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的價值 -- 迷悟之間1-3 星雲法師著

FCheng 發表於 2020-6-4 07:20:48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48 38012
FCheng 發表於 2020-6-14 06:13
   合作與分工
  
  世間上無論做什麼事,合作才能成功;合作才有力量。例如,一個人的身體,眼睛要看,耳朵要聽,腳要走路,手要拿東西,嘴要說話,雖然功用不一樣,可是必須合作。合作,做人才能成功;合作,做事才能成就。
  
  人的手掌有五根指頭,單靠一根指頭無法提物;如果五指「合作」並用,才能成為一個拳頭而有力量靈活做事。
  
  又例如一根木柴,不容易燒得起火;一大把木柴放在一起,就能發出熊熊的火光。所以世間上一切成就,必須眾緣和合,必得集合眾多的力量一起合作,才能眾志成城。因此,人不要嫉妒別人,不要排斥別人,唯有大家合作,才能得到彼此的方便與順利。
  
  在一間房子裏,住了瞎子、啞巴與跛子三個人。有一天,房子失火了,情急之下,瞎子請啞巴駝負跛子,由跛子指引啞巴找到出口,瞎子跟隨在後,三個人終於「合作無間」的順利逃出火宅。這個故事說明,人只要肯合作,就沒有辦不了的事,就沒有成不了的功。
  
  宇宙人生中,地水火風,因緣和合,才能生長萬物;土木瓦石,條件具足,才能興建房子。礦物經過分子合作,才有合成化學、合成石油、合成樹脂、合成纖維 等新產品;音樂表演要透過合奏、合音、合唱,才能發揮音域的寬廣和諧之美。商業經營,也有所謂的合股、合資、合夥、合作社之組織;國際間,也有合眾國、聯 合國的政治形態。小沙石要「集合」才能堆砌成山丘;小水滴要「合流」才能匯聚成江河大海。合,才能大;合,才能高;合,才能好;合,才能成。
  
  合作固然重要,但也要懂得分工,分工才能各司其職,才能分層負責。一個團體中,主管要懂得授權,授權就是分工;部屬要懂得團結,團結就能合作。分工與合作考驗彼此的默契,就像「二人三腳」,必須默契十足,動作一致,才能在缺陷中發揮互補的效能。
  
  人體中,眼耳鼻舌各司其職,就是分工;五指握拳成掌,就是合作。但是,六根要能互用無礙,拳掌要能舒綣自如,才能成為一個五官健全、根身正常的人。在 軍事作戰上,也有所謂「分進合擊」,經由不同的路線分別向目標包圍,才能一舉殲滅敵人。所以,當合作時要全力以赴的合作,當分工時也要做適當的分工。能夠 分工合作,團體才會健全;懂得合作分工,人際才能圓融。《人間福報》2000年6月13日
FCheng 發表於 2020-6-14 06:14
   不逆人意
  
  人是群居的動物,在團體裏,如何受人歡迎?首先要能做到:凡事不執著己見,不主觀自我;對於別人的見解、看法,不能一味否決,遇事何妨先設身處地替對方設想,如此才能在團體中不受排拒,進而發揮影響力。普賢菩薩十大願中的「恆順眾生」,就是對民意的重視,也就是「不逆人意」。
  
  「不逆人意」不是盲目的投其所好,不是鄉愿的曲意奉承;「不逆人意」是應世的慈悲、是處眾的智慧、是圓融人際的善巧、是廣結善緣的方便。佛教的「隨類應化、同事攝受」;儒家的「有教無類、因才施教」,都是化世的慈悲與智慧。能夠「不逆人意」,才能「應機說法」,才能「觀機逗教」。
  
  所謂「不逆人意」,就是凡對真善美的追求,必能「從善如流」,必不執著。有「不逆人意」性格的人,必肯「與人為善」,不但凡事OK,不輕易說NO,即使拒絕,也有替代。
  
  「不逆人意」就是對人的尊重包容。在生活中,兒女不逆父母之意,就是孝順;父母不逆子女之意,就是開明;屬下不逆主管之意,就是服從;主管不逆屬下之意,就是尊重;朋友相互不逆對方之意,就是知交。學習「不逆人意」,才能和平處事。
  
  現代人經常否決別人,要用「不逆人意」來修養自己。「不逆人意」是最高貴的修養,是最高尚的情操。佛陀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須菩提,他對佛陀的尊重、順從,可以說「要他站,則不坐;要他坐,絕不站」;佛陀在因地修行時,身為須達拏太子,凡人民有所求,不論衣服、飲食、金銀珍寶、車馬、田宅,甚至妻子兒女,無不施與,因此又稱「善施太子」。此外,禪師的「唾面自乾」、「老拙自倒」等,都非一般人所能為也。
  
  「不逆人意」的人做事能成;「拂逆人意」的人做事難有助緣。從政者若真能時時做到「民之所欲,常在我心」,必是廉明之吏。必受人民愛戴;修道之人,若能時時懷抱「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必是有德之士,必然道業有成!
  
  「不逆人意」,實乃處世的最高智慧與涵養!《人間福報》2000年6月14日
FCheng 發表於 2020-6-14 06:14
   情緒管理
  
  吾人的身體,好像是一個村莊;在人體的村莊裏,住了各色各樣的人物,例如心中就包括天、人、地獄、餓鬼、畜生等,五趣六道都有。除此之外,主人翁的村長,就是吾人之心,它的各種喜怒哀樂和憂悲苦惱的情緒,也助長了人體村莊中複雜的是非。
  
  情緒沒有定準,如:時而憤恨驕慢、時而昏沉懈怠;時而顛狂慳吝、時而驚慌無措。當一個人情緒不佳的時候,喜怒無常、蠻橫無明,做事前後不一、舉棋不定,讓人覺得很難和他相處。
  
  有情緒的人,就好像工廠裏的機器不順,有時運作正常,有時故障連連。有的人形容人的情緒變化如天氣,晴時多雲偶陣雨,讓人捉摸不定;當一個人長期處在 陰晴不定、冷熱無常的氣候中,身體如何能健康呢?因此,一個人即使再能幹,絕不能情緒用事;情緒化是立身處世的障礙,用情緒做事不容易給人信任,當然也就 不容易成功立業。
  
  過份情緒化是性格上的缺陷,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示;情緒化的人大都是非不分、事理不明。歷代暴虐無道的帝王將領,大致說來都是不能管理自己的情緒,結果導致國破家亡、身敗名裂。
  
  情緒化就是一種負面的情感,例如不平、不滿、嫉妒、沮喪等;顯發在外的,自然而然就表現出粗暴、蠻橫、乖張、無理的言行。因此,要用感恩、知足、慚愧、反省、樂觀、明理、感動、發心等對治之。
  
  當美麗的庭院裏有了雜草,就必須把它去除;當廚房裏有了垃圾,就要把它清理;當身上有了汙垢,也要將它洗淨;當心理的情緒有病了,怎能不把它治好呢?
  
  語云:「一己之不治,何能天下國家為?」一個人要憑著正念、正勤、正道來做人處事,能透過般若觀照,正心誠意的做人,才能把人體的村莊治理得非常完 美,使得上下有序、老幼尊卑各得其所,絕不會在情緒上計較。當一個人能夠把情緒管理好,才能找回心靈的主宰,也才能做自己的主人。《人間福報》2000年 6月15日
FCheng 發表於 2020-6-14 06:15
   薰習的力量
  
  古代的農家婦女,在衣櫥裏放置薰衣草,以便衣服充滿香味,這就是「薰習」的力量。
  
  「薰習」是一種感染力、一種影響力。三字經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儒家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學而時習之」,這也是薰習的力量。
  
  佛教主張「多聞薰習」,又謂「薰修德業」;品德的修養,除了靠古聖先賢、父母師長的言教、身教之外,境教也很重要。環境可以使一個人在長期耳濡目染下,不知不覺受到潛移默化而改變氣質。所謂「橘化為枳」,種在淮南的橘子,移栽到了淮北就生出枳子;古代因有「孟母三遷」,故而才有後來的亞聖孟子,這都說明環境薰習的力量,不容忽視。
  
  薰習就是透過眼耳鼻舌身心向外接觸境界,然後在八識田中留下種子,待因緣成熟,就會表現在外,成為言行舉止上的一種慣性,稱為「習慣」,又稱「習氣」。
  
  習氣就像一個裝過香水的瓶子,即使香水用磬,瓶子上的香味卻久久不滅。習氣又如種子,儘管花開花謝,只要曾經結果,留下種子,又會成為下一期生命的開始。因此,佛教有所謂的「留習潤生」,又說:「煩惱易改,習氣難除」,已經證果的阿羅漢,因為往昔曾多世為女性的業力種子,今生仍會情不自禁的喜歡照鏡子;甚至苦行第一的大迦葉尊者,儘管生活嚴肅,仍禁不住「聞樂起舞」,這也是前世業力留下的結果。
  
  有一個雕刻家,長期雕刻羅剎鬼像,不知不覺自己的臉相也跟羅剎一樣可怕;後來改雕佛像,不久竟然呈現滿面的慈悲祥和。
  
  兩個賣魚的婦女,常期在魚肆裏生活,一日外出未及回家,因而投宿在一間充滿花香的旅店裏。兩個人徹夜未眠,後來只得拿出魚簍,才終於在魚臭味中甜蜜的睡去。
  
  既然認識了「薰習」的力量,我們便應該不斷的提醒自己,平時要養成良好的習慣,要憶念好的、善的、美的人事物,如此才能留下善美的種子;有了善因業種,又何愁人生沒有善緣果報呢?《人間福報》2000年6月16日
FCheng 發表於 2020-6-15 06:59
   積極的護生
  
  佛教提倡不殺生,不殺生是一種慈悲;不殺生而護生,進而倡導生權平等,這是最合乎現代舉世所關心的生態保育,也是最積極的重視環保。
  
  佛教對生命的尊重關懷,從一些偈語可以得到印證。諸如:「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姓,只為別形軀;甘肥任我須,苦痛由他受;莫叫閻王斷,自揣應如何?」、「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等。
  
  不殺生就是不侵犯他人的生命。儒家有謂:「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古人的「愛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這都是對生命的珍惜愛護。
  
  根據佛教《六度集經》記載,佛陀在過去世為鹿王時,曾代替母鹿捨身,感動國王制定動物保護區,禁止獵殺。佛世時阿育王更廣植樹林,庇蔭眾生,設立動物 醫院,規定宮廷御廚不得殺生等,凡此都是佛教對於護生的最好示範。今人若能設立動物之家,讓動物養老、醫療等,都是積極的護生。
  
  現代素食風氣興盛,素食不僅有益健康,而且可以長養慈悲心。慈悲心就是不忍眾生苦之心;平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偶一不小心割傷或燙傷手指,即感痛楚, 然而有些人卻為了一己口腹之慾,殺雞拔毛,宰豬殺牛,活魚生吃等。在此之時,可曾體會牠們垂死之痛?所謂「一指納沸湯,渾身驚欲裂;一針刺己肉,遍體如刀 割;魚死向人哀,雞死臨刀泣;哀泣為分明,聽者自不識。」
  
  豢養寵物也是現代人的時尚;然而所謂「人在牢獄,終日愁欷;鳥在樊籠,終日悲啼;聆此哀音,凄入心脾;何如放捨,任彼高飛。」把鳥雀關在牢籠裏,形同 囚犯;如此虐待動物,亦不合護生之道。因此,不虐待動物也是護生,例如:不倒提雞鴨、不鞭笞牛馬、不彈射鳥雀,不垂釣魚蝦等。只是現代的社會,釣魚、釣蝦 場到處林立,有的人雖然醉翁之意不在酒,純粹以垂釣為樂,儘管釣上來之後又再放生,但當下已對魚蝦造成傷害;如此欺負弱小,何樂之有?
  
  其實,護生最大的意義是放人一條生路。給人方便、給人救濟、給人離苦;給人善因好緣,助成別人的好事等,這就是放生。放生、護生,才有生命的尊嚴。
  
  《人間福報》2000年6月17日
FCheng 發表於 2020-6-15 07:00
   過河要拜橋
  
  有一句成語說:「過河拆橋」,意謂受人幫忙,事成之後,忘恩負義,這是不懂得感恩圖報。如果我們能夠「過河要拜橋」,這即是知恩報恩,是給予他人應有的回饋也。
  
  走在路上,天氣炎熱,在樹下休息,要感念前人種樹,我們後人才能乘涼;想到身邊的歷史文化之豐美,必能感念古人的辛苦和成就。
  
  因為有前人播種的因,才有我現在收成的果。如果沒有人肯把道路修好,到處坑洞,我必危險!如果沒有農夫春耕秋收,我焉能衣食具足?每個人的一生,可以說都是在社會大眾的共同成就下才得以生存,所以做人要有感恩心,要懂得回饋社會。
  
  為什麼我們要提倡孝道?乃感念父母生我之劬勞也!為什麼要捐款做善事?為了感謝醫院救我、學校教我也!房屋失火了,因為有消防人員的奮力救助,便有人熱心捐獻消防器材;這是感念若無消防人員,我何能安享所有?此皆「過河拜橋」之行誼也。
  
  有一個富翁,房屋落成之日,大宴賓客。他請建築工人坐上座,自己的兒女坐下座。人皆不解,富翁說:「工人是建房屋者,應坐上座;兒女是未來的賣屋者,應該坐下座。」
  
  飲水思源,有恩報恩,才會更有人助緣。古人所謂「士為知己者死」,甚至「結草銜環」以報深恩。「滴水之恩,湧泉以報」的事例,更是不勝枚舉。
  
  諸葛亮為報答劉備知遇之恩,全心輔佐後主阿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晉文公為了感念介之推隨從出亡十九年,特制寒食節,以紀念其忠貞廉潔。伍子胥為報漁夫救命之恩,退兵不打鄭國;韓信曾受漂母一飯之恩,功成名就後,特地回鄉謝以重金。
  
  一個人如果不知感恩,表示內心貧乏;懂得感恩知足,則俯拾皆是財富。知感恩,懂惜福,才是富有的人生。為人處世,若能時時心存感恩,即使不如意的事也可以成為逆增上緣。因此,人與人的相處,若能時時懷抱感恩的心情,仇恨嫉妒便會消失無形,是非煩惱自然匿跡無影;能夠時常心存感恩,才能增長品德,變化氣質,生活中自可獲得和諧美滿。《人間福報》2000年6月18日
FCheng 發表於 2020-6-15 07:01
   凡事要有則
  
  做事要有原則,做人更要有原則。原則,是指多數事象共通的法則,也是合乎邏輯的常理。有原則就不會自亂方寸,有原則就不會自亂步伐。有的人在金錢面前,他有「要與不要」的斟酌,因為他有「原則」也;有的人在名利之前,他有「就與不就」的考量,因為他有「原則」也。
  
  凡是一個人之所以為人所稱道,大都是在他應世的時候,能考慮到自己的人格、道德的原則;考慮到他與社會、他與別人的原則;考慮到是非善惡的原則。所以凡人都應該自問:自己做人處事有什麼原則呢?
  
  所謂「不依規矩,不能成方圓」;規矩、法律就是「則」。火車不依軌道,出軌就沒有軌則;飛機飛航有航道,航道即軌則,偏離航道,則後果不堪設想。
  
  平地起高樓,如果沒有依著地勢高低的規則,必不能建成;人,往上爬昇,如果沒有遵守人我相處的規則,即使功成名就,也是埋伏了許多危機。
  
  在世間上做人,有時要方便一些,有時則要堅持原則。過份的方便就會不能入流;過份執著不當的原則,不合情、不合理,也是頑固。《大乘起信論》說:「隨 緣不變,不變隨緣。」不變就是「則」。然而如果過份執著原則,不知變通,正如「刻舟求劍」,遺人笑柄;又如「宋襄之仁」,反顯迂腐。因此,小事情對人無傷 的,不要執著,隨緣就好,但隨緣也不是全然沒有原則。所以,方便是智慧,也要看能方便不能方便;原則也是智慧,但也要看應該堅持不應該堅持。
  
  則,有原則、法則、理則、規則。則,也不全然是四方的;則,也有曲線的、有圓形的、有三角形的。做人、做事沒有原則,就沒有步驟,就沒有章程規則。所 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尊重他人的基本原則;能以大眾為原則,以道義為原則,以多數為原則,以合理為原則,這是保持人格的基本原則。總之,凡事要 有原則!因此,我們要把人、把事做好嗎?先要替自己設定,你的原則是什麼呢?
  
  《人間福報》2000年6月19日
FCheng 發表於 2020-6-15 07:01
   未來比過去美好
  
  人,都有懷舊的習性,所謂「白頭宮女話當年」;不忘回憶過去,這是表示過去比現在美麗。然而「歲月不待人」,過去的終究已經「時過境遷」,就算夕陽無限好,也只是近黃昏。因此,人不能沉溺在過去的回憶裏;人的眼光要望向未來,要看得高、看得遠、看得到未來,人生才有希望。
  
  有一隻小狗,整天追逐著自己的尾巴兜著圈子跑。大狗見了,不禁好奇的問明原因。小狗說:「難道你沒有聽說,我們狗兒的幸福是在尾巴上,我繞著圈子跑,就是為了追逐幸福,難道你不希望追求幸福嗎?」大狗說:「我只知道,只要我奮力向前走,幸福就會緊緊的跟在我後面。」
  
  人,要活在希望裏,不要活在過去的記憶中!因為未來比現在更美麗;有未來,才有無限的希望。
  
  人生在世,難免有順境逆境;順境時要淡,逆境時要忍,只要忍得過,再怎麼不順遂的事都會過去。再說,過去的失敗,正是未來言行的借鏡,是推動我們成功的力量。人只要能記取過去的教訓,改進現在,只要肯跟人結緣,就會有無限的未來。
  
  依佛教的三世因果觀來看,生命不是只有一世。因為有過去,才有現在;因為有現在,才有未來;因為有未來,才有三世;因為有三世,才有希望。吾人生存在世間,只要活在希望裏,則明日會更好。
  
  人生的成敗,難有定論。然而,一個人做事可以失敗,但不能做人失敗;過去可以失敗,但不能未來失敗。乃至過去的成就不管多麼輝煌,不能認為過去的光榮是可以永久被肯定的,現在的成就才是重要的,而「現在」馬上就會成為過去,又有下一個「現在」!因此,人不可以自滿,要依著善美的原則,不斷的改進,不斷的變通,未來就會比過去更美好。
  
  一個人之所以不會進步,往往是因為自我設限。一個人不肯自我突破,不肯自求上進,只一味的陶醉在過去的回憶裏,別人是幫不上忙的。因此,吾人在世,縱然有了些許的成就,也都會成為過去,風光不再,回憶又有何用?假如我們能把身心努力的照顧現在,耕耘未來,則未來必然會比過去更美好,這是無庸置疑的!
  
  《人間福報》2000年6月20日
FCheng 發表於 2020-6-15 07:02
   培養興趣
  
  人要有興趣,沒有興趣的人生,生活何其乏味!
  
  興趣就是一種愛好。興趣有時是與生俱來的,例如有人天生喜歡文學、音樂、運動等;興趣也可以透過後天培養,例如有些父母從小培養兒女彈琴、繪畫、舞蹈 等才藝。興趣有時候是選讀科系或就業的主要考量,例如有人喜歡文科、有人偏好理科、有人鍾情工科;而喜歡遨遊四海的人,往往以導遊、駕駛、空服員為職業。 興趣有時則是一份責任、一份悲心,例如投身公益事業,或加入義工行列,或是為了教化世間而以宗教師為職志等。
  
  有時候為了充實自我,也會培養出閱讀、寫作、書法、電腦等興趣;有時候興趣只是純為消遣,例如集郵、下棋、養寵物、蒔花植草、看電影、逛街、購物等。 從興趣雅好也能凸顯一個人的身分、財富,例如有錢人以集骨董、集錢幣為興趣;甚至興趣也可以是一種信仰生活,例如誦經、念佛、坐禪、抄經等。有時候因為羡 慕別人在某個領域有傑出的成就,於是心生嚮往之餘,也能培養出相同的興趣;有的人則是從興趣中發展出自己的專長,不但成就自己,也能造福人群。
  
  不管興趣的養成是基於什麼因素,重要的是不能有不良的嗜好,例如嗜賭成性、嗜酒如命,甚至嗜食、嗜睡,乃至抽菸、吸毒、遊蕩、惡口、說謊等,此皆不良 的習性,不能名之為興趣。興趣更不能「嗜好成癖」而「玩物喪志」,例如學生沉迷於電動玩具、飆車、電腦網路等而荒廢課業;政府官員則因為熱中打高爾夫球而 怠忽職守等等。興趣尤其不能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例如養寵物,一旦興趣不再就棄養,於是形成流浪狗、流浪貓充斥街頭,不但不人道,而且造成社會問題。
  
  人的一天有廿四小時,除了吃飯、睡覺、工作之外,也要有正當的娛樂來調劑生活。因此,現代的學校教育主張「德智體群育樂」並重,可見正當的興趣也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環。一個人年輕時若能培養各種正當的興趣,年老時才容易度日。
  
  興趣是開發潛能的動力,是安享晚年的寄託,是日常生活的調劑。一個人若能從事合乎自己興趣的工作固然幸運,如果不能,也要從工作中培養興趣,能夠樂在工作之中,這才是培養興趣之要。《人間福報》2000年6月21日
FCheng 發表於 2020-6-15 07:03
   美好的創意
  
  人,要有創意;有創意才能求新,有創意才能求變!
  
  創意是美好的,有人說現在的台灣社會如何的不好,但是我們的社會畢竟也有許多美好的創意。因為有創意,台灣才有今日傲視全球的經濟奇蹟;因為有創意,台灣才有今日執世界牛耳的電子工業;因為有創意,台灣才能走上自由民主;因為有創意,台灣才能百家爭鳴、萬花齊放。
  
  創意,讓社會更美好;創意,讓人生變富有;創意,讓人間能和諧;創意,讓事業有進步。
  
  半個世紀以來,台灣創造了許多歷史性的奇蹟,從過去的平房矮屋,到現在有了八十層以上的高樓大廈;從過去顛簸不平的碎石小路,到現在建造了多條的高速公路;從過去手搖式的電話,到現在人手一機的大哥大;從過去簡陋的小店鋪,到現在應有盡有的百貨公司;從過去路邊的早餐豆漿攤,到現在廿四小時營業的便利商店;從過去沒有電視台,到今日創造出一百家以上的衛星電視台;從過去家庭式的客廳工廠,到現在規模弘大的加工出口區;從以往小小的科學研究室,到現在引領尖端科技的科學園區;從過去螺旋槳的飛機,到現在飛行全世界的噴射客機;從過去數間大學,到現在分佈全省的數百間大專院校;從過去數家報社,到現在報禁解除,人人皆可辦報;從過去沒有民意代表,到現在台灣有了數千個代表民意的人士;從過去威權統治,到現在平民可選總統等。
  
  創意,創意,多美好的創意!創意就是改造社會的新理念。創意,創造了美麗的新台灣;創意,創造了富有的新社會。我們也不時提出一些有創意的新觀念,提供給社會。例如:
  
  「現代的家庭、學校教育,要以鼓勵代替責備。」
  
  「現代的社會福利,應該健康的人出錢,為有病的人醫療。」
  
  「現代的旅館經營,何妨把總統套房讓平民住一住。」
  
  「現代的管理學很多,最高的管理就是管理自己。」
  
  「懂得以『不要而有』,才能真正的『擁有』。」
  
  「懂得做義工的義工,社會才會有更多的義工。」
  
  「要把歡喜佈滿人間,因為我們是為歡喜才來人間的。」
  
  「給,是最富有的人;貧窮的人,才會貪、才要受。」
  
  創意富有了人生,創意帶動了台灣的生命力。朱熹有詩云:「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創意就像活水源頭,沒有創意的人生,死水一灘;有創意的人,生命才能生生不息,才能永遠常新。所以,每個人都應該發揮利人利世的創意,讓創意為自己、為大眾,創造出更美好的明天。《人間福報》2000年6月22日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FCheng

LV:4 遊俠

追蹤
  • 26

    主題

  • 178

    回文

  • 3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