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 明末英雄 作者:女俠獨孤雯 (已完成)

 
王烏鴉 2018-3-10 18:35:29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474 48222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02

第1220章 首遇勁敵(三)

    累計傷亡損失兩成左右的敵軍竟然還能使戰場如演練一般展開接連不斷的進攻,這讓新軍主力部隊當中的不少老兵骨幹都感覺到驚異了。第二十五旅的旅長在新軍中的資歷並不出名,但也是當年南征北戰並與後金決戰的年代就曾經是一名軍官骨幹。當年的後金騎兵中的精銳也能在遭受兩三成損失的情況下繼續保持攻勢,但肯定不可能像眼前的敵軍這樣幾乎是毫不動搖的展開行動,好象最後的勝利一定會屬於那些人似的。

    被擊退的翼騎兵在二百米外又迅速的展開了進攻,而投入到進攻中的翼騎兵只剩下了不到八百人。在敵軍數量並不算多的時候,如果此時的中重火炮集群展開猛烈的打擊,無疑又會讓波蘭人進攻的矛頭被折斷。

    可是在這個時候,似乎是意識到了戰局進入關鍵階段的波蘭其他各方向上的騎兵也展開了不計代價的進攻。預期是在針對第九暫編師兩翼及中央的炮兵集群方面。

    而在此時,面對敵軍不計損失而嫺熟的重新攻勢,第二十五旅二營三連及二連一部大概一百五十米左右的戰線上,敵軍的衝擊又開始以最快的速度施展開來。而二十五旅二營的官兵們也像訓練場上表現的一樣迅速用填裝好彈藥的燧發排槍展開了衝擊。按照新軍戰鬥條例,面對無防護的騎兵,只要敵軍展開衝擊並進入到了有效射程之內,就要迅速展開火力給予其打擊。因為騎兵沖過小小銃口的有效射程只需要很短的時間,新軍一般步兵準備的燧發排槍早已填裝好彈藥的槍管完全可以應對這種局面。

    同時,官兵們也堅信:不管是什麼樣兒的騎兵,在連珠般的火力面前展開正面衝擊那絕對是找死的行為,敵軍重新展開的集中兵力攻勢也一定會遭受失敗。

    連成一片如同放大了十倍聲音的暴雨一般的密集火力迅速打了出來。在略大於一個連的進攻正面上,二百名新軍主力步兵在十幾秒種的時間內再一次接連把剩下的三支填裝好彈藥的排銃彈丸全部打了出去。十幾秒內發射出去的三千發彈丸至少兩千發飛入敵群之中。

    儘管波蘭翼騎兵的馬匹也是優中選優並得到主人的細心管教還經歷了無數實戰,幾乎如同軍犬一般忠誠,可在這密如雨般的火力之下還是接連不斷的因為失血過多而喪失了力量並接連不斷的摔倒在進攻中的道路上。

    在這樣的壓力面前,翼騎兵整整兩個衝鋒在最前面的連隊都被打的近忽全軍覆沒,三百匹馬以及三百多名騎手被徹底的淹沒在了後面沖上來的洪流之中。當然:板甲和護具的改善還是大大的減輕了人員落馬後的傷亡率,可不論怎麼說,這一次進攻在衝擊過程中遭受的傷亡就至少超過一個連隊的兵力了。

    在這生死轉瞬之間,讓第二營的官兵們想像不到的是在這樣猛烈的打擊面前,波蘭翼騎竟然在累計一半的人馬被打倒在地的情況下,後續的隊伍依舊展開著衝擊,似乎就像自殺衝鋒的敢死隊員一樣。

    當第四個再次投入最一線交鋒的翼騎兵連逐步替代了那被打崩的連隊輪換到最一線的時候,翼騎兵終於逼近到了手槍能夠展開壓制的地方。一般來說,在同瑞典人交鋒的時候翼騎兵雖然以那比步兵防陣長矛還要略長的矛為主要武器,但通常也會配備幾支隨身的填裝好彈藥的手槍做為特殊情況下的壓制兵器,並會在逼近極近的距離上減慢衝擊距離直到在馬上同前排敵軍展開肉搏。

    可是新軍主力部隊那“堅硬蛇蛋”式的外強內弱式的特徵也讓翼騎兵改變了套路,在逼近到極近的距離上的時候依舊沒有減速,因為對面的新軍主力官兵在打光了提早填裝的待發槍管之後手中只有短矛式的裝備,根本在近戰中夠不成絲毫威脅。

    第四個翼騎兵連在逼近到白兵距離上的時候已經被最後的待發槍銃打的殘缺不全起來,但仍然義無反顧的沖入了第二十旅二營三連的正面陣線上。

    自從新軍建軍以來的絕大部分時間裡,除了零散的散兵以外,很少有敵軍能成規模逼近到這個距離。但對於這種威脅官兵也並不是沒有準備,來不及展開炮火的隊屬炮兵和工兵這時也逼近到近前以爆破筒一般推杆雷伸向了前方並以火繩管拉燃了引信。雖然這些推杆雷在面臨前所未有的騎兵高速衝擊的時候大多不能在正確的時間點內引爆,不過因為翼騎前鋒已經被打的殘破不全,不能形成一面森嚴的矛槍,還是至少有五六十個推杆雷爆炸開來。

    一般的情況下,這種爆破近戰會至少讓整整三排逼近到近處敵步兵或是一排敵騎徹底喪失戰鬥力。而新軍主力部隊憑藉早有的準備和精良的防護卻會相對無事。而接連不斷的重手榴彈及隨後發起的反擊會將企圖近戰之敵徹底擊潰。

    可是波蘭翼騎兵的鎧甲卻和新軍主力部隊一般步兵同樣精良,戰馬也擁有堅韌的意志。炮兵和工兵們的推杆雷與重手榴彈攻勢在炸掉第四個翼騎兵連的殘餘人馬的時候,整個第二營三連的陣線也飄起了血霧。那是逼近到近戰距離上第五個翼騎兵連密集的長矛在飛馳中精准的直接戳入了第三連和第二連一部分新軍主力官兵的面部。

    在付出了過半比例累計數百人傷亡的情況下,最後的翼騎兵力量終於達成了突破,並試探出了新軍主力部隊的大部近戰底牌。

    在面對其他敵人的時候,擁有優良防護的官兵們就是被打倒在地乃至戰馬踩踏也不一定必損,可是在第五個翼騎兵連以一丈六七尺的騎矛突破的時候直接就有百余名官兵被直接帶走了生命。

    前所未有的代價才換來的突破似乎讓最後兩個翼騎兵連隊為之瘋狂,在突破第二十五旅二營的防線之後最大限度的分散開來,拔出適合於近戰的馬刀瘋狂的砍殺陣線之後的工兵和炮兵,並在逼近一些輜重車輛的時候用早已填裝好彈藥的手槍直接射擊那火藥引起接連不斷的爆炸與火光。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02

第1221章 首遇勁敵(四)

    其實戰鬥到這個時候,六個翼騎連隊在前所未有的猛烈火力下付出了三分之二損失的時候也已經瀕臨到了崩潰的邊緣。只不過新軍主力部隊在近戰肉搏中面對職業騎士的巨大缺陷讓這些波蘭精兵們在崩潰的邊緣稍稍有所恢復。但是卻沒有多少人敢於去細想接下來應該怎麼辦,以這麼點兒的兵力陷入大軍之中會不會最終覆沒,人們下意識的去尋找一切被動的目標去攻擊。

    多次同強手交戰的經驗還有艱苦訓練的經驗讓這些波蘭人明白:在艱難與危險中生存下來最重要的心理素養是“活在當下”,戰鬥中永不去思考“明天會怎樣”的問題。把一切精力用於堅持挺過眼前的困難,正是這些人當初在重重的特殊選拔考驗之下得以勝出的根本原因。

    當炮兵們集結起來準備用重手榴彈和套管鋼矛抵禦肯能的危險的時候,打光了手銃的波蘭騎兵由向其他方向環繞沖去。

    雖然戰鬥中不願或來不及細想什麼,不過多次惡戰積累下來的條件反射式的感悟還是讓這些精兵在潛意識裡認識到:一旦敵軍調集可能的撒手鐧過來,可能就是最後這些戰士們的死期,必須橫向展開配合其他方向上正在全力展開進攻的波蘭騎兵進一波從內部撕破敵軍的防線,而且也可以讓敵軍的炮兵有所顧慮。

    從衝擊防線開始算短短不過一分半種左右的時間內,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才突破防線兩個翼騎連隊三百多名翼騎兵直接就利用騎矛和手槍乃至配刀等各種方式將幾乎同等數量的新軍主力部隊打到在地。戰鬥中失去了馬匹的波蘭翼騎知道在大陣之中生還的希望渺茫,也開始從其他第二十五旅官兵戰線的後面展開攻擊。

    在以前的時候,新軍主力部隊官兵不是沒有同敵軍短兵相接或者遭到騎兵衝擊短兵攻擊的例子。通常的情況下:精良防護的裝具都能發揮極大的作用,可是在面臨這些職業精銳的時候。那過去的戰鬥中曾經抵禦過不少彈丸箭矢甚至刀矛攻擊的鎧甲幾乎絲毫起不到作用,不是防護力不夠,而是經過嚴格訓練並在冷兵近戰方面有專長的人同僅僅接受過簡單近兵訓練的人交鋒的時候幾乎形同大人戰兒童,比男人對女人的差距還大。如同21世紀的某俄羅斯拳擊手戰街頭地痞那樣,只不過因為持械而殺傷力更大。波蘭職業精兵的每三四次出手必有兩次精確命中目標,不是以巨大的力量把人的頭部砸出一個凹陷部位讓頭骨碎裂,就是精確的命中面部讓人把人的鼻樑以兵器砸進腦子,而反過來的攻擊,不是不能有效命中就是被帶著護手的手臂乃至兵器所阻擋。

    幾乎在一兩分鐘的時間內,三百名突入陣中的波蘭人就打倒了四百多名新軍主力部隊官兵,讓整個第二十五旅二營的防線大潰敗,而外面的波蘭主力騎兵蜂擁般的突破了新軍主力部隊的防線。

    不過也恰恰在這個時候,暫編師師部在戰鬥中時刻待命的近衛主力終於趕到了距離缺口不到一裡左右的距離上並展開了火力。這也是近衛精銳分主要用於南部,而分配給面臨強敵的北路集群太少所帶來的惡果。

    不過,整個北路集群雖然只有一千左右的近衛部隊精銳,分配給第九暫編師用於總部預備隊的人手大概四百人三百支槍左右還是有的。主要是一百門米涅炮彈構成的前裝線膛抬炮以及用於護衛的一百支前裝線膛槍神射手。

    精確而犀利的火力終於及時的掃蕩向了湧入過來的敵群上。不少沒有傷亡並反應過來的炮手們為了攻擊或是自衛也紛紛用重手榴彈與爆破杆進行自衛。在加上利用填裝好彈藥,大概短短二三十秒內兩輪射擊發射出的二百多發線膛炮彈與二百多發線膛槍彈,在很短的時間內也讓突破防線的敵人遭受了近千人的傷亡。

    當更多的兵力聚集過來,遠處的中重炮群也開始向敵軍的尾隊猛轟的時候,殘敵終於如潮水般的撤退了下去。這些敵軍似乎並沒有翼騎兵那樣驚人的戰鬥意志,也在之前的戰鬥中付出了不少的代價。在加上之前波軍主力與哥薩克主力的進攻方向主要集中在炮兵群所在的位置上,這才終於挽救了整個戰線的危局。

    周明也明白了如今將要做的是什麼,近衛部隊以火力填補了大面積的戰線空缺,並配合友臨部隊最終彌補了戰線之後迅速沿著剛才翼騎兵展開進攻的方向展開了逆襲。

    這種有可能帶來嚴重危害的強敵當倒然要盡可能的留下來,而絕不能讓敵人帶走。不過,第九師第二十五旅在近衛部隊的協同下展開的戰術反擊中大概只來的及收攏了三百餘名被線膛槍或是銃彈殺傷以至於流盡了鮮血而死的翼騎兵乃至二百餘名負傷的俘虜。

    這讓周明再一次感覺到了一絲奇怪。在展開戰術反擊的時候,周明乃至不少的新軍主力部隊官兵根本沒有奢望俘虜這麼強悍的敵人。在下意識中,所有人都認為強悍並且不畏懼死亡到這種程度的對手,別說是在戰場上被俘虜。就是俘虜後的酷刑審訊,一個月內至少也得有一兩成的人能夠挺過來。

    不過在負傷和瀕臨絕境的時候,這些精銳波蘭人並沒有如想像的那樣拼死抵抗,似乎連當年明軍精銳的習慣也沒有。目光中有戰敗帶來的失落,但也有不少人見到新軍主力部隊面對面的逼近過來的時候更多的是一種平靜與敬重。

    因為戰場並沒有完全結束,因此周明也沒有打算在在這種情況下戰地審訊這些戰俘的打算,而是回到了師部指揮位置上,以望遠鏡和通信兵的旗幟引導著三個旅群的中重炮兵對如潮般退下去的敵人展開猛烈的轟擊。

    戰鬥持續的時間其實並不長,直到此時,各處炮兵累計不過僅僅對敵軍展開了不到一個基數約二十輪左右的轟擊,一共發射兩三千發炮彈並協同步兵又殺傷了在第二輪進攻中的數千名來襲敵。

    意識到全部投入作戰的六個翼騎兵連隊徹底失敗之後,哥薩克人和波蘭人終於耗盡了繼續支持戰鬥的勇氣如潮般的退了下去。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02

第1222章 首遇勁敵(五)

    在早已明白這些東方前來的強敵真實的實力的情況下,雖然似乎依舊憑藉著騎兵的優勢掌握著什麼主動權似的,不過斯特凡恰爾涅茨基卻立即下達了全軍撤退的命令。

    他的心中卻明白自己將要面對的是什麼:很可能是人們的誤解與嚴懲。一次丟掉折算三個翼騎連、其餘各連也幾乎人人負傷減員,有折算一個連隊很可能永久性的失去戰鬥力或是在不久之後死去,再加上累計近萬人馬波蘭本部也有超過五六千的減員。這麼巨大的損失是數十年來的波蘭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

    在最初交戰的時候斯特凡恰爾涅茨基就意識到:這場作戰儘管是以明顯優勢兵力的騎兵對步兵,看似有著很大的優勢,而是實際上必然是一場代價巨大的惡戰。不過一短時間裡,他相信針對敵人這種過渡自負的安排,六個翼騎兵連終究是可以用一定代價打開局面,並至少給敵以重創。可卻沒有想到近千名翼騎兵展開的攻擊最終也以失敗而告終。

    “哪怕是僅僅重創敵軍幾路來敵中的其中一路,恐怕也至少要整個波蘭像十多年前那樣動員,集中二三十個翼騎連隊以及五六萬以騎兵為主力的大軍再加上哥薩克人的幫助,才有一定機會重創這一萬幾千名左右強敵。”從前線灰心喪氣歸來的唯一一名還算有說話力氣的翼騎連長在馬車上有些灰心喪氣的在斯特凡恰爾涅茨基面前說道。

    “不,沒有機會的。我們整個波立聯邦像十多年前迎戰土耳其人那樣集結起來也完全沒有希望。他們一萬幾千左右的人馬所擁有的實力完全在十二萬奧斯曼騎兵及必要的輔助部隊之上。而且,你們剛才的交鋒僅僅局限在一個局部,沒有意識到這些東方之敵的炮火有多恐怖。現在,你應該瞭解到這短短的時間內我們遭遇了多少損失,針對那些強悍的敵人又能取得多少殺傷戰績才對。

    頭腦逐步清醒過來的這名翼騎連長這才冷靜下來仔細回憶起來。那些東方來的強敵雖然在白兵近戰中比古斯塔夫的瑞典步兵更為不堪,可從外殼到內核所擁有的火力卻不是自己曾經交鋒過的一切對手可以相提並論的。尤其是那最後階段隆隆如雷聲的炮火和神秘而精准的從遠方射來的槍彈。

    整個軍陣如同一個嚴密的堡壘一般。沒有同敵軍的步兵對等數量的翼騎兵並且有效的在敵軍行軍中展開奇襲,那就根本沒有重創哪怕一路之敵的能力。

    這場發生在南俄草原初夏時節的激烈交鋒也讓第九暫編師師長的周明不得鄭重起來。雖然他不相信:這等精悍的軍隊會有怎樣的規模,可是如果要是來上幾千這種程度的精騎並不與新軍主力列陣而戰,而是採取夜襲或伏擊乃至打壓徵集和偵察糧草水源的人,那就會給隊伍帶來的嚴重的危害。

    因此,周明在敵軍的身影還沒有消失在天邊,距離黃昏還有一小段時間的時候就迅速下令全師按照乙上級標準展開土工作業就地修築抵禦騎兵威脅的突出性堡壘工事。這種臨時性的堡壘工事當然不會有多堅固,而且某些方面的工程量來看比戰壕更為巨大,但卻不得不如此做。否則當天色暗下來之後遇到更大規模那種精銳翼騎的衝擊就會後果不堪設想。

    具有相當氣象適應力的鐵殼火箭掛著白煙筆直的飛向了黃昏中的空中,在數百米左右高度上的爆炸開來,並發出了耀眼的赤紅色光芒。這代表者單路主力遇到勢均力敵但能應付的勁敵的消息。

    因為波蘭人和哥薩克人都極為崇尚騎戰和冷兵器交鋒,火器做為輔助手段,火炮都沒有多少。在戰鬥結束之後的,除了不少人馬的屍體之外並沒有留下太多的輜重。對於在打掃戰場收拾屍體方面有著不少經驗的第九暫編師官兵來說並沒有花費多少時間就在黃昏到來的時候完成了進入休息和警戒的階段。差不多僅僅一個時辰的時間,大概兩三米高的土壘小型“棱堡”工事就被構建起來。

    “在波蘭和立陶宛聯邦,像你們這樣的翼騎大概有多少人?多少個連隊?”見到那些被俘的波蘭精銳似乎沒有對抗的目光,負責協助審訊的一名精通波蘭語的人就直截了當的詢問道。不遠處的周明也做好了試探性的戰地刑罰的準備。畢竟這種要事,只要是沒有投降打算的人都不會老實的回答。

    另人沒有想到的是,這隨便一名被俘的翼騎精銳似乎沒有對抗的打算,而是坦然的問一答十。似乎在這些波蘭精銳的意識中從來沒有保守秘密的習慣:“四十個連隊,極限的情況下可以達到八千翼騎,不過一般的情況下不滿編。即便是首都面臨威脅,投入三十個連隊也就是頂天了……。哦,現在如果你們在兩個月內兵臨華沙可能要再減少幾個了。”

    “謝謝你的坦誠。我不過讓我們驚異的是,在波蘭,難道這不是秘密麼?”負責翻譯的新軍通譯在示意下進一部問道。

    “不,在波蘭,我們的身份是一種榮耀。從來不是保密的對像。俄國人、瑞典人、奧斯曼人都清楚各連隊總數不到一萬。你們在白兵近戰的準備上雖然有一定缺陷,但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你們的勇氣也是唯一能夠能與我們相提並論的敵手。對於這樣的對手,我沒有什麼可隱瞞的。相信其他大部分也是……。”

    周明又命那名懂得波蘭語的通譯審訊了其他一些翼騎,也沒有遇到幾個釘子。這些在戰場上異常應用的敵人竟然絲毫沒有把被俘視為一種恥辱的意思。而且還沒有一種東方精兵常見的對敵人的偏見。

    而在此時,李少華所率領的北路集群第七師暫編師為核心的中路隊伍也已經在天色進入傍晚的時候紮下了營,並進行了相對周密的準備。雖然僅僅是簡單的一個信號。但是從外情部那裡瞭解到不少東西的他也明白在這一帶,什麼樣兒的威脅才能迫使第九師發出這種警報。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02

第1223章 集中兵力

    “什麼力量能使我們一個暫編師的隊伍發出這種信號?難道是多國聯軍的主力逼近過來了?”臨時會議上的不少北路集群的軍官們都發出了驚歎。

    新軍主力部隊主張各部隊的戰史資料戰鬥詳報全體學習。所以人們清楚的知道:要想威脅一萬五千名新軍主力部隊,哪怕是沒有多少近衛力量的,也至少得是二三十萬西班牙人水準的隊伍才有可能。這樣規模的隊伍如果出現在南翼,那麼李少華或許不會驚歎什麼,因為南面靠近海域。以水路為依託的敵軍隨時有可能集結起大軍,可出現在北翼這就耐人尋味了。

    “敵人如果集結兵力過來了。那正合我們的願望,我們也集結北路集群內主力同敵軍展開一場大規模的會戰。打跨中東歐之敵的全部主力!”李少華雖然在哈薩克汗國之戰之後有所謹慎,可也並不認為有什麼力量能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吃掉一個暫編師。

    可是當李少華看向北路軍外情部那裡過來的參謀長的時候卻感覺到一種似乎是質疑的沉默。

    “如果敵軍幾十萬大軍逼近過來進攻第九暫編師,我們不會一點兒察覺沒有的。這裡的地勢平坦,人口密度也不算高。雖然是異域但是外情總部的人還是每個月都送來必要的消息。按我們的瞭解:北路的第九師已經臨近波立聯邦邊界,他們最有可能遇到的是波立聯邦的主力。波蘭人的常備兵力並不多,依據聖主那裡的消息還有我們瞭解到的一些情況。當年土耳其人入侵波立聯邦的時候,波立聯邦的最大戰爭時期常備兵力不過五六萬人左右……。”

    “五六萬常備兵力?”這個數字有些讓李少華奇怪。一個十倍于當年後金基本盤怎麼會只有和後金差不多的野戰兵力。不過李少華隨即笑道:“這個並非集權體制的國家外交手段還有一套嗎。夾在中間只有這麼點兒軍力還能存活下來。俄國人有多少兵力我們已經清楚了,至少十萬以上,而且水準都不算太低。南邊兒的土耳其人戰鬥力差點兒,也是個有著二十萬常備騎兵和四十萬常備軍力的國家。至於西面的瑞典人,和平年代據說就保持著七八萬人的兵力,戰鬥力還都不差,據說最近還擴充了很多……。”

    波蘭人同瑞典人、俄國人、奧斯曼人這些年來都交過手。在這中東歐一帶不能算是霸主,但也算是個非常強勢的國家……。”

    “那它是怎麼生存下來的?靠民兵自衛?”李少華鄭重的問道。其實這些消息它過去也風聞過,不過卻未必全心。比如一個只有五六萬最大動員兵力,平時還沒有這麼多兵力的國家竟能在這四戰之地佔據上千萬人口和富饒的地帶。

    北路軍的參謀長並不是第一次強調過一些事情了,可是到了這個時候他也覺得有必要把一些話再重複一邊:“波蘭人據說有一支擁有高度紀律性的騎士隊伍。數量大概在四五千人左右或更多。就是對那些西洋級別的強手往往也能起到戰術上以一當十、戰略上以一當二三十的作用,這樣就使得波蘭實際上是擁有的優秀力量不下於動員起來的俄國,更不遜色於瑞典或奧斯曼的大國,才能有如今的地位。如果波蘭人出動幾千精銳,或者一千左右的精銳配上其他軍隊主力,倒是有可能給北路軍的第九暫編師以威脅……。”

    李少華在內心還是有些不太相信:究竟什麼樣兒的敵人能擁有比那西洋一般戰兵還強大十倍的隊伍?就算有一支新軍主力一模一樣的隊伍。應該不是弓兵就是火器手或炮兵了。依靠騎兵衝擊作戰這種古老的方式怎麼可能有那樣強大的戰鬥力?

    不過此時的李少華也同出征前的時候多少有些不同了。不說這件事是否可能,北路集群面對整個西方大陸也確實有可能遇到自身應付不下來的對手,因此在思索片刻之後還是表示贊同北上同北面的隊伍匯合。

    “我們同北路軍匯合之後,南路的第八暫編師距離我們的距離就會過遠了。讓他們也跟上來吧,我們整個北路集群集結在一起,才能夠不畏懼任何敵人。”李少華最後決定到,李少華顯得保守而不那麼冒進也讓不少軍官們為之刮目相看。

    隨後,北路集群的中央大帳內進行了簡單的兵推來分析同可能的強敵進行決戰的情況。按照外情部已有的情況和資料:擴軍動員之後的瑞典人有七萬可機動兵力、俄羅斯很大程度上已經被威懾住,但是從最壞的角度出發還是假定俄軍出動六萬左右部署在西部的機動部隊參戰,加上主要對手也就是動員到極限的波蘭人。四五萬兵力左右的北路集群將要面對十九萬東歐主要對手。

    至於歐洲其他勢力雖然也在考慮之內,可實際上二十萬擁有不少馬匹的隊伍就是在防禦中也是某種單路單戰場上後勤意義上的動員極限了。

    “在全軍集結在一起組成大陣的情況下,就算因為敵軍擁有機動優勢而遭到突襲,也能在第一時間集中288門中重火炮以及12門近射極限發揮的營屬炮轟擊對手。在面臨騎兵全速衝擊的情況下也能在一分鐘左右的時間內把一千幾百發炮彈打入敵陣,殺傷四千名以上的敵兵。如果加上七百名左右的近衛主力、數十部左右的航空熱氣球,則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殺傷一萬進攻之敵,瓦解三四萬敵騎的衝擊。考慮到縱隊的時間問題,那就是有能力靠步兵以外的火力擊敗七八萬敵騎或是二十萬敵步兵集群。這麼規模龐大的敵騎,實際上很難在狹小的正面上集中起來了,至少也要面對上千名戰鬥步兵。加上進接投入到作戰中的步炮兵,那就是還要在面臨兩千人的火力……。”

    可是這樣一算,個別有心的人還是感覺到一絲不妥,並發現了問題:在近衛力量精銳比較匱乏的情況下。普通新軍主力部隊的大陣原則火力網就遠遠沒有如想像之中那麼可靠了。能挫敗當年後金主力的力量,並不一定在面對更強大的敵人的時候依然有效。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02

第1224章 集中兵力(二)

    “我們擁有四五萬的作戰力量,同敵人的交鋒原則也不會是如同過去那般了。按照戰線對等略有超出原則。9個旅群的作戰力量在迎敵的時候我們可以把至少五個旅群擺在迎敵的方向上。每一丈的距離上至少有六七名作戰士兵,兩裡左右的距離上至少會有六七千名迎敵的戰兵,這足以挫敗敵軍可能集結起來的主力進攻攻勢了。而且不要忘了:雖然我軍官兵的馬術普遍不行而更多的時候以步兵的模式來迎敵,但實際上我軍也是一支配備了足夠馬匹的隊伍,預備隊可以隨時集中起兵力來應付敵軍的這種集中攻擊,不會再像以前那樣的被動了……。”李少華頗有信心的說道。

    北路集群的旅與旅之間的距離並不算太過遙遠。不過一天左右的時間,李少華所率領的第七暫編師主力就向北行進了至少八十裡左右的距離,並同周明所率領的第七暫編師匯合合了。

    在匯合之後,李少華也明白第一件需要瞭解的事情是什麼,周明也把同波蘭軍隊遭遇的作戰經過和戰鬥詳報送了過來。其中還有幾名在不同情況下同波蘭人遭遇的比較有經驗的軍官骨幹也一起來到了北路集群指揮部大仗。

    李少華只看到這些戰鬥詳報開頭之後感覺著實有些令人驚異:原來第七暫編師並不是同大規模的敵軍主力交鋒才付出了六七百人傷亡損失、最終戰死數超過三百的不小代價,而是僅僅同兩萬波蘭人與兩萬哥薩克人還有一千左右的波蘭精銳騎兵就遭遇了這麼大損失。

    “這仗是怎麼打的?是不是敵人也有一些神箭手、或是線膛火器了?敵人的兵力優勢不到三倍。竟然讓我們付出了五百人戰死重傷代價的情況下只獲得了不到一萬名敵軍的首級與俘虜?”

    周明卻認真而毫無顧及的說道:“交戰的過程中文中都有詳細的記述。敵軍從其他方向上以一般兵力集中進攻我們的幾個炮兵集群,在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內就被徹底打退。可是敵軍的精銳騎兵借助前排的掩護竟然在一分鐘之內就讓整個縱隊的最後一排衝擊到我們的陣線附近的位置上。我們的步兵以猛烈的排銃火力乃至重手榴彈打垮了四排精銳敵騎的進攻力量,可是敵軍最後兩排多大概三四百左右的精騎兵力沖入我陣後僅用一兩分鐘左右的時間就徹底的瓦解了我們一個營的防線,連同沖陣,近戰搏擊中殺傷我軍四百餘人。我軍六百餘人左右的損失其中三分之二左右是敵軍的這一千名左右的精銳騎兵造成的。其他二百左右的傷亡損失,不少也來自于陣線瓦解時所遭受到的損失。長期以來我們都一直認為有精良的鎧甲,只要再配合上一些輔助兵器、官兵也有少量近戰訓練和足夠的力量勇氣基礎就可以應對所有的近戰威脅可能。可是這一仗卻說明:在真正的職業化武裝面前,我們的精良鎧甲幾乎形同虛設……。”

    “這些人在進攻中損失了超過一半的人居然還能不動搖,並且以這樣的速度衝擊戰線?”這戰鬥過程的描述讓李少華也是多少有些驚訝起來。

    “是這樣的,這是一群視戰場如遊戲的人。按照我們這一天來的審訊,上百個來自波蘭精銳騎兵連隊的人都交代出了一些情況。在過去的不少作戰中,他們似乎很少承受過如同我軍交戰時的一些高傷亡。因為敵人並沒有如同我軍步兵一樣強大的火力。所以波蘭精銳騎兵如果在進攻中遭受挫折或者主將意識到繼續戰鬥下去不利,就會讓騎兵迅速的撤離戰鬥。而我軍如同死亡陷阱一般的猛烈火力和看起來脆弱的近戰準備才讓敵人下定決心展開不惜代價的進攻。”

    “既然敵人是這樣的精悍和頑強,我們又怎麼可能有這樣多的俘虜,並且叫這些人在一天之內就配合我們?”李少華還是有些覺得奇怪。不過在親自帶著通譯審訊了一些俘虜過來的精兵之後,李少華才真正的相信了不久前的這一仗。

    “如果我們在前進的過程中遭遇敵人十萬規模上下的大軍並陷入短時間內激烈的交鋒,同時又遭遇到四千規模以上的敵軍這種精銳,那後果將是嚴重的。面對全新的敵人,我們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托大的戰鬥了。敵軍的特點如果是以騎兵為主,並沒有較強的炮火,我軍的戰鬥隊形應該回歸這時代一般像樣對手的正常模式:一個旅的橫隊只負責一裡左右的正面。如果以半橫隊迎敵、戰場的正面以不超過四裡左右的距離為益,並且最大不能超過六裡左右的距離。我軍最好能夠讓整個北路集群至少三分之二的中重火炮乃至全部的近衛精銳力量可以及時的出現在遇到危險的戰線上。在面對敵騎兵的衝擊上最好是兩到三排的步兵同時同敵軍展開火力,也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打倒敵軍的速度超過敵騎進攻的速度,並且在近戰交鋒的情況下也能夠有足夠的火力來遏止對手的進攻……。”

    李少華起初瞭解到時候的也感覺到一絲擔憂,可是仔細演算了一下新軍主力部隊如果像這時代的一般冷兵器精兵那種以傳統兵書上的原則隊形來展開作戰的時候,也感覺到釋然了。

    至少五層步兵和三層可以直接參與到近戰的炮兵及戰鬥工兵至少可以在一個人通道的方向上大概騎兵衝擊過有效射程上的時間就打出七十五發已經填裝好彈藥的彈丸外加十多枚重手榴彈。完全可以報銷十到十幾排快速衝擊中的敵軍了。而且就算在之前的戰鬥中待發彈藥有所消耗也可以做到這點兒。

    如果說敵軍可能帶來什麼危險,那就是在主力會戰之外的其他威脅方面可能給新軍主力部隊帶來的危害了。不過,在擁有了足夠馬匹的情況下,隊伍陷入後勤困境的可能性顯然也要小的多了。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02

第1225章 歐洲聯軍

    大概不過兩三天的時間,整個北路集群的新軍主力部隊就完成了集結。並沒有如一些參謀們時時刻刻報著最壞的態度所預想的那樣南路部隊會遭到敵軍的突襲圍攻。

    當四五萬規模的人馬像這時代的傳統部隊那樣集結起來的時候,人馬密集到遮蔽大部分人對於遠方的視線,官兵們都覺得隊伍的兵力從來沒有如此的雄厚過。而這一望無際的東歐原野還有即便是夏季也並不算太過炎熱的氣候,讓絕大部分新軍著力部隊都躍躍欲試。擁有從來沒有擁有過的自信。

    “曾幾何時,在新軍主力部隊人馬不多的時候經常面對千把人面臨幾萬敵人大軍的圍攻,不得不相盡辦法維持戰線並還要取得最大戰果。而如今我們再也用不著這一套了。我們有了足夠的兵力,敵人就是擁有百萬大軍,又如何能在機動作戰的情況下一起運用於戰場?這一次遠征,我們或許會有很多人不可避免的傷亡損失,但一定能夠殺倒手軟腳軟,源源不斷的讓那擁有強大兵力的敵人們血流成河!”李少華在出發之前最後一次鼓舞士氣道。

    隨後,全軍在整備了新一輪的給養之後繼續向著西北方向也就是歐洲腹地的方向展開了行進,波蘭人似乎在之前的一仗中嚇破了膽,並沒有在新軍主力部隊這次征掠過程中找麻煩。

    就在李少華所率領的新軍主力部隊集結起來完成準備並鬥志昂揚的開進的時候,波蘭國王瓦迪斯瓦夫已經從戰敗歸來的斯特凡恰爾涅茨基那裡得知了詳細的作戰過程及經過。並且還得到了兩名還算有些地位的翼騎連長的證明。

    “我們集結所有的力量,並在華沙城下集結全部的三十個翼騎連隊與數萬大軍,再加上必然和我們站在一起的哥薩克人難道也不能最終迫使強敵撤退麼?哪怕是依託城防或者進行騎兵襲擾作戰?我聽說這些東方人最大的弱點是雖然有不少馬匹但騎術並不擅長……。”其實瓦迪斯瓦夫心中也沒有多少抗衡那些東方人的把握,只是想最後確認一下那些東方來的強敵究竟強到什麼程度。

    “沒有用的。我們這一次能和對方拼個差不多的損失比,完全是因為對方對自己的火力自信而戰術隊形過於單薄的結果。我們負責偵察的人已經傳聞敵軍已經集結起來,並且採用比較密集的方式行軍。除非敵軍再次分兵,否則我們就是集結整個聯邦的主力也沒有辦法。就是我們能夠集結整個聯邦的主力,按我們所有人的看法,最多也不過是和那些東方來的強敵兩敗俱傷而已,失利的可能性非常高。這已經不是整個歐洲哪一國的事情,而是整個歐洲面臨的考驗。也必須讓曾經有所隔閡的國家團結起來才能真正取得勝利……。”

    不過在議會之上,事情顯然並沒有那麼順利。瓦迪斯瓦夫與斯特凡恰爾涅茨基還有那些倖存的翼騎連長們被一些貴族認為是在“試探性的作戰中嚇破了膽”。更多的人則認為就算沒有白天野戰決勝的把握,在華沙城展開防守反擊或堅壁清野也一定能夠取得勝利。當然,因為大敵壓境的問題,倒沒有太多的人起內訌或者要求追究戰敗責任什麼的。畢竟:雖然翼騎兵損失嚴重,波蘭貴族騎兵的主力卻是帶回來的。

    對於國內那些自大的人,瓦迪斯瓦夫也不由的感覺到一陣悲哀:是的,這就是波蘭人印在骨子裡的某種特徵:認為自己是故事的主角,不論遇到多麼強大的敵人都能最後勝之。所以在波蘭的歷史上少有同什麼國家結成真正的聯盟,經常性的同瑞典、俄國、土耳其人等多個方向上的對手交戰並過不去。如今要想讓這些大多同波蘭有所宿怨的對手下血本來救波蘭的場,那純屬妄想。”

    “看來:波蘭的命運已經註定,只有用事實來讓那些人醒悟了!”瓦迪斯瓦夫不禁悲涼的歎道。

    可就在這個時候,忽然有隨從傳來了從議會的那些貴族們那裡得到的消息:西班牙人出動了規模龐大的船隊,他們在立陶宛上岸了。同時:瑞典與薩克森人也決定增援波蘭,並在出兵之親派遣了信使。

    波蘭貴族們雖然自大,但是在這個時候對西班牙人還是十分敬畏的。經常同瑞典軍隊打交道的波蘭人知道:雖然瑞典大部分軍隊的戰鬥力比不了波蘭騎兵,但是古斯塔夫所率領的兩萬左右精銳核心卻並不好惹,戰鬥力也就比翼騎兵稍遜一層而已,卻絕對強于一般波蘭貴族騎兵。

    然而:就是這樣一支曾經是勁敵的力量在中歐竟然被西班牙人的一個遠征步兵旅在讓對方陷入伏擊圈的情況下被打的大敗。據說:西班牙新軍就是那東方王朝的一位高官投靠過來協助編練的,兵種雖然同那些東方強敵有些不同,但被這時的大部分人認為具有和東方的新軍主力部隊差不多的戰鬥力。

    這樣的西班牙新軍竟然一次足足有三個旅及若干獨立炮兵部隊累計一萬五千人增援上岸,足見投入西班牙人的投入力度了。西班牙人在去年創下的威名給整個歐洲都帶來了極大的震動,再加上其原有的地位,很容易的就策動了法國、奧地利、瑞典與薩克森林諸邦停止了俞演俞烈的內戰,在另人畏懼的危機面前形成了共同抵禦東方人入侵的“神聖同盟”,英吉利人也被迫象徵性的出動了數千兵力參戰。累計湊出七萬人左右的精銳部隊由海路出發經英吉利海峽及波羅的海,直接增援面臨東方遠征部隊威脅的東歐諸邦。

    因為精銳部隊野戰中的大量馬匹和輜重需求,儘管西班牙及英法動用了大量的船隻,但為了牽制伊斯坦布爾一帶的新軍主力部隊,船隻數量還是顯得有限,擁有大量馬匹的七萬人的陸軍也只能分兩批上岸了。

    這樣一來:就讓波蘭的不少貴族們重新信心十足起來,認為有了再次主動出擊,迎戰新軍北路集群並給予其重創的能力了。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02

第1226章 歐洲聯軍(二)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波蘭貴族都對援軍抵達後的戰事持有絕對的信心,尤其是曾經親自參加過衝擊作戰的兩名翼騎連長。即便是斯特凡恰爾涅茨基與瓦迪斯瓦夫也多少有些懷疑。

    因為他們在戰場上親自見識到了那些東方強敵遠非這時代的歐洲可以相提並論的猛烈銃炮火力還有超強的戰場發揮能力。並不認為那些西班牙精銳有能力戰勝荷蘭人與瑞典人就代表著他們能與前來的東方強敵抗衡了。

    那四五萬規模的東方強敵幾乎都是強悍如同最精銳力量的一些強兵,就算這些西班牙勁旅如同波蘭最精銳的力量一樣,可也畢竟只有來敵的三分之一而已。波立聯邦與烏克蘭人的主力再加上其他那並不算規模過於龐大的援軍,真有擊敗這些前所未見的強敵的能力?

    不過,登陸後的西班牙勁旅僅僅是經過短時間的休整,就在立陶宛境內專門針對那些對援軍信心不足的貴族們組織了一次實彈演習。

    有過豐富實戰經驗的各國軍界將領們幾乎都知道:靶場與戰場是兩回事兒,即便是炮兵也是如此,可卻依舊被這些西班牙人那完全不遜色於東方強敵的猛烈火力所震撼了。

    西班牙人沒有進行什麼抽選人員的表演,而是展開了一次旅規模的火力戰士。四千名西班牙新軍官兵如同那傳聞中的東方強敵一樣前排的人臥倒在地,後排的官兵也大多蹲著,並在不到六百碼左右的戰線上組成了密集的幾道橫隊。

    一線的西班牙官兵利用後面的官兵填裝好的銃筒進行發射,在不過短短半分鐘內的時間裡就把近萬發重彈打到了一裡以外二百碼左右寬度的集中靶區。就是模擬東方強敵的臥姿靶也遭受到了數百個目標左右的傷亡損失,而那些如同森林一般站立著的目標則如同遭遇了海上的風暴一般被徹底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夷平了,數以萬計的木靶沒有被命中的不足一成。就是如同森林一般木靶群後面的森林都如同遭遇到了風暴一般的襲擊。

    西班牙新軍的炮兵部隊也展開了試射。有過當年不少作戰經歷的李峰也十分重視拋射火力,特別是考慮到新軍主力部隊經常以猛烈的火力臥姿迎敵,直瞄彈藥大打折扣的情況下。新組建的野戰臼銃團擁有不少聯裝臼銃發射車。按照當年的作戰經驗,專門制做的臼銃以車輛和器具發射,所擁有的精度實際上要高於霰彈。兩千人左右的獨立炮兵隊伍裝備了兩萬餘支使用一斤重彈的定裝臼銃並使用專門的聯裝導軌炮進行發射。可以把一斤重左右的彈丸拋射到近千碼左右的距離,或者在高拋發射的情況下仍然在一裡左右的距離擁有三分之二彈丸誤差不超過十米縱深左右的精度。

    幾千焦爾的能量讓這些臼銃擁有了遠比當年六兩輕臼銃更大的威力以對付重防護的目標。

    在測試的時候,兩萬餘枚精確拋射到立陶宛人所構建目標區內的時候,整個戰線上單行擺放的臥姿板甲靶有三分之二被砸出了深深的大坑,雖然沒有打破板甲,但看那內趁木料也依舊被砸出大坑的恐怖傷害也知道絕對能使人迅速的喪失戰鬥力。經過仔細的分析:兩千人左右炮兵部隊如果針對單行臥姿目標,大概可以殺傷六七百人。可是如果陣對四排或五排類似的目標,就有可能給對手帶來兩千人左右的傷亡損失。

    這種殺傷能力在習慣了經常性短時間內殺傷自身幾倍兵力的新軍主力部隊面前或許並不值得震驚,可在這個只要能殺傷對手一兩成兵力就有可能取得勝勢的時代則大為不同。

    對於這些西班牙人的表現那些曾經在戰場上直面過恐怖火力的波蘭人也感覺到了一絲安慰,但也僅僅是安慰而已。因為誰也不知道這些西班牙人在戰場上的發揮能力相比那些強敵如何,特別是在炮火的猛烈威懾面前。

    不過此時的斯特凡恰爾涅茨基卻最先覺悟出了如何用波蘭與西班牙的最精銳力量聯合作戰打開突破口的想法:“我知道仗應該怎麼打了。讓這些還算開明的西班牙精銳配備足夠的馬匹並身穿我們的軍裝混在後隊。

    如果那些東方強敵還是像以前那樣比較單薄的隊形。我的戰術如同以前那樣,重點進攻對手炮隊,西班牙人的新軍也配合壓制敵軍炮兵的任務。我們集中二十個連隊左右的精銳騎兵攻擊對手的兩翼,那就有可能讓這些強敵崩潰,若更密集一些,就把攻擊的方向集中在一段大概五百碼寬度左右的位置上。而如果敵軍的隊形更為密集,接近瑞典人的水準。那麼我們將盡可能的以精銳騎兵環繞威懾消耗對方待發彈藥的同時迫使對方盡可能餓站立或者蹲著身子準備隨時迎敵,這樣,西班牙人的銃炮火力就可以在最大限度的寬度上給予敵軍重大殺傷,從而為全面的突破甚至是取勝開闢通道……。”

    這樣一說,原本頭腦並不算差的兩名失去對抗東方強敵的翼騎連長也終於回味過來:“要是那些西班牙人真能認真的配合我們,那確實可以取勝。”

    “我們不會擺盟主的譜,會認真協同你們作戰的。”這時候一個東方人面孔的西班牙人走近前來。正是曾經負責西班牙新軍部隊建設的李鋒。是否讓李鋒去迎戰新朝的主力部隊,在西班牙國內也曾經引起過不小的爭議。如果是在幾年以前一些西班牙名將還在世的時候,腓力四世或許不會做這樣的冒險,可是在如今西班牙堪戰的將領匱乏的情況下除了李峰也沒有什麼靠譜的人可以用了。更何況這次冒險的代價是可以承受的,可是回報卻能判斷處李峰的立場並杜絕今後可能的一些危險。因此:腓力四世的支持下,李峰獲得了率領三個新式旅群的隊伍的許可權,乃至整個聯軍的名義指揮。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02

第1227章 東歐決戰

    在張海的印象裡,17世紀的中國人沒有民族意識。一個標準是吳三桂或漢八旗等例子。卻沒有注意到相比宋時的張弘範之類的蒙古偽軍、經歷了元明時期之後,“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潛在民族意識已經在哪怕是底層的不少百姓心目中生根。投靠滿清的宣大邊軍與關寧軍等人有一些靠譜戰鬥力的骨幹是花費巨大成本養成的結果,而滿清中的漢八旗卻在入關之後連對付北方農民軍殘部都困難。“偽軍”戰鬥力的下降,在一個側面反襯了經歷了元代之後民族意識的初步覺醒。

    此時的李鋒身邊的一些舊人心中也多少是有些忐忑的,雖然沒有人說出來,卻不過李鋒憑藉多年以來的熟悉所形成的感覺。

    “當年南征北戰的時候,我們吃過不少大戶,也看過不少人的家譜。特意的翻過有關元代早期甚至之前的一些東西。這外族統治者究竟是與本族不一樣的。我們這樣做,是否值得?會不會被……”劉子雲當年是一個沒有多少顧及的人,可是如今卻總有些顧慮。不僅僅是內心中的包袱,也擔心如果東方的危機解除了,自己這些人又將面對什麼。以劉子雲的瞭解:李峰在西班牙新建的這支部隊戰鬥力上恐怕要強于當年的新軍主力部隊,就算此時的新朝也有進步並且有物力優勢,可是憑藉劉子雲在江湖上社會上多年對人的經驗,他不相信在開國並且內外威脅喪失的情況下也會有大量的堪戰主力。再加上雙方相互瞭解程度上的不對等,李峰等人的隊伍出動,新軍的遠征部隊極有可能最終以失敗和撤軍而告終。

    不過李峰顯然對張海等人的瞭解比劉子雲要多的多,而且因為自幼在張海身邊接受教育,一些意識也同這時代的樸素民眾大不一樣。針對身邊人的一絲動搖,李峰也並沒有動怒:“你太不瞭解師傅了。且不說新朝四年那件事情之後,一切都有些不同了。在當年新軍隊伍內部監管之嚴密、進取心之強大就是前所未有的。這樣一個組織沒有一代人的時間活力根本不會消失。而且你沒有聽到從波蘭人還有土耳其人那裡的一些傳聞麼?北路集群中的精銳很少,可是南路主力那裡有很多不比我們遜色的精銳主力了。我們擊敗了這北路偏師,也並不代表能夠動搖南路那裡……。”

    憑藉從波蘭人那裡得到的不少情況與瞭解,李峰判斷北路新軍主力是偏弱的一支,近衛精銳應該並不算多。聯合波蘭人的精銳騎兵就有可能給這些以嚴重打擊,特別是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至於西班牙與英法等國後續部隊,李峰認為如果兵力太多,那反而有可能壞事。

    因此在第一批登陸部隊上岸之後,李峰就決定隨同波軍主力一同出征了。“兵力並不算太多的情況下反而可以使進攻更為順利”李峰對波蘭的國王乃至一些貴族們說道。

    就這樣:一萬五千名西班牙新軍及一些輜重兵約兩萬主力、古斯塔夫霍恩所率領瑞典步騎兵約兩萬主力、波蘭將領斯特凡恰爾涅茨基所率領的包括二十個連隊三千翼騎兵在內的兩萬波軍主力一共六七萬大軍在烏克蘭人的協助下展開了向預定方向的逼近。

    李峰還有西班牙的精銳都並不畏懼新軍北路軍採用機動戰術避實擊虛。因此,精銳步兵和輜重兵在後,騎兵主力集群在前;以騎兵用最快的速度依靠烏克蘭人的偵察與指引迅速逼近戰場,並企圖利用新軍主力部隊在騎戰上的弱點掌握戰場主動。

    歐洲人有騎兵上的長處,在這遼闊的東歐平原上極為明顯。可在這東歐的地理條件下,哪怕是夏季北路集群的空中與情報偵察也最大限度的發揮了作用。

    如果換做過去:李少華或許會讓炮兵結壘自守,騎兵機動尋找敵軍的步炮兵交戰,也就是積極而進取的戰術。可是在知曉了隊伍與波蘭精銳的激戰並得知西班牙有一股極為強悍的力量上岸之後,權衡再三之下還是放棄了冒進的打算。畢竟:相比南路的一些部隊,北路集群裝備的線膛火器太少了。戰鬥中越來越多的依靠炮火。在未知的強敵面前,李少華終究是放棄了分兵的打算。在敵人似乎採取主動的戰略方針的情況下,不少北路集群的新軍軍官們都想見識下歐洲最精銳的力量,並同那些力量在這沒有多少地形可以利用的原野之上展開一次決戰。

    李少華不是張海當年的核心弟子,可是做為負責一路軍的主帥,有關李峰這個“天字一號”的叛徒還是多少瞭解一些情況的。暫編師一級的軍事主管也都從外情部專門送來的資料那裡有所瞭解。

    不過,不論是李少華還是其他各暫編師的師長,雖然並沒有過度輕視那些,也並不認為這些東施效顰的隊伍戰鬥力會在一般新軍主力部隊之上。畢竟新朝主力部隊為什麼會有如此的戰鬥力,李少華等人可是略知一二的。

    因為翼騎兵帶來的教訓,北路軍主力集結起來的隊伍沒有過於拖大,而是把隊伍集中起來組成至少三到五層戰兵的外線展開行軍。隊伍駐紮或者在清晨出發的時候,乃至夜間宿營的時候,在不遠處飼機而動的哥薩克人和波蘭一般騎兵也進行過幾次規模比較大的襲擾甚至是承受一定代價的突擊。

    可這些突擊無一例外的在猛烈的槍銃火力下瓦解了。夜間推著車輛舉著盾牌企圖步戰的人也遭到了重手榴彈與步兵們的聯合打擊,根本不用完全展開炮兵就殺傷了數以千計企圖投機的敵人,終於使這些波蘭人和哥薩克人暫時放棄了拖疲北路集群主力的打算。

    “那些據說十分精銳的敵人怎麼還不顯身?我倒想要會會這些強敵,看看除了白天豬突、晚上舉盾之外他們這些人還能不能想出什麼新的招術出來……。”一名第七師的班長自信的笑道,不僅僅是為了鼓舞身邊的人,心中也確實對那些傳聞中的敵軍精銳有了較量與比試的心思。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02

第1228章 東歐決戰(二)

    北路集群完成集結並展開出發的地方在一個被翻譯為哈爾科夫的小型古鎮。此時的哈爾科夫原本是個不很重要的地方,俄國與波蘭在1655年的戰爭之後才開始軍事化,並在18世紀俄國經濟與人口大發展的時代才成為一個經濟重地。不過不知道什麼原因,在北路集群的作戰地圖上這樣一個沒有像樣城堡的小鎮卻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地標。不僅僅是如此,其他一些山川河流的地標名也似乎很讓新軍官兵們感到不知所謂,似乎不是來自這個時代。

    當然在這個時代,這裡依然位於俄國與波蘭勢力的交界地帶。經過幾百年的變革,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在一定程度上仍然維持類似17世紀的西部邊界,在很大程度上也說明了民族與文化的交匯與分界。

    在哈爾科夫西面千里之外的基輔則是有著上千年歷史的東歐名城,是第一個俄羅斯民族國家基輔羅斯的誕生之地,然而早在16世紀的時候,崛起的波蘭人就佔領了整個烏克蘭,甚至把俄國一直趕出了伏爾加河以東,比後世的希特勒勢力在1942年的邊界還要靠東。17世紀以來波蘭的外交形勢因為自身的自大越來越不利,莫斯科被俄軍收復之後波俄實質上的邊界重新回到了類似幾百年後的國境邊界附近。

    而此時的基輔,也顯然成為了波蘭人一個重要的後勤中心。

    然而在北路集群主力經過十多天的行軍逼近第聶伯河之上的這座名城的時候,哥薩克人與波蘭人的襲擾卻漸漸減少了。對此李少華並沒有覺得什麼不妥。因為在之前那些企圖“疲兵”的敵人也付出了足夠的代價,碰了足夠多的釘子。李少華也十分清醒的得出了結論,並在渡河之前對眾人說道:“這些日子以來敵軍雖然摸清了我們的作戰能力,但我們也沒有什麼可畏懼的,我想他們是不會去守第聶伯河了。如果我是敵軍的指揮官,又有主動挑釁的勇氣,那多半會把決戰選擇在河西,並在河畔我軍的炮隊及輜重沒有完全能夠或河的時候同我們決戰。所以,在渡河的時候,我們並不能掉以輕心……。”

    第聶伯河外情部在幾年前的時候就有過專門的調查,這條在地圖上看似如同天塹一般的河流實際上遠起不到長江那樣的作用和地位。河流的水量遠不能同長江相比,而且在河流的大部分地段大部分時間,都不超過兩裡左右的距離。這就意味著:在近代,炮火部署在河岸就可以有效的封鎖河流並支持對岸的戰鬥並進行火力準備;在現代:輕重機槍與平射炮步兵炮就可以有效壓制對岸的火力點了。也無怪乎在1943年德軍依然沒有燃料危機,並且戰術戰鬥依舊對蘇軍擁有明顯優勢的情況下都能讓蘇軍反攻過第聶伯河,它確實是一條雞肋的防線。

    北路集群在抵達河岸的時候並沒有像跨越伊斯坦布爾海峽的近衛部隊先鋒主力那樣決定趁夜渡河,在擁有強勢的環境下,李少華決定在白天渡河。因為白天的情況下可以讓炮火更精確的掩護渡河部隊並最大限度的減少不確定的風險。

    經過隊伍裡外情偵察員的偵察和空中熱氣球手們的偵察:波蘭軍隊的主力已經集結在為于基輔段第聶伯河以西的地方。李少華所率領的北路集群主力並沒有在敵軍重兵之下強度的興趣,還是選擇了在基輔以南方向大概三十裡左右的位置上展開了渡河。

    炮火和輜重部隊趁著夜色抵達河畔並偽裝起來,在上萬人的忙碌之下,用於投送力量的渡河工具也在很短時間內完全準備妥當了。在河流遠遠沒有長江那麼湍急的情況下簡單的泅渡裝置都能讓士兵在不經過太嚴格訓練的情況下過河。木排級別的小船運送炮火和輜重都可以顯得很安穩。

    這在廣袤平原上的河流,即便是夏季,水流速度也只跟大運河差不多。低於中國境內大多數自西向東的河流。

    在這樣的情況下,北路集群在第一波次中就投入了三個旅群整整一個暫編師的兵力展開強渡。臨時製作的木排小船甚至乾脆放棄了運送士兵的任務,主要的任務反而是把近衛精兵與線膛槍手集結起來用於對岸邊的精確壓制來確保在炮火的保證之外再多一道安全閥。

    雖然木排並沒有什麼人力螺旋槳,不過這不到兩裡的河流進行渡河一次往返往往還是能在不到半個時辰內就完成。第九暫編師在最後渡河的時候,才遇到了從基輔趕來的船隊企圖支援。但是卻遭到了已經過河並部署在河西岸的上百門中重火炮的猛烈阻攔。

    如果說土耳其人的造船技術不僅比不了西歐,甚至比福建人還落後,那麼這些波蘭人在造船方面就顯得比土耳其人還要落後了。在基輔一帶也沒有什麼像樣的大船。

    中重火炮發射的一些重霰彈都能有效的威脅從基輔方向逼近過來的波蘭人船隻了。在連綿不斷的猛烈炮火於不過數分鐘的時間內就擊沉了幾十艘波蘭人的船隊之後,波軍似乎放棄了在炮火掩護之下並不算寬大的河面上展開水戰的企圖了。

    第九暫編師炮兵和輜重部隊的過河就這樣顯得有驚無險起來。

    其實,這並不是李峰的本意,只是李峰並沒有在之前認真研究第聶伯河的水文,以為這樣一條在地圖上十分明顯的大河,那由陸路遠道而來的數萬人大軍怎麼說也得花上小半天的時間來渡河,卻沒有想到這裡的河流即便是夏季來臨的時候也平靜到足夠展開十分輕鬆的泅渡。

    當波蘭人的數萬主力從基輔趕到北路集群的渡河地點的時候,上岸的北路集群三個暫編師也完成了迎接戰鬥的準備並以看起來十分密集的隊形準備迎接波軍精銳主力的挑戰。

    在這個時候,負責觀察敵陣的空中熱氣球偵察員忽然發現了一些奇怪的波蘭步兵,也通過手寫傳信的方式發出了警告:敵人似乎有一些抬炮隊伍,從空中抵近偵察與攻擊可能要面臨風險。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03

第1229章 東歐決戰(三)

    北路集群新軍主力部隊的官兵們雖然對大戰十分的盼望,可是在渡河的時候不少瞭解更多知識的老兵骨幹們的心中還是多少有些猶豫。畢竟河的那一面就是廣袤的敵域。如果那些軍事化程度很高的強敵抽選精兵聯合起來進攻過來,恐怕還是要面臨不少的惡戰的。

    第七暫編師三營的一名連長為了緩解普通官兵的戰士們在完成了整隊之後就同身邊的軍官們笑著聊道:“你們猜猜看:遠處這些逼近過來的敵軍兵力該有多少?”

    “看起來雖然很多,但是也就最多不過十萬吧”那名副連長多少有些失望的說道。畢竟對於四五萬人兵力規模的北路集群來說,如果進攻過來的敵軍只有不到十萬左右的人馬,就是打勝了,撈到足夠在友軍那裡炫耀的軍功的可能性也會大為下降:“聽說南路主力部隊同波斯人打過百萬人規模的會戰,那得有多痛快!”

    新軍主力部隊對於選訓入伍的一般戰士有比較嚴格的紀律要求,不過經過多年的實戰與軍隊管理總結,在對那些擁有足夠優秀戰場表現的骨幹態度方面,某些方面的紀律要求就相對放鬆不少。畢竟一般性的紀律要求僅僅是為了把普通的少年或百姓通過機械的方式來克服掉一些懶散與趨利避害的風氣。可如果官兵精銳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需要這些細節性塑造性的軍紀來打磨了。

    遠處敵人的身影似乎越來越清晰了,至少是在前排那些擁有望遠鏡的軍官們眼中是如此的。在這明顯不同於東方的異域,數裡廣闊如同理想戰場般的原野即便是在第聶伯河的西岸也是隨處可見。

    斯特凡恰爾涅茨負責指揮的以波蘭和烏克蘭人為主,瑞典與西班牙精銳為核心的聯軍部隊逼近到了距離新軍主力部隊大概五裡左右的地方並展開臨時的集結與整備。

    如果是多年以前,比如南征北戰的時候,新軍主力部隊或許根本不會在這個距離上開火。可是如今的新軍主力部隊已經並非當年的“吳下阿盟”了。雖然擁有的火炮數量比起同後金決戰的時候全部家底並不算多出太多,可是在彈藥後勤方面就不是當年那些只有少量的馬來馱甚至人員負載炮彈,每門炮只有三十發左右炮彈的時候可以相提並論了。

    因此見到敵軍的大股部隊在五裡之外開始集結整隊的時候李少華就迅速下達了展開炮擊的命令。因為此時的新軍主力部隊火炮都比較集中,三個暫編師的四百餘門火炮可以在三處集中起來展開向遠處敵軍的轟擊,已經有彈藥填裝在炮膛在內的情況下短短一分鐘的時間內就展開了四輪左右的開火。

    為了有效攻擊四五裡遠左右的目標,火炮只能以六兩左右的重霰彈展開轟擊。即便是重霰彈在這個距離上距離誤差也多達半裡左右,面對集群之敵基本上要數十發重霰彈才有機會殺傷一人。不過,四輪炮火打出的幾萬發重霰彈還是形成了密集的轟擊。在某些方向上看起來就如同黑雨一般。冰雹一般的重霰彈儘管誤差不小,還是在短時間內的轟擊之下至少給剛剛展開集結的敵兵造成了數百人的傷亡損失,並有超過千匹馬被打倒。

    在這樣的壓力之下,斯特凡恰爾涅茨基不得不下令讓隊伍展開向前的迅速開進。翼騎兵和瑞典騎兵等力量用於在後督陣。

    數裡距離上的數分鐘前進過程中,北路集群以四百門炮的火力接連展開了二十餘輪火力。越來越准的炮火讓進攻中的波蘭人與烏克蘭人在很短的時間內就付出了巨大的傷亡。八千多發打出的炮彈雖然大多是實心炮彈,但還是造成了波蘭人與烏克蘭人上萬人的傷亡損失,更多的馬匹也在衝擊的過程中損失了。

    波蘭人與烏克蘭人的馬匹都經受過適應火器的訓練,也大多經歷過火器時代的戰場。可眼前這些東方強敵的炮火不但超出了此時代人的認知,也超出了此時代馬匹的認只。在逼近到距離北路集群主力大概一裡半左右的距離上的時候,損失嚴重的波蘭軍隊主力就再也難以向前推進了。

    不少人在這種情況下也開始潰逃起來,而此時李峰所率領的西班牙新軍主力部隊終於逼近到了波烏軍隊主力的後陣,按照事先的策劃向潰逃中的人馬展開了猛烈的射擊。

    強有力的督戰火力不但給予打算逃亡的人以巨大的威懾,也戰線出了後方精銳的實力,讓不是開始動搖的人安下了心來。

    而就在這個時候,李少華通過空中偵察熱氣球的報告也開始瞭解到了一些情況。感覺到壓力的李少華開始傳令各部隊的前沿官兵們做好戰鬥準備,並且前排臥倒。不少一線的軍官們也開始在臨戰的時候叮囑道:“敵人逼近到近前的時候前面的人注意兩排分上下同時開火,打完排銃的人退到後面去。後面的人也注意到:在面臨近戰的時候重手榴彈要拉長火繩引信管並盡可能的投遠!如果面臨對方翼騎精銳的突擊,近處的人要不珍代價的用爆破的方式來迎敵!距離遠的一些人要抓進戰機。”

    官兵們雖然在過去的作戰中表現除了足夠的作戰意識,可李少華還是認為在第一次以這樣密集的前隊應敵作戰並面臨強敵的時候,應該把一些話講清以保證面臨接戰的時候出問題的可能性會被減少到最小。

    在隊伍做好戰鬥準備的同時,炮兵們並沒有停下來,雖然敵軍的距離依然不是炮擊的最有效距離,不過一些一兩半到三兩左右的霰彈也可以在一裡半左右的距離上有效的體現出效能和威力來。

    遠處之敵的人馬在猛烈的轟中不斷的向後潰敗,可又在後面不斷的集結起來。

    李少華也開始明白:同這些炮灰之敵身後那些真正意義上的精銳展開較量的時候並不算遠了。不過在這個時候,李少華顯然還並不認為那些西班牙新軍就有能夠同新軍主力部隊相提並論的戰鬥力。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王烏鴉

LV:16 版主

追蹤
  • 2090

    主題

  • 219146

    回文

  • 88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