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清末梟雄 作者:雨天下雨 (已完成)

 
regn13 2018-3-22 22:00:17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714 53579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11
第六百九十二章 各有顧慮

    海軍就是對特魯克島非常感興趣,這個位於密克羅尼亞群島上的小島嶼,雖然和太平洋上的大部分島嶼一樣一毛不值,但是卻是擁有優良的深水港口,能夠停泊大量的戰艦,此外這個島嶼的位置也是比較獨特,東邊是馬紹爾群島,西南部就是東仁群島(卑斯麥群島)以及所羅門群島、新幾內亞島,西可威脅或者保護菲律賓等島嶼、北邊就是小笠原群島以及日本列島。請大家搜索看最全!的小說

    當然最關鍵的是,特魯克島所在的密克羅尼亞群島此時尚處於各國爭奪之中,不過西班牙去的最早,並建立了相關的殖民地點。

    在前兩年帝國迅速拿下東仁群島(卑斯麥群島)以及北所羅門部分島嶼後,西班牙也是感受到了威脅,不顧帝國的反對,強行宣佈了對密克羅尼西亞群島的主權,並搶在帝國之前派兵掌控了至關重要的特魯克島。

    這讓帝國海軍上下對西班牙更加不滿,如果不是礙於帝國的主要政策,估計海軍那邊的那些少壯好戰派早就私底下搶佔了特魯克島了。

    早十幾年的時候,帝國海軍上下就是確定了非常明確的南下政策,他們的藉口很簡單,南邊有著帝國最大的敵人:英國!

    同時東南亞諸多地區有著帝國所需要的各種工業資源以及市場。

    因此海軍在帝國是一直鼓吹所謂的南洋是帝國的南洋,菲律賓等太平洋島嶼關乎帝國的沿海戰略安全之類的口號,所以每年的海軍軍費應該增加再增加。

    對此帝國陸軍表示:瞎幾把扯淡!

    如果帝國需要馬六甲,如果帝國需要緬甸,如果帝國需要印度,只要陛下的一聲令下,那麼帝國皇家陸軍就有信心拿下這些地方。

    至於海軍,守好帝國的沿海就行了,如果為了去搶太平洋上那幾個孤零零的破島就每年多投入一兩千萬的海軍軍費,這不瞎扯淡嗎?

    當然了,不管是海軍的鼓吹還是陸軍的反對,實際上這都沒有影響到林哲的抉擇!

    林哲作為一個後來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未來那些少數幾個太平洋上的島嶼就會成為至關重要的戰略軍事基地。

    以現在的技術水平,興許還用不上這些島嶼,但是再過幾十年,這些島嶼就會變的非常重要。

    而且就算不考慮軍事問題,就說百年以後,到時候大家都在爭奪什麼海洋石油、經濟專屬區之類的,別說是一個島嶼了,到時候就算是一個漲潮的時候才露出水面的礁石都是值得兩國為止爭奪的。

    所以林哲對這些大海上的島嶼的態度,一直都是非常決定而簡單的,那就是甭管有用沒用,搶了再說。

    現在用不上,開發不了,那就放著先,大不了等個百八十年以後再開發。

    這種心態其實也是諸多歷史上野心勃勃的帝皇共同的心態,一個個都是想著開疆擴土,不同的是以前古代王朝的帝王,眼裡頭只盯著草原荒漠,或者是西北、西南等陸地上的邊疆,但是林哲卻是把目光投向了全球。

    別說是帝國周邊的亞洲地區,太平洋上的諸多島嶼林哲都想要,如果有機會,他甚至都想要把新西蘭、澳大利亞什麼的也拿下來。

    而且前幾年的時候,林哲看見美洲哥倫比亞因為巴拿馬運河開鑿和美國人鬧翻,重新瞄向國際,尋找其他國家開鑿運河,當時林哲也是派人去接洽的下,甚至在夜裡也是想過如果真走了****運,把巴拿馬運河的開鑿權拿到手,進而控制了這條運河的話,他還不得笑死了。

    可惜的是,林哲這一次把手伸到中美洲去,而且試圖掌控的還是巴拿馬運河,幾乎是遭到了美國和所有歐洲國家的反對。

    儘管當時帝國方面給出的條件都比較優惠,而且表示國內已經由皇家銀行等諸多銀行組成了聯合銀行團,隨時可為運河的開鑿提供超過一千萬帝國金圓的資金。

    但是這種事從來就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而是國家實力的博弈,最後帝國派出的代表,臨時組建的美洲運河公司甚至都沒能進入第一輪競爭就是被派出在外。

    心灰意冷之下,林哲也是給美國人下了不少絆子,然後讓法國人撿了個便宜,不過林哲估摸著有美國人和英國人在,不管是法國人還是帝國自己,都別指望在能夠順順利利把運河修起來。

    歷史也是如此,到最後法國人因為美國人千方百計的阻撓,最後修建運河的法國洋際運河公司都被搞的破產了,到最後就連英國人都是因為深陷布爾戰爭這個爛泥潭,為了獲得美國的支持而放棄了巴拿馬運河的權限。

    最後美國人成功實現了他們的諾言:美國必須把巴拿馬運河控制在自己手中,它決不能放棄這種控制而將運河交給任何一個歐洲國家!

    雖然這個時空和歷史有所不同,但是歷史的慣性並不是那麼容易被打破的,帝國要想掌控巴拿馬運河,難度並不比佔領新加坡小多少。

    雖然插手巴拿馬運河失敗了,但是這卻是清楚了表明了帝國的對外擴張的態度。

    現在,林哲已經是推動著帝國把目光瞄向了菲律賓等西班牙控制的諸多太平洋殖民地,其中菲律賓、關島、特魯克島等更是重中之重。

    只是要想對西班牙下手的話,軍事壓力並不大,以帝國目前的海陸軍實力,已經沒落的西班牙是絕對無法抵擋的,以目前帝國全球第三大規模的海軍,就算是英國這個世界老大親自上陣,也會感到龐大的壓力。

    因此,西班牙方面的軍事實力不是一個值得顧慮的因素,真正讓帝國有所猶豫的,還是一旁虎視眈眈的英國人以及法國人。

    這種情況下,雖然西班牙人不堪一擊,但是帝國對西班牙發動戰爭,並奪取菲律賓等殖民地,這對於英法等國而言已經不是一場單純的殖民戰爭,而是一場帝國挑戰老牌殖民國家,也就是挑戰英國、法國、西班牙、俄國等國家的行動。

    到時候,英國人、法國人、荷蘭人等出於對防備帝國的考慮,極有可能會採取過激的措施,尤其是歷來奉行大陸平衡政策的英國。

    帝國的崛起本來就是讓英國頗為不安了,雖然這些年因為帝國和英國的龐大貿易額讓英國人捨不得冒險,更因為帝國在外部擴張中,主要的精力都是針對俄國,並沒有說直接針對英法,就算是扶持了一個蘭港國,但是之前偷偷摸摸的扶持,從到到位,帝國就沒有派出一艘軍艦,一個士兵前往婆羅洲作戰。

    這也是英國對婆羅洲的蘭港國和荷蘭人之間的戰爭保持中立的重要原因。

    帝國的強大本來就讓英國非常不安了,如果說帝國還表現出強烈的擴張欲`望,尤其是針對東南亞地區的擴張,這可以說已經是接近觸及英國人的心理底線了,他們會想,今天帝國打了西班牙,奪取了菲律賓,明天也許就會打法國,然後奪取南圻。再到後天,他們就會攻打荷蘭,然後奪取婆羅洲、荷屬印度尼西亞。

    等到最後,誰敢說帝國的擴張野心不會瞄向新加坡、緬甸、印度?

    儘管英國人是否會支持西班牙甚至參戰,這裡頭的可能性比不大,但是這種大事就算是有少許可能性,都是需要盡力避免的。

    這也是為什麼帝國想要拉上美國人的主要原因!

    同樣的理由也是出現在美國人身上,美國人想要奪取古巴,他們同樣需要你考慮英國人的反應。

    對英國等傳統殖民國家的顧慮以及對他們所擁有的殖民的貪念,是讓中美這兩個後進國家走在一起的核心因素。

    只是這一番密談後,中美兩國並沒有達成主要的協議,其中最大的分歧就是,美國人認為現在發動戰爭的話,美國人的海軍實力薄弱,打西班牙人勉強可以,但是萬一英國人派出艦隊干涉的話,到時候美國海軍就很不妙了。

    所以他們希望帝國能夠派遣一支分艦隊到美國東海岸,和美國人聯合作戰。

    不然的話,他們寧願再等個十幾年把海軍建設起來再說。

    這讓帝國的談判官員很無語,這古巴可不是我們要的,而是你們美國人要的,讓我們派艦隊千里迢迢跑到美國東海岸這算什麼。

    而且一旦戰爭爆發,帝國海軍的任務可是非常繁重的,因為他們要備戰英國東印度艦隊以及法國等出現可能出現的干涉艦隊。

    誰都的帝國有一支龐大的海軍,如果英法等國要干涉,到時候肯定是會派出規模同樣龐大的海軍,因此假如真的爆發戰爭,帝國皇家海軍的任何就是備戰可能出現的英法等國干涉艦隊。

    帝國海軍的內部計畫裡,甚至都沒打算派出主力艦隊掩護陸軍登陸菲律賓或者其他島嶼,頂多就是派一些老式的二等鐵甲艦去而已,主力艦的話,到時候將會全部在香港、湛江、金蘭灣等幾個主要港口休整備戰,以隨時迎戰英國東印度艦隊。

    這種情況下,讓帝國抽調主力艦組成分艦隊跑去幫美國人打仗?

    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中美兩國雖然秘密勾結在一起,但是大家也都有著小九九,帝國想要拉上美國人分擔壓力,美國人則是想要借用帝國的龐大海軍,最關鍵的是誰都不願意吃虧,在太平洋上的一些島嶼上,美國人也是希望獲得大量島嶼。

    菲律賓他們倒是不敢要,但是他們想要馬紹爾群島以及關島等太平洋中部的重要島嶼,但是帝國同樣不願意啊,帝國堅持要求獲得西班牙在太平洋上的所有島嶼。

    這種情況下,儘管兩國都想要相互聯合一起分刮西班牙人的殖民地,但是現實的阻礙還是太多,一番密談後,雙方雖然達成了一些默契,但是並沒有達成雙方期望的結盟對西作戰的協議。)

    :/27/27693/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11
第六百九十三章 中亞叛亂

    得知了在華盛頓的談判代表團沒能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後,林哲是嘆了口氣,然後是召開了幾場絕密的戰略會議,探討單獨對西班牙作戰的利弊,並分析一旦英法等國干涉的話,帝國方面有多大的把握戰勝英法等國的干涉軍。

    結果就是,陸軍方面表示問題不大,只要給陸軍足夠的軍費,陸軍隨時可以動員到兩百萬人以上,到時候奪取馬六甲、緬甸,甚至殺進印度都不是問題。

    問題是,海軍方面能不能保障陸軍的兵力運輸以及後勤物資的運輸安全!

    面對陸軍的質問,儘管海軍大臣沈同登心裡頭不復,但是也不得不承認,帝國即便能夠保護帝國沿海的安全,也有較大的把握擊敗目前規模的英國東印度艦隊。

    但是如果英國皇家海軍一旦對東印度艦隊進行增援,到時候帝國海軍的壓力就會非常大,決戰之勝負只有六成。

    而對於陸軍以及林哲最關心的能否保護海上運輸線,沈同登悲觀的表示,就算能夠在決戰中擊敗英國皇家海軍東印度艦隊,但是以英國人的海軍規模以及眾多的海軍基地,他們依舊有能力破壞帝國的海上運輸線,帝國的運輸艦要想平安順利抵達緬甸或者印度,可能性非常低。

    當然了,最後沈同登也是表示,如果英國人不干涉的話,海軍方面有絕對的信心保障海上運輸線的安全。

    對此,其他幾個人都是很無語!

    如果不是考慮到英國人可能會幹涉,他們還坐在這裡討論幹嘛,直接對西班牙宣戰不就得了!

    除了軍事會議外,林哲又是諮詢了內閣的幾個大臣,詢問如果帝國前往歐洲的貿易線斷絕的話,將會給帝國造成多大的損失?

    面對林哲的問題,郭龍雲沒有過多的考慮,直接就是說:「如果失去了歐洲市場,上海超過百分之七十的機器繅絲廠都會倒閉,至少上百萬蠶戶衣食無著,並直接帶動超過五十家以上銀行、投資基金等金融的破產,,至少數百家甚至更多的進出口相關聯企業的倒閉和破產,屆時僅僅上海一地將會出現至少超過十萬人的失業工人。

    聽到郭龍雲的回答,林哲深吸了口氣,然後就是把單獨對西班牙宣戰的想法徹底拋之腦後!

    開疆擴土縱然是林哲所期待的事,但是這一切是建立在能夠獲得勝利,而且不會失去太多的情況下。

    一旦戰爭有著較大的風險,而且這種風險所造成的後果是帝國難以承受的時候,林哲還是知道放棄的。

    歷史上美國人打西班牙,英國人沒有干涉,那是有著諸多複雜原因的,包括1898年後英國在全球範圍內都面臨著諸多的問題,比如布爾戰爭、英國在歐洲大陸上和德國、法國都爆發了嚴重的矛盾,當時的海軍軍備競賽已經展開,各國的前無畏戰列艦可是連續下水。

    再加上其他諸多原因,導致了英國的袖手旁觀。

    但是在這個時空的1881年,英國人的處境卻是和歷史時空的1898年完全不一樣,干涉的可能性雖然不大,但是少說也有兩三成的可能性。

    這個可能性雖然不大,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萬一英國人真的要玩平衡政策,為了遏制帝國發展,維護傳統殖民國家的勢力,進而拉上一大票歐洲國家進行武力干涉的時候,到時候帝國可就下不來台了。

    考慮許久,林哲還是放棄了在短時間內對西班牙動武的打算,還是先小打小鬧搶幾個小島吧,戰爭還沒有到時候。

    不過林哲不願意讓帝國現在就捲入戰爭,但是大部分時候,不是說你不想要戰爭,就能夠保持和平的。

    1882年的除夕當天,林哲突然收到消息,浩罕省發生叛亂,當地的反叛勢力謀求所謂的獨立浩罕國,已經佔領了浩罕省西南部的若干小城鎮,根據當地駐軍的消息,這些叛軍一開始的規模並不大,只有幾百人而已,但是受到了當地原土著的極大歡迎,而且大量的民眾開始加入叛軍,短短一個星期就膨脹到了三千人以上,並且還出現英國人和俄國人的身影。

    叛軍的規模急速增大,這才讓當地駐軍著急了,一開始他們還以為只是尋常的小規模騷亂呢,而且對此已經習以為常,在浩罕省以及西伯利亞等新佔領地區,當地原住民的騷亂是比較普遍的。

    浩罕省的當地駐軍一開始以為只是普通的騷亂,很快就是派出部隊前往鎮壓,但是一個星期後,他們才發現,叛軍的規模竟然已經是超過了三千人,而且他們手上的武器還真不少,清一色的連發快槍,甚至火炮都有。

    這種規模的叛軍已經不是簡單的小規模騷亂了,前線部隊根本就不敢隱瞞,很快就是直接上報最高統帥部,最後送到了林哲這裡來。

    看著報告書,這報告書裡的英國人和俄國人的字樣顯眼無比,半晌後林哲把報告書直接揉成了團!

    「看來列強亡我之心不死啊!」林哲有些鬱悶了,他剛打消發動對西班牙的戰爭呢,這英國人和俄國人就給自己找事了。

    好嘛,他倒是看看,這俄國人和英國人到底仗著什麼膽子,竟然越過阿富汗,直接向浩罕動手,這可是帝國領土!

    必須要做些什麼,不然的話,他們還以為帝國是二十幾年前那個軟弱可欺的滿清王朝呢!

    當即,他就是把早就已經在外頭等候的幾個陸軍高級將領叫了進來,這一次,他也不召開什麼形式上的戰略會議了,這一次林哲是直接開口:「你們記一記!」

    「讓第七軍務必盡快控制事態,早日平定浩省之亂,新疆和浩罕兩省之守備部隊嚴加防備,警惕事態蔓延,必要之時需採取靈活之措施!」

    「另,雲貴方向之陸軍部隊做好戰備準備,派人聯繫李昊通,告訴我只要配合帝國之行動,帝國就支持他拿下欽邦。」

    「海軍方向,做好戰備準備,以應對事態!」

    「再有後勤方面……」

    林哲大部分時候都是召開戰略會議決定軍事,但是今天卻是一改常態,直接下達軍事命令,而且下頭幾個陸海軍高級將領們是越聽越心驚,陛下這是要同時對俄國和英國發動戰爭?而且還是全面戰爭?

    要不然的話,陛下怎麼要讓全軍進入一戰戰備狀態,而且還讓陸軍進行動員啊!

    這些部下們怎麼想,林哲自然是不管的,雖然很多年來他都是保持了所謂的皇帝威嚴,輕易不做決定,但是他林哲還是林哲,他輕易不做出決定,但是他一作出決定就不會容忍任何人反對。

    當然了,林哲並不知道這些部下已經是猜著是不是要發動全面戰爭了,但實際上當然不是這樣,林哲的命令雖然多,而且看上去都很嚇人,但是實際上和全面戰爭無關。

    如果他想要發動全面戰爭的話,他至少需要提前半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進行準備,說打就打的年代早就過去了。

    他要做的就是彰顯帝國武力,讓英國人重新回憶起1858年的上海之戰和1866年的珠江口海戰和香港之戰。

    讓俄國人想起1877年的西伯利亞戰爭!

    免的他們老是想著給帝國找麻煩!

    還有中亞的那些原住民,都是一群養不熟的狼,這一次趁著機會乾脆要地不要人,然後再從中原各省移民過去,徹底解決所謂的民族問題。

    把異族全部*消滅,自然也就不存在所謂的民族問題了!(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11
第六百九十四章 炫耀武力

    帝國這麼龐大的一個國家,而且影響力日漸增長,其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是受到了世界上其他強國的密切關注。

    就當帝國因為浩罕省的動亂而進行部分動員,中亞地區以及雲貴等邊境省份的部分更是進入了以及戰備狀態,而帝國皇家海軍的主力艦也開始在香港海軍基地集結的時候,自然是迅速引起了其他國家的關注。

    最先做出反應的自然是英國人,因為帝國皇家海軍已經是世界第三大海軍了,對付尋常敵人的時候,隨便派一支分艦隊也就足夠了。

    現在太平洋甚至到印度洋這一片,值得帝國皇家海軍集結主力艦隊,擺出決戰架勢的敵人只有一個,那就是英國皇家海軍。

    英國駐華公使迅速就是試探詢問了了帝國突然進行戰爭是為了什麼?

    對此,帝國的回答乃是,帝國皇家海軍準備在近期舉辦一場大規模的實彈演習,並主動邀請英法等國的代表觀看。

    帝國的這個回答讓旁人一眼就能夠看得出來,這是帝國皇家海軍在彰顯武力,而對象還是世界頭號強國法國和第二大國法國,當代的英法兩國,擁有世界第一大和第二大的海軍,都是帝國皇家海軍的潛在主要對手。

    英國人就是納悶了,帝國在這個時候舉行演習炫耀武力,難道就只是因為浩罕省的那點事?

    不就是和俄國人一起合作,然後給了浩罕省的當地人一點經費支持,然後送了一批軍械嘛。

    此舉不過是為了給中國人找點麻煩而已,省的帝國在中亞繼續擴張,因為這兩年雖然帝國扶持的阿尤布掌控了阿富汗局勢後,帝國在阿富汗的滲透力度大幅度加大,英國人和俄國人受到了極大的排擠。

    他們扶持浩罕省的叛亂,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會一種自保的策略,讓這些叛亂牽制帝國的精力,免的有事沒事就跑到阿富汗和波斯甚至土耳其搞事。

    可惜的是,他們低估了中華帝國對國內叛亂的重視和警惕程度。

    如果英國人只是在帝國的一些殖民地,比如說新幾內亞島上扶持當地土著進行叛亂,那麼帝國的反應是不會有多大的,頂多就是適當派幾百人前往鎮壓而已。

    但是現在英國人卻是把手伸到了帝國本土,國內本土的叛亂,乃是帝國絕對無法忍受的。

    尤其是浩罕省和西伯利亞地區的部分省份都是新佔領地,這些地方本來就不太安穩,帝國每年都需要花費不少的精力進行鎮壓,就算一切順利的話,估計也需要好多年才能夠把這些地方徹底控制下來。

    如果說這個過程中,又有外國勢力,尤其是還是英國和俄國這兩個強敵虎視眈眈,隔山岔五就給叛軍送一批經費和軍械的話,那麼這種新佔領地就有可能永無寧日了。

    為了徹底的壓下這種浪潮,為了帝國本土的安全,林哲是不允許這種事出現的,那麼只是一個開始都不允許。

    所以,英國和俄國扶持浩罕省的叛軍,才會引起林這麼大的反應。

    陸軍進行動員,海軍開始集結,這一切都是表現出了帝國的強烈反應,而且這種反應可不是後世共和國千篇一律的『強烈抗議』,在這年頭,大家一般都是不玩口頭抗議的,一般都直接進行軍事恐嚇。

    如果恐嚇不管用,往往就直接開戰了。

    而陸軍的動員,海軍的集結,這就是帝國擺出來給各大強國的進行軍事恐嚇的。

    因此當負責浩罕省防務的第七軍開始調集兵力前往鎮壓叛軍的時候,西曆1882年,宣武二十五年四月十六號,在珠江口外海,帝國皇家海軍也是舉行了建軍以來,規模最為龐大的實彈演習。

    參加這一次實彈演習的有六艘戰列艦,四艘裝甲巡洋艦以及一大票的巡洋艦等,除了演習艦隊外,還有受邀前來觀看各國代表。

    看著前方的戰列艦以一字縱隊逐漸前行,然後其主炮齊齊指向了兩千米外的多艘靶艦,隨著一陣陣的焰團騰起,隆隆炮聲開始傳遍了這片海域上,那些兩百五十毫米和三百毫米的主炮發射的時候,其場面之壯觀,讓諸多觀看的人都是震驚不已。

    英國駐帝國公使看著這個場景,再心裡頭估算了下現在皇家海軍東印度艦隊的實力,然後很悲觀的發現,東印度艦隊的實力已經是不如眼前的這支艦隊了。

    而且他還知道,中國人的戰艦還不止眼前看到的這些,據他所知,中國人手裡的戰列艦已經有不低於七艘,此外還有至少六艘裝甲巡洋艦,而且還有數量不明的戰列艦和裝甲巡洋艦正在建造中。

    這些戰艦已經是完全超過了東印度艦隊的實力,英國皇家海軍如果想要進入南海和中國人進行制海權爭奪的話,至少要派遣十五艘甚至二十艘以上的六千噸以上的大型戰艦過來。

    而這對於家大業大的皇家海軍來說也是非常困難的事,因為英國皇家海軍的戰略核心依舊是在歐洲,其海峽艦隊和地中海艦隊才是重中之重,東印度艦隊雖然也受到了重視,但是英國是不會犧牲歐洲方向的艦隊實力,用以加強東印度艦隊的。

    想到這裡,他的心情就是有些不太好了,甚至是有些悲觀了,接下來對場面壯觀的演習是完全失去了興趣,腦子裡想的是該如何向國內匯報,也許,要建議國會儘可能的平息和中國的爭端,也許乾脆建議國會加強東印度艦隊的實力,然後發展戰爭把中國人的艦隊一舉消滅掉,從而徹底杜絕中國人帶來的威脅?

    其他的法國和俄國等國家的公使雖然分屬不同的國家,但是這個時候心裡頭的想法卻都是差不多的,直觀感受到了帝國皇家海軍的強大實力之後,他們所需要考慮的就是後續應該如何制定對華政策。

    和這些外交官們一個個把思緒都比較沉重,腦海裡想著都是對華關係、亞洲戰略之類大事不同,隨同外交官們一起來的一些各國海軍武官們的腦海雖然也是在快速轉動,但是這些人卻是在判斷帝國的這些戰艦的實際戰鬥效能,並猜測帝國海軍為什麼要建造這些戰艦。

    帝國皇家海軍裡大量防護巡洋艦,無防護巡洋艦以及裝甲巡洋艦,這些艦種各國都比較熟知,而且大家也都有,並不陌生,比如說裝甲巡洋艦,這種艦種在七十年代初期的時候,各國就開始建造的。

    俄國、法國、英國都是建造了不少的裝甲巡洋艦。

    那些防護巡洋艦裡的甲帶巡洋艦、穹甲巡洋艦也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各國基本都有著類似的軍艦。

    戰列艦也類似,這一次參加演習的六艘戰列艦乃是蚩尤級和舜帝級,這兩款戰列艦雖然在火炮佈局上有些不同,但是很多設計其他國家也都有,比如說採用的低干舷設計,這種設計基本是當代封閉式炮塔主力艦的通行設計。

    此外讓他們比較好奇的是,為什麼這些裡頭的主力艦都是採用菱形佈局!

    眼前的這些帝國海軍的主力戰艦,其火力佈局有著驚人的相似性,那就是都採用菱形佈局,前後中軸部署兩座雙聯裝主炮,然後在兩邊的側舷部署兩門單裝主炮,一共擁有六門主炮。

    其他國家實際上也嘗試過採用這種火炮佈局,但是他們沒有和帝國那樣堅定的使用下去,現在很多國家都在提倡使用四門大口徑主炮,然後加上一堆副炮,又或者是兩門一級主炮,兩門二級主炮,然後再加上一堆副炮。

    只是他們不知道的是,帝國的另外一款戰列艦,也就是少昊級戰列艦已經不是採用六門主炮的菱形佈局了,而是採用了四門主炮的佈局。

    不過出於軍事保密的需要,已經服役的兩艘少昊級戰列艦並沒有參加這一次的實戰演習。

    同樣觀看演習的是還有幾個小國的代表,比如說阿根廷和智利人,這兩個國家正在進行著海軍軍備競賽,智利人在最近兩年的戰爭表現極大的刺激了阿根廷,導致阿根廷進行新一輪的海軍擴張,並在1880年向帝國購買了一艘四千兩百噸的鐵甲艦,足以對抗智利人的科倫克海軍上將級鐵甲艦。

    不過這還不夠,阿根廷人正在尋求更優良,性價比更高的戰艦。

    同樣道理,依舊處於戰爭之中,並且受到了阿根廷擴張海軍壓力的智利也在謀求更大,戰鬥力更猛的戰艦。

    而帝國依靠價格優勢和火炮上的優勢,早就把英國人擠出了南美戰艦市場,所以現在阿根廷和智利雖然都是潛在的敵人,都是尋求新式戰艦的時候,卻是都齊齊找到了帝國,這一次帝國皇家海軍舉行實彈演習,也是他們直接觀察中國造艦實力的機會。

    和他們有著同樣目的的還是來自日本德川幕府的兩個海軍軍官,和其他國家的代表都把目光盯住了那些最強大的戰列艦或者裝甲巡洋艦不同,他們的目光卻是來回在那些巡洋艦上徘徊。(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11
第六百九十五章 現代文明推廣運動

    如果說阿根廷和智利人只是有意向採購新艦,現在還處於意向階段,他們現在連具體計畫都沒有,但是德川幕府那邊卻是不同。

    作為日本三國之一,德川幕府佔領的地盤雖然最大,在過去的十幾年雖然也頗有發展,但是卻是收到了明治政府和北海國的聯合夾攻,為了同時對抗這兩個敵人,德川幕府不得不保持大量的常備兵力。

    七十年代,日本的德川幕府和明治政府先後進行了內部的改革,明治政府進行了所謂的大政奉還,效仿帝國進行實君制改革。而德川幕府那邊卻是效仿英國人,採取虛君制度,原德川搖身一變就變成了責任內閣。

    這些改革還是有著明顯的成效的,日本三國的國力都有著比較明顯的增強,其中增強最多的不是明治政府,而是進行虛君改革的德川幕府,當然了,嚴格上來說,現在這個政府應該不是叫德川幕府了,而是應該叫東瀛國。

    帝國為了徹底分裂日本,對於明治政府和德川幕府都以日本國自居是極為不滿,在帝國的壓力下,這兩個所謂的日本國都在改革後確定了正式國名,不然的話,就不承認其統治的合法性。

    不過這個過程裡,明治政府搶先向帝國遞交了國書,自稱『日本王國』,這日本人的君主本來是天皇,現在明治政府拋棄天皇的稱呼,自願稱呼為日本國王,帝國的那些老頑固們可是歡喜的很,所以直接就承認了日本王國的合法性。

    德川幕府那邊一邊是罵著明治政府的不要臉,更是借此攻擊明治天皇是假的,如果是真的天皇,是絕對不可能放棄天皇稱呼的。另外一邊,他們也是選用了日本的另外一個別稱,也就是東瀛作為國名。

    不過他們的的國名並不是王國,而是自稱東瀛國,其君主不是東瀛國王,而是東瀛天皇。

    至於北海國那邊更簡單,因為他們早就不認為自己是日本的一份子了,他們是獨立的,自由的北海國。

    保留了天皇稱呼的東瀛國,由於面臨兩大強敵,所以一直都是非常注重軍隊的編練。

    海軍上,他們在七十年代先後引進了數艘大噸位戰艦,實力在日本三國裡名列前茅,尤其是在1876年,他們以比較低廉的價格購入了帝國皇家海軍退役後的盤古級二等鐵甲艦祝融號,並改名為加賀號。

    加賀號(祝融)雖然是1864年服役的老艦了,但是在1876年的時候,其艦齡也不過十二年,十二年的艦齡,對於帝國這種海軍強國而言,這種戰艦已經無法承擔重任,如其養著浪費軍費,還不如直接退役了,把經費騰出來建造新艦。

    購入加賀號後,東瀛國的海軍實力大幅度攀升,但是北海國和日本王國也是有樣學樣,都是跑到了帝國購入二手的鐵甲艦,這些鐵甲艦如果要對抗英法帝國這些海軍強國,自然是不管用的,但是他們的敵人可不是那麼海軍強國的,他們的敵人就是他們自己三個。

    所以只要能夠對付敵人就足夠了,至於說是不是最先進的戰艦那並不重要,能不能對抗其他海軍強國也不重要。

    所以日本王國和北海國也是動作快速的分別購入了一艘盤古級的二等鐵甲艦,帝國對於這些老戰艦自然是敞開了買,反正不的話,這些老式的鐵甲艦也只能是作為訓練艦使用,根本就沒有什麼用,就算不掉,用不了幾年海軍也會自行拆掉,連轉為預備役封存都是不願意的。

    東瀛國見兩個對手也是購入了一艘盤古級二手鐵甲艦,又是尋思著購入更強大的戰艦,本來他們想要購入句芒號或者黃帝號

    帝國的五艘盤古級二等鐵甲艦,掉了三艘,另外還有一艘早在1872年的時候在青島軍港發生彈藥庫爆炸事故,雖然沒有徹底沉沒,但是船體破壞嚴重,維修代價太高昂,後來海軍乾脆就是懶得修,直接廢鐵了。

    再剩下的一艘,乃是句芒號,該艦是最後一艘盤古級鐵甲艦,1867年才服役,該艦1878年經過一定後,改為炮術訓練艦,目前還在役,不過按照計畫,再過幾年估計也會退出現役了。

    至於炎帝級二等鐵甲艦的,不過帝國的在役的炎帝級鐵甲艦隻剩下一艘黃帝號了。

    三艘炎帝級鐵甲艦,該級艦在七十年代就淪為二流,但是因為使用維護以及使用成本非常高,得不償失,海軍寧願保留那些有二十多年艦齡的木製風帆巡洋艦,也不願意要這些早期的鐵甲艦,這些早期的鐵甲艦由於技術不成熟,過了十多年後的現在各種故障非常多,尤其是動力系統基本三天兩頭都會出現問題,維護成本竟然比夸父級鐵甲艦還要高,所以在七十年代末的時候相繼退役。

    1865年服役的炎帝號在1879年退役,次年被拆解,其服役年限不過十四年而已。

    1866年服役的少昊號,在1873年的的在浙江舟山海域觸礁沉沒,為了紀念該艦的沉沒,後兩年的新型戰列艦的首艦就是被稱之為少昊號,也就是少昊級戰列艦。

    最後1867年服役的黃帝號,同樣老邁不堪,因此在1881年也是正式退役,雖然還沒有拆解,但是如果不掉的話,估計也是會被拆掉,這年頭的鋼鐵還是很值錢的。

    日本人雖然想要便宜的二手艦,但是人家也不傻啊,看見帝國那麼幹脆的就把炎帝級給退役掉,他們自然也是知道不管是盤古級還是炎帝級鐵甲艦,這接手過去的話,維護費用不會低。

    如果價格低的話,他們倒是不介意,故障率高,大不了就縮減出海時間,只要在戰爭時期能出海就行了。

    但是如果價格很高的話,那麼他們就不願意當這個冤大頭了,這兩款鐵甲艦基本都是六十年代前半段的老船,也是第一代的鐵甲艦,用到現在能不散架就不錯了,故障率非常高,花費高價購入是非常不划算。

    如果可能的話,他們更願意購入帝國一些比較新的二手船,比如夸父級之類的。

    除了盤古級和炎帝級外,帝國還剩下三艘老式鐵甲艦,分別是一艘天吳號和兩艘夸父號,而這三艘鐵甲艦分別是1868/1869/1870年服役,才服役了十年出頭,而且建造這些鐵甲艦的時候,帝國的工業技術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用起來也不會和炎帝級、盤古級那樣故障非常多。

    然而這三艘鐵甲艦雖然戰鬥力已經遠遠落後時代了,但是船體狀況比較良好,故障率也低,維護成本比較低,所以海軍那邊也是繼續留著當二線兵力使用。

    到1882年的今天,帝國的鐵甲艦,也就只剩下這三艘了,其他的不是掉、拆解就是事故沉沒了。

    二十年時間,帝國皇家海軍裡的主力艦基本都是換了一茬,昔日威風凜凜的盤古級和炎帝級的鐵甲艦,現在已經是不見了蹤影,代替的則是那些戰列艦和裝甲巡洋艦。

    倒是兩艘南京級風帆木製巡洋艦現在還活得好好的,1860年服役的南京號,1863年服役的武昌號現在依舊以訓練艦服役,而且海軍內部短時間內也沒有退役這兩艘風帆戰艦的打算。

    東瀛國的人想要用少量的價錢,然後購入戰鬥力強大的戰艦,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句芒號和黃帝號他們雖然也願意要,但是帝國開價過高,所以他們也就不願意了。

    嘗試購入夸父級鐵甲艦那是不用想的事。

    唯一剩下的選擇就是採購新船了,但是新艦價格貴啊,如果要採購擁有完善裝甲帶的鐵甲艦,別說五六千噸的鐵甲艦,就算是三四千噸的他們都不起。

    所以這一次受邀觀看演習的時候,東瀛國的代表就是盯著那些巡洋艦在看。

    演習結束了後,東瀛國就是非常巡視的向帝國下了一艘軍艦的訂單,該艦訂單乃是一艘防護巡洋艦,準確的說是一艘穹甲巡洋艦,排水量達到了三千五百噸,航速乃是驚人的十八節,並配屬了兩百毫米的主炮兩門,前後各一門。

    這個價格也是昂貴無比的,達到了七十五萬圓,由於東瀛國的海軍經費有限,他們還得分三年分批支付。

    不過一分錢一分貨,這七十萬圓的價錢,買到手的這艘被稱之為浪速號的防護巡洋艦,其戰鬥力自然也是槓槓的,火力和防護以及航速,基本都可以比肩各國一流巡洋艦,打起日本三國海軍的其他戰艦,那基本是得心應手的。

    日本這艘浪速號防護巡洋艦,雖然不算小事,但是對於帝國來說並不值得關注,真正值得帝國關注的是,西北的第七軍以雷霆之勢,僅僅用半個月就是擊潰了浩罕省叛軍主力部隊,然後又是在整個浩罕省以及新疆省範圍內針對潛在叛亂分子進行持續清剿。

    兩省之守備部隊配闔第七軍,幾乎封鎖了兩省的主要人口聚集地,然後進行徹底清查,清查對象主要是攜帶非法武器、私藏違禁品的叛亂分子。

    非法武器包括支、刀具、弓箭等,帝國可是施行非常嚴格的管理制度,要想使用支的話,就需要使用許可證,通常獵人、邊境省份的移民才能獲得許可,而且通常只限於前裝滑膛,其他的線膛,後裝以及,都是嚴禁民間使用。

    所以私藏火器或者冷兵器的,不說百分百,但是九成九都是叛亂分子或者是犯罪分子。

    違禁品主要是一些文化類產品,包括原住民的文化、宗教類書籍、物品等。

    帝國推行的是漢文化主義,也就是在全國範圍內強制性推廣使用國語,宣揚現代文明、並建立相關的現代教育機構。

    1882年開始,帝國推行的這場文化運動,帝國內部稱之為『現代文明推廣運動』立意是讓更多還生活在愚昧落後的原住民們能夠體會到現代文明,體會到漢家文化的偉大,並逐漸融入到現代文明中來。

    不過還是有部分人是寧願繼續保持愚昧落後的,甚至為此而掀起反抗,1882年開始,帝國在各大邊境省份,尤其是叛亂比較多的省份開始現代文明推廣運動,截止到1890年,先後出現千人以上規模的動亂一百餘次,萬人規模以上的叛亂三次。

    在這段特殊時期裡,帝國皇家陸軍充分發揮了『對外善戰,對內更善戰』的優良傳統,上述叛亂都是被皇家陸軍一一鎮壓。

    到了1890年的時候,帝國已經可以自豪地宣稱,浩罕省已經和中原各省一樣,成為了華夏九州大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哪怕是千百年後,歷盡王朝更迭,這個地方依舊會是中國的一部分,因為住在這裡的人是中國人。

    走在1890年的浩罕城街頭,一眼望去,商舖上懸掛的是中文招牌,來往是帶有明顯中原特徵,並穿著中華裝或者西服,漢服的男性漢人,街頭上的女人,則是以高鼻樑,帶有異族血統的女子居多。

    這個經過動盪之後的小城市現有常住人口大約三萬人,拋開婦孺外,其中的大部分成年男子都是這十年裡從中原各省移民過來的移民,然後娶了當地女子並組建家庭,至於原住民裡的男性那裡去了?

    嗯,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11
第六百九十六章 太子出訪

    1892年,上海的黃浦江有著一艘龐大的客輪正在拖船的引導下緩緩靠近碼頭,這艘龐大的客輪刷著兩個大大的繁體漢字「東星」。

    這艘東星號正是南洋航運公司現役最大噸位的豪華客輪,其排水量達到了一萬六千噸,可以搭載超過兩千名旅客進行最舒適的遠洋旅行。

    作為帝國國內最大的客運航運公司,同時也是世界範圍內排名第四大的航運公司,南洋航運公司的規模相當龐大,運營著國內沿海航線的同時,還運營著日本航線、東南亞航線、美洲航線、歐洲航線。

    為了提高公司的影響力,最重要的是為了更多的高端旅客乘坐公司的豪華郵輪,南洋公司在還是六十年代的時候,就是堅定不移的打造豪華郵輪。

    1887年,南洋航運公司為了和歐洲的幾家航運公司爭奪,同時也是為了和國內的皇家航運以及新崛起的太平洋航運公司進行競爭,花費巨資設計並建造了東星號,該艦在1889年下水的時候,瞬間就是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船隻。

    除了噸位足夠大外,這艘東星號還配屬了當代最豪華的動力系統,直接套用戰列艦的動力系統,可以推動這艘豪華郵輪以十八節的高速進行巡航。

    當然了,速度雖然也是這艘豪華郵輪的主要點之一,但是依舊遠遠不足以吸引那些超級富豪們花費數千圓的昂貴費用參加它的首航。

    南洋航運公司的豪華郵輪,在過去的二十年裡一直都是以豪華奢侈為點,東星號上的那座大廳上的樓梯扶手,是純金打造的,大廳上的那些吊燈,可都是貨真價實的水晶吊燈,豪華客房裡的所有擺設家具,甚至到小小的水龍頭,無一都透露出極限的奢華。

    為了提高奢華的品味,而不至於讓外界批判為爆發富的庸俗,東星號的內部裝飾,尤其是客房陳設這些裝飾的設計師,可是聘請了帝國裡兩名專門為皇室服務的設計師進行設計。

    1890年後,這艘船的首航乃是上海到倫敦,然後從倫敦再前往紐約,隨後從紐約南下繞道南美洲返回上海,進而完成整個環球首航。

    這一次首航,吸引了大量超級富豪以及高管政要的注意,身為了坐上這艘有史以來最奢華的豪華郵輪,很多旅客都是推遲或者提前了出行計畫,就是為了趕上東星號的首航,即便是頭等艙的船票高達兩千多帝國金圓也抵擋不了他們的熱情。

    當年該艦從上海出發前方歐洲,還有從倫敦出發前往美國的時候,狀況可謂是空前無比,幾乎是屠殺了全球的報紙,根據統計,當時東星號的環球首航裡,有來自全球各國超過二十名身價超過千萬圓的超級富豪,另外有超過百名高官、貴族等顯貴乘坐了東星號。

    其盛況要遠遠超過歷史上的泰坦尼克號的首航!

    兩年後的今天,東星號依舊是當代最大的豪華客輪!

    某種程度上來說,東星號的出現,代表的是帝國的崛起,尤其是在八十年代,帝國上下發展迅速,其經濟總量已經是超過了法德等國,目前正在和美國人爭奪世界第二的位置。

    經濟發展了,富豪自然也就多了起來,就和現在的美國被歐洲人形容為爆發富外,實際上帝國這邊的爆發富同樣不少,只不過因為千年漢文化的底蘊,所以沒有和美國人一樣帶上爆發富的帽子而已。

    富豪的增加,同時隨著帝國的經濟發展,深入全球經濟貿易體系中來,這往來美洲和歐洲的旅客自然也就多了起來,這些旅客多起來後,也是帶動了遠洋航運的發展。

    有了這個背景,南洋航運公司才會花費巨資建造東星號!

    今天這艘東星號停靠在碼頭上後,眾多旅客開始下船,不過東星號的諸多旅客下船了後,它並沒有重新接納旅客,而是前往上海造船廠的大型船塢進行保養。

    為它即將到來的任務做準備!

    上海外灘南洋航運公司的總部大樓內,幾個穿著西服的人正在噴著濃濃的煙霧,只聽這幾個人正在低聲交談著,而且聽語氣彷彿心情都還不錯。

    「現在東星號已經按照計畫去上海造船廠進行維護,到時候將會開始進行必要的!」一個中年人彈了彈手中的雪茄,然後繼續道:「所有都是嚴格按照宮務廳的要求來,預計整個計畫將會花費大約十萬圓,這還是宮務廳了眾多陳設和材料的緣故,如果都是我們自行採購的話,要達到宮務廳的標準,恐怕沒有四五十萬都打不住!」

    他的話音落下,身旁的一人卻是道:「區區十萬圓算什麼,只要太子殿下能夠乘坐我們的東星號訪問歐美,別說花十萬圓改造,就算是重新建造一艘比東星號更大,更好的船也是值得的!」

    「不錯,太子殿下是多尊貴的身份,他都坐我們南洋航運公司的船出訪,到時候哪怕是不能公開提及太子殿下廣而告之,但是大家該知道的都知道,屆時這豪華郵輪這一快,以後我們南航航運公司就能夠徹底把皇家航運和太平洋航運公司給踩下去!」又有人如此道:「不過我聽說皇家航運和太平洋航運他們也不甘心,正在遊說呢,太平洋航運公司不用擔心,不過皇家航運公司還是需要注意一二的!」

    「不錯,以往皇室出行都是選用皇家航運公司的船的,不過這一次他們自己最近十年忽略了豪華郵輪的發展,只關注貨運業務,現在沒有什麼值得拿出手來的船供皇室出行,不過我聽說他們已經啟動了相關的造船計畫,說是要造一邊艘豪華郵輪!」

    「不用擔心,他們這一次造船,估計是受到了上面的壓力,他們和我們不同,我們是獨立公司,而他們上頭還有著皇資處呢,前些年這皇家航運公司為了利潤,一股腦跑去做貨運了,要做郵輪,他們還差了點!再說了,難不成太子殿下出訪歐美列國,還要等他們把船造出來嗎?」

    就當南洋航運公司給東星號進行維護以及必要的時,南京的宮務廳,負責太子起居的相關官員、女官們也是進行著準備。

    一個女官翻著手中的報告書,然後對著下面的幾個女官道:「這冬裝禮服帶的少了,得帶多一些,現在乃是深秋時節,等到了歐洲那邊,怕是要降溫,備多幾套,免的到時候出了差錯!」

    「還有太子妃的相關飾品,那幾套鑽石首飾都是太子妃喜歡的,這名單裡怎麼沒有,還有各種小玩意都要帶上一些,數量要多,到時候太子妃少不得要賞些小玩意給歐洲的那些貴女的!」

    宮務廳的女官們準備著太子夫婦的一些起居用品的時候,在內閣那邊,內閣的成員也是在討論著該如何安排出訪的隨從人員。

    帝國太子出訪歐美列國,這可是帝國成立以來有數幾件大事之一,林抲身為帝國儲君,其身份之重要在帝國僅次於皇帝林哲,而這一次出訪也不是什麼簡單的遊玩,而是有著重要政治含義的。

    太子林抲之所以會在1892年出訪歐美列國,是因為八十年代的時候,歐美等國就是多次邀請林哲訪問,不過林哲身為帝國皇帝,那裡會輕易出國啊,所以都是派遣外務部大臣或者總理大臣之類的代勞。

    1890年,俄羅斯皇儲尼古拉以及希臘王子等人組成的代表團訪問帝國,尼克拉是邀請了帝國太子林抲訪問俄羅斯。

    隨後曾經來過帝國旅行的英國皇子喬治也是發來邀請,這個喬治皇子也就是目前英國王位的第二位順位繼承人,排在他的父親愛德華之後,本來他還有一個哥哥的,不過他哥哥在今年春天就是病亡。

    再過來,美國那邊也是盛情邀請帝國太子訪問美國。

    這麼多邀請,按照帝國以往的慣例,基本都是不搭理的,過去幾十年來外國邀請林哲去訪問的多了去,但是林哲可從來沒有去過。

    不過林抲卻是不同,他被冊立為太子後,林哲為了加大他的影響力,所以比較注重他在一些公開場面的露面,此外林哲也是認為儲君教育不能只靠書本,他的繼承人必須到世界各地去親自看一看。

    這樣儲君才能夠清楚的知道世界老大的英國是什麼樣的,德國為什麼能夠迅速崛起,還有美國那邊為什麼能夠以少量的人口,但是經濟發展的速度絲毫不亞於帝國。

    林哲打算讓自己的儲君親自去看一看,轉一轉開闊眼界。

    前兩年的時候,在林哲的安排下,林抲已經先後出訪寧王國、朝鮮、越南王國這三個國家,算是在外交場合初登場了。

    而在今年年中的時候,林哲發佈詔令讓太子林抲署理外交事務,這是太子林抲署理農林事務、工商事務、教育事務後,第四次調整工作。

    如果不出意外的外,太子林抲會把內閣諸多部門都轉一圈!

    署理外交事務後,也就是順勢讓他代表自己去各國訪問了,歐洲很多國家的皇儲或者重要的皇室成員都是來過帝國訪問的,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在登基前來過帝國,俄羅斯皇儲尼古拉二世也是訪問過帝國,英國第二順位繼承人喬治王子也是訪問過帝國。

    現在,帝國太子的訪問也算是一種回訪!

    太子要訪問歐美列國,而且因為太子署理外交事務,所以這一次的訪問也不僅僅是皇室成員的遊玩式的訪問,而是一種明確的,正式的外交訪問,太子林抲到了歐洲後,是要和當地國家進行一些外交問題的談判的。

    某種程度上來說,太子林抲的出訪,是代表林哲去的。

    因此內閣這邊也是重視無比,最後內閣的這些閣臣們爭論一通後,選擇了幾個比較重要的出訪隨從,其中就有外務部大臣左從典,然後還有工商部大臣李鴻章等人。

    左從典是在四年前升任的外務部大臣,他的前任宋關前可是把持了外務部二十幾年,雖然中間也有幾年時間沒有擔任外務部大臣的間隔時間,但是宋關前真正退出外務部,還是在1888年正式致仕以後。

    左從典也是一個老資格的外交官了,早年基本把帝國的幾個重要的駐外公使都輪換了一邊,擔任過駐英公使,也擔任過駐美公使,然後還擔任過歐洲司司長,再到外務部協辦大臣,1886年的中英俄三國的阿富汗問題談判中,擔任中方全權大臣。

    乃是外務部裡,僅次於宋關前的老資格外交官了。

    不過今年的他年紀卻是不輕了,今年已經六十二歲的話,沒有意外的話,也就只能再幹幾年,然後就得和他的前任宋關前一樣致仕了。

    帝國這邊雖然沒有對內閣的成員任命有著年齡限制,但是從這些年的內閣成員致仕年齡來看,基本上過了六十五歲,就得認真考慮致仕了,而到了六十八歲的時候基本都要致仕了,不然的話,下面一大群人就得開罵你戀棧不去了。

    這內閣的各部大臣和協辦大臣的位置一共就這麼點,而帝國裡數以百計的高級官員都是眼巴巴等著裡頭騰出位置來,如果那些七老八十的人霸佔著不願意讓位,下面的人可就會有很大的意見的。

    而李鴻章嘛,不得不說金子就是金子,不管是在那個時空裡,這才人都是會發光了,李鴻章歸順帝國後,早十幾年的仕途生涯不值一提,真正在帝國官場裡爬起來,是他到廣東擔任布政使。

    後來他就一發不可收拾,先後升任廣西巡撫,再過來調回內閣擔任工商部協辦大臣,兩年後重新到地方任職,擔任的是江蘇巡撫。

    再到1889年,他被調回內閣,擔任工商部大臣。

    能夠以一個前清重要降臣的身份做到工商部大臣,足以證明李鴻章的才華。

    帝國裡雖然前清降官多不勝數,裡頭很多人後來也是活的挺滋潤的,但是真正能夠做到一省巡撫或者入閣的卻是屈指可數,其中李鴻章乃是最出色的一個。

    內閣那邊選好了隨行大臣,然後還有宮務廳,秘書處,以及軍方等諸多機構安排的隨行人員,太子訪問團的總人數達到了三百多人。

    這還不算護送太子訪問團的一干海軍戰艦呢,為了護送太子訪問團,另外也是為了和其他國家進行軍事交流,帝國海軍直接派出了一支分艦隊隨同太子訪問團一起出行。

    1892年十月十二號,粉刷一新的東星號迎來了太子訪問團,隨後在帝國皇家海軍分艦隊的護送下,駛離了上海,直奔歐洲而去。(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11
第六百九十七章 前無畏戰列艦時代

    1892年十月中旬,帝國太子訪問團的艦隊在金蘭灣停靠並進行補給後,多達十三艘的艦隊再一次起航,這是他們最後一次在帝國的港口進行補給,後續的旅程將會停靠其他國家的港口進行補給了。

    由於艦隊裡大部分都是戰艦,所以要停靠什麼港口都是先經過事先的溝通,不過這支艦隊裡雖然多數都是戰艦,甚至包括了兩艘戰列艦,不過這一次的訪問是事先經過邀請,所以沿途的英國、法國等國家都已經事先答應了提供港口的停靠。

    只是這支艦隊在這些港口停靠的時候,免不了會引起其他國家的密切關注,各國對帝國的海軍是非常感興趣的,尤其是這一次的訪問艦隊裡,有兩艘在他人看起來有些不太一樣的戰列艦。

    這就是炎帝級戰列艦的炎帝號和黃帝號。

    在1875年到1885的這十年間,帝國和其他國家一樣,都是受到了技術障礙,從而導致戰艦設計停滯不前的尷尬局面。

    當時的三脹式蒸汽機技術不成熟,也這就代表著動力系統無法改進太多。

    三百毫米的三十五倍口徑火炮遲遲無法完成研發,也就導致了海軍得不到預定的新一代主力艦炮。

    再加上當時的鋼面鐵甲裝甲的所有潛力都已經被壓榨了出來,江南礦務公司和北方煤鐵公司等國內多家鋼鐵企業都是投入巨資研發新式裝甲,在八十年代早期也是研發出來了鎳鋼裝甲,但這種純鎳鋼裝甲的防護效能相對於鋼面鐵甲提高並不大,而且成本也是比較高昂。

    諸多技術停滯不前,導致了帝國在1875年開工建造了少昊級戰列艦後,在長達九年的時間裡都沒有拿出比少昊級戰列艦具有明顯優勢的戰艦設計來,或者說有了設計,但是造不出來。

    這種尷尬也是影響到了海軍的造艦計畫,本來少昊級戰列艦隻打算建造三艘的,分別是在1875年和1876年先後動工,但是在1878年的時候又是被迫追加了兩艘少昊級改進型,使得少昊級戰列艦的建造數量達到了五艘之多。

    當時海軍本來是準備只建造三艘少昊級戰列艦,然後就開工新一代的戰列艦,並對新戰列艦提出了具體的性能要求,比如搭載三百毫米三十五口徑主炮,數量最少為四門,一百五十毫米的速射炮不少於十二門,防護要求擁有等效五百五十毫米鍛鐵的側舷裝甲,同等四百毫米鍛鐵厚度的炮塔裝甲,航速不低於十六節,十節航速下續航要達到五千海里等主要嚴苛要求。

    因為少昊級戰列艦的設計,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前無畏級戰列艦的門檻,要想在戰鬥力上超過少昊級戰列艦,那就只能是真正的前無畏戰列艦了。

    提出這些要求的時候,還是1877年呢,但是經過海軍艦政部的那些設計師們計算,以當時的技術條件根本無法達到。

    因此當時海軍只能是按照這些技術條件,然後加大對技術的扶持力度,讓國內的一些國防廠商進行研發。

    同時由於為了維持艦隊的規模,海軍的造艦又不能停下,所以只能是小規模修改了一番,又是追加了兩艘少昊級戰列艦,雖然有所修改,但是核心性能變化不大,因此還算是同一級別的戰列艦。

    1878年和1879年開工了這兩艘戰列艦後,海軍那邊就是暫停了新式戰列艦的建造,而是把造艦的經費轉移到裝甲巡洋艦以及巡洋艦,護衛艦,魚雷艦、佈雷艦等非主力船隻上來。

    為此,海軍在1879年的時候,還制定了一個專門的非主力艦擴充計畫,要把非主力艦的規模大幅度提高。

    1880年到1884年,帝國是整整暫停了四年戰列艦的建造。

    而等到1884年的時候,經過過去長達十年的技術研發,各項技術先後得到了一定的突破,雖然當時很多技術依舊需要好幾年的時間進行研發,但是海軍那邊卻是迫不及待的直接設計並開工了新一代的戰列艦。

    這就是炎帝級戰列艦。

    這炎帝級的戰列艦和以往帝國服役的戰列艦有著極大的不同,也和其他國家的鐵甲艦一等鐵甲艦之類的萬噸以上的頂尖主力艦有著極大的不同。

    具體有什麼不同呢?首先是該級艦的噸位大幅度提高,該艦的設計噸位就高達一萬四千噸,滿載排水量達到一萬五千多噸。

    雖然火力配屬上和前級艦少昊級比較類似,但是該艦上的火炮卻是最先進的三百毫米三十五倍口徑火炮,有意思的是當時炎帝號開工建造的時候,這款火炮只有一門樣炮而已,一直等到兩年後才完整最終的定型然後開工建造,加班加點才在最後的時間度上該上了炎帝號的服役。

    其一百五十毫米的副炮的數量更是高達十二門,這款一百五十毫米四十倍口徑的速射炮,在威力和射速上都要遠遠超過其他的老式同等級艦炮,這款一百五十毫米的副炮,其射速達到了每分鐘六發到七發。

    和其他還停留在一分鐘一發兩發的中口徑艦隊對比,這款副炮的射速就是機關槍!

    防護上,該艦的船體採用的當代最先進的表面滲碳鎳鋼,也就是俗稱的哈維裝甲,並因為哈維裝甲的防護能力比鋼面鐵甲或者鋼甲大幅度提高,所以厚度也可以略微降低,並擴大防護面積。

    同時考慮到各國的速射炮都相繼出現,五寸和六寸級別的火炮射速太猛,而且交戰距離比較近,所以必須擴大防護的面積,以避免被敵人的副炮擊中而造成損失,這也就造成了炎帝級戰列艦的防護是全面防護。

    該級艦的側舷裝甲厚度最厚處約為兩百三十毫米,炮塔正面是兩百毫米,指揮塔為兩百毫米,此外還有一層七十五毫米的水平防護甲板,這種裝甲厚度和以往動則三百多甚至四百多毫米的裝甲厚度,只有一半左右,但是實際防護效能卻是要超過那些老式戰列艦的。

    動力上採用最先進的三脹式蒸汽機和水管鍋爐,這兩者相結合給新式戰艦帶來了更龐大動力的同時,也是讓大大節約了燃煤,從而加大了續航距離。

    該艦的動力系統,在常壓狀態下足以提供九千匹馬力,強壓狀態下可以提供一萬一千匹馬力,而在試航的時候,該級艦的動力輸出達到了極限的一萬三千匹馬力,不過極限狀態下非常不安全,所以海軍是嚴格限制了該艦的動力輸出只能在一萬一千五百匹以下,不能超過這個數據。

    澎湃的動力,讓該艦在常壓狀態下就能夠跑出十六節的航速,而強壓狀態下更是可以達到十八節的恐怖速度,其中的二號艦黃帝號更是在最後一次試航的時候,強壓通風下功率輸出達到了一萬三千六百匹,當時的航速達到了恐怖的十八點八節。

    不管是火力還是防護又或者是航速上,炎帝級戰列艦都是遠遠超過了以往的各國,包括帝國自己在內的諸多戰列艦,掀起了一番炎帝級戰列艦下水服役後,其他國家的戰列艦一夜之間全部過時的龐大影響。

    甚至直接導致了英國人迅速跟進,建造了君權級戰列艦,進而開創了前無畏戰列艦時代。

    帝國的炎帝級戰列艦自從面世後,就是吸引力各國的密切關注,帝國雖然也進行了軍事保密,但是一批量就是建造了四艘之多,而且1888該艦首艦,也就是炎帝號在上海造船廠寶山分廠下水的時候,,在長江裡頭不知道有多少間諜躲在來往的船隻上,拿著照相機拍照呢。

    以至於炎帝級在下水之初,就是傳遍了全球海軍,毫無保密性可言。

    這種情況也是初始海軍開始更慎重的選擇在上海、廣州等主要港口建造,停靠主力戰艦了。

    為此,海軍那邊是大力推動香港軍事基地的發展,扶持皇資處在香港投資成立了香港海軍造船廠,試圖把香港打造為第二個青島,一個集海軍基地和造船基地的綜合體。

    而更多的主力戰艦也是開始從廣州、上海這些大城市港口遷移出來,本土方面,從南到北,則是以湛江、香港、基隆港、舟山、青島、旅順、海參崴、碧海港等為主。

    在海外,則是有兩種,一種是擁有主權或者管轄權的租界,比如越南金蘭灣、朝鮮釜山、東瀛國橫須賀、夏威夷王國的珍珠港、北海國的稚內港。

    另外,還有一種則是擁有軍事通行權的港口,其中包括附屬國的所有港口,比如朝鮮王國、越南王國、琉球王國、蘭港國等,這些國家的港口帝國的軍艦都可以停靠,然後是和一些國家簽訂了特殊條約,擁有軍事通行權,比如日本三國,帝國在諸多主要港口,比如日本王國的鹿兒島、長崎、大阪、東瀛國的江戶、名古屋、北海國的函館。

    目前帝國海軍那邊為了軍事保密等因素,是全面傾向於金蘭灣、香港、舟山、青島、旅順、橫須賀、釜山這些純軍事港口。

    至於上海、廣州這些軍民混用,沒有軍事保密條件的港口將會淪為二流的地位。

    但是現在的這些改革,都已經掩飾炎帝級戰列艦已經成為了公開的秘密,炎帝號服役的時候,其招聘基本就已經是各國海軍的將領人手一張了。

    由此帶來了極大的影響,不過這看照片,只看些許的文字說明,怎麼也沒有直接親眼觀看炎帝級戰列艦來的直觀啊。

    太子訪問團的艦隊經過馬六甲的時候,後頭跟了一屁股的各**艦,有英國的,有法國的,有西班牙的,有荷蘭的,甚至一艘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德國人的小軍艦都是跟在後頭。

    這些跟在後頭的各**艦很光明正大的跟在旁邊只有一兩千米的地方,然後毫不客氣的擺出照相機拍照。

    而等這支艦隊穿越蘇伊士運河,然後進入地中海的時候,艦隊的很多人都是被眼前的諸多船隻給嚇到了。

    在蘇伊士運河的地中海出海口,赫然是擺著高達二十幾艘船隻,其中大部分都是掛著英國旗幟的英國船隻,也有奧斯曼土耳其、希臘、意大利、法國、葡萄牙、西班牙、德國、奧匈、俄羅斯等一大堆歐洲的海軍船隻。

    在這一天裡,基本上能夠喊得出來的歐洲國家,都是派出了船隻到地中海迎接帝國太子訪問團艦隊。(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11
第六百九十八章 摩天大廈

    其中大部分都是英國人的地中海艦隊,在中英兩國之前的交涉中,英國皇家海軍將會在帝國的艦隊抵達地中海後,也派出船隻加入訪問團,然後隨行造訪各國歐洲,並在途中進行軍事交流。

    這也是中英兩國海軍交流的主要內容,從地中海的亞歷山大港開始,中英兩國的海軍將會展開為期長達三個月的交流活動。

    除了英國人外,其他國家的船隻一般都是比較少了。

    不過不管什麼船隻,這加起來的船隻數量卻是不少,其中大部分都是抱著刺探軍事情報來的。

    隨後,太子訪問團的艦隊進入亞歷山大港,並和英國人的地中海艦隊進行軍事交流,這軍事交流嘛,無非就是我看看你有多強,你看我有多強。

    這交流的時候,帝國的海軍將領們對英國人的訓練模式,炮術訓練等項目非常感興趣,不過英國人卻是對帝國的炎帝級戰列艦以及隨同來的一艘裝甲巡洋艦非常感興趣。

    「他們的主炮比我們的君權級要小一些,不過身管長度明顯要長了很多,這身管長度怕是達到了三十五倍口徑了吧,威力怕是不比我們君權級的十四寸主炮差啊!」

    一個英國皇家海軍的上校,看著碼頭停泊的那兩艘炎帝級戰列艦,評價的同時也是拿出了英國人自己的君權級一等戰列艦進行比較。

    自從在1888年獲知中國人下水了一艘劃時代的戰艦時,英國人當年度就是加速了君權號的設計,並在最終設計中吸收了部分炎帝級的一些特徵,當年度君權號就是正式開工,到今年的時候,君權號已經正式服役並在海峽艦隊擔任旗艦。

    當年興許是受到了帝國炎帝級戰列艦的刺激,英國人一口氣下了八艘君權級戰列艦的訂單,而且建造速度相當快。

    不過就當英國人一口氣開工了八艘君權級戰列艦的時候,實際上在1890年的時候,也就是第一艘炎帝級戰列艦動工六年後。

    帝國就已經開工了第二款前無畏戰列艦,而這款前無畏戰列艦更為龐大,其採用的是三百毫米四十倍口徑主炮,火力更強勁,裝甲防護更厚,動力更大,當然了噸位也更大,其設計排水量就打造了一萬五千噸,滿載排水量已經超過了一萬六千噸。

    這款后羿級戰列艦,算得上是炎帝級戰列艦的改進型,裝配的更大威力的主炮,裝甲厚度也有所加厚,但是基本設計基本遵循了炎帝級戰列艦的設計。

    畢竟戰列艦的設計已經是當代非常典型的前無畏戰列艦的設計,想要再大幅度變動的難度太大。

    后羿級戰列艦已經開動了三艘之多,最早的一艘預計在1894年,也就是兩年後就能夠服役。

    值得注意的是,自從炎帝級戰列艦開始,帝國就是不再強行遵循每年開工一艘主力艦的基本原則,這裡頭主要是因為當代停滯了幾年的戰列艦建造工作,導致了帝國海軍的戰列艦在某一年度就會同時退役好幾艘,這也就代表著某個年度需要同時好幾艘戰列艦補充。

    再者,進入1888年後,帝國為了應對世界局勢,也是加大了海軍的擴張,要求皇家海軍必須保持一支二十艘以上艦齡在八年以下的主力艦隊。

    所謂的主力艦概念,也就是戰列艦和裝甲巡洋艦。

    要保持一支二十艘艦齡在八年以下的艦隊,也就代表著八年裡要新服役二十艘主力艦,如此才能夠維持這一支龐大的艦隊。

    如此也就代表著,每年平均要建造服役兩點五艘主力艦。

    就像炎帝級戰列艦,就是一口氣開工了四艘,同時開工的還有三艘裝甲巡洋艦。

    進入1890年後,帝國也是一口氣動工了三艘后羿級戰列艦,並且在今年又追加了一艘的訂單,今年也將會開工,如此也就導致了后羿級戰列艦的數量會達到四艘。

    四艘后羿級和四艘炎帝級一起,這八艘戰列艦將會成為1894年後帝國的新銳主力戰列艦。

    1892年,幾乎是全球海軍都已經全面進入了前無畏戰列艦時代,因此各國密切關注帝國的炎帝級戰列艦也就比較正常了。

    帝國海軍也是願意趁著這一次機會和世界的各國海軍進行技術交流,畢竟玩海軍這種事,雖然保密很重要,但是閉門造車還是不行的,需要睜開眼睛關注其他國家同行的發展。

    不過交流歸交流,帝國海軍這一次出訪歐美,其目的可不是為了交流這麼簡單,最重要的還是為了給帝國太子林抲壯聲勢,護送帝國太子出訪各國。

    1892年冬十二月,帝國太子林抲在訪問了奧斯曼土耳其的君士但丁堡、希臘的雅典、意大利的羅馬後、隨後訪問艦隊進入西班牙的巴塞羅那港,林抲就菲律賓的地區的華人安全和競賽問題和西班牙方面進行了交流。

    不過林抲並沒有接受西班牙人的邀請,乘坐火車前往他們的首都馬德里,太子一行人的行程是非常緊張,沒有那麼多的時間浪費給西班牙這個落幕小國身上。

    訪問艦隊繞過了地中海西端的直布羅陀海峽後,沿著大西洋北上,然後直奔倫敦而去,倫敦之後,林抲還會前往巴黎、柏林、聖彼得堡。

    當林抲在歐洲轉了一圈之後,訪問艦隊開始長途跋涉,橫跨大西洋前往美國紐約。

    當林抲抵達美國的時候,也是在紐約停留了數天,看到這座城市的時候,讓林抲也是大感驚訝。

    他一直以為上海的發展速度就已經夠快的了,但是沒有想到紐約的發展速度更快,這紐約曼哈頓地區的高樓大廈甚至比上海更多,更高。

    上海作為帝國首屈一指的大城市,各種高樓大廈數不勝數,其1890年落成上海商業大廈,擁有十八層,加上塔尖,高度達到了九十八米,落成之際就成為了帝國的新一代標誌性建築,不過和紐約二十層、一百零六米點四米高的世界大樓比起來,依舊稍遜一籌。

    進入八十年代後,為了緩解上海市區用地緊張,加上升降梯的出現,使得高層建築之間增加,以往的時候六層高的樓就已經很少了,這倒不是建不了那麼高,而是沒有升降梯的年代,人們不願意爬這麼高的樓。

    但是升降梯出現後,加上鋼鐵技術的發展,再加上大城市的用地緊張,使得高層建築的發展迅速,上海那邊在八十年代後,已經出現了一批十層以上的高樓。

    當代的上海和美國的芝加哥、紐約,已經成為了高樓大廈的典型代表!

    為了爭奪世界第一高樓的頭銜,上海外灘飯店已經和多家銀行和企業,尤其是皇家銀行、交通銀行、華北商業銀行等不缺錢的主聯合成立了一家合資企業,將會興建一艘超高層建築,將作為多家大型企業的總部所在以及外灘飯店的新酒店。

    這棟被命名為的外灘大夏的大樓,預計設計高度將會達到二十六層,總建築高度達到一百五十米以上。

    踏上紐約的街頭,給林抲的影響就是,這簡直就是另外一個翻版的上海,這紐約和上海有著太多太多的相似之處。

    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充斥著金錢的味道!

    紐約集中了美國大量金融機構,而上海同樣如此,上海一地集中和掌控的金融資本,佔據了帝國,甚至整個遠東地區的金融資本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上海早在六十年代的時候,就成為了亞洲最大的金融、工業中心,等到了九十年代的現在,更是躋身世界三大金融中心,和紐約、倫敦並列。

    在紐約停留了三天後,林抲一行人前往華盛頓,這來華盛頓卻不是單純的訪問了,這一次林抲竟會就中美的諸多問題進行談判。

    並且林抲還背負著林哲親自交代的任務,那就是嘗試和美國人就西班牙問題達成最終協議,聯手對西班牙發動戰爭。

    自從1882年帝國和美國嘗試達成相關協議後,雙方因為諸多問題沒有達成相關協議,但是兩國對古巴、菲律賓的野心卻是一直沒有消失,相反隨著兩國的經濟實力增長,這種貪念還越來越大。

    抵達華盛頓後,雖然這幾天時間裡林抲都是進行著一些表面公開的活動,但是實際上,訪問團的諸多隨行人員,尤其是外務部大臣左從典卻已經是和美國人那邊展開了多次秘密談判。

    「對於關島問題,本國方面是絕對不會退讓的,不過在威克島上,我們願意做出一定的讓步!」現在帝國和美國人的最大分歧,還是在戰後的分贓上。

    美國人是不滿意在戰後只收穫一個古巴,他們也希望能夠獲得大量的太平洋島嶼,菲律賓是不用想了,但是關島這種可以作為海軍基地使用的島嶼,卻是他們非常想要的。

    不過帝國早就已經是把中西太平洋視為帝國的後花園,那麼會容忍美國的進入啊,所以是堅決反對。

    除了戰後的利益分歧外,美國人還表示,他們的海軍還處於擴張當中,他們希望帝國能夠推遲數年行動,最好是等到1900年左右,也就是等到美國人的大量前無畏戰列艦建成服役後再行動。

    不過帝國方面卻是堅持要求儘早行動!

    造成兩國在行動時間上的分歧,是因為兩國海軍的擴張速度有所不同。

    帝國海軍在1888年下水服役第一首前無畏戰列艦炎帝號開始,到目前已經擁有了四艘前無畏戰列艦,如果等到1894年後,這個數據還會增加到六艘以上。

    到時候,帝國海軍的主要潛在對手,他們的前無畏戰列艦的數量大概也是這個數量,興許會多那麼兩三艘,但是英國人的地盤也更大,他們能夠抽調一半的新式戰艦來和帝國交戰就是非常難得了。

    但是如果拖到1900年以後,以英國人恐怕的造艦實力,到時候其前無畏戰列艦的數量恐怕要比帝國的同等級戰艦多上兩倍甚至三倍以上。

    也就是說,拖得越久,英國人就越有信心進行干涉,如此對帝國就越不利。

    但是美國人也有著自身的問題,他們雖然受到帝國的影響和刺激,在八十年代的時候就是通過多項法案擴張海軍,但是截至到現在,美國人的海軍實力還是太弱小,前無畏戰列艦一艘都沒有,那些傳統鐵甲艦也才幾艘而已,這個實力和世界前面幾名的海軍來對比,是非常弱小的。

    他們在1889年的時候就是通過了海軍擴張法案,這兩年開工建造了多艘戰列艦,最新型的前無畏戰列艦也開工了兩艘,但是要等到他們服役的話,至少也得1895年以後,最佳時間還得1898年以後。

    這個時間度,實際上也是歷史上美國人發動美西戰爭的時間。

    不過帝國可不願意拖這麼久!(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12
第六百九十九章 海軍軍備競賽

    離開美國後回國的路上,林抲就是反覆斟酌,該如何向父皇報告這一次出訪的結果。

    很明顯,美國人短時間內,至少三年內是沒膽子冒著被英國人幹涉的風險挑起美西戰爭的,最早也得等到1895年以後,對於美國人而言,等到1898年以後開戰是最佳的選擇。

    而對於帝國而言,1895年的話,就已經是比較危險的一個時間段了,如果真等到1898年的話,帝國海軍和英國皇家海軍的實力對比就又會回到十幾年前的時候一樣,英國皇家海軍的規模將會達到帝國海軍三倍以上。

    要知道當代英國人的造艦水平和海軍軍費可是相當恐怖的,每年開工建造四五艘一點壓力都沒有,咬咬牙,一年七八艘也能夠幹得出來。

    而帝國的工業、經濟水平已經勉強到了和美國並列世界第二的水平,軍費的規模也不小,在當代也算是僅次於英國人了。

    但是帝國的軍費主要還是傾向於陸軍,養著超過百萬規模的陸軍,同時還要保持裝備的及時更新,這裡頭的花費可是非常龐大的。

    1885年的時候,帝國全面換裝無煙火藥的小口徑步槍,也就是1885年型林德步槍,僅僅是換裝步槍這一項,就是吞噬了帝國大量軍費。

    然後每年還會換裝新式的火炮,列裝馬克沁機槍等,這都導致了帝國每年花在陸軍身上的錢是非常龐大的數字。

    再者,帝國的基本國防核心,依舊是以陸軍為主,海軍為輔,這一點就算是海軍那邊極力反對也是改變不了的事實。

    帝國海軍每年獲得的軍費,是無法和英國皇家海軍相比較的。

    而軍費就代表著更多的戰艦,可以維持更多的戰艦編制,讓士兵的訓練更頻繁,軍費,就是代表著海軍的實力。

    沒有錢,就算是帝國海軍費盡心思,也只能在用取巧的方式縮小和英國皇家海軍的實力差距。

    要改變這種尷尬,唯一的辦法就是帝國提高海軍軍費,但是這種可能性暫時並不大。

    沒有戰爭的時期,帝國曆來都是極力壓縮軍費的,1892年的時候,帝國的軍費佔據財政支出預算已經只剩下可憐的百分之九,和早二十幾年動則百分之二十七八甚至三十以上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這種情況要想改變,也許只能得到以後的軍備競賽開始了,現在嘛,帝國皇家海軍還是過的比較苦逼的。

    等回國後,林抲向林哲回報了和美國的秘密談判成果後,林哲沉思了片刻,然後道:「那就再等幾年,到時候如果美國人還不願意動手的話,我們就自己來!」

    為了做好戰爭的準備,尤其為了防止到時候美國人不跟上,帝國只能單獨對西班牙宣戰,單獨承受英國人幹涉可能性的時候,林哲也是做出了相關的決斷。

    最為明顯的舉動就是,1893年,林哲正式批准了海軍第九期擴張計畫,批准了新建六艘戰列艦和五艘裝甲巡洋艦以及大量輔助戰艦的計畫。

    林哲不知道歷史上的軍備競賽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但是他卻是能夠猜的出來,自己的這個舉動,恐怕是要引起數大海軍強國的海軍競賽了。

    十一艘主力艦的建造計畫,就算是英國人看到都要倒吸一口涼氣,然後叫嚷著要開工比中國人更多的戰艦。

    1893年,英國人剛獲知帝國通過第九次海軍擴張計畫後,就是迅速反應了過來,就和1888年獲知帝國服役了炎帝號戰列艦,他們迅速開工了君權級戰列艦,並一口氣就開工了八艘一樣。

    這一次,他們也是反應相當迅速,提出了所謂的百萬噸計畫,該計畫的核心並不是說限定要建造多少艘戰艦,而是要在1900年的時候,把被英國皇家海軍的總噸位提高到一百萬噸以上。

    要知道1890年的時候,英國皇家海軍的總噸位也不過六十八噸而已,一下子提高到百萬噸,這得新建造多少新主力艦啊!

    果然,在1893年底的時候,英國人那邊就是宣告從1894年開始,將會開工全新的新一代戰列艦威嚴級,而首批同時開工的威嚴級戰列艦有多少呢?

    堪稱恐怖的七艘之多,另外還有兩艘預計延後到1895年開工,威嚴級的建造計畫高達九艘之多。

    再加上八艘君權級戰列艦以及兩艘百人隊長級二等戰列艦,那麼到1895年的時候,英國人服役以及正在建造中的戰列艦,總數將會達到十九艘。

    同時,衡量一支海軍實力的時候,你還得把那些一等巡洋艦,裝甲巡洋艦之類的加進去。

    以三脹式蒸汽機、速射炮、鋼製船體為區分的話,這個時間段大概就是1890年前後,而值得註明的是,出於對成本控制和維持艦隊規模、巡洋艦續航能力和機動能力等多方面的需求,在1886年到1898年時期,英國人是不管不顧其他國家建造裝甲巡洋艦,而是一心一意建造數量龐大的一等防護巡洋艦艦隊。

    別以為人家英國人的一等防護巡洋艦就是比撞艦巡洋艦差了,實際上雖然成本比較低廉,但是也有不少可取之處,而且噸位都普遍偏大。

    英國在1892、1894年分別服役了兩艘噸位達到九千多噸的佈雷克級一等防護巡洋艦,1893年到1893年之間,服役了多達九艘的埃德加一等防護巡洋艦,該級艦的排水量是七千三百噸到七千七百噸不等。

    而在1894年最新開工建造的強盛級一等防護巡洋艦,其噸位已經不亞於當代最頂級的前無畏戰列艦,排水量達到了一萬四千多噸,而且其一百五十二點四米長、二十一點****米寬,七點三二米的吃水深度,也讓它成為外形尺寸最大的戰艦,大了自然也就貴,該艦的造艦達到了七十多萬英鎊,而威嚴級戰列艦也不過八十多萬英鎊而已。

    但是這兩艘強盛級的一等防護巡洋艦,空有一萬四千多噸的排水量,主炮不過是兩門兩百三十四毫米的單裝主炮,副炮是十二門的一百五十二毫米速射炮。

    至於為什麼英國人要花費巨資建造這種空有排水量,但是火力薄弱的一等防護巡洋艦,那就只能問他們自個了。

    如果把時間再延後兩年的話,英國人將會在1896年再開工八艘王冠級一等防護巡洋艦,這種防護巡洋艦的噸位也是達到了一萬一千噸。

    並且在1898年後開工建造六艘克雷西級裝甲巡洋艦、這玩意的噸位達到了一萬兩千噸。

    1899年後,英國人又會開工高達十艘的蒙茅斯級裝甲巡洋艦,該級艦的噸位也是達到了近萬噸。

    而上述建造計畫,還是歷史上英國人原時空的建造計畫,而到了這個時空,英國皇家海軍面對的威脅更大,因為在東方多了一個帝國皇家海軍,此外美國人也是比歷史提前幾年擴張艦隊。

    因此對把全球海軍都當成潛在敵人,力爭全球海權的英國皇家海軍來說,這個時空的英國皇家海軍所面臨的壓力更大,為了爭取優勢,他們建造更多的戰艦也是成為了自然。

    這個時空裡,等到1895年左右,英國人手裡頭的最新銳的主力艦,應該有十艘前無畏型戰列艦、十三艘一等防護巡洋艦。

    作為對比,帝國在1895年的時候,已經建成服役,艦齡在八年之內的新銳主力戰列艦有七艘,裝甲巡洋艦有五艘。

    這初看上去,1895年的時候,帝國皇家海軍和英國皇家海軍的實力差距雖然還有,但是也有一戰之力。

    但是如果到了1900年的話,英國人手裡頭建成服役的前無畏型戰列艦至少會有二十六艘。

    而帝國這邊,按照現有以及未來幾年的擴張計畫,到1900年的時候,能夠有前無畏戰列艦十六艘就不錯了,而且到時候第一批服役的炎帝級戰列艦都已經服役十二年了,戰鬥力不可避免會跟不上新銳主力艦。

    如果說帝國不投入重資加速海軍擴張的話,那麼時間拖的越久,就對帝國海軍越不利。

    要改變對這種狀況,唯一的辦法就是大幅度加大對海軍的投入力度,而這也就是林哲批准第九期海軍擴張計畫的原因。

    如今的帝國海軍規模雖然已經號稱世界第三了,但是艦隊的構成比較單一,以往都比較注重主力艦,對於輔助船隻的建設不太傷心,帝國海軍手裡的巡洋艦,遠不如英法兩國。

    而且隨著帝國工業經濟的發展,到了1893年的今天,帝國已經有足夠的實力來掀起一場大規模造艦行動。

    實際上正在這麼幹的人也不止帝國,實際上美國人也是正在這麼幹的。

    國際地位低怎麼辦?金錢砸不開市場怎麼辦?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建設一支龐大的海軍,以美國那邊絲毫不亞於帝國的工業經濟實力,他們的艦隊擴張速度是比會比帝國差多少的。

    甚至可以這麼說,限制美國人擴張的不是軍費,也不是建造不出來大量的戰艦,而是他們缺乏足夠多的合格軍官和水手。

    1893年和1894年,由帝國掀起的,美國人迅速跟進,為了應對中美兩國的在太平洋、印度洋以及大西洋上的海軍擴張,英國人是針鋒相對,絲毫不落雨下風,甚至掀起更大規模的造艦計畫。(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12
第七百章 戰爭,起!

    1894年的時候,歷史上原本只計畫建造九艘的威嚴級戰列艦,其1893年底陸續確定開工建造了七艘之外,到1894年的時候,又是改變了原有的兩艘計畫,再開動了四艘。

    也就是1893年和1894年這兩年,英國人一共開工建造了十一艘的威嚴級戰列艦。

    更多的一等防護巡洋艦、二等防護巡洋艦、三等防護巡洋艦幾乎是擺滿了船台!

    英國人這麼大的反應,也是嚇壞了歐洲的其他國家,不管這些國家願不願意,都是必須及時跟進,要不然的話,別說和英國人爭霸了,自家的沿海港口都防守不了了。

    於是乎法國人和德國人、俄國人、意大利、奧匈等國家迅速跟進的海軍競賽,比歷史上要提前了七八年正式開啟。

    和歷史時空裡海軍競賽主要是以為歐洲局勢不穩不同,這一次的海軍競賽,其爆發點乃是在西班牙在美洲和亞洲的殖民地。

    準確的說,這是一次中美兩國為了從傳統殖民強國手裡搶奪殖民地、工業原料和市場為掀起的軍備競賽。

    英國人作為世界老大,同時也是傳統殖民體系的最大受益者,他自然是不會無動於衷,坐視帝國和美國打破傳統殖民體系,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又或者是德國,如果想要挑戰這種殖民體系,那麼就是等於和英國人開戰。

    所以儘管帝國和美國只是打西班牙人的主意,但是從頭到尾,帝國和美國的敵人都不是西班牙,而是英國。

    只是林哲並不知道,他主動掀起的這場軍備競賽,已經是徹底改變了原時空世界歷史的進程!

    一場軍備競賽,其帶來的不僅僅是多建造幾艘戰列艦,大規模的軍備競賽,對於國家的負擔是非常大的,每年的軍費快速上漲,會對國內的經濟民生造成嚴重的損害。

    其他國家先不去說,只說帝國這邊,1893年的時候,帝國大幅度增加海軍軍費,當年度的軍費支出,佔據財政支出預算的比例已經是達到了百分之十。

    而到了1894年的時候,這個比例達到了百分之十三,等到了1895年的時候,這個比例達到了百分之十八。

    這個比例對於一個正處於快速發展中的資本主義工業國家而言,已經是非常危險的數字了。

    這兩年,在大量的軍費支撐下,不僅僅帝國皇家海軍進行大規模擴張,陸軍這邊也是加速了新式裝備的換裝。

    採用無煙火藥,並採用液壓彈簧式管退的新式火炮開始新批量服役,馬克沁機槍也是全面服役。

    這一切,都表明帝國已經開始做最後的戰爭準備!

    現在,帝國需要的只是一個引爆點而已!

    1894年,1895年的時候,帝國都在等待一個機會,但是奈何老天似乎不喜歡戰爭,所以帝國苦等了兩年後,愣是沒找到一個好機會!

    最次,林哲自然是不會傻乎乎的繼續等待下去!

    現在帝國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不管後續如何,這場戰爭都必須發動,而且要越早越好,再等下去的話,對帝國就越不利。

    既然老天不給自己開戰的藉口,那麼就自己製造一個!

    1895年十二月二十二號,菲律賓馬尼拉發生嚴重的土著和當地華人之間的衝突,數十名華人在衝突中傷亡。

    衝突剛爆發,『碰巧』在菲律賓近海的帝國防護巡洋艦金華號就是迅速抵達馬尼拉,稱要進入港口保護僑民,並說為了避免衝突,要求西班牙人撤出炮台,港口內的軍艦不得生火,並給了限時答覆的通牒。

    這種要求,基本就是直接要求港口裡的西班牙人投降了,稍微有些自尊心的國家都不會答應這種蠻橫的無理要求。

    看著港口外的那艘中國人的巡洋艦,帕特里西奧.蒙托霍少將的面色嚴峻,這艘中國人的巡洋艦在上午十一點的時候就是抵達,並給港口的西班牙人當局送來了最後通牒,要求港口內的西班牙艦隊不得生火、除掉炮衣、港口炮台的士兵需要撤離,而理由竟然是可笑的讓他們好進入港口保護僑民。

    這是開什麼玩笑,菲律賓是西班牙的領土,中國人的戰艦跑過來竟然叫嚷著要讓西班牙放下武力,然後讓他們保護僑民!

    這和無條件投降有什麼區別?

    而更讓他鬱悶的是,馬尼拉的其他幾個權貴,尤其是菲律賓總督竟然正在認真的考慮是不是要答應這個條件。

    開什麼玩笑,如果上頭下命令的話,帕特里西奧.蒙托霍少將有把握在三個小時內就指揮自己的艦隊和岸上炮台聯手,徹底擊沉對面那艘中國人的巡洋艦。

    雖然帕特里西奧.蒙托霍少將的艦隊並不強大,甚至稱得上是弱小,噸位比較大的船隻有十艘以上,整支艦隊的總噸位不過一萬三千多噸,最大的旗艦是八年前服役,排水量三千噸的蕾娜?克里斯蒂娜號。

    這支弱小的艦隊戰鬥力自然算不上強,帝國要是隨便派一支分艦隊過來,都能夠全殲這支西班牙人的艦隊。

    但是不知道中國人怎麼想的,竟然只派了孤零零的一艘,而且還是有著將近二十年艦齡的老船過來。

    雖然看不到具體的船名,但是只看這外形,也是讓熟知亞洲各**艦的帕特里西奧.蒙托霍少將知道,這應該是中國人的韶關級防護巡洋艦,排水量大約在兩千五百噸左右,乃是中國人在七十年代大量建造的巡洋艦之一,雖然火力和防護性能一般,但是因為低廉的價格和大續航能力、適航性等原因,七十年代的時候,中國人一口氣建造了八艘之多,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裡,經常在西太平洋海域裡看見這級巡洋艦。

    雖然帕特里西奧.蒙托霍少將的艦隊實力弱小,但是要對付這麼一艘老船的話,他還是有非常大的信心的。

    但是他同樣也明白,上頭的那些官員們之所以猶豫,甚至是真的在考慮是不是要答應中國人的條件,並不是因為在馬尼拉外的那艘孤零零的老式巡洋艦,而是因為在這艘老式巡洋艦的背後,有著一個世界第二大的國家。

    那個中華帝國,有著世界第一大規模的陸軍,有著世界第三大規模的海軍!

    這樣的一個龐大國家,是如今已經衰弱的西班牙無法抵抗的。

    擊沉金華號非常簡單,但是不用多久,馬尼拉外就會出現更多的中國人的戰艦,到時候如果中國人足夠重視的話,說不定還會派幾艘戰列艦過來。

    到時候,就算帕特里西奧.蒙托霍少將帶著艦隊拚死抵抗,但是也不夠人家塞牙縫的。

    所以憤怒歸憤怒,但是西班牙人還是能忍就忍,不就是丟臉嗎,大不了不要臉了。

    所以西班牙人一番思量後,沒有和帝國內部諸多陰謀家想要的那樣拒絕金華號進入港口護僑,反而是答應了下來。

    得知西班牙人的答覆後,金華號上的艦長李子平上校有些鬱悶了,和艦上的其他諸多官兵不清楚此行的任務不同,他可是非常清楚自己的任務的。

    早幾天從金蘭灣出發的時候執行常備任務的時候,他就是被上頭叫了過去進行了一番密談,這一次他來菲律賓沿海,可是肩負著一件秘密任務的。

    這項秘密任務非常簡答,那就是對西班牙進行挑釁,最好是徹底激怒西班牙人。

    按照他自己的計畫,自己提出的這些要求西班牙沒有太大的可能性會答應,一旦西班牙人拒絕後,那麼他就會率領金華號試圖強行闖入馬尼拉灣,到時候西班牙人派出戰艦攔截或者直接動用岸防炮台進行開火攔截的時候,那麼是最好不過了。

    到時候,他就會毫不猶豫的退出馬尼拉灣,然後用無線電報進行求援,不遠處的一支帝國巡洋艦分艦隊就會迅速增援,到時候戰爭就會徹底爆發了。

    但是現在的西班牙人竟然屈服了!

    一時間,他有些不知道該怎麼做了!

    只能是通過無線電報進行匯報,等候下一步的指示。

    在南京的林哲得知西班牙竟然答應了帝國的無理要求後,也是不由得一愣!

    不過帝國想要開戰,豈是你西班牙人屈服就能夠避免的,當即他就是對宮內情報處的官員道:「既然這樣,那就是執行第二個方案!」

    二十四號上午時分,已經在馬尼拉灣口等候了一天之久的金華號終於是得到了上頭的回覆,他們讓李子平上校執行第二方案。

    得知這個回覆後,李子平面露猶豫,看著自己的這艘金華號面露不捨。

    不過他也是非常清楚,為了帝國大業,金華號的犧牲是不可避免的,到時候自己能夠做的就是儘量把艦上的兄弟們帶走。

    金華號在二十四號中午時分,進入馬尼拉灣,然後停靠在馬尼拉港口上,隨後李子平上校就是帶著大量船員登陸,進行所謂護僑。

    但是在數個小時後,也就是當天晚上,停泊在馬尼拉碼頭上的金華號突然發生猛烈爆炸,爆炸之猛烈,讓金華號這艘老邁的巡洋艦當場坐沉在港口,只露出了小半部分的上層建築。

    金華號在馬尼拉港口爆炸沉沒,這個消息瞬間就通過電報傳遍了全球,一些明眼人看到這個消息後,腦海裡都是浮現了兩個字:陰謀!

    陰謀過後,就是很自然的出現了另外的兩個字,那就是『戰爭』。

    等到了1895年年底的現在,中華帝國和美國對西班牙殖民地的野心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就連西班牙人自己也是很清楚,中國人遲早有一天是要對菲律賓下手的。

    這從前幾年開始,菲律賓的大量華人不斷的掀起針對當地土著、西班牙人的反抗就可以看得出來。

    為了儘可能的打消中華帝國可能的入侵,不給中國人藉口,西班牙人一反往常支持土著對抗華人,甚至默許土著屠殺華人不同,最近十幾年來,西班牙人可是非常關注華人和土著的衝突,稍有衝突的時候,西班牙人就是毫不猶豫的舉起大刀砍向當地土著,絲毫不給中華帝國機會。

    但是前幾天的土著和華人的對抗,深究起來應該還是華人跳起來的,當地華人在一些有心人的扶持下,掃蕩了好幾個土著村莊,由此激發了土著對華人的反抗,最後造成了數十人的華人傷亡。

    遇上這事的時候,西班牙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偏袒華人,徹底鎮壓土著。

    但是還沒有等西班牙人來得及行動,金華號就是出現在了馬尼拉外海,然後提出了所謂的護僑!

    難道,這一次真的不可避免了嗎?

    金華號爆炸當晚,西班牙人菲律賓當局,一方面是緊急向國內報告,另外一方面也是緊急聯絡英法等國的外交官員,試圖讓他們幫忙以控制事態。

    但是他們快,帝國的行動更快!

    第二天早上,帝國外務部也是及時向各大報紙發佈了通報。

    通告上稱,帝國皇家海軍的巡洋艦金華號在執行護僑任務的時候,遭到來自西班牙人的攻擊而沉沒,這是對帝國的戰爭挑釁,帝國將會對西班牙人的行動作出反應。

    最後道,帝國將會派出相關人員前往菲律賓調查事情真相,並希望西班牙菲律賓當局不要做任何抵擋,尤其是避免作出讓帝國皇家海軍有可能認為是戰爭威脅的事情。

    實際上在帝國外務部發佈通告的時候,一支帝國皇家海軍的分艦隊就已經正在前往馬尼拉了!

    別看外交官們還在打著嘴炮,但是對於帝國來說,戰爭在昨天晚上的時候就已經爆發了!(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12
第七百零一章 戰艦雲集

    1895年十二月二十五號,這一天裡,全球主要幾個國家的外交官們都是異常忙碌,尤其是帝國的外交官們,幾乎在全球各地奔走。

    在華盛頓,帝國駐美國公使和美國的國務卿等外交官員在二十五號進行了長達六個小時的秘密交談,而沒有人知道他們到底談論了什麼內容。

    在倫敦,帝國駐英國的外交人員也是頻繁和英國的外交官進行接觸,並不斷的向英國人釋放帝國的善意信號,不斷的重申帝國在菲律賓的行動,是為了保護帝國僑民,為了保護帝國利益而不得不為之的舉動。

    並且多次重申,帝國對西班牙的行動,將會只侷限在西班牙在亞洲的殖民地,絕對不會波及到東南亞其他地區。

    在巴黎,在柏林,在聖彼得堡等城市,都可以看見穿著中華裝的帝國外交官們腳步匆忙來回奔波。

    在金華號事件之前,帝國就已經制定好了完善的外交以及軍事策略,在外交上,以爭取美國加入帝國陣營,同時對西班牙宣戰、同時用一切手段,必要時候可以做出一些退步,以避免英國和法國進行干涉。

    只是雖然制定了這些外交策略,但是能夠發揮多大的作用卻是難說,美國人那邊尚未做好戰爭準備,在英法等國沒有明確表態之前,估計美國人沒有什麼膽子直接向西班牙宣戰。

    如果說英法等國明確表態不干涉的話,到時候帝國也不需要美國人對西班牙宣戰用來減輕外交壓力了。

    也就是說,帝國需要的不僅僅是美國人對西班牙宣戰,而是需要美國人在英法等國表態之前對西班牙宣戰。

    這一前一後的區別可是非常大的!

    不過帝國內部對這些外交手段能夠獲得多大的成效保持悲觀態度,英國人對帝國最近這些年的擴張本來就保持非常大的戒備了,現在帝國對西班牙動手,那麼站在英國人的角度來考慮,那就是帝國在亞洲全面擴張的前奏。

    現在是西班牙、再過來帝國就會把目光瞄向荷蘭、然後是法國,到時候就是英國自己了。

    實際上英國人的這種顧慮也不是假的,以帝國目前的發展速度來看,還有以中華帝國對外擴張的龐大意願來看,如果沒有強力的阻攔,那麼帝國的擴張步伐是不會停下的,現在是菲律賓,接下來可能就是整個東南亞,尤其是至關重要的馬六甲海峽。

    再過來,興許就是在中亞、印度、澳大利亞等地區的擴張了。

    這種擴張是英國人無法容忍的。

    和同樣都是後進國家的美國和德國相比,中華帝國給英國人帶來的威脅要更大。

    美國人那邊人口少,而且怎麼說呢,美國人到底還是歐洲人,和英國人同種同源,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再者美國人並沒有和中華帝國那樣有著強烈的擴張意願。

    德國嘛,雖然有著一支強大的陸軍,而且也在擴張海軍,但是德國旁邊就有著一個法國呢,而且法國人正在聯合俄羅斯。

    對於目前的英國來說,現在的歐洲大陸依舊處於一種平衡狀態下,德國的威脅不算太大。

    但是帝國這邊就不同了,中華帝國的領土龐大,人口數量更多,而且工業經濟發展的也相當不錯,這樣的一個國家還有著強烈的對外擴張意願時,那麼基本就是鄰國的噩夢。

    很不辛,英國人和中華帝國就是算得上是鄰國。

    儘管英國本土距離帝國有萬里之遙,但是英國人的緬甸和印度,卻是和帝國只有一線之隔,再者馬來西亞地區,尤其是馬六甲海峽更是中華帝國做夢都想要控制住的。

    所以中華帝國的擴張,尤其是向南擴張,這首當其衝的實際上並不會西班牙,而是英國!

    至於西班牙,不過是中英兩國在亞洲博弈的一個棋子而已。

    現在對於英國人來說,所需要考慮的問題就是:是拋棄西班牙容忍帝國的擴張,好拖幾年時間等待更多的戰列艦下水服役。還是說現在就支持西班牙人,甚至直接參戰以遏制中華帝國的擴張。

    不管英國人那邊是怎麼想的,但是中華帝國這邊,戰爭機器卻已經是發動了起來。

    就當外交官們還在進行著各種談判,打著各種嘴炮的時候,一支帝國皇家海軍得分艦隊已經是抵達馬尼拉灣,然後炮擊了西班牙的炮台,並要求西班牙人徹底投降。

    西班牙人自然是不願意的,儘管明明知道不敵,但是西班牙人的艦隊還是進行了頑強的抵抗。

    雙方的海軍交戰幾乎不值一提,因為當時帝國海軍派出的分艦隊雖然不是什麼主力艦隊,甚至連一艘新銳的主力艦都沒有,只有兩艘老式裝甲巡洋艦打頭,然後帶了六艘普通老舊巡洋艦。

    雙方在馬尼拉灣進行了將近三個小時的交戰後,西班牙人的戰艦多數被擊沉,其他的不是逃回港口,而不出意外的話,等待他們的命運不是自沉就是被俘虜。

    這種規模的海軍交戰,幾乎是引不起帝國皇家海軍的注意,實際上,從頭到尾帝國海軍這邊都是沒有真正重視過西班牙人的反抗。

    值得帝國皇家海軍重視的只有可能出現的英法兩國的干涉艦隊!

    為了應對英法等國的可能干涉,同時也是為了攔截西班牙人的增援艦隊,帝國海軍早已經是開始了秘密集結。

    等到了一月份的時候,隨著帝國的五千多名士兵開始在香港登陸,準備前往菲律賓登陸的時候,帝國皇家海軍也是在香港和金蘭灣集結了大量的主力艦。

    當帝國太子林抲乘坐京廣(南京-廣州)鐵路南下,然後坐軍事鐵路抵達香港的時候,他所看到的是幾乎停滿了整個維多利亞港的大大小小戰艦!

    已經在最高統帥部委員會擔任委員,並被授予了陸海軍上將這個榮譽軍銜的林抲身著一身普通的海軍將官冬裝。

    一下火車後,他就是向雲集在香港的海軍主要將領傳達了父皇林哲的口諭:希望海軍做好一切準備,應對任何之威脅。

    然後就是按照管理視察了港口內的諸多戰艦,並連續登上了多艘戰列艦進行視察,接見軍官、士兵代表,以鼓勵海軍士氣。

    不過鼓舞士兵並不是他此行的主要目的,他此行的最大目的,是封了林哲的命令親自到香港這個海軍大本營督戰!

    這既是讓林抲增加威望,也是讓海軍那邊感到更大的壓力,避免他們的任何僥倖心理。

    畢竟帝國皇家海軍自從1866年珠江口海戰以來,已經足足有二十九年沒有打過一場大規模的海戰了,雖然說這種事不僅僅是在帝國海軍這邊,世界上的主要海軍大多是幾十年沒有打過真正的大規模海戰了。

    但是長時間沒有經過戰爭的考驗,這戰爭到了,海軍上下能夠表現出來和紙面上應該有的實力,還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這一次,林哲派遣林抲前往香港督戰,就是為了讓海軍承受更大的壓力,讓他們進行更堅固,更密集的訓練,以應對可能之英國人的干涉。

    而從最近幾天時間帝國和英國人的交涉來看,英國人很顯然是沒有打算袖手旁觀,前幾天的時候,帝國的偵查船隻就是發現了多艘英國人的船隻滿載各種物資前往菲律賓,裡頭不用猜都知道,肯定是各種軍械。

    此外,英國人的東印度艦隊也是開始在新加坡集結,根據帝國在世界各地的情報人員反饋,英國人的海峽艦隊、地中海艦隊這兩大主力艦隊戰艦調動頻繁,極有可能已經有不少戰艦被調往印度洋,用以增援東印度艦隊。

    這一切都表明,英國人的沒有打算和傻子一樣,坐看帝國的擴張。

    外交上,英國人是拉上了法國人,調解帝國和西班牙的戰爭,稱這只是一個誤會而已,並且希望,英國不希望看見亞洲的局勢出現太大的變動,希望帝國不要派兵登陸菲律賓。

    英國人的這些反應,也是給帝國帶來了相當龐大的壓力!

    面對這些壓力,帝國最直接的反應就是進行更加規模的戰爭準備!

    大量的戰艦開始雲集香港以及金蘭灣、湛江、廣州等港口,這倒不是說帝國海軍不想把所有戰艦都部署在香港或者金蘭灣,而是因為帝國皇家海軍的規模實在是過於龐大,區區一個港口已經無法部署如此眾多的戰艦。

    即便是分開了部署,現在的香港港口裡,實際上能夠在碼頭停泊的戰艦也只有一部分而已,很多戰艦都是沒能停靠在碼頭上,而是直接在港灣裡下錨停泊的。

    當林抲到了香港後,他看到的是密密麻麻的戰艦,其中僅僅是新老各式戰列艦的數量就有十二艘之多!

    裝甲巡洋艦也是有著八艘,至於各種型號、用途的巡洋艦、魚雷艦等非主力軍艦更是多達數十艘。

    看著這密密麻麻的戰艦,林抲不由得生出一陣豪氣:這才是帝國敢於挑戰英國的真正底氣啊!(未完待續。)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