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三國] 策行三國《原名:三國小霸王》 作者:莊不周 (連載中)

   
noriko1026 2018-4-3 15:20:18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2268 4927893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9-22 01:17
三國小霸王  第1410章  天生有才

  “附逆?”郭嘉愣住了,盯著孫策,一動不動。

  “有問題?”

  “嗯……”郭嘉沉吟著,收回目光,慢慢放鬆身體,輕輕地搖了搖羽扇。“問題倒也沒什麼問題,只是附逆是要族誅的,恐怕不少人會受到牽連。”他苦笑了兩聲。“將軍,我冒昧地問一句,將來我那從叔被俘,是不是也要按此論處?”

  孫策打量著郭嘉,笑而不語。

  郭嘉接著說道:“如果抓住了荀衍,是不是要也要按附逆論處?如果是這樣的話,荀友若、荀公達都在牽連之列。且附逆是大罪,將軍不能自決,自然要呈報朝廷,荀文若、鍾元常會怎麼想?”

  孫策也有點猶豫起來。他想殺人立威,但如果殺不成,最後被朝廷駁回來,這可就打臉了。正如郭嘉所說,附逆是大罪,不是他能夠決定的,荀彧、鍾繇在長安,肯定不會接受這個指控。郭異、賀純到現在還沒有定罪,涉及到潁川人,要想通過就更難了。

  但他又不想就此讓步。不打擊一下潁川世家,這口氣咽不下去。

  諸葛亮忽然說道:“將軍,祭酒,亮有一言,或許可作參考。”

  孫策點點頭。“說說看。”

  郭嘉也示意諸葛亮快說。諸葛亮說道:“袁紹矯詔是事實,而且在承認天子是先帝血脈後仍不悔改,謀逆之心昭然,這一點想必朝廷也是知道的,只是袁紹勢大,黨人掌控朝廷,天子權柄旁落,這才遷延至今。如今袁紹攻浚儀不下,色厲內荏暴露無遺,長安形勢或許有變。且袁紹攻浚儀,與將軍父子為敵,他若不是逆臣,難道將軍父子反倒錯了不成?”

  孫策笑了。郭嘉說道:“孔明,我並不是為袁紹解脫,只是不想節外生枝而已。”

  “祭酒的忠誠有目共睹,但正因為如此,祭酒不宜參與此事,以免授人話柄,落下刻薄寡恩之名。祭酒磊落,不在乎愚俗之論,可祭酒是將軍的心腹,難免會讓人以為將軍也是寡恩之主。”

  “嘿……”郭嘉站了起來,羽扇指指諸葛亮。“孔明,你這話說得,倒像是我連累將軍似的。”

  諸葛亮笑著連連拱手。郭嘉想了想,搖搖羽扇。“行了,你說得也有理,這事我的確不宜參與,還是避嫌為好。將軍,孔明有法度,你還是和他商量吧。”說著,不等孫策答應,彎腰出帳去了。

  孫策笑了起來。“孔明,你得罪祭酒了。”

  諸葛亮送郭嘉出帳,轉身回來。“無妨,祭酒這是藉機卸肩,謝我還來不及呢。將軍,恩威賞罰乃君主之權柄,不可操於他人之手。將軍父子雖有東南,爵不過縣侯,位不過將軍,不宜擅自賞罰,不如將這事推與朝廷,看朝廷如何處置。”

  “如果朝廷像對付郭異、賀純一樣,又待如何?”

  “不管朝廷最後如何處置,這些潁川世家支持袁紹總是有罪,區別只有於以什麼罪名懲處而已。就算荀文若、鍾元常從中解說,天子想必也不會既往不咎,否則既不成了縱容逆臣?”

  孫策覺得諸葛亮說得有理,朝廷雖然一直沒有定郭異、賀純的罪,卻也沒敢放了,說明朝廷也很難處理他們。放也不行,不放也不行。

  “既然有罪,那罰沒家產、收押族人,總是應盡之義。就算將來朝廷從輕發落,最多也就是放人而已,難道朝廷還會讓將軍還他們的家產?沒有了家產,他們就算對將軍有不滿,又能奈何?且人質在手,在幕府中的人也不肯輕舉妄動。等上一段時間,若是有人勤於職守,或是立了功,將軍再請詔赦免他們的家人,也是一種恩賜。”

  孫策盯著諸葛亮看了又看,心裡暗自讚嘆。怪不得他最後能把李嚴、廖立等人玩弄於股掌之上,這是天生的啊。這小手段耍得多漂亮,抓了人,還要人家感激涕零。既把朝廷當刀使,又給朝廷留足了面子。兩面不得罪,好處全到手。

  “行,就這麼辦。要不就由你來處理?”

  諸葛亮笑著搖搖頭。“將軍,我是將軍的書佐,怎麼能承擔這麼重要的責任?就算我處理得再公正,也會有人說這是將軍授意。祭酒要避嫌,我也要避嫌。我推薦一個人,應該能讓各方面都滿意。”

  “誰?”

  “軍正高柔。”

  ——

  漷水。

  龐德跳下馬,蹲在地上,查看半乾的蹄印,又站起身,看了看遠處。“將軍,這些騎兵應該就是張郃和他的大戟士,向北去了,走得很早,當是黎明時分經過此地。按腳程計算,現在應該已經過了陽翟,我們追不上他,況且他有近千騎,我們追上去也攔不住他。”

  馬超揮了揮馬鞭,罵了兩聲。為了找張郃,他在附近轉了一天一夜,先是在大營裡轉,大營裡沒找著,又到周邊轉,為此還錯過了攻擊麴義的機會,卻得出這麼一個結果,實在讓人鬱悶。

  “麴義雖然敗亡了,戰事還沒結束,他不在荀衍營中,助荀衍一臂之力,怎麼走了?”

  “麴義陣亡,荀衍怕是已經嚇破了膽,未必敢和將軍對陣。這時候通報袁紹,請袁紹決斷,自然是最穩妥的辦法。”龐德想了想,翻身上馬。“將軍,你先回大營去,我帶幾個人去前面打探一下。大戟士與眾不同,如果有人見過,一定會有印象。”

  “我們一起去吧。”

  “不用。如果確認是張郃,我還想再往前走一走,也許需要一兩天時間才能回來。白毦士是將軍的義從騎,應該護在將軍身邊,隨時聽候調遣。”

  “去那麼遠幹什麼?”

  “潁川戰事已分勝負,不管是將軍北上浚儀,還是袁紹南下潁川,無非那幾條路。張郃現在走的路很可能就是袁紹會走的路,先去打探一下,說不定能有所發現。”

    馬超覺得有理,沒有再堅持。他安排十騎跟著龐德,自己帶著其他人返回大營。連續兩天一夜沒有好好休息,人馬皆疲,的確不宜再在外遊蕩。

  與馬超辭別,龐德帶著十騎向前,走了數里,便遇到一個聚落,沒費甚麼事就打聽到了張郃的踪跡。人數、衣甲特徵都與大戟士符合。龐德心中高興,繼續向前追,一路追過潩水,來到陘山下。

  他登上陘山,極目遠眺,心中疑惑不已。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9-22 11:56
三國小霸王  第1411章  想象很豐滿

  袁紹騎著一匹高大雄駿的黃驃馬,站在圃田澤畔,看著被風吹起漣漪的水面,看著隨風搖擺的蘆葦,心情歡暢。大雨洗去了暑意,澤畔涼風習習,清爽宜人,就連溢到岸邊的水都是那麼清澈。得到雨水滋潤,青草長得更快,抽出嫩芽,戰馬低著頭大快朵頤,流連不去。

  袁紹心曠神怡,一時感慨不已。“這時候應該一斗笠,一蓑衣,一葉扁舟,垂釣於澤上,隨風起落,不問西東,豈不比披重甲、乘快馬更愜意?”

  郭圖勒了勒坐騎,不緊不慢地說道:“斗笠蓑衣只能釣魚,閒則閒矣,卻不如釣猛虎更痛快。”

  袁紹放聲大笑,爽朗的笑聲驚得遠處幾隻野鴨呱呱的叫著,展翅飛起,向遠處去了。郭圖一聲輕嘆。“這些野鴨雖然形似鴻鵠,卻身形醜陋,叫聲粗啞,雖欲效鴻鵠振翅,焉能高飛?”

  袁紹聽了,心中更加快意。郭圖說的醜類自然不只是眼前的野鴨,更是孫氏父子。許攸的計劃進展順利,兩萬大軍已經在圃田澤周邊埋伏就位,數千胡騎正在浚儀、新鄭之間馳騁,連日來擒殺孫堅、孫策的信使數十人。孫氏父子之間的聯繫已經被截斷,孫堅接連數日得不到任何消息,心裡應該已經慌了。

  接下來只要放出誘餌,孫堅就有可能冒險出城。只要他出了城,再想回去就難了。圍住孫堅,就等於扼住了孫策的脖子,讓他進退兩難。

  “公則,你說孫策會來嗎?”

  “很難說。”郭圖淡淡的說道:“不過來不來,結果都差不多。來了身死,不來心死。”他頓了頓,又道:“主公,如果可能,最好生俘孫堅,活的比死的更有價值。”

  袁紹點了點頭,眉宇閃過一絲怒意。朝廷居然封孫堅為車騎將軍,這擺明了就是針對他,如果擒住孫堅,不僅能讓孫策俯首聽命,還可以對朝廷還以顏色。只可惜縱使擊敗孫氏父子,暫時也不能攻取長安,身後的公孫瓚、身側的黑山賊,還有青州的沈友、太史慈都需要一一清理。

  一想到青州,袁紹的心情就有些惡劣。在沈友和太史慈的夾擊下,袁熙節節敗退,青州全線失守,只剩下半個平原郡,如果不是他調渤海太守臧洪助陣,沈友、太史慈可能已經殺入清河了。

  原本以為有逢紀輔佐,袁熙會比袁譚強一點,沒想到更加無能。袁譚還和孫策僵持了幾年,小黃一戰甚至兩敗俱傷,袁熙卻連孫策的部下都擋不住,一敗再敗,簡直顏面丟盡。

  “能生俘孫堅固然好,可是孫堅狡悍,抓住他都難,更何況生俘。說起來,論勇悍,我帳下還真沒什麼人能和孫堅比肩。公則,你說勸降有沒有可能? ”

  “可以試一試。不管怎麼說,孫氏父子也是公路的舊部,也是袁氏支脈。昔人又逝,就算有什麼恩怨也該解了。”

  “是啊,是啊。”袁紹贊同地點著,感慨不已。過了一會兒,他又說道:“如果張郃能及時趕回來,也許可以和孫堅一戰。”

  郭圖沒有回答。袁紹驚訝地轉過頭,卻見郭圖看著遠處。他順著郭圖的目光看去,只見遠處數騎飛奔而來,當前一人有些眼熟,只是看不清楚。等他們走近些,袁紹不禁笑道:“公則,你看,我們剛提到張郃,他就來了,還真是一念在斯……”

  郭圖一聲不吭,眼神越來越凝得。袁紹沒有得到想要的響應,有些意興闌珊,也閉上了嘴巴。這時,張郃策馬來到跟前,翻身下馬,快跑幾步,來到袁紹馬前。袁紹低頭一看,這才明白為什麼郭圖的臉色不好,心也不禁拎了起來。

  張郃臉色蒼白,雙眼充滿血絲,身上的衣甲、大氅沾了不少泥垢,一雙戰靴更是看不出本色。戰馬更慘,連腹部都是泥點,四腳打顫,氣息急促,一看就是連續奔馳所致。

  出事了。

  袁紹心頭浮起不祥的預感。他勒緊坐騎,強作鎮靜,俯身看著張郃。“儁乂,你這是……”

  “主公,潁川戰場告急,我是奉荀將軍之命,回來向主公通報軍情的。”張郃一邊說著,一邊從懷裡取出荀衍的軍報,雙手托起,送到袁紹身前。

  袁紹低著頭,打量著那份被汗水浸得軟塌塌的軍報,半天沒有動彈,腦子裡一片空白。潁川戰場告急?荀衍的軍報?麴義呢,他怎麼樣了,他為什麼不匯報軍情,反倒由荀衍代筆?張郃說奉荀衍之命,他是在提醒我荀衍奪了麴義的指揮權嗎?

  郭圖翻身下馬,快步走了過來,從張郃手中取過軍報,查看了封印,確認完整,這才打開。他雖然沒露出什麼表情,手指也很穩定,眼神卻有些不安。他迅速掃了一遍軍報的內容,額角鼓起的青筋不由得跳了跳,半天沒有說話。

  “公則,休若說些什麼?”袁紹按捺不住,催促道。

  “雲天正與孫策對壘,孫策軍械犀利,將士精練,雲天壓力很大,戰事不如預期的順利,受了些挫折。”郭圖將軍報遞了過去。“休若進退兩難,進則怕屯田兵譁變,退則擔心雲天不敵……”

  “笑話!”袁紹鬆了一口氣,忍不住笑罵了一聲:“雲天兵力與孫策相當,還有匈奴騎兵助陣,就算不能順利擊敗孫策,又何至於有危險?勝負乃兵家常事,一時不察,受些小挫在所難免,休若初次上陣難難免有些緊張……”他一邊說一邊看,剛看了兩行,眼神突然一變。

  “去卑遇襲,被孫策的親衛騎擊敗?儁乂,此事當真?”

  張郃點點頭,卻沒有做進一步解釋。去卑此刻和荀衍在一起,也許正馳援麴義,他如果說去卑怯戰而逃可能會節外生枝。現在還是以麴義的安全為重,去卑的事等以後再說不遲。況且袁紹又不傻,去卑的兵力兩倍於閻行,不管什麼原因,戰敗就有責任。

  見張郃沉默不語,神情悲憤,袁紹更加不安。他太清楚冀州人和汝潁人的矛盾,也清楚文武之間的隔閡,張郃與麴義交好,他在潁川這幾天大概受了不少氣,麴義又遇到了麻煩,他心情不好,言語之間給荀衍下點套也不奇怪。他自己注意,不要被張郃誤導就行了。

  看完荀衍的軍報,袁紹雖然心情依然不好,緊張的情緒卻消散了很多。形勢不如預期,但也沒有惡劣到失控的地步。出於禮貌和安撫的慣例,他收起軍報,遞給郭圖,翻身下馬,拉著張郃的手臂。

  “儁乂辛苦,你參與戰事了嗎,說說經過?”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9-22 19:07
三國小霸王  第1412章  心虛

  張郃沒有親歷前線。他奉麴義之命準備接應,沒想到戰鬥一打響就偏離了方向,他沒能等到出擊的機會,只能擔負起向荀衍求援的任務。即使這個任務也沒完成,現在只能趕來向袁紹報告,希望袁紹能派援兵增援麴義。

  這一路上,他就在想怎麼說動袁紹。他沒有親眼看到戰鬥的過程,但麴義曾跟他解釋了交戰的經過,他自己在腦子裡模擬了一遍,基本也清楚問題出在哪兒。此刻面對袁紹的詢問,他也沒有多說什麼,一針見血。

  “正如荀將軍所說,孫策軍械犀利,步步爭先,如蛆附骨,不讓人有喘息之機。且孫策雖然兵力與麴將軍相當,卻全是號稱江東子弟兵的精銳,訓練有素。尤其是孫策的八百義從,大多是淮泗遊俠兒,披重甲,持利刃,以陳留人典韋、沛人許褚為將,皆有萬夫不當之勇。”

  袁紹一邊聽一邊問,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麴義是他麾下最能戰的將領,居然不敵孫策,這個問題不容忽視,必須搞清楚其中的原因。張郃也許有為麴義開脫的想法,但他所說的卻基本屬實。孫策重視軍械改進,重視士卒訓練,又搜羅了很多武技高強的遊俠兒做親衛,這些都不是什麼新消息,可是優勢這麼明顯,居然逼得麴義沒有還手之力,這實在令人駭然。

  如果麴義敗了,荀衍又不敵,那該怎麼辦?我把孫策誘到圃田澤來,能戰勝他嗎?如果不能,那豈不成了惹火燒身?孫策號稱鳳鳥,可不就是一團火嗎。龍淵水都沒能克制住他,鴻溝水、圃田澤就能?

  袁紹越聽越不安,心亂如麻,一時竟不知道說什麼才好。過了一會兒,他才驚醒過來,強笑道:“儁乂辛苦了,先回營休息吧,待帳中議事,我再派人去請你。”

  張郃應了,拱手道別。“主公,郃隨時待命,在所不辭。”

  袁紹讚許了幾句,目送張郃離開,看著張郃翻身上馬,領著大戟士回營,這才回頭看著郭圖,眉頭皺了起來。“公則,休若這是什麼意思?”

  郭圖不答反問。“主公,你覺得麴義會有危險嗎?”

  袁紹抹著唇上的短鬚,遲疑了片刻。“看這形勢,戰敗大概在所難免,損失可能不會小,至於他本人……應該不至於有性命危險。”

  “主公英明。”

  袁紹斜睨了郭圖一眼,哼了一聲。他明白郭圖的意思。麴義麾下有大半是心有怨念的韓馥舊部,損失大一點並不是什麼壞事,尤其是現在韓繇在荀衍身邊的時候。郭圖、荀衍要促成汝潁系掌兵,不得不和韓繇和解,但他們本質上並不想和韓馥牽連太深,這對汝潁係是一個隱患。麴義受挫,韓馥舊部損失慘重,正是消除這個隱患的天賜良機。荀衍見死不救,很可能是有意而為之。

  “若是孫策損失有限,我們的壓力就大了。”

  郭圖伸手一指遠處的嵩山。“對嵩山來說,旁邊的陽城山多幾丈、少幾丈有什麼區別?”

  袁紹眼神微閃,神情鬆馳了些,卻還是不說話。郭圖接著說道:“麴義受挫,不僅是因為孫策軍械犀利,將士精練,還因為麴義這幾年戰績赫然,將驕兵狂,孰不知他們之所以接連取勝並不完全是他們悍勇善戰,只是沒遇到真正的對手而已。臣常聽人說,麴義以河北第一名將自詡,獨攬界橋之功,自以為八百西涼步卒獨步天下。如今遇到孫策的義從營,一戰而北,對他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袁紹點頭附和。“那我們對上孫策有幾分勝算?”

  “主公,兩人對弈,一個奇招盡出,一個尚未出手,孰勝孰負?”

  “說下去。”

  “孫策所倚仗者,無非有二:一是軍械。軍械雖利,畢竟不是神器,能收一時意外之功,卻不能逆轉整個戰局。孫策為了擊敗麴義,能拿得出來的利器都已經拿出來了,我軍只要做好部署,就可以遏制其優勢,讓孫策無法施展。二是精兵。孫策的部下的確精練,能以少勝多,但他只有這一萬多人,死一個少一個,短時間內很難補充。龍淵一戰,他能打得麴義一敗塗地,自己的損失也不會小。休若退守襄城,他能不留兵警戒嗎?臣估計,他若來援,總兵力不過萬人。主公以逸待勞,兵力猶勝麴義,優劣一目了然,何需臣多言?”

  袁紹籲了一口氣,微微頜首。他翻身上馬,一抖馬韁。“話雖如此,還是當慎重才好。顯思初歸,顯奕又不成器,萬一有什麼閃失,河北必亂。”

  郭圖心知肚明。這一戰干係重大,最好能戰勝,就算受挫也不能損失太大,否則汝潁係就完了,他也完了。袁譚剛剛回鄴城,還沒站穩腳跟,還需要袁紹主持局面。

  回到大營,袁紹將沮授、許攸請來商議。沮授看完荀衍的軍報,意見與郭圖差不多,麴義就算敗了,對整個戰局影響也不大。不過為了穩妥起見,還是派人去潁川了解情況為妙,要搞清楚雙方傷亡如何,尤其是麴義部損失有多大,還能不能繼續作戰,如果不能,是堅守襄城、郟縣還是趁早撤出,都需要有一個通盤考量,不能坐視不理,免得寒了將士之心。

  袁紹覺得有理,吩咐郭圖加派人手,打探潁川戰場的消息。不搞清楚潁川戰場的確切情況,他心裡終究沒底,總有一種暴雨過後,面對一窪渾水,不知道這是一腳踩下去只能沒過腳背的淺水,還是沒頂之災的萬丈深淵。如果麴義慘敗,而孫策的損失卻有限,孫策所部的戰力大大超出他們的想像,作戰計劃就必須進行調整,不能奢望將孫氏父子一網打盡,只能退而求其次,滿足於擊敗孫堅即可。

  與此同時,袁紹要求許攸盡快想辦法誘孫堅出城。只有孫堅出了城,主動權才在自己的手中。

  許攸早就做好了準備,他利用截獲的消息,偽造了一封軍報,謊稱孫策被麴義、苟衍用重兵圍困在龍淵,無法脫身。但他並沒有要求孫堅出城增援,而是讓孫堅守好浚儀,等待轉機。

  軍報偽造好後,許攸找來兩個剛剛被俘虜的信使,將軍報放在他們身上,然後在孫堅斥候經常出沒的地方殺死他們,偽造了一個雙方斥候遭遇、同歸於盡的現場。

  很快,這封偽造的軍報就被祖茂的部下截獲,送到了孫堅的手中。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9-23 00:45
三國小霸王  第1413章  不為己甚

  兩個血肉模糊的屍體靜靜地擺在階下,鮮血尚未完全乾涸,像蚯蚓一樣在地上緩緩流淌。

  被血水浸得有些模糊的軍報放在孫堅面前。紙是平輿作坊產的紙,筆跡也很工整,與之前收到的軍報沒什麼明顯的區別,行文語氣、遣詞用字也看不出任何毛病。秦松和弘諮兩人反復商量,基本可以確認這封軍報的真實性。

  但他們不同意孫堅出城。原因有兩個:其一,袁軍追殺斥候數日,消息完全斷絕,突然有信使出現,難免有詐,還是小心一些的好;其二,就算軍報無誤,孫策被困,也不等於他需要孫堅的增援。孫堅能有多少人?孫策如果需要,隨時可以徵調屯田兵助戰,根本不需要捨近求遠。以孫策所部的戰力,就算不能戰而勝之,突圍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況且孫策在軍報裡說了,讓孫堅守住浚儀城,不要擔心他。

  孫堅覺得秦松、弘諮說得有理,但他心裡還有些疑問。毫無疑問,孫策的情況很危急,否則他不會特地關照他不要出城增援。越是如此,越是說明孫策可能需要他的增援。麴義是河北第一名將,孫策雖然善戰,論經驗卻比麴義差遠了。上一次在任城,孫策就被袁譚圍住,最後憑騎兵突圍反殺,而麴義最擅長的就是以步破騎,孫策如果被麴義圍住,未必有機會脫身。相反,麴義有五千匈奴騎兵,就算孫策能夠突圍也要面臨騎兵的追殺。

  孫堅也沒有直接否決秦松的建議。他征戰二十餘年,深知兵不厭詐的道理,兩軍交戰之際,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即使這封軍報沒有任何問題,也不排除袁紹圍住孫策,逼他出城。

  孫堅下令祖茂將斥候全部撒出去,又命韓當率親衛騎出城,想辦法向潁川方向突圍,尤其留心滎陽方向,察看袁紹主力的動向。

  祖茂、韓當領命,連夜出城。

  ——

  龐德回到大營,將自己打探到的情況向孫策、郭嘉做了匯報。

  除了確認張郃離開潁川之外,龐德還發現了一個異常現象。張郃越過潩水後,是向北取道新鄭,而不是向東取道尉氏、開封。新鄭近山,丘陵、坡地較多,並不適合騎兵急馳,相比之下,尉氏、開封地勢平坦,兩縣又在袁紹的控制之下,休息食宿都比較方便。

  “的確可疑。”郭嘉立刻意識到了其中的詭異之處。“新鄭向北不遠就是圃田澤,還有清口澤、中陽澤大大小小的水澤十餘個,大雨過後,道路泥濘,行軍困難,且新鄭離陽翟、長社都很近,適合伏擊,張郃晝夜兼程,似乎不應該選這條路。”

  孫策皺起了眉頭。他對中牟附近的地理沒有郭嘉熟悉,但他比郭嘉更清楚張郃這個人。在曹魏五子良將中,張遼、樂進以勇氣著稱,於禁以嚴整著稱,張郃、徐晃以謹慎著稱。對於生性謹慎的張郃來說,如果沒有充足的理由,他不應該選擇新鄭。

  “什麼樣的原因會促使張郃取道新鄭?”

  郭嘉沉默片刻,說道:“我們已經有好幾天沒有收到車騎將軍的消息了,派出去的信使也沒有回來的,最新消息還有五六天前的,從時間推算,正是張郃進入穎川前後。從各種跡象來看,我們之前的估計沒錯,袁紹在浚儀附近有所謀劃,封鎖了消息。”他挪了一下身體,有些不安。“將軍,袁紹的胃口很大啊。”

  “嘴大喉嚨小,也不怕噎死。”孫策咒罵了一句,卻也有點頭疼。這就是人多勢眾的好處啊,要封鎖方圓百里之內的消息,沒有幾千騎兵根本搞不定。袁紹搞這麼大動作,目標自然不會是普通人,只可能是他們父子。挖一個大坑,父子倆無法互通消息,難免會有一個跳進去。只要抓住一個,袁紹就不虧。如果兩個都被他抓住,袁紹就發了。

  躲是躲不掉的,要破此局,只有一個辦法:主動頂上去,讓袁紹無法從容佈局,變被動為主動,變伏擊為夾擊,父子倆南北夾擊,幹掉袁紹。孫策盤算了一下雙方戰力,覺得這個想法並非狂妄,反倒是最穩妥的,至少能將主動權控制在自己手中,迅速做了一個決定。

  “奉孝,我們去浚儀。”

  “荀衍怎麼辦?”

  “嗯,他能怎麼樣,帶兵擄掠潁川?我給他這個機會。”孫策哈哈大笑。

  郭嘉想了想,也笑了。麴義已經敗亡,荀衍退守襄城、郟縣,惶惶不可終日。攻城不是易事,他們就算留在潁川,一時半會也拿荀衍、沮鵠沒辦法,不如轉戰浚儀。荀衍是潁川人,他最多佔領幾個縣,做不出太出格的事來。縣城的得失無關大局,擊敗了袁紹,騰出手來,荀衍沒有後援,佔再多的縣城也守不住。

  “我覺得這個方案不錯。”

  “那就這麼幹。”孫策揮揮手。“你們軍謀處要不要先議一下?”

  “細節可以在路上慢慢商量,大方向不錯就行。挾斬殺麴義之威,和袁紹正面決戰,試試袁紹有幾分成色,我覺得沒什麼問題。孔明,伯言,你們覺得呢?”

  諸葛亮和陸議交換了一個眼神,齊聲道:“祭酒所言有理,正當如此。”

  孫策隨即召集眾將議事。在眾將趕到之前,他先叫來了閻行,讓他率領親衛騎先行,尤其是打破袁紹的封鎖,把消息送到浚儀城下。龍淵之戰,閻行率領親衛騎游弋疆場,先擊潰去卑,再奔襲尹楷,既表現出了過人的戰機捕捉能力,又不貪功,顧全大局,博得了諸將的一致讚賞。這次轉戰浚儀,需要一個先鋒官,孫策很自然地想到了他。

  閻行領命,火速出營。

  孫策隨即讓郭嘉寫了一封私信,讓人送往襄城。郭嘉在信裡說,黃琬投降,於扶羅中伏身亡,如今麴義又被臨陣斬殺,潁川境內還值得孫將軍出手的人只剩下你荀衍了。本想和你堂堂正正的一戰,可惜你躲在襄城不敢露頭。如今黃忠扼守魯山,你回洛陽的退路斷絕,你除了投降還能幹什麼呢?君子不為己甚,孫將軍不逼你,願意給你一段時間思考,現在先趕往浚儀作戰,希望孫將軍擊敗袁紹之後,你能知道去就,不要再明珠暗投,逆天違命。如果你有勇氣追上來,孫將軍也歡迎,願意在潁陰與你一戰,讓你的鄉黨和列祖列宗一起領略你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浩然正氣。

  荀衍收到戰書,仰天長嘆,留下沮鵠守城,自己率部出城尾隨追擊,並派人通知袁紹。

  孫策來了。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9-23 12:35
三國小霸王  第1414章  桀驁不馴一許攸

  官渡。

  許攸蹲在雜樹從中,伸手輕輕撥開眼前的野草,注視著遠處的一群騎士。

  立馬土崗上的那個人就是孫策的親衛騎將韓當,他出現在附近已經兩天,北到陽武,西至滎陽,很可能還會安排了騎士越過鴻溝水,到圃田澤附近打探情況。諸多跡象表明,孫堅已經相信了那份軍報,只是經驗所致,作出戰前的最後試探。

  官渡將是他渡過鴻溝的最佳地點,而圃田澤附近將是他們父子的葬身之地。

  當年漢高祖與項羽在鴻溝對峙,漢高祖最後戰勝了西楚霸王項羽,張良、陳平居功至偉。如今袁紹與孫氏父子在鴻溝對峙,如果袁紹最後取勝,我會是張良還是陳平?

  許攸想了想,覺得自己還是和張良更接近些。若非自己連出妙計,如何能縛往孫堅這頭猛虎,又如何能擊敗以小霸王自稱的孫策?一舉兩得,即使是張良用計也不過如此吧。

  幾個騎士上了土崗,向韓當報告之後,韓當又向南看了兩眼,下了土崗,一路向東去了。許攸等了好一會兒,確認韓當已經走遠,才從藏身處走出,安排人尾隨韓當,自己則拖出藏在岸邊的小船,過了鴻溝,向袁紹大營而去。

  春風得意,馬蹄生風,半個時辰的急馳後,許攸來到袁紹的大營。為了造成袁紹正在取道新鄭、馳援潁川的假象,袁紹的大營在梅山腳下,離圃田澤有三十多里。大營很嚴整,兩萬多人分作十幾個營壘,依山列陣,重重疊疊,中軍大陣在靠近山坡,位置最高,向東俯瞰諸營,身後不遠處就是梅山。正值初夏,梅山青翠如屏,有點像天子御座後的屏風。

  的確是個好地方,很吉利。許攸想著,嘴角卻不禁露出一絲輕蔑。不用說,這肯定是耿苞的主意,那個冀州傖夫別的本事沒有,就會做這些奉迎阿諛的事。

  許攸穿過整齊劃一的營壘之間,來到中軍大營,在營門前下馬,將坐騎韁繩扔給親衛,大步流星的進了營,直奔中軍大帳。離中軍大帳還有數十步,他忽然覺得有些不對勁。中軍大帳戒備森嚴,帳外站著數十名大戟士,一個個站得筆直,手中的大戟去了戟衣,在陽光下寒光閃閃。

  許攸心中隱隱不安,大步來到帳前。大戟士認識他,立刻讓他進去。許攸心裡更加不安。毋須通報,說明袁紹正在等他來,肯定發生了重大變故,而且不是什麼好消息。他在帳門口咳嗽了一聲,調整了一下情緒,順便察看了一下大帳裡的情況。

  夏天悶熱,中軍大帳的帳門大開,四周的帳角也被掀起通風。只不過為了保密起見,只能站在正對著大帳的地方才能看到裡面的人。許攸不僅看到了袁紹,看到了郭圖和沮授,還看到了審配。袁紹居中而坐,雙手撫案,身體微微直傾,劍眉緊皺,國字臉上神情凝重。

  “子遠,你來得正好。”袁紹招招手,示意許攸入座。有侍從取過案席,為許攸獨設一席。許攸入座,又打量了帳內眾人一眼,尤其是審配。審配應該去洛陽,他怎麼會出現在這裡?

  袁紹向郭圖使了個眼色。郭圖會意,取過一份軍報遞了過來。許攸接過,軍報很短,只有幾句話,但許攸讀完卻覺得頭皮發麻。麴義被孫策臨陣斬殺?這怎麼可能,麴義雖然粗魯無禮,難掩西涼羌蠻之氣,卻是一個能征善戰的大將。就算受挫,突圍應該也沒問題,怎麼會陣亡?

  許攸不敢怠慢,迅速將軍報看完。“還有嗎?”許攸對郭圖說道。這封軍報是四天前發出的,按照日程計算,應該是前天送到大營,只比張郃回來晚一天。

  郭圖又遞過來一份軍報,這份軍報同樣出自荀衍之後,總結起來只有四個字:孫策將至。

  許攸看了一下時間,加上之前由張郃帶回來的那一份,四天之內,荀衍發出三份軍報,一份比一份急。許攸迅速權衡了一下,他意識到袁紹這麼緊張並不是因為麴義的死,而是孫策正率部趕來。麴義陣亡的消息兩天前就到了,如果袁紹著急,有足夠的時間召他前來議事。只有最後一份消息是剛收到的,他甚至來不得及派人找他,只能先和郭圖、審配等人商量。

  許攸很不高興。將是三軍之膽,袁紹未戰先怯,這一戰還怎麼打?

  “孫策將至,本初欲戰乎?欲和乎?”

  袁紹沉下了臉。許攸不僅在眾人面前直呼其字,無尊卑之禮,還辭氣不遜,直指他有示弱之意。他閉口不言。耿苞立刻接過話題。“許將軍這是什麼話,主公率部到此,豈能與孫氏父子講和?孫策將至,你的計劃實施得如何,孫堅能入彀乎?不會又半途而廢吧?”

  許攸大怒,反問道:“耿主簿,依你之計,孫堅為重,還是孫策為重?”

  “當然是孫策為重。”

  “既然是孫策為重,那孫堅會不會入彀還重要嗎?孫策已經來了,只要主公能擊敗孫策,孫堅不敗而敗。就像你們……”

  “子遠!”郭圖見許攸出言不遜,連忙打斷了他。“這還用說嗎?主公英明,我軍兵精將勇,正南又率領三萬冀州精銳抵達,正是迎戰孫策,一戰而定中原的時候。不過孫策來了,未必敢戰,如果能誘孫堅入伏,則孫策不得不戰爾。耿主簿一時失言,你莫放在心上。”

  耿苞眉頭輕揚,正欲反駁,卻見審配不動聲色地搖了搖頭,只好閉上了嘴巴。許攸獻計築堰,中飽私囊,自然逃不過他這個主簿的眼睛,正是他向袁紹告發許攸。他和許攸之間的矛盾是無法彌合的,不過審配在此,他自然要配合審配行動。既然審配決定暫時不提這件事,他也只能忍著,當沒聽懂郭圖的指責。

  袁紹看在眼裡,暗自感慨。許攸就是一匹桀驁不馴的野馬,沒人能真正降伏他。孫策挾斬麴義之威將至,他正需要冀州人的支持破敵,許攸居然還在這時候與耿苞鬥氣泄私憤,不識大體。看來這一戰不能讓他參與,否則必壞大事。

  “子遠說得對,既然孫策將至,孫堅入不入彀已經不重要了。如果孫堅出城,就由子遠截住他。如果孫堅不出城,子遠就看著浚儀城,讓孫堅無路可逃,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子遠,你說呢?”

  許攸聽得明白,起身拱手。“請本初放心,但使攸有一口氣在,必不讓孫堅踏足戰場一步。攸在浚儀城下預祝本初大敗孫策,正南建功立業,威震華夏。告辭!”說完,不等袁紹答應,轉身出帳,揚長而去。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9-23 18:50
三國小霸王  第1415章  進退之間

  袁紹氣得臉色通紅,渾身顫抖,緊緊的咬著嘴唇,這才沒讓大戟士斬殺許攸的命令脫口而出。

  郭圖及時轉變話題。“主公,計算時日,孫策最多兩三日內就能到達,在何地戰,如何戰,還是盡快做決策為好。若是在鴻溝以南,還要及時搭建浮橋,安排正南的大軍渡水,耽擱不得。”

  袁紹心領神會。孫策主動迎了上來,勝負在此一戰,不能有絲毫大意。荀衍雖然帶著兩萬多潁川兵跟在後面,但他不是孫策對手,能否戰勝孫策,最後還要取決於他,取決於冀州兵。

  雖說都是冀州兵,但他的部下和審配剛剛帶到戰場的三萬冀州兵還是有一些區別的。甄儼為首的冀北人和審配為首的冀南人並不完全一致。審配入幕早,冀南人助他擊敗公孫瓚,立有大功,也佔據了強勢地位。甄儼等人入幕遲,還沒立過大功,勢力較弱。這次麴義戰死,他所領的韓馥舊部損失慘重,冀南人的實力受損,正是他平衡冀南冀北的好機會。再加上荀衍所領的潁川兵,冀南人獨大的局面就可以得到控制。

  這不僅是戰勝孫策的好機會,也是解決內部隱患的好機會,當然不能疏忽大意。只可惜許攸性急狂悖,不理解他的良苦用心,不僅不知道配合他,反而處處生事。

  “正南,你意下如何?”

  審配撫著鬍鬚,面色平靜,不緊不慢地說道:“臣以為,梅山離長社、鄢陵太近,孫策補充兵員及糧食都非常方便。浚儀、鴻溝在後,我軍有腹背受敵之危,不如退往鴻溝以北。臣觀鴻溝以北,大河以南,雖有陰溝、濟水橫亙其間,但地勢高敞,適合列陣,又利於騎兵奔馳,可為戰地。”

  袁紹微微頜首,卻不急著發表意見,轉向郭圖、沮授。“公則,公與,你們也說說。此戰關係天下,非同小可,無須避諱,我當擇善而從之。”

  郭圖點頭說道:“主公所言甚是。正南所言穩健,有大將之風,臣一時想不出有什麼不妥。公與才思敏捷,見識過人,不如請公與先說,容臣再思量思量。”

  審配眼神微閃,瞥了沮授一眼。什麼時候沮授和郭圖這麼親近了?也對,沮鵠就在潁川,他大概已經和荀衍成了知己。沮授當初讓沮鵠從軍,沒有安排到自己麾下,卻將他安排到麴義身邊,如今總算修成正果了。麴義雖然死了,沮鵠卻和潁川人成了一體。

  沮授心知肚明,卻無從反駁。他輕輕地咳嗽了一聲。“正南所言,的確是百戰百勝之計。若是孫策肯戰,我軍必能大破之。但孫策為浚儀而來,若我軍撤退鴻溝,浚儀無恙,孫策懾於主公威名,未必敢過鴻溝一戰。盛夏將至,雨水增多,就算鴻溝北地勢高敞,我們又能堅持多久呢?”

  審配哼了一聲,不置可否。但他也不得不承認,撤到鴻溝以北固然穩妥,卻失去了逼孫策決戰之意。天氣一天比一天熱,雨水一天比一天多,前幾天那一場大雨只下了大半個時辰,地面就到處都是積水,比他在冀州看過的任何一場雨都大。聽沮授說,雖然僅僅隔著鴻溝,相距不足百里,這裡的雨下得比鴻溝北更大,而張郃也說,龍淵水附近的那場雨更是驚人,而且風大雨大,如同天河倒灌,據說就連孫策搭建的浮橋都被沖垮了。

  中原氣候與冀州大不同,夏季不宜作戰,特別是對他們這些冀州人來說。

  就眼前的形勢而言,審配還有一個容易讓人誤會的地方。袁紹讓他坐鎮洛陽,他如果一味持重避戰,難免會讓人覺得他養寇自重。原因很簡單,如果孫策被袁紹擊敗,洛陽就沒那麼重要了。只有孫策與袁紹隔河對峙,洛陽才會舉足輕重。

  “黃忠佔據魯山,潁川、洛陽的通道已斷,麴義陣亡,萬眾變色,荀衍獨木難支。即使是為接應這數萬將士,主公也只能進,不能退,否則不僅冀州將士心寒,潁川世家也將氣沮。”

  袁紹眉心緊蹙,深吸了一口氣,又慢慢地吐了出來。沮授不愧奇才,他的眼光從來就沒有局限於浚儀附近,他一直在將潁川、浚儀結合在一起。這次荀衍入潁川,與韓繇和解,算是洗脫了他逼死韓馥的傳言,潁川世家這才舉兵支持。如果他見死不救,孫策騰出手來,肯定會對潁川世家進行清洗。汝南世家死的死,逃的逃,如果潁川也步汝南後塵,以後豫州還有誰敢支持他袁紹?

  豫州是袁氏本州,汝潁更是他的根基,一退就等於拱手相讓,所以此戰只能前進,不能後退,但凡有一絲猶豫之心,別說問鼎天下,就算他想割據一方,做個諸侯都難了。沒有鄉人為根基,只能做個客將,終究難成大事。

  “既然如此,那就有勞正南辛苦一些,盡快將大軍引到此地,我們就在這裡迎戰孫策。”袁紹強作鎮定,笑道:“長社、鄢陵和許縣不僅是孫策的屯田之地,許縣還是陳太丘的埋骨之處。陳太丘文為德表、行為士則,一代名士,他的埋骨之所豈容孫氏父子這等商賈之人踐踏污染。我等當驅逐孫氏,祭掃墳墓,以祭先生英靈。”

  ——

  孫堅背著手,來回踱步,兩條腿像是墜了鉛似的,每一步都有千鈞之重。

  秦松、韓當站在一旁。秦松神情焦急,幾次欲言,卻又不知道怎麼開口。孫策被麴義、荀衍圍住,袁紹又率主力趕往潁川,其意甚明,顯然要是擊殺孫策,一戰而定勝負。秦松雖然有勸諫孫堅之責,可是面對這種緊急情況,他也找不出足夠的理由來阻止孫堅出城。

  孫堅停住腳步,抬起頭,看著秦松和韓當,眼神湊厲。“義公,可敢隨我走一趟?”

  韓當拱手道:“萬死不辭。”

  秦松連忙說道:“將軍……”

  孫堅抬起手,示意秦松不要說話。“文表,我明白你的意思。身為軍謀,你有勸諫之責。可是身為父親,我不能坐視伯符生死於不顧。浚儀城不能丟,我會留下朱君理和黃公覆協助你,以你之智,以朱黃二位之勇,你們一定能守住浚儀。”

  “那將軍你呢?”

  “我只帶親衛騎出城。”他再次抬起手,示意秦松等他說完。“圃田澤附近太危險,極有可能是一個陷阱。我會沿浪蕩渠南下,趕到長社、鄢陵,調呂蒙、蔣欽助陣,有幾萬屯田兵,借潁水、潩水立陣,擋住袁紹應該不成問題。文表,你說呢?”

  秦松想了想,連連點頭。“將軍,此計可行,只是將軍尊重,不宜……”

  “沒有什麼可是,這不是你們的責任,只是我的責任。”孫堅一聲長嘆。“我雖是父,但有勇無謀,難成大事。伯符雖是子,卻有小智。有諸君相助,將來或許可以有益於天下。天下可以無我,不可以無伯符。若能以我之死,換取伯符之生,上不負先帝,下不負先祖,夫復何怨?”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9-24 00:29
三國小霸王  第1416章  亡羊補牢

  秦松正待再勸,祖茂從外面闖了進來,身後跟著一個騎士,風塵僕僕。

  “將軍,好消息,好消息。”

  “什麼好消息?”孫堅愣住了,和秦松對視了一眼,不約而同的搶了過去。祖茂讓在一旁,身後的騎士上前行禮,然後從懷裡掏出一隻銅管,遞給孫堅。孫堅接過,轉手遞給秦松,秦松迅速檢查了一遍,點頭道:“沒錯,是軍謀處的印鑑。”

  話音未落,孫堅已經搶過銅管,拔下封蓋,取出裡面的軍報。他看了一遍,雖然極力矜持,笑意還是掩飾不住的綻放開來。他將軍報塞給秦松,連聲說道:“文表,你看看,你看看。”又背著手,在堂上來回走了兩步,腳下生風,幾乎要飛起來了。

  秦松也看了一遍,卻有些疑惑,叫過騎士。“荀衍沒有參戰嗎?”

  騎士躬身答道:“荀衍的大營雖然也在龍淵附近,但是他一直沒有出營,只有麴義與將軍對壘。”

  秦松臉色一變,轉身進了自己的屋子,取出上次收到的軍報所用的銅管,回到騎士面前。“你見過這份軍報嗎?”

  騎士接在手中,仔細看了看。“這的確是軍謀處的銅管,但送這份軍報的人半個月前就出營了,一直沒回去復命。軍謀見過他嗎?”

  秦松的臉頰抽了抽,向後退了兩步,一屁股坐在台階上,手掩著胸口,半天沒說話。孫堅也看出了問題。送那份軍報的人半個月前出營,但那份軍報發出的日期卻是七天前。他送的軍報被人掉過包了。只不過調包的人手段高明,不僅用的軍謀處的銅管,仿製了軍謀處的印鑑,就連紙張、筆跡、行文語氣都模仿得全無破綻。對方用了這麼大的心思,自然在布一個大局,目標也不可能是別人,正是他們父子。

  “好陰險的狗賊!”孫堅後怕不已,咬牙切齒。

  韓當、祖茂雖然不知道具體情況,卻也大致猜到了原因,也覺得後脖頸直冒涼氣。

  “軍謀處傳遞消息的保密方法有漏洞,只能防一般人,防不住高手。”秦松好半天才緩過勁來。“我立刻傳書祭酒,請郭祭酒想辦法解決。這次是萬幸,下一次未必有這麼好的運氣。”

  孫堅連連點頭贊同。他轉頭看了看韓當,忽然有了主意。“義公,伯符在龍淵一戰而斬殺麴義,閻行立下大功,如今又率領騎兵趕到城外,突破匈奴人的阻截,將消息送到城中。義公,幽並涼皆以騎兵稱雄天下,涼州騎兵大展雄風,你這幽州人是不是也該露一手了?”

  韓當正中下懷,連連搓手。“將軍,我也正有此意,只是不知道將軍和軍謀有何安排。”

  “很簡單,你率親衛騎出城,助伯符一臂之力。雖然只有五六百騎,可是你對附近的地形熟悉,必能有所襄助。”

  韓當連連點頭,又問道:“那將軍呢?”

  孫堅咂咂嘴,叉著腰,誇張地一聲長嘆。“唉,伯符擔心我老弱,不堪大用,要我安心守著浚儀。無奈,只好拜託義公了。”還沒說完,就忍不住笑出聲來。

  秦松連忙說道:“將軍,鎮北將軍可沒這麼說,他若不是相信將軍及諸君的能力,怎麼會將浚儀這麼重要的要塞交給將軍。若非浚儀固若金湯,袁紹此刻只怕已經在潁川了,將軍也不能如此順利的各個擊破,斬殺麴義。”

  孫堅放聲大笑,驕傲溢於言表。

  秦松隨即寫了一封軍報,讓韓當帶給孫策。在軍報裡,他除了敘述了浚儀的現狀之外,重點講述了收到假軍報的經過,並將那份假軍報也一起帶給孫策。

  ——

  閻行率部趕到尉氏、開封附近,接連與封鎖浚儀的胡騎交手。他非常清楚自己的使命,並不追求大量殺傷,而是依托浪蕩渠,著重驅逐浚儀和長社、鄢陵之間的胡騎,保證信息的暢通。他甚至不追求殺傷,只要那些胡騎遠遁,他絕不窮追,避免任何不必要的傷亡。

  沒有了胡騎干擾,滿寵、徐盛迅速北上,他們用戰船載著大量的糧食、軍械,先後收復尉氏、開封兩縣,直抵浚儀城下。

  許攸原本率部在浚儀城東南築堰,結果中途而廢,後來又奉命封鎖浚儀,如今閻行等人殺到,袁紹放棄了誘捕孫堅的計劃,他也沒什麼興趣和閻行等人交戰,稍微接觸了一下就撤了,駐紮在浚儀北,每天派斥候看一下孫堅有沒有出城,剩下的時間就在大營裡喝酒。

  韓當趕到新鄭,見到了孫策。得知軍報曾遭人掉包,孫策既後怕又後悔。防偽其實並不是一件多難的事,只是他一直將這些事全權託付給郭嘉等人,自己沒在這方面用過心思,險些釀成大禍。

  郭嘉反復對比那份假軍報,嘖嘖稱奇。如果不考慮時間差,即使是他,面對這份軍報也看不出什麼破綻,各種細節都考慮得非常周到,甚至連幾個非常個人化的用筆習慣都模仿得非常到位。

  “誰的手筆?”孫策也覺得不可思議。這真是一個人才。其實郭嘉設計的保密體系已經很完善了。無法拆解的銅管、特地的封泥,一般人很難取出裡面的東西而不露破綻。

  “不知道。”郭嘉搖搖頭,有些說不出的興奮。“我只能肯定一點,不是我那從叔的手筆。”

  “你打算怎麼辦?”

  “肯定要改進,這樣的事不能再發生。”郭嘉輕叩案幾,兩眼發亮,久久未語。

  “奉孝,我有一個想法,也許可用。”

  郭嘉抬頭看看孫策,咧嘴一笑。“將軍有什麼好辦法,不妨直言。說起來,自從南頓傳舍見識過將軍的治國之道外,我一直很想見見在其他方面有什麼奇計妙策。我聽說將軍與我相見之前可有不少驚世之作的,南陽軍械、織機,都有將軍建議之功。”

  “什麼驚世之作,只不過是一些思路罷了,真正完成驚世之作的是那些工匠。”孫策謙虛了幾句,把用密碼本轉譯軍令的思路大致說了一下。具體的辦法,他並不熟悉,但是不影響他把這個概念傳達給郭嘉。

  郭嘉聽完,拍案叫好。“將軍,這個辦法好。如此一來,除非對方擁有我們的密碼本,就算截獲了我們的密令也無濟於事,可以大大減少洩密的可能性。”他撓了撓頭,又說:“只是這用作密碼本的對譯文本要好好選擇,若以文章定,則各人記誦的文章不一,難保不出錯。如果選用新印行的書籍,又未免太顯眼,難逃有心人的眼睛。我們需要選一部沒有太多不同文本,不會出現分歧,又不會太引人注意的書,這部書還要有一定的篇幅,這樣才有從容選字的可能。”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9-24 11:43
三國小霸王  第1417章  人心隔肚皮

  孫策略作思索,不禁赧然。行家就是行家,一針見血。

  密碼保密的效果的確不錯,但任何技術都依賴於一定的基礎。密碼術依賴的基礎之一就是密碼本,密碼本至少有一個要求雙方手中有一模一樣的文本材料,這樣加密和解密才能準確無誤。如果可能,這件材料最好隨手可得,不怕丟失遺漏,還不能引起別人注意。

  這個要求高不高?對印刷術盛行,書籍氾濫成災的時代來說,這個問題根本不是問題。可是對書籍靠手抄的時代來說,這恰恰是最大的問題。

  託他之福,雕版印刷術已經提前出現,一模一樣的文本材料不再是問題。但雕版印刷術目前大多印製的還是一些幾千字的小文章,文本量不足,有很多字未必能找得到,並不適合做密碼本。唯一的大部頭是,但這部書不是常見書,除了有志於治民理政的人,大多數人並不感興趣,流布遠沒有蔡琰的。

  很多事都是如此,看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就不是那麼回事了。就拿活字印刷術來說,中國發明印刷術,但中國的印刷術一直以雕版印刷為主,曾經發展出活字印刷術,卻沒有真正流行起來,活字印刷術真正大放異彩是在用拼音文字的西方。看起來似乎很遺憾,其實很簡單中國漢字就不適合活字印刷,需要的字模數量太驚人,遠不如雕版印刷經濟。

  孫策前世了解相關的情況,所以在吳郡推行雕版印刷時,他沒有提活字印刷的事。現在想搞密碼本,這個問題一下子凸顯了。

  “奉孝所言極是。”孫策也有些躊躇起來。“能找到適用的文本嗎?”

  “原本比較難,不過恰好有一部書非常適合,而且剛剛印行。將軍此時提出這個建議,正是水到渠成。”

  “什麼書?”

  “許叔重的三十卷,前些天剛剛印畢,戰事結束後,就可以送往各地售賣。”郭嘉哈哈大笑,快意非常。“一萬多字,能用到的字一網打盡,無一遺漏,按頁索字,方便快捷。如果嫌整套書太重,只帶一卷字表就行。”

  孫策釋然。這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既有足夠的文本量,又不惹人注意。這部書寫成後就已經有人傳抄,但傳抄難免訛誤,現在有精心校注的印刷本,應該很受歡迎。到時候讀書人人手一冊,誰會想到這是密碼本。

  “行,你是行家,這件事就交給你辦。”孫策想了想,又道:“最好將軍謀處分作兩組,一組想辦法加密,一組負責解密,試探性攻擊。雖說沒有解不開的密碼,但減少一些明顯的漏洞總是好的。”

  “正當如此。”

  兩人商量完保密的事,隨即又將話題轉回當前的形勢。韓當帶來了一個他們之前不確定的新消息,審配率領三萬冀州兵已經趕到官渡附近,他應該會參加戰鬥。袁紹有兩萬多人,其中包括六七千由烏桓人、鮮卑人組成的騎兵,有冀州北部中小世家豪強組成的步卒。與冀北南部世家經濟實力雄厚,有裝備優勢不同,冀北胡漢雜居,有些人的先祖甚至就是蠻夷,現在也經常出塞做生意,民風勁悍,能步能騎,戰鬥力較強。再加上冀南聞名的強弩兵,袁紹不僅有明顯的兵力優勢,在兵種方面也相對完整。

  當然,還有一點不可忽略三百甲騎。這可是破步卒大陣的利器。

  “三倍兵力優勢,又是袁紹親領,不可小覷。”郭嘉搖著羽扇,幽幽地說道:“袁紹這個人,到了絕境也是能拼命的。我從叔、沮授都是難得一見的謀士,尤其是沮授,堪稱大才。生死存亡之際,這些人如果能拋下嫌隙,同舟共濟,未必沒有置諸死地而後生的可能。”

  孫策注意到郭嘉沒有提審配。“那審配呢?”

  “審配啊。”郭嘉笑了。“他應該是這些人裡最大的破綻。”

  “為何?”

  “他太專權,又有極強的鄉土觀念,一心想讓冀州人獨攬大權。汝潁系與冀州系之爭有一大半是因他而起。河北人就這禀性,郭後與太子劉彊之禍兆萌於此。在他眼裡,不僅汝潁人寄人籬下,不足與謀,就連冀北人都難免粗鄙,不配與他們冀南人並立。將軍別忘了,田豐還在鄴城呢,審配如果說心無芥蒂,我是不信的。”

  孫策支著下巴,手指輕輕摩挲著唇邊的鬍鬚,回憶著相關的記載,忽然有所頓悟。按照歷史記載,審配應該是參與了官渡之戰的,但他在官渡之戰起了什麼作用卻沒有明確說明。聯想到審配麾下的冀州強弩兵,再聯想到袁曹官渡對陣時袁軍在望樓上射箭,壓制曹軍,最後為霹靂車所破之事,這些強弩手應該就是審配的部下。還有其他史料記載說審配曾率冀州強弩兵大破曹操,只是他臨死不肯投降曹操,所以他在官渡之戰的記錄被有意無意地抹去了。

  “既然審配是破綻,那如何才能利用這個破綻?”

  郭嘉沉吟不語,想了好一會兒,他站起身。“茲體事大,我要先考慮一下。將軍,既然浚儀安全,車騎將軍無恙,我們不必急於求成,大可耐心等待戰機。種稻已是尾聲,最多再過半個月,我們就可以徵調屯田兵助陣了。”

  “荀衍怎麼辦?”

  “這兩萬人是他賴以生存的根基,不到萬不得己,他不會主動進攻的。”郭嘉笑了一聲,有些說不出的感慨。“書生領兵最大的問題不是無謀,恰恰是謀劃太多,以至於無法決斷,袁紹如此,荀衍也是如此,所以我們不要急,要給他們猜疑的時間。猜疑就是像野草,永遠無法除根,只要有一點機會就會漫山遍野,防不勝防。”

  孫策看著郭嘉,無聲地笑了起來。他聽懂得郭嘉的未盡之意。人心隔肚皮,沒有人能對另一個人毫無防備。這是人性決定的,不由人的意志為轉移。袁紹的部下如此,他的部下也如此,只不過他的部下不少人出身較低,所求也不大,不像審配、荀衍那樣,要嘛家大業大,要嘛名重四方,目標自然遠大。不過人的野心總是隨著實力慢慢增長的,等他們有了實力,只怕會比審配、荀衍做得更過份。

  “奉孝,太史公說得好,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信任是因為有共同的利益目標,猜疑也無非是有利益衝突。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要找一個能讓更多人齊心協力的目標,而不是只盯著眼前的這點利益。任重而道遠,當與奉孝共勉。”

  郭嘉驚訝地看著孫策,片刻後,他一聲輕笑。“將軍通達,真國士也。”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9-24 18:36
三國小霸王  第1418章  內鬥

  面對擁有優勢兵力,急於一戰而定勝負的袁紹,孫策不敢大意。對他來說,拖得越久越有利,但袁紹不可能不知道這個道理,他可以不去梅山,卻擋不住袁紹來新鄭,當務之急自然是建立防線。

  新鄭春秋時屬鄭,戰國時為韓所滅,設新鄭縣,成為韓國都城。秦漢以來,新鄭地位下降,漸不如前,在滎陽、浚儀、陽翟等大城的包圍下,顯得很不起眼。可是韓國作為夾縫中求生存的小國典型,選新鄭作都城自然有原因,地理優勢就是其中一項。

  新鄭西就是嵩山餘脈,遍布著大大小小的小山、丘陵,不利大軍行進。向北通往滎陽,有圃田澤、青口澤、中陽澤等小澤,一到雨季就難以通行,只要向東、向南比較方便。洧水由西而來,繞城南側,黃水由此而來,繞過城東,取水方便,又有阻擋敵軍之功效,雖不敢說固若金湯,卻也是易守難攻。

  孫策進駐新鄭,就擋住了袁紹南下的通道。說實在的,孫策一直沒搞懂袁紹為什麼會駐紮在梅山,沒有選擇新鄭。想來想去,覺得還是袁紹膽怯,不敢太過深入。梅山在魏長城以北,與太山隔山相望,也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在那裡立營也說得過去。

  袁紹將新鄭拱手相讓,孫策卻之不恭。這裡的地勢對他有利。洧水下游五六十里就是長社,再五六十里就是鄢陵,呂蒙、蔣欽增援非常方便。身後還有陘山和潁水,阻擊荀衍也很方便。曹操當初死守官渡,沒有退守新鄭,應該是考慮到這裡離許縣太近。如果讓袁紹突到新鄭,遊騎足以驚動許都。他沒有這樣的擔心,冬麥收了,稻子種了,屯田兵正好可以上陣,袁紹如果對田裡的秧苗感興趣,他可以拱手相送,一點也不心疼。

  倉慈在平輿附近屯田,預計收益比許縣屯田更多。只要護得汝南太平,許縣屯田的這點損失,他承受得起。若非如此,他也不敢承諾淳于重。

  經過與諸將商議,孫策派董襲前突到燭城。龍淵之戰時,董襲沒能及時擊破閔建的陣地,雖然斬首過千,卻不能和魯肅相提並論,頗有些怏怏。孫策決定給他一個機會,讓他作為前鋒,扼守燭城。

  燭城是鄭國大夫燭之武的封地,有一個小城。城不算大,但城北有山有水,不利大軍展開,作為前哨陣地綽綽有餘。以董襲和江東軍的戰鬥力,就算袁紹派一萬人攻城也未必能占到便宜。

  董襲知道這是孫策給他立功機會,帶上輜重、軍械,興沖沖地去了。

  其他人馬在新鄭休整,對龍淵之戰進行總結,準備再戰。

  ——

  開封、尉氏失守,袁紹震怒,大發雷霆,下令將鎮守兩縣的將領斬首。

  這兩個縣的城池算不上堅固,守城的士卒也不多,不過兩千人左右。如果遭遇大軍攻擊,守不住也很正常,但問題就在於此,滿寵率領的步卒和水師加起來也不到四千人,和他們兵力相當,而且許攸就在附近,離開封不過三十里,隨時可以增援。

  這樣也能把城丟了?袁紹覺得不可思議。他認定這兩個將領根本沒有反擊,很可能聽說滿寵來了就棄城而走。如此怯懦無能,不殺留著何用?

  兩顆首級很快送到袁紹面前,又被袁紹命人送到各營公示,以儆效尤。如果再出現類似情況,格殺勿論。但袁紹很快發現,殺這兩個人很容易,後果卻很嚴重。這兩個人都是冀北豪強,在郭圖的勸說下才投效袁紹的,現在人被殺了,冀北人很是不平,他們商議了一番,由甄儼出面找郭圖要說法。戰事失利,依軍法論處,這沒問題,但尉氏、開封失守,許攸增援不及時,該如何處置?

  郭圖氣得腦殼疼,只好找袁紹建議。許攸為人狂悖,又貪財好酒,聽說他現在天天喝得大醉。這樣的人不適合統領大軍,防範孫堅,應該另選合適的人,將許攸調回大營。

  袁紹對許攸也有一肚子意見,二話沒說,接受了郭圖的建議,派甄儼去接替許攸。兩天後,甄儼送回消息,他順利接收了許攸的兵權,但許攸卻不肯接受袁紹的命令回梅山大營,他回鄴城了。

  袁紹氣得暴跳如雷,嘶吼著要派人追殺許攸。郭圖無奈,只得勸袁紹說,許攸就這德行,主公不必與他一般見識。眼前最重要的事是擊敗孫策,佔據中原。等主公鼎立新朝,許攸還能逃到哪兒去?現在你追殺他,人少了,不是他的對手,人多了,消息難免走漏。萬一逼急了,許攸轉身去投孫策怎麼辦?許攸不過是一匹夫,得失不足為慮,主公顏面何在?

  袁紹無奈,只得宣布許攸自知失責,回鄴城閉門思過。

  安撫了袁紹和冀北世家,郭圖越想越生氣。他相信這背後不會那麼簡單,肯定有人在搗鬼,而這個人就是審配。審配和許攸不和是眾所周知的事,藉著這個機會奪了許攸兵權,又打擊了冀北世家,一舉兩得。

  郭圖隨即建議,雨季將至,戰事不宜拖延太久。孫策佔據新鄭,攻擊不易,開封、尉氏易手,浚儀安全了,孫策主動進攻的可能性不大,應該重奪開封、尉氏,封鎖浚儀,威脅孫策右翼。再加上潁川的荀衍,三面包圍,孫策腹背受敵,插翅難飛。

  袁紹覺得有理,隨即問誰適合擔任此任。郭圖推薦審配。理由很充足,滿寵有三四千人,又背靠浪蕩渠,隨時可以得到鄢陵、扶樂的駐軍支援,沒有兩三萬人無法完成任務,而營裡有能力指揮兩三萬人的除了袁紹本人,只有審配。

  袁紹沒有立刻答應,他找沮授來商議。沮授一聽就急了,對袁紹說,當務之急是孫策,既然孫策駐紮在新鄭不來,就應該全力以赴,主動進攻新鄭,何必再多此一舉?滿寵雖然沒什麼名聲,可他卻是一個擅長用兵的將領,任城之戰時,就是他守高平,拖住了馮楷,導致袁譚功敗垂成。如果他再拖住審配幾個月,就算最後審配攻取開封、尉氏,孫策也有足夠的時間增調援兵,重整防線,到時候再想攻取新鄭就難了。

  袁紹很頭疼,問沮授應該怎麼辦。

  沮授說:“與其取開封、尉氏,不如取燭城,再取葛城,與荀衍會師,截洧水,扼陘山,截斷長社、陽翟方向的援軍。”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9-25 06:40
三國小霸王  第1419章  兵貴神速

  審配站在大帳前,看著沮授在審俊的陪同下走來,一手背在身後,一手撫著頜下長鬚,笑道:“公與,我現在可是嫌疑之身,你來見我,不怕惹上是非,無法自明?”

  沮授停住腳步,拱手長揖。“正南兄,我是奉主公之命而來。”

  審配目光一閃,臉上的笑容淡了幾分,拖長了聲音。“哦,原來如此。主公有什麼話不能直接傳我去中軍受命,還要勞煩公與走一趟?我怕是承受不起啊。”

  見審配站在帳門口不動,絲毫沒有請自己進帳說話的意思,沮授心中苦笑,卻不點破。他直起身。“軍情緊急,我就不進帳說話了,也為正南兄節省一點時間。”

  審配花白的眉毛輕揚。“什麼軍情這麼緊急?”

  “主公命你率本部將士搶占燭城,截斷孫策退路。”

  審配盯著沮授看了片刻,側身讓開,伸手相邀。“公與,請。”又衝著一旁的長子審英喝道:“豎子,還看什麼看,還不為沮君設座,聆聽教誨。”

  審英被罵得一頭霧水,卻不敢反駁,連忙請沮授入帳。沮授進了帳,審配一邊安排人準備酒食,一邊催促沮授快說說情。他手下有三萬冀州兵,相當於袁紹兵力之半,既是一個好事,也是一個壞事。好事是袁紹做任何舉動都不能不考慮他的態度,壞事是以袁紹的性格,對他的猜忌只怕已經重到無以復加。原本讓他去洛陽,現在卻將他調來參戰,卻將許攸留在浚儀,未嘗不是為了便於控制。

  這時候讓他率本部搶占燭城,單獨作戰,就等於默認了他的地位,將他作為大軍副將看待,地位只在袁紹一人之下。由沮授來傳令,說明這個決定背後有沮授的努力。

  說到底,沮授畢竟還是冀州人啊。審配暗自發笑。麴義死了,沮授沒有其他選擇,只能重歸冀州系。

  沮授把袁紹的決定說了一遍,只是略作修改,隱去了袁紹之前想讓審配去攻擊開封、尉氏的想法,也沒提袁紹​​打算留下一萬人,只說時局艱難,袁紹希望審配能當此重任,完成對孫策的包抄,為最後的總攻創造條件。他特別提到了一點,審配與荀衍會師會,荀衍歸審配節制。

  審配興奮不已,笑容可掬。審英、審俊也意識到這個決定背後的意義。荀衍的部下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潁川世家的部曲,一部分是麴義的殘部。前者也就罷了,最多只是臨時由審配節制,將來肯定還是要獨立的。後者則不同,這些人跟隨麴義多年,作戰經驗豐富,只是因為韓馥一直心有芥蒂,現在與韓家和解,麴義卻戰死了,他們需要尋找一個新的首領,而審配無疑是最佳人選。

  此戰若能取勝,審配的地位就穩固了。

  “主公英明啊。”審配非常滿意。“公與,主公還有什麼教訓?”

  “兵形如水,戰場形勢瞬息萬變,難以事先定計。主公信任正面兄的能力,委以重任,准許正南兄便宜行事,不加掣肘。”沮授語重心長的說道:“正南兄見識超卓,想必也清楚眼前形勢。孫策天生狡詐,且進步驚人。初平三年,他還和袁顯思不相上下,短短兩年,他就以少勝多,重創袁顯思。一年未過,他又陣斬了麴雲天。這一次主公與正南兄聯手,很可能是擊殺他的最後機會,切不可放過。還望正南兄體會主公心意,盡快起程。”

  “公與放心,我稍做準備,最多明天中午就出兵。”

  “不,最好是今天下午就出發。”

  “這麼急?”審配有些不快。

  “正南兄,兵貴神速,孫策少年老成,用兵既穩且狠,他到新鄭兩日,卻一直沒有進兵,想來是打定了主意防守。既然欲守,豈能不分兵把守要塞之理?若我猜得不錯,他的部下此刻可能已經到了燭城。不過燭城小而卑,守備不足,他們需要時間準備。孫策重視百工之技,軍中有木學堂的匠師,施工造作水平很高,你現在趕過去或許還來得及,再等一兩天,等他們準備好了,再攻可就難了。”

  沮授生怕審配不信,把沮鵠傳回來的消息說了一遍,重點講了兩件事:一是黃忠部的工匠破壞了百尺溝和汝水上的橋樑,導致麴義、荀衍追擊黃忠的計劃根本沒來得及實施就夭折了;一是孫策部的工匠在龍淵水上架浮橋,速度驚人,打了麴義一個措手不及,對麴義最後陣亡有不可估量的影響。

  “正南兄,設想一下,如果孫策在燭城部署大量弩車和拋石機,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審配聽了,也心驚不已。孫策重視百工之技不是什麼秘密,但他沒想到孫策軍中的工匠也有這麼強的技術。如果真給孫策足夠的時間,讓他在燭城部署弩車和拋石機,他將付出慘得的代價。他起身離席,向沮授深施一禮。

  “多謝公與提醒。”

  ——

  長社。

  蔣欽狐疑地看著手中的,一頭霧水。“這是什麼?”

  “密碼本。”軍謀卻揖笑著拱拱手。“從現在開始,涉及機密的軍令都會以這種加密的方式傳送,將軍擔心諸將不習慣,所以派我來協助將軍。在下庾榮,字元興,鄢陵人,入職軍謀處兩年,對新鄭一帶地形比較熟悉,願助將軍一臂之力。”

  蔣欽聽了,喜不自勝。軍中有一個不成文的說法,孫策如果覺得哪個將領可以獨領一部,就會給他安排一個軍謀。他很早就跟著孫策,又受郭嘉指點,後來隨陳到鎮守丹陽兩年,現在屯長社,其實已經是獨當一面了,但屯田是屯田,畢竟不同於上陣作戰的將領。孫策安排一個軍謀到他身邊,這是要重用他的意思啊。

  “歡迎,歡迎。”蔣欽不敢怠慢。“以後就請軍謀多多指教了。”

  “不敢不敢,說起在軍謀處的資歷,將軍可比我深多了。”庾榮不敢託大,連忙還禮。

  “將軍有什麼命令?”..

  “將軍命你運一些拋石機去燭城,越多越好,越快越好。還有木料,有多少要多少,多多益善。”

  蔣欽一口答應。他立刻召集部下將領商議,這些屯田兵出自黃巾,打仗的本事很一般,談起跑船運輸,他們卻是非常在行,又有庾榮這個軍謀從中調度,想出了運輸方案,連夜做好準備。

  第二天天不亮,蔣欽、庾榮帶著五十多架拋石機和大量的陶彈上路,溯水而上,直奔燭城。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noriko1026

LV:8 領主

追蹤
  • 26

    主題

  • 29668

    回文

  • 5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