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九品芝麻官 第二百三十四章 朝會上的爭奪(下)
李清回頭,只見楊國忠似笑非笑站在自己身後,目光角掛著一縷冷笑,他好酒貪色喜斂錢財,卻做了彈劾官員操行的御史中丞;他好吃懶了須『丈尺間躬自審閱』的太府寺卿;他縱奴橫行長安裡陌、巧取豪奪他人財物,卻成了維護長安治安、保皆是位高權重的實職。
楊國忠的仕途平步青雲,但沒有達到他所渴望的飛黃騰達的境界,他痛定思痛,終於發現阻礙他的位提高,漸漸心態也變了,從仰望到蔑視再到現在恨不得除之而後快,『官商事件』、『李驚雁和親事件』,都專門炮製,只可惜沒有能夠成功。
從職務來說,李清的戶部與楊國忠的太府寺界線分明,戶部『掌財經政務但舉大綱不涉事務』,而太府寺則是具體事務的執行機關,『掌財貨、糧食貯藏與貿易諸事,凡四方貢獻、百官俸秩皆歸其出納』,這就有點像後世的財政部與工商總局、國庫、海關總署的關係。
但現在卻有些變化了,李清建議成立『官櫃』,統管大唐貨幣,要將他楊國忠的左藏從太府寺劃出去,還有少府監的鑄錢,最後都統歸戶部直屬。也就是說,戶部要實管天下貨幣收支、發行。
這就是楊國忠指李清不厚道的方,他認為李清這次是借改制之便來加強自己的權力,他上下打量李清,臉上浮起一絲嘲諷的笑容,「我與李老弟認識也有多年了,一直以為李老弟的腳頗長,跑了南詔跑西域。而現在卻忽然發現李老弟的手更長。」
李清仰天一笑,笑容誠摯望著楊國忠道:「小弟手腳長點也是受皇上指使,為國操勞之故,實在不值一提,倒是楊大哥愛穿女裝的怪癖,小弟今天才有耳聞。慚愧!慚愧!」
李清此言一出,旁邊幾名官員都忍不住『撲哧』一笑,楊國忠裙帶之癖,長安人人皆知,楊國忠的臉頓時漲成豬肝色,他剛要發作,李清卻微微一笑,手一擺道:「該上朝了,楊大哥請歸位!」
上朝鼓聲隆隆響起,五品以上的官員分置兩列。從長長的龍尾道依次步入大明宮含元殿,含元殿宏偉高大、勢挺拔。為長安城制高點,從大殿口望出去。壯觀江山入懷之感歎,在這種莊嚴肅穆的氣氛下,原本笑聲不斷的百官也漸漸繃直了嘴唇、拉長了臉孔,眼光肅然,一個個鴉雀無聲。
『當!』一聲鐘鳴,當值太監高亢長音久久迴盪在大殿上:「皇帝陛下駕到!」
兩行儀仗隨即舉皂旗、黃羅圓頂傘而來,接著是數十名太監、宮娥以及近身侍衛魚貫而入。片刻,才見頭戴沖天冠、身著赭黃色紋綾袍的大唐天子李隆基緩步走來。在龍椅上坐定,下面百官在太子李亨的帶領下一齊躬身施禮,「臣等參見皇帝陛下!」
「各位愛卿免禮!」
李隆基掃了一眼大殿,目光落在戶部尚書張筠背後的李清身上,他微微一笑道:「今日乃大朝,所議諸事頗多,為節省體力,凡五十歲及從三品以上者,皆賜座!」
大唐官場論資排輩,能做到五品以上者大多已經四、五十歲,故此另一出,大多數官員都有了座位,李清雖不到三十,但他御史大夫的頭銜未去,且爵位也到了從三品,故也得了座位。
未夠資格的官員都自覺站到後面,不過寥寥百人,大殿裡稍稍忙碌一陣,很快便安靜下來,李隆基見狀,便笑問李林甫道:「李相國,省試安排如何?」
李林甫出班施一禮,沉聲答道:「啟稟陛下,省試定在四月初十,距今尚有十日,按制由禮部和吏部會考,今年主考是禮部侍郎達奚珣,副考則為吏部考功署郎中苗晉卿,開進士、明經二科,目前從各方雲集京城士子已不下三萬人,戶部前日已經開始驗牒,一切進展順利,請陛下放心!」
李隆基點了點頭,目光掃了一眼群臣,「達奚、苗二卿何在?」
「陛下宣達奚珣和苗晉卿覲見!」
達奚珣和苗晉卿同時從禮部與吏部的行列中閃出,走近玉階,向李隆基施禮道:「臣等參見陛下!」
「二位愛卿,年年朕都會講,科舉是我大唐取士最主要的渠道,當以公正、公平為先,無論貧賤、尊卑,唯才是舉,可記住了?」
達奚珣和苗晉卿深深施一禮,齊聲道:「臣遵旨!」
李隆基見二人退下,又沉思了一會兒,方緩緩道:「自我大唐開國以來,鹽政荒弛、賦稅流失,開元三年朕曾整頓鹽稅,但因措施不到位,收效甚微,而今回實行專賣制以來,僅二個月鹽稅就達百萬貫,年底突破三百萬貫已成定論,所以朕和相國們商量,決定成立鹽鐵監,每道各設鹽鐵司,專施鹽政專賣之事,現章仇相國提名原宗正寺卿李琳為首任鹽鐵監令,各位愛卿可有異議?」
李隆基的聲音很小,幾乎只有離他最近的太子李亨才聽得見,李亨自傷癒後便深居宮中,無所欲、無所為,也沒有人敢去拜訪他,近兩個月沒有他一點公眾信息,整個人就像從人間蒸發了一般。
但沒有他信息,並不等於他不知道發生的一切,相反,他對朝中發生一切都瞭如指掌,章仇黨取代太子黨成為朝中第二大派系,博陵崔氏通過聯姻倒向李林甫,吏部則由於吏部侍郎楊慎矜的倒戈成為了章仇黨勢力範圍,而楊國忠則連任京兆尹、太府寺卿,漸漸開始脫離李林甫要自成黨派。
這一切,李亨都冷眼旁觀,但他更關心的是李清,從兒子的描述中,他已經猜出自己這次脫難,還是因為李清的幕後操作,可他做夢也想不到,連他中的那一箭都是拜李清所賜。
這時,當值太監對李隆基旨意的複述已經結束,命李琳為首任鹽鐵監令,徵求眾大臣的意見。
「太子可有意見?」李隆基對李亨微微笑道。
李亨略略欠身道:「兒臣贊成父皇的決定!」
「眾位愛卿呢?可有意見?」李隆基提高了嗓音
不需太監轉述。
大殿裡一片寂靜,沒有人出言反對,皇上已經說得很清楚,這件事和相國商量過,已經是定論,案,免去李成式揚州刺史,改由李林甫的女婿張博濟升任,這也就是說相國黨和章仇黨達成了幕後交易,如此,誰還會去自討沒趣?
「既無意見,鹽鐵監一事就此拍板,封李琳為鹽鐵監令!」
「陛下有旨,封李琳為鹽鐵監令!」
李琳快步走到玉階前,雙膝跪下道:「臣李琳謝主龍恩!」
隨後,李隆基又批准了吏部的一些人事任免事項,漸漸大殿裡的氣氛開始緊張起來。
下一件事便是討論組建『官櫃』,這涉及到太多人的利益,贊成者有,反對者則更多,不少人都悄悄取出奏折,這是他們昨晚連夜寫成。
「各位愛卿,想必大家都已經看過了殿中監事先散發的朝議內容,也應預審過『官櫃』的條例草案,成立官櫃的意義朕就不必多言,這裡需要給各位愛卿先說一句,此事事關重大,朕並沒有結論,只希望眾愛卿暢所預言,指出它的利弊,利大於弊,此草案可實施,若弊大於利,則取消這個方案。」
「陛下,臣有一些疑義想請教李侍郎!」這開頭一炮的是御史中丞張倚。他生四肢短小,頭已經半禿,張倚也是李隆基所寵信之臣,凡他彈劾的官員十之八九都要被罷職處理,號稱御史台第一刀,他原是太子黨人,東宮案後,他不看好太子李亨。反去投靠了永王。
李隆基看了看張倚,也微微替李清擔心,這張倚最善於抓住問題的漏洞,幾句話便可集中要害,但李隆基也很想知道張倚發現了什麼,便微微笑道:「張中丞可但問無妨!」
今天張倚也是有備而來。他慢慢走到戶部的行列,先向尚書張筠行一禮,又直接向李清拱拱手道:「我只有一處不明,在草案的總綱裡,李侍郎說新官櫃主要是掌管天下貨幣,但裡面的內容則有一條寫著各縣百姓可將租庸交至櫃坊,視同已經完稅,但我大唐丁戶所交的稅賦並不是銅錢,而是糧食布絹,這是不是和總綱所述不符?而且官櫃一直要修到各縣。錢又從哪裡來?在下就是這兩個問題,請李侍郎答覆。」
李清跨出行列。向他回一禮,又給李隆基施了個了禮。這才回頭道:「官櫃就是只管貨幣收納,並不管糧食布絹,之所以讓官櫃代收租庸,是考慮戶籍帳冊都是由方制定,而再由他們自行收納稅賦,這樣會有作弊的可能,而官櫃就是第三隻眼,可起到監察方作用。它所征的稅賦將就近解押進官庫,而且。以來若條件成熟,也可以考慮將實物租庸轉為錢幣稅賦。」
不等李清說完,他的老對頭,工部尚書李道復便接口道:「李侍郎也做過小縣主簿,難道就沒有考慮過,這一下將方的財權剝奪殆盡,若發生什麼緊急情況,如橋斷、路壞,方官府將無財物所用,只得向朝廷申請,這層層批轉下來,沒有一年也有半載,那方上什麼事情也不要做了。」
李清瞥了他一眼,不急不緩道:「李尚書考慮得太簡單了,各徵收的租庸本來就該歸朝廷,再由朝廷給方撥付,可現在,許多州縣都有擠占、挪用朝廷稅款的現象,似乎已經順理成章,我所做不過是重新將老制度理理正,這又有何詫異,難道李尚書在方上為官時,稅賦從來沒有交給朝廷過?」
李道復臉一紅,喃喃一句話也說不出話來,便悄悄退了下去。
「楊京兆可也是有話要問嗎?」李清見楊國忠躍躍欲試,便冷笑著先替他說出來。
「不錯!我是有話要說。」一眼,才向李隆基拱手道:「臣一直以為,戶部制大綱而不舉細務,現在李侍郎既要拿走太府寺的左藏,還有少府寺的鑄錢使,卻又要將這個所謂的官櫃劃給戶部直轄,讓人不得不懷疑李侍郎存有私心啊!」
李清嘴角輕輕一撇,搖了搖頭,對於楊國忠的人身攻擊,他連反駁的力氣都省了,這種話,楊國忠說多了,最後不過是自取其辱罷了。
果然,李隆基臉一沉,卻沒理他,使楊國忠心裡有一種一拳打空的感覺,頓時驚惶不已,不知道自己哪裡說錯了話。
不過楊國忠的發言卻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官員們隨即紛紛表態,皆認為此法太過於苛刻,將嚴重影響方施政。
「陛下,在大唐各縣組建官櫃會增加人手費用。」
「陛下,需要先解決漕運問題!」
眾人七嘴八舌讓李隆基頭疼不已,他瞥了一眼李林甫,見他輕輕撫鬚笑而不語,便問道:「李相國,你可有什麼想法?」
李林甫早有腹案,只見他緩緩走到玉階下,不慌不忙道:「老臣以為成立官櫃這思路是很不錯,但細節上略有點欠妥當,比如漕運問題,吸納民間閒錢的問題,這些問題若解決不好,將來必有後患。」
「那依相國之見呢?」
李林甫微微一笑,忍不住捋了捋長鬚,「我嘛!有三個補充意見,一是在方修建朝廷倉庫,如揚州、成都、襄州等,除了錢以外,其餘物資皆可就近入庫,不必進京;二是楊大人所說,臣也認為成立官坊確實不應直屬戶部,不過這倒也好辦,單獨設成一寺便可;第三,此事涉及方與朝廷關係,影響重大,不應倉促決定,臣建議可選某方先試運行一兩年,條件成熟後再向各推廣。」
「不錯!不錯!」
李隆基連聲稱讚,「還是相國的想得穩妥,深合朕意!」
他看了看李清,笑問道:「李侍郎,你以為呢?」
李清點了點頭,「臣尤其贊同相國第三條。」
「那就這樣定了!」屬戶部,可先在陝州、綿州、蘇州三試運行一到兩年,若可行,再向天下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