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沉浮] 一路青雲 作者:夏言冰(連載中)

 
Babcorn 2018-2-8 18:10:18 發表於 都市言情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615 345991
Babcorn 發表於 2018-8-24 07:57
第1840章 高等教育的發展之路

    梁建武看了包飛揚一眼,到了梁建武這個層次,加上他的位置比較特殊,知道的信息要比包飛揚更多。

    國家從今年開始擴招,推動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這個決策讓很多普通老百姓拍手叫好,也被很多人視為理所當然,但就像很多倍後人認為是理所當然的政策一樣,擴大高等教育規模,增加高校招生人數的決策從一開始就是帶著巨大爭議,並且經過了激烈的爭辯以後,方才出台的。

    在國家成立初期,內地共有205所高校,後來歷經波折,到1976年內地高校數量也只有年恢復高考,之後內地的高等教育逐步走上正軌,一些高校得到了恢復。特別是改革首長在1983年發表了關於高等教育要有一個大發展的講話,之後幾年內內地的高等院校迎來了快速發展,每年以新建高校114所的速度發展,到1986年達到了1016所。

    但是到了1986年,當時的國家教委領導宣佈要控制高等院校的規模,不再新建學校。應該說這個決策的出台,是針對當時過快擴張的高等院校規模,以及到處興辦新的高等院校的亂象,還是很有必要的。畢竟高等院校不是中小學,就算是中小學,新建一座學校也不是建幾座房子就行了,也要有合格的老師和學生,一哄而上,一年建一百多座高等院校,哪怕就是大專,平均到一個省也有好幾個,哪來那麼多教授和老師?

    八六年的整頓是很有必要的,所以當時制定的八五計畫提出,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專科教育在八五前期基本穩定現有規模,八五後期根據需要和可能,適當發展高等教育。

    恢復高考以後,我國高校每年的畢業生從七九年的八萬多人,快速增加到八六年的39.3萬人,八六年做出控制高等教育規模以後,招生規模不再擴大,八五年錄取62萬人,八六年錄取57萬人,其後連續數年,一直維持在六十萬上下。

    而在這期間,參加高考的人數從萬人年年增加,到九一年參加高考人數達到了296萬,比八五年增加了120,增加接近百分之七十五,但高校錄取人數卻沒有增加,也意味著高考錄取率比八五年低了將近一半,只有百分之二十一。

    隨著數年的調整整頓,一直到九二年改革首長南巡講話,黨的十四大召開以後,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再次被提上日程。九三年前後,十四大提出加快改革和積極發展普通高等教育,提出了規模有較大發展,結構更加合理,質量上一個台階,效益有明顯提高,但當年出台的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又提出,在治理整頓期間,高等教育的規模要穩定,高等教育要把重點放在優化結構、提高水平上

    雖然當時對高等教育的發展存在爭議,不過高等教育的改革開始得到推進,其中影響最大的有兩點,一個就是確定了高等教育收費改革,這項改革從八九年開始,到九四年擴大試點,九七年開始統一實行,高等教育學費改革以後,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國家對於高等教育發展的負擔,為高校擴招奠定了基礎。

    另外一件事就是部分高校開啟了第一次大合併,當時高等教育基本格局是教育部一套,行業主管部門一套、地方一套,也就是教育部下面管理一部分高校,鐵道部、郵電部、水利部、紡織部、電子部、石油部等等都各自管理一部分高校,各省、市又管理一部分高校。像行業部委下屬的這些高校,剛開始的時候專業特色比較鮮明,但是在之前的高等教育規模擴大的過程中,又開設了許多其他專業。

    這就造成低水平重複建設;專業偏窄、科類單一,辦學質量和效益差;高校規模偏小,而且小而全。因此,先是一些地方按優勢互補的原則,對當地高校結構進行了調整,出現了由多所高校合併重組的地方大學,後來形成了“共建、調整、合作、合併”的高校調整改革思路。1998年撤銷9個行業主管部門和1999年5個軍工總公司改革,又有118所普通高校、106所成人高校和幾百所中專、技校等需要調整,這也是2000年前後高校合併高潮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在這一波高校調整中,高校錄取人數也有一定的增加,九二年全國普通高校的招生人數比前一年增加了十三萬,達到了75.4萬,九三年增加到了92萬,九七年第一次突破100萬,九八年達到了108萬,錄取率達到了33.4%!

    而今年啟動的擴招,招生人數達到了160萬,比九八年增加了52萬人,增幅高達近百分之五十,總體錄取率一舉突破百分之五十。

    但這還是增加最多的,從九九年開始,內地高校開始了狂飆突進,2000年高考錄取人數再次增加了61萬人,達到221萬人;2001年增加了40萬人,錄取260萬人,2002難再次增加了60萬人,錄取320萬人;2003年增加62萬人,錄取382萬人;年都增加了60萬人左右,一直到2006年,當年錄取人數達到530萬,比前一年增加了26萬人,其後數年,每年都增加30萬人左右,到了2011年開始,又逐漸下降到20萬人、10萬人,高校每年的錄取人數突破了700萬,高考錄取率逼近80%!不管是總量還是錄取率,都已經非常高。

    從1998年錄取108萬人,到2008年錄取600萬人,十年時間,內地高校的招生規模擴大了六倍,平均每年擴招50萬人,以每年招收5000人的大學計算,等於是每年擴大100所大學……

    高等教育規模的急速擴大,對內地社會的影響非常大,而在九八年,對於是繼續控制高等教育規模,還是擴大高等教育規模,曾經有一場爭論。

    這一屆政府履任後,提出了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科教興國戰略的提出,對高等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從九八年開始,學術界和輿論上就開始出現了擴大高等教育規模與不宜盲目擴大的爭論。

    穩健派認為目前內地高等教育規模已經比較大了,他們的理論依據是我國現在每年的高校同等層次的畢業生人數達到了161萬人,包括全日制和成人教育,另外再加上26萬人的自學考試取得同等學歷畢業生,共計187萬人,超過了美國的大學畢業生人數。這是當時教育部一位主要官員講出來的數據,不過這個數據對比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用來比較的美國畢業生人數171萬是授予學士、准學士學位的畢業生,而內地畢業生包括了有學位的本科畢業生,以及沒有學位的專科畢業生,還包括成教、自考,而如果單純比較獲得學士學位的畢業生,美國有117萬,內地只有43萬,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如果具體到研究生這個階段,美國研究生學位獲得者的人數是內地研究生畢業人數的12.7倍,差距更大。

    穩健派還認為,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規模是以勞動密集型經濟為主,而且到下個世紀前半期都不會發生質的變化,加上我國人口眾多,尤其低素質人口多,就業壓力大,因此不宜放棄勞動力數量優勢,盲目攀比質量優勢,所以教育發展的重心應當是初、中等教育,以培養各種熟練勞動力和技術人員為重點。

    穩健派還從人口結構、教育經費的分配、生均成本、生師比、乃至高校教師的素質等方面說明內地不宜盲目擴大高等教育規模。

    應該說,穩健派的理由有一部分是合理中肯的,除了有關我國高等教育的規模已經世界第一有點偷換概念外,其他的問題都很客觀。

    從九九開始的高校擴招,也確實導致了穩健派所擔心的一些問題。比如高等教育擴張過快,但教育內涵和師資力量跟不上,大學生的含金量迅速貶值。

    另外高等教育擴招以後,造成大家唯大學論,而技校、職校招生困難,年輕人都去大學讀書,而不肯學技術,造成了技工荒。

    在包飛揚看來,高等教育規模的持續擴大,對內地來說是必由之路。那種認為內地勞動密集型產業將長期佔據主體的說法是很不負責任的,也低估了內地經濟發展的潛力。

    改革開放雖然已經二十年了,但正如偉大首長所說的那樣,這二十年就是摸著石頭過河,改革的速度既可以說很快,也可以說很慢,變化確實很大,但還是不夠大。

    私營經濟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一直被強調,也就是最近才開始改變說法。而這將是內地經濟改革最後的堡壘,在最終拋棄了所有制的壁壘以後,內地經濟的所有潛力才會被徹底激發,從而獲得讓人驚嘆的高速發展。

    內地改革,實際上就是不斷打破壁壘,讓經濟獲得鬆綁的過程,從一開始的公有制經濟,不允許任何非公經濟的存在,到打破壁壘的分田到戶、家庭承包,然後允許個體戶出現,允許個人承包經營……一步步放開非公經濟的限制。

    而放開的效果也很明顯,民間個體、私營經濟獲得了飛快發展。
Babcorn 發表於 2018-8-24 07:57
第1841章 新港教育樞紐

    對華國這樣一個擁有近千萬平方公里土地,還有十二億人口的國家來說,天然就是一個大國。華國的高速發展,可以看成是改革紅利、人口紅利、市場紅利,而改革是最重要的,只有改革了,打破了壁壘,其他的要素才能發揮作用。

    但這些紅利遲早都會消失的,華國發展的越快,紅利消失就會越快,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主要受益於人口紅利,但是以內地的計畫生育政策,最多二三十年以後,人口紅利就會消失,屆時內地要面對的就是人口老齡化問題。

    從紅利到負擔,轉變就是這麼快。

    但生育政策也不可能很快取消,畢竟十二億人口對國家和社會造成的負擔也是很大的,國家承擔不起人口持續高速增長的後果。

    某種意義上來說,高校擴招,確實在某種程度上加快了內地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上的優勢,因為二十年後,內地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將超過百分之五十,也就是說適齡人口中,有一半的人進入了大學,而對接受了高等教育的這些人來說,他們肯定無法接受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工作和低廉的薪酬,這就讓勞動密集型產業潛在的勞動力直接削減了一半。

    加上第三產業的發展,也會吸納大量的適齡人口,這就導致願意從事單調、重複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的人越來越少,一些工廠經常會出現用工荒。

    但高等教育的爆髮式增漲,也確實讓內地民眾受教育的程度提高。蘋果公司在回答為什麼在內地生產蘋果手機的時候就曾經說過,只有在內地,才能夠找到足夠數量的技術工程師。手機代工不算什麼高技術,但精密生產卻需要大量的工程師,沒有高等教育的大發展,內地大概也很難擁有這麼多的工程師,產業升級會更加困難。

    從一個過來人的角度看,內地高等教育的爆髮式增漲確實出現了很多問題,畢竟兩年翻一倍,一年擴大一百座高校,這樣的擴張有違高等教育的發展規律。而這種粗暴的增長方式,一方面提高了整體的高等教育水平,另一方面也難免良莠不齊。穩健派擔心高教資源問題還是很現實的。

    不過,對現在的政府來說,擴大高等教育的規模還有很多現實意義。這兩年內地經濟增速下降,既有週期性的原因,也有結構性的問題和改革的問題,國企改革攻堅是打碎經濟發展的枷鎖,激活經濟發展的潛力,從長遠來看非常重要。但對眼下來說,還要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出口、投資和消費。

    出口方面,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日、韓、東南亞等國貨幣貶值,而牢牢釘住美元的華元就相對升值了,升值的結果就造成內地生產的產品相對日、韓和東南亞國家的產品在價格上競爭力下降,雖然出口依然在增加,但增速下滑,勢必對經濟增速產生影響。

    投資方面,投資增速不慢,但受到國企改革的影響,財政也比較緊張,雖然政府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但受財政緊張的影響,財政擴張的規模也是有限度的,而且僅僅靠政府在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並不是長久之計。

    相對來說,消費對經濟的拉動是比較健康的,政府也一直在想辦法刺激大眾消費,提出新的房改政策,推動房地產的發展是一方面,高等教育收費改革,擴大高等教育規模也與此有關。

    據統計,內地家庭在教育方面的消費佔到了家庭消費的百分之四十,可見內地家庭對後代教育的重視,所以政府希望通過擴大高等教育規模帶動消費經濟,有人甚至喊出了高等教育產業化的口號。當然,這個口號爭議較大,後來也被收回了,但是在這兩年,這種說法確實有一定的市場。

    高等教育規模擴大,拉動的消費也不僅僅是高校收取的那些消費,每年新增五六十萬大學生,這個群體進城以後帶動了消費。另外高等教育擴招,也讓考大學成為熱門話題,如果說以前適齡人口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會報考大學,那麼在毛入學率和高考錄取率都大幅度提升的情況下,報考大學的人也會越來越多,由此帶動的消費就會波及到整個高中,乃至初中學生群體和相關的家庭,而這個群體包括了數千萬中學生和數千萬家庭。這才是高等教育大眾以後真正的影響,以前考大學只是少部分人的事情,高等教育規模擴大以後,則會成為所有人的事情,而其中的一部分人則會繼續追求更加好的教育,對教育培訓市場、出國留學市場都會造成影響。

    另外,擴大高等教育規模,也能幫助減輕當前的就業壓力。這兩年社會最大的矛盾就是下崗職工的問題,下崗職工、農民工和待業青年造成當前的實際失業率非常高,而擴大高等教育規模以後,高校每年多吸納五六十萬適齡青年,高校擴招的同時,中學的規模也會擴大,一部分原本會進入社會就業的青年會進入高中和大學,加上擴招以後創造出的就業崗位,每年將減少數百萬乃至上千萬就業需求。

    梁建武能夠擔任新港辦,自然是知道這次擴大高等教育規模背後的爭論、博弈和決策的背景,所以包飛揚在新港聯繫幾所大學的時候,他才會特別關注。

    相比於高校規模的擴大,提升高校的學術水平和教育水平,難度無疑會更大,為此國家也推出了211工程和985工程,也是希望在擴大規模的同時,建立一批世界級的名校,不過這個任務顯然任重而道遠。

    包飛揚打算通過與新港的高校進行合作,為匯潯區大學城的建設引入國際化的視野和教學氛圍,讓匯潯區大學城不同於普通的大學城,對此梁建武還是很認同的。既然自身的積累不夠,那就通過引進、交流來解決,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新港科技大學的發展就足以說明這一點。

    不過,內地的情況和新港又不一樣。除了辦學資金的問題,在管理、招生等方面都會有很多限制,相對來說,資金其實並不是包飛揚擔心的問題,他很清楚未來內地大學缺的其實並不是錢,而是真正的學者大師,還有教育質量。

    “你的這個想法很好……”

    梁建武看了包飛揚一眼說道:“新港這邊,如果有什麼需要幫助的,你可以儘管跟我說。我也可以幫你爭取一下將這項合作列入新港與內地加強交流合作的重點項目,這樣不管是新港,還是內地都會對項目提供一些支持和方便。目前新港一直在尋求這方面的突破,以振興新港經濟,所以我想對這個項目,大家都會比較樂見其成。”

    包飛揚點了點頭:“那就麻煩梁叔叔了……”

    包飛揚想了想說道:“這段時間一直在研究新港的高等教育,新港的高等教育在亞洲乃至全世界都是水準之上的,新港如果要加強與內地的聯繫,其實這也是一個非常有用的點。”

    梁建武微微笑道:“從去年開始,新港已經增加了面向內地大學生的名額,也增加派往內地學生的數量。”

    “新港高校國際化的學習氛圍,對內地大學生來說,還是具有很大吸引力的。”包飛揚點頭說道。

    “另外,我注意到新城政府在九七年提出要將新城打造成為東方波士頓,提出了建設區域人才培訓中心和教育樞紐的願景,接下去新城很可能會推動相關規劃的進行和落地。這個想法的核心很可能就是擴大新城高等教育的規模、質量,並吸引更多亞太地區的留學生前往新城求學……”

    新城與新港在很多方面都比較接近,面積、人口、城市化的獨立經濟體、自由港、物流和金融中心等等,兩者現在分別是世界第一大港和第二大港,相互之間自然也經常有比較,對對方也比較關注。

    新城兩年前提出東方波士頓的願景,還邀請各國專家前往新城參贊建議,雖然目前還沒有更具體的行動,但新港這邊倒是也注意到了這個計畫。

    “九七年金融危機中,新城的經濟金融體系雖然沒有崩潰,但是損失也很大,這兩年經濟陷入了嚴重的衰退。新城的領導人提出了要向知識經濟轉型,他們在這個時候提出東方波士頓的願景,應該是想用一流的高等教育,吸引各國的優秀人才前往新城,然後留在新城,為新城的知識經濟做貢獻,其核心就是匯聚和培養本土、國際一級海外流散的人才。”

    梁建武微微沉吟了一下:“飛揚,你是覺得新港應該跟進新城的東方波士頓計畫?”

    包飛揚笑了笑說道:“新港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實力不比新城差,新港也提出了要發展新經濟,新經濟的核心就是知識和互聯網,最大的特點就是全球化,僅僅憑新港本地的人才,又怎麼能夠在全球化的新經濟浪潮中獨佔鰲頭?”
Babcorn 發表於 2018-8-24 07:57
第1842章 新港的優勢和缺點

    梁建武不由點了點頭,新港的教育雖然發達,但人口基數決定了其各層次人才的數量。新經濟或者說知識經濟的根本就是人才,就像新港發展高等教育,要從世界上引進優秀的教授一樣,新港要發展知識經濟,實現經濟轉型,也需要不斷吸引和湧現這方面的人才。

    美國為什麼能夠全球新經濟的領導者?這與美國強大的高等教育實力是分不開的,硅谷之所以能夠成為硅谷,也是因為斯坦福、加大等高校的存在,但即便如此,美國這些高校和硅谷也吸引了大量的國際人才,沒有這些國際人才,硅谷也不會有現在的興盛場景。

    就像新港國際化的高等教育一樣,吸引國際留學生,不僅僅可以吸引最尖端的人才,而且這種交流碰撞,也能幫助本地學生成長,良好的交流競爭氛圍,才可以不斷迸發思維和創新的火花。

    新港回歸以後,面對產業空心化的趨勢,新港一直在努力轉型,除了繼續做大做強金融服務業、物流和航運,新港也是希望在新經濟領域獲得大的發展,並提出了數碼港的發展規劃。不過,新港數碼港還沒有體現出硅谷那種聲勢,甚至沒有出現內地的心浪、瘦狐這種體量的互聯網企業,畢竟新港地方太小了,人口也有限,新港的新經濟終究還是要依託內地,或者直接在國際市場闖出一條血路,這方面新港的人力資源優勢又不是很明顯。

    梁建武覺得包飛揚提出來的這個教育樞紐的說法很有價值,一方面,如果新港真的可以成為東方波士頓,那麼就有了成為東方硅谷的人才基礎,教育樞紐港的計畫對推動新港新經濟戰略是大有好處的。另外一方面,教育樞紐港本身可以吸引很多外國留學生,尤其是內地留學生,對內地來說,可以通過新港教育樞紐港計畫培養更多國際化的人才,對新港來說,通過一些政策可以爭取讓這些留學生留在新港,就像美國人做的那樣,用世界上最優秀的人才來發展美國,新港也可以吸納優秀人才來發展新港。而且就像內地希望通過高等教育產業化拉動消費一樣,留學產業的發展本身對經濟也是一種帶動,這不僅僅是留學生本身的消費,還有因此可能帶動的旅遊、購物消費,都是符合新港未來發展的。

    “教育樞紐港,飛揚你的這個提法非常好!”

    梁建武笑著說道:“新港發展高等教育是有優勢的,如果新港能夠建成高等教育樞紐港,不但對新港的發展大有好處,對內地也是有好處的,這是一個多贏的發展戰略。”

    包飛揚點了點頭,新城這時候還沒有明確提出教育樞紐港的戰略,他們目前只是提出了要建設東方波士頓,並沒有多麼引人注意。但就在這兩三年,新城將東方波士頓的提法升級為教育樞紐港,並推出了環球學堂計畫,通過與世界級名校合作,吸引名校到新城辦分校的方法,吸引全世界優秀的人才到新城求學,並爭取讓他們留下來,參與新城的建設。新城後來能夠在各方面壓過新港,教育樞紐港的計畫功不可沒。

    新港與新城在很多地方都很想像,針對新城的教育樞紐港計畫,新港也提出了自己的樞紐港計畫。相比新城,在吸引內地留學生方面,新港的優勢更大,在吸引東南亞的學生方面,兩者不相上下,而有著內地作為後盾,新港在吸引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留學生方面,其實也比新城的優勢大,畢竟新港本身在政策、自由化、國際化方面都與新城不相上下,新城獨立的時間要比新港回歸的時間更長,新港的國際化、與歐美的聯繫一直都很緊密,相比新港,新城的優勢並不多,再加上背靠世界上經濟增速最快,也是最古老國度的內地,新港對國際學生的吸引力其實更大。

    不過,與新城的教育樞紐港計畫帶動了新城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不一樣,新港雖然也實施了教育樞紐港計畫,並且吸引了很多留學生,但新港的新經濟卻並沒有什麼起色。個中原因很多,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兩國雖然都是自由港,但是在政府層面上,新港是自由放任型的,而新城是干預型的,新城的教育樞紐港計畫有著明確的目標,那就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利用人才發展新城的經濟,所以在教育樞紐港計畫之外,新城有一系列的配套政策,為留住人才服務。

    相比之下,新港雖然也將留學生吸引過來了,但是他們的目標並不明確,沒有像新城那樣,出台配套的產業政策和人才政策。

    這是緣於新港和新城這兩個地方一直以來的在政府角色方面的區別,新城擁有一個強力的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和引導比較多,新城是一個威權制度國家,新城的國有經濟非常強大,談馬錫就是新城特色國有經濟的代表。而新港在殖民時期就奉行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缺乏對地區發展的規劃和引導。這個政策在過去造就了自由寬鬆的自由港和快速發展的新港經濟,但是隨著新港製造業的外遷,而政府缺乏有力的引導和規劃,也造成了新港產業空洞化,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新港的表現就要比新城遜色很多。

    目前的新港在經濟總量上要比新城更加龐大,新港的GDP達到了1700多億美金,新城只有900多億美金,新港的GDP大約相當於新城的兩倍,人均GDP大致相當,新港的人口也近乎新城的兩倍,而新港在集裝箱吞吐量上,也是多年位居世界第一,超過新城。

    在亞洲金融危機之後,受到金融危機衝擊的新城和新港都在轉型,新城憑藉政府強有力的產業政策和引導,逐漸走出危機,步入新的發展通道,其中教育樞紐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功不可沒,與新港在gdp方面的差距不斷縮小,到2012年,新城終於超過新港,此後兩地GDP不時交替領先,不過人均GDP方面,新城就開始有較大的領先。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的2009年,浦江市的GDP就超過了新城,也超過了新港,而就在新城超過新港的次年,也就是2013年,平京市的GDP也超過新城和新港。

    暫且不說內地城市的快速發展,新城能夠在gdp上快速追上新港,與其在港口吞吐量超過新港有關,也與新城通過教育樞紐港計畫,吸引國際優秀人才,並實行寬鬆的人才引進政策有關,新城人口從只有新港的一半多一點,逐步增長到新港的百分之八十,人口差距的縮小,是新城能夠在經濟總量上趕超新港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城的人才引進政策與教育樞紐港計畫息息相關,通過教育樞紐港吸引的人才素質普遍比較高,這讓新城在高端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的發展擁有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持,也推高了新城的人均GDP,對新城順利實現經濟結構轉型發揮了重要作用。

    相比新城,新港在推進教育樞紐港的建設方面條件得天獨厚,相比新城的高校,新港幾所高校在實力和聲望方面並不遜色,甚至還要更強。新港與新城一樣,國際化程度非常高,社會福利完善,稅收很低,但新港背靠內地,對華人學者的吸引力要比新城更強。雖然說新城也是一個華人國家,但新城畢竟是南洋華人建立的國家,在繼承漢文化傳統方面,新城不如新港、台湖,對眾多世界一流的華人學者來說,兩岸三地的漢文化氛圍顯然更有吸引力,而對歐美學者來說,同樣國際化的環境,新港的漢文化氛圍也能滿足他們更多的追求。

    而在吸引生源方面,不管是新港還是新城,其國際學生有很大一部分都來自內地,而不管是從地理位置、文化、環境和政治等角度,新港都要比新城更加優越。至於對其他國家留學生來說,新城也沒有明顯的優勢,甚至對東南亞國家來說,背靠內地的新港也更有吸引力,畢竟隨著內地經濟的騰飛,東南亞各國與內地大交道的機會也非常多,新城的競爭對手不僅僅是新港,而是新港加內地的整體吸引力。

    包飛揚說道:“教育樞紐港的建設不僅僅可以吸引留學生,更重要的是這些留學生可以成為新港發展新經濟的動力,新港推進教育樞紐港的條件要比新城更加優越,但新城政府更有計畫,他們可以集中資源,在政策、資源等方面大力推動教育樞紐港計畫並吸引人才留在當地,新港要建設教育樞紐港,不僅僅要有一流的高校和吸引國際學生的計畫,還要有寬鬆和積極的人才落戶政策,以及相應的產業政策和產業計畫,只有政府介入,有力推進,全盤規劃,才能充分發揮教育樞紐港的作用……”
Babcorn 發表於 2018-8-24 07:57
第1843章 新的藍圖

    梁建武點了點頭,作為內地出身的官員,梁建武接受的政治經濟學教育讓他對新港傳統的自由放任經濟政策頗不以為然。不要看新港過去這些年的發展很不錯,未來也會維持在一個較高的發展水平上,但新港的發展有一些特殊因素,比如新港曾經是內地外貿貨物的轉運港口,承擔了內地大部分貨物的進出口轉運,新港正是靠轉運貿易發展起來的,包括新港金融中心的地位也是如此。

    在轉運貿易發展的過程中,新港的低稅率和自由港政策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自由放任的政策環境中,新港發展得很好。

    但是這並不代表自由放任可以讓新港一直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過去,新港的競爭對手並不多,但是現在,新港的競爭對手很多。首先就是內地崛起的一大波城市,都會成為新港的直接競爭對手。新港引以為傲的轉口物流,也會因為浦江港,尤其是深城港、陽城港等華南港口城市的崛起而受到影響。雖然新港的優勢是很多港口比不了的,但是他們也分走了新港的很大一部分中轉物流,以至於新港逐漸被新城港所趕超。

    新港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受到浦江的挑戰,雖然兩者定位不同,新港的國際化和成熟的資本環境也非浦江短時間內能夠趕上,但隨著內地經濟實力的增長,擁有內地作為腹地的浦江,其金融產業也絕不會比新港差,浦江無法取代新港,卻能分走新港增長的潛力和業務。

    而新港相對獨立的經濟體地位也決定了新港不能僅僅發展港口物流和金融服務業,新經濟是新港提出來的經濟結構轉型路線,但是僅僅靠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沒有有力的扶持和政策配套,新港發展新經濟的前景並不樂觀。

    包飛揚對梁建武說道:“這一次美國之行,近距離感受了一下硅谷和華爾街,目前新經濟尤其是互聯網經濟在美國的資本市場上非常火爆,但是火爆的市場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和亂象,一些互聯網企業,只要有個概念,本身管理和運營非常糟糕,一旦上市,股價也能飆漲,這很可能是泡沫的表現。”

    包飛揚說道:“華爾街一些專家對互聯網泡沫提出了預警,我倒是認同他們的判斷,至遲明年上半年,納斯達克股市應該會有一波調整,互聯網經濟的泡沫差不多到了要擠一擠的時候了。”

    “不過,新經濟的前景還是看好的!”

    包飛揚笑了笑說道:“新經濟的領域有很多,互聯網只是其中一部分。互聯網確實可以改變人類世界,互聯網與各行各業的融合,將會改變很多行業。不過,互聯網產業更多的是融合,互聯網與影視行業的融合、新聞行業的融合、消費行業的融合等等……就算是互聯網社交,也是需要一個腹地的,這方面新港可以發展,但受到的侷限也比較多,政府介入的作用也不大。”

    “互聯網的發展,依託於電子產業,也會推動電子產業的發展,新港擁有電子產業的基因,新港的電子產品曾經是內地的潮流,不過現在普通的電子產品都在內地生產製造,產品利潤率也不高,新港如果能夠切入高技術含量的電子產品生產領域,倒是大有可為!”包飛揚說道。

    梁建武點了點頭說道:“電子行業這幾年的發展確實很快,這個行業的前景也非常看好,不過新港的電子製造業現在基本上都遷到內地了,至於高端電子製造,新港在這方面也沒有什麼優勢……”

    包飛揚道:“不能說新港沒有優勢,相比其他地方,新港最大的優勢就是內地。相比內地,新港的優勢就是國際化,不受技術禁運的限制。”

    西方國家對華國的技術禁運由來已久,國內尖端產業的突破都只能自力更生。很多人都說日本在戰後發展得很快,在高精尖產業上發展也很快,而華國在尖端產業上不如日本。實際上在尖端產業的發展上,日本人的外部環境要比華國好太多了,他們不但不受禁運限制,可以直接引進先進的技術,而且還受到美國的援助,所以才能夠獲得快速發展,如果華國也有同樣的條件,做得並不會比日本人差。

    相同的情況對韓國、台湖、新城,甚至印度也一樣,他們不會面對技術禁運,新港的情況比較特殊,一般來說,新港也不在西方技術禁運的名單當中,但是以新港現在的情況,無疑受到的審核會更加嚴格。

    梁建武目光一閃,作為新港辦主任,如何利用新港突破西方國家的禁運,其實也是他的工作之一,不過這項工作的進展並不是很順利,畢竟列入技術禁運的設備和產品只有極少數國家和企業能夠提供,這些企業對每台設備和產品的去向都會認真審核,就算想通過新港引進,也並不容易。

    包飛揚說道:“對華技術禁運對內地企業的限制會比較多,對新港企業也會有所限制,但相對來說要好得多。方夏新材料原本在電子級多晶硅和硅片的生產上,獲得了技術突破,進入了硅材料行業,方夏集團本準備借此進入晶圓行業,但這個行業的技術壁壘太高,方夏集團想要從荷蘭購進最先進的光刻機就被拒絕了……”

    “大規模集成電路是電子產業的基礎和核心,我國在這方面還很落後,內地發展芯片製造的瓶頸有很多,相對來說,如果在新港發展相關產業,哪怕是因為新港回歸的原因,相關的審核會更加嚴格,但條件肯定會比內地更加寬鬆,而如果新港的芯片製造業能夠發展起來,對新港和內地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梁建武不由點了點頭,集成電路產業的重要性他很清楚,這方面也是西方對華技術禁運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內在這一塊確實比較落後。相比之下,日本、韓國、台湖和新城的集成電路產業都發展得不錯。

    而且芯片產業屬於尖端技術產業,附加值比較高,也附和新港的產業定位。

    梁建武說道:“芯片製造產業,確實符合新港的發展規劃,不過即便沒有技術禁運,新港可以引進相關的設備和技術,但這個產業的投資規模也比較大,技術要求比較高,市場競爭也比較激烈,新港又沒有相關產業基礎,僅僅靠一些優惠政策,恐怕很難形成大規模的集成電路製造產業。而就算方夏集團願意在新港投資,恐怕也會受到技術禁運的限制。”

    包飛揚點了點頭:“是的,就算是新港的企業,如果資本背景來自內地的話,恐怕也會受到技術禁運的限制。”

    “不過這一點不用擔心,這一次我在美國見到了盛唐集團的唐老爺子,唐家對進入芯片產業也很感興趣。當然,唐家直接出面也是不行的,不過他們可配合我們,用一家美資企業的名義進入新港投資……”

    包飛揚說道:“這件事我會讓人運作,不過新港這邊也是要大力發展芯片產業,可以想辦法引進台湖的幾家電子巨頭來港辦廠,也可以引進日本、韓國和美國的芯片企業,除了晶圓廠,像芯片設計、芯片封裝、測試企業也要鼓勵投資發展,形成產業鏈和產業基地,這樣我們再進行其他運作也比較容易。”

    梁建武點了點頭說道:“飛揚啊,你說的這個情況非常重要,不但涉及到新港未來的經濟發展和產業導向,還涉及到內地芯片產業,這事你跟趙總說過?”

    包飛揚說道:“這次在平京簡單說過一些情況,不過一些具體的想法還是這次去美國以後形成的,也就是正好跟梁叔您說起來,我就隨便這麼一說,具體要怎麼做,還得梁叔您拿主意,要是您覺得可行,再向上面請示。”

    包飛揚笑著說道:“當然,我說的這些都只是一個想法,具體要怎麼做,要制定一個完善的方案出來,那才有價值,我的工作在匯潯區,方夏的事情我也不管的,所以這個事情要不要搞,要怎麼搞,跟我沒什麼關係!”

    梁建武不由啞然失笑,指著包飛揚笑罵道:“到了這個時候你跟我耍滑頭?你放心,下個月月初我正好要回平京,到時候我會跟趙總好好說道說道你剛剛胡說八道的東西。”

    正常來說,包飛揚作為浦江的官員,妄談新港的政策和規劃並不合適。不過梁建武跟趙家的關係不一般,又正好說道新港高等教育的事情,包飛揚才提出了教育樞紐港這個項目。在原本的時空,新港要在新城之後才提出教育樞紐港的概念,而且因為缺乏新城強有力的產業政策和人才引進政策,新港的教育樞紐港計畫就淪為了國際留學產業發展,對新港發展新經濟並沒有起到多大作用,為了避免歷史重演,包飛揚才特別進行了說明
Babcorn 發表於 2018-8-29 09:29
第1844章 晶圓產業的曲線救國

    至於在新港發展芯片產業,這也是包飛揚在方夏新材料進軍晶圓製造業受挫以後,對芯片產業發展思考後想到的。

    內地發展芯片製造業,受到技術禁運的影響,必須自己解決尖端製造設備的問題,這就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追上世界先進水平的,哪怕國家願意大手筆投入,技術上的差距也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彌補的。

    這也是內地當前乃至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所必須要面對的,在航空航天、晶圓的設計與製造等諸多行業,以內地的工業基礎和科研實力,想要取得突破並不是很難,但是在材料工藝和精密製造方面,內地所缺的課還很多,受到技術禁運的影響,必須自力更生,發展難度非常大。

    不過,包飛揚也相信內地的發展是不可阻擋的,另外一個時空是如此,在這個時空也是如此。

    目前方夏集團的的產業佈局和技術規劃就是以材料為核心,而在高精密製造這一塊,包飛揚也在進行佈局,只是現在還沒有突破。

    梁建武對包飛揚的提議非常感興趣,將新港打造成為地區教育樞紐港,通過吸引國際人才推動新港新經濟建設,而以集成電路製造產業為核心,推動新港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都是符合新港自身規劃和內地利益。如果這兩個項目能夠做成,作為新港辦副主任,梁建武個人也將獲得一筆耀眼的資歷。

    就在包飛揚乘機返回浦江後的第二天,梁建武也提前返回平京,向趙根正匯報了與包飛揚談話的情況。而在此之前,梁建武已經跟新港辦主任鐘立國進行了溝通,鐘立國對教育樞紐港和芯片港計畫也很認同,也是他力主讓梁建武立刻前往平京進行匯報,並爭取平京的支持。

    新港回歸以後,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以及前港英政府製造的一些麻煩,新港經濟的復甦比預期的要慢,從九七年開始,這幾年新港經濟處於下行狀態,經濟不振,失業率高企,社會上充滿了悲觀情緒,新港特區政府延續了新港一貫的自由放任政策,雖然推出了數碼港等經濟轉型和振興計畫,但具體的舉措並不多,收效也不明顯,經濟復甦明顯要比韓國、新城更慢。平京政府和新港辦一直在尋找振興新港經濟的方法,受制於新港高企的物價和工資水平,新港的產業選擇範圍其實非常有限,其中互聯網和電子產業也是大家重點關注的領域。尤其台湖在金融危機之後,提出了高達六百億美金的半導體投資計畫,重金押寶半導體產業的未來。

    相比之下,新港雖然也提出了數碼港計畫,在電訊行業有不少投資項目,但是在電子產業方面,新港的企業幾乎沒有什麼動作。雖然新港擁有亞洲最為成熟的資本市場,而且大部分亞洲富豪也都在新港,但新港人炒樓、炒股票的人很多,但是拿出數十億,甚至是數百億美金建立晶圓廠的人卻很難出現。

    但如果包飛揚或者說方夏集團真的能夠運作幾十億美金過來投資晶圓製造項目,新港政府同時在政策、資金和人才方面進行配套,平京政府再暗中支持一下,只要這個項目能夠做成,那麼新港也有機會吸引更多芯片方面的投資,圍繞晶圓生產,發展起完善的芯片產業鏈。其中封裝、測試等環節可以放到人工成本更低的深城,而設計、製造等國際化程度比較高、技術要求比較高的環節放在新港。

    台湖的晶圓製造從無到有,發展到現在已經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算起來時間也不是很長。晶圓製造產業的核心就是設備、工藝和人才,買不到最先進的生產設備,技術再好也沒有用,而有了人才,工藝的問題也好解決。晶圓製造是一項技術密集的產業,按照摩爾定律,晶圓上面的晶體管數量密度兩年就要翻一倍,也就是說晶圓生產工藝基本上每兩年都要進行一次升級,所以晶圓廠需要大量研發人員以及高級技術工程師。

    新港的優勢就在於,論及對國際人才的吸引力,新港並不比台湖遜色,台湖的晶圓代工業這些年已經初具規模,隨著台湖晶圓產業的成熟,也培養了大批晶圓製造工程師和技術工人,相比台湖發展晶圓製造業的時候,新港現在起碼可以直接從台湖挖人。另外就像當初台湖晶圓製造業起家的時候那樣,各大晶圓廠的華人工程師也不少,像因特爾、德州儀器、格羅方德這些公司裡面的華人都不少,新港同樣可以吸引這些人來新港工作。

    新港發展晶圓和電子產業的另外一大優勢就是新港的資本市場,新港資本市場雖然熱衷於投資,但前景良好的電子產業項目也容易得到資本的親睞,尤其是在經濟蕭條下行的情況下,資本市場上能夠炒作的概念不多,踏踏實實、前景可期的實業項目就更容易融到資金,這一點也是台湖所不具備的。

    鐘立國在聽到梁建武提及方夏集團可能通過美國運作資本投資晶圓製造項目的時候,立刻就意識到這個項目若是做成了,通過各方積極配合,新港確實很有機會將晶圓製造產業做大做強,不說直接跟台湖競爭,但是壓過新城和韓國的機會還是有的。這時候在芯片領域還是美、日和台湖最強,韓國人也就是在DRAM領域做得還不錯,整體實力跟台湖還有差距。

    “在新港發展晶圓製造產業?”趙根正聽了梁建武匯報的情況,也是有點意外,之前包飛揚確實跟他提到過方夏集團希望發力晶圓產業的計畫,包飛揚與孟爽結婚以後,選擇去美國度蜜月就有這方面的原因,當時包飛揚也提到了內地發展晶圓製造業的困境,希望通過台湖和新港來解決這個問題,沒想到包飛揚在外面跑了一圈,卻促成新港辦提出了這個方案。

    “對,鐘主任和我都認為,這是新港經濟結構轉型的一次重要契機。”

    梁建武說道:“新港經濟投機氛圍比較嚴重,資本大量投向股市和房市,對製造業的投資嚴重不足,新港特區政府提出的數碼港計畫,也是以互聯網資訊產業為重點,雖然也涉及到電子產業,但具體措施不多。”

    “新港這兩年經濟不景氣,恢復緩慢,如果這個時候能有一個幾百億港幣規模的大項目進入新港,對資本市場和民眾信心的提升是巨大的。新港作為自由港,實行低稅率,擁有很多內地乃至台湖所不具備的優勢,一旦這個項目能夠做成,就能吸引更多相關企業,尤其是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進駐,形成一個芯片產業集群,將新港打造成為東方硅谷!”梁建武說道。

    “其實這兩年,已經有一些專家學者提出了利用新港和深城的各自優勢,在新港和深城之間,打造一個東方硅谷的構想,雖然這些構想大多比較務虛,欠缺可行性,但如果方夏集團的晶圓製造項目能夠建成,那麼東方硅谷的構想倒是有很大的機會能夠做成!”

    趙根正擺了擺手:“硅谷沒有那麼容易複製的,不過做成一個類似硅谷的集芯片、電子產品和互聯網等新經濟產業為一體的產業帶,倒是有可能的。”

    趙根正正色說道:“內閣對新港的發展和經濟振興非常關注,也支持新港發展新經濟。新港發展芯片產業,打造東方硅谷和東方波士頓,符合新港的發展方向,對內地和整個國家的發展都是有好處的,我個人認為,新港辦可以以此為核心,做一個更詳細的調研分析和規劃,這件事我會盡快向首長匯報,爭取獲得首長和內閣的支持,如果內閣通過這個方案,平京這邊肯定會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教育樞紐港和芯片港計畫既涉及到新港經濟振興,也涉及到內地集成電路產業的突破,無論哪一件都可以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所以趙根正也是非常重視。

    “不過,這件事你們要注意保密,一些工作可以私底下做,或者通過新港那邊做,注意不要洩露方夏集團與這件事的關係,一旦涉及到內地,西方那些國家肯定會在技術、設備和人才上設卡!”趙根正又叮囑說道:“新港畢竟已經回歸了,在這一點上本身就比較敏感,如果再牽扯到內地資本,肯定會被列入技術禁運名單,那麼這個項目的困難度就要大大增加了。”

    梁建武連忙點了點頭:“目前只有我知道這件事,鐘主任也只知道有一個國外資本可能來新港投資晶圓製造,對後續項目投資安排,我一定妥善安排。”

    趙根正讓梁建武在平京多留兩天,又讓辦公廳和政研室的人盡快做了一份晶圓產業情況的分析報告,以及新港發展晶圓產業的要素分析,並在第一時間向首長進行了匯報。
Babcorn 發表於 2018-8-29 09:29
第1845章 胥敏儀的期待

    本來,梁建武還向趙根正提出,如果這個計畫得到內閣的支持,希望能夠將包飛揚調到新港,負責教育港和芯片港計畫的推進和落實。不過趙根正沉吟了一下,還是拒絕了梁建武的這個提議。

    如果按照梁建武所說,包飛揚能夠到新港任職,新港教育港和芯片港的計畫又能實現的話,那麼包飛揚確實能夠獲得一份耀眼的履歷。但新港那邊的情況比較複雜,而且新港芯片港計畫方夏集團的投資又是關鍵,雖然通過美國那邊的運作,方夏不會露面,但包飛揚在那邊,很容易讓人注意到方夏集團,這對方夏集團隱身幕後進行操作不利。另外對包飛揚來說,如果他的任職跟方夏牽扯太多,對他以後的發展也不利,另外特區實行一國兩制,哪怕是新港辦,在新港的事情上能夠發揮的作用也有限,包飛揚的能力確實很強,但也正因為如此,讓他去新港就有點浪費了,新港辦那邊需要的是要有人掌控大局,而不是包飛揚這種做具體事情的人。

    當然,包飛揚也不是沒有掌控大局的能力,但是趙根正還是希望他現在多做一些具體的事情。

    趙根正不同意,梁建武也不好說什麼。雖然說這個計畫是包飛揚提出來的,但也不是說一定就要包飛揚負責落實,梁建武也自信能夠將這件事情做好。

    很快,梁建武就得到了直接向首長匯報的機會,在匯報的最後,首長更是直接指示:教育港和芯片港計畫事關新港未來,是百年大計,新港辦一定要按照最高標準,推進教育港和芯片港計畫,平京政府也會盡一切可能,支持新港的教育港和芯片港的建設。

    而得到首長的一錘定音,梁建武也是很快返回新港,並與新港特區政府進行溝通。新港辦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平京政府,而且教育港和芯片港計畫也確實得到了平京的支持,這一屆新港特區政府也比較親平京,加上教育港和芯片港計畫跟新港之前提出來的數碼港計畫並沒有衝突,或者可以說就是數碼港計畫的具體補充,新港特區政府自然也沒有意見。

    在新港辦和特區政府的推動下,新港很快成了一個專門的委員會負責教育港和芯片港計畫的前期工作,委員會從新港大學、新港理工大學、中文大學和科技大學等高校延請了一些專家,設立了專門的產業研究項目,對新港建設教育樞紐港和芯片港的條件、可行性進行調研分析,並在此基礎上,研究制定具體的方案。涉及到新港未來的發展以及數百億乃至千億美金級別的產業政策,前期進行充分的調研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這個週期起碼需要幾個月,不過相關工作一旦啟動,前景幾乎已經可以預見。新港急需轉型,平京也很支持,如果在這種情況下,新港還不能抓住機會,那麼這一屆的新港辦和特區政府就都能夠換人了。

    對新港教育港和數碼港計畫,包飛揚雖然也保持了一定的關注,但是在回到浦江以後,他關注的重點就回到了匯潯區的建設上。這一次美國之行,匯潯區也有一些收穫,通過唐家和方夏集團在美國的關係和前期工作,包飛揚順利引進了一些美國的鋼鐵加工企業和材料企業進駐天江經濟開發區,這些企業的進入,也讓天江開發區的產業結構更加完善,鋼鐵和新材料產業佈局初具規模。

    天江經濟開發區的建設如火如荼,就算沒有包飛揚跑來的這些項目,目前開發區的招商引資工作進展也非常順利,包括蒂森克虜伯、浦項制鐵這些企業的進駐,也是吸引了一批他們的固定合作夥伴的進駐,而在這些核心項目建設順利,投產在即的情況下,周邊產業和上下游企業也很願意來這邊投資,這就是產業集聚的效果。

    雖說整個招商引資的過程和建設過程都需要一個週期,不會一蹴而就,包飛揚倒是也並不著急,他也很少插手具體的招商引資談判和項目建設,開發區的領導班子配備已經到位,大家的能力都沒有問題,只要方向掌控好了,下面的執行能力還是比較強的。

    “你是說談馬錫拉上了新城港務、海皇集團、韓國韓進等產業巨頭,正在跟浦江港務洽談新高橋港區的投資建設?”不過,包飛揚得到的也不都是好消息,談馬錫最近在內地的動靜就比較大。

    在天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成立,陳啟中擔任管委會主任以後,霍建一作為常務副區長就不再具體負責開發區的事情,包飛揚也是將區裡的常規工作都交給了霍建一負責。幾位副區長的分工也進行了一些調整,原來分管城建交通這一塊工作的郭昆麟分工倒是沒有什麼大的變化,不過重要性卻大幅度增加了,因為他要考慮匯潯新的建設規劃,包括新的政務區、商務區的建設,以及世展會展區的規劃建設,還包括交通建設。所以包飛揚也是將他原來分管的港口航運工作拿出來,交給了另外一位副區長胥敏儀。

    在幾位副區長的排名當中,原來分管婦聯群眾、僑務、宗教等工作的胥敏儀相對比較靠後,不過接觸下來包飛揚發現胥敏儀的工作作風相當潑辣,工作能力也比較強,也有過在浦江港務擔任工會副主席的經歷,對港口這一塊比較熟悉,所以將港口航運這塊工作劃給了胥敏儀負責。

    港口航運這一塊工作原本在匯潯區也並不重要,雖然匯潯區也有一個漁港,但規模不大。不過包飛揚著意推動陽山深水港的建設,對這一塊的工作非常重視,在他找胥敏儀談話的時候,胥敏儀也是意識到了包飛揚對陽山深水港的重視和規劃。

    一直以來,在外海建設離島深水港都是浦江市建設航運中心的方案之一,但都侷限在理論上。實際上市裡相關部門對離島深水港的興趣並不大,最關鍵的問題有三個,一是早在五六十年代的時候,浦江就用外海的離島跟江北省交換了江心島,也就是說現在天江口外海的離島都是屬於江北省的,浦江市想要建設離島深水港也沒有地方,除非向江北省借地方,這個牽扯到的問題就比較複雜了。

    第二個問題是建設成本太高,離島建港本身的建設難度就比較大,建設成本比較高,還要加上難度和成本都要超過港口本身的跨海大橋,等於要比正常的港口建設成本高出兩三倍,這對這個時代沒有賣地收入,財政上的資金需要算著花的政府來說,是沒有辦法接受。

    第三個大問題就是離島深水港遠離現在的春山港區和高橋港區,難以形成一體化聯運,也就是港區之間的聯運運營成本比較高,所以對港口建設擁有很大發言權的浦江港務集團一直以後都更傾向於在現有港區的基礎上進行擴展,而不是跑到幾十公里外的外海建設一個全新的港區。

    這只是幾個大的問題和矛盾,實際上建設離島深水港雖然有不少好處,但牽扯到的問題很多,所以市裡基本上也不會考慮這個吃力不討好的方案。

    匯潯區倒是一直希望市裡能夠建設離島深水港,但之前都沒有抱多大希望,畢竟匯潯區自身根本沒有能力支撐起這麼大的工程,匯潯在市裡的地位也沒有辦法跟春山區比,更不用說跟春東新區競爭了,他們根本不會往這邊想。

    不過,隨著世展會濱江方案實現逆轉,贏過了春東機場方案,加上新浦鋼和鋼鐵園區也落戶匯潯,包飛揚履任後帶來的一系列變化大大提升了匯潯區幹部群眾的心氣,胥敏儀也是對這個離島深水港項目充滿了期待。

    如果這個項目能成,那麼胥敏儀也能借此提升自己在區裡的地位,作為分管副區長,她的排名肯定能夠提升,未來更進一步也不是沒有可能。

    胥敏儀原本的作風就比較潑辣幹練,她立刻就行動起來,找高校合作對深水港方案進行調研分析,還專門拜訪浦江港務集團的領導,找機會向市有關部分領導匯報,就連現場都去了好多次,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

    當時包飛揚就交給她兩個任務,一個是做好前期調研工作,第二個是做好情報工作,包括適當做一些輿論宣傳,雖然在方案沒有得到上級同意的情況下不適合進行大量的輿論宣傳,但引發一些討論還是可以的。同時還要注意市裡和輿論的動向,避免不利情況的發生,其中就包括浦江港新港區的建設動向。

    胥敏儀的工作也比較出色,她利用原本在浦江港務集團的關係,緊盯著浦江港務的動向,及時發現了談馬錫集團與浦江港務集團正在進行的談判,並在第一時間向包飛揚進行了匯報。
Babcorn 發表於 2018-8-29 09:29
第1846章 談馬錫的圖謀

    包飛揚剛剛回到匯潯,胥敏儀就來向包飛揚匯報。

    聽說談馬錫正在跟浦江港務商談新高橋港區的投資和建設,包飛揚並不意外,上次他遇到談馬錫的高級經理人李顯國的時候,對方就曾經想要說服他改變建設離島深水港的計畫,並向市裡伸出橄欖枝,表示談馬錫願意幫助浦江市建設高橋新港。

    包飛揚很清楚談馬錫的想法,談馬錫是新城政府控股的投資企業,秉承的是新城政府的意志,而他們之所以支持高橋新港的建設,不願意看到浦江市建設離島深水港,就是不希望看到浦江港發展轉口物流。

    浦江港放在春山、高橋和新高橋,那就是河口港,以腹地轉運為核心業務,國際遠洋貨輪通常不會願意多跑上上百公里的海路,跑到港口進行配載,而在外海建離島深水港,那就是外海港,更加靠近國際航線,很容易吸引遠洋航班靠泊配載。

    雖然說現在浦江的規模還不大,集裝箱吞吐量一年只有三百萬標準箱,遠遠不如新城港的一千五百萬標準箱。不過浦江港的發展非常快,今年將新增10萬標準箱以上,增幅達到了百分之三十以上。雖說浦江港現在新增的吞吐量還是不如新城港,新城港每年新增吞吐量也在十萬標準箱以上,不過浦江港的增幅更大,達到了百分之三十多,新城港只有不到百分之十,只要繼續保持這個增幅,浦江港的新增將很快超過新城港的新增,而一直保持這樣的勢頭,未來浦江港的吞吐量終將超過新城港。

    談馬錫看好華國的經濟發展前景,他們自然希望在華國發展的過程中,新城可以分潤更多好處,而不是威脅到新城的利益。談馬錫希望通過一些手段,影響到華國在浦江港建設方面的決策。

    “包區長你讓我關注浦江港建設方面的情況,我是一刻都不敢放鬆,所以得到消息,我就來向你匯報了!”

    胥敏儀說道:“最近這段時間,浦江港務那邊動作還是蠻多了,除了跟談馬錫在談合作,最近關於浦江港建設的討論也比較多,浦鋼港務的內刊上還刊登了一篇浦江海事大學教授的文章,文章分析了浦江港新港區建設位置的選擇,認為浦江港是腹地港,支持浦江港建設新高橋港區……”

    “另外,下個月春東新區那邊還有一個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高級論壇,屆時不但有航運界的人參加,周邊幾個省和天江沿岸幾個省都將派人參加,這次論壇上有一個航運中心與地區經濟發展的子論壇……”

    包飛揚簡單翻了翻胥敏儀整理的材料,最近有關浦江港的動作確實有點多:“這麼說的話,市裡是打算加快浦江港新港區建設的步伐了?”

    胥敏儀點了點頭說道:“是的,可能是浦江港務與談馬錫那邊談得不錯,他們覺得現在有條件啟動新港區的建設計畫了,所以才下力氣開始推動的吧!”

    包飛揚沉吟了一下,在港口建設這一塊,方夏系的積累並不是很多,雖說這兩年遠洋航運的業務比較多,但是跟那些世界級的航運巨頭相比,差距還是很大的。

    有關離島深水港的計畫,包飛揚跟春東新區那邊有所交流,甚至拋出了將匯潯區併入春東新區的方案,新區高層對這個方案也確實比較心動。

    包飛揚還促成了市裡和浦江港務、春東新區、匯潯區聯合對離島深水港方案進行調研,委託同齊大學對離島深水港方案進行完善,前期工作已經在有條不紊地展開。

    不過離島深水港雖然可以一舉解決浦江港未來的發展空間問題,但也造成這個項目的規模比較大,就算是可以分成幾期建設,但立項之初肯定要將今後的發展都考慮在內,所以項目前期的工作比較多,需要進行充分的調研論證,方才能夠做出決策。

    現在談馬錫橫插一槓,一旦高橋新港的建設方案確定,那麼至少在十年之內,離島深水港計畫都會被擱置,只有等到十年後,高橋新港的發展出現瓶頸,離島深水港才有重新浮出水面的可能。

    包飛揚伸手敲了敲材料說道:“你繼續關注相關的情況,另外幫我爭取一個參加論壇的名額,還有看看能不能弄到這個論壇的日程安排,看看有哪些專家學者會參加,哪些會發言……”

    包飛揚說道:“另外,你再讓人蒐集一下國內這方面專家的在港口建設方面的論文和言論,整理好以後給我看一下。”

    談馬錫的這一招並不好化解,在浦江港新港區建設的問題上,原本市裡就比較傾向新高橋港區方案,離島方案已經被拿出來很多年了,不過一直沒有什麼動靜,基本上只是學術界個別學者有興趣,政府層面基本上沒有關注,因為這個項目成本太高,風險比較大,又跟現在的浦江港脫節太多,完全是建設一個新的港口。

    浦江市跟港口這一塊有關的官員大多在浦江港工作過,對浦江港有感情,不管是從經濟性還是個人感情方面,他們都對跑到天江口距離海岸還有幾十公里的島上建設港口比較抗拒。

    胥敏儀離開以後,包飛揚又將分管教育科技工作的副區長牛儒義叫了過來。

    在區政府這一塊,包飛揚放權比較徹底,除了幾個重大項目,他基本上很少直接找下面行局的人佈置工作,而是充分對幾位副區長放權,讓他們負責具體工作的組織和執行。只有在工作推進不力的情況下,他才會親自出面,召集大家開會,找問題並解決問題。

    匯潯區是由原來的匯潯縣改過來的,目前區政府班子成員也比較多,除了包飛揚這個區長,加上新被任命為副區長兼天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的陳啟中,匯潯區一共有八位副區長。在包飛揚看來,一些重要工作都牽涉到多個部門,讓這些副區長負責,可以協調多個部門,要比直接安排某個部門更有效率。包飛揚現在的工作方式就是有事情他找副區長,然後讓各個副區長去找相關的部門解決,包飛揚還要求大家儘量到一線去解決問題,不要總是坐在辦公室裡,他的要求就是區政府班子少開會,多下行局,多到一線,現在不少人都笑談匯潯區政府實行的是大行局,副區長們都是幾個行局合併起來的大行局的局長。

    經過半年多時間的磨合,現在大家也都比較適應包飛揚的工作方式了,那些不適應的人基本上都已經被調整走了,現在整個匯潯區政府都在包飛揚帶動和催趕之下,變得非常務實和講究效率。

    牛儒義分管教育、科技這一塊的工作,之前在匯潯區屬於比較靠後,倒也不能夠說不重要,畢竟中小學教育這一塊在基層還是很重要的。不過在地方發展和經濟建設方面,牛儒義也就沒有什麼發言權了。不過包飛揚擔任區長以後,提出了要建匯潯區大學城,要在圍繞世展會展區的建設,發展會展經濟和文化創意產業,另外還要依託天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搞鋼鐵技術中心、新材料創新科技產業園,牛儒義的工作一下子就變得多了起來。

    “儒義區長,這次我在新港與新港辦的梁副主任,還有新港幾所大學的校長、副校長見了面,新港辦方面,非常支持我們與新港高校進行合作,新港幾所高校的領導態度也大多比較積極,尤其是新港科技大學方面,他們對在內地建一所分校,複製新港科技大學的成功經驗非常感興趣……”

    包飛揚拿出一份材料遞給牛儒義:“這是我整理出來的,我與新港科技大學副校長李偉忠博士討論出來的一些主要原則,有的我們已經達成了共識,有的還需要繼續商討,你先看一下,然後根據這份材料對更多細節的問題進行研究,盡快拿出一份全面詳細的方案出來。”

    牛儒義連忙接過材料,這份材料是包飛揚親自整理出來的,看起來很簡單,但每一條都很重要。

    牛儒義飛快地掃了一遍,口中說道:“包區長,都說你結婚度蜜月去了,沒想到這個時候你都沒有忘記工作,還取得了這麼大的成果,你讓我們這些老傢伙都很汗顏啊!”

    包飛揚笑著擺了擺手:“行了,這件事你抓緊一點,我還要向市裡匯報,爭取將這個項目提升為市重點項目,到時候你也能輕鬆一點。另外市裡高校接觸下來的情況怎麼樣?”

    匯潯區原來只有一座職業高等院校,包飛揚打算建大學城,牛儒義也是跟浦江的一些大學進行了接觸,邀請他們來匯潯區建設分校,瞭解他們在這方面的意願。

    牛儒義說道:“今年高校擴大招生,浦江市的高校招生規模基本上就提高了百分之五十左右,根據現在瞭解的情況,明年增加的招生數量跟今年相當,也就是說和去年相比,明年各校的招生規模基本上是提升了一倍,相比去年,學校在校的人數也提升了百分之二十五以上……”
Babcorn 發表於 2018-8-29 09:30
第1847章 大學城的競爭

    牛儒義說道:“由於學生人數大量增加,一些學校的教室、實驗室和教學設施都比較緊張,尤其是宿舍已經出現不夠用的情況,今年就有學校直接在學校附近的小區買了幾棟樓,稍微裝修以後用作學生宿舍樓,雖說解決了問題,但是管理並不方便,小區居民的意見也比較大。”

    “這段時間我們跟各大高校接觸下來,發現大部分高校都有建新校區的想法,畢竟高等教育招生規模應該會持續擴大,現在只有一屆新生的規模擴大了,學校的設施就已經不夠用了,等到兩屆、三屆連續擴招,學校的整體規模就會急速膨脹,三四年以後,達到現在兩倍、三倍,現有校區怎麼都是不夠用的!”

    牛儒義言簡意賅地將自己瞭解到的情況向包飛揚做著匯報:“浦江大部分高校都在市中心,如果要在原地擴建,難度非常大,不說能不能拆掉周圍的建築,拆遷成本也非常高。高校希望能夠原地擴建,但是不現實,退而求其次只能選擇建設新小區。從高校本身來說,他們自然希望在距離老校區比較近的地方建設新校區,這樣也能夠利用原來老校區的教學設施,教授們也不必要兩邊跑,市裡倒是希望高校新校區能夠放到市郊,一來成本低,二來空間大,也能帶動地方的發展。”

    牛儒義說道:“目前,市裡和各大高校基本上確定了建設新校區的計畫,市裡還明確提出了要建設大學城,目前除了我們匯潯區提出的大學城,還有華亭區、湖浦區、浦北區、涇山區都提出了申請,另外江行區在這方面走得比較早,浦江交大、浦江師範兩三年前就已經在南浦江濱建設新校區了,這次江行區提出了要擴大南浦江濱大學城的建設規模,目前各區都在爭搶大學城項目,不過就準備工作來說,除了江行區,就是我們匯潯區做得最充分。”

    “我們與各大高校都進行了接觸,幾所部屬重點高校中,同齊大學的態度最積極,畢竟最近我們跟同齊大學的合作項目也比較多,大家的合作狀態也比較好,他們一方面在爭取就近建設新校區的可能,如果不行,他們就會選擇跟我們合作……”

    “震旦大學也在爭取就近建設新校區,但高浦區很難拿出符合震旦大學要求的地塊,倒是春山區也在爭取,他們打算在春山區與高浦區相鄰的新灣鎮建設大學城,那邊現在有一個浦江大學新灣校區……”

    浦江大學也是在九三年開始的高校合併大潮中,浦江市合併了市裡多所高校,合併而成的綜合性大學,也是目前浦江市規模最大的高校,因為合併了多所高校,所以也擁有好幾個校區。

    牛儒義說道:“震旦大學的第一選擇是高浦區,其次就是新灣鎮,雖然他們也很看好我們匯潯區的幾大優勢,但我估計他們選擇新灣鎮的可能性更大。”

    “浦江交大和浦江師範顯然會繼續擴大他們在浦南濱江的校區,浦江理工大學的前身是浦江化工學院,他們更傾向於在涇山建校區,再就是浦江海洋大學、浦江財經大學的態度相對比較積極,浦江外國語大學的態度跟震旦差不多……”

    牛儒義一邊說一邊將一份材料遞給了包飛揚,應該說牛儒義的工作做得還比較紮實,不但與浦江各大本科院校進行了接觸,包括大專院校、高等職業學校,還有體校、音樂學院、電影學院等都進行了接觸,材料上面也對各個學校的情況進行了分析,也對院校的態度進行了判斷。

    包飛揚點了點頭:“儒義區長的工作做得不錯,有了前期這些工作,下一步我們就能有針對性地做這些高校的工作,實現匯潯大學城的規劃目標。”

    包飛揚伸手在材料的封面上敲了敲:“不過,大學城的建設也不能一味求多、求全,原來我們的規劃是將所有大學放到一起,實際上除了大學城的主區域,我們也可以在其他地方提供給合適的學校。”

    包飛揚翻開材料,指著上面的浦江海洋大學說道:“海洋大學一定要拿下來,可以在江海嘴這邊劃一塊地給他們建新校區,江海嘴未來會建跨海大橋,聯通陽山島深水港,這裡是最適合海洋大學的。”

    匯潯區規劃的大學城靠近春江高科技園區,距離江海嘴比較遠,相比浦江海洋大學原來在浦江邊上的小區並沒有什麼優勢,但是江海嘴就不一樣了,在江海嘴建設新校區,浦江海洋大學也將名副其實。

    包飛揚又道:“同齊大學一定要拿下來,我親自找姜校長談,至於震旦大學……”

    包飛揚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毫無疑問,震旦是浦江最好的大學,在國內乃至國際上的學術聲望也非常高,這不是浦江交大和同齊大學能夠比的,其他的高校更是加起來也趕不上震旦。如果震旦願意將新校區建在匯潯大學城,那麼匯潯大學城就會是浦江最好的大學城。

    不過就本心來說,包飛揚覺得震旦大學搬到匯潯區未必是什麼好事,震旦是一座傳統上文科比較強的高校,當然,這並不意味著震旦的理工科就不強,實際上震旦的一些理科專業也非常強。

    但匯潯大學生依託的是春江高科技園區和天江開發區,雖然包飛揚一再強調大學城的學術水平建設,但不管是同齊大學,還是與新港科技大學的合作,他們更強的其實是功課,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震旦大學與匯潯大學城的氣質不符。

    包飛揚對匯潯大學城的定位是世界級的工科高等教育和科研基地,包飛揚的態度是不一定要求大求全,但是一定要做強。所以不管是從資源投入的角度,還是相互促進協同的角度,匯潯大學城一定會偏工科。當然,偏科的同時,其他科目也會發展,而且也會追求一流,但是在資源投入和全面性方面,肯定是要差一些的。

    “震旦大學這邊,我會找機會拜訪一下……”

    包飛揚終究還是捨不得放棄震旦這所名校,他對牛儒義說道:“除了幾所名校,浦江理工也要爭取,天江園區有煤化工和新材料,距離涇山化工區也不遠,另外像浦江科技學院、浦江工業大學、浦江醫學院都要爭取,大專院校和高等職業教育也要加大力度……”

    按照匯潯區大學城的規劃,整個大學城包括東西兩個區域,西區靠近春江高科技園區,以本科院校為主,要打造科研高地。東區毗鄰天江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大專和高等職業學校為主,培養技術工程師和高等級技工。在兩個區域中間,規劃的是國際旅遊度假區。

    按照計畫,包飛揚首先拜訪了同齊大學校長姜開泰,姜開泰是工程院院士,作為同齊大學校長,級別也比包飛揚高,正如牛儒義所說,同齊大學對匯潯大學城的態度確實比較積極。

    同齊大學與震旦大學緊挨在一起,高浦也是傳統的大學城,不過過去缺少規劃,高浦整個城市面貌與老城區的格局差不多,都比較亂。

    “我求學的時候,曾經在劍橋待過幾年,後來又在慕尼黑和瑞士工作過,就我個人來說,其實非常嚮往歐洲大學更為安靜、務實的學術氛圍……”

    姜開泰微笑著搖了搖頭:“不過,同齊大學要發展,就要跟上同行的步伐,我這個校長很多時候都在為學校的建設跑資金,為學校的科研項目跑資金,國家提出科教興國戰略,又擴大高等教育的規模和投入,但競爭也更加激烈了,尤其是同齊大學地處浦江,上面有震旦和交大,還有浦江理工、浦江師範這些學校在追趕,我們也是時刻不敢懈怠。”

    同齊大學這種等級的學校若是放到平京、江南之外的其他身份,基本上都是要被重點扶持的。不過浦江市擁有震旦和浦江交大這兩所名校,作為老三的同齊大學受到的重視就要差一些了,後來985工程剛推出來的時候,浦江這邊第一批進入名單的也是震旦和交大,其實要論歷史和國際知名度,同齊大學並不比震旦和浦江交大遜色多少。
Babcorn 發表於 2018-8-29 09:30
第1848章 讓人絕望的頭部效應

    浦江類似同齊大學這種情況的高校還有不少,譬如浦江師範、浦江理工、浦江財經、浦江海洋大學等高校,如果放在一些省份,那肯定要重點扶持,但是浦江市的資源有限,基本上只能保證震旦和浦江交大,以及浦江市屬高校浦江大學的投入,浦江大學是浦江幾所名不見經傳的高校合併而成的,原來的實力在浦江的一本高校中排名最後,但是在浦江市政府連續的大手筆投入之下,浦江大學擁有浦江高校當中面積最大、也最漂亮的校園,學校的硬件設施和待遇也非常好,所謂有錢好辦事,很快就開始奮起直追,雖然趕不上最頂尖的那幾座大學,卻也能夠排名一本高校的中游,其待遇甚至連浦江師範大學、浦江理工大學等重點高校都羨慕不已。

    以同齊大學的實力,前些年還能競爭全國前十的高校,但現在已經有些困難,後面排名會一路下滑,再與前十無緣。而像浦江師範、浦江理工這樣的大學,原本穩穩可以排到二十名左右。浦江師範作為全國最強師範大學之一,浦江理工也是與華中理工、南方理工、北方理工這幾座理工大一時俞亮,然而因為浦江市的名校太多,他們得到的財政支持優先級太過靠後,而作為國家打造高等教育一流高校的985工程也會考慮各地區和省份之間的平衡,所以浦江師範和浦江理工都未能入選,相反倒是其他地方一些合併起來的高校,原本的實力雖然不怎麼樣,但作為本省最好的學校,得到了省裡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有的還順利進入了985,發展速度飛快,逐漸趕超甚至拉大了與浦江理工這種院校之間的差距。

    同齊大學現在面臨的情況就是這樣,優質的資源都被頭部兩大名校吸走了,排名第三的同齊大學只能跟浦江大學競爭,排在後面的浦江師範、浦江理工就更慘了,他們連浦江大學也競爭不過。浦江師範的情況還要好一點,畢竟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師範大學,國家對師範類院校的支持力度也比較大,雖然沒能夠進入985工程前面幾期的名單,但最後還是混進去了。浦江理工的情況更加糟糕,浦江理工在生化專業曾經是國內實力最強的,其前身就是囊括了全國最好的化工人才而組建的浦江化工學院,即便是到了現在其生化專業在國內也是最好的幾所高校之一。

    不過,和師範專業不一樣,生物、化學方面的專業各大名校都在發展,浦江理工的基礎雖然非常好,但是資源卻比不過這些名校,而且名校對人才的吸引力也不是浦江理工可以比的。名校的資源好,國家有好的項目,往往會傾向於給這些名校,哪怕浦江理工的實力並不遜色,名校的資源好、項目多,他們的科研條件也會更好,加上響亮的名頭,對人才的吸引力很大,浦江理工的人才就會不斷向這些名校流動,自身的專業優勢也越來越小。

    包飛揚說道:“高校的實力來源於兩個方面,教學和科研,同齊大學的工科一向比較強大,不過浦江交大和震旦這些年也在全面發展,他們對政府方面的資源佔有更多……”

    “平京已經將擴大高等教育的規模列入規劃,今年實施以後,雖然帶來了一些問題和困惑,不過好處也是巨大的,有這些好處,我估計這個政策將會長期執行下去……”包飛揚笑了笑說道。

    雖然說急劇增加的高校學生對地方和高校都帶來了一些麻煩,高校方面,管理的壓力更大了,教學設施更加緊張,一些設備要超負荷運轉,部分教職工的工作量也更大……但好處也是巨大的,擴大招生和學費提高讓高校收入增加,財政撥款也更多了,高校的日子也好過起來,不像以前那麼緊巴巴的了。

    而大量增加的學生,也帶動了地方上的消費,在經濟寒冬中,成為一抹難得的亮色。

    這還只是第一年,可以想像,當高等教育規模持續擴大,大學生數量越來越多的時候,相關的變化會更加巨大,帶來的好處也會更多,在這種情況下,從平京到地方,大家都會將這個政策執行下去。

    “不過,短時間內高等教育規模的急劇擴大,也會帶來一些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教學質量的下降,以及大學生含金量的下降……”包飛揚說道。

    “九五年啟動的211工程就是為了提升高校在教學質量、科學研究、管理水平和辦學效益,為了在21世紀初能夠建設一批接近或達到國際一流大學的學校、學科或者專業。現在高等教育規模擴大以後,一方面投入要增加,另外一方面優質資源更加向頭部高校集中,畢竟大家都在擴大,頭部高校的實力更強、資源更好,擴張也更快,頭部二十所高校的規模擴大一倍,也就意味著原本第二十一到四十的高校生源質量會比原來下降二十位……”

    包飛揚笑著搖了搖頭:“當然,我這只是簡單的推算,不準確,但趨勢就是這樣,以前最好的學生才能上大學,大家都能分到一點,以後最好的學生都會上最好的大學,普通大學很難搶到這部分學生了。”

    包飛揚說道:“國家對高等教育的投入擴大以後,也肯定不會僅僅滿足於規模的擴大,建設具有世界級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的高校,這個目標是不會改變的。現在高等教育界都在擔心持續擴大的招生規模將會降低高校的教學質量,平京那邊也在考慮在這種情況下,在高等教育規模擴大的情況,如何將高等院校做強,很可能會推出加強版的211工程……”

    包飛揚說道:“這個加強版的211工程,很可能只針對頭部高校,也就是國家和地方政府加大對頭部高校的投入,提升頭部高校的教學和科研能力,將頭部高校建設成為世界級的高校。而普通的高校則徹底大眾化,最好的資源會加速流向頭部高校。畢竟,就算國家願意投錢,但好的高等教育資源就只有那麼些,不可能大家的水平都憑空提上來,所以打造頭部高校,建設世界級高校是必然的選擇。據我所知,包括同齊大學在內,震旦大學、浦江交大都在加大優秀人才的引進力度吧?”

    姜開泰苦笑著點了點頭:“包區長的消息還真是靈通,浦江幾所重點高校當中,浦江交大得到的支持是最多的,甚至超過了震旦大學,他們為了引進優秀的教學和科研人才,搞了個新政策出來,我們也不能不跟進,否則不但招不到人,自己學校的教職工也會人心浮動。”

    震旦雖然是浦江高校的頭牌,不過浦江交大的工科更強,工科也更容易拿到項目。更何況如今平京的首長就是浦江交大出身的,雖然說在正常的財政撥款方面,浦江交大最多也只能跟震旦一個水準,但涉及到科研項目,浦江交大得到的傾斜力度更大,所以浦江交大這些年的發展勢頭非常猛烈,大有殺進全國前三的趨勢。

    “這就叫牽一髮而動全身!”

    包飛揚說道:“浦江交大動了,震旦和同齊大學就只能也跟著動,你們都動起來了,浦江師範、浦江理工這些高校也會跟著動,大家都必須動起來,否則只能看著優秀的人才往其他高校流動!但優秀人才總是有限的,最終優質資源還是會向頭部高校集中,當然,也不會全部都跑到頭部院校,畢竟頭部院校的容量也是有限的,競爭也更加激烈,有人可能會選擇其他高校寬鬆的環境,國家在這方面也會做出平衡安排,不過這個趨勢是不會變的。”

    姜開泰點了點頭:“頭部的競爭確實會很激烈,不過我們同齊大學也有自身的優勢。我們現在要考慮的是如何擴大自身的優勢,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不讓自己落伍,走出自己的特色,爭取讓自己成為頭部,就不用為這個頭部效應而擔憂了!”

    包飛揚點了點頭:“同齊大學在工科方面的實力很強,尤其是建築和機械學科,我們匯潯區與建院那邊的合作比較多,合作也很愉快,我覺得在這方面我們可以繼續加大和深化合作,我們匯潯區現在的規劃,包括大學城的規劃,還都是同齊大學的建院在做。”

    “我跟春東新區的張書記曾經談過,匯潯區作為春東新區的腹地,就是要為春東新區的發展做配套和補充的,匯潯大學城雖然在匯潯,但是緊挨著春東,也算是春東的大學城,春東可以說現在國內熱度最高的建設熱土,另外我們匯潯區除了大學城、天江經濟技術開發區,還有國際度假區、世展會的建設規劃,一張白紙待畫的匯潯加上日新月異的春東,這可能是最適合同齊大學建院發展的土壤……”
Babcorn 發表於 2018-9-3 08:59
第1849章 同齊大學的意願

    包飛揚說道:“同齊大學的機械學科側重於汽車,與大眾汽車那邊的合作比較多,我們匯潯區與浦江大眾的合作也有不少。比如蒂森克虜伯的車用鋼板項目,另外新浦鋼、蒂森克虜伯和方夏新材合資建設的新浦特鋼也會針對浦江大眾的車用特鋼材料進行合作,方夏新材也會開發一些車用新材料……”

    “當然,天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側重於材料產業,不過旁邊的銀橋開發區卻擁有強大的機械產業,而且浦汽集團與通用汽車的合資項目就在銀橋開發區,銀橋開發區和高橋開發區擁有大量的汽車零配件生產企業,整個產業已經不比浦北差了!其中高新技術企業的數量更多,如果同齊大學在與浦江大眾合作的基礎上,還能在春東獲得新的發展,那麼同齊大學的機械學科也有望像建院一樣,成為國內當之無愧的最強者!”

    對工科來說,與企業的合作關係非常重要。工科大學最讓人羨慕的就是他們能夠通過與企業的合作,獲得源源不斷的科研資金。通常這種合作是企業投錢,高校出人,最後企業獲得科研成果的專利權和經濟收益,而高校獲得部分經濟收益和學術收益。

    而通過與企業的合作,工科院校的學生也能得到更多實習的機會,這對於他們的成長以及未來求職都很有好處。

    春東新區的發展潛力和價值自然是難以估量的,就算是匯潯區,今年以來的發展也足以讓人側目。同齊大學建院的副院長齊天海也參加了會見,建院那邊跟匯潯區的合作非常多,包飛揚這個年輕區長在城建和產業發展規劃方面的重視在這個時代非常罕見,而他的規劃理念跟建院的齊天海等人也是格外合拍,建院現在就有數量可觀的師生經常在匯潯區那邊做項目,用齊天海的話來說,建院已經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力量集中在匯潯,這差不多是將半個建院搬過去了。如果同齊大學真的要在匯潯區建設新校區,建院肯定是第一個舉手贊成的。

    同齊大學建院的實力基本上是國內公認最強的,水木的建院雖然也很強,但水木強勢學科太多,建院受到的重視遠不如同齊,投入也不如同齊,隱隱也有被同齊建院壓過的趨勢。

    同齊大學的機械學科與浦北的浦汽大眾合作比較多,不過這種合作已經比較成熟,未來就算繼續提升,空間也很有限。相比之下,春東新區已經成為浦江市第二個汽車產業聚集的地方,如果同齊大學的機械學科還能與通用汽車加大合作,依託兩大汽車生產基地,同齊大學也有望將汽車機械學科做到全國最強。

    另外,匯潯區的天江經濟技術開發區也在重點發展金屬材料和新材料產業,同齊大學的材料學科相比機械學科和建院就要差多了,如果能夠依託天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材料工業,同齊大學的材料學科也有望快速提升實力。

    還有匯潯區將要舉報的世展會,以及重點發展會展經濟的規劃,也非常契合同齊大學具有一定優勢的設計學科的發展。

    其實真要是盤點起來,如果能夠將春東新區和匯潯這兩個緊挨在一起的行政區算成一個區域的話,那麼正如包飛揚所說的那樣,春東新區一個是建設發展的熱土,一個是有待發展的白紙,確實非常適合同齊大學來描畫,至少同齊大學的大部分專業都能在這裡找到良好的發展土壤。

    “我還有幾個問題要請教包區長……”

    姜開泰沉吟了一下說道:“首先,匯潯區大學城會不會邀請震旦、浦江交大進駐?預計還有哪些學校會進駐,大學城高校之間的競爭如何協調?”

    對於年輕的包飛揚,姜開泰並沒有任何輕視,哪怕他的級別比包飛揚還要高,如果要到政府任職,姜開泰起碼是副省、副部,但他還是很重視包飛揚。

    同齊大學建院與匯潯區的合作情況他也大概瞭解過,從齊天海他們的口中瞭解到包飛揚並不是那種年少得志、單純靠著背後的力量爬上來的傳統官僚,包飛揚的視野很開闊,目光長遠,關鍵是又很紮實,哪怕他提出來的目標看起來有些脫離實際,但是他從來不搞那些光喊口號的花花架子,而是會認真、努力地實施。他提出來的那些目標看似好高騖遠,但都有充分的理由,也很尊重專家們的意見,不會將專家當成橡皮圖章,只是讓專家找那些對自己有用的論證。

    另外就是匯潯區在包飛揚就任以後,表現出來的發展勢頭之猛烈,甚至要超過春東新區。雖然春東新區的建設規模很大,但天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前景也不會比銀橋差多少。包飛揚的能力和作用,也是得到了充分的證明。

    姜開泰對匯潯區的發展環境還是比較滿意的,也正是因為覺得匯潯區的環境不錯,加上包飛揚也能折騰,所以他擔心包飛揚會將震旦、浦江交大也拉到匯潯大學城,到時候大家扎堆在一起,競爭只會更加激烈。

    包飛揚說道:“浦江交大那邊,我們也接觸了一下,但沒有繼續往下談,對浦江交大來說,他們最好的選擇應該是繼續擴大濱江校區,我認為他們也會那樣做,所以沒必要拉他們過來。”

    “震旦大學那邊,他們更傾向於新灣鎮,而且他們的優勢是文科,跟我們重點發展工科的規劃不是很契合。當然,震旦的工科也不是不強,我們也在爭取將震旦的工科弄過來,讓他們在匯潯大學城建一個工學院。”

    “另外我們計畫要爭取的學校還包括浦江海洋大學,他們會在江海嘴臨港地區單獨建校,那邊還會建一個職教園區。另外還包括浦江理工,重點建設合成材料和化工學科,還有東方師範大學,重點建設師範專業,以推動匯潯區教育的發展……”

    包飛揚沒有隱瞞,直接將匯潯大學城的發展規劃合盤托出,這種學校規劃是大學城建設規劃中所看不到的。

    “另外,大學城還有一個關鍵項目,就是與新港科技大學合作,建設新港科技大學浦江學院,我們期望引入港科大的資源、經驗和模式,在匯潯大學城建設一個國際化的港科大浦江學院,並希望以此帶動整個大學城教學和科研工作的國際化。”

    包飛揚說道:“與現在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不一樣,港科大浦江學院要實現本土化,在招生、收費標準方面,將會向內地高校看齊,不會實行精英教育。”

    姜開泰不由意外地挑了挑眉尖:“匯潯區已經跟港科大達成合作協議了?”

    包飛揚搖了搖頭:“正式的協議還沒有簽,不過這次我在新港跟港科大的李偉忠校長就合作辦學談得很深入,並達成了原則上的一致,因為國內這邊還有很多事情要解決,所以我們只能一邊籌備規劃,一邊報方案,另外在新港的時候我也向新港辦的梁副主任匯報了這方面的情況,梁副主任對此非常支持,前兩天梁副主任從平京給我打電話,說是他已經向平京的領導匯報過了,平京方面對此也很支持,現在就等市裡正式立項了。”

    姜開泰不由點了點頭,新港的特殊地位決定了港科大來內地辦學肯定會得到特殊對待,在不違反原則的情況下,各方面都會對這個項目開綠燈,所以如果情況真的像包飛揚說的那樣,那麼港科大的這個項目肯定會落實。至於能不能盡如包飛揚的預期,讓港科大浦江校區達到新港本部的層次,目前還很難說。

    姜開泰說道:“港科大雖然成立的時間不長,但是港科大的國際化程度很高,科研和教學力量非常強大,如果能夠引進港科大的資源和模式,對匯潯大學城的建設也是一種促進。但港科大要辦成大眾高校,最根本的問題就是辦學資金的來源。按照現行高校的收費標準,所收學生學費只能解決高校運行費用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就算不考慮科研投入,港科大也要解決每年數以億計的辦學資金缺口,這方面的缺口是港科大投入,還是匯潯區政府承諾解決?”

    包飛揚笑著搖了搖頭:“匯潯區財政現在還沒有那個實力,港科大浦江學院前期的建設資金將會通過募捐解決,港科大的成立時間不長,校友不多,不過新港的富豪有很多,港科大作為新港高校在內地的分校,意義重大,新港那邊的反饋還是很積極的。”

    “另外,港科大的建設本身就與海外華人有很大的關係,這一次這張關係網也將發揮作用,目前我們已經與一些海外華人財團進行了聯繫,反饋也比較樂觀……”

    包飛揚說道:“簡單來說,我們會將港科大浦江校區塑造成一個標竿,以此來爭取更多的捐贈,另外通過與企業合作,解決前期的教學和科研資金問題。”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Babcorn

LV:9 元老

追蹤
  • 986

    主題

  • 920465

    回文

  • 38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