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 作者:老酒裡的熊 (已完結)

 關閉
kevin1217 2011-10-2 09:34:02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384 269392
kevin1217 發表於 2011-10-2 14:29
第二百零一章 - 兵役新法
   

        鬼族人足有六七個部落,散佈在鹽湖周圍,看情形也不是才到的鹽湖,估計那個與斟戈氏發生衝突的部族只是到得比較晚而已。
        雖然這些部族都不甚大,但至少也有三個部族不少於500人,其他的在100到300之間,這樣的實力不容小覷。估計木駝和斟戈原也已經想到了,所以我們三個的第一目標都是訓練騎兵。
        將大批馬匹帶回太昊城後,我也沒有足夠的時間親自帶隊訓練,木駝不在的情況下,我把騎兵分成三個小隊,分別由三名原來的隊長負責帶領進行訓練,分別是木芒、土句和蒼離。太昊城內的步兵們原來都曾經騎過馬,甚至相當一部分還參加過騎兵的出擊任務。
        但突然間增加500騎兵還是讓風塵傷透了腦筋。
        這個時候的騎兵已經不再像初建太昊城的時候那樣,威風凜凜,是眾多少女們的偶像。在太昊族長的驅使下,這些年來太昊騎兵們疲於奔命,為族人的溫飽與發展長年在外奔波,甚至已經出現了有太昊騎兵因此失去老婆的現象。而眾多不當騎兵的族人也已經開始適應了太昊城的溫飽安逸的生活狀態,在城中無所事事。勤勞一點的在長老們安排下出去放牧或狩獵,懶一點的則成天在城裡曬太陽,或分到族中的一點糧食,略多於口糧所需,就到酒坊裡去換得一醉,不想參加騎兵的艱苦訓練。
        「什麼?竟然征不到騎兵?」我在宗廟內得知這一消息,連我自己都不相信。但事實就擺在眼前,風塵累得腰都要折了,且得到各族的大力協助,仍只招到110多人。
        按說此時太昊城內人口也有13000餘人,按六分之一算,也應該有2000人可以充任騎兵啊。目前整個太昊只有600多騎兵,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從大元諸城來的舊人,實際屬於太昊城內族人的不到400人,還有1000多人哪裡去了呢?
        「這個——有的部族長老好像是說騎兵們都在往外跑,家裡顧不到了,還有——春播時怕找不到人手一一」風塵咕咕噥噥地說。
        是這樣啊!
        看來不一定全是部族長老們的意見,其中有的恐怕還是族人地顧慮吧。但問題已經出現。就得想辦法解決。
        太昊的兵役制是到了出台的時候了。
        還有兩天就過年了,我把宗廟長老召集起來,瞭解一下目前制訂法律的進度情況,並提出了《兵役法》的基本思路。
        其實這個法令不僅涉及到徵兵工作。更涉及到基層政治框架的構建。
        目前的以部族為主地框架我暫不打破,但對基層的居民而言,最小的政治單位將大為縮小,由於太昊城的建設已經比較完備,周邊20里內,除了屬宗廟所有地農莊有不定期的居民以外,所有族人都住在城內。
        法令的第一項措施是加強戶籍管理。按後世的管理方式,我的方案是以戶為單位進行管理。年後10日內各族應將本族所在「街道」命名稱、為所有住戶編號,一號對應一戶,並嚴格登記每戶的家庭成員基本情況(姓名、性別、年齡等)。最後由宗廟的行政管理長老們對各族所報的資料進行審核,從全城內將識字較多地太昊學校優生選拔出來協助長老們工作。
        第二項措施是實施「強制兵役」。即所有成年男性族人都必須服兵役,年滿15歲之前,應該在太昊學校學習文化。15歲以後,經太昊學校教師聯合推薦,可以繼續留在學校「深造」,其他的就得服兵役,直到30歲才能退役。
        所有服兵役的成年男性先得由騎兵負責人進行篩選,體能優秀的先選入騎兵,其他的進入步兵。步兵由馬齊那邊派遣專業人士過來訓練,主要是進行隊列、體能、單人和多人對練、狩借等方面的記練,並不定期舉辦比試和表演。優異者提拔或獎勵。
        所有步兵和騎兵在農業大忙季節都將以農業生產為主,訓練必須中斷,除了少數騎兵負責對莊稼地保護,不能參加收割和播種以外。其他的戰士都得參加勞動。非農忙季節,騎兵和步兵都必須保證每天不少於3個小時的訓練時間。地點是在軍營區的廣場。從早上銅鐘響過8響開始,11響結束,有遲到、不到的應予以處罰。
        有了新增的馬,就算木駝那邊保衛大夏城一時分不出人來,太昊城也不少於800騎兵,在兵役法實行以後,一半的騎兵在城內上崗,另一半負責外勤,每半年換一次崗,家中有特殊事務的,經隊長審查,可以個別提前換崗。
        步兵實行半兵半民,平時住在家裡,訓練時到達場地。騎兵則實行專業化,全體騎兵在城內時必須住在軍營裡,回家住得經過請假。但每天只有3小時的訓練,其他時間只要不騎馬,就可以隨意離開軍營,應該可以充分地時間和家人在一起了吧。
        軍隊中有了2000多人,就不能簡單地分小隊##了,這個地方我超前一點,直接引進了後世的管理方式:每十一人為一班,通過比武確定班長,34人為一排,同樣確定一名排長。103人為一連,定一名連長,按目前的兵員數,騎兵甚至有了三名營長,團長只能由我兼任了。而步兵這邊情況要複雜一些,竟需要兩名團長,加起來快一個師了!不行,現在還是搞精兵簡政的好,步兵還是只設了一個團長,下轄5個營,共1600多人,由木芒任團長。
        在徵兵工作中,匠作區地匠人們只要在土魯那裡造冊登記為匠戶,就可以不參加兵役,但得在土魯的帶領下,每年固定一段時間,為軍隊提供必要地器材。
        最後一個問題是兵餉。這一點我是早就有計劃了,兵餉有兩種方式。一是根據各族參加兵役的人員數量,只要有一名族人服役,當年就為該部族免去100斤粟米的農業稅,另一種方法是以族為單位發放相應的青銅幣或鹽。這是給族裡的補貼。
        另外每名服役地戰士每月還發50斤粟米和100枚青銅幣,作為個人補貼,騎兵則在這個基礎上增加50%作為特殊軍種獎勵。而任有職務的班排連營等領導則單獨享有一份職業津貼,遠高於其他士兵的待遇,連長以上可以在軍營內安置家屬,這個待遇也會讓其他士兵極為羨慕。
        補貼這一項讓風塵汗如雨下——算下來竟要1000多噸粟米!還有那麼多的銅幣!而目前宗廟的歲入也僅有1000多噸!(今年秋收時有500多噸。還有匠作區平時交上來的500多噸)
        呵呵!這就差不多夠了吧,我們不是還有大量的銅和鹽麼!那可是宗廟壟斷地資源啊,宗廟可不會愁不夠開銷。加上過兩年各族新開的地上,糧食稅又要入庫了,兵員不會見風長,而土地則越開越多,總會滿足我們的需要。
        「先這樣吧——把兵征起來再說!「長老們對我的方案聽得頭昏腦漲,不要說討論。連聽懂都有問題,聽到我說出結束語,居然相互打聽:「剛才族長說地那些你們都聽懂了沒有?」
        還好我早有準備,讓太昊學校的學生將我的方案(《太昊兵役法草案》)抄寫在紙上,每位長老發了一份,讓他們下去慢慢看。據說太昊學校的教師直接就將這篇草案編入了教材,這也是目前太昊學校最長篇的一份教材,平時都是以太昊法律與通知作為主要教材的。
        大年的祭典在一片忙亂中進行,城內早已經成了一團,家家都在討論新頒的太昊兵役法,部族地族長和長老們幾乎一家一家去動員,巴不得每一家都多出幾個兵來。但負責徵兵的風塵卻在工作中發現了幾個問題,還沒有等祭禮結束就開始整理文件。
        「族長——您看,我們的兵役法可能要改一點了!」風塵悄聲對我說。手裡還拿著幾張紙。
        「行!等一下到議事廳去說。」我看到正在念「太昊一年大事紀」的風余瞪了我們一眼,忙低下了頭。
        「您看,這裡有個族人是在去年開荒時被野豬咬傷了腿,現在走路都有困難。更別說訓練了。還有這個,族裡竟然讓女孩子也來參加訓練——這怎麼行!」
        兵役法的實施讓城內掀起了一股參軍熱潮。其中各部的族長和長老們是熱心者,但執行起來卻難免有偏頗的地方。
        「這樣子——修改一下,身體有不符合徵兵條件的,讓木芒他們查一下,全部清理出去,還有,專門招50名女兵,全都要在太昊學校學習比較好的那種,送到太昊醫院學習傷員救治,其他的女兵一概清退!」
        風塵得令,帶著眾長老研究修改方案去了,我則找來土魯,一邊讓人將新法頒出去,不再只通過長老們傳達,而是讓全族人都能看到,另一方面則讓土魯準備,將新法鑄在方形的銅板上,嵌在木板上,留存在宗廟內。
        過年了!
        忙完廟中的大事,我回到家裡,元方和梅梅也專程從大方城那邊趕回來,一家子團聚,其樂溶溶。
        過完年的第一天,我讓騎兵們押著牛車,將銅、鹽碼頭的族人家屬和工業村、海鹽場族人的家屬都送出了城,前去與他們地家人團聚。
        我們在過年,也不能忘記那些為太昊辛苦工作的族人啊!
kevin1217 發表於 2011-10-2 14:30
第二百零二章 - 政治框架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一二三、四——」
        軍營的操練場上,整齊的號子響徹了全城,馬齊那邊派遣過來的教官認真負責,對太昊的新兵蛋子們一點不留情。隆冬的清早,銅鐘剛敲過8響,圍著操場跑過數圈,已經開始了正規的隊列訓練,每天早上9點以前就訓這個項目,9點到10點訓單兵技能,像跑跳投等基本能力,10點以後是攻擊訓練,中間休息時間只有幾分鐘。
        城內的懶漢們已經沒有了往日的安逸,幾乎都被各部族的族長們攆到了軍營裡,此時正昂首闊步地在操場上行進。一支略具形狀的步兵隊伍已經在萌芽中。
        「左!左!左右左!記住了——這邊才是左!」訓練的教官已經口舌生煙,一批比較困難的戰士還是分不清左右。
        我讓土魯安排木匠專門為步兵們也安放了用於練習刺殺的木樁,在人頭高的地方纏上籐條。
        「一,二,殺!——」威猛的聲音在操場響起,讓這個操場看上去有點像一個校場了,不過現在還不是,得等到太昊的第一次步兵擂台比武大會之後才是。現在這些步兵們還不具備單兵對抗的基本技巧和能力,還需要經過進一步的訓練才能進行具有表演性質的比武。而真正的戰鬥力將在實戰中逐步形成,卻不是在城內就能學到的。
        一直以來,我不是很緊張於訓練步兵,一方面是太昊有領先於整個時代的騎兵存在,多年來都是我們在戰場上佔盡主動,很少受到過大的壓力;另一方面我也在避免出現族人依恃強大的武力,在文明發展中挑起過多的紛爭。太昊的武力只要足以保證太昊文明地順利發展和傳播就好了,過剩的武力其實是不必要的。
        但這一次鬼族帶給我的衝擊是巨大的。讓我意識到,在後世給中原農業文明帶來巨大威脅的遊牧文明其實已經近在咫尺,在兩種文明的對抗中,數千年裡都是農業文明略佔上風,卻從來沒真正地處於絕對優勢,直到火器在戰場上佔據重要地位才改變這種現象。而農業文明賴以致勝的因素,除了技術方面地以外,據堅城而守一直讓絕大多數遊牧部族望城興歎。
        所以步兵遲早也要加入到戰鬥中來。
        築城的目的是為了守。沒有守城的戰士,城牆只是擺設。
        還有一個因素也讓我不得不開始對族人地武備訓練,那就是太昊族人的耽於享受。這個東西在眼下出現得太早了!
        後世的封建時代,由於生產力在一定程度上的超前。社會物資大大豐富,統治者及普通民眾都疏虞武備,耽於逸樂,以至於外敵入侵時,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空有豐厚的物質儲備,卻不能抵抗外敵。
        而再到後世的瑞士。雖然在歐洲長期中立,不怎麼捲入戰爭,卻是常規武備作得最好的國家之一,其全民皆兵地策略和先進的武器裝備水平,讓任何敵人在動手之前都不得不思量再三。
        對眼下的太昊而言,要說居安思危,可能還言之過早,但修文習武卻是必須的。否則將來太昊的族人不經戰陣。長期在騎兵的保護下安享和平。恐怕一旦騎兵失利,就只能成為敵人眼中的肥羊了。
        太昊絕不能成為一養肥了待宰的羔羊!
        所以我要讓土魯以銘之青銅地方式,將全民皆兵、藏兵於民地策略立於宗廟,雖然不敢說一定會萬世不易。但至少讓後來的族長和長老們在修改這一條之前,先得思量一下其重要性。
        當然了,我也沒有忘了後世偉人的教導,對動用武力的三原則同樣高度重視,即動武應該按「有理、有利、有節」地方式進行。即絕不無故挑起戰鬥,不打無把握之仗,絕不過度使用武力。
        但在幾乎沒有迫近身邊的戰爭情況下,讓長老和族人們明白這些思想,似乎還是早了一些,太昊的軍事訓練只要能將民風稍變一下即可,不用太急於教授高深軍事思想理論。
        在這個新兵役法實施以後,太昊城內幾乎做到了「野無遺丁」,凡是適齡青年,都參加了武裝訓練,一定程度上讓太昊城內風氣一新。但同時也有一個新的問題暴露出來,就是對基層政治機構的建設問題。
        如同軍隊大到一定規模就要建設基層組織一樣,太昊城內的居民已經達到了一個比較大的量,卻一直是以部族為單位進行管理,宗廟與居民之間總隔了一層距離,管理只是鬆散型的。主要的管理權都在部族,宗廟的政令要貫徹下去,必須得先過部族長老磋商這一環節。
        這一方法固然是基於太昊由多個部族組成的事實,而且在目前還能夠比較順暢地貫徹政令,但將來一旦宗廟政令與部族聯盟之間發生衝突的時候呢?
        所以必須建設基層的政治組織,才能在將來實現對太昊各部族的最終融合,避免出現內部的紛爭,甚至太昊的分裂。
        太昊七年元月15日,太昊的長老會議上,我們開始討論太昊的政治框架建設,其中一個主要的議題就是基層組織建設。
        按我的方案,所有居民按所住的街道管理,但需要分得更細一些。所以我提出了以下的方案。
        一是按現有的巷道進行管理,每一條巷道都已經命了名,則每巷選出一名「里長」由該巷裡的成年人(15歲以上)參加選舉,採用無記名投票方式確定,一旦選出,只要沒有大的過錯,每五年改選一次,原則上35歲以下的才能參加選舉。太昊城內現有巷道71條,平均每條巷子裡人口在200人左右,里長應該負責對本巷的居民進行管理,凡太昊所出政令,里長應該保證在五天內通知到每一戶人。而組織徵兵,徵收秋糧稅等工作,都由里長負責協助宗廟完成。
        二是雙重管理。同一條巷子裡的基本上都是同一個部族的族人,而同一部族的人都在相鄰的幾條巷子裡,大一點的部族,像任、宿等大部族則佔據了十多條巷子。所有這些巷子的里長得同時接受太昊宗廟和部族的雙重管理,部族一般應該將所有本族里長的事務統一起來向宗廟負責。
        三是所有的里長都從宗廟支得一份薪水,如同時處於服役狀態的里長,則可領取雙薪,不予扣減。但里長的候選人資格裡有一條,就是得從太昊學校念到15歲畢業,否則不能負擔起與這份薪水相稱的工作職責,如戶籍的管理和稅收的統計。
        在里長的管理框架之上,平時里長向本族的族長負責,族長向長老會負責,部族長老會向宗廟長老會負責,而部族的族長還得向太昊族長負責。太昊族長所作的重大決定應該由宗廟長老會磋商決定,各部族的族長也相類似。
        原則上各部族的居民,年滿35歲以上的,可以參加長老選舉,但得在已經有的長老位置出現空缺以後,每一部族的長老會人數必須是單數,不得少於9人,不得多於19人,一旦選出,若非出現重大過錯,應該是終身長老。
        在各部族長老中,應至少有一人在宗廟任宗廟長老,參與太昊大事的磋商,並負責將太昊的大事磋商結果向本族族長和長老會通報,並通過里長貫徹執行。族長不得兼職任長老,但可以出席長老的會議,可以在會議上發表自己的意見,卻沒有表決權,只能聽從長老的表決結果。
        宗廟長老由各部族長老在本族長老會中選舉產生人選,原則上按各部族的人數多少予以確定名額,每300名族人可推選一名長老到宗廟,不足500人的小部族,也至少得到一個名額,超過的部分則四捨五入。風氏一族族作為宗族,在宗廟內固定有5名長老,而且一般大長老由風氏族人擔任,在風氏五位長老中產生,亦通過宗廟長老會選舉。
        太昊族長不再由宗族選擇,而是由各部族推選候選人,經宗廟長老會選舉產生。一旦選出,任期同樣為五年,可以連選連任,各部族族長也是如此,但有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不得在犯有重病或年紀過長時仍擔任族長職務。
        「年紀過長?」宗廟內暴發出一陣嗡嗡聲。
        「族長的意思是說,您年長以後將不再擔任族長之職?」風余已經年老得有點創紀錄了,按我的估算,他應該已經達到了近50歲,在太昊城中已經算得上一個奇跡,這與早年的遊牧生活和後來的優越條件分不開。
        但看得出來,他對自己的年齡不是太擔心,而是擔心我在年老之後會離開或放棄太昊族,特別是不再擔任太昊族長之職。
        他們怎麼會懂得我對「年紀過大」以後擔任族長之職的擔心!
        現在我所做的事情,對太昊族可以說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但年紀過大以後呢?
        「放心吧!——只要我還能騎得上馬,就不會拒絕繼續擔任族長之職!但是當我連馬都騎不上去的時候,能不能在長老會裡給我留一個位置?當族長實在太苦了!呵呵!」
        長老們暴發出一陣哄笑,太昊的政治框架就在這一笑中基本確定了下來。
kevin1217 發表於 2011-10-2 14:32
第二百零三章 - 六部建設
   

      
        太昊族長的權力比各部族族長要大得多,特別是在軍權上。太昊各部族的族長只能決定本部族事務,而不能調動屬於太昊的軍隊。在現有的兵役法下,各部族是不允許建立屬於本部族部隊的,相信有了這一條,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太昊內部出現分裂的可能性不會太大罷。
        這一條我沒有特別強調,太昊宗廟內的諸長老心知肚明,下面的各部族族長們的主要權力在於對本部族物資的分配,而在長老制下,族長要想多佔,可能還得看長老會同意與否。更何況在接下來的成文法裡,我還有關於部族、宗廟、族人之間的權力與義務規定,並將逐步建立相應的制度保障族人的基本權力,若部族的族長在物資分配中侵犯了族人的基本權力,宗廟會採取相應措施維護族人權力。
        因為太昊的成文法還在制訂中,基本的政治制度建設起來以後,各項制度將隨之成形,我倒也不急在一時。在我的計劃中,還有幾項法律或制度將在政治框架之下先行建立。
        首先是宗廟的組織機構建設。長期的長老團制度已經讓長老們對各自的職責分工基本上熟悉,在宗廟內已經形成了法律、農業、製造、軍事、祭祀及宗廟管理等幾個大的長老團體,卻只是一個較為鬆散的機構,沒有明確的人員構成界定,風余作為大長老,對各個長老團都有參與權,而作為他的副手,現在風塵也有類似的權力,結果是風塵幾乎對族中所有事務都得參與,累得要死。長老團內部儘管有相對居於主導地位的長老,卻身份不明,職責不清,在遇到事情需要磋商的時候,「民主」會比較充分。卻無法在嚴格的工作程序下實現必要的「集中」,有時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就會拖很長的時間才能得到結論。
        在我地方案內,現在是成立「官僚機構」的時候了。不過這個機構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決策機構,二是執行機構。與議會制下的「專業委員會」有點類似。專門地長老團負責作出決策,而在長老團之外,還得給他們配上專門地執行人員,以保證長老團的決策能很快得到貫徹實行。
        在與諸長老進行磋商以後,「太昊六部」宣告成立,刑部、農部、工部、兵部、禮部、文衛部(沒有吏部)組成了目前基本地政府機構。
        刑部負責法律的制訂與執行,但制訂後的頒布及解釋權歸宗廟長老大會。沒有經過大會表決通過的法律不能實施。各部族內部衝突一般由部族長老中負責法律事務的長老裁決或調解,只有不服部族長老裁定的衝突,或跨部族的矛盾問題才需要提交宗廟裁定。而對刑部長老們地裁定也不服的族人或部族,則可直接訴至大長老或族長那裡,然後提交長老大會討論決定。
        農部負責農業生產的組織與推動,以及農業技術的開發、提高,比如作物與牲畜的選種、育種,比如農具的研發與製作(與工部合作),還有就是在農時到來後督促各部族及時播種和收割。當然,最重要的職責之一。就是核定各部族所開墾的土地大小、位置和產出,以徵收相應的農業稅,太昊六年以後,各部族可以用青銅幣代替糧食上交農業稅。但徵收的額度則由農部來核定。目前太昊只是對作物徵稅,接下來將制訂具體地稅法。對牲畜也開始徵收一定的稅額。
        工部則是負責製造業的管理和發展,主要包括對匠作區的管理,新產品開發,為農業與軍事部門提供必要地工具與裝備,最重要的權力是對匠作區地「工業稅」徵收,這項工作因為要按月核定,所以工作量、計算量要比農部大得多。工部同時還負責太昊城內新增建築的施工管理,也包括對太昊諸新城的建設管理,協調各工地間的物資調拔。設計工程圖紙,制訂施工計劃。
        兵部是後世的「軍事委員會」,負責兵役法的修訂與實施,太昊軍隊的建設與管理,新武器的設計與開發,軍事訓練與後勤保障,對外作戰的決策與組織實施。在戰時,其他各部都要受軍部轄制,為戰爭提供必要的支持。這一部直接在族長的參與和領導下工作。但作出決策並交給軍隊後,不得干涉軍隊對決策的執行細節,只考核軍隊對決策的執行結果。這一條是為了避免有的兵部長老心血來潮,要求軍隊在戰場上實施所謂的「陣法」之類的東西。
        禮部負責外交接待,宗廟祭祀儀式的制訂與組織實施,宗廟的日常管理,甚至還有對宗廟的「內務庫房」管理,這一塊可是一個極大的權力。包括農部的糧食稅中用青銅幣上交的部分都得由禮部來管理。其他重要物資(幾是倉庫建在宗廟內部的)如銅、錫、鹽、青銅幣等都是禮部的管理對象,當然,這個部門也是發放軍隊、里長、族長、長老們薪水的部門,涵蓋了後世的財政和行政的部分職能。
        文衛部則是在我的堅決要求下設立的,以前在宗廟內竟然沒有成立一個專門的長老團!但我才知道文教與衛生的重要性,所以這個部門主要負責太昊教育與醫療相關法律的制訂與實施。太昊的教育與醫療一直以來都是免費的,我希望這個慣例能夠得以繼續下去,對15歲以前的基礎教育則必須是強制性的,所有族人必須參加。太昊文明能否發揚光大,這一條至關重要。文衛部主要管理的對象包括太昊學校與太昊醫院。這兩個機構都是由太昊的禮部負責提供財力支持,按制訂中的教育法,凡在太昊學校任職的教師和在太昊醫院任職的醫生,待遇要超過太昊各街巷的里長!並且在各部族推選長老的時候,教師和醫生應該優先考慮。
        有了六部,並在六部內選出了相應的部長,接下來就應該是為各部配套必要的執行機構了,再好的政策,執行不到位,也只是擺設!
        長老們在各部地部長帶領下。對涉及事部職責的事務進行磋商以後,必須有相關的人員去負責實施,另外一方面。在執行中涉及地技術問題也是長老們所不一定搞得定地。比如大規模的計算問題,以前從來沒有出現過。現在就有了。禮部就是一個突出地例子,要為上千人發放薪水,並從禮部和農部的倉庫裡支出,計算量動輒上萬,甚至十萬。在制訂方案的時候,我已經用太昊文字畫出了六個***形的「靶心」圖案,年紀大一點的人可能會看到這個圖案就發暈。
        為此我在宗廟內專門成立了「精算司」。屬禮部管轄,但在其他各部需要時,應該為其他所有部門提供計算方面的支持,有點相當於後世的「會計師事務所」。讓我有點自豪地是,這個部門司長的不二人選,居然是12歲半的梓燁!
        這下子讓我的法律也出現了一點小漏洞,從太昊教育法的立法原理上講,不到15歲的梓燁應該還是在太昊學校裡學習的學生,這是一個強制性的規定。但由於梓燁很喜歡數學方面的知識,現在甚至已經開始跟我學習乘除法了。太昊學校的教學甚至已經遠遠落在了梓樺地知識水平後面,她在學校的很多時候已經是作為教師在工作,其他的教師也會利用這個方便讓梓燁給予幫助。以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太昊宗廟地計算工作都是由梓燁在主持。也確實找不到更好的人來代替。
        風塵看出了我地猶豫,慌得急忙找風余商量。深怕我把梓燁送回太昊學校。
        「這樣吧——規矩不能打亂了,梓燁還是太昊學校的學生,但每天在太昊學校只學習半天,另半天在宗廟上班!」風余找到我,提出了一個折衷的方案。罷了,也只好先這麼將就著。
        從此梓燁就成了太昊城內最忙的人,上午是在太昊學校「學習」(其實是任教),下午帶著一幫助手在宗廟內當「會計」。每到收稅的大忙季節,她就得到特許,全天在宗廟內計算。為了幫助梓燁,我在開春之前把「收——支——結餘」的記帳方式教給了梓燁,讓她從流水賬中解脫出來,開始能夠比較有條理地管理太昊的賬目。
        乘法口決梓燁還沒有背熟,但簡單的乘除法已經在工作中得到應用,讓其他的族人對梓燁的計算速度驚詫不已。呵呵,別人加好幾次的,梓燁乘一次就出來了,能不快嗎?
        但在引入乘除法以後,太昊文字的局限性就暴露了出來,特別是在列計算式的時候極不方便,為此我還是逐漸地將阿拉伯數字教給了梓燁,儘管只是簡單的概念轉換,梓燁還是在近一年後才完全接受,太昊學校則在多年以後才全面地轉向了新的「太昊計算符」使用。
        設立了精算司,把政策執行的量化問題解決了以後,作為政策的執行機構,還需要一個強力部門。
        從來政策的推行都不會是全民支持的結果,必定會有一些部族或族人不願配合宗廟的政令,這個時候,就不能只講道理了。原來的「笞、役、斬」三刑,除了「斬」還沒有用過以外,其他兩刑都已經為族人所熟知。但在新的政治框架下,可能由於一個部族的農業稅沒有按時交,就需要動用部隊去把那個部族的某一個倉庫物資給封存了。這樣的工作以前是由太昊騎兵兼職完成的,但隨著太昊騎兵的任務繁重,越來越難以執行到位。當然稅收目前還沒有出現過問題,最多是在長老要求某一族人作出經濟賠償的時候,需要騎兵出面去監督執行一下。
        但這也不能一直由騎兵來完成,必竟騎兵的棄要工作區域是在大平原上,太昊步兵已經成立,卻又是全兼職戰士,訓練和戰時為兵,平時為民。想來想去,我還是決定成立一支「專業步兵」——太昊宗廟衛隊就此誕生,由這支200人的部隊來負責太昊政令的暢通。
        宗廟衛隊相當於「武警部隊」,由兩個連組成,平時負責宗廟的守衛,一半人在宗廟內值守,另一半隨全民步兵參加訓練。這批戰士和騎兵一樣領雙薪。但全天都得在太昊宗廟住宿。按我的要求,年齡應該在18歲以上,而且超過23歲就得轉成普通太昊步兵——因為我要的是「未婚太昊青年」。已經結婚的一概不要。在太昊城裡,23歲是晚婚的極限。再大就不好找媳婦了。
        所以只要加入了太昊宗廟衛隊,就得保持單身,還不能天天回家,所以待遇雖然高,報名卻不踴躍。風塵和我商量了很久,才頒布新的補充命令,即只要找到媳婦地。可以立即從衛隊裡退役。這一條看來深得人心,剛發佈出去,報名的人幾手把宗廟兵部的大門擠破。
        宗廟衛隊不屬於木芒他們管,而是直屬於兵部,在眼下族長兼職兵部部長地情況下,等於直屬我管了。這支部隊我要求精中選精,所有地戰士都得經過我的單獨面試。能夠得到族攻地單獨面試本來就是一項殊榮,更何況只要加入衛隊,就等於天天在族長邊上工作,這比當個里長還有吸引力!為了這個機會,晚點娶媳婦算什麼!而且只要是太昊宗廟衛隊的戰士,還怕找不到媳婦麼?!
        不過真的加入了衛隊。戰士們就有點猶豫了——當初的決定是不是正確的?
        我對這支部隊的要求要高得多,他們每天的訓練時間是全民步兵(義務兵)地兩倍,而訓練的強度也讓其他族人咋舌,一般隔一天還會到野外去訓練一次。
        不是沒有敵人麼?沒關係。深山裡的野獸就是他們的陪練對手。這樣的敵人絕對不會對他們手下留情!以至於每次用馬匹將他們送到山腳下,每人發一張弓十支箭以後。騎兵們離開時眼裡都流露出同情與憐憫。
        在訓練的頭十天裡,不斷有受傷的戰士被送回到城裡的醫院,但由於戰士們採用的是以班為單位的團隊訓練方式,十天後,受傷地戰士就越來越少,而抬回來的猛獸屍體就越來越多。甚至兩個連隊間還為誰打到的猛獸更多而較上了勁。兩名連長的皮衣也開始更換為虎皮,並發誓要將全連地戰士都換上一樣的皮衣!
        這才符合我地訓練目標!
        在我心目中,這支隊伍應該是太昊最高水平的隊伍,也就是後世的特種部隊。
        不過這支隊伍也不能承擔太昊宗廟所有的執行任務。
        強力部隊只有在需要強力的時候才能夠介入,還有的任務是不需要強力的,卻需要更多的專業技術。
        刑部和禮部對衛隊的工作要求更多一些,像農部、工部就更需要的是匠作區的匠人支持,所以土魯同時成為了這兩個部的執行成員,並在年齡沒有達到長老級別的情況下(差兩歲),直接被破格選為工部的長老。
        農部在精算司裡指定了部分「會計」負責農業稅的徵收,並另外成立了一個「農業研究所」,機構名字是我提供的,但裡面的技術人員則主要由經驗豐富的大元諸城和太昊的農民組成,加上少量婦女同志,以育種為主要工作任務。
        工部則在土魯帶領下,直接在匠作區成立了「工匠協會」,負責在匠作區內實施工部的所有政令。
        為了方便各部工作,在宗廟內的100名衛隊士兵按每部10名的比例分配了60名戰士,以方便長老們傳達各項命令。其餘的40名戰士則歸我指揮,滿足臨時的需要。如果我不在太昊城內,這40名戰士就由大長老指揮。
        六部建設至此基本完成,在太昊七年元月30日,各部的工作已經正常開展,我也可以暫時鬆一口氣了。從這一天起,我在或不在太昊城裡,太昊城也已經有了可以獨立運轉的機制。
        以前太昊宗廟寬廣的建築和空蕩蕩的廣場上,總讓人感覺人氣不夠旺,現在則人聲鼎沸,人流如潮。各部各司其職,井井有條。
        直到這個時候,我才有心情去抱出存了兩個多月的罈子,察看我的「醬油」是什麼樣子了。
kevin1217 發表於 2011-10-2 14:33
第二百零四章 - 大風起兮怎麼沒有什麼動靜啊?
   

        打開罈子的第一個瞬間我萬分失望。然後帶著一絲僥倖心理,輕輕地翻開面上未消盡的鹽層,慢慢刨開中間的熟豆。
        沒有!我最終洩氣了。裡面直到底部,都沒有一滴我想看到的東西——醬油!
        眼看又是一年春播,我還要不要種那麼多菽?或者就讓族人在這個冬天喝豆漿、炒豆芽過日子?
        不對!放了兩個月的東西,儘管沒有出現蟲子或豆芽,總得出現點什麼其他東西吧!?
        我不甘心地把罈子裡的東西倒出來,放在一個陶盆裡仔細翻檢。
        終於,還是讓我找到了一點「蛛絲馬跡」。
        中間的豆子翻開的時候,好像有一些蛛絲一樣的東西連著,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但看起來有點像後世所認識的某些真菌發酵後產生的菌絲——難道就是這東西才能最終把豆子轉化為醬油?
        但這東西在整個罈子裡並不多,只是在罈子的中間部分才集中一點,面上鹽最多的部分和底下鹽最多的部分都看不到這種白色的絲狀物存在。
        什麼原因呢?
        既然鹽多了不行,沒有鹽也不行,那是不是得中和一下?
        我把鹽和豆子都攪拌了一下,估計比較均勻了,才重新裝入罈子裡。
        記憶中後世的工廠裡,這種罈子是要放在太陽底下暴曬的,但現在是冬天,哪來那麼大的太陽呢?
        還有,我的罈子是加了蓋的,當初是想有,這罈子裡的豆子是熟的,可別引來什麼蟲子給吃掉了,現在看來,就算有什麼蟲子進入裡面。恐怕還沒有吃掉一顆豆子就會翹翹了——這裡面的豆子也不好吃。
        罷了,反正也是試驗品,就換個玩法吧。
        我把罈子上面的蓋子去掉,換成籐蓋,既防止進入太多地雜物,又比較透氣。從後世的工廠情形來看,這東西應該是需要一定的空氣才能發酵的,蓋上蓋子的效果可能不如用籐蓋好。
        另一方面考慮到溫度不夠,不要說在太陽下曝曬。就連見陽光的時候都不多,我採取了一個比較笨拙的辦法——將罈子放到議事廳壁爐的附近。
        剛開始長老們比較擔心,深怕又帶來什麼難聞的味道,等放上兩天以後,發現沒有什麼問題,還是勉強能夠接受這個東西地存在。
        我還是悄悄對守衛在議事廳的宗廟衛隊戰士們交待。一看到大太陽,就把這個罈子搬出去曬一曬。
        這又將是一個長期過程,我實在沒有時間陪在宗廟內,一天天觀察罈子裡發生的變化。還有更重要的事務需要我出去做。
        木駝和斟戈原那邊暫時還沒有新的消息過來,讓我對鬼族的存在放心不少,儘管從長遠看,始終會有可能發生衝突,但目前應該是由鹽湖引發地鬼族內鬥還沒有結束,鬼族人還不會以鹽湖為基地向周邊擴張。
        不過我們都沒有掉以輕心,畢竟一個以馬為主要機動方式的部族,其戰鬥力在平原上是驚人的。所以木駝、斟戈原和我都在緊張地訓練騎兵。大元諸城那邊我也派遣人去報了信,要求他們在貿易城集結。所有的騎兵必須集中使用,隨時應對可能出現地大規模衝突。
        太昊城外的平原上,距離太昊約五公里的地方,太昊騎兵們正按當午我訓練大元騎兵的方式進行強化訓練。近千名新騎兵共用剛增加的500匹戰馬,苦練馬戰技術。針對鬼族人的戰鬥特點,我要求重點加強騎射技術,同時也要掌握馬上持矛衝擊的戰法,遠程時應該能戰勝鬼族人的擲矛,只要不讓鬼族人近身,我們的弓箭應該有絕對地距離優勢,擲矛能達到20米開外就算遠的了,而我們的騎射可以達到的40米左右的有效攻擊距離,在戰爭中,這個距離優勢是致勝地關鍵。
        實在處於人數劣勢的情況下,騎兵地配矛就可以發揮作用了,鬼族在戰鬥中沒有馬鞍,對衝下來一定會吃上大虧。
        之所以讓超過馬匹數量一倍的戰士參加騎兵訓練,主要是考慮在開戰的初期將會有馬匹的增加和戰士的折損,我需要培養更多的後備力量。
        但我也深知,戰爭一旦暴發,首當其衝的應該是斟戈原那邊,太昊只是未雨綢繆,並為可能面對的斟戈氏求援作好準備。
        「我要到驪山族那邊去一趟!」我對宗廟裡的長老們宣佈。
        「為什麼?」風余很是不解。
        太昊目前的事務很多,重要的也不少,卻沒有驪山族這一項。
        比如太昊騎兵的訓練,比如大方城的建設,比如北方的鬼族威脅,哪一項都應該排在驪山族之前,為什麼我要到驪山族去?為了錫錠?驪山族人從錫錠貿易中得到了不少好處,目前已經富足了起來,對錫錠的貿易很是熱情高漲,不存在錫錠供應的困難。那族長急著到驪山族那邊去做什麼?
        風余看著我的眼神有些怪異,讓我都有點悚然——老頭子可不要想偏了!眼下太昊的青銅產品已經成為太昊的重要工業和戰略資源,其中銅徒和鹽都牢牢控制在太昊手中,唯有這個錫錠卻是我所不能掌控的資源。現在已經臨近和異族的衝突,若到時出現戰略資源的供應不足,後悔就來不及了。
        所以我得去一趟驪山族,確保錫錠的供應安全和暢通無阻。
        「爸爸要到驪山族去?」元方和梅梅看著我,元方再沒有那種不能隨行的失落,看他和梅梅互遞一個眼色,這兩個傢伙看來也很快要到大方去了。過完年以後,要不是我擋著,他們倆早就過去了。從大方城那邊傳來的消息說,元方在那邊頗有點囂張,風極對他也言聽計從,梅梅更是跟元方瘋在一起,更像元方的副手,一點也沒有當媽的相。這才不到11歲的小孩子,給他囂張慣了怎麼得了!
        不過是禍躲不過,畢竟我還得出門,這兩個也會前後腳地去大方城當他們的「城主」,我歎了口氣看來我這個族長當得夠失敗「不能安家,焉能治國」!
        且由他們去,俺還有正事要做呢!反正我已經讓騎兵給風極帶了命令過去:他在那邊同時任大長老和城主之職,不得聽元方他們安排。
        可就在我收拾行裝的時候,從斟戈氏那邊傳來消息——姜由到斟戈城去了。
        這傢伙!怎麼又給他聞到腥味了?
        我可以猜得到,斟戈城和鹽湖要變熱鬧了!
kevin1217 發表於 2011-10-2 14:34
第二百零五章 - 初涉驪山
   

        姜由到那裡去做什麼?
        鹽湖是一個再明顯不過的理由,不過在已經有太昊鹽供應的情況下,他有必要去和那些鬼族部落直接面對嗎?畢竟目前利益和安全受到威脅的,並不包括他姜氏在內啊!
        呵呵!利之所在,理由是不需要太充分的,估計姜由並沒有想過和鬼族在不到五天的路程(騎馬)內和平共處,何況還有鹽湖這個大得不能再大的理由。
        罷了,太昊目前還沒有必要急於參與進去,且等姜由去玩這個遊戲吧。
        太昊七年元月27日,我正在宗廟內安排近期的工作。
        「農部的長老們商量得如何了?」我問風余。
        「沒有問題,已經有專人負責去接大元城那邊去學習紡織的族人,並運輸一些麻線回來。種麻的地已經規劃出來,還在匠作區專門安排了新房子的建設,紡織坊應該在春天就可以開工了。」他剛參加了農部的會議,而我則在兵部那邊和長老、木芒他們一起討論新春的第一場「太昊軍事比武」的安排,所以只有從風余那裡得到農業的消息了。
        「那工部的長老知道了麼?」這件事情不僅是農部的事情,還有匠作區的管理。
        「這一次是由農部和工部的長老一起磋商的,兩邊都統一了方案,應該沒有問題。」風余答道。
        「不過有一件事情,農部的長老們讓我問族長,今年的菽種多少?」風余小心翼翼地問道。
        「唔——這個——」我猶豫了一下,按眼下的菽種數量看,種個幾千畝是沒有問題的。但關鍵是我地副產品還沒有產出來,目前只有豆漿和豆芽得到大家的認可,醬油還在試制中,宗廟內還有一百多甕豆子沒有用呢!來年應該種多少?
        「種一千畝吧!」反正豆漿很快就要普及了,僅此一項就會有不小的消耗,但畢竟不是主食,所以量少一點,保證一旦有新產品開發出來。能夠很快地上規模就行了。
        「還有,牲畜的放牧問題定下來了麼?」這個也是我比較關心的問題,一直以來,放牧是諸部族內少數族人的工作,後來農業大發展以後,願意辛苦放牧的族人越來越少,多數部族裡,派遣出去放牧已經是族長懲罰族人的手段之一。這種方式極不利於畜牧業地發展。
        今年初,我乾脆讓諸部族把牲畜都集中在一起。向所有的部族「招標」,工部負責為這些牲畜建設必要的放牧設施,將這些牲畜交給一個單一的部族放牧,該部族可以從此不用再種莊稼,全族只負責放牧工作。作為交換,該族應該將開墾的土地和收穫的糧食交出來。用於向原來擁有這些牲畜的部族作出補償。
        「須句族人負責所有的牲畜放牧!」風余回答。
        呵呵!這也是一個不小的部族,足有近千人之多,在太昊族內也是數得著地。
        「他們的青壯年輪流地在牧場那邊照料牲口,其他族人還是住在城裡面。」風余補充道:「只有住在城裡的族人才參加訓練。照料牲口的就暫時不用了。在牧場的族人就等到回城才參加軍事訓練。」
        「工部那邊修的制紙和墨地作坊開工了麼?」這兩樣東西在太昊的消耗量越來越大,總是從大元城運也不是辦法,這一年來已經採用海鹽換大元城的紙和墨,但長途運輸也是個大問題,今年無論如何也要讓太昊自給自足了。
        「都還沒有正在城外選址呢,主要是有松樹的地方比較遠,所以墨要過一段時間才會有。紙則需要石灰,得靠近採石場和水源,還得有陡坡,所以不好選,倒是粟桿多地是,原料方面沒有問題。工部的長老們和土魯的徒弟天天都在忙這個事。」
        「族長!——」一名宗廟衛隊士兵衝進來打斷了我們的談話「驪山族的人來了,帶了好多錫錠呢!」
        「知道了,讓風塵長老去安排接待,接收一下錫錠,讓梓燁算一下要多少鹽。」
        呵呵!我正在收拾行裝呢。可巧嚮導就來了。
        「什麼?太昊族長要到驪山族去?」帶隊的小隊長瞪大了眼睛。
        「對!不僅如此,我還要為驪山族帶去一些禮物!」我微笑道。
        驪山族人互看了一眼,都面有喜色。
        從我教會驪山族人冶煉錫錠以來,在驪山族人中,太昊族長已經是一個無所不能的「神」,能讓族人看來平平無奇地東西變得神奇而新鮮。所以太昊族長的到訪將給驪山族帶來什麼,的確很讓驪山族人期待。
        我在此前也為這禮物傷了一陣腦筋。
        目前驪山族已經是一個農業與牧業並重的部族,據說也已經在規劃建城,部族的生存環境正在不斷改善,加上有了太昊的鹽供應,不需要飲血來補鹽,族人的身體也一日好過一日,加上沒有在姜氏的衝突中繼續損傷,驪山族目前狀態還是不錯的。
        最後決定送給他們的是一幅城鎮建設規模圖,並派遣部分工匠,教給他們製作磚瓦和建房地技術,簡單的陶器目前也已經被驪山族所掌握,不需要我再教給他們了。
        公孫氏的有熊城和姜氏的牛神城都是按太昊的統一建築風格建設的,但都先後得到太昊匠人的支持,現在驪山族人要建城,可能再沒有其他東西比這個禮物更貼合他們目前的需要了。
        元月30日,我帶著一個騎兵小隊,跟送錫錠的族人踏上了赴驪山族的路。
        風余直送到西門外,一面有些不捨,一面也可能有些不放心,讓我頗有些失笑——到驪琴那邊去一趟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吧!畢竟我也是30大幾的人了,不會這麼沒有原則的。
        一行五十餘騎,卻有近百人,幾乎每匹馬上都馱了兩個人,除了驪山族的人以外,主要是從太昊去的工匠。按驪山族人的說法,從大山上翻過去近得多,但也可以從南邊繞過山脊,走平緩一點的山路,那就可以騎馬了。
        按太昊族人遠行的習慣,我們選擇了騎馬,儘管路遠了兩倍,卻要早得多到達。
        11天以後,我們才遠遠望見驪山族人所在的山谷。
kevin1217 發表於 2011-10-2 14:34
第二百零六章 - 所為何來
   

        坡地上有兩座簡單的陶窯,水平還在橫窯的階段,這也是從太昊傳出來的主要的窯型,為了提高所有部族的生活水平,在保證太昊的制陶工藝處於領先地位的情況下,我要求匠作區的族人盡量地向所有來訪的部族傳授橫窯的技術,畢竟這東西也是最容易仿製的。
        有了這個東西,現在所有我們已經接觸到的部族都已經採用了煮食為主的烹飪方式,生活水平提高了不止一個檔次。
        驪山族的陶窯已經上所有的帳篷裡都已經有了一套甚至更多的陶制炊具,並且從我所見到的驪山族人身體條件來看,已經與太昊族人沒有太大的差距。
        「驪山族人恭迎太昊族長的到來!」在路邊的驪山族長老團全體躬身,只差跪了下去,即使如此,也讓我受寵若驚,連忙下馬,把大長老托起——後來我才知道,他就是驪琴的叔叔,也就是通過我和由族談判,從由族釋放回來的那名長老,現在也是驪山族的大長老。
        從由族那裡回來以後,他從驪琴那裡得知,正是由於太昊族長出面,以戰勝炎族之威,以及對由族報了世仇之恩,才從由族那裡把他「要」了回來,所以自從他擔當起驪山族大長老之日起,便對太昊有求必應。
        所幸太昊族對驪山族的要求並不多,僅有的一項——對錫錠的要求,還是以等價的鹽作交換條件的。所以一直以來,驪山族長老們感覺對太昊還有所虧欠。
        「唔——這個——族長眼下不在族中」大長老吱唔了半晌,偷偷看了我一下「她到神山那邊的祖神洞中去了,等一下我會讓人把她叫回來——」
        我看著這個表情有點彆扭——怎麼跟風餘地一模一樣呢?
        難道太昊族長這一趟是為驪琴而來的?
        還是從太昊城那邊以前傳來過對太昊族長的什麼風言***?
        我看了看大長老指著的神山方向,大約距離族人的居住區有五六里遠近。半山間有一個碩大的山洞,遠遠的大於我以前所見到過的那些神山,甚至比少昊地神山還要大得多,雖然是從外觀上看,不知道內部的情況,想來裡面也應該比較寬廣,驪琴應該就在那裡面了。
        「不用了,我過兩天就走。不勞煩族長了,倒是有些事情想和驪山族的長老們商量一下。」我故意迴避關係族長的話題。
        看得出,大長老長長地出了口氣,表情一下子輕鬆下來。估計若我堅持要見驪琴。長老們說不定很難達成一致。
        繼續往前,進入驪山族地駐地。這是一個寬廣的錐形峽谷,族人都住在錐頂部的坡地上,一條小河從族人的住地旁流過,愈往峽谷中走愈平坦寬闊,數十里外竟不見邊際,估計遠處應該是一個平原。卻不知道大小。
        入大帳後,驪山族人得知太昊族長到來,加上外面威風凜凜的太昊騎兵來回走動,引得足有讓千人的驪山族人奔走相告,谷中人來人往,將大帳團團圍住,都想一睹太昊族長真容。連帳篷外駐守的騎兵也引來不少年青女孩子地熱辣目光,讓平素風慣大場面的太昊騎兵也有些吃不消。
        驪山族長老團陪著我坐在大帳內。聽到帳篷外實在熱鬧得不成樣子,幾次試著板起臉到帳外駢,以木杖示意族人暫時遠離,卻收效甚微,只得作罷。對我無奈地笑笑。沒奈何,我只得親自出去了一趟。
        見到所有太昊騎兵向我躬身,一片喧嘩的驪山族人頓時安靜下來,年長的族人帶頭躬身作禮,山坡上遠近數百人都整齊地躬身。我上前去把前排的長者扶起,族人中暴發出一陣轟響和歡呼。在我的示意下,驪山族人才慢慢離開。
        「看到了沒有?太昊族長好高啊!比我們的大長老兩個加起來還高!」
        「你知道什麼!——聽說那族長是天上的雷劈出來地!——天雷都打不死!那還能不高麼?!高一點有什麼稀罕——」
        「以前還以為只有我們族長才那麼高,誰知還有一個更高地!老天真是無所不能——」
        「所以說咱們族長才——」
        「閉嘴!——找死啊!」
        「我又沒說什麼——不過這次太昊族長過來,誰知道是不是為了——」
        種種說法在驪山族人間流傳,不一而足。
        不過等他們遠去,我才得以在大帳內與長老們開始談點正事。
        「太昊族長此次駕臨驪山族,不知道有什麼吩咐,若是驪山族做得到的,任憑太昊族長安排!」大長老一開始就表了一個態,卻始終略有點放心不下的樣子,比如他說的「若是驪山族做得到地」是什麼意思?
        本來這話也沒有語病,但配合他的強調語氣,還有怪異的表情,就不能不讓我多一點想法了——看來他們還是害怕我這次來是在打驪琴的主意。
        誰知道上次太昊族長輕易地就答應了為驪山族出頭,是不是看在驪琴的面子上呢?
        驪琴當族長並不全是因為她的「英明神武」——雖然驪琴的個人戰鬥能力也並不輸於族中任何男戰士,但更多的還是因為她的卓爾不群,或者說是「與眾不同」,在族中難有婚配的機會,才被眾長老一致推為本屆族長。但中途突然出現了一個比驪琴更高的太昊族長,事情就變得微妙起來。
        如今太昊族長於驪山族有恩,如果強行開口向驪山族要求娶走族長,應該答應還是不答應?
        若答應了,驪山族的祖規就得破壞,長老們恐怕無顏面對先祖靈位。
        若不答應,卻又如何面對太昊族長?
        所以一上來大長老就將我此行的目的作了限制,以防我提出讓他們為難的要求。
        「我此行確有要事與驪山族相商,卻是驪山族人一定做得到的!」
        我立即讓長老們放下了包袱,卻引起了另一份好奇心。
        「敢問太昊族長此行何為?」
        出乎我的意料,驪山族竟還沒有一間土壞房,合族人都還在帳篷中住宿。
kevin1217 發表於 2011-10-2 14:35
第二百零七章 - 驪山新城
   

        「驪山族眼下最缺少的是什麼?」我要幫助驪山族,以達到我太昊的目的,總得從驪山族的需要入手吧。換位思考,就得從對方的最大的需求出發,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這個——與太昊相比,我驪山族的確不算什麼,比起太昊所有,驪山族所見皆無,但太昊族長所言『最缺』的,卻不知道所指為何?」
        大長老顯然覺得這個問題問得太廣了,驪山族不是那種有太遠大目標的部族,有了陶器和鹽,對未來的確也沒有什麼太大的追求,所以對「最需求」的東西,就沒有什麼概念了。
        從營銷的角度來講,這對我是一個考驗——去挖掘連客戶自己也沒有發現的需求。
        現在我就得讓驪山族人知道,他們本可以有更大的目標。
        「若與太昊相比,不知道驪山族認為,哪一樣是太昊最好的地方?」這是對已經建設到一定程度的文明和剛起步的文明進行一次比較,讓驪山族人知道,或者能夠想像,其實太昊族所能做到的,他們也能做到。
        這下子凡是到過太昊的長老都嗡嗡地議論起來。
        太昊宗廟的宏偉,太昊食物的精美,太昊城的靚麗,太昊牛車的神奇——哪一樣是驪山族所擁有的?!又哪一樣不想擁有!?
        但綜合了半天,最重要和最基礎的還是太昊的基礎建設。
        沒有安全的發展環境,什麼物質文明都發展不起來。
        「驪山族所缺的,也是我族長老近來曾多次相商的要務,便是築房與建城,我族人前往太昊,都知道太昊族人不懼猛獸,因為外有堅城。內有磚屋,日間勞作,夜可安宿。不像我驪山族,兩面俱是深山叢林,多藏猛獸,入夜即惶懼不安。但我族人卻只是不懂得如何建造城池房屋——」大長老頓住,瞪大眼睛看著我從羊皮袋中抽出一卷圖紙。
        圖軸緩緩展開,乃是一座標準太昊風格的平面圖。但為了方便理解,我加上了一些立體效果,是按機械軸測圖畫法繪製的邊界,看起來有一定地立體感。
        長老們對這個表達方法不是全懂。但立體化的城牆卻是他們所熟知的。
        「太昊城!」帳篷中響起一片驚呼聲,這種將一座城搬上圖紙的技術讓長老們如見鬼神,肅然起敬,驚惶者亦有之。
        「這是驪山城!」我大聲宣佈,讓長老們更為吃驚。
        「這個——太昊族長的意思——要建驪山城?」大長老聲音都顫抖起來。
        「驪山族要建城,我太昊自然鼎力相助,這便是驪山城的規劃圖。圖中有宗廟、居住區、匠作區、軍營、醫院與學校,所不同者,匠作區的一個重要任務主要是鑄錫錠,我族匠人會教給驪山族人如何鑄煉更多的錫錠,並將在軍營區設立倉庫,存放錫錠,日後錫錠地運輸就由我太昊騎兵來完成,不勞驪山族人翻山涉水。長途辛苦!」話是這麼說。但在驪山族內設太昊騎兵營,未嘗沒有保障太昊錫錠供應安全的用意在內。
        這下子帳篷內大嘩,長老們均不能安座,紛紛前來觀看未來的「驪山族規劃圖」。
        「成什麼樣子!——都坐下!」大長老不由得惱火起來。
        「太昊族長為我族提供這個『規劃圖』。驪山族上下,感激不盡,只是我族人只從太昊學會了制陶,其他的卻是不會,如太昊所用磚瓦,我族便沒有,且更無匠人可以建房,如此浩大地建設,驪山族恐怕永無完成之日啊!」大長老看到了驪山族的不足,沉吟了半晌才提出顧慮,似乎我為他們畫了一個大餅,卻難以充飢。
        「這個卻無需長老多慮!」我到帳篷邊上,一掀獸皮,往帳篷外一指:「這裡15位太昊匠人,將在驪山族住上半年,半年後又有15位匠人過來替換,直到驪山城建成!驪山族中只需要多派青年族人跟他們學習燒磚制瓦,自有匠人會過來教給驪山族建城之法。」
        這下子再無疑慮,大長老扶著木杖,顫巍巍跪伏在地,後面的全體長老跟隨不迭:「太昊族長於我驪山族,便如祖神般庇佑,我族將奉祀族長於宗廟,戒後世子孫永敬!」我連忙將眾長老扶起。
        接下來賓主盡歡,匠人與騎兵有會烹飪的,便自告奮勇,與驪山族廚師一起,為帳篷內的長老們奉上美味。是夜,族中喜訊遍傳,都知道太昊將教會驪山族燒磚建城。已經去過太昊城的族人便頗為驕傲地向族人介紹太昊城如何神奇壯觀,幾乎至「眾邪辟易,萬獸不侵」的地步,讓驪山族人對太昊族長地神奇有了更多想像。
        次日,和諸長老一起勘察了「驪山城」的最佳位置,是在距離現在駐地近兩公里外的一個坡地上,地形平緩,鄰近河流,採石後沿下坡方向運輸即到,極為方便。
        匠人們便開始選擇地方起建磚、瓦窯,這也是驪山族人第一次看到豎窯的樣子。
        接下來是對錫礦的考察。
        從驪山族往北,數座大山中均有同一色的石頭,除了近族人駐地的區域內已經少見外,越往山內走,竟然越多,十來公里外,山勢陡峭,騎馬已經不能通過,多數裸露的石頭都差不多是一種顏色——這簡直就是一座錫山!
        可惜驪山族人地確是不懂得冶煉之法,更不懂得開山取礦。在族人駐地周圍看到數堆冶煉過地礦石,都是從山中揀來的原生礦石,竟然都沒有破碎過。如果將這些礦石打碎,應該還可以煉出更多的錫來。讓驪山族人這般浪費錫礦,實在有些暴殄天物,如果讓更多的太昊匠人過來,太昊地錫錠應該會得到更有保障的供應!
        兩天後的傍晚,從礦山回來,我正對那座連綿數百米的山頭回味不已,卻聽得驪山族人人陣陣喧嚷——發生什麼事了?
        「族長回來了!」一名驪山族戰士衝進大帳篷叫嚷道。
        所有長老的目光一齊聚向了我。
kevin1217 發表於 2011-10-2 14:36
第二百零八章 - 相見時難
   

        夕陽下,一隊戰士為導從,驪琴從西邊的森林邊出現,數公里的路,估計最晚也是在中午離開神山的。
        此時距離驪山族駐地只有千米之遙,驪琴修長的身軀和一襲豹皮已經非常醒目,與在前導引的戰士相比,本來就高出太多的身高顯得更為突出。
        「驪琴在神山侍奉祖神,不知道族長駕臨,今見族人在建新窯,才知族長有變,卻不知道來了貴賓,還請族長見諒!」數米之外,驪琴已經躬身拜倒。
        「呵呵!我族所需錫錠近日大增,為免驪山族奔波勞苦,故與族中長老相商,擬與驪山族共建驪山城,由太昊騎兵在此建倉,負責錫錠運輸。卻是未得族長允可,元齊冒昧了!」我連忙上前扶起驪琴。
        這番沒有了上次的焦慮驚惶,驪琴顯得從容淡定,更少了些女兒態,多了作為一族之長的端莊。
        「太昊族便如我驪山族宗族一般,太昊族長但有所命,驪山族無有不從,何況是對驪山族有百世之利的大事,驪琴在此再謝過太昊族大恩!」言罷竟跪了下去,慌得我再扶一次。
        這一來一往,耗了半天也沒有進帳篷,長老們都已經出來,看到我去扶驪琴,面色都有些不愉,我看在眼裡,也不好多言,知機地側身,讓開驪琴進帳的通道。
        「承太昊族長高義,如今我族也將有城池可以為族人容身,此後千秋萬世,再不慮族人為猛獸所傷了!」大長老將最新的情況向驪琴作了通報,其他長老將已經在建的磚窯和瓦窯進度也向驪琴作了匯報。
        「驪山族已經欠太昊族長如此之多,如今還要幫驪山建城建房,驪琴實在不知道如何報答——」族中長老聞言全都色變。接下來的話卻讓他們放下心來,「只是上次到太昊時,在宗廟得嘗粟飯美味,知道太昊族人只要春播夏耘,秋收冬藏,不需要日勞作,便可得終年飽食無憂,比姜氏宗族所傳黍更好許多。驪琴如今本應有所報,卻不得不厚顏請太昊族向我族傳授此技。以免我族人始終不得不驅趕牲畜,在叢林猛獸窺視下偷生!」
        這時的驪琴,再沒有半分兒女之態,所言均是站在驪山族萬世功利的角度。向我這個太昊族長要求族人可能得到的最大好處。我在心裡歎了口氣,知道和驪琴終是無緣,也罷——只好與驪山族長談外交與工作了。不過此行也有些冥冥中地不可測意味,我在對自己說,我要去建設一個可靠的錫錠供應基地,將驪山族建成太昊的一個牢不可破的聯盟部族,為青銅時代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可是當驪琴的話中流露出一種淡定。當驪山族長老們表現出異乎尋常和緊張,我心裡卻還是有一絲失落。
        難道來此之前,我竟真的沒有從心裡放下驪琴?
        我搖搖頭,把這個念頭斬斷。
        「這個不是問題,今年開春之際,太昊城將送來足夠播種2000畝地的種子,請族長帶族人從近日開始,就開墾好土地。一切不明之處。均可從我太昊匠人處獲知!」
        帳篷內地諸長老和驪琴均喜形於色,看來,只要和太昊族保持並加強眼下的關係,以後驪山族的日子就好過了。
        「若得如此。驪山族將奉太昊族為尊,永不變更!太昊族長對驪山族若有所命,驪山族將遵行不悖!」驪琴和諸長老從跪坐中長身而起,向我拜倒。
        「太昊族中事務煩多,不便在驪山久留,我明日便要動身,幸而族長返回族中,可以共商大計,如今再無意外,我也可以放心離開了!」
        既然沒有什麼需要我再牽掛的,我也沒有必要在驪山族久留。
        「哦——這個——族長何不在驪山族多留些時日,也方便指導我族建城?」大長老對要不要出言留我似乎頗費些躊躇,才找到一個合理地理由。驪琴沒有說話,卻雙目直視我,看我如何作答。
        「北方有強族進入大河流域,如今將與公孫氏和姜氏衝突,我須早日作好準備,希望驪山族不需要捲入這次衝突,安心建城。我也只是為萬一之需,回去作些準備,他日有暇,一定再訪驪山族!」
        次日早起,我和騎兵們收好帳篷,驪琴率族中長老,特意到山坡下的草地上為我們送行,新的一批錫錠已經裝入騎兵們的皮囊中,現在每匹馬背都沉甸甸的。
        「驪山族別無他事可以太昊族效勞,只有這煉錫之事,請太昊族長放心,我族將竭心盡力,保證太昊所需。」這是臨行前驪琴和諸長老給我的承諾。
        離開驪山族,收拾情懷,我帶著騎兵們向東南直進,數天後到達由族建牆的山口。
        「族長,要不要到大方城去看一下?」騎兵班長看到我對那段牆出神,在旁邊提醒我。
        「這樣——叫十名騎兵把錫錠分給其他騎兵,快速送回太昊宗廟,交給風余。這十個人跟我到大方城去一趟。」既然這裡到大方城不過兩天地腳程,以後也不一定能常來,倒不如趁便去看一看。
        兩天後如期抵達大方城。
        還在數里之外,大方城的城牆已經赫然在目,在前方的平野之中,本來不算太高大的大方城就顯得有些突兀雄偉了。到達的時候剛好是中午時分,城牆背後已經可以看到裊裊炊煙,看來大方城的廚房應該已經繁忙起來了吧。
        數里之內,稀稀疏疏地可以看到不斷有由族人乘牛車或步行出入大方城,不過滿載而入的是牲畜和黍、粟,載出的就是鹽或其他農具等太昊產品了。途中居然還讓我見到幾位從大方城中喝喝得醺醺然地長老,在牛車上哼哼嘰嘰,樂不可支,看來這一年由族也是年豐歲稔,收穫頗豐。
        進入城中,住房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宗廟建築地主體已經成形,風極正在指揮緊張的施工。
        「族長來了?!」忙暈了頭的風極不相信地看著我在大方城宗廟的廣場上下馬。
        族中地匠人們已經停下手中的活計,歡呼起來。
        消息傳到忙活的廚房,梅梅也從裡面衝出來。
        「元方呢?那小子跑哪裡去了?」要在平時,這小子是跑得最快的。
        梅梅的臉上,笑容一下子僵住,風極也是一陣乾咳,不敢作答。
kevin1217 發表於 2011-10-2 14:36
第二百零九章 - 南蠻現身
   

        「什麼!到苗族那邊去了?」
        這小子!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自上次姜由在黎族宗廟「和平調解」後,由族已經分為了黎、由、苗三族,關係複雜,其中黎族是姜由的嫡系,還留在石頭城的黎族人相當一部分已經遷往牛神山,仍有十來個黎族小部,近1500人留在了石頭城內。由族在大方城方圓五十里內的部族,是在大戰後仍願意祭祀牛神那一部分,也有數千人規模,與黎族乃至整個姜氏都是若即若離的狀態,我建大方城的初衷,不能不說有穩定這一帶部族的想法在內。
        而南遷的由族人,自稱為苗族,卻是我最難以把握的一群。他們約有17個部族,數千人之眾,與姜氏絕對的合不攏,不然就不會明目張膽地放棄祭祀牛神了。但這些苗族人卻又並沒有真正地與由族諸部一刀兩斷,仍然是你祭你的,我祭我的,並不妨礙雙方部族私下往來。從大方城出去的鹽,我敢肯定其中一部分經過長途運輸,最終到達了南方的苗族帳蓬內。
        但由於姜由對我的尊崇態度,以及我在雙方大戰中的立場問題,南遷的這些部族中,有的長老對我的觀感並不是很好,雖然肯定在戰時和戰後我都給了他們一些物資和醫療上的支持,卻並不能改變我站在姜由一邊的事實,甚至從某種程度上講,我和苗族人是敵非友。
        在這種情況下,元方竟然到苗族地盤上去!
        「什麼時候走的?哪些人一起?」我怒急交加,卻仍知道得瞭解具體情況才好作區處。
        「有我們族裡的20名騎兵——還有一些是由族戰士,跟苗族那邊關係一向很好的——」梅梅一見我的狂燥樣,嚇得話都說不下去了。可是她地話卻給我不少安慰:有20名騎兵同行!至少也可以保證元方的平安。
        可是這小子竟然在建城最緊要的關頭,擅自帶著20名騎兵到苗族去!看我不打斷他的腿!
        「我們走!」大叫一聲,身後的10騎連馬都沒下,直接就扭頭向南,向城門衝去。
        近晚的時候,已經到了由族聚居區的邊緣,已經難得見到村子。半日的狂奔讓我冷靜下來,找到最近地一個村子,讓族長的長老們驚嚇不小。
        「太昊族長駕臨敝村,不知道有什麼吩咐?」村長直接就跪伏到地面。
        「我要到苗族那邊去一下,不知道有沒有人可以給我們帶個路」
        村長嚇得汗都出來了,姜由自苗族南遷後,對苗部族諸部頗有疥蒂,儘管不曾明說,但接觸過姜由的長老們卻都心知肚明。太昊族長此來,不問別的,單問苗族的事情,怎麼可以輕易作答?!
        我見到他們吱唔,略一思忖,大概知道一點原委。不由得苦笑:「我不是姜氏族長,不必忌諱,能不能找個人給我帶下路?」
        村人見我誠意拳拳,才放下心來。找來一個小伙子,個子瘦小,卻極為機靈,一看就是那種不安份的的人,估計曾往苗族多次了。
        「虧得族長叫我——前面再也去不得了!」那小子見面就一驚一咋的。
        「怎麼去不得?不是還有由族人賣鹽過去麼?」我一笑,讓村中長老和族人都有點掛不住了。
        「我不是那意思——白天是去得的,晚上卻去不得。要是人多還好,像族長您這麼點人,恐怕一晚不下馬,也找不到個安歇處!」小伙子一邊比劃一邊介紹「過了這個丘陵,就是大平原,可這丘陵上近來有數只大虎出沒,我們都不敢再去,白天也要數十人才敢過,或者像族長這樣一群人全騎馬,不然白天人少了也是過不去地。」
        呵呵!竟然遇到了景陽崗!
        「行!就依你!明天你就帶我們過去!」
        「好勒!」他爽快地答應下來。
        晚上在村中住下。上次我過來巡察由族諸部時,也沒有到過這麼偏遠的地方,這裡距離大方城已經近80公里了,平時間趕路不急的情況下,這樣遠的路得走一天半,今天一時心急,大半天就到了,人固然乏得要死,馬也累得不輕,一歇下來,才知道已經超過了平時的趕路水平。
        周圍十里內再無一個村子,從我一路來看到的情況判斷,這已經是最南邊地少數幾個村子之一了,應該跟苗族的關係算比較密切的部族,正好可以跟他們打聽一下苗族的情形。
        「這個——這個——那個——」村長和長老們都開不了口,一直不停地送上烤肉,卻答不了我地問題。最後還是那個小伙子說出了一點靠譜的東西。
        「太昊族長問的是那些苗民麼?——這個我還知道一點點!」這個小子適時地插了嘴,我也正等著他參加進來,以免對著一群開不了口的「領導」。
        「好啊!你知道些什麼?能不能給我講一下他們的事?講得好我給你鹽!」
        「姜林!——有什麼話就說!太昊族長等回話呢!」大長老喝斥了一聲。
        這個叫姜林的小伙子聽到有鹽,一下子來了精神頭,咂咂嘴,開始向我們講他所瞭解的苗族人地情況。
        「去年苗族人剛過去的時候,還打了一仗呢!」姜林一開始就讓我感到失望,打了一仗誰不知道!
        也許看我沒有什麼反應,姜林補充道:「——是跟南方的蠻族打了一仗!」
        蠻族!怎麼會有蠻族?
        這下子我的興趣來了。
        姜林更來勁了:「由族諸部剛過去的時候,以為那裡是無主之地,可是後來從南方來了一批蠻人,幾乎全是裸身的,長得很古怪,就和由族打了起來」
        呵呵!他們眼裡的蠻人,大概跟我第一眼見到的大元人相差不會太遠吧!
        「結果呢?」我好奇地問道。
        「當然是由族人打贏了!——不然就沒有現在的苗族了!」姜林的表情古怪而誇張,被大長老在頭上敲了一記,因為有對太昊族長不敬地嫌疑。
        「我是問的蠻族的結果」
kevin1217 發表於 2011-10-2 14:37
第二百一十章 - 苗族建城
   

        
        「蠻人哪裡是由族的對手!」姜林興高采烈地叫嚷道:「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就被由族人從平原上趕回到南方的山地去了!」
        「那以後有沒有再回來過?」我關注的是蠻族的下落,以及將來可能對苗族的影響,何況元方此時正在那邊,也讓我對此分外小心。
        「有啊!不過後來這些蠻人倒和由族——不,是苗族人相處得很好,連我們帶過去的鹽——哎喲!——」他頭上又被敲了一記,我看到了從大長老和村長眼中流露出的驚惶恐懼。
        「不妨事,大方城本來就沒有禁止和苗族人交易,若是他們不便過來,由族人過去也是一樣!」我把這個基本的原則告訴給他們,估計很快就會從他們部族傳到其他的由族各部去。
        看來雖然在姜由的威壓下,由族分出去了苗族,但兩族的根還連在一起,這一點卻是永遠也難以分得清的,在我看來,這卻是一件好事。文明的傳播最大的阻礙便是部族間的隔絕和仇視,若是由族和苗族在不同的地方各有空間發展,又保持密切的聯繫,更符合我對文明發展的期待。
        說不定南遷的苗族便會成就將來的湘、楚文化呢!
        按我對後世的認知,由族南部應該已經進入了南陽平原,而苗族所去的方向,應該是在向長江流域進發了吧,只是距離長江不知道還有多遠。
        看得出來,我對苗族的寬厚態度讓這裡的族人大為放心,姜林不屑地撇了一下嘴,對長老們的謹小慎微甚是不以為意。
        「那些蠻子也不是這南方平原的主人,只不過是歷年來似乎都曾來過這裡。也不甚長住,可能是由——不,苗族地一部佔了他們曾經的住地,所以起了一點衝突,只不過蠻人實在遠少過苗族人,所以沒有打贏過。後來雙方間隔開來,倒也相安無事,現在已經互有往來。雖然彼此聽不懂說話,卻也有些交易。——」言下之意,這交易中就包括了太昊鹽的一部分,看來通過由族流通過去的鹽著實不少,除了滿足苗族所需,還能與蠻人交易。
        「苗族與蠻人就再也沒有起過衝突?」我倒希望雙方能夠就此罷手,可惜未能如願。
        「哪裡會呢!蠻人也不是一個部落的——有的倒是吃了苦頭,已經罷手了,後來再出現的蠻人卻不認這個理。前後衝突了多次,所幸倒也沒有死太多人,只是有些不得安生,讓苗族長老們惱火。」姜林說到這裡,略壓低了聲音,如說什麼秘密:「聽說由——不。苗族諸部正磋商,想統一建一座城呢?!」
        建城?這是好事啊——估計正是由於談判中苗族的長老有曾經到過石頭城和太昊城地,對堅城深池的防禦能力應該感觸頗深,所以想要建城並不是什麼意外的事。問題在於他們可能並不掌握建城的方法,就算其中有少量從石頭城過去的黎族人——這些人也是讓姜由最為傷心的人,他實在沒有想到石頭城中會有人背叛他。
        黎族人對建城的知識是有限的,從石頭城的佈局就可以看出來,跟太昊城比有明顯地差距。
        「元方!」我突然從地面直起身「這小子去幫苗族建城去了!」
        參加了大方城的建設,加上同去的20名騎兵,元方完全有可能幫苗族人提出一個建城的完整方案來!
        可是苗族人要建城。為什麼不直接來找我,卻是去找元方?
        難道這是針對我來的?
        「不會!」我對自己搖搖頭,否定了這個想法——要真是這樣,苗族人未免太深謀遠慮了一些。
        第二天,帶上姜林,越過不遠處的一帶丘陵,沒有遇到「傳說中地」老虎,我們一直向南奔去,這時我已經不太顧得上顧惜馬力了,大不了回來時慢一些。現在則希望越快越好,中途只是在飢餓時停下來煮過一頓午飯,從來沒有騎過馬的姜林被顛得吐了一次,屁股也大為不適,我卻只是同情了他一下,沒有中止趕路。
        下午過了一條比較大的河,我知道絕不會是長江,卻不知道究竟是後世的哪一條河,從河床寬度看,夏天裡應該不少於三、四公里寬,開春前卻不過只有里許寬度,且深不過馬腹。
        從由族出來到過這條大河,一直都是寬闊地平原,過了大河再往南,才遠遠地看到有山,但這時我們已經沒法子趕路,又到了宿營的時間了。
        如此連趕了五天,人困馬乏,才在又越過又一個山陵帶後,於中午時分抵達了一片大平原。
        「就是這裡了!」已經成了「變形金剛」的姜林終於鼓起最後一點精神,指著前方的平原。
        我們鬆了一口氣,吃過一頓簡單的行軍午餐,沿平原上依稀可辨的人跡慢慢推進,兩個小時後,已經能夠看到遠遠的苗族草屋,這種草屋地形狀與由族的一模一樣,所以不用認真分辨,就能看出是苗族人所為——總不成是蠻人的傑作吧。
        更讓我確定的是,漸漸可以看到去年收割後的黍桿還殘留在地裡,村子外的籬笆牆甚至有太昊的風格,看來這村子裡說不定還有黎族人,只有當初從石頭城出來的黎族人才知道這種籬笆牆的做法。
        「太昊族長!」我們遇到的第一個族人竟然認出了我,並在路邊跪了下去。
        「黎族人?」我不確定地問,卻給我蒙對。
        「現在我是苗族人了!」他還有些不好意思,數年之內,從由族到黎族,再到苗族,變化也太快了一些。
        「聽說苗放要建城,是在哪個地方?」估計苗族地大長老和族長應該就在那邊吧。
        「喏——就在那邊!」這個原來的黎族人給我們指了方向,姜林也確認了這一點。
        目標已近,我們在日落之前,終於看到了一個草創的基礎,一片方形的工地上,一個建城的工地已經依稀可見。
        我讓騎兵把太昊龍旗舉起,工地上引起一片騷動。
        「爸!——」數騎從工地上馳來,元方的聲音先傳了過來。
        「這混賬小子!」我咬牙切齒地迎了上去,眼眶卻有點發濕。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kevin1217

LV:6 爵士

追蹤
  • 8

    主題

  • 2387

    回文

  • 0

    粉絲

~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