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 明末稱雄 作者:木子藍色 (已完成)

 
regn13 2018-3-31 23:21:57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787 138401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27
第350章 殺韃子,抓黃台吉!

    d

    「兄弟們連夜趕路,辛苦了。,」上來迎接的分得拔什庫笑著說道,他湊近掃了幾眼,發現這支兵馬似乎些不妥。

    在遠處時,搖????器耰{庀攏 醋諾姑皇裁次侍狻4偶舛サ耐房  氖怯凶哦づ蕕拿嗉祝 山σ豢矗 綽砩夏芸闖鑫侍狻

    這些人自稱是禮親王代善的前鋒,可卻都是漢人,沒有剃髮。

    「你們是哪個旗的,哪位將軍麾下?」那名分得拔什庫厲聲喝道。

    「我們是九頭鳥旗下,大明關外督師楚國公麾下!」對面那名馬上的軍官笑著回覆道。

    清軍大驚,張嘴就要呼喊。

    可電光火石之間,對面的那個騎士身後已經刺來一把長矛,在他措不及防之下,瞬間刺中了他的喉嚨,將他想要呼出的喊聲給堵住了。

    幾乎在同一時間,一支又一支的利箭自後面射出,將那支小隊的清騎人人射成了刺蝟,連人倒海都給滅了。

    幾乎就是一瞬間,這隊人就被滅了。

    劉允升看了眼地上的屍體,又抬頭看了眼對面的營地,還有營前的一隊清軍,冷聲喝道,「弟兄們,跟我衝!殺進敵營,斬殺黃台吉!」

    「斬殺黃台吉!」

    沒有必要再隱瞞身份了,營門處的清軍已經看到了他們干淨利落的滅殺那小隊清騎,正在努力吹響警號。

    來的是楚軍,是九頭鳥的北洋艦隊的陸戰隊,由北洋艦隊總兵官劉允升親自統領,他們得到劉鈞的命令後,自海上駛入遼河,然後在距離黃台吉營地南面不遠處的地方登陸遼河西岸,一路趕來。

    玩套路,劉鈞絕不簡單。

    死不瞑目躺在地上的那些韃子。最先償到這其中的厲害。

    遼河東岸不遠處,劉鈞正在遠眺著河對岸,任憑寒風呼嘯,劉鈞依然巍然不動。遼陽城下出現的並非劉鈞,只是劉鈞的帥旗而已。劉鈞自海州北上,剛走到半路,就接到總參軍情處的報告,得知黃台吉只帶著五千人馬向遼陽趕來,並在遼河西岸停止前進暫駐,正在等候代善率軍增援後。劉鈞就已經打算干票狠的。

    並不是只有韃子會圍城打援。

    聽說努爾哈赤打天下,全靠著一本三國演義。劉鈞打算好好的替他教下他的小崽子,知道什麼叫做兵法戰術。

    圍魏救趙也好,圍城打援也罷,總之贏了才是對的。

    「督臣,我們真的能生擒黃台吉嗎?」

    傅山站在劉鈞身後很是激動的道,這一次作戰是一次大膽的行動。如果成功,那就有可能生擒或者斬殺黃台吉。光只是想一想,傅青主就激動的有些難以平靜。

    「是人都會犯錯。」劉鈞笑笑。「黃台吉也是人,他也會犯錯。只要我們抓住他犯的錯,擒斬黃台吉並非沒可能。」

    「我們能擊敗他們嗎?」傅山又問。

    當年大凌河之戰時,有次黃台吉遇到增援的明軍。當時身邊僅二百餘騎,結果卻反而把六千增援的明軍給殺的大敗了。現在黃台吉有五千人馬

    「要對自己有信心一點。」

    劉鈞雖然表現的很鎮定,心裡其實也相當激動。這是一次大膽的行動,遼陽城下是楚軍一部和孔有德等降軍。虛張聲勢迷惑城裡的豪格,讓他不敢出城。

    而前來圍攻黃台吉的是劉鈞帶領的四個協,其中在遼河西岸有兩個協搭乘水師戰艦偽裝清軍援兵。而劉鈞則帶著兩個協在東岸。

    「時間差不多了,準備渡河吧。」劉鈞看了看天色。

    「現在就開始渡河嗎?對岸還沒有動靜!」參謀長王謙道。

    「不等了。」劉鈞相信劉允升他們會按期到達的,換句話說,如果劉鈞一直等到那邊有了動靜再渡河,就怕到時劉允升他們圍不住黃台吉了。

    遼河西岸清軍營地。

    淒厲的警號聲嗚嗚的在營地上空響徹。

    「敵襲,敵襲!」

    「明軍來了!」

    「九頭鳥突襲!」

    各種各樣的喊聲此起彼伏,清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驚惶不已。多年來,明軍對清軍一直有股畏懼之心,而現在,清軍同樣對於沒見過面的楚軍有股畏懼之心。

    楚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勇猛,讓清軍深為忌憚。

    當楚軍突然自不可能出現的西面殺過來後,清軍真的是吃驚不小。

    劉允升帶著的兩協兵馬,足有一萬,其中一部份是水師陸戰隊,一部份是陸軍,這兩個協都配了馬匹。自與吳三桂交易後,楚軍現在的馬匹很是充足。

    為了今夜的突襲,這些步軍加強了裝備。

    每人都配了雙層甲,內罩鎖子甲外罩綿甲。每個人還都裝備了燧髮長銃外,還都裝備了兩把騎銃,另外馬上還掛了圓盾,並配有長矛和腰刀,每人腰間還掛著一把套筒刺刀,關鍵時候還能上刺刀拼白刃。

    除此外,為了彌補突擊不便攜帶大炮,火力不足的情況,每名士兵還攜帶了四枚一斤重的手雷。

    另外還攜帶了一批分拆了的山地榴。

    阿巴泰這個時候連忙跑去向黃台吉稟報,「敵襲,明軍,是楚軍,九頭鳥」

    「慌什麼,說清楚點,從哪來的敵襲,多少人?」黃台吉聽到警報之時,已經立即起來並已經披戴好了鎧甲。

    「從西面錦州方向來的,大約有上萬人,是明軍,打九頭鳥旗,劉繼業的兵。」

    「你們都是蠢貨嗎,遊騎哨探呢,怎麼讓敵人一路摸到大營來了!」黃台吉怒喝。

    其它聞訊趕來的清將聽說來了萬把明軍,雖意外,倒不害怕。

    「不過萬把明軍也敢過來,真是找死!」

    黃台吉瞪了那人一眼,暗罵了一聲莽夫。九頭鳥既然能從西面殺來一萬人,那就絕不會止是這一支兵馬來襲。

    「準備一下,我們殺出去,離開這裡。」黃台吉沉聲道。

    「離開這裡?」阿巴泰疑惑的問。眼下天色漆黑,四下不明,守在這裡還有一個營地,為何要離開這裡,又要往哪去?

    「我們回錦州。」黃台吉迅速道,「我估計東面肯定有更多的明軍即將殺過來,此地不宜久留,我們先往錦州撤,與代善他們會和再說。」

    清軍的營寨只是下個臨時的營地,僅僅在營帳四周架設了一圈短短的拒馬牆。

    「下馬!」

    劉允升帶著人馬衝到拒馬牆外。並沒有馬上去衝入營內,反而下令下馬。在夜裡跟清軍對沖是不明智的,劉允升沒有犯錯,他下令在營外結成銃陣,堵住營寨西面,並開始讓隨軍炮手迅速從馬上把山地榴卸下,開始組裝起來。

    「跟我來!」一名清軍將領大吼著,他帶著匆匆集結起來的一隊騎兵,衝出營寨。準備狠狠的教訓一下這些敢來衝撞大清皇帝御駕的南蠻子。

    「火銃準備!」劉允升站在陣中大旗下,看著營地火光中,一支清騎衝了出來,只是發出不屑的冷哼之聲。

    一把把早已經裝填好的燧發銃已經舉起。瞄準了衝來的敵騎。

    在銃陣兩側,是剛剛完成組裝的兩個山地榴炮陣。

    「榴霰彈,放!」

    一門門山地榴轟響,這些輕便可拆卸組裝的山地榴。十分輕便,四磅的每門炮不過五十五斤,八磅的每門也才一百一十斤。而十二磅的也才一百六十七斤。而且這種山地榴還能拆卸組裝,就算是十二磅的山地榴,可拆卸後有兩匹馬就能拉著跑,甚至還能帶上不少炮彈。

    「火炮?臥槽!他們怎麼會有火炮!」

    衝出來的清騎突然聽到呼嘯的炮聲,漆黑的夜空裡,榴霰彈在空中劃過時,帶著的那條異常明顯的引信焰火是那麼的耀眼。

    許多清騎都有些錯愕莫名,明軍哪來的炮火,他們怎麼可能還帶著炮?

    這不對啊,不應該的!

    天空中無數的榴霰彈如同是墜落的流星雨一般,向著衝出來的清騎覆蓋過去。

    當榴霰彈距離地面還有丈餘距離的時候,設定好的引信燃盡,一枚枚炮彈當空爆炸開來。巨響中,一團團的焰火四散。

    這些空爆的榴霰彈射出無數的霰彈,剛衝出來的清騎立即遭受滅頂之災。

    衝在最前面的清將瞬間就被十幾枚小炮子打中,儘管他穿著雙層甲,可是在這麼多的這麼密集的霰彈攻擊下,依然沒能逃過死亡的命運。

    身上被打出幾個血窟窿,直接摔落下馬。

    一輪炮轟,把那股清騎直接砸沒後,劉允升立即下令,讓兩翼炮陣把炮火輕微營內。「轟,狠狠轟,全用榴霰彈空爆。」

    不遠處的遼河岸邊,九頭鳥水師的運兵船正在靠岸。

    「督帥,你聽,炮聲!」

    「哈哈,已經打起來了,傳令下去,加快速度,咱們殺韃子,抓黃台吉!」劉鈞大喝。

    「殺韃子,抓黃台吉!」

    岸邊,一個又一個的九頭鳥戰士紛紛從船上跳下,不畏冬天的河水冰冷,就這樣淌著水沖向岸邊。

    「殺韃子,抓黃台吉!」

    猛烈的炮火把清軍打懵了,黃台吉也懵了。

    明軍怎麼會有這麼多火炮,這不對勁啊。如此猛烈的火炮,起碼得是千斤以上的大炮才能有的效果,而且起碼得有好幾百門炮,九頭鳥是怎麼做到的,他們奔馳突襲而來,怎麼可能還能把這麼多千斤大炮隨軍帶來?

    不對勁,這不對勁,哪裡出了問題,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黃台吉一面在躲避著頭上不時飛來的空爆炮彈,一面疑惑不解的想著。

    「我們往東面突圍!」想了半天黃台吉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最後他覺得是他自己之前的判斷出了問題。外面的敵人不是明軍的一支偏師,而應當就是劉繼業親自率領的主力,他們想辦法繞過了遼河,從西面殺過來了。

    既然劉繼業繞到西面殺過來,那就只有從東面突圍了。

    「往東邊沖,衝啊!」(未完待續。)

    ps︰感謝一條游魚5、冬夜了無痕、nb14、回家了感覺諸位的支持,謝謝!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27
第351章 劍斬黃龍

    東方才浮現一絲曙光。

    遼河西岸邊,卻早已為火光照耀的如同白晝。楚軍的榴霰彈帶著尾焰不時的劃過夜空,在惶恐的清軍頭頂一次又一次的凌空爆炸。

    遼河的水已經被鮮血染紅,戰場上正黃旗、瓖黃旗和正藍旗混雜在一起,放眼處遍地屍首,倖存的清軍巴牙喇營、噶布什賢營、阿禮哈超哈營的士兵狂吼著揮舞著戰馬,拚命的向著明軍衝去。

    可哪怕是最強悍的巴牙喇兵,也無法衝進明軍的陣中。

    三層的厚甲也擋不住不斷在他們頭頂爆開的榴霰彈,同樣擋不住面前一陣緊似一陣的燧發火槍彈。

    巴牙喇營、噶布什賢營、阿禮哈超哈三營,也就是後來歷史上的滿清護軍營、前鋒營和驍騎營三營,此時已經成形,是清軍八旗兵中的絕對精銳。尤其是巴牙喇營,每個牛錄中也只有幾人。

    此時在黃台吉統治下的滿人,劃分八旗。

    八旗中最小的單位是牛錄,最初一牛錄三百戶,每戶出一個壯丁,父死子繼,兄亡弟代,類似於明軍的衛所軍戶制度。到了努爾哈赤後期,後金制度更改,牛錄就漸漸不再是軍事單位,而是行政戶籍單位。

    每次出兵,則從各牛錄裡取若干人成軍。

    又從這些牛錄中選擇最能打的勇士為巴牙喇兵,馬甲為阿里哈超哈兵。

    後金的常規軍力也就是披甲人,這是些職業軍人,不納糧、不耕種,在八旗各旗旗丁中三丁抽一。每牛錄滿州三人中選一人披甲,一牛錄六十名為常數。

    這些披甲人就是後金的職業軍人,他們不耕種也不納糧。但有自己的田地,平時田地由包衣耕種,而且還有錢糧下發。披甲分為馬甲、步甲和守城兵三種。滿人定期進行考核,初次合格者為守城兵,然後再往上升為步甲,再升為馬甲。

    每旗各牛錄中選出來的最勇悍的巴牙喇兵集中使用。編入巴牙喇營,巴牙喇營也只有滿蒙八旗才有,而噶布什賢營,實際上是巴牙喇營的前鋒營,阿禮哈超哈營則是各旗固山額真親自統領的直屬騎兵營。

    一般情況下,清軍作戰,各旗以這三大營為主力,然後再加攜帶的包衣阿哈,以及漢軍等。

    現在。黃台吉身邊,率領的正是他親自統領的上三旗戰士組成的三大營五千人。

    戰場上隆隆的炮聲令人心生顫抖。

    清軍正在四處猛衝,想要殺出一個缺口突圍出去。

    可在炮火的光輝映照下,劉鈞率領的九頭鳥卻已經自三面把這支清軍包圍了。西面是率先發起襲擊的兩個協一萬兵馬,由北洋總兵劉允升率領,在清軍的營地的西面建起了山地榴炮陣,擺開了銃陣,清軍試圖向西突圍了幾次被打的狼狽不堪退回後。就放棄了向西突圍,而是向東撤退。

    十一月遼西的夜晚已經很寒冷。遼河的岸邊都結起了一層薄冰。

    遼河西岸,楚軍正在源源不斷的登陸。兩個協的楚軍分為兩部,在清軍營地東面河岸邊的南北兩邊同時登陸,然後猶如一支大鉗夾擊清營。

    西、南、北,三個方向都是明軍,黑暗裡清軍甚至都弄不明白究竟來了多少明軍。

    只有一個方向沒有明軍。東面。

    但東面是一條寬闊的遼河,河水很深,很冷,結著浮冰,但卻無法承受人馬過河。

    在河上。只有劉鈞親自帶著水師的船員和他的直屬部隊在船上等候著清軍的到來。船已經下錨河心,運兵船上的火炮早已經對準岸邊。

    兩萬餘明軍夜襲黃台吉五千清軍,若是正常情況下,這是毫無勝算的,清軍的凶悍以一敵二,甚至是敵五敵六都沒問題。尤其是這樣的夜襲,還是三面圍擊,很容易被清軍往一面殺出突圍,甚至各個擊破,反敗為勝。

    不過劉鈞並不擔心,楚軍有充足的火力,燧發火銃配短銃,使得步兵的火力很強,排成銃陣能夠打出連續不斷的火力。尤其是他們還有許多山地榴,配合榴霰彈,對付黑夜裡的騎兵,很好用。

    這時,站在劉鈞身後的孔有德聽見越來越近的喊聲,清軍正在向河岸邊接近。他想起半年前在瀋陽的皇宮,那時黃台吉坐在皇宮中的金殿龍椅上,正在大肆封賞去冬開始到今春結束的那場深入明朝腹地千里的遠侵,當時的黃台吉意氣風發,豪氣萬丈。

    似乎整個天山都將為他征服。

    可才短短半年時間,黃台吉今夜卻在遼河岸邊,在這十幾年來都早成為滿清腹心之地的遼河岸邊,被明軍伏擊,殺的狼狽萬分。

    凶悍的巴牙喇兵,也突不破明軍的炮陣排銃。

    八旗兵確實凶悍,可黃台吉此時身邊只有五千人,他犯下了大錯,偏偏這個錯被劉繼業給抓住了。

    孔有德現在對於面前這個年前的明軍督師,可是佩服的五體投地,真正的佩服。黃台吉卻明顯還是輕視了劉鈞,現在不得不嘗著這輕視產下的苦果。

    跟劉鈞對峙了大半年,然後又在蓋州被圍城炮轟了半月,孔有德對劉鈞率領的楚軍可是有相當深刻的認識。

    這雖是一支明軍,可卻非傳統的明軍,他與任何一支大明官軍都不同。

    清軍在往遼河岸邊跑,也在跑向死亡。

    耿仲明聽著夜色裡那越來越近的清軍呼喊聲,嘆氣道,「河裡又還沒結厚冰,他們往這邊跑不是自尋死路嗎?」。

    孔有德回頭望了他一眼,「你覺得是他們想要往這邊跑的嗎?他們是被楚軍三面合圍趕過來的,楚軍的銃炮之威我們都嘗過,現在黃台吉也償到了。」

    他說到黃台吉這個名字的時候,心裡甚至隱隱有些暢快的感覺。當初他被圍在蓋州時侯,黃台吉可有想過他們的感受,可有派過一兵一卒來援?

    河心的船上,劉鈞眺望著西岸的戰馬,傅山與他並肩而立。

    「我們能勝麼?」傅山問。

    戰場上現在的形勢完全倒向楚軍,可傅山面對著這樣的好消息,卻有些不敢相信。對面可不是普通的幾千清軍,而是最精銳的一支八旗,尤其這支兵馬中還有黃台吉。

    「黑夜給了我們最好的掩護,黃台吉根本不知道我們來了多少人。」

    楚軍的山地榴肯定給黃台吉製造了許多不解的迷惑,當劉允升迅速把幾百門山地榴組裝起來轟向清軍營地時,黃台吉犯了個錯誤,他誤判西面來的是大股明軍,憑火炮數量論定,肯定不止萬人,認為那是明軍主力,因而下令往東面跑。

    雖然黑夜也讓明軍的銃炮威力下降,可在這樣的戰鬥裡,明軍的銃炮靠的不是精準射擊,而是齊射打擊,靠的是狂轟爛炸。

    「清軍錯失了最好的突圍機會,如果他們一開始就向著西面猛衝,也許還有點機會。現在,他們已經被合圍了,得承受著數面攻擊,根本跑不掉。」

    「我們被合圍了!」

    黃台吉抱著受傷的膀子,策馬奔馳著,可四面都是密集的銃炮。不論他們怎麼跑,頭頂上總有許多炮彈跟隨著,那些凌空爆炸的炮彈根本就沒有停過,再勇猛的巴牙喇兵,面對著這些炮彈,也毫無辦法。

    黃台吉感覺無比的憋屈和惶恐,他在打著一場艱難無比的戰鬥。

    「皇上,前面就是遼河了!」

    阿巴泰縱馬從前面趕回,報告了又一個壞消息。

    遼河水深,難以泅渡,雖已是冬季,但河上只有浮冰,要等到冰厚的能過河,起碼還得等個十天半月左右。

    往南、往北,都已經試過了,兩邊同樣都是明軍,依然有無數的火炮和連綿的排銃,每次一靠近立即就被打倒大片,黑暗裡也看不清對面究竟有多少明軍。

    最後,唯有東面沒有攔截,他們就一路往東面跑,現在,遼河攔住了他們。

    「這是明軍的陷阱,故意把我們趕向這條死路。」一旁馬上,逃跑時帽子也早丟了的範文程狼狽萬分,惶然的喊道。

    西、南、北三面的四個協兩萬明軍正步步逼近,進一步的壓縮了清軍的空間。

    激戰半夜,天色漸亮。

    黃台吉等被困在河邊上,粗略的核對了一下,發現五千兵馬已經死了一千多,此時河岸邊只剩下三千餘人。

    還有許多人都帶著傷。

    黃台吉這個時候也終於得以看清圍困他們的明軍了,數量超出他的想像,不是多,而是出乎想像的少。

    看樣子,夜襲他們的明軍居然才兩萬左右。

    一想到自己昨夜被兩萬明軍打的如此狼狽,黃台吉是又羞又怒。

    憤怒過後,心底的惶恐不安也少了許多,他又生起了許多信心。

    才兩萬明軍,就想困住他。

    號角響起,嗚嗚嗚嗚嗚,低沉而又悠長,有如北方吹來的朔風,黃台吉騎在馬上,高舉著長劍。

    決死一戰。

    當號聲漸息,一陣陣的怒吼咆哮聲充斥了整個戰場。

    清軍開始拚死突圍,他們選擇向北面突圍。

    戰馬開始小跑加速,漸漸加快速度,迅速奔馳起來。

    在他們的前面,張國棟策馬站在陣前,看著清軍呼嘯而來,那股狂悍之勢,張國棟只感覺一陣陣熱血上湧。

    他拔出了自己的配劍,那是劉鈞賜給他的一把寶劍。(未完待續。)

    PS︰感謝38045569、色劍、angjie1989、水精靈一青龍、白雲的城主的支持,謝謝!

    第351章劍斬黃龍︰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27
第352章 死於無名小卒之手

    目光掃過麾下的一協戰士,張國棟一瞬間想到了他剛加入九頭鳥的時候,想到了他第一次隨隊前去剿匪,那時他握著鳥銃,心中是何等的緊張。

    而現在,他帶著五千麾下,面對的是清虜韃子皇帝的拚死突圍。

    「今日,讓我們戰個痛快殺韃子,擒黃台吉」

    「殺韃子,擒黃台吉」

    張國棟策馬緩緩在陣前跑過,一遍遍的高呼。隨著他的呼喊,陣前的將士們紛紛大聲回應,一遍遍的山呼吶喊,楚軍的士氣也越發的高昂。

    當張國棟策馬返回陣中的時候,佈置在大陣兩邊的山地榴炮陣已經開始向清軍轟擊,同時來自西面和南面的炮陣,出開始加入轟擊,為北面的友軍提供炮火支援。

    楚軍的火炮齊齊轟鳴,呼嘯著如冰雹般向清軍砸落,十發百發,紛紛凌空爆炸,剎那間變為無數霰彈,不可勝數。

    衝鋒的清軍不少人中彈落馬,吼叫轉為慘叫。

    這時,第二波榴霰彈又已經飛到他們上空,再次當次爆炸開來,又是無數清軍中彈落馬。

    正面的火銃手都已經端起了燧發銃。

    天鵝音喇叭聲響起,接著是連隊長們的鐵哨聲嘟嘟的響個不停。

    炒豆般的銃聲此起彼伏的響起,一個個的火銃方陣前排的銃手射出第一槍,然後立即從方陣間的空當轉向方陣的後排,第二排的銃手這個時候上前一步,接著放銃,再退後,第三排又接上,再舉銃在哨聲中齊放,然後繼續下一排。

    每個方陣正好是一個連,分成九排,每三排是一隊。排也是楚軍連和隊下步兵最基本的編制,在炮兵榴霰彈的猛烈打擊下。清軍衝鋒時損傷極大,衝鋒的陣形也被炸散。

    為了避免密集衝鋒時遭受榴霰彈的猛烈殺傷,他們不得不把陣形散開。

    「上刺刀」

    憑藉著大量火炮的支援,遲滯了清軍的速度。打散了他們的陣形,可楚軍的輕步兵銃手們依然每人只射了三發子彈,清軍就已經衝到面前了。

    不過楚軍早裝備了套筒式刺刀。

    聽到命令,訓練有素的九頭鳥輕步兵紛紛從腰間取下刺刀,套在銃管上。一個個的銃陣。迅速結成了一個大刺刀陣,燧發銃加上刺刀,立即就成了一把長矛。

    重步兵們在輕步兵的環形刺刀大陣外圍又加固了一層,用大盾和長矛為輕步兵們提供了一層保護。

    火銃加刺刀,讓火銃兵們一改以往孱弱的形像,大大提升了他們的戰鬥力。

    明亮的刺刀亮起,使得步兵陣有如一隻巨大的鋼鐵刺蝟,輕步兵們豎起一支支刺刀,躲在重步兵們的鐵盾後面,嚴陣以待。

    阿巴泰率領最精銳的巴牙喇重裝騎兵。成楔形陣勢,頂著猛烈的炮火,終於衝到了陣前。面對著那些加裝了刺刀的長銃,人們沒有停止衝刺,沒有閃避,直接橫衝直撞。

    鋒利的刺刀貫胸而出,許多巴牙喇直接死亡。

    起碼有上百巴牙喇兵直接陣亡,阿巴泰的坐騎被一把刺刀穿過脖頸,它嘶鳴著人立而起,伸出鐵蹄亂踢。發狂般的躍入陣中。

    無數的刺刀四面八方的向它刺來,將戰馬捅的鮮血淋灕。可是重步兵的盾陣也在它的重壓下陡然瓦解了一片。

    數名九頭鳥輕步兵連忙閃避著這頭還在臨時發狂掙扎的戰馬。

    戰馬轟然倒下,鮮血染地,身披重甲的阿巴泰卻毫髮無傷的從地上站起。高舉著一把重劍,展開瘋狂的攻擊。

    後面的清軍趁著盾陣上的缺口還沒來的及合攏,也跟著衝了進來。

    「殺,殺,殺」阿巴泰高喊。

    「短銃射擊堵住缺口」眼看清軍如此凶悍,陣中立即響起了士官們的高呼。那些經驗豐富的士官們及時的下達了新的命令。並率先拔出了腰間早裝填好的短銃,對著衝入陣中的清軍貼著他們的身體就扣動了扳機。

    砰的一聲。

    阿巴泰的身子震動了一下,他狂舞著大劍的手也停了下來。

    砰的雙是一聲。

    一名躺在他腳下的楚軍銃手,握著短銃對著他的大腿直接就又來了一銃。

    砰

    站在阿巴泰身後的一名楚軍銃手,也掏出了自己的短銃,對著阿巴泰射了一槍。

    砰砰砰

    又是接連數槍,阿巴泰轉眼間就被周圍的九頭鳥銃手們轟擊了十幾槍。三層甲也擋不住這種貼近射擊,還是這麼多銃。

    砰

    又是一銃,這一銃,是直接指著他的脖頸射擊的。

    阿巴泰的脖子連著半邊下巴都被轟爛了,整個人轟的倒地,死的不能再死了。

    拚死衝入明軍陣中的,還有那些正試圖撕開明軍軍陣的,都被楚軍的短銃給打懵了。

    每人兩支短銃,在這種近身戰鬥的時候,突然抽出來來那麼一樣,神也擋不住,何況每人還有兩支短銃。這種本來是為騎兵研發的短銃,現在卻被劉鈞奢侈的用來裝備步兵。

    不用火繩,燧發點火。雖然在近身戰鬥時,往往也只能發射一次,很難再有機會裝填。可這一次就足夠了,無數的清軍都死在這短銃下,甚至比之前的排銃還損失的大。

    刺刀加短銃。短銃子彈打空了,楚軍直接把身上手雷包裡的手雷掏了出來,點燃引線,扔入陣外密集衝上來的清軍中。轟隆隆的手雷不時在清軍群中爆炸,這比手銃殺傷力更猛。

    楚軍迅速把第一批清軍給打退了。

    黃台吉親眼看著自己的兄弟被亂銃和手雷打倒,然後看著一個明軍拔刀一刀打掉阿巴泰的頭盔,然後狠狠一刀剁下了阿巴泰的腦袋,接著高高舉起,興奮的站在那裡狂吼。

    「不」

    黃台吉怒吼。

    黃台吉仰天長吼,他舉刀前指,率領著清軍繼續衝擊。

    楚軍此時已經迅速的把撕開的陣線又一次修補好了。

    在騎兵的衝擊下,步兵方陣本來是承受不住的,肯定是要崩潰的。

    可是這一次,這支九頭鳥的步兵陣讓清軍見識到了什麼叫硬骨頭。九頭鳥也讓清軍見識到了,楚軍並不是只會光揀軟柿子捏,在關鍵的時候,楚軍一樣可能血戰到底。

    楚軍以往喜歡避實就虛,不意味著楚軍就打不了硬戰。

    今天,楚軍直接與天下最凶悍的八旗巴牙喇硬剛,絲毫不落下風。

    火炮還在不停的拋灑著炮彈,而南面和西面的三個協的楚軍也並沒有在看風景。他們迅速的從兩面包抄過來,不斷的向著清軍推進。

    清軍越發的瘋狂起來,突不破北面的攔截,他們只能被扼守在此。

    一個清軍將領不甘心的帶著一隊騎兵不知道該用愚蠢還是勇猛來形容,他直接衝著炮陣衝過去,結果被一陣霰彈噴射,成片的霰彈噴射而出,將那支騎兵打的紛紛落馬,那帶頭的清將更是被一枚炮彈正中胸膛,炮彈把他的盔甲都砸凹了,他的整個胸膛的骨頭都碎了,七竅流血,頓時斃命。

    守護著炮陣的騎兵自兩面殺出,鋒利的馬刀無情的收割著這些被霰彈打的傷亡慘重的騎兵。楚軍騎兵在戰場上飛馳,騎兵們揮著騎銃,將對手一個個射殺在地。

    這時黃台吉也衝入了明軍戰陣,一名明軍銃手舉著刺刀就向他胸膛刺來,黃台吉長劍一揮,將刺刀格開,那名楚兵向後退去,打算再刺一次,但黃台吉已經調轉馬頭,將他踩在了馬下。

    他看到那個明軍嘴裡吐出了鮮血,可那人眼中沒有畏懼和惶恐,反而很明亮。那人一隻手抱住了他戰馬的一條馬腿,然後一手舉起了一隻短銃。

    黃台吉只見火光一閃,他的戰馬悲鳴一聲,發狂的人立而起起。黃台吉努力的想要穩住身子,結果戰馬狂叫著倒地,那一銃並沒射中他,但卻射中了他戰馬的肚子。

    天旋地轉。

    黃台吉感覺整個人都在炫暈。

    接著他感覺到自己的一條腿傳來劇痛,這時他才發現,戰馬倒地,把他的一條腿壓在了身下,他感覺自己的那條腿已經斷了。

    一把刺刀猛的刺來,黃台吉揮刀格擋。

    叮鐺一聲,刺刀盪開。

    一把刺刀盪開,可更多的刺刀又刺了過來。

    黃台吉左格右擋,勉力支撐。

    「護駕保護皇上」

    一名巴牙喇見到皇上居然被戰馬壓在地上,被一群明軍圍攻,情急之下,忠心護主的他連忙高喊,呼叫同伴來救援。

    正在苦苦支撐的皇台吉一聽到那喊叫,心裡一驚,完了。

    果然,那人一喊,周圍的明軍爆發了一陣興奮的吼聲。沒有那聲喊叫,他們都不知道這個倒霉蛋就是韃子皇帝。

    「韃子皇帝在這裡,上啊,兄弟們」

    「殺韃子皇帝」

    「砰」

    一聲銃響,正揮刀的黃台吉腦袋中了一銃,半邊腦袋都被爆開了。

    周圍突然靜了下來。

    誰都沒有想到,大家怔了一會後齊齊轉頭,開始尋找是哪個開的槍。

    一個很年輕的九頭鳥,二十上下,手裡還舉著銃口冒煙的短銃站在距離黃台吉僅七八步外。他剛才聽到有人喊馬上的就是黃台吉,又聽到有人喊殺韃子皇帝,一激動之下,拔出還有子彈的第二把短銃,什麼也沒想,對著就射了一銃。

    「我殺了韃子皇帝。」胡凱喃喃的念叨著,念了幾遍,他突然興奮的喊叫,「我殺了韃子皇子,我殺了韃子皇帝」

    「皇上」

    附近剛好目睹到這一切的清軍,都如喪考妣。皇上就這樣死了,被一個明軍小卒打死了。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27
第353章 藥店碧蓮

    張國棟撥開黃台吉的頭盔,現他的半邊臉都被打轟爛了,只剩下了半邊臉。要看書黃台吉的坐騎還壓在他的一條腿上,那條腿扭曲成怪異的角度。

    「這是韃子皇帝?」張國棟問。

    「問下韃了就知道了,那些韃子都喊這是他們皇帝。」旁邊的一群明軍回道。

    張國棟目光望前陣前的清軍,一個身披著重甲頭戴著尖頂盔的清軍將領扔下了手中的寶劍,「我投降。」

    「我們投降。」

    又是數把刀劍扔到了一邊,叮鐺做響。

    張國棟看著這群如喪考妣,垂頭喪氣的清軍,心裡隱約有了幾分相信了。「這是黃台吉?」

    「是的,這是我們皇上。」

    「哈哈哈!」張國棟興奮不已,一把拉過胡凱,「好你個小子,走狗屎運了,韃子皇帝居然被你一銃打死了。你叫什麼名字?」

    胡凱連忙立正,大聲稟報,「報告長官,我是二等兵胡凱,第八鎮第一師第二協步兵一標三連二隊一排輕步兵。」

    「好,記下名字,回頭我親自向大帥為你請功。」

    張國棟所處的位置,戰鬥已經停止了下來,但別處的戰鬥還在繼續。

    他看到西南兩面的九頭鳥已經圍了上來,清軍騎兵的空間越來越小,他們還在絕望的衝殺,可一排排的子彈把他們不停的擊落。

    清人還在做著困獸之鬥,但可以相信,戰鬥已經要結束了。

    「你們的選擇很明智,你們已經輸了!」張國棟看著那些棄械投降的清軍笑道,只是那些清軍都跪在地上,望著只剩下了半邊腦袋的黃台吉,全都沉默不語。

    「馬上去告訴大帥,我們斬殺了黃台吉。」張國棟一面說,一面讓人開始把壓住黃台吉的馬移開,並把黃台吉的屍體保存好。「他的鎧甲兵器,也全都要收好。」

    這個時候,戰場上的喇叭聲再度響起。

    九頭鳥動了全面進攻,向著負隅頑抗的清軍展開最凌厲的攻勢。炮火越的猛烈。而排銃四面射向清軍,九頭鳥的旗幟在戰場上飄揚。

    張國棟看到劉鈞已經登岸,他身披著金甲,身邊圍繞著五百近衛騎兵。初升的朝陽在槍尖閃耀,劉鈞的帥旗在頭頂飛揚。

    清軍的殘餘部隊死傷慘重。根本抵擋不住明軍的合圍絞殺,一個接一個的倒下,就好似烈日下的冰霜,迅消融。

    不少清騎最終放棄了抵擋,選擇了投降,但也還有一些女真騎士,寧死不降,戰鬥至最後一刻。

    但不論他們怎麼反抗,他們還是敗了。投降的被繳奪兵器,捆綁起來串成一大串等候處置。而那些抵抗者,一個皆一個的被打死在戰場上。

    劉鈞騎馬趕來,他先看了黃台吉那只剩下半邊臉的屍體。

    「陣斬韃子皇帝,你們打的非常好。」劉鈞對自己的弟子張國棟說道。

    張國棟被稱讚,十分激動,「可惜打掉了半天邊,不敢肯定這就是韃子皇帝。」

    「既然清軍俘虜都指認這就是黃台吉,另外屍體身上的鎧甲坐騎也都對的上,還有屍體上搜出來的印信也無誤,那他就是黃台吉了。」劉鈞笑著道。不過他也擔心萬一這是韃子皇帝的替身,韃子金蟬出殼,那認錯了也是很麻煩的。

    「我已經派出騎兵開始掃蕩周邊,以防有漏網之魚。」

    「如果真的是韃子皇帝。那咱們這次可真是立了潑天大功了。」傅山也在一邊感嘆道。

    劉鈞把玩著黃台吉的印章,臉上表現的很平靜,「出兵之時,我們就已經做過預計,此戰本來就有一半的可能圍住生擒黃台吉,圍住後也有一半可能陣斬黃吉台。現在黃台吉被斬殺。也算不得什麼意外。」

    這一戰,楚軍可以說也是冒了很大風險的。畢竟以前楚軍以前還從來沒有打過這種硬仗,兩萬餘人突襲黃台吉的五千精銳。

    「我們的傷亡如何?」劉鈞問。

    參謀長王謙稟報,「傷亡不小,韃子拚死突圍,給我們造成不小的傷亡。若不是我們這次帶了大量的山地榴,配合榴霰彈,加上輕步兵還裝備了兩把短銃,只怕勝負難料。現在我們雖然贏了,可相對我們以往的戰績來說,算是慘勝。」

    「初步統計了下,我們戰死兩千餘眾,另有數百人可能搶救不回來,還有大約三五百就算救回來,也得退伍了。」

    一戰折損不下三千人馬,這對於楚軍來說,是從未有過的大傷亡。這損失,極為慘重。這還是九頭鳥擁有如此先進的火器情況下,還被打出了這麼大的傷亡,若是沒有那些山地榴和短銃,這場仗還真可能贏不了。

    關鍵還是步兵對騎兵天生有些弱勢,尤其是在野外作戰,還是這種明軍起的突襲戰。沒有了楚軍擅長的陣地工事,也沒有火力強勁的野炮重炮,這等於讓楚軍戰力削弱了許多。幸好還有山地榴輕便,能夠快隨部隊機動,迅拆卸組合投入戰場。又有短銃加刺刀,提升了步兵刺刀陣的防禦能力。

    在這場戰鬥中,清軍幾次突進明軍的陣中,多虧了短銃關鍵時候的殺傷力,穩住了陣腳。

    「兩萬餘人打五千清軍,我們傷亡三千。」劉鈞搖了搖頭,九頭鳥長於火器,擅長的是攻城和陣地戰,打這種野戰,果然還是弱項。

    「已經不錯了,五千韃子,都是韃子皇帝統領的上三旗最精銳的戰士,清一色的騎兵。咱們跟他們野戰,還取得了大勝,沒放跑一個韃子,相當難得了。韃子死的比我們還多,五千人還剩下了不足八百,餘者皆戰死,連韃子皇帝和其兄弟貝勒阿巴泰都被我們斬殺,另外還俘虜了範文程等重要人物。」

    「咱們接下來怎麼辦?」傅山問。

    「先前黃台吉在這裡等等代善的兵馬,估計也快要到了,咱們先撤到遼河東岸再說。」劉鈞想了想後,決定先見好就收。剛打完一場硬仗,現在不宜再留在這裡,跟代善再硬拚一仗。

    「大帥。我們已經確認了饒余貝勒阿巴泰的屍體,另外還從俘虜中甄別出了安平貝勒杜度、貝勒碩,並內院大學士範文程、希福、剛林以及內大臣固山額真圖爾格、固山額真英俄爾岱等人。」

    「收穫的大魚還不小。」劉鈞笑道。

    「可惜代善、多爾袞、濟爾哈朗、豪格這四大親王沒來,要不就一網打盡了。」張山在一邊有些貪的無厭的道。

    「大帥。範文程要求厚斂黃台吉。」

    劉鈞聽到這個請求,滿臉不悅,「範文程這個大漢奸,也還有臉說這種話,他說這話是想證明什麼?證明他是韃子的忠臣那他為何不問下他自己的出身?大明的遼東漢民。科舉秀才,也沒被俘被擄,卻主動的去投奔韃子,多年來,為韃子出謀劃策,想著怎麼攻打我大明疆土,怎麼擄掠奴役我大明百姓,這種大漢奸,居然還敢跟我提這樣的要求?」

    劉鈞都氣的要笑了。

    「把範文程帶上來。」

    範文程此時四十多歲,遼東瀋陽人。正宗的漢人。十八歲時與兄範文吳同中瀋陽秀才。三年後,萬曆四十六年,後金攻下旅順,範文程跟著兄弟主動跑去求見努爾哈赤,投降後金。

    範文程算是主動投降後金的漢奸之,自努爾哈赤到黃台吉,範文程都深得兩個韃子皇帝的信任,自後金到滿清,規制大多出身其手,其也一直被視為文臣之。

    在滿清。也一直是範文程和寧完我等一群漢奸屢屢提議要攻打明朝,殺進關內,奪取大明天下。

    這個大漢奸,是真的把自己當成是滿人了。

    「皇上啊!」

    範文程一過來。就看到黃台吉的屍擺在那裡,馬上就是一聲慘叫,直接撲到黃台吉的屍體上嚎啕大哭起來,就跟孝子哭喪一樣。

    「皇上啊。」範文程哭天搶地,比死了親爹還難受。他哭了一陣,又回頭衝著劉鈞等人喊道。「你們怎麼能如此對待我大清皇帝,你們得給予我大清天子應有的尊重。」

    「一野豬皮領,還想要什麼尊重?若他安安心心呆在建州當他的野豬皮領,尊奉我大明正朔,本公又豈會殺他?」

    劉鈞冷哼一聲,「範文程,你這個漢奸,看看那些真韃子都沒你哭的這麼用心。認賊作父,背棄祖宗,你將來有何臉面見你的列宗列宗?」

    劉鈞忍不住就是一通罵。

    罵完之後,劉鈞還不解氣,「看你對韃子如此忠心,本公就成全你。」說罷,拔出自己的寶劍扔到他的面前,「你不是很忠心嗎,那你就自刎追隨你的主子去吧,狗奴才死漢奸!」

    範文程沒想到劉鈞居然是這樣的態度。

    「我我」我了半天,什麼也說不出來。哭韃子皇帝是一回事,讓他自刎表忠則又是一回事了。

    「怎麼,捨不得死?看來你了不過是裝模作樣而已,對韃子也不是什麼精忠實意啊。」劉鈞取笑道,「來人,拉下去砍了,咱們成全他一回。」

    幾名楚軍走上前來,一把架住範文程。

    範文程怎麼也沒料到會是這種結果,嚇的臉色慘白,開始喊饒。

    「留著就是個禍害,砍了!」

    劉鈞一刻也不想多看到這人,根本不準備留著他的命送到北京去。

    任憑範文程怎麼求饒都沒有用,片刻後他的頭顱已經砍下來裝在木盤中端了上來。

    「把他的屍和黃台吉的收在一起,帶走。」

    黃台吉的屍已經讓許多清軍認過,孔有德等一眾叛將也都過來確認過,基本已經可以確定,這個少了半邊臉的屍體,就是真的韃子皇帝黃台吉。

    「派人向京師稟報這個好消息吧,也順便向遼陽以及錦州的韃子通報這個消息。」劉鈞下令。

    楚軍中爆出一陣接一陣的歡呼之聲,人人都沉浸在擊殺韃子皇帝的激動興奮之中。

    遼河一戰,殲滅韃子精銳五千,陣斬黃台吉,擊殺黃台吉的兄弟饒余貝勒阿巴泰,又生擒了貝勒杜度和碩。

    杜度是努爾哈赤之孫、長子廣略貝勒褚英第一子,碩則是清太祖努爾哈赤之孫、禮親王代善第二子。

    又俘虜了兩個固山額真,三個大學士。

    斬獲極豐,出人意料的豐盛!為此付出了三千傷亡,也值了!(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27
第354章 鞭屍

    正午剛過,楚軍已經全都撤到了遼河東岸。Π Π ,

    經過半天的休整之後,劉鈞率軍繼續殺回遼陽城下。遼陽城下打著劉鈞旗幟虛張聲勢的只有一萬楚軍加兩萬孔有德等舊部降卒,他們在遼陽城下其實也十分擔心,等見到劉鈞等回來,居然折損了三千餘兵馬,嚇了一大跳。

    「這是打了敗仗?」第一師副總兵蔡遠忙問。

    「不,我們打了勝仗,一個天大的勝仗。」蔡遠曾經的老部下,如今的第二師副總兵張國棟回答道。「我們全殲了遼河岸邊的五千韃子,還陣斬了韃子皇帝。」

    「你別跟我開玩笑。」蔡遠道。

    「韃子皇帝的屍體就在後面,我們還斬殺了他的兄弟貝勒阿巴泰,生擒了他的兩個貝勒佷子,固山額真都抓了兩個,還抓了三個大學士。」張國棟十分自豪的道。

    「我的個天!」蔡遠驚呼,被震驚的不輕。雖然他很清楚劉鈞之前是率軍去襲擊韃子皇帝,可絕想不到,他們成功了,還取得了如此完勝,連韃子皇帝都給殺了。

    劉鈞對著蔡遠點了點頭,示意張國棟說的是真的。

    「遼陽的情況如何?」劉鈞問。

    「我按督帥的吩咐,打著大帥的旗幟虛張聲勢,在遼陽北南東三面遠遠布了一個空營,虛張著旗幟,只把兵馬佈置在西面,還在城外架起了大炮,隔一個時辰炮轟一陣。到現在為止,豪格都應當沒有識破我們的虛實,他一直沒敢出城,只是緊閉四門,忙著加強防禦,等待援兵。」

    清軍主力如今都在遼西,一時半會是不會有什麼援兵了。

    「把黃台吉和阿巴泰的屍體綁在旗杆上,推到遼陽城門前,把繳獲的龍袍等也都擺出來,再把貝勒杜度、碩托、圖爾格、英俄爾岱、希福、剛林等俘虜。都押到城下去,讓遼陽的守軍知道我們已經殺了韃子,滅了他們的援軍,嗯。讓孔有德耿仲明幾個也過去,讓他們幫忙押著俘虜。」

    遼陽城頭,清軍發現了明軍的動靜,連忙向豪格稟報。

    愛新覺羅.豪格,今年三十一歲。是黃台吉的長子,崇德元年,晉封為和碩肅親王。他是皇太極第一個兒子,也是如今黃台吉唯一成年的兒子,早年時期他就跟從其父征討蒙古董夔、察哈爾、鄂爾多斯等部,幾場仗下來都有戰功,被祖父努爾哈赤封為貝勒。

    因為勇猛能戰,又是黃台吉唯一成年兒子,他因此得以加封為肅親王,在滿清內部。也是握有不小實力。

    聽到下面稟報,豪格趕到西城城門樓上,然後立即發現了距離城池不過百餘步的距離,推來幾輛望車,上門吊著三人。

    「拿千里鏡來!」

    城頭上的清軍早看到瞭望車當中吊著的一人身上穿著龍袍,可都不敢亂說。豪格也看到了,但不敢相信。

    舉著千里鏡,豪格第一眼看去,就覺得那人身形極似父親黃台吉,身上也是身著龍袍。可是仔細觀看面部時。卻發現臉爛了一邊,顯得相當猙獰。

    雖然爛了一邊臉,可豪格依然心裡確認了這就是大清皇帝的屍體。

    千里鏡再往旁邊看去,左邊一人也相當熟悉。是他的七叔阿巴泰,右邊一人他同樣認識,漢臣之首也是文臣之首的範文程。

    豪格覺得頭髮暈。

    這時對面又走過來一群人。

    「是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叛徒!」旁邊有清將忍不住喊道。

    豪格也一眼認出了走過來的人群中領頭的正是孔有德等三順王,還有一個續順公沈志祥。蓋州失守,這些直屬皇帝打著瓖黑旗的漢軍,直接降了明軍。

    現在這幾個無恥的傢伙卻押著一大群人過來。

    「杜度貝勒、碩托貝勒!」

    再次有人驚呼。

    豪格黑著臉。看著自己的兩位堂兄被孔有德等押到前面,被按著跪到地上。

    兩位貝勒跪下,又有幾人被押了上來。

    「固山額真圖爾格、英俄爾岱。」

    八旗每旗才一個固山額真,這裡卻一下子出現了兩個,而且這兩人和兩貝勒一樣,本來此時都應當陪在皇帝身邊的。

    又有幾人被押了上來,是大學士希福和剛林,若加上掛在那邊車上的範文程,大清的三大學士都到齊了。

    又一批人被押了上來,有人認識,有些不認識,但看他們身上的鎧甲,都差不多能猜到都是上三旗的各等章京們。

    最後押上來的是足有七八百的八旗勇士。

    「王爺!」城頭上的守軍已經面無人色,惶恐到了極點。若只是一具穿著龍袍的屍體,他們還能認定是明軍弄了一個屍體冒充皇帝。可現在,城下出現的一個個,再無可疑了。

    皇帝接到遼陽求援信率兵趕來時,被明軍伏擊戰死了。

    這時城下的孔有德策馬上前幾步,對著城頭大喊,「城上的肅親王豪格聽著,你們的皇帝,你的父親,虜首黃台吉已經被我大明關外督師楚國公於昨夜,在遼河西岸突襲斬殺。黃台吉身邊的五千八騎也全軍覆沒,楚國公給你們一天時間,明天正午之時,你們若再不獻城投降,我大明天兵將攻入城中,到時一個不留。」

    說完孔有德返身回到陣前,對著被押到城下的那八百多清軍俘虜一揮手。

    擔任劊子手的全是瓖黑旗的降卒軍官,他們被要求親自擔任劊子手。

    「斬!」

    孔有德說完,拔出了自己的腰刀,率先走到了貝勒碩托的面前。

    碩托看到孔有德拎著刀一臉狠絕的走上前來,已經知道了自己的下場。當下忍不住破口大罵,「狗日的孔有德,我日你先人,草你祖宗。」

    「貝勒爺,孔某人送你上路了。」

    「叛徒,你不得好死,你以為賣主求榮殺了我就有好下場?南朝不會放過你的。」

    孔有德猛的一揮刀,碩托的頭顱落地,一腔鮮血直噴而起。

    耿仲明一刀砍了貝勒杜度。尚可喜一刀砍了圖爾格,沈志祥砍了英俄爾岱。其它大小軍官則人人腰刀見血。

    轉眼間,八百餘清軍俘虜,上至貝勒。下至普通的馬甲,都被砍翻在地。

    殺完之後,孔有德把碩托等重要人物的人頭帶走,留下了無頭屍首。黃台吉和阿巴泰、範文程三人的屍體被放下來,孔有德和耿仲明、尚可喜三人再次揮刀。把三具屍體的人頭又砍了下來,最後無頭屍體扔在一邊,提走了屍體。

    明軍撤回陣內。

    豪格等人氣的渾身顫抖,那憤怒裡還帶著恐懼。

    「派人把屍體都收回城。」

    豪格一字一句的說道。

    「王爺,殺出去跟他們拼了。」

    「拼你娘!」豪格突然衝著那名軍官破口大罵。吼完,他就直接轉身下了城頭。

    城下,明軍陣前。

    傅山看著孔有德等人砍殺清軍俘虜,眉頭皺了皺,「殺俘沒必要吧,況且這些俘虜如何處置。不是應當由朝廷決定嗎?」

    劉鈞不是一個嗜殺之人。

    也不喜歡殺俘,但這不代表他就不會殺俘。

    「這些人殺害了我們三千餘同袍,這是為他們報仇。」劉鈞道,遼河之戰,是九頭鳥自成立以來兩年傷亡最大的一次,一戰傷亡三千多,痛的劉鈞都想掉淚。現在處死這些俘虜,也不僅僅是為了報仇,「這是在殺雞儆猴。」

    「督帥,我們不立即炮轟攻城嗎?代善可能正在趕來。也許隨時就會出現。」參謀長王謙道。

    「代善不會來的這麼快的,我們已經派了人在遼河巡邏,只要他們一出現我們就會知道。而且我敢肯定代善不會來,代善是個老狐狸。向來小心謹慎,當他知道遼河之戰的結果後,不會冒然前來的。而且我給豪格一天時間,是因為我也敢肯定,豪格今晚肯定會棄城而逃,撤回瀋陽。」

    傅山王謙張山等一群將領都大為驚訝。不知道劉鈞的這些判斷依據從何而來。

    劉鈞卻很有信心,九頭鳥入遼以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如今連韃子皇帝都給擊殺了,不論是代善還是豪格都必然不敢再小瞧九頭鳥。當然,最重要的一點,黃台吉一死,現在滿清群龍無首,誰來當皇帝,這才是最重要的問題。

    遼陽城裡才萬把拼湊的兵馬,豪格很清楚他這點人和遼陽城,都在楚軍的大炮前頂不住。尤其是眼下黃台吉一死,皇位空虛,豪格做為黃台吉的長子兼唯一成年的兒子,他在皇位繼承權上是很有優勢的,與其在遼陽困守,還不如先回瀋陽。

    除了豪格,眼下能夠覬覦皇位的主要還是四大親王中的另外三位,睿親王多爾袞、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另有三位郡王︰武英郡王阿濟格、穎郡王阿達禮和豫郡王多鐸,也算是皇位的有力爭奪者。

    禮親王代善是皇太極的兄長,已經年老力衰,心有餘而力不足,但他多年的經營和資歷,對這場皇位之爭將起到重大作用。

    鄭親王濟爾哈朗是努兒哈赤弟弟舒爾哈齊的兒子,自幼長在皇宮,和皇太極情同手足,但他血緣稍遠,基本也可以排除在外,不過他的實力支持任何一人,都會起到關鍵作用。

    剩下的幾個人可以分為兩派,一是以睿親王多爾袞為首的一派,其中他的弟弟武英郡王阿濟格和豫郡王多鐸,還有兩白旗都是他的有力支持者。

    而另一派,皇太極的長子肅親王豪格則是最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人,正是當打之年,他的背後有上三旗的有力支持。

    就算是向來團結對外的滿清,在內部的權力爭奪的時候,也一樣是相當激烈的。

    黃台吉突然就死了,清軍重兵雲集遼西,代善聽到黃台吉的死訊,最有可能的舉動就是返回錦州城下,爭奪兵權控制。哪怕代善真的自己不爭皇位,那麼他也不可能不參與到這場權力交替中來。

    正是基於這些分析,劉鈞認為豪格很可能要跑回瀋陽,代善會半途返回錦州。

    當然,給豪格半天時間,也是因為剛經歷了一場傷亡極大的戰鬥後,九頭鳥也需要時間休整。如果明天豪格還在遼陽,並不肯投降,那劉鈞該發起攻城戰,還是會發起的。(未完待續。)

    PS︰感謝LH1226、yebaoyin、有花方酌酒6879、小�佟 勘973sd、鬼夫等的支持,謝謝大家。半夜了,卻才醒,要命。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27
第355章 計取遼陽

    遼河西岸,和碩禮親王代善騎著棗紅馬穿過遍野屍堆。⊙,

    正紅和瓖紅兩旗的勇士們緊隨其後,彼此沉默不語,心情沉重。

    遼河西岸邊數里的那片曠野,被騎兵鐵蹄踐踏留下無數帶著黑色血漬的印跡,在這些蹄印間還有無數的炮彈坑。插在地上斷折的刀槍和箭支,帶著暗紅的血漬,猶如一片可怕的莊稼。

    他騎在馬走過這場戰場,觸目所及到處都是大戰後的恐怖景象。

    折斷的刀槍,插在地上的箭支,還有一堆堆的屍體。

    屍體層層堆疊,每一堆都有上百具,壘成了一個屍堆。極為恐懼的是,這些屍體都沒有腦袋,只剩下了一個空空的頸腔。屍體上的鎧甲衣服也都被剝的光光的。

    這是京觀,充滿著威懾力的京觀,用八旗勇士們的屍體所壘積的京觀。

    「有四千多具無頭屍體。」屬下報告。

    代善沉默,腦中有些混亂,心中帶著驚恐顫粟。這些屍體雖然沒有腦袋,沒有鎧甲,可他依然能一眼看出來,這些都是八旗勇士。

    甚至他還已經知道了他們的身份,隨皇上一起返回遼陽增援的上三旗勇士們。現在,這些勇士卻全都死在了這裡。

    簡直不敢相信。

    「皇上定是已經突圍了。」一名將領在旁邊說道。

    代善一句話也沒有說,遼河邊的戰場上丟下了四千多具清軍屍體,而皇上身邊只有五千人。皇上真的突圍出去了嗎?還是皇上已經被俘了?看著戰場上的京觀,代善心裡有股很不好的預感,既然明軍還有時間砍下所有的首級帶走,還把屍體堆成了京觀,那說明明軍時間很充裕。

    他們砍下了戰死八旗勇士的首級,剝了他們的鎧甲、收走了他們的軍械,甚至戰場上連具馬屍都見不到。

    明軍打掃過戰場,打掃的還很徹底,只留下了無頭屍體壘成的京觀。還有一些斷折無用的破槍爛刀。

    這個時候,一騎快馬來報。

    「王爺,遼河上出現了明軍的戰船,數量不少。」

    遼河上。一支由百多條船組成的艦隊出現,高高的桅杆上掛著的是九頭鳥的大旗。雖然不是四桅的大戰艦,可船上也依然裝載著許多火炮。

    艦隊發現西岸的清軍,迅速的開了過來,停在河心下錨。然後側舷擺開就對著這邊放了幾炮。

    清軍一陣騷亂。

    代善心裡越發的不安,明軍的艦隊駛入遼河,還封鎖了遼河,這個情況很不好。

    「王爺,快看,有一條小船過來了。」

    明軍艦隊中一條小艇駛靠西岸,然後三個人牽著馬上了岸,騎乘而來。

    代善叫住一名張弓搭箭的清軍,「讓他們過來。」

    三騎明軍馳近,將一封書信交到迎上前的清軍手裡。清軍把信帶回遞到代善手中。代善打開,匆匆看過,手已在發抖。

    「帶他們上來。」

    三個明軍被帶上前來,代善盯著他們,「你以為胡言亂語,我就會相信嗎?」

    「楚國公派我等前來通知爾等,黃台吉已經被我明軍陣中斬殺,現在給爾等一個機會,限你們三日內棄械投降,如若不然。三日後定踏平你們。」

    說完,那名明軍取下一個包袱打開,從裡面取出一件血衣扔到了代善面前。

    那是一件龍袍,黃台吉的龍袍。

    「告辭!」三名清軍策馬離開。代善任由他們離開,一直緊盯著那件龍袍。

    「王爺?」兩紅旗的將領們大聲喊道,「這定是謊言,我們立即殺到遼陽去。」

    代善看了看那件染血的龍袍,又看了看身後的京觀,再看看前面遼河上的明軍艦隊。

    最後他搖了搖頭。情況不明。

    代善身邊的兵並不多,也就五千騎。他來的時候,本以為帶五千騎來足夠了,有他的五千騎加黃台吉的五千騎,一萬騎精銳增援遼陽的豪格,憑城而守足夠了。只是怎麼也沒想到,皇上居然如此大敗,他甚至都想不明白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

    正因為想不明白,他也不敢帶著這五千人冒然出動。況且,遼河已經被明軍艦隊封鎖,他這五千人想去遼陽都過不了河。

    今年的天氣有些怪,這都十一月中了,可河上還只是薄薄的浮冰,根本過不了河,而原先河上的浮橋,早被明軍拆了。

    代善下令退後十里紮營,然後派出數支輕騎,讓他們想辦法回遼陽附近,打探情報。

    遼陽。

    夜幕降臨,遼陽城中的守軍卻都惶恐不安,無人能眠。

    豪格在屋裡不停的踱著步。

    明軍大舉圍城,前來增援的兵馬全軍盡沒,皇上都戰死了。現在豪格覺得天都塌了,大難臨頭的感覺。

    豪格面對著城外的明軍,有種發自心底的畏懼。見識了明軍攻城火炮的犀利之後,他清楚的知道,如果沒有援軍,就憑著他手下的這點兵馬,肯定守不住遼陽。

    「王爺,城外有明軍使者求見。」

    豪格有些意外,想了想,點了點頭,「帶進來。」

    明軍的使者帶上來後,先告訴了豪格一個壞消息。禮親王代善率領的五千兩紅旗騎兵在遼河渡河之時,遭到明軍半渡而擊,損兵折將大敗後,退回遼河西岸。當代善得知黃台吉已死的消息後,已經撤回錦州。

    「王爺,遼陽已是孤城一座,黃台吉和代善援軍先後大敗後,已經不可能再有兵馬來援了。憑我們楚軍的大炮,頂多三天就能攻克遼陽。楚國公讓某前來轉告王爺,莫要負隅頑抗,免徒增傷亡,若王爺就此投降,楚國公定當設法保全王爺性命。」

    明軍使者再次向豪格下了最後通牒,明天正午之時,若是豪格還不開城投降,明軍就將直接用大炮轟開城池,城破之後,必血洗遼陽女真人。

    使者離開後。豪格越發的坐不住了。

    許久之後,豪格召集城中的將領,向他們下達了命令。

    「夜半之時,全軍突圍。撤返瀋陽。」

    豪格對於代善被擊敗的消息半信半疑,可他不打算孤軍死守遼陽了。命令下達,城中清軍開始準備撤退,到了半夜的時候,豪格帶著部下打開了北門。趁夜色衝出城去。

    「大帥,豪格跑了!」早盯著遼陽城的九頭鳥夜不收們第一時間發現了豪格逃跑,立即稟報。

    劉鈞聽到這消息,絲毫不以為奇,晚上派人入城,其實就是為了給豪格再增加點壓力。代善的五千人馬還在遼河西岸,劉鈞並不想強攻遼陽。就算火炮能破開城牆,可與城中的萬餘清軍硬戰,韃子肯定會魚死網破,劉鈞已經在遼河西岸損失了三千多人馬。不想再多受損失了。

    「放過豪格。」劉鈞道,「不過別把韃子全放跑了,等韃子半數出城後,我們再攔截伏擊,堵住後面的人。」

    前面出城的肯定是豪格與他的手下精銳,放過前面這些,避免清軍困獸之鬥。

    北門外,明軍早料到清軍可能會從北門突圍,因此這邊增加了不少火炮。

    「差不多了,動手。」傅山親自坐鎮北門。當他看著已經有將近五千騎出城後,便下令動手攔截。

    一發榴霰彈帶著尾焰劃過天空,吹響了戰鬥開始的號角。

    一發又一發的炮彈出膛,埋伏在兩側的火槍兵也開始對著清軍猛射。

    清軍頓時大亂。

    豪格聽到後面的銃炮聲嚇了一跳。後面有將領大聲稟報。「王爺,只出來五千來人,還有大半人馬被攔截住了沒出來。」

    一咬牙,豪格冷聲喝令,「明軍早有防備,不管他們了。咱們先走。」

    豪格沒有勇氣再回頭,他伏低身子,狠狠的抽了坐騎一鞭,加速向北逃跑。

    見到前軍沒有回來救援,最終剩下的清軍又被炮火逼回了遼陽。

    少了豪格五千人馬,城裡的守軍越發的孤立無援,雖然還有數千兵馬,但這些都是些臨時拼湊起來的各旗余丁和漢蒙青壯而已。

    天亮之後,劉鈞下令炮轟遼陽。

    半天后,遼陽城牆被轟開數道缺口,劉鈞再次派人勸降。

    最終,孤立無援自知守不住城池的遼陽城中清軍投降了。

    劉鈞率軍進駐遼陽,將城中的女真和蒙古人都關押起來,然後派人修繕破損的城牆。

    遼河西岸,派出去的斥候回報,肅親王已經棄遼陽返回瀋陽,遼陽城已經被劉鈞佔領。他們還帶回了另一個重要的消息,皇帝確實在遼河一戰中被殺,代善的次子碩托也被明軍所俘,後被處死在瀋陽城下。皇帝增援遼陽的五千兵馬,在遼河全軍覆沒,戰死四千餘,被俘八百餘,這些俘虜現已全都在遼陽城下被殺。

    「遼陽城中有五萬餘明軍,孔有德等部兩萬人馬也都已在劉鈞麾下效力。」

    五千對五萬,面前還有一條無法跨越的遼河。代善沉吟許久,最後還是決定撤回錦州再說。

    有部下勸代善先回瀋陽,但代善最後還是決定先回錦州。

    部下的心意他其實明白,他們想要勸他回瀋陽爭奪皇位。若是最些年,代善確實會對皇位有覬覦之心,但現在,已經五十多歲的代善卻沒有這種念頭了。

    代善是努爾哈赤的次子,努爾哈赤有十六子,長子褚英早年被廢囚禁而死,代善雖是次子,因此可以說也算是長子了。因此在努爾哈赤後期,四貝勒當政,五大臣贊襄時,代善曾是四貝勒之首。

    後後努爾哈赤死,代善本來是皇位的有力爭奪者,但最後他卻讓位黃台吉,不是因為他不爭,而是他身上有個污點。當初在努爾哈赤的五個后妃中,大妃阿巴亥與代善有曖昧不清的關係。阿巴亥是代善兄弟多爾袞的生母,作為化外蠻夷,滿人本有「父死,子妻其母」的習俗努爾哈赤曾經向當時相當於準太子的代善說過,將來他死後,要把大妃阿巴亥和年幼的子孫交給代善撫養,這本來是女真的習俗。

    當時阿巴亥才三十出頭,年輕漂亮且深有心機。努爾哈赤還沒死,阿巴亥已經迫不急待的跟代善不清不楚。本來她也許是想要提前與代善弄好了關係,為自己找條後路,結果這事情被揭發,努爾哈赤難以忍受阿巴亥和代善在他還在世之時就這樣眉來眼去,曖昧不清。

    據說,她經常趁努爾哈赤不備,深夜去代善府中,還把三包金銀托代善保管。有一回,努爾哈赤舉行慶功宴,眾妃嬪都出來侑酒,阿巴亥竟打扮得花枝招展,站在代善的身後,不勸別人,單單只把好酒來勸代善。

    努爾哈赤的確說過,他死後將把妃子和兒子都託付代善,但眼下他還正「春秋鼎盛」啊,所以,看在眼中,十分不滿,在得知她將金銀托代善保管後,一怒之下,乃下令侍衛去代善府中,將這三包金銀搜了出來,於是,幫助窩藏的丫環被砍頭,阿巴亥被休棄,但努爾哈赤卻原諒了年長的兒子畢竟這事情也深究不得,家醜不可外揚;另外,長子褚英因自己處治失當已死了,他不願再失去一個兒子。

    就因為這樁醜事,代善在努爾哈赤死後,在皇位爭奪時就很是不利。最終,代善支持了黃台吉當皇帝,黃台吉當了皇帝之後對代善也曾十分厚待,加封禮親王,還讓他執掌兩紅旗。

    現在黃台吉也死了,論理這皇位應當由黃台吉的兒子們繼承,代善是黃台兄的兄長,又年老,他想接位條件還不如當年。況且,他知道,多爾袞、多鐸等一群人肯定也不會同意他來當這個皇帝的,而多爾袞三兄弟偏偏執掌兩白旗,比他的兩紅旗實力強多了。

    代善自己不適合爭皇位,他的兒子就更不適合了,想來想去,代善覺得也不能讓多爾袞來當皇帝,還是應當扶持豪格來繼承皇位。

    論理說,代善要扶持豪格當皇帝,就應當馬上回瀋陽。可老狐狸想了想,若是就這樣回瀋陽,那麼錦州的數萬清軍可就都握在多爾袞手裡了,萬一到時他扶立了豪格,多爾袞不肯,這就要出亂子了。

    想來想去,代善決定還是先回錦州把兩紅旗的兵權控制在手,如此一來,只要握緊了兩紅旗的兵權,不管誰當皇帝,都得先問過他。

    「回錦州。」代善下令。當務之急先回遼陽與多爾袞把新皇帝推選出來,然後再來收拾局面。(未完待續。)

    PS︰感謝LH1226、二哥哥愛看書的支持,謝謝!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27
第356章 秦良玉破陣

    冬日的遼西寒冷凍人,草木上結著厚厚的一層白霜,土地凍的堅硬。要看書北風呼呼刮過,大小河流也開始結冰,吳三桂看著那河面上的薄冰,清楚的知道,最多三五天,河就要結冰封凍,不出十天,遼海也將要封凍。

    好不容易從義州撤回松山的吳三桂,銷瘦了許多,臉上沒有了先前的意氣風,有的只是深深的憂慮。

    天氣漸寒,河流封凍,意味著遼西將一馬平川,河流變成坦途,再不能阻攔清軍鐵騎。而遼海封凍,則意味著遼西將失去來自海上的糧餉補給,以及他們現在最需要的兵馬增援。

    吳三桂在松山等了許久,又收攏了不少敗兵,現在松山城裡的兵不少,足有六萬餘人。但糧草不足,器械缺少,尤其是火炮。義州一戰,吳三桂把炮都給丟光了。就連火銃,也損失了大半。

    他費盡心思用馬匹從湖北換回來的那批火器,轉眼間炮丟光了,火銃也少了大半。不論是寧遠鎮還是錦州鎮或是山海關鎮,這三鎮兵馬都損失慘重。松山的六萬兵馬,戰鬥力還沒有戰前的三分之一。

    松山與錦州相隔只二十里,松山擁兵六萬,錦州擁兵五萬,可實際上兩城現在卻被清軍包圍著,城門都不敢出。而清軍的數量遠少於明軍,但明軍卻已經不敢出城作戰了。清軍甚至在錦州與松山之間,松山與杏山之間,各挖了一條長壕,把三城隔斷。

    「最多十天,遼海就要封凍了。」吳三桂長長嘆息。

    祖大壽搖了搖頭,「劉繼業肯定不會來援了,現在唯一的指望也就是秦良玉等援遼兵馬。」

    吳三桂和祖大壽都在等著遼東兵馬,雖然在松山西面的杏山塔山寧遠等地還有好幾萬明軍,可那些兵吳三桂根本不指望。他唯一指望的也就是遼東的楚軍了。

    「劉繼業破了蓋州,孔有德數萬兵馬投降,遼東楚軍兵威赫赫。他們一定會來解圍的。」吳三桂道。

    「這可不一定。」祖大壽卻沒有如外甥一般的樂觀。他放低了些聲音道,「聽說我們先前一路連勝之時,朝廷的許多官員彈劾劉鈞在蓋州避戰不前養賊自重,然後陛下趁機升劉鈞為京營總督。將他調回京師去,還連下兩道聖旨。結果義州兵敗,皇上又連忙讓他以京營總督職督師遼東遼西兵馬,並節制率領援剿諸路兵馬。朝廷這做法,可夠絕的。」

    「那劉鈞也不可能就坐視不救吧?」吳三桂道。

    「誰說的定呢。朝廷先前擺明了是想要鳥盡弓藏。解劉鈞兵權。現在迫不得已,才又加劉鈞為督師,讓他來援遼西之圍。劉鈞豈會看不清,豈會不生氣?以朝廷的那尿性,等劉鈞一解圍,朝廷肯定就要過河拆橋的。劉鈞又不蠢,如果他不甘心的話,肯定就不會那般痛快的解圍。」

    祖大壽也算摸透了崇禎皇帝的心思,也看透了朝中那些官員們的做派。他也算是看出了一些劉鈞的脈路,劉鈞明明擁有很強的實力。可卻一直藏著掖著,有犀利的火炮火銃,也不肯給朝廷。有一支勇猛能戰的楚軍,卻寧願跑去遼東打一塊地盤出來,也不肯來遼西。

    他從劉鈞的這些做派中,看出了一點東西,這個劉鈞其實也一直在隱藏和保存實力,雖然年輕,卻是深有城府,知道武將唯有抓著兵權才能得重用。

    現在遼西局面如此壞。正突出了劉鈞和其楚軍的重要性。事實也確實已經證明,遼西戰事迅利之時,朝廷就想著削奪劉鈞兵權,調他入京。可遼西一敗。朝廷不但不能再調劉鈞回京師,反而得再給他升職加官,讓他總領關外兵馬。

    這個權力的提升可不是一點半點,就如同當年盧向升總督天下勤王兵馬一樣。區別是,當年盧向升總督天下勤王兵馬,受到了楊嗣昌和洪承疇、孫傳庭、陳新甲等一群人的掣肘。而現在。劉鈞這個關外督師,可是沒人管的了。

    祖大壽換位思考,覺得如果自己是劉鈞,現在就不會馬上來遼西解圍。理由多的是,就好比遼海封凍,海路不通,6路難行。

    吳三桂心情很沉重,義州兵敗,給予他沉重的打擊,到現在,他都還沒怎麼緩過勁來。

    「如果劉鈞不來救,我們如何自救?」他問。

    「有三個選擇。」祖大壽道,他伸出一根指頭,「上策,我們殺回寧遠去。」

    吳三桂搖了搖頭,不甘心這個結果。如果他殺回寧遠去,棄錦州於不顧,那他的前途基本上也就完了。

    「中策呢?」

    「中策我們坐守錦州,等待遼西或者遼東的援軍。」

    「太被動了。」吳三桂還是搖頭。

    「那就只有下策了,我們殺出松山,去錦州與洪孫二總督合兵,共守錦州。」

    這個計畫太冒險,松山雖有六萬人,但缺炮少銃,軍心不振,士氣萎糜,這個時侯要殺進錦州去,很難。

    祖大壽見外甥左右為難,在一邊勸道,「我提議咱們還是先殺回寧遠去,與遼西其它兵馬匯合,補充器械糧草之後,再回來救援錦州。或者,咱們干脆就守在松山,等待援兵。以現在城中的糧草,只要錦州不失,松山守個半年是不成問題的。有這麼長的時間,朝廷的援兵肯定會到的。」

    吳三桂幾次想要出兵錦州,最終還是沒能做出這個決定。義州之敗,把吳三桂的勇氣和自信都打沒了。

    「那我們等劉鈞的救援吧,希望他能早點前來。」

    杏山。

    總監高起潛、遼西巡撫邱民仰、四川總兵秦良玉、以及從義州敗退下來的馬科、王樸、劉肇基、白廣恩等各率兵馬齊集杏山。

    幾路敗兵並不想再東進,可高起潛拿著朝廷的催促救援的詔書,他們也只能奉命。

    杏山城城外,五萬援兵齊聚。

    到了這裡,各路兵馬都不想再前進了。再往前,就是清軍在松杏兩城間挖的那條大壕溝,那裡現在由多鐸率兵攔截。

    秦良玉主張出兵先解松山之圍,再合松山兵馬,解錦州之圍。

    「不能坐等楚國公,如今天氣越寒冷,海上已有浮冰,水師能不能來還是兩回事。我們得抓緊時間出兵,不然拖的越久,天氣越寒冷,越不適合出兵。」

    高起潛猶豫不下,既想出兵,又擔心打不過清軍。最後還是巡撫邱民仰贊同秦良玉出兵,勉強決定了出兵解松山之圍。

    杏山距離松山很近,不過二十餘里地,但現在兩城之間,有一條寬壕阻斷了松杏大道。

    好在秦良玉的軍中還有一批楚軍援助的火炮,這使得高起潛等人稍稍增添了一些信心。當天一大早,五萬兵馬誓師,飽餐之後出兵。

    杏山明軍的動靜,早為清軍得知。他們剛出城,清軍的偵騎就出現在附近。

    秦良玉看著那些囂張的清軍斥候,策馬來到高起潛和邱民仰馬前,向他們提出一個計畫。「我們的行軍已為韃虜所知,韃虜用兵,最喜野戰。他們定會前來襲擊,我們把炮車放在陣中,銃手佈置在炮車外,待韃子出現,我們立即把炮車集成車牆,銃手、弓箭手立於後面,炮銃擊之,必可殺傷韃虜。」

    「好計畫,就按秦總兵所言佈置。」

    明軍行進的很慢,出了杏山兩個時辰,才走了十里路。

    這時清軍果然殺出,縱馬猛衝。

    秦良玉見狀,毫不畏懼,立即連連下令,兵馬後退,讓出炮車,並用炮車輜重車迅組成了車牆,銃手、弓箭手立於後面。

    清軍剛進入射程之內,川軍的炮手立即點燃了一門門火炮的引信。

    炮彈呼嘯著出膛,炮聲隆隆,清騎沒有防備到明軍有這麼多的火炮,而且早有準備。一時間,許多騎兵被擊倒。

    「銃手準備!」

    「放!」

    清騎又沖近了許多,銃手們開始端著鳥銃、飛龍銃等各式火銃,甚至有的還拿著三眼銃,大抬槍等,銃手們站在炮車後面,對著清騎猛烈射擊。一時間硝煙瀰漫,銃聲大作。

    「弓箭手!」

    再靠近一些,弓箭手也開始齊齊對著清軍騎兵仰角拋射。

    清軍一路上丟下許多屍體,好不容易衝到近前,川軍的炮手們已經換裝了霰彈。每炮轟出,都是數百顆的小霰彈,而且射這些霰彈,連炮膛清理的過程都省略了,射度大大加快。

    清軍頓時人仰馬翻。

    多鐸在後面觀戰,看到這結果大為心疼。

    「鳴金,撤兵!」

    「主子爺,我們已經沖上去了。」

    「別廢話,立即鳴金,撤!」

    戰場上,清軍鳴金聲響起,清軍聞令立即頭也不回的撤退。

    大同總兵王樸看到清軍狼狽的撤退,拔出長劍,向前一指,大喝一聲,「追!」

    他麾下的家丁騎兵率先殺出,然後旁邊的其它兵馬也跟著衝了出去。大同鎮兵馬動了,其它鎮的兵馬也不想錯過這痛打落水狗的機會,紛紛喊叫著追了出去。

    秦良玉一見,臉色大變,連忙向高起潛道,「總監大人,勿輕敵追擊,小心韃子伏擊。」

    高起潛此時卻一臉的笑意,「韃子沒料到我們的炮陣如此犀利,輕敵大敗而歸,此時正是趁勝追擊之時。」

    「傳令,全軍追擊,一舉殺到松山城下。」(未完待續。)

    ps︰感謝sunnyyao、mage、benhe、simon_s、忘記錄諸位的支持,現在是月票雙倍期間,大家有月票的投票支持一下哦。順便向大家推薦本很歡樂的書,好像叫唐朝工科生,看的真的很歡樂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27
第357章 多爾袞的得意

    d

    錦州。◎,

    一大早,多爾袞就調動兩白旗的精銳推進到錦州北門外。大片穿著白色綿甲以及穿著白色中瓖著紅邊的兩白旗士兵,使得城外彷彿一夜間被白雪覆蓋。

    嘹喨的軍號響徹曠野,戰鼓震天動地。

    多爾袞的帥旗就在距城不過兩里地的地方,此時多爾袞就站在那裡,用千里鏡打量著對面這座城池。

    錦州,這是明清多年來爭奪戰的焦點,是核心城池。特別是自清軍取得廣寧之戰和大凌河之戰的勝利後,清軍已經把戰線推進到小凌河一線,而位於小凌河東岸的錦州城,就成了明軍把守著遼西走廊的東大門。

    由於此前圍錦州時已經挖了環城壕溝築了土牆,因此這次再圍錦州,清軍很是便利。錦州城又稱廣寧左屯衛,曾經也是繁華城池,但這些年遼西戰事不斷,自天啟到如今,往來催殘,城池早不復當初繁華。

    此時城中有兵馬五萬,薊遼總督洪承疇、陝西總督孫傳庭以及五位總兵官被困城中。兵馬雖多,但好多兵馬跟清軍相比,僅能算是八旗兵攜帶的包衣阿哈奴才。

    事實,當時吳三桂解了錦州之圍後,錦州城裡的錦州兵就隨著北上義州,然後洪承疇帶著人馬押著一批糧草物資趕到錦州,他那五萬兵,還真有半數差不多算是些民夫輔兵。

    由於祖大壽北上時把炮也都拉去了義州,因此錦州城的城防只有幾門紅夷炮,還都是早年製造的舊式紅夷。

    本來有這幾門炮,加上五萬人馬,要守錦州還是能守個一年半載的。

    可現在多爾袞面對著那城門緊閉的錦州城,卻是信心滿滿。義州城下奪得的那批明軍火炮已經都運到了錦州城下。足足大小火炮有上千門,就算除掉虎蹲之類的小炮不算,也有一百多門。

    特別是其中一批新炮,據說正是吳三桂從楚軍手裡購得的,威力極強。義州之戰時,轟開義州城城好幾個大洞。

    不過現在。這些犀利的火炮全是清軍的了。有了這批炮,多爾袞自信能夠很快拿下錦州城。

    多爾袞親自見過了這些火炮的試射,比起清軍這幾年才仿製出來的紅夷大炮,這些炮更輕便,但射的更遠。尤其是其中的那些攻城臼炮,輕便好運輸,可卻能發射極大的石彈,用於攻城,威力無比。

    現在。多爾袞的手裡,如果把千斤以上的炮都稱為紅夷炮,那他手裡起碼有一百門大小不一的紅夷火炮。

    黃台吉和代善先後率五千兵馬回去增援遼陽,如今多爾袞統領錦州城下兵馬,濟爾哈朗統領義州清軍,多鐸統領松山外圍城兵馬。

    這三路清軍中,又以多爾袞為主帥。

    黃台吉走前把情況說的很清楚,先讓遼東的劉鈞猖獗一陣。只要守住遼陽不失,那任劉鈞暫時佔領海州蓋州等地。冬天馬上到來。那時遼海結冰,那麼楚軍的制海權的作用大大減弱,他們的水師無法四處投送兵力。而從陸地機動,楚軍擁有的許多火炮,就會成為他們的拖累。

    清軍先集中兵力把錦州拿下,再把松山杏山等地遼西明軍擊敗。那個時候,劉鈞孤軍在遼東,也將孤立無援,清軍有的是時間剿滅他們。

    對於如何攻打錦州城,原來黃台吉的計畫是用打大凌河的辦法。長期圍困,圍城打援。不過現在既然有了大量的火炮,多爾袞就打算仿照吳三桂攻義州,劉鈞攻蓋州的辦法,用火炮集中攻破城牆,然後奪城。

    只要沒有了城牆依靠,多爾袞相信,明軍根本不足與清軍一戰。

    別說錦州城中有五萬明軍,就是再加五萬,多爾袞也不怕。在錦州城下,多爾袞率領的可不僅僅是兩白旗的兵馬,還有其它各旗和漢蒙各旗兵馬,加起來足有五萬之眾。

    清軍一半的精銳盡集在多爾袞手裡,他現在是自信心十足。

    明軍現在根本沒膽子出城作戰,而且有壕溝土牆圍城,又有壕溝切斷了松山、杏山與錦州之間的聯繫。

    固山額真石廷柱和馬光遠提議,不必如吳三桂打義州那樣四面圍攻,只集中重兵猛攻一面。反正在城外還有圍城壕溝和土牆,只需要要少量騎兵,就可以關注全局。若明軍想要逃跑,也能立即攔截。

    因為錦州城各門都有甕城,因此多爾袞打算直接炮轟門城的城牆,攻打城門,而是準備直接把城牆轟開。避免去爭奪明軍重點防禦的城門,畢竟城門還有甕城,破了城門,還得再攻城門一次,而甕城狹小,又有千斤閘和閘樓,易守難攻。

    數百門大小火炮,往北城下運去,前面是百多輛盾車,在抓來的漢人戰俘的推動下,掩護著後面的炮車推動。

    原本清軍對付錦州這樣的堅城,要麼只能圍城,要麼就是蟻附攻城,或者挖地道,可現在,有了諸多大炮在手,清軍也學會了新的攻城方式。

    特別是從義州城南下來的清軍,當日他們可是真正領略到了火炮攻城的厲害。現在大炮在手,他們連雲梯都懶得打造了。

    錦州城上的明軍也發現了清軍的意圖,連忙讓城頭上的大炮轟擊。

    盾車和炮車剛進入兩里左右,北門上的紅夷大炮一聲巨響,一枚大鐵球呼嘯著飛出,高高的飛入盾車的陣中。

    那枚炮彈直接落在了空地上,彈跳了幾下,終於砸中了一輛盾車。那架剛打造的新盾車直接破碎,旁邊的那幾名戰俘跑的快,倒沒受傷。

    可他們還沒來的及慶幸自己逃過一劫,一邊督戰的清軍卻在馬上對著他們連連射箭,把他們全都射殺在地。對清軍來說,這些戰俘的作用就是推盾車炮車,既然盾車都沒了,那他們也沒有用了。當場射殺,還能震懾其它的戰俘,免的他們逃跑。

    盾車繼續在前推動著,掩護著後面的炮車。

    城頭上的大炮又射擊了一次,可這次什麼也沒打著,遠遠的偏離了車隊很遠。

    接下來紅夷炮射了好幾次,都一次沒射中目標。這時清軍的車隊已經推到了城下四五百步遠,紅夷大炮反而越發的打不中了。

    紅夷大炮最後乾脆不再發射,但接著城上射程更近的大將軍炮和千斤佛朗機這些炮火又響了起來。

    這些炮在以往的明清戰爭中算是主力火炮,可比起現在清軍手裡擁有的這批火炮,可就大大落後了,更不用說跟楚軍的火炮比起來,更是屬於淘汰裝備。

    不過雖然這種炮射程近,精度差,但在幾百步的距離,從城頭髮射,還是有不少威力的。

    一連好幾個盾車被擊中,數十名戰俘被殺傷殺死,還有一架炮車也被擊中,炮車炸燬,暫時不能使用了。

    好在城頭上的紅夷炮彈道平直,炮隊靠近城牆後,反而是進入了城上紅夷大炮的死角,讓這威力最強的火炮成了擺設。

    「三百步,停!」

    帶隊的清軍軍官一直頂著城頭的稀疏的炮火進入到北城前三百步左右的時候才停下,這也是他們在義州發現明軍炮陣安放距城池的位置。這個位置,基本上能保證大小火炮全都能夠攻擊到城牆,而且能保證準確度。

    「裝彈!」

    多爾袞派了石廷柱親自指揮這炮陣,許多炮手都是來自於漢四旗,許多漢四旗的漢兵原本就是烏真超哈的兵,那時的烏真超哈也是大量裝備火器的部隊,對於火器他們最精通,本來清軍中還有孔有德等人的部隊最擅長火器,可惜現在全都又降了明。

    好在石廷柱義州戰後,從戰俘中蒐羅出了許多原來的明軍炮手,把這些炮手重新編入這支新炮兵,倒也讓這支清軍炮兵部隊實力大增。

    三磅、六磅、九磅、十八磅的長、短加農炮,還有好幾個尺寸的大口徑臼炮。雖然沒有加農榴彈炮也沒有榴彈炮,更沒有榴彈,但僅憑著實心的鐵彈,都足以對付那面並不寬厚的城牆了。

    用臼炮直接砸城頭上的守軍,用紅夷炮直接硬砸城牆,小炮保護炮陣。

    「所有的紅夷炮就給我盯著那段城牆打,不要打城門,直接打城門一側的那段城牆。狠狠的轟,直到轟塌城牆為止!」石廷柱高聲下令。

    號聲響起,上百門大小各等紅夷大炮,幾乎同時開火,一枚枚大鐵球呼嘯著砸向錦州城。這些炮既有明軍自己製造的,也有自澳門購買的,還有清軍自己製造的,也有吳三桂從湖北買來的楚軍淘汰貨,這些炮有的是荷蘭人的艦炮有些是英國人、西班牙、澳門人的艦炮,還有一些是陸軍野戰短加農。

    此時各種口徑不一,大小不同的大炮,全被清軍稱之為紅夷大炮,一股腦兒就對著錦州北城牆狂轟爛炸。

    僅僅轟擊了半天,到午後,千瘡百孔的城牆終於轟隆一聲倒塌了,足足有好幾丈寬的一段城牆全塌了。

    多爾袞看到煙霧中隱現的那一段大大的豁口,興奮無比,放聲大笑著喊道,「吹號,衝鋒,奪下錦州!」(未完待續。)

    ps︰謝謝linzhimin、⻍丿天涯丶、冰火紀的支持,謝謝!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27
第358章 錦州屠城

    夜深了,風也更大了,一陣陣北風帶人徹骨的寒意。看到

    錦州城的街面上寂靜無聲,城中的青壯都上了城牆,婦孺們早早緊閉門戶蜷縮在家裡,只有城頭的梆子聲不時傳來。

    城中的副將府裡,燈火明亮,副將夏成德正焦急的等待著部下王恭的到來。

    外面一陣腳步聲,王恭終於匆匆的趕了進來。他剛剛趁著夜色自夏成德所部防守的那段城牆上用繩索縋下城去,私自跑到清軍武英郡王阿濟格的營中見面。在清營裡一番密議後,又急忙返回城中。

    王恭還未坐定,夏成德便急忙問道,「怎麼樣,阿濟格說了什麼?」

    王恭坐到椅上,喘了口氣,對著夏成德神色凝重的回道,「大人,情況不妙。」

    夏成德之子守備夏舒聽他這麼說,忙追問,「清人到底怎麼說的?」

    「一開始,我並沒有見到阿濟格。清軍對我很是懷疑,後來我拿出了大人的手書之後,他們才半信半疑,最後問了我許多關於城防之事,然後阿濟格才見了我。阿濟格態度很是傲慢,並不把我等放在眼中。末將費盡口舌,阿濟格才表示願意相信我們一次,但也需要我們的表現。」

    「什麼表現?」夏成德問。

    「他說要將軍把公子送出城去做為人質,另外,還要將軍把城中的詳細防守情報都告之於他,而且,他要我們做為內應,拿下洪孫二督。」

    「他說,只有我們擒下洪承疇、孫傳廷以及王廷臣和楊國柱等人,城破之後我們才能得到歸附機會。」

    夏成德坐回椅中,沉吟許久。

    「大人,錦州城守不住的,咱們得儘早安排退路。」王恭說道。今天白天清軍對錦州起了強攻,北門外數百門火炮狂轟爛炸。一度轟破了城牆。

    洪承疇和孫傳庭帶著兵馬一次次的與清軍爭奪缺口,雖然最終都將清軍擊退,奪回了缺口,把城牆缺口都堵起來了。可這一天下來,錦州守軍的傷亡也是極為驚人,一天時間,傷亡五千餘人。

    一天就戰死了城中守軍的一成。

    這個傷亡若不是守城的將帥是洪承疇和孫傳庭二總督,以及楊國柱和王廷臣、曹變蛟這些勇猛的總兵官。今天都守不下來。

    可副將夏成德卻已經喪膽了。

    錦州今天守下來了,可在這猛烈的炮火下,守的住今天,肯定守不住明天。義州兵敗後,遼西局勢已經無可挽救了。

    吳三桂祖大壽被困在了松山,錦州完全成了一座孤城。洪承疇和孫傳庭在錦州被圍困後,也起過幾次突圍,但是每次都被清軍擊退了。

    清軍本就兇猛驃悍,現在又得了吳三桂的那大批火器,這還怎麼打。高大的錦州城。都只一天不到就被轟開多道缺口,這還怎麼守。

    「遼東軍也許正在來援。」夏成德緩緩道,要投降清軍,並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他既不想陪著洪承疇等陪葬,可也還是希望錦州能守住。

    「劉鈞來不了了,遼海已經開始結冰了,而黃台吉和代善都先後返回遼東去了,劉鈞現在說不定自身難保。大人,機會只有一次,若我們不做決定。萬一等清軍明天攻破城池,那咱們可就得跟著一起陪葬了。」王恭勸道。

    「大人,明天可就輪到我們上北城牆防守了。」王恭再次說道。

    夏成德是副將,手下有一個營的兵馬。總共也就三千人馬。這點人馬若是明天上北城防守,以今天清軍炮火攻城的這種猛烈程度,三千人馬還不夠守一天的。今天白天一天就戰死了五千多守軍,他這三千人哪夠。

    「大人,若是弟兄們都被打光了,那咱們可就真的什麼都沒有了。」王恭是堅決的投降派。「帶著三千兄弟投降清軍,到那邊也一樣可以繼續當副將啊。而且阿濟格還已經說過,只要大人能拿下洪承疇和孫傳庭,到時還會給大人一個總兵。」

    聽了王恭的話,夏成德父子和部下心腹將領們都很沉重。

    夏成德心想著,也許錦州還能再守幾天,也許劉鈞能趕在錦州城破之前增援錦州。可他們明天就輪到守北城了,以清軍的炮火,他們絕撐不過明天。沒有了兵馬,他這個副將就什麼也不是了。

    夏舒打破了沉默,他對父親說道,「大人,生死存亡之刻,我們可不能選錯了。」

    「降清我不反對,可是讓我擒拿洪孫二督臣,這件事情」

    「大人,既然是降,那當然得有投名狀,拿下洪孫等督臣總兵們,咱們才在清朝有立身之資啊。如若不然,清人又何必接受我們?」王恭道。

    「哎。」夏成德長嘆一聲。緩緩道,「可要想拿下洪孫二督臣又哪會那麼容易?」

    「我倒覺得不難,明天正好是我們值守北城,到時我們放開城防,引清軍入城,然後帶著清軍直搗洪孫府第,便大功告成了。」

    「是啊,大人,忠義之名雖好,可如果命都沒有了,忠義又有何用?」

    夏成德心裡猶豫不決,投降清軍終究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有虧名節,以後定然會被人罵。可不降清,他只能與錦州陪葬,他們父子都要死在這裡。

    他看看王恭,又看看兒子夏舒,一副左右為難的樣子。

    這時夏舒說話了,「大人,事不宜遲,當下決心了。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兒子願意立即前往清營為質,等明天過後,父親就是清軍破錦州的功臣了。」

    兒子的話讓夏成德心裡稍感解脫,是啊,義州之戰後,明軍的形勢越的惡劣了。比起蒸蒸日上的滿清,大明是越的江河日下了。眼看著清取代明,是必然趨勢,也許將來他就將成為滿清的開國功臣。

    錦州城外清軍夜議軍務,阿濟格向自己的兄弟多爾袞得意的稟報了錦州副將夏成德約為內應之事,自信的道,「夏成德已經將其子守備夏舒送入我營為人質,明天,夏成德正好輪守北城,到時錦州唾手可得也。」

    多爾袞聞訊大喜,「如此大好,今日攻城,錦州守軍之頑強出乎於某的意料。有數百門火炮助陣攻城,數次攻破城牆,可明軍都拚死堵城下傷亡一千餘勇士,都沒能拿下城池。現在有了內應,任洪承疇、孫傳庭號為名帥,也再不能擋我了。」

    第二天天一亮,清軍再次起進攻,對著北城猛轟。

    戰至午後,明軍拚死防守,總算又打退了清軍數輪進攻,在付出千餘士兵傷亡後,勉強守住了城牆。午後,夏成德帶領本營三千餘人馬接替北城城防。

    傷兵剛撤下,夏成德立即在城上升起白旗,把北門打開,接應清軍入城。

    夏成德率部的突然反水,使得錦州城門大開,早有準備的清軍乘勢一舉殺入城中,錦州大亂。

    夏成德等清軍一入城,立即引領他們殺向城中的帥府,洪承疇和孫傳庭措不及防,都被圍住。楊國柱和王廷柱諸總兵奮起拚殺,見事不可為,想要突圍。可城外深壕高壘,突圍了半天都沒能殺出去。

    錦州城的戰事,直到傍晚之時才平息下來。

    錦州城淪陷,城頭升起清軍的旗幟。

    雖然拚殺反抗,可最終錦州淪陷,洪承疇、孫傳庭二總督,楊國柱、王廷臣、曹變蛟等五總兵,大小文官武將數百人盡皆被俘虜。

    多爾袞高坐上,多濟格、石廷柱等一眾清將位列兩旁。

    「帶俘虜!」一名清軍高喊。

    洪承疇與孫傳庭一眾被俘明將被帶上前。

    「跪下!」一名清軍對著站在最前的洪承疇和孫傳庭大喝。

    洪承疇情形有些狼狽,身著鎧甲,頭盔掉了,頭也散亂了,衣袍上還染著血漬,可此時被五花大綁的捆著,但頭卻依然抬的很高。

    「吾天朝大臣,豈拜小邦王子乎?」

    又有清軍把孫傳庭推上來,也要他下跪,孫傳庭直接一個肩撞,把那名清軍撞的倒地,孫傳庭放聲哈哈大笑,「我這雙膝蓋上拜大明皇帝,下拜生身父母老師,絕不會拜你等藩邦逆臣!」

    接下來,楊國柱、王廷臣、曹變蛟等一座總兵、副將等也都拒不下跪。

    多爾袞臉色很是陰沉,他壓抑著心中的不滿,故作輕鬆的一陣大笑,「明皇不仁,天下奸臣貪官當道,百姓水深火熱,我大清乃是弔民伐罪」

    「呸!」曹變蛟向多爾袞吐了口痰,眼中全是不屑。

    多爾袞的那些話說不下去了,他惱怒的一甩袖,「別敬酒不吃喝罰酒,押下去,好好看著。」

    把洪承疇等帶下去後,多爾袞猶不滿足,「除洪承疇等督撫總督總兵外,其餘所有俘虜,全都殺了。」

    「全殺?」

    「全都殺了,立刻,一個不留。」多爾袞陰沉著下令。

    錦州城裡頓時殺氣騰騰,當天,除三品以上的被俘明軍文武官員,其餘的四萬餘錦州守軍盡皆被屠殺,此外城中的兩萬餘漢人百姓,不論婦孺老幼也盡皆被屠。

    錦州城中明軍和百姓被屠殺後,屍體填滿了錦州城外的環城壕溝!(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31 23:27
第35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

    錦州城破之時,救援的明軍在距離松山十里外,也再次慘敗。

    清軍於杏山城外攔截援軍,被川軍的銃炮擊退後,在王樸的率先追擊下,高起潛下令全軍追擊,明軍一路追擊,結果在距離松山不過十里的地方,遭遇了清軍的再次攔截。

    這一次,局勢逆轉。

    清軍背靠著一條壕溝,側面的山坡上早佈置了許多火炮。

    面對著一窩蜂似追擊而來的明軍,清軍火炮齊鳴,自兩側猛擊明軍。明軍一時大亂,這個時候多鐸率領著清軍騎兵大舉衝出,直衝明軍陣中。

    兩軍混戰,大同總兵王樸搶功勞時最積極,逃跑也是第一個。他的逃跑,引發了明軍其餘各部的敗退逃跑。秦良玉雖拚死抵抗,可各部皆潰,連高起潛都調頭跑了,最終秦良玉且戰且退,是唯一還保持著陣形的兵馬,好不容易保著高起潛等退入了杏山城。

    五萬援軍,經此一戰,損兵折將,王樸等人更是一路跑回了寧遠。五萬兵馬,更是折損了大半,許多敗兵都跑的沒了影蹤。

    松山的吳三桂和祖大壽聽到這個敗訊後,再坐不住了。

    他與祖大壽一番商議之後,當天便率部出城突圍。多鐸率部攔截,可這次寧錦兵馬為了逃命,爆發出了極大的戰鬥力,而當時清軍主力還在錦州城下攻城。多鐸攔截不住,竟然讓寧錦軍一路殺出了重圍,逃回了杏山。

    不過雖然殺出去了,但寧錦兵馬的傷亡也極大,松山六萬兵馬,最終突圍進杏山的只有一半多點。

    吳三桂剛逃進杏山與乾爹高起潛和四川總兵秦良玉等匯合,就聽到了一個更壞的消息。

    錦州被破了,副將夏成德暗中降清,開城引清軍入城。五萬錦州守軍全軍覆沒,洪承疇和孫傳庭二總督以及楊國柱等五總兵也一個沒跑掉,全都被俘。

    稍後,一個更壞的消息傳回,洪承疇等拒不降清,多爾袞一怒之下屠滅四萬餘錦州明軍,並屠殺城中二萬餘大明百姓。

    多爾袞正率軍往杏山而來。

    「杏山不能守了。」高起潛驚懼的喊道。

    吳三桂看了看祖大壽,他的舅父對他微微點了點頭。

    正當他想要同意往西撤,四川總兵秦良玉卻堅決反對撤退。她認為眼下錦州松山相繼失守,杏山更不能放棄。

    不過她的話已經改變不了高起潛和吳三桂等人的主意。塔山只是一座小城。現在清軍有了諸多大炮,錦州都只兩天就破了,杏山更守不住。

    最終他們商議的結果是趁著清軍還沒圍上來,立即往西撤,也不回塔山,直接就撤往寧遠,依仗寧遠的城高城堅防守,同時也收籠敗兵,並在那裡等候援軍增援。

    杏山城裡還有五萬餘兵馬。這個時候一起棄城撤退,走的時候,他們將帶不走的許多糧草器械都一把火燒光。他們撤退的匆忙,甚至都顧不得城中的百姓。只顧自己撤退,任憑百姓在後面惶恐無助的追隨。

    不過讓吳三桂等人很意外的是,他們一路撤出許遠,都沒有看到清軍的追擊。一天兩天三天。都沒有清軍追擊。

    吳三桂一路撤入寧遠,都沒有見到清軍的追擊。

    「韃子怎麼沒有追來?」撤入寧遠城中後,吳三桂才算是大鬆一口氣。輕鬆之餘,他又不禁疑惑起來。韃子什麼時候還這麼善心了,如此好的追擊機會,竟然放棄了?

    清軍並不是善心,而是此時和吳三桂一樣的惶恐不安中。

    就在吳三桂突圍出松山後,多爾袞攻佔錦州,隨後多爾袞正準備趁機進攻杏山,把吳三桂這支兵馬也給殲滅之時,代善突然回來了。

    代善一見到多爾袞,立即讓他揮退左右,然後跟他說了一句話。

    「皇上於遼河被劉鈞伏擊,五千兵馬盡沒,皇帝戰死陣中。」

    然後,代善又說了一句話,「豪格自遼陽突圍回瀋陽,遼陽已經失守,為劉鈞所攻佔。」

    多爾袞被深深的震驚了,久久都沒說出一句話來。

    良久,還是代善打破了沉默。

    「劉鈞現在佔據著遼陽,東可攻瀋陽,西可截我退路,眼下我們應當與明廷議和,穩住局勢為先。」

    現在明清的戰局相當複雜,在遼西方面,清軍可謂是反敗為勝,如今佔盡上風,明軍在遼西的二十萬兵馬,已經完全被擊潰了,雖然在寧遠還有大約七八萬人,可這些都已經是潰敗之兵,根本不足為慮。

    清軍奪下錦州、松山、杏山之後,下一步已經隨時可以打到寧遠城下,甚至能直逼山海關。

    可他們在遼西高歌猛進之時,遼東老家卻也被明軍一路攻城破地。現在不但金、復、蓋、海等遼南諸州被破,連遼陽這座重城都沒了。

    若僅是丟了幾座城池,那還能接受。可現在,皇帝都死了,這才是大問題。

    「此時議和,那遼西的大好局勢就將守不住了。」多爾袞道。

    「若我們不收手回師,搞不好瀋陽可就都要丟了。」代善道。

    遼陽。

    天氣一天比一天寒冷,遼河已經結冰了,水師不得不退回海上。

    劉鈞現在也面臨一個選擇的問題,究竟是繼續東進,攻打韃子都城瀋陽,直搗其老巢,還是救援遼西。

    如何選擇,讓劉鈞猶豫不決。

    有不少的將領,都喊著要趁勝進攻瀋陽,直搗韃子老巢。不過劉鈞卻也有擔憂,此時瀋陽確實空虛,可眼下天寒地凍,行軍並不方便。尤其是瀋陽那是深入女真腹心了,一旦多洋袞和代善率領大軍回援,那他們就有可能被堵在瀋陽城下,到時,可就相當危險了。

    但若去遼西救援錦州,一樣也有很大的風險,最大的麻煩就是海上水路不能走了,他們只能從陸路過去增援,路途遙遠不說,一樣要面臨著跟清軍主力野外決戰的問題。

    遼河一戰後,讓劉鈞越發的明白,楚軍雖有銃炮之利,可在野外作戰,如果沒有城防和工事,面對著來去如風的清軍騎兵,其實並沒多少優勢,甚至在同等兵力下,還遠不是清軍對手。

    原本計畫是攻敵必救,圍魏救趙,現在黃台吉也殺了,遼陽也奪了,可清軍卻還沒有動靜。

    「督臣,我覺得還是應當打瀋陽,瀋陽距離遼陽不過一百六十餘里,我們如今佔據著遼陽城,進可攻退可守。一旦韃子主力回援,我們再撤回遼陽城也就可以了,若我們能攻下瀋陽,那麼遼瀋二城協守,並不必畏懼韃子的。」

    「可萬一錦州守不住呢?」劉鈞問,一般情況下,明軍守城還是比較厲害的,尤其是錦州城裡的還都是洪承疇這樣的老將和精銳的邊軍。但清軍得了大批火炮,現在攻城能力大增。

    就在他們猶豫不決,相商不下的時候,總參謀部軍情處有急報自遼西傳回。

    「錦州城有叛將降清,打開了錦州引清軍入城,錦州城破,洪承疇等總督總兵皆被俘。」

    「多爾袞在錦州屠城,四萬餘將士和兩萬餘百姓被屠殺一空。」

    「高起潛率五萬兵馬救援松山,被多鐸大敗,退回杏山,損兵折將兩萬餘。」

    「吳三桂松山突圍,撤入杏山,損失兵馬三萬。」

    「關寧錦總監高起潛,遼西提督吳三桂,遼西巡撫邱民仰、錦州總兵祖大壽,四川總兵秦良玉撤離杏山,退入寧遠。朝廷原來關外遼西八城,如今僅剩下寧遠一城,遼西聚焦的二十萬失馬,也只剩下了八萬敗兵集結於寧遠。」

    一條條消息傳回遼陽城中。

    楚軍都被這接連的變局驚呆了。

    劉鈞把傅宗龍和範志完李春江瞿式耜王坤等人請來,向他們通報了這個消息。所有聽到這消息的人,都心情沉重,滿是震驚。

    到了這個時候,劉鈞反而不那麼猶豫了。

    他掃過眾人一眼,道,「錦州失守,松山失守,杏山失守,塔山失守整個遼西,現在只剩下了寧遠一座孤城。」

    頓了頓,他繼續道,「我認為眼下我們已經沒有必要去遼西了。遼西已經沒有什麼可救的了,我決定,我們應當繼續北上,進攻瀋陽。韃子奪了我們的遼西,破了我們的錦州松山,那我們就破了韃子的遼陽瀋陽,端了他們的老巢。」

    範志完問,「韃子遼西接連破城,兵鋒正銳,我們如今已經成孤軍一支。眼下海上封凍,其它中原各路援軍都無法前來,我們這個時候去打瀋陽,會不會羊入虎口?萬一韃子回援,我們豈不是要被圍,孤軍深入,實是冒險,還請督臣慎重。」

    總督傅宗龍也有這個擔憂,現在遼西的清軍已經無人牽制了,這個時候去瀋陽,可就是孤軍深入了。

    傅是楚軍的將領們,卻都支持劉鈞。這既是他們向來對劉鈞信任,也同樣並不畏懼清軍。韃子皇帝都被他們殺了,韃子的親王都被他們嚇的棄城而走,有什麼可怕的。

    反正有了遼陽城在手中,進可攻退可守,實在不行,再撤回來就是。韃子現在還在幾百里外的遼西呢,一時半會根本回不來。

    「我支持督師。」李春江發話了。

    監軍御史瞿式耜也道,「我也支持督師。」

    總監太監王坤和總督太監盧維寧對視一眼,也異口同聲的道,「咱家也支持楚公。」

    傅山、王謙、張山、曹端等一眾九頭鳥大將自然更是一致表態支持出兵瀋陽。

    「那就這麼決定了,出兵北上,攻打瀋陽!」(未完待續。)

    PS︰月底最後兩天,月票雙倍,大家還有月票的請投票支持一下,謝謝大家!

    第359章屋漏偏逢連夜雨︰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