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清末梟雄 作者:雨天下雨 (已完成)

 
regn13 2018-3-22 22:00:17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714 53679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6
第三百七十九章 爭論和妥協

    自去年年底出任第四軍軍長後,石琅翼就已經是謀求著重新崛起的機會,而要想在中華軍這個體系裡崛起成為眾人矚目的明星,唯一的渠道就是來一場大捷。『≦『≦小『≦說,

    然而別看中華軍這幾年來似乎勝仗不斷,但是並不是每個中華軍的將領都能夠撈到大出風頭的機會的,當施清瑄在上海之戰裡大出風頭的時候,更多的人則是默默無聞的苦熬機會。

    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駐防皖南、贛北地區的第四軍將士了!

    第四軍的前身則是余勝軍時代的第二混成團,後續的第四師,再以第四師為核心組建了第四軍。

    這支部隊在余勝軍時代乃是最負盛名的一支部隊,在徐言青的率領下,創造了一路奔襲數百里攻克鎮江、威脅南京的壯舉,在1856年年底,以第二混成團為核心,再加上第十混成團等部隊組建的第四師在徐言青的率領下攻略浙江,在短短兩個月不到的時間裡就是攻克了浙江全境。

    徐言青率領第四師佔領浙江後,奠定了中華帝國的基礎,促成了林哲最後決定登基建制。而徐言青也是順勢和林成飛、施清瑄兩人一起成為了中華軍裡的三大將領之一。

    後續第四師參與了西進計畫,但是從1857年初一直到現在為止,第四師的表現可以說是相當一般,進攻皖南、贛北的時候雖然也是勝仗打了不少,但是和北伐戰爭、蘇南和英法聯軍的戰爭,三次廣州戰役比起來,卻是要顯得渺小的多。

    這種情況在石琅翼擔任第四軍軍長後依舊沒能得到改變。

    第四軍所屬的各部隊,尤其是第四師幾乎要沉寂在中華軍各師之中,從1857年初到現在,就沒打過一場大規模的戰役。

    沒有仗打,就沒有戰功,沒有戰功就沒有晉陞!

    第四軍上下,尤其是第四軍所屬的第四師的軍官們幾乎是眼巴巴盼著帝國盡快發動西進戰略。然後揮軍西進立下顯赫功勞,謀圖公侯之位。

    第四軍的軍官們如此,而一門心思謀求著重新上位,獲得林哲重用的石琅翼也是有著類似的想法。

    所以當江西以及湖北那邊局勢出現變化之後。讓第四軍上下都是看到了希望,上個月他們就是等著統帥部的命令讓他們進攻九江了,然而統帥部那邊的目光依舊是放在北伐上。

    所以不得以的情況下,石琅翼是親自從安慶返回京師,試圖說服陳雲陶這個聯合參謀長以及其他各部的總長支持西進計畫。

    看著石琅翼訴說著提前西進的必要性。說著如果現在不進攻九江的話,後續就更難打之類的話,陳雲陶也是相當無語。

    軍方的高層將領都知道,他陳雲陶自己是支持提前發動西進計畫的,為此他已經是在十一月份的御前戰略會議上正式向各部同僚以及聖上提交了自己的戰略構想,但是隨後卻是不了了之,別說沒有同僚們支持他的了,就算是聖上林哲也是對提前西進抱有諸多疑慮。

    這種情況下,陳雲陶自然也是只能放棄這個想法,轉而把所有心思都是放在了支持北伐作戰上來。

    如今石琅翼來找他。陳雲陶自然不會拒絕支持他,但是就算是陳雲陶支持他又如何?他這個聯合參謀長雖然權勢不算小,但是依舊沒有權力單獨決定這種整體上的戰略規劃。

    如果現在要發動江西戰役的話,就會讓如今帝國的整體戰略規劃出現變化,而這種涉及到整個帝國戰略規劃變化的事,別說他陳雲陶了,就算是所有軍方大佬們加在一起也決定不了,整個帝國能夠決定這種事的只有一個人。

    那就是聖上林哲!

    所以面對石琅翼的請求,陳雲陶不是不願意,而是無能為力!

    不過即便如此。他還是應承了下來,說如果石琅翼能夠獲得統帥部其他部門,尤其是軍需部以及後勤部這兩大部門的支持,那麼他就會在後天舉行的御前戰略會議上支持石琅翼。

    得到了陳雲陶的首肯後。石琅翼此行的目的也就算是達到了,他來見陳雲陶也就指望過單靠陳雲陶就能夠推動帝國提前發動西進戰略,他只要在後天的御前戰略會議上陳雲陶能夠支持自己就足夠了。

    辭別了陳雲陶後,石琅翼馬不停蹄又是去見了軍需部總長李秉同以及後勤部總長魏鐸立。

    不過和聯合參謀部總長陳雲陶同樣是野戰軍出身不同,軍需部總長李秉同以及後勤部總長魏鐸立這兩個人卻不是野戰軍將領出身,而是文職將領。

    後勤部總長魏鐸立雖然是軍人出身。但他一直從事的都是後勤相關事宜,先後擔任過余勝軍後勤處幫辦、後勤處總辦,1856年底組建統帥部,成立後勤部後,他順勢成為後勤部總長。也就是說,他一直從事的都是後勤事務,並沒有真正的上過戰場。

    而這人其實在中華軍裡還算好的了,要知道軍需部總長李秉同以前甚至都不是專職軍人,他早年在林哲幕府中是擔任的幕僚,在齊宣浩手下負責軍需採購事宜,一直到余勝軍更名為中華軍,組建統帥部後,李秉同擔任軍需部次長,這才被首次授予陸軍少將,成為一名軍人,在齊宣浩脫離軍界,轉而擔任財務部大臣後,他則是成為了第二任的軍需部總長。

    不管是魏鐸立還是李秉同,這兩個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是文職將領,他們對打仗之類的一竅不通,整天都是和文件打交道。

    而這兩個人為首,和一大票文職軍官們一起,組成了中華軍內一個非常特殊的體系,那就是文職軍官體系。

    你說他們不會軍人吧,一個個都穿著軍服戴著軍銜,但你要說他們是軍人吧,他們只會和文件、數字打交道,很多人甚至連槍都沒摸過,更別提讓他們去打仗了。

    因此這兩個人和陳雲陶、石琅翼等人的想法是有著極大不同的,所以和石琅翼會面的時候,面對石琅翼說要提前發動江西戰役。請求統帥部這邊給予作戰物資支援的時候,這兩個人不約而同都是打起了文官才會有的官腔,說這困難,說那不容易。總之就是一個意思,沒有陛下首肯,一顆炮彈都別指望他們會給第四軍送去。

    石琅翼在南京裡轉悠了兩天,幾乎上把在南京的軍方高級將領挨個見了一遍,試圖讓更多人支持自己的西進方案。

    而等到了一月三號的御前戰略會議上。石琅翼也是公開向林哲提交了提前發動江西戰役,奪取九江的戰略計畫。

    林哲對石琅翼會提交這個方案並不意外,因為石琅翼之前在多道密摺中就已經陳訴了提前攻佔江西的必要性,而今天不過是把這事拿出來公開討論而已。

    按照管理,林哲只是略微看了看後就是道:「眾愛卿怎麼看?」

    然後就是開始了這次的御前戰略會議,大多數時候林哲都是坐在上面,臉色平靜的聽著他們進行討論甚至說爭吵,不到最後時刻林哲基本是不會說話的,而一旦林哲說話基本上也就代表著林哲做出的決定。

    所以別看御前戰略會議上諸多將領們彼此間進行激烈的爭論,但實際上他們的目標並不是說服對方。而是要說服林哲。

    眾人爭吵了將近一個多小時,林哲一字不漏的全部聽了。

    如今的狀態是石琅翼、陳雲陶為主,支持提前展開西進戰略,調派兵力進攻九江然後進軍江西,奪取南昌、贛州等重要城市後控制江西。

    而反對者則是第五軍軍長林成飛、第一近衛師師長林邁嵐、第七軍軍長邴曲松等野戰軍的將領,另外海軍部總長林達標也是保持反對的意見。

    而統帥部的各部總長們大多保持中立意見,比如說後勤部總長魏鐸立,軍需部總長李秉同、軍械部總長韓向方等人,基本上是不參加編練,他們的態度很明確。反正這些打仗的事和他們關係不大,他們只訴說困難,說以中華軍目前的後勤供應、軍械生產、軍需採購以及新兵訓練等諸多現實情況來看,中華軍是無法同時支撐起兩線的大規模戰役的。

    至於最後打誰。往哪裡打,他們不參加意見,只要聖上林哲做出決定,那麼他們就怎麼做。

    所以辯論主要還是陳雲陶、石琅翼以及林成飛等人野戰軍一派的將領們之間進行。

    這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林哲聽了一個多小時,發現這些人都是老調重彈。說來說去也沒有討論出一個雙方滿意的結果來。

    這種情況下,林哲知道不能讓他們繼續爭論下去了,不然的話吵一整天也沒有結果。

    所以林哲這個時候右手抬起然後往下略微壓了壓,雖然沒有出聲,但是會議室裡瞬間就是安靜了下來,之前吵得口水橫飛的眾人立即停下整頓,然後各自抬頭挺胸坐直了。

    安靜下來了後,林哲才是用著一如既往的平靜語氣道:「北伐不能停,統帥部這邊依舊要優先保持對北伐各部,尤其是第六軍的作戰物資的供給!」

    「江西和湖北那邊現在鬧的有些大,也不能干坐著坐視局勢敗壞,如果時機恰當的話,可以適當插手江西局勢!」

    聽到林哲說出這話,下頭的石琅翼立即就是面露喜色,這說明他剛才的爭取有了效果,陛下已經是傾向於提前出兵江西控制局勢了。

    「不過!」但是很快林哲又是接著道:「目前帝國的主要精力還是在北伐上頭,即便是針對江西局勢做出一些反應,但是也要適當的控制好,不到萬不得已之下,不能破壞目前西線的均衡擴大戰爭規模!」

    林哲說這些,基本上算是一個妥協方案,北伐要繼續,但是也對適當的對江西局勢做出反應,至於怎麼掌控這個度,那就需要統帥部各部門,尤其是參謀部這邊的努力工作了。

    不過石琅翼、陳雲陶等人高興了,林成飛覺得帝國繼續把核心目標放在北伐上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妥,唯一心裡暗自叫苦的只有李秉同魏鐸立等幾個人。

    這都什麼事啊,再控制戰爭規模的還還不是還要兩線同時開戰,到時候你讓我們從哪裡湊集作戰所需的物資?

    難不成天上能掉下來不成?(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6
第三百八十章 石琅翼的野望

    當林哲對今天的御前戰略會議作出了決定後,詳細的計畫安排自然是由統帥部各部協商制定。△↗,.

    所以御前戰略會議之後,陳雲陶、李秉同、魏鐸立等統帥部的高層又是開了數個小時的會議,最後才是初步拿出來一個計畫安排。

    不過這並不是作戰計畫安排,而是一份軍需物資分配,後勤供應的計畫。

    這個計畫書嚴格的遵照了林哲的聖諭,即依舊以北伐為核心,但是也適當增加對江西方面的物資投入。

    具體下來就是統帥部湊集一部分物資,足夠讓贛北方向大約兩萬人的兵力支撐連續一個月作戰的物資,在廣東方向,則是為第三軍補充至少一個月作戰作物物資。

    為了湊出這些作戰物資來,統帥部這邊可謂是四處調集,減少了對皖北、蘇北、福建的剿匪作戰物資,同時決定展緩第二軍繼續西進廣西的戰役,騰出物資來供應第三軍。

    同時由於補給線實在過長,除了彈藥必須從上海、南京調運外,其他作戰物資,尤其是生活類武器,比如糧食、被服等物資則是儘可能就地採購,以減緩後勤方面的運輸壓力。

    統帥部那邊怎麼湊集物資石琅翼管不著,也不知道那些只會坐在辦公室裡的文職軍官們是怎麼湊集到這些物資,石琅翼只關心一點,那就是他謀劃多時的江戰略已經走上了正規,不用多久就能夠徹底發動起來。

    就當統帥部的後勤部、軍需部、軍械部等部門為了給即將參與江西戰役的部隊湊集物資的時候,聯合參謀部的諸多參謀們也是經過緊張的討論,從諸多的備選方案中選擇了最終的戰略方案,並提交林哲聖裁。

    等林哲批准了後,中華軍方面的江西戰略也就宣佈正式啟動了。

    該戰略的核心目標有兩點,一個是奪取九江,為後續西進湖北取得前進的橋頭堡,同時避免鎮胡軍或者湘軍利用九江為前出基地,繼而威脅到中華軍的西部安全。

    第二目標則是奪取南昌、贛州等江西的重要城市。佔領江西全省。

    為了達成上述戰略目標,統帥部決議增加了第四軍的軍力,調集第五師、第二混成旅、第一獨立野炮團加入第四軍的作戰序列。

    使得第四軍的主力部隊增強到轄有第四師、第五師、第二混成旅、第一獨立野炮團。

    此外近衛軍裡的第一近衛混成旅也會加入江西的戰事中來,不過該混成旅不同於普通的皇家陸軍或者協防軍以及地方守備部隊。近衛軍在中華軍裡地位是特殊而獨立的,儘管近衛軍沒有設立單獨的指揮機構,但是其指揮權並不歸屬統帥部,而是直接歸屬皇帝本身,所以第一近衛混成旅的指揮官也不歸屬第四軍。而是直接歸屬皇帝林哲本身。

    簡單說,第一近衛混成旅在後續作戰裡,基本上是獨立自主的,統帥部或者第四軍沒有權力指揮他們。

    廣東方面,則是抽調第二軍為主的兵力從韶關等方向北上贛州,考慮到廣東地區也需要不少部隊彈壓,而目前南方的另外一支主力部隊,即第三軍既要彈壓廣州等廣東大部分地區,同時又要駐防梧州和廣西方向的清軍作戰,壓力還是比較大的。

    所以統帥部擬定從第二軍所屬的兩個師中抽調了共三個步兵營。然後加上廣州守備司令部的新招募並編練的廣州守備團一千五百人一起組建皇家陸軍第三混成旅,並加入第三軍的作戰序列,該混成旅將會駐防廣州以及廣東其他重要城市,和廣州守備司令部所屬的另外四個守備營一起肩負廣東地區的主要防務。

    第三混成旅的組建,也就是首次體現出了地方守備部隊作為主力部隊後備部隊的作用,廣州守備司令部新招募士兵組建的廣州守備團,雖然整體素質上可能略有不如主力野戰軍,但是關鍵時刻卻是能夠直接補入或者成編制改編為皇家陸軍,然後參與前線戰鬥,而這是以往的協防師不可能做到的。

    福建方向。第一混成旅留下一個步兵團駐防福州後,其旅部以及另外一個步兵團從福建邵武府西進江西,兵力較少,大約在兩千五百人左右。

    也就是說。上述計畫裡,中華軍是打算從廣東、福建、贛北同時進軍江西!

    當然了受限於粵北、贛南、福建西部地區的複雜地形,實際上這南邊兩個方向的進攻只能算是伴攻,哪怕是從粵北發起進攻的第二軍擁有兩個皇家陸軍步兵師的實力也無法改變其次要的地位。

    進攻江西的真正主力,乃是石琅翼統帥的第四軍。

    為了配合陸軍的江西戰役,嗯。主要是為了配闔第四軍的作戰,海軍方面以第二炮艦支隊為核心,又是臨時增調了部分船隻,使得第二炮艦支隊擁有蒸汽內河炮艦十六艘之多,另有半武裝蒸汽運輸船、半武裝的中式硬帆船等一百餘艘船隻。

    此外,儘管目前是冬季長江航道水深有所下降,但是海軍部還是冒險從第一巡洋艦隊裡抽調了三艘吃水較淺的中型戰艦前往長江中游的贛北九江段支援陸軍作戰。

    除了上述海陸軍主力部隊外,贛北以及安徽地區也有諸多的協防師部隊參與其中,之所以廣東和福建、浙江等第的協防軍沒有參與其中,是因為上述地區的協防師已經是進行裁撤當中,廣東的現有四個守備營就是從協防師中改編而來,福建也是改編有了三個守備營,浙江那邊也有改編成功的三個守備營。

    不過贛北和安徽地區的協防師卻是尚未進入改編計畫,所以部署在這一地區的協防師也是有相當多一部分會參與江西戰役。

    其中歸屬第四軍直接指揮的協防師就有五個師,另外尚有歸屬安慶守備司令部指揮的八個協防師會駐防在臨近湖北、贛北等地,主要擔任後勤維護、警戒湖北方面的異動。

    從參與江西戰役的各部兵力數量來看,其實比進攻北平的第六軍還要多!

    但是數量有時候並不代表作戰能力強,這裡頭還有著戰鬥力強弱之分,更有著作戰物資充分與否之分。

    從戰鬥力來說,施清瑄敢說自己的第六軍能夠擊敗兩倍甚至三倍以上的使用米尼步槍的其他中華軍部隊,但是石琅翼絕對不敢說自己的第四軍能夠勝過施清瑄的第六軍。

    畢竟上海和聊城以及濟南三戰,已經是充分說明了採用後裝步槍、新式步兵戰術的第六軍戰力之強。

    除非換裝新式步槍。採用新式戰術訓練,要不然的話,如今中華軍內的其他部隊是很難和第六軍比肩的。

    武器性能和戰術思想都差了整整一代,這是將士的勇武或者將領的指揮才華很難彌補的。

    一月六號。重新回到了安慶的石琅翼是滿面紅光,而一些熟悉石琅翼的人都知道,這石琅翼已經是很久沒有這麼耀眼過了。

    自從1856年時期因為一時的猶豫,石琅翼被林哲猜忌並防備,甚至當時如果林哲不是憐惜他的過人才華。估計1856年底舉旗造反的時候,林哲就不是軟禁他,而是會直接殺掉他了。

    要知道1856年底林哲被麾下擁立舉旗造反的時候,可是對當時的余勝軍進行了極為血腥的大規模清洗,儘管沒有留下任何的書面記載,但是當時至少有超過五十軍官不願意從反而被誅殺,另外有超過五百名士兵被誅殺。要知道當時的余勝軍一共也就萬把人,而軍官不過數百人而已。

    不客氣的說,當時被誅殺的軍官至少也有十分之一。

    而當時的石琅翼沒有被誅殺,而是被林哲軟禁了起來。這單純是因為林哲欣賞他的才華,不願意就這麼把他殺掉了。

    後來石琅翼也算是想開了,因為不管他願不願意,他都已經上了中華軍這條船,而且是下不來的那種,所以當時也是很乾脆的剃了頭,並宣佈對林哲效忠。

    但是即便如此,他還是坐了好久的冷板凳,先是擔任第一師的參謀長,然後擔任參謀部總長。值得注意的是,石琅翼擔任參謀長的時候,中華軍的參謀制度並不完善,而當時中華軍規模並不大。很多戰略都是林哲親自制定的,沒有參謀部什麼事。

    也就是說,當時的石琅翼其實並不具備什麼實權,頂多就是充當了『謀士』這個角色,論起實權以及重要性而言,甚至都不如當時的漢特?威廉。人家威廉當時不僅僅是軍訓部總長全權負責新兵招募,訓練,軍官培訓等事宜,他還同樣是林哲的私人軍事顧問,每次戰略會議都會參加的。

    這種情況一直到去年年底才發生改變,通過了將近一年的考察後,石琅翼才是初步讓林哲恢復了對他的信任,並把他調任到第四軍擔任軍長。

    但是這個第四軍軍長卻不是石琅翼所期待的,當時中華軍面臨極大的麻煩,英法聯軍隨時都會登陸蘇南,所以當時有三個方向的軍事主官位置才是真正的權重之位,一個是北伐戰役的統帥,也就是第一軍的軍長,然後就是第七軍的軍長,這是負責上海防務準備和英法聯軍決戰的,再過來就是廣東那邊的第三軍軍長,別看廣東只是次要戰線,但是一樣重要。

    哪怕是後來的第二軍、第五軍等部隊,也都是先後增援上海,唯獨第四軍一直留在贛北和蘇南一帶坐在小板凳上看戲。

    如此又是白白浪費了一年時間後,現在石琅翼終於等來了春天。

    江西戰役的發動,讓他獲得了指揮第四軍攻略整個江西的權力,而且如果江西戰略順利的話,後續西進湖廣、四川等地區,那麼他石琅翼依舊有極大的可能性擔任整個西征統帥,和現在的施清瑄負責北伐一樣負責整個西征作戰。

    而西征和北伐,一直都是中華帝國的兩大戰略,如果石琅翼能夠主持西征的話,那麼他重回中華軍內的第一梯隊指日可待。

    帶著這種希望,石琅翼於一月八號在安慶舉行了出征儀式,並當天率領第四軍主力西進贛北。

    而在這之前,駐防在前線的第四師已經是先行一步和鎮胡軍進行了激烈的交火!(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6
第三百八十一章 九江湖口

    贛北首屈一指的戰略要地毫無疑問就是九江,江西一省內,九江的戰略地位遠遠要比江西腹地的南昌、吉安、贛南的贛州要重要的多。●⌒,

    因為它不僅僅是江西的北大門,同時它還是扼守長江中游航道的重要關卡。

    太過久遠的戰事就不說了,只是最近幾年,太平軍和湘軍、鎮胡軍反覆爭奪九江就足以體現它的戰略價值。

    從1853年開始,太平軍、湘軍圍繞著九江進行了反覆爭奪,九江在雙方手中易手多次,自1856年後,太平軍就是牢牢地佔據了九江,並把九江作為了橋頭堡壘一般的存在,用以阻擋鎮胡軍的北上,中華軍的西進。

    而說起九江,那麼就不能單純的只說九江府城所在的德華縣這麼一個城市,還得圍繞著整個九江地區來說。

    九江之重,不僅僅在於九江府城,同時還包括潘陽湖進入長江口的東岸湖口,與之隔江而亡的長江北岸小池口。

    上述兩個戰術要地加上九江府首縣,即德化縣,一同形成了九江這個戰略地區的三個重要戰術要地。

    這三個戰術要地之前一直都是被太平軍所掌控,不過後來中華軍西進,利用海軍優勢以及長江北岸的兵力優勢,攻佔了小池口地區。

    1858年12月份,鎮胡軍動用水軍,從番陽湖登陸湖口地區,並通過激戰攻佔了該地,最後兵圍九江府城。

    中華軍如果要執行江西戰略,那麼就得先攻克九江,要攻克九江,就得先拿下湖口。

    早在去年中華軍徹底攻佔皖南地區,第四軍陸續進入贛北地區後,雖然當時已經有能力奪取湖口縣,但是當時中華帝國方面考慮到即便攻克了湖口,後續沒有統帥部的大力支持下,單獨依靠第四軍自身也很難奪取德化。

    加上當時安慶都沒拿下。同時長江北岸地區也面臨著來自湖北地區的太平軍威脅,第四軍的防備壓力相當大,所以在拿下安慶以及彭澤後就沒有繼續西進,而是屯兵彭澤。坐看鎮胡軍和太平軍爭奪九江。

    但是自從十二月江西局勢出變化以後,石琅翼就是回到了南京尋求支持以發動江西戰役,獲得林哲的首肯後,石琅翼為了避免夜長夢多,所以不等統帥部那邊的物資支援抵達。就是提前命令第四師投入戰鬥,盡快攻克湖口,為大軍後續渡江登陸九江府城地區,即德化縣取得前進基地,為帝國海軍進入潘陽湖掃清障礙。

    帶著石琅翼的命令,第四師師長許鵬安在三天前就已經率軍離開彭澤西進,而後順利抵達湖口地區,並在海軍第二炮艦支隊的部分船隻的艦炮支援下,正式發動了對湖口的進攻。

    「這些中華軍怎麼突然來湖口了?」九江城外,林成庭看著手中的戰報。臉上是陰晴不斷,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說中華軍的北伐戰事已經結束了,滿清已經完蛋了,所以中華軍才能夠抽出手來西進?

    該死,這比自己預料的要快了足足兩三個月啊!

    中華軍的崛起,不僅僅對於滿清是巨大的威脅,對於林成庭、對於曾國藩、對於石達開而言同樣是巨大的威脅,如果不是太平軍和湘軍以及鎮胡軍實在是沒有和解合作的可能性,估計石達開和曾國藩以及林成庭三人都得結成同盟。然後和中華軍開戰了。

    但是無法和太平軍結盟,不代表湘軍和鎮胡軍也無法聯合。

    自從林成庭脫離了太平軍自立以來,就已經不再承認自己是什麼太平天國的派繫了,也是拋棄了以往太平天國的一些傳統。林成庭以自身的新軍為基礎,建了所謂的元帥府,自號鎮胡滅賊大元帥,麾下大軍成為鎮胡軍。

    甚至連什麼拜上帝教之類的都徹底一股腦拋棄了,採用了麾下諸多謀士的策略,比如尊重儒家。重用文人等,並實施勸農積糧。如果不是他這個元帥府還效仿林哲搞了諸多新式機構的話,其實林成庭弄出來的元帥府就是過去傳統的獨立政治體系。

    基本上和以往的太平天國是截然不同的,而正是鎮胡軍的這種改變,才有了林成庭和曾國藩的合作基礎。

    如果說林成庭繼續和石達開一樣,繼續實行太平天國的毀孔廟,殺文人士紳之類的政策,曾國藩這個儒家官員,湘軍著支用傳統儒家信仰組建起來的軍隊是不可能和林成庭的鎮胡軍有任何合作的。

    當雙方沒有了信仰上的衝突,而又同時面臨著太平軍這個敵人的時候,而且旁邊還有中華軍這頭猛虎隨時都會撲上來的情況下,他們就是開始了逐步的聯合。

    1856年開始,他們只是達成了互不攻伐的口頭上的默契,但是雙方合作愉快了後,1857年下半年開始,他們就是開始了對太平軍展開聯合進攻,以鎮胡軍進攻贛北九江的太平軍、湘軍進攻湖北武昌等地的太平軍為基調,雙方進行了首次大規模的戰略合作。

    甚至湘軍還特地派出部隊攔截了一支原本前往九江增援的太平軍,避免了鎮胡軍在九江城外陷入腹背受敵的情況。

    當然了,這種合作只限於高層之間的口頭協議,雙方的中下層將士甚至普通士兵們肯定是不會知道的,而且這種協議也沒有什麼明確的約束力,不管對於林成庭還是對於曾國藩來說,雙方的這種戰略上的合作只是權宜之計,至於以後嘛,該怎麼打還是怎麼打。

    然而哪怕是和曾國藩達成了這種口頭上的協議,但是旁邊的中華軍對林成庭所造成的龐大壓力依舊是無法擺脫了,為了能夠在中華軍後續西進的時候爭取有一個防禦的橋頭堡,這是林成庭進攻九江的最主要目的。

    他也想過萬一中華軍提前西進會怎麼辦,但是他通過多方面得到的消息,他大致上可以肯定,短時間內中華軍應該是沒有餘力大規模西進的。

    林成庭也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人,中華軍能夠往江西、湖廣等地派遣探子,他也能夠往南京派遣探子啊,而很多軍事上的情況根本就不需要探子多麼深入去查探,只要蒐集一些公開的消息就完全可以推斷出來。

    比如說林成庭的探子在上海獲知,有一隊足足有四五十艘大型海船組成的艦隊離開了上海前往北方,上頭裝滿了各種物資。

    又比如說,揚州那邊的探子回報,每日通過京杭大運河,往北運輸的中華軍補給船隊不減反增。

    通過這些都可以非常容易的判定,中華軍的戰略核心依舊是北伐,而且規模還在不斷加大。

    又比如說每日運往安慶、彭澤等地的補給船隊,數量沒有增加過,都是保持了一個較低的水平。

    僅僅是通過這些補給運輸船隊的觀察,林成庭就能夠輕易判斷出中華軍目前的主要戰略方向在那裡,短時間內會不會進攻九江。

    然而現在,他的探子還沒有回報說前往贛北方向的補給船隊有多呢,但是中華軍這邊卻是已經能發動了對湖口的進攻,而且來的還不是協防師,而是第四師。

    和中華軍對抗這麼多年,林成庭對中華軍內的各部隊情況不說全部瞭解,但是對於特定的幾支部隊還是相當瞭解的,比如說一直駐防在彭澤等贛北地區的第四師,從許鵬安這個師長,再到幾個團長,甚至部分的營長,林成庭都略知一二。

    他非常清楚,第四師乃是中華軍在贛北、皖南地區的拳頭主力部隊,該師傾巢而出絕對不可能是來郊遊的,肯定是中華軍那邊出現了變化。

    難道說中華軍的北伐已經結束?

    還是說北伐沒有結束的情況,中華軍就大膽的抽調部隊西進?他們那裡來的這麼多部隊,那裡來的這麼多補給?

    林成庭想著這些,深深的嘆了一口氣,同樣都是編練新軍,咋自己和林哲的差距就那麼大呢。

    編練新軍他也有好幾年了,但是訓練都好說,然而新式部隊的花銷實在是太大了,薪餉不說了,光光是軍械彈藥就不好解決。

    這兩年盤踞在江西,林成庭也花費了大力氣組建了好幾個兵器作坊,用於生產火槍火炮,火炮都好說,滑膛炮呢沒啥技術難度,頂多就是重量大一些,炮管壽命少一些而已,但是依舊可以打出炮彈。

    然而槍支這一快就有些麻煩了,人手他不缺,但是他缺乏大量的機械設備啊,他也嘗試過生產線膛步槍,但是手工拉了幾支步槍的膛線後他就徹底放棄了,沒有機械設備的輔助單靠人工的話,一個月也造不出幾支來。

    此外,火帽這東西他手底下的兵器作坊也搞不出來,別說是他手底下的手工作坊了,就連清廷的天津機器局現在都沒能仿製生產出火帽來,人家天津機器局好歹還是有著一些進口的機械設備呢,而且也有部分洋人技師,他們現在都搞不出來,其他國內的手工作坊就更不要指望了。

    所以林成庭手底下的手工作坊和清廷的天津機械局、湖南機械局一樣,都是生產燧發槍為主。

    讓他們大量生產線膛擊發步槍有難度,但是要生產燧發槍這種幾百年前的老舊貨色還是問題不大的。

    所以也就造成國內諸多新軍裡,包括大清陸軍、湘軍、鎮胡軍、太平軍新軍、清廷各地的練軍都是以燧發槍為主,另外就是庫存的火繩槍了。

    然而即便是燧發槍的造價也不便宜啊,尤其還是手工生產!(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6
第三百八十二章 武重文輕

    林德機器廠早年生產1856年型米尼步槍的時候,一整套,包括槍支、刺刀、附送子彈、保養配件等,其出廠價大約二十兩銀子,現在的1858年型林德步槍,一整套的出廠價格是四十二銀圓,大約三十兩銀子左右。Π∈Π∈,.

    然而天津機器局、湖南機器局以及林成庭的兵器作坊是沒有所謂出廠價一說,這些都是官辦,經費直接官方支付,生產出的軍械產品直接交付軍隊使用。但是按照撥付的經費以及交付的軍械產品數量來計算的話,那麼天津機器局自產的燧發槍竟然也要將近十四兩一支,湖南機器局以及鎮胡軍兵器作坊的製造成本就更高了。

    不過自造雖然不便宜,但是進口更貴,如今整個中國都在打仗,而軍火商們歷來是最喜歡這種環境的了,基本上都是拚命抬價。早些年進口一支老舊的火帽擊發滑膛步槍,比如說1840褐貝斯步槍之類的,價格頂多就十兩銀子左右,改裝為線膛米尼步槍翻新以後,也就是余勝軍早年採購1851年型米尼步槍的價格也不過十六兩而已。

    但是現在,這些老舊的滑膛擊發步槍沒有二十兩銀子你根本買不到,至於改造線膛,人家洋人才不管你呢,要麼你自己改造,要麼直接買新的的線膛步槍,也就是說1853年型恩菲爾德步槍,有印度版,有英國國產版,甚至還有美國版本,當然價格可就貴多了,軍火商的開價基本都是四十兩起步。

    還別嫌貴,現在遠東因為中國內戰的爆發,軍械緊張,大多時候都是有錢都買不到。

    至於後裝線膛步槍,這玩意你要捨得花錢,同時也能夠等上一年兩年的到貨時間,人家也可以拿出德國人的後裝步槍給你。

    不過很可惜的是,林成庭就算是想要進口軍械也沒有渠道。這江西被中華軍三面包圍,根本就不可能從外部獲得這些軍械。

    所以只能依靠自造!

    不管是進口還是自造,但是武裝起一支新軍,其花費都是相當高昂的。武器薪餉不說了,光光是吃這一項就是讓人非常頭痛的事。

    林成庭在江西兩年多,才勉強湊出來兩萬多新軍,但是你看中華軍,1856年底造反的時候。余勝軍不過一萬多,兩萬人都不到,但是等到1857年初西征南京的時候已經有三四萬人。

    而到了今天,已經是增加到了十萬人以上!

    這等擴軍速度是林成庭拍馬都趕不上的!

    中華軍之所以這兩年擴軍速度極快,一方面是其軍訓部的高效募兵以及軍官培訓工作,因為中華軍的待遇相對這個時代而言普遍偏高,高額的薪餉,能夠天天管飽,僅僅是這兩點就足以吸引無數貧寒子弟踴躍參軍。

    而軍官方面,中華帝國的強勢崛起。以及林哲給予軍方將領們偏高的政治以及社會地位,也是吸引了眾多學子報考軍校,如今中華帝國裡擁有貴族頭銜的已經有三四十人,然而絕大部分都是軍方將領,少部分是皇親國戚,比如林嵐。而文官體系裡,擁有貴族頭銜的只有畢余同和宋關前兩個人而已。

    而且中華軍待遇豐厚不僅僅針對普通士兵,軍官們的薪餉也是普遍偏高,報考進入軍校後,尚未畢業領著准尉軍校的時候。每月就能夠拿上二十圓的補貼。畢業後進入部隊服役,授予少尉軍銜後,基本薪資已經是三十五圓。

    一個少校,其每月基本薪資是一百圓。一年就是一千二百,換算成英鎊的話是大約四百英鎊,而四百英鎊別說是在中國了,就算是在當代最發達的英國倫敦地區,這也名副其實的中產階級了。

    上校則是年薪約三千圓左右。

    等到了將官在個層次,比校官又是大幅度提升。比如說陸軍少將,其年薪高達五千圓,而中將的基本年薪則是八千圓。

    而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薪資只是基本的級別薪資,也就是到了這個軍銜就有,此外還有職位薪資,上前線的話還有戰鬥補貼等。

    而目前中華軍正處於戰爭當中,基本上不管是軍官還是士兵都能夠拿到最高額度的薪資, 比如一個少校營長,每個月拿到手的基本有一百五十圓左右。

    而到了施清瑄這個層次,位於前線帶兵打仗的他每年可以到手大約一萬多圓的薪資。

    當然了,人家施清瑄不僅僅有軍人的薪資,他還有貴族爵位的年俸,目前以侯爵爵位的話,可以領到每年兩萬圓的爵位年俸。然後打了勝仗林哲也經常給他賞賜,戰馬,豪宅,書畫古玩等等基本上都有。

    以施清瑄目前的權勢地位,哪怕是一毛錢不貪,只靠正常收入的話,每年也能夠入手四五萬圓以上。

    這個份額比文官那邊多多了,要知道文官的一把手,也就是內閣總理大臣畢余同,他的一年各種正規收入也就一萬五千上下,而各部大臣以及各地的省一把手也就是各省巡撫們,年薪大約在一萬上下。

    因此不管是從收入上還是政治以及社會地位上,中華帝國裡的軍人尤其是軍官們是明顯高於文官的。

    而這種情況也不是中華帝國的單獨情況,歷朝歷代開國時期,武將們的地位總是會高於文官們,只有當王朝進入中期後,文官們的政治地位才會逐漸起來,然後慢慢壓倒武將,造成文貴武賤的現象,而每當到了這個時候,距離一個王朝的覆滅也就不遠了。

    宋元明清歷代基本都是這個模式。

    軍人的社會地位高了,自然也就會吸引更多的學子投身軍旅,而這兩年,尤其是1858年後眾多學子踴躍報考海陸軍的兩所軍校,也和中華帝國的教育制度改革有關。

    雖然現在的科舉還叫著科舉的名頭,但是考中會試的士子以及是不可能和明清時代一樣一步登天,直接當縣令主政一方,往往是要從最低級的科員坐起,只有極少數的優秀者才會擔任一些副科長之類的職務。

    而這些職務放在明清時代那就是所謂的不入流,頂多也就是九品而已。

    起步低了,而且要考科舉也不容易,所以很學子乾脆就是報考軍官從軍了。

    有了大量的士兵以及軍官,才讓中華軍擴軍變的快速而順利,當然了,錢財以及軍械更是支撐中華軍擴軍的基礎。

    財務方面,中華軍掌控了整個江南地區,然後廣東福建浙江安徽又在手上,再加上中華帝國執行全新的稅務體系,把財政權力收回了中央,同時扶持工商業,使得中華帝國的稅收大幅度增加,現在的滿清以及太平軍和鎮胡軍還有湘軍等勢力全部加起來,其稅收都沒有中華帝國的一半。

    軍械方面依靠林德機器廠和金陵兵工廠,已經是逐步能夠自給自足,這兩大兵工廠內的工人加起來足足有兩萬多人,如果算上為海軍製造軍艦的上海造船廠,為軍工提供鋼鐵的江南礦務公司以及其他的做配套的中小企業,為中華軍提供軍械服務的直接以及間接廠商足足有二十幾家,從業人員達到三萬人以上。

    軍械,財政以及軍訓部這三大方面的發展,才是中華軍擴軍的原因所在。

    而這種便利是國內其他勢力所無法比擬的,尤其是林成庭所不敢奢望的,他去年幾乎把江西搜刮了個底朝天,但是一年的稅收也不足一千萬兩而已,而且很多都是實物稅,比如糧食,布匹之類的。

    林成庭想著自己為了擴編幾百人的一個步兵營都得到處湊集軍費,然而中華軍那邊卻是一個師又一個師的擴編,就是感覺到前路是黯淡無光。

    如今聽聞中華軍進攻湖口,不管中華軍那邊是因為什麼而促使他們進攻湖口,但是他們進攻湖口就代表和,中華軍已經開始西進,後續自己所需要面對的敵人已經不是太平軍,而是中華軍了。

    可是自己手底下滿打滿算才三萬不到的新軍,靠他們能夠擋住中華軍的西進嗎?

    對此,林成庭保持相當悲觀的態度!

    但是擋不住就不擋了嗎?不行,絕對不行,林成庭也是一個有著屬於自己驕傲的人,他和林哲交手多次,雖然每次都是戰敗,但是他並沒有甘心,反而是一次又一次的東山再起

    沒有人能夠把自己打到,哪怕是中華軍也不行!

    「派人去長沙,告訴那邊中華軍已經開始西進,讓他們看著辦!」林成庭搖了搖頭不去亂想太多,很快就是做出了決斷,先把消息通報給湘軍的曾國藩那邊。

    他相信曾國藩只要沒犯傻,就會知道該怎麼做,湘軍會來增援,他們必須來增援。

    林成庭沒信心擋住中華軍的西進,難不成他曾國藩就有了,開玩笑!

    如今林成庭和曾國藩就是唇亡齒寒的關係,他林成庭完蛋了,下一步完蛋的就是他曾國藩,而這等關係甚至都不用明說,大家都是知道的。

    要不然之前鎮胡軍為什麼會和湘軍這麼默契的合作,不就是想要先合力把盤踞在九江以及南昌的太平軍給幹掉了,然後再聯手對抗中華軍的西進嗎!

    當然了,林成庭也沒把全部希望放在湘軍的增援上,誰知道曾國藩會不會犯傻,而且湘軍就算要來也不是短時間內能夠抵達的,少說也得十天半個月才能夠抵達九江呢。(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6
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還會再回來的

    「讓水師立即封鎖番陽湖進出長江的航道,然後讓第八團支援湖口,再給部隊傳令,我要三天內登上九江城的城牆!」林成庭很清楚,湖口雖然很重要 ,但是再敵軍主力大規模進攻的情況下,他對能否守住湖口保持悲觀態度。●⌒,

    他現在只希望湖口那邊能夠多拖上幾天,讓自己有足夠的時間把九江拿下來,然後依靠九江打一場防禦戰。

    同時也必須徹底封鎖潘陽湖的入口,絕對不能讓中華軍的艦隊給闖進來,要不然的話到時候就不是九江得失,而是整個江西的得失了。

    因為一旦讓中華軍的海軍順利通過潘陽湖入口,進入潘陽湖後,以中華軍海軍的強勢鎮胡軍所屬的水師根本無法抵擋他們,到時候人家海軍的船隻搭載登陸部隊喜歡在那裡登陸就在那裡登陸,甚至繞過九江直接攻打南昌都是有可能的。

    得到了林成庭的傳令後,鎮胡軍的水師也是快速行動了起來。

    鎮胡軍的水師裡的船隻都是中式的硬帆船,和湘軍水師基本沒什麼差別,林成庭自己也想和中華軍的海軍那樣搞一些蒸汽炮艦來啊,但是他連蒸汽機是啥都搞不清楚,外頭買又沒不到,就算能買到也無法通過長江送回來。

    所以鎮胡軍的水師船隻依舊是老舊的中式硬帆船,而他們也知道只靠自身無法抵擋中華軍的進攻,所以他們的辦法就是直接封鎖潘陽湖進入長江的入口。

    把滿載砂石的船隻直接沉江,然後拉上好幾道的攔江鐵索,以求把航道徹底堵住,來一個出不去進不來的局面。

    而當中華海軍的第二炮艦支隊的幾艘船隻抵達湖口後,發現進入潘陽湖的入口航道被堵塞,氣的差點罵娘,雖然用的具體方法不太一樣,但這不就是年初自家海軍打算在江陰使用的蔽塞作戰嗎?

    年初面對英法聯軍的龐大艦隊,中華帝國的海軍就和現在的鎮胡軍水師一樣。連抵抗的信心都沒有,直接被動依靠岸防炮台來抵擋,都打定了主意如果江陰炮台守不住的話,海軍的大部分船隻都得沉江用以堵塞航道。不讓英法聯軍的艦隊抵達南京城下。

    但是上半年中華軍的岸防炮台表現相當不錯,尤其是吳淞炮台那邊的密集火力讓英法聯軍的艦隊吃了不小的苦頭,後來嘗試冒險去江陰的時候發現江陰那邊也有炮台,而且火炮比吳淞炮台更多的時候就是直接打消了依靠艦隊直奔南京的打算。

    所以海軍的閉塞作戰計畫沒機會得以實施,但是那裡會想到。竟然會在九江這邊看到敵人也用這一招。

    看著主航道里的鐵索以及沉船,領隊的一個海軍上校面色陰沉,再派了多艘測繪艇前往測繪的時候,得到的結果是主航道已經被徹底堵住,根本就進不去,要想進入的話,只能是把航道清理出來。

    而要清理航道,這等大工程少說也得一兩個月了。

    帶著陰沉的臉色,領軍的那海軍上校不得不刷領艦隊返回長江,然後派人立即向南京的海軍部匯報。讓他們派出專門的工程船隻來清理航道。

    而潘陽湖的西邊的某座小山頭上,林成庭看著那幾艘處處充滿了怪異的船隻冒著淡淡的白煙調轉船頭,然後回到了長江後,不由得鬆了口氣。

    把敵軍的海軍擋在門外後,自己也就不用擔心中華軍大舉進入潘陽湖甚至直接進攻南昌了,現在要分出勝負,就得看陸地上的戰鬥了。

    湖口城外,許鵬安看著城頭上的那些鎮胡軍士兵,嘴角冒出一絲冷笑,就憑你們也想擋住我第四師的進攻?

    中華軍和鎮胡軍可謂是老對手的。當年餘姚縣勇營剛成立的時候,打的第一仗就是和林成庭的部隊打,後續兩年又是彼此交戰多次,甚至一直到1856年的時候。中華軍還和鎮胡軍在常州幹了一仗,不過那一仗打的有些虎頭蛇尾,因為天京內訌導致林成庭火冒三丈,顧不上和中華軍打仗就直接殺回南京去了。

    再後來,中華軍又是在贛北地區和鎮胡軍來回打了幾次千人規模的小仗,在福建西部雙方又是爆發了超過萬人規模的一次大戰。迫使鎮胡軍放棄了東進的計畫退回了江西。

    如今中華軍再一次大舉西進,又是和鎮胡軍對上了!

    中華軍西進之所以和鎮胡軍打,倒不是因為中華軍和鎮胡軍有什麼仇恨之類的,而是現在的林成庭就和當初的石達開一樣,他盤踞在江西就和當年盤踞在鎮江以及南京的石達開一樣,成為了中華軍西進的障礙。

    中華軍要西進就必須拿下這些地方,不管是這些地方掌控在滿清還是太平軍手上又或者是在湘軍、鎮胡軍手裡,對於中華軍來說都沒有區別。

    而進攻湖口,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發生了,上午通過幾次小規模的武裝試探後,許鵬安已經是把湖口城內的守軍大體試出來了。

    通過之前蒐集到的情報再加上實戰的試探,基本上可以確定城內守軍不會超過萬人,估計就是七八千人左右。

    而且其中相當多都是一些拿著冷兵器作戰的鎮滬協防軍,真正的主力,即鎮胡軍新軍估計也就兩三千人左右。

    對方如果七八千人都是鎮胡軍主力的話,許鵬安興許還會忌憚一些的,但是對面既然都是一些協防軍,那麼許鵬安也就不客氣了,他都沒讓部隊做太多的準備,直接在下午時分就是直接對湖口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試圖一鼓作氣的拿下湖口。

    而戰況也的確和他預料的一樣,湖口城內的守軍雖然抵抗的相當頑強,但是在絕對的劣勢下他們連一天一夜都沒有支撐到,等到了次日上午時分就是被中華軍攻入城內,然後大批鎮胡軍棄城出逃,然後一路逃到潘陽湖湖邊,然後直接爬上了等候的鎮胡軍水師的船隻。

    「看來他們的協防軍比我們的協防軍還要更差一些!」許鵬安看著前方潰逃的鎮胡軍,並沒有太多的喜色,這場勝利對於他來說並不算什麼,就算是報告上去都算不上什麼捷報。

    勝仗打多了。現在中華軍的將領們對勝利已經習以為常,平日裡幾百人幾千人的戰鬥基本引不起什麼人的注意,如果是殲敵幾千上萬人,這對手是新軍的話算得上是捷報。但如果對手是舊軍的話,基本上也沒人關注,前線的將領們甚至為不能因此而獲得任何的嘉獎。

    只有那些一戰裡殲滅敵軍新軍上萬甚至數萬人的大戰役,才能夠被大書特書,然後緊急送回南京報捷。

    湖口一戰。對手實在太差,雖然有兩三千人的鎮胡軍新軍,不過第一師將近萬人呢,武器裝備和訓練都是遠勝對手,勝的是毫無懸念。

    「估計也就是我軍裡協防軍的二等水準,武器倒還好,勇武也尚可,就是訓練差一些!」一旁的一個上校也是答話道:「之前我軍的第一協防師登城作戰的時候,雙方進行肉搏戰時,他們的訓練水平明顯不及第一協防師的將士!」

    這話說得其他幾個人是連連點頭。甚至還有人說:「就這水平,還好一些和咱們用同一名字,也不怕丟人!」

    「呵呵,林成庭抄襲我們也不是第一次了,這名字算什麼,你難道不知道他們的鎮胡軍上到主官名字,再到部隊的詳細編制甚至還有軍服的樣式都和咱們皇家陸軍一摸一樣嗎?」

    這話一出,引來了更多人的笑聲!

    林成庭乃是國內最早學習林哲練軍的人,他數次敗於林哲之手,每當戰敗後都是鎮定思痛。除了想各種新奇的戰術對付中華軍外,他還非常直接抄襲中華軍的新軍模式編練自己的新軍。

    當年國內最早用壕溝以及胸牆的人可不是林哲,而是林成庭,早在林成庭編練鎮胡軍之前。他就是練了一支四五千人的線列步兵用於對抗余勝軍。

    當初在浙江,林哲和林成庭兩個人的交戰乃是國內最早的線列步兵之間的交戰,直接導致了國內首次出現排隊槍斃這種戰爭模式。

    後來他練了鎮胡軍,更是不僅僅抄襲了戰術,甚至詳細的編制,部隊的稱呼。軍銜制度,軍服樣式都一股腦的抄過來。

    同樣是抄襲者,人家李鴻章的江淮新軍以及都興阿的大清陸軍好歹要要點臉,至少不會直接套用余勝軍的連、營、團、師等稱呼,但是人家林成庭就是這麼直接全抄了,甚至一等兵,二等兵,士官制度以及軍官的軍銜制度都是完全抄了過來。

    從外表上來說,鎮胡軍和中華軍的區別只有兩點,一個是軍服顏色,一個是青灰色一個是深藍色,而另外一個就是武器了,中華軍用米尼步槍為主還有後裝步槍,而鎮胡軍用的是燧發滑膛槍。

    而除了這兩點外,其他方面基本上都一摸一樣,詳細到軍服的口袋大小,軍褲上的兵種顏色全都一樣。

    而林成庭不僅僅抄皇家陸軍,還抄協防軍。

    聽聞中華軍搞了協防軍後,他也是編練了協防軍,和以往一樣,連名字都沒改,直接用上了協防軍,編制也是一樣,一個師下頭兩個冷兵器的肉搏團再加上一個火槍團。

    但是你可以說林成庭抄襲不要臉,但是不能否認他的抄襲卻是相當成功的,能夠憑藉江西一地就和太平軍打了兩年,而且麾下的新軍數量比湘軍少得多,但是卻能夠和湘軍平分秋色,整體戰力並不比湘軍弱多少。

    而湘軍背後有多少省份支持?湖南、雲貴,廣西,之前的四川也是為湘軍提供軍費呢。

    鎮胡軍雖然人數少了點,窮了點,武器差了點,但是就組織訓練方面來說,乃是國內諸多新軍裡最接近中華軍的一支,就算是當初李鴻章的江淮新軍比鎮胡軍都有一些差距。

    如果沒有中華軍的話,國內諸多新軍裡頭,鎮胡軍應該是排的上頭名的,假如中華軍現在突然消失,未來統一中國的不可能是滿清,不可能是太平軍,湘軍夠嗆,最有可能的反而是林成庭這個看似最弱小的人。

    以敵為師、屢敗屢戰這八個字足以涵括林成庭這個人了!

    而這樣的人實際上比那些雄才大略者更讓人頭疼,強者如霸王,這戰敗了一次而已就玩自刎了,然而林成庭呢?

    這個人都在林哲和石達開手下都戰敗多少次了,每次狼狽而逃的時候你以為他會用『無顏面對江東父老』然後自殺?

    別開玩笑了,人家是一邊狼狽而逃逃跑一邊高聲大喊著:我還會再回來的!(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6
第三百八十四章 嚴寒減員

    林成庭這個人也是的確有兩把刷子,每次失敗後都能重新站起來,並且每次東山再起的時間頂多也就幾個月而已,比如天京內訌的時候他也是只剩下萬人不到狼狽逃亡江西,但是沒多大一會功夫就是來了個回馬槍,大敗追擊進入江西的太平軍,挽回了敗局,然後兩年功夫就是又拉出來了一支六萬多人的鎮胡軍,其中將近三萬人還是新軍。》。》

    這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打不死的小強!

    估計現在的林成庭就算是把江西丟了了,把好幾萬大軍折損了,估計不用幾個月就會不知道從那個角落重新冒出來,然後拉出幾萬人的大軍。

    林成庭的難纏石達開是領略過的了,林哲也是知道的,不過在中華軍的諸多將領們,尤其是高級將領們卻是大多沒把他當回事。

    拿下湖口後,受限於鎮胡軍用沉船以及鐵索等把進入潘陽湖的入口徹底封鎖,雖然以鎮胡軍的水面力量無法阻擋中華軍的海軍清理航道,但是就算是任憑中華軍海軍清理航道,這個過程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夠辦到的。

    按照中華帝國皇家海軍方面的預計,即便是海軍方面派出專門的工程船隻以及技術人員清理航道,但是至少也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夠把航道清理出來,拆除鐵索簡單,但是要把沉船打撈出來就不容易了,因為這些沉船可都是滿載砂石一起沉江的,這如其說是清理沉船呢,倒不如直接再挖一條航道出來。

    海軍方面無法直接進入潘陽湖,這樣也就代表著陸軍無法通過海軍運輸從潘陽湖的西岸地區登陸。

    後續中華軍如果要登陸並進攻九江的話,那麼直接從長江登陸,而長江沿岸地區不用說也是鎮胡軍的嚴防把守地區,同時還需要面臨九江方向長江沿岸炮台的炮火威脅。

    尤其是當中華軍第四師拿下湖口的第三天,鎮胡軍那邊也是通過大規模的進攻攻克九江,城內死守的太平軍四萬餘守軍被全殲。

    佔據了九江後,鎮胡軍第一時間不是休整。而是修復並加固九江的沿江炮台。

    鎮胡軍往炮台上安裝了諸多自造的大口徑前裝滑膛炮,把原有以及臨時趕造出來的三千斤、五千斤甚至八千斤的重炮都是一股腦的搬上了九江炮台。

    鎮胡軍以及國內的其他勢力雖然無法製造線膛炮,也沒有技術能力生產線膛步槍,但是不代表他們連幾百年前的滑膛前裝炮都製造不了啊。

    即便是無法用機器設備量產。但就算是手工一門一門生產,也能夠讓他們擠出來幾十門大口徑火炮出來。

    再加上之前太平軍為了守住九江,並封鎖長江航道,原本就修築有堅固的炮台,上頭原本就有不少的大口徑火炮。如今被鎮胡軍加強了後,這九江方面的幾個沿江炮台的火炮總數已經是超過了五十門,而且基本清一色是三千斤以上的重炮。

    面對這些重炮,哪怕他們只是前裝滑膛火炮,但是也不能隨便輕視的,這等岸防火力如果是讓英法聯軍的艦隊來對抗,那問題不大,但是中華軍的海軍又不是英法聯軍的艦隊啊。

    中華帝國皇家海軍派遣到九江方向作戰的第二炮艦支隊一共也就十來艘炮艦,搭載的火炮總數也就六七十門左右,而十二磅以上口徑的艦炮也就三十門上下。

    某種程度上來說。帝國海軍後續如果和九江的炮台進行對戰的話,還真不好取得太大的戰術優勢。

    為此,第二炮艦支隊已經是向海軍部緊急請求增援,以求獲得更多的戰艦支援。

    要登陸九江作戰,就得讓海軍方面準備好並有了把握才能行動,所以陸軍方面的第四軍雖然心裡著急,但也只能是干等著了。

    不過乾等著不代表第四軍什麼都不做了,第四軍已經是在整個西線發動了進攻,除了第四師進軍湖口外,其他部隊已經是從長江北岸。贛北的東南部地區向江西腹地挺進。

    同時也在囤積更多的彈藥補給,為後續的九江戰役做準備。

    就當第四軍的石琅翼籌劃著九江戰役的時候,身在直隸的第六軍軍長施清瑄也是帶著麾下大軍抵達了滄州城下。

    然後沒有和古代演義小說裡那樣有什麼主將的對話或者單挑,第六軍的第八師以及第九師就是對滄州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

    滄州城頭。史榮椿看著城外幾乎漫山遍野的中華軍士兵,其臉色雖然平靜但是眼神卻是出現了一絲茫然。

    面對城外如狼似虎一般的第六軍,自己能夠守住滄州嗎?

    史榮椿問著自己,但是他卻是無法回答自己的這個問題,因為他害怕一旦給了自己的回答,將會徹底失去抵抗的信心。

    兩個月前山東那邊的一連串慘敗還彷彿歷歷在目。當初自家大軍主動出擊長清城外的中華軍第一師,但是奈何打了兩天都是沒能拿下來,最後不得不重新退守濟南。

    然而原本以為能夠在濟南守上三五個月甚至半年以上,但是那裡能夠想到一個月沒到就被人家攻克了濟南城。

    接下來就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撤退,都興阿帶著他們一路向北狂奔,在德州停留了不到五天時間後,施清瑄又是追了上來,而那一次都興阿相當乾脆,只做了象徵性的抵抗後就是再一次率領大軍退回直隸。

    所幸的是施清瑄的第六軍也是在拿下德州後因為損害過大,而被迫進入休整時期,後來又是趕上了大雪天氣,大雪封地下,這才讓清軍獲得了一絲喘息之機。

    讓都興阿有時間重新整編、補充部隊,同時也讓清軍有時間構築滄州為核心的新防線。

    然而這種和平並沒有持續多久,一月初,趁著風雪稍停,雖然大地依舊嚴寒,但是第六軍就已經正式大規模北上,並在九號順利進抵滄州。

    於是乎,現在就出現了穿著厚厚棉襖的雙方士兵們一邊瑟瑟發抖一邊作戰!

    天寒地凍下對雙方士兵的戰鬥力造成了嚴重的下降,不管是中華軍還是清軍,都有大量的士兵被凍傷,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傷病減員。

    史榮椿麾下的第二鎮,這些天來已經因為天氣嚴寒減員了至少上千人,而整個滄州防線上的清軍,因為嚴寒而傷病的減員至少超過三千人。

    當然了,因為嚴寒而出現減員絕對不是清軍的專利,實際上第六軍這邊也好不到那裡去。

    「雖然我軍已經提前準備了大量冬裝,但是長途行軍和作戰的情況下,部隊依舊出現了一定的傷病減員,目前第八師和第九師一起,已經有超過千人出現傷病情況!」第六軍的參謀長戴石恩少將此時是面露困難之色道:「儘管其中大部分通過治療以及休養後可以歸隊,但是短時間內對部隊的戰鬥力卻是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削弱!」

    聽到這些話,施清瑄也是有些鬱悶,如果是堂堂正正打仗的話,但是現在僅僅是因為天氣原因就讓部隊造成這麼大的減員,這是他有些難以接受的。

    要知道當初攻克濟南的時候,他的第六軍一共也沒傷亡千人。

    但是心裡鬱悶歸鬱悶,他實際上也沒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

    別說在當代了,就算是百年以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裡,那些准現代部隊一樣難以解決北方嚴寒,熱帶酷熱等氣候、地理因素所造成的麻煩。

    而中華軍這幾年的作戰裡,其實也是遭遇過氣候以及疾病的困擾,比如說當初進攻皖北六安的時候,第一軍方面就是飽受傳染病的困擾,導致當時的主力部隊第三師嚴重減員。

    同時南下廣東作戰的第三軍以及第二軍,由於部分士兵不適應當地的氣候,飽受疾病的困擾,一直到上述兩支部隊加入了大量福建、廣東等當地南方省份的新兵補充後,這才緩解了這種情況。

    這種水土不服的問題,對於四處征戰,戰線綿延千里之廣的中華軍來說其實很難徹底解決,尤其是目前中華軍的主要兵員都是來自於浙江、江蘇兩省的時候。

    士兵的來源太過於侷限在特地地區,同時當代的醫療水平極為有限,這稍微受了風寒,再加上對氣候的不適應,就會讓士兵病倒,而一旦爆發病毒性感冒之類的傳染性疾病時,基本上隨隨便便都是幾百上千人的減員。

    如今第六軍遇上的不是傳染疾病問題,而是氣候問題!

    第六軍的士兵都是來自江南地區的士兵, 這些南方士兵在蘇北甚至山東、河南作戰的時候都還好,但是過了黃河進入直隸後,面臨長時間的零度左右,甚至在夜晚的時候零下十幾度的低溫,這讓第六軍的將士們相當不適應。

    即便是統帥部方面已經充分考慮到了北方冬季作戰的時候所面臨的一些麻煩,並提前為第六軍準備了大量的冬裝甚至手套等冬季裝備,但依舊是不太夠。

    如果是普通人面對這些低溫的時候,只要有足夠的衣服穿其實也沒有什麼,大不了躲在家裡不出來就是了,但是軍隊卻是不一樣。

    嚴寒天氣給部隊帶來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未完待續。)

    PS:寫這章的時候越發覺得冷了,手指跟冰塊似的。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6
第三百八十五章 滄州激戰

    這哪怕是下著大雪呢,士兵們也得訓練,站崗,執行巡邏,甚至挖戰壕這些工作。⊙,

    行軍的時候,就算遇上大雪一樣得繼續趕路!

    比如說現在進攻滄州的時候,士兵們在可以吹得人生痛的北方中端著槍支發起進攻,甚至為了保持裝填以及開槍,士兵們還不能戴上毛茸茸的那種厚手套,要麼是乾脆裸著手,要麼幹脆是自己纏上佈條之類的。

    同時哪怕是嚴寒天氣,但是高強度活動下,人體還是會出汗的,尤其是腳這個部位,而一旦出汗如果沒有及時處理,比如把鞋子烘乾之類的,或者說不小心有雪片進入鞋內融化又沒有烘乾,那麼很容易就會讓腳直接凍傷,嚴重的時候甚至需要進行截肢。

    嚴寒的天氣讓第六軍對滄州的進攻戰遭到了極大的麻煩!

    為了避免更多的士兵因為嚴寒而凍傷,第六軍甚至是在當地緊急採購了更多棉襖、手套、鞋襪、被服以及帳篷之類的禦寒物資。

    棉襖以及被服之類的不說了,其中的手套不得不說是軍需部的一個失誤,因為他們只考慮到了第六軍的士兵需要保暖手套,但是卻沒有考慮到帶著厚厚的手套能不能作戰,結果軍需部配發的兩萬多雙手套雖然保暖性能不錯,但是帶上後手卻是變的極為臃腫,根本無法進行裝填等戰術動作。

    這個情況由第六軍反應到統帥部的時候,軍需部直接把負責冬季手套事務的一名司長直接革職。

    而現在第六軍作戰的時候,士兵們要不乾脆裸著手,要麼幹脆自己弄布條給自己的手纏上防寒,那些軍需部送來厚手套只能平時帶,作戰的時候用不了。

    對此,第六軍的軍需處直接自行設計,並就地採購了一批棉布手套,厚度適中,同時帶上後不影響手指的活動。可以進行裝填等戰術動作。

    甚至為了能夠短時間內就地採購到這些禦寒物資,第六軍甚至直接強行徵召的方式,直接向後方部分府縣攤派任務。

    僅僅是德州那邊,就是向民眾攤派了超過五萬件衣服、鞋襪、手套等禦寒物資的縫製任務。當然了,軍方不會白拿,一般是按照市價進行收購。

    嚴寒天氣對中華軍北上部隊造成了比較嚴重的影響,但是對面的清軍也好不到那裡去,別以為清軍裡的士兵都是北方人居多。然後就不怕冷了。

    後世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我是一匹來自北方的狼,但是卻在南方凍成了狗。這話在後世的話是因為北方有集中供暖的暖氣,南方無集中供暖。

    而對於當代來說,那就是南方習床,北方尚炕。

    對於北方的普通民眾而言,冬天一樣難熬,在室內的話他們還可以用火炕,但是這只限於室內啊。

    在室外的話,這來自北方的清軍士兵並不會比中華軍的南方士兵好多少,都是在零下好幾度的野外瑟瑟發抖。

    而且清軍在禦寒衣物的供應上面還沒有中華軍好呢!

    中華軍早在第六軍北上之前。就已經是考慮到了士兵很難適應北方的嚴寒天氣,所以是提前準備了諸多冬裝,不說能夠做到太好,但是人手一件棉襖上衣以及褲子還是能夠辦到的,還有雖然軍需部那邊犯了二,送到的手套都是又厚又臃腫不適合作戰使用,但至少也說明了軍需部方面是提前做了準備的。

    然而清軍這邊呢,一直到十二月的時候,清廷那邊都未能給都興阿麾下的士兵們提供充足的禦寒衣物,最後都興阿不得不從新軍的自設小金庫裡掏錢採購冬裝。

    儘管目前整體上清軍能夠對士兵提供冬裝。但細節方面肯定沒中華軍做的好,至少他們不會專門給士兵定製手套。

    嚴寒天氣下,雙方只是小規模的攻防戰,還沒正式進行大規模作戰呢。但也是讓清軍這邊出現了諸多傷病的減員。

    這個冬天,不管是對於中華軍第六軍還是對於清軍裡的都興阿所部而言,都不算什麼好消息。

    不管哪怕是嚴寒天氣給作戰雙方帶來了一定的麻煩,但是並沒有讓雙方的戰鬥停止下來,準確的說是沒有讓中華軍的進攻停下來。

    施清瑄已經是得到了統帥部決定提前在展開西征,施行江西戰略的消息了。而統帥部那邊也已經是開始敦促他盡快拿下北平,解決北方的主要戰事,好讓統帥部這邊騰出力量來支持西征。

    不然的話,這施清瑄在北方多拖一個月,在江西作戰的石琅翼所屬的第四軍就困難一個月。要知道統帥部那邊給第四軍調集的作戰物資只有一個月的份量而已,如果說施清瑄在北方拖得太久的話,統帥部就很難在支撐第六軍北伐作戰的同時,繼續供應第四軍的作戰所需。

    這必然會讓第四軍在江西的作戰縮手縮腳,但時候如果石琅翼倒霉來一個戰敗的話,別看表面上和施清瑄關係不大,但是難保不會有人說:都是你施清瑄在北邊磨磨蹭蹭,如果你早點拿下北平結束北伐戰役的話,第四軍也就不會因為缺乏補給而失敗了。

    基於帝國目前的戰略調整,雖然統帥部和陛下林哲都沒有明說,但是施清瑄知道自己能夠利用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他必須盡快拿下滄州、天津,然後攻克北平,徹底結束北伐戰役,這多拖一天就是多一天的風險。

    施清瑄這麼想著,所以哪怕是北風呼呼的吹,刮得讓人臉龐生痛,但是第六軍的將士們依舊端著步槍朝著前方的滄州發動了進攻。

    後方的炮兵們忙著進行裝填,然後開炮,諸多榴彈不斷落在城牆上,殺傷著任何敢冒頭的清軍士兵。

    在火炮的掩護下,諸多第六軍的士兵們以特有的散兵隊形朝著城牆發起衝鋒,他們沒有和那些線列步兵們一樣用著密集隊形,把自己當成清軍的靶子,而是士兵與士兵之間散的非常開,那怕是目前投入衝鋒的部隊只有一個師大約六千多人而已,但是卻是形成了寬達兩公里的戰線。

    更讓對面的清軍驚駭的是,對面的這些中華軍散的那麼開,但是火力密度卻是異常的強大,那城頭上不斷被子彈擊中,然後激起的碎石亂飛就已經充分說明了前方中華軍的強大步槍火力。

    當代的後裝步槍和米尼前裝步槍比起來,精度和射程其實並不佔多大優勢,1858年型林德步槍在精度上,甚至還不如1856年型林德步槍。但是後裝卻是不單單帶來了可以趴著裝填這種戰術優勢,更是帶來了射速上的絕對優勢。

    米尼步槍的理論射速可以達到每分鐘三發,然而當代的後裝步槍理論是射速可以達到每分鐘十二發甚至十四發以上。而實戰射速的話,1856年型林德步槍的射速只有每分鐘兩點五發左右,只有極少數精銳部隊能夠達到每分鐘三發。然而採用1858年型林德步槍的第六軍所屬的第八師,就算是普通士兵的射速也能夠輕易達到每分鐘十發以上,而訓練的更熟練的老士兵能夠達到每分鐘十二發以上的射速。

    三倍甚至五倍的射速差距,讓防守的清軍士兵根本就無法抬頭還擊。

    「難道要重演當初的濟南之戰嗎?」看著漫山遍野衝過來的中華軍士兵,在看看己方被敵軍的炮彈已經子彈壓的頭都無法抬起來的將士們,史榮椿不由得自己的就是想起了當初的濟南之戰。

    當初的情況和今天一樣,對面也是用這種散兵隊形直接衝上來,然後抵近用步槍射擊壓制的己方都無法離開掩體。

    哪怕是有著城牆等防禦工事作為掩護,但是以及無法阻擋中華軍的突破。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對面的中華軍並沒有著急著短時間就是衝向城牆,而是抵近大約兩三百米的距離後,就是趴著或者半跪著用手中的步槍對城頭上的敵軍進行火力壓制,同時一部分士兵則是快速的向前跑去。

    交替掩護、衝鋒,逐步靠近後,一小隊的士兵已經是衝向了城門方向,然後直接放置了大量的炸藥包。

    隨著一聲巨響,堅固的城門被直接炸稅,不過城門的後方有著大量砂石土方,把城門給堵上了,很明顯清軍是早就防著城門會被炸燬。

    不過對此中華軍卻是迅速改變了作戰方向,一方面依舊利用手中的步槍強行壓制城頭上的清軍,另外一方面派人直接到一段城牆上開挖,然後埋設炸藥。

    此外炮兵部隊也是開始集中火力轟炸一段城牆。

    滄州的城牆雖然對於一個縣城來說已經相當不錯,但是到底不是南京,北平這種大城市的城牆,其城牆根本就無法阻擋大口徑火炮的密集轟炸,更別說抵禦大當量的炸藥爆破了。

    最近幾年的國內諸多戰役早就已經表明,城牆作為一種防禦體系早已經是落後於時代,甚至都不如野戰中臨時挖起來的胸牆好用,更不要和戰壕相比了。

    在第六軍的連續爆破以及密集的火炮轟擊下,滄州城牆只堅持了一天時間而已,然後就是在一聲巨響中轟然倒塌,出現了一個寬大十幾米的缺口。

    缺口裡的爆破硝煙尚未消散,大量端著步槍的中華軍士兵就已經是衝了上去。(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6
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清的崩潰

    相當於九江那邊的第四軍進展緩慢,北上直隸的第六軍雖然受困嚴寒天氣,但是進展速度卻是相當快速。⊙,

    第六軍彙集了第八師和第九師兩個主力部隊,只花了三天時間就是攻克了被清軍寄予厚望的滄州,隨後第九協防師以及第一師也是相繼擊潰了當面之地,繼續掩護著第六軍的主力北上。

    一月十三號,第六軍抵近天津,不過他們並沒有直接進攻天津城,而是一面屯兵天津城外,另外一邊派出了第九協防師繞過天津朝著海邊大沽口而去。

    因為長途跋涉沿著海岸線北上的海軍補給艦隊早已經是抵達了大沽口之外,就等著陸軍攻佔大沽口後進入港口然後卸下大量的補給物資了。

    而第六軍從德州出發,一路攻城拔寨,連續和清軍在天津府的滄州、青縣、靜海、河間府的河間、任丘等地爆發了多長五千人甚至萬人以上的大規模戰事,高頻率的作戰導致第六軍的作戰物資消耗極大。

    尤其是步槍子彈的消耗遠遠超出了第六軍自身的估計。

    第六軍所屬的第八師、第九師、第一師的第三步兵團都是採用1858年型林德步槍,該款步槍固然給第六軍帶來了極大的戰術優勢,但是其高射速同樣也帶來了龐大的子彈消耗。

    前裝槍時代,一場大規模戰役每個士兵頂多也就發射七八發子彈而已,然而到了後裝槍時代,這個數據增加了數倍之多,僅僅是滄州一戰,第八師的平均每名士兵打出去了至少三十發子彈。

    而更關鍵的是,前裝槍時代,即便是米尼步槍的話,其子彈士兵們也可以在前線自行利用磨具製造,但是1858年型林德步槍使用的卻是全裝子彈,士兵們無法自行在前線就地製造。只能是在後方的兵工廠大規模生產,然後運輸到前線去。

    而一旦子彈緊缺的話,對於第六軍這種大規模使用後裝槍的部隊而言,是非常致命的。當初在德州停下被迫休整,也是因為子彈等彈藥的緊缺。

    同時由於嚴寒天氣,十二月中旬開始,京杭運河的北段開始大規模結冰,結冰再加上北段運河本來就因為黃河改道而運力大幅度降低。所以單單依靠運河運輸已經很難保障第六軍的作戰所需。

    只能是一方面大規模陸運,另外一方面則是依靠海運了。

    經過連續作戰後,第六軍的作戰物資存量,尤其是步槍子彈的存量已經下降到了一個比較嚴重的臨界值,所以第六軍已經是決定在正式攻打天津府城之前,先把大沽口給拿下來,然後從海軍的補給艦隊獲得作戰物資補給。

    天津大沽口,這乃是北方的重要海防戰略要地,尤其是對於把首都設立在北平,同時海防形勢比較嚴峻的明清兩朝而言更為如此。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時候。清軍就已經是開始在大沽口修築炮台,1856年後也就是林哲造反後,為了控衛京畿,對大沽口炮台進行擴建。

    目前該炮台擁有大小火炮五十餘尊,駐防兵力五千餘人。

    之所以駐防大沽口的炮台沒有和歷史上的兩萬人這麼多,這是因為清軍面臨的威脅並不是來之於海上,而是來之於陸地,你清軍要是在大沽口駐紮兩萬多人兵力的話,在天津這邊還能剩下多少兵力?那樣施清瑄還不得笑死啊,大不了暫時不打大沽口。直接把天津打下來再說。

    目前都興阿率領麾下殘餘清軍嚴防死守天津,在大沽口那邊只是派遣了五千餘人,而且大部分還都是綠營、八旗這些舊軍,新軍不過兩千人而已。

    這種情況下。施清瑄也只是派了一個第九協防師去攻打大沽口而已,到時候海陸軍配合,要拿下大沽口並不是什麼難事。

    而事實也的確如此,第九協防師抵達大沽口後,在艦隊方面的艦炮支援下,對大沽口炮台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防守該炮台的清軍只是象徵性的抵擋了一天後,就是全數潰逃。

    此戰,中華軍方面實際上並沒有真正殺傷多少清軍,擊斃的清軍連五百人都不到,大部分清軍都是直接逃跑了。

    攻克了大沽口之後,海軍艦隊直接入港,然後數十艘運輸艦組成的補給艦隊也是開始卸下大量的作戰武器,尤其是第六軍急需的子彈和炮彈。

    接受了海軍運輸而來的大量補給後,第六軍正式對天津發動了總攻!

    一月十七號,第六軍所屬的第九師攻克天津北部的北倉,正式切斷了天津和北平方面的交通聯繫,隨後從大沽口進軍的第九協防師陸續攻佔了軍械城、鹽水沽都能天津南部外圍地區。

    此時,第六軍已經算是完成了對天津的戰略包圍!

    天津城內,都興阿和史榮椿等人一臉的苦色!

    「都說說,如今該怎麼辦?」都興阿看著手底下一大群不說話的將領,不得不先開口:「榮椿,你先說!」

    史榮椿聽到都興阿點自己的名,雖然不太想說,但是也只能是硬著頭皮道:「如今力戰不是上策。

    敵軍之強大家也都是有所瞭解的,對面施逆率領的第六軍非尋常逆軍,所部皆持快搶,遠炮,比前兩年我等面對的逆軍第一軍、第五軍還要來的更強一些。

    濟南、滄州的失利非我軍將士不勇武,而是敵我差距實在太大,我軍將士打一槍不及百步,而逆軍卻可打出三槍遠達兩百五十步。我軍炮遠不及千步,奈何逆軍炮遠千五百步。

    這樣我大清將士哪怕是再英勇,但是也無法近逆軍一步啊!」

    聽到史榮椿這麼說,都興阿不由得皺眉,廢話,這些難道在座諸人不知道不成?還用得著你說出來強調。

    不過雖然心有不滿,但是也還是繼續聽著。

    「如今天津被三面包圍,而我軍將士不足三萬,新軍不足兩萬,逆軍兵力至少有三萬餘,就算是要死守天津,也是守不了多久的!」史榮椿繼續說著:「當初我們在濟南、在滄州的時候也是想要死守不出,但是奈何,濟南不足一月即被破,滄州不足四日即陷於賊手。唯今之計,只有退字方位上策!」

    史榮椿說了一大堆,結果就是一個字『退』。

    什麼是退?就是逃跑唄!

    如果是前年,甚至就是去年的時候,史榮椿如果敢在這種場合裡公開說什麼逃跑之類的話,他都興阿就得直接把他革職,開什麼玩笑,這天津是控衛京畿的最後一道防線,你竟然說要不戰而逃。

    但是今天,都興阿聽到這話卻是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滿,因為他此時此刻還真想著是不是要逃跑。

    不僅僅是都興阿,就算是其他將領也是一個個不出聲,有幾個人甚至還點了點頭,表示同意史榮椿的說法。

    沒辦法,這並不是他們畏敵如虎,不願意死戰到底,而是就算是死戰到底也沒有任何用處啊。

    當初在濟南,在滄州他們就已經是嘗試過嚴防死守的策略,但是結果呢,自己以為經營到鐵桶一般的防線被人家施清瑄兩三下就捅破了。

    這死守守不住,而主動出去打就更是找死了,在這種情況下,在做諸人已經是實在想不出什麼辦法了,唯一可用的孫子兵法裡的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了。

    眾人沉默了好半天后,都興阿才是再一次開口:「即便是退走,但是前往京師的道路已經是被逆軍封鎖,這要打過去怕是不容易啊!」

    這個時候,史榮椿卻是開口道:「我們不去京師,直接往東北方向走,去唐山,然後前往山海關!」

    「去山海關?」都興阿面露疑惑!

    史榮椿繼續道:「如果放棄天津,以逆軍的強勢怕是不出三日就能抵達京師城下,而一京師那邊的第一鎮還有其他京營要想守住京師是難如登天,如此的話還不如主動放棄京師,然後退入東北!」

    退入東北?都興阿的心思很快就是活躍了開來,史榮椿的說法再明確不過了,這天津守不住,京師也是守不住,既然都守不住了,乾脆就直接扔掉,然後轉進東北。

    如果退往東北的話,固然把直隸給放棄了,但是回到東北後如果憑藉山海關進行防守,憑藉山海關這等關隘,那麼彙集重兵之下要擋住中華軍也不是沒有希望的。

    只是唯一的問題是,放棄天津和京師去東北,朝廷會願意嗎?皇上會願意嗎?

    要知道,即便是中華軍已經抵達天津,清廷上下大為恐慌的情況,人家咸豐還沒有逃跑呢,而是擺出了死守京畿的架勢。

    這種情況下,朝廷會放棄京師逃跑嗎?

    可是如果不逃呢?都興阿已經是預想到了結果。

    自己的新軍有可能在天津被全殲,然後中華軍不用多久就攻克京師,朝廷上下被一鍋端!

    都興阿想著種種的可能性,心情不由得愈加煩悶了,揮了揮手讓屬下們出去後,他一個人站在窗前,看著窗外院子裡的皚皚白雪。

    都興阿一個人足足帶了一個多小時後,才是重新把諸多將領們招來,說出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們去山海關!」(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6
第三百八十七章 咸豐東狩

    「再派人去京師,向朝廷告知我軍動向,讓他們盡快東來,我們會派軍前往薊縣接應聖駕!」

    說出這話後,都興阿整個人彷彿失去了力氣一樣,他非常清楚自己做出了這個決定後,大清的兩百年江山就算是徹底敗亡了,後續如果運氣好的話有可能守住東北這塊龍興之地,坐等後續天下大勢,謀圖第二次的進關入主中原,如果運氣不好的話,自己沒能守住山海關,恐怕東北也會落入敵手,到時候大清可就算是真的完了。》。》

    哪怕是目前湖南、雲貴、廣西、陝甘、山西等省以及效忠滿清,哪怕是湘軍在西南地區、納德在山西、陝甘等地繼續抵抗,但是已經是很難改變天下大局了。

    興許是做出撤回關外的決定讓都興阿受到了重大的心理打擊,也許是受到了風寒,當天晚上都興阿就是身子開始發熱。

    但是即便是病倒了,但是都興阿依舊是安排部隊進行戰略撤退,並安排了相當數量的斷後部隊。

    第二天凌晨時分,清軍陸續出城,同時清軍麾下的三千名騎兵為了掩護主力撤退,充當了敢死隊的角色,多次朝著南方試圖追擊第九協防師發起衝擊,這三千滿蒙騎兵固然死傷慘重,但是也是讓第九協防師遭受了一定的傷亡,最更要的是拖延了第九協防師的追擊步伐。

    當第八師匆忙之中展開對天津的總攻,並擊潰了城內負責斷後的八千多名清軍後,都興阿已經率領清軍離開了天津足足二十公里外了。

    離開天津後,躺在馬車上的都興阿持續高燒,整個人已經是陷入了昏睡的狀態,撤退清軍的指揮權已經是被史榮椿接管。

    而馬車上,儘管都興阿陷入昏睡,但是表情依舊是充滿了痛苦,眼角裡偶爾還流出淚水,口中模模糊糊的說著各種話。

    「他竟然又跑了!」施清瑄得知清軍不戰而逃。直接放棄了天津後,一臉的不可置信,然後還帶有一絲惱怒。

    這個都興阿還真是跑上癮了,從蘇北一路跑回直隸天津。這到了天津後施清瑄原本以為都興阿會和他來一個決一死戰,但是沒想到他又跑了,這可是天津啊,北平的最後一道門戶,他這放棄了天津直接等於就是放棄了北平啊。

    「追 務必把他們追到。絕對不能讓他們溜走!」施清瑄只看一眼清軍的撤退路線,立馬就是知道人家都興阿不是退往北平,而是要退往山海關,甚至是直接退入東北,而這種事是施清瑄所不能容忍的。

    這一次北伐,如其說是為了攻克北平,倒不如說是為了把都興阿麾下的大清陸軍給徹底殲滅掉。

    只要殲滅了都興阿所部,那麼北平也就不戰而下,這滿清自然而然也就滅掉了,相反如果讓都興阿的部隊跑掉的話。佔領一個北平並沒有什麼多大的軍事價值,頂多就是政治意義上好聽一些。

    於是乎,接下來很有意思的一幕發生了,第六軍拿下天津後並沒有直接去進攻北平,反而是不管不理北平,其主力部隊包括第八師、第九師、第九協防師直接追上了都興阿的部隊,直奔唐山而去。

    把攻克北平這個戰略任務丟給了第六軍的另外一支部隊,也就是第一師。

    當剛攻克保定,行軍到涿州的宋向堂得到施清瑄的軍令,讓他率領本部攻佔北平。並言明第六軍主力已經追擊敵軍前往唐山甚至去山海關,不可能給他派出援兵的時候。

    宋向堂心中沒有為難之色,反而是露出了狂喜之色!

    這可是攻佔北平,徹底端掉偽清政治中心的天大功勞啊。而這功勞即將落入自己的手上,這怎麼能夠讓宋向堂不狂喜。

    至於能不能拿下北平,對於這一點宋向堂並不擔心,這直隸地區的清軍精華僅在於都興阿麾下諸部,北平那邊雖然有一個大清陸軍第一鎮以及若干京營等,但是就算是普通人都知道。這個大清陸軍第一鎮的前身就是八旗新軍。

    而八旗新軍是什麼鳥樣誰都知道,他們雖然也裝備了燧發槍、火炮等武器,但士兵的素質比綠營、舊式八旗強不到那裡去。

    國內這麼多新軍部隊,這個八旗新軍可以算得上是墊底的了,這一點不僅僅都興阿這些清軍將領們知道,就算是宋向堂這些中華軍將領們也都知道。

    除了大清陸軍第一鎮外,還有若干京營,這些綠營或者八旗舊軍在中華軍的皇家陸軍部隊面前,根本就是不堪一擊。

    再說了,第一師雖然說是主力部隊少了些,但是後頭還跟著兩個協防師呢,這協防師雖然戰鬥力差了些,但也可以湊數了。

    所以只從敵我兵力來說,宋向堂就算沒有十成把握,但是七八的把握拿下北平的。

    這樣也就說明,施清瑄給他的這道命令,如其說是讓宋向堂單獨進攻北平,倒不如說直接送了一個大戰功給宋向堂,這如何讓他不興奮。

    「傳令下去,加快行軍速度!」宋向堂已經是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北平的城牆,踏上北平的街道了!

    一月二十號,史榮椿帶著清軍主力東逃至寧河,而都興阿依舊處於半昏睡的狀態,已經是無力負責詳細指揮。

    同時,施清瑄親率第六軍的第八師、第九師、第九協防師緊急追擊,前鋒部隊距離前方的清軍大約六公里,主力相距大約十公里。

    向北平進軍的第一師已經攻佔周口店、房山一帶,兵鋒直抵長辛店。

    而就在這一天裡,北平城內已經是滿城恐慌,大量的民眾拖家帶口出城,試圖躲避戰禍,當然更多的人還是躲在家中。

    今時今日,就算是消息再落後的人都已經知道,中華軍距離京師已經不足數十里,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中華軍已經是進入了京師地界,只不過還沒到城牆而已。

    街面上的物價,尤其是米價一日三漲,由於害怕長時間的圍城。城內民眾是開始搶購各種尤其是米糧等生活物資。

    而街面上巡邏的兵丁們都是帶著慌張甚至懼怕之色,城頭上儘管旗幟林立,眾多兵丁位於其上,但是大多數人都是有著恐慌之色。

    臨近午後時分。一臉疲憊之色的咸豐帝看著下面的諸多臣僚:「怎麼,難道一點辦法都沒有嗎?」

    幾面幾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後一個個都是不說話,看到這些人不說話。咸豐又是想起了以往這些人說什麼剿滅中華逆軍輕而易舉之類的話,然後就是忍不住的怒火中燒,直接拿起了案桌上的一塊玉石鎮紙砸了出去。

    「一群廢物,都是一群廢物,朕要爾等何用!」咸豐帝那原本蒼白的臉色上變的血紅起來:「還有那都興阿竟然敢不戰而逃,眼裡還有沒有朕。!」

    低下的人依舊沉默著,沒有一個人說話,因為他們面對當今的局勢,根本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這些人都是文官居多,你讓他們誇誇而談那自然是可以的。但是你讓他們想出什麼辦法來抵擋中華軍的進攻,頂多也就是說兩句只要將士英勇作戰,死戰不退之類的廢話了。

    更何況現在咸豐帝明顯是在氣頭上,這不說話的時候,咸豐帝也就是把鎮紙摔在地上而已,但是要是這當口主動開口說話,並且還說錯話的話,說不準人家咸豐帝直接就把鎮紙砸你頭上了。

    在場十餘人,除了咸豐帝在上面一個人大聲罵著外,其他人全都是老老實實跪著。但是一句話都不說。

    罵了半天后,咸豐帝興許是罵累了,重新坐了下來後喘著氣,拿起茶喝了口。但是杯中的茶水過涼卻是讓他直接把手中的茶杯又是扔了出去。

    但是這次卻是沒有罵什麼,而是陰沉著臉盯著下面的一群大臣,然後道:「彭師傅,你來說說,軍機處這邊是個什麼章程!」

    被咸豐帝點名的彭蘊章此時抬起了頭,但是卻是沒有立刻說話。而是斟酌了半天,此人因為久居京師為官,對外務不甚精通,所謂每當有外務,尤其是軍務的時候其總是謹慎無比,而這種謹慎也是咸豐帝欣賞他的原因之一,要不然也不會讓他擔任領班軍機了。

    只見彭蘊章小半天后才是開口道:「以臣之見,勿論都大人擅棄天津是否恰當,該如何懲處。但是如今都大人的大軍已經是西退山海關,如今縱觀京畿內外,只有第一鎮以及京營兩萬人不到,這要守怕是……」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咸豐帝就是打斷了他的話,直接開口道:「愛卿的意思是要走?」

    彭蘊章的回答是:「以微臣愚見,如今京畿已是守無可守,如今唯有退走東北,以求東山再起!」

    咸豐帝不再看向彭蘊章,而是看向了另外一名軍機大臣穆陰:「你管著兵部,你來說說,這能守住嗎?」

    穆陰突然聽見咸豐帝的詢問,一時間也是有些愣住了,急得頭上冒汗不知道該如何對答,這回答說能守住的話,誰都知道這是瞎扯淡的話,別說其他人了,他穆陰自己都不相信靠著第一鎮以及京營這些老少殘弱能夠守住京師,可是如果說守不住的話,豈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說自己無能,難保咸豐帝不會大發雷霆啊。

    說起來穆陰也是挺倒霉的,他雖然是管著兵部,又有著軍機大臣的身份,按照道理來說應該是滿清軍事體系裡的第一人,但實際上並不是如此,當今滿清的軍事體系裡,都興阿這個『總理新軍處』督辦、督辦直隸山東河南三省軍務大臣才是大佬啊,而管著著兵部的穆陰頂多就是管一些八旗、綠營而已,然後就是給都興阿打下手,負責籌集軍費糧草之類的了。

    也就是說,實際上穆陰並沒有真正的掌控大清陸軍的軍權。

    但是不管怎麼說,他都是軍機處裡唯一一個負責軍務的人,此時此刻面對咸豐帝的詢問,他也是不能閉口不答啊。

    只能是道:「如今第一鎮和京營已經是做好萬全準備,奴才會和將士們死戰到底,決不讓逆軍踏進京師一步!」

    但是咸豐帝卻不是好糊弄的人,他不要聽穆陰的場面話,所以他面露冷色道:「別說這些沒用的,你只要告訴朕,到底能不能守住!」

    穆陰沒有說話,因為他不敢說,只能是用沉默代替回答!

    看見穆陰不說話,咸豐帝也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再一次站了起來,他沒有再看群臣們一眼,一邊往裡走一邊道:「準備東狩吧!」

    穆陰等人抬起頭,看見咸豐帝一個人往裡走去,年輕的身體已經是微微彎曲,一邊走著還一邊咳嗽!

    看著孤寂落寞的身影,一大群人的眼眶就是忍不住濕潤起來!

    這要放棄京師東狩,也就代表著放棄佔據了兩百年的大清江山,只是最先嚎啕大哭的不是穆陰等一群滿人,而是彭蘊章這個漢人,哭的聽者傷心 聞者落淚啊!(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6
第三百八十八章 北平大亂

    這一天裡,整個北平城大亂,無數清廷的權貴大臣們,不管是滿人大臣還是漢族大臣,一個個都是拖家帶口準備出逃,大量原本防守北平城的兵力,尤其是目前清廷唯一一支堪用的第一鎮更是直接撤下了城牆,然後前往東門附近,準備掩護咸豐東狩。

    當然了,其他部隊,比如說部分綠營,京營都是被一股腦的留下來,穆陰要讓他們充當斷後部隊,在北平裡故作聲勢,免的被中華軍察覺出來咸豐要東狩。

    被留下當斷後部隊,也就代表著這些清軍已經是被清廷徹底拋棄!

    清廷也不傻,這八旗新軍雖然戰鬥力遠不如其他清軍裡的新軍,但是好歹是新軍啊,比那些綠營和八旗舊軍強得多,這要走的話,肯定是會帶著新軍走啊,其他的清軍只能是聽天由命了。

    清軍滿城大動,城內諸多得到了消息的權貴也是慌忙收拾細軟,然後拖家帶口往東門而去。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會跟著咸豐東狩的,有一部分主動留下來試圖拖住中華軍的步伐,而有些人幹脆自己帶著家人和細軟出逃,這不是去東北,而是準備離開北平躲避戰禍,然後直接回老家,這官他們不當了。

    而每逢亂局中,總會有一些人有著不同的想法,比如說就當咸豐帝準備出逃的時候,已經有不少文官大臣們私底下商議。

    商議什麼?不外乎就是投誠而已。

    從古至今。文官這一群體,尤其是那些所謂的清流大多都是說一套做一套。明末時,面臨李闖的進京,他們集體投降了一次,而等清軍入關的時候,他們又是集體投降了一次,這一次中華軍入京。他們再投降一次也不是什麼稀奇事。

    數千年歷史裡。文人士子這個群體裡儘管會有幾個脊樑挺的筆直的人,比如文天祥等,但是絕大部分的人文士子都是一群人盡可忠的貨色,都說數十年寒窗苦讀只為賣與帝王家,但是他們並不在乎這個帝王是誰。

    每當到了國家生死關頭的時候,叫嚷著戰爭的是他們,最先投降的也是他們,然後投降外了還說一些良禽擇木而棲、識時務者為俊傑之類的話,生怕天底下的人都不知道他們的嘴臉一樣。

    要不你看看。自中華軍造反以來,除了少數在余勝軍時代就對林哲效忠的幾個官員,比如薛煥等,有多少人在中華軍造反後主動投誠中華軍?

    不客氣的說。如今中華帝國裡百分之八十的中下層官員,尤其是府縣這兩級的官員,都是前清官員出身。

    他們之所以反叛滿清,轉而投誠中華帝國,絕對不是因為他們看到了中華帝國這個體系對中國的好處,更不是他們憂國憂民,或者是說被林哲的主角光環給籠罩了。他們投誠中華帝國的理由相當簡單,四個字可以形容:榮華富貴!

    中華軍打到了城下或者乾脆破了城,他們失去了抵抗的力量,還有更重要的就是中華軍一般會接納這些主動投誠的官員,很多情況下都是原職留任,比如知府投誠的話,一般還會繼續留任知府,後續調任一般也是平調,也就是說,他們投誠中華帝國的話,能夠繼續保持榮華富貴!

    在這種情況下,大量滿清地方官員投誠於中華帝國也就不是什麼稀奇事了。

    然而地方官員可以投誠,為什麼這些京官就不能投誠?

    別說尋常京官了,就算是部堂大臣們也是有著不少人心裡打著小九九,不僅僅是漢人,甚至不少滿族大臣都是有這個想法,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咸豐跑到東北那個不毛之地去受苦的。

    在榮華富貴面前是沒有滿漢之分的,他們都有著同一個身份,那就是官員。

    北平城內亂作一團的時候,紫禁城裡也是亂成一團,一些消息靈通的太監以及宮女們已經是開始偷竊宮內的各種珠寶珍玩,有些偷偷出宮,而有些則是直接躲藏起來。

    如今宮內已經亂成一團,值守宮禁的第一鎮的一個標已經是被抽調了出來,甚至充當了運輸隊的角色,正在把大量宮內庫藏的金銀細軟搬上車。

    至於偌大的紫禁城其他地方,他們已經是懶得管了。

    咸豐帝換上了一身便服,披著貂毛大衣的看看了眼被緊急叫過來的幾個嬪妃,還有自己的一雙女兒載淳以及榮安,其女榮安今年只有三歲,而子載淳更是只有兩歲多,此時載淳被他的母親抱著,露出好奇的大眼睛看著周邊,一雙小手不時的動來動去。

    而抱著載淳的女人眉目清秀,在一群女人裡頭顯得極為出挑,這女子在當代沒什麼人會注意,但是如果再過五十年後給她照一張相片,那麼後世人就會從這張泛黃的照片上認出她來,這個女人就是中國近代史上大名鼎鼎,垂簾聽政五十年,中國數千年歷史來風頭僅次於武則天的牛逼女人慈禧,葉赫那拉氏。

    當然了,現在的她還不是那個權傾天下的老佛爺,現在的她不過是只有二十三歲的惶恐女人而已,在沒有掌握權力之前,她的表現並沒有一旁的慈安太后以及玫貴妃強多少。

    隨著眾多的金銀細軟被搬上車,咸豐也是帶著六七個妃子以及一雙女兒上了馬車,然後在大清陸軍第一鎮的護送下直接出宮。

    這一次東狩,咸豐並沒有帶上很多人,只是帶上了一雙兒女,然後幾個妃子而已,而偌大一個皇宮肯定不止這些人,就算是咸豐的嬪妃們都有好幾十了,更別說其他人。

    但是事出緊急,前頭的中華軍就已經快要抵達北平城下了。這給咸豐出逃的時間並不多,這準備時間實際上也就半天左右。一天都不到。

    上午咸豐決定東狩後,下午咸豐就已經是帶著少數幾個近親的親人在大清陸軍第一鎮的護送下出了紫禁城,然後直奔東門而去。

    至於皇宮內的其他人,比如那些道光帝時代的妃子們,比如咸豐自己的那些不甚在意的妃子們,咸豐帝是沒有什麼心思搭理了。

    要知道這可不是去熱河行宮度假。更不是去東北旅遊。這是逃命呢,人家穆陰安排的行程計畫中,頭兩天要做到日行八十里,而且要在午後時分就出發。

    為啥?因為人家中華軍今天下午就能夠打到北平來,而一旦決定東狩就代表著唯一可以依賴的第一鎮必須抽調出來護駕,這北平城沒有了第一鎮防守,就靠那些綠營和八旗舊軍?別說一天兩天了,估計一兩個時辰都守不住。

    儘管包括都興阿在內的清軍降臨們大多看不起大清陸軍第一鎮,認為這支新軍徒有其表。但是現在這支新軍卻是咸豐出逃的唯一一支可以依賴的軍事力量,至於那些綠營和八旗舊軍,以往的時候都是被都興阿等人無視掉,而現在更是被穆陰直接拋棄。充當了棄子。

    這輕車逃命呢,加上準備時間嚴重不夠,所以咸豐帝肯定是不會帶上太多累贅的,這要是帶上成千上百的宮人,尤其是裡頭多數還是一些女人的時候,咸豐也不要逃了,直接自刎算了。

    為了增加逃跑的速度。他甚至連伺候的宮女都沒帶,只帶了十來個身強體壯的太監隨行。

    咸豐帝一行人匆匆出逃後,很快就是在東門外和部分大臣們匯合,這些大臣們大多也是拖家帶口的,但是咸豐帝是絕對不會帶著他們的家眷一起逃,頂多就是帶著大臣逃而已,至於他們的家眷,能不能逃出來就得看天命了。

    在馬車上,咸豐帝略微看了眼外頭候著的這些大臣,發現好多熟悉的身影已經是看不見了,咸豐帝並不想用他們路上耽誤了,稍候就會到的想法來欺騙自己,他非常清楚,那些沒人的人要麼自謀生路,要麼是等著投誠中華軍了。

    他嘆了一口:「都走吧!」

    穆陰親自安排,把這些大臣們安頓好,然後這一行高達三百多輛馬車的隊伍急速奔馳起來。

    等咸豐帝出了東門,然後朝著東方狂奔的時候,北平城內已經是陷入了完全的混亂中,那些原本被寄望於可以拖住中華軍步伐的綠營和京營舊軍們這還沒見到中華軍的身影呢,自己就是先跑了。

    城內的巡捕營等維持治安的人馬也是一個個跑回家,有的收拾細軟忙著出城逃命,而有的想要等風頭過去。

    沒有了官方力量維持,加上城內的恐慌,直接導致了城內的動亂,大量民眾開始哄搶米糧店,燒殺劫掠,動亂時分總是最能彰顯人們心中的醜惡,一個尋常小民為了爭奪糧店裡的最後一袋糧食,可以和三五大漢進行生死廝殺,隨手砍倒好幾個婦孺。

    一個孩子的母親為了保住好不容易搶到的一小袋糧食,可以任憑身後的人對她拳打腳踢,然後死死的咬住身前壯漢的脖子,直到自己滿臉都被血跡浸染了也沒鬆開,因為這時候她已近被身後的人打死了,她死死抓住要帶回家給一雙兒女吃的糧食也不知道被誰搶走了。

    更多的偷雞摸狗之輩更是趁著城內秩序大亂的時候禍害人家,強搶偷竊都不算什麼,甚至都有流氓直接衝進別人的家人,奸`淫`他人妻女,搶走一切可以搶走的東西。

    整個北平已經是才徹底亂掉了!

    但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紫禁城以及部分重要衙門卻是沒有受到太大的波及,下午三點時分,一隊穿著練軍軍服的士兵進入紫禁城以及周邊重要官府,而領隊的人卻是讓人很意外的恭親王奕訢。

    「立即肅清宮內,凡是作亂的宮人一律就地斬殺,再讓人聯繫兵馬司,讓他們立即派兵維持城內秩序,告訴他們,如果城內在這個關頭大亂,到時候就算我奕訢不殺他們,看看那些中華軍進城後會不會殺他們!」

    看著手下人一個個跑出去,再看看麾下的士兵把一排排慌亂中試圖偷著宮內珍玩出逃的太監以及宮女們直接砍頭,奕訢卻是深深嘆了一口氣。

    自己隱忍了這麼多年,一直想要等到皇帝咸豐重用他的機會,但是他沒有想到自從自己被趕出軍機處後,咸豐首次用他,卻是讓他防守北平,給他斷後。

    這哪裡是給自己發揮才能的機會,他這是要置我於死地啊!

    奕訢深深了嘆息著,他和咸豐相爭多年,咸豐不放心他奕訢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不能這樣啊,不帶著自己走也就算了,他憑什麼讓自己給他斷後?(未完待續。)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