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鞠義攻撣
身毒人只學會了漢人的鐵索橫江,卻不知鐵索橫江只是水面防禦的一個環節,與其配套的還有沉船江底或巨石沉河,上面有鐵索攔住去路,下面有硬物使戰船觸礁。鐵索打造需要時間,硬物沉江速度卻很快,只學了一半的身毒人不懂,只是派人加班加點打造鐵索。
呂蒙毀掉上游不少橋樑,這日見風力頗大,突然殺個回馬槍,帶著部下迅速往下游退去,時間把握得剛好,行到別字迦城時,正好午夜時分。呂蒙這時已經超額完成任務,擔心身毒掘堤阻斷後路,並未襲擾城池,悄無聲地掠過城下,真奔海路而去。
即使呂蒙小心謹慎,畢竟船隊規模龐大,不久被守兵發現蹤影,但是戰船並未襲擾,守兵空自擔心一場,待輪守將領匆匆趕過來,船隊早失了蹤影。將領欲向嚴加阿彙報,又進不得宮,只好悶在心裡,靜候次日行宮開門,才向嚴加阿稟報此事。
嚴加阿若是昨夜聽說這事,說不定真會令人掘堤,然後集兵攻打這路水軍,但是大齊這些戰船皆使用新式船帆,速度很快,事隔又有數個時辰,呂蒙統兵早已遠離,即使掘堤放水,對遠在下游的呂蒙影響也不會很大。
嚴加阿琢磨一會,心道此事已經過去,值守將領也無什麼過錯,索性不再提及這事。此時又有消息傳來,大齊兵馬分別戰勝無雷和列伊主力,為了震懾周邊諸族,對兩族實施了殘酷的滅族政策,所過之處血流成河,兩國很快就會成為無人區。
不久,壞消息接二連三,連續傳了過來。一是身毒西方盟國濕國降了大齊;二是交州兵曹鞠義,領兵殺入撣國;三是次相紮木並未如願奪得軍權。
撣國位於身毒東北方向,與大齊高州、交州、南州交界,西北方向是高州,但是此處都是崇山峻嶺,無路可通,東部是南州地盤,北部是交州地盤。因此說這次南疆大戰,交州也沾著一點邊。
交州兵曹是後將軍鞠義,此人是史上名將,性情直爽,練兵、指揮很有一套。鞠義接到朝廷調兵軍令,因為西南方向是撣國,不敢大意,讓老將黃祖為首、名將王威為副,統領兩萬兵馬支援南州,自引兩萬精兵屯于撣國交界處。
揚州兵曹是勇將孫策,揚州身處內州,山越之亂又讓姜維處理完畢,孫策平常悶得發慌,數次上書軍衙,請求外調參戰。孫策之父孫堅是野戰軍主將,孫策則再為野戰軍主將,顯得孫家寵倖甚過,所以孫策的請求並未得到姜述批准,這次好不容易得了這個機會,讓田械代理揚州兵曹職務,引領兩萬中軍,一路急奔,比荊州兵馬到達邊境還早。
孫策引軍與鞠義合軍,就急不可耐地來見鞠義,商議出征撣國之事,孫策沒有防禦負擔,鞠義還需擔負交州防務,在攻守這個環節上,兩人意見相左。
周瑜已得姜述明旨,全面指揮與身毒一戰,考慮孫策與鞠義職級相當,不好協調,孫策到達撣國邊境第二日,周瑜發來軍令,讓孫策引領部下向東南行軍,與周瑜親領的中路軍會合。讓駐于姜維防區的交州援兵,趕往西北與鞠義合兵,集合交州兵馬,從北邊攻打撣國。
鞠義前番不想攻打撣國,並非因為不想出戰,而是因為部下分出兩萬去了南州,麾下可調兵馬只有兩萬,孫策兵馬又是客軍,因此不敢輕易動兵,這下黃祖等人趕回,心中頓時有了底氣,讓黃祖帶領一營兵馬駐守邊境,統兵三萬餘殺入撣國境內。
鞠義是個有心人,判斷朝廷遲時會出兵撣國,早將撣國地理打探得明明白白,心中已有破敵腹案。撣國北高南低,北方多是崇山峻嶺,只有一條大路可以通車馬,撣國據險修築不少險關,都是易守難攻之地,分駐兵馬防守。
鞠義行軍之前,幾乎將交州諸武庫火藥搬空,沿路遇上險關,就埋上火藥爆破,似是修路一般,硬炸出一條路來。撣國守兵這下嘗到了火藥的滋味,本來留守人數就不多,炸關時又損折不少兵丁,失了關隘依仗,根本不是交州兵馬對手。很快,鞠義領兵臨近撣國王城撣城。
東漢中期,漢帝國在哀牢境內與滇國殘餘勢力展開廝殺,平息哀牢王族的反漢鬥爭,導致哀牢民眾陸續遷至怒江以西及伊洛瓦底江上游地區發展。後來哀牢叛軍反漢失敗,統治中心開始轉移到怒江以西的伊洛瓦底江上游地區,成為怒江以西地區、伊洛瓦底江上游地區各部族的盟主,很快又在伊洛瓦底江上游地區崛起,成立新的國家——撣國。
因此地緣關係,崛起的撣國與南部的驃國開始發生衝突,驃國不斷對撣國進行侵擾。東北有強大的漢帝國,南面有驃國侵擾,受到兩面夾擊的撣國,選擇了向更加強大的漢帝國靠攏。漢和帝劉肇賜予撣國國王雍由金印和紫綬帶,撣國正式成為大漢屬國。
撣國與漢帝國建立外交關係後,不僅解除了漢帝國的軍事威脅,還得到漢帝國的支持,撣國民眾與漢帝國境內的族人來往頻繁,雙方使臣也頻繁互訪,撣國吸取了漢帝國的先進文化,引進漢帝國的曆法,農業生產得到提高,民眾開始富足,軍事也得到加強,南面的驃國懾於逐漸強大的撣國,停止了對撣國的大規模軍事侵略,只敢時不時試探性地對撣國進行騷擾。
東漢末年,漢帝國群雄並起,有的擁兵自重;有的招賢納士,占州郡以待良時……。此時,與撣國接壤的東漢帝國交州,治下各部族紛紛不服管理,開始威脅到撣國的安寧,撣國失去漢帝國的軍事支持,南面驃國開始大規模向北用兵,直接佔領撣國尊莫、東帕一帶的領土,並繼續向北擴張。
撣國國王雍仙見大漢自顧不睱,派使者出使身毒、北洞蠻、南洞蠻、安南等國家,希望得到這些勢力的支持。安南偏在東方,面臨大漢和南洞蠻的雙層威脅,自身難保,即使有心援助,也幫不上太大的忙。北洞蠻領袖孟獲彼時忙著兼併周邊勢力,無暇理會南邊這個小國。南洞蠻領袖木鹿大王和身毒王,對日益擴張的驃國有所忌憚,都向撣國伸出橄欖枝。後來三國聯合出兵,滅掉驃國,分了驃國的國土人口。
姜述統一大漢,攻伐四方,建立起漢帝國更加強大的大齊,滅掉北洞蠻、南洞蠻後,已將撣國包夾起來。撣國國王雍仙派使者出使洛陽,想求為大齊屬國。
姜述當初逼降安南,建立南州,有意統一南疆,不會答應境內出現屬國,憚國的請求理所當然被姜述拒絕。憚國畏懼大齊吞併,無奈只能抱緊身毒的大腿,與夫甘都盧等國家聯盟,奉身毒為主國,共同應對強大的大齊。
鞠義出兵時機拿捏得很准,正好是身毒與憚國聯軍進攻姜維部時,雍仙若想自救,就得撤回東上主力,那便給了姜維機會,可以集中兵力,殲滅身毒北路兵馬。若是憚國主力不回撤,以鞠義的三萬大軍,可以輕鬆滅掉撣國。
鞠義領兵進入撣國時,雍仙心道大齊即使兵力眾多,但要攻破險關,也會耗時日久,士兵損失慘重,待破了北方關隘,那時東方戰事早已結束,撣國援軍也已回軍,所以不以為意。直到鞠義接連破關的消息傳來,雍仙這才慌了手腳,派人通知東征將領,說大齊人犯境,讓東徵兵馬火速返京救援。
姜維部此時得李嚴和荊州兵曹司馬鐘會相助,兵力已達十二萬,已經超過身毒與撣國聯軍兵力,正在部署反攻,得到鞠義出兵消息,不由大喜過望。
撣國將領名叫雍鉛,是正經王叔身份,與雍仙之父同父同母,與雍仙父子關係親密。雍仙繼位前得了雍鉛不少助力,繼位後授予重權,掌握南路大軍。雍鉛得到雍仙王命,不敢大意,第一時間親赴身毒軍營,向身毒王弟西穆卡通報消息。西穆卡聽說撣國接連失城陷地,事關撣國存亡,他也阻攔不得,不得不同意撣國兵馬回國,同時急報嚴加阿,又通知部下做好準備,也要撤出海州地盤。
雍鉛擔心國家安危,從身毒兵營出來,匆匆撥寨,星夜趕路,返回撣國救急。西穆卡次日上午拔寨,緩緩向西撤退。來時容易回時難,姜維忍耐多時,此時得了機會,怎會輕易放過身毒人?
自從鞠義攻入撣國,打破相恃平衡,周瑜根據情況變化重制規劃,調派呂蒙統領萬名水軍精銳,沿浴河北上,在身毒北路軍回途建立水營。同一時間,將要攻入撣國王城的鞠義部,也接到周瑜軍令:暫緩攻打撣國王城,等待撣國主力回援,以免撣國主力聞知王城被破,斷了念想,合軍投往身毒。
西穆卡是嚴加阿最信任的兄弟,嚴加阿爭儲時兩人就並肩作戰,感情遠比其餘兄弟深厚。西穆卡長年統兵,通曉軍務,在軍中威信也高,但是缺點明顯,性格剛直,謀略不足。
姜維身為姜述三弟子,是位智勇雙全的人物,無論藝業還是謀略,皆不弱于周瑜、諸葛亮兩位師兄。姜維接到放任撣國兵馬離境的命令時,就已明悉周瑜的戰略意圖,是想集中兵力將西穆卡部全部吞掉。西穆卡部退兵時,姜維、鐘會、李嚴三軍一齊行動,圍追堵截,對西穆卡部展開輪番進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