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儲備糧庫
沒處淘弄糧食,軍隊也不能坐吃山空,等著餓死。
王爍很快又把目光轉向了西寧城裡,明朝官府留下來的財產。
其實,我們不能說明代的制度在當時不先進。
朱元璋是貧苦人出身,當皇帝後還是向著窮苦人的。
整個屬於大明的土地上,備慌糧庫,養老院所隨處都是,這都是為窮苦人準備的,還有以工代賑的制度,都很好的保證了窮苦人在饑荒或者天災時能夠生活下去。
整個清朝,即便最強盛時期,也只不過是繼承了前明的一些制度,未見有何創新,這興許與滿人的整體文明進化速度有關罷。
可惜的是,朱元璋的子孫不爭氣。用人不明導致貪官遍地,党爭不斷,逼得皇帝除了太監誰都不敢相信。
寬鬆的與民方便政策,沒有換來萬眾一心,相反卻造就了一批無賴地主,和他們供養的所謂名士文人,抗捐抗稅,以敢於對抗朝廷來博得大眾稱道,換取虛名,黨爭也由此發源。
加之萬曆以後的明朝這後幾任皇帝,大多昏聵無能,導致土地兼併氾濫,貧富嚴重分化,遂把一個好好的天下搞了個烏煙瘴氣,最終天下大亂,烽煙四起,想來實在可歎!
明朝雖然腐敗,但太祖定的制度卻沒人敢廢。
因此,大一些的城市和衛所,都有備慌儲備糧庫,只要當地官僚不是太無法無天,糧庫裡都會儲備不少糧食以備荒年。
這也是李自成能夠聚起百萬大軍而不用為糧食發愁,迅速壯大起來的原因。
李自成所過之處,所有人都會被他裹挾而去,留下一座座杳無人煙的村鎮和城市。
順軍行動起來,老弱婦孺在中間,強壯男人手持兵器在四周,前面是降軍,周邊是他的騎兵,幾十萬男女老少滾動而前,遠遠看去,黃塵漫天。幾千明軍嚇都嚇死,根本不敢靠前。
若說這是一支軍隊,實在是勉強;若說這是一群蝗蟲,倒是很有些相像。
只是後來,在牛金星、宋獻策、李岩等一般有識之士的勸進下,李自成才逐漸放棄這種蝗蟲軍隊的形式。
這種蝗蟲軍隊是絕對不會去搞生產的,除了會破壞,別的不會。但它之所以能夠生存下去,靠的,就是明朝的儲備糧食。
待這些儲備糧食被這位蝗蟲頭領,農民領袖折騰光了,他也只能靠搶掠為生了,軍紀變壞那是一定的。
而大明的滅亡,如果說與這位蝗蟲闖王沒有關係,實在是說不過去。
天幸李自成沒有到過西寧,天幸西寧糧台李道中是個個老實人,糧庫中糧食一直按朝廷規定儲備,沒有象其他官吏一樣,私自倒賣掉換取私利,這為王爍解決了大問題。
王爍因此也看中了李道中的清廉,仍舊讓這糧台管理糧食,還讓他管理軍隊所有物資。不過不再叫做糧台,而稱後勤部長了。
李道中開始還不願意,這後勤部長是個什麼官,朝廷沒這官職啊?再說,這糧食是備災的,沒有當今萬歲爺的聖旨和朝廷工部的印信,誰也不能打開使用,你怎可擅自開倉?
王爍就給他解釋這天下現在到了什麼地步,不開倉軍隊會挨餓,怎麼打敗闖賊?
至於這部長是什麼官嘛,因為我現在是自發組兵保衛大明,朝廷和這裡被賊兵阻隔,無法報知,所以也不能任命你什麼朝廷的官,但我這官肯定比糧台大,嗯,蕭何知道吧?等將來平定了天下,你的功勞就和蕭何一樣,可以上淩煙閣!
李道中一琢磨,我是蕭何?不對吧,蕭何是宰相,我若成了宰相,那你豈不是……他不敢說,也不敢想下去了。
王爍懶得和他廢話,告訴他,我就看中你了,給你一隊輜重兵,你把這後勤部長給我幹好了,我要什麼你這就得有什麼,沒有,小心你的腦袋!
李道中是個膽小之人,讓王爍瞪起眼來一嚇唬,老老實實幹後勤部長去了,再也不敢想王爍到底是要拯救大明,還是和李自成一樣,要消滅大明瞭。
一切漸漸有了頭緒,王爍就有時間,對付那幫還軟禁著的土司了。
要解決青海的土司,首先就要解決祁廷諫、李天俞這樣的大土司,只要這兩個大勢力服從了,其餘一眾小土司也就翻不起什麼浪來了。
這段時間,他沒事就和魯胤昌、梁敏研究青海的情況,苦思冥想對付這幫土司的辦法,已經有了一個解決方案,只是成不成,誰也不敢確定。
這一天,王爍換了文士裝束,單獨到祁廷諫府上,拜會大明青海宣慰使祁廷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