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三國] 三國王者 作者:天豪(連載中)

 
silluy 2010-9-2 16:41:08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399 53537
li60830 發表於 2019-6-29 15:27
三國王者 第六部 再戰荊襄 第十五章 連克二十六縣
    宛城官邸,議事廳。

    賈詡在張繡走後,心神一直不寧,卻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突然,士兵來報:「賈功曹,外頭有一傷者求見。」

    賈詡心中一寒,快步走出官邸,見一個傷勢很重的人,在一個士兵的攙扶下,站在一旁。

    那人見到賈詡,立刻道:「賈功曹,在下奉命圍繳山賊,眼看快成功之時,突然殺出一群惡匪。這惡匪非常勇悍,我們不敵,除我一人之外,其餘全部陣亡。」

    剛說道此處,那人就忍不住,一口鮮血噴出,頓時斃命。

    賈詡臉上一陣嚴肅,其實這些人是他派去刺殺劉磐的殺手,先前那些話的意思,就是他們奉命刺殺劉磐,本來,事情以成。可是,有神秘人突然襄助,神秘人武藝高強,所有殺手除他之外,全部被殺。

    也就是說刺殺任務已經失敗,劉磐將會安全的回到襄陽。

    賈詡嘆了口氣,道:「天意如此,為之奈何。」感慨之餘,便立刻下令將來人厚葬,以免節外生枝。

    這時,突然有呂布軍使者到來。

    賈詡立刻在府衙議事廳中接見。

    客套一番,賈詡就開門見山的問道:「不知,使者來我宛城,所謂何事?」

    使者取出書函呈上,說道:「我家大人希望在六日後,一起對孫燦軍發動攻勢。張繡大人攻打汝南,劉荊州出兵安豐,我主兵發烏江港。三路大軍,一起出擊,如此,定可大破孫燦。將孫燦軍一網打盡,徹底消滅。」

    賈詡神色巨變,急道:「什麼?呂布還沒有攻克烏江港?孫燦還佔據淮河天險?」

    使者不明所以,如實回答道:「孫燦軍司馬荀彧太過狡詐,命人在淮河之上,以鐵索橫江,我軍暫時還未能攻克烏江港。」

    賈詡聽到了確定,頓時無力的癱在了大椅上,神色一片茫然,口中囔囔道:「完了……完了……一切都完了。」

    此時此刻,賈詡終於將一切全部想明白了,烏江港未失就代表淮南並沒有告急,孫燦軍有能力兩線作戰,而且遊刃有餘,並沒有露出敗績。

    孫燦沒有任何理由要急忙撤退。唯一的解釋就是刻意而為之。

    既然刻意而為之,那麼對方又不譴重兵圍剿追擊的張繡,顯然令有所圖。

    賈詡的腦中出現三個想法:

    第一、火速撤退,放棄宛城,謀求徐州。

    第二、不顧宛城,直接攻入荊州腹地。

    這兩條可能信都不大,都有致命的弱點。

    剩下最後一條,也就是他最擔心的。那就是對手早再事先就洞察了他的計策,並且,在路上設伏,等候張繡自投羅網,這一點可能性最大。

    呂布軍使者見賈詡有些失魂落魄,便叫了兩聲:「賈司馬?賈司馬……」

    賈詡驚厥而醒,輕拭額上汗珠,恢復了鎮定,說道:「此事事關重大,詡不好妄自定奪。使者可去驛館歇息,等我家大人回來後,再行商議。」

    遣開了使者,賈詡靜靜的呆在議事廳中,靜靜的等著消息,到底是大破孫燦,還是被孫燦擊跨。

    此刻,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已經認可了孫燦。兩次被騙,他已經瞧出了孫燦軍那無窮的潛力,以及孫燦自身的實力。

    他心目中的名主並非要強於他,但至少要有讓他信服的能力。

    最近幾日,孫燦由失敗,轉為勝利,足以見他的雄才大略確實世上少有。

    勝不驕,敗不餒,也是成大事者,首要條件之一。

    若是張繡大破孫燦,那麼他也會勸張繡投降,而他就是取得宛城的最大功臣。若是被孫燦擊跨,那就更要向孫燦投降。一個勢力如此強大,才華如此出色的君主,只有兩條路供他選擇。

    其一、是毀了他,讓他無法威脅自己。其二、就是輔佐他,在他身旁出謀劃策,借助他的光芒,來滋潤自己。

    顯然,賈詡根本無力毀了孫燦,只有借助他的光輝,來滋潤他自己。

    只有如此,才是目前最明智的抉擇。

    大約半個時辰。

    張繡終於回到了宛城,領著不到一千的軍士,無精打采的回到了宛城,走進議事廳。

    張繡見到賈詡,沮喪的說道:「文和先生,我軍六次遭到伏擊,三萬大軍僅剩千餘。如今形勢應當如何是好?」

    賈詡渾身劇震,他原本以為張繡再慘也不過是慘敗而已,萬萬想不到對方竟然一戰就將三萬名震天下的西涼騎兵殺敗,而且竟只有不到一千人安然回來,當下駭然道:「對方究竟如何設伏,竟讓我軍損失如此巨大。」

    張繡將孫燦的六路伏兵,詳細的說了一遍。

    賈詡暗嘆:「對方將我們的行動,全部都計畫在內,一步不差。與之為敵,將來必將死無葬身之所,還投降為妙。如此,不但對張將軍好,對於我也有莫大的好處。」

    顧念至此,他勸說道:「孫燦胸才偉略,世間少有,乃世之明主。得天下者,將來必是孫燦無疑。此刻,我們已經無力與他對抗,不如歸降,跟隨孫燦,助其打天下。為有如此,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張繡聽了略微有些心動,但又有些為難的說道:「可是孫燦殺了我叔父,若降他,豈不讓天下人恥笑!」

    賈詡心中暗笑,張繡是什麼人,他那有不清楚的道理,什麼怕天下人恥笑,無非就是因為曾經三次打敗孫燦,怕孫燦容不下他而已,當即道:「戰場之上,死傷再所難免。張濟大人之死,乃天意所為,豈能怪罪他人?孫燦氣度宏大,與當年的齊桓公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不會因為先前三敗而嫉恨於心。」

    張繡熟讀春秋,知道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當年重用差點將他射死的仇敵管仲,後更冊封他為「仲父」,而管仲也感其恩,施展驚世之才,助齊桓公成就不世霸業。

    此舉在中華史上,是不計前賢,愛才,敬才的典範。

    張繡見賈詡如此說孫燦,心中大定,道:「就按照先生的意思辦吧。」

    雉縣縣衙,議事廳。

    完成任務的眾將依次交令。

    惟有徐晃歉聲道:「主公,晃為能完成任務,請主公責罰。」

    原來,孫燦的最後一路伏兵用的是請君入甕之法。經過長時間逃竄、撕殺,孫燦他們料到如果張繡未擒,一定會去附近最大的縣城雉縣休息。

    因此,就讓徐晃來勸降,準備讓張繡自投羅網。不過,雉縣首將是個老頑固,誓死不降。徐晃只好強攻,雖破了雉縣,但也花費了許多時間。

    雉縣城前一片混亂,血跡,巨石、滾木橫七豎八的倒在戰場上,來不及收拾。

    徐晃只好自作主張,將伏兵設在城外。

    雖然,打了張繡一個措手不及,但是卻沒有擒得張繡。

    孫燦早已明白事情經過,不罰反賞,褒獎道:「公明此次做的很好,所謂將再外,君命有所不受。戰場形勢千變萬化,如果,不能將兵法活用,只會損兵折將,陷入絕地。諸位切記,日後若有更好的計策,或者形勢有變。諸位可依照形勢,自行決斷。若有理,即便失敗,燦也絕不責罰。我孫燦需要有頭有腦的人為大將,決非不曉變化,紙上談兵之人。」

    眾將稱是。

    接著,孫燦將所有立功的戰士都褒獎了一遍,隨即,下令——兵發宛城。

    「等等!」劉華制止了孫燦的行動,說道:「燦兒,此刻兵發宛城決非上策,應當出其不意,趁劉表沒有反應過來,兵分四路,將宛城附近所有城縣一一佔據。至於宛城,相信此刻已經在燦兒手中,只需要前去接收即可。」

    對於張繡和賈詡的瞭解,在場的誰也不及他。張繡膽小,當年曹操睡了他的嬸娘,讓他顏面掃地,到最後他還是忍氣吞聲的歸降了曹操。更何況是現在?至於賈詡那就更放心了,此人眼光毒辣,怎能分辨不出,當前的形勢?

    孫燦問道:「亞父,就那麼肯定張繡會降?」

    劉華點頭,堅定道:「老夫可用人頭擔保。」

    孫燦點頭立刻命徐晃、張飛、張遼、趙雲、分兵四路,攻打宛城以北所有城縣。自己則領高順、樊武、許褚等將收復宛城以南的城縣,為保萬一,他還是讓智勇兼備的李通,看守著宛城。

    全軍趁夜出發,五路大軍六日內一口氣連克苑縣、西鄂、堵陽、雉縣、葉縣、犨縣、魯陽、酈國、析縣、南鄉、順陽、武當、冠軍、陰縣、築陽、山都、安眾、涅陽、棘陽、育陽、舞陰、比陽、平氏、復陽、隨縣二十五縣。

    荊州上下大震,當劉表反應過來,遣兵鎮守之時,以有大片疆土落入孫燦之手。

    孫燦回軍宛城,正如亞父劉華之言,太守張繡及時的交出授印,開城投降。

    頃刻間,南陽郡三十六縣,就有二十六縣落入孫燦之手。  
li60830 發表於 2019-6-29 15:27
三國王者 第六部 再戰荊襄 第十六章 神秘的救星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秦始皇雄滔偉略,世之無雙,一統六國,可謂恆古第一帝。

    可惜,為人暴虐,不尊民心,以法來治天下。以至,秦法苛刻,死、肉刑、徒、笞、耐刑、遷刑、貲刑、廢刑、誶刑等刑法,樣樣殘不忍睹。

    因此,大秦才立二世,就亡。

    而高祖並無始皇雄才,卻以民為本。因此,大漢立國四百餘年,雖飽經風霜,卻一直屹立不倒。

    民心之重要,非三言兩語可以說明。

    不過。孫燦和高祖一樣,以民為本。

    宛城經過孫燦四載治理,民心所向。雖孫燦離開以有數載,但是宛城百姓依舊對他感恩戴德。

    此番,孫燦重回宛城,城中百姓無不歡欣鼓舞,站於街道兩旁,迎接孫燦的到來。

    郭嘉左觀右望,見百姓如此,愛戴孫燦,心中高興之極,連忙慶幸自己投得民主。他在孫燦身後,說道:「主公,沒想到今時今日,在宛城還有如此多的百姓愛戴你。」

    孫燦跟郭嘉一樣,很是高興,說道:「是啊!我也想不到。此刻見他們如此愛戴,心裡真的很是高興,只恨當年,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太少了。」他微笑著,跟附近的百姓打著招呼。

    來到府衙外,賈詡等大小官員,依次在府衙前迎接。

    孫燦下馬快步來到賈詡面前,說道:「文和先生,我們又見面了。」

    賈詡微微點頭,說道:「事事如棋,變幻莫測。惟有真英雄方可看清時勢,惜日,賈詡不明事理,竟妄自與大人為敵。今日再見,賈詡萬分汗顏。」

    讚美之言,隨都會說,向賈詡說的這麼高明的卻是少之又少。

    是人都喜歡聽奉承之語,孫燦也不例外。

    真正的區別在於怎麼對待,聰明之人,一笑而過。愚昧之人,卻得意洋洋,牢記在心。

    孫燦聽賈詡從側面誇他是真英雄心頭不由一樂,笑道:「小人,英雄只在一念之間。稍微不得當,小人亦是英雄,英雄亦是小人。

    重要的是要以不同的眼光看待,秦始皇英雄也,一統六國,首次開創一統之門,令天下百姓再無六國之別。

    秦始皇小人也,勝也驕。修皇陵,造阿房宮,親信宦官趙高,為禍天下。迷信長生之道,令江湖術士,霍亂朝野。

    眼光不一樣,事情的結果就不一樣。

    試問,文和先生你是站在什麼情況下來看的?「

    賈詡看著孫燦,心里根本把握不住他在想些什麼,許久,才如實道:「當然是心,心中怎麼想,就怎麼看。」

    「好!回答的好!有心即可,違心之言,說之無用。從即日起,你便是我鎮南將軍府中的主簿,文和可願接受?」孫燦微笑的說道。

    其實,用不用賈詡在他心中一直很矛盾。大漢淪落至此,和賈詡為李傕、郭汜所謀的一計,有著直接的聯繫。因此,他有些徬徨,甚至還其過殺他的念頭,直到賈詡說的那個「心」字,孫燦才決定重用他。

    賈詡此人很奇怪,說他不忠,為什麼還要千方百計救漢獻帝,脫離苦海。說他忠,他卻沒有幹過什麼忠義的事情。

    誰也不明白賈詡的想法,誰也猜不透他的想法。

    不過,只要他心裡明白自己應該幹些什麼事情,今後應該怎麼幹,這已經就足夠了。

    孫燦不去計較賈詡以往的過失和對錯,只是知道一件事情,賈詡為人他管不著,他需要的是賈詡的智慧,而不是賈詡這個人。他用的是賈詡的才,不是用賈詡的為人。

    只要賈詡忠於他,自然得到重用。賈詡不忠於他,那就……

    賈詡突然有些想明白了,立刻行禮拜道:「賈詡,願為主公效力。」

    「好!」孫燦拍著賈詡的肩膀,對一旁的張繡說道:「張繡將軍,我軍營裡有兩萬戰俘,回頭你去將他們收編,留下最驍勇善戰的八千人,組成一營。記得你們涼州遵從神鷹,就稱它為『鷹騎營』,此營由你來統領,你師弟趙雲為副,你看如何?」

    張繡一呆,隨即受寵若驚的回答道:「屬下何得何能,認此高位。師弟趙雲無論才幹武藝都在張繡之上,張繡願意為副。」

    孫燦笑了笑,其實他知道張繡不會當任這個正統帥,才這麼說的,不然他才不會讓趙雲為副。

    雖然,同樣達到了讓趙雲當任統領的事實,但得到的效果卻遠比直接任張繡為副來的好的多。

    至少現在張繡心中以定,相信了孫燦不計前賢,知道孫燦會重用與他,可以安心為孫燦辦事。

    孫燦見張繡那激動的模樣,心道:「權術這玩意,還挺有用的。」

    荊州府衙,此刻已經亂成一團,眼看南陽郡就要落入孫燦的手上,劉表真是欲哭無淚,毫無任何辦法。

    孫燦太強了,根本不是他所能夠抵禦的。

    好不容易湊齊的八萬大軍被孫燦麾下的徐晃一擊擊破,請來的張繡原本給了他一線生機,可是如今又得到張繡歸降孫燦的消息,最後這一線希望都已經破碎,他實在不知應該如何是好。

    自從當上荊州牧以來,他本想全心全意治理此地,將荊州發展成一個兵多將廣,並且物質豐富的寶地。

    可是,因為,一時的衝動,聽信讒言奪取了宛城,導致自己名望大跌。還幹出了違心之事。

    為了防止孫燦進犯,他常常無條件的募兵,並且加重賦稅,擴充軍資。使得領地百姓,各個面有菜色。

    可是兵雖多,卻不能人指揮,麾下將士各個都不敢迎戰,唯一有勇氣的只有一個叫文聘的都尉。

    可是,他怎麼能夠將大軍交給一個都尉呢?

    這時,屋外突然傳來一陣歡喜聲,「叔父、叔父,荊州有救了,荊州有救了。」

    劉表聽出這是他從子劉磐的聲音,見他如此喜悅,心裡更加煩躁,怒道:「大呼小叫,成和體統。」

    因受傷,面色有些蒼白的劉磐,見劉表動怒,立刻板起了臉,恭敬的行了一禮,說道:「叔父,磐在宛城歸來時,遭到莫明殺手刺殺。被三位英雄所救,他們三人各個了得,一定可以救我荊州與水火之中。」  


li60830 發表於 2019-6-29 15:27
三國王者 第六部 再戰荊襄 第十七章 擇才而用
    劉表正為孫燦事情煩憂,一聽有人可救荊州,立刻大喜道:「哪位英雄可救荊州?」

    劉磐恭敬的說道:「正是破黃巾的劉關張三兄弟。」

    「哦!」劉表應了一聲,想了一會兒,道:「莫非就是以『仁義』而揚名的劉徐州?據說,他乃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人,與我祖大漢魯恭王正是近親。快快有請……快快有請……」

    不一會兒,劉備、關羽、張燕三兄弟相繼走進荊州牧的府衙議事廳。

    三人相繼參拜行禮。

    劉表表現的相當熱情,大笑道:「玄德無須多理,你我二人皆是漢室姻親我祖大漢魯恭王與中山靖王乃近親也,我們等也不用客氣。若不嫌棄,稱呼一聲兄長即可。」

    劉備此刻以是落難之身,有求於人,見劉表如此禮待,連聲稱是,並以兄弟之禮對待,視劉表為兄長。

    劉備吹噓道:「呂布來投,備不計較其出身,誠心待之,糧草城池,未有一點怠慢之處。可恨此賊子狼子野心,竟然謀我徐州,著實可誤。若非當日未聽三弟良言,執意要收留呂布,怎能落得如此地步。」

    劉表也嘆聲道:「為兄的處境也好不到哪去,孫燦軍驍勇善戰,手上人才輩出。南陽一地,幾乎全陷,愚兄前景勘憂啊。吾弟此時前來,正不是時候。可速速離去,他日若荊州未亡,兄在當面向賢弟請罪。」

    劉備早已聽說孫燦攻打劉表一事,好奇說道:「孫燦此人,備和他打過交道。為人正直,絕非不講道理之人。兄長與孫燦,一定存在什麼誤會。不如讓弟代兄走一趟消除誤會?」

    劉表一臉苦笑,難以啟齒,總不能說自己將孫燦的父母擄來,從而令孫燦對自己恨之入骨吧?此刻,他除了苦笑,哪還能幹什麼?

    孫燦未將事情傳揚開來,已經是莫大的恩德了,他怎敢在隨意詆毀孫燦。萬一惹怒了他,將他擄劫孫哲夫婦的消息一傳開,那麼他立刻就會聲譽掃地,受天下人唾棄。

    其實,並非孫燦好心不說,而是孫哲不讓孫燦以此來打擊大漢的威望。

    大漢的聲威本就不足,只要劉表擄劫孫哲夫婦的消息一傳開,那世人再唾棄劉表之餘,大漢的聲譽也會為此受損。

    因此,孫哲嚴令孫燦不許以此手段對付劉表。

    當然,這並非劉表能夠知道的。

    劉備見劉表,面露難色,知道對方有難言之隱,也就不在追問。他本無家可歸,聽從張燕的意見,來荊州投奔劉表。

    現在劉表有難,正好是他他出力相幫的時候,當即說道:「無論兄長與孫燦的恩怨如何,都不應該兵戎相見。令百姓蒙難,不說對錯。總之,他謀取荊州卻是實情,弟願意代兄長領兵抵禦。」

    劉表先前說的只是場面話,他根本就不願劉備離去,現在將劉備一力攬下重擔,他怎能不喜,立刻說道:「表立刻撥給弟五萬軍馬,由弟前往新野鎮守。」

    此時此刻,劉表除了相信劉備外,毫無別的方法。

    劉、關、張三兄弟走出府衙,就見劉磐在府外守侯。

    劉磐見劉、關、張三人走出,立刻迎了上去,說道:「三位叔父好,不知叔父們想去哪兒。」

    劉備和善的笑道:「兄長在南街為備,準備了一間府邸,備正準備去那歇歇。」

    劉磐望瞭望四周,見四周無人,便道:「三位叔父,想必你們心中有許多疑問。如果沒有重要的事情,可否隨侄兒走一趟。」

    劉備覺得事有蹊蹺,正打算拒絕,就聽張燕搶先道:「磐公子帶路,我等初來軋道,並無任何事情。」

    劉備看了張燕一眼,不好反駁,只得做了個請的手勢。

    劉磐高興的再前領著路。

    關羽拉了拉張燕的衣繡,低聲道:「大哥,本不願去,三弟為何如此逼迫大哥?」

    張燕低聲回道:「荊州關係錯綜複雜,大哥要想光復漢室,就必須有一處領地。荊州這裡地廣人足,正是發展的極佳之地。若大哥取之,以其仁厚寬宏的性格,不出幾年,荊州便可大治。

    同時亦可和袁紹、孫燦、曹操等豪傑一較長短。

    當務之急,就是要弄清荊州當前的形勢,劉磐這裡正是一個突破口,我們應該要好好把握才行。

    還有此事不可讓大哥知道,不然以他之賢德,又將會前功盡棄。「

    關羽微微點了點頭,他知道自己這位三弟,看似粗曠,卻心細如髮,領兵佈陣或許不如自己,但在謀略之上,卻勝過自己多矣。

    四人向前走去。

    殊不知,在四人之後,牆角遍一雙陰毒的眼睛看著四人,眼中閃著陣陣殺機。

    卻說,劉磐代著劉、關、張三兄弟來到了襄陽最大的一家酒樓,劉磐好似這裡的熟客,未打招呼,就直接上了二樓。

    三人緊隨其後,竟來到一處獨立的房間。

    房間裡酒菜已經齊備,一個青年正在窗前眺望,好像在等著什麼人。

    聽見了聲響,他立刻回過身來,打量了來人,立刻行禮拜道:「侄兒劉琦見過叔父?」

    「大公子?」劉備見著眼前這位消瘦蒼白的公子,顯得很是吃驚。

    當然,劉備也是見過世面的人物,當即就恢復了平靜,說道:「原來是大公子,不知大公子請備來有何要事?」

    劉琦突然跪在劉備面前,泣聲說道:「繼母惡毒,不肯相容,性命只在旦夕,求叔父,救救我父親,救救琦兒。」

    劉備頓時有些不知所措,急忙扶起劉琦,婉聲推遲道:「此事乃賢侄家務之事,備也無可奈何。」

    劉琦道:「繼母所作所為以非『家務』二字,可以言語。繼母蔡氏勾結蔡冒等人,處處迷惑家父。家父深受蔡氏矇蔽,幹出無數大逆不道之事。」

    接著,他將蔡氏和蔡冒的罪過,述說了一遍,其中包括襲擊宛城,綁架孫哲夫婦,還有提高稅率,強募兵丁等等不益之事,向劉備說了一遍。

    劉、關、張三兄弟聽後各個目瞪口呆,他們原本只是奇怪。不知為何孫燦處處爭對劉表,卻沒有想到內情如此的複雜。

    劉備高聲嘆道:「兄長,怎會如此不智。妄信讒言,奪孫燦城池本就不對,事後竟將豈雙親挾制以做人質。難怪孫燦會如此震怒,處處與兄長為敵。」

    劉琦教唆道:「叔父,這些都是蔡氏和蔡冒的罪過,與父親大人無關。如今軍中大權幾乎在蔡冒手中,荊州上下本無一人可以和蔡冒對抗。但如今叔父到來,相信一定能剷除蔡冒這個毒瘤。」

    劉備默然不語,想了許久,說道:「此時,關係重大,我等還是小心為妙。等看清楚局勢,在從長計議,當務之急,還是退孫燦大軍要緊。」

    劉琦連忙稱是,蒼白的連上露出陣陣歡喜的笑容,心道:「此刻此刻,蔡冒應當知曉,我們今日之交談。以蔡冒的性格,定會以為我們已有盟約,絕對會對你百般刁難,到時……呵呵!你不幫我也不成。」

    想到這裡,劉琦臉上的笑容更加的旺盛。

    宛城官邸,議事廳。

    經過數日的相處,孫燦對賈詡有了很深的瞭解。

    當然這個瞭解,僅僅限於賈詡的能力,而非他的一切。賈詡的官職是主簿,主簿的任務是典領文書,辦理事務,以及幕府中的重要僚屬,參與機要,總領府事。權位不高,卻相當重要,於後世的秘書一樣,處處跟隨孫燦左右,協助他處理大小事物。

    孫燦麾下眾臣有些人始終不明白孫燦為何將賈詡這麼一個人,留在身旁。但個別人卻非常清楚,賈詡最適合的職位就是主簿,說準確的就是孫燦的影子。

    賈詡的智慧在於揣摩人心,可以看透許多人看不透的事情。每每都可以在關鍵的時候,提醒自己的君主,應該如何正確的抉擇。

    有些事情孫燦不能做的,不行做的,賈詡就會擅自做主,替孫燦去做。

    好比,漢初的陳平計策毒辣,詭詐世所罕見,謀聖張良也未必及他。

    兵聖韓信自視過高,狂妄自傲,心胸也異常狹小,自認為劉邦無他不成,處處與劉邦抬槓,每每因為一言不和,就迫使劉邦向他認錯。後來,劉邦被項羽緊緊圍困在滎陽,情勢危急,生命危在旦夕。

    而韓信卻依佔軍功,以強令的口吻,逼劉邦封他為齊王,並在齊國首府臨淄飲酒作樂,大有你劉邦不封我為王,我就等你死去,自立為王的神態。

    劉邦再一次忍受韓信的猖狂,封他為王。

    天下大定,劉邦本就忌憚韓信的才華,更何況韓信囂張狂妄,常常不將劉邦看在眼中,但是劉邦不願留下誅殺功臣的罪名,可韓信存在一天,就對大漢是一個威脅。

    劉邦麾下所有將士都說要罰韓信。惟有陳平在最關鍵的時候,看清楚了時勢,揣摩出了韓信的心中所想,一計尋常的「請君入甕」就將韓信這位無敵的大元帥在雲夢澤擒拿,這一計謀,避免了一場戰爭,消除了再度分裂割據的禍根,維護了新王朝的統一與安定。

    賈詡和陳平有著很相識之處,那就是無情。

    無論再好,再出色的謀士都有感情用事,或者當局者迷的的時候。而賈詡卻不會,世人的生死於他們無關,他們可以悠閒的以旁觀者的身份看待一切事物。

    因此,他們的思慮要比任何人都要理智。

    如此之人,只有放在身旁效力,才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孫燦將賈詡留在身旁,正是擇才而用。  
li60830 發表於 2019-6-29 15:27
三國王者 第六部 再戰荊襄 第十八章 中伏博望坡
    賈詡最大的一個優點,就是博聞強記,揣摩人心。可以依照一點小小的情報,推斷出一些重要的事情。

    不說百試百中,但也是十猜九准。

    而他自己也清楚這一點,私自建立了一個小小的情報組織,他暗殺劉磐的人手就是從那小小的情報組織裡調出來的。

    孫燦不是張繡,賈詡在他眼皮底下建立一個小勢力都不知道。只是第二天,孫燦就發覺了賈詡的這個情報組織,他非但沒有怪罪賈詡,反而出軍資組建了一個情報組織,名為「毒士營」交於賈詡管理。

    既然孫燦將賈詡留在身旁,就給了他十足的信任和權力。

    當賈詡得到了任命後,也只是說了一句:「主公,詡會全心全意幹好每一件自己應該幹的事情。」

    賈詡是人,人都有感情。賈詡控制感情的能力雖然,遠在常人之上,但是總有讓他感動的事情。

    好比孫燦的信任。從他加入行伍,進入西涼軍後,不是被人嫉妒,就是被人懼怕,就連敢用他的人也是離他三尺之外,就連張繡也是一樣。

    向孫燦這麼對他推心置腹的,有史以來,還是第一次。

    建安二年(丁丑,公元一九七年)八月。

    孫燦在佔領宛城後,就下令停軍整頓。一來收編張繡軍留下的西涼鐵騎,二來就是等候壽春的糧草支援。

    九月,糧草,軍備都一齊全。

    孫燦下令揮師南下,並以徐晃、趙雲、張遼為先鋒,三頭齊出,爭取一戰而破襄陽。

    徐晃是荊州軍士的噩夢,當年就有八千破八萬的戰績,此刻,他為先鋒,一路上所經城縣無不開城納降。

    趙雲、張遼也憑藉智謀、武勇,逢城破城,一路凱歌高奏。

    趙雲大軍直逼新野而去。

    新野縣衙,議事廳。

    「大哥,孫燦軍已經在六日前出發,命徐晃、趙雲、張遼三人為先鋒,以極小的代價,連克五城。現趙雲正向新野逼近,人數大約八千左右。後續軍馬也不日抵達,人數大約四萬,各個都是能陣善戰的精銳之師。我軍戰力遠在對方之下,此戰應以計破之。」張燕將探子探來的情報向劉備稟報,並且加以分析。覺得對方勢大,正面交鋒毫無勝算,必須以智克敵,方可破敵。

    劉備聽了,面上露出羨慕之色,長嘆道:「三路先鋒齊頭並進,當世恐只有孫燦有此魄力和人力了。其麾下能人義士果然各個都是天下少有的奇才。」想想自己立志光復漢室,可是麾下卻只有二弟、三弟兩員可用之將,心裡就一陣失落。

    不過,他並沒有氣餒,當年高祖在歷史不是照樣弱項羽百倍,他最後還是憑藉著一顆愛惜百姓的心,以及百折不撓的精神,擊敗了英雄了得的項羽,建立起了四百年的大漢王朝。自己既然有心學高祖,那麼就不能在這時候放棄。

    想到這裡,劉備打起了精神,問道:「二位賢弟,可有破敵之法?」

    關羽微睜著丹鳳眼,道:「對方士氣如宏,戰意高昂,要想破敵,必先殺其銳氣。弟之意,應當出其不意,率先出擊,趁孫燦大軍未到之前,將趙雲擊敗,挫其銳氣。」

    張燕隨聲附和道:「大哥,二哥所言及是。我們刻意封鎖我等到來的消息,五萬大軍也沒進城,潛藏在附近的山中,趙雲一定不清楚,我軍的總體實力。而我們正好利用這點,設計破之。新野以北,二十里外有一處小道,為博望坡,那是一個山套,地處狹小,荒木茂盛,正適合藏軍設伏。」

    劉備這時提醒道:「子龍此人為兄惜日與他打過交道。不但武藝深不可測,那智謀也相當驚人,可謂智勇雙全,若以火攻恐怕奏效的幾率不大,恐會被他輕易發覺。」

    關羽再道:「那就四面埋伏,將大軍潛伏四周,只要趙雲一中計,就可將他團團圍困,斷其後路。只須謹慎設伏,對方絕對發現不了。」

    「嗯!」劉備說道:「就如此決定,子龍乃難得的將才,二位賢弟切記不可取之性命。若能歸順我軍,那復興漢室大業有望矣。」

    關羽、張燕連聲稱是。

    博望坡前。

    卻說趙雲一路過關斬將,殺至博望坡,準備今日攻克新野,突然見博望坡地處狹小,荒木茂盛,是火攻的最佳之地。

    當即勒馬停步道:「前面何地,如此險要?」

    張繡曾經經過此地,見趙雲發問,立刻答道:「此處是博望坡,乃通向新野縣城的必經之路。」

    趙雲為人謹慎,說道:「兵法有云:狹處需防火攻,師兄先遣一將好好探察一番,看看四處是否有可疑的易燃之物。」

    張繡點頭領命,隨口吩咐道:「胡車兒,你帶對士兵前去好好探察,看看是否有易燃之物。」

    胡車兒有些不耐煩的領命而去。

    不久,胡車兒就掣馬奔回,說道:「回將軍,附近並無易燃之物。」語氣還算恭敬,但心裡卻對這個年輕的統帥,沒有任何敬畏之情,覺得他是在小題大做。

    其實,只要胡車兒耐心細查,未必不能發現蛛絲馬跡。可惜,他根本就沒有將趙雲的命令當成一回事情,只是草草的搜查了一遍。

    將不威,是趙雲的缺點之一,也可以說是優點。他為人過於和善,經常和將士打成一片,稱兄道弟。因此眾將無不盡心盡力,樂意為其效死力。

    可是,這群西涼鐵騎各個都是桀驁不羈的強橫之徒,沒有令他們信服的能力是絕對無法駕馭他們的。

    趙雲新官上任,還未有時機表現。這群人只是知道趙雲有匹夫之勇,不曉他有領軍之才。而趙雲也無對他們施壓,使得這些將士,對趙雲並不信服。對他的命令也抱著懷疑的態度執行,非全力而為之。

    趙雲見對方沒有設伏,心頭一寬,暗道:「根據情報,新野城內也只有一千士卒,太守又是無名之輩,想必對方沒有想到主動方有勝算。」

    想到這裡,也就放心下來,下令全軍前進。

    大軍列隊,逐一進入博望坡。

    四周鬱鬱蔥蔥,氣氛詭異。

    突然,急鼓作響,好似天上驚雷一般,連綿不絕,四周呼喝聲,喊殺聲也隨即響起,無數旌旗在四周出現,密密麻麻的人群對著涼州鷹騎呼嘯而來。

    敵軍遍眼都是,轉眼就以包圍之勢,將趙雲圍困中包圍圈內。

    涼州鷹騎人人露出慌亂之色。

    惟獨趙雲冷靜的望著四周,高聲下令道:「眾將聽令,後軍做前,前軍做後!張繡將軍率軍突圍,我來殿後。」

    這時,前面傳來一句高呼:「趙雲,你走不了了。」

    趙雲冷笑道:「你是何人?誰能留的住我!」趙雲長槍指天,威風凜凜。

    對面又傳來一聲:「我知你武藝高強,但是這裡有五萬軍馬,你又如何衝出?」

    趙雲臉色變了變,沉聲道:「不可能,新野怎會有五萬軍馬?」

    對面那人又道:「你又怎知新野無五萬軍馬?這是惑敵之計也,新野城中雖竟有一千,但附近山野之中為何不能有五萬大軍?現在你以知我所言非須,何不快快待擒,省得多造殺戮。」

    「哈哈……」趙雲大笑道:「你們劉表軍草包一般,豈能於我麾下勇士相比。將士們,你們皆是人人稱雄的西涼勇士,拿出你們的勇氣隨我沖。」

    趙雲放棄了原來撤退的計畫,一反常態,指揮著大軍向前衝殺過去。

    原來,從剛才的對話中,趙雲已經套出了一些有利的信息。

    既然對方早以用惑敵之計設防,足以說明他們做了充足的準備,打算將他的軍隊一口吃下。

    如此,對方一定已經層層部署,斷其後路。

    如果他們這時後撤,一定會陷入對方的包圍,從而落入死地。

    不如,向前突圍,只要衝出包圍圈,就能夠化險為夷。

    毫無疑問,趙雲的判斷非常的正確,劉備這次為了擒拿趙雲,下了十足的功夫。巨石、滾木等對阻擋騎兵突圍的有利工具都在後方。

    關羽專門在後方等著趙雲後撤,然後在以巨石、滾木阻擋,將他的退路截斷,隨即在全軍殺處,鎖定局面。

    可是,趙雲竟早已料到此點,率軍向前方突圍。這一會兒,可急壞了關羽,急忙領著一隊士兵向前殺去。

    趙雲手舞龍膽槍,在前頭開路,槍影紛飛,所到之處,敵將有如秋風掃落葉一般,紛紛潰逃。

    「哈哈!一群草包爾。」趙雲衝殺之餘,還不忘嘲笑敵軍,給麾下將士打氣。

    西涼勇士本就以好勇鬥狠而揚名,見主帥如此神勇無敵,人人都升起一絲新的希望。不由自主的跟在趙雲身後,與他一起殺敵。  
li60830 發表於 2019-6-29 15:27
三國王者 第六部 再戰荊襄 第十九章 一身是膽
    卻說,趙雲帶領麾下將士,誤中劉備詭計,陷入四面包圍之中。

    趙雲看出對方破綻,向前衝殺過去。

    張繡在一旁見師弟如此神勇,也激起好強之心和趙雲一起並肩突圍。他的槍雖不如趙雲般淒厲,但『北地槍王』這個稱呼也並非浪得虛名,尋常人無法在他手上走過三合。

    涼州鷹騎在主將、副將的激勵下,各個都奮力拚殺起來。

    趙雲、張繡雙槍齊出,無人可比。

    遠處,劉備山上見趙雲繡直透重圍,出入千軍萬馬之中如入無人之境,所至之處並無一合之將,駭然道:「趙子龍竟然勇悍至此?數萬大軍都圍他不住?」

    一旁張燕怒道:「趙子龍欺人太甚,大哥愛其才,不忍殺之,卻漲他猖狂氣焰。待弟下去擒之。」

    不等劉備答話,就領五千士卒前去阻擋。

    趙雲左衝右撞,頃刻間龍膽槍下亡魂又多了三十餘人。

    金鼓之聲大做,荊州軍馬旌旗展動,一個黑面大漢領著「張」字旌旗的兵士,直向趙雲衝來。

    趙雲他一面快速上前迎擊,一面大聲道:「師兄,你繼續突圍,這裡交給我了。」

    話音未落,背後又傳來陣陣喊殺聲,轉頭一看,覺得心都冷了:只見有一隊軍士將鷹騎攔腰截成兩斷。對方將領是打著「關」字旗號的荊州兵,他們吶喊著自背後殺了過來!指揮者儼然就是在壽春有過一面之原的關羽。

    趙雲先是看得怔住,隨即耳中想起先前那熟悉的聲音,驚天動地一聲狂叫:「劉備……!」

    這叫聲充滿了憤怒和悔恨,伴隨著咆哮,又悔又急。

    他本來對劉備的印象相當不錯,可是此番卻狠不得,挖其脛骨。

    劉表為一己之失,奪忠義的孫燦領地,後又以其父母要挾。在趙雲的眼中實在是大逆不道,罪該萬死。

    可劉備竟然幫助一小人,殺他麾下士卒,此仇此恨,黃河難洗。

    趙雲高聲咆哮著,向張燕殺去,連人帶馬衝入張燕軍中,連殺了六十多人。

    張燕衝到趙雲跟前,道:「趙雲此時不降,更待何時?」

    趙雲怒髮衝冠,道:「劉備小兒,妄稱賢德。如今助紂為虐,與劉表小人為伍,與禽獸何意哉。只恨不能親手殺之,降他?做夢。」

    張燕氣得「哇哇」大叫,在關羽、張燕的心中劉備的地位並不比神相差多少,只要劉備一句話,哪怕是讓他們去送死,他們也不會皺一下眉頭。

    如今,張燕見趙雲如此羞辱劉備,也失去理智,向趙雲殺去,招招奪命。

    趙雲也殺的興起,槍槍追魂。

    張燕哪有趙雲厲害,力戰三十合,就被趙雲刺中兩槍。不敵,敗逃而去。

    張燕身後的荊州兵紛紛四散潰逃,這些荊州兵知道趙雲的厲害,此時縱然明白關羽援軍到來,可一見趙雲的身影,頓時都亂了陣腳。

    趙雲狂喝連連,每喝一聲,敵軍的氣勢就減至一層。

    張燕帶來的五千大軍,竟然被趙雲一人擊潰。

    趙雲再次回望了一眼,見三千將士被關羽以陣法死死困在軍中無法逃脫,眼中急欲噴出火來,他忍著淚水殺回到張繡身旁,厲聲喝道:「此處離出口不遠,兄弟們隨我殺出去。」一緊手中的龍膽槍,咆哮著催馬向前!

    鮮血飛濺中,趙雲一馬當先,擊碎了前面數層人潮。龍膽槍左右盤旋,周圍無人敢近,但凡進入者,必定一擊斃命,屍首分離!

    他縱聲長嘯,吼聲彷彿震徹天地,猶如一頭下山的猛虎!

    吳巨是劉表手下的將官,因為和劉備有舊就被調入劉備的麾下,他奉命鎮守著最後一道關口,也就是博望坡的出口。

    吳巨見趙雲衝來,見他一身是血,大喜過望,本來他恨劉備無義,將戰功分給他的兩個兄弟,讓他守在這無用之處。

    在他心裡五萬困八千對方是絕對衝不過來的,如今卻見趙雲才衝出,又見他一身是血,以為趙雲已經身受重傷,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生怕別人搶了他的功勞。狂喜著向趙雲迎了過去。

    趙雲分開荊州軍血肉的波浪,摧枯拉朽一般衝殺過來,見一將竟向他衝來,雙腿本能一夾,剎那間就已衝到吳巨的面前。

    吳巨還沒有反應,就覺得自己如騰雲駕霧一般飛起,接著腹中就是一陣絞痛。這才發現,自己肚子已被這位殺星搠了個大洞。

    趙雲一招擊斃吳巨,絲毫不停,龍膽槍再次揮灑起來。吳巨麾下的士兵一個個就像泥巴捏成的一樣,瞬間就趙雲打散。

    馬不懈怠,踏著屍體衝出了博望坡。

    趙雲終於帶領著三千五百餘將士,衝了出來。

    趙雲指著東方的襄鄉縣,對張繡說道:「師兄,那裡是襄鄉,張遼將軍就在那方,你立刻帶領這些將士前去,張將軍會安排你們的。」

    張繡奇道:「師弟,那你呢?」

    趙雲道:「還有一隊弟兄被關羽困住了,我去救他們。」

    張繡大急,「不可,此時進去送死而已。這麼長時間,想必他們已經陣亡了!」

    趙雲大聲吼道:「哪怕此次只能救一人,我也要去。」

    說著,不理會張繡,再度殺了進去。

    劉備軍完全沒有想道,趙雲會再次殺入,有了一次經驗,這次幾乎無人敢再次出現在趙雲的馬前。

    因此,趙雲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殺進了博望坡腹地。

    陣中,關羽神色有些嚴峻的看著眼前的身受重傷,卻依舊死戰不退的胡車兒,說道:「胡車兒,關某已經三次手下留情。某家敬重他是一位好漢,故兒數次留情,未將你斬於馬下。如今,趙雲、張繡已經棄你們而去,你為何還要苦苦死稱,令這數千壯士魂歸九泉。」

    胡車兒神色平靜的看著關羽,心道:「只要能為張將軍拖延一點時間,他就多一分突圍的機會。」

    他拭去口中的鮮血,道:「胡車兒不服!」

    關羽單鳳眉一張,殺氣大露。

    原來關羽圍困胡車兒的時候,見胡車兒神勇過人,忠剛義膽,這三千餘將士也各個驍勇無比,於是就想將這些兵馬收入大哥劉備的麾下。

    於是,就和胡車兒約法三章,只要胡車兒能夠接的下關羽三招,就讓他離去,接不下就歸降他。

    而胡車兒對張繡是死忠,他覺得自要自己能拖延一分鐘,張繡就多一分突圍的希望。因此,就同意了關羽這個條件,但是也一點,就是關羽要讓他胡車兒心服口服。

    關羽對自己的武藝,相當自信,覺得自己讓胡車兒心服是輕而易舉,也就同意了下來,他沒有想到看視老實忠厚的胡車兒竟然對他耍起了心計。

    無論關羽怎麼將胡車兒打倒,胡車兒都死不開口說服。

    終於,關羽動怒了,冷聲道:「你的忠義,關某敬佩,能死在關某全力一刀下下,也算是你的福氣。」

    雙眼一瞪,青龍偃月刀高高舉起,剎那間,一股浩然之氣從關羽的刀上湧出,刀上的龍紋時影時現,彷彿一條騰飛的巨龍。

    胡車兒毫無抵抗的能力,傻傻的看著青龍偃月刀離自己的腦袋越來越近。

    說是遲,那時快。

    「看我趙雲神箭!」一聲高喝,弦響箭到,正射在關羽頭盔頂上纓根。

    關羽巨震,剛才他才算以全部實力,將胡車兒斬殺,以表他的忠義。因此,六識都聚在他的龍刀之上,對外界的感覺下降了幾分。可縱然如此,常人想要射中他也是不可能。但適才那箭,竟讓他毫無閃避之力。

    唯一的解釋,那就是對方的實力和他不相上下。

    一人一馬衝入軍中,來人紅馬銀槍,正是常山——趙子龍。

    不過,他的招牌白馬,已經被鮮血染成了紅色。

    趙雲道:「胡將軍乃雲之部下,雲用一命,換胡將軍一命,不知關將軍以為如何?」

    關羽知道,剛才在分神之下,要射死自己易如反掌,對方既然手下留情。顯然是看在自己未殺胡車兒的事情上。當即點頭笑道:「有何不可,吾殺胡車兒猶如揮刀切紙一般,不過敬他忠義不忍殺而已。」

    胡車兒倒在地上,喘著氣道:「趙將軍,主……」他還想叫主公,但是,立刻又改了過來,說道:「張將軍怎麼樣了。」

    趙雲和善的一笑,道:「胡將軍放心,張將軍已經順利的突圍,這回應該離開了。」

    胡車兒放心的鬆了口氣,隨即道:「那……你……為何又進來了?」

    趙雲道:「你們皆是雲的兄弟,雲豈能棄你們余不顧,獨自逃生?」

    四週一偏寂靜,無論是關羽軍,還是涼州鷹騎人人都被趙雲的這話給驚呆了,各種不同的眼神看在趙雲的身上,其中有嘲笑的、譏笑的、還有幸災樂禍的,但是更多的卻是敬重和愛戴。

    關羽也為之一呆,長嘆道:「古今忠義之士,唯趙子龍為最。可恨如此人物,不能於羽同殿為臣,乃大不幸也。」  
li60830 發表於 2019-6-29 15:28
三國王者 第六部 再戰荊襄 第二十章 奇兵天降
    博望坡外!

    雷敘看了一眼博望坡,又看了一眼張繡,說道:「張將軍,快下命令吧。趙將軍一個外人都如此重義,我們在獨自逃生,還算是人嗎?」

    自從趙雲領這張繡他們殺出重圍後,這些士兵就在意見上產生了嚴重的分歧。

    其中大部分士兵都為趙雲的忠義感動,願意重新殺入博望坡,支援趙雲。

    還有一小部分士兵認為重新殺入博望坡,只是找死,再做不必要的犧牲,應該依照趙雲的吩咐,前往襄鄉,然後在尋找機會讓趙雲及眾將士報仇。

    眾人商議來,討論去,都沒有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最後,都尉雷敘就將這個燙手的山芋交給了張繡,讓張繡這位原來的君主,畢竟這裡最有權威的人就是他了。

    張繡自己也很是著急,他知道再次衝進去以後,突圍的幾率幾乎為零,跟送死沒有什麼區別。可是如果不沖,他怎麼對得起恩師,怎麼對得起趙雲這個師弟,怎麼對得起胡車兒這位一直對他忠心耿耿的部下。

    但是天性有些膽小的他實在沒有再次冒險的勇氣,真的不知道如何決斷。

    腦中思緒混亂,拿不定主意,膽小和優柔寡斷是他最大的弱點。

    「要是文和先生在這裡就好了!」不經意間,他又想起了那位智深似海,經常助他脫困,解決難題的謀士——賈詡。

    突然,腦中突然出現了把十年前,恩師在遣他下山後,對他的最後忠告:「張繡,你最大的缺點就是缺乏勇氣,不敢冒險。

    槍法中缺少一份一往無前的勇氣,及視死如歸的氣勢。

    勇氣,是人的精神。做什麼事,都可能成功,可能失敗。

    為師知道你怕,但是失敗有什麼可怕的呢?你怕人笑話你嗎?

    高祖百戰百敗,也後人敬重不及。越王勾踐,輪為馬伕,為吳王夫差嘗糞。可是他最後終就成為春秋霸主之一。

    繡兒,你怕什麼呢?怕受傷害嗎?還是怕忍受痛苦?受傷和受苦同樣是人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推動力,不經風雨,能長成大樹嗎?

    切記,是否擁有勇氣,就是勇士和懦夫的本質區別。人這一生需要冒險的地方多了去了,多冒一次險也不會怎麼樣,少冒一次險也不意味著安全快樂。恰恰相反,偶爾冒險,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想要成就事業就必須敢於涉險。想要練成百鳥朝鳳槍就需要勇氣,不畏生死的勇氣。

    這是為師對汝最後的忠告,你我師徒緣分以盡,牢記此話,下山去吧。」

    張繡終於拿定了主意,暗高聲呼喝:「當了一輩子的懦夫,這次就來試試當勇士的滋味吧!」

    「上馬,喝酒!是勇士的隨我殺進去。」張繡取出馬頸上的烈酒,昂頭向口中灌去,任憑那熱辣的感覺從喉嚨中流過。

    這是北地人的傳統,凡是作戰衝鋒前,必須飲口烈酒,不然戰力就會大減。

    雖然,軍中不能飲酒,但孫燦不是迂腐之人。特別下令,在出戰前這些西涼勇士可以飲酒激勵戰意。

    「出發!」酒是人衝動的源泉,辛辣的烈酒將張繡心中的不安通通趕走,他長槍一揮,大叫:「出發!」

    博望坡內!

    劉備親自來到陣前勸說趙雲歸降,雖說歷史上趙雲對劉備忠心耿耿,任勞任怨,但如今的趙雲對劉備卻毫無感覺,原本的一絲欣賞也因為這一戰而消失無蹤,產生了極大的不滿,心中早已將他規劃為奸邪小人一類去了。

    哪裡還會理會他的招降。只是冷冷的回絕道:「古人云:『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劉備,你妄為仁義,竟和劉表此等小人為伍,於之結交,皆覺恥辱,更別說投入足下帳下。

    趙雲雖然不才,但也不願和你這小人為伍。」

    一番話說的劉備臉上青白相間,和他交往都覺得是恥辱,趙雲那還能能投入他的麾下。既然不能為自己所用,不如殺之,絕了後患,也可斷孫燦一臂。

    想著,一揮手,戰鼓聲又「咚、咚」響起。

    趙雲橫槍立馬,高呼道:「眾將士可願隨我死戰?」

    此時此刻,涼州鷹騎的大小兵將誰不敬佩趙雲的為人,相繼大呼道:「願隨將軍死戰!」

    「好,雲與諸位相距不長,但是早已視諸位將士為生死兄弟,今日死也好,活也罷。我們生死與共!大家痛痛快快的喝他一場,也不枉今日並肩作戰。」他雖未和關羽交手,但從先前關羽那聚力一刀來看,知道對方的實力絕對不在自己之下。若誓死阻擋,恐怕自己也很難突圍。何況此外虎視眈眈、環伺在側的,又有數萬敵軍,自己率眾突圍的機會並不是很大。因此,只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戰,方有可能突圍。

    眾將士為他豪氣所激,人人取過馬上酒袋,說道:「不錯,正要和將軍痛快的喝上一場。」

    拔開袋上塞子,諸位大飲一口,將酒袋棄之於地,殺向右旁而去。

    關羽早在一旁等候多時,催馬擋在趙雲身前。兩將盤旋大戰十合,勝負未定。

    趙雲暗道:「關羽武藝不在我之下,縱然交上數百回合,也未必能分出勝負。久戰下去只會令我軍傷亡慘重,」

    當即棄了關羽,向另一旁殺去。

    關羽被士兵所阻,無法追趕。

    只好回到中軍指揮調度,數萬大軍在關羽之手,猶如手臂一般靈活,何處阻截,何處突圍,無不面面劇到,趙雲壓力大增加,突圍的速度也逐漸慢了下來。

    趙雲大急,越發神勇,可敵軍殺不甚殺,戰況頓時陷入僵局。

    突然,荊州兵一陣騷動,一隊騎兵殺了進來。為首一人正是「北地槍王」張繡,他的槍更加的淒厲了,這次冒險,讓他久久未見長進的槍法又上升了一個檔次。

    「師兄,你怎麼也來了?」趙雲急道。

    「哈哈……」張繡大笑:「只許師弟為將士捨命,師兄就不成了嗎?不當是我,所有將士都殺了進來,我們一起突圍罷!」

    「師兄……唉……」趙雲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既然來了,也只能誓死一戰。

    兩隊人馬匯合一處,一起向南方突圍。

    關羽料想不到張繡竟會再次殺入,佈防中也沒有將張繡考慮再內,頓時被張繡衝亂了全盤計畫。小範圍登時混亂起來,失去了原有的配合。

    關羽急忙佈防,但先機以失,只能憑藉數量的優勢將趙雲困住。

    雙方互不相讓。

    關羽指揮得當,趙雲衝殺巧妙,

    誰也奈何不了誰,但是兵力上的優勢始終無法彌補的。

    關羽已經動用起最後殺招,將所有手中的兵力通通聚集在一線,輪流對趙雲的數千人馬發動潮水般的攻勢。

    他將兩萬大軍分為十隊,分別由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時間,向趙雲軍發動攻勢,一浪連著一浪,荊州軍有足夠的時間休息,而趙雲軍卻不得不疲於抵抗,絲毫休息的時間也沒有。

    形勢越發的緊迫,趙雲、張繡武藝高強,還支撐的住,可其他兵士卻沒有那麼好的體力,揮刀的速度,越來越慢,傷亡的人數也急劇上升。

    趙雲雖神勇,但也難敵萬人群毆,若只有一個他或許能夠衝殺出去,但是此刻他身後有數千將士,他不得不戰在第一線,邊指揮邊殺敵。

    關羽輕捻長鬚,笑道:「大哥,對方已快油盡燈枯,只須半個時辰,我們就可撤下所有兵力,那時這群軍士縱然有良駒也無力騎乘突圍。最後只要一通箭雨,趙雲縱然神勇,也無法抵擋。」

    兩軍對戰,本就無所不用其行,各憑手段,只有傻瓜才去說什麼江湖道義。

    關羽此法,雖不正派,但是卻大大符合當前戰況。

    試想,一群連揮刀都很吃力的士兵如何上馬突圍,面對一群弓箭手還有何抵擋之能?

    劉備心有不捨,嘆道:「可惜了一員上將。唉……若能歸我所用,那該多好。」

    關羽也微微一嘆,他平身最敬重忠義之士,滿想到今日卻不得不下令將這忠義之士射死,內心也向推翻了五味瓶一般,什麼味道都有。

    正思慮時,突然驚天動地的怒吼在身後響起,彷彿一股掃蕩一切的狂風,震動著自己的雙耳!

    戰馬遭受驚嚇,用後腿直立著長嘶起來。

    關羽不禁愕然,憑藉高超的騎術穩住戰馬,回過頭去。

    艷紅的晚霞,照耀著天地。

    關羽瞇眼向吼聲的來處看去,頓時目瞪口呆地看著無數軍隊從博望坡的山道里鑽進來,出現在他們的正北方向。

    為首一個是一個醜漢,人醜馬亦丑,郝然就是孫燦軍中有虎痴美譽的許褚、許仲康。

    身旁一人,猶如黑面金剛,顯然就是張飛、張翼德。

    伴隨著雷霆般的怒吼,他們一個個雷奔電走,快馬如龍,當者披靡,見人便殺,彷彿是從地獄回到人間的復仇鬼神。

    遠處一桿高舉的兩桿大旗上書六個大字「鎮南大將軍孫」以及「定遠侯孫」!
li60830 發表於 2019-6-29 15:28
三國王者 第六部 再戰荊襄 第二十一章 百變賈文和
    劉備、關羽都看怔住了,相繼呼道:「孫燦為何來得如此迅速?」

    這呼聲充滿了憤怒和絕望,孫燦的到來意味著什麼,他們非常清楚。

    「失敗」已經是不可挽回了。

    他們打的是人海戰術,所有將士都聚集在一塊,如此龐大的陣容,短時間內又有誰可以將他們重新整隊好,重新讓他們鼓氣勇氣對敵呢?何況,孫燦軍隊的到來是那麼的出乎意料,劉備、關羽根本就想不到,也沒有一點防備。

    此事根本就不需要計算,只需看看眼前的情景,就可知道結果如何。

    狹路相逢,勇者勝。

    根本無需什麼陣法以及兵法,在驍勇善戰的孫燦大軍的猛衝狠殺之下,僅僅一擊,頓入夢中的荊州兵,方才覺醒過來,相繼擠在一起,潰不成軍。縱然臨時有人恢復過來,可是四周都的自己人,就連揮兵器也要顧忌身旁的夥伴,生怕一個不小心,傷了他。如此,還怎麼整理隊行,揮刃殺敵?

    短短不過半個時辰,遍地就已經堆積了無數荊州兵的屍體。戰場上衝來殺去的,儘是可以一當十,紅著眼睛只顧揮刀砍殺的孫燦軍。

    劉備、關羽兩人氣得眼都綠了,眼看自己的軍隊節節敗退,被殺的毫無還手之力,而自己卻又無能改變這個事實,那種感受實在是不好受。

    可他們已經無力對抗了,孫燦軍的士兵越來越多,高順、樊武、周倉、陳到、李通等人分別在許褚、張飛之後加入了戰場。

    關羽更是鬱悶若死,如果這時他手上有五千可以抵擋孫燦軍攻勢的精銳的話,那麼他一定可以先將趙雲斬殺,在行撤退。

    然而此可說什麼都晚了,遠處孫燦軍已經發出先象徵勝利的吶喊。

    劉備用力鞭打戰馬,彷彿要將怒氣全都發洩在它身上,他回身喊道:「二弟,下令撤退,此處就交給你了!」他很有自知之明,以他的武藝再這亂戰之中,留下只會讓關羽分心。不如先行離開,一來可以保護自己。二來,也可讓關羽無所顧忌,他相信以關羽的本領,世上用困住他的人絕對不超過三個。

    如果,真的遇到那三個之一,別說他一個劉備,就算十個,也不夠那人砍的。

    關羽見劉備離去,也了卻了一莊心事,急忙喝令撤下攻打趙雲的部隊,全軍且戰且退,緩緩向南方撤離。

    孫燦軍並沒有追殺,只是將他們趕出了博望坡,就放棄了追擊。

    博望坡中。

    「子龍可好?是否安然無恙?」孫燦先在博望坡佈防,隨即就來到趙雲身旁,萬分緊張的對他說道。

    誠然,趙雲智勇雙全,忠貞節氣,是難得的大將之才,能力在軍中名列前矛。若有何閃失,孫燦雖沒有斷臂那般嚴重,但也同斷腕無疑。

    趙雲感到孫燦語氣中的擔憂,歉聲道:「趙雲無能,誤中劉備奸計,令主公擔憂,萬分慚愧,請主公降罪!」

    這時,胡車兒掙扎的爬起,因為他身受重傷,一直被將士保護在中間,因此,並未在受到傷害,他起身拜道:「千錯萬錯,皆是末將一人之罪。末將未聽趙將軍命令,好好搜查博望坡,以至中伏,求主公勿怪趙將軍。」

    胡車兒此刻對自己不好好執行趙雲的命令愧疚異常,急忙為趙雲澄清事實。

    孫燦笑道:「你們無須相互將失利的原因攬在自己的身上。誰將經過說一遍,孫某自有合理的定斷。」

    張繡將中伏、突圍、再殺入,再突圍的經過詳細的說了一遍。

    張繡的口才不行,但是說的都是事實,當中的經過雖然不是精彩絕倫,但眾人也聽得津津有味,每每關鍵危險之處,就連孫燦也有些心驚肉跳,為趙雲暗自捏了一把汗。

    直到張繡說完後,孫燦才回過神來,嘆道:「常山趙子龍,一身皆膽也。」

    孫燦明白了事情的經過後,沒有罰任何人,反而,褒獎了眾人幾句。畢竟,這件事情的主要責任在於情報不足,怪不得任何人。

    不過,唯一要好好感謝的就是賈詡,賈文和。如果不是他事先發覺不對,趙雲非死不可。

    孫燦笑道:「子龍,真正發現劉備從而救你的人是文和先生,還不快來拜謝。」

    趙雲一聽,急忙起身行禮道:「子龍帶麾下將士,謝文和先生的救命之恩。」

    賈詡笑道:「子龍,將軍無須多理,賈詡也是恰逢其會。」

    賈詡說的不假,確實是恰逢其會,那日有人在他麾下情報員的手上救走劉磐,當時他就覺得奇怪,自己派出的手下各個都是好手,竟然被殺的一個不剩。

    賈詡絕不是個大度之人,自己辛苦建立的情報組織,竟在此戰中犧牲了一半。

    於是,他就起了報復的念頭,就讓「毒士營」的人去調查。

    話說回來,他的報復是相當理智的,絕對不會損害一絲孫燦軍的利益。如果,對手可以加入孫燦軍的話,他也會完完全全的忘記這斷仇恨。

    因此,他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報復,而是調查。

    很不巧,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他們得知劉、關、張三人模樣,並且還探聽出劉磐將三人帶回了襄陽。

    賈詡頓時覺得事情不簡單,立刻化私為公,全力調查劉、關、張這不知姓名的三人。經過七天的細查,他們從荊州大將張允的口中探得劉、關、張三兄弟的情報,並且得知劉表已經讓劉備領五萬人馬在新野抵禦孫燦一事情。

    到賈詡得到這個消息後,總結前後,立刻就明白了為什麼沒有聽到任何劉備消息的原因,明白了劉備的計策。可是這個時候趙雲已經出發了,

    於是,他就在第一時間,通知了孫燦。

    孫燦聽後大急,連鞋子也來不及穿,就跑到軍營調兵,鬧出一個不小的笑話。

    賈詡在謙虛了一陣後,不經意的加了一句:「真正著急的可是主公,他一聽子龍將軍將會有危險,急得鞋子也未來得及穿,赤著腳就跑到軍營去調兵了。」

    孫燦尷尬非常,搔頭道:「我這不是著急嗎?這等醜事說他幹什麼?」

    賈詡一笑,不在言語。

    到是趙雲聽後,卻感動非常,雙眼通紅,嘆道:「得主公如此愛護,雲縱百死,也難報主公大恩。」

    賈詡聽了趙雲的話,笑容更甚。

    孫燦帶些責怪又帶些讚許的看了賈詡一眼,這個傢伙自從加入自己的陣營後,軍中上下的關係頓時猶如鋼鐵一般牢固。

    原來,他自己幹事情都是想到什麼就幹什麼,從來不會說出去。而賈詡在孫燦身旁,將孫燦在不經意間干的瑣事,再『不經意』透露出去,讓世人和麾下眾將都知道孫燦這麼做的意圖,無論百姓,還是臣子凡是受到恩惠的都忍不住對孫燦更加感激愛戴起來。

    好比,此刻的趙雲就是因為賈詡『不經意』的一句話,而感動的無以復加,此刻,哪怕孫燦讓趙雲去送死,趙雲也會毫不猶豫的第一個衝上去。

    不知不覺,賈詡這個人物,在短短的月餘時間,就真真正正的成為了孫燦的心腹。對此,孫燦自己也覺得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自己為何如此的信任他。

    也許這就是賈詡的高明之處,他的『不經意』不但讓孫燦麾下的將士歸心,也逐漸擄獲了孫燦的信任。

    連張繡也發覺賈詡不一樣了,在他麾下的賈詡,是一座冰冷的高山,讓他有種頂禮膜拜的感覺。

    而在孫燦的麾下,賈詡卻經常的笑,讓人覺得他很滿足,很高興。

    其實,這就是賈詡最高明的地方,不同的君主,他會用不同的手段來保護自己。

    在李傕麾下的賈詡,是一個會奉承,拍馬的智者,將李傕哄得笑口常開,對他百依百順。

    在張繡麾下的賈詡是一位萬事都掌控在自己手的的神,讓張繡對他信服無比,有如對神一般敬重。

    而再孫燦的麾下,就成了一個全心全意對孫燦幹事的好部下,而且,常常婉轉的指出孫燦的不對之處,讓孫燦對他刮目相看,不得不服。

    歷史上的賈詡也是一樣,曹操、曹丕兩人都有很重很重的疑心病,因此,那時侯的賈詡就是一個韜光養晦,不拉幫,不結派,處處小心謹慎的絕世智者。

    不同的主公賈詡就會以不同的模樣出現,但是毫無疑問的是他的每種模樣都會讓他得到當權者的信任,並且重用。

    這時,趙雲說道:「劉備新敗,主公應當全力追擊,爭取擴大戰果。不必為了雲而延誤戰機。」

    孫燦自信的笑了笑,道:「子龍莫急,燦按兵不動,正是為了擴大戰果。」

    趙雲不解,面露疑惑之色。

    賈詡讚道:「說道把握戰機,世人誰又是郭奉孝的對手?郭祭酒早就出計讓張遼將軍襲擊新野去了。」

    趙雲眼珠一轉,頓時大悟,原來,不追擊就是要給劉備準備殘軍的時間,拖延劉備行軍時間,好讓張遼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克新野。  
li60830 發表於 2019-6-29 15:28
三國王者 第六部 再戰荊襄 第二十二章 白河之畔得賢才
    博望坡以南十里外白河岸旁。

    劉備慌張的看著身後,見無追兵,才停馬定了下來,對左右護衛說道:「孫燦可有遣追兵來追?」

    右旁的護衛,抱拳道:「好像沒有,待小的先去探察一番!」

    不一會兒,那護衛和關羽一起趕了過來。

    關羽道:「大哥請安心,孫燦並未遣追兵追擊,」

    劉備一聽,頓時放心了下來,忙道:「二弟,趕快集結潰散的士兵,竟可能的減少我軍的損失。」

    關羽領命而去。

    劉備見身後一群殘兵敗卒,在想想孫燦軍的驍勇之兵,頓時感到一陣無力和羨慕,暗道:「若我有如此雄兵,何愁霸業不成,漢室不興。……可恨,孫燦小兒,兵強將勇,領地也肥沃富饒,天下的好處都讓他一人佔盡了。」

    想著,劉備漸漸覺得很是氣悶,就沿著河流向下走著,腦中在想到底如何才能實現心中的夢想。

    走著走著,突然,一陣嘹喨的高歌傳來。

    「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廈將崩兮,一木難扶。山谷有賢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賢兮,卻不知吾。」這歌聲由遠及近,高低起伏,其中有抱怨亂世的來臨,又有大漢將要崩塌的擔憂,還有一股強烈的懷才不遇的感覺。

    劉備停馬而立,待聽清楚歌聲後,暗想:「聽此歌聲分明是一空負報國之志,卻無明主賞識的賢人。莫非老天聽我抱怨,特地贈一人才於我。」

    求才若可的他,也不管是不是,立刻尋聲找去。

    走了百米,就見一人拄著竹竿,撐著竹筏,向上游滑來,口中還高聲唱著,那聲壯志不能酬的詩歌。

    劉備高喊道:「兄台,可願過來一敘。」此時此刻,他也不去計較冒失不冒失,開口就將他請了過來。

    對面那人先是一愣,隨即大笑:「有何不可?」

    隨即撐竹筏來到岸邊。

    來人葛巾布袍,皂絛烏履,要掛長劍,英氣過人。

    劉備見其氣度不凡,大喜,快步上前,歉聲道:「先生贖罪,吾乃逐郡劉備,聞先生高歌,聽出歌中意境,知先生必定為一賢德之士,備願請先生一聚,聆聽教誨。」

    來人姓徐名庶,字元直,穎上人氏,在少年時代,是一位非常敬慕那些嫉惡如仇、扶危濟困的武林俠士,矢志要做一名頂天立地的大俠。

    為了實現這一宏願,他自幼拜師學藝,苦練武功,結交同道好友,探討切磋各個門派的藝技。待學有所成之後,便遊歷四方,做一些除暴安良、扶危濟困的俠行善舉。很快成為一名遠近聞名的少年俠士。

    後因為一位朋友因與當地一家豪門惡霸結怨而被害得家破人亡,他隻身闖入惡霸家中,刺死了這個仗勢欺人、為害一方的惡徒。不幸被聞訊趕來的大批官差包圍。因寡不敵眾,失手被擒,後被朋友營救出獄。

    至此,他認識到僅靠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剷除人間不平事。審時度勢,又見東漢王朝日趨腐朽,諸侯割據,烽煙四起,決心棄武從文,掌握一身治國用兵的本領,造福於天下蒼生。摒棄刀槍劍戟,潛心讀書求學。

    不久,學業大成,名揚荊州。

    劉表聽其名,多次禮聘他出仕。徐庶也願一展抱負,加入了劉表麾下。不過,他很快就發現劉表雖稱皇室宗胄,有禮賢下士之名,但骨子裡卻優柔寡斷,知善不能舉,知惡不能除,是徒有虛名,是一個不能成大事之人。

    當即,就棄之而去。

    心煩之下,就獨自來白河泛舟,調節心情。他見白河水波蕩漾,日幕西山,就想到當前的亂世,傷感之下,就不自覺的高聲吟唱起這「隱士之歌」。

    想不到竟然有人喊他答話,他見來人是位身穿盔甲的將軍,並且長得一臉仁慈之相,心知新野附近有兩位當世豪傑,一位孫燦、孫子羽,此人年方十六就為國征戰,數次以少克多,鮮有敗績。

    另一位就是以仁義而揚名的劉徐州,此二人無論哪個都是當世少有的明主。

    而眼前此人縱然不是孫燦、劉備,也定和他們有莫大的關係。何不就此詢問各中情況,看看是否有自己的真命之主?

    想到這裡,徐庶很爽快的依照對面那人的吩咐上前答話。

    見來人就是以仁義而揚名的劉徐州,心中略微有些失望,其實他心底還是渴望見到孫燦多一點。畢竟劉備仁義只是口傳,真正拿的上場面的事蹟幾乎沒有。可孫燦大不一樣,幼年之時,就為國征戰,破黃巾、除張讓、兩刺董卓、洛陽追擊,哪次不是確有其事。

    這些事蹟又豈非劉備目前所能夠比及的?

    不過,劉備也是一仁義之主,值得敬重的豪傑。

    徐庶抱拳行禮道:「草名山野之人,觸事疏懶,得將軍如此看待,下情不勝感激。」隨即,就請劉備上筏一敘。

    劉備非常大度的將張燕等人留在岸上,孤身一人上了竹筏。

    此舉動讓徐庶頓生好感,二人敘禮畢,分賓主而坐。

    徐庶親自獻茶。

    茶罷,劉備道:「敢問賢士高名?」

    徐庶本想實名以告,但轉念一想,徐庶一名在荊州頗有名望,如果實明相告,恐怕試不出此人的眼光和求才之心,當下,不動聲色道:「某乃穎上人也,姓單,名福。」

    劉備一想,沒聽過,但這也阻止不了他的愛才之心,說道:「原來是單先生,今天下大亂,諸侯四起,大漢崩塌在即,望先生不棄鄙賤,曲賜見教。好讓備能為漢室盡忠,免得他日老死之時,無顏面對劉家列祖列宗。」

    徐庶見他心誠,說道:「劉表此人心術不正,為保荊州無所不用其行也,當年他就曾以卑鄙的手段,迫使孫燦離開荊州。如今,孫燦挾恨而來,荊州兵無強兵,將無強將,謀臣也無人可與劉華、郭嘉、賈詡對抗。

    荊州之落陷指日可待,依照在下愚見,應當協助孫燦奪取荊州。孫燦此人仁義為懷,知恩圖報,待孫燦取得荊州後。將軍可向孫燦借兵,借將討伐徐州呂布。以徐州為據點,北上轉戰青州。屆時,徐州沃土再加青州民風膘悍,大事可成。「

    雖然,孫燦因父母之命,未將自己父母被擒一事傳出,但是天下智者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只要有一絲破綻,他們也可以猜出幕後真相。

    何況,劉表留下的破綻還不只一處。

    劉備聽了徐庶的話連連點頭,但他並不贊同,說道:「劉表視備以弟,備也曾經應承他盡力保護荊州安危。何況,當年之錯,全在毒婦蔡氏。如今,兄長他也後悔無比。備豈能在此刻倒戈一擊?」

    徐庶一嘆,也知道劉備的顧慮,不在言語。

    劉備道:「先生卻有大才,不知可否願意留下,助備一臂之力。」

    徐庶推遲道:「鄉間無名之人,安能得將軍如此看中?將軍錯愛了。」

    劉備嘆道:「大賢學成文武之能,可立身行正道於當時,留賢明於青史,以顯父母。此為孝也。救萬民於水火之中,致仁君於堯、舜之道,此乃為忠也。單先生身懷經世之奇才,而甘老於林泉之下,恐非忠孝之道。先賢孔子尚游於諸國,而教化世人。望先生開備愚鹵,而賜教之,實為萬萬之幸。」

    劉備避席拱手鞠大禮,拜道:「請先生助備,光復大漢盛世,再現漢武雄風。」

    徐庶大急,這個時候的尊卑之別很讓人看重的,劉備是漢室後裔早已傳遍天下,雖然未能得到皇室的認可,但是劉焉、劉表同時認可了他的身份,在加上諸侯聯盟時,袁紹也以皇族之理對待。

    此時,已經成為供認不諱的事實了。

    一個漢室後裔向他行大禮,他怎麼承受的起。

    急忙拖住劉備道:「大人不可,大人不可。」

    劉備並未起身,繼續道:「備名微德薄,但願請先生同往新野,興仁義之兵,拯救天下百姓,免除百姓戰亂之哭。」誠懇無比,並帶有哀求之聲。

    徐庶長嘆道:「將軍若不相棄,願效犬馬之勞。」

    劉備大喜過望,立刻拉著徐庶之手,問長問短,關懷無間。

    徐庶好生感動,將姓名如實相告。

    此刻,關羽以將大軍集結完畢,劉備在全軍面前拜徐庶為軍師。

    大軍向新野開去,路上徐庶將如今局勢詳詳細細的問了一遍,在一旁皺眉沉思。

    劉備問原因。

    徐庶道:「孫燦此人文滔武略,樣樣皆能。麾下文武眾將也各個不凡,豈有不趁勝追擊之理。怎會安然任由我軍重整殘兵?」

    劉備聽了,也覺得怪異,但不明白怪在哪裡?

    到了新野劉備正準備叫開城門。

    突然,徐庶靈機一閃,驚道:「主公快快撤回樊城,孫燦的用意正是讓主公花時間整理殘軍,而他卻奇襲新野,想必此刻新野已經在孫燦之手,對方正等我軍自投羅網。」

    劉備頓時嚇出了一身冷汗。  
li60830 發表於 2019-6-29 15:28
三國王者 第六部 再戰荊襄 第二十三章 內憂外患
    博望坡。

    孫燦領大軍出了博望坡,沿路並未急行,只是和眾某臣武將,說說笑笑,耐心的準備等著張遼的捷報。

    不多時,張遼遣來書函,趙雲喜聲說道:「捷報到矣。」

    孫燦拆開書函一觀,大失所望,信中內容並無任何捷報,張遼只是說自己奉命奇襲得了新野,但就在準備請劉備入城,將他一舉擒拿的時候,劉備突然撤軍轉道回了樊城。

    並且在撤退前,做好防禦措施,隨時準備抵禦新野的軍隊。

    孫燦將書函叫給了眾人,說道:「好一個劉備,我到是低估你了。居然可以看破我們的計策,撤回了樊城。」

    「不可能啊!」賈詡調查過劉備,知道劉備的能力在於收攏人心,知人善用,對謀略計策,不是很在行,應該不足以看破郭嘉出了這條計策。關羽、張燕也沒有這個能力啊!

    「難不成,劉備收得一賢才?」這個念頭,在他的腦中一閃而過。

    劉華皺著眉頭,心裡有些憂慮,荊州能人無限,但能在短時間內看破此計者惟有徐元直、龐士元兩人而已(諸葛亮此刻還是小屁孩,即便在聰明,也厲害不到哪裡去),他說道:「劉備弘毅寬厚,知人待士,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乃世之豪傑。關羽、張燕虎熊之將熟知行軍佈陣之道,領軍作戰之法。他們各個雖是英才,但無遠見,遠謀,不至於看破此計。應該,令有高人為其謀劃,我等還須謹慎而行。」

    孫燦一點頭,對賈詡道:「文和,立刻調查是否真有其人,若有,盡快回報。」

    賈詡點頭應了一聲。

    樊城是一座古老的城鎮,雄居中原南緣的中心,是襄陽的重要門戶,與襄陽隔江相望,北望中原大地,南行東去的交通自然是漢江為其提供了便捷之徑。

    只要攻破此城,攻入襄陽就指日可待。

    因此,孫燦在新野休整不到三天,就提兵直奔樊城。

    建安二年(公元一九七年)十一月。

    孫燦大軍兵臨樊城城下,樊城守軍劉備下令嚴閉四門,死守不攻。

    樊城以北,三十里外,孫燦軍軍營,大帳。

    孫燦正和謀臣商議攻克樊城一事,張飛突然走進帥帳要求出陣罵戰。

    孫燦考慮了一會兒,覺得是應該試試樊城守軍的虛實,也就欣然同意了下來,讓他領兵五千,前去罵戰。

    張飛高興的走出了帥帳。

    不久,賈詡走了進來,他將剛剛收到的信息告訴了孫燦,說道:「主公,剛剛收到消息,劉備軍中確有能力。此人姓徐,名庶,穎川人氏,其餘一切不詳。只知道他在十年前來到荊州求學,為人非常勤奮刻苦,在加上天資聰穎,短短幾年就成了荊州出名的才子。」

    劉華淡淡一嘆,心道:「果然是他。」

    郭嘉這時接口道:「此人嘉聽說過,是穎川出名的少年俠士,為友報仇,後遠走他鄉。想不到竟會棄武從文,在荊州學習治國用兵的本領。」

    孫燦沒想到徐庶,竟有如此名氣,看來取荊州比想像中要困難的多呀!

    轉念一想,如果事事都那麼順利,那還有什麼意思,有輸有贏,才是戰場嘛!當即攤開地圖,讓眾謀士一起商討良策。

    荊州議事廳。

    劉表剛剛得到劉備敗回新野的消息,眉頭頓時皺了起來,長嘆了口氣,道:「真乃天亡我也。」

    劉備幾乎是他最後的希望,此刻就連劉備也遭到了慘敗,他真不知道應該如何是好?無奈之下,立刻召集文武大臣商議。

    劉表此刻雖然才五十五歲,但是因為孫燦的關係,害怕孫燦將他的所作所為公佈出去,使他自己名聲掃地。為此,常常睡不安枕,夜不能寐,幾年下來,竟老了十來歲,像極了一個病入膏肓的老頭。

    他說道:「玄德弟也無法抵禦孫燦攻勢,諸位說說如今應該如何是好。」

    蔡冒給韓嵩使了個眼色,韓嵩出班先道:「主公,此戰全是劉備之過也。」

    劉表還未完全糊塗,說道:「勝敗乃兵家常事,豈能怪罪玄德弟?」

    蔡冒一聽劉表如此維護劉備,中心不快,陳述厲害,道:「主公,劉備信不得啊!此人狼子野心,在境內處處散佈仁義。使得境內百姓人心浮動很大,有的甚至說出讓主公退位,由劉備來擔任荊州牧一職。說是如此一定可以讓荊州百姓過的更好,更富足。」

    劉表聽了有些遲疑,問心腹謀士蒯良,道:「果有此事?」

    蒯良想了一會兒,他確實聽過蔡冒所說的流言,但他相信劉備不是這種小人,何況,現在也只有劉備可能抵擋孫燦軍的大軍。如果對他多加懷疑,惹他反戈一擊,那就大大的不妙了,於是說道:「主公,流言止於智者。玄德公初來咋到,既無作為,又無異向,還得主公如此看中。委以重任,相信他一定不會辜負主公」

    劉表點點頭,說道道:「賢弟與我,都是漢室後裔,應當不會又負與我。玄德寬厚,不像是個奸險小人。」

    張允道:「主公,知人知面,不知心啊!劉備在徐州就和孫燦有很深的來往,孫燦大婚時,更是親入壽春祝賀。

    你不覺得劉備來的太巧了嗎?早不來,晚不來,偏偏等到孫燦兵發襄陽的時候到來。這也太巧合了吧?「

    劉表詫異道:「張將軍是懷疑劉備和孫燦早就已經篡通一氣,謀取我荊州的?」

    「沒錯!」張允接著誹謗,道:「正是如此,博望坡一戰過於怪異。主公,試想一下,劉備潛伏博望坡此事無人知曉。當時,趙雲揮軍八千殺向新野,而新野僅有一千人。

    趙雲軍兵精將勇,而新野守軍卻皆為老弱病殘,戰鬥力低下。

    試問,精兵克弱城天經地義,孫燦絕對不會率軍支援。可,為什麼博望坡一戰中孫燦會那麼巧得及時的出現?他不去支援徐晃、張遼,偏偏來到博望坡這個山套支援趙雲?

    這也太奇怪了吧?

    我懷疑劉備從一開始就沒安好心,利用主公仁慈。將我軍逐一送給孫燦,任其殲滅。以此,來消弱我軍實力。「

    「這……」劉表仔細想想,好像確實有這麼一回事,神色也漸漸的不安了起來。

    「一派胡言!」劉磐在下首聽了許久,終於忍不住站了出來,大聲道:「叔父,休要聽這些奸佞小人攙言,玄德公以仁義稱雄與世,豈會行如此不義之事。

    要說投敵,蔡將軍的嫌疑更大吧?

    磐記得數年之前,蔡將軍領大軍八萬出征汝南,確被徐晃八千軍士殺的落花流水,片甲不留。這戰可謂曠古爍今。冒昧問一句,這戰蔡將軍是怎麼打的。到底是將軍無能,還是將軍根本就是奸細,故意讓徐晃擊敗。「

    劉磐一出口就充滿了火藥味。

    蔡冒臉都氣青了,那場敗戰是他今生最大的恥辱,若有人提起這事,無論那麼此人一定會遭到沉重的報復。

    如今,劉磐當眾說出,蔡冒更是羞愧難當,臉色要多難看,就有多難看。

    一心忠於劉表的蒯良見此一幕,頓時一臉的愁苦。

    以前劉表軍是蔡冒掌握兵權,一家獨大。雖然他經常幹一些令百姓不滿的事情,但並妨礙荊州的穩定。

    可是,如今劉備的到來,讓大公子劉琦實力大增。

    劉琦也日漸囂張了起來,多次和蔡冒發生衝突。性烈的劉磐不滿原先蔡冒的多次打壓,更是次次與蔡冒作對,整個荊州被他們兩個班人馬攪和的天翻地覆。

    外有強敵,非一般的強。內又有憂患,奪嫡之爭,又是不止不休。

    最覺得難過的就是他這類一心忠於劉表的忠臣了。

    劉表見堂下公說公在理,婆說婆有理,實在難以定論,優柔寡斷的性格又重出現在他的身上。

    正當,劉表茫然無措的時候,突然聽到劉備信使正在殿外求見的消息。

    劉表急忙召見信使入內。

    信使呈上書信,道:「州牧大人,此乃吾主的書信,請大人過目。」

    劉表急忙讓人取過書信,拆開觀看,看後隨即大笑:「哈哈!原來如此,是我們多心了。原來,一切都是玄德弟的計策。」

    原來,徐庶早就料到蔡冒會貶低劉備,就偽造了一份簡單的戰略規劃。上面說新野城池不堅,無法據守。因此,劉備決定,以詐敗的計策來誘惑孫燦孤軍深入,拉長孫燦的補給線,並以樊城之固,抵禦孫燦來犯大軍。

    劉表相信了這封偽造信函,相信了劉備的話,高興之下,又讓劉琦親自帶領一萬人馬前去支援。

    蔡冒陰沉的看劉表,見他再一次違背他的意願,更讓劉琦帶兵去支援劉備,顯然有重用劉琦的意思,冷冷一笑,眼中閃現一絲殺機。第二十三章內憂外患

    【TXT下載JAR下載UMD下載RAR下載】手機閱讀請訪問

    博望坡。

    孫燦領大軍出了博望坡,沿路並未急行,只是和眾某臣武將,說說笑笑,耐心的準備等著張遼的捷報。

    不多時,張遼遣來書函,趙雲喜聲說道:「捷報到矣。」

    孫燦拆開書函一觀,大失所望,信中內容並無任何捷報,張遼只是說自己奉命奇襲得了新野,但就在準備請劉備入城,將他一舉擒拿的時候,劉備突然撤軍轉道回了樊城。

    並且在撤退前,做好防禦措施,隨時準備抵禦新野的軍隊。

    孫燦將書函叫給了眾人,說道:「好一個劉備,我到是低估你了。居然可以看破我們的計策,撤回了樊城。」

    「不可能啊!」賈詡調查過劉備,知道劉備的能力在於收攏人心,知人善用,對謀略計策,不是很在行,應該不足以看破郭嘉出了這條計策。關羽、張燕也沒有這個能力啊!

    「難不成,劉備收得一賢才?」這個念頭,在他的腦中一閃而過。

    劉華皺著眉頭,心裡有些憂慮,荊州能人無限,但能在短時間內看破此計者惟有徐元直、龐士元兩人而已(諸葛亮此刻還是小屁孩,即便在聰明,也厲害不到哪裡去),他說道:「劉備弘毅寬厚,知人待士,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乃世之豪傑。關羽、張燕虎熊之將熟知行軍佈陣之道,領軍作戰之法。他們各個雖是英才,但無遠見,遠謀,不至於看破此計。應該,令有高人為其謀劃,我等還須謹慎而行。」

    孫燦一點頭,對賈詡道:「文和,立刻調查是否真有其人,若有,盡快回報。」

    賈詡點頭應了一聲。

    樊城是一座古老的城鎮,雄居中原南緣的中心,是襄陽的重要門戶,與襄陽隔江相望,北望中原大地,南行東去的交通自然是漢江為其提供了便捷之徑。

    只要攻破此城,攻入襄陽就指日可待。

    因此,孫燦在新野休整不到三天,就提兵直奔樊城。

    建安二年(公元一九七年)十一月。

    孫燦大軍兵臨樊城城下,樊城守軍劉備下令嚴閉四門,死守不攻。

    樊城以北,三十里外,孫燦軍軍營,大帳。

    孫燦正和謀臣商議攻克樊城一事,張飛突然走進帥帳要求出陣罵戰。

    孫燦考慮了一會兒,覺得是應該試試樊城守軍的虛實,也就欣然同意了下來,讓他領兵五千,前去罵戰。

    張飛高興的走出了帥帳。

    不久,賈詡走了進來,他將剛剛收到的信息告訴了孫燦,說道:「主公,剛剛收到消息,劉備軍中確有能力。此人姓徐,名庶,穎川人氏,其餘一切不詳。只知道他在十年前來到荊州求學,為人非常勤奮刻苦,在加上天資聰穎,短短幾年就成了荊州出名的才子。」

    劉華淡淡一嘆,心道:「果然是他。」

    郭嘉這時接口道:「此人嘉聽說過,是穎川出名的少年俠士,為友報仇,後遠走他鄉。想不到竟會棄武從文,在荊州學習治國用兵的本領。」

    孫燦沒想到徐庶,竟有如此名氣,看來取荊州比想像中要困難的多呀!

    轉念一想,如果事事都那麼順利,那還有什麼意思,有輸有贏,才是戰場嘛!當即攤開地圖,讓眾謀士一起商討良策。

    荊州議事廳。

    劉表剛剛得到劉備敗回新野的消息,眉頭頓時皺了起來,長嘆了口氣,道:「真乃天亡我也。」

    劉備幾乎是他最後的希望,此刻就連劉備也遭到了慘敗,他真不知道應該如何是好?無奈之下,立刻召集文武大臣商議。

    劉表此刻雖然才五十五歲,但是因為孫燦的關係,害怕孫燦將他的所作所為公佈出去,使他自己名聲掃地。為此,常常睡不安枕,夜不能寐,幾年下來,竟老了十來歲,像極了一個病入膏肓的老頭。

    他說道:「玄德弟也無法抵禦孫燦攻勢,諸位說說如今應該如何是好。」

    蔡冒給韓嵩使了個眼色,韓嵩出班先道:「主公,此戰全是劉備之過也。」

    劉表還未完全糊塗,說道:「勝敗乃兵家常事,豈能怪罪玄德弟?」

    蔡冒一聽劉表如此維護劉備,中心不快,陳述厲害,道:「主公,劉備信不得啊!此人狼子野心,在境內處處散佈仁義。使得境內百姓人心浮動很大,有的甚至說出讓主公退位,由劉備來擔任荊州牧一職。說是如此一定可以讓荊州百姓過的更好,更富足。」

    劉表聽了有些遲疑,問心腹謀士蒯良,道:「果有此事?」

    蒯良想了一會兒,他確實聽過蔡冒所說的流言,但他相信劉備不是這種小人,何況,現在也只有劉備可能抵擋孫燦軍的大軍。如果對他多加懷疑,惹他反戈一擊,那就大大的不妙了,於是說道:「主公,流言止於智者。玄德公初來咋到,既無作為,又無異向,還得主公如此看中。委以重任,相信他一定不會辜負主公」

    劉表點點頭,說道道:「賢弟與我,都是漢室後裔,應當不會又負與我。玄德寬厚,不像是個奸險小人。」

    張允道:「主公,知人知面,不知心啊!劉備在徐州就和孫燦有很深的來往,孫燦大婚時,更是親入壽春祝賀。

    你不覺得劉備來的太巧了嗎?早不來,晚不來,偏偏等到孫燦兵發襄陽的時候到來。這也太巧合了吧?「

    劉表詫異道:「張將軍是懷疑劉備和孫燦早就已經篡通一氣,謀取我荊州的?」

    「沒錯!」張允接著誹謗,道:「正是如此,博望坡一戰過於怪異。主公,試想一下,劉備潛伏博望坡此事無人知曉。當時,趙雲揮軍八千殺向新野,而新野僅有一千人。

    趙雲軍兵精將勇,而新野守軍卻皆為老弱病殘,戰鬥力低下。

    試問,精兵克弱城天經地義,孫燦絕對不會率軍支援。可,為什麼博望坡一戰中孫燦會那麼巧得及時的出現?他不去支援徐晃、張遼,偏偏來到博望坡這個山套支援趙雲?

    這也太奇怪了吧?

    我懷疑劉備從一開始就沒安好心,利用主公仁慈。將我軍逐一送給孫燦,任其殲滅。以此,來消弱我軍實力。「

    「這……」劉表仔細想想,好像確實有這麼一回事,神色也漸漸的不安了起來。

    「一派胡言!」劉磐在下首聽了許久,終於忍不住站了出來,大聲道:「叔父,休要聽這些奸佞小人攙言,玄德公以仁義稱雄與世,豈會行如此不義之事。

    要說投敵,蔡將軍的嫌疑更大吧?

    磐記得數年之前,蔡將軍領大軍八萬出征汝南,確被徐晃八千軍士殺的落花流水,片甲不留。這戰可謂曠古爍今。冒昧問一句,這戰蔡將軍是怎麼打的。到底是將軍無能,還是將軍根本就是奸細,故意讓徐晃擊敗。「

    劉磐一出口就充滿了火藥味。

    蔡冒臉都氣青了,那場敗戰是他今生最大的恥辱,若有人提起這事,無論那麼此人一定會遭到沉重的報復。

    如今,劉磐當眾說出,蔡冒更是羞愧難當,臉色要多難看,就有多難看。

    一心忠於劉表的蒯良見此一幕,頓時一臉的愁苦。

    以前劉表軍是蔡冒掌握兵權,一家獨大。雖然他經常幹一些令百姓不滿的事情,但並妨礙荊州的穩定。

    可是,如今劉備的到來,讓大公子劉琦實力大增。

    劉琦也日漸囂張了起來,多次和蔡冒發生衝突。性烈的劉磐不滿原先蔡冒的多次打壓,更是次次與蔡冒作對,整個荊州被他們兩個班人馬攪和的天翻地覆。

    外有強敵,非一般的強。內又有憂患,奪嫡之爭,又是不止不休。

    最覺得難過的就是他這類一心忠於劉表的忠臣了。

    劉表見堂下公說公在理,婆說婆有理,實在難以定論,優柔寡斷的性格又重出現在他的身上。

    正當,劉表茫然無措的時候,突然聽到劉備信使正在殿外求見的消息。

    劉表急忙召見信使入內。

    信使呈上書信,道:「州牧大人,此乃吾主的書信,請大人過目。」

    劉表急忙讓人取過書信,拆開觀看,看後隨即大笑:「哈哈!原來如此,是我們多心了。原來,一切都是玄德弟的計策。」

    原來,徐庶早就料到蔡冒會貶低劉備,就偽造了一份簡單的戰略規劃。上面說新野城池不堅,無法據守。因此,劉備決定,以詐敗的計策來誘惑孫燦孤軍深入,拉長孫燦的補給線,並以樊城之固,抵禦孫燦來犯大軍。

    劉表相信了這封偽造信函,相信了劉備的話,高興之下,又讓劉琦親自帶領一萬人馬前去支援。

    蔡冒陰沉的看劉表,見他再一次違背他的意願,更讓劉琦帶兵去支援劉備,顯然有重用劉琦的意思,冷冷一笑,眼中閃現一絲殺機。  
li60830 發表於 2019-6-29 15:28
三國王者 第六部 再戰荊襄 第二十四章 關張大戰 惺惺相吸
    樊城城下,殺聲震天,鼓聲如雷。一支雄糾糾,氣昂昂的隊伍,在北城門擺開陣勢。當先一員大將,面如黑炭,骨如金剛的壯漢。正是孫燦軍的虎將張飛。

    他一直跟隨孫燦,陣戰殺敵、斬將奪旗,神勇無比。但一直有個遺憾,無論對手多麼強大,可就是沒有一個值得一戰的對手。

    雖然,平時經常和趙雲、許褚切磋,不過比武較藝始終不如真刀真槍的拚殺來的痛快,實在。

    聽聞,劉備的二弟關羽,武藝高超,不由見獵心喜,忍不住向孫燦討命,打算會會關羽這位連趙雲都稱讚的虎將。

    樊城城門大開,一隊士兵衝了出來。

    那些士兵不值得一提,雖說看上前較為強壯,但覺非張飛身後那五千由練兵大家高順親自訓練出來又身經百戰的鋼鐵雄師強。

    唯一值得張飛注意的就是他們的統帥。

    一個相貌堂堂、身高九尺,赤面、美髯的大將,張飛認得正是在壽春有這一面之緣的關羽。

    掣馬上前道:「燕人張翼德再此,關羽可敢與我一戰。」

    「有何不敢?」和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交戰,也是平身快事。

    關羽臥蠶眉一挑,美髯拂動,提青龍偃月,催馬揮刀上前來戰張飛。青龍偃月刀當頭來劈張飛。張飛抬槍便架,公然不懼,兩下里針尖對麥芒,戰做一處。

    他兩人這場好殺,豹眼怒目黑金剛,鳳眼蠶眉紅天王。這個好戰鬥勇張翼德,那個心高欺敵關雲長。

    兩人初次交鋒,從來未識淺與深,今日才之輕與重。青龍偃月賽飛龍,丈八蛇矛如舞鳳,左擋右攻,前迎後映。

    這陣劉備親自擊鼓助威,那陣相繼搖旗吶喊。

    兩人刀槍並舉,二馬盤旋,勇鬥三百餘合,不知勝負。

    張飛興奮高呼:「關雲長如果厲害!」

    關羽如此高傲,也不由產生惺惺相惜的感覺,附和道:「你張飛也不差。」

    張飛再次挺槍,兩人在相互大戰了起來,半個時辰後,兩人交手以達千合。張飛垮下乃孫燦親贈,張讓費勁千辛萬苦尋來的寶馬倆良駒。而關羽坐下,只是一良馬而已。拿能禁得起如此大戰。

    瘦弱的馬腿已經開始微微顫抖。戰馬頓時成為關羽的累贅,連續十合無還擊之力。

    張飛瞧出異樣,退了幾步,道:「借住馬力,勝之不武,汝可休息片刻,一個時辰再戰。」

    關羽看著張飛心裡突然湧現一股很奇怪的感覺,若我們是兄弟那該多好。關羽眼中突露茫然之色,心道:「為何我有如此想法,此人忠義不亞趙雲,豈會作出背主之事?」

    關羽回神道:「好,一個時辰後,關某再來領教。」

    張飛回營,暗想:「此人很對胃口,若不是敵對,老張一定和他結為兄弟。」

    酒足飯飽,關羽依約而來。

    張飛盡卸頭盔甲冑,赤膊前去迎敵。一騎單出,飛馬直至陣前。

    二將又戰做一處,彼此刀來矛往,大呼酣鬥。又戰二百合,二人武藝相若,實在難分高下。

    張飛暴喝一矛刺向關羽心窩,同時關羽也出其不意,刀做槍使,捅向張飛。關羽馬上移位,左手抓住了丈八蛇矛槍的槍柄。

    而另一方,張飛也用掖下卡住了青龍偃月刀。

    兩人各自一愣,不及多想,同時發力,你爭我奪。

    兩人力道越來越大,戰馬的也越來越承受不了兩人的千均之力,關羽戰馬受力不住,直接倒在地上,張飛的馬也向一旁逃開,兩人同時墜於馬下。

    兩人一個翻身,相繼拿起身旁兵器。二人看時,一起呵呵大笑。

    原來,張飛拿的是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只見他弓步橫刀,手持大刀卻擺出持槍的模樣,好不滑稽。

    關羽也不遑多讓,他拿過張飛的丈八蛇矛槍,未加細看,本能的擺出了一個劈刀之勢,確不料,自己高舉的卻是一根長矛。

    張飛喝了一聲道:「看我老張刀法。」

    關羽也不太適應的挽了一個槍花,二人再次戰了起來。

    須知,一人武藝想要大成,非是十八般兵器樣樣皆通,而是選擇適合自己的兵器,專攻一樣。

    張飛耍了一輩子的矛,關羽揮了一輩子的刀,如今讓他們倒過來耍實在為難他們了。拚鬥起來,刀招不是刀招,槍招又不同槍招,給人的感覺就是不論不類。

    張飛大怒道:「什麼鬼兵器,不如拳頭實在。」棄了青龍偃月刀,揮著拳頭向關羽攻去。

    關羽也丟了丈八蛇矛槍,兩人一拳一腳撕打在了一起。

    劉備站在城牆上有些哭笑不得,怕關羽有失,立刻鳴金收兵。

    兩人本扭做一處,都要將對方摔倒,聽見鳴金之聲,兩人默契的同時鬆手。

    張飛撿過青龍偃月刀遞給關羽,道:「好功夫,我老張在拳腳上從未輸過別人一招半式,今日你我打的如此慘烈,老張心服了。」

    關羽大笑,將丈八蛇矛槍撿起給了張飛,說道:「關某也是一樣,當世除呂布外,你是第一個讓關某信服的人。可惜,此處無酒,不然真想和你痛飲三杯。」

    「哈哈!」張飛大笑道:「這有何難。來人……去我床底下將那罈好酒端來。」

    關羽頓時愕然。

    張飛毫不在意的說道:「老張天生好酒,主公常勸。可這酒飲一犯,拼著挨板子也要喝上一口。那酒是我偷藏的,每晚喝點解解酒飲。

    今日得遇對手,老張就請你一回。最多挨幾回軍杖,三天下不了床。第四天,老張再來和你打。「

    關羽啼笑皆非,見張飛如此,心中也不由湧出一份融融的情義。

    兩人對飲了三碗,相繼大笑著回營。

    樊城上,劉備焦急而又關心的拉著關羽,上看下看,關心道:「二弟,可有受傷?」

    關羽心下感動,說道:「大哥,沒事。」

    劉備鬆了口氣,再問道:「張飛此人如何?」

    關羽嘆道:「猶如霸王在世,神勇非常。據說趙雲、許褚二人都不在張飛之下,張遼、徐晃也是萬中無一的好手,在加上數萬驍勇善戰之兵……勝負難以預料。」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silluy

LV:1 旅人

追蹤
  • 315

    主題

  • 600

    回文

  • 1

    粉絲

[b]GO!GO!G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