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 明末稱雄 作者:木子藍色 (已完成)

 
regn13 2018-3-31 23:21:57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787 138382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26
第280章 三十六鎮

    「揚帆,啟航!」

    珠江口,掛著日月旗、九頭鳥旗和九頭蛟旗的大明湖北新軍乘坐著北洋水師艦隊的船隻出海,返回湖北。有了水師的艦隊,九頭鳥沒有走陸路北上經江西返回湖北,而是直接坐船出海沿岸北上,入長江口逆江西入湖北。

    來時兩萬餘萬,搭乘的是鄭氏的艦船,返回的時候卻已經有超三萬人,坐的是自己的艦隊船隻,巨大的神龍號等七艘戰列艦居中,四周是百餘艘大小船隻,滿載著楚軍出發。

    除了三萬楚軍,隨船離開的還有大約兩千餘歐洲僱傭軍、工匠們的家眷妻子。為了讓那些外籍兵和工匠們安心,劉鈞把他們在台灣和壕鏡的家眷也都帶回湖北。

    五國通商互市和平條約簽訂之後,也有一部份加入了九頭鳥的外國人選擇離開,但大部份還是留了下來,對於許多普通的士兵和工匠們來說,大明加的富裕,處處繁華,也沒有如歐洲一樣的戰亂不止,也沒有如南洋一樣的氣候惡劣。而且,劉鈞開出的條件也很優厚,許多人都選擇留在九頭鳥中。

    艦隊緩緩駛出珠江口,看著一百多條船組成的浩蕩艦隊,劉鈞滿是欣喜。得了巨艦得了大炮,還新得了許多工匠,更別提還賺了大把大把的錢。劉鈞賺了許多,九頭鳥的將士們也賺了許多,現在每個人的手上,都有不下百元銀元券,一次次的獎賞,累積下來,也是好大一筆。

    現在許多九頭鳥將士們坐在艦船上,都在興奮的討論著兩件事情,一件就是回鄉後,趁著離出兵遼東還有一段時間,要抓緊時間討一房媳婦。大家個個腰包鼓滿,又都年輕,多是些未婚小夥,都對娶媳婦很是熱切。

    在湖北老家,尤其是鄉下,娶一個媳婦往往只要五兩六銀子就足夠了,現在大家哪個不是百兩身家,完全可以找個年輕漂亮的風光娶進門。

    大家討論的最多的第二件事情則是夏季的攻遼,對於打韃子,他們沒有半點害怕。西夷還不是照樣被他們打的求饒,東虜又能如何。有了如此強大的艦隊,無數的大炮,什麼樣的韃子打不贏。

    征遼,不過是陞官發財之旅罷了。甚至許多戰士在交談中,還把清軍當成了他們在台灣島上見過的土著一樣。

    九頭鳥的戰士們如此自信滿滿,而京師朝廷裡似乎也正瀰漫著一種如此的自信。

    自朝廷去年接連將張獻忠、羅汝才、革左五營大敗後,大明腹心終於再沒有一股稍像樣的流匪了,雖然羅汝才、李自成等賊匪還在逃竄。可畢竟不成氣候了。朝廷上下都已經不把流賊放在眼中,只是令各地官員負責剿平餘賊而已。

    朝廷自皇帝到百官,目光都移向了關外。

    京中的人,越來越多的開始在議論。朝廷將於何時發起對遼反攻,甚至許多人已經在想著收復遼東,恢復對奴兒干都司的統治了。

    在去年秋季之後,朝廷兵部進行了一**動作。對朝廷軍隊進行整編,尤其是九邊的軍隊。到春後,朝廷兵部的兵冊上。現在已經有了三十六鎮新軍。僅僅在京畿周邊,就整編了八鎮新軍,京畿九邊加起來有二十四鎮新軍,加上湖廣四川南直閩浙兩廣等地十二鎮新軍,紙上面,朝廷擁有三十六鎮新軍,每鎮定編三萬,朝廷的新軍編練過百萬。

    而在這些新軍中,最為有名的無疑就是湖廣新軍了,由鎮南侯節制的兩湖三鎮,序列為第八第九第十,序列靠前。這支新軍憑著在剿匪流匪的戰鬥中名揚天下,而在不久前東南的海上,又接連大敗紅夷,更是讓無數人都在傳說,楚湘三鎮兵馬是內地最能打的兵。

    況且,朝廷在三十六鎮新軍外,還整編了四個水師艦隊,每支艦隊也有百多艘船萬餘人馬。

    越來越多的消息表明,大明中興指日可待。如今在民間,許多百姓一提起關外形勢,都個個自信滿滿,十分樂觀。

    不過大家說的最多的,還是皇帝剛剛下旨加封鎮南侯為征虜將軍,拜將掛印。百姓們興奮無比,都認為皇帝這是要調鎮南侯率軍征遼了。

    百姓們議論著征遼,而朝廷中,尤其是在宮裡,崇禎卻是天天關注著東南的情況,尤其是對於五國和約的進展極為關注。

    從京師到馬尼拉到巴達維亞,那都是在萬里之外。而聽說荷蘭和西班牙距離大明更是得有十萬里之遙。那些紅夷飄洋過海而來,一直都打到了家門口。以往崇禎對於荷蘭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都並不太清楚,以為台灣不過是個荒蕪小島,以為葡萄牙人只是租住在壕鏡。

    直到這段時間,他才知道,原來葡萄牙人都在大明的疆土上修建城堡,駐派軍隊,任命官員,還搞起了城市自治,這不是侵佔嗎?而台灣原來不是一個小荒島,居然有大半個福建那麼大,島上土地肥沃,礦產豐富,開發出來,能安置千萬百姓,產出數千萬石糧食,供應數千萬百姓食用。

    而到這時,他才發現那些什麼紅夷,其實實力很強勁,他們自遙遠的歐洲而來,沿沿岸征服侵佔了無數國家的土地,他們巨艦大炮,轟開了一個又一個沿海城市的門戶。

    而鎮南侯居然打敗了他們,不是崇禎六年鄭芝龍打敗荷蘭人一樣,只燒了一兩條大船,其餘擊沉的都只是些海盜船而已。而是真正的大敗,擊敗俘虜他們的艦隊,攻佔他們的城堡,俘虜他們的官員士兵。

    從東南海上不斷有捷報傳回,每次的勝利喜訊之後,都還會附上作戰奪取到的錢糧物資等,除戰艦武器都補充給四艦隊外,以及將部份錢財用作士兵獎賞,其餘都變賣折現然後把銀子運送往京師來。

    收復雞籠,劉鈞送了二十萬銀元北上,收復大員,送了一百萬銀元,收復壕鏡,又送了五十萬銀元。

    看著一張張捷報,一張張銀元單子,崇禎激盪興奮難平。

    而當大年三十,四海銀行呈送了一千萬元銀元券和債券款到京時,崇禎更是激動的說不出話來了。

    聽說那些花花綠綠的銀元券可以隨時兌換成銀元後,崇禎甚至迫不急待的換裝,微服出宮,帶著侍衛們親自到四海銀行京師的分行去兌換。雖然也要排隊,可並沒排多長時間,崇禎就從這家北京十三所分行之一的銀行櫃檯上兌現了一千枚銀元。聽說四海銀行甚至在山海關和寧遠、錦州都開通了分行,銀元券一樣可以隨時兌換成銀元時,崇禎連續說了六個好字。

    當天,崇禎就讓錦衣衛押送了兩百萬元銀元券往山海關、寧錦諸城,用以支付邊軍薪餉。

    新年以後,崇禎讓兵部製作了一座巨大的關外沙盤,每天都要花上不少時間對著那個沙盤研究思量。

    鎮南侯的北洋艦隊已經有一百多條船,若加上其它三支艦隊,朝廷擁的五百多艘船,完全足以支持劉鈞的襲擾戰術了,而且據說劉鈞還得到了許多紅夷炮手。

    從年後開始,似乎整個朝廷上下的官員都成了兵法大家,每天都有許多官員上奏摺,進呈著復遼策略,出兵方法,好像每個人都成了如鎮南侯一樣的良將。

    「洪承疇和高起潛又在上奏摺說要組織兵馬反攻義州城。」梅之煥搖著手上的酒杯,「這決戰豈是能輕易打的?」

    「最近繼業的風頭有些過盛了,四川擒張獻忠敗羅汝才,淮西破革左五營,轉頭又在東南海上大敗紅夷,天下稱頌,遼西那群武將豈有不妒忌羨慕之理?何況,朝廷近來弄這編練新軍,繼業手下就編了三鎮一水師,而關外也僅編了山海、寧遠、錦州三鎮,這些人豈不惱怒?」

    李長庚兼管兵部,因此最清楚這次由皇帝一心推行的編練新軍後,觸動了許多軍將的利益。尤其是以遼西將門為首的遼西邊軍,編練新軍,他們只編了三鎮,清理掉了許多空額,裁撤了許多老弱,甚至還整頓了他們的家丁部隊。加上朝廷現改直接向將士們發銀元銀元券,而且是直接按照名冊,由朝廷專設的督餉監軍把錢發到下面的士兵手裡。

    將領們吃空額、剋扣的路子沒了,少了許多灰色收入,越發的不滿起來。

    在這種時候,他們一致要求跟清軍決戰,要反攻義州,其實並不是他們勇氣可嘉。李長庚對遼西軍將們相當的瞭解,這些人不過是要藉機讓朝廷多拔付糧餉過去而已。一打仗,糧餉自然就要增加。至於會不會真打,能不能打贏,就是另外的事情了。

    「我要堅決反對與建虜打什麼決戰的,還是如繼業所說,在遼西以防守為主,派出小股部隊對清軍反襲擾,積極防禦。而劉鈞則在夏季自海上攻遼,捅他們的 ,牽制分擔遼西壓力。只要如此相持個幾年,清人必然疲於奔命,而朝廷現在中原流匪已平,穩住幾年,待實力恢復,要滅一個小小建州女真,自然不是話下。」梅之煥道。

    李長庚充滿擔憂的道,「怕只怕皇上,最近朝廷上下的氣氛你也看到了,一片盲目樂觀,過於自信,只怕朝廷在洪承疇等人的連番上奏之下,改變主意啊。」(未完待續……)

    第280章三十六鎮︰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26
第281章 復遼

    崇禎正在猶豫不決之中,劉鈞以一新練之軍,戰四川,攻淮西,打西夷,無往而不利。Π Π ,相比起湖廣新軍,朝廷的九邊邊軍,尤其是關寧鐵騎那更是久經戰陣,朝廷投入了無數的錢糧進去。

    尤其是自去秋以來,崇禎把關寧軍整編為三鎮,下轄九萬之眾,清理了空額裁撤了老弱,又補發了軍餉,更換了許多軍械,崇禎覺得如今的關寧軍實力應當更強。

    而且他還在考慮從陝西把孫傳庭、猛如虎、虎大威等一眾猛將精兵調到寧錦去。既然流匪已平,這些精銳也不必一直坐鎮西北,那些殘留的流匪交給地方兵將就好了。

    以現在關寧錦三鎮九萬大軍,再自陝西三邊抽調五六萬兵馬到寧錦,那麼朝廷可以在錦州一線集結起碼十萬精兵。

    十萬精兵發起反攻,攻佔義州城。

    洪承疇一連上了多道奏摺,稱清軍已經築完義州城,現在還開始在義州城外屯田,還不時派騎兵到錦州外圍破壞明軍屯田。若再不反攻,今年錦州的屯田不但無法完成,而且義州的清軍還會進一步擠壓錦州明軍的生存空間。

    如此下去,錦州必難以堅持。錦州若不保,遼西也將難以堅守。洪承疇把錦州和整個關外的安危,都綁在了奪取義州城之上。

    可首輔梅之煥與次輔李長庚以及兵部尚書傅宗龍和兵部左侍郎陳新甲也都反對打義州,依然堅持讓錦州派小股兵馬去破壞義州的屯田,以及襲擊他們的補給路線。

    可越來越多的朝廷大臣都在支持洪承疇的計畫,其中尤以吏部尚書周延儒為首的許多大臣,特別是不少東林身份的大臣,更是喊的最響亮,一直上書要求對建虜用兵,攻打義州,收復遼東。

    這些主張決戰的聲音越來越響亮,甚至還有人重新開始上書提議要調劉鈞的湖北新軍入錦州參戰。

    在多數大臣們的奏摺裡。似乎關寧軍加上楚軍,就必能取勝。

    今天崇禎詔請兩位輔臣入宮,再次商議要不要攻打義州,要不要調劉鈞到錦州。從心裡上來說。崇禎現在已經有些心裡支持攻打義州城,不過要不要調劉鈞入錦州,他則還沒有想好,他心裡也還是覺得不要把劉鈞調到錦州來更好些,劉鈞用兵更加靈活。現在又有了一支龐大的艦隊,讓他在遼東沿海出擊,更加合適。

    他心裡有另一個方案,打算用孫傳庭來代替劉鈞出兵增援錦州。

    梅李二人入宮,崇禎親自到殿門口迎接。

    即位十三年來,啟用輔臣無數,可唯有梅李二人,雖入閣時間不長,卻迅速的扭轉了整個朝廷的局勢。不但平定了流匪,也大大改善了朝廷的財政狀況。梅之煥主持的整頓衛軍清理屯田。替朝廷節省了大批軍費不說,還新增了無數屯田。而李長庚主持的整編新軍計畫,也裁撤了大批老弱清理了許多空額,大明軍隊的戰鬥力提升了不少。還有開放海禁,建立市舶司海關,新開商稅,整頓鹽茶,短短半年時間,朝廷就已經增收了一千萬元銀元收入。這個收入相當驚人,尤其主要還都來自東南沿海各省。雖然朝廷今年取消剿餉。減徵練餉,少征七百多萬兩銀子加征,可朝廷的財務不但沒變壞,還在變好。收入還在上升。

    尤其是現在的軍屯田租以及關稅商稅地方也還都有部份截留,這使得不但朝廷收入在增加,地方上可用的錢糧也更寬裕了。

    崇禎當了多年皇帝,眼光也早火眼金楮,他能清楚的感受到這兩位輔臣與以往的那些東林黨輔臣不同,不搞黨爭而是一心做實事。也與溫體仁薛國觀這些人不同。這些人只懂迎逢同樣沒有真正的治國之才。

    梅之煥見到皇帝親自站到殿門口迎接,連忙上前行禮。他緊走幾步,卻引得一陣咳嗽不止。

    崇禎見了,上前親自攙扶,「先生為國操勞,要多加注意調養,回頭朕讓御醫上府去為先生好生診斷,開些調理溫補方子,從內庫裡拿最好的藥材。」

    「老臣多謝陛下,年紀大人,不中用了。」

    「朕還要倚靠先生治國,為朕處理國政,中興大明呢。」崇禎一面說,一面甚至把自己身上的貂皮大氅解了下來,為梅之煥披上。

    入殿後,崇禎又讓宮人為梅李取來軟椅,並搬來銅炭盆放在二人面前取暖。

    坐定之後,崇禎提起今天的正事,可他剛開了個頭,梅之煥便立即態度堅決的反對出兵攻打義州。

    「陛下,大明雖然平定了中原流匪,可就如人之大病初癒,眼下正是虛弱之時。朝廷雖在朝廷各項改革,可一時之見也無法收到功效。此時朝廷要集中重兵與清軍決戰,非正確之法,實冒險之舉。一旦戰事失敗,或者遷延不決,那朝廷重兵集於關外,一來中原流匪可能死灰復燃,二來十餘萬大軍集結關外,對於糧餉的需求也將大大增加,朝廷負擔大大增加。若勝,僅僅是拿下一個義州,對朝廷在關外局勢並無多大助益,若敗,錦州必然不保,遼西門戶頓開!」

    「老臣斗膽,請皇上下旨,以後但有敢言與清軍決戰者,皆斬!」梅之煥說出幾句硬邦邦的話語。

    崇禎心中不快,臉色漸沉。

    「難道首輔對於我大明邊軍如此無信心?就一定認為我們打不贏東虜?」

    「老臣不是對大明邊軍無信心,而是陛下委臣以首輔,老臣必須穩重持國。臣是首輔,不是將領。猶如一軍之中,將軍可以奇兵謀勝,但主帥卻不能總寄希望於僥倖。陛下,眼下朝廷形勢正在轉好,待休養三五年,那時朝廷實力恢復,內部安穩,再向外征討,何愁遼東不復?又何必急於這一時半會?」

    「可我不攻建虜,建虜卻會來攻我,難道我們就任由建虜一步步逼近?」

    「陛下,此事早有商議定論。清軍屯義州。我軍駐錦州,他來襲擾,我亦可反襲擾,他不讓我錦州屯田。我們亦不讓其屯田。兩軍各據城池對壘,不要浪戰,清軍一時半會亦奈我何?」

    「若清軍大軍來圍錦州?」崇禎又問。

    「若清軍傾巢圍攻錦州,我軍堅守錦州,憑城池之堅固。糧草之充足,可保起碼一兩年不失。而若賊敢傾巢而來,鎮南侯所部正可趁虛直搗虜穴,此正是賊取敗之道,我大明正求之不得,何懼之有?」

    崇禎板著臉,心裡卻有些不能接受,首輔的這種策略,明顯是被動挨打。等三五年?崇禎是一年也不想等了。

    「若調陝西孫傳庭與四川秦良玉至錦州,可否能奪取義州?」

    「陛下!」梅之煥無奈的喊道。

    「先生。朕意也不必與建虜決戰,但義州必須得奪下。不然錦州無法安全,錦州若有失,整個寧錦不保,朕不能冒這個險。我們集中兵馬,趁敵不備,摧毀義州就收兵。」

    「陛下,朝廷調動大軍,豈能瞞過建虜?我們增兵錦州,建虜必增兵義州。到時兩軍對峙,就勢成騎虎了。」

    梅之煥嘆息,皇帝的意思本來還是想打這一仗,變著法子來。哎。

    「陛下,李自成、羅汝才等大賊還未就擒,一直還盤踞在陝西四川邊界山中,若是秦良玉與孫傳庭出關,只怕到時二賊就會趁機復起。」

    李長庚也勸說道。

    可兩個越勸,卻反而越發堅定了崇禎的要打義州的決心。

    當天稍後。崇禎召集內閣大學士以及九卿議事,最終決定出兵摧毀義州城。

    詔總督孫傳庭率猛如虎、虎大威等秦軍入遼,調四川總兵秦良玉率川兵入遼。

    詔湖廣提督劉鈞率楚軍自海上渡海攻遼!

    皇帝要反攻韃子。

    這個消息,幾乎在瞬間就傳遍了整個京師各大街小巷。一開始還有人不信,可很快消息就得到了確認。

    大明幾十年來對後金勝少敗多,甚至韃虜幾次突入關內,燒殺擄掠,明人對建虜是恨之入骨。若是以往,也許聽說朝廷要發兵遼東,大家會充滿擔憂,怕又要加徵糧餉。而現在,朝廷剛減免掉了三餉的一半加征,且朝廷去年平流匪敗紅夷,滿朝野上下正是信心大增的時候,對朝廷的出兵遼東,個個都充滿樂觀。

    若是能勝,誰又會畏懼戰爭。

    當滿京師都在議論著朝廷大軍將如同大敗韃子時,梅之煥卻躺在府裡的書房中,不停的咳嗽著。皇帝最終還是決定出兵,還抽調孫傳庭和秦良玉北上。

    哎,這個執拗的皇帝啊,梅之煥又是一陣咳嗽。可他知道,自己已經勸不動皇帝了。

    「大人,皇上駕臨。」管家跑來稟報。

    梅之煥起身,不明白這個時候皇上來做什麼。

    崇禎依然是微服而來,他還帶來了幾名宮裡最好的御醫。

    「先生,朕讓他們來為你好好瞧瞧身體。」

    「沒什麼可瞧的了,油盡燈枯而已,自己的身體自己知道。」梅之煥嘆道。然後道,「陛下既然堅持要調孫傳庭和秦良玉入遼,老臣無法勸阻,只有一個建議。既然決定要打,那就全力打這一仗,不要再有半點猶豫,請陛下調鎮南侯率湖廣三鎮,並水師艦隊一同赴遼,集中全力,與建虜一戰。」

    崇禎驚訝,「先生不是反對決戰嗎?」

    「臣是反對決戰,可如今陛下要和建虜打,那就不如大打,全力去打,如此才能多一些勝算。」

    「此事朕會考慮的,先生身體不適,這段時間先在府中休養,暫時不必操勞內閣事務了,朕讓次輔暫領內閣。」

    梅之煥心中嘆息,他聽出皇帝並不打算接受他的建議,不想調劉鈞入遼。而這讓他休息的話,確實是對他的關照,也許還有趁機讓他休息,以免干涉到他反對的這場大戰吧。想到這裡,梅之煥有些心灰意冷,當下乾脆閉起了眼楮什麼也不說了。

    「先生好好療養,等身體好了,朕還要倚靠先生輔政治國。」崇禎的話語在耳邊響起,然後腳步聲響起,皇帝離開了。(未完待續。)

    PS︰感謝書友150526、立緣的支持!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26
第282章 太子南京監國

    慈慶宮,張皇后寢宮。

    張皇后雖為當今皇上之嫂,可卻極得崇禎皇帝之敬重。明熹宗病危時,遺命傳位自己的五弟信王,即如今的崇禎皇帝繼位。崇禎之所以能夠順利登基為帝,張嫣出了很大的力,因此在崇禎登基後,為張氏上尊號曰「懿安皇后」。

    此後,張皇后也一直居住在慈慶宮中,深得崇禎和周皇后和敬重。

    宮中的初春依然很冷,宮城外已是春風拂風,春回大地,百花盛開。

    炭火燃燒的暖閣裡,暖意隆隆,卻嗅不到半點煙燻火燎的味道,空氣中只瀰漫著淡淡的白煙,那是龍涎香在仙鶴香爐中燃燒。

    從午後的淺睡中醒來,年輕美貌的張皇后撫著烏黑的頭髮,有些困頓的睜開眼,「誰來了?」

    「稟娘娘,是皇后與太子及兩位公主來了。」進來的宮女低頭回道。

    「快請她們進來。」張皇后連忙道。

    周皇后帶著十一歲的皇太子朱慈霃走了進來。皇上的眉間帶著憂色,神色不安,張皇后一見,有些意外。最近這段時間皇上心情極好,宮裡上下的宮女太監甚至嬪妃們也都跟著輕鬆高興,卻不料皇后有這般神色。

    「妹妹,發生什麼事了?」

    周皇后今年才二十八,比張皇后還小五歲,她本是甦州人,自幼家貧,後隨父遷居北京。父親周奎在京以算命為生,後來信王選妃,由張皇后以嫂代母,在眾多侯選中挑中了美麗商莊皮膚白膩的周皇后做了信王妃。

    因這層關係,周皇后與張皇后關係極好,平時有什麼事情都對張皇后商。

    「姐姐,有件事情想請你拿主意。」

    「是什麼事情,說來我幫你看看。」

    周皇后嘆惜一聲,拉著皇太子的手對張皇后道,「今日首輔梅先生上奏陛下。提了三件事情。一是讓陛下調鎮南侯率軍赴錦州參戰,二是讓太子往南京監國,三是乞骸骨歸鄉。」

    「啊?」張皇后驚訝的輕呼一聲,「梅先生要辭職。還要讓太子去南京監國?」

    「是啊,最近皇上好像與梅先生因攻打義州之事意見不和,皇上讓梅先生休養。梅先生就上奏要調慈燁去錦州,還要太子去南京,並提出歸鄉請求。」

    三件事情。每件都相當重要,打仗的事情周後不懂,可也知道梅之煥入閣主政後皇帝十分滿意,現在梅之煥要走,這事情讓皇帝十分生氣。當然最讓周皇后擔憂的還是梅之煥提出的讓太子去南京之事。

    在本朝,成祖北行以及嘉靖南巡期間,都曾由太子監國。皇太子留京監國,既全權處理朝中的一般事務,也預防緊急事變的發生,使太子在繼位前就對朝堂情勢有全面瞭解。增長見識和能力。

    不南自那兩位太子監國後,本朝都沒有其它太子監國。尤其是如今皇太子才十一歲,就讓他去南京監國,越發的讓周皇后擔憂。

    她也不明白為何梅先生要讓太子去南京監國。

    張皇后也有些不解此意,「南方現在不是很安穩嗎?尤其是去年慈燁督察江南軍務,朝廷更替了江南督撫後,聽說江南越發的安穩了,為何要派太子坐鎮南京監國?」

    「我也是不明白,慈霃才十一歲,萬一皇上真的讓太子去南京。這可怎生是好?」

    「皇上應當不會答應吧?」

    周皇后嘆聲道,「可我聽說現在李先生也上奏附議,請求送太子到南京監國。」

    「先生們這是要做什麼?」張皇后不解了。

    乾清殿。

    崇禎也面對著梅之煥和李長庚上奏請求送太子至南京監國的奏章迷惑不解,這是為何?想了半天。他也沒有想明白是為了什麼,最後將這兩份奏章放到了一邊。

    他從一邊取來五國通商和約細看起來,這份和約已經看了許多遍了。

    「曹大伴,這個淡巴錫在哪裡?」崇禎問。

    曹化淳站在一邊,聞言連忙上前回道,「據說這淡巴錫又名獅城。曾是大明蕃屬國滿剌加的領地,後來葡萄牙人東來,滅了滿刺加佔據。」

    「哦,那這淡巴錫有多大?」

    「臣聽東廠回報,淡巴錫只是一個島,大約我大明一個縣境大小。」

    崇禎笑著搖了搖頭,「這個繼業,為何非要在條約中要求葡萄牙人割讓這麼一小塊地方給大明?相隔萬里之遙,難道我大明還能派官建衙移民不成?」

    「聽說侯爺要這個島,是因為這個島正處於西方歐洲各國前來東方的馬六甲海峽,這是一個航海交通要道,在這裡佔個島,可作貿易港,也可作水師的補給港口,還能監視各國。」

    「繼業倒是想的長遠,不過這麼個地方,朝廷派官也不方便,賞給繼業吧。擬個旨,這個淡巴錫就賜名天南,封給鎮南侯封地。先前朕收他做義子,也沒怎麼賞賜,這次他又立這麼大功,這個島就賞賜給他吧。」

    大明的爵位非軍功不賞,百餘年來除了外戚,軍功封爵的也就王明陽、李成梁和朱慈燁三個,而且依例大明的官員爵位也就能多領點俸祿,並沒有封地。宗室有封地,但不能當官。劉鈞有些特別,既以軍功封侯,又成了皇帝義子,入了宗室屬籍,因此現在皇帝要給劉鈞塊封地,也行。尤其還是塊遠在萬里外的海島,相信不會有多少人反對。

    「大伴,梅先生要辭職歸鄉,此事你怎麼看?」

    曹化淳想了想道,「老奴聽說梅先生最近身體病的很重。」

    「幾位御醫都看過,梅先生身體確實不太好,太醫也說需要靜養,可朝廷裡哪離的開他。」崇禎似乎在對曹化淳說話,又似在對自己說。他從心裡捨不得梅之煥離開,可梅之煥在錦州戰事態度上,與他偏差太大,一開始不讓決戰,現在又要全力打大戰。

    可崇禎既想要在錦州打一仗,又不想把全部力量投入進去。如果這個時候讓梅之煥離開。也許對這場戰事有好處。

    「大伴,你也想要乞歸鄉里嗎?」

    「老奴陪了皇上這麼多年了,實在是老了,這副殘軀不想污了皇上的眼。」

    崇禎放下手中奏摺。想了想,「你若真覺得累了,也罷。南京那邊缺個可靠的人,你去南京養老,順便把南京守備太監一職擔任起來。替朕看好南京,如何?」

    曹化淳有些意外皇帝讓他出任南京守備太監一職,「皇上是想要老奴去為太子打前站嗎?」

    「朕想了想,讓太子去南京也能鍛鍊一下他,不過現在太子還太年幼,不適合去,也許等過幾年吧。」

    一騎快馬飛馳而至,馬上的騎士一邊奔馳一面高喊。

    「來了,來了!」

    碼頭上,到處都擠滿了人。人頭攢動。大家一起仰著脖子,往遠處的江岸上望著。

    「真的來了嗎?」好多人一起問道。

    又是一騎快馬飛馳而至,「大軍凱旋嘍!」

    「來了來了,真的來了,快看,就在江上。」有幾個年輕人興奮的大聲喊叫著。

    「大軍凱旋啦!~」

    一個又一個的聲音高喊,無數的人都在等候著侯爺帶著子弟兵返鄉。

    遠遠的,如玉帶一般的江面上,出現了一排黑點。

    「東家,那就是甲板船嗎?好大啊!」一名跑船的夥計望著緩緩駛來的艦隊。尤其是其中那些大船時,驚訝萬餘。

    長達二十多丈的神龍號,高高的三層炮甲板,密密的炮穿和烏洞洞的大炮。尤其是那種高高的桅杆,還有四桅,那上面巨大的軟帆張開來,有種說不出的威武。大明的長江上行走的江船,遠沒有這般高大,而且帆多是硬帆。和這種扯起來吃飽風滿張的帆比起來,視覺上確實相差極大。

    他旁邊一個健壯的中年人是個江船主,手下也有一條跑荊江的江船,可那船跟這大艦一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船主拿起手上的一張紙,望著上面印刷的一條大艦,對著江面上的那條船比照了一下,喃喃嘆道,「原來這報紙上畫的是真的,真有這種大船。」

    「東家,你手裡拿的那是啥啊?」

    「彩報!」

    「什麼是彩報啊?」

    船主目光緊盯著江面上的巨艦,一面隨口答道,「江南錢莊的獎券知道吧?」

    「知道,他們家的發財券誰不知啊,現在每五天就有一期助餉獎券,頭獎足有二十萬塊銀元呢。另外還有好多種新的獎券,中獎的方法不同,但好些獎券賣的更便宜,雖然獎銀少,但買的人也多,好多人買獎券都發了大財,一夜暴富呢,我也買了好幾次,可惜一次都沒中。對了,這獎券跟這彩報有什麼關係?」年輕的夥計問道。

    「這個彩報就是江南錢莊印發的,每五天一期,上面主要印的是當期各種彩券的中獎號碼,方便大家知道開獎結果。另外也順便會刊登一些其它的消息,天南海北的消息都有,另外還會刊印一些商舖廣告,有時也會刊登一些文人的詩詞話本之類的,總之,一份五文錢,但很值得的,買份彩報,不用出門也知天下事。」

    商船主揚了揚手裡的彩報,指著上面的那副圖,「看到這個沒,昨天出的這期彩報早就登了說侯爺今天凱旋到楚。上面甚至還詳細的登了侯爺在江南大敗紅夷的數場大戰經過,並有不少的配圖,比如台灣、壕鏡、南洋的位置,紅夷的巨艦大炮,以及一些台灣的地理景觀,紅夷國的情況等。」

    船主大為驚嘆的道,「昨天看報的時候,看上面畫的船居然有二十多丈長,我還不相信。更不相信說這樣一條紅夷船居然有幾千斤的大炮數十門甚至上百門,可現在看了,才知道原來都是真的。天啊,一條船有一百多門大炮,這就是個移動的城堡啊,走到哪也能橫著走。」

    小夥計驚嘆無比,「侯爺威武,紅夷船炮這麼厲害,可還是敗在侯爺手下了。東家,能把這份報紙賞我吧,我要拿著回家好好供著。」

    船主笑了笑,「你要就拿去,好好供著。」(未完待續。)

    PS︰感謝蕭斌、軒轅戰虎、左道之人而三位的支持,謝謝大家,月初有票的請支持一下!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26
第283章 跨海東征

    艦隊入港,碼頭無數的百姓商人都在歡呼。☆→☆→,

    劉鈞率領著一眾軍官率先從船上走下,袁繼咸、朱大典、馬祥麟、秦翼民、黃道周、楊廷麟等大湖廣文武兩界官員將領都早等候多時了。

    去秋劉鈞率楚軍出征,先在淮西大敗革左五營,然後出海,又大敗夷人,如今還帶著這麼一支龐大的艦隊回來,湖廣官員都極為自豪。

    而劉鈞如今更是成為皇上的義子,地位更勝過去。劉鈞從珠江口出發,繞了大半圈進入湖北,在武昌下船。

    雖然繞了遠路,但在海上和江上航行十分輕鬆,反而更省時省力。

    闊別大半年,再回湖北,劉鈞發現,離開大半年,湖北好像更加熱鬧繁華了。

    碼頭的船隻極多,人流也多,流匪平定後僅半年,湖北這個九省通衢之地,恢復的更快。

    湖廣總督袁繼咸笑著對劉鈞道,「一年多來,湖廣日新月異,商貿交易也越發繁華了。剿滅了流匪,又把各地的那些山賊盜匪也都掃平了,各地軍衛也整頓完畢,現在雖不敢說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可確實是太平景象。」

    太監王坤去年淮西戰事結束後就回到了湖北,這大半年也過的比較舒適,該拿的錢沒少拿。「應城鹽場現在的鹽產量很大,質量也好,各地來買鹽的商販很多,也增加了幾分熱鬧。」

    湖廣的變化確實很大。就說那些衛所整頓,從衛軍變成了屯丁。不僅身份變了。他們也從窮困的佃農變成了軍屯屯戶,生活情況大為改變,生活更有奔頭。每人分了幾十畝地,而劉鈞的四海銀行又主動向這些屯丁發放低息貸款,使得湖北的耕牛農具種子等商品需求大增。

    再加上銀幣、銀元券的發行,也助推了湖廣商業市場的繁榮。

    還有近十萬的三鎮新軍。收入高了。自然也能帶動消費增長,刺激市場繁榮。這就是一個良性的循環,一環推一環,就成了如今這個繁榮的景象。

    而這次,凱旋的九頭鳥戰士,還帶回來了大把的錢財,肯定還能為這繁榮再添一把火。

    「侯爺,家裡來人了。」王國強過來稟報。

    來的是劉家的老家人,寶兒的大哥。隔了大半年沒見。寶兒的大哥也穿著絲綢長衫,倒也有幾份掌櫃風範。因為妹妹被侯爺收了房,因此這以後寶兒大哥日子確實是翻身大變。

    「家裡出什麼事了嗎」

    「是喜事,夫人昨早上剛生了個男孩。寶兒讓我特意趕來告訴侯爺。」

    劉鈞怔了怔,臉上露出了激動之色。有孩子了,他有兒子了。

    「恭喜侯爺,喜得麟子。」

    「恭喜弄璋之喜。」

    旁邊的一眾官員們聽到這個喜訊,也紛紛向劉鈞賀喜。

    「諸位,多謝前來迎接,容某來日感謝。本侯先走一步,告辭」劉鈞匆匆在碼頭和眾人告別,把事情簡單的和王謙等諸將交待了一下,就趕著回麻城去了。

    帶著衛隊一路疾行,半天后趕到麻城家中。

    西灣,家門前的那顆樹依然在,但劉家宅子卻又大變了樣。皇上派來的工部官員工匠,早把劉家大宅完全翻新了一遍。說是翻新,其實就是重新蓋過,重檐疊瓦,庭院深深,規模是原來的十倍不止,甚至原來劉家的老鄰居張屠戶家的房子也被折掉了,那塊地方成了劉家皇帝敕造侯府的一部份。

    門前高大的牌坊,府第高高的門樓,朱漆大門,石獅子。

    「侯爺回來了。」劉家的大門前站著數名家丁,遠遠看到劉鈞到來,立即喊道。

    府門大開,劉家上下都趕來迎接。劉鈞入府,先向劉老爹老娘行禮,略說了會話,便趕往後院看妻子雪琪。

    雪琪剛生產過,還有些虛弱,躺在房裡床上,見到劉鈞進來,滿臉驚喜。

    「夫君。」

    「辛苦你了,夫人,沒能及時趕回來。」

    奶媽把孩子抱了過來,劉鈞伸手接過,一個虎頭虎腦的大胖小子。劉鈞抱著他,他也不哭不鬧,劉鈞逗了他一下,他居然還衝著劉鈞咯咯的笑了起來。

    「這小子。」劉鈞哈哈大笑,他也跟著笑。

    「侯爺,還沒給他取名呢。」

    「看他這麼虎頭虎腦的,就叫小虎吧。」

    至於孩子的大名,一般是爺爺取,可現在劉鈞入了屬籍,這名字就得由禮部來取了。劉鈞是慈字輩火行,而小虎按朱家譜序,是和字輩土行,所以只能叫朱和什麼,前兩個字已經定了,後面一個字還必須是帶土字旁的。

    一連好多天,劉鈞都沉浸在做父親的喜悅之中,到家的第二天,正好是孩子出生的第三天。劉鈞也照例給孩子辦了洗三宴,無數官員將領富商地主前來做客恭賀。劉鈞客人都宴請了,不過禮物都沒收。要收,也只收了一些並不值錢的東西。

    對於如今的劉鈞來說,他又不是朱大典,還要靠辦酒席來斂財。

    數天後,京師聖旨到。

    皇帝下旨賜南洋的天南為劉鈞的封地,並特給劉鈞的兒子賜名朱和坤,還賞賜了一大堆的御賜賀洗三之物。

    兩道封賞的旨意後,第三道旨意則是令已經加征虜將軍號的劉鈞,以五月初一前為期,率楚軍出征遼東。

    此時已經是四月中,距離五月初一隻剩下了不到半個月。

    傳旨的太監還送來一封私信,是劉僑寫給他的。

    信很長,劉僑把京中這大半年來的情況很細緻的寫信告訴他。其中有一些重要的事情,比如曹化淳出京,到南京養老,任南京守備太監。又崇禎最終還是決定要打義州,並已經抽調陝西的孫傳庭、四川的秦良玉率川陝兵入遼,配合洪承疇發起義州之戰。

    而最重要的還是梅之煥病重,梅之煥的病情在年後突然就加重了,雖然皇帝派御醫賜藥,可依然還是無法改善。現在梅之煥雖然還是首輔,可實際上卻已經不能理事,完全不再統領內閣,只是在京休養,但據太醫所說,梅之煥的情況,可能只有幾個月的時間了。

    這個結果讓劉鈞大吃一驚,去年在京的時候,梅之煥情況還不錯,沒想到如今已經要不行了。梅之煥現居首輔之位,若是他去世,那朝中的局勢很可能就有變動,劉鈞也將失去一個強有力的朝中後援了。

    雖然梅之煥去世,李長庚不出意外會接替首輔之位,但李長庚年紀也很大了。加之內閣空出一個位子,周延儒極有可能要入閣,甚至升為次輔。這個周延儒雖是借復社之力量重返朝堂,但與梅之煥和李長庚他們不同,他與劉鈞他們的理唸完全不同。

    當然,對劉鈞來說,最重要的還是朝廷要集結兵馬打義州。

    一場決戰要開始了,而歷史上,大明好像滅亡前曾與清軍在關外打了場決戰,然後輸光了最後的精銳,以致於關外之地盡失,中原又無比空虛,最終內憂外患,李自成攻入了北京,緊接著清軍入關,大明亡國。

    劉鈞有些想不明白,崇禎為何要打這一仗呢梅之煥和李長庚全力反對,居然也沒有勸住。

    不過劉鈞有些意外的是梅之煥最後又上奏要調他去錦州,要跟清軍打一場真正的決戰。可崇禎反而又拒絕了,他真有些搞不懂他們了。

    還好,不用去錦州,劉鈞一點也不想去錦州。

    大明剛開始展露出一些振奮,一些希望,可北方,卻又依然還是那種局面。

    放下信,劉鈞知道自己在家中逗兒子的日子到頭了。

    「給我收拾一下行李,明天我們就回軍營。」

    第二天一早,劉鈞收拾行李離家返回營地,陸雪琪抱著孩子和家人為他送行。劉鈞騎馬回到黃州的軍營,立即召各部將領前來議事。

    「皇上的旨意已經下達,授本侯征虜將軍印,命本侯率楚軍於五月初一前正式率兵出征。」

    劉鈞當眾宣佈旨意。

    「此次出征,兵不需多,本侯打算讓三鎮輪流出戰,第一批由第八鎮鄖陽鎮出擊,三月後輪換第九鎮武昌鎮出擊,然後再是第十鎮長沙鎮出擊。艦隊和炮兵旅則不在輪換之內,為了方便指揮統領,從即日起,將設立參謀作戰部、後勤裝備部,每鎮兵馬與艦隊和炮兵旅混編,編為三個戰鬥群,每個戰鬥群皆轄水師艦隊、炮兵、騎兵、輜重兵和步兵。」

    「每戰鬥群都將設立一個指揮部,下轄參謀處、作戰處及各軍種部隊。」

    劉鈞再次重申朝廷的旨意,「五月一日前必須完成編組,並按時出發。」

    「現在,我任命傅山為第一戰鬥群司令,王謙為第二戰鬥群司令,張山為第三戰鬥群司令,劉允升為水師艦隊司令,由本侯擔任征遼總司令」

    「末將遵令」被任命的四位司令一起起身,立的筆挺,向劉鈞行禮接受任命。

    九頭鳥現在擁有三鎮陸軍和一支水師,兵馬不下十萬。這麼多軍隊,主要的編制還是營,但直接以營劃分作戰,對於這次攻遼作戰並不太適合。

    為了適應這次的戰鬥特徵,劉鈞必須把自己的部隊進行一次混編,組成多兵種混編戰鬥群,並分成幾個小戰鬥群,如此一來才能更好的協同作戰。

    這也是火器時代必然的戰法改革,劉鈞希望自己能走在前沿,以此大敗韃子。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26
第284章 九頭鳥娶親

    黃州城府前大街邊,幾個本地士紳一起籠著手看著街道吹吹打打,好大的一支隊伍打著排場經過。⊙,

    「嘿,這新郎官最近天天見,今天還是個獨眼的。」開山貨行的王老闆笑著對幾個同伴道。

    在他隔壁開雜貨鋪子的趙老闆忙道,「剛高昇了千總,正六品武階,還掛了個上都尉餃。」那老闆說到這裡,又壓低了一些聲音,有些賣弄的道,「據說啊,這個獨眼以前曾是革左五營裡老回回的手下頭目,後來跟著老回回的兄弟來打虎頭堡,結果被俘後了,最後入了侯爺的營裡,打仗勇猛,據說在四川殺了很多流匪。」

    「啊?一個流匪居然也當上六品武官了,這啥世道啊。對了,那啥都尉餃是什麼,以前怎麼沒聽說有這號官名啊?」

    雜貨鋪老闆笑道,「見識少了吧?你平時就是太摳,那個彩報五文錢一份,好幾大頁呢。上面天南地北東西二洋,啥樣的事情沒有啊。一月也就花你三十文錢,能買六期加起來足有幾十頁呢。這個都尉啊,就是朝廷兵部弄出來的一個軍餃。這不去年就開始整編新軍嘛,說來這還是咱們侯爺還開的頭,朝廷見著新軍能打,就跟著整編全國各地的軍隊了。」

    「弄來弄去,最後整編了三十六鎮新軍,原來的武官們都掛衛所職,一個兵職一個衛所職還有一個武階,老複雜了。好比這個獨眼,他是千總,這是如今招募兵馬的各軍中的職務,原來一般這些軍職是沒品的,得掛個衛所官職。他那千總一般就掛百戶衛所職,都是正六品。」

    那雜貨鋪老闆年輕時也讀了不少書,可惜連個童生都沒考中過,自湖北有了這彩報以後,他是每期必買。一開始是因為也迷著買發財券,為了看開獎號碼方便就訂了這彩報。後來發財券總不中。也就少了那份心,但這彩報卻一直堅持著訂。

    平時他也喜歡看這報紙,很喜歡看上面的各種東西,沒事時跟其它人聊天時就現學現賣從報上看來的東西,倒也引得諸多人側目,讓他大為滿足。就如今天,對於朝廷的武職軍餃,他也能說的頭頭是道。

    「不過整編新軍時,朝廷也在整頓衛所。據說還要裁撤衛所,因此啊,兵部又弄出來一個軍餃,以取代這個衛所官職。」

    「不是還有一個武階嗎?」

    「武階有九品好幾十階呢,複雜無比,哪有這軍餃明了啊。朝廷這新推出的軍餃既有軍官也有士兵的,這軍官分成了三大階,有將軍階有軍校階有都尉階。都尉和軍校各有三級,將軍有五級。比如咱們侯爺。就是將軍階裡最高的上將軍,下面還有前後左右四將軍。軍校和都尉各有上、左、右三階。據說下面還有非官非兵的什麼士官六級,都是連隊長參謀之類的餃,小兵則有列兵和一二三級以及上等五種。」

    好多人都在羨慕著這獨眼的好運氣。當流匪最後還能當成六品武官,看著年紀也不輕了,居然還能娶年輕的新娘子。

    「這娶的是哪家的女子,這誰也真是,怎麼舍的把女兒嫁給這麼一個當過流匪還瞎了隻眼年紀還不輕的?」對面賣熟食的王三一臉妒忌的說道。

    「你懂個屁。這獨眼雖瞎了隻眼還當過流匪年紀不輕,可人家是上都尉千總啊,跟著侯爺那是前程遠大。據說這人還很富裕呢,去年先是隨侯爺征革左五營,後又去海上打紅夷,回來的時候,懷裡揣著大把銀元券,銀行裡隨時能換上千兩銀子。這不,新娘子就是城外十里塘張家那破落戶家的大閨女,今年才十六,以前就是因他那老爹要的彩禮太多沒有敢上門提親。這次有人替獨眼做媒介紹,獨眼一眼相中張家閨女。老張頭開口要十兩銀子,結果獨眼直接就給了二百塊銀元。這老張頭樂的都合不攏嘴了,直接就答應下來了。」

    「二百塊銀元?這獨眼錢多人傻還是怎麼的,人家要十兩他給二百。」

    「可不有錢啥的。想想人家可是千總,六品武將,還差錢?你看看咱們黃州最近,自侯爺率部凱旋以來,那是哪天沒有個百十個娶親的,不都是九頭鳥娶親嘛。原來都是些山裡窮棒子,如今個個腰包鼓脹。」

    旁邊一個飯館夥計也抽空來看熱鬧,站一邊酸溜溜的道,「這些丘八有幾個臭錢就胡來,原來咱們這說門親一般人家有五六兩銀子也就夠了。可現在那些丘八到處尋女人娶親,這娉禮也弄的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如今沒有個二十兩銀子,你都別想去姑娘家上門提親。」他原本也湊了三兩銀子,打算著再攢一年錢,到年底也差不多可以尋人去中意的鄰村姑娘家提親。

    結果前幾天一個隔壁江邊上的小子從廣東回來了,他也是九頭鳥的,直接用十八兩銀子下娉把他中意的姑娘給訂下親了。

    山貨行的老闆搖了搖頭,笑罵道,「你個憨貨,你也投軍去啊,看你又沒這個膽。」他繼續道,「其實你也不用怕,我看這九頭鳥裡當兵其實好的很,你看他們招了那麼多兵,打了好些仗,可又死了幾個。」

    「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飯館夥計倒是想去,可家裡有孤寡老娘要照顧,實在離不開。

    「這些九頭鳥咋個這麼急匆匆的結婚,那邊剛下娉,這邊就迎親了。」

    「這你還不知道?」雜貨鋪老闆一下子又來了驚神,「朝廷都下詔書了,要跟韃子開干,已經下旨調陝西孫總督,四川秦娘子,還有我們湖廣國姓爺出兵。限期五月初一前就得出師,這些九頭鳥當然想趁早成親撒,真有個萬一也說不定還能有個後撒。」

    「啊,又要打仗啊?」

    「怕啥。有咱們侯爺上陣,韃子也得敗。」

    黃州城東的一處宅院,張燈結綵,賓客滿棚。齊獨眼老樹開花,迎娶年輕的新娘入門。曾經家破人亡被迫為匪的人,人生迎來了第二春。跟著侯爺干。陞官發財娶老婆,日子又滋潤起來。

    「恭喜恭喜!」屋裡的賓客都是營中的同僚弟兄們,他沒有其它的親人,家鄉的親人全死了。不過他終於又有了家,一個新的家。

    齊獨眼已經不記得自己喝了多少杯,腳步都有些發虛。「大家一起喝,喝的盡興啊。」

    「老齊你少喝點,等下別進洞房都摸不到床。」張國柱大聲的衝著齊獨眼道。

    劉獨眼自己倒滿一杯酒,走到張國柱面前。「這杯我敬你,若沒有張大人,我早就死了,不知道是爛在哪的一堆爛根頭。是你當初留了我一命,後來又把我從俘虜營裡招進九頭鳥,並為我擔保的,我老齊別的什麼都不說了,一切都在這杯酒裡。我先干為盡。」齊獨眼一仰頭,滿滿一杯酒乾了。

    張國柱笑著拍了拍齊獨眼。「還總說這些干啥,我今天只想說,我二狗當初沒看錯人,你是條漢子,祝福你們白頭偕老,記住珍惜這幸福的日子。」

    齊獨眼鄭重的點頭。「我獨眼不會忘記二狗哥,也不會忘記對我有再造之恩的侯爺,沒有你們就沒有我,我這條命今生今世都是九頭鳥的,生是九頭鳥的人。死是九頭鳥的鬼。」

    一眾九頭鳥軍官齊齊舉杯,「九頭鳥,兄弟!」

    齊獨眼舉杯,「九頭鳥,兄弟!」

    婚宴很熱門,沒有親人到場,但卻有兄弟歡慶。拜堂成親,步入洞房。洞房花燭夜,枯木又逢春。

    一大早齊獨眼醒來,發現年青的小妻子正趴在他懷裡,一雙眼楮溫柔的看著他。

    「早!」

    「夫君早。」小妻子有些害羞的慌忙避開目光,起身,「我給夫君做飯。」

    「不用那麼辛苦,家裡沒有長輩,可以多睡會的。」齊遠憐惜妻子溫柔道。

    外面傳來了敲門聲,齊獨眼買下這所房子裡一起僱傭的丫環在外面道,「老爺,有軍中長官過來,說有事稟報。」

    齊獨眼穿衣,來到廳堂時,一名身著藍色軍服的士兵早等候在那,一見到他立即立正行禮。

    「報告長官,軍中下令,所有官兵立即歸營。」

    齊獨眼神情一震,眼中有些不捨,但很快打起精神,「齊遠收到,馬上歸營!」

    送別傳令士兵,他回到屋裡,小妻子已經在梳妝台前。他從後面擁住妻子,「軍中有令,我必須馬上歸建,不能陪你了。」

    新作婦人的女子微微一震,低下了頭。

    「今天就要走嗎,不能多留幾天?」

    「軍令如山。」

    依依惜別,齊獨眼帶著不捨,毅然轉身提著包裹大步出了家門。

    黃州城外軍營,齊獨眼一身戎裝到來,向營門守兵遞交了腰牌驗過後進入。回到自己的營區,他先到達上司張國柱的帳前,大聲報告,「千總齊遠參見大人。」

    「你新婚第二天就把你叫回來,真不好意思,不過侯爺命令下來,我們所部將做為第一批征遼部隊。時間緊迫,而且出征部隊還得經過重新編配,只能馬上叫你過來了。」張國柱帶著歉意對他道。

    「服從命令是九頭鳥戰士的天職!」

    「很好,這是你的調令,從現在起,我跟我還有我們這個營都將隸屬東征軍第一期第一戰鬥旅。」

    「是!」齊獨眼大聲應道。(未完待續……)

    ps︰感謝yebaoyin、、小.邪道的月票,最近作息有點混亂,頭痛。u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26
第285章 鎮苗兵VS白桿土兵

    崇禎十三年四月中旬,九頭鳥下達集結令。

    一支支被召集的人馬正向黃州趕來,漢江、長江上打著九頭鳥旗幟的運兵船不斷,而在陸路上,一支支車隊、騎隊也在不斷行進著。

    此次出兵的人數為三萬餘,抽調湖廣三鎮中三分之一的兵力。以第八鎮鄖陽鎮兵馬為主,另抽調部份第九鎮第十鎮的兵馬。上次東征的軍隊,則有一半留守,換第九第十兩鎮中的新軍前往作戰,實戰練兵。

    張國柱對齊遠道,「咱們編在第一戰鬥旅,由三鎮抽調兵馬和水師水陸步騎車混編,總共一萬多人。這樣的戰鬥旅,有三個。」

    齊遠一下子聽出裡面的有用信息,「這次東征是要兵分三路嗎?」

    「是不是兵分三路我不知道,但肯定不會三萬人一起行動。咱們是要襲擾遼東沿海,又不是要深入建州,肯定不需要集結太多兵馬一起行動。」

    戰鬥旅的設置其實也不新鮮,實際上就是一個行營。古代時早有已有,比如隋唐之時,平時以府兵製為主,朝廷軍隊以軍府的形式分散駐紮在各處,一遇戰事,調集府兵。然後把這些互不統屬的府兵重新編製為一個行營,將其分為前後左右等各部,任命指揮軍官,步騎混編等。

    第一戰鬥旅由一個旅指揮部,一個偵察司,一個騎兵部,三個步兵部,外加一個車部,以及一個後勤保障部,外加一個炮團,一個分艦隊組成。

    旅指揮部由一個司令部和一個旅直屬部組成。司令部有作戰處、參謀處、後勤處、裝備處四處。

    原來九頭鳥以營為單位,現在分戰鬥旅卻沒有營級建制,最大是千人左右的部級。旅指揮部一千餘人,偵察司有五百探馬,三個步兵部有三千餘人,加上炮團六個連兩千人,以及分艦隊的三千餘人。還有後勤保障部的一千餘人,這個戰鬥旅總人數過萬。

    張國柱原是步兵營將,現在被任命為第一戰鬥旅參謀長,這個旅的司令官是傅山。副司令是張國棟。

    「步兵不是有一個營兵力嗎?怎麼取消營級?」

    「第一戰鬥旅確實有三千多步兵,但這三個步兵部卻是從三鎮步兵營中各抽取了一個部,其它兩個戰鬥旅也是如此。」張國柱解釋道,雖然這樣做打亂了原來的編制部署,但從遠處看。卻也能加強對三鎮的控制,也給予鄖陽鎮外其餘兩鎮兵馬鍛鍊的機會。

    「我們的三個步兵部可都不簡單,除了你這個部外,另外兩個部可是鼎鼎有名,一個是來自夔州的白桿兵一個部,另一個是來自湖南的鎮兵一個部。」

    白桿兵是四川重慶石柱土司兵,秦良玉的兵,因為秦翼民任湖北副將,因此楚軍也有一支白桿兵。而鎮兵也是一支土司兵,號稱是與白桿兵和廣西狼兵並稱的大明最強三支土司兵之一。白桿兵是土族兵。而鎮兵是苗族兵。

    這些鎮兵凶悍異常,作戰勇猛,整編湖南新軍的時候,也整編了一個營的鎮兵,這次劉鈞把這個營的鎮兵調來,分編到三個戰鬥旅之中。

    鎮兵和白桿兵除了凶悍外,他們還最擅長山地做戰。而遼東地區,也是多山地帶,劉鈞特意調這兩支部隊來,也顯得用意明顯。

    數天後。黃州城外,三萬餘人已經在此集結,並混編成三個戰鬥旅。在上面建立起了東征總指揮部,並有一個司令部直屬營。下面的三個戰鬥旅也各建起了指揮部,編了旅司令部和旅直屬部。各級的軍官全都任命下去。

    第一戰鬥旅營地大校場,一場鬥毆剛剛過去,鬥毆的兩方鎮苗兵和白桿土兵被分開,大群戴著黑袖章的軍牢憲兵們包圍校場,傅山冷眼掃著兩邊還紅著眼的士兵。

    「我們的口號是什麼?九頭鳥。兄弟!加入軍營,我們就是兄弟,兄弟是什麼?兄弟就是你在戰場上,可以把後背交給他的人,是生死與共的人。可是你們,卻在軍營裡相互鬥毆,還群毆,告訴我,為什麼打起來?」

    問了半天,最後得到了鬥毆的起因。

    一個白桿兵路過一個鎮兵身邊時,多看了這苗兵一眼,然後苗兵就張嘴罵說一句,接著雙方互相對罵,再到動手,然後各自來了幫手,最終成了數百人的鬥毆。

    「就因為看了一眼,就要鬥毆?」傅山氣的都不知道要說什麼好了。這些土兵,真是胡來。張國棟無奈的對傅山道,「白桿兵本來就已經很凶悍了,可鎮兵更勝他們,平時裡這些苗兵因為一點小事自己人都能打起來,一天得打好幾次。要遇到跟外族人吵架鬥毆,那更是一點就著,一打就全上了。雖然我們狠抓軍紀,可一時半會還是改不過來。」

    「用這些兵,還真不如多招募些咱們鄂東子弟,老實肯幹,訓練刻苦,作用堅韌,不比這些蠻子強。」

    「現在說這些也沒用,這是侯爺的意思。多用心管教吧,每個人罰站軍姿一個時辰。」傅山宣佈處罰決定。

    一群還紅著眼楮的土兵聽到罰站軍姿一個時辰後,全都焉頭巴腦了。他們不怕挨軍棍也不怕挨皮鞭,就怕罰站軍姿和關黑屋禁閉。

    整整一個時辰的痛苦軍姿站完,這些土兵才被解散,但今天的飯沒的吃了,還要去負責打掃廁所和營房衛生。

    一群土兵一路上揉捏著自己痠痛的腿腳,一面老實的去打掃茅房。雖然心裡面很不高興,但卻沒有人敢起來鬧事。以前在湖南時剛整編進長沙鎮,也有些人不適應嚴苛的軍紀,結果那些帶頭鬧事的都被砍了腦袋。

    後來在站軍姿和關黑屋的教訓下,這些人已經老實的多了。

    當然,如果僅僅是站軍姿和關黑屋是不可能讓他們這麼老實的,許多土兵忍耐下來,是因為每月有起碼二兩銀子的薪水,訓練表現的好,還能有額外獎賞。更別說,軍營訓練雖苦,可每天四頓飯吃的很好,還有衣服鞋襪發。

    九頭鳥軍中的生活,經過之後,並沒有人願意再回到山裡去過那種飯都吃不飽的苦日子。這次鎮兵被調來湖北,要去遼東打仗。他們來了湖北後,才發現這裡比長沙更繁華,而且看到了長江裡停泊著的巨大戰艦和無數大炮,也看到那些第八鎮的士兵一個個是多麼的瀟灑,聽說了這些鄖陽兵去了一趟東征後,個個賺了上百兩銀子。

    上百兩銀子,這無比的吸引著鎮兵。

    黃州長江邊,新建起來的鑄炮廠已經在試產,這是一家新型炮廠,採用的是高爐法練鐵,然後用鐵鑄炮,主要技術都是歐洲的鑄炮技術。這項技術其實在歐洲已有百年歷史,西班牙荷蘭英法瑞典等許多歐洲強國都掌握了這項技術,劉鈞如今也從那些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等工匠那裡得到了這門技術。

    鐵鑄炮雖不如青銅炮好,可造價更便宜,同時材料也不受太多限制,另外鑄出來的炮還輕,尤其是對於戰艦上使用的艦炮而言,艦上的炮更大,青銅炮的炮管比較軟,在多次發射圓形炮彈時,炮彈以不正圓的方式穿過炮管,容易使它變形,因此青銅不適宜製造重型炮。

    如今這個新炮廠使用的就是整體澆鑄炮管技術,並使用了此時最先進的整體澆鑄炮管的鏜孔技術。這使得火炮更加精準,也更加標準化,每門炮不再是一個獨立的產品。

    同時,因為從各國繳獲的炮標準不一樣,造成炮的型號繁雜多樣,使彈藥的供應成了一個很麻煩的問題和沉重的負擔,炮的作用降低了。為了改變這一局面,歐洲人都進行了火炮標準化。

    劉鈞現在也一樣對火炮標準化,野戰炮設定了四磅八磅十二磅三個型號,另外有攻城炮十二磅、二十四磅兩個型號,艦載長炮則為十二磅、二十四磅和三十二磅以及六十四磅重炮四個火炮標準型號。

    並建造了一個新式的炮彈廠,專門生產新式的實心彈、散彈和爆炸彈。

    九頭鳥形成了自己的火炮標準,也就是九頭鳥十二年式,4、8、12、24、32、64六個標準。

    在這套標準之外的火炮,都改運到各城堡裡做為城防炮使用。而那些舊式的紅夷炮,也都改為放台城堡裡使用。至於佛郎機以及虎蹲、滅虜等輕型火力的炮,則在使用上改為近戰支援火力,甚至成為司局旗級的配屬重火力,統一列入輕炮範圍。

    而火銃坊也趕在東征出兵之前,推出了兩種試驗後性能比較完備的新型火銃。一種是騎兵用燧發短火銃,一種是步兵用的燧髮長火銃。

    劉鈞給所有騎兵更換了武器,騎兵和偵察兵的武器更改為配騎銃兩把,長火銃一把,長矛一支,另佩騎兵刀一把,不再配弓箭。

    而步兵則改原來的三分之一為火銃手增長加一半步兵裝備新式燧發火銃。

    炮兵裝備的是野戰四磅、八磅十二磅炮,另配二十四磅臼炮,取消千斤佛郎機裝備。

    出征之前,劉鈞完成了對於東征部隊火力配置的新一輪優化。(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26
第286章 諜影重重

    崇禎十三年,黃台吉派濟爾哈朗、多鐸二人率軍在義州築城屯田。←,

    義州處於廣寧與錦州之間的大凌河畔,地勢開闊,土地肥沃,在此築城屯田,實際上是建立了攻錦的前哨陣地。同時,一旦開始圍攻錦州,這裡也馬上能成為一個絕佳的後勤補給基地。

    清軍屯田義州的舉動,很清楚的暴露了他們下階段的戰略意圖,那就是圍攻錦州。駐守錦州城的是大明掛前鋒將軍印的錦州總兵祖大壽。遼西第一將門,祖家的當家人。曾經向清軍投降過一次,後來藉機回到錦州,立即又開始跟清軍敵對作戰,但祖家有不少人已經投降清軍,為清軍效力。

    面對清軍的義州駐軍屯田,祖大壽不停的向薊遼總督洪承疇請援,說建虜屯駐義州,意在寧錦。而寧錦氣脈中斷,則松、杏、錦三城勢已岌岌,朝不逾夕矣。祖大壽請求洪承疇和朝廷發兵來援,打掉義州這根插進錦州眼中的釘子,力保錦州的安全。

    寧錦防線在此時早已經成了一個相當尷尬的存在,因為自林丹汗西走後,燕山北的蒙古人已經從天啟和崇禎早期的明軍盟軍,變成了清軍的先鋒。遼西成了一條孤單而又薄弱的突出點,一條狹長的走廊,深入敵境數百里中。

    從戰略作用上來說,寧錦對於關內的屏障作用已經極微,在此之前,清軍已經數次繞過遼西的關寧錦防線,自燕山北的薊鎮一線突破長城關口攻入關內。

    堅守寧錦防線不但起不到原有的屏障京師的作用,甚至還大大拉長了明軍的補給錢,另外還讓明軍這支花費最多的精銳兵馬,駐紮在遠離京畿的地方。每次清軍入寇,寧錦軍既無法禦敵於外,又無法及時增援京師。

    雖說寧錦可以防禦山海關,可實際上,山海關獨特的地形,使得這裡極為險要。歷史上山海關也曾被攻破,但都是自關內攻取的,還沒有從關外正面攻破過,明軍完全可以把寧錦守軍撤到關內。

    可惜。文官的不知變通,不懂戰略,加上遼西將門在遼西的利益,使得朝廷居然還一直在死守著寧錦一線。

    尤其是到了如今,當清軍要次發起錦州之圍的時候。朝廷沒有既沒有選擇最正確的撤回山海關,牢牢把守薊鎮山海一線,也沒有一面穩守錦州,一面派兵襲擾義州城的築城屯田。

    朝廷和薊遼的將帥們選擇了最下下的一個應對之策,從中原抽調大軍前往錦州,去摧毀義州城。而這必然引發明清的決戰,他們也毫不在意。

    率主力遠赴關外四百里,與敵人進行戰略決戰,劉鈞根本想不明白這朝中上下和薊遼將帥們究竟是怎麼想的?腦袋全被門夾了?還是因為朝廷剿滅了流匪而空前的自信心大增,全都膨脹了?

    就算大明想與清軍決戰。什麼地方不能進行,什麼時候不能進行,非要選擇這樣一個被動的時間和地點呢?

    尤其在劉鈞看來,如果僅只錦州守軍堅守城池,再派一支機動力量對義州一帶清軍屯田和補給路線進行襲擾破壞,那麼還好些。而集結大量兵馬到錦州,這卻是加速自殺的做法。兵越多,消耗越大,補給壓力越大。而明軍有著四百多里的補給線,補給全靠關內運輸。這是極其危險的。

    不作不會死啊。

    劉鈞感嘆之餘,也別無他法。連梅之煥都勸不住崇禎,別提他了。好在崇禎最後並沒有接受梅之煥的上奏,調他去錦州。要不然劉鈞都不知道要如何應旨。

    五月初一,北洋艦隊搭載著三萬餘九頭鳥,浩浩蕩蕩的離開黃州,駛向東方。

    江邊送行的百姓之中,一名商人遠遠望著艦隊順江駛遠後,慢慢擠過還在興奮交談稱讚九頭鳥威武的百姓。一路回到了城中。

    他走進了城東大街的一家北貨鋪。

    「你這裡可有遼東人參,百年的老山參?」

    喬桂大聲問,鋪裡櫃檯後的掌櫃聽聞,匆忙抬頭看了他一眼,然後從後面走了出來,把已經上前招呼的夥計叫開,自己上前親自接待。這是一個瘦小乾枯的山西老頭,年紀不小滿臉皺紋,頭髮戴著頂瓜皮帽。

    「客官,我這裡有上好的老山參,你要一百年的還是兩百年的?」

    「是正宗的遼東老山參嗎?有沒有高麗參,百年的?」

    客棧掌櫃露出一張笑臉,攏著手道,「客官你算是來對地方了,我們這間廣福行可是最有名的北貨行,關外的貨不少,正宗且還實惠,不僅有遼東老參還有朝鮮進的高麗參,一百年的,有!」

    聽到客棧老闆這麼說,喬桂眼裡閃過一道光亮,很快又隱去,他緩緩問道,「百年遼東老參多少錢,百年高麗參又多少錢?」

    「百兩一根,童叟無欺,絕無二價!」

    「嗯。」喬桂聽到老闆這麼說,下意識的悄悄環顧四周,發現鋪子裡只有他們兩人,那個夥計也早到了後院去了。一是他從袖裡取出銀票,「我用四海銀行的銀票付款,可以吧?」

    老闆笑呵呵的說沒問題。

    喬桂把銀票遞過去,店舖老闆接過收下,把兩支老參各裝在一個木盒裡,遞給喬桂。兩人錢貨交訖,目光交錯,都會意的點了一下頭。

    喬桂捧著盒子出了店舖,接下來他又在沿街的好幾家店舖逛了一圈,買了一匹布,還買了把摺扇,一雙鞋子,最後才回到自己家中。

    回到家,他先上了樓,關好了門窗,然後把參盒放在桌上,小心的打開。取出裡面的兩支老參,然後在盒子裡找到了夾層,打開,裡面有一封信。不過上面的字卻連不成句,喬桂又從書架上取來一本書,開始一番翻翻對對,一邊拿著筆在另一張紙上寫字。

    最後,他放下書,桌上的那頁白紙已經寫滿,拿起紙認真的看了幾遍,他點起油燈,把那張剛寫好的紙靠近火苗,燒了。

    喬桂是一個山西人,在黃州一家山西老闆開的商行裡做管事。

    他是去年底才從山西來的黃州,剛才他燒掉的那張紙,上面都是商行山西總店讓他去蒐集關於九頭鳥的情報,事實上,他從山西來到黃州,在商行裡只是掛名管事,實際上更多的都是藉著這個身份在蒐集九頭鳥的情報。

    他剛才去北貨鋪,買參遞過銀票的時候,裡面夾著一張紙,上面用密語寫了關於九頭鳥軍隊駐防,兵馬編制,將領名單,出兵日期和數量等三十餘條情報,相當詳盡,雖然都還算不上是什麼機密信息,可也確實很全面。

    而這些他都是從北貨鋪拿到任務要求,然後依要求收集的。

    事實上,他確實只是一名山西商行管事,並不是什麼錦衣衛也不是東廠,更不是滿清的細作。不過從某方面來講,他其實也算是一名細作。山西的許多商人都通口外,暗中與清人走私交易,除了向清軍運去糧食鐵器布匹等物資,換回清軍的金銀珍珠人參貂皮等外,他們還向清軍販賣情報,根本清軍的要求,蒐集明朝的種種情報。

    去年,清軍直接向喬桂的商行提出要收集九頭鳥的情報,並開出了不低的價格,商行便派出了喬桂等不少人南下,還在湖廣各地成立了數家商行。

    山西商人因為靠近張家口這條通往草原的商路要道,因此一直以來都與口外的胡人關係密切。清軍征服了口外的蒙古人後,山西商人便也開始與清人合作。

    各種物資走私,情報販賣,只要是能賺錢的,他們無所顧忌。

    喬桂剛譯出的暗信,是商行給他傳送的最新任務,讓他想方設法弄到九頭鳥從紅夷那裡得到的火炮威力。另外,還讓他想辦法蒐集九頭鳥的燧發火銃情報,最好是能夠得到一兩支這種新式火銃,秘密送回山西總部。

    一艘商船在遼海解凍之後,乘風破浪來到旅順口。

    船頭站著一個商人裝扮的中年人,他的後面站著數名做護衛裝束的年青人,他們站在船上正仔細的打量著港口。

    旅順口,一個優良的港口,哪怕這些年冬天奇冷,可旅順口結凍的時間也極短,甚至據說在早些年天氣不這麼冷的時候,旅順口的海港甚至終年不凍。

    加之這裡隱蔽險要,是一座天然良港。旅順口與廟島列島以及山東半島蓬萊角共扼渤海海峽,構成了京津與渤海海岸的天然屏障,對於定都北京的大明來說,這裡向來是個極為重要的地方。

    可惜,這樣重要的地方,大明卻已經丟失數年了。

    崇禎二年,東江總兵毛文龍被袁崇煥所殺後,東江鎮內部矛盾日益激化,其舊部先後在皮島和登州等地作亂,雖朝廷先後平定東江和登州之亂,可隨著孔有德投靠清軍,在其協助下,清軍於崇禎六年發兵猛攻旅順,駐守明軍雖奮勇抵抗,可最終寡不敵眾敗下陣來,旅順丟失。

    旅順丟失後,明軍也很快喪失廣鹿等海上諸島。崇禎十年,東江鎮最後一任總兵沈世魁兵敗皮島,敗走石城島,最後被俘而死,大明徹底失去遼海及諸島的控制。

    「就裡就是旅順口了!」站在船頭的中年商人長嘆一聲道。

    「馬上就是我們的旅順口了。」他身後的年輕人回道。(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26
第287章 黃台吉

    旅順。

    隋唐時名都裡鎮,元稱獅子口,大明洪武四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馬雲葉旺二將率軍從山東蓬萊乘船跨海在此登陸收復遼東,因海上旅途一帆風順,遂將獅子口改名旅順口,一直沿用至今。

    這裡曾經是一個繁榮的港口,在大明曾經還統治著遼東的時候,遼東到關內主要是從山東登萊半島乘船經廟島群島到旅順口登陸遼東半島。

    後來女真崛起,朝廷大軍到遼東征討,其糧餉輜重也多是經登萊海運到旅順。這裡還曾是商業港口大鎮,遼東的皮貨藥材自此經海上運回山東,山東的糧食布匹等從這裡登陸銷往遼東,甚至這裡還曾是在大明與朝鮮貿易商路的一個重要中轉站。

    山東蓬萊到遼東旅順,海路不過兩百餘里。

    「港口船隻好少」

    李逸鋒望著港口,這麼一個良港,可裡面卻只有極少數的船隻。多數都是小船,傳統的硬帆船,有沙船也有福船,多是單桅,還有許多更小的漁船,連桅杆都沒有。

    船小破舊,船上的船工漁民們也大多衣衫襤褸,面黃肌瘦,港口有些士兵在巡邏,還有一些箭樓崗哨。

    「曾經這裡很熱門的,港口常泊著上百條船,可自從建虜佔了這裡,這成這副模樣了。」胡掌櫃說道。

    自清軍攻佔旅順後,朝廷便徹底失去了對遼東半島以及遼海上諸島的控制。由於無力反攻奪回,朝廷便開始禁止山東等地的商人漁民前往遼海沿岸。雖然依然還有些人偷偷的前來走私販賣貨物,可畢竟是少數。

    短短幾年時間,這裡就迅速的衰弱了下來。

    「前年韃子入關洗劫後,又派山東三礦徒率漢軍旗與滿蒙旗兵出兵朝鮮,不到兩月就征服了朝鮮,如今,韃虜已經征服了朝鮮和蒙古,完全控制了遼東沿海以及直隸海灣北部地區。」

    「山東三礦徒就是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漢奸叛將嗎?」

    胡掌櫃點了點頭,孔有德三人都曾是遼東的礦工。其中孔有德父親還曾經對抗韃子而死,後來他們都成為東江總兵毛文龍的麾下,還成了他們的義子。後來毛文龍被殺,孔有德等又投奔山東。最終又都起兵作亂,兵敗後投奔了韃子。如今還都被封為滿清的王爵,因為封號裡都有個順字,因此也被稱為三順王。

    不過大明一般都稱他們三人為山東三礦徒或者山東三叛徒。

    「這些漢奸」李逸鋒冷冷的罵了一聲。他是九頭鳥情報處的夜不收,這次大軍東征。他和許多夜不收被派作先鋒,先行入遼。李逸鋒也是一員老九頭鳥了,身好極好,一直是夜不收,如今也掛著百總職。

    不過九頭鳥早在去年淮西之戰後,就已經開始派出細作密探入遼,發展眼線收集情報,而這次夜不收分批入遼,他們其實是去聯絡這些情報人員,負責的是接收傳遞情報。李逸鋒帶著幾名隊員乘坐的是商人胡掌櫃的船。

    胡掌櫃曾經長跑旅順。對這一帶很熟,甚至周掌櫃還有一名親戚就在旅順。

    「投靠韃子的漢人不少。以前佟養性的烏真超哈,後來馬光遠的尼堪超哈,再到後來孔有德的天祐兵,尚可喜的天助兵等。數量不在少數,這幾年清虜還把這些漢奸兵從兩翼擴編成了漢軍四旗,估計以後很快就要變成漢八旗了,清軍裡,漢四旗和天祐天助兵加起來有大約有兩三萬人。」

    李逸鋒哼聲道,「馬上就要清算這些漢奸。胡掌櫃。這旅順港口似乎防禦不強?」

    「韃子最近從旅順調了不少兵往錦州去了,聽說要圍錦州。」

    「我們這樣進港,不會被發現吧?」

    胡掌櫃笑笑,「放心吧。韃子其實更好糊弄,更貪財。只要給他們些銀子,這些人根本不會嚴查。何況,我們這是商船,運的還是糧食,韃子現在正鬧糧慌呢。」

    船隻進港靠岸。果然有幾個拖著豬尾巴的韃子過來檢查了一番,在收到了胡掌櫃塞給的一塊銀子後,又看到運來的是糧食,當下吆喝了幾句後就大搖大擺的離開了。

    「多謝胡掌櫃相送,我們就此告辭。」李逸鋒道。

    「你們也多加小心。」胡掌櫃關切的道。

    李逸鋒上了岸後,很快就進了旅順的一家商舖。

    「掌櫃的,我有點東西寄存在這裡,來取一下。」

    「是哪件貨物?」

    「一批日本運來的漆器。」

    掌櫃的打量了一下李逸鋒,「客官請隨我來。」

    幾個隨著掌櫃往後面走去,進了一間廂房,掌櫃的低聲道,「信物」

    李逸鋒取出半枚銅牌,掌櫃的接過,也從身上摸出半塊銅牌,雙一相對,嚴絲合縫,正是一塊。掌櫃的點了點頭,「無論颳風還是下雨,太陽照常升起」

    「黎明就在眼前」李逸鋒回答。

    掌櫃的笑道,「終於等到你們了,大軍終於出徵了嗎?」

    「嗯,我們打前站,侯爺率大軍隨後就到。」

    掌櫃的拉著幾人坐下,「那太好了,我有一個大好消息要告訴大家,前些天,虜首黃台吉剛剛從旅順抽調了一支建虜北上,我們打聽清楚了,是往錦州去的。另外,還有個好消息,我們的人已經拿到了旅順建虜駐防的詳細情報,另外我們還成功的說服了幾名投降韃子的漢人軍官,我們原都是東江鎮的,後來兵敗不得不投降韃子,可並不受重用,還屢次韃子欺負。尤其是有一人,他的一名妾室還被韃子將領酒後調戲。」

    「這人可信嗎?在旅順什麼職位?」

    「牛錄章京,相當於朝廷的守備或都司。不過這人在旅順降清的漢官中人緣很好,我們通過他已經又聯絡策反了好幾名漢將。」

    滿清從去年把漢軍兩翼擴編為漢軍四旗,旗幟為純青瓖黃純青瓖白,純青瓖紅純青色四旗,四旗兵馬七千餘人,以石廷柱馬光遠王世選巴顏為固山額真。不過孔有德等三叛徒的天祐兵和天助兵一萬餘人,並還沒編入漢四旗之中,他們打的旗幟是白旗瓖黑,直屬黃台吉統轄。

    那個牛錄章京趙得志是純青瓖紅漢軍旗的。舊為東江鎮軍官,後來跟著沈世魁一直在東江鎮堅持到了崇禎十年,兵敗後被俘,最終投降。降後被授官職。還曾經入朝鮮作戰,因功升為牛錄,後調到旅順駐防。

    可在旅順口他並沒有得到重用,反而因為被駐旅順的清將索要錢財多次,每次他都忍氣吞聲。可後來有次他在家宴請虜建,結果卻發生了一樁極嚴重的事情。那個虜將酒醉後闖進了他家的內院,還調戲他的一個小妾,他的小妾極力反抗,結果卻被這人怒後一刀捅死。

    此事被趙得志視為奇恥大辱,因此當九頭鳥的細作知道此事後主動聯繫上他後,趙得志二話不說就同意為九頭鳥做事。他不但自己向九頭鳥提供情報,還主動的勸動了幾名跟他一樣的漢人降將一起反正,暗中為九頭鳥做事。

    「很好,你想辦法把這個趙得志帶過來。我見他一面。」李逸鋒道。

    遼東,盛京。

    四十六歲的黃台吉正當盛年,繼位已有十四年。

    開春以來,黃台吉感染時疫,臥病多日,天氣回暖,他的身體也終於漸漸恢復。不過就算身體不適之時,他也並沒有鬆懈軍政要事的處置。

    不過當他看著手上的這份報告時,還是忍不住緊皺起眉頭。

    「傳丁啟民來見。」

    一旁有侍衛小心回道,「稟陛下。前三等梅勒章京丁啟明因犯罪已被褫職為奴。」

    黃台極不耐煩的道,「既授丁啟明牛錄章京,立即帶他來見。」

    丁啟明原是明將,曾是兵部侍郎劉之綸的標營副將。後來與清軍兵敗被俘,黃台吉按他原職降一級授為游擊,因對丁啟明對紅夷大炮有些瞭解,黃台吉就讓他主持清軍的鑄炮事宜。後來丁啟明還真的把炮鑄出來了,以後還升為梅勒章京,不過後來被其家奴所訐。指控其將上賜的百口人「耗費殆盡」,且將上賜的貂裘典當,經查明屬實後,遭褫職為奴。

    但現在黃台吉已經管不了這些了,他需要丁啟明這個大清的鑄炮專家來給他解決一個疑惑。

    丁啟明很快被找到,這個被貶為奴的倒霉傢伙聽說他被恢復官職後,激動的差點瘋了,雖然只授為牛錄章京,頂多相當於一個守備,可也已經讓他心滿意足了,起碼不用再為奴了。

    匆匆沐浴過後,換上新官袍,丁啟明入宮見駕。

    黃台吉不等他下跪行禮,就揮手道,「丁啟明,你過來,替朕看看這個。」

    丁啟明小心上前,從黃台吉手裡接過一封信。上面還配有多幅圖,有艦船也有火船。

    「丁啟明,你告訴朕,這上面的說的戰艦和火炮有可能是真的嗎?這世上,當真有如此威猛戰艦和此犀利之火炮?」

    丁啟明仔細的打量,越看越心驚,長達二十多丈的戰艦,吃水近三丈,四桅,一個時辰能航行六十里,擁有三層全炮甲板,連上頂層甲板的炮位,這艘戰艦居然擁有一百零四門大炮。底層甲板的大炮居然有六千多斤重,一炮能射十二里,發二十四斤的炮彈,炮管長達一丈多。

    而且這樣的大炮,居然是鐵鑄的。

    他越看越驚訝,最後已經有些頭腦發懵了。

    黃台吉等了半天沒見他回話,不耐煩的道,「如何?」

    丁啟明一下子回過神來,連忙跪下回話,「回陛下,奴才從不曾見過如此大的戰船,更沒見過這麼大的炮。二十四斤的大炮彈,一炮十餘里,還是鐵鑄,臣難以相信。」

    「那依你之見,這上面的戰艦和大炮都是假的了?」

    丁啟明嚥了嚥口水,「奴才以為,明廷當無造此船鑄此炮之能力。」

    「那西洋人可有此等戰艦大炮?」

    「臣在南朝之時,確實聽人提起過,但從不曾親自見過。臣以為,西洋人也未必真有如此本事,必有誇大之處。」

    「誇大之辭嗎?」黃台吉皺了皺眉頭,最後揮了揮手,「你退下吧。」

    揮退了丁啟明,黃台吉又對著那些圖紙文字看了半天,最後也覺得此必是誇大之辭。這是從南面發回來的情報,通過山西商人蒐集得來,說的是南朝如今新崛起的一員年輕將領,與遼西的吳三桂號稱是大明雙璧,這人對南朝平滅流匪功勞極大,還練出了一支新軍。

    情報說,去年此人在淮西一舉擊敗了中原最後一大股流賊後,被南朝皇帝收為義子。然後他欽差往東南督察軍務,與紅夷在海上交戰,連獲大勝,俘獲了許多西洋船隻大炮,具體的就如他眼前畫的這些,看了讓人心驚肉跳。

    情報還說,劉鈞擁有一百多炮的大戰艦七艘,其餘數十炮的艦船數十艘,另外還有運兵運糧船等許多,總共有一百多條船。各種數千斤的大炮居然有數千門。

    而現在,這個充滿神話傳說船的年輕將領,正在做著出兵準備,有傳言說,南朝的皇帝已經封了他為征虜將軍,要調他從海上進攻遼東半島。

    有丁啟明這個火炮專家的一番話,黃台吉心神稍平定了一些。

    「謠言,一定是謠言,攻心之策而已。」黃台吉冷笑一聲,「如果西洋人真有這種戰艦大炮,那怎麼會被這個劉鈞擊敗。而如果西洋人真有這種巨艦大炮還被擊敗,那說明這種巨艦大炮也並非那般厲害。不管是哪種情況,他都不必太過擔憂。」

    他放下那圖紙,目光又轉向了一側的地圖,在那地圖上,有一個地方被紅筆畫了一個圈。那是錦州,在征服蒙古和朝鮮,掃平了遼東沿海諸島後,他已經迫不急待的要圍攻寧錦了。

    關鍵還是錦州,拿下錦州,寧遠也就孤城難守。寧遠拿下,那麼整個關外的土地都將是大清的疆土。在他繼位之初,他還曾經對大明這個帝國心懷畏懼,一度只想跟大明和議,以求個安穩的發展。

    可大明一次次的拒絕了他,然後多年過後,他已經西征蒙古東平朝鮮,他終於有了與明朝平起平坐的實力,在幾年前,他也正式改國號清,自稱皇帝。

    當下,一切將以寧錦為首。

    想到這裡,黃台吉把心神從那份情報帶來的不安中抽回。

    過了許久,黃台吉忍不住又把目光移向那份情報。

    最後,他還是嘆了一聲,「傳朕御旨,調三順王率天祐天助兵往旅順駐防。」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26
第288章 反正

    巴圖用兩個指頭捻著他嘴唇上的兩撇八字鬍,一雙眼楮微眯,從眼縫裡望著那個漢人章京。▲∴,趙得志抽了一個煙,便又繼續向著他的這位蒙古同僚梅林章京巴圖說著話。

    「山東來的商人最近都在說,大明要發兵復遼,中原的流匪都已經被剿滅的差不多了,以往的什麼張獻忠被生擒後押到京師千刀萬剮凌遲而死,李自成和羅汝才都消聲匿跡了,而革左五賊也全被砍了腦袋。明廷內已安接下來必將攘外,有消息說,大明皇帝義子鎮南侯已經率領其剿滅中原流匪的十萬雄師,已經出兵。」

    「另外,大明皇帝還令洪承疇率八總兵三十萬人馬向錦州進軍,要打義州。聽說還調了陝西的孫傳庭、四川的秦良玉各率五萬大軍北上。」

    這時巴圖的眼楮眯的更小了,只露出一條狹小的眼逢,他道,「明軍向喜歡誇大兵馬數字,這幾路大軍號稱五十萬,實際上只怕不會超過二十萬。而且,明軍就算有二十萬,可真正能打的有多少,只怕也是個問題。趙兄也是明軍中過來的,難道還不知道明軍的情況麼,也就是各將領的一些家丁能戰,其餘的有幾個能戰的。你啊,太過擔憂了。」

    停了一會,他又道,「皇上早就謀劃多時,如今正抽調各路精軍往錦州而去,明人不增援錦州還罷,一增援那就正中皇上下懷啊。」

    趙得志趕緊道,「哎呀,有件事情你是不知道,那位鎮南侯率領的大軍可不是往錦州去的,而是衝著我們這邊來的。他麾下有從西夷手上繳獲的數百大艦成千大炮,要浮海而來啊。」

    「上千的大炮,你說的是虎蹲炮吧?」巴圖一陣哈哈大笑。早些年清軍不會造炮,只有極少數從明軍中繳獲的大炮。後來清軍得到工匠。開始自己製造紅夷大炮,先後鑄有鎮國龍尾大將軍炮、天助威大將軍炮等數千斤大炮,後來破旅順奪皮島下石城島,加之三順王來降所帶來的紅夷大炮,整個加起來,大清現在都沒有一百門。

    「當然不會是虎蹲炮,聽說在鎮南侯的大軍裡,虎蹲、滅虜、佛郎機等將軍炮,都不列入大炮之內。他們的一千多門大炮,全是相當於紅夷炮的大火炮。有些更是能發射四十八斤重的大炮彈,有種發射二十四斤炮彈的大炮更是能夠打十多里遠。」

    「趙將軍你這還沒喝酒,怎麼就說醉話呢,一千多門紅夷大炮?還能打十多里遠,還有能發四十八斤炮彈的大炮?哼,哼哼!」

    「將軍啊,我可不是騙你,是看在咱們平日裡關係不錯的份上才特意來通知你一聲的。這鎮南侯的大戰艦,一艘戰艦上就有一百多門紅夷大炮。在海上走到哪哪就是一座堡壘啊。而且你還不知道,他們還有新式的火銃,不用火繩就能開火,射程達到百步。精度還極高,現在軍中一半都裝備了這種新式火銃。」

    巴圖眼楮睜大了一些。

    「你沒跟我開玩笑?」

    「兄弟啊,都這個時候了,我還跟你開什麼玩笑啊。鎮南侯的大軍馬上就要到了。可咱們這旅順才多少兵?原來還有兩千人,可皇上剛調走了一千,剩下一千兵馬。滿旗一個牛錄幾十甲兵加一百多奴才。蒙旗一個牛錄二百,漢軍兩個牛錄,朝鮮一個牛錄,就咱們這點兵馬,連給鎮南侯塞牙縫都不夠啊。咱們啊,當早做打算啊。」

    巴圖的官職是梅林章京,這是蒙古八旗中的官名,實際上相當於牛錄章京,這也是後金改革兵制後的職名,相當於明軍中的備御,再往上是甲喇章京,梅勒章京和固山額真,各分三等,三等甲喇章京相當於游擊,一二等相當於參將,再往上相當於副將和總兵。

    論職務,巴圖和趙得志一樣,不過蒙古兵比漢兵更得滿人信賴。而趙得志敢來找巴圖,還說出了這麼一番話,其實也是很有把握的。這個巴圖和他一樣也是降將,還都是曾經與清軍作戰後被俘的俘虜。

    趙得志是在石城島之戰被俘而降,而巴圖是在前年清軍入侵關內時率部協助明軍守城兵敗被俘,巴圖雖然活了下來,還當了梅林章京,可他的兄弟子佷卻都死在清軍手裡,要說這巴圖不恨清軍那是不可能的。

    「兄弟啊,雖然說我們現在當著滿清的將軍,可你仔細想想,那些滿人真有把我們當成自己人嗎?滿人根本就是騎在我們頭上做威做福,把我們當成僕軍。髒活累活都是我們的,好處都是他們的。想想你的兄弟子佷,又是死在誰的手裡?以前咱們是沒的選擇,可現在,機會來了,報仇的機會來了,兄弟,你是要繼續慫著給建虜做牛當馬,還是要起來報仇血恨?」

    巴達的眼楮裡露出一股凶光,拳頭也捏緊了。

    「老趙,你跟我說實話,你是不是暗中跟明朝有往來?」

    趙得志鼻子裡發出一聲輕哼,笑道,「實不相瞞,確實如此。」

    「老趙,你就不怕我把你抓起來交給阿克敦?」

    阿克敦是駐旅順的牛錄章京,官職和他們一樣,但卻是旅順的主將。

    「巴圖你真的願意這樣做麼?老兄,反了吧。」

    巴圖端起酒杯猛喝了一大口酒,噴著酒氣道,「他娘的,你真的跟那邊有聯繫,跟我說,你們是怎麼商量的,他們答應了你什麼?」

    「一個游擊而已,事實上,游擊不游擊的我不在乎,在乎的是能殺了阿克敦。我和那邊也說了你的事情,你要是願意跟我一起,那也少不了一個游擊。」

    「你覺得鎮南侯真能贏?」

    趙得志抖了抖他的袖子,敲了敲煙斗,笑著道,「你想想,流匪自天啟時就鬧起,席捲中原鬧了十幾年,朝廷那麼多將帥都沒有平定,可這位鎮南侯僅用了半年多時間。就滅了他們,難道這還不足以讓你相信侯爺的實力?」

    說完,他緊盯著巴圖的臉,看著他的反應。

    「你的四百兵都能控制嗎?」巴圖問。

    「有好幾個老兄弟願意跟著我幹,現在可靠的有百來人。」

    巴圖猶豫著。「人太少了。」

    「不少了,若是老兄你願意一起幹,不說你的人一起,就算只能帶出來四五十個,都足了。只要我們突起發難,殺了阿克敦。這旅順群龍無首,其它人也翻不了天。更何況,咱們只需要製造點混亂就足夠了,侯爺並不需要我們替他拿下旅順。」

    「老子也受夠阿克敦了。」巴圖道。

    「那還等什麼?」趙得志道。

    巴圖一掌拍在桌上,「幹他娘的,什麼時候動手。」

    「就在今晚?」

    「今晚,這麼快?旅順半點消息都還沒得到。」巴圖驚訝。

    趙得志有些得意的道,「侯爺用兵,豈能讓我們知曉。」

    渤海海峽。明稱老鐵山水道。

    北洋艦隊正搭乘著九頭鳥乘風破浪,向遼東半島進軍。

    一隻快艇迎來,正是東征總司令部下屬軍情處的人。

    旅順李逸鋒派來的人。

    「旅順只有駐軍一千,滿蒙各二百。漢軍四百,朝鮮兵二百。現蒙漢兵將領趙得志與巴圖皆已被策反,願為內應。約為今夜突襲滿旗兵,奪旅順以迎王師!」

    天色陰沉。太陽被雲朵摭蓋。

    劉鈞心頭,輕鬆許多。他克制著喜悅,讓人賞賜信使酒肉。

    旅順守軍被策反。這自然是好事。其實不用策反,就旅順的這麼點人,劉鈞都絲毫不放在心上。對於現在的北洋艦隊來說,缺少岸防炮的旅順港,那還真是毫無抵抗力。

    不過如果旅順有內應做亂,到時這第一戰就能更加順利。

    「侯爺,我們不管沿海諸島嗎?」

    「暫時先不用管這些海上的島嶼,旅順極為重要,我們第一炮要打,就一定得打個響。以我們水師的實力,根本不必理會這些小島上的兵馬,回過頭再來收拾就行。」

    「傳令加速前行,夜晚趕到旅順。」

    旅順,天已經黑了下來。

    夜幕裡的旅順,很是安靜,稀疏的幾點燈火。街道上更沒有了行人,自建虜攻佔旅順之後,便開始實行宵禁。每到天黑後,就關閉城門,不許人上街,並派兵巡街,一經發現有違禁者立即處死。

    寂靜的大街上,一隊兵丁從街上走過,一名打更的更夫望著這支隊伍,目光中有些疑惑。短短一會功夫,他都看到三支巡邏隊過去了。

    第一批巡邏隊過後,又連續經過了一支蒙古兵和一支漢兵。

    更夫搖了搖頭,不願費力去想那些,轉頭繼續往一邊巷裡走去,邊走邊喊,「天乾物燥,小心火燭!」

    在距離更夫不遠的城東,那支他剛見過的蒙古兵和漢兵在一所大宅院的後院牆外巷進而匯合。

    巴圖一身綿甲,趙得志同樣一身綿甲,兩人對視了一眼。

    巴圖帶來了二十人,趙得志帶來了五十人。

    「我讓其餘兄弟去奪城門。」巴圖小聲道。

    趙得志點了點頭,將身邊一個年輕人介紹給他,「這位是侯爺的人,李兄弟。」

    李逸鋒對巴圖笑笑,「侯爺定會記住巴圖將軍的義舉。」

    「動手吧。」巴圖回答。

    李逸鋒一招手,幾名隨他同來的九頭鳥夜不收走了出來,幾下助跑,他們騰空而起,攀上了圍牆上,蹲在牆頭打量了幾下,確認安全後跳入院內。

    很快,後院門被打開。

    巴圖和趙得志等人看他們動作如行雲流水都大為驚嘆。(未完待續……)

    ps︰感謝左道之人而兄弟!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26
第289章 一路向北, 勢如破竹!

    趙得志率先帶著手下進入,進去之後才發現,門口軟倒在兩個家丁。△,先前的九頭鳥夜不收極為厲害,沒發出半點聲響就把兩個守門家丁給放倒了。

    「阿克敦睡在東廂房,你們跟我來!」李逸鋒低聲說道,率先帶路。

    巴圖等人一面感嘆這些九頭鳥居然對阿克敦的宅子如此熟悉,一面連忙跟上。

    李逸鋒等人早摸清了阿克敦的宅子佈局,以及平常家丁守衛的情況,因此行動順利,一路上輕鬆的解決了幾個早知道的家丁,直接摸到了東廂房外。

    屋裡還亮著燈,不時傳來一對男女的聲音。

    李逸鋒望了趙得志一眼,「是他,阿克敦的聲音。」

    「那就好。」李逸鋒比劃了幾個手勢,讓大家迅速包圍東廂房,等一切準備好,巴圖率先一腳踹在門上,這個蒙古壯漢一腳直接將門栓踹斷,帶著手下當先衝了進來。

    房間裡面,駐守旅順的牛錄章京阿克敦正與心愛的朝鮮小妾作樂,萬沒想到突然衝進來大群人,那一聲巨響,嚇的他一下子從床上滾了下來,當場就痿了。

    他手剛伸向床邊的刀,巴圖的彎刀卻已經直接抵在了他的 上,離他的菊花不到半寸。

    「你動一下,就捅翻你!」巴圖冷哼道。

    阿克敦光著身子保持著趴在床上伸手去拿刀的姿勢,慢慢的扭過頭來。看到了熟悉的人,巴圖、趙得志還有好幾個蒙漢軍官。

    「你們這是要幹什麼?」

    趙得志上前來,冷眼掃了他一眼,「想活命的,就乖乖聽話。」

    看到趙得志那凶惡的眼神,阿克敦眼中終於露出驚懼的眼神。

    「你們讓我做什麼。我都聽話。」

    「借你的印信令旗一用。」

    「就在書房。」阿克敦連忙說道。李逸鋒連忙派人去取,果然找到了。拿到了印信令旗,這個阿克敦也就沒什麼用處了,趙得志望了李逸鋒一眼,李逸鋒點了下頭。

    趙得志上前兩步,一把摀住阿克敦的嘴。然後一把扭斷了他的脖子。「不想污了我的刀!」

    有了印信令旗,接下來的事情進行的更加順利,他們先用令旗把二百朝鮮兵的營門打開,然後將這些朝鮮兵在營房裡俘虜了。然後再用印信接管了各處的城門堡台,最後六百蒙漢兵馬殺進了滿人的營房。

    許多滿兵到此時都還沒明白髮生了什麼事情,在三倍於已的蒙漢兵馬的突襲之下,他們來不及披甲,也來不及結隊。

    更重要的是,這些滿兵雖然凶悍。可那些漢蒙突襲兵中,卻還有起碼上百個穿著藍衣的人,全都配著兩把短手銃,遠遠對著就是一銃。

    他們衝進來的片刻功夫,就有起碼有四五十個英勇的清兵被打倒在地。在這些火銃手的壓制下,其它漢蒙兵跟著一擁而上,不消半個時辰,二百個滿兵全被砍死。

    殺光了這些旅順的女真兵後。巴圖和趙得志又開始搜查追殺其餘在旅順的女真人。不管是當兵的還是家眷又或者是商人,不論老弱婦孺。一個都沒有放過。

    甚至那二百朝鮮兵,最後也被殺的性起的這些漢蒙兵給全殺了。

    當夜幕下,北洋水師艦隊到達旅順口的時候,旅順已經被拿下了。劉鈞沒有立即讓艦隊入港,而是停留在港口外十餘里的地方,先派了一支小股部隊乘小船悄然駛進港裡。

    很快。他們發回消息。

    旅順已經拿下來了,旅順城池和港口碼頭全都控制在手。

    崇禎十三年的五月初六,距離九頭鳥自黃州出師,僅過去了六天。劉鈞就帶著三萬大軍乘戰艦駛進了遼東旅順港。

    九頭鳥大軍到來之前,情報處已經通過策反的蒙漢軍官奪取了旅順。

    聽說巴圖和趙得志把兩百女真兵以及二百朝鮮兵。還有旅順城裡的的大約近千的女真和朝鮮商人家眷都殺光了,劉鈞皺了皺眉,不過最後什麼也沒說。殺了就殺了,也沒什麼可值得特別同情的。

    清軍前年攻克皮島之時,阿濟橋就因為島上明軍不投降,就縱兵屠島。殺了一萬多個島上明軍,而島上民眾被殺的更達四五萬人,最後只剩下了水手三百多,婦孺三千餘口留下。

    「兩位將軍深明大義,棄暗投明,毅然反正,本侯非常高興。即授二位為游擊將軍,依然各統本部,另每人賞賜銀五百兩,手下軍官各賞銀百兩,士兵各十兩。」

    巴圖和趙得志都已經親眼見識到了鎮南侯的北洋艦隊,看到了那大艦上一排排的巨炮,早震驚的無以復加。他們清楚的知道,就算沒有他們內應,以鎮南侯的實力,要打下這座才千人的小城,也是易如反掌。

    沒想到,侯爺如此慷慨,給他升了游擊將軍,還賞了這麼多銀子。

    「卑職等多謝侯爺賞賜,以後赴湯蹈刃,萬死不辭。」兩人跪地謝賞。

    劉鈞揮了揮手讓他們起來,給他們這些賞賜,並不算過份。他也是要向所有人傳達一個信息,以後反正投明,那麼就不會虧待。

    天還沒有亮,可九頭鳥卻已經完全控制了旅順。

    不過劉鈞並不滿足於此。

    他先前掌握的情報,遼東半島南端防禦並不強,尤其是黃台吉還又從這裡抽調了一批兵力去錦州。趁現在清軍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劉鈞準備好好的抓住時機。

    他又仔細的向巴圖和趙得志詢問了一會,得知原先掌握的情報確實是對的。

    望著擺在面前的地圖,劉鈞手指重重點在北面的金州城位置,這裡原來是朝廷的金州衛的衛軍駐城,旅順則是金州中左所的駐地,從旅順到金州城有一百三十里,中間隔著木場驛,青泥窪幾處小城。

    青泥窪也就是後來的大連。

    這次攻遼。劉鈞早做好的計畫是沿海襲擊搶劫,但他並不僅滿足於騷攏而已。其餘早在未出兵之前,他就一直在收集遼東半島,尤其是旅順的各種情報,地理信息,駐軍數量。港口情況等。

    從金州城到旅順,一百三十餘里,突出在渤海灣的一個尖尖,尤其是在金州城南,在金州灣與大連灣之間的金州地峽,相當狹窄,只有十里寬而已。

    明朝天啟的時候,遼東失守,局勢惡化。朝廷就曾經出過一個計畫。準備把這十里寬的金州地峽開挖溝渠,把遼東半島南端的這一百多里地變成一個大島。而明軍憑著這道人工運河,來固守旅順,派人屯種駐兵,守住旅順,以為山東半島的屏障。

    這個計畫可行性其實是不錯的,可因為當時朝廷沒有錢糧,最終還是沒能實行。後來旅順失守。毛文龍在皮島建東江鎮,也曾經反攻奪回旅順和金州。但當時他重心在皮島一面,因此最終旅順還是放棄了。

    劉鈞很看重旅順,因為這裡有旅順口和青泥窪兩個最優秀的港口。

    深水良港,極適合停泊北洋艦隊的大戰艦,吃水八米深的戰艦可不是哪都能停泊的。何況,這兩個港還是不凍港。就算是如今小冰河時期,這兩個港結冰的時間也是極短的。

    佔據金州旅順這一塊,北洋艦隊有了良好的母港,而九頭鳥征戰遼東,也有了一個極好的前進基地和補給基地。特別是旅順距離登州蓬萊只有二百里海路而已。

    不過要不要長期佔據這裡。這是以後考慮的事情,現在劉鈞當務之急是要把這些地方趁機奪取。

    青泥窪港也是一個和旅順港一樣優良的港口,港口的青泥窪城也就是以後大連的前身,此時這裡也還僅是一座小鎮而已。因為被韃子佔據,港口的商船往來大減,小城也不免衰弱下來。

    出兵之前,九頭鳥作的作戰計畫就是先奪取旅順,然後向北一路進軍,在韃子反應過來派兵南下之前,儘量多攻下一些城池。但只攻不守,每攻破一城,就把城裡的人口和錢財搶走,還要毀掉城池,把周邊的作物等也毀壞,主動的跟韃子堅壁清野。

    具體這次能北上打到哪,還要看具體情況而定,也許會打到復州去,也許不會。如果進攻順利,甚至可以直接打到蓋州去,反正九頭鳥有強大的戰艦,不必在陸路上跋涉,直接乘著戰艦從海上靠近蓋州登陸攻擊就是。

    不過現在劉鈞有新的想法,他打算把旅順給佔下來。

    因此,他不再分兵進攻,而是留下一部份兵馬,在旅順港增築炮台,加修城牆,他特別要求按歐洲人的稜堡式樣建築,最後選擇的是皇冠堡,擁有許多稜角,每個稜角也都是一個炮台,火力無死角。

    同時,這座背靠著港口的城池,還有港口的戰艦提供炮火支援。

    劉鈞把偵察營和騎兵調上了岸,又給他們配了一個炮兵連,讓他們從旅順出發北上,沿途掃蕩那些忠於韃子的勢力。

    而劉鈞則親自率著艦隊自海路北上。

    離開之前,劉鈞向旅順以及周邊的百姓發了一份通告。宣告旅順收復,商人百姓的財產都給予保護,而那些無主的以及屬於韃子以及那些判定為漢奸等人佔據的田產,通通都收歸朝廷所有。

    這些田地改為軍屯,無地之人可以向旅順的駐軍申請,每丁可以得授田五十畝,九頭鳥還向他們租借耕牛種子農具等,收穫之後,一半收穫為屯租。

    旅順因為落入韃子手多年,其間還反覆過幾次,人口大減,許多田地主人不是逃離就是被殺,如今多數田地都是屬於韃子霸主,以及清軍的屯田。現在,劉鈞將這些全丈量清理後收歸為九頭鳥的軍屯。

    百姓對於這種告示,十分高興,紛紛前往報名申請屯田,而旅順的商舖碼頭也立即熱門了起來。大量明軍的到來,不但意味著會有生意增加,而且以後肯定也會有大明的商船前來。

    「我們分兵出擊,不是能打下更多的城?」

    「先不急著分兵,等韃子來了,我們到時再分兵騷擾。」(未完待續……)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