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 奸雄天下 作者:大羅羅 (已完成)

 
regn13 2017-12-26 18:01:19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899 77443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6 20:50
第860章 國人和野人
    嘩啦啦的下錨聲音,伴隨的是碼頭上的鑼鼓喧天,還有《明王贊》的歌聲響起。岸上這個時候已經擠滿了前來接駕的人們,有南唐王室李家和外戚楊家的成員,有南唐國的文武高官,有天道教的大道人,有像林港商會的豪商他們大多是大明的士紳,便是在南唐也受大明朝廷的保護!

    還有一些穿著打扮奇異的土著,他們都是象林港附近的土司家的人物,現在都誠惶誠恐的看著一艘艘正在降下巨帆的戰艦,那麼多戰艦,全都滿載著火炮和戰士,光是大明聖人的這些扈從,大概就能摧毀整個南唐了吧?更不用說他們這些微不足道的野人土司。

    大明駐南唐的官員,還有一隊擔任警戒的明軍海軍陸戰隊官兵,早早的就到了碼頭。這個時候全都精神抖擻,好像打了雞血一樣。

    駐紮南唐的象林港當然是很舒服的差事,也沒有什麼危險,南唐國內的戰爭(和土著之間的)和他們沒有關係,他們只是守住象林港海軍要塞就行了。不過陞官的機會也少,這次得見天顏,也算是個難逢的機會。只要聖人安全離開,他們這些人少不了一分功勞……

    除了這些人,還有不少圍觀的象林港的百姓,全都是漢人打扮,看他們的長相大多也是漢人,只有少部分女子生得矮小黝黑,跟在高大的漢人男子身邊,伸著脖子好奇地張望。

    陳德興這個時候已經和隨行的文武、妃嬪還有唐王李彥國一塊兒上了甲板。看著眼前的場面,突然回過頭,問李彥國道:「南山,那些是什麼人?」

    他抬手指著岸邊被南唐軍隔離在外的圍觀百姓。

    李彥國抬眼打量了一眼,回答道:「聖人,那些大多是漢人。是隨臣從山東遷來的,他們現在是唐國的國人。」

    國人,這是個在華夏消失許久的稱謂。這「國人」可不是「中國之人」的意思。而是象徵著一種身份低於大夫,高於野人。大概相當於古希臘、古羅馬的公民。

    在古希臘、古羅馬。也不是人人都能當公民的。這公民身份同樣象徵著一定的特權和高人一等的等級。

    當然,高人一等也不是白來的。公民也好,國人也罷,都是和兵役掛鉤的。而在華夏,春秋之後,因為戰爭規模日益擴大,國人當兵,野人看戲的遊戲規則變得不再適用。列國都將所有的百姓。不分國野都登記在冊,遇到戰爭就第次動員。這樣國家的武力不再依靠國人,國人相應的權利自然也就逐漸消失了。

    不過現在,國人這早就已經消失千年的等級,又在大明主導的華夏擴張狂瀾中出現了。

    「當你們唐國的國人可有什麼好處?」陳德興不急著下船,而是饒有興趣的和李彥國打聽起唐國國人的特權來了。

    當國人當然有好處,沒有好處誰大老遠跟著李彥國這樣的軍閥到南番來國人?好好在山東種地不行麼?

    「好處其實也不多,就是每丁都可在新洛、吳哥、象林、水真臘四城中的任意一城中得到一塊宅地,還可以在城外得到百畝土地。宅地和土地都是免稅的。」

    一塊城中的宅地加上城外附廓百畝之地,免費而且免稅!這樣的事情擱在大明本土是不可想像的。不過對於外出闖蕩的「國人」來說。根本算不了什麼,算是最基本的待遇。

    「另外,國人的男丁可以當兵、為吏、做官。國人無論男女。凡是年滿七歲,不足十三歲者,都可以入國學讀書習武,不用給學費,還有一日兩餐供應,也是免費的……」

    當兵當官自然是國人的特權,野人只能當個土司官。至於免費教育倒是個不錯的待遇,大明本土別說老百姓,就是士爵貴族的子弟上學。也得給學費的。大明本土人多,處在上學年齡的幼童少年足有兩千多萬。提供免費義務教育的成本可就太高了。因而暫時無法實現。而南唐的國人不足三十萬,適齡的學童不過一兩萬人。自然可以免費了。

    李彥國接著又說:「而且,凡是國人都可以持有刀劍、長槍、盔甲、弓弩、火槍等武器。而野人不得持有長度超過半尺的刀劍,不得長度超過三尺的槍和矛,不得擁有盔甲,不得擁有五鬥力以上的弓,不得擁有弩和火槍。而且,野人不得在城內持有任何武器。另外,野人不得對國人無禮,否則國人可以當場將之斬殺,這是不犯王法的!」

    什麼?砍野人不犯王法!?這真是國人?不是小愛那娘們手下的天道武士?

    「當場斬殺?這也太凶了吧?」這時跟在陳德興身後的楊婆兒插了句話她有插話的資格,她現在已經升任了益都女郡公,還是益都楊家的族長。

    李彥國苦笑道:「表姐啊,你有所不知,這南番土著素來凶蠻,不服王化,喜歡好勇鬥狠,又不喜生產,全都是刁民,而且人數眾多!若是國人沒有砍殺他們的大權,這些刁民定會恃眾鬥狠,不怕咱們啊!」

    是啊,堂堂征服者,怎麼能不叫人害怕?要是人家不怕,三十萬人能統治三百萬人?這砍人權彷彿也沒有什麼不對!

    而且,漢人的脾氣秉性終究比較溫和。是不能和日本武士相比的,在這些土著眼裡,或許講理就是好欺負,溫和就是軟弱!如果動不動就拔刀斬人,那才是高高在上不可冒犯……

    陳德興心裡面盤算一番,也覺得李彥國怎麼做是有道理的。南唐是藩國,不是大明的行省。南唐國人能不能砍殺野人,這事兒用不著陳德興操心。

    想到這裡,陳德興點點頭,輕聲道:「國人是該有國人的威風!他們離開母國,遠涉重洋到此,人生地不熟,週遭又儘是土著。若是不凶一點。如何壓服野人,保住自己的家國?這南唐錦繡江山,得靠這三十萬國人自己保。不凶狠一些怎麼能行?」

    聽著他的這番話,李彥國臉色一鬆。沉默了一下。接著又道:「除了這些實實在在的利益,唐國的國人還有議政之權。一國之政,國人皆可與聞,絕無妄議之說,而且男丁皆有推舉城議員之權。」

    人以稀為貴嘛!李彥國在山東時並不覺得漢人有多值錢,跑到南番建國後才覺得國人太精貴了。諾大一國才三十萬,其中男丁不過十二三萬。而且,這三十萬國人還是「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週遭可有不少和南唐一樣的華夏國家,都敞開大門要吸引「國人」去那裡定居呢!

    李彥國又道:「聖人,其實這國人之權,也並非南唐獨有。南面的南夏(夏貴家族的國),東面的呂宋和南荊(佔有婆羅洲大部,高達家族的封國),西面的……理宋,都是這個規矩。」

    不講道理的人還有許多啊!其中居然還有大宋朝的兩個餘脈無論是理宋還是呂宋,如今都是「武當派」,以武當家!都把少數國人當個寶。都允許國人斬殺無禮的野人……野人冒犯國人就是有罪,沒有什麼好說的,一刀砍殺了就是!不敢砍人?連砍人都不敢還當什麼國人。回大明去老老實實種地吧!

    李彥國彷彿也覺得用這樣的高壓進行統治有點不好,輕輕嘆息:「聖人,咱們幾國這樣做也是沒有辦法……咱們都是以寡臨眾,而且還要絕人文化,斷人傳承,滅人宗教,易人風俗。所行之政,都無法稱善。若是不嚴加鎮壓,恐怕滅國之禍就在眼前了。」

    他的話說得有些重。一方面是在解釋,一方面也有訴苦的意思。海外開國。長遠來說當然是好的。不過那是對李家子孫的好,對李彥國來說卻是無窮無盡的煩惱。說是如履薄冰。如臨深淵都不為過。

    陳德興彷彿沒有聽到他的話,只是看著象林繁華的港口:「這樣很好啊,你們可以在華夏之外開國建政,這樣的事情已經快有千年沒有發生了。而且你們這次海外開國,還不失華夏本色。沒有入鄉隨俗,而是要移風易俗,要以華夏之禮教化蠻夷。砍幾個野人算什麼?只要能將南番這麼一大片土地變成華夏天下的一部分,就是砍光了幾百萬野人,也沒有什麼。

    南山,讓你的人放心大膽的去砍!如果那些野人真能鬧出什麼大事,朕就派大軍來相助!」

    他頓了下,回頭認真地看著李彥國,「你的手不要軟!就在你我有生之年,把該砍的人都砍了!我們這一代人,都是屍山血海出來的,根本不怕砍人!所以,這事兒不要留給子孫了,就咱們把它都做了吧。」

    李彥國向陳德興拱了拱手:「有聖人這句話,臣就放心了!臣有生之年,總要叫南唐數千里地盡入華夏,絕不會讓野人有翻身的機會……永遠都不會有!」

    到底是見過無數殺戮的人物,無論是陳德興還是李彥國,都不是太在乎人命的。這南番人民遇上他們,算是倒了大黴了!

    「真是陳聖人來了!」

    此時此刻,就在距離陳德興下船的南洋艦隊軍用碼頭不到三里的地方。一座酒樓的二層窗口旁,文天祥放下了手中的望遠鏡,輕聲嘀咕了一句。

    看他現在的打扮,大概就能知道如今「理宋」的士大夫是怎麼講理的了。身為士大夫,一身儒服是少不了的,腦袋上也有幞頭。彷彿和昔日在臨安當才子時候差不多,不過腰帶上卻掛著一把三尺長劍!看見柄和劍鞘的磨損程度,就知道這把劍是經常被拔出來耍弄的文大狀元現在也不是「筆如刀」而是「懷寶劍」了。除了寶劍,他的腰帶上還別著一把火繩手槍、一個火藥罐和一個子彈盒……寶劍加手槍就是眼下「理宋」士大夫出行必備的東西。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理宋」的地盤上漢人也是以寡臨眾。而且「理宋」開疆闢土的手段相當暴烈,不僅殺人無數,還絕人文化,斷人傳承。焚書坑儒殺和尚圈佔野人土地的事情,從西遷大理至今就沒有停過!

    別說「理宋」治下的野人,就是文天祥這個大宋的忠臣看來,實在也有些過頭了。為此還和自己的老師江萬里發生過爭執,可是江萬里哪裡聽得進文天祥的「書生之見」。在江萬里看來,如今的「理宋」和昔日的女真、蒙古並無什麼區別,都是奪了他人的江山,以少民御大國,就不要想什麼仁義道德了,用刀劍和火槍去教化蠻夷才是正理。

    叫人心服口服的事情就不必妄想了,讓蠻夷野人害怕上國之民才是比較現實的路子。而另一條讓「理宋」可以安然存在下去的路線,就是擺正自己的位置,調整和大明帝國的關係。

    既然「理宋」必須把主要精力放在壓制內部的野人上面,那麼這個國家就沒有什麼力量再去對抗大明帝國這個龐然大物了。

    向大明求和稱臣就是必然之選!這也是文天祥前來像林港的目的。江萬里想讓文天祥當一回說客,去說服陳德興放「理宋」一條生路。

    「文山兄,可有把握?」文天祥不是一個人來的,江萬里的兒子江鎬也和他一塊兒化妝成商人,微服來了象林港。

    「如何沒有?」文天祥回頭看了眼正在搖著紙扇子,也不知道是要驅散週遭的悶熱還是舒緩一下煩躁心情的江鎬,「仿箕子國舊例而已,陳德興那麼多國都封了,哪裡還會在乎一個『理宋』?」

    「可是咱們的大宋畢竟是天下正統……」

    「只要稱了臣就不是了,」文天祥搖搖頭,嘆了口氣,「西周時會有人把宋國和箕子朝鮮當正統?義齋(江鎬的號),走,咱們這就去求見陳德興!早一點把事兒辦好了,小弟就能再去周遊列國了。」(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6 20:50
第861章 總有百年太平
    小西洋的海面,和南番的海面相比,簡直可以用遼闊無垠來形容。這裡沒有星羅棋布的島嶼,極目四望,只看見藍得如同一張閃閃發亮的毯子一邊的海水,一層層的湧浪滾動,彷彿藍天之下就是一層藍色毯子在緩緩起伏。陽光一照,滿眼都是光芒閃動。

    又看到這一幕,陳德興彷彿又回到了前世還在擔當海員的時代,在想想如今,真有一種如在夢幻中的不真實感覺。

    隨他一起西巡的文武官員和妃嬪,多是跟著他出過海的,對海上的生活也算適應。不過他們大多沒有到過小西洋,這幾日連著都在望不到陸地的大洋上漂浮,難免有些煩悶,自然不願意在悶熱的船艙內呆著,一有機會就到甲板上來轉悠,哪怕沒有什麼景色可以看,吹吹海風也是好的。

    陳德興現在也沒有什麼公務朝政要處理,國家大事都由留守北京的李翠仙處理,他倒樂得當個甩手掌櫃。這些日子,要不就和大探險家文天祥聊天,是著天南海北的奇聞異事。要不就信口開河的同自己的徒弟忽禿倫說著宗教上的事情。

    忽禿倫那小丫頭年紀漸長,已經十三歲快十四歲了,居然出落得越來越水靈,連身材都長開了,胸脯開始漸漸隆起,瞧著就討人喜歡。可是卻應了一句老古話胸大無腦!這丫頭人越長越漂亮,腦子卻越來越糊塗!成了個堅定的有神仙論者……這也不是什麼問題,這年頭無神論者真心不多,可問題是忽禿倫堅決相信陳德興擁有神仙的靈魂。是人世間最接近神的存在。

    用忽禿倫自己的話說:「聖人是無限接近於神的……」

    這種話要是讓個真懂宗教學的神棍聽見一定會上綱上線的!因為忽禿倫的這些話,正在背離《太一光明經》。如果考慮到忽禿倫的特殊身份明王親傳弟子,這是非常危險的!

    可是陳德興這個神棍根本就是業餘的。對這個越長越漂亮的女徒弟更是寵愛有加,根本不捨得責罵……而且,陳德興早就把這個女孩子當成了「自己人」,就等她再長大些便要收入宮中。壓根就沒想過讓她去當什麼神棍,更沒有把她的「明王弟子」身份當一回事兒。

    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一個真正厲害的大神棍,哪怕在與世隔絕的環境中,也能發揮出強大的宗教上的影響力。而腦子有點糊塗的忽禿倫,恰恰就是這樣的大神棍。

    實際上。她現在已經在發揮宗教上的影響力了!在她的那些蒙古同學現在大多在天道騎士團中當神棍眼中,她已經得了明王衣缽,就啊天道教的宗教權威……通過和他們的書信往來,忽禿倫已經將她對《太一光明經》的許多錯誤解釋傳播了出去。

    不過陳德興這位「無限接近於神的神棍」,還要過很多年才會知道這個腦筋糊塗的女人給他和天道教惹出了多大的麻煩!

    「小糊塗,」陳德興喚著他給忽禿倫起的綽號,「去拿些葡萄酒來,再叫廚房準備些下酒菜,朕要和文先生喝上幾盅。」

    「嗯。小糊塗去去就來。」還是一副小道姑打扮的忽禿倫甜甜一笑,給陳德興行了一禮,蹦蹦跳跳的就去了。

    陳德興坐在一張擺放在船舯部艙室頂部平台上的胡床上,面前是一張小圓桌子。文天祥就坐在他的對面。

    「文山,這小丫頭怎麼樣?」陳德興有些得意的一指忽禿倫的背影。

    文天祥笑著回答:「倒是不錯,就是個子高了些。」

    文天祥的審美標準還是南宋士大夫式的。喜歡嬌小嫵媚的女子,忽禿倫超過五尺半的個頭。他是很有點看不上的臉蛋漂亮也不能高成這樣啊!小丫頭才十三四歲,多半還能長點個兒。說不定都能到六尺(一米八),這成什麼啦?而且不僅高,還有點壯了(蒙古人嘛)……不過瞧這身板,將來也是個能生養的,估計不會比李翠仙差!

    陳德興哈哈一笑:「個子高怕什麼?朕自己就是個高個子嘛!這丫頭……可是黃金家族的人,成吉思汗的重孫女,出落成這樣也真不容易啊!」

    其實也沒有什麼,代代都優選美女結婚,自然越生越漂亮了。

    文天祥一愣:「什麼?是蒙古人!那聖人還留她在身邊……」

    「蒙古人怎麼啦?寶音也是蒙古人啊。」陳德興無所謂地一擺手,「這丫頭是海都汗的女兒,6歲就到中原了,十一歲到朕身邊,乖巧著呢。」

    這是「養成」的,能不乖嗎?

    「原來是海都的女兒。」文天祥心說,這海都倒是乖巧,那麼小的女孩子就獻給陳德興了……

    「聽說海都汗也西徵了?」文天祥把話題轉到了天下大勢上面。

    他這一次的使命,已經很順利的達成了。陳德興彷彿滿足於「理宋」向大明稱臣,除了提出一個領土交換的要求將大理北部(大約就是後世的中國雲南省)劃給大明,同時將安南西、南唐和泰國以北地區,全都劃給宋國,並且給宋國賜了個東宋的國號,以別與趙琳兒的西宋。

    經過這一番換地,東宋依舊維持著較大的領土面積,包括了後世的緬甸、泰國北部和老撾,和南唐並稱南番大國。國人人口也有三四十萬,還多於南唐。

    不過同北面大明相比,依舊微不足道,對於宋明之間的和平能夠維持多久這個問題,文天祥心中還是有些忐忑。

    現在大明好像是個吃撐了的壯漢,暫時不想動彈,只想舒舒服服眯上一覺了。可是等到大明消化好了戰利品,說不定就要拿東宋和西面那個「蒙歐」開刀了……

    「是用天道騎士團的名義西征的,總能拿下金帳汗國吧?」

    陳德興說話的時候。「小糊塗」已經端了酒菜上來,把幾碟下酒菜擺好。又在桌上擺了兩個玻璃酒杯,還滿上了葡萄酒。然後才往陳德興背後一站。手按配刀,一副忠心護主的模樣。

    陳德興拿起酒杯抿了口葡萄酒,「估摸著也就到羅斯了,再往西戰忽必烈是不行的。」

    天道騎士團就兩三萬人馬,哪怕裝備了鋼甲、火槍和大炮,也不可能打敗十倍於己的忽必烈大軍。而且,金帳汗國的國教是天方教,羅斯諸國則信奉基督教。天道騎士團則以傳播天道教為號召,在征服金帳汗國和羅斯諸國之後。還得忙著傳教,哪有精力去和忽必烈打生打死?

    就算要西進中歐和西歐,也得等到把東歐大草原(羅斯大草原)和欽察草原都變成天道教的地盤後,才能有個穩固的後方來支援西征。

    陳德興輕輕轉動著酒杯,「一個羅斯大草原,一個欽察草原,沒有百年光景是不可能完全被天道教控制的。再要往西,恐怕是百年後的事情了,朕是看不到了。」

    文天祥也在心裡面盤算:陳德興這輩子的目標。看來就是在全世界建立一個朝貢體繫了大明是世界各國的宗主,一如當年的宗周。到這一步已經是前無古人了,就算是蒙古人最盛的時候,也不過拿下了大半個舊大陸。想要再進一步。一統全天下,陳德興這輩子是不成了。一來沒有人口去填滿全世界;二來除了中原、天竺和地中海沿岸的部分地區之外,都太過荒涼。根本支撐不了遠征大軍的後勤。

    現在的情況,彷彿和西周早期、中期類似。列國才得到封地。還沒有好好消化,國人的數量也不夠多。因此都忙著內修德政為。暫時沒有功夫去相互攻伐。

    看來大宋在南番總還有百年國祚!文天祥稍稍定了下心。百年之後,大宋能不能繼續生存,這可就得看這百年的發展情況了……

    百年後,若是能有三百萬國人,數十萬雄兵,這國祚或許就能綿長不絕了!

    ……

    大隊大隊的明軍西征軍官兵,出現在桃裡寺的街頭!桃裡寺在後世的譯名是大不裡士,這座城市是波斯名城,地處波斯西北邊陲,是波斯通往小亞西亞和高加索山脈的門戶,西下敘利亞的距離也不遙遠。正因為這種四方通衢的地理位置,使得這座城市經常立足波斯高原的國家的首都。

    旭烈兀創立的伊利汗國傳承到阿八哈手中後,桃裡寺就成為了汗國的首都。而在十日之前,這座城市就被兵敗如山倒的阿八哈放棄,次日便被從東面開來的明軍先頭部隊佔領。當這支鋼甲鋥亮,刀槍銳利的百戰精兵出現在桃裡寺街頭巡邏警戒的時候,已經讓當地的波斯人覺得氣勢驚人了。但是現在開來的明軍官兵,更是十倍於他們的先頭部隊!

    任何時候,穿著金屬盔甲的精壯漢子,在街頭整齊的行進,那壓迫力都是驚人的。更不用說這些穿著鋼甲,背著背包,扛著長槍、火槍,腰裡面還掛著橫刀的官兵是轉戰萬里,殺人無數的強兵!

    連不可一世的伊利汗阿八哈,都在這支大軍面前一敗塗地,現在只帶著不到兩萬人的殘部,護送著幾倍於此的蒙古老弱婦孺,往西方的小亞西亞半島而去了。

    數萬將士,整肅而沉著的分成數路進入桃裡寺,行進在主要的街道上面。皮靴敲打在碎石路面上,一片整齊的轟響。鋼鐵的頭盔扣在一張張殺氣騰騰的面龐上,無人做一聲,也無人旁顧一眼,只是肅然的前進。

    這支部隊,從軍官到士兵身上都是傲氣和殺氣十足,隊伍迎面而來給人的感覺,彷彿是從地獄裡殺出來的死神軍團!轉戰萬里,逢敵無不破,打敗的還都是蒙古人的精兵。現在他們到了被蒙古人殺得服服帖帖的波斯,整個波斯,看著他們的身影現在就只剩下了發抖顫慄!

    帶著他們的朱四九,似乎就是要給波斯人一種天兵無敵的感覺,就是要讓他們用敬畏匍匐的眼光仰視大明西征軍。就是要讓這些波斯人認清這樣的現實:只有順從,才能活命!

    大軍行進之下,整個桃裡寺安靜無聲。數萬人整齊的動作,起落都是一個聲音的軍靴在敲擊地面……不,不僅是地面,還有每一個波斯人的心臟。

    西征軍火槍師的三團部隊,護送著朱四九的軍部,向桃裡寺城中的宮殿方向前進。

    身著鋼甲的朱四九騎在一匹雄駿的阿拉伯戰馬上,目光陰沉地四下打量著將要成為自己首都的城市。這裡彷彿是一座諸教和諧共處的城市。真神寺、基督教教堂和佛寺並存於此。一路西來,只有在波斯境內還看得到這樣的場面。

    「諸教真的能和睦嗎?」朱四九在心裡緩緩盤算著。受到陳德興的影響,他向來是非常重視宗教問題的。在他看來,伊利汗國在宗教上面有些糊塗。這裡明明是天方教的地盤,伊利汗卻偏偏要複製佛教和基督教……不信任天方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同時扶植兩個宗教去對付一個天方教卻是在犯糊塗。本來就在數量上處於劣勢的蒙古人,再分成基督徒和佛教徒,真是散成沙子了。如何能制約住團結起來的天方教徒?這個伊利汗國的國祚根本就長不了,除非將來的汗王改宗天方教!

    「伊利汗可以改宗,我卻不能改宗,必須要把天道教的日月旗高高舉著……」朱四九將目光從一座基督教堂上收回時,心中已經拿定了主意。自己的大清國的國教只能是天道教!否則那位大明聖人一定翻臉,說不定真就派大軍來討伐了。

    可是要以天道教為尊,這波斯國內的局勢就難安了。天方教勢力太大,消滅是不可能的。最多是扶植天道教和天方教抗衡。至於佛教和基督教在波斯的盤子,就沒有必要再維持了,免得分流信眾。將來的大清國,有天道教和天方教就夠用了……(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6 20:50
第862章 弟弟妹妹們
    大明天道八年五月十日,天竺河邊府水寨碼頭邊上,已經聚集了一群袍褂整齊的人物。接駕的長亭和彩畫牌坊都已經按照最高的規格搭建了起來。碼頭邊上還建了一排涼亭,裡面鋪滿了草蓆,還擺了不少矮腳桌子,桌子上放了各色的瓜果茶湯和小點心。圍著這些矮腳桌子,坐滿了貌美的女子和孩子,正在一邊享用食物一邊嘰嘰喳喳的說話。時不時還有個把還在襁褓中的嬰兒哇哇大哭起來。真是好不喧囂!

    這樣的接駕場面,大概是大明聖人陳德興從來沒有遇見過的。不過話說回來,這裡的五六十個小娃娃,還都是應該來的。因為他們都是陳德興的弟弟妹妹,理論上是堂房弟妹,實際上都是嫡親的。一共六十三人,三十一個弟弟,三十二個妹妹……

    這麼多弟弟妹妹,當然都是陳淮清在過去的十多年裡面和幾十小妾們製造出來的。這老陳的身體,還真是好到了讓人不得不佩服的地步……如果遺傳學還管用的話,這事兒對陳德興彷彿也不都是壞消息。看看陳淮清那麼好女色,居然也健健康康活到六十多,而且什麼病都沒有,看上去還非常強壯,據說每天晚上都有美人陪伴。看來陳德興還有很多年的福可以享呢!

    當然,不好的方面也是有的。六十三個弟妹啊!很多都《≧長《≧風《≧文《是第一次見面,陳德興又是當皇帝的,能不一人給一份賞賜嗎?而且賞賜的財物給少了還拿不出手……

    賞賜什麼的,其實還好說。離開北京之前,就由郭芙兒和李翠仙準備好了。一共備了八十份陳淮清還有幾個懷孕的妃子,一人也給一份吧。另外,陳德芳還有一雙合法的兒女。都是太子妃賈氏所出,似乎還有一個私生子,是他的「女黑奴」古迪特.所羅門生的,也得給他們一份賞賜啊。還有十幾份是備用的,免得突然多出好些懷孕的小媽。

    這些賞賜的花費固然不菲,但是對陳德興來說實在也不算什麼。現在運河股份公行一年給大明宮廷的分紅。就多達八十幾萬貫。另外,大明宮廷還在南北二京、明都府、大名府、開封府、臨安府、慶元府和泉州府等地持有大量的地產,每年的租金收入也有幾十萬貫之多!

    光是這兩大項再加上一些雜七雜八的投資收入(主要是債票利息),陳明宮廷一年就能進賬一百六十多萬貫。比陳德興、郭芙兒、李翠仙、趙琳兒和寶音等五人的年金收入還有田莊收入加一塊兒都多這裡順便提一下,陳明宮廷的收入情況也和歷代不同。並不是打統賬,一年由內閣府撥款多少。而是由投資收益、年金和田莊收益等三大項目組成。

    其中年金和田莊收入並不都是陳德興這個皇帝名下的,而且也不都是大明內閣府開支的。郭芙兒、李翠仙、趙琳兒和寶音都有屬於自己的收入。其中郭芙兒這個太后每年有五萬貫年金收入;李翠仙這個皇后也有五萬貫年金同時她因為鉅鹿之戰和拉攏李彥國的功勞,得賜田莊三萬畝;趙琳兒因為是西宋女王,因此可以從西宋朝廷得到每年十二萬貫收入(從天道八年開始領)。另外在西宋境內還有宮殿和三百萬畝土地;寶音則是天道使,每年可以從天道教領道八千貫年俸,還因為拉攏海都和在蒙古人中傳道的功勞得賜田莊一萬畝。而陳德興這個皇帝,則擁有一百萬貫的年金和十萬畝的皇莊。另外,陳德興身為天道教明王,每年還能從天道教得到十二萬貫的年金。

    各種收入疊加,即使不包括一堆已經封了公侯和公主的孩子們的收入,以及各種說不大清的灰色收入。陳德興的家庭年入也超過了三百萬貫含銀量差不多是一百萬兩。和趙宋皇家的財入相比,彷彿也多不到哪兒去。不過陳德興是不用自己掏錢犒賞三軍的(趙宋的皇家收入中的大部分要用來給軍隊發犒賞。以收買軍心),這三百多萬貫都是實打實的可支配收入。因此是相當寬裕的,每年都有超過百萬貫的結餘。

    所以這次陳德興對弟妹們也非常大方,每人都能得到價值超過五千貫的財物。預備了八十份賞賜總共開銷了四十萬貫,不是小錢,但還沒有到讓陳德興皺眉頭的地步。

    可是當這位陳大聖人下了「神洲」號。看見黑壓壓一片的弟妹和小媽時,還是忍不住皺起了眉頭。雖然印度沒有計畫生育,但是也不能這麼個生法啊!加上自己和陳德芳,這就是六十五個孩子了,如果再算上沒有成活的。妥妥過百啊!這也太能生養了吧?

    生那麼多,他養得……啊,養當然養得起了。陳德興瞟了眼身著龍袍,得意洋洋的老爹陳淮清。這位爺現在的收入可比自己還多!

    他的天竺大英國擁有富的流油的孟加拉和恆河流域,治下的首陀羅和達特利起碼有三千萬。這塊地盤不僅農業發達,而且還有不亞於大明江南的手工業。這裡可是當今世界棉紗生產的中心,還盛產香料遠銷大明和歐羅巴,而且這裡的冶金業也相當發達(印度是烏茲鋼的產地),現在已經能打造出防禦力不亞於南芬鋼甲的熟鐵滲碳甲了。

    根據大明陸軍參謀部和暗探局的調查,英王國在天道六年的財政收入已經超過了4000萬貫。這個數字隨著英王國各級政權的相繼建立和統治的穩定,預計在天道八年還能增加一倍達到8000萬貫!

    而且英王國的體制和大明帝國還不一樣,這裡可沒有貴族民主和諮議會,只有英王獨裁政治!所以英王陳淮清一年能往口袋裡裝多少根本沒有人可以過問。根據大明方面的評估,光是從英王國的財政盤子裡,陳淮清去年就撈了約800萬貫!另外,陳德芳還把德里城的商稅全都裝到自己口袋裡面了,去年也撈了不下100萬貫……

    此外,這對父子還在征服孟加拉和恆河流域的過程中大撈特撈。原本屬於天方教徒的土地。現在有一多半歸了陳淮清和陳德芳。兩個人妥妥就是全世界第一號和第二號大地主!這些土地一年的地租,恐怕也有數百萬貫了。

    用富可敵國來形容這對父子,恐怕是再合適不過了。

    而且這幾年在天竺發財的還不止陳淮清和陳德芳,跟著他們的幾萬漢人現在都搖身一變成了特等婆羅門,誰家沒有幾千畝水澆地,沒有幾所大宅子。沒有成群的僕役?

    和他們一比,大明的士爵,南番諸國那些不講理的國人,還有人人帶槍的北明洲自治城市公民,都成窮光蛋了。

    「臣,吉大公陳德聞,拜見大明聖人萬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正是的引見儀式,在河邊府城堡內一座新落成的宮殿內舉行。這座宮殿是陳淮清在河邊的行宮。佔地面積並不大,但是修建的非常華麗,完全是中式風格,是照著臨安北內德壽宮的樣子建造的。

    現在被一個黑太監領著走到陳德興的御座前面跪拜行禮的是個十二三歲大的男孩,年紀不大,個頭卻已經生得又高又壯了。這位陳德聞的娘親陳德興很早就認識。她是陳淮清早年從臨安瓦子巷買回家的,並不是青樓裡的紅行首,而是個演女相撲的好手。怪不得能生出這樣高大的兒子。

    「好!德聞弟。起來吧。」陳德興一伸手,從身邊的楊婆兒手裡接過一份賞單。不過沒有交給弟弟,而是饒有興趣地問:「德聞,你是吉大公?是吉大港的大公?」

    這是有區別的,大公可是一國之君!

    陳德聞站起身,垂手落肩的站在陳德興對面,恭謹地回答:「回稟聖人。臣是吉大公,公府就在吉大府城,但並不是大公而是國公。」

    「哦,是國公?」陳德興皺皺眉,看著坐在旁邊一個繡墩上的陳淮清。他知道。天竺英王國的國公和大明的國公不是一回事兒。

    大明國公的待遇和特權都有限,除了固定的幾千貫的年金,就是一萬畝的田莊,而且還不是免稅的。如果英王國的國公也是這樣,陳德芳就不會那麼大意見了。

    「慶之,」陳淮清喚著兒子的字號,笑吟吟地解釋道,「英國的國公和大明的國公不一樣,是要鎮守一方的。」

    大明的國公乃至親王都沒有鎮守一方的責任大明搞的是地方自治,地方自由士爵、士紳去投票選議會,是用不著朝廷派王公來鎮守的。所以大明的國公親王,無論封號上冠的地名是哪裡,府邸都建在兩京。

    不過英王國的情況不同,這裡的國公實際上是半個大公。之所以是「半個」而不是一個,固然和陳德芳的堅決反對分不開。同時也和陳淮清的那些庶子都年紀幼小有關。這陳淮清是在陳德興發達之後才開始廣納妾室,多生庶子的。因此這些庶子都比陳德興小二十來歲,和陳德興的兒子們差不多。

    一堆小屁孩,自然不可能去治理封國。就像陳德興不會讓他的兒子去北明洲就國一樣,陳淮清的庶子們現在也只是掛名的公爺。

    陳淮清頓了頓,笑著繼續解釋道:「吉大公開府吉大,是有鎮守地方之責,還有相輔之臣,公府之下還轄有三營衛兵。公府官屬除長吏及護衛指揮之外,都由公府自行選用。吉大之民有敢違犯吉大公者,由公府區處,地方官員及御史不得舉問。」

    「那吉大地方還有王庭派出的官員嗎?」陳德興追問。

    「有啊!」陳淮清笑道,「吉大知府,吉大所屬各縣的縣令,還是知府、知縣的一些屬官,都是王庭派出的。等過上一陣子,王庭還打算開科舉,考儒家和佛家的道理,凡是貴種之家的男子都可以去應舉。」

    這天竺大英國改採取的政策和南番諸國又有不同,南唐東宋等國是「國人制」,以國人御野人,實際上就是不斷排擠野人的生存空間!

    但是在英王國,想要做到這一點是很難的每年8000萬貫呢!都是天竺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陳淮清、陳德芳怎麼捨得把他們消滅掉?都消滅了誰來伺候那些特等婆羅門大老爺?

    這天竺的勞動人民,其實還是很會做事情的,和南番那邊不大愛勞動的土著野人是不一樣的!

    除了勞動人民,天竺這裡還有不少可以為華夏征服者服務的上等人都是皮膚較白,長得比較順眼,腦子也很靈活務實的雅利安人後裔。他們其實也是早年的征服者,安逸的日子過久了就忘記怎麼打仗,不過卻很樂意和後來的征服者合作一起剝削奴役天竺這裡的賤民……而且天竺的賤民自己也認為自己賤,只能好好勞動,服務貴人。

    所以征服天竺的華夏貴人們,現在都很樂意和天竺這裡的白皮貴人融合。沒有誰想要在天竺來一場種族滅絕什麼的。

    「那吉大公將來也要和王庭派出的地方官共治吉大嗎?」陳德興不依不饒,繼續追問。

    陳淮清微微皺眉,他當然知道陳德興的問話是什麼意思陳德興並不支持分割陳淮清的國土給一堆庶子當封國。現在已經有三十多個兒子了,要是陳淮清再活個十年二十年,兒子的數量能不能過百不一定,過五十是沒有懸念的。那麼多的兒子,要是一個弄個封國,孟加拉和恆河北岸就被切割成了五十份以上。那麼細碎,還有什麼力量去抵擋陳德芳削藩?

    看到親爹不說話,陳德興笑了笑,將手中的賞單遞給了弟弟陳德聞,揮揮手讓他告退。然後又笑著對陳淮清道:「伯父,不如就讓公府和官府共治地方吧。互相之間也好有個牽制,你說好不好啊?」(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6 20:50
第863章 好一個養豬場
    就在陳德興抵達河邊府的當晚,在河邊府城內行宮的花廳裡面,一席家宴,正是父子盡歡的時候兒。

    吃飯的只有父子二人!陳淮清和陳德興,英太子陳德芳還在德里坐鎮,並沒有前來河邊府。至於陳淮清的一堆庶子,都是小孩子,自然沒有資格參與這對父子間的談話了。

    所以現在坐在桌子邊上吃飯的,就是陳淮清和陳德興。父子兩人,都是成了精的狐狸,正相對著假笑。拿起酒杯子一副豪爽乾杯的樣子,只是杯中之物卻沒有減少多少。

    在花廳裡面伺候的人兒,現在更只有一個四十多歲的楊婆兒。既沒有歌舞助興,也沒有成群的僕役往來穿梭。實在沒有多少帝王家宴的氣氛,甚至可以用冷清來形容了。

    不過席上人,卻一點也不在乎這個冷清的場面。陳德興一杯酒喝了半盞茶的功夫兒。再拖不過去,才放下杯子。笑吟吟的看著陳淮清,慢悠悠的從懷裡取出一個羊皮匣子,「大人,孩兒萬里而來,也沒有給您帶來什麼好東西,這是一點心意,請您笑納。」

    陳淮清也放下杯子,看著陳德興笑成一團春風的臉。也沒客氣就接過匣子,打開一看。是一個黃色的捲軸,捲軸表面還繡著日月標記。顯然是一份聖旨。

    陳淮清立即取出聖旨一看,愣了愣,過了好一陣子,才鄭重其事起身,朝著陳德興躬身一禮:「臣英國王陳淮清代臣子德施謝恩了。」

    陳德興一招手,讓陳淮清坐下,微笑道:「謝什麼恩啊,一個名號而已,又不值什麼。孩兒我不過是寫道聖旨罷了。」

    原來這是一份冊封的聖旨,封陳淮清的兒子,就是那個出家當了和尚的陳德施為大寶天聖法王。總領天竺佛教。

    扶植起一個大寶天聖法王作為普天下佛教的領袖,是陳淮清一貫的政策。一開始他是想自己當這個法王。將來再傳位給陳德施。可是卻因為陳德芳和陳德興的反對,只能且退一步,讓兒子陳德施出家,預備等他長大些,再正式扶植他當法王。可是卻被陳德興搶了先。直接一道聖旨,封了個大寶天聖法王給個七歲的小和尚……

    這事兒,當然是有其深意的。因為大寶天聖法王至少是天竺佛教的首領,這個位置由大明皇帝陳德興來封……真的合適嗎?而且陳德興還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世俗君主。他是天道教的教主,降世的明王!

    由天道教明王來封佛教的*王,這不是將天道教置於佛教之上了嗎?而這個由大明皇帝下聖旨冊封大寶天聖法王的事情,會不會變成慣例?將來的法王,會不會都是陳德興的子孫封出來的?

    這些事情,心思縝密的陳淮清如何想不到?但他並沒有流露出任何反對的意思。只是收好聖旨,不動聲色的坐回了自己的椅子,然後又笑吟吟地看著陳德興。

    看到陳淮清的目光投過來,陳德興又笑道:「大人這幾年南征西討,真是太辛苦了。現在終於大功告成了……開國數千里。都是繁華富裕之地。這樣的功績,比起秦漢之際的任囂、趙佗也有過而無不及了。如今正該保養性命,在壽數上也超過那位南越武王才好。」

    趙佗不僅是軍事家、政治家。而且還是個老壽星。根據史書上的記載,他在位六十多年,在漢武帝建元四年才去世,享年有一百零三歲!大概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帝王。

    不過陳淮清真要活到一百多歲,陳德興的親大哥陳德芳可要哭死了。歷史上,趙佗的兒子都已經去世,王位由他的孫子趙胡即位。

    陳淮清聽了兒子的話,自然是開懷大笑:「百歲壽數為父是不敢想的,能再活二十年。看到兒子們都長大成人,能夠治理自己的封地就心滿意足了。」

    讓兒子治理封地……這話可是意味深長!陳德興輕輕轉動酒杯。不過依然是滿面春風:「朕的好幾十個兄弟,人人都會有封地?」

    陳德興自己的計畫。只打算給十六個兒子一人一個封國,如果有再多的兒子,還可以在南部非洲再封一兩個王。其餘就只能留在大明做個沒有封地的親王了。

    而且,大明也不搞「永世皇族」。根據《陳禮》,沒有封爵的皇族男子,只能保持一代(就是自己一代)的皇族身份,然後就是老百姓了。

    「自然是人人都有封地了!」陳淮清輕輕轉動著酒杯,「大英自有國情在此,和大明是不一樣的,同北明洲十六國和南番列國都不一樣。天竺是古國,歷史彷彿比我華夏還有悠久。文化鼎盛,百業繁榮,各地的情況都很複雜,這人心也很繁雜。而且,天竺歷來就沒有一統過。就算如英國這樣的大國,在天竺歷史上也很少出現,維持的時間也不長久……因而,要在天竺治理一個大國,其實是很不易的。」

    中國自秦朝開始,統一是主流,分裂就意味著亂世,是不受天下人歡迎的。而天竺這裡,分裂是主流,統一基本沒有出現過。所以地方上的離心傾向是很嚴重的!

    而且,陳淮清治理天竺的辦法不是移風易俗而是入鄉隨俗。並沒有拿天竺的傳統文化開刀……天竺的傳統文化奴性太重,簡直就是為外來征服者量身定做的。所以歷史上征服印度的外來戶,不論是來自中亞還是西歐,都毫無例外的保留了印度傳統的種姓制度。哪怕是強調平等的天方教,在印度也照樣實行種姓制度。

    而陳淮清就算要滅絕了天竺文化,實在也沒有什麼更好的東西可以取代。這中華傳統的儒皮法骨,可是講究「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要是灌輸給了天竺的首陀羅和達特利,那不是在鼓勵他們造反革命嗎?

    陳淮清在深入瞭解了婆羅門教文化之後,都有點佩服達瑪波羅的雅利安人祖宗了,怎麼就想出這麼好的辦法了呢?

    不過。保留天竺的傳統文化並不等於要放棄自己的文化,而是要對天竺的傳統文化進行吸收和改造。

    和明洲十六國和南番諸國採取的做大國人並且逐步壓縮野人的政策不同,陳淮清的國策是民族融合讓漢族征服者和天竺上等的雅利安人後裔融合。共同奴役中下層賤民。

    而要融合,自然就要有一個互相接觸和改造的過程。不僅是漢人征服者要放棄自己堅持了一千多年的平等(當然是相對的)觀念。去當個作威作福的特等婆羅門老爺。天竺的貴人階級也要接受漢人的儒學和考試做官的理念當然不是考卷面前人人平等,而是只有婆羅門和剎帝利這兩個種姓的男子才能去參加儒學、佛學和武學科舉,吠舍種姓的男子可以參加雜科科舉。等級再低的賤民就不能參加科舉了……

    陳德興只是看著陳淮清,沉吟著並不說話。

    陳淮清又道:「……所以治天竺的地方不能單用流官,單用流官不足以教化地方。而國人政治也不能用於天竺,天竺人口太多,單是老夫的英國就有三千萬之數!若要以國人治理,則需要三百萬眾。咱們現在可沒有那麼多國人啊。因此治天竺就只能威恩並施,易俗和隨俗並用。這些鎮守恆河北岸和孟加拉各處的公府,也是用來傳播儒學,教化天竺之婆羅門、剎帝利之種的。同時,公府還要負責監視各地佛寺,佛教將是天竺的國教,佛門自然就不再是清淨地了。必須要嚴加控制!」

    佛門清淨地的概念大約只有中國才有,在別的地方,佛教都和政治牽扯很深,自然就沒有什麼清淨的可能了。天竺這裡也是一樣。佛教是國教,同時還要和儒學融合一體,走釋儒一家的路子。而且。佛寺還將是推廣漢字漢語的據點。其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

    陳德興靠在椅子背上面,直視著陳淮清的眼睛,緩緩的點頭:「大人的意思,是不是這些國公並沒有變成大公的一天?」

    國公如果不變成大公,哪怕有一百個,也不過是和英王王庭共治地方,並不會造成英王國的分裂……至少在陳德興、陳德芳兄弟的有生之年,這樣的事情是不會發生的!

    剛才還其樂融融的一對父子,現在卻神色嚴肅的靜靜互瞧。旁邊的楊婆兒。也摒住了呼吸,還轉著腦袋四下打量。發現沒有什麼不應該出現的人物,才輕輕吁了口氣兒。

    現在可是兩父子攤牌的時候了!萬一要有什麼爭吵。可不適合讓第四個人聽見……

    噼啪一聲,卻是大殿中的蠟燭花爆開。

    陳淮清一笑,搖了搖手:「國公就是國公,如何會變成大公?這事兒就算老夫同意,吾兒德芳也不會答應的。老夫一旦歸天,恐怕就要有一番兄弟反目了!」

    陳德興聽了這番表態,心裡卻是一聲嘆息:就算不封大公,那麼多的國公也夠陳德芳煩惱的了。都的列爵治民的國公啊!而且還有自己的軍隊,還要負責一地的教化。時間一長,難免就要做大難治。就陳德芳那點肚量,大權一朝在握,一定會想方設法限制自己的這些親兄弟的。沒準就一道高牆,把這些國公爺圈在城裡面當個富貴囚徒了。

    不過這事兒和自己沒有什麼關係,這些便宜兄弟,隨他們去吧。自己要操心的事情太多,可管不了那麼許多了。

    陳德興大笑起來:「婆兒,拿紙筆過來!」

    楊婆兒答應一聲要去,陳淮清卻叫住她:「拿紙筆做什麼?」

    「自然是給朕的那些兄弟寫道諭旨了,世襲莽替,除謀反大逆外縱有大錯亦不加罪……」

    陳淮清淡淡一笑:「那就多謝了。不過,老夫的子孫,老夫自有辦法保全……便是沒有這些諭旨,想來也不會出什麼狀況的。」

    ……

    就在這一夜,陳淮清的長子,陳德興的親大哥陳德芳,還身在德里宮中,卻有些失眠,批衣而起,在庭院當中看著天上的月色。不知道什麼時候,身邊響起輕輕的腳步聲,然後就傳來「女黑奴」古迪特.所羅門的聲音:「殿下,怎麼還不歇息?」

    陳德芳頭也不回:「吾弟今日該到河邊府了,若不是諸事繁多,吾該去河邊府迎接的……」

    古迪特.所羅門的聲音柔柔的:「殿下若想念兄弟,可以去信度河口一行。大明聖人一定會在那裡停留,和西宋丞相李庭芝還有大明征西軍將陸虎見面的。」

    陳德芳輕聲一嘆:「見面有如何?他這次又在天竺封了三個王,平南王董文尉、鎮南王汪德臣、定南王俞興……現在天竺已經不是八國,而是十二國(包括英國的藩屬國阿洪)了!」

    平南、鎮南、定南三王的王號中都帶有「南」字,自然是和南天竺有關了。這三王的出現,肯定會壓縮英王國南下的空間。雖然不至於讓英王國無法擴張,但是陳德興的態度已經非常明確了……

    古迪特.所羅門低聲提醒:「殿下,其實如今的英國也不小了,論起人口財賦,怕只次於大明,是普天下第二大國了吧?」

    自古老二難當!哪怕陳德興和陳德芳是親兄弟,也不會不做限制。

    「不過在古迪特看來,殿下還是應該往信度河口一行,怎麼都要去見一見大明聖人的。」古迪特.所羅門道,「其實聖人想要限制的只是英國,而不是殿下您啊!」

    「哦?」陳德芳轉過身,看著自己的「寵奴」,「古迪特,你的意思是……」

    「殿下還記得奴婢和您說過的西非黃金國嗎?」

    「西非黃金國……那個馬里帝國?」

    古迪特.所羅門眼眸中閃過一絲異彩,「殿下想讓我們的孩子成為西非黃金國的統治者嗎?現在就是最好的機會啊!大明帝國顯然已經吃得太飽了,對遙遠而蠻荒的非洲完全沒有了興趣,這片土地,或許就是上天留給我們後代的家國!」(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6 20:50
第864章 新生之始
    「西非黃金國……古迪特,你真的想讓博兒去那裡為王?」

    陳德芳眯起雙眼,只是打量著跟前的「咖啡美人」。和父親陳淮清廣納妻妾的作風不同,陳德芳算是非常專情的。貴為大國太子,只有一位妻子和一位侍寢的「女奴」他本來想讓古迪特當自己的側妃,連太子妃賈氏也同意了,可是陳淮清卻堅決反對……陳淮清是覺得古迪特有黑奴的血統(實際上是販奴的黑猶太),出身像個「賤民」,所以才會反對的。

    而沒有英王的旨意,陳德芳就無法給古迪特一個側妃名分。結果陳德芳一賭氣,就公開宣佈古迪特是自己的女奴這事兒用不著他父王的批准。

    雖然是「女奴」,但是古迪特和陳德芳的關係卻是到了如膠似漆的地步。幾個月前,主奴間的愛情結晶降臨世間,取名陳博(又名博所羅門陳)。如何安排這個有百分之十幾黑人血統的兒子,就成了陳德芳心中最大的難題了。讓他當自己的繼承人是不可能的,陳德芳和太子妃賈氏有一個兒子,那個才是安豐陳氏的長子嫡孫!而陳博只是一個「女奴」生下的庶子。

    如果他是♂陳德興的庶子,倒也可以封個國王或是親王,哪怕母親是個女奴。可是天竺這裡是講「種」的,古迪特所羅門的「種」不好(其實她的膚色比大部分天竺婆羅門、剎帝利都白,但是誰都知道她有黑人的種),陳博的「種」自然也就不大過得硬了。即便封了國公。也會被一堆「種」好的叔叔和兄弟(堂兄弟)輕侮。

    所以,讓陳博一直留在天竺的確不是個好出路。陳德芳原本的打算。是讓陳博長大後回大明去發展。這孩子畢竟是陳德興的侄子,只要陳德興稍稍照應一二。就會有一個好前程了。

    可是古迪特卻有自己的主張,她想為兒子還有她自己都謀取一頂王冠!而且在她看來,眼下的世界上還是有那麼幾頂失落的王冠,正等著她和兒子去拾取的。

    「是啊,機會難得!」古迪特所羅門重重點了下頭。「主人,我們還有至少一萬兩千名黑武士……他們都接受了最嚴格的訓練,還上過戰場和天方教、婆羅門教的軍隊較量過。這樣的軍隊如果去了西非,絕對可以打出一個大大的帝國!而把他們繼續留在天竺,只能是個大麻煩!」

    黑武士在天竺同樣沒有出路!因為他們皮膚太黑……天竺這個地方就是這個規矩!光明正大搞種族歧視。長得黑就沒人權!古迪特所羅門有三成多不到四成的黑人血統,就連一個側妃都當不上。何況這些百分之百的黑蜀黍?

    要讓這些黑武士成為婆羅門老爺,在天竺這裡是沒有一點可能的這樣做肯定會引起雅利安後裔們的堅決反對,在陳淮清看來完全是自找麻煩。

    所以這些黑武士,現在都是陳德芳用自己的錢在養從德里搜刮來的商稅主要都花在他們身上了。但是光花錢供這些黑武士好吃好喝並不解決問題。

    他們畢竟是武士,理應是貴族階級的一員,不是陳德芳的黑奴!他們替陳德芳打過仗還立過功,陳德芳就有論功行賞的義務。如果他一直推脫不履行義務,這支黑人軍團說不定要鬧出嘩變了!

    「可是博兒還小啊……」陳德芳似乎還在猶豫。

    古迪特所羅門低聲道:「不要緊的。奴婢和奴婢的父親可以替博兒去打江山。而且,在西非開疆闢土也不是朝夕之事。首先要在西非沿海的島嶼上建立據點,作為奴隸貿易的中心,和入侵西非的跳板。然後要在西非沿海建立殖民地。利用奴隸進行開發……」

    原來古迪特所羅門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侵略計畫,就是依託大西洋販奴事業進行發展和入侵。利用陳德芳的黑武士軍團為武力上的支柱,依靠明英兩國的支持。在西非開闢一個龐大的奴隸制帝國。

    「古迪特,你已經有了全盤計畫?」陳德芳看了看自己的「黑女奴」……別人都說黑奴愚笨不堪用。可是他的這個「黑女奴」卻是聰明到了極點。

    「全盤計畫是沒有的,只是有些想法而已。」古迪特笑著回答。

    「新國家的根本是什麼?」陳德芳皺著眉頭髮問。

    西非是有黃金。但是以黃金根本是不行的。如果一國只有黃金,而沒有相應的工商農牧,那麼黃金就毫無價值,只能成為他國貪婪的對象。

    「黑武士和莊園將是國家的支柱!」古迪特所羅門回答。

    「黑武士能管好莊園和國家?」陳德芳將信將疑。古迪特所羅門很聰明,她爹塞拉西所羅門還有一堆姓所羅門的叔伯兄弟都是聰明人。但這並不代表陳德芳的黑武士有多聰明多能幹……

    「國家和莊園當然要靠白人來管理,和奴婢一樣的白人。」古迪特所羅門解釋道,「奴婢的父親給奴婢寫信,說忽必烈的帝國正在捕捉識字的歐羅巴人,他們將會被當成奴隸賣給大西洋特許貿易商會。而其中一部是年輕女子,會被送去明洲,剩下的會被運往西非沿海的島嶼當奴隸。其中的佼佼者會成為未來國家的管理者和莊園管家。」

    還是那句話:不想當奴隸主的奴隸就不是好奴隸!

    而這個將要出現在西非,由形形色色的奴隸和奴隸主建立的帝國,因為吸納了許多有文化的歐羅巴奴隸。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歐羅巴文明的繼承人。在最開始被販賣到那裡的歐羅巴白奴之中,就有不少原來的教士、老師或是貴族出身的什麼人,或者是貴族的管家,也有一些工程技術人員。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很快在所羅門家族開創的國家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位置,成為了國家和莊園的管理者或是傳播知識的教師。而這些人的到來。也極大的提升了黑非洲落後的生產力和文化。落後和不人道的奴隸制度,對於此時的黑非洲來說卻是非常適用的。相對先進的技術加上正好順應了黑非洲社會發展規律的奴隸制。使這個西非奴隸制帝國,在此後的數百年中發展的其實是相當不錯的。

    當這個國家被白奴大起義推翻的時候。在撒哈拉以南的西部非洲土地上,到處都遍佈著大型農場和繁榮的市鎮,還有長度超過一萬華裡而且運營情況非常良好的鐵路。

    國家的首都金剛城(後世的塞拉利昂首都弗裡敦所在的位置)更是人口超過200萬,市面極度繁榮的大都會。城內隨處可見富麗堂皇的中式或歐式建築。城市的西區,還出現了數以千計的工廠(工廠中的工人都是自由人),無數的煙囪沒日沒夜的將黑煙排向天空,金剛灣的海水甚至被染成了黑色。

    順便一提,由於西非奴隸主(大部分都是陳德芳的黑武士們的後代)的貪婪。當這奴隸制崩潰之時。白人已經成了這個國家人種的主流由於市場的需求,在西非帝國存在的數百年中,奴隸的皮膚越白價格往往就越高。因為一個幾乎純白的白奴,要比同樣性別和年齡的純黑的黑奴貴上十到二十倍!而繁殖和喂養他們的成本,彷彿還要低上一些……

    ……

    「波斯以西取地立國……泰山,譽廷,大崴,你們怎麼看?」

    這個晚上,睡不著覺的人彷彿還有一些。在桃裡寺的宮殿裡面。朱四九一雙眼睛似閉非閉,只是撐著頭在打量著手中的聖旨。

    聖旨是由陸虎派出的馬隊送到桃裡寺的,現在南洋艦隊還沒有攻入波斯灣,因此通往波斯的水路也沒有打通這並不是南洋艦隊的錯。而是因為西北天竺的戰事進展有些緩慢,陸虎和李庭芝的大軍牢絆在信度河流域,抽調不出兵力去佔領馬斯喀特、哈馬伊角和格什姆島。因此南洋艦隊的戰艦在波斯灣附近就沒有立足之地。哪怕在海戰中一再擊敗巴士拉埃米爾的艦隊。也談不上控制波斯灣。

    因為沒有控制波斯灣,自己一時又無法從印度河流域抽身。陸虎只得壓下了剝奪朱四九兵權的聖旨。同時又隱瞞了陳德興西巡的消息,只是將冊封朱四九為清國王的聖旨送去了桃裡寺。

    大殿內一片沉默。半晌才是海大崴打破了寂靜:「大帥,波斯以西就以西吧,其實也是不錯的。無論是小亞細亞還是地中海東岸,都算是好地方。而且也沒有什麼厲害的對手……小亞細亞是什麼羅姆蘇丹國、特拉松帝國還有東羅馬的地盤。一堆弱國罷了,擋不住咱們的十萬大軍。地中海東岸稍強一些,有那個什麼馬木魯克人,不過一樣打不過咱們!」

    呃,計畫總是趕不上變化!陸虎也不知道是有心還是無意,總之把陳德興整治朱四九的招術變成了一個真正的獎勵!

    有三個明軍步兵師和三個明軍騎兵師在,小亞細亞和地中海東岸還有什麼人能擋住朱四九?

    如果不是他在地中海上沒有海軍,意大利他都能打下來!

    朱四九的參謀長徐挺字譽庭,本來還有些忐忑,現在看到了陳德興的聖旨,心也定了下來,開始全心全意替自己的老上司謀劃了。

    「大帥,小亞細亞和地中海東岸最好只取其一。若是取小亞細亞,那咱們今後的發展方向就是歐羅巴了!這一次先全取小亞細亞,順手再把格魯吉亞和亞美尼亞兩個小邦給壓服了。然後再設法取君士坦丁堡為都,或可聯合威尼斯和熱那亞兩國……咱們和蒙古是死敵,他們也受到蒙古的威脅,應該可以聯合的。」

    徐挺頓了下,接著又說:「如果大帥想要取地中海東岸,那就一路南下非洲吧,打下埃及,在開羅或是亞歷山大建都,彷彿也是不錯的。據說埃及的土地非常肥沃,是可以成為帝王基業的。」

    朱四九的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岳父郭侃。郭侃搖了搖頭,道:「埃及不好,打下埃及之後再向哪裡去?北非荒涼得很,沒有什麼前途。還是君士坦丁堡好!歐羅巴歷史上,東羅馬也是大帝國,便是以君士坦丁堡為根本的。而且……老夫的封地在西波斯,和小亞細亞相連,可以互相照應。」

    因為陳德興要將費爾干納盆地收回直轄,因此劉整就被挪到了東波斯,都城將會擺在塞爾柱帝國的故都伊斯法罕。而原本打算在伊斯法罕建都的郭侃就到了女婿朱四九的地盤桃裡寺建都了。

    對郭侃而言,如果東面是劉整,西面是朱四九,自己局中,當然是最安全的了。因此他是不希望朱四九去埃及的,而且埃及還是馬木魯克蘇丹的統治中心,一旦失去,馬木魯克就算玩完了。整個大食半島沒準會很快落入大明之手,到時候陳德興可就能直接插手波斯和埃及的事務了……

    朱四九皺著眉頭,看來一直在苦苦思考:「老泰山說的有道理,還是小亞細亞好……若是能打下君士坦丁堡,清國就能有個王霸之都了。不過要怎麼治理這份基業,還得好好琢磨一下!小亞細亞不比波斯,那裡幾百年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所以人口遠遠沒有波斯那麼多。聽說東羅馬的都城君士坦丁堡內現在只有六七萬人口,整個國家也就是幾十萬人,羅姆蘇丹國和特拉布松帝國的人口也差不多。三個國加一塊兒興許就一百多萬人。而咱們西軍中的漢人和分配給我的蒙古人可有十幾萬呢,而且多是精壯男子啊!」

    郭侃怔了怔,看著朱四九:「四九,你在想什麼?」

    朱四九猛吸口氣:「我想把小亞細亞變成漢地!讓軍中的漢家男兒在小亞細亞定居,都娶了當地的女人,然後分配土地,安居樂業。這樣,最多百年,小亞細亞就是漢人的天下了。」(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6 20:50
第865章 種人
    這是一道不算複雜的數學應用題,假設一個男子在其一生之中可以擁有四個健康的後代,其中兩個是兒子。再假設一百年內十萬名身體健康壯年男子可以傳承三代。那麼這十萬名男子在百年之後可以擁有多少兒孫?

    答案是八十萬!如果考慮到女性後裔的數量,這個數字還要增加一倍甚至更多,起碼就是一百六十萬。再估算一下百年之後,這一百六十萬人還在世的父母和祖輩。十萬男子在百年後完全可能變成兩百多萬人!如果在這百年之內,還會有新的人口加入,或者是人口的出生率還要更高一些。那麼這個數字達到三百萬也是有可能的。

    三百萬人在西曆的1372年,基本上意味著一個相當大的族群了。足夠填滿小亞細亞半島和君士坦丁堡周圍地區。從而成為歐羅巴和西神洲地區舉足輕重的力量!

    這道數學應用題在後世的歷史和政治學中是非常有名的,名叫「朱四九計畫」。提出者自然就是被後來雄霸歐羅巴的大清帝國尊為太祖皇帝的朱四九。如今的清國王朱四九!

    他治理封國的辦法倒也簡單,就是兩個:第一當然是軍民一體的八旗制度這個制度在後世中國人眼中往往意味著落後,實際上也談不上落後先進,只是適用不適用而已。

    八旗制度在滿清入關之前,還是很好的提高了關外各種韃子的組織成度,將之和一部分關外漢人結合,變成了一個亦盜亦民的強盜團體。

    或者說的好聽點,八旗制度對於提高農村組織度而言,效果其實是不錯的。在後金統治下的遼東各種韃子都被納入了八旗組織之內,出則為盜。入則務農,盜農合一。將組織鬆散的明朝打得落花流水。

    但是這套制度只適用於社會分工比較簡單的農牧業經濟,除了種地放牧就是當兵打仗。和秦國興起時候的「耕戰政策」有點類似。不過在滿清入關奪取天下之後,這套體制就不適用了。旗人入關後都集中在了北京。少數出鎮幾個大城市。基本上也不種地了,全都不事生產。從原來盜農合一,變成了不事生產的世襲軍事貴族,而且也不用像歐洲騎士、日本武士一樣,總有一大堆人為了生計發愁。他們有幾萬萬漢人來養,全都成了衣食無憂而且不用從事生產經營的小市民。

    所以滿清入關以後的八旗制度,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可取之處的。但是朱四九預備在小亞細亞採用的不是這種「八旗小市民」制,也沒有這樣的條件。他的地盤才多大?而且小亞細亞此時的人口不多。再被蹂躪一番,恐怕剩不下多少青壯男丁了。因此朱四九的八旗子弟,只能是兵農合一……其實就是被八旗制度組織起來的自耕農。

    而朱四九治理小亞細亞的第二個辦法就是「種馬」,將跟隨他的十萬漢家(也有一些是蒙古人)戰士變成種馬,去小亞細亞和突厥、波斯、希臘、斯拉夫等種族的女人生孩子。十萬匹種馬至少能生出四十萬個後代,然後再讓他們的後代互相交配朱四九這些日子已經研究過「配種問題」了。

    他發現,許多有一半色目人血統的蒙古戰士,外觀特徵大部分還是東方式的,不過就是皮膚白一些,鼻子高一點。眼睛大一點。這樣的長相,在漢人當中也很普遍。朱四九覺得自己的皮膚也挺白的,眼睛也不小。而且還有個高鼻子。

    只有少部分混血兒,才會擁有較多的白番外貌特徵,比如陳德興的寵妃寶音就完全像她媽,除了頭髮和眼瞳是深色的(仔細看也不是黑的),其它方面和白番沒有什麼兩樣。

    經過朱四九的研究,如果只是一代人的混血,將來小亞細亞的漢人和大明本土差別不會太大。況且,清王國安頓下來後,還會有許多軍將家眷從中原和西域遷來。到時候還能降低一些白番血統的比重。

    如果在教育和宗教兩方面也能夠搞好。百年之後,在小亞西亞半島上出現300萬信奉天道教。說漢語,習漢字。有組織的漢人。從他們中間動員15萬到20萬戰士,應該是沒有多大難度的。

    除了小亞細亞上的清王國,在波斯和阿姆河流域立國的西波斯、東波斯和康王國(嚴忠濟為康王),也都擁有類似的增加漢族人口的計畫。不過這三國的漢人(包括蒙古人)基本盤都太小,青壯年男子都不到三萬。而被他們統治的色目人又太多。因而沒有能力如清國一樣建立起全面統治,只能集中於首都,也就是桃裡寺、伊斯法罕和不花剌三地。其餘地盤,就只得分封給向三國國王效忠的諸侯統治。

    在百年之後,這三個國家的漢人數量也增加了不下二十倍,全都達到了六十萬以上!

    ……

    「混帳!朱四九!你個混帳王八蛋!老子操你祖宗……」

    喝罵的聲音,在信度河口的信度堡內的大明大食軍總軍將司衙門裡響起,緊接著又響起了摔打瓷器的聲音。大食軍的總軍將陸虎正在大發雷霆,砸了個茶杯,又踢翻了一個插瓶。弄得滿地都是瓷器渣子。大食軍總軍將司的參謀副官們全都大氣都不敢出一聲,低著頭小心翼翼的躲在一邊兒。

    陸虎早年綽號「惡虎」,可不是什麼善茬啊!這幾年地位日隆,才開始修身養性,不怎麼罵人了。今天也不知道是怎麼了,居然被他的把兄弟朱四九給氣了個好歹。

    原來朱四九剛剛託人送來了自己的奏摺,提出了要將西軍中的大部分將士都安置在小亞細亞,還要給他們分配色目女子成家生孩子!

    這個朱四九,實在太不知道進退了!瞞著陸軍參謀部和陸軍部把西軍拉到波斯已經是大錯特錯了。現在不僅不知道悔改,不上表向陳大聖人請罪,還要將西軍數萬將士都安置小亞細亞,變成自己的部民。這個朱四九也太囂張跋扈了!也不想想。這西軍到底是誰的軍隊!

    陸虎狂怒的拍著桌子。連個朱四九都收拾不下來,陳德興以後還怎麼重用自己?恐怕要不了多久,封自己當南明洲什麼地方的國王的旨意就會下達了吧?就算自己不去南明洲。而把王位讓給兒子,自己的仕途也照樣到了頭!以後就只能在家抱孩子養老了!

    可是他陸虎不是劉和尚。今年不過四十多歲,還不老呢!

    越想陸虎身子越抖,種種樁樁的念頭交織在一塊兒。讓他終於咆哮著跳了起來:「都給老子收拾準備去!老子要親自去桃裡寺,看朱四九還敢怎麼蹦達!」

    陸虎是前任陸軍部尚書,而且一直以來都是大明頭號大將!軍中威望自不用說,現在還有陳德興的聖旨,只要一到軍中,西軍六個師的官兵是不敢不服從的。

    只要把這六個師的軍隊拉走。朱四九就是個沒牙的老虎!

    幾個參謀立即答應一聲,轉身就出去收拾安排,調集護衛的騎兵。大食軍的參謀長孫祿也是隨營軍校一期畢業的老人,和朱四九年級彷彿,關係一直不錯。而且他也認為朱四九的計畫很有可行性……如果照此辦理,一百年後,小亞細亞半島上就會有三百萬漢人。到時候這個清王國,就會變成大明帝國在歐羅巴最有力的打手!

    這可是真正的百年大計!影響甚至可以達到數百年後。朱四九擅自在西域開戰固然有謀逆的嫌疑,但是他現在既然還是西軍總軍將,又封了清國王。就有資格向朝廷提出奏章,請求把西軍的部分將士留在小亞細亞這件事不是謀逆!要想讓大明在百年之後繼續統治世界,你現在就得捨得下本錢。就得為百年後佈局啊!

    現在要是不在小亞細亞佈局,百年之後要怎麼在歐羅巴和地中海發力?單靠香港和澳門兩個殖民地管什麼用?再說,香港、澳門那邊的居民大多是歐羅巴人和明洲土著,漢人的數量可以忽略不計。真要有什麼狀況,也是以歐治歐,實在不大靠譜!

    想到這裡,這位孫大參謀長就大著膽子提醒道:「大帥……聖人就快到信度堡了。」

    「老子知道!老子去去就回,誤不了什麼事兒!」陸虎瞪了自己的參謀長,口水噴得老遠。

    孫祿用力搖了搖頭。「大帥,朱大將軍是在給聖人和陸軍參謀部上摺子啊!這摺子還沒有到聖人那裡。您就趕去波斯,這不合適吧?」

    陸虎聞言一愣。細細一想,彷彿是這麼個道理。朱四九這次是給陸軍參謀部和陳德興提出建議。這建議能不能被陳德興採納是一回事兒,自己這個代為上呈的大食軍總軍將都無權扣壓朱四九的奏摺啊。

    朱四九好歹還是藩國國王,還擔任著西征軍總軍將!向陳德興遞摺子是人家的權限。陸虎扣住這摺子就違規踩線了……

    陸虎語氣陰沉地道:「摺子歸摺子遞,老子自去波斯奪了朱四九的兵權便是,這也是聖人的旨意!」

    「大帥,聖人不日就到了。」孫祿搖搖頭,「就算您要去波斯,也該先見過聖人,再請一份聖旨……萬一聖人讚成讓西軍將士在小亞細亞安家呢?」

    「怎麼可能!?那可是聖人的西軍!」陸虎一瞪眼珠子。「這不等於把幾萬兒郎都送給朱四九了?」

    孫祿還是搖頭:「大帥,咱們大明有的是兒郎,少個幾萬有甚打禁的?若是能讓他們在西域小亞細亞養出三百萬漢人,大明就能在將來征服整個歐羅巴!區區幾萬兒郎,能換來一個歐羅巴,還有什麼不值當的?這和朱大將軍是否獲罪,能不能繼續當清國王是兩碼事情!」

    陸虎冷靜了一點兒,這個參謀長說的倒也有理。朱四九不靖是一回事兒,將整個小亞細亞漢化是另一回事兒。憑心而論,朱四九的計畫是可行的。趁著現在小亞細亞因為多年戰亂,人口數量不多,一舉將其吞下,再掠奪十萬土著白番女子……這小亞細亞白番的人口,必然會因此損失慘重!而漢人則會在今後百年高速增長。

    而有了小亞細亞半島上三百萬漢人的支持,漢人在波斯、阿姆河流域或許還有大食半島上的統治就能安穩。天方教和基督教的勢力,就只能被堵在地中海沿岸。蒙古人的那個什麼蒙歐帝國,也將長期受到清王國的威懾!

    同時,清王國自身,又因為處於華夏世界西進的最前線,可以說是三面受敵,因此必須抱緊大明的大腿。因此也不必擔心這個國家會背叛大明……

    到時候,大明帝國就隨時向歐羅巴投放幾十萬人的大軍了!

    「那朱四九怎麼辦?就這樣放過他了?」陸虎自設一問,然後又重重搖頭,「這不可能,要是能這樣,老子就帶著大食軍去打埃及,當個埃及法老不比去南明洲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強?」

    這話也對啊!朱四九能當小亞細亞的國王,陸虎的功勞也不小憑什麼不能當埃及法老?

    「未必不行啊。」孫祿笑了笑,說,「大帥見了聖人可以提嘛,埃及法老總要有人當的,給拜伯爾斯那廝統治,還不如讓大帥去當法老呢。不過……朱大將軍肯定不會落什麼好的。」

    「真的不會?」陸虎此時卻是擔憂的語氣。倒不是在同情朱四九,而是兔死狐悲。「該不會有殺頭滅門之禍吧?」

    「這倒不會,」孫祿道,「聖人頒布《陳禮》教化天下,自己不可能不守。朱大將軍此次有功亦有過,有功當獎,有過當罰。這才是正道。大明軍法中對無令擅自興兵的處分是非常明確的,如果不造成嚴重後果,最重就是革去軍職、軍銜和爵位!」

    「革爵?」陸虎一怔,「可是朱四九是國王啊!國王的爵要怎麼革?難道要除國嗎?」(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6 20:50
第866章 強制退休?
    國王的爵怎麼革?能當國王的都有兵有將有地盤,要革國王的爵會不會引發一場宗主國和藩國的戰爭?

    這的確是個問題!雖然陳德興是能夠輕易把朱四九和他的大清國一起搞掉的。但是他肯定沒有辦法在不付出重大代價的情況之下,把那些真正有實力的藩國搞掉。

    比如這會兒正在陪他下棋的英太子陳德芳背後的英王國就很難搞!不僅因為英王陳淮清是陳德興的親老子,還是因為英王國實力不小,一年財入七八千萬貫的大國!雖然特等婆羅門的數量不多,但是七八千萬貫年入的財力足夠可以僱傭到一支大軍。

    根據陳德芳的報告,陳淮清現在已經意識到那些當了特等婆羅門的老兵不大能打了,所以正準備建立一支僱傭軍。這支軍隊將由特等婆羅門(漢人和漢人後裔)擔任軍官,士兵則會僱傭天竺的剎帝利種姓的成員和喜馬拉雅山區的無種姓山民擔當。當然也不排除僱傭大明的漢人擔任軍官和士兵。按照陳淮清的設想,將來的英軍陸軍的人數總要維持在二十萬左右。裝備和編制則參考明軍,使用天竺自產的武器和盔甲。而且,還會效仿大明,在華氏城開辦軍官學校,招收特等婆羅門入學。

    一個擁有二十萬陸軍的國家,哪怕這二十萬陸軍都是弱兵。但也不是大明帝國可以輕易拿捏的對象!除非英王國明顯背叛華夏世界引起了天竺諸華夏國家的公憤,否則大明帝國就很難興師動眾去攻打討伐。

    要打下一個有二十萬陸軍的大國,投入的陸軍總不能少於十萬吧?考慮到天竺和大明本土的距離,這一戰要投入的成本起碼得上億貫銀幣!

    所以大明帝國對藩國和藩國君王不能太過嚴厲,不能要求藩國君王絕對忠誠,特別是那些距離遙遠。實力又不弱的藩國是不可能牢牢被大明控制住的要是真能牢牢控制,還成立什麼封國?直接派出官僚機構不就得了。

    只是那樣做的成本,恐怕要比收益大太多了。而且還得冒著殖民地鬧獨立或是外派官僚機構首領造反的風險……實際上。鬧獨立不過是早晚之事!

    所以大明不能把藩國當成行省,更不能把藩國君王當成一省之督來對待。必須有一套比較柔性。讓藩國上下都能夠接受的辦法。特別不能因為藩國之君個人的過錯,把整個藩國都變成敵人。

    比如現在的清國王朱四九確有過失,但是陳德興不能因此把整個清王國都搞垮了。畢竟這個清王國不是朱四九一個人的,是十萬西軍將士一起打下來的。而且對華夏世界來說,清王國的存在也有巨大的價值。

    要牢牢控制歐羅巴、西亞和北非那麼遼闊、人口眾多、地形和形勢都非常複雜的地區,靠香港和澳門兩個小小的殖民地是根本不可能的。兩個殖民地,撐死了就是駐紮萬把大明遠征軍,再僱傭幾萬白人軍隊當打手罷了。

    而盤踞小亞細亞和君士坦丁堡的清王國。現在可以動員出十萬鋼甲大軍,百年之後,發動三十萬大軍也不在話下!有這樣的力量,歐羅巴就是再過五百年也別想翻身!

    這個大清國,簡直就是華夏世界抵在歐羅巴胸口的一把尖刀!只要能讓大清國發展起來,這把刀子隨時隨地都能紮下去!朱四九的行事再怎麼不妥,這件事情做得還是很對的!不僅很對,而且對華夏,對大明都是有大功的。

    如果陳德興因為朱四九擅自用兵,就把大清國的台拆了。那就是禮崩樂壞。因為《陳禮》的最高目標不是維護陳明王朝千秋萬代,而是要讓華夏統治世界。

    所以朱四九現在提出的「染黃」小亞細亞和君士坦丁堡的方案,是符合《陳禮》的。而且也符合大明帝國的利益。

    將西軍的幾萬兒郎安置在小亞細亞其實是一筆對外投資!有了這些種馬,百年之後才會有三百萬小亞西亞漢人和三十萬漢家鐵軍去威脅歐羅巴大陸。

    現在拿出幾萬人,讓歐羅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都翻不了身,這筆投資實在是太划算了。划算到了陳德興都不能拒絕的地步……這樣的買賣都不做,還好意思說自己是殖民主義嗎?

    不過,朱四九是一定要懲罰的,否則前線帶兵的大將人人效仿。大明帝國的陸軍還不散了架?

    所以在削減前線主帥權限的同時,陳德興還是要給予朱四九適當的懲罰一部《陳禮》不僅是對朱四九這樣的藩國君王的限制,同樣也是對他們的保護。就是陳德興也不能對藩國君王濫施懲罰。

    可是該給朱四九什麼樣懲罰合適呢?要不……來個強制隱居。逮回大明去圈禁,讓朱四九的兒子小名叫初一的娃娃接班當大清國的「順治」王?

    這彷彿是個辦法!不過得給朱初一找個靠得住的攝政王才行……

    ……

    啪的一聲兒。棋子輕輕的落在了棋盤上面兒。一副棋局,下成了一團混亂。黑白兩色的棋子糾纏在一起。根本看不出什麼章法。

    和陳德興對弈的陳德芳,看了看棋盤,又看看皺著眉頭若有所思的陳德興,苦笑著搖搖頭。陪陳大聖人下棋還真是個傷腦筋的差事啊。這位聖人就是個臭棋簍子,還喜歡一邊下棋一邊思考,有時候簡直就是在胡亂下子兒。可是自己也不能三下五除二就把他殺個片甲不留啊這對陳德芳而言易如反掌,他的圍棋下得可是很不錯的。但是陳大聖人的面子總還是要顧及的,特別是現在陳德芳和老頭子鬧變扭,如果沒有這個親弟弟撐腰,自己的太子寶座沒準都能讓老頭子給換掉。

    陳德興這個時候彷彿也發現了亂成一團的棋盤,苦笑道:「朕的棋藝總是不長進,累得大哥跟朕一塊兒成臭棋簍子了。」

    陳德芳淡淡一笑,語調裡面竟然有點難得的討好聲音:「二哥兒。你是以天下為局,下的是天下這盤大棋,愚兄不過是在棋盤上擺弄黑白小道。自得其樂罷了。」

    陳德興失笑:「你現在也是太子了。」他神色淡淡的。似乎又把精神放在了棋局上面兒:「你放著德里一堆事不理,跑了信度堡。該不會就是為了和朕下棋吧?」

    陳德芳微笑:「我不還是太子嗎?國家大事有咱爹,還有那麼多大官。我這太子,現在就是吃喝玩樂……」

    陳德興哈哈一笑:「吃喝玩樂還不好?等你將來當了英國的大王,就知道治理國家有多難了。」

    陳德芳苦笑:「現在已經三十多個公爺了,等到我當了大王,英國的國公怕是要上百了……我自己的兒子都不知道往哪兒封呢?」

    陳德興一笑:「你的兒子?楚兒?他不是英太孫嗎?將來你做英王的時候他該當太子啊。」

    和陳德興有一大堆嫡子不同,陳德芳只有一個嫡子(還有一個庶子),是天道元年出生的陳長楚。今年只有八歲,卻已經封了太孫。是英王王位的第二繼承人陳淮清雖然有三十幾個兒子,但是從來沒有考慮過讓自己的庶子當王位的第二繼承人……因為他知道陳德興不會同意!

    「楚兒當然不用發愁了,」陳德芳苦笑著搖頭,陳長楚是安豐陳家的長子嫡孫,地位牢靠的很。「我說的是博兒,他連玉牒都沒有入呢。」

    陳博,不是陳長博!也就是說陳淮清不承認他是自己的孫子,是大英王室的一員。

    陳德興緩緩搖頭:「老頭子有點固執,不過也沒關係。朕把博兒列入大明的玉牒就是了。」

    收養兄弟或堂兄弟的兒子作為自己的庶子是符合《陳禮》規定的,但必須要經過嫡母的書面同意。

    而且一入族譜成為庶子就有相應的權力和義務就是說,陳博如果成為陳德興的庶子。就有可能繼承大明皇位!他對大明皇位的權力,將高於陳德興所有的女兒。

    不過考慮到李翠仙的生育能力,和她生下的孩子個個都是非常健康的「小金剛」,陳博染指皇位的可能性是基本不存在的。

    所以陳德興知道,自己那個小算盤打得超級精明的李翠仙是絕對不會反對此事的。而且她還會視這位陳長博為己出……因為,陳德芳在把庶子過繼給陳德興之後,家裡就只有一根獨苗了。

    萬一陳長楚有什麼三長兩短,那麼繼承英王大位的人,要麼是陳德芳的女兒。但這只是理論上可能,實際上很難服眾(陳德芳的庶弟們不服)。要麼陳德芳就只能收養自己的侄子或堂侄子。那麼陳德興和李翠仙所生的兒子就是首選了大明聖人的嫡子,大明帝國的親王。成為英王繼承人還有誰敢不服?

    現在收養陳博,就是替自己的兒子入主華氏城菩提宮留了一條通道。

    「那可真是太好了!」陳德芳興奮地衝弟弟拱拱手,「二哥兒,你可替愚兄解決了個大難題!」

    其實是兩個大難題,一個是陳長博的出路;第二個切斷了陳淮清的庶子入主菩提宮的可能即便陳長楚不在了,陳德芳也能收養陳德興的兒子,而不是讓庶弟當自己的繼承人。

    陳德興一擺手:「這事兒是小事,你我是親兄弟,你的兒子就是我的兒子。一個大明親王總是要封的,將來若有機會還可以讓他去當國王。唔,就在明洲找個地盤吧……黃智深前一陣子給朕上摺子,說他的封國東面還有個大島,被大西洋艦隊命名為新台灣島,島上有隸屬於大西洋艦隊的農場和牧場,由土著奴隸在那裡勞動。發展的似乎不錯,不如就給博兒當封國吧。」

    新台灣島就是另一個時空海地和多米尼加所在的西班牙島。因為地理位置正好處在澳門到明洲的航道上,就被大西洋艦隊佔領下來做基地了。島上的土著也倒了黴,被大西洋艦隊派出的海軍陸戰隊抓起來為奴!不是在種地養牛,就是在島上蓋房子,苦得不得了。而且早晚還會被傳上可怕的天花……

    不過一個艦隊佔領一座幾萬平方公里的島嶼,還堂而皇之行駛民政權力,而且最近還有不少嫁給了艦隊官兵當老婆的白人女子帶著孩子移居到了那裡。總歸有些不大對頭,所以是時候給那裡安排一個君主了。

    陳德芳卻只是搖頭,「能讓博兒得個身份,愚兄已經非常知足了,焉敢奢望明洲之土?」他頓了頓,又道,「其實愚兄早就和古迪特商量過博兒的將來。既然天竺這裡沒有他的位置,愚兄就想讓他去非洲開創一番天地。」

    去非洲?陳德興愣了愣,去埃及當法老?陸虎也在摺子上提了,想去埃及……

    陳德芳語調平穩,侃侃而談:「古迪特是非洲之人,博兒也是半個非洲人,自然該去非洲開疆闢土。至於具體的地盤,愚兄看西非的馬里就不錯。那裡可號稱是黃金之國啊!」

    陳德興緩緩點頭,沒有說話兒。

    在他看來,非洲就是北非和南非有點價值,前者靠近地中海,如今是天方教文明的中心,自古以來就挺發達的。後者主要是草原地形,氣溫也比較低,不是瘴痢之地,比較適合發展農業牧業,而且人口稀少彷彿也不是曼德拉的祖宗,而是一種黃膚色的土著,落後的不像話,看上去很容易消……滅!另外,南非彷彿還是個盛產黃金的好地方!這塊地盤,陳德興是打算弄到手的。

    至於黑蜀黍們盤踞的西非、東非,都是蠻荒之地,而且還是氣候炎熱潮濕,各種疾病瘟疫氾濫的地盤。除了沿海和靠近撒哈拉沙漠的乾旱地帶能住人,別的地方彷彿都不適合漢人居住。陳德芳也不知道吃錯什麼藥,想讓他的兒子去那裡為王。不過,這事兒也沒什麼不行的,隨他去吧……(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6 20:51
第867章 石油之王
    「聖人,朱四九麾下,是分為清八旗系統和明軍系統的。清八旗一系,是模仿咱們早先用來整合遼東各種韃子的八旗制度而建。所統轄的主要也是西域蒙古的各種韃子,約佔八成。另外兩成都是朱四九的門客和火槍師的戰士軍官。而各旗的頭領人物,都是由朱四九的漢人門客出任。現在,清八旗的人數約有六萬,是包括婦孺老弱,青壯能戰之士,在四萬上下。明軍系統則是西軍的六個師,大部分的官兵都是被朱四九矇蔽,其實還是聖人的忠臣。只要聖人一道聖旨就能解除朱四九對這六個師的掌握了……」

    陸虎一臉憤恨的在信度堡內陳德興的行宮裡面,咬牙切齒的和陳德興說著朱四九那邊的情況。他比陳德興早到了不少時間。除了幫著李庭芝對付信度河流域的天方教部落武裝,就在蒐集波斯那邊的情報。

    但是陳德興還是聽得有點無趣,關於朱四九那邊的事情,早就有暗探局和大義教官司直屬陳德興的官員向他報告過了。陸虎知道的事情他都知道,陸虎不知道的事情他也知道了。但是看著陸虎說得那麼認真,他也只有一臉嚴肅的聽著。

    其實他的心思卻早就飛到了波斯灣內了。無論怎麼對付朱四九,都得先拿下波斯灣沿岸和兩河流域指底格里斯與幼發拉底兩河的中下游地區。要不然夠不大著啊走俾路支地區也能到波斯,朱四九的奏摺就是走俾路支過來的。可是俾路支山地情況複雜,土地貧瘠,人口也非常稀少。根本無法為大軍提供後勤支援,至於要千里攜糧,那可就太不方便了。

    所以西進波斯的路線,也只有走波斯灣的水路。可是波斯灣一帶和兩河流域,現在都被馬木魯克蘇丹的軍隊控制。如果陳德興要走那兒去波斯,就得和馬木魯克人發生戰爭。

    打當然是能打贏的,不過陳德興卻不大想把馬木魯克人一下打趴下。道理也很簡單。大明在地中海沿岸的投放能力實在有限。西征軍和大食軍加在一塊兒,就是十五六萬。如果單純作戰,這些軍隊足夠打垮蒙古人歐羅巴人和馬木魯克人的聯合。

    但是要有效統治,這些人也就只能拿住幾個關鍵地區。比如小亞細亞半島和兩河流域……就這點地盤要控制住也已經非常勉強了,再大根本就鎮不住了。

    所以現在貿然打垮馬木魯克人的後果只有一個,造成大片土地出現權力真空。而權力真空必然會造成大亂和企圖填補這個真空的勢力出現。

    首先大亂對華夏殖民在小亞細亞和兩河流域建立穩固的統治是不利的。因為華夏殖民者在一百年內的主要任務是增加自己族群的數量,讓小亞細亞和兩河流域變成華夏人的家園。而不是去征服他們根本控制不了的土地。因此周邊地區的混亂局面,只會造成兩塊華夏殖民地很難從阿拉伯人和埃及人那裡獲取發展所需的物資。而且還有可能出現大量難民湧入。而最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小亞細亞和兩河的華夏統治者產生出更大的野心,企圖趁亂征服整個大食和埃及地區……而這片地區又是天方教的大本營,本土的文化和宗教力量異常強大

    而且誰也不能低估天方教的頑固性和鬥爭性……他們可不是相信婆羅門教的印度賤民,過著地獄一般的苦日子也不造反,只知道自己種不好,應該吃苦。

    如果信奉天道教的漢人處於絕對的數量劣勢,再分散開來統治整片很難搞定的土地,後果很可能是漢人被阿拉伯人波斯人同化天道教會被天方教戰勝

    從長遠來看,在小亞細亞和兩河穩紮穩打的發展。比貿然統治整片區域更加有利。

    而且,大明如果征服了整個大食和埃及地區,那勢必會引起基督教和蒙古人的警惕。兩方面的戰爭很可能會結束,轉而變成合作關係,共同對抗大明。

    到時候,大明就不得不進一步對歐羅巴用兵征服之後,又得面對沒有足夠的人口去統治的大難題哪怕是用百分之十的漢人去統治百分之九十的白人,也必須在短期內向歐洲和西亞還有北非殖民幾百萬……而這事兒靠帆船海運是根本做不到的

    既然沒有辦法建立有效的統治,那麼征服就沒有什麼意義了。無非就是打出一堆附庸國,承認陳德興是他們的老大。再像征性的送點貢品,獻個把美女什麼的,最多再加上治外法權和貿易特權什麼的。

    不過大明就算不去征服歐羅巴大食和北非,就要不到貢品美女和各種特權嗎?完全可以不戰而得到的東西。何必沒完沒了的發動戰爭呢?

    留著馬木魯克人,讓他們和蒙古人歐羅巴人一起玩一場三國志難道不是更有利的選擇嗎?

    想到這裡,陳德興已經有了主張,這時他發現陸虎早就說完了要說的話,正畢恭畢敬坐在自己對面等著自己的決定呢

    陳德興沉沉一笑,輕輕的點了點頭:「老虎。在蒙古人滅亡黑衣大食之前,巴格達才是黑衣大食的根本之城。底格里斯與幼發拉底兩河的中下游之地,亦是繁華無比,人口眾多。但是巴格達城據說就有一百萬人,不亞於咱們的臨安城。比之埃及,底格里斯與幼發拉底兩河的中下游才是大食最好的地盤。而且距離大明和天竺也比較近,北面的波斯又被咱們的人控制。另外,那裡的人口不多,叫蒙古人屠戮驅趕了總有八成。算是相當乾淨的,正好方便咱們入主」

    他說到這裡,語氣突然鄭重起來,一字一頓地道:「老虎,你不如就在那裡建國吧」

    「聖人要臣,要臣當巴格達之王?」陸虎容色有些訝異,在埃及建立封國之事,他只是試探性的提出過一次。沒有想到陳德興現在居然把底格里斯與幼發拉底兩河的中下游之地拿出來了

    看著他神色訝異,陳德興只是淡淡一笑:「怎麼?嫌巴格達和巴士拉週遭的地盤不夠富庶?」

    巴士拉週遭的地盤當然是包括後世那個名叫科威特的土豪國家的全部領土還有沙特阿拉伯東北部的產油區的。不過眼下石油根本不值什麼錢,而巴士拉和巴格達一帶又被蒙古人狠狠蹂躪過。還真的有點荒蕪,和埃及的尼羅河三角洲根本沒有辦法相比。

    陸虎一下靈醒了過來。他只是貌似粗魯,心思其實還是蠻細的,要不然也不可能有如今的地位。陳德興的心思,他只是稍稍一想就明白了。

    「聖人。您是不是同意四九的奏請了?」

    陳德興點了點頭,笑道:「願意留在小亞細亞的將士,朕會幫助他們在此安家立業。他們在大明的田莊或軍戶田可以傳給家人,也可以由朝廷購回,價格自是從優。他們在明軍中的軍銜也予以保留。軍餉減半由大明陸軍部繼續發放至他們過世之日。若不願意留在小亞細亞者,可以返回大明陸軍,繼續擔任軍職。西軍的六個師,也會予以重建。其中三個步兵師會照著模範師改成全火器部隊……四九的西路軍,已經用實戰證明了火器部隊的價值。如果給他們配上全副盔甲,任何使用弓箭的對手在他們面前都不堪一擊」

    陸虎在心裡面盤算著陳德興的計畫,西軍裡面的明軍將士,恐怕會有九成選擇留在小亞細亞了。會回中原的,主要是前途無量的軍官,他們打過那麼多惡仗。這可是日後陞官的本錢。而對普通士兵而言,把田莊或是軍戶田一賣,在小亞細亞還能再得一份更大的,還有個白番女人暖床,還能領到原來一半的軍餉。何樂而不為?

    開出這麼好的條件,說明陳德興是真心想讓西軍將士主要是士兵留在小亞細亞的

    「老虎,不如你也在巴格達稱王吧,朕封你當個石國國王如何?」

    「石國?」陸虎知道這個「石國」是昭武九姓的故國之一,不過卻想不出和自己有什麼關係?

    「對,石國是石油之國的意思」

    「石油之國?」陸虎一愣一愣的。

    陳德興笑了笑:「你的國家會盛產石油……將來會很有錢的。雖然那個時候你肯定已經不在人世了。不過子孫後代卻是有福可享了。所以,好好守住朕封給你的地盤,知道了嗎?」他回頭沖一直守在自己身邊的忽禿倫道,「小糊塗。拿大食地圖和毛筆過來。」

    忽禿倫應了一聲,轉身就去拿地圖和筆了。陸虎卻有些糊塗,「聖人,您這是……」

    「給你圈塊地啊,」陳德興笑了笑,「把波斯灣這裡石油最多的地盤都給你的石國」

    這個時候。忽禿倫已經拿著地圖毛筆和硯台什麼的走了來,一樣樣攤開在了陳德興跟前。

    「石油最多的地盤?」陸虎將信將疑。波斯灣這裡,彷彿沒有什麼石油啊?

    陳德興點點頭:「不是當下產量最多的石油礦,而是地底下石油最多的地盤。」

    這句話一出口,陸虎張著大嘴,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陳德興背後的「小糊塗」忽禿倫卻是兩眼放光連地底下有什麼都知道聖人果真是有神的靈魂啊

    陳德興並不知道背後的忽禿倫的糊塗腦袋是怎麼想的,他只是拿起毛筆,在地圖上替陸虎圈了塊地。也不是太大,就是底格里斯與幼發拉底兩河的中下游。西北就是巴格達周圍一大片,然後河南下,直到波斯灣,再加上科威特和後世沙特阿拉伯東北的沙漠。

    圈完了地,陳德興放下毛筆,淡淡地道:「地盤就是這麼點兒,好好守住便是了。河邊的土地都很肥沃,大食軍的兩個師也照西軍的例子來吧……總能有兩萬人留下的,給他們配上當地的女人,再從國內招點人,還有老虎你的家臣門客。三四萬的種人總有。百年之後,應該能有幾十萬上百萬漢人了。」

    陸虎接過地圖看了看,地盤的確不大,不過倒是個好地方。至少在大河邊上,不會缺水,種地應該不錯。而且直接連著波斯,從陸路就能到君士坦丁堡,商路也能建起來。

    陳德興笑著吩咐身後的忽禿倫:「小糊塗,把這份地圖送秘書處,讓他們複製幾份,交一份給外交部侍郎陳望。」

    陳望是陳德興的假子之一,並沒有從軍,而是當起了官僚,現在是外交部侍郎,早些還當過駐日本天道日本大使和駐蒙古海都大使。這一次他跟著陳德興一塊兒西行,負責的就是外交方面的事務。

    「聖人,您是要和馬木魯克人談判?」陸虎隱約猜到了陳德興的意圖,小聲發問道。

    陳德興一笑:「自是要談判。兵法上不是說,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嗎?如今大勢在朕,拜伯爾斯只要不呆傻,絕不會有抗拒天兵的想法。而且他也打不過朕一點機會都沒有……現在朕只要波斯灣和巴格達東南的地盤,又不要埃及和敘利亞。他還打個什麼勁兒?他才有幾個馬木魯克兵?真要和朕打,一個時辰就光了,他還當什麼蘇丹?」

    陸虎贊同地點點頭,他是大食軍總軍將,自然研究過大食的情況。所謂的馬木魯克人其實也不是大食的土著,而是從西域什麼地方被拐賣來的男童訓練成的奴隸兵。後來被一個阿尤布王朝蘇丹的小妾利用奪權而做大上台的。他們的人數其實也不多,就是兩三萬人。根本管不了太大的地盤,能控制埃及和敘利亞已經不錯了,也打不起死傷慘重的硬仗,要遇上鋼甲火槍兵,幾個時辰就差不多死光了。所以拜伯爾斯只要能求和,一定不會打的。如果大明肯繼續維持大食陸上的商路,他說不定還肯向大明稱臣呢。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6 20:51
第868章 和平來了
    大明天道八年六月,巴士拉城,埃米爾府,信鴿塔。

    一名管理信鴿的黑太監飛也似的,從高高的散發著濃烈鳥糞臭味的高塔上飛奔下了,手上捧著個小小的木頭盒子,裡面放著一張捲成一根小棍子模樣的小小的羊皮紙。這是由馬斯喀特飛來的信鴿帶來的絕密情報!

    用信鴿傳遞消息的技術在中世紀的很多地方都有,但是只有阿拉伯人最善長此道。定都於開羅的法帖梅王朝還給信鴿建立了血統表,用來作為繁殖信鴿的依據。到了馬木魯克王朝時代,埃及的信鴿郵務已經非常完善,王朝的各個主要城市之間都建立了信鴿站。在馬木魯克人勢力發展到波斯灣後,巴士拉的埃米爾卡拉溫迅速在馬斯喀特、哈馬伊角和巴士拉之間建立了信鴿郵務。這樣他就能在最短的時間裡瞭解對手的一舉一動了。

    可惜,情報傳輸上的優勢對這位埃米爾來說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雙方的實力對比太過懸殊!

    黑太監一路飛奔,很快到了卡拉溫所在的宮殿無論卡拉溫在做什麼,這位負責信鴿塔的黑太監都可以直接闖入,無需通報。

    這一次,當黑太監進入宮殿時,宮殿裡面正在上演歌舞,漂亮的白女奴穿著暴露肚臍的服裝,在音樂的伴奏下賣力扭動著腰肢,~試圖吸引觀眾們的注意力。所以沒有什麼人注意到一個黑太監悄悄奔到了卡拉溫身邊。

    「埃米爾殿下,是馬斯喀特的消息。」黑太監低聲說著話,雙手將木盒遞給了卡拉溫。

    「馬斯喀特……」卡拉溫眉頭微皺。這段時間馬斯喀特一直有消息傳來馬斯喀特是阿拉伯半島上的重要商港,同時也是蒐集天竺方面情報的據點。所以天竺方面的壞消息都是從那裡用信鴿傳到巴士拉的!

    這些日子傳來的消息當然是很壞的!而在所有的壞消息中。最壞的無疑是大明皇帝陳德興的御駕親徵了!

    大明皇帝,世界之王。天降明王……這樣一個統治世界的半神現在親自帶兵來了印度洋。目標顯然不是印度,因為印度基本上已經被明人征服了。世界之王的目標,看來是統治歐洲大半地盤的蒙古人。而馬木魯克人很不幸的,正好擋在了世界之王西進的大路上!

    也不知道今天傳來的是什麼壞消息?卡拉溫嘆了口氣,用眼睛的餘光掃了眼今天到訪的客人之一,正在借酒澆愁的巴勒班……就是那個吉亞斯丁.巴勒班,德里蘇丹國的亡國之君!他的性命總算沒有被史天澤的騎兵奪走,安然逃到了拉合爾。隨後又組織了一些抵抗,和陳德芳、李庭芝的軍隊繼續糾纏。不過幾個月前。大明皇帝派來了強大的援兵,是大明陸軍的正規軍,包括一個步兵師和一個騎兵師。他們很快就把巴勒班拼湊起來的軍隊打垮,巴勒班見勢不妙,狼狽而逃,總算輾轉逃到了巴士拉,依附在卡拉溫門下。整天沉迷酒色,一副完全垮掉的樣子。

    卡拉溫心想,自己的將來會不會和他一樣?躲在某個世界之王暫時顧及不到的角落裡借酒澆愁?還是被世界之王的大軍抓住。然後悲慘的死去?

    他嘆息一聲,打開木盒,取出了裡面的羊皮紙條,展開一看。臉上頓時陰晴不定起來。

    擔任卡拉溫軍師的馬希爾,也就是那個從泉州逃出來的蒲壽庚的親家馬壽山已經注意到了那個管信鴿塔的黑太監到了。當下起身走到主子身邊。

    「埃米爾殿下……」

    卡拉溫抬頭一看,見到了馬希爾。於是低聲道:「馬斯喀特的消息,伊斯法罕.尤素服在信上說。世界之王想要我們臣服和割地!」

    「這彷彿是好消息……」馬希爾看著卡拉溫的臉色,有些猶疑地問。

    「的確是好消息。如果他不要巴格達和巴士拉的話!」卡拉溫眉頭緊鎖。

    巴格達和巴士拉原本都是伊利汗國的地盤,不過為了拉攏馬木魯克人,忽必烈讓阿八哈把巴格達城(就是一座空城,並不包括城外的郊區)和巴士拉(包括夏爾.台伯河兩岸的土地)先後交還給了馬木魯克人。巴格達自然還給了哈里發,而巴士拉則成了埃米爾卡拉溫的地盤!

    馬希爾低聲道:「其實……巴士拉沒有什麼。」

    的確沒有什麼,石油還沒有發現,就是發現了也不值錢。而且現在巴士拉的貿易港作用也蕩然無存,波斯灣被明軍艦隊牢牢封鎖著呢!

    這個巴士拉唯一的價值,就是夏爾.台伯河兩岸的肥沃土地。但是由於勞動力不足,真正被開墾出來的地盤也不多託了蒙古人屠殺的福,曾經人口密集的巴格達和巴士拉都成了荒蕪之地。遠遠比不上地中海東岸的敘利亞。因此阿八哈也把這塊地盤當成了雞肋,隨手就丟給卡拉溫了,同時也是將卡拉溫當成了一個抵擋明軍入侵的肉盾。

    可是現在,卡拉溫這個肉盾還沒有完蛋,伊利汗國卻已經被明軍西征軍攻佔!

    現在,明軍西征軍在北,明軍的南洋艦隊和大食軍還有陳德興親率的軍隊在南。卡拉溫被夾在中間,怎麼看都只有一條死路。

    馬希爾斟酌著道:「若是能以巴士拉換到安條克和埃德薩,倒也不失為一個出路。」

    安條克公國在五年前被拜伯爾斯滅亡,現在是馬木魯克蘇丹的地盤。而埃德薩在安條克東面,現在也是馬木魯克蘇丹的地盤。不過這兩塊地盤一塊被蒙古人蹂躪過,一塊被拜伯爾斯自己蹂躪過安條克公國的居民都被拜伯爾斯捉到埃及去賣掉了!

    所以,這兩塊地盤對拜伯爾斯而言並不算重要。如果卡拉溫可以得到大明皇帝的支持,向拜伯爾斯索取兩地應該沒有什麼難度。

    「這樣。咱們的北面就是清國,東面就是大明控制下的巴格達。」馬希爾分析道。「西面是地中海,南面則是敘利亞和埃及……如果能和各方面保持和睦。商業方面會有很大的利益。」

    現在東西方貿易的航路已經轉移到了非洲航線,原本通過大食、波斯的貿易線路因為戰爭而基本中斷。不過這條路線也不是不能恢復的。畢竟繞過非洲的航路成本也不低,如果大食半島上的局勢能夠恢復安定。只要關稅合理,商人們還是願意前來的。這樣就能給卡拉溫的領地帶來不少收益。

    卡拉溫點了點頭,這個結果不算太遭。

    「可是,那位世界之王會遵守和平條約嗎?」卡拉溫遲疑著問。

    「會!」馬希爾思索了一下,重重點頭,「如果他想要在整個地中海沿岸建立直接統治,那麼他就根本不必和我們談判!現在。沒有任何力量能阻擋他的海軍和陸軍……我們加上基督教徒甚至加上蒙古人,都不足以抗拒大明的入侵!他們實在太強大了!」

    「那他們為什麼不把我們都滅亡了?這樣中國皇帝就是真正的世界之王了!」

    馬希爾搖搖頭,「因為他們能滅亡我們,但是卻沒有辦法統治如此複雜,而且距離大明本土又如此遙遠的土地。即便消滅了我們,也會有其他人起來,同大明帝國的統治者繼續周旋鬥爭。

    與其那樣,還不如維持我們這樣的人存在,這樣大食、波斯的局勢還能安定一些。大明在這裡的殖民地才能安穩的發展。」

    馬希爾分析的倒很有道理。如果卡拉溫、拜伯爾斯這樣的有力統治者全部倒台,那麼大明就必須在阿拉伯半島和埃及甚至整個北非建立起統治。否則就會出現權力真空和持續混亂動盪的局勢,對大明帝國在地中海周圍的利益並沒有什麼好處。

    其實對大明來說,拜伯爾斯、卡拉溫這樣的「大軍閥」和一堆不知名的小軍閥相比。還是前者比較容易對付至少可以找到人啊!就如傻大木和卡大佐這樣的獨裁者,美帝至少可以對他們威逼利誘。要是換成了一堆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的恐怖分子,手中的大棒和胡蘿蔔都找不到對手……

    ……

    「哈伊馬角、格什姆島、索科特拉島、巴林島這幾個地盤都要拿下。算是大明的海外領地。馬斯喀特、亞丁、亞歷山大、開羅和大馬士革都要有大明的租界地。以上這些地盤都歸大食總督府管……唔,南洋艦隊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

    同一時刻。陳德興正在給即將要出使巴士拉的外交部侍郎陳望面授機宜。在場的還有南洋艦隊提督嚴濟民(也是二十二兄弟之一)、大食總督張世傑和大食軍總軍將陸虎。

    此時的大食半島可不是後世那個土豪遍地走的石油王國,大多數的土地都很貧瘠。就是巴格達、巴士拉週遭還有敘利亞稍微好點。

    所以陳德興也沒有興趣在大食半島佔多少地盤石油什麼的,四五百年後或許會變成黑金,但是現在根本沒有什麼價值。把陸虎封在巴格達和巴士拉已經足夠了,不需要過多的去為四五百年後佈局。

    其實就算現在勉強佈局,能維持多少年也不好說一塊毫無收益,都是麻煩的殖民地,怎麼可能維持幾百年呢?

    因此,除了陸虎的「石油國」,大明只打算佔領幾個關鍵點。比如扼守波斯灣出口的哈伊馬角和格什姆島,位於波斯灣內的巴林島,還有一個扼守紅海出口的索科特拉島。另外,再搞幾個租界地作為大明商人的據點,基本上也就是這樣了。

    接替王水飛出任南洋艦隊提督的嚴濟民海軍大將自然不會有什麼不同意見。對他的南洋艦隊來說,現在需要負責的海域已經太大了,不僅包括了南番群島,還包括了幾乎整個小西洋。需要艦隊保衛的航路長達數萬里,需要艦隊守衛的港口、基地數以十幾。而艦隊的兵力,不過一百多艘作戰艦艇。

    「那麼大食總督府呢?」陳德興又問張世傑道。

    大食總督府是如今大明八個大總督府之一另外七個分別是大西洋總督府、海峽總督府、北明洲總督府、中明洲總督府、南明洲總督府、大洋洲總督府和西域總督府(負責天山省以西軍政事務)。不過這個大食總督府雖然名號上冠了大食二字,但實際上的轄區卻包括了小西洋西部(印度次大陸以西)地區。目前的總督府設在信度堡。根據計畫,一旦大明完全控制波斯灣,大食總督府就會遷往巴林島。

    張世傑捋了下胸前的白鬍子,眼睛半眯,不知道在思考著什麼?

    他現在是郡王的銜兒,還給一個兒子預訂了南明洲西海岸北部的千里之地就是1000華裡海岸線,至於向內陸能發展到什麼地方,陳德興就不管了。現在南明洲的分封就是封海岸線。不過也不是把所有的海岸線一股腦都給封出去。陳德興也在南明洲給大明弄了塊自留地,就是自硝石沙漠向南一直到南極島(火地島)沿海,大約就是後世智利的地盤。南明洲總督府現在就設在硝石沙漠以南的硝州府(大約就是後世聖地亞哥的位置)。看名字就知道,那塊地盤是大明硝石的主要供應地。所以不能給封國統治,這硝石在當下的價值,可是遠遠超過石油的!

    「聖人,」張世傑沉吟了一會兒,才笑呵呵地開了口,「老夫這幾個月,遍覽大食史料,發現在埃及和敘利亞相交之地,有一條蘇伊士運河,可以溝通地中海和紅海。彷彿非常重要,昔日的埃及大王,羅馬皇上,都曾經修繕過運河。到大食國的黑衣朝才完全廢棄,至今已經荒廢了數百年。日前總督府收到西征軍總軍將朱四九的報告,希望開挖蘇伊士運河,由咱們和熱那亞、威尼斯兩個小邦一起投錢,由埃及出人,想來拜伯爾斯也不敢不答應吧?」(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6 20:51
第869章 該滿意了吧
    大明天道八年七月十三日。

    巴黎,美泉宮。

    大元門外的斷事官衙門內,幾個袍褂俱全的大臣,正拿著八百里加急送來的羅馬汗的摺子噓溜溜兒的吸著涼氣。大家的臉都白著,你瞧瞧我,我瞧瞧你。

    剛剛接替病重的霸突魯擔任首席大斷事官的劉孝元坐在椅子上,頭也不抬的喝著一碗熱茶,動也不動一下。

    底下幾個大臣議論的聲音漸漸響了起來。

    「……陳德興居然親徵了,朱四九的大兵已經攻入了小亞細亞!亞美尼亞和格魯吉亞都投了敵,羅姆蘇丹國已經垮了,特拉松布國也完了,羅馬汗在小亞上的地盤都丟完了,這可如何是好?」

    「還如何是好?當然是盡發大兵去救君士坦丁堡啊!君士坦丁堡可是歐羅巴的大門,要是丟了,明軍可就要打進來了!」

    「對一定得打!二十萬大軍齊出!咱們現在也有火槍,有大炮,如何沒有一戰之力?」

    「對,就是打不過也得打啊!要是不救君士坦丁堡,平南王和鎮南王會怎麼想?會不會乾脆投了大明?還有偽羅馬、伊比利亞諸國和英格蘭會不會趁火打劫?到時候咱們該怎麼辦?」

    聽到議論的聲音,劉孝元輕輕放下手中的茶杯,慢慢抬起頭來:「說什麼混話呢?咱們打得過陳德興麼?咱們要打得過陳德興還用得著來歐羅巴?前一陣子薩萊的八百里加急你們都忘了嗎?海都和大明的聯軍已經打進欽察草原了!五萬鋼甲騎兵,還帶著大炮,遠了放炮,近了萬箭齊發……那海汗用不了多少日子也得到巴黎來。這樣的對手,是咱們能抵擋的?」

    剛剛補了大斷事官的安童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剛才議論得最大聲。一個勁兒的喊打喊殺。現在聽了劉孝元的話,還不大服氣,氣呼呼的說:「羅馬汗可是劉相您的老泰山……現在守在君士坦丁堡城裡面哭爹喊娘的。真要不救,就不知道他是殉了城還是投了敵……」

    羅馬汗邁克爾八世的狡詐圓滑。在歐羅巴都是有名的。人稱「八腳蜘蛛」,是個和方方面面都能打交道的人物。如果他沒有和朱四九暗中往來,那是沒有人會相信的。

    最大的可能,邁克爾八世的某個私生女,現在已經上了朱四九的床了……

    劉孝元橫了安童一眼,「你以為我不知道邁克爾八世是什麼人?他要是能投朱四九,現在早就已經投了!如今之所以還沒有投敵,那是因為朱四九要君士坦丁堡當清國的國都。連名兒都起號了。叫『盛京』。」

    劉孝元的禮部下面有個情報司,專門蒐集各方面的消息,耳目可是通靈得很。邁克爾八世的一舉一動瞞不過他。這位爺倒沒有把女兒送去給朱四九……因為沒有了,女兒都已經送完了!不過倒戈投降的事情,卻已經和朱四九方面討價還價大半天了,甚至還接觸過羅馬。開出了把君士坦丁堡教會置於羅馬大公教會統治之下這個條件。

    但是朱四九鐵了心要君士坦丁堡!還把整個希臘都許給了威尼斯和熱那亞。而且還答應修建蘇伊士運河這條運河可是威尼斯和熱那亞兩國繼續維持東方貿易的生命線!兩國早就望眼欲穿了,只是他們的手搆不著蘇伊士,馬木魯克蘇丹拜伯爾斯現在也焦頭爛額,哪有心思挖運河?

    所以在朱四九許諾而且簽署了相關條約後,威尼斯和熱那亞海軍已經加入了攻打君士坦丁堡的聯軍。邁克爾八世的統治。看起來是很難長久維持了。

    不過劉孝元還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他又端起茶碗喝口茶,搖搖頭道:「君士坦丁堡守不住,因而也不必去救。叫羅馬汗棄了就是……或可以讓平南、鎮南二王一起出兵,幫他取保加利亞或塞爾維亞立國就行了。」

    「那大明呢?陳德興親征啊!」已經上了年紀,鬚髮皆白的姚樞突然插了一句。

    屋子裡面的氣氛頓時低沉的讓人透不過氣來了。陳德興親征!這是擺明要一舉消滅大蒙古了吧?蒙古已經跑到歐羅巴了,大明怎麼還不依不饒呢?

    「不怕!」劉孝元咬咬牙,「大明能敗咱們,但是他們統治不了歐羅巴……光是歐羅巴至少有3000萬白番!咱們100萬旗人加100萬旗奴,再加上三藩王,才勉強壓制住其中的半數。陳德興能往歐羅巴發送多少漢人?現在不過十幾萬……能統治整個歐羅巴?這事兒想都別想!他若是真打垮了咱們,那就是歐人撿便宜了。」

    劉孝元說的頭頭是道。大家聽著彷彿也是這麼回事兒。這些日子,歐羅巴這裡的蒙古八旗沒幹別的。就在下功夫整治歐人呢!又是絕人文字,又是滅人文化。還到處宣傳忽必烈是上帝家的老二,是下凡來拯救歐羅巴人的……

    而且,蒙古人還在自己的地盤上搞了「土地革命」,按照人頭給歐羅巴的貧下中農分了地,而且稅賦定的也不高(相對原來),還是攤丁入畝的,雜七雜八加一塊兒還不到收成的百分之二十……這可是沒有地主老財剝削情況下百分之二十啊!

    另外,忽必烈還下了旨意,宣佈永不加賦!

    在他們蒙古人自己看來,忽必烈現在已經可以算千古第一仁君了。要是換之前的幾代大汗來統治歐羅巴,歐人哪有現在的「好日子」?

    而歐羅巴的貧下中農,現在也的確安穩多了。不就是上帝多了個兒子嗎?有什麼大不了的?而且這位上帝家老二彷彿也不錯,給大傢伙兒分了地,也不要大家當農奴,也不派騎士老爺來欺負人。這麼好的大汗沒準真是上帝派來的……

    可就是這麼一個躬行仁政的大汗,現在卻被大明帝國把刀子頂到胸口了!

    這可如何是好?

    想到大蒙古的未來,屋子裡面頓時就安靜下來。幾個大臣也覺得不好辦,各自看著牆角。只有劉孝元還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正尷尬的時候兒。就聽見門外一陣腳步聲急響,就看見忽必烈的三子忙哥剌大步的走了進來。這位忽大汗的三子,這些日子已經開始歷政了忽必烈彷彿拿不定主意立誰為儲。於是就讓兒子們參與政治,大概是想找個有能力的接班。而這位皇三子因為年紀最大。身邊還有一群追隨者,所以事情辦得不錯。現在有了些人望,自己也覺得可能接班。因此奔走起來越加賣力。夏天的太陽又毒,將忙哥剌曬得又黑又瘦,現在走進屋子,滿臉滿頭都是大汗。

    見忙哥剌進來,劉孝元和幾個斷事官連忙起來行禮。不過也就是點到為止,誰也沒有顯出特別的熱情。忽大汗的身體還硬朗。幾個皇子看上去都挺賣力的,還有一個皇孫皇額博雖然不做什麼事情,但是天天跟著忽必烈……這大位屬誰,真的只有天知道了。

    忙哥剌掃視了一眼,朝劉孝元拱拱手:「劉相公,大汗讓我來問問,和大明的談判進行的怎麼樣了?」

    劉孝元抬頭,滿臉的風輕雲淡,「都談好了啊!」

    「談好了?」

    「基本上談好了,稱臣。納貢,交人質。」

    「就這些?」

    劉孝元又喝口茶,掰掰手指頭:「另外還有十八條。攏共就二十一條。不過都不是什麼大事兒。」

    「那大明皇帝怎麼還親徵了?」

    劉孝元笑了一笑:「大王,咱們這裡離開大明那麼遠,消息傳遞的慢,一來一去就是好幾個月甚至一年。臣和大明大西洋總督府的談判,陳德興多半不知道呢。不過現在好了,他親自過來了,等過一陣臣就去一趟大食、波斯,和陳德興當面談判。這事兒,十有*能成的。」

    原來蒙古和大明大西洋總督府的談判一直在繼續都是劉孝元在全權負責。而雙方談判的地點就在魯昂城。劉孝元兩天前才在魯昂和大明大西洋總督府副總督陳衝冠又見了一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不過大西洋總督府並沒有和蒙古人締結和約的權力。這麼大的和約。必須向大明朝廷匯報,得到批准後才能簽字。而不能先締約。再請求朝廷批准。

    劉孝元本打算在大斷事官衙門的會議結束後就入宮去向忽必烈匯報的。沒想到忽必烈已經沉不住氣,讓自己的三皇子到大斷事官衙門來找劉孝元問話了。

    ……

    「大汗,臣是有十成把握可以和大明談成的。大明西征軍還有海都那賊子的什麼天道騎士團,雖然來勢洶洶,但歐羅巴這裡的局勢複雜,距離大明又有幾萬里之遙。他們其實是強弩之末……或許他們在小亞細亞和羅斯草原發展上幾十年會對咱們有威脅。不過現在,他們是奈何不了咱們的。能得到咱們名義上的臣服,還有什麼不知足?」

    在美泉宮內,劉孝元一邊說著安慰忽必烈的話,一邊偷眼打亮著忽必烈和他身邊的皇額博。忽必烈還是一副面無表情的樣子,強做著鎮定,彷彿方寸不亂。而皇額博臉上,則明顯流露出了懼色他的殺父仇人來了,他卻不是咬牙切齒的憤恨,而只有害怕。這樣的性情……倒還真是挺適合當忽必烈的繼承人的。

    劉孝元把目光從皇額博身上收回,對於在未來儲位競爭中站隊的問題,已經有了成算。大蒙古在未來幾十年裡,是不需要什麼明君雄主的,要的只是一個聰明之主。知道打不過大明,就是聰明啊!皇額博這樣的表現,是瞞不過忽必烈的眼睛的。而忽必烈,一定也知道其中的關鍵。

    大明是初興之國!未來的幾十年,一定會繼續上升。五十年、六十年乃至一百年後,必是如日中天之時。大蒙古可不能與之相抗,老老實實的當縮頭烏龜才是保全之道。

    而成吉思汗的事業,現在已經六十多歲了,再過幾十年還能有什麼勁頭?這日落西山之國,是用不著朝氣蓬勃之君的!就是忽必烈自己,現在也不是朝氣蓬勃的時候了……

    忽必烈坐在胡床上,臉上雖然沒有一絲表情,但是眼神中流露出來的卻是仍舊是深深的憂慮。

    「劉卿,若是和議不成,吾等該往何處去?」忽必烈沉吟半晌,最後還是問了這麼一個讓人喪氣的問題。

    和議不成,該往何處逃去?抵抗是不可能的,只能逃走!

    「往北方去。」劉孝元回答道,「走丹麥渡海往瑞典去,瑞典、挪威之地既苦且寒,可以取之為避禍之地。」

    退路他早就已經想好,躲去北歐的冰天雪地中。雖然苦一些,但終究是條活力。

    「可是隔著海吶!」

    「可早做些準備,可以在丹麥省造船,再牢控丹麥和瑞典之間的幾個大島……」劉孝元連忙替忽必烈盤算一番,看到忽必烈眼眸中的憂色減少了幾分,這才微笑著把話題拉回了談判上面。「大汗,臣打算明日就啟程前往埃及。」

    「去埃及?」忽必烈怔了一下,「去埃及作甚?」

    「去借道,」劉孝元道,「臣估計陳德興會壓服馬木魯克蘇丹……所以臣多半能在開羅見到大明的使臣。然後再和馬木魯克的使臣一起去見陳德興。臣猜想,陳德興西來的目的,是要確立大明統領世界的秩序。

    就是大明是世界之中心,四方賓服,萬國來朝。若是咱們蒙古,埃及的馬木魯克都肯臣服。那麼歐羅巴諸國也就無計可施,也只能俯首稱臣了。這樣陳德興便是名副其實的世界之王了。到了這一步,陳德興還有什麼不知足的?這可是前無古人,後……恐怕也無來者了。」

    「世界之王……」忽必烈嘆了口氣,曾幾何時,蒙哥大汗就雄心勃勃,想要滅宋平歐,征服世界。可是現在卻讓一個漢家帝王達成這個理想了。

    他緩緩地點頭:「看來也只能如此了!朕和拜伯爾斯一塊兒俯首稱臣,陳德興總該滿意了吧?」(未完待續。)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