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三國] 三國之蜀漢再起 作者:赤兔愛烏騅 (連載中)

 
new10018 2017-5-10 20:15:04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35 236711
new10018 發表於 2017-9-26 21:34
第一百三十章 涇陽之戰(一)

  游楚死了,十數柄鋒利的戟鋒捅進他的身體,很快,他就倒在了血泊之中。

  生機泯滅,停止了掙扎。

  現場旁邊,刁蟲神情冷漠,冷酷的目光不帶有一絲情感,這是游楚最後的意識。下一秒,無盡的黑暗瞬間將他的意識湮沒。

  只剩下一具冰冷的屍體。

  ******************

  涇陽城西,荒坡

  處死游楚、游進兄弟後,馬岱召集諸將對攻擊涇陽做最後的部署。

  梁緒道:「將軍,末將剛才出去巡視了一下,發現涇陽城高不過五丈許,沒有護城河,而且西門外不遠處就有一片樹林。連夜伐木的話,天亮前應該能造好足夠的長梯,而且涇陽城內不過兩千守軍,破城還不是板上定釘。」

  聞言,馬岱面露喜色,當即對梁緒道:「如此,伐木造梯的任務就交給你了。」

  「諾!」梁緒轟然應諾道:「將軍放心,末將絕不辱命!」說罷,梁緒一甩披風,遂即轉身揚長而去。

  馬岱搓了搓手,又向姜維道:「伯約,你這便去軍中挑選五百銳士,再拿出全部酒肉供他們飽餐一頓,今夜,本將軍要親自領兵攻城!」

  涇陽雖然城小,但一下子開出去三千兵馬,城池內還是一下子還是顯得空曠許多。

  軍功中,首重開城掠地,破城可是大功。

  魏延連破長安、潼關二城,爵位直接從都亭侯升至縣侯,連名不見經傳的小將鄧艾都獲封亭侯,這讓尚無封爵的馬岱眼紅不已。

  此次涇陽之役,決心親自上陣,立下軍功憑功勳得爵。

  夜色倥傯,彎月如鉤。

  涇陽城頭已一口口大鐵盆。

  大鐵盆裡,熊熊火焰正在燃燒,通紅的火光將城牆內外照得亮如白晝,如果有敵軍偷襲,不等靠近城牆就會被守軍發覺。

  涇陽城雖小,但開出去三千兵馬,整個城池還是顯得空曠了許多。

  兩千軍士分成兩班把手四門,人手顯得有些捉襟見肘,有些地方的守備開始空虛起來。

  所以,在雜亂的腳步聲中,涇陽守將牛金帶著十餘親兵緩步登上了左西門。

  今夜,他心下有些不安,特地起夜來巡城。

  「都給本將打起精神來,別他娘的蔫頭耷腦的!」牛金一邊走,一邊給城頭上守夜的哨卒以及巡邏的士卒加油打氣,「蜀軍不自量力,妄想去斷我軍糧道,戴凝將軍已經率三千兵馬去堵截蜀國蠻子了。」

  「蜀國蠻子要來斷我軍糧道,就讓他們來好了,包管他們來多少死多少!」

  「等這仗打完了,只要涇陽不失守,朝廷和郭刺史肯定會重重有賞,到時候你們這些免崽子就能回鄉娶小娘了,哈哈!」

  牛金的演說還算提氣,守在城頭上的哨卒、士卒聞言頓時神情一振,尤其是最後當牛金提起小娘時,一個個更是很放肆地大笑了起來,男人就是這樣,說起女人的時候總是特別來勁,可事實上,這些個兵犢子大多連女人的手都還沒摸過呢。

  一個守在垛堞後的新兵蛋子笑得正歡呢,冷不防一枝羽箭突然從城外射了上來,一下就射穿了那新兵蛋子的腦袋,箭簇從後頸射入,又直透前額而出,鋒利的三稜刃在彎月的照耀下赫然還反射出了一絲冷森森的寒芒。

  牛金愣了愣,遂即拔劍怒吼起來:「敵襲,吹號示警!」

  霎那間,涇陽城頭上便響起了綿綿不息的號角聲,幾乎是魏軍號角響起的同時,咸陽左西門外也驟然綻起了數以千計的火把,藉著火把的紅光,城上守軍可以清楚地看到,黑壓壓的蜀軍正從前方曠野上潮水般湧來。

  眼見蜀軍兵力如此之多,城頭上的魏軍霎時騷動了起來。

  牛金連連揮舞著大劍,厲聲大喝道:「不要慌,蜀國蠻子一下攻上不來!」

  說罷,牛金又回頭吩咐親兵隊長道:「傳我將令,中營即刻馳援西門,其餘各營,也即刻集結,各自扼守城門,不得有誤!」為了更好的防守涇陽,牛金已經將兩千兵卒編成了前後左右中五營,每營各四百人,四城各守一營,中營則居中策應。

  「諾!」親兵隊長轟然應諾,領命去了。

  左西門外,馬岱率領兩千騎兵以及南安郡的三千州郡兵正蜂擁而來。

  看到城上魏軍反應迅速,很快就有大量的士卒湧上城頭,馬岱就知道,守衛涇陽的必定是個沙場宿將,看來要想通過急襲一舉拿下涇陽是沒可能了,不過馬岱也夷然不懼,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和厲害的對手過招是武人一向的願望。

  「看來,計劃要改變了。」馬岱低聲喃喃,瞇起眼睛,忽又厲聲下令道:「姜維,命你率飽餐的五百銳士原地待命休息。」

  原地待命休息?原計劃不是馬岱率他們攻城嗎?

  姜維一愣,不過馬上,又旋即抱拳大聲應諾道:「遵命!」

  跟著,馬岱又拔劍對梁緒喝道:「梁緒,本將軍令你點起五百兵馬即刻攻城!」

  「諾!」

  梁緒轟然應諾,遂即點起五百兵卒抬著十幾架長梯湧了上去。

  馬岱原本是打算率五百銳士率先奪城的,不過既然魏軍已經有了防備,他自然就不會再貿貿然地上去送死了,還是先讓各營各部消耗消耗魏軍再說,等城上的魏軍殺得乏了,滾木擂石火油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再說。

  兩軍的弓箭手首先開始對射,不過牆上魏軍弓箭手不多,射下來的箭雨稀稀落落,根本不足以阻止漢軍的衝進,關下漢軍雖然擁有許多善於騎射的騎兵,可對城上放箭需要拋射,而城牆的寬度有限,所以殺傷力也實在有限。

  五百漢軍抬著十幾架長梯很快就逼近了涇陽城牆。

  當漢軍紛紛豎起長梯準備奪城時,滾木擂石便從城頭上如雨而下,順梯而上的漢軍頓時被砸得哭爹喊娘,紛紛從梯子上倒翻而下,不過仍有幾十個悍卒迎著紛落如雨的滾木擂石攀上了城頭,與城頭上的魏軍兵卒展開了殊死博殺。
new10018 發表於 2017-10-1 17:57
第一百三十一章 涇陽之戰(二)

  馬岱頓時精神大振,第一波攻擊就搶上了涇陽城頭,這個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不過仔細想想這個也在情理之中,用計調走部分魏軍之後,城內守軍必定人手不足,還要分守四門,肯定是力有不逮的。

  不過,馬岱的興奮並沒能維持多久。

  很快,大量魏軍兵卒就紛紛湧上了城頭,好不容易才搶上城頭的那幾十個漢軍悍卒很快就被魏軍兵士的人海淹沒了,尤其是為首那員魁偉魏將,手使一柄雙刃重劍,光他一個人就至少殺死了五六個漢軍悍卒!

  「可惡!」馬岱恨恨地道:「吹號,讓梁緒退回!」

  霎那間,蒼涼低沉的號角聲便從漢軍後陣衝霄而起。

  綿綿不息的號角聲中,擁擠在城牆下的漢軍便如退潮的潮水紛紛退了回來,不過,出擊時的五百人,退回來時已經只剩不到四百人了。

  「這樣強攻不是辦法。」馬岱朝遠處姜維招招手,姜維會意靠攏過來,馬岱在他耳邊低聲道:「伯約,待會兒我這邊攻城,你率五百銳士去涇陽城南門埋伏……」

  「諾,卑下明白了。」一邊側耳聽著馬岱的計策,一邊姜維的眸子裡光彩越來越亮。

  姜維領計而去,給五百銳士繞到南門埋伏的命令剛一下發,涇陽左西門又頃刻間騰起了一片慘烈的廝殺聲。

  馬岱,再次下了令攻城。

  姜維回身一望,陷入黑煙戰火的涇陽城牆,腦海中回憶著馬岱的計劃——本將軍攻打左西門的力度會越來越大,城內守軍的注意力也必定會被逐漸吸引到左西門來,一旦戰事吃緊,其餘幾個方向的守軍也必定會逐次調往左西門,到了那時候,你們五百銳士再趁機在南門發難,則涇陽必破!

  涇陽必破!姜維神色一冷,瞬時握緊了拳頭。

  涇陽左西門

  馬岱大軍的攻擊力度正變得越來越強,關上守軍已經漸漸吃不住勁了,甚至連火油也已經消耗了不少。

  當蜀軍再一次被擊退後,牛金已經累得幾乎虛脫了。

  蜀軍的強悍超出了商起的預想,這些蜀軍幾乎個個悍不畏死,簡直就是一群野獸!

  就剛才,超過一百名蜀軍兵士順著長梯攀上了城頭,牛金不得不親率親兵隊發起逆襲才終於把蜀軍驅下了城頭,不過一場惡戰下來,他的親兵隊百餘人已經死傷大半,前來調來守衛左西門的五百多士兵,也已經傷亡過半了!

  剩下的兩百多人也是大多身上帶傷,體力不支了。

  牛金歎了口氣,這才意識到問題很嚴重,當下吩咐親兵隊長道:「傳令,再從各營抽調四百人,前來增援西門!」

  「諾!」親兵隊長抱了抱拳,領命去了。

  左西門外,馬岱正在親兵的幫助下披甲。

  各營各部猛攻了兩個多時辰,城頭上的魏軍明顯已經體力不支了,之前那一波攻擊,梁緒甚至差點就奪城成功了。馬岱有理由相信,當他親自率軍隊投入進攻時,關上的魏軍必定會難以招架,給姜維減輕壓力,甚至還可能直接土崩瓦解。

  涇陽城破…,就在頃刻了!

  金屬磨擦的輕鳴聲中,馬岱緩緩抽出了馬刀。

  馬岱身後的漢軍兵士也紛紛拔劍出鞘,一雙雙凶狠的眸子已經死死地盯上了前方狼藉不堪的涇陽城牆,悠忽之間,馬岱回首桀桀一笑,遂即擎起馬刀衝了上去,下一刻,漢軍便如野狼般嗷嗷怒吼起來,一個個揚起長劍衝向了涇陽城牆。

  涇陽南門

  姜維無聲無息地攀上了牆垛。

  姜維身後,五百銳士也紛紛攀著牆垛爬了上來。

  就在片刻之前,又有四百多名魏軍被抽調走了,顯然,馬岱在左西門的攻打很急,迫使涇陽守將不得不多次從各個方向抽調援兵,到現在,仍然守衛在南門附近的魏軍已經不足百人了,人數遠比姜維的人少,姜維不想再等下去了!

  *******************************

  安定郡治,臨涇城

  城池吊橋升起,城門緊閉,無數名披甲持戟的魏軍軍士駿巡在城頭,警惕著注視著城下黑壓壓一片,連營數里,三面合圍臨涇的蜀軍。

  郭淮置身城頭,蹙緊眉,心情沉重地凝視城下圍城的蜀軍,自從蜀將趙雲率領兩萬大軍軍兵臨臨涇城下開始,陸續有蜀軍從各個方向彙集到臨涇城下,將臨涇城東、南、北三面圍定,他們是從天水、廣魏、新平三郡征發的州郡兵。

  原來的,魏國地方部隊。

  趙雲能徵調隴右諸郡的州郡兵,這對於大魏來講真是一個糟糕的消息,這表明隴右已經快完全從大魏的版圖上剝離,誠心歸附蜀國了。

  並且,涇陽的牛金也很久沒傳來消息了,不知道涇陽是不是發生了意外。

  臨涇城上,郭淮登高遠眺。臨涇城下,漢軍營門的門樓上,趙雲同時手搭涼蓬,向西方望去,像是在等候什麼。

  「來了!馬岱來了!」老將軍雖然年老,可眼神卻一如往昔,一語篤定道。

  揚武將軍鄧芝同趙雲並肩,聞言,立刻探頭向西方天空下望去,果然,遠處的天地一線見有滾滾煙塵騰起,那是大隊人馬再行進的跡象。

  鄧芝充滿歡喜地看了趙雲一眼,撫掌笑道:「等了這麼久,終於等到了。」

  「是啊。」趙雲很有感觸地點點頭,馬岱等來了,那麼他趙雲封侯拜將的日子不遠了。

  丞相軍中,許多人都被賜予了新的官職和爵位,而他、馬岱還有鄧芝卻沒有響動,趙雲當然不會認為劉永是故意冷落、貶斥他們西線將領,而是認為劉永在等待自己,等待自己立下更大的功勳。

  劉永有先帝劉備遺風,趙雲不會看錯。

  建功立業,功名利祿,趙雲雖然看得淡,但也心嚮往之。

  輔佐明主、中興漢室,從而留名青史,被後人所銘記,就像孝宣皇帝的麒麟閣十一功臣,光武皇帝的雲台二十八將。而這次陛下再次中興,身為良臣的自己會得到怎麼一個評價呢,趙雲很期待。

  期待的同時,老將軍的眼神也犀利起來,一定畢其功於一役,在臨涇解決郭淮。這樣的話,則涼州大可不費吹灰之力,傳檄而定了。

  那時,陛下會授予自己什麼官職呢,衛將軍,還是車騎將軍?晉封縣侯的話,趙雲真的很想要常山真定縣作為封邑,那是桑梓,是家呀。
new10018 發表於 2017-10-12 20:21
第一百三十二章 曹叡親征(一)

  馬岱率軍抵達臨涇城下後,漢軍終於堵上了最後一面牆,完成了對臨涇城的合圍。

  是夜,馬岱率部於城西安營紮寨後,率領姜維、梁緒以及百餘親騎夜馳城南的趙雲帥帳。上報戰果——涇陽破城一戰,姜維臨陣斬殺敵將牛金,全軍上下斬首千餘級。

  趙雲聞訊大喜,吩咐有司如實紀錄軍功上報丞相府,並於中軍大營設宴款待馬岱一行。

  次日,三通鼓畢,馬岱、吳班、鄧芝、姜維、梁緒諸將魚貫而入,雲集中軍大帳。

  鬍鬚皆白的老將趙雲端坐帥位上,環視帳中諸將官,沉聲道:「馬岱將軍率部抵達後,我軍即對臨涇城四面圍定,而臨涇城中,我們面臨的對手則是素有名將之稱的郭淮。」

  「郭淮軍乃中宿將,對於如何解決這個難纏的對手,諸位有何建言,但請暢所欲言。」說話同時,趙雲堅毅的目光掃過姜維,接著頗有深意道:「雲……洗耳恭聽。」

  趙雲先帝舊臣,歷仕三朝,國之大將。但待人接物都很平和,且為人正直、心胸廣闊,諸將官在他麾下效力都很敢也很願意獻計獻策。

  揚武將軍鄧芝聞趙雲言,立即拱手道:「趙將軍,郭淮有將才韜略,臨涇乃安定郡治城高池深,城內魏軍又人數眾多。我軍則經制之師、州郡兵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等閒之間恐難以攻破臨涇,不如採取圍困之計。待到城中糧盡援絕之時,郭淮縱然有韓信之能也無力回天,臨涇不攻自破。」

  「困斃城內魏軍,嗯。」趙雲捋捋頜下雪白長鬚,滿意點頭道:「伯苗此計不錯,安定週遭郡縣皆已復歸漢室,可以替我軍源源不斷地供應糧草輜重,而反觀城內魏軍深陷重圍、孤立無援,此消彼長之下……」

  漸漸,趙雲露出笑容,振聲道:「定能不戰而屈人之兵。」

  蒼老乾瘦的臉上洋溢著笑容,趙雲的視線越過諸人,投向坐於下首的綠袍小將姜維。

  問道:「伯約,你怎麼看?」

  平定隴西郡,小將姜維便嶄露頭角,展現出過人的智慧韜略,待到涇陽一役,姜維更是身先士卒、斬殺敵國大將。整個人有勇有謀、機智敏捷,儼然是軍中冉冉升起的一顆將星。

  被趙雲點將詢問看法,姜維正起身,就立馬覺察到數道意味不同的目光瞬間集中在自己身上,有驚異,有好奇,有欣賞,也有嫉妒。

  面對各種目光,姜維坦然起身,朝主位上的趙雲抱拳道:「鄧伯苗將軍之言可謂良善,時間在有利於我不利於敵,卑下補充一點,圍困之時應該四面設架設望車,時刻觀察城內動靜嚴防魏軍突圍。」

  「好。」姜維沒讓自己失望,趙雲拍案而起,一錘定音道:「傳令:諸將校各自回營約束部眾圍城,高架望車、互為援奧,嚴防敵軍突圍!」

  「謹諾!」帳內諸將官員盡皆豁然起身,躬身領命。

  *******************

  弘農郡,澠池縣

  天才濛濛亮,東崤山下通往關中的官道上便人聲鼎沸,車馬成群,十萬魏軍士卒有條不紊地列隊行進著。十萬大軍漫山遍野、一望無際,大軍踏過草地,翻過山坡,跨過水泊,浩浩蕩蕩地向西而去。

  大軍中央,無數衣甲鮮明的騎士扈從緊緊護衛在一架戎車周圍。

  由六匹神駿白馬牽拉著的戎車,車廂之上旌旗、金鼓、羽析、華蓋林立,車廂後面立著一桿紫色大纛,大纛上繡著一個威風凜凜的「魏字」,大纛頂上白色犛牛尾迎風飄揚。

  駟六,戎車華蓋,紫色大纛,白犛牛尾節…………

  這一切的一切,無不顯示著戎車主人尊貴非凡的身份——大魏皇帝曹叡!

  曹叡金甲黃袍,戴盔佩劍,直身立在戎車之上,望著似乎一眼望不到頭的魏國大軍,心裡說不出的愜意與自豪。

  這是大魏的王師,朕的軍隊!

  望著席捲大地的軍隊,曹叡在望車上,頗有感慨道:「觀朕之軍隊,周天子六師,不過如此乎。」

  自襄陽之戰後,荊州無戰事,曹叡討伐關中,便下詔前將軍滿寵都督荊、豫兩州軍事,車騎將軍司馬懿領軍北上隨征。

  此刻,司馬懿乘馬侍衛在戎車下,聽到皇帝的感慨,仰頭陪笑道:「陛下聖神之君,周王自然不能比擬。不過話說,當年武帝、文帝便是這樣御駕親征、討伐不臣的,陛下追尋先皇父祖足跡,定能平定蜀賊、克清禍亂。」

  戎車上,曹叡頷首贊同,道:「理應如此,這便是朕令彭祖(曹宇表字)監國,太尉、司徒、司空輔政的原由,好讓朕騰出身親臨前線,都督諸將討賊。」

  即便已經知曉了朝廷巨大的政治變動,司馬懿仍免不了深吸一口氣,抬眼瞄了一眼目視前方的皇帝,關中陷落、曹叡御駕親征他早有預料。

  但曹叡封單父王曹宇為燕王,並公車召燕王入京監國,就是大大出乎他所料了。

  這燕王曹宇,司馬懿並不熟悉,二人也沒什麼交情,他只知道曹宇乃曹操與環夫人之幼子,為今上叔祖,二人年歲相仿、自幼親近,相交莫逆

  今上尚無子嗣,萬一有不忍言之事,陛下該不會想將身後事托付於宗室燕王吧?

  司馬懿又狐疑地抬起頭看了眼挺身峭立曹叡,旋即又深埋下頭,思考起燕王曹宇入朝後朝中的格局,以及此事對自己地位是好是壞、有何影響來。

  「後將軍曹洪到了何地?」

  「稟陛下,已到達猗氏。」

  「傳朕詔令,曹洪部加速行軍,爭取早日渡河。」

  「諾!臣立刻遣使傳令!」

  「建武將軍孟達……」

  司馬懿腦中飛速旋轉,思考其中得失,連曹叡詢問各軍進度也恍然不聞,完全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
new10018 發表於 2017-10-23 22:08
第一百三十三章 曹叡親征(二)

  河東郡,黃河渡口

  黃河河面,數十瘦牙門大船、鬥艦舟楫浮江而下,帆疊如雪,蔚為壯觀。黃河北岸上,另有萬餘步騎相攜跟隨,準備登船。觀其軍容,依次排隊,有序整肅。

  河面居中一艘三層樓船上,後將軍、樂城侯曹洪站在甲板上迎風矗立,面色惆悵。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捨晝夜!」

  望著大河澎湃洶湧的河水,曹洪眸子裡閃爍起莫名的光點,時間過得真快,往事歷歷在目。曹洪已經記不起這是第幾次自己領兵出征了,只彷彿追隨孟德起兵就發生在昨天,那一年他氣血方剛、意氣風發,有一種睥睨天下的氣勢。

  然而一恍惚,斗轉星移,物是人非。妙才(夏侯淵)馬革裹屍、戰死沙場,孟德西征回朝、半途崩殂於洛陽。轉眼間,又八九年過去了,自己也兩鬢斑白,氣血盡衰,步入風燭殘年。

  「嘿。」曹洪自嘲笑了笑,遙想當年自己殺人無數,鐵血征伐,何等果決,而今年老竟然多愁善感起來。

  可老人,歲月的閥門一旦打開就很難關上了。

  曹洪又想起自己曾經貪財吝嗇,在文帝還是太子時,拒絕借錢給他。文帝由此懷恨在心,繼承王位立刻尋釁報復自己。情況危急,差點被下獄處死,幸得卞太后求情,才從輕發落,削奪官位、爵號、封邑,貶為庶民。

  「梁、沛之間,非子廉(曹洪表字)無有今日!」

  「假如曹洪今日死,明日我就讓皇帝廢了你!」這是當年卞太后分別對文帝和郭皇后所說話語,兩句感人肺腑的話,曹洪眼眶微微濕潤了,救命之言,言猶在耳呀!

  拿袖口掩飾一下眼角,曹洪控制情緒,安慰自己:「也罷,關中陷落,太皇太后寢食難安,就讓我曹子廉再次躍馬出征,替大魏力挽狂瀾吧!」

  說罷曹洪深吸一口氣,挺起胸膛,迎面應對著黃河對岸漢軍的方向。當他再次目視前方時,眼中多了一片冷峻,多年沒打仗了,但今天,那個能征善戰的曹子廉又回來了……

  下一刻,樓船的甲板上響起曹洪氣勢十足的咆哮:「吹號!傳令全軍,全速前進,目標蒲阪津!」

  *******************

  上庸郡,上庸縣

  建武將軍府

  衙署大堂之上,一身皂色常服的孟達跪坐在主位上,神情凝重,身前几案上擺著一道黃絹詔書。

  堂上,外甥鄧賢、心腹部將李輔侍立左右。

  沉默了片刻,緊蹙眉頭的孟達才沉聲道:「前翻洛陽有詔書來,令我率本部兵馬進攻漢中,我以糧草不齊為由拖延,這次陛下下發詔書明令我即刻出兵,配合作戰。」

  「對於出兵,你們怎麼看?」話說完,孟達抬眼看向倚為臂膀的這二人。

  鄧賢腦袋靈光,善於揣摩人意,聽到舅舅孟達的話,嘴角一笑。

  奉天子詔,臣子依令而行,自古以來就是如此。舅父沒有奉詔出兵,而是問怎麼看,這本來就很說明問題了。

  今時今日,舅父對於曹魏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值得玩味。特別是上次派出去的使者從蜀丞相諸葛亮那裡回來後,一方是溫言相勸、好禮相待,一方是橫豎看不順眼,舅舅對曹魏朝廷是越來越討厭了。

  想到這點,鄧賢諛笑著出言道:「舅舅,外甥以為您千萬不可奉詔出兵哪。」

  「哦?說說看,為什麼不能出兵?」不可奉詔出兵,這個頗知自己心意的外甥算是把話說到自己心裡去了,不過表面上孟達仍然很糾結,一副很難抉擇的樣子。

  見話頭正中舅父心懷,鄧賢興致更好了,瞥一眼孟達,過了一會兒道:「舅父本來就是蜀將,只是因為劉封賊子自視甚高、打壓欺辱舅父,舅舅不甘受辱才投降的魏國。降魏,本就不是心甘情願的事……」

  鄧賢這邊講著,那邊見孟達面無表情,眼中目光飄忽不定,心中有些忐忑,聲音馬上小了下來。

  「不要停,繼續講。」孟達見狀,插言道。

  「諾。」鄧賢道諾一聲,繼續講道:「更何況,如今蜀軍出師北伐,實現鯨吞之舉,一舉囊括整個關中。竊觀今日態勢,恐怕涼州亦免不了淪為西蜀盤中之物。巴蜀、雍涼,三州之地物產豐饒,舅父,這就是當年秦滅六國的情形吶。」

  「蜀國,羽翼已豐,其勢已成呀!」

  其勢已成。其勢已成!孟達緩緩起身,開始在堂上不停徘徊,越走,他越覺得鄧賢所言不虛。

  鳥無頭不飛,蛇無頭不行。吞併關中以前,蜀國坐困西垂,蜀道崎嶇,守成容易,卻也很難打出蜀中,向外擴張。可如今有了關中,沃野千里,加有黃河、潼關之險,進可攻退可守,真乃帝王之基呀。

  何愁天下不統一,何慮漢室不興?

  「劉備、諸葛亮皆一世人傑呀,丟掉荊州後,我真沒想到蜀國還有如此興盛的一天。」孟達頻頻點頭,感慨不已。

  忽而,孟達改變臉色,拔出佩劍正色道:「魏賊竊奪神器,篡逆漢家社稷,從前乃是迫不得已,現在本將軍決定棄暗投明,重歸漢室。」

  說畢,似乎為了表明自己的決心,孟達三步並作兩步折返回几案,拾起曹魏的出兵詔書,舉劍作勢就要砍。鄧賢見孟達要砍碎詔書,嚇了一跳,連忙伸手制止:「舅舅,使不得,且慢下手!」

  部將李輔見了,也是驚駭不已,一個箭步上前,護住黃絹詔書,拜請道:「將軍,萬萬不可呀!」
new10018 發表於 2017-10-24 21:45
第一百三十四章 慾望中的抉擇

  聽到鄧賢、李輔急聲勸阻,孟達停住下劈的氣勢,收劍回鞘,不解道:「這是魏主曹叡的詔書,本將軍既然準備重歸蜀國,就必須同曹魏斬斷關係,像這樣的詔書是萬萬留不得。你二人為何都說不可?」

  「舅舅。」鄧賢拱手朝孟達解釋:「您復歸蜀國雖然是正舉,但畢竟曾委身仕魏,節行上有虧,難保蜀國朝中沒人拿這點來指摘舅舅。可有了這份詔書,舅舅就能為西蜀立下大功,到時您憑借不俗的功勳風風光光的返回蜀國,就沒人敢有什麼微詞了。」

  「哦?」孟達捋一捋下巴上的鬍鬚,思忖片刻後反應過來,問鄧賢:「你是說,舅舅的功勳和這封詔書有莫大的關係?」

  「舅舅英明!」鄧賢先小小一記馬屁送上,緊接著道:「曹叡令舅舅攻打漢中,舅舅如果奉詔出兵勢必途經魏興郡,魏興太守申儀忠心曹魏且和舅舅有隙,但大軍出征討伐是國事,申儀沒有理由拒絕出城犒軍、提供糧草,在申儀出城犒軍之際,乘其不備……」

  說著,鄧賢眼中閃過一絲厲色,右手配合地做了個斬首的姿勢。

  「將其誅殺!」孟達瞬間會意,眼神也冷了下來,「將其誅殺」四個字更是脫口而出。

  「不錯!那時舅舅再乘勢兼併其眾,攜二郡之地、數萬之眾歸順蜀國,這樣的功勞,舅父被拜為驃騎將軍、封萬戶侯都不為過呀!」鄧賢冷笑著,卑劣的手法在他口中說得再平常不過。

  驃騎將軍,金印紫綬,位同三公。在將軍中,只位在大將軍之下,和車騎將軍、衛將軍同列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尊崇非凡!

  至於萬戶侯更不得了,以一縣或數縣為封邑,建侯國,置相、家丞、庶子,傳與子孫,伏惟永永,與國同休。

  想著,孟達眼眶紅了,一顆心撲通撲通興奮不已。

  要知道他降魏鎮守邊陲多年,官位不過雜號將軍,爵位更是低得可憐,僅僅只是食租一亭的亭侯,而後漢以來都鄉侯已下皆不建侯國。也就是說,說是堂堂列侯、頂級貴族,其實連個真正的封地都沒有。

  「善!」孟達拍拍鄧賢肩膀,眼中的讚賞之意越來越濃,這外甥真是好外甥。孟達心中歡喜,忍不住笑道:「若舅父為驃騎將軍,當表你做鎮東將軍、州刺史或一郡太守!」

  「外甥謝過舅舅!」鄧賢亦是喜笑顏開,喜悅不已,就好像紫袍加身,高官厚祿、榮華富貴已經唾手可得了一般。

  孟達欲劈碎詔書、想要投蜀時,李輔就想出言勸諫,只是一直沒有開口的機會,此刻看著堂上,非常歡喜、做白日夢的舅甥,李輔不禁皺起了眉頭,魏主待孟達將軍不薄,將軍怎麼能忘恩負義呢!

  利令智昏,看不清實情,不行,我必須勸諫將軍。

  想著,砰的一聲,李輔單膝跪地,朗聲抱拳對孟達道:「將軍,不能啊,將軍!」

  猝然間李輔這一鬧讓孟達有些摸不著頭腦,眉毛一擰,沉聲問道:「李輔,你這是做什麼?」

  李輔抬手舉拳,語重心長道:「劉備用將軍為將,如驅豚狗,使劉封挾制,並不真的信任將軍。將軍棄蜀入魏,先帝視將軍為手足,拜太守、封列侯,加散騎常侍,待將軍可謂不薄。將軍怎麼能忘恩負義、備主求榮,用背叛來報達先帝的知遇之恩呢?」

  「將軍,臨事變節、賣主求榮,實非人臣之舉啊!」李輔單膝跪地,苦苦勸諫,最後深深拜伏於地,「這是取禍之道,還請將軍明鑒!」

  李輔一番話,有理有節,忠心耿耿。可落在孟達耳中,無異於晴天霹靂,字字誅心,李輔的話,正說在了他的痛處。

  孟達臉色鐵青,胸膛起伏不定,目光不善地盯著李輔。他萬萬沒想到,自己倚為臂膀的部將竟然在這個時候,站出來胳膊肘朝外拐,替曹魏說話。

  鄧賢側眼見舅舅臉色難看,正處在暴怒的邊緣,立馬拔高音量呵斥李輔道:「李輔,你放肆!將軍歸蜀之事,已經決定,豈容你來置喙!」

  「將軍,末將一片忠心,是真的替您考慮……」李輔仰臉朝向孟達,分辯道。

  「夠了!」孟達一聲暴喝打斷李輔的辯解。替我考慮,口口聲聲為我著想,既然是替本將軍考慮就不應該多加勸阻,李輔難道看不到嗎?蜀國北伐成功,國力一日強過一日,極有可能一統天下,降蜀才是順應大勢,才符合本將軍的利益。

  孟達不信李輔看不明白。

  「此事吾意已決,忽復再言!」孟達借身份、地位壓人,不讓李輔再有開口的機會。過了好一會兒,才放緩語氣,對李輔道:「退下吧,回府好生反省。」

  李輔滿心無奈和委屈,忠誠諫言,卻沒有說話的機會。心裡憤慨,李輔撇著腦袋,僵硬著身體朝孟達抱拳行禮,而後一言不發地轉身退下。

  待部將李輔退下,孟達往下按了按腰間佩劍,解下懸於腰帶上的建武將軍、平陽亭侯印綬,又彎腰從几案上的檀木盒中小心翼翼地取出新城太守印信。

  將代表自己官位、爵位的信物遞於外甥鄧賢,並對他低聲囑咐道:「這是曹魏給與舅父的印綬,你帶著它們即刻動身北上,去長安面見諸葛丞相,俱言舅父歸順之意。並請諸葛丞相賜下蜀國官印,二來舅父準備賺殺申儀,稟請丞相早做接應。」

  鄧賢單膝跪地,鄭重接過孟達的印信,脫下外袍包住,頷首應諾道:「事不宜遲,外甥這就告辭,萬望舅父、舅母保重!」

  「嗯。」孟達點點頭,再次囑托道:「早去早回,你我舅甥的飛黃騰達就在這去來之間。」
new10018 發表於 2017-10-30 00:03
第一百三十五章 調整

  成都皇宮,建威殿中

  這天,劉永召集陳震、李恢、廖化、張翼、蔣琬、楊洪、董允等人用宴。

  前些日,杜禎出使回來,帶回丞相諸葛亮同意朝廷北遷,以南鄭為行在的消息。得到諸葛亮的首肯,劉永信心無疑倍增,當即下詔召庲降都督、安漢將軍、漢興亭侯領建寧郡太守李恢,安西將軍、廣武都督廖化還朝。

  這二人要大用。

  朝廷雖然要北遷,但蜀中天府之國,是季漢的龍興之地,不可能隨隨便便就撤走,不做一個妥善的安排。

  更何況,漢室以孝治國,孝悌之道,乃人倫大德。便宜老爹的惠陵和短命兄長的南陵都在成都,劉永要是不做任何表示就拍拍屁股走人,是失德。

  君主被人揪住失德的小辮子,是大忌。

  今日設宴的目的,就是款待一眾臣子、商議朝廷北遷之事,以及為新任庲降都督張翼踐行。

  「諸卿,請隨朕滿飲此爵!」

  劉永用左手大袖擋住酒爵,飲下一爵酒,冰涼的酒水湧入喉口,沁入臟腑,酒力登時由舌上熱到心中。

  飲罷一爵酒,放下酒爵,劉永才開啟話頭:「想必,諸卿也得到了消息,蜀地僻遠,往來不便。朝廷有意以南鄭為行在,將天子、公卿百官盡遷往更靠北的南鄭。」

  朝廷北遷,陳震、蔣琬等人互相交換一計眼色,他們是位在中樞、掌握實權,自然第一時間就獲知了這個消息。

  追隨劉備入蜀後,這些荊州人就將家室老小、門客部曲也盡數皆遷道蜀中,並在成都附近投資、置辦了大量田業、地業。可以說,這些隨軍入蜀的荊州人,早就把蜀地視作自己的根據地,在這裡囤積家訾,繁衍生息。

  如果,朝廷遷都他地,身為公卿重臣的他們自然追隨朝廷遷走。這留在蜀中的田產、家訾,相隔遙遠,並且他們還必需在新都置辦家業,蓄養門客。那蜀中的府邸、田地只好售賣,甚至賤賣了。

  從這一點來看,似乎陳震、蔣琬、廖化這些荊州人應該堅決反對遷都,然而事實恰恰相反。最堅決贊同遷都的乃是這一批荊州黨。出身世家大族,他們看得很明白,隨著季漢格局越來越大,他們地位水漲船高,與大有可為的未來相比,蜀中這點小小家訾算得了什麼!

  落葉歸根,與其在蜀中扎根繁衍,不如在長安扎根繁衍;與其在長安扎根繁衍,不如回荊州繁衍生息。荊州有宗族鄉黨、親友故人,重回荊州、衣錦還鄉,扎根立足,才是真正的桑梓。

  是故鄉!

  而想要風光返鄉,就更不能偏安一隅,坐困蜀中了。

  於是乎很快,荊州黨中就有人出言贊同朝廷北遷。

  「三代不同禮,五伯不同法。治世之道,豈有一成不便之理。蜀中西南邊陲,而自古天子居中國守治四夷,朝廷北遷符合古義,臣深表贊同。」

  聞聲看去,劉定有些意外,居然是黃門侍郎董允。

  那個標準式的言官,仗義執言、剛正不阿的諫臣,欽佩諸葛亮,負責規勸、監督自己言行的董允。

  「董侍郎言而有理,臣也贊同。」衛尉陳震緊隨其後。

  「臣也贊同。」荊州人向來以丞相諸葛亮馬首是瞻,丞相諸葛亮已經明確表示贊同北遷的前提下,蔣琬自然沒什麼心裡負擔,坦然表明立場。

  相對於荊州一系的踴躍出言,贊同北遷,楊洪、李恢和張翼等益州本地人氏的態度就有些曖昧含糊了。

  與荊州外來人客主蜀中相比,他們是本地人,根基就在蜀中。平心而論,他們心裡是有些不情願朝廷北遷,但北遷是大勢所趨,也是人心所向。

  逆潮流而行,不如順勢而為。

  因此,短暫的遲疑後,楊洪、李恢等人也紛紛出言附和。

  「眾卿皆認為北遷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朕很高興。」劉永露出笑容,他很喜歡這種君主一言、萬人影從的感覺。停頓了一下,劉永才道:「先漢除長安外,又以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為五都,設五都均官令。蓋因這五城商貿繁華,是通都大邑。然而烈祖中興以來,成都有宗廟、宮室和衙署官寺,是確確實實上的都城。」

  「所以,朕不妨直言告訴諸卿,成都,北遷後仍為漢室的都城之一。」劉講永講完這句話,便高舉酒爵,對張翼敬酒:「卿不日就將啟程南下,代表朝廷治理南中、替朕牧民,朕在這裡敬卿一爵酒,預祝卿視事順利。」

  張翼連忙起身,躬身謝道:「謝陛下,臣到任南中,必將兢兢業業,撫和夷狄,替陛下守衛好南方的土地。」

  「好。」劉永興致很高,笑著舉爵道:「諸卿,為張伯恭(張翼)賀,為漢室賀,飲勝!」

  ……………………

  ……………………

  宴會過後,張翼陛辭,佩帶著庲降都督、安遠將軍,領建寧太守的印綬南下,劉永也加緊了北遷南鄭的步伐。

  很快,一系列為北遷做準備的調整調動出爐。

  劉永下詔:以成都為南都,設南都校尉、秩比中二千石。節制益州軍隊,負責修繕宗廟、陵寢並四時袷祭。征西將軍陳到,罷永安都督,改任南都校尉,加封安鄉侯。

  安西將軍廖化改任永安都督,節制江州、永安諸軍,封都亭侯。

  安漢將軍、漢興亭侯李恢,上繳將軍印信,升任少府,加封俞元鄉侯。令公卿、兩千石將軍、太守各舉家一子為郎官,充實少府衙門。

  蜀郡太守楊洪,改任益州治中從事(益州牧高級佐官),假(代理)州牧事,封益壽亭侯。

  丞相長史蔣琬,兼任京兆尹,依統籌軍資糧草之功,封安陽亭侯。

  黃門侍郎董允,兼任漢中郡郡丞

  …………

  大規模重大調整過後,蜀漢朝廷又發佈朝廷北遷的順序、批次。

  第一批:天子,丞相府、御史大夫衙門、尚書檯以及各九卿衙門官員。

  第二批:皇室太后皇后諸妃、太監宮女,公卿百官的家眷僕役。

  第三批:跟隨昭烈帝入蜀的非益州籍士族及其家眷、部曲。

  伴隨行動的展開,蜀漢中心北遷,離開蜀中的腳步,越來越近……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 3

    主題

  • 844

    回文

  • 3

    粉絲

樹欲止而風不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