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隋唐] 大唐第一狠人 作者:山下出水(連載中)

 
BloomCaVod 2019-4-15 12:40:12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355 74306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9-7-21 22:26
第328章 【你以後不可殺子殺女】
        
    【山水口述,嫂子整理】

    【以下是正文】

    ……

    ……

    “約法第二章……”

    李雲的聲音再次悠悠響起,似乎不管別人怎麼想,也不管別人怎麼驚,他今日都要干淨利索完成此事,所以再次開口之時,語氣聽起來顯得有些不容置疑。

    “人有私心,天公地道,你有私心,甚是危險,顧如此,當嚴省,若將私心付諸行動之日,便是將你打殺處死之時!”

    嘶!

    滿場倒抽冷氣之聲。

    就連皇帝李世民都忍不住皺了皺眉。

    李雲這個約法第二章,聽起來實在太過嚴苛了。世人都有私心,此乃人之本性,然而李雲卻在約法中說出,別人的私心他可以理解,武妹妹的私心不許保留。這哪裡算得上是約法,這簡直是不講道理。

    太過嚴苛,甚至是不通道理。

    “為什麼?”

    武妹妹幾乎是下意識開口,但見小丫頭眉毛微蹙問道:“您為何要給我這個限制?甚至不惜用打殺來威懾我?”

    這疑問,也是在場所有人心中的疑問。

    可惜李雲似乎並不想回答,只是抬眼緩緩看了一下天空,臉上神情平靜,口中淡淡發聲,道:“你若不服,可以忍者,至於原因,問也白問。”

    武丫頭俏臉一怔。

    “為什麼?”

    同一時間裡,不遠處一片樹林之中,隱門大佬齊人王同樣眉頭緊蹙,問出了和武丫頭一模一樣的質疑。

    這位大佬並非針對李雲發問,而是疑惑之中下意識開口,他詢問的對象只有一個,那就是生生死死鬥了一輩子的神秘道童。

    他原本沒指望道童回答,哪知這次道童卻輕輕開了口,似乎語氣帶著異樣,若有所指道:“多做一些約束,也算未雨綢繆。”

    “這哪裡是約束?這簡直是不講道理……”

    齊老頭明顯很是不爽,不知為何突然變得怒氣衝衝,厲喝道:“你家徒孫若是如此,老子恐怕要重新考慮我孫女的婚嫁,男兒治家可以嚴厲,心性絕對不可涼薄,這臭小子明明需要娶妻擋劫,竟然還對妻子做出嚴苛約束,如此心性,不是良兒。”

    果然自古至今都是一個樣,但凡娘家人都會優先考慮自家孩子的幸福,齊人王看似是因為擔憂武丫頭才生暴怒,實則是害怕自家的閨女所托非人。

    道童忽然看他一眼,慢悠悠道:“道兄,莫要急切,你我都是活了百多歲的老人,咱倆這輩子什麼大風大浪沒經過?繼續聽下去可否,我家徒孫用意頗深。”

    “呸!”

    齊老頭猛然吐口唾沫,一臉凶煞道:“倘若讓我發現他真的心性涼薄,老子立馬衝出去一巴掌拍死他,這話,我說的,就算天王老子照著他,在我這裡照樣不給面子。你這老東西若是膽敢阻攔,老子便把天下重新禍亂一遍。”

    這次道童沒有拒絕,反而鄭重其事點了點頭,道:“道兄此言,貧道允可。”

    齊老頭這才滿意,大喇喇道:“別看你已是陸地神仙一流,老子發起火來照樣不尿你。”

    道童哭笑不得,生怕他越吹越得意,連忙擺手示意停下,低聲叮囑道:“你嗓門太大,千萬別洩了行蹤,咱倆不該再次出世,否則又會引出不必要麻煩。”

    “老子才不怕麻煩!”齊老頭哼哼兩聲,凶神惡煞道:“老子這輩子只會給別人添麻煩。誰若感覺不服,腦袋給他擰下來。”

    嘴上雖然這麼說,實際聲音卻不由自主小了起來,這老頭性格瘋癲,但卻並非失智,他也知道不能洩露蹤跡,於是鬼鬼祟祟把腦袋縮了一縮。

    也就在這時,恰好李雲的聲音再次響起,語氣仍舊還是悠然,但是同樣不可置疑,只聽他道:“約法第三章,不可持美生驕,不可心生嫉妒……”

    這一約法其實是說兩件事,所以李雲緊跟著做出了補充,但見他目帶肅重看向五丫頭,沉聲道:“你今年尚未十四,然而容顏已顯俏麗,自古民間有句俗語,叫做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你將來必然有絕世之姿,堪可凌駕無數女子之上,女人一旦容貌太美,心中難免生出得意,故而我今日提前與你約束,望你萬萬不可持美生驕。”

    武丫頭怔了一怔,似乎想不通李雲為何會篤定她將來的容貌,小丫頭微微遲疑片刻,忽然開口道:“不可持美生驕,照兒當能做到,但您又說不可心生妒忌,這卻讓照兒迷惑異常……”

    說著停了一停,緊跟著道:“您看我像是容易生妒的人麼?”

    李雲呵呵而笑,語帶深意道:“人是會變的,尤其是女人,一旦發現比自己漂亮之人,心中豈能不滋生妒忌。”

    小丫頭再次遲疑片刻,忽然藉著李雲的話做出反駁,鄭重其事道:“您剛才說我將有絕世之姿,現在又說我會滋生妒忌,這本身就是自相矛盾之言,您怎麼能肯定我將來會遇到比我更漂亮的人?”

    “不用等到將來,現在你就能遇到!”

    人群之中,忽然淡淡傳出一個聲音,隨即便見人影一閃,有個婀娜女子悠悠走出。

    武丫頭眼睛明顯一滯。

    四周也隱隱響起無數抽氣之聲。

    噹啷!

    也不知是哪個戰士由於心神被折,手中的兵器直接掉到了地上。

    不遠處那片山林之中,齊老頭再次皺起了眉頭,突然道:“這便是突厥的玲瓏公主麼,這小丫頭果然生的蓋壓當世,容顏如此絕美,宛如盛夏驕陽,有她在,哪個女子能爭寵?”

    道童在旁邊緩緩點頭,似乎深有同感道:“當年貧道曾經見過一次鄭觀音,以貧道的道心之穩仍舊被震了一下,這丫頭美貌猶在其母之上,可以說是蓋壓當世毫不為過,氣運所鍾,風華絕代……”

    齊老頭猛然眼睛一亮,急吼吼道:“你說什麼?氣運所鍾?”

    道童連忙搖頭,義正言辭厲喝道:“收起你的鬼心思,殺人並不能掠奪氣運。你們隱門講究的氣運飛昇那一套純粹胡扯,貧道絕不會放任你去胡亂殺人。並且你好好想想,這丫頭乃是什麼身份,她和你孫女同嫁一夫,說起來都是你的晚輩,你忍心向晚輩下手麼?這可不配齊人王的風範……”

    齊老頭登時‘呸’了一聲,哼哼兩聲道:“老子雖然殺人如麻,但是對晚輩一向很好,你這老東西不用驚心,我沒打算弄死這個玲瓏。”

    道童深深看他一眼,生恐這個殺人魔頭也學會了撒謊,齊人王被他看得撩起凶性,頓時凶神惡煞一瞪眼珠子,破口罵道:“看什麼看?老子說話一個唾沫一個丁,殺就殺,不殺就不殺,生平不會撒謊,這輩子也不撒謊。”

    哪知道童卻如臨大敵,語帶謹慎道:“這話我怎麼聽著很耳熟?似乎是貧道撒謊之時的慣用調調?”

    齊老頭大怒,陡然揮手一拳,這一拳出擊突兀,登時搗了道童一個烏眼青,齊老頭一擊得手滿臉獰笑,獰笑中卻又得意的像個孩子,心滿意足道:“你個老雜毛,不打你不知道厲害。”

    道童眼睛被他打的烏青,然而口中卻緩緩吐出一口白氣,點點頭道:“這才是齊人王的風範,看來你真的沒有學會撒謊。”

    兩個老前輩再次屏氣凝神,目光透過樹林向外觀看。

    這時只見玲瓏已經走出十幾步,身形堪堪距離李雲和大龜不遠,大龜對面乃是武丫頭的馬車,小丫頭明顯被玲瓏的絕世容顏給鎮住。

    好半天過去之後,小丫頭才似乎收斂了心神,若有深思點點頭,對著李雲道:“難怪您讓我不要心生妒忌,原來世上還有如此絕美的人。這位姐姐也是您的未婚妻嗎?我曾聽爹爹說您有幾位紅顏知己……”

    玲瓏不等李雲回答,直接伸手對著自己鼻尖一指,道:“我第三,你第六,以後喊我姐姐,我名叫做楊靈。”

    說著沖小丫頭促狹眨眨眼睛,語氣變得柔和起來,再次道:“至於假名,我卻沒有。”

    武丫頭頓時赧然低頭,知道這是玲瓏再調侃她不久前撒謊說假名的事。

    哪知玲瓏忽然又道:“我雖然沒有假名,卻有兩個身份,兩個身份都有名字,你還可以喊我玲瓏,至於我的乳名麼,咱們姐妹之間也不瞞著,你的乳名叫華姑,我的乳名小鈴鐺,等到咱們出嫁之後,由我搬來和你一起住。”

    這番仔細解說,武丫頭登時一怔,下意識道:“咱們才剛剛認識,您為何跟我說這麼多?還有還有,您要和我一起住?”

    玲瓏抬頭看了一眼李雲,嘻嘻笑道:“他對你如此謹慎,顯然你不是普通女孩,所以我打算親自看著你,免得他老是惦記家宅不安。我不管你美貌也好聰慧也好,這世上沒有我玲瓏壓不住的人。”

    這話說的好生傲氣,武丫頭眸子猛然一閃,這小丫頭明顯生出比鬥之心,忍不住道:“好啊,那咱們便住在一起,我倒要看看……”

    她話尚未說完,猛聽旁邊一聲厲喝,卻是李雲突然暴怒,語氣森寒道:“我剛才怎麼說的?不可有嫉妒之心。”

    武丫頭登時呆住。

    我這就算是生出妒忌之心了麼?

    她怔怔站在馬車上陷入茫然!

    李雲忽然衝著玲瓏擺了擺手,示意玲瓏先回到隊伍中去,然後李雲輕輕吸了一口氣,目光很是冷厲看向武丫頭,鄭重開口道:“約法第四章,你以後不可殺子殺女,再狠心也不能掐死自己孩子……”

    嗡!

    滿場頓時嗡聲大作!

    無數人被這個約法驚住,到處都是竊竊私語的聲音。

    渤海國主這是咋了?

    未雨綢繆未免太過了一點吧?

    眼下尚未大婚,妻子都沒過門,結果先要約法七章,而且一章比一章嚴苛,聽聽剛才這叫什麼話,不准武家丫頭殺兒殺女,別說現在還沒生養呢,就是生養了也不能這麼約法吧?

    世上哪有狠心殺子殺女的母親!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9-7-21 22:26
第329章 【我准許你,手段狠一點】
        
    武丫頭忽然深深吸了一口氣。

    她俏臉蒼白抬頭看向了李雲。

    很多人都注意到,小丫頭雙手緊緊握起了拳頭,小小胸口不斷起伏,顯然心中極不平靜。

    “您這是侮辱!”

    小丫頭陡然開口,語氣帶著強烈指責,憤慨道:“我雖然喜歡調皮,也喜歡耍小聰明,但我並不是個壞孩子,我從來沒有傷害過任何人……”

    她一旦開口頓時無法停住,彷彿要把心裡的憋火全都散發出來,大聲道:“我明年才滿十四歲,距離笄禮尚有兩年,我母親經常喚我媚娘,總是警醒我不要忘記淑女溫婉,並且常常告誡訓導,甚至讓我熟讀女戒,我們武家的家風嚴禁,前後十代沒有出過凶殘的人,我不知道您為什麼會做出這個約法,更不知道您為何擔心我會掐死孩子,但我武照今日可以向天盟誓,若有生養當以含珠之情哺育,不用您的嚴苛約法,我自己會做個好母親。”

    小丫頭胸口不斷起伏,聲音帶著強烈的控訴,她幾乎是夾槍帶棒說出這一番話,這一刻明顯不再在乎李雲的身份。

    四周的嗡嗡聲漸漸落下,竊竊私語者都被小丫頭折服。段志玄忽然看了一眼武士彠,語帶肅重道:“你這孩子,很是不錯。”

    武士彠看他一眼,輕輕嘆息道:“咱們抬錘子吧。”

    語氣裡分明帶著傷感。

    誰家老爹聽到女婿不信任閨女,心裡都會如此不好受。

    不遠處的天子車駕之中,李世民明顯也皺起眉頭,皇帝只覺心中壓著一團無名怒火,他很想衝過來暴揍李雲一頓。

    世上哪有懷疑妻子會掐死孩子的男人?

    這臭小子今天莫非失心瘋了不成?

    眾目睽睽之下,李雲明顯感覺周圍的目光帶著質疑,可惜他卻只能有苦自己吞,對於約法不能做出任何解釋。

    小丫頭一直怒目看他。

    眸子中全是傷心和控訴。

    這讓李雲更覺得他有些太過嚴苛了些。

    ……

    “罷了罷了!”

    過了良久之後,李雲忽然輕輕開口,他緩緩吐出一口氣息,目光首次變得溫和起來,看著武丫頭道:“世事無常,因人而定,也許曾經可能,變為夢幻泡影!”

    這番話說的飽含深意,當世也許沒有人能夠明白,但是李雲仍舊選擇說出,似乎要借此打消自己的顧慮。

    他緊跟著又道:“今日之事,是我多心了,我不能因為心中猜疑,就給你施加嚴苛的約束,這樣不好,對你不夠尊重,原本打算約法七章,我看就到此為止吧。咱們只約法四章,希望你能夠做到……”

    “不!”

    哪知武丫頭突然開口,很是倔強道:“我既然答應了你,就要承受這一切,你原本打算約法七章,那咱們就得約法七章,我武照雖然尚未幾笄,但我要做一諾千金的女孩子。”

    李雲怔了一怔,目光上上下下打量她看。

    好半天過去之後,李雲突然道:“原本不打算繼續約法,因為我懷疑自己是否正確,然而現在看你如此性格,我反而要把剩下的約法繼續下去,否則的話,真有可能出大事。”

    這話說的同樣蘊含深意,武丫頭明顯被他弄迷糊了。

    但是李雲已經堅定決心,直接開口道:“約法第五章,心有靈慧,用之正則喜,用之邪則昏,若你以後仗著天生聰慧生事,我必然將你斬殺於當場……”

    後面隊伍中忽然傳出一個聲音,赫然正是玲瓏公主悠然開口,淡淡道:“她有聰慧未必能有手段,有我壓著她保證不會出事。”

    這話乍一聽似乎帶著冷漠,然而細一想卻帶著袒護,顯然玲瓏已經把武丫頭當成自家之人,所以才會出口向李雲做出保證。

    李雲並不答話,甚至不等武丫頭同不同意,陡然再次開口,沉聲道:“約法第六章,生而為人,當有賢孝,你父母苦心撫養你成人,你應該給予他們正常的孝順,你兄長從小對你的愛護,你也應該反饋他們正常的親情,但是,你是你,他們是他們,親情可以濃厚,不可妄縱太多,等你嫁我之後,你便是渤海諸侯第六妃,就算我不給你任何權利,你的妃位仍然帶有權利性,故而我今日與你約法,不准你用身份妄縱娘家。”

    這第六個約法,勉強才不算太過突兀,在場眾人無不點頭,就連不遠處的李世民也是緩緩開口,語帶贊同道:“後宮不得干政,外戚不得亂權,諸侯已算半個皇,這個約法可以有,屬於未雨綢繆,朕聞之欣慰。”

    朕聞之欣慰!

    這便是大力支持的意思了。

    可惜所有人都不知道,李雲做出這個約法的真正擔憂是什麼,若是換了後世之人,才會有人明白一切。

    武則天當政之後,重用娘家簡直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其中最著名的是娘家兩個侄兒,一個叫做武三思,一個叫做武承嗣,這兩個貨色屬於混蛋加三級的人物,生平除了好事不做什麼事都做,jian淫擄掠,無所不為,滿朝文武彈劾如紙片,然而武則天卻選擇了妄縱和包容。

    李雲正是因為擁有後世人之心,所以才會有這方面的擔憂,雖說歷史未必相同,但是未雨綢繆並不為過。

    只是苦了武丫頭,糊裡糊塗就得給另一個時空的自己背黑鍋。

    約法實在是太過嚴苛了。

    李雲一連說出六章約法,幾乎每一章都是針對性做出,也許旁人會覺得他苛刻,但他自己也是有苦自己吞。

    比如第一章,約法武丫頭只能做老六,這是警告她不准生出爭搶位置之心,而歷史上的武妹妹正是為了爭皇后才做出無數惡事。

    約法第二章,有私心可以,不准付諸行動,這同樣還是警告,因為歷史上的武妹妹手腕實在太狠了。

    約法第三章,雖然俏麗天生,但不準有嫉妒之心,這是害怕武丫頭爭寵,同時也是害怕她會禍亂後宅。

    約法第四章,不准殺子殺女,不准掐死自己的孩子,這是歷史上武妹妹真實做過的事,手段可以說凶殘的令人髮指。

    至於約法第五章和第六章,基本是在提前預防武丫頭妄縱家人,雖然李雲有信心能夠壓住,但是仍舊做出未雨綢繆。

    一連六章約法,皆有針對不同,然而約法尚未說完,至此還有一章沒有說出。

    武丫頭目光複雜看著李雲,好半天過後才輕輕開口道:“不知因為何故,總覺得您對我存有成見,不過,我仍然接受,雖然大唐不是以夫為天,但我武照卻會鄭重以待,嫁了您,就是您的人,您對我的所有要求,就是我今後的生活指照。”

    說到這裡停了一停,隨即輕輕嘆息一聲又道:“還有約法第七章呢?您為什麼不一起說出來?”

    “第七章……”

    李雲忽然陷入沉默。

    良久之後,他緩緩抬頭看向天空,似乎心思不屬,又似陷入抉擇,目光之中帶著茫然,像是在看著天空的變幻雲氣。

    猛地他把目光收回,然後直直看向武丫頭,沉聲道:“約法第七章,夫妻同守家。”

    這章約法似乎只有一句,並且約法的事情也很普通,眾人聽了都覺得稀奇,認為李雲只是隨便找點事情湊數。

    哪知李雲再次開口,語氣竟然帶著莫名意味,他目光隱隱飽含一種難以名狀的味道,突然對武丫頭道:“若是有一天我死了,你要用你的智慧和手段堅強起來,可以狠,可以殺,許你無所不用其極,但你要努力護住咱們的家……”

    說著停了一停,緊跟著又道:“家,並非指的房子,而是指的親人,比如你將來生養之子,甚至其她姐妹的子嗣,這些全都是家,我要你護住這個家。”

    武丫頭愣住了!

    周圍之人也都愣住了。

    不遠處的天子車架之上,李世民隱隱約約已經皺起了眉頭。

    這個約法實在太突兀了!

    任誰都能聽出來,李雲這第七個約法竟然有託孤的意味,堂堂渤海國主,天生神力猛人,怎麼突然就提到託孤了呢,你今年才多大你不知道啊?

    “臭小子……”

    李世民忍不住開口,似乎想要呵斥李雲兩句,古人比較注重唯心,皇帝想讓李雲收回這個不吉利的約法。

    哪知李雲卻直接打斷皇帝,大聲道:“陛下,這事,是臣的家事。”

    李世民頓時閉口不說。

    約法七章,是李雲和妻子的家事,雖然李雲是他侄兒,但他這個做伯父的管不著夫妻之間的私事。

    “罷了罷了,這臭小子又在發瘋!”

    李世民忽然苦笑兩聲,算是自己給自己找台階。

    李雲卻不再管顧皇帝,反而把目光直直看向武丫頭,沉聲道:“這第七個約法,你能不能做到?”

    不等武丫頭回答,緊跟著又道:“咱們家中,有溫婉的阿瑤,有直爽的程處雪,有武功高絕智慧也是高絕的玲瓏,此外還有腹黑狡黠的齊嫣然,還有忠貞堅韌的月牙兒,她們每一個都不是普通女子,但我卻把保護家人的重任交給你,我現在只問你一句,你敢不敢接受?”

    這個世上,也許只有李雲才懂得武妹妹的手段有多狠。

    周圍其他人,包括皇帝李世民,大家只是把目光看向武丫頭,都在猜測這個小小丫頭到底會怎麼回答。

    眾目睽睽之下,只見武丫頭似乎陷入遲疑,然而遲疑似乎只有一瞬,小丫頭猛然抬頭看向李雲,赫然答非所問道:“敢問夫君,何時迎親呀?”

    嗯哼?

    眾人都是一呆。

    隨即眼睛全亮。

    好精彩的回答啊……

    詢問何時迎親,豈不是答應嫁給李雲,既然答應嫁給李雲,就得遵守約法七章,這就是說,小丫頭接受了所有的要求。

    “哈哈哈哈,好!”

    李雲發出一聲大笑,臉上帶著如釋重負。

    他猛然吐出一口長氣,衝著武丫頭擺擺手示意一番,沉聲道:“你且下來馬車,站到她們幾個一列。”

    武丫頭縱身一躍跳下馬車,遠處玲瓏衝她招了招手,很快有程處雪衝出來一把抱住她,哼哼生氣道:“這身子骨還沒長開呢,大騙子竟然也下得了手,無恥之徒,要他好看。”

    嘴上雖然說得凶巴巴,但卻抱著武丫頭走回了她們一列。

    而李雲終於沉下心思,陡然轉頭看向大唐車隊那邊,大聲道:“陛下,臣渤海國主李雲,迎駕也!”

    這次該是再也沒有意外發生,迎接帝駕之禮重新開啟起來。

    李世民鄭重以待,語氣沉沉道:“朕,許迎。”

    轟隆!

    大龜突然一個側身,讓開了道路中央,李雲昂身而立,站在龜背上大聲再道:“臣有迎駕三禮,敢請陛下觀之。”

    李世民語氣更沉穩,緩緩點頭道:“再許,可引路之……”

    李雲雙手一拱,彎腰行禮道:“陛下,請!”

    天子車駕,車輪滾動,後面大唐車隊緊跟而隨,終於和渤海國的迎接隊伍碰在一起。

    迎帝三禮,立時開啟。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9-7-21 22:26
第330章 【到底是怎樣的迎帝之禮?】
        
    轟隆!

    遠處忽然一聲巨響,聲音之大幾乎超越這個時代的認知,巨響三息之後,突覺天搖地動,但見一股黑煙騰空而起,遮天蔽日宛如蘑菇樣的雲,更有無數碎石如雨噴發,瞬間把一片樹林打的千瘡百孔。

    好惡的聲勢。

    天變了不成?

    大唐車隊這邊,無數人面色蒼白,有些膽小的已經尖叫連連,許多婦女抱頭蹲在了地上。

    “哈哈哈哈!”

    渤海城這邊的隊伍卻發出一陣哄笑,笑聲帶著善意的促狹,促狹中又帶著無比的得意。

    此時李世民同樣面色發白,但卻強撐著保持了帝王的沉穩,皇帝看似一臉平靜無波,然而眼中分明閃過駭然之色。

    “這是,這莫非是……”

    雖然李世民努力保持沉穩,然而他仍舊忍不住喃喃開口,語帶驚顫道:“如此聲勢,如此凶威,這莫非就是傳說中的地龍翻身,又或是千年難得一見的火龍肆虐。糟糕,糟糕,如此天災,人力難抗,我大唐子民何其苦也,朕得趕緊準備救災事宜!”

    什麼是地龍翻身?

    地龍翻身就是地震。

    什麼是火龍肆虐?

    火龍肆虐就是火山噴發。

    古人雖然科技不發達,但是對於天災的見識並不比後世人差,比如地震和火山噴發這種事情,古人在書中都有真實的描寫,論其記載和描述的筆法,甚至比後世文獻更加詳實。

    李世民正是因為讀過前代史料,所以才會在聲勢發出的瞬間想到大災。

    不愧是一代雄才大略帝王,第一個念頭先是擔憂百姓,李皇帝自己明明也被聲勢震的心下駭然,但他首先想到的是老百姓會不會受災。

    “李雲,長孫無忌……”

    幾乎是下意識的,李世民脫口而出喊了兩個名字,然後語速加快不停,緊跟著又道:“房玄齡,李孝恭,魏徵,尉遲……”

    “陛下!”

    皇帝話才說到一半,猛聽李雲的聲音突兀響起,似乎很是無奈道:“您突然喊這麼多人幹什麼?”

    李世民幾乎想也不想,急急解釋道:“地龍翻身,火龍肆虐,此乃天地大災,朕擔心百姓遭劫,今日迎帝之禮不需再行,咱們君臣先緊著救災百姓……”

    “陛下!”

    李雲再次把皇帝打斷,這次語氣已經從無奈變成尷尬,突然小聲小氣道:“剛才聲勢,並非大災。”

    嗯哼?

    李世民霍然轉頭看著他。

    李雲輕輕吸了一口氣,突然仰頭放聲大喝道:“渤海迎帝三禮,此為三禮之一,人力有時而窮,天地無邊偉力,若能效仿其能,山河也可改變也,臣,大唐渤海國主李雲,特獻火石霹靂之藥,權做恭迎,三禮之首。”

    嘩啦啦!

    李雲身後的人群突然閃開兩旁。

    然後,但見二十個孔武有力的壯漢顯出身形,分成兩隊各自推著一個巨大的奇怪物體,那物體下方裝有鐵製車輪,物體通體也泛著黑幽幽的猙獰,此物重量應是極其巨大,二十個壯漢推著它仍舊喘息粗重。

    轟隆!

    忽然二十個壯漢同時放手,兩個巨物的尾部頓時重重砸地,這時又見四個眉清目秀的小書生快步上前,轉眼之間和二十個壯漢站在一起。

    再然後,二十四個人同時彎腰抱拳,對著李世民恭敬行禮,同聲齊喝道:“霹靂營二十四將士,拜見大唐天子陛下。奉渤海國主之命,從此永駐大唐長安,但求陛下容留,畢生忠貞不二。”

    李世民怔怔不解。

    此時李雲的聲音再次響起,語氣中似乎又帶著剛才那種尷尬,小聲小氣解釋道:“陛下,臣先向您承認個錯誤。我原本想著把迎帝之禮弄得隆重一些,但卻忽視了陛下和百姓們的接受能力,剛才那一聲山搖地動,原本是想給您一個驚喜,結果驚喜差點變成驚嚇,敢請陛下降旨治罪微臣。”

    李世民面色還是怔怔,然而皇帝畢竟不是普通人,皇帝從李雲的解釋裡聽出一個關鍵,忍不住急急轉頭看了一眼後方極遠處的黑煙,突然開口道:“那不是火龍肆虐?是你弄出的聲威?”

    “是!”

    李雲鄭重點頭。

    皇帝忽然又把目光看向那兩個巨物,急急又道:“可是經由此物發出?”

    李雲再次點了點頭,想了一想忽然又搖了搖頭,道:“剛才那種聲勢,此物也可發出,不過剛才那聲勢卻不是此物發出,而是微臣提前讓人在那裡埋下了火藥,火藥故意埋得很多,直接炸平了一座小丘,微臣主要想展示火藥之威,能讓陛下親身體會此物的剛猛。”

    說著突然停下,苦笑道:“可惜,臣光想著給您驚喜,卻忘了這東西的聲勢實在太猛,導致陛下誤會地龍翻身,臣心中委實誠惶誠恐。”

    “哈哈哈哈!”

    李世民突然仰天大笑起來。

    皇帝的笑聲極其洪亮,彷彿要用笑聲去感染那些嚇的瑟瑟發抖的大臣和百姓,這一聲大笑足足持續三四個喘息之久,皇帝才慢慢收了笑聲看向李雲。

    “好!”

    張口先吐出一個字,然後才緊跟著道:“好啊,這份迎帝之禮,你們果然用了大心思。”

    皇帝說話之間,目光直勾勾看向那兩個巨物,似乎很想跳下車駕近距離看上一看,卻又顧及迎帝之禮只能強行忍著。

    李雲豈能看不出皇帝心中的渴盼,連忙轉手指著那兩物解釋起來,道:“陛下且看,這東西叫做大炮,此物重達三千斤一個,通體全由隕鐵鑄造而成,製作極其不已,材料更是極其難求,臣為此物籌謀多年,最終才勉強弄出兩個,臣把它當做迎帝之禮獻上,是想讓這兩門大炮永駐長安城牆,從此成為大唐最後一道防線,也是我李氏皇族最後一道保命牌。”

    最後一道防線?

    最後一道保命牌?

    李世民目光閃爍一下,皇帝神情明顯帶著若有所思,忽然喃喃自語道:“世上沒有萬年王朝,英雄從未有過長生,大唐也是如此,總有衰弱之時,若是有這東西駐紮長安,或許真可給後世子孫保留一線生機,即使他們最後守不住長安,總歸能換得離城亡命的機會。”

    “正是如此!”

    李雲鄭重點頭。

    李世民忽然把目光看向那二十四個人。

    李雲連忙再次解釋,道:“這是微臣專門訓練的人手,當世之間唯有他們懂得使用大炮,這兩門大炮點火極其容易,但是想要打中目標極其艱難,所以需要二十個力士負責抬動調校炮口,再由四個炮手專門測算開炮的角度。”

    說著停了一停,轉手指著二十四個人道:“二十個力士,四個炮手,力士乃是由玄甲鐵騎之中選拔而出,炮手則是臣在渭水賣魚之時所收的記名弟子,所以忠誠方面毫無問題,陛下可以放心讓他們駐守長安。”

    “能不能換個駐守地方?”

    李世民突然開口打斷,語帶急切問道:“朕看此物裝有車輪,想必可以隨時換地。”

    李雲怔了一怔,忍不住好奇道:“陛下想把這東西駐守何處?”

    但見皇帝目光一森,口中一字一頓道:“大唐劍南道,吐蕃高原邊……”

    說著不等李雲回答,緊跟著又道:“這兩門神物應該放在最適合的地方,如此才能發揮它應有的震懾功效。”

    李雲遲疑一下,道:“臣原本的想法,只是把它當成大唐最後一道防線。陛下卻想弄去劍南道,這和臣的想法南轅北轍。”

    李世民擺了擺手,語氣傲然道:“朕明白你的苦心,但朕要告訴你暫時不需要。”

    李雲頓時一愣,愕然道:“這卻為何?”

    李世民哈哈一笑,語氣顯得更加傲然,大聲道:“試問當世之間,誰敢直衝長安。”

    說著停了一停,目光看向李雲,繼續又道:“有你在世,朕也活著,大唐只有打別人的份,哪個不開眼的敢找死?”

    說著又是一停,陡然口中炸喝一聲,宛如咆哮般道:“若是被人打到長安城下,你我伯侄豈不是百世蒙羞,若是蒙羞苟活,朕寧願即刻去死。”

    好高傲的心胸,難怪是千古一帝。

    李雲深深吸了一口氣,終於鄭重點頭道:“便如陛下所命,此物先去劍南。”

    忽然轉身看向那二十四個將士,沉聲道:“苦了爾等,即將遠行,記住一件事,國威不可丟,大炮雖然只有一百枚開花彈,但我希望你們不要省著使,但有危險襲來,可以肆意開火。”

    二十四個將士對視一眼,幾乎同時彎腰向著李雲一禮,其中一個小書生代眾發言,語帶驕傲道:“師父放心,徒兒們保證完成任務,咱家的開花彈雖然只有一百個,但是您在製作的時候用足了猛料,一枚炮彈可以炸平一座小山丘,倒要看看哪個吐蕃傻子敢找死。”

    李雲目光下意識看向西南方向,似乎要越過崇山峻嶺一直看向某片高原,忽然口中輕輕出聲,道:“那地方打不好打,治不好治,為師雖有橫掃吐蕃的力量,但卻深知橫掃之後仍舊白搭,所以我需要時間,辛苦你們駐守五年。”

    辛苦你們駐守五年。

    此言分明隱含深意。

    李雲話裡話外透著一股訊息,他只需要五年就有辦法永久擺平吐蕃,這話聽得李世民和一眾大臣目光聳動,二十四個將士卻再次彎腰行禮。

    然後,他們一言不發轉身,仍舊是那二十個力士推動車輪,四個小書生緊緊跟在後面,轉眼之間慢慢遠去,所有人都知道他們接下了遠去劍南的重任。

    “等等!”

    李世民忽然呼喊一聲,語帶肅重道:“國有忠貞,方能護民,汝等二十四人遠去千里,此後五年必然勞苦艱辛,朕特賜,火器營乃為大唐第一雄兵,全營將士二十四人,盡皆封為縣男之爵……”

    說著一頓,重重又吐出幾個字,無比鄭重道:“此爵,世代承襲,子子,孫孫!”

    嘶!

    滿場倒抽冷氣之聲。

    許多大臣臉上都帶著震驚。

    皇帝剛剛發出的封爵實在太嚇人了。

    縣男並非什麼高大爵位,可是這個爵位要是加上世代承襲那就嚇人了,子子,孫孫,只要家裡還有子嗣,必然可以傳承,也就是說,這分明竟是和大唐與國同休的封賞。

    即使開國國公,子嗣也沒有這種待遇,大唐的爵位乃是承襲遞減制,每傳承一代就得削減一級,即便是國公這種頂尖封爵,傳承五代之後也會變成白身。

    然而現在,皇帝卻封出了子子孫孫永遠可以承襲的縣男。

    “陛下……”

    李雲首先開口,急急想要阻攔,後面房玄齡等人跟著站出,大臣們和李雲抱著同一個想法。

    這種爵位,不能封出。

    哪知李世民卻直接一揮手,語氣堅決道:“朕是皇帝,封爵不需和你們商議。朕之所以當場封出,只是想讓你們好好聽著……”

    這話說的霸氣,帶著不容置疑,皇帝甚至連李雲的面子都沒給,直接動用自己的權利定下此事。

    房玄齡等人面面相覷,都把目光看向李雲這邊。

    李雲輕輕吸了一口氣,準備硬著頭皮繼續阻攔。

    哪知李世民也把目光看向他,忽然壓低聲音道:“朕活著的時候,你活著的時候,咱們大唐什麼都不怕,但是,你我伯侄終有老朽之日……”

    說著聲音更低,幾乎不可聽聞,輕輕道:“朕不想大炮落入外人之手,這兩門神物只由二十四人掌握。他們若是死了,那就由孩子繼承,孩子若是死了,那就孫子繼承,朕給他們永不削爵的封賞,就是要讓他們世世代代伴隨大唐,臭小子,你明白麼。”

    李雲無話可說。

    房玄齡等人雖然沒有聽清皇帝說話,但是幾個重臣隱隱已經猜到了某些重點,聰明人懂得收斂,大臣們再也沒有勸諫的意思。

    李世民似乎不願再提此時,甚至是刻意想要讓眾人忽略此事,所以皇帝很快便轉移話題,目光再次看向李雲道:“迎帝之禮,莫非已完?”

    迎帝之禮,莫非已完?

    這話聽起來有質問的味道,實則是在提醒李雲趕緊繼續下面的禮儀。

    在場大臣聽到皇帝提醒,目光頓時又變得期待起來,幾乎人人看向李雲,想看看渤海國主還有什麼神奇的準備。

    迎帝三禮,乃是古禮,然而渤海國主卻變古為今,第一禮直接改成了獻上殺器。

    大炮那東西,剛才真把大家嚇懵了,第一禮已然如此神奇,不知後面兩禮又是什麼。

    眾目睽睽之下,李雲輕輕吸了一口氣,令人感覺納悶的是,這次李雲並沒有大張旗鼓,似乎獻上大炮已經完成了迎帝之禮的重點,所以剩下的兩禮顯得有些虎頭蛇尾。

    大家只看到李雲從懷裡掏出一本書冊而已。

    一本書冊?

    這難道就是迎帝第二禮?

    太輕了點吧!

    就算這書冊實乃‘廣陵散’那種絕世古籍,怕也配不上迎帝第二禮的規格。

    無數人滿懷迷惑,都在猜測李雲的用意。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9-7-21 22:27
第331章 【古代治國習慣科普】
        
    李世民的目光同樣看向書冊,皇帝面色明顯沉吟一下,這才好奇李雲問道:“此是何物?有何稀奇?”

    “戶薄!”

    李雲直接開口,這次回答的乾淨利索。

    “原來竟是戶簿……”

    “難怪他會鄭重拿出……”

    “此物若是上繳陛下,果然可算天大之禮,但,戶簿上繳之後,渤海還是諸侯國嗎?”

    “且先默默觀看,勿要直接置評,這位渤海國主一向行事詭異,他幹的任何事不能只看表面,需要舉一反三,三之再三,不斷推測,多方聯想,即便做到如此謹慎,仍然可能掉進大坑……咦,這位同僚你想幹啥,莫非要站出去進諫不成?吾勸你趕緊打消念頭,今天的事咱們只看不阻。”

    “對對對,只看,不阻攔,這位同僚趕緊回來,千萬別去摻和他們伯侄倆的事,摻和不起,容易把自己搭上。”

    一本戶簿拿出,直接引得大臣們竊竊私語,究其原因只有一個,戶簿這東西太過特殊。

    說它重要吧,其實不重要,這東西說白了就是個人口登記冊,記錄的乃是人口百姓田畝分配,這東西並非只有一冊,而是擁有很多很多冊。

    比如在大唐那邊,每個縣域都有各自的戶簿,然後縣域根據屬地彙總,上面的州衙擁有一冊州級戶簿,州衙繼續往上彙總,級別就是道級戶簿,貞觀年間大唐總共劃分十道,所以整個中原擁有十冊道級戶簿。

    這十冊道級戶簿再次彙總,就變成了大唐戶部掌握人口變動況的參考書,因為古代人口普查極難,所以戶簿這東西數據不准,有時候戶簿上面記載人口五百萬,可能實際人口已經變成一千萬,若是時局換成動亂災荒之年,數字則又會成反向遞減的況,也許戶簿上面記載人口五百萬,實際人口已經衰減到了兩三百萬。

    正因為如此,所以戶簿才顯得不太重要,歷朝歷代雖然年年編訂這個,但是任何一個朝代都把它當做參考。

    所謂參考,就是參而考慮的意思,為什麼要參而考慮呢,因為這東西不准啊。

    如果很準,那還需要思考嗎?直接按照戶籍所載的數字進行政策制定,何須戶部大臣們每年都要爭辯不休。

    但要說戶簿不重要,其實這東西又很重要。

    此物乃是人口百姓的最主要記載,屬於官方質的人口普查,天下何其大也,治大國並非烹小鮮,百姓需要田畝,人口需要糧食,倘若某個地方出了天災**,朝廷需要借助戶簿推算受災的人數。

    最重要的是,這東西能掌控稅收。

    古代由於交通不便,信息傳遞自然不便,這就導致了貪腐容易滋生,地方上很容易在稅收上做手腳。

    打一個比方,大唐戶部擁有一本總戶簿,記載著整個中原人口數字,貞觀六年的時候曾經統計一次,當時的數字乃是2800萬。但是實際況呢,全國人口最少也得4000萬。

    至少1200人口沒有記錄在冊。

    而地方上的官員由於直接管理基層,他們是能夠直接接觸這一部分人口的,自古有句俗話,破家的縣令,滅門的稅丁,只要你這個老百姓活著,有些地方官才不會管你有沒有在冊,先派出稅丁把錢糧收了,然後再回來根據戶簿核實。

    這一核實就出問題了。

    錢糧收上來了,結果戶簿上面沒有這麼多人口。

    咋整?

    塞進自己腰包唄。

    但是大唐戶部也不是吃乾飯的,能成為朝堂大佬的都是基層爬上來的,下面那一塞腰包的手法,其實都是大佬們玩剩夏的……

    這時候就現出戶簿的重要了!

    全國記載人口只有2400對吧?

    你們實際收了4000萬人口的錢糧對吧?

    哼哼,想要私自塞進腰包,不行!

    咱們會推算,會根據戶籍進行參而考之,如今乃是盛世之年,不比大唐剛剛建立的時候兵荒馬亂,這種年月,人口肯定猛增,既然如此,各地錢糧按照增減補繳。

    什麼是增減補繳?

    說白了就是後世所謂的數學係數。

    古人的智慧,其實比後世更加高遠,他們雖然不懂得現代科學,但他們積累了無數的經驗。

    有時候經驗比科學手段更神奇。

    大唐戶部制訂增減補繳的時候,玩的就是這個經驗手法……

    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多收,有的削減,看似毫無道理,然而復合實際,戶部大佬們才不會管你們下面報屈叫苦,大佬們制訂的增減係數保證讓你們無法自塞腰包。

    經驗這東西,有時候真的很嚇人。

    據傳貞觀六年戶部進行全國稅收押解入庫,各地糧倉竟然連一百斤糧食都無法貪,這是何等嚇人的精確,簡直超出了後世人的想像,全國幾千萬人口的稅收,數字差距竟然只有一百斤上下,這種āo)作即使放到擁有無數科技手段的後世,恐怕也只能對古代之人說一聲佩服。

    因為,後世人做不到這麼精確。

    而大唐之所以能夠如此精確,正是因為朝堂大佬們根據經驗制訂的增補係數。

    打個比方,河北道比較窮,雖然道級戶簿上面記載了人口200萬,但是實際可能因為青黃不接餓死了很多人,那麼稅收肯定和實際不符,錢糧肯定收不齊200萬人口的稅。

    怎麼辦,增減係數啊,大唐戶部大佬們大筆一揮,直接給予河北道‘兩成並四’的減免。

    兩成並四是什麼意思?

    擱在後世就是84折。

    對,大家沒看錯,朝堂戶部大佬給河北道打折了。

    你們河北道按說應該上繳國庫100萬石糧食,但是根據增減係數只需要上繳84萬石入庫……

    如果能多剩下一些,那很好,自己塞腰包好了。

    如果一點也剩不下,甚至還有所缺口,那也無所謂,地方官員和稅丁自掏腰包把空缺補上。

    就是這麼任。

    看起來似乎不講理。

    但是實際況卻非如此,河北道上繳朝堂的糧食絕對會和地方實際稅收一模一樣,注意,是實際地方稅收,而不是戶簿上記載的那個不准數字。

    朝堂大佬們根據年年經驗積累,制訂的河北道折扣保證不差毫釐。

    ……

    再打個比方,關內道,大唐長安所在,一國政治中心,錢多,人廣,豪門扎堆聚集,奴婢下人皆不在冊,戶簿所在人口300萬,實際可能達到了400萬,那些豪門圈養的奴婢下人能幹活能種地,但是豪門卻律法規定奴婢下人不記典籍,怎麼辦,眼睜睜看著豪門逃稅嗎?

    想的美!

    稅收增減係數,外加‘三成並二’。

    明白了吧,河北道上繳錢糧的時候打了84折,關內道想都別想這種折扣,不但想都別想,你還得額外多繳……

    朝堂大佬們可不管地方官員叫苦連天,你們上繳錢糧的時候就得按照132的係數進行。

    數額不夠?

    沒關係,自己掏腰包補足。

    不想自己掏腰包?

    也沒關係,去豪門大院普查人口去,bi)著他們按照實際人口上繳,替換你們當官的自掏腰包。

    這就是古代的稅收制度。

    也是大唐一直奉行的手法。

    所用參照之冊,正是一國戶簿,戶簿雖然數字不准,但是朝堂大佬們可以根據經驗參而考之,故因如此,又說戶簿其實也很重要……

    而現在,李雲拿出了渤海國的戶簿。

    ……

    “這便是你渤海一國的總賬戶簿麼?”

    李世民忽然悠悠開口,皇帝的語氣不知為何有些異樣。

    然而李雲卻似乎沒有聽出異樣,只是鄭重點頭道:“是,此冊正是總賬戶簿,雖然屬於草記粗統,但它確實是渤海的戶簿。”

    李世民呵呵一笑,淡淡問道:“也就是說,此冊極其不准嘍?”

    李雲輕吸口氣,抱拳行禮道:“陛下贖罪則個,確實不太準確,臣的渤海國乃是草創,麾下辦事之吏頗有短缺,雖然他們努力普查人口,但是限於人力物力兩皆欠缺,所以只能粗粗統計個大概,勉強制訂了一個渤海戶簿。”

    說著微微一停,忽然拱手把書冊舉起老高,李世民面色似乎更顯異樣,伸手把這本代表渤海戶籍的書冊接在手中。

    但是皇帝並未翻閱,反而目光依舊看著李雲,詢問道:“就算極其不准,總有一個數字,朕現在問一你問,渤海人口有多少?每城多少人?每縣多少人?男丁有幾多,婦女佔幾成?另有按律減稅之蒙童,總數又是多少個?”

    皇帝這話,問的李雲直接怔住。

    渤海人口有多少?

    這個問題他肯定能回答出來,畢竟只需要記住一個籠統的數字。

    但是……

    每城多少人?

    每縣多少人?

    這怎麼回答!

    渤海現在有城嗎?

    有!

    可惜滿打滿算只有兩座城,分別是靠近幽燕之地的朝陽城,以及李雲國度所在的渤海城,其中渤海城還在建設之中,嚴格來說並非真的城池。

    城池尚且只有一座半,縣城肯定一座也沒有,這讓李雲如何回答,他壓根無法回答。

    偏偏皇帝后面的問題更加奇葩。

    男丁有幾多?

    婦女有幾何?

    還有按律可以減稅的蒙童,總共又有多少個……

    這簡直是在刁難人啊。

    李雲哪裡能記住這麼確切的數字。

    他實在想不通李世民為什麼要問這些東西。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9-7-21 22:27
第332章【皇帝死掉渤海戶簿】
        
    【山水口述,嫂子整理】

    【以下是正文】

    ……

    ……

    他怔怔看著李世民半天,最終也沒能猜透皇帝的意思,無奈只能苦笑指指皇帝手中的書冊,滿臉汗顏道:“陛下可否自己翻閱,您這些問題實在太細了……”

    哪知李世民卻冷哼一聲,不知為何似乎很是生氣,突然便怒斥出聲道:“你是一國諸侯,身負萬千之重,可你看看你怎麼當諸侯的?你連自己麾下的子民情況都不知道嗎?”

    李雲被訓的先是一呆,隨即感覺有些憋屈,忍不住反駁道:“莫非陛下能記住大唐子民的所有情況。”

    “問得好!”李世民臉色一肅,鄭重道:“朕確實記得。”

    說著毫不遲疑,脫口而出道:“大唐十道,在冊子民2800萬,男丁分老幼,又分壯中青,若論男丁總數,當為1147萬人,其中壯年中年青年420萬,老年耄耋227萬,剩餘皆是減稅蒙童,人數恰恰500萬整,這500萬又分為男娃女娃,男娃320萬,女娃280萬,年近十歲者佔三成,八歲以下的佔五成,另有兩成即將成年,這些數字朕都記載心裡……”

    李雲目瞪口呆。

    李世民冷哼看他一眼,再次又道:“除了男丁,還有婦女,總數乃是1653萬,同樣分為老幼壯年和中青,臭小子你要不要朕跟你一一細說,朕保證絲毫不差全都告訴你。”

    李雲下意識咽口唾沫。

    忽然感覺臉上火辣辣的……

    後世之人,總覺得自己見識很高,一向認為古人乃是土鱉,更認為當皇帝的只要會用人就行。

    現在看來,當皇帝很累啊。

    ……

    “臭小子,抬起頭來看著朕!”

    李世民突然又開口一聲,這次語氣仍舊嚴厲。

    李雲連忙抬頭,乖乖等候訓斥。

    哪知皇帝語氣忽然一軟,竟然變得極其溫和,輕輕道:“朕問你一個問題,希望你能好好思考,大唐有男娃320萬,女娃280萬,年近十歲者佔三成,八歲以下的佔五成,另有兩成即將成年,你可知此數字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什麼?

    李雲陷入了沉思。

    但他感覺無從思考……

    皇帝這問題太過籠統了,誰知道您具體要問的是什麼方向。

    他覺得無從思考,然而有人已經想到了方向,並且還是兩人,幾乎不約而同道:“國力在變強。”

    聲音很是清脆,赫然都是女聲。

    李雲尋聲望去,頓時面色一呆,原來說話之人不是別家,分明是玲瓏公主和武照,兩人一個是少女,一個是女孩,然而做出回答的時間幾乎不分前後,可見兩人的智慧不相上下。

    卻見玲瓏看了武照一眼,忽然把小丫頭推了出來,武丫頭先是呆了一呆,隨即仰頭對著李世民道:“陛下剛才的問題,答案應該是國力在變強,男娃320萬,女娃280萬,年近十歲者佔三成,八歲以下的佔五成,另有兩成即將成年,通過這個數字記載,可以推算出大唐百姓生育孩子的真實情況,接近成年的孩子最少,總共只佔兩成,說明以前生活太苦,百姓們生的孩子不夠多。”

    李世民緩緩點頭,目光對這丫頭很是期待。

    李雲則是一臉若有所思,他已經隱隱明白了問題的答案。

    果然只聽武妹妹又道:“八歲以下孩童佔五成,年僅十歲的只有三成,年齡越大,生的越早,年齡越小,生的越晚,為什麼年齡小的佔了五成之多呢,是因為大唐的國力越來越強盛,老百姓能夠活的下去,才會生育更多的孩子。”

    “好!”

    李世民重重一拍手!

    李雲則是輕輕吐出一口氣。

    皇帝突然伸手一指武丫頭,目光卻看向李雲這邊,語帶深意道:“朕現在終於明白,你這臭小子為什麼謹慎,嘖嘖嘖嘖,不得了啊,武士生的好閨女,這丫頭今年才多大啊……”

    武丫頭最害怕別人說她年齡,連忙昂起小腦袋大聲爭辯道:“陛下,臣女馬上就要十四歲了。”

    “不用爭辯,小就是小!”李世民似乎情緒極好,開口打趣一聲道:“及笄都得兩年之後,就算爭辯也是白搭!”

    武丫頭垂頭喪氣退了回去。

    李世民並不阻攔,只是大有深意看了一眼小丫頭背影,似乎目光隱隱還掠過玲瓏一眼,隨即便微不可查的收了回來。

    皇帝再次看向李雲。

    李雲一臉苦笑衝他拱了拱手。

    伯侄兩個四目相對,都看出對方眼中所含的意思。

    李世民的眼中,是期待,是鞭策,是寄託,是教誨,皇帝剛才為什麼要借戶簿之問發怒,其實是想用這種辦法調教李雲帝王之學。

    當皇帝的人,首先你得記住全國子民的情況。

    如果連皇帝都對這事不在乎,憑什麼能讓大臣們幫你在乎?

    李雲的眼中則是尷尬和自省,他知道自己一直太順了,順到自認為天老大他老二,仗著神力驚人,身後又有一大票大佬,感覺世上再無難事,自以為後世的見識遠超常人。

    此刻終於明白,其實他小覷了古人,要想治理一個國度,並非史書上記載的那麼簡單……

    紙上讀來終是淺,或許誇誇可奇談,然而真正實際操作起來,才會發現這樣那樣的欠缺。

    而這些欠缺,是靠不斷學習和積累才能擁有的。

    他比皇帝差的還遠呢!

    ……

    “臭小子!”

    李世民忽然再次開口,皇帝這幾次一直喊的都是臭小子,明明四周都是大臣,甚至連百姓都在不遠之處,然而皇帝並沒有稱呼李雲的封號,反而專門採用了長輩稱呼晚輩的方式。

    李雲情知皇帝還有話說,他連忙抬頭看著車駕。

    但見李世民面色已經輕緩下來,語氣也變得更加溫和,仍舊還是發問,問的還是剛才那個問題,道:“你現在可否說說,你渤海國的人口有多少。”

    皇帝手裡還是攥著戶簿不翻,分明是打定注意要讓李雲親自回答。

    李雲深深吸了一口氣!

    “陛下……”

    好半天過去之後,他鄭重向著皇帝拱手,沉聲道:“渤海草創,人口難統,這是臣的失職,以後必然留心留意,不過亡羊補牢只能是以後,而陛下現在就要看到臣的成長,既然如此,臣便斗膽回答一番……”

    他說著停了一停,緊跟著誠懇又道:“臣被您封到渤海這邊,自己也打著白手起家的注意,我親自踏足白山黑水,幾乎行遍這片土地的每一處森林,北至黑水,南至達達部族,用心而為,許下憧憬,各族生活太苦,幾有歡呼雀躍之應召姿態,僅半年,已收全境,未動一兵,未傷一將,然而之族蜂擁而來,但是他們的人口已有兩百萬。”

    “兩百萬?”

    李世民忽然出聲打斷,道:“如果朕記得沒錯,你此前給朕上過一份國書,那份國書上寫的數字可不是這些,你當時說的乃是800萬還多。”

    “不錯!”

    李雲毫不遲疑點頭,道:“之族人口,絕對超過800萬,但是他們生活在原野叢林之間,一時之間不可能全部定居城池,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臣的戶簿上面沒有做出統計。”

    李世民深深看他一眼,忽然問道:“以後呢?”

    “不用以後,從今天開始就去統計!”李雲還是毫不遲疑,語帶堅定道:“哪怕踏遍整個白山黑水每一寸土地,臣也會把這份人口統計出來。”

    皇帝沒有置評。

    李雲想了一想,又道:“除了之族,臣的渤海還有人口,此前河北道和山東各自遷徙百姓五十萬,除此還有其它各地遷徙而來的百姓,人口加起來也有不少,總數約為200萬上下。”

    李世民點了點頭,道:“也就是說,你的渤海國實際擁有人口已經超越千萬……”

    李雲遲疑一下,鄭重道:“是!”

    “好!”

    皇帝忽然哈哈一笑,突然舉起手中的戶簿。

    然後,眾目睽睽之下,但見皇帝雙手猛然一扯。

    撕拉!

    戶簿被撕了!

    滿場全都呆住,李雲也瞠目結舌。

    皇帝這是想幹啥……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9-7-21 22:28
第333章 【大唐諸侯第一人】二合一章節
        
    【山水口述,嫂子整理】

    【以下是正文】

    ……

    ……

    “你可知道諸侯意味著什麼?”

    李世民雙手各自拿著撕毀的一半戶簿,目光之中似乎帶著一絲耐人尋味。

    諸侯意味著什麼?

    這問題同樣不好回答。

    縱觀歷朝歷代,每個朝代各不相同,有的喜文,有的崇武,有的中央集權,有的被把持朝政,自漢末以後,其實華夏已無諸侯……

    李雲想到這裡,隱隱已經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他鄭重抬頭看著李世民,輕聲道:“二大爺,咱們大唐並無諸侯。”這次他沒有稱呼陛下,而是喊的親人之稱。

    之所以突然改了稱呼,甚至不顧眼下乃是迎駕之禮,是因為他聽懂了皇帝的暗示,有些事不適合按照公事處理的方式來。

    果然李世民甚是滿意,點頭道:“說得好,咱們大唐沒有諸侯。”

    說著突然把手中撕毀的戶簿一扔,兩半書冊恰好仍舊李雲懷中,接著道:“而你,是大唐第一個諸侯……”

    李雲雙手按住書冊,同樣點頭道:“是,侄兒是大唐第一個諸侯。”

    皇帝深深看他一眼,忽然指著他輕笑道:“萬事都有第一,沒有經驗可法,漢朝以前,多有諸侯,漢末已降,諸侯斷絕,如此上溯時間推斷,幾乎已經隔了五百年,時間太過久遠,史書上的東西算不得真……”

    李雲再次點頭,附和道:“是,確實算不得真,別說是五百年前的文獻,五十年前的文獻都有佚失,尤其是書籍經過多次抄錄,抄錄者經常加上自己的理解和夾私,導致有些史實頗為不和,更有甚者竟和原來記載截然相反。”

    “所以說,咱們無從參照。”李世民忽然接口,言語之中帶著絲絲大氣,傲然道:“既然史實不真,記載無從參考,那麼,咱們何不自己創建一套?”

    說著又看向李雲,目光帶著希冀和寵溺,溫聲道:“你是大唐第一個諸侯,大唐缺少關於諸侯的律例,作為第一人,你是開路者,朕同樣也是,咱們伯侄兩個需要共同開啟這件事,朕在當年曾經聆聽過你門中祖師的教誨,老前輩告訴我說,如果做一件事沒有經驗感覺徬徨之時,不要害怕,先干了再說,彷如眼前一條河流,誰也不知道水深水淺,既然大家都不知道,總得有一個人去試試,怎麼試呢,摸著石頭過河也……”

    李雲展顏而笑,忽然伸手舉起撕毀兩半的書冊,故作詢問道:“便如同撕毀這一本渤海戶簿,二大爺也是摸著石頭過河?”

    “不錯!”

    李世民鄭重點頭,目光卻依舊帶著寵溺,道:“朕撕這個東西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你乃是我李氏皇族最出色的孩子,戶簿這東西,實乃民之本,按說應該掌握在大唐手中,如此才能藉以掌握分封而出的諸侯國,但是朕忽然又想到一個問題,既然已是諸侯,當有自治之權,倘若連一國戶簿都要拱手敬獻,那麼這個諸侯的權力甚至還比不上一個王爵,蓋因如此,故而嘗試,就算這條路是錯的,大唐和渤海都不會有所損失,因為……”

    語氣稍微一停,意味深長又道:“因為,你始終是李家的孩子。”

    是啊!

    李雲永遠逃不了李氏皇族的身份。

    別說是分他一個諸侯國度進行自治,就算讓他繼承皇位也不是沒有資格,皇帝撕毀戶簿只是一種代表性動作,並不意味著渤海國從此就沒了戶簿,真正的含義乃是朕不要這東西,這東西允許你小子獨自掌握手中。

    大唐沒有諸侯國!

    萬事都得摸著石頭過河!

    倘若真的摸索出一套經驗,那以後再封諸侯的時候可就簡單了。

    李世民心中一直還記著李雲說給他的夢想……分封八百諸侯,大唐成為帝國,帶天牧守,當世至尊。

    現在的李世民僅僅只是大唐至尊!

    李雲深深吸了一口氣,他講兩半書冊緩緩放入懷中,然後,雙手恭敬一禮,語帶赤誠道:“二大爺,侄兒謝您所賜,放眼古往今來,您絕對是最為大氣的一個伯伯,白山黑水這麼大一片土地,您就這麼輕飄飄的賜給了侄子,倘若被我那些堂弟聽了,恐怕個個都要抱怨您厚此薄彼呢。”

    他口中所謂的堂弟,不用說也是皇帝孩子,他雖然是李元霸之子,但他的年齡確實皇家三代第一,所以族中排行也是第一,乃是當之無愧的大堂哥。

    “哈哈哈哈!”

    李世民忽然放聲大笑,指著李雲笑罵道:“你這臭小子,又給朕下眼藥。”

    突然笑聲一收,冷哼道:“你是侄子又如何?朕賜你千里之地又如何?這是你的本事,也是你的能力,倘若哪個皇子膽敢不服,那他可以去打一片地方給朕看看……”

    李雲目光閃動幾下,似乎故意激將道:“如果堂弟們真的打下地盤呢?”

    李世民毫不遲疑,大手一揮道:“比照今日之賜,效仿渤海之法,誰能有這個本事,誰就是大唐諸侯。朕只擔心一件事,那就是我的兒子們沒有這份骨氣。”

    李雲目光又再閃動,仍舊故意道:“侄兒卻覺得堂弟們志氣非凡,他們欠缺的也許只是一個機會。”

    “那朕就給他們機會……”

    李世民似乎真被激將了,大聲道:“要錢給錢,要兵給兵,只要他們想去打江山,朕這個做父親的鼎力支持。”

    “好!”

    李雲雙手一拍,似乎很是歡喜道:“陛下可莫忘了,自古君王一言,該當快馬一鞭。”

    李世民哼了一聲,指著李雲道:“朕當然會快馬一鞭,朕這輩子說出去的話從來不會後悔。”

    伯侄兩個對視大笑。 電腦端::/

    不遠處的一票重臣面面相覷,房玄齡忽然壓低聲音呵呵而笑,意味深長道:“陛下和國主真是用心良苦……”

    旁邊李孝恭撇了撇嘴,言語有些不屑道:“就他倆這個裝腔作勢的能耐,距離本王和程知節差的遠呢……”

    說著似乎顧盼自雄,又似人間缺少之際,故作黯然一嘆道:“唉,演戲也需要天份啊,不是想演就能演的,放眼整個天下,此道英雄何其短缺,數來又數去,唯本王和程知節二人也,另外還有半個,那貨叫做劉弘基。”

    長孫無忌聽得一臉發黑,陡然‘呸’的一聲吐口唾沫,罵道:“能把無恥說的如此冠冕堂皇,我看全天下也只有你和程知節兩個,不要拉上劉弘基,人家乃是天生憨。你們兩個不一樣,你們兩個是拿著無恥當榮耀的滾刀肉……”

    “你敢罵本王是滾刀肉?”李孝恭似乎很是惱怒。

    長孫無忌眼皮都不帶翻一下的,直接大喇喇道:“怎麼著,河間郡王想和本官掰扯掰扯?”

    “呸!”

    李孝恭頓時也吐口唾沫,罵罵咧咧道:“本王才沒這麼傻,大唐誰想和你這老陰貨掰扯。”

    突然眼珠子一轉,嘿嘿又道:“你罵本王滾刀肉無所謂,可你豈不是把陛下和渤海國主也罵了?不如本王高聲吆喝一句,讓陛下和渤海國主過來評評理?”

    長孫無忌傲然一笑,手撫長鬚道:“就算真格罵了他倆,你覺得老夫會被治罪麼?”

    “呸!”

    李孝恭又吐了一口唾沫,悻悻道:“你和本王一樣,不犯大錯不被治罪。”

    長孫無忌怡然自得。

    旁邊房玄齡呵呵微笑,似乎見慣了重臣們急赤白臉的爭吵,等待李孝恭和長孫無忌不再開口,老房才慢悠悠開口,道:“陛下和國主雖在演戲,然而用心實在良苦,經過他倆一激,皇子們的血性便被激出來了,老夫斗膽猜測一番,咱們大唐說不定真要出現幾個皇子諸侯。”

    李孝恭摸了摸下巴,沉吟道:“沒兵沒將,沒錢沒糧,你以為他們都是李雲不成?依本王看來那些皇子沒幾個成氣候的娃。”

    房玄齡仍舊呵呵輕笑,忽然目光大有深意看他一眼,輕描淡寫問了一句道:“倘若盧貴妃的皇子要去打江山做諸侯,你這位河間郡王會不會給予鼎力支持呢?”

    盧貴妃出身范陽盧氏,乃是李孝恭妻子的親妹妹,雙方乃是姻親,而且走的極近,盧貴妃嫁給李世民之後生了一個皇子,就是現在大唐排名第十三位的李福,今年才剛剛七歲,暫且封了個趙王,因為年紀太小,封賜有名無實,僅有王爵封號,封地壓根沒有。

    老房故意問盧貴妃之子,這個問題頗有玄妙之處。

    李孝恭果然想都不想,直接點頭道:“那沒得說,只要李福那小子真有雄心,本王這個做姨夫的豈能不給支持?雖然本王只允許圈養五百私兵,但是本王賬下還有三千部曲,盡皆虎狼之輩,全是沙場悍卒,我河間王府雖然不富裕,但也能拿出個三五十萬貫,到時買它百萬石糧草,保證缺不了他的補給……”

    老房呵呵一笑,忽然把目光轉向長孫無忌,同樣問道:“倘若四皇子魏王,九皇子燕王,這兩位皇子也想去打江山做諸侯,不知你這位做舅舅的如何決斷。”

    四皇子就是李泰,九皇子乃是李治,這兩個皇子都是長孫皇后親生,乃是長孫無忌的親外甥。

    長孫無忌幾乎和李孝恭一樣回答,面色卻顯得極其肅重,沉聲道:“倘若老夫的外甥能有雄心,老夫便是把家底子搭上也情願。”

    “呵呵呵呵,這便是了……”房玄齡悠然而笑,手撫鬍鬚淡淡又道:“河間郡王能支持十三皇子,戶部尚書也對四皇子和九皇子鼎力支持,那麼老夫問你們一問,其它皇子莫非沒有支持麼?”

    李孝恭和長孫無忌對視一眼,都看出對方眼中的恍然之色。

    李世民膝下十二個孩子,哪個孩子的母族沒有支撐?

    只不過以前因為擔心扯入皇權爭鬥,皇子的母族只敢縮頭縮腳小心支持一點,現在卻是為了打江山做諸侯,皇子的母族們豈能落於人後?

    “陛下和渤海國主,開啟了一個橫掃六合的時代啊……”忽然一個重臣感慨出聲,赫然正是號稱鐵脖子不怕死的魏徵魏老頭。

    這老頭目光直直看著前方,眼中飽含著難以名狀的味道,輕聲又道:“先是刺激皇子生出雄心,鼓勵他們自己去開疆拓土,此舉一旦成功,皇族就少了權力紛爭,就算事情失敗,依舊積累了無數經驗,最主要的是,皇子都是陛下血親,成了諸侯也不會脫離自立。”

    長孫無忌接過話茬,語帶深意道:“等到皇子們都成了諸侯,大唐的實力必然更上一層,到時再開啟文臣武將打江山做諸侯的允可,整個國家必然走上一條瘋狂開疆拓土的至強之路。”

    幾個重臣對視一眼,同時道:“漢家血脈,從此屹立巔峰矣。”

    ……

    嗡!

    忽然遠處傳來一個聲響,悠揚宛如黃鐘大呂,眾人連忙抬頭看向前方,卻見李雲再次彎腰向著皇帝行禮。

    側耳傾聽,分明有話。

    “陛下……”

    但聽李雲又換回朝堂稱呼,語氣肅重道:“自古迎帝三禮,渤海同樣沿襲,今日兩禮已畢,感請陛下受三。”

    今日兩禮已畢,敢請陛下受三,這話什麼意思?這話是說今天已經行完了兩個迎帝之禮,臣現在請您接受第三個禮儀,用的乃是恭敬詢問句,需要皇帝做出允可才行。

    果然李世民同樣肅重點頭,道:“時正佳,當允可,朕乘天子之車,欲受帝王三禮。”

    嗡!

    皇帝話音剛落,遠處又是悠揚鐘聲,李雲忽然轉身一側,單手做出引路姿態,朗聲道:“迎帝第三禮,渤海觀全城,臣,大唐渤海諸侯李雲,請陛下天子車駕啟。”

    李世民面上明顯閃過一絲好奇,下意識道:“渤海觀全城?”

    這也算禮物嗎?

    不過皇帝隨即沉穩下來,再次緩緩點一點頭道:“朕,允可,天子車駕,即刻啟行……”

    嗖嗖!

    李雲猛然腳下一躍,直接跳上霸下大龜。

    大龜四個爪子同時按地,巨大的身軀竟然極其輕鬆調轉,然後爪子重重踏地,發出轟隆震耳的趕路聲。

    後面李世民的御駕車伕努力攥緊鋼繩,幾乎使盡吃奶之力才能控住車馬,天子車駕緩緩啟動,跟隨著大龜向前而行。

    天子車駕動了,後面大唐車隊必然也動,大唐車隊一動,那些跟著遷徙的百姓連忙隨從,於是轉眼間隊伍再次行起,蔓延宛如一條橫亙大地的長龍。

    而渤海這邊的隊伍忽然發出歡迎之聲,但見無數百姓脫離隊伍迎上大唐的隊伍,然後各自散入那些遷徙百姓之間,分明是面含溫和去給新來的同胞做嚮導。

    渤海雖然草創,然而百姓的精神狀態極佳,很快這種精神狀態傳播開來,漸漸把大唐這邊的百姓感染無數。

    千里風塵長途跋涉的心酸和乏累,似乎在一瞬間竟然全都沒有了。

    “渤海這邊的兄弟在對我們笑呢,看來他們並不生氣我們來跟他們搶飯吃,終於不用擔驚受怕了,終於可以在這裡落腳了,有希望的未來,這感覺真的很好……”

    幾萬大唐百姓拖家帶口,在渤海迎接的百姓幫助下慢慢前行,他們幾乎不約而同抬頭前望,漸漸看到前方出現了一座城。

    “那就是傳說中的渤海城麼?不知道會是怎樣一個安穩的所在……”

    每個百姓的臉上,都帶著好奇和迫切。

    天子車駕之上,李世民同樣如此,皇帝雖然努力裝出沉穩架勢,但是皇帝眼中的迫切怎麼也騙不了。

    “到底是怎樣一座城?才會讓臭小子如此得意?”

    “僅僅是邀請朕觀游一番,就敢代替迎帝三禮之中的最重要一禮……”

    “朕很想仔細看看!”

    皇帝腦海之中,不斷閃過念頭!

    渤海城,到了……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9-7-21 22:28
第334章 【神秘嘉賓有幾個?】二合一超級章節
        
    年年寒門丁,常做出塞兵。

    世可有雄城,賊來也不驚。

    牆高十萬丈,可聽仙人聲。

    便有洪濤起,雲淡也風輕。

    渤海城!

    霸下大龜,轟隆而行,天子車駕,車輪軋軋,轉眼半個時辰過去,李世民已經到了渤海城前。

    皇帝孤身站在車駕之上,仰頭看著眼前這一處城門,目光直直盯著城門兩側,念出了刻在城門兩側的一首詩。

    唸完之後,若有所思,忽然轉頭看向李雲,輕聲詢問道:“此詩誰人做?”

    李雲嘿嘿一笑,故意買個關子道:“陛下何不猜一猜?”

    李世民深深看他一眼,忽然又把目光轉回城門兩側的詩句,語帶思索道:“此詩看似大氣磅礴,然而骨子裡謹小慎微,詩中飽含著期盼雄城庇護之意,所以作詩之人絕對不會是你,你這小子擁有天生神力,遇到凶險之時第一個念頭是掄起錘子打過去,所以縱算你有如此文筆,你也寫不出這種渴望庇護的詩……”

    說著停了一停,緊跟著又道:“朕看此詩分明乃是新刻,牆根角落尚留打掃不及之磚粉,若朕猜測不錯的話,你這明顯是緊急之下弄出的門面功夫,作詩之人不是你,刻字之人也不是你,你只是找人弄出這一首詩刻在城門兩側,用意無非是當成迎帝最後一禮的開場詞,可對?”

    李雲拱手而笑,故意拍馬屁道:“陛下就是陛下,果然不同凡響,難怪世人都說,聰明不過天子,伶俐不過聖人,以前臣還不服,現在心悅誠服……”

    “勿用溜鬚拍馬!”李世民眼睛一瞪,故作呵斥道:“你小子裝的太假,溜鬚拍馬可不是你擅長的事,說說吧,此詩誰人所作,刻在城門又有何深意。”

    李雲輕輕咳嗽一聲,語帶深意道:“這人陛下也認識,他的名字叫包悠遠。”

    李世民微微一怔,隨即臉上現出恍悟之色,脫口而出道:“原來是你門徒之父,想不到竟有如此才氣。”

    緊跟著又道:“可惜限於半生窮困,骨子裡已經養成了謹小慎微,所以雖有磅礴才氣,寫出的詩句卻帶著渴盼庇護之意,調子已經定了,這輩子怕是沒有太大成就……”

    李雲卻搖了搖頭,輕聲道:“臣卻覺得很好,這詩寫出了老百姓的心裡話,包悠遠一直生活在世間底層,所以才能深刻體會老百姓的渴望!百姓們渴望什麼呢?他們無非渴望活的太平!”

    說著看了皇帝一眼,語氣轉為堅定又道:“臣立渤海國也好,臣建渤海城也罷,最初的出發點只有一個,那就是要庇護麾下子民活的安寧,唯有百姓們活的安寧,我這個諸侯才當的有滋味,臣小時候曾經看過一個異人故事,故事中有個老人家對異人主角說過一句話,人的能力越大,肩上的責任就越大,臣覺得自己能力不小,放眼當世也能排進前十,所以,我想多扛一點責任……”

    李世民聽得動容,忍不住深深看了李雲一眼,忽然口中悠悠一嘆,大有深意道:“你這心胸,已帝王矣!”

    李雲頓時呆住。

    皇帝這評價實在太高了。

    李世民又深深看他一眼,忽然再次開口道:“其實你們作出這詩並非專門要弄門面功夫,也不是故意為了迎接朕的逢迎拍馬,只是因為事情湊巧,所以才顯得像是臨時篆刻上去,對否?”

    李雲苦笑點頭,承認道:“確實如此,臣這裡人口雖多,但是可用之人卻少,臣早就想在城門口刻上一首詩,可惜一直沒能找到合適的作詩人才,直到前幾日收下包殺生為徒,順帶著將她父親收為麾下,這才勉強算是有了文雅之臣,於是急不可耐讓他做出了這首《渤海城門》詩。”

    李世民‘哼’了一聲,不知為何竟然有些不滿意,道:“你自己擁有蓋壓當世之才,偏偏要讓別人幫你作詩,若是讓朕來選擇,朕更希望刻在城門口的詩句是你所作。”

    李雲哭笑不得,連連搖頭道:“您也太誇讚了些吧?臣哪裡有蓋壓當世之才?”

    李世民瞪他一眼,略顯生氣道:“憫農一詩,天下傳唱,朕記得當時滿朝文武進行打賭,無數勳貴子弟摩拳擦掌要和你斗詩,結果你一首憫農作出,直接絕殺了全場,還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你作的《春曉》同樣是絕世佳句,令人讀來有種春在眼前的錯覺,雖然事後被程咬金改成了烏七八糟的夏曉,但是天下有誰膽敢小覷你的蓋世才華……”

    皇帝如此表揚,李雲滿臉悻悻,甚至有些尷尬,總覺得臉上火辣辣一般。

    偏偏他又不能明說自己乃是抄襲,只能硬著頭皮打了個哈哈,勉強算是承認,又暗示自己沒有承認。

    李世民卻以為這小子已經服輸,皇帝臉上這才現出滿意之色,繼續呵斥道:“以後要記住,不要去學扮豬吃虎那一套,老虎永遠是老虎,老虎就該把自己的凶威展示在世人面前,你有天生神力,又有蓋世才華,這是整個漢家的好事,何必整天藏著掖著。”

    李雲聽的頭大如斗,無奈只能詭辯一句道:“臣只是覺得讓包悠遠寫詩更貼合一些,畢竟這城門之詩應該來自百姓的心聲才有意義……”

    這話雖然是詭辯,然而李世民卻下意識點了點頭,道:“如此卻也有些道理!”

    說完猛然一頓,抬頭看向眼前城門,又道:“但是包悠遠寫的不合實際,世上哪有城高十萬丈的城牆,別說是城高十萬,你這渤海城的城牆竟然連三丈都未達到……”

    李雲呵呵而笑,接過話茬道:“兩丈,臣這城牆只有兩丈高度。”

    “你還敢笑!”

    李世民眼睛一瞪,語氣竟然很是惱怒,呵斥道:“兩丈高的城牆,這和不建有何區別,倘若被人圍而攻之,最簡單的雲梯也能攀登直上,你竟然還敢笑,包悠遠竟然也敢寫,你們莫非就要用這兩丈高的城牆,去當成庇護子民生活安定的保障?臭小子,你應該不窮吧,修築城牆的錢財萬萬不能節省,如果實在不夠朕可以補貼你一些。”

    李雲心裡有些感動,知道皇帝這是真心為他考慮,但他一時又不便明說,否則總會給人一種當面反駁的味道,今天他已經反駁了皇帝好幾次,他覺得應該給二大爺留點面子。

    幸好這個天下並不缺聰明人。

    只見李雲這邊的隊伍之中人影一閃,忽見一個中年書生走出來拱手一禮,語氣很是恭敬,言辭卻不卑不吭,鄭重對皇帝解釋道:“陛下莫要責怪國主,渤海城不需要太高的城牆。”

    李世民看他一眼,冷聲道:“你便是包悠遠吧?你閨女拜師之時朕曾見過你一面,當時你和妻子一臉膽怯,想不到短短數日竟敢侃侃而談,莫非自以為加入渤海國中,身後有了依靠有了自持?”

    “不敢!”包悠遠還是不卑不吭,語氣依舊十分恭敬,道:“草民只是據實而言,尚乞陛下贖罪則個,您確實誤會了我家國主,渤海城不需要太高的城牆。”

    李世民哼了一聲。

    這時只見大唐車隊也站出一人,分明乃是大唐的宰相房玄齡,老房先是深深看了包悠遠一眼,隨即才拱手對著皇帝一禮,輕聲解釋道:“陛下無需生氣,渤海確實如此,若是依照老臣看來,兩丈高的城牆都是浪費。”

    “是麼?”

    李世民再次冷哼一聲,似乎故作不悅道:“那你們倒是說說,為什麼渤海城牆不需要太高。”

    其實皇帝已經想明白其中道理。

    之所以抓著不放,恐怕另有原因。

    當皇帝的人,永遠想的比大臣遠。大臣尚且能猜透渤海城牆僅有兩丈的緣故,李世民這位千古一帝豈能猜測不出。

    但是皇帝仍舊抓著不放,甚至故意做出惱怒生氣之姿態,看似不近人情,實則用心良苦。

    原因很簡單,大臣們能一眼看懂的事情,百姓們卻很難及時看懂,百姓們如果擔心某件事,心裡不由自主就會徬徨,徬徨這東西會傳染,而百姓這個群體最容易人云亦云,有時候僅僅只是一件小事,任其發展下去就會蔓延成災。

    當無數徬徨變成惶恐之時,再想解決就得付出極大的心力。

    這是皇帝才能思考的治國之道,所以李世民才會抓著城牆問題不放。

    渤海城的城牆為什麼只需要兩丈高?

    這個高度幾乎攔不住任何的攻城雲梯!

    然而無論是李雲還是包悠遠,甚至大唐宰相房玄齡,三個人幾乎不約而同,全都說兩丈高的城牆也屬浪費。

    另有大唐車隊這邊的無數文臣武將,明顯個個也都面色淡淡,大家雖然對著城牆指指點點,但是話裡話外全然沒有一絲擔憂顧慮。

    渤海城牆兩丈高?

    又如何?

    “誰敢攻打渤海城……”

    老房代替所有人做出回答。

    老房的聲音故意很大,幾十歲的老頭竟然中氣十足,似乎是為了配合他,又也許只是因為巧合,當老房開口回答李世民的問題之時,無論大唐的大臣還是渤海的官員全都鴉雀無聲。

    大家故意讓老房的聲音顯得更加清澈。

    “陛下……”

    老房雖然鄭重回答,但是答案分明很短,但見這位大唐宰相一臉傲然,語氣帶著一種說不出的自豪,大聲再道:“誰敢攻打渤海城?天底下只有渤海去打別人的份!”

    誰敢攻打渤海城?

    天底下只有渤海去打別人的份!

    這話在人群中傳播,轉眼間傳進無數百姓耳中,百姓們一時還不能明白,但是並不妨礙他們把大唐宰相的話語繼續傳遞給別的同胞。

    但聽房玄齡傲然又道:“此城的城牆雖然只有兩丈,然而它暗地裡的城牆卻有十萬丈,包悠遠寫的詩一點沒錯,這是當世之間最強大的雄城,因為,它的城主是李雲,古有霸王舉鼎,唐有擂鼓甕金,渤海國主乃是前代西府趙王之子,他自己也曾做過一段時間趙王,二十年前四明山一戰,前代西府趙王匹馬雙錘決戰紫金之巔,七年之前黃河一戰,渤海國主一人一錘笑傲黃河,父子兩代人,皆有天神力,即便面對百萬大軍,他們照樣殺的屍山血海,只有他們殺別人的份,沒有別人碰他的機會……”

    大唐初期,李元霸在民間的名頭比李雲更響,因為李雲做事並不完全依靠武力,很多時候更喜歡借用智慧,而李元霸生平只會無腦殺伐,偏偏無腦殺伐最容易給百姓帶去安心。

    房玄齡故意把李元霸說出來,藉以助推李雲的威猛名頭,老房的聲音不斷在百姓之中傳播,幾乎在轉瞬之間激起了百姓的心聲和共鳴。

    是啊!

    咱們怕個屁啊!

    渤海城牆確實不高,可是咱們生活在這裡需要城牆麼?

    咱家國主是誰?

    那可是曾經一人橫掃草原和遼東的西府趙王。

    咱家國主他爹更狠,據說當年一個人砸死了幾百萬人,據說血流匯聚成了大河,現在南邊有一條長江還在泛紅,二十年多年時間過去了,國主他爹殺人殺出的血還沒流完呢。

    古代老百姓見識不高,這些話若是擱在後世怕是連八歲小孩也會嗤之以鼻,然而古代百姓卻討論的興奮異常,興奮之間不知不覺就對渤海城有了一份歸屬感。

    住在這座城中,穩!

    “哈哈哈哈,好!”

    李世民似乎終於安下心來,但見皇帝很是開懷對著房玄齡點點頭,誇讚道:“朕聽房愛卿這麼一解釋,發現渤海城的城牆確實不需太高,既然如此,朕便饒恕渤海國主節省錢財的罪過……”

    說著停了一停,緊跟著又道:“同樣,也饒恕包悠遠寫詩誇張的罪過,因為,他寫的並非誇張,只要渤海有吾家侄子坐鎮,渤海的城牆真有十萬丈高。既然包悠遠不曾誇張亂寫,朕便饒恕他這一次吧。”

    “哇,陛下真是寬宏大量啊!”

    百姓們看不穿皇帝和大臣演戲,只會在發自肺腑的發出感慨,感覺自己活在一位寬宏大量的帝王治下,這輩子真是可以舒舒坦坦的活。

    還有渤海國主,他們馬上要成為渤海國的子民,國主一個人就等於十萬丈高的城牆,這讓他們再也不用擔心被外族入侵。

    不用擔心外面的危險,只需要在這裡安心過活,每天努力種田,幹活,養家,餬口,就算再累,這生活也是美滋滋。

    李雲深深看了李世民一眼,忽然鄭重拱手行禮,小聲道:“二大爺,謝謝您,今天又給侄兒上了一課,原來治理麾下需要如此的精心留意,哪怕是一件小事,也可以借題發揮,只要對百姓好,當權者就得用心……”

    李世民同樣深深看他一眼,忽然淡淡笑罵道:“你這臭小子其實什麼都懂,你怕是故意給朕教導你的機會。”

    李雲嘿嘿兩聲,摸了摸鼻子不予承認。

    皇帝輕輕吸了一口氣,目光再次看了一眼渤海城門,忽然道:“天不早了,你這迎帝之禮到底要拖到什麼時候?耽擱這麼半天,朕連城門尚未進去……”

    李雲連忙臉色一肅,語氣卻帶著某種詭異,突然道:“迎帝三禮,邀帝觀城,陛下已經到了城門之前,接下來臣可不夠資格陪您觀游,所以麼,臣只得請出幾位重要嘉賓,唯有她們才能和您同行一路。”

    李世民頓時有些好奇,忍不住道:“這世間竟還有人能和朕同行?誰啊?”

    說著下意識轉頭,看向後方一輛馬車,隨即又轉了回來,語氣更加好奇道:“你祖父尚在馬車之中,顯然你這臭小子求助的不是他。”

    李雲的祖父就是李淵,大唐太上皇確實有資格和李世民同乘一車。

    李雲嘿嘿一笑,忽然對著城內高聲一喝,語氣很恭敬,聲調卻帶著一絲調皮,道:“有請重要嘉賓出場,讓大唐皇帝見識見識。”

    “你這臭小子……”

    城門之內似乎薄怒一聲,隨即只聽噗嗤一笑,但聽有人嬌聲說道:“陛下一路跋涉而來,臣妾渴盼良久矣,時時擔憂,日日擔憂,原本想著出迎三十里路,偏偏咱家的壞小子侄兒不許,非要給您一個驚喜,讓臣妾在這裡露面。”

    李世民眼睛一亮,脫口而出道:“觀音婢,是你啊!”

    隨即感覺太過激動,連忙改口道:“原來竟是皇后,皇后這一年多在渤海過得可還好。”

    “甚好,只是甚為思念陛下。”

    “父皇父皇,有沒有想念兕子?”

    突然又有一個清脆聲音響起,帶著嬌憨道:“大哥哥讓我也做嘉賓,要在今天給你個驚喜,兕子興奮的好幾天睡不著,今天特別起了一個大清早呢……”

    聲音之中,但見城門口人影一閃,卻是大唐皇后長孫氏緩緩走出,另有一個粉雕玉琢的小丫頭歡呼雀躍跑出來。

    李雲彎腰一抄,直接把小丫頭抱在懷中,然後雙手向前一舉,舉的小丫頭咯咯直笑。

    另一邊李世民下意識伸出雙手,一把將小丫頭穩穩接在了手中,皇帝臉上果然掛著驚喜,哈哈大笑道:“竟然是朕的小兕子,想不到你也是迎帝的嘉賓,你大哥哥這事總算做的不錯,朕見了小兕子特別的開心。”

    小兕子突然伸手入懷,猛然掏出一本精細裝訂的小書冊,然後驕傲舉在手裡,仰著小腦袋對李世民嬌憨道:“父皇,送給您!”

    李世民連忙接住,很是好奇道:“是什麼寶貝?小兕子平日閱讀的課業麼?”

    “不是,是我寫的書!”

    小兕子驕傲仰頭,大聲道:“是我和大哥哥共同創作的書,大哥哥負責講故事,小兕子負責給記錄,兕子知道父皇喜歡書法,專門苦心練習的飛白體。”

    李世民深深看了李雲一眼。

    皇帝幾乎瞬間就想明白這是李雲對於小兕子的教育之道。

    李雲講故事,小兕子負責寫,這樣既能激起小傢伙的自信心,又能在潛移默化中讓小傢伙學到本事,單看書冊封皮之上的三個字,小兕子的書法竟然已經很有功底。

    這時長孫皇后已經走到車邊。

    皇后身側還有一個風華絕代的女人。

    兩個女人身後,跟著一個滿臉刀疤的凶狠老頭,老頭手裡拎著兩塊小碑,左面一碑,刻著密密麻麻的名字,右面一碑,孤零零只有五個字,皇帝下意識掃了一眼,隨即臉色變得莊重。

    那碑上赫然寫著七個字,漢家功臣魚俱羅。

    只見長孫皇后款款行禮,柔聲對皇帝道:“陛下,且容臣妾給您介紹,今日陪您觀游渤海城之人,共計如下……”

    說著抬手一指,先是指著自己,舉止雍容道:“臣妾,大唐皇后長孫氏,嫁於陛下二十年,當有資格同君行。”

    李世民毫不遲疑點頭,鄭重道:“夫妻本一體,皇后乃國後,無論是公是私,觀音婢皆有資格和朕同乘一車。”

    長孫皇后嫣然一笑,突然伸手指著身邊的女人,再次道:“草原突厥,亦是大國,如今東西草原已經一統,然而新任草原金刀可汗是咱家侄兒的妻子,玲瓏那丫頭屬於小輩,無有資格陪您觀游,所以,只好讓草原聖女大祭司出面。”

    李世民連忙肅重直身,鄭重道:“聖女大祭司胸懷蒼生,朕若被陪同深感欣慰。”

    其實李雲老娘按說乃是李世民的弟媳,見了李世民也得乖乖行一個禮,但是眼下乃是依照兩國邦交的方式見面,聖女大祭司的位置絲毫不弱於李世民,如果按照國土面積和軍力強盛比對,李世民這個大唐皇帝甚至比聖女大祭司弱了一籌。

    但是聖女大祭司並不拿大,反而款款對著李世民行了一個突厥禮,很是莊重道:“突厥烏絲阿月,見過大唐陛下……”

    緊跟著禮儀一變,赫然變成漢家女子禮節,又道:“攏右李家烏絲阿月氏,見過家中大伯哥!”

    李世民連忙抬手示意,鄭重道:“與公與私都是一家人,聖女大祭司不用如此多禮。”

    聖女大祭司點了點頭!

    這時長孫皇后再次開口,語氣隱隱變得感傷,輕聲道:“陛下,臣妾幫您介紹另外一些伴遊之人。”

    李世民目光一轉,直直盯著疤痕老頭拎著的兩塊石碑。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9-7-21 22:29
第335章 【我為什麼現在還活著?】二合一超級大章
        
    “遼東魚俱羅……”

    李世民口中輕輕發出一聲。

    “錯了,陛下!”李雲突然在一旁接口,沉聲道:“應該是大隋大唐,魚俱羅,漢家功臣,魚俱羅……”

    他這兩句話幾乎一字一頓,每說半句就要停止一下,並且刻意把朝代和人名兩次分開,更加凸顯出言語之中的肅重。

    “咱侄兒說的不錯!”

    長孫皇后緊跟著開口,語氣同樣很是肅重道:“魚老前輩雖然擁有遼東血脈,但他自始至終一直心向中原漢家,前隋之時,他是守衛邊疆的護民英雄,大唐時代,他仍然是當之無愧的漢家英雄。”

    李世民目光看向兩塊石碑,忽然沉聲道:“講,朕要聽!朕想知道是什麼原因,竟能讓朕的皇后和侄子同時尊敬一個人……”

    咚!

    一聲重重悶響,兩碑同時落地。

    但見持碑的老頭鄭重開口,語帶肅穆道:“不止皇后和李雲,老夫同樣也尊重魚俱羅。”

    “這誰啊?”

    不遠處幾個大臣面面相覷,忍不住小聲開口道:“這老頭莫非失心瘋了不成,他有什麼資格和皇后相提並論?”

    “是啊?這老東西確實有點自抬身價的味道。你聽聽他剛才的話,說什麼‘不止皇后和李雲,老夫同樣也尊重魚俱羅’,嘖嘖,這不但是把自己的身份和皇后並列,而且也和渤海國主進行並列,諸位不要攔著本官,本官現在就去參他一本,身為大唐忠臣,我看不得有人不尊皇后,呃,當然也看不得有人不尊渤海國主。”

    “這老頭沒穿官服,顯然他不是官員,你去參他有個屁用,陛下總不能拿著朝律治罪一個平民吧?”

    “那本官就不參他了,我要直接和他單挑,狠狠打他一頓,讓他知道什麼是尊卑,諸位同僚不用這麼面帶欣賞看著我,本官生平就是這種眼睛不揉沙子的暴脾氣,一腔熱血,鐵骨錚錚,但凡看到宵小站在我面前,本官幾有食難下嚥之痛苦,我去也,別攔我。本官和他單挑,誰也不准幫相助,否則的話,再好的交情也翻臉……”

    說話之間,但見這個沒臉沒皮的官員跳出來就要往前走。

    一眾大臣目瞪口呆,臉上不由自主現出羨慕之色,做官做到如此厚顏無恥,想必以後定會平步青雲。

    “可惜了,被這老小子搶了先!”

    一個大臣憤憤不平,甚至義憤填膺道:“本官也是眼裡不揉沙子的性格。”

    言下之意不說自明,他也想跳出去表現一番。

    其他幾個大臣深有同感。

    哪知就在這時,忽見河間郡王李孝恭慢悠悠踱步過來,幾個大臣連忙拱手行禮,面上隱隱帶著熱切之色。

    他們屬於剛進朝堂之輩,以前只在地方為官,此前李世民屠刀橫掃太原王氏,導致朝廷中空出了三百多個官位,這才讓一些地方官員有了機會,憑空一躍成了能進朝堂的從五品官。

    雖然成了從五品,按說身份也算大佬了,可是骨子裡還是有著地方習性,言行舉止總是不由自主流露出往上爬的渴望。

    “想向上爬是好事,人都有進階之心嘛……”

    李孝恭仍舊慢悠悠踱步,忽然口中模棱兩可一笑,暗帶嘲諷道:“可是向上爬也得把眼睛擦亮一些,否則惹下塌天大禍就不美了。”

    “塌天大禍?”

    幾個大臣頓時一怔。

    其中一人小心翼翼湊到李效恭身邊,涎著臉輕聲問道:“不知王爺此言何意?可否稍微指點小臣幾句?”

    李效恭斜斜看他一眼,發現正是剛才後悔被人搶先的大臣,河間郡王嘿嘿一笑,衝著他道:“剛才本王聽到你說要和那個老頭單挑?”

    這大臣遲疑一下,目光忍不住看向那邊,自古越是厚顏無恥之輩越是聰明,他隱隱已經感覺那邊的老頭不好惹,連忙小聲小氣道:“還請王爺不吝指教。”

    “嘿!”

    李孝恭又嘿了一聲,淡淡道:“指教談不上,只是不想你們去找死。”

    說著伸手一指那個所謂的老頭,指點的時候動作明顯有些小心翼翼,壓低聲音道:“那人,翟讓!”

    “翟讓?誰啊?”

    幾個大臣微微一愣,顯然一時沒能反應過來。

    李孝恭再次看他們一眼,冷哼補充一句道:“大隋末年,瓦崗雄主,天下十八路反王,西府趙王李元霸的師兄……”

    嘶!

    幾個大臣倒抽一口冷氣。

    瓦崗寨大龍頭?

    當初差點得到天下的人物。

    雖然如今大唐已經建立,但是滿朝武將至少有一半乃是瓦崗寨舊人,也就是說,當朝至少有十幾個開國國公是翟讓的老部下。

    這個曾經的隋末霸主,想不到現在竟然活著。

    幾個大臣下意識打個哆嗦,忽然想起自己剛才對翟讓的不遜言論。

    李孝恭看向那個後悔被人搶了機會的大臣,突然一臉笑眯眯豎起大拇指,狀似誇讚道:“閣下好生膽量,要和翟讓單挑,不如讓本王幫你呼喊一聲,求請陛下賜給你這個機會。”

    那大臣哪敢搭話,一張臉龐蒼白的毫無血色。

    開玩笑,讓他和翟讓單挑?

    據說這位瓦崗大龍頭乃是李元霸師兄,乃是能夠跟西府趙王正面硬剛的絕世猛人,他一個文臣手無縛雞之力,上去單挑恐怕連送菜都算不上。

    也就在這個時候,猛聽空中破風有聲,只聽一個慘叫聲急速而來,隨即眾人便感覺眼前黑影一閃。

    砰!

    但見一人直愣愣砸在地上,赫然正是那個搶先跳出的大臣,這貨剛才一口一個鐵骨錚錚,現在卻趴在地上一口一口猛吐鮮血。

    在場幾個大臣看的渾身哆嗦,幾乎不約而同倒退六七步。

    唯有李效恭腳下未動,只是語帶深意道:“大龍頭果然還是那個大龍頭,宅心仁厚,喜歡隱忍,就算有人不敬於他,動手之時仍舊留有餘地。”

    若是不留餘地的話,剛才這個大臣就不只是被打飛的結局了。

    那邊幾個大臣臉色更白,腳下忍不住又退後幾步。

    “哼!”

    李孝恭突然冷冷一哼,目光帶著不滿看向幾個大臣,語氣忽然森然,帶著隱隱殺機,道:“若我大唐朝堂全是爾等之輩,那我李氏皇族如何守得住江山?果然打天下容易,治天下很難,這才開國不到十七年,官員竟然已經沒了根骨。”

    說著突然抬頭,遠遠衝著李世民喊了一聲,道:“陛下,這幾人,驅了吧。”

    前方李世民並未回頭,但是皇帝似乎知道這邊發生了什麼事情,所以只是淡淡回覆一句,輕飄飄道:“你和房丞相商量著辦。”

    幾個涉事大臣一臉蒼白。

    那邊翟讓忽然開口,對著李世民道:“這才短短數年,朝堂多了這麼多軟塌之輩,你這個當皇帝的人,似乎這幾年偷懶了。”

    這話分明帶著嘲諷和指責,然而李世民卻十分奇怪的抿嘴一樂,道:“大龍頭若是看不慣,不如重新回到大唐幫助朕,朕可以封你個訓國公,專門讓你訓斥教導不良官員……”

    呸!

    翟讓頓時呸了一聲,語帶不屑道:“骨子裡面沒有鐵,再怎麼敲打也敲不出鋒,這些貨色生來就是軟趴趴的料,他們和魚老前輩簡直天壤之別。”

    “魚老前輩……”

    李世民喃喃一聲,忍不住道:“朕很想聽聽,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其實不止皇帝心中急迫,周圍那些重臣同樣急迫,眾人現在已經知道了翟讓的身份,吃驚之下不免更加增添幾分好奇,到底是什麼樣的心胸和事蹟,才能讓翟讓這等人物也敬佩萬分?

    “唉!世之英雄也……”

    翟讓突然輕輕一嘆,轉頭把目光看向李雲,道:“此事由你而起,便由你第一個開口解說吧。”

    李雲鄭重點頭。

    皇帝和大臣們的目光連忙轉向李雲。

    但見李雲緩緩上前兩步,突然伸手恭敬拂拭兩塊石碑,輕聲道:“這兩塊碑並非墓前之碑,而是微臣專門雕刻用來迎接陛下所用,我想用這種方式表達尊敬,讓漢家的功臣們能夠直面陛下一次……”

    說著停了一停,緊跟著道:“雖然平時也有機會直面陛下,但是那些時候比不上今天重要,迎帝三禮,伴帝觀游,這是渤海國最大的榮耀,這些功臣應該享受這份榮耀。”

    這番話聽起來很囉嗦,有種遲遲說不到重點子的味道,然而在場無論是皇帝還是大臣,眾人臉上全然沒有不耐之色。

    終於,李雲正式開始,輕輕道:“陛下封我諸侯,渤海需當建立,然而建立之前有一個最大隱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遼東!”

    人群中有人脫口而出,顯然大唐官員中並不缺乏明眼人。

    “不錯,正是遼東!”李雲看他一眼,點頭道:“由此往東三百里,便是遼東高句麗,路程如此之短,登山可以相望,倘若彼用騎兵突然來襲,一夜之間就能肆虐渤海,老百姓每天活在擔驚受怕之中,這不合我建立渤海庇護子民的本意,顧因如此,遼東需平……”

    “但是高句麗也是當世強國!”李世民忽然接口一句,用意無非是幫李雲襯托遼東一戰的艱難。

    “不錯!”

    李雲再次點了點頭,道:“遼東高句麗,傳承上千年,國有騎兵三十萬,又有步卒數十萬,更兼民眾富饒,資助糧草不缺,所以要打高句麗不能慢慢打,否則就會和當年大隋一樣的結局,長久作戰,必被拖死。”

    李世民看了眾臣一眼,第二次接口道:“朕和眾卿已經知道結局,高句麗乃是一戰平而定之,當時有紅翎急使千里而來,衝入長安上報了遼東大捷,陣斬三十萬,吐氣又揚眉,漢家幾十年的恥辱,被你渤海國眾人一舉洗刷也……”

    皇帝說著停了一停,語氣稍顯遺憾道:“惜之那位紅翎急使忠誠使命,竟然在報信之前便以累死,朕連個犒賞的機會都沒有,上蒼何時才能不再苛待功臣。”

    李雲並不接這個話茬,反而繼續道:“高句麗不能慢慢打,必須一戰而定之,顧因如此,多方籌謀,最後微臣終於下了狠心,要用整個渤海國的子民做誘餌,我要空門大開,吸引他們前來,處處不設防線,讓他們屠殺手無寸鐵。”

    “啊……”

    人群中一個大臣忍不住驚呼。

    其他大臣雖然沒有驚呼,但是臉色明顯也帶著驚意。大家明知高句麗已經平定,仍舊被李雲的說法嚇了一跳。

    李雲不管眾人反應,繼續道:“為了達成這麼目的,我專門設計了兩個計策,其一,范陽運糧隊,其二,渤海停城牆。”

    范陽運糧隊,就是當初程處雪等人疾馳運糧。

    渤海停城牆,則是故意裝作大雪之日無法建設,連續停工兩月之久,所有的城牆只有半丈高。

    半丈高是多高?

    擱在後世也就一米半。

    李雲深深吸了一口氣,再次道:“渤海城中,有我埋伏的靺鞨大軍,所以看似毫不設防,其實乃是固若金湯,真正有危險的是范陽運糧隊,因為高句麗人必然會在遼河進行堵截……”

    說著停了一停,緊跟著又道:“而我,也恰是在遼河等著他們。”

    “那肯定是一場橫掃了!”

    人群中有個官員忍不住開口,語帶激動道:“國主天生神力,堪稱當世無敵,坐騎是霸下大龜,甲冑是絕世寶盔,再加上前代西府趙王遺留的擂鼓甕金錘,您便是面對突厥百萬大軍也能橫衝直撞,高句麗騎兵只有三十萬,而且還要分一半來打渤海城,另一半去往遼河之畔,不用想也會被國主橫掃屠殺。”

    這話雖然隱含恭維,然而吹的卻也不算離譜,在場眾人全都點頭,認為這人說的一點沒錯。

    唯有李雲輕輕一嘆,苦澀看著那大臣道:“你猜錯了,我差點死在遼河。”

    眾人頓時一驚。

    皇帝臉上也現出後怕之色。

    侄子差點死在遼河?

    這事可沒聽他說過。

    李雲轉頭看向兩塊石碑,再次開口道:“那一夜,我帶五個徒弟蹲守遼河,又有霸下大龜埋伏在冰面河底,準備充足,運籌良久,只要高句麗騎兵到來,我和徒弟們隨時可以屠殺一戰,誰知高句麗騎兵沒來,忽然有一個老人持刀而至。”

    說到這裡微微一停,口中長長吐出一口氣,輕輕道:“單槍匹馬而來,言稱只為殺我,僅僅第一刀,我便扛不住……”

    “啊!”

    人群中全是驚呼。

    “魚俱羅?”李世民忍不住開口。

    “他所持之刀必然是白龍轉馬刀……”後面李孝恭擠上前來,語帶肅重接過了皇帝的話。

    李孝恭旁邊還跟著幾個大唐武將,那幾個武將赫然都是開國國公。

    這時只見人人臉色肅重,其中柴紹臉色更是蒼白,下意識開口道:“古往今來,第七個重瞳者!”

    李孝恭緊跟著道:“白龍轉馬刀,天下無敵手,當年潼關之前一戰,死在那把刀下的大將何其之多,逼得我大唐出動第一猛人,照樣被他三刀勝過三錘,明明只出了三刀,偏偏卻多出一刀,而那多出一刀,差點殺了元霸……”

    說著看了李雲一眼,又道:“你爹尚且被他三刀砍死,何況你這個只靠蠻力稱雄的小子,若那晚真是魚俱羅前來殺你,伯父很懷疑你為什麼現在還活著。”

    “我為什麼現在還活著?”李雲輕輕一嘆,手掌輕輕摩挲兩塊石碑。

    翟讓忽然站出身來,語帶肅重道:“當時老夫在場,揮動寒鐵長矛幫他擋了兩刀。”

    李孝恭等人都是一震,忍不住道:“竟然能擋兩刀?”

    這倒不是小覷翟讓的本事,而是魚俱羅實在太猛了。

    翟讓雖然是名滿天下的隋末梟雄,而且還是能跟李元霸硬剛的大高手,但是翟讓畢竟還是比不過魚俱羅,因為魚俱羅乃是李雲師祖那一輩的絕世人物。

    當初潼關一戰,魚俱羅對戰李元霸也只出了三刀,當時李元霸只能擋住兩刀,第三刀無論如何也擋不下來,若非李雲的師祖在暗中威脅,恐怕李元霸早被魚俱羅的第三刀給砍死了。

    這時聖女大祭司忽然也輕輕開口,道:“當時我也在場,幫我孩子擋了四刀!”

    李孝恭等人肅然起敬,忍不住道:“大祭司果然不愧是草原第一高人。”

    聖女大祭司幽幽一嘆,輕聲道:“第四刀是和我孩子一起才擋住的。”

    “那也厲害的緊。”

    李孝恭等人再次開口,其中柴紹面色帶著回憶式的畏懼,語帶顫抖道:“當初在潼關之前,沒人能擋魚俱羅三刀,即便是四弟李元霸也只能阻擋兩刀,想不到弟妹你竟能擋他三刀,雖然是和孩子共同阻擋,但也算是當世頂尖高人了。”

    聖女大祭司並不在乎別人的誇讚,只是輕輕開口道:“可是,魚老前輩一瞬間砍出了七刀……”

    “啊!”

    眾人忍不住驚呼。

    魚俱羅一瞬間砍出了七刀,翟讓幫忙擋了兩刀,聖女大祭司擋了三刀,這就是五刀,然後聖女和李雲共同抵擋了第六刀,仍然有最後一刀沒人擋。

    大家不由自主看向李雲。

    雖然明知道李雲沒事,但是仍舊擔心當時的凶險。

    到底那第七刀是怎麼擋住的。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9-9-4 14:16
第336章 【一碑,一閣】
        
    “第七刀,根本不曾砍出來……”

    李雲的聲音帶著一絲異樣,異樣之中隱隱還帶著一些追悔,喃喃道:“而我,卻向著老前輩砸出了第七錘!”

    眾人先是一怔,隨即沉默起來。

    能成為朝堂官員者,至少不能是傻子,不但不能是傻子,還得是超過普通之輩的聰明人,這些人只憑言語便可推算出當時場景,心中無不生出一股慨然之感。

    魚俱羅沒有砍出古往今來的第七刀。

    渤海國主卻砸出了絕世反擊的第七錘。

    他那兩把錘子,單獨一柄就重四百斤,別說是正面砸在人的身上,就算磕碰一下也得腿斷胳膊折,哪怕魚俱羅乃是絕世宗師,如果不躲不閃同樣扛不住。

    那位老人的此種舉止,聽起來怎麼有種故意送死的味道?

    偏偏這個時候,又聽翟讓落寞發出一聲,道:“老夫,也扎出了第七矛!”

    李孝恭和柴紹等人同時打個冷戰。

    一眾大唐頂尖武將不由自主看向翟讓身後背著的長矛。

    那是寒鐵長矛,當年威震天下,翟讓乃是亂世隋末的第二反王,而且還是傳說中的神仙之徒,他手中的寒鐵長矛堪稱無有敵手,就算對上李元霸也能戰一個平打平。

    這樣一桿威猛利器,卻在魚俱羅收手的時候紮了出去。

    就在這個時候,忽聽一個女聲帶著羞愧,幽幽道:“本祭祀當時心猶兒子安危,也對魚老前輩打出了第七掌……”

    語氣稍微一頓,更加幽幽道:“突厥護族神功,大雪山透骨陰風掌。”

    嘶!

    眾人倒抽一口冷氣。

    遙想當時場景,無不心中膽寒。

    那是怎樣一個令人絕望的攻勢……

    李雲砸出了擂鼓甕金錘,翟讓捅出了寒鐵第七矛,聖女大祭司直接用了突厥護族神功,這三人同時出手誰能頂得住?

    這誰頂的住啊?

    ……

    好半天過去之後!

    李世民突然輕輕開口,彷彿喃喃自語道:“朕,明白了!”

    那位名叫魚俱羅的老人明明可以砍出第七刀,明明可以用他的白龍轉馬刀砍死李雲,然而卻老人選擇了留手,然而直接面對了當世三大殺招。

    分明就是送死!

    “臭小子……”

    皇帝突然再次開口,目光也緩緩看向李雲,語氣不知為何變得堅定,彷彿在說一個絕不可更改的事情,鄭重道:“你信不信,如果換成是朕,朕在那個時候也會選擇收手,朕和魚老前輩一樣,寧願自己身死,也不會讓你去死。”

    嘩!

    滿場嘩然!

    雖然大臣們知道皇帝無比重視渤海國主,但卻沒想到竟會重視到如此地步。

    聽聽……

    朕寧願自己身死,也不會讓你去死!

    這是一個皇帝應該說的話嗎?

    古往今來,哪個皇帝不是奢望長生?手掌天下權,再活一千年,這恐怕是所有帝王心中的夢想,然而大唐的陛下卻直言他寧願自己去死也要渤海國主活著。

    “陛下即使不在,大唐仍可橫行,但若渤海國主不在,大唐怕是又要活回以前的苦日子,故因如此,命重不同,陛下的命,沒有渤海國主的命重……”人群之中,不知是誰輕輕出聲,這話說的有點大不敬,在場有些大臣忍不住怒目相視,剛要出聲呵斥,結果駭然發現說話的竟然是房玄齡,幾個大臣頓時脖子一縮,心裡不由自主泛出古怪之意。

    堂堂大唐丞相,卻說陛下的命不夠重,這話怎麼聽都覺得有點嚇人,也不知陛下會不會雷霆暴怒。

    “哈哈哈哈!”

    李世民突然發出一聲大笑,皇帝伸手猛然一指房玄齡,語帶欣慰道:“知朕者,房喬也。汝說的不錯,朕的命沒有臭小子的重,如果有一天非要有人去死,朕絕對會代替臭小子選擇去死……”

    滿場駭然!

    但是這次竟然連倒抽冷氣的‘嘶嘶’聲也不敢發出。

    李世民忽然縱深一躍,赫然直接從帝輦上跳了下來,然而只見皇帝大踏步上前,伸手緩緩放在了那塊石碑之上。

    皇帝的手,在輕輕摩挲!

    “古往今來,第七個重瞳者……”皇帝的聲音有些異樣,帶著說不出的感慨,輕聲又道:“朕很欣慰,這位重瞳英雄乃是我漢家的英雄。”

    蓋棺定論。

    從這一刻開始,哪怕魚俱羅乃是漢人和遼東混血,哪怕魚俱羅曾經隱居在高句麗二十年,不管他做過什麼事情,也不管他幫助過多少高句麗人,李世民一言而定,魚俱羅從此就是漢家的功臣。

    這是可以寫進史書的定論。

    皇帝手掌不斷在石碑摩挲,忽然臉色微微一怔,愕然轉頭問李雲道:“怎麼石碑刻的如此簡單?”

    確實簡單!

    但見這一塊高大厚重的石碑之上,竟然只刻了‘漢家功臣魚俱羅’七個字,除此之外,再無刻痕,沒有點綴的花紋,也沒有贅述的小字,整座石碑除了七個大字之外,其它地方光禿禿的有些難看。

    李雲輕輕吐出一口氣,目光緩緩看向天上一片白雲,低聲道:“陛下以為,還該刻些什麼呢?”

    還該刻些什麼呢?

    這話頓時把李世民問住了?

    皇帝愣愣半天,忽然發出一聲苦笑,喃喃道:“刻無可刻。”

    那位老人慷慨赴死的胸懷太過博大,已經到了無法用文字去修飾和點綴的地步,如果非要用文字去謳歌,反而有種侮辱老人的意思。

    漢家功臣魚俱羅!

    刻這七個字就足夠了。

    ……

    這時皇后忽然再次開口,聲音變得比之前更加幽幽,道:“陛下,請容臣妾再給您介紹,今日伴遊之人,還有這麼一些人。”

    李世民目光一轉,下意識看向另一塊石碑。

    在場大臣心中好奇,目光也不由自主看向另一塊石碑。

    結果!

    大家看到的只是一塊光禿禿的石碑。

    魚俱羅那塊石碑還好,至少上面還刻了七個大字。

    然而這一塊石碑竟然無字可刻,上面光禿禿一片看起來有些蒼涼。

    李世民明顯發怔,忍不住道:“此碑又是何意?”

    只見長孫皇后幽幽一笑,素手掠過額前髮絲,聲音似乎不大,然而清澈可聞,皇后一字一頓,語氣說不出的憂傷,道:“當年三征高麗,出動軍卒百萬餘。”

    李世民的目光瞬間一黯。

    當年三征高麗,出動軍卒百萬餘,那百萬漢家兵卒幾乎都埋骨在了遼東,甚至連人頭都被剁下來鑄成了高句麗炫耀武功的京觀。

    雖然三征高麗是隋朝吃的敗仗,但是死的兵卒卻是漢家百姓和子民。

    這時李雲猛地踏前一步,接過皇后話語繼續說道:“當年三征高麗,征發民族兩百四十萬……”

    李世民眼光更加一黯。

    那些民夫的結局,據說比軍卒們更為淒慘。軍卒們直接在戰場死了,即便痛苦也只是腦袋被砍掉的一瞬,但是民夫們卻被打成了奴隸,二十年時間裡慢慢被折磨而死。

    折磨而死!

    這四個字可不止隨口說說那麼簡單。

    人命有時候很脆弱,但是人命有時候又很堅韌,能把一條條堅韌的人命折磨而死,那個折磨的手段得是何等的凶殘才可以。

    皇帝目光再次看向第二塊石碑,彷彿那塊光禿禿的石碑上已經寫滿了名字,輕聲道:“朕明白了,朕現在明白了,你們今日選的這些伴遊之人,是要加上那些死在遼東的漢人將士和軍卒……”

    停了一停,緊跟著又道:“還有那慘遭折磨而死的二百四十萬民夫!”

    再次停了一停,仍舊緊跟著再道:“那些民夫都是我漢家的百姓!”

    語氣前所未有的鄭重。

    並沒有在意那些民夫乃是前朝之民。

    不得不說,李世民已經猜中了渤海這邊的迎帝之意。但是皇后忽然看了李雲一眼,示意李雲繼續接著往下說。

    於是李雲再次踏前一步,語帶解釋道:“陛下,其實這石碑所代表的本意很多,並非單指三征高句麗死去之兵,也並非單指那些慘遭折磨而死之民。”

    李世民面色明顯一動,忍不住脫口而出道:“莫非還有?”

    李雲大有深意看他一眼,忽然像是質問一般出聲,語氣卻說不出的柔和,輕輕道:“當年天下大亂,百姓生於水火,十八路反正逐鹿中原,異族也趁機肆虐漢土,在那段日子裡,我漢人死了多少人……”

    不等李世民有所感觸,緊跟著又道:“今日我大唐慢慢強盛,漸漸擁有傲然崛起之姿,然而當初為了建立大唐,又有多少將士馬革裹尸?”

    仍舊不等李世民有所回覆,繼續再道:“死去的將士勉強還能馬革裹尸,至少能得到一個追封用來蔭庇妻兒,但是那些死在一場一場戰事之中的普通兵卒呢?他們恐怕連名字都無法被人記住……”

    說到這裡又是一停,語氣變得無比肅重和堅決,一字一頓看著李世民道:“陛下,我們得讓人記住他們的名字。”

    皇帝的目光前所未有的亮起來。

    “朕,正有心思如此……”皇帝緩緩開口,語氣同樣說不出的肅重,道:“朕最近一直在想,大唐要建一座功臣記錄閣,把那些隨朕打江山開拓土的功臣擇錄其間,用以彰顯他們的功績和名聲。”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9-9-4 14:16
第337章 【歷史也是可以改的】
        
    皇帝越說聲音越大,緊跟著又道:“朕甚至已經想好了,功臣最少要選二十四人,一年有二十四節氣,功臣便選二十四人,他們活著的時候可以被人敬仰,死後也能享受大唐的香火俸祿,說不定能夠成為陰神,世世代代幫朕守衛大唐的國土。”

    這是一個帝王的胸懷,雖然博大但卻免不了帶有私心,李世民想建功勞閣的初衷或者是為了酬勞功臣,但是內心深處還是有著皇權穩固的本意。

    即便如此,皇帝的打算仍舊震撼人心。

    遍數古往今來,文臣武將拋頭顱灑熱血為了什麼?最開始是想吃得好活的好,再後來是為了博一個封妻蔭子,等到這些追求全都達到以後,最終都想要一個青史留名。

    而李世民要建的功勞閣就能讓人青史留名。

    在場大臣何止是意動,許多人的臉上已經顯出了激動。

    就連河間郡王李孝恭這種皇族,眼中也流露出爭一爭的熱切。

    青史留名!

    功勞閣中!

    這簡直是陛下天大的厚賜。

    古往今來,有哪個皇帝這麼能如此替臣子著想?攤上這樣一位胸懷博大的陛下,大臣們感覺自己這一輩實在太值了。

    唯有李雲目光直視皇帝,忽然輕輕搖頭道:“二十四個人,太少了。”

    滿場熱切的氣氛頓時一滯。

    二十四個人能夠青史留名,還嫌少?

    卻見李雲緩緩走到第二塊石碑旁邊,伸手輕輕摩挲石碑上的棱角,悠悠道:“要立一碑,記所有兵卒之英雄事,要建一閣,選文臣武將之灑熱血,無論是碑是閣,建成並非結束,以前死的,先記上,需要酬功的,選入閣,但這並非結束,而是新的開始,此後哪怕十年百年一千年,只要有功臣為我漢家而奮鬥,只要有卒為我漢土我戰鬥,哪怕他是鄉間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民,他的功績也要刻進碑中,他的名字也要出現閣裡……”

    說到這裡停了一停,目光環伺在場所有人,忽然臉上淡淡一笑,顯出一種悠悠之色,道:“既然要青史留名,何不代代青史留名。”

    “厲害啊!”

    李世民心中一聲狂呼!

    皇帝目光前所未有的錚亮。

    若是按照李雲這個建議去做,大唐建立一碑一閣,時時可以添加功臣名字,代代可以記載各種功績,如此一來,何愁欠缺熱血之輩?一碑一閣,將會成為所有有志之人的目標,那些英勇之人為了能夠把自己的功績和名字載入其中,必然會毫不吝嗇的為了漢家利益去拋頭顱灑熱血。

    李世民心中一片火熱,突然開口道:“此乃國之一碑一閣,應當有個莊重的名號!渤海國主,你可有成竹?”

    這其實賜予李雲命名之權的意思了。

    在場無論文臣還是武將,不由自主把目光聚向李雲。

    眾目睽睽之下,卻見李雲仰頭看向天空,似乎在盯著一片白雲欣賞,又似在遠眺天際的裊裊煙氣,好半天過去之後,才聽李雲輕輕開口,道:“白雲之上有神仙,人間功績可凌煙。自古英雄多遺憾,當有一碑告蒼天。”

    “好!”

    人群之中無數喝彩之聲。

    四句詩一出,一碑一閣的名字便也出來了。

    凌煙閣!

    英雄碑!

    名是好名,詩是好詩,有渤海國主親自為一碑一閣作詩起名,今後凡是能夠選入碑閣之中的功臣必將名傳天下。

    在場無數大臣心中一片火熱。

    很多人已經開始摩拳擦掌想要爭取一個入選的名額。

    誰也沒有注意到,李雲嘴角忽然勾起一抹微笑,似乎心中緩緩升起一個聲音,似乎目光在望著某處,暗暗道:“天地可逆,史不可改,老祖師,我終於懂您的意思了,既然天地都可忤逆,歷史為什麼不能更改?只要能讓人世間越來越太平,只要能讓老百姓活的越來越舒坦,我管他天王老子定下的路線,該破壞的時候毫不遲疑就得破壞,況且,我也沒有破壞,我沒有更改歷史,歷史上確實建立了凌煙閣。”

    “這個擦邊球,打的好……”

    不遠處的人群中,一個道童忽然呵呵輕笑!

    道童旁邊站著古往今來第一大惡人齊人王,大惡人一張臉上全是狐疑不解之色,忽然對著道童試探問道:“老子看你這一臉笑意,怎麼看都有種要干壞事的意思,快點說,你家徒孫到底打的什麼鬼主意?那個小兔崽子還沒留後,老子可不想自家的孫女守活寡。”

    齊老頭雖然作惡中原,但他畢竟也是絕世高人,雖然猜不透李雲和道童的籌謀,但卻能夠憑著本能感覺這裡面有事。

    而且還是一動手就會驚天動地的大事。

    他一臉凶巴巴的盯著道童逼問,偏偏道童卻悠然一笑,雲淡風輕道:“道兄若是心急孫女的幸福,何不逼著我家徒孫早早大婚……”

    這話分明是轉移話題的手段。

    然而齊人王偏偏最吃這一套。

    但見大惡人眼中一亮,忽然嘿嘿低笑兩聲道:“若要大婚,我孫女絕對是最風光的一個,老子要發動整個天下隱門來賀,讓其她幾個女娃娃都知道我孫女不是好惹的。”

    道童悠悠一笑,嘴角帶著一絲傲然。

    想弄大場面,道門難道比隱門差很多麼?

    ……

    “渤海國主,朕很欣慰!”

    同一時間裡,那邊車隊中的李世民再次開口,但見皇帝伸手輕輕拍著李雲肩膀,語帶感慨道:“能看著家中子侄獨擋半邊天,朕這個做伯伯的心中說不出的欣慰。”

    這種親暱待遇,來自一個帝王的拍打肩頭,當世也許只有幾個最得寵的皇子才能享受,在場大臣無不在心中暗暗咂舌。

    然而驚嘆才剛剛發出,誰也沒想到皇帝突然語氣一變,剛才還是滿口欣慰之語,猛然化作了雷霆般的呵斥,大聲道:“臭小子,但你同時也讓朕很不爽。”

    眾人都是一驚。

    李雲也嚇了一跳。

    皇帝這是咋了?

    怎麼突然之間就翻臉了呢?

    只見李世民面色冷厲,口中恨鐵不成鋼道:“自古有雲,成家立業,男兒若是沒有成家,何談建立衝天偉業,按我大唐風俗來說,男子十四便可婚配,比如你的堂弟承乾他們,十四五歲已經膝下有子,這種事讓朕很欣慰,你伯母也開心能有孫子抱一抱,可是再看看你,你呢,你這臭小子今年都多大了?”

    皇帝越說聲音越大,最後竟然有種咆哮如雷的味道。

    旁邊忽然伸過來一隻手掌,極其嫻熟的揪住了李雲耳朵,但見長孫皇后惡狠狠一擰,口中卻對著聖女大祭司道:“弟妹,你可不要怪嫂嫂下手重。”

    聖女大祭司嫣然一笑,赫然對著李雲的另一隻耳朵伸出來手。

    當世皇帝皇后,外加一個突厥至尊聖女大祭司,三個頂天一般的人物,對著渤海國主逼婚。

    眾目睽睽之下,一眾大臣看的目瞪口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BloomCaVod

LV:9 元老

追蹤
  • 984

    主題

  • 1008918

    回文

  • 35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