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 明末稱雄 作者:木子藍色 (已完成)

 
regn13 2018-3-31 23:21:57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787 138390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27
第310章 出兵朝鮮

    不管是否情願,戰爭還在繼續,劉鈞也不得不調動更多的兵馬入遼。一支支的兵馬越長江,跨遼海,登旅順,駐鎮海。

    金州已經成為了朝廷反攻遼東的橋頭堡,湖廣來的楚軍,山東來的商販,遼東撤下來的百姓,這裡一片繁忙,熱鬧無比。

    每天都有大量的士兵登陸,每天也有無數的百姓坐船前往台灣,還有來來往往的許多商旅船隻。有了金州要塞,金州運河,使得南面的一百三十里地,成了一個大島。一個安全的大島,安全加上大量的人流,讓這裡充滿商機,商人們聞訊而來。

    新的一天,劉鈞雞鳴而起。回到金州後,劉鈞的生活又恢復了以往的規律。每天雞鳴而起,練一趟劍,射一會耙,然後騎著馬出去沿著運河岸邊跑上一圈,最後跳到海裡游一會泳。這些做完後,天也已經大亮,劉鈞回到金州城中的提督府沖了個澡,換上乾淨的衣服,他的將軍、參謀、顧問們便都到了。

    清軍還在包圍錦州。

    不過因為劉鈞已經在遼南徹底的穩固了這個橋頭堡,使得黃台吉一面派了孔有德等四將率瓖黑旗漢軍南下,一面也不得●●,不駐守遼陽,還將許多兵馬佈置在遼陽和周邊,並沒有敢如歷史上一樣,全軍彙集錦州圍城。

    正因此,最先喊著要摧毀義州的洪承疇,在寧遠已經集結了十八萬兵馬,可卻依然沒有立即增援錦州,相距著百里之地,他一直按兵不動。

    錦州呈現一片奇異的戰場形勢。

    祖大壽率兵堅守錦州,被清軍四面包圍。而黃台吉因為錦州百里外寧遠有洪隨疇十八萬大軍,遼陽之南半島南端的金州又有劉鈞數萬大軍。兼之此時渤海已經完全為明軍水師控制,因此雖圍困了錦州,可卻猶豫不決,並不敢率大軍強攻錦州。

    而明軍方面,洪承疇雖握有大兵,卻也並不想馬上和清軍在錦州決戰。至於劉鈞。更不想卻錦州甚至是在遼東和清軍硬踫礙。

    猶如三隻猛虎叢林相遇,相互吼叫連連,擺出攻擊態勢,可卻誰也不敢貿然出手。

    關外的局勢就這樣詭異,極為反常的寧靜。

    崇禎幾次派內使到金州,向劉鈞詢問,能否出兵進攻遼陽,或者從海上增援錦州。明軍精銳盡集於關外,崇禎認為明軍有二十餘萬大軍。又新裝備了大量的火炮,應當有能力擊敗清軍。

    但他需要洪承疇和劉鈞這東西兩位前線大帥的支持,面對皇帝的急切,劉鈞每一次都毫不更改的回報說決戰時候未到。

    劉鈞反對決戰,依然堅持要對清軍採取積極防禦策略,一面固守錦州,同時屯駐金州,兩面牽制清軍。然後再一步步的採取襲擾之策,打擊清軍的經濟。讓其流血而死。

    為了安皇帝之心,劉鈞也再次向皇帝上奏,他即將發兵入朝鮮,迫朝鮮重向大明,也斷清軍一臂,絕其從朝鮮獲得糧草兵員相助。進一步削弱他們的實力。

    出於穩妥考慮,劉鈞是堅決反對現在去和清軍進行戰略決戰的。

    傅山曾經問過九頭鳥許多高級軍官都想要問的一個問題,憑著寧錦二十萬大軍,加上楚軍的十萬兵馬,大明的實力遠勝於清軍。此時和清軍決戰,當是大好機會。為何劉鈞卻一力反對決戰,根本不願意呢?

    劉鈞對他提起了二十二年前的薩爾滸之戰,當時十多萬明軍進攻,結果全軍大敗,戰死五萬餘人馬。十八年前的廣寧之戰,廣寧光有十四五萬大軍,結果卻是韃子攻佔廣寧,奪取遼西四十餘城。

    廣寧之敗,朝廷不但徹底失去遼東,也丟失了屯積廣寧等城中的數十萬糧食以及大量的軍械鎧甲,正是這些錢糧讓韃虜度過了最嚴重的一段危機時刻。

    打仗,從來不是靠兵多兵少來取勝的。朝廷和建虜之間大小百戰,有哪一次是靠兵多就得勝的?相反,越是兵多,越是主動進攻,反而會敗的越慘。

    因為兵多後勤糧餉供給就越困難,兵越多,統一的指揮調動就越難。

    而劉鈞雖不清楚明末關外的戰事過程,卻是知道正因為大明把朝廷最後的精銳都葬送在了關外,才導致了中原流匪無人可制,中原大亂,又使得朝廷徹底的失去了重整旗鼓再防守關外的能力,最終北京被李自成先攻破,隨後清軍入關竊取天下。

    劉鈞已經不是剛來大明那會了,他很清楚大明軍隊的真實情況,文臣統兵,太監監軍,底下士兵也是良莠不齊,甚至督撫總兵們還很難有一致的配合,朝廷各部還總要扯後腿,皇帝還要瞎指揮,這樣的軍隊別說是二十萬,就是再多個二十萬,都不一定打的過此時上下效率極強的清軍。

    相比起清軍,明軍缺的正是效率,缺少的是協調,明軍是盤散沙,清軍卻能凝聚起來。明軍如果依城而守,還好,若主動進攻,那就是自尋死路。如果只是防守,那劉鈞駐守金州,無疑更加合適,不會增加寧錦負擔,也能分開牽制敵人。

    如果是要去進攻,那劉鈞認為根本不到時機,不論怎麼說,劉鈞都不認為明軍此時就對清軍有多大的優勢。

    劉鈞決定出兵朝鮮。

    不少將領說劉鈞欺軟怕硬,劉鈞告訴他們這叫柿子揀軟的捏,避實擊虛,這也是兵法上策。非要去硬踫硬,那只是愚蠢而不代表勇氣。

    崇禎最終還是放棄了強令劉鈞前往錦州,或者攻打遼陽。因為劉鈞堅決反對,同時也因為洪承疇也反對此時立即跟清軍決戰。

    雖然當初洪承疇力主集結兵馬摧毀義州,可現在洪承疇卻完全又是一個態度。洪承疇說如今局勢正在變化,楚軍佔據金州,掃蕩遼南後,給清軍沉重打擊,現在騎虎難下的是清軍。因此他力主不變應萬變。只要清軍敢有任何異動,出兵攻擊錦州或金州任何一路,那麼朝廷大軍就可以後發制人,來一個反包圍,或者趁機反攻。

    當然,實際上。洪承疇考慮更多的則是劉鈞全力反對此時決戰,而沒有劉鈞的支持,洪承疇雖握著二十萬大軍,卻並沒多少信心和黃台吉決戰。現在的局勢,兩軍對峙,洪承疇立於不敗之地,而且不論是遼西的軍將還是朝廷方面,都對他是有求必應。而一旦開戰,沒有劉鈞的支持。要是打敗了,哪怕是失利,他都肯定會被彈劾,甚至被降職免官。既然如此,那為何還要打?

    反正現在黃台吉大軍也還駐在遼陽,靠錦州外的這些清軍,一時半會也根本破不了錦州城。

    不過當初洪承疇力主出兵,如今朝廷調了兵。又不打,這不免讓皇帝惱怒。為此。洪承疇與關寧總監高起潛、新任遼東巡撫丘民仰以及援遼的總督孫傳庭,以及秦良玉、吳三桂等十三鎮總兵官一起商議。

    「今日籌遼非徒言守,必守而兼戰,然後可以成其守。而戰又非浪戰,必正而出之以奇,然後可以守其戰。」

    洪承疇這番話。既是表明他不是不敢戰,而是認為眼下更適合守勢。但他也不是只打算一味守,而要守戰兼顧。不過表明自己敢戰態度後,他又強度,雖須戰但不能總是一味要正面交鋒。還要如楚國公一樣,採取多種靈活作戰方式,如奇襲,伏擊等,才能既避免正面交鋒,與敵決戰,落入清軍盼望這中,又能打擊消耗敵人。

    洪承疇的話一落,寧遠總兵官吳三桂立即接話,向他請戰。吳三桂是錦州被圍的總兵祖大壽外甥,同時也是洪承疇的學生,還是總監高起潛的義子。如今關寧設山海關、寧遠、錦州三鎮,吳三桂這個寧遠總兵是極得洪高信任的,而祖吳兩家又是遼西將門,在關寧軍中地位超然,許多軍將都是他們的子弟門生。

    何況吳三桂還以忠孝名聞天下,還深得皇上的看重,被人稱為當今與楚國公並論的年輕名將。

    吳三桂主動請戰,願意率兵去襲擊錦州外圍的清軍。自從湖北迴來後,吳三桂信心大增,他從湖北運回飛龍銃萬支,紅夷炮百門,另各種小炮數百。吳三桂將批軍火大半裝備給了自己的寧遠軍,如今他麾下的寧遠鎮兵馬,是遼西集結各路兵馬中火器最多最強的一支,其次當屬四川總兵秦良玉。

    有了這些火器,吳三桂大為自信,加之錦州城中圍的是他舅父,他迫不急待的要發兵進攻,一試厲害。

    洪承疇對吳三桂的主動請戰很是滿意。

    「吳總兵勇氣可嘉,本官允你請求,命你率本部兵馬進駐錦州南面之松山。」

    秦良玉這時也主動請戰,「請督臣允許老身率川兵出戰,向建虜討回血債。」

    「夫人巾幗不讓鬚眉,本官佩服,本官也允你請求,命你率本部兵馬進駐松山之南杏山。」

    「謝督臣成全!」秦良玉起身領命。

    隨後,洪承疇又請孫傳庭率陝軍守塔山,而令遼東副總兵劉肇基守筆架閣,並將筆架閣設為從山東海運來的糧草屯積之地,以轉運供給松山、杏山、塔山各軍所用。而洪承疇率領十萬大軍,繼續駐守寧遠。

    洪承疇的佈局依然是兩城三山的防禦,兩城為錦州寧遠,三山則是兩城之間沿海三座山,上面駐有城池堡壘。這兩城三山緊緊把住狹窄的遼西走廊。而且由於渤海由朝廷水師控制,因此兩城三山還可以得到來自於海上的水師支援。

    吳三桂磨拳擦掌,準備用自己新得到的火銃大炮痛揍清軍,救援舅父祖大壽,同時也打出他的威風,贏利功名。

    秦良玉也在準備著,她要向清軍討回血債,當年瀋陽之戰,數千白桿子弟兵血戰渾河,全軍覆沒。

    金州,朝陽升起之時,劉鈞也在新建成的金州要塞裡,召開軍議。

    出兵朝鮮已經得到皇帝批準,現在要討論的是如何打的問題。

    「我的計畫是兵分兩路,一路出兵鴨綠江,把我們上次摧毀的鎮江重新佔領,並派工匠修築成一個要塞堡壘,同時出兵將鴨綠江南南岸,與鎮江隔岸不遠的朝鮮義州城奪取,在義州也修建一個堡壘。另外,穩固鴨綠江口南面沿海的鐵山建立一座堡壘。」

    劉鈞的用意很明顯,在清軍與朝鮮之間,鴨綠江兩岸和南邊沿海和島上,建立三座堡壘,徹底的砍斷朝鮮與清軍的聯繫。

    「自今日起,駐廟島的北洋第三艦隊移駐皮島。以皮島、身彌島為基地,配闔第三師的第四五六三協築鎮江、義州、鐵山三城,並鎮守三城。」

    「第五第六兩師六個協金州,第二艦隊駐守青泥港。」劉鈞手指在作戰室的沙盤上指點,「我將親率第二和第四兩個師及第一艦隊,直接從海上出兵朝鮮漢城。」

    崇禎十年,清軍進攻朝鮮,圍住國王李�????A迫使朝鮮處死主戰派,改向清朝稱臣納貢,並開放互市。隨後,清軍撤回遼東。

    此時的朝鮮境內,並沒有清國駐守。

    不過朝鮮撮爾小國,在清朝和明朝的夾縫中生存,原來還感激大明當年出兵朝鮮幫他們驅趕倭寇復國,可被朝鮮直接打上門兩次後,便也只能倒向清朝。向清朝開放互設,還提供糧草,甚至派出朝鮮兵攻打明朝。

    劉鈞很重視朝鮮,雖然朝鮮實力很弱,可其人口不少。如果放任清軍控制朝鮮,那麼清朝能從朝鮮得到大量的人口和糧草物資的支持。

    但對於這次出兵朝鮮,劉鈞也很樂觀。朝鮮並沒有什麼實力,境內也無清軍駐守。劉鈞甚至不需要千里迢迢從陸上趕去,直接海上抵達漢城附近登陸,然後兵臨城下,到時只要讓朝鮮君臣見識一下九頭鳥的實力,他們自然知道該如何選擇。

    其實若不是清軍實力強勁,朝鮮其實還是一向心向大明的,他們可是自稱小中華的,視大明為宗主。(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27
第311章 阿禮哈超哈

    一場接一場的秋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

    氣溫慢慢下降,早晚已有寒意,午間的陽光也不再那麼熱辣,英俄爾岱帶著一隊人馬急匆匆的趕往朝鮮。

    英俄爾岱是滿清正白旗固山額真,並兼任議政大臣,如今四十六歲的他,早年也曾是女真勇士,無數次衝鋒陷陣,升為牛錄額真。但後來他更多的轉為負責農耕屯田,管理財政以及負責朝鮮事務。

    在清廷,英俄爾岱以擅長理財和外交著稱,在朝鮮的事務上,他深得黃台吉的信任。

    依靠著這份信任倚重,他一路高昇,去年新晉為正白旗的固山額真,仍兼部務。固山額真相當於清廷八旗各旗中的軍政長官,是皇帝任命在各旗最高軍政官員,統領旗兵。雖然各旗仍屬於八旗的親王貝勒等旗主,可固山額真之地位已經遠在滿清六部官員之上。

    自他隨黃台吉在三年前率軍一路攻到漢城下,朝鮮國王臣服後,他每年都要去一兩趟朝鮮。以前他很喜歡這趟出使,入朝之行,朝鮮上下都對他畢恭畢敬。他就如同是朝鮮人的太上皇一樣,各種禮敬孝敬。

    可這次行程,黃俄爾岱卻沒多少輕鬆自在。他一路上都陰沉著臉,沉默著,只是不停的趕路。

    天氣漸冷,大清的局勢也和這天一樣的變冷起來。

    如今局面前所未有的嚴峻,錦州金州兩路明軍二三十萬頂在那裡。雖然大清並不懼怕明軍兵多,以往他們一次又一次的擊敗明軍。可這一次不一樣了,金州的這支明軍,讓黃台吉如梗在喉,就上如英俄爾岱這些將領們,也一樣感受到了確切的威脅。

    短短時間就把遼南掃蕩一空,海上也完全失去了控制。

    如果明軍再出兵朝鮮,讓朝鮮又倒向明朝,大清的處境將更艱難。

    大明可以輸了一次又一次,他們地大物博有萬里江山億萬百姓。死幾萬甚至死十幾萬的士兵,他們很快就又能招募更多的兵馬,製造出更多的軍械鎧甲。

    可大清不一樣,大清只有幾萬旗軍。漢蒙也連一起,全加起來也沒十萬。

    眼下這樣的局勢,如果一場大戰輸了,大清就將再陷入萬劫不復之中。

    局勢已經很惡劣了,無論如何不能再讓朝鮮倒入明軍。黃台吉很明確的向他交待了此行的重要使命。不管他用什麼辦法,都得辦成此事。

    這一次,英俄爾岱不只是帶著使團隊伍,還帶上了正白旗的阿禮哈超哈營。正白旗屬下五旗,做為固山額真,他有一個直屬的騎兵營,從正白旗下滿蒙每牛錄下抽馬甲二十人,漢軍四十。

    黃台吉特讓英俄爾岱率其麾下阿禮哈超哈營滿漢蒙共一千百騎往朝鮮,每五十馬甲由一個低級軍官分得拔什庫率領,而每名馬甲又各帶三名阿哈。即廝卒。包衣阿哈,包衣」即「家的」;「阿哈」即奴隸。

    清軍多年來奪取遼東之地,多次入侵遼西,攻入關中,擄掠漢人無數。那些漢人最後基本上都成了漢軍旗旗軍或者包衣。

    包衣沒有人身自由,就是滿人的奴隸,他們被迫從事各種勞動。

    自黃台吉稱帝后,原來每年錄三百壯丁,改為了二百壯丁。每次出兵,一牛錄卻也僅有幾十人可出戰。為了彌補兵力不足,往往出戰的旗軍又會攜帶包衣阿哈,協助作戰,甚至是幫忙看押俘虜。運送戰利品。

    英俄爾岱帶著自己的阿禮哈超哈營一千騎,那些馬甲卻又帶了三千阿哈。

    雖說那些阿哈是包衣奴才,可能帶出來的都是比較強壯者,並且還都有武器,皆有馬。英俄爾岱騎在馬上回頭往後看,長長的騎隊。他心裡多了幾分安心。

    四千餘騎,這已經是一支強大的兵馬了,朝鮮人必然會被威懾,不敢有三心二意。

    「加快速度!」黃俄爾岱喊了一聲。在錦州金州兩面緊張的情況下,皇帝還讓他帶來這四千餘騎,這裡面充滿了期望。他希望能早點到達朝鮮,早點辦妥此事,然後早點返回遼。

    老譚騎著馬和另兩位阿哈跟著自己主子的後面。

    老譚是一個包衣阿哈,但曾經是個遼東的漢民。朝廷丟失了遼東,也把他們這些子民遺棄在了遼東。老譚有家有口,上有年邁父母,下有妻子和兩子三女,他無處可走,全家都成了旗人的奴才。

    雖然成了奴才,被迫屈膝卑躬,可畢竟一家人都活下來了,十多年過去,他的兒女也都長大了。

    不過背著弓挎著刀騎著馬隨主子出戰,這卻還是老譚第一次。

    老譚曾經是個出色的獵人,但長的並不夠強壯。旗人也在漢人中挑選漢軍,每二十個壯丁之中挑選出一人為漢軍,他們一起出錢供應這名漢軍的裝備和糧餉,但老譚從不曾被選中過,他一直給主子放馬、耕地。

    老譚的身邊,是他的長子小譚還有另一個漢人包衣,那是個去年被主子從關內帶回來看漢人,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和他兒子差不多大。

    小夥姓楊,和小譚關係不錯,老譚也很照顧這個不錯的小夥子。甚至已經打算把自己的大女兒嫁給小楊。

    一口氣騎馬跑了半天,終於得到休整的機會。

    小譚去飲馬,老譚和小楊在生火。

    找到個機會,老譚低聲問小楊,「你這一路上怎麼總是心不在焉的,你在想什麼?」

    小楊折了一根干樹枝扔進火坑裡,低聲道,「叔,我不想去朝鮮,我想逃走。」

    老譚大吃一驚,小心的轉頭四顧了一下,「你瘋了,逃?往哪逃?在你之前,我見過許多人都想逃,可最後逃走的人沒有一個逃走的,都被抓回來了,不過卻都成了屍體被帶回來看 。」

    「我不想當一輩子包衣阿哈,叔,你怎麼能忍的了,替狗韃子做了十多年奴隸?」

    「阿青,叔只是個普通人,沒什麼本事,這輩子只想平平安安,一家人好好活下去而已。」

    「給韃子做奴隸,算什麼平安?」

    「忍忍吧,過幾年你也就習慣了。」老譚勸道,「阿青你跟我學了段時間射箭了,你射箭還是很有天賦的,要不然主子也不會帶上你了。這次咱們去朝鮮,你機靈著點,說不定有立功的機會。若是立了功,就有機會抬旗。」

    「哼,抬旗?那也不過是韃子的奴才而已。我楊青,絕不甘願給韃子做一輩子的奴隸,將來還讓我的孩子也做奴隸。叔,我考慮了許久,等到了鴨綠江時,咱們瞅準機會就跑,反正我們有馬。我聽人說了,朝廷正大舉反攻,皇上的義子楚國公率兵已經奪下了遼南。甚至還把鴨綠江口的鎮江也攻破了,現在沿海的漢人百姓都被楚國公撤走了。」

    說到這裡,楊青有些興奮,「如今沿海一帶已經沒有韃子了,咱們只要往海邊跑,就有很大機會逃脫。」

    老譚臉色冷了下來,「別胡思亂想了,你看看這四周,幾千騎人馬,你以為你能逃多遠?而且,我還有一家老小。」

    楊青也沉默下來。

    「阿青,落入韃子手裡是命運不濟,你也別想著跑了。你原來家在山東,離這遼東萬八千里,可還不是被主子給抓來了?我看啊,這大明江山說不定哪天就要成了大清天下了,到時侯,你又能逃到哪去?認命吧,主子爺人還不錯,你老實留下來,我把小青許給你。」

    楊青只是沉默著折樹枝添火。

    數騎飛快的奔回,楊青抬頭望去,卻看到騎在馬上的人身上滿是鮮血,後面的馬上更是馱著傷兵和屍體。

    「這不是出去探路的那一隊人嗎?一個分得拔什庫帶著十個馬甲,怎麼這樣狼狽回來了?」老譚驚訝的道。

    楊青卻是滿臉掩飾不住的喜色,「叔,肯定是我大明的官軍,說不定就是楚國公的兵。」

    「小聲,別瞎說。」

    一棵大樹下,英俄爾岱看著回來的探騎,去的時候十一人,回來的時候只剩下了五個,三個重傷,外加兩具屍體。

    「大人,我們在南面五里左右遇到伏擊。」

    「多少人?什麼人?」英俄爾岱問。

    「穿著藍色的綿甲和紅色的背心,人都有雙馬,配著雙短銃和一長銃,人數大約三十餘騎,他們號衣上都有一個九個腦袋怪鳥標記。」

    「九頭鳥!」英俄爾岱臉色陰沉,他轉頭問身後的軍官,「我們距離鎮江堡還有多遠?」

    「大約五十里。」

    英俄爾岱回頭望了眼三名重傷者,「你們十一人,卻打不過三十來個明軍?」

    那名分得拔什庫羞愧的低下頭,「大人,不是我狡辯,而是那些明軍伏擊在前,兼之又火器犀利,他們先以長銃伏擊,然後衝出來雙銃齊發,剛一交手,我們就倒下好幾個。若不是我們跑的快,一個也回不來了。」

    「下去吧。」英俄爾岱揮退三人。

    「大人,明軍小股騎兵出現在這附近,這不是什麼好消息啊。」

    英俄爾岱也是臉現憂慮,「再挑些人,叫五十個,不,派一百名馬甲,讓他們小心一些,去鎮江堡,我擔心鎮江堡只怕已經被明軍佔了。」

    「如果鎮江真被明軍佔據,那我們怎麼辦?」鎮江堡是通往朝鮮之路。

    「看情況而定,如果鎮江的明軍不多,那我們就打下來。如果人多,那我們就先繞道向北,從長甸堡過江入朝鮮。」英俄爾岱回道。(未完待續。)

    PS︰感謝神棍飛機頭、帝王就是我、多牛爸的支持,謝謝大家!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27
第312章 九連城

    鴨綠江畔,鎮江堡。,

    城頭上飄蕩著明軍紅旗,這座重要的城堡,再次落入明軍之手。就在上月,九頭鳥才剛用大炮轟開了鎮江堡,將城中幾百清軍俘虜,隨後遷走了所有城中百姓,臨走前還組織百姓扒掉了一面城牆。

    明軍撤離後,清軍鳳凰城的守軍又派兵前來,算是收復了鎮江堡。不過由於鎮江堡周圍四五十里範圍的百姓都被明軍遷走,村莊城鎮、莊稼也都被毀壞,城牆也被扒掉一段,清軍只派駐了幾十名馬甲帶著一群包衣奴才總共二三百人駐守。

    結果沒過多久,明軍又殺了回來,那群駐守在少了面城牆的鎮江堡中清軍,睡夢中被堵了個嚴嚴實實,幾個反抗的被殺,其餘的全成了俘虜。

    再次奪取鎮江堡的是楚軍第九鎮第三師第四協的五千官兵,他們乘著北洋的戰船而來,直接自江口而上,打了清軍一個措手不及。

    重奪回鎮江堡後,第四協開始修復鎮江堡,佈置城防,建立炮台。

    鎮江堡本就是遼東東端數十堡寨中最大的一座堡壘,也是原來遼東驛道的終點。這裡原本有自金朝起就建立的城堡,明代時有沿江而立的九座石堡,因此稱為連聯城。後來朝廷在寬甸一帶新築數堡,把防禦擴向東北,九連城漸漸廢棄。

    不過到了倭寇橫行的時候,遼東也重整海防,便又在九連城不遠,重新增築一城,就是鎮江堡。

    鎮江堡距離鴨綠江只有五里之遙,隔江就是朝鮮。

    後來朝廷在鎮江堡開設與女真和朝鮮人的互市邊市,這裡便熱鬧起來。堡內常有數千人口,堡外則是大片的農莊屯田。附近無數的村莊星羅棋布。

    這一片都是開闊平坦的平原,地勢平坦水源充足,每年的收成都是極好。每年來自朝鮮的耕牛、鹽、木材、藥材、等彙集於鎮江堡碼頭,而遼東也將鐵器、農具、布匹等運進鎮江,互市越發的讓這片地方繁榮起來。

    不過後來後金崛起。奪取遼東,鎮江堡許多百姓逃入朝鮮。此時毛文龍皮島建立東江鎮,多次反攻,鎮江堡距離皮島極近。屢次成為爭奪要點。常年的攻守之戰,使得這裡的繁華不再,人口大減。

    當年最熱鬧的時候,朝廷在鎮江駐兵設市,何等熱鬧。

    而此時。方圓數十里地,卻只剩下孤零零的鎮江堡。

    第四協九頭鳥進駐之後,陸續有許多工匠和民夫被大船運送過來,負責鎮江堡的改造工程。並修復九連城的大小九座城堡,加設炮台,使之成為鎮江城的屏護。

    那些工匠和民夫都是從金州運來,他們在過去的幾個月裡,成功的修築完了旅順要塞、鎮海要塞以及金州要塞,另外還在長生島、石城島、廣鹿島等諸島上修建了堡壘,還參與了金州運河的開挖。

    大部份築城的民夫在城池築成之後。分去金州和諸島上新建的屯莊屯田,分到了自己的土地。也有一部份選擇去了台灣,去那裡墾荒屯田。

    但也依然有一部份人,主要是其中有一些學到了不少築城經驗的人,這些初步掌握了不少土木建築經驗的人,他們也被分到了田地,但最後他們也接受了東印度公司的僱傭,如今成了大明東印度公司下的一個專門的建築商行的員工。

    劉鈞把需要建築的一些大工程直接承包給建築商行,由他們帶著手下這批經驗豐富的手下,全面負責材料預算以及施工建設。用專業的人築城。速度無疑更快,質量更好,也更省心省力。

    而這些在建築商行的建築工們,也能拿到不菲的薪水。

    鎮江堡和義州堡、鐵山堡一樣。都由建築商行承接建造。鎮江堡最先動工,先築完鎮江堡後,才會接著修築義州和鐵山二堡。新鎮江堡完全是按金州和旅順的城堡樣式修建,一個火炮時代的新式稜堡,擁有更強的交叉火力,有專防火炮設計的新城堡。

    劉鈞已經決定。要牢牢的在鴨綠江口,釘下這根鐵釘,鎮江堡,也將成為一座不可悍動的要塞堡壘。

    城池還在搶築之中,英俄爾岱到了。

    在距離鎮江數十里外的險山堡內,他見到了派出去的第二隊探馬。帶隊的牛錄章京向英俄爾岱報告,鎮江堡再次被明軍佔據,城頭飄著明軍的紅旗。

    「鎮江堡大約有四五千明軍,他們不但佔據了鎮江堡,而且還進駐了九連城。明軍還帶來了許多工匠民夫,正在加緊加固維修城池。」

    「你確定只有四五千人?」英俄爾岱問。

    「穿著藍色軍服的人確實只有四五千,另外還有幾千人都只是築城民夫工匠。」

    戶部參政福塔爾喊道,「區區四五千人,竟然還敢在鎮江駐軍修堡,他們這還想要賴在這裡了,真是好大的膽子。大人,請立即發兵攻打鎮江堡,屬下願為前鋒。」福塔爾雖是戶部參政,但他也還是牛錄章京。打起仗來還是很勇猛的,聽說明軍才幾千人,他立即就有些怒了。

    英俄爾岱還在思考。

    鎮江堡是與朝鮮的邊界要地,如果這裡被明軍控制,那朝鮮的態度就會動搖。就算他能改道入朝,朝鮮也答應繼續向著大清,但有鎮江堵著鴨綠江,也同樣是一件麻煩事。

    「估計鎮江的明軍不是孤軍,如今海上盡由明軍控制,我估計皮島肯定還有明軍駐守,互有犄角。」

    「那怕什麼,他敢來,咱們正好來個圍城打援。」馬福塔道。「大人,趁著眼下南蠻城堡還未修好,我們正好進攻啊。」

    「好。」

    四千餘清軍立即繼續南下,直奔鎮江堡。

    當天午後,已經到達鎮江北面的九連堡前。

    九連堡大小不一,九城相連。距離鎮江堡有二十里,離鴨綠江二十五里,東北面有草河,東南是鴨綠江,後面是鎮東山,地勢險要。

    第三師第四協進駐之後,立即就派兵進駐九堡。並派工匠民夫先修復各堡,增設炮台。當英俄爾岱率軍到達堡前時,立馬就發現了不一樣。他幾乎每年都要往朝鮮去,每次都要路過這裡。原來這九城早衰敗了,只剩下了少量駐軍。

    而現在,那城堡卻大變了個樣,充滿著尖角,還立著壕溝。堆著斜坡。

    「攻下它!」

    英俄爾岱沒有半點猶豫,既然來了,那就打過去。

    被進攻的那個稜堡中駐著一個連的官兵,這個堡也被命名為三連城。看到清軍到達,堡上的明軍沒有絲毫的懼怕。

    「敲響警鐘,點燃烽煙。」

    鐺鐺鐺的警鐘被敲響,城堡頂上升起了狼煙。

    清軍聽著清脆的警鐘聲,看著那股升騰而起的狼煙,眼裡只有得意和嘲諷。在他們看來,這個小小的堡壘。根本承受不住他們的進攻。

    「把炮拉上來!」馬福塔高喊。

    這次入朝是為了堅定朝鮮的擁清立場,因此英俄爾岱特別攜帶了好幾門炮,都是千斤佛朗機,足有六門,另外還有好幾十門輕便的虎蹲炮和小號的佛郎機。這些炮本來是要震懾朝鮮人,現在,正好用來先拿下這座堡壘。

    城堡上,身著藍色軍服紅色號衣的九頭鳥守堡士兵們看著清軍從後面拖來數門佛郎機,立即有人笑著大喊,「連長。韃子推炮上來了。」

    「喊魂啊喊,韃子也有炮麼,你看清楚了,那是炮麼。」堡中最高軍官連長趙明海大笑著道。

    佛朗機。九頭鳥軍中已經淘汰的裝備。

    清軍推著炮到了陣前,距離城池大約二百步的樣子停下。

    趙明海表情相當的輕鬆,「兄弟們,看看韃子,直接把炮推到我們眼皮子底下了,這不是欺負我們的炮手嘛。炮手兄弟,被韃子這般看扁,你能忍嗎?」

    堡中的炮隊隊長冷笑著道,「報告連長,我們已經把大炮瞄準了韃子,請下達射擊命令!」

    「這麼快就準備好了?你確認已經瞄準了?」

    「是的,長官。」

    趙明海拍了拍城垛,「那就轟他娘的,還等什麼。」

    城下,一群漢人炮手正在推動著炮車進入指定位置,然後開始做著瞄準,調整角度。這時,一名炮手突然發現,城頭上的數面大旗突然撤去,露出了後面黑洞洞的炮口。

    「炮,大炮!」

    有人驚呼。

    先前那幾門炮的位置前都掛著旗,並沒有人知道原來堡中的明軍也擁有火炮。

    「下面也有火炮!」又有人驚呼。

    三連堡有炮,而且炮很多,整個城堡擁有六個稜堡,每個突出的稜堡,都設有雙層炮台,可容納五下四上九門大炮,另外在正中的主體,還有三層十二門大炮,共有六十六門火炮。

    而在堡壘外面,還有一條深兩米寬四米的壕溝,並在壕溝與城牆間築有一首羊馬牆,加有六門加榴炮,既可發實心彈也能發榴霰彈還能發散彈。壕溝外圍還築有兩道木柵,高有五尺。

    對於三連堡這樣一個只駐軍二百來人的小城堡來說,這個火炮的配置已經稱的上奢侈了。不過九頭鳥就是炮多,當然不會小氣。

    看著城堡下清軍的驚慌,城上的炮手們相當的舒暢,「愚蠢的韃子,你們拖來的也叫炮?今天,就讓爺爺們讓你們知道一下,什麼才叫火炮!」

    「上榴霰彈!」

    因為有榴霰彈這個利器,又有加榴炮,因此堡中為守城配備的主要是加農榴彈炮,只有中心主堡上配的十二門炮中最上層的三門是二十四磅長管加農。

    雖然加榴炮沒有加農炮打的遠,但對於守城來說,需要的並不是射程,而是成片的範圍殺傷。

    加農炮因為彈道平直,並無法攻擊城牆前的敵人,適量的配製三門,只是為了對付敵人的遠程攻城器械,也還可以阻擊敵人在城外遠處集結。

    不過真正的守城利器,還是加農榴和榴霰彈。

    三連堡和其它各堡一樣,配製有四種型號的加農榴,六寸、八寸、十寸和十二寸的加農榴,使用的實心彈是二十四磅、六十四磅和一百零八磅以及一百五十八磅。使用榴霰彈時炮彈要輕些,加榴炮遠比同口徑的加農炮輕的多,但炮彈卻大的多。

    尤其是通過變裝藥,還能很好的控制炮彈的射程。

    「既然韃子這麼愚蠢的排著隊站到我們城下二百步前,這樣送上門來的肥肉我們怎麼能拒絕!」

    趙明海按著腰刀興奮的道,「還等什麼,開炮!」

    「開炮!」炮兵隊長揮動令旗喊道。

    一個個的炮手看到令旗舞動後,連忙敲擊炮管,通知大家摀住耳朵避到一邊,然後點燃引信。

    三連堡是個六芒星形城堡,站在城堡北面的清軍,處於北面三個稜堡的攻擊範圍之內,而且主體炮台也一樣能攻擊到清軍。

    加之佈置在北面三個稜堡城牆前,還有四道羊馬牆,每面羊馬牆後各有六門六寸加榴炮。清軍處於六十多門火炮的打擊範圍之內。

    而他們卻毫無所覺,依然以過去的戰鬥經驗來作戰,事先根本不認為這樣的堡壘會有這麼多火炮,也想不到,兩百步外,依然還完全處於明軍堡壘上火炮的射擊範圍之內。

    第一門火炮轟響,猶如晴空一道霹靂響起。

    第一枚榴霰彈呼嘯著出膛,然後是第二門炮轟響,第三門,第四門

    一門門火炮發出震耳欲聾的響聲,一個個炮彈出膛。

    對於城堡中的炮手們來說,這不像是在野外作戰,每次還得臨時把炮推到指定位置,認真測量距離,調整角度。他們不需要,他們的炮台都是固定的,而他們早在城外插了許多尖樁,上面有不同的顏色漆過。每個上漆的木樁都代表了一個標記,一個已經早調整設定好的炮擊角度和變裝藥量等參數。

    他們可以根據那張早設置好的參數表,迅速的照著調好變裝藥量、發射角度,而不需要再測量計算一遍。

    天地都為之在變色。

    一門門榴霰彈飛上天空,然後帶著煙火在墜落,如同一顆顆流星火雨隕石砸落。

    「砰!」

    一枚十二寸加農榴射出的榴霰彈率先爆炸了。

    距離地面大約還有一丈左右,這枚重達一百零八磅的榴霰彈凌空爆開,只見一團橘紅色的火焰升騰而起,鑄鐵的炮彈殼四分五裂,裡面百顆鉛彈尖嘯著射開,每顆重達半斤多的鉛球帶著致命的動能,把下方數丈範圍內的清軍人馬都籠罩在了他的死亡威脅之中。

    大片的清軍被彈丸射中倒地,慘叫哀嚎四起!

    「耶!狗娘養的韃子,這才叫大炮,滋味如何,爽吧!」炮台上白煙散去,一名炮手興奮的瞧著下方那一片地獄般的慘叫,興奮的連連吼叫!

    他的炮手一腳踹在他的屁股之下,「鬼叫什麼,趕緊繼續裝填,趁他病,就要他命,趕緊給老子多轟他娘的幾炮!要是一會我們沒別的炮轟的炮彈多,這個月的茅房全歸你掃了!」(未完待續。)

    PS︰今天會有三更,晚上還會有一更!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27
第313章 朝鮮的文天祥

    「大人,委屈你了。」宋時烈對金尚憲道,「滿朝之中,儘是奸佞,王被金自點等一群人所矇蔽了。」

    「大明上國天兵必然會來拯救我們朝鮮的,那一天不會遠的!」

    宋時烈把煎好的藥端在床邊桌上,「天朝對我朝鮮有再照之恩,倭亂之時全憑天朝神宗皇帝為我復國。然而如今建虜勢強,天朝也自顧不暇,只怕沒有餘力幫助我們對抗韃虜。」

    「早晚上國天兵會來的。」

    「可龍骨大已經知道當年大人一力斥和,手裂和書,知道大人是力主反清派。王上讓大人回到漢城,就是龍骨大的意思。聽說龍骨大馬上就又要前來,這次還會帶著一支大軍前來,到時不但要我們籌集進貢一大批糧草,還要把反清的大人也一帶押回瀋陽。」

    宋時烈早些年高中狀元,但一直沒有出仕,他的老師是朝鮮大儒,與金尚憲關係很近。金尚憲是朝中的斥和派領袖,丙子胡亂之時,堅決反對議和投降,其兄當時任右議政,相當於明朝的內閣次輔,在那場清軍入侵之中被殺。

    天啟年清軍第一次入侵朝鮮時,金尚憲就向明朝上書,請求救援朝鮮。此後,他一直都是當時一心向明,堅決反對清朝的義理派領袖,在朝中,他也先後任都承旨、右參贊、大司憲、咸鏡道觀察使、刑曹、工曹、吏曹、禮曹判書等職務,其中各曹判書相當於大明的各部尚書,大司憲相當於都御史,都是極重要的職務。

    朝鮮自立國起到此時二百餘年,自開國之初起就是大明的藩屬,朝鮮王朝改以儒學立國,其國內其實和此時的大明很像,儒家士林的力量強大,士人力量強大之後也一樣的黨爭不斷,東人西人黨南人北人黨。什麼大北派小北派,骨北肉北皮北,勳西清西。

    嚴重的黨爭大大的耗損了朝鮮的國力,當年日本入侵。差點亡國,全憑著宗主明朝出兵才得以驅趕了日本,保住了王國。

    可當清軍崛起入侵後,他們毫無還手之力,天啟和崇禎朝兩次入侵。都被打的投降。第一次入侵後與清朝簽定兄弟之盟,第二次則成了君臣之盟,改尊清朝為宗主。

    其實朝廷上下都很忠於大明,認為大明向來是朝鮮宗主,朝廷以小中華自居。尤其是倭亂之後,更認為中國對朝鮮有再造之恩。

    可清軍兩次入侵,尤其是第二次入侵,幾萬人馬一路殺到漢城,沿途擊敗朝鮮八道數萬兵馬,擄掠了幾十萬百姓。奪走無數財物,最終國王李�????ㄠo不青衣往降。

    朝鮮被清人已經打怕了,他們的軍隊、城池在清軍面前,毫無還手之力,現在連世子王子都被帶到瀋陽做了人質。尤其是當大明與清軍多年作戰,連戰連敗的局勢下,朝鮮許多大臣開始變的務實起來。

    忠於明朝,可明朝自顧不暇,更管不了他們。他們在第一次入侵之後,也一直忠於明朝。反對清朝,可換來的卻是第二次更嚴重的入侵,被殺死數萬人,擄走了幾十萬人口。光是女人就被擄走了三十萬。

    此時的朝鮮國王李�????C當年正是憑著宮變上台的,在西人黨的支持下,他們發起兵變,攻下京城,廢除了國王光海君,立宣祖之孫。光海君的佷子李�????陘????A史稱仁祖反正。

    西人黨立李�????陘????A當政的大當派也盡皆被殺,西人黨與南人黨聯合組建了新的政府。當時西人黨政變,廢除光海君的罪名就是戕兄殺弟」、「幽廢嫡母」、「忘恩背德」、「 輸款奴夷」等罪名,說我國服事天朝, 二百餘載, 義則君臣, 恩猶父子。 壬辰再造之惠, 萬世不可忘也。

    李�????陘????A西人黨大權在握,堅定的站在明朝一邊。可在經歷了兩次清軍的入侵之後,西人黨也分裂了,在一開始分為勳西派和清西派之後,後來又分為老西和少西兩派。

    當年的勳西清西之分主要是西人黨中有參與反正與沒有參與反正的西人黨,而後老西則是西人黨中的義理派,堅決站到明朝一邊斥責和議。少西派則主要是勳西派,比較現實的認為不能得罪清朝,主張議和。

    金尚憲是西人黨,早年是清西派,後來是老西派。

    當初清軍二次入侵,國王出降,當時清軍將許多親明派抓走處死,但李�蝦S別保護了金尚憲。此時金尚憲辭官歸鄉隱居,卻也一直不改反清之意,朝鮮許多年輕的士人也都支持他的觀念。

    也正因為他的影響極大,最終讓清朝知道了金尚憲這個反對派領袖,特下書通知朝鮮,讓朝鮮抓捕金尚憲,等英俄爾岱入朝後交給他帶回遼東。

    敲門聲響起,宋時烈前去開門。

    「大人,元大人來了。」

    金尚憲見是老友元斗杓,有些意外。「你不是在黃海道開城府嗎,怎麼回來了?」

    「老朋友,我是來救你的。」金斗杓一臉微笑,他靠過來低聲說道,「有一個天大的好消息,我特意趕來第一時間告訴你們,天朝派天兵到了!」

    「天朝上國派天兵來了?」金尚憲坐直身子,「真的?」

    元斗杓此時擔任工曹判書,前些日子剛奉王命往黃海道的開城府巡查。他也是清西派如今也是一名老西派,和金尚憲一樣堅決反對與親清反明。

    「千真萬確,天朝皇帝的義子楚國公親自統兵自海上而來,戰艦百艘!」

    金尚憲充滿擔憂的道,「天朝上國是來問罪來了,哎,天使率天兵前來,只怕又是一場災難啊。」

    「放心吧,這位楚國公率領的天兵軍紀極好,他已經在黃海道天城登陸,大軍進入了天城府,可卻與民秋毫無犯,就連糧草所用,也全都付現銀,不少一分。」

    金尚憲大驚,「如此天兵?」他搖了搖頭,「天兵前來。秋毫無犯,食用還付銀錢,這般客氣?事情有些不對勁啊。」

    金斗杓卻是笑道,「實不相瞞。我已經見過楚國公了,非常年輕,二十出頭,但麾下兵馬卻極為精銳,巨艦大炮。士兵俱裝備精良鐵炮,難以想像啊。那船足有二十多丈長,桅高幾十丈,一船能載幾千兵,載大火炮百門。」

    「還有個更好的消息要告訴你,天朝上國的內亂已經完全平定,如今上國已經調集了好幾十萬兵馬反攻韃虜。就在五月時,楚國公率幾萬在中原平定內亂的精銳自海上登陸遼南,接連掃蕩了遼東沿海諸州,殲滅韃虜數千。」

    「這怎麼可能?」金尚憲說。他雖然離開了朝廷一陣時間。可自天啟之時起,朝廷屢屢向天朝求援以對抗清朝,可天朝卻從沒回覆過,清軍數次大軍攻到天朝的國都之下。怎麼他才離開朝廷一段時間,天朝居然已經大舉反攻了?

    「再告訴你一個消息,楚國公率上萬大軍海上而來,另外還有一支大軍已經控制鴨綠江一線,奪取了北岸鎮江堡,另外我朝被韃子控制的鴨綠江南岸義州城,也已被楚國公大軍奪取控制。他們還重新進駐皮島,並在鐵山修築城堡。」

    「楚國公跟我說,我們忠於大明天朝,再也不用擔心韃子報復入侵了。他們會替我們守住鴨綠江一線,不讓韃子入朝。」

    一連串的好消息,讓金尚憲有些激動的不知道要說什麼,一邊年輕的宋時烈也是興奮萬分。

    「太好了,就知道胡虜只能得意猖獗一時而已。天朝上國,豈是區區一胡虜可欺?」

    金斗杓道。「大人,我們現在還有一點小麻煩。」

    「什麼麻煩?」

    「就是崔鳴吉、金自點那些人,這些背恩棄義的小人奸佞,根本不知廉恥。楚國公東來之前,曾經發信國王,可朝中根本沒有理會。正因此,楚國公才親自前來,並率大軍而來。」

    金尚憲撫了撫鬍鬚,「你意思朝中有人反對重投大明?」

    「是的,而且他們還在謀劃著調集軍隊攔截楚國公來漢城。王上正調集大將李曙、李時白、具宏、李顯達等人率兵趕來漢城,又調都元帥金自點、沈器遠等人佈置攔截天兵。大人,王上正在做蠢事。一旦激怒楚國公,只怕大禍臨頭矣。」

    宋時烈不解的發問,「王上為何要這樣做?」

    「因為金自點崔鳴吉等軟骨頭投降派害怕清虜,他們認為既然已經降清,就只能跟著清軍,如果再反覆,那麼到時清人肯定震怒,一旦清軍再次南來,朝鮮將亡。」

    「那他們就不怕天朝震怒,發兵滅朝?」

    金尚憲嘆氣,「崔鳴吉等人肯定都認為清軍比明軍厲害。」

    金斗杓向金尚憲勸道,「大人,我親自見過楚國公的軍隊,清軍雖凶殘,可絕無天兵精銳能戰。現在楚國公還暫時停留在開城,他讓我回京稟報大王。可朝廷得知消息後,不派人準備迎接,卻反而調兵準備攔截,大人,我們一定得做點什麼,不然,等到天兵一到,就晚了。」

    「書判,你想讓我做些什麼?我只是一個被軟禁的犯人罷了?」金尚憲道。

    「大人,你是斥和派的首領,被國中讀書人稱為朝鮮的文天祥,是我們讀書人的骨氣,這個時候,正需要你出來拔亂反正。」

    金尚憲看著金斗杓,沉默著。

    「你應當馬上站出來帶領我們拔亂反正,我們可以聯絡都元帥張晚,他在軍中有極高的威望和人脈。我們還可以聯絡大將柳琳和李一元,他們都駐紮在京畿道附近,部下裝備著大量的鳥槍,是我們最精銳的火器部隊,另外還有副元帥申景瑗、江原監司趙廷虎,他們麾下也皆精銳,而且諸位大將元帥們都是正派之人。只要我們聯絡他們,大事可為。」

    宋時烈聽的震驚不已,「我們難道要兵變?」

    「不是兵變,是兵諫!」金斗杓更正道。(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27
第314章 清君側、迎天兵

    金尚憲垂著眼簾,泥菩薩一樣不做聲。●︵,

    宋時烈看看金尚憲又看看金斗杓,當下忍不住問,「國王怎麼辦?」

    金尚憲抬了抬眼簾,緩緩的道,「王上已經和崔鳴吉等奸佞小人一樣,都被野蠻的清虜恐嚇住了。他們忘記了天朝對我們的再造之恩,這是背恩棄義。當年金自點等人擁王上推翻光海君,事後就不怎麼為天朝上國所接受。況且,王上又背誦大義。如果我們要做,那就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換一個國王。」

    「清人把國王的三個嫡子都擄去瀋陽為人質,如果我們兵諫,國王確實就適合繼續在位。然,又將擁誰繼位?」

    「宣祖第八子義昌君李可以繼位。」

    「義昌君?」金斗杓想了想,義昌君是宣祖第八子,是上任國王光海君的弟弟,也是當今國王李�蘨漕????驉C李今年五十一歲,妻子是陽川郡夫人許氏。人還不錯,有賢名。

    「金書判,此事一旦開始就沒有回頭之路,只能成功不許失敗。我希望你能再與楚國公聯絡,必要之時,能得到他的支持。」

    這個時候,朝鮮國王李�蘂縝b大臣崔鳴吉、金自點等一眾少西派的勸說下,準備堅定的站在清朝一邊。用崔鳴吉等人的話說,明朝自顧不暇,朝鮮處於清軍的直接威脅之下,絕不能惹怒清軍,也惹怒不起清軍了。

    三年前的丙子胡亂,死了幾萬人,被擄掠走了幾十萬人口,再來一次的話,朝鮮真的要亡國了。

    相反,明朝卻相隔著茫茫大海,離他們十萬八千里。

    李�㙈傮P謝大明曾經的再造之恩,感謝大明替他們擊敗日本助他們復國。可如今他的三個嫡子都在瀋陽為人質,當清軍兩次入侵之時,大明也沒有發一兵一卒相助。他甚至想起來。當初他推翻與清軍議和的光海君之後,明軍在他即位冊封的事情上,折騰了許久都不願意答應。

    最終,李�襪椄O決定站在清軍這一邊。

    面對著從海上而來的明軍。李�????o到的情報是戰船百條。百來條船,李�????S怎麼太過擔憂。都元帥金自點等人都對他說,明軍自海上而來,糧草不多,兵馬不足。不用太過擔憂。而且還說,龍骨大已經帶著一支精銳清軍正在趕來。

    李�????熗d截明軍的重任交給了當年助他奪位,且後來又助他擊敗叛亂的李適重奪回王位的都元帥金自點。他一面讓金自點負責調動各道兵馬,全力攔截明軍。一面又特別交待,「只要攔住明軍,迫他們離開就好,莫過多殺傷,大明終究曾於我國有再造之恩。」

    僅僅過了一人晚上,李�螱N得到了一連串的壞消息。

    首先是北邊傳回消息,明軍奪取了鴨綠江邊清軍控制的鎮江、義州和鐵山。並重新派兵進駐皮島。龍骨大英俄爾岱帶著四千騎兵,在鎮江九連堡被擊敗,已經退回鳳凰城。

    緊接著,朝鮮國內許多地方官員百姓聽說天兵前來後,都開始議論紛紛。然後,更壞的消息傳來,曾經率軍擊敗了叛亂攻佔都城的都元帥張晚,聯合斥和派的金尚憲發出檄文,正式出兵,打出了清君側迎天兵的旗號。

    朝鮮名將柳琳、李一元、申景瑗、趙廷虎四員大將都已經公開宣稱支持張晚金尚憲。

    開城府。

    這裡曾經是高麗王朝的國都。舊名松都,朝鮮王朝建立後,也曾經做過國都。如今隸屬朝鮮八道之一的黃海道左道。

    丙子胡亂,也就是崇禎十年的那場清軍入侵中。開城也受到清軍的攻擊,大批人口被擄掠,經歷兩年多時間,依然還沒有恢復過來。

    此時,這座城池卻又入駐了一支大軍。

    劉鈞的艦隊就停留在開城附近海邊,而劉鈞則率領著一支兵馬進駐了開城。接管了城防。朝鮮兵沒有反抗,而明軍入駐之後,雖接替了城防,但對於城中百姓卻沒有絲毫騷擾。就連軍中消耗的糧食蔬菜,都是公平交易,現銀購入。

    劉鈞不但沒有搶劫,反而用購來的糧食在開城施粥放賑,救濟那些城中的貧窮百姓。

    開城的百姓對於兩年前的那些清軍入侵,記憶猶新,當時的清軍四處劫掠,搶劫錢財、姦淫擄掠,無惡不做,走的時候,甚至還擄走了大量的百姓。

    而現在明軍到來,卻與民秋毫無犯,甚至還負責維護城池秩序,施粥放糧,公平買賣。明軍士兵出手大方,買東西從不斤斤計較,更不強買強賣,這使得開城的朝鮮百姓都驚嘆天兵是仁義之師。

    「大帥,朝鮮人忘恩負義,咱們對他們有再造之恩,又有宗主上國,我們前來,他們不但不來迎接,居然還敢調集兵馬想要來打我們,真是豈有此理,大帥,咱們殺過去,直接把漢城打下來,把他們的國王抓了。」

    大軍進駐開城多日,劉鈞就不再前進了,將領們每天出出操,然後就是呆在開城,都有些坐不住了。他們聽聞朝鮮居然還要出兵來打仗,更是氣的不得了,都喊著要去教訓下朝鮮人。

    不過劉鈞卻只是笑笑。

    「放心吧,不出三天,朝鮮人就要吹吹打打的來迎接我們去漢城。」劉鈞雖然兵發朝鮮,可並不想跟朝鮮人打仗,也不想直接把朝鮮國王給廢了。那樣做,太過於強勢。其實對付朝鮮,根本不需要自己動手。

    就算開城的朝鮮人態度就知道,其實朝鮮的百姓對於明朝還是很忠心的,連帶著許多官員也是一樣,他們感激明軍,一直把明朝視為宗主國,更感激明朝當年出兵擊敗日本。而且清軍兩次入侵,燒殺搶掠,也使得朝鮮人對清軍心情怨恨。

    劉鈞不需要自己動手,他當初剛入開城時,不過是對朝鮮的大臣金斗杓做了點暗示,金斗杓立即就去做他本來要做的事情了。

    只要他願意表示支持,有的是人願意把現在的國王推翻。朝鮮那無數的黨派爭鬥,使得他們的局勢亂的很,稍有點機會,就不會願意錯過。這就和當年西人黨為奪得朝堂大權,直接兵變推翻光海君把大北派全都給干翻一樣。

    三天後,金斗杓和金尚憲走進開城。

    兩位朝鮮大臣臉上帶著激動,「上國天使。」他們拜見道,「綾陽君已經退位,義昌君暫代國政,他派我們前來迎接上國天使。」

    「漢城局勢已經穩定了嗎?」劉鈞笑著問。

    「已經得到控制。」金尚憲說道。張晚不愧是朝鮮的名帥,雖然年紀大了,可在軍中威望極高,加之其實朝鮮的官兵百姓都反感向清軍稱臣,當他們知道明朝對清軍佔據了上風,並有大軍前來後,在金尚憲等老西派的聯絡帶領下,很快就聯合起來殺向漢城。

    金自點等一批元帥大將雖然手下兵馬眾多,可沒多少人跟他們同一條心。當張晚率軍往漢城開來時,一路之上,各地兵馬紛紛倒戈,反而跟隨他一起向京城而來。

    最後張晚到達漢城外時,已經聚集了五萬兵馬,金自點等帶著三萬兵馬據漢城防守。結果兩軍一仗未打,金斗杓已經勸降了好幾名城門守將,漢城不攻自破,三萬兵馬基本上沒有反抗。

    張晚、金尚憲、金斗杓等直接拿下漢城,控制王宮,國王李�????角F俘虜。

    最終,靠兵變奪位的李�????A被迫宣佈退位,這已經是他第二次被人趕下台了。他當年靠著大將李適率兵攻下京城推翻光海君奪位,很快功臣李適在黨爭中被排擠而造反,一路又打下京師另立新君。不過那次他很快又奪回京師王位,但這一次,他知道自己再無希望了。

    「我國願意把綾陽君交給大明處置,請大明天朝上國冊封義昌君為朝鮮國王。」

    「不!」劉鈞搖頭回答,「綾陽君是朝鮮國君,不管怎麼說,還是你們自己處置就好。至於冊封新國王之事,既然你們已經選出了合適的人選,這自然是沒有問題的。我馬上就會向大明皇帝奏報此事,等你們的國書呈到北京,陛下定會派出天使前來冊封新國王的。」

    不過朝鮮換了新國王並不表示事情已經完結,事情還剛剛開始。

    「對於崔鳴吉金自點那些降清派,你們打算如何處置?」

    「不知天使是何意見?」

    劉鈞冷冷一笑,「對於這些忘恩負義之徒,絕不能輕饒,當明正典型,以敬傚尤。」

    「這是應該。」金尚憲連忙道。

    劉鈞滿意的點點頭,「兩位拔亂反正,勞苦功高,等我入漢城面見義昌君後,會向他建議任命金尚憲大人為領議政,金斗杓大人為左議政!」

    朝鮮的議政府相當於大明的內閣,領議政就相當於首輔,下面的左右議政相當於次輔,這是權力的核心。劉鈞這番話,也算是對他們的獎賞了。

    「我將親自前往漢城,慶賀義昌君繼位國王之位。接下來,我也還有一些事情要與朝鮮君臣相商,共議抗虜之策。」

    「我等代表朝鮮王國與義昌君衷心歡迎楚國公前往漢城。」(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27
第315章 加冕

    朝鮮都城外的漢江邊上,上至年過七旬的老人,下到不滿十歲的孩童,都爭相引頸翹首,爭相目睹天朝上國來的天使大人。

    江邊上,已經建起了一座高台,金尚憲、金斗杓等一眾兩班官員在等待著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這是十幾年來,朝鮮人都等待已久的時刻。

    現在,朝鮮終於又要重回天朝上國的懷抱,再次成為大明帝國的藩屬臣邦。韃虜終於不能再欺壓在他們的頭上了,今天,他們將擁立一位新的國王,一位由天朝上國天使,由大明皇帝義子,一位高貴的帝國國公親自為朝鮮國王冊封加冕。

    這是無上的榮耀。

    正值八月桂花盛開,京畿道和漢城的百姓喜迎天兵天將入朝。

    當數層樓高的巨艦沿漢江駛入,當那巨艦上一層層密密麻麻的炮窗顯現的時候,金尚憲等朝鮮官員們都在慶幸他們做出了一個正確的選擇,滿韃只帶著十幾門大炮,就讓國王被迫出降。而如今天使率領著百餘炮艦,數百門大炮出現,真要讓金自點帶著朝鮮兵馬攔截,雙方大戰起來,只怕他們會輸的比丙子胡亂之時還慘,不,是一定會輸的更慘。

    朝鮮君臣請求大明皇帝對新國王進行冊封,要求已經得到批覆,楚國公派了最快的快帆船駛回天津,然後快馬回京奏報。皇帝也第一時間做了批覆,同意立義昌君為朝鮮國王。詔書送到漢城,朝鮮上下都鬆了一口氣。

    義昌君親自率一眾大臣拜見劉鈞,請求上國天使親自為他加冕。

    「慶賀朝鮮國王登基即位,大炮鳴一百零八響!」

    劉鈞一揮手,向自己的王命旗牌官吩咐道。

    「賀登基,鳴禮炮!」

    江邊的三艘戰列艦駛出艦群,開到江心,一字橫開。三艘戰列艦將一排排艦炮對準了對岸的一座小山。

    劉鈞笑著對坐在自己旁邊的朝鮮君臣們道,「請大王接受我大明將士們的慶賀。」

    義昌君五十餘歲,是宣祖的第八子。在明軍前來朝鮮之前,他絕想不到,有朝一日他居然能成為朝鮮國王。想當年,日本侵略朝鮮。他逃亡之時差點死在日本人手裡,後來大明助朝鮮擊敗日本,幫宣祖重複王朝。可後來,諸王子爭位,光海君殺兄弟搶奪王位。再後來他的佷子又兵變奪了光海君之位,毒瞎了他的眼楮將他流放,隨後又處死。

    王位之爭是殘酷的,他又是幸運的。

    義昌君李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王位全是靠大明得來的,因此對於這位大明皇帝的義子是相當的尊敬。

    「轟!」

    艦炮轟響,三艘戰列艦一側的大炮依次轟響,那巨大的聲響就如同晴天霹靂。

    一側轟完,戰艦另一側的大炮又依次轟響,戰艦並沒有調頭,這次炮彈全都轟向這一面。坐在隔著並不算遠的江邊。能清楚的看到戰艦炮窗上那一團團噴出的橘紅色焰火。

    看到那一顆顆帶著白煙的炮彈呼嘯著砸入江邊的小山上,濺起一陣陣泥漿塵土。

    李臉色蒼白,感覺到心頭一陣發緊,甚至喉頭發乾。

    他還是頭一次見到如此猛烈的炮火,一百零八響過後,江兩岸的兩座小山頭,都已經被炮火夷平了。

    夷平了!

    不僅新國王震驚不小,其餘大臣們也全都是如此,甚至有許多百姓嚇的驚呼連連。

    「這是什麼炮?」這次拔亂反正中立下大功的都元帥張晚忍不住問,這位頭髮須白的都元帥是朝鮮軍中的老帥。兩次出兵定乾坤。

    「長加農炮。」劉鈞很平淡的道。

    「是紅夷大炮嗎?」

    「比紅夷大炮更先進,更威猛。」

    張晚雙眼緊盯著那三艘戰列艦,「這炮是上國自己鑄造的嗎,還有這樣的戰艦也是自己造的?」

    「這三艘戰艦和船上的火炮。都是我先前在海上擊敗西夷所得,不過如今這鑄炮和建船技術,都盡已掌握。這次隨我前來的艦隊只是我大明北洋水師的一個分艦隊而已。」

    「大明水師一個艦隊有幾個分艦隊?」

    「北洋水師有三個分艦隊,擁有一百五十艘戰艦,載大炮一千五百門。」

    張晚和其餘朝鮮君臣聞言都不由的齊吸了一口涼氣,一百五十條戰艦。一千五百門大炮啊。這天下,還有什麼樣的城池能頂的住這麼多的大炮的攻擊,而在海上,又有誰能擋的住這樣的艦隊。

    劉鈞這個時候又不輕不重的加了一句,「北洋水師只是某所統領的朝廷水師中的一支,是作為本國公麾下三鎮陸軍協同作戰的。北洋水師這樣的水師艦隊,我大明帝國還有三支,分別是東海、南海、和長江水師三個艦隊,其中南海和東海兩艦隊實力比之北洋更是強出許多,不論是戰艦還是大炮都更多。」

    此話一出,朝鮮君臣更是個個驚的目瞪口呆。

    人人心中對大明的敬畏更上一層樓。

    吉時到,在陣陣禮樂聲中,劉鈞代表大明天子,向朝鮮國王加冕。

    朝鮮新君李身著禮服,一步步走上大禮台。

    自京師而來的大明禮部官員捧出大明天子的冊封詔書,當眾宣讀。

    詔書宣讀完,李跪接冊封詔書。

    然後,劉鈞手捧著國王冕冠走到台中間,李上前,走到劉鈞面前跪下。

    劉鈞手捧冕冠替李戴上,然後又將崇禎賜下的朝鮮國王金印交給李。

    一番儀式過後,李正式加冕登基為朝鮮國王。

    李即位之後,下的第一道旨意,就是逮捕所有親清派,不論是西人還是南人北人各黨,只要是在此前支持親清議和的,都被免官奪職,其中主要如崔鳴吉、金自點等一眾勳西派議和派,都被逮捕,然後在新王登基的第一天,被公開斬首。向大明表明忠誠。

    處死議和派主要官員,貶退議和派餘黨,這是李做的做一件事。

    第二件事情,則是下旨逮捕朝鮮境內所有的女真人交給明朝。

    還有第三件事情。則是秘密處置。

    前國王李�????Q流放江華島,然後半路上在海上船隻遇了風浪翻了,李�䕪M其妻子兒女全都淹沒海中溺斃而死。

    這件事情不是劉鈞要求的,是朝鮮新國王和大臣們自己動手干的,他們比劉鈞更不希望留有後患。

    就如當年李�????L變推翻了光海君。然後毒瞎他,再殺了他一樣。政治鬥爭總是殘酷的,李上位,李�????蛣M只能死。老西派上台,勳西派少西派也得被清洗。

    漢城明軍大營。

    新任議政府領議政金尚憲帶著許多官員前來拜訪劉鈞,並帶來了許多車的牛羊酒肉等犒賞之物。他們還給劉鈞準備了一份厚禮,黃金千兩,美女十人。

    不過劉鈞沒接受,千兩黃金不少,但他也不缺。至於說美女十人。雖然朝鮮官員吹了半天他們的女子如何美麗,還是處-子云雲,可那單眼皮高顴骨的大餅臉,劉鈞實在不怎麼喜歡。朝鮮肯定有漂亮姑娘,但他欣賞的絕不會是這種審美標準。

    「這些東西就不必了,其實我倒願意更想和朝鮮談幾筆互惠共利的生意。」

    見劉鈞不肯收禮,反而要談生意,金尚憲等人都十分疑惑,還以為劉鈞想要更多的禮物。

    「你們不用多想,就是單純的生意。而且對你們也有好處。我先提個頭,你看到我們的火炮戰艦了吧?只要你們想要,這個也可以出售給你們。」劉鈞先拋出了個誘人的餌料。

    金尚憲還沒反應,老元帥張晚立即迫不及待的問道。「真的可以賣給我們那些火炮戰艦嗎?」

    「當然可以!」劉鈞笑道。

    「我們買,什麼條件?」張晚連聲問,他那急樣子,看的金尚憲心裡腹誹不已。哪有這樣談買賣的,就算真想買,也不能表現的如此急迫啊。

    可張晚哪顧的及這些。他現在就知道這些炮火戰艦的強大,如果朝鮮自己也能有一些,那以後也不會被日本和滿韃兩面欺負了。

    劉鈞肯賣些火炮和戰艦朝鮮,但賣的出肯定是出口外貿型的,說白了就是普通型而非高尖型。火炮出售,頂多也就是傳統的紅夷大炮型,或者是出售一些佛郎機、虎蹲炮,頂多再賣他們一點榴彈炮。反正朝鮮實力弱小,他們的軍隊甚至不是常備型軍,而是類似於民兵一樣的,沒有專將也沒有專兵,只有需要的時候才集結,說白了跟大明的衛所軍一樣腐爛馳廢,當初清軍入侵,八道朝鮮軍,幾千甚至幾萬人的軍隊,往往被幾百的清軍擊潰。

    賣給他們一些火器,他們也不會有什麼作為。

    反倒是給他們這些極想要的裝備,能換得他們在其它方面退讓。

    劉鈞想要的是通商互市,不是官方的朝貢貿易和買,而是全方面的互市,自由貿易。朝鮮如今和日本一樣,走了上閉關鎖國之路,被人打怕了,就縮起頭來當烏龜。

    劉鈞向朝鮮提出,大明東印度公司獲得對朝鮮獨家貿易權。東印度公司可以在朝鮮各地自由購買和出售貨物,可以自由進出朝鮮各港口碼頭。而且朝鮮對東印度公司的商船,按朝鮮國內相同的稅率徵收,不能額外加征。

    另外,朝鮮將耽羅島、巨濟島二島劃給大明做為水師駐地和商貿港。

    「這個我們需要考慮。」金尚憲沒想到劉鈞要求這麼高,一下子要割讓兩個島,這不是兩個小島,而是朝鮮兩個最大的島。

    劉鈞笑著道,「只要你們同意我們的這個要求,那麼我們不但可以向你們出售火炮戰艦,而且大明以後還將免除朝鮮的各種朝貢,除了每年象徵性的進貢少量的朝鮮特產外,我們不會再向朝鮮徵召士兵、民夫、以及糧草等等,也不會要你們出兵與清軍作戰,相反,我們以後還會派兵幫你們防禦北方,阻擋清軍入侵,而在耽羅和巨濟二島駐紮水師,也能替你們打擊海盜,以及防範日本侵略。」

    這個要求一提出,許多朝鮮官員心動了。

    他們臣服清朝以後。每年要向清朝進貢六次,各種物資進貢,數量極大,有時一次就要進貢十萬石糧食。上千匹馬。那已經不僅僅是進貢,而是掠奪了。可他們又沒有辦法,甚至還年年得進貢少女。

    以往明朝的時候,也沒少進貢,那些年東江鎮在皮島。也經常要他們提供糧草等。當然,最讓他們心動的還是明軍將幫他們防禦鴨綠江一線,清軍的侵略讓他們苦不堪言,現在他們歸附了大明,最擔心的就是清軍再次前來報復了。

    「具體怎麼割讓?」

    「耽羅永久割讓給大明,島上的子民你們可以遷走,也可以留下。如果遷走,我們額外付給你們每人五兩銀子遷移費,如果留下,那他們成為大明子民。我們付給朝鮮朝鮮每人十兩銀子。另外,還將一次性付給十萬兩銀子的補償款。」

    「至於巨濟島,算是租借,但有駐軍築城自由,島上可以自由經商貿易屯墾,實行的是大明的律法,大明百姓有居住權。我們每年願意支付一千兩銀子的租金,另外商貨進出,另付你們一筆關稅,除此外不再徵收其餘稅費。」

    此外。朝鮮將義州和鐵山二地交與明朝築城,由明軍駐防,幫助他們防禦清軍入侵。

    金尚憲等人單獨到一邊商議,主要還是兩個島的問題。尤其是耽羅島,巨濟島雖然也很大,可根本沒多少人,大荒島一個,如果租借給明朝,一年還能有一千兩銀子那最好不過。而且明朝在這裡駐軍建商站。以後他們還能再收一筆關稅,甚至還能為他們守護東南沿海,防禦日本。

    問題是耽羅,這是一個大島,曾經是一個古國,後來併入了新羅,如今早成為朝鮮的一部份。這個島是一個優良的牧場,出產大量的良馬。

    金尚憲等人不願意丟掉這個島,他們也不願意得罪明朝,便想要如巨濟島一樣的租借給明朝。

    聽到這個提議後,劉鈞笑著答應了。他開出和巨濟一樣的條件,一年一千兩銀子,額外還有進出的關稅,但以後巨濟和耽羅都是明朝的租界,租界之內實行的是大明的律法,大明可以在租界內駐軍,有治外法權,朝鮮法律不在租界內通行,而且那些補償銀也沒有了。

    金尚憲等人最後還是選擇了租借,但提出租借內原來的朝鮮官府依然保留,大明百姓不受朝鮮法律管轄,但島上的朝鮮人依然受朝鮮官府管轄。

    劉鈞拒絕了這個合理的要求,堅持島上的人以後都按大明法律處置。最終,金尚憲等人妥協了。

    他們也得到了他們想要的東西,雙方簽定了軍火購買合同,朝鮮向大明訂購大批的火器,包括紅夷火炮、佛朗機炮,炮彈、火銃、子彈等,另外還有數艘炮艦。此外,劉鈞也代表明朝和朝鮮國王簽定了共同防禦協議,當朝鮮和大明任何一方受到第三方的攻擊時,另一方有義務出兵協助防禦。

    本來劉鈞已經跟他們說了不必朝鮮出兵幫大明打仗,結果朝鮮上下認為有權利就有義務,既然需要大明幫他們防禦清人和日本人,那他們就也得幫大明打仗,要不然,他們怕明軍不會真的幫他們。

    同時他們還達成了其它幾項協議,比如朝貢的數量和貢品的範圍及數量。

    朝鮮得到了大明的保護承諾,也沒有被索要許多物資錢糧,他們很高興。

    劉鈞也很滿意,他代表大明東印度公司和朝鮮達成了多項交易,除了火器船隻交易外,劉鈞還跟朝鮮簽定了購買一萬匹馬以及三萬頭牛,還有大量高麗參、布匹、藥材、糧食等購買協議。

    大明東印度公司從朝鮮購進這些商品,價格方面都比朝鮮市場上還高出了一成左右,而且是用質量極好的大明銀元付帳。

    朝鮮君臣相當滿意這種交易,以往朝廷也和明朝進行牛馬交易,可每次都是以物換物,而且價格方面並不讓人滿意。現在劉鈞直接用銀子買,價格給的公道,還是現銀交易。最重要的是,他們拿著這些銀子,轉頭又跟劉鈞訂購了大批物資,各種犀利的火器,威武的戰船,甚至各種中華的奢侈品,價格都很公道。

    交易談好了,劉鈞也不打算多留了,他打算去耽羅和巨濟島轉一圈。如果可以,還想去和日本人談談生意。

    聽說劉鈞要走,朝鮮君臣們很捨不得,李請劉鈞入宮赴宴。

    酒宴時,一個年輕的女子上來拜見劉鈞。

    「這是靜淑公主。」

    等女子退下後,李告訴劉鈞。李登上王位,他的子女也都加封。其中嫡女被封為公主,庶女被封翁主,靜淑公主是李第三女,也是其唯一嫡女,唯一一個獲得公主封號的女兒,今年十六,還未出嫁。

    「本王想與楚國公結門親,不知可否?」李問。

    劉鈞想起剛才那女子,長的還算不錯,難得不是單眼皮高顴骨大餅臉的,眉清目秀,雖然個子有些矮小。

    「某已成婚。」劉鈞回道。

    「本王不在意這些,相信你也會對她好的,能嫁楚公這樣的英雄,是她的榮幸。」

    「她真的願意嗎?」劉鈞笑問。

    「當然願意。」李見劉鈞似乎並不拒絕這樁親事,連忙笑呵呵的回道,若劉鈞成了他的女婿,那他的王位可就真的穩固了。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多謝國王和公主厚愛,此事我須先上奏大明天子,若我父皇同意,那我自然不會有意見。」劉鈞笑著回道。既然朝鮮國王和公主都不在意嫡庶妻之別,那他劉鈞又豈會推辭,娶個朝鮮國王的女兒,對他絕對是有好處的。

    「此事就此說定,我立即就派人上奏上國天子,請求同意這樁婚事。」李大笑著道。(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27
第316章 平妻

    醒來的時候,外面的天沒亮,只有一團混沌的淡白。△,房間裡沒有點燈,只有自窗欞間透入的浮動的光芒。

    李萱坐起來,身上只著月白小衣,她雙手抱著膝,頭枕在手臂上。

    「公主,天還沒亮,你再睡會吧!」侍女見公主起來,連忙拿來一件衣服為她披上。

    「睡不著。」李萱側著頭枕在抱膝的手上,側臉望著透著光亮的窗口。隔了會她緩緩吟誦道,「莊生曉夢迷蝴蝶」

    侍女在一邊笑起來,「公主又做夢了嗎?又夢到自己變成了一隻蝴蝶?」

    「究竟是我夢中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夢是變成了我?」

    「公主說話越來越高深了。」

    李萱灑然一笑,「那不是我說的,是唐國古代一位先哲莊子所說的。」

    「公主對上國文化如此瞭解,以後肯定和駙馬能聊到一起去。」

    大王要將公主許給上國皇帝義子楚國公的事情早不是什麼秘密了,這件事情一開始就弄的很高調,甚至國王還特別在宮中宴請楚國公時就讓公主出來拜見過了。

    公主回來時跟錦兒說過,楚國公長的很年青英武,說話也彬彬有禮。錦兒從公主的語話和之後的神情裡,已經看出來公主對於這位上國天使是很滿意的。

    據說當天楚國公自己也並沒有拒絕國王的結親提議,只是說要請奏上國天子。國王派使臣迅速趕往上國,如今這件事情已經有了回覆。上國天子最終決定下來,認同了兩國的這門親事。

    朝鮮國王的嫡長靜淑公主將正式下嫁給大明皇帝義子楚國公朱慈燁,兩國之間的這場聯姻在這個時候,也備倍兩國關注和支持。

    對朝鮮來說,剛經歷一場內亂,重回大明,這個時候他們已經深深的得罪了清虜,再沒有退路了,只能全心全意的站在大明這一邊。而以他們自己的能力是無法對抗清軍的。只能依靠大明為他們防禦北方,一場聯姻,既能加深朝鮮與大明的親近,同時還能真實確切的把手擁重兵。現在正佈兵鴨綠江一線為他們抵擋著清軍的楚國公拉的更近一些。

    唯一有些遺憾的,也就是楚國公已有嫡妻,為此大明皇帝特別下令,讓靜淑公主以平妻身份下嫁。這個身份比之一般的側室要高,算是特旨特例。這個平妻實際上是兼祧之妻。因為劉鈞原是劉家子,如今為皇帝義子改姓入朱家宗譜。

    皇帝對劉鈞特別恩賜,讓他可以娶兩位正妻,元配陸雪琪所生兒子姓朱,入屬籍。而娶靜淑公主也為正妻,但公主卻算是劉家媳婦,不是朱家媳婦。靜淑公主以後生的孩子就姓劉,從某方面來說,陸雪琪和公主算是兩家人,但實際上。陸的地位依然要高於公主,不過公主也是正室嫡妻。

    民間有些家族一個男子要繼承兩房,最後便娶兩妻,生子各繼一房,兩妻算是妯娌關係。

    崇禎的這種安排,一來也是給了朝鮮極大的面子,畢竟堂堂一個嫡出公主嫁給大明臣子做妾的話說不過去。朝鮮需要大明,大明也需要朝鮮,這種安排兩方都好看。

    另一方面,這樣做也是對劉鈞的一種賞賜。讓劉鈞又保留了劉氏家族的身份。

    崇禎對於劉鈞在朝鮮的動作很滿意,朝鮮換了個國王,重新忠心於大明,這是相當好的結果。

    劉鈞也是相當有本事的了。派兵在鴨綠江築城修堡,把清虜派去朝鮮的幾千兵馬打的大敗。據報這支清軍是東虜中的精銳,可卻依然在劉鈞的堡壘前敗北。

    一開始劉鈞提議要發兵遼南,襲擾沿海之時,他還曾經有過擔憂,認為這可能只會是小小騷擾。無法對清虜造成什麼真正傷害,可現在看來,完全不一樣。

    劉鈞上呈奏摺,朝鮮完全站到朝廷這邊,而且以後在鴨綠江一帶的楚軍駐兵,都不需要再從朝廷運送糧食過去,可以直接在朝鮮本地採買,雖然也要花錢購買,但節省了路程和大量運費,其實相當划算。

    至於劉鈞奏報中提出他向朝鮮租借了兩個大島做水師的軍港基地之類的,崇禎沒怎麼放在眼裡,既然一年只有兩千兩銀子,而且朝鮮也願意借,且這筆銀子還不需要朝廷支付,他就更沒意見了。

    何況劉鈞還說要以這兩個島做貿易港,跟朝鮮做貿易,一年還能上繳給朝廷不少銀子,那他還有什麼可反對的。

    朝鮮要想要共同防禦,崇禎也同意劉鈞代表大明答應了,本來嘛,做為宗主國,大明就有權利和義務幫助蕃屬國防禦敵人,當年日本侵略朝鮮,大明就出兵幫他們復國了。而同樣的,做為宗主國,他也有權利要求臣屬藩國出兵協助作戰。

    當年的薩爾滸之戰,朝鮮人就派了一萬三千人出戰,雖然這些朝鮮兵打起仗來還不如明軍,但是,這卻是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如今再次宣告一遍,也有助於穩固修復雙方的關係。

    劉鈞在奏章上要求以後一年四貢,每次進貢只貢少量朝鮮真正的土產,而不必再進行官方的朝貢貿易和官方和買,因為這種官方的朝貢貿易太麻煩,和買也是一樣。不如改為民間自由貿易,如此一來,朝廷有需要朝鮮的牛馬人參等物,完全可以交給民間的商人去朝鮮採買貿易,這種民間交易更靈活,也更有效率,雙方各取所需。

    隨奏章劉鈞還呈交了一份商貿合同,由多家大明商和朝鮮商人簽訂的多項交易合同,從牛馬到糧食到藥材以及布匹等零零種種百餘種商品,交易額達到百萬銀元。

    其中還有一張重要的訂單,是朝鮮官方想要從大明湖北虎頭堡火器坊,採購一批火炮和火銃及彈藥的單子,另外還打算從福建的造船廠採購一批船隻。數量不小,但崇禎仔細看過後,也發現朝鮮採購的這些火炮和火銃的型號,都是朝廷邊軍已經裝備,且並非最新型號,考慮再三,他同意了。

    這批軍械的出售價格真的很划算,而劉鈞又表示這批火器是為了加強朝鮮在北邊的防禦,提高他們對清軍的抵抗力,防止清軍再從朝鮮取得人口和錢糧補充。另外,劉鈞也表示,這批火器收益的一半將上交朝廷。這些條件,讓他很爽快的答應了。

    崇禎笑了笑,提筆給劉鈞寫了一封密旨,在信中好好褒獎了劉鈞一番,然後讓他早日迎娶回朝鮮公主。信中還讓劉鈞早點結束朝鮮的事務,回到遼南主持軍務。

    崇禎唸唸不忘的還是與清軍的正面戰場,錦州方面,洪承疇終於有了動靜,不再屯駐寧遠,而是開始派出了吳三桂、秦良玉、劉肇基、孫傳庭等東移,屯駐松山、杏山、塔山、筆架山諸處。

    當崇禎的密旨發出送到朝鮮的時候,劉鈞此時已經乘著戰艦南下,到了朝鮮海峽。在巨濟島上轉了一圈之後,劉鈞便率著艦隊直接到了朝鮮和日本兩國邊界,然後二話不說,毫不客氣的派兵把對馬島給奪取了。

    島上只有少量日本人,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就被明軍登陸島上,直接俘虜了。

    劉鈞放了幾個俘虜回去。

    「回去告訴德川家光,對馬島、老岐島、平戶島、五島列島割讓予大明,作為當年入侵大明以及大明屬國朝鮮,殺害大明將士的賠償。告訴德川家光,若是他有什麼不同意見,儘管率兵來戰。」

    劉鈞讓翻譯把自己的一番話原翻不動的告訴俘虜。

    俘虜一放走,劉鈞立即讓艦隊直驅平戶島。

    此時日本由德川家族建立的第三代幕府控制,因為是在三十多年前由征夷大將軍德川家康在日本江戶所建,因此稱江戶幕府。雖然日本名義上天皇才是最高統治者,但實際上卻是由征夷大將軍和幕府統治日本。

    此時江戶幕府已經傳到了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手裡,德川家光三十六歲,是二代將軍德川秀忠長子,他如今奉行的是鎖國政策,只開放長崎和平戶做為外貿商港,而且禁止葡萄牙、西班牙等信天主教國商人貿易,只許信新教的荷蘭和中國商人前來貿易,以防止一些藩國因與外國貿易而乘機壯大實力,挑戰幕府權威。

    日本此時的實力還是有的,但自侵朝失敗後,德康家族乘機奪得權力一統日本,建立幕府,尋求的是對內的控制。

    劉鈞跑到日本來,也沒想過要征服日本什麼的,他不過是想要武力威嚇一下德川家光。讓日本人繼續對大明東印度公司開放貿易,而且他也想要詐取到獨家貿易權,讓大明東印度公司壟斷對日貿易。

    如果可以,他也想佔據平戶這個此時日本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

    反正就是坑蒙拐騙,能騙就騙,也是順路而已。

    在劉鈞要求的諸島中,都位於長崎附近,對馬島更是在朝鮮海峽當中。劉鈞的主要目標還是平戶島,平戶港是此時日本對外貿易的兩個大港中的一個,也是以往無數中國商人在日本的根據地,這裡有大量的中國商人以及中國僑民,當年鄭芝龍也在這裡發展,顏思齊等人甚至打算在這裡發動叛亂,佔據這裡建立一個華人政權,後來事敗才跑去台灣。

    至於其它幾島,都在平戶周邊,如果能拿下平戶,那麼再擁有周邊的幾島,那就更穩固了。(未完待續。)

    PS︰謝謝m1的月票,好久都沒有看到打賞了,有沒有人支持鼓勵一下啊?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27
第317章 登陸日本

    壹岐島外。●︵,

    鄭芝龍兄弟率領著艦隊已經等候劉鈞多時了,這大半年來,鄭芝龍賺的盆滿缽滿,雖然大明開放互市與各國通商,荷蘭英國西班牙葡萄牙等各都可以自由來大明貿易,可有協議約定在先,各國卻不能涉足對日本朝鮮的貿易。

    鄭芝龍在台灣做轉口貿易,美洲來的白銀,南洋來的香料、綿布,大陸來的茶葉、生絲、瓷器、砂糖,日本來的白銀、銅料、漆器、穀物,朝鮮的藥材,非洲的象牙、黃金等匯聚台灣,再由大明東印度公司轉售給各方,這種轉口貿易,轉手就是大把的利潤。

    雖然東印度公司鄭家只佔一成股份,可架不住壟斷獨享的巨大規模。以往鄭家雖然海上稱雄,可台灣的轉口貿易是荷蘭人控制,葡萄牙和西班牙、英國、瑞典諸國也在大陸沿海大量收購商貨。鄭芝龍主要還是替各國收購貨物,相比於荷蘭各國,他賺的並不多。

    現在,大明東印度公司壟斷了一個巨大的市場,公司的大量股東又多是外貿商貨的上游控制者,有生絲巨商,瓷器大商人,茶葉大商人、絲綢大商人,有市場又有貨源,大明東印度公司的生意做的順暢無比,鄭芝龍哪怕僅佔據一成股份,收益也遠超過去。

    更何況,他自己也還有生意,他的造船廠現在打造歐洲的軟帆船,生意極好。而台灣移民挖礦屯田,也一樣前景很好。更別說,如今台灣移民熱潮,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朝廷和民間的動員,已經把五十萬人送到了台灣。

    這是一個巨大的數字,許多人兩手空空來到台灣,他們分田墾荒,或者為開發公司做僱員領薪水,每個人到了台灣要吃要喝要住要用。各種生活用品,生產物資,都需要從福建廣東等地運來,而這些買賣也基本上被東印度公司壟斷了。

    東印度公司還在南洋劉鈞的那塊封地上建立了商港。正式在南洋插上了一腳。

    當鄭芝龍接到劉鈞的信,說要準備在朝鮮海峽也插上一腳的時候,鄭芝龍一點也不驚訝。劉鈞做出什麼再奇怪的決定,他現在都不奇怪了,而且當劉鈞召他率艦隊前往的時候。他也毫無猶豫。

    跟著劉鈞有好處,這是鄭芝龍如今得出的結論。跟著劉鈞打台灣澳門,他的實力成倍的提升,當上了海軍提督台灣總兵,手下編了兩個艦隊,兄弟們都做上了總兵副將參將游擊將軍。跟著劉鈞建立東印度公司,更他讓的生意邁上了一個新台階。

    鄭芝龍清楚的知道日本的市場有多大,當年荷蘭人不過是靠著從中國收購商貨再轉手賣給日本人,就每年獲利數百萬,如今他們有自己的貨物渠道。中間減少了環節,賺的只會更多。

    與荷蘭等各國的協議,使得如今海上貿易十分平穩,大家都得到了想要的結果,各自忙著貿易賺錢。

    見到劉鈞的時候,鄭芝龍滿臉的笑容,笑容裡還帶著恭謹。

    他在台灣忙著賺錢的時候,劉鈞卻又已經在遼東打了幾場漂亮仗,如今都已經從侯爵高昇國公了。

    「恭喜楚國公,聽說朝鮮國王將愛女靜淑公主嫁與大人。可喜可賀啊。」鄭芝龍一面向劉鈞行禮,一面恭賀道。

    劉鈞側身讓過,沒有受他全禮,「鄭兄來的很快。」

    「大人相召。哪敢有半點耽誤。」鄭芝龍問,「大人真要攻打日本?」

    「也不算是攻打日本,我收到消息,江戶幕府準備進一步的閉關鎖國,他們要把平戶港關掉,把那裡的外國商站遷到長崎。以後只允許外國商人到長崎貿易,而且還要規定貿易船隻的數額,每年只允許多少船隻入港貿易,這些對我們是十分不利的。」

    劉鈞好不容易才跟荷蘭等國確定了大明東印度公司對日本的獨家貿易權,怎麼又能允許日本的這種新政策。

    「我們這次就是要跟日本人展示下我們的武力,迫使日本人跟我們簽定獨家貿易協議,而且不能有各種限定。如果可以,那麼還要尋求控制平戶島。你對日本很熟,尤其是平戶,這方面得靠你了。」

    鄭芝龍確實在日本生活多年,他當初在日本時就是在平戶。

    平戶是一座大島,距離松浦最窄處僅有五六百米寬而已。百年前,這裡僅是一個小漁村,後來中國的海盜王直與日本松浦家合作,在平戶招攬浪人武士,水手,建立很強大的海盜組織,屢次前往中國沿海襲擾,想要迫使明朝開放海禁,允許海上貿易。

    不過明朝態度強硬,王直等人便開始屢屢在大明沿海劫掠,最後成了當時嚴重的倭寇侵略,而平戶也成了當時的倭寇大本營,後來又成為自由港,百年過去,雖然倭寇已經被日本幕府約束,但平戶也成了日本繁華的港口。

    當年的許多中國海商,中國海盜,也在這裡生根發芽,到處都是華人。除了中國人,平戶還有許多洋人,曾經這裡也是荷蘭葡萄牙人等各國在日本的貿易港口。許多歐洲傳教士就是在這裡開始向日本傳教。

    當年鄭芝龍在日本時,就在平戶,還在這裡娶了日本妻子,生下了福松丸鄭森。後來鄭芝龍接走了鄭森,再後來又讓他拜在劉鈞膝下為義子,改名朱成功。

    但鄭芝龍的日本妻子卻還在平戶,不是鄭芝龍不接他走,而是自日本的鎖國令頒下後,日本幕府規定,所有日本人不得出國,所有在海外的日本人不許歸國,南蠻子也就是歐洲人不得在日本傳教,所有原來信教的日本人必須改掉他們對洋教的信仰。

    「平戶歸於平戶藩,平戶藩領取肥前國北松浦郡和壹岐國,藩廳就在平戶,以水軍著稱。」

    日本的藩就相當於中國古代的諸侯國,藩主稱為大名。在江戶幕府時代,知行一萬石以上者便稱為大名。此時日本有兩百多家大名,基本分為親藩大名、譜代大名和外樣大名。

    江戶時代的政治體制就是幕藩體制,由幕府和藩鎮共同管理日本。

    平戶藩屬於外樣大名,知行六萬三千石,是在關原之戰被迫臣服的大名,並不得德康家族信任。比起外樣大名中加賀藩的前田利家有一百零二萬石領地、薩摩藩的島津忠恆有七十七萬石領地、仙台藩的伊達政宗有六十二萬五千石領地,平戶藩的實力相當弱小。

    「聽說你的妻子田川氏家族是平戶藩主松浦家族的家臣?」劉鈞問。

    平戶藩的當代藩主是松浦鎮信,是第四代藩主。據說當年鄭芝龍在平戶時,和松浦家關係不錯。

    「當初我派人來接成功和田川氏回福建,松浦氏各種阻攔,最後我派了戰船前來,他也才交出了成功,卻不肯交出田川氏,我和松浦家的關係早就斷絕了。」鄭芝龍道。

    其實鄭芝龍的話沒說完全,當年他在平戶時松浦家跟他關係不錯,可後來鄭芝龍卻和顏思齊等一群中國人謀劃著要起兵奪佔平戶,結果事情不密洩露他被迫逃去台灣,妻小扔在平戶。松浦家沒有罪及她們,也是看在田川氏是松浦家的家臣。

    自從鎖國令後,平戶港已經大不如前。

    「你準備好了嗎?」望著平戶港,劉鈞問鄭芝龍。

    「準備好了。」鄭芝龍回道,「大人,讓我帶人先進港登陸吧。」

    劉鈞點了點頭。

    數百艘艦船浩浩蕩蕩的出現在平戶港口外,引得一片驚惶。

    「那不是商船!是戰艦!」港口的松浦家武士驚慌喊道。

    日月旗在高高的桅杆上飄揚,紅色的旗幟。

    一個鬚髮皆白的老頭望著那鮮紅的日月旗幟,臉上露出恐懼之色。

    「唐國,唐國發兵來了。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唐國早晚有一天會發兵前來的。四十八年了,他們還是來了,他們來了,唐軍的大軍來了!」

    那個老頭是松浦家族的武士,當年曾經隨藩主參加過侵朝之戰,與打著紅色日月旗的大明軍隊交戰過。

    他對大明記憶深刻,他們曾經佔領過朝鮮,可最後卻被明軍擊敗。後來又發動了一次入侵,依然失敗,隨著豐田秀吉逝世,入朝的日軍最後全部撤退。第一次十六萬第二次十四萬,日本發動全國之力侵朝,最後卻只在朝鮮丟下了五萬具屍體。

    那場大敗,日本人記憶深刻,這些年來,他們都一直在擔憂,早晚有一天中國會來報復。沒想到,這一天,終究還是來了。

    隔了四十八年,這一天依然來了。

    鄭芝龍站在自己的旗艦東海龍王號的甲板上,看著慌亂的港口碼頭,有些恍然出神。

    「大哥。」鄭芝豹輕輕叫了他一聲。

    鄭芝龍回過神來,看了眼碼頭,「擊沉港內所有松浦家的船隻,不論是商船還是戰船,炮轟碼頭,然後登陸,我們拿下平戶城!」

    「是。」鄭芝豹點頭應命,他臉上露出興奮之色,「他娘的,讓日本人償償咱們的厲害。」

    鄭芝龍望著平戶島,想著的卻是那個一別十餘年的女人。(未完待續。)

    PS︰感謝HUANG900、rqz296、因為瞭解諸位的支持,謝謝大家!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27
第318章 唐國為何要入侵我日本?

    平戶港,松浦家的水軍正拚命的向著鄭芝龍的艦隊衝來,他們乘著各式的戰船,但基本都是傳統的木船,許多還是帆漿船。

    松浦水軍很勇猛,面對著相比他們而言是龐然大物的74炮雙炮甲板的四桅大帆船,他們也毫不畏懼。

    可惜,這種勇猛在鄭芝龍的眼裡不過是愚蠢罷了。當年憑著一些福船都能縱橫海上,把荷蘭人的甲板船打的大敗的鄭家艦隊,如今有了巨艦大炮,自然更不會怕這些人的自殺式衝鋒。

    轟隆隆的炮聲不斷,鄭家的艦隊排成線列,側舷展開,炮窗打開,一門門的長炮對著那些衝上來的日船不停的炮擊。

    一艘又一艘的日本木船被轟中,在數百門大炮的密集轟擊中,那些小船還主動的衝上來,幾乎跟送死沒區別。

    劉鈞的艦隊停在港口外面,距離鄭家的艦隊隔著幾里。舉著千里鏡,劉鈞看著這壯觀的一幕,不由的驚嘆,「倭奴果然夠勇猛。」

    「這樣的勇猛,不要也罷。」幾名歐洲顧問們搖頭道,他們難以理解這種行為。

    而另一邊,張晚等一群朝鮮軍官們,卻都已經看的目瞪口呆。這些朝鮮將帥們算是在劉鈞的艦船上考察的,這些日子他們已經有過太多驚訝了。可是當看到鄭芝龍帶著幾百條船前來匯合時,他們又大吃了一驚。

    而當看到鄭芝龍這位大明的海軍提督,對日本不宣而戰,直接殺進港口時他們又大吃了一驚。而當看到鄭芝龍率領的大明艦隊,用強大的炮火把一條條日本船轟的粉碎,沉入海底時,他們已經有些麻木了。

    港口的炮戰不到半個時辰,就已經結束了,幾十條日本船全被擊沉。

    隨後鄭家艦隊靠岸,對著岸邊的一群趕來的日軍再次炮轟,上百發炮擊過後。鄭家船上的士兵下船登陸。

    鄭家的陸戰隊都裝備著楚軍的燧發火槍,同時還裝備著冷兵器,他們甚至還都披著鐵甲而不是綿甲。

    鄭家步兵的裝備,讓劉鈞看的直搖頭,簡直是爆發戶式的裝備,一個士兵裝備了冷熱兩套兵器,還配了沉重的鐵甲。

    鄭家的步兵雖然裝備誇張。但效果還是不錯的,他們上岸之後。直接一排排的火槍打過去,日本人死傷慘重。匆匆調來的日本兵只有幾百而已,根本擋不住鄭家的進攻。

    而且鄭家的火銃威力,也讓日本人大為驚嘆。

    數十年前,在朝鮮之戰時,當時日本的鐵炮遠強過明軍,而明軍長於大炮。日本的鐵炮,也就是火槍,他們的火炮少。但鐵槍卻製作的相當精良,甚至在當時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可現在,他們的鐵炮依然還是火繩槍,鄭家的火銃卻已經是九頭鳥生產的燧發火槍。

    更快速的裝填射擊速度,更遠的射程,更強的威力。

    松浦家士兵的鐵炮威力落後鄭家很多,又兼寡不敵眾。他們被打的死傷慘重。一路敗退到平戶城下,城中的藩主松浦鎮信到現在都還有些難以置信,大明居然發兵來襲,而且直接就先找上了他松浦家。

    鄭芝龍騎馬到達城下時,鄭家的士兵已經把平戶城圍住了。

    「把炮推上來,轟開城門。」

    鄭芝龍毫不客氣的道。鄭家直接把艦載長炮運到了岸上,拖到了城下。

    十餘門艦炮抵在城下二百餘地的距離,對著城門開始連續轟擊,數輪炮擊過後,城門倒塌,露出巨大的豁口。

    「拿下平戶城,敢有反抗者。就地格殺!」

    鄭芝豹揮刀大喝,率先衝殺入城。

    劉鈞旗艦上,張晚只聽到平戶島上炮聲隆隆,心中充滿擔憂,「楚國公不派兵增援作戰嗎?」

    「區區倭奴一小島,有鄭提督足矣。張元帥請安心,馬上就會有好消息傳來了。」

    大約一個時辰後,鄭芝龍派人來報,已經攻下平戶城,平戶藩主松浦鎮信已經被生擒,余皆投降。

    「已經拿下了?」張晚直吸涼氣,堂堂一個大名藩主,居然就這麼半天功夫就被生擒了。

    劉鈞卻絲毫不意外,平戶藩只是一個小藩,松浦鎮信的藩很小,石高不過六萬多。按日本此時的動員能力,一萬石約能動員兩到三百士兵,松浦家動員能力不過兩千左右兵而已。

    而且這還得需要動員時間,在明軍突然殺到的情況下,他們能夠動用的兵力其實也就幾百人。而鄭芝龍這次帶著一萬多人前來,又是巨艦又是大炮,以平戶那樣的小城,根本抵擋不住。

    平戶藩本就是外樣大名,不受幕府信任,且處於邊疆,地盤又小,他們家族成為大名不過四代,靠著當初發展與各國貿易才算實力增長了一些,但比起那些百多萬幾十萬的大名,他們的實力還是太弱了。

    「我們也下船去轉轉。」劉鈞笑著對張晚等一眾人道,戰艦駛入港中,船隻靠岸,劉鈞等下船,騎馬前往平戶城。港口裡的日本船都被擊沉,剩下的倒多是大明東印度公司的商船,還有少量的中國商船,這些商船其實違反了大明東印度公司的對日獨家貿易權,劉鈞對他們也沒客氣,沒收了船上的貨物,扣押了船隻。

    日本這塊肥肉,是不能分享的。

    平戶城沒受多大損傷,只有一處城門被轟塌,城中有幾處起火也很快被撲滅。平戶城確實是個很繁華的城池,而且因為是個自由港,多年來各個國家的商船往來貿易,使得城裡有各種風格的建築,既有佛廟也有道觀,還有各種洋教堂,街道上的商舖,也一樣是打著各種文字的招牌。

    「馬上開始在島上建立炮台,並加固平戶城,在城外修築堡壘。」劉鈞轉了一遍後,向鄭芝龍交待。

    「接下來我們怎麼辦?」鄭芝龍問。

    「派艦隊把壹岐、五島列島也給掃了。島上的人都抓了,先送到平戶來修城築堡,然後送台灣去。再派人去江戶,看看德川家光願不願意現在談談。」

    江戶。

    因為曾經是豪族江戶氏的居館,因而得名。天正十八年,討伐北條的小田原之戰後,德川家康入封關東,以江戶為居城,江戶城開始繁榮起來。慶長八年(1603),德川家康在江戶開設了德川幕府。從此,作為全國政治、經濟中心,江戶城得到很大的發展,最終形成了後來的東京都。

    九月初一一大早,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剛起來,就接到緊急報告。

    「大明入侵,已奪對馬、壹岐、平戶、長崎、五島,肥前、築前沿海各地被明軍艦隊襲擊,擄掠錢財百姓無數。」

    對於此事,德川家光一開始還以為是個笑話。

    可很快,一封又一封的急報傳來,證實明軍大舉來攻,數百條戰艦,載著無數大炮來襲,平戶藩甚至只半天就被攻佔。

    很快,明軍派來了使者,平戶松浦的家臣田川七左衛門。

    田川七左衛門是松浦鎮信的家臣,其女早前嫁給了明國商人鄭一官,並生下二子。而現在進攻肥前的明軍主要將領之一就是鄭芝龍,當年的鄭一官。

    田川七左衛門呈上了明軍的書信。

    「朱慈燁是何人?」德川家光克制著憤怒問道。

    「是唐國皇帝義子,爵封楚國公,官拜湖廣提督兼湖北總兵兼節制北洋水師,麾下統領十萬精銳。」

    「聽說鄭一官現在也當了唐國的官?他又是何官?」

    「鄭一官現在叫鄭芝龍,他是唐國海軍提督兼台灣總兵官。」

    「唐國為何要來入侵我日本?」

    田川氏回道,「唐國楚國公說當年我日本先是侵犯大明沿海,燒殺擄掠無惡不體系,後又兩次侵犯大明藩屬朝鮮,今日率軍前來,正是討伐問責。」

    「當年之事都已過去幾十年,為何還要重提?」

    「回將軍,朝鮮於不久前新王即位,新國王已經將嫡女靜淑公主嫁給楚國公,並將耽羅與巨濟二島租借於大明。而日前接收巨濟島的明軍發現有海盜劫掠巨濟島,他們調查發現,劫掠的海盜正是對馬、壹岐和平戶島的日本人。」

    「如果真有此事,那麼我們自會查明並將這些海盜交與大明處置,為何卻要不宣而戰,奪我日本國土?」

    田川七左衛門如實回道,「楚國公堅持要自己出兵,現在楚國公提出,如果將軍能滿足他的要求,他就停止進攻日本,如若不然,他將率領艦隊運載數萬明軍精銳直攻江戶。」

    德川家光咬著牙齒冷聲問,「他的要求是什麼?」

    「日本向大明稱臣,日本天皇改稱日本國王,由大明皇帝下詔冊封,授給日本國王之印,以後日本新國王即位之前,也必須得先請求大明皇帝冊封,然後即位。」

    「還有呢?」

    「日本割讓肥前國與對馬、壹岐島與大明。」

    「日本向大明開放互市,大明取得對日獨家貿易權。」

    德川家光一口回絕,「這不可能!」

    田川七左衛門無奈的道,「如果將軍拒絕,那麼兩國正式全面開戰,一切結果,戰場上見分曉。」(未完待續。)

    p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27
第319章 轟炸東京

    「真要和日本全面開戰?」

    「當然不可能,我們沒時間在這裡和日本人開戰,也沒什麼必要。」劉鈞笑著回答道,雖然有強大的艦隊,可眼下大明的形勢,也不允許劉鈞真的跑到日本來打一場全面戰爭。而且,真打全面戰爭,僅靠著一支艦隊也打不贏。

    「不過我們得讓日本人相信我們會跟他打一場全面戰爭,也能打贏他們。」

    對於這點,劉鈞還是很有自信的,打一場局部短期戰爭,他毫不擔憂。日本是個島國,而劉鈞擁有這時代強大的海軍艦隊,有最猛烈的炮火。他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狠揍日本幾頓,然後讓日本人回到談判桌前來,再狠狠敲詐他們一筆。

    兩年前,肥前剛爆發了一場島原叛亂。當時那些被禁教要求改信的教民早心懷不滿,當災年之時,藩主還要求他們上交原額的年貢,最終爆發了一揆。一揆也是日本的起義。日本有各種各樣的一揆,宗教、農民、商人等等發起的一揆。

    島原之亂,就是由教民和農民們結合發起,就在肥前的島原半島,然後對面海峽的天草也爆發,最終有四萬餘人,幕府派兵鎮壓,一開始卻反而大敗,死了數千人。最後調集十餘萬兵馬,用了近一年,才最終困死了這些教民亂軍。

    而付出這麼大代價的這場動亂,其首領只是一個十六歲的少年,四萬義軍,更是只有萬餘青壯,其餘都是老少婦孺教民。

    日本幕府連對付這樣一群人,都得花這麼大代價,十足的說明德川家族控制的江戶幕府實力很一般。

    特別是如今德川家光的鎖國令。禁止各藩與外國貿易,把對外貿易權全收歸幕府,這使得很多實力強勁的外樣大名本就心中不滿。

    「看來我們得給德川家光一些壓力才行,鄭兄,你是海上的老手,你分帶艦隊劫掠日本沿海各地。能搶就搶,一定得把聲勢製造的大點,我們得讓日本人相信,我們這次是認真的。」

    鄭芝龍也是打劫的前輩了,早年劫掠起家,干海盜,那是重操舊業,輕車熟路。有了劉鈞的許可,他毫無壓力。

    「不過有一點你需要注意。我們只搶劫,但儘量不要殺戮,更不要姦淫。」

    「這似乎有些難度啊?」鄭芝龍道。

    「那就儘量多搶些日本商船,再多攻破些城池,搶劫他們的府庫,不要去搶那些普通的漁村。」劉鈞要把聲勢鬧大,但也不希望弄的日本上下一心,非要跟大明拚死一戰。

    日本雖說能動員三四十萬兵力。但這又不是傳統的戰爭,這是海權時代的新型戰爭。明軍有制海權。日本人能動員再多的兵有什麼用,劉鈞只要守住平戶等幾個島就好了,有艦隊控制海上,加上新型的堡壘加大炮,有多少兵也不管用。

    而日本島國,到處都是海岸。到處可以停船,劉鈞的艦隊隨便從哪都可以登陸,劫掠他們的沿岸,攻擊他們漁船、商船。

    荷蘭、西班牙、葡萄牙、英國等各國的艦隊就是這樣幹的,劉鈞又不打算要佔據整個日本。因此只是佔據一個點,那麼日本人永遠也打不贏這場戰爭。

    只是劉鈞也不希望真的到那一步,畢竟是為求財。只是想要迫日本人退讓一些,把對外貿易對東印度公司更開放一些,順便還可以大肆搶上一筆,也算是為當年倭寇們侵略中國沿海付些代價了。

    「慈燁與鄭芝龍率艦隊在攻打日本?」

    聽到提督東廠的王之心這個匯報,崇禎一下放下手上的奏章,神色變的沉重起來。

    前些天他還剛下密旨往朝鮮去,讓劉鈞早點處置完朝鮮的事務,盡快回到遼南。結果劉鈞反而跑到日本去了,而且在事先沒有報告朝廷的狀況下,居然就調了海軍提督鄭芝龍率艦隊一起進攻日本了。

    當年太祖曾經將日本朝鮮等國定為不征之國。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崇禎意外劉鈞居然不經奏請就跟日本人開戰。

    「知道為什麼要打日本嗎?」。崇禎問。

    王之心連忙回道,「據東廠番子回報,朝鮮將耽羅和巨濟二島租借於我大明,然後,楚公發現來自日本對馬、壹岐和平戶的倭寇劫掠巨濟沿岸漁村,搶奪運往島上建築商港的物資。楚國公認為這是日本對大明的挑釁,必須加以懲戒。楚國公派人發文是本當政的幕府大將軍,結果對方不理不睬,楚國公惱怒之下才發兵的。」

    「現在楚國公和鄭提督已經攻佔日本的對馬、壹岐、平戶諸島,這些島是日本松浦家族的領地,當年我國沿海倭亂,也正是松浦家族資助日本浪人劫掠侵犯。松浦家當年還有家主親自率隊前來大明劫掠。當年大海盜王直,自稱微王,就是和松浦家勾結。」

    王之心平時沒少拿劉鈞的孝敬,這個時候也少不了替劉鈞說些好話。

    崇禎聽到這裡,也對日本人更加厭惡幾分。

    「日本人雖可惡,但也得分清輕重緩急,眼下我大明首要之急是與清虜作戰,收復遼東。至於日本跳樑小丑,讓他暫時先囂張一會,來日再收拾就是了。」崇禎話雖如此說,可語氣裡已經沒有多少責怪劉鈞之意了。

    「皇上說的是,其實楚國公也就是一時氣不過日本人囂張。正好日本又要鎖國禁海,不許海貿,楚國公越發不滿,按楚國公所說的,如今我國每年與日本貿易,商人獲利良多,朝廷每年也能從對日貿易之中獲得數十萬元的稅收,日本人要禁海,對我們影響不小。」

    一聽說要影響大明一年幾十萬塊銀元的收入,崇禎就不高興了。這年頭,弄點稅收容易嗎?今年罕見的大旱災,數省夏糧幾乎是顆粒無收,連做為天下糧倉的甦松和湖廣兩地,都僅有半成收穫。

    到處都需要銀子和糧食賑災。收入更是大減,許多地方不得不減免了今年的稅收,這使得朝廷的財政剛剛好轉又開始惡化。而二十萬大軍集結於關外,更是每天消耗無數錢糧。

    若不是有債券籌集的那總計三千萬塊銀元,以及去年以來的關稅、商稅的一千多萬塊銀元的收入增加,朝廷都不知道要如何運轉下去。

    現在崇禎也明白一個事實。指望著從老百姓手上收稅支撐財政,那是不現實的,不倒貼進去就是好的了。現在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債券以及關稅和商稅,其中關稅和商稅都主要來自於海上貿易,商人才是現在朝廷能征到稅的對象。

    王之心小心的打量著皇帝的表情,趁機又道,「其實皇上也不必過於擔憂,東廠的探子回報,楚國公也只是打算教訓一下日本人。威嚇他們一番,讓他們重新開放互市,楚國公估計日本人馬上就能服軟,到時再談判,事情就解決了。據說楚國公已經打算等和議之後,向日本採購百萬石糧食,運回遼東,用做軍糧。以解決今年糧食欠收帶來的糧食不足狀況。」

    「真能從日本採購到這麼多糧食,另外從日本購糧運回遼東會不會耗費太多?」

    「現在國內到處缺糧。糧價極高,從日本買糧倒不會太貴,運輸費高點,但可以接受。」

    崇禎點頭,「日本那邊朕還是交給楚國公全權處置,但還是那句話。盡快結束,莫要把事情鬧的不可收拾。」

    日本。

    現在日本人終於償到了當年明朝沿海百姓的那種恐慌,大明的艦隊四處出擊。不但九州的肥前肥後築前薩摩等沿海受到攻擊,就連四國、本州等也同樣被襲擊,最後連江戶灣。都出現了大明的艦隊群。

    打著日月旗的艦隊群直入江戶灣,到達橫濱附近海面。

    德川家光調來水軍二百餘條船,試圖擊敗驅趕明軍艦隊。

    「讓他們見識一下大明艦炮的威力。」面對著匆匆趕來的日本水軍,劉鈞率領的一百餘條艦船組成的大明艦隊,毫無畏懼。

    九月中,中日雙方艦隊在江戶灣橫濱港外海面,發生海戰。

    戰鬥一開始,明軍艦隊立即搶佔上上風,然後以當時最先進的線列戰陣,以強大的艦載炮火在遠距離給予日本水軍毀滅性打擊。

    德川家當等日本幕藩諸多大名一起在橫濱親眼見證了這場海戰,日本船隻根本無法靠近大明艦隊的水師,一艘接一艘的被擊沉。

    尤其是在這一戰,劉鈞的戰艦上裝備了新式的加農榴彈炮,使用了對於日本水軍木船最為致命的榴彈炮。普通的實心彈有時命中船隻,只要不是水線以下,雖然會被打出個大窟窿,可一時並不會沉毀。可這種爆炸彈,在船上二次爆炸,對於木船來說卻是致命的,會引發大火,甚至直接炸爛船隻。

    江戶灣海戰從早到晚,整整打了一天,最後日本水軍全軍盡沒,海上儘是日本船的碎片。而戰鬥結束,大明的艦隊無一船傷亡。

    這個結果震驚所有日本人,獲得海戰勝利之後,劉鈞讓艦隊駛進橫濱,向橫濱城發射艦炮。隨後,艦隊繼續深入,直抵江戶港,並向江戶發射了上百發炮彈。

    九月十八日,日本江戶幕府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派出代表請求議和。

    劉鈞向日本提出談判條件,「日本向大明稱臣納貢,從此永為大明藩屬。日本天皇改稱日本國王,接受大明皇帝的冊封授印,每年向大明六次朝貢。其二,日本將平戶、對馬、壹岐、馬島永久租借給大明,大明每年付給日本一千兩白銀。大明對諸島有駐軍、司法和行政權,日本無權干涉。」

    「其三,日本向大明開放所有的港口貿易,並享受最惠國待遇,最低關稅。第四,居留在日本的大明子民可以不服從日本法律約束,不受日本審判,如犯罪,當移交大明處置。第四,大明擁有對日本的獨家貿易權,日本不得與其它各國貿易。」

    江戶幕府也給出了談判底線,向大明開放互市貿易,有限優惠待遇。允明國在五島建立商館,允明國人在五島居留,開放平戶和長崎二處港口與大明商人互市。此外,日本要求大明人居留地範圍是五島列島內,禁止進入日本其餘地方。

    在平戶和長崎二港,允許明人建立商館。明人在二處港口十里內範圍可以活動,以港口十里為限,禁止越過十里界線。

    這個條件劉鈞直接拒絕,他直接向日本使者下了最後通牒,如果日本不答應大明的條件,那麼他就要進攻江戶城。

    通過緊急商議後,江戶幕府最後勉強答應了劉鈞的條件,同意將對馬、壹岐、平戶、五島等幾個大島及周邊的附屬小島都租借給大明,承認大明對租界為駐軍、司法、行政等權。也給予大明最惠國待遇。但沒有獨家貿易權。

    在租界外,另只對大明商船開放長崎、唐津、難波、橫濱、江戶、名古屋、兵庫津七個港口。各開放商港承認明國人的居留權和房屋租賃權,允許明人自由貿易,雙方國民買賣物品,一律不受限制;對支付方式等,日本官員概不干預;對於日本人買賣或攜帶購自美國人的商品,不加妨礙。雙方制定協議關稅,不得單方面提高關稅等。允許明人在日本的旅行權。

    這樣的條件。已經是日本人的最大讓步了。

    劉鈞也見好就收,當天。在大明的戰艦神龍號上,劉鈞代表大明帝國,德川家光代表日本江戶幕府,正式簽定九一八江戶條約。

    和約簽署後,還需要各自上交給日本國王和大明皇帝簽署,然後交換各約。正式生效。

    簽署完和約,劉鈞立即當德川家光的面下令大明各艦船返回平戶,以後不得再無故侵擾日本各地。對於被俘的平戶藩主和日本士兵也都予以釋放,允許日本將平戶等租界內的百姓遷走。如果半年內未遷走,則視為自願留在租界之內。以後他們得遵守租界法律而不是日本法律,得向大明租界交稅而不是日本。

    德川家光也不想再和大明作戰,他立即下令從租界遷出百姓,同時給松浦家換了一塊領地。

    簽署和約的第二天,劉鈞和日本又談好了數樁貿易合同,其中包括生絲、瓷器、砂糖、鹿皮、絲綢、香料、胡椒、麻布、歐式軟帆商船等貨物出售給日本,而從日本商人處購進大量的大米以及漆器還有黃金、白銀與銅料。

    這批交易量極大,劉鈞特意壓低了下價格,給了日本商人些優惠。另外劉鈞也與日本協議好了關稅,這些稅收雖然不高,但也讓日本幕府小賺一筆,雙方各自滿意。

    各約和協議達成,劉鈞就率著艦隊揚帆離去,返回平戶。

    站在船頭,看著越來越小的江戶灣,劉鈞長鬆口氣,這次敲詐終於成功了。

    「落後就要挨打,一定得記住了。」劉鈞對站在身邊的朱成功道,這個年輕人早迫切的想回平戶去了,與母親分別多年,如今終於重逢,當年離開時的弟弟,如今也長的很高大了,父親已經跟他說過,等離開時,要帶母親和弟弟回台灣去。

    朱成功點了點頭,他一直跟在義父的身邊,很清楚這是一次冒險,一次訛詐,可日本人妥協了。難以想像,義父打著大明的旗號,帶著兩萬人馬,幾百條船,就讓一千多萬人口的日本臣服了,還租借了這麼多個島,開放了這麼多港口。

    少年對於年青的義父,充滿崇拜!

    北京。

    劉鈞派人快船快馬將與日本的和約送到京師,當崇禎看到這份和約之時,充滿驚嘆。

    「他居然真的辦成了,短短月餘時間,就讓日本臣服了。」

    崇禎感嘆一聲,都不知道要如何來形容劉鈞了,入遼南,敗建虜,使得遼東幾百里沿岸,成了無人區,韃子現在甚至不得不主動下了遷海令。

    就在這月,崇禎剛得到奏報,黃台吉已經下令,自遼河口到鴨綠江寬甸一線,一千五百里的沿海地區,所有百姓遷後五十里,嚴禁商民船隻下海,不允許進行海上貿易。同時,下令焚燬清軍和百姓所擁有的所有船隻,界外沿海五十里內的城池堡壘房屋,通通焚燬。凡越界百姓,一經發現,立即就地處死,以防通敵。

    看到這個奏報的時候,崇禎非常高興。

    韃子已經被劉鈞的進攻弄的狼狽萬分,不得不下達這樣的昏庸政令了,靠遷海五十令,製造無人區來防禦劉鈞,這充分說明韃子已經懼怕明軍了。這遷海令,對大明來說,是極大的好事。

    楚國公去了趟朝鮮,朝鮮立即換了個更加親明忠明的國王。去了趟日本,日本也臣服大明。

    「立即讓翰林院擬詔冊封日本國王。」崇禎滿意的下旨。

    他更高興的是,劉鈞向他奏報,今年當可在朝鮮與日本以及南洋等地,採購到大約三到五百萬石大米,以接濟中原災荒。雖然從海外運輸這麼多糧食回國,代價很高,但有這麼多糧食就能大大減輕今年的糧食危機,錢多花一些也是值得的。

    以往各年,大災之後就是大饑,朝廷就算有銀子都弄不來糧食。現在卻還多了海外幾條購糧渠道,非常好。(未完待續……)

    第319章轟炸東京︰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