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隋唐] 求生在西晉末 作者:瘋子161414 (已完成)

 
王烏鴉 2018-3-12 17:24:22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671 117043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2 22:48

第615章 秋闈將至

  太寧元年初秋,燕國上下剛剛取得中原抗旱治蝗的勝利,尚未來得及喘口氣便又迎來了秋闈科考。

  每年六月份大批士子從各大學堂畢業,他們中絕大多數將參加當年九月份舉行的科考。

  然今年這屆科考極為特殊,首先,這是首屆以‘燕國’名義舉行的科舉;其次,報名參加科考的士子中,出身世家的考生人數之多創下新記錄。

  而這也符合當前形勢,隨著燕國蒸蒸日上,又因科考是進入燕國官場的唯一途徑,世家大族為了儘快融入新興燕國,不得不選擇屈從,派出家族中最優秀的年輕子弟,參加之前曾被他們鄙視的科考。

  眾多士子雲集洛陽,讓洛陽城仿佛一夜之間恢復到盛世年間。

  謝奕坐在馬車上,打量著宏偉壯麗的洛陽城震撼不已。

  這一次他是奉父親謝裒之名,北上參加科考,與之同行的還有堂弟謝尚、好友陳逵。

  望著身邊年輕稚嫩的堂弟,謝奕又不禁想起剛剛去世的伯父謝鯤。

  自開春以來,在豫章任職的伯父謝鯤就病體纏綿,隨後又撇下年幼的堂弟撒手人寰。

  伯父臨走之前,再三叮囑父親謝裒,讓他早日將家族重新遷回中原。

  而父親謝裒在辦理完伯父喪事後,便以送兄長棺桲回鄉為由,吩咐自己與堂弟謝尚二人踏上返鄉之路。

  外界都以為他與堂弟二人是為了護送伯父棺桲回歸故里,只有謝奕自己最清楚,他這一次北上最大的目的是參加燕國舉行的科考。

  而堂弟剛剛經歷喪父之痛,不合適參加科考,只能暫時先到幽州大學堂進修。這還是父親謝裒托了燕王岳丈裴盾的關係,才弄了個進入幽州大學堂進修的名額。

  在謝奕想著自家心事時,對面的陳逵同樣心思亂轉。

  單論家世的話,陳逵出身潁川陳氏可比謝奕家高貴多了。但是祖上的榮光,並不能掩飾如今潁川陳氏正逐漸沒落的事實。自陳逵曾祖陳群之後,潁川陳氏再也沒有出現什麼驚天動地的大才。

  到了他這一輩,整個家族中竟只有陳逵一人拿得出手,遠遠不如謝家人才之豐富。

  原本作為陳群的後人,陳逵應該不會對科考有好感,至少應該不會參加。但是陳逵卻力排眾議,在家族會議上極力堅持北上參加科考。

  不知不覺中,馬車已載著三人進入洛陽城。

  突然,正在沉思中的謝奕、陳逵突然聽到外面隱隱有歡呼聲從遠處傳來,剛開始還時斷時續,後來則愈發清晰。

  原來是漠北大捷傳到洛陽了,隨著報捷使者一路馳來,所過之處無不引起熱烈歡呼。

  “燕王真是雄才大略,以一隅之地平定四海,削平胡患,而今又再次取得漠北大捷,其功績當遠超魏武晉宣,與秦皇漢武並列。”

  “是啊,燕王雄踞北地,俯視九州,早晚會統一天下!可笑朝廷內部竟還在為爭權奪利鬧得不可開交。”

  陳逵與謝奕一樣認為衛朔取代晉室是早晚的事,不然像他這樣出身頂級豪門潁川陳氏的世家子弟,怎會巴巴從江東跑到洛陽參加什麼科考,還不都是形勢所迫?

  想到如今形勢對世家頗為不利,謝奕、陳逵二人相互苦笑幾聲。

  ……

  “稟大王,吏部尚書陽協求見。”

  “哦?陽愛卿到了?快請他進來!”

  衛朔一聽陽協來了,忙將手中的漠北捷報放下。

  漠北傳來大捷早在他預料之中,說實話憑眼下柔然、敕勒兩部胡虜的實力,根本擋不住有漠南諸胡相助的兩路大軍。

  因此他只看了兩眼捷報,便交由內閣會同樞密院定出獎懲方案,然後將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即將舉行的秋闈上。

  “臣吏部尚書陽協,拜見大王!”不多時,陽協神色從容的踏入大殿之中。

  “陽愛卿不必多禮,你快與寡人說說今年科考一事準備的如何了?”

  “啟奏大王,截止到目前報名參加科考的士子人數創歷屆新高,其中不乏來自各大世家的子弟。”

  “哼!世間無恥者無有超過世家者,當年薊城舉行首屆科考時,天下世家恨不得一人一口吐沫淹死我等。然而到了今天這一步,世家完全忘了當初是如何對科考口誅筆伐,毫無羞恥之心的將當初吐出的口水,再次舔了回去。”

  聽著衛朔如此毫不留情的評價世家,身為世家一員的陽協臉上一陣白一陣青,即便明知燕王這火氣不是沖著他發,但仍然感到臉上火辣辣的疼。

  過了好一會兒,直到衛朔情緒平復幾分,陽協方開口勸道:“大王,過去的事就讓過去吧,您不妨當它沒發生過,再揪著不放對燕國而言沒有任何好處。”

  衛朔好笑著看了一眼陽協道:“愛卿不會以為寡人會如此小肚雞腸吧?”

  “怎麼會?大王一向是心胸寬廣,怎麼可能揪著一點兒錯誤不放?”

  看著不斷給自己戴高帽的陽協,衛朔失笑道:“算了,不說這些有的沒的了,我只叮囑愛卿一句,今年參加的人數創歷屆之最,而且其中還有不少對科考一無所知的世家子弟,為了避免出現亂子,希望你們吏部做好完全準備。”

  “這點請大王放心,臣已向內閣、樞密院申請,將在科考期間調三千府兵負責維持考場秩序,絕不會出現任何擾亂科考正常進行的情況發生。”

  “嗯,不錯!眼下可有什麼困難?說出來,我幫你解決!

  “呵呵,巧了,臣還真有幾個問題請大王定奪。”

  “哦?是嗎?且先說來聽聽。”

  “稟大王,眼下考前體檢即將舉行,而世家子弟又多食用五石散,身體羸弱不堪,若真按照之前標準執行,恐怕會有不少世家子弟通不過體檢一關。臣擔心如此一來,會讓世家產生不好聯想,讓剛剛緩和的關係再次緊張起來。”

  “可要是放鬆標準的話,一旦傳出去又會影響科考的公正性。”

  “到底何去何從,請大王拿主意。”

  “嗯,這事的確有些棘手。”

  當初衛朔執意將體檢引入科考中,一來是擔心身體羸弱之輩在考試途中猝死;二來是擔心身體不好者通過了科考,卻根本無法承擔主政一方、處理政務之重擔。

  “依我之見,當堅持原有標準,不然就是對其他參加者不公,一旦有任何風聲走漏,都會影響到科考的公正性,進而影響到官府的聲譽,這代價未免太大了。”

  “大王言之有理,那世家那邊該如何處置?”

  “向那些世家解釋清楚,體檢一事並非故意針對世家,請他們不要胡思亂想。另外,再告訴世家,今天參加不了,回去好好養養身體,等到明年再參加也不遲。”

  “這……好吧!”

  陽協暗中撇撇嘴,看來自家這個主公是真的對世家沒好感,這個提議明顯又要犧牲世家利益。在眼下這個節骨眼上,世家無不盼著早一步通過科考,哪能輕易因‘身體’原因而放棄?

  “你們吏部應該出一個佈告,將科考體檢的意義好好向那些士子宣傳一下,燕國需要的是孔武有力的士子,對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毫無興趣。這樣的書生連自身安全都保護不了,我怎麼可能相信他有能力護佑百姓?”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同時再發動輿論將五石散的危害向外界大力宣傳,科考是為燕國選拔國士用,可不能招幾個癮君子進來。”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2 22:48

第616章 北宮純的計畫

  太寧元年八月,北宮純受命坐鎮長安負責左路軍行動。

  按照樞密院部署,左路軍的任務是吸引敵軍,掩護中、右兩路軍行動,尤其要掩護中路軍水陸並進奪取陽平關。

  初至關中,北宮純曾集中了四廂精銳沿著子午道對漢中發起試探性攻擊。

  果然不出所料,漢中敵軍防守嚴密,廂軍攻打多時卻只能徒損兵力。

  見戰事毫無進展,北宮純遂下令停止進攻,並召集部下商議對策。

  “陽平關扼守陳倉道,南倚雞公山,北瀕故道水(今嘉陵江),地勢極為險要。南可入蜀,北通略陽,西至隴南,東達漢中,是為軍事重鎮,成漢在關內駐有大軍。”

  “樞密院命我右路軍強攻褒斜道、子午道、儻駱道等東部三條棧道,以吸引漢中駐軍注意,為中路軍自隴南沿故道水奪取陽平關創造機會。”

  “如今負責漢中軍事指揮的敵將為李壽,某曾與他短暫打過交道,別看他是李雄親族子弟,但絕非庸才,其曾多次領兵征討地方,為成漢開疆拓土立下赫赫功勞,乃成漢有名的大將。”

  “除此之外,李雄為了力保漢中不失,又遣夔安領羯胡精銳進駐南鄭,以為李壽後援。”

  “諸位,眼下敵軍主將李壽親自坐鎮南鄭,謹守漢中各地門戶,分兵扼守陽平關等子午道、褒斜道、儻駱道、陳倉道等棧道南段的重要據點和要隘,而我軍幾乎沒有從正面攻克險關進入漢中的機會。”

  “接下來該怎樣做才能誘使敵軍上當?完成樞密院賦予右路軍佯攻之重任?”

  聽了北宮純所言,在場眾將無不眉頭緊皺。經過之前試探,眾人深知面對一心防守的成漢大軍,右路軍想要誘使敵軍上當可不容易。除非接下來大軍從正面不計傷亡發動強攻,不然很難調動敵軍。

  “都督,李壽乃蜀地名將,其絕不會輕易上當。卑職以為若想吸引漢中敵軍注意,必須調集我軍主力對漢中發動強攻。不過如此一來,就算我軍完成了佯攻任務,大軍主力也將損失慘重,到時候恐怕無力趁勢發動反攻。”

  “子洪所言甚是!漢中有天險可守,實不宜靠發動強攻,還得另謀他圖。”

  北宮純點點頭,看向賈堅,想聽聽賈堅意見。

  賈堅見北宮純看向自己,遂起身道:“都督,陽平關得失事關漢中安危,除非漢中郡治所南鄭面臨生死存亡,不然李壽絕不敢抽調陽平關駐軍。只要陽平關駐軍不動,中路軍將沒有有機會進行突襲。”

  “如此看來只有讓南鄭受到威脅,才有望調動敵軍!”

  “而南鄭為漢中治所,戰略位置十分重要,陽平關、成固、褒谷三處為其西、東、北三個方向上的重要關隘。”

  “而要調動陽平關守軍,必須在東、北兩個方向形成威脅。故而末將以為眼下當分兵三路行事:一路從褒斜道南下,直逼褒谷,從北邊威脅南鄭;另一路則儻駱道南下成固,直逼南鄭東邊門戶;第三路則沿著子午道南下,奪安康,進而尋機繞道東南偷襲成固。”

  “世固,成漢在褒谷、成固、安康等地都駐有重兵,如何才能儘快打破僵局呢?”

  “回都督,前兩路大軍皆為吸引漢中敵軍之疑軍,真正的殺招為第三路大軍。”

  “第三路大軍?且細細道來。”

  “諾,據常年在秦嶺中采藥的藥農稱,沿著子午道南下安康除了原棧道之外,還有一條隱秘小道隱於秦嶺之中,可深入漢中腹地,但是這一條道路很是狹窄,幾乎不適合行軍。”

  “整個道路都是崎嶇難行的,雖然也有人行走,但是基本上都是一些菜藥農人,若是從此處進兵,萬一進展不利,擔任突襲的大軍將陷入孤軍奮戰之險地,所以很是兇險。”

  “但是一旦成功,我軍將兵不血刃南下安康,進而從東南出擊成固,與儻駱道大軍形成南北夾擊之勢。兩路大軍合作還拿不下成固?而成固距離南鄭不足五十裡,只要奪取了南鄭東邊門戶——成固,南鄭危急,坐鎮南鄭的李壽勢必著急,肯定會集中兵力固守南鄭。”

  “到時中路軍就可趁勢直取陽平關,收復漢中,拿下了漢中,蜀地便不足為慮矣!

  認真聽賈堅冷靜地道出自己的計畫,北宮純並未急著下令執行,反而憂心忡忡。賈堅獻的計策太過兇險,尤其子午谷這一路人馬,一旦有絲毫閃失,那麼整體計畫都將化為泡影。

  “依世固之意,進入子午道的兵馬不能少於六千人,稍有差池,六千精銳將陷入谷道內,盡皆死於險地。”

  其餘眾將亦面色沉重,均不敢輕易開口,畢竟此戰兇險,稍有不慎六千人將全軍覆沒。

  不知過了多久,卻見薛濤道:“都督,既然已佈置了兩路疑兵,為何不再多佈置一路?”

  北宮純心中一動忙問道“嗯?不知子洪有何妙計?”

  “都督,若想保證世固計畫成功,其關鍵在於子午谷偷襲安康計畫!”

  北宮純、賈堅聞言紛紛點頭,確如薛濤所言,整個計畫中子午谷偷襲乃重中之重,唯有通過子午道偷襲安康成功,才算打破僵局,接下來才能配合儻駱道大軍奪取成固,進而打開南鄭東邊門戶。

  “剛剛世固說在子午谷內除了原本棧道外,還有一條用以偷襲的小道,為了進一步迷惑敵軍,進入子午谷的大軍不妨兵分兩路,一路沿原棧道進逼安康,為吸引駐軍的疑兵;另一路則繼續按原計劃執行偷襲任務。”

  聽了薛濤所言,北宮純、賈堅、姬澹等將紛紛眼前一亮,雖然兵分四路會削弱分散大軍兵力,但卻因此而讓整個計畫環環相扣,敵軍別想摸清大軍真實動向。甚至眾將認為不用中路軍入漢中,他們左路軍自己就能完成佔據漢中的重任。

  “兵法有雲: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此戰我們就賭一把!”北宮純最後道。

  ……

  太寧元年,九月,洛陽秋雨瓢潑。

  自打進入秋季,中原一帶接連下了好幾場大雨,極大地緩解了旱情,為中原抗旱治蝗畫上了圓滿句號。

  最近一段時間內燕國喜事不斷,先是取得了漠北戰役的勝利,緊接著又順利完成了抗旱治蝗,讓一直忙碌不停的衛朔突然清閒下來。

  眼下衛朔全部心思都放在了科考以及滅成漢之戰上,而科考又有吏部盯著,並且是在他眼皮底下舉行,根本不用擔心什麼。

  因此,衛朔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征蜀大戰上,以至於三天兩頭的他都要往樞密院跑,隨時關注前線大軍進展情況。

  衛朔坐在車廂內悠閒地聽著車外嘩嘩的雨聲,直到陳安提醒車已來到樞密院。在侍衛撐起雨布遮擋住風雨後,衛朔方掀開車簾,一股狂風夾著雨點就灌了進來,儘管周圍站滿了替他擋風擋雨的侍衛,但他身上仍沾上了雨水。

  “阿嚏!”

  衛朔輕輕打了個寒噤,不由想起了南征蜀地的大軍,出征將士要翻越整座秦嶺,他十分清楚其中艱辛。戰前燕國上下備戰非常充分,各種物資儲備充十分足,關鍵要看後方輜重兵能不能及時將物資運抵前線。

  走進樞密院參謀部,在沙盤上秦嶺一線紅旗密佈,不但左路軍在秦嶺北邊打轉,中路軍同樣毫無進展,至於右路軍早已失去了聯繫。最新軍情顯示著是五天之前的態勢,樞密院還沒接到左路軍南下消息,畢竟消息從前線傳回,還需要花五六天的時間。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2 22:48

第617章 法治與德治

  在樞密院瞭解了一下前線戰事,衛朔又匆匆返回政事堂處理政務。

  誰知他剛坐下還沒喘口氣,便見秘書監主事郭誦匆匆進來稱吏部尚書陽協求見。

  待陽協進來,衛朔緩緩問道:“陽卿求見,想必是跟科舉有關了?”

  陽協忙回道:“大王睿智,秋闈將至,有關最後之策論題仍未定下,不知大王……”

  啊呀!衛朔滿臉懊惱之色道:“瞧瞧寡人記性,這些日子光顧著賑災、治蝗,竟把出題一事給忘了。其實我早已選好了策論之題目,奈何政事繁忙,竟忘了送至吏部。”

  “策論考題為‘明禮義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罰以禁之!’怎麼樣?這題目不難吧?”

  陽協接過考題一看,略一沉吟道:“大王所出之題,為眾所皆知之經義,出自荀子的《性惡》篇,只要是認真研讀儒家典籍者就沒有不知道的。不過,也正是因為題目簡單,才不容易答出新穎來。”

  衛朔聞言點了點頭,他出這道題的確不難,用現代話來講,說的是德治與法治的關係。

  其實有關德治與法治的爭論,自春秋以來就有人思考了,並非現代人原創。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意思是說,若是使用刑法來約束百姓,老百姓只是求得免於犯罪受懲,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制去統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就守規矩了。

  這是孔聖人一直堅持‘德主刑輔’思想的集中體現,後來荀子在孔子論述的基礎上,吸收了部分法家思想,提出了“治之經,禮與刑,君子以修百姓寧。明德慎罰,國家既治四海平。”(出自《成相》)之‘隆禮重法’的治國思想。

  而這恰恰是衛朔一直堅持推崇的治國理念,並且得到了燕國上下支持。

  但是這一思想與孔孟宣揚的德治理念相違背,衛朔出此題目,恐怕會引起不小風波來。

  果然只見陽協面帶憂慮道:“主公,不過此題一出,恐怕又要惹一部分人不滿了!”

  “我既然敢出此題目,就不怕惹事非。”衛朔頗為自通道。

  雖然衛朔表現地信心十足,但陽協卻憂心忡忡,擔心此題會被部分頑固儒生詬病。或許人家不敢拿威名赫赫的燕王殿下如何,反倒是他這個科考主持者將不得不承受外界非議。

  衛朔笑著安慰道:“孔聖所言之‘道之以政,道之以德!’皆為籠統之言。人性有善惡,豈能區區以政、以德便能使之‘道’?”

  “須知此時非上古之時,民風亦非上古之風。信而好古,不可取也!為君治政者,當不信德,不全為政,唯有政德相輔,方能督促百姓向善向德!”

  “當然了,我並非全盤否定了孔聖德治,只是將法治提高到稍微重要一點的地位罷了。其實真正有不滿的只有少數舊派儒家子弟以及部分世家大族,相反大多數燕國士子早已是‘隆禮重法’思想的追隨者。”

  衛朔來自于現代,對法治與德治的認識要比其他人更深刻一點。在他看來,法治是根本,但德治也不容忽視。

  但凡對歷史有所瞭解的人都知道,一個強大興盛的王朝,無不是法制齊全、道德完備者。只要出現禮崩樂壞、道德淪喪、律法被踐踏之現象,那說明此王朝已病入膏肓,就差被人推翻了。

  曾經為了不過分刺激堅持德治儒生的神經,衛朔幻想著德法並舉,但很快他就知道這不過是一廂情願罷了,法治與德治必須有一個側重點,不然會帶來很多麻煩。

  尤其在審判案件的時候,不同的治國思想肯定會得出不同的結果。比如當一個貧窮出身的大孝子為救病重父母而搶劫殺人時,如果堅持德治,那麼這個犯人有很大的可能被免除死刑;然而若是由推崇法治者來審判,他才不會關心你是不是孝子,只會依法判處其死刑。

  其實法制和道德,完全是兩碼事。法制是強行制約,以國家強有力的武力保證實施;而道德,則要靠教育。

  衛朔出這道題的重點,在於考察近年來燕國法治教育成果,看看依法治國的理念有沒有深入人心。

  另外他也很想知道,那些前來科考的世家子弟們,到底有多少人是對燕國政策深入瞭解的。

  “除了考察士子對德治與法治的認識外,我還出了一道與新政有關的題目,準備讓士子發表對新政的看法。”

  陽協突然面色微變道:“大王,您出這道題,不怕那些對新政心懷怨恨的世家子弟借機發洩不滿嗎?”

  衛朔擺擺手不以為意道:“如果真有人對新政針砭時弊,那也是我求之不得的事。燕國推行新政已十多年,其中到底有何弊端,你我都身處高層,看不清最底層的情況。若能有士子指出新政弊端,我定然會虛心接受。”

  “至於某些無理謾駡者,我等大可置之不理,若實在是不像話,罷黜對方錄取資格就是。我想絕大多數士子是不會拿自己前途開玩笑的,現在我反而會擔心考卷上出現一大片歌功頌德,曲意逢迎的文章。”

  “大王所言,雖極是有理,只是天下士子何其多,萬一有人刻意詆毀新政,豈不是……”

  “新政固然不可能十全十美,但事實勝於雄辯,之所以會有今天的燕國,不正有賴新政推行?區區詆毀何足掛齒?”

  ……

  隨著科考時間日益臨近,聚集在洛陽城內的士子也越來越多。原本洛陽只有不到三十萬常住人口,但眼下加上流動人口,洛陽總人口已超過四十萬人。雖然還遠遠比不上漢時多達百萬的人口,但已隱隱了盛世景象。

  伴隨著士子不斷湧入,造成洛陽城內供需失衡,尤以房租價格跟著暴漲。有錢的世家子弟自然不會在乎一貫兩貫,可對那些出身貧寒的士子而言,有時十文二十文都會讓人為難。

  權翼來自于秦州略陽,因路途遙遠,當他趕到洛陽時,已臨近科考。此時各地房屋早已住滿了士子,尤其是地理位置好且條件不錯的客棧,根本沒有一間多餘。

  他一路打聽,已接連詢問了好幾家客棧,每次都是失望而歸。

  “子良,還沒找到合適的住處嗎?要我說不如找個條件差點兒的房子得了!”

  權翼沒好氣地瞥了一眼老鄉呂婆樓道:“科考事關個人前途,哪能疏忽大意?若最後因休息不好而名落孫山,豈不要後悔終身?”

  呂婆樓搖搖頭不瞭解權翼的想法,沒辦法誰讓權翼出身略陽豪門權氏,而他只是個歸化氐族人,家裡條件遠遠比不上從小錦衣玉食的權翼。

  就在權翼左右為難時,突然旁邊一衣服華麗的士子偏頭看了一眼權翼道:“這位小郎君是在找住的地方嗎?若不嫌棄的話,我那裡還有一間空房,不知你是否感興趣?”

  謝奕看著權翼滿臉警惕之色,遂苦笑道:“看來是在下唐突了,其實我也是參加科考的士子,只是看二位找房辛苦,才多說了一句。若有冒犯之意,請二位郎君勿怪!”

  聽了謝奕解釋,權翼方放下心中戒備,他哂然一笑道:“如此就多謝兄台了,不知兄台高姓大名?小弟來自略陽,姓權名翼,旁邊這位乃我同窗,叫呂婆樓。”

  “原來是略陽權氏子弟,久仰久仰,在下謝奕字無奕,乃陳郡人。”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2 22:48

第618章 西出玉門關

  謝奕與權翼寒暄了一會兒,便領著對方去他住處瞧瞧。

  謝奕乃世家豪門出身,所住地方自然條件優越,權翼只看了一眼便十分滿意。

  經過一番協商,權翼租下了謝奕手中幾間房子,他打算讓呂婆樓也搬過來一同居住。

  看著權翼興高采烈的離去,陳逵頗為不解道:“無奕為何讓那個權翼住進來?”

  “唉,為兄也不是不得已而為之,你我雖出身豪門,但卻從未接觸過燕國學堂制,又是首次參加科考,中間難免會出現不少問題。”

  “而那個權翼乃燕國土著出身,對科考細節知之甚深,以後你我遇到難題,完全可以找權翼幫忙,而我們不過是付出幾間房子罷了,還有比這更划算的事嗎?”

  ……

  夏季草原非常迷人,雪山上積雪融化後彙集而成的條條溪河,如一條條白練帶在草原上蜿蜒而行,先後匯入孔雀河、塔里木河和疏勒河,最終流入牢蘭海內(今羅布泊)。

  清澈冰純的雪水滋潤著沿途塔里木盆地,青草在河水滋潤下長得異常茂盛,牛羊在藍天白雲下歡快地成長著,幾隻雪山上的雄鷹不時地掠過天邊,用王者的目光巡視著這片天地間的一切。

  塔里木盆地,是整個西域最繁榮昌盛的地方,分佈著龜茲等大大小小數十個國家。

  原大晉西域長史府亦位於塔里木盆地東頭,牢蘭海西北岸,樓蘭城遺址上。

  太興三年春,劉遐調任涼州都督後,便一直試圖恢復大晉在西域的霸權。然而由於困難比想像中要大,再加上當時燕國戰略重心在中原,他根本得不到多少支持,以至於三年過去了只是維持著不進不退的局面。

  不過這一切都隨著羯胡滅亡而發生了巨大變化,燕王終於騰出手來處理四方蠻夷。隨著高句麗南遷、柔然敕勒大敗,讓燕國在北、東兩個方向上面臨的邊防壓力頓減。

  相反隨著成漢舉兵相抗、西域局勢不靖,燕國戰略重心開始大幅度向西轉移。

  而涼州便是此政策變化的受益者之一,大量物資、人員紛紛往涼州雲集,刺史府以及都督府得到了後方大力支持。

  原本其治下涼州十分貧瘠,且人口稀少,只有不到五十萬民眾。後來通過歸化羌、鮮卑兩族,讓涼州人口得到爆炸式增長,在短短數年內人口就達到了百萬。

  這還是在涼州刺史高詡刻意控制下達到的效果,不然的話涼州人口將輕鬆突破百萬。

  最近涼州都督劉遐春風得意,近些年正由於實力不足,他才一直強按住進軍西域的野心。如今有了後方全力支持,他將放開手腳大幹一番。

  這些年劉遐雖沒有派兵進駐西域,但卻暗中派了不少斥候打探消息。說他對西域各國風土人情了若指掌一點兒都不誇張,但是劉遐同樣深知燕國想重返西域並不容易,很可能受到當地土著國家聯合反對。

  為了不過度刺激西域各國,同時又能儘快站穩腳跟,第一步劉遐打算重建西域長史府。

  西域長史府,東漢延光年間設置,治柳中城(今吐魯番境內),三國魏移治海頭城(今羅布泊西北岸樓蘭遺址),其主要職能是對西域實行有效管理與控制。

  有關西域之名,《漢書》中有十分明確地記載:“西域以孝武時始通,本三十六國,皆在匈奴之西,烏孫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東西六千餘裡,南北千餘裡。東則接漢,界以玉門、陽關,西則限以蔥嶺。”

  當然了,從廣義上講玉門關以西,至蔥嶺,包括天山南北廣大區域都為西域轄地。

  自漢武帝時起,西域降屬於漢,漢宣帝神爵二年設西域都護府,三年一替,從未間斷。

  直到後來中原大亂,東漢新起,西域因漢朝力量不足,加之匈奴暗中支持,由此叛亂。

  西元107年東漢罷西域都護府,於西元123年以班超子班勇為首任西域長史,此後三通三絕,西域一直以長史行都護之職,並一直延至魏晉時期。

  西域長史府,是魏晉兩朝在西域的前哨陣地。西域長史府的規模,介於郡、縣之間,同時又具有軍屯的特點。整個長史府下的屬官有:長史、主簿、功曹史、兵曹史;還有錄事掾、倉曹掾、功曹掾、監量掾、監倉掾;鎧曹、水曹、帳下將、伍百、馬下、領下、消工等。

  在行政上,西域長史隸屬于涼州刺史,但由於涼州州治姑臧距離樓蘭較遠,長史府實際上是受敦煌郡守府管轄。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燕國收復整個涼州,由於當時西域長史李柏率軍入關勤王,極大削弱了長史府實力,以至於走到今天長史府已是名存實亡。

  不得不說劉遐選擇長史府為切入點手段極為高明,此舉不容易引起西域各國警惕,等到眾人反應過來時,燕國已在西域站穩了腳跟。

  此次燕國重建的西域長史府與以往頗不相同,將受都督府以及刺史府雙重管理。而且新的長史府完全就是一個軍政俱全的機構,不但負責管理民政、實施屯田,還將招收、訓練、指揮當地駐軍並保護燕國在西域的利益。

  總之,新的西域長史府的組織形式和職能非常完備,是燕國重返西域的先鋒隊。

  鑒於西域長史府肩負重任,對長史人選要求極高,必須是個文武全才且有一定邦交才能的人才能勝任。

  經過劉遐與高詡二人慎重考慮,並上報內閣同意,最終任命苻洪為燕國首任西域長史。

  太寧元年夏,經過大半年努力,西域長史府將正式遷往樓蘭城,長史苻洪連同下屬各級官吏,包括原長史李柏(被重新任命為主簿),以及兩廂步騎駐軍,將一同越過玉門關。

  玉門關位於敦煌西北,相傳西漢時西域和田美玉,經此關口進入中原,因此而得名。

  時至今日,中原與西域交通莫不取道此關,一直是西北極為重要的軍事關隘和絲路交通要道。

  從上空俯瞰下去,整座玉門關是一座四方形城堡,城堡原是由黃土夯築而成,直到燕國收復涼州後,才全部改有混凝土結構,比之前愈加易守難攻。

  整座關隘矗立在東西走向的戈壁灘砂石崗上。城堡東南無門,西北開門,上有女牆,下有馬道,人從馬道可直上城頂,登高遠眺,南邊沼澤遍佈四周;北邊蜿蜒逶迤的漢長城像一條巨龍,一望無際,每隔五裡,就築有一座方型烽火臺。

  “廣世此去西域肩上擔子可不輕,一方面要儘快在樓蘭重新豎起西域長史府的大旗;另一方面還要設法與西域各國打好交情,尤其要摸清各國對燕國態度。”

  玉門關下,劉遐正不斷對苻洪叮囑著什麼。此時的苻洪可謂是志得意滿,說實話以前看著姚弋仲父子在中原戰場上大顯威風,他心中充滿了羡慕嫉妒恨。這一次終於讓他等到大展拳腳的機會。

  “請都督放心,末將一定不會辜負大王信任,定在西域打響我燕國威名。”

  “嗯,你且放開手腳去幹,我在後方包括高刺史都將全力支持長史府,所需物資、人員會源源不斷通過流沙大漠運往樓蘭。”

  一炷香後,苻洪拜別上司劉遐,帶著西域長史府全體人員正式開拔。

  看著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向西而去,劉遐感到極為振奮,他知道建功立業的機會就要來了。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2 22:48

第619章 大迂回戰略

  緊張醞釀了大半年的滅成漢戰役,終於在太寧元年夏,徐徐拉開了大幕。

  此次戰役的目標,正是割據蜀地的成漢,由於蜀中地理險要,樞密院制定了三路攻蜀的計畫。除了擔任佯攻誘敵的左路軍外,還有負責水陸突襲的中路軍以及實施大迂回包抄的右路軍。

  且先不提左、中兩路軍,單單是右路軍迂回計畫就非常宏大。

  早在左、中兩路大軍開打之前,右路軍就已從高原出發,然後沿著後世茶馬古道上川藏線,橫穿整個大西南,對蜀地側後方的越嶲郡發起攻擊。

  原羌族首領姚弋仲將獨領右路軍在羌族部落的幫助下,從西海高原一路南下對成漢實施大迂回戰略。

  何為大迂回戰略?就是為隱蔽己方戰略企圖,並不直接與敵方接觸,而是在更大範圍內對敵方戰略戰役集團進行包圍,從而最終達到戰役目的的戰術。

  在華夏歷史上,有兩位牛人是實施大迂回戰略的高手。

  一位是叱吒亞歐大陸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另一位是共和國締造者毛公。

  二人都曾採用的大縱深、大迂回戰略,而得到的戰爭效果也是空前的。

  西元1244年根據成吉思汗生前的戰略構想,蒙古軍開始實施先下西南,迂回夾擊南宋的第一次大迂回戰略。

  到了西元1253年,忽必烈興兵十萬開始對南宋的第二次大迂回戰略。

  蒙古騎兵在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廣大地域之間縱橫馳騁,實乃十三世紀戰爭史上之奇觀。

  毫無疑問,成吉思汗以及他的繼承者們創造了經典的大迂回戰略。

  同樣,毛公也是大迂回作戰的高手,當時為了切斷企圖退往海南島和國外的國民黨軍之後路,制定了對廣西和西南的大迂回和大包圍戰略,全面包抄與圍殲了廣西和西南之國民黨軍。

  自打收復秦州、滅掉吐谷渾,燕國不斷招撫居住在高原密林深處的羌族,並將自身影響力深入到羌族內部。

  這無疑為今日實施大迂回戰略創造了條件,因為大軍沿途所過之處幾乎全為羌族部落。

  這樣一來,只要能得到羌人部落支援,右路軍將有很大可能實現大迂回戰略。如此攻蜀戰役一旦打響,成漢不但會面臨來自北邊的威脅,南邊大後方也將遭到燕軍攻擊,肯定會讓成漢防不勝防、疲於奔命。

  樞密院的戰略目的十分明確,三路大軍有明有暗,有負責正面佯攻的左路軍,又有負責水陸突襲的中路軍,最後還有隱蔽行藏實施大迂回包抄的右路軍。

  當然了,古往今來沒有一個軍事行動方案是完美無缺的,樞密院制定的這個大迂回戰略同樣存在著巨大風險,就像一柄雙刃劍一樣,用不好就會傷到自己的。

  為了保證大迂回戰略成功,樞密院特地調羌人出身的姚弋仲擔任右路軍統帥,同時所屬士卒亦大多來自歸化羌族,這都是為了減少當地羌人部落的抵觸情緒。

  除此之外,由於沿途人跡罕至,樞密院為三萬擔任迂回任務的大軍提供了十萬匹戰馬負責物資運輸,以保證大軍的後勤補給。

  這也多虧燕國境內馬場眾多,又佔據了陰山南麓、西北、東北等大片草場,讓燕國一次能輕易調集數十萬馬匹用以戰爭。

  同時為了以防萬一,根據樞密院部署,右路軍攜帶了不少食鹽與茶葉,用以沿途贈送部落首領或者交換物資所用。

  ……

  姚弋仲小心翼翼穿行在高山密林間,遇到岔路還會掏出地圖對照一下方位,並再三嚮導確認路線十否正確,可謂是小心了又小心。

  不能怪姚弋仲如此謹慎,實在是戰前他已立下軍令狀,賭上了身家性命,此戰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原來當初樞密院提出大迂回戰略後,為了主將人選吵成一團,遲遲不能確立人選。

  迂回戰略對主將素質要求極高,不但要深通騎兵指揮,又要擅長與胡虜打交道,最後還要有凝聚人心的本事。

  畢竟數萬大軍在人跡罕至的高山密林中橫穿千里,其中困難簡直難以想像。因此如何凝聚人心,讓全體將士團結在自己麾下,是主將最為重要的責任。

  實際上,滅蜀之役中最難打的正是迂回這一路!

  首先是時間的要求非常緊張,必須在十月下旬迂回成功,以配合中、左兩路滅掉成漢。

  其次是路線本身也有難度,基本上都在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高原雪域深處。

  這條路線上除了少數羌人、獵戶外,幾乎沒有人行走,即使生活在大山深處的普通羌人也沒多少人走過。

  有時一整天也見不到太陽,在這種情形下,如果沒有嚮導帶路,迷路是一定的。

  正是考慮到大軍迂回側後不易,才讓樞密院上下左右為難,猶豫難決,無奈之下,只好上報衛朔請燕王定奪。

  這麼重要的迂回任務能交給誰呢?

  衛朔思來想去,發現只有出身羌族的姚弋仲合適去完成這個迂回任務。

  他左思右想覺得比姚弋仲更好的人選了,首先姚弋仲曾經羌人首領的身份,會讓與當地羌人部落交流起來方便許多。

  其次姚弋仲是個擅長騎兵指揮的將領,再者他又曾擔任並州都督多年,懂得安撫士兵。

  所以想來想去,衛朔發現只有姚弋仲是最合適的人選。可誰知當名字傳給了樞密院後竟引起不小風波,不少人對姚弋仲擔任右路軍主將頗有微詞。

  具體來說無非就是說姚弋仲出身羌族,而右路軍將士幾乎全由羌族子弟組成,迂回穿越時沿途所過之處又都是羌人地盤,很多人擔心姚弋仲‘一去不返’,在羌地割據稱王。

  對此衛朔是不相信的,別說姚弋仲此人深明大勢,不會逆天而行。就算姚弋仲真的想趁機割據羌地,衛朔也不會放在眼裡,無非多費幾年功夫而已。

  之所以會出現這些風言風語,自是有人眼紅姚弋仲又有立功機會,抱著我得不到你也別想好過的心態,惡意、中傷對手罷了。

  剛開始的時候高瞻、溫嶠等人十分憤怒,要求嚴懲造謠者,唯有燕王衛朔表現得雲淡風輕,好像對此早有預料。

  其實出現這種情況並不難理解,以前燕國敵人眾多,眾將根本少不了上陣殺敵立功的機會。可如今眼瞅著燕國即將一統天下,除了江東外就只剩下成漢與西域兩個有立功機會的地方,為了在日後大封功臣時有個好待遇,自然會有人不願放棄任何一個立功的機會。

  面對外界洶洶而起的議論,身為當事人姚弋仲自然大驚失色,他生怕燕王聽了‘讒言’後將其治罪,不得不親自到衛朔面前表明忠心。

  結果讓姚弋仲沒想到的是,燕王不但沒有懷疑他,還當面向他表示右路軍主將一職非他莫屬,把姚弋仲這個熱血的羌族漢子感動的熱淚盈眶。

  直到現在那些話語仍在姚弋仲耳邊響起,“姚將軍,你是什麼樣的人,寡人能還不清楚嗎?不要理會外界的風言風語,我相信你不會做出不忠不義之事。將軍只管大膽去做,我會在洛陽城裡等候你的佳音。”

  結果二話不說,姚弋仲當即立下軍令狀,表示不完成迂回戰略,他將以死報答燕王厚恩。

  姚弋仲立下軍令狀後,那些風言風語雖沒有完全消失,但至少沒有以前那麼猛烈。不過這也將姚弋仲逼向絕路,但他卻對此次迂回戰略充滿信心。而且姚弋仲相信,只要此戰勝利他將有可能躋身名將之列,與北宮純、劉遐齊肩。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2 22:48

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

  下過幾場秋雨後,中原各地百姓一片歡騰,讓波及大半個中原的旱情終於得到大幅度緩解,為即將到來的秋闈平添幾分喜慶氣氛。

  九月二十,太興元年科考正式舉行,來自各地的俊彥共四千餘人,被分到四十個考場內參加考試。

  這是一屆註定要被載入史冊的科考,不光參考士子數量創新記錄,同時亦是世家子弟參考人數最多的一次。

  燕國科考與歷史上唐宋時期不一樣,她錄取人數既沒有宋朝那麼多,亦沒有唐朝人數那麼少。除了首屆錄取人數在三百人外,之後每屆錄取人數幾乎都維持在兩百人左右。

  今年由於一下子擴張了四州之地,另外成漢收復在即,為了儲備後備官吏,這一次錄取人數估計也會創下新的記錄。

  儘管錄取的士子人數較多,但衛朔並不擔心會像宋朝那樣形成冗官,首先燕國內沒有享受蔭官權貴子弟,所有人包括權貴子弟若想進入官場,唯有科考一條路。

  其次燕國上下有完善退休、勸退、罷官、病休等一系列制度,任何官員只要政績考核不合格,輕者被勸退,重則直接以瀆職名義被罷官。正是因為官員流動力度大,才會讓燕國輕易就能消化掉數百名士子。

  說實話衛朔不知道歷史上真正的科考是什麼樣子,他只是將自己印象中高考經歷給挪了過來。事先在皇宮內找了幾處寬敞明亮的大殿,然後在中間擺上座椅,每個學子依據自己的考號尋找自己的考場、座位。

  而考號則依據天干地支以及大寫數位編排而成,每個人都不一樣。比如考號是甲子房第壹叄號,表示該考生將在甲子考房,第一排三列的位子上考試。

  反正眾人也沒見過真正的科考是什麼樣,衛朔怎麼說他們就怎麼安排。每個考場會有八名負責監考的吏部官員,他們只是負責監督考試正常進行,只要考生沒有違反考試規矩,就無權干涉考生答題。

  巳時正,備受矚目的科舉考試終於拉開帷幕。

  謝奕、權翼、陳逵、呂婆樓四人隨著眾人一同前往考場,各個考場前早已人滿為患。不止考生的眾多,更有許多普通民眾在遠處看熱鬧。

  吏部尚書陽協親臨現場視察,隨著一聲鑼響考生們拿著號排隊入場,並接受檢查。

  巧合的是權翼與謝奕竟分到一個考場,這讓呂婆樓、陳逵二人充滿了羡慕嫉妒恨,畢竟有個熟悉的人在同一個考場,多少會緩解一下緊張的情緒。

  很快權翼、謝奕與其他考生順利通過了檢查,在旁邊小吏的指示下,權翼與謝奕兩人順利找到了考場。儘管之前他們曾多次來考察過場地,但直到看到考場門楣上大大的‘丙寅’二字時,權、謝兩人才悄悄鬆了一口氣。

  謝奕沖著權翼微微點下頭,便匆匆走向各自座位。根據考前權翼提醒,謝奕這個考場‘新丁’先仔細檢查一下桌椅是否有問題,若有問題需儘早提出更換,以免耽誤考試。

  檢查完座椅沒有問題後,謝奕又仔細檢查了一下筆墨,待全部都確認沒有問題後,他這才有暇觀察整個考場。他大致看了一眼,發現考場內多數考生年齡都不大,且一眼就能看出他們皆是從燕國各大學堂畢業的士子。

  這些士子在學堂時已經歷過多次考試,故而神色間帶著幾分從容。偶然中間夾雜著幾個神情緊張的士子,不用問都是像他一樣的世家子弟。

  隨著時間推移,考場漸漸坐滿了士子,很快八名監考官步入考場,其中一名監考官先舉起手中考卷,向眾人示意密封完好,然後當眾拆開紙袋,將裡面的考卷取出。

  這時外面傳來一陣悠揚的鐘聲,八名監考官開始分發考卷。

  謝奕拿起考卷的第一時間並未急著答題,而是按照權翼傳授的經驗先把名字、籍貫等資訊填好。

  據權翼說,每年都有不少倒楣蛋忘了填姓名,以至於最終沒有成績,他可不想因為一些小失誤而耽誤科考這樣的大事。

  填完姓名後,謝奕懷著緊張、好奇、期待等複雜的心情打開考卷流覽起來,過了好大一會兒,他才輕輕舒了一口氣,然後開始奮筆疾書。

  考題比謝奕預想的要簡單,尤其被他視為絆腳石的算題也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其實不是考題變簡單了,而是隨著衛朔大力推廣,算學發展極為迅速,已成為與儒學一樣流傳極廣的學科,世家子弟為了通過科考,不得不下苦功夫鑽研算學。

  隨著士子水準提高,算題不但不會成為什麼攔路虎,反而會是送分的題目。畢竟在這個年代,算學即便出的再難,估計也未必趕得上現代小學生畢業考。

  謝奕輕輕鬆松答完了前面的題目,只剩下最後一道策論題。結果他看完題目,心中便有了初步定論。說起來謝家原本也是儒學傳家,只是後來為了做官,到了謝奕父親那一代不得不轉而棄儒入玄。

  但好在家族底蘊還在,再加上得知燕王崇尚儒學,謝家暗中又拾起以前的傳統。而謝奕仰仗家學淵源深厚,很容易就猜出衛朔所出題目的用意。

  荀子此話原意講的是德治與法治一樣重要,如果讓傳統儒家士子來答,必然會先大大批判一番,然後搬出孔子、孟子兩位聖人的言論,大大拔高一下德治地位。

  但是謝奕卻不會這樣答題,他的目的是代表家族融入燕國,回答題目自然得以討好燕王為目的。他深知燕王是法治的崇拜者,早在遼東之初就定下了以律法治國的理念,故而謝奕稍稍思索一下就知道自己該從哪個角度著手。

  且不提正在集中精神答題的各位考生,單說衛朔在莫含、陽協的陪同下走進一個又一個考場,邊視察邊點頭。

  由於衛朔來去匆匆,不少考生都未注意到大名鼎鼎的燕王曾在自己考場出現過,只有少數有心人趁著沒人注意的時候,悄悄觀察了兩眼。

  不一會兒,衛朔來到了丙寅號考場內,走過一張張考桌,隨意流覽起考生卷子來,漸漸引起謝奕與權翼的注意。

  兩人對望一眼,均心中一動暗道:敢在列位監考面前放肆,想來只有大名鼎鼎的燕王殿下了。

  權翼倒還沒什麼,謝奕卻忍不住多瞧了衛朔兩眼,頓時被其獨特的氣質吸引。其實在沒見到衛朔之前,謝奕也曾多次聽人轉述過燕王容貌、氣質,但直到見到真人他才發現之前那些描述都不足以顯示衛朔的獨特氣質。

  在謝奕看來,衛朔身上兼具了世家與庶族各自的優點,反而少了世家的驕傲與寒門的自卑兩大缺點。

  看著英氣勃勃又神態從容的燕王,謝奕腦海中只剩下一個詞語:皇者風度!

  這才是為皇為帝者應有的氣質,與燕王相比,在王敦逼迫下苟延殘喘的司馬睿父子算什麼皇帝?

  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讓謝奕對燕國未來充滿信心,同時更加認同謝家北返之策。

  正在考場視察的衛朔並不知道有人正對著他的背影感慨萬千,他正全身心投入到視察科考當中。

  從考場出來,衛朔忍不住誇讚道:“考生如此之多,盛況空前,陽卿辛苦了。”

  陽協忙拱手道:“大王過譽了,這是臣應該做的,再說這也不是臣一人之功,諸位同僚同樣付出了很多心血,反倒是臣不過動動嘴皮子罷了。”

  “呵呵呵,陽卿謙虛了!走,我們到其他考場看看。”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2 22:49

第621章 司馬紹的決心

  “陛下,丹陽尹郗鑒上報,他已開始著手整頓兵馬,等再有月餘時間就能派上用場。”

  “嗯,很好!”

  司馬紹對郗鑒表現十分滿意,原本他以為郗鑒到了王敦手下將很難有所作為,哪想到郗鑒不但將王敦老底探了個一清二楚,還以巧計從姑孰脫身,擔任了至關重要的丹陽尹。

  由於東晉南朝五朝皆定都於建鄴(今南京),建鄴隸于原丹陽郡。使得丹陽尹這個官職在東晉南朝十分特殊,與漢司隸校尉類似,為東晉南朝之京畿長官。

  為提高京都地位,顯天子之尊,參照兩漢京兆、河南尹故事,晉元帝于太興元年改丹陽太守為丹陽尹,駐所在丹陽縣。劉隗為首任長官,此後凡出任此官職者無不是天子心腹。

  郗鑒出任丹陽尹,讓司馬紹對建鄴西南安全多少放下心來。

  “陛下,王敦身體愈加不行了,逆賊錢鳳、沈充兩人擔心王敦死後,其後繼無人,近來不斷逼迫王敦舉兵清君側。”

  “哼,錢鳳、沈充二賊可惡,待日後平了王敦,朕必殺之,以泄心頭之恨。”

  司馬紹聽得庾亮所言,不由對錢鳳、沈充恨之入骨。這兩個人都是王敦的左膀右臂,一個是王敦謀主,替王敦出謀劃策,有不少計策都出自錢鳳之手;另一個是王敦的錢袋子,沒有沈充為王敦提供錢糧支援,王敦絕不會有如今實力。

  “元規,你覺得王敦會在何時舉兵?我們能不能拖到對方病逝?”

  聞言庾亮苦笑著搖搖頭,“陛下,王敦不傻,即便他暫時不會聽錢鳳蠱惑,但也不會繼續等下去,他一定會在身體徹底垮下之前舉兵。”

  “據郗大人通過郭璞可知,王敦身體最多能撐到今年年底,也就是說朝廷最多還有三月時間做準備。”

  “多虧了道徽機智,才讓朝廷對王敦底細了若指掌,等日後平定了王敦,朕一定要好好封賞郗鑒。”

  庾亮聞言亦附和道:“不錯,道徽有大功,將來肯定不能虧待他。”

  司馬紹想了一會兒,突然眼神射出一道精光道:“朝廷不能坐等王敦起兵,要先發制人,打王敦一個措手不及。”

  “先發制人固然好,可眼下兵馬準備不足?若冒然出兵,萬一重蹈第一次平叛失敗之覆轍呢?請陛下三思而行。”

  “元規莫擔心,沒有完全把握,朕絕不會冒然出兵。”司馬紹擺擺手止住還要苦苦勸解庾亮道。

  “不知陛下有何打算?”

  “眼下我們有郭璞為內線,完全可監視王敦一舉一動,一旦發現王敦身子有任何異常,大軍即刻出發平叛。在起兵之初,還要對外大肆宣揚王敦已死的消息,以此擾亂王敦大軍軍心,趁著眾人反應不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徹底剷除王敦及其一眾黨羽。”

  看著英氣勃勃且滿臉自信的年輕天子,庾亮感到極為震驚,他沒料到年紀輕輕的天子竟有如此心機。若接下來朝廷平叛舉措皆按照剛剛天子部署行動,未來真有可能一舉平定朝廷掣肘之患——王敦集團。

  或許是看到了將來剷除朝廷心腹之患的希望,讓天子司馬紹在接下來表現得極為興奮,後來兩人談著談著,就談到了燕國正在舉行的科考上。

  進入九月份,燕國上下皆在關注科考,連天子司馬紹也忍不住打探與科考有關的消息。

  “臣聽人說此次參加科考的士子超過四千多人,其中還有不少是世家子弟。”

  庾亮將自己打探而來的消息告訴給了司馬紹,結果天子聽完之後臉色大變。

  司馬紹曾經在北地考察過,儘管那次考察最終夭折,但還是讓他對燕國各項政策有了基本認識。

  科舉制是燕國選拔官員的唯一途徑,向來不受世家待見,只有寒門子弟最為熱衷。但是今天聽了庾亮介紹,讓司馬意識到,隨著燕國具備了統一天下的實力,讓越來越多的世家開始投到燕國懷抱。

  而當今建鄴朝廷存在的基礎就是世家,看到自己根基被挖,司馬紹臉色自然不會好看。

  他陰著臉沉默了一會兒詢問庾亮:“元規,你說日後若是朝廷也推行科考行嗎?”

  “啊?陛下,萬萬不可啊!只要朝廷敢推出科考,您將成為世家的眼中釘、肉中刺,弄不好連陛下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庾亮滿臉驚駭道。

  “哼,到今天朕算是看明白了,世家都是賤骨頭,典型的欺軟怕硬。沒看到燕王將世家欺負得那麼狠,偏偏還不斷有世家去跪舔燕王。”

  聽到天子毫不留情嘲諷世家牆頭草屬性,讓身為世家一員的庾亮不禁露出幾絲尷尬之色,可他又不能出言反駁什麼。因為目前的確有不少南渡世家在看到燕王有鯨吞天下之勢後,紛紛選擇北上重返家園。

  “既然他們不仁,那就休怪朕不義!”

  司馬紹臉上帶著惡狠狠之色,他實在是看透了世家大族的本質。

  世家大族除了有本事欺負一下皇室外,根本拿北地燕王毫無辦法。

  衛朔掌握的權力甚至比開國武帝還要大,世家在燕王面前簡直像綿羊一樣溫順,人家說出來的話才是一言九鼎。哪像他自己啊?整天為了一點兒利益求爺爺告奶奶,不但不會得到世家支持,反而還要受盡世家暗中恥笑!

  與燕王相比,司馬紹從不覺得自己是什麼帝王,反而燕王更有帝王之威。

  庾亮看著眼露瘋狂之色的司馬紹心有戚戚,他出身世家,又是司馬紹的心腹、親戚與至交好友,他很清楚世家與皇家之間的齷齪。

  當年元帝司馬睿能坐上皇位,並非是皇族自身實力決定的,而是北地士族和江東士族妥協後的產物,是北地世家與江東世家聯合共推司馬睿為江東之主。

  但司馬睿登上皇位之後,朝廷真正的權力一直都被世家大族把持,皇室只不過是世家扶持起來傀儡。

  當年司馬睿活得很憋屈,現在司馬紹活得同樣憋屈。不過與生性懦弱的司馬睿相比,英武不凡的司馬紹顯然不甘心繼續充當世家傀儡,他想擺脫世家控制,做一個真正的帝王。

  其實司馬紹不止是想在江東推行科舉制,他雄心勃勃欲效仿燕國,對江東六州之地進行徹底的改造。

  在司馬紹看來,江東若不改革,繼續走老路,根本就沒有任何出路,將來他拿什麼與要強大的燕國對抗。

  “其實朕有一整套的施政方案,若非大將軍王敦在側虎視眈眈,朕早下令推行了。這些政策大都借鑒了燕國經驗,朕相信,只要能順利推動改革,江東實力將會再上一個臺階。”

  看著躊躇滿志的司馬紹,庾亮忍不住潑冷水道:“陛下您這樣做只能激化內部矛盾,引起江東世家不滿啊!”

  “元規,朕當然知道此舉會惹江東世家不滿,不過等明年平定了王敦,朝廷就能騰出手來應付江東世家。只要元規、茂宏、郗鑒你們站在朕這一邊,江東世家不足為慮。”

  聽了司馬紹所言,庾亮臉色更苦,天子顯然是要借助北地世家之力來對方江東世家,只是北地世家願意站在天子一邊嗎?恐怕連庾亮都不敢打包票,畢竟司馬紹效仿燕國改革,其推行的政策必然會損害世家利益。

  庾亮苦笑一下勸道:“陛下,千萬不要輕舉妄動,不然得罪了世家,絕不會有好果子吃。”

  “哼!他們不放過朕?我還不會放過他們!燕王說的沒錯,世家就是一幫蛀蟲!都到了如此危機時刻,他們還死抱著自家利益不放,朕還有什麼理由站在他們一邊?若再不有所努力,等將來燕王大舉南下時,大家只好束手就縛。”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2 22:49

第622章 謝艾的打算

  成固作為南鄭東邊門戶,固守著儻駱道南下南鄭之咽喉。

  數日前燕軍自儻駱道南下,不斷對成固縣城發動強攻,城外的喊殺聲日日夜夜從未停止過。

  原本守軍面對氣勢如虹的燕軍就不免膽寒,誰知沒過幾日,燕軍輜重營從後方運來不少床弩零部件,讓前線進攻部隊多了些攻城利器。

  之後從昨日開始,每隔半個時辰,城外燕軍的弩炮、床弩等大型器械都會對著城池轟一轟,而每次都引起城內守軍一陣雞飛狗跳。

  燕軍裝備的重型弩炮威力超乎想像,拋射的石塊不僅體積大,還衝擊力驚人。

  重達幾十斤石塊,狠狠地砸到主城牆上,差點兒把夯土牆外面的包磚層砸碎。

  唯一讓守軍安心的是,弩炮對城牆的衝擊固然有,但短時間內還看不出能夠打壞城牆的跡象。

  比較倒楣的就是甕城了,甕城的夯土牆體比較薄,這幾天連著被弩炮轟擊,已經有一些動搖崩潰的跡象。至於直接砸中羊馬牆的那些個幸運石塊,無不直接把城牒垛口砸得粉碎,把躲在羊馬牆裡面的守軍嚇得心驚膽戰。

  守將也曾試探性在夜間派出精銳試圖破壞掉這些重型器械,誰知燕軍守備嚴密,偷襲計畫功虧一簣。

  燕軍的遠程攻擊雖一時半會兒無法攻破成固,但卻極大打擊了守軍士氣,引起守軍士卒恐慌,這比派大軍直接攻擊還要厲害。

  守將也看出了己方士氣逐漸低迷,但卻一點兒辦法都沒有,只能謹守城池。

  有時守將甚至巴不得燕軍趕緊派大軍發動全面進攻,這樣他還能依託城池殺傷燕軍,不像現在這樣只能被動挨打。

  可惜燕軍根本不給守軍這個機會,重型床弩、弩炮對城牆的轟擊已經持續幾天,守軍卻還沒有看到燕軍有一絲攻城的跡象。

  不是燕軍不進攻,而是這一路本就是佯攻吸引敵軍注意,掩護燕軍自子午道偷襲安康。

  ……

  對於燕軍遲遲不能拿下成固一事,右路軍統帥北宮純看得很淡,他沒想著一上來就能攻破險要城池。眼下之所以還命令弩兵對成固實施遠端打擊,並不在於攻取城池,而是為了破壞成固城牆,並吸引敵軍注意。

  眼下北宮純最關心的自然是奪取安康的計畫,前幾日斥候傳來資訊,稱一路燕軍正在對安康發動攻擊,至於另一路負責偷襲的小股精銳尚無任何消息傳來。

  如果一切進展順利的話,再過幾日薛濤率領的小股精銳將繞道安康側後,與正面進攻的燕軍合力攻下安康。

  只要攻破安康,燕軍將徹底打破眼前僵局。

  ……

  在左路軍沒能取得突破的情況下,面對陰平道、嘉陵道兩個入蜀要道,秦州中路軍同樣是寸步難行。

  陰平古道,原本算不上是一條有著真正交通意義的道路,它數百里荒無人煙,地貌原始而險峻,山野樵夫也聞之色變,絕少行人。

  古書上取其“非正道”之意,稱之為“邪徑”。

  三國末,傑出將領鄧艾經此發動了一場成功的奇襲戰,使它在一夜之間聞名天下。

  當時鐘會所指揮的東路魏軍是主力,被蜀軍阻攔在險要之地劍閣,無法前進。魏軍西路指揮官鄧艾在攻佔遝中後,向鐘會建議說:“如果從陰平偷越,直向涪城,劍閣守敵必定回救涪城,大軍即可乘勢前進;如果劍閣守敵不撤,涪城空虛,定能攻下。”

  鐘會接受這一建議,令鄧艾實施偷襲計畫。

  陰平與劍閣相隔百餘裡,是氐羌居住區,崇山峻嶺,很難行走,蜀軍也沒有設防。

  鄧艾從遝中出發,通過陰平小道,越過摩天嶺天險,繞過劍閣,直撲涪城。

  涪城守將馬邈面對從天而降的魏軍,不戰而降。

  魏軍從此迅速連下涪城、綿竹,逼近成都,劉禪投降,蜀漢亡。

  自此,陰平道成為“用兵者不可不識”的天險,成漢為了不重蹈蜀漢覆轍,沿著摩天嶺一線常年駐有大軍。

  年初,李雄又命長子李越領兵三萬進駐梓潼郡,謹防燕軍自陰平偷渡。

  中路軍統帥謝艾曾欲效仿鄧艾走陰平小道,但面對嚴陣以待的成漢守軍,向來足智多謀的謝艾竟也一籌莫展。

  就在此時,水軍將領高開奉樞密院調令,攜一廂水師陸戰隊移駐陰平,為日後水陸並進沿嘉陵道東進取南鄭做準備。

  “當初組建水師陸戰隊時,原本以為只能用來奪取島嶼與登陸之戰,卻沒想到會在今日發揮作用。”

  正在檢閱水師陸戰隊的謝艾,笑著對指揮使高開道,“如今成漢大軍集中于陽平關、南鄭、劍閣等幾個險要關隘中,沿途不但山川環繞,還有大小江水穿插期間,若僅靠步兵強攻很難攻下敵軍重兵把守的關隘,如今有水師助大軍一臂之力,定能馬到成功。”

  高開聞言信心十足道:“都督說得沒錯,敵人一定不會想到我們會動用水師攻城,只要左路軍取得突破,調動了陽平關守軍,在下就有信心協助大軍一舉拿下陽平關,打開入漢中的門戶。”

  說到這兒,高開忍不住笑道:“別說敵人想不到,連在下當初接到樞密院調令時,也是一頭霧水,還是劉將軍為我等解惑,才意識到這一仗我水師將充當中堅力量!”

  “沒錯!此戰中你們陸戰隊將承擔最艱苦的任務,千萬不要墜了你們水師的威名。”

  “哈哈哈,在下可不敢墜了水師威名,不然劉將軍一定不會饒過卑職。請都督放心,在下雖然出身水師,但也不敢不遵將令,日後有什麼任務您儘管吩咐,在下一定竭盡全力去完成。”

  看著躊躇滿志的高開,謝艾原本沉重的心情總算輕鬆幾分,不由唏噓道:“高指揮使有所不知,眼下我中路軍主力被險要所阻,幾乎寸步難行。”

  “那不知都督大人有何想法?”

  聽到高開相問,謝艾精神一振道:“我是這麼想的,將大軍一分為二,由你負責指揮水陸聯軍,一旦陽平關有變,立即揮師直取陽平關。而我則親率部分精銳經陰平小道,嘗試翻越摩天嶺天險,看看有沒有機會偷襲涪城。”

  高開默然怔了半晌,這才繼續說道:“都督此番謀劃,顯然是要一舉解決掉梓潼、漢中兩地守軍,是不是有點兒貪多嚼不爛?如果左路軍取得突破,我這一路大軍在水師陸戰隊協助下,拿下陽平關,進而奪取南鄭毫無問題。”

  “關鍵是都督大人如何翻越摩天嶺?不越過摩天嶺就不可能繞過劍閣,不繞過劍閣,如何才能奪取涪城?”

  謝艾聞言鄭重道:“這就看日後你這一路軍能否給劍門關的守軍施加足夠大的壓力,我希望你在奪取陽平關後,將攻打南鄭的任務交給左路軍負責,而你則率主力南下劍閣。”

  “只要給予劍門關巨大壓力,讓梓潼守軍以為我軍要強攻劍門,便可調動摩天嶺守軍,而我就有機會偷偷越過摩天嶺,效仿鄧艾直接偷襲涪城。”

  面對謝艾的堅持,高開雖不看好此計,但最終只能選擇支持,畢竟人家是大軍主將,而他不過是協助大軍行動。

  再者謝艾的謀劃並非沒有成功的可能,萬一僥倖成功了呢?就可如同當年鄧艾偷襲一樣,肯定會讓整個成漢震驚。

  “對了,高指揮使,此次你們從海島轉到山地間,感覺是不是要比以前辛苦?”

  “也不算辛苦,反而說明大王器重陸戰隊,陸戰隊平常接受的就是登陸海島與水濱山地作戰之訓練。”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2 22:49

第623章 新科士子

  太寧元年,十月中旬,持續了大半月的科考終於拉下帷幕。

  本屆科舉,燕國共錄取了大約兩百九十三名士子,比往屆多出足足近百名。

  十月十二,高中士子紛紛雲集洛陽皇宮,參加最後的‘瓊林宴’。

  這天一大早,昨晚興奮地睡不著的新科士子紛紛頂著熊貓眼趕往宮門。

  途中謝奕看著雙眼無神的權翼,不由調侃道:“哎喲,我說探花郎,你這是怎麼了?全然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聽說昨日你去青樓喝花酒了,很晚才回來,雖然考試過後需放鬆一下,但保重身體更要緊啊。”

  權翼聞言額頭不禁浮現幾絲黑線,解釋道:“謝兄盡說笑,昨晚小弟只是太興奮,導致失眠,沒有休息好而已。”

  謝奕、呂婆樓、權翼、陳逵四人一路說說笑笑,很快就來到了宮門外,那裡已聚集了不少士子。眾人臉上都洋溢著難以自製的興奮與喜悅之情,由此可知眾人對即將參加的‘瓊林宴’有多期待。

  當宮門外聚集的士子越來越多時,突然宮門大開,秘書監主事郭誦從中走出,來到眾士子面前,朗聲道:“大王有旨,請眾士子入殿赴宴。”

  話音剛落,士子們紛紛向宮門處湧動,權翼、謝奕兩人同樣身不由己地被擁擠著穿過宮門,走進一間寬敞的大殿內。大殿內花香四溢,兩側擺滿了案幾,更有許多宮女在其中來回穿梭,宛若人間仙境。

  每個案幾上都對應著不同名字,眾士子忙不迭地尋找自己座位,一時間大殿內都是呼朋喚友的聲音。

  作為本科第三名,權翼的座位排在右側第二,幾乎是最靠近燕王的地方,這讓權翼頗為自得。

  權翼坐在位子上四下觀察了一下,很快就看到了謝奕、陳逵、呂婆樓三個好友,他與好友相互打了個招呼,就將全部注意力放在了宴會上。

  很快權翼的目光就被左手邊的年輕士子吸引住了,這個士子非是旁人,正是本科第一名薛贊。

  薛贊來自太原郡,出身寒門,從小就聰慧無比,這一次更是首次打破了幽燕士子對狀元的壟斷。

  自科舉誕生以來,狀元一直被幽燕士子把持。

  當然了,這不能怪其他士子本領不濟,實在是幽燕作為衛朔起家之地,當地教育水準一直在燕國內部名列前茅。

  直到最近幾年,隨著關中、河東日漸復興,這種局面才稍稍有些改變。而今年來自太原的薛贊更是一舉奪魁,打破了幽燕士子對科舉頭名的壟斷。

  除了薛贊外,權翼這個出身關隴的士子也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而往年常常獨霸榜單前幾名的幽燕士子,今年只有悅綰奪得了第二名。

  不一會兒功夫,沿著大殿兩側每條案幾邊坐滿了人。

  有些士子剛剛坐下,還沒有來得及打量左右的人,就聽到殿外鼓樂齊鳴,兩列手持花燈的宮女出現在大殿正門處,沿著大殿中央鋪著紅毯的禦道嫋嫋走入大殿;緊接著又是兩列手持各色繡有龍鳳之圖蒲扇的太監;再然後又是兩隊全副武裝的侍衛進來。

  如此足足過了一盞茶功夫,才聽到一聲高呼響徹整個大殿。

  “燕王駕到!”

  “臣等恭迎大王!”原本坐在條案兩邊無數及第士子紛紛起身一揖倒地,齊聲高呼出聲。

  “諸位不必多禮!”一陣窸窸窣窣聲音過後,大殿上方傳來一聲年輕的聲音。

  “謝大王!”

  眾士子這才起身坐好,有些膽大的士子還趁機瞄了衛朔幾眼。不少人都對威名赫赫的燕王充滿了好奇,不但謝奕、陳逵等世家子弟頻頻偷窺,連權翼、薛贊、悅綰等燕國士子也不例外。

  看著下面士子想看又不敢看的樣子,衛朔忍不住笑道:“哈哈哈,看來大家對寡人很好奇啊!既如此寡人就免去大家冒犯之罪,請眾位士子隨意瞻仰,希望寡人儀錶沒讓大家失望。”

  這玩笑話一說,頓時讓在場士子緊張的心情放鬆下來。不少人紛紛抬起頭仔細打量了一下衛朔,這才發現燕王果然四神采奕奕、儀表不凡。

  謝奕被燕王過於年輕的臉龐震驚了,他沒想到赫赫有名的燕王竟只有三十歲許,甚至比在場某些世家子弟還要年輕。

  僅僅從年齡這個角度考慮,未來世家也沒有機會翻盤。當年曹操統一北方,壓服各大世家時,已是五十七歲,早已是垂垂老矣,稱魏王時更是年過六十。

  即便當時曹操時常以壯士暮年自居,但世家內部早已不將曹操放在眼裡。

  結果曹操死後不久,及至曹丕登基,世家勢力再度捲土重來。

  可看著年紀輕輕的燕王,而且聽說燕王不好女色,多年來堅持鍛煉身體,若不出意外燕王至少還有三四十年活頭,如此數十年內都有燕王強勢坐鎮,世家哪裡有一絲翻盤的可能?

  就在謝奕胡思亂想的時候,鼓樂再次響起,數十個身穿彩衣的宮女從偏殿嫋嫋而出,開始翩翩起舞。

  隨著樂曲響起,一個個身穿盛裝的宮女端著瓷壺開始給各人面前的酒杯中斟酒。

  面前的案上擺滿了各式製作精美的糕點,美食,一時間殿內香氣四溢,引得不少士子肚中咕咕作響。但是誰也不敢做出狼吞虎嚥的樣子,只能小心小心再小心地慢慢咀嚼。

  半響之後,鼓樂之聲逐漸停歇,一曲舞畢的宮女魚貫退下。

  “各位士子,過了今日爾等都將成為燕國治下正式官員,希望爾等不要讓寡人失望!”

  大殿之上,傳來一陣爽朗的聲音,不是燕王又是誰?

  衛朔頗唏噓道:“每次科考結束後,官府都會為士子舉行慶祝宴,而每次我都會講同樣的話,提出同樣的警告。”

  “但很可惜每屆士子中總有一些敗類將寡人警告拋之腦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你們都是時代的精英,我不希望幾年之後,被監察總署的禦史們請去喝茶。”

  “燕國是個法治森嚴的地方,尤其對官吏而言,更要嚴格要求自身。每年都會有官員被監察署查處,比如今年就爆出一天大貪腐案件。”

  聽到這兒,在場眾士子心中一凜,自然知道衛朔說的是誰。可以說裴灌一案掀起了巨大風波,不光是燕國上下極為關注,連毫無干係的江東同樣盯著案件進度不放,不少人都想看看燕王會如何處置犯案的‘王族親貴’。

  結果衛朔根本就沒因裴灌是王妃族人以及出身名門而放過對方,而是秉公處理,這件事給燕國各級官吏帶來極大震撼,試想連裴灌這樣背景深厚的官員都難逃法網,其他毫無背景或者根基淺薄的官員就更不敢心存僥倖。

  當然了此事對衛朔而言不光是好的影響,有不少世家暗中抱怨燕王不近人情。

  “寡人希望爾等嚴於律己,不要步裴灌的後塵。”衛朔對眾士子諄諄叮囑。

  “請大王放心,臣等絕不敢以身試法。”

  時間過得很快,宴會很快就結束了。

  在宴席上,眾士子基本上沒有說話的機會,也就是在燕王以及諸位內閣大學士面前露個面而已。

  宴席過後,通過科考的士子按照定職考試的成績被授予不同官職。

  由於燕國沒有所謂的翰林院,大多數士子基本上都要遠赴基層鍛煉,只有少數幸運者能留在各部、曹實習。

  其中最為士子爭搶的就是進入秘書監的機會,秘書監雖然只是個六品機構,但因為相當於燕王私人幕僚,能時常接觸到燕王,在士子看來沒有比秘書監更好的去處了。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2 22:49

第624章 漢中震動

  科舉盛事已過去,洛陽城終於恢復了平靜,城內商戶仿佛被耗盡了精力,早沒了前幾日的瘋狂,各個懶洋洋的有一搭沒一搭招攬著客人。

  與無精打采的洛陽商戶不同,在兗豫兩州境內,民夫們早已在河堤、灌渠等工地上忙碌開來。

  他們都是今年受災的庶民,如今趁著機會多賺些錢財養家。

  今年這場旱災讓中原損失巨大,若非內閣傾全力救助,不知會有多少人無家可歸,淪為流民。

  不過恰恰受災嚴重,讓官府、百姓意識到水利設施的重要,因此隨著災害過去,中原各地紛紛搶修水利工程。

  與熱火朝天的中原相比,漢中一帶則因戰事而變得緊張起來。

  如果這個時代有衛星的話,很容易就可以看到這樣一幅景象——沿著秦嶺一線自東向西有數股大軍,在秦嶺深處沿著秦蜀古道穿插,目標直指漢中、蜀地。

  沿途還有輜重兵推著大車小車,負責保障大軍物資供應。

  因為時代限制使得各路軍通訊不暢,使得各路軍在配合上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

  比如左路軍說是擔任佯攻任務,但無論是主將北宮純還是各級將士都不甘心只充當大戰的附庸,因此從一開始北宮純就充分挖掘了左路軍作用。

  在中路軍一部在水師將領高開率領下,水陸並進往陽平關集結時,北宮純已命薛濤偷襲奪取了安康,打開了從東南威脅成固的大門。

  緊接著北宮純命賈堅、薛濤同時對成固發動強攻,一改之前磨洋工態度。

  最先發生變化的則是弩兵,其攻擊不再是漫無目的的霰彈覆蓋,開始有目的的清除敵軍有價值的目標。

  刀盾兵在床弩掩護下對城池發起猛烈攻擊,它們層層推進,對守城殘敵展開清剿。

  接連不斷喊殺聲與哭喊聲響徹整個成固縣城,全城大部分木質建築,在燕軍弩炮持續半月之久的重複轟擊之下,徹底變成廢墟。

  原本守軍應對正面的賈堅部已是捉襟見肘,當薛濤從側後繞上來後,守軍後路被斷,士氣一下子降至最低。

  成固城內的激烈戰鬥足足持續了三個時辰,直到瀕臨黃昏才逐步進入尾聲。

  激烈的戰鬥讓敵我雙方損失極大,最終五千守軍只有一千余倖存者,其餘皆戰死。

  而燕軍也付出了數千傷亡,同時城內不少百姓也受到波及。

  戰鬥停歇後,參軍過來請示道:“天黑之後,大軍繼續向南鄭方向展開行軍麼?”

  賈堅沒有直接回應參軍,而是望向薛濤詢問:“子洪以為如何?”

  “此戰我軍損失不小,再加上連日行軍,將士們疲憊不堪,不如先在成固內休整一二?待明日大軍養足精神後,再向南鄭開拔?”

  “子洪言之有理,如此留少數人馬負責警戒,其餘人等抓緊時間休息!”

  南鄭距離成固大約四十裡路程,急行軍的話兩日就可趕到。如果從明日早上出發,那隊伍不論如何最快也得兩日才能抵達南鄭,就是不知南鄭守軍得知成固丟失會有何反應?

  ……

  成固丟失讓坐鎮南鄭的李壽感到了巨大威脅,他很清楚一旦成固丟失,那麼燕軍就能從東邊直接威脅南鄭安全,整個漢中都有丟失的危險。

  最近戰事不順,讓李壽心情很不好,成固之戰的細節,已陸陸續續送到他面前。成漢一方過於依賴秦嶺,自以為可持險而守,卻不知燕軍恰恰利用了成漢將士這種心理,派出精銳從小道偷襲安康得手,進而又強取成固。

  原本成漢在漢中的防線是以南鄭為核心,週邊則以成固、褒谷、陽平關三處要隘為據點,分別防守東、北、西三個方向,可如今成固一失,讓燕軍在成漢固若金湯的漢中防線上,打開一個巨大缺口。

  為此,李壽不得不下令,暫時停止對陽平關、褒谷的支援,全力佈置南鄭防務。本來他都已經計畫好了,先依託險關消耗燕軍銳氣,待燕軍士氣降低,他就能以夔安部騎兵為前鋒對燕軍發起反擊。

  如今成固丟失,卻讓李壽不得不重新審視之前定下的方略。

  對燕軍目前的行動,讓李壽有點兒摸不著頭腦,原本他以為燕軍在褒斜道、子午道、儻駱道等棧道大張旗鼓是為了吸引成漢軍注意,然後偷襲陽平關。

  結果李壽沒等到陽平關遇襲的消息,卻先接到了東邊成固失守的壞消息。如此一來卻讓李壽摸不清燕軍意圖,他搞不明白陽平關下的燕軍到底是佯攻還是強攻?

  若不能確定陽平關一線燕軍意圖,李壽就不敢抽調兵力加強南鄭防守。

  為了商討對策,李壽將部下連同夔安全都召集起來。聽著李壽介紹當前軍情,在場眾人臉上神情頓時豐富起來。尤其對夔安而言,他沒想到燕軍這麼快就突破了防線。

  夔安可是帶著巨大野心來成漢的,誰知還沒等他大展拳腳,燕軍就隨後逼近了南鄭。

  “大家都說說吧。”李壽挺直腰,不動聲色道。

  見成漢眾將皆默然不語,夔安沉吟片刻問:“敢問李將軍,僅憑南鄭守軍能否守住?”

  李壽想了一會兒道:“不好說,如今佔據成固的燕軍已有數萬之多,聽說還裝備了床弩、弩炮等大型攻城器械,僅靠城內幾萬守軍,還不足以擋住燕軍兵鋒。”

  聽李壽如此坦言守不住南鄭,夔安不禁感到幾分氣餒,早知成漢如此不濟,當初他就不該搶著來,誰知一步踏錯竟讓最後一支羯人深陷死地。

  李壽說完眼巴巴看著夔安,指望著夔安能出謀劃策。對於夔安的大名他早聽說過,在燕王崛起之前,石勒、石虎、夔安、支雄、桃豹、孔萇等羯人都是名震天下的大人物。

  “將軍,若守不住南鄭,整個漢中都有丟失的危險。漢中一失,那我等只有退守劍閣!”

  “不,南鄭絕不能丟失!”李壽斬釘截鐵道,作為成漢大將,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漢中的重要性,可以說漢中丟失,蜀地也不可能守住。

  “不知夔安將軍可有計策保住漢中?”

  “以在下之見,若想保住南鄭,必須正面擊敗當前燕軍!”

  “哼!夔安將軍說的輕巧,燕軍乃天下有名的強軍,正面對決從未打過敗仗,我成漢士卒依託險要關隘或許還能擋住其兵鋒,一旦出城迎戰,恐怕只有全軍覆沒一個結局。”

  一個成漢將軍聽得夔安所言,忍不住冷嘲熱諷起來。其實成漢不少人都不大看得起如喪家犬一般的夔安,眼下見夔安在李壽麵前侃侃而談,一些心懷嫉妒的將領逮住機會忍不住肆意嘲諷起來。

  “如果燕軍那麼好擊敗的話,當初你們羯人也不會被滅族了吧?”

  如此一頓夾槍夾棒之話語,將夔安狠狠嘲諷一通,語言十分尖銳,十分的直白,充滿了打壓味道,但是在場大多數成漢將領並沒有感覺不妥。沒辦法,誰讓夔安是個外來人,而且一來還站與李班勾結在一起,惹得不少成漢人反感。

  夔安清楚如今的羯人是落毛的鳳凰不如雞,心中雖已怒火萬丈,但表面卻不動聲色,仿佛沒有聽到外界指責似的。

  “這幫廢物,簡直是胡鬧!”

  李壽情不自禁的皺皺眉頭,對部下胡言亂語感到十分反感。眾人對夔安的攻擊,在他看來,簡直是在挑撥離間,自斷臂膀。好歹夔安麾下也有萬餘精騎,接下來還得仰仗對方,怎能說這些不著調的話?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王烏鴉

LV:16 版主

追蹤
  • 2090

    主題

  • 219146

    回文

  • 88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