長官,露出一絲哀嘆之色,但是很快卻是抬頭四望,很快就是看到了不遠處的副團長。

    當即就是囑咐了身旁的旗手,讓他們繼續率領軍旗沿著固有衝鋒路線前進,而他自己則是策馬快跑,很快就是找到了副團長。

    並告之團長已經無法肩負指揮重任,第六胸甲騎兵團的副團長應平東中校,同樣也是老資格的騎兵將領了。

    看了前方的狀況,他就是知道,該是自己站出來承擔責任的時候了。

    當即策馬上前,然後正式接替第六胸甲騎兵團的指揮權,帶領騎兵繼續衝鋒。

    而第六胸甲騎兵團的團長廖強賓上校,此時依舊是趴在馬背上,滿臉的鮮血,雖然沒有和之前那樣發出慘叫聲,但是依舊持續的發出呻吟聲。

    此時的他雖然受傷了,但是卻不能停下來進行治療,因為此時此刻雙方正在爆發最激烈的衝鋒作戰,這停下來就是等死。

    可沒有什麼時間和空間讓他們來慢悠悠治傷的。

    第六胸甲騎兵團的衝鋒,絲毫沒有因為他們的團長受傷了就受到影響,實際上,戰場上很多人,甚至是第六胸甲騎兵團的騎兵們,都是不知道自己的團長已經受傷了。

    戰場上,過於混亂,將士們都是專注於眼前的廝殺,哪有時間去留意自家的指揮官怎麼樣了啊,只要指揮旗不倒,他們就跟著指揮旗行動。

    第六胸甲騎兵團繼續利用其重甲優勢,衝向了前方的一股韃靼騎兵,結果自然是沒有任何意外的,身披重甲的他們順利的殺出了一條血路來,帶領剩下的第一騎兵師和第五騎兵師以及其他部隊朝著西北方向繼續衝去。

    第六胸甲騎兵團,其定位是充當矛頭,只負責撕開韃靼人陣型的一個點,兵力是非常集中的,其戰場寬大並不大,所以真正殺傷的敵軍騎兵其實也不算多,而後方的第一騎兵師和第五騎兵師,這兩支部隊在隨後的左右兩側,是負責擴大缺口戰線的,相對而言,他們遭遇敵人的數量還要更多一些,同時因為這些敵人已經是被第六胸甲騎兵團衝過了一遍,敵人的陣型被打亂之後,他們也能夠更加輕易的殺傷敵人

    因此這兩個騎兵師所殺傷的敵人還要更多一些。

    至於跟在後方的多個獨立騎兵團,主要是負責掩護兩翼以及後方,同時擊殺敵人的漏網之魚。

    由此組成的巨大陣型沖韃靼人的騎兵陣列裡呼嘯而過!

    各部隊的軍旗在戰場上迎風招展,所過之處留下了一片的屍體和哀嚎!

    細看這些軍旗,就會發現,雖然這些軍旗都是標準的藍底紅龍持劍旗,但是每一面旗幟上的字樣也是不同的。

    大唐庫只為了區別各部隊,各部的軍旗上,都會印上自己的部隊番號,比如第六胸甲騎兵團。

    同時師級步兵部隊以及獨立編制的騎兵團、炮兵旅、炮兵團,則是黑字繡金邊,而普通部隊則是採用黑字。

    在第六胸甲騎兵團的軍旗後方,則是第一騎兵師、第五騎兵師,印有黑字繡金邊字樣的軍旗,同時這兩個騎兵師下屬的各騎兵屯,也會有各騎兵團的軍旗,比如第一騎兵團、第二騎兵團等。

    別看兩者如今有了差別,但是在數年前,第六胸甲騎兵團,其實也是叫第六騎兵團呢,這就和第二騎兵師下屬的第六騎兵團相衝突了。

    因此當時如果單純看數字番號,而不看其他字樣的話,是很難分清楚到底是那一支騎兵部隊的。

    這是因為早年大唐陸軍,尤其是統一戰爭的時候,是直接以各師等獨立部隊進行分化的,對團、營級部隊沒有仔細的劃分,以至於出現了不少的混亂。

    比如說第六團,鬼知道是那個第六團,因為可以稱之為第六團的部隊是在是太多了,有第二步兵師下屬的第六團,有第六步兵師下屬的第六騎兵團、第六炮兵團、第六輜重團等。同時近衛軍的第二近衛師,也有一個第六團,然後第二騎兵師下屬也有個第六騎兵團、還有一個獨立騎兵第六胸甲騎兵團。

    別的兵種就不說了,光光是騎兵部隊,就有三支可以稱之為第六騎兵團。

    為了進行區分,所以後來才是進行了番號名字上的改稱,主要是加前綴以示區分,比如說各步兵師下屬的步兵團,正式番號一律為第x團,而近衛軍的步兵團團,則是稱之為第x近衛團,預備師裡的稱之為第x預備團。

    而騎兵方面,各步兵師的騎兵,直接稱之為第x師屬騎兵團,預備師的稱之為第x師屬騎兵營,騎兵師、騎兵旅下屬的稱之為第x騎兵團,而獨立騎兵部隊,則是稱之為第x胸甲騎兵團,或第x火槍騎兵團,或第x輕騎兵團等。

    至於炮兵、輜重、工兵等部隊,則是更加的乾脆,沒有各種亂七八糟的前綴,一律為第x炮兵團,但是前五百個番號都是被留給師屬炮兵使用,三百以上的番號則是作為獨立炮兵的番號使用。

    如此,才是不至於把眾多部隊給搞混了。

    不過即便如何,當稱呼一支部隊的簡稱時,還是會發生一些誤會,不過這種事也不算什麼大問題,所以也就一直拖著,大唐陸軍那邊正在謀劃著,來一次番號的徹底整頓,把歷史遺留問題徹底解決。

    第六胸甲騎兵團為矛頭,帶著剩下的一萬多騎兵廝殺,所過之處,韃靼騎兵幾乎是無法抵擋。

    哪怕是俺答汗抽調了左翼的一萬騎兵衝上來,試圖把大唐騎兵兵團攔腰截斷,但是康長寧卻是當機立斷,很快就是把調轉了方向,朝著西北方向衝過去,避開了從東北方向衝過來的這一萬韃靼騎兵。

    看到這一幕,俺答汗有些皺眉了!

    但是他卻是沒有絲毫的辦法,因為主要的問題是,之前的左翼一萬騎兵還沒有機動到位,如果是從正東方向發起進攻的話,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尷尬了,到時候即便是對方改變方向了,那麼也可以直接追著他們的屁股後面殺。

    那裡用得著和現在這樣,攔腰截斷沒能做到,同時在後方追擊也是很麻煩,因為他們的前方,現在都是中軍的部分騎兵呢,這碰撞在一起,都是搞混了。

    他們總不能把中軍的部分友軍給直接幹掉,殺出一條血路來追擊南唐蠻子不是!

    看著南唐蠻子的騎兵兵團,又一次衝破了己方一個騎兵方陣的攔截後,而這個騎兵方陣,可是之前右翼的五千騎兵,這已經是他手頭上最後一支可以用來攔截南唐蠻子騎兵的部隊了,但是依舊沒用,還是被他們給衝了出去!

    此時俺答汗深深的嘆口氣,這一仗,半點好處沒撈著,反而是吃了一個大虧。

    雖然戰鬥還沒有徹底結束,但是南唐蠻子的前鋒部隊,尤其是那支重甲部隊,已經是徹底衝出了包圍圈,後頭更多的南唐蠻子騎兵也是跟著衝出了包圍圈,並開始掉頭朝著西南方向狂奔而去!

    想要繼續追擊,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倒不是說己方的機動力不行,如果說是雙方來一場持續數百里的追擊,那麼最後獲勝的肯定是自己,因為己方的部隊都是一起雙馬。

    但是對方卻是朝著西南方向而去的,那裡有什麼?

    南唐蠻子敵軍的主力啊!

    追個屁!

    俺答汗再一次深深嘆了口氣,然後對著身後的將領們道:「走吧!」

    旁人道:「那我們去那裡,繼續追嗎?」

    俺答汗卻是轉頭看向北方:「不追了,我們直接撤退!」

    「這河套,我們不要了!」
V123210 發表於 2018-11-26 21:53
山溝皇帝 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為國操勞


    宣平十四年臘月二十六日,又是一年將近結束之時。

    不用幾天將會迎來春節,從而拉開宣平十五年的序幕。

    這一天的李軒,沒有和以往那樣在外殿處理政務,而是在後宮處理家務事。

    說是家務事呢,但實際上也算是國事了,前幾日外務部上報,說是瓦剌人進獻的女子以及吐魯番汗國進獻的女子已經是陸續抵達京師,並在昨天一起送入宮中。

    也就是說,昨天,李軒為了大唐帝國在西北地區的邊疆安危,犧牲自己,和異族統治者的女兒啊,孫女,妹妹啊啥的異族女子足足激戰了大半夜。

    昨天的戰況那可是相當的激烈,饒是李軒這等萬古聖君,也是不得不耗費了頗多體力這才是把這些異族女子給征服了。

    而後遺症那就是,今天這雙腿有些發軟,剛好也是臨近年關,沒啥什麼重要的事務,他乾脆就是給自己放假一天了。

    說起來他這個皇帝也是當的挺苦逼的,從年頭到年尾,就沒個放假的時候,就連那些大臣們,都還有假期呢,唯獨他這個皇帝沒有。

    宣平十二年,大唐帝國頒發了新的法定節假日的法規,規定春節、清名、端午、中秋、重陽、冬至以及天子誕辰皆為法定假期,給官員們統一放假一天到三天不等。

    隨後,又是在推行了半月假,規定平日裡每半月可放假一天。

    所以每逢假日的時候,除了值班人員外,大部分的官員都能夠獲得休息時間。

    但是身為帝國皇帝的李軒卻是不行,這大年初一的他都忙著呢,各種禮儀都等著他去主辦呢。

    平日裡更不用說了,早上開早會,開完早會批閱摺子,批閱完摺子,就是開始接見大臣,當面處理一些要務。

    然後是午飯時間,不過很多時候為了節省時間,他都會賜宴,讓覲見的大臣陪著一起吃飯,一邊吃一邊談,當然了,大部分時候都是他在一邊吃一邊聽,大臣們頂多就是象徵性的吃兩口,然後抓緊時間口述匯報。

    所以,陪聖天子吃午飯雖然是見很榮耀的事,但實際上過程不太好受,因為聖天子時間緊張,那麼這麼多時間體能他們廢話啊,他們只能是在午飯時間儘可能的抓住時間匯報了。

    這飯,肯定是吃不飽的。

    不過也餓不著他們,聖天子習慣把工作一直延續到午餐時間,一邊吃飯一邊聽取匯報,那都是慣例了,稍有經驗的大臣都知道,去覲見之前先填飽肚子,要不然等到午膳時間,要麼你選擇吃飯填補肚子,要麼選擇在這個寶貴的時間裡做匯報。

    哪怕是沒有經驗,第一次覲見聖天子的大臣,往往也會有人告訴他們,先吃飽了飯再去。

    這用過午膳,聖天子就會午休片刻,等待午後時分繼續召見臣子,同時也會處理當天送過來的一些摺子。

    等到晚上六點,聖天子準時下班!

    除非有軍國大事,比如說緊急軍報之類的!

    否則誰也別想指望李軒留下來加班。

    但是下下班了也忙啊,偌大的後宮上百號有正式品級封號的嬪妃都等著他過去,然後為皇室開枝散葉,以固國本,更加不要說舞蹈團裡的數十名舞者、樂師都等著他一一指導呢。

    這些事,放在常人身上,那興許是享樂,但是放在聖天子李軒身上,這就不是享樂了,這是國事!

    多生幾個兒子,給皇室留下後代,讓大唐帝國有繼承人可以延續下去,這可是身為一個皇帝最為重要的責任,沒有之一。

    昨晚李軒為國事『操』勞足足幾個時辰,把瓦剌和吐魯番汗國送過來的十多名女子都給鞭撻了一遍,也算是揚我國威了。

    不過李軒這人呢,有些時候提起褲子不認人,這剛搞完就溜走了,甚至連封號都沒有給這些女子賜下,哪怕是裡面有著好幾個國色天香的絕色女子。

    對於李軒而言,也就是嘗個鮮而已,可不會被這些美色迷暈了。

    再說美女嘛,他見多了,各種類型的都有,招一招手,大把人排著隊把那些絕色女人給他送過來,前兩年,大隅縣那邊,甚至是進獻了一個扶桑女子。

    來頭還不小,乃是當代扶桑天皇的嫡女。

    怎麼來的?

    自然是扶桑天皇自願進獻的,哭著喊著要把女兒送給大唐帝國的皇帝,聖天子李軒享用。

    當然了,大隅縣的縣令自然是不會匯報,扶桑天皇之所以哭著喊著要進獻女子,那是因為大唐控制下的一個大名,直接殺進了天皇的破舊皇宮,把刺刀都是對準了因為沒錢,連登基大典都拖著一直沒舉行的新任天皇脖子上。

    這年頭的扶桑天皇過的挺苦逼的,連登基大典都不夠錢,住的宮殿都是破破爛爛的,至於武力這些鬼東西,就更不用說了,隨便大唐扶持下的一個中等實力的大名,都是能輕易殺進天皇的宮殿。

    外務部那邊,最近也是想著,既然這個扶桑天皇本來都沒啥用了,而且還搞什麼天皇,實在是大逆不道,乾脆廢掉算了。

    只不過考慮到容易引起扶桑諸多大名的反感,影響到整個扶桑戰略,所以才是沒行動。

    他們直接採用了更加簡單乾脆的辦法,直接把天皇的嫡女搶過來,然後進獻給聖天子,等以後這女子如果有了一男半女,直接送回扶桑當新任天皇去。

    這樣,以後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把整個扶桑納入大唐統治下了,比武力征服更加的簡單。

    當然了,扶桑人認不認同那就不知道了。

    但是,大唐帝國內部,也沒幾個人在乎扶桑人的想法啊,他們只是給自己找一個理由而已,免的吃相太難看。

    說到底,大唐帝國還是一個仁義國度,身為地球乃至全宇宙都是唯一的超級大國,面子還是要的,不能吃香太難看。

    其實也不僅僅是扶桑,其實越南國啊等周邊的藩國,大多都會進獻幾個王族嫡女給李軒。

    嗯,請注意,這不是聯姻,而是進獻!

    大唐帝國,從不和外族聯姻!

    牛逼哄哄的大唐,從不靠聯姻來拉攏異族,基本都是異族主動進獻的。
V123210 發表於 2018-11-26 21:54
山溝皇帝 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刁蠻公主


    這些進獻來的異族女子,雖然她們各自本身的地位不算低,但是到了大唐皇宮內部,地位卻是很低的,為皇室剩下女兒之前,通常都是不給封號,連最低級的才人封號都不會給。

    僖嬪倒是個例外,她雖然是高麗人出身,但是大唐帝國已經是吞併了高麗,而且為了把高麗半島徹底納入大唐本土進行統治,避免幾百年後再來個什麼獨立之類的,大唐的官方宣傳上,高麗人也是屬於華夏的分支,也是屬於華夏民族的一部分。

    這僖嬪,自然也就不算異族人了,所以早年她哪怕只是生了個皇四女,也是獲封僖嬪。

    而其他異族女子就算是生下一男半女了,其實地位也高不到那裡去,封號頂多也就是才人,美人這些級別。

    比如說扶桑人進獻的女子,就算是生下了一個皇子,但是頂多也就是美人,而這個皇子也是不太可能繼承皇位,除非除了他沒有第二個選擇了。

    不出意外的話,扶桑天皇進獻的嫡女所剩下的皇子,最後肯定是送到扶桑當新任天皇的。

    大唐皇帝必須是華夏人,不可能變成異族人的,要不然的話,如果哪天李軒玩了一個大洋馬,然後生出來一個金發碧眼的混血兒,讓這個混血兒皇子當皇帝的話,估計天下臣民都得被驚嚇過度而死!

    除了董皇后以及幾個早年從龍的妃子外,大唐皇宮裡的女子,哪怕是普通的才人,美人這些級別的,絕大部分也都是名望世家出身,地地道道的華夏血脈。

    李軒雖然說喜歡玩,但是在這種大是大非的事情上面,還是保持著極大的謹慎的。

    不過李軒覺得,持續這麼下去,自己遲早要製造一個聯合國皇族出來……

    不過到時候也沒事,地球大著呢,大不了以後先把混血兒皇室扶持到異國當國王啊什麼的,再趁機吞併過來,這樣可以有效的降低當地的反抗,把這些地區納入大唐版圖。

    難得休息一天,李軒不管外頭的什麼事務,好好的陪著白太后吃了頓午飯,下午的時候還去考較了一番幾個皇子的功課。

    十幾年過去了,李軒耕耘多年,目前一共也是生下了七子八女。

    其中有幾個皇子年紀不算小了,皇長子李欻和皇次子李瀸都已經是十歲了,而皇三子李昘也有七歲,皇四子,也就是董皇后所生的嫡長子李暠,這四個年紀比較大的皇子,已經是陸續進學。

    至於其他的三個皇子年紀還略小,都還沒進學呢,因此考較皇子功課,主要還是考較這四個年紀比較大的皇子。

    只不過這四個兒子雖然也略微大一些,並且是生在皇家,比尋常人家的兒子更加早慧,這看起來一個個跟個小大人一樣,但是畢竟年紀還小,所學有限,這也是看不出來好壞。

    因此,雖然陪同過來的人都很緊張,以為李軒要用功課來考較皇子的才華,最後決定儲君人選,但是李軒卻不是這麼認為。

    儲君,肯定是要立的,而且李軒也不是不打算拖到七八十歲,但是也不可能是現在,他要等到這幾個皇子至少有了十六七歲,性格初步形成,才華也是能夠徹底看出來高低之後,再考慮這個問題。

    如果其中有人比較出眾,那麼李軒可能就會考慮立賢,如果是都差不多,分不出高低的話,為了帝國內部穩定,那麼他就會傾向於立嫡了。

    但是,這也只是李軒的其中一個想法而已!

    因為他自己都不知道能夠活多久,過個三五年立下儲君,只是為了預防萬一自己死的早。

    雖然說自己是個穿越者,但是他也無法保證自己能夠活多久啊,就這年頭的醫療水平,隨便來一場重感冒或者是受點輕傷感染,都有可能一命呼呼,哪怕他是皇帝都是無法改變。

    雖然他給自己制定了後面長達幾十年征服全球的計畫,但是真能不能活到那個時候,那是只有老天爺才知道了。

    所以為了預防萬一,這儲君還是需要立一個!

    但是,萬一自己獲得足夠久,那麼就有可能把儲君給活生生熬死的情況!

    假如自己活到七十歲,儲君都得五十多了,而儲君能不能活五十多歲那也是誰都不知道的事。

    所以關於立儲,李軒是有好幾個方案的,至於用什麼方案李軒得看具體情況具體研究。

    李軒自己都是在等待,而且都沒有明確的結論,外頭的臣子們自然也就更加猜不透李軒的心思了,不過他們也都猜測,過些年隨著眾位皇子逐漸年長成人,到時候肯定是要立儲君的。

    畢竟儲君乃是國本,不可能一直都是空懸不立,這樣容易引起奪嫡之爭,損害帝國元氣!

    即便是李軒自己,也是有這個打算,他打算過個五六年,也是差不多該立太子了,人選嘛,不出意外的話就是從四個年級比較大的兒子裡挑選。

    但,即便是立太子了,這也只是暫時的。

    假如他活得足夠久,或者是太子出了什麼意外的話,他就會重新選擇第二個太子,至於第二個太子選誰,大概率會選擇年輕的皇子。

    畢竟年紀太老的皇子,哪怕是登基為帝了也活不了幾年,容易造成政局動盪。

    外人不知道李軒的清楚打算,但是卻是都能夠猜得出來,立太子一事已經是迫在眉睫,最近這五六年應該就會確定下來了。

    對於此事,後宮的一群妃子乃至那些年紀還小的皇子們,也是知道的。

    哪怕是皇子年紀還小,搞不懂,但是她們的生母不傻,總是會提點他們的。

    所以考較的時候,一個個都是在李軒面前表現的極為活躍,就是儘量的在李軒面前展現自己,但是這種表現,和他們的年齡無疑是反差相當大的。

    這讓李軒看了有些無語,自己的這四個兒子,表面上是個小屁孩,但是一個個說話都跟大人似的,額而且年紀小小的都敢勾心鬥角了,尼瑪,當朕看不到你們私底下搞的小動作啊,密探每天都跟他匯報這些小皇子們的勾心鬥角呢。

    上次考較的時候,皇長子的用掉包計換掉了皇四子的作業本,害的皇四子臨了連作業都交不上,挨了李軒一頓臭罵……

    皇二子上午的時候就從母妃葉淑妃那裡得知他要來考較眾功課,但是在兄弟面前愣是啥也沒說。

    皇三子表面裝可愛,甚至好幾次在私底下對為他幾個兄弟說自己就想要當一個閒散王爺,但是私底下天天苦讀,就為了在李軒面前博一個好印象。

    皇四子年紀小一點,但也不是個省油的燈,天天在白太後面前裝可愛,說三個兄長不喜歡和他一起玩什麼的……

    背後,肯定也是有著他們各自的母妃出謀劃策,但是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李軒都知道。

    而更重要的是,李軒知道,但是他裝作不知道。

    反正這幾個兒子一點都不可愛!

    看著都煩!

    所以李軒只是簡單看了一番他們的功課,然後就走了。

    讓他們慢慢勾心鬥角去,反正李軒也不管這些皇子用什麼陰謀手段打壓他人。

    想要當太子,甚至以後接替他李軒當大唐皇帝,這沒點手段怎麼行!

    單純的書呆子是坐不穩大唐太子這個位置的,甚至李軒自己都保不住他!

    因為一旦當上了太子,那肯定是會受到來自朝野上下的攻擊,其他想要上位的皇子,傾向於其他皇子的大臣們,甚至後宮的嬪妃們,每一個人都會想方設法把他拉下來,各種陰謀詭計都會對準他展開。

    歷史上被廢掉的太子不要太多!

    這沒點手段,坐不穩太子之位!

    李軒走了後,就是去董皇后那裡了,路上長女薇兒公主也是跑了過來,咻的一聲就是趴在了李軒背上。

    薇兒公主天大地大,誰都不怕,尤其是不怕她父皇李軒。

    這從小就是喜歡趴在李軒背上讓李軒背著走,這可是連幾個皇子都沒有的待遇。

    但是她都十一歲的人了,還是這麼頑皮,李軒也是有些頭痛,直接把她拉了下來:「都多大人了,怎麼還是沒點正經模樣,讓人看了笑話!」

    「誰敢笑,本宮撕了他們的嘴!」小小個的薇兒公主口氣大的很,說話的時候,還是把視線投向了旁邊的老嬤嬤和侍女,讓那幾個人看的腿腳都是有些發軟。

    這個薇兒公主在皇室裡,那就是一個小霸王,白太后雖然不待見她,董皇后也不怎麼重視她,但是架不住聖天子李軒最寵愛這個長女啊!

    這剛出生沒多久,就是授予了正式的公主封號,這可是目前大唐王朝裡,僅有的公主封號,其他的幾個皇女,到現在還沒有封號呢。

    就連那些皇子,頭頂上也是光溜溜的,沒有啥頭銜。

    不僅僅是封號,李軒這些年,還陸續給她賜下了不少的東西,部分皇室資產科下屬企業的股份,田莊之類的,小小十一歲的小女娃私房錢多的是,在皇室裡身價僅次於白太后,比她母后董皇后都有錢!

    現在都是單獨住一個宅院,沒有和董皇后住一起了。

    而且平日裡膽子也大,什麼事都敢做,小時候甚至都敢讓幾個皇子趴在地上,然後她挨個騎上去當馬騎……

    搞的那幾個皇子經常被她欺負的哇哇大哭!

    讓李軒看了都覺得無語

    這樣的刁蠻公主,以後誰敢娶她啊,當了她的駙馬不得被欺負死啊!
V123210 發表於 2018-11-26 21:54
山溝皇帝 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不平凡的一年

    宣平十四年的春節,整體上雖然和前幾年沒有多大的區別,都是固定的儀式,不過卻是要顯得喜慶的多。

    因為在年底,北方前線傳回來消息,第九軍成功的逼退了韃靼大軍,重建了河套防線。

    儘管目前這一條河套防線,還是一條非常單純的軍事防線,還沒有進行屯墾,無法做到自給自足長久維持,也沒有辦法徹底阻絕韃靼人進入河套地區,但是卻是開了一個好頭。

    整個河套防線一百多公里,以東勝城、玉林城、鎮虜城三大城為核心,輔以十多座土壘棱堡,足以讓大唐陸軍在大草原上維持強悍的軍事力量。

    後續只要經營數年,進行屯墾,就能夠徹底的控制這一地區,而這個過程,是韃靼人都無法阻攔的。

    等穩固了這一條河套防線後,後續他們甚至能夠繼續把防線修到陰山去,徹底切斷土默川和河套地區的聯繫,徹底勒死韃靼人,迫使他們徹底放棄土默川以及河套地區,往北方或者是西方遷移,而北方乃是苦寒之地,和養活不了多少韃靼人。

    至於西邊,有瓦剌人還有吐魯番汗國以及其他西域部落,瓦剌人雖然遭遇了慘敗,吐魯番汗國也是差不多不行了,但是俺答汗想要西遷,依舊會遭到瓦剌人和吐魯番汗國的拚死抵抗。

    而上述兩個西北地區的異族勢力,因為早年就是被韃靼人打的抱頭鼠竄,為了自保,這幾年是頻繁和大唐帝國接觸。

    尤其是今年,瓦剌人被韃靼人打的大敗,喪失了大片草原和騎兵後,更是徹底倒向了大唐帝國,連部落裡的嫡女都是送來了十幾個,不求聯姻,只求大唐帝國賣給他們一些軍械物資,用以抵抗韃靼人的西進。

    如此局勢下,韃靼人一旦被大唐帝國逼得失去了土默川以及河套地區,等待他們的命運可就不太美妙了。

    到時候,為了生存,韃靼人肯定會西進,和瓦剌人以及吐魯番汗國乃至其他西域部落爭奪地盤,到時候大唐帝國完全可以一邊煽風點火,一邊坐看這些異族廝殺,最後出手摘取最甜美的果實。

    北方戰略取得了重大的進展,朝野上下自然是非常的高興,連帶著春節國宴都是多上了幾分喜慶。

    陸軍的不少將領都是被河套戰役的勝利所鼓舞,有的陸軍將領開始提議,乾脆加把勁,再向草原增兵,爭取明年就把陰山防線,也就是東勝城到陰山的這一條筆直北上的防線給修起來,免的夜長夢多。

    也有的將領們提議說,要加大西北防區的兵力,從西北方嚮往東打,爭取把西北和東勝城徹底聯繫起來,搞一條外長城防線,以便把整個河套地區都是納入帝國的控制範圍之內。

    甚至有的陸軍將領們說,要打乾脆就是大打,明年組織更多的兵力北上,爭取把韃靼人徹底干趴下,不僅僅是河套,順帶著把豐州川也奪回來。

    眼看著陸軍在北方取得了重大的戰略勝利,而且還在提議加大行動,海軍那邊也是坐不住了。

    宣平十四年為了實行河套戰略,在這一年裡,各種資源已經是嚴重向陸軍傾斜了,如果明年乃至後續幾年還要加大在北方的投入,那麼海軍也不用活了。

    因此海軍那邊的不少將領們都是說,北方的局勢既然已經穩定了下來,那麼接下來就要開始展開南洋戰略了,直接把馬六甲打下來,把葡萄牙人徹底趕出南洋海域,讓整個南洋成為帝國內海。

    總之,大家都是不甘寂寞。

    但是總體上,這一年的春節前後,大唐帝國上下的過的還是比較的,君臣開心,就連是普通民眾們也是比較的開心。

    因為宣平十四年,乃是過去的多年來,少見的風調雨順的年份,帝國的廣闊疆域裡,只有少數地方遭遇一些小旱災或者洪澇,但是沒有和前些年一樣,發生什麼大規模的天災。

    要知道,這種情況對於疆域龐大的大唐帝國而言,可是非常不容易的。

    大唐帝國疆域龐大,每個地方都不一樣,縱然大部分地區都是平平安安的,但是每年總是會有一些地方發生天災。

    但是今年,卻是比較平穩,基本上沒有出現州府級別以上的地區受災。

    尤其是人口眾多,同時也是最為重要的產糧區的直隸地區,風調雨順的。

    能夠有今年的這種狀況,自然也不是老天爺給面子,而是過去多年來,大唐帝國持續在水利基建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在統一之前,只是小打小鬧,但是統一之後,帝國的整體基調都是發展民生,同時隨著工商業的發展,帝國所能夠徵收的稅收也是一年比一年多,因此在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的投入也是逐年增多。

    經過七八年的持續投入,也算是初步能夠看見成效了。

    今年夏天的時候,長江也是持續降雨,要是在前明那會,長江中下游地區早就發生洪澇了,但是在今年卻是成功的挺了過來。

    其中,長江兩岸新修築的防洪堤壩以及眾多的蓄水、分流等水利設施可算是發揮了相當巨大的作用。

    又比如河北地區,今年的降雨量也是也是不足,但是利用眾多的水井,以及從河流引水,硬是撐了過去。

    所以,今年的風調雨順,並不是老天爺給面子,而是大唐帝國持續多年的投入而帶來的。

    民生安穩,外敵狼狽而逃,這一年,對大唐帝國而言,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甚至是稱得上是轉折點的一年。

    春節結束後,在元宵之前,大唐帝國皇帝,聖天子李軒再一次召開內閣會議,在會議上,聖天子要求內閣各部,要繼續加大對民生設施建設的投入,尤其是水利更是需要加大投入。

    大唐帝國在過去幾年裡,也是嘗到了修建水利設施所帶來的甜頭,因此繼續興建水利設施這一事上,在內閣各部裡取得了空前的一致。

    元宵過後,聖天子正式批准了內閣提交的未來五年的水利設施建設方案,該方案的核心是以中央引導,地方建設、百姓配合,持續加大在帝國各地進行大規模的水師設施建設。

    不僅僅要對珠江、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修建防洪設施,同樣也是需要對中小河流進行防洪設施建設,同時在缺水的地區進行廣泛的水利設施建設,深挖水井。

    以確保降雨量多的時候,不至於發生洪澇,降雨量不足的時候,不發生大規模的旱災。

    通過疏通河道、設立蓄水庫、修建防洪堤壩、修建河壩水庫等眾多的方式進行水利調節。

    如果只是在一個兩個地方進行水利設施建設,這種工程自然是不大的,但是要在全國範圍內展開,那麼工程量就是龐大無比了,至少以大唐帝國的財政來說,是不可能單純依靠財政投入解決的。

    中央拔下的經費一年頂多也就幾百萬兩銀子而已,對於全國的水利設施建設來說,根本是無法滿足的,必須是讓地方財政出大頭,同時還需要鄉紳乃至普通的百姓都要踴躍支持。

    這種事,單純靠錢是無法解決的,因為中央沒這麼多錢,必須發動全國的力量,尤其是鄉紳們的力量。

    中央財政的錢,大部分還是要投入到數大大江大河的防洪建設中去的,而普通的溝渠、小河流的防洪,則是需要地方自行解決了,至於詳細到鄉下的微型工程,那麼頂多就是當地官員前頭,讓士紳出錢,農民出力的方式來自行建設的。

    水利設施,關乎到糧食產量,而糧食產量直接關係到帝國存亡!

    一場大規模,遍佈大江南北的天災給帝國所造成的傷亡,可是要比韃靼人殲滅了數十萬大軍更加嚴重。

    作為帝國的皇帝,李軒批准了計畫後,剩下的工作和他也就關係不大了,後續的具體的工作自然會有內閣各部去處理,然後有地方衙門去處理,他只需要看到結果就行了。

    興建水利,這是宣平十五年乃至後續幾年的重頭戲,什麼攻打異族,滅掉韃靼人都沒有這個重要,所以陸軍那邊說的什麼繼續增兵,一股腦把韃靼人徹底滅掉之類的計畫,自然也就不可能成型了。

    如今李軒給陸軍的任務很簡單,守住長城,然後把河套防線完善,同時逐步向陰山擴充,不求短時間內把韃靼人徹底趕走,只需要慢慢的蠶食就可以了,不用著急。

    至於海軍那邊,繼續老老實實的趴著,不准他們亂搞掀起什麼大規模的戰事,和葡萄牙人打生打死,如今大唐帝國還需要葡萄牙人所帶來的海貿利潤,這一時半會的還是無法擺脫對葡萄牙人的依賴。

    雖然說西班牙人也是開始逐步取代葡萄牙人的作用了,但是規模還太小,如今把葡萄牙人打了容易,但是海貿斷掉帶來的損失更大。

    所以,打馬六甲什麼的還要再等等!

    不過不打葡萄牙人,不代表不打其他異族,比如南洋諸島上的那些土著,海軍你自己愛怎麼玩就怎麼玩,李軒不管!

    但是也別指望帝國為此而加大海軍的軍費,同時也別指望陸軍會在南洋增兵。

    想要搞事,只能是依靠海軍現有的力量!

    海軍那邊也是挺無奈的,不增加軍費,陸軍也不給支援,就憑海軍那點陸戰隊,怎麼能夠掌控偌大的南洋諸島啊,頂多就是和現在這樣,這裡打一下,那裡打一下,依賴逐漸增加的移民來維持在南洋的殖民。

    南洋打不成,海軍又是把視線投入了太平洋深處,或者更加準確的說是太平洋對面的美洲大陸!

    宣平十五年三月,海軍組織的二十多艘大型船隻正式從吳淞海軍基地揚帆起航,他們的目的地正式美洲大陸。
V123210 發表於 2018-11-26 21:54
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揚帆美洲


    雖然說是海軍組織起來前往美洲進行探索、殖民,但是海軍作為一支純粹的武裝力量,探索和殖民這種事對於海軍而言,其實並不專業。

    海軍最為擅長的還是打仗!

    所以,這一次前往美洲的二十多艘船隻,並不都是海軍的軍艦,真正嫡屬於海軍的船隻,其實只有九艘而已。

    而且其中只有一艘巡洋艦以及兩艘護衛艦才是正式的軍艦,而另外六艘海軍船隻,其實都是武裝運輸艦。

    剩下的十三艘船,則是來源比較複雜,有農部移民屯墾司租用並派遣的三艘移民運輸艦。

    剩下的九艘都是大唐美洲公司的船隻,不過雖然是屬於該公司的船隻,但是其中大部分船隻,卻又是大唐美洲公司租來的船隻!

    這九艘船隻裡,只有兩艘是屬於大唐美洲公司的資產,而剩下的七艘,有三艘是屬於大唐東洋公司的船隻,還有兩艘屬於大唐西洋公司的船隻,剩下的兩艘,則是從其他民營航運公司租用的船隻。

    大唐美洲公司,是去年才成立的新公司,由皇室資產科和國企部共同出資建立,註冊資產並不算多只有二十多萬兩銀子而已,這些錢基本都是投入到購買二手船隻或者是訂購新船上去了。

    同時,該公司和東洋貿易公司、南洋公司貿易一樣,雖然都是官方背`景,但沒能和西洋公司那樣,擁有貿易壟斷權,更加不可能擁有公司武裝。

    大唐西洋公司,是特殊產物,而這種特殊產物自然是不可能出現太多的。

    大唐美洲公司,只是一家普通的貿易公司而已,頂多就是官方投資,擁有官方背景而已,但是大唐帝國裡,官方以及皇室投資建立的企業多了去,截止到今年,國企部通過投資新建,收購等方式控股的企業達到了一百多家,這一百多家企業普遍都是屬於典型企業,以三大武器公司、數大造船廠、數大鋼鐵公司、幾個機械公司為代表,幾乎是壟斷了帝國的重工業。

    此外國企部還管理著眾多地方衙門財政投資控股的官辦企業,這部分企業從廣泛意義上來說也算是國企部企業,只不過外人更願意稱之為地方官辦企業,這些地方官辦企業的規模有大有小,規模大的有江南道的南通紡織公司,雇工人數超過五千人,規模小的也就只有數十名員工而已。

    如果把這一部分也算上,那麼國企部管理的企業數量將會超過兩千家,當然了,大型企業也就一百多家而已,剩下的也都是中小企業。

    皇室資產科控股的企業比較少一些,一共也就三十多家,但是皇室資產科控股的企業普遍都是大型企業,同時還是高新科技產業居多,盈利不小,更有著大名鼎鼎的皇家銀行作為支撐。

    大唐美洲公司,從投資數字以及背景來說,都只能說是一家普通的,帶有一定官方背景的海上貿易企業而已。

    但是該公司從成立開始,就是為了展開對美洲的貿易的,所以這就和海軍那邊的美洲戰略也是高度一致。

    海軍從去年開始,就是和大唐美洲公司進行了合作,準備著派遣一支大型的船隊前往美洲建立殖民點。

    而去年年底,海軍派出去探索美洲航線的探險船隊也是返回了,他們的成功返回,也是意味著,他們已經是前往美洲的航線給摸索了出來。

    同時探險船隊所攜帶回來大量金銀,也是刺瞎了海軍高層的眼睛,船員們說,到了美洲後,隨便用點什麼東西,就能夠從當地的土著手裡換取金銀。

    一粒手指頭大小的玻璃珠子,甚至都能夠換回來一籮筐的金銀!

    是的,就是一籮筐,一點都不假!

    美洲遍地金銀!

    如此也是更加刺激了海軍展開美洲戰略,用來提高海軍地位的想法了。

    經過數月的籌備後,海軍和大唐美洲公司聯手,順帶著農部移民屯墾司也是派遣了三艘移民船隻,一同組建了這支龐大的船隊準備前往美洲大陸。

    三方聯手,所求的目的自然是不一樣!

    美洲公司是想要去做貿易,用玻璃珠子之類的小玩意從當地土著手裡換取大量的金銀,獲得海量的財富。

    海軍則是希望在美洲建立一個穩固的殖民基地,同時用富饒的美洲來影響國內高層,用以推動美洲戰略的施行。

    至於移民屯墾司,他們倒是沒什麼特定的目標,反正大唐兵鋒所至,都是移民屯墾司的移民目標,不管是在南洋還是在印度,又或者是在澳洲乃至美洲,移民屯墾司都會去。

    綜合了三方的力量,才有了這支龐大的船隊揚帆起航,準備前往美洲!

    而這支龐大的艦隊,也是被海軍內部,稱之為美洲艦隊,如果順利的話,海軍都會直接在美洲大陸那邊建立海軍基地,然後設立一支分艦隊了,而這支分艦隊,也就是美洲分艦隊了。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船隻裡,除了海軍的三艘戰艦外,其他的船隻,甭管是稱之為移民運輸艦還是武裝商船還是說武裝運輸艦,其實都是清一色的新式大唐船型。

    甚至連噸位都是很多一樣的,裡面半數都是標準的六百八十噸的船型,剩下的大多是都是四百五十噸的船型。

    大唐船型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是非常成熟和完善了,由於採用的是標準設計,甚至連零部件用的都是一樣的,如此大大降低了施工的難度以及成本,使得了國內的眾多大規模的船廠都能夠建造這種標準船隻。

    不過在這支船隊裡,最引人矚目的還是海軍派出的巡洋艦琉球號。

    琉球號巡洋艦,乃是大唐海軍首款八百噸級巡洋艦,松江級巡洋艦的六號艦,擁有八百三十噸的標準排水量,採用雙層甲板的火炮佈局,兩層甲板以及船首船尾,一共搭載了五十二門不同口徑的長身管火炮。

    其火力僅次於戰列艦!

    強悍的火力不說,而且這級艦,是按照巡洋艦來設計的,設計之初就是考慮到了持久作戰能力以及適航性以及航速。

    目前來說,雖然大唐海軍裡的戰鬥力最強,噸位最大的船隻是戰列艦,但實際上,出遠海執行作戰任務的更多還是各型號的巡洋艦以及護衛艦的搭配,戰列艦的話,基本都是待在本土沿海或者是偶爾去去南洋威懾葡萄牙人。

    琉球號巡洋艦,其強大的火力以及良好的適航性,足以充當整個艦隊的保鏢了。

    在琉球號巡洋艦的帶領下,這支龐大的美洲艦隊開始離開上海,然後前往琉球府那霸,大隅縣,最後是沿著扶桑列島繼續東進,最後闖入太平洋深處!

    根據計畫,他們需要一路航行好幾千公里,最後找到之前探索船隊所找到的中途島以及檀香島,這樣他們才能夠獲得淡水和食物的補給,然後以檀香島為起點,繼續向東航行,一路抵達北美洲大陸海岸,而那裡,就是他們的目的地了。

    這一段漫長的航線裡,中途並沒有太多的島嶼可供他們進行補給,而且這還是第一次大規模的航行,為了避免意外,船隊裡二十多艘船隻,其實所搭載的人員不多,甚至連貨物也沒有多少,船隻大多都是用來裝運各種補給的。

    整個船隊,除了海軍將士以及商船的水手外,純粹的移民,只有移民屯墾司組織過來的八百多人而已,而這些人按照計畫,也不是去美洲的,而是準備去檀香島,最後建立一個穩定的殖民地,供給來往的船隊停靠補給。

    至於殖民美洲,那只能是等下一次的航行了。

    這支船隊一路順風順水的抵達大隅縣後,進行了最後一次大規模的補給和休整後,就是直接殺入了太平洋,一開始他們還是沿著扶桑列島前進,不過很快就是短暫停留並補給一番後,直接就是轉向,直接殺入了太平洋的深處。

    他們之所以沒有繼續沿著扶桑列島前進,最後一路北上,最後橫跨太平洋北部進入美洲北部,是因為這樣做比橫跨中太平洋還要危險。

    北太平洋靠近北極,溫度低那都不是問題了,關鍵的是風大浪大,航行起來非常的危險。

    畢竟這年頭的船隻,都是風帆船隻,而且噸位比不過幾百噸,在風大浪大,而且還嚴寒無比的海域裡進行航行,那幾乎是自尋死路。

    大唐帝國已經是朝著這一片海域,派出了三支探險隊了,沒有一支探險隊順利抵達北美洲的,其中兩支中途就是損失慘重被迫返航,而最後一支探險船隊更是直接不知所蹤,不用猜都知道,肯定是長眠於太平洋了。

    這麼危險的北太平洋,大唐海軍自然也是不會選擇在這片海域的。

    中太平洋雖然廣闊,難以補給,而且有時候還會遇上無風帶,但是好歹安全一些啊,反正帶上的食物和淡水足夠多,就算是遇上無風帶也能夠熬上幾個月。

    美洲艦隊出發後,李軒不用多久也是收到了海軍報告上來的消息,說是美洲艦隊已經正式離開扶桑海域,進入太平洋深處。
V123210 發表於 2018-12-1 15:07
山溝皇帝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棱堡皇宮


    收到報告的時候,李軒抬頭看了眼牆上的全球地圖,然後把目光落在了美洲大陸上。

    美洲不管是北美還是南美,都是富饒無比的大陸,這片地方擁有大量的各種礦產,土地肥沃極為適合農業,倘若能夠控制住並展開大量移民,至少能養活數十億民眾,至少可以讓華夏民族在數百年內不用為了生存而發愁!

    因此,李軒比任何人都知道,殖民美洲是必須的,為此李軒也是早早有了這個想法乃至大概的計畫了。

    但是,殖民美洲並不是現在!

    受限於目前的造船技術、航海水平的影響,同時也是受到了國內外所面臨的壓力所影響,其實李軒並不打算現在就開始大規模的移民美洲。

    因為路途過於遙遠,移民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以目前的大唐帝國都是難以承受。

    因此李軒的計畫其實要保守的多。

    他的計畫是先解決北方韃靼人的威脅,初步穩定北方局勢後,就是把整個南洋地區徹底控制在手裡,並向南洋諸多島嶼進行廣泛的移民,隨後開始逐步向比較近的澳洲移民,更加準確的說是向澳洲的東南部地區移民,因為整個澳洲,也就只有澳洲的西南部地區比較適合移民。

    如此依靠一步一步的向外擴展,移民的成本就會低很多。

    等到那個時候,估計大唐帝國的造船技術以及航海水平也會比現在提高許多,到時候才是大規模橫渡太平洋,向美洲移民的時候。

    至於現在,還太早了!

    然而最近兩年海軍被陸軍刺激到了,哪怕是李軒不支持,他們也是自己搞出來了這一次的美洲行動,李軒也是不好打擊他們的積極性,畢竟向海外擴張的這種風氣好不容易才培養出來,他不想直接打掉海軍以及國內民眾擴張信心。

    所以李軒也就默認,隨他們去了!

    雖然說現在向美洲移民的成本太大,無法支撐大規模的移民行動,但是如果只是小規模移民的話,還是可行的,至少美洲那邊地方,有著大量金銀,大量的回報也足以支撐國內以高成本向美洲進行小規模移民了。

    只是,不知道這一次前往美洲的將士和移民們,有多少能夠活下來。

    首先是路途就非常的凶險,從帝國本土出發到美洲,哪怕只是北美洲西部海岸,一路順利也需要耗時數月之久,同時這一路上,並沒有太多可供補給的島嶼。

    至於現成的港口就更不用說了。

    太平洋,這幾個字可不是因為太平洋很安全很太平,而是因為實在是太大,同時廣闊無島,而且無風帶太多才取出來的名字,這種深海環境,如果是對於蒸汽輪船等擁有自有動力的船舶來說,自然是屬於好事,一路平平安安的就能夠抵達。

    但是對於風帆時代的船隻而言,就是不那麼友好了。

    尤其是無風帶,更是致命的。

    這些年,大唐帝國向美洲其實派出了不少探險船隻,但是派出去的多,但是能夠成功抵達美洲,然後又安全返回的,其實也就那麼幾艘而已。

    相當多一部分的船隻,要麼是中途航行補給不夠,被迫返航,要麼幹脆是陷入無風帶裡,要麼是被大風大浪不知道捲到那裡去了。

    所以,哪怕是已經是知道一路東去就能夠抵達美洲,但是實際上的風險也就非常大。

    之前的探索艦隊,好不容易才是在太平洋的深處找到了幾個島嶼,其中就有中途島和檀香島,中途島很小,頂多也就是充當一個簡單的補給港口,但是檀香島就大多了。

    檀香島,實際上是一個群島,也就是後世的夏威夷群島,之前的探險艦隊找到了這裡,發現這裡有大量的土著生活,而且還生產檀香木,因此被探險艦隊稱之為檀香島。

    此島也是這支艦隊的主要移民目的地,海軍和移民司以及美洲貿易公司,都希望在這裡建立一個穩定的殖民據點,乃至徹底掌控這片群島,用來充當進軍美洲的重要中轉站。

    這一次二十多艘的移民貿易艦隊前往美洲,就會前往中途島和檀香群島,等到了檀香島建立了初步的殖民地後,他們才會進一步出發,然後前往北美洲大陸。

    這一來一回,怕是要一年多的時間才能夠回到本土了,而到最後,能夠活下來的將士和移民有多少,那是誰都不知道的事。

    放下美洲那邊的事,李軒走出了辦公室。

    外頭的幾個秘書看見李軒推開門走陸路出來,當即就是齊齊站立起來,為首的一個一等秘書當即上前,不過卻是沒問什麼。

    陛下不開口問什麼,他們這些臣子自然是不可能主動開口問什麼的。

    李軒道:「帶著煩悶,出宮走一走!」

    聖天子都如此說了,身為秘書自然是答道:「是,臣現在就去準備!」

    李軒要出宮,哪怕是臨時起意,只是準備出去閒逛一二,但是該有的準備卻是一樣都不能少。

    很快,侍衛處那邊就是得到了消息,很快,侍衛處的數十名護衛就是齊齊換上了便裝,準備隨同李軒前往,秘書處的幾個秘書也是換上了便裝隨行。

    當然了,這只是明面上的護衛而已,近衛軍那般的值守皇宮別院的部隊也是是提前一步去佈防準備了。

    李軒當即就是帶著數十號人直接出宮,幾個值班的御書房值班大臣和行走大臣也是匆忙趕來陪同。

    這浩浩湯湯一群人出行,自然是算不上什麼微服私訪,但是也不算是大張旗鼓了,出了宮後,李軒也是沒有打算在城區裡閒逛,而是準備前往一牆之隔的老皇宮去看看施工情況。

    大唐定都金陵城也有很多年了,重建皇宮一事說了這麼多年,但是一直都是沒有確定下來,最後考慮到前明遺留下來的皇宮已經是破舊不堪,按照原樣重建所需的花費過於龐大,而且建築的佈局李軒也不喜歡。

    相對於傳統的皇宮那種佈局,李軒更加喜歡現代化的建築佈局,所以在兩年前,經過多年的爭論之後,李軒最終決定,不按照原樣進行重建,而是選擇性進行重建。

    首先是前殿的部分,既然已經是破損嚴重,那麼就乾脆修建新的大殿。

    除了前面的大殿需要保持華夏傳統外,後宮的部分直接按照江南園林的模式進行重建,同時和皇家別院打通。

    這重建後的皇宮,實際上除了前方的多座政治意義比較濃厚的大殿外,其他部分都是按照江南園林來修建的。

    同時為了確保皇宮的安全,除了高大的宮牆外,還把皇宮周圍足足一公里的區域都是清理了出來,啥也不修,就修建為廣場以及大草坪。

    這倒不失為了美觀什麼的,而是出於防禦需求!

    足足一公里的寬闊區域,如果有叛軍要殺過來,那麼就是沒有任何的阻攔,會被守軍當做靶子打的。

    同時在這些廣場上以及草坪上,還修築了多座水泥碉堡,裡面是可以佈置火炮,而且宮牆也是按照棱堡的城牆修建成多邊形。

    實際上整座皇宮的外圍區域,就是根據棱堡來設計修建的!

    甚至眾多的建築材料,採用的都是水泥巨石,防護能力相當強悍。

    這重建後的皇宮,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一座戰爭堡壘,尋常輕步兵根本就打不進來,哪怕是動用重炮,也是夠嗆。

    李軒這麼幹,自然是因為怕死,雖然做了眾多的措施,但是他還是防著有人叛亂什麼的,所以對自己所居住的皇宮,也是想要打造成為一個防禦力驚人的要塞。

    整個皇宮的外圍區域,表面上是看不出什麼來,但是只有少數高層近衛軍將領才知道,在皇宮內外,足足佈置了五十多門火炮,其中不乏十四斤的重炮。

    地下工事裡的彈藥、糧食倉庫,儲備了足夠一萬大軍堅守五年之久的彈藥以及糧食。

    這都還是防禦措施呢,實際上還有逃命的通道,明面的突圍通道就有兩條,然後暗地裡的地道也有兩條,這些通道都是常年有馬車、馬匹、船隻等待的,足以讓李軒一口氣逃出皇宮,然後直接跑到長江上或者是城外其他地方,再根據情況前往周圍的軍隊營地。

    重建後的皇宮,雖然說建築並不大,但是佔地面積卻是過於龐大了,然後再加上周邊的各大衙門的辦公建築以及軍營,佔用了大量老城區大量的面積。

    因此老城區如今,要麼是官方建築,要麼是普通的住宅,商業街道都是比較少了,是屬於典型的行政區。

    至於工廠以及普通人的住宅區乃至辦公區域,則是都分散在了東城區以及西城區還有南城區。

    自從大唐定都此地後,因為老城區面積過小,為了發展工商業,同時也是為了安置原來老城區裡的眾多百姓,因此陸續開發了東城區、西城區以及南城區。

    持續多年的開發,也是讓如今金陵城的各大城區初具規模。
V123210 發表於 2018-12-1 15:07
山溝皇帝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陳立夫當縣令

    經過多年的開發後,如今的金陵城四大城區,基本上已經算是成型,只不過開發的有早有晚,以及定位不同,發展程度不太一樣而已。

    其老城區,是典型的行政區,包括皇宮、各大衙門的辦公建築,剩下的部分區域則是生活區,並且相當多的一部分達官貴人也是居住在此地。

    此外,還有部分的達官貴人們,是生活居住在東城區的,東城區乃是最早開發的一個新城區,而從一開始此地就是作為商業辦公區來發展的,其沿江的路段,彙集了大量的企業辦公樓。

    而圍繞著這些辦公樓,也是出現了一片高檔的住宅區,這些住宅通常都是價格不菲。

    西城區是典型的工業區,彙集了不少工廠,大量的工人居住的廉價住宅,但是西城區的規模並不大,因為裡頭的工程也不多,為了安全上的考慮,李軒一直都是沒有把金陵城作為工業區的打算。

    工廠多了,工人也會多,而工人多了,就是代表著潛在的不穩定因素,對於一個皇權高度集中的王朝來說,在首都,距離皇宮不過十多公里的地方搞工業區,那是非常危險的事。

    更不要說,這年頭辦工業的污染實在太嚴重了,各大工廠基本上沒有什麼環保的概念,使用的蒸汽機所排放出來的煙塵,又黑又濃,如今當涂工業區那邊,因為是大唐帝國最重要的重工業基地,集中了鋼鐵,化工,機械等重工,以至於使用的蒸汽機頗多,空氣裡都是瀰漫著煤炭的味道……

    李軒可不想自己以後生活在一個天天都是被灰霾所籠罩,空氣裡都是散發著酸臭味的城市裡,所以,他嚴禁在金陵城區搞什麼工業,甚至整個承天府範圍內,都是不搞重污染的工業。

    所以,西城區名為工業區,但實際上工廠不多也不大,大多也還是那種輕工業、手工業,沒有什麼重工業。

    而南城區,則是生活、商業為主,也是有部分的工廠,算得上是金陵城區裡最為魚龍混雜的區域裡,富貴人家都是不喜歡在這裡購置地產安家,所以生活在此地的民眾多以平民百姓為主。

    不過即便是魚龍混雜,但是不代表著此地的治安就差了!

    再怎麼說,此地也是屬於金陵城的範圍內,正兒八經的天子腳下,治安那是沒得說的,而且因為此地外來人口眾多,人群複雜,為了避免出現麻煩,承天府巡警局,更是把此地的治安當做要務來抓,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

    宣平十五年的金陵城,由四大城區一起,構成了整個金陵城城區,為了方便管理,承天府衙門,把整個城區劃分為四大區,也就會老城區、東城區、西城區、南城區,在各區分設衙門,而這些區衙門,級別還不低,區長的品級可是正五品,和地方上的知州同級別。

    而他們的上級機構,則是江寧縣衙門,大唐帝國的江寧縣,乃是前明的江寧縣和上元縣合併而來,以為此地為首都所在,該縣也不能用常理度之,該縣的縣令並不是單獨的縣令,而是由通常由承天府通判兼任。

    大唐帝國裡的各府通判,並不是專管糧運、訴訟、水利等事務的專職官員,而是作為知府的第二副手,所管理的事務沒有固定,大體上要看知府對他的安排。

    但是承天府的通判兼任江寧縣的縣令,這卻是確定下來的。

    承天府的通判,品級為從三品,這也就意味著,江寧縣的縣令也是從三品了,也只有這麼高的品級,才能夠鎮得住江寧縣的諸多牛鬼蛇神,畢竟此地乃是首都,官員遍地走,如果縣令品級低了的話根本沒讓人把他放在眼裡。

    如今金陵城城區常住人口已經是突破了三十萬人,這還不算那些臨時流動人口以及郊區人口呢。

    今時今日的金陵城,已經是有了大國首都的氣象了!

    不過說起城市發展,即便是金陵城這個大唐首都,還是無法和吳淞府上海相提並論的。

    宣平十五年的上海,城區常住人口已經是突破了五十萬人,比金陵城還多二十萬!

    沒辦法,上海的發展太迅速了,獨特的地理位置,加上政策的扶持,使得上海是一天一個台階,此地彙集了眾多的資本,工廠也是全國最為密集的。

    在這裡,幾乎各行各業的企業都能夠找到,有鋼鐵、化工、機械、造船,也有紡織、玻璃、茶葉、瓷器、造紙、印刷等等,基本上但凡是在大唐帝國所有的產業,都能夠在上海這裡找得到。

    工業之齊全,也是讓此地擁有了巨大的聚焦效應,在此地開設工廠,能夠就近找到銷售渠道以及原料以及各種設備,甚至連金融服務等各種專門為了企業而提供的服務這裡都有。

    要在上海開公司,帶著本錢來就行了,在這裡開設任何行業的企業的各種設備,人才都是應有盡有。

    如此也就吸引了更多的人來這裡開公司建工廠,同時也是吸引了附近地區大量的民眾,甚至是其其他省道的農民來到上海找工作。

    如此城區一天比一天大,人口一天比一天多也是很正常的事。

    只不過,上海發展的如此迅速,其經濟上的重要性甚至比金陵城更加重要,也是對主政上海的官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今上海的縣令是誰?

    不是他人,正是我們的老熟人,一心想要匡扶聖君,打造宣平盛世的陳立夫!

    陳立夫在宣平十年調任松江府擔任同知,正四品。

    三年一過,也就是去年的時候,上海縣令任期滿被調回京師去了,吏部選人接任上海縣令的時候,乾脆是直接選了陳立夫。

    按照常理來說,尋常知府的同知都是從四品,而縣令不過事實正六品,但是在松江府和上海縣卻是比較特殊。

    松江府知府就是從三品了,陳立夫這個同知也是正四品,而上海縣也是因為如此特殊,因此這個縣令也是正四品。

    因此在品級上,兩者是相當的,但是還是那句話,上海縣雖然是個縣,但是其不是一個普通的縣,其轄區裡,彙集裡全國最為龐大的資本以及工業力量。

    能夠在這樣的地方主政一方,這對於陳立夫的仕途而言也是有著極大的好處的。

    有了這麼一份資歷後,後續調任到其他地方就會順利得多。

    陳立夫初任上海縣令的時候,還是比較謹慎,基本上沒有搞什麼新官上任三把火之類的事,在諸多政策上還是延續了前任的政策。

    但是一年後的今天,陳立夫卻是打算著動一動了。

    雖然說延續前任的政策繼續這麼下去,上海也能發展的很好,但是明眼人都是能夠看的出來,這不是他的功勞,如此任職三年後,陳立夫幾乎是不太可能獲得太大的名望。

    陳立夫在過去的一年裡,也是苦思了諸多計畫,用來打造屬於他自己的政績,不過卻是發現不是那麼的容易。

    上海本來就是發展的很好,哪怕是陳立夫躺著什麼都不干,上海的發展勢頭都不可能停下來。

    此地的工業已經是全國第一,金融業等企業的發展,也是全國第一,就連是城區建設,水利交通乃至教育等等都是屬於一等一的。

    陳立夫想來想去,最後還是把目光瞄向了城區的北部方向,準確的說是吳淞江北部。

    如今的上海城區可以說是已經是非常的龐大了,以上海縣城為中心,其北部,也就是後世的外灘區域,乃是貿易區,縣城的南部區就是第一工業區,再南邊就是第二工業區了,至於除開沿江地帶的西部內陸地區,因為交通不夠便利,所以通常是作為生活區域的,並沒有統一進行開發。

    要想擴展城區,建立新的工業區域或者是辦公商業區,要麼是繼續向南,要麼是跨越蘇州河向北,要麼幹脆是深入內陸。

    深入內陸是不可取的,距離黃浦江太遠的話,根本沒有辦法發展起來,向南的話,如今已經是向南很遠了,繼續向南的話有些頭輕腳重的感覺。

    其實黃浦江東岸的區域,也是一片極好的發展區域,陳立夫上任之初就是考慮過發展黃浦江東岸的。

    他之前想著,幹嘛要費盡心思朝著南邊或者北邊發展啊,這黃浦江的東岸就是一片荒蕪之地啊,而且還是官田,官府喜歡怎麼開發就怎麼開發,根本就沒有什麼地主來礙手礙腳的。

    早年上海建立商貿區和工業區的時候,官府可是大手筆,直接把城區周邊的土地都給徵收了,不僅僅是西岸,同樣還包括東岸。

    比如上海碼頭公司,就是擁有了黃浦江東岸大片的沿江地帶。

    但是想要把城區擴建到黃浦江東岸去,卻是也有著極大的困難。

    首先最為重要的就是交通了!

    黃浦江說大不大,但是說小也不小,也有四百米的寬度呢,想要在這種寬闊,同時通航船隻眾多的江河上建造一座大橋,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V123210 發表於 2018-12-1 15:08
山溝皇帝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鋼鐵大橋

    其實呢,以黃浦江的四百米的寬度,真要下狠心了,皇家理工學院的那些天才們也是能夠設計出來一座大橋,然後施工建造完畢的。

    但是,這樣的大橋建造出來之後是方便了兩岸的交流,但是黃浦江的航運基本也就會被廢掉一大半了。

    以目前的技術,造出來的大橋肯定是有大量的橋墩,要不然無法支撐四百多米的程度,而且橋樑的高度也不會太高的,如此的話,小船肯定是沒有影響的,但是那些大船基本是別指望能夠通行了。

    因此真要這麼搞了,是會嚴重降低黃浦江通航能力的。

    要知道如今的黃浦江可是國內最為繁忙的水道,沒有之一,數百噸甚至上千噸的大船天天往來於黃浦江之上。

    以現在的技術能力要是在黃浦江搞一座大橋,基本上能夠廢掉黃浦江一半的航運能力。

    所以,建橋是不可行的,至少在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前是得不償失的。

    但是沒有橋樑的話,那麼兩岸交通就會成為大問題了,總不能光靠船隻擺渡啊!

    交通困難,這是開發黃浦江東岸的重要原因,甚至短時間內是無解的,就算是開發,頂多也只是小規模開發,或者是作為單獨的工業區、商業區來開發,但是卻是很難和西岸的商貿區、第一、第二工業區結合起來。

    交通困難這是黃浦江東岸開發的重點,而且是目前難以解決的重點。

    所以,如今陳立夫所剩下的地方只有一個,那就是向北,跨過吳淞江開發北岸。

    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吳淞江北岸同樣臨近黃浦江,而且還靠近貿易區,更加適合進行工業、商業開發,此外,吳淞江最寬的區域雖然有六七百米,但是狹窄的地方卻也是只有五六十米而已,建造跨江更加容易方便。

    在吳淞江口,也就是臨近黃浦江的簡短,其寬度只有百米左右,修建大橋的話,只需要大約百米即可。

    同時,吳淞江雖然也是重要的航運河流,但是並不怎麼通航大船,主要是中小船隻通行,因此在建造跨河大橋的時候,不用過於考慮通航這一點,如此無疑是能夠大大降低跨河大橋的設計以及施工難度。

    如果能夠解決跨江大橋的問題,那麼吳淞江北岸的開發也就成為了可能。

    因為開發吳淞江北岸,和開發黃浦江東岸一樣,都是需要解決交通問題,黃浦江東岸因為黃浦江太寬,而且考慮到通航問題,所以這橋樑一時半會是建不起來的。

    但是在吳淞江北岸進行開發,這一難度卻是大幅度降低!

    只是雖然難度降低,但是陳立夫也是不知道到底能不能建起來。

    他雖然是個傳統的書生,對什麼數理化這些鬼東西懂的不多,但是他不懂沒關係,他知道這些很重要就行了。

    所以這些時間他也是問了一些專業人士,尤其是那些大企業的負責人,因為開發北岸,其目的也是為了給那些企業服務,可不是用來開發什麼住宅區的。

    根據工商界人士的反饋,他們認為如果要在吳淞江北岸建設工廠的話,那麼就必須修建一座跨江大橋,而且這座大橋還不能是什麼只通行行人的小橋,必須是能夠通行重型運輸馬車的大橋。

    因為企業工廠的貨運量是非常大的,他們需要這麼一座大橋運貨,聯通商貿區以及第一、第二工業工業區,至於說貨物直接用船運輸,拜託,這才多長一點距離啊,太麻煩了。

    而且如果用船隻運輸的話,直接去黃浦江東岸不是更好。

    所以,必須要有一座大橋,能夠承擔大量載重貨運馬車通行的大橋!

    同時這座大橋還不能影響蘇州河的航運,不能阻礙船隻往來。

    吳淞江雖然不算寬大,通行的大多都是一些中小船隻,但是也是上海重要的內河航道,是不能因為一座大橋就堵塞的,因此這座橋必須足夠大,足夠高,不能影響船隻通行。

    但是,以目前的技術能力,能夠把這樣的橋建造出來嗎?

    陳立夫自己是不知道,所以他找來了專業的人士,來自皇家理工學院建築系的一個高材生康偉德。

    這個人,和大部分皇家理工學院裡的師生們一樣,年紀都不大,今年不過二十三歲而已,但是此人卻已經是皇家理工學院建築系畢業,並留校擔任副教授了。

    而其品級可是正三品,住的都是官方配給的大宅院,出行都是有十幾個隨從的那種,而且還都是官方配給,此人享受的各種政治待遇可比他陳立夫高多了。

    得知此人到了上海後,陳立夫是不敢怠慢,親自跑到了碼頭進行迎接!

    「康教授,勞煩您一路過來,下官實在是過意不去啊!」陳立夫雖然年紀比他大,但是奈何品級不如人家。

    別以為康教授是個教書的就能不給面子了,要知道此人可是參加皇宮重建的設計工作的,很多重要的工程他都有份參與。

    陳立夫給面子,但是康偉德卻是不怎麼給他面子!

    只是輕輕的嗯了聲,然後就是上了馬車。

    外人興許會覺得陳立夫是個官場潛力股,以後有望進入內閣的,但是在康偉德看來也就那樣,就算是陳立夫進入了內閣,他照樣不用給他面子。

    皇家理工學院的學生,政治地位都普遍偏高,而能夠留校任教,並獲得副教授或者正教授頭銜的人,哪一個品級不是正三品起步啊,而且不少人都還是有貴族頭銜的,甭管是內閣大佬,還是陸海軍的大佬們,看見了皇家理工學院的教授,都得客客氣氣的。

    尤其是海軍那邊,為了讓皇家理工學院儘早的把高壓蒸汽機搞出來,就差給幾個負責研究高壓蒸汽機的教授當孫子了。

    沒辦法,人家品級高,爵位高這些都不算什麼,誰讓人家掌握裡最頂尖的技術呢,海軍想要高壓蒸汽機,除了皇家理工學院的師生們,就沒人能夠給他們搞得出來了。

    陳立夫也是知道皇家理工學院裡的學生們,一個個都是眼高於頂的,每一個都是只認為自己才是聰明人,其他人都是智障。

    學生們如此,那些教授就更不用說了,那是敢直接在摺子上罵內閣的眾多大佬們都是一群蠢蛋的狠角色……

    事實上,和皇家理工學院的這些天才們比起來,其他人還真的就是智障!

    智商的差距,就擺在那裡,你不服也得服!

    對此,陳立夫也是不在意,不過是一群像牙塔裡的書生而已,雖然智商高,但是情商低,陳立夫都是懶得和他們一般見識。

    當然了,他是絕對不會說,自己怕稍微說重一句話,人家掉頭就走的。

    康偉德來了上海後,陳立夫本來還想要設宴招待他幾天,然後親自陪同著他在上海轉一轉,逛一逛,領略一番上海的繁華。

    但是那裡想到康偉德表示,自己很忙,就不搞這些雜七雜八的了,直接去吳淞江實地考察,具體看一看要怎麼設計這個吳淞江大橋。

    陳立夫一聽,也是樂得清閒,當即就是陪著去吳淞江實地考察了一番。

    考察的過程裡,陳立夫也是說了自己的規劃,他希望能夠直接在江口位置直接修建一條大橋,直接連通商貿區的沿江大道,這樣後續開發吳淞江北岸的時候,就能夠直接把北岸的沿江大道也直接聯繫上了。

    不管是商貿區,還是說第一工業區,又或者是第二工業區,他們最為重要的主幹道,就是沿江的道路了。

    因為靠近碼頭,乃是運輸貨物的最重要的道路。

    吳淞江北岸要開發的話,沿江的道路自然也是最為重要的,必須連接起來。

    康偉德也是記下了陳立夫的要求,然後帶著他的幾個學生登岸又是考察了一番,隨後對陳立夫說:「我們還要考察幾天,陳立夫盡可去忙!」

    陳立夫看他的神情,明顯是嫌自己礙手礙腳了,當即也是不自討苦吃,直接滾蛋了。

    三天後,康偉德才是找到了陳立夫,然後給了他一份簡單的設計方案,並道:「這是初步的設計方案,如果你這邊沒有問題的話,後續我再做詳細的設計方案!」

    簡單的設計方案?

    陳立夫拿起來一看,首先入目的是一副炭筆花的橋樑簡圖,但是仔細一看,卻是發現這橋不是木橋,也不是石橋,竟然是一座鋼鐵大橋。

    用鋼鐵建造大橋,好吧,這事陳立夫雖然不知道能不能成,但是他既然給出了這個方案,那麼他暫且就當是可行的,但是接下來再一看造價,他就無語了!

    五十萬兩銀子!

    看到這個數字,他就想要罵人了。

    這是建造大橋?

    這是搶`劫把!

    建一座橋需要五十萬兩銀子,別欺負我陳立夫不懂建築就亂來,而且,就算是貨真價實的造價,但是上海的地方財政也拿不出這麼多錢來啊!

    一看陳立夫的表情,一旁的康偉德露出鄙夷之色,區區五十萬兩銀子而已,這都還是自己精簡再精簡的造價啊,他陳立夫也不想想,他對橋樑的稱重需求這麼高,還要求不影響通航,這麼高的要求,除了鋼鐵橋樑幾乎是無法達到了。

    而這年頭的鋼鐵可是很貴的!

    五十萬兩銀子能夠建成,他就該偷笑了!
V123210 發表於 2018-12-1 15:08
山溝皇帝 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百米外為收費站,請減速慢行


    五十兩萬兩銀子的吳淞江大橋造價,把陳立夫給嚇著了。

    即便上海的財政收入非常高,但是花錢的地方也多啊,上海每年都會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市政建設,要不然的話,上海的城區發展哪有這麼快啊。

    而且上海的市政建設,基本都是依靠上海縣衙門自身的財政,而不是像金陵城又或者是其他大城市一樣,可以依賴中央撥款,比如金陵城,就以金陵城自身的財政收入,怎麼可能支撐這麼龐大的市區發展計畫啊,每年中央都是給了不少撥款才能維持下來呢。

    又比如廣州、南昌、武昌這樣的省會城市,同樣也是有著省級財政的大力支持,要不然的話,單靠他們可是發展不了這麼快。

    但是只有上海縣,都是依靠自身的財政力量的,不僅僅自己花,而且還要支持臨近的府縣,比如今年,為了支援同屬松江府的青浦縣疏通大小河流,以提供防洪能力,響應中央的建設水利設施的號召,上海縣支援了青浦縣足足十五萬兩銀子。

    財政收入多,但是花銷也大,這就是目前上海縣的財政問題了。

    這些年來,幾乎每年都會進行大規模的市政建設,比如去年,上海縣這才是推動了擴建城區道路的計畫,預計把城區範圍的馬路進行擴大,翻修。

    預計會對城區的主要干道擴大,同時鋪設碎石、煤渣。

    而對幾條,主要是各區的沿江大道鋪設水泥。

    用以滿足日益擴大的交通需求,尤其是貨運需求,每天往來數條主幹道的載重四輪馬車可是非常多的,以往修建的道路已經是不堪重負。

    而修路可是非常龐大的開支,更加不用說他們還打算在部分路段鋪設水泥路面了,這麼搞,輕輕鬆鬆就得花掉幾十萬兩銀子。

    每年的市政建設,都會花掉上海財政收入的相當多的一部分,而上海的財政預算,也是和其他地方州府一樣,效仿了中央,基本上在每年的年底就會確定下來下一年度的財政收入預算以及支出預算。

    如今都是三月份了,財政支出預算早已經是被確定了下來,只有少數的一部分被留下來,充當應急經費,而這一部分應急經費,也是陳立夫能夠動用的經費了,不多,只有區區三十多萬兩銀子而已。

    誠然這三十多萬兩銀子,已經是比得上很多府一年的所有財政收入了,但是對於上海這樣特殊的地方而言,卻是少的可憐。

    而且就算是全部拿出來,也不夠修這一座吳淞江大橋的啊!

    陳立夫表示經費困難,這修橋五十萬兩銀子怕是拿不出來,但是人家康偉德可不管這些,他又不是來做生意的,用不著和陳立夫討價還價,他只是受到邀請而來,而且已經是給出了初步的設計方案,後續怎麼解決經費問題,甚至具體的施工怎麼解決,他才不管呢。

    給了陳立夫這份初步設計方案後,拍拍屁股就回金陵城去了,說是自己會留下一位學生在此地,如果後續真的要確定施工,那麼再到金陵城來找到,而稍候如果有什麼細節的設計問題直接找他學生就可以了,。

    他康偉德手頭上要做的事多了,身為皇家理工學院裡建築系的副教授,國內少數幾個專業的建築設計人才,一大堆的工程設計都等著他呢,比如說當涂工業區的擴張方案,就是他現在手頭上的大案子,那可是國內最大的重工業的擴張計畫,比區區一座橋樑重要多了。

    但是康偉德接到上海這邊的來信,說是請他在吳淞江上設計一座大橋,而且還有著諸多高要求,比如要求極大的承重力,要求不能影響船舶通航,而且維護成本還要低等條件。

    當時他就知道,以如今的技術手段,也就只有鋼鐵大橋才能夠滿足這樣的需求了。

    而一旦這樣的一座鋼鐵大橋建成的話,這將會是一座開創記錄的鋼鐵大橋,要不然的話,康偉德還真的沒興趣來上海呢。

    以國內的鋼鐵技術而言,鋼鐵應用於橋樑,那是早就有的事情了,不少地方都已經是使用鋼鐵建造橋樑了,而應用最多的,應當屬於京滬鐵路,如今在修的鎮江段鐵路,為了讓鐵路跨江過山的,已經是開始大規模用鋼鐵建造鐵路大橋了,只不過修建鐵路使用的這些鋼鐵橋樑規模都比較小,不太引人注意而已。

    至於鋼鐵水泥一起應用的建築那就更多了,如今正在修建的皇宮,相當多一部分建築都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直接澆築。

    吳淞江大橋,如果真能夠建造出來,那麼這長達一百一十多米的長度,寬十九米的大橋,將會是大唐帝國最長,最寬的鋼鐵大橋,基本將會代表著技術的巔峰。

    從橋墩到路面,乃至每一支鉚釘,都將會是大唐帝國最先進的科技水平的呈現。

    正是因為有著這些因素的吸引,他康偉德才會放下手頭上諸多重大案子的設計工作,跑到上海來實地考察,然後進行初步的設計工作。

    康偉德拍拍屁股走了,留下陳立夫愁眉苦臉的!

    他反覆看著手中的這份設計草圖,是越看越覺得漂亮,康偉德所設計的鋼鐵大橋,是採用全鋼鉚接結構,大片大片的鋼鐵結構,讓人只看圖紙就是覺得充滿高科技的氣息。

    上海是什麼地方?

    上海不僅僅是大唐帝國裡最龐大的城市,同時此地也是大唐帝國最重要,最大的工業區。

    陳立夫越看就是越是覺得,只有這樣龐大威武,同時又蘊含著高科技氣息的鋼鐵大橋,才能夠代表上海的地位。

    建,必須建!

    至於建橋的錢那裡來,這事陳立夫得好好琢磨,但是不管怎麼樣,是不可能直接拿上海的財政資金修建的,那樣根本就修不起來。

    同時動作還必須快,他的上海縣令的任期已經是過了一年了,而按照大唐帝國官場上的慣例,通常三年為一個任期,不過為了地區穩定,也是為了政策的連貫性,有時候吏部也會把這個任期放寬到五年。

    因此,陳立夫在上海的任期,少則兩年,多則四年。

    而修建一座鋼鐵大橋,就算是快一些,估計也得兩年啊,這還沒有算上籌備時間呢。

    陳立夫也是想幹就干的人,沒幾天,他就是拿著設計圖紙,召集了手底下的一群人開始想辦法,該怎麼修橋。

    或者更直白的說是,該怎麼解決修橋的資金問題。

    有人直接提出從銀行貸款,然後收取過橋費,用過橋費償還貸款的方案,這人揮舞著手臂道:「我們在橋頭左右各設立收費站,為了讓百姓知曉,可在距離橋頭百米處設一標示,上書:百米外為收費站,請減速慢行!」

    當場就有人反對了:「吳淞江大橋,一旦建成,乃是聯繫南北兩岸的重要大橋,同時次橋也是我們為了開發北岸而特地修建的大橋,如果收費的話,那麼必然會加大行人以及貨物的通行成本,這樣的話,和我們當初的初衷可就不一致了!」

    「修橋鋪設,即是為了發展,也是為了民生,難不成日後有貧寒人家過橋交不起費,你還攔著人家不讓過?」

    「哼,倘若不收費,這耗資達到五十萬兩銀子的建造費用怎麼填補?這可不是五萬兩,這可是五十萬兩銀子,當年開發第二工業區的時候,一共也才花了一百多萬兩銀子而已,去年到現在,我上海衙門修整城區各大主幹道,花費也不過六十多萬兩銀子。」

    「就算是這樣也不能收,如果要收費,還不如乾脆不要建,我可不想被人指著鼻子罵我們是攔路土匪!」

    「放屁,按照你這麼說,我們干脆不要搞建設了,怕罵就不搞,怕犯錯就不做事,你這是嚴重的政治錯誤,去年聖天子巡視吏部時曾說過:百官應當敢為天下人的表率,不能搞什麼無為而治,更不能因為怕做錯事就不去做事!」

    「本官要參你一本,爾等畏難怕事之輩在朝中為官,此乃百姓之禍!」

    當有人開始扣帽子,把話題的高度提升到政治錯誤的時候,陳立夫就知道,自己該阻止他們的爭吵了,要不然說多了,這火氣一上來真說了什麼大逆不道的話,那麼麻煩可就大了!

    陳立夫當即是伸出手虛壓了壓,然後道:「諸君都靜一靜,本官代天子牧民,諸君也都是為天子做事,大家的方法和理念雖然不一樣,不過目的還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天子,都是為了百姓,不要動火氣!」

    陳立夫說到這裡的時候,環視一圈:「都坐下吧!」

    陳立夫開口,其他人就算是心中再有氣,也只能是忍下來了,看見眾人都是坐了下來,陳立夫也是思索著,用貸款修橋,再用收取的過橋費償還貸款這一法子,看來是行不通的了。

    在官員裡就是引發了這麼大的矛盾了,這如果公佈出去的話,還不知道要引起多少的議論了。
V123210 發表於 2018-12-1 15:08
山溝皇帝 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陳立夫的雄心壯志


    這年頭在地方為官,官聲還是很重要的,甚至是一個官員是否能夠陞遷的重要考量,畢竟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誰是好官,誰是貪官,他們能夠分辨出來。

    而且百姓還是用最簡單,甚至是愚昧的方式進行分辨。

    你讓他們得了好處,能讓他們有飯吃有衣穿,那麼你就是好官。

    如果沒有,不用說的,你這個官肯定不咋地,不是貪就是瀆職,早點滾蛋吧。

    嗯,如果陳立夫直接動用上海財政,給上海的百姓一人發一兩銀子,那麼在當地百姓的眼中肯定是個大大的好官。

    當然了,回頭他就會被逮了,逮他的還不是督察院反貪處的人,而會是翰林院調查統計科的鷹犬。

    花錢收買人心,你陳立夫想要幹嘛,造反嗎?

    陳立夫可不想為了修建一座大橋,就搞的議論紛紛,一旦收費,以後人們說起吳淞江大橋的時候,可不會說他陳立夫修起了這座大橋,而是會說他陳立利用這座大橋收費,到時候還不知道多少人對著他破口大罵呢。

    人言可畏啊!

    所以,收費是不行的,至少目前的政治環境下是不行的。

    但是橋還是要修的,這是開發吳淞江北岸的前提,沒有這麼一座大橋,開發吳淞江北岸就無從談起,只是這修橋的錢從哪裡來呢?

    稍候兩天,陳立夫又是找了人設計木橋的方案,因為這樣成本低,但是搞出來的方案也要將近十萬兩銀子,而且木橋每年的維護費用非常的高,每年都的幾千兩銀子,同時使用壽命頂多只有二十年,而鋼鐵大橋雖然一開始投資大,但是後續的維護非常的方便,一年頂多幾百兩銀子就搞定了,而且使用壽命可以達到五十年以上。

    更加重要的是,木橋的承重能力也難以達到需求,這座大橋,可不僅僅是為行人而設計的,更多的還是為了往來北岸和商貿區、第一工業區、第二工業區之間的貨運馬車而設計的。

    如今大唐帝國使用的貨運馬車,基本都是四輪馬車,載重量輕輕鬆鬆都能夠達到一噸以上,如果橋樑的承重能力不過關,就無法滿足載重馬車的需求,而這顯然是不行的。

    所以,綜合考慮之後,陳立夫還是決定修一座鋼鐵大橋,至於建造這座大橋的經費,陳立夫也是讓眾人提出了好幾個方案。

    原本的從銀行貸款,用過橋費償還貸款的方案已經是被斃掉了。

    直接動用財政修建也是不行。

    其他人就是提出了幾個其他方案。

    有人提議,既然這座橋是為了北岸開發,同時聯絡南北岸的交通而修建的,那麼是否可以向南岸的部分企業以及準備到北岸建設工廠的企業,徵收一定的修橋費用,但是這也不行了。

    直接收錢這種事,不管是收取過橋費,還是以其他名義收錢,都是不妥當的,容易落下口實,對名望極為看重的陳立夫自然是不會同意這種題意。

    也有人說,以地方衙門的名義貸款,用後續北岸地區的稅收償還貸款,不過這個方案也是被斃掉的。

    直接以地方衙門申請貸款進行基礎建設,並用地方稅收償還貸款,這雖然是政策所允許的事,很多地方也是這麼搞的,但是裡頭的風險也是不小,更何況,這五十萬兩銀子可不是個小數目,這樣的大項目申請需要經過層層審批的,最後說不準還會驚動到聖天子。

    這事如果辦成了,那自然是好事,但是一旦出了什麼差錯,那麼肯定就會成為陳立夫身上抹不掉的污點。

    政治風險太大,陳立夫同樣是不願意承受。

    更何況,開發吳淞江北岸,是他陳立夫提出來並施行的計畫,而且是上海縣自己一力推動的計畫,上頭本來是沒有這樣的想法的,如今陳立夫如果要是提出來,到最後指不定有多少人摻和其中呢。

    陳立夫可不願意自己的政績最後被人都搶光了,而一旦出了問題,負責人又是自己。

    北岸開發計畫,和之前的第二工業區開發計畫是不一樣的,甚至是性質都不同的。

    陳立夫更加願意以上海一力推動並解決這些問題,而不願意捅到江南道乃至中央去。

    最後,倒是上海碼頭公司那邊的人,向陳立夫提出了一個方案,說是效仿當年的碼頭建設計畫,他們上海碼頭公司可以出資修建這一座大橋,但是為了收回成本,他們需要獲得吳淞江大橋南北兩岸的部分地皮進行開發。

    這個提議倒是讓陳立夫有了興趣!

    用附贈地皮的方式推動基礎建設,這已經是有所先例的了,這麼搞倒是不會有什麼政策風險。

    但是上海碼頭公司,說是碼頭公司呢,但是擁有的地皮已經是非常多了,黃浦江兩岸十多公里的沿江地帶,都是他們公司的地皮。

    陳立夫也不願意繼續讓該公司做大,更不要說上海碼頭公司的管理層胃口太大,想要把南北兩岸的大批地皮都一口吞了,吳淞江大橋南北兩岸的區域,光看地理位置就知道,這些地皮具有極大的商業價值,這些地皮開發出來,經營數十年的話,收益可不止區區五十萬兩銀子。

    不過上海碼頭公司的提議,倒是讓陳立夫有了一個新的想法!

    用地皮換投資,這買賣做的,不過卻是不能讓上海碼頭公司來搞,同時也不能讓什麼民營企業來搞,畢竟這些地皮都是屬於官田,屬於帝國資產,出讓給民營企業說不過去。

    不過倒是可以新成立一家官辦企業,把地皮劃給他們,然後讓他們用這些地皮去申請貸款,用地皮的商業收益去償還貸款。

    想到了這一層後,陳立夫就是仔細研究了一番上海碼頭公司的先例,然後就是指示了上海特設縣財政部門,直接註冊成立了上海橋樑公司。

    並且給這家新成立的公司劃入了一大片南北兩岸的地皮。

    如此,這家公司雖然一毛錢現金都沒有,卻是擁有了大片的地皮,北岸的那些未開發的地皮暫且不說以後的潛力有多大,但是南岸的地皮卻都是值錢的很。

    因為南岸的地皮,都是屬於商貿區,如今商貿區的地皮價格可是非常高,而這一片地方,也就是屬於北端灘塗位置,之前乃是屬於江南紡織公司的倉庫,不過江南紡織公司也只是租用了這片地皮而已,因為一整個商貿區的地皮,都是屬於官方的,只租不賣。

    這片地方,如果把吳淞江大橋建設起來,同時北岸也開發起來的話,作為連接北岸的橋頭堡,其商業價值自然是非常大的。

    上海橋樑公司掛牌成立之後,立馬就是開始了吳淞江大橋的設計和籌建計畫,不過也不僅僅只有橋樑,還有一棟飯店的建設計畫。

    要想讓銀行提供貸款,光靠這點地皮也是有點難度,畢竟地皮值不值錢,得看上面的建築是什麼。

    所以,上海橋樑公司,打算在南岸,位於商貿區沿江大道的最北端修建一座飯店,名字就是吳淞江飯店。

    光看設計方案,就是知道這是個主打高端住宿,餐飲,會議的飯店了,主體樓層達到了五層,裙樓高兩層,而且佔地面積卻是非常大,擁有一個巨大的庭院,建築採用了少見的西式風格。

    如今上海的建築,還是以傳統中式建築為主,此外還有不少新式建築,這些新式建築通常都是鋼筋水泥建築,外部風格一般都是比較簡樸,同時還融合了部分的傳統元素,嗯,具體樣式請參看後世的四四方方的水泥建築,再加上一對石獅子的那種,算得上是現代和傳統的結合了了,以實用性為主。

    而吳淞江飯店的設計,卻是很少見的採用了西式建築,帶有明顯的巴洛克風格,而且前方還帶有大片大片的草坪花園,極為適合舉行露天的宴會。

    別的不說,光光是在商貿區裡搞這麼大一片地皮作為草坪,就是超級敗家的行為!

    由此可見,如果這家飯店建成了,那麼消費肯定不會低,再加上比較獨特的大樓,說不準又會成為上海的新一代地標建築。

    實際上,上海橋樑公司的人也是真這麼想的,他們就是想要搞一個新的地標建築,從而帶動飯店周邊以及北岸區域的商業價值。

    要不然的話,他們怎麼回本啊!

    貸款修橋,還不收過橋費,銀行看了肯定是不理的,哪怕是皇家銀行和國企部的幾家銀行都不可能搭理,這些官方銀行雖然需要考慮到扶持地方的因素,但是他們更要為了資金安全負責,貸款出去的錢收不回來,是有人要為此掉腦袋的。

    沒有看到可行的貸款償還計畫,別說陳立夫,就算是內閣大佬親自上門都沒卵用。

    不給錢就是不給錢!

    但是,如果有了這麼大一片的地皮,而且這片地皮還有回報率相當可觀的開發計畫,那麼銀行就很樂意了。

    貸款修橋,沒問題,順便再貸款修飯店,也沒問題。

    只要你把這些地皮作為抵押就可以,也不要什麼所有權,反正也要不過來,他們只要一百年租期的抵押權就可以了。

    陳立夫一看,雖然條件苛刻了點,但這發放貸款的也是皇家銀行和國企部下屬的大唐帝國銀行,前者屬於皇室資產科全資控股,後者是國企部全資控股,就算以後是出了什麼差錯,導致沒能換上貸款,這地皮落入銀行之手,但是也只是左手換右手,不會於什麼賤賣帝國國有資產的嫌疑。

    所以大手一揮,幹了!

    先把錢弄過來修橋再說,至於上海橋樑公司怎麼開發劃給他們的南北兩岸地皮,陳立夫也是懶得管了,反正他只要在兩年內看到吳淞江大橋建成就行了。

    吳淞江大橋的建設資金到位後,立即就是開始了最後的詳細設計,甚至很快就是進入了施工狀態。

    於此同時,吳淞江北岸的開發計畫也是正式拉開了序幕!

    這可是陳立夫主政上海以來的最大手筆,三年任期的政績就指望它呢,既然錢到位,那裡會拖啊,那是有多快就搞多快,生怕自己離任前這橋樑還沒完工,北岸還沒開放成功。

    那樣的話,他豈不是要前人摘樹後人乘涼,而且風險自己還全部擔著?

    他陳立夫才不幹那麼傻的事呢。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V123210

LV:9 元老

追蹤
  • 291

    主題

  • 279508

    回文

  • 36

    粉絲

黃庭堅-如果一天沒有看書,在鏡子看到自己就會覺得討厭自己另一句是說;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也是說;如果三天不念書,說出來的話便失了水準都是說人要多讀書,增加自己的智慧以及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