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三國] 策行三國《原名:三國小霸王》 作者:莊不周 (連載中)

   
noriko1026 2018-4-3 15:20:18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2268 4930966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8-15 11:26
三國小霸王 第1280章 遊騎

  西華,一輛馬車正沿著官道急行,車夫揮舞著鞭子,鞭子在空中炸響,催促著兩匹駿馬全速向前。馬車顛簸著,車裡的馬日磾緊緊的抓住車窗,生怕被甩出來。他臉色煞白,眼神情惶,有一種說不出的驚恐。

  這一路走來原本很安穩,他到了許縣,見到了馮方。雖然馮方已經接到孫策的命令,不准他多看,但他抬出自己與劉表的老交情,震懾住了劉虎,最終還是看到了屯田的具體情況,甚至還看到了一部分帳目。

  許縣屯田的情況非常好,除去屯田士自身的消耗外,每年還能提供近百萬石糧,比洛陽屯田的情況好多了。這裡面既有水土差異,也有管理水平的差異。洛陽屯田就是一群農夫在耕種,以前的朱儁、現在的黃琬本身並不太懂耕種技術,也沒時間多問,許縣則不同,不僅有十幾個通曉農學的讀書人協助,就連馮方本人都成了半個農學專家,說起來頭頭是道。

  馬日磾心滿意足,讓人送出消息後,又趕往平輿。開始還好,經過鄉里時都能看到笑臉常開的百姓,一路上的供應也很充足。兩天前突然傳來消息,說袁紹即將入境,風聲一下子就緊了起來,沿途也看不到什麼百姓了,大多都帶著家裡的糧食和值錢的物件躲到了莊園裡,即使是離在家裡的,出入時也都帶著武器,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馬超也著急起來,不顧馬日磾反對,要求全速前進。

  “孟起,孟起。”馬日磾嘶聲力竭地喊道。

  “族公,怎麼了?”馬超策馬趕了過來,頂盔貫甲,全副武裝,手裡提著他那桿一丈五的鐵矛。

  “能不能休息一下?”馬日磾央求道:“照這樣子趕路,我怕是趕不到平輿。”

  馬超皺著眉,打量了一下馬日磾的臉色,又看了看遠處,咬咬牙。“好吧,休息一會兒,只能一會兒。袁紹麾下有匈奴人、烏桓人,遊騎隨便可能出現。”

  “一會兒就好,一會兒就好。”馬日磾連連點頭,喝令車夫減速。車一停,他就推開車門,從裡面走了出來。如果不是馬超反應快,及時扶住他,他也許會一跤撲倒在地。馬超取來一隻胡座,又取來一些水。馬日磾坐下,喝了兩口水,又喘了一會兒,臉色才漸漸恢復了些。

  馬超不時的看著遠處,眉頭越皺越緊。見馬日磾還賴著不走,他忍不住說道:“族公,好些了沒有?如果好些了,我們就上車吧。後面形勢好像不太對。”

  “這已經是汝南境內了,豫州腹地,有什麼好擔心的?袁紹兵力再強,進軍速度也不會這麼快吧。”

  “族公有所不知,遊騎的任務就是襲擾對方腹地,劫掠糧草,殺傷吏民,同時捕捉戰機。人數雖然不多,卻極是危險,胡人向來兇殘,所過之處雞犬不留……”

  馬日磾忍不住喝斥道:“胡說,這是汝南,汝南是袁本初的本郡,你剛剛也說了,前面就是汝陽,袁家宗族所在,袁家列祖列宗都在那裡,袁紹敢讓胡人在這裡亂來?”

  “袁本初連袁隗、袁基都殺了,還有什麼不敢做?”

  “胡說!”馬日磾氣得吼了馬超一句,扭過頭,不想再和馬超說話。想起李儒的那篇文章,他也有些心虛。雖然嘴上不承認,心裡卻已經相信了大半。一想到袁紹如此殘忍,他常常不寒而栗。這一路走來,百姓提起孫策時多有讚語,提起袁紹時卻沒什麼好話,可見那篇文章流傳甚廣,而且深入人心。以袁紹的脾氣,一怒之下,對家鄉人大開殺戒倒也不是不可能。

  可這是自掘根基啊。

  就在馬日磾患得患失的時候,龐德帶著兩個騎士從後面追了上來,來到跟前,他們勒住戰馬。馬日磾一眼看到了他們身上的鮮血,龐德手裡的長矛也沾了血,馬鞍上的革囊鼓鼓的,似乎裝了什麼東西。

  “少將軍,一隊胡騎追上來了,大概有百人。我們和他們的斥候交過手,殺了兩個,傷了一個。”

  馬超站了起來,一邊將手搭在眉上向北看,一邊說道:“你們受傷了沒有?”

  “沒有。”一個騎士曲指一指身上的甲胄,又晃了晃手中的圓盾,滿不在乎。“那些胡騎的箭不行,五十步外就沒什麼用了,連甲都射不穿,只有到了十步以外才可能重傷。”

  馬超回頭看了一眼馬日磾,咬咬牙,從腰間摘下一塊令牌。“族公,你上車先走,我去看看。如果能擊退這夥騎兵,那就更好,如果情況不妙,有人追上來,你們就搶到前面的驛舍,亮出這塊令牌,他們會讓你進去暫避。劉兄,麻煩你護衛我叔公。”

  劉虎搖搖頭,嘿嘿笑道:“馬將軍,不是我不肯,實在是這個任務太重了,我承受不起。你還是另外派人護送他吧,我跟你一起去殺胡人。”

  “你……”馬超跺足,再待要說,劉虎忽然叫了一聲:“來得好快,我去會會。”說著,撥轉馬頭,向來路飛奔而去。馬日磾也嚇了一跳,站起身來,踮起腳,瞇著眼睛,向背看去。只見官道上煙塵滾滾,有騎兵正在逼近。他不敢怠慢,連忙上車。馬超派了十名騎士護送,自己橫矛立馬,擋在大路中央。

  過了一會兒,數騎衝到面前,一看馬超等人攔在路中間,人數不少,不敢大意,紛紛在百步外勒住坐騎,其中一人撥馬而回,打算回去報信,剛走了五六十步,劉虎策馬奔來,兩馬交錯之間,一矛將那髡頭胡人挑落馬下,隨即猛踢馬腹,再次加速,殺入胡騎之中。胡騎大怒,紛紛撥馬迎了上去,將劉虎圍在中間,遠的用箭,近的用刀矛。馬超一看,舉起兩根手指,輕輕向前一指,二十名騎士從兩側衝出,先抬起手弩,射出一陣箭雨。

  羽箭呼嘯而至,越過幾十步的距離,幾名胡騎中箭,翻身落馬,剩下的人一看形勢不妙,顧不上圍殺劉虎,轉身就逃。劉虎揮舞長矛,將兩名胡騎挑下馬去,又圈過馬來,一人補了一矛,了結了他們性命。他來到馬超面前,有些氣急敗壞。“馬兒,誰讓你幫忙,老子一個人搞得定。練了那麼久,好容易有機會殺人見血,你把老子的事給壞了。”

  馬超也不生氣,笑嘻嘻的說道:“幾名遊騎而已,殺得再多也沒意思,等會兒有百夫長來,讓你殺個過癮,如何?”

  劉虎轉怒為喜。“這還差不多。”他抖抖長矛,又將嵌在甲葉上的兩枝箭拔下來扔掉。“這幾個胡狗不行啊,連擋住老子一合的都沒有。”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8-15 18:32
三國小霸王 第1281章 一路驚心

  馬日磾坐在車裡,聽著轔轔的車輪聲,心里莫名的不安。

  他剛剛喝斥馬超,說袁紹不可能縱容胡騎游擊豫州腹地,更不可能劫掠他的本郡,遭到馬超的反駁還有些生氣,現在想想,他似乎的確高估了袁紹。

  前年年末,袁紹就派劉和率三千騎入豫州,殺傷甚夥。

  馬日磾長吁短嘆。他能感覺到袁紹的無奈。兩軍交戰,派遊騎四處活動是再正常不過的戰法,只不過孫策佔了豫州,活生生的把袁紹的家鄉變成了戰場,不這麼做,無法干擾孫策的行軍部署,這麼做,又不可避免的為禍鄉里,留下罵名。

  可是這又能怨誰呢?還得怨袁紹自己。如果不是他和袁術兄弟不和,自相殘殺,作為袁術舊部的孫堅、孫策父子又怎麼會和他兵戎相見。

  袁紹是什麼時候變成這樣的?馬日磾一邊忍受著馬車的顛簸,一邊回想著與袁紹相識的點滴,百思不得其解。曾幾何時,袁紹是孝子,是名士,是千萬人景仰的偶像,出身高貴,品性貞節,文武雙全,簡直是儒家聖人的典範。假以時日,週曆州郡,轉入朝堂,位列三公,延續袁氏傳奇的同時挽大廈於將傾,成就一代名臣才對,怎麼會變成現在這副模樣?

  “馬公,馬公。”一旁的騎士突然猛敲車窗,大聲喊道。

  馬日磾心中一緊,盡力穩住身子,努力幾次,才拉開車窗。“什……什麼事?”

  騎士臉色緊張。“請馬公小心,剛剛在路邊發現了屍體,很可能有胡騎繞到了前面,我們離最近的驛舍還有十里左右,必須加速前進,盡快進入驛舍暫避。萬一遭遇胡騎,我們沒什麼事,馬公可能會有危險。”

  馬日磾心中不安,連聲答應,車夫一聲厲喝,馬車陡然加速,馬日磾被顛得跳了起來,頭撞到車頂,冠也被壓歪了。他叫苦不迭,卻不敢喊停。剛才有馬超近百騎保護,現在身邊只有十騎,一旦遇到胡騎,的確難保萬全。白毦士們無所謂,個個有甲,武功又高強,只有他和車夫沒有甲,一旦中箭受傷,以他這年紀,還能不能撐得過去都難說。

  馬車向前急馳,騎士們已經顧不得太多,四人在前,四人在後,兩人夾侍馬車左右,警惕的注視著周圍的一舉一動。走了十來里,就在馬日磾快被顛暈的時候,馬車突然減速,馬日磾措手不及,踉踉蹌蹌的衝到前面,額頭撞在車壁上,頓時血流滿面。

  “怎麼回事?”馬日磾急氣敗壞,捂著額頭大叫道。

  一旁的騎士大聲說道:“前面有胡騎在攻打驛舍,不過人不多,請馬公稍候,我等擊退胡騎,就引馬公入驛舍休息。”

  馬日磾凝神靜聽,果然隱約聽到一些金鼓聲。他勉強爬起來,打開正前方的車窗,從車夫的肩膀上看過去,只見數十髡頭胡人正策馬圍著驛舍奔馳,驛舍前煙塵滾滾。驛舍的角樓上不斷有箭矢射下,牆上也有人影走動。走在前面的四名白毦士正策馬飛奔,殺向胡騎。雖然僅僅只有四騎,他們還是排出了衝鋒陣型,一騎在前,一騎在後,兩騎分在左右。有胡騎迎了上來,射出箭矢,卻沒能擋住他們,被挑落馬下。

  接連幾名胡騎落馬,剩下的胡騎不敢戀戰,紛紛撤離,有幾個走得慢了點,被白毦士趕上殺死,還有兩個倉惶之下,離驛舍院牆太近,被角樓上的弓弩手射殺。

  也就是一頓飯的功夫,驛舍前安靜下來,只剩下十幾具屍體,還有幾匹無主戰馬。驛舍的大門開啟,馬日磾的馬車被引了進去,又有人從裡面出來,將胡騎的首級割下,屍體隨便扔進坑裡埋了,戰馬被牽回驛舍,大門再次緊閉。

  馬日磾下了車,兩腿發軟。見他受了傷,白毦士連忙請他坐下,取出隨身攜帶的布和傷藥,為馬日磾處理傷口。馬日磾鎮定了些,環顧四周,這才發現驛舍裡全是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應該是普通百姓,不僅僅是行旅。這些人都帶著武器,有的還穿著札甲,聲音嘈雜,說話都是在喊,吵得人耳朵疼。這時,角樓上一聲清脆的銅鑼響,所有人立刻安靜下來,靜靜地站在院中,抬起頭,看向角樓。

  馬日磾也抬起頭,這才發現不知何時,一名白毦士登上了角樓。此刻他站在角樓上,手裡舉起令牌,大聲說道:“諸位鄉親,我叫張復,是討逆將軍麾下白毦士的一員,奉將軍之命,迎接朝廷使者至此,需要在此借助片刻。哪位是驛長,請上來說話。”

  驛長正在前門,左手提著一口血淋淋的戰刀,右手提著一個髡頭,聽到張復叫他,立刻將手中的髡頭交給旁邊的人,走上角樓。張復和他見禮,指手劃腳的說了起來。馬日磾聽不太清,估計是張復教這個驛長如何安排防備,如何組織百姓之類。那驛長聽得非常認真,又拉著張復問了幾句,才心滿意足的下樓,將馬日磾引到後院,安排住下。

  驛舍裡的人太多,每個房間都住滿了人,馬日磾也不能獨占一院,只佔了一個房間。他在沿窗的榻上剛剛放平身體,又聽到院子裡的人和白毦士們說話,仔細一聽,居然是問能不能領賞的事。他們這兩天已經接連遇到兩伙胡騎,用弓弩射殺了七八人,也傷了幾個,現在問能不能到官府領賞和撫卹。白毦士不能答覆,答應他們向孫策匯報,百姓們很高興,滿意地去了。

  馬日磾驚訝不已,隱約覺得有些異樣,卻又說不上來。他實在太累了,很快就睡著了。一覺醒來,已經是第二天黎明。他渾身酸痛,卻又驚訝於自己睡得如此之好,居然一覺睡了七八個時辰。進入不惑之年之後,他的睡眠就一直不太好,能安睡半夜就非常不錯了。

  院子里傳來馬超的聲音。馬日磾起身,出了門,扶著門框一看,馬超正在幾個年輕百姓用矛。他教得很用心,那幾個年輕百姓也練得很認真。龐德在一旁,教授另外幾個年輕人用刀盾,一招一式,乾淨簡潔。他的動作很慢,每一步都分解得非常清晰,年輕人看得分明,試了幾下就已經有模有樣。

  聽到馬日磾的聲音,馬超趕了過來。“族公,你怎麼樣?”

  “我沒事,就是渾身疼,昨天被顛得太狠了。”

  “族公再堅持一天,最遲今天晚上,我們就可以到達平輿了。到時候找幾個護士幫你按摩下一下,再睡個好覺,明天精神抖擻的見將軍,傳詔。”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8-16 00:18
三國小霸王 第1282章 殺胡令

  趕了一天路,披著落日的餘暉到達葛陂,孫策派顧暉來迎接。馬日磾和顧暉已經相識,兩人在浚儀時很談得來,此刻重逢,馬日磾倍感親切,又格外安心。顧暉說,孫將軍接到消息,本來已經準備了接風宴,不過聽說馬公行程倉促,旅途勞累,決定讓你先休息兩天,等你恢復了再接詔不遲。

  馬日磾的確太累了,此刻只想躺著。他也知道孫策此刻忙於軍事,沒什麼興趣和他扯和親的事,樂得好好休息一下。馬超有心,特地關照顧暉找幾個通曉按摩的護士來侍候馬日磾,這才帶著白毦士趕往水榭。

  劉虎已經提前回來,孫策知道了大致情況,見到馬超時,他安慰了幾句,放馬超兩天假,讓他好好休息。馬超應了,又向孫策匯報了一些沿途的情況,特別提到了驛舍裡百姓委託他的事。孫策聽完,來了興致,讓馬超坐下,把事情的經過說述一遍。

  馬超說完,又對孫策說道:“將軍,我在驛舍遇到了不少年輕百姓,他們都對袁紹侵擾非常反感,也有殺敵之心,聽說我們是將軍身邊的精銳,一大早就來請教武藝,還有人請教戰法,求戰之意甚濃。我覺得民心可用,就是他們的作戰技能差了一些,有心無力。”

  孫策理解。倉慈推行新屯田法主要集中在平輿縣周圍,還沒擴展到汝陽以北,時間也短,未及見效。其他百姓在農閒時也組織起來習武,也只是練練而已,沒有經歷過真正的戰陣,和馬超這類既有實戰經驗,又有充裕時間練武的職業軍相比,差距肯定大。

  但實際上差距並沒有馬超以為的那麼大,全民皆兵的軍制下,普通士卒的實力差不多就這樣,到了軍營之後會加強訓練,提高戰鬥力,但單兵作戰技術不會有太大的提高。全民皆兵之所以逐漸廢弛,和他們的戰鬥技能不如招募來的職業兵有一定的關係。以廢除郡國都試為標誌,東漢從開國起就基本廢除了全民皆兵,採用募兵制。豫州地處中原,又臨近洛陽,這裡的百姓不習戰陣太正常了。

  窮山惡水出刁民,窮山惡水也出精兵,但凡富庶之地,通常都是名士多,名將少。

  可是據堡而守,幾十人對付一兩人,上百人對付十來人,還是有勝算的。如果有人指導,將青壯集中起來,再配備基本的武器,一樣能發揮可觀的戰鬥力。

  孫策讓諸葛亮叫來了郭嘉,把自己的想法說了一遍。郭嘉也正在頭疼,遊騎深入豫州腹地絕非馬超看到的那幾撥,實際上樑國、陳國、潁川的情況比汝南更嚴重。這些遊騎多則百餘人,少則十餘人,甚至只有三五人,來去如風,無從捕捉。派大軍驅逐,步卒趕不上,騎兵又沒那麼多,疲於奔命,正中袁紹下懷,他也沒有什麼切實可行的辦法,只能當作戰爭必然的損失。

  他提醒孫策不要有婦人之仁,就是擔心孫策不忍心普通百姓受害,怒而興師,破壞了既定的作戰計劃,將寶貴的兵力白白消耗掉,失去最後大舉反擊的能力。

  “將軍想讓普通百姓反擊胡騎?那傷亡可能會比較大。”

  “所以我們不強迫,只鼓勵。”孫策解釋了一下自己的用意。“潁川、陳國,包括大半個陳留,受到影響的有十來個縣,如果僅靠郡國兵和屯兵防守,無法處處周全,派騎兵又疲於奔命,不如發動這些百姓,量力而行,擇機而動,能殺一個是一個,至少比被動防守強?遇到反擊,甚至遭到伏擊了,這些胡騎多少要收斂一點。至於傷亡……”孫策籲了一口氣。“既然難以避免,他們只能選擇戰鬥而死,或是俯首就戮。”

  郭嘉搖搖羽扇,點頭贊同。“沒錯,天下大亂,中原已成百戰之地,沒有人能獨善其身,不僅士大夫要重尚武之風,普通百姓也應該加強武備。只是倉促之間……”他忽然目光一閃。“將軍,我們可以將那些因傷致殘,不能再戰的退役將士安排到各縣,擔任亭長、驛長之類的職務,他們通曉戰陣,可以指導百姓作戰,還能得一份俸祿,生活也有了著落。”

  孫策笑了起來。“此計甚妙,以後就照此行事。嘿嘿,我要讓袁紹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像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哈哈哈……”郭嘉與馬超也大笑起來。

  解決了一個心頭隱患,孫策心情大好。他這些天一直在憂心這個問題,現在終於找到了解決辦法,而且一舉兩得。將傷殘老兵任命為亭長、驛長、里長等基層官吏,不僅可以提升普通百姓的戰鬥力,還能讓他的影響力深入民間。每次大戰,斥候都是傷亡比較大的一個營,而這些人是直屬他指揮的,向心力很強,有他們散佈在基層,他的威信會更強,統治也會更加牢固。

  “袁紹的騎兵以胡人為主,我們就把這道命令叫做殺胡令。砍一個髡頭,免一年勞役,不……”孫策頓了頓,決定提高賞格。“免全家一年的賦役,連糧食都不用交。十餘縣,三五萬戶總是有的,袁紹才一萬多騎兵,我願意用這十餘縣一年的收入換這一萬胡騎的人頭。”

  諸葛亮正在奮筆急書,聽到這句,插了一句嘴。“將軍,按口計算方便,按戶計算會有差異,可能導致不公平,說不定有人從中投機取巧,違了將軍本意。”

  孫策覺得有理。“那你說該怎麼弄,只賞自身怕是激勵不夠啊。”

  諸葛亮想了想。“不如這樣,不拘泥於戶,限定口數。以一家五口為標準,殺一胡騎,免五人力役,五人口錢,再減免百畝田租。這些權利交給殺敵者,他怎麼分配名額,那是他的事。”諸葛亮掐著手指,迅速算了一下。“這樣的話,一枚胡騎首級大概是兩到三萬錢左右,即使是十人合作斬一首,每個也能分到兩三千,既能激勵勇者殺敵,又不至於讓普通百姓太冒險,以免傷亡太大。”

  孫策看了諸葛亮一眼,又看看郭嘉。郭嘉會心而笑,點頭道:“將軍,我覺得孔明這個建議不錯。”

  “好不好,還要讓軍謀們再議一議,然後再看實施效果。孔明,這個建議既然是你提的,你就去向軍謀們解釋,聽取他們的意見。小心些,有人脾氣不好,嘴還臭。”

  諸葛亮喜不自勝,躬身領命。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8-16 11:41
三國小霸王 第1283章 三人行

  孫策提醒得很及時,軍謀們不知道殺胡令出於孫策之口,以為是諸葛亮的主意,覺得一個少年書佐初來乍到就敢提方案,實在有些過於自信了一些。諸葛亮的話剛說完,就有人跳出來反駁。

  “你說是殺胡令,難道只殺髡頭胡人?幽州人就不殺?”

  諸葛亮不緊不慢,彬彬有禮。“名者,言其大也。袁紹麾下騎兵以匈奴人、鮮卑人、烏桓人為主,皆是胡人,故曰殺胡。漁陽、代郡也有漢騎,但他們是主要突擊力量,作為遊騎的可能性不大,人數也不多,不是主體,可忽而不論。”

  又有軍謀反對道:“就算是殺胡,那也不妥。南匈奴和鮮卑人、烏桓人不同,他們早就是大漢屬國,不能以胡人待之。”

  諸葛亮笑笑,還沒說話,石韜大笑道:“這話就不對了,那袁紹以詔書自詡,不臣之心昭然,南匈奴何嘗還能算是大漢屬國?你這是為駁而駁,簡直是荒謬。”

  那軍謀赧然,舉起袖子,掩著臉,卻不走開,坐聽同僚們嘲諷。諸葛亮看在眼裡,也忍俊不禁,拱拱手道:“請諸位兄台繼續提問。”

  “敢問孔明,一戶五口雖是通例,但一戶何嘗有五人力役,一夫一妻,再加子女,通常只有兩三人服役,現在可免五人力役,豈不是多了?且年齡不同,口錢不等,未使男女不能與青壯等同,這麼做,是不是不妥?且一夫百畝是古制,豫州地狹人眾,一戶何嘗有百畝?”

  “免役及口錢、田租,只是為了獎勵,改一戶為五口,也是方便執行。敢於斬殺胡虜者,大抵以青壯為主,又豈有婦孺老弱哉?若是十名青壯共同出擊,斬殺胡虜一人,則此功歸哪一戶?”

  諸葛亮侃侃而談,有理有據,邏輯清晰。孫策坐在二樓,凝神靜聽,不時的點點頭。天才就是天才,有些東西是天生的,這個方案是剛剛提出來的,並沒有時間給諸葛亮仔細斟酌,他能在短短的時間內想到這麼多問題,面對軍謀們的質詢也不慌張,可見天生就適合做大事。

  孫策盤算著。諸葛亮今年十五歲,三十年之後他四十五歲,有三十年的理政經驗,可以任司徒,掌握天下民政了。四十五歲為三公不算晚,甚至還有點早,就算按歷史上他五十多歲的年齡,做十年也不成問題。如果勞逸結合,活得更久,說不定還能再多做一任兩任。

  諸葛司徒,聽起來總覺得有些彆扭啊。孫策啞然失笑,又不禁想到一個問題。要不要恢復丞相制呢?這倒不是為了成就諸葛亮的丞相之名,而是如何調整政治制度。丞相制度幾經反復,總的來說容易形成權臣當政,按理說應該廢除。不過這個問題不迫切,可以慢慢考慮。

  經過大概半個時辰的爭辯,諸葛亮的方案做了一些細節的調整,最終獲得通過。殺胡令以州牧府的名義下達各郡國,同時通報駐守陽夏的行豫州刺史滿寵。

  任務完成,諸葛亮回到二樓,向孫策復命。

  “感覺如何?”孫策倒了一杯酸漿給他。“潤潤嗓子,以後聲音小點,別把你這副好嗓子喊劈了,將來在史書上留一個豺聲就難聽了。”

  諸葛亮忍不住笑了,接過酸漿飲了一口。“理不辯不明,誠為至理名言。有些地方我之前也沒想到,經此一辯,應該不會有什麼明顯的疏漏了。”

  “嗯,還有呢?”

  “還有……”諸葛亮想了一會兒。“人還要有主見,不見人云亦云,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能奢望面面俱到,否則眾說紛紜,亂花迷眼,反而什麼事都做不成。”

  孫策心裡一緊,下意識地看了諸葛亮一眼。還真是性格決定命運啊。諸葛亮聰明,一般人的確不是他的對手,難免自信過頭。等他大權在握,就算有錯,別人也不敢指出,即使指出也敵不過他的辯才。久而久之,大權獨攬幾乎是水到渠成的事。這可有點麻煩。

  見孫策眼神不對,諸葛亮語氣頓時弱了幾分。“將軍,我說得不對?”

  孫策回過神來,思索片刻,笑著揮揮手。“你說得沒錯,人的確要知道自己要什麼,不能人云亦云。不過堅持和固執之間的界限難以掌握,人難免會有偏執的時候,越是位尊者越應該警醒自己。普通人犯錯危害有限,位尊者犯錯影響少則一州一郡,大則天下,豈可不謹慎?”

  諸葛亮點頭附和,想了想,又問道:“那該如何判斷什麼時候該堅持,什麼時候該從眾呢?”

  孫策苦笑一聲:“說實話,我也不太清楚。”

  “我倒是有一個辦法。”張承快步走了上來,風塵僕僕。“將軍,要防止固執己見,可以尋一諍友,最好能和自己境界相當。如果尋不到境界相當的,那就多找幾個境界稍弱一點的。當猶豫不決時,可以暫時跳出自己的思路,聽聽諍友的意見,庶可免偏執之誤。夫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師。此其意也。”

  見張承與孫策說話如此隨意,諸葛亮知道他不是普通人,連忙行禮。孫策向張承介紹了諸葛亮,又向諸葛亮介紹張承。諸葛亮連忙上前行禮。他早就聽嚴畯說過張承,只是一直沒有機會見面。聽說諸葛亮是徐州人,現在任孫策的書佐,張承也很高興,與諸葛亮熱情地交談了幾句。他清楚書佐這個位置有多重要,徐州士人又增一員幹將,很快就能和潁川人並駕齊驅了。

  見張承與諸葛亮說得熱絡,孫策心裡一清二楚,但他只能苦笑。偉人說過,黨內無派,千奇百怪。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凡是有利益的地方就會有集團,在交通不便,人的交際圈以鄉土為重的時代,以地域分派更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農業社會天生就是一個熟人社會。

  “仲嗣,徐州的事怎麼樣了?”孫策咳嗽一聲,提醒張承別忘了主次。

  張承也知道自己失態了,連忙行禮。“將軍恕罪,我實在是太高興了。”

  “什麼事這麼高興?”

  “沈中郎率部進駐廣陵、下邳後,當地的世家都急了,正在追捕逃亡的豫州世家。”張承笑逐顏開,四處一看,從案上有酸漿,自己倒了一杯,一飲而盡,咂咂嘴,接著說道:“去年水師封江,不准廣陵、下邳的世家出境,他們只能看著彭城的商船來往,不僅賺不到錢,還要花高價購置年貨,市井物價騰湧,百姓怨聲載道。劉和離境後,不少游俠兒自發組織起來追捕豫州世家,敢於隱匿豫州人的幾家被人圍攻,如過街之鼠,惶惶不可終日。”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8-16 18:15
三國小霸王 第1284章 人言可畏

  正月末。

  袁紹勒著馬韁,站在浚儀城下,遙望城頭,以及城外的那座山,一時感慨。

  曾幾何時,他的長子袁譚也站在這裡,與孫策交戰,結果兩人各有損傷,不分勝負。時隔數年,他又站在了這裡,孫堅在城裡,子輩沒有結束的戰爭,現在要由父輩來繼續。

  孫堅是何許人也,一介寒門武夫,怎麼有資格和我對陣。他不過是公路麾下一將而已,機緣巧合,父子竊取豫州,如今居然成了我的對手。尤其是孫策,居然要將我趕出袁氏宗族,他算什麼東西,竟敢如此放肆?

  “公與,浚儀城就在眼前,如何攻打,你可以妙計教我?”

  沮授看著遠處安靜的城牆,聽著不急不徐的戰鼓聲,心情非常低落,一點也感受不到袁紹的輕鬆和喜悅。袁紹用他的計策,派使者奔赴各縣,威逼利誘,沿途諸縣幾乎是望風而降,袁紹幾乎是一箭未發,順利到達浚儀。這讓袁紹有些興奮,但沮授清楚,那些縣城防備能力有限,兵力也不足,遲早要降,可眼前的浚儀城卻不同,孫堅在這裡經營了大半年,早就做好了堅守的準備,不會讓袁紹輕易得手的。

  “主公,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最下為攻城。浚儀城守備森嚴,聽說孫堅入城後,逐步將百姓遷走,城中剩下的都是精銳,此必守之城,攻之不易。不若圍而不攻,旁取諸縣,取食於敵,待其糧儘自潰,可不戰而勝。若孫策來援,則主公可以逸待勞,破敵於城下。 ”

  袁紹還在笑,但笑得有些勉強。他問如何才能攻城,沮授讓他不攻,這是什麼意思?

  “不攻?”

  “不攻。”沮授鄭重的點點頭。“我軍有步騎七萬餘,主公自領步卒四萬、騎五千留浚儀,派一將率步卒兩萬、騎五千南下,直取開封、尉氏兩城,兩城小,可一鼓而下,各留千人守,餘眾至鄢陵、長社、許縣,奪屯田之地。馮方任屯田校尉,有屯田兵三萬餘,皆黃巾餘眾,戰力不強,馮方亦非統兵之將,除非孫策率主力來援,否則我軍必勝。得屯田,則十萬大軍之食足矣。挾勝與黃太尉並力,掃蕩潁川諸縣,則潁川可下。發潁川之兵,又可得兵兩萬,再回攻浚儀,不過數月,浚儀城內糧盡,破之必矣。”

  袁紹心中一動,覺得沮授說得有理。這個戰法雖然拖的時間長一點,但更加穩妥,至少要比強攻浚儀強。重點是奪得許縣一帶的屯田後,他就能解決軍糧的供應問題。有了軍糧,就不在乎多幾個月圍城了。

  “公則,你看呢?”

  郭圖探探身子。“臣亦覺得公與之策頗善,只是這別將卻是難選。潁川屯田重要,我們知道,孫策也知道。若知我軍前往潁川,他必派兵增援。孫策善戰,除了主公之外,我想不出還有誰能統數萬之師,與孫策爭衡。”

  沮授心中暗自嘆息。他知道郭圖已經心動了,只是要爭這別將之任。兩萬五千步騎,這是袁紹大軍的三分之一強,又與主力相距三百里,非親信不可任。一旦成功,也必然是此戰的首功。

  如果按能力來說,最能勝任的人選無疑是麴義,但麴義不是潁川人,郭圖不會讓他立此大功。且他的兒子沮鵠被贖回後,還在麴義帳下,他如果舉薦麴義,只怕郭圖會說他有意讓沮鵠立功。

  “臣以為,荀衍和麴義都可以擔當此任。”

  郭圖沉默不語,似乎在思考,又似乎不以為然。袁紹左右看看,明白了他們的心思。“讓他們兩人都去,以麴義為主將,荀衍為副將。一個是河北第一名將,一個是潁川名士,文武相濟,就算是孫策來了也有一戰之力。公則,你說呢?”

  郭圖應聲說道:“主公英明,這安排再妥當不過了。”

  袁紹撫須而笑。

  沮授沉默了一會兒,又道:“主公,取潁川的關鍵是要與黃太尉並力。前些日子收到消息,黃忠已經率部由南陽出發,計算時日,現在已經到了魯陽附近。若黃太尉不能攔住他,就算奪取許縣,我們也難以守住,更別說整個潁川。”

  “這個應該沒什麼問題。”袁紹撫著鬍鬚,眼神卻有些游移。他和黃琬相知多年,知道黃琬有帶兵的經驗,但他以前對付的只是一些流寇,沒有與真正的名將交過手。黃忠是孫策倚以重任的大將,之前一直鎮守南陽,現在移鎮魯陽,明顯是有意為之。二黃交手,孰勝孰負,還真不好說。對黃琬不久前接連擊敗孫堅部下黃忠和董越的事,他總覺得有點誇張。

  不管怎麼說,讓黃琬試一試也是好的。若是勝了,能和麴義、荀衍會師潁川,孫策將不得不全力以赴。萬一黃琬敗了,也好讓他認清一下自己,改改那名士的脾氣。

  剛剛議定,吩咐路粹擬定文書,遠處有騎士奔來。郭圖見了,向袁紹打了個招呼,迎了上去。騎士在郭圖面前停住,報告了一個消息,又遞上一份公告,撥轉馬頭,飛也似的去了。郭圖看著公告,半天沒動彈。袁紹覺得奇怪,耐著性子等了一會兒,郭圖走了過來。

  “什麼事?”

  “也沒什麼,孫策發布了一份公告。”郭圖抖抖手裡的紙,頗為不屑,卻沒有遞給袁紹。袁紹心中生疑,主動伸手接過來,展開一看,頓時眉頭一跳。殺胡令,三個大字特別刺眼,讓他不由得想起去年去年的那場戰事,孫策也是抓住胡騎這一點不放,大罵他勾結胡人,殺戮中原衣冠。這直接造成了不少豫州世家的反感,以至於劉和等人的出擊虎頭蛇尾,無疾而終,不得不轉戰徐州。

  現在又來這一招?

  袁紹展開公告細讀,剛讀了一半,就出了一身冷汗。事情比他想像的還要麻煩,孫策不僅罵他與胡虜勾結,還要發動豫州百姓殺胡。這可是不是一個小問題,胡騎戰力再強,畢竟也是人,尤其是那些深入豫州的遊騎,人生地不熟,落了單,難免遭遇不測。就算每次只損失一兩人,積少成多,也會有幾百人。深入敵後,騎士們原本就有畏懼之心,如果每天都有同伴被殺死,會對軍心造成了嚴重的挫傷,久而久之,胡騎們會拒絕執行任務。

  袁紹咬牙切齒的說道:“這豎子,居然驅手無寸鐵的百姓與全副武裝的騎士交戰,真是殘忍。”

  沮授接過公告,看了一眼,一聲長嘆。

  郭圖已經平靜下來,淡淡地說道:“子云:不教而戰,謂之棄之。孫策棄百姓,偽善不可複行,百姓亦將棄孫策,此乃天意也。主公何慮之有?讓胡騎集中出擊,不得落單便是了。”

  袁紹強笑了兩聲。集中出擊是可以避免落單,但這效果可就差多了。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8-17 11:29
三國小霸王 第1285章 我要清君側

    不知道是身體底子好還是因為軍中護士的護理水平高,馬日磾恢復得比預期的要好,撞出來的瘀青還沒有完全消退,精神卻好了很多。他派人通知孫策,可以傳詔了。

    孫策很快就趕來了,一進中庭門就提起衣擺,大步流星地來到馬日磾面前,躬身一拜。“馬公安好,早就聽伯喈先生提起你們在東觀著書的事,今天總算見到你了。”

    聽到老友蔡邕的名字,馬日磾心情大好。他和蔡邕通過信,知道蔡邕現在過得自在,不僅衣食無憂,而且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矢志在餘生之年過成一部史書。著史不是易事,當初他們在東觀編著《東觀漢紀》時,有朝廷的支持,花了那麼多的心血都沒能完工,蔡邕被流放朔方後就基本停滯了。現在蔡邕在孫策的全力支持下重啟這項大業,將來能名垂青史,馬日磾等人心裡既欣慰又羨慕。

    “蔡伯喈能完成平生夙願,將軍有功。”

    “哈哈,馬公過獎了。”孫策連連擺手。“我們父子都是武夫,寫不了文章,但是我們可以為你們保駕護航,不讓人來打擾你們,也算是略盡綿薄之力。功勞不敢當,身為武者,上佐明君,為國之爪牙,下佑萬民,為國之藩籬,這是我們的天職,要不然國家花費那麼多錢糧養兵又為了什麼呢。”

    “說得好,說得好。”馬日磾撫著鬍鬚,略加品味,忍不住讚了一聲,重新打量著面前的少年。他身為文士,又剛剛經過董卓之亂,對武人的確談不上什麼好感,總覺得他們就是禍亂之源,聽了孫策這句話,感慨不已。如果武人都有孫策這樣的覺悟,天下何至於此?“怪不得蔡伯喈與將軍一見便不肯再回長安,我現在算是明白了。”

    孫策笑道:“馬公如果不想回長安,我也歡迎啊。有馬公相助,伯喈先生著史會更加順利。”

    馬日磾笑了起來。孫策比孫堅會說話,這幾句話都說到了他的心坎上,即使知道自己不能留下,心裡也暖洋洋的,頗有些心動,雙方第一次見面的生疏也在這幾句話中不知不覺的化解。怪不得他能在短短幾年內割據三州,逼得袁紹提前與他決戰。這年輕人不簡單啊。馬日磾又看看陪孫策來的馬超,明白了馬超的那些改變源自何處。在孫策身邊,馬超受益匪淺。

    馬日磾的態度也變得隨和起來,不像是傳詔的大臣,倒像是長者對自家子弟說話。“將軍,我這次來,有一個消息帶給你,與蔡伯喈修史相關的。”

    孫策眼珠一轉,心中一動,臉上的笑意又濃了幾分。“馬公是有福之人,想必是好消息。”

    馬日磾被逗得心花怒放,臉上的皺紋都淺了些。“將軍還記得你和趙子柔(趙溫)說過的事嗎?”

    孫策連連點頭。“記得,記得。趙公起程的時候,我還特地跟他說了這事,請他在陛下面前美言,盡力促在此事。怎麼,陛下準了?”

    馬日磾點點頭。“你運糧入關,緩解關中災情,解了朝廷燃眉之急,又接收了關中數十萬災民。”馬日磾說著,下意識地看了孫策一眼。關中大旱,百姓外逃,有大半去了南陽,朝廷因此大傷元氣。可是孫策卻一臉平靜,一副都是我應該做的模樣,一點也看不出挖了朝廷牆角的得意。馬日磾都搞不清是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把孫策想得太壞了。“陛下非常滿意,說你是為國之棟樑,所提要求雖有逾禮之嫌,卻是一片至誠。當此國家危急之際,存亡之秋,連陛下都要遷都關中以避天災人禍,那些秘書暫放在襄陽未嘗不是一個辦法。”

    “陛下聖明。”

    馬日磾趁熱打鐵,一邊命人取出詔書,準備傳詔,一邊說道:“孫將軍,陛下對你們父子很是看賞識,認為你們是大漢中興的倚仗。你可不要辜負陛下的信任。”

    “願為陛下效犬馬之勞。”孫策慨然道,握了握拳頭,義憤填膺。“不瞞馬公說,若不是位卑言輕,袁紹又糾纏不已,我早就請求入朝清君側了。”

    “清……清君側?”馬日磾面色一僵,手一抖,詔書差點落在地上。“這話……從何說起?”

    “久聞陛下少年英俊,乃是難得的明君,只是被奸臣所誤,身不由己,我雖不才,自詡小有武勇,願率精銳三千,入朝為陛下剪除那些奸臣,重振朝綱。”

    馬日磾張口結舌,臉色變了幾變,半晌才回過神來。“不知將軍說的奸臣指的是誰?”

    “遠的不說,這太尉黃琬就是一個。他身為朝廷任命的太尉,卻興兵三萬,先擊家父於中牟,再助袁紹攻潁川。袁紹是誰?那可是矯詔逆臣,不臣之心路人皆知,黃琬這時候不助我父子攻袁紹,反而助袁紹攻我父子,豈不是為虎作倀?此人號稱名士,做的事卻是豬狗不如,將來必不得好死。”

    看著孫策咬牙切齒的模樣,馬日磾激零零打了個寒戰,有點為黃琬擔心起來。

    孫策佯作未見,又笑道:“馬公,這借朝廷秘書的事,可在詔書裡?”

    馬日磾回過神來,連忙搖頭。“這件事尚未定論,怎麼能寫進詔書。朝廷秘書乃是國之根本,不是普通物件,為保萬全,還有很多細節與將軍磋商,請將軍體諒。不過陛下已有此意,想來只是遲早的事。”

    孫策哦了一聲,有些失望。“那……朝廷對我舉報袁紹矯詔的事,可有定論?”

    “這……也沒有。”

    孫策臉上的笑容不見了,撫掌而歎。“馬公,你看,證據確鑿,卻遲遲不能裁決,這分明是有奸臣從中作祟啊。要不然的話,去年冬天,袁紹的首級就掛在長安城頭了。唉,主憂臣辱,陛下受苦,為奸臣所困,不能自主,是我等做臣子的恥辱。待我擊敗袁紹,一定親自去長安,看看是什麼樣的奸臣敢蒙蔽陛下,不誅他九族,難解心頭之恨。”

    馬日磾尷尬不已,沒法接孫策的話題,只好顧左右而言他。“孫將軍,雖無秘書,亦無對矯詔案的判決,不過還有些好事值得為將軍賀,將軍還是先接詔吧。”

    孫策哈哈一笑。“馬公說得有理,接詔,接詔。”他頓了頓,又道:“馬公,這封詔書……是陛下之意吧?這要是托陛下之臣的亂命,或者雖出自陛下,卻是不得已的違心之言,我可不接。”

    馬日磾很無語,卻不敢怠慢,仔細想了想,覺得應該沒什麼會讓孫策聯想到奸臣的,這才點點頭。“這是自然,詔書中全是陛下之意,並非受人左右,將軍可放心接詔。”

    “那就好,那就好。”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8-17 11:33
三國小霸王 第1286章 加官進爵

    馬日磾沒有說謊,詔書裡的確都是好消息,可能引起孫策反感的一條都沒有。

    除去那些冠冕堂皇的客套話,最主要的內容有兩點:一是加官進爵,二是希望荊豫揚三州能增加貢賦,緩解關中的財政困難。

    朱儁的推薦得到接受,孫堅升為衛尉,改封富春侯,增邑三千戶。考慮到關東未靖,孫堅暫時不用入朝,以衛尉之職行車騎將軍,統領荊豫揚三州軍事。為恩寵起見,可列子弟一人為侯。

    孫策積前後功,遷鎮東將軍,封襄陽侯,食邑一千五百戶。

    周瑜以平定荊州功,遷鎮南將軍,封舒侯,食邑一千戶。

    張纮以穩定南陽,籌措糧草援助關中有功,封高鄉侯,食邑三百戶。

    黃忠、鄧展、婁圭、文聘以平定荊州功,拜中郎將,封關內侯。

    太史慈以平定會稽山賊、招降泰山賊,協助孫策作戰有功,拜中郎將,封關內侯。

    朱治以功封中郎將,關內侯。

    杜畿以行荊州刺史協助周瑜穩定荊州,轉為真,增俸四百石。

    黃蓋、祖茂、朱桓、魯肅等人作戰有功,皆有封賞,為中郎將、校尉等。

    ……

    一項一項,基本都是按孫策報上去的軍功簿封賞,略作調整,以示朝廷還有自主決定權,封侯有食邑的都在荊豫揚三州之內。這裡面當然有些小心機,比如荊州系的封賞明顯要厚一些,有培植周瑜,製造分裂的嫌疑。不過做得不明顯,而荊州係將領的資歷和功勞都超過其他人,尤其是一戰殲滅徐榮兩万精銳那一戰,斬首既多,又為王允等人刺殺董卓創造了機會,封賞厚一些也很正常。

    至於會不會引起矛盾,那就不好說了。從實際情況來看,引發不滿是必然的事。即使不論個人禀性,僅就功勞而言,太史慈和朱桓的戰功都被有意無意地貶抑了。太史慈獨領一部作戰,與程昱那一戰斬首數千,居然沒有食邑,只封了個關內侯。朱桓與李乾父子那一戰也斬首超過千,連關內侯都沒撈著,在諸將中泯然眾人,沒有意見才怪。

    不過孫策不能因此埋怨朝廷,只能自己想辦法找平衡。如果連這點內部矛盾都擺不平,他也無法統御諸將了。

    增加貢賦的事相對簡單。天子說,如今天下大亂,州郡割據,有不臣之心的人比比皆是,該給朝廷的貢賦不是一拖再拖,就是大打折扣。朝廷貢賦不足,以至於官員的俸祿都不能及時發放,關中大旱時也無力賑濟,只能向南陽求援。孫策已經穩定了荊豫揚三州,屯田大見成效,希望孫策能夠增加一些貢賦,緩解朝廷的困難。天子也沒多要,只希望在三州原本的基礎上增加兩成,而且以五年為約。五年之後,如果關中情況得到好轉,這增加的兩成就會免掉。

    這個要求看起來很合理,而且態度很客氣,但孫策清楚,真要完成卻有難度。荊豫揚三州都是人口眾多的大州,加起來人口接近兩千萬,大概是大漢總人口的四成,原本要交的賦稅基數就多,如果增加兩成,等於增加四百萬人口的賦稅,相當於兗州該交的賦稅。

    更要命的還有一點:經過黃巾之亂,最近幾年又是接連大戰,各州的人口多少都會有所損失,尤其是豫州。按照去年的上計結果,豫州現在的人口不到五百萬,這還是孫策從附近的徐州、青州、兗州吸引了不少人口的結果。荊州的損失少一點,除了南陽之外,其他各郡變化不大。揚州的情況也差不多。三州加起來,總人口大概只有一千七百萬上下。

    一千七百萬口要交兩千五百萬口的賦稅,又是在戰爭時期,對孫策的壓力不能說小。他是大力屯田,但屯田還處於大量投入階段,要看到成果至少還要等兩三年,尤其是江南的屯田,水利完成之前,是不可能有豐厚產出的。

    面對馬日磾殷切的目光,孫策沒有立刻拒絕馬日磾。反正糧食在他手裡,給不給,給多少,怎麼給,那都是他的自由,沒必要現在撅馬日磾的面子,鬧得面紅耳赤。

    “我盡力,我盡力。”孫策熱情地說道:“回頭我和相關掾吏商量一下,看看還有多少家底。不瞞馬公說,我現在也是窮得丁當響。去年大疫,青州、兗州的流民湧入豫州,可把我吃窮了。幾年積蓄,一朝散盡,我也是欲哭無淚啊。”

    馬日磾聽馬超說起孫策大疫時救治百姓的事,很是感慨。在這種亂世,孫策能不惜代價的救治百姓,這份仁心很難得,這時候再逼他貢獻朝廷的確有些說不過去。他去年已經送給朝廷三十萬石,沒有坐視坐視朝廷有難的意思。有實際困難,一時拿不出來也可以理解,朝廷也不能不講道理。

    接完詔,收下一大堆的官印和綬帶,分門別類的裝好,準備派人送到各人手中。孫策設宴為馬日磾接風,就安排在湖中的水榭上,由袁權親自操持。馬超、閻行都來作陪,張昭也帶著孟建等人從平輿趕來,陪著馬日磾談經論道,講說文章。賓主盡歡,其樂融融。

    吃到一半,馬日磾忽然湊了過來。“君侯,聞陳王說你有一妹,年紀雖小,卻英武過人,頗有父兄之風,習射知禮,陳王以為可傳其藝,不知可在葛陂?”

    孫策把孫尚香叫了過來,讓她拜見馬日磾,向馬日磾敬酒上壽。馬日磾上下打量了一番,贊不絕口。“不意女子中竟有如此英武之人,孫氏當興,富貴可期。有孫車騎這樣的父親,有君侯這樣的兄長,想來你的弟妹中不乏英才,能不能都請出來,讓我看一看。”

    孫策心知肚明。馬日磾迂迴出擊,繞了這麼大一個圈子,是來為天子相親的。不過他也不說破,把孫尚英、孫權等人一起叫了過來,排成一排,讓馬日磾看。馬日磾裝模作樣,一一寒喧了幾句,又問了生辰,這才讓他們退下。

    “不瞞君侯,我此行還有一項任務,在浚儀時曾與令尊商量過,令尊已經允了,現在只看君侯的意見。”

    孫策抬起眼皮,漫不經心地看了馬日磾一眼,似笑非笑。“馬公到現在才說這事,家父已經允了,不覺要聽我的意見,想來這件事比詔書還重要,我倒有些好奇了,究竟是什麼樣的事能如此重要?”

    “陛下希望與你孫家結婚姻。”

    孫策還沒說話,張昭先起身離席,端著酒杯,向孫策拱手致賀。“恭賀君侯,與天子聯姻,這既是朝廷對君侯父子的信任,也是君侯父子提升門戶,掌朝政,佐天子,治國平天下的大好機會。”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8-17 18:17
三國小霸王 第1287章 天子要和親

    張昭嗓門大,又興奮,這幾句話說完,整個水榭裡的人都聽得清清楚楚。不少人都趕了過來,向孫策賀喜。孫策笑瞇瞇的應酬著,一連喝了好幾杯,臉上泛起微紅,看起來有點像興奮。

    “那……天子是打算怎麼個聯姻法?”孫策伏在案上,一手托腮,一手在案上輕叩,眼神迷離。

    見此情景,馬日磾懸在嗓子眼的心中落下一半,至少孫策沒有拒絕,看起來還有些嚮往。這也可以理解,孫家父子是寒門武夫出身,最受人詬病的就是門第不高,如今機緣湊巧,身逢亂世,憑著強大的武力割據三州,孫堅成了九卿之一的衛尉,又行車騎將軍,將來打敗袁紹,車騎將軍轉為真也就到頂了。孫策年方弱冠,封侯拜將,也算是少年富貴,可是一旦戰事結束,他能不能做到車騎將軍都是一個問題。現在有機會與皇室聯姻,孫堅可一躍成為大將軍,當朝宰執,將來孫策繼任,父子相繼,能掌朝政四五十年,何樂而不為?

    “天子還沒見過君侯家人,不能輕斷,所以這件事沒有寫在詔書裡,只是讓我來與君侯父子商量。如果成了,我也算是一個媒人,將來要領一份禮的。”

    馬日磾開了個玩笑,自己先大笑起來,張昭等人也熱情洋溢的跟著說吉利話。孫策也笑得很燦爛,一點也看不出有什麼異樣。等馬日磾笑完,孫策問道:“那現在馬公已經看過了,你覺得怎麼聯姻比較合適?”

    “君侯不反對?”

    “我為什麼要反對?”孫策攤攤手。“張公剛才說得好,這是天子對我父子的信任,也是我們孫家難得的機會,為什麼要反對?”

    得到孫策的親口確認,馬日磾徹底放了心。他撫著鬍鬚,打量了孫尚英等人一番。“具體如何操辦,我還需請詔。不過,聯姻嘛,無非兩種方式:要嘛是你的妹妹嫁入宮中,要嘛是你們兄弟尚公主。君侯以為哪種方式好?”

    “都好。”孫策脫口而出。馬日磾還沒來得及高興,他又接了一句:“我妹妹入宮,是做皇后吧?”

    “這是自然。若是嬪妃貴人,何至於如此興師動眾,大費周章。”

    “馬公,張公,我聽說天子迎娶皇后的聘禮很豐厚,僅是黃金就要兩萬斤。天子播遷西京,連百官俸祿都發不出來,還有這麼多錢嗎?”

    馬日磾的笑容頓時變得很尷尬。天子別說兩萬斤黃金,兩百斤都拿不出來。孫策明知這個情況還問這句話,是一時失言,還是婉轉的拒絕?天子娶親要聘禮,公主下嫁也要陪嫁,雖然少點,還是拿不出來啊。

    見馬日磾不吭聲了,臉色難看,孫策一拍腦袋,自我解嘲的哈哈一笑。“不著急,不著急,天子也好,公主也罷,都遠在長安,慢慢商量就是了。”

    “是的,是的。”馬日磾順坡下驢,配合地乾笑了兩聲。

    ——

    飲宴後,孫策讓馬超送馬日磾回住處,自己和郭嘉去軍謀處。這兩天軍務繁忙,吃個晚飯的時間都會有新消息來,他們幾乎寸步不離。如果不是馬日磾身份特殊,他們根本不願意花這個時間。

    和親的事,他們早就知道,孫策的應對也是出自郭嘉的建議,早就準備好的應對方案。一想起馬日磾的神情,孫策就想笑,這是個典型的書生,根本不適合做使者,他就應該去襄陽和蔡邕一起著書。難怪歷史上他會被袁術扣住,耍得團團轉,最後鬱悶而死。

    “將軍,你注意到馬公身後那個隨從了嗎?”

    “看到了,不過沒太注意。這是個什麼角色?”

    “可能是個相士。”郭嘉搖著羽扇,沉吟著,似乎想說什麼,卻又不太有把握。

    孫策覺得奇怪。按現在的風俗,相親時問生辰八字,再請相士算一算,或者直接請相士出面,都很正常,不至於引起郭嘉如此猶豫。“這相士有問題?”

    “我說不上來。和親嘛,請相士看一看也說得過去,可他盯著你看就不對了。從詔書的內容來看,朝廷的確想和將軍結盟,不可能派有問題的人來,也不會安排你尚公主,製造內部不和。”

    孫策很驚訝。他看到那個人了,但他真沒注意那人曾經盯著他看。“他盯著我看?”

    “雖然他看得很隱秘,但是我很肯定,我只是想不通他為什麼盯著你看,難道天子想讓你尚公主,再依朝廷制度,讓你賦閒?這也未免太想當然了吧。”

    孫策也想不明白,不過他並不在意。朝廷制度,誰還當回事啊,你讓我賦閒我就賦閒?

    兩人一邊說著一邊進了軍謀處的水榭,剛進門,諸葛亮就迎了上來。“將軍,有新消息來。袁紹分兵了,麴義、荀衍率領步卒兩萬,精騎兩千,已經到達浚儀南邊的開封。”

    “分兵?”孫策和郭嘉都很驚訝,互相看了一眼,加快腳步,向一樓大廳走去。

    ——

    馬日磾進了房間,停住腳步,侍者劉琬跟了進來,順手掩上門。馬日磾剛想說話,劉琬豎起手掌,指了指耳朵,又指了指牆壁,在房間裡查了一遍,又出門查看了一番,才重新進門。

    馬日磾覺得他有點小題大作。“有問題嗎?”

    “沒有,不過孫將軍的細作很厲害,有備無患。”

    “你發現什麼了,這麼謹慎?”

    劉琬雙手攏在袖中,眉頭緊皺。“馬公,孫家兄妹的面相都有些詭異,尤其是孫伯符。”

    “詭異?怎麼個詭異法?”

    “具體的,我道行太淺,看不清楚。不過我有種感覺,有人幫他們禳祈過。”

    馬日磾有些不耐煩起來。“你究竟想說什麼?”

    劉琬咬咬牙。“有人幫他們改過命。在浚儀看到孫車騎時,我就有這種感覺,現在看到孫家兄妹,我幾乎可以肯定。”

    馬日磾的眼神也凝重起來,沉默半晌。“如此手段,莫非是活神仙于吉?”

    “不知道。”

    “那……這又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對朝廷來說,孫伯符可能比袁本初更危險。”

    馬日磾花白的眉毛聳了起來。他緊緊的盯著劉琬。“仲琰,你知道你這個判斷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嗎?”

    劉琬苦笑。“馬公,我也是劉氏宗室子弟。知道陛下做這個決定不容易。為謹慎起見,還是請朝廷另派大家前來複驗一番吧。”

    馬日磾沉默半晌,一聲長嘆。“關係到社稷存亡,不可不慎。”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8-18 00:30
三國小霸王 第1288章 出奇不制勝

  袁紹分兵,派麴義、荀衍南下,再一次讓軍謀們驚艷。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精妙的戰術,既切斷了孫堅的後退,有阻援的作用,又有攻其必救,逼孫策增援的效果,充分發揮兵力優勢,爭奪主動權。

  不過,有了上一次的經驗,軍謀們沒有那麼慌亂,他們在讚嘆此計精妙的同時,很快就進入角色,開始分析成功的可能性。經過一番熱烈的討論,最後得出一個讓人有點悲傷的結果。

  此計可以出奇,難以制勝。

  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是浚儀城兵精糧足,足足儲備了一年的糧食和軍械,這些都是在大疫之前就準備好的。大疫之後,考慮到孫策的行動能力被減弱,可能會救援不及,而各方面的信息也表明袁紹取道浚儀的可能性較大,所以又從牙縫裡擠出一些糧食送到浚儀,以浚儀目前的存糧支撐到年底完全不成問題。手裡有糧,心裡不慌,後路是不是被切斷,對浚儀並不有太大的影響。除非孫策主力被袁紹擊潰,浚儀城為孤城,否則浚儀不會出現軍心不穩的跡象。

  一是現在還是冬末春初,到冬麥收割至少還有兩個月。麴義、荀衍就算趕到許縣也沒用,除非他們打算用麥苗餵馬。許縣有屯田兵三萬,集中居住在許縣、長社、鄢陵等周邊幾個縣城中,就算屯田兵的戰鬥力稍微差一點,堅守個把月也不成問題,足以支撐到援軍的到來。

  不能速勝,剩下的選擇就不多了,要嘛毀掉麥田,損人不利己;要嘛圍城,等著麥熟,用屯田的麥子作為軍糧補給。在麥熟之前,他們要嘛從浚儀運糧來,要嘛就地徵集。潁川這幾年是恢復得不錯,只要他們肯撕得下臉皮劫掠,還是能徵集一些糧食的。只是這樣一來,袁紹在潁川的名聲也就臭了,潁川百姓會進一步倒向孫策。

  考慮到荀衍就是潁川人,這個可能性應該不大。畢竟汝潁一體,汝潁系是袁紹的根本。除非他喪心病狂,決定與汝潁人決裂,否則不會做出這種選擇。派荀衍與麴義同行應該有這個考慮。當然,戰場上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麴義真的急了,荀衍也未必攔得住,所以還是有軍謀建議孫策盡快出擊,以免潁川遭殃。

  許縣周邊諸縣是出人才最多的地方,在場的軍謀中就有好幾個來自於這三縣,包括郭嘉本人在內。

  郭嘉和孫策站在人群後,聽著軍謀們七嘴八舌的討論,相視而笑,轉身上樓去了。既然軍謀們沒有亂了陣腳,就不需要他們出現主持大局,讓軍謀們自己多經歷一些有好處。兩人到二樓坐下,廊下的案几上已經準備好了茶水,杯盤擺得整整齊齊,一絲不苟,連杯子到案緣的距離都像是用尺子量過後。

  孫策看在眼裡,暗自發笑。諸葛亮為人謹慎是天生的,他有點輕微強迫症,和龐統不是一個類型的,用他們需要有不同的方法。

  “看來殺胡令起作用了。”郭嘉入座,端起茶杯呷了一口。

  “就因為荀衍?”

  “嗯,當然任荀衍為將也不僅僅是這個目的,汝潁系要掌握兵權,這是一個好機會。有麴義這位河北第一名將主戰,荀衍可以學到很多實踐經驗。勝了,他可以分功,敗了,由麴義承擔,風險小,利潤大,基本是穩賺不賠。”

  “讀書人會算計。你猜這是誰的主意?”

  “不管是誰的主意,背後一定少不了我那位從叔的影子。”郭嘉感慨地嘆了口氣,轉動著手裡的茶杯。“其實是誰也不重要,這是汝潁士人共同的願望。潁川地狹人眾,又是百戰之地,從戰國時就是如此,為了生存繁衍,不得不抱團,僅靠一個人是很難打拼成功的。就像潁陰荀氏,當初若不是許縣陳仲弓提攜,如何能有今天?將軍,令尊拜車騎將軍,你也已經封了侯,拜鎮北將軍,討袁名正言順,很快就會有更多的士人來投,你要有心理準備。”

  孫策喝著茶,微微頜首。難得郭嘉說話也這麼含蓄,不過他還是明白郭嘉的心思。朝廷對周瑜和荊州系的偏愛讓他也感覺到了壓力。張纮也封了鄉侯,荀攸卻提都沒提,詔書裡分明在壓抑潁川人的意思。

  “你給陳長文寫封信,看他有沒有興趣出仕。楊修去了豫章,我身邊缺一個主管內務的。”

  “將軍,陳長文的確是個人才,不過他是荀文若的女婿。”

  “無妨,我敢用荀攸,還不敢用陳群?”孫策笑笑。“荀諶去了何處?如果你能聯繫到他,我想和他見一面。”

  郭嘉笑了。“好,我想辦法聯繫他。”

  “奉孝,天下很大。”孫策舉起茶杯,意識深長的向郭嘉示意。“比你想像的還要大,足夠我華夏士人起舞。”

  郭嘉有點不好意思,雙手舉起茶杯。

  大家都是聰明人,話說到這個份上,都知道了對方的心意,沒必要再多說什麼,便默契的轉換了話題。郭嘉說道:“將軍,由這封詔書來看,朝廷中黨人的影響力還不小,天子受其掣肘,很難真正與將軍結盟。只有擊敗袁紹,天子才能真正壓制住黨人。袁紹北來,利速勝,不利持久,他很可能會發動朝中的黨人勢力,逼迫天子出兵南陽,徐庶能不能守住武關,至關重要。”

  “你是說皇甫嵩吧?”

  “沒錯。北地皇甫一系雖是將門,但一直傾慕黨人,皇甫嵩平定黃巾,卻因閹豎陷害,免職削戶,後來是黨人相助,他才得以復出。他雖然不在黨人名冊,卻以黨人自居,現在又教導天子兵學,有機會向天子進言。”

  孫策沉吟著,反復斟酌。他相信郭嘉的判斷,但他覺得徐庶足以守住武關,似乎沒有必要增兵。黃忠已經率部到達魯陽,南陽可用的機動兵力有限,可調之兵不多。況且有韓遂、馬騰等人拖後腿,僅憑皇甫嵩一人也起不到什麼作用。

  “與黃猗聯絡,韓遂、馬騰在明,皇甫嵩應該不會信任他們,讓呂布掌騎的可能性更大。”

  “喏。”郭嘉又道:“袁紹分兵南下是一個好機會,我們不能讓他這麼簡單的圍城,應該誘他主動攻城,大量殺傷。”

  孫策眉毛輕揚,嘴角彎了彎。“有道理,袁紹自稱車騎將軍,家父現在也是車騎將軍,就讓他們兩個交交手,看看誰能笑到最後。”他又輕笑一聲:“既然朝廷有意挑事,我們也不能讓他們太失望了。”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8-18 11:24
三國小霸王 第1289章 伐木工

  袁紹號稱大軍二十萬,但郭嘉早就打聽清楚了,他的人馬總共只有七萬多人。分出兩萬五千人南下後,袁紹手裡的兵力不足五萬,約是浚儀城內兵力的五倍。

  十圍五攻是用兵常識,原因很簡單,有十倍的兵力才能真正圍住對方,兵力不足是圍不住的,只能主動進攻。即使是野戰,攻擊一方也會付出比防守一方更多的傷亡,守城更是如此。在雙方軍械、單兵戰力相當的城況下,一個完善的城防體系會讓攻方吃盡苦頭,傷亡比例至少是四五倍,在某些情況下會更高。

  孫堅經營了幾個月的浚儀城,又有精兵萬餘,糧械充足,袁紹攻城付出的代價將非常驚人,這正是大量消耗袁紹兵力的好機會,比雙方隔著城牆互望有利。攻城不下,傷亡又大,比圍而不攻更容易挫傷士氣,還能讓袁紹無力分兵襲擾周邊郡縣。

  孫策與郭嘉一拍即合,立刻通知孫堅。在此之前,馬日磾已經在浚儀傳過詔,孫堅已經拿到了車騎將軍的印綬,只等著孫策接詔後就正式宣布。接到孫策的消息後,孫堅與秦松、弘諮反復商量過,給袁紹送了一封信。我是朝廷正式封拜的車騎將軍,奉命討逆,希望你有自知之明,以後不要再自稱車騎將軍了,免得混淆視聽,玷污我的名聲。

  袁紹接到這封信,氣得暴跳如雷。倒不完全是因為孫堅的挑釁,敵我雙方,互相羞辱是很正常的事,激怒他的是朝廷封賞孫氏父子。早不封,晚不封,偏偏這時候封,豈不是向天下人表明孫氏父子是忠臣,而他是逆臣?

  袁紹下令,一方面給王允寫信,讓他做出解釋,一方面強攻浚儀,讓孫堅看看誰才是真正的車騎將軍。

  沮授強烈反對。他認為兵力不足,攻城沒有必勝的把握,傷亡過大,會嚴重挫傷大軍士氣,且大戰容易收場難,如果孫策出兵許縣,麴義、荀衍求援,袁紹很難從浚儀戰場脫身,遠遠不如圍城來得穩妥。

  但袁紹盛怒之下,拒絕了沮授的建議,下令打造軍械,要強攻浚儀。

  攻城需要大型軍械,這些沒法長途轉運,只能當場製作。伐木、析村、加工,沒有十天半個月根本完成不了。袁紹也知道孫策有木學堂,匠師技藝精湛,拋石機更是下了大功夫改進的殺器,荀湛曾對許攸說過,孫策研製出了巨型拋石機,雖然無法擊破城牆,打城門很輕鬆得很。技術上不足,只能用數量來補,他下令多造拋石機,至少要造五百架。

  五百架拋石機僅靠輜重營的工匠無法在半個月內完成,各營將士也都被派出去伐木、做工,只剩下中軍兩萬人守在城下,監視城裡的一舉一動,防止孫堅突圍或者出城突擊。浚儀附近木材不足,各營將士還要跑到幾十里以外伐木,不僅累,而且增加了被突襲的危險。一時間,各營怨聲載道,沒人敢在袁紹面前說話,私下裡卻牢騷滿腹。

  袁紹在浚儀當伐木工的同時,麴義和荀衍也在鄢陵當伐木工。不過他們比袁紹更慘:鄢陵附近根本找不到適合打造拋石機的樹木,放眼看去,幾乎全是剛植下一兩年的樹苗,最粗的也不過手腕粗細,當矛桿還可以,做拋石機就太勉強了。

  荀衍是本地人,當仁不讓的擔起了尋找材料的重任,他帶著人走遍了方圓百里,只看到成片成片的麥田,卻沒看到了合適的木材,別說附近山坡上,就連大路旁的樹都被人砍了,茬口還是新的,應該是新砍的。荀衍一打聽才知道,這是剛剛到任的屯田都尉呂蒙、蔣欽幹的好事,他們年前到任,第一道命令就是懸賞伐樹,直徑一尺,長一丈以上的樹都要,按不同的規格設定不同的價錢,一手交樹,一手交錢,幾乎附近的百姓聞風而動,幾天之間就將附近的大樹砍個精光,反應慢一點的都沒趕上。

  砍下的樹在哪兒?一部分屯在城裡,一部分順水而下,運到汝南去了。聽說那邊正在造船,需要大量的木材。為了能滿足供應,潁川的屯田兵一邊種糧,一邊種樹,那些小樹都是為了將來造船用的。

  荀衍氣得無話可說,也記住了呂蒙、蔣欽這兩個名字。

  沒有合適的木材就無法打造拋石機這樣的大型攻城器械,攻城車也別想了,只能造一些雲梯之類的。這無疑會增加攻城的難度,即使是縣城。

  兵貴勝,不貴久,麴義不是來圍城的,如果不能在收麥之前擊破這些縣城,一旦孫策率主力趕來,他們就會面臨被夾擊的危險。不能奪取裡面的存糧,他攜帶的糧食不足以支持到收麥,必須另想他法。

  麴義很自然的提出了就地徵糧的要求,但這個要求不出意外地遭到了荀衍的嚴辭拒絕。他的理由也很充分。豫州是主公的本州,汝南更是主公的本郡,汝潁一體,潁川也可以說是主公的本郡,這裡的世家互相之間聯姻,沾親帶故,主公的外家李家就是潁川人,你的故主韓馥也是潁川人,你能保證這些士卒劫掠的時候不會誤傷?且劫掠通常都由騎兵執行,這些騎兵大多是胡人,孫策已經發布殺胡令,豫州百姓對胡人非常反感,恨不得殺之而後恨,你派這些人去收集糧草,豈不是激化矛盾?若百姓群起而攻之,積少成多,也會影響士氣。

  麴義很無奈。從知道荀衍為副將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會有這個結果。

  荀衍給麴義出了一個主意,移兵西向,與黃琬合兵,共擊來增援的黃忠。黃忠是孫策最早收用的部將,所領皆是南陽精銳,裝備非常好,戰鬥力也很強,估計黃琬不是他的對手。我們前去助陣,兩軍聯手,近六萬人,尤其是有五千精騎,擊敗黃忠的可能性大增,擊敗黃忠後,可以用繳獲的軍械裝備部隊,提升戰鬥力。

  麴義一聽就動心了。南陽軍械已經成了精品的代名詞,不少人都花重金求購,卻很難得手,就算買到也是幾件幾十件,無法滿足大量裝備的要求。麴義所領都是韓馥舊部,不受袁紹待見,更沒機會接觸這些上等軍械。如果能聯合黃琬擊敗黃忠,至少能分到幾百套裝備,那可是一筆橫財,足以鼓勵士氣。

  麴義轉怒為喜。“休若兄不愧是名士,此計甚妙。”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noriko1026

LV:8 領主

追蹤
  • 26

    主題

  • 29668

    回文

  • 5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