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 水滸逐鹿傳 作者︰任鳥飛 (已完結)

 
q781009 2019-7-6 16:36:34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905 73982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3 18:36
第六百九十九章 朕得替趙構照顧好你們(求訂閱!)

    …

    一個不大的小院子中,李衍見到了跪在他面前的邢秉懿。

    邢秉懿是開封祥符人,父親邢煥,曾任朝請郎。

    趙構為康王時,聘娶邢秉懿,後趙佶封其為嘉國夫人。

    趙構出使金營時,將妻小全都留在了藩邸。

    結果,邢秉懿和趙構的兩個側室田春羅、姜醉媚以及趙構的五個女兒全都被王時雍等人捉了起來,準備送給金人。

    後來,踏白軍入城,邢秉懿等人跟其她趙宋皇室、宗室的女人一塊被送進皇宮,進而在皇宮中一直住到現在。

    李衍看著貌只是上等還達不到絕色地步的邢秉懿,心道:“這就是史上最悲慘的皇后嗎?”

    如果李衍沒有出現,邢秉懿被押到金國不久,趙構就會遙立邢秉懿為皇后,然後趙構的中宮將為邢秉懿虛位長達十六年。

    這是一個非常悲傷的故事。

    雖然名為皇后,可邢秉懿一天皇后的日子都沒當過。

    在這方面,邢秉懿甚至都比不上朱璉。

    好歹,朱璉還當了一年真正的皇后。

    而邢秉懿,在當皇后的那十幾年間,實際上是在遙遠而又極度貧寒的北國當使女、當妓女,人盡可夫,甚至,她連妓女都不如,因為她有一個皇后的名義,她是金人最恨皇帝的正宮娘娘。

    婦女分入大家,不顧名節,猶有生理,分給謀克以下,十人九娼,名節既喪,身命亦亡。

    這就是被金人擄走女人的命運。

    李衍往邊上移了一下目光,然後就看見一個高大的女人。

    這個女人大約三十歲上下的樣子,按照後世的標準來評價,她得有一米八的身高,跟扈三娘、方百花的身高差不多,放在後世,妥妥的模特身材。

    不過

    在這個時代,這種身材的女人,往往不被男人所喜歡。

    這個時代的絕大多數的男人,都喜歡那種小巧玲瓏的或者是小鳥依人的女人。

    就是高挑兒一些的,最高也就一米七左右。

    再高,就是這個時代的男人所接受不了的,畢竟,現在的男人,平均身高也才一米六四。

    總之,面前這個高大的女人,在這個時代算不上美女,哪怕她長得跟後世的明星孟廣美有些相似。

    不用問,李衍也能猜到這個高大的女人應該就是趙構的母親韋賢妃。

    李衍之所以會有這個猜測,是有根據的。

    據說,韋賢妃入宮以前,與其姐在宰相蘇頌家一同當丫鬟。

    有一日,老宰相來了興致,想讓韋賢妃侍寢行周公之禮。

    韋賢妃那時只是一個最底層的小丫鬟,得了這種晉身的好事,哪能不願?

    於是乎,韋賢妃就在半推半就之下,跟老宰相上了床。

    哪成想,就在風雲即將交會之際,韋賢妃突然出現了下體失控的現象,“通夕遺溺不已”,忒掃興!

    說穿了,就是韋賢妃當時太激動、太緊張、太敏感了,以至於還沒開始,就噴了。

    這在後世的人看來,是很正常的現象,無非是朝吹罷了。

    可老宰相見之,竟然哈哈大笑,豎起大拇指讚道:“好!好好好!好一條彪悍女!在我這兒委屈你了,明天我就帶你上京去!”

    老宰相說到做到,次日就帶韋賢妃去了京師。

    沒過多久,哲宗海選宮女,分賜諸王。

    韋氏幸運入圍,以初女之身進了端王府,變成了趙佶的侍女。

    雖說是從相府進入了王府,但韋賢妃那時的身份卻沒有大的變化,也只是一個侍女、丫環,僅此而已。

    而且,因為人長得太過高大,韋賢妃的前程更不被人看好。

    後來,陰差陽錯之下,韋賢妃被分去伺候端王寵妃鄭王妃。

    和韋賢妃一塊分去伺候鄭太后的還有一個喬姓宮女。

    那喬姓宮女,生得是身形優美、嬌小玲瓏、肌膚白嫩,絕對是一等一的美人。

    不過

    美人也有時運不濟的時候,也可以說,美人也有蟄伏期。

    趙佶當時上面有皇兄和皇嫂,以及一大堆能管著他的人,所以他也不敢太風流。

    因此,即使美豔如喬宮女,也只能老老實實的當伺候人的小宮女。

    也就在那時,韋賢妃和喬宮女相識,兩人年紀差不多,性格也相投,很聊得來,便相敘為姊妹,約好不管誰先富貴,都不要忘了引薦另一人。

    還有一種說法是,宮廷幽閉,大家都是女人,唯一的男人又看到碰不到,韋賢妃和喬宮女便與很多宮女一樣成為一對虛巒假風的偽情侶,韋賢妃因為身材高大,就成了假廝兒,也就是喬宮女的“男人”,而且很快兩人就達到了如膠似漆的地步。

    沒過多久,喬宮女就得到了一個好機會一日,鄭太后來了月事,無法侍寢,於是喬宮女便僥倖替鄭太后伺候了趙佶。

    自那以後,喬宮女開始飛黃騰達。

    喬宮女很講義氣。

    發達了以後,一點沒望曾經的好姐妹韋賢妃。

    一天深夜,電閃雷鳴,雷雨交加。

    趙佶喝醉了,指定要喬氏侍寢。

    看趙佶醉得七七八八了,喬氏就不失時機地向趙佶隆重推薦了韋賢妃。

    趙佶當時是醉眼看世界,覺得韋賢妃也別有一番風味,再說還有他心愛的喬氏的面子,便成全了韋賢妃。

    上天沒有拋棄韋賢妃,這一次意外的寵幸,讓她懷上了一個兒子,即趙構。

    後來,因為生下了趙構,韋賢妃終於在趙佶的後宮中站住了腳。

    不過

    錯誤就是錯誤,不喜歡就是不喜歡。

    這不可能因為韋賢妃給趙佶生了一個兒子,就有所改變。

    這從兩方面就能看得出來。

    第一,韋賢妃入宮二十幾年,直至趙構去金營送死之前,她才混到了婉容一級,如果趙佶喜歡她,她怎麼可能混得這麼慘?

    第二,韋賢妃十幾歲時就給趙佶生了一個兒子,結果她這一生也只給趙佶生了這麼一個兒子非是韋賢妃不能生,傳說,韋賢妃被金人掠去上京之後,還給蓋天大王完顏宗賢生了兩個兒子,由此可見,問題絕不在韋賢妃身上,只能是趙佶自那以後,再也沒碰過韋賢妃。

    扯得有點遠了。

    在邢秉懿和韋賢妃側後方還有兩個女人。

    這兩個女人也是二十出頭的樣子,相貌身材都不錯,兩人懷中各抱著一個不足一歲的女娃,身邊還跟著跪著三個兩三歲的小姑娘。

    不用說了,這一定是趙構的兩個側室田春羅、姜醉媚以及趙構的五個女兒。

    跪在地上的三個小姑娘,小臉已經凍得透紅,甚至有些瑟瑟發抖。

    李衍走過後,先將最大的一個抱起,然後將她放在自己的脖子上,並囑咐她抱著自己的頭,隨後又將另外兩個抱起。

    韋賢妃見狀,趕緊道:“怎敢勞煩官家做這婦人該做之事?”

    說話間,韋賢妃就伸出手來,想接過李衍懷中的一小女孩。

    李衍一把抓住了韋賢妃的手,同時衝她呲牙一笑。

    韋賢妃遭此變故,大驚,同時臉一下子就紅透了!

    韋賢妃很快就意識到這樣不妥,而且邊上還有這麼多人看著,因此,她想將她的手從李衍手中抽出來。

    可任韋賢妃如何用力,都不能將她的手從李衍手中抽出來分毫。

    就在韋賢妃想要認命的時候,李衍卻又鬆開了韋賢妃的手,然後一邊往屋裡走、一邊道:“甚麼該婦人做的事,在朕這,不興這個,在朕這,只有一個道理,那就是,趙構不在你們身邊,朕得替趙構照顧好你們,否則朕怎麼好意思跟趙構爭奪這天下?”

    ……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3 18:36
第七百章 有孕在身(求訂閱!)

    進到房中,刑秉懿、韋賢妃等人將大麾脫下了之後,李衍才發現刑秉懿的小腹已經隆起。

    見此,李衍有些差異道:“幾個月了?”

    刑秉懿答道:“五個月了。”

    李衍心道:“五個月倒是安全期,不過……還是算了。”

    最近這段時間,李衍已經經歷了三起這樣的事了。

    第一起和第二起是李衍臨幸完一眾帝姬之後才知道的。

    當時,洵德帝姬趙富金和柔福帝姬趙其實是有孕在身的。

    只不過,趙富金和趙那時的月份還小並沒有顯懷,趙富金和趙那時也沒說,因此李衍那時也不知道這事,結果害得趙差點流產牟介給趙開了好幾副湯藥,才保住了那個孩子。

    第三起是鄆王妃朱鳳英。

    這起可不怨李衍。

    第一起和第二起還有耶律餘裡衍騙趙富金和趙喝下合春茶的被動原因,這起完全是朱鳳英自願、主動的,不僅如此,朱鳳英和朱琳還幫李衍推到了朱璉。

    說到這裡,順便說一句,當初趙宋皇室和宗室的女人進宮時,有不少都是有孕在身。

    有人向李衍建議,給這些孕婦吃紅花,這些孩子一概不留。

    上一世,金人就是這麼做的。

    李衍覺得這麼做太過殘忍,他不是女真族那些豬狗不如的畜生,所以駁回了這一建議。

    另外,是,李衍聽從大臣們的建議,將趙宗皇室和宗室的女人全都納入後宮之中,但李衍認為這是暫時的,未來如果有一天,他滅掉趙宋,坐穩了天下之後,那些不適合待在後宮的,比如年老色衰他從未碰過的,他會允許她們出宮的,還會讓人安排她們改嫁過上普通人的生活,他甚至想好了,為了保證她們的生活質量,每個月都給她們開一筆不菲的“退休金”,一直到她們老去,也算是成全了他們這一場名義上的夫妻,而在那個時候,她們如果有子嗣,也許能生活得更好一點。

    當然,趙宗皇室和宗室的女人所生的別人的子嗣,女孩就無所謂了,可以一直在她們身邊長大,男孩則指定是不可能留在後宮之中的,一出生就得送出宮。

    還要著重說一句,趙宗皇室和宗室的女人所生的兒子如果能繼承趙宋的法統,比如朱鳳英所生的如果是兒子,比如刑秉懿所生的如果是兒子,那可就要好好斟酌對待了。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

    總之,刑秉懿那已經顯形了的小腹,讓李衍對她有些失去性趣了。

    見房中有一張搖椅,李衍走過去躺下,然後道:“乏了,你們誰過來幫我按按?”

    小蠻等侍寢女官跟李衍早有默契,心知李衍叫的肯定不是她們這些人。

    刑秉懿、韋賢妃等人也知道,李衍定是叫她們四人去伺候。

    其實,從李衍一到她們這裡,刑秉懿、韋賢妃等人就已經看出來了,李衍今天的心情很不好,她們稍有不慎,可能就會惹怒李衍,後果不堪想像。

    所以,剛剛刑秉懿、韋賢妃等人就已經商量好了,今天無論如何都不能讓李衍發飆。

    因此,刑秉懿、韋賢妃等人相互看了一眼,然後田春羅和姜醉媚一左、一右來到李衍身邊,隨後開始幫李衍按胳膊。

    這也很正常。

    刑秉懿是趙構明媒正娶的正房,韋賢妃是趙構的母親,而田春羅和姜醉媚只是趙構的側室。

    這種情況下,自然得身份最低的田春羅和姜醉媚來伺候李衍了。

    看了田春羅和姜醉媚一眼,李衍心中的邪火又滅了一些,甚至動了“今夜不如換個地方睡覺”的念頭。

    歷史上,田春羅和姜醉媚的命運也很慘。

    田春羅和趙構的三女、四女、五女均死於北遷途中。

    寒冷,飢餓,無數如同野獸般的金人的逼淫,不用想,也知道,田春羅死前必定是遭到了極大的痛苦。

    跟田春羅一同死去的趙構的三女、四女、五女,想必也是受盡了人世間的疾苦,才離世的。

    只有姜醉媚和趙構的大女兒趙佛佑、二女兒趙神祐活著到了金上京。

    可並不是說活著就好,姜醉媚、趙佛佑、趙神祐的命運一定比田春羅和趙構的三女、四女、五女的命運更悲慘。

    以金人之野蠻不化,以兩國交戰多年積累的仇怨,金人對趙構的直系親眷的懲罰,其慘烈程度,用腳趾頭去想都能想清楚。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金人對趙構恨入骨髓,他的三代女眷均成了金人洩憤的對象。

    其母韋賢妃,成了金人重點發洩之人,為了狠狠折磨她,金人特把她發送浣衣院肆意蹂躪,據野史所記,韋賢妃曾創下一天接客一百零五人之最高紀錄。

    邢秉懿,被俘時已經懷孕,金人強迫其騎馬,結果以墮馬損胎。剛被押解到湯陰縣時,金軍萬夫長蓋天大王完顏宗賢不理她剛剛小產就逼淫之。後來,她也被送至浣衣院受到百般蹂躪,才三十四歲就香消玉殞了。

    姜醉媚和趙構的大女兒趙佛佑、二女兒趙神祐的命運由此也可想而知。

    面對這樣兩個苦命的女人,李衍真是很難生出刁難之心,道:“你們放心在宮中住下,朕不會虧待你們,以及你們的女兒。”

    田春羅和姜醉媚有些茫然,不知道李衍為甚麼要這麼說?她們只能含含糊糊的說一句“謝官家!”,然後就繼續幫李衍按著胳膊。

    過了一會,李衍又道:“再來一個幫朕按按頭。”

    韋賢妃聽言,一咬牙,就想要上前。

    邢秉懿這個兒媳哪能讓韋賢妃這個婆婆受此屈辱?這要是傳出去,她非被千夫所指不可。

    所以,邢秉懿一把抓住韋賢妃的胳膊,然後慢步來到李衍頭後,遲疑了好一會,邢秉懿才伸出她顫抖不已的雙手在李衍的腦袋上一通胡亂按。

    韋賢妃是丫鬟出身,就算多年不干了,也不可能這麼給李衍按頭。

    再加上,頂著李衍的小腹。

    李衍就算是閉著眼睛,也知道,給自己按頭的人,絕不是韋賢妃,而是邢秉懿。

    李衍再次張口道:“再來一個按腿的。”

    這回,沒有人能幫韋賢妃頂上了,而且,從剛剛李衍抓住她的手不放,韋賢妃已經隱隱感覺到,李衍有可能是在針對她。

    韋賢妃心道:“如果真是這樣,那我若是不從了他,必是沒完沒了。”

    念及至此,韋賢妃也向李衍走去……

    ……

    /txt/96401/。_手機版閱讀網址: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3 18:37
第七百零一章 搏輸了(求訂閱!)

    …

    韋賢妃猜得不錯,李衍的確是在針對她。

    不過

    這可不僅僅是因為李衍看上她了這個時代的男人不喜歡模特身材的女人,可李衍喜歡,而且是很喜歡。這可能也是因為李衍玩過的女人太多了,所以喜歡稍微另類一點的美女。

    但這並不是李衍針對韋賢妃的全部原因。

    李衍針對韋賢妃,是因為與其她人相比,韋賢妃的結局還算不錯(雖然遭了十幾年罪,可韋賢妃最後還是回到南宋了,並且活到八九十歲,在人均壽命只有四十左右的宋朝,她絕對是長壽),這讓李衍有些膩味,尤其是韋賢妃還做過兩件為人所不恥之事。

    第一件事。

    在韋賢妃臨離開五國城前,趙桓披頭散髮死命的挽住韋賢妃座下馬車的車輪,請她轉告趙構:“若能回去,我只要當個太乙宮主就滿足了!”

    韋賢妃當時哭著說:“你如果不回來,我寧願眼睛瞎掉算了。”

    可回去了之後,韋賢妃知道自己的兒子根本沒有讓趙桓回去的意思(趙構那時已絕後,趙桓回去必然對其帝位有所影響),便不敢提當日對趙桓的許諾。

    韋賢妃晚年患有目疾,雙目失明,有人說她這是應了當年的誓言。

    第二件事。

    柔福帝姬趙多富,入金國沒多久,便被蓋天大王完顏宗賢所強佔。

    後來,完顏宗賢玩夠了,又將趙多富賜予漢人徐還。

    幾年後,有女子以柔福帝姬的身份逃回南宋。

    趙構命老宮女和老宦官察驗,都感覺這女子相貌很像,盤問宮中舊事,也能夠回答得圓滿。

    因此,這個趙多富被趙構確認為真,授予福國長公主的稱號,又為她選擇永州防禦使高世榮為駙馬。

    後來,韋賢妃歸宋,稱真的柔福帝姬剛剛於回宋啟程前一年死於五國城,南宋的柔福帝姬為開封尼姑靜善冒充,趙構隨即下令誅殺靜善。

    這就是所謂的“真假帝姬案”。

    宋人筆記《四朝聞見錄》、《隨國隨筆》和《南渡竊憤續錄》認為,這位被殺之靜善實際是真的柔福帝姬趙多富,韋賢妃在金國也被蓋天大王完顏宗賢所強佔,正好和柔福帝姬共事一夫,韋賢妃回到南宋後,為名聲計,才殺柔福帝姬以滅口。

    從這兩件事上,李衍又有些厭惡韋賢妃。

    當然,李衍也能想明白,在靖康之恥那個特殊的大環境下,在趙構一心苟延殘喘、偏安一偶、不願意宣揚自家的醜事引起南宋百姓仇金的大環境下,早已經被驚到了的韋賢妃,為自保,做些傷害別人的事,也勉強可以理解。

    想到韋賢妃自保,李衍又想起一事。

    據傳:

    趙構為了給韋賢妃、給他自己遮醜,將韋賢妃的年紀調大了十歲,對外一概說,韋賢妃被金人捉走時已經四十八歲,儼然一老婦,金人又怎麼會侮辱一個老婦,所以金人對韋賢妃一直是以禮相待。

    抬眼看了韋賢妃一眼,李衍心道:“這還真是一個巨大的諷刺。”

    韋賢妃的年齡跟後世的很多女明星一樣,很不太好界定,說她二十歲有人信,說她三十歲也有人信,但李衍敢用自己的腦袋擔保,她絕不會超過四十歲。

    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李衍看著韋賢妃問道:“你多大?”

    韋賢妃聽言,臉就是一紅,然後偷偷看了自己的三個兒媳一眼,之後用比蚊子大不了多少的聲音說道:“奴婢元祐五年生人。”

    “元祐五年?朕是元祐六年生人,那你應該比朕大一歲,這麼說,你今年三十七歲了?”李衍分析道。

    韋賢妃小聲道:“奴婢生日小,是元祐六年臘月出生,現在三十六歲過一個月。”

    李衍聽罷,會心一笑,然後道:“你這麼年輕。”,再然後上下打量了韋賢妃一遍,接著道:“又這麼漂亮,那朕納了你吧,不知你可願意?”

    韋賢妃聽言,為李衍按腿的手,當即就是一頓!

    所有被李衍納入後宮的趙宋皇室和宗室之女,起初全都屬於宮女,包括現在的鄭太后,包括之前的朱璉,韋賢妃自然也不例外。

    韋賢妃是從宮女一步一步爬上來的。

    那個過程,韋賢妃吃了很多苦,甚至可以說是歷盡了千辛萬苦才熬成了太妃。

    而且,這還是因為韋賢妃先有喬貴妃幫助,後來又因為兒子肯賣命,才熬出頭的。

    如今,一朝又變成了宮女,讓韋賢妃非常不適應。

    韋賢妃甚至都不知道,她這一個多月沒有人伺候的日子是怎過來的。

    因此,韋賢妃的內心深處是渴望回到曾經錦衣玉食的生活的。

    再者,韋賢妃也不敢惹怒李衍要知道,李衍一句話,甚至連話都不用說,她就可以生不如死。

    但話又說回來,韋賢妃再怎麼說也是趙佶的妃子、趙構的母親,退一步說,她就是一個普通的女人,也有矜持的一面。

    所以,面對李衍這不遮不擋的一問,韋賢妃只能以沉默應對。

    不成想,李衍見狀卻乾脆利落說道:“既然你不反對,那朕今夜就納了你。”

    李衍隨後又對刑秉懿、田春羅、姜醉媚道:“還有你們三個,朕今夜也一併納了。”

    刑秉懿聽言,一咬牙,然後“噗通”一下跪倒在地,道:“求官家大發慈悲,放我等去與我家大……與我家官人團聚,奴婢必為官家立生祠,求滿天神佛保佑官家、保佑大中!”

    李衍聽言,慢慢坐起,然後回過頭看著刑秉懿。

    看了好一會,李衍才悠悠地說道:“你知不知道,明日趙構就要登基稱帝與朕爭奪這天下?”

    一聽李衍此言,刑秉懿頓時就不吱聲了。

    很顯然,刑秉懿已經知道趙構明日要登基稱帝一事。

    李衍又看向韋賢妃、田春羅、姜醉媚。

    只見,田春羅下意識的躲開了李衍的目光,而韋賢妃和姜醉媚的神情也變得有些不自然。

    這李衍如何還能不知,她們必然是全都知道了趙構明日要登基稱帝一事?

    瞬間!

    李衍本已經壓下去的邪火,一下子就又湧了上來!

    李衍伸出手捏住刑秉懿的下巴,道:“你既然知道趙構要登基稱帝、要跟朕爭奪這天下,還敢提讓朕放你們去跟趙構團聚,放你們去資戰,你們是不是覺得朕傻?”

    李衍此言一出,韋賢妃、田春羅、姜醉媚頓時就嚇得趕緊跪在地上!

    刑秉懿有些後悔自己嘴快了,可她不說,李衍今夜就要納了她,那樣她就不能再當皇后了。

    有多少女人有機會當皇后?

    這基本上是一個女人能爬到的最高的位置。

    所以,刑秉懿才沒忍住放手一博。

    結果,刑秉懿搏輸了。

    見此,刑秉懿只能跪下,道:“奴……奴婢不敢,奴婢只是想……”

    不等刑秉懿的話說完,李衍就悠悠地說道:“你知不知道,朕見你身子重,本想暫時放過你的?”

    一聽李衍此言,刑秉懿頓時就慌了她有一個很不好的預感!

    果然!

    李衍很快就又道:“現在朕決定不放過你了。”

    李衍此言一出,小蠻立即帶著十幾侍寢女官過來,然後七手八腳的將刑秉懿往臥室拖……

    韋賢妃、田春羅、姜醉媚見狀,趕緊過來護著刑秉懿,結果也被小蠻她們拖進臥室了……

    ……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3 18:38
第七百零二章 輩分不能亂(求訂閱!)

    …

    清晨。

    李衍走後。

    刑秉懿衣衫不整的坐在床上抹眼淚。

    田春羅和姜醉媚也是衣衫不整,臉上也掛著淚。

    只有韋賢妃沒哭,而且,不僅沒哭,韋賢妃還顯得極為的明豔動人。

    雖然兒子都已經二十歲了,可韋賢妃覺得自己昨夜才成為一個真正的女人。

    那次,也就是韋賢妃懷上趙構那次,趙佶喝大了,韋賢妃又是撿的喬貴妃的剩,結果才十幾下就完了。

    換而言之,韋賢妃連男幻女愛是甚麼滋味都沒體會到,趙佶就交了,然後翻身呼呼大睡。

    自那以後,不喜歡韋賢妃又不缺女人的趙佶就再也沒碰過韋賢妃。

    直到昨晚,一肚子邪火的李衍,好一通蹂躪韋賢妃,讓韋賢妃數死還生,才讓韋賢妃真正體會到男幻女愛是甚麼滋味。

    那滋味,讓韋賢妃有些後怕,又有些迷戀,以至於,睜開眼之後,韋賢妃不可抑止的回味起來。

    可能是喜逢第二春的原因,韋賢妃起床之後,沒忍住畫了點淡妝。

    結果,韋賢妃照著鏡子看了看自己,怎麼看怎麼覺得自己今天格外的漂亮。

    這種情況下,韋賢妃是真哭不出來,哪怕,看見三個兒媳都在哭天抹地,她覺得不哭有些不妥。

    最後,韋賢妃只能板著臉,說道:“別再哭了,事已至此,哭又能解決甚麼問題?”

    刑秉懿聽言,將頭扭到一邊很明顯,她對韋賢妃有怨氣。

    這也不怪刑秉懿。

    昨夜,她們三個好歹掙紮了一下,可韋賢妃卻只是象徵性的反抗一下,就從了李衍,讓她們三個看得有些目瞪口呆。

    這也就罷了,剛剛,韋賢妃還又是抹又是畫的,哪有一點悲傷?

    而她們,是真愛趙構,也是真為昨夜之事而感到悲傷。

    這麼說吧,要不是有孕在身,刑秉懿都有自我了斷為趙構守潔的念頭。

    這種情況下,刑秉懿自然看不慣韋賢妃。

    可韋賢妃又是婆婆,是長輩。

    所以,刑秉懿只能將頭扭到一邊,以此來表現她對韋賢妃的不滿。

    韋賢妃也是從底層一步一步爬到太妃之位的,這點事她怎麼可能看不出來,更何況刑秉懿表現得又是這麼明顯?

    韋賢妃醞釀了一下情緒,道:“我知道,你們在怪我放蕩,可你們沒想過,我這樣是為了誰?”

    刑秉懿聽言,把頭扭回來,然後不解的看著韋賢妃,田春羅和姜醉媚亦是如此。

    見刑秉懿、田春羅、姜醉媚看向自己,韋賢妃略帶哽咽道:“我這麼做,還不是為了保全你們,保全構兒的六個孩子?”

    刑秉懿、田春羅、姜醉媚聽言,似有所悟!

    韋賢妃抹了抹眼角,然後繼續說道:“大宋上百萬軍隊沒能抵擋住金軍進入汴梁城,打敗大宋上百萬軍隊的金軍又被中軍輕易打敗,擁有如此強大軍隊的李衍,豈是咱們幾個弱質女流能招惹的,你們難道沒有聽說過,帝王一怒,伏屍百萬?”

    刑秉懿道:“死而已,咱們雖然不是大丈夫,亦不畏死。”

    田春羅和姜醉媚聽言,沉默不語顯然,她們沒有刑秉懿的覺悟。

    韋賢妃看了田春羅和姜醉媚一眼,說道:“咱們死則死矣,可幾個孩子怎麼辦,還有你腹中的孩子,那有可能是構兒唯一的兒子。”

    聽了韋賢妃此言,刑秉懿張了張嘴,想要繼續嘴硬。

    可這話,刑秉懿卻怎麼都說不出口。

    說穿了,刑秉懿根本就不是朱璉那樣的貞潔烈婦,如果是,史上她也不會委曲求全在金國活了十幾年,受盡屈辱才死。

    見刑秉懿的態度有些鬆懈,韋賢妃又道:“媳婦,這失身之事,非你我所願,我想構兒應該能理解你我。”

    頓了頓,韋賢妃接著道:“再者說,只要你腹中的是男孩,那就是構兒的嫡長子,也有可能是構兒唯一的兒子,誰敢保證你不能成為第二個趙姬?”

    刑秉懿聽言,心中一動,暗道:“對呀,倘若我能為大王生下一子,興許能大王還能接受我。”

    再想想一直以來趙構對她恩愛有加,刑秉懿越發的覺得此事可行。

    刑秉懿很快自我安慰道:“此事又不怨我,是李衍強迫我的,我想大王一定能理解我。”

    見刑秉懿似乎已經說服了她自己,韋賢妃又道:“受此磨難的又不僅僅咱們幾個,朱皇后,上皇的一眾帝姬,皇帝的一眾妃嬪,上皇的淑儀金弄玉,上皇的淑容裴月裡嫦娥,上皇的淑容陳嬌子,上皇的充儀申觀音,鄆王妃,肅王妃,景王妃,濟王妃,濟王妃,不全都接受了嗎?咱們又有甚麼接受不了的?”

    說到這,韋賢妃有些入戲道:“這是趙氏整體的劫難,是趙氏男兒無能造成的,咱們只是深宮婦人,國家至此,與咱們有何相干,憑甚麼怪罪咱們?”

    韋賢妃這話引起了刑秉懿等人的共鳴。

    刑秉懿道:“小娘所言極是,我等就聽小娘的。”

    韋賢妃點點頭,道:“咱們當務之急是好好活著,只有活著,才有未來,才有希望。”

    想了想,韋賢妃又道:“還有,以後你們不要跟我叫小娘了,叫姐姐,輩分不能亂。”

    韋賢妃此言一出,刑秉懿三人全都怔怔的看向韋賢妃。

    見此,韋賢妃趕緊補充道:“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咱們不能因為一個稱呼,惹怒了李衍,進而牽連了幾個孩子。”

    韋賢妃這麼說,倒也能說得通。

    只不過,韋賢妃是不是這麼想的,恐怕就只有韋賢妃自己才知道了。

    ……

    “聽說了沒有,大中皇帝已經納了康王殿下的母親?”

    “此事我也有所耳聞,只是不知是真還是假。”

    “此事若是真的,那康王殿下登基了之後,不就成了兒皇帝?”

    “慎言!這種話怎麼能亂說吶!”

    “怕甚麼,現在人人都在說此事,法不責眾,難道單單捉我一人不成?”

    “就是,你聽聽,滿大街上,誰不在說此事?”

    “禍從口出,言多必失。”

    “去去去,你若是怕了,休與我等為伍……哎,我還聽說,大中皇帝不僅納了康王殿下的母親,還納了康王殿下的妃嬪。”

    “豈止,我還聽說,大中皇帝還納了康王殿下的五個女兒。”

    “淨瞎說,康王殿下才二十歲,就算他十二歲娶妻生子,他的女兒最大也就七八歲,大中皇帝就是再風流好色,也不可能納五個孩童為妃嬪吧?”

    “誰說現在就圓房了,現在只是將名義定下,等她們長大了再圓房。”

    “大中皇帝應該不會下作到這種程度吧?”

    “這誰又能說得准,古往今來,這種事還少見嗎?”

    “不錯,韓國夫人武順,不僅跟武則天共侍一夫,還跟自己的女兒賀蘭氏共侍一夫,這種事的確常見。”

    “姐妹、母女共侍一夫,我信。但這祖孫三代共侍一夫,我可不信。”

    “信不信由你,反正,大中皇帝和康王殿下這親戚是當定了。”

    “大中皇帝和康王殿下要真是親戚就好了,那就不用再打仗了,我受夠了這兵荒馬亂。”

    “哈哈哈……你也太有意思了,別說大中皇帝和康王殿下是這種親戚,就算他們是親父子,這仗也得接著打。”

    “此話怎講?”

    “天無二日,國無二君,只要康王殿下今日登基稱帝,大中和大宋就是不死不休之局。”

    “啊~還得打呀,這何時才是個頭啊!”

    “徹底分出勝負了,就是頭了。”

    “誒!”

    “哎~你們說,誰能贏?”

    “這還用說嗎?金軍將大宋滅了,中軍將金軍擊敗了,孰強孰弱,一目瞭然。”

    “那康王殿下還當甚麼皇帝,莫不如認了大中皇帝這個親,然後兩家合一家,天下太平算了。”

    “事情哪有你們說的那麼簡單,這裡面的水深了。”

    “……”

    ……

    南宋的皇宮中,趙構怎麼看他的帽子,怎麼覺得它是綠色的,進而不願意將它戴上。

    街上的議論,趙構也有所耳聞,這讓他感覺像是吃了一百萬隻蒼蠅般噁心,哪怕他能判斷出來,這必是有人故意放出來打壓他威望的假消息。

    事實上,趙構猜得也不算錯。

    開封府離應天府雖然不遠,但昨晚才發生的事,怎麼也不可能這麼快就從應天府傳到開封府,更不可能傳得人盡皆知。

    所以,這些消息並不是根據真實消息傳過來的,而是走報機密特種軍根據需要造得謠。

    只不過,巧合的是,走報機密特種軍造得謠跟真事撞上了。

    而趙構之所以有一肚子氣,是因為他覺得這頂綠帽子他早晚得戴。

    這讓對此無能為力的趙構的心情怎麼能好?

    康履知道趙構的心情很不好,可登基大典馬上就要開始了,再拖下去,吉時就要過了,所以,只能硬著頭皮小聲提醒趙構道:“官家,文武百官已經等候多時了。”

    趙構心知,不能再慪氣了,否則就該耽誤大事了,所以,強忍下噁心,道:“幫聯將龍冕戴上。”

    康履聽言,趕緊將趙構不願意戴的這頂帽子給趙構扣上,然後陪趙構出去見文武百官。

    閒言休贅。

    雖然條件比李衍差多了,可該走的程序,趙構一樣沒落,生怕別人挑出哪不合法。

    加冕。

    定國號。

    宣讀詔書。

    接受百官朝賀。

    大赦天下。

    賜封百官。

    祭祀活動。

    就在趙構即將成為大宋新天子的那一刻,一個不開眼的內侍急匆匆的沖上大殿,道:“陛下,大事不好!”

    康履聽言,衝過去,隨即朝那個內侍揮手就是兩巴掌,罵道:“甚麼事能比陛下登基還重要,給咱家滾下去!”

    那個內侍可能是被康履打蒙了,沒有在第一時間領會到康履的意思,道:“偽中大軍就快打過來了,這事難道不比陛下登基重要?”

    內侍此言一出,全場大嘩!

    汪伯彥看著內侍,問道:“怎麼回事,你快速速講來!”

    內侍道:“前線來報,今日凌晨,偽中大軍突然兵分三路向前線發起進攻,亳州軍,淮西軍,靜江軍,寧武軍,靜海軍,鄜延軍,皆一戰即潰,現在,偽中大軍正從東、北、西三個方向嚮應天府殺來。”

    內侍稟報完,趙構頓時就慌了,隨即左右找了好久,才找到宗澤,然後道:“宗愛卿!”

    宗澤聽言,出列,然後朗聲道:“臣在。”

    趙構道:“朕任命你為前線總管,速速率領本部人馬去迎敵!”

    宗澤毫不拖泥帶水道:“臣領命!”

    言畢,宗澤就下去準備出徵了。

    宗澤走後,在汪伯彥的建議下,趙構先將登基大典草草辦完,然後就和幾個重臣躲進密室之中商量對策。

    汪伯彥道:“偽中大軍這次定是來者不善,官家應早做南下的打算。”

    已經來到應天府有幾日的李綱,反對道:“陛下剛剛登基,就棄國都而去,如何能服眾?依我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莫不如破釜沉舟跟偽中打這一仗,用以為陛下立威。”

    黃潛善道:“荒謬!金軍都不是偽中的對手,咱們又怎麼可能擋得住偽中的大軍?”

    李綱道:“此言差矣,偽中的軍隊是能打,可偽中的主力現在正在與金軍廝殺,而且,我敢斷言,偽中必定要趁此天賜良機收復燕雲,所以,來打咱們的軍隊定然不會太多,我大膽猜一下,其數量絕不會超過十萬,而咱們大宋如今有三十萬大軍,如何不能一戰?”

    李綱一來,趙構就任命李綱為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右相),不可謂不重用,所以,李綱真是盡心盡力為南宋、為趙構謀劃。

    黃潛善道:“你說十萬就是十萬?萬一不是十萬呢?退一步說,就算只有十萬,那就是咱們能對付的嗎?你別忘了,金人南下的部隊也只有十萬,不照樣攻破汴梁城擄走二聖了嗎?還有,你沒聽說嗎,亳州軍,淮西軍,靜江軍,寧武軍,靜海軍,鄜延軍,一觸即敗。”

    李綱道:“那是偽中大軍打了咱們一個措手不及,只要咱們上下一心,絕對可以一戰。更關鍵的是,陛下才登基,還立足未穩,應該以一場大勝,來收服民心,收服軍心,然後提大軍北上,收復失地,迎回二聖?還有,你們別忘了,偽中李衍,也是在登基之日,以大勝立威,這才能有今日之大好局面。”

    耿南仲見趙構聽了李綱之言似有一戰之意,道:“中軍在應天府大肆散播謠言,目的為何?還不就是為了逼官家與之決戰?官家難道要中中軍的計?”

    耿南仲這話,一下子就點醒了有心一戰的趙構,也讓李綱有些無言以對。

    事實上,中軍之所以散播這個消息,就是想逼宋軍決戰,進而一勞永逸的解決南宋這個麻煩。

    不過

    雖然已經明白了中軍的目的,可趙構還是有些不甘心就這麼南下將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讓給李衍,尤其是想到最近傳的那些風風雨雨之後,趙構就更不甘心了!

    所以,趙構沉默了一會,道:“看看宗澤這仗打得怎麼樣,然後朕再做最後的決定。”

    ……

    ……

    PS:這是二合一的大章,所以今天就這一章了。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3 18:39
第七百零三章 硬剛?(求訂閱!)

    …

    李綱並沒有放棄抵抗中軍入侵的念頭,跟其他人一同下去了之後,李綱找了個機會又獨自一人返回來,然後求見趙構。

    李綱之所以這麼快就到了應天府,完全是趙構催促的結果。

    趙構承繼趙宋的大統,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穩定人心、穩定當前大不利於趙宋的局面。

    因此,趙構必須得找一個能壓得住台並且有能力的宰相來幫他。

    趙構將他所知道的人想一遍,首先想到的便是,在東京保衛戰中打退過金軍的李綱。

    所以,趙構一連派了五波人馬去請李綱來應天府。

    後來,趙構聽說,李衍也派人去請李綱,立即又追加了三波人馬去請李綱。

    這才讓李綱快馬加鞭的趕到應天府。

    李綱來到應天府,一見到趙構就放聲痛哭。

    君臣二人緬懷舊事,唏噓感嘆。

    好不容易才止住了悲痛,趙構問李綱:“愛卿,朕怎麼做才能重振朝綱、才能安撫百姓?”

    李綱早有預案,當即給趙構提了十條意見。

    李綱的這十條意見說穿了,其實就是兩個核心第一個,練兵,然後將李衍趕出中原,奪回正統。第二個,練兵,然後北代,迎回徽欽二帝,一雪前恥。

    一句話,李綱不愧其名,準備讓南宋跟大中和大金兩個強國硬剛。

    聽完李綱的建議,趙構的心一下子就涼了。

    趙構滿心歡喜地將李綱弄來當宰相,是想讓李綱幫他壓住台,讓天下的臣民將士都聽他的,都拿他當皇帝。

    可李綱來了之後,卻讓趙構去送死,還要將趙佶和趙桓弄回來。

    這讓趙構不禁有些失望,甚至有些後悔將李綱弄來了。

    事實上,在南宋的群臣當中,反對李綱做宰相的意見是很大的。

    甚至,在李綱還沒來的時候,御史中丞顏岐就說:“李綱為金人所惡,不宜為相。”,右諫議大夫范宗尹也說:“李綱名浮於實,有震主之威,不可以相。”

    李綱這個人,很忠直,他就一門心思要打敗中軍和金軍、迎回二聖,誰反對他都不行,遇到意見與他相左的,定要辯個高低,直到跟他一致才肯罷休,最近更是黨同伐異,對意見不同的大臣打壓得很厲害。

    李綱的這種性格無疑會得罪很多人。

    事實上,汪伯彥、黃潛善等人,天天在趙構面前說李綱的壞話,甚至是彈劾李綱。

    再有,李綱所主張的這些事都是需要錢的,都是需要軍需物資供應的。

    恰恰,南宋才剛剛開張,哪有錢和物資供李綱跟大中和大金開戰?

    而在趙構看來,目前山河殘破、生靈塗炭,打仗並非當務之急,怎麼收拾人心、穩定殘局才是最重要的。

    趙構是苦於無人幫他振作朝綱和整頓軍政,才將李綱召來

    可李綱卻要不管不顧的跟大中和大金硬剛。

    尤其這次,中軍都快打到家門口了,眼看著他趙構就要跟他爹、他哥一樣被捉走淪為階下囚,李綱還要硬剛。

    趙構已經認為,這時應該聽汪伯彥、黃潛善等人的,學他父親趙佶南幸從宋朝開始,中國的經濟中心就轉移到了南方,再加上江南地區也沒有遭到戰火破壞,比較富庶,民心還可以收拾,所以,現在去南面徐徐而圖之,才是上上之策。

    這讓趙構對李綱更加失望。

    除此之外,趙構更接受不了李綱的就是,李綱竟然跟宗澤走得很近。

    宗澤不久前給趙構上了一道奏章,說:“自金人再至,朝廷未嘗命一將、出一師,但聞奸邪之臣,朝進一言以言和,暮入一說以乞盟,終致二聖北遷,宗社蒙恥臣雖駑怯,當躬冒矢石為諸將先,得捐軀報國恩足矣。”

    宗澤的意思是:金人一來,奸臣們整天就是嚷嚷著議和,從來沒見朝廷派過一兵一卒去跟金人決戰,所以才造成二聖蒙塵被俘,我雖然駑下怯弱,但願意冒著飛箭滾石,帶領將士抵抗金軍、中軍,捐軀報國。

    宗澤這簡直是跟李綱一個鼻孔出氣,說他們之間沒有勾結,趙構怎麼會相信?

    而宗澤目前相當過分,竟然擅自招募地方的義勇擴軍。

    之所以說大宋目前有五六十萬大軍,那是因為最近這段時間宗澤的隊伍又擴充了。

    現在宗澤手底下已有近二十萬義勇。

    甚麼是義勇?

    說白了,就是類似於梁山好漢那樣的人。

    因為宋金兩軍這一年多的交戰,百姓反覆遭到戰火塗炭,於是就自發地組織起來保衛家園,誰來搶就打誰,或者乾脆去搶別人。

    有的義勇組織慢慢壯大了,就變成了義軍。

    比如河西巨寇王善,據說擁兵七十萬,還曾揚言要去攻打汴梁城,與李衍一較高下。

    宗澤聽說王善這夥人之後,一人一馬,單騎出城前往王善的巢穴。

    宗澤見到王善後,說現在金人入境,叛臣李衍竊取趙宋大寶,國家正處於危難之中,正需要像王公您這樣的人,您麾下有七十萬眾,為國家建功立業正在此時,萬不能光看眼前利,還得想想身後名,您是願意青史留名,還是想遺臭萬年……

    宗澤說得入情入理,王善深為感動,當即表示願意率七十萬眾解甲,聽從宗澤調遣。

    當然,王善實際上並沒有七十萬人馬,往多了說,也就七萬罷了。

    可像王善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宗澤現在正致力招攬這些人,揚言要打造一支百萬大軍,然後北上收復失地,迎回二聖。

    這讓趙構心生忌憚!

    趙構對宗澤的印象始終不好,當年磁州人活活打死王雲、他被磁州人劫持回磁州的一幕幕,他只要一閉上眼睛,就能清晰的想起來。

    這也就罷了,趙構的心胸也沒有這麼狹窄,不會因為這些小事一直針對宗澤。

    可問題是,在趙構看來,現在的宗澤,有點目無法紀,一心只想著怎麼跟中國和金國打仗,甚至都不聽他這個皇帝的調遣。

    而且,宗澤發動群眾、組織義勇的做法,與宋朝設置軍隊的目的也相悖宋朝軍隊的戰鬥力之所以弱,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宋朝的軍隊主要不是用於對外御敵,而是對內防寇的。現在宗澤把巨寇收編於帳下,這對於趙構來說,太可怕了,而且後患無窮,別忘了,李衍原來就是巨寇,現在都已經膽大妄為到竊取他們趙氏的大寶、強佔他們趙氏的女眷了。試問,這樣的人,趙構怎麼敢用?

    趙構身邊的大臣們也跟趙構講宗澤的壞話,說他一介書生,原來不過是磁州的知州,現在委任他做副元帥,已經是天大的恩典,他應該報效皇恩才是,哪能聽調不聽宣,還說宗澤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擁兵數十萬,萬一有朝一日造反怎麼辦?

    這話正好戳到趙構的心尖上。

    包括岳飛等宋朝名將們的悲劇,其實都是由於宋朝皇帝的這個心結而擴展出來的。

    宋朝尚文不尚武,皇帝最擔心的就是武將不忠、造反,怕武將有朝一日像宋太祖得天下一樣被擁立為皇帝。

    所以,宋朝的皇帝們千方百計把兵權集中在朝廷手裡、集中在皇帝手裡,而名將們無一例外地被削奪兵權,甚至被殺害。

    宗澤擅自招募義勇,單騎便招降七十萬人馬,而且完全效忠聽命於宗澤。

    這讓趙構不得不想:“萬一宗澤造反怎麼辦?就算他不反,但他一心想的是要迎回二聖,要我把父兄救回來,這種人我能重用嗎?”

    趙構感覺宗澤的勢力對他已經構成了威脅,進而對宗澤的態度日趨冷淡。

    而李綱偏偏跟宗澤走得非常近,這不是誠心跟他趙構唱對台戲嗎?

    總之,趙構對李綱越來越不滿。

    所以,李綱單獨求見,趙構避而不見,同時命人打好包袱,準備南幸。

    ……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3 18:39
第七百零四章 任重而道遠(求訂閱!)

    …

    雖然趙構討厭宗澤,又防著宗澤,可趙構還得用宗澤。

    為何?

    因為,除了宗澤以外,趙構手上的人馬,要麼不堪一戰,要麼對趙構的命令陽奉陰違不願意跟中軍或是金軍開戰。

    所以,聽聞中軍打過來了,趙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宗澤。

    宗澤也沒讓趙構失望,直接就召集本部人馬去迎敵了。

    可雖說宗澤手上有近二十萬人馬,還有前線的十幾年潰兵,可趙構對於宗澤能抵擋住中軍還是不太報有信心。

    因此,趙構給江寧府(後世的江蘇南京)下令,修繕城池、宮室,準備迎接自己南幸。

    當然,趙構這個命令是偷偷下的,只有汪伯彥、黃潛善等極少趙構的親信知道,李綱不知道,前線的宗澤更不知道。

    宗澤集合了他的兵馬之後,還是收攬了不少潰兵,然後徐徐北上,準備跟中軍一決雌雄。

    不久,兩軍在寧陵府北側的汴河遭遇。

    雙方先是打了幾場不疼不癢的小戰,然後大軍分別集結在汴河的兩側。

    汴河的西北岸是由楊沂中所率領的八萬中軍,汴河東南岸是由宗澤所率領的二十五萬宋軍。

    從兵力上來說,自然是宋軍佔有絕對的優勢。

    可宋軍兵甲不全,又都是步軍。

    而中軍兵堅甲固,還有奔雷車、沒良心炮等利器以及兩萬騎兵。

    所以,從整體實力上來說,兩邊相差得不多,至少,宗澤是這麼認為的。

    宗澤跟手下的一眾將領說道:“我以二帝蒙塵,皇室之女受辱,憤憤至此。今日終於教我等等到報仇雪恨的機會,我等焉能不盡忠報國?”

    宗澤在軍中能與士卒同甘苦,所以人們樂為所用。

    因此,雖然河對面的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中軍,可宋軍上下仍振奮精神,準備拚死一戰。

    宗澤令手下二十幾萬人馬擺出平戎萬全陣。

    此陣乃是宋太宗趙光義親自製作並授予大將軍的陣法。

    此陣是由前後左中右五軍組成,約十七里見方的正方形大陣(此方陣如此拓展縱深,可壓縮敵人騎兵機動的空間)把主力步兵部署在陣勢的中央,加強戰車,組成三個車營增強步兵的防禦能力與攻擊能力,把騎兵部署在前後左右擔任警戒和掩護中央大陣。

    總而言之,這是一種保守的防禦陣型,達到以步兵為主力的宋軍可在平原對抗北方遊牧民族騎兵的目的。

    另外,宗澤在此關鍵一戰選擇宋太宗趙光義所創之陣法,也有宣揚他們忠於大宋之義。

    另一邊,楊沂中所選的陣法則是最常用的攻擊陣法錐形陣以奔雷車為錐尖的錐形陣。

    戰爭在午時打響。

    中軍以飛天神雷和沒良心炮開路。

    將宋軍的平戎萬全陣硬生生的轟出一個缺口之後,奔雷車藉著飛橋渡河,隨後殺入宋軍的平戎萬全陣中。

    見此,宗澤親自揮戈直前,親冒矢石指揮,不可謂不拚命。

    奈何!

    雙方的實力差距實在太大!

    中軍的奔雷車一沖進宋軍的平戎萬全陣,就橫衝直撞,將宋軍所擺的平戎萬全陣沖得七零八落,中軍的馬軍緊隨其後也殺了進來,很快宋軍就被殺得人仰馬翻。

    宗澤見此,趕緊派他的戰車去迎敵。

    可宗澤的戰車太過笨重,戰車體積也太過龐大,難以運行,民兵們推駕起來很吃力。

    這種情況下,被中騎前後兩頭一掩擊,民夫就棄車而逃。

    所以,宗澤的戰車一丁點作用都沒能起到。

    總而言之,雙方只打了不到一個時辰,就分出了勝負在中軍的猛烈攻擊之下,宋軍可以說是一敗塗地。

    最後,先鋒王孝忠中箭墜馬而死,宗澤跟著潰兵向南逃竄,路上,怕被中軍重點追擊,宗澤和副帥權邦彥換上士卒白布衫與草履,然後跟隨敗兵一起連夜逃去淮南。

    得知宗澤敗北,趙構二話不說,當即就帶著家眷,在張俊的護衛下向揚州逃去,準備去金陵重整山河。

    趙構登基的第三日上午,中軍的先鋒部,也就是姚興部,就攻進了應天府,將這裡變成了中國的領地。

    趙構等人在應天府也經營了數月,張愨又善理財。

    因此,姚興等人在應天府著實是得了不少好東西,僅糧食就有一百多萬石。

    如此一來,宗澤的戰車就派上了用場,成為中軍運送糧草物資的利器。

    路上,趙構聽聞此事,對左右道:“吾見澤戰車大不適用,徒費工料,澤不聽,今果資敵矣。”

    看得出來,對於宗澤此敗,還有心幸災樂禍的趙構,並沒有太過沮喪。

    興許,趙構是覺得,經歷了如此大敗之後,宗澤再也威脅不到他的皇位了。

    趙構一路逃到了揚州,才停下鬆了一口氣。

    揚州這個地方,自隋朝大運河開鑿以後,逐漸開始繁華起來,在唐朝的時候,儼然是全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地位甚至超過了長安和洛陽。

    趙構以揚州為臨時都城,在這裡暫時安頓了下來。

    但是揚州畢竟在長江以北,趙構知道,中軍遲早得打到這裡。

    所以,趙構剛安定下來,就派人護送他的嬪妃先去了長江以南的杭州那裡有長江天險做屏障,相對安全一些。

    而趙構自己則留在揚州,擺出一副不忘進取中原的架子。

    李綱幫趙構於沿江、淮、河設置帥府、要郡、次要郡,加強防禦:徐州設沿河帥府,揚州設沿淮帥府,江寧府設沿江帥府,每路以文臣為安撫使、馬步軍都總管,武臣為副。

    而宗澤則敗逃到了荊楚,然後在荊楚佈置了防線,大有誓不過江之勢。

    然而,雖然趙構、李綱、宗澤等人極力擺出沒有放棄長江以北疆土的架勢,但實際上,南宋已經徹底放棄長江以北的疆土了。

    不過

    這並不是說,長江以北燕去以南就全在中國的控制之下了。

    別忘了,金人還佔據著燕雲、河東,而且,完顏宗翰還在河南未歸。

    另外,隨著南宋從中原大地撤出,中原大地上義軍、土匪並起,到處都是亂糟糟的。

    所以,要想真正問鼎中原,李衍和中國的文武百官仍任重而道遠。

    ……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3 18:40
第七百零五章 官家真是天底下最懂我岳飛之人(求訂閱!)

    …

    得知朱武來到霸州了,岳飛立即率領一眾將校出城迎接。

    一直以來,朱武都很受中軍將領所尊敬。

    一來,朱武資歷老。

    二來,朱武功勞大。

    三來,朱武能力強。

    四來,朱武喜歡提攜人。

    五來,朱武凡事不爭。

    六來,中國的很多將領都曾在朱武手下領過兵打過仗,套用後世的話來說,朱武是他們的老長官。

    當然了,關鍵是,岳飛等人也能猜到,朱武這次來,十有八九是來解決岳飛擅自擴軍一事,一些人甚至想到,朱武是來分岳飛的權或是乾脆來代替岳飛的。

    所以,岳飛等人才來城外迎接朱武。

    見到朱武,所有人都是一怔!

    除了一都騎兵以外,朱武竟然沒多帶一人一般情況下,要成立宣撫司,不可能不帶一些文案、參謀的。就是直接接管前線部隊,也得帶一些使順手之人,可朱武卻只帶了一都護衛!

    這是甚麼情況?

    岳飛上前道:“不知哪陣風將老帥吹到霸州來了?”

    岳飛一張嘴,朱武就聽出來了,岳飛對他的到來怨氣不小。

    朱武笑道:“喜風。”

    岳飛等人全都是一怔,“喜風?”

    一些反應較快之人心道:“難道是準備明升暗降?”

    朱武沖岳飛一拱手,道:“老朽給岳大帥道喜了。”

    岳飛敢在別人面前稱大帥,哪敢在朱武面前稱大帥?更何況這“大帥”二字,還是從朱武嘴中說出來的。

    岳飛趕緊道:“老帥就不要羞辱岳飛了,岳飛承認,對朝廷派老帥來代替岳飛收復燕雲,岳飛心有怨氣,不過,老帥請放心,岳飛一定服從朝廷的安排,將部隊交到老帥手中。”

    朱武聽罷,暗自點點頭,心道:“岳飛這個態度才對嘛。”,然後“哈哈”一笑,道:“鵬舉,你在說甚麼?”

    岳飛道:“老帥恭喜岳飛,難道不是因為岳飛要高昇了嗎?”

    明升暗降奪取領兵大將的兵權,是宋朝廷慣用的手段,就連戲文裡都常有這樣的戲碼。

    因此,也就難怪岳飛往這上面想了。

    朱武笑道:“你想得倒挺美,就憑你之前立得那點功勞,還想陞官?你還是將燕雲和平州收復了,再想陞官一事吧。”

    岳飛一聽,有些蒙了,道:“那岳飛喜從何來?”

    朱武道:“官家看上你家岳雲了,想跟你結個親。”

    朱武此言一出,有那政治敏感度高的,一下子就明白了,李衍不準備換掉岳飛。

    岳飛的政治敏感度可沒有這麼高,他傻傻的問:“結親,跟哪位公主結?”

    朱武道:“官家的嫡長女。”

    “噝!”

    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雖然皇帝的女兒都尊貴,可這其中也是有些許差別的。

    甚麼差別?

    嫡庶有別。

    皇后所生之嫡女,在身份上就是比其她妃嬪所生之女要高一些。

    更何況,還是嫡長女,這可是名副其實的長公主。

    就連岳飛都忍不住道:“官家要將長公主許給我雲兒?”

    朱武糾正岳飛道:“是官家要招你家岳雲為駙馬。”

    岳飛連忙改口,道:“對對對,是招雲兒為駙馬。”

    遲疑了一下,岳飛又道:“官家太抬愛岳飛父子了,只是……岳飛原本想讓雲兒隨岳飛從軍,如今看來是不可能了。”

    朱武聽出了岳飛語氣中的惋惜,然後上前一步,壓低聲音,道:“鵬舉,你是真笨,還是在裝糊塗?”

    岳飛有些不解,道:“老帥,你這是何意?”

    朱武道:“你難道沒看出來,官家這是在用結親的方式為你站腳助威?”

    這回,岳飛才恍然大悟,道:“官家還讓我收復燕雲、平州?”

    朱武道:“你才反應過來?”

    岳飛道:“不是,我還以為官家讓老帥您代替我收復燕雲、平州。”

    朱武道:“官家的為人你還不知道,甚麼時候臨陣換過將?”

    岳飛道:“對對對,官家亦是行伍出身,明白臨陣換將的弊端。”

    朱武道:“你就想到這麼一丁點?”

    岳飛想了想,道:“還請老帥明示。”

    朱武道:“你可知,朝廷半數大臣都在彈劾你?”

    岳飛差異道:“這麼多?就因為我招募義軍?”

    朱武道:“還有你不上報,擅自升賞他們。”

    岳飛爭辯道:“官家曾賜我全權,這應是我的職權範圍內。”

    朱武道:“那你為甚麼不及時上報?”

    岳飛道:“孫革、劉子羽他們不是已經上報了嗎?”

    朱武道:“可你岳飛不是孫革,也不是劉子羽。”

    岳飛不服道:“我一心謀劃如何收復燕雲和平州,哪有心思應付這些小事?”

    朱武道:“小事?你如今手上可是握有十幾萬大軍!而且,其中大部分不是朝廷撥付給你的!”

    岳飛道:“我問心無愧!”

    見岳飛還是這麼倔強,朱武暗自搖頭,道:“你可知,朝中很多人都上書要罷免你,還有人說設置宣撫司分你的權,最後就連樞相都抗不住了說派王彥來支援你?”

    岳飛真沒想到事情會鬧得這麼大,道:“這些人簡直是在胡鬧,現在即將開戰,卻要搞如此大的變動,這不是自縛手腳嗎?”

    朱武恨鐵不成鋼道:“我看是你岳鵬舉胡鬧,擅自擴了一倍多的軍,擅自升賞,還不及時上報,這要是在前朝,你丟十次官都不只,沒準連腦袋都丟了!”

    可能是感覺到自己的語氣重了,朱武稍稍緩和了一下語氣,又道:“你又不是不知道,自前朝以來,文人最怕的就是咱們武人擅權造反,你還敢往槍口上撞?”

    岳飛也有些後悔,道:“老帥,我真沒有私心,實是我這段時間將全部心思都放在如何收復燕雲、平州上,忘了給官家上奏摺了,再者,我認為這也不是一個大事。”

    朱武道:“你說的我信,可朝中大臣信嗎?他們認為你的態度有問題,認為你想擁兵自重。”

    岳飛也多少知道點那些文臣都是些甚麼德行,所以,將頭扭向一邊,有些無力的說道:“反正我問心無愧。”

    見岳飛終於意識到了問題的所在,朱武語氣一轉,道:“還好官家信你。”

    岳飛看向朱武道:“官家信我?”

    朱武道:“官家的原話是,‘岳鵬舉不貪財、不好色,嚴於律己,盡忠報國,他是一個表裡如一、心口如一的忠臣,朕信他,勝過信朕自己’。”

    岳飛聽言,眼珠一紅,道:“官家真這麼說?”

    朱武道:“我騙你作甚?再說,官家這話是當著滿朝文武說的,你若想求證,很容易。”

    岳飛聽罷,淚水“唰”的一下子湧了出來,道:“官家真是天底下最懂我岳飛之人!”

    朱武又道:“御史大夫陳公輔說,‘岳飛沒有及時上奏摺奏明此事,確有其事,陛下至少也要罰他一年俸祿,以示懲戒。’,官家說,‘若罰別人一年俸祿,最多也就是少花一點,不會傷筋動骨,可罰岳飛一年俸祿,他一家老小必定全都得跟著遭殃,還是算了吧,等他回來,朕親自揍他兩棍子,也就是了。’,官家還明確跟滿朝文武說‘河北燕雲之事,你們就不要再過問了,就交給岳鵬舉全權負責’。”

    說到這裡,朱武動情道:“官家連小懲都不肯給你,現在你該知道,官家有多信任你了吧?”

    岳飛聽罷,衝著東京方向“噗通”一下跪倒在地,然後重重磕了三個頭,再然後哽咽道:“官家恩寵,岳飛無以為報,只能粉身碎骨為官家收復燕雲、平州,以報官家!”

    朱武將岳飛扶起,道:“官家還讓我跟你說,岳雲那孩子虎頭虎腦的,必是一員良將,不能因為成了他的女婿,就毀了岳雲,所以,你該怎麼教導岳雲,就怎麼教導,過幾年,等兩個孩子到了十六歲,他就把長公主送到你們岳家與岳雲完婚,然後長公主就是你岳家的人了,他再不過問。”

    岳飛一聽,就明白了,這哪裡是招駙馬,分明是將長公主嫁給他們岳家。

    這讓岳飛都不知道該說甚麼好了。

    朱武讓兩個侍衛抬來一個長盒,然後交到岳飛手上,道:“這是官家的配劍,官家將它暫時借給你,賜你先斬後奏之權,河北、燕雲、平州官吏將校,你盡可持它誅之。”

    岳飛珍而慎之的拖過長盒。

    一入手,岳飛就知道,這裡面所裝的必是李衍的干將劍,旁的東西絕不可能這麼重。

    這時,朱武的聲音響起:“你部所缺之兵甲、糧草、馬匹及其它武器物資,七日之內就會陸續到達雄州和霸州……岳飛,我以私人的身份再跟你說一句,該賜你的權力,官家都賜給你了,該為你掃清的道路,官家也為你掃清了,如果這樣你還不能為官家收復燕雲、平州,那只能說明,你岳飛無能!”

    岳飛沖朱武一拜在地,道:“請老帥替岳飛轉告官家,若不能收復燕雲、平州,岳飛必教人將岳飛的頭顱送去給官家謝罪!”

    朱武並沒有進入霸州城,當眾宣佈了李衍下的聖旨之後,他就返回東京了。

    朱武走後,岳飛昇帳,將李衍的配劍供奉在大帳之上。

    看見李衍的配劍,無人再敢不服岳飛,無人再敢挑釁岳飛的帥權。

    岳飛順勢下令:王貴、王德、梁興起兵攻打易州,李彥仙、吳革、傅慶、曹成起兵攻打涿州!

    收復燕雲之戰至此拉開了序幕……

    ……

    ……

    PS:孩她媽今天有事,我負責接送孩子,負責給孩子做飯,負責教孩子寫作業,等等,總之,我今天負責照顧這個姑奶奶。

    以為是挺簡單的事,結果被我幹得一團遭,孩子沒吃好、沒玩好、沒學好不說,我還惹了一肚子氣。

    過程我就不細說了,總之,她這一天過得很不好,我還浪費了大量的時間。

    最後,我用有限的時間只寫出來了這一章。

    所以,那個……抱歉,今天就只有這一章了。

    ……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3 18:41
第七百零六章 要麼順從,要麼滅亡(求訂閱!)

    …

    府州折家。

    折可求將折家的重要人員全都召集到一起。

    現在,折克禧、折可同、折可致、折可久、折可規、折可通、折彥文、折彥適、折彥若、折彥顏、折彥野、折知常、折知剛以及歷史上本該已經死了的折可存,全都在祠堂中。

    等人全都到齊了以後,折可求將一封信先交給折克禧,然後說道:“此信是折苗苗所寫,信的大概意思是,她在宮中過得很好,中主很喜歡她,將她升為充媛,賞給她很多珍寶、八個宮女,她還說,中主從外面運來了上千萬石糧食,在山東、河北、河南等地救濟百姓,大中收復之地的秩序基本上全都已經恢復,中原百姓很愛戴中主和大中,另外,中主準備一舉收復河北、河東、燕雲,希望咱們折家能為中主所用,再有,她跟中主說,咱們折家有不少女兵,中主希望咱們折家能將折美鳳、折美鸞、折月秀、折月茹、折月芝、折月美以及一都女兵送進宮裡給他充當侍衛。”

    折克禧看過信以後,道:“字這麼醜,應該是苗苗那丫頭寫的。”,然後將信傳給折可存。

    折可求又道:“大宋皇室之女和宗室之女全都被中主納入後宮之中,苗苗被中主納了,也很正常,所以,此信應該是真的。”

    折可存看過信之後,有些有氣無力的說道:“此信其實無需鑑別,不管它是真還是假,它能起到的,也只是一個聯繫的作用,關鍵應在帶來此信之人身上,他那裡必有中主招攬我折氏的條件。”

    去年金軍敗盟南下,雁門索援,折可存受命駐兵崞縣。

    後來,崞縣城陷,折可存被俘,押往應州。

    金人數勸,折可存皆不降。

    不久前,趁著看守鬆懈,折可存從金營逃了出來,然後逃進大山之中。

    金軍本來搜山捉拿折可存的,可是後來,中金開戰,金軍一敗再敗,以至於河東的局勢變得緊張起來,金軍不得不停止搜山,折可存在最後關頭撿了一命。

    因此,折可存對救了他一命的中軍有一定的好感。

    信慢慢傳到了折知常的手中。

    折知常是折彥質的兒子,他是府州折家的一個另類,不習武,習文,是一個標標準准的文人,而且還有些年輕氣盛。

    (後來,折知常是南派折氏領袖人物,南派折氏全都廢武習文,折氏也就在那時慢慢沒落了。)

    折知常道:“咱們折家世受大宋皇恩,如今大宋遭難,正是我折氏報效大宋之時,焉能與偽中媾和?”

    折彥質雖然是折可求、折可存等人的晚輩。

    但折彥質的父親折可適是第九代折家將中最傑出之人,勇武多智,曾大破羌夏聯軍十萬之眾,那一戰是北宋西北邊境少有的大勝仗。

    而折彥質又是第十代折家將中最傑出之人,甚至做到了河北河東宣撫副使之職,是折氏子弟從未達到過的高位。

    所以,折知常他們這支,在折家的話語權很重,哪怕折彥質現在因為失黃河而被趙桓貶到海州任團練副使。

    折可求之子折彥文,道:“我折氏為大宋戍邊二百載,哪代沒有為大宋戰死之人?所以對得起大宋的任何封賞。現如今,不是我折氏要拋棄大宋,而是大宋自失其國,我折氏數救不得,還損兵折將,進而陷我折氏處於西夏和金國的團團包圍之中,外無援兵,內無積糧,隨時都有傾滅之險,值此危急關頭,我認為,我折氏當慎重選擇,以延續五百年折氏為念。”

    (後來,折彥文本想率領折氏奪回府州,可金國想要交好西夏,於是將與西夏有世仇的折氏遷去山東益都,這是折氏東遷的一支,折彥文是這支的領袖人物。)

    折知常沖折彥文一拜,道:“十七叔此言差異,大宋雖然遭此大難,但並沒有滅亡,最近有風聲傳來,說康王殿下已於南京應天府即位續存大宋,折氏應該派人與之聯繫,商議驅金逐中之計,如能擁護新天子重整山河,才不愧我折氏滿門忠烈。”

    折彥文悠悠地說道:“之前趙宋擁兵百萬,山河完整,尚不是遼金之對手,如今山河破碎,精銳殆盡,又有滅遼敗金之大中入主中原,趙宋如何重整山河?”

    折知常道:“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折彥文看著折知常道:“夏人恨我折氏入骨,必趁此機會滅我折氏,以報其仇,若無中軍為援,我折氏何以繼存?難道等遙不可期的趙宋救援?”

    折知常鏗鏘有力道:“據寨而守,當亡則亡。”

    這就是府州折氏目前所面臨的兩難困境一方面,是折氏堅守了數百年的忠義。另一方面,又是折氏所面臨的稍有不慎就會滅族的嚴峻形勢。

    對很多家族而言,這並不難選。

    但對折氏而言,這的確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折彥文知道,他跟折知常爭辯下去,也不會有結果。

    再有,不論折彥文,還是折知常,現在皆是晚輩,折氏還輪不到他們做主。

    所以,折彥文不再與折知常爭辯,而是沖折可求等人一拜,道:“還請長輩們定奪。”

    折可求聽言,看向折克禧,道:“九叔,你怎麼看?”

    折克禧是八代折家將僅存碩果,也是折家目前輩份最高之人,折可求自然得先問他的意見。

    折克禧道:“你是族長,怎麼反來問我?”

    折可求道:“您是長輩,美鳳妹妹又是您的幼女,此事自然得問您的意見。”

    折克禧嘆了口氣,道:“此乃關係到我折氏一門生死存亡之要事,如何能以一些女子為念,族長盡可決定,老夫無不支持。”

    折可求道:“九叔真深明大義矣!”

    折可求又看向折可存,問道:“十二弟,你怎麼看?”

    折可存道:“中主素有威名、賢名,即便是漢兒,都對他推崇備至,當年他若不將燕雲讓與趙宋,漢兒絕不會反叛,胡人也斷不可能進入中原,中原形勢更不會至此,如今他率大軍回到中原,必志在一統天下,以我觀之,無人能阻其志,所以,折氏要麼順從,要麼滅亡。”

    經過被俘逃跑一事,折可存成熟了許多,也越發的對趙宋感到失望,所以他是站在投中一方的。

    折可求又看向折可同,問道:“三哥,你怎麼看?”

    折可同道:“咱們還不知中主的條件如何,現在決定,是不是為時尚早?”

    折可求又問了其他人。

    大多數人的意見都跟折可同差不多,想先聽聽李衍能給他們折氏開出甚麼樣的條件,然後再做決定。

    換而言之,大多數人其實是贊成投中的。

    這也正常,畢竟人心求活。

    而且,李衍威名、賢名在外,成為新主,並不是一件很難接受的事。

    當然,也有不少跟折知常一樣認為折氏該為大宋盡忠的折氏子弟。

    不過

    這部分人只是少數。

    而且,年紀普遍要偏小一些,輩分也偏低一些。

    關鍵是,這些人現在群龍無首他們的領袖折彥質,現在正在海州任團練副使。

    所以,折氏最後商量出來的結果是,先跟李衍派來送信的人,也就是燕青,好好談談,再做最後的決定。

    ……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3 18:42
第七百零七章 忠於職守(求訂閱!)

    …

    看著校場上有很多七八歲的男童甚至是七八歲的女童在練習刺殺之術和箭術,燕青感慨道:“中原孩童能無憂無慮的成長,要拜府州折氏孩童的犧牲所賜!”

    正巧聽到此話的折可求和折可存,對燕青的感觀頓時就好了許多。

    折可求道:“燕大人言重了,鎮守邊疆,乃折氏之職責所在,折氏最多不過忠於職守罷了。”

    燕青回過頭,道:“官家說,世上最難能可貴的便是忠於職守,而折氏能忠於職守數百年幾十代,更加難能可貴。”

    折可求一笑,沒再說甚麼,這不僅僅是他自己的讚譽,也是整個折氏的讚譽,他沒有資格拒絕。

    來到燕青身邊,折可求道:“燕大人能否跟我們兄弟說一說中原的形勢?”

    燕青笑道:“二位儘管問,只要不涉及機密,燕青必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折可求道:“聽說,中軍與金軍交手數十戰,未有一敗,可有其事?”

    燕青道:“局部地區的小股遭遇戰,我軍也有過一些敗績,但總得來說,我軍一直在勝。”

    這跟折氏所收集到的消息差不多,所以,折可求和折可存信了燕青之言。

    折可存道:“目前中金的局勢如何?”

    燕青道:“我來的時候,路過戰區,那時,金軍剛剛擊敗陝西部隊,想從河東撤回雲地,不過,金軍沒有料到,翟興、翟進兄弟隨後率伊川、汝陽、嵩縣民眾又擋住了其北去的道路,與此同時,我軍大將劉錡、韓世忠、張憲果斷進擊,咬住了金軍的尾巴,讓金軍不敢不管不顧從河東逃回雲地,現在,雙方想必正在黃河邊上僵持,醞釀決戰。”

    翟興是河南伊陽(後世洛陽汝陽)人,年輕時即以勇猛聞名,與族弟翟進號稱大翟、小翟。

    當初,金軍進犯京師時,西道總管王襄給翟興傳令,令其統領在城軍馬保護大宋陵寢。

    翟興因功補授承信郎。

    後來,翟興又被范致虛任命為京西北路兵馬副鈐轄、陝西宣撫司前軍統制。

    范致虛兵敗退回潼關後,翟興沒有跟隨范致虛入關,而是留在洛陽附近,尋找戰機。

    翟興在當地有素有威望,在范致虛兵敗之後,他與其弟翟進,收攏了一些敗軍,又從伊川、汝陽、嵩縣招攬了一些民兵,共湊出來了七八千義軍,然後用這些義軍據關而守,硬生生的拖住了金軍北歸的腳步。

    折可求道:“那翟興乃是一少有的良將,貴軍難道沒有派人去招攬他?”

    燕青聽言,沉默了一會,才道:“這話要是別人問,我定是不答的,但族長相問,燕青不能不說實話。”

    頓了頓,燕青接著說道:“實不相瞞,翟興、翟進與其部已經投了我軍,現在,翟興是我大中河東制置使,翟進是我大中河東制置副使,其部也是我軍正式編制部隊。”

    翟氏雖然不比折氏,但也是洛陽龍門南名門大族。

    見翟氏已經投了大中,折可求心中的天平向投中偏了偏。

    折可求又問:“不知貴國皇帝有何志向?”

    燕青連想都沒想,就道:“自然是大一統。”

    折可求與折可存互看了一眼,從彼此的眼中看到:“果然如此。”

    燕青又道:“不瞞二位,在我來時,我軍大將岳飛,基本上已經收復了河北,下一步就是劍指燕京、平州,如果順利的話,還會收復雲地。”

    這是折氏所不知道的一個重要消息。

    折可存連忙確認道:“岳將軍已經收復了河北?”

    燕青照實答道:“中山府的陳遘將軍還不肯降,河間府也還在堅守,旁的地方,應該全都已經收復了,我來時,岳將軍已經陳兵十萬在霸州和雄州一線,現在收復燕地之戰應該已經打響了。”

    折可求和折可存想過中軍目前的形勢很好,卻沒想到這麼好。

    如今燕地金軍的主力,要麼被中軍殲滅,要麼被困在河南,此時去收復燕地,絕對是有很大希望成功的。

    折可求和折可存不約而同想道:“說不定,漢人幾百年沒有收復的燕雲,這次能被收復。”

    就在這時,燕青帶來的一個隨行人員,來到燕青身邊,然後在燕青耳邊耳語了一會。

    聽完,燕青臉上立即浮現出掩飾不掉的喜色。

    打發那人下去之後,燕青看向折可求和折可存,道:“跟二位分享一個好消息,我軍大將楊沂中剛剛大敗宋將宗澤,現在,宋軍殘部正向荊楚潰逃,另外宋康王也逃到了揚州,目前,宋軍雖然還沒有過江,但明顯已經放棄了長江以北。”

    聽了燕青此言,折可求的瞳孔頓時就是一縮!

    折可存則確認道:“此消息當真?”

    燕青笑道:“真與假,二位很快便知。”

    的確。

    這種數十萬人的大勝大敗,哪裡能瞞得住?

    三日後,折可求和折克禧、折可存、折可同等折氏十幾個重要人員一同再來見燕青。

    一見面,折可求就沖燕青一拜在地,道:“燕大人,可求有一事相求。”

    燕青忙扶起折可求,道:“族長但說無妨。”

    折可求起身,道:“可求有一獨女,名“月秀”,年方十六,樣貌還算清秀,也能武得刀槍,求燕大人幫可求問問官家,她能否一同入宮給官家當侍衛?再有,可求之兄折可與死不降金,辱罵金人而被金人殘殺,死得可謂有氣節,求燕大人幫可求求官家封賞其子孫,以全其忠義。”

    折可求,也可以說是折氏,歸順的信號釋放得太明顯了。

    這燕青要是再看不出來,也不可能擔此大任了。

    燕青滿口答應,道:“震西侯放心,此二事皆包在燕青身上。”

    像燕青這樣有要務在身的人,怎麼會胡亂稱呼?

    所以,聽燕青管折可求叫震西侯,反應快的折家之人,終於知道,李衍給府州折氏開出來的歸順條件是甚麼了世襲侯爵。

    明白此事的折氏之人,無不大喜!

    宋朝雖然讓折氏世守府州,可最多也就是讓折氏世襲府州知州一職,從未有過如此重封。

    (除了因為宋朝文尊武卑以外,這也是防止府州折氏做大或是滋生不該有的念頭。)

    而李衍則認為,憑折氏為中原守衛邊疆幾百年,給折氏一個世襲侯爵,並不過分。

    另外,李衍不像宋朝那麼沒出息,他早晚要收復燕去、滅掉西夏,所以,府州折氏不會像以前那麼舉足輕重,抬舉一下,也無妨。

    折氏的年輕子弟鬧了一會之後,折可求整理了一下衣衫,然後遙望東京鄭重一拜,道:“折氏謝陛下恩典!”

    府州折氏歸順大中。

    ……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3 18:42
第七百零八章 完顏宗翰死(求訂閱!)

    …

    折可求率領折家軍出府州,繞道南下,準備前往繩池一帶,配合翟興和翟進兩兄弟,截住金軍北歸的道路。

    可折家軍才走到運城,就聽到了一個很不好的消息金將完顏婁室擊敗翟興、翟進兩兄弟,打開了北歸的通道。

    得知這個消息,折可求大驚,趕緊快馬加鞭去阻截金軍。

    可折家軍緊趕慢趕來到了黃河邊上才知道,金軍已於三日前過河了。

    金軍這次的行動相當隱秘。

    直到完顏宗翰下達渡的河命令之前,劉錡等中軍將士,都以為金軍集結部隊是準備夜襲。

    此段黃河,冰一般會在立春前後解凍,而現在正好是立春。

    事實上,金軍和中軍一逃一追來到黃河邊上時,黃河已經開化了。

    在劉錡、韓世忠、張憲等中軍將士看來,金軍已經是甕中捉鱉,再沒有逃走的可能。

    而且,混在金軍中的中軍細作探得,金軍準備垂死掙扎,夜裡偷襲左路中軍,也就是韓世忠部,然後逃到陝西,之後從陝州回河東。

    對此,劉錡、韓世忠、張憲等人設下天羅地網,準備一舉擊敗金軍。

    哪成想,天氣突變,降下大寒,將本已經開化了的黃河又封上了,金人在黃河的冰面上放置了乾草、粗布與黃土弄出了一條活路,隨後全都渡過了最難過的黃河。

    等劉錡、韓世忠、張憲等中軍將士反應過來,金軍已經過河了。

    為做補救,劉錡等人將中軍的所有騎兵集中起來,然後追上去掩殺金軍。

    可這次,金軍逃得極為乾脆。

    金人全都上馬,馬不能帶的東西,全部拋棄。

    至於不會騎馬的人,更是全都被拋棄。

    因此,何栗、馮澥、曹輔、路允迪、張徵、譚世勣、汪藻、康執權、元當可、沈晦、黃夏卿、鄭肅、郭仲荀、司馬朴等大臣,以及太學六局官、秘書省官等被金人擄走的宋臣,以及大量趙宋宗親,全都被中軍解救出來。

    不過

    讓人費解的是,趙氏之人,一眾帝姬、宗姬的駙馬(其實是所有已經進入後宮的女人的丈夫),總之,所有與李衍有利害關係的人,中軍竟然一個都沒救到。

    而後來金人回到上京,昭告天下說,他們只帶回來了不到一百個宋人。

    這事成了後世那些抹黑李衍之人污衊李衍的一個重要話柄他們以陰謀論,認為是李衍派人趁亂殺死了所有與自己有利害關係的人。

    對此,那些對李衍推崇備至一心維護李衍之人,百口莫辯,因為他們實在是沒有更好的解釋,並暗怪李衍做得太不隱蔽了。

    扯得有點遠了。

    中騎一直追到離壺關只有不到百里的地方,才追上了金軍。

    見中騎追來,完顏宗翰親率一萬女真人殿後。

    雙方經過幾次試探之後,在一處平原上,展開了一場血腥廝殺。

    因為步軍和奔雷車部隊沒有及時跟上來,這是一場純純粹粹的騎兵對殺。

    金軍,準確的說是,女真騎兵,正好一萬。

    而中軍,所有部隊加到一起,三萬五千人,六七萬匹馬。

    可以說,不論是從人數上,還是從馬數上,中軍這邊都佔了絕對的優勢。

    然而

    打起來以後,中軍這邊才知道,這場仗並沒有他們之前想像得那麼輕鬆。

    戰鬥一打響,完顏宗翰就身先士卒他帶著自己的兩個兒子拚殺在所有女真人的最前面。

    可能是正是因為如此,也可能是被中軍咬殺了一兩個月的怨氣集中爆發,還有可能是走投無路的女真人激發了其死志,更有可能是想起了他們女真人往昔的輝煌,總之,女真人這次爆發出來了極強大的戰鬥力,讓中軍將士終於體會到了,甚麼叫“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不過

    中軍這邊也全都是精銳騎兵,第一營,鐵浮屠,枴子左右軍,義勇營,全部出動,並且由悍將張憲所統領。

    雙方從早上一直殺到中午,又從中午一直殺到下午。

    直到傍晚時分,完顏宗翰被楊再興一槍挑下了戰馬,這場戰鬥才算結束,剩下不到一千女真人在兩萬中騎的團團包圍之下終於放下兵器跪地投降。

    雖然取得了這戰大戰的最終勝利,斬殺了金軍主將完顏宗翰,可中軍將士無一人臉上有勝利的喜悅。

    先不說,女真人雖然敗了,但他們的戰略目前達到了他們成功拖住了中騎整整一天時間。

    只說,這場仗的本身。

    這場仗打得太慘烈了。

    除了投降的這不到一千女真人,其餘女真人幾乎全都戰死。

    而中軍這邊的死傷更是高達一萬五千多。

    單以死傷人數論,這場仗中軍這邊實際上是敗了。

    而且,不要忘了,中軍這邊可謂是精騎盡出。

    所以,中軍將士並不認為這是一場大勝。

    女真人的悍勇,贏得了張憲、盧俊義、楊再興等中軍將士的尊重,以至於他們並沒有將這一千多女真人盡數屠殺,只是將已經殺死了的女真人削首製成京觀。

    由於有完顏宗翰他們這一萬女真人做出的巨大犧牲,另外一萬多金人成功撤入壺關,然後馬不停蹄的北上。

    張憲他們全都是騎兵,不具有攻城的能力,所以,被攔在了壺關外。

    三日後,劉錡和韓世忠率領大軍陸續抵達壺關。

    五日後,折可求率領折家軍也來到了壺關與大部隊匯合。

    劉錡分出一軍,讓他們送完顏宗翰的屍體、押送金軍俘虜、護送被解救出來的人質、運送他們繳獲到的金人從宋國搶動訛詐的東西回東京面聖。

    這裡順便說一句,金人從宋國搶走的最珍貴的珍寶,以及金人掘了鞏義宋陵所得的最珍貴的重寶,全都不翼而飛。

    傳說,完顏宗翰生前曾派親信之人將這些重寶全都運到嵩山上的一個秘洞中藏了起來,準備以後有機會再來將其帶走。

    當然,這只是傳說,事實到底是不是這樣,還得由時間來證明。

    回京獻俘的部隊走後,劉錡和韓世忠兵分兩路,一路繼續攻打壺關,一路繞道平陽府,準備從平陽府北上,而張憲則帶著本部人馬去了陝州,準備奪取潼關,將宋西軍鎖在陝西,不教宋西軍出來搗亂。

    沒錯。

    劉錡、韓世忠、張憲所擺出來的架勢,正是準備一舉收復河東!

    ……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q781009

LV:9 元老

追蹤
  • 868

    主題

  • 47982

    回文

  • 13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