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清末梟雄 作者:雨天下雨 (已完成)

 
regn13 2018-3-22 22:00:17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714 53587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10
第六百二十一章 普法戰爭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持讚賞!

    林哲來到這個時代後,不可避免的給這個世界帶來了大量的蝴蝶效應,不過這種蝴蝶效應的影響也是有限的,主要是集中在和中國相關的事務上。Π∈Π∈,.

    滿清的滅亡,林成庭跑到緬甸去建立寧王國,中華帝國的成立,這些都是最直接的影響。

    除了這些直接影響外,還有一些間接影響,比如讓全球範圍內提前了好幾年進入了後裝槍時代,一定程度上影響甚至改變了戰爭的模式。

    此外,由於中華帝國成立後對外部施行的一些政策,也是帶來了極大的影響,比如日本的明治維新沒有和歷史上那樣順利發生,如今的日本都分裂成為三國國家,彼此征戰不休,別說進行維新並工業化了,就算是統一也不知道得到什麼時候去了,至少有帝國在一邊看著,日本想要統一的難度比後世的朝鮮半島想要統一還要難得多。

    此外,帝國和俄國在遠東西伯利亞、中亞方向的一系列爭奪,也是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俄國在失去了太平洋的出海口,同時又無望從軍事上擊敗帝國重新打到太平洋的時候,這幾年俄國人已經是逐步調整其擴張戰略了。

    他們最近幾年積極向中亞腹地擴張,向後世的阿富汗、伊朗方向大幅度推進,其中在阿富汗方向的推進尤為快速,歷史上,俄軍要到七十年代末期才真正涉足阿富汗,並引起了英國的反擊,直接導致了第二次英國阿戰爭,同時在波斯方向也是保持一定的克制,整體上是和英國人分享波斯利益。

    而在這個時空裡,失去太平洋出海口後。對印度洋出海口更為迫切的俄國人加速在中亞方向的擴張,推動其『南下政策』,在這兩年就已經是侵入到了阿富汗範圍,同時加速了對波斯的實際控制。

    俄軍和英軍在阿富汗以及波斯地區的交鋒。成為了最近兩年英俄之間的主要矛盾。

    目前俄軍是在波斯的北部囤積重兵,同時英國人為了防備俄國控制波斯,並獲得波斯灣的出海口,也是在靠近波斯方向的印度西北部地區駐紮重兵。

    雙方圍繞著波斯和阿富汗兩地,可是駐紮了總數十幾萬的大軍。

    而英國和俄國在中亞的衝突。自然也是少不了帝國的摻和,因為帝國在中亞那邊也是有著一個浩罕省呢。

    帝國的浩罕省具體是什麼位置呢?儘管沒有和俄國簽訂任何的邊界協議之類的,但是根據目前雙方的實際軍事控制線來看的話,浩罕省西至新疆省,東北方向以巴爾喀什湖和俄國人為界,然後向南延伸,抵達浩罕,再向西南方向延伸抵達撒馬爾罕,最後向南一直延伸到阿富汗邊界。

    領土範圍包含前中亞三國的浩罕汗國之大部、布哈拉漢國之東部地區。如果以後世國家的疆土來說的話,那就是哈斯克斯坦之阿拉木圖州、吉爾吉斯坦全境、塔爾吉斯坦全境、烏茲別克斯坦之撒馬爾罕以東地區(詳細地圖可進入書友群相冊查看)。

    這個浩罕省的北邊和俄國接壤。南邊和印度以及阿富汗接壤,對於帝國而言,這個浩罕省是名副其實的突出部。

    而帝國在浩罕省、新疆兩省也是駐紮有重兵集團,兩省的駐軍加起來超過五萬人,而且相當多一部分都是騎兵部隊。

    帝國在浩罕省、新疆省等西北地區、烏台省等北方地區,其主力並不是以步兵為主,而是以騎兵為主,騎兵佔據當地駐軍的比例是比較高的。

    帝國、俄國、英國在中亞這一片彼此糾纏,再加上不甘心亡國的阿富汗、波斯,然後旁邊興許還有奧斯曼土耳其在西邊。因此這偌大一片地區的局勢是相當複雜而胡亂的。

    而混亂之中,俄國和英國以及帝國是相互戒備甚至拉攏,別看俄國人和帝國在西伯利亞甚至之前在中亞打生打死,但是面對英國人的強勢。俄軍和中華軍是很有默契的停止了彼此間的爭奪,然後齊心向阿富汗滲透。

    同時英國出於防備俄國人的全球戰爭,一方面是支持帝國在西伯利亞方向打擊俄國,但同時,為了防備帝國的實力大幅度增長,尤其是擔心帝國向印度、阿富汗方向擴張。他們又是試圖聯合俄國,阻礙帝國在中亞方向的擴張。

    這三國之間的關係是非常複雜的,不能簡單用敵對國或者盟友這種簡單的關係去形容,得看具體事項。

    同樣是對待中國,英國在阿富汗、緬甸、西藏問題上素來態度強硬,但是另外一方面,他們又是支持帝國向西伯利亞方向對俄國發起軍事進攻。

    進入1870年後的中亞局勢,比歷史上要更加複雜混亂,歷史上這個地方只有英國人和俄國人,現在帝國插手進來後,就使得這一地區的局勢更加複雜了。

    局勢複雜,也就導致了三國都在這一方向囤積重兵,但是誰都不敢擅自開戰,因為一旦打起來,那可就是能夠決定整個中亞局勢走向的大戰,不管是英國還是俄國又或者是帝國,都必須慎重再慎重。

    中亞局勢的混亂,日本的分裂、寧王國的成立,這些都是林哲給這個世界帶來的直接或者間接蝴蝶效應。

    不過林哲的影響也是有限的,至少對於歐洲的整體局勢就是影響不了。

    當林哲在亞洲這一片掀起帝國的工業革命浪潮的時候,在歐洲大陸上,該打的戰爭一場都沒有少,普丹戰爭、普奧戰爭、對世界海戰發展影響深刻的利薩海戰等。

    現在的普法戰爭也是按照歷史固有的軌跡發生了。

    這一系列歐洲戰爭的爆發,是普魯士崛起的一系列必然戰爭。

    1870年的七月下旬,林哲就是通過電報得知了歐洲的法國正式向普魯士宣戰,而後拿破崙三世親自率軍奔赴前線。

    哪怕是林哲前世並不怎麼關注歐洲近代史,但是也多少聽說過大名鼎鼎的普法戰爭啊,在這場戰爭裡,拿破崙三世將會步他的叔叔拿破崙一世的後塵,遭到慘敗然後失去所有的一切。

    當然了,林哲只知道法國戰敗了。拿破崙三世投降當了俘虜,但他手頭上畢竟沒有後世的百度,自然是不會清楚普法戰爭的具體經過,打了多長時間。法國為什麼戰敗?

    而這些信息對於帝國而言卻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1870年的普法戰爭,乃是十九世紀後期裡最為重要的一場超大規模戰役,雙方參戰兵力加起來達到一百多萬,而且比數年前的美國內戰,普法戰爭的武器應用以及戰術模式更加成熟。並接近近代化。

    首先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普法戰爭裡,普法兩國的軍隊都是裝備了後裝步槍,並且採用的是散兵戰術,沒有和美國內戰時期一樣,雖然雙方也是用上了後裝步槍,但是線列戰術依舊大行其道。

    此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革新,那就是後裝線膛野戰炮的大規模應用,普軍在這場戰爭裡,率先大規模應用鋼製後裝線膛炮。並借此獲得了巨大的火炮優勢。

    除了武器革新外,鐵路也是首次成為了主要的運輸方式,軍隊的調動以及後勤補給的運輸,都是極度依賴了鐵路,並造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那就是後世的大規模陸地戰爭中,雙方的軍隊的戰鬥基本都是沿著鐵路線推進,並圍繞著鐵路樞紐進行爭奪,由此可見鐵路對於後世戰爭有多麼重要了。

    這些都是普法戰爭在軍事技術上的一些改變,而這些改變都是帝國所需要的。因此得知普法兩國爆發戰爭後。

    林哲就是親自命令外務部派遣相關的外交人員深入普法兩國,並派駐觀察武官到兩軍之中,蒐集普法兩軍的詳細交戰情況。

    林哲這麼關注普法戰爭,不僅僅是因為這場戰爭將會給後續的戰爭模式帶來深刻的影響和變化。更加和後續的歐洲乃至全球局勢變化有關。

    如果歷史沒有變化的話,這場戰爭勝利以後,普魯士王國聯合其他的德意志邦國,整合為統一的『德意志帝國』,主導了歐洲大陸的霸權,並走上了挑戰英國全球霸權的不歸路。最後一敗塗地。

    太久遠的先不去說,林哲關心的是德國統一後,以德國人的強悍軍事力量以及工業能力,到時候他們必然會需要更廣闊的工業市場以及原料來源地,嗯,換句話說就是他們需要殖民地。

    但是在這個時代,基本全球的殖民地都已經被瓜分了,德國人要想爭奪殖民地的話,就必然會和英國等歐洲傳統強國發生衝突。

    這種情況下,歐洲大陸越混亂對於帝國的好處越大。

    其他的先不去說,只要德國崛起後,他們必然會發展海軍,到時候加上法國海軍、俄國海軍,將會給予英國皇家海軍更加沉重的壓力,如此一來,帝國在太平洋方向所面對的英國海軍壓力也就會小了。

    普法戰爭後的歐洲,那基本就是一個大火藥桶,一旦被引爆後那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

    在這種國際環境下,對於帝國是好處多多的。

    歐洲陷入衝突頻繁後,帝國就能夠獲得和歷史上美國、日本近似的發展環境。

    因此,儘管普法戰爭看似發生在遙遠的歐洲大陸,但是對於帝國而言依舊是一件大事。

    所以林哲第一時間就派外交人員深入的瞭解普法戰爭,當然了,帝國想要插手這場戰爭的可能性就不大了,不是帝國皇家陸軍不夠強悍,不是帝國皇家海軍的蚩尤級戰列艦不夠強大,而是帝國距離歐洲實在太遠了……

    如果歐洲就在帝國邊上,也不用太久,只有那麼千把公里的話,這歐洲大陸早被帝國平推了。

    【馬上就要515了,希望繼續能衝擊515紅包榜,到5月15日當天紅包雨能回饋讀者外加宣傳作品。一塊也是愛,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10
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陸軍政策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持讚賞!

    執行大陸軍政策的帝國,其常備陸軍(包括一線野戰部隊、地方守備部隊、近衛軍)數量就接近百萬之巨,這數量堪比普法戰爭兩國的前期參戰兵力總數,如果是帝國進入戰爭狀態,經過動員和擴展到,武裝起兩三百萬數量的陸軍並不是什麼問題。

    要知道美國內戰時期,三千萬人口的美國的南北雙方都能夠武裝起來總數超過兩百萬的陸軍呢,更何況是已經初步工業規模和龐大人口的帝國。

    怎麼說呢,玩海軍的話,帝國海軍只能是喊出追趕英法海軍強國的口號,實行戰略防禦,但是陸軍的話,自打中華帝國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沒有怕過誰。

    有這麼一支強大的陸軍,能夠阻擋帝國的除了距離外,已經是沒有其他什麼可以阻擋帝國陸軍的推進了。

    帝國成立多年,雖然海軍擴張看似熱鬧,每年都能夠下水好幾艘戰艦,但實際上帝國的整體戰略核心,依舊是大陸軍策略。

    一支強大的陸軍,才是帝國的根基,這是林哲乃至國內大部分人士的核心觀點。

    這從帝國的中央財政支出預算中就可以看得出來,1870年,帝國的中央財政支出預算總額約為六億六千七百萬圓,相對於1869年增長了九個百分點。

    其中軍費支出達到了一億三千三百四十五萬圓,佔據財政支出的二十個百分點。

    這龐大的軍費支出中。海軍只佔據了相當少的一部分,大約是兩千萬圓左右。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被陸軍系統所佔據。

    最近五六年來,帝國的軍費支出整體呈現比較平穩的態勢。保持在大約每年一億三千萬左右,當然具體年份會少一些,有時候會多一些,由於軍費總額已經很少大幅度增長,同時財政收入卻是穩步增長中,因此帝國的財政支出中,軍費所佔比例是逐年下降,從六十年代早期的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三十,最後到現在的百分之二十。

    而且如果不出現意外。即沒有大規模戰爭爆發或者嚴峻的外部威脅下,帝國的軍費依舊不可能得到大幅度的增長,因此隨著帝國的經濟持續發展,軍費開支所佔的財政支出比例,將會持續下降。

    內閣方面最近兩年的目標,是爭霸把軍費開支壓縮到財政支出的百分之十五左右,當然這種壓縮並不是說直接通過削減軍費,因為這是不現實的,帝國養著百萬陸軍呢。僅僅是人員的薪資就是一個龐大無比的數目。

    內閣方面想要的並不是說直接削減軍費,而是想要遏制軍費開支的總額,也就是死死的把軍費總額釘在一億三千萬了,不再隨著帝國財政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每年上億的軍費所維持的百萬大軍。這就是帝國對抗各國列強的底氣所在!

    相對來說,對海軍的信心就是沒那麼足了,雖然說1870年度也是投入了兩千多萬的海軍軍費。折合英鎊的話大約五百五十萬英鎊,而同樣是1870年英國皇家海軍的軍費開支也不過九百多萬英鎊而已。

    這錢花出去了。但是帝國海軍絕對無法得到相對於英國皇家海軍的一半實力!

    因為海軍是一個吃老本的軍種,需要的不是一年兩年的投入。而是持續數十年的投入,這一年幾百萬英鎊看上去很多,但是隨便造幾艘戰艦也就花的差不多了。

    然後維持一支艦隊的花費其實比造艦更加昂貴的。

    除了戰艦以及艦隊自身外,各項設施的投入也是非常巨大,海軍最近十年來為了修建各大的海軍基地,基本上是每年都需要幾百萬砸下去,這些錢比採購戰列艦都要多了。

    此外帝國海軍雖然拿著不少的經費,但實際上花錢的地方也多,首先帝國的優軍政策,導致軍人的待遇是普遍偏高的,不管是軍官還是士兵,其人員的薪資是非常高昂的。

    對於帝國的海陸兩軍來說,其實最花錢的不是採購槍支火炮戰艦之類的,而是軍人的薪資。

    人員薪資的開支,一直都是帝國海陸兩軍的最大項開支!

    此外,軍方為了扶持國防企業發展新式技術,經常以研發合同的模式向各大企業下訂單,然後撥付款項扶持企業進行技術升級,比如說艦炮這東西,海軍要為了能夠獲得威力龐大的艦炮,往往會提前向各大兵工發去研發合同,以降低企業進行新式技術研發的巨大風險。

    換句話來說,就會軍方代替企業承擔了新式武器裝備的研發風險,而研發技術可是非常花錢的。

    各方面的因素加起來,實際導致帝國的諸多軍費利用效能上,要比同時期的西方各國低一些,或者說低很多。

    因為西方國家他們可以不願不顧那麼多,直接把錢用在採購武器和打仗上面,但是帝**方所承擔的責任就要更加沉重一些。

    不過有利有弊,這些軍費開支實際上最後還是會流向社會的,軍人們拿了薪水,要養家到時候也是要花出去的,軍人以及其家屬手裡有了錢,才能夠購買各項工業產品。

    軍方給企業研發經費,向他們採購武器裝備,這軍費就是流向了各大國防企業,然後再流向國防企業的工人以及國防企業的各大供應商手中,那些鋼鐵、煤炭、機械、化工等供應商手裡的資金又會流向工人。

    大體上可以這麼形容,龐大的軍費,直接提供了超過百萬個軍人就業崗位,並通過直接採購的模式,尤為國防企業以及相關聯的企業提供了百萬個就業崗位,如果繼續向外部延伸的,那麼間接提供的就業崗位將會達到數百萬個。

    就業崗位裡的工作人員拿到工資後,就會進行消費,最後帶動內需市場,在市場的經濟流動中,又被政府進行收稅。

    如此就形成了收稅、軍費、就業崗位等一個完整的循環。

    同樣道理,帝國中央財政的其他大項支出,也都是待有這種經濟循環作用。

    對於一個工業化國家而言,財政收支不僅僅是對普通民眾的剝削,實際上更重要的承擔起金融流通的重要一環。

    畢竟對於統治者或者國家而言,錢就不是錢,只是一種金融工具而已,他們關注的是經濟體系的穩定發展。

    對於林哲來說,如果他加大稅收的同時,壓縮財政的話,最後在國庫裡囤積了一大堆的白銀黃金啊什麼的,這些對於他?對於帝國而言有用?

    屁用都沒有!

    這黃金白銀不能吃不能喝的,不花出去進入經濟循環體系的話,其價值並不會比一堆黃土多多少。

    隨著帝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尤其是工業經濟的持續發展,收上來的稅收也是越來越多,所以帝國花錢也是越來越大方,除了維持一支龐大的陸軍外,其他方面的財政支出也是越來越大,比如佔據財政支出比較重要的財務開支、教育開支等。

    要知道1870年的時候,帝國中央財政支出預算裡,教育教育高達一億圓之巨,佔據財政總支出預算的百分之十五,一舉超過了稅務系統,成為了國內僅次於軍費的第二大開支。

    大量的教育經費投下去,所代表的就是大量的官辦學校的開設,更多的學子可以獲得相對廉價的受教育機會。

    1870年的帝國,是處於蒸蒸日上的時期,國力相對於1857年建國時期,膨脹了數倍不止。

    如果這個時候歐洲身處帝國邊上,估計早就被帝國平推了。

    但是現實沒有如果,歐洲距離帝國太遠了,所以想要進攻歐洲或者軍事干涉歐洲局勢,可能性都是不大。

    至於外交干涉,雖然帝國國內的自信比較大了,但是也都知道,現在帝國的國際影響力也就比美國強那麼一點點,甚至都不如西班牙、意大利這些歐洲國家。

    除了亞洲範圍外,其他地區的國際事務上,很多國家都是無視了帝國的意見的。

    這沒辦法,誰讓帝國距離歐洲那麼遠呢!

    而帝國的外交官們也是有著自知之明,在美洲、非洲、歐洲這些地區,帝國的外交官們一般都是只看不說,反正到最後和帝國也沒有什麼直接的利益關係。

    因此普法戰爭爆發後,帝國上下沒有什麼大的反應,只有外務部和軍方那邊陸續派遣了外交官以及觀察武官進入普魯士以及法國,不過目的也不是為了插手干涉普法戰爭,而是為了儘可能的收集這場戰爭的情報,為帝國的後續戰略發展提供建議,為此,軍方還特地派遣了一支大約二十多人的觀察團奔赴歐洲,考察普法兩國的戰爭

    不過有意思的是,還沒有等帝**方的觀察團抵達歐洲呢,巴黎就是傳來消息,拿破崙三世已經戰敗投降了!

    獲知這個消息後,讓林哲頗為無語!

    他雖然知道法國會戰敗,但是也沒有想到法國竟然會敗的這麼快,這前後才幾個月啊,自己派出來的觀察團還沒有抵達歐洲呢,這戰爭就結束了?

    這還不算,沒兩天時間,帝國駐巴黎的外交人員又是傳來消息,自拿破崙三世戰敗投降的消息傳到巴黎後,法國人直接把怒氣對準了拿破崙皇室,直接玩起了革命。

    法國共和了!

    【馬上就要515了,希望繼續能衝擊515紅包榜,到5月15日當天紅包雨能回饋讀者外加宣傳作品。一塊也是愛,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10
第六百二十三章 後裝野戰炮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持讚賞!

    擁有數十萬大軍的法國竟然在短短數個月內就戰敗了,這讓一直關注著普法戰爭進展的統帥部部分軍方高級將領們頗為詫異。

    儘管大部分帝國的陸軍將領自認為自家的陸軍是天下第一,些許歐洲小國的戰爭也就過家家的水平,但是說實話這種心理也就是一種狂妄自大而已,拋開這種所謂的自信來說,普法兩國的陸軍可都是當代的一流陸軍。

    法軍自從拿破崙時代開始,那可就是歐洲第一強陸軍,當年可是一家單挑全歐洲的強悍存在,即便是拿破崙戰爭後,法軍有所沒落,但是在拿破崙三世的執政下,法國逐步完成了工業化,其國家實力依舊是歐洲大陸的第一,各方面的綜合實力僅次於英國,這從法國海軍就可以看得出來。

    在十九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能夠挑戰英國皇家海軍的海軍只有一家,那就是法國海軍。

    1870年,英國皇家海軍擁有總噸位六十多萬噸的船隻,而法國海軍則是擁有四十五萬噸的船隻,除了這兩個國家外,其他國家的海軍大多只有幾萬噸,少有超過十萬噸的,即便是帝國海軍也不例外。

    除了在海軍上能夠挑戰英國皇家海軍外,其陸軍也一直捍衛著歐洲第一強軍的名譽,然而這樣的法國卻是戰敗了。

    更讓人吃驚的是。前後交戰短短幾個月而已,法國就戰敗了。數十萬大軍死傷或者被俘虜,就連拿破崙三世都當了俘虜。

    這種事說出來簡直是難以置信。

    按照帝國統帥部的那些陸軍高層將領們的說法。如果是帝國皇家陸軍和法軍交戰,拋開海軍以及距離方面的因素的話,也就是把帝國陸軍換到普軍那邊,帝國陸軍只出動大約六十萬兵力的話,帝國陸軍獲得戰爭勝利自然是必然的,但是帝國陸軍的高級將領們也沒有想到過能夠在短短幾個月就擊敗法國,整個戰爭的過程興許會持續一年以上。

    這到底是普軍太強還是法軍太渣?

    而同時讓軍方高級將領驚嘆的是,普軍在這一場戰爭中,大規模並成熟的使用了鋼製後裝線膛炮。

    而根據身在法國和普魯士的一些駐帝國武官以及外交人員的傳遞迴來的消息分析。在這場戰爭裡,普魯士的鋼製後裝線膛炮獲得了極大的戰術優勢。

    這種戰術優勢甚至一定程度上婉轉了普軍在步槍上的劣勢。

    普法戰爭中,普魯士陸軍裝備的是德萊賽步槍改進型,而法軍裝備的則是夏賽波步槍,這種步槍在原時空裡自然是法國人的原創。

    但是在這個時代,這款步槍卻是極大的參考了帝國陸軍自己裝備,並大量出口的1858步槍,1858步槍,最大的設計特點就是採用和普軍德萊賽步槍相似的設計。但是又是進行了改進,比如擊針長度縮短,紙殼子彈的底火被安裝到子彈的地步,而不是以往的中部。為瞭解決漏氣問題加裝了橡膠墊。

    由於該款步槍在美國內戰裡大規模影響,或多或少是影響了世界各國的後裝步槍的設計。

    法國人的夏賽波步槍就是受到了1858步槍的極大影響。

    普法戰爭剛開始的階段,普軍在步槍上是受到了較大的壓制。但是他們很快就是利用其火炮優勢並徹底建立戰場上的戰略優勢。

    這種情況被傳回國內後,又是掀起了一陣加速裝備鋼製後裝線膛炮的浪潮!

    帝國陸軍很多年前就開始研發後裝線膛炮。不過這些年發展的並不算順利,過去對這些年裡。提出的各種設計的後裝炮可謂是相當的多,但是對於軍方而言卻是或多或少都存在著缺陷。

    比如漏氣問題,重量問題還有非常重要的造價問題。

    為瞭解決後裝野戰炮的造價過於高昂的問題,陸軍那邊甚至是想過乾脆使用鑄鐵後裝線膛炮。

    至於鋼製後裝線膛炮也在發展,不過受限於國內原鋼產量一直都不高,所以鋼製火炮價格比較昂貴。

    所以也就導致了陸軍一直在各種設計的後裝火炮之間猶豫,以至於遲遲沒有大規模採購並服役,只是先後採購了各種類型的後裝炮實驗性裝備。

    不過目前帝國陸軍的火炮依舊以前裝線膛炮為主。

    造成帝國陸軍裝備後裝線膛炮緩慢的不僅僅是技術問題,還和帝國陸軍內有著大量的前裝新突破有關。

    帝國陸軍擁有的前裝線膛炮可不是幾十門幾十百門啊,而是高達數千門之多,而且這些火炮多是1860年後服役的,滿打滿算也服役了十年而已,相當多一部分的服役年限只有四五年甚至更短。

    這種情況下,把這些火炮給退役封存,然後換裝新式火炮,這對於陸軍而言是非常巨大的浪費,同時陸軍的軍費也是有限的,這幾千門火炮採購下來,然後配屬新式的炮彈以及其他配屬的體系,這花銷可不是少,饒是每年有著上億軍費的陸軍,也不得不慎重而行。

    大量的前裝線膛炮存量,後裝火炮的價格昂貴以及一些性能上的缺陷,再加上帝國陸軍也沒有明顯的外部敵人,尤其是強悍的敵人,所以帝國陸軍上下對換裝後裝火炮並不太熱心,裝備的多是一些大口徑的重炮,而普通的野戰炮則是只有少量試驗裝備而已。

    而現在普法戰爭裡,普軍卻是用後裝火炮獲得了極大的戰略優勢,這就迅速引起了帝國陸軍的注意。

    普法戰爭還沒有結束呢,帝國統帥部下屬的軍械部就已經是向國內的三大武器公司發去了正式招標書。他們要招標多款後裝線膛火炮,而且預定的採購數量非常多。其中的『師屬野戰炮』的首批訂單就高兩百門。

    其他的還有『輕型步兵支援火炮』、『遠程加農炮』『大口徑榴彈重炮』等。

    上面的這三款火炮的招標,是根據用途來招標的。所謂的師屬野戰炮,是用來代替以往的十二磅前裝線膛炮,而這種火炮也是所需數量最多,但是同時也是對技術要求最高的,要做到射程、爆炸威力、重量、精度、造價各方面的良好取捨,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從軍方的要求就知道有多麼苛刻了,首先是重量不能超過九百公斤,有效射程必須達到五千五百米,比現在普軍大規模使用的主力後裝野戰炮的四千五百米左右的射程還要多一千米。九百公斤和五千五百米的射程,這對於當代的技術條件而言,幾乎是最苛刻的要求了。

    而軍方提出這種要求也不是沒有理由的,首先是重量,由於帝國陸軍的大部分預定作戰區域,其地形條件都不算好,而相當多一部分地區甚至稱得上惡劣,沒有良好的陸地交通支持,火炮要機動的話。只能靠馬拉人推。

    而這種情況下,師屬野戰炮的重量超過九百公斤的話,要想快速機動就非常困難了,如果只能慢吞吞的走。那麼就不能說是師屬野戰炮,而是重炮了。

    射程的話,普軍在歐洲使用的主力野戰炮都擁有四千多米的射程了。而這些火炮大多是六十年代的技術水平了,帝國陸軍要想保護領先的火炮水平。那麼就必須超過普軍現有的技術水平,而且必須保持在未來十年內不落伍。

    這個五千五百米已經是最低限制了。

    輕型步兵支援火炮。是用來準備代替四磅、六磅這兩種營團所屬的支援火炮,同時也是準備用來代替騎兵炮的,軍方要求這種火炮的重量不能超過兩百五十公斤,射程必須達到三千米以上,同時必須可以拆解用騾馬託運,同時必要時候,拆解後的零部件必須可以人力搬運,以滿足山地作戰的需求。

    這種輕型步兵支援火炮,軍方內部已經是有了另外一個稱呼,那就是山炮,簡而言之就是山地作戰火炮。

    兩百五十公斤,三千米的射程,這對於當代的技術水平來說也是屬於頂尖的了

    師屬野戰炮和山炮的性能興許在後世看慣了十幾千米射程的人看來,還是屬於非常落後原始的東西,但是對於1870年的現在而言,這兩款火炮的性能要求之苛刻,絲毫不亞於後世那些最先進的高科技武器。

    相對於這兩款步兵支援火炮的要求比較苛刻,軍方對遠程重炮的要求就是比較寬鬆了。

    首先對大口徑加農炮的要求比較簡單,要求射程在七千米以上,為了保持炮擊威力,口徑要在一百一十毫米以上,同時要求能夠有效機動,但是並沒有給出詳細的重量限制。

    然後是大口徑的榴彈炮,其射程要求是六千米,然後爆炸威力要大,因此口徑最好是達到一百五十毫米以上,同樣也是沒有給出詳細的重量限制,只要能夠給出機動方案就可以。

    因為大口徑加農炮和榴彈炮,他們是不用跟上野戰部隊的機動速度的,往往是用來炮擊固定要塞的,機動性能雖然也重量,但是反正隨隨便便都是好幾噸重的大傢伙,根本無法快速機動,因此強求重量和機動性能是得不償失的事,還不如要求射程和威力呢。

    對於軍方的後裝火炮的招標,而且一來就是好幾百門的採購數量,同時軍方高層也是傳出來的消息,在未來帝國陸軍將會全面換裝後裝線膛炮,,第一步換裝計畫裡,頭五年內帝國換裝所需要的火炮火炮可不是幾十幾百門,而是至少都是兩千門以上,而這些還只是一線野戰部隊的所需要的數量。

    後續那些守備部隊也是需要陸續換裝後裝火炮的,到時候可又是上千門的大訂單。

    如此龐大的訂單量,足以為任何一家兵工廠提供豐厚的利潤,而且是連續保持五年甚至十年的利潤。

    軍方的招標一發出來,國內的三大武器公司就是迅速行動了起來。

    【馬上就要515了,希望繼續能衝擊515紅包榜,到5月15日當天紅包雨能回饋讀者外加宣傳作品。一塊也是愛,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10
第六百二十四章 婆羅洲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持讚賞!

    儘管國內的三大武器公司都是皇室全資企業,但是即便是皇室企業,但是他們的運轉模式依舊是遵循商業模式,這企業發展了,有裡豐厚的利潤,企業的中高級管理層才能夠拿到更多的分紅,企業的員工們才能夠拿到更好的福利。¥℉,

    同時,一些真正的高管才能夠獲得另類的政績,然後才有可能進入皇室資產管理處這個所有皇室企業高管都希望進入的總部機構。

    皇室企業和後世的國企並不同,皇室資產管理處也和後世的國資委不同。

    皇室資產管理處雖然名字看上去像是政府類機構,但實際上內部的構架是根據企業總部來設計的。

    皇室資產管理處的內部機構比較複雜,其內部最高權力機構是『皇室資產管理委員會』,該委員會的成員由處長、副處長、財政總監、人事總監、稽查總監以及部分核心皇室企業的負責人組成,會議決定即為該機構之最高權限命令,不過該委員會的並沒有委任自身委員的權力,各委員的委任狀皆來自於皇帝的欽命授予。

    下設處長室、財務室、人事室、稽查室四大室,分別掌管行政、財務、人事、監督四大權力。

    其核心部門自然是處長室,內設各科,包括金融科、紡織科、化工科、礦務科、國防科、機械科等各大行業的科室。用後世比較時髦的話來形容,大體就是金融事業部,紡織事業部,礦務事業部等等。

    此外還有總務科、內協科、人事科等行政科室

    上述科室由多名副處長分管其中多個機構,或者由處長直轄管理。

    各事業科室直轄管理下屬企業,比如大名鼎鼎的江南礦務公司,就是嫡屬於礦務科管理,國內的三大國防企業。都是歸屬國防科管理。

    這是一個企業總部公司和行政機構有些混合的機構,很多內設機構聽上去興許很很低調,但實際權力非常大,比如金融科。這個科室管理著皇家銀行的同時,還控股有國內多家民營銀行,同時擁有其他外資銀行的股份。

    這些科室隨便領出去一個,都是堪比國內其他最大的企業集團總部。

    而進入皇室資產管理處總部,尤其是進入皇室資產管理委員會。就是這些皇室企業管理人員的追求了。

    到時候他們管理的可不是一個企業的生絲,基於皇室資產管理處對國內經濟的極大影響力,他們的每一個決定都是能夠影響國內經濟走向的,到時候他們的權力比起中央內閣的那些閣老們都不差多少。

    為了更進一步發展企業,國內的三大武器公司都是卯足了勁想要爭奪火炮的訂單!

    實力最為雄厚的皇家武器公司是最先就是拿出了相關設計方案的,而且一來就是好幾個,他們的火炮設計是依託已有的海軍艦炮,在陸軍很多將領們看來,這設計出來的都是一些艦載重炮啊,和野戰炮沒多大聯繫。

    比如皇家武器公司拿出的大口徑加農炮的設計。那是直接把海軍的一百二十毫米艦炮給搬到了陸地上,最大射程超過驚人的十千米,而重量也是死重死重的,更關鍵的是造價也是和他的射程一樣驚人。

    軍械部的招標負責人只看了一眼那串造價的數字,然後就看也不看這款火炮的其他詳細性能數據,因為過於高昂的造價下,其他的性能數據就算是破天了也沒用,因為陸軍買不起。

    陸軍和海軍不一樣,海軍的艦炮為了追求性能,那基本是不考慮重量和成本的。這一門火炮好幾萬這種事也只有海軍才能夠幹得出來。

    而陸軍要的火炮可不是一門兩門,而是幾百幾千門,對於他們而言,價格遠遠要性能更重要。

    而中小口徑的野戰炮。皇家武器公司也是極大的參考了八十毫米的艦炮,射程和精度自然是當代頂尖的,但是和大口徑加農炮一樣,存在著價格高昂以及重量過重的問題。

    皇家武器公司雖然依託上海兵工廠,在大口徑艦炮上相當擅長,但是不可避免的帶有了濃厚的艦炮設計風格。片面追求射程和精度,而對於成本以及重量問題則是有所忽略。

    同為國內三大武器公司的北方武器公司,則是要務實的多,他們提出的幾個方面都是比較中庸,甚至在性能上算是比較低劣的,但是他們很好的控制了成本,乃是三家武器公司的設計方案裡,報價最低的一家。

    至於湖廣武器公司,他們則是居於兩者之間,他們提出的師屬野炮以及山炮設計方案,則是拋棄了傳統的阿姆斯特朗的諸多設計特徵,而是採用和克虜伯火炮相似的橫楔式炮閂,這種炮閂設計和皇家武器公司擅長的螺式炮閂相比,是各有優劣。

    而從技術特徵來說,螺式炮閂更適合用於大威力火炮,而這也是皇家武器公司的艦炮,清一色採用螺式炮閂的原因。

    而楔式炮閂的話,則是比較適合中小口徑的火炮,尤其是對射速要求比較高的火炮。

    而橫楔式炮閂,也是當代克虜伯火炮最為明顯的特徵!

    國內的三大武器公司提出了諸多火炮設計方案是相當多的,同時過去數年裡,雖然帝國陸軍並沒有大規模裝備服役後裝火炮,但是並不是沒有裝備,試驗用的後裝火炮還是裝備了有一些的,同時也有少量大口徑重炮是後裝炮。

    因此國內的這三家武器公司或多或少都有著技術儲備,如今拿出來的設計方案基本都是能夠立即批量生產的。

    而現在陸軍所需要考慮的是,具體選擇哪種火炮成為制式火炮。

    而這種選擇也不是軍械部一家能夠決定的事,陸軍的諸多高級將領以及軍械部等軍方的技術專家們已經是連續舉行了多次會議。

    由於事關重大,這一個決定,可是決定未來十年左右的陸軍用火炮,重要性絲毫不亞於海軍的戰列艦。

    因此為了慎重起見,軍方選擇了折衷的方案,同時向符合初步要求的數個設計方案都下達了少量採購的訂單,等各大公司把樣炮製造出來後。然後進行具體的試驗,到時候那個好就選那個。

    由於軍方受到普法戰爭的刺激,對新式火炮的服役時間限制的比較短,所以三大武器公司一得知消息後。立馬就是開始製造樣炮,然後準備參加試驗,以爭奪最後的訂單。

    普法戰爭不僅僅給帝國陸軍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同時也是給帝國的外交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比如法國戰敗的消息剛傳來呢。帝國國內的很多人就是把眼光瞄向了法國在亞洲的殖民地,也就是法屬南圻,試圖在這一方向搞點事,目的倒不是說為了幫越南人收復這一領土,而是想要借此壓一壓法國人在亞洲的殖民擴張態勢,免的這些法國人天天打高棉、萬象、琅勃拉邦等中南半島小國的主意。

    對於帝國而言,目前的中南半島局勢已經算是比較穩定明朗的,出於對外部環境的和平需求,以安心發展國內,帝國並不希望中南半島或者亞洲的其他地區出現不必要的混亂。進而引起帝國和法國或者和英國的戰爭。

    所以帝國的外交官們希望趁著這一次的機會,打壓打壓法國人,免的他們蠢蠢欲動。

    至於把法國人徹底趕走,把並不符合帝國的利益,因為趕走法國人的話,越南就會重新統一,儘管現在的越南還很落後弱小,但是從後世的經驗來看,一個統一的越南並不符合帝國利益。

    再者了,現在中南半島是中英法三國進行爭奪。如果把法國人趕走了,那麼帝國就需要獨自面對英國了,而這對於帝國來說也不是什麼好事。

    為了防止節外生枝,從而影響到帝國的工業發展。帝國是更加希望中南半島乃至整個亞洲範圍內的穩定。

    不過帝國想要平穩發展,但是事情不可能說帝國想要怎麼樣就怎麼樣的,諸多計畫外的事情總會時不時的冒出來,進而影響帝國政策的走向。

    普法戰爭雖然分出了勝負,但是還沒有完全結束,法國共和政府還在和德國人進行談判著的時候。帝國駐新加坡領事館向南京發回電報,稱婆羅洲之大港和蘭芳公司和荷蘭東印度公司爆發了新一輪的戰爭。

    當然,這事本不值得讓帝國的外交官特地給南京發電報,更關鍵的是,大港公司和蘭芳公司聯袂來人聯絡了帝國的外交官,自稱為帝國藩屬,請求帝國幫助他們抵抗荷蘭人的侵襲。

    聽到這話,帝國的外交官都迷糊了,你們這兩個小採礦公司啥時候也成為我泱泱帝國的屬國了?

    後世人對大港公司和蘭芳公司興許不熟悉,但是另外一個名字大體是知道的,那就是蘭芳共和國。

    蘭芳共和國,其性質和各國的殖民地公司非常類似,擁有武裝和政權系統,主業就是在西婆羅洲挖金礦。

    但是你非要說它是一個國家的話,那就過分了,畢竟比蘭芳公司大多了的英國東印度公司,荷蘭東印度公司也沒敢自稱是國家啊。

    別說這些老牌殖民公司了,就算是剛成立沒有幾年的南洋礦務公司,其規模也是遠遠超過蘭芳公司啊。

    南洋礦務公司,其在國內的業務自然都是比較正規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南洋礦務公司的相當多資產都是在國外,尤其是在越南、菲律賓以及印尼等地。

    除了在越南開發煤礦外,南洋礦務公司還在菲律賓、印尼、馬來等地區投資有礦山,並在這幾年大規模涉足橡膠產業,麾下的南洋橡膠公司向帝國供應了大約百分之三十的橡膠產量。

    在國外的諸多礦山以及橡膠園裡,為了保衛公司資產,南洋礦務公司可是有著自己的公司衛隊,僅僅是在越南北部的礦山護衛隊,規模就是超過了三百人,南洋各地礦山以及橡膠園的其他護衛隊加起來,總數大約有千人,而且是槍支火炮齊全。

    這拉出去和英法等國的殖民地軍隊交手都不是什麼問題。

    同時為了獲得一些東南亞島嶼上的資源開採權,以公司的名義和當地的土著部落簽訂條約、合同之類的也是比較常見。

    而如此的南洋礦務公司沒敢說自己就是一個國家了啊!

    不過這蘭芳公司是不是國家不要緊,關鍵的是他們找上門來請求帝國幫助,而且是自稱帝國藩屬,這怎麼處理的話就不是區區一個地區領事館的領事可以負責的了,所以很快就是把相關情況報告上了外務部,最後是以外務簡報的方式呈送到了林哲的桌上。

    蘭芳公司?大港公司?林哲對這兩個公司或者國家自身並沒有什麼興趣,他關注的是,這似乎是給了一個帝國插手婆羅洲的機會啊。

    只是這貿然插手的話,恐怕要引來英國人和荷蘭人的反對,荷蘭人的意見直接無視就是了,就荷蘭人現在的國家實力,帝國不主動欺負上門就算他們運氣了,但是英國人的話,這倒不是那麼好辦了。

    英國人同樣在婆羅洲有殖民地,現在帝國也往上頭插一腳的話,以英國人對帝國的防備心理,這肯定是不會輕易坐視帝國的勢力插足到婆羅洲的。

    這種情況下,是不是要插足婆羅洲呢?

    【馬上就要515了,希望繼續能衝擊515紅包榜,到5月15日當天紅包雨能回饋讀者外加宣傳作品。一塊也是愛,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10
第六百二十五章 陰謀在行動

    面對婆羅洲這快肥肉,現在林哲是想要上去咬一口,但是又怕引起一旁虎視眈眈的英國強勢反對,到時候非但沒有吃到肉,反而會惹得一身騷。∽↗∽↗,

    討論亞洲問題,尤其是東南亞地區的問題是,就不能不考慮到英國人的反應。

    別的不說,單單是一支東印度艦隊就足以讓林哲為之忌憚了。

    辦公室裡的林哲放下手中的電報,然後站起來看向牆上的那副世界地圖,自從他搬進這個辦公室後,就是在牆上掛了一副巨大的世界地圖,凡是遇到一些重大問題的時候,林哲總喜歡面對著這副世界地圖進行思考。

    在這副地圖上,以中國為中心,標著其他國家的疆域,從地圖上可以清楚的看見,帝國面臨著的兩大最大的敵人:俄羅斯和英國。

    在北方和中亞方向,帝國和俄羅斯有著漫長的邊境,在這條漫長的邊境裡,帝國和俄羅斯之間的小規模戰爭不斷,而可以預見的是,就算是帝國把整個西伯利亞吞了下來,也不可能太大的改變帝國的戰略態勢,頂多就是把戰線向西推進一些而已,並不會從根本上改變帝國和俄羅斯的矛盾和衝突。

    以目前的技術條件以及帝國的國力,是很難單純的依靠軍事手段迫使俄羅斯屈服的,而這也就代表著,帝國和俄羅斯的敵對狀態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至少在未來的十年甚至二十年內都不可能獲得根本上的改變。

    而在帝國的東方,是廣闊的大海以及日本、阿拉斯加等地,而帝國通過之前數年的努力,已經成功把日本的局勢搞的混亂無比,讓統一完整的日本陷入了三國混戰的狀態,而有著帝國在一旁煽風點火,日本要想重新統一是非常困難的事。

    在阿拉斯加方向,雖然帝國尚未登陸阿拉斯加並掌控這一地區,但是帝國海軍的軍艦已經密集活躍在阿留申海域,雖然沒能在北美方向威脅英屬加拿大以及美國。但是至少已經把潛在的戰線向前推進了數千公里,只要控制了阿留申海域,只要碧德港這個北太平洋裡極為難得的常年不凍港還在帝國手裡,只要帝國海軍在這一方向的艦隊不戰敗。那麼帝國的東北方向是可以獲得戰略安全的保證的。

    但是在帝國的西南方向,局勢卻是要複雜的多,而且是危險的多。

    在這個方向裡,是廣大的東南亞地區,而在東南亞之後。則是被英國視為殖民核心利益的印度,英國人為了保護印度的利益,同時為了向東南亞方向進行擴張,這些年來已經和帝國發生了諸多衝突。

    緬甸的衝突就是在這種大背`景下爆發的。

    帝國現在每一次嘗試向東南亞擴張,都將會迎來英國人最為強烈的反對。

    同時進入1870年後,帝國比以往更加需要穩定的發展時間。

    如今帝國的工業化發展正處於穩定快速上升時期,按照帝國目前的工業發展速度,未來二十年乃至三十年都是非常關鍵的發展時期。

    同時,根據原時空的一些歷史規律來看,時間是站在帝國這種後進國家這邊的。

    因為現在英國這個世界老大。正在受到多個後進國家的巨大挑戰,統一的德意志帝國、結束內戰,一心埋頭髮展的英國,還有正在處於急速上升期的中華帝國。

    根據帝國駐美的外交官傳遞迴來的一些消息顯示,美國最近幾年的工業發展堪稱恐怖,其工業產值可是連番增長,結束內戰後的美國利用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同時還有廣大美洲的資源,現在的發展速度是非常恐怖的,就連帝國都比不上他們的發展速度。

    儘管從未來的太平洋局勢來看。美國人也會是帝國的巨大挑戰和敵人,但是以目前的態勢來說,美國人的發展,也是英國人所不樂意看見的。

    從諸多跡象以及未來的國際形勢來分析。現在的帝國最需要的不是進行領土的擴張,實際上佔據些許領土對帝國而言並不具備什麼實際價值,甚至還會引起和其他國家的戰爭,而這對目前需要和平發展的帝國並不是什麼好事。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林哲是沒有什麼興趣直接插手東南亞局勢,甚至為此和荷蘭人乃是英國人打一場戰爭的。這對於帝國而言弊大於利。

    不過什麼事不做也不是什麼好選擇。

    如今的帝國和後世的美國非常類似,在國際事務的選擇上,以給英法等老牌殖民列強找麻煩為主。

    就算不親自出兵婆羅洲,但是林哲也希望當地的局勢能夠更加混亂一些!

    局勢混亂了,林哲才好渾水摸魚嘛!

    想到這裡,林哲才是把視線從世界地圖上收了回來,然後走向辦公桌,拉了拉桌下的一個小拉繩。

    這個時候,外頭的秘書處辦公室裡,一個年輕的隨行秘書看見了正在發生叮咚響聲的鈴鐺,然後就是立即起身,快走兩步後就是走到林哲的辦公室門前,然後輕輕地推開辦公室的門。

    此時,林哲開口道:「去把葛東兵叫來!」

    他口中的葛東兵乃是參謀部情報司的司長,而參謀部情報司也是帝國的三大情報機構之一,除了參謀部情報司外,還有宮內情報處,其處長由徐岩令擔任,另外還有嫡屬於巡警部的聯合調查局。

    其中的情報司由參謀部情報科發展而來。

    宮內情報處由宮務廳情報處改革而來,當年宮務廳進行改革的時候,原宮務廳情報處和宮務廳秘書處一樣被單獨出來,改名『宮內情報處』。

    至於巡警部的聯合調查局,則是1868年才成立的執法機構,一開始只是負責跨省大型案件的偵查、調查等,後來又是加入了反間諜的職能,是一個綜合性質的執法機構。

    在具體分工上,軍方的參謀部情報司專司軍事情報,尤其是國外的軍事情報,他們的情報官員廣泛活躍在國外,刺探國外的軍事情報,同時也負責在國外的一些其他情報活動。比如搞混亂,顛覆他國等。

    簡單說起來,這情報司就是除了刺探軍事情報外,就是在國外搞混亂了。

    而宮內情報處則是要比較單純。其主要職責是負責監控、消滅反對勢力,何謂反對勢力?就是反對林哲的勢力,尋常的案件,哪怕是危害到國家安全也不歸他們管理,同時沒有明顯的界限。其側重點主要是放在對國內高級軍政要員、活躍社會活動人士的監控上,並不插手尋常案件。

    這三大情報機構雖然分工有所不同,名義上也分屬內閣、軍方、宮內三大類型,但是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徵就是,他們都是直接向林哲負責。

    情報系統這把尖刀,林哲並不打算交給任何一個臣子負責。

    這三大情報系統,宮內情報處和聯合調查局顯然是沒有職權插手婆羅洲的問題,前者是真正屬於見不得光的秘密機構,裡頭工作的特工官員大多都是隱姓埋名的,但是很多軍政要員可以肯定的是。他們的親近人裡頭肯定有著宮內情報處的特工在。

    聯合調查局是國內綜合執法機構,實際上和警察都差不多,執法活動都是公開的,並不進行什麼秘密活動。

    能夠跑到國外干暗殺、顛覆這種事的情報機構,只能是軍方的情報司。

    葛東兵並沒有讓林哲等太久,很快就是出現在林哲面前。

    這個葛東兵和林哲平常看見的軍人不太一樣,儘管他的肩膀上掛著陸軍少將的軍銜,但是他整個人沒有和傳統軍人那樣身材魁梧,甚至有些略微弓背,面容消瘦。身上的那身將官禮服穿在他身上,顯得有些鬆鬆垮垮。

    平常來說,帝國的軍官軍服一般都是專門定做的,軍方只會給士兵們發放統一採購的制服(也是要從薪餉裡扣除)。而對於軍官的制服,作戰服和常服是有著統一的制式,軍方們可以自行購買,不過禮服的話,雖然也有統一採購的軍官禮服,不過中高級軍官們往往是去裁縫店自行定製。

    當然了。軍方是嚴格規定了制服的樣式,軍官定製禮服的時候是不能隨意改動的,這主要還是為了軍服的美觀性,量身定做的軍服,足以讓那些身材比較鬆垮的軍官們看起來比較健碩帥氣。

    當代的帝國軍服制度,出發點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了讓軍人看上去更帥氣。

    然而眼前的這個葛東兵身上穿著的禮服,很顯然不是專門定製的軍服,而是軍方統一採購的常規碼數禮服,而葛東兵本人的身材又實在不咋地,所以看起來,這人全然沒有帝國其他高級將領特有的威嚴。

    此人看見林哲後,目光也是低垂了下來,黯然無色的眼神裡彷彿透著一種死氣。

    「臣叩見皇上!」葛東兵行禮後,林哲就是招了招手讓他過來,然後指著桌面上的一份文件道:「婆羅洲那邊的事你知道了嗎?」

    葛東兵當即點頭:「微臣已經聽過了同僚們的報告!」

    「哦,情報司有什麼發現?」林哲當即道。

    葛東兵雖然看起來整個人鬆鬆垮垮,但是作為帝國三大情報部門之一的情報司司長,掌管著國外幾乎所有間諜事務的他自然不會太簡單。

    雖然婆羅洲事務只是一件小事,很多人甚至都不會去注意,但是葛東兵卻是對此瞭解的非常情報:「根據我們得知的一些情報,一個月前開始,婆羅洲當地的一些華工因為不滿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壓迫,進而殺了東印度公司的監工以及分公司的負責人,隨後奪取了槍支佔據了礦山,隨後他們又聯繫了以往大港公司的殘餘還有蘭芳公司的一些人手,組織起來了大約五百人的兵力和荷蘭東印度公司進行對抗!」

    「而根據我們得知的消息,荷蘭東印度公司除了從其他方向抽調兵力外,也已經向荷蘭殖民當局請援,預計下個月就會有至少一千名荷蘭軍隊奔赴婆羅洲進行鎮壓!」

    「那他們能夠抵抗住嗎?」

    葛東兵輕輕搖頭:「他們不可能擋住荷蘭殖民地正規軍的鎮壓,等荷蘭軍隊抵達後,他們最多能夠支持一個月,甚至有可能一週都擋不住!」

    「哦,如果我們幫他們呢?」林哲靜靜的說出這話,而葛東兵聽到這話後,身為諜報頭子的他一下子就是聞到了陰謀的味道,而他對各種陰謀有著天然的喜好。

    「這要看我們給予他們多大的幫助力度,如果直接派兵的話,荷蘭人自然不是帝國海陸大軍的對手,如果不派兵的話,只是給予武器以及軍事教官以及志願人員的支持,能夠堅持多久比較難判定!」

    「不過就算我們插手,以婆羅洲當地的華人總體力量來看,他們也堅持不了幾年!」葛東兵的這話,很顯然是對婆羅洲的當地華人的力量並不太看好。

    他這話也沒有說錯,跑到國外的華人雖然不少,但是向國外移民的華人很顯然沒有充當殖民者的覺悟和野心,他們往往只埋頭在賺錢養家餬口上,大多沒有想法以及膽量反抗外族甚至是土著的欺凌。

    所以跑到東南亞去的華人隔三差五就被屠殺一批。

    如今帝國想要改變這些華人移民們的想法,讓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拿起刀槍進行反抗,其實是非常困難的。

    但是林哲卻是知道,這些人並不是不想反抗,而是沒有反抗的膽量,而現在帝國就要給他們反抗的膽量。

    「回頭你把婆羅洲的事務重點跟進一二,不要讓他們失敗的太快,帝國需要他們的存在!」

    當地華人的反抗勢力還在的話,帝國才能插手當地局勢,儘管這種插手不太可能是直接派兵或者外交交涉,但是給他們槍支火炮,把當地的華人武裝起來的話,恐怕是要給荷蘭人造成不小的麻煩。

    而對於帝國而言,讓荷蘭、英國人等歐洲國家面對亞洲事務的是頭痛,這就是勝利了。

    至於說帝國能不能因此獲得多少直接的領土或者經濟利益,那並不重要。

    作為一個後進國家,要是不隔三岔五的給英國佬找麻煩,那麼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後進國家,在這方面,德國人和美國人在原時空裡已經給林哲充當了良好的榜樣!(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10
第六百二十六章 裡維拉貿易公司

    在二十一世紀的時候,後進國家還可以高高興興喊著什麼和平崛起,但是在十九世紀,和平崛起就是一句笑話。∽↗∽↗,

    縱觀後進國家的崛起歷史,基本都是一場又一場血腥的戰爭。

    帝國想要在強敵環繞的十九世紀後期真正崛起,自然是免不了要面對各種各樣的挑戰,除了國內諸多發展困難,外部環境也是不容忽視的。

    帝國這些年打的仗其實不少的,和俄國人的軍事衝突就從來沒有停止過,雖然規模小一些,但是每年在邊境地區都是會打上那麼幾場,幸運的是中俄兩國在邊境地區都缺乏部署大規模兵力的後勤補給能力。

    如今林哲想要插手婆羅洲的事務,倒不是說他想要在婆羅洲為帝國爭取什麼實際上的利益,比如佔領領土之類的,他只是非常單純的想要給荷蘭人,也不對,應該是給英國人找點麻煩而已。

    免的英國人有事沒事就在西藏、中亞以及寧王國等問題上給帝國找麻煩。

    林哲決心插手婆羅洲事務,不過這種插手是非常隱秘的,因為帝國是不可能公然的外交抗議或者是直接動用軍事手段插手,這種公開撕破面皮的事不能干。

    所以要插手就得偷偷的來!

    負責這些陰謀勾當的情報司司長葛東兵回去後,就是找來了負責東南亞事務的相關情報官員,然後多條秘密指示就是通過密電的方式傳遞給了情報司在東南亞幾個秘密情報站的特工!

    趙毅淵接到來自南京的秘密電報後,看著電文是沉思了起來,半晌後他深吸了口氣,然後直接把電文用燭光點燃。

    然後轉頭看向房內的其他幾人,然後道:「我們有新任務了!」

    屋內的其他幾個人也都是清一色的男子,年紀有大有小,而且非常特殊的是,裡頭竟然還有個金發碧眼的洋人,此時的他正用著彆扭的中文道:「站長,這一次是什麼任務。要把我們都集中起來?」

    趙毅淵看著這個金發碧眼的洋人,微微點頭道:「這一次的事不小,人手少了不太好辦!」

    他面前的這個金發碧眼的洋人單純外貌來看,誰都不知道認為他是帝國情報司的一名特工。他能夠出現在今天的場合裡,就是說明了他的身份,他還真的是一名情報司的特工。

    中華帝國崛起之前,就有著少量洋人摻雜其中,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漢特?威廉了。如今的漢特?威廉可是陸軍中將,並且還是帝國貴族『長興侯』,這種有名號的爵位可都是能夠減等世襲到男爵後一直承襲下去,與國同休的。

    有了漢特?威廉這個活招牌後,帝國在招攬一些洋人的時候也是比較容易,反正這年頭也沒有什麼民族國家的概念,為英國女王效忠和為中國皇帝效忠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在帝國統一初期,受到漢特?威廉的影響,甚至相當多一部分其他國家的退役軍官都是跑過來加入帝國軍隊。

    再加上帝國的廣泛對外通商策略,在過去的十年裡。帝國已經是陸續開放了幾乎所有具備通商價值的沿海港口,同時一些內陸的城市,尤其是內河沿途城市也是對洋商所開放。

    如今的帝國在對洋人的態度上,比後世的共和國還要更加開放一些,主要就有一定的居住年限,並提供多年穩定的繳納稅收記錄,又或者是一些有特殊技能而帝國又需要的人才,一般都可以申請加入帝國國籍。

    同時攻佔一些外族土地的時候,比如廣泛中亞地區、西伯利亞地區的時候,遺留下來的居民也會成為帝國的新子民。這裡頭就包括了不少俄羅斯族人以及相當多一部分的中亞地區的民族。

    帝國的領土廣泛,加上對外族的技術人員、商人等高素質人員的歡迎態度,所以帝國國內的比較典型的白人人口數量還是有一部分的,而出於刺探國外。尤其是歐美等白人國家的各種情報的需求,情報司是比較喜歡在國內的這些白人族群裡招募情報人員的。

    目前帝國情報司在全球範圍內有直接僱員四百多人,間接僱員至少上千人,那些直接僱員都是登記在冊的正式情報官員,而間接僱員則是在國外發展的情報人員,這些人沒有正式編制。不過一樣需要支付他們的酬金。

    那些線人性質的間接僱員就不說了,而直接僱員裡,所屬的諸多外派特工中,有一小部分是白人,大多是原俄羅斯移民或者那些從歐洲跑到亞洲討生活的苦哈哈中招募而來,總人數大約在五六十人左右。

    而趙毅淵的這名手下,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其人名為羅曼?裡維拉?加泰蘭,原為西班牙人的一個破產自由農民,在家鄉破產後,不得不帶著家人移民到菲律賓討生活,而船隻航行到南海時,乘坐的船隻遭遇風暴沉沒,妻子和一個女兒被淹死,他和小女兒則是被路過的一艘帝國商船救了起來,而後就是被帶到了廣州生活。

    生活數年後,沒有什麼特殊技術才能的他一直依舊混跡在社會底層,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為了讓兒子獲得良好的教育條件,他主動報名了南洋礦務公司的護衛隊,原本是想著就算去當保鏢賣命,也要給自己的兒子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不過這個過程裡卻是被情報司的招募官員發現。

    最後被招進了情報司,培訓後就是被外派到東南亞活動,利用其白人的外貿優勢,加上他背後有著情報司的各種軟條件支持,很快就是以一名貿易商人的身份在新加坡潛伏了下來,並積極和新加坡的英國殖民當局的軍政要員們交流,幾乎是把大半個東印度艦隊的情報都給套了出來。

    乃是帝國情報司在東南亞地區裡比較成功的情報人員之一。

    當然了,為此他也是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由於常年在外,所以和兒子一年也就只能見上那麼一兩次而已。

    這一次他接到頂頭上司站長的通知來參加這個小會議,而沒有多久他就是悄然離去,出了那條陰暗的小巷後,他就是上了一輛雙輪馬車,重新變成了一個事業有成的貿易商人。

    當然了。如果如果深知內情的人就會發現,他名下的哪家『裡維拉貿易公司』雖然是真實存在的,但是從事的都是一些犯法的勾當,比如走私軍火。這個事實際上不少情報收集能力比較強一些的新加坡的當地洋人也知道,但是卻是沒有人知道,他不僅僅是一軍火走私商人,而且還是一個帝國情報司的特工,所謂的裡維拉貿易公司。實際上就是情報司掌管的一家秘密公司,主要是用來走私軍械武器以及比較重要的人員,當然了,平時也會幹一些正常的走私買賣,用以維持日常開銷。

    畢竟情報司的辦公經費雖然不算少,但是也絕對算不上多,很多時候一些駐外的情報站想要獲得足夠的經費,只能是自己想辦法,做走私生意的話,是比較低調的了。

    而今天。帝國情報司的上官們就是希望能夠利用裡維拉貿易公司,給婆羅洲的華人反抗勢力送去一批軍械,以增加當地華人的軍事抵抗能力。

    而承擔具體任務的,就是這個羅曼了。

    回來之前,站長趙毅淵已經告訴他,他會在一週內搞來足夠的軍械武器,到時候就在新加坡港附近的一個小港口秘密裝船,並運往婆羅洲,而船隻抵達後,自然會有婆羅洲當地的情報司特工來接船。

    羅曼並不知道自己的站長要從哪裡弄來這麼多的軍械。這肯定是不能從國內直接發貨過來,那樣太容易追查到帝國身上,而且最好是不要用帝國的制式軍械。

    尤其是帝國最新銳的1864步槍是肯定不能用,這種後裝金屬子彈步槍在世界上是屬於比較獨特的步槍。也是世界上第一款以發射金屬子彈、並擁有旋轉閉鎖槍機的後裝步槍。

    比歷史上的毛瑟1871還要早好幾年呢,毛瑟兄弟可是在1865年的時候才把毛瑟步槍搞出來,而那個時候,帝國的1864步槍都已經大規模服役一年多了。

    不過自從服役後,帝國就是一直對這款步槍進行技術保密,並嚴禁出口。雖然從1864年開始,帝國的三大武器公司至少生產了超過百萬支1864步槍,但是在帝國之外,卻是很少能夠看見這款步槍,頂多就是非常少量的走私產品或者乾脆就是一些國外的民間公司侵犯專利仿製的的,而在國外的軍火市場上,是很難看見這款步槍。

    不過1858步槍倒是可以弄一些,因為1858步槍在東南亞地區使用的非常廣泛。

    作為帝國國防工業在過去十三年來,製造了至少超過一百三十萬支該款步槍(包括原先和改進型),製造的這些步槍過半都是直接出口,其中又以出口美國的最多,其次是寧王國、日本的三國、越南王國、其餘的朝鮮以及東南亞的幾個小國,同時南美的一些國家也是採購了部分。

    同時隨著1864步槍大規模服役後,軍方開始大量退役這種步槍,一部分被封存,一部分則是被巡警等執法力量所接受,還有一部分還是外銷。

    由於帝國早在1864年的時候,就已經是決定全面換裝發射金屬子彈的後裝步槍,這種換裝不僅僅是侷限在陸軍和海軍,同時地方守備部隊,甚至巡警以及其他的一些執法力量等,都將會清一色的換裝這種步槍。

    1858步槍將會逐步退役,然後全面退出。

    這些退役的1858步槍,一部分情況良好的會被封存,而一部分則是外銷。

    這些年來,帝國一共向外銷售了至少七十萬支1858步槍。

    而帝國除了外銷外,也曾經出售了這款步槍的技術授權,比如美國就是購買了這款步槍的專利授權,然後在內戰裡南北雙方一口氣生產了總數至少一百萬支1858步槍。

    因此在全球範圍來看,1858步槍是一款比較常見,服役比較廣泛的步槍,其中在亞洲和美洲則是要更多一些。

    所以就算是帝國向婆羅洲的華人提供1858步槍,英國人也不會第一時間把懷疑的目標瞄向帝國,因為東南亞地區裡,1858步槍比較常見。

    如此收集這些軍械並不是羅曼所要關心的事,他現在要做的是準備好船隻以及相關的人手,然後以走私軍火的名義把這些軍械運到婆羅洲去。

    至於剩下的事也和他沒有什麼關係啊,萬一被荷蘭人發現,他們頂多也就是以為他是一個軍火走私商而已。

    而這年頭的軍火走私商人多了去,各國要是想管的話可不太容易。

    要是荷蘭人真的能夠嚇住軍火商人,他們也不會在蘇門答臘島的亞齊吃那麼多的苦頭了,歷史上的亞齊可是東印度群島裡最後一個堅持抵抗殖民的土著國家,而且他們的抵抗也是非常的頑強。

    歷史上1873年爆發的亞齊戰爭裡,荷蘭人足足花了三十年時間才逐漸征服這個地區。

    而在這個過程中,那些唯利是圖的軍火商人自然是大大拖了荷蘭人的後退,如果沒有那些軍火商人給亞齊提供的軍火,亞齊的土著軍隊就是手無寸鐵,怎麼能夠抵擋這荷蘭殖民軍隊的政府呢。

    荷蘭人在亞齊的事蹟,只是他們在政府東印度群島的一個縮影而已,和英國人幹淨利索的佔領諸多殖民地,徹底政府那些土著國家不同,荷蘭人受到國力的影響,其殖民,尤其是靠武裝去征服的殖民活動一直都不算太順利。

    婆羅洲裡的土著以及華人頻繁進行叛亂,使得荷蘭人是頭痛不已,歷史上,一直要到二十世紀初期,荷蘭人才算是真正的通知了印尼群島,而在這之前,不過是在幾個地方建立了殖民據點而已,並不是全部佔領。

    而現在,帝國也是在婆羅洲查了一手,而為了給荷蘭人找麻煩,帝國情報司裡的官員們覺得一不做二不休,既然都扶持婆羅洲的華人了,那麼幹脆也把亞齊也算上。

    這個亞齊雖然也是土著小國,但是能夠英荷兩國的殖民大浪潮中,維持兩百多年的獨立地位,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這個時候帝國能夠給予他們一定的扶持,相比荷蘭人在蘇門答臘島上也不安穩了。

    林哲可是相當期待印尼等英法荷在亞洲的殖民地掀起一場反抗殖民或者乾脆是獨立的浪潮呢!(未完待續。)

    PS:  剛看了下,現在VIP的章節數已經足夠領取『大神之光』了,想要的同學們可以在自行領取,PS端簡介頁面,作者名後的紅底黃星,點擊即可!SF0916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10
第六百二十七章 新港公司

    婆羅洲西北部的某個小海灣裡,一艘木製蒸汽帆船趁著夜色悄無聲息的靠近了海灣,這個時候,原本空無一人的海灣裡也是駛出了幾條掛著明燈的小船。◎,

    不多時,這艘帆船就是在兩艘小船的導航下逐漸靠近岸邊,並最終停泊在一個木製碼頭邊上。

    這個時候,岸上也是出現了幾個穿著西服,一眼看上去就是身份地位比較高的人,他們抵達碼頭後,就是上了船。

    又是約莫一刻鐘後,他們才是重新下船來,於此同時,岸上也是出現了更多的人,他們身著短袍,看相貌膚色明細和當地的土著或者白人殖民者有所區別,正是特徵非常明顯的華人,此外他們有的人還背著一支支步槍。

    其中幾人說話的口音乃是和尋常中原官話有所區別的嶺南官話,看他們的穿著以及武裝,同時他們的膚色和口音,那麼就不難判定他們的身份。

    這些人應該是早年移民到南洋地區的華人,而此時此刻能夠出現在這裡的華人,而且還是攜帶槍支的華人團體,那麼只有一種人,那就是當地的華人抵抗群體。

    一番接觸後,船上的水手和前來接船的華人很快開始從船上搬下了一箱箱的大木箱子。

    一個穿著絲綢長褂的中年男子直接用鐵棍把其中的一個木箱撬了開來後,在燈籠的照射下,木箱裡是排放整齊的一堆步槍。

    熟知槍械的人一眼就能夠看得出來,這些槍支都是最近十年裡在東南亞地區非常流行的1858步槍。

    他直接從木箱裡拿出了一支1858步槍,然後上下打量著,還動手拉了拉槍機,托起槍做出瞄準的姿勢。

    然後才是放下槍,又是翻看了箱子裡的其他幾支步槍,然後扭頭對著身穿西服的年輕人道:「少爺,這些槍雖然不是新的,但是成色和他們說的一樣,足有九成新。保養的也算得當,都是好傢伙!」

    那穿著西服的年輕人此時也是走了上來,然後看了看木箱子裡的步槍,然後點了點頭。

    「怎麼樣?劉公子。這一批槍械足以讓你下決心了吧!」這個時候,一個剃著寸頭,同樣身穿西服、年約三十的男子走了過來。

    那劉公子聽罷這話,卻是什麼都沒有說,其臉色在燭光的照應下。顯得有些慘敗,和身旁的其他人皮膚黝黑極為不同。

    「這槍雖然還可以,不過量少了些,如果要舉事的話怕是困難重重啊!」

    看見這個劉公子如此說,一旁的那寸頭男子卻是心中暗自冷笑,這還嫌少?如果不是為了帝國大業,我們情報司犯得著給你們運來槍械,而且還是平價出售,如果沒有我們的話,你們就得找那些軍火走私商人。而那些人手中的槍械,至少比正常價貴上一倍。

    這寸頭男子就是帝國情報司派遣到婆羅洲的情報官員了,名為趙丁盛,在南洋從事情報活動已經七八年之久。

    而他和常人認知裡的特工不同,他並不擅長搏鬥、刺殺之類的事,甚至他連開槍都不怎麼擅長,他擅長的是當一名說客,嗯,還有繪圖。

    日常工作就是走遍東南亞各地,收集各地的風土人情。繪製地圖等,算得上是一名印尼通,足跡廣泛遍佈東印度群島各島嶼,熟知當地的土著部落。

    這樣的人和人們在影視劇裡看到的所謂特工是不同的。

    實際上。所謂的間諜生活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豐富多彩,情報司裡的諸多駐外特工們,雖然大多都受到搏鬥、射擊等技術的訓練,但是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一生中都沒有機會和敵人進行搏鬥。

    尤其是那些潛伏下來的特工們,他們的日常生活裡和普通人沒有什麼兩樣,收集情報也多少情報一些公開或者半公開的渠道進行收集。可不需要直接殺進敵人的官方機構裡然後動手搶。

    通常來說,和敵人發生直接交火,執行任務比較危險的特工只有那些外勤特工們,而這些外勤特工一般都是臨時派駐,比如說情報司要決定暗殺某個人,那麼一般不會命令潛伏在當地的特工動手,而是會從總部抽調外勤特工前往,殺完人就直接撤離。

    而這種人並不多。

    絕大多數情報司的僱員們不管是看上去還是實際生活裡,他們都是普通人而已。

    比如羅曼,這個已經為帝國傳回來大量東印度艦隊以及英國駐馬來西亞軍隊情報,甚至把新加坡的相關炮台、堡壘以及軍營等情報都傳回來的特工,他的日常生活可不是說自己跑到港口裡去看英國人的戰艦,然後偷偷摸摸的畫幾張圖紙。

    他的情報來源特多是英國人自己告訴他的,比如某個聚會裡,他和幾個英國的軍官交談,甚至不用他自己套話,這些英國的海軍軍官們就會吹噓他們的戰艦有多厲害,上面有多少火炮,能夠跑多少,還有諸如一些能夠跑多遠都不用加水加煤之類的情報。

    羅曼所需要做的就是,利用其貿易商人的身份混跡在新加坡的殖民地上流社會裡,然後交際那些英國的殖民地官員和軍官、將領們,然後再把自己從他們聽到的消息傳遞到情報司的手裡。

    這個有著一個兒子的父親,至今都沒有和任何一個人打過架,更別說動刀動槍了!

    趙丁盛的生活比羅曼自然是要危險,刺激的多,但是這種風險多來源於陌生地區的未知,而不是說敵人的直接威脅。

    他這個遊走在東南亞各地的人死在叢林裡的毒蛇的機會比死在敵人的槍彈大的多。

    趙丁盛最近一年都是活躍在婆羅洲,其主要工作就是蒐集婆羅洲的風土人情,並且繪製地區,尤其是一些重要地區,軍事據點的地圖,而像他這樣的人遍佈各地,情報司這個情報機構雖然統籌了大部分國外情報事務。

    但畢竟是一個軍方下屬的情報機構,他們最重視的還是一些軍事情報,而軍事情報中,除了查探敵人的兵力和佈置外,其實針對敵國或者潛在敵國的地形繪製地圖,並以此製作大比例的軍用地圖也是非常重要的。

    軍方裡的測繪司通常只負責國內地區以及一些安全地區的地圖繪製任務,而在一些比較危險的地區,則是由情報司的外勤特工負責地圖的繪製。

    上個月他接到了上司的命名,上頭讓他接觸婆羅洲上的華人抵抗勢力,接觸並和他們建良好關係,刺激、鼓勵他們對抗荷蘭殖民政府的決心。

    這個月來,他暗中走訪了婆羅洲上的主要華人聚居地,包括蒙脫拉度、砂拉越等地。

    並成功的和砂拉越地區的華人起義群體建立了聯繫,目前在砂拉越地區起義,並反抗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華人團體主要以當年逃到該地的大港公司殘餘、以及部分當年十二公司等華人殖民公司的殘餘人員,也有少量不滿荷蘭殖民者的蘭芳公司的人員。

    這些華人團體勢力比較複雜,不過在荷蘭人的壓迫下卻是重新成型了一股力量,同時受到帝國國內的崛起,帝國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逐漸加大,當地的一些華人移民也是從荷蘭殖民地政府中感受到了帝國對他們的壓力。

    所以不少人都是希望能夠恢復到1850年前的狀態,即公司自治,而不是和現在這樣受到荷蘭人的管轄,向荷蘭人繳納賦稅。

    再加上當年的十二公司戰爭埋下了雙方的仇恨,當年一些倖存下來的倖存者無時不刻都想要向荷蘭人復仇。

    就算沒有帝國的影響因素,他們也會在未來幾年裡爆發起義,而現在有著帝國的影響,也就讓他的大規模起義提前了幾年時間,並且規模要更大。

    在趙丁盛來到這裡之前,這些砂拉越的華人只是自發的,小規模的起義,但是趙丁盛抵達砂拉越後,充分發揮了作為一個陰謀破壞分子該有的素質,他說服了當地的多個華人團體領袖,並給予了他們諸多承諾,包括軍事援助。

    雖然趙丁盛說這話的時候,那些華人團體的領袖還沒有見著一條槍呢,但是人都是有著野心的,在自身野心的推動下,這些華人團體領袖很乾脆的聯合起來,重建了一家具有典型殖民公司特徵的公司,並以重新建立的大港公司為名頭,稱之為『新港公司』,以原大港公司殘留實力的領袖李吉為新港公司統制。

    不過作為一個長期活躍在婆羅洲,深知當地局勢的趙丁盛卻是知道,單憑一個重建後的大港公司是很難對抗布洛克王朝(英國人詹姆士?布洛克建立的白人王朝,又稱砂拉越王國,受封於文萊蘇丹,統治區為後世砂拉越州)以及荷蘭殖民政府的。

    如果想要完成上峰交給他的任務:即儘可能的讓婆羅洲陷入戰亂,牽制荷蘭人以及英國人,同時給予帝國插手婆羅洲事務的機會。

    那麼他覺得有必要挑動更大的動亂,而這個選擇就是在蘭芳公司那邊。(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10
第六百二十八章 蘭港大統制共和國

    當然了,現在的蘭芳公司並不是一個適合的選擇,因為蘭芳公司的現任統制是劉壽山(又稱劉啊生),而他和其女婿葉湘雲是典型的主和派,他們是主張和荷蘭人合作共存。△↗,並在十九世紀的中期裡,是站在荷蘭人這一邊共同圍剿其他的華人自治公司的。

    而蘭芳公司和荷蘭人以及波洛克王朝合作清剿其他的華人自治公司,其歷史可以從十九世紀的二十年代延伸到五十年代。

    至於五十年代以後,其他的華人殖民公司都****的差不多了,而荷蘭人轉手就把蘭芳公司給廢掉了,只剩下一個名頭,但是剝奪了其他的諸多自主權利,而歷史如果沒有變化,等到1883年的時候,這個蘭芳公司就會徹底被荷蘭人幹掉。

    被後世人惋惜或者是懷念的蘭芳共和國,也就是其前半段還可以,而後半段基本就是充當荷蘭人的走狗。

    相對來說,同為華人殖民公司,大港公司以及三條溝公司(十二公司)要更有野心,也更有反抗的意識。

    他們不願意投向荷蘭人或者英國人,而是奮力反抗,試圖保住自己的自治權力,結果被荷蘭人、布洛克王朝、蘭芳公司三家聯手滅掉了。

    只剩下一家被後人所銘記的蘭芳公司,而很多人還對這家公司稱讚不已,說什麼蘭芳共和國,不得不讓人感嘆,歷史真的挺荒唐,而書寫歷史的人更荒唐。

    不過在1870年的時候,也不是每個蘭芳公司的人都願意當漢奸的,也不是所謂人都願意看到蘭芳公司的百年基業在劉壽山死之後被廢掉的。

    不少人都在試圖做些什麼以挽回滅亡的局面。

    在在之前,不少不滿劉壽山的人就是從位於蒙脫拉度的蘭芳公司出走,然後來到砂拉越,並加入了新港公司裡,再一次掀起了起義活動。

    而這個時候,趙丁盛也是找到了蘭芳公司的一個年輕人,也就是眼前的這個穿著西服的年輕人。

    此人名為劉恩官。劉壽山的二子。

    他雖然是劉壽山的兒子,但是此人自幼和外界接觸較多,眼界和見識都頗為不凡,當然了。真正讓趙丁盛找上他的理由並不是這個人多麼出色和優秀,而是因為他是劉恩官的二子,同時他還是一個頗具野心的人。

    劉壽山想要把蘭芳公司搞成世襲的,打算傳位給自己的嫡長子劉亮官已經不是什麼秘密,而是早就在推動的事了。而且劉壽山為了讓自己的兒子順利登位,竟然還打算著提前退位,然後讓自己的兒子登位。

    這一切讓劉恩官是極為不滿的,他同樣也是劉壽山的兒子?而且在外界的評論中,他不管哪一樣都比他的兄長更出色,為什麼不選他?而是非得選一個病怏怏,連走兩步路都氣喘的劉亮官?

    他不甘心!

    此外,他同樣也清楚,如果自己的父親死了,就算自己能夠繼位。但是荷蘭人也不會答應了,因為當初劉壽山和荷蘭人達成的協議裡,荷蘭人只保留蘭芳公司到劉壽山死之前。

    也就是說,劉壽山一死,蘭芳公司就得被撤銷,然後領土歸屬荷蘭殖民地政府所有。

    這種情況劉壽山興許願意,他的兄長也不願意去改變什麼,但是他劉恩官卻是不願意接受這一切。

    而作為一個到處挑事搞陰謀的特工來說,趙丁盛不怕你沒有野心,就怕你沒有野心!

    很快趙丁盛就是和劉恩官進行了接觸。然後說服劉恩官進行舉事,並率領蘭芳公司和新港公司一起,對抗荷蘭殖民地政府以及布洛克王朝。

    劉恩官雖然被趙丁盛描繪的美好前景給誘惑了,但是也不是笨人。自然是不會聽趙丁盛的片言隻語就起兵造反的,要知道他的造反,可不僅僅是造荷蘭人的反,而且他還得先把蘭芳公司的大權從父親以及兄長那裡奪過來,然後才能率領公司對抗荷蘭人。

    這種事放在一個封建王朝裡,就是妥妥的玄武門之變啊!

    所以他一再強調。只有帝國承諾的援助抵達後,他才會起兵,要不然的話大家回家抱老婆哄孩子,該幹嘛改嗎,還是別玩造反這麼高風險的事了。

    今天的這一船軍械,就是趙丁盛承諾給他的援助。

    雖然這些援助不能是白送,劉恩官也是為此付出了一定的代價,這一船軍械擁有三門十二磅的火炮以及四門的六磅火炮,都是當代主流前裝線膛炮,另外還有1858步槍五百支,雖然都是二手貨,但是成色都是八九成新,保養的相當不錯。另外還有相配的炮彈以及子彈一批。

    為了購入這些軍械,劉恩官可是直接搬來了好幾箱的黃金和白銀,直接現金支付。

    當然這一批軍械的價格比起市面上自然是要便宜不少,現在婆羅洲已經被荷蘭海軍封鎖,有膽子往婆羅洲販賣軍火的都是一些膽大包天的軍火走私商。

    他們帶來的軍火自然是價格非常高昂。

    而趙丁盛的這批軍械其主要目的並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扶持劉恩官,因此這個價錢還是按照往日的正常軍械價格來收。

    負責此事的裡維拉貿易公司雖然不能賺多少,但是至少可以保證不虧本。

    獲得了這一批軍械後,劉恩官終於是忍不住了,1870年的十二月份,劉恩官在蒙脫拉度集結了一百多名私兵以及部分新港公司的武裝人員殺進了蘭芳公司總部,生擒其父劉壽山以及兄長劉亮官。

    並迫使其父傳位給自己!

    隨即宣佈繼任蘭芳公司新一任的統制,並和新港公司結盟,一同對抗布洛克王朝以及荷蘭殖民地政府。

    由此開創了新一輪的華人起義高潮!

    而當新港公司和蘭芳公司並肩對抗布洛克王朝以及荷蘭人的時候,趙丁盛卻已經是悄悄的離開了婆羅洲,對於他來說任務已經完成的差不多了。

    在他的奔走聯絡下,新港公司成立,並推動了劉恩官上位,繼而演變為新港公司和蘭芳公司合作對抗當地的白人殖民者,並導致婆羅洲重新進入混戰當中。

    不管當地的華人能夠頑抗多久,這對於趙丁盛而言已經不重要。他已經是即將回國,並接受新的任務,上頭對他在婆羅洲的任務非常滿意,打算派他去蘇門答臘島。找亞齊人以及其他的當地土著部落、王國,繼續努力讓荷屬印尼掀起一番叛亂的大高潮來。

    至於婆羅洲的後續事務,自然會有情報司的其他人繼續負責。

    隨著情報司秘密援助的大批軍械,蘭芳公司和新港公司動員了超過三千人的武裝部隊,當然了。說是軍隊還比較勉強,頂多算是民兵,在婆羅洲的西北部地區和布洛克王朝以及荷蘭殖民政府進行了頻繁交戰。

    當時間表進入1871年的時候,在情報司的情報人員,同時也有部分秘密外交人員的聯合下,蘭芳公司和新港公司為了改變各自為政,聯軍溝通不通暢的麻煩,進而宣佈進行合併。

    合併後稱之為『蘭港大統制共和國』,為了平衡內部權力,由威望和勢力較大的劉恩官擔任首任『統制』。李吉擔任『副統制』。

    蘭港大統制共和國,改變沿用多年的東印度殖民公司模式,直接以帝國的政權為模板,設立內閣和軍隊,喊出了打造第二個寧王朝的口號來。

    而寧王朝乃是華人第一個在國外建立的正式政權,而且華人自始至終都是保持了統治階層的權力,乃是近代比較典型的海外華人國家了。

    蘭港國成立後,帝國作為世界華人的老大,自然是責無旁貸的進行了支持,當然了為避免刺激英國人的敏感神經。帝國在此事上還是表示了克制。

    帝國駐雅加達領事館根據帝國外務部的要求,及時的發表中立宣稱,宣佈帝國將會在婆羅洲的蘭港國以及荷屬東印度殖民政府、布洛克王朝之間的戰爭中立,不干涉任何一方。

    而這種中立宣稱代表著什麼?

    代表著帝國承認蘭港國為一個擁有獨立政治和軍事實力的交戰團體。

    雖然和正式承認蘭港建國有所不同。但是也差不多了。

    不過帝國的公開反應也只限於宣佈中立了,至於說公開施加外交壓力,或者說什麼帝國要保護蘭港國之類的話,自然是不可能的。

    帝國就算要支持蘭港國,也得偷偷來。

    而這種偷偷的支持已經是從去年就開始了,如果沒有帝國的暗中扶持。當初的新港公司和蘭芳公司就不可能擋住荷蘭人的第一波進攻,根本就沒有機會成立蘭港國。

    現在蘭港國成立後,在林哲的授意下,帝國情報司繼續加大對蘭港國的扶持力度,主要是體現在軍事援助上,並且派遣少量的軍事教官。

    反正蘭港國是華人為主的國家,這派華人面孔的軍事教官過去,也不會影響什麼。

    同時也是暗中扶持國內的一些貿易公司,穿越荷蘭人的封鎖,然後抵達蘭港國控制下的港口進行貿易,向蘭港國輸入軍械武器以及其他工業產品,而蘭港國付款用的商品非常的乾脆,清一色的黃金。

    因為蘭港國的前身就是這些華人公司,而這些華人公司基本都是開礦的,布洛克王朝為什麼和華人公司打生打死,就是為了爭奪砂拉越石隆門的金礦。

    而婆羅洲的華人公司,大部分都是來挖金礦的,因此蘭港國別的不多,但是黃金還是有不少的。

    有了黃金,自然就能夠買到軍械武器!

    同時為了扶持蘭港國,帝國還積極配合蘭港國到國內招募移民,畢竟現在的蘭港國人口數量非常少,內部的華人總數也就五萬人左右,另外還有相當數量的當地土著,情況比當年林成庭進入緬甸的時候還要不堪,因為那個時候林成庭還可以源源不斷的從雲貴地區招募移民,短短十幾年裡,如今寧王朝裡的華人總數已經是超過了二十萬人。

    但是蘭港國這邊因為是海島型國家,距離帝國很遙遠,所以要補充華人人口是非常困難的,只能是通過船隻一船一船的運。

    但是不管怎麼說,這個歷史時空裡沒有出現過的蘭港國卻是出現了,而且給荷蘭人和英國人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這對於帝國來說就已經足夠了!(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10
第六百二十九章 當涂之發展

    縱然婆羅洲那邊在這幾個月裡發生了不少事,情報司為此忙前忙後,但是作為帝國的最高統治者,皇帝林哲卻是沒有在此事上放太大的心思,他親自關注此事的時候,也就是在去年的時候把情報司司長葛東兵叫過來囑咐一二。◎,

    之後,很抱歉,林哲就把這事忘得差不多了。

    一直到蘭港大統制共和國成立之後,林哲才是記起了還有婆羅洲的這麼一攤子事,不過也沒有過多的關注,只是看了看外務部的簡報後就是將之拋之腦後。

    那麼大一個帝國,各項事務多的很,他林哲又沒有三頭六臂,不可能關注所有事情,也不可能親自處理所有事情,要不然的話,帝國養著那麼多官員干嘛。

    再說了,這幾年帝國的發展戰略是非常明確的,那些軍政要員也都是知道的,那就是帝國需要一個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戰爭,外交衝突什麼的能避免就避免,除非別人惹上門來,要不然的話就別亂找麻煩了。

    沒看見帝國在1869年時期就已經掌控了新東省以及阿留申海域,以帝國海陸軍的實力完全能夠輕鬆登陸阿拉斯加,但是帝國卻是硬生生的忍住了,對阿拉斯加不管不問。

    為什麼?

    還不是為了避免和英國人爆發激烈的衝突,從而影響到帝國國內的工業經濟發展。

    進入1870年後,帝國的高層裡已經是有了一個比較統一的認識,那就是工業經濟發展優先,其他的都得往後排。

    阿拉斯加事務如此,緬甸事務也是如此,中亞問題也不例外,帝國也只是通過外務部偶爾發個抗議,但是真讓帝國做出什麼實際舉動,去幹涉英國人或者俄國人等,那是不太可能的事。

    而婆羅洲事務同樣如此。情報司偷偷摸摸搞混亂自然是沒問題的,但是別指望帝國能夠公開支持蘭港國或者派兵干涉荷屬東印度的內部戰亂了。

    進入到1871年之後,帝國依舊在國際事務上保持低調,對亞洲地區的國際事務都是不怎麼發表強烈的意見。至於歐洲和南美洲還是非洲問題,帝國更是當做沒看見,保持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

    只要這些地區或者國家並不直接危害到帝國利益,那麼帝國一般都是裝著看不見的。

    相對而言,林哲要更加關注帝國國內的發展。其他國家的人民死活關他林哲屁事啊,就算普法之間簽訂合約,普魯士王國的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巴黎加冕為皇帝,正式宣告德意志的統一,並成立德意志帝國,這都沒能引起林哲太大的關注。

    巴黎傳來普法兩國正式結束戰爭的時候,林哲正在南京隔壁的當涂進行視察呢!

    自從帝國決定在當涂大規模開發馬鞍山鐵礦,並建立當涂工業區後,該地的發展相當之迅速。

    其核心企業乃是江南礦務公司下屬的馬鞍山鋼鐵廠以及馬鞍山鐵礦,同時武器公司也在當地工業區投資興建了一家兵工廠。乃是一家以陸軍野戰炮以及中小口徑艦載火炮為主的火炮兵工廠。

    皇家武器公司在過去的十年時間裡,已經是陸續投資新建了多家兵工廠,並對下屬的業務進行合併和重組,目前擁有上海兵工廠(林德兵工廠)、南京兵工廠、當涂兵工廠、廣州兵工廠四大兵工廠。

    其中的上海兵工廠是國內最大的綜合性兵工廠,擁有大規模量產各種武器的能力,包括大口徑艦炮、大口徑岸防炮、陸軍用大口徑野戰炮、攻城炮。同時還是國內最大的輕武器生產基地,該廠生產的1864年型林德步槍,佔據國內該步槍總產量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然後還有新發展的魚雷、水雷等各種海軍兵器。

    而從上海兵工廠分離出來的皇家武器公司研發部門,更是國內實力最雄厚的武器研發機構。

    南京兵工廠、廣州兵工廠則是以輕武器以及彈藥生產為主,當然了也有著少量的火炮生產能力。不過產能不大。

    而當涂兵工廠,則是皇家武器公司的專門火炮生產工廠,主打小口徑的火炮,主要是陸軍的野戰炮以及海軍的小口徑艦。

    當涂工業區除了江南礦務公司以及當涂兵工廠外。還有其他的諸多重工業企業。

    發展十年後的當涂工業區,已經成為僅次於上海的國內第二大重工業基地,以鋼鐵、機械製造這兩項產業為核心產業,輔以其他產業進而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工業基地。

    當年只是一個沿江小漁村的馬鞍山地區,如今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個不小的工業城市,人口二十萬以上。

    而目前當涂工業區當打算進一步擴大規模。他們想要把整個當涂縣都納入工業發展規劃裡。

    為此,安徽省這邊已經是提前做好了準備,當涂縣的縣衙以及其他行政機構已經是陸續從老縣城搬遷到隔壁的工業區內的新城區。

    當涂縣的地方政府正在推動讓當涂縣獨立建市,甚至是中央直轄市。

    帝國國內的『市』這一級別的行政區可不多,基本上能夠稱之為市的,只有兩個中央直轄市而已。

    帝國的省府縣的明朝是延續明清時代的,即省、府、州、縣,至於市的話,則是比較特殊的行政名稱,目前只有上海、南京兩地而已,就連廣州和天津都沒能夠獲得市的名稱。

    而擁有當涂工業區的當涂縣作為國內第二大的重工業城市,某些領域,比如鋼鐵這一領域裡甚至比上海更強,然而現在卻還是一個縣級城市,這毫無疑問是不符合當地的發展需求的。

    這幾年組織部給當涂縣安排官員的時候都是比較謹慎,為什麼?

    因為當涂縣是國內的第二大重工業城市,經濟總量在國內的各大城市裡排的進前十,而單論工業產值的話,可是全國第二,比天津、廣州都要多。

    但是讓人非常尷尬的是,當涂只是個縣級城市!

    按照國內其他府縣的人事慣例,縣級主官人事調動,一般都是所屬州府組織處、省府組織廳提名、然後由所屬道員正式任命。而道員在帝國的行政序列裡,通常是分管數個州府以及某些省府,協助巡撫、布政使處理事務(有點和後世的副省長類似),也就是說。通常縣令的任命權是在副省級官員上面的。

    然而這個情況在當涂這邊卻是不適用,當涂縣的縣令,通常都是安徽省組織部提名,然後由內閣組織部批准,或者乾脆就是組織部空降一個縣令過來。

    而能夠當上當涂縣縣令的人一個個都是來頭不小。其陞遷之路一般也和尋常縣令不同。

    比如前幾任的當涂縣縣令,基本上就沒有平調過來的,大多是都是高級官員來擔任,比如說前任當涂縣的縣令,此前竟然是安徽省的工商廳的副廳長,而且這個任命在外人看來竟然還是陞遷。

    此人在當涂縣當了兩年縣令後,今年年初被直接調到了山東擔任道員,也就是說,他在當涂縣令這個位置上,度過了知府或者省府廳長這個級別。然後升任道員。

    而現任的當涂縣縣令更誇張,乃是內閣組織部直接空降過來,此前乃是工商部下的礦務副司司長。

    一般中央機構的副司長外放地方,那最少也是一個道員啊,然而現在卻是屈尊到當涂來當個縣令,這簡直是前所未聞。

    從組織部對當涂縣的人事安排就可以看得出來,這個當涂縣的行政級別升級已經為期不遠,就算到時候不是中央直轄市,估計也得是安徽省直轄縣,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副部級市。

    其行政地位就大約和那些省府城市相當。

    因為現在的太平府和當涂縣之間的關係是比較尷尬的。雖然當涂縣是歸屬太平府的,但實際上當涂縣是依託當涂工業區發展起來的,和廣大的太平府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而當涂工業區的事務通常也都是安徽省直轄。甚至有時候中央各部門都是直接下發文件給當涂工業區的。

    如此也就造成了,當涂工業區雖然在太平府治下,但是太平府已經是實際上失去了對該地的管轄權,為啥?

    因為人家一個縣令的官,實際上都比太平府知府的大!

    聽著下面的幾個當涂縣的官員在自己面前小心翼翼的陳述著當涂縣成為中央直轄市的必要性,林哲卻是把心思飄向了窗外。

    他所在的乃是當涂縣的辦公大樓。和國內大多數府衙都是傳統的院落不同,當涂縣的縣衙根本就不想是一個縣衙,這棟辦公大樓乃是三層的磚石建築,而且是非常典型的巴洛克風格,和上海的行政大樓比較相似,再加上隔壁的幾棟大樓,這組成的核心行政辦公區域都比大多數省府的豪華。

    不過這倒不是說當涂縣的官員們貪圖享受,而是因為人家當涂縣就不缺錢,區區一個縣,但卻是擁有一個國內第二大的重工業區,每年給中央財政貢獻大量稅收之餘,當涂縣自身得以留存的地方稅收同樣是非常多。

    1871年的時候,當涂縣的縣財政預算竟然高達三百三十餘萬圓,同屬太平府的其他幾個縣的財政預算,連它的零頭都不到,而偌大一個安徽省,其每年的省財政預算也不過一千多萬而已!

    依靠著工業區內的大量企業,當涂縣的地方財政可謂是非常充足,甚至每年支援其他府縣呢。

    看向窗外,就可以看見一條明顯是新建的大馬路,這馬路並不是塵土飛揚的泥土路,也是現今國內各大城市非常流行,也是當代城市的主要道路,即煤渣路。

    而是比較少見的水泥路!

    只是這一條水泥路,就可以得知這當涂縣是財大氣粗啊!

    六七十年代的水泥價格還比較昂貴,不是每個城市都有足夠的資金鋪設水泥馬路的。

    帝國的水泥工業是早就開始發展的,目前全國各地也都有或大或小的水泥廠,當然了,現在也有人把水泥叫做洋灰,水泥廠叫做洋灰廠,不過都是一回事。

    不過水泥雖然發展的早,但是受限於當前水泥行業的整體技術水平不高,產量比較有限,同時帝國對水泥的需求比較大。尤其是國防工業以及高端建築工業對水泥的需求量還是比較大的。

    國防工業主要是指炮台、碼頭、防禦工事等的建築需求,在這方面對水泥的消耗比較大。

    高端建築業,一般是特指工廠,有些工廠對地基和建築的要求比較高。普通的磚木結構不行,必須得是混凝土鋼鐵結構建築才行,此外碼頭等大型基礎建設對水泥的需求量也比較大。

    再過來,則是一些民宅,當然了。這裡說的民宅都是說高端類型的,水泥這種建築材料暫時來說和普通民間的建築關係還不大,普通人用不起。

    而當涂縣這邊竟然耗費巨資鋪設水泥馬路,這說明了當涂縣的地方財政不缺錢的同時,也是說明了最近幾年的當涂工業增長還是比較快速的。

    當涂的發展,並林哲預料的還要更好一些,要知道當涂作為一個內陸城市,雖然有著一個馬鞍山鐵礦可以說並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資源了。

    但是當涂縣的前後幾任縣令卻是抓住了機遇,當年開發馬鞍山鐵礦的時候,他們就是權力推動了當涂工業區的成立。這可是國內第二個正式的工業區,然後引導了江南礦務公司以及當涂兵工廠的落戶,利用這兩家核心企業,吸引了一大批圍繞鋼鐵和機械的其他中小規模企業的投資和成立。

    此外,這些年來,當涂工業區一直都是堅定走重工業發展的道理,利用鋼鐵和機械為核心工業,並沒有和其他城市一樣跟風發展棉紡業等看似比較容易發展的輕工業。

    過去十年裡,雖然帝國的棉紡業受到政策優惠、國內龐大市場等刺激的發展非常迅速,但實際上這個行業的門檻非常低。誰都能夠投進去玩一把,不僅僅是沿海的那些大城市,就連內陸的很多城市都把棉紡業看成是發展工業的捷徑。

    如此也就造成了國內的棉紡業以及其他的輕工業是遍地開花,而發展的快了。多了,也就代表著競爭大,很難形成一個絕對的輕工業中心城市。

    但是重工業就不同了,不管是鋼鐵還是機械,都有著非常高的門檻,不僅僅需要礦產資源以及資本。而且這種產業對周邊的配套也是非常的看重。

    那些機械產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他們是絕對不會跑到一個荒蕪,沒有成熟配套的城市去投資,並建立什麼機械廠之類的。

    通常而言,機械產業很難一下子就出現什麼大規模的機械工廠,基本都是從小作坊,小工廠發展起來的,從五金零部件做起是很多人的通常選擇,而這些中小規模的機械工廠,通常都是依賴那些大型企業生活。

    早年當涂工業區的那些中小機械企業,基本都是靠給江南礦務公司以及皇家武器公司做配套才發展起來的。

    等到了今天,才逐漸形成了國內這個僅次於上海的重工業基地。

    而國內的其他城市都沒有這個優勢,因為他們發展的時間太慢了,比如說天津還有瀋陽,前者的野心太多,它要當北方的上海,重工業想要,輕工業它也想要,雖然都算發展的不錯,但是在重工業領域總歸是要比當涂差了些許。

    而瀋陽的話雖然資源豐富,但是發展的時間太短,短時間內無法衝擊國內其他城市的工業地位,更別說現在瀋陽的鐵路都還沒有修成,這鋼鐵產品都運不出來。

    當涂縣,是利用歷史機會,然後始終專注於鋼鐵和機械行業,才能夠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

    而這種情況是值得林哲關注的!

    最近國內的工業發展雖然看上去快速,但似乎有些急躁,而且很多地方有些過於片面的追求短時發展成果了。(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10
第六百三十章 建設浪潮

    【播報】關注起點讀書,獲得515紅包第一手消息,過年之後沒搶過紅包的同學們,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由於當涂工業區距離南京比較近,而且這座新興城市乃是國內比較重要的重工業區城市,再加上有鐵路和南京相聯通,因此這幾年來林哲已經來過這座城市幾次了。

    這一次來當涂視察,已經是林哲第三次來這個城市,而每一次來都能夠看見這個新城市的明顯變化。

    昔日的荒野波地而起,有著一座又一座的工廠,河邊的灘塗也成為了碼頭,停泊著大量的船隻。

    那些冒著煙柱的船隻或是運載煤炭等各項工業產品抵達這座城市,又或者是把當涂出產的鋼鐵以及大量的機械產品運往其他地方。

    其長江沿岸雖然不如上海的黃浦江繁華,但是顯然要比作為政治中心的南京要更加繁忙。

    這從南京火車站以及當涂火車站的大小以及流量就可以看得出來,南京火車站多以客運為主,貨運的話,主要是外來的產品以及農產品的輸入。

    然而當涂火車站,其火車站的貨場規模卻是要遠超南京火車站,每天從這裡出發或者抵達的火車,都是滿債著各種貨物。,

    對於當涂的發現,林哲還是比較滿意的!

    在當地官員的陪同下,林哲走馬觀花一樣視察了當涂各地,第二天的時候,則是重點視察了幾家當涂工業區裡的核心企業,其中重中之重就是江南礦務公司了。

    走進江南礦務公司的廠區裡,林哲也是不由得感嘆起來,雖然這只是十九世紀的鋼鐵廠。但是在林哲的心中,比後世的那些大企業看起來還要宏偉的多。

    廠區的正中間,就是那一排高大的煉鋼爐。兩側則是更多高大的廠房,廠區的內部是衝刺著一種煤塵的刺鼻味。巨大的煙囪直衝天際,然後派出濃黑的煙柱。

    這種鋼鐵企業如果是放在後世,那妥妥的就是重污染企業,百分百是要被取締的。

    但是在這個年代,這個鋼鐵企業卻是代表著當代最先進的煉鋼技術。

    江南礦務公司作為國內最大,同時技術實力也是最雄厚的鋼鐵、煤炭聯營企業,其煉鋼技術一直是緊隨歐洲鋼鐵企業的腳步,雖然大部分時候歐洲的鋼鐵企業同行們為了保護技術。不願意向江南礦務公司出售技術授權,只願意出售一些比較落後的技術。

    不過這年頭的鋼鐵技術說來說去也就那麼回事,江南礦務公司的技術水平雖然比歐洲的那幾家頂尖鋼鐵企業略遜一些,但是也算是摸到了門檻,這不給技術授權,大不了就自己偷學唄,這鹼性平爐煉鋼法就是江南礦務公司獨自仿製的。

    如今江南礦務公司下屬的煉鋼爐大多已經採用鹼性平爐煉鋼法,這種煉鋼法能夠有效提高鋼材的性能,同時隨著產能的增加,這平均成本也是正在下降。

    儘管帝國目前的鋼材依舊處於供不應求的局面。但是國內的三大礦務企業,再加上一個新成立的撫溪煤鐵公司,這四大企業為了爭奪國內的鋼鐵訂單。可是進行了比較慘烈的技術競爭以及價格競爭。

    比如自從江南礦務公司大規模推廣酸性平爐煉鋼法後,其鋼材的性能提升的同時,由於產量的增加也是採取了降價的措施,為了應對江南礦務公司的降價和技術提升,國內第二大的鋼鐵公司,即北方煤鐵公司也是開始了全面的技術升級,同時也是採取了降價的措施。

    南洋礦務公司的資產雖然大多都是國外,但是其市場依舊主要是國內,而且其業務雖然是原材料供應為主。但是也是涉足了鋼鐵企業,在上海投資建設了一家鋼鐵廠。其鐵礦來源於其麾下的海南鐵礦石、其煤炭也是來之於其麾下的越南煤炭。

    新成立的撫溪煤鐵公司實力要弱小一些,現在的業務主要還停留在鍛鐵業務上。煉鋼業務暫時還沒有展開,他們投資的大型煉鋼廠還沒有竣工呢。

    國內的這些鋼鐵企業的競爭,同時積極開闊國內的市場,使得帝國的鋼鐵產量是保持了快速的增長態勢。

    去年的時候,也就是1870年,帝國的原鋼產量為九萬噸,生鐵產量為一百二十萬噸,煤炭產量為一千五百萬噸。

    其中的原鋼和生鐵的產量已經不比列強中的法國差多少,而煤炭產量更是超過了法國。

    單純說鋼鐵以及煤炭產量的話,目前的帝國是排在世界世界第四,僅次於英國、德國和美國之後。

    這裡不得不說美國人的變態,內戰結束沒幾年呢,這發展速度就已經是相當恐怖,隨著太平洋鐵路的通車後,美國人掀起了工業發展的*,其發展速度比起帝國的發展速度還要迅速。

    而法國則是受到普法戰爭的影響,而後又是革命啊什麼的亂七八糟的,工業發展是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在這個時代,各國都是保持著高速發展,各種工業數據都是成倍成倍的增長,一旦停下來,不需要停多久,一年兩年興許就會被別人趕超,然後想要再追上去可就難了。

    而法國的發展停滯下來,也是讓林哲更加謹慎,在這種關鍵時期,任何能夠干擾到帝國內部發展的事都是需要儘量避免的。

    從當涂回來後,林哲就是正式批准了當涂建市的請求,當涂縣將會從太平府獨立出來,改為當涂市,不過這個當涂市並不是內閣直轄,而是安徽省直轄城市,其行政級別和省會相當。

    這也是國內第三個以『市』為稱呼的城市,即上海市、南京市、當涂市。

    不過當涂市作為一個新興工業城市,其格局自然是無法和上海、南京相提並論,也無法和天津、廣州、蘇州、杭州相比,當涂的優勢自始至終只有一個,那就是重工業。

    除此之外。當涂並不算什麼太過特殊的城市。

    而1871年上半年的行政改革,也不侷限在當涂,實際上範圍是相當廣泛。在當涂市自後,國內的其他幾個具有重要經濟地位或者政治地位的城市。同時又不是省會或者府治的城市進行調整,提高行政級別,安排為省直轄縣、州等。

    比如餘姚縣,這個縣作為帝國龍興之地,不僅僅是皇室家族的老家,同樣還是帝國大量軍政要員的老家,象徵意義比較大,為了改善這個小縣城的經濟發展。特地升格為省直轄縣,浙江省府直轄。

    此外,北平府之寧河縣劃入遵化府,兩地合併後改稱唐山府。

    並且是再一次大規模的對縣、州、府這三級行政區域進行調整,合併。尤其是州,在明清時代的各種州是非常多,但是其中有著府轄州,也有著省轄州,有的州比縣還小,但是有的州比府還大。

    早些年帝國也是裁撤合併了不少州。但是依舊沒能完全清理完畢,而這一次,帝國是把所有的州都給清理完畢。通過州改縣、州改府。或者直接猜測,區域分有其他府縣接管等方式。

    把帝國存在的各種州都給清理掉了。

    同時由於部分省份的府級單位比較多,有些比較少,因此也是進行了合併或者拆分,大府拆分,小府合併。

    原則上是一個縣轄二十到三十個鄉鎮,四或五個縣組成一個府,一個省視具體情況,轄有若干府。

    至於省轄的府會比較多。會造成省府管理效率低下的因素,則是通過加設道員分管來解決。這些分管道員在省巡撫的指導下,分管若干府縣或者省府機構的事務。

    有些省份的府少一些。所以道員也少一些,有的省府縣多一些,所以道員會多幾個,並沒有強制的硬性規定。

    行政區域的調整,其主要目的是解決明清時代遺留下來的一些問題,使得各級行政機構能夠更高效率的施政。

    調整行政級別的同時,林哲也是加速推動了國內工業發展的步伐,而這一次,他不僅僅是會直接給下面的中央內閣部門下達指示,而是親自出馬,在六月份裡少有的舉行了大朝會,位於龍椅寶座上的林哲可沒有和那些傳統封建皇帝那樣當啞巴看戲。

    而是高談闊論,著重提及帝國繼續發展工業的決心和信心,號稱天下臣民為皇國之昌盛而奮發圖強。

    並提出了教育強國、科技強國、實業強國,這三個口號!

    這一次的大朝會,林哲是當成了演講來辦,下頭的幾百個軍政官員們都是一字不落的聆聽林哲的演講。

    而很快,官方的內部刊物就是通篇刊發了林哲的大朝會演講,當然了,這肯定不能寫是演講,而是聖訓。

    緊接著,在官方的推動下,民間的報紙也是陸續刊發林哲的演講,一時間裡,全國範圍內都可以頻繁聽到『聖訓』這兩個字,而緊接著聖訓兩個字的,就是強國,然後則是教育、科技、實業這三大詞彙。

    這一份林哲的首次公開的,大規模的,面向全國範圍的演講稿,引發了全國範圍內的學習精神浪潮,唉,不能說是學習精神,而是領悟聖訓,或者是揣摩聖意。

    這種浪潮很快就會波及到具體事項上,比如內閣之教育部,在聖訓廣發後的第二天就是向外界宣佈將會加大投入,今年將會啟動至少三所綜合性大學的建設計畫……

    上海市方面也很快回應,表示在後續多年的地方財政收入中,每年都將會拿出至少百分之五來對各項新技術進行獎勵以及扶持,並對各項新技術產業納入稅收優惠行列之中,給予稅收優惠。

    哪怕是內陸的窮省也是不敢落後,山西省發表通告,將會在今年下半年對山西省內的若干煤礦進行公開招標,同時為了打通煤炭外運的障礙,今年開始,山西省地方財政將會每年給出不少於三百萬的稅收優惠額度,用以補貼山西省內的鐵路交通建設。

    剛發展沒幾年的遼陽省也是迅速跟進,表示已經和中國鐵路公司達成了相關協議,將會在現有的東北鐵路之外,修建一條瀋陽到旅順的支線鐵路,並表示這條鐵路一旦完成建設,將會給遼陽省的煤炭、鋼鐵、大豆等產品的外運帶來極大的便利。

    1871年,在林哲的大力推動下,帝國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建設*!

    ps.追更的童鞋們,免費的讚賞票和起點幣還有沒有啊~515紅包榜倒計時了,我來拉個票,求加碼和讚賞票,最後沖一把!(未完待續。)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