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 奸雄天下 作者:大羅羅 (已完成)

 
regn13 2017-12-26 18:01:19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899 77454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6 20:43
第820章 如何建城
    秋日,塘沽市馬車站,一長溜的有軌馬車依次駛入了站台。 現在大明的有軌馬車已經成了一個非常熱門的產業。各路資本蜂擁而入資本當然是充足的,要不然怎麼發展資本主義?舊大陸的金銀通過不平等的貿易流入,新大陸的金銀則被掠奪到了大明帝國。

    而且這些金銀並沒有被埋入後院就此沉澱下來,因為大明帝國的有錢人基本上不用擔心被官吏惦記那點兒身家。因為陳德興建立的不是一個傳統的中式官僚集權帝國。而是一個以貴族(主要是小貴族)和士紳(主要是商人)主導的地方自治為基礎的,中央和地方分權的國家。擁有士紳身份的商人都是選民,如果被官吏欺負是可以直接找地方議員出頭的。那種抄家縣令、破門知府在大明本土,根本沒有存在的基礎。

    另外,大明大部分的富商現在都住在「商市」中,就是以「市」為行政單位的地區。除了「北京市」和「江都市」之外,大明的絕大部分商市都是商人士紳的天下。因為大明國內的貴族如果沒有公職,一般都會居住在鄉間經營莊園。不大會跑到「商市」中居住。

    因此「市」的議會和政權,通常都在商人們手中。他們自然會採取各種保護私人財產的制度和規定。將資產存放在這些「商市」中是相當安全的,所以這些「商市」也就成了一個個吸引資本和商人的吸金器。到了如今的天道六年秋,建城不過七八年的塘沽市,便已經是一座相當繁華的新興城市了。

    陳德興坐在塘沽市府提供的豪華馬車裡面,只是打量著外面的繁華夜景。

    他現在坐著的真是一輛非常豪華的大馬車,也不知道是從哪個富豪家裡面借來的。只見車廂鑲金嵌玉,四面都安裝了明都出品的刻花透明玻璃,由八匹頭頂著高高花翎的一水純白的高頭大馬拉著。車廂裡面設置了兩排面對面的座椅,中間還有一個案几。座椅上鋪的是鬆軟的黑色毛皮,不知道是從什麼動物身上剝下來的。案几上面則放著幾杯清茶和幾樣小點心,茶水是那個名叫娜塔莉的白女奴泡的。當日陳德興買下的十幾個白女奴。只有她一個留了下來。現在就跪坐在案几旁邊,含情脈脈地望著陳德興。幾樣小點心都是隨行的御膳房做的,剛剛由楊婆兒帶上車的。除了楊婆兒和娜塔莉之外,車上就是陳德興、李翠仙和寶音。五個人坐在車裡面兒一點兒都不顯得擁擠。

    外面的天色已經暗下來了,街道兩邊矗立著一根根木桿,是用來吊燈籠的。穿著黑色袍服佩著橫刀的捕快,正將一盞盞點燃的燈籠懸掛上去。這並不是為了迎接大明皇帝到來而懸掛的。而是商市夜間照明的手段。路邊實行了暫時的戒嚴,都是扛著天道六年式燧發滑膛槍的近衛軍士兵。還有一些單膝跪迎的商民。看他們的穿著打扮多數是漢人。有些人還帶著家眷或白女奴。靠著路邊還停著一些馬車,不知道是不是這些商民的座駕?

    街邊的商舖酒樓都是燈火通明,窗戶無論是糊紙的還是鑲玻璃的一律關閉,還拉上了窗簾。不過還是可以看見裡面人頭攢動的影像。

    陳德興的車隊在石板路上揚長而過,一路鈴聲響亮大部分商市都有規定,車輛和馬匹、騾子、驢子進入商市必須懸掛鈴鐺。同時還要遵守一系列的規則,還有專門的巡路捕快負責指揮和管理人車通行,還有專門的車馬道供車馬通行。

    總之,這些自治的商人城市都被管理得比較井井有條……

    陳德興轉過頭。朝對面的楊婆兒笑道:「婆兒,這個塘沽市的知市叫什麼名字?」

    楊婆兒是宮廷大總管,陳德興前往塘沽的行程都是她安排的,自然和塘沽市的頭頭們打過交道。

    「回稟聖人,塘沽市的知市叫錢度,是明都天道書院天道系畢業的。在塘沽當過道觀觀主,後來又加入了真理會。三年前當選市長。」

    「倒是干得不錯。」陳德興點點頭,「這塘沽比朕前年來的時候又繁榮了不少,房子又多了不少,馬路上還有了路燈。」

    李翠仙一笑:「聖人是不是要提拔這位錢知市一下?」

    陳德興只是笑笑,坐在那裡沒有回答。現在大明各個商市的知市誰沒有做出點成績來?雖然他們的能力不能和後世紅朝乾部相比,做事情的制肘也頗多。但是比起大宋那些一篇文章考出來的科舉官兒可是強了不少。而且他們的責權也分明,就是要把商市管理好發展好。要是沒有本事做到,那麼自然會被人用選票換掉。

    另外,這些選上來的知市還有一支比較可靠的事務官隊伍可用。商市事務官待遇優厚,可不是大宋朝那些沒有什麼薪水的吏員。而且,大明的事務官也不是世襲的而是考試考出來的,考得也不是四書五經。而是實學的本事。具體的考試都是由地方議會負責的,內容大同小異,無非就是算學、律學、工學和武學(維持治安的需要)等等。都是能做事情的事務官,還有選出來的政務官和議會盯著,自然比那些世襲來的只會欺下瞞上的污吏要強多了。

    由少數精英選出來的官(一億人的普遍民主在13世紀根本不可能),考出來的吏,還有議會監督,而且還是個百廢待興的大局,怎麼會做不出成績?

    這不是那位錢大知市有本事,而是如今大明制度比較合理的功勞。

    大明的商市能夠發展得那麼好,靠的是制度。那麼北明十七都(十六國的都城加巴拿馬)想要起來,也沒別的辦法,也只有採用良好的制度安排了……

    想到這裡,陳德興突然開口道:「把錢度召到行宮,明天的午膳朕和他一起用。」

    ……

    「聖人,塘沽知市錢度到了。」

    「宣他進來。」

    第二天中午,陳德興才在李翠仙的陪同下在餐桌旁坐下,楊婆兒就把客人帶來了。陳德興仔細打量著來人,這人才三十歲出頭的年紀,眉眼靈動。舉止卻難免顯出了心中的忐忑。穿著一身紅色官服,戴著頂烏紗帽。給陳德興行了跪拜禮,然後就起身垂手而立,臉上努力維持著溫文的笑容。

    陳德興看著他,「你就是塘沽這裡的父母官了?」

    這是他第一次見錢度,皇上的架子大,可不是尋常的地方知市說見就能見到的。

    「臣便是塘沽知市。」錢度語氣恭謹。心裡面卻是很有點七上八下的。對他這個知市而言,大明聖人彷彿就是天上的人物。雖然已經打塘沽過了兩次,但是都沒有召見他。沒想到這一回居然要請他吃飯……陪皇上吃飯啊!這是何等的恩寵?怎麼就落到自己身上了呢?

    「坐吧。」陳德興低聲道。然後衝著在餐廳裡面伺候的娜塔莉招了下手。後者立即上前,輕輕拉動一把椅子,又身出纖細白嫩的手掌一指。

    錢度扭頭看了看楊婆兒,這位宮廷總管他是見過幾次的,而且還給對方送過厚禮是代表塘沽市的商人送上的,目的是讓路過塘沽的宮廷別找麻煩,真要有什麼招待不周也能包涵一二。

    這禮物,楊婆兒都毫不客氣的收下了。這個女人當然是個**分子了!不過她拿錢拿得小心。不會給陳德興找麻煩,所以陳德興也不知道這些事情。倒是李翠仙明察秋毫,不過卻只當沒看見,這位皇后娘娘才不在乎這些小節呢。只要楊婆兒別擋著她的道就行了。

    這個大明帝國的反**力度,當真是不大給力的……

    「聖人讓你坐你就坐,待會兒問什麼照實回答就是了。」收了人家的錢,楊婆兒自然要給點提示了。

    錢度這才放心的坐了下來。也不敢大模大樣的坐,就坐了半個屁股,彷彿是個犯了錯誤,忐忑不安的小學生。

    娜塔莉這個時候又端著瓶葡萄酒上前,給錢度跟前的空杯子倒滿了酒,然後就站在了一邊。一對明眸仍是含情脈脈的看著陳大皇帝。在陳德興後宮的這些日子大概是這個不滿十五歲的女孩子這輩子最舒適的日子。雖然只是個女奴,但是所有人都對她挺和氣的誰讓陳德興只喝她弄得咖啡還有不少大姐姐會給她禮物,還有三個大姐姐和她說天道教的真理(這是墨影娘、寶音和小愛三個女神棍)。而那位偉大的皇帝彷彿也很喜歡她,總是面帶微笑的同她說話,還喜歡把她帶在身邊,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取走她的貞潔,真是令人期待啊……

    這個情竇初開的歐羅巴女孩子的心思。這間屋子裡面的其他人卻是毫不關心的。

    陳德興只是看著一臉拘束的錢度,看起來他是不會放開肚皮吃東西了,還是快點問完話就放他走吧。

    「錢度,你和塘沽這裡的商人都很熟悉?」

    錢度愣了愣,乾笑兩聲回答:「只是泛泛之交……」

    「錢知市,聖人問話該如實回答。」楊婆兒又插了句話。

    錢度的額頭上已經有了些冷汗。然後就聽見陳德興說:「婆兒,這裡沒你什麼事兒了。」

    楊婆兒則柔聲回答:「聖人,那臣就先告退了。」說完就行了一禮,轉身離去。

    「錢度,」陳德興喝了一口葡萄酒,又開始問話,「你是知市,當知道一座商市如何才能快速興起吧?」

    「商市因商而成,而商人因財而聚,只要有錢可賺,商市自然能發展起來。若是賺不到錢,便是現在繁華的商市,也會很快沒落。」

    「若是朕要在如今荒蠻,將來必定有錦繡前程的地方建立商市,可有商人願意去嗎?」

    「如今荒蠻……」錢度微微皺眉,說起城市的發展建設,他還是有點經驗的。在他看來,這事兒不能蠻幹,不是說皇帝老子金口一開大傢伙就會去的。

    他思索著道:「這商人是跟著利潤走,這是最重要的,沒錢賺的地方不會繁榮起來。但是能賺到錢的地方也不一定就會興旺,有時候大家就是賺快錢。比如淘金挖礦砍樹狩獵皮毛抓黑奴什麼的,這都是快錢,賺了就走,未必能形成長久的產業。若是能有長久的產業,那還得看商市所在之地交通是否便利,物產是否富饒,氣候是否宜人。總之,要留住人光靠錢也不行,得要讓人過得比較舒坦……」

    發展城市還真是不大容易的。在陳德興的記憶中,前世的資本主義國家就經常鬧出鬼城的笑話,花了許多年,投了很多錢建設出來的城市,卻因為老百姓不願意住在那裡,日益荒廢,最後有城無人。美國、俄國、日本都有這樣的情況。

    而大明要建設明洲十七都絕不是隨便抓點人圈塊地就行了的。所以這事兒不能光靠皇帝老子下旨意,而且隔著個太平洋,大明朝廷的監督力度完全等於零。錢花了,人送過去,事情也未必能成。

    所以建設明洲十七都的事兒,必須有商業機構參與,北明十七都只能是陳明王朝和商人共治的城市。

    陳德興略一沉吟,朝錢度道:「朕現在要開發北明洲了,那裡將來會封給朕的子嗣,建立十六個封國,還會有一座屬於大明的都會城市,就建立在南北明洲之間。這十六個封國,也都需要一座都城的。也就是說,朕有生之年,要在明洲建設十七座城市……這是一筆大買賣!但是明洲遠在數萬里之外,那裡的買賣靠朕在中原遙控是不行的。朕的子嗣尚幼,更不可能就國。因而朕想要建十七個股份公行似的城市。在大明找17個商市,由每一個商市的商人和朕合資成立一個城市建設公行,朕最多出五成的本錢,商股最多可達七成。凡是出資超過公行總本百分之一的商人,都可以成為該城所在國的大貴族,至少一個男爵。凡是親身前往該城經營的公行股東,只要持股1000貫以上,也可以封士爵。而該城之管理,也如同大明本土之商市。

    塘沽市是大明有數的大市,又是朕所建立的商市,因此朕想讓塘沽和明都一起出來做個試點。錢度,你知道該怎麼做了嗎?」(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6 20:43
第821章 打開的魔盒
    錢度聽了陳德興的這番話,臉上露出了沉思的表情。

    大明聖人皇帝居然把北明十六個封國的都城建設當成了一門生意了!

    這可真是讓人意想不到。不過這門生意卻是能做成的,且不論北明洲那邊有多富饒,光是這個大家一起合作發財的態度,這事兒就有很大可能會成功。

    依著錢度的經驗,一座城市從無到有建設起來,裡面涉及到的問題是非常多非常雜的。根本不可能由幾萬里外派出的官員去執行,那些官員在如此遙遠的地方任職,根本無法監督,他們一定會急著發財陞官,不大可能真把心思投到建設上去要是朝廷委派他去新大陸當知市也是一樣。

    所以唯一可能成功在新大陸建設好十七個大城市的辦法就是自治!而且,必須是高度自治。現在大明的商市只是有限自治,上面還有州府和省管著,還有朝廷壓著。而且商市都是沒有武裝的,不能反抗朝廷,自然也無法保衛自己。

    而在北明洲,自治城市必須要有自己的武裝,還要有向蠻族部落開戰的權力。不僅要建設陸軍,還要擁有一定的海軍。

    想到自治城市必須用有武裝,錢度臉上似乎有些為難。坐在他對面的陳德興已經看出些端倪,忙問道:「怎麼?有什麼不好辦的嗎?」。

    錢度點了點頭,道:「聖人,臣聽聞北明洲的據點經常被野蠻之民襲擾?」

    「卻有此事,朕正在招募壯士,往明洲屯駐。凡是願意去明洲的壯士,服役期滿,皆賜田莊、白女、黑奴。這些壯士,將來都是北明十六國的士爵貴族。」

    「不知……聖人打算招募多少壯士?」

    這話照理不是一個知市當問的。但是現在情況特殊,錢度的確得問明白了。

    「五萬!」陳德興也不隱瞞。五萬遠征軍的招募計畫已經開始好幾個月了,現在已經完成了十分之一,招募到了五千人,現在已經出發去明洲了。估計要把五萬人都招滿,沒有兩年是不行的。

    錢度皺起眉頭。「聖人,五萬人守十七城,就是說平均一城不足3000……」

    3000人守一座城當然是夠的,可問題是一座孤城不會創造什麼財富啊。要賺到錢就必須出城去,或是經營農場牧場,或是淘金挖銀,或是狩取毛皮。所以每一座北明洲的自治城市必然要控制周圍的一大片土地,需要有大量的支城支寨環繞,這樣的話區區3000守軍可就不夠用了。

    而且。陳德興派去明洲的五萬大軍還有很多事兒要做呢。兩塊大陸那麼大的地盤,現在被大明完全控制的才多少?這五萬人怎麼可能用來守十幾個孤城?

    「兵力的確不大夠。」陳德興輕輕轉動手中的酒杯,若有所思。

    北明洲現在亂著呢,中部和東部的土著除了極少數被熱氣球和大炮忽悠了,成了新的印第安八旗。剩下的大部分人都把入侵的漢人當成了魔鬼或是別的什麼壞東西熱氣球忽悠法並不是每一次都管用,而且大明在北明洲的力量實在薄弱,熱氣球也沒有幾隻,得力的天道教神棍也不夠多。在很多定居點根本就沒有熱氣球和神棍……

    錢度斟酌著用詞。「聖人,如果朝廷的兵不夠用。那麼北明洲的自治商市是不是可以自己組織自衛隊?」

    自衛隊?忽悠傻子吧?那是軍隊!

    陳德興和李翠仙兩人的臉色頓時起了變化。自治城市有了軍隊,這事兒可真心不大好辦啊!

    一方面,錢度提出的要求是有道理的。明洲的自治城市肯定需要市民武裝,自衛隊也好,民隊也罷。這些城市必須是有武裝的,否則肯定被人搶光!

    而另一方面。離開母國幾萬里的自治城市,而且還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這發展下去會變成什麼樣?明利堅合眾國是不至於的,北明洲的十六座城市將來肯定會衍生出各自的利益集團,要把他們捏攏起來肯定不容易。但是十六座城市進化成十六個公民國家是絕對可能的。

    到時候他們有公民、有議會、有民兵,多半還人人帶槍……這不就是十六個小明利堅嗎?

    陳德興突然發現自己面前擺了十六個小魔盒。魔盒裡面擺著公民國家、議會憲政、三權分立還有人人帶槍!

    後世美帝的那些根本制度,十六個小明堅都會擁有!因為不是如此,這十六國就無法在北明洲生存發展。就如同當年飄洋過海去北美洲紮根的歐羅巴殖民者一樣。不是人人帶槍根本不行,打不過印第安人啊!不搞地方自治也不行,一幫人人帶槍上帝都怕的混蛋,你讓沒有大陸軍的英國怎麼去搞中央集權?而這幫混蛋自治久了,人數也多了,心思就雜了,自然就不怎麼理睬倫敦了,鬧獨立不過是早晚的事情。

    只有六七百萬人的英國本土,根本統治不了擁有兩百多萬(扣除黑奴)持槍暴民的北美十三州。就算18世紀末不出問題,再過個幾十年上百年,等美利堅的人數超過了英國本土,獨立還能阻擋嗎?

    而對如今的陳德興來說,北明十六國獨立倒不是問題,問題是君主立憲至少會在未來幾十年內出現在北明洲了。而在更遙遠的將來,北明洲甚至可能出現共和國!

    錢度提出的問題,陳德興暫時無法給出答案。事關重大,他必須召集御前會議。

    御前會議就在南下江都的途中召開了。這一次南下,陳德興乘坐的是「神洲」號戰列艦,這是艘一級戰列艦是「大洋洲」級的二號艦,同時也是大明皇帝的座艦。為了讓陳德興在南下江都的途中更加舒適,這艘戰列艦擁有極其豪華的艙室,排水量也因此增加到了00噸。大概是全世界最大最豪華的帆船了。

    船上的會議室位於船艉,是一間面向大海,可以看見白色水跡的寬敞大廳。大廳裡面擺著長條形的會議桌。可供十幾個人坐下開會的會議桌周圍就坐了五個人,陳德興、任宜江、趙復、孔玉和劉和尚。

    任宜江現在是丞相,趙復是副相,孔玉是諮議會議長,劉和尚還在當殖民地部尚書。開發北明洲,在北明洲設立諸多自治城市的事兒和他們四個負責的攤子都關係重大。所以陳德興就先找他們四個來商量。達成共識後,在內閣府和諮議會中就容易通過了。

    至於軍方,這事兒和他們的關係倒不大。軍方已經盡了最大的力量向明洲派遣陸軍、海軍了,再多他們也拿不出來了。

    「現在就是這麼個情況,北明洲的十七城要想發展起來,就必須用商人的力量,用民間的力量,讓他們自治自衛。自治城市得是議會說了算,還得有民兵。自治城市的議會還得有和土著開戰或媾和的權力。妥妥就是一個城邦共和國啊!」

    陳德興緩緩說著,目光則在四個重臣臉上輕輕掃過。他考慮了兩日,已經傾向於打開這十六個魔盒了。哪怕是十六個小明利堅也是華夏的力量嘛!

    而且這十六個小明利堅將來多半會成長為很有活力的國家公民國家、議會憲政、三權分立還有人人帶槍的國家雖然反動,但是誰也不能否認這樣的國家是充滿活力的。肯定會產生許多創新的東西,會為大明本土的進步提供養料和參考。

    這就是同一個文明開出多個分號的好處。有了分號,才會去嘗試不同的道路,才能在不同的路線中尋找最好的前進道路。如果只有一個總號,只有一種制度。只有一個聲音,最後的結果肯定會出現僵化大一統當然只能有一種制度了。甚至連思想都要儘可能統一。在這種情況下,制度上的創新和探索就變得非常困難。如春秋戰國時期那樣,社會經濟制度的距離變化和進步,各種思想層出不窮的局面,便再也沒有出現在華夏後來的歷史上。

    而且歷史上的華夏文明,不僅是大一統的帝國。而且又處於世界遙遠的東方。在中亞文明衰弱,絲綢之路不再暢通的情況下,華夏文明就變得比較封閉,幾乎失去了吸收世界文明養料的機會。在明末國門好不容易被西方人的大航海時代打開,一批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中國人第一個肯定看世界的當然不是林則徐或是魏源。明朝的徐光啟等人肯定知道歐洲人的膝蓋可以彎曲開始吸收西方文明的時候,卻又被滿清的崛起所打斷……

    而在這個時空,西方的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恐怕要無限期押後了。東方的華夏文明因為陳德興的金手指,再一次取得巨大進步。但是一次巨大進步的之後,大明帝國這個龐然大物再想要進步,就必須保持和世界的交流。從那些比自己更有活力的小國身上吸取養料。

    或許這就將北明十六國將會反饋給大明的最好禮物!

    「就是嘛,將來的北明十六國必定以這十六個城為基本。若是十六城自在慣了,將來還會聽各家大王的話嗎?」。

    劉和尚接過話題,搖著腦袋發問。

    「那就要看各家大王的手段了,不過……將來這16國議會的權肯定會比較大。」

    趙復捋著白鬍子,笑吟吟地分析道:「這是沒有辦法的,16國根基就是如此,只能依靠移民和商人自己搞,咱們使不上太大的力氣。將來這些人必定做大啊!」

    「那咱們不能派人過去嗎?」。劉和尚問。

    「派了,黃總統不是已經去了?」任宜江苦笑道,「還預備派去五萬大軍,還要再派幾萬軍戶,還成立了大西洋特許貿易商會……但是明洲那麼大地盤,那麼多土著,靠這些人根本不夠啊。民間的力量如果不發動起來,明洲16國一百年都搞不起來。畢竟朝廷的力量,還是很有限的。」

    他的話只說了一半,還有一半就是朝廷是把明洲當提款機用的。怎麼肯沒完沒了往裡面投資?用明洲的金銀填補財政赤字是皆大歡喜的好事兒。反過來恐怕就沒有人會同意了16國是封國,大明幫襯一下是可以的,但只能點到為止,不能拿大明本土民脂民膏沒完沒了的往裡面填。

    所以明洲16國立國主要還得靠民間的力量,那麼他們將來自然是國家的主人。而且為了讓移民能在明洲打天下,人人帶槍是必須的。都武裝到這個程度了,還能指望老百姓安分守己?

    孔玉搖搖頭,道:「聖人,若要用民間的力量,肯定就要分權給他們,否則必不能成功。若是不用民間的力量,那就只能等十六位王爺長大成人,有了部曲家臣後再去北明洲了。」

    這也是個辦法,不過陳德興的那些兒子有些還是娃娃,有些還沒有出生,天知道他們要到何年何月才會有部曲家臣?

    陳德興摸著大鬍鬚,微微搖頭,苦笑道:「等不了那麼久……朕現在只有六個兒子,能去明洲的最多只有四個。要讓十六王都長大成人,有了部曲家臣後再去明洲,怕是要二三十年啊!到時候朕就六十多了,還能活多少年?若是看不到北明十六國安穩,朕如何能放得下心?」

    四個重臣互相看看,他們已經明白陳德興的選擇了。現在開始北明洲開發,建設自治城市的話。三十年後,十六國就應該成了氣候。各項制度也會安穩下來。有陳德興這尊大神在,十六個國王都能安然就國。陳大皇帝若是能再活個十年二十年的,北明十六國也就穩當了。需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十六個國王的權力大小而已。

    可要是將北明洲開發延後個二三十年,陳德興可就看不到北明十六國安穩的那一天了。若是沒有陳德興這尊大神壓陣,北明十六國能不能建成都難說了。(未完待續……)

    第821章打開的魔盒: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6 20:43
第822章 都是私心作祟
    「一國之政豈可聽命於民?不如遣可靠之臣赴明洲監國攝政吧。」

    江都大明宮中,墨影娘皺著眉頭,語氣沉凝。

    這位首席天道使也給陳德興生了個兒子,早晚是要就國明洲的。讓兒子這個國王被議會分權,墨影娘自然一萬個不樂意。現在大明的諮議會不過是諮詢和監察機關,幫助皇帝制定法律,審查內閣府和四軍部的預算,彈劾幾個貪官污吏。和前朝的御史台差不多,甚至還有些不如。御史台有台獄和台卒,是可以逮捕審訊官員的。而諮議會沒有司法權力,犯法的官員都是由內政部(局)和各級裁判院會審的內政部(局)提公訴,裁判院再依律判決。

    這一套制度看上去也有點像是三權分立,諮議會管立法,內閣府和軍部管行政,裁判院管司法。但僅僅是有點相似而已,因為三權之上還有一個總負責的皇帝老子。皇帝凌駕於立法、司法、行政之上,甚至還握有神權,金口玉言,裁斷天下。因此實際上還是皇帝獨裁,形式上的三權分立和軍政分離,只是方便皇帝統治而已。

    但是明洲十六國的情況完全不同,因為這十六國眼下沒有一個可以凌駕三權之上的王。而大明皇帝遠在幾萬里之外,也不可能去裁斷一切哪怕是重要的事情才請示陳德興,一來一去在路上花費的時間都要幾個月甚至一年!這得耽誤多少事情啊?而且。陳德興隔著幾萬里,哪裡知道新大陸到底是個什麼狀況?憑什麼做出正確的裁斷?

    所以,北明十六國現在沒有辦法在三權之上安置一個王。就是真正的三權分立了。而且還人人帶槍!

    「誰是可靠之臣?凌駕一切之上,代行君王之權,還有什麼可靠不可靠的?朕在,或許還會夾起尾巴做人,朕不在了,取而代之也不是不可能的!」

    陳德興現在坐在自己的後宮,身邊都是他的女人。還是最貼心的幾個,李翠仙、墨影娘、寶音、楊婆兒。在她們面前。陳德興說話自然沒有什麼顧忌的。

    「咱們的孩兒都太小了,沒有二三十年,恐怕難成什麼氣候。若是讓權臣掌握北明十六國二三十年,根基就扎牢了。到時候咱們的孩兒想要掌權。恐怕得有一場龍爭虎鬥了……」

    李翠仙說著話,輕輕撫摸起自己的肚皮,這位「光榮媽媽」果然又懷上了。她可是熟讀史書的,對歷史上那些託孤重臣的作為和下場再清楚不過了。那些託孤重臣還被各種各樣的力量牽制著,而派往北明十六國的臣子則基本沒有什麼約束。而且十六國的江山還要靠他們去打!

    他們打下的江山憑什麼讓陳德興的兒子來坐?要這樣安排,等陳德興一死,北明十六國非打內戰不可!

    「與其讓重臣當國,還不如讓議會分權呢!」寶音的肚皮已經大得不像話了,臨盆之日就是這幾天。肚子裡面那位這兩天活躍得很,看來是個男孩,將來必是十六國大王之一。可不能讓他給奸臣害死了……

    「可是議會萬一有貳心呢?」楊婆兒沒有自己的孩子。但是這會兒也插了句嘴。「奴奴聽說西方有什麼共和國,是沒有君王的。」

    沒有君王可不行!陳德興咂了下嘴。君主立憲已經是他可以接受的底線,最好還要儘可能保留權力在君王手中。

    「可以安排一個總督……」陳德興思索著說,「不過這個總督是沒有多少實權的,只是代表君王監督議會和市府,但不能直接干政。更不能委任議員和市府官員。而且監國還有任期,四年一任。任滿就回大明,不可連任。」

    這就是一個空有其名的橡皮圖章而已,和立憲君主差別不大。這個總督的作用就是為了加強君主的存在感而已。免得讓一群帶槍暴民習慣了沒有國王的自由生活。

    「另外,北明十六國都城的知市也必須有任期。」陳德興思索著又道,「一任知市也是四年,可以連任一屆,兩任期滿就不可再任知市了。免得這些知市在北明洲做大,養成勢力。」

    北明十六國說是國,但是在將來相當長的時間裡恐怕就是個城市國家。知市就是首相,如果不加以限制,將來難免會變成權相,就難以收拾了。

    李翠仙點了點頭,又問道:「聖人,掌一國之權的關鍵還是兵權!這十六都兵權要如何安排?若是讓十六都的總督或知市掌握了兵權,只怕後果不堪設想……」

    刀把子、槍桿子出政權嘛!這個道理,李大皇后怎麼會不明白?

    陳德興撓撓腦袋,露出了頗為無奈的表情。李翠仙提出的問題是有解的。答案還在美利堅,原本歷史上的那個邪惡國家。

    「只能寓兵於民!」陳德興咬著牙說。「十六都只能有很少的常備軍,但是所有能拿起武器的男性市民都必須參加民兵。」

    大民兵,小陸軍,人人帶槍……北美十三州和美利堅建國後的許多年不就是這樣做的嗎?國家的武力基礎不是僱傭軍,不是貴族兵,而是公民兵。而且因為人口少,成年的男性公民幾乎人人都是民兵,人人都有保衛國家的義務。而義務和權利在某些時候是要劃等號的譬如在盡義務的人都有槍的時候!槍桿子裡出權利嘛!

    雖然知道人人帶槍的後果一定是「明王都怕」,但是陳德興還是不得不讓北明十六國這麼搞。因為沒有人人帶槍,就沒有北明十六國。為了讓他的兒子們有個地方當國王,就只能讓點步。一如歷史上的美利堅,沒有人人帶槍。沒有大民兵,就沒有北美殖民地。甚至……大英帝國連任何一塊殖民地都不會擁有。

    「有得必有失,」陳德興嘆了口氣。「誰讓朕諸子皆幼,不能親臨北明以鎮大局呢?君王不能臨國,國政自然還是決於民比較安穩。也罷,分權於民總比被奸臣篡奪要好!便是如此了……過幾日朕召集御前會議時和諸臣再討論一下。盡快拿出個試點辦法,然後在北明洲找四個城先試點起來。」

    坐在他身旁的李翠仙卻微微搖頭,用半開玩笑的語氣道:「聖人此言差矣,聖人不是諸子皆幼。而是有不少兒子還不知道在哪兒呢?便是琳兒、寶音和妾身這次都生了兒子,也不過有了七個王。還差九個呢!」

    陳德興的子嗣其實並不少,這些年前前後後已經有了十九個兒女。可惜不是人人都存活!這年頭的醫療水平明擺著,嬰兒的夭折率很高!所以現在存活的只有六子七女,一共十三個兒女。

    也就是說。前有六個兒女不幸夭折!其中兩個死於難產……都是傷心事兒,還好他們的娘親都保住了。崔月兒、王蓉兒、柳珍、小愛、王慶安(高麗王女)和夏蓮兒都失去過孩子。其中高麗的慶安宮主(就是宮主,不是公主)在難產之後身體一直很弱,沒有再被陳德興寵幸。

    而趙琳兒所生的兒子又一直體弱多病,讓人提心吊膽。另外王蓉兒的女兒身體也不是很好,生過一次大病,全靠太后郭芙兒悉心照料才保住。柳珍在今年夏天的時候又生了個女兒,是在江都出生的,生下來以後就和柳珍一起住在江都。由一堆高麗來的老媽子像個寶一樣的照顧。至於墨影娘所生的兒子。身體還算過得去,小心照顧著應該能長大。

    說起來陳德興的十三個兒女裡面,也就是李翠仙生的六個孩子和寶音生的一個女兒最靠得牢。七個娃娃都是從來不生病的小金剛。就是喜歡調皮搗蛋。幾個小的還好,大一點的整天在宮裡面瘋玩,除了李翠仙沒有人能管住他們。所以這次他們幾個全都跟著南下江都了。

    「聖人,我和寶音姐姐(李翠仙一直管寶音叫姐姐)都已經有了身孕。」李翠仙臉上掛著得意的微笑,算上肚子裡的這個,她就替陳德興生了七個孩子了。而且這次懷孕後她的身體感覺依舊良好。這說明她還能繼續生下去。

    她掃了眼坐在一旁的墨影娘,接著又道:「現在宮裡面合適生養的妃嬪彷彿有些少了。只有月兒、蓉兒和蓮兒三人了。」

    柳珍是夏天時生的女兒。她的身子也有點弱,可沒有本事和李翠仙一樣連著生孩子,怎麼都要恢復上幾年。至於高麗的慶安宮主,難產後就病怏怏的,再懷上孩子怕是能要她的命了。

    李翠仙說道:「不如讓影娘和小愛輪流入宮伺候吧?」

    這是要把朕當種豬麼?陳德興心裡面嘀咕,不過還是欣然點頭,衝著墨影娘笑了笑,道:「影娘,不如就讓婆兒安排吧。」

    墨影娘的俏臉兒微微一紅,只是輕輕嗯了一聲。她的兒子長勝已經過了三足歲了,是時候再生一個了。至於小愛曾經失去過一個孩子,悲傷了一陣子,現在是時候讓她再懷孕了。

    「聖人,」李翠仙又笑盈盈道,「您已經好幾年沒有納新婦了,妾身覺得那個泡咖啡的小丫頭長得不錯,小小年紀就已經顯出婀娜身段了。看上去也是個能生養的,不如就把她收用了吧。」

    「泡咖啡的?」陳德興一笑,「娜塔莉那個胖丫頭嗎?臉蛋倒是不錯,就是胖了些。」

    「胖?」李翠仙咯咯一笑,「那是宮女的衣裳太寬大,穿在她身上顯不出婀娜。那丫頭長得可有料,胸前那兩團肉都快趕上寶音了。妾身瞧了都喜歡,聖人居然沒有看出來。看來聖人還真是忙於國事,無暇分心了。」

    什麼?那丫頭原來不是胖子啊!陳德興添了下嘴唇,居然得了個尤物!可是翠仙她為什麼會喜歡?難道這娘們還喜歡女人?!

    好像是有點啊!翠仙這娘們和寶音、楊婆兒、崔月兒還有墨影娘都是姐妹情深來著。而且還喜歡和寶音、楊婆兒一起伺候自己。另外,還特別女相撲,不僅喜歡看還喜歡親自下場耍,一有機會就表演給自己看……堂堂皇后在後宮裡面光著身子和別的女人玩相撲,這事兒要傳出去怕是古今奇聞了!

    李翠仙沒有想到陳德興居然會想歪,還在那裡眉飛色舞的說著:「聖人,不如今晚上就讓婆兒和娜塔莉表演相撲吧,就她們倆的身段,可是很有看頭的……」

    果然是有問題啊!陳德興壓下心中的懷疑,輕輕的點了下頭。

    ……

    江都大功坊某處宅邸,這個晚上也有人在後宅觀看女相撲表演。不過肯定沒有陳德興後宮有水準,因為表演的選手都過於嬌小了。

    「嬌媚有餘而力道不足,終究不能和瓦子巷的高手相比……可惜現在漢人不能為奴了。」

    一間被地龍烘得暖哄哄的大廳裡面,地上鋪滿了筵席,門窗緊閉,窗簾也拉著,還點上了幾個大燈籠。昏黃的光線下面,兩個和女正在當間扭成一團,拉腿擰屁股。女相撲表演,正道了最激烈的時候。

    而屋子裡面的觀眾是一對父子,正在評論的是個上了年紀的白袍道人,正是天道使任道興。

    「大人,您要看高手表演,大可以把人請到家來,咱堂堂的國公府,還有人敢不來麼?」

    和任道興說話的,是他的兒子,當朝宰相任宜江。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任道興瞥了兒子一眼,「家裡面養些和女,誰也不會說什麼。把外面的漢女請來,萬一有什麼,傳出去了,丟的可是朝廷的臉面。你這丞相,可是才當上沒多久呢。」

    任道興是任宜江的父親,現在兩人又在後宅裡面,說話自然沒有什麼顧忌。

    任老頭頓了下又道:「這段時間,朝裡朝外彷彿都是暗流湧動,不很平靜啊!兒啊,你坐在這位子上,可有什麼感覺嗎?」

    這話題有些重了!任宜江咳嗽一聲,揮揮手道:「都退吧!」看到表演的女子和伺候的女僕都退了出去,任宜江才眉頭輕皺,看著父親道:「大人,您是說西邊事,還是指南面事?」(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6 20:44
第823章 各有麻煩不同
    大明天道七年就在眼前了,加上之前的大明甲子年,大明開國就快八年了。△↗,這八個年頭說不上長,但是也絕對不短了。八年中發生的事情,更是可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

    不過大明這個統治集團內部,八年來倒還算平靜。國內國外的利益太多太大,國外是一個新世界,國內則是一場生產關係向資本主義的全面進化。兩者合力帶來的自然是足夠各方面分配的巨額利益。

    利益足夠,那麼大家自然樂得相安無事,至少在他們的野心進一步膨脹之前,不會鬧出什麼事兒來。

    但是在大明天道六年末的時候,平靜的日子顯然已經快到頭了。

    大明的西部和南面的天竺國,都傳來了一些不大和諧的消息!

    西部剛剛傳來的消息和朱四九、郭侃兩人有關。朱四九向隨軍西征的天道教道人提出離棄髮妻侯氏,同時迎娶郭侃之女為正妻!大明西線戰場的兩位大將居然要結為翁婿了。

    去年春天剛剛到任西北的天山省省督徐子元還向朝廷報告,說朱四九在天山南北縱兵大掠,打破了上百個部落,將二十幾萬西域土著掠為奴隸,全部隨軍遷去了伊犁府大清縣,其中的五萬人還是朱四九自己的奴隸。只留了個人煙稀少,城鎮荒蕪的天山省給徐子元。

    更有甚者,朱四九還在他的西域色目奴隸中招募少年,收為童軍,日夜操練武藝戰陣之術。現在已經有了至少3000童軍。而且數量還在不斷增加。

    此外,朱四九的門客家臣也是瓊花樓兄弟中最多的。號稱「朱公門下八百客」。就是說有八百個門客。養門客在陳明朝不算犯忌,但是八百門客的數量實在有些多了。

    要知道瓊花樓兄弟中的大佬級人物劉和尚、陸虎、高大的門下不過四五十個食客。任道興、任宜江兩父子的門客加一塊兒也不到百人。

    明洲總統黃智深的門客家臣多一些。過了千數,不過他已經有了美公國這個封國了,那千餘門客家臣中的大部分都是去明洲之前招募的。之前,黃智深也只有百餘個門客,其中還有不少是替黃家做買賣的掌櫃的。

    「三千死士八百客……」任老道只是搖頭,「要擱在以往任何一朝,怕都能落下一個造反謀逆的罪名!」

    「這可不好說,」任宜江苦笑著搖頭,「田孟嘗、魏信陵、趙平原誰不是門下客三千?再早些。西周的那些諸侯可以取地建國,誰會沒有部曲家臣?他朱四九現在已經是郡王了,當國王還不是早晚的事兒?現在不招募點家臣,養些個戰士,到時候怎麼去建國?」

    「那五萬西域色目奴隸呢?還能都運去南明洲?」任道興端起身前一個托盤上的酒杯,抿了一口燒酒,搖搖頭道,「依我看,這這朱四九八成是看不上南明洲的地盤了!」

    南明洲的地盤其實沒有多少人看得上。太遠太荒,慢慢開發留給子孫玩玩就算了。自己去,可沒多少人有這胃口。不過也沒有人說過不要南明洲封國要去別處立國的。

    任宜江想了想,點點頭。「多半如此吧……明日只把徐子元的摺子遞上去就是了。且看聖人如何處置吧?」

    朱四九在西域的所為,陳德興一定通過大義教官和天道教這兩條線知道了。不過一直都沒有反應,顯然是默認了。或許他真的想讓朱四九去西面建國呢?

    這事兒,內閣府還真不好管。直接報上去就是了。

    「什麼事兒都往上面送,聖人還要你這個丞相做什麼?」任道興似乎對兒子這種踢皮球的態度很不屑。「這種事情你得有個態度。是要壓制還是要支持,都要想清楚。別到時候聖人一問,你什麼都說不出。」

    「朱四九是聖人的心腹……」

    任宜江有些為難了。他知道朱四九在西域這麼個搞法肯定不是要奪陳德興的皇位,而是要在西方找塊好一點的地盤建國的……可是這事兒如果不是陳德興的意思,那麼就多少有點麻煩了!

    「你應該反對朱四九!」任道興眉頭深皺,乾脆挑明了說,「要是黃百萬還坐在相位上,他一定會反對的!聖人和朱四九的關係好壞,他們之間有沒有默契是另外一回事兒。但是你身為丞相,就應該秉公行事。朱四九屠戮西域,掠奪奴隸,招募童軍,都是於國有損的。你應當明確反對。不過他和髮妻離異,另娶郭侃之女,卻和你關係不大,你不必表示反對,提一下就行了。」

    任道興說的對,黃智深可以安居相位多年,讓陳德興省心省力,就是因為他能秉公。對就是對,錯就是錯。身為宰執,一定要站在對國家有利的角度去評判,一定要維護國家的法度。

    而朱四九在西域殺人掠奴蓄養私兵,雖然難說是觸犯國法陳明軍隊一直有掠異族為奴的傳統,這是合法的!身為預備封君,招募私兵也是合法的,要不然怎麼去封地就國?但是朱四九的行為絕對過頭了。

    「其實朱四九的事情還好弄。聖人不願壞了兄弟之誼,更不願意開個殺功臣的頭。多半會順水推舟,免去朱四九征西將軍之職,同時准其在西域建國。說不定還會贊助金銀兵器,允許其在內地募兵。不過,你身為宰執,千萬不能提出這樣的意見。要是讓聖人以為你和朱四九有什麼勾結,只怕你就得去明洲和黃百萬作伴了……」

    任道興一番提點,讓任宜江額頭冷汗連連。如果不是他爹爹提醒,他多半會在御前會議上替朱四九開脫。

    「兒啊,你是宰相了,和在外領兵的大將可不能太熱絡了。」

    繞了一個大圈子。任宜江才算明白,老頭子是在提醒自己別去替武將說好話。

    「大人。孩兒明白了。」

    他也不是糊塗蛋,被老爹那麼一說。就已經明了。

    任宜江苦笑道:「宰相是惡人,聖人是好人嘛。」

    「兒啊,南面的波瀾恐怕更叫人頭疼。」

    任道興忽然轉開了話題。

    「西面的兄弟是假的,有些過分了自有劉和尚、陸虎這些做哥哥的去教訓。可是南面的父親和兄弟卻是真的,那是陳明家事,同時也是國事。親爹和親大哥鬧變扭,真正叫人為難啊……」

    任道興拈著鬍子,又說起了陳淮清和陳德芳的變扭。

    說起這事兒,起因正是前不久的馬爾代夫大海戰。這場海戰之前。陳德芳不過是父親陳淮清的提線木偶。既沒有威望,也沒有班底,彷彿也沒有什麼本事。就是運氣比較好,當了陳德興的哥哥。

    實際上,連陳德興自己都不大重視這個哥哥,連個爵位都沒有給他封過。陳德芳不過是天竺大英國的太子爺而已,誰也沒太當他回事兒。

    可是馬爾代夫一戰後,陳德芳一下子好像什麼都有了。六千破十萬啊!名聲大震,誰還敢說他沒有本事?戰後不少私掠船長連人帶船都投靠了他。還在大英水軍當了官。而且陳德芳還拉起了有一萬三千餘人的黑人軍團,雖然不知道能不能打,不過看他們的樣子好像挺嚇人的。

    另外,陳德芳還在馬爾代夫海戰後找到了個心愛的女人。還是個黑奴和白女的混種人,叫什麼古迪特的。回到河邊府後,陳德芳就高調宣佈古迪特是他唯一的側妃……而陳淮清卻堅決反對兒子納古迪特為側妃。父子兩人竟然因為這點小事起了爭執。

    任宜江拈著鬍子,眉頭已經擰成了一團。

    他才不相信陳淮清、陳德芳會為了一個黑白雜種的丫頭鬧起來。陳淮清自己的側妃都有好幾十個了。其中最得寵的兩個「波羅」不也是夷人女子?現在他憑什麼不讓兒子納側妃?而且,陳德芳又為什麼一定要納那個女人為側妃呢?這個女人多半是陳德芳的一個玩物。犯得著為她和老爹鬧矛盾嗎?

    看來這事兒背後一定另有隱情!可這個隱情是什麼呢?

    沉默了好一陣子,任宜江忽然輕聲道:「英太子素來是孝子,現在和英王衝突,必然是有緣故的。這君王家事,多半還是為了權位。英太子的太子之位是牢靠的,聖人不會容許別的兄弟奪了英太子的位子。但是英王要給其他兒子封地或是別的好處,聖人卻不好多管了。可是英王的兒子有那麼多……」

    任宜江突然加重了語氣,話語好像錘子,一下就砸在了要害之上,「也不是英王的兒子多,而是天竺大英國小了!」

    到得此刻,任宜江的臉色已經陰鬱下來,天竺大英國的麻煩的確不小,陳淮清這些年納了太多的妾,生了太多的兒子。生生繁衍出一個大家族了。隨著這些兒子慢慢長大,如何安排就是個問題。如果每個兒子都給一塊封地,那麼陳德芳將來能夠支配的土地就少了。可要是不封地,那麼陳淮清的那些妾室,特別是波羅姐妹會不會在老頭子耳邊狂吹枕邊風呢?

    當然,也不是沒有能讓兩父子都滿意的辦法。就是做大盤子,在陳德興劃給大英國的地盤之外再奪取土地封給陳淮清的庶子。可是這樣一來,大英國將來就要領袖天竺了。大明聖人能答應麼?

    而且這事兒內閣都不好表態,任宜江想來想去,若是陳聖人問到,就以「家和萬事興」回個糊塗話吧。大不了再派個重臣去天竺給兩父子說和一二。

    正在和父親鬧變扭的英太子陳德芳,這會兒正乘船沿著恆河西進。原本老是一臉溫和笑意,卻像被喜馬拉雅山上的冰雪凝住一樣,眉目深鎖,還不時在微微搖頭。

    陳德芳並不是在為自己的弟弟沒有出路而憂惱,和任宜江想到的事情不同,他根本不擔心老爹封太多的土地給兄弟。他現在已經有了班底和威名,這一次沿著恆河同德里蘇丹國作戰又是必勝在馬爾代夫海戰中,他得到了一萬三千多個「黑老爺」,其中大多都是阿拉伯海商辛辛苦苦調教出來的奴隸槳手。划船控舟的本事比德里蘇丹臨時抓來的天竺賤民槳手不知高明多少。而且其中還有一部分能參加肉搏戰的黑武士,陳德芳給他們配上了黑色的皮甲,黑色的頭盔,黑色的盾牌,還有黑鐵鑲鋼的大橫刀。一個個黑漆漆的看著就嚇人!

    除了這些黑人,陳德芳還籠絡到了四千多漢人海盜並不是所有的漢人海盜都跟他混,還有一小部分被塞拉西.所羅門帶去大西洋了大多都是打水戰的好手。其中還有一個雷霸天很有些名將風采。連南洋艦隊的王水飛都說他是「無師自通,天賦了得」。此外,陳德芳還得到了一個足智多謀的咖啡色的軍事,古迪特.所羅門。

    有雷霸天指揮水軍,有古迪特幫著出謀劃策,還有四千漢人海盜和一萬三千黑人「老爺兵」。陳德芳躺著也能大敗德里蘇丹國的旱鴨子水軍了。因為德里蘇丹國的水軍也是臨時拼湊的,而且德里蘇丹的精兵大多都是從山區、草原來的,根本不會打水戰。

    而這次恆河水戰取勝之後,陳德芳的聲勢就會更大!那堆還是小娃娃的兄弟怎麼和他爭?就是封了地,老頭子一死照樣收回沒商量。

    現在真正讓陳德芳頭疼不已的,是陳淮清要當和尚了!不是因為古迪特的事情被氣得出家。而是被兩個「波羅」煽動去當什麼大寶天聖法王,還要出巨資重修那爛陀寺、超戒寺、飛行寺和大菩提寺(天竺大乘佛教四大寺),還準備在靠近那爛陀寺的恆河南岸的華氏城(印度古城)建立大英西京。

    擺明了是要以大興佛教來控制天竺修復並控制了大乘佛教四大寺後,陳淮清這個大寶天聖法王就能名正言順的成為天竺佛教首領了。而天竺佛教,也很有可能在陳淮清的努力下成為凌駕天竺諸王之上的超級勢力!

    而且,陳淮清還想將大寶天聖法王之位以族內轉世的方式由他的子孫進行傳承……(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6 20:44
第824章 老陳悟道
    在天竺著名的古城華氏附近,一處名為佛陀加雅的地界,旗旛飄揚,行帳層疊。居中的明黃大帳就設在一片畢缽羅樹林旁。天竺大英王陳淮清並不在明黃大帳內,而是在一棵畢缽羅樹下坐著,屁股底下是個草墊子,盤腿面東而坐,閉著眼睛一動不動,也不知道是在苦思冥想,還是在打瞌睡。

    樹林外面的明黃大帳旁,還站著幾個光頭的和尚和帶髮的尼姑。和尚是鳩摩智波羅、八思巴、白瑪鐵木和永心大和尚。尼姑則是達瑪波羅,婀娜窈窕,秀髮披肩,臉上倒是寶相莊嚴,站在那裡動也不動,只是雙手合十,望著林子裡面的陳淮清。彷彿只要他一招手,她就會飛奔過去,輪流和他雙修……根據密宗的某些理論,雙修是有助於明悟的。

    永心大和尚是從歐羅巴途徑埃及走紅海、阿拉伯海、印度洋、孟加拉灣等地輾轉抵達的,還帶著馬木魯克蘇丹拜伯爾斯希望和大明修好的親筆信。一共兩封,一封給陳德興,一封給陳淮清。

    這位大和尚跑到佛陀加雅來,主要就是為了送信。其次才是參觀佛陀悟道的地方。結果居然看見陳淮清坐在據說是佛陀悟道時所坐的位置上面,也正煞有介事的在悟道呢!

    順便提一下,正在悟道的陳淮清是路過佛陀加雅,正親率八▽.£萬聯軍跟在兒子陳德芳的水軍之後,沿著恆河水路並進。目標正是距離恆河只有一百多里的德里。

    如果陳德芳的水軍一路奏凱,打通了主力大軍的後勤水路,那麼陳淮清就會率領大軍去攻打德里。估計會在那裡和德里蘇丹國展開一場殊死血戰。如果能夠戰勝,那麼德里蘇丹國在中天竺就很難立足了,只能龜縮西北天竺,依附蒙古人苟延殘喘了。

    因而此戰正是天竺佛教能否復興的關鍵!

    除了用刀劍傳播佛的真理之外。陳淮清還打算在佛陀加雅和東天竺的婆羅門教智者進行一場辯法大會。以此證明佛教才是大道所在天竺歷史上,佛教和婆羅門教的鬥爭主要就是以辯法的形勢展開。一場辯法的勝利,往往會讓許多寺廟改宗,會讓許多僧侶轉變信仰。這樣的鬥爭形勢在中原同樣存在,八思巴和永心大和尚都曾經參加過辯法。自然知道其中的艱難,宗教辯法本來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昔日陳德興借用明洲發現這個神蹟來贏得辯法,壓倒三教,樹立天道教威信的辦法,在宗教辯法中只是偶然現象。

    大多數的宗教辯法,都是理論對理論的……要真有法術就是鬥法了。如果要跨越教派進行辯論,那就必須用對方的理論駁倒對方,抓住對手理論的缺陷一頓猛批。這就要求參與辯法的雙方都熟悉對方的教派經典,而且還德能言善辯。陳淮清根本不懂婆羅門教,自然不能親自出馬。於是就將八思巴和白瑪鐵木請來。再加上鳩摩智波羅和達瑪波羅,組團去和婆羅門智者講理。

    如果講理能贏,那些婆羅門智者連帶他們的寺廟都要改成佛寺當然是那種可以娶妻、繼承和保留種姓制度的寺廟。如果辯法不勝,那麼陳淮清就會允許境內的婆羅門教繼續存在一段時間,不過會對信奉婆羅門教的村子徵收額外的人頭稅,而且在選拔官吏的時候也優先選擇高種姓的佛教徒。

    總之就是要用和平的手段將天竺的婆羅門教徒轉化成佛教徒。同時還要將大乘佛教扶上全天竺國教的地位!

    「……此次西征德里,乃是除魔衛道。昔日佛教之所以沒落於天竺,就是因為只有弘法之願。沒有衛道之劍。應該以經弘法,以劍衛道。只有誅除佛敵。佛理才能大興。當以佛陀之刃,反對外道之刃。當以佛陀之聖戰,反對外道之聖戰。只有如此,佛教才能世世代代昌盛興隆。」

    「佛法太過龐雜,經卷多如牛毛,真偽難辨。僧侶究其一生。也難盡曉其中真理。相比之下,基督教、天方教和天道教之經文就簡單多了。簡單才方便信眾學習,才能吸引愚昧之民皈依。這教派之爭,歸根結底不是靠講理而是要比人多的。人多力量大,打起來才容易取勝啊!那個投靠了天道教的覺信尼姑家的道理就不錯。普通信眾。會念『南無阿彌陀佛』就行了。那個天方教不也這樣,只要相信『萬物非主,唯有真神,穆罕默德是真神使者』就行了。」

    「一味避世出家,只知個人修行,只曉經營法產,卻漠視國家興亡。如此焉能不招致法難巨禍?避世隱修之僧當然可以有,但是數量一定要有限制。今後天竺佛教應當入世,佛教不出三界,當入紅塵。僧侶也可繁衍後代子孫,法產也當依律納稅。如此崇佛之國才不至於衰弱,國強才有力量弘法……」

    「群龍無首,內爭不熄,也是天竺法難的一大根源。歐羅巴有所謂大公教會,可以號令四方,帝王公侯莫敢不從。天竺佛教也應該效仿一二,該有個普世僧團來號令天下佛徒!僧團根本之地,就是佛陀悟道之地。當修復此地的大菩提寺、那爛陀寺、超戒寺、飛行寺,以為佛教神聖之地。然後孤王再以大寶天聖法王之名號令天下,一如西方大公教會之宗主。孤王百年之後,再傳大寶天聖法王之位給兒孫,如此才能世世代代護佑佛教昌盛……」

    陳淮清這時盤腿坐在菩提樹下,假模假樣在悟道。其實是在琢磨著怎麼用佛教來統治天竺。在他看來這不是不可能的,大明的天道教,烏斯藏的喇嘛教,西方的天方教和基督教不都搞得有聲有色?佛教怎麼就不能傚法一二?

    他雖然是個儒生,但也是燒香拜佛的。當然知道和尚們的毛病在什麼地方,也可以琢磨出一些有針對性的改革辦法。

    「好了!今日且悟到此處了!」

    陳淮清站了起來,大步走出了樹林。外面等候的和尚、尼姑都雙手合十,全都向他叩拜行禮。

    「都起來吧,」陳淮清大手一揮。頗有些志得意滿。「孤王今日與畢缽羅樹下悟道,頗有心得。對了,那些婆羅門智者可到來了?」

    鳩摩智波羅答道:「回稟大王,已經有十餘婆羅門智者到了。」

    陳淮清笑著點點頭,「好,孤王就去見見他們。順便同他們討論一下佛法。」他衝著那位波羅家的空行母點點頭。「達瑪波羅,你跟著孤王。」

    他不會說梵語,也沒有興趣學習,因而需要翻譯才能和婆羅門智者交談。

    至於談什麼,當然不是什麼吠檀多不二論,也不是什麼「上梵」、「下梵」的。這些他都不懂,相信德里蘇丹國的那個吉亞斯丁.巴勒班一樣不懂。可是人家照樣讓天方教在天竺大範圍傳播,還把婆羅門教的寺廟拆了建材去造天方寺了。

    不過他卻知道怎麼說服大部分神棍跟自己合作畢竟如商羯羅那樣的高人只是極少數。沒有哪個教派可以靠極少數高人維持強大的,婆羅門教可以在天竺生存。靠的不是道理,而是能讓控制天竺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貴人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能讓他們毫不費力的騎在賤民頭上作威作福。

    而天竺的佛教雖然最後也承認了種姓(此時天竺的天方教還沒有發展到承認種姓的地步),但是其教義中還是有太多關於平等的內容了。這是不利於天竺貴人的,而且也不利於外來的華夏諸國,一定得修改掉!

    只要佛教能夠和婆羅門教一樣保護這些天竺貴人的利益,相信他們一定會願意合作的。

    ……

    「砰」的一聲槍響,七十步開外的標靶應聲而倒。

    江都大明宮花園內,陳德興將剛剛打完的步槍。丟給了身邊的白女奴娜塔莉,這個女孩子已經被陳德興用過了。果然有料。真不知道這妞的身段是怎麼長的?居然婀娜如此。女孩子接過槍,立即手腳麻利的開始上子彈。這女孩子很聰明,學東西極快,不過四五天,就能熟練的使用這支最新式的燧發滑膛槍了。

    「人人帶槍,明王也怕……」看著女孩子行雲流水的動作。陳德興的腦海中突然冒出這麼一句話來。

    如娜塔莉這樣的女孩,都能在幾天內學會使用這支滑膛槍,能夠用它打死一個最勇敢的武士就如陳德興這樣的人!這意味著什麼,他再清楚不過了。

    「民弱其實也有弱的好處,民強也有強的苦惱……」

    想想歷史上華夏百姓被壓制。被解除武裝,被馴服成綿羊的後果,陳德興帶著點比上不足,比下卻有餘的滿足,不甘地輕嘆一聲。

    「聖人,這槍……」

    孟記槍行的大老闆孟德聽到陳德興的嘆息,剛剛放下的心又提了起來。

    這支燧發滑膛槍可是孟記槍行花了好幾年時間反覆改進而來的產品。不僅設計上已經無可挑剔,生產成本也極其低廉。如果大量生產,一支滑膛槍的成本不會超過10貫!雖然大量生產的產品不可能如這支獻給陳大聖人的滑膛槍那樣,可以用鹿皮子彈命中百步之內的人形目標。可是在四五十步內的殺傷力是不用懷疑的,這威力絕對要超過弓弩弓弩在四五十步內也能命中,但是對方只要披上一身好甲,就很難傷著了。

    戰場之上,身中數十箭還大呼酣戰的勇士多的是。但是中上一發三分半(約合10釐米)的鉛彈還能活蹦亂跳的,那一定是神仙!

    孟德吸了口氣,又道:「聖人,臣覺得,對大部分的兵士而言,五十步外殺敵的兵器已經足夠了,便是用神臂弩,也很難做到百步外殺敵的。而且這槍還能裝上套筒刺刀,當成一條短矛使用,近戰肉搏也不吃虧。至於五十步開外之敵,可以用火炮殺傷,還能讓神射手使用精製的滑膛槍和鹿皮子彈……」

    孟德說的戰法就是線列步兵、輕步兵和炮兵配合的戰術,如果再加上一些輕騎兵和槍騎兵,基本上就能讓人口眾多的農耕民族吊打弓馬嫻熟的遊牧民族了。

    而對人口數量世界第一的大明而言,這種可以快速暴兵的戰法,無疑是最為適用的!

    實際上,在燧發滑膛槍出現後,大明陸軍部和陸軍參謀部早就在研究一場前所未有的軍事改革了實現步兵的火器化,全面淘汰步兵現有的冷兵器。打造一支使用火槍和刺刀作戰的新式步兵。

    「聖人,子彈已經裝好了。」娜塔莉的聲音響了起來,她單膝跪地,將一支上好了子彈的步槍高舉過頭頂,送到了陳德興跟前。

    「不,朕不打了。娜塔莉,你打一發吧。」陳德興溫言對這女孩道,「若是打中了,朕有賞,重重的賞。打不中,朕就罰你,重重的罰。」

    女孩子抬起頭看著面帶溫和笑容的陳德興,明眸一閃,俏麗白皙的臉蛋上就浮出幾分緋紅。這位東方大帝最喜歡戲弄女孩子了。時常叫人家赤條條的去和楊大總管表演摔跤給他看。勝了有賞,敗了領罰。可是那賞和罰,卻都是差不多的事兒……

    「奴奴領旨。」娜塔莉滿臉嬌羞,應了一聲,就站了起來,照著陳德興教她的法子,將槍托抵在肩膀上,把槍管上的准心瞄準了前方的靶子,稍稍壓低,然後輕輕勾動扳機。動作非常熟練,一看就知道不是頭一回玩槍了。

    「砰」的一聲,遠處的一個靶子又應聲而倒。

    「不錯!打得很準!」陳德興笑著拍了拍手,回頭對孟德道。「連個小女子都能運用自如,想必我大明將士也會很快掌握的!孟德,這槍朕很滿意,你的槍行會得到訂單的!不過這回陸軍部、海軍部要採購的火槍可是多到極處。靠你們孟記槍行是做不過來的,所以在下訂單的同時,陸軍部還會買走你的專利。你回去好好想想,該要個什麼價錢吧。」(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6 20:44
第825章 一場軍事革命
    大明天道六年十月十一日,是旬初之日,依例是朝廷召開御前會議的日子。小說

    大明是沒有七天一個禮拜的概念,這是基督教的規矩。天道教徒是每旬上一回道觀燒把香,然後在家裡面供奉太一神牌位,早晚一炷香就可以了。而上道觀燒香的日子就是每旬的最後一日,就是每月的十日,二十日和三十日。這三天同時也是休假日。大部分公共機構和學校都會放假一日。

    順便提一下,二月份也有三十日。根據大明公佈的《天道歷》,每月都是三十天,另外每年年頭有五到六個(每四年有一個六天道日)天道日,是全國性的休假日當然只有吃公家飯或是在學校、書院讀書的學生能夠享受休假的福利(如果因為工作需要無法休假,還可以得到雙倍的日薪水或換休)。

    旬末休假,旬初自然就是大部分公共機構開例會部署一旬事務的日子了。大明朝廷也不例外,上午是各衙門自己開會,下午則是內閣、四軍部和諮議會的首腦到大明宮紫宸殿開會。

    十月十一日的旬例要討論的事情,已經由內閣丞相、諮議會儀長和四軍部的尚書寫了奏摺送到御前秘書處了,由御前大臣陳德瑞(陳德興的堂弟,也是陳明的開國老臣)整理好了送給陳德興過目了。

    除了些瑣碎事情,就是四件大事兒。一是天山省督府告西征軍屠戮擄掠和陸軍參謀部報告西征軍軍將朱四九私建童子軍的,雖然有兩個衙門上報,但卻是一件事情;二是海軍部上報南洋艦隊提督王水飛身體不適,想要調離海上返回陸地任職的;第三件事情是議論過好幾回的北明洲自治城市事宜,這事兒從九月份討論到現在,還沒有最後拍板呢;第四件事情是陳德興自己提出的:討論陸軍軍事改革試點。建立裝備大量燧發槍的步兵模範師。

    陳德興還像往日一樣,沒有馬上表態,而是讓與會的官員們暢所欲言。

    「擄掠屠戮蠻夷就罷了。咱們大明王師素來如此!要不然何以激勵將士鬥志?不過組建童軍這個就不對了!清郡王過分了,一定要召回京城嚴加管束!」

    「對。這事兒可不能姑息,否則將來人人如此,天下還不亂了套?」

    「該給清郡王施以薄懲,起碼要降爵三等!」

    「還應該奪去軍職,早點打發去南明洲封地了事!」

    朱四九彷彿成了只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沒有一個人替他說話。不過他們給朱四九議定的懲罰,也就這麼回事,最重就是降爵和就國。沒有人說要殺一儆百……

    陳德興目光一轉。最後停留在了劉和尚身上,這位殖民地部尚書今年已經五十多歲,他是瓊花樓兄弟中年紀最大的,而且人也厚道,素有威信。讓他去西北代替朱四九是最合適的選擇畢竟朱四九在西北領兵多年,沒有一點根基是不可能的。

    「和尚,等過完年,你辛苦一下,跑一趟伊犁吧。」陳德興淡淡地道,「去當幾天西征軍軍將。再問問四九到底有什麼打算,是不是要在西域為王?」

    輕描淡寫,就把朱四九的兵權給擼了。不過也沒有給朱四九扣上頂造反的帽子實際上。朱四九也沒有造反,他只是不想去南明洲發展而已。

    所以陳德興就想擼掉他的兵權,順手在西域圈塊地賞給他。這樣就算皆大歡喜了……拿把兄弟開刀的事情,最好別開頭,否則就怕剎不住車。

    「臣遵旨!」

    劉和尚站起身,行了一禮。提著的心也算放平了,朱四九在西域做的事情,擱在宋朝絕對是要壞事兒的。還好陳德興的器量宏大,沒有深究。

    當然。他也沒有辦法深究。有一利,必有一弊。既然要學西周封建。那麼就要容忍朱四九這種級別的人物擁有門客部曲……

    要個個都跟宋朝的文官似的,派去新大陸也打不過各種土著蠻子。

    「臣有言!」

    丞相任宜江又挺直腰桿站起來了。眾人心中一跳,莫非這位任相爺要把朱四九當落水狗打一打來立威……

    「臣前日翻看《陳禮》,發現我大明官員百姓納妾多少都是有定製的。可是需養門口家臣的數量,卻沒有規定……」

    這番話讓眾人提起來的心又慢慢放下去了,這位任大相爺倒是想得周全,這事兒該有個規矩,要不然大家往後都不敢往家裡招人了。

    任宜江抬眼打量了一下面無表情的陳德興,接著又道:「另外,各封國封臣之家在大明國內的宅邸和使館也該有個規矩,能住多少人,能擁有什麼樣的武力……」

    「是得擬個章程,也不必修禮,回頭讓諮議會訂個法就是了。」陳德興一腳就把皮球踢給了諮議會。諮議會的法案素來分成兩種,一種是陳德興自己擬定出主要的章程、條款,再由諮議會去修飾完善;第二種則是諮議會自己訂,這就是各方面博弈了。這部限制官員蓄養門客家臣的法律,自然要交給下面的人去博弈了。因為陳德興自己也不知道該讓下面的人養多少打手才能確保他們在前往封國後不被土著給打死了。

    朱四九的事情到這裡算是告一段落,不過今天的御前會議還沒有結束。陳德興突然丟出了一個事先沒有打過招呼的議題。

    「南番諸島之南有大洋洲,發現已經好幾年了,卻沒有這麼開發,連個總督府都沒有,只建了兩三個定居點,移居過去的軍戶不到3000,也沒有探查過內陸。未免太過輕視大洋洲了,那裡雖然沒有明洲恁般遼闊,但是比中原卻大了不少……」

    陳德興一邊說著,一邊在目光炯炯地掃視著在座的眾人。見大傢伙還不怎麼明白,他又接著說道:「那麼大的地盤,自然需要安排重臣去鎮撫開發。和明洲不一樣。朕是打算將大洋洲視為本土的,不會分封出去的。」

    聽得這話,任宜江已經有點明白了。他站起身,試探著道:「聖人。安國公(王水飛)前日上奏章說他不適應海上的漂泊,想謀個岸上的差遣。不如就委任他做大洋洲總督吧,過去大洋洲的事情一直是南洋艦隊提督府管的。安國公應該是熟悉那裡的情況的……」

    陳德興的目光停留在了陸軍參謀長王陸飛身上,王水飛是他的兄弟,就此打發去「澳大利亞」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可好?

    王陸飛連忙起身,躬身一禮:「聖人,臣弟曾給臣寫信,言及大洋洲開發遲緩。還提及了一些加速開發的辦法。若是聖人讓他去大洋洲,倒是合了他的心意。」

    陳德興點了點頭,「如此最好!不過僅靠水飛一人之力也不足以開發大洋洲。而且將大洋洲交由南洋艦隊管轄也不大合適,海軍到底不是干這事兒的。不如將大洋洲轉屬殖民地部管轄吧,這殖民地部尚書……」

    陳德興看著任宜江。殖民地部尚書原是劉和尚,但是他現在重披戰袍,要去西域領導西征軍了。

    「就由臣先兼任吧。」任宜江一時也提不出合適的人選,於是就自告奮勇。

    陳德興點點頭,算是認可了由丞相兼任殖民地部尚書,他緩緩地道:「丞相兼任殖民地部尚書可以成為慣例。而殖民地部所轄自今日起不包括南北明洲和各個封國。只管大洋洲、南番諸島之大明屬地、非洲之大明屬地、大西洋和太平洋諸島上之大明屬地,還有歐羅巴的香港和澳門二地。由明洲另設部直管,明洲部、明洲總統府、明洲各大總督府、明洲各城市總督府市政府分級管理。」

    把明洲從殖民地部的名下劃走。當然是為了更好更快的開發明洲了。

    陳德興提到了明洲,大傢伙的話題自然也要跟著轉換了。關於明洲自治城市的討論,已經進行了多次。朝中的官員多少都有些顧慮人人帶槍,還要自治,不顧慮就不對了。

    可是顧慮歸顧慮,他們卻又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去開發明洲。且不說路途遙遠,難以顧及。就是明洲開發的投資從哪裡來,也是個大難題。朝廷不可能出這個錢!因為明洲絕大部分地區是要分封出去的。朝廷怎麼可能大手筆的補貼封國?這個先例要開了,大明朝廷早晚被整破產。

    所以讓商人和封國之君自己出錢去開發明洲。是最合適的方法。而要讓商人出錢,自然要讓他們參與管理。城市必須是自治的。否則沒有人願意掏腰包的,哪怕有爵位當添頭也沒有用。

    眾人正七嘴八舌議論的時候。剛剛入朝擔任副相的孔玉突然開口了:「明洲之事既然要借助商家,就不該咱們在這裡閉門開會。不如且放兩三個城出來招標,讓有意投資的商人自己開條件。朝廷再去和商人討論不遲。」

    重臣們聽到這個辦法,都是一怔,下意識地就要搖頭,然後又看見陳德興在那裡點頭,頓時都看著這位皇帝。

    「呵呵,好啊,孔玉,你說得好啊……」陳德興拍了拍手,笑著點點頭。

    任宜江在上面浮得太久了,在和下面人打交道的本事上,果然不如這個長期「在野」的孔玉了。

    現在大家對於明洲各城自治的討論都是空話,他們討論出來的辦法,下面的商人不接受,不還是等於零!

    「孔卿,此事你去做吧。」陳德興乾脆把差事也交給了孔玉,「先拿兩個城出來試點,一個是明門港,一個嘛……就是新港。方圓百里之地,皆有自治城市管轄。自治城市內,除海關須和北明洲總督府共管,稅賦對半,其餘一切稅收皆由城市自收自支。至於其他條件,你去和商人們談,有什麼進展隨時向朕匯報。」

    「臣遵旨。」孔玉行了一禮,算是接下來這差遣。在明洲建立自治城市之事,算是又進了一步。現在要議的已經不是要不要自治,而是自治的條件了。

    「好吧,現在再議一議模範師的事情。」陳德興微微一笑,提出了今天最後一個議題:建立陸軍模範師。這是大明陸軍改革的關鍵一步。這個模範師將會全面拋棄弓箭,改用燧發滑膛槍作為步兵制式武器。連帶著橫刀、盾牌、長矛這些武器也會被基本淘汰。也就是說,將會從冷熱兵器混用,一步跨越到熱兵器時代!

    這可不是一項小打小鬧的改良,而是一場軍事革命!涉及到的不僅僅是武器、戰術、部隊編制等等,還會改變大明陸軍的構成。甚至會影響到大明軍事貴族的社會地位,甚至會對大明國內政治格局造成巨大影響。

    現在明軍裡面的「老士爵兵」,個個都有一身好武藝。戰陣相搏的本事,比起最強的蒙古蠻子也不差分毫,只要穿上好甲,有一件好兵器,光靠肉搏也能打得蒙古人滿地找牙!十多年不停徵戰鍛鍊出來的精兵可不是鬧著玩的。

    可是這可恨的燧發滑膛槍一出現,「老士爵兵」們的武力優勢頓時蕩然無存!任你穿著多好的鋼甲,又有多高的武藝,四五十步外槍聲一響,照樣是死人一個!任何一個經過了幾個月訓練的農民,都能輕而易舉的用滑膛槍殺死一個武藝高強的戰士。

    士爵的武力要貶值了!將來的明軍不再需要武藝高強的職業戰士,只需要少數從軍校畢業的優秀軍官和大批會扛槍的農民,最多再加上一些能夠充當騎兵的士爵子弟就能支撐起一支強兵了。雖然軍官和騎兵多半還是會出自士爵貴族之家,但是軍官和騎兵的需求量才多少?這點需求又能支撐起多少個士爵之家呢?

    失去了從軍立功這條上升通道,大部分的士爵之家恐怕要淪為經營土地的農場主了。用不了多久,肯定會出現大量的破落士爵!

    到那時,大明的政治格局怕也要跟著變化了。武人的地位,將會再一次下降!(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6 20:44
第826章 弟子忽禿倫
    在北明洲建立自治城市的事情,總算向前推進了一步,由孔玉去和江都商市的大商人商談了。而建立陸軍模範師的事情,卻遭到了陸軍部尚書陸虎和參謀長王陸飛的反對。

    兩人都覺得陸軍已經是所向無敵了,根本不需要什麼大改革。雖然用燧發滑膛槍武裝起來的軍隊一定比現在的大明陸軍更有戰鬥力。但是對於一支本來就無敵的軍隊而言,這種進步又有什麼意義呢?

    而且這個觀點也得到了海軍和內閣大部分官員的支持,所有人都認為大明陸軍已經夠強了,不需要什麼改革。

    「這就固步自封了,看來沒有壓力就沒有進步的動力……」

    大明宮的乾清宮後殿,陳德興倚在軟榻上,語調悠悠,自言自語。

    組建陸軍模範師的事情,並沒有被陸虎、王陸飛兩人擋住。陳德興金口玉言,任命了參謀部侍郎張熙載中將為陸軍模範師師帥,全面負責陸軍模範師的組建。而且還交待了用有服役期限的募兵為主,組建模範師的原則。

    和之前大明陸軍各部以士爵兵、軍戶兵為主力不同,陸軍模範師的士兵將會使用僱傭軍就是花錢募兵,一個步兵定了8貫的月餉,一年開13個月的餉,就是104貫,服役期為5年,最多可延長至▼10年。士兵和土地脫鉤,服役和退役時都不會領到土地。和軍隊的關係就是純粹的僱傭!

    為錢打仗的僱傭軍,放在歷史上的19世紀、20世紀彷彿有些落後了。但那是針對公民國家或自以為是公民國家的國家而言的。

    對眼下還是半封建半官僚的大明帝國來說,要麼是和土地掛鉤的封建兵。要麼是拿錢打仗的僱傭兵。絕沒有搞義務兵役制的條件,將要出現的人人帶槍的北明十六國或許會出現公民義務兵。但是那是將來的事情。

    一年104貫餉,再加上一支20貫(孟記商行的索價)的燧發滑膛槍。一頂價值20貫的頭盔,一副價值100貫的半身胸甲,再加上總價值不過20貫的軍服戰襖毛毯水壺飯盒等等的全套裝具,再加上一年最多50貫的伙食費。就是一名步兵的成本……如果這名步兵戰死,那麼大明朝廷還要付出6倍於年餉的撫卹金,和之前的開支加在一塊兒還不到1000貫。

    把一名士兵和1000貫銀幣劃上等號,彷彿是一件極其不人道的事情。不過對大明帝國的統治者,對大明陸軍部、參謀部的高級軍官們而言,士兵的生命其實就是一個個冰冷的數字。沒有這樣的鐵石心腸。是到不了這種位置的。

    而一場戰爭即便消耗掉十萬名這樣的燧發槍兵,對大明朝廷而言不過就是一億貫而已。

    在將要過去的天道6年,大明朝廷(指中央財政)預計的財入,就已經超過了三億貫!支出的預算則是兩億八千五百萬,財政盈餘一千五百萬貫。

    當然,大明朝廷不會依靠這區區一千五百萬貫的財政盈餘去打仗。大明帝國是有國債這回事情的,而且帝國的金融市場用13世紀的標準來看,也是非常發達的。就是十億貫國債也是能發行出去的。

    光是從財力和人口數量上說,戰爭一旦進入大量使用燧發滑膛槍的熱兵器時代。大明帝國的軍事優勢似乎就不可動搖了。

    而擁有不可動搖的優勢,還有必要繼續進步嗎?

    陳德興內心有些煩躁,就想出去散心,可一出來。滿眼都是紅牆綠瓦青磚,好一幅封建大宅門的樣子。更讓他有些鬱鬱。心想這個世界最後不會因為天下無事而發展遲緩吧?現在才到哪兒?陸軍就開始固步自封,將來真不知會怎樣了……

    思緒正發散間。乾清宮的小總管墨麗卡(就是那個會做巧克力的阿茲特克女孩,因為巧克力做的好吃。現在已經陞官了)報告:「恭喜聖人,寶音娘娘生了。是位皇子……」

    「已經生了?好快啊!」

    寶音這下終於如願有了個兒子!陳德興腦海中那些煩躁念頭頓時被這個喜訊給沖散了。

    跟古往今來絕大部分的後宮一樣,陳德興的後宮中當然也有鬥爭的。而寶音則毫無疑問屬於在宮斗中佔據優勢的一方。她向來是皇后李翠仙的鐵桿,長相又婀娜,正好是陳德興喜歡的類型,而且也放得開,會討陳德興喜歡。如今絕對算得上是個寵妃,她的生產自然是宮中大事兒。連懷著孩子的李翠仙都親自在寶音的宮中坐鎮。

    當陳德興走入寶音居住的明月閣時,小腹已經隆起的李翠仙正抱著個大胖小子在和楊婆兒說話。看到陳德興,就連忙上前也沒有行禮,只是笑呵呵道:「聖人,寶音姐姐替您生了個小國王了。」

    陳德興抬眼望去,果然是個大胖小子,正張開眼睛在東張西望呢?看這小傢伙的濃眉大眼和高挺的鼻樑,將來一定是個美男子。就不知道將來在北明洲能混成什麼樣子了?

    「寶音可好?」陳德興關心的問。

    這年頭生個娃娃可不容易,是有生命危險的!雖然寶音的身子骨皮實,可是誰又能保證沒有萬一呢?

    「聖人?可是聖人來了?忽禿倫,快扶我起來……」

    寶音的聲音已經從內殿傳出來了,中氣十足,一點都不像傷筋動骨的樣子。

    李翠仙噗哧一笑,看著陳德興道:「我那姐姐可結實著呢,不到半個時辰就把娃娃生了,什麼狀況都沒有出,連穩婆都說生得容易,太少見了。」

    「那是她活動多,身體好,你不也一樣?」陳德興表面上風輕雲淡,心裡面卻是大鬆口氣。

    「走。去看看寶音。」

    說著話,陳德興就快步走進了寶音的寢殿。寢殿裡面鋪著厚厚的羊毛地毯。這是朱四九讓人從西域捎回來的,說是西域于闐城的特產。

    于闐在五代時還是西域佛教大國。後來被天方教的喀喇汗王朝征服,至今已經有二百多年。當地的佛教已經完全滅亡,成了天方教的天下。蒙古征服的時候,于闐正處於信奉佛教的西遼統治之下,因為倒戈投降的比較快,因此沒有遭到蒙古人的屠戮。不過這次卻在朱四九的西征軍攻打下遭了殃。城池被焚,人民被掠,昔日的繁華之地變成了一片廢墟。于闐城內的織毯藝人沒有死於戰亂的,都被朱四九抓走成了奴隸。現在鋪在寶音宮裡面的地毯。就是這些奴隸織造的。

    除了做工精細的于闐地毯,寶音的寢殿的窗戶上還鑲著明都出品的雕花玻璃大明的第一個首都明都現在隱約有了成為工業中心的苗頭,不僅出產優質的兵器和火藥,還有擁有釀酒、水泥、玻璃、造船等產業。

    其中的玻璃產業源於在明蒙戰爭中被俘虜的色目奴隸,一開始的時候製作的不怎麼樣,也沒有多大的市場,甚至有一家玻璃作坊經營不善,被屈水鏡創立的望遠鏡廠和天道使墨頂天聯合收購。而就是這家作坊,現在居然成長為了整個大明最大的玻璃製品工坊。名叫屈墨記。

    安裝在寶音宮內的,就是屈墨記生產的最好的刻花平玻璃,每一片都價值不菲。連陳德興居住的乾清宮都沒有,寶音這裡卻已經安上了。可見這個女人在宮中有多吃得開。

    而寶音的寢殿中最引人注目的卻不是名貴的玻璃和鬆軟的地毯,而是一具金光流溢的全身甲。鋼甲鎏金的工藝,選用的是最上乘的南芬軟鋼。打造成型後,表面又做滲碳淬火處理。然後再鎏上黃金。是南芬鐵坊直屬的明都甲冑行生產的精品,這個樣式的全身甲一共只做了三副。另外兩副歸陳德興和李翠仙所有。

    不過,只有寶音這副是經常穿在身上的,甲冑的接口之處,都有磨損的痕跡中明洲總督府和大西洋艦隊這兩年給陳德興捎來許多安達盧西亞馬,都養在江都和北京的近衛軍馬場裡面。在寶音懷孕之前,陳德興常常讓她穿上甲冑,騎上高大的安達盧西亞馬錶演騎兵戰術動作給他看。

    除了鎏金全身甲,寶音的宮殿裡面還有一張八斗馬弓、一張一石步弓、兩匣羽箭、一把彎刀、一把大橫刀和一根馬槊。都是她平日耍弄的傢伙,她的好身材可都是練出來的。

    陳德興走進寶音寢殿的時候,寶音已經下床起身了,由一個十來歲,卻已經顯出高挑身段的青衣小道姑攙扶著站在床邊。才生完孩子,就已經能下床站立,這身體還真不是一般的好啊!

    「聖人,奴奴的大腿跟痠疼,不能給您行大禮了。」寶音滿臉都是歡喜,朝身邊的小道姑看一眼,「忽禿倫,你朝思暮想的明王就在眼前,還不去拜,我自己能站,不用你攙扶了。」

    那個名叫忽禿倫的高挑女孩嗯了一聲,快步走到陳德興跟前,眨著一雙圓圓的大眼睛,凝視著陳德興。

    陳德興也看著那小道姑,圓圓的臉盤,圓圓的眼睛,鼻樑倒是蠻挺拔的,皮膚也潔白細膩。說不上有漂亮,不過蠻可愛的,只是長得有點高。估摸一下年紀,這丫頭也就是十二三歲,個頭卻有五尺多了,相當於後世的一米六幾,而且不是那種細長的體型,是和寶音差不多的型號。聽著寶音喚她叫「忽禿倫」,該是個蒙古女孩子。

    「無所不能,唯有太一,天降明王,拯救蒼生。弟子忽禿倫叩見明王法駕!」

    小道姑突然跪了下去,也不是單膝,而是雙膝拜伏,口中朗朗上口,說起了天道教的禱詞。聽她的語氣,卻是無比虔誠恭謹。

    「這是……」陳德興指了指她,望著寶音。

    寶音一笑,回答道:「她是海都汗的女兒忽禿倫,和妾身一起回的大明,過了年才十一歲,卻已經出落成個大姑娘了。她現在是江都天道宮傳法院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明年就要升入傳法院中學了。」

    「哦,才十一歲就恁般高了!」陳德興心想,這女孩要是養到十七八,還不得有一米八?這個頭,要找婆家可有點難了。

    「起來吧。」陳德興一笑,對忽禿倫道,「你是寶音的侄女,也就是朕的侄女,眼瞧著快過年了,朕該給你一份壓歲禮,想要什麼,自己說吧。」

    小道姑挺起身子,卻沒有站起來,繼續跪在地上,目光定定地看著陳德興,半晌才道:「明王陛下,弟子想請教您一個問題。」

    「問吧。」

    姑娘面露喜色,語氣中隱約有些激動:「明王陛下,您是天降的半神嗎?」

    陳德興呆住,這個問題可真太出人意料了。

    「朕是不是神,《太一光明經》中早就說了,你沒有讀過?」陳德興皺著眉頭道。

    陳德興當然不會在《太一光明經》裡面說自己是神仙。一方面天道教是一神教,不是一點五神教;另一方面說自己是神仙太容易穿幫了,哪怕是半神也一樣。

    小道姑一臉認真的表情,反問道:「可經中說您的靈魂來自光明天國,受命於太一神下凡來引領世人。您的魂來自天國,肉身卻是凡胎,這不正是半神嗎?」

    「朕不是半神!」陳德興又一次強調。

    「那麼……陛下是天使嗎?」小道姑不依不饒,又一次反問。

    天使?背上長翅膀的那種不明生物?陳德興很有些無奈地看了看小道姑,點了點頭:「朕受命於太一神,也可以算是太一神之使。」他頓了一下,又補充道:「朕是唯一的神使,今後不會再有第二個了。」

    「唯一的神使……」小道姑一臉崇拜的表情,又是大禮拜伏,「弟子想要拜入明王門下,成為明王陛下的親傳弟子,請明王陛下成全。」

    寶音也跟著幫腔,滿臉堆笑著說:「聖人,不如就成全小忽禿倫吧。」

    陳德興看了看剛剛生了兒子的愛妃,勉強點了點頭。(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6 20:44
第827章 都不是好人
    轉眼已經是天道七年,大明國內已經有點國泰民安的樣子了。西北的戰爭在去年秋天已經告一段落。南方的戰爭,同樣是捷報頻傳。就在天道六年的大年三十,江都的各家報紙,就用加粗的紅字在頭版頭條上登出了「南唐大勝,吳哥城落」的好消息。唐王李彥國指揮的大軍,在十二月初五這一天,終於攻破了高棉王國的都城吳哥。高棉國君臣抬棺請降,昔日的南番第一強國,現在已經滅亡了!

    轉日,天道七年的天道元日,又有好消息傳來。在六年十一月下旬,當今聖人的兄長,英太子殿下在恆河水戰中再建大功,兩萬大英水軍以少勝多,擊敗了德里蘇丹國的十萬大軍,還放火焚燒了德里蘇丹的三十里水陸連營,燒掉了大小敵船一千餘艘。

    據說,是役英太子的艦隊一度遭到德里軍埋伏在岸上的發石機轟擊,英太子本人兩度更換旗艦,險象環生但是在英太子的鎮定指揮之下,全體將士浴血奮戰,最後還是有驚無險,取得了勝利當然,也可以這麼說,陳德芳率領的艦隊中了德里蘇丹的埋伏,被人用發石機打了個頭破血流,但是最後還是憑著大炮犀利,鋼甲堅固反敗為勝了……

    總之,天竺之戰離開最後的勝利又進了一步。取勝後的八國聯軍已經打開了通往德里的大門。而德里蘇丹吉亞斯丁.巴勒班也在德里集結重兵,準備決戰!

    看來天竺之戰的最後勝利也快到手了。

    而大明國內的經濟,在剛剛過去的一年持續走高。從新大陸、日本和天竺流入的大量金銀,以及西北、南番、日本的戰爭,新大陸和大明西北、東北的開發結合在了一起,轉化成了巨大的需求。也極大的刺激了生產。各行各業都顯出了興旺的跡象,就連去年不大景氣的南方農業,也迎來了一個不錯的年景兒。雖然糧食價格依舊低迷,但是棉花、蠶繭、茶葉、黃豆等經濟作物的價格都在上升,讓大部分的江南農人都得到了不錯的收益。

    江南的讀書人現在也開始適應這個對他們來說不算太好,其實也不算太壞的新時代了。傳統的科舉上升的通道雖然沒有了。可是新時代給讀書人的出路反而更為廣闊哪怕這些讀書人並不打算去天道書院這一類的新式大學進修,也不打算放棄求官的夢想改行從商,機會仍然大把大把的擺在他們面前。

    且不說去考個從低級事務官(事務官也能上升,只升不到政務官的位子上)做起的鐵飯碗兒,就說那麼多的藩王封君,現在都需要能幫他們做事的臣子。只要不怕路途遙遠,不懼風高浪急,又肯從門客家臣開始做,現在沒有病死戰死的。大多已經出頭了。不是在南唐、南夏做官,就是在天竺當特等婆羅門。而且這條門路現在並沒有消失,即便錯過了上一波陞官發財的機會。現在還有南北明洲大分封的好戲,消息已經在江都城中傳遍了,光是北明洲據說就要封十六個國!這做官的機會還會少得了?就看你有沒有膽子去了。如果沒有膽子去明洲闖蕩,那就更沒有造反的膽子了。

    不過在大同黨造反派劉升看來,去明洲闖蕩和造反,其實是可以合二為一的。

    劉升現在是一名訟師。他是去年從北京政法書院法務速成班畢業的。所謂速成班,自然學制教短。他是天道四年考進去的。天道六年畢業,只念了短短兩年。不過他還是考出了一張訟師牌照,成了眼下大明帝國內為數不多的持牌訟師之一。

    拿到牌照後的劉升,並沒有選擇留在北京,而是南下到了大明帝國的經濟中心江都,和幾個同樣有大同黨背景的儒生合夥開了個訟師行。由於那幾個儒生都沒有上過政法書院。對大明律法也不是很懂,因此都沒有考出訟師牌照,接不了什麼大案子,也不可能給商行當顧問。因而,這所訟師行就以劉升為主。名字也叫「劉升大訟師行」。

    持牌大訟師的收入真心是不低的,別看劉升只是個才入行的新人,上了裁判所心裡直髮慌。但是他的《民法》和《商務法》的功底很紮實,起草的買賣契約非常工整嚴密,可以說是滴水不漏。

    憑著這個本事,很快謀到了幾個商行法務顧問的差事其實也不是什麼大商行,就是幾家放高利貸的小錢莊和當鋪。根底都是江南義門,雖然破落,但多少還有些底子。別的生意做不來,就是放高利貸畢竟內行。於是就把餘下的家底都拿出來開辦小錢莊和當鋪了。

    而大明帝國前幾年頒布了《錢莊法》,對高利貸是有所限制的。年利率不得超過60%,否則就是違法,借款人可以拒絕償還本息!

    不過法律這麼規定並不等於就沒有高利貸市場了,也不等於放高利貸的小錢莊和當鋪找不到空子鑽。對於劉升這樣的持牌大訟師來說,讓借款契約符合《錢莊法》根本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經過他的手定出的契約,無論真實利率多高,都不會招來司法上的麻煩。

    憑著這個本事,他每個月都不用上裁判所出庭,就能有50貫以上的收入。在江都,絕對算得上高薪人士了。最近還向和他有業務往來的一家錢莊借錢(當然不是高利貸),在揚州買了所宅子,準備把家鄉的老娘接來享福。

    這樣的日子,對他而言其實也算不錯了。如果不是有個倒霉老爹被這個萬惡的資本主義社會逼死,他肯定是大明天子的擁護者一個月輕輕鬆鬆就50貫,一年入賬600貫。這樣的收入在宋朝那會兒,他是想都不敢想的。

    可是,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啊!而且,不僅有父親的仇,還有恩師的仇恨呢!

    那麼多的仇。他劉升又怎麼能都忘記了,只顧自己過好日子呢?要是這樣,他還算是人嗎?

    所以,這些年他一直在等待機會。現在,終於被他等到了。

    「升之,你看這個城市開發公行的法律風險怎麼樣?」

    當應龍當的翁大老闆把他招到揚州城內的大宅子裡面說起明洲「股份制城市」的事情時。劉升的心頭那個激動啊!

    機會啊!大同黨的機會終於來了!大明國內是陳德興的鐵桶江山。可是北明洲那裡天高皇帝遠的,而且還搞什麼自治,若是大同黨人跟著去了,還不輕而易舉能掌了權?到時候就算不能反攻大明,也能在北明洲建國……

    「翁先生,這是機會啊,大大的機會!千萬不能錯過啊!」

    劉升看著眼前這位四十多歲,面目溫雅,氣度也頗為不凡。不似商人,倒像個大官人的翁大老闆,給出了異常肯定的回答。

    「機會?」翁大老闆眉頭微皺,彷彿對這個回答很不滿意,「升之,老夫不是問你這個!老夫是問你律法上的風險如何?」

    這個翁大老闆也不知道是什麼來路?錢彷彿有的是,膽子似乎又特別小,最怕犯王法。花錢請了個法務顧問後。似乎做什麼事情都要把顧問請來問一問。

    「法律上的風險?」劉升似乎不大明白。「翁先生,您是指哪方面的?」

    「老夫若去北明洲。自是要帶些族人、僕役,能讓他們人人帶槍上船嗎?」。

    「哦,根據大明的《槍械管理暫行辦法》,持槍是要憑證的。」

    大明不僅有持槍證,還有持炮證!前者是發給個人的,後者是給船行的。

    劉升笑道:「不過明洲那邊並不受《槍械管理暫行辦法》管理。那邊並沒有什麼規矩……」

    「怎麼能沒有規矩呢?」翁大老闆連連搖頭。

    「翁先生,如果您想去北明洲的話,晚生可以做您的代理,去和上面討論這事兒。」

    劉升和這位翁大老闆打了幾個月的交道,知道對方有點怕官。對此他很有點不大理解。大明的地方官沒有那麼可怕。翁大老闆有士紳牌的,做事情又小心,那些地方官拿他沒有什麼辦法的。現在,可不是大宋那會兒了!

    「好好好,就由你代表老夫了。」翁大老闆點點頭,「代理費好商量,只要你能幫老夫談下來。」

    「翁先生,那您有什麼要求?」

    翁大老闆點點頭,道:「北明洲的城市得有法可依,先有規矩,後成方圓。若是自治就該有一部《自治法》,市議會怎麼產生,任期多少年,有什麼權力,都得說清楚了。市民的權責也要有法可依,先立法,再移民。而且,這個城市建設商行也要有部法律來管著。」他頓了下,摸著鬍子笑道:「這些個都有了,老夫就能放心去北明洲發展了……」

    原來這位翁大老闆是要去明洲發展。劉升心中有些疑團浮了起來,好端端的為什麼要離家數萬里去明洲?彷彿還要舉家舉族搬過去。恐怕這位也有什麼見不得人的過去,只有去了明洲才能過上安心的日子吧?

    ……

    「我是聖人的入室弟子,是來伺候聖人的,你們快讓我進去!」

    「聽見沒有!我是聖人的入室弟子,是三弟子忽禿倫,我是來跟著聖人學道的!」

    江都大明宮正門外面,這個時候正聚集著一群小道人。說是「小」,其實是年紀小,個頭不小。幾個人人都是五大三粗的體格。領頭的是個又高又壯的小道姑,還背著個大包袱,牽著匹馬,馬鞍上還掛著兩張弓,兩匣箭,兩把橫刀和一副皮甲。手上還拿著一塊有「明王令」字樣的令牌,衝著守門的近衛軍嚷嚷。弄得幾個近衛軍都有點哭笑不得了。

    「明王令」他們當然認得,凡是天道使都有一塊的。憑著這塊令牌的確能隨時出入宮廷。

    但是不能帶著那麼多武器入宮啊!又是刀子,又是弓箭的,你這是想幹什麼?

    而且,你一個小丫頭片子怎麼會有「明王令」這種寶貝的?除了天道使,這令牌只有紫衣道姑大谷愛才有。可誰都知道那個女人可是侍奉大明聖人的……

    「我就是來侍奉明王的!和大谷老師一樣!」

    道姑拍了拍胸脯,大聲道:「我是明王的三弟子,是入室弟子啊,自然應該伺候在明王身邊!要是明王見不著我,你們擔待得起?」

    說的跟真的一樣!

    守門的近衛軍軍官也吃不準,這個子高高的小道姑卻有幾分姿色,而且還鮮嫩得很,說不定真是聖人的新寵呢?

    而且「明王令」驗看過了,倒是真的。不過上面的名字他們都沒聽過,是忽禿倫。彷彿是個蒙古人,也不知道什麼來路?或許是寶音娘娘的親戚,被寶音娘娘引薦給聖人的?

    守門官不敢耽誤,連忙讓人去通報,還陪著笑臉讓一群五大三粗的小道人進了大明宮大明門內的候見房,還上了茶水點心,讓一幫半大小子和小妹耐心候著。

    這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道姑,自然就是海都汗的寶貝女孩忽禿倫了。歷史上就是個讓人頭疼的人物,這個時空被她老爹送來了大明,在江都南天道宮傳法院和北京北天道宮傳法院念了幾年書。

    書唸得還不錯,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名。天道教的三大經她也能倒背如流,而且每次辯經都頭頭是道,總能把對手駁倒。因此在一幫蒙古來的同學中很有威信,雖然年紀差不多是最小的一個,但卻是個大姐頭一樣的人物。

    而今天,她不知道吃錯什麼藥。突然向她的同學宣佈,她不準備上傳法院中學了,而是要去侍奉自己的老師,也就是明王陳德興本人!

    因為,她已經是明王的入室弟子了!身為入室弟子,伺候老師是天經地義的。而且,在傳法院學習天道教教義哪能跟直接跟明王本人學習相比?

    於是,一幫子「小學生」今天就集體翹了課,一塊兒來送忽禿倫入宮。(未完待續……)

    第827章都不是好人: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6 20:44
第828章 小隱患,**煩
    「什麼?忽禿倫要來侍奉朕?」

    正在紫宸殿中看奏章的陳德興聽到小總管哈尼波羅的稟告,頓時就是一愣。

    「忽禿倫……這個名字彷彿有點耳熟啊!」陳德興自言自語地道。

    哈尼波羅聞言嫣然一笑:「聖人,忽禿倫是您的入室弟子啊,您難道忘記了?」

    陳德興微微搖頭,沒有回答哈尼波羅的話。他當然知道忽禿倫是自己的學生。這是他年前在寶音的寢宮裡面收的弟子。可是回到自己的宮裡面,他卻突然想起這個名字他前世就聽說過。

    不,不僅聽說過,而且還見過!是從電視上見的。陳德興猛地想起,自己前世看過一部美劇《馬可.波羅》,裡面就有一個忽禿倫,是海都汗的女兒。似乎是個比較扎手的人物……好像在《馬可.波羅遊記》裡面也提到過海都汗的這個閨女。

    小說+3.不過這個念頭也就是在他腦海中一閃而過。連忽必烈都打跑了,還用得著擔心一個忽禿倫?不過是個十一歲的小丫頭,雖然是海都汗的女兒,可是自打六歲起就生活在北京和江都,沒有再和父親見過面。顯然也不會是海都汗派來的刺客吧?

    「她什麼意思?」陳德興想了想又問。

    哈尼波羅笑吟吟地答道:「她說她是聖人的入室弟子,應該入宮侍奉在聖人左右,隨時聆聽教誨。」

    陳德興眉頭深皺,入室弟子他一共收了三個,高麗的柳璥。日本的大谷覺信,還有就是這個忽禿倫。可是他從來就沒有想過要傳什麼衣缽給弟子。實際上。他也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大道要傳下去。天道教的種種,多半都是墨影娘、墨頂天、任道興等幾個神棍在折騰。

    所謂明王的入室弟子其實就是個名義。無論柳璥還是大谷覺信,現在都不在大明。

    「你帶這丫頭去明月閣,交給寶音照看,且讓她在宮裡住幾日,等她膩了自然會走的。」

    陳德興總算也沒有讓人把忽禿倫趕走,而是讓她去寶音那裡呆著。無論如何,這丫頭是寶音的侄女,又是海都的女兒。

    哈尼波羅行了一禮,轉身扭著她的水蛇腰就告退了。陳德興看著她的背影。忽然有了些感覺。這個女人今年已經二十二三歲了吧?到自己身邊已經許多年了,行為舉止都已經和漢人無二,而且還入了天道教,不再是什麼空行母了。也不知道她的「本事」有沒有拉下?印密的雙修術可是赫赫有名的!聽說自己那個親爹被哈尼波羅的堂姐達瑪波羅弄得五迷三道的。回頭得讓楊婆兒安排一下……

    想著和哈尼波羅雙修的事情,陳德興已經把忽禿倫小蘿莉這個入室弟子忘記在了腦後。

    不過陳德興留忽禿倫在大明宮中的決定,卻注定了會在將來產生讓人始料未及的嚴重後果。

    陳德興自己雖然是天道教的創立者,但他並不真的相信天道教相信有太一神。而且他身邊的那些神棍,基本上也不是真信,不過是為了權勢利益在偽裝而已。

    但是忽禿倫和她的那些傳法院小學的同學。卻是打小在宗教氣氛極其濃厚的南北天道宮中長大的,接受的都是全套的宗教洗腦教育!

    而忽禿倫又是他們中間年紀最小,而且對天道教的經書學得又特別認真,以至於小小年紀就被洗腦洗糊塗了。真的相信陳德興是什麼神使天使。秉承太一神的旨意來拯救蒼生世人了。

    現在當了陳德興的入室弟子的忽禿倫,更是興奮得不行。

    「看到沒有?我沒有騙你們吧?老師已經讓我留在他身邊聆聽教誨了!老師有三個弟子,柳師兄在高麗。大谷師姐在東瀛,皆忙於教務政務。沒有機會跟隨老師學道。現在老師讓我跟隨,看來是要傳我大道了……」

    大明門內的候見室內。小蘿莉忽禿倫說著讓哈尼波羅目瞪口呆的話。陳德興壓根就沒有傳大道的意思,不過是讓忽禿倫在大明宮裡面玩耍幾日罷了。

    可這丫頭怎麼就自以為要繼承陳大明王的衣缽了呢?這也太自作多情了吧?

    「忽禿倫大師姐!」

    「大師姐威武!」

    「咱們以後就聽大師姐的!」

    「對,大師姐得了明王的真傳衣缽,再傳給咱們,咱們就都能得道了……」

    一幫子五大三粗的蒙古小子也跟著一塊兒起鬨,個個都把忽禿倫當老大。還別說,這丫頭的領導能力還是有的,居然能讓一幫年紀都比她大的蒙古貴人家的愣頭小子服氣。

    忽禿倫拍著胸脯,大模大樣答道:「好,好,好!我忽禿倫這就入宮跟隨明王學道了,你們等著我的好消息!」

    說著她就很四海的衝著眾人一拱手,然後回頭對哈尼波羅道:「這位姐姐,請您前頭帶路吧。」

    哈尼波羅心裡面自是哭笑不得,不過面子上她也不會得罪寶音的這個侄女。哪怕她已經感覺出陳德興對她起了點意思,但是在大明宮中,她總歸是勢單力孤,如何能跟李翠仙、寶音、崔月兒和楊婆兒的大聯盟相比?

    不過這個忽禿倫……哈尼波羅卻從她身上感到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她在三佛齊時見過許多隱修的印度密宗高人,在他們身上都有一種對信仰的執著和認真。

    這個年紀幼小的忽禿倫身上,似乎也有同樣的執著和認真。她入大明宮,肯定不是為了勾引陳明王,一個十一歲的女孩子,如果沒有人教導,是不會有這種心機的。看來她是真心來學法學道的!

    也不知道最後能從陳大聖人那裡學到什麼大道?

    ……

    就在陳德興無意之間收了一個將來會給他和天道教都帶來大麻煩的入室弟子的時候。他的親大哥陳德芳則彷彿得了個超級旺夫的咖啡美人,繼續著他的名將生涯。

    恆河水戰大獲全勝十八艘槳炮艦和三十六艘三層槳艦大顯神威,哪怕在中了德里蘇丹吉亞斯丁.巴勒班精心佈置的埋伏之後。仍然依靠壓倒性的火力和三層槳艦巨大的衝擊力大獲全勝!

    是役,大英水軍損失了兩艘槳炮艦和十艘三層槳艦。還有六百多名黑武士和三百多名水軍官兵陣亡。而德里蘇丹的水軍則全軍覆沒,被燒燬或俘虜的各種船隻超過了五百艘。光是被大英水軍割取的頭顱就超過兩千顆,俘虜的槳手(都是天竺婆羅門教徒)更多達兩萬有餘!

    在恆河水戰之後,八國聯軍和德里蘇丹國之間的交戰戰場,就轉移到了恆河和亞穆納河的河間地區。

    亞穆納河是恆河最長的支流,不過在德里東北地區,兩河卻是平行流淌。德里蘇丹國的首都就在亞穆納河西岸,背靠德里山脈。如果失去了亞穆納河以西的河間地區,德里城雖然還能依託亞穆納河和德里山脈以及堅固的城堡死守。但是聯軍就有可能在亞穆納河上游渡河西進去佔領德里蘇丹國的另一個統治中心拉合爾。拉合爾一旦失去,德里蘇丹國和阿富汗以及波斯的聯絡就會被切斷。

    這樣。德里蘇丹國就很難再得到阿富汗、波斯和中亞來的奴隸戰士了。沒有這些外國奴隸戰士的補充,德里蘇丹的軍隊可就有損無補,打不了幾仗就得消耗殆盡。

    因此德里蘇丹吉亞斯丁.巴勒班不得不將他的大軍開出堅固的德里城,背靠亞穆納河下了大營。

    眼下已經是天道七年的初春,在北方的江都和北京還是一片春寒料峭。不過在南亞天竺,終年高溫,即便是在最舒適的「涼季」,氣溫也就是和大明江南三四月間相當。

    現在已經是天道七年一月下旬(是類似於後世農曆的天道歷),涼爽的季節已經過去。接下去將是長達三個月的旱季。氣溫逐漸升高,但還可以作戰。等到旱季一過,就是長達五個月的雨季,到時候連綿大雨。河水暴漲,氣候更潮濕到了讓人難以忍受的地步,H藥也極容易受潮。從北方「乾旱」地區來的聯軍中多半還會爆發疫病。可就不是大規模用兵的時候了。

    所以,接下去的三個月。將是決定德里蘇丹國前途命運的關鍵時期了!

    天道七年一月三十日,德里東北五十里。大戰前短暫的平靜被人馬的喧囂打破。八國大軍在河間平原中部展開,人數之多甚至遮蔽了地平線,萬字旗高豎,沉悶的牛角軍號聲此起彼伏。

    聯軍大營中央,一座明黃色的大帳之內,蘇王史天澤帶著點討好地對身邊一個儒雅的中年黃袍男子道:「太子殿下,我們不必攻打德里,可以繞過德里軍大寨,向西北而進,尋找機會渡過亞穆納河,威逼拉合爾。如此,德里大軍必然會北上於我野戰。而我八國聯軍兵馬多至十五萬,野戰當可萬無一失。」

    被史天澤稱為太子的正是陳德芳,英王陳淮清此時還在華氏城走不開不是因為和婆羅門智者辯法上了癮,而是八國聯軍入侵天竺和佛教在天竺的復興終於引起了南天竺婆羅門教諸國的注意。

    雅達瓦王國、鵬茄羅國、朱羅王國、潘地亞王國、喀喀迪耶王國和曷薩拉王國等幾個婆羅門教國家迫於八國聯軍的壓力,終於停止了他們之間的混戰,組成了婆羅門教大聯盟。他們還和德里蘇丹達成了停戰協定,還派遣使者到佛陀加雅向陳淮清提出警告,要求他不得再擴大佛教八國在天竺的勢力。

    因此陳淮清不得不在華氏城集結起一支新的軍隊。這支軍隊以他自己的近衛軍為骨幹,還召集了大批皈依佛教的天竺土著貴人武士,總兵力雖然多達數萬,不過大部分軍隊都沒有什麼戰鬥力,裝備和訓練都不讓人放心。陳淮清不得不下令給剛剛在恆河打敗德里蘇丹的陳德芳,讓他率領水軍回援恆河下游。

    陳淮清本打算等兒子率領水軍回到華氏城後,將華氏城周圍軍隊的指揮權移交給兒子,然後親自去指揮大軍去和德里蘇丹決戰。

    可是陳德芳卻不願意離開德里前線,而是想先打下德里城這可是一個巨大的戰果啊!而且此時集結在他麾下的不僅是英軍,還有蘇、宋、法、呂、三佛齊、拉達克、古格等國的聯軍。軍中還有蘇王史天澤,宋太師李庭芝,呂王呂文煥這樣的人物。

    如果能領導八國聯軍,能指揮史天澤、李庭芝和呂文煥等人作戰,最後擊敗德里蘇丹,打下德里城,這可是一筆巨大的政治資本啊!

    「蘇王,德里蘇丹有多少人?」陳德芳低頭看著地圖,輕聲發問。

    李庭芝答道:「德里蘇丹國號稱有四十家族,兩千伊克塔,每個伊克塔都能提供至少三個騎士。另外,德里蘇丹本人還掌握著一支由外國奴隸兵組成的大軍,號稱古拉姆近衛軍,人數約有兩萬數千。」

    「最多就是三萬大軍?」陳德芳思索著道,「這是咱們進入天竺之前的情況吧?」

    李庭芝點點頭。這些消息都宋軍在印度河下游的那個據點上報的。李庭芝命令自己的心腹陸秀夫指揮4000精兵守在印度河入海口築起了一座名為興宋城的堡壘,一方面同德里蘇丹國的軍隊作戰,一方面又和印度河流域的天方教部落貿易,因此打聽到了不少消息。

    德里蘇丹國的武備情況在天竺根本不是秘密,所以都被陸秀夫查明了。不過那都是八國入侵之前的情況。

    「在咱們進來後,德里蘇丹就和蒙古人講和,因此得已從阿富汗和波斯僱傭了不少軍隊。另外,巴格達的哈里發還號召天方教徒支援德里蘇丹。所以如今德里蘇丹有多少軍隊就不好說了。不過總歸不是咱們這裡十五萬大軍的對手!」

    陳德芳拍了拍地圖,笑了起來:「既然如此,那咱們就在德里城外和他們決戰吧!得勝之後就入主德里!」(未完待續。)

    第828章小隱患,**煩: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6 20:45
第829章 天竺盟主
    陳德芳說話的語調雖然客氣,可還是以天竺盟主在自居了。他身邊的史天澤、李庭芝和呂文煥三人都擰眉不語。

    所謂的八國聯軍,說是八國,其實真正有實力的就是英、宋、蘇、呂四國。其中又以天竺大英國實力最強,不僅拿下了孟加拉,還沿著恆河一路向西擴張。現在已經在恆河中下游的華氏城建立了一個新的大據點。陳淮清還煞有介事的在華士城附近的佛陀加雅悟道,眼看就要以大寶天聖法王的名義號令天下佛教了。

    而現在,英太子陳德芳彷彿又打起佔據德里的主意了……這父子二人的胃口可真夠大的!

    史天澤、李庭芝和呂文煥三人可不是第一天到天竺了,他們早就研究過天竺的地理和歷史。天竺歷史上彷彿沒有大一統的局面,就是不斷上演群雄爭霸的大戲。不過由於婆羅門教奇葩的種姓制,造成天竺群雄的力量都有限,誰都不可能拉出足夠一統天竺的武力占人口絕大多數的首陀羅和達特利不當兵嘛,群雄們的軍隊自然人數不多。想要壓制全天竺就有點力不從心了。

    而在天竺歷史上的歷次爭霸戰中,誰統治了整個恆河流域,誰無疑就是天竺的霸主!

    現在恆河下游的孟加拉已經被大英國控制,恆河中游的華氏城眼看又是大英國的另一個中心。若是再拿下德里,大英國可就算是控制了整個恆河流域啦!

    而在大英以北,靠近大明烏斯藏地區的拉達克、古格和薩迦派喇嘛的法國,又都是沒有多大實力的弱國。國家被一群喇嘛控制,且又不是漢人。除了了依附大英還有什麼出路?如果再加上三佛齊國,入侵天竺的八國裡面,就有四國臣服大英。再加上控制恆河流域的大英本身。

    這天竺,豈不是變成了大英國的天下?

    現在陳德興還在,大英自然不敢造次。可陳德興百年之後呢?一手握著恆河。一手拉著佛教。天竺這地盤還不是任憑大英稱王稱霸了?

    看到史天澤、李庭芝和呂文煥三人都不言語。陳德芳依舊滿面堆笑,「等咱們打垮了德里蘇丹的主力。就能分路進兵了。天竺西北的印度河流域素來富庶,廣有糧食,不在恆河兩岸之下。可以做宋國的基業,李輔公可以帶兵往西北去。另外,大英國直到亞穆納河兩岸,以西之平地可盡歸宋國。」

    印度河流域就是後世巴基斯坦的地盤,雖然不如恆河流域溫暖濕潤,但是土地卻非常肥沃後世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糧倉就是旁遮普地區。這塊地盤都被陳德芳劃給了宋國。其中還包括德里蘇丹國的第二首都拉合爾。

    李庭芝聞言微微一笑,不置可否。陳德芳劃出的地盤當然是好的,可問題是那裡都是天方教徒的天下!又靠近蒙古人統治的阿富汗和波斯。宋國如果在那裡建國,日後只怕要連年征戰,再也騰不出手參與天竺的紛爭了。

    陳德芳又將目光轉向了史天澤和呂文煥,笑著說:「德里西南之地,直到大海,盡可作為蘇國的地盤。」

    這塊地盤大約就是後世印度的拉賈斯坦邦和古吉拉特邦,其實也算不錯了。眼下都是富庶之地,面積又夠大。還有很不錯的入海口。

    史天澤也是微笑著不說話。如果能得到這塊地盤也不算虧了。看來陳淮清、陳德芳是想把拉達克、古格和薩迦法這三個烏斯藏一系的封國壓制住,黑了他們應得的一份地盤……

    「至於呂國,可以在天竺半島西海岸立國。」陳德芳道。「那裡屬於德里蘇丹國的地盤都歸呂國,呂國還可以繼續向南,佔領婆羅門諸邦的土地。」

    分給呂家的是德干高原西部沿海的地盤,後世的孟買、果阿都在那裡,也算是塊好地盤。而且這塊地盤附近都是奉婆羅門教的天竺小國,實力不強,很好消滅。

    呂文煥嗯咳一聲,看看史天澤,兩人頓時心有靈犀。他們可不比李庭芝。人家的主子是趙琳兒,那是陳德興的愛妃。這個宋國未來的王也是陳德興的兒子……將來的天竺。若無意外,就是英宋爭霸的局面了。

    而蘇、呂二國。再怎麼折騰也是兩顆強頭草。真要敢做大,陳德興第一個就不會答應!既然如此,何不拿出唯陳德芳馬首是瞻的態度出來?

    雖然老陳、小陳最近彷彿在鬧矛盾,但是陳德芳畢竟是陳德興的一母同胞。他的太子地位,就是陳淮清也難動搖的。如果再能打下德里城,天竺大英國恐怕就要有個李世民了。

    不過,這對蘇、呂二國彷彿也不是什麼壞事吧?

    兩人達成了一致,同時衝著陳德芳一拱手,算是承認對方是自己的老大了。

    陳德芳又笑呵呵看著李庭芝。李庭芝皺眉道:「宋國只有八旅精銳,恐怕平不了天竺西北之地吧?」

    聽了李庭芝的話,陳德興只是微微一笑,「那可好辦,等破了德里蘇丹的大軍,吾自提大兵,助宋國平定天竺西北就是了。」

    李庭芝這回也拱手行禮,「如此,宋國三萬將士,就聽從太子殿下調遣了。」

    原來宋主雖然是趙琳兒,但是陳德興並沒給宋國太多援助。現在的宋軍就是李庭芝麾下的三萬多人。分成八個旅,陸秀夫帶著一個旅駐紮在印度河入海口。剩下的七個旅都由李庭芝帶在身邊。

    而史天澤的蘇軍,呂文煥的呂軍,人數也和宋軍差不多。不過蘇軍是久戰之兵,戰鬥力比起宋軍要強一些。呂家軍恐怕是英宋蘇呂四家中最弱的。但是也足夠完爆三個烏斯藏的小國和三佛齊的兵了。

    另外,陳德芳麾下有八個旅(七個步兵旅和一個炮兵旅)的英軍和一萬兩千上了岸的大英水軍(都是黑人老爺兵)。總數接近五萬。再加上拉達克、古格、薩迦派的法國和三佛齊派出的人數不多,戰鬥力可以忽略的軍隊,總共就是十五萬大兵。

    天道七年二月三日,德里蘇丹國大軍的營帳之外響起了沉悶而悠長的號角聲。一排排銀光閃亮的鋼甲兵在不到四五里開外伸展開來。列出一個個方陣,每一個方陣都飄揚著各色萬字旗。自遠方看去,好一派戰旗獵獵的氣勢。

    火炮一門門拖了出來,排在陣列前方。粗略一數,就已經不下百門。還有一些好像是行軍鍋一樣的東西。也被牛拉的板車弄上了戰場,然後又消失在了步兵陣列之中。

    吉亞斯丁.巴勒班心中沉甸甸的,忐忑地問忽必烈派來的大將伯顏:「勝算如何?」

    伯顏放下望遠鏡,皺眉道:「見鬼了……」

    伯顏曾經跟隨旭烈兀西征,在波斯呆了好些年,會講波斯語。因而被忽必烈派遣,帶著一批火器來到德里蘇丹國,幫助德里蘇丹組建一支火器軍隊。

    五千支火繩槍和三十門大炮。這已經是忽必烈能夠拿出的最大數目了。不過伯顏還是相信,靠著這些先進的火器,應該能讓德里蘇丹國在印度支撐上幾年。

    之前的恆河水戰,大英炮艦威猛的火力已經給伯顏留下了深刻印象。而現在,透過望遠鏡,看到了不計其數的鋼甲兵,而且火槍兵和大炮的數量之多,恐怕遠遠超過了蒙古大軍擁有的總數,這讓他隱隱產生了很不妙的感覺。

    幾個大明的藩國已經有了那麼多的火槍、大炮,真不敢想像大明本國的軍隊已經變成什麼樣了?

    「如果只看他們的武器。本官認為……」

    八國聯軍的武器裝備遠超伯顏的預計,這讓他開始覺得大蒙古國剛剛好轉的形勢又要再一次急轉直下了。

    伯顏擰著眉頭說:「蘇丹陛下最好撤退,這一戰打不贏!」

    如果德里蘇丹的軍隊再多兩倍。也許能贏,而現在……伯顏暗自搖頭。看對方的排兵佈陣和裝備,就知道是不弱於大蒙古大軍的勁旅,而非德里蘇丹國這種完全落伍的軍隊能對付的雖然他們有了五千支火槍和三十門大炮,但是部隊的訓練、組織、戰術根本不是一蹴而就的。現在德里蘇丹國中真正能戰的還是伊克塔騎士和古拉姆近衛軍。

    「什麼!?撤退!?」

    吉亞斯丁.巴勒班幾乎咆哮起來:「我們……我是德里蘇丹,怎麼能從德里撤退!?而且德里周圍都是天方教徒的家園,身為蘇丹,我必須要保護他們,怎麼能不戰而走?」

    伯顏聽到這話。眼角卻掃向吉亞斯丁.巴勒班蘇丹身後的將領,他們一個個都臉色鐵青。彷彿已經抑制不住怒火想要大戰一場了。

    「蘇丹說的對,不能撤退!」

    「絕不能放棄德里!德里是我們的家園!是真神給我們的!」

    「他們並沒有多強大。騎兵的數量很少,不過是些步兵罷了,這就把你們蒙古人嚇住了?」

    「沒錯,你們蒙古人不相信真神,所以才打了敗仗,而我們有真神保佑,一定會打勝的!」

    一群蘇丹的將軍都嚷嚷起來了。孟加拉和恆河中下游平原並不是德里蘇丹國的基本盤,四十大家族和兩千伊克塔的封地不在那裡。但是德里向來是德里蘇丹國的統治中心,周圍的土地都屬於四十大家族和二千伊克塔。而且德里差不多也是印度天方教和婆羅門教勢力的分水嶺。在德里以西,天方教徒的隊伍日益膨脹,婆羅門教日益式微。而在德里以東,天方教徒並不多,婆羅門教的影響力依然巨大。

    放棄德里,那麼德里西南、西北大片天方教徒的地盤可就失去了屏障,都要被佛教徒的鐵蹄蹂躪了。這對某些對天方教頗為虔誠的德里蘇丹國將領來說,是很難接受的可不能低估這些奴隸出身的將軍對真神的虔誠,從奴隸到將軍的傳奇人生已經充分證明的真神的偉大!

    當然,能當上蘇丹的吉亞斯丁.巴勒班並沒有愚蠢到這個程度,只是他也不能違反大多數人的意願。要不然,他能不能活著退到拉合爾都難說!

    這德里蘇丹本來就是奴隸台逆襲上台的,就是得軍心者得天下……

    「沒錯!咱們不能不戰而棄德里!」吉亞斯丁.巴勒班大聲說道,「不過眼前這支敵軍數量龐大,武器精良,咱們不能掉以輕心。」

    瞬間閃過無數念頭,吉亞斯丁.巴勒班知道自己只能硬著頭皮打一仗。不過自己這邊也不是沒有一點勝算,就如同他的將領分析的那樣。對方以步兵為主,騎兵的數量很少。而己方的騎兵很多,伊克塔騎士有6000,都是裝備精良的重騎兵。古拉姆近衛軍有24000,同樣是重騎兵,而且比伊克塔騎士更加精銳,古拉姆近衛軍的戰士都是從波斯、阿富汗和兩河流域買來的男童(奴隸),這些男童從十三歲開始就要接受極其嚴酷的訓練,二十歲出頭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古拉姆戰士。

    當然,不管是伊克塔騎士還是古拉姆近衛軍,都擁有數量超過他們自身幾倍的僕從,不過這些僕從通常是不會參加作戰的。

    除了這三萬名可以和歐羅巴騎士媲美的重騎兵,吉亞斯丁.巴勒班還擁有一支人數超過六萬的步兵,其中半數是從波斯和阿富汗僱傭來的戰士,餘下的一半則是有印度當地的天方教徒組成的。這支步兵是由伯顏帶來的蒙古軍官負責訓練的,伯顏帶來的大炮和火繩槍也都給了這支新組成的步兵部隊。

    「蘇丹,可以讓新軍依託營寨固守,騎兵悄悄出營,從浮橋上渡過亞穆納河,然後迂迴到敵人背後,趁著夜色發起攻擊,或許可以打出一場大勝。」

    伯顏知道自己訓練的新軍有多少斤兩,在平原上野戰很容易讓人擊潰,守一下營寨或許還能湊合。而且用德里蘇丹的騎兵去硬拚對方的步兵方陣也沒有多少把握,唯一的勝算就是夜襲。(未完待續。)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