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問題專區(請在此集中討論)

 關閉
Q-black 2008-6-22 16:50:00 發表於 觀點討論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56 16991
Upgraded 發表於 2008-7-2 14:24

回復 50樓 kkk1968128 的帖子

別又中了為了維護而維護的病了啦 ~ 很累 ﹗

六四是示威 ~ 不是種族屠殺 ~ don't mix up ~

我要表達的不是美國政府是聖人 ~ 不曾犯錯 ﹗而是美國政府有面對 ~ 檢討 ~ 平反

我們大家也可以有自己的世界觀 ~ 只是很個人的 ~ 但是別把黑的說成白

我來問你 ~ 示威者用火﹐要木棍﹐用石頭 ~

我有沒有反對鎮壓 ﹖有沒有 ﹖沒有嘛 ~

我堅持的是什麼 ﹖你有沒有看清楚 ﹖

是軍隊 ~ 是坦克 ~ 是槍殺學生示威者啊 ~

你拿美國內戰來比較 ﹖內戰美國可以和中國歷史比較嗎 ﹖死的人還不夠多嗎 ﹖

我有拿中國內戰來批評嗎 ﹖

很高興知道六四當時你已經成年 ~ 請問﹕學生們有沒有武器 ﹖
goodromhome 發表於 2008-7-2 14:38
什麼是國家?什麼是政權?什麼是民族?不懂的看一看...
國家主權獨立的政治分析 施正鋒◎淡江大學公共行政系副教授

■國家定位的認知分歧

近來國內各政治勢力對於台灣國家定位的認知及論述,經過自我表態及相互論證,各自立場逐漸有較清晰的圖像區隔。大致而言,國民黨 (註1)與新黨 (註2)主張中華民國自1912年以來就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民進黨則力主戰後以來 (註3),國民黨所統治的台灣事實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獨立國家 (註4);獨派則以為不管是中華民國還是台灣,都還不能算是真正的主權國家。當然,也有人認為台灣根本就不是一個國家︰統派視台灣為中國的一部份,只是地理名詞或地方政府;獨派亦有「台灣還談不上是一個國家」的說法。我們把這些看法繪成光譜。

這些分歧的看法,除了涉及政治立場與宣傳上的修辭外,多少也與語意上的含混及歧異脫不了關係,比如對主權獨立的內涵無共識,造成實證觀察及判斷上的南轅北轍;又如對國家、政府、元首的概念不分,因此把台灣人當上總統投射到政府(或政權),除了賦予統治的正當性,更認為台灣有自己的國家,即中華民國。

一般所謂的「主權獨立國家」或「主權國家」(sovereign state),大致是指一個國家具有「主權」(sovereignty)或「國家主權」(state sovereignty)。簡單來說,主權是指「在特定領土範圍之內,一個能夠行使至高無上權威的政治實體 (political entity)」。不過,不論是在學理上或是實務上,主權這個概念的意義或指涉之物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時空物移而一直在演變,連專門研究主權的政治學者都覺得它令人捉摸不定 (註5)。一般人習慣把主權獨立與人民、土地、及政府併列為國家存在的四大要素,它們是必要條件,缺一不可,卻非充分條件 (註6)。眼前台灣要成為一個國家,最缺乏的是主權。到底主權有什麼功能?為什麼每個國家都珍惜其主權?國際上往往以主權的有無來判斷一個政治實體的地位,彷彿嬰兒受洗一般,也有人稱之為國家進入國際舞臺的入場券。具體而言,主權往往意味國際社會承認該國存在的正當性,同時也伴隨著國家可以享有各種國際上的基本權利,並且有義務捍衛境內人民的福祉。

主權既為法律(國際法)用語,更是政治(國際關係)名詞。傳統的用法是把主權當作是一種法律地位,看一個國家在形式上是否主權獨立,進而推論它在理論上應該享有那些平等的地位。這種詮釋把主權當作是一種規範性的原則,視主權為全或無的概念,罔顧國際現實。

Fowler與Bunck (1995: 64-69)將上述用法稱之為「塊狀」(chunk)的觀點。他們主張以「籃子」(basket)的方式來觀察實際上對主權的用法,也就是每個國家都有一個籃子,但是裏面裝的東西卻因國而異,也就是說,各國因其相對能力而有不同的權利及義務,因此主權獨立是相對的概念,而非絕對的。

在這樣的認識下,我們初步來看一般所謂主權的內、外兩個面向。對內來說,主權意味政治實體在領土內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對外來說,主權代表其他國家承認上述權威(Biersteker & Weber, 1996: 2)。此即一般所謂的「內部主權」及「外部主權」 (註7)。這種傳統性的概念性分法,乃根據主權行使的範圍(或對象) (註8),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上,兩者是分不開的,因為國際社會的承認除了看外部是否有相互競爭的權威,也看內部的權威是否穩固;相對的,國家對內的權威是否被接受,也端賴該國是否有能力維護獨立自主。

相對之下,我們根據Thomson (1995: 219)的操作定義,主權是「國家的內部及外部的行為者承認在其領土範圍內,它有絕對的權威去強制干預任何活動。」進一步抽絲剝繭,把主權解構成四個成分:權威、領土、人民、及承認(Biersteker & Weber, 1996: 3)。由於這四個成分都是經過社會建構成來,尤其是前三者的內涵變動,更是牽動著國際社會對主權承認的作法。我們將在下面分別作討論。

■ 權威:正當性及有效統治

「權威」(authority)是指國家對內是否有絕對的統治權。權威有兩個層面︰正當性及有效統治。「正當性」(legitimacy)是指政府被人民接受的程度。在過去,國民黨內戰失敗避秦台灣,卻又以中國的正統自居,而民間則將其所謂的法統嗤之以鼻,視之為外來政權。近年來,國民黨為了防止政權瓦解,開始著手分期付款式的自由化,尤其是1996年的首回總統選舉,連在野陣營都投入,很難不說國民黨政權的正當性已大為提高。

然而,為什麼百姓對國民黨政府仍然無法心悅誠服呢?追根究底,民間不滿的是政治、社會、經濟、文化制度仍然是舊體制殘留下來的,充其量不過是中華民國的第二共和國體制,並非由台灣人自己親手擘建的,自然難以加以認同。這種心理上對建國(state-building)刻骨銘心的集體參與感,並非機械性的投票主義所能取代的。

「有效統治」(control)即所謂的治權,傳統上是指為確保正當性被人民接受而具備的實力(power)或能力(capability),或者是Weber所謂赤裸裸的強制力(coercion),亦即合法使用武力的獨佔權。這種看法把有效統治侷限於處理內亂外犯的本事,即領土的捍衛、及對人民與天然資源的控制,已經無法用來了解釋全球分工下的國家主權。對於有效統治較適切的概念化,應該是在考量國際政治經濟的挑戰下,國家是否有能力在世界市場中參與競爭,並能進而取得適度的財富來實現集體自我(Inayatullah, 1996: 51-55)。這也就是Hashmi(1997:2)所謂的「實質主權」(substantive sovereignty);相對的,所謂的「程序主權」(procedural sovereignty)是指駐外使館、聯合國席次、及郵票或貨幣的發行。

我們如果依實質、程序主權的有無,可以把國家分成四種(見圖2)。

第一種是同時具有程序及實質主權者,可以稱為真正的國家,比如西方國家。第二種雖然有程序主權、卻無實質主權者,比如大多數的第三世界國家,它們只能算是「准國家」(quasi-state) (註9),Inayatullah (1996: 72)乾脆將這些無獨立存在能力的國家稱為弱國、邊緣國、無實體或搖搖欲墜的國家。第三種有中華民國、前南非及羅德西亞由白人少數統治的國家,雖然對內能大致有效統治,卻在國際上被視為賤民而孤立無助。第四種只夠格稱為政治體,比如中國一國兩制下的香港、爭取重俄羅斯獨立的車臣、印尼佔領下的東帝汶、或南斯拉夫境內的科索夫(Kosovo),既缺程序主權,連有效統治的能力亦付諸闕如。

■ 領土:國家的固著

主權的第二個基礎是「領土」(territory)。原本,領土只不過是以地理上的界線來定義彼此在空間上的範圍。然而,當領土與主權結合之後 (註10),國家的概念開始被固著在領土上,同時發展出國與國之間對彼此主權的尊重,並相互承認對方領土上的人民與資源有無上的權威(Thomson, 1995:227-28;Murphy,1996:106)。

不過,領土並非單純只是載負主權的空殼子而已,因為它本身是社會建構而成的,自然有潛在的商議空間(Litfin, 1997: 185-86)。台灣過去相繼被不同國家納為版圖,迭為外來政權統治,卻不表示這塊歷史上屬於它國的故土,現在必定為其神聖不可分的領土。

就一個主權國家而言,中華民國雖然已不再視中國政權為叛亂集團,但最大的爭議在於它仍不肯棄絕對中國領土的所有權;相對的,中國仍視臺灣為失去的故土,以收回這塊帝國主義攫走的土地來定義其民族自尊。在領土有爭議的情形下,國民黨證政權又不時表示諸如「中國只有一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但是台灣又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迷思,中華民國的主權無法確認,國際社會自然難加以認同。

■ 人民:民族自決權

主權的第三個成分為「人民」(people)。一個國家對主權的訴求往往涉及它代表某個政治社群(political community),也就是一群具有共同民族認同的人。Doty (1996: 122)便如是說︰「一個國家若無法代表民族的意願,那麼,它便不具有正當性。」因此,「當一個國家連它的民族成員都不清楚之際,它的內部主權及本身的存在勢將危殆。」

在民族主義興起之前,國家主權屬於統治者;但是從18世紀以來,民族主義揭櫫的基本精神無非「主權在民」(人民或民族),也就是「民族自決權」(self-determination):任何具有共同體或民族情感的一群人,他們有權利與義務決定自己是否要建立一個與他國家平等的國家。在這個潮流的衝激之下,國家主權獨立不限於領土的控制或有效統治而已,它還涉及深層的道德、心理上的滿足感︰人們有權利決定什麼是對自己最好的,甚至有權去犯錯(Inayatullah, 1996: 73)。

可惜一般在檢討主權之際,只重視國與國之間的關係,認為一旦完成建立國家這個象徵性步驟 (註11),就表示自決權被行使了,因此相信只要取得國際上的承認即大功告成,往往忽略國家與社會的關係。也就是說,雖然人民主權(popular sovereignty)會被提到,但是人民真的是否有參與自決權的行使並不重要(Litfin, 1997: 190-94; Barnett, 1995: 490)。

台灣一向為為外來政權所統治,台灣人的意願從來就沒有被尊重過,命運往往在強國的利害關係妥協折衝中被轉手予人。基於至高無上的民族自決權,台灣的前途自然應該由台灣人自己來決定,不能假手他人。然而,有所為的政黨或政治人物應該果敢而明確地揭示自己的立場,希冀以此來換取選民的選票,而非避重就輕,以自決的程序來避談最基本的主權議題。

此外,Barkin與Cronin(1994)提醒我們在國際上的實際的操作,往往有便宜行事、接受現有國界的傾向,也就是以國家的有效統治來定義主權,罔顧這群人是否有共同的民族情感。這種作法不只把民族(nationality)國家的公民(citizenship)混為一談,更把國家存在的正當性矮化為對政治領土的劃分,而非人民的意願 (註12) (Murphy,1996: 104-5)。也就是說,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在概念上應該加以區隔,尤其是當國內族群有不同的民族認同時,自決權之間相互抵觸,對於國家主權的訴求勢必衝突。因此,我們在行使自決權之前,必須先凝聚民族認同及國家定位的共識。

■ 外交承認:國際社會的確認

即使國家內部人民的看法已取得共識,主權最終必須經過國際社會的「承認」(recognition)來取得確認 (註13),而非片面自我宣示可得。透過外交承認這個政治過程,國際社會參與了主權國家的建構,而一個政治實體才能脫胎換骨為主權國家,才能完全參與國際事務(Thomson, 1995: 218)。

具體而言,主權獨立與否不外事實(de facto)與法理(de jure)獨立兩種:前者是指在內政、外交上都能有自主性,不受到外力的操控;後者是指在法律或憲政上,與其他國家沒有糾纏不清的關係。比如中華民國有相當的事實主權,卻欠缺法理主權;相對的,前東歐蘇聯附屬國雖有法理上的主權,卻無事實上的主權獨立。茲根據兩種主權的有無繪如圖3。

根據Strang(1996)的研究,主權的取得與維護有兩種途徑:一為在外國勢力的均衡中取得主權的妥協,比如過去的中國、土耳其、阿富汗、波斯;一為積極發展國力來建構並捍衛自己的主權,比如日本的明治維新。

在冷戰時期,中華民國雖能在東西陣營意識型態之爭的狹縫中茍延殘喘,但在中國的掣肘之下,一直無法為世人所接受,不可能指望列強主動替一個時空錯亂的國家爭取主權。即使近年台灣的政經發展有所進展,民間社會也展現相當強韌的活力,但是外交上的挫敗卻如江河日下,原因在實力並非主權獨力的充分條件。更重要的是,朝野並未用心以台灣的名義來建構主權,自欺欺人中華民國在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中華民國雖然在台灣大致能有效統治,但是不論是對內或對外,一直堅持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雖然中國可以鬆散地解釋為文化、血緣、或歷史上的華人之意,但是國際上將中國(China)當作政治名詞使用,普遍視中華人民共和國即為中國的代表,不容魚目混珠。即使國民黨政權已經不再嘗試與中共競爭中國的正統,但是它還不放棄對中國的領土訴求,聲稱中華民國只不過是目前治權僅即台灣而已,因此連帶地人民的定義不清,比如散佈世界各地、有華人血統的外國人是否為國民?再加上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糾纏不清,國際社會自然不願承認中華民國的法理主權,我們對外只能委曲求全,只能以政治或經濟實體身份,參與不用主權國家資格的一些周邊組織。

■ 整體評估

如果我們把主權實現的程度化約為有效統治、事實主權、及法理主權,那麼,台灣本身雖然具備 (qualified as) 成為國家的一些必要條件,亦即人民、領土、及政府,卻還不是一個完整的國家,因為在國際舞台上,我們迄今尚未有機會或意願使用台灣的國家名義來行使主權。而一般所謂「台灣是一個國家」,指的是"Taiwan is a country",畢竟只是地理名詞country,而非政治名詞state;台灣目前雖非如西藏或東土耳其斯坦般為中國的殖民地,但至多也不過是美國「台灣關係法」保護下的一個政治實體。

圖4:台灣主權獨立認知解析

不管是民進黨的「中華民國式的台灣獨立」、國民黨的「中華民國在台灣」、或是新黨的「捍衛中華民國」,都是建立在對中華民國體制的任同。中華民國雖然有相當的事實主權,卻一直無法取得國際社會的接受,因此在主權殘缺不全的情況下,中華民國的地位有如沒有報戶口的私生子,既不能像其他國家一般加入國際組織,國家元首訪問美國又不能光明正大為之。而百姓出國旅遊也只能以錢換取尊重,台商在海外的財產、甚或生命無法獲得起碼的保障,只能自求多服福,無非沒有自己的國家。

主權承認是一種社會建構,而加入國際社會的原則(或資格)或方式不斷在演變之中。比如在戰前,西方國家一直不願承認殖民地的主權獨立,戰後則完全改觀,因而有亞非新興國家的出現。又如對於少數族群的自決權,西方國家一向對於民族的定義作鬆散的解釋,不願打破現有國家領土的畫分;在冷戰結束之後,族群的民族主義訴求漸被接受,因而有蘇聯的解體及兩德的統一。

不論是主權承認惑建國的正當性,都必須根據民族自決的原則來評判。中國一再以攻擊性的方式來踐踏我們主權獨立的主張,無非要以領土併吞來擴張其權勢。我們若不加速以台灣的名義向國際社會要求行使民族自決權,與中國的糾葛將難免被解釋為屬於內政範圍的族群紛爭,則台灣獨立的目標將永遠無法達成。

對於我們台灣人來說,若能以台灣的名義取得完整的主權國家地位,不只可以用來維持獨立自主,更過自己想要的日子與生活方式,不過關鍵還是在台灣人自己,是否有勇氣去實現我們的理想。

註釋

(1)國民黨的主張為「一個中國、兩個政治實體(或政府)」、及「主權共享、治權分立」,即「一國兩府」或「一國兩治」。李登輝在1997年11月7日接受美國記者訪問,表示「台灣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Taiwan "is an independent and sovereign country",是否為說溜了嘴,我們無從得知。請參見Washington Post, November 8, 1997.)

(2)根據新黨政策白皮書:「台灣及大陸都是中華錦繡山河,同為中國的領土,凡我炎黃子孫皆予認同。」。其具體主張為「一個主權、兩個實體」,也採「主權共享」的立場。其內部非主流1998年初提「一中兩國」而被斥。

(3)此名目上的轉變在1996年「國家發展會議」後益加明顯。一般是以1949年為切割點,比如施明德為是,而非1945年;當然,也有以1991年國大改選,或是1996年總統直選為界。

(4)見1998年7月12日民視主辦「台獨運動總體檢」辯論會。

(5)比如在過去,論者的爭議在主權的來源為何︰是上帝、王室、或是人民?而目前在一片主權衰退的呼聲之中,議者的爭論點則轉向到底主權國家有那些權利及義務。

(6)所謂充分條件,是指一個政治實體只要具備了這些條件,就順理成章取得國家的地位。這種一廂情願的說法,完全與國際上的實際作法不符。

(7)即internal sovereignty及external sovereignty,而Fowler與Bunck (1995: 5)分別稱之為internal supremacy及external independence。

(8)Philoptt(1997: 20)以為兩者的所有者(holder,即來源)也不同︰內部主權的所有者為王室、人民、或憲法,而外部主權的所有者為國家。

(9)Jackson(1987)稱程序主權為「負面主權」,亦即他國對自決權的承認;稱實質主權為「正面主權」,是國家內部有效統治的能力。

(10)這種領土與主權的結合,主要建立在現代國家體系的四項發展:領土內的整合、領土間的功能間斷、領土內部利益的確認、以及對領土議題的關心(Murphy, 1996: 90)。

(11)不少人把建國與主權硬生生分離,也就是說把前者矮化為口頭上的宣佈台灣國成立,或是更改國號、國旗、及國歌而已。

(12)Barkin與Cronin(1994: 11)稱前者為「國家主權」(state sovereignty),後者為「民族主權」(national sovereignty)。

(13)在學術上雖然有「先有主權再承認」、或是「先承認才有主權」的爭議(Fowler & Bunck, 1995: 57)。
goodromhome 發表於 2008-7-2 14:59
原帖由 jikangmi 於 2008-7-1 01:25 發表
所以我一直說我很鄙視你們的政客們,
尤其是某政治無賴總統
自己A錢也就罷了,給你們灌輸的這是什麽思想!

臺灣為什麽會變成現在這個說國家不是國家說地區 也稱不上的樣子,
大陸和臺灣歷史上應該都有講的很清楚,
中共政府為什麽打壓,
其實我覺得也蠻好理解的,(要是你理解不了的話可以問我,我給你簡單說下作為大陸人我的理解)
但是為什麽臺灣現在沒有象科索沃那樣子獨立?
在我這個大陸人看來還是還是因為臺灣人不敢嘛=。,=
獨立不獨立,雖說是由全體中國人的意願所決定,
但是歸根到底,說長遠點,還是要看臺灣人的意願
說句難聽點的,要是萬一大陸官方將來武攻占領了臺灣
臺灣人民持續抵制的太厲害
他能繼續統治下去麽?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臺灣人民只有臺灣了,而大陸政府除了臺灣還有很多地方
你說真要鬥起來該妥協該退讓的應該是誰?

看看都說了些什麼?中華民國只是沒有放棄大陸的領土,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質擁有的政權及領土不及台灣,
所以中華民國沒有獨立問題只有國家認同問題

連制衡以及聯軍都出現了,紅色字部分還真的強國的榮耀,帝國主義思想的延伸...
說到底你所謂的統戰不就是國共內戰的延續帝國主義的伸張?
goodromhome 發表於 2008-7-2 17:24
1.從六四到藏獨
六四及最近的藏獨事件最引人非議是社會觀感,這些人都是普通人民,就算得到特定組織支援資助,
也沒有資訊顯示其武力可與軍隊匹敵,就算是拿刀拿槍也不可能敵過"坦克"吧?
人權團體聲援的對象不是那些特定領袖,而是那些在優勢軍力下的往生者....

2.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而言六四及藏獨都是內政問題,不論運用什麼手段與方法都是合法的,
但以人民為出發點建國的中共,對於人民的手段卻極為殘暴,不經令人感慨...
jikangmi 發表於 2008-7-2 17:40
原帖由 kkk1968128 於 2008-7-2 10:36 發表
忍不住了!實在是忍不住了!來了!來了!何況就是我大大指責我`````
jikangmi大大,加油!加油!加油!某些人說到後面,就```

我看好你!加油!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自重則威 知止有定,君子之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於此待我以橫逆,則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無禮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禮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橫道由是也,此亦妄人也已矣。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如此,則與禽獸奚擇哉?於禽獸又河難焉?是故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知者,智也。神以知來,智以藏往。明來往而止行有定,是謂知止也。知止有定,靜安慮得至焉。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wanyu522 發表於 2008-7-3 00:18
1.我估計有90%的台灣人不同意統一!!這點應該很好理解,人家的生活不錯。沒有必要冒險讓一個“非民主的政府”統治~~就算台灣的經濟條件突然惡化,而大陸的經濟突飛猛進,大陸的經濟遠遠超過台灣。估計你們輕易也不會同意被大陸統一。這個應該就是現狀吧。所以我說的話并不是一定非要你們認同,只不過想在這和大家聊聊而已。
2.我相信台灣會被大陸所統一,感覺歷史的趨勢是讓兩邊走向統一的。畢竟以後的國際環境越來越複雜,而一個統一的國家更有利于抵抗各種問題!而時間是站在大陸這邊的。
3.樓上很多大大對于大陸的民主問題比較“關心”。我覺得沒有必要啊!大陸的民主情況估計在可見的未來(15年以內)基本上是不會有大的變化的。而且現在的中國人關心的東西并不是到底誰來選國家領導人,而是自己的生活質量能不能得到提高,印度是個民主國家吧,但是他們的經濟還不如中國呢,政府的腐敗程度絕對不比中國差。可見民主并不一定是解決所有問題的良藥。6.4事件過去了這么久,還是有很多人喜歡議論這件事啊。哎,學生沒有錯,但是政府所做的事情也是必要的!可能以後這個事件會被平反吧,不過那需要很多人來支持這件事。但是現在的人們還有幾個會爲了19年前的事情來得罪人呢。話說回來,外國人談中國的民主有幾個是真正的爲了中國人好呢!!大部分都是找藉口來攻擊中國,來達到抑制中國的政治目的吧。畢竟中國在他們眼裡并不是什麽可以信賴的國家
4.其實現在的大陸一直都在改變,各個方面都在改變。這個應該是和人們的認知有關係吧。所以現在大陸人的情況并不是“水生火熱”。但是你們的新聞媒體或者政府官員對大陸的報道很多都是按照老思路說的(或者就是政治言論),有部分不符合實際!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
goodromhome 發表於 2008-7-3 03:54
原帖由 wanyu522 於 2008-7-3 00:18 發表
2.我相信台灣會被大陸所統一,感覺歷史的趨勢是讓兩邊走向統一的。畢竟以後的國際環境越來越複雜,而一個統一的國家更有利于抵抗各種問題!而時間是站在大陸這邊的。
3.樓上很多大大對于大陸的民主問題比較“關心”。我覺得沒有必要啊!大陸的民主情況估計在可見的未來(15年以內)基本上是不會有大的變化的。而且現在的中國人關心的東西并不是到底誰來選國家領導人,而是自己的生活質量能不能得到提高,印度是個民主國家吧,但是他們的經濟還不如中國呢,政府的腐敗程度絕對不比中國差。

2.統一國家?少了一個台灣或者多了一個台灣,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而言都是無所謂的,唯一影響是國共內戰的結尾
3.依照你的邏輯北韓不也是共產國家,經濟比台灣好了嗎?不要拿制度面的事務來衡量生活水平
就是我^^ 發表於 2008-7-3 06:10
原帖由 jikangmi 於 2008-7-2 17:40 發表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自重則威 知止有定,君子之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於此待我以橫逆,則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 ...

06. 如轉貼文章報導,請補述自己的看法.否則視為沒有討論之誠意。違者-15 ~ -20 ~ 禁言
被扣分不是沒有理由的.......
「天底下最危險的莫過於僵化的固定觀念。」
《黎明篇》第一章\永恆的夜
就是我^^ 發表於 2008-7-3 06:15
原帖由 kkk1968128 於 2008-7-2 10:36 發表
忍不住了!實在是忍不住了!來了!來了!何況就是我大大指責我`````

(迷之底:兩岸區硬是打不開呀!罪過```)
====================================================
回複42樓就是我大大的帖子:

[金盾存在...當然  ...

1.那是因為我的輸入法掛了.....
不順手的輸入法錯字很正常
等等.....我為啥要對你解釋阿....

2.沒阿 我只是把你拉出來證明某人說的
難道你認為金盾可以把中國人想看到的東西就給遮蓋住的話,我只想說我一直都覺得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只要我們想看,沒有什?l東西能堵住的
有大陸人甚至連大陸金盾的存在都不知道(茶)
當然......他已經為自己找到夠好的理由不理睬我的回覆.....

3.怪了.....既然你說你上不來.....你這篇回覆哪來的
就是我^^ 發表於 2008-7-3 06:23
原帖由 goodromhome 於 2008-7-3 03:54 發表

2.統一國家?少了一個台灣或者多了一個台灣,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而言都是無所謂的,唯一影響是國共內戰的結尾
3.依照你的邏輯北韓不也是共產國家,經濟比台灣好了嗎?不要拿制度面的事務來衡量生活水平

這邊插個嘴別介意
關於中國人的"統一"
個人的評語是"井底之蛙"
當中國人只知道他們所在的地方"天下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
但是到了現在
知道英美法德蘇日....雜七雜八的國家
還可以冒句"歷史的趨勢是統一"
在這邊討論串沒被刪前
還有人敢把"天下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拿出來
個人想問
天下除了大霹靂時 何時合過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Q-black

LV:6 爵士

追蹤
  • 48

    主題

  • 900

    回文

  • 1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