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 水滸逐鹿傳 作者︰任鳥飛 (已完結)

 
q781009 2019-7-6 16:36:34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905 74004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2 22:36
第五百五十二章 浮屠氏實有人(求訂閱!)

    ?…

    岳飛和白瓦爾罕帶來的是甚麼秘密武器,能讓李衍下定繼續攻打日本的決心?

    他們帶來的這件秘密武器就是……沉螺舟。

    沉螺舟,形如蚌殼,所有間隙都用瀝青密封過,水不能入,能伏行水底行走,裡面可容納上百人,重洋大海都可渡得,能日行百里,且不畏風浪。

    說得直白一點,岳飛和白瓦爾罕帶來的其實就是簡易的潛水艇。

    岳飛準備製造三五百個沉螺舟,然後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運三五萬精銳到四國島北側尋一地悄悄登陸,然後前後夾擊,一戰而攻下四國島。

    而只要四國島能被攻下,右路軍就可以以四國島為踏板登陸本州島,然後前後夾擊周防、長門,進而攻剋日軍南面的防線,打開本州島的大門。

    李衍很看好沉螺舟,進而很看好岳飛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計畫,因此,密令白瓦爾罕調動所有匠人和船工全力打造沉螺舟。

    為了麻痺日本人,李衍先是下令左右兩路大軍暫時按兵不動清理已得之地的抵抗勢力,然後派出阪部之子和王介儒與日本派來的使節展開談判,而李衍本人則一邊隨羅真人修煉道家的養生之術、一邊關注水泊梁山的發展和建設,大有縱馬南山一心提升國力之意。

    ……

    水泊梁山與日本的幾戰,宋國、金國、西夏,甚至就連天祚帝和蒙古諸部,也在關注。

    得知水泊梁山只用了三個多月就攻打下了日本三分之一的領土,並逼得日本主動提出割地、稱藩、納貢、派遣質子與水泊梁山永結同好,各方勢力對水泊梁山的忌憚和戒備又增加了三分。

    各方勢力紛紛遣使來漢城向李衍示好,這其中又以宋國最為慇勤,不僅送來了一大批禮物表示祝賀,還催促李衍盡快派人接管海南島、華亭縣、東莞縣,然後兩家全面通商,共同繁榮。

    吸取了當初外交失敗導致自己被六方勢力圍攻的經驗教訓,這次李衍大力發展外交,將蕭容、韓昉、張言、張僅、金富弼等外交人才全都派了出去,並讓他們帶足了水泊梁山的特產,與各方勢力建交,商量共同發展經濟提升國力,做足了準備在遼東紮根不會再去跟各方勢力逐鹿的姿態。

    在這幾方勢力當中,水泊梁山又跟宋國走得最近得知宋軍缺少兵甲,李衍以市價出售宋國一批上好的精鐵,並承諾,宋國想買多少,都賣。

    宋國原來是不缺鐵的。

    但燕地那兩敗,讓宋國損失了大量的兵甲。

    而且,那兩戰還將宋國多年的儲備掏空了。

    另外,宋國每年還得耗鐵數千萬斤,僅鐵錢一樣,就需要上千萬斤精鐵。

    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跟水泊梁山修復關係的好機會。

    所以,宋國一次性就跟水泊梁山買了五千萬斤精鐵。

    李衍知道宋國現在沒錢,因此,沒有讓宋國用金銀付,而是讓人用這筆錢在宋國採購一些水泊梁山所缺的物資。

    雙方積極貿易,讓雙方的關係慢慢緩和起來。

    ……

    宣和六年正月初六,馬擴陪同金國使者來到東京。

    金使將訃書呈上,趙佶下詔,為完顏阿骨打的駕崩輟朝五日,以示哀悼。

    為表達對完顏阿骨打的沉痛悼念,趙佶還特意在皇城內東門別次裡穿上喪服,以示誌哀。

    ……

    轉眼間,便到了上元節。

    每年的上元節觀燈,都是東京城的一大盛事淳化元年六月,宋太宗趙光義下令停止中元與下元燈展,要集中力量辦好上元燈展。上元燈展,要連續舉辦五天,已成為宋朝的一種規制。如何辦好上元燈展,已成為東京開封府的一件大事。實際上,上元燈展已經成為東京城標誌性的盛大節日之一。

    到了徽宗時期,上元燈展更是輝煌壯觀,盛況空前。

    為了辦好上元燈展,自頭一年的臘月十五開始,便在景龍門一帶預展,稱作“預賞”,而且燈展的活動內容也更加豐富。

    每年面對此時盛景,趙佶都是喜氣洋洋,心花怒放。

    但是,今年則有些不同。

    今年,趙佶有些鬱鬱寡歡。

    趙佶如此,自然不是因為完顏阿骨打去世,而是因為平州張覺事件。

    平州張覺事件,在趙佶心裡留下了很沉重的一個陰影。

    趙佶知道,收回平、灤、營三州的願望已經徹底化為了泡影,他永遠都不可能將胡人南下的最後一條通道堵上了。

    這天晚上,趙佶與鄭皇后正在宣德樓上觀燈,一個突發事件,讓趙佶沉重的心情變得更加糟糕。

    事件是這樣的。

    按照規定,天子御樓觀燈,開封府尹必須在西樓下安排警衛人員,以保障天子的安全。

    可不知為什麼,這次開封府尹在西樓下似乎並沒有安排警衛。

    當時,趙佶獨自站在西樓窗口下,身旁也沒有宦官跟隨。

    突然!

    一個人從人群中躍出!

    那人,緇布衣,若僧寺童行狀。

    那人用手指著趙佶,大聲說道:“汝是耶,有何神?乃敢破壞吾教。吾今語汝,報將至矣!吾猶不畏汝,汝豈能壞諸佛菩薩耶?”

    當時,很多人都聽到了這些話。

    很快,那人便被侍衛抓獲。

    趙佶在大怒之餘,親審了那人。

    那人道:“吾豈逃汝乎?吾故示汝以此,使汝知無奈何吾教爾。聽汝苦吾,吾今不語矣。”

    趙佶大怒,命人給那人施以酷刑。

    可那人一聲不吭,好似一點痛苦都沒有一般。

    施行之人大驚!

    趙佶也大驚,忙命人將宋沖妙羽士請過來。

    宋沖妙善行天法,很有名,世稱宋法師。

    宋法師急忙來到現場,然後看了看,之後沖趙佶稟奏道:“臣所治邪鬼,此人者,臣所不能識也。”

    審訊人員只好對那人繼續上刑法,斷其足筋,俄施刀臠,血肉狼藉。

    到了晚上,那人已經被折磨得不成人樣,然後才死。

    這個突發事件,讓本就不痛快的趙佶,更加不痛快。

    世人皆說:“嗚呼!浮屠氏實有人。”

    對於佛教與道教,趙佶的態度是很鮮明的,即貶斥佛教、尊崇道教。

    中國歷史上曾發生過四次滅佛運動,即北魏太武帝真君七年、北周武帝建德三年、唐武宗會昌五年和後周世宗顯德二年,佛教史上稱之為“三武一宗”法難。

    趙佶雖然沒實行過滅佛之舉,但他對佛教的確也造成過傷害。

    趙佶篤信道教,特別是在政和、宣和年間,他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大規模崇奉道教。

    政和六年,趙佶聽信道士林靈素編造的虛妄神話,相信自己是上帝之長子神霄玉清王下凡,號“長生大帝君”。

    第二年,趙佶下詔通告全國,改天寧萬壽宮為神霄玉清萬壽宮,在殿上設長生大帝君像。

    四月,趙佶對道錄院說:“朕乃昊天上帝元子,為大霄帝君,睹中華被金狄之教焚指煉臂,捨身以求正覺,朕甚憫焉,遂哀懇上帝,願為人主,令天下歸於正道。帝允所請,令弟青華帝君權朕大宵之府。朕夙夕驚懼,尚慮我教所訂未周,卿等可上表章,冊朕為教主道君皇帝。”

    於是,群臣與道錄院上表冊之。

    宣和元年春正月,趙佶下詔:“佛改號大覺真仙,余為仙人、大士之號。僧為德士,易服飾,稱姓氏。寺為宮,院為觀,即住持之人為知宮觀事。”

    不久,趙佶又改稱尼為女德。

    廢佛一事,在佛教界引起了軒然大波,不僅各地僧侶不斷反抗,朝廷當中的很多大臣對廢佛一事也持反對意見。

    廢佛鬧劇,到宣和二年六月才宣告結束趙佶迫於內外壓力,不得不專門下詔,恢復寺院和僧尼稱號。

    可是,趙佶因廢佛而對佛教界造成的傷害,恐怕不是一道詔書就能修復好的。

    這次的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事情傳到李衍耳中之後,最近天天修煉吐納之術和采蔭補陽之法的李衍,想了想,讓魯智深派人去一趟五台山將他師父智真長老請來漢城開一場水陸法會。

    魯智深很想念他師父智真長老,因此親自回了一趟五台山。

    十數日之後,智真長老來到漢城,開了一場規模宏大的水陸法會。

    水陸法會結束了之後,李衍親自跟智真長老聊了半日,受益匪淺。

    不久,李衍頒布了宗教法:

    水泊梁山的所有民眾都有信仰自由。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強制民眾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

    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民眾或者不信仰宗教的民眾,信教民眾和不信教民眾、信仰不同宗教的民眾應當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

    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身體健康、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

    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的支配。

    ……

    https:

    天才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m.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2 22:37
第五百五十三章 門戶大開(求訂閱!)

    …

    李寶,外號“潑李三”,乘氏人,出身農家,重氣節,有膽略。

    與土生土長的梁山將領不同,李寶是半路加入梁山軍的,而且,李寶也不是直接投的李衍,而是帶著十幾個兄弟投了當時在梁山泊駐紮的吳璘。

    在與高俅和張叔夜的對戰過程之中,李寶憑藉其武勇和知兵,屢次立功,最後被吳璘提拔為統領成為吳璘的左膀右臂。

    李寶不僅擅長陸戰,還擅長水戰,另外,他腦子活分,對奇巧武器掌握得也快。

    這次用沉螺舟偷襲四國島,非比尋常,許貫忠等人商議了一番,最終決定讓穩重的張憲擔任偷襲大軍的總指揮,讓善戰又極會變通的李寶擔任選鋒。

    宣和六年,正月底。

    日不落艦隊突然出現在四國島土佐地方的沿岸。

    守衛四國島的土佐守護大驚失色,斷定梁山軍又要像之前一樣強行從土佐地方攻打四國島了。

    土佐守護趕緊調兵遣將準備應戰。

    事情果然跟土佐守護預料的差不多。

    巳時。

    日不落艦隊右軍突然向土佐地方的幾個可登陸之地同時發起密集的攻擊沒良心炮、床弩、飛天神雷不計數量的往岸邊招呼。另外,日不落艦隊右軍還放下了數千艘小船,上面坐滿了右路軍的東路軍將士他們貌似準備搶灘登陸。

    一見梁山軍所擺出來的陣勢,土佐守護更不敢讓梁山大軍成功登陸了這要是讓梁山大軍成功登了陸,四國島非失守不可。

    在僵持的這段時間,日本方面也沒閒著,他們除了更好地組織起日本的武士、僧兵、預備役以外,還學習了梁山軍的戰術體系,更新了弓箭、兵甲等等武器裝備,另外他們還在很多能登陸的地方修建堡壘和其它防禦設施,這些能登陸的地方中就包括四國島土佐地方這裡修建了兩公里多的石壘,以阻止梁山軍登陸,日本人為之命名“梁寇防壘”。

    戰爭進入到現在這個階段,日本方面已經開始適應梁山軍的一些戰法,梁山軍的優勢也開始慢慢減退。

    這種情況如果持續下去,水泊梁山要想滅掉日本,付出的代價一定不會小。

    所以,水泊梁山若想滅掉日本,必須得速戰速決,不能再跟日本耗下去了。

    日不落艦隊右軍從早上一直攻到晚上。

    在這期間,東路軍的將士數次想強行搶灘登陸,可是都被日軍給打了回來。

    直到天黑,日不落艦隊右軍和東路軍才不甘心的退去。

    打退了日不落艦隊右軍和東路軍進攻的日軍,歡呼雀躍!

    第二日,日不落艦隊右軍和東路軍復又回來,繼續攻打土佐地方。

    日軍依照昨日的戰法,躲在梁寇防壘後面,依靠弓箭、投石機等遠程武器進行防禦。

    起初,一切都一如昨日。

    可是,到了傍晚,也就是太陽即將落山之際,昨天靠沉螺舟神不知鬼不覺在阿波地方登陸的偷襲部隊的選鋒軍,也就是李寶所率領的三營近萬人馬,突然在日軍的防線後面殺出。

    這支奇軍一出現,就讓日軍的陣腳大**!

    指揮此戰的岳飛,見狀,果斷下令:搶灘登陸!

    隨著岳飛的命令一下,數千隻小船在沒良心炮、床弩、飛天神雷的掩護下,再一次搶灘登陸。

    土佐守護還算有大將之風,他一邊將三萬預備役派去阻截李寶部、一邊指揮守軍繼續防禦東路軍阻止東路軍搶灘登陸。

    這種時候,只能是狹路相逢勇者勝!

    雙方對shè了幾輪箭雨之後,李寶身先士卒帶領手下萬餘精銳直直的殺向三萬日本武士。

    即將接戰之際,李寶手下的萬餘精銳,有秩序的每人扔出去了三棵轟天雷。

    “轟轟轟轟轟……”

    日軍被炸得人仰馬翻。

    藉著日軍的這股**勁,打頭的三千重甲步軍手提斬馬刀重斧殺入日軍當中。

    接下來就是數萬人的大**戰。

    不過

    雖然是**戰,但李寶部**中有序不論是進攻,還是防禦,李寶部的將士都自發的三人一組。

    再加上,梁刀鋒利,又有猛火油櫃這樣殺傷力強又嚇人的大殺器。

    所以,別看日軍人多,還有馬軍,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勝利的天平越來越向李寶部偏移。

    土佐守護見狀,不得不從防禦東路軍登陸的日軍中又抽調出兩萬武士去阻截李寶部。

    如此一來,日軍的守衛力量就變得有些不足了,結果被東路軍成功登陸,並在岸邊建立了橋頭堡東路軍用他們乘坐的小船建立防護帶,並不斷擴大防護帶,然後更多的梁山軍將士登陸,防護帶隨之越來越長,也越來越堅固。

    土佐守護見此,命令日本武士shè火箭燒東路軍的小船防護帶。

    不過,日軍的反應還是慢了半拍在小船防護帶被燒完之前,數十輛奔雷車已經被送到了岸邊,然後登陸了的梁山軍將士全都躲在不怕火燒的奔雷車後面。

    登陸的奔雷軍越來越多,最後東路軍帶來的上千輛奔雷車全部登陸,數萬梁山軍將士也陸續登陸了。

    在這個過程當中,日軍數次嘗試將梁山軍打退,可在日不落艦隊的掩護之下,全都被登陸了的梁山軍戰士打退。

    一個半時辰後,東路軍全部完成登陸,然後岳飛下令:發起總攻!

    奔雷車發出的“轟轟”聲,踐踏著日本武士、日本僧兵、日軍預備役的心!

    不過

    雖然東路軍有奔雷車,可日軍也有梁寇防壘。

    因此,雙方還是有一場血戰。

    此戰一直打到天明,日軍仍死守梁寇防壘,不退一步!

    直到張憲率領兩萬精銳從李寶部後面殺出,才徹底擊潰了日軍的心理防線,最終釀成日軍全面潰敗。

    岳飛沒讓戰了一天一宿的東路軍休息剛將日軍擊潰,岳飛就命令,張憲率領他帶來的梁山將士和義勇軍清剿四國島上的殘軍,其餘東路軍將士都向本州島方向追擊。

    第一營搶在眾軍之前,甚至搶在潰敗了的日軍之前,到達四國島通向本州島的關隘,並趁守軍不備將這道關隘攻破。

    隨後,東路軍浩浩蕩蕩的從四國島殺向了本州島……

    不久,東路軍便在廣島登陸,然後從後面殺向長門和周防。

    西路軍和東路軍前後夾擊長門和周防,西門鎖鑰豈有不破之理?

    一日後,本州島的門戶對梁山軍完全敞開……

    ……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2 22:38
第五百五十四章 李衍的RB(求訂閱!)

    水滸逐鹿傳正文卷第五百五十四章李衍的日本?…

    京都的日本公卿貴族得知,周防、長門和四國島全部都被梁山軍攻破了之後,集體大驚失色!

    有人建議白河法皇向水泊梁山投降。

    有人建議調京畿、關東地方的武士、僧兵以及預備役馳援京都。

    還有人密議,將挑起李衍怒火的白河法皇和鳥羽天皇等人捉了獻給李衍和玉藻前平息這場戰爭。

    等等……

    白河法皇掌管了日本幾十年,政治手段還是比較高明和狠辣的。

    他先是先下手為強將那些想將他捉起來獻給李衍和玉藻前的人全都清理掉,然後將京畿、關東地方的武士、僧兵以及預備役全部都調到關內、北陸道不破和東山道愛發三關以西),然後北線據三關而守,南線則囤積重兵守衛各個要道。

    與此同時,他繼續派出使節跟李衍商量稱藩納貢一事這次,白河法皇也不提割讓哪裡了,只說想留下近畿地區頤養天年。

    近畿地區在日本本州中西部,東鄰中部地方,西接中國地方,南瀕瀨戶內海、大阪灣和太平洋,北臨若狹灣和日本海,正好將日本南北切斷。

    試問,李衍怎麼可能讓日本公卿貴族佔據這片要地?

    更何況,他們手上還有大幾十萬武士、僧兵以及預備役,嚴重危害李衍的日本的安穩。

    所以,都已經打到了這種程度,接下來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李衍都得一口氣滅了日本,然後徹底佔領日本。

    因此,李衍一咬牙,又給右路軍派去了十五萬大軍,準備跟日本進行總決戰。

    算上這十五萬大軍,已經有超過三十五萬的梁山軍在日本,而且這些全都是梁山軍的主力部隊。

    這是甚麼概念?

    李衍一共才四十多萬主力部隊,其中有十萬在北面防禦金軍,還有六萬多在水泊梁山的各個要地駐守,剩下的可全都在日本了。

    可以說,李衍這也是傾國一戰。

    這種情況下,李衍是真在漢城坐不住了此戰,梁山軍如果敗了,那李衍可就是辛辛苦苦近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所以,李衍帶上玉藻前和李裕也來到了日本,準備親自坐鎮這一戰。

    李衍為甚麼帶上玉藻前和李裕?

    這是因為,不少人都跟李衍建議,用玉藻前的名義攻打日本和治理日本,然後讓李衍和玉藻前的兒子擔任日本天皇過度一下,

    這麼做,能讓日本人少一些牴觸心裡,畢竟,整個日本都在傳說,玉藻前會取代鳥羽天皇掌管日本,而且玉藻前是地地道道的日本人。

    李衍、玉藻前、李裕到前線時,許貫忠等人已經開始為決戰佈局了,另外,左路軍也已經到了三關之下,作出叩關之勢。

    也不知是不是巧合,許貫忠他們所選擇的決戰之地竟然是那須野。

    ……

    童貫沒能憑武力收復燕雲,還兩次大敗於已經沒落的遼軍暴露出了宋軍的孱弱,這讓趙佶耿耿於懷。

    王黼、梁師成見有機可乘,遂聯合舉薦譚稹接替童貫擔任河東、燕山府路兼河北路宣撫使。

    趙佶欣然同意,令譚稹進駐河東,全面負責西北面和北面的國防。

    譚稹的威望與勢力根本無法和童貫相比,趙佶擔心童貫會干擾譚稹,那將不利於譚稹開展工作,因此,不久之後,趙佶下詔,令童貫依前太師、神霄宮使名義致仕。

    譚稹去了河東之後,發現河東地區的形勢非常複雜。

    金軍此時已經擴張到了西夏邊境,李乾順因此有些怕了,所以不敢繼續收留天祚帝了。

    天祚帝因此黯然離去,重新回到夾山,打算組織軍隊東山再起。

    隨後,為求自保,李乾順決定向金國稱藩。

    金國欣然同意。

    西夏稱藩後,金國答應將下寨以北、陰山以南、伊實伊喇圖魯濼以西的大片土地割讓給西夏。

    西夏則保證不再救援天祚帝,若天祚帝至其境,即當執送。

    為進一步落實與西夏的和議,宗翰又派遣撒盧母秘密出使西夏,將答應割讓給西夏的土地具體細化為:天德、雲內、武州以及河東兜答、斯剌、曷董、野鵲、神崖、榆林、保大、裕民八館,另外還有河西的金肅、河清二軍。

    宗翰提出的條件是,西夏必須出兵進攻麟州,以牽制河東之勢。

    宗翰做出這樣部署的目的,一方面是要張網擒拿天祚帝,另一方面則是想給宋國製造點麻煩不讓宋國安心消化燕雲地區。

    金國與西夏之間的這些秘密交易,宋國並不知情。

    這主要原因在於,譚稹並沒有將主要精力放在對外上他的心思主要用在國內。

    譚稹剛上任不久,便聽到許多反映常勝軍和郭藥師的負面問題。

    譚稹立即將郭藥師和常勝軍的這些負面問題上奏給趙佶。

    隨著軍力的日漸強大,常勝軍已逐步佔據了燕山大片土地和主要關口。

    而作為常勝軍統帥的郭藥師,飛揚跋扈,欺上瞞下,經常不聽燕山府節制,人們私下全都在議論說: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很可能變成第二個安祿山。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只有譚稹向趙佶反應過,詹度也曾多次密奏,說郭藥師人品低劣,心懷叵測,很不可靠。

    這引起了趙佶的警覺和不安,進而也想解決這個隱患。

    可現在宋軍的絕大部分軍隊都已經爛到骨子裡去了,西軍又要守衛最近動作頗多的西夏,以至於趙佶實在是找不到一支能代替常勝軍守衛燕地的軍隊。

    譚稹經過一番考察與思索,向趙佶建議:在河東另外組建一支五萬左右人的隊伍,主要招收雲、朔一帶的漢民,讓他們分別屯守在各州縣要害之地,號“義勝軍”,讓李嗣本和耿守忠擔任正副統帥,以此來抗衡常勝軍,也可使郭藥師有所畏懼。

    趙佶覺得譚稹的這個建議很好,很快便予以批准。

    李嗣本和耿守忠都是河東守將,他們對雲中地區的地形人口等情況比較熟悉。

    接到命令之後,李嗣本和耿守忠立即展開招兵工作。

    他們從歸朝人中選拔那些少壯者,登記名號,建立軍籍,發給軍餉。

    宋朝有所謂“歸正人”、“歸明人”與“歸朝人”,他們都是一些特殊的群體,是宋朝在處理與周邊少數民族及其國家政權關係中形成的。

    歸正人,是指原是中原人、後來陷入番邦、而後又復歸中原者,是自邪而歸正之人。

    歸明人,是指原不是中原人,是中原之外的少數民族,來歸中原者,是自暗而歸明之人。

    歸朝人,則專指原系燕雲地區的漢人而歸宋朝者。

    由於連年戰亂,燕雲地區出現了大量流民,他們基本都屬于歸朝人,符合招兵條件,於是他們紛紛前來報名,加入了義勝軍。

    義勝軍的待遇極為優厚,甚至還吸引了不少常勝軍將士偷偷跑去入伍。

    郭藥師對義勝軍的建立感到很恐慌,特別是常勝軍中不斷有將士偷偷前去投奔義勝軍之後。

    為了避免事態擴大,郭藥師下令在所有士兵的臉上加刻常勝軍的標記,以防止他們逃跑。

    郭藥師的這個做法引起了常勝軍士兵的不滿,弄得人人抱怨,軍心很不穩。

    這讓郭藥師暗恨起了趙佶和宋朝廷!

    義勝軍的優厚待遇不僅讓常勝軍不滿,也讓宋軍大為不滿。

    燕雲漢人在宋軍將士的眼中,仍然是“番人”,是“漢兒”,因此他們時常遭到宋軍將士的白眼。

    根據朝廷的政策,義勝軍的月糧和服裝是其他宋軍的兩倍,而且宋軍吃陳糧,而義勝軍卻吃新糧,宋軍上下因此心裡都很不平衡,進而導致宋軍士兵路上遇見義勝軍士兵,經常辱罵他們:“汝番人而食新,我官軍也而食陳,吾不如番人也?吾誅汝矣!”

    不僅是宋軍將士對燕雲漢人很不友好,就是宋國的老百姓,對燕雲漢人也很不尊重,也視他們為“番人”。

    而宋國朝廷對待燕雲漢人的態度其實也很曖昧,既猜忌他們不信任他們,又想拉攏他們利用他們。

    這讓燕雲漢人既怕宋人,又恨宋人。

    慢慢的,燕雲漢人開始對宋國失望,甚至是絕望,認為宋國不僅比水泊梁山差遠了,可能都不如金國、西夏!

    ……

    https:

    天才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m.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2 22:38
第五百五十五章 得而復失(求訂閱!)

    …

    宣和五年四月初,完顏宗望從金國南京(平州)派出使者,來宋國河東宣撫司找譚稹,請求借軍糧二十萬斛。

    金使說,“這是前任宣撫司曾答應的事。”

    譚稹對此感到很為難!

    如今宋國的日子也不好過。

    去年,秦、鳳旱,河北、京東、淮南飢,幾處地方都需要賑濟。

    這也就罷了,關鍵是燕地。

    燕地久經戰火,以至於燕民好幾年沒有種地了,又不像雲地一樣,曾被水泊梁山佔據一年多,因此休養生息了一年多水泊梁山只佔據了燕地幾個月時間,而且還是從正月到三四月,根本沒法勸農。

    如今,燕地已經成為重災區,所需一切糧食、物資都得從河北、河東、山東運。

    為此,宋朝廷詔西京、淮、浙、江、湖、四川、閩、廣等地各組織民夫各數十萬(欲免調者每夫須納錢三十貫,違者從軍法。)往燕地運糧、運物資。

    可問題是,這麼多民夫從南往北調人吃馬嚼的,本身也是一種巨大的消耗,而且因為趙佶所用非人,動用幾百萬民夫運糧一事組織的極差,進而導致這數百萬民夫運的糧食他們自己在路上就得消耗九成,只有一成能運到燕地。

    而且,因為把西京、淮、浙、江、湖、四川、閩、廣等地的青壯徵集起來當民夫,西京、淮、浙、江、湖、四川、閩、廣等地的很多地都沒有人種了。

    宋國費了這麼大的勁運來了的糧食,自然是彌足珍貴的,因此,譚稹真有些捨不得借給完顏宗望,所以回答說:“二十萬斛糧食不是那麼容易搞到的。再說,自我來宣撫司,就從沒看到答應借給你們軍糧的片紙隻字,所以這件事很難辦。”

    金使解釋說:“借糧之事是貴朝使者趙直閣在去年四月親口答應的。”

    譚稹一聽是趙良嗣口頭答應的,便沒好氣地說:“口頭答應豈能為憑?那你們去找趙良嗣要吧。”

    金國如今的確缺糧。

    這些年,金國一直在打仗,之前又不善於經營建設,如果不是連戰連捷搶了不少東西,金國早就崩潰了。

    可最近這一兩年,金國雖然也在打,但地盤卻沒能再擴張,進而也就導致金國的收入大減。

    偏偏,這兩年年谷不登,民間饑荒嚴重,以至於都有易子相食的慘況。

    所以,完顏宗望是真心希望譚稹能借他點糧食。

    不成想,譚稹竟然一推二六五,根本不認前任宣撫司曾答應的事。

    完顏宗望對譚稹的態度極為震怒!

    完顏宗望覺得,宋國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爾反爾,不斷戲弄他們女真人,像這樣的鄰國是不可能成為友好鄰邦的,應該好好教訓宋國一下。

    七月中旬,在金國的暗中授意下,西夏首先出兵,同時進攻武、朔二州。

    對於雲中地區,西夏早就有覬覦之心,因為這裡繁榮、先進,得之,可以大大提升西夏的國力。

    如今,有金國在背後支持,宋國又是那麼不堪一擊,如此天賜良機,西夏怎麼可能不把握?

    譚稹此前對此毫無防備。

    直到西夏大軍已經攻來,他才急忙令李嗣本率義勝軍迎戰。

    可惜!

    交戰數次,雖然雙方各有勝敗,但西夏兵一直不肯撤退。

    西夏此次出兵,是從金肅州(後世的內蒙古准格爾旗西北)、河清軍(後世的內蒙古東勝北)渡過黃河,一路攻佔了天德軍(後世的內蒙古額爾登布拉格蘇木北)、雲內州(後世的內蒙古土左旗西北)以及河東八館(即兜答、廝刺、曷董、野鵲、神崖、榆林、保大、裕民八館,在後世山西西北部一帶)。

    西夏這次出兵之前,完顏宗翰就秘密使人向西夏傳話:“汝可盡陷其地。”,也就是,西夏可以儘可能搶奪宋國的領土。

    宋國對於這些情況似乎一無所知,或者是有所知而無所備,所以顯得處處被動。

    八月初,完顏宗翰突然出兵雲中,而完顏宗望也從南京出兵,他們合力趕跑了武州耿守忠、朔州孫團練、寰州張團練、新州沈團練和應州節度使蘇京,殺死蔚州守臣陳翊,駐守雲中府的李嗣本率義勝軍迎戰金軍,結果是不堪一擊,一觸即敗,然後也狼狽逃竄。

    金軍先後奪取了武、新、雲、寰、朔、應、蔚七州,接著又相繼攻陷了媯、儒二州以及飛狐與靈邱,盡得雲地。

    此時,譚稹正坐鎮太原。

    此前,他對西夏軍和金軍的動向缺乏清醒的認識,以至於現在坐視西夏軍和金軍攻城掠寨而束手無策。

    事實上,譚稹根本無心這些政事、軍事,他一直忙於蒐羅奇珍異寶、金銀珠玉以飽私囊。

    許多人認為,譚稹“久之事不成,怯弱退敗,尤玷中國威靈”。

    趙佶聽聞,雲地被金國奪去了,大驚!

    要知道,由於水泊梁山之前在雲地的經營,那裡是目前北面唯一一個不缺糧的地方,而且,在自保之餘,還能救濟一下燕地。

    如今,雲地被金國奪去,宋國失了一片重要關隘、一片富饒之地不說,還失去了一個糧倉,維繫燕京將更加艱難,更為重要的是還跟西夏和金國開戰了。

    趙佶趕緊讓人將前因後果調查清楚,以便應對。

    其實不用趙佶派人去調查。

    很快,完顏宗望就派人給譚稹送來了一份文牒,對譚稹大加指責,其主要指責有以下三點:

    一、招納叛人張覺;

    二、收留原遼國外逃人口與職官;

    三、拒不給付曾許諾的二十萬斛軍糧。

    其實,這些全都是藉口,金國之所以攻打雲地,只是因為,附近地區只有雲地和遼東有糧,他們不敢惹李衍,自然只能打雲地弄糧,解決金國日益嚴重的缺糧問題。

    這也是完顏吳乞買同意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攻打雲地的最主要原因。

    雲地得而復失,讓宋國上下痛惜不已的同時,又讓宋國上下全都陷入不安當中。

    童貫與蔡攸看準機會,入宮進言,建議罷免譚稹。

    對於金人所指責的三件事,責任到底在誰,趙佶君臣其實都很清楚。

    第一件和第二件事全都是趙佶所主張的,第三件事譚稹也是在為宋國、為趙佶著想,否則譚稹也不可能賴前任宣撫司曾答應借的糧,畢竟對方可是可怕的金人。

    可趙佶想來想去,還是只能讓譚稹來做這個替罪羊。

    於是,宋朝廷以譚稹“處置無方”為由,免去其太尉與宣撫使職務,貶為順昌軍節度副使。

    趙佶將責任全都推到了譚稹身上,還處置了譚稹,希望這麼做能消除金人對大宋的怨恨。

    接著,趙佶重新起用童貫,讓他重領樞密院事,繼續擔任河北、河東、燕山府路宣撫使,以太原知府張孝純為宣撫副使。

    趙佶令童貫立即啟程,趕赴太原,趕緊想辦法緩和與西夏和金國之間的緊張局面,努力要回雲地。

    另外,趙佶還交給童貫一個外人無從知曉的秘密使命尋找機會,迎候天祚帝來大宋。

    ……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2 22:39
第五百五十六章 殺生石(求訂閱!)

    …

    那須野(後世栃木縣那須郡周邊),一塊巨石之上。

    李衍和玉藻前正用千里鏡觀看日軍的佈置情況。

    此前,梁山軍與日軍已在那須野打過兩仗了。

    第一戰。

    那時,右路軍剛到那須野,李衍派遣的十五萬援軍還在路上。

    當時,右路軍只有五萬多人馬右路軍本來有十五六萬人馬。可殺敵一萬,自損三千,右路軍一路打來,其實也死傷了三四萬人馬。除了死傷的,右路軍又分出去了不少兵馬清理已得之地的殘軍和地方武裝(僅九州地方就留下了三萬多人馬,還有中國地方和四國地方,也各留下了兩三萬人馬。)

    在那須野領主須藤権守貞信的請求下,白河法皇和鳥羽上皇準備趁右路軍立足未穩,將右路軍擊敗,進而取得談判籌碼。

    因此,白河法皇和鳥羽上皇命令編成討伐軍,任命三浦介義明、千葉介常胤和上總介廣常為將軍,陰陽師安倍泰成為軍師,派遣十三萬五千由武士和僧兵組成的大軍出征那須野。

    當時,右路軍雖然只有五萬多人馬,但大部分是馬軍,而且還有第一營、鐵浮屠、枴子左右軍這樣的王牌馬軍。

    而日本方面,出動的雖然也是主力部隊,可這些主力之前已經是被右路軍擊敗過數次,然後補充的預備役,戰力早已大大將低了。

    說到這裡,有人可能會問,日本到底有多少兵力,怎麼能弄出上百萬人馬?

    其實,日本各地方的武士加到一起也就三四十萬,之所以能弄出來上百萬兵力,主要是因為白河法皇將僧兵聚集起來,又組織各個地方招募六十五歲以下的男子充當預備役。

    在佛教傳入日本之後不久的七世紀(相當於初唐時期),當時的天皇就下令禁止食用牛、馬、犬、猿、雞。

    經過兩百年的反覆強調,到了九世紀以後的平安時代,日本的公卿貴族就已經養成了基本不吃肉類的習慣。

    而到了白河法皇時期,覺得光是不吃肉還不夠虔誠,又頒布了一項加強的法令,進一步禁止食用魚蝦貝類,也就是,除了素食甚麼都不准吃!

    與白河法皇比起來,中國就算是那位因為崇佛而亡國的梁武帝(最早制定了僧侶不得食葷戒律的那個皇帝),簡直都算不上虔誠,因為梁武帝只是讓僧人們吃素,而白河法皇卻弄到了全民食素的程度……

    白河法皇之所以如此虔誠,除了因為他本人信佛以外,還因為日本佛教在九世紀後取得了國教的地位,佛教寺院到處林立,寺院不僅代表一股巨大的經濟、政治和軍事力量,甚至取得了絕對的統治地位,白河法皇正是靠著這些寺院的支持,才成為日本的最高統治者,而且一統治就是幾十年。

    總而言之,這個時代的日本,有十幾萬甚至超過二十萬的僧兵。

    而且,一些宗派的僧兵進攻另一些宗派的寺院,會把它們洗劫一空,所以僧兵其實已經變得與世俗封建主的武裝分子無異。

    另外,這個時代的日本已經有近千萬人口。

    單從人口數量上來看,日本在世界都是名列前茅的。

    因此,各地方的預備役加起來有個大幾十萬,是很正常的。

    不過

    日軍的兵力雖然不少,但兵員素質可就差遠了,不說那些臨時招募的預備役,就算是那些僧兵,戰力也很有限。

    日本武士要好一點,但因為身體素質、配合默契程度、裝備上的差距、戰法上的先進程度、敢戰精神等等方面,三個日本武士勉強也就能跟一個梁山軍士卒打平。

    所以,儘管兵力連日軍的一半都不到,可岳飛還是果斷跟日軍決戰。

    最後,那十三萬五千日軍毫無懸念的被擊潰。

    那一戰,十三萬五千日軍只逃回去了不到兩萬,日本武士和僧兵的血將李衍和玉藻前腳下的巨石都染紅了,後來人們管這塊巨石叫“殺生石”,還說它是玉藻前所化。

    第二戰。

    很快,白河法皇和鳥羽上皇又組織了三十萬武士和僧兵,並去請全國各地的高僧大師來相助。

    那時,李衍所派的援軍,只有王彥所率領的三萬選鋒軍到了那須野。

    七萬梁山軍對戰三十萬日軍。

    依靠奔雷車、沒良心炮、床弩、轟天雷、神臂弓、精銳馬軍等等先進武器和先進戰法,經過一番苦戰,梁山軍再一次將日軍南潰,殺死、殺傷了十幾萬日本武士和僧兵,其餘日本武士和僧兵則又潰逃回了近畿地方。

    如今這是第三戰,也將是最後一戰。

    此戰如果是梁山軍贏了,那麼李衍就可以將日本納入水泊梁山的版圖,進而得到八個大郡,戰略縱深將大大提升,也將擁有一個穩固的大後方,進而得到橫掃天下的實力,而日本將徹底成為歷史,日本的那些公卿貴族全部都將成為階下囚,任李衍宰割。

    而此戰如果是日軍贏了,那麼日軍勢必要趁勢將梁山軍攆出中國地方和四國地方,然後據周防、長門天險和四國島而守,那樣的話,日本就能保住近畿地方、中國地方、四國地方,進而保住日本的元氣、保住日本公卿貴族奢靡的生活,未來他們興許還能奪回日本也不一定,而李衍在日本的地盤就會被隔成南北兩部分,而且有被侵擾的隱患。

    因此,此戰不論是對水泊梁山,還是對日本,都是至關重要的一戰。

    所以,不論是水泊梁山,還是日本,全都全力以赴。

    水泊梁山方面。

    李衍和玉藻前親率十二萬援軍到達戰場,參加了此戰,梁山軍【 】共出動十九萬大軍與日軍決一死戰。

    日本方面。

    白河法皇和鳥羽上皇將除了守衛三關的日本武士、僧兵以及預備役全都調來,總兵力五十萬,而且白河法皇和鳥羽上皇這對祖孫也御駕親征事實上,親征的只有白河法皇,鳥羽上皇之所以也來了,那是因為白河法皇害怕他離開之後鳥羽上皇奪走他的統治權,因此才硬將鳥羽上皇也帶了過來。

    雙方從三天前就開始佈置,如今都已準備妥當。

    大戰一觸即發!

    ……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2 22:40
第五百五十七章 卑鄙無恥貪婪(求訂閱!)

    …

    此前,李衍對於日軍的情況也有所耳聞。

    不過,之前聽到的和現在見到的之間的感觀差差的還真不是一般的大。

    通過千里鏡仔細觀看過日軍的情況之後,李衍的下巴都快驚到了地上。

    讓李衍沒想到的是,日本的鎧甲雖然是唐制的,但卻是用竹子製做的!

    一旁的許貫忠給李衍介紹道:“大化改新以後,日本的鎧式向咱們唐朝學習,不過因為日本這個國家資源不足,故多用竹製,這種竹製鎧甲的防護能力很有限,唯一的好處就是製作容易。”

    當然,日本那邊穿的也不全都是竹甲,也有一些武士和僧兵穿的是鐵甲,而這些武士和僧兵應該就是日軍的精銳。

    除了這種唐制鎧甲以外,日本還有一種電影、電視、動漫裡經常出現的大鎧。

    這種大鎧非常華麗,穿在身上顯得很是威武,唯一的問題就是,這大鎧好像不太實用既笨重,防禦力好像也不行。

    而這種大鎧毫無疑問的全都穿在那些日軍的將軍們身上。

    除了大鎧以外,那些日軍將軍們帶的頭盔,同樣吸引人的目光。

    眉庇(額前象帽舌的部件)、吹返(類似護耳的部件)、しころ(日造漢字,左革右每,即護項)、面當或頰當(遮蔽面部或面頰的部件)、喉輪(保護咽喉的部件)這些就不說了,畢竟有點用處。

    這些有用處的東西以外,他們竟然還弄了一大堆**七八糟的東西,像支起兩隻鹿角,像在胄前弄個月牙鏟,像掛些珠寶等小配飾,等等……

    而且,這些頭盔有星胄、頭形胄、桃形胄、唐冠胄、一之谷胄、烏帽子形兜、日根野兜等等不下數百款。

    款式多樣,再加上千變萬化的飾物,使得這些盔式非常華麗美觀,極具觀賞性。

    不過,李衍怎麼看,怎麼覺得華而不實。

    而日軍華而不實的東西何止大鎧和頭盔,還有很多,比如不少日軍將軍手上拿的團扇和鐵扇。

    這些團扇和鐵扇,大多是用皮或薄鐵製成的,或是由鍍金屬加固過的摺疊扇,上面畫帶有金剛界大日如來種子梵文的圓陣、十二天支地支、二十八星宿等圖像,許貫忠說,這是日本軍師用來推算吉凶方位的工具,後來演變為大將所持,有一定的指揮效果。

    可李衍怎麼看,都覺得這軍配團扇和鐵扇除了扇涼以外別無特殊用途。

    而日軍的武器更是五花八門,除了扇子以外,還有煙管(煙桿,許多煙管都是用金屬製成的,長度為三尺左右,一些甚至還裝有護手,就像劍一樣。)、鎌(就是鐮刀,鎌這種武器在低級武士中很受歡迎,戰時是武器,平時可用於勞動生產。)、分銅鎖(有時也被稱為萬力鎖或鎖十手等等,實際上就是一條鐵鏈、兩端裝有兩個鐵條。),等等……

    當然,以上這些兵器的使用者雖多,但大多都不是主力軍的兵器,應該是那些預備役所使用的裝備。

    至於日軍主力武士和僧兵所使的,大多都是刀、槍、剃刀、弓箭。

    刀並不是後世的日本刀,而是一種仿唐刀。

    槍又名鑓,種類很多,形制多樣,如菊池槍、十文字槍、毗沙門槍、素鑓、澤瀉槍……等等,是合戰的主兵器。

    剃刀多為僧兵所使用,有點類似於中國的長柄大刀,但刀身很窄。

    弓是兩米多長的長臂弓,這種弓是不久前日本改良的三枚打弓,以竹從前後包裹著木芯所制成的合成弓。

    在不久之前,日軍所使的都是伏竹弓,也就是粗略地配合木與竹製作的合成弓。

    僅看日軍主力部隊的武器裝備,其實也還可以,不過這樣的部隊指定不超過二十萬,甚至也就十五萬左右。

    而就算是這些主力部隊的武士和僧兵,其實也遠遠無法跟梁山軍的將士相比。

    所以,觀看完了之後,李衍心下大定。

    不過,李衍還是跟此戰總指揮岳飛說:“鵬舉啊,這是你第一次指揮這種敵我雙方七十萬大軍參戰的大戰,像這樣的大戰,就是白起、韓信都沒打過幾場,所以你一定不可以輕敵。”

    岳飛恭恭敬敬的應道:“諾!”

    老實說,誰也沒想到,李衍會指派年僅二十一歲的岳飛指揮這場至關重要的大戰。

    要知道,岳飛雖然能打,也參加過不少戰役,可他並沒有指揮大規模會戰的經驗,而此時就在右路軍中的許貫忠、朱武、劉錡明顯都比岳飛更適合指揮這樣的大會戰、大決戰。

    可李衍最終就是選擇了年僅二十一歲的岳飛來擔任此戰的總指揮。

    岳飛對此甚麼都沒說,只是比從前更尊敬李衍了。

    李衍也不喜歡說廢話,叮囑了岳飛一句之後,就道:“你去準備吧,我來給你壓陣。”

    岳飛恭恭敬敬一拜,然後就下去做準備了。

    此戰與清水河一戰不同。

    清水河那戰,梁山軍是防守反擊。

    此戰,梁山軍是主動攻擊一方。

    兩者雖然都是會戰,但其實還是有不小的差別的。

    開戰之前,岳飛跟很多人聊過此戰該怎麼打,有許貫忠,有朱武,有劉錡,還有吳璘、耶律大石、李顏光等人。

    如今到了動真格的時候了。

    岳飛親自去做最後的確認,另外再跟劉錡、吳璘、王彥、李彥光等各部總指揮再確認.一遍攻擊順序。

    不僅岳飛在為此戰做最後的準備,日軍方面也開始做最後的準備了。

    日本人相信,戰爭的成敗繫乎天運,因此在出陣前要舉行一系列的儀式,以此向上天祈禱勝利。

    主要是“三獻的儀式”,即大將上陣前食用打鮑、勝栗、昆布三種食物,在進食的時候,讓兒童歌唱此三品的名字,取其諧音,為:“打って,勝って,喜ぶ”。

    此外,在大將出館的時候,要在館門前的地上放置包丁(一種菜刀),大將踏過包丁,以示“將踏刃而前”。

    最後,在出陣前,家臣們還會開連歌會祈禱勝利。

    已經六十一歲的白河法皇,此戰親任大將,他此時正極為虔誠的做著一系列的出陣儀式,希望滿天神佛能保佑日本打贏此戰,趕跑李衍那個卑鄙無恥貪婪的侵略者……

    ……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2 22:41
第五百五十八章 閃擊戰(求訂閱!)

    …

    日本所擺的陣法是名陣八陣圖中的天覆陣。

    天陣十六,外方內圓,四為風揚,其形象天,為陣之主,為兵之先。善用三軍,其形不偏。

    朱武看過之後,說道:“日軍這天覆陣擺得深得其髓,看來日本也有高人啊。”

    而岳飛所擺的陣法,雖說是錐型陣,但卻有些似是而非。

    一般的錐型陣都會用精銳馬軍打頭,比如清水河那一戰,聯軍方面就以最精銳的鐵鷂子打頭。

    可岳飛沒有,他是以奔雷車打頭,而且這奔雷車所擺的也不是錐型,而是寬椎型(倒三角形)。

    還有,奔雷車後面跟的也不是精銳馬軍,而是騎著馬的工程兵這些工程兵手上沒有別的兵器,只有工兵鏟和炸藥包。

    再往後還不是精銳馬軍,而沒良心炮、床弩、飛天神雷等遠程打擊武器。

    再再往後才是由精銳馬軍所組成的錐型陣的兩翼。

    對於岳飛所佈的錐型陣,不少人都提出過異議,認為岳飛根本就不按古人的陣圖所布,甚至都報告給了李衍。

    李衍聽過之後,只說了一句:“岳飛是此戰的總指揮,我不是。”

    見李衍如此態度,所有人都閉上了嘴巴。

    而李衍對於岳飛所佈之陣,從始至終都沒有問過一句。

    巳時.

    天空突然颳起東北風!

    岳飛緊閉了許久的眼睛猛然一睜,隨即道:“擂鼓!”

    戰爭開始!

    聽見梁山軍這邊擂鼓,日本那邊也砍響了法螺貝,同時響起了一系列繁瑣的鐘鼓之類的戰鬥信號。

    很快,在岳飛的命令下,梁山軍整體緩慢的向前推進。

    離敵尚遠,牽馬前行,以養馬力,三箭之地,上馬慢行,以為逼迫,一箭之地,縱馬衝鋒,以潰敵陣!

    這是胡人常用的騎兵攻擊之法,而成員複雜又擅於吸取百家之長的梁山軍早就學會了這一戰法。

    不過話又說回來,擔任選鋒軍總指揮的吳璘,在這麼重要的大戰之中還能保持如此沉穩的法度,真是很有大將之風。

    “上馬!”

    三箭之地了,在吳璘的命令下,梁山馬軍和奔雷車就像倒帶的多米諾骨牌一般,一個接一個地高了一截!

    瞬間!

    梁山軍的鋒芒就露了出來!

    隨著吳璘的一聲暴呵:“衝!”

    吳璘的旗牌官立即將吳璘的命令準確的傳達出去!

    兩千多輛奔雷車開始緩慢的加速,戰馬的腳步也變大了起來,大地隨之震動起來!

    沒有戰鼓。

    但戰車滾滾向前和萬馬奔騰的威勢,卻比戰鼓更加震懾心魄。

    現在是晴天,但那轟隆的響聲卻彷彿像上萬個驚雷一起爆發!

    日軍本來佈置得很完美的陣型,還沒開始接陣,就先是一**!

    日軍的一眾將軍又是大喊大叫,又是打鼓,又是吹螺,才讓日軍的陣型慢慢穩定下來。

    一箭之地!

    沒良心炮、床弩、飛天神雷等遠程打擊武器,在牛皋的命令下,突然彷彿暴雨一般向日軍砸去!

    與此同時,擔任選鋒的奔雷車開始加速!

    “轟轟轟轟轟……”

    “咻咻咻咻咻……”

    “轟,轟,轟……”

    “……”

    沒等日軍張弓搭箭,密集又兇猛的炮火和寒鴉箭就將日軍轟開了一個缺口!

    吳璘看準時機,指揮奔雷車迅速從這個缺口衝進去!

    這奔雷車勝如銅牆鐵壁不畏一切攻擊,經過劉慧娘改良過後又不畏水火,加上轉折靈活,那怕八尺闊的壕溝,五尺高的拒馬,都阻它不得,而且攻擊力強大,簡直就是坦克的另一種詮釋,絕對是人擋殺人、佛擋殺佛,日軍的防線很快就被奔雷車衝開!

    衝進敵陣之後,奔雷車立即有序的分散開來,然後開始肆意的破壞日軍的防線!

    而真要是碰到甚麼奔雷車過不去的天然或是人工障礙物,跟在它們之後的工兵會在最短時間內為它清除!

    在完成了突破之後,奔雷車和其後的騎兵開始穿越打開的缺口,並進入日軍戰線開始向敵後深入!

    此時就是考驗一線指揮官的能力的時候了,他們一般都在部隊最先頭,以其自身之觀察掌握全局並隨時將敵情向後匯報。

    一直以來梁山軍之所以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其實很大程度是因為梁山軍非常致力培養這些一線指揮官,他們才是梁山軍的基礎。

    日軍之前雖然也接觸過奔雷車,但奔雷車從來沒有像現在一樣採取過這麼密集、這麼犀利的攻擊,進而讓日軍陣腳大**,奔雷車勢如破竹!

    奔雷車的速度的很快,也可以說,日本的抵抗太過無力。

    吳璘見狀,果斷下令:各縱隊即成扇形展開,向前分散推進。

    這時,馬軍總指揮王彥下令,第一營、義勇軍等輕騎兵繞過奔雷車,在前方或側翼上搜索前進,進行尋找開放道路、偵測敵情,並提供預Jǐng和搶佔如制高點、橋樑等重要戰術要點。

    吳璘所率領的突進縱隊會依照他們的情報,選擇適當、無敵方顧慮的路線前進。

    碰到實在無法攻克的據點,各個突進縱隊會選擇繞開,儘可能採取迂迴滲透的手段,只有在沒有辦法的情況才實施戰鬥。

    而在奔雷車後面的鐵浮屠、枴子左右軍則一直不緊不慢的跟在奔雷車後面,為奔雷車拾遺補缺填補奔雷車推進後產生的空隙。

    在這之後,才是各支步軍。

    看到這裡,李衍已經目瞪口呆,喃喃道:“這他媽不是閃擊戰嘛!”

    是的!

    雖然沒有飛機、大炮,但李衍怎麼看,都覺得梁山軍的攻擊就是著名的閃擊戰!

    “仈Jiǔ百年後的閃擊戰對戰仈Jiǔ百年前的天覆陣?”

    想到這些,李衍突然笑了!

    這時,時遷來到李衍身旁小聲道:“君上,我們偵查到,有大概三萬的日軍精銳馬軍迂迴到了咱們後面,現在離咱們大概有十五六里,他們的目標應該是君上您。”

    李衍聽罷,不屑一笑,道:“這就是日軍的底牌嗎?”

    李衍沒在這個問題上過多的糾結,而是道:“將這個消息轉告給岳都統,讓他去處理,還有,此戰你們走報機密特種軍不論偵查到了任何情報,都要在第一時間給岳都統送一份過去,不要貽誤戰機。”

    時遷應道:“諾。”

    很快,時遷就來到岳飛身邊,然後將這個消息也告訴給了岳飛。

    岳飛聽罷,很隨意的說道:“麻煩您了,時統制。”,然後繼續觀看兩軍對決顯然,岳飛早有應對這種突發狀況的準備。

    ……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2 22:41
第五百五十九章 從今以後RB姓“李”了(求訂閱!)

    …

    待那三萬奇襲的日本騎兵殺過來時,梁山軍基本上已經完了分割并包圍了遭孤立的敵軍主力。

    換而言之,勝負已經分,接下來就是圍殲包圍網內的敵人。

    岳飛從容不迫的派出手上的三萬預備隊去迎戰這支奇襲部隊。

    而從始至終,李衍的親衛軍解煩軍和踏白軍都沒有動過。

    戰鬥進行到這裡,勝負幾乎已經沒有任何懸念了。

    李衍帶著玉藻前在陳麗卿、扈三娘、梁紅玉、方百花、瓊英、耶律答裡孛等人的護衛下回到了中軍大帳等待進一步的消息傳來。

    有人可能會問,李衍對閃擊戰就這麼有信心嗎?

    沒錯,李衍對閃擊戰真的就這麼有信心。

    德軍以其六個裝甲師、四個輕裝甲師和四個摩托化師為主要突擊力量,在一馬平川的波蘭西部勢如破竹般撕破了波軍六個集團軍約八十萬人組成的防線。德國裝甲部隊與空軍構成的快速縱深挺進力量,將數量龐大但裝備陳舊的波軍迅速撕裂、合圍,僅一個月波蘭戰役即告結束。波軍六萬多人陣亡,十三萬人受傷,九十一萬多人被俘(其中,被德軍俘虜近七十萬,被蘇軍俘虜二十多萬),十萬人逃至鄰國,而德軍僅陣亡了一萬多人,受傷了三萬多人,失蹤了三千多人。

    二戰初期,希特勒基於上述理論,先發制人,集中陸軍和空軍,像漆黑的夜裡突然出現的閃電一樣打擊敵人,攻勢凌厲,無往而不利一九三九年九月至一九四零年六月他用閃擊戰佔領了波蘭、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法蘭西等國。具體是,二十七天內征服了波蘭,一個小時拿下丹麥,二十三天征服挪威,五天征服荷蘭,十天攻克比利時,三十九天征服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

    一九四一年希特勒再次用閃擊戰進攻蘇聯,到十二月便打到莫斯科郊外。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隨著導彈核武器的發展,閃擊戰仍被超級大國視為一種有效的戰爭樣式,無論是中東戰爭,還是海灣戰爭,閃電戰都成了戰役獲勝的不二法門。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閃電戰作戰的突然性,可以彌補兵力上的不足,能夠以寡敵眾。

    更關鍵的是其震撼性這種碾壓式的攻擊,很容易攻破敵人的心理防線,進而讓敵人成建製成建制的投降。

    當然,倒不是說閃擊戰沒有弱點,控制與補給就是閃電戰的最大弱點。

    不過

    在這場大決戰當中,卻不用擔心這兩個弱點日軍的縱深根本沒有那麼大,而且過於落後,而岳飛控制得很好,甚至可以說是遊刃有餘,所以此戰應該沒有任何懸念。

    天快黑的時候,岳飛來見李衍,道:“君上,日軍的奇襲軍部已經被咱們梁山軍擊潰,現在已有六七萬日軍投降,此戰完全在咱們梁山軍的控制下。”

    李衍點點頭,道:“嗯,打得不錯,不過你不可以驕傲,咱們還沒有完全勝利,編筐編簍,全在收口,如果最後這階段你打不好,你就不會是名將,而將會是一個笑柄。”

    岳飛很沉穩的說道:“臣明白。”

    頓了頓,岳飛道:“君上,臣想將臣手上的預備隊分出一軍繞過戰區奇襲京都……若是被潰軍逃回平安京,咱們可能得多費不少手腳才能攻打下平安京。”

    岳飛手上的預備隊,有保護李衍的任務,所以,岳飛才跟李衍請示。

    李衍想了想,問道:“你確保此戰沒有懸念了?”

    岳飛照實答道:“兩軍交戰,甚麼情況都有可能發生,沒到塵埃落定之時,誰也不敢說一定,現在只能說,咱們梁山軍大獲全勝的可能性很大。”

    見岳飛如此清醒,李衍徹底放心了,道:“教楊沂中和姚興帶解煩軍去吧,你的預備隊留下來以防萬一。”

    岳飛也覺得由解煩軍或是踏白軍繞過戰場攻打平安京更合適,因此道:“諾!”

    不理會陳麗卿等女躍躍欲試的目光,李衍直接就將楊沂中和姚興叫來,然後讓他們二人立即帶兵出發。

    至於陳麗卿等女,洗洗睡吧,“戰爭不是兒戲,這種關鍵之戰自然要交給更合適的人,你們幾個還是老老實實的保護我的安全吧。”

    ……

    兩日後。

    投降的日軍已經達到二十一萬,被殺死的日軍也已經近十萬。

    雖然此戰還未徹底結束,但梁山軍的兩鉗已經合圍,除了提前跑掉的幾萬日軍,包圍網內的十幾萬日軍只不過是垂死掙扎罷了。

    這時,繞過戰場奇襲平安京的解煩軍也傳回來消息他們已經攻破平安京,請李衍移駕平安宮。

    歷時了大半年的對日戰爭,至此應該就可以說,水泊梁山大獲全勝了。

    至於還在抵抗的十幾萬日軍,各地的殘兵敗將和地方武裝,以及逃走了的白河法皇和鳥羽上皇,已經不能改變這場國戰的勝負了。

    接下來,雖然也離不開打仗,但更多的是政治和經營方面的,身為一個君主,李衍的眼睛不能只盯著戰爭,尤其是在戰爭差不多已經有了結果之後,因為從今以後日本就姓“李”了。

    岳飛給李衍抽出兩支步軍再加上踏白軍和第一營,共給李衍湊了五萬大軍,護送李衍去平安京。

    京都,也就是平安京,位於日本本州島中西部,坐落在京都盆地北部,東距日本第一大湖琵琶湖僅五公里,東、西、北三面有丹波山地、比良山地和貴船山地環繞,市區隨京都盆地向南面大阪灣敞開為巨型口袋形狀,面積六百一十平方公里,人口一百六十多萬(現在沒有這麼多了,數場大戰下來,京都如今只有一百多萬人了。)。

    大軍走了大半天時間,終於來到了平安京境內,也碰到了前來接應的解煩馬軍。

    在姚興的引領之下,大軍又走了大概半個時辰,李衍一行人終於來到了充滿傳奇色彩的的平安京。

    ……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2 22:50
第五百六十章 入主平安宮(求訂閱!)

    …

    離城門還有一段不短的距離,李衍就看見地上密密麻麻的跪滿了日本人。

    姚興介紹說:“他們是來迎接君上您的,領頭的藤原忠通是崇德天皇的攝政(相當於丞相),就是他後來下令放棄抵抗的,我們才能順利拿下平安京的。”

    李衍四下看看,問道:“崇德天皇呢?”

    姚興道:“他在宮門前迎接君上您。”

    李衍臉一沉,問道:“這是誰的主意?”

    姚興道:“是日本公卿貴族們的堅持。”

    李衍冷冷一笑,道:“這些日本公卿貴族可能還沒搞清現在的形勢。”

    這時,玉藻前的養父武士阪部上前,道:“君上。”

    李衍沖阪部點點頭,道:“站到我身邊。”

    阪部聽言,立即應道:“諾!”,然後直起他那已經彎了的腰站在李衍身邊。

    阮小七讓人給了板部一匹馬,板部翻身騎上,然後跟李衍右後方。

    李衍縱馬來到藤原忠通身前,居高臨下看著藤原忠通。

    藤原忠通見狀,本就低下的頭低得更低、本就高高撅起的屁股撅得更高,並用很生硬的漢語說道:“罪臣藤原忠通見過君上。”

    李衍看著藤原忠通,問道:“你懂漢語?”

    藤原忠通答道:“略知七八。”

    李衍聽了,一笑,道:“你倒是不謙虛。”

    藤原忠通道:“罪臣不敢在君上您的面前說謊。”

    板部小聲說道:“藤原忠通雖然是攝政,但他並沒有多少實權,真正掌權的是藤原家,他只是一個傀儡。”

    藤原氏早在飛鳥時代就已經存在,到藤原良房時,以外戚出任攝關職,以攝政或關白之名義長期左右朝政,稱為攝關政治,是北家的全盛時期,並確立攝政關白由北家嫡流出任的傳統。及至道長當政以後,藤原氏專權達於極盛期。此期間藤原氏以外戚干政,為所欲為,二後並立,四女三妃。東宮立妃,幼小天皇常住其家。攝政、關白、太政大臣、左右大臣之職為藤原氏一族獨霸,形成攝關政治特殊體制。

    這個家族可以說是日本第一家族,其家族的水到底有多深,恐怕就是處於其中的人也搞不清楚。

    因為這個家族太過龐大,大到了已經沒有對手,大到了他們唯一的對手就是自己,以至於如今已經分為近衛、松殿、九條三家,彼此之間爭鬥不斷。

    所以,板部所說的,一點錯都沒有。

    不過

    藤原忠通還是有一些政治資本的,鳥羽上皇的中宮(中宮雖然和皇后名號不同,但自六十六代一條天皇后,皆被視為準後或等同於皇后)藤原璋子就是藤原忠通妹妹。

    而且,據說藤原璋子和白河法皇還有一腿。

    另外,上一任攝政關白、太政大臣藤原忠實還是藤原忠通的父親。

    李衍看著藤原忠通,說道:“鑑於你主動開城投降,讓我梁山軍少了不少損失,你可以不上公審台,另外,你如果願意為我效力,我會讓你繼續享受榮華富貴。”

    藤原忠通並不是很懂不上公審台是甚麼意思,但他敏銳的感覺到這應該是一件很重要事,很重要的好事,另外,日本已經成為了歷史,不想失去權力的他,要想繼續擁有權力,勢必要加入水泊梁山,所以,他立即道:“臣願意為君上粉身碎骨!”

    李衍點點頭,然後縱馬繼續往城中走去。

    路過跪在最前面的幾個氣度不凡的日本人時,藤原忠通遲疑了一下,道:“君上,他們幾位分別是藤原氏、近衛氏、松殿氏、九條氏……”

    雖然這些人之前跺一跺腳日本都會顫三顫,可李衍根本沒為他們停留半步。

    這讓藤原氏、近衛氏、松殿氏、九條氏等日本大家族家主的心全都是一沉,並且這些精猾似鬼狐的老傢伙不約而同的想道:“壞了,他不需要我們這些世家幫忙治理日本!”

    這些老傢伙一邊繼續極力的表現出他們的順從、一邊開始盤算應對之策。

    平安京市區形制、佈局皆模仿中國唐代的都城長安和洛陽,尤其以對長安城的模仿更為顯著,在整體規劃佈局上仿照當時的唐朝京師長安的東西對稱佈置,而坊市的模數大小則與唐朝東都洛陽類似,中軸線朱雀大路依照長安的朱雀大街,將平安京分為左京、右京(東側是左京、西側是右京)兩個部分,右京稱作長安,左京稱作洛陽。

    由於右京所處的地區多沼澤,因而逐漸荒廢,城市的主要發展集中在左京。

    一路走來,李衍發現,城中的房屋大多都是依盆地山坡而建,街道上下起伏,高野川和賀茂川在市區匯合成鴨川向南流入桂川,最後與流入大阪灣的淀川合流,放眼望去,青山綠水,交相輝映,神殿古廟、皇宮御園分佈在起伏的街道兩側,錯落有序,奢華又不失風雅,確實是一個好地方。

    平安京的宮城(平安宮)位於京城北部的ZhōngYāng,相當於唐長安城宮城和皇城的結合體,而宮城內的內裹和大極殿則相當於長安的宮城(太極宮)和太極殿。

    來到宮門前,李衍又看見了一大群人跪在宮門前,而為首之人竟然是一個四五歲的孩子,不用說,他一定是日本天皇崇德天皇。

    見李衍到來,楊沂中立即迎上來,道:“君上。”

    李衍沖楊沂中道:“你處理的不錯。”,然後看著崇德天皇等人道:“唯一的問題就是沒讓這些人去城外迎接我。”

    楊沂中心中一凜!

    楊沂中之所以沒有堅持讓崇德天皇等日本的公卿貴族去城外迎接李衍,那是因為他不想節外生枝,畢竟他只帶來了一萬多人馬,而平安京中有一百多萬人口。

    李衍知道楊沂中所想,可他還是說道:“這些人全部都是階下之囚,全部都是任咱們宰割的魚肉,所以沒必要跟他們客氣。”李衍這是釋放出自己對日本的政治態度,免得底下人因為不知道自己對日本的政治態度而做錯事,為未來留下難以清除的隱患。

    楊沂中最大的好處就是,不問對錯,只聽命行事,更不會頂嘴,他道:“臣知錯了。”

    李衍沖楊沂中點點頭,然後邁步向平安宮走去。

    路過崇德天皇和日本的公卿貴族的時候,李衍看都沒看他們一眼。

    為啥?

    你見過在一群死人身上浪費時間的嗎?

    ……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2 22:51
第五百六十一章 藤原氏在行動(上)(求訂閱!)

    …

    紅柱碧瓦,溪水環繞,綠樹成蔭,櫻花盛開。

    平安宮還真不是一般的漂亮,說實話,比起李衍在漢城的遼東王宮漂亮多了,就是比之遼西京、遼南京、遼東京、高麗西京、高麗開京的皇宮和王宮都要漂亮。

    的確不枉日本人在後世那麼吹捧平安時代、平安宮。

    來到日本天皇發號施令的大極殿,在天皇的寶位坐下,李衍直接頒布了四條命令:

    一、日本這個國家取締,併入水泊梁山。

    二、原日本包括蝦夷地共分成北海郡(位於日本列島的最北端,瀕臨日本海、太平洋、鄂霍次克海,南隔津輕海峽,由北海道和附近的利尻、禮文、奧尻等小島構成。)、奧羽郡(由陸奧國與出羽國組成,包括青森、岩手、宮城、秋田、山形、福島六縣)、關東郡(東部和南部瀕臨太平洋,北部和西部則為群山所環抱,地處本州島中部地區的愛發、不破、鈴鹿三關以東,包括東京都和茨城、櫪木、群馬、埼玉、千葉、神奈川六縣。)、中部郡(位於本州島中部,包括新瀉、長野、富山、石川、福井、山梨、歧阜、靜岡和愛知九縣。)、近畿郡(位於本州島中部,東臨中部地方,西接中國地方,南瀕瀨戶內海、大阪灣和太平洋,北臨若狹灣和日本海,包括滋賀、三重、奈良、兵庫、和歌山五縣以及京都、大阪兩府。)、中山郡(在本州島西南部,於九州島與近畿之間,包括鳥取、島根、岡山、廣島、山口五縣。)、四國郡(在日本西南部,北臨瀨戶內海,南瀕太平洋,由四國島及其周圍附近小島構成,包括德島、香川、愛媛、高知四縣)、九州郡(由九州島和周圍的一千四百多個小島嶼構成,包含福岡、佐賀、長崎、大分、宮崎、熊本、鹿兒島、沖繩八縣。)八個郡。

    三、奴隸全部無條件釋放。

    四、改漢服。

    五、改漢名。

    六、公審。

    李衍頒布的六條政令,看著平淡無奇,實際上卻是殺機無限。

    前兩條不用說了,這是必然之舉,關鍵是後四條。

    現在的日本,與其說是封建社會,倒不如說是奴隸社會,因此奴隸是日本貴族所擁有的很大一筆財富,所以,李衍要是釋放所有奴隸,勢必要與日本原公卿貴族為敵。

    而改漢服和改漢名其實就是改變種族。

    不用想,那些擁有悠久歷史以家族史為驕傲的日本貴族一定會反對的,而且會想盡辦法抵禦,甚至會起兵造反。

    對此,李衍其實一點都不擔心,因為李衍壓根兒就沒想過讓日本原來的公卿貴族留下,他們也不是李衍爭取的對象,李衍要爭取的恰恰是那些奴隸和平民,至於那些只會風花雪月的貴族,要麼識時務甘心變為平民,要麼就去死好了,對於日本人,尤其是日本的公卿貴族,李衍一點下不了手的意思都沒有。

    這八個郡,李衍非常重視!

    因此,李衍將趙鼎調來治理這八個郡,另外,李衍親自精挑細選了八個太守。

    除此之外,李衍還制定了,移走至少五百萬日本民眾,移至少五百萬漢民來日本的長遠戰略。

    總而言之,李衍要將日本永遠變成漢人的!

    作為一個君主,李衍只管大略方針即可,其他事自有人去做。

    所以,雖然有數不盡的事情要做,今夜無數人將不眠,可趕了一天路的李衍還是早早的就帶著玉藻前、陳麗卿、扈三娘、方百花、梁紅玉、瓊英、耶律答裡孛去休息了。

    ……

    藤原家。

    藤原氏的主要人員全都在這裡,有家主藤原氏長者藤原師通、上任攝政大納言內覽藤原忠實、中納言藤原長實、現任關白太政大臣藤原忠通、藤原忠通的弟弟內覽左大臣藤原賴長等等。

    藤原忠實問藤原忠通:“打聽清楚公審是甚麼了嗎?”

    藤原忠通道:“這是水泊梁山特有的一種審判方式,他們會將人推上公審台,問那些卑賤的平民和奴隸這人有沒有罪,如果那些平民和奴隸說這人沒罪,就釋放,如果那些平民和奴隸說這人有罪,就砍頭、抄家,據說,上公審台的十個裡有九個下不來。”

    眾人一聽,皆大嘩:

    “讓卑賤的平民和奴隸決定咱們貴族有沒有罪,這成何體統?”

    “那些卑賤的平民和奴隸怎麼可能說咱們好?這分明是找個藉口要咱們貴族的命嘛!”

    “實在不行,咱們逃出京都吧,不能坐著等死!”

    “……”

    藤原忠實的眉頭一皺,問道:“這遼東王有沒有甚麼愛好?”

    藤原忠通答道:“他喜歡美女。”

    藤原忠實道:“喜歡美女?趕緊將咱們藤原家的未婚女子全都聚集起來,然後將其中貌美的全都選出來送進宮中!”

    藤原賴長道:“全都選出來?有這個必要嗎?”

    藤原忠實道:“蠢貨!如今已經到了咱們藤原氏生死存亡之際,不竭盡全力,唯有死路一條!”

    藤原賴長是藤原忠實最喜歡的兒子,因此難免有些恃寵而驕,道:“我就不信,離開咱們藤原氏,遼東王能治理好日本!”

    藤原忠通看了藤原賴長一眼,道:“遼東王先後滅掉遼國、高麗、泰封,手下人才濟濟,他可不是歷任天皇、上皇、法皇,會被咱們藤原家所左右。”

    沒等藤原賴長說話,藤原忠實就道:“話也不能這麼說,遼東王手上雖然有人才,但這裡畢竟是日本,咱們藤原氏的日本。”

    藤原忠通沖藤原忠實一拜,道:“我打聽到,遼東王已經從漢城調來了一大批經驗豐富的官員,據說.,僅第一批,就有三千人之多。”

    眾人一聽,皆是倒吸了一口涼氣!

    三千個官吏已經可以將日本的主要官吏全部換掉了,這手筆也太大了吧,那藤原氏該何去何從?

    眾人集體沉默了一會,一直沒有說話的藤原師通,開口道:“好了,其它事先放放,現在先做三件事。”

    所有人都看向藤原氏的祖長,希望他能有解救藤原氏的辦法!

    ……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q781009

LV:9 元老

追蹤
  • 868

    主題

  • 47982

    回文

  • 13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