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 明末英雄 作者:女俠獨孤雯 (已完成)

 
王烏鴉 2018-3-10 18:35:29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474 47966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36

第1370章 異世倚重

    這似乎有些糜爛的生活沒有人說什麼“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一類的話,新朝本就沒有舊時真正意義上的官僚基層,特別是宮中官僚。自然也沒有禦史言官這一類。最初的時候張林楊秋霞等人也有些擔心,不過在瞭解到張海並不是專寵哪個人而是一群人的時候,也就沒有太過放在心上。尤其張海雖然一天中的多半時間放在了未名宮中,可也不能感不是真的從此不理政事。每日還是照例去近衛大營中走上一走,也與照例在西院處理一些奏報總結,觀察下請來的人對張宇的照料;

    各三差五,也經常帶著小慧蘭與西院的女孩兒們一起去北面的殺破狼穀遊玩。當然,入了未名宮的那些女子卻往往並不在此列。

    秋天來臨的時候,柳香的身孕也越發突顯了起來。張海也不好每日在未名宮中呆的時間太久,而是多花了不少的日子與柳香在一起。

    柳香在思考了很多日子之後還是打算勸諫下張海,就委婉的說道:“我聽何家兄弟都說,酒能助興,卻實際上並不利於真正的房事;魚水之歡並不是最有利於開支散葉的一種選擇。聖主的身體雖然還好,可是這樣下去也終究是要折壽的,還會影響到開枝散葉的大事……。”

    張海沉默許久之後卻鄭重的說道:“香兒,你和千蘭都有了男孩兒之後,我就不在想要孩兒了。我也曾經聽一些有經驗的人說過:房事的時候並不算太充足的精力乃至飲酒等事不僅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繁育的機會,尤其是能最大限度的減少生男孩兒的機會。你和千蘭是我唯一能真正信任的兩個女人,在兒女這一輩,有兩個男丁應該就足夠了。再多了其他人,我擔心幾十年甚至十幾年後的紛亂會越發的難以控制……。”

    聽到這樣說,柳香感覺到一陣感動,而張海的心中卻多少有些愧疚,自己真是僅僅如此想的麼?恐怕還是把持不住自己,有負于香兒的情況更多一些。想到這裡,張海也覺得那樣的生活做為大功之後的一時放鬆或許可以,可卻並不能再持續下去了。否則,自己是否擁有幾乎真正看到整個社會走向真正意義上近代化的機會或許都還沒有。

    新朝十一年秋天來臨的時候,張海與小慧蘭還有李千蘭及宋子悅等人一起來到了宮城北也就是城北殺破狼穀更靠外的一些地方。如今的殺破狼穀乃至整個城北禁區的範圍進一步的擴大了,特別是遼東等的重新開墾乃至不少人移民西域境外的情況下。

    南方的秋季要不北方更溫暖濕潤一些,動物的承載能力似乎也比承德至遼東一帶好不少,這也是張海沒有打算在太靠北的地方建立圍場的原因。就軍事武力來說,如今的新朝也擁有了一套並不依賴於“圍獵”來操演軍隊的辦法。

    一開始的時候,張海試了試幾個月來似乎有些鬆懈下來了的射術,除了在運用三石強弓的時候一開始有些不太適應以外,其他也都還好。經過不到半個時辰百餘箭的恢復性訓練就提高了很多。因為在西征的時候一些新的火器表現突出,所以一些精良的線膛大口徑火器張海也命人準備充分並帶來了。

    一起來的還有曾經獵戶出身的一名親衛連戰士,新朝建政之後,對於一些獵戶沒有舊時那樣的盤剝與警惕,因此這類人也就成為新朝主要幾類受益者之一。

    “依你的經驗來看,打獵的時候是火器的效果更好,還是弓箭的效果更好?”閒暇的時候張海就詢問道。

    那名獵戶思索片刻後還是實話實說道:“過去的時候,打獵主要靠陷阱。陷阱以外,火器強於弓箭。不過適合打獵的火器卻不是聖主今天帶來的這些更適合於陣戰的火器。火器的聲音不能太大。通常來說:東瀛人那種用於訓練的最小規格一錢半短管鳥槍就足夠了。如果聲音和聲勢太大,而且經常有這些危險讓林子裡的獵物都有警惕了,那麼就會得不償失。在鳥槍的聲音並不比弩箭大太多的情況下。尋常的鳥槍如果瞄的准,品質也還可以,那麼就能夠伏殺百米甚至百步之遠的一些獵物。可以從很遠的地方進行伏擊。而如果使用弓箭,則必須逼近到距離獵物幾十米的範圍內,沒有馬匹的情況下通常是很難做到的。所以鳥槍打獵所得要高於過去的獵弓。平均算下來,使用成本還更低,也就在前朝的時候就開始廣泛替換獵弓了。”

    張海聽到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打獵與陣戰的不同,但如果同另一個角度來看:似乎這種打獵更像是江湖爭鬥中的一些原則。西征之戰讓張海真正意識到在如今的技術與武力條件下,哪怕有薛項之能,也很難在軍隊及戰場之上起到有意義比例的作用。不過要是如同新朝六年微服之時那樣行走於江湖,又或者是因為某些原因落魄,那麼這些方面的考慮還是很重要的。

    殺破狼穀當然不是簡單的獵場,還有一些實戰對抗的演習場地,在西征中發揮了很大作用的神箭隊的一些訓練規劃原則也就是在這裡確立的。

    張海在來之前就為自己準備了一件專門的火器:如同線膛抬炮一般規格的後裝線膛槍,在後世,這肯定屬於抬槍的範圍了,也就只有自己這樣力量超常的人才能有效運用。使用的似乎是二十毫米口徑的後裝線膛槍管,可以發射三兩重左右的線膛重彈到鉛彈極限速度,威力足有一萬焦爾上下的樣子。這種火器的後坐力如果讓一般人運用起來恐怕是一隻肩膀只能打一槍,而且端起來極為沉重,不過張海操作起來卻感覺到沒有什麼大礙。

    “像這種在這個時代發展到顛峰的重型後裝線膛槍,比起自己曾經倚重的箭技來說,是不是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呢。張海之前的時候也有些憂疑,如今卻打算試一試。

    此時的張海並沒有意識到,一些技能不僅在下一次來生轉世的時候于玄幻異世發揚光大,在之後今生一段日子裡也起了巨大的作用。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37

第1371章 靶場遊樂

    張海最先打算測試的場地足有方圓一裡左右大小,這方圓一裡左右的空曠場地有著縱橫交錯的壕溝,野戰陣型的千軍萬馬似乎都很容易在壕溝之內舉著靶子進行活動,這樣可以形成一個如同戰陣一般的活動靶場,最近以來是宮內近衛部隊演武的地方,相對於一般狩獵而言更貼近實戰。

    這些靶子的厚度與強度也經過認真的考量,基本上以一寸厚左右的軟木板,中間有一些肋骨為基礎組成,能夠最大限度模擬人體的強度;在附加上防護護件的情況下還能夠類比裝裝士兵的防護強度。

    “這次西征一年多的時間以來我很少像以前那樣親自上陣殺敵了,身為君王或主帥似乎也不太合適。舊時的帝王雖然也有過類似的記錄,但那也大多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為之而已。香兒和小慧蘭更是以處理軍中雜務為主。可是我們身為特殊位置上的人,從以防萬一的角度上講也不能丟下了少年時演武的技藝,就在這後山靶場之上看看我們的實力究竟如何吧!”張海對身邊與自己一起來的宋子悅還有小慧蘭柳香等人笑道。

    連綿不絕的銃炮聲從遠處接連不斷的響了起來,做為場地測試人員的幾十名箭手和火器佈置手的安排之下,一陣陣的箭雨和飛來的彈丸劈頭蓋臉的砸了下來。

    這些箭大多是一鬥短弓射出的三錢輕箭,箭頭還多是以圓頭為主。除非正中眼球,否則就是射中帶有護手的手指或者面甲的鼻子也不會有多大的危險。而那些在戰壕附近打起陣陣塵土的彈丸,大多也都是些小型手銃級別威力拋射過來的一錢彈丸。在終端射程上也就是對眼球有一定殺傷力,打在裸體的人身上通常也會是橡皮子彈級別的腫包,命中一些要害穴位才能導致危險。

    當然,玩票並不是真的上戰場,如果對那些如蝗一般的箭群和彈丸乃至小型拋石機發射過來的“泥彈”等閒視之不予理睬而被淹沒掉,也不是沒有出危險的可能性。因此這就讓演練場上戰壕壕溝裡試射的人不能在一個地方太久,必須在考慮干擾的情況下時時變動位置,至少是在注意躲避的情況下展開火力。

    伴隨著“敵人”的“火力壓制”,數以百計如大白天同幽靈傀儡一般的“大軍”從遠處排著密集的牆靶隊形逼近過來。這是宮中近衛演練場上的初始項目之一“練習一”,攻擊集團衝鋒靶。一般用於評估部隊與武器的“理論火力”也就是在正常情況下面臨敵軍進攻的時候,衝擊過程中能夠殺傷多少人。

    張海首先試著以三石強弓試了試,即便是力量天賦如張海一般,又是肌肉體力比少年的時候更為發達的黃金年齡,在三分鐘左右的“有效射程衝鋒”過程中也只射出了二十支利箭左右,大概三分之二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命中了目標。不少箭支穿透了目標殺傷到後面的第二個目標或者連續殺傷三個目標;但也有一些箭在縫隙中走空或是因為遇到了骨頭乃至護心鏡盾牌中央等位置而最多只殺傷了一個人。衝鋒過程中累計的殺傷只有四十人左右。這或許比近位部隊主力一般線膛抬炮手都並不差了,但顯然並不能讓張海滿意。

    很長時間沒有進行這種大強度劇烈運動的情況下,還讓張海感覺到左臂關節陣陣發麻,這也讓張海意識到:這種能力盛年時的現在或許無問題,可是要再過上個一兩代人的時間可就大有可疑了。

    柳香似乎也看出了張海,有些擔心的問道:“海兒沒有事吧?”

    “我沒有什麼大事,如果有了問題也會知道照顧自己的,香兒就放心吧!哎,注意箭彈!”

    這時宋子悅也眼疾手快的抱起小慧蘭更著張海往另一冊閃避,空中落下的箭矢與彈雨讓之前所在的壕溝位置上變的一片狼藉。

    之後按照戰場上的經驗,張海不再運用那樣大規格的強弓重箭了,而是換成一石五鬥上下的優型強弓,力量減少了一半,射速卻快上了很多。在這種情況下仍然能讓尋常的重箭保持輕箭開始時的速度,並在優良的經驗與射術之下攻擊到二百步左右距離上的集群目標,射速上卻快了明顯不止一倍,面對比較容易命中的結群目標三分鐘的時間內累計射出六十多箭,即便有一些失的,連命中帶殺傷也攻擊到六十餘個目標,而這差不多也就是箭術上的一個極限了。當張海換用更輕弓按照連珠速射法進行攻擊的時候,對手衝鋒過程中大致也就只能殺傷六十人左右。

    當年在戰場上一戰能夠取得的戰績當然並非僅僅此數,那是因為戰場上的敵軍總要整隊,不可能一到一箭之地就迅速發起進攻,也很少有不畏傷亡損失的快步衝鋒一般。何況還沒有考慮到遏止乃至擊潰敵軍之後的殺傷。

    弓箭並不是一定很消耗體力,只要射手的水準足夠超越弓的規格就可以,可是像張海這樣劇烈的三輪模擬作戰下來,也感覺到以左臂為核心的整個上半身有些不適的感覺了。不得不讓這種“打僵屍”一般的靶場遊玩停歇一陣。

    在感覺到自己的體力有所恢復之後,張海試著重新操作起了那有些沉重的特製後膛抬槍,這規格的火器也差不多代表了此時代能夠製造出的效能最高的火器了。

    負責輔助演練的人重新退到遠處,準確的說是方圓一裡左右整個靶場的邊緣地帶。為了熟悉彈道與提前點還有觀察下彈藥的特性怎樣,張海也提前進行了五六次的試射,雖然不算精熟卻也初步找到了感覺。

    已是十一二歲大齡女童的小慧蘭此時也終於想起了童年時的回憶,有些興奮的竟然也想玩玩張海身邊那些備用的“無後抬炮”試試看,卻被宋子悅心有餘悸的制止了:“這些火器的規格非比尋常,可不是像你這個年紀的孩子們玩的。”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37

第1372章 靶場遊樂(二)

    張海自幼的功夫和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射術上,曾經以為對於一個頂級高手來說,只要時代不進步到無煙火藥與半自動原理步槍的層次上,那麼箭術就是第一層次的武力,這同尋常士兵的類比大不一樣。當然,在火器運用乃至瞄準等領域雖然沒有下那麼多功夫但也不是外行。在擁有充足資源的情況下,火器的訓練並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幾萬發實彈的有效訓練最多數百個小時的實射而已。

    當完成了試射之後,端著特製後膛線膛抬槍的張海確定了與目標的大致距離乃至所需要抬高的角度,並扣動扳機進行第一次開火實射。

    猛烈的槍銃聲響了起來,張海感覺到右肩似乎被沉重一擊,但尚在可以忍受的範圍內。至於尋常的人要是這樣端起來開火,恐怕就算未必脫臼也會難以短時間內再次開火吧。

    迅猛飛出六分直徑大小槍扣的彈丸在五百米左右的距離上大概下落了十米左右的高度,不過因為估距還算準確,彈丸還是準確的飛入了早已“列好隊”的集群牆靶之中。

    尋常的滑膛黑火藥火槍,在百米左右的距離上就會因為風阻而讓彈丸動能僅僅只有剛剛飛出槍口時的四成左右;而這初動能堪比後世12.7毫米狙擊步槍的二十毫米口徑左右的抬炮在飛了一裡有餘的距離之後仍然猛烈的威力,在穿過一個披甲人靶之後末入了後面一個人靶大腿左右的位置,至少穿透殺傷了兩個人靶。

    在槍聲的示意之下,整個數百規模的“敵群”也開始向張海所在的方向移動起來,箭群彈雨也一陣陣的從遠處襲來;

    後膛槍的瞄準要比弓箭相對省事兒了不少,至少在遠距離上,提前量估算的高度一般不超過目標的十倍身高,通常只有幾倍身高左右的層次,還很容易通過瞄具來調整。張海線上膛火器方面的射術只能說比一干新軍主力部隊官兵好些,暫時還並沒有達到最頂級的水準。

    可在三百米至五百米這個範圍內兩分鐘左右的開火時間裡,包括先發制人的第一發一共射出十一發子彈,幾乎沒有一發失的,基本都讓彈丸沒入敵群之中。這十一發重彈有的在空隙之處走空,有的穿殺兩人或不止兩人,但總的來說在衝鋒距離還不到一半的時候就殺傷了十九個左右的人靶目標。而且很顯然:這種三兩重彈帶來的傷亡恐怕是當即就能讓對手喪失戰鬥力的必死之傷。

    這點兒面對冷兵器的對手意義有限,負了輕傷小口的人在衝鋒中走動和上百米一樣影響戰鬥力,可要是對方也持有火器特別是遠端精確火器,那意義就大為不同了。

    在三百米的距離之內,大口徑火器的為了優勢開始充分的發揮出了來,同時彈道更為平直也更容易造成更多的人死傷,越來越多的有彈丸掛著呼嘯的風聲穿過三個甚至四個人靶。更近的距離上,威力巨大的線膛抬槍甚至能把四個有一定防護的目標一連打倒,甚至偶爾殺傷能多的人。在“敵群”衝擊到大概百米左右的位置上的時候,總共依然有六十個人靶被打倒了。

    面對張海這種並非頂級的射手,這後裝線膛抬槍竟然在這種形式的殺傷輸出上都不遜色於像自己這種水準一個薛項級別的最頂級的弓手,這卻是讓張海始料未及的。也讓張海明白了為何在清末的時候有人發出了“後膛槍後無革命”的感慨。這種感慨雖然被歷史證明是個笑話,但也確實說明很多問題。在後裝線膛槍之前,弓箭手打不過燧發槍還有可能是“並不夠精,武藝沒進入相當境界,而到了後裝槍時代之後。除非一些夜戰或特例場合,否則在可以衡量的角度上火器壓倒冷兵器實際上已經成為頂局。

    張海又聯想到:其實就是夜戰,高精度的線膛火器也不是沒有效能和發揮的餘地了,特別是防守中。當初在葉爾羌的一些作戰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在測試了常規實彈之後,張海又在一百米的距離內測試了下霰彈的效果。在這個防護裝具還沒有像清時那樣退化的時代,霰彈並不是一種好的彈藥選擇,通常只會在比較近的距離上使用。

    配給張海所用的精製線膛後裝火器的霰彈採用類似後世霰彈槍似的增裝彈藥,一發四兩有餘的霰彈彈丸內裝二十七枚三克上下的霰彈,即便按照後世的標準,也幾乎比所有型號的撒彈槍威力都大,甚至比一些“大抬杆”的效能還更強了。這二十七枚霰彈彈丸每一發都都能以超過音速的速度打出槍膛,擁有不遜色於過去尋常鳥槍彈多的殺傷力。一發在一定距離內就能威脅尋常的披甲目標。

    不過面對軍陣目標測試中,這種總初動能上萬焦爾的“超重霰彈”表現並不比單發彈丸強多少,彈發彈丸在近距離能無視防護水準的徹底一次打到數個人,而霰彈槍在最有效的殺傷範圍也不過是打中橫排的四五個或五六個人靶目標,還並非都能夠造成立竿見影的有效傷害。

    當然,在類比對某些目標進行射擊的時候效果確實強不少,比如移動的馬匹或者分散隊形快速包抄過來的橫隊等。可以說近距離的應對能力或許不足,是這種規格火器的唯一缺點了。

    城北的靶場上槍銃聲音接連不斷的陣陣響起,在完成了幾百發彈丸的開火射擊這種集群目標之後,張海又換了其他規格的火器來進行打靶遊樂;而且還練習用各種規格的後膛火器或者定裝火器攻擊瞬間靶,移動靶,散兵靶和城牆靶等各種目標。

    新水準的火器在射擊這些目標的時候所擁有的優勢相比弓箭體現的就更為明顯了。雖然有過西征乃至不少交戰經歷的張海早就明白這一點;大威力的線膛火器甚至還能夠透過城躲圍牆防護打擊對手,在遠距離上就把厚重的磚石鑿穿。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37

第1373章 再征美洲

    新朝十一年,西征大軍的回師及其有關西征戰時的平定再次促進了國內經濟的繁榮,經過擴充的新朝核心兵工的幾萬工匠在把重點轉向非軍手工業,尤其是各種水力車床與工農業器具的時候,已經發展到一定高度的國內工商業,似乎發展還沒有停歇下來的態勢。雖然山陝等地的年景依舊不好,但是在開國七八年的時間內,在疏散人口和處理災荒方面已經有了比較成熟而完善的經驗,再也沒有數年前那樣窘迫的事情發生了。

    整個夏秋季節的張海再也不像以往那樣繁忙,在柳香懷有身孕的消息確定後,多半時間都放在了新落成不久的未名宮中縱情聲色。一開始的時候張林楊秋霞等人似乎也有些擔心,但是當瞭解到張海並沒有完全不理軍政事物,也不是徹底忘記了外出鍛煉靶場習武的事情後,也沒有太大的再意了。

    當然,如果嚴格的說:新朝十一年的戰事並沒有真正的結束。在準備了大半年的時間改裝船隻,又有不少懂得操作西洋帆的水手從國內調到泰西之後,留守西域的劉洪濤在迫降了英倫之後終於能夠擁有一支可靠的船隊和足夠的武裝力量用於進攻殘敵,執行跨海追敵任務的大軍以留守西方的暫編師兩個旅戰鬥群為核心,又包括了十個旅群的新編少年義勇部隊。

    這支力量看起來規模並不是很大,似乎對於逃亡西方的殘敵並沒有絕對的兵力戰力優勢,但劉洪濤的想法也很簡單:雖然殖民和利用美洲還不是新朝近在眼前迫在眉睫的任務,可是這些殘敵卻不能等閒視之任其發展壯大,因此在這次跨洋西征中幾乎出動了能夠出動的最大規模的力量。

    對於這些事情,剛剛回國不久的張海當然也是早有瞭解的,從東方也準備了一支規模不小的船隊再次遠征美洲。依舊是南北兩個旅群大概一萬人左右的兵力,直接由周松和秦濤負責展開針對新墨西哥總督區和秘魯總督區的遠征。吸取上一次攻略美洲的經驗教訓,除了兩個旅群的戰鬥部隊外,還配備了萬餘名精選出來的軍隊後勤人員;這兩萬人還配備了兩萬匹可以用於山區馱載運輸的馬匹。

    兩萬左右的騾馬化部隊在海上要佔用相當於十萬人的船舶,在七八年前的時候,這幾乎要佔用新朝所能夠動用的全部遠洋運力,而在造船業也有不小發展的新朝十一年,這樣的行動卻根本稱不上舉國之力了。幾乎與當年秘密遠征美洲投入的力量占國力比例相當。

    這些官兵們的手中所持有的也不是數年前那種在裝備精良的敵軍面前遠距交戰如同燒火棍一般的待發槍銃,而是繳獲及其為基礎改進的定裝無後抬炮與重型後裝線膛火器,不少志願望參加戰爭的神箭隊官兵和神射手部隊也被允許參加到遠征之中,兩個旅的人馬幾乎都達到了去年西征之時還只是近衛部隊通過一系列手段才達到的火力配備標準。

    這樣一來:針對逃亡美洲殘敵的最後一輪遠征行動從東西兩個方向,新朝累計投入了包括兩萬精銳主力在內的八萬人手。考慮到戰鬥力和裝備水準,其實東西兩路的力量反而差不多。作戰壓力最大的反而是劉洪濤所負責的大西洋方向。

    從中國沿海出發到南美的距離看似遙遠,可在掌握了洋流與相關航線的規律與經驗後其實也並不能說遠,新大陸西海岸一線也不可能擁有太過龐大的西班牙留守力量,因此張海至少對於太平洋方向上的遠征出征沒有太大的擔心,反倒是對西海岸的新軍主力部隊的出征有不少擔心。畢竟西班牙人最終逃亡美洲的新式力量還是有不少的,如果那些人經過一年的發展和準備,還是一古相當不弱,未必可以輕易戰勝的力量。

    這此執行美洲攻略的船隊沒有大張旗鼓的出發,依然如同當年一般在一個並不繁忙的時間段於東海上完成季節並南下向著預定航線的方向行去。

    負責太平洋方向美洲攻略的人選是曾經在上一次有過出征經驗的人,在新朝開國初年的遠征中,美洲行動雖然還算順利,但戰事卻可以說的上慘烈,出征的人幾乎傷亡損失了一半左右才達到了目的。回國的路途上還屢屢遇險。

    而這一次當大軍“鳥槍換炮”之後,就連一像行事比較謹慎的周松也對於這次遠征行動信心十足。

    “如果再遇上敵軍的艦隊,我們應當再也不用使用那些近乎於自殺般的攻擊方法才能脫險了,要是當時……。”秦濤想起當年的事情卻不由的有些感慨起來。

    “可惜我們的任務只是要求完成秘魯礦區及其重要沿海城市的控制,不知道時隔數年,那些西班牙人有沒有什麼長進。是不是完成了什麼新的工事在等待著我們……。”

    “我倒希望那些殘敵的主力能知趣的提前退到我們這邊兒來,並且還修建了不少像模像樣的工事,不然那也太無趣了一些。”

    新朝的水手們積累了一定的航海經驗之後,再加上安裝了人力螺旋槳裝置的遠洋船隻在一晝夜之間就可以完成幾百里的航行規避,躲避開一些能夠確定危險方向的海上風暴。船隊在出海之後似乎格外的一帆風順。除了在一開始的時候遇到中國周邊在秋冬時節常見的不良海況之外,再也沒有於航行中遇到過大的危難。

    就這樣:在順風順流外加上足夠人力動力的加持之下,大致在新年前後,遠征美洲的船隊似乎就接近到了目的地那同中土遠距不止萬里的彼岸。

    這七八年的時間,周松所負責的海上力量部門還有外情部的諸單位已經不是積累了一次太平洋航線的航線經驗了,因此此時幾乎通過六分儀甚至直接看航海日誌與天象基本上就可以確定出船隊所在的大致位置及與目標的大致距離。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37

第1374章 再征美洲(二)

    就在這個時候,船隊的前哨船隻所發現的幾艘西班牙警戒船還是讓周松警惕起來:“距離阿卡普爾科港似乎應該還有一段距離,而距海岸線這麼遠的地方就發現了對手的前哨船又說明了什麼呢?”

    周松等人並不知道的是,西歐的一系列陸海交鋒實際上已經讓殘餘的英國西班牙乃至其他一些勢力成為了“驚弓之鳥”,船隊的主力並沒有集結在以韋拉克魯斯為核心的東海岸據點群內,而是逃向了美洲南部縱深內陸,逃向了玻利維亞與秘魯礦區的深山之中。因為除了墨西哥總督區東海岸一帶以外,西班牙人在美洲唯一擁有一點兒農業與人口乃至經濟基礎的地方就是這位於秘魯縱深的高山礦區了。

    規模龐大的英西法等國海上力量也大部逃亡到了南美南部的西海岸港口一帶。

    雖然說這一帶因為洋流的關係,在面對東方威脅的時候好不了多少,但優勢卻是:通向人煙密集的地帶,更處於內陸,從距離和地形來說更有利於防禦。歷來跨海跨洋,馬匹都是不容易攜帶的,而對於沒有太多馬匹和後勤能力的對手來說,距離遙遠的高原山區攻堅必然是比較困難的行動。這些規模龐大的海上力量,只要花費一定時間和功夫相盡辦法把重炮運送到內陸那些據點中去,就有讓新朝的遠征得不償失的可能。

    因為從常理上來分析:新朝的力量雖然強大,卻不可能將全部的精銳來用於遠征。

    就這樣:規模多達一百五十艘主力艦為核心的幾百艘軍艦,千余艘遠洋帆船所攜載的幾十萬上層及其相關人員最終在新朝十年到新朝十一年這一年有餘的時間裡完成了在秘魯總督區的落戶,只有英法的一些船隊選擇留在美洲北部的東海岸,並打算在強敵可能上岸的情況下向北美深處退去。

    儘管地理天賦更好,可如今的北美深處遠沒有南美西部那樣的開發程度,也正是因為北美殖民地的人口乃至逃亡過去的家底不算太多,才是這些人選擇留在中美的重要因素。

    而在南美秘魯總督區最為重要的利馬城至阿卡普爾科,雲集並隨時保持戰備的西班牙與法國艦隊已擁有多達百餘艘主力艦在內的幾百艘船隻,規模以萬計的艦載火炮。這也讓西班牙最終在這裡安頓下來並加強了力量之後多少有了一些信心。

    經過同新軍主力部隊的多次交鋒,如今的西班牙人也長進了不少,用於週邊警戒的船隻想方設法的減輕載重增加人力,以犧牲自持力為代價使其擁有比較好的航速,還改裝了不少人力螺旋槳。

    哨戒船按佈置了用於遠距離傳信警戒的煙花,在天氣晴好的時候可以順著海風傳信幾十裡的範圍,這樣就依靠幾十艘並不算太的值勤警戒船把重要港口附近幾百里內的海域都有效的警戒起來。

    雖然對於此時的海上艦隊航速來說,這也只不過是一天或半天的備戰時間而已,可也顯然要好過遭受途襲。

    週邊警戒的西班牙哨戒船在發現幾十裡外那朦朧的龐大不明船隊之後就迅速的發出了巨型煙花彈以警戒,自身也以最快的速度全力向港口逃去。

    在這樣的精心準備之下,終於在新軍遠征南美西海岸的艦隊逼近阿卡普爾科港的時候逃到了港口附近的艦之中。

    自從當初的海上交鋒之後,西班牙人不論擁有怎樣的力量也再也不敢自大了,在未戰之前的預案之中就從來沒有打算過於海上同可能遠征而來的新軍主力艦隊進行決戰。艦隊的主力就定位在依託海上炮壘與據點,重點守衛港口,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還要讓那些海兵們隨時有逃上岸的機會。

    海戰原則被確定為“廣泛警戒之幕下的海上木牆。”

    因此,在周松所率領的由三百艘遠洋艦隊十余萬噸總噸位的船隊逼近到阿卡普爾科附近直到能用望遠鏡清楚的觀察到海岸甚至標誌性建築物的時候,見到來襲勢頭不小的西班牙人在倉促之中雖然做好了戰鬥準備,卻似乎根本不打算與新軍主力部隊進行海戰一般。

    面對這種情況,周松與秦濤等人在推演可能遇到的情況與作戰方案的時候也早有準備。那就是從港口的週邊派遣先遣一部分輕步兵登陸,陸海協同並且以地面力量為主導向港口發動進攻。船隊以提供火力掩護和後勤為主,以陸軍步兵壓制敵軍的堡壘。

    這種作戰方案如果放在以前,那根本不符合一般作戰原則,因為地面部隊所能攜帶的火力同軍艦相比完全無法並論,放著海上的火力不用而依靠地面部隊,還是比較輕裝的地面部隊去打針對海上艦船或據點這種目標的攻擊作戰根本就是以卵擊石,就是有再大的軍事優勢也有可能得不償失。

    當線膛抬炮特別是後裝線膛抬炮廣泛應用之後,情況就發生了根本性的不同,它富裕了地面步兵足夠遠端而精確的火力。雖然在威力上相比一般重型野戰炮還有不小差距,可是精度與射速卻能最大限度的彌補這種差距。

    西班牙人也曾經想到過來襲的敵人可能陸海協同沿著海岸線發起進攻的可能,在港口據點的週邊修建多道坑道工事,這些坑道工事也不像以前那樣直來直去了,懂得了如何最大限度的彎曲以回避陸上和海上的火力。

    就這樣,雙方在港口附近的爆發的海戰竟然不是以大規模的艦隊交鋒為主角,而是登陸的三個營群及其伴隨的戰勤力量約五千餘名精銳步兵,在前鋒首先開始面臨西班牙人海上艦群從遠方打出的猛烈壓制火力。

    當三四十艘軍艦以上千門重炮以重霰彈進行壓制開火的時候,一輪開火就是數萬枚重霰彈的壓制火力如同飛來的黑霧一般逼近過來,把那並不算有多寬闊的海灘打的碎屑橫飛,不時有人傷亡。

    幸好此時的登陸部隊在有過西歐作戰的一些經驗教訓總結的時候兵力密度拉到前所未有的稀疏程度,幾乎和現代步兵差不了多少了,這才把遭遇的傷亡勉強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37

第1375章 再征美洲(三)

    西班人見到新軍遠征而來的海上艦隊似乎有畏戰避戰的意思,就大膽的準備逼近到更近的距離上展開火力。至少在直射範圍內,雖然海上開火對軍艦的殺傷效率並不高,但很顯然可以在望遠鏡更仔細的觀察下給予那些岸上的來襲之敵以更猛烈的打擊。

    直到此時西班牙人也有所奇怪:放著堅固的船體不依靠,卻把步兵放在海岸上緩慢推進是什麼思路?難道說這些放在岸上的輕步兵還能擁有堪比艦炮的反工事和反船體火力不成?不過曾經兩次在新軍手中吃過大虧的西班牙人此時見到事有反常的時候已經不敢在有所輕視了。

    大概在整個船隊逼近到距離新軍前出的岸上部隊約兩裡遠的時候,就放船帆不再打算繼續前進,而是繼續以猛烈的艦炮展開火力。又進行了十輪左右的轟擊,見對面還是沒有什麼火力襲來,就冒險把距離拉近到一裡半左右大概距離新軍主力部隊船隊兩裡的距離上展開火力。

    這時代的西方其實還沒有完善的彈道學,但有經驗的船長和炮手乃至參謀還是有的。在海況比較好的情況下,海上艦船射擊海上艦船,這個距離也是一個門檻。如果再遠,即便估距準確,彈道落高和把握向上的提前量也會邊的比較困難,不能保證發射的炮彈大部分命中目標。而軍艦在大航海時代側重齊射火力,備彈基數還不如一般陸軍野戰部隊。

    不過在以霰彈輪流轟擊陸地的時候,大多數西班牙艦長們還是完全有信心以猛烈的火力掃蕩掉那些不知死活企圖在海邊和軍艦對抗的“步兵。”

    可就在西班牙前鋒船隻向前進一步逼近,主力船團的大多數艦隻都進入到兩裡以內的有效射程範圍內的時候,點點的白煙忽然間從那似乎被炮火犁過的土地間點點升起。

    轉瞬之間,猛烈的線膛重彈就射了過來,近失的彈丸在艦群前飛濺起一道道水柱;

    在一裡以外的距離上,三四兩左右的線膛彈丸也足有這時代四磅左右輕炮的威力,雖然還打不穿大船的穿板,可是在弦窗附近一些薄弱區域命中的時候卻仍然能夠殺傷炮窗內的人員。短短六七分鐘左右的時間內,海灘上展開火力的三百餘名左右的後裝線膛抬槍射手就打出了萬餘枚彈丸,殺傷了累計幾百名左右的各艦水手。

    這種程度的威脅其實還在規模龐大的船隊可以承受的範圍內,可是隨後不久,遠處的海灘上似乎連綿不斷的騰起更大規模的一陣白煙;登陸隊伍的定裝線膛炮手開火了。

    配備于海軍的定裝線膛抬炮的規格足有三十公斤左右分量,身強力壯的官兵們勉強可以抬送。在開火的時候會把一斤重左右的寸把直徑的線膛彈丸以接近黑火藥極限的能量發射出去。比起後世同樣規格的無後坐力炮,因為材料同高級炮鋼相差懸殊,透支壽命的情況下也只能有每公斤兩千焦爾左右的能量,只有現代無後坐力炮初動能的十分之一強,可是因為線膛和長型彈丸的緣故,在穿透力方面卻達到了相當於此時代十六到十八磅炮左右的水準。除了一些此時代主力風帆戰艦的龍骨似乎無法一炮打穿外,不少區域的舷板都能打穿甚至威脅水線以下的部位了。

    定裝線膛抬炮本就是服務於西班牙新軍的李峰所發明的,只是李峰也沒有想到:這種火器在透支身管壽命的情況下竟然能夠擁有遠距離上威脅大多數軍艦的能力。

    幾百個後裝線膛抬炮射手不斷將早已準備好的後裝線膛抬炮發射出去,還利用後放人員不斷填裝的火器進行發射;這樣就能夠把幾千人的人力完全作用於比較狹窄的戰線正面,保持了三百個發射組每分鐘就能把五千多枚一斤重左右的線膛重彈發射出去,僅僅數分鐘的時間內就能把兩萬發左右的炮彈發射出去。

    這火力不僅僅對於地面戰來說顯得恐怖,就是在對軍艦開火的時候也體現出了巨大的作用,陸地發射和可以有效的人力調整炮口所帶來的精度優勢讓其中一半左右的定裝線膛炮炮彈命中了遠處的敵船,至少有兩千餘發炮彈船透了幾十艘敵船的甲板造成了規模不小的死傷。

    在這種級別的火力打擊之下,終於起到了有效的效果,逐步向前逼近的西班牙人的艦炮火力似乎被壓制住了。

    而在這個時候,船上的新軍主力部隊也終於展開了火力,上千個定裝線膛抬炮發射組也發揚出了每分鐘幾千發一斤線膛彈丸的火力;

    在這樣猛烈火力的打擊之下,西班牙船隊終於向後退缺了。

    其實此時負責指揮作戰的周松與秦濤等人似乎也並不知道自己所可能創造的歷史:在本應該大艦重炮萬里揚帆的時代,人員使用的步兵範疇火器竟然第一次壓倒了艦隊炮兵,自此之後,海戰的性質與格局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因為線膛抬炮火力主要控制在國家政權手中,只有很少比例流入民間,導致皇權對海洋,陸軍對海軍的影響和控制能力進一步的加強了。

    當然,在這種作戰中陸上一方也並不是完全沒有代價,因為缺乏對大型高火力目標的作戰經驗,為了節約彈藥而沒有在更遠的距離上有效威懾對手,上岸的部隊在這激烈的交鋒中還是付出了七八百人傷亡損失的代價,並且個別裝藥過多又重複使用的定裝線膛抬炮還發生了炸膛。在對敵艦群的交戰中,似乎並不能如同面對地面對手的交戰那樣贏得明顯的損失比優勢。

    但即便如此,也讓再一次於短時間內蒙受了巨大損失的西班牙人不得不謹慎的選擇撤退並退到了海岸週邊堡壘線一帶的地方。

    定裝線膛抬炮的一斤左右重彈以逼近三四磅輕炮級別的對土木工事威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打垮了那些臨時堆積起來的土牆,新軍船隊這時候也開始以重炮發射的重霰彈猛烈的回敬西班牙人在阿卡普爾科以北的地面防線。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37

第1376章 再征美洲(四)

    遠征歐洲的時候,新軍主力部隊吃過軍艦的虧,不過這一次這似乎還是新朝第一次以規模龐大的海上力量轟擊對手的岸上目標。

    中式帆船做為傳統風範時代的軍艦來說一些缺陷無法避免,比如安裝的火炮終究有線,上百艘船把船頭對向對方的時候也只能佈置千門左右的火炮,這使得火炮在新朝水師中似乎就沒有起到過決定性的作用。

    不過在轟擊陸上目標的時候,這上千枚火炮在發射重霰彈時的效能還是充分的體現出來。

    捨得用銅製造重炮的新朝海上力量所裝備的十八磅炮在透支壽命的情況下一次能把三百餘枚五十克上下的霰彈發射出去,千餘門火炮的一輪齊射就能打出幾十萬枚彈丸,數以百萬計彈丸的猛烈轟擊之下。灌入戰壕的重彈幾乎又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把週邊防線內的西班牙人打的崩潰了。

    前出的試探性進攻的偵察人員在觀察到敵前沿戰壕的時候甚至連重手榴彈也覺得沒有必要去扔了,而是直接選擇用準備好的待發火器給戰壕內的敵軍補槍,在遭受大部分人員傷亡的情況下少數幸運並且還擁有作戰意志的迅速的就被淹沒在彈雨之中。而一些效仿新軍主力部隊用於避彈的崖孔在如雨一般的重霰彈轟擊之下甚至直接塌陷下來。

    就這樣:足足折合一二百個重炮連的海上火力支持之下幾乎輕而易舉的就攻破了第一道防線。

    接下來足足一個時辰左右的時間裡,如此往復,上岸的新軍主力部隊沒有再次遇到大的傷亡損失就攻破了阿卡普爾科以北的十道“新式防線”擊潰超過兩萬的西班牙軍隊直接瀕臨阿卡普爾科的堡壘附近。

    吸取之前的一些經驗教訓,此時的阿卡普爾科在明朝後期時的那種貿易功能已經被完全廢棄,變成了一座放大版本的兵營和軍隊家屬區而已。因為在與新朝為敵的情況下已經不可能再通過足夠的貿易來獲取利益,曾經在這裡的不少華人不是逃散就是跟隨當初遠征美洲的艦隊一起回國了。

    數個月前當西班牙人的大規模船隊開始抵達這裡的時候,在西歐有過很多經驗教訓的西班牙人開始利用足夠的人力大規模的重修這一帶的工事群。棱堡被進一步的改造,而在棱堡群的週邊修建了適應新時代火器交戰的大量地堡和壕溝乃至交通壕,逃亡到美洲的西班牙西軍殘部也在這裡部署了數千人的兵力。

    在地道之外,西班牙人還構築了不少隱蔽的交通工事。這些都是以戰略上的失敗乃至亡國為代價從新軍主力部隊那裡才學習到的。

    地面上的隊伍在向前推進的時候,再一次吃了不小的虧。在向一處明面上的棱堡群展開有效射程外的精確射擊的時候,突然出現的西班牙新軍線膛火力再一次讓進攻的陸戰旅群遭遇到接近千人左右的傷亡損失,險些遭遇到徹底的失敗,只是在新軍海上船隊以高超的技術進行遠距離的火力壓制之下才避免了大量裝備彈藥被敵軍繳獲的嚴重後果。

    從岸邊到陸上的兩次嚴重教訓也讓曾經信心十足的周松與秦濤等人變的冷靜下來:因為很顯然,這阿卡普爾科乃至整個秘魯總督區內的西班牙人絕不是什麼偏師,西歐決戰之後的殘敵恐怕很大一部分力量都集中在這裡了。

    包括船員在內不到三萬遠征部隊所要面對的極有可能是綜合實力未必就比自己弱多少的對手。

    在這種情況下,像想以往那樣摧枯拉朽般的贏得勝利似乎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了。

    好在秦濤在遠征之前還是專門的複習過有關西征之戰的不少戰鬥總結材料的。攻堅作戰,神箭隊的那些官兵以夜襲似乎往往都能取得突出效果,特別是面臨敵軍這種同樣擁有線膛火器部隊的力量的時候。

    以望遠鏡觀察了許久之後,秦濤所提出的作戰方案是:神箭隊官兵利用暗夜對敵軍的週邊工事的大致佈置情況進行一次有效的偵察並進行大量的測量工作,在這種有效的準備之下輔之以艦炮遠距離的覆蓋性打擊,最大可能的讓敵人暴露出那些可能掩蔽於地表之下的淺層坑道,也只有這樣,攻擊作戰才有可能順利。

    而且整個進攻作戰行動也不可能像針對以往的一般弱敵那樣追求一次成功和“一鼓而下”了。

    就這樣,遠征部隊最終以左右的水手和炮手留守岸邊和進行掩護,防止主力未損的敵艦隊可能進行的反撲,而地面精銳主力開始部署在陸地之上並在阿卡普爾科的週邊進行佈防,準備應對那擁有的力量似乎並不算小的敵軍可能進行的反撲。

    夜晚來臨的時候,瞭解到新軍“神箭隊”的夜襲作戰有多麼可怕的西班牙人也早就做好了準備,不少工事群與築壘地域的週邊都準備好了凹陷的火坑以及隨時可以突然引燃的“戰術火堆”,這也是從西征的新軍遠征部隊那裡學來的方法。

    這些事先準備好的防禦措施也給神箭隊官兵在夜間的戰鬥偵察帶來了巨大的威脅,原本計畫在一個夜晚就摸清敵軍在這一帶佈防情況的打算也只能擱淺下來,上岸的新軍遠征部隊只能首先確定敵軍的部分防禦目標的大致位置,並在白天的時候為艦炮的轟擊提供必要的引導。

    但是因為大部分堡壘群的目標距離海岸較遠的緣故,在第二天,周松與秦濤等人也不得不把相當一部分沉重的火炮卸載下來協助攻堅;阿卡普爾科也就這樣陷入了一場連日的消耗性作戰之中,短時間內消滅岸上之敵似乎是很難辦到的事情了。

    海上的西班牙人見到新軍遠征部隊大部分的力量似乎用於攻陸,就又下定決心集中力量對港口內的新軍主力部隊船隊組織了一次夜襲;也是效仿新軍主力部隊當年的手段進行爆破攻擊。西班牙人找不出那麼多英勇無畏敢於進行自殺性攻擊的人,很多人在感覺差不多接近目標的時候就主動跳海盡可能的逃生,可即便如此,也讓船隊遭受了幾十艘船隻受創,十餘艘沉沒,數百人傷亡的不小損失。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37

第1377章 再征美洲(五)

    新大陸西海岸敵人實力是周松與秦濤等人未曾預料到的,新軍主力部隊的戰鬥也再也沒有以往的摧枯拉朽,在連續遭遇了幾次不大也並不小的失利之後,上岸的大軍進攻的士氣也低落了下來。

    每日的戰鬥雖然還在繼續,可更多的卻成為了一種消耗戰。負責主戰的步兵主要執行有限的偵察與試探性進攻任務,越來越多的殲敵任務交給了搬運到岸上的炮火。

    幸好新軍主力部隊的炮兵軍官們對火炮還算熟悉,在為了拋射需求降低裝藥比例的情況下最大限度的增加了火炮的壽命。可是沒有十天左右的支持作戰,上千門上岸的重炮在連續發射了二十余萬發重彈及近千萬發輕重霰彈之後也開始面臨剩餘彈藥不足的問題。畢竟遠征部隊的主要目標並不僅僅是一座阿卡普爾科城,還有利馬城及縱深的礦區。

    想到這點兒,周松秦濤等人就喪失了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達到這次出征任務作戰目標的目的。

    不過半個月左右的交戰,大多數基層軍官也有些灰心喪氣起來。

    參加過一些陸戰也曾經讀過不少資料的秦濤還有另一方面的憂慮,這次大軍遠征美洲不能再像以往那樣贏得摧枯拉朽般的勝利,固然有敵人從實力到同新軍主力部隊作戰的經驗都大大超出以往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恐怕還是在西征結束之後,新軍主力部隊的戰鬥水準雖然沒有下降多少,可進攻中的決心與作戰意志卻似乎有了不少的下滑。

    此時的周松和劉洪濤等人並不完全瞭解的卻是經過半個月左右時間的激烈交鋒,新軍主力部隊雖然遭受了超過兩成比例大概四五千人左右的傷亡損失,但是巨額火力的揮霍還是終究其到了相當效果。只是因為不少地堡和坑道塌陷所造成的西班牙人死傷損失並不能被完全發現而已。

    戰前阿卡普爾及其附近科岸上雲集的西班牙人多達十余萬人,幾乎是一座軍城,其中四萬人左右是地面武裝人員,另有三萬餘人左右在海上。

    經過連日的交戰,超過六成的軍民都在猛烈的炮火與激烈的消耗之下損失了。城內武裝人員不算輕傷在內的純減員就超過兩萬人。而幾次海上的交鋒也讓西班牙人的艦隊損失不小,除了最初的幾天外再也沒有打算大規模的主動找新軍船隊的麻煩。

    在這種情況下,驟然間放鬆下來的進攻壓力讓瀕臨崩潰的人們看到了一絲希望。

    當戰爭雙方的作戰覺悟達到近代戰爭合格線以上水準的時候,防守所擁有的優勢重新開始加強起來。因為防禦中的軍隊在有效的控制之下往往可以承受近半以上戰死大部傷亡的代價,而進攻作戰中,因為後勤和軍官意志等原因,損失超過兩成就面臨巨大問題了。再加上防守相比進攻重新具備的某些優勢,使得攻堅戰如果不能海量的揮霍火力,少則要打五折,多則要打三四折;以至於像太戰第一次菲律賓戰役或79對越作戰的時候往往要集中七八倍于防禦方的力量才有達成殲滅性打擊的可能。而不是像以往那樣,只要擁有幾倍的力量優勢就可以靠精兵與火力輕易的突破對方防禦了。

    低迷的對峙整整持續了二十多天,期間山谷方向上一些曾經趕來的西班牙援軍試圖增援,但在登陸部隊線膛化的猛烈火力面前輕易就被擊潰了,這也讓連日來有些低迷的新軍主力部隊增加了一點兒士氣。

    就在周松與秦濤等人覺得有些一籌莫展的時候,海上負責警戒的週邊哨戒船發現了自南而來的規模龐大的西洋帆風帆船隊,足有五六百艘以上的規模,這讓周松不得不重新鄭重的準備海上的決戰了。這樣龐大的敵軍力量是在遠征之前所沒有想到的。

    這樣規模龐大的陣勢在逐漸逼近過來之後似乎沒有展開交戰的打算,而是派遣了規格並不大的聯絡船以特定的旗幟前來聯絡,一開始的時候周松等人也有些擔心是什麼陰謀詭計,不過在嚴謹的敵我識別程式之下,派遣過去偵察聯絡的人終於帶來好消息:是劉洪濤親自率領規模龐大的船隊。

    一年多以前西征尾聲的時候,因為缺乏靠譜的水手和對敵人的足夠控制力,掌握的人手與資源都有限的劉洪濤沒有組織力量出海繼續追敵,不過經過半年多的準備,還是在內地的人才支持和不斷增援的力量支援之下重新擁有了規模龐大的力量並展開了出海追敵。

    最初在中美洲東海岸的一系列戰鬥沒有花費多少代價就取得了勝利,讓劉洪濤也感覺到懷疑:因為僅僅從已知逃向大海的殘敵規模來判斷,西班牙與法國人的力量絕不會只有那樣有限的比例。

    於是在經過了投入力量並不算大的偵察之後劉洪濤就決定率領主力船團南下,哪怕需要航行上萬里乃至冒無數危險也在所不惜。

    就這樣經過數個月的航行,西征力量所能集結起來的最後力量終於在阿卡普爾科週邊實現了最大規模的會師。

    因為劉洪濤所掌握的精工人才並不多,因此十余萬大軍的大多數人的裝備水準還是停留在當年新軍主力部隊南征北戰時代的水準,最多略有升級。不過所配備的火炮及彈藥乃至攻堅爆破彈藥卻著實不少,這也是阿卡普爾科附近此時的戰鬥所最為急需的了。

    大軍回合之後劉洪濤只是簡單的詢問了之前戰鬥的進展狀況,就開始忙碌起登陸裝卸的事情起來。

    讓周松和秦濤等人所沒有料想到的是,傷亡損失本就十分嚴重的殘敵在見到了新軍主力部隊的增援力量後徹底喪失了對抗的勇氣,當戰鬥重新激烈的爆發開來後不過一天左右的時間,承受了大部分傷亡損失代價的殘敵開始有人紛紛選擇投降。哪怕知道之前的頑抗有可能引起東方人的報復也在所不惜。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37

第1378章 盛世初成

    雲集於阿卡普爾科的新軍主力部隊終於壓垮了當地規模不小的防禦體系,並開始組織線利馬城乃至更縱深一帶礦區的進攻。進展雖然並不順利,但是劉洪濤卻可以確定:新大陸上主力之敵的末日只不過已經是時間問題了。

    因為即便此時的新大陸已被開發了百年之久,可以開墾的農田乃至還算擁有不少人煙的地方在秘魯總督區的內陸也是有限的,這一年多時間以來,西班牙人不過是在靠沿海港口城市內轉運而來的規模不小的糧食庫存來應對大量移民後的最初艱難時光。

    唯一讓劉洪濤下定決心哪怕承受一定代價也要展開攻堅行動而不是拖延下去的理由就只有跟隨殘敵撤去的不少精工人才了。如果這些人沒有被消滅掉,那麼瀕臨絕境的殘敵還是有可能恢復元氣。

    就在十余萬新朝遠征力量在新大陸的山區進行著最後決戰的時候,新朝本土卻開始迎來了新的一年。

    新朝十二年的新春來的相對晚些,如果按照西洋西曆大概在二月十七左右,此時的南京城已經開始渡過了一年中最為陰冷的時候,一些泛起綠色的草木也使得“春節”真正能成為春天的象徵,而不像北方一帶那樣總是停留在隆冬的印象裡。

    西征結束以來的大半年的時間裡張海不再像以往那樣忙於雜務和政事了,更多的時間放在了未名宮之中逍遙,一些基本的總結與資訊也並不是完全沒有過目。

    西征而來的大量人才和硬通貨乃至優良馬匹資源,再加上新一年畢業的學生們不用在投入到補充到西域的少年義勇軍中去,大大拓展了有關行政和工商業領域的人才資源,再加上政權變革逐步落實,比較完善的行政構架開始普及等原因,全年繼續保持了過去以來如同恢復性高增長一般的態勢。不過張海明白這可能是開國以來“恢復性發展”的最後盛宴了。

    在這個正常年景也並不比兩宋時期強多少的年月裡,因為國民素質等原因有限的技術變革並不能讓農業產量無限制的增長下去,大概類似類似後世《中國經濟發展史簡明教程》所提到的兩宋農業那種人均五百公斤左右糧食產量差不多就是一個極限了,而工商業在蒸汽革命尚未普及,甚至水力紡織業都遠沒有像18世紀末的英國那樣普及的情況下也終究是有其極限的。

    年前送來的新朝十一年年報統計估算也大致說明了這點兒,新朝十一年的年景稍好於上一年,僅僅在舊京、山陝、鎮江等局部地區有些災害以外,並無大規模的饑荒;加上經過七八年的移民經營與發展,遼東一帶的人煙與經濟也開始趕超前明最為興盛的時候,這些都讓全年估算的農業產量達到一千三百億斤上下的水準,較新朝十年有兩成左右的提高。

    西征歸來的大量封賞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工商業經濟的興盛。

    除了中原內地,經過七八年時間的磨合,朝日等地也開始漸漸遠離的最初激烈的抵抗,後來的消極對抗,新殖民經濟開始重新發展起來。每年除了相當於過去全部上層負擔的四千萬石糧食以外,還貢獻有關文化產業的大量代工品如紙墨雕版等等。

    朝日越等地每年接近五千萬石的成品糧加上恢復到興盛時期的國內農業,終於開始改變內地多數地方的顯得貧困落後的基本面貌了。即便是西南西北等地,只要不是重災區,也開始有了越來越多的基層釀酒作坊還有“社戲”等少見于內地的文化生活。除了豬肉以外,元代以前做為主食的羊肉狗肉等效費並不算高的一些家畜也開始多了起來。

    量變積累起來的質變也讓新朝政權的威望隨著西征勝利的結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工農商業人均經濟獲得量達到了折合十一石糧食左右的水準的時候,財政也終於不像以前那樣緊張了,每年兩億五千萬兩左右的國內財政收入之下似乎並沒有影響各行各業的活躍乃至越來越多新富裕起來的人。而這些新富裕起來的人則並不再以更多民眾的赤貧為代價。

    過去的時候,因為各地政策和負責人多有出入和差異,商業市場的地方割據現象十分明顯,而在司法體系的一部分開始從政權中分離起來,並或多或少的起到了一定的制衡作用的時候,運輸與交易的成本比起以前來進一步的下降了。

    而在東南一帶最為繁華和富裕的地方,即便是尋常人家也開始有了似乎如同過去大戶人家才會有的宅院傢俱與陳設。文化消費成了下到販夫走卒,上到達官貴人都普遍流行的主流。

    整個社會似乎進入到前所未有的盛世之中,這種盛世還並不是以某些地方的貧困為代價。

    負責工商部門的馬輝甚至曾經向張海戲言道:“過去唐代曾有言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我看根本是整個社會還不夠富裕的結果。所以富人乃至還算過的去的一些小康之家才會帶來所謂的盛世的另一面:也就是鄉村的衰敗和貧困。而如今以我新朝的家底還有在世界範圍內的態勢,恐怕五百年之內都不會大規模的出現類似的現象了。”

    張海在聽到這些話之後卻依舊是謹慎的。

    依照前世的印象,張海也大致估算過:此時新朝的經濟基礎雖然攀登到了舊時前所未有的高峰,但也不過是農業上稍稍寬餘一些的“改革開放初期”而已,距離承受最劣資本主義的負擔也往往不會有赤貧的後世發達國家標準那還有著十萬八千里的距離。這種底子真能避免各種牛鬼蛇神的欲望及掠奪而沒有任何問題?至少在最初的時候張海還是有不少懷疑的。

    新年來臨有關內政方面的好消息之後,另一件事情也讓張海的心中的石頭終於落下了一塊,經過多月的身孕,柳香終於在並不算小的年紀為張海產下了一名男孩兒,而且幸運的沒有再遭遇當年初產的時候那樣的危險。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37

第1379章 神魂顛倒

    進入到新朝十二年的時候,有關西征的相關事物和影響真正平息,政權構架改革調整和軍事構架改革調整等一系列大的動作也在半年多左右的時間內基本完成。南京宮城西院所要處理的政務和奏報相比過去也就近一步減少了。

    在擁有完整體系的情況下,一個大國的最高統治相關的政務其實並沒有多大的量,只不過對於歷史上那些並不能控制自我的單獨一個君主往往是個嚴峻的挑戰和沉重的負擔罷了。一個像秦始皇或者朱元璋那樣每天能處理百餘份奏報的帝王基本上就能有效的掌控朝政,甚至不需要像嘉靖那樣玩弄什麼權術。

    當有幾十個可靠並被能夠完全控制的人協同處理這些事物的時候,一天數百左右的奏報及相關事情的處理也顯得很輕閒,並且君權對事物的掌控力從朝堂乃至人事的管理深入到了社會的層面。

    在新朝當年比較繁忙的時候,如果不包括嚴格的軍隊監督與管理,整個政府日常政務量也就是十個全職勞動力的工作量而已。

    徹底清閒下來的張海把更多的時間放在了未名宮中,甚至西院也都很少去了。

    楊秋霞多少還是覺得有些不妥,但是也沒有覺得嚴重到需要自己出面規勸的程度,就讓這些日子以來比較熟識的李潔在空閒的時候對張海勸道:“過度縱欲傷身,年輕的時候或許沒有什麼大問題。可要是一連幾十年都是如此,我擔心哪怕折上幾年陽壽,那也絕非天下百姓之福。”

    張海並不是個善於隱瞞自己內心的人,在半醉之時聽到這規勸的話也就坦然的直言道:“唉,這樣的生活恐怕也只能頂多再有兩年的好日子了,我可不想讓你們姐妹入宮一場,倒頭來還有人沒有享受過天恩雨露……。”

    “兩年時間?……。”李潔似乎要問下去的時候也意識到什麼,就止住了嘴。顯然有些事情是不益深究的。

    “再有兩年,最多三年的時間。我們的宇兒還有剛剛來到這個世上並不算太久張天兒就要開始記事兒了,而且不是模糊不連貫的記事。我當然不能影響到孩子們。所以兩三年時間以後,我也當然不可能像現在一樣把大把的時間放在這未名宮中……。”

    這樣的話語即便對於身邊的一些女人們張海也沒有隱瞞的意思,這樣一來:從剛剛入宮時間並不長的那些舞隊到之前進宮的形形色色女子們驟然間重新變的積極和活躍起來,因為人們都知道:這兩三年的時間似乎是最後的時間了。

    未名宮裡淫亂縱欲的日子過的久了,在新朝十二年新春過後的張海甚至在這麼多女子簇擁在身邊的情況下都感覺到了一絲乏味的感覺。他甚至開始有些佩服起古時候的一些“昏君”了。越是經過這樣的日子,越讓張海感覺到像嘉靖萬曆乾隆乃至吳三桂之類愛好女色的人,倒未必會怎樣沉迷於女色。酒色有癮,但對於大多數人還上升不到毒癮那個層次。那些個為了女人而不顧一切的君王們,共同特點是專寵一兩人,恐怕並不僅僅是性愛的緣故,而多還有一些感情的因素在內。

    而此時的張海對於身邊的這些女子自然並無多少真正的感情,這樣一來:再是新鮮的花活,女子的數量再多,在幾乎能在半醉的情況下只聽笑聲就能辨認出這些女子的時候也似乎開始走向乏味了。

    未名宮裡倒在眾女肉陣之中的一天夜裡,本已酒醉的張海忽然做了一個格外清晰而且綿長的夢,夢中的張海似乎回到了前世,想起了無數記憶犄角裡的喜怒哀樂還有記憶之中的片段。其中有一部叫做《向周星馳致敬》的小眾電影,女主角和一醜女閒聊的時候似乎曾經說過:“你可以去試試,有錢人的口味或許會很不一樣”一類的話。

    這似乎也讓張海的思路更為開闊了一些:年少和年輕女子的感覺雖然各有不同,但自己也完全熟悉了,那年長的女子又應該是什麼樣兒的呢?

    昏暗的燈光和令人迷醉的未名宮暗紅色調之下,張海似乎走向了自己所知曉的一個地方,那是住在未名宮的一個頂級舞隊的班主所臨時住的屋子。

    在中國,能夠說的上話並且主事兒的人往往需要有一定的年紀,不論男女都是如此,更何況為了儘量少招惹一些麻煩。這種舞隊的班主卻通常沒有過於年輕貌美的女子,一般都是半老徐娘居多,有的實際年紀還更大。像這次入未名宮中的班主莫綺,看起來的樣子雖然不過四旬上下的半老徐娘,可實際的歲數已經有五十大幾了,也正是因為有著一定的年齡和豐富的閱歷,才使得其在放開了一些禁忌和規矩的新朝更懂得如何抓住男人的心,有過從巫醫到青樓多種行當的從業經驗。

    見到張海醉熏熏的摸到了自己這裡來,之前一直有些壓抑和似乎對一些事情猶豫不決的莫綺終於下定了決心:“或許這個所謂的新朝聖主不過是瞭解一些天相罷了,像這樣兒的一個人,又怎可能真的是什麼神仙下凡不成?”

    想到這裡,丰韻的莫綺面對火急火撩毫無顧忌的張海顯得半退半就起來,誘人的眼神透著神秘的微笑,似乎有些受寵若驚一般的笑道:“聖主先不要急嘛,讓我先準備準備吧!之後一定會聖主一個驚喜哦?”

    “等待一會兒?恐怕過不了多久,最興奮的時候就過去了,趁熱打鐵吧……。”張海笑道。

    應付這種事情莫綺卻似乎很有經驗,來到張海的身前,柔軟而豐滿的身軀似乎纏住了張海的身子一般,把剛剛不知從哪裡準備好的一杯酒輕輕的送到了張海的嘴邊並猛然間灌了下去。

    這讓張海在稍稍有些清醒的情況下似乎突然意識到一股不妥,隨之而來的是一陣不大不小的恐懼:自己並未給這個女人準備什麼飯菜酒具,這酒和酒杯究竟是哪裡來的?似乎並不是未名宮中自己所見過的東西?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王烏鴉

LV:16 版主

追蹤
  • 2090

    主題

  • 219146

    回文

  • 88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