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三國] 策行三國《原名:三國小霸王》 作者:莊不周 (連載中)

   
noriko1026 2018-4-3 15:20:18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2268 4927905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9-14 11:28
三國小霸王 第1380章 山中賊與心中賊

  郭嘉說過,人有所欲,便是破綻。

  黃琬不怕死,不代表他沒有慾望。嚴格來說,黃琬不是小人,甚至可以稱作君子。但君子並非沒有慾望,只是他們的慾望脫離了低層趣味,更偏重於精神層次。他們不怕死,他們甚至可以不在乎家族一時的興衰,但他們在乎身後名,在乎自己的理想。

  君子的理想是什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於公,為天下求太平。於私,道德文章,青史留名。哪怕一切皆不可得,也要保持心中的道德。君子坦蕩盪,小人常戚戚。後事有位大文豪說,書有未曾經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正是這種胸懷的體現。

  當然,這是對真正的君子而言,偽君子不在此列。

  黃琬一生直道而行,被禁錮近二十年也不改其志,當所有人都被董卓的威勢所迫,不敢吭聲時,只有他和楊彪強諫,反對董卓遷都。論氣節,他比蔡邕強太多了。這樣一個人,看到王允殺袁氏滿門不可能沒有愧疚,別人也許可以原諒他,他自己卻無法原諒自己。

  孫策說,你敢做不敢認?直擊黃琬內心,把他逼到牆角。要嘛說出真相,將袁紹、王允等人和他自己推入萬劫不復之淵。要嘛三緘其口,毀掉堅持了一輩子的信念。一個說謊的人有什麼資格以君子自許,講什麼道德?

  哪個更難?對黃琬來說,都不容易。

  他臉色蒼白,眼神呆滯,嘴唇輕顫。他伸出手,想去拿案上的書,試了幾次,手卻不受控制。

  孫策也不催他。響鼓不用重錘,以黃琬的性格,能讓他無法承受的只有自責,其他人根本影響不了他。這根刺只要紮進去了,他拖得越久就受傷越重,直到他下狠心拔出來。

  困獸猶鬥,兔子被逼急了還要咬人,更何況黃琬這種鬥爭了一輩子的黨人。看著孫策那副小人得志的模樣,他氣不打一處來,忍不住反唇相譏。“將軍以袁公路故吏自居,娶公路女為妻,身佩董卓遺刀,收留李儒,與牛輔、董越等人交結,就算知道真相又如何,你還敢公諸於眾?”

  孫策笑了。“聽你這意思,我做這些只是為袁將軍、董卓辯解?”

  “難道不是?”

  “那我問你,李儒的文章中可有一句虛言?如果有,你也可以寫文章辯駁,我免費替你印行天下,讓天下人都知道你黃公受委屈了。如何?”

  黃琬語塞。他才不上孫策這個當呢。一是李儒的文章所說之事都是事實,證據確鑿,無可辯駁。二是他不屑與李儒為伍,和他打筆仗豈不自降身份。

  “真相就是真相,袁將軍燒過皇宮,殺過不少人,董卓更是惡貫滿盈,我無意為他們掩蓋,但他們受的委屈,我也不能坐視不理。你剛才也說了,我是袁將軍故吏,我說什麼,你都會覺得我別有用心。那我們不妨先放下袁將軍的事,說說董卓。”

  “董卓有什麼好說的?難道他不該死?若是如此,你父親與他作戰豈不是錯了?”

  “我說了,他惡貫滿盈,咎由自取。不過,在蓋棺論定,把他釘到恥辱柱上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可以討論一下董卓為什麼會走到這一路?你們這些正人君子是不是也有責任?”

  “笑話!”黃琬不屑一顧,連看都不肯看孫策一眼。“詭辯之詞,不足與論。”

  孫策也不著急,慢悠悠地說道:“敢問黃公,董卓是怎麼進京的?”

  黃琬再次語塞。

  “好吧,就算袁紹蠱惑何進召外兵進京是為了除閹豎,為天下求太平。嗯,對你們來說,天下就是你們手裡的一桿大旗,什麼時候想用都可以舉起來搖一搖,至於最後是天下太平還是天下大亂,你們就管不著了。可是有一件事我很好奇,黃公當時身任豫州牧,聽說率兵討平盜賊,所向披靡,威名大震,治為天下表,還因此被封為關內侯。既然黃公這麼能幹,為什麼何進沒有召黃公這樣的忠臣名將,卻召董卓這樣的亂臣賊子入京?是黃公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還是董卓原本並非亂臣賊子,比黃公更可靠?”

  “你……”黃琬大怒,瞪起眼睛,怒視孫策,卻一時不知該如何反駁孫策。

  “我哪句話說得不對,請黃公指教。”

  “你……你……”黃琬喘著粗氣,臉色漲得通紅。

  “我信口開河,胡說八道?污衊君子,顛倒黑白?沒問題,只要你拿出證據來,我都可以認。我這個人雖然沒什麼學問,也不是什麼君子,有一點倒還可以,我敢做敢認。”孫策似笑非笑地看著黃琬。“不僅我自己做的我認,袁將軍做的,家父做的,包括我身邊人做的,我都敢認。你敢認嗎?”

  黃琬氣得七竅生煙,怎麼繞來繞去,又繞到這兒來了?

  “黃公,你是不知道怎麼回答,還是不敢回答?黃公,君子坦蕩盪,小人常戚戚,你這麼做可算不上君子啊。你自欺欺人,連做過的事都不敢認,還談什麼道德文章?黃公,豈不聞討山中賊易,討心中賊難?你心中有賊,身既不修,還談什麼治國平天下?”

  孫策慢條斯理地捻著手指,斜睨著面色死灰的黃琬,笑了兩聲,又補了一刀。“我有個大膽的推測啊,你當時討平的那些盜賊不會是你的同黨吧?別人來了,他們就殺官落草,入山為賊,你來了,他們就搖身一變,又成了良民。他們得利,你得名,還賺了個關內侯,威震天下。可是你們自己心裡有數,你這點本事根本拿不出手,真要辦大事還要靠董卓那樣的武夫,所以袁紹才會召董卓入京。但凡你黃公有點真本事,他又何捨近求遠,最後鬧出這般禍事來?董卓固然死得其所,你黃公又何嘗無辜?這場禍事是董卓一手造成的不假,可始作俑者卻是你們,包括黃公你。董卓被人點了天燈,黃公你將來會不會被人點天燈?就算沒人知道你們的罪孽,你自己心裡也該有一盞燈吧?黃公,午夜夢迴的時候,你敢面對真實的自己嗎?還能像現在這樣大義凜然,問心無愧嗎?”

  黃琬面色變了幾變,一口鮮血噴了出來,面前的案上梅花點點,煞是醒目。他面如金紙,喃喃自語。“你說得沒錯。討山中賊易,討心中賊難。我心中有賊,我是個懦夫,一直以為自己直道而行,問心無愧,其實不過是自欺欺人。”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9-14 15:42
三國小霸王 第1381章 選官四科

  見黃琬吐了血,孫策沒有再窮追猛打。黃琬的心防已被突破,自尊已經被催毀,接下來會陷入無盡的自責,會主動尋求自我救贖。這時候應該緩一緩,逼得太緊,他很可能直接自殺,那可不是他希望的結果。

  從肉體上摧毀一個人很容易,一把刀就行,從精神上摧毀一個人更難,尤其是黃琬這種內心強大的名士,沒點手段可做不到。如果沒有郭嘉協助,他也做不到——在此之前,他就沒想過袁紹為什麼不招時任豫州牧的黃琬入京。

  孫策叫來何逵,讓他看看黃琬的傷勢。何逵在對面的屋子裡,看著孫策和黃琬隔窗對話,卻不知道他們具體說什麼,聽到孫策召喚,立刻趕了過來。一看案上的斑斑血跡,頓時嚇懵了,連忙呼喚。黃琬幽幽醒來,強撐著坐起,推開何逵,死死地盯著孫策。

  “怪不得許子將會背井離鄉,將軍果然能言善辯,唇舌如刀。”

  “你是說我在誣衊你嗎?”孫策反問道。

  黃琬無力的搖搖頭,神色頹敗。“我沒有說你誣衊我,我只是說你言辭犀利。老夫年過半百,稚年便隨大父經歷仕宦,也算見過不少說客辯士,能與你匹敵者屈指可數。孫將軍,可惜你遲生了五百年,如果生在七國縱橫之時,即使蘇秦、張儀也要避你三舍。”

  “黃公,你這麼說,我真的很失望。”孫策一聲輕嘆,露出幾分遺憾。“我是肺腑之言,你卻當我巧舌如簧,真是浪費了我一番心血。也罷,是我有眼無珠,庸人自擾,就此告辭。”

  孫策起身要走,黃琬苦笑兩聲,勉力抬起手。“孫將軍留步。我並非說你巧舌如簧,我只是……我只是對自己失望。一輩子修身致德,結果卻把自己修成了一個偽君子。”說到最後幾個字,他控制不住情緒,幾滴老淚從眼角滑落。何逵大驚失色,不知道孫策說了些什麼,先讓黃琬吐血,又讓黃琬落淚。

  孫策見黃琬自承是偽君子,反倒多了幾分敬重。位高名重如黃琬者,有幾個人願意承認自己是偽君子。他重新坐了下來。“黃公不必如此,生而為人,焉能無過?聖人終究是一個目標,即使是對黃公而言,這個目標也有點高。不如我們退而求其次,如何?”

  黃琬狠狠地看著孫策。孫策讓了一步,但這並沒有讓他好受一些,反而讓他壓力更大。

  “會稽盛孝章寫過一篇文章,不知黃公讀過沒有?”

  “將軍說的是論文武之道那一篇嗎?”見孫策不再提李儒的文章,黃琬的心情平復了些。

  “我聽說,江夏黃家不是泥古之人,早有變革之心,令大父世英公曾增孝悌及能從政者為四科,開風氣之先。我想多了解一些,尤其是世英公這麼做的初衷以後後來施行時的得失。黃公曾隨世英公多年,想必知之甚悉,如果你能寫下來,以資借鑒,也算是有功。”

  黃琬很驚訝。“你還知道這件事?”

  何逵也很驚訝。不過他更驚訝的是黃琬的反應。這剛剛被孫策氣得吐血,怎麼一轉眼又如何激動?不過說來也是,孫策怎麼會知道黃瓊的事?那可都是三十年前的事。

  孫策笑了,很客氣,還有一些靦腆。“我雖然讀書少,卻還能聽得進意見,只要不是虛張聲勢的大道理。黃公想必也知道,為培養將校,我建了講武堂,為培養工匠,我建了木學堂,為培養醫匠,我建了本草堂,但我最想建的其實是培養官員的政務堂。本來希望郡學能承擔這個任務,但是很可惜,郡學的先生更願意做博士,對這些俗務不感興趣。”

  黃琬嗤了一聲,眉眼間多了幾分傲氣和不屑。“俗儒焉知政事,將軍希望郡學能教出能吏來,未免緣木求魚,愚不可及。”

  “哦,為什麼?”孫策眼神驚喜,心中卻是暗自得意。他知道自己撓到黃琬癢癢肉了。

  在此之前,孫策只知道江夏黃家是江夏首屈一指的世家,究竟有多強,他並不清楚。拜郭嘉之賜,他對江夏黃家有了比較多的了解。江夏黃家雖然比不上四世三公的袁家、楊家,卻也是一等一的大家族。從黃琬的曾祖父黃香開始,江夏黃家開始發達,至今已經近百年。黃香以神童出仕,官至尚書令;黃琬的祖父黃瓊官至太尉,還是漢桓帝的老師;黃琬的父親早亡,黃琬從小就跟著祖父黃瓊生活,對朝廷掌故知之甚深,後來轉歷地方和朝廷各署,經歷豐富,行政能力極強,是難得的能吏。

  這樣一個人,對那些死讀書的儒生自然是瞧不上的。從黃香開始,黃家雖然學問也不錯,卻是以擅長處理政務出名。黃香以書生而通曉邊防,黃瓊多次進諫,協助漢桓帝改革,希望能匡時救弊,挽大廈於將傾。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黃瓊提出的選官四科。

  東漢重儒學,儒生大量入仕,對行政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很多儒生擅長言論,短於實務,說起道理來頭頭是道,辦起事來一塌糊塗,引起了有識之士的擔憂。漢順帝時,先有左雄改革選官之法,限定孝廉為官的年齡,希望選出真正能處理政務的官員。漢桓帝時,黃瓊又提出注重行政能力,將選官範圍由儒生擴展到能吏。黃琬後來任五官中郎將,與陳蕃一起選拔三署郎,就是依造黃瓊這個標準。

  改革總是要得罪人的,黃琬、陳蕃很快被人構陷中傷為朋黨,陳藩免官,黃琬被禁錮,改革無疾而終。光和末年,黃琬復出,本想繼承黃瓊遺志,但亂相已現,第二年黃巾起事,這時候再提選官制度改革已經不可能了。

  這件事既是黃琬的驕傲,又是黃琬難以忘懷的痛,他常常覺得如果漢桓帝不是死得那麼早,事情不會發展到這一步。現在聽到孫策提起選官四科,提到黃瓊的改革,有意建政務堂培養通曉政務的能吏,繼續黃瓊和他未竟的事業,他感慨不已。他設想過很多,甚至想到孫策有可能利用他來對付袁紹,卻沒想到孫策會和他提及選官四科。

  可是仔細一想,這又再正常不過。朝廷存亡之際,不可能改革。袁紹以世家立身,他也不會輕易改變對世家有利的選官制度。只有孫策敢為天下先,又注重實力,他想選拔更多有實際行政能力的官員簡直太正常不過了。

  怪不得他不殺自己,又費了這麼多口舌,逼著自己直面心中之賊,原來目的在此。他把朱儁拉去做講武堂祭酒還不夠,他還想讓自己幫他建政務堂,培養官吏,發揚光大大父黃瓊的遺願。

  黃琬看著案上被血染紅的書,一聲輕嘆。“沒想到世英公的知音會是一個少年武夫,真是造化弄人。”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9-14 19:05
三國小霸王 第1382章 心比天高

  孫策回到大帳,郭嘉正坐在燈下看書,聽到腳步聲,他抬頭看了一眼,笑道:“成了?”

  “算是成了吧。”孫策哈哈一笑。“其實我進門的時候還沒想好該說什麼,沒想到一開口,該來的都來了。老頭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可傷心了。”

  郭嘉來了興趣,放下書,十指交叉,抱著腿。“將軍都說了些什麼,說來聽聽。”

  孫策把事情的經過大致說了一遍,郭嘉靜靜地聽完,又想了一會,說道:“這麼說來,黃琬心裡恐怕早就有所領悟,只是他浸染儒門學問多年,難以自拔,身邊又沒有人能點破迷津,不能破而後立。遇到將軍,算是他的運氣。”

  孫策有點不服氣。“你的意思是說,我只是一個藥引子?”

  “哈哈,藥引子,很貼切啊。”郭嘉大笑。“以黃琬的名望和仕宦經歷,他對儒門的得失最有體會,否則也不會有選官四科。四科說法本出自,增加政事一項是托聖人立言,實際上是以法家之務實補儒門之務虛,極易引起非議。如果不是有意對儒門以經取士的做法進行調整,以救時弊,怎麼會提出這樣的改革?”

  孫策眉頭輕挑,在郭嘉對面坐下,一樣十指交叉,翹起二郎腿。他仔細想了想,其實自己真沒和黃琬說什麼大道理,他只是戳破了黃琬自欺欺人的假相而已。通常情況下,如果不是內心有所觸動,被撕破假面具的人只會氣急敗壞,不太可能自我反思。

  看來還是郭嘉深諳人性,雖然沒有在場,卻宛如親歷。

  “奉孝,有一件事,我無法判斷真偽。”

  “什麼事?”

  “黃琬配合袁紹攻我,真的是想以我之力攻袁紹嗎?”

  郭嘉沉吟了片刻。“只能說有這個可能。不過是真是偽,又有什麼區別?將軍難道會因為他是想對付袁紹就束手就擒?”

  “這倒不會,但對我們分析長安朝廷的想法會有影響。奉孝,你有沒有想過,朝廷為什麼一直對黃琬出兵的事不做任何評價?我覺得黃琬很可能和朝廷透露這個想法,所以朝廷對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郭嘉若有所思,頻頻點頭。“有道理。這麼說,黃琬其實也只是一顆棋子,最多只是佈局者之一,真正的弈手並不是他。這麼一想,對周瑜的封賞那麼出格就可以理解了,這是一局棋裡的兩個步驟,相輔相成,只是看起來關係不大而已,是一著伏招。”

  他忽然笑了起來。“荀文若,這一定是荀文若的手筆。”

  “如果是這樣,那黃琬被擒後,朝廷會不會派人填補洛陽的空缺?”

  “有可能。”郭嘉吹了個口哨,有些掩飾不住的激動。“將軍,我們可能要與一位真正的名將較量了。”

  孫策心領神會。他在回來的路上就在想這個事。如果黃琬所言屬實,那朝廷就不會放任袁紹佔領洛陽,想想朝廷手裡還能用的人,皇甫嵩無疑是最合適的一個。不過他並不擔心,名將也不是單槍匹馬就能取勝的,以洛陽的情況,就算皇甫嵩來也發揮不出真正的實力。

  我又不是黃巾軍那些烏合之眾。

  ——

  袁紹站在堰頂,心跳有點快。剛剛下了點雨,堰坡有些濕滑,上來的時候幾次險些摔倒。

  這讓袁紹更加著急。隨時可能下雨,但圍堰還沒有完成,近十萬人晝夜施工了大半個月,還是只完成了整個工程的三分之一。照眼前這個進度,等圍堰完工,雨季都過去一半了。

  “子遠,什麼時候能完工?”袁紹用馬鞭輕敲著腿甲,緩解自己的焦灼。

  許攸背著手,漫不經心。“如果人力、物力不拖後腿,最多半個月就能完工。五月是毒月,毒蟲皆出,圍堰一成,城中不戰自潰。”

  袁紹斜睨了許攸一眼,很不高興。“物資還不夠?不會是有人中飽私囊了吧?”

  許攸轉過頭,盯著袁紹看了半晌,一聲輕笑。“本初,你說的有人就是我吧?”

  “你負責整個築堰之事,築堰進度不如預期,你難道沒有責任?”

  許攸聳聳肩膀。“那好,我不幹了,你別選高明吧。”他摘下腰間長劍,順手一擲,連劍鞘插在袁紹面前。“這是南陽百煉清鋼劍,吹毛斷髮,價值千金,就用來賠付物資虧空吧。”說完,轉身就走。

  袁紹氣得面皮通紅,眉頭緊鎖,恨恨地看著許攸的背影。他正準備發怒,身後傳來急促的喘息聲。他回頭一看,見郭圖氣喘吁籲的跑了過來,一手提著衣擺,一手拿著一封軍報。袁紹心裡咯噔一下,向遠處看去,見遠處停著幾匹馬,有一匹馬已經倒在了地上。

  郭圖走到跟前,一看插在土中的劍,眉頭不經意的一皺,佯作不見,轉身對袁紹說道:“主公,潁川即將大戰。”

  袁紹不敢怠慢,連忙取出軍報,先翻到後面看簽名。軍報是麴義和荀衍共同簽署的,但筆跡是荀衍的,應該是荀衍執筆,麴義附議。這肯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計劃,否則不會兩個人同時簽署。袁紹等不及自己讀,厚厚的一卷,要讀很久。

  “公則,快說,究竟是怎麼回事?”

  郭圖迅速把情況說了一遍。黃琬向黃忠投降,黃忠向郟縣方向移動,有切斷潁川、洛陽通道的企圖。麴義本打算追擊,結果於扶羅不慎中伏身亡,沿途的橋樑又被破壞,嚴重影響速度。荀衍決定置之死地而後生,放棄追擊黃忠,轉而尋求與孫策決戰。考慮到雙方的裝備、士氣,荀衍、麴義並沒有必勝的把握,但他們願意全力以赴,為袁紹分憂。

  袁紹滿意地點點頭。“休若雖是書生,初次掌兵,但忠心可嘉,敢作敢當。公則,你推薦他出任麴義副將,實在是太妥當了。”

  郭圖謙虛道:“是主公英明,得天下士人之心。我只是盡了應盡的本份而已。”他頓了頓,又道:“主公,休若所領不是部曲,就是屯田兵,戰力有限,麴義雖然有精銳,要想擊破孫策也不容易,只怕是力不從心,難遂所願,反而毀了兩員大將,數萬精銳。”

  袁紹微微頜首。他也有這樣的擔心。“奈何?”

  “臣以為,孫堅雖是父,匹夫之勇爾,不足論。孫策雖是子,但狡猾遠勝孫堅,若能擊殺之,則中原可彈指而定。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一旦休若困住了孫策,主公當親率精銳增援,擊殺孫策。”見袁紹猶豫,郭圖又勸道:“休若雖是潁川名士,畢竟不如主公登高一呼,天下響應。若主公親至,潁川世家必蜂擁而至,人力、物力盡獻於主公之前,全力一擊,必竟全功。”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9-15 00:42
三國小霸王 第1383章 勾心鬥角

    袁紹轉過身,驚訝地看著郭圖。

    他不相信郭圖會提出這樣的建議,放棄浚儀,率主力深入潁川,與孫策決戰?這是孤注一擲啊,尤其是在黃琬已經向孫策投降的情況下。萬一失手,後路斷絕,我還能不能活著離開潁川?

    郭圖想幹什麼?袁紹的眼角不經意地抽了兩下。

    郭圖站在一旁,看著面色鐵青的袁紹,一聲不吭。袁紹此刻在想什麼,他不用猜都知道。但他仍然認為這是一個絕佳的戰機。他是潁川人,清楚潁川的地理。潁川可以據守的地利在西北,進入潁川腹地後根本沒有可以利用的地形,一旦荀衍、麴義狠下心來與孫策決戰,孫策只能選擇迎戰。

    當初劉和、荀諶深入汝南,孫策因此被迫放棄了豫章的戰事,轉而北上。如果再來一次,孫策如何向世人證明他能保障豫州的安全?他是憑武功起家,如果被人追得到處跑卻不敢迎戰,甚至眼睜睜地看著對手殺到平輿,以後還有誰會把他當回事?

    但荀衍、麴義的實力不夠,不僅兵力不足以戰勝孫策,名望也不夠。他們最多和孫策戰成平手,兩敗俱傷,更大的可能是被孫策擊敗。孫策也許會有不小的損失,卻未必會元氣大傷,只要汝南沒受影響,他很快就能恢復元氣。

    如果袁紹親臨潁川戰場,情況就完全不同了。一來袁紹至少能帶上兩万精銳,包括五六千胡騎,加上荀衍、麴義的人馬,擁有三倍以上的兵力優勢。尤其是三百甲騎,那可是突擊步卒戰陣的利器。二來袁紹的號召力非荀衍可比,即使黃琬也要甘拜下風。一旦袁紹進入潁川,潁川世家會全力支持,至少短期內不用擔心軍糧。

    對郭圖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如果潁川世家幫袁紹擊敗甚至擊殺孫策,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潁川人的地位將無人可以撼動。

    風險當然也有。萬一不能速勝,等孫策的援兵趕來,袁紹很可能會被迫撤退,退回洛陽或者陳留,勞而無功,顏面盡失。可是比起有可能得到的戰果來說,這點風險是完全值得的。就算袁紹敗了也未必是壞事,不是還有袁譚麼。

    不管是對袁紹來說,還是對他來說,這都是一個值得冒險的機會。

    “公則,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

    “知道。”郭圖躬身道。

    “哦?”

    “潁川有一位前賢曾經做過類似的事。”郭圖不緊不慢地說道:“不過他運氣不好,遇到不辨忠奸的天子,朝服斬於市。我運氣好,得遇明主,毋須擔心和他一樣的結果。”

    袁紹眼珠轉了轉,神情鬆馳了些,輕笑了一聲。“可是你確定這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嗎?”

    “臣不敢說這是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臣只是覺得這是一個難得的戰機,不敢不言。主公納與不納,非臣所能左右。”他停頓了一下,又道:“若主公採納臣的愚見,臣願隨主公親赴戰場,持盾提刀,隨主公左右。若主公決定持重,臣也不敢有任何怨言,願與主公共始終。”

    袁紹緩緩點頭。“公則有大臣之體。”他再次看了一眼才完成了三分之一的圍堰,又看了一眼插在地上的劍,哼了一聲。“多派斥候,保持與潁川的聯絡。”

    “喏。”

    ——

    袁紹回到中軍大帳,將荀衍手書的軍報反复讀了幾遍,越想越不安。黃琬主動向孫策投降?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作為黨人中堅,他應該很清楚這麼做的影響。力戰被俘和主動投降是完全兩回事,尤其是雙方還在交戰的情況下,黃琬的投降會直接影響屯田兵的士氣。

    郭圖擔心荀衍、麴義無法戰勝孫策,原因正出於此。黃琬既然能主動投降,就有可能臨陣招降。一旦屯田兵臨陣倒戈,雙方兵力差距會瞬間逆轉。

    我去潁川就能控制局面嗎?袁紹沒有把握。他想來想去,一會兒覺得郭圖的建議值得一試,忠心可嘉;一會兒又覺得把握不大,一旦鎩羽而歸,以後更難控制局面,郭圖有為袁譚謀劃,故意削弱他名望的嫌疑,其心可誅。

    左思右想,難以決斷,袁紹決定向部下問計。他讓人請來沮授,先向沮授通報了黃琬被俘的消息,卻沒有將荀衍的軍報直接給沮授看,也沒告訴沮授荀衍、麴義要與孫策決戰的計劃。沮授的兒子沮鵠在潁川戰場,袁紹擔心他關心則亂,給出不理智的建議,甚至像郭圖一樣建議他親自出擊。

    沮授也很吃驚。黃琬向黃忠投降了?這可不像一個黨人名士應該做的事啊。沮授沒時間去考慮黃琬為什麼會向黃忠投降,袁紹請他來顯然不是為了复盤戰事,而是分析由此產生的影響,並做出針對性的調整。他迅速權衡了一番。

    “主公,臣建議,主公率部馳援潁川。”

    “為什麼?”袁紹目光閃動。上次聽說黃琬被圍時,郭圖建議由審配移駐洛陽,沮授強烈反對,現在他命令已經發出,沮授卻提出了和郭圖一樣的建議,未免有些奇怪。

    “黃琬是黨人名士,朝廷的太尉,曾經的豫州牧,影響非荀休若能及。他向孫策投降,孫策必然大做文章,潁川世家會有反复。沒有潁川世家支持,麴雲天、荀休若不僅難以在潁川立足,就算想安全撤出潁川也難。能與黃琬相匹敵者唯有主公,只有主公能穩住潁川形勢,也只有主公能接應大軍撤出潁川。”

    “撤出潁川?你還是建議由荀休若屯守洛陽?”

    “是的。”沮授躬身道:“主公,汝潁多奇士,孫策身邊有郭嘉,周瑜身邊有荀攸、辛毗,能與此數人匹敵者,唯有汝潁士人。荀休若正是最合適的人選,以他之智,以麴雲天之勇,可保洛陽無恙。荀文若在長安,由荀休若居中聯絡,也便於主公與長安朝廷保持協作。麴雲天久居涼州,通曉涼州戰法,必能遏制董越、賈詡等人東進,使主公不必擔心,全力以孫策交鋒。”

    “如果……”袁紹沉吟了片刻。“如果荀休若、麴雲天圍住了孫策呢?”

    沮授愣了一下,隨即脫口而出。“那自然是主公率主力增援,畢其功於一役。”

    “公與不覺得這麼做太冒險嗎?”

    沮授深施一禮。“主公,兵貴勝,不貴久,築堰蓄水半月,土木剛剛完成三成,依此進度,完成之日,只怕雨季已過,徒勞無功。且孫堅匹夫之勇,不得士林之心,只有孫策有小智,能籠絡士人。若能擊敗孫策,孫堅不戰自退,中原為主公所有。若麴雲天、荀休若圍住孫策,此乃主公大業可成之良機,萬萬不過放過。就算有些風險,也值得一試。”
本帖最後由 noriko1026 於 2018-9-15 18:30 編輯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9-15 12:31
三國小霸王 第1384章 老之將至

    郭圖走進許攸的大帳,許攸正在喝酒,已經半醉,斜睨著腥忪的眼睛瞅瞅郭圖,一眼看到郭圖手中提的長劍,嘴角撇了撇。“公則,我準備解甲歸田,回南陽歸隱讀書,這劍用不著了,你留著吧。”

    “好吧,那我就留著。”郭圖笑笑,轉身將長劍遞給身後的衛士,又從衛士懷中取過一甕酒,託在手中。“那這個呢,你要不要?”

    許攸定睛一看,頓時兩眼發亮。他撫掌而笑,起身迎了上來,接過酒甕,吸了吸鼻子。“宜城醪,十年陳。”說完,將酒甕舉過頭頂,仰頭察看甕底,見甕底寫著幾個墨字,卻模糊不清。許攸喝了一聲,讓人取燈來看。郭圖攔住,從許攸手中奪過酒甕,笑罵道:“好了,知道你屬狗的,一聞就準。這酒是光和五年所藏,於今十有二年。”

    許攸得意地放聲大笑,摸了摸有點泛紅的鼻子,隨即又嘆了一口氣。“公則,不行了,自從中平四年許本初奔走,我已經有好久沒有喝過這宜城醪了。中山冬釀雖好,終究不是家鄉味道。恍惚間,老之將至,華髮暗生,我不知道這輩子還有沒有機會再回南陽。”

    “悲春傷秋,這可不像你許子遠。”郭圖淡淡的說道,自行入座,拍案大叫。“許子遠,我有酒,你還不備菜,更待何時?”

    許攸大笑,舉起手,正準備叫人,突然眼珠一轉,冷笑道:“郭公則,你是來查虧空的吧?”

    郭圖反唇相譏。“這虧空還要查?你許子遠如果沒有中飽私囊,我郭圖把名字倒過來寫。”

    許攸轉了轉眼睛,也忍不住哈哈大笑,命人準備菜餚,挑好的上。郭圖這才露出笑容,打開封泥,給許攸倒了一杯酒,又給自己倒了一杯。酒香四溢,許攸嗅了嗅,端起酒杯,一飲而盡,一臉陶醉,眼淚卻順著臉龐滑了下來。他也不擦,任淚水橫流,半晌才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果然是宜城醪,若能痛飲此酒一石,死亦足矣。”

    郭圖也不說話,只是將酒甕推到許攸面前,自己端起酒杯,淺淺的呷了一口。許攸也不客氣,舉起酒甕就往嘴裡倒,一口氣喝了大半甕才放下,抹著濕淋淋的鬍鬚。

    “痛快,痛快。”

    這時,幾個衣著華麗的侍女端著案幾進來,在郭圖、許攸面前布席,有魚有肉,有葵有韭,將兩張大案擺著滿滿的,香氣噴鼻。郭圖看在眼裡,暗自心驚。他知道許攸會貪墨自肥,卻不知道許攸做得這麼放肆。看他這樣子,恐怕有些民伕不是在築堰,而是在為許攸種菜。韭菜容易發黃腐爛,如果從遠處運來,根本滿足不了許攸那挑剔的舌頭。

    郭圖挾起一片魚膾,蘸了些清醬,放在嘴裡,慢慢地咀嚼著。“子遠,你這鼻子是不是只能聞酒了?”

    許攸眼皮上翻,卻不說話,只是眼神有些不屑。

    “告訴你一個剛收到的消息,黃子琰投降了。”

    “意料中的事,有什麼好奇怪的。”許攸拿起一雙銅箸,在案上頓齊,夾起一塊肉,正準備送到嘴裡,忽然眉頭一挑。“投降?公則,我沒聽錯吧?”

    “你沒聽錯,是投降,不是被俘,更不是殺身成仁。”

    許攸愣了片刻,將銅箸拍在案上,破口大罵。“這個偽君子,名不副實也就罷了,怎麼連最起碼的臉面都不要了。堂堂太尉,成名多年的名士,居然向一個武夫投降?噫,一死而已,何至於此。”

    郭圖靜靜地看著許攸,一言不發,等他罵完,這才接著說道:“子遠,雖說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但黃子琰絕不是貪生怕死的人。他選擇投降的確有不得已之處。當時休若正率部猛攻黃忠的陣地,損失達三千餘。如果他不投降,只怕休若會精銳盡沒,正中黃忠下懷。”

    許攸眼珠轉了轉。“沒想到黃忠還有這樣的心機,看來當初未能將他招入大將軍府是個失策。”

    “又何止是黃忠。”郭圖垂下眼皮,又夾了一片魚膾送進嘴裡,慢慢地嚼著。

    許攸沒吭聲。他聽得懂郭圖的意思。袁紹錯失的人何止黃忠,郭嘉、荀攸、辛毗,哪個不是,就連孫家父子都不例外。如果不是袁紹當時急著搶豫州,怎麼會兄弟反目,鬧到今天這個地步。袁術雖然死了,但孫策卻成了橫亙在袁紹咽喉裡的一根刺,咽不下,吐不出,比袁術還要難纏。

    “你剛才說我這鼻子只能聞酒是什麼意思,難道還有轉機?”

    “當然。”郭圖點點頭。“休若要逼孫策決戰。”

    “休若?”許攸欲言又止。他聽得出郭圖有言外之意,但他喝得實在有些多,腦子亂糟糟的。荀衍要和孫策決戰,這究竟是什麼意思?

    見許攸反應不過來,郭圖只得接著說道:“我力勸主公率主力馳援,與孫策一決勝負。可是主公猶豫……”

    “且!他怎麼敢?”許攸冷笑道:“他已經被孫策的戰績嚇破了膽,哪裡敢和孫策面對面的決戰。公則,常言道,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他身為三軍之帥,卻被一個少年嚇破了膽,既不敢一往無前,決一死戰,又不肯含羞受辱,隱忍待發,豈能不敗?”

    “子遠,你不是主公,你無法理解主公的難處。界橋之戰,他何嘗有所畏懼?此一時,彼一時,不能一概而論。拳怕少壯,讓年過半百的主公與剛剛弱冠的孫策短兵相接,這絕非智者所言。若是主公年輕二十歲,何至於此。”

    “既不是智者所言,你為何還說?”許攸反唇相譏。郭圖笑而不語。許攸見狀,思索片刻,隨即笑道:“我明白了。不過,你注定白費心機。”

    “是不是白費心機,將來自有定論。”郭圖招招手,讓衛士將許攸的長劍送了過來,推到許攸面前。“可這是我們河南人絕佳戰機,絕不能輕易失去。子遠,我希望你能向主公負荊請罪。”他抬起手,示意許攸不要急著反駁。“你剛才說隱忍待發,我希望你能以大局為重,將個人的榮辱得失暫時放在一邊。你希望孫策得天下嗎?如果真到了那一天,你我都會成為喪家之犬,只能寄人籬下,有朝一日死了,也不能歸葬祖塋,只能做孤魂野鬼。”

    許攸咬著嘴唇,眉頭緊皺。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9-15 18:35
三國小霸王 第1385章 許攸有奇計

  袁紹在帳中來回踱步,不時看一眼案上的地圖。每看一次,就忍不住嘆息一次。

  郭圖、沮授都建議他率主力馳援潁川,與孫策決戰,他卻還是難以決戰。奔襲是奇兵,有可能出奇制勝,也可能弄巧成拙,尤其是黃忠已經北上的情況下。他如果要馳援,只能取道新鄭,中間要渡過好幾道河流。這些河流雖然都算不上什麼天險,卻也不能涉水而過,搭建浮橋需要時間,會延滯他的行程。也許等他趕到戰場時,戰事已經結束了。

  除非在荀衍、麴義圍住孫策之前就出發。可是那樣一來,孫策很可能會撤退,讓他徒勞無功。浚儀未下,他是不可能深入豫州的,只能再次撤回來。

  帳門一掀,郭圖走了進來,人還沒到,酒氣先湧到袁紹面前。袁紹皺了皺眉,冷冷地說道:“公則好雅興。”

  郭圖也不掩飾。“剛才去子遠營中,小酌了兩杯。”

  聽說許攸的名字,袁紹頓時沉下了臉,眼中怒火升騰。郭圖也不急著解釋,只是靜靜地等著。過了一會兒,袁紹勉強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語氣生硬地說道:“你知道他都做了些什麼?”

  “知道,而且一點也不意外。從他主動要求執行築堰任務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會有這一天。”

  袁紹瞇著眼睛,眼中寒光四射,凌厲逼人。

  郭圖不緊不慢,躬身一拜。“主公,你當初接納子遠,是因為他的德行嗎?”

  袁紹微愣,眼神有些游移,臉色卻還是陰沉不悅。“若是平時,便也罷了,我並非不能容人。可現在是什麼時候,豈能容他亂來?公則,如果你是想為他說情,還是免開尊口為好。”

  “主公言之有理,決戰中原,非等閒可比。許子遠不識大體,就算斬了他也未嘗不可。可是與主公征戰在外的許子遠該斬,在鄴城呼朋喚友,日夜飲宴的人該怎麼辦?”

  袁紹頓時語塞。他人在浚儀,卻對鄴城的情況並不陌生,審配獨掌大權,在鄴城一呼百應,據說夜夜笙歌,飲酒高會,尤其是孔融到了鄴城之後,更是連夜飲宴,高朋滿座,熱鬧得很。據說孔融還說什麼『座上客恆滿,尊中酒不空,人生至樂』,把鄴城搞得烏煙瘴氣。

  相比之下,許攸做的那點事不值一提。

  大軍出征,物資緊張,審配多次推脫,可他自己是怎麼做的?許攸原本就不是一個以德行著稱的人,他心裡不爽就要發脾氣,才不管對像是誰呢。殺了他很容易,寒了汝潁系的心卻後果嚴重。荀衍正在潁川作戰,要與孫策決戰,聽到許攸被殺的消息,他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汝潁系已經分崩離析,再也禁不起任何折騰了。汝潁系坐大固然不好,冀州系坐大同樣不利於平衡。

  袁紹猶豫了。郭圖見狀,趁熱打鐵。“主公,子過有才無德,不為世人所重,唯主公能用其長,所以他為主公奔走,不計生死,又以主公心腹自詡,舉止不免放肆。不過他忠誠無虞,智計可用。當年雍齒曾叛,高祖不計前嫌。吳漢貪殺,光武用其能戰,差強人意。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既然子攸已經知錯,還望主公能寬恕他這一回。”

  “他能知錯?”袁紹冷笑。

  郭圖向後退了一步,撩起帳門。帳外站著一個人,正是許攸。許攸一身單衣,敞著懷,頭上沒有戴冠,披散著頭髮,腰間插著長劍,正是他之前扔在堰上的那一口。袁紹這才想起來,當時他被黃琬投降的消息所震驚,竟忘了這口劍。

  袁紹哼了一聲,轉過身去,背對著帳門。郭圖走出去,將許攸推了大帳,喝道:“許子遠,放眼天下,能有幾人如主公這般胸懷,容得下你這種頑劣之徒?你當好好珍惜,否則主公一怒,你悔之晚矣。”

  郭圖走了出去,掩上帳門。但袁紹知道他不會走遠,肯定站在帳門口,以免有其他人進來。袁紹一動不動,卻豎起耳朵,聽身後的動靜。許攸似乎喝得不少,酒味很濃,氣息粗重,說話也哼哼唧唧,聽不太懂,但袁紹和他很熟悉,知道這是他低頭認錯的特有反應,想起當初他們相識時情景,既有些好笑,又有些傷感。

  一晃二十幾年啦。當初黨錮再起,他被李膺牽連,不得不以守墓為名自我禁錮,在汝陽結廬六年,是何顒、許攸、張邈等人常來看他,為他奔走,聯絡黨人,形成了獨屬於他的勢力,為他贏得袁隗器重打下了基礎。何顒是黨人魁首,許攸則是遊俠代表,一手劍術驚艷絕倫。許攸雖然德行不純,但他勇於任事,義之所在,奮不顧身,為他做了很多事。何顒、張邈自恃君子,有很多事不肯出手,許攸卻無所顧忌,只要他開口,許攸都會去做,有時候甚至不需要他開口,只要他露個口風,許攸就能把事情做得妥妥貼貼。

  思緒就是開了閘的洪水,一發不可收拾。袁紹沉浸在回憶中難以自拔,不由得嘆了一口氣,抬腿踹了還在哼哼唧唧的許攸一腳,喝道:“常言道四十不惑,你倒好,馬上都知天命了,卻還是亂來,成何體統。”

  許攸尷尬地呵呵了兩聲,又忍不住反駁道:“那你今年五十,知天命了嗎?”

  袁紹眉頭一揚,臉頰抽了抽。

  許攸梗著脖子。“我聽郭公則說,你要馳援潁川,與孫策決戰?”

  袁紹心中一動,問道:“不行嗎?”

  “行什麼行?”許攸冷笑道:“就算要決戰,你也應該和孫堅決戰,怎麼能去和孫策決戰?也不怕丟了身份。”

  袁紹聽了,心中暗喜。許攸雖然德行不好,但智計百出,他反對自己馳援潁川必然有充足的理由,看來自己的直覺是對,這裡面的確有問題,只是他還沒想出問題究竟在哪兒。

  “那你說該怎麼辦?”

  “繼續圍攻浚儀,不過不需要將所有的主力都安排在這裡,你留兩萬大軍給我就行,其他的人,你帶到中牟,做好馳援潁川的態勢,引而不發。一旦荀衍、麴義咬住了孫策,你就越過鴻溝南下。屆時孫堅擔心孫策安危,必然出城,你回師截擊,我再切斷他的退路,四面圍住。得知孫堅被困,孫策慌亂,如何還能擊敗荀衍、麴義?就算孫策僥倖取勝,損失必然慘重,趕來也不過是自投羅網而已,正好一網打盡。”

  袁紹轉了轉眼珠,展顏而笑。“子遠,你這一計才是真正的妙計啊。”他頓了頓,又道:“你說,哪裡最適合作為伏擊孫堅的戰場?”

  “官渡。”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9-16 09:37
三國小霸王 第1386章 強強聯手

  袁紹停住腳步,目光微閃,轉身走到地圖前,迅速找到官渡的位置,一言不發,眼神卻越來越亮,彷彿發現了寶藏。

  浚儀城被陰溝水和鴻溝水三面包圍。因為要築堰蓄水,浚儀城的城東、城南都有築堰的工地,還有大量的民伕和駐軍,城北有大營,孫堅要想出城,只有出西門,然後沿著鴻溝水北岸而行,折向西北,在中牟東的官渡渡過鴻溝,再沿著圃田澤的東岸向南。

  當年從洛陽出奔,袁紹曾經過中牟,知道這裡的地形低濕,現在是初夏,圃田澤周圍到處都是蘆葦,藏個上萬人不成問題。由官渡向南,不論是向東取道開封、尉氏,還是向西取道新鄭,方圓百里之內是一片開闊地,又沒有大的河流,有不少適合騎兵衝鋒的地形。

  只要孫堅出了城,渡過鴻溝,許攸截斷他的後路,孫堅就死定了,插翅難飛。他只要將孫堅圍住,就可以坐等孫策來援。就算孫策善戰,能擊敗兵力幾倍於己的麴義、荀衍,他的損失也不會小,來救孫堅無異於自投羅網,不救孫堅則只能看著孫堅被擒,從此背負不孝的惡名。一旦孫堅被俘,不信孫策不低頭。不僅可以一洗袁譚被俘的恥辱,而且可以加倍奉還。

  所以對孫策來說,救與不救,結果其實相差不大。

  袁紹忍不住笑了。許攸果然智計過人,他這個辦法比郭圖、沮授的都強,而且基本沒什麼風險,成功的機率也高。孫策有可能不來救孫堅,孫堅卻不可能坐視孫策被圍,只要消息送到浚儀,孫堅必然出城。在城裡,孫堅高枕無憂,他只能望城興嘆,出了城,在他的優勢兵力面前,就算孫堅真是一頭猛虎也會變成病貓。

  袁紹眼珠一轉,走到帳門口,掀開帳門。不出他所料,郭圖果然站在帳外。袁紹招招手,把郭圖叫了進來。“子遠的建議,你聽到了?”

  郭圖有些不以為然。“主公不親自出擊,我覺得休若他們圍不住孫策。孫策兵力雖小,卻全是精銳。他就像一個刺猬,哪怕麴雲天、荀休若將他四面圍住,也無法下口。 ”

  “能不能下口重要嗎?就算他全師趕到,我們一樣可以重創他。”許攸嗤之以鼻。“不怕他來,就怕他不敢來。兵法云:致人而不致於人。又云:百里爭利,必蹶上將軍。我們以逸待勞,何懼之有?”

  郭圖哼了一聲,無言以對。袁紹看在眼裡,心花怒放,用力拍拍郭圖的肩膀。“公則,你說得沒錯,論奇計,還是子優為先。”

  郭圖拱手道:“主公英明。不過如何才能讓孫堅相信孫策危急,還需要好好做一番文章。”

  袁紹微微頜首。“沒錯,這篇文章就要由公則人來執筆了。”

  “此乃臣之本份。”郭圖又道:“主公,沮公與擅長從大局著眼,不如請他一起來商議,定可查漏補闕,有所裨益。”

  袁紹詫異地看著郭圖,心中隱隱不安。郭圖心知肚明,隨即笑道:“主公,沮公與之子在潁川,如果誤以為主公要棄潁川諸軍不顧,他可能有疑慮。讓他參與,可安其心,以免節外生枝。”

  袁紹釋然,連連點頭,讓侍衛去傳沮授。時間不長,沮授趕了過來。見許攸在帳中,衣衫不整,滿身酒氣,頗有些意外。可是聽了許攸的計劃之後,他略作思索便點頭表示同意。

  “許將軍此計甚妙。”

  “公與可有要補充的?”袁紹主動問道。許攸卻不以為然,昂著頭,撫著頜下短鬚,佯作不見。

  沮授想了想,提出一個補充意見。

  洛陽是故都,黃琬雖然是袁紹的盟友,配合袁紹出兵潁川,但他名義上還是朝廷的太尉,洛陽也一直控制在朝廷的手裡,黃琬出兵私自配合袁紹,也可以理解成朝廷與袁紹連橫。現在黃琬失利,朝廷不可能坐視洛陽淪陷,一定會派重臣來接管洛陽。若此人與袁紹同心,那當然沒什麼問題,萬一此人與袁紹不同心,那洛陽就可能成為袁紹的肘腋之患,牽制袁紹的行動,讓他不能全力南下。因此,袁紹當趁朝廷沒有收到消息之前揮師西進,搶占滎陽、敖倉等要塞,以窺形勢變化。

  滎陽離中牟只有七八十里,一旦孫堅出城,騎兵半日可至,步卒一日可至,袁紹移師滎陽並不會影響伏擊孫堅的計劃,反而能掩蓋真正的戰術目的——孫堅肯定會派斥候出城打探情況,等他發現袁紹是為了爭奪洛陽的時候,他就會放鬆警惕,忽略了袁紹伏擊他的可能。

  “好,此計正得兵法虛實之妙。”袁紹拍案叫好。

  郭圖也讚了一聲:“沒錯,孫堅不知道審配正在趕往洛陽的路上,黃琬失戰,主公擔心洛陽有失,移師搶占洛陽,合情合理,全無破綻。此計虛實參半,難辨真偽,真可謂妙手天成,實乃大家手筆。”

  沮授連稱不敢。許攸雖然什麼也沒說,卻著實打量了沮授兩眼,眼中難得地露出了讚賞之意。他不甘示弱,仔細想了想,也提了一個建議。

  浚儀以南的開封、尉氏兩縣已經在袁紹的掌握之中,西側的宛陵、新鄭還在黃琬的舊部手中,並不由袁紹直接控制。且新鄭西就是山區,利於步卒,不利於騎兵。依常理計,袁紹馳援潁川宜取道開封、尉氏,孫堅、孫策宜取道新鄭、宛陵,袁紹可在開封、尉氏虛張聲勢,卻在新鄭以西的山區伏兵,待孫堅、孫策經過時,伏兵盡出,一擊必中。

  袁紹反復斟酌,越想越覺得這個計劃好,簡直無隙可擊,不禁笑出聲來。

  郭圖、沮授和許攸你一言,我一言,一個周密的計劃迅速成形。得到袁紹的同意後,由郭圖執筆,擬定了一個作戰計劃,派人送往潁川,命麴義、荀衍配合行動,布一個大局,逼孫堅、孫策父子入彀。考慮到這個計劃關係到袁紹能否擊敗孫氏父子,奪取中原,不能有任何閃失,袁紹決定派張郃率領大戟士走一趟,並順路查看一下地形,選擇利於騎兵作戰的戰場。

  在去卑受挫,於扶羅陣亡後,胡騎不適應中原地形的劣勢已經不容忽視,為避免重蹈覆轍,選一個理想的地形便成了能否發揮騎兵優勢的先決條件。那些烏桓人、鮮卑人沒有這樣的見識,張郃通曉騎兵戰法,是擔任這個任務的最佳人選。

  張郃領命,帶著大戟士趕往潁川。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9-16 11:36
三國小霸王 第1387章 增灶

  孫堅站在高台上,看著遠處的袁軍大營,一動不動。

  弘諮站在一旁,有些焦灼。孫堅日落前就站在這裡,現在天色已經大黑,連晚飯都沒吃。他飢腸轆轆,卻不敢提醒孫堅。孫堅平時還好,沉默的時候就像一頭睡虎,一旦被人驚擾會非常暴躁。

  “伯夏,你沒覺得有問題?”孫堅拍了拍欄杆,突然說道。

  “什麼問題?”弘諮很茫然。孫堅叫他上來,他也覺得有問題,可是看了半天,他還是沒看出問題所在,又不敢輕易發問。此刻孫堅主動問起,他鬆了一口氣,又有些窘迫。終於要揭曉答案了,但他卻一頭霧水,不明所以。

  “袁紹調兵了。”

  弘諮很驚訝。“調兵?”

  “是的,而且調動的兵力不小,至少有一萬,有可能更多。”孫堅背著手,來回踱步,不時扭頭看一眼城外的大營。“下午埋鍋造飯的時候,我就覺得有問題,現在基本可以確定,就等斥候的消息。”

  弘諮也緊張起來。他知道孫策正在潁川作戰,而他們的任務就是牽制袁紹的主力,為孫策創造戰機。潁川有黃琬,有荀衍和麴義,孫策已經以寡敵眾,如果袁紹再調兵入潁川,孫策很難應付。孫堅這麼緊張,自然是擔心孫策的安危。可是他的責任卻是阻止孫堅出城。孫策安排孫堅駐守浚儀,就是讓他守城。一萬多人守城綽綽有餘,出了城,面對袁紹的優勢兵力,孫堅根本不是對手。

  所以,孫策的命令是不管袁紹是去是留,孫堅都不能出城。

  “將軍,何以見得?會不會是疑兵之計?”弘諮一邊說,一邊給身邊的隨從打手勢,讓他去請軍謀秦松來。他可以勸慰孫堅,讓他不要太急躁,但軍務上的事還要由秦松出面,他不擅長此道。

  “炊煙啊。”孫堅有些不耐煩。

  “炊煙數量很正常啊。”

  “數量正常,但時間短了不少。”孫堅背著手,來回走了兩圈。“你還記得孫臏減灶誘龐涓嗎?”

  弘諮眨眨酸脹的眼睛,明白了孫堅的疑問。普通將士一日兩餐,早上是日出後,晚上是日落前,為的是利用天光,減少柴薪消耗,與他們在家時的作息也相似。中午是不生火做的,最多吃點乾糧。如果炊煙的確有問題,那袁紹的人馬至少已經離開一天,此刻已經在三四十里以外。

  浚儀城被四面圍住,最近城外又在築堰,對斥候打探消息非常不利。除非有重大變故,斥候不會冒險進城,就算必須進城也要等天黑,白天是不行的。這就造成了城中消息遲緩嚴重的局面,滯後一天兩天都很正常,三五天也不意外,嚴重時甚至會完全斷絕。

  可是浚儀到潁川只有百里左右,如果是急行軍,一天就能到,正常行軍也不過三到四天。奶可能潁川戰事已經結束,這邊還沒收到消息。這種等待最讓人煎熬,不僅孫堅深受其苦,弘諮也不例外。

  如果孫策失利,豫州易手,作為豫州最北端的要塞,浚儀也無法獨善其身。

  “應該……不會吧?”弘諮猶豫道:“也許是雨季將至,而城外的圍堰卻還沒有完工,袁紹見破城無望,要撤退?”

  孫堅沒有說話。弘諮說的的確有可能,但行軍作戰謹慎為先,寧可往壞處想,不可寄希望於僥倖。如果袁紹真是撤兵,那當然沒什麼問題。如果袁紹不是撤兵,而是增援潁川呢?孫策只有不到兩萬人,出身黃巾的屯田兵能守城不能野戰,如果袁紹要在潁川與孫策決戰,孫策在兵力上的劣勢足以抵銷他其他方面的優勢,情況不容樂觀。即使孫堅對兒子有信心,也不相信孫策能擊敗有三倍兵力優勢的袁紹,尤其是袁紹還有一萬胡騎。

  孫堅曾在涼州戰鬥過,他清楚騎兵的威力,也清楚潁川的地形適合騎兵衝鋒。

  過了小半個時辰,秦松趕來了。他同意孫堅的判斷,他也注意到了同樣的情況。傍晚時,城外炊煙的數量雖然沒什麼明顯的變化,但時間短了不少。時間短了,說明釜裡的食物少了,也就是吃飯的人少了,這些人可能就是袁紹撤走的兵力。增灶,只是為了掩飾真相。

  “將軍也不必著急。鎮北將軍明於軍機,身邊又有郭嘉那樣熟悉潁川地形的謀士,袁紹要想擊敗他可沒那麼容易。”

  “如果袁紹要強行進入汝南呢?”孫堅反問道:“汝南可是袁氏故郡,雖然不少人被伯符趕走了,可是心向袁紹的人還是很多。龐山民對潁川世家那麼優先,荀衍入潁川,支持他們的人還是如雨生新筍,數不勝數。”

  秦松暗自嘆息。他心裡也很緊張,臉上卻不露破綻,甚至還有幾分笑容。“即使如此,那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解決的事,鎮北將軍有足夠的時間通知我們。”

  孫堅點點頭。秦松說得有理,這事不能急,急了容易出錯。他轉身叫來祖茂,讓祖茂安排一些親衛出城。這些親衛大多出身淮泗遊俠,武技好,身手矯健,讓他們出城打探消息,一旦與袁軍的斥候相遇,生還的希望更大。

  祖茂不敢怠慢,立刻去安排。秦松和孫堅又聊了一會兒。他們幾天前收到的消息是孫策在潁陽一帶與麴義、荀衍對峙,黃忠在魚齒山一帶與黃琬對峙,結果如何,他們還不清楚。袁紹突然調動兵力,有可能和潁川的形勢有關,而且應該是對孫策有利的形勢。黃琬等人有明顯的兵力優勢,如果不是戰局吃緊,袁紹根本無須增援。

  秦鬆生怕孫堅著急,有一個擔心沒說:袁紹增援潁川也可能是孫策被困住,袁紹看到了一戰決勝負的希望,這才集結重兵,務必要致孫策於死地。孫堅疼子,如果知道孫策可能有生命危險,他會不顧一切的出城,誰都勸不住。

  希望並非如此。秦松悄悄地捏緊了拳頭,暗自祈禱。如果孫策真被袁紹圍住了,孫堅出了城,這一戰必敗無疑。雨季將至,袁紹難以為繼,撤兵在即,這是黎明前的黑暗,也是最危險的時候。僵持了幾個月,勝或負,生或死,也許就在這幾天內見分曉。

  半夜時分,祖茂親自帶隊,和百餘名淮泗遊俠兒悄悄的出了城。他們將盔甲武器包在牛皮里,赤裸上身,只穿一條牛鼻褌,出南門,潛入鴻溝,順水而下,穿過築堰的工地上,進入浪蕩渠,到下游再上岸,然後分作四組,消失在黑夜之中。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9-16 18:20
三國小霸王 第1388章 最後一戰

  幾萬大軍的行蹤很難完全掩藏,祖茂只用一天時間就確定了袁紹的去向。出於謹慎起見,祖茂不顧危險,趕到中牟以西,親眼看到了正在向滎陽急行的大軍,這才返回浚儀向孫堅報告。

  得知袁紹不是去潁川,孫堅算是放心了些,但他還是沒有完全放心。袁紹去滎陽幹什麼?滎陽是黃琬控制的地區,黃琬本人正在潁川作戰,是袁紹的盟友,袁紹總不會在這個時候去搶黃琬的地盤吧。

  這個疑惑很快也解開了。孫策傳來消息,黃琬被黃忠困在魚齒山三天,主動投降了。

  消息是五天前從潁川發出的,信使在城外轉了三天,終於找到機會進城。孫堅、秦松看完這個消息,這才理解了袁紹為什麼會分兵去滎陽。黃琬被擒,洛陽無主,袁紹決定親自坐鎮洛陽是再正常不過的選擇。就算他不想完全佔領洛陽,與朝廷撕破臉,佔據滎陽,控製成皋、敖倉這兩個戰略要地也是必然的選擇。

  虛驚一場。

  危機解除,兩天沒能好好休息的孫堅回到內宅,躺在床上,想補個覺,卻怎麼也睡不著。他腦子亂得很,也不知道想些什麼,就是無法入睡,在床上翻來覆去,輾轉難眠。

  吳夫人很快發現了孫堅的異常。她命人準備了一些酒,坐在榻邊,拍拍孫堅的肩膀。“文台,你這兩天太緊張了,起來喝兩杯再睡。”

  孫堅坐起,從吳夫人手中接過酒杯,一飲而盡。吳夫人提著酒壺,又給孫堅斟了一杯。“慢點喝,沒人跟人搶。喝得太快也易醉,對身體不好。”

  孫堅點點頭,第二杯酒端在手中,遲遲沒有入口。他調整了一下思緒,把這兩天的事情說了一遍。吳夫人聽完,輕聲笑道:“我知道了,你是怕被伯符比下去,沒面子,對吧?”

  孫堅眨眨眼睛,尷尬地撓撓頭。他其實並不知道自己在擔心什麼,但夫人所言也不錯,他的確有點這外意思。黃忠是南陽人,當初他入南陽,聽說黃忠武藝不錯,曾有招攬之心,只是因為殺張諮在先,黃忠義不肯屈,這才錯過。當時他也只是覺得遺憾,並沒有想太多。畢竟黃忠不過是一個賊曹吏,得失並不重要。如今黃忠成了孫策的部下,立下如此大功,足以證明孫策有識人之明,也證明他當初沒有看到黃忠真正的潛力。..

  “是啊,你看我有什麼用,這車騎將軍都是伯符掙來的。”

  吳夫人瞅瞅孫堅,莞爾一笑。“文台,我問你一個問題,行嗎?”

  “當然可以。”

  “你希望伯符,不僅是伯符,還有仲謀他們幾個,包括尚香在內,你是希望他們超過你,還是不如你?”

  孫堅想了一會兒,也笑了起來。他明白吳夫人的意思。孫家是寒門,要想成為真正的世家,甚至像孫策希望的那樣更進一步,建立屬於孫氏的天下,僅靠他是不夠的,甚至僅靠孫策都不夠,要更多的人才,一代更比一代強。哪個世家是一代人就能建立的,都是父子相繼,連續幾代人的努力才有可能成功。

  “是啊,我應該感到高興才對。”

  “就是嘛。”吳夫人拍拍孫堅的肩膀。“喝了這杯酒,好好睡一覺,守住浚儀城,你就為孫家立了大功。文台,這可能是你最後一戰了,好好打,打出你的威風,讓後世子孫都記得你。”

  “最後一戰?”孫堅嗤的一聲笑了。“就算這次能打敗袁紹,佔據中原,也不會是最後一戰。天下大亂,袁紹只不過是實力最強的一個而已,就算他敗亡了,還有公孫瓚、曹操,哪能是最後一戰。我剛到不惑之年,含飴弄孫是不是太早了?”

  吳夫人搖搖頭。“你忘了朝廷的詔書嗎?此戰若勝,我們孫家就坐穩了三州,朝廷豈能不防,調你去長安為衛尉既是納質,也是削弱孫家的力量。”

  孫堅嘆了一口氣,雙手抱在腦後,一時出神。對去長安任衛尉的事,他一直很猶豫。他當然清楚去長安是做人質,但他又無法拒絕。他不是孫策,即使是現在,他依然不覺得孫策有鼎立新朝的能力。一個袁紹就讓他捉襟見肘,朝廷又是何等龐然大物?別看朝廷現在困窘,遷居長安,可是四百年積威猶在,人心思漢,關中又是形勝之地,左攬幽並,右攬交益,只要幾年休養生息就能緩過氣來,屆時挾幽並涼精兵東進南下,孫策擋得住嗎?

  袁紹只有一萬胡騎,孫策已經無力進攻,只能防守。等幽並涼全部集結在朝廷的戰旗之下,十餘万精騎,鋪天蓋地,如黃河之水,滾滾而下,瞬間就可以吞沒江東。

  他在涼州戰鬥過,他知道騎兵的威力。

  “這小子心太大了。”孫堅嘆息道:“少年成名,將來難免受挫啊。”

  “怕什麼,不是還有你這個父親嗎?”吳夫人輕撫孫堅的臉龐。“不管到什麼時候,你都是他的父親。只要你們父子同心,沒什麼好擔心的。”

  “是啊。”孫堅無聲地笑了笑,閉上眼睛,不知不覺的睡著了,鼾聲輕響,氣息平穩。

  吳夫人看著孫堅,露出欣慰的笑容。作為夫妻,她最能理解孫堅的心情,也只有她能看出孫堅自豪下的失落,粗暴下的疼愛。孫策也清楚這一點,所以才安排她隨孫堅來浚儀。這父子倆互相關心,卻誰也不肯表露,只會默默的為對方付出。

  也不知道孫策現在怎麼樣了。孫堅在城裡,孫策卻在潁川與敵人野戰,相比之下,他比孫堅的處境更艱難。戰場凶險,對手還有來去如風的騎兵,他能應付得來嗎?知子莫若父,孫堅說得有道理,孫策心太大了,這幾年發展得又順利,難免會少年輕狂。戰場凶險,他又和孫堅一樣是個好勇鬥狠的性子,萬一輕敵受挫,如何是好?

  吳夫人心裡有些亂。見孫堅睡著了,她起身出了門,來到側院。孫尚華正與弘諮說話,孫尚華撫著肚子,面色微紅,弘諮伏在她身前,臉貼在她的小腹上,滿臉喜色。吳夫人一愣,隨即喜道:“尚華有了?”

  聽到吳夫人的聲音,弘諮連忙起身行禮。孫尚華也有點不好意思,起身迎了上來,扶著吳夫人的手臂,羞怯不已,低聲說道:“月事一向很準的,這次遲遲未來,想來是有了。不過還沒請醫匠診斷,沒敢告訴阿母。”

  “這是好事啊。”吳夫人喜不自勝,拍拍孫尚華的手臂,擠擠眼睛。“看來這胡人的神仙還是有用的,拜拜沒壞處。”

  孫尚華連連點頭,又道:“可不能讓大兄知道。我聽尚英說,他對這胡人的神仙反感得很呢。”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9-17 01:00
三國小霸王 第1389章 見微知著

  孫策彎著腰,藉著營柵的掩護,來到陣前的哨樓。兩個射手正蹲在哨位上,一動不動。陣前狙擊手兩人一組,輪流做射手和觀察手,射手負責遠處,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觀察手負責近處,要耳聽八方。

  孫翊伸手拍拍觀察手的肩膀。“唉,挪挪。”

  “嘿,二將軍,你怎麼又來了?不是說了嗎,我們這兒危險,你不能來。回去吧,回去吧,多吃點肉,等你毛長齊了再來。”觀察手一邊說著一邊划拉手,示意孫翊趕緊走。孫翊一腳踢在他屁股上,笑罵了一句:“你豎子比我大幾歲,敢在我面前充漢子,不信脫了褲子看,你那小蟲上有幾根毛。滾一邊去,我大兄來了。”

  觀察手壓低聲音,嘎嘎笑道:“別說你大兄,就是令尊車騎將軍來了,我也不能讓啊。你……你大兄?”那射手一愣,突然反應過來,轉身一看,見孫策蹲在一旁,嚇得一咆哮,腳一軟,也不管旁邊就是水塘,直接跪在裡面,伸手就抽自己的嘴。“將軍,我……”

  孫策擺擺手。“行了,有什麼情況?”

  “沒有。”觀察手往旁邊挪了挪,騰出一個空間。射手頂著草編的偽裝,目不轉睛地看著遠處,看到孫策擠到身邊,他轉頭打了個招呼,隨即又回過頭,繼續看著遠處。

  孫策看了一會兒,遠處麴義的大營很安靜。孫策的耳力很好,目力卻不算突出,尤其是和這些射手不能比。看了半天,他只能看到麴義的大纛,看不出有什麼異樣。他問了幾句,觀察手也覺得奇怪,麴義在對面立營四五天了,一直沒有進攻的跡象。孫策心裡有些犯嘀咕,按捺不住,這才親自趕到陣前來查看。

  “這西涼羌狗,又憋什麼寶呢?”孫翊看著遠處,嘀咕了一句。“我說,你們這幾天就一點兒情況都沒看著?”

  “真沒有,別說看著,聽都沒聽過。”觀察手一邊說一邊比劃,即使是孫策在前,他也不怎麼緊張。他原本是孫翊的近衛,曾隨孫翊一起向陳王寵學射,對孫氏兄弟很熟悉,不像其他人一樣緊張。他說著說著,突然想起什麼。“咦,對了,前天還是大前天,我好像聽到人說過,他們看到一隊騎士進了大營。”

  “騎士進大營不是很正常嗎,一天得有好幾回呢。”

  “是啊,騎士進大營很正常,可是那些騎士每個人的兵器都用黑袋子包著。唉,二將軍,別動手,你等我說完。那些黑袋子和匈奴騎兵常用的袋子不太一樣,更大,那裡面的兵器看起來不像普通的矛,也不像普通的戟,唉,究竟是什麼,我們也說不下來,就是覺得有點奇怪。”

  孫翊抬手要打,孫策伸手攔住。“別急,你再仔細想想,是聽誰說的?”

  那觀察手轉著眼珠,半天沒想起來,一直沒吭聲的射手突然插了一句。“李廣曲的丁大目。”

  一聽丁大目這個名字,孫策也想起來了。他不僅知道這個右眼特別大,目力一流的射手,還記得李廣曲的陣地不是固定陣地,他們是在外游弋,專門負責捕殺對方斥候的。他不敢怠慢,立刻起身,徑直來到射手營。強弩校尉謝寬正在營里安排任務,見孫策來了,連忙起身相迎。

  孫策也沒多說,讓謝寬把丁大目最近幾天的陣地指給他看。謝寬找出記錄,在地圖上標註出來了。孫策一看,丁大目大前天的陣地在龍淵北,前天的陣前地在西不羹城,都在麴義大營的北側。

  “丁大目人呢?”

  “出任務了,什麼時候回來也說不准。將軍,有什麼事?”

  “他前兩天的報告裡有沒有提到一隊騎士,武器用黑袋子包著,與常見的黑袋子不太一樣。”

  “說了,不過只是感覺,沒有任何證據。本來嘛,黑燈瞎火的,只有一點兒月光,連人馬都看不清楚,還能看清包矛頭的黑袋子有什麼不同?看到那隊騎士的斥候多了,至少有五組,別人都沒感覺,就他有感覺?雖說他丁大目眼力好,也不至於好到這個地步吧。將軍,他指定是看錯了。”

  孫策也覺得不太靠譜。麴義手下有幾千騎兵,安全起見,都是成百上千的出營巡邏。為了避免兵刃反光,通常都會在矛頭、戟頭上套上黑色的布袋、皮袋。這兩天晚上有月光,但隔著那麼遠,就算能看到兵器的影子,也很難看得那麼清楚。

  兩軍交戰,斥候、狙擊手時刻都面臨生死危機,精神高度緊張,出現失誤也是常有的事,甚至有誇大其事,虛報功勞的,同僚之間吹牛的更是常見。

  孫策關照謝寬,等丁大目回來,讓他到中軍去一趟,便離開射手營。他回到中軍大帳,心裡還是有些犯疑,便把這件事和郭嘉說了一遍。丁大目來時,他未必會在營中,郭嘉卻肯定在,讓他好好問問丁大目。

  郭嘉聽完,沉吟良久。“將軍,這些騎士出現的時機很巧啊。”

  孫策點點頭。他也覺得很巧,所以才特別上心。麴義逼了上來,卻遲遲沒有發動進攻,非常反常。從時間上來看,這些騎士的出現時機非常巧,也許就是麴義沒有進攻的原因。

  “將軍,我們假設一下,如果這些騎士是麴義、荀衍沒有進攻的原因,那這些騎士帶來的可能是什麼?”

  孫策略加思索。“袁紹的命令。”

  “沒錯。什麼樣的命令,會讓袁紹安排近千騎護送?”

  孫策沒吭聲,但他聽懂了郭嘉的意思。如果郭嘉的猜想成立,這很可能是一個非常關鍵的信息,只是被對方非常用心的掩飾了。不僅趁著夜色入營,而且消除了可能暴露身份的甲胄、旗號,甚至可能特意張了一個圈。從浚儀到這裡,最直接的位置是東北,不是西北。

  “很巧,我知道袁紹麾下有一支騎兵,人數近千,最大的特點就是他們的兵器。”郭嘉搖著羽扇,笑盈盈地說道:“將軍,你知道我說的是誰嗎?”

  “大戟士。”孫策一字一句的說道,心頭卻一陣陣發緊。張郃所領的大戟士是袁紹的親衛騎,兩軍交戰之際,讓這樣的精銳騎士護送一個消息,這個消息絕對是關係到整個戰場的重大消息,或者是一個重大的作戰計劃。

  這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消息?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noriko1026

LV:8 領主

追蹤
  • 26

    主題

  • 29668

    回文

  • 5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