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 明末英雄 作者:女俠獨孤雯 (已完成)

 
王烏鴉 2018-3-10 18:35:29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474 48224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00

第1210章 進攻方向(二)

    “雖然我軍作戰方式同其他軍隊大不相同,非常注意掩蔽自身,兵器交戰距離也隨著新兵器而有所增加。但敵軍給我軍造成傷亡的能力還是大幅度加強了,這還是在野戰中。以敵人海上力量來判斷。我懷疑我軍要進攻到遠方面臨攻堅的時候,當年第二次青州之戰的那種情況可能會有更為強烈的重現。”

    “那雙方的戰鬥力差別呢?”張海詢問道。

    這幾名入伍並不算長的近衛部隊官兵也把自己的報告交了上去。並列舉了自己的估計;再結合小慧蘭那裡以更詳細的一些材料所進行的評估,輪廓就不難顯現出來了。

    在沒有近衛部隊或者一些特殊兵種加成的情況下。西班牙人的理論戰力值由過去的不過一般部隊百分之一左右提高到了一般部隊百分之四五左右。至少有四五倍左右的提高;也就是說如果雙方兵力相當:雙方的損失比會是一比二三十,可如果擁有四五倍左右的兵力優勢,那局面就會轉入僵持。而如果是七八倍的兵力,就有可能將沒有精銳近衛力量的新軍一般部隊壓制。戰鬥力的構成,其實很大程度上是由新軍主力部隊更為完善的政治教育、兵源選拔還有一些不計成本的訓練投入所帶來的“軟優勢”。而在武器裝備上,相比同樣擁有精良的水力製造能力和不俗國力,又擁有不算短時間準備的西班牙人來說已經很小了。長期以來把眾多的火器使先的填裝好彈藥並準備好,在交戰中形成密集火力的作戰方式,越來越不適合新形式新對手下的交鋒。

    在雙方都擁有同樣精良的防護之下,或者說西班牙人就算在鎧甲品質上不像新軍主力部隊那樣不惜成本也會有盾牌帶來的加成。輕小的待發火器面對這樣重防護的對手已經很難有效的形成殺傷。改善隊伍的火器裝具可能是當務之急了。

    近衛精銳算是擁有戰力代差優勢級別的隊伍,他們的戰力方式更適合用短時間內所能有效展開的火力計算,依靠有效射程優勢不受平方律的制約。新軍遠征部隊所擁有的全部獨立近衛部隊以及神箭隊、線膛炮隊伍總兵力大概七千人左右。往往針對再為強悍的隊伍也能在短時間內殺傷數萬之眾並擊敗幾十倍的敵軍,但即便這樣算下來,把除了工匠營和老營輔助人員以外的全部十幾萬新軍主力部隊折算下來,大概也只相當於八九十萬那樣改進後的西班牙精銳。

    “法國人呢?”張海又詢問道。

    “我同這些人交手過,他們也擁有精良的防護。不過攻擊手段相比西班牙人來說卻差了很多,他們以過去的火繩槍往往無法威脅我們的鎧甲。只有一些重磅的鋼弩可以形成很勉強的威脅。總的來說同當年我們在美洲遇到的西班牙人戰力差別不大”幾名在側翼同登陸過來的法國人交手的戰鬥骨幹回憶道。

    關於全新敵軍的總結和議論並不像以往的作戰會議那樣很快的就結束了,因為參加會議的人進行了事先的準備,討論一直持續到天色完全亮起來的時候。

    做為參加過近衛先鋒部隊的田賓也談了一個早就被認知觀點。那就是在這次近衛先鋒旅的突擊作戰過程中,後膛抬炮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雖然這後裝線膛抬炮的精度不如那些特製彈丸的前裝線膛抬炮更為理想。但是在戰鬥中,往往二百分之一左右於距離的精度就完全能夠滿足作戰的需要了。尤其是有足夠的威力,不畏懼尋常防護的情況下。“米涅彈前裝線膛槍乃至前裝線膛抬炮”在這時代實際上是一個成本巨大,而效益對於新軍精銳部隊來說並不算太好的一種裝備。

    “我們的官兵射術都很優秀,在適當降低標準裝藥威力,比如三四成左右。並且近一步降低有效標準裝藥壽命為二百發左右的情況下。後膛抬炮的全工時可以降低到怎樣的水準?”張海再一次的向參加會議的柳香這樣問道,似乎這樣還不夠。張海還似乎想問問膛線能不能取消。可是想到一些顯而易見的技術問題就不再這樣問了。如果基本的直膛線都沒有,那麼就只能發射四兩到六兩左右的圓彈,從而成為翻版的水戰用臼銃而已。那樣實戰精度在一裡以內能否達到二百分之一於距離的水平線不說,攻堅能力和威力也會受到顯而易見的影響。

    柳香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對於兵工與火器一竅不通的女人了,一些基本的問題心中也早就有個數,甚至比張海還要更熟悉一些:“這樣標準的線膛抬炮,包括材料加工與冶煉在內也基本上要折合一個工年左右。三人製作小組三班倒的辦法,顯然也要一個半月左右……。”

    柳香在說這些話的時候似乎想起了什麼:“如果我們能夠利用之前的一些前裝線膛抬炮進行改造的話,我想改造用途的兵器時間上少可以節約三分之二,而且精度效果更為理想。當然這是不和以前米捏彈相比的情況下。”

    張海思考的許久之後問道:“我們把一萬五千相關領域的工匠全面用於舊線膛武器的改造吧。這樣算下來一個半月左右的戰役休整時間或許可以完成兩千件左右的線膛抬炮,完成三分之二神射手近衛部隊的換裝。如果時間和戰局允許,秋季來臨前我們完成兩輪左右的兵工準備,完成全部神射手隊伍的換裝,戰鬥則應該會有一個明顯的改善以面對新的情況……。”

    張海說這話的時候其實對於整個戰略進攻方向也有了新的選擇與思考:地中海給歐洲勢力帶來的機動選擇權實在是太大了。有這片文明早期溝通三大洲的水域,敵軍可以調動規模龐大的力量於很廣的範圍內進行戰略機動。這就決定了新軍必須投入足夠的力量至少扼守這個重要的海峽,而進攻的重點也只能首先選擇在波立聯邦與俄國的方向上了。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00

第1211章 分權文明

    天色漸漸的亮了起來,雖然激烈交鋒的跡象在灘頭還沒有被清理乾淨,但是波光粼粼的平靜海面上似乎也已經見不到敵人的身影。就是空中熱氣球上時刻注意著遠方動向的瞭望手們也沒有發現陸上或海面上還有什麼殘敵存在了。

    只有在伊斯坦布爾方向的海峽以西似乎還有著人員在打掃著戰場和清點著夜晚交戰中的俘虜。張海在一整夜的會議之後只是休息了片刻,困倦的勁頭過去之後就親自來到了這歐洲要衝的海峽邊的海灘之上,觀望著遠方的大海。

    “新軍主力部隊出征以來經過九個多月的行軍作戰作戰,沿著舊絲綢之路打到了這裡,卻終究難因為海權的匱乏不得不在這裡停下腳步。我還是擔心孤軍遠征的李少華,他們的兵力太單薄了。而且在毫無險要的地方直面整個西方,很容易遭到敵軍重兵的威脅,我們不能面臨太多的失敗的。”張海歎道。

    跟在張海身邊的不再是外情部的田賓,也不是成都獨立旅的旅長王光或者還在反思的宋子悅。而是這些日子以來一直在親自負責處理和總結奏報要務的小慧蘭等孩子們。

    也至於這些孩子們,瞭解最為全面的資訊,而且幾乎不太可能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利益顧慮而謊報或者瞞報。

    “其實……。其實也無需太過擔心。”小惠蘭思索片刻笑道。有著遠超過同齡人的基礎的小慧蘭在經過了幾年的“實習”之後對很多問題的理解甚至不在張海本人之下了。

    “為何無需擔心?李少華那裡不過四五萬人,可要面對的敵人很可能百萬計,還不是我們過去遇到過的那些武裝。”張海也有些奇怪的問道。

    “因為……。因為海的那一面就是一片自由之地、民主之地、憲政之地,共和之地……。”小慧蘭有些神秘的低聲笑道。

    “你又再班門弄斧了。忘了小時候那些故事是誰告訴你的了?這些表面新的讚美之詞再過三百年那些西方諸國才勉強當的起,二百年後才不過百分之一的人有投票權。現在說他們是資產階級民主或寡頭民主,那都是抬舉了。”張海笑道。

    小慧蘭卻笑道:“我看過外情部有關波立聯邦等地的一些情況。他們擁有選舉權的公民竟然能有人口的十分之一。是放大了十倍的古典時代希臘。就是父親說的那個有十分集權傳統的俄國。其所謂的沙皇竟然是推選上去的。那剛剛收復了首都沒多久的莫斯科公國實際上也是有地方上的貴族們進行統治。我軍大軍在其周邊這樣威猛,民間的消息根據最近的情報整個西方諸國已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他們卻似乎好無準備似的。只有距離我們的兵鋒近一些的地方還算有像樣的反應。”

    張海其實並不是對一些事物一點兒關注度沒有,在軍政國政方面完全做一個甩手掌櫃。關於俄國與波立聯邦的簡單情況也是有所瞭解的,這兩個國家都是擁有千萬人口的大國。

    波斯之戰讓張海認識到:在這種開放文明下的千萬人口的大國實際上就能做到牢固的基層統治餓,可以擁有的兵力和軍事潛力應該完全不遜色于傳統中原王朝才對,那也是一股可觀的力量。

    “可這兩個國家都是千萬人口上下的大邦啊?所動員的潛力也絕不可小看的。”張海還是有些憂慮的說道。

    “在歷史上,他們動員的兵力從來沒有達到奧斯曼在外戰中的程度。尤其那個擁有千萬人口的波立聯邦。明明有著十倍以上于古希臘的兵力。十年前面臨土耳其人入侵的時候也只能動員四五萬人左右迎戰,其中一半還是雇傭的哥薩克人。俄國人好一點兒,也不過是比百萬人口的後金更強一些的程度……。”

    張海聽到這話就有些無語了。長期以來,從前世到今生的思考與實踐之中,張海是相信這樣一個基本觀點的:那就是在人類文明發展史的早期:政治分權與共和那套在政治和軍事動員上是有優勢的。一個擁有自由權力的帝王組織能力監管能力終究是有限的,在其他各方面相同的條件下,它肯定不如十個擁有獨立權力的獨裁者對下面擁有更強的監管能力。唯一的負面作用是十套領導班子會帶來比較大的負擔,人均資源匱乏的社會甚至老百姓也未必喜歡這套“選擇權”。從兩宋時代到工業資本主義中前期,私營經濟在技術創新和活力方面遠高於國有經濟很大程度上也是如此。如果百分之一人口比例的資本家再加上百分之六於人口比例的“中產階級”所帶來的龐大社會資源消耗負擔還不能帶來某些方面的“活力優勢”,那資本主義社會從一開始就可以去死了。有西方那麼大的歷史優勢和資源優勢,也不可能跟蘇維埃競爭。更不可能得到馬克思某些角度下的高度讚揚。集權文明重新佔據優勢,那要到二十一世紀中華復興的年代了,非得是資訊技術革命走完全部的道路不可。

    可是瞭解到東歐這兩位比美國還立國早不知多久的先進分權文明聯邦的時候,這倆國家的戰爭動員力竟然讓張海有一種宋元明清再現的感覺:超前時代幾百年的“民主憲政”國家,在動員能力方面竟然也是這麼低效,一點兒軍事貴族封建民主共和社會的“範”也沒有。

    “他們還是有優點的,動員規模雖然不大。不過兵力品質倒還可以。畢竟在十年前的時候以四五萬人馬就擊敗了奧斯曼人十幾萬同樣以騎兵為主力的大軍。其中的哥薩克雇傭兵還有貴族翼騎兵擁有遠超出尋常的戰鬥力。如果李少華他們要是輕敵的話,也有可能遭遇到不小的挫折……。”小慧蘭終究還是不願意隱瞞的說道。

    張海對於這些其實也是有一些印象的。不過在張海的印象裡:這些傳統模式的騎兵再強,大概也就是後金精銳或者瑞典人那種層次了。沒有可能給他們很一般的新軍主力部隊造成太過致命的威脅。因為那類戰鬥力冷兵器部隊的數量必然不可能很多。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01

第1212章 渡河西征

    歐亞大草原短暫的春天過去了,天氣似乎在並不算長的時間內溫暖起來。草木也茂盛起來,而且越往西土地也似乎變的更為肥沃。不僅僅是成片的馬場,還有成片的農田乃至比哈薩克草原一帶茂盛的多的農田與人煙。

    李少華所率領的北路集群主力四五萬兵力沿著歐亞大草原的方向經過近兩個月的行軍,在瀕臨夏季的時候終於抵達到了通向那如邊海更西面如同海洋一般的河流河畔。

    其實從邊海到這一帶並沒有什麼險阻的地形,按理來說也用不了這麼久的時間,不過解決土爾扈特的問題還是多花了李少華的一翻功夫。同時在經歷了哈薩克汗國掃蕩作戰中的教訓之後,從李少華本人到新軍主力部隊的基層官兵都謹慎了很多。即便進入這人煙相對富饒的地帶也很少分散開來兵力親自幹濕活了。而是把“清理後方”的任務交給了這些草原人。

    只不過四十多萬人口五萬左右堪戰兵力的衛拉特人清理從波斯到中亞諸汗國的廣大殘餘勢力就顯得有些負荷不清了。跟隨北路集群的僕從兵力並不多,也急需這樣一路人馬協助新軍主力部隊征服這些異域的勢力。

    雖然土爾扈特部對於漢人也大多沒有什麼好印象,不過在徹底翻身的利益誘惑和新軍主力部隊強大的壓力面前對新朝多少算是有些瞭解的土爾扈特人沒有同遠征而來的大軍鬧彆扭的打算,而是捏著鼻子忍受住了同准葛爾人可能帶來的矛盾,加入到了跟隨李少華所率領的大軍四處征戰的征途之中。

    在李少華率領的大軍抵達西海岸邊不遠的時候,和鄂爾勒克率領規模龐大的隊伍親自前來迎接。沒有說多少過於客套和場面的話,而是恭敬的對李少華等人派來的使者說道:“我土爾扈特三萬帳十五萬人全在這裡,一切全憑天朝大軍調遣,從上到下都對新朝完全沒有二心。”

    李少華卻試探般的輕笑道:“完全沒有二心?那好,我要對你們這些各帳的男女老幼分組,並押送會新朝,你看如何,如果不服。你們似乎也都集中人馬過來了。我們打一仗如何?”

    土爾扈特部的首領和部鄂爾勒克也僅僅是稍稍遲疑了一下,就從這未看似完全沒有多少城府的少年人臉上看出了些什麼:“如果這是天朝上國的意思,我們莫敢不從。只是……。只是我們覺得要征服那河岸以西的大國,我們這些人還是能派上些用場的。”

    李少華笑道:“河岸以西的敵人能有多強?比哈薩克汗國之流強多少?十萬幾十萬的大軍在我們天兵面前不過是土雞瓦狗而已……。”

    那河西的羅刹大國以西還有不少諸強,我想天軍如果過河西去,投入的兵力還是不要過少為好,否則很容易遭遇危險……。”

    看著和部鄂爾勒克等人的態度還算恭謙,李少華的面色也緩和下來,不以為意的笑道:“剛才那些話不過是試探之語罷了。我當然知道大敵當前,我軍的兵力也確實多少有些局限,是不會同你們鬧彆扭的。不過你們應該知道我們新朝講究說話開門見山。那我有什麼問題就直接問了:河對岸的敵人,實力和戰力如何你們瞭解不瞭解?”

    和部鄂爾勒克是個對新朝十分瞭解的人,因此在思索了片刻之後就不用翻譯,直接用像摸像樣的鄭重回道:“如果單打獨鬥,那些羅刹人並不是我們的對手,是個並不太精通於戰鬥的民族。可是他們擁有著充足的人口和遼闊的幅員,雖不精於戰鬥卻異常堅韌,往往在作戰中傷亡兩成以上也不會影響再戰的勇氣。除了遙遠的奧斯曼帝國以外,這羅刹人還是方圓幾千里兵力最廣的國家,隨時可以投入十萬以上的大軍,並且大比例的也是騎兵。因此,往往一兩萬常備的羅刹人就可以壓的我們各部喘不過氣來只能委曲求全了。中亞一帶能夠抗衡羅刹的勢力很多,可卻沒有哪個汗國可以不把他們放在眼裡。”

    和部鄂爾勒克看出了這個領兵的年輕人是個年少輕狂的人物,故意把那河對岸的大國吹噓了一番,而且還是不回避缺點的很隱蔽的吹噓。

    李少華聽了後對和部鄂爾勒克的確自信的笑道:“這你就放心好了。我們率領的隊伍馬上就要渡過河去。直奔那所謂莫斯科公國的老巢莫斯科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就會將這些大鬼小鬼們一起收拾掉。可能會有不少漏網之魚,那就要交給你們了……。怎麼樣兒?趕快去準備船隻,我們率領的大軍要過河了……。”

    臨近河海的土爾扈特部要說有什麼水師那可以忽略不計,可是可以供應人馬簡單的在那平靜的河湖之上短時間航行的木排和木船還是有不少的。在當地人的動員和努力之下竟然找到了上百條小船。

    不過,即便是這麼多小船把四五萬全副武裝的人馬全部偷渡過河還是花了整整一夜的時間。相比新軍近衛先鋒在伊斯坦布爾海峽強敵面前的激烈強度。李少華所率領的北路集群主力渡河僅僅遇到了少數河對岸的地方武裝零星的干擾。那些人很輕鬆的就被新軍主力部隊普通而又猛烈的燧發排槍火力擊退了。

    白天的時候,被命令要跟隨大軍一起西進並清理後方的土爾扈特也決定出兵兩萬人馬並在整個白天展開忙碌的渡河。

    在傍晚的時候,土爾扈特部終於在河岸以西完成了與李少華等人的匯合。

    李少華在思考了許久之後,還是覺得這些能被俄國人的偏師壓制的不敢不從的部落沒有什麼必要與主力一通前進。多少會牽制些兵力防備這些人不說,還有可能成為後勤上的累贅,就說道:“過了河就是敵境了,可能十分危險,你們的主力大軍先不要前進,多排人在四處放風瞭解情況吧。等我軍主力在前線取得勝利,再展開西進不遲。”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01

第1213章 雙重文明

    其實不論是張海還是李少華都在很大程度上低估了此時尚未形成大統一國家的俄國。雖然此時俄國的沙皇依舊是全俄紳縉會議推選出來的,但很大程度上卻和波蘭人橡皮圖章式的中央完全不同。菲拉列特長老等俄國實權人物以及其扶植下的米哈伊爾一世在對外問題和軍事問題上還是有一定權力的。在擁有一個還算靠譜的“聯邦政府”的前提下,俄國不僅以比波蘭更少的人口有著更高的動員率,在許多內政外交問題上也擁有更積極的態度。

    早在新軍主力部隊滅掉葉爾羌兵臨哈薩克汗國甚至還沒有打到撒馬爾罕的時候,俄國許多在草原一帶有著商業資訊和情報往來的貴族們就已經風聲鶴唳起來。在這樣的情況下,在貴族中有一定威望的菲拉列特長老其及已經進入壯年時期的沙皇米哈伊爾一世早就有所準備了。

    “不少人主張迅速集中10萬大軍同敵人決戰於伏爾加河下游的左翼,我看那些人真的是瘋了。他們難道不瞭解那新軍主力部隊的戰鬥力有多強麼?以10萬騎兵去對付對方的四五萬步兵,那無異於以卵擊石!”

    在莫斯科全俄紳縉會議杜馬的會場上,更多負責外事瞭解更多情況的菲拉列特長老強烈的反對那種舉國動員與強敵決戰的決策。這顯然是某些固執的井底之蛙所發出的聲音。

    “那難道未戰就先退縮了?把我們的地盤和莊園讓給那些東方人?”

    “你知道不知道?那些東方人在東南面是怎麼做的嗎?那是比鼎盛時期的韃靼人更可怕的惡魔。”

    “有些人是不是裝糊塗?那好。誰願意參加同那些強敵決戰,誰不願意參加同那些強敵決戰,我們表決如何?”

    “生死存亡面前的退縮意味著什麼?”

    俄國人雖然沒有像西方一樣完善的議事原則,可還是多少有些規矩的。比波蘭人更懂得少數服從多數乃至適當保持秩序的原則。所以雖然鬧哄哄,卻並沒有持續多少時間的混亂就進行了一次表決。

    當然,有沙皇可以利用的菲拉列特長老還是影響到了不少的人,這至少能夠確保議會的議題方面,沙皇是有著相當影響力的。

    最終的結果也不出意料?雖然不少西部地區貴族們希望別人做炮灰,但總體上各勢力還是對那新朝遠征大軍到底有多強大心中有譜。沒有做出太過簡單的決定,而是決定將兵力收縮賓集中起來,最好還分散隱蔽在幾個地方尤其是自己的領地上。當那些強大的新朝大軍打算四處劫掠掃蕩的時候再集中兵力給予敵軍重創。

    “我們要擊敗敵人的企圖,也只能用這種辦法了!”其實不論是菲拉列特長老還是更站在全俄立場上的米哈伊爾一世沙皇此時的心情也是沮喪的。因為沒有人清楚即便是做出這種安排,俄國還會不會在比當年的蒙古人強大的多的外敵面前最終生存下來。

    此時的李少華吸取在哈薩克汗國教訓,沒有讓四五萬人的大軍在過遠的距離上分散開來,越來越富饒的平原也能夠為集中起來的幾萬大軍提供充足的後勤給養。即便是民眾全部逃亡的村子裡,那些埋地財經驗遠不如中國地主們更為豐富的俄國農民及貴族也很容易被在這方面有著豐富經驗積累的新軍主力部隊中的專門人才找到至少糧食所藏的地方。而貴重物品等外財所藏的地方,即便不考慮兵源成分,有著優厚待遇並見多識廣的新軍遠征部隊也沒有多少人真的有興趣了。尤其是這時候的俄國還是一個多少有不少軍事化傳統和保守風氣的地方,民間的財富和遠不如後世的史達林帶著人馬四處抄掠的時候。

    新軍主力部隊特殊火力結構所形成的風格使的即便如今的隊伍人人都備有馬匹,在行軍的時候官兵們還是更願意讓馬匹攜帶給養而不是用來騎行,然後人員步行前進,直接牽著馬或者讓專門的隊伍牽著馬前進。

    而且為了防止任何意外,四五萬人的大軍在平坦的原野上展開行軍的時候似是如同數十萬人的聲勢一樣浩浩蕩蕩的向著遠方行去。

    “按聖主當初的說法:他們後來被稱呼為雙頭鷹也不僅僅是有兩個方向上的擴張欲望。草原與農耕之間的俄國有著雙重的性格也是其中之一:他們沒有遊牧民族的勇敢,卻有著遊牧民族一般的堅韌。他們沒有漢人那樣的勤勞,卻有著漢人一樣服從。是西方的分權文明與東方的集權文明之間的一個過度狀態的文明。我猜測:他們不會像葉爾羌或哈薩克人那樣無知的。一定會……。”就在李少華裝做成熟穩重的摸樣對身邊的人閒談的時候,有負責通報的偵騎敢了過來。而且李少華也可以直接用望遠鏡在很遠的地方看到那前來的一隊俄國“騎兵”。以不過十幾個人的人馬直奔大軍而來,雖然沒有以白旗示意,但這本身就是一種來使的態度了。

    這些僅僅攜帶弓刀等自衛兵器而沒有攜帶火器的俄人在遇到新軍主力部隊的游騎之後也沒有回避的打算,而是擺出了投降妥協的駕駛集中起來,並讓其中的一名蒙古摸樣與口音的通譯直接用新朝白話的用語習慣說道:“我們是來和談的使者。這是上國曾經發過來的東西,可以做為我們身份的證明。其他的證明印信,我們也都帶來了。可不可以讓我們見見你們的統帥?”那名還算是有些開化的蒙古人見到周圍那懷疑的目光就補充道:“如果實在擔心什麼,派能說上話的代表也是可以的。我們莫斯科公國沙皇乃至臣民們並不希望與天朝上國為敵,完全可以像衛拉特人那樣成為新朝上國征服天下的幫手。我們還可以給出那些衛拉特人拿不出的利益……。”

    “你不用多說什麼了,在這兒先等著吧,會有回信的。”一名新軍戰士說道。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01

第1214章 越過俄國

    李少華並沒有張海那麼多顧及,在簡單的確認了身份之後就直接在中軍大帳見了前來的使臣。

    “我聽說,你們的國家並不是國王說了算的。而是各地還有不少的貴族們。那麼你們來同我們談什麼呢?你們可以代表整個國家拿注意做決定麼?”

    “閣下放心!在幾個月前的時候在有關俄國的前途命運問題上,我們的杜馬就已經做出了決定。最多只不過有少數認識不到新朝上國強大的人不開眼罷了。

    “那麼就是說,在我們遠征的時候,你們不會阻撓,反而會給予各種支持了?”李少華繼續說道。

    聽到這樣的話,本來沒有多少信心,也提心吊膽的來使們終於徹底的松下了心:“那太好了!說實話,我們的長老們還有國王都清楚哪怕是閣下率領的這幾萬天兵,也根本不是我們能夠對抗的。只是我擔心如果兩國交兵的話,多少會因為誤會而耽誤不少時間,給了那些西方雖然戰鬥力同樣無法和大軍相提並論卻人數眾多兵力雄厚的外國們以必要的準備。總是會讓大軍付出一些不必要的傷亡代價的……。”

    “你們識時務就好,不過,我們的大軍打算在你們這裡徵集一兩萬輛像樣兒的大車和幾萬合格靠譜的馬匹,還有一些糧草,問題不大吧?當然,我軍還像去莫斯科城下看看,好給那些波蘭人一種錯覺:我們要直接進攻莫斯科。當然,讓不讓進城就要看你們的意思了……。”

    李少華的這些話也僅僅是讓前來的俄國使臣稍稍遲疑了片刻,就痛快的答應下來:一兩萬輛大車和幾萬匹馬不是一個小數,可也不是湊不出來的東西。更別說這些東方人也沒有提多少人口土地乃至財富方面的要求。如果真的是以這些代價就能避免整個俄國的浩劫的話,就是杜馬里的一些頑固派也不會不給面子的。畢竟新軍是一支遠超當年蒙古人的強敵在有點兒消息來源的俄國上層基本上是人盡皆知的事情。只是還有人幻想可以靠各種方法來給這幾萬強敵麻煩,可以迫使對方做出一些妥協,放棄對俄國的征服打算而已……。”

    雖然不知道新朝來的強敵這麼痛快也這麼好說話是不是一種軍事上的煙霧彈,但是這些俄國來使還是頗為興奮的拿著李少華親筆的信箋與文書向著莫斯科的方向回城而去。

    此時的北路集群大帳之內,一些李少華身邊的參謀個將領們也多少覺得有些奇怪:這好象根本不是這位成都青年旅旅長的風格?

    李少華則以平時少有的語氣認真的說道:“我昨天收到了有關波斯境內還有奧斯曼帝國境內的一些戰役詳報。進攻這些西方邊緣勢力的國家,以那麼精銳的隊伍都要付出不小的代價。我軍這三個暫編師群的四五萬人馬,著實沒有自大的底牌。特別是我們幾乎是在暢通無阻的大陸上直面這一切的時候。我想我們首先應該回避一些無意義可能浪費時間的仗,堅決那些敢於同我們進行會戰或者有不得不戰之地的國家。用最壞的速度掃蕩敵軍的腹部並給予其打擊……。”

    “可是我擔心……。我擔心這些俄國人並不算傻。當我們面臨強敵的時候,他們會不會從背後……。”說到這裡的時候參謀長似乎意識到什麼,也就釋然的笑了起來。

    李少華也笑道:“我軍本來就是在敵對的環境下孤軍作戰。而且按照外情部的兵備地要,深入泰西之地後幾千里遼闊的範圍內都是這種一馬平川的地方。而且還少夜而少風雨,極有利我們的熱氣球偵察。要是有那不開眼的大股敵軍從後面襲來,我們打垮他們就是了。我軍的後勤給養本來就是一個月左右的高品質物資攜行做為基本保障,相當一部分靠抄掠。

    就這樣,李少華沒有讓隊伍向進入哈薩克汗國的時候那樣執行分路清剿的任務了,而是繼續集中在一起繼續向著遠方展開行軍。這也讓在之前的作戰中吃夠了清剿戰鬥之苦的官兵們心安了不少。

    同很多舊軍隊不一樣,有著嚴格軍紀約束的新軍主力部隊官兵們其實並不願意從事那些針對敵國平民為主的清剿任務,顯然更喜歡在大規模的會戰戰場上收割敵軍的人頭。

    在過去這一路上的時候,官兵們在出了中原之後其實就很少見到千里沃野的景象了。而是在過了河進入到真正的泰西東部之地的時候,才發現什麼叫做真正意義上的“千里沃野”。很多地方雖然不是沃野,但是在初夏來臨的時候草木之茂盛肥沃卻遠遠的超出了蒙古草原的東部。與這裡相比,那些所謂“風吹草低現牛羊的地方根本就是不知一提的荒涼之地罷了。”

    雖然這裡的人煙遠不如中原更為稠密,但是那行軍數天卻根本看不到廢地與山峰的地方是官兵們在中原的時候從未見過的。

    大軍在行軍的時候也一直沒有放棄行軍中的偵察與警惕,不會隨著敵情的減少乃至新朝“入侵”只是借道的消息經過俄國上層迅速的向下傳達下去的時候,隊伍也有了更多瞭解這些地方的機會。在敵情缺乏的時候,外出的偵騎們有時也將瞭解到的當地的一些情況報告上來。

    “這裡的農民也太有意思了!莊稼竟然種的這麼稀疏,而且過了農忙的時節就很少有人在田間進行田間勞作了。徹徹底底的靠天收。每一戶農民擁有的土地都不比鄉一級的大戶莊園少了。”在偵察當地經濟情況的時候,一些報告也讓北路集團參謀部的一些人都驚訝起來。

    “我從聖主那裡接受專門培訓的時候就瞭解到:或許是長期沒有耕地的壓力。這泰西之地的單產同河南河北甚至遼東等地正常年景的收成差的不可以裡計。據說這整個泰西最為擅長農耕的是最西邊兒的英吉利人,技術高超到懂得選種,同是小麥,收成差不多是俄國人這裡的三倍之多,可是相比我們中原北方的小麥收成,那英吉利人就只有五六成左右的畝產了……。”李少華對此卻並不怎樣以為意。

    “這難道不是說:在歐洲很多地方的收成只有國內的五分之一……。”聽到這樣的話不少新軍高層軍官們都有些感慨,也更增加了一些動力:這麼肥沃的土地,絕不能讓這些低效的半調子種地牧人浪費掉……。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01

第1215章 草原交鋒

    李少華率領的大軍在歐亞大草原西部的夏季來臨的時候,經過長途的行軍終於逼近了烏克蘭,依據外情部提供的一些資訊還有當年從聖主張海那裡得到的一些瞭解。李少華認為波立聯邦乃至波蘭王國是一個刺頭式的自大國家。

    這個久戰之地的聯邦國家可能比此時的俄國更為野蠻、但也必然更為無知與自大,只要自己的大軍對他們稍加挑釁,這個國家就可以能對遠道而來的己方投入重兵。這樣以來,就有利於己方給予這些自大的貴族們以摧枯拉朽的打擊。

    然而不論是張海本人還是李少華,都對波蘭不知不覺的帶上了一層有色的眼鏡。波蘭固然是一個不多見的分權文明社會,可也不是所想像的那種“共和國”。這個國家的人雖然有這一絲軍事貴族式的自傲,可也因為經常要在這個“四戰之地中的四戰之地”生存,國際視野受到很大局限卻要更廣一些。就像當年主動聯絡明王朝的土耳其人一樣。不少的波蘭貴族乃至國王對那遙遠的東方一個從文化傳統到政治制度都完全不同的國家沒有太多的偏見,反而充滿著神秘般的敬畏。

    在這巧合的年頭,此時剛剛登基不久的波蘭國王瓦迪斯瓦夫四世也是一位優秀國王,自幼就精通德語、義大利語和拉丁文。也正為瓦迪斯瓦夫四世自幼表現出來的才智,他並不受什拉赫塔們的歡迎。很多人都覺得這樣一個國王上臺會對某些人的利益帶來威脅。在鎮壓了某些人的起義之後瓦迪斯瓦夫四世的地位才得到初步的鞏固。

    近幾年來,他努力的試圖瞭解來自東方的文化,並且用並不算太長的時間就初步掌握了荷蘭口音的“新朝白話”,可是越瞭解有關東方那個新生王朝的歷史,就越來越覺得神秘而不可測。

    此時代的歐洲崇尚騎兵,對火器的認知並沒有後世很多人那樣高。瓦迪斯瓦夫四世一直不相信新軍主力部隊是在沒有多少專業騎兵的情況下就單憑藉步兵火器來做到這一點。

    不論是波蘭貴族們還是瓦迪斯瓦夫四世,都並沒有對最近讓整個歐洲都風聲鶴唳的新朝遠征大軍有怎樣的輕視。

    在議會,他極力的說服眾人要有危機意識,至少投入四千翼騎兵為核心的四萬主力以大致相當的兵力同新軍主力部隊交戰。

    不過雖然這些波蘭人贊同至少需要對等兵力才能擊敗來敵的看法,卻並不認為需要投入四千翼騎兵之多的兵力。這並不是輕敵也是一種畏懼。不超過千人的翼騎兵的損失是波蘭人可以接受的,然而一次性損失幾千翼騎兵卻可以讓整個波蘭陷入全面被動之中。

    因此在俄國的主力開始南調跡象的時候,波蘭人最終準備迎敵的兵力為九百名翼騎兵、五千動員貴族及一萬其他性質的各類公民騎兵,再加上花費了不小的代價才最終說服的哥薩克出動兩三萬人馬參加這次試探性的戰爭。

    十年前挫敗土耳其人的戰爭,這個規模的兵力就最終挫敗了奧斯曼帝國包括十余萬騎兵在內的近二十萬人馬。而面對據說是四萬多步兵行軍速度與作戰方式一樣的敵人,不少波蘭貴族甚至認為這場試探性的交鋒就可以戳穿那個神秘過度的畫皮。

    “你們這些相信傳聞的人恐怕都沒有在俄國人的勢力範圍內遠行過吧?不過我的手下當年護商的時候可是同那些波斯人和哈薩克人打過交道的。那些國家的軍隊也叫軍隊?我敢保證:就是我們只單獨出動一千人左右的翼騎兵,就可以把幾萬波斯或哈薩克大軍打的崩潰。就是那些哥薩克暴民們都要遠遠強于那群牧民。那些東方來的土包子自以為橫掃土著就可以參與東歐的戰爭?不過是傲慢與自大而已。我不知道有沒有人看過西班牙人當年在中國的遊記,那樣一個盛產垃圾軍隊的國度我不認為改個朝廷就能脫胎換骨了……。”一個自稱是瞭解東方的貴族如是說。

    就這樣:波蘭人雖然高看了新朝與新軍主力部隊,並做出了針對性的部署,可還是認為四萬以騎兵為主的動員軍隊就足夠對付那些遠到而來的新朝大軍了。即便不能擊敗之,也可以給對手嚴重消耗並撤出大部分力量,至少可以將來敵的戰鬥力完全摸清。

    當俄軍主力完全撤離烏克蘭邊境後,在就有所消息並集結起來的四萬烏克蘭主力就開始越過了第聶伯河一線東方展開了進發。

    李少華雖然不敢將隊伍像掃蕩哈薩克的時候分的那樣廣了,可為了達到必要的戰役目的並確保給養供給的安全,還是把四五萬人的大軍按照以暫編師為單位分成相距不遠的三路縱隊展開前進。

    雖然從掌握的一些情況看:波蘭這個總共兵力不過數萬人,加上哥薩克人也不到十萬人的國家能在一圈至少擁有十五萬常備兵力以上的強敵面前縱橫,是如瑞典人一樣戰鬥力較強的隊伍,卻也從來沒有認為過只憑藉幾倍或數倍的兵力就能威脅到暫編師規模的隊伍。

    百裡外發現了遠處開始集結的波蘭與哥薩克聯軍的時候,北路集群北翼的第九暫編師師長周明乃至營以下的不少軍官們都多少有些興奮。

    自從出征以來,北路軍的各師雖然也經歷過一些戰鬥,但大多是清剿、追敵;大規模的會戰只有南京青年旅在邊海那一戰。來自南面中南路友軍尤其是近衛精銳部隊一次次催枯拉朽式的戰鬥詳報已經讓不少人心中都發癢了。

    而這些敵人以這麼點兒人就敢正面迎上企圖找自己的麻煩,那簡直是自不量力。一些偵騎回來的時候甚至臉色還有些遺憾。

    “你說這波蘭人也是:人口比當年那建州多十倍。地方又這麼好,怎麼才來這麼點兒人?還不夠過半的前線士兵獲雲麾勳章的呢。”

    “你別著急啊。波蘭軍雖然不多。我聽說那更西北方向上的瑞典國有二十萬常備軍,從十年前開始,這個二百萬人口的國家就要求十五歲以上的人全都當兵……。”

    來敵的兵力之少,讓這支歷史並不算很長的新軍主力部隊感覺不到多少臨戰前的壓力。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01

第1216章 草原交鋒(二)

    領兵的波蘭將軍在出發的時候還是感覺的不少謹慎的。因為那東方大國厲害的傳聞畢竟讓善於研究戰爭的軍事貴族每一個人都心驚膽戰。

    不過在前哨戰的時候,發現那些東方人的偵騎竟然連簡單交戰的勇氣都沒有,僅僅是稍做象徵性的開火就向大部隊的方向撤去,也不由的讓那些波蘭精銳們多了幾分鄙夷。

    “這樣一支軍隊,是怎樣怎麼一路掃蕩過來的?會不會是什麼計策?”負責領兵波蘭將領瞭解的東西更多,卻多出一絲謹慎來。

    最初的作戰計畫就是立足以保守的方案,所以沒有多少猶豫,波蘭人就下達了讓那些哥薩克人展開試探性進攻的命令。

    哥薩克人當年在土耳其的進攻之下拯救了波蘭人,可是沒過多久那些波蘭人似乎就忘記了這些,把烏克蘭人依舊勢為掠奪的物件。這讓烏克蘭哥薩克同波蘭人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

    不過身處戰地,哥薩克人合縱聯橫的覺悟還是有的,當發現年如同洪水一般的新朝主力大軍一路滅國並且逼近到烏克蘭附近的時候,也起了同仇敵愾的決心。看到那些平時裡一貫蠻橫的波蘭人在臨戰的時候竟然有些畏縮不前,也不由的覺得好笑起來。就派遣了幾千人規模的精銳逼近過來企圖挑戰這支傳聞中強悍來敵的偵騎甚至本隊,測試出這些敵軍的戰鬥力。

    周明能被任為暫編師的師長,也是一個算是表現突出的人才。他也研究過很多新軍主力部隊歷史上的作戰。發現新軍那些勝仗很大部分的共同特點就是敵人錯誤的估計了新軍主力部隊的戰鬥力。而如果敵軍十分謹慎並且回避主力會戰,往往就會給部隊帶來諸多麻煩。如果以可以承受的損失最大限度的誘敵決戰也就成了很多人的研究物件。

    在這方面有著獨到心得的周明在戰前就向各部發下了一些有關怎樣避免過早暴露實力的戰鬥條例。包括以正常的火槍射擊在中遠距離上開火,盡可能的給予對手一定壓力和削弱,並在敵軍勉強衝擊到五十到八十步左右距離的時候再視情況全面展開猛烈的射擊,以求讓敵軍組多的人馬留在陣前等等。

    當哥薩克人的馬隊逼近到第九暫編師北面右翼大概一百二三十步左右距離的時候,右翼臨近敵突襲之敵的五百名左右第九暫編師二十七旅三營官兵迅速向逼近過來的敵人展開了猛烈的火力。

    這火力只有第一輪是發射早已填裝好彈藥的彈丸,而且是分為“半營”交替開火。在隨後的開火中官兵們以少見的方式臨戰進行戰場填裝作業並向敵軍展開火力。

    因為知道如果敵軍靠近:猛烈的待發火力必將讓敵人大股軍隊衝鋒的時候也只能落的個紛紛落馬的下場,所以針對這幾千試探進攻之敵的開火,官兵們的戰場心理壓力降低到了少見的程度。只有一成左右的人因為緊張而出現發射失誤,大部分的子彈都開始射向一百二十步左右的距離。

    一百二十步左右的距離實際上已經超過了那口徑並不算大的燧發排槍有效射程,彈丸在這個距離上已經明顯的下滑,需要抬高槍口一人以上的距離才有可能命中遠處的目標了。而在這個距離上,彈丸的威力也已經開始明顯的下降。往往子彈命中了敵人的馬匹卻顯得沒有命中似的。哥薩克人依舊能將馬匹控制住並騎會來。而子彈打在人身上的時候,就連威脅一般重甲目標的能力也沒有了。

    不過這樣遠的距離雖然超過了火槍的有效射程,可是近乎靶場一般的發揮能力的前提下還是給逼近過來的敵人以相當大的威脅。至少一半左右的彈丸能在這個距離上飛入敵群之中,短短兩輪左右四次開火整個戰線上的官兵們所打出的千餘發彈丸就至少造成了哥薩克人幾十人規模的傷亡。

    哥薩克人見到其他戰線上的來敵呆滯的沒有反應,似乎指揮的將領完全是個庸將,多了一些膽量:負責臨陣指揮的哥薩克將領下令幾千人的隊伍以縱隊隊形展開,準備展開連綿不斷的衝擊,以淩厲的攻勢變試探性進攻為強攻,徹底敲掉步兵保護之下已經在側翼展開的炮兵群。

    當哥薩克人以幾千規模的兵力在一裡左右的寬度上分成十多排企圖展開衝擊的時候,北面右翼的第九暫編師兩個加強連約二十四門炮展開了淩厲的中重火力,短時間展開的四輪開火就把百餘發左右的炮彈發射出去,讓哥薩克不少人馬被一串串打倒,短時間內就遭遇到了二百人左右的傷亡損失,並且還損失了更多的馬匹。

    這突如起來的炮火一下就讓有些傲慢的哥薩克騎兵混亂和動搖了起來,衝擊的號聲響起之後,隊形也更為散亂了。

    步兵們見到敵軍似乎沒有以主力壓上,而是排出一部分人進行試探新進攻,也沒有像通常的戰鬥方式那樣展開猛烈的火力,只是僅僅使用一支燧發排槍的單一槍管不斷添裝彈藥應敵作戰。

    銃炮聲接連不斷的響起,哥薩克人也開始在馬背上以各種火器展開了壓制性的開火以逼近到更近的距離上。敵軍不斷逼近的壓力多少還是讓更多的人在火力上有些動搖。但是那些沒沒有動搖的人則打出一輪輪更為精確的火力。炮火在爆發性的幾輪開火之後似乎減慢了射速。

    可即便是如此,猛烈的火力也第一次讓哥薩克有了萌生退意的看法。在逼近到五十步左右距離上的時候遭遇到一次猛烈的排槍齊射之後,終於堅持不住的哥薩克人還是紛紛退去。並留下了近千匹散落在進攻道路及撤退道路上的馬匹還有五百多具屍體。

    “敵人的實力還真的是很強啊!要是讓我們硬吃這些東方遠道而來的強敵,根本沒有拿下的可能。”哥薩克前來助陣波蘭人的將領在遭受了最初的挫折之後也做出了明智的選擇:如果波蘭人還是這樣打算看戲並把烏克蘭人當成消耗品,那就沒有必要再給這些波蘭人面子了。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01

第1217章 草原騎兵(三)

    負責領兵的波蘭將領斯特凡恰爾涅茨基在哥薩克人展開進攻的時候一直用最精良的望遠鏡仔細的觀察著鏡面中如同淡淡霧氣後的戰場,雖然觀察的並不仔細,但也發現了一些徵兆。

    “他們的士兵簡直太奇怪了!在騎兵的衝擊面前就像是在訓練場上演練一樣!”不少跟隨斯特凡恰爾涅茨基一起觀戰的翼騎兵各主力連連長們覺得有些驚訝。

    “如果你們是使用火槍在連長矛手都沒有的情況下,只憑藉身上的鎧甲來應對哥薩克馬隊的衝鋒,能不能做到像他們那樣?”斯特凡恰爾涅茨基向幾個翼騎連長詢問道。

    翼騎兵是波蘭最為核心的精銳,是波蘭公民中幾十挑一的人所組成並經過嚴格的職業訓練並直接由議會負責供養的精銳。通常以不到二百人左右的騎兵連為羅馬軍團那樣地位的戰術單位。

    如果同土耳其軍隊或者其他亞洲國家軍隊交戰。不到二百名翼騎兵可以在沒有步炮兵配合的情況獨自擊敗結成陣列並做好防禦準備的幾千人長矛兵弓箭兵或是騎戰中挫敗幾千遊牧騎兵;如果同瑞典軍隊一般步兵或騎兵交鋒;翼騎兵一個不到二百人連也通常可以擊敗一千名左右裝備大口徑火繩槍輕炮兵與板甲並且做好防禦準備的瑞典軍或西班牙人的軍隊。就是同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夫親自率領的瑞典最精銳步兵交鋒,野戰中數個翼騎兵連依然也可以突破幾倍於己的瑞典最精銳步兵,除非是在不利於騎兵衝擊的地形或是有火炮堡壘掩護的情況下,古斯塔夫二世親自率領的瑞典軍精銳部隊才有可能以兩三倍左右的步兵兵力抵禦住翼騎兵的衝擊。

    在波蘭人甚至波蘭將領的心目中:從四千年前到現在的人類歷史上:不會有成規模的軍隊比翼騎兵更為精銳了,達到差不多的水準就是極限。波蘭民族本就不是民風差的民族,經濟水準相對來所也很好,特別是那廣大的擁有獨特政治地位的公民。在這樣的情況下嚴格的幾十裡挑一的選兵,本就已經達到軍隊意義上優良部隊的上限了。而職業化訓練中的監督水準,更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集權國家可以相提並論的。

    斯特凡恰爾涅茨基認為:那擁有億萬人口的東方神秘大國充其量也就是遠征而來的十萬主力全都是翼騎兵那樣的精銳,這是最大程度的上限。對中國文化有一定瞭解也聽聞過一些事情的他其實並不認為那樣缺乏外敵競爭的大統一國家真能做到和波蘭地理國情條件下一樣的選兵監管能力和訓練監管能力。更何況:冷兵器是可以訓練的,可以隨著人的提高而提高的,而火器受到的局限比冷兵器大的多,對於頂級來說是很難進行可以評價的訓練與監管的。

    “斯特凡將軍閣下,我相信我本人可以做到像他們的士兵們那樣在可以接受的威脅面前臨畏不亂,不過就一般而言,翼騎兵的大部分士兵是不可能擁有像我一樣的勇敢專長和對戰場清醒的判斷力的。”

    “是的,他們的表現並不能單純的用精銳和勇敢來評價。再精銳和勇敢的士兵也無法明確的知曉敵我,一定會有所恐懼。再說這種沒有近戰兵掩護的火器交鋒,根本就是不可想像的。”

    “我懷疑他們一定有什麼奇特的手段,並沒有在哥薩克人的進攻面前顯露出來。”

    斯特凡恰爾涅茨基也看了出來:如果波蘭人不展開一次決定性的進攻,是根本不可能試探出這些外來強敵的全部底牌的,因此經驗豐富的他沒有再猶豫什麼,而是迅速佈置了戰鬥的準備。

    “我們衝擊敵人的側翼?”一名翼騎連長詢問道。

    “大軍主力進攻敵軍的側翼,吸引主對方的炮火主力,然後你們繞到對方的東面也就是被背後展開進攻。目標不是敵人的火炮,而是敵人的馬樁!”

    “好吧!將軍閣下多保重,我們這就做戰前的準備去了。”幾名翼騎連長答應道。翼騎連長就如同當年羅馬軍團的軍團長一樣,在國家擁有一定的政治與權力地位,通常本身就是貴族。不過恰恰是這種自己身為國家主導者成員的責任意識,讓翼騎連長們雖然不是有難必出,但若選擇了出戰,就不會過多畏懼戰場上的風險。因為這是負責輪值出動的人應有的一種道德意識。

    以六個連不到一千翼騎兵,波蘭人到沒有決定讓翼騎兵獨自出戰進攻這一萬數千之敵的打算,而是利用並不比對手步兵兵力差多少的騎兵兵力再各個方向上都給敵軍以試探和壓力,然而後翼騎兵將選擇敵軍暴露出來的臨近預定目標暴露出來的幾個弱點其中之一進行攻擊。

    新軍主力部隊這一萬幾千名士兵擺開的陣型如同這時代一般部隊的主力軍團一般遼闊。因此波蘭人告訴哥薩克人:在攻擊展開之後,波軍將繼續重點進攻對手北面右翼半陣,哥薩克人負責牽制敵左翼南翼半陣。翼騎兵將在最後投入決定性的進攻,並在大軍失去攻擊能量之前擊敗對手並取得優勢。

    波蘭人同烏克蘭人的矛盾雖然已久,但是雙方共同迎敵出戰也不是第一次,在聯合作戰指揮上暫時便如一家人一樣迅速展開了行動。

    在旗幟的指引之下規模不小的會戰迅速展開。

    初夏的烏克蘭原野上,除了正午氣候如同秋天一般涼爽,合適的氣溫和草原讓馬力也發揮到了最大。針對廣闊面積目標的多路橫隊展開。波蘭人沒有像遊牧騎兵一樣選擇環繞尋機,那樣的話對於整個大陣來說也太浪費馬力了。而是很直接以橫隊和後續縱隊相結合的方式展開了直接的衝鋒,似乎試圖單獨憑藉同對手兵力差不多的騎兵就突破對方那看似單薄而根本沒有多少近兵器做為掩護的陣線。也有少量步兵和炮兵在遠處結陣以待,不論是對於波蘭人還是哥薩克來說,騎兵就是戰爭主力,步兵和炮兵的用途往往是勤務人員與栓馬部隊的價值了。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01

第1218章 首遇勁敵

    周明並不打算冒險採用機動戰術,依舊是十分被動的迎敵。這也是不少普通新軍主力部隊的在作戰中養成的“以正勝奇”的習慣之一:同一些經常在戰場上領兵做戰並且從千萬人中脫穎而出的敵將而言,進行冒險的主動戰並不是正面交鋒時的合理選擇。

    幾倍於步兵的騎兵對於這時代的所有軍隊來說都能形成不小的壓力,不過對於見多識廣的大部分新軍主力部隊官兵們來說:就是對方在局部集中起十倍的兵力又能如何呢?

    在敵軍的騎兵有分散到逐步開始變的集中並且越來越近的時候,各旅的旅屬炮兵營就全部在一線展開了火力。其中在敵軍重點進攻的兩翼,中重火炮的配置也從二十四門增加到了四十八門。

    猛烈的炮火從敵騎在一裡以外的遠方進行集結準備的時候就施展開來。對於新軍普通部隊來說,在沒有像近衛部隊精銳那樣火力強大威力合格的神箭隊官兵或是線膛抬炮手助戰的時候,炮兵就成為隊伍火力的重要補充。

    精確而猛烈的炮火幾乎每一輪都能讓炮彈飛入一裡以外的敵群,短短不過一分鐘時間內二百余發實心彈就在敵群中造成了數百人馬的損失,這讓敵騎的進攻準備一下子變的混亂起來。不過波蘭人似乎也見多了此時代從俄國到瑞典各種火器的威脅。那些馬匹雖然有些躁動,但還是在一般騎手們的努力控制之下鎮定下來,並迅速展開了衝擊。

    因為波蘭人的經驗十分的清楚:在擁有強悍炮兵火力的敵軍面前必須儘快的展開衝擊。何況那些東方人竟然奇怪的連長矛手都沒有,隊形又這麼單薄,根本不需要整齊的精銳騎兵才能威脅到對方的戰線。

    在猛烈炮火的壓力下,波蘭貴族騎兵與動員騎兵只好在沒有完善隊形的情況下展開衝擊,可即便如此似乎也並不比波蘭翼騎兵常見的臨陣速度快多少。一裡左右的衝擊距離,從結束炮擊帶來的混亂到在這平坦的草原上大概花費了一分半種左右的時間。右翼第九暫編師第二十七旅炮兵營四十八門中重火炮一共展開了五輪左右的開火,又打出了近二百發左右的實心炮彈和近八千枚重霰彈。累計把衝擊過來的上千名敵騎轟落下馬,殺傷至少八百人左右的樣子。

    勇敢的波蘭人在累計遭受了一成左右的傷亡的情況下似乎並沒有完全喪失能量,只是騎兵的先鋒開始變的殘破不全起來。而在這個時候,配屬各營的輕炮展開了火力。在敵軍進攻方向上的兩個步兵營營屬炮兵連二十四門左右銅鼎炮一次性的就把上萬枚火繩槍彈丸一般大小的鉛子拋射過來,上百名距離最近的敵馬匹連同騎手一起被轟倒在地。

    而在這個時候,早已有所準備的步兵們終於向沖到最前面的一些敵騎展開了火力,千餘名步兵在短短十數秒的時間內就嫺熟的展開了兩輪火力,把一千幾把枚彈丸在有效射程之內精確的射入到了敵軍的隊形中去。至少讓三四百匹敵騎接連不斷的倒下了馬。

    這連綿不段的打擊讓在右翼進攻方向上的波蘭普通騎兵遭受到了難以忍受的損失,整個騎兵衝擊似乎終於被遏止在了步槍的有效射程之外。

    輕重火炮在近距離上的再次連續不斷的開火則讓波蘭騎兵最終萌生了退意,不得不在猛烈的槍炮霰彈火力之下退到了二百步外的重霰彈有效射程之外。

    而在這個時候,哥薩克人在其他方向上的進攻也幾乎遭遇到了猛烈的遏止,並不是沒有人冒著新軍主力部隊的猛烈槍炮火力逼近到極近的距離。但是逼近到極近距離上的人馬似乎遭到了新軍後排預備隊官兵精准的齊射,能夠同這些強敵在近距離展開肉搏的人鳳毛麟角。

    不過,以超過兩三千人為代價的試探性進攻中波蘭人也終究發現了這些東方來的勁敵並不不是真的沒有配備任何肉搏手段,後排還是似乎有不少機動預備隊官兵持與填裝好彈藥的火槍與一種奇怪的短矛來進行針對那些憑藉突出的人品技能並依靠運氣。

    儘管這些來自東方的敵人在槍炮火力戰的表現上令人肅然起敬,可此時的斯特凡恰爾涅茨基卻還是安下心來。並對早已做好衝擊準備的五名翼騎兵連長下令道:“平心而論,這些東方士兵們的勇氣和意志令人讚歎,可是他們的將領平庸而呆板。他們的隊形和戰術似乎是同弱手們交鋒的時候養成了太多的壞毛病。勝利應該是屬於你們的!”

    “明白了將軍!”翼騎兵們回答道。

    在作戰的時候,翼騎兵們的戰術判斷和行動並不需要主帥過多的安排,而往往是幾個連長做為主帥相互商量而已。

    見到這種獨特的局面和前所未見的敵人,五六名翼騎連長們也迅速決定下進攻安排,戰略指導上依然尊從斯特凡恰爾涅茨基提出的意見。但是在具體行動上,不在像以前那樣以縱隊展開進攻,而是以單橫隊展開進攻以求給予敵軍最大限度的打擊和最大限度上的突破口。

    五個翼騎連四個在前面一線展開,一個做為補充傷亡損失的預備隊。極端的情況下,翼騎兵們可以承受一半以上的損失並依舊展開攻勢瓦解對手就像當年的瑞士步兵一樣。而做為預備隊的騎兵連主要是為了補充衝擊過程中可能遭遇的火力戰而帶來的減員。

    為了達成最大的突然性,在移動的時候各翼騎兵連並沒有大張旗鼓,而是以比較慢的速度借助著前面騎兵主力的掩護悄悄的在新軍第九暫編師東北面的側後逐步展開了隊形並悄然向前逼近。

    而在保持整個隊形大致整齊的情況下,騎兵前進的速度一開始並不快,而是以比步兵衝鋒稍快些的速度展開前進,並在大概一百二十步左右的距離上陡然加速起來,而在這個時候,主攻方向上的波蘭騎兵也最快的速度閃出一條通道。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01

第1219章 首遇勁敵(二)

    新軍主力部隊中,在西征之前的時候各級營和營以上軍事主官就接到過外情部還有張海那裡瞭解到的不少情報。其中當然也提到了東西歐各國的軍事力量結構中的一些東西。

    在此時代的歐洲除了英國與西班牙等島嶼或山地半島國家,騎兵都擁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是各個國家的支柱。而當年的瑞士步兵和西班牙方陣乃至更早的英國長弓手僅僅是使得步兵的地位不再像當年那樣低下而已。

    在歐洲各國騎兵中,波蘭人是以數量並不算多的騎兵稱雄東歐的一個大國,而翼騎兵是波蘭軍隊中的精銳。因為從來沒有和這些軍隊交戰過。新軍作戰部對於波蘭騎兵的看法是相當於當年的後金馬甲,而翼騎兵則定義為槍騎兵化的後金行營護軍。

    對於這種騎兵衝擊作戰,接受過專門訓練的新軍主力部隊官兵們並不怎樣畏懼。為了讓一些沒有經歷過實戰的新兵建立自信。在六合一帶的綜合演兵場上官兵們就接受過馬群的衝擊測試,那些督戰之下的馬群就算以全速衝鋒也會在新軍主力部隊短促而猛烈的火力下損失兩成到三分之一的馬數。如果是像這種單密集橫隊,有效射程內的全速衝擊也至少會損失一半的馬匹和三成左右的兵力,這還不計重擲彈帶來的殺傷還有遠端炮火帶來的損失。

    因此在敵騎來襲的時候面對敵軍衝擊的第九暫編師第二十五旅一和二營的戰鬥步兵們見到敵軍衝擊騎兵的縱深並不大,就並不怎樣慌亂。兩個營的營屬炮兵連在敵騎剛剛現身的時候就打出了猛烈的二十四門次霰彈火力,至少讓五十多名博覽翼騎兵當場被打倒而另外數十騎因為負傷而削弱了速度。

    不過,敵騎隊形竟然沒有在這樣的轟擊之下出現絲毫的慌亂,也讓不少經歷過一些作戰的新軍官兵們頗為驚訝。見多了那些在火力面前可以輕易動搖的對手之後,直接沖陣連人帶馬竟然毫無動搖反應的敵騎還是第一次見到。

    通過之前的波蘭主力騎兵的試探性進攻,新軍主力部隊的排槍有效威脅距離也被大致試探出來,因此波蘭騎兵從慢炮到開始加速衝擊的距離比對瑞典軍作戰的時候也增加了一倍,大概在一百一二十步左右的距離上就展開了衝擊,並且是全速衝擊。

    戰場頭腦比較靈活的翼騎連長們早就清楚:這些東方來的強敵在火器上要勝於瑞典人,然而肉搏近戰能力從隊形縱深和配置上看就要明顯弱很多,並不需要各騎兵以非常嚴密的隊形展開近距離上的交鋒,以最大速度展開衝擊就可能讓這些連像樣兒的長兵器都沒有的敵軍崩潰。

    讓那些翼騎兵在開始以最大速度展開衝擊的時候意想不到的是,那些東方士兵們如圓筒一般粗的槍械在利用填裝好的彈藥展開一次火力之後並沒有像之前那樣繼續填裝彈藥,那銃聲卻依舊接連不斷的響了起來,短促的時間內就發射了五發子彈。幾乎所有展開衝擊的波蘭騎兵都被這猛烈的火力打中了。從百步到七十步左右的距離上,彈丸讓超過一半的戰馬都鮮血直流甚至倒斃在衝擊的路途之上。三分之一的翼騎兵在地一時間內就不得不被迫下馬。

    從負傷的戰馬上下馬是翼騎兵最嫺熟的一項技能,在優良的防護之下僅僅只有六分之一左右大概的翼騎兵負傷。

    不過:當新軍主力部隊官兵忽然又從身後拿出一支燧發排槍的時候,在後面負責觀戰和壓陣的翼騎兵連長迅速以哨聲發出了警報,所有能夠活動的馬匹迅速向後撤離開來。

    而新軍主力部隊的官兵們也沒有猶豫,迅速對那些在中遠距離上有潰敗跡象的翼騎兵們展開了猛烈的追射,幾千發猛烈的彈丸幾乎讓所有來不及撤出有效射程的翼騎兵再次負傷,不少人頭部被擊中,至少有百人左右來不及撤出戰場就被接連展開第二輪炮火的重霰彈群所吞沒了。

    翼騎兵在過去的戰史上不是沒有遭遇過失敗,可是在這樣平坦地形正面交鋒甚至還是己方佔有先機的情況下還沒有衝擊到近前就被擊潰卻是第一次。

    遠處觀戰的斯特凡恰爾涅茨基其實知道這次失敗其實是好事,至少是讓那些東方強敵初步的暴露出了已經隱藏的撒手鐧。如果敵軍的意志再頑強和戰術佈置更好一些,把這些手段在更近的距離上施展的話,絕對會給五個翼騎兵連帶來不可想像的損失。即便剩餘的翼騎兵最終可以達成突破,也必然是一場慘烈的消耗戰。

    “為什麼不下達撤退的命令?”這時候一名波蘭貴族忽然詢問道。

    “我們不能在翼騎兵絲毫戰果都沒有取得的情況下就這樣撤退。那樣的話,對軍隊和人民的士氣將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何況我懷疑這些東方強敵還有一些別的手段沒有暴露出來。”

    負責戰術指揮的翼騎兵連長雖然遭遇了嚴重的失敗,但也沒有撤離戰場的打算。因為在這樣的情況下撤退所帶來的後果是嚴重的。不但會出現翼騎兵被俘虜的事情,還會在民族危機之前而遭到同行們的鄙夷與嘲笑。

    無需專門的命令,見到負責指揮的預備翼騎連的行動之後,剩餘的翼騎兵就臨陣迅速集結隊形準備展開進攻了。

    新軍主力部隊的營屬炮連火力展開的火力,在重新整隊展開進攻的過程中,翼騎兵在這短短的時間裡又增加了一倍的損失,整整損失了一個連的力量。不過這令人駭然的火力似乎沒有給翼騎兵乙太大的壓力。

    第二輪進攻展開的時候,吸取了嚴重教訓的敵軍不再像之前妄想的那樣在寬大的戰線上全面突破新軍主力部隊的防線,而是按照常規的模式展開多橫隊進攻。把突破口放在了之前進攻過的某一個連、寬度不到二百之敵的進攻方向上。有限的騎兵也只有在這樣一個狹小的方向上展開連續不斷的進攻顯然才有可能真正的打開局面。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王烏鴉

LV:16 版主

追蹤
  • 2090

    主題

  • 219146

    回文

  • 88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