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軍事]惡明 作者︰特別白 (已完結)

 關閉
dob373 2008-9-1 09:00:30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628 490178
rockyy 發表於 2008-10-29 22:43
第三百七十三章 殿堂怒

  聽到這聲吆喝,朝堂上的方纔還為『大兵進城』這個消已的眾人,更加的驚訝,已經是說是退朝,怎麼現在還有人在這裡吆喝上朝。

  不過愕然回頭的那些人馬上是看到已經是十幾天沒有露面的嘉靖皇帝,有些文官頓時是在那裡愣住,那幾個驚慌失措跑進殿上的太監也是怔在了那裡,張口結舌。禮部尚書嚴嵩倒是面露喜色,畢竟是見到皇帝上朝。

  當下朗聲說道:

  「微臣嚴嵩,叩見吾皇萬歲萬萬歲!」

  皇帝是萬民之首,天下的主人,在這個時代裡面,不光是最大的權力者,而且也是許多人精神上的支柱,文臣嚴嵩和幾個御史先跪下去之後,口中大聲的蹈頌。很多人這才是跟著反應了過來,都是一起跪了下去。

  整個金殿上的情緒突然的安定下來,在禮部尚書嚴嵩的帶領下面三叩九拜。司禮監大太監黃錦看到嘉靖的時候,第一反應是頗為的高興,心想皇帝終於上朝處理政事了,如果不處理的話,恐怕多少年後就會有人說宦官禍亂朝政,又要莫名其妙的落下壞名聲了。不過黃錦多年的政治經驗形成了一種直覺,他幾乎是瞬間就感覺到十分不妙,冷汗莫名的就是流下來。

  他從嘉靖皇帝的臉上看到了好久不見的那種笑意,這種笑意黃錦十分的熟悉。在大禮案期間,他知道朝臣們在午門外面哭諫,準備調動錦衣衛進行廷杖之前,皇帝地臉上也是這種帶著諷刺的笑意。

  「眾卿都起來吧……」

  沒有等邊上的宦官吆喝,皇帝反倒是自己先開了口,這個時候兵部尚書廖全俊緊張的出列奏報說道:

  「皇上,方纔這幾位內官說是大軍進城,還是速速的問明是非。清楚事體為好。」

  對這個意見大家自然都是點頭,那幾個內官在百官參拜的時候已經是閃在了一邊,現在提起,所有人的目光都是集中了過去看著,幾名武臣有些著急,也顧不得什麼君前失儀。再說這種要緊的時刻,御史和負責禮儀地官員也不至於這麼不開眼。

  「到底是那裡的兵馬,你們快說……」

  「還請聖上移駕,萬金之體不可輕忽……」

  朝堂上七嘴八舌的在那裡喧鬧,說起來,現在的群臣已經是很少考慮皇帝自己的打算了,那邊的都督同知李寶斌本來是駐守在城外領著十二團營,今日卻是和兵部核對,所以進京,他也是有參加朝會地資格。

  此時他就在那裡詳細的問著所謂的進京軍隊的模樣。那些太監本就是遠遠的看到一些士兵拿刀弄槍的衝了過來,看的也不仔細。最多也就是勉強看清了旗號。但是他說的這些對於世代掌兵的武將們來說已經是足夠。

  李寶斌本就是勳臣出身,朝政上面的各種套路和應對方式也算是老奸巨猾。雖然心裡面念叨著:『這不是秦軍地模樣嗎』,可是臉上卻做出了茫然的神色,用手搓著下巴,一副琢磨地模樣,什麼話也不說。

  還沒有等他說出口,殿上的嘉靖皇帝沒有絲毫皇帝體統地開口解釋說道:

  「朕倒是直到來的是誰家的兵馬。」

  這句話一出口,全場安靜了下來,黃錦在那裡偷眼看著站在武將隊裡。卻一直沒有說什麼話的陸炳,發現陸炳滿臉都是平靜的神色。像是十分的鎮靜一樣,黃錦這才是有些寬心,不過隔著這一段距離,顯然他是無法發現陸炳的眼角有些輕微的抽動。

  皇帝說了半截話就沒有繼續地解釋,因為沒有什麼解釋的必要了,全身戎裝地周林在幾名親兵的護衛下大步的走上殿堂,秦軍多年征戰積累下來的凶煞之氣可不是京中這些過慣了太平日子的士兵可以比的,殿上的眾臣臉色都是變化了,一時之間竟然是沒有什麼人敢於阻攔。

  反倒是站在上首的禮部尚書嚴嵩偷眼瞧了瞧嘉靖,看到皇帝的臉色之後,嚴嵩此時已經是五十歲出頭的模樣,還是疾步的站在殿堂當中,指著周林大聲的喝道:

  「大膽狂徒,見到聖上還是如此的模樣……「

  話音未落,就看到周林和手下的親兵已經是齊刷刷的朝著嘉靖皇帝跪了下去,嚴嵩心裡面頓時是直到自己是猜對了,卻做出一副愕然的模樣愣在那裡。

  在皇位上的嘉靖看到嚴嵩的表現,臉上頓時是露出了讚許的神色,微微的點點頭,那邊的周林卻是俯身在地,把全套的禮數做足,大聲的說道:

  「延綏分守副總兵周林,叩見吾皇萬歲萬萬歲,陛下安排的事情,下臣都已經是辦妥,幸不辱命。」

  一向是在朝堂上面溫文爾雅,靜靜聽著朝臣們爭論,近一年來已經是沒有和內閣爭論過什麼的嘉靖皇帝,突然是在座位上『哈哈』的笑了起來,而且他的笑聲越來越響亮,嘉靖的身體並不好,所以很少激動。

  所以在群臣和內官的印象裡面,皇帝很少有什麼情緒化的舉動,一向是頗為的淡然,可是此時卻看到皇帝從正常的哈哈笑,笑聲越來越大,逐漸的變成了狂笑,眼淚都留了出來,殿堂上的都是大明帝國上的最高層,他們平日裡面都是以極為莊重的形像面對世人,可是此時他們各個都是不知所措,看著座位上形似癲狂的皇帝。

  此時的武英殿大學士夏言乃是首輔,夏言對事反應較慢,而且秦軍進城,皇帝突然上朝之類的事情,一直在那裡愣怔著沒有反應過來,一直到現在皇帝在座位上狂笑,他才算是反應了過來。

  不過事事已經是被嚴嵩搶佔了先機,夏言清了一下嗓子,正正神色開口說道:

  「陛下!」

  嘉靖皇帝好像是沒有聽見一樣,繼續在那裡大聲的笑著,明朝的文臣對待皇帝向來是不客氣,看著皇上如此的失態,在朝堂上的文官們頓時都是露出了不悅的神色,夏言更是把自己的嗓音抬高了一些:

  「聖上!

  笑聲是在劇烈的咳嗽下面停下來的,這時候,龍椅邊上的幾名太監才敢過去伺候,他們也是被嚇的不敢動彈了,嘉靖皇帝看著下面依舊是跪在那裡的延綏副總兵周林,當日興獻王府在嘉靖三年的時候,王府裡面連倒馬桶的下人都已經是七品以上的官員,到了現在,很多人都是一方大員,或者是中樞的重臣。

  下面的延綏副總兵周林,當時在王府的武將裡面並不讓人喜歡,所以也沒有什麼好的地方給他去做官,在陝西延綏這種整日和韃子兵互相殺來殺去的地方做武將,包括西安知府胡宗仁,去傳旨接應的太監芮小三,田信,這些人都是屬於潛邸舊人裡面不是最親信甚至可以說是被疏遠的那一批人,但是這次卻主要是依靠他們。

  可是自己最信用的那些人呢,已經是平靜下來的嘉靖沒有理會下面夏言和一干文臣,反倒是把目光轉向了站在人群中的司禮監大太監黃錦,司禮監大太監黃錦可是內相,權重無比,朝廷內外都是要禮讓三分的大人物,可是這次卻沒有按照規矩侍立在皇帝的身邊,反而是站在群臣之中。

  現在的黃錦臉色慘白,好像是在躲避什麼一樣,嘉靖的心裡面頓時感覺到無比的快意,隨著嘉靖平靜下來,朝堂上也是漸漸變得鴉雀無聲,每個人都是跟隨著皇帝的目光。希望從其中發現些什麼。

  有些人嘉靖皇帝只是一掃而過,並沒有過多地關注,有些人則是被看了很長時間,一直是在那裡裝作眼觀鼻,鼻觀心的嚴嵩其實一直在注意著皇帝的視線,他發現嘉靖皇帝所看的大多是一些勳貴和還有些舊臣。

  這些人其實是有個共性,朝堂中的各位大臣們都是眼紅了許久,他們手中都有一棵搖錢樹。搖錢樹的名字叫做「京師商團」。

  「黃錦為朕操勞了這麼多年,也該休息一下了。」

  令人不舒服的安靜過後,嘉靖皇帝悠悠然的話語在殿堂之中響起,黃錦渾身一個激靈,連忙從人群中走了出來跪了下去,能看到大太監黃錦地背後已經是完全被汗水濕透了。只是跪在那裡不說話。

  「養老的銀子朝廷就不管了,黃公公在關外可以有偌大產業的人,出關養老也就是了。」

  儘管大家不知道關外現在到底是什麼情況,可是皇帝的這個處置,無疑就已經是判了流放,大明的常例是在流放的道路上動手殺頭……,黃錦什麼話也不敢說,只是在那裡磕頭。太監本來是天子內臣,天子家事自然沒有大臣願意插言,不過接下來地話。卻是人人動容。

  「朕和陸卿家從小為伴,也不忍看陸卿家如此的辛苦。還是回家休息吧!」

  語句雖然是輕鬆,可是臉色卻是森然。那邊的陸炳表現的比起黃錦要正常許多,不過從來都是紅光滿面的臉色突然間變得灰暗許多,陸炳走出來跪在地上,重重的磕了幾個頭,開口說道:

  「多謝陛下恩典……」

  雖然是鎮定,不過話音之中還是有些顫抖,看著皇帝的處置,在朝堂上的眾臣終於是維持不住鎮定。微微的有些騷動了起來。

  不過現在的殿堂內外已經是進行了換防,穿著並不那麼體面地秦軍士兵們替換了那些光鮮的大漢將軍和侍衛們。而且這些大臣們心裡面都是明白,這個延綏地副總兵周林既然是安然無恙的進入了紫禁城,說明整個京城地防務都已經是給秦軍接管了。

  當御馬監禁軍的副將和太監田信一起出現在這裡的時候,所有人更是清晰無比的認清了形勢。

  文武百官之中有幾名勳臣和文官突然之間從人群中跑了出來,趴在黃錦和陸炳的身後連連的磕頭,明朝雖然是絕對的皇權,不過文官系統,勳貴系統的權力也是特別地大,就算是皇帝也要是忌憚幾分,所在很少有撕破臉的情況,更不會出現這種臣子好像是平民在衙門一樣地場面。

  完全的奴顏婢膝在那裡重重的磕頭求饒,已經是多年不見的場面了,所謂的朝臣士大夫的風骨此時都是蕩然無存,在朝廷上的眾臣看到這些人,反應再遲鈍的也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了,大家的心中都是惴惴,因為有些事情大家或多或少的都是幫腔過,反倒是禮部尚書嚴嵩在那裡表情雖然是頗為的嚴肅,心裡面卻有些高興。嚴嵩的發跡還是在一年前去湖北掃墓。

  這個墓可是嘉靖父母的墓地,祭掃之後回京,嚴嵩口稱墓地有種種祥瑞之像,讓嘉靖皇帝大為高興,這才是慢慢的發跡起來,在這之前的嚴嵩雖然是素有能臣的名聲,可是根本不會有什麼重要的職司,自然沒有什麼分肥的機會,當日看著京師商團後面的勳貴發財眼紅不已。

  沒有想到此時卻可以在旁邊看熱鬧,抽身事外,而且這次的動盪過後,嚴嵩估計自己可能還是要上一個台階。

  「這幾位卿家可都是忠心之臣啊,前段時間朕為賦稅憂心的時候,幾位卿家可都是極力的說,官家不可與民爭利,至今寡人想起這些話,都覺得真是忠心之言。」

  下面的誰還敢接話,只是在那裡聽著嘉靖自顧自的說話,顯然是積蓄了一年多時間的怨氣都在此時發洩了出來,聽得皇帝在那裡繼續悠悠然的說道:

  「不與民爭利,這話當時讓寡人慚愧無地,朝廷無錢,邊鎮的官兵連衣甲糧草都置辦不完全,還談什麼保家守土,若是韃子入關,難道你們要把這利送給韃子嗎!」

  語氣突然的嚴厲,嘉靖皇帝一下子從龍椅上站了起來,顫抖著手指著下面的大臣怒罵道:

  「為了這利,你們把朕變成了聾子,瞎子!!」

  整個殿堂上無人敢繼續站在那裡,頓時是跪倒了一片……
rockyy 發表於 2008-10-29 22:44
第三百七十四章 尾聲 新政 真實

  黃錦被發配遼東邊鎮,剛出京城就有錦衣衛追上來,宣道詔書,或許也沒有這個詔書,最後的結果非常的簡單,黃錦在附近的樹林中上吊自殺。

  嘉靖皇帝的奶媽是陸炳的母親,雙方可以說是從小的交情,而且陸炳在嘉靖登基這些年還是做了許多實事,所以皇帝也並不算是心狠手辣,只是把他囚禁在自己的府邸裡面,也已經是了不得恩典。

  京師各種從洪武立國,成祖靖難,以及在歷代的大事中存留下來的勳貴們有十幾家徹底的消失了。

  這件事情民間自然是流傳著這樣那樣的版本,不過都有一個名字叫做「檢地案」,事情的起因就是收取關外新開墾的土地的賦稅,但是檢地無法成功,而引起的一系列的反應,到最後一方舉起了刀。

  現在的東廠和錦衣衛都是由三太監統領,太監田信與周林合掌御馬監禁軍,事實上證明,在朝廷裡面朝臣如果和內官勾結,皇帝的命令根本無法傳達出去,在那裡就會變成一個瞎子和聾子。

  不過也就是僅僅如此,皇帝拿下了陸炳和黃錦以及他們的黨羽和依附者之後,並沒有什麼其他的異動,原本進入京城的秦軍和御馬監的禁軍已經是全副戒備,用來防備京師城外的十二團營的反撲,但是皇帝的旨意傳出城外之後,十二團營地各級將官監軍。都是順從的交出了自己手中的權力。

  事情到了如今,就連嘉靖自己都是有些納悶,這一年多來,自己的每一道有關於京師商團的旨意都是會被內閣駁回,想要直接讓自己的太監下達中旨,但是司禮監擬票的中旨外朝知道的不比自己晚多少。

  而且漸漸地什麼消息也是不會傳到自己的耳中,國庫愈發的貧瘠,嘉靖都以為自己已經是被權臣架空。朱家天下已經是快要變色了,誰也沒有想到,費盡心機的調來了忠於自己的邊軍,破壞祖制讓邊軍進京。

  動手清理的時候卻發現是這麼地容易,難道自己的判斷錯誤了嗎?

  嘉靖皇帝始終沒有注意到的是一點,自己不能通暢下達的旨意只有那些有關京師商團產業的旨意。說白就是,不能耽誤臣下發財,可是京師商團的種種手腕,京師商團的高層人物太過渲赫。他們的動作讓皇帝產生了戒心,接下來所有的舉動在皇帝的眼中就都是和謀逆相關了。

  事實上唯一能夠證明謀逆相關地也就是錦衣衛在抄沒山東大鹽商黃平,也就是黃錦的堂弟家產地時候,發現了當年陳聾子和劉十三的反亂,都曾經在黃平地手中收取過錢財資助,這是為了換取鹽路的平安。

  其他的事情,最多也就是只能查到貪墨和瀆職。蓄養兵馬之類和謀反息息相關的舉動是一點也沒有,不過文人和錦衣衛東廠等機構對於編造證據還是有豐富的心得。關外莊園的護衛隊員和商號的護衛們都是被當作造反謀逆豢養的死士等等。

  皇帝掌握住朝政之後,邊關嚴陣以待地防守。也無從談起什麼莊園的糧食和賦稅了,現在地國庫依舊是空虛異常,雖然說是抄家有所補充,可也只是杯水車薪而已。

  已經是成為建極殿大學士的嚴嵩提出了一個方法,說是天下間商業繁榮,與其在農稅上面下功夫,不如多在店舖和手工場上面做文章,而且天下大治。糧食充溢,民間的谷賤傷農的議論越發的厲害。不如用商稅收買糧食充盈府庫,這可是商民兩便的好事。

  而且嚴嵩的這個奏章和那些泛泛而談的空話頗為不同,奏章上面還有若幹的店舖,商號的名單,遍佈京師,保定,太原,濟南,南京,蘇州,杭州,揚州,松江等等各個富庶的府縣。

  看到這個奏章之後,嘉靖當真是龍顏大悅,這些商號和手工工場的背後都是那些勳貴,而且都是在這次所謂的「檢地案」失勢,動手收稅也不用擔心有什麼抵制,真是彼此方便的事情。

  平日裡面,這等觸犯勳貴利益的政策和奏章向來都是那些清流們的專利,反正是年年都要取消所謂勳臣故舊的各種優惠,也沒有什麼人聽。真正的朝中大佬從來不作這樣得罪人的。

  嚴嵩現在已經是朝中的大佬,他也不是那種理想主義的官僚,他也是知道官場上不可以樹敵太多,不過他還是出了這樣一個政策,得到的反響也是大大的出人意料,朝野上下無不是稱頌嚴嵩此舉乃是利國利民的良策,現今的皇上如此英明,自當是採納。

  嘉靖皇帝牢牢的控制住京師和收回權柄之後,已經是覺得現在不會有什麼人來反對他的決策了,嚴嵩的奏章既然是附和他的心意,而且在群臣中評價又是這麼高,自然是值得實行。

  對這個政策反對最大的就是京師之中的勳貴人家,不過他們的意見現在已經是沒有什麼作用和影響了。

  嘉靖皇帝清除了那些勳貴舊人,這些權貴就是構成京師商團的主體,偏偏在大明,最先意識到商業重要和巨額利潤的人就是他們。他們比起來江南的那些商人們都是先行者。

  往往是等到江南的商人和地主以及南方的勳貴權臣們反應過來之後,那些發財的機會都已經是被京師商團的人控制住了,遍佈天下的酒樓是這樣,南京,蘇州,杭州,揚州,松江的工坊和手工工場也是這樣,用作買賣的大宗糧食,木材和各種物資,也都是他們控制,甚至在男人傳統優勢的海上貿易,現在也都是京師商團的資本充斥其中。

  可是只要嚴嵩的政策被推行下去,一切就都會改變了,巨額的利潤就會源源不斷的流進南京的勳貴權臣,江南的富豪商人們手中。

  皇帝沒有意識到,反對他的,是因為巨額的財富,這些人被他殺掉,現在這些所謂忠心耿耿的,同樣是為了巨額的財富,而對他忠心。
rockyy 發表於 2008-10-29 22:45
第三百七十五章 雙方

  嘉靖十八年年初,江峰就已經是把蒙古草原東部掃蕩完部落都是聞風喪膽,大的有實力的部落都是煙消雲散,部落的頭人和貴族都是被毫不留情的屠戮乾淨,部眾被變為奴隸。

  其餘的小部落若是還想在草原上生存,就必須要服從江峰統治,不過這些小部落反倒是過的比從前要好了許多。

  從前那些幾百人,一千人左右的蒙古部落,每年自己的出產和收穫都有很多要被那些大部收取,而且部落裡面的男丁還要隨時被征發去戰場上作戰,但是現在他們要做的就是每年把在草原上放牧的馬匹牛羊販賣給關外的莊園。

  關外的莊園在穩定下來之後,大批的漢民奴隸被解放,土地得到了分配,勞動效率有了巨大的提高,在華州的農官被派過來之後,對於畜力的要求大大的增加,靠著關外自己的馬場已經是不能滿足這個要求。

  護衛隊員人人都是戰士,漢民和奴隸基本上都是務農出身,放牧本就是不是他們擅長的事情,這個時候,蒙古那些殘存的小部落的作用就顯示出來了,草場無比廣大,大的部落都是被殺乾淨,自然是有許多空間剩餘了出來。

  在江峰的安排下面,這些小部落不再是漫無目的的在草原上遊牧,而是被劃分出若幹的區域分片畜牧管理,他們放牧的牛羊馬匹都有人來收購,換取鹽巴糧食和各種各樣的必需品。

  這些蒙古小部落本以為自己也要淪為和朵顏,土蠻這種大部落一樣的命運,誰也沒有想到居然會是這樣的待遇,這些小部落在大部落的壓搾之下可以說某些時候活的還不如關外的奴隸。

  突然間定居了下來,有人定期收購他們的馬匹牲畜,賣給他們糧食和必需品,雖然也有三成的賦稅,但是比起從前來可是不知道好上多少,很多人第一次連續幾天吃上了飽飯。

  當然,關外和草原之間有山脈的阻隔,彼此的交通就是幾條從西向東的河流谷地,古代的行軍和交通,基本上都是在河流的邊上進行,一來是水運成本比較低,二來是人畜都是需要喝水。

  在塔爾河穿越興安嶺餘脈的兩端,江峰動用被這次掃蕩被抓來的蒙古奴隸們修築了兩個堡壘,這兩個堡壘被乘坐塔爾河西堡和塔爾河東堡,東堡本身就是在墾殖莊園的腹地之中,有江家軍的軍事力量鎮守,至於西堡卻是在草原之上。

  給那些小部落們劃分了草場,自然不會就是這麼放置不管,西堡實際上就是江峰派駐在這裡管理草原的駐紮地,江家軍有四百名全火器的正規軍是長期駐紮在這裡的,此外還有一千名護衛隊員們,這些護衛隊員大多數都沒有參加塔爾河谷地的戰爭,他們都是跟著江峰在草原上擄掠掃蕩的成員。

  他們被授予的財富和封地就是草原上的草場,牲畜的販運和糧食的買賣同樣都是他們的利潤所在,為了得到這樣的權利,他們必須要去戰鬥和保護,並且向著江峰效忠,他們在草原上有自己的草場,可是光有了草場還不夠,必需要有在草場上放牧的奴隸,但是已經是定居下來,並且是臣服的那些蒙古小部落是不能動的。

  所以這些護衛隊員們就必須到更北或者更西面去擄掠人口,抓到的人越多,自己的財富也就是越大。

  事實上在不知不覺之間,不管是在草原上的護衛隊員還是經營莊園的護衛隊員,這些人越發的意識到保持自己的生活和富貴就是靠著自己胯下的馬匹和手中的刀槍,他們靠著在江峰手下服役,或者說在江家軍系統的頭面人物下面服役來取得各種各樣的免稅政策,他們和他們的後代維持保持這個待遇,就必須不斷的鍛煉自己戰爭技藝,他們的出路也只有加入軍隊或者是體制下面的武裝組織。

  江峰手下的正規軍隊也是逐漸的出現了這樣的情況,他們因為子弟的從軍而得到了高於其他平民的待遇,同時他們是江峰最嫡系的部隊,基本上都是經過了江峰和張亮這批錦衣衛出身的正規軍官,楊大和劉十三這批白衣神兵出身的草莽之人,還有白人教官的西式軍隊的教育。

  已經是五六年的征戰下來,他們有豐富的戰鬥經驗,懂得在方陣和方隊之中的陣型的保持和變化,作戰中彼此的配合,更重要的是火器的應用。

  有了這麼多的經驗和技術,他們顯然不會只是被當作一個士兵來使用,即便現在他們只是一個普

  兵,將來也會成為軍官,他們是種子,播種下去之後出來更多類似的士兵。

  在華州,在夷州,在關外,江峰的兩百萬漢民,按照五千人中三百名團練來計算,這些團練平日裡面按照接近正規軍的方式來訓練,只要是願意,江峰隨時可以動員起來十萬以上的部隊,這些部隊的基層軍官們就是江峰現在的老兵。

  有這樣的期望,自然就會有優惠的待遇,他們的待遇比護衛隊員來還要更好,他們也是知道,為了保持這樣良好的待遇,他們會讓自己後代繼續從事這個行業,而且因為良好的待遇,所以這些老兵們的子女必然有比起其他人來更好的生活環境,成長身體時候更好的營養和鍛煉的方法。

  這些老兵們的下一代,比起其他平民的孩子來更合適成為士兵。

  這個推斷放到縱橫海上的一萬水軍上也是如此,包括那些從事教官和軍官行業的尼德蘭人們。

  在江峰控制的地盤和人口之中,也逐漸的出現了一些階級的劃分,其中以軍隊的官兵,工坊的工匠,還有那些依附在江峰勢力系統中的各種商人,形成了這個勢力最主要最忠心的一部分人。

  嘉靖十七年末的『檢地案』在第二年的三月初春才被江峰知道,同樣的,瓦刺蒙古莫名其妙的在草原上煙消雲散的事情,也在差不多的時間傳到了大明的中樞之中。

  許多流離失所的蒙古牧民紛紛的進入關內,這次就不是什麼窮的要來擄掠,而是為了求生,請求大明收留,明朝各個衙門這才是反應過來,屯兵幾十萬駐守的防備的九邊重鎮,可能是已經沒有必要設置了。

  不過這可是幾十萬兵丁,幾百萬軍戶,甚至是天下間千萬人的衣食所在,而且草原的部落誰也不會判斷就是這麼輕易的消亡了,所以也沒有人輕言裁撤。

  嘉靖十八年開始,掃蕩了那些因為利益而處處妨礙皇帝的政策的權臣勳貴之後,嘉靖皇帝真是有種今日方知為君之樂的感覺,當然這樣的感覺,他在十五年前的大禮案中已經是感覺到一次了。

  這次的「檢地大案」是皇帝調兵入京清洗,京中的防衛力量十二團營等等都是迅速的潰散,甚至是給京師的民眾造成了損失,因為迅速崩潰的京衛士兵在京中劫掠,肆意妄為,如果沒有他們的這種作為,秦軍入京幾乎可以說是秋毫無犯了。

  這些士兵僅僅就是能作惡,在嘉靖控制住京中的御馬監禁軍之後,秦軍分出了一千人去穩定京師民戶聚居區域的局勢,這些京衛的官兵絲毫沒有什麼抵抗的能力,紛紛的束手就擒。

  在京師的勳貴被清洗之後,當日作惡的京衛士兵一千多人,都是被在西南門斬首,這件事情也是讓嘉靖看到士兵的無能,已經是但當了京衛指揮使,都督同知的周林對於京城外十二團營的描述,也是讓他知道京師周圍所謂的天下精兵,到底是一個什麼水平。

  五千秦軍的裝備衣甲比起京城士兵來差到了天上去,可是那種肅殺凜然的氣質卻比起京城的少爺兵們不知道強悍出去多少。

  在嘉靖十八年的二月,皇帝在陝西延綏鎮幾名軍官的建議下,打散了京師十二團營,裁撤掉一些老弱和核實空額之後,只是留下了四萬軍兵,劃分為八營,在京師的各個城門戍守,同時破天荒的採用這樣的規定,京師戍守的八營,每年有三營在宣化,薊鎮,遼東輪換,同時邊軍會在京城戍守。

  被大禮案的廷杖和檢地案的刀槍嚇壞了的文武百官們,已經是不敢去和皇帝爭辯什麼了,嘉靖的幾次舉動讓人重新認識了這個所謂的「喜好方術,不事朝政的荒唐皇帝」到底是一個什麼人物,輕視他的什麼下場,每個人都是看的清楚。

  在春節過後,從京師去往各路的稅監紛紛出發,原本那些掛在某某勳貴,某某大臣名下的酒樓,商號,手工工場都是這次收稅的對象。

  到了四月間,戶部的官員看著收上來的銀子瞠目結舌,各地的剋扣和貪污肯定是少不了的事情,可即便是這樣,還是有將近一百七八十萬兩的稅銀交了上來,要知道嘉靖十七年一年的收入才不過一百五十萬兩。
rockyy 發表於 2008-10-29 22:46
第三百七十六章 漢化 漸進 分利

  滾水煮青蛙,慢火殺人,不過江峰曾經在自己的廚房裡,青蛙只要是下面一點火,水溫稍微升高,就立刻是朝著外面跳了出去。讓當時想要給張亮和一干手下講述一番大道理的江峰頗為的鬱悶。

  但是同樣的道理用在人身上,卻可是好用的很,江峰率領自己的隊伍登上朝鮮已經是有五年,若是剛上岸的時候,朝鮮的小朝廷就是集中全力過來攻打,朝鮮的軍隊雖然是軟弱窩囊,可是江峰的部隊卻也不是無限的給養,彼此比拚消耗,終歸是人少的一方比較吃虧,可是江峰顯示了自己的威風之後,立刻是震懾住了朝鮮國王和李仁弓。

  這些官僚只是想要保住自己的富貴,看到江峰並沒有想要篡奪他們的權位,反倒是要與他們合作之後,這些朝鮮統治者們立刻的向著江峰低頭了。

  低頭的結果不算壞,朝鮮王庭的日子比起大明江南的豪富之家,還未必比得上,但是江峰控制了朝鮮的海運和貿易之後,畢竟是朝鮮北方的地方政權還是需要朝鮮國王和白山君發號施令,需要依靠朝鮮的人力來開發運輸茂山的鐵礦和分佈各地的煤礦,海貿和開礦這裡面巨大的利益,總是分出來一些給他們。

  雖然是很少的一點,不過對於王室和貴族來說也算是龐大的資金了,有了港口,商業也就是跟著繁榮了起來,距離仁川比較近的漢城更是變成了許多商行和貨棧駐紮的地方,這下子,朝鮮的這些上層人物手中有了錢,而且還有了花費的地方,這對於從前還是封閉無比的國家來說,簡直是天翻地覆的變化。

  就連漢城的那些平民也是讚不絕口,各種工坊的設立需要的人手也是大量的增加,對於工坊和作坊這種需要一定手藝和勞動積極性的地方,很少的採用奴隸來勞動,在華州還沒有成立的時候,趙秀才跟各個工坊立下了規矩,不得用奴隸。

  本來是想把這些工作機會給民衛剩餘的勞動力,沒有想到,民衛自己的手工工場和農田就已經是把勞動力完全的消化掉了,在仁川和漢城的大明商人們,只得用很低廉的價錢來僱傭本地的朝鮮平民。

  他們覺得很低廉的價錢,在朝鮮來說已經是頗為不錯的待遇了,人人爭先恐後的進入工坊做工,而且工坊裡面,不管是那些工匠的頭目,還是商人們全部都是漢人,若是會說漢語的話,待遇都會有相當的增加。

  這又是催生了一個熱潮,就是漢城和漢城北面城鎮學習漢語的熱潮,雖然朝鮮讀書人和貴族,王室都是懂得漢語,但是民間平民卻還是說著土語,很多朝鮮的讀書人現在都是靠著教授漢語賺些外快。

  當日那些鐵丁和後來的兩千老兵,都是在匠戶營裡面招收的匠戶子弟,這些人都已經是成為了江家軍系統的各級軍官和士官,他們的家人被接到登州以來,都是在江峰的兵器作坊裡面做工。

  到了朝鮮以後,隨著人口越發的增加,越來打造兵器的作坊也是跟著不斷的擴大,畢竟是團練們也需要武器。而且更加重要的是,不管是在關外,華州,還是夷州,這些人口對於農具的需要是極為巨大的。

  在蘇觀月的建議下面,江峰授意主簿趙秀才開設了一個華州錢莊,並且華州都督府和華州太守府聯合的下了行文,就是華州民和夷州民若是有資財或者有擔保,擔保人須在華州衙門和軍隊中擔任職務的,就可以自行開辦作坊和店舖,資金不足可以借貸,利息為二十分之一一年。

  要知道從前華州的作坊是官辦,他的店舖則都是由李光頭和一些依附江家軍的商人們開設的,這些店舖說是官辦也不為過,不過這些店舖更多的是一種態度,利潤很薄,這是等於變相的給華州輸送物資,這也是海商們用來表示的一種方法,既然是這樣自然不可能規模太大。畢竟資金投在海上才是暴利。

  人口越來越增加,這樣的店舖愈發的不能滿足需要,而且很多人沒有大筆的資金去參與在海貿之中,他們卻也是可以看出來在華州,在夷州甚至是在關外開設這種商舖作坊有利可圖。

  所以在行文一發出來之後,許多的人都是過來申請,當然有這個資格的,也僅僅是民衛裡面的上層,和士兵們的家屬,這些老工匠們彼此湊錢或者

  保,取得資格之後,開設作坊,民衛裡面的人則都是。

  這些作坊和店舖都是需要和太守府繳納稅賦,若是給兵器作坊生產一些配套的東西的,則是必須要經過幾名老匠戶頭目的驗收和認定。

  這裡面自然是有許多騙術可以玩,不過牽扯到華州都督府上面,可就是人人戰戰兢兢了,儘管這裡面的利潤很高,江家軍花錢一向是大方,可是質量若是有問題,曾有一家海商在供給江家軍的火藥裡面摻了些東西。

  結果在訓練的時候被發現,那家商人得到消息卻也是很早,上下疏通無效之後,立刻是跑回了杭州城中,結果一個月後全家被滅門,所有的船隻都是低價賣給其他的海商,杭州府自然是什麼也追查不出來,但是華州卻把此人的罪行和相關的處置都是被散發到各個港口之上,而且毫不避諱的張貼。

  這自然就是一個警告,一個殺一儆百的例子。

  這些工坊和店舖開辦起來之後,面向的顧客就是民衛和軍隊裡面的那些人,華州的雖然稅賦比起大明來輕快不了多少,不過一來是耕種的技術先進,自然出產就高,二來是機構扁平化,中間存在的剋扣也是少,三來是很多人都有別的收入,這點更不必說。

  人人都有購買力,店舖的生意就是想不好都難,買賣的興隆就讓他們不斷的擴大店面和人手,民衛的人力有限,那些學習漢語逐漸漢化的朝鮮人逐漸的被接納了進來,在工坊裡面做工,在店舖裡面當夥計。

  因為武力上面的強勢,和生活的優越,在整個的江峰統領的系統裡面,人們都是或多或少的有一些所謂的種族優越感,特別的瞧不起朝鮮人和其他的異族,覺得他們無用,只配被擄掠為奴。

  不過這些精通漢語,除了長相稍微有些不一樣其他處處相同的朝鮮人加入店舖之後,他們的感覺倒也是有所改變,原來有些活計他們也可以做。

  在店舖和工坊裡面做工的朝鮮人收入自然比他們的周圍的人要高出許多,他們心裡面也是自然而然恩典有了優越感,而且因為他們是漢民產業下的從屬,朝鮮王國的官府和衙役對他們也是忌憚三分,更是顯現出來了他們的與眾不同。

  這些人為了凸顯出自己和其他朝鮮人的不同,他們即便是在家也是不說朝鮮語,讓自己的妻子和孩子都是學漢語,和漢民一樣的打扮,事實上,這樣下去,到了第二代的時候,你根本看不出來這些人和漢民有什麼不同。

  江峰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其實只不過要給支持自己的中堅力量更多的利益,把他們更加牢牢的綁在自己的戰車之上,誰想到會有這樣的連鎖反應,居然會大量的漢化各種朝鮮人,這樣也好,總歸是增加自己人口的一個方法,而且大大的穩固自己朝鮮的統治。

  華州的尼德蘭人也就是白人現在接近兩千人,他們絕大部分的生活都要超過普通漢民,而且在這次的開辦工坊和店舖過程中,這些人本就是在歐洲的重商主義環境熏陶,反應的快得利也是最多,現在這些人幾乎是人人一口流利的官話,也就是外形太特別了。

  現在的朝鮮王室已經是被這種越來越好的生活迷惑住了,他們在安心的享受,他們在漢城和朝鮮北方的一些城市還有發號施令的權力,他們這樣就已經是很滿足了,他們沒有想到朝鮮王國這個小朝廷的統治基礎已經是被江峰腐蝕的千瘡百孔,就連他的人民都在不斷的轉化。

  在朝鮮北部,也有著類似的情況,大明冒險商人們控制著大批的礦藏,使用大批的勞力在工作,北方的法律極為的嚴酷,懲罰都已經是簡單之極,剝奪為民的權利,直接官賣為奴,這些奴隸直接就是被江家軍販賣出去。

  要是想要避免這樣的情況,那就只有盡快的把自己變得接近漢民,這樣才可以受到種種的優待。

  對於把農具之類和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包給私人,華州的太守劉順還是有些不理解,他覺得現在事事用錢,為什麼還要把得利的東西讓出去,江峰的回答很簡單:

  「將來我肯定會賺的更多!」
rockyy 發表於 2008-10-29 22:47
第三百七十七章 民衛第三十三

  現在的漢城以南,完全都是漢民的天下了,除了那些幫人之外,幾乎看不到原本的土著居民。

  這裡就是江峰系統的民政核心華州,這裡有對江峰最忠心耿耿的民眾和軍屬,現在軍糧供應和各種物資的供應,已經是漸漸的從這裡收取和採購。華州太守府,實際上還是按照大明知府衙門的設置。

  不過關於民戶的劃分,還是一切從簡的按照民衛的劃分當作自然的區域來進行管理,也就是所謂的五十五民衛,當然了現在的人口已經是達到了將近六十萬,所以有一百二十衛,已經是相對的繁瑣。

  劉順又是裁撤了民衛,設立鎮,十民衛為一鎮,一切按照民衛的官銜制度管理。不過居民們已經是習慣了某某衛,某某衛的稱呼,已經是某些地點的稱呼了。

  在民衛的腹地,第三十三衛就是設立在這裡,不過周圍的居民對於這個民衛總是有所防備和隔閡。

  江峰民衛的居民大都是陳聾子和劉十三變亂的時候,從山東裹挾或者是欺騙過來的流民安置下來,雖然從前不認識,可是大家畢竟都是山東一省的民眾,彼此之間還是有些親切感在裡面的。

  而且時間一長,在這裡住的習慣了,倒也感覺不出這裡和山東到底有什麼區別,周圍的四鄉八里都是說著山東口音的鄉親,一切都是差不太多,自然不會有什麼區別。

  只有三十三衛的這裡奇怪非常,這裡的人除了山東人,操著北直隸,遼鎮,南直隸,浙江,甚至還有福建口音的人在。

  在三十三衛裡面,在地裡面幹活的大多都是婦孺老弱,而其他的民衛基本上都是壯丁下田,好在是畜力比較豐富,倒也可以應付過來,若說是此處缺乏男丁,倒也不是,時常看著剽悍精壯之輩在這裡進進出出,這些人各個挎刀帶劍,若是按照老人們的話說,這些人看起來可不像是什麼好人。

  各民衛各鎮都有團練,而且經常有江家軍的例行防務巡視在這裡,帶刀帶劍倒也不稀罕,不過三十三衛的人明顯不是那種軍隊或者是團練的模樣,以華州的細密嚴酷的治安系統,偏偏對這個民衛的情況不聞不問,大家心裡面都是感覺到有些神秘莫測,平日就算是談論也不願意多談。

  劉十二是華州都督府的司馬,其實是作為謀主記憶體在的,都督府主要是軍政,不過劉十二卻對這個三十三衛有完全的管轄權。

  各地的綠林草莽豪傑,那些一直是受江家軍資助,並且是提供情報的人,而且還有一些江峰豢養的做些特殊事情的人物,都是放在這裡。

  原本在登州的時候,北直隸,山東,南直隸,浙江,福建,沿海這一線的已經是通過酒樓,商舖,綠林,走私,私鹽和海盜等等脈絡串聯起來了一張網絡,自從離開大陸來到朝鮮之後,江峰為了更加方便和穩固的控制這些人,索性是把他們的家眷也是接了過來,當然,若是死心塌地跟著江峰做,為了將來博取一個富貴的,家人送過來也就是無所謂了,最起碼也是免除自己的後顧之憂。

  還有那些不情願把自己的家人送到華州來居住的,因為誰都是知道,若是送來的話,等於被江峰牢牢的控制住了。

  不過這些不願意的,劉十二的處置雷厲風行,有價值的,往往是半夜裡面家裡就被幾十個人圍住,家小蒙上眼睛丟在馬車上,運送到港口裝船出海,若是沒有價值的,直接就是滅門,全家地下相會。

  來到朝鮮居住的這些細作家小,開始的時候不習慣,不過隨即就知道這裡的好處了,他們可都是按照軍屬的標準配給和對待,從前自己的孩子兄弟的,在外面做哪些為非作歹的事情,家裡天天擔心,總是害怕會有什麼好歹,有時候,家中人還想,這樣的混帳還不如死了乾淨。

  被帶到或者被綁到朝鮮來的時候,更是在肚子裡面罵了自己的子女兄弟千萬遍,心想你在外面傷天害理就是了,這下子還把家人連累,真真是要被天打雷劈。

  不過過了幾個月,在這個大山寨(幾乎這些沒有跟江家軍真正打過交道的人都是這麼認為,這裡不過是一個大強盜的寨子而已)生活頗為的方便,不僅是有田地,牲畜的免費配給,還有種種的照顧。

  而且從前自己以為的要天打雷劈的子弟,居然是拿著別人的餉銀做些事情,說起來也算是在這個山寨裡面做「錦衣衛衙門」之類的行當,儘管他們的想

  的彆扭,因為既然是「強盜的山寨」就不可能有什麼衛」,不過看自家的子弟,回到民衛的時候,穿著的是官衣(當然回到大明的時候要換平民的服裝),心裡面還是有些自豪感覺的。

  這些人或者是原本的綠林黑道人士,或者是民間招募的武功高強的人士,受到華州司馬的管轄,在都督府裡面的正式稱呼是『司馬從事』,意思是輔佐華州都督府司馬劉十二做事的官員,最基層的待遇等同於軍隊中管理十名士兵的小隊長。

  當然,這種特務系統不可能由劉十二獨自掌管,這樣不管是對誰來說,都不能說是安全,所以司馬從事的隊伍裡面,有三分之一,是江峰的親衛隊輪換下來的人員,由羅義掌管。

  三十三衛其實和在仁川附近,還有華州南北兩端的軍衛差不多的性質,所以你若是進入這個民衛,也會發現其中的種種不同,各個民衛在初建的時候,也沒有什麼太過複雜的設計。

  在白人和流民裡面,有幾個是懂得規劃的,在他們的建議下面,每個民衛都是以和其他民衛連接的官道,還有水源為參照物修建的棋盤類的格式。沒有什麼美感,不過衛生和生活已經是足夠了。

  三十三衛則有所不同,它本身就是在民衛的腹地之中,地理的位置可以說對於保密和一幹的事體來說非常的方便,所以第三十三民衛的形狀如果從附近的山上看下去的話,就會發現這不是邊上幾個民衛的那種長方或者正方形形狀,而是一個橢圓形,面積要大於其他的民衛的橢圓形。

  而且在這個橢圓的兩端,還有兩個半封閉的區域。

  就如同邊上的民衛看三十三衛的人感覺頗為莫測高深一樣,在這個三十三衛裡面的居住民戶也是看著裡面的兩個區域神秘異常。

  裡面的區域是依山而建的,其中一個裡面好像是許多作坊在這裡,每天叮叮噹噹的,要不就是煙火升騰,熱鬧的很,而且裡面還有些金髮碧眼的白人在那裡進進出出,時常看到有人乘坐馬車進進出出。

  開始的時候,這些人看到金髮碧眼的白人可真是嚇了一跳,不過後來也就是習慣。這處區域周圍都是有木柵和石牆圍著,有全副武裝的士兵把守,無關的人靠近十步之內,就有人厲聲的喝叱不允許繼續上前。

  另一個院子就更奇怪了,說他奇怪倒不是裡面有什麼聲音和煙火,或者是有什麼洋人的進出,這裡只是平平常常的一個大院子,區域倒也是不小,看起來倒像是些富貴人家居住在那裡。

  不過裡面只是有六七戶人家,有些在三十三衛初建就來到這裡的老人還記得,這個院子比另一個區域要晚了半年建立,搬進去的人家好像是分成兩戶,一戶有了二十幾口人,一戶人丁少,也就是三兩個人。

  剛剛搬進去的時候,這兩家人天天吵架,即便是院子特別大,可是爭吵聲音還是傳了出來,自古國人喜歡看熱鬧,很多人聽到裡面爭吵就要過去看熱鬧,不過這邊守衛的士兵各個是背朝院子,也不呵斥那些圍觀過來的人,只是拿著手中的兵器揮舞一下,這個威脅和警告的意味已經是足夠。

  往往裡面的爭吵過後,甚至會變成要打架的樣子,這時候一直是觀察裡面動靜的軍官才大聲的制止,或者是派人出去拉架。

  這種情況一直是持續了幾個月,後來裡面也就是安靜了下來,外面軍兵的監視也不那麼嚴格了,有些膽大的靠近了觀看,還能看到裡面的幾戶人家也在那裡開墾了農田,也漸漸的養豬養雞。

  不過卻好像是從來沒有做過農活的模樣,根據幾個眼尖的說,裡面的人也就是一個老頭子和其他的幾個老人明白些,其他的人都是一竅不通的模樣,而且還懶的要命,往往是幹了一會就破口大罵。

  又過去了一年之後,裡面人都開始勤勤懇懇的忙碌了起來,也沒有什麼爭吵,院子裡面的人也經常有出來溜躂溜躂,特別是那個為首的老人,很是溫和的模樣,看起來好像是一個讀書人,但是對農活也知道許多。

  但是這些人往往是快要出這個民衛的時候,就會有人出來客氣的把他們攔回去,看起來就好像是圈在這裡一樣……
rockyy 發表於 2008-10-29 22:48
第三百七十八章 兩個人

  三十三衛基本上沒有什麼真正意義上的良善之民,各個敢戰的人家,不過他們家中的主力在外面操勞,家小們閒來無事還是要伺候一下農田,其實田地裡面收成對他們來說可有可無,更多的是一種消遣,司馬從事的收益比起農活來可是要豐厚太多了。

  從中心另一個院子出來的那個老頭,卻說的是一口略帶魯南口音的官話,為人和氣,經常是在民衛裡面溜躂,儘管快要出民衛的時候,就會有人過來把他攔回去,不過他也沒有什麼生氣的意思,後來也是把範圍判斷了清楚,自己也不走的太遠。

  民衛裡面的人可以說是來自五湖四海,彼此雖然是陌生,可也是知道在這種異鄉地方,彼此的子弟還是同僚,也需要彼此的幫扶,大家的關係還是相處的很不錯。

  對待外人也不像是在大明的時候,那樣的戒備和陌生。所以這名老者在村子裡面走動了幾次之後,大家開始逐漸的接近起來,這個五十多歲的老人特別的喜歡孩子,而且各家各戶的還發現,老人居然還懂得詩書,算是文人,大家的敬佩又是高了一層。

  慢慢的接觸下來,老者自稱姓王,三十三衛年紀小的就是叫他王老伯,年紀大的就叫王老哥,時間長了,更是發現這個王老伯不光是懂得詩書,而且對於農事水利也有不少的瞭解。

  這可更是稀罕人物了,讀書人知道農事,三十三衛那些人家看到那個院子周圍種的莊稼確實是比起自己種的要好一些,現在各個民衛的居民耕種播種,都必須在農官在指導下面的進行,已經是比當年靠天吃飯的時候強出許多,不過那個王老者的伺候莊稼的本事顯然更厲害。

  就連負責三十三衛的農官也曾專門的去學習技術,不知不覺之間王老者在三十三衛的地位越發的高了起來,民衛裡面的人也都是願意和他接近。

  只不過,那個院子裡面,看起來正常而且招人喜歡的也就是這一個,其餘的人,那幾個好像是王老者隨送,總是一起種地的四十多歲的幾個人,偶而出來一次,臉上連個鬍鬚也沒有看起來陰陽怪氣的,大人小孩都是感覺不舒服,也不願意上去打交道,還有據說是王老者的幾個兒子,總是滿臉的憤懣神色。

  在最開始的一年多的時間,往往半夜的時分,在民衛的道路口那裡就是有人吆喝和打鬥的聲音,來回的折騰幾次之後,漸漸的晚上才是安靜了下來。

  本身這個村子的人都是見過市面,而且自家的子弟在那種做隱秘之事的地方當差,也曾經是在子弟在家的時候,也私下裡面問過,不過這些人都是不知道院子裡面到底是誰,他們只是認出來在村口攔住王老者的那些人都是都督府親兵衛隊的人。

  至於那個整天叮叮噹噹的院子,這些司馬從事們雖然是不願意多說,不過卻也是指知道這個煙火升騰叮噹作響的院子的名字喚作「密器坊」,其他的話就不願意多談了。

  隨著時間過去,漸漸的三十三衛的人逐漸習慣了兩塊區域的存在,那個所謂的「密器坊」防範極為的嚴密,大家都是自覺的遠離。另外一個院子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除了外面有看守的人,有一大圈的木柵圍住之外,卻也和外面沒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日久天長了也就是懶得理會。

  在一年後,大家慢慢的適應了王老者的存在,不過從院子裡面走出來一個年輕人,這個年輕人與和氣滿臉笑容的王老漢不一樣,他滿臉鬍鬚,十分的壯碩,渾身上下也沒有什麼邊幅可以講,看起來到像是野人一般。

  不過這樣的野人身上沒有一點野人的野性,或者說這麼壯實的漢子所應該有的武勇之氣,自從從院子裡面出來了之後,就雙眼空洞的坐在牆根,或者是爬上高處呆呆的看著遠方,也不知道有什麼心事。

  開始三十三衛的居民還以為這個人和王老漢有什麼親戚的關係,沒準也是王老漢的傻兒子之類的,後來才看出來不是一路人,偶而那個野人模樣傻漢子坐在外面,和王老漢一家人打個照面,不是漠然相對,就是怒目而視。

  如果不是民衛裡面有士兵在管理治安,估計早就是彼此之間起衝突了,相對於王老漢一家不能出民衛的規矩,對這個「野人」的管理就寬鬆了許多。

  他要出去也不是不可以,不過身前身後的肯

  十幾個人跟上,就好像是護送,或者是監視,或者是

  嘉靖十八年的五月,朝鮮半島是氣候最好的時節,溫度適宜,艷陽高照。三十三民衛的民官和收支文書,團練使都是忙碌了起來,三十三衛周圍的民衛都已經是被劃進了各個的鎮之中。

  只有三十三衛還是保持著民衛的狀態,而且還有些慢慢擴大的趨勢,民衛官員把大多數的人都是叫了出來,修繕道路,清掃衛生。

  這些民衛的管理者們都是說,就要有一個大人物駕臨三十三衛,當然,這些草莽之民未必知道所謂的駕臨一般都是用在皇帝身上,只是知道一定要把自己居住的地方收拾清掃的乾淨漂亮一些,不要丟臉。

  何況他們也都看到,那個全是工坊的院子周圍護衛的士兵們,每天也都是勤快了起來,開始清掃整理。

  唯一沒有什麼變化的是王老漢居住的那個區域,民衛的居民們興高采烈說起來就要來一個大人物的時候,王老漢的臉色平靜異常,無悲無喜,只是歎了一口氣,就回到自己的房子中,也不出來。

  可是那幾個王老者的孩子卻都是滿臉的恐慌驚懼的神色,明顯是有些亂了陣腳的樣子,當天晚上,民衛靠近道路的那些居民們,又是久違的聽到了腳步聲,馬蹄的聲音,還有打鬥叫罵的聲音。

  那個形似野人的漢子在路邊呆坐的時候,聽到民衛居民們的議論,先是激靈一下子跳起來,然後好像是被什麼嚇到一樣,拔腿的跑回了院子裡面。

  對於王老漢一家和那個野人的種種表現,民衛居民們作出了種種的猜測,千奇百怪,無所不包。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第二天那個野人又是出現在了村口,臉上不知道用什麼已經是把鬍鬚刮了下去,身上的衣服也是換上了一身過得去的衣服,居民們驚訝的發現,這個野人長的還算是像樣,很精壯的漢子。

  這些草莽之民的眼光都是有的,這名『野人』身上應該有武藝在身,而且殺人頗為不少,又是新一輪的猜測開始了。

  在大明,沒有幾個人看到過皇帝出巡,據說那真是一個聲勢浩大,上萬的軍隊扈從,哪怕是在什麼路上走過一次,也要黃土鋪地,灑水靜街之類的,聽著民衛官員們這個『大人物』的意思,也就是大家總是聽說,卻沒有看到過幾次的華州都督江峰。

  都督府總管華州,關外,夷州和海上船隊,而華州太守府只是管理華州一地的民政,自然就有高下分別,華州都督江峰在大家的心裡面雖然是沒有皇帝那樣的高不可攀,可卻是一個傳奇,在嘉靖三年的時候,江峰的日子可以說並不比民衛中的這些民戶要好上多少,也不過就是一個平平常常的錦衣衛巡街小校罷了。

  二年成為京師有名的富商,三年成為百戶,然後外放出京,迅速的從一個鎮守千戶爬到了指揮使,官銜是從登州守備迅速的爬到了山東遊擊,然後在事業可以說是最巔峰的時候,迅速的撤出了大明。

  開始在朝鮮建立了華州,當時本來都是以為江峰的路就算是走到這裡了,沒有想到今天這個地步。

  三十三衛的大多不是那種勤勤懇懇耕種的人家,身上的江湖色彩很濃,對於江峰這種的事跡比起其他的本分農民來更加的感興趣,自從是確定了江峰要來這裡之後,各個是興致勃勃,就等著看看這個『傳奇人物』了。

  現在已經是很少有人在稱呼江峰的時候,把華州兩個字說出來,而是直接的稱呼為都督,因為華州現在只是江峰領地的其中一個。

  江峰很少巡視下面的領地,不過下來的時候,也沒有太過渲赫的排場,不過有三百按照當年鐵丁訓練的騎馬衛士,應付一般的場面也是足夠了,畢竟這是在自己的領地之內。

  民衛的居民們早早的就是簇擁在道路的兩旁,都想看看江峰的模樣,這個時候,民衛的居民們才知道,那個據說全是工匠的地方是什麼級別,別的不說,平日裡面在三十三衛威風異常的衛官人等,在『密器坊』幾名工匠的面前,滿臉賠笑就好像是孫子一樣。

  在居民的眺望下面,在路遠方的揚起了煙塵,江峰來了……
rockyy 發表於 2008-10-29 22:49
第三百七十九章 出巡

  關外等待一段時間之後,江峰得到了京城發生的消息清洗身邊的勳貴權臣們所做的極為隱秘,京城百姓只是知道秦軍進京,京衛的潰散士兵在京師之中燒殺搶掠,其他的事情卻也是一概不知。

  即便是天下各個省,府,縣,也對於京師的政治風波搞不清楚由來,很多人都是以為為什麼莫名其妙的發生了這些官場上面的動盪,許多權重的職位都是換人了。

  但是儘管如此還是把這件事情看成是嘉靖皇帝的某一次政治舉措,這些事情與自己無關也就沒有什麼人關心。而且接下來所採用的那些政策,包括向著有特權商舖和手工工場收稅之類的事情。

  大多觸及的都是和平民無關的層面,也沒有什麼過大的影響。

  消息之所以傳到了江峰的耳中,完全是因為當年惠風樓大廚鮑胖子的緣故,惠風樓在京師已經是鼎鼎大名,鮑胖子從起家的時候就在惠風樓當大廚,名聲自然也是水漲船高,隱隱約約有一代宗師的意思。

  惠風樓被江峰半賣半讓給陸炳之後,鮑胖子也是不願意繼續在京師的惠風樓繼續做下去,跟著江峰也是把銀子賺的足,不愁將來的生計。索性是從惠風樓辭工,自己開了一間鋪面,卻也不營業。

  只是真正的豪富權貴之人若是想要家中開私宴,需要廚師上門。這種權貴私宴往往是豪奢精緻異常,材料自然是山珍海味,就是做菜的廚師也是講究異常,盛名在外的鮑胖子自然就是最佳的選擇。

  而且江峰許多的菜餚手藝都是傳授給鮑方,鮑胖子手中確實是有絕活在,這麼給豪富之人做做私宴,倒也是清閒自在,名聲也是跟著越來越響亮了起來。

  檢地案之後,京師北城的兩名勳貴相聚,請來了鮑胖子主廚,高明的手藝自然是讓客人吃的眉開眼笑,飲宴的時候就要打賞。

  這兩名勳貴都是在團營中有自己的職位,算上是實權的角色,也是參與到京師的高層機密事情之中。兩名勳貴在自己府邸之中,也少了一些顧忌。更不會覺得一名廚師對於軍政大事之類的消息有什麼關注。

  鮑胖子在接受賞賜的時候,還真是聽到了些要緊的東西。鮑胖子雖然不在惠風樓裡面做,可是他的親戚都是被托付給了江峰,而且在江峰的船隊之中還有紅利可能。就算在廚師這一行裡面,也因為有了江峰才有這樣的地位。

  時常感覺沒有報答江峰恩情的機會,這次在勳貴家中得到了這樣的消息之後,馬上通過自己知道的江家軍在京師之中的渠道,秦軍進京之後,立刻是關閉城門全城封鎖消息,不過在局勢穩定下來之後,馬上就是一切恢復了正常,江峰的線人立刻是快馬把消息傳了出去。

  知道了關外墾殖莊園這些莊園主的遭遇,在關外的護衛隊員和那些一開始就在莊園墾殖的遼民們終於是死心塌地投在了江峰的勢力之下。

  對於這樣的接收地盤和如何的管理,江家軍系統已經是有了一整套的經驗在,現在那些墾殖莊園的莊園主不能回到關外,那麼事先預備的那些用來贖買的銀錢也是用不上了,索性是拿出一部分用來了關外的漢民身上,頓時是讚揚聲音一片。

  回到了華州的江峰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和自己的家眷們團聚,在江峰的第一個孩子江征西降生之後一直是茁壯的成長。

  而且在江峰離開華州之前,也得到了好消息,就是劉芳蕊懷上了孩子,這個消息讓他下轄的各個勢力之間都是非常的高興,蘇觀月畢竟不是大婦,雖然是得到了長子,畢竟是庶出,有些名不正言不順的意思。

  蘇家姐妹本就是孤女出身,沒有什麼背後的勢力,未免是勢單力薄。雖然說是母族的勢力太過巨大是亂政的源頭,可是若是母族完全沒有一點勢力,主君的地位也不會穩固,這也是一個問題。

  劉順本身現在就是江家軍系統民政管理地位最高的人,最起碼是名義上最高的人,華州太守府的成員吸收了大批流民之中的文人,劉順本身是朝廷的翰林學士,在地方上做過兩任布政使的人。

  他這樣的人都為江峰服務,其他那些有功名的文人多少心裡面好受些,雖然他們最多也不過是個秀才罷了,不過平素裡面所受的教育就是所謂的忠

  ,來到華州之後,雖然是沒有挑明了說,可誰都是知『從賊』,有劉順這個榜樣在,很多人都是找到了安慰自己的理由。

  正因為這樣,在劉順的身邊還是有不少的文人團結在周圍,算得上是江家軍系統的文官首領。

  江峰的正妻劉芳蕊背後有這樣一股勢力在支持,所以很多人都一直在擔心,若是蘇觀月的孩子被立為繼承人的話,是不是會引起動盪,可是江峰和劉芳蕊之間一直沒有孩子,就算是著急也著急不起來。

  此次劉芳蕊確定有孕之後,江家軍系統和江峰的內宅,甚至就連蘇家姐妹都是高興不已,這次一回來江峰就去陪著懷孕的劉芳蕊倒也是應有之意。

  說起來,這次江峰算是初步的控制住了關外墾殖莊園的地盤,他手下得利最大的就是鐵蛋了,鐵蛋在江峰的親信之中地位並不高,只不過這次恰逢其會的在關外駐守,江峰這次出關壓根就沒有想到自己會在塔爾河的谷地和瓦刺蒙古有一場大戰,也沒有想到關外的墾殖莊園主回到關內之後,京城出現了這樣的變故。

  關外的地盤可以說是完全出乎江峰意料的到了他的手上,同樣的,一時之間那裡去找什麼合適的人選來管理這塊地方,惟一一個選擇就是鐵蛋了。

  江峰還在享受自己的天倫之樂的時候,他的一干下屬,張亮,劉十二,趙秀才,還有華州太守劉順,都是在恭喜江峰獲得關外地盤的同時,強烈的勸諫江峰去巡視華州和夷州的屬地。

  理由是,江峰作為這幾塊地盤的真正主君,這些年一直是在外征戰,很少去下面的地盤巡視,這幾塊地盤都不算是太大,不過卻是江峰手中最核心的勢力和根源,不管是兵源還是財賦都是要在其中收取。

  可是現在許多鎮和民衛僅僅是知道江峰的名字,別的一概不知。

  劉十二的話說的實在:

  「若是都督您享有天下,自有百官為您治理萬民,不需事事親為。可是此時,必須讓百姓心有依仗,覺得可依靠,讓各州之民見識到都督的龍虎之氣,人心歸附方才是最為必要的事情。」

  現在江家軍都是處於穩定的狀態,或者是在鞏固地盤,或者是在嚴加防禦,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動作。

  所以江峰在家休息幾天之後,就帶領親衛騎兵四處巡視。

  雖然僅有三百多騎兵,可都是那種高頭大馬,人馬的鎧甲極為的精良,或者更加準確的說,是華麗

  江家軍草創,一切都是以實用為主,很少講究什麼漂亮,好在是華州的工匠工坊密度天下第一,江峰出巡需要,大批的作坊就算是不要錢也要做的漂亮,而且巴不得江峰採用,這可是活生生的宣傳。

  在江峰的馬隊出現在第三十三衛的民眾眼前的時候,居民們都是有禁不住喝彩的感覺,盔甲閃亮,馬匹神駿,騎士威武,雖然是三百人,卻好像是神兵下凡一般的震撼人心,在騎士簇擁之中,一身金甲的江峰更是顯得卓爾不群。

  江峰因為修煉武功,身材比起尋常的武人來本來就是高大壯碩,騎的又是精選的馬匹,渾身上下看起來真是威風凜凜,好似天神,這麼多年操控人心的上位者生涯,這麼多的血腥和殺伐,已經是讓江峰自覺不自覺的帶著一種殺伐決斷,大權在握的氣勢。

  這點已經是自覺不自覺的被其他人感覺到,騎隊出現在視野的時候,人群在那裡興高采烈,等到江峰乘馬到了面前,在最前面迎接的衛官和工匠的頭目,不自覺地就是跪了下來,居民們也都是一樣,整個場面鴉雀無聲,安靜異常。

  這次江峰的目的顯然是不在民衛的這些官員身上,也不下馬直接就是縱馬駛入了民衛之中。

  三十三衛居民口中所說的「王老漢」正在街道那裡看著騎馬過來的江峰,臉上沒有什麼笑容,口中卻在自言自語的說道:

  「人有氣勢,就是穿著太暴發戶了些……」

  那個野人一樣的漢子卻是跪在路邊,江峰路過的時候勒馬停了下來,那漢子不敢仰望,只是連連的磕頭,在那裡嚎啕大哭
rockyy 發表於 2008-10-29 22:50
第三百八十章 跟上來吧

  說起來,距離那場震驚天下的山東大亂已經是過去了兩多不相干的省份裡面,人們甚至都已經是逐漸忘卻了這件事情。

  不過對於大明的朝廷來說,陳聾子和劉十三連續的叛亂幾乎是動搖了大明統治的根基,儘管這僅僅是發生在一個省份的變亂,可是從那時候開始,直到嘉靖皇帝調秦軍入京清洗的「檢地案」,這一系列明朝自開國之後沒有遇到過的情況,都可以說因為這場叛亂而出現的連鎖反應。

  對於江峰來說,這兩場叛亂為他爭取了時間,為現在的華州帶來了大批的流民,可是也損失許多驍勇善戰的戰士,這些戰士都是精通弓馬,勇悍敢戰的老兵。

  這些人都是被在路邊嚎啕的這個人斷送掉的,江峰停下了馬匹,扈從的騎士自然也都是跟著停下,江峰的扈從騎士裡面也有些人出身於微山湖山寨的系統,認得在地上的這個人,本以為他死掉了,卻沒有想到今天卻看到了他。

  江峰瞇了一下眼睛,看著下面的年輕人,劉十三被圈在這裡將近兩年,當日安排在他身邊那些親兵,在戰場上拚死的把劉十三救了回來,然後直接就被送到了朝鮮而來。最開始的時候,劉十三狂暴異常,還以為把他抓回去是要斬殺,或者說他已經是把手中的家兵家將在這次冒失的舉動中全部的消耗乾淨,他也沒有臉面回去面對他的哥哥和鄉親父老。

  「這裡比起山東來安穩許多,可住得舒服嗎?」

  江峰上下打量了下面的年輕人,發現現在的劉十三身上已經是沒有從前的那股剽悍野性的味道,但是他也不說明什麼,只是像在閒話家常一樣的問話。

  劉十三還是跪在那裡連連的磕頭,只是哽咽著低聲說道:

  「屬下有罪,從來沒有想到這輩子還有見到都督的一天,心中惶恐,心中惶恐。」

  他被帶到朝鮮的時候,已經是完全的死心了,而且他沒有想到的是,和他被關在一起的人物,居然是臨的涇王,涇王也是和他自己的家小住在這個院子裡面。雙方見面那裡會有什麼好的臉色。

  涇王自從被人從臨擄掠出來之後,全家就是一直過著階下囚的日子,那時候是被劉十三和聞刀的士兵親衛牢牢的看守,態度當然談不上什麼好。除了劉十三和聞刀為了借用涇王的名義來拉旗做虎皮的時候,其餘都是頗為的緊張,而且劉十三和聞刀都是下過如果出現什麼緊急的情況,就立刻動手殺人滅口的命令。

  涇王一家來到朝鮮之後,涇王的兩個兒子都是心中不甘,多次的想要跑出去,不過要跟不可能跑過三十三衛的看守,每次出去都是被抓了回來。反倒是涇王和幾個老太監很看得開,最起碼這裡還可以在三十三衛之中自由的行走,還有些事情忙碌。

  周圍的看守也不是那種貼身的看守,日子過得比在臨被俘虜的時候,那可是好不少了。

  他們也是沒有想到,從前抓走自己的反賊頭目居然也是被放在了這個院子裡面,原來是居高臨下,現在同為階下囚,這種身份的變化讓人十分的有趣,涇王家的幾個人雖然比劉十三人多。

  可這些養尊處優的人們打架那是不會,也打不過劉十三這種武人,但是冷嘲熱諷肯定是免不了的。劉十三在初次來到這裡的時候,還托人給劉十二捎去口信,不過沒有什麼回音。劉十三挫敗感,身邊的冷嘲熱諷還有那種被親人遺棄的感覺,當真是苦不堪言,看守這個院子的人顯然是已經得到了消息,壓根不會管他們的爭吵。

  到了後來,雙方就算是連吵架的力氣都沒有了,每天涇王家幾個年紀大的人已經是開始喜歡在民衛裡面溜躂一下,原本是心高氣傲的兩名世子也是安定下來做農活了,劉十三越來越沉默,每天都是在那裡發呆。

  劉十三有時候想自己本來應該是戎馬一生,難道就在這個民衛裡面種一輩子的田不成,可是卻沒有什麼方法改變,直到等到江峰要來三十三衛。

  「找匹馬跟上來。」

  江峰不想在大廳廣眾之下,和劉十三交談太多,在三十三衛進行看守和監視的士兵不是在劉十二的屬下,而是羅義的親兵負責。

  這些人的表現也都是通過資料到了自己的手中匯總,現在江峰迫切的需要人才,手下的武將

  都有各自的職司。劉十三也曾經是統兵的將領,而I子,就這麼丟在民衛之中,也確實是可惜了。

  而且通過匯總上來的信息,這兩年中劉十三確實是變得沉穩不少了,最起碼這種實際上的圈禁,非常消磨人的稜角,應該是能夠拿出來用用。

  江家軍系統的大部分將領,都是當年一百人的鐵丁,還有登州的一千名老兵,微山湖的六百騎兵這裡面出身,都算是從患難中走到了一起,然後走到了今天這樣的地位,他們被江峰用功名利祿牢牢的拴在了江家軍這架戰車之上,共生共死。

  所以他們彼此抱團,互相幫扶,可是劉十三這次的犯錯,沒有人敢於來說情,甚至是微山湖那些劉家的家兵家將出身的將領們也是不發一言。

  他們都是覺得劉十三在萊蕪,臨的這種不停命令,而且是折損了手中的幾千老兵的做法必然是大犯江峰的忌諱,大凡是上位者,特別是江峰這種割據的武人勢力,必然不允許下面的屬下自行其事。

  雖然是不知道劉十三居然沒有死,而是被帶到了華州的民衛之中,但是這些人就算是知道劉十三在這裡,也不敢做什麼勸解的舉動,他們壓根就覺得江峰不會原諒劉十三,勸解反倒是會被誤會。

  不過,江峰心裡面的想法很少有人真正能知道,也許劉十二能夠瞭解一些,但是劉十二不會把這個推測說出來。

  江家軍的雛形是江峰和張亮在京師附近的五樓莊裡面一百鐵丁和十名獵戶作為核心建立起來的,到了登州之後,又在天津衛所匠戶營之中招募了一千多名的士兵,緊接著就是劉十三帶領著微山湖山寨的人馬前來入伙。

  這兩千名士兵就是江峰起家的部隊,而且都是被江峰放進了家丁名冊裡面的親衛軍隊,軍餉給的充足,盔甲披掛精良,而且江峰,張亮,楊大,傑森,和劉十三都是親自訓練,可以說是一等一的核心,也可以這麼說,這些親衛部隊江峰開始就是準備當作今後的軍官來訓練的。

  但是這樣的部隊,為主帥的人自然想要自己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但是劉家在這支力量裡面,將近是有三分之一的人手,雖然說是都效忠於江峰,可是微山湖白衣神兵的餘部都是多年的經營。

  家兵家將對於劉十二劉十三和劉刃兄弟們的忠心可不是加入一個家丁名冊就可以改變的,而且趙秀才和楊家與劉家也有這樣那樣的聯繫,而江峰真正的親信也就是張亮和羅義,一支部隊裡面,居然是分出了兩股勢均力敵的勢力,這可不是什麼好事情。

  劉十三的這次的反亂,在江峰的暗自授意下面,大部分劉家的家兵家將都是跟隨劉十三南下臨起事,當時的那種局勢,只要是腦筋清楚的人就可以看的明白,雖然是災荒不斷,但這壓根是不能撼動大明的根基。聞刀和劉十三雖然是一時之間威風凜凜,不過打垮的都是些山東的本地衛軍和周圍幾個省份的軍兵。

  這場反亂的結果,並不出人意料。喧囂一時的部隊迅速的垮了下來,不過也是給江峰爭取了大量的時間,撈到了不少的人口。

  不過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很多人沒有看到,江峰已經是牢牢的掌握住了軍隊,現在的江家軍兩萬軍隊和三個地方的團練和民壯,都是被控制在江峰的手中,再也不會有什麼有異心的人或者勢力出現。

  正因為如此,江峰對於劉十三並沒有什麼憤恨,對他來說,現在沒有了獨立勢力的這個年輕人反倒是值得使用的一名人才。

  聽到江峰讓自己上馬的命令,劉十三好像是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在那裡呆住了,江峰也不管他,直接就是縱馬進了前面的院子,一名扈從騎士帶著一匹馬到了劉十三的面前,含笑的說道:

  「請劉將軍上馬吧!」

  他這才是反應了過來,縱身上馬,緊跟著前面的大隊追去。

  涇王和劉十三居住的地方不大,不過周圍空曠的地方圍著很長一圈木柵,即便是江峰的騎隊進去也不擁擠,軍威赫赫,院子裡面涇王的幾個孩子都已經是跪在了那裡,只有涇王還在那裡站著,毫不畏懼的看著江峰。
rockyy 發表於 2008-10-29 22:50
第三百八十一章 無所謂 炮架 馬車

  江峰在華州就如同是皇帝一般,就算是朝鮮的國王見到畢恭畢敬,看著面前這個老者就那麼站在那裡也不跪下,江峰的扈從騎士們臉上都是露出了憤怒神色。

  已經是跪在那裡的幾個年輕人和女眷,都是在那裡著急的拉扯老者,希望他跪下來。周圍遠遠觀看的那些民衛居民們也都是非常的驚訝,平日裡面十分和氣的「王老伯」不知道為什麼今日卻這般的硬氣。

  看著下面這個老者的舉動,江峰卻也不作聲就是饒有興味的停馬在那裡,慢慢的氣氛開始變得有些凝重,江峰和身後扈從騎士身上散發出來的肅殺威壓的氣息,逐漸的瀰漫開來。儘管江峰的臉上還是掛著笑容,不過其他人卻都有冷汗流下來。

  在老者身邊跪下的年輕人,也就是涇王世子終於是有些緊張的受不了,膝行幾步,爬到涇王的跟前,伸手拉扯老者,低聲懇求道:

  「父王,您就跪下吧……」

  場中緊張的氣氛被這句懇求打斷了不少,院子的空曠讓這裡面的聲音也傳不到外面去,周圍的居民也聽不到在說什麼,自然不知道那個被他們叫做王老漢的這個老者,就是涇王。

  「孤雙膝只是跪皇帝,祖宗,聖人,跪面前的亂臣賊子做什麼!!」

  這句話一說,江峰身後的衛士各個勃然大怒,紛紛的刀劍出鞘,江峰臉上的笑意反倒是更濃了,只是把手一楊,制止後面的舉動,涇王的大兒子急忙的朝著江峰連連的磕頭,口中求饒說道:

  「大人恕罪,大人恕罪。」

  翻來覆去的只是顛倒這幾句,也說不出什麼別的來,那個拉扯涇王的年輕人顯然就是當日和劉十三勾結的二世子,他看著江峰背後的寒光閃閃,心裡面越來越害怕,也顧不得什麼禮節,在那裡扯著嗓子喊道:

  「父王,今日我們全家都已經是淪落到如此的地步,難道您還要為了什麼風骨害了大家的性命嗎?」

  這句話一說出來,涇王渾身一震,剛毅的臉色終於是變得虛弱起來,不過,先前的氣勢已經是做的這樣充足,就這麼跪下來實在是面子上面過不去,江峰終於是呵呵的笑了起來,笑聲中並沒有什麼情緒在,下面跪著的人可算是鬆了一口氣,本來都已經是嚇的魂不附體。

  「我在大明這麼多年,還從來沒有看過一個王爺,今天算是實際上是過來張張見識,嗯,倒也是有些富貴的氣象。」

  誰也沒有想到江峰會說出這番話來,都是愕然的愣住,其中涇王一家本來是以為自己這樣的身份,這次江峰前來,恐怕是逃脫不了被滅口殺戮的命運,誰曾想到是這般兒戲的一句話語。

  江峰輕輕拍拍胯下的馬匹,繼續開口說道:

  「我在京師和登州的時候,也曾經是見聞不少,大多數的皇親藩王好像是豬狗一般,禍害百姓為非作歹。」

  這話說出來之後,涇王一家滿臉漲的通紅,可是卻沒有一句話可以反駁,江峰所說的事情肯定沒有造假,自家也是藩王,這話就好像是抽在;臉上的耳光一般。

  「不過,你在臨的所作所為我也知道,算得上是難得的異數,當日把你擄來,牽扯到這般亂局之中,我心中也多有愧疚,三十三衛缺個農官,就讓你來作吧!」

  就這麼自顧自的安排之後,江峰也不說話直接就是撥馬朝著另外一邊的院子奔了過去,原本以為必死的涇王一家在那裡呆住了,直到江峰快要離開院子的時候,涇王才在那裡大喊道:

  「這天下就是朱家的,亂臣賊子怎能妄想篡奪社稷神器,趁早死了這個心思。」

  院子之中的大部分人都已經是下馬把馬匹寄存在這裡,所以還不算是喧鬧,涇王的這句吆喝,倒也是清晰的傳到了江峰的耳朵裡面,江峰勒馬轉頭,大聲的喊了回來:

  「幾百年前,這天下姓趙,誰知道以後姓什麼!」

  說完之後,哈哈大笑,揚長而去。

  江峰來見涇王,肯定不是為了來瞧瞧王爺到底是長什麼模樣,因為江家軍的系統缺乏人才,而涇王素有賢德的名聲,而且畢竟是身處高位多年,肯定是在政事上面會有一定的能力,平日間親兵們傳上來的消息,也是說涇王在三十三衛之中頗為的隨和,好像是已經是適應了這裡的生活。

  沒有想到見面之後,就發現自己還是想得有些天真了,大明的天下畢竟是朱家的天下,涇王畢竟是朱家的子孫,這種原則的問題必然不會讓步。

  不算是什麼大事,江峰本就是異想天開,何況,這次三衛,不管是劉十三還是涇王,都不過是附帶要做的事情,真正的目的,在密器坊。

  江峰的軍隊裡面,並沒有什麼超出大明或者是超出西方的武器和技術,之所以比起匠戶營打造的那些東西強許多,只不過江峰最大的刺激了武器工匠們的勞動積極性,並且設置了有死刑的質量保證體系。

  這樣一來,自然是利刃精甲,不過江峰的兵器之中,還是有些不能被人直到的事情,比如說是火銃的形狀,大明的火器千奇百怪,但是有威力的除了火炮之外,其他的都是馬馬虎虎。

  江家軍的火銃雖然不過是簡單的火繩槍,可是卻摒棄了所有多餘的構造,算得上是這個時代最標準,最實用的單兵火器,戰場上殺人的東西,實用就已經是足夠了。所以江家軍的要求,如果不能帶著武器逃走的時候,火繩槍必須被毀掉。

  江峰的部隊在朝鮮紮根的時候,有些工匠年紀大了思念家鄉,不想死後埋在朝鮮,所以請求回到大明去。

  對於這樣的要求,卻也沒有人阻攔,不過卻有人帶著火繩槍離開,被司馬從事抓到之後,工匠說準備是把打造火繩槍的方法獻給官府求利,這種想法極為的幼稚,不過對於這些沒有什麼文化,前半生是幾乎是半奴隸的工匠來說,倒也沒有什麼奇怪的。

  當事人自然是被嚴懲,江峰本來就沒有什麼慈悲的心腸,索性是不允許所有人在沒有經過允許離開朝鮮,而且也不會繼續允許。

  從這次之後,兵器製造保密的事情才算是被重視了起來,江峰沒有穿越之前,在那個信息爆炸的社會之中,耳濡目染自然就有大量關於兵器的信息,有意無意的留在了記憶之中。那些自動武器和飛機坦克之類的東西自然是應用不到這裡,可是也有許許多多可以應用在現在的武器上面概念和構思。

  江峰在華州的局面安定下來之後,就想把這些構思和想法都實驗或者是應用一下,不管是材料和金錢都是有足夠的供應。

  不過如果真是作出了什麼驚天動地的東西,然後流傳到外面去,那可就是天大的禍事了。

  所以這個工坊被放在了華州的腹地之中,被各個民衛和軍隊包圍,裡面的人若是要出來需要經過許多關卡。

  在裡面勞動的工匠只能是子女在江家軍中當兵的軍戶和尼德蘭人才行,出力的工人們也只能是漢民,而不是像其他的產業那樣,使用奴隸或者是朝鮮傭工,而且進入這裡的人,五年之內不能離開三十三衛,算是最大的防止這裡的消息洩露。

  此次江峰巡視華州的最後一個地方就是這個秘密的工坊,跟隨江峰的扈從們已經是紛紛的下馬,有些人在身上已經是換上了皮甲,畢竟是渾身的重甲雖然是穿著威風,不過時間長了還是頗為的疲憊。

  江峰的衛隊長想要呵斥,江峰也不把這個看做什麼大不了的事情,笑著制止了。在工坊周圍本來就有士兵駐防,此次江峰過來,更是打起了一百二十分的精神來做。

  這個院子其實佔據了整個三十三衛的五分之一的面積,木柵圍住三邊,另一邊則是矮山。

  可是真正的場地卻是要翻過山去,不過卻不辛苦,在這個院子之中,卻有那種歐式的四輪廂式馬車,坐在上面也是十分的方便,在第一批跟著傑森霍根來到登州的那批白人之中,有一名在尼德蘭製造馬車的工匠,因為江家軍需要的是軍官和造船造炮的技師,所以這個人頗為的不得意。

  現在情況不一樣,華州穩固下來之後,對於歐式這種四輪的馬車頓時產生了需求,一來是可以拉的東西比較多,二來是車身平穩,這名工匠開設了製造這種馬車的作坊,錢賺的不亦樂乎。

  不過他在工坊裡面的作用可不光是馬車,江峰從馬車上面走下來的時候,看到了在山後的場地邊緣,有人趕著四匹馬拖拽著火炮,朝著這邊趕來,邊上的工匠頭目恭敬的介紹說道:

  「這是羅本師傅的設計的炮架和炮車,只要是推廣開來,六磅炮可以用四匹馬拉動,並且能夠跟上軍隊行進的速度……」

  附帶說一下,在這之前,江家軍隨軍作戰的最大野戰炮是三磅炮,需要六匹馬的拖拽。
rockyy 發表於 2008-10-29 22:51
第三百八十二章 東西方 積極性

  這個時代的火繩槍比起長弓來說,威力超過許多,不過面並沒有什麼優勢。遠程武器除了殺傷之外,射程也是極為重要的。

  試想在戰場上如果兩隊士兵對射,一邊是火繩槍,一邊是長弓,射程近的自然是只有挨宰的命運,起決定作用的就是火炮了,真正把弓箭手從戰場上趕跑的是火炮而不是火繩槍。弓箭手的遠距離仰射只有在形成射擊密度才有殺傷作用,所以弓箭手必須要有密集的陣列,不過陣列越密集,火炮的作用也就是越大。

  大明的軍隊本來對於火器也是十分的重視,希望用以克制關外的韃子兵和周圍的其他異族敵人,但是官辦的匠戶作坊,那些半奴隸性質的工匠的工作,根本無法講求什麼質量,鑄造的火炮在發射幾發之後,就有炸膛的危險,

  其他的幾種火器也都是差不多的情況,戰場上的形勢瞬息萬變,若是對方在衝過來,你的大炮打不響,或者是炸膛把自己人傷到了,豈不是耽誤事情,或者說引發大的失敗,都是有可能的。

  軍隊為了勝利,為了保命自然是選用更加可靠的武器,現在的大明邊軍遠程武器普遍是以弓箭為主,畢竟是弓箭不會有什麼炸膛之類的問題。原本剛剛有些苗頭的火器化迅速的又是回歸到冷兵器的階段。

  同樣的匠戶同樣的工匠,甚至是同樣的方法,在江家軍的作坊裡面,所生產出來的東西質量和效用,完全是天差地別的東西,因為只要是生產出來好的東西,就是給自己賺一份銀子,若是生產出來不好的東西,就有掉腦袋的危險,孰輕孰重,自然是分的清楚。

  江家軍的火繩槍和長矛組成的軍隊,江峰對他很有信心。至今來說,給他造成殺傷的只有在塔爾河谷地瓦刺的士兵用大弓射來鋪天蓋地的弓箭,在射程上完全的壓倒了火繩槍,若不是那幾門小炮在的話,恐怕是無休止的輪射,就會把火繩槍兵完全的射死在河谷地那裡。

  火炮的存在可見有多麼重要,雖然說是按照江峰的制度,每兩千人的大隊之中配備三門兩磅炮或者是兩門三磅的火炮,這樣的部隊在野戰的時候還算是可以,不過若是對方有掩體作為遮蔽,恐怕就是相當大的麻煩了。

  這樣就必然需要一個用來攻堅的火炮,更大的口徑,可是就算是三磅炮也需要四匹馬來拉著,火炮的沉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火炮的炮座根本不適合用馬匹拉著移動,大明傳統的炮座形狀很像是一個大的木箱子,木箱下面安著四個小輪,上面有凹槽和木卡用來承載火炮。

  也就是在陣地上能夠在很小的範圍之內移動,若是跟著部隊移動,就只能是把炮身從炮座上面卸下放在馬車上面,這樣繁瑣,而且考慮到馬車的載重,所以現在也只有三磅炮可以隨軍。

  江峰現在需要他的部隊帶著更大火力的隨軍火炮,顯然老式的炮座是不能滿足這個要求,帶著兩個輪子可以被拖拽前進的近代火炮的樣式,江峰的腦海中還是清晰的記得,所以他大概畫出了草圖,交給下面去做。

  看起來很簡單的事情,就是一根輪軸兩邊兩個大的輪子,上面安置的火炮,行動的時候用馬拖拽,不過工匠們按照江峰的方法來製造的時候,卻發現卻有種種的困難,一來是現在冶煉很難保證有這樣的強度的鐵架可以承載六磅和更重的火炮,畢竟這和艦船上不一樣,江峰的主力戰艦上的火炮最大都有十八磅的火炮,那是因為船隻的浮力足夠,可以承載。二來是如果按照江峰的這種設計,根本無法保證火炮在行進時候的重心,特別容易發生傾覆。

  不過江峰的設計,也不敢有什麼人來質疑,工匠們只能是悶頭在工坊裡面嘗試各種改進的方案和方法。

  直到在去年上半年的時候,在尼德蘭過來的移民之中有兩名懂得金屬冶煉的工匠,他們改進了江峰這裡的煉鐵的設施。這樣可以鍛造出附和炮架要求的鐵材料,有了材料,事情就是容易了許多,製造四輪馬車的羅本這時候提出了一個方案,用四輪馬車的底座框架改進成炮架,然後在進入陣地的時候,拔掉卡簧,把後面的兩個輪子和炮架的部分拉開,這樣在行進的時候比較穩定,而且在可以在炮車的後半部分放置彈藥。

  這種炮架和炮車的形式,實際上在十七世紀

  成為了歐洲軍隊炮兵的標準樣式,不過在江峰這裡提。

  除了馬車還有許多的新東西不斷的都被發明出來,這些東西並沒有超前這個時代,只不過東方和西方的思想技術彼此之間,交匯和碰撞,產生了噴發一樣的效果。

  江峰這裡自然是不缺大明的工匠,不過西方那一切卻是大批的尼德蘭人帶來的,從華州和呂宋建立奴隸貿易的關係開始,大批的尼德蘭人開始不斷的進入華州。

  在遙遠的歐洲西班牙,西班牙軍隊對尼德蘭的統治越來越嚴酷,不斷的有反抗的人被殘酷的鎮壓,這些人有的逃到了美洲,有的卻朝著東方流浪而來,這些人都被江峰用種種方式召集到自己的手中。

  事實上,呂宋利潤最大的奴隸貿易並不是土人,土人早就證明他們也就是被作為拓荒者,一次性使用,也不是黑奴,現在南洋和關外,對黑奴普遍是讚不絕口,認為黑奴一個可以比上五個土人,三個朝鮮人,一個日本人。不過利潤最高的也不是黑奴,在非洲抓捕黑奴,用船隻在海上運送到朝鮮和南洋,然後放在奴隸市場裡面賣給商人,有很多的中間環節,也有這樣那樣的成本。

  作為現在西班牙王國最受到國王和貴族好評的殖民地總督,呂宋總督發現了一個很容易發財的方法,那就是把尼德蘭人販賣給華州都督,在西洋人的稱呼中,江峰被成為是華州的大公。

  呂宋總督在給西班牙國王的信中,慷慨激昂的說道,呂宋是距離我們的王國如此的遙遠,如果把這些不法悖逆之徒放逐到這裡來,充當苦役,這種懲罰要比起處死痛苦許多,對這些罪犯豈不是最合適的懲罰。

  為了替王國分憂,呂宋總督決定自己掏腰包找船隻,並且接受這些尼德蘭人,讓他們在呂宋受到懲罰,這種大公無私的態度在西班牙王室上下獲得了替國家分憂的高等評價,當然這些人肯定不知道,這些運送尼德蘭囚徒的船隻費用,完全是由江峰來提供,而且這些尼德蘭人每一個人,江峰就要付給呂宋總督一百兩白銀,女人是五十兩白銀。

  要知道,現在一名健壯的黑奴在仁川的「人市」上面最多也就是十兩銀子,在南洋因為航路和葡萄牙競爭者的出現的原因,只能是賣到八兩。

  自從呂宋總督和江峰開展這種貿易以來,已經是有二十多萬兩銀子進入了他的腰包,不過江峰並不認為自己吃虧。

  在遙遠的尼德蘭,起來反抗西班牙統治的人大多是有產業,不堪盤剝的那種類型,這些人往往都是造船的工匠,各種必需品和暢銷品的工匠,總的來說,都是些有手藝的人。在大明的工匠地位底下,雖然是現在在各個工坊裡面總是有大批的從大明贖買而來的匠戶在勞作和設計,不過普遍是年紀比較大,大多是從事冷兵器的鍛造,對於火器和船隻等等涉獵的人不多。

  從尼德蘭過來的這批人,有很多還是西班牙軍隊的退役軍人,對於火器和軍隊的訓練,以及很多和軍事相關的東西都有新的見解。

  江峰把這些人贖買過來之後,馬上是由先前過來的那些白人開設的各類漢語補習班之類的機構接過去,進行語言和生活習慣上面的種種培訓,然後按照他們的技能被分配到各個的崗位上面進行工作。

  他們來到這裡,也談不上什麼勢力所在,必須是忠心耿耿的依靠江峰才能好好的活下去,而且江峰還給他們的承諾,就是將來一定會帶著他們打回西班牙,解放他們的同胞,良好的待遇和報仇的鼓動,讓他們愈發的有幹勁。

  現在的江峰屬下有一支六百人左右的尼德蘭團,全部是尼德蘭人在服役,不過統領他們的人是楊大,尼德蘭團和其他的部隊一樣,在民衛和鎮之間輪換駐防。

  到了今天,在華州和夷州生活的尼德蘭人已經是有六千人左右,也可以說是江峰系統的組成部分了。

  那些工匠們因為擅自改動了江峰的設計,都在那裡有些惴惴不安,不過江峰卻是滿臉的興奮神色,完全沒有在意這是誰的設計,江峰笑著對身後的衛士說道:

  「有了這個,咱們就可以帶著更大的炮去打仗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dob373

LV:6 爵士

追蹤
  • 2

    主題

  • 443

    回文

  • 1

    粉絲

失戀失業錢用光,整天在家領便當,心灰意冷淚汪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