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隋唐之激情神槍 作者:星星草 (已完成)

 
炎雞 2019-5-21 13:39:15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116 67068
嚴羊 發表於 2019-5-22 08:56

第50章 對陣天門關

    “丞相,朕頭有點沉,卿可替朕拿出個派兵方案。”楊廣實在不知道這點兵該如何分派。

    “微臣遵旨。”宇文化及很高興,躬身施禮,他清了清嗓子,往下看了看文武群臣,然後把胸脯一挺道,“兵在精而不在多,將在謀而不在勇。這八萬精兵加上這些忠臣良將,對付這些反賊綽綽有餘!

    陛下可派天寶大將宇文成都引軍五萬鎮守京師,可保萬歲高枕無憂;派越王領大兵一萬據守津蒲關,蒲山公李密多謀可協助越王,抗拒楊勇;派禦衛大將軍來護兒引軍五千支援孟州;派唐公李淵領兵五千增援代州;派陝州刺史楊義臣,引軍一萬複奪黎陽;讓幽燕王羅藝守住燕趙,讓許國公宇文述從洛陽起兵向晉陽施壓,另外讓附近各州郡的刺史、總兵火速帶兵趕來勤王。”

    “哎呀呀,愛卿分兵派將頭頭是道,滴水不漏,不亞於子牙在世,孔明之重生啊!”楊廣一聽臉上又有了笑容,盛讚了兩句後往下問,“幾位愛卿,丞相所言可有異議?”

    “老臣遵旨!”越王帶頭躬身施禮。

    “臣領旨。陛下,去年新考舉的武狀元王伯當武藝超群,因為沒有補缺,這次正好讓他隨軍出征,為國出力報效,求陛下恩准。”蒲山公李密趕緊出班施禮道。

    “湊卿所奏。”楊廣心說,對呀,去年還選了個武狀元叫王伯當,小夥子一口大刀、一馬三箭,壓蓋全場,是朕親批的武狀元,這種場合武狀元當然得去了,而且還真得派到越王這一路上,楊勇那麼厲害,還有漢王的二十萬大軍,他們這一路丞相只派了一萬兵馬,確實有點弱,不過也不怪丞相,京城空虛,實在是無兵可派,讓這員小將去正合適。

    “臣謝恩。”李密高高興興向上施禮,心說,王賢弟這次可以嶄露頭角了。

    原來,李密和王伯當是磕頭的把兄弟,當年王伯進京當趕考,因為丟失了准考證,又誤了時辰,守武科場的兵將不讓入場。雙方發生爭執,勇三郎火爆的脾氣,一頓拳腳把看門的兵將打了個七零八落。

    武舉子大鬧武科場這可是稀罕事,主考官就是李密,怒氣衝衝地帶人趕到後,本想將這個膽大包天的傢伙捉住治罪,但一看這小夥了一表人才,而且功夫出眾,百十名兵將都不是他的對手,就動了愛將之心,讓軍兵退下,詢問了幾句。

    這一交談,兩個人一見如故,李密非常欣賞他,兩個人大有相見恨晚之意。李密破格讓他入場考試,結果經過層層遴選,王伯當脫穎而出,技壓群雄,奪得武狀元。

    王伯當非常感念李密的知遇之恩,兩個人充北磕頭拜了把子。怎奈當時沒有合適的空缺可補,又無戰事,武狀元也暫時失業。因此。王伯當一直住在李密的家裡。今天英雄可算有了用武之地,李密便在楊廣面前推薦了他。

    越王楊素和蒲山公李密一帶頭,哪個還敢有異議,全都躬身施禮。

    儘管他們明知道宇文化及有私心,給他兒子挑了份最美的差事,帶的兵最多,而且不用打仗,將來功勞還最大,掙的外快肯定還最多。但名正言順,誰讓人家負責保護皇上呢?

    楊廣高興了:“各位愛卿既然沒有異議,就按丞相所言行事,救兵如救火,各路人馬即刻點兵出發,只許勝不許敗,否則,朕定嚴懲。另外,抓緊時間擬旨,派人連夜騎快馬送往幽燕、洛陽以及附的州郡,退殿!”

    散朝之後,越王楊素不敢怠慢,點齊了一萬兵馬,蒲山公李密為謀臣,楊素的大兒子楊感引軍一千為先鋒,經李密推薦,新考取的武狀元勇三郎王伯當為副先鋒,隨先鋒營出征,越王的三兒子楊松負責押運糧草,炮響三聲連夜離開京師,兵發津蒲關。

    兵鋒抵至渭南,消息傳來,津蒲關失守,天門關告急。

    楊素一聽急了,問計李密。李密施禮道:“王爺,不必驚慌,楊勇他們遠道而來,屬疲憊之師,眼下又得了一座關城,肯定輕敵。王爺可挑出一千輕騎,重建先鋒營,卑職願與兩位先鋒先走一步,不屑半個時辰便能趕到天門關。我們堅守不出,待王爺大兵趕至,正好銼其銳氣,一鼓作氣,便可大敗賊兵。”

    李密點頭稱善,立刻照計而行。李密、王伯當和楊感三個人帶著一千鐵騎連夜奔襲天門關。

    守關的主將叫鮑大旺,手下有精兵一萬,但二十萬大兵壓境,包總兵誠惶誠恐,堅守不戰,並火速派人求援。

    鮑大旺一看救兵到了,非常高興,命令大城門,帶著親兵親自出城迎接。但一看,李密他們只領來一千騎兵,又有些失望,不過好在來一千總比一個不來強,而且聽說越王的增援部隊還在後面,也寬心了。

    四員主將見面後相互介紹,然後寒暄了幾句,把李密王伯當等人接入城中,一介紹戰況,這三個人放心了,楊勇的兵馬並未連夜攻城,而在天門關外五裡以外安營紮寨。

    四員主將登上城頭,借著火把眺望,見遠處的敵營燈火點點,綿延起伏,一眼望不到邊。

    “軍師,王爺的大隊人馬什麼時候能到?”鮑大旺心裡仍沒底,因為這一千騎兵的增援,他感到是杯水車薪,我們一萬餘人,而對方二十余萬,二十比一,這仗沒法打。

    王伯當施禮道:“包總兵勿憂,待伯當領一哨人馬,趁他們立營未穩,連夜殺將出去,殺他個人仰馬翻!”

    鮑大旺聽了這話倍覺刺耳,心說,小小年紀,便如此狂妄,縱然有些本事也免不了日後吃虧,況且你還是個副先鋒,在我們四個主將中,你官最小,哪有你說話的餘地?哦,就你英雄,那我們不全成了飯桶?但是,看李密跟他兄弟相稱,關係至厚,也不敢多說什麼。

    “賢弟,不可魯莽。敵眾我寡,我們不可臨戰。如果對方攻城,我們要以逸待勞,避其銳氣。待王爺大兵趕到後,兵合一處,可一舉退敵。”李密趕緊阻攔。

    “好吧,既然大哥這麼說,小弟聽你的,就讓楊勇他們多活一個晚上!”王伯當帶著憤怒和李密等人安排好城頭巡邏,然後下城休息去了。

    此時,楊勇的帥賬正在議事。楊勇端坐在主帥的位置上,公冶長腰懸寶劍不離其後,楊勇感覺從來沒今天這麼爽過。

    他沒想到,自己熱血沸騰的一句話,楊傑真把二十萬大軍交給了自己,並任命自己為元帥,還給自己配了個軍師郭亮,連喬鐘葵這樣的大將軍都給自己當了先鋒官,這是他無論如何都想不到的。

    剛一開始楊勇受寵若驚,很不適應,心說,老子幾天前還是個學生,讓老子泡妞、提筆寫字、看影視劇小說都行,現在有了楚霸王的九成功力,上馬征殺這個也可以有。但讓老子做三軍統帥,老子還真不知道該怎麼做。

    統領二十萬人馬,在二十一世紀那得是個軍銜、什麼職級呀?楊勇不敢想了,他有一種一步登天的感覺,又好像是在夢中,總認為這虛幻的。

    哦對,這是老子借了老楊勇的光環所致,但你們哪裡知道,此楊勇非彼楊勇啊!

    老子這是濫竽充數,但事到現在不充又不行。又一想,讓自己當“一把手。”那還不好辦嗎?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走嗎?老子縱然不懂兵,但秘書多呀!軍師、參贊、副將等等,多如牛毛,自己動動嘴使使眼神,就有人樂此不疲代勞了。

    這次老子也嘗嘗當的大官感覺,能當一回二十萬人馬的“一把手。”,縱死也值了。

    因此,楊勇很快調整心態,進入了元帥的角色,連說話也是“本帥本帥的了。”。

    另外,今天的仗打得也過癮,可以說是勢如破竹,喬鐘葵的三千兵馬到了津蒲關下,其步將王銑叫陣,守關的主將馮萬領兵出戰,雙方在關前擺開戰場。

    王銑雙斧子一輪勇猛異常,連勝三陣,對方三員大將包括馮萬在內,均沒在王銑面前走過三合便陣亡了。主將陣亡對方兵將自亂陣腳,喬鐘葵乘機引軍衝殺,對方潰不成軍,喬鐘葵和王銑隨後沖入城中,走馬取了津蒲關。

    等楊勇的主力部隊趕到時,先鋒營早把戰場都清掃乾淨了,關門大開迎接他入關。但喬鐘葵的先鋒營到了天門關下受阻,對方免戰高懸,加上天黑,就只好安營紮寨了。

    先鋒營寨紮好後,楊勇的大部隊留下一員大將引軍五千守住津蒲關,然後也趕到天門關外,雙方兵合一處,埋鍋造飯,吃過晚飯,楊勇和軍師郭亮升帳,手下將官一二百號列立兩廂,商議明天的戰事。

    楊勇捉摸著,按照今天這打法,明天拿下天門關,然後是渭南,小縣乃彈丸之地,二十萬大兵一走一過就踏平了,兩天之內就可取京師平定天下了。要是把楊廣和宇文化及、楊素等人捉住,老子讓他們跪在自己面前喝“征服。”,哦對,他們不會唱,那沒關係,老子可教給他們!

    楊勇正在得瑟呢,軍師郭亮施禮道:“王爺,人都到齊了,先鋒營的也來了,您開始吧。”
0.jpg
嚴羊 發表於 2019-5-22 08:57

第51章 遭遇王伯當

    楊勇點點頭,收住思緒,但老子說些什麼呢?還從來沒在這種場合講過話,穿越之前老子在班上發個言都有幾分膽怯,那才幾個鳥人啊!今天面對的一二百號可都是帶兵的大將啊,這些人按二十一世紀的編制來說,隨便拉出哪個來恐怕都在團長以上呀。

    楊勇不免有些緊張,又一想管他呢,老子現在是元帥又是漢王的並肩王,百分百的“一把手工程。”呀,說哪哪是邊,誰敢不聽?想到這裡楊勇又心情一放縱,清了清嗓子道:

    “咳,咳,各位兄弟,今天仗打得不錯,喬先鋒和王銑兄弟走馬取關,首功一件,都先記上。等抓住昏君和奸臣後,讓王兄按功勞評先進、晉職稱,哦晉職級,領將狀,哦不,應該是領獎賞!”

    文武眾將一聽也不敢樂,心說王爺說話真有意思,太隨便,太個性了,全都兄弟相稱,有些詞我們聽都沒聽過。

    楊勇總結完以後又道:“各位兄弟,明天這一仗怎麼個打法,各抒己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都說道說道吧。”

    楊勇這一發揚民主,喬鐘葵出列施禮道:“大帥匆憂,天門關還交給我們先鋒營吧,若非天晚,此時末將已經把大帥恭迎進關了!”

    這時一員大將也出班施禮,甕聲甕氣道:“大帥,明天,俺還包打前敵,把他們全都切開亮著!”

    楊勇一看吃了一驚,這員將長得五大三粗,黑乎乎的大腦袋,滿臉的短鋼髯,兩眼瞪得像包子,頭頂烏金盔,一身荷葉鎖子連環甲,背後別著一對夾鋼板斧,那斧頭大得出奇,跟小車輪似的。

    這不就是影視劇中的黑旋風李逵嗎?哦不對,李逵幾百年後才會出世呢,有人給我介紹過了,此乃大將王銑,今天奪津蒲關主要靠他,一看就是一員猛將,據說此人有萬夫不當之勇。

    楊勇不禁心中大喜,滿意地點了點頭。

    第二天天剛一亮,用過戰飯以後,喬鐘葵帶著大將王銑引軍三千沖到關前,一字長蛇陣壓住陣腳,命軍兵討敵罵陣。

    楊勇帶著公冶長和軍師郭亮及眾將站到不遠處的高坡處觀敵瞭陣,楊勇一看,自己手下的這些兵將,為跟隋朝的兵將以示區分,全都翻穿號坎,也有起兵造反之喻意,但仍然盔明甲亮,列隊整齊,個個精神抖擻,大旗迎風飄擺,好不威風。

    再看天門關城高池深,易守難攻,真乃一座雄偉的關城。城門緊閉,上面跺口上的軍兵像雕刻的假人一樣,站在那裡一動不動,任憑喬鐘葵的軍兵無論怎麼罵,城裡仍然無動於衷,最後這些當兵的罵累了,都坐在地上罵,躺在地上罵,什麼樣的都有。但罵了整整一上午,關門緊閉,免戰高懸。

    到了下午,天門關守兵仍耍肉頭陣,罵了半天,仍然沒人理他們。氣得喬鐘葵和王銑一聲令下“攻城!”,三千軍兵往前就沖,剛到護城河附近,城頭伏兵四起,箭如雨發,有不少中箭傷亡的,落馬的,落水的,不計其數,其他軍兵一看不能接近便敗退下來。等喬鐘葵的人馬退到射程之外,城頭上又沒了動靜。

    把喬鐘葵和王銑氣得哇哇怪叫,親自罵陣,但城頭仍然無動於衷。就這樣,雙方一直耗到天黑,只得收兵回營。

    楊勇一皺眉問公冶長:“大哥,天門關主將是誰呀?怎麼嚇得不敢出戰呀?”

    公冶長施禮道:“回大帥,總兵官是鮑大旺,不過看他們好像來了救兵,城頭上除了‘鮑’字大旗外,還楊、李、王的三杆旗幟飄動,莫不是越王楊素來了?”

    “哦,要是這個老傢伙來就好了,捉住他老子也出出氣,媽的,無緣無故害老子,不過他們不出戰怎麼辦?”楊勇有些擔憂,對帶兵打仗這一塊,楊勇現在腦子裡一片空白。

    儘管他在穿越之前也看過不少古代的影視小說,也知道薑子牙、張良、諸葛亮等等,這些叱吒風雲的人物帶兵攻城掠地的光輝傳奇,但今天這個“帥。”字突然降臨到他的頭上,他發現自己茫然不知所措。他這個冒牌的“楊勇。”,只有感歎自己在學校裡書讀少了。

    軍師郭亮施禮道:“大帥,這恐怕是老賊的策略,他們是在等待時機,或者是在消磨我們。不如明天我們強行攻城,這樣雖然傷亡有點重,但一鼓作氣拿下這座池應該沒問題。”

    “軍師言之有理,明天他們要還不出戰,我們就只有強行攻城了。”楊勇知道,這樣消磨下去,等楊廣他們完成調兵遣將之後,那就對他們更不利了。

    到了第二天辰時,喬鐘葵的人馬剛一亮隊,還沒等罵陣呢,突然天門關內炮響三聲,接著關門大開,從裡面殺出一隊人馬,約有五百之眾,雁翅形排開,弓箭手壓住陣腳。兵將們個個盔明甲亮,威風凜凜。

    正中間的兩杆大旗上,鬥大的“楊。”字和“王。”字分外醒目。旗下兩員大將,一個正是銅盔銅甲的先鋒官楊感,另一個乃是銀盔銀甲的副先鋒王伯當。

    “孫子,終於亮隊了!”早就迫不及待的步將王銑,手提兩柄板斧,撒腿如飛跑到陣前,剛要叫駡的時候,王伯當拍馬舞刀沖到了陣前,兩個人一個馬上,一個步下就打了照面。

    楊勇帶著一些將官在高坡一看,這員隋將太拉風了!看年紀二十歲左右,面如銀盆,五官端正,周正的身板,講漂亮瀟灑跟自己有一拼,也是銀盔銀甲,白戰袍,身後背弓,走獸弧懸天袋滿插狼牙箭,坐下花斑豹,撐中一口合扇板門刀,陽光一照刀光閃爍,奪人的二目。

    楊勇不認得,禁不住嘖嘖稱讚:“好不威風大將,這是誰呀?”

    楊勇這一問,身後的將官不少,但都認不得,一時沒人答言。

    公冶長在馬上端詳了半天,終於認出來了,拱手施禮道:“大帥,此人乃去年新考取的武狀元,人稱拼命三郎神射手王伯當。據說他是蒲山公李密的門生,沒想到他也來了,這麼說,李密也跟著來了?”

    “哦,?武狀元王伯當?李密?”楊勇禁不住重複了一句,心說我日,這次對上號了,李密這個隋唐名人自己當然知道,我們倆還同殿稱臣呢,雖然沒幾天,但也算是同僚了。歷史上說此人文武雙全,善於用兵。還有這個王伯當,那是隋唐英雄榜上的人物,瓦崗寨上響噹噹的名將,沒想到今日老子在此見到真人了。

    楊勇正在胡思亂想的時候,戰場上兩員大將互通名姓之後已經交手了。

    原來,這二人都是火爆的脾氣,話不投機當場動手,刀斧並舉殺在一處。

    一個回合下來,王伯當的大刀正碰到王銑的板斧上,噹啷一聲巨響,火星四濺,震得王伯當雙臂發麻,等圈馬再戰的時候,王伯當知道這個王銑是員猛將,力大斧沉,便不跟他拼力氣了,舞動大刀上下翻飛,二人就鬥在一處。

    王伯當刀法精奇,大刀施展開來神出鬼沒。王銑雖然是步下將,但雙斧也絕不是瞎輪,而是呼呼掛風,前遮後擋,連劈帶砍,圍著王伯當的人和馬溜溜直轉。

    二人交戰十幾回合,沒分勝負。雙方鼓聲大作,軍兵齊聲呐喊為自己的大將加油助威。

    楊勇在馬上一看,二人打得太過癮了,真是上山虎遇上下山虎,雲中龍遇上霧中龍,楊勇剛要讚歎兩句,王伯當撤刀撥馬就跑。

    “奶奶個熊,小白臉休走,把腦袋留下!”王銑把手中板斧一碰,撤腿就追。別看他沒馬,但兩條腿跑得飛快,是真正的飛毛腿,眨眼間就離王伯當不到三丈遠了。

    王伯當人往前跑,眼往後盯,一看時機成熟,偷偷地把大刀掛好,一探手取出寶雕弓,同時抽出三支狼牙箭,認扣添弦,冷不丁回頭一個犀牛望月,喊了一聲“著!”,三支箭同時飛出,三點寒光直奔王銑而來。

    王銑正追得急呢,一看他拉弓射箭,王銑根本沒在意,把雙斧在空中一輪罵了聲“去你媽的!”,叮噹兩聲,有兩隻箭被大斧子磕飛,但第三支箭他可沒躲開,“撲。”的一聲正中腹部。

    王銑疼得慘叫一聲,扔了雙斧,摔倒在血泊之中,就地翻滾,沒幾下,便絕氣身亡。

    楊勇大驚,方知道這可不看戲,而是血淋淋的戰場。剛才還是活蹦亂跳、有說有笑的王銑,眨眼間橫屍沙場,這就是戰場的殘酷性。楊勇驚懼,這拼命三郎真夠厲害的,神射手果然名不虛傳,這樣一員大將什麼時候能跟著老子混呢?同時,楊勇也在為大將王銑的陣亡惋惜不已。

    不光楊勇吃驚,公冶長、先鋒官喬鐘葵、軍師郭亮等等眾將也吃驚不已,一馬三箭,同時發出,還是第一次見這種射法的,就連公冶長也望塵莫及。

    這時,王伯當二次圈馬回來,摧馬舞刀向喬鐘葵的隊伍衝殺過來,他身後的先鋒官楊感一看王伯當得手了,把手中的長矛一舉代替軍令,這五百名軍兵叫喊著也一齊衝殺過來,喬鐘葵不敵二將,被殺得大敗。

    楊勇一看這就敗了,不行,讓老子去會會這個武狀元,想到這兒把大槍摘下來了,喊了聲:“好厲害的王伯當啊,待本帥擒他!”
嚴羊 發表於 2019-5-22 08:57

第52章 激戰天門關

    楊勇剛要衝下去會戰勇三郎,公冶長攔住了他:“大帥,殺雞焉用牛刀,你是主帥呀,看卑職的!”公冶長說著,帶著一哨人馬摧馬舞刀沖了下去。

    喬鐘葵的三千大兵被人家五百兵將殺得退出好幾百米,這時公冶長帶領一哨人馬趕到,雙方兵合一處才收住陣腳。

    公冶長縱馬截住王伯當,二人都是使刀,雙刀並舉,二馬盤旋就殺在一處。楊感沖過來要幫助王伯當,被喬鐘葵截住,廝殺起來,就這樣對兵將對將,雙方殺了個難解難分。

    楊勇一看公冶長和喬鐘葵仍難取勝,二人漸漸不敵對手,剛要再派兵助陣時,這時,城頭上鑼聲響起。王伯當和楊感不敢戀戰,趕緊收兵撤退,公冶長和喬鐘葵帶人在後面追殺了一陣,王伯當和楊感退進城中,城門緊閉,吊橋扯起。

    公冶長和喬鐘葵只得收拾殘兵敗將,查點人數,此戰除了大將王銑陣亡外,還有四五百名將士傷亡。

    喬鐘葵和公冶長一邊命軍兵搶救傷患,打掃戰場,一邊來向楊勇秉報。喬鐘葵情緒激動,泣血哭告,要求楊勇全力攻城,為王銑等死難的兄弟報仇雪恨。

    楊勇氣血上湧,剛要下令,軍師郭亮施禮道:“大帥,喬將軍,不可!眼前我軍新敗,士氣低落,此時攻城肯定無果而返。另外城中定有埋伏,他們早就給我們準備好了,因此,此時不宜攻城。”

    “軍師,他們得了便宜又堅守不出,太氣人了,難道王銑兄弟和那麼多將士都白死了嗎?”喬鐘葵喘著粗氣,抹了一把手背上的血,氣乎乎地爭道。

    郭亮正色道:“喬將軍,勝敗乃兵家之常事,小不忍則亂大謀。打仗,憑的是三軍的士氣,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要攻城也得找好機會,至少等我方勝敵一陣,士氣大震的時候再攻城,一戰可成。”

    楊勇聽郭亮說得有理,便用心地學著,不住地點頭,心說,看來老子這帶兵佈陣差得遠呀,好好學學吧,免得今後丟人現眼。

    於是道:“軍師所言有理,今日休息,明日待本帥親自出陣,擒了王伯當那廝再說。”

    郭亮又道:“大帥,今天晚上,要防止王伯當等人偷營劫寨,他們士氣正盛,不可不防。”

    楊勇又學了一招,點頭道:“好,軍師就安排一下,給勇三郎布個陣,王伯當要是來了,讓他有來無還,收兵!”

    王伯當引軍回到天門關,見到越王楊素和軍師李密,不解地問:“王爺,王大哥,末將正要再取賊將的首級呢,為何要鳴金收兵啊?”

    李密一樂道:“賢弟,你今天贏了一陣,射殺了賊將王銑,還殺了不少賊兵賊將,立下大功一件,已經累了,敵眾我寡,不可戀戰,快回去好好休息吧。”

    當著楊素的面,王伯當也不好多說,施完禮後回自己的大帳了。

    到了晚上,王伯當又來向楊素請令:“王爺,賊人今天敗了一陣,銳氣大挫。末將不才,今天晚三更願領一支人馬前去偷營劫寨,將楊勇等賊首的首級捎來幾顆獻于王爺帳前。”

    越王楊素一聽眉開眼笑道:“好,王先鋒勇猛無敵,名不虛傳,本王就給你三千精兵,三更出發,偷營劫寨。”

    “王爺不可。”楊素話音剛落,李密施禮攔阻道。

    “哦,軍師有何高見?”楊素不悅。

    “王爺您是知道的,楊勇雖然是廢棄太子,但早年乃為馳騁沙場的大將。曾任過北周的柱國大將軍,後來他隨先皇平定南陳,又滅了北齊,領兵帶隊,南征北戰,東擋西殺,所向披靡,很會用兵。今天他們進攻受挫,損兵折將,連營肯定有防範,因此王賢弟去不得。”

    李密這一番話,王伯當得覺得心裡熱乎乎的,還是我大哥關心我呀。對,大哥高見,他常常跟我說,為將不能逞一時之勇,有勇有謀,勇謀雙馨,方為真正的大將。

    “言之有理,軍師,有何破敵之策?”楊素繼續問李密。

    “王爺,我們可以給他來個釜底抽薪。卑職已經調查清楚……”說著,李密扒附在楊素耳邊低語了一陣,說得楊素哈哈大笑。

    最後李密道:“王爺,明天可拖住楊勇,不可與之大戰,也不可一味地拒戰,關鍵要守好城池,待卑職與楊先鋒事成,我們可一舉破敵。”

    “嗯,好,軍師妙計,就依計而行。”楊素說完散帳了。

    王伯當聽了個糊裡糊塗的,私下裡又找到李密問:“大哥,究竟是如何一個釜底抽薪呀?”

    李密一笑:“賢弟,天機不可洩露,別問那麼多了,到時候你就知道了。記住,這兩天不管愚兄在不在城中,你一定要聽王爺的軍令,不可擅自出戰,不可戀戰,軍令如山,軍法無情,懂嗎?”

    “好吧,大哥,小弟記下了。”王伯當一看李密不願多說也就不再問了。

    楊勇和他的先鋒營收兵之後,當晚在連營內暗布陷坑、絆馬瑣,並埋伏兵將,防止天門關的人晚上偷營劫寨。但是一晚上過去了,很平靜,別說王伯當,連天門關的一兵一卒也沒見著。

    到了天門關兩天了,未拿下關城,而且損兵折將,大將王銑陣亡,楊勇的人馬士氣消沉。楊勇一看沒人是王伯當的對手,便決定親自出戰,鼓舞一下士氣。

    軍師郭亮苦勸未果,滿營眾將除了公冶長對楊勇信心百倍外,其餘的人都不知道楊勇的能耐,對他出戰一點期待都沒有。

    就連軍師郭亮也認為,要在二十年前,楊勇出戰王伯當還有取勝的可能,但這些年他在宮中養尊處尤,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哪還上得了戰場?

    看看這兩天他的指揮就知道了,全是問計於我們,他肚子裡那些兵書戰策早就被這幾年鶯鶯燕燕的生活消蝕盡了,這樣的元帥還能出陣臨敵嗎?我們這麼多大將都不是王伯當的對手,他哪能行呢?

    但楊勇堅持要出戰,並告訴軍師郭亮,讓他做好攻城準備,一旦自己把王伯當殺敗,就舉三軍之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猛攻天門關,取下關城,就可長驅直入直搗京師了。

    郭亮表面點頭,但根本沒對楊勇抱多大希望,心說,也好,讓你這個高高在上的並肩王加元帥吃回敗仗,你就服氣了。然後,我們再坐下來慢慢商議破敵之策。因此郭亮根本沒做攻城的準備,認為這是多此一舉,浪費軍兵感情,只是帶人給楊勇和公冶長等觀敵瞭陣。

    楊勇帶著公冶長、喬鐘葵等將官,點兵五千沖到關門前叫陣,但叫了半天,天門關內又耍起了肉頭陣,免戰高懸。

    一直罵陣到該吃午飯時,楊勇才收兵回營。但楊勇到了營中,盔甲剛卸下來,屁股還沒坐穩當,軍兵來報,王伯當引軍五百炮響三聲殺出關門,討敵罵陣來了。

    楊勇心說,王伯當有病是怎麼的?老子罵陣時你們不出戰,我們剛一收兵,你們便來討戰,這真是鬥氣來了。

    楊勇火往上撞,仍然點兵五千,列開旗門,一看今天只有王伯當一員主將,沒見到楊感的影子,李密和越王楊素始終沒露頭。楊勇認為這些人奸詐,肯定在城中守城,讓王伯當打一陣休息一天,這樣消磨時光。

    楊勇好不氣惱,摧馬擰槍來到兩軍陣前和王伯當馬打對頭。

    楊勇用槍一指:“對面可是勇三郎王伯當?”

    “然,賊將通名受死!”王伯當把大刀一橫,厲聲喝問。

    “我叫楊勇,被漢王封為一字並肩王,是三軍元帥。王伯當,我敬佩你是英雄好漢,聽本帥良言相勸,別再扶保那個昏君楊廣了,還有宇文化及、越王楊素、李密等,這些都不是什麼好人,你跟他們為伍遲早沒好下場的,乾脆跟著我混吧,本帥以格擔保,肯定不會虧待你的……”

    “嘟,膽大的逆賊,死到臨頭了,竟然勸起本將軍來了,我讓你先沒好下場再說,看刀!”王伯當勃然大怒,沒等楊勇說完,拍馬掄大刀一個力劈華山對著楊勇就劈下來了。

    不給你點厲害嘗嘗,你以為老子麵團捏的嗎?楊勇也急了,一看刀下來了,不躲不閃,橫大槍往外招架,“開!”

    王伯當的大刀正剁到八寶駝龍槍的槍桿上,“噹啷啷。”一聲巨響,王伯當的大刀再也拿不住了,雙手不由得一松,這口大刀呼的一下就飛上了天空。

    王伯當的虎口差點被震出血來,好大勁兒!王伯當在馬上剛一愣神,楊勇就使出了蓋頂三槍。因為楊勇知道,對付勇三郎這樣的高手,不能給對方還手的機會,必須一招制敵,一氣呵成,讓他反過手來,還有自己的好果子吃嗎?

    因此,楊勇啪啪啪一抖大槍,金雞亂點頭之後,蓋頂第一槍向王伯當的腦門子砸來。

    王伯當趕緊一撥馬,閃身躲過。心說,沒想這楊勇力氣這麼大,出招也快,夠厲害的,我真是輕敵了。

    “蓋頂第二槍!”王伯當手中沒了兵器摧馬想跑,楊勇搬槍頭,推槍攥,第二槍就到了,槍尾部的大金屬疙瘩呼的一下奔王伯當的太陽穴掃來。

    王伯當嚇得魂不附體,這槍來得太快了,情急之下他趕緊來了個金剛貼板橋,身子往後一仰,睡在了馬背上,楊勇這一槍掃空。

    王伯當認為著二馬一錯蹬,就沒事了,自己得趕緊逃跑,手裡沒了大刀這仗沒法再打了,如果楊勇趕追,就用一馬三箭把他射到馬下。

    但是他想錯了,王伯當剛直起身子,一拍馬屁股還沒跑出兩步,身後的楊勇大喊一聲,“還有第三下!”把大槍往空中一拋,然後一摧馬,接槍在手對著王伯當連人帶馬就砸了下來。
嚴羊 發表於 2019-5-22 09:05

第53章 教教你,何為英雄

    王伯當驚得真魂出竅,他根本沒見過如此使槍的,一馬三槍,這槍來得太快了,如行雲流水,又似疾風閃電,這也太厲害了,再想躲哪來得及?

    其實王伯當沒跟楊勇打過交道,他只要能咬牙挺過勇哥這蓋頂三槍的絕招兒,便能夠化險為夷,反敗為勝,因為現在的楊勇只是憑力量和這三招大槍絕技迎敵,論招數根本不是王伯當的對手,但可惜的是,王伯當撐不過這道坎兒。

    王伯當一看不好,情急之下他趕緊滾鞍落馬,人是躲過去了,但他這匹馬可沒躲開,被楊勇哢嚓一槍桿抽到了馬背上。

    這匹馬一聲哀鳴,被打了個骨斷筋折,癱倒地上,起不來了。

    沒等王伯當爬起來,楊勇的馬就到了近前,楊勇擰槍便刺,但槍尖到了王伯當臉前,楊勇心頭一震又收住了大槍,吩咐一聲:“綁!”

    後面的當兵的看得有點發傻,沒想到他們的元帥真夠牛的,三下五除二,便把那麼厲害的王伯當活捉了。特別是軍師郭亮、先鋒官喬鐘葵等漢王的這些兵將,全都驚呆了,簡直不敢相信,要知道這樣,早就該讓元帥出陣,那樣王銑也不會死,也不會有昨日之敗,但誰知道呢?

    楊勇這一喊,當兵的如夢方醒,一下子沖上來十幾個把王伯當給捆上了。

    這時,公冶長一看楊勇取勝,把大刀一舉喊了一聲“弟兄們,沖!”帶著這五千軍兵像下山的猛虎就衝殺過去。

    王伯當帶出這五百軍兵一看,主將被活捉了,還打什麼呀,對方人又那麼多,乾脆跑吧。因此這五百兵將抹頭就跑,一片混亂,像退潮一樣。

    楊勇大喜,和這五千軍兵在後面兜著屁股緊追不捨,同時,對身後高坡上觀敵瞭陣的軍師郭亮等大喊:“軍師傳令攻城!弟兄們,拿下天門關,活捉楊素!沖啊!殺呀——。”

    郭亮等人聽到喊聲如夢方醒,沒想到楊勇這一戰真的成功了,對呀,這是攻城好時機,我軍士氣正旺,可一鼓作氣拿下天門關。可是提前沒準備,他趕緊命令集合全部人馬,全力攻城。

    容等郭亮這二十萬大軍集合完畢,架上雲梯衝到防城河近前時,楊勇的五千兵將損失慘重,已經敗下陣來。

    原來城中早有準備,一看楊勇引軍衝殺過來,越王楊素和總兵官鮑大旺不顧城外那五百軍兵的死活,沒有開城。很快這五百軍兵被楊勇的五千人馬沖了七零八落,死的死,傷的傷,有不少掉進了護城河就折騰起來了。

    等楊勇的人馬沖過護城河,剛到城下時,攻城的雲梯卻遲遲不到,這時城頭伏兵四起,弓箭加上滾木擂石,如狂風暴雨般從城頭上投擲下來,眨眼間楊勇的兵將死傷無數。

    “大帥,軍師的人馬還沒上來,傷亡太慘重了,撤吧。”公冶長建議道。

    “媽的,怎麼搞的?撤——。”楊勇一看不撤也不行了,就這點兵馬,後援部隊上不來,這城沒法攻,再攻一陣,就全軍覆沒了。

    他們剛撤到防城河對岸,郭亮才引大軍叫喊著從後面衝殺過來。

    楊勇一看眼裡瞬間又有了亮光,和郭亮兵合一處,指揮著軍兵二次沖過護城河,鋪天蓋地般壓向天門關。

    二十萬大軍,叫喊著排山倒海一般沖向天門關,成千上萬的弓箭手向城頭射箭,掩護當兵的沖到城下,然後架起雲梯往上就爬。一時,天門關上,喊殺聲,慘叫聲,驚天動地。

    楊勇的兵將們剛爬到半路,城頭上伏兵又起來了,楊素和鮑大旺指揮著軍兵,萬箭齊發,石塊和滾木等,如雨點般砸落下來。

    攻城的軍兵傷亡慘重,摔落下城頭的,中箭身亡的,被石塊和滾木砸死的,不計其數。當兵的死了一批,又沖上去一批,被打下來又補上去,場面相當慘烈,屍體堆積如山,血流成河。

    這樣,攻了將近半小個多小時也沒攻下來。

    楊勇還是第一次經歷這麼大的場面,這可不是放電影,帶給他的只有震撼,他也有些發傻,公冶長一口大刀緊隨其身邊保護著他。

    楊勇一看這傷亡太大了,要拿下這座關城全靠人墊,得死傷多少?正在著急的時候,公冶長突然驚喊了一聲:“大帥快看!”

    楊勇冷不丁一回頭,見東北方向濃煙四起,烈焰飛騰。不由得驚問了一聲:“啊!,哪裡起火?”

    這時,軍師郭亮帶著兵將飛馬來到楊勇近前,插手施禮道:“大帥,不好了,剛接到戰報,我們的糧草庫被燒了。我們上當了!李密和楊感帶人偷偷出城,繞到我們後面,把我們的糧草庫給劫了!”

    “啊!?”楊勇一聽真是壞了,功高莫過於救駕,計狠莫過於絕糧啊,這個李密太狡猾了!我說這兩天他和楊素怎麼不露面呢,打仗也是打打拖拖,原來想出了這條奸計,這是要砸我們的飯碗呀?於是趕緊吩咐道:“快,快派兵去救!”

    “大帥,本軍師已經想到這一層了,所以這次攻城才晚到了幾分鐘。此前我已經派去兩千兵馬,保衛我們的糧草庫,沒想到還是被他們得逞了,容我再派人去解救。”郭亮撒了個小謊,把他貽誤戰機的事巧妙地掩蓋過去了,遂命大將姜楚瑜、夏遂良引軍五萬火速趕緊往東北方向五裡處的糧庫。

    糧庫這一起火,很多將士都知道了,二十萬大軍要是斷了糧草,那後果不堪設想,不用打就自亂陣腳了,因此哪還有心攻城啊。

    楊勇、郭亮和公冶長、喬鐘葵一商議,就傳令三軍停止攻城,收兵撤退。

    楊勇他們不打了,但城中的楊素和鮑大旺不答應,在楊勇的兵將剛退過護城河時,關門大開,楊素和鮑大旺引軍一萬突然沖出,叫喊著殺了過來。

    這下,楊勇的軍兵大敗,楊勇、郭亮他們吆喝不住,這些當兵的像退潮一樣玩命地往後敗退,真是兵敗如山倒。

    楊勇和公冶長無奈之下只有邊戰邊退,楊素和鮑大旺引軍一口氣追殺二十多裡,因害怕中計也不再追趕,引得勝之兵退回了天門關。

    楊勇、郭亮等人收住陣腳,查點人數,這一戰傷亡太慘重了,二十萬兵馬折損了將近五萬,更重要的是糧草被燒毀大半。幸運的是,李密和楊感的兵將被打退,糧庫的大火被撲滅,還保留下來一小部分糧草,這也算是未傷元氣吧。

    不過這一戰,楊勇在軍中把威信樹立起來,眾將都對他刮目相看,心說,我們這大帥深藏不露哇,力大無窮,招數絕倫,真是威風不減當年。

    其實此楊勇比那個楊勇的當年威風多了,只是這裡面的兵將大都沒見過當年楊勇馳騁沙場的情景。只知道他當了近二十年太子,後又被貶為庶民四年。

    等回到帥帳,軍師郭亮怒不可遏,吩咐一聲:“來人,帶人王伯當!”

    很快軍兵們推推桑桑把五花大綁的王伯當押到楊勇和郭亮面前,王伯當橫眉立目,立而不跪。

    大將喬鐘葵過來,啪啪抽了他兩個嘴吧,然後對著膝蓋窩咣咣兩腿,王伯當雙腿一軟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但勇三郎眼眉一立,呼的一下又站了起來罵道:“老子上跪天下跪地,中間跪爹娘,怎麼會給你們這群大逆不道之人下屈膝?士可殺不可辱,給老子來個痛快!”

    喬鐘葵把眼一瞪叫駡著又要過去,楊勇一擺手:“算了。王伯當,今天本帥跟你掰扯幾句,什麼叫造反,什麼是大逆不道?楊廣那昏君是怎麼當上皇帝的,楊廣是個什麼人,你清楚嗎?告訴你,六條:欺娘,戲妹,殺父,弑郡,鴆兄,圖嫂。因此造反的、大逆不道的應該是他!

    你自恃為英雄好漢,本帥也不打消你的積極性,因為人人都嚮往進步對吧。但何為英雄,你知道嗎?

    順應時代潮流,代表或者維護大多數人的利益是為英雄。行俠仗義,除暴安良,為朋友兩肋插刀,不惜血濺五步,乃英雄也;扶明君,保明主,為民請命,為國拼殺,不惜拋頭顱,灑熱血,乃英雄也!

    而楊廣是昏庸無道,是個六短之君,寵信宇文化及和越王楊素等奸佞之輩,殘害手足,排除異己,大興土木,勞民傷財。你扶保他們,乃助紂為虐,為虎作倀,不是英雄,實為混蛋!不過,本帥念你有當英雄的美好願望,就教你幾句,跟著本帥混吧,成全你做一個蓋世英雄的夢想!”

    楊勇這一番話,滿營眾將都聽得瞠目結舌,因為有些詞他們根本沒聽說過。公冶長對楊勇的“超言論。”早已習以為常,聽了不住地讚歎。

    王伯當更驚異,心說這個楊勇不但武藝蓋世,還從哪里弄來些怪異的言論,什麼時代潮流,什麼代表,什麼美好願望,我還是第一次聽人這麼說。不過他說得似乎有些道理,皇上和宇文化及的劣跡老子也聽說過,但是要讓老子背叛我大哥李密而投降你們,簡直是癡心妄想!

    想到此王伯當把眼一瞪:“簡直是一派胡言!楊勇,不要說了,吾乃朝庭命官,豈能投降你們這些叛逆之賊?要殺開刀,吃肉張口,老子誓死不降!”
嚴羊 發表於 2019-5-22 09:06

第54章 勇三郎被禍

    楊勇又勸了半天,終究無果,但仍然不捨得殺了王伯當,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哇。

    “大帥,跟他廢話等於對牛彈琴,宰了他算了!”軍師郭亮道。

    “殺了他,為王銑等死難的弟兄們報仇!”喬鐘葵怒不可遏地喊道。

    “對,殺了他!宰了他!抹了他!”……眾將紛紛群情激奮。

    楊勇一擺手,大帳裡又靜了下來,道:“各位兄弟,言之差矣!王伯當只是昏君和奸臣的棋子,本帥優待俘虜,今天不和他一般見識。來人,鬆綁,讓他走!”

    “啊!?大帥……”這一下大大出乎眾將意料之外,這一仗敗得這樣慘,王銑等兵將死得如此慘烈,都對王伯當咬牙切齒,楊勇一說要放人,都接受不了,認為是聽錯了。

    “大帥,不能放啊,放虎歸山必有後患!”

    “大帥,請收回成命,既然不降,當為死難的弟兄報仇,宰了他!”

    “是啊大帥,王銑和那麼多弟兄死得太慘了……”滿營眾將呼啦跪倒一大片。

    楊勇力排眾議:“各位錯了!王銑和那些死難弟兄們不是死在王伯當之手的,而是死在戰場上的,昏君楊廣和奸佞宇文化及之流才是罪魁禍首,今天就是不遇上王伯當,還會有李伯當,張伯當,等等什麼伯當。因此他是只是昏君和奸賊的替罪羊,殺他無益,放了他讓他好自為之吧。”

    楊勇心說,為了收個名將,老子吐沫費盡,既得討好王伯當,又得安撫滿營眾將,把理論都上升到了二十一世紀的哲學高度了,容易嗎我?可他們懂嗎?

    別人還真聽不懂,心裡不服但也不敢抬杠。

    這時,早已有軍兵把王伯當的綁繩鬆開了。王伯當冷笑一聲:“楊勇,想用這一套收買我?你錯翻了眼皮了!我王伯當寧願站著死,不願跪著生,我說過了,誓死不降!你要是放了我,回頭我還領兵來宰你,你可不要後悔!”

    楊勇一看,王伯當果然夠個英雄,淡然一笑:“本帥說話算話,不是兒戲。希望你回去好好想想我說的話,哪天想明白了,後悔的時候來找我,本帥還熱烈歡迎。來人,把他的兵器給他,讓他走!”

    王伯當一看真放他,一不施禮,二不言謝,轉身氣乎乎地出了大帳。

    有人把大刀還給他,他提刀在手,也沒戰馬了,他的戰馬被楊勇一槍桿抽廢了。楊勇只好又命人給他牽來一匹戰馬,王伯當也不客氣,飛身上馬,出了楊勇的連營,直奔天門關而來。

    放了王伯當後,楊勇問計眾將:“各位兄弟,眼下怎麼破城?大家還是各抒己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吧。”

    這一下,滿營眾將都不言語了,都在為放王伯當不滿或不解。

    公冶長一抱拳:“大帥,我們可以給他個出其不意。我軍新敗,楊素和李密他們必然認為我們只會防禦,不敢出擊。關鍵是我們元氣未傷,而且眾將連窩氣帶憋火,正沒處撒氣,我們此時突然出擊,全力攻城,一戰可成。”

    軍師郭亮眼睛一亮,施禮道:“公冶將軍言之有理,大帥,正所謂兵不詐,此計可行。”

    楊勇大喜:“好。我們就依計而行,大家趕緊準備,半個時辰後全力攻城。公冶大哥,你組織督戰隊在後面監戰,無論是誰,有亂軍心者或後退者殺無赦,其他眾將跟本帥一塊攻城!”

    王伯當來到天門關下,城門仍然緊閉,王伯當叫城,早有軍兵飛報越王楊素。

    楊素與鮑大旺打了個大勝仗,二人高興,全城將士都在慶祝勝利,犒勞三軍。這時官兵來報,楊素一聽王伯當回來了,就是一愣,總兵官鮑大旺施禮道:“王爺,我看此中有詐。”

    “哦,鮑總兵,詐在何處?”

    “王爺,這不明擺的事嘛,王伯當與楊勇在城外交戰王爺都看見了吧,王伯當不敵楊勇,被楊勇打落馬下,竟然沒殺,這又放了回來,必然是楊勇的奸計,讓其是來城裡作內應來了。”

    “嗯,鮑總兵言之有理。本王知道怎麼辦了。”楊素擄了擄鬍子,命令三軍擊鼓升帳,然後讓軍兵開了城門把王伯當放了進來了。

    王伯當在外面都等不及了,心說,怎麼這麼半天不開城?難道你們不認得我,我剛離開天門關呀?

    正在納悶的時候,城門大開,王伯當摧馬就進了城,城門又關上了。

    到了帥賬前,有人把馬給接了過去,王伯當進了大賬,見越王楊素、總兵官鮑大旺及滿營眾將都在,王伯當緊走幾步,插手施禮道:“末將參見王爺。”

    越王楊素沒說話,兩隻眼睛緊盯著他,王伯當便沒敢直起身起來,能有十多秒鐘,楊素才吩咐一聲:“來人,把王伯當給本王拿下!”

    軍兵答應一聲,過來幾個不容分說,把王伯當的盔頭打落,擰胳膊給捆上了。

    王伯當愣了,沒問青紅皂白怎麼把我給捆上了?我犯什麼錯了,一沒違反軍紀,雖然被捉住,但我視死如歸,寧死不屈,也沒給你們丟臉啊?

    “王爺這?……為什麼?”王伯當不服氣喊道。

    “王伯當,你還敢問為什麼?說,楊勇什麼不殺你?你怎麼又活著回來了?”楊素啪地一拍桌子,用手點指喝道。

    王伯當一聽,這不廢話嗎,死了我還能回來嗎?那只能是魂魄,嚇死你們。哦楊勇沒殺我,這也是我的錯的嗎,豈有此理呀!

    王伯當把火往下壓了壓道:“王爺,楊勇的確沒殺末將,他想軟硬兼施,想讓末將投降。但末將視死如歸,至死不降。他就把末將放了,因此末將就回來了。至於楊勇為什麼這樣做,末將也不清楚。”

    “不清楚?讓本總兵告訴你好了!我來問你,在關外你被楊勇打落馬下,楊勇的大槍刺到你的臉前為什麼又罷手了?”鮑大旺冷笑一聲問。

    “我都說了,他想讓末將投降,但末將誓死不降!”

    “簡直是鬼話連篇!那你把他們的大將王銑都射死了,還殺了那麼多賊兵賊將,他們今天又吃了敗伏,不用問他們恨透你了,恨不得吃你肉喝你血。你就一個誓死不降,他們就一根汗毛沒動,就把你放回來了?你覺得這樣說我們會相信嗎?”

    “事實就是如此,不信你可以調查。哎,鮑總兵,你這話什麼意思?”王伯當眼睛就瞪圓了。

    鮑大旺冷笑道:“什麼意思?王伯當,水賊過河,別使狗刨!你的鬼把戲瞞得了別人,可瞞不了我和王爺。分明是你已經投降了賊人,來做臥底當內應詐城來了,對不對?”

    “詐你奶奶個頭!鮑大旺,我王伯當可沒得罪你,你想把屎盔子往我頭上扣討好王爺?你說這話要沒證據,可就是誣陷!”

    “你敢出口不遜!這麼明白的事還要什麼證據?等有了證據,這天門關就成了賊人的了,我和王爺也早被你害死了!”鮑大旺呼的一下也站了起來。

    “你放屁,你血口噴人!”王伯當蹦著就吼起來了,看那意思,要不是被綁著非過去抽鮑大旺的嘴吧不可。

    越王楊素看不下去了,把桌子一拍:“嘟!大膽的王伯當,詭計被戳穿,還敢咆哮帥賬,這還了得,推出去,削手示眾!”

    刀斧手不容分說往外就拖,這下王伯當可不幹了,王伯當火爆的脾氣,一蹦多高指著楊素就罵開了:“楊素,奸賊!末將不說殺敵有攻,但是捨死忘生拼殺疆場,雖然被俘,卻也不曾屈膝。而你卻聽信讒言,妄加猜疑,毫無根據地亂殺人。還有你鮑大旺,你們不得好死!”

    到了現在,滿營眾將沒一個敢求情的,都不瞭解王伯當,因為他是新人,一點人脈沒有。因此,王伯當很快被推到轅門外,刀斧手刀壓脖項,就要下手。

    此時的王伯當真有些後悔,心說,楊勇說得不假,看來楊廣、宇文化及、楊素,還有這個鮑大旺,沒有一個好東西,我就這麼死了還落個降將臥底,我比竇娥還冤呢!老子真不該為他們賣命,李大哥,你在哪呢?我們哥倆永別了……王伯當把眼一閉,心裡翻上翻下的,在這裡等死。

    “刀下留人!”刀斧手把刀剛舉起來,一聲喝喊,蒲山公李密和楊感帶著騎兵飛奔而來。

    原來,李密定下釜底抽薪之計,讓越王楊素和鮑大旺、王伯當三個人帶兵守城,並消極應戰,以麻痹楊勇等人,而他和先鋒官楊感帶兩千騎兵,準備好火箭硫磺等,悄悄地出北門,人不知鬼不覺地就鑽了山林,按事先摸清的行軍路線,繞行一二百里,奇襲了楊勇的糧草庫。

    負責看守糧草庫的是漢王的大將王環,手下有三千兵馬,但王環被殺了個措手不及。

    他這是大後方,屬後勤保障,他做夢也沒想到,李密會把戰場擺到他這裡,因此傷亡慘重,一片混亂,王環趕緊派人速去求援。

    糧草庫被劫起火,楊勇的兵馬被殺得大敗。但他的救援隊伍很快趕到,姜楚瑜、夏遂良引著五萬精兵,前面是幾千騎兵,趕到糧草庫就把李密和楊感這兩千縱火犯圍了起來,雙方就拼殺在一起。

    李密和楊感人少,哪敢戀戰,殺出一條血路,奪路而逃。王環、姜楚瑜和夏遂良也不敢狂追,因為還得救火保糧草呢。

    李密偷襲成功,和楊感帶著人馬跑出四五十裡,一看後面沒有追兵,勒住戰馬稍作喘息,查點人數,折損了近一半兵馬。但無異此戰是成功的,這時,他布下的騎兵流星探馬來報:“報軍師,楊勇被王爺殺得大敗,兵退二十五裡。”

    李密和楊感大喜,可剛高興了一半又人探馬來報:“報軍師和楊先鋒,副先鋒王伯當出戰不利,已經被楊勇生擒活拿!”
嚴羊 發表於 2019-5-22 09:07

第55章 大敗楊素

    “啊!?”這一句話,李密驚若木雞,王伯當被抓肯定凶多吉少。因此他吩咐一聲,“火速回城!”

    剛一進城有人告訴他,王伯當回來,李密不敢相信這是真的,詳細詢問了幾句,才知道王伯當的確回來了,而且刀馬都在,也沒受什麼傷。

    李密納悶,心急如焚,恨不得一眼就能見王伯當,這才摧馬來見楊素,剛到轅門近前,便看見王伯當被捆著要殺,這才大喝一聲攔住了刀斧手。

    李密飛馬到了近前,喝問刀斧手:“這是怎麼事兒?為什麼要殺副先鋒,他犯了什麼法了?”

    “回軍師,鮑總兵和王爺懷疑王將軍投敵詐城,這才要殺,我們也奉命而行,具體的我們也不清楚。”幾個刀斧手趕緊施禮道。

    “原來是鮑大旺搞的鬼?王賢弟乃蓋世英雄,怎麼會投敵詐城?簡直豈有此理!滾——。”李密把眼一瞪,這幾個刀斧手嚇得遠遠地躲到一邊去了。

    “賢弟,是我,我是你大哥你李密呀。”李密喊著來到王伯當近前。

    此時的王伯當也聽到了李密的聲音,開始認為是在夢中,後來睜眼一看,果然是李密,叫了聲“大哥。”,虎目之中便滾出淚來,“沒想到,將死之人,還能與大哥再見一面……”

    李密也很難過,安慰道:“賢弟,莫要難過,他們一定弄錯了,你先委屈一會兒,愚兄這就去救你。”

    楊感對手幾個兵將吩咐道:“你們給我留下,保護好王將軍,沒有我和軍師的話,任何人不得動手,王將軍要是有了閃失,我拿你們是問!”

    “是。”幾個兵將答應一聲,就把王伯當保護起來。

    李密和楊感急匆匆進了帥賬,見了楊素插手施禮:“末將參見王爺。”

    “哦,軍師?你們回來,回來就好,累壞了吧,看坐。”楊素看到了李密和大兒楊感完好無損地回來了,非常高興,原來他一直在擔心他們的安危,這下,一顆心算是放肚子裡了。

    這時,有人搬過來兩把椅子,兩個人也的確累了,道謝後便坐下了。

    “那邊戰況如何呀?不用問,肯定是旗開得勝,馬到成功了吧?”楊素眉開眼笑道。

    李密一拱手:“回王爺,托您的福,偷襲成功,火燒糧草庫。他們就是救完火,估計也被燒得差不多了。不出意料的話,不日他們必然退兵。介時,我們再隨後掩殺,楊勇可擒。”

    “嗯,好,軍帥妙計,運籌帷幄,這次首功一件呀。”

    “王爺過譽了,這都仰仗王爺虎威。”

    “哈哈哈……”楊素被李密兩句話拍得飄飄然然飄飄起來,朗聲大笑之後道,“軍師,感兒,你們辛苦了,功勞本王已命人記下,回頭平完賊後,奏請皇上,一起升賞。下去歇息吧。”

    “謝王爺。”二人說著站了起來,李密躬身施禮道:“王爺,末將剛才經過轅門,見王先鋒被綁了要殺,所為何故哇?”

    越王楊素一聽,臉色便沉了下來:“軍師,王伯當被捉,楊勇沒殺他,而且一根汗毛沒動放回來了,連刀馬都在,因此本王懷疑他投降賊人詐城來了。我和鮑總兵一問,他咆哮帥帳,不服不忿,還口出不遜,這才要把他斬首示眾。”楊素知道李密和王伯當關係至厚,便略微加了點佐料。

    “王爺,實不相瞞,王伯當乃卑職的把兄弟,以卑職對他的瞭解,敢以項上人頭擔保,王伯當絕非背主求榮之人,貪生怕死之輩,請王爺開恩明察。”李密說著不滿間地看了鮑大旺一眼。

    “是啊父王,王伯當屢立戰功,你怎麼能胡亂猜疑,憑道聼塗説就斬殺大將呢?漢王大兵壓境,眼下我們正在用人之際,望父王三思。”楊感也施禮道。

    原來這楊感與李密是過命的好朋友,兩個人均是京城的紈絝子弟,年紀相仿,早年曾在一起讀過書。用二十一世紀的話說,二人是同學,同學關係自古以來就非同尋常。

    不是有說人生有“四鐵。”嘛,一起同過窗的,就是學友;一起杠過槍的,就是戰友;一起分過髒的,乃獄友;還有就是一起嫖過娼的,當然是嫖友。這四種人關係不一般,甚至可以說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李密與楊感占“人生四大鐵。”之首,楊感對李密視為尊長,非常佩服他的博學多識,文武全才,對他言聽計從,李密在他面前說句話,有時比他親爹越王楊素還管用,李密當然也很欣賞他。只因為二人關係如此至厚,李密才保著楊感起兵造反,這當然是後話。

    今天李密為王伯當求情,楊感當然不能袖手旁觀。

    “好吧,既然軍師和先鋒替他求情,那就暫時先推回來,待本王查明真相再行論處。來人,把王伯當放了。”楊素說著看了鮑大旺一眼,鮑大旺不語,面帶尷尬。

    “謝王爺開恩,卑職替伯當兄謝過王爺。”李密和李感喜出望外,謝過楊素就往外跑,來到轅門外,二人親自把綁繩給王伯當鬆開,王伯當和李密緊緊在抱在一起。

    少頃,王伯當施禮道:“多謝大哥,救命之恩,恩同再造,小弟銘刻肺腑。”

    李密拉著王伯當的手道:“賢弟,我們倆還用得著說這個嗎?王爺開恩了,王爺也認為這是場誤會,表示會查明真相的。”

    楊感施禮道:“王賢弟,不好意思,父王一時糊塗,讓賢弟受委曲了,在下向賢弟陪禮了,望賢弟莫怪。”

    王伯當面無表情,但仍還禮道:“將軍說的哪裡話來,伯當乃一鄉野粗人,能在王爺軍前賣命,已感榮幸之至,今日之事,受人猜疑也屬正常,豈敢有怨言?”

    正說話間,報事的撒腿如飛來到了三人近前:“報軍師和兩位先鋒大人,漢王的大軍殺過來了,看樣子是要攻城!”

    “啊!?”李密聽了吃了一驚,他們剛吃了敗仗,按說士氣低落,不應該來攻城啊?哎呀,壞了,敵眾我寡,楊勇他們元氣未傷,糧草被斷,他們現在攻城這叫破釜沉舟,如此,天門關危矣!

    “失算,失算。”李密連喊了幾聲“失算。”,趕緊命令軍兵向越王秉報,然後拉著王伯當和楊感上馬往城頭就跑,看那意思要上城指揮軍兵守城。

    “大哥,我頭有些暈。”王伯當沒說假話,剛從行刑柱上下來,腦袋好懸沒被楊素砍下,現在還讓他為楊素賣命守城,任憑誰也轉不過這彎來。

    “賢弟,你先在這裡休息一下,我們先去。”李密說完,和楊感帶著軍兵掉槍上馬往城頭上沖來。

    王伯當心裡不是滋味兒,他回憶著剛才的情景,功不功的說,自己犯了什麼罪要被砍腦袋呀,要不是李密大哥及時趕到,自己現在已經身首異處了。蒙受這不白之冤,他越想越氣,幾次火撞頂梁,真想一怒之下,一刀把楊素和鮑大旺的腦袋切下來。

    但王伯當忍住了,因為他知道那樣做,肯定會累及大哥李密,那不是朋友所為。

    他思前想後,最後一咬牙,上馬提刀也沖上城頭。居高臨下這一看,楊勇的軍隊鋪天蓋地而來,正在攻城,聲勢震天。李密和楊感指揮著城上的軍兵拼命抵抗,王伯當想去幫他們,可怎麼也提不起精神來。

    這時,越王楊素和鮑大旺也得到秉報,楊勇率大兵又來攻城了?楊素也吃了一驚。

    鮑大旺抓住機會趕緊施禮道:“王爺,怎麼樣?卑職看人還是很准的,沒有冤枉王伯當吧?他們肯定是裡應外和!這不王伯當剛進城不久,楊勇就大舉攻城了。他們剛吃了敗仗,要不是有王伯當做內應,他們敢這樣做嗎?王爺現在又把他放了,我們可得提防著他點。”

    “鮑總兵言之有理,快隨我去守城,見了王伯當殺無赦!”楊素說著,和鮑大旺帶著人馬也沖上了城頭。

    也是冤家路窄,鮑大旺帶著兵將沖上城頭,迎面正遇王伯當,此時的王伯當並沒有指揮戰鬥,而是在那裡看著,眉頭緊鎖,無動於衷,仿佛眼前的戰鬥誰勝誰負都跟他無關一樣。而且此時,楊勇的兵將已經有不少攻上了城頭,雙方在城頭上展開了白刃戰。

    正在此時,鮑大旺帶人到了王伯當近前。鮑大旺一看王伯當無動於衷,似在看戲,勃然大怒,用刀點指:“王伯當,狐狸尾巴露出來了吧?別人在拼命守城,你在幹什?果然是降將詐城來了。你還有什麼說的?!弟兄們,王爺有令,見了王伯當,格殺無論!”

    說著,他帶頭沖過來,掄刀就剁。

    王伯當被氣炸了,我們倆真是前世的冤家,今生的對頭,火再也壓不住了,罵道:“匹夫,欺我太甚!詐城就詐城!”說著,接架相還,二人在城頭上就拼殺起來。

    雖然二人都使大刀,但卻有天壤之別。二人交戰沒過三五合,王伯當大叫一聲,將鮑大旺劈於城下。

    鮑大旺所帶的兵將,把王伯當包圍起來,又殺作一團。這時,楊勇的兵將趁機殺上城頭的就更多了,雙方就打亂套了。

    城上的弓箭、滾木、擂石有限,打光了來不及補充,楊勇的兵馬太多了,十五六萬拼了命地往上攻,城頭上多處缺口被打開了。

    楊勇的兵將上城後,有些沖下馬道,把城門打開了,楊勇大喜,和郭亮等眾將指揮著軍兵便殺入了天門關。
嚴羊 發表於 2019-5-22 09:07

第56章 兵困大興城

    天門關的城門一被打開,楊勇的十五六萬大軍可勁兒往裡灌。這下楊素的兵將抵擋不住,被殺得四散奔逃,屍橫遍地。

    李密一看大勢已去,也找不到王伯當了,但顧不得許多,和楊感保著越王楊素,帶著殘兵敗將從南門逃出,一口氣跑出四五十裡,看看後面沒有追兵,他們才停下來。

    一查點人數,兩萬餘人馬,眼前不到六千人,還有不少掛彩的。戰將也有不少陣亡的,連副先鋒王伯當和總兵官鮑大旺都沒跟上來,李密驚懼地問軍兵。

    有軍兵答道:“回軍師,王伯當造反了,殺了鮑總兵,反出天門關去向不明。”

    “啊!?你待怎講?”李密不相信這是真的,但好多軍兵都這樣說,且親眼所見,李密面對越王楊素不滿的眼神,不無尷尬地道:“不可能的……怎麼會這樣?……”

    楊素這時氣也喘得差不多了,睨了李密一眼道:“軍師,這就叫知人知面不知心。不過,軍師不必擔憂,本王決不會把你和王伯當相提並論的。王伯當投降賊人,誅殺朝庭命官,完全乃他一人之行為,罪在不赦,回頭奏請皇上定當嚴懲。眼下,我們慘敗如此,當何去何從呢?”

    李密趕緊施禮道:“謝王爺包容。賊人勢大,前邊的渭南小縣,無險可守,依卑職之見,退回京師吧,保護皇上要緊。”

    “好吧,也只有如此了。”楊素採納了李密的建議,帶著五千多殘兵敗將,敗退京城。

    王伯當一怒之下殺了鮑大旺,殺了散了鮑大旺的同黨,但這時,楊勇的大軍已經攻到城裡,全都打亂套了。

    王伯當腦子冷靜下來,既不能投靠楊勇與李密為仇對陣,那樣對不起朋友,也不能找李密再與楊勇交戰,那樣等於自投羅網,最後王伯當一咬牙殺出城去,奔河南老家去了。

    等離開戰場十幾裡了,喊殺聲漸去漸遠,王伯當勒住戰馬,回望天門關的方向,默默念道:“大哥,鮑大旺加害小弟,小弟無奈盛怒之下斬之。楊素不辯是非,長此下去必為之所害,也累及大哥。原諒小弟不辭而別吧,多保重,我們後會有期……”之後,王伯當打馬如飛奔東南方向跑下去了。

    楊勇的大軍一鼓作氣佔領了天門關,城中還不少沒逃脫的兵將,一看敗局已定,反抗只會被誅殺,誰的命都不是大風刮來的,紛紛扔了槍刀,跪地請降。

    先鋒官喬鐘葵覺得不出氣,大有屠城之相,帶著人馬橫衝直撞,揮舞著大刀如砍瓜切菜,直殺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楊勇一看趕緊讓公冶長傳令,降者免死!喬鐘葵這才不得不罷手。

    楊勇和軍師郭亮命令軍兵,不得濫殺無辜,收編了俘虜六千餘眾,美中不足的是,裡面沒有王伯當。楊勇趕緊詢問王伯當的消息,這時有軍兵來報,說王伯當被楊素和鮑大旺猜疑,起了內訌,有人看見他殺了鮑大旺落荒而逃,縱馬奔東南方向去了。

    老子還是沒感動了他呀!楊勇有些失望,看來真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哇,只有日後有機會再圖了。

    於是傳令把俘虜混編到自己隊伍中,然後清掃戰場,補充給養,稍作休整後,留下姜、夏二將帶五千兵馬守住天門關,然後率大軍十六萬對外號稱二十萬兵發渭南。

    到了渭南,連老百姓都跑光了,楊勇兵不血刃便進了渭南。楊勇採納了公冶長的建議,傳令三軍,不得毀壞民房和莊稼,違令者斬!因此大軍過處,秋毫無犯。

    令公冶長最高興的是,在渭南縣衙還找到了自己的那匹烏錐馬。這匹馬被衙門裡的差人養得膘滿肉肥,刷洗得乾乾淨淨,但裡衙門裡早已空無一人。公冶長自然不管這些,他最喜這匹馬,仍然騎上自己的烏錐馬。

    楊勇在渭南沒做停留,十六萬大急轉南下,直撲隋都大興城。

    日落時分,楊勇的大軍就把大興城圍了個水泄不通。楊勇當然高興,我日,勝利在望啊,看來老子這次要改寫歷史了!

    不怪楊勇得瑟,因為從晉陽起兵到目前,不足四晝夜,便取下了兩關一縣,包圍了京城,可謂是戰功顯赫。

    楊勇一看天色已晚,趕緊傳令三軍安營紮寨,至於怎麼安營寨,安多少營寨,在哪安合適,這些楊勇自然不懂,不過這些瑣事都有其眾“秘書。”代勞,勇哥自然不用操心。

    安好營塞後,軍師郭亮令三軍埋鍋造飯,晚飯已畢,眾兵將打了一天的仗,又奔波了幾百里,自然都累得不行,安排好巡營放哨的人馬後,其餘的都早早地睡了。

    楊勇興奮得睡不著,把公冶長、軍師郭亮、先鋒官喬鐘葵等人找到帳內,商議明天的破城之策。

    軍師郭亮拱手施禮道:“大帥,長言道,知已知彼,方可百戰不殆。京城中的事情,您和公冶將軍比我熟悉,公冶將軍文武雙全,不妨聽聽公冶將軍的高見?”

    “軍師言之有理,既如此,公冶大哥,你就說道兩句唄!”楊勇笑哈哈地看著公冶長道。

    其實公冶長並不知道這兩天京城中的變故,一看楊勇和郭亮讓他先說只好施禮道:“大帥容秉。雖然我們困住了京城,但大興城乃大隋之都,虎踞龍盤,城高池深,易守而難攻。

    而且據末將所知,城中至少有五萬虎賁軍,皇城中還有十萬御林軍,這樣,加起來,總兵力也有十幾萬呢。而且,城中現在有天寶大將宇文成都、鐵槍大將來護兒、雙槍將丁彥平、陝州刺史楊義臣、忠孝王伍建章、唐公李淵,加上新敗逃的越王楊素、李密等,可謂是兵強馬壯,強將如雲,因此明天這是一場硬仗啊。

    只是末將不解的是,京城有如此雄厚的實力,他們怎麼都沒出城迎戰,而讓我們輕而易舉地把京師給圍困了呢?他們完全有能力把戰線拉到城外呀,怎麼如此被動呢?莫非有什麼詭計不成?”

    楊勇聽了心裡一驚,對呀,公冶大哥所言不差,如此說來我們並沒有什麼絕對優勢。另外,宇文成都、來護兒,老子一個也對付不了,還有使雙槍的傳奇高手丁彥平,恐怕老子也不是對手。

    眼前老子手下的兵將是不少,但都是碌碌之輩,我要不行,他們就更不行了。另外還有個絕世高手李淵父子也在呀,還有這楊義臣、李密都不是善茬,這怎麼辦?

    楊勇一急突然想到自己的激情神槍系統,對呀,老子還有殺手鐧呢,這些天只顧帶兵征殺了,怎麼把激情神槍升級系統給忘了,要能再升升級,長個幾十點激情值,能有趙子龍的幾分功力,對付這些猛男就有把握了。

    可是,沒有美女哪來的激情呀?總不能讓漢王給老子送美女來吧。

    楊勇正在想這事的時候,軍師郭亮說話了:“大帥,方才公冶將軍所說,恕卑職不能完全苟同。京城的五萬虎賁軍,卑職是知道的,只是這十萬御林軍實在不足為慮,說白了這些人就是那昏君的儀仗隊,守守皇城,虎虎百姓,都可以,真正上疆場征殺,他們哪有戰鬥力呀。

    另外,京城中如果有這麼多能征慣戰的大將,恐怕他們早就拉出來了,皇城不比其他關城,怎麼會讓我們輕易圍困住呢?因此這‘詭計’二字,依卑職看來也不存在。這次漢王五路大兵齊出,卑職估計那些人肯定被昏君派出去了,並不都在京城,因此,明天的戰鬥我們的還是有優勢的。”

    “軍師所言有一定的道理,只是明天這仗怎麼個打法呢?仍然強行攻城嗎?”楊勇不無擔憂地問。

    大將喬鐘葵說話了:“大帥,我們把京城困死,裡面的人出不來,外的物資什麼都進不去。城中光軍隊就有十幾萬,還有上百萬的百姓,人吃馬喂的,一天得消耗多少?不用我們怎麼攻,用不了幾日,城裡就炸窩了,那昏君就得乖乖出來投降。否則,餓也得把他們餓死。”

    沒等楊勇表態,軍師郭亮又施禮道:“大帥,喬先鋒所言差矣。我們之所以能打勝仗能困住京師,無它,兵貴神速耳。此時,各地的擒王之師肯定在向京城火速集結,榮等昏君的救兵到了,他們裡應外合,我們這點人馬必敗無疑。因此,困城絕非上策。我軍剛剛打敗了楊素,士氣正盛,正好攻城,一鼓作氣,拿下大興城,天下就定了。”

    楊勇聽了這幾個人的話,都有一定的道理,又似乎都有些不妥,關鍵是他心裡沒底,強行攻城付出的代價肯定是慘重的,京城不比天門關,肯定更難攻破。而且天寶大將宇文成都、鐵槍將來護兒、雙槍將丁彥平,這些人個個有萬夫不當之勇,他們應該不會離開昏君身邊吧,誰能對付得了他們呢?

    正在楊勇猶豫不決的時候,外面有軍兵進來報告:“報大帥,城裡派來了使臣李密求見。”

    “什麼?”楊勇等人不敢相信,現在都到定更天了,昏君卻派來了使臣?而且還是李密?都不約而同地又問了一聲,“李密來了?帶了多少人?”

    報事的往上叩頭:“回各位大人,有十幾人吧,十一輛大車,裝得滿滿的,全是金銀珠寶、御賜的酒肉,還有一名美女。”

    喬鐘葵怒道:“他還敢來當使臣?不用問是昏君害怕了,派人勸降來了,許以種種條件,這不金銀美女都帶來了嗎,先宰了他!”

    郭亮不同意:“喬先鋒莫急,兩國相爭不斬來使,我們應該看看他到底要幹什麼再說。”

    楊勇一聽,不愧是軍師,有點遠見啊,哪能不分青紅皂白就殺人呢?而且這李密有勇有謀,那也是隋唐年間的名人兒,不問是非把他殺了那不是暴殄天物嗎?他要來勸降,老子今天就跟他掰扯掰扯,哦還有一名美女?

    楊勇心裡一緊,那老子就更得和他們過過招兒了,於是道:“軍師言之有理,讓李密等人進來吧。本帥要看看他們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嚴羊 發表於 2019-5-22 09:08

第57章 巧施美人計

    越王楊素和蒲山公李密帶著殘兵敗將退回京師,隋煬帝楊廣得到秉報後,大吃一驚。

    楊勇這路人馬離京師最近,對京師威脅最大,因此朕給他們派的兵將最多最強,寄希望也最大。可沒想到,他們走得快,回來得急,這才三天沒出就大敗而回,那麼多精兵強將就回五六千人?

    這下楊廣如五雷轟頂一般,趕緊命人把宇文化及請到宮中議事。

    此時的定文化及也得著信了,也感到震驚,楊勇這麼厲害?看來此人不但勇武過人,帶兵佈陣威風也不減當年呢!

    宇文化及斷不准此時楊廣宣他是福是禍,因為這幾路兵馬全是他派的,將也是他點的,勝敗他當然脫不了干係。如果楊廣來個責任倒查,追究領導責任的話,宇文化及就栽了。

    因此,他心懷忐忑,見了楊廣佯裝什麼都不知道,跪倒磕頭:“陛下,不知此時宣微臣晉見哪旁伺候?”

    “卿平身。”楊廣一抖袍袖,來回直走,“愛卿聽說了嗎,越王和李密大敗而回,帶著殘兵敗將就在城外候旨。他起兵時帶走一萬虎賁軍,加上沿途過關的兵將,總兵力不下三萬,可是沒出三天,只回來不足六千!如此慘敗,奈何,奈何?”

    宇文化及頓了一會兒施禮道:“陛下,微臥請罪。越王久經沙場,所向披靡,還有幾個兒子,個個都能征慣戰,加上多謀的李密、勇冠三軍的武狀元王伯當助陣,怎麼這麼快就有如此慘敗呢?實非微臣所料哇。”

    君臣正說著,報事的太監進來報告:“陛下,奴才剛剛得到的消息,楊勇帶著二十萬大軍追殺過來了,離京城不到八十裡了……”

    “啊!?”楊廣和宇文化及都有點發傻,這兩個人都曾是武將,這個距離對於二十萬大軍來說,眨眼就到。

    楊廣的臉早成了豬肝色,宇文化及也直擦汗,趕緊施禮:“陛下,事急矣,城中空虛,各路的擒王之師還沒消息,那幾路兵馬戰事未果,陛下趕緊傳旨升殿議事吧!”

    楊廣一看也只有如此了,讓值班太監傳旨,專門讓人騎快馬宣越王楊素和蒲山公李密到金殿面聖,宇文化及退出宮,趕緊往金殿上跑。

    越王楊素和蒲山公李密接到聖旨不敢怠慢,命楊感帶好人馬,然後兩個人騎快馬往午朝門趕來,二人不知道是吉是凶,打馬如飛總算沒有誤了時辰。

    這時皇城景陽鐘連響三遍,又是臨近晚上升殿,慌得文武百官像沒魂似的往金殿上趕。

    等到文武百官到齊以後,楊廣端坐在龍椅上,文武百官剛要大禮參拜,楊廣跟上次一樣,把龍袍一抖道:“眾卿免禮罷,想必有的卿家都聽說了,楊素和李密兵敗,反賊楊勇率大軍殺奔京城而來,先讓楊素和李密講講這次出兵的情況吧。”

    楊廣連也“愛卿。”也不稱了,直呼其名,明顯對二人的戰果不滿。

    兩個人趕緊出班跪倒,往上磕頭:“老臣遵旨,臣領旨!……”越王楊素主訴,李密補充,兩個人相互結合著把這兩天的戰況說了一遍,當然越王為了開脫自己的責任,把此次兵敗的主要責任推到了王伯當的叛逃上。

    李密對越王的言論不滿,但當著皇上和文武大臣的面,也沒敢反駁。

    楊廣一聽,勃然大怒,一拍龍書案吼道:“好個賊人王伯當,朕待他不薄,寸功未立就任他為隨軍副先鋒。沒想到他竟然是個軟骨頭,投降賊人,偽裝詐城,誅殺朝庭命官,這還了得?來呀,傳朕旨意,到其河南老家捉拿反賊王伯當,誅滅九族!”

    “遵旨!”殿頭官答應一聲擬旨去了。

    越王楊素和李密奏完後,跪在那裡連頭也不敢抬,不知道楊廣會不會追他們的責,特別是蒲山公李密,既為自己擔心,也為王伯當擔心,那是一種說不出的恨。

    “兩位卿家平身吧。”楊廣終於冷冷地扔出了一句令二人放心的話。

    “謝萬歲。”兩個人跪得膝蓋都有些麻木,特別是越王楊素上了點年紀,而且大病新愈,這兩天連打仗帶急行軍,這又吃了敗仗,不得休息。本想立點功在楊廣面前爭爭寵,在文武百官面前樹樹形象,沒想到又拱了一頭屎,心裡極度的不爽加上身體的吃不消,險些暈倒。

    楊廣當作沒看到,問文武百官:“各位家卿,都明白了吧,楊勇和漢王勾結起兵,威脅京師,眾位有何退兵之策呀?”

    楊廣連問三遍沒人答言,楊廣更不高興了:“嘟,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你們拿著國家的俸祿,就當知恩圖報,替朕分憂。如今國難當頭,都緘口不言,難道都看朕的哈哈笑不成?!”

    李密仗著膽子出班施禮道:“陛下,楊勇的人馬很快就能到京師,現在京城空虛,各地的擒王之師遲遲沒有消息。依微臣之見,陛下還躲一躲的好,退一步海闊天空,等擒王之師到了,我們再殺回來平賊,微臣願意誓死力保陛下出城。”

    越王楊素也趕緊出班施禮道:“陛下,蒲山公所言有理,老臣也願意誓死力保陛下出城。”

    “你們是讓朕逃跑?朕乃一國之君,這有損朕的威嚴,而且東都也沒建好,周圍都在打仗,朕能往哪裡去?朕哪也不去!”楊廣一聽就不高興了,大興城就是他的安樂窩啊,一旦離開就得過顛沛流離的生活,他當然不願意。

    天寶大將宇文成都實在憋不住了,本來他早就想出班請旨,但是他看到他老爸宇文化及充他暗中又搖頭又遞眼色,便一忍再忍,現在看皇上這麼為難發火,他再忍不住了,出班跪倒:“陛下勿憂,微臣願領一支人馬出城拒賊,保大興城平安無事!”

    楊廣一看高興了:“哦,小愛卿忠勇可嘉,朕看非你莫屬啊。卿打算帶多少兵馬?在哪裡迎敵?”

    “回陛下,一萬精兵足矣,大興城外三十裡城隍廟,殺楊勇個人仰馬翻。”宇文成都滿不在乎道。

    楊廣大喜,剛要恩准。宇文化及急壞了,心說小畜牲,你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哇,雖然你勇猛無敵,但戰場上講究的是智勇雙全,而不是一時的匹夫之勇。越王楊素和李密二人有勇有謀,還有武狀元王伯當等猛將助陣,手下兩三萬兵馬,這麼快就敗回來了。你一個小毛孩兒帶兵一萬出城阻當楊勇的二十萬大軍,這不找死嗎?

    於是他趕緊出班跪倒磕頭:“哎呀陛下,此計不妥。”

    楊廣不高興了,心說,你幹什麼?城中能征慣戰的大將都被你派出去了,京師空虛,兵也不多,又乏良將,宇文成都年齡雖小,但勇武過人,楊勇不是他的對手,讓他率兵抵抗楊勇再合適不過了,你卻從中阻撓,難道有二心不成?

    於是把臉一沉道:“哦,愛卿,有何不妥?”

    宇文化及趕緊施禮道:“陛下,並非微臣護短。陛下請想,楊勇二十萬大兵壓境,京城空虛,無有良將,御林軍是保護皇城的,如此算來城中可禦敵之兵統共才五萬之眾,這麼大一座城池,五萬人馬來守已經捉襟見肘。

    犬子成都帶兵再一走,城中的兵將就更少了,誰來保護大興城的安危?誰來負責陛下您的安全?楊勇此次可是二十兵馬兵馬呀,犬子雖然勇武過人,畢竟年幼無知,萬一要中了他們的奸計怎麼辦?”

    楊廣一聽也沒詞了,嘖了嘖嘴道:“那依卿之見,當如何禦敵呢?”

    “陛下,依微臣之見,不但不能派兵,還須把所有的兵將全都撤到城中,死守城池,堅守待援,用不了幾天,各地的擒王之師必然趕到。到那時,我們裡應外合,賊兵可破,反賊楊勇必然被擒。”宇文化及心說,你既然不願意離開這個安樂窩,那就只有死守了。

    “愛卿言之有理,就依愛卿之言吧。”楊廣現在亂了陣腳,也沒了主意,一聽宇文化及說得有理有據,只得准奏。

    很快,大興城附近所有的軍兵據點全部撤入大興城中,他們剛撤到城中,楊勇的大軍就沖到了,很快把大興城圍了個水泄不通。

    京師震動。此時尚未宣佈退殿的楊廣等君臣也得到彙報,不要說老百姓,文武百官都人心惶惶的。沒想到楊勇的軍隊來得這麼迅速,看來是來者不善,善者不來呀。

    楊廣帶著文武百官連夜上了城頭,一看下面方圓幾十裡全是楊勇的兵營,帳篷一座挨著一座,燈光通明,旌旗飄舞,連旗號都能看得清楚。

    這一下楊廣也慌了,他甚至有些後悔沒採納李密棄城逃跑的建議,心裡更沒底了:“丞相,這大興城怎麼個守法?楊勇二十萬大軍,我們能守城的只有五萬,他們要強攻能不能守得住?要不然讓朕的御林軍也出皇城守城,再動員黎民百姓也一塊上城如何?還是派一員猛將闖重圍,搬兵求救?”

    此時天早就黑了下來,楊廣哪有心回宮享樂,繼續問計宇文化及,現在宇文父子成了楊廣的全部希望和精神寄託。

    宇文化及在城頭上眼珠直轉,他現在心裡也沒把握,心說,楊廣啊,你問我能不能守得住,我問誰去?御林軍,老百姓,都上城守城?那不亂套了才怪,再說短時間內上哪組織老百姓去?

    宇文化及突然眼睛一亮,往上施禮道:“陛下有了!今日天晚,楊勇遠道而來屬疲憊之師,必不能攻城。臣有一計,可讓楊勇樂不思蜀,自亂陣腳,這樣若能拖個三五日,各地的擒王之師必然能趕到,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楊廣一聽大喜:“哦,愛卿,有何妙計,快快對朕講來?”
嚴羊 發表於 2019-5-22 09:09

第58章 計賺蕭美娘(上)

    “陛下,只是此計需要陛下花些大本錢,不知陛下是否捨得?”未說計策前,宇文化及先吊了一下楊廣的胃口,也算是給他提了個醒。

    “哎呀愛卿,國事為重,只要能保住這大興城,朕還有什麼捨不得的呢?究竟何計,快快奏來。”楊廣很是著急的樣子。

    “陛下,楊勇性格陛下最清楚不過,待人忠厚,放蕩不羈,風流成性,十足的性情中人。我們可投其所好,陛下馬上修一道旨意,旨中多露手足親情,然後派一使臣到楊勇營中假意勸降,效仿漢王封許他為一字並肩王,多送些金銀珠寶和酒肉,再把陛下身邊最美的美人蕭美娘送給他,在高官厚祿、親情和美人的誘惑面前,楊勇必然欣然接受。有道是玩物必然喪志,楊勇只顧跟美人風流快活了,哪還會顧得上攻城大計?

    此舉肯定能引發其手下兵將對楊勇的不滿,而瓦解其軍心。我們再把這一消息進行散佈,倘若晉陽漢王宮得此消息後,必然會引起漢王的猜疑。他們之間只要不睦,楊勇離兵敗被擒就不遠了。到那時我們的擒王之師也必然早已經到了京師,一戰定成,楊勇必敗,漢王可擒。”

    楊廣聽了宇文化及的計策差點發火,心說,什麼,讓把朕的女人送給楊勇?你的女人怎麼不送給他呢?這蕭美娘剛剛滿十七,是朕剛選進宮的,天生麗質,不但身材婀娜,有傾國傾城之色,還能歌善舞,琴棋書畫,無所不能。這些天逆事纏身,朕都沒來得及好好享受,卻要送給楊勇?這是什麼餿注意?

    又一想,眼下只有宇文化及對自己忠心耿耿,除了他們父子之外,沒人替朕分憂,他也是好心。

    於是楊廣面有難色道:“卿言之有理,許以並肩王之職,多送些金銀、珠寶、酒肉,這都好辦,只是……朕身邊的美人很多,這京城之中的美人也不少,難道非要把朕的蕭美娘送給他嗎?”

    “陛下,楊勇也是金枝玉葉,他身邊不會少女人的,陛下捨得的那些庸脂俗粉定不能打動他,只有捨棄蕭美娘方能顯陛下之誠心。一個女人,能換取您的龍體和大興城的安危,望陛下斟酌輕重緩急。”宇文化及心說,你占了楊勇的太子之位,還霸佔了他的嬪妃宮女,這次把你最中意的美人送給他,你們哥倆也算圓扯圓了。

    楊廣又猶豫了一陣,最後一咬牙,吩咐道:“來人,擬旨!”

    有人很快按照他的意思把聖旨刷好,在選誰當使臣的事上,宇文化及先推薦了越王楊素,楊素一聽連勞累帶驚嚇,心疼病又犯了,頭上的汗珠直流,想罵都罵不出聲了,連站都站不穩了。

    楊廣一看越王真的身體不適,只得換人。宇文化及又推薦了蒲山公李密。李密一聽心裡也暗罵,但也不得不欣然應允。

    早就有人備好了金銀珠寶,用大箱子盛上,裝了滿滿兩大車子,另八大車裝滿好酒好肉,貼上御賜的封條。讓蕭美娘梳洗打扮一番,坐上一輛攆車,連夜隨李密出城。

    蕭美娘聽說後,跑到楊廣近前,哭得梨花帶雨,楊廣只得忍痛安慰道:“美人莫哭,汝雖非朕的妃子,為朕分憂實屬朕的救駕功臣,大隋朝的功臣。美人莫忘肩負的重大使命,到了賊人身邊要使出渾身解數讓楊勇著迷,免得白白丟了性命。美人此去朕痛如割肉,美人的家人親屬,朕自當以貴妃家眷厚待之,美人放心地去罷。”

    “妾身遵命……妾身自當不辱使命……”蕭美娘泣不成聲,對楊廣萬福之後,上了攆車。

    大開城門之後,李密連盔甲、兵刃都沒帶,只騎了一匹馬,帶著這十一輛車子,十幾個人往楊勇的帥營而來……

    李密得到楊勇的准許,先讓這些人和車子停在營帳之外,他一個人下了馬帶著楊廣的聖旨來到楊勇的中軍帥帳近前。

    這時,楊勇已經傳令三軍升帳,文武眾將不少都睡著了,還認為有什麼戰事,趕緊穿戴整齊進帳列立兩廂,點卯之後,軍師郭亮專令讓李密報門而入。

    李密知道,這是給自己下馬威,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道理他懂,因此他並不怎麼害怕會丟了性命,因此嘴裡喊道:“下官李密,奉旨參見大帥……”喊著昂首挺胸,從刀槍架下走過,進入大帳,用眼睛往兩掃了幾眼,最後眼光落到了楊勇身上。

    李密心說,這楊勇真副有戲劇性的。四年前,他是高高在上的太子,我們見了他都大禮參拜。然後其被貶為庶民,數天前新君登基要將他處死,他又像變戲法似的成了靠山王的乾兒子,我們倆還同殿稱臣,今天他又成了反王楊傑的大帥。真是世事難料,如白雲蒼狗哇。

    李密心裡想著,來到李勇近前,躬身往上施禮:“蒲山公李密,奉旨見過大帥。”

    兩邊的眾將齊喊:“跪下!”

    “下官乃奉旨的欽差,今有聖旨在此,恕下官不能下跪。”李密說著把聖旨拿了出來,心裡話,你們這些亂臣賊子,我李密好歹還是朝庭命官,身為堂堂的蒲山公,豈能給爾等下跪?本公不要求你們跪下接旨不錯了。

    喬鐘葵出列打算用腳踹他,楊勇一擺手,喬鐘葵只得作罷。

    “李軍師別來無恙啊?”李勇稱他為軍師,因為他和越王素新敗,他是越王的軍師,這樣稱呼自然有調侃的意思。

    “大帥,勝敗乃兵家之常。下官今天不是來探討這個的,下官帶來了萬歲的聖旨。”說著,李密把聖旨伸開高聲宣讀,大致意思是: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勇廣俊秀傑,朕五兄弟也,一母同胞,情同手足。先皇在日,廢長立幼,皇袍加身,並非朕所願,實屬奉旨行事耳。

    今先皇駕鶴未遠,兄弟聯手起兵反朕,手足相殘,生靈塗炭,陷萬民於水火,為後人所不齒,落下駡名,百年後無顏見列祖列宗,朕深感痛心。數次深夜痛醒,淚濕枕巾。憶往惜歷歷在目,朕一人之過也。

    今粗備金銀酒肉,聊表寸心,兄若回頭,不失國之棟樑,往事既往不咎,且封並肩王位。蕭美人乃朕精挑細選,特送于兄,以示心誠。

    冀兄以隋楊大業為重,卸掉兵甲,兄弟牽手,共創盛世,則國之幸甚,民之幸甚。朕泣血翹首。欽此!

    李密宣讀完後,看著李勇的反應。

    李勇像聽天書,整得一頭霧水,一臉人畜無害的表情道:“哦,讓本帥一觀。”心說這昏君又搞了些什麼名堂,老子沒聽懂幾句,還得拿過來仔細翻譯翻譯,先弄明白再說。

    說著伸手示意,公冶長把聖旨接過來遞給楊勇。

    楊勇這是第二次看聖旨,拿在手是詳細端詳了一下,我日,這就皇王聖旨呀,誰見了這玩意兒都得跪著說話,這跟街上賣的字畫也差不多,寫的還沒那好看。哦,火紅的禦印在上面卡著呢,關鍵是這玩意的魔力大呀。

    多虧勇哥在學校語文這門課學得不算太差,加上有前次翻譯詔書的經歷,好半天,楊勇才翻譯完,哦,原來是這麼回事呀!

    其實其他眾將早就聽明白了,但不明白的是這楊勇為什麼看這麼半天,是故意裝像調戲李密,還在想什麼對策。他們誰都不會想到,楊勇沒聽明白這旨意,而須拿在手中進行翻譯之後才會明白,這就是二十一世紀的人與七世紀人的交流之難,這就是白話文與文言文之別。

    眾將心說,大帥這明擺著的事,你還猶豫什麼呀?我們這一困城,楊廣害怕了,這才向你拋出橄欖枝,假惺惺的,什麼兄弟手足呀,什麼隋楊大業呀,什麼百姓疾苦哇,統統都是扯淡!許以高官厚祿,賞賜美女金銀酒肉,就是想讓你投降歸順,等騰出手來再宰你,這才是真相,大帥千萬不能上當。

    眾將雖然明白,但都不敢言語,只是看著他這個“一把手。”表態。

    楊勇弄明白後,心說有便宜不占王八蛋,遂淡然一笑道:“李大人,楊廣說話可算數?賞賜之物現在何處哇?”

    楊勇此言一出,滿營眾將都張口結舌,心說,這是面對誘惑動心的節奏哇!就連他最信任的公冶長也不解地看著他。

    李密一看有門也,這楊勇果然風流成性,放蕩不羈,這麼點東西加一名美女便把他打發了,宇文化及果然奸滑無比。

    想到此,楊密心中高興,躬身施禮道:“大帥儘管放心,這是皇王聖旨呀,金鑲玉璽都在上面戳著呢,怎麼會有假呢?皇上乃金口玉言,絕非兒戲,下官可以以人格擔保。美女、金銀珠寶和御賜的酒肉就在營帳之外的大車上。”

    “好,本帥要親自觀看,眾將官不妨隨本帥一同前往吧。”楊勇饒有興趣地說。

    “請大帥和各位隨某來。”李密當然樂意效勞,在前面領路,楊勇帶著滿營眾將來到了帥帳之外,早有軍兵點了數隻火把,將這裡照得通亮。

    李密帶路,楊勇被人簇擁著來到車輛近前,楊密命隨行的軍兵把兩大車金銀珠寶趕緊搬下來,並排放整齊,然後將箱子蓋打開,楊勇、滿營眾將和在場的軍兵一看,無不瞠目結舌!
嚴羊 發表於 2019-5-22 09:13

第59章 計賺蕭美娘(下)

    就見這些箱子裡都是裝得滿滿的,黃澄澄的是金子,什麼金條、金元寶、金手鐲,等等應有盡有;白花花的是銀子,什麼錠銀、紋銀、各種銀首飾,令人眼花繚亂。

    更令楊勇和眾將咋舌的是,還有幾箱是大粒的珠寶、玉石、翡翠等,五顏六色,借著火把的光芒,奪人的二目,隨便拿起哪一顆,掂起哪一串,都價值連城。

    富貴莫過帝王家,這句話真不假。楊勇從來沒見過這些東西,看得眼光發直。心說,我日,這得搜刮多少民脂民膏哇!

    滿營眾將和現場執勤的軍兵們也很少見到這些東西,不少人都瞠目嘖嘴。

    但公冶長、軍師郭亮和喬鐘葵都不是貪財之人,一看楊勇要動心,趕緊充他搖頭遞眼色,那意思是,大帥,你千萬不能上當,你什麼沒見過呀,這是糖衣炮彈!等我們拿下京城,推倒了昏君,好東西比這多得多。

    這時,李密一看是火候了,充手下一遞眼色,有軍兵把一輛攆車的門簾打開了,從裡面下來個對任何男人都有殺傷力的絕色美女,楊勇一看眼更直了。

    見此女年方二八,秀髮如雲,頭上梳著日月雙抓髻,瓜子臉粉面桃腮,膚嫩如脂,兩道彎彎的細眉下,是一雙攝魂奪魄的眼睛,瓊鼻粉唇,滿身的珠翠,一身綾羅長裙,更襯托出體態的婀娜曼妙。

    整個人婉如下凡的仙女一般,向楊勇和李密款款走來,人未到濃郁的香氣先到了。

    李密笑著充蕭美娘示意,蕭美娘來到楊勇近前飄飄下拜,用百靈鳥般動聽的聲音道:“小女子見過王爺。”

    “小姐。”楊勇一激動趕緊改口道,“哦,姑娘,姓字名誰,家住哪裡,芳齡幾何呀?”

    “回王爺的話,小女子年方十七,姓蕭,胡州人,乳名美娘,願意伺候王爺。”蕭美娘說著慢閃秋波,偷偷地打量了楊勇一眼,見楊勇是個瀟灑的帥哥,看自己眼光發直,不由粉唇一抿,還下意識地將高高翹起的臀部晃動了幾下,果然是萬種風情。

    蕭美娘?這可是著名的大美女呀,據歷史記載這應該是那昏君的老婆,不過現在肯定不是,楊廣肯定沒上手,否則他怎麼捨得、他怎麼能夠送給老子?

    有如此美女送貨上門,不要不但是王八蛋,還是傻蛋!況且老子有千萬條理由需要美女呀,激情升級成功,老子就天下無敵了,還怕什麼天寶大將、雙將老槍和來護兒等人呀?這真是雪中送炭,知我者昏君楊廣也!

    想到這裡,楊勇眼睛裡泛藍光,粲然一笑道:“蕭姑娘不必多禮。”然後又轉過身子對李密道:“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難得楊廣如此悔悟,還沒忘兄弟親情,還沒忘大隋的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本帥也非不通情理之人。既如此這些本帥全都笑納了,明天就奏請漢王罷兵,免了百姓的刀兵之苦。來人,擺酒款待李大人!”

    李密一聽趕緊躬身施禮:“常言道,識時務者為俊傑,王爺果然豪傑也!今日天色已晚,以後有的是機會,下官就不討擾王爺了,告辭告辭,哈哈哈……”

    李密說完,轉身就走。楊勇也沒拘留,把李密送出營外,李密和這十幾個軍兵騎著馬,趕著空車高高興興地回城了。

    等李密等人一走,滿營眾將就炸鍋了。交頭結耳,議論紛紛,更有激進者如喬鐘葵之輩,大呼小叫的。

    “大帥這是怎麼了?這是昏君的奸計,怎麼答應呢?真是急死人了!”

    “誰說不是呢?大帥不會看不出來吧!”

    “是啊,收了財物和美女,又答應罷兵,漢王能應答嗎?”

    “誰知道呢?……”

    只有公冶長面帶尷尬,低頭不語。軍師郭亮,面無表情,一言不發。

    “咳咳。”楊勇裝作什麼都沒聽到,清了清嗓子,來到眾將面前,滿營眾將當著楊勇的面都不敢說話了。

    楊勇看了看眾人和公冶長,然後來到那幾箱金銀珠寶近前,探手抓了兩把金玉珠寶和首飾,轉身來到蕭美娘面前,在蕭美娘驚疑的目光中,楊勇把珠寶首飾塞到蕭美娘柔若無骨的小手裡:“蕭姑娘,一路辛苦,早些下去休息吧。”

    蕭美娘一驚,芳心亂跳,玉體亂顫,趕緊二次跪倒叩謝:“多謝大王賞賜,小女子受寵若驚。”

    楊勇笑著把她拉起,命軍兵送入自己的寢帳。

    看著蕭美娘走了,楊勇若無其事道:“眾位將軍,隨本帥到帥帳說話。”

    郭亮和喬鐘葵都感到憋氣,心說,楊勇怎麼能這樣?分明是個酒色之徒嘛,我們漢王怎麼能把兵權交給這樣一個人,貪財如命,見了美女就走不動,這樣的人怎麼佩當元帥?

    回到大帳楊勇端坐在主帥的位置上,軍師郭亮坐在對面。郭亮心說,今天的事我看你怎麼跟大夥解釋。你身為並肩王,想要女人無可厚非,但楊廣是我們的誅伐物件,他送的東西和美女,你悉數盡收,還答應李密要罷兵,這是投降的節奏哇!你一不請示漢王,二不跟我們大夥商議,就自作主張了?

    再看滿營眾將列立兩廂,一個個低頭不語,大都面露不滿之色。

    楊勇看在眼裡,一樂道:“軍師,眾位將軍,不要誤會本帥。本帥當然知道這是昏君和宇文化及的詭計,豈會輕易上當?俗話說,有便宜不占王八蛋,這些厚禮收下對我們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其中之奧妙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郭亮和喬鐘葵一聽,鼻子好懸沒氣歪了,心說什麼?俗話說,有便宜不占王八蛋?俗話什麼時候這麼說過,我們怎麼沒聽說過呀?只有好處沒有壞處,那當然了,對你來說,又收金銀珠寶又收美女的,當然有好處了,你就別蒙我們大夥了!

    楊勇一看眾將並不買他的賬,仍然是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特別是軍師郭亮和先鋒官喬鐘葵,臉色沉著,冷漠無語。

    繼續道:“怎麼,汝等還不明白本帥的用意?本帥這叫吃孫喝孫不謝孫,還得伐孫!來人,將那些金銀珠寶暫時上帳封存,保管好。等明天拿下京城,按功行賞。另外,因天色已晚,本帥早已命人甄別過了,酒肉無毒全是上好之物,暫時保管好,等早飯時全都給三軍將士們用上。酒肉雖好,只是得告誡他們別喝過量。明天四更早飯,五更攻城,一舉拿下京師,這些金銀珠寶就全都是大夥的了!眾位將官,還有什麼異議沒有?”

    楊勇此言一出,滿營眾將震驚,哦,原來大帥用意在這兒呀,兵不厭詐,這叫將計就計,假意答應敵,出其不意進攻,這一招真有創意呀!因此,滿營眾將大都轉憂為喜,特別是公冶長,臉上立馬有了笑容,心說,兄弟,你可把大哥擔心壞了。

    郭亮施禮道:“大帥妙計,恕吾等愚鈍,現茅塞頓開。”然後對大夥說,“各位將軍,就依大帥計策而行,都聽清楚了嗎,違令者斬!”

    散帳了,天已將近三更,眾將又累又困,都已支援不住,趕緊睡覺去了。

    喬鐘葵睡意全無,頂著滿頭的星斗,見郭亮的帳篷還亮著燈,他看看四外無人,悄悄地閃進軍師郭亮的寢帳。

    “喬先鋒,這麼晚了還沒睡嗎?”軍師郭亮站起來迎道,並給拉了把椅子。

    喬鐘葵一抱拳施禮道:“軍師,睡不著哇,有些事不吐不快。”說著坐下了。

    “將軍有話就說吧。”郭亮親自給他倒了碗茶。

    喬鐘葵滿臉的怒氣:“軍師,你說這楊勇真叫人捉摸不透,卑職看他就是對高官厚祿還有那蕭美娘動心了,我看他是在糊弄我們。早就聽說楊勇風流放蕩,今日一見果然是個酒色之徒,王爺怎麼把二十萬兵馬的大帥之位交給了這樣一個人呢?他能成什麼大事?而讓文武雙全的你屈居第二,太氣人了!”

    “噓——。”郭亮覺得他太過激奮,聲音太高了,趕緊做了個禁聲的動作,低聲道,“將軍安坐喝茶,不要說話。”說著,郭亮品起茶來。

    “軍師這?……”喬鐘葵是個急性子,一看郭亮不接他的話,仍然悠閒地品起茶起來,有點急火攻心道,“這茶末將喝不下去,軍師一人在這裡喝吧,告辭!”

    說完起身就要走,這時,帳篷簾一撩,從外面進來兩個軍兵,來到郭亮近前,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說吧,你們看到什麼了?讓喬將軍也聽聽。”郭亮把茶碗往桌了上一推道。

    “遵命!”兩個軍兵抱拳拱手道,“軍師,喬將軍,大帥正躺在寢帳之中跟蕭美娘折騰呢,高潮迭起……”

    “嗯,好吧,沒你們倆的事了,趕緊回去休息吧。今日事一定要保密,否則後果你們是知道的。”郭亮冷然打斷他倆道,他都聽得心神不寧的。

    “小人明白,小人告退。”兩個人施禮後退出帳篷走了。

    “喬將軍請坐。”郭亮對還在發愣的喬鐘葵一樂,然後鋪開錦段,提筆在手,刷刷點點寫了一封密信,用嘴吹幹後讓喬鐘葵觀看。

    喬鐘葵接信在手一看,信是寫給漢王楊傑的,上面把楊勇今天的“醜事。”添油加醋地描述一番。

    喬鐘葵看完高興了,兩個人又密語幾句,把密信封好,找來一心腹偏將騎快馬連夜出營,將密信送往晉陽漢王宮,並叮囑要他親手交給漢王楊傑。

    這員偏將領命後把密信藏好,並帶上郭亮給他簽發的特別通行證,偷偷地出了軍營,打馬如飛直奔晉陽而去。

    喬鐘葵如釋重負回營休息。郭亮心說,王爺,你讓這樣一個酒色之徒,反復無常之輩作領軍主帥,焉能成就大事?我們跟著他早晚必然為其所累,收到此信後,還望王爺早日定奪!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炎雞

LV:8 領主

追蹤
  • 17

    主題

  • 9279

    回文

  • 7

    粉絲

盤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