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0章 衡監國
如果不是天主教的教義禁止自殺,那麼孫元化早就已經自殺了,但正是因為天主教禁止信眾自殺,所以孫元化才會顯得如此痛苦而絕望。
現在他已經是“陷身賊中”了,而這所謂“盜賊”卻恰恰是他前段時間接收過來的兩幫人馬,第一幫人是被海北軍驅逐出境的那批達官貴人,原來孫元化是準備利用這些權貴人物在必要的時候另立一個小朝廷,而另一幫人則是前段投附孫元化的數千名舊東江軍。
現在這兩夥人不但成功合流,而且借著海北鎮大舉出兵東昌府的機會發動了大規模叛亂,一口氣拿下了山東與北直隸邊境上的六七座縣城,甚至差一點連德州都拿下來。
事實上,光是海北鎮突然出兵東昌府這件事就讓孫元化目瞪口呆不知所措了。
孫元化原來以為自己出兵利津是一個極好的主意,他不但成功地策動利津警備總隊四個建制連隊反水,而且還趁這個機會把主力投入進去,給海北軍以很大打擊。
只要一切順利的話只需要幾天時間利津就會收復,但是他根本沒想到海北軍會突然全面發動,並以幾個步兵旅的兵力向東昌府全面進攻。
“幾個步兵旅”的說法是東昌府方面的報告,但是孫元化獲得的情報也證明海北軍這次出兵並不是為了騷擾或是牽制,而是準備把他們經營多年的東昌府完全鯨吞下來。
這一記重拳可以說是打得孫元化暈頭轉向,直到現在孫元化都想不明白海北軍在四線作戰的同時怎麼能如此冒失地向東昌發動攻勢,這不等於引發大明與海北鎮之間的全面戰爭。
但是柳鵬與海北軍就是作出了這樣的決策,而且他們還選擇最好的時機。
雖然海北軍出兵東昌府的藉口是說“熊允平部大舉侵入東昌府,海北鎮不得已進行全面反擊”,但問題在於現在孫元化手下最得力的熊允平部正在利津作戰,東昌府方向可以說是十分空虛,孫元化甚至找不到幾支得力的部隊,只能任由他們大舉攻入東昌府。
而且海北鎮在東昌府經營了十多年,即使熊允平部一度進入過東昌府,但是半個東昌府都是海北鎮的勢力範圍,現在海北軍大舉進攻的結果就是地方官紳與豪強紛紛打出了歡迎海北軍的旗號並為他們解決一切問題。
海北鎮在東昌府作戰跟內線作戰沒有什麼區別,簡直是如入無人之境。
而孫元化只能在倉促之間把圍攻利津的幾支明軍都撤下來,準備向聯合北直、河南的明軍向海北鎮發動大規模反擊,但是部隊剛一調動後院就已經著火了。
打著“衡王監國”名義的小朝廷直接就在孫元化的後方燒了一把火,不但在平原縣起事,而且與大明平時拖拖拉拉的行政效率相比,現在在造反上簡直完成神一般的奇跡,不但直接宣佈衡王世子登基即位監國,而且還給出了信王的幾十條罪行,並宣佈出兵討伐海北賊。
沒錯,這個衡監國小朝廷對崇禎皇帝的認識跟海北鎮達成了共識,那就是只稱“信王”,既不認為崇禎皇帝也不稱崇禎年號,還認為信王政權與衡監國的地位相等,並要求雙方在對等的情況調整關係。
不管是對於孫元化還是對於朝廷來說,衡王世子的行動都跟謀反沒有區別,而且跟海北鎮以齊王名義監臨國事相比,衡王世子的行動威脅大得多。
畢竟這是跟朝廷在爭正統地位,不象海北之亂尚有緩和餘地,因為孫元化與朝廷都達成了共識,那就是第一時間要把衡監國政權鎮壓下去。
只是孫元化的決心甚至不如衡監國的行動來得快,事實上如果光有衡監國這個小朝廷根本不足為患,只有孔有德在內的幾千舊東江軍也不足為患,但是這兩者結合起來就是毀滅性的爆炸。
衡王府雖然在山東早已經是臭名昭著,但是衡王府終究也是太祖血脈,號召力不弱,更不要說衡王小朝廷更是不少昔日的達官貴人作為點綴。
而且由於海北鎮導致整個濟南府與東昌府有太多的失敗者,他們已經把新衡王奉為共主,而且這批人多多少少有點實力,現在看到這個機會就紛紛來投奔衡王府並為衡監國小朝廷鋪路造橋。
從理論上來說,衡監國小朝廷跟海北鎮勢如水火勢不兩立,雙方過去的恩怨可以用不共戴天來形容,但是現在這個初起的小朝廷卻必須為自己的生存考慮,結果他們唯一可以指望的外援就是海北鎮。
在這種情況下,衡監國不但無意與海北鎮決一死戰,他們的任何行動都自動與海北鎮步調一致,趁著海北鎮大舉出兵東昌府他們也在平原縣起事,接著又借著東昌府明軍全線崩潰的機會收編了上千名潰軍與地方武力做為衡監國的基本武力,並趁勢一舉拿下了臨邑。
孫元化可以說是被衡監國挖牆腳的行動氣得說不出話來,但是衡監國小朝廷的目的可不僅僅是準備拿下平原、臨邑兩縣這麼簡單,他們一面宣稱討伐海北叛賊,另一方面卻是跟海北鎮步調一致繼續攻城掠地,而孫元化苦心謀劃已久的利津之役只能提前告一段落。
事實不僅僅是提前告一段落這麼簡單,整個山東明軍的防線都處於全面崩潰,如果不是衡王府的亂臣賊子擔心海北軍下一步的行動可能是以濟南府為最終攻擊的目標,或許他們或許會從背後直抄濟南府。
即使是如此孫元化也不好受,他從利津縣緊急把一線作戰的部隊都強行撤下來,甚至不得不在撤退承受巨大的損失,而這批殘兵敗將除了一部用來強化濟南城的防禦之外,大部都用來平定平原、臨邑方面的叛軍。
只是孫元化在倉促之間沒有多少兵力可調,甚至把利津警備總隊的叛軍都拉上去平定衡監國的這次叛亂,只是他實在沒想到這批利津亂黨是所以投奔朝廷,是因為能在朝廷獲得更好的前程,而朝廷與孫元化已經把所有事情都搞砸,他們立即就起了別樣的心思。
失敗者與失敗者是有著共通的心聲,雖然孫元化千防萬防但是沒想到這支平叛的亂軍一到臨邑縣就跟衡府叛軍合流,而且加上衡府打出叛旗之後臨時前來投奔的亂軍,衡王府已經有數萬之眾。
雖然大多是烏合之眾,而且大多都是與海北鎮歷年廝殺中的那些失敗者,但是這幾萬叛軍聲勢極大,直接沿著運河北進連奪數縣,雖然沒有把德州拿下來,卻是把北直隸的吳橋縣等縣拿下來,並繼續向北直隸發展。
孫元化覺得這件事肯定是海北鎮與柳鵬的陰謀,不然這些亂臣賊子嘴上雖然說著“討伐海北賊”、“與柳賊勢不兩立”,但是在戰略發展上卻採取完全的避戰方針,直接避開了海北軍,決不向東昌府發展,而是在山東與北直隸交境地帶發動全面叛亂。
只是他沒想到一回頭衡王府這邊直接就把他拖下水來,甚至公佈了一大堆關於他扶植衡王府一方的鐵證,讓孫元化裏外不是人,大家都用懷疑的目光看著孫元化。
這是龍華民的安排!
只是孫元化雖然想說這樣的話,卻不敢說出口,這件事的真相若是暴露出來恐怕要牽連到整個中國天主教!
要知道,在衡監國這個小朝廷已經有不少天主教的教友在來回奔波,並在這個小朝廷佔據了一定地位,在這個問題上孫元化根本摘不乾淨。
但是不管怎麼樣,現在海北軍已經不是孫元化的真正對手,雖然海北鎮依舊毫不留情以幾個步兵旅一路橫掃東昌府,甚至已經佔據臨清州,但是與打出監國旗號的衡王府來說,海北鎮至少與崇禎皇帝有緩和與談判的餘地,而衡監國這個小朝廷絕對是準備將崇禎皇帝取而代之。
在這種情況下,孫元化只能準備集結主力對付山東、北直邊境的衡王府叛軍,畢竟這支叛軍兵力雖眾,但大多是烏合之眾,只有幾千舊東江軍尚屬精銳。
只是前一刻孫元化還在全力進攻利津,現在卻變成了他有求於海北鎮,事實上現在有求於海北鎮可不僅僅是朝廷與孫元化,衡王府這邊同樣是想盡一切辦法想同海北鎮達成暫時的妥協。
雖然衡監國的大人物與小人物都是海北鎮手下敗將,但是他們為了生存已經想盡了一切狗急跳牆的主意,而且海北鎮的目標似乎只有一個東昌府,即使他們對於濟南府有興趣,但是仍舊有衡王府這邊的生存餘地。
因此衡王府這邊可以對海北軍漫天開價,甚至到了極不合理的地步,而孫元化卻沒有這樣的許可權,因此他處於全盤被動,到了海北鎮為了維持暫時的平衡局面,甚至暫時放棄了在海上擋截東江軍的行動,導致又有多支東江軍從海上趕來與孔有德合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