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清末梟雄 作者:雨天下雨 (已完成)

 
regn13 2018-3-22 22:00:17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714 53677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6
第三百五十八章 第六軍渡江

    中華帝國海軍現在已經勉強算得上是全面進入了蒸汽時代,而令人尷尬的是這用的戰艦雖然都是蒸汽動力了,但是沿途的煤站卻是少的可憐,以長江沿岸為例,海軍軍艦要想獲得煤炭補給的話,只能在上海江陰海軍基地南京海軍基地三個地方獲得煤炭補給,其次鎮江揚州當涂安慶這些沿江城市雖然也有民間的煤炭供應站,但是由於裡頭的煤炭大多數都不是海軍專用的進口英國無煙煤,燒起來動力小不說還容易損傷艦載蒸汽機,所以除非不得已的情況下,海軍的戰艦一般是不會選用民用的劣質煤炭的。

    如果是京杭大運河沿岸的話,只能是在淮安徐州兩地獲得比較充足的煤炭補給,然後海軍雖然在聊城南部和黃河相鄰的台前地區設立了一個煤炭補給站,但是存量相當少。

    而其實在長江沿岸以及京杭大運河還好一些,要是在一些中小江河裡執行任務的話,海軍的炮艦根本就不可能得到煤炭補給

    這在內河的煤炭補給都這麼麻煩了,如果是出了長江口到沿海的話,這煤炭補給就更加麻煩了,所以考慮到煤炭補給困難的情況,海軍方面在設計新式船隻的時候,往往會比較注重續航能力,免的跑到一半了因為沒有煤炭而趴窩。

    除了比較高的續航能力外,其武備能力也是有所提高,其主炮乃是一門二十四磅的前裝滑膛加農炮,另外還有三門九磅艦炮。

    原本海軍方面還想要給當涂級炮艦裝上後裝線膛炮的,但是受限於成本問題沒能成行,這一門一百二十毫米的後裝艦炮價格就得好幾千了,而這一艘當涂級炮艦的船體和動力加起來才多少錢?上海造船廠的報價才兩萬八千圓,如果要裝備最先進的後裝線膛炮的話,根本就是劃不來。

    而且如果造價過高的話,也不符合海軍對這些內河炮艦的定位,那就是廉價數量多的內河支援艦。

    那些價格高昂的後裝線膛炮也就只有那些上千噸的巡洋艦級別以上的主力艦才匹配,至於其他的小船用了都是浪費。

    不過海軍自然不可能一直用這些落後的前裝滑膛炮。現在他們已經是準備訂購一部分中大口徑的前裝線膛炮用來代替前裝滑膛炮,充當海軍內的廉價火炮使用,主要配屬給內河船隻以及部分非主力船隻。

    一艘當涂號,帶著兩艘興吳級炮艦一路冒著淡淡的白煙向著下游而去。他們將要去長清濟南執行任務。

    這三艘炮艦走了,西顧村這邊依舊還有大量的船隻,幾艘海軍的輔助蒸汽船隻片刻都沒有停歇,他們忙著拖拉那些無動力的橋墩船隻當預定地點,然後和陸軍的工程部隊一起把這些船隻拋錨固定下來。隨後再把諸多木板鋪設在船隻橋墩上,並固定後。

    在海陸兩軍的相互配合下,這條浮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快速的向對岸延伸過去,等到了夜色臨近的時候,儘管視線不好,但是工程部隊和海軍依舊是點亮了諸多火把繼續工作著。

    等到了次日天色還沒亮的時候,諸多休息了只有五六個小時的士兵們就是起床,匆匆吃了早飯後就是再一次開工。

    繼續著他們昨天沒完成的工程,此時整條浮橋的主體工程已經基本完成,工程兵們主要是進行橋面加固以及檢查。免的出現什麼質量問題,到時候如果大軍正在渡江的時候浮橋來一個斷裂之類的,那樣可就問題大了。

    早上大約八點的時候,西顧村就是陸續迎來的第六軍的部隊,最先來的是一支騎兵連,在他們之後則是一個步兵營。

    實際上這兩支部隊昨天就已經抵達西顧村,並為施工部隊提供掩護,今天浮橋完成後,他們也是最早一批渡江的部隊,因為他們需要提前渡江。然後為後續的渡江部隊開闊前沿陣地,免的遭到清軍的襲擊。

    畢竟半渡而擊這種事就算不是什麼軍事家也是知道的,任何人都知道大軍正在渡江的時候比較脆弱,所以大軍正式渡江之前。必須提前做好準備,而派遣先鋒提前渡江並提供掩護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這個騎兵連以及步兵營沒有在西顧村停留多久,很快就是成為了第六軍首批渡江的部隊,通過了似乎還在搖搖晃晃的浮橋渡過黃河,然後抵達了南岸地區,抵達南岸後。那個騎兵連就是快速散了開來,然後對外圍地區進行偵查,至於那個步兵營則是就地挖掘防禦工事,準備等候第六軍主力部隊的抵達。

    上午約十點,第二批第六軍的部隊也是陸續抵達,這是第六軍所屬第九步兵師的一個步兵團,只見他們快速渡江後,匯同了先前渡江的一個步兵營繼續前進,提供更寬大的渡江防禦縱深。

    中午大約十二點的時候,第九師的其餘主力部隊陸續開始渡江,而實際上這個時候第六軍的主力已經是全部抵達四顧村,只不過這浮橋就只有一條,而且這浮橋也不算多大,不可同時容納太多的部隊同時渡江,所以得慢慢等著。

    第六軍的渡江整整是持續了一整天的時間,純步兵的渡江還比較快,但是那些輜重部隊的渡江就比較麻煩了,那麼多的火炮以及彈藥車等車輛以及馬匹想要快速通過可不容易。

    這一門火炮加上後頭牽引的彈藥車,然後加上拉炮拉車的十幾匹騾馬,這重量可不輕,而中華軍的浮橋也比較小,載重能力是比較有限的,如果讓火炮等都擁擠在一起的話,說不準就得直接沉江了,所以輜重部隊的渡江得間隔大一些,而這樣一來就更加拖慢了渡江時間。

    嚴格上來說,第六軍從早上開始渡江,而後一直等到了夜色臨近的時候才算是完成了主力部隊的渡江,而後工程兵們就是開始拆掉這座好不容易才架設起來的浮橋。

    因為這浮橋橫欄黃河之上的話,這船隻來往就會被斷絕,而北伐中華軍現在可是主要依賴內河運輸進行補給,這大軍的後頭還跟著一批又一批的船隊呢,這不拆掉浮橋的話,海軍的炮艦無法來回還是小事。這補給船隊過不來就是大麻煩了。

    於是乎,這座花費了超過兩千名海陸軍將士努力搭建起來的浮橋只使用了區區一天時間,然後就是被拆掉了河道中心的部分,以保證河道的通航能力。剩下的兩邊是留待以後可能用得上才沒有拆掉。

    第六軍渡過黃河後,距離長清已經不足二十公里

    而這對於一支大軍的正常行軍速度而言,已經用不了一天時間了。

    第六軍順利渡江,並距離長清只有一天不到的路程,這個消息讓身在長清的都興阿更加鬱悶。

    自從昨天進攻失敗後。今天都興阿又是再一次率軍發起進攻,儘管今天的進攻比昨天要順利一些,甚至一度攻克了一段中華軍的胸牆,但是最後還是被打退了回來,導致一天的苦戰除了讓雙方將士死傷慘重外,沒有半點收穫。

    看著夜色中燈火通明的中華軍第一師陣地,都興阿深深的嘆了口氣

    然後轉身道:「我們走」

    在長清苦戰兩天後,都興阿沒能和預料當中一樣徹底擊潰中華軍第一師,而繼續待下去的話不用多久施清瑄的主力部隊就會抵達長清,到時候憑藉長清這個小縣城裡並不完善的防禦工事可是很難抵達住敵軍的主力進攻。所以他要回去濟南。

    他在濟南經營了大半年時間,已經是構築了比較完成的防禦體系,到時候來一個死守濟南的話,就算最後不能守住濟南,但是守上三五個月還是有希望的,萬一這三五個月的時間裡出現了其他轉機呢?

    都興阿要走

    這自然不可能瞞過另外一邊的宋向堂

    「敵軍已經開始撤離,現在再不追的話可就來不及了,一旦讓他們逃回濟南,這後頭打起來可就比較麻煩了」

    宋向堂聽著屬下的話,也是遲疑了起來。

    追?還是在大晚上的時候進行追擊。這一個搞不好可是非常容易在陰溝裡翻船的。

    而且經過這兩天的苦戰後,雖然最後守住了陣地,但第一師的損失也不小

    兩天的激戰中,都興阿幾乎是抽調了所有能夠用上的兵力發起進攻。而宋向堂也是用著所有能夠調用的兵力進行防守,到今天的時候,甚至就連輜重團的輜重兵們都已經是拿起了步槍進入了前線,充當步兵使用。

    兩天激戰中,第一師目測至少也是殺傷了超過一萬五千人的敵軍,當然了其中絕大部分都是被都興阿當成炮灰的綠營和團練。但是這一萬五千人裡頭,至少也有三四千人的敵軍新軍士兵。

    而第一師方面的損失也不小,前後損失將近一千五百人,此外作為輔助兵力的第九協防師損失也比較大,幾乎是損失過半,四千多人只剩下兩千多。第一師和第九協防師加在一起,至少損失了四千多人。

    儘管戰損比還不錯,能夠達到三比一,但實際上現在的第一師和第九協防師已經算得上是損失較大了。

    如此情況下主動追擊敵軍的話,那可是有著相當大的難度。

    然而看著屬下們一個個都是躍躍試試的模樣,再聽到他們說如果讓都興阿逃回濟南的話,後頭可能就更不好打之類的話,宋向堂也是猶豫了。

    這追的話風險不小,而不追的話人家第二天就能跑回濟南去,到時候就算是第六軍順利抵達濟南和自己匯合,這接下來就得硬啃濟南這快硬骨頭,到時候的死傷恐怕還會更大一些。

    思索了許久後,宋向堂最後站了起來道:「傳令,即刻進行追擊」

    他總不能眼睜睜看著都興阿大搖大擺的回到濟南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6
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臨濟南

    長清縣城外。⊥,

    沒有月亮的夜晚幾乎是伸手不見五指,而在這漆黑的大地上卻是出現了一條條火龍,火龍在黑暗的大地上緩慢移動著。

    靠近了看,就可以看見無數中華軍的士兵們舉著火把正在朝著西北方向前進著!

    經過了猶豫於後,宋向堂最後還是做出了追擊的決定!

    而就在第一師的西北方向,也就是靠近江邊的位置上,一條更為粗壯的火龍也在朝著濟南方向緩緩移動,毫無疑問這就是都興阿率領的清軍部隊。

    這中華軍和清軍一前一後,兩者的首尾相聚只有區區兩公里不到!

    和影視劇裡的夜間摸黑行軍之類的不同,不管是主動退卻的清軍還是說追擊的中華軍,他們都沒有摸黑前進,反而都是舉著大量的火把行軍,密集的火把幾乎把行軍的道路照的如同白晝一般。

    在第一師的最前方,一個騎在馬上的少校看著前方已經不算遠的清軍,心中也是略微著急,這雙方的距離雖然說只有兩千米不到,但是雙方都在同時前進,這要是繼續以正常的行軍速度的話,要想縮短距離是非常困難的事。

    想到這裡,少校咬了咬牙道:「傳令,全營小跑前進,再通知師騎兵連,讓他們提前並擴大偵查範圍!」

    用小跑的速度進行追擊的話,縱然速度會有所提高,但是對將士們的體力消耗也是會非常大的,因為他們要跑的距離可遠遠不止兩公里,在雙方同時同向運動的情況下,他們甚至要跑上五公里甚至更長才能夠追上對方。

    而且途中也有可能遭到敵軍的斷後部隊,尤其是這種黑夜的情況下非常容易掉入敵軍斷後部隊的埋伏,所以他即便是要跑動起來追擊。但是也需要前方偵查的騎兵們提供更多,更及時的消息,免的部隊掉入陷阱裡頭。

    可惜的是,前頭的清軍看見後方的中華軍追擊的速度明顯提高了之後,他們也是加快了速度,讓後頭中華軍的前鋒將士們鬱悶不已。

    這一追一逃之下。漫漫長夜也就這麼過去了!

    等到了次日黎明時分的時候,一夜未睡的宋向堂頂著一雙佈滿血絲的眼睛看向前方的清軍,望遠鏡中前方的清軍距離己方的前方部隊依舊只有一千多米的距離,這個距離看上去似乎很近,但是中華軍第一師花費了整整一夜時間都沒能縮短這個距離。

    畢竟前頭的清軍也不傻,不可能說在後頭中華軍追上來的時候還停下來,往往是中華軍小跑他們也小跑,中華軍用正常的步行他們也是慢下來正常步行,基本上就是保持了雙方這前後距離。

    雙方的這一夜追擊和逃跑都是讓雙方的將士累的筋疲力盡。這大晚上行軍雖然有著火把的照明,但是依舊不可能和白天一樣便利的,這一晚上的時間雙方的行軍距離一共也就十多公里。

    然而就是這十多公里卻已經是讓前方的清軍看到了濟南城的城頭!

    「不能再拖下去了,再拖下去他們就得全部進城了!」宋向堂看著遠方似乎若隱若現的濟南城,心中有些著急。

    「傳令下去,讓全軍輕裝急行軍,務必追上去,纏住他們!」

    既然天色已經大亮。那麼也就不用擔心在追擊的途中因為黑暗視線不良而遭到敵軍的埋伏了,所以宋向堂打算做最後的努力。爭取讓士兵發揮出保存的些許體力進行最後的追擊。

    如果能夠追上的話,就算無法纏住敵軍的主力部隊,但是就算是把他們的斷後部隊給纏住並留下來也是值得的,如果都興阿不願意放棄這些斷後部隊而讓主力部隊停下腳步迎戰的話,那麼就更好了。

    昨晚他已經得到了第六軍方面的消息,他們已經是順利渡過了黃河。並且是連夜趕往長清,按照第六軍的速度來看,預計今年中午他們就能夠抵達長清,等到今天傍晚時分第六軍的前鋒部隊就能夠追上自己甚至抵達濟南城外。

    只要自己能夠纏住敵軍並等到第六軍的到來,那麼一場大勝是毫無懸念的。

    如果自己的部隊無法追上前方的敵軍的話。那麼宋向堂也是無能為力,同時也能夠對施清瑄,甚至對陛下有一個交代:那就是他已經盡力了!

    上午時分,第一師的全師輕裝追擊,甚至將士們連吃早飯的時間都沒有,都是一邊行軍一邊吃著手中的乾糧。

    面對第一師的最後追擊,都興阿再看看已經自己麾下一個個都累的快要筋疲力盡的部下們,他知道經過一夜的行軍,自己的部隊比後面的敵軍更加疲憊不堪。

    這是雙方士兵體能上的差距,和戰術無關!

    中華軍的伙食條件是國內諸軍中最好的,而優良的伙食供應就能夠為士兵們提供更好的營養,讓士兵們進行更高強度的體能訓練,從而可以讓士兵們保持更優良的體能。

    同樣是追擊的中華軍,第九協防師的士兵們再後半夜的時候已經是落在了後面,但是第一師的士兵們卻是一直堅持到了現在,雖然人人都能看到疲憊之色,但是卻一個個依舊還能堅持下去。

    反觀清軍這邊,三個鎮的新軍士兵還好一些,而一些綠營團練士兵早就累的不行了,一路上走不動掉隊的人都近千人了,這些掉隊的人不是偷偷藏了起來,要不就是被中華軍抓住了。

    而剩下那些沒掉隊的人大多也是情況不太好,很多都是因為知道一旦掉隊就會被中華軍追上而強撐著繼續行軍。

    眼下都興阿麾下的部隊距離濟南城說遠不遠,說近也不近,距離濟南城最近的前鋒部隊已經距離濟南城的城門只有四五公里,但是這行軍的隊伍拉的比較長,最後頭的距離濟南足足有七八公里呢。

    而在後頭中華軍現在進行全力追擊的情況下,如果不派出部隊進行攔截的話。很有可能後半部分的部隊就會被追上並纏住。

    不能這麼繼續下去了,都興阿知道自己到了需要斷尾求生的時候了!

    所以他命令了第三鎮的一個標以及後方的三千多將近四千綠營留下充當斷後部隊,掩護前方的部隊順利抵達濟南並進城。

    之所以讓自己的嫡系第三鎮派出一個標充當斷後部隊,那是因為都興阿知道在這種情況下,斷後部隊不僅僅是用來犧牲的,同樣還需要斷後部隊有著死戰到底的決心。而放眼全軍,也就只有他親自訓練出來的第三鎮有這個能力了。

    如果是其他部隊的話,肯定是不會執行這個明顯就是送死的命令。

    「只要你們能夠拖上一個時辰的時間,那麼就已經非常足夠了,等到了時間後你們就可以自行撤退!」都興阿親自吩咐著手下的軍官。

    那步兵標的統帶面露堅毅道:「為大軍爭取時間我第九標的兄弟們是義不容辭的,但是那些綠營和團練恐怕不會輕易留下斷後啊!」

    聽到這話,都興阿冷哼一聲:「這還不容易,你們在後面督戰,如果有敢擅自撤離者。直接就地斬殺!」

    如果讓那些綠營和團練的舊軍將領們聽到都興阿的這話,估計是殺了都興阿的心思都有。

    前兩天的長清之戰中,都興阿是根本就沒有把那些綠營還有團練當友軍看,而是當成了名副其實的炮灰,每每戰鬥的時候都讓他們衝在最前頭給麾下新軍擋子彈,而且一旦有綠營和團練擅自撤退的時候,都會非常嚴酷的對逃兵進行大規模的槍斃。

    昨天的時候,有一部直隸增援過來的地方團練甚至鬧起了兵變。不願意去當炮灰送死,可惜結果不怎麼好。鬧事的士兵和將領直接被都興阿給砍了頭。

    如此也就導致了清軍中的三個鎮新軍到目前為止沒有什麼損失,但是那些綠營和團練等舊軍卻是死傷慘重,三天時間不到,累計傷亡、失蹤綠營和團練已經是高達一萬餘人。

    就當清軍的第三鎮一個標押著三千多名綠營和團練士兵脫離了大隊,然後就地擺開了防禦陣型後,後頭的宋向堂卻是露出了一絲笑容。

    這總算是逼著清軍留下斷後部隊了。雖然看上去只有四五千人的樣子,但是這對於第一師而言已經足夠了。

    宋向堂雖然做出了全軍輕裝追擊的命令,但是說實話他就沒指望過能夠把所有的清軍能夠留下,這能夠逼迫清軍留下三五千人的斷後部隊就已經是不錯了。

    畢竟清軍主力可是有著五六萬人呢,雖然是被自家萬人追著跑。但說實話自己就算是追上了也不可能把他們全部留下,這能夠留下三五千人就已經很充分了。

    「沖上去,把他們吃掉!」宋向堂看著清軍的單薄防線,彷彿看見了清軍士兵在秋風中瑟瑟發抖。

    對於他們,宋向堂甚至都用不著做什麼詳細的戰術部署,直接列隊沖上去吃掉他們就行了。

    中華軍甚至在炮兵還沒有就位的情況下,充當前鋒的第一步兵團下屬的三個步兵營就是形成了最為標準的三排橫隊衝了上去。

    然後在靠近敵軍大約三百米左右就是打出了首輪齊射!

    這是一場純粹的野戰,雙方都沒有什麼野戰工事的保護,只能是用最簡單最粗暴的方式進行戰鬥。

    雙方的士兵們形成一個又一個標準的陣型,然後通過排槍對射的模式進行著生死決鬥。

    唯一不同的是,中華軍的部隊是越打越多,一開始只有第一步兵團,但是很快後方的第二步兵團也是增援了上來,等第二步兵團也加入了戰場後,前方的斷後清軍那裡還撐得住啊。

    首先是那三千多名綠營和團練毫無意外的首先崩潰,他們扔下手中的火繩槍,刀劍等冷兵器,然後轉身就跑。

    氣的督戰的清軍第三鎮第九標的軍官們哇哇大叫,他們想要阻止綠營和團練的逃跑,但是他們現在自己也是忙著和中華軍對決,根本就沒有空閒來阻擋友軍的崩潰。

    最後只能是單獨作戰,眼睜睜看著友軍崩潰而逃!

    失去了綠營和團練這些人肉盾牌後,清軍第九標的傷亡也是迅速增加,隨著一個個士兵倒下後,很快整條防線就是出現了漏洞。

    那領軍的清軍軍官看見這一幕,深深的嘆了口氣,這原本還打算能夠攔住中華軍至少一個時辰呢,但是哪裡能夠想到別說一個時辰了,半個時辰都不到己方就已經崩潰了。

    再打下去已經沒有意義,所以他果斷的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在撤退的命令下,那些還活著的清軍第九標的士兵們迅速轉身就跑,後頭的中華軍也是及時吹響了衝鋒的號角!

    而就當中華軍擊潰了清軍的斷後部隊時,都興阿卻已經是回到了濟南城。

    登上城門樓看著城外的雙方大軍,半晌後深嘆道:「這仗,難啊!」(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6
第三百六十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

    擊潰了清軍斷後部隊,順手又是抓獲了至少千人俘虜後,宋向堂終於是下令部隊原地進行休整,沒有說讓部隊一鼓作氣繼續往前衝,因為前頭就已經是有著嚴密防禦工事的濟南城了。

    要想攻克濟南城,單靠宋向堂麾下的這萬人規模的部隊可不行,他需要等第六軍的到來。

    而即便是第六軍抵達了,面對烏龜殼一樣的濟南城,要想短時間內攻克下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最後極有可能演變為一場耗時極長的攻堅戰。

    後續施清瑄率領第六軍抵達濟南城下的時候,也是的確如此,他並沒有著急立即攻城,而是開始做起了攻城前的各種準備。

    就當施清瑄以及宋向堂等中華軍將領屯兵濟南城下的時候,南方的南京也是迎來了一群相當特殊的人。

    這些人並不是常見的國人,而是一群金發碧眼的洋人

    包令是第二次來南京了,去年的時候他就來過一次南京,而和去年來南京的時候乘坐普通客輪不同,這一次包令以及英法兩國的外交人員乘坐的乃是中華軍海軍的戰艦。

    儘管乘坐的戰艦在包令眼中並不算什麼,區區千噸的戰艦在英國海軍裡並不算什麼,但是船上的那幾門被蒙上了炮衣的火炮卻是讓他相當感興趣。

    他知道這些火炮就是在上海之戰中表現的相當出色的後裝火炮。

    儘管直到現在包令還是有些搞不太明白中國人是怎麼研發並成功大規模服役這些後裝火炮的,要知道哪怕是世界老大的英國也才在今年開始列裝後裝火炮,並且還沒有大規模服役呢。

    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對中華帝國這個到處都透露著怪異的新生國度產生密切的好奇

    這個新生國家建立不過一年多而已,哪怕是把余勝軍時代算上,這前後也就五年時間,而這五年的時間裡,他們卻是建立了一支可以擊敗英法聯軍的強悍陸軍。

    沒有,包令是用強悍這個詞彙來形容中華軍,嗯,準確的說應該是中華軍陸軍。至於中華帝國的海軍嘛,不值一提。

    前後三萬英法聯軍啊,除了在廣東的那幾千人以及從上海逃回去的五千多人,剩下的兩萬人全部折損在上海這個彈丸之地。不僅僅如此,還有諸多聯軍高層,數以十計的貴族將領軍官被俘虜,就連聯軍的統帥額爾金伯爵都是當了俘虜。

    如此慘敗幾乎是引起了英法聯軍內劇烈震動,如今殘存的英法聯軍已經是回到了香港。法國全權使者葛羅已經是引咎辭職,英軍由於額爾金伯爵被俘虜,導致單純的外交官包令被迫暫代了額爾金的職務,充當臨時的對華全權代表,當然了包令只是個外交官,他並不負責具體的作戰事務。聯軍的軍事指揮已經是由英國海軍將領,同時也是英法聯軍艦隊的總司令西馬負責。

    在遭到慘敗後,聯軍方面雖然海上力量龐大無比,但是戰艦又不能上岸,之所以說靠封鎖長江入海口之類的就更不可行了。哪怕是戰爭期間聯軍都沒有實際上徹底封鎖長江入海口,因為如果封鎖了中國沿海的話,直接就會影響中國和洋人之間的貿易,而這是英法等國的商人們決不能容忍的。

    所以英法聯軍的海軍雖然龐大,但實際上在這場戰爭中所能發揮的作用相當有限

    而陸軍方面損失慘重後,現在聯軍在廣東的香港廣州兩地剩下的兵力也就七八千人左右,這樣的兵力固然不算少,守住廣州和香港問題也不大,但問題的關鍵是聯軍現在已經沒有能力再一次發動針對蘇南地區的登陸作戰,更加別指望從陸地上擊敗中華軍進軍南京了。

    甚至在聯軍方面得知中華軍已經向廣東派遣了至少兩萬人的增援部隊後。他們甚至都擔心連現在的廣州甚至香港都守不住。

    不管從哪個方面的角度來看,英法聯軍在軍事上已經是遭到了徹底的失敗

    更別提中華軍現在手裡頭還有著上萬人的英法聯軍俘虜呢,儘管這些俘虜裡頭大部分都是印度阿拉伯南亞等土著,但是也有將近三千人的英法本土軍人。其中還包括數十名貴族軍官。

    那些土著士兵英法聯軍可以不管,但是本土的那三千多士兵以及數十名貴族軍官卻是不能不管的。

    在軍事上無能為力的情況下,英法聯軍也只能是寄望於外交談判了,雖然包令等人還沒有獲得國內的全部授權,但是為瞭解決這場該死的戰爭,把那上萬名俘虜給順利救出來。包令不得不再一次上了談判桌和中華帝國進行談判。

    他在上海商貿區和中華帝國方面的全權代表,也就是中華帝國外務部大臣宋關前進行了長達月餘的談判後,雖然對於一些主要條款依舊無法取得共識,但是卻就俘虜問題達成了一個共識。

    那就是中華帝國方面保證這些俘虜的人身安全,並給予貴族軍官們符合他們社會地位的相應待遇。

    而這些俘虜在關押期間,其伙食住宿等生活費用一律由聯軍供應,具體處理則是效仿之前的兩千俘虜的方法。

    由於這並不是什麼戰爭賠款,聯軍他們更是死活不願意簽訂所謂的賠款支付協議之類的文書,只是私底下通過怡和洋行信德洋行支付了這些俘虜們的相應生活費,收錢的也不是中華帝國的外務部或者財務部,而是宮務廳財務處下屬的皇室產業。

    而且人家聯軍是不會在任何公開場合承認他們向中華帝國支付任何款項的,那些錢都是洋行和中國企業的正常商貿往來,和雙方的戰爭談判沒有任何關係。

    林哲倒是不怎麼在乎他們怎麼說,反正錢到手就行了

    畢竟這上萬俘虜養起來也是很花錢的,如果他們不支付生活費的話,林哲就敢天天往黃浦江扔幾百個俘虜的屍體,直到他們給錢為止。

    中華帝國的糧食又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怎麼可能白白給你們這些俘虜吃,不給錢就沒飯吃,餓死了就直接扔進黃浦江喂王八。

    此行包令等人前來南京,其主要目的也並不是說跑到南京來談判。而是來看望額爾金伯爵以及其他被俘虜的聯軍高級將領們,確認他們是否還活著,中華軍有沒有虐待他們之類的。

    至於說談判嗎,用不著跑到南京來。現在雙方的談判主要是在上海舉行,準確的說是在上海原商貿區的外灘飯店內舉行。

    再一次抵達南京後,包令也是和其他人一樣關注著這個古老的城市,只是很可惜的是他並不能從這種城市的表面看出什麼來。

    這座城市興許有了些許新式建築,興許街道更寬大整潔了些。興許人們的穿著有了些許的變化,但是這些和上海那邊比起來卻是天差地別。

    如果要驚嘆中國這些年的變化,如果要驚嘆中華帝國給這個古老國家帶來的改變,那麼就不應該來南京,而應該去上海,那裡才是中國最近三五年來變化最大的城市,那裡才是中國近年改革的核心。

    在那裡你才能夠看到一個國家朝著工業化邁進的努力

    而在南京,包令看到的依舊是一個傳統的中國城市,雖然有些許的變化,但是說實話除了那棟中華宮和附近的那些政府辦公大樓外。現在的南京甚至都不如蘇州以及杭州的變化大。

    靠近上海的蘇州以及杭州在最近幾年的變化遠遠比南京鎮江這類內陸城市大的多。

    在南京的一座大院裡,包令看到了他此行的目標,額爾金伯爵以及其他的聯軍將領們,看著額爾金伯爵等人雖然神情頹廢,但是一個個依舊滿面紅光,顯然是吃得好喝的好的時候,包令的心情有些複雜。

    尼瑪,你們這些王八蛋打了敗仗,而我還得在後頭為你們爭取符合身份地位的俘虜待遇,這一個個吃得好喝的好。日子過的比老子還舒服

    當然了,心中的這些想法自然是不能說出來的,他得做出親切關心的樣子一一問候他們,南京的牛排味道怎麼樣啊。他們有沒有提供香檳啊,喝的威士忌純不純正啊之類的。

    然後就是充當了信使,把他們的一些書信收上來,然後準備代替他們把信寄回國內,送到各自的家人手中。

    這忙了一天後,包令才在宋關前等中華帝國外務部的官員的陪同下前往禮賓院下榻。明天他們就會乘坐船隻回上海,然後繼續他們那漫長的談判。

    當晚,宋關前也是趁著這個回京的機會去面見了林哲

    「現在他們的口風還是比較強硬的,他們表示達成相關協議後可以撤出廣州,但是卻是表示絕對不會撤出香港,並聲明他們需要一個對華貿易的中轉港口」宋關前站在林哲面前,低著頭匯報著近月的談判進展。

    林哲聽罷皺眉,這些英國佬還真是夠頑固的,而且這找的藉口也不咋地

    林哲知道香港問題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至少在聯軍還在廣東有七八千兵力,而且有著龐大的艦隊支援的情況下,哪怕是有著第二軍的增援,中華軍也很難攻克香港,而在沒有在軍事上攻克香港之前,就想要讓英國人把香港吐出來,那基本是不太可能的。

    知道這些的林哲也沒有在香港問題上問太多,反正現在第二軍還沒抵達廣東,這不在廣東再打一場,這香港問題就談不出一個結果來。

    「關稅方面呢,他們怎麼說?」林哲暫時放下這香港問題,轉而問及關稅。

    「對於關稅問題,他們表示目前我們對棉布等部分商品的關稅徵收的太高,如果我方不降低相應關稅的話,那麼他們就會對我國的生絲瓷器以及茶葉等出口商品執行懲罰性的進口關稅」

    聽到這,林哲也是無語了,靠,這下好嘛,他們不再要求插手關稅的稅率了,但是轉手就玩所謂的貿易壁壘,假如他們抬高了中國的傳統出口商品,尤其是生絲的話,這將會對中國的出口貿易造成重大的影響。

    世界上的生絲產國不是只有中國一家,歐洲的意大利,橫跨亞歐的奧斯曼,東亞的日`本甚至朝鮮都是生絲產地並可提供出口,儘管他們的產量不多,很難影響中國的生絲在世界市場上的主導地位,但如果進口關稅高了,那麼生絲製品的價格就會變得更高,從而影響整個生絲製品的市場。

    而這對於進出口貿易中比較依賴生絲的中國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

    然後再聽了談判的其他方面的事務,也是讓林哲聽著連續皺眉,這英法兩國,尤其是英國人儘管打了敗仗,但是依舊不太願意在談判桌上屈服,頂多就是放棄了一些明顯侵犯中國利益的條款,比如領事裁判權,比如關稅稅率等,但是在其他方面卻是態度非常強硬。

    「你繼續和他們談著,談不攏就拖著,反正繼續拖下去著急的是他們,不是我們」林哲如此吩咐著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6
第三百六十一章 談判中的戰爭

    上海外灘飯店的二樓會議室內。

    大片的落地玻璃窗上的窗簾掀開了近半,深秋的陽光從沒有窗簾遮擋的玻璃窗處溜了進來,把會議室內的大理石地板照的光亮照人。

    會議室中間的長方桌上分座著兩群截然不同的人,右邊的是一群穿著燕尾服,同時還有穿著英法軍服的洋人,而左邊則是多數穿著中華裝,同時還有幾個穿著中華軍雙排扣軍服的中國人。

    此時這兩群人正在進行著聲調不高,但是語氣卻是極為堅定的對話!

    「對於貴方要求在我國京師設立外交使館的請求,本國原則上可以接受,但前提是貴方必須做出官方承認我國政府為中國之唯一政府,並立即停止和北方偽清政府的一切貿易行為,尤其是軍械貿易。」

    宋向堂一邊翻著手中的文件,一邊如此說著。

    而對面的包令卻是輕搖頭:「對於貴國國內的內戰,本國無意進行任何形式的干涉,將會繼續嚴守中立原則,另外貿易自由一直本國的追求,本國政府不會對商人的貿易行為進行干涉!」

    「如果貴國堅定地執行自由貿易政策,那麼為何要對本國的出口商品徵收高額關稅?」宋向堂當即反問。

    包令面色不變:「本國之進£√長£√風£√文£︽出口關稅政策乃是服務於本國工商業發展需求,如果貴國對我國的出口商品採取不公平的關稅稅率,那麼為了保證本國商人的利益,本國自然也會對貴國的出口商品採取必須的措施!」

    「帝國對進口商品的關稅稅率是一視同仁的。絕不會因為某一國而更改,而且本國對進口商品的稅率是合情合理的。棉花、機械、煤炭等商品的關稅和以往對比非但沒有增加,反而還略有降低。難道這不是帝國對國際貿易表現得一種善意嗎?」宋向堂繼續用著平靜的語氣說著。

    而包令自然也不甘落後:「如果是一視同仁,那麼貴國就不應該對棉布、呢絨等產品徵收高額的稅收!」

    「這是帝國為了保護國內數億子民的必須選擇,帝國絕對不能容忍大量棉布的進口從而導致農村經濟的大規模惡化!」宋向堂說出這話的時候,語氣比以往更加堅定。

    中華帝國抬高羊毛製品、棉花製品的進口關稅,其意義絕對不是為了多收取幾十萬幾百萬關稅那麼簡單,而是有著更高的經濟戰略意義。

    抬高棉花製品,羊毛製品的稅率,其重要意義在於保護國內的農村經濟,儘量延遲農村傳統地男耕女織經濟模式的破產時間。而即便是要破產,那麼也不能讓進口洋布逼破產,而應該由國內的機織布逼破產。

    在工業化的大浪潮下,傳統的男耕女織經濟模式遲早是會破產的,而帝國要做的就是儘量避免外部的影響,最好是讓國內的機織布產業發展,用來逐步取代傳統的男耕女織中的『女織』。

    而為了達到上述一前一後的目的,內閣會議中今年下半年開始推廣棉花產業,即紡紗、織布、印染、成衣這一整個產業鏈的發展。

    為了保護國內機織布產業的發展。避免洋布的廉價傾銷,那麼針對洋布徵收高額的進口關稅也就成為了必然。

    所以針對棉布關稅一事上,和對鴉`片貿易一樣,宋向堂的態度都是非常堅決的。這是不容討論的事。

    宋向堂的語氣雖然平靜,但是在場的任何人都能夠聽到他語氣中的堅決,宋向堂雖然沒有明說。但是意思已經是非常明確了,那怕是把這場戰爭繼續進行下去。但是在關稅一事上也別指望帝國會屈服。

    包令此時雖然表情依舊平靜,但是知道如果繼續在這關稅話題上糾纏下去的話。估計這一天的談判又得在扯皮中渡過,而這種情況在過去的一個月裡已經上演了無數次。

    所以他適時的轉移了話題:「除了關稅方面外,本國以及法美等國的商人們一直希望貴國可以提供更多的通商港口,不知道貴國在這一方面有沒有做出相應的決定?」

    宋向堂聽到包令轉移話題,當即也不追問,而是順著包令的話轉移了話題!

    「對於通商港口一事上,本國一直都是歡迎更多的商人前來貿易通商,而之前本國也是同意了在現有的五個通商港口外,可以再開放杭州、瓊州、台灣、潮汕作為通商港口。而本國皇帝陛下為了表示對此次談判的誠意,已經下發聖訓,可以在上述港口外,再增加若干港口!」

    聽到這話,包令閃過一絲喜色,當即追問道:「哦,還有那麼港口?」

    宋向堂道:「如果貴國可以在其他方面做出讓步的話,並且和本國達成一系列協議的話,原則上本國可以再開放南通、海州、青島、天津、營口、旅順等長江以北的沿海城市作為通商港口。」

    包令當即道:「那麼內陸城市呢?比如鎮江、南京還有安慶等長江沿岸城市呢?」

    宋向堂這個時候卻是輕搖頭:「中外貿易往來尚處於開始階段,本國民眾對外人多有疑慮,如果外人多進出內陸城市,恐有意外之事,因此在現階段不會開放任何的內陸城市通商,當然了,再以後我們也排除繼續開放內陸城市通商的可能性!」

    聽到宋向堂如此說,包令陷入了沉思,如果中國真的能夠和宋向堂說的那樣,開放上述諸多沿海港口城市的話,尤其是北方的諸多港口,這毫無疑問對於英法等國來說是一大好事,你得知道人家英法聯軍之所以發動這場戰爭,其中最直接的目的還是為了開闊更多的通商港口。

    但是包令並不知道,以林哲為主導的中華帝國對開港通商並不排斥,甚至是歡迎的!

    只不過中華帝國要求的是開港通商必須在自己的控制之下,具體的控制包括關稅自主,洋人來華必須遵守中華帝國的法律。

    從這方面來說,關於通商港口一事上,也是中華帝國和英法兩國的談判過程中最容易達成相關協議的一個子項目了。

    可惜的是,中華帝國雖然承諾可以開放更多的通商港口,但是卻有著一系列的附屬條件,而那些條件就是關稅自主以及其他亂七八糟的條件了。

    這麼大的一個談判,是不可能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單獨談的,往往都是一攬子計畫,把一些容易的,困難的條件都混合在一起談,你要麼一起接受,要麼就是全部拒絕,是不可能說只接受其中一部分,但是拒絕另外一部分的。

    所以如果不是形勢特別危機的話,一般所謂的國際談判都是一場馬拉松比賽,耗時長的同時也能夠把人折騰的筋疲力盡。

    而就在宋向堂和包令在上海進行談判的時候,經過將近兩個月的連續行軍,徐言青也是率領第二軍的部分兵力順利進抵廣東珠三角一帶。

    進入廣東的第二軍有其主力第二師、另外尚有第十一步兵師的兩個步兵團,至於第十一步兵師的另外一個步兵團則是留守在福州。

    而後續這個步兵團將會和福建現有的三個新編的步兵營一起,組建中華軍的首支混成旅,即皇家陸軍第一混成旅,後續負責福建全省的防務。

    進入廣東後,第二軍在十月下旬先是派遣了第二師嘗試性的從寶安縣朝香港發起進攻,但是在明溪(深圳河)被英法聯軍中的艦隊炮擊所阻攔,嘗試著從明溪渡江的一個步兵營損失慘重,至少傷亡了兩百餘人。

    後來徐言青又是得知英法聯軍已經明溪南岸構築了大量的防禦工事。

    考慮到敵軍有著大量的艦炮火力支援,同時又有著完善的防禦工事作為支撐,而自家兵力也就一萬五千人左右,所以徐言青進行了一次小規模的試探渡河進攻後停下了進攻,而後迅速掉頭北上前往廣州而去。

    這香港是硬骨頭不好啃,但是不代表廣州也是啊!

    第二軍一萬五千多人北上後,一路橫掃了數個英法聯軍的外圍駐點,然後和增城方向的第三軍成功匯合,緊接著兩軍西進廣州。

    十月二十九號,第二軍和第三軍一共將近三萬人對廣州發起了首次大規模的反攻!

    英法聯軍除了原來駐防廣州的三千餘人外,另外緊急從香港抽調了兩千多兵力利用船隻運輸增援廣州。

    雙方激戰四天後,第二軍之第二師從北城門率先攻入廣州內城,並和英法聯軍在內城發生了殘酷的爭奪戰,次日第二軍和第三軍主力齊匯廣州內城,通過絕對的兵力優勢把內城中的英法聯軍驅趕到了外城。

    此時,英法聯軍已經是死傷近千,當然了作為進攻方的第二軍和第三軍也損失較大,前後損失已經將近兩千人。

    內城失守後,殘餘的三千多英法聯軍退守廣州外城。

    攻佔內城後,中華軍沒有停下步伐,而是繼續向南方的外城發起了進攻。(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6
第三百六十二章 中英上海條約

    由於雙方都是在城區作戰,所以打起來都是街頭巷戰居多,雙方的傷亡人數急劇增加。∽↗∽↗,

    一開始英法聯軍還能夠死守內城的外圍城區,但是很快就是因為傷亡慘重而放棄大量的城區,開始逐步退往外城的沿江地帶。

    而這個時候,一直停泊在珠江上的英法聯軍艦隊在西馬的親自指揮下,突然對外城地區進行大規模的炮擊,冒進的部分中華軍頓時死傷不少。

    不過受到內城失守,外城城區也丟失了大半的情況下,英法聯軍的高層認為廣州已經沒有繼續守下去的價值了,所以次日他們開始主動放棄了外城,剩下的將近三千名英法聯軍殘兵登上了停泊在珠江的大量船隻,從而正式撤出了廣州。

    這一次反攻廣州,也就是中華軍和英法聯軍的第三次廣州之戰,中華軍以絕對的兵力優勢為依靠,以多打少從英法聯軍手中奪回了廣州。

    此戰中,英法聯軍傷亡超過兩千人,而中華軍方面第二軍和第三軍加在一起,皇家陸軍士兵的傷亡較多,佔據了總傷亡人數的大約四分之三,有大約三千名皇家陸軍士兵在戰鬥中傷亡,當場陣亡的就超過一千人,另外有千餘人歸屬第三軍指揮的協防軍士兵死傷。

    之所以皇家陸軍的死傷比協防軍多,是因為協防軍在這場戰鬥里根本就沒有什麼用處,中華均能的高級將領們根本就沒有把太多協防軍調往前線。

    而這一千多協防軍士兵的傷亡也是被徐言青等人直接忽略了,他們在乎的是三千名皇家陸軍士兵的死傷,雖然說數量上有些多,不過考慮到雙方的訓練有所差距,同時中華軍還是打的攻堅戰,在敵軍的密集艦炮火力支援下打的這麼一場攻堅戰,能夠大成二比三的傷亡比例已經不容易了。

    不管雙方傷亡如何,但是這都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中華軍已經奪回了廣州,而這將會讓包令在談判桌上失去極為重要的一個籌碼。因為他不能再用廣州來換取任何利益了。

    廣州的失守讓英法聯軍上下陷入了一種絕望,而不久後剛攻克廣州的第二軍和第三軍再一次兵臨香港,儘管英法聯軍有著龐大艦隊的艦炮火力支援,但是他們依舊陷入了一種絕望。

    甚至軍隊內部已經是對一系列的軍事失敗掀起了一番厭戰情緒。諸多中下級的軍官們開始請求撤出香港,離開中國這個讓他們損兵折將的地方。

    就連負責香港防務的英國海軍將領西馬都是親自寫信給包令,讓他爭取盡快從外交層面上結束掉這場毫無意義的戰爭。

    這讓身在上海進行談判的包令相當為難,這一方面要維護甚至是爭奪更多的利益,但是另外一方面軍事上的連續失敗卻是讓他沒有任何爭奪利益的底氣。

    在這種悲觀的大環境下。包令為首的英法談判團隊終於是和宋向堂為首的中華帝國談判團隊達成了初步協議。

    並在十一月八號在上海外灘飯店簽署了正式協議,包括中英上海條約、中法上海條約。

    上述條約的主要點有以下幾點!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中華帝國和英國、法國正式結束戰爭狀態!

    然後就是雙方決定廢除第一次鴉`片戰爭到1858年為止英法兩國和滿清簽訂的一一系列條約,並由新條約取代。

    關稅方面的相關協議全面廢除,這也就代表著中國收回了關稅自主權,而作為關稅的附屬協議,中華帝國又和英國、法國簽訂了友好通商協議,各國承認中國的關稅自主權,同時中國不得對上述兩國的商人給予歧視性的關稅政策,作為對應,英法兩國國同樣不會對中國的出口商品徵收不公平的高額關稅。

    不過這個附屬協議嚴格上來說並沒有什麼權利。因為各國的關稅都是獨立自主的,到時候想要怎麼徵收還是怎麼徵收,不過這種事以後再慢慢扯皮了。

    同時中國廢除任何形式的領事裁判權,各國民眾在華經商、生活必須准守中華帝國之法律,違法後由中華帝國之執法機構進行逮捕,審判,監押等。

    同時還有比較重要的鴉`片貿易方面,兩國尤其是英國方面承認並尊重中國方面的禁菸政策,並不得進行任何干涉。

    然後還有幾個比較重要的議題,比如說英法將會正式承認中華帝國為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並獲准在南京建設各自的公使館,兩國將會往中華帝國派遣駐華公使,同時中華帝國也應在英法兩國派遣外交人員並在倫敦、巴黎建立公使館。

    英法兩國有權在各自的領事館懸掛各自的國旗,中華帝國在英法兩國的領事館同樣有權懸掛國旗。派遣數量不超過二十人的武裝人員攜帶輕武器保衛領事官,但是該武裝人員不得攜帶武器外出使館。

    隨後是中國正式開放瓊州、潮汕、廣州、廈門、福州、寧波、杭州、上海、南通、台灣、海州、青島、天津、營口一共十四個沿海港口作為通商港口,除非違反了中華帝國的相關法律法規,不然中華帝國方面不得限制兩國公民在上述通商港口的合法經商以及居住。至於中華帝國的商人到英法兩國的話,人家表示隨便你到處走,只要不違反當地法律即可。

    然後還有英法兩國堅持的宗教事務。中華帝國允許英法兩國所屬的傳教人員在規定之通商港口建立教堂,進行傳教活動。但是在通商港口之外不允許洋人出入,自然也就不允許傳教之傳教了。

    而且建立教堂要得到中華帝國方面的准許,同時沒有得到當地政府以及民政部宗教科的准許,不得在教堂以外的公開場合進行任何形式的宗教活動,違者將會被非法集合罪逮捕並審判。華民如果要加入洋教,必須前往宗教科進行報備,同時傳教士不得以脅迫、引誘等不道德的手段拉攏華民進入洋教,而鑑於年齡小的華民無法自主判斷,規定年齡十四歲以下的華民除非得到父母正式書面准許,否則不能自行加入洋教。

    為了這個協議,中華帝國的民政部甚至專門成立一個宗教科。專門處理和西方宗教有關的事務。

    除了上述問題外,還有一個香港問題,由於英國堅持不願意撤出香港,而且態度非常強硬。同時外務部也是詢問了軍方通過能夠通過軍事手段收復香港,在得到了軍方說會盡一切努力,但是不敢保證的答覆後,宋向堂就知道軍方要想短時間內攻克已經被建設成要塞一樣的香港估計是不太可能的了。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顧全大局宋向堂也沒有堅持要收回香港這個條件。不過英國也是在香港問題上做出了一定的退讓。

    表示願意把香港問題單獨拿出來談,表示可以效仿之前上海商貿區的模式,在香港成立一個中英共管的聯合市政府,對香港進行市政管理。

    所以在中英簽訂的香港備忘錄中,協議規定中國官方派遣兩名代表,英國官方派遣三名代表,香港當地居民中選出一位華人代表,一位英國代表,一共七位代表組成香港市政委員會,該市政委員會擁有對現有香港地區的全部市政管理權。

    至於其他問題基本都是擱置了下來。因為既然不能在現在通過軍事或者外交手段徹底收回香港,那麼林哲的想法就是乾脆等一等,等上幾年再隨便找個藉口打一仗就是了,現在可不是二十一世紀,而是十九世紀,只要他林哲願意,明天他就能夠發動一場戰爭。

    現在嘛,先把其他協議簽下來再說,省的談判拖那麼久影響到了國內的軍事以及工商業的發展。

    畢竟對於現在的中華帝國來說,統一國內才是頭等大事。其他的都可以先放一放。

    除了上述諸多條件外,還有俘虜問題,在正式文件中是這麼寫的:中華帝國以願意無條件釋放全部戰俘,前提是所有協議全部簽署並得到執行。也就是要等到雙方正式換約之後。

    而私底下,聯軍得繼續為這些俘虜支付生活費用,而從之前到現在,再考慮到漫長的換約時間,這些俘虜的生活費用有可能高達兩百萬英鎊以上。

    這些費用將會和以往一樣,通過正常的商貿往來秘密交付到中華帝國手中。並不會留下任何的正式書面文件。

    儘管這些費用並不算什麼戰爭賠款,實際上這些錢大部分還是得花在這些俘虜身上,畢竟上萬人吃喝一年多可是很花錢的,而且那些所謂的貴族俘虜對生活品質的要求高的很。

    事實上,這兩百萬英鎊的數據也是人家聯軍主動提出來的,反正中華帝國方面的意思是你給多少錢就給多高的待遇,你給一萬英鎊的話,就用一千英鎊養著這一萬人,你給一百萬英鎊就用五十萬英鎊養活他們,給兩百萬英鎊的話,估計會用其中的一百萬英鎊來養活他們,剩下的一百萬也不能說中華帝國私吞了。

    因為管理這一萬多俘虜得花費諸多帝國官員以及軍官的精力,他們的工資以及各種花銷你們也得算上啊。

    難不成你以為武裝看守的士兵不用薪餉啊?

    這中英上海條約裡的正文條款以及附屬條款加起來足足一百多條,花費了雙方談判人員超過兩個月的時間去扯皮。

    而不管怎麼樣,這談判總算是談完了。

    隨著中華帝國和英國、法國簽訂的中英上海條約、中法上海條約後,美國方面也是找上了中國,說是要效仿英法簽訂相關條約,這美國人倒是務實,他們就是來做生意的,也沒有和英法那麼多亂七八糟的要求,所以很快就是簽訂了中美上海條約,條約的主要內容就是通商,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中華帝國對美國也開放了那十四個通商港口。

    這消息讓包令知道後差點吐血,他們勞師遠征才獲得這十四個通商港口,而你美國人啥都沒幹,連談判都沒有持續幾天就是獲得了上述港口的通商權力,這讓包令等人相當不爽。

    不爽歸不爽,但是條約已經簽下,這戰爭總算是可以宣佈結束了,而下一步就是進入漫長的換約階段。

    所謂的換約就是,這些條約要得到各國國會或者皇帝的批准,而當各國都正式批准以後,這些條約才算是正式條約。

    然而在雙方正式批准之前,上海商貿區那邊受到戰爭結束,條約簽署的利好刺激,十一月份各國洋行掀起了一次在華投資的高潮,也有很多洋人磨拳搽掌準備進入杭州等新開放的通商港口尋求發財的機會。

    而林哲看到了簽訂的這些條約後,說著讓宋向堂聽不懂的話:「一個時代結束了!」(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6
第三百六十三章 時代的終結和開始

    自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滿清統治下的中國就逐步淪為了半封建半殖民社會,而在歷史上中國自1842年和英國簽訂南京條約開始一直到後世百年後的新中國成立,對中國造成最大負面影響的並不是說租界、割讓土地的損失,這些損失固然讓人心痛,但說實話還並不會對中國造成致命的,無法挽回的傷害。∷∷, 

    讓歷史上的近代中國損失最大,阻礙了近代中國工業化進程,讓中國喪失了在近代時期完成工業化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關稅自主權的喪失。

    近代中國的工業化失敗,其中固然有內部因素,比如滿清體制的落後甚至絕大部分國人的愚昧等等,但是也和外部因素有極大的關係, 而外部因素是怎麼體現的,是直接通過關稅來體現的。

    比如說作為近代工業化進程中最明顯的一個產業:紡織產業

    如果說歷史上的近代中國能夠保證關稅自主權,那麼就可以抬高洋布的進口關稅,進而讓國產機織布得到發展,但歷史情況就是中國的機織布市場始終被洋布所佔據,一戰以前則是被英國的洋布所佔據,一戰以後日`本的東洋布也是加入了進來。

    興許後世人覺得一個國家的工業化要依靠區區紡織產業是有些難以置信的事,但是絕對不能忽視十八世紀以後紡織產業的龐大能量。

    英國的崛起是依靠什麼紡織產業

    後來日`本治維新同樣如此。日`本前期靠生絲出口,一戰後則是依賴棉布出口。由此才初步完成了工業化資本的積累,如果沒有這紡織產業的成功,日`本根本就沒有足夠的外匯去購入機械設備,引入先進技術,一步一步奠定工業化體系的發展。

    又比如說改革開放後的中國,讓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經濟得到迅速發展的主要產業是什麼。是大量的廉價輕工製造產業。而輕工產業中最為重要的一環是什麼是各種紡織產業,用出口幾億件衣服所獲得的外匯去購入各類國外先進的機械設備進而進行產業升級,這就是中國取得改革開放成功的重要一環。

    哪怕是到了二十一世紀,紡織產業依舊是落後國家發展經濟的重要一環,比如二十一世紀後的南亞地區裡的落後國家,他們最先發展,同時也是最容易發展的依舊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而勞動密集型產業最明顯的標誌就是各類的紡織工廠了。

    可以說在歷史上的兩三百年時間裡,沒有那個產業比紡織產業更重要了。

    對於十九世紀的中國而言。紡織產業對於中國而言更重要

    而不管是要發展紡織產業,還是說要發展其他產業,就需要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那就是關稅的調控。主動的提高某些商品的進口關稅,提高進口商品的價格或者降低某些原料的關稅,從而讓國內的同類產品取得價格優勢,進而獲得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這就是要扶持某個產業最簡單,同時也是最普遍的做法。

    而要想調控關稅為國內工業發展服務,關稅自主權就是必須的了。

    當瞭解到了關稅其主權的重要性,那麼就會發現。林哲之所以下了狠心,不惜推遲國內統一的步伐也要和英法打上這麼一場戰爭是有著理由的。

    這個理由並不是所謂的租界或者香港問題,甚至都不是國土割讓之類的問題,其最核心的目標還是為了收回關稅自主權,為後續的中國工業化發展提供最基本,同時也是最重要的外部屏障。

    所以當林哲看著手中的這份中英上海條約事,他關注的並不是其他細節性的東西,比如傳教權,比如說開放港口之類的,甚至香港問題都不是他所關心的 ,他關心的只是上頭那幾條和關稅有關的條款。

    林哲拿起了筆,然後在這份條約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後一旁秘書處的秘書接過這份條約,準備為這份條約蓋上中華國璽的印章。

    「好,很好」林哲放下了筆,抬頭看了眼宋關前:「宋愛卿這些日子辛苦了」

    宋關前先是聽見林哲說了一聲一個時代結束了,然後現在又聽到林哲連續說了好,很好,這讓他也是搞不清楚林哲到底再想什麼。

    他又不是林哲肚子裡的蛔蟲,自然是不知道林哲之所以一個時代的結束,是指半封建半殖民時代的結束。

    半殖民時代的終結,同樣意味著一個嶄新時代開始

    但是宋關前總歸是能夠知道林哲現在的心情是很不錯的,這從林哲臉上露出的笑容就可以看得出來。

    三天後,林哲在南京召開了一場規模宏大的國宴,用以慶祝和英法兩國的戰爭結束,條約的順利簽訂。

    這場國宴裡頭,宋關前等外務部的官員取代了以往國宴裡軍方將領們大出風頭,尤其是林哲親臨國宴後,當著眾人的面親口誇讚宋關前的外交談判工作為帝國的統一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上一次的國宴中,大出風頭的是軍方將領們,當時很多內閣的閣臣們對那些軍方將領是羨慕嫉妒恨,而這一次國宴中,看著大出風頭的內閣閣臣們,軍方的將領也是一臉的不爽,自顧自的圍坐在一邊,然後說著:

    「哼,如果不是我們把那些洋人打的抱頭鼠竄,他宋關前能談得成」這是認為軍方最牛逼,內閣不過是後頭跟著撿便宜的。

    「此人沒有堅持索回香港,任由帝國國土游於陛下聖恩之外,讓帝國和陛下蒙受如此羞辱,他非但沒有引咎辭職。反而得意洋洋,這樣的人如果是在我麾下。老子就得直接槍斃了他」這是個暴脾氣,想要把所有東西都拿到手的。

    「這個小宋雖說有些成績,但為人還是過於跋扈了,枉費了陛下賜予他的子爵爵位啊」這是看不慣宋關前現在的風光,更看不慣宋關前胸前的那枚貴族家族徽章的。自己年紀比宋關前大,自己從龍四五年。官居陸軍少將這都還沒撈到一個爵位呢。憑什麼他宋關前和洋人瞎扯幾句就撈到一個子爵了

    宋關前的子爵爵位歷來是外人的羨慕嫉妒主要原因,不僅僅是那些文官認為宋關前獲得的子爵爵位不夠資格,就連很多軍方將領也是認為宋關前是不勞而獲,把他們軍方將領的功勞給搶走了。

    不過這些人的羨慕嫉妒恨對於宋關前來說就是浮雲,任憑爾等背後怎麼說,我宋關前還不是聖眷不斷,官運亨通啊

    一場國宴散去後,和群臣們略微喝了兩杯酒的林哲回到了後宮,按照慣例又是來到了方德嬪這邊。

    見林哲來了。方德嬪雖然是露著笑容上前幫著脫下林哲的外套,然後噓寒問暖著,但是林哲卻是看到了她臉上的一絲愁緒。

    林哲知道她這些時候過的並不舒心,原因嘛。就是因為她生的是女兒,而不是兒子,儘管林哲平日裡都是忙著工作,這待在後宮的時間不算多,而且就算回到了後宮也沒有幾個人敢跟他說什麼兒子,女兒之類的話題。

    但是他依舊能夠聽到後宮的一些風聲,比如說半月前林老天天在後宮弄了場宴席。一方面是宴請軍政要員的家眷,一方面也是給宮內天天閒著沒事幹的女人們找些事幹,這看看戲說說話好打發時間。

    但是席間其他妃嬪們大多都不和方德嬪說話,她們是因為方德嬪獨佔了林哲大部分時間而不滿的。就連受邀進宮的高層軍政要員的家眷們,也沒有和以往那樣圍著方德嬪說話,那些婦人們看都不看方德嬪懷中的小女兒一眼,全都圍在了李惠嬪以及她懷中的林碃身上。

    而作為後宮最大boss的林老太太,也是一副心思全部放在小皇子林碃身上,別說方德嬪和她的女兒了,就連皇后陳靜和她的兩個女兒都沒讓林老太太看上那麼一眼。

    方德嬪最近一些時候過的不是太好,甚至比連續生了兩個女兒的皇后陳靜還要不好,人家陳靜就算連續生了兩個女兒,讓林老太太甚至很多宮外的大臣們有些不滿,但是人家好歹是在開國大典裡正式冊封的皇后,如果沒有天大的意外她這輩子的皇后之位就是穩穩妥妥的,哪怕是林哲想要廢后都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而且據說宮外有些人有了傳聞,說為了鞏固國本,要讓唯一的皇子林碃交給皇后陳靜撫養,正式立為嫡皇長子,以確保嫡長有序。

    也就是說哪怕陳靜連續生了兩個女兒,但是宮內宮外,尤其是在宮外的地位遠遠不是方德嬪所能比較的。

    同樣是生了個女兒,而陳靜有著外頭的大臣為她奔走,以確保嫡長有序,而她方德嬪呢,人家聽說她只生了個女兒,立馬就轉身不聞不問了。

    前些時候方德嬪的母親進宮看望她們母女的時候,方德嬪可是抱著她母親哭了一整天

    林哲雖然不太管這些宮內的瑣事,但是不代表他不知道,只是他能做的不多,他總不能用

    命令的形式讓其他人接受方德嬪啊

    所以也只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支持方德嬪,他把在宮內的大半時間都是給了方德嬪,這樣的舉動不用去明說,也足夠證明在林哲的心中,方德嬪還是宮內諸人裡頭最讓他重視的。

    只是女人的憂鬱多少有些莫名其妙,而且一旦開始了就往往很難徹底消失,這不,走進院子裡林哲就看見了窗邊案桌上擺著的紙張,上頭的墨跡未乾,略微偏頭看了一眼,入眼的幾個詞彙就是秋冬、落花之類的,不用細看就能夠感覺到一股濃厚的哀傷氣息。

    如果是讓後世的心理醫生來看,那麼就會給方德嬪的這種症狀判定為產後憂鬱症,而且還是不輕的那種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6
第三百六十四章 視察帝國大學

    「你說,給我們的女兒取個什麼名字好?」林哲從一旁的奶娘手中接過了小女兒,這個女兒和她的母親一樣,都有著一雙大大的眼睛,眼睛又大又亮,而且半天都不帶眨眼的。Σ,

    方德嬪坐了下來,然後重新拿上一旁的刺繡,繼續著那副產前就開始繡,但是一直到現在也沒完成的刺繡,那刺繡的花紋是龍紋,是準備給小皇子用的,可惜現在哪怕是完成了也用不上了,公主不能用龍紋服飾。

    聽到林哲的問話,她也沒抬頭,只是低著頭道:「你覺得好就好!」

    林哲聽罷有些無語,這好歹是給女兒取名呢,你這個做母親的咋半點意見都沒有呢!

    林哲的女兒和兒子的取名不同,兒子的話剛出生呢,林哲就和幾個大臣商討了名字,這名字不能亂取,得考慮來考慮去,而一旦確定了後立即登記在冊,並廣佈天下,至於封號方面更是嚴格,儘管目前宮務廳尚無皇子封號方面的條例,但是外頭以江道泉為首的保守派大臣們也是睜大了眼睛盯著呢,這皇子的封號是什麼,什麼時候正式冊封都是麻煩事。

    而女兒的話就沒有那麼麻煩了,甚至宮務廳裡就沒有關於皇女起名的一些條例,而且也沒什麼人關注在個。

    比如說林哲的長女,其乳名是丫丫,正名是芝璇,封號是淑純公主,但是哪怕是朝臣高官有些人都只知道淑純公主,而不知道林芝璇為何人的。

    這外界不關注,不代表林哲不關注啊,手心手背都是肉呢,女兒也得疼啊!

    陳靜那邊的生的第二胎女兒的名字是芝凝,這名字是陳靜自己想的,林哲也沒反對,而方德嬪這邊的女兒,也就是林哲的三女卻是一直沒取名字,本來林哲是讓她決定的。但是方德嬪一直遲遲不說。

    聽到方德嬪的話,林哲略微皺了皺眉,但是再看看方德嬪那張稍顯消瘦的臉龐,他就是嘆了口氣然後上前:「你看。依容二字如何?」

    方德嬪略沒有抬頭,只是傳來一聲:「好!」

    這讓林哲很無語,感覺方德嬪就是隨口應付,根本就沒放在心上啊。

    把孩子重新交給奶娘,林哲再一次走到方德嬪身邊:「看你這些時候在宮內呆著也煩了吧。明天我要出宮一趟,你一起去吧,散散心!」

    方德嬪聽罷略微抬頭,露出驚訝的表情:「出宮?和你一起?」

    雖然說中華帝國是搞什麼傳統舊制的帝制國家,也事實上存在著諸多後世人看來不可思議的陋習,一入宮門深似海這種事也有,但是林哲也不會限制這些女人的人生自由,只要安排妥當,宮務廳的皇室預算充足,那麼他也不介意讓自己的女人們外出看看散散心。

    方德嬪乃是林哲最寵愛的嬪妃。她要想出宮去看望已經住在南京的父母,甚至想要出城踏踏青散散心之類的並不算多困難,找林哲撒撒嬌基本也就成了。

    但是讓方德嬪驚訝的是,林哲說是帶著她一起出宮散心。

    在宮內兩個人獨處,和林哲帶著她外出,這是兩碼事。

    而迄今為止,就算是陳靜這個皇后,也沒能讓林哲專門抽出時間來配她出宮閒逛散心。

    這驚訝過後,方德嬪抬著頭看著林哲的眼睛裡卻是淚花若隱若現,說著她這個年紀不該有的話:「你對我這麼好。我怕!」

    林哲自然知道她怕什麼,不外乎就是林哲對她越好,宮內的女人們對她就越排斥!

    宮內的其他女人興許都是孤獨而寂寞的,但是只有方德嬪一個是被諸多嬪妃統一排斥而孤立的。而林哲每每想到方德嬪會遭到如此待遇是因為自己對她的好,這心裡總是感覺不太舒服。

    第二天,林哲坐上了馬車出了宮,而四周則是宮務廳的護衛們,外圍更是第一近衛師的士兵們,馬車上除了林哲外。還有抱著小女兒的方德嬪。

    看著方德嬪從半開的窗簾用滿是好奇和興奮的表情看向窗外,林哲露出了笑容,這個時候的她彷彿又回到了去年剛入宮的時候,那個時候的她也是對宮內生活充滿了好奇和興奮,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女孩子。

    現在的方德嬪才像是一個十七歲的女孩子該有的一面。

    聽著馬車上偶爾傳來的女子說話聲,一旁隨駕的幾個文武要員都是面色各異,有些是面露尷尬之色,而有些則是露出沉思的表情,而有些則是故作聽不見的樣子。

    江道泉略微扭頭看了眼隊伍中間的車駕,不禁地搖了搖頭,陛下難不成要墮落了不成,今天去帝國大學視察這麼重要的事竟然還帶上了嬪妃。

    這如果流傳了出去可怎麼好?難道得讓人說聖上流連女色,處理軍國要務也不忘記帶上女人享樂?

    想到歷史上的無數荒淫著稱的君主,江道泉就是感到頭皮發麻,心中暗道得找機會勸諫陛下,讓陛下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即便是喜好女色,但是也不能帶出來和政務摻雜到一塊啊。

    不過,在這之前,還得讓周圍的幾個人都把嘴巴閉緊了,誰要是敢亂嚼舌頭,他江道泉就會讓誰後悔出生在這個世界上。

    可憐的江道泉並不知道,林哲之所以打算來帝國大學視察,其中固然是想要看一看帝國大學的發展情況,但是打算趁著這個機會帶著方德嬪出來散散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

    嚴格說起來,江道泉還得感謝方德嬪,如果不是因為她,林哲怎麼會特地空出一天時間來去視察帝國大學呢。

    有著近衛第一師的將士們開道和護送,路上自然不可能出現什麼意外,道路兩旁幾乎已經是提前清空,一些前來瞻仰聖顏的百姓則是在車駕經過的時候跪拜在道路兩旁,可惜他們啥也看不見,因為人牆裡的林哲躲在馬車裡呢,而馬車又不是敞篷的。

    這年頭的中國的君主們可不流行拋頭露面,在馬車上揮手接見百姓之類的事。

    一路順利抵達帝國大學的正門,此時帝國大學那邊已經是做好了完善的準備,帝國大學的校長徐壽已經是帶著教職工以及學生們在校門口早早等候著了。

    等林哲的車駕抵達了帝國大學正門後。林哲吩咐了方德嬪:「你先在車上呆著,她們會帶著到處逛一逛,我隨後再來找你!」

    林哲雖然說主要目的是帶著方德嬪來散心的,但是表面的視察還得做。而且這種事也不能帶上方德嬪,只能他自己來。

    下了馬車後,林哲在群臣們的陪同下向裡走去,而帝國大學的校長徐壽也是走近林哲的身邊,得到了江道泉的許可後向林哲介紹起帝國大學來。

    「現今我們學校已經招募了三屆學生。現有在讀學子五百三十七人,分別就讀物理、化學、數學、天文、地理、國文、外文等科!」徐壽這個已經四十歲的中年人說起自己的大學,語氣裡充滿了驕傲。

    「為了培育學生成才,所有新式科目都聘請了資深的外籍講師,也有部分成績優秀的學生留校任教,目前共有外籍教員二十七人,本國教員三十六人,另有輔助教員六十四人,開設的科目都是傳授當代最先進的科學知識,今年我們還開設了電學、光學、醫科等學科!」

    聽著徐壽簡單的介紹。林哲不時的點頭,實際上這些東西不用徐壽來說他也知道,這帝國大學自創辦以來就是林哲的重點關注項目,基本上有關該校的報告他都看過。

    帝國大學一開始設立的目標就是為帝國培養最精英的人才,這從起招生標準就可以看得出來,今年招生只錄取三百名考生,但是今年的會試卻是錄取了一千名學子,簡單說,報考帝國大學比中會試還要更難。

    優秀的生員還得需要優秀的教師,帝國大學的主要近代科學學科的主要教授基本清一色是外籍教員。很多都是直接從國外高薪聘請的講師,甚至有幾個真正的國外大學教授。

    同時還從海陸軍軍官學校那邊借調了一部分教員過來任教,當然了,這些海陸軍軍官學校的教官們都是人家海陸軍這幾年培養出來的優秀人才。自然不可能被帝國大學挖角,最後是江道泉和軍方扯皮了不少時間才借調了一部分人過來,這些借調過來的教員依舊是屬於現役軍人,人家過來幫忙教學一段時間後就會回去的。

    但是不管如何,能夠在短短兩三年的時間裡就把帝國大學初步辦起來,這就是很不容易的事了。

    江道泉為此付出了不少努力。而作為校長的徐壽也是不容易。

    徐壽,這個人在歷史上也算得上是知名人士了,只是林哲不知道而已!

    徐壽是1854年到上海求學的時候,為了學習先進的近代科學知識,他也是報考過余勝軍隨營學堂,不過人家志不在從軍,而且年紀偏大,所以他沒能報名成功,但是人家不甘心啊,找了相熟的關係說情愣是讓他混進了隨營學堂裡進行旁聽,後來學有所成乾脆就是被隨營學堂聘請為教員,主講化學等科。

    後來1856年的時候辭去了陸軍軍官學校的教員職務,曾在上海造船廠那邊擔任過工程師,也擔任過林德機器廠的工程顧問,參與過紹興級戰艦以及後裝火炮的研發工作,乃是極少數參與了實際研發工作的華人工程師之一,後來帝國成立,被江道泉拉倒了教育部任職。

    不過他實在無心從政,所以聽聞要籌辦帝國大學的時候,他就是自薦進入了帝國大學,先是擔任教務處主任,參與帝國大學的籌辦工作,等到帝國大學走上正軌後,江道泉也就不再兼任帝國大學的校長一職,徐壽就被舉薦為帝國大學的校長。

    嚴格上來說,徐壽並不算是政治家,也不是教育家之類的,他個人更擅長科學,算的是上一個科研型的人才,不過當代中國能夠有資格擔任帝國大學校長的人還真找不出幾個來,所以徐壽就勉為其難當上校長了。

    他覺得自己當校長總比來一個行政官僚來當校長好的多,至少他知道學生要要學習的知識是什麼,知道該怎麼培養學生。

    在徐壽等人的陪同下,林哲大致瀏覽了帝國大學的校園一番,而後就是沒有繼續閒逛,而是找到了方德嬪,繼而兩個人帶著小女兒在帝國大學校舍後方的園林裡散起步來,這情形讓後頭的那些大臣們相當無語。(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6
第三百六十五章 傳統和科學的結合

    第三百六十五章 傳統和科學的結合

    中華宮內的陳靜聽聞林哲視察帝國大學時帶上了方德嬪的時候,抱著小女兒的她不由得愣了愣,但是並沒有失神多久就是重新低頭看向了自己懷中正在睡夢中的小女兒,繼續輕輕搖晃著。↑,

    而在帝國大學裡的林哲配著方德嬪散步閒聊了足足一個多小時後,才是重新回到了諸多大臣們中間,繼續著一系列枯燥的行程,先是接見了帝國大學的部分優秀僱員,包括數個學術造詣頗深的外籍教員。

    然後就是接見了幾個成績優異的學生!

    和接見普通大臣們的時候一樣,林哲大部分時間都是坐在上首,偶爾說幾句話而已,整個過程有點像是走一個過場。

    中午時分的時候,林哲又是在一群大臣以及帝國大學師生們的陪同下前往飯堂,品嚐了飯堂的飯菜,並適時的說了幾句什麼身材才是學習的本錢,學習繁重就更要補充營養之類的廢話。

    到了午後時分,又是在帝國大學的會議室內舉行了一場御前教育會議,和大部分的御前會議一樣,林哲自顧自的坐在上頭聽著,下面的長方桌上以教育部大臣江道泉為主、帝國大學校長徐壽為輔討論著,主要是討論帝國高等教育的一些問題。

    而這些問題大多數也都是空泛無物的,說是討論呢,但實際上更像是江道泉和徐壽趁著這個機會向林哲做關於高等教育的發展報告,試圖讓林哲注重高等教育的發展,進而加大對高等教育的各種資源投入。

    聽著這些人做報告自然是無聊透頂的,因為很多事林哲都知道,今天說的都是重複以往的話題,這自然也就讓林哲產生不了什麼興趣了。

    結束了這場御前會議後,林哲看看日程安排也就差不多了,吩咐了句推遲兩個小時回宮後,就是陪著方德嬪在這帝國大學內閒逛了起來。

    帝國大學的校園並不是新建的,其前身乃是一棟太平天國的某個高級將領的府邸。雖然建築不算奢華,但是佔地面積卻是相當廣闊,再加上有著大片的園林以及空地,所以當初就是就是選擇在這裡作為帝國大學的校址。

    後來又是陸續徵用了臨近的一片地區。形成了目前帝國大學的大致佔地範圍,除了老舊建築挖,又是陸續修建了諸多校舍建築,不過修的並不是純正的中式建築,也不是西式風格的建築。而是普通的磚木機構的房屋而已,一排排的低矮的平房可看不出什麼氣派豪華的氣息。

    這是因為當初籌辦時間有些緊張,而且學生增長的數量非常快,教職工和學生加在一起八九百人呢,要短時間內安排這麼多教職工的學習和住宿問題可不容易,所以為了趕時間,新建的校舍基本都是非常普通的磚木平房。

    唯一一棟高大一些,顯得有近代氣息的建築就是那棟行政樓了,但也不過是一棟三層的普通磚石小樓而已。

    從整個校園內的建築上就可以看得出來,帝國大學是沒有把有限的資金和時間投入到一些表面上的東西上去。表面的氣派和奢華是他們不關注的,他們關心的是一些內在的東西,徐壽寧願花費巨資從國外進口價格昂貴的試驗器材以及書籍、聘請國外的學者講學,也不願意花費資金去修建氣派的教學大樓。

    不過帝國大學雖然沒有什麼氣派的教學大樓,但是勝在佔地面積足夠大,而且校址原來就有大片的園林,同時帝國大學也是經常舉行各種活動,比如說讓學生種花種樹之類的,搞一些比較藝術化的設計之類的,使得整個校園看起來文化氣氛相當濃厚。

    這種文化氣氛既有西式的。也有傳統中式的,甚至還有一些更傳統的東西,比如說君子六藝中的騎射,跑馬場和靶場這兩種設施可不是隨便在什麼學校就能看見的。

    帝國大學裡不僅僅有教授專業的近代科學知識。同樣還有一些傳統甚至古老的東西!

    帝國大學目前一共開設有:物理科、化學科、機械科、數學科、國學科、自然科、司法科、財務科、農林科、工商科、醫學科、外文科一共十一大學科。

    每個科目下,還會詳細分設其他課程,比如物理課程有力學、電學、光學等,醫學課程有中醫、外科、病理等,財務科有經濟、稅務等,工商有礦務、輕工、重工等科。國學科包括經學、六藝、史論、策論等。外文包括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等。

    帝國大學的科目安排和國外的大學以及後世的大學都不太一樣,目前沒有建立專業的系、院、也沒有什麼學分制度,而學生更不是說歸屬某個學院或者係。

    帝國大學的學生並沒有說會分到某個系裡,比如說物理系,化學系之類的,他們的課程選擇也比較繁雜,剛開始階段基本上是會接觸到所有課程,第二年開始專修其中數門,一般來說學生往往需要同時學習三到五大科目,學習理工的就需要同時學習物理、化學、機械、數學。

    而帝國大學的課程設立其實和帝國的政治體系有極大的關係,比如說其中的司法科、財務科、農林科、工商科完全就是效仿內閣各部而來。

    而這些科目中,國學科的地位比較特殊,因為不管你要專修什麼學科,但是國學是必修的。

    雖然說林哲個人對所謂的傳統經學沒什麼好感,但是不能否認傳統經學在學子乃是諸多官員心中依舊有著不動搖的地位,而目前的各級科舉考試,包括省試、會試,同時諸多新式學校的招生考試,比如帝國大學、上海、南京、杭州、福州四所高等中學等,其中經學和新式學科一起都是必考科目,而且佔據的份量還不輕。

    用江道泉的話來說,帝國需要的人才必須文理皆通,既能博古通今揮灑筆墨,又能通曉數理化天文地理。

    所以別看帝國大學的學生們在課堂上可以熟練地和外籍教授用英文進行交流,也別看他們一身髒兮兮的上機械科,偶爾還能冒出幾個化學詞彙來。但是換上一身漢服長袍,個個都是能隨口來一篇滿是之乎者也的文章,喝個酒席都能寫三五篇詩詞出來。

    這是一個傳統和科學相互融合,到處透露著怪異場面的學校。

    如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帝國大學裡還有射擊場、跑馬場了,因為國學課裡頭有君子六藝,君子六藝中有琴棋書畫,還有騎射。

    這騎自然就是騎馬了,所以帝國大學開設有馬術課。甚至有一個面積不算大的跑馬場,來授課的可是軍方的騎科教官。

    而射的話,古代是射箭,但是這年頭誰還玩射箭了,人家滿清都不玩這個改用火槍了,所以帝國大學的『射術課』學習的不是射箭,而且火槍。

    當看到穿著傳統的漢服長袍的學生拿著米尼步槍進行裝填然後開槍,這感覺不管怎麼說都是怪異無比,比人家英國人穿著格子裙打排槍還要顯得怪異。

    在這樣的學校裡轉一圈,別說方德嬪了。就連林哲都是覺得挺有意思的。

    這一天下來,雖說林哲陪同方德嬪的時間不算多,但是等到坐上回宮的馬車時,林哲還是可以明顯的看到她的臉上洋溢的笑容。

    看到她的笑,林哲覺得今天特地空出一天時間來帝國大學視察是個對的選擇。

    至於隨駕的江道泉等人怎麼看,那就不是林哲關心的事了。

    回宮後,林哲又是恢復到了以往的生活,每天處理著永遠都忙不完的公務,而在第三天,林哲也是得到了來自山東前線的戰報。

    這封來自施清瑄的戰報上說。他已經率領第六軍匯同第一軍的第一師聯合對濟南發動總攻,雖然敵軍抵抗的相當頑強,但是在將士們的英勇作戰下,前線將士不辱聖命。終於攻克了濟南,殲敵近萬!

    看到這個捷報,林哲倒是沒有和以往看到捷報的時候一樣興奮了,這都把第六軍派了上去,如果還拿不下濟南的話,林哲都要懷疑施清瑄的能力了。

    第六軍乃是中華軍裡第一支批量裝備後裝步槍以及前裝線膛炮的軍隊。他們使用的武器和各種戰術幾乎是劃時代的,這打一支連米尼步槍都沒能普及,只能使用燧發或則擊發的燧發槍的軍隊,這取得勝利並不讓人覺得驚奇。

    要是失敗了才是怪事。

    「如今第六軍已經是繼續北上,後續會進軍德州。第一師將會調往河南,匯同第一軍的第三師展開河南攻略!」

    陳雲陶和以往一樣,在地圖上給林哲說著目前的戰局:「根據第六軍目前的推進速度,我們預計到月底,他們就能夠進入直隸境內,而到時候受到補給線的進一步拉長,補給會更為困難,同時第六軍自身攜帶的彈藥以及其他作戰物資也會消耗完畢,所以等到十二月份進入直隸後,第六軍將會停下連續三個月的北上作戰而進入休整時期。

    趁著這一段時間,統帥部各部門將會對第六軍進行兵力、彈藥以及各種武器的補給,爭取讓第六軍在十二月中旬恢復鼎盛時期的戰力,並展開下一步進攻保定、天津最後進軍北平的戰略!」

    「在第六軍的預計休整期間,第一軍也會相應的發動河南攻略,第一軍主力的第三師將會進軍開封府、奪取開封府的開封、鄭州等城後繼續沿著黃河西進,進入河南府奪取洛陽。並在這期間派遣協防師等部隊攻略懷慶府。同時第一軍駐防在皖北地區的三個協防師也會北上南陽府、汝州一帶。

    為了策應第一軍主力部隊的作戰,第一軍所屬的第一師也會西進河南北部、直隸南部地區,攻略直隸大名府、河南衛輝府、彰德府一帶。進攻上述地區的同時,第一師也會適當的分兵南下支援第一軍其他部隊的作戰,預計會在河南北部地區留下一個步兵團,並加以擴編,形成一個獨立的混成團單獨作戰。

    隨後第一師的主力部隊將會繼續北上,增援第六軍,第六軍的休整時間剛好也可以等到第一師的到來!」

    隨著陳雲陶的話,同時在地圖上不時的標示,林哲也是可以清晰而直觀的看到了統帥部對未來數個月的北伐戰略安排。(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6
第三百六十六章 北上直隸

    統帥部制定的後續北伐攻略,大體就是分三個方向走,第一個就是第六軍這支主力部隊的繼續北上直隸,最後進攻北平

    其次就是原本和第六軍協同作戰的第一師會向西進軍,進攻直隸南部的大名府以及河南北部地區,這樣的戰略安排一方面是可以策應進軍河南中部地區的第一軍第三師,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掩護第六軍的側翼。

    而第一軍的第三師以及諸多協防師,則是展開針對河南大部分地區的戰略,以攻克開封、鄭州、洛陽這三個黃河沿岸的城市為核心目標,同時派遣偏師攻略河南南部的其他地區。

    對於統帥部做出的戰略安排,林哲並沒有改動太多,很爽快的就是在戰略計畫上籤訂了自己的大名。

    經過這麼多年的培養,如今中華軍的各級指揮機構在戰術以及戰略制定上已經具備了相當能力,不用和以往一樣什麼事都需要林哲插手才能辦成。

    統帥部的聯合參謀部經過數年的建設,已經是初步具備了近代參謀機構的職能,有能力對全軍的戰略規劃作出符合的安排,如此也是讓林哲省心很多,畢竟這樣就不用每當需要作出戰略規劃的時候都得林哲親自出馬開上連續好幾天御前會議。

    如今林哲對於軍務方面已經是比較放手了,尤其是詳細的指揮問題上,他已經是把大多數權力都放給了統帥部,尤其是聯合參謀部決定,他一般只是在最後階段做一個判定,覺得可以一般就直接簽字,如果覺得戰略規劃不行就否決,讓他們重新做規劃。

    對於軍權。林哲的態度一直是在改變的,余勝軍時代,林哲是恨不得把每個士兵都抓在手裡。那幾年裡他經常跑到軍營裡對將士們問寒問暖,作戰計畫幾乎是全程參與並親自決定。而早在餘姚縣勇營的時代,他更是能夠說出一部分最基層士兵的名字來。

    但是等到了1856年餘勝軍開始大規模擴張,最後到了中華軍時代的時候,中華軍裡單單是皇家陸軍和皇家海軍,其總兵力就已經是超過了十萬人,如今的中華軍有著步兵師整整十三個,另外還有兩個近衛師,海軍擁有大小戰艦數十艘重生之公主千歲。將士一萬餘人。

    規模如此龐大的中華軍林哲自然不可能是面面俱到全部掌控,所以他就是逐步的把軍權,尤其是指揮權下放。

    目前來說,受到通訊水平的限制,中華軍的前線軍官幾乎擁有全部的臨戰指揮權,比如說濟南戰役怎麼打就是施清瑄一人就能夠決定的事,統帥部那邊雖然也可以發號施令,但是給出的命令一般都是戰略上上的,而不是具體作戰命令。

    比如在後續的北上戰略上,統帥部給予第六軍施清瑄的命令並不是說讓他什麼時候進入直隸。什麼時候攻克天津,而是一些帶有指導性的文字,比如說為統一大業。需盡快攻佔北平,徹底推翻偽清政權云云。

    至於說怎麼進攻北平,甚至什麼時候進攻北平,這其實統帥部那邊是沒有決定權的,只有施清瑄這個前線將領才能決定,他覺得下個月就有把握攻克北平,那麼他就下個月打,如果他覺得部隊需要休整,等上一段時間。那麼第六軍就會等上幾個月,甚至是他覺得如果單憑第六軍打不過。需要暫停對北平的進攻,那麼後方的統帥部也只能乾瞪眼。

    這個時候要麼是林哲親自下令把施清瑄撤職。要麼是讓施清瑄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打。

    這並不是說林哲或者統帥部的聯合參謀部願不願意的問題,而是通訊條件的客觀限制,沒有電報的年代裡,要想指揮千里之外的大軍是基本不可能的事,哪怕是等到了數十年後電報技術成熟,但是一般情況下後方統帥部也是不能隨意遙控亂指揮前線部隊的,不然的話就是校長第二。

    遙控指揮,甚至是越級遙控指揮部隊作戰,一般都會死的很慘!

    基於通訊條件的限制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因素,林哲賜予了前線將領,尤其是各軍、各師長官們比較大的自主權利,當然為了避免前線主官腦袋發熱而做出不正常的舉動,中華軍還給各軍指揮部、各師指揮部配屬了完善的參謀團隊。

    以第六軍為例,其軍指揮部除了施清瑄這個軍長外,還有參謀長、七八個作戰參謀,然後還有軍需、後勤、軍械、軍畜、軍醫等科,一整個軍指揮部的人數差不多有四五十人呢,基本上就是一個縮小版本的統帥部。

    不過林哲雖然在指揮權上放的比較寬鬆,但是對於軍政、人事、財務等權利卻是抓的非常緊。

    到目前為止,中華軍的所有武器調配,不管是繳獲還是採購所得,全都是由軍械部統一調配,比如說第六軍攻克濟南的時候,繳獲了諸多武器,儘管事實上前線部隊在武器缺乏的時候會直接使用這些俘虜的武器,但依舊需要向隨軍的軍械部官員報備,並獲得批准。

    而將士的薪餉就更不用說了,中華軍的將士薪餉和其他國家僱員的薪資一樣,都是直接發放到個人在皇家銀行的賬戶上,哪怕是施清瑄都無法插手最底層士兵的薪餉,更別說剋扣了。

    而薪餉的直接控制也是林哲控制部隊私募士兵的一大重要措施,禁制前線部隊自行招募士兵是中華軍自成立以來的基本措施,為了控制某支部隊的私下擴張發展,所有的中華軍士兵都是由軍訓部統一招募、訓練,然後分配到各部隊。

    那怕是從俘虜中整編的協防軍也同樣由軍訓部控制,軍訓部全權負責戰俘的挑選,整編,初步訓練,乃至到成軍,前線將領無權插手這些事務。

    只有軍訓部完成了上述整編工作後,才會把確定了正式番號的協防軍部隊的指揮權移交給前線將領。

    儘管實戰中會出現一些程序上的先後問題。比如說協防軍損失過大,急需俘虜就地補充的情況下,部隊一般會進行直接接受俘虜進行補充。但是哪怕如此也要得到隨軍的軍訓部官員的同意。

    軍官的晉陞,哪怕是區區一個少尉晉陞為中尉異界三國君主。其權力也是不在施清瑄這樣的高級將領手中,他們頂多是為麾下的軍官們報功,提交晉陞的建議,但是正式的晉陞需要統帥部銓敘司的批准。

    而校官的晉陞則是由銓敘司建議,然後需要林哲的親自批准,至於將官的晉陞更是林哲全權決定,下面的人連建議權都沒有。

    軍訓、軍政、薪餉的嚴格控制,才是林哲如今控制整個中華軍的基礎所在。

    統帥部那邊制定後續戰略規劃得到了林哲批准後。很快就是通過軍方的郵傳渠道送往各部隊,通過快馬,海軍的蒸汽快船的傳遞,這些命令雖然要延遲很多天,但是也算是能夠及時送到各部主官的手中。

    施清瑄接到來自統帥部的作戰命令時,他已經是率領大軍離開了濟南。

    攻克濟南雖然花費了第六軍不少時間,但是大部分都是準備時間,比如挖交通戰壕,甚至是挖地道,為炮兵構築炮擊陣地等等。

    真正的攻城時間也就三天而已。第一天只是武裝試探的進攻,第二天的總攻則是依靠第六軍第八師一舉突破了濟南的西城門,然後殺進了濟南。雙方在城內激戰一天後,第三天都興阿就是感到已經是沒有能力把中華軍擊退,最後非常乾脆地率軍撤退。

    施清瑄雖然也及時派兵進行了追擊,但是都興阿竟然把大清陸軍第七鎮中的三千精銳拿出來斷後,這個第七鎮可是清軍裡唯一一支使用米尼步槍的新軍,而且該部隊成軍時間雖然不長,但是戰鬥力明顯比其他清軍新軍強得多。

    等到第六軍的第九師把第七鎮的三千精銳以及近萬其他綠營團練部隊擊潰之後,人家都興阿已經是帶著第二鎮、第三鎮以及第七鎮等部分主力逃出去好幾十公里了。

    後續兩天施清瑄忙著收攏部隊,同時也是分別清剿那些逃散的清軍。要知道都興阿在濟南一府統帥的兵力可是有七萬多人呢,這長清和濟南兩戰中。被中華軍先後擊斃俘虜了大約三萬人,但是都興阿帶走的殘兵只有說三萬不到。也就是說一萬多人不知所終。

    他們那裡去了?

    大部分都是在激戰中潰散了,有些殘留在濟南城中,有些則是逃散到濟南城周邊,對於這些殘兵也不能不管,施清瑄總得把他們給清理乾淨了,要不然的話他帶著大軍一走,這濟南城估計就得重新回到這個清軍殘兵的手中。

    清理完城內外的清軍殘兵後,施清瑄才是帶著第六軍的主力部隊繼續北上,在這之前,都興阿已經是率領他的將近兩萬八千人的殘兵從濟南以東數十里外成功渡江被返。

    而值得注意的是,都興阿雖然在長清和濟南損兵折將,七萬多人打到現在只剩下兩萬八千人,但實際上損失的兵力絕大部分都是綠營、團練、八旗等輔助兵力,他一直都很小心使用新軍主力,所以他帶回去的兩萬多人裡頭絕大部分都是新軍,換句話說,都興阿的部隊雖然有所損失,但是主力尚存。

    現在施清瑄接到了來自於統帥部的命令,命令很簡單,那就是讓他攻克北平,徹底摧毀偽清政權。

    至於要怎麼完成統帥部的作戰任務,那就是施清瑄自己要考慮的事了,而施清瑄現在要考慮是怎麼先徹底擊敗都興阿手底下的這支新軍,如果不先徹底把都興阿手底下的這支新軍給擊敗,進軍北平就無從談起。

    就當施清瑄率領第六軍北上德州的時候,第一軍的第三師和七八個協防師一起發動了河南戰役,同時第一師也是緊急從濟南西進,經過聊城等地進軍河南北部地區。

    第一軍的第一師、第三師以及諸多協防師一起,展開了針對河南的攻略,而他們的敵人則是納德統帥的第四鎮、第六鎮為主的新軍以及數量將近三萬的綠營、團練兵力。

    緊隨濟南之戰後,有一場規模不小的戰役即將在中原之地展開。(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6
第三百六十七章 戰略調動

    十一月,中華軍之第一軍各部以皇家陸軍第三師為主力,從河南東南部地區、皖北地區同時向河南南部、中部地區發動大規模進攻。⊙,

    十一月十三號,中華軍第一軍的主力部隊,即第三師匯同三個協防師一共兩萬餘人進攻開封府城,滿清方面的大清陸軍第三鎮統制、江南北軍務幫辦大臣納德率領新軍之第三鎮、第六鎮一協等一共一萬六千餘新軍,以及上萬綠營、團練、八旗等舊軍迎戰之。

    雙方圍繞著開封城進行了激烈的攻防戰,十一月十六號,第一軍突破清軍防禦,殺入開封城內,納德被迫率領萬餘殘兵西逃鄭州。

    中華軍第一軍軍長沈馳雲率兵追擊,並與十一月二十號抵達鄭州城下,當天就對鄭州之敵展開大規模進攻。

    納德被迫率領本部殘兵以及駐防鄭州的第六鎮一協,河南練軍一協以及若干綠營團練迎戰,雙方再一次激戰五天後,中華軍攻破該城,並殲滅了大量敵軍有生力量。

    破城後,納德無法收攏殘兵撤退,只能是率領本部衛隊約千人北逃,麾下其餘各部盡數被殲或俘。

    從十一月十三號開始到二十六號結束,歷盡開封、鄭州兩戰,第一軍可謂是把清廷在河南的主要兵力盡數殲滅,其戰果甚至比山東那邊還要輝煌。

    開封和鄭州兩戰中,中華軍累積擊斃敵軍約七千人,俘虜約兩萬人,另外有上萬敵軍逃散不知所終,而納德帶走的兵力只有千人而已。

    而當時清軍在河南一省的新軍也就兩萬人而已,如今可謂是盡數被殲滅,雖然河南各地還有眾多各種亂七八糟的清軍或者地方團練等武裝,但是對於中華軍而言已經不具有任何威脅性。

    拿下鄭州後,第三師兵分多路,麾下三個步兵團分別率領一個或者兩個協防師向西、北、南三個方向出擊。

    而從皖北方向出發的多個協防師也是順利攻佔了河南南部的眾多府縣地區!

    中華軍內的協防軍雖然戰鬥力已經越來越跟不上中華軍主力部隊的步伐,甚至施清瑄現在率領第六軍作戰的時候。都是不讓協防軍跟著。

    但是這些協防軍就算戰鬥力差一些,打不過國內的其他新軍,但是怎麼滴也是正規軍隊啊,對付比他們更差的綠營、團練還是勉強可行的。當然了如果是去打捻軍之類的土匪得另說,因為這年頭的土匪戰鬥力比清軍綠營強多了。

    整個河南戰役裡,已經許久沒能獲得注意的協防軍再一次體現了其價值,由於參與進攻河南腹地的皇家陸軍只有一個第三師,而第三師承擔的主戰略突進任務。其核心戰術目標是進攻開封、鄭州、洛陽。

    但是偌大一個河南不可能只有上述三個城市啊,除了這些地方外還有大片地區呢,而這些地方中華軍也不可能讓第三師一個個縣的去打下來,所以在擊潰了清軍主力部隊後,後續負責攻克諸多府縣,對河南各地進行實際軍事控制的武裝乃是不受重視的協防軍。

    中華軍內的協防軍雖然戰鬥力不咋地,但是勝在數量夠多,這麼多年來,基本打一次大規模的戰役就能俘虜上萬甚至好幾萬的俘虜,這俘虜基本都會被改編為協防軍。也就是說,中華軍每和清軍打一場大規模的戰役,基本就能夠多出好幾個協防師的番號來。

    如今中華軍內的協防師番號已經是派到了五十三個之多!

    這麼多協防師裡頭,雖然大部分都是戰鬥力不咋滴的貨色,但是也有少量協防師的戰鬥力還是相當不錯的。

    比如說第九協防師、第十九協防師,這兩個協防師的早期自然是不太行的,但是他們一直都跟著皇家陸軍戰鬥在最前線,這打仗打的多了,損失多了,而相應的補充也就多了。

    以第九協防師為例子。這支部隊乃是中華軍裡少數幾支能夠打硬仗的協防師,幾乎是參與了北伐作戰的大多數大規模戰役,儘管多次損失慘重,但是損失後往往會及時補充。

    去年的蘇北之戰後。第九協防師接受了大量原清軍新軍的士兵和武器,不久前的濟南戰役中,又是補充了一批清軍新軍的士兵和武器,等到了現在,實際上第九協防師已經沒有了所謂的肉搏步兵,而是逐漸演變為純火器的近代化部隊。

    而第九協防師也是中華軍裡首個編有炮兵、騎兵、輜重等輔助兵力的協防師部隊。裝備以繳獲自清軍的燧發槍、滑膛擊發槍為主,火炮同樣以清軍自造的火炮為主。

    從士兵再到武器,實際上第九協防師就是中華軍裡的清軍新軍,唯一不同的就是裡頭的軍官都是皇家陸軍的軍官了。

    自濟南之戰後,第九協防師經過初步整訓後,已經是單獨一路向北進軍,位於第六軍主力部隊的東側,為第六軍提供側翼的掩護。

    也就是說,濟南之戰後的第九協防師,已經是初步具備了獨立作戰的能力,和中華軍內的其他協防師是截然不同的。

    和第九協防師有類似情況的還有第十九協防師,這個協防師也是接受了大量清軍新軍俘虜士兵以及裝備,在開封和鄭州之戰後,第十九協防師已經是全員改編為線列步兵,並建立了騎兵、炮兵、輜重等輔助部隊,乃是中華軍內繼第九協防師後,第二支擁有初步獨立作戰能力的協防師。

    針對第九協防師和第十九協防師的變化,統帥部那邊已經是建議著把這兩個協防師進行正規化的改編,正式授予皇家陸軍的番號,讓士兵們得到應該有的待遇。

    這是因為中華軍對蘇北、山東、河南等地俘虜的滿清新軍士兵一般採取的政策是爭取讓他們加入皇家陸軍,前線的皇家陸軍滿員了後,才會把他們分配到第九協防師和第十九協防師。

    但是總不能說同樣是新軍俘虜,那些進入了皇家陸軍的就能拿軍餉,進入第九協防師和第十九協防師的新軍俘虜沒錢拿還得當炮灰啊?

    不過這種編制以及番號上的變化太難確定,目前統帥部那邊也只是有這麼一個說法,但是具體實施肯定是不太可能的。

    不過為了進一步加強這兩支協防師部隊的戰鬥力,同時也是為瞭解決第九協防師和第十九協防師士兵們的待遇問題,統帥部各部已經是對此進行了專門的會議,確定了給予這兩個協防師士兵和皇家陸軍士兵同等的待遇。

    即軍餉、伙食等各種待遇上照比皇家陸軍!

    中華軍裡五十幾個協防師。也就這麼兩個協防師有這個待遇而已,其他的協防師基本還是只能當炮灰用,基本不用指望他們能夠獨立作戰。

    所幸的是中華軍的協防師足夠多,質量不足就數量湊。而他們主要作戰對象,也就是清軍裡的綠營和團練戰鬥力更渣,萬一遇上了少量比較彪悍的土匪,多數時候也有皇家陸軍壓陣。

    再者中華軍的俘虜這麼多,如果不把他們整編為協防軍的話。中華軍還真不好處理這些戰俘,這放了不行,因為他們要麼會跑回清軍繼續和中華軍作戰,要麼就是乾脆落草為匪危害地方。

    而關著也不行,這隨便一場戰役都能俘虜好幾千甚至好幾萬的戰俘,這要是都關著的話需要極大的人力物力,中華軍可沒那麼多閒兵用來看押俘虜。

    而對於未來協防師的改編方向,中華軍內早已經有了定位,除了極少數戰鬥力尚可的協防師會整編為皇家陸軍外,一部分勉強尚可的協防師在戰後整編為地方守備部隊。剩下的老弱殘兵將會就地解散,讓他們回鄉。

    不過江南礦務公司那邊新成立的徐州鐵路公司表示,如果軍方願意提供協防師或者戰俘幫忙修鐵路的話,他們願意接受大量的協防師士兵作為鐵路工人築路,把協防師改編為類似後世建設兵團一樣的勞動工程部隊,這也算是一個改編的方向。

    第一軍依靠著第三師、第二騎兵團為主,大量的協防師為輔進行河南攻略的時候,第一軍的另外一支主力師,即皇家陸軍第一師也是順利進軍直隸大名府,然後攻克了只有兩三千地方團練把守的大名府城後。繼續西進攻入河南北部的彰德府等地。

    十二月初,第一師留下了第三步兵團後,其主力部隊繼續北上追趕第六軍的步伐!

    而留下的第三步兵團得到了第一師留下的一個炮兵連以及一個輜重營,將會繼續活動在河南北部地區單獨作戰。

    中華軍統帥部為了進一步增加第三步兵團的獨立作戰能力。會以第三步兵團為核心組建一個全新的混成旅,預定番號為第六混成旅,第三步兵團將會拆分為兩個步兵團,由軍訓部補充兩千多名的新兵以及軍官以及炮兵、輜重等相關輔助部隊。

    而這也是中華軍內第二支正式組建的混成旅!

    至於番號為什麼是第六混成旅,那是因為第一混成旅到第五混成旅是上半年就已經提出組建規劃,儘管目前為止除了第一混成旅外。其他的第二到第五混成旅還沒有正式組建,但是番號卻已經是被佔據,所以河南北部組建的混成旅只能用第六混成旅的番號了。

    第三步兵團被改編為第六混成旅後,第一師重建了第三步兵團,其兵源部分是山東戰役裡俘虜的清軍新軍士兵,一部分則是軍訓部從蘇北地區數個新兵營就近抽調的新兵,同時該步兵團的武器將會是中華軍內最先進的1858年型林德步槍。也就是後裝線膛步槍。

    同時十二月上旬,統帥部對北方數省作戰的部隊進行了大規模調整,把第一師編入第六軍的作戰序列,以增加第六軍北上作戰的兵力,至此,第六軍一共便有第一師、第八師、第九師、第五騎兵團、第九協防師。(未完待續。)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