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大明升職記 作者:紫釵恨 (已完成)

 
pe789 2017-10-23 12:54:42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172 334011
pe789 發表於 2018-8-29 13:29
第1120章 巨浪

    孫元化雖然有很多想法,但是這一刻還是被龍華民的謀劃嚇了一大跳,他真沒想到龍華民的野心居然到了這等地步。

    雖然他也知道在諸位來華的傳教士之中,龍華民絕對是最有野心而且最頑固的一位,是確確實實抱著在中國建立一個地上天國的想法,但是他從來沒想到龍華民居然會起這樣的心思。

    他的聲音不由低了下來:“這件事既好辦又難辦,現在魯王府、衡王府的王室血脈幾乎都在我這邊,就是德王府也是一切聽我吩咐,但是你也知道,這件事關係太大!”他知道龍華民不僅僅是準備讓一位王室子弟受洗這麼簡單,而是準備在關鍵時刻把這麼一位信仰聖教的王子擁戴為中國的第一位天主教皇帝,這件事干係實在太大,搞不好就是身死族來的結局,孫元化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氣。只是龍華民的想法卻同孫元化完全不同:“中國有一句老話,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雖然保祿在京師非常努力地進行著活動,而且他的事業是很有希望的,但是我們也做好他萬一失敗的準備!知道哪位親王、郡王是最親近聖教嗎?”

    說起可以利用的棋子,孫元化手下可以說是比比皆是,別說是一般的鎮國將軍、輔國將軍,現在整個德王府與魯王府的親王、郡王都在孫元化的轄下,而且孫元化甚至能找出一個小朝廷的全套人馬。自從海北軍南征以來,就有海量的皇親國戚與文武官員被流放到濟南府與東昌府來,最初還只是衡王府、魯王府的王府成員,後來有著數以千計的文武官員與他們的隨從都被海北鎮強行塞到孫元化的手上。孫元化還真拿這些人沒辦法,他們當中有些人的地位跟孫元化差不多,有些曾是孫元化的同年、同鄉、同僚,還有人跟孫元化有親戚關係,有人甚至是南京六部的前任尚書,因此孫元化不能把這些人推出去。但是他們吃喝拉撒又需要花費一筆驚人的費用,雖然孫元化覺得自己神通廣大,也供養不起如此一支龐大的官員隊伍,特別是這些人還留戀于過去的輝煌之中,卻不知道海北鎮不斷攻城掠地,送過來的“忠貞之士”也是越來越多。孫元化之所以對利津縣有些想法,就是企圖在拿下利津縣之後用戰利品與幾十個騰出來的官缺解決這些人的問題,而現在龍華民出面收羅一些親近天主教的人物以備日後之用,似乎也是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

    但是不管怎麼樣,孫元化都覺得這個方案有點冒險,不管是一位大臣還是天主教徒的想法出發都是太過於危險,他當即問道:“龍華民閣下,這件事如果做得不好就太危險,你覺得有幾成把握?”

    龍華民信心十足地說道:“十成,絕對是十成把握,這可是專門替咱們聖教出的主意!”

    事實上,向他建出這個提議的陸德金不但是一位天主教徒,甚至還是一位天主教中新進崛起的核心物,他提出的很多積極建議都讓龍華民覺得極其滿意。

    只是龍華民神父並不知道,這位向他推銷這套完美方案的陸德金雖然表面上是一位天主教徒,但是他四代人都是西大乘教的核心骨幹,而他也同樣不例外。

    這就是張顯兒為龍華民與孫元化準備的殺手鐧。

    而對於鄧玉函來說,現在面臨的局勢是他入華之前根本沒有想到的。

    他很無奈對著朱恒輝說道:“沒想到是耶穌會要開革我,幸虧不是教皇要對我進行絕罰!”

    對於鄧玉函來說,這是他人生受到的最大打擊之一,他一下子就增添了很多白髮,他對面的朱恒輝不由不勸說道:“鄧玉函閣下,我覺得這件事情或許還有轉機吧!”

    鄧玉函卻是固執地搖了搖頭說道:“這怎麼可能有轉機,不要抱什麼幻想了……我只是沒想到在中國最大的阻力居然是來自於耶穌會內部!”

    雖然中國人很難分得清耶穌會與天主教之間的區別,但是作為一名耶穌會的核心教士,鄧玉函卻很清楚這兩者之間的區別。他並沒有受到教皇的絕罰,但是耶穌會卻要把他開革出會,但是這種現實讓他越發覺得痛苦:“而且我非常清楚,如果我現在離開龍口的話,那麼對於我們聖教的話那就是失去一百年的機會與時間,可是我留在龍口的話,那麼我將會面臨上帝的絕罰!”

    雖然現在只是耶穌會的內部鬥爭,但是鄧玉函看得很清楚,海北鎮的崛起已經是誰也無法阻擋的勢頭。

    包括龍華民在內的耶穌會高層現在還抱著幻想,以為一旦鄧玉函與他領導的團隊離開龍口,那麼海北鎮的科技研發都將全面停頓下來,甚至可能直接導致海北鎮的土崩瓦解。但是鄧玉函看得特別清楚,現在的海北鎮已經到了根本不用外來的技術輸入都可以實現內部的技術升級,現在不再是研習院、鄧玉函與兗州工礦學校三個技術中心打擂臺的時代,在學習院之後又雨點般地冒出許多大大小小技術團隊。

    雖然這些技術團隊魚龍混雜,水準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但是海北鎮的科研競賽卻變得越發激烈起來,鄧玉函團隊甚至不得不在一些無望勝利的戰線上進行收縮重組。

    但是鄧玉函卻是沒有任何退縮的想法,他覺得自己能取得更多的勝利,為此他還剛剛對自己的科研團隊進行優化重組,只是他正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龍華民卻給他寄來最後通牒。

    要麼離開龍口,要麼離開耶穌會,在兩者之間他只能選擇其中一項。

    因此在朱恒輝面前的鄧玉函顯得十分軟弱,朱恒輝只能安慰他:“不管鄧玉函做出怎麼樣的選擇,我們始終都是朋友,我與殿下都始終感謝鄧玉函閣下這些年對海北鎮作出的卓越貢獻!”鄧玉函可以說是以一人之力把海北鎮的科技水準至少提升了幾十年,因此朱恒輝說這句話並不為過,而鄧玉函也滿意地點了點頭,他告訴朱恒輝:“我已經做出了我人生最重要的一個選擇,比我來到中國還要重要!”

    “我不但熱愛上帝,也熱愛科學!”

    這是世界歷史上最激烈的科研競賽。

    這是世界歷史上最輝煌的科研競賽。

    這是世界歷史上最殘酷的科研競賽。

    所以如此美麗的年代怎麼能缺少鄧玉函的身影。

    即使被開革出耶穌會甚至被教皇絕罰出教,鄧玉函也絕對不會放棄。

    他臉上儘是興奮之情

    而對於現在的皇太極來說,他的臉上同樣儘是興奮之情,他覺得自己才是天命所歸,連他都沒想到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發生如此劇烈的變化,這世界上所有的好運氣在這段時間之內都集中到他的身上。南京應天府附近的戰局突然有了反復,而大明朝廷突然在濟南府對利津縣發動了攻勢,更讓人欣喜的是日本國的幕府將軍已經對海北鎮全面開戰,他們不但在琉球國投入了十萬大軍,而且還派了兩千大兵直接介入鎮江的戰事。

    沒錯,是不折不扣的兩千大兵,鎮江方面的黑旗旅幾乎是潰不成軍,按照守將的說法是“斬獲逾萬”。雖然知道整個黑旗旅加在一起也沒有上萬戰兵,而且根據皇太極從朝鮮方面得到的情報,黑旗旅進攻鎮江損失雖然頗大,但是大部分兵力都撤了回去,說什麼“斬獲逾萬”純屬胡說八言,但是皇太極依舊開心極了,甚至命令用最高規格重賞鎮江守將與守軍。這可是自從天啟元年以來,大金國對海北軍少有的一次大勝,正是依靠德川幕府的支援,大金國才會接著打出了一套乾脆俐落的組合拳,不但鎮壓了國內漢民發動的幾次騷亂,而且重創幾個想來撿便宜的蒙古小部落與野人女真,讓後金面臨的局面一下子變得緩和起來。

    但是皇太極知道這種緩和只是一種表面現象,至少海北鎮真正意義上的戰略攻勢還沒有發動,如果海北軍發動這次戰略攻勢,後金將面臨一次空前的危機。

    但是皇太極認為柳鵬不可能這麼自尋死路,他坐在大汗的寶座上與諸位貝勒侃侃而談:“柳鵬只是不想自尋死路,那麼他首先要解決倭寇才能考慮這邊的問題!”

    只是看到皇太極這麼極度興奮,那邊豪格就特意提醒了一句:“阿瑪,這件事要慎言!”皇太極這才想起來,德川將軍不僅僅是派了援軍到鎮江,而且還派了使者過來商談雙方結盟的具體細節,而皇太極為了表示對這位日本使者的重視,甚至還允許他一併列席每一次貝勒議政會議,現在人家就在下面聽著皇太極開口閉口說“倭寇”。這就有點不好意思了,因此皇太極因此跟對面的日本使者客氣一下:“說順口了,黑島先生別介意啊!”
pe789 發表於 2018-8-30 09:30
第1121章 黑島仁

    對面這位黑島仁卻是毫不客氣地說道:“沒事,你們說你們的,我們也經常說建奴來著!”這什麼意思啊!只是現在皇太極有求於德川幕府,因此他只能比人家還要客氣一些:“那就好那就好,你們日本國這次是雪中送炭,我們大金國一輩子都記得你們這份情誼,黑島先生有什麼要求只管提便是,我們一定儘量滿足!”

    黑島仁很是得意:“殿下太客氣了,我吃的好睡得好,就是屋子有點能不能多騰幾座大屋出來!”

    在場的諸位貝勒總覺得有些詭秘,怎麼黑島仁還嫌現在的屋子太整個日本使團除了他以外就只有十五人而已,就算加上皇太極賞給黑島仁的幾十個奴婢,也不過是六十五人而已。

    可是現在黑島仁的使團已經佔據了幾個大院,平時這些大院至少能住得下半個牛錄,可是黑島仁仍然嫌屋太難道他還想要上幾條街不成!

    只是幾位貝勒很快就發現自己實在小瞧黑島仁的胃口,這位黑島君是真心想把半個遼陽都吃下來,只是鑒於雙方的合作才剛開開始,所以才只要了幾條街而已。可是滿足了黑島仁的驚人胃口之後,皇太極就開始試探著德川幕府的底牌:“前次貴國發兵兩千助我堅守鎮江大破海賊,我大金國實在感激不盡,但是現在海北賊仍然不肯從遼南撤走,我大金國仍然是危在旦夕,希望貴國能鼎力支持,最好能再支援鎮江幾千武士!”黑島仁卻覺得這件事有點困難,雖然現在這位德川將軍是著名的武斷將軍,這次出兵琉球與鎮江的事情完全是將軍閣下一人推動的結果,但是黑島仁作為幕府派往大金國的使者,總覺得賭得實在有點大,甚至可以說是賭太大了。

    雖然在鎮江附近可以用大獲全勝來形容,但是現在琉球方面還沒有傳來捷報,只能說幕府在琉球陷入苦戰,損失自然不可能只有百八十人。

    畢竟海北軍在琉球國有一個完整的琉球旅,據說光是在琉球本島就有著數以千計的海北老兵,更糟的是幕府這次的行動顯然會激怒海北鎮,據說海北軍的一個精銳步兵旅已經緊急調往鎮江方向。

    雖然皇太極保證鎮江方面必然是萬無一失,但是黑旗旅已經捲土重來,海北鎮又把一個精銳步兵旅調往鎮江附近,黑島仁總覺得危機重重。雖然現在的日本已經是大一統的時代,大阪城之戰都是十幾年的舊事,但是那些戰國的失敗者仍然準備捲土重來,而且國內還有著不計其數的失業武士,在這種情況下德川幕府決定親自上陣與海北鎮廝殺,似乎是一個很不智的行為。

    黑島仁擔心的是另一個問題,雖然開戰之前德川將軍把海北鎮貶為中國大陸的地方實力派,甚至對海北鎮很不屑一顧,認為幕府可以動員起幾十萬武士,而海北鎮的可戰之兵不過數萬而已。但是這次到了遼東以後,黑島仁跟海北鎮接觸得越多就越覺得觸目驚心,且不說海北鎮在山東、江南與琉球、蒙古方面的實力,光是在遼南方向上他們就集中了幾萬精銳之師,而且這些部隊個個都是精銳中的精銳。

    而且這數萬精銳可是已經把調往鎮江方向的那個精銳步兵旅以及朝鮮方面的黑旗旅都計算在外,而且根據黑島仁到處打聽的結果,女真人私下說是這次海北軍調往鎮江方面的是長風旅。

    黑島仁對於長風旅並沒有什麼概念,但是幾個女真人私下說這是海北軍與柳鵬的起家部隊,長風旅不管到什麼地方都欣起驚天動地的波瀾來,黑島仁就明白過來了。

    恐怕鎮江方面的幕府軍要吃個大虧,只是這並不是黑島仁最擔心的問題,他現在最擔心的問題是聽說海北軍已經往琉球方面增派一個精銳步兵旅。雖然黑島仁到現在仍然搞不清楚海北軍的一個精銳步兵旅有多少兵力,更不清楚海北軍調往琉球方面是哪個步兵旅,但是根據黑島仁獲得的情報,海北軍級別最高的戰略單位就是步兵旅,一個步兵旅至少擁有三四千名戰兵,他就覺得事情有些不妙。

    黑島仁可以說是和平年代成長起來的一代人,他甚至沒參加過大阪城之役,或者說,他是享受和平紅利的一代人,而現在他在即使來臨的戰爭之前顯和有些不知所措了。海北鎮到底有多強大,他沒有一個清醒的概念,但是到了金國之後跟女真人接觸的一些細節讓他越來越覺得海北鎮的可怕之處,按照女真人私下透露的細節,海北軍現在還沒能在遼東使足全力,只要他們願意的話甚至能在山東動員起幾萬經過訓練的新兵投入到遼東戰場。這雖然是女真人在談判中無意洩露出來的,但是黑島仁很快就發現這些女真人確實不擅長談判,至少不擅長與日本人談判,雖然他們能把明國的官員玩得團團轉,但是在黑島仁面前卻是把內褲都脫掉,一個女真人甚至告訴黑島仁另一個關鍵細節:“只要海北鎮願意,他們每天都能運一個步兵營到遼東來”雖然女真人想通過這些細節來推動德川幕府進一步增兵,但是黑島仁反而被徹底嚇到了,他覺得不但不能增兵,就是在鎮江堡的兩千先鋒也應當及早撤回來,不然海北鎮全力報復的話,德川軍或許就會吃大虧。

    但是雖然有著各種各樣的擔心,黑島仁還是決定試探一下自己的合作夥伴,畢竟現在最關鍵的問題不是海北鎮有多強,而是後金國有沒有合作的價值。

    但這正是黑島仁眼前最擔心的問題。雖然皇太極與女真的諸位貝勒千方百計想在黑島仁面前營造一個兵強馬壯的大金國,但是現在他們每一條戰線上的兵力都十分緊急,特別是海州方面更是集結了一百多個牛錄的兵力,讓後金國根本抽不出多餘的兵力來向黑島仁展示他們的強大武力,導致皇太極用盡全力也不過是集結了四千戰兵、千餘戰馬的規模,這其中還不乏有濫竽充數的存在。

    在這種情況下,黑島仁對後金國越發不看好,覺得女真的騎射都在海北軍不斷壓制之下根本沒有發揮的餘地,唯一的亮點就是羅刹國派來的上千援兵,但是這雖然不是杯水車薪,但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而後金國的其他方面都是重重災難,特別是國力方面更是可以說是處處廢墟,甚至連最基本的紙張供應都得不到保證,將士挨餓受凍已經是司空見慣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黑島仁決定試探大金國與德川幕府合作的“誠意”,因此他總是在談判中提出一些極其不合理的要求,看看皇太極與女真的諸位貝勒會作出怎麼樣的反應,結果卻是越發讓黑島仁覺得這個後金政權的國力已經到了支撐不下去的邊緣。就象這次要房子的事情,黑島仁要了幾個大院還不滿足,又為了他這個小小的使團要了幾條街,女真貴族暗中罵他“黑半城”並不為過,但是皇太極雖然覺得黑島仁極其無禮,卻是捏著鼻子給黑島仁圈了一大片宅子,讓黑島人完成了“黑半城”的願望。

    光從這一點就可以知道大金國是極其迫切的需要日本方面的有力幫助,黑島仁覺得幕府在這件事上已經賭得太大了,甚至到了失去理智的地步,現在是收手的時候。

    但是他不會把自己的這種想法洩露給皇太極與在座的諸位貝勒:“幾千武士,諸位也小看了我日本國的武力啊,知道不知道當年豐吉秀吉征伐朝鮮,是動用多少兵馬”

    說到這,黑島仁得意洋洋地說出了一個數字:“三十萬,整整三十萬,當時我國大兵幾乎是一鼓作氣把整個朝鮮都給拿下”萬曆中期的援朝戰爭雖然過去了三四十年,但是女真諸部對於這一場大戰仍然是記憶猶新,更不要說當時倭寇對於女真諸部可是有著那麼一份血債,因此皇太極也變得格外興奮起來:“貴國既然有三十萬大兵,那麼能支援遼東多少兵力?”而黑島仁覺得接下去最好一個援兵也不要派,甚至要把鎮江的兩千德川軍都撤回日本,但是他既然是德川幕府的使者,自然要用盡一切手段替德川幕府爭取利益,因此他哈哈大笑起來:“幾千人是不可能的,我日本國何等國力,在增兵幾千人怎麼拿得出手,我們將軍大人的意思一萬起步,最好三萬人”聽到黑島仁這麼說,在場的諸位貝勒一個個都是喜氣洋洋,都覺得大金國的轉機已經來了,只是那邊黑島仁卻是話鋒一轉:“只是鎮江堡能不能容納得下數萬日本武士?我聽說我國兩千援軍已經是找不到地方睡,吃飯更是成了大問題”

    皇太極樂呵呵地說道:“那是之前鎮江被圍的時候,現在鎮江已經解圍,別說幾萬人,就是解決十萬人吃飯睡覺都沒有任何問題”黑島仁很不相信地問道:“真能解決十萬人的衣食住行?”
pe789 發表於 2018-8-30 09:32
第1122章 雷霆

    對於接連遭遇戰敗、天災與**的後金,別說是保證十萬大軍的衣食住行,就是保證現在後金軍民自身的供應都是一個大問題,但是皇太極在這個問題上必須對黑島仁做出高姿態:“請黑島先生放心便是,在這個問題是我大金國絕對不會讓貴國失望,我立即組織人力往鎮江運去軍糧與軍裝,保證萬無一失”

    而女真國的諸位貝勒雖然也覺得這是一件不可能辦到的事情,但是在這個問題上他們與皇太極保持一致立場:“別說是十萬人,就是二十萬人都不成問題,光是我們鑲藍旗的存糧就足夠十萬人吃上一年”

    “二十萬人絕對不成問題,我們兩白旗要糧要糧,要銀子有銀子,要什麼有什麼,就等著貴國大軍過來一同分享”

    “是啊,我們前次跟著大汗走了一趟關內,那弄來的戰利品絕對是金山銀山”雖然現在後金國處於極其窘迫的地步,但是這種窘迫很大程度是海北鎮組織的包圍圈所造成的,而且現在除了明金之間的走私貿易之外,鎮江幾乎是後金僅存的貿易口岸,在這種情況下皇太極自然是不惜一切代價把強化鎮江的守備。

    而黑島仁覺得自己演得不錯,當即提出了自己的進一步:“既然如此,什麼時候你們後金國在鎮江儲備足夠的糧藥與火藥鉛子,並為我們大日本軍騰出足夠的營房,我就建議將軍大人全力支援海北鎮”

    雖然黑島仁主張儘快從鎮江撤出來,他甚至非常討厭皇太極這些野蠻人,但是他也清楚這件事他說了根本不算,得將軍大人說了才能算,所以他必須用盡一切手段來改善鎮江守軍眼下的窘迫情況。

    而皇太極也沒想到黑島仁下了這麼大棋:“沒問題,一定要讓黑島先生滿意”

    只是皇太極也知道自從鑲藍旗從朝鮮退回來之後,黑旗旅對鎮江一線的包圍越來越緊,鎮江的供應一直是一個大問題,只是眼下的當務之急把德川幕府請來,皇太極也只能先強行打腫臉充胖子。不過對於整個後金國來說,德川幕府可能大規模介入的消息卻是一個絕好的利好,現在大家雖然覺得黑島仁胡吹大氣,但是以日本國的武力,在鎮江投入幾千日本武士還是有相當可能,甚至可能一次性投入上萬武士。

    至於德川將軍在鎮江投入兩三萬日本軍的想法那只能說是純粹的幻想,雖然現在整個日本都是幕府將軍一人的天下,幕府真要蠻幹下去也能推動這件事。

    但是包括皇太極在內的女真貴族都很清楚日本船一來沒有這麼多的運輸船,二來他們已經在琉球投入了大兵,接下去不大可能在沒解決琉球海北軍的情況下把全部本錢砸到鎮江來。但是有了羅刹與日軍兩路援軍以後,阿敏覺得大金國的春天又到來了,他現在不由又起了分家的念頭,只是眼前這種局面他只能用一種含糊的語氣來提出自己想法:“柳鵬這小賊雖然可恨至極,但是這次他進攻海州應當會無果而終,黑島先生不如讓貴國大兵跟我走一趟關內,那絕對是遍地金山銀山,要什麼有什麼”

    “對對對,當年可是幾十個日本武士就能縱橫大半個東南”

    “反正跟咱們進關走一趟,不但萬無一失,而且有享受不盡的榮華富貴”

    雖然雙方現在還是盟友關係,但是現在諸位女真貝勒是迫不及待地想要把這萬余日本武士徹底拉下水,希望他們能跟著自己一起進關去好好搶掠一番。實在是這些年建奴在海北軍遭受的失敗太多,他們現在入關劫掠也必須拖著倭寇一起去,只是這還是長久的計畫,現在皇太極最關心的實際另一個問題:“黑島先生,既然貴國已經決心馳援鎮江,而現在鎮江告急,能不能先往鎮江支援七八百人?”

    黑島仁正想回答皇太極的問題,只是他很快笑了起來,他一邊傾聽著遠方傳來的馬蹄聲一邊說道:“尊貴的皇太極大汗,您還是先聽過這次的緊急軍情吧”

    對於皇太極來說,這急促的陣陣馬蹄聲既代表著種種意外,也代表大金國又在戰場上承受了相當的損失,畢竟與海北軍的交鋒不管勝敗,大金軍都要付出相當的代價。事實上,這一次的馬蹄聲也不例外,這是代善從海州派來的信使,雖然根據代善的說法海北軍還沒有向海州展開全面攻勢,但卻報告了一個十分火急的軍情:“柳鵬柳小賊已經離開蓋州城親臨海州前線,大貝勒請大汗早作決斷,是準備從海州撤退還是親征海州?”

    雖然不知道海北軍的具體調動,甚至從理論來說這只是一個誤會而已,但是包括皇太極的所有人都知道這件事絕對沒有表面那麼簡單。

    柳鵬這一個多月一直老老實實地呆在蓋州城,即使他只是呆在蓋州跟一群朝鮮妹子胡天胡帝,但是海北軍的一線士氣仍然有了質的提升,讓很多人不瞭解內情的人大為詫異。但是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很清楚,柳鵬親臨前線才有極為可怕的力量,柳鵬的威力與一個步兵旅之間誰更強一些?在場的貝勒都不敢說出這個答案,但是在長風旅不要轉用於鎮江方向與柳鵬真正親征之間,在場的每一位元貝勒都會毫不猶豫選擇避免與柳鵬一戰。

    而看到諸位貝勒齊齊色變甚至不知該作出怎麼樣的反應,現在黑島仁對於海北鎮的可怕之處有了更加清醒的認識。

    只是那邊皇太極仍然是強自鎮靜地道:“明明去了兩個頭等步兵旅,柳小賊仍然敢帶著海北賊自取滅亡,我看海北賊這次能有一半活著逃回復州就已經是僥倖的事情”

    在諸位貝勒之中,鑲藍旗的實力最為雄厚而受海北鎮的打擊又較少,所以阿敏貝勒也跟著皇太極給諸位貝勒信心:“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此時不搏更待何時?”

    雖然對海北軍有畏懼之意,但是阿敏說得沒錯,這是幾年以來大金國最好的戰機,只有戰勝海北軍大金國的國運才能轉機。

    正是明確這一點,那邊莽古爾泰毫不客氣地說道:“沒錯,得讓柳小賊明白一點,這塞北是咱們大金國的天下”

    沒錯,這塞北絕對是大金國的天下

    皇太極並沒有發現,在不知不覺之間,他已經把自己的野心局限於一個小小的塞北。而海北軍的所有官兵,不管是哪個單位,也不管是什麼資級,現在都發出了一陣又一陣的歡呼,這一個月來他們在海州取得了一些勝利,但是局勢變化得太快,特別是鎮江方面的挫敗讓海北軍內部有了是撤退還是繼續進攻的爭議。但是撤退或許是一種理智的選擇,但是在過去幾年之中海北軍幾乎是戰無不勝,收復了遼南四衛的金州、複州、蓋州三衛,現在只剩下一個海州而已,而且海州並不是這次戰役的終點,大家都夢想在拿下海州之後繼續向北攻擊,收復遼沈。只是夢想很美,現實卻很殘酷,海北軍在各個戰線都遭遇到了意料之外的挑戰,江南方面、山東方面都只是小麻煩,德川幕府才是真正的大麻煩,但是在德川幕府的雙線攻勢之前,海北鎮的官兵覺得自己冷靜下來才行。

    雖然上上下下都清醒得認識到建奴是中國之大敵,建奴不去天下不安,但是大家現在更擔心德川幕府下一波還能動員多少兵力,畢竟這一次德川幕府還遠遠沒有投入全力,甚至連五成力都沒用到。

    可是為了德川幕府的這三四分力,海北軍已經被迫在第一時間動用兩個最精銳的步兵旅,而且下一步肯定要再調用兩個步兵旅以上的兵力,這次遼東攻略可能又會半途而廢。

    對於海北鎮來說,這是幾年以來最好的一次機會,看到錯過如此珍貴的機會,所有參戰官兵覺得下一次要滅亡建奴,可能要付出兩倍、三倍甚至更高的代價。

    畢竟現在建奴已經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援助,別的不說,光是羅刹國就給建奴提供了數以千計的援兵,只是在大家覺得極度失望的時候,柳鵬親自上來了。雖然柳鵬甚至只帶了一個衛隊連上來,但是他真正親臨前線的效果卻勝過了往海州方面加強了一個步兵旅甚至兩個步兵旅,所有官兵都看到了勝利的希望,因此海北軍也用盡了一切手段展開攻勢以歡迎柳鵬的到來。在這段暫停攻勢的時候,海北軍雖然暫時停止攻擊,但是向前方轉運物資與兵員的行動並沒有停止,現在第一線的每個步兵團、步兵營甚至步兵連都是齊裝滿員,但是最華麗的攻擊來自於海北軍的攻城炮兵。攻城炮兵,顧名思義是用來攻擊要塞與城池的重炮兵,而現在海北軍在在海州一線集中了數十門重型火炮,雖然這些火炮的射速與射程在柳鵬眼中簡直可以用玩具來形容,但是在雙方官兵眼中這簡直是堪比雷霆的攻勢。
pe789 發表於 2018-8-30 09:34
第1123章 難堪

    雖然海北軍的炮擊並不能用狂風暴雨來形容,但是每一輪炮擊都砸在雙方官兵的心頭。雖然後金軍已經在蓋州戰役中承受了海北軍的無數次無情炮擊,但是現在的海北軍炮兵不管是裝備還是炮術都有了質的飛躍,特別是海北軍集中幾十門火炮在一個方向密集轟擊簡直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情況。

    哪怕是再怎麼精心修築的堡壘,即使能在海北軍的炮擊下堅持住幾輪炮擊,但是裏面的後金軍已經支撐不住了,他們根本承受不住每隔幾分鐘就有一發炮彈從天而降,然後在人群製造驚人的恐慌。

    而且這一發發炮彈不僅僅造成心理上的巨大恐慌,一發炮彈如果運氣好的話,或許會打死打傷十幾個人與好幾匹馬,甚至可能會造成更可怕的死傷。

    正是這種雙重性質的打擊讓後金軍的一個個堡壘紛紛落入海北軍之手,在這其間俄羅人教官甚至不得不親自上陣,操縱他們運來的火炮與火槍以給海北軍製造一些麻煩。

    事實上,這些羅刹國的教官雖然把自己吹得很高,而且他們本身也是有著相當的水準,但是在海北軍的攻勢面前他們只是一朵朵小浪花,而且兩紅旗很快就發現這些羅刹國教官最擅長的可能還是炮術。

    至於他們不遠萬里運來的火槍火炮可能大大強於明軍的制式裝備,但是與海北軍最近一年裝備的新式槍炮相比有著相當大的差距,這種差距甚至到了俄羅斯教官親自上陣都無法彌補的地步。

    雖然羅刹教官到現在為止不過一死三傷而已,但是對於海州的守軍來說,這是一個十分沉重的打擊,而對於海北軍來說卻是一個莫大的喜訊。

    雖然他們並不清楚俄羅斯教官的死傷數字,但是光是打死打傷羅刹教官就足以讓他們誇耀了一輩子,他們原本以為每個羅刹教官都是三頭六臂的存在,而現在卻覺得“不過如此”。

    正是因為這樣的認識,加上柳鵬親臨前線,現在海北軍的炮兵可以說是使足了九牛二虎之力拼命表現,每天都發射出幾百發大小炮彈,有些時候發射的炮彈總數更是超過了上千發。

    哪怕是一天炮擊下來,黑火藥發射造成的煙塵把他們的衣服都染黑了,他們仍然是興奮不已,而在柳鵬眼裏這是他在這個時空看見最華麗的現象。

    雖然因為海北軍使用大量的黑火藥,導致整個戰場都是雲霧繚繞什麼都看大清,但是柳鵬很有興致地說道:“接下去還是老辦法,盯准了正紅旗痛打,誰敢支援正紅旗跟正紅旗一個待遇!”

    柳鵬之所以這麼安排,自然是因為去年的蓋州之役之中,駐守蓋州的正紅旗遭受了近於毀滅性的打擊,至少有十三個牛錄被海北軍殲滅。即使是後金內部也承認有七個正紅旗的牛錄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接著在正紅旗抽調出來參與伐明的十個牛錄也在回撤過程之中遭受重創,五個蒙古牛錄只有百餘人逃了出來,最後只能勉強編為一個蒙古牛錄,而五個女真牛錄同樣是傷亡大半。

    而鑲紅旗同樣是這些戰鬥遭受了很大打擊,根本沒有力量支援正紅旗,所以現在柳鵬把重點打擊目標放在代善自領的正紅旗身上。

    而旁邊的江浩天覺得柳鵬的主意非常不錯:“只要殲滅了正紅旗,兩紅旗就是歷史了!”

    前次的蓋州之戰,只能說是給正紅旗以殲滅性打擊,並沒有徹底全殲正紅旗,而現在就要給這個老對手以一個徹底了斷。至少在海北軍的歷史上,沒有一次性殲滅一個固山的歷史,而且江浩天也知道柳鵬這次親征的目標可不僅僅是殲滅一兩個固山那麼簡單,他之所以把騎兵旅的主力全部調來,就是考慮收復遼陽與瀋陽的問題。

    柳鵬這段時間不但親自查閱了遼陽、瀋陽的地圖,而且還親自找了幾位熟知遼陽、瀋陽內情的幹部瞭解進攻遼陽、瀋陽可能遇到的困難。

    只是在進攻遼陽、瀋陽之前,要一切辦法收拾了兩紅旗這個老對手,因此江浩天突然笑了起來:“聽說對面正白旗的阿濟格也來了!”

    雖然皇太極不願意阿濟格與柳鵬之間有過多的接觸,但是很多時候並不是由他來決定。

    正如江浩天對於柳鵬與阿巴亥之間的關係非常不滿,但是又不得不默認這一事實甚至準備用這個事實來謀利,而柳鵬臉上的神情異常詭秘:“阿濟格雖然來了,但是我還真不知道如何處理他!”

    對於阿濟格來說,他同樣面臨同樣的問題,他遇到的問題遠遠超過了柳鵬的十倍、百倍。

    現在的阿濟格手裏拿著一份普普通通的書信,而這份書信讓阿濟格越發覺得頭痛無比。

    這封信並不是阿巴亥或是柳鵬寫給他的,而且這也是一份極為普通的問好信,唯一的問題是寫信人的身份極其敏感,不是別人,正是身份跟他一樣難堪甚至還要難堪一些的豪格貝勒。

    從理論上來說,豪格貝勒即使不是大金國的太子,也是理論上的第一繼承人,而且在兩黃旗內部豪格也是真正的實力派,但是由於母親失陷海北賊的關係,現在皇太極根本不提立豪格為繼承人的問題。

    而豪格似乎也是自暴自棄,一方面公開叫出“明國阿瑪”的稱呼,另一方面拼命在兩黃旗內部拼命攬權。

    但越是如此,皇太極就越不敢廢掉豪格理論上的繼承人位置,只是豪格離汗位也越來越遠。

    現在已經到了即使皇太極願意立豪格為太子,其他貝勒、台吉也不願意這麼一個不清不白的人物成為大金國的大汗。

    不過雖然阿濟格三兄弟雖然與豪格有著同樣的難言之隱,但是過去他們為了避嫌並沒有正面接觸。

    可是現在豪格卻是冒著天大的風險雖然寫信給阿濟格,自然是意味非凡,阿濟格自然明白豪格的舉動之中有著特別的意味,畢竟這麼一份書信如果落在有心人手裏或許會引發驚人的波瀾。

    可是現在豪格卻是毫無顧忌地寫了這麼一份書信,自然向阿濟格兄弟與他們手上的幾十個牛錄傳遞出一個特殊信號。

    一想到這一點,阿濟格不由長歎了一聲:“大金國這條船是真要沉了嗎?”海州城外炮聲隆隆,海北鎮獲取一個又一個勝利,雖然大金國在海州的防務可以說是用盡了一切力量,但是海北鎮畢竟是海北鎮,開戰到現在兩紅旗又遭到了海北鎮的重創,特別已經只剩下半條命的正紅旗更是悲劇的真正的主角。甚至可以這麼說,再這麼打下去,不到十天恐怕正紅旗就圖存名義了,而阿濟格統率的兩白旗兵馬雖然也遭受了一定的損失,但海北軍好歹算是網開一頁,但是萬一海北鎮調轉炮口,把主要火力對準兩白旗,恐怕結局就要不堪設想。

    “看來真要叫一聲明國阿瑪了!”只是一想到這個念頭,阿濟格就覺得異常難堪,畢竟他雖然比柳鵬小了好幾歲,但是他與柳鵬勉強還算是一代人,而且努爾哈赤給他定下的科爾沁未婚妻早成了柳鵬的後宮之一,一想到要叫柳鵬為“阿瑪”,他就覺得異常難堪。但是難堪歸難堪,他還是想到豪格這封書信的真正意味,雖然有羅刹國與扶桑國的雙重支援,但是遠火解不了近渴,即使大金國獲得了這次海州之戰的勝利,但是這些年大金國已經損失了三分之一的戰兵與一半的人口,在這種情況下,大金國這條船隨時可能要沉了。在大金國這條船沉沒之前,他與豪格這些擁有“明國阿瑪”的特殊存在就能提前作好準備,在船沉之前做好應變,只是阿濟格在內心感情上仍然傾向於這個努爾哈赤建立的大金國,他不由自言自語道:“努爾哈赤建立的大金國,難道兩代人就要滅亡了嗎?”

    但是他也知道連豪格都作出這樣的決斷,那麼自己兄弟同樣需要及時作出決定,不然等到船真沉的時候,他或許連逃生的機會都沒有。

    畢竟淹死的可不是阿濟格一人,而且他們兄弟三人連同兩黃旗七十個牛錄,一想到這一點,阿濟格就不由下了決心:“看來要聽聽那邊的條件怎麼樣,如果那邊條件好的話,叫一聲明國阿瑪也未必不可!”

    阿濟格剛則想到這時,就聽到海州城內城外都是一聲聲歡呼,跟柳鵬親臨一線的情況差不多,阿濟格臉色已經變得蒼白起來:“皇太極親征海州了?”

    只是對於阿濟格來說,這並不意外,柳鵬既然親自到海州城下指揮,皇太極怎麼能不來。

    大金國畢竟不是那些文弱的漢人,保況柳鵬尚且親臨一線指揮,皇太極怎麼能例外。

    只是阿濟格就覺得事情變得麻煩起來,既然皇太極都親臨海軍,豪格與他們兄弟的謀劃能不能成,更重要的是柳鵬會對他們阿濟格三兄弟開出怎麼樣的價碼?畢竟在大金國,兩白旗就是他們三兄弟的天下,而他們的母親正主持著平壤幹耳朵。
pe789 發表於 2018-8-30 09:35
第1124章 錯亂的戰線

    所以阿濟格與他的兩個兄弟對於自己在海北鎮的地位預期很高,認為至少要有與自己在大金國同等的地位才能投靠過去,至少不能比現在的地位相差太多。

    但是對於柳鵬與海北鎮來說,這是無法接受的條件,這也是雙方幾次談判都以失敗告終的最大原因。

    只是現在大金國已經到了這一步,阿濟格也不可能留戀于原來的地位,但是他仍然希望能利用阿巴亥的關係從柳鵬手上換來一個相當好的位置。

    而現在皇太極同樣是考慮著這個問題,但是他覺得自己手上沒有多少籌碼,偏偏這幾個弟弟與豪格的問題又如此敏感。

    之所以說如此敏感,是因為他們加在一起名下有著上百個內牛錄與外牛錄的甲兵,雖然這上百個牛錄只是歸在他們的名下,阿濟格兄弟與豪格實際掌握的牛錄不到半數,但是在這個關鍵時刻皇太極卻是不願意出現任何意外。

    但是他現在手上沒有好牌可以打出去拉攏這幾個不爭氣的東西,一想到這一點皇太極就已經拿定了主意:“這一仗一定要讓海北賊知道咱們大金國的厲害,我親自去會一會柳鵬!”

    只是皇太極只是嘴上這麼說說,他知道如果要同柳鵬會面那肯定是自取其辱,至少柳鵬可以在嘴上好好羞辱他一頓,誰叫他在海北鎮身上吃到了太多的敗仗。

    但是雖然不能跟柳鵬在正面針鋒相對,但是皇太極一露面就讓後金軍再次士氣大振,而且他們的戰術也立即有很大的改進。

    皇太極不僅僅是一位戰略大師,在戰場之上他也是一位老道的前線指揮官,特別是他帶著幾百白甲兵與精銳甲兵出現在戰場上之後,女真軍不管是攻擊還是防禦都打得有聲有色。

    而且皇太極還採取了一系列短促突擊的戰術,把女真軍在肉搏與重甲上的優勢上發揮到了極點,讓海北軍遭受了幾次小小的挫折。

    雖然海北軍遭遇的只有小小挫折,頂多是一個連或是一個步兵排進攻受挫,但是對於女真軍來說這卻是海州開戰以來難得的勝利,他們已經開始幻想著能積小勝為大勝,最終扭轉海州方面的不利戰局。

    只是柳鵬與他身邊的人都覺得皇太極想得有些太美了,至少超過了皇太極的能力之外,柳鵬就毫不客氣地說道:“皇太極跟咱們廝殺下去,恐怕沒有任何意義!”

    “沒錯,沒有任何意義!”

    他旁邊的江清月也說道:“他除了在海州戰場上消耗精銳甲兵之外,沒有任何意義!”

    海州附近的地形固然對海北軍發展進攻十分不利,但是對於以騎射為主的後金軍來說同樣是極其不利,雙方現在已經打成了爛仗,或者可以說是戰線交錯,任何一個攻防行動隨時都要付出不小的傷亡。

    從理論上來說,後金軍應當歡迎這種不斷消耗海北鎮實力的戰場,畢竟他們打定念頭要以拖待變,但是海北軍也同樣歡迎這種場合的廝殺。

    建州女真的人口極其有限,哪怕是實力最強的鑲藍旗也不過是六七十個牛錄不到兩萬壯丁,何況是其他實力更弱的固山,這麼消耗下去真正吃虧的只能是女真軍。

    畢竟現在海北軍不但背靠山東,而且已經把整個江南都拿了下來,可以從幾千萬人口中動員不計其數的兵力,而且現在雙方看起來傷亡相當,但是後金軍卻是用寶貴的白甲兵來消耗海北軍的快槍利炮。

    雖然皇太極臨時改變了後金軍慣用的重甲鐵騎集團衝鋒戰術,改用小集群衝擊的方法,但是海北軍的槍炮仍然對後金軍造成驚人的殺傷。

    現在每一個參戰的後金牛錄都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槍林彈雨,而且這一輪輪的槍林彈雨對女真精銳甲兵的持久作戰造成了致命的威脅。

    女真的精銳甲兵是天下間有數的強兵,他們不但能頂著海北軍的槍炮沖上兩三個回合不崩潰,但是一天之內他們也只能衝擊幾個回合,但是這樣的戰鬥持續幾天下去,哪怕是再精銳白甲兵恐怕都要支撐不住。

    只是柳鵬卻能猜測到皇太極的想法:“皇太極這是一心想把戰事拖下去,他覺得只要拖得長久了,戰局一定就會有轉機!”

    而柳鵬身邊的季進思卻有著自己的看法,他當即說道:“可是這幾天建奴消耗的即便不是白甲兵,也是他們的紅甲兵!”

    白甲兵與紅甲兵可以說是女真軍中最精銳的存在,本來是作為戰場決勝的關鍵力量來使用,這幾天皇太極卻是把白甲兵作為普通步兵來使用,雖然在幾次戰鬥上讓海北軍頗受挫折。

    但是女真白甲兵的兵力相對有限,再這麼消耗下去即使皇太極支撐得住,各個固山的主旗貝勒與固山額真也要提出強烈抗議了。

    只是柳鵬卻覺得皇太極肯定還有進一步的想法:“沒錯,他是人命來拼咱們海北鎮的快槍利炮,寄希望我們能露出破綻來,可是事情哪有他想像得這麼簡單,這樣的戰鬥還能持續一兩個月!”

    而季進思當即說道:“殿下的意思他覺得我們在山東或是琉球可能遇到大麻煩!”

    而柳鵬不由鎖緊了眉頭說道:“關鍵是硫球戰局!”

    而對於琉球旅旅長宮田來說,他從來沒有經歷這樣一場殘酷至極的戰鬥。

    之所以用戰鬥,而不是用“會戰”或是決戰來形容這一場琉球之戰,是因為這一次琉球之戰與宮田經歷過的任何一場戰鬥都完全不同。

    宮田可以說是海北軍的老人,是真正意義上的“萬曆老人”,也就是那些在萬曆時期就已經長期跟隨柳鵬的老人,參加過海北軍幾乎每一場大小戰鬥,可以說是打遍全場的存在。

    可是宮田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形勢的戰鬥,現在雙方根本沒有戰線來形容,而是不計其數的中小規模戰鬥,這些戰鬥最多也就是加強營級別的戰鬥,連一個步兵團級別的大戰都找不到,但是整場琉球之戰的傷亡加起來,卻是勝過了幾場大會戰。

    根本沒有什麼決戰的概念,而是一系列的小戰鬥構成了這一場琉球戰鬥,也不存在戰線的概念,成百成百的倭寇可能從任何地方殺出來,甚至可能從首裏城之內殺出來。

    而雙方的死傷同樣是一個驚人的數字,雖然宮田想盡一切辦法補充兵力,但是他手上的五個步兵營在經歷過不計其數的戰鬥之後,現在都只剩下一個步兵連的規模而已。

    而且“一個步兵連的規模”還是有所掩飾的說法,傷亡最大的一個步兵營甚至只有六十餘名一線戰鬥人員,不得不把整個步兵營臨時縮編成一個步兵連,幸虧海軍基地人員還編成了一個臨時步兵連。

    雙方仍然是琉球群島不斷地進行著一系列的持續戰鬥,宮田已經不清楚倭寇到底遭遇怎麼樣的傷亡,但是他很清楚即使是兵力雄厚的倭寇現在也是打不動了。

    誰也遇到過這樣的戰鬥,根本沒有前方、後方的戰鬥,而是不停地打亂戰,宮田一開始企圖集中幾個重兵集團一舉將入侵硫球旅的這批倭寇全部殲滅,但是他很快就放棄了這種想法,實在是雙方的戰線已經到了犬牙交錯的地步。

    他即使想搞一次大的會戰也是指揮失靈,只能任由一線步兵自由發揮。

    而他身邊的尚氏君臣也是抱著同樣的看法,但是他很快就發現宮田的作法實際是最完美的解決辦法,唯一讓他們的心痛的是死傷慘重可不僅僅是兩方的士兵,這一場大會戰就發生在琉球中山國的國土之上。

    現在已經有數以千計的琉球國官兵在戰鬥中戰死、負傷、失蹤、負傷與逃亡,甚至可以說戰前編入琉球旅的那支琉球**已經根本不復存在了,但是傷亡最大的還是琉球國的平民。

    雙方既然根本找不到一條穩定的戰線,那麼平民就成了戰亂中最大的犧牲品,雖然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具體的統計,但是琉球君臣的神色都很嚴肅甚至到了極度悲觀的地步。

    作為中山國國王,現在尚豐不得不出面詢問起海北軍的下一步具體安排:“宮旅長,這樣打下去恐怕不行,損失太大了,而且齊王陛下什麼時候能派援軍過來!”

    只是宮田一聽到這話卻是毫不客氣地說道:“事情到了這一步,你們中山國難道還能收手嗎?”

    對於琉球君臣來說,這是一個有些誅心的問題,畢竟這一次琉球之戰的主力是海北軍的琉球旅,但是編入海北軍的數千琉球國兵以及整個琉球國在抵抗倭寇的入侵之中都是出了大力,不然光靠海北軍不足兩千人的兵力,是怎麼也守不住琉球。

    而這些值得誇耀的資本,現在卻成了與倭寇談判或是妥協的最大負累,德川幕府恐怕沒想到會在這小小的琉球群島遭受這麼大的損失,現在恐怕是想望盡一切辦法來報復琉球君臣。

    因此尚清也知道自己沒有退路:“我不是這個意思,我的意思是陛下的援兵得早點趕過來,不然就要給我們收屍了!”
pe789 發表於 2018-8-30 09:36
第1125章 雙方的增援

    對於這個問題,宮田心中也完全沒底,如果說他派人趕往遼東請援的時候是對柳鵬與海北鎮的支援充滿了希望,而現在他就覺得極度悲劇,甚至是到了特別特別悲劇的地步!

    現在他已經知道德川幕府是全面對海北鎮宣戰,不但派出了這支大軍攻擊琉球群島,而且還派了近萬大兵與建奴聯手,現在有五六千名倭寇已經在鎮江登陸,海北軍根本沒有多餘的兵力來救援琉球島。

    這些說法不僅來源於倭寇陣前的喊話與威脅與利誘,而且也是來源於俘虜的口供,方方面面的材料都充分現在日本國已經全面介入了遼東,甚至到了直接出兵的地步。

    如果說之前海北軍一戰掃滅後金至少有五六成把握的話,那麼現在頂多只有一二成把握,而他們能抽調出來支援琉球的兵力就極其有限了。

    派人去遼東請援的時候,宮田是希望柳鵬最好能派一個加強步兵旅趕來琉球支援,最低程度要有一個加強步兵團或步兵旅,而現在宮田的要求已經下降到一個步兵營。

    沒錯,只要有一個步兵營的援兵,宮田就覺得自己有反敗為勝的把握,如果有兩個步兵營的話,他就覺得自己就能同眼前這支倭寇堅持下去。

    只是殿下還能派出一個步兵營的兵力嗎?雖然不知道黑旗旅在鎮江方面上受了重大挫折,但是宮田卻覺得柳鵬能派出一兩個步兵連已經是仁至義盡了!

    只是在尚氏君臣面前,宮田卻是表現得非常強硬起來:“且不說你們中山國,光是我們琉球旅就有五千兵力,你們說說殿下會不會放棄我們這麼多袍澤兄弟?”

    這是把琉球旅的全部兵力都計算在內,而不僅僅是包括那些海北老兵,如果平時宮田說出這麼一句話,尚氏君臣肯定會勃然大怒,覺得他們是一心把整個琉球國吞併掉,但是現在他們卻是充滿了希望:“殿下真不會放棄咱們琉球國?”  宮田不由咬緊了牙關:“絕對不會,殿下絕對不會放棄我們,現在至少有兩個步兵營在趕來琉球的路上!”

    只是說到這時,宮田卻顯得信心相當不足,只是他話音剛落,那邊已經就有人在外面喊道:“旅長,旅長,援軍來了,我們的援軍來了!”

    從遼東趕來的援軍來了?一聽到這個消息,宮田第一個先跳起來了:“來的是什麼部隊?是哪個步兵團?哪個步兵營!”

    雖然不確認是哪個步兵團哪個步兵營,但是宮田卻充滿了希望,他覺得生活已經充滿陽光。

    只是那個參謀卻報告了一個意料之外的消息:“是昌邑旅,是李旅長的昌邑旅,他們整個步兵旅都過來了!”

    一聽到這,宮田整個人都差點摔倒在地,他覺得這簡單不可思議,柳鵬怎麼能在這麼關鍵的決戰時刻把昌邑旅派出來。

    別人或許不知道昌邑旅是怎麼樣的存在,他是海北鎮的核心將領,自然是知道昌邑旅是怎麼樣的存在。

    昌邑旅跟琉球旅完全不同,琉球旅雖稱是一個旅級單位,論兵員甚至比普通的步兵旅還要多一些,但不管是論裝備還是戰鬥力,都是跟昌邑旅這樣的海北軍老牌主力不可同日而語,如果按戰鬥力的角度來看,琉球旅只不過是海北鎮一個大號的加強步兵團。

    而昌邑旅卻完全不同,昌邑旅雖然不是海北軍最老的部隊,卻絕對是海北鎮數得著的主力步兵旅,甚至可以說與建奴的幾次大規模會戰中昌邑旅的表現甚至不比長風旅遜色多少甚至戰功超過了長風旅。

    而他旁邊的尚氏君臣中已經有人歡天喜地地說道:“宮旅長,您說得沒錯,有琉球旅五千袍澤兄弟在這裏,齊王是不會放棄咱們琉球國!”

    “說得太對了,這一仗倭寇恐怕要吃到天大的苦頭了!”

    “我們現在是勝券在握了!”

    而對於白石望山來說,他卻是嘗到人生最苦的滋味。

    作為攻擊琉球本島的最高指揮官,白石望山從來沒想到這一次琉球之戰竟是如此艱難,艱難的程度甚至超出了他的想像之中。

    他原來以為德川軍佔據了陸上兵力與水上兵力的雙重攻勢,而且是千里突襲而來,肯定會在任何一個局部戰場上都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但是事實證明白石望山想得太美了,雖然輕易殲滅幾個連排級別的小部隊,甚至還奪占了幾個島嶼,但是德川軍在任何一個大島都遇到了極其激烈的抵抗。

    雙方的苦戰可以用拼死廝殺來形容,現在連白石望山都不知道在整個琉球群島幕府軍受到了多少損失,但是對於琉球本島的戰鬥,白石望山倒是還有一定的發言權。

    這次琉球之戰總共有八千名幕府軍步兵登陸上岸,而現在白石望山只能掌握著三千左右的兵力,或者說在整個戰鬥之中差不多有五千名幕府軍戰死、負傷、失蹤或是被俘。

    因此明明知道琉球島上的海北軍已經快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但是現在白石望山就是不能最終解決問題,因為這三千幕府軍在經受如此慘重的損失之後已經失去了攻擊意志。

    不管是關原合戰還是大阪城之戰,戰鬥的殘酷程度根本不能跟這一次琉球之戰相提並論,而且在大阪城之後整個日本已經維持了十多年的和平,現在參戰幕府軍的大多數人都是第一次上戰場,只是他們沒想到戰場是如此殘酷。

    只是幕府軍固然是已經失去了攻擊,而他對面的琉球旅同樣是死傷累累,現在根據投降的琉球士兵說宮田手下的五個步兵營實際只剩下五個步兵連的實力。

    但即使是五個步兵連,宮口也找不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他只能從琉球群島上的其他島嶼上抽調兵力,並派人趕回日本本土請援。

    在多管齊下的策略之上,白石望山覺得登陸部隊的士氣稍稍有所回復,而且他從方方面面獲得了上千名生力軍,因此他覺得只要再過兩三天,他就能解決徹底對面這個討厭至極的琉球旅。

    只是他甚至還沒有來得及喝杯清酒慶祝一下,海北鎮方面已經用比閃電還快的速度增援過來,十幾艘大船載著大批官兵根本不與白石望山纏鬥,而是直接殺去跟宮田會合。

    之前雙方的戰線是用犬牙交錯來形容,而且很多時候是標準的接觸戰、騷擾戰,白石望山之所以採取這樣的戰術,主要是因為他手上兵力來源十分複雜,與海北鎮正面決戰或許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情況。

    畢竟他的這支幕府軍是從十三個大名手上徵調而來,這些大名既有忠於幕府的存在,也有隨時可能反叛的外樣大名,而且正如他所擔心的那樣,在關原合戰之後,日本國內已經有幾十年時間沒搞過真正意義的決定性會戰。

    而且即使是關原全戰,實際也是政治決勝重於軍事決勝,別說是沒有多少軍事經驗的白石望山指揮這麼一場關鍵戰役,就是那些戰國老將來指揮這場琉球之國,他們也未必記得怎麼指揮這麼一場合戰。

    而白石望山的戰術在之前的一系列戰鬥也取得了很大成功,至少琉球旅的幾千名海北老兵被完全限制住,根本沒發揮出他們的全部戰力。

    但是李修維的這支精銳部隊卻是真正意義上的生力軍,他們的攻勢可以用摧枯拉朽來形容,至少他們能輕輕鬆松地擊跨三五十個倭寇或百八十個倭寇的任何抵抗。

    在上陸之前,李修維是完全沒底,現在看到已經有四個步兵營展開攻勢打得氣勢如虹,李修維就覺得這次琉球之戰已經沒有多少懸念了。

    只是他剛剛閃過這個念頭,幕府軍的抵抗就變得激烈起來,這是白石望山把用來解決首裏城的新銳部隊拉了出來,他是通過犧牲其他部隊的利益才建立起這麼 千人的生力軍。

    事實上這也是昌邑旅遇到極為激烈的抵抗,雖然這些倭寇不象建奴那樣擅長重甲鐵騎戰術,但這些倭寇的火繩槍運用可以用嫺熟來形容,而且不乏真正意義上的亡命之徒。

    海北軍的前鋒連很快就陷入了苦戰之中,接著前鋒營也陷入了苦戰之中,雙方在槍林彈雨下拼死廝殺,戰場很快就堆滿了屍體與傷患。

    宮田沒想到幕府軍居然還留了這麼一支生力軍,而且這支生力軍居然有足足上千人立即讓他出了一身冷汗:“如果昨天或是今天倭寇把這支生力軍投入戰場的話!”

    雖然或許離山窮水盡還有一段距離,但是琉球旅現在也可以說是傷筋動骨,只要白石望山突然來這麼一突襲,或者整個首裏城與整個琉球島就要落入倭寇之手。

    現在宮田不得不慶倖自己的運氣,當然李修維的運氣也不錯,畢竟首裏城既然控制在海北軍的手裏,那麼大半個琉球島也在海北軍的手裏,不然的話李修維不但沒有陸上方面的策應,甚至還要面臨敵前強行登陸的窘迫情況。

    只是他剛想到這,那邊已經有人大聲嚷道:“旅長,倭寇也派來了增援!”
pe789 發表於 2018-8-31 13:00
第1126章 進退兩難

    倭寇也派來了援兵?

    不管是宮田還是李修維都覺得這簡直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如果倭寇的這支船隊能早到達一天或是幾個時辰,現在海北軍就根本沒有任何機會。

    但是現在是海北軍搶先上陸,雖然不知道德川幕府到底投入了多少兵力,但是宮田卻是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琉球旅,跟我來!”

    雖然他手上的兵力只有一個步兵營而已,但是琉球旅現在還有大量兵員與重裝備留在船上沒有登陸,現在就看誰能搶先作出反應,而宮田卻覺得勝利一定會屬於琉球旅。

    而白石望山也沒想到事情居然會發生這樣神奇的變化,不用下面的士兵提醒,他已經發現自己的背後出現了一支大船隊,這正是他向幕府反復請求的那支援軍。

    但是自己能不能堅持到這支援軍登陸上岸,或許是決定這場琉球之戰勝負的關鍵因素,畢竟現在海北鎮的援軍已經提前幾個時辰登陸甚至把一部分輕型火炮都運上來了,自己若是要反敗為勝,那一定要拼足全力。

    事實上,幕府軍的行動比白石望山的決定還要快,雖然一開始昌邑旅的攻勢有若摧枯拉朽,但是伴隨著白石望山投入了一支上千人的生力軍,整個德川軍的抵抗意志一下子就變得堅強起來,甚至給海北軍製造了很多大麻煩。

    而現在發現從日本本土趕來的援兵隨時靠岸登陸,現在這支德川軍一下子就變成了一支無畏的軍隊,很多小部隊被昌邑旅擊潰擊敗以後第一時間就重新組織起來與海北軍廝殺,而且海上的船隊正用火炮來支援他們的行動。

    雙方的戰鬥變得越發激烈起來,誰都是寸土不讓,甚至發生了多次激烈的肉搏戰,已經遍地都是屍體與鮮血的戰場現在又被新的屍體與鮮血又堆滿了一層。

    只是現在琉球國王尚豐看著這麼大喜大悲的一幕卻是哭了出來:“不知道咱們硫球國的劫難什麼時候能夠結束!”

    不管誰勝誰敗,琉球國可以說是最大的輸家,甚至可以說是徹徹底底輸光了內褲,現在整個琉球群島都已經被打爛了。

    可是不管是海北軍還是德川軍都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他們不斷在琉球群島增加賭注,海北軍把他們最精銳的昌邑旅調了出來,據說還是一個加強步兵旅,至少有五六千名海北老兵。

    而德川幕府同樣是不肯放棄琉球島,他們又從日本調來了一隻浩浩蕩蕩的大船隊,船上至少有數千名日軍。

    而李修維則是殺紅了眼,他沒想到昌邑旅登陸作戰第一天就付出了如此巨大的傷亡,雖然不知道傷亡數字到底有多大,但是跟他一起登陸的每一個步兵營都付出很大的犧牲,一個步兵營至少付出了一個步兵連的傷亡。

    但是付出了如此之大的傷亡,並沒有獲得意料之中的收穫,原本在李修維的計畫之中,昌邑旅只要傷亡幾百人就能全殲琉球島上的日軍,可是現在的結局卻是不但沒有全殲這支日軍,反而因為戰鬥拖得實在太久,有幾百名倭寇已經沖上岸來。

    而琉球旅現在恐怕連一個完整的步兵營都編不成了,雖然當面的倭寇損失更大,但是李修維卻是覺得十分遺憾,甚至覺得自己應當加把勁把島上殘存的幾千名日軍徹底殲滅。

    只是他身邊的宮田顯然看出了李修維的想法,他笑著告訴李修維:“李旅長,這樣的結局絕對不壞,至少比全殲白石望山這支日軍要強得多!”

    李修維不知道宮田怎麼會得出這樣的結論,但是他也知道宮田這個步兵旅長有點濫竽充數的嫌疑,但是他跟自己一樣,都是標準的萬曆老人,而且宮田能成為琉球旅的旅長,肯定也是神通廣大。

    因此他當即問道:“為什麼現在這麼一個結局,比全殲白石望山更為有利。”

    宮田自然有著自己的一套說法,他當即安慰起李修維:“這次德川幕府倉促與我海北鎮開戰,是不是自取滅亡?”

    李修維不假思索地說道:“跟不當年的豐臣秀吉一樣,除了自取滅亡這四個字之外找不到任何結局了。”

    雖然大明朝的很多士大夫根本不知道豐臣秀吉的最終結局,但是海北鎮非常重視世界史與東亞史的結局,因此不管是李修維還是宮田還是海北鎮的普通幹部都很清楚豐臣秀吉的最終結局。

    而現在德川幕府使足了九牛二虎之力與海北鎮開戰,在這些海北鎮高級幹部的眼中絕對是重複了一遍豐臣秀吉的故事而已,一旦德川幕府的對外擴張徹底失敗,日本國內肯定又回到戰國局面。

    而宮田繼續說道:“而今天咱們就算是把白石望山全部殲滅,但是這次琉球之戰的戰果也就是區區八千人而已,對於德川幕府來說根本不算什麼!”

    現在海北軍已經搞清楚跟著白石望山一起登陸的日軍總共只有八千人而已,只是他們並不清楚那支千余人的新生軍是從哪里冒出來的。

    而現在李修維已經明白了宮田的意思,那就是如此搶在援軍之前殲滅白石望山的八千人,那麼後繼這數千人的援軍肯定會放棄在琉球登陸的計畫,而選擇直接返回日本。

    雖然八千人全部盡沒對於德川幕府來說是一個相當沉重的打擊,但是日本畢竟是一個數千萬人口的大國,關原會戰之中雙方出動幾十萬大軍,損失八千人對於德川甚至連傷筋動骨都算不上。

    而今天的戰鬥雖然沒能全殲這支德川軍,但卻把這批從日本本土來的援軍都拖下水。

    一聽到宮田這麼說,李修維倒是來了興致,他當即說道:“宮旅長說得有點道理,你的意思是接下去不必在意全殲這支倭寇,而是決不能讓他們撤走……”

    除了不能讓德川軍撤走之外,李修維還準備放棄短時期內全殲白石望山的企圖,而是盡一切努力最大程度殺傷這支日軍。

    而宮田則是提醒了一句:“李旅長,您得注意下,萬一倭寇還有增援的話!”

    雖然這輪倭寇加在一起也未必是李修維的對手,特別是李修維的重裝備已經慢慢從船上卸下來,但是宮田仍然是建議李修維更小心一些。

    只是李修維卻是笑了起來:“不管德川軍有多少支援,咱們都不必擔心太多!”

    海北軍現在有兩個步兵旅投入了琉球最前線,而且與琉球旅不同,昌邑旅可是海北軍的頭號精銳部隊,因此倭寇可以會繼續往琉球群島投入兵力,但是海北軍同樣會投入大量兵力,而琉球方面的戰鬥從哪個方面來看,都是德川幕府損失更大一些。

    今天李修維雖然損失了五六百名官兵,但是光是昌邑旅抓到的俘虜就有六七百名,而且這還不包括白石望山遺棄在戰場上的幾百重傷患。

    雖然白石望山遺棄了這批重傷患,但是海北軍方面同樣沒有精力收容這批重傷患,只能任由他們自生自滅,而按照這個世界運行的規矩,這幾百名重傷患最終沒有任何人能生還。

    有這樣的交換比,李修維覺得自己吃了不虧,他立即確定改變戰術,發揚海北軍在火力的極大優勢盡可能消耗眼前這支德川軍。

    海北軍在這方面有著絕對的火力優勢,畢竟眼前這支德川軍只是戰國時代的遺存,在很多方面他們的素質與裝備甚至還比不上戰國時期的精銳部隊,而海北軍的燧發槍與新式鐵炮卻是戰國時期的仿製西式裝備強了不止一個境界。

    現在德川軍可以說是被壓制在幾個登陸場上根本動彈不得,稍有調動跡象就會遭遇海北軍的密集炮擊,事實上如此規模的兵力猥集在如此狹小的區域之上,海北軍的每一輪炮擊哪怕是濫射都會取得相當驚人的戰果。

    更讓人擔心是登陸場上數量驚人的屍體與傷患,現在白石望山基本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這些屍體與傷患,現在屍體已經開始發臭,而每時每刻都有傷患不治而亡。

    如果說戰鬥的頭兩天白石望山考慮的問題是怎麼讓更多的援軍沖上岸來,而現在白石望山現在是一陣臭氣與痛苦的呻吟中考慮著下一步如何行動的問題。

    現在的白石望山已經處於進退兩難的地步,他甚至不知道下一步該如何取捨,從理論上來說,他應當指揮這支德川軍全力攻擊以奪取整個琉球群島。

    但是現在昌邑旅既然來到了琉球本島,那麼除非整個日本國全面動員,否則很難把海北軍把琉球本島趕走,而且日本國可以全面動員,海北鎮同樣可以全面動員,而且海北軍能夠動員的兵力比日本國應當還要多。

    拿下琉球國已經是夢幻泡影,但是想從琉球群島撤走仍然是一件極其艱難的事情,現在整個狹小的德川軍控制區之內堆積了五六千名德川軍、官員、民夫、傷患與商人,只要一個處置不當,這五六千人就要被海北軍包餃子了。
pe789 發表於 2018-8-31 13:01
第1127章 犧牲品

    如果純粹從兵力數量來說,琉球的德川軍現在仍然佔據一定優勢,但問題在於戰鬥的勝負並不是由兵力來對比決定,別的不說,這支德川軍來源於有著歷史恩怨的十幾個大名,在組織程度上就沒辦法跟海北軍相提並論了。

    現在白石望山就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他掙扎了幾天之後終於覺得堅持不住,雖然他覺得德川幕府只要支援大量兵力上來,仍然有很大可能挽回琉球群島的戰局,但問題在這幾天之內他得到的全部都是壞消息。

    這些壞消息不僅僅來自於琉球本島,而且還是來源於海上與琉球群島的其他島嶼,德川軍又遭遇多次挫敗。

    雖然李修維最早的想法是一舉解決琉球本島的白石望山所部幕府軍,但是他很快就發現這種想法不切實際,轉而用主力牽制白石望山的同時開始跳島作戰,不斷增援宮古島以及大小島嶼上的守軍。

    雙方圍繞著這一系列戰鬥爆發了一系列的小規模海戰與島嶼爭奪戰,而幕府軍在這一系列戰鬥幾乎都是輸家,有些時候甚至全軍盡沒,而這所有的壓力都轉移到白石望山一個人的身上。

    白石望山並不是什麼“宿將”,他唯一參加的戰爭就是十多年前的大阪城之戰,但是他在大阪城之戰也完全是順風順水,雖然大家都覺得白石望山運氣好得不象話,但是這也代表著白石望山根本沒有經歷真正的實戰考驗。

    而這一系列的殘酷戰鬥對於白石望山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他每個晚上都睡不好,而且整個人完全分裂了。

    前一刻他還在要求德川幕府向琉球增派至少三萬名援軍,而下一刻他已經向德川幕府要求立即從琉球撤出去,哪怕在琉球島會損失幾千將兵也在所不惜。

    而對於鄭芝龍來說,德川幕府在琉球方面並沒有打開局面,反而被海北軍拖入了持續的泥沼戰本來是一個絕好的消息,但是對於現在的鄭芝龍來說卻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

    他現在總算知道姚玉蘭這麼一個女人為什麼被柳鵬器重,甚至擔任起“總督江南軍務”如此顯赫的職務,實在是姚玉蘭這個女人殺起人比任何人都要淩厲一些,不管是尚書還是侍郎只要對抗海北軍都毫不客氣地拉出去處決,而且她殺人非常有效率。

    說姚玉蘭殺人很有效率並不是簡單地指姚玉蘭大開殺戒大殺特殺,而是她的殺戮取得很好的效果,現在在整個江南甚至包括大半個浙江已經沒有人敢用崇禎三年的年號,多數人即使不用“齊元年”的年號,也會用其他手段含糊過去。

    就在一個多月之前,鄭芝龍還覺得只要柳鵬繼續用兵遼東,那麼海北鎮在江南的短暫統治就會土崩瓦解。

    但是他很快就發現即使是在德川幕府介入這場戰爭的情況下,海北軍在江南的統治不但沒有告一段落,反而是大明在東南的統治已經處於崩潰的地步。

    丁宮與姚曉方在安慶不但擊敗了明軍的四次反攻,而且他們還推著長江向西推進,接連擊破了多支明軍,看現在這個架勢要一路殺到武漢。

    姚玉蘭親自主持的江南戰局更是可以用勢如破竹來形容,雖然曾經有一個起事反抗海北軍甚至新附部隊大舉投降的**,但是接著就是姚玉蘭毫不留情把任何敢於對抗海北軍的地方勢力一掃而空,倖存的地方勢力現在對姚玉蘭是皆恭畢敬。

    事實上,過去大家提到這位“姚督軍”的時候,往往是附帶了不計其數的黃段子,而現在一提到這位“姚督軍”,大家不但立即膽戰心驚肅然起敬並堅決執行姚玉蘭的每一道命令,甚至還爭先恐後地向海北鎮舉報一切大大小小的陰謀,唯恐到時候殃及池魚。

    現在海北鎮的命令能在整個南直隸得到雷厲風行的執行,姚玉蘭不但不需要山東後方的任何支援,她甚至能從江南戰場抽調出幾支小部隊支援主戰場。

    而在浙江、江西方面的主戰場,海北軍只投入了一個複州旅與若干新組建部隊,這也是鄭芝龍最寄以厚望的戰場,他覺得自己絕對能在這個戰場打出局面來了。

    但是他很快就發現自己想得太美了,畢竟他本人只是“招安大盜”。

    如果在海北鎮這樣的歷史污點根本不算什麼,畢竟在海北鎮連江浩天這樣的大人物都是“招安大盜”出身,可是在出身決定命運的大明朝,鄭芝龍就只能受到方方面面的阻礙。

    別說是那些進士官,就是舉人老爺甚至是貢士老爺都看不起鄭芝龍這個招安大盜,雖然大家都堅決反對海北鎮,但是很多時候他們作出決定之後甚至連通知一聲鄭芝龍都辦不到。

    結果就是浙江、江西與福建戰場上明軍總兵力據說有三十萬之多,但是誰都不清楚明軍到底有多少兵馬,甚至連具體駐紮在哪里都不清楚,有些時候鄭芝龍還是通過繳獲的敵軍材料才能獲得了進一步的情報。

    至於統一指揮、統一作戰、統一指揮那更辦不到了,大家各有各的旗號,各有各的山頭,甚至已經有人擁立魯王王室打出了“監國”的旗號。

    他們的想法很簡單,既然柳鵬已經在南京打出了監國旗號,而且現在崇禎皇帝與東南的聯繫多數時候已經是處於基本中斷的情況,那麼大家要對抗海北鎮就必須有一個核心才對。

    事實上,這些人或許是敗事有餘成事不足,但是卻很好地符合一些官迷的想法,大家都覺得與其聽鄭芝龍指揮,還不如打出自己的旗號,讓鄭芝龍來聽自己指揮為好。

    而且鄭芝龍打出勤王的旗號準備收復南京也是暗懷鬼胎,大家覺得不如把這次勤王的主導權拿到自己手上來,這樣才是最完美的結局。

    結果就是明明有三十萬大軍,但是在每一個戰場之上都不是海北軍的對手,海北軍不但已經守住了錢塘江,把江南最富庶的杭嘉湖平原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裏,而且還一路向南向西進攻,寧波、金華、南昌都先後落入了海北軍的控制。

    在這期間也發生發生了一系列戰鬥,但問題在於大家甚至不知道總數號稱三十萬之眾的諸路明軍是怎麼敗下來的,有些時候是望風而潰,有些時候是海北軍不發一槍一彈,明軍已經直接崩潰下來了。

    而海北軍雖然只有兩個步兵旅,但卻是步調統一攻如雷霆守如泰山,在戰場上佔據全盤主動,在姚玉蘭平定江南戰局並向他們增援幾個步兵營與步兵連之後更是顯得所向無敵,甚至幾次重創了鄭芝龍所部。

    對於鄭芝龍來說,他率主力越過仙霞嶺是來撿便宜的,而不是來打硬仗的,但是事實上現在鄭芝龍部打的都是真正意義上的硬仗,而且幾次與海北軍交鋒的結局讓大家明確了一點,那就是鄭芝龍所部在陸上根本就是軟腳蝦。

    沒錯,鄭芝龍雖然動員了數萬陸軍,但是這幾萬陸軍的表現根本不比普通明軍強上多少,甚至比明軍衛所軍還要弱一些。

    在明軍之中,衛所軍已經可以說是最貧弱的存在,而現在大家都明確肯定整個鄭芝龍的陸上部隊,除了黑人衛隊與極少數精銳部隊,多數部隊都是不堪一擊的存在,普通明軍在陸上都要強過這些烏合之眾。

    而海北軍也是同樣認識到這一點,一致認為首先就要拿態度最囂張的鄭芝龍部隊下手,結果就是鄭芝龍發現幾個回合下來,他已經損失了上萬兵力,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麼樣損失這些部隊。

    而且失去了這些烏合之眾的掩護之後,鄭芝龍的精銳部隊也受到了很大損失,在這種情況下,鄭芝龍把全部希望都寄託在幕府軍與建奴的身上。

    只是建奴在遼東的表現還算差強人意,但是幕府軍在琉球群島的表現就太不如人意。

    雖然幕府軍大舉出兵琉球國這件事甚至超出了鄭芝龍的意料之外,但問題是現在幕府軍把能動員起來的部隊都用於琉球群島,但是並沒有在第一時間之內改變戰局,恰恰數以萬計的幕府軍已經一頭栽進了琉球這個大火坑之中。

    他在日本的貿易夥伴現在都在談論著怎麼與海北鎮和談重開談判恢復貿易的問題上,如果說幾個月之前或許有日本人不把海北鎮看在眼裏,認為他們只是一群亂臣賊子,但是日本人已經清醒得認識到海北鎮的崛起不可阻擋。

    不管是官僚、貴族還是平民,現在都在談論著怎麼跟海北鎮緩和關係的問題,而在他們的眼裏鄭芝龍卻是一個隨時可以犧牲掉的棋子。

    沒錯,他們已經在正式談論著怎麼犧牲鄭芝龍來換取海北軍的諒解,而這也是鄭芝龍苦惱的最大來源。

    如果失去日本的支持與他在日本的代理商,那麼鄭芝龍將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海主而已,因此他再次向熊文訕提出自己的建議:“巡撫大人,此天賜之機,您登高一呼東南回應,何愁大事不成?”
pe789 發表於 2018-8-31 13:02
第1128章 引火焚身

    他覺得熊文訕很難拒絕自己的建議,畢竟他是出於一片公心才向熊文訕提出這麼完美的建議。

    現在的熊文訕只是一個福建巡撫而已,而現在戰事已經擴展到整個東南戰場,諸路明軍自行其是自加封號,有些人已經自封為“閣臣”、“尚書”、“相國”,理論上的地位比熊文訕這個福建巡撫不知道高了幾個層次。

    現在柳鵬已經自封齊王並在南京即位監國,而江西的一些軍閥也找了一個所謂“德王世子”宣稱監國並建立了一個小朝廷,並用這個小朝廷的名義到處封官許願發號施令,而鄭芝龍就處於十分被動的地步。

    正所謂名不正而言不順,鄭芝龍覺得福建方面也應當有一個自己的小朝廷,只是他根本沒想到熊文燦毫不客氣地批評他:“鄭總兵,您已經是大明武人的極致了,凡事要好自為知!”

    鄭芝龍完全沒明白熊文燦的思路,畢竟他可是出於一片公心,而熊文燦可以說是這件事獲益最大的一位,結果熊文燦不但不支持自己,反而加以嚴詞拒絕:“撫院大人這是什麼意思?我可是出自一片公心!”

    熊文燦卻是冷笑了一聲:“鄭總鎮確實是一片公心,但這所謂的公心不是為了大明!”

    鄭芝龍絕不是什麼大明的忠臣孝子,他雖然準備打出大明的旗號建立一個小朝廷,但絕不是他對於大明有多少忠誠可言,甚至不是為了延續大明的國運。

    恰恰相反,他建立這個小朝廷只是為了最大限度壓榨大明這個旗號的潛力,希望通過小朝廷的旗號拉攏一批蝦兵蟹將。

    對於這一點熊文燦非常清楚,而且鄭芝龍只能用名義來拉攏熊文燦,海北鎮卻是拿出了實實在在的好處,而且熊文燦之所以對海北鎮有很大的意見,一個重要原因是海北鎮居然用姚玉蘭這麼一個女人來擔任江南督軍。

    但是事實證明姚玉蘭在江南督軍任上非常盡職盡責,熊文燦無機可乘自然無話可說,不由起了跟海北鎮妥協的念頭,畢竟現在他本來就是一個懂得變通的人物,海北鎮既然給他一個金飯碗,他就敢接下來。

    而且現在海北鎮除了讓姚玉蘭與丁宮主持江南軍務之外,又從海北鎮調了一員與他有些歷史關係的老將過來,那就是前任登萊巡撫武之望。

    而武之望還沒到任就已經用盡全身本領拉攏大明在東南的幾位要員,而熊文燦歷史上與武之望有過一些來往,因此武之望就給出了很高的承諾來拉攏武之望歸順齊王。

    雖然很多人對於這位登萊巡撫十分不滿,覺得朝廷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袁可立拉下登萊巡撫的位置然後換上了武之望,但是他到任之後幾乎是與海北鎮沆瀣一氣,不但沒起到牽制海北鎮的作用,反而成了海北鎮的一大幫兇,現在更是做了海北鎮的南京留守,可以說是“失節”。

    但是熊文燦卻理解武之望的種種難處,覺得他周旋於朝廷與海北鎮本來就是極為不易,何況都說“失節”,但實際根本沒有什麼真正失節的地方,恰恰相反,絕對是國家的一大功臣。

    而熊文燦在福建的情形與武之望可以說是差不多,也是必須周旋於朝廷、地方官紳、鄭芝龍與其他海賊之間,在這一點上與武之望有著差不多的想法,而且武之望認為必須早日平定東南戰亂才能保全東南的元氣,而熊文燦也完全同意這一點。

    正是想到了這一點,所以熊文燦才不把鄭芝龍的想法放在眼裏,反而勸說道:“鄭總兵,您這麼胡鬧下去的話,恐怕接下去就是要引火焚身了,你恐怕還不知道衡王已經惹出了多少驚濤駭浪!”

    一說到衡王兩個字,鄭芝龍就不由心驚肉跳起來,他沒想自己覺得奇貨可居,但是熊文燦早已經是了若指掌。

    畢竟現在朝廷對於藩王的控制依舊是寬嚴相濟,藩王雖然胡鬧,但是只要一牽連皇家內部的家事,那麼信王就依舊嚴懲不貸,所以大家雖然紛紛打出小朝廷的旗號,但是所立的“監國”、“皇帝”都是旁支。

    而鄭芝龍現在覺得自己的方案絕對可以用完美來形容,至少別人是挑不出毛病。

    衡王雖然與今日的崇禎皇帝血緣關係已遠,卻是實打實的太祖子孫,而且還是憲宗之子,而前任衡王被海北鎮趕出青州之時只能帶走了隨身的一些衣物與不值錢的物事,至於那些值錢的物事,不管搬得動還是搬不動,海北軍都不許他們帶走,因此可以說是走得十分倉促。

    最初衡王爺對於朝廷還寄以厚望,認為朝廷即便不想辦法幫他們打回青州去,也會想盡一切辦法接濟他們,讓他們恢復當初的紙醉金迷,但是他很快這純粹是夢幻泡影。

    現在朝廷是內外交困,連京師官員與禁軍的供應都成了大問題,哪有多餘的錢糧來安置衡王這樣的旁支藩王,乾脆把推給孫元化來處理,但是孫元化同樣不是省油的燈,他覺得在大局面前衡王府必須做出一點犧牲,換句話說衡王府必須自己養活自己。

    這可以說是老弟衡王爺聽到最好笑的笑話,他們衡王府在青州兩百年餘什麼時候不是鐘鼎玉食,從出生的時候都享盡了榮華富,可是現在居然還要考慮謀生的問題!

    只是現在竟是如此殘酷,衡王府這次出奔東昌府的時候可以拖家帶口過來,足足好幾千人,但是東昌府與濟南府都沒有義務養活他們,而且在衡王府這幾千寄生蟲之前東昌府與濟南府都覺得首先養活數萬大軍和數百萬民人才是關鍵。

    特別是現在寄食於東昌府與濟南府的數萬大軍更是朝廷關心的重中之重,可是比衡王府的這幾千寄生蟲要重要得多,過去朝廷可以壓任務給地方政府,但是東昌府、濟南府卻是大叫一聲“恐怕大軍糧餉不繼有嘩變之嫌”,朝廷就不管追究下去。

    衡王府從最初氣焰沖天到後來門可羅雀,最後到了最後債臺高築,地方政府都動用三班驅趕他們,衡王府的幾千王子王孫與食客最後都變成了流民,老衡王爺最後可以說是窘迫至極氣急而亡。

    既然衡王已經去世,朝廷本來應當冊立繼任的衡王,但是對於朝廷來說這件事情本來就需要走一個流程,而且現在朝廷可以說是窘迫至極,哪有時間考慮一個藩王的襲位問題,而且現在多一個藩王朝廷就會多一份負擔,因此就把這件拖下去。

    而衡王府的子弟也是風雲流散,而其中一位郡王一路南竄落到了鄭芝龍之手,成為鄭芝龍眼中的奇貨可居。

    因此鄭芝龍也很想把手中的奇貨推銷出去,因此他當即問道:“撫院大人,您就說錯了,這可是正正經經的天家血脈啊,而且我們又不是準備謀反,只是跟京師斷絕了一切聯繫,讓他出來監臨國事而已!”

    鄭芝龍說得振振有詞,只是熊文燦卻是冷笑一聲:“恐怕鄭總兵到現在還不知道是衡王在北面鬧出了什麼亂子吧?”

    衡王?北面?不是在福建擁立一位衡王監國嗎?

    鄭芝龍一下子就覺得大事不妙起來:“北面?哪一位衡王?”

    “孫元化也是打著鄭總兵一樣的如意算盤!”

    熊文燦不由冷笑了一聲:“可是結果卻是引火焚身,現在誰也救不了他!鄭總鎮,現在有心人太多,凡事要三思而後行!”

    孫元化那邊發生了什麼事情?

    鄭芝龍後來才知道孫元化也打著跟他一樣的主意,準備隨時在山東建立一個監國小朝廷以號召人心,並因此招攬了很多被海北軍流放的達官貴人以備監國小朝廷之用,並準備衡王府的王子王孫找一個合適的人選。

    只是大家根本沒想到這個監國小朝廷第一時間脫離了孫元化的掌控,而是跟剛剛投附孫元化的舊東江軍聯合起來,而且很多野心家都覺得事情大有所為,完全不必按照孫元化的安排去走。

    而且更致命的問題在於孫元化根本養不活被海北軍驅逐出境的達官貴人,更不用說在山東毫無根基的舊東江軍,野心家與亡命軍人的結合爆發驚人的能量,直接就打破了孫元化的如意算盤。

    而且這些野心家雖然對海北鎮恨之入骨,但是在行動上卻是完美地配合,在海北鎮出兵東昌府的同時擁立衡王世子即位監國,雙方同時發動的結果是海北軍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盡取東昌府,而衡王的監國小朝廷也在舊東江軍的支持之下山東、北直隸之間連奪數城。

    在這種情況下,曹文燦覺得是鄭芝龍再搞一個監國小朝廷絕對自取滅亡,但是鄭芝龍卻是不放棄自己的企圖:“北面是北面,咱們閩浙是閩浙,絕對不可混為一談!”

    只是鄭芝龍正準備與曹文燦繼續據理力爭的時候,曹文燦的親將卻是進了一趟書房在曹文燦耳邊說了幾句,曹文燦一下子就改變了態度,他笑眯眯地說道:“鄭總兵,你說要擁立衡王監國?”
pe789 發表於 2018-8-31 13:03
第1129章 安平失守

    鄭芝龍完全搞不清楚熊文燦為什麼突然態度大變,但是他覺得這是一件好事,他當即說道:“衡王也行,魯王也罷!此事由撫院一言而決,關鍵是名不正則言不順,一定要儘快把事情敲定下來!”

    鄭芝龍對於怎麼延續明朝的國運並沒有多少興趣,他更關心的是實實在在的利益,特別是怎麼利用這次的機會把大明的旗號打出去號令東南群雄。

    但是熊文燦卻在這個問題有著多餘的想法:“關鍵是本撫院在朝廷之中具體是什麼地位?”

    這就是一個鄭芝龍怎麼也無法回避的關鍵問題,雖然他是很想借用熊文燦這個福建巡撫的旗號以打響旗號,但是不願意新朝廷是由熊文燦一言而決,而希望由自己來完全主導。

    因此鄭芝龍當即說道:“熊撫院您有什麼章程?”

    他已經下定主意,不管熊文燦下定怎麼樣的主意,他都要盡可能事後給熊文燦搗亂,而熊文燦也不客氣:“本官是萬曆皇帝點的進士官,這一輩子也沒有多少要求,也就是第一任首輔!”

    大明的首輔已經隱隱約約有丞相的架勢,而鄭芝龍是一心不願意出現一個強勢的權相,但是他現在為了拉熊文燦下水又不願意在這個問題上與熊文燦糾纏太多:“這都是熊相國一言而決的事情,你拿主意我們去辦!”

    只是熊文燦卻一定要在細節上與鄭芝龍進行糾纏,他毫不客氣地說道:“不僅僅是要拿主意,而且我們要把這件事的具體細節敲定下來,比方說兵權、財權還有吏部由誰主導,都是提前拿定主意才行!”

    這些細節如果說清楚的話,那就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解決的問題。

    而且鄭芝龍雖然表面上客客氣氣,但是他一心是由自己來掌控這個小朝廷,自然在很多細節上難免就與熊文燦起了爭執。

    特別是現在熊文燦突然改變了主意,幾乎是把新朝的大小事務都包攬在手裏,如果不是鄭芝龍有求于熊文燦,或許現在他就會跟熊文燦翻臉。

    而現在他好不容易找到這麼一個難得的機會,因此只能繼續做著熊文燦的工作,希望他能在某些關鍵問題做出讓步,而熊文燦也是談興很濃。

    他告訴鄭芝龍:“既然鄭總兵決心把這件事敲定,那麼我們找兩個人過來好好談拿定主意,然後再直接敲定把監國殿下請到福州來!”

    鄭芝龍完全不知道熊文燦為什麼會改變主意了?或許他得到了一個重要的情報,或者是他與自己手上的那位衡府郡王搭上了關係,但是不管是哪一種原因,現在熊文燦改變了主意對於鄭芝龍來說是一個絕好的消息,他當即答應下來:“那就按相國的意事去辦!”

    雙方各找了三四個心腹之人就在熊文燦的書院談判著具體的擁立之事,熊文燦特意交代了一句:“我現在與鄭總鎮在商討著十萬火急的大事,不管是誰來都不許進來,誰要是放人進來我就砍了他的腦袋,等我與鄭總鎮談成了結果再放人進來!”

    鄭芝龍完全不明白熊文燦為什麼要搞這麼一出戲,但是他覺得熊文燦好不容易改變了主意,那一定就要趁熱打鐵把這件事的全部細節都敲定下來。

    但是這可不僅是一個需要慢慢談就能談下來的大事,這其中還有許多無法解決的問題,比方說誰掌控這個小朝廷的問題,按照熊文燦的想法是自己掌控這個小朝廷最好,如果不行也可以把一部分權力交給衡王監國,但就是不允許鄭芝龍插手太多。

    而鄭芝龍則是一心想要徹底掌控這個監國小朝廷,所以希望監國的衡王只是一個點綴而已,而熊文燦作為有實權有地盤的福建巡撫,雖然肯定不能局限於點綴的作用,但是鄭芝龍仍然是按照舊有格局來分配權利,或者說讓熊文燦有首輔之名而只有福建巡撫之實。

    但是這樣的條件哪怕熊文燦肯答應下來,他身邊的這些紅人也不願意答應下來,因此雙方不但紅了脖子而且當場就吵起來,甚至就差當場打起來了。

    雖然熊文燦與鄭芝龍都想快刀斬亂麻,但是雙方談得越多,就發現條件越來越談不攏,因此這次談判從下午一直談到深夜,還好熊文燦早已經準備好了吃食與茶水,但是談到子夜時分,熊文燦才終於答應做出全面讓步,讓鄭芝龍大獲全勝。

    鄭芝龍甚至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大獲全勝,但不管怎麼樣現在熊文燦已經開始全面,這正是他最高興的時候,他覺得即使不能打到南京去,也能把現在東南的局面繼續維持下來,因此他笑著說道:“感謝諸位……”

    只是他剛說到這時,卻發現外面跪了一群人,看到鄭芝龍走出來之後他們已經齊齊哭出聲來:“老大!”

    “鄭老大!”

    “您終於出來了,大家都在外面等得心急如焚!”

    這是出了什麼大事了?難道他們也知道自己與熊撫院在談擁立的事情所以才會如此心急如焚?

    但是鄭芝龍很快就搖了搖頭,他覺得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因此他當即問道:“到底出了什麼大事!”

    只是下一刻鄭芝龍覺得自己快要暈過去了,他只覺得眼前一黑:“什麼,安平失守了?”

    泉州的安平可以說是鄭成功真正意義的老巢,自從天啟崇禎之際受了招安之後,鄭芝龍就全力經營安平一地,不但把大部分財貨與家眷都放在安平,而且所有見不得光的東西也都放在自己可以牢牢控制的安平城,除此之外鄭芝龍所部最精銳的親一部衛也長期負責守衛安平。

    他對安平的經營可以說是使足了九牛二虎之力,所以鄭芝龍一直覺得安平必然是萬無一失不用擔心,而現在嚴酷的現實卻讓鄭芝龍只覺得天裂地崩。

    他前一刻還覺得自己與熊文燦的談判之中大獲全勝,後一刻已經傳來了老巢安平被人一窩端的消息。

    安平失守對於鄭芝龍集團對整個東南戰局的影響都可以用驚天動地來形容,鄭芝龍暴跳如雷,他拔出了隨身的武士刀大聲問道:“是什麼時候得到安平失守的消息,你們這些飯桶怎麼不通知我?為什麼不通知我,我殺了你們這些飯桶!”

    也難怪鄭芝龍這麼暴跳如雷,平安一失守就代表著鄭芝龍軍被海北軍抄了後路,現在殺過仙霞關的幾萬水陸大兵恐怕到時候就要被海北軍徹底淹沒了,可是他這位掌握著二十萬大兵的總兵官卻是全福建最後一個知道這個消息的人。

    而下麵當即說道:“我們下午才知道得到安平受襲的消息,那個時候就想通知鄭老大您,可是您不是在跟撫院大人在談著一件至關重要的大事,撫院大人這邊說誰要打攪裏面的談判就要人頭落地,又把親衛都調了過來,您也這麼交代過了,我們不敢硬闖!”

    實際不僅僅是擔心人頭落地的關係,而是鄭芝龍為了在談判中徹底壓倒熊文燦,把他身邊能力最強的幾位幹將都調了進去,結果事發之時外面雖然有近百人,但都是阿貓阿狗而且人多嘴雜,加上安平只是“遇襲”而已,所以就拖了下來。

    只是這一拖就拖出了大問題來。甚至可以說是拖出了毀滅性的結果,根據剛剛傳來的消息安平已經“破城”了。

    雖然破城未必代表著安平落到這支不知來歷的敵軍之手,但是鄭芝龍卻知道安平城恐怕已經落入敵人之手。

    這是鄭芝龍人生最重大的打擊!

    他之所以這麼痛苦,並不是僅僅因為他本人與整個鄭芝龍集團在這次安平突然失守中承受驚人的打擊,甚至可能從此不能複起,而是因為他完全被熊文燦玩弄於指掌之間。

    即使是他下午得到消息的時候第一時間做出反應也未免挽回安平失守的結果,熊文燦千方百計拖住他也不過是讓鄭芝龍集團的反擊推遲了一天時間,但是鄭芝龍卻很清楚這是怎麼樣的一天時間。

    上一刻他還在考慮擁立衡府郡王監國的大事,而現在他已經徹底放棄這個念頭不說,甚至已經考慮起怎麼退到海上的問題了。

    現在海北軍在陸上佔據了全盤主動,甚至直接抄襲了他的老巢平安,導致鄭芝龍集團的士氣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現在鄭芝龍身邊這批人個個都是驚惶不定,唯恐海北軍下一刻就殺過來。

    而鄭芝龍同樣是肝膽俱裂,他同樣沒想到海北軍的攻勢竟是如此淩厲,甚至到了自己無法招架的地步。

    在眼下這個局面,自己除了放棄大陸之上的基業重歸海上似乎已經沒有任何解決問題的辦法。

    只是一想到拋棄經營多年的陸上基業,鄭芝龍就覺得痛苦無比,甚至覺得生無可戀。

    這世界上還有比自己更痛苦的人嗎!

    這世界上當然有比鄭芝龍更痛苦的人,孫元化就認為自己就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