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戰爭]【帝國風雲】作者:閃爍(完)

   關閉
52蘿蔔頭 2012-9-3 06:09:47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044 228439
GGCMEAT 發表於 2016-2-10 23:48
第二百二十五章 恰到好處

    顧祝同參加總統大選,可以說是眾望所歸。

    在一九六九年與一九八零年,顧祝同有兩次機會競爭總統的位置,可他都放棄了,而中華民主黨推舉的參選者都毫無懸念的贏得了大選。當然,中華民主黨能夠在這兩次大選中勝出,也與顧祝同有關,即顧祝同在這兩次大選中都是競選團隊成員,而且隨後都擔任了政府部長級官員。

    後來,很多人都認為,顧祝同沒有在一九七四年參與大選,而是成為國民議會議員是中華民主黨在當年大選中敗北的主要原因,即隻要顧祝同加入競選團隊,以其號召力,中華民主黨在當年的大選中很有可能以微弱優勢勝出,也就輪不到中華複興黨上台,而中國的對外政策也就能夠保持連貫了。

    顯然,這種觀點並不完全準確。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華民主黨在一九七四年的大選中敗北是鐵板釘釘的事情,即便顧祝同也無法扭轉乾坤。

    這就是,當時發生的事情,注定中國政局會有一次大動蕩。

    別忘了,在一九七四年的大選之前,發生了三件對中國影響重大的事情,一是中國正式從危地馬拉全麵撤軍,二是由石油危機引發的全球性經濟危機,三是華元信用崩潰所導致的金融危機。

    這三件事情,讓執政的中華民主黨無處可躲。

    雖然當年,中國成功的把第一名宇航員送上月球,實現了載人登月行動,但是這是大選開始之後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與在政治、外交、經濟與金融等領域遭受的損失相比。載人登月所帶來的自信就算不了什麼了。別忘了,絕大部分老百姓隻是在電視與報紙上看到載人登月成功的消息。也就隻是感到一時興奮,隨後還得為找工作、為明天的三餐發愁,而這些都被記在了政府的過失賬單上。

    由此可見,顧祝同在一九七四年選擇參加國民議會選舉是明智之舉。

    即便從個人角度出發,中國在經曆了戰後二十多年的擴張之後,國力耗費已經達到了國家的承受極限,必然迎來戰略收縮期,而在進行戰略收縮階段,中國政府的主要使命是消化已經取得的戰略成果。並且把重點由對外擴張轉移到國內建設上來,因此像顧祝同這種軍人出身的政治家,也就沒有多少表現舞台。

    顯然,顧祝同很有政治頭腦。也非常聰明。

    在擔任國民議會議員的五年間。顧祝同不但是軍事委員會主席,還以在野黨議員身份通過抨擊政府的政策,贏得了民眾的信任與支持。也就是說。在這五年,顧祝同鞏固了政治基礎。

    有趣的是,顧祝同並沒有借這五年累積起來的人望參加一九七九年的大選。

    要知道,中華複興黨執政的五年間,中國的經濟環境並沒有好轉,反而持續惡化。而且中華複興黨在國內經濟政策上也毫無建樹。在一九七九年,隻要提出正確的競選口號。不管是誰代表中華民主黨參選,都有極大的把握主進總統府,而顧祝同有足夠的資格代表中華民主黨參選。

    在當時,沒有人知道,顧祝同為什麼放棄了這麼好的機會。

    要知道,代表中華民主黨蠶選的郭明善根本就不出名,還是一個七十多歲的老頭。如果不是顧祝同加入了競選團隊,而且早就放出風來,將在當選之後擔任國防部長,郭明善未必能夠以絕對優勢贏得大選。

    當然,如果以事後的眼光來看,就沒有這麼多疑問了。

    一九八四年,按理說,中華民主黨應該推舉在任總統郭明善參加競選,但是在年初的時候,郭明善以身體健康為由,宣布不參加大選。結果就是,在當年四月份的黨內選舉中,顧祝同毫無懸念的獲得了提名。

    顧祝同在這個時候站出來,再次證明了他的政治才能。

    要知道,郭明善在任期間,做出的最大貢獻不是讓中國在對外事務中取得多少成果,而是消除了經濟危機對中國造成的影響,讓中國的經濟發展回到了正確軌道上,大幅度改善了民眾的生活水平。一些數據就能說明這一點,比如中國在一九八四年的國民生產總值在扣除了通貨膨脹等因素之後,比一九七五年增長了百分之五十六,比一九八零年增長了百分之四十七。中國在一九七五年到一九八四年間,人口隻增長了百分之十七,意味著中國的人均收入在這十年中提高了百分之四十以上。即便把貨幣貶值等因素計算進去,中國民眾的收入也有明顯增長。特別是在一九八零年到一九八四年的五年間,中國民眾的實際收入每年都有百分之五以上的增長。

    對於身為最發達國家的中國來說,這個增長速度已經很了不起了。

    要知道,大戰後的半個世紀,中國民眾收入的年均增長率不到百分之三,而德意誌第二帝國還不到百分之二。

    由此可見,顧祝同參選總統的時候,郭明善已經替他解決了大部分國內問題。

    得益於經濟的高速增長,中華民主黨在國內的擁護率也在一九八四年空前高漲,大選前的支持率高達百分之七十。

    顯然,顧祝同根本不需要花費多少精力就能贏得這場大選。

    正是如此,一些在野黨人士就認為,顧祝同是揀了郭明善創造的政治果實,以投機的方式贏得了大選。

    當然,這些並不是關鍵。

    從根本上講,顧祝同在一九八四年當選總統的時候,麵對的是一個在戰後極為少見的良好內部環境。更重要的是,通過十年的積累與消化,中國平穩渡過了戰略收縮期,並且具備了進行戰略擴張的基礎。

    也正是如此,顧祝同當選總統,可以看成是中國由戰略收縮轉為戰略擴張的信號。

    當然,事實也確實如此。

    隻是,在不同人的眼,顧祝同參與大選,以及鐵定會贏得大選,有著不同的解讀與意義。

    這一點,也正是兩伊戰爭的根源。

    根據後來解密的資料,在一九八四年之前,伊拉克總統並沒有考慮過攻打伊朗,而是把重點放在了防禦上。這也很好理解,伊拉克在國土麵積、人口數量與資源總量上都遠不如伊朗,而且伊拉克的軍隊裝備水平也遠不如伊朗。別忘了,在革命之前,伊朗是中國最重要的盟國之一,能夠優先獲得中國的先進武器裝備,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國把j-78式戰鬥機賣給了伊朗,卻沒有賣給另外的盟國。因為大部分伊朗軍隊響應了革命,所以伊朗幾乎全盤繼承了巴列維國王的軍事遺產。

    在一九八四年,伊朗軍隊的戰鬥力明顯超過了伊拉克軍隊,至少在表麵上如此。

    此外,在政治關係上,中國已經跟以色列聯合,因此中國對待阿拉伯國家的政策出現了兩極化傾向,即隻為承認以色列、並且願意跟以色列和平相處的阿拉伯國家提供支持,而以消滅以色列為目的的阿拉伯國家則成為了中國的眼中釘。可惜的是,伊拉克與敘利亞走得太近了,因此在中國的中東與海灣政策中,伊拉克處於邊緣地位,即便沒有遭到打壓,也沒有得到中國的支持。

    這兩個因素綜合到一起,讓伊拉克不得不采取防禦戰略。

    問題是,伊拉克總統卻有著不同的看法。

    這就是,中國在海灣地區的收縮性戰略才是放棄伊朗的直接原因,而中國不可能一直都處於戰略收縮狀態。

    也就是說,隻要中國轉變戰略政策,由收縮變為進攻,就肯定會對付伊朗。

    結果就是,伊拉克總統把顧祝同參與大選當成了中國轉變戰略政策的信號,並且由此做出了中國將支持伊拉克打擊伊朗的判斷。

    顯然,伊拉克總統的戰略判斷隻對了一半,即中國確實將在顧祝同當選總統之後改變戰略政策,卻未必會支持伊拉克。

    問題是,伊拉克總統在當時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正是如此,在中國大選塵埃落定,顧祝同以獲得百分之七十一的選票當選總統後不到一個月,伊拉克軍隊就越過邊境線攻入伊朗境內,而伊拉克總統則期望顧祝同能夠在住進總統府之後成為伊拉克的盟友。

    顯然,這太高估顧祝同了。

    雖然在兩伊戰爭爆發的時候,顧祝同已經當選總統,而且按照慣例,他將在當選之後參與政府的重大決策,以便在宣誓就職之後承擔起總統的責任與義務,但是當時的總統依然是郭明善,而不是顧祝同。

    顯然,專注於國內事務的郭明善並不希望出兵介入兩伊戰爭。

    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場在顧祝同預料之外的戰爭,而且顧祝同的競選綱領並不是幫助某個三流國家成為地區霸主。

    也就是說,即便到了一九八五年一月,顧祝同宣誓就職之後,也未必會支持伊拉克。

    事實也確實如此,即顧祝同的政治目的絕不是幫助伊拉克打贏一場輸贏對中國來說都沒有直接厲害關係的戰爭。

    顧祝同在這個時候住進總統府,有著更加遠大的目標。
GGCMEAT 發表於 2016-2-10 23:49
第二百二十六章 表現形式

    顧祝同上台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宣揚“星際大戰”的重要性。

    一九八五年一月底,在天津舉行的中華民主黨會議上,顧祝同就高調宣稱,他將全力推動“星際大戰”中的重要項目在任期內落實,花五年建立起基本的戰略防禦能力,爭取在第二屆任期內全部完成。

    顯然,顧祝同這麼做完全可以理解。

    別忘了,“星際大戰”就是在他擔任國防部長期間啟動的,而且在過去五年間,他在該項目上花費了大量的精力。

    按照當時的宣傳,“星際大戰”計劃就是顧祝同的政治生命,是他繼載人登月工程之後又一個政治工程,而且很有可能是他最後的政治工程。說得簡單一些,即便“星際大戰”按照顧祝同製訂的時間表完成,到時候他也七十多歲了,肯定無法再次當選總統,甚至不會在政府中任職。

    顯然,顧祝同有足夠的理由在總統任期內推動“星際大戰”。

    當然,顧祝同的表態,立即得到了國內工業與金融集團的歡迎與支持,而且顧祝同被很多企業家看成了救世主。

    按照當時的宣傳,“星際大戰”計劃意味著上萬億華元的政府訂單,將有上萬家中國企業從中獲益。這意味著,工業資本家將獲得足夠的利潤,銀行也將通過政府貸款獲得足夠多的好處。

    事實上,即便是平民百姓。也能從中獲益。

    這就是,巨額政府訂單,意味著工廠將開足馬力生產,也就需要更多的工人,並且會提高工人工資。

    總而言之,顧祝同拋出了一個讓全社會都能獲得好處的大蛋糕。

    當然,也並非所有中國人都支持顧祝同。

    持反對意見的主要是中產階層。特別是有學識的知識分子。當時就有人提出,顧祝同推行的“星際大戰”計劃根本就不可能變成現實,因為這項計劃消耗掉的資源。最終加壓垮中國經濟。

    隻是,反對聲音過於弱小,根本就沒有受到重視。

    再說了。冷戰時期的狂熱,讓反對者在社會輿論中根本就沒有立足之地。

    要知道,“星際大戰”不僅僅是一項政府工程,在宣傳中,更是關係到了國家與民族生死存亡的國防工程。顯然,在是否能國抵抗敵國戰略打擊的問題上,任何一個中國人都知道該如何選擇。

    這一點,在政府預算中就體現了出來。

    一九八四年十月份,在獲得國民議會通過的財年度預算中,國防預算的比例增加到了百分之二十一。首次超過社會公共開支預算,成為規模最大的財政預算。更重要的是,一九八四到一九八五財年度的中央財政預算比上一年度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二,且增加部分的百分之八十通過貸款獲得。

    說白了,中國政府隻有通過增加赤字來平衡預算。

    說得更深入一些。就是中國把國防安全放在了平衡預算之上,國民議會的議員首先考慮的是如何擊敗對手,而不是縮減赤字。

    顯然,這直接反映出了中國的國內思潮。

    在大部分民眾眼,建立一個更加安全的生存環境顯然要比縮減預算、降低本來就已經高得離譜的財政赤字更加重要。

    問題是,這些隻是表象。

    前麵已經提到。早在發起“星際大戰”的時候,顧祝同就意識到,建立國家戰略防禦係統所需的絕大部分關鍵技術在短期、甚至在半個世紀內都不可能取得突破,也就不可能在短短十五年之內建立起國家戰略防禦係統。

    也就是說,“星際大戰”無非是個噱頭。

    根據後來公布的資料,在顧祝同當政期間,劃撥給“星際大戰”計劃的經費中有百分之八十五通過政府的秘密賬戶轉移到了其他的軍備項目上,而且絕大多數與“星際大戰”毫無相關。

    說白了,顧祝同的真正目的是要通過“星際大戰”來發起軍事變革。

    事實上,這也正是中國軍隊能在一九八五年到一九九四年的十年間,完成裝備大更換的物質基礎。

    雖然沒有確切的統計數據,但是在這十年間,中國軍隊至少獲得了一萬億華元的額外撥款。

    這筆錢,讓中國軍隊毫無懸念的取得了裝備上的技術優勢。

    要知道,這十年間的投資,讓中國軍隊率先進入了電子化時代,而且為接下來的信息化打下了基礎。

    在這十年間,中國軍隊獲得了在性能上遠超過對手的武器裝備。

    比如,以j-80為代表的第四代噴氣式戰鬥機全麵服役,並且在一線部隊取代了以j-66為代表的第三代噴氣式戰鬥機,使中國軍隊的空中力量率先完成了裝備更換,在九零年代獲得了絕對的空中優勢。要知道,德意誌第二帝國的第一種第四代戰鬥機在一九八六年才正式定型,而且是一種中型製空戰鬥機,而能夠與j-80抗衡的me-550要到一九八八年才完成了首飛,而量產則要等到一九九二年,整整比j-80晚了十年。更重要的是,中國軍隊獲得的不僅僅是一種、也不是兩種第四代戰鬥機。除了j-80之外,中國空軍還獲得了j-84式輕型多用途戰鬥機,而中國海軍則在j-78之外采購了j-88式中型艦載戰鬥機,建立起了高低搭配的編製體係。相比之下,德意誌第二帝國隻有兩種第四代戰鬥機,而且服役時間均比中國的晚了十年左右。

    當然,中國一口氣發展了四種第四代戰鬥機,也是迫不得已的選擇。

    這就是,j-66是一種典型的中型多用途戰鬥機,而且性能較為均衡,但是受到技術進步影響,中國在研製第四代戰鬥機的時候發現,如果依然定性為中型戰鬥機,就肯定會成災性能局限。結果就是,中國海軍與空軍都以重型戰鬥機為主力,也就導致裝備的總體成本大幅度提升。要知道,j-78與j-80的單價比j-66高出了五倍,而在采購費用有限的情況下,海軍與空軍顯然無法用重型戰鬥機取代所有j-66,也就必須研製一種價格更加低廉,哪怕存在性能缺陷的輕型戰鬥機。因為重型戰鬥機承擔了製空任務,因此中國海軍與空軍的輕型戰鬥機都以多用途為主,即不過分強調製空能力,主要承擔對地與對海打擊任務,隻在必要的時候協助重型戰鬥機爭奪製空權。

    這套發展策略,讓j-84成為了“世界性戰鬥機”,j-88也出口到了多個國家。

    j-84的生產線一直維持到二十一世紀,到停產的時候,總產量超過了七千架,成為中國在冷戰時期研製的產量最大的戰鬥機。雖然j-88的產量不如j-84,但是其最終生產規模也達到了三千架。

    除了戰鬥機,中國空軍在傳統優勢領域,即戰略轟炸機上的優勢變得更加明顯。

    在這十年間,中國空軍不但維持了六百架的轟炸機總量,還研製出了兩種戰鬥力更加強大的轟炸機,而德意誌第二帝國僅僅研製了一種轟炸機,且其最終產量還不到二十架,根本無法與中國的轟炸機相提並論。

    除了空中力量,在其他方麵,中國的優勢同樣得到了鞏固。

    比如,按照顧祝同批準的海軍發展規劃,到一九九二年,中國海軍將維持十五支航母戰鬥群與十五支兩棲艦隊,大型艦船總量將達到六百艘,總噸位超過三百五十萬噸,海軍航空兵將維持兩千架的規模。

    陸軍方麵,中國將保持一百二十萬的常備兵力與二百四十萬預備隊。將裝備一萬四千輛主戰坦克、一萬八千輛裝甲戰車與裝甲運輸車、八千六百門自行火炮與火箭炮,三百二十套遠程防空係統。

    這些全部落實的話,中國的常規軍事力量將達到戰後的巔峰。

    由此也可以看出,顧祝同的目的是要把冷戰的軍備競賽由核武器轉變為常規武器。

    說白了,早在七零年代,中國與德意誌第二帝國就形成了核均勢。雖然中國在核武器的數量與質量上都擁有優勢,到一九八零年,中國擁有的核彈頭總量為二萬二千枚,而德意誌第二帝國為一萬四千枚,且中國核武器運載與投擲工具的平均精度在五十米以內,而德意誌第二帝國為五百米,但是雙方龐大的核武庫規模,讓數量與質量上的差距變得無足輕重,即雙方都有能力在遭受了對方的突然打擊之後,用剩餘的核彈頭對對手進行全麵的、徹底的報複性打擊。

    顯然,對中國與德意誌第二帝國來說,核武器全都成了擺設。

    核均勢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中國與德意誌第二帝國爆發全麵戰爭、甚至是直接衝突的可能性降到了無限接近於零,而雙方爆發間接衝突,即爆發代言人戰爭的可能性則增大到了不可忽視的地步。

    事實上,冷戰時期的大部分局部戰爭都是代言人戰爭。

    此外,軍事衝突成為了國家鬥爭的次要手段,而在軍事領域之外的鬥爭,對國家產生的影響更加深遠。

    顯然,中國已經無法通過戰爭來擊敗德意誌第二帝國。

    那麼,軍備競賽就成為了戰爭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
GGCMEAT 發表於 2016-2-10 23:50
第二百二十七章 常規軍備

    從本質上講,冷戰是兩個超級大國以經濟為核心的綜合國力的全麵較量。

    隻是,較量的本質並不是國民生產總值的數據對比,而是國家在各個領域所投入資金與收益的比拚。

    可以說,顧祝同對此有著最為清楚的認識。

    不可否認,建設龐大的核武庫,讓中國與德意誌第二帝國都付出了極為高昂的代價,而且在維持上的花費更加高昂。哪怕在冷戰結束之後,中國在處理削減掉的核彈頭時都花掉了大量金錢。

    問題是,繼續擴大核武庫已經毫無意義了。

    這一點,在七零年代末就已經顯現了出來。

    這就是,中國與德意誌第二帝國在一九七九年簽署了《中程導彈限製與削減條約》,明確規定雙方都得銷毀射程在五百到五千公內的所有導彈,並且承諾不再研製、生產與裝備類似的導彈。

    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前,德意誌第二帝國就已經放棄了在核武器領域的追趕步伐。

    一九七八年,德意誌第二帝國聯邦國會批準了一項特別法案,即把帝國核武器的總量限製在一萬四千枚以內,軍方不得繼續增加核武器的數量,而是把重點轉為提高核武器的作戰效率。

    顯然,重點是限製核武器的數量。

    說白了,核武器根本就不是可以隨意使用的武器,也就不存在使用效率的問題。真正需要使用核武器的時候,恐怕也沒有人會去計算核武器的使用效率,而是以把核彈頭發射出去為最高原則。

    當然,這部法案,宣告德意誌第二帝國正式放棄了追趕中國的核戰略。轉為尋求在有限軍備情況下的核均勢,即通過保持足夠摧毀中國本土的核力量來遏製中國發動核戰爭的戰略企圖。

    事實上。一萬四千枚核彈頭都顯得有點多餘。

    即便以德意誌第二帝國在七零年代末的戰略運載與投擲工具的技術水準,即便德意誌第二帝國把核彈頭的數量減少一半,即隻保留七千枚核彈頭,也有足夠的把握在遭到突然戰略打擊的情況下有兩千枚以上的彈頭幸存下來,而隻要其中的一千枚彈頭落到中國本土,中國就將遭到毀滅性打擊。

    德意誌第二帝國沒有把核彈頭削減到七千枚,而是維持在一萬四千枚左右,最主要的問題還是銷毀核彈頭要比維護核彈頭更加昂貴。妥善處理掉七千枚核彈頭的花費,相當於生產三千五百枚核彈頭。而這筆錢足夠在二十年內保證七千枚核彈頭得到正常維護與保養,因此維持核彈頭的數量在經濟上更加劃算。

    當然,這說明了一個問題,即在核武器領域的競爭已經沒有可以發揮的空間了。

    問題是。中德的冷戰局麵並沒有因為核武器不再增加而得到改善。

    更重要的是。中德間的軍備競賽並沒結束。

    正是如此,顧祝同才開始在常規武器上做文章,即把軍備競賽由核武器轉移到常規武器領域。

    可以說。這是一個相當聰明的決策。

    雖然中德間的冷戰關係,使得大戰後的每一次局部戰爭都有演變成中德全麵戰爭、也就是世界大戰的風險,某些時候一些熱點問題都有可能成為世界大戰的導火索。比如在在一九七三年,菲律賓爆發所謂的民主革命之後,德意誌第二帝國立即宣布承認菲律賓非法政權並且與之建立外交關係,隨後在一九七五年秘密向菲律賓部署配備核彈頭的中程彈道導彈。導致中國在當年年底出動海軍全麵封鎖菲律賓,並且攔截向菲律賓運送導彈的德國船隻。由此引發了菲律賓導彈危機。在這場危機最為緊張的時刻,中德領導人都進入了戰略避難所,而且隨時準備向對方發起毀滅性打擊。但是這些危機全都獲得了化解,中國與德意誌第二帝國在三十多年間沒有發生一次直接衝突。更重要的是,在任何一場局部戰爭中,隻要某個超級大國直接介入,另外一個超級大國就會竭力避免直接介入,最多隻是以援助方式為對手製造麻煩。

    顯然,這說明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這就是,即便在核武器的毀滅陰影之下,常規武器依然是決定戰爭勝負的主要工具。

    此外,從政治上講,任何一場局部戰爭的勝敗,都對中德的國際威望產生了影響,也就對冷戰局勢產生了影響。

    顯然,中國與德意誌第二帝國都不可能在局部戰爭中使用核武器,因為這會產生不可收拾的局麵,甚至會直接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如此一來,決定局部戰爭勝負的,依然是常規武器。

    也就是說,中德在常規武器領域的競爭,也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說得簡單一些,加入德意誌第二帝國的常規武器更加先進,那麼德意誌第二帝國的盟國就更有可能在局部戰爭中取勝,而德意誌第二帝國的影響力與勢力範圍,也將隨著這些勝利也得到擴張。相反,如果中國的常規武器更加先進,那麼中國也能夠通過一場場代言人戰爭來壓縮德意誌第二帝國的勢力範圍。

    當然,中德間的常規軍備競賽早就開始了。

    拿空軍來說,在大戰結束之後,德意誌第二帝國憑借在噴氣式發動機技術上的先發優勢在一九五二年率先進入了噴氣式戰鬥機時代,而中國則依靠強大的國力、以及從戰敗國、特別是英國獲得的技術,僅僅在一年之後進入了噴氣式戰鬥機時代,隨後兩國的戰鬥機在性能上你追我趕,均衡局麵維持了三十年。

    在陸軍這邊,德意誌第二帝國的優勢極為明顯。主要就是,中國在戰後並不是很重視陸軍的現代化建設。雖然中國是一個傳統的陸上強國,但是在大戰期間,中國不但擊敗了所有陸上鄰國,還消除了來自陸地方向上的威脅,在本土外圍建立縱深在一千公到三千公之間的戰略防禦空間。也就是說,在戰後,離中國本土最近的陸上威脅都在一千公之外,中國自然沒有理由擔心來自陸地上的敵人。可以說,直到冷戰的最後十年,中國陸軍才獲得了比德軍更好的主戰裝備,而在此之前,德軍在坦克、裝甲車與火炮等方麵,都要比中國陸軍好得多。

    當然,中國的強項是海軍。如果說中德兩國在陸軍上的差距隻是幾年的話,那麼中德在海軍上的差距就足足有半個世紀。說得簡單一些,直到冷戰結束前夕,德意誌第二帝國海軍的規模與戰鬥力都沒有達到中國在冷戰爆發時的水準,也就更加無法與中國在冷戰後期的海軍實力相比了。

    由此可見,在顧祝同之前,中德常規軍備競賽是有側重性的。

    說得簡單一些,在發展常規軍備的時候,中國與德意誌第二帝國都有所選擇,根本原則就是揚長避短。

    顯然,顧祝同要做的,就是打破這個局麵。

    原因很簡單,這種田忌賽馬式的競賽,對德意誌第二帝國的影響非常有限,而且也無法讓德意誌第二帝國投入更多的資源來增強常規軍事力量,必須通過全麵的競爭,向德意誌第二帝國施加更大的壓力,才能達到目的。

    顧祝同的入手點就是對手不能回避的空中戰場。

    第二次世界大戰就已證明,製空權成為了決定戰爭勝敗的頭號軍事要素,也預示了下一場戰爭將由製空權決定勝負。戰後的多次局部戰爭,反複證明了製空權的重要性,也就提高了空軍的地位。

    對德意誌第二帝國來說,建立一支強大的空軍顯然是保證其國家安全與利益的基礎。

    也正是如此,在推動戰後的第三次軍事改革的時候,顧祝同把重點放在了空軍上,而不是傾力打造海軍。

    說白了,中國海軍已經足夠強大,沒有必要變得更強大。

    要知道,到冷戰結束的時候,中國海軍的綜合戰鬥力超過了世界上其他所有國家海軍的總和。

    相對而言,中國空軍的領先優勢不夠明顯,特別是在七零年代。

    雖然j-66是一種極為優秀的戰鬥機,戰鬥力極為全麵,性價比也非常出色,在中國空軍中一直服役到二十一世紀初才全部退役,而在其他國家則服役到二十一世紀二零年代,服役周期長達六十年。但是在七零年代,j-66並不是最出色的戰鬥機,或者說其任何一項性能都算不上最好。比如在指控作戰能力上,j-66就明顯不如me-440與bf-300,對地攻擊能力則不如j-68。說得簡單一些,較為全麵的性能,讓j-66在各個方麵都顯得平庸。即便做為多用途戰鬥機,j-66的性能極為出色,但是做為製空戰鬥機,在麵對德軍的新式戰鬥機時根本占不到便宜。

    要命的是,j-66是海軍與空軍通用的戰鬥機,而是占據著絕對主力的位置。

    在多次局部戰爭中,j-66不但敗給了me-440與bf- -300這種第二代噴氣式戰鬥機擊落過。

    顯然,這也正是催生j-78與j-80的主要動力。
GGCMEAT 發表於 2016-2-10 23:51
第二百二十八章 厚積薄發

    顧祝同在一九八四年發起軍備革命,並且以空軍為主,還有一個關鍵原因,即在載人登月工程與“星際大戰”中得到了資助的大批軍事科研項目到了結果的時候,為軍備革命打下了技術基礎。

    依然拿空軍來說。

    j-80的研製啟動時間是一九六四年,也就是載人登月工程開始的那一年,而j-78的項目啟動時間是一九六六年,比j-80晚了年年。結果卻是,j-78在一九七八年正式定型,反而比j-80早了兩年。關鍵就是,為j-80配套研製的第三代噴氣式發動機到一九八一年才正式定型。

    這種被命名為ws-100的大推力小函道比軍用渦輪風扇發動機的研製工作就與載人登月項目有關。準確的說,ws-100能夠研製出來,其半數以上的技術難題都是由載人登月工程解決的,比如製造高壓渦輪葉片的材料就來自載人登月工程,而研製這種異向單晶結構的耐高溫材料總共花掉了十多億華元。如果單獨為軍用發動機研製的話,肯定難以在國民議會獲得撥款,並且會導致ws-100的研製費用嚴重超標,而放在載人登月工程麵,就沒有這麼多的麻煩了。

    受此影響,j-80的首飛才拖到了一九八零年,而且首飛時用的是j-66的發動機。

    相比之下,j-78就沒有這麼幸運了。第一批j-78,即j-78a全部采用的是由j-66的發動機,也就是wp-77型渦輪噴氣發動機改進而來wp-97型渦輪噴氣發動機。雖然j-78b計劃換上ws-100,但是為了優先滿足……依然使用的是 才換上了……也就是說,j-78用落後的發動機飛行了五年之久。

    憑借……擁有當時其他戰鬥機都無法比擬的先進性能,比如其空戰推重比達到了一點一二,而j-66隻有零點九五,me-440為零點九,bf-300也隻是接近一,其他性能同樣如此。

    事實上,在j-78c服役之前,j-80a是格鬥性能最為優秀的戰鬥機。

    用中國空軍的話來說,j-80a的空戰性能至少比德軍的me-440領先了二十年。而且在十年之內肯定不會被超越。

    當然,這是在說大話。

    在一九八四年,隨著j-78c批量服役,加上海軍開始為j-78a與j-78b更換發動機。空軍的塑造的j-80a不可戰勝的神話就破滅了。j-78c在多次模擬空戰中都毫無懸念的擊敗了j-80a。

    隻是,這也不是在吹牛。

    這就是,直到一九九二年。都沒有任何一種由其他國家研製的戰鬥機在性能上超越、甚至是接近j-80a。

    也就是說,j-80a的性能優勢確實保持了十年之久。

    當然,到一九九二年的時候,j-80c已經批量服役,連專門以對地打擊為主的j-80g都已經加入中國空軍的戰鬥序列了。

    從某種意義上講,j-80是一個象征。即中國在航空領域技術大爆發的象征。

    在經過了近三十年的努力之後,中國通過在基礎技術上的巨大投資。終於在軍用航空領域取得了決定性的優勢。

    相比之下,德意誌第二帝國不但喪失了技術優勢,還被甩下了足足十年。

    要知道,這僅僅是一代戰鬥機而已。

    雖然在此之前,德軍擁有性能足夠先進的戰鬥機,甚至在某些方麵超越了中國空軍的戰鬥機,但是在中國的航空技術大爆發麵前,德軍的技術優勢蕩然無存,而且當德軍猛然醒悟過來的時候,已經出現了難以在短期內追上的差距。

    別的不說,隨著ws-100在j-80上大規模使用,中德兩國在軍用打推力渦輪風扇發動機上的差距就拉開了十多年。要到九零年代,德意誌第二帝國才製造出在性能上與ws-100相當,但是在可靠性與使用壽命上依然存在著巨大差距的渦輪風扇發動機。主要就是,德意誌第二帝國在相關的基礎技術,特別是材料技術上的初期投入過於薄弱,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內取得突破。

    當然,通過ws-100,中國也迅速確立了在渦輪風扇發動機,特別是軍用大推力渦輪風扇發動機領域的霸主地位。

    要知道,在ws-100誕生三十年之後,除了德意誌第二帝國之外,依然沒有第三個國家能夠研製出性能與ws-100相當的發動機。其他國家要麼從中國進口,要麼就隻能從德意誌第二帝國購買相關產品與技術。

    此外,ws-100也不僅僅是軍用發動機,其核心機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比如用來製造高函道比的軍用運輸機發動機,成為民航客機的主要動力,甚至以此為基礎研製出了大功率燃氣輪機。

    當然,j-80的先進之處,並不僅僅是在航空發動機上。

    依靠性能先進的發動機,j-80除了沒有在氣動布局上取巧之外,對重量的限製也相當寬鬆。結果機是,j-80成為了一架正常起飛重量高達二十四噸的重型戰鬥機,而且留下了足夠大的改進餘地。

    得益與較大的機體與起飛重量,j-80使用了當時最為先進的電子設備。

    此外,寬裕的改進餘地,也為j-80在後期通過改進提高戰鬥力打下了基礎。

    有趣的是,鑒於j-66在製空作戰中的糟糕表現,中國空軍要求j-80是一種典型的製空戰鬥機,即一切以增強製空能力為主,而承擔研製工作的成都飛機製造公司也宣稱j-80上沒有一公斤的重量是為了製空之外的任務而存在的。可事實上,j-80是一種典型的多用途戰鬥機,而不是純粹的製空戰鬥機。這一點,在其氣動布局的取舍上就看得出來,即j-80的氣動布局並不適合執行高速截擊任務,而中國空軍在取消了截擊機之後,截擊成為了製空戰鬥機的必備能力。相反,原本做為重型多用途戰鬥機研製的j-78,則是一種在氣動布局上較為重視高空高速性能的戰鬥機,其截擊能力反而強於j-80,特別是在高空的遠程攔截能力明顯強得多。此外,j-80的初期型號就具備極強的載彈能力,外掛點的總掛載量高達八噸,比j-66高得多。隻是為了強調製空作戰能力,j-80並沒有對地攻擊的火控係統,也沒有針對低空飛行加強機體結構。

    白了,j-80的初期型號,實際上都是性能簡化版。

    到j-80c的時候,其製空能力得到了全麵加強,而且可靠性得到提高,可以看成是針對製空作戰的性能強化版。

    真正把j-80推上巔峰的是j-80g,即j-80的多用途型。

    這種以對地攻擊為主的重型戰鬥機不但針對低空飛行加強了機體結構,安裝了對地攻擊所必須的火控係統,並且選擇了縱列雙座布局,還把載彈能力提高到了十一噸,並且通過增加保型油箱,在不影響彈藥掛載能力的情況下,把燃油總量提高了百分之四十,使其能在不攜帶副油箱的情況下,達到一千二百公的最大作戰半徑,而掛上三具副油箱時的作戰半徑則增加到了一千五百公以上。

    可見,j-80取得的成功,正是得益於優秀的基礎設計,而這又來自中國在七零年代所完成的基礎技術積累。

    同樣的,與j-80同時代的戰鬥機,不管是做為空軍低端戰鬥機的j-84,還是海軍高低搭配的j-78與j-88,在當時都是極為優秀的戰鬥機,而其成功的基礎都與中國厚積薄發的航空技術有關。

    這一切,又與中國搞的幾個大型政府項目有關。

    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在載人登月工程、以及類似政府工程上的投入,顯然並不是在白白使用納稅人的錢。

    顯然,對德意誌第二帝國來說,中國在第四代戰鬥機上取得的巨大成功,意味著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迎頭追上。否則的話,中國在航空領域取得的優勢就足夠瓦解德軍的製空權了。

    根據後來披露的資料,在隨後的十年,德意誌第二帝國用在兩種第四代戰鬥機上的研製經費高達三百二十億帝國馬克。雖然從總量上看,德軍的投入不算多,j-80的研製費用就高達二百四十億華元,相當於四百億帝國馬克,但是相對於德軍的軍費,這筆花費就算得上龐大了。要知道,中國研製四鍾第四代戰鬥機的費用還不到研製期間總軍費的百分之一,而德軍研製兩種第四代戰鬥機的費用就占到了十年軍費開支的百分之二點二,形成的負擔幾乎是中國的三倍。

    事實上,常規軍備競賽正是通過聚少成多形成規模效應,最終對國民經濟產生影響。

    當然,對中國空軍而言,戰術航空兵永遠不是重點。

    在大戰期間,中國空軍就確立了以戰略航空兵為核心的發展戰略。
GGCMEAT 發表於 2016-2-10 23:52
第二百二十九章 空中霸主

    雖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空軍發展成為全球頭號空軍,到戰爭結束時擁有的戰術飛機超過了其他國家的總和,而且擁有世界上性能最先進的螺旋槳戰鬥機,戰術航空兵更是成為了地麵部隊的主要支援力量,但是與之相比,中國空軍的戰略航空兵更加令人畏懼,而且優勢更加明顯。

    戰後,很多人都認為,強大的戰略航空兵是中國打贏大戰的三大軍事支柱之一。

    相反,並沒有人給中國空軍的戰術航空兵這麼高的評價。

    到大戰結束的時候,中國空軍擁有二萬八千多架中型與重型轟炸機,僅“超級空中霸王”式重型轟炸機就多達八千架,而“空中霸王”等重型轟炸機超過了一萬架,反而是中型轟炸機隻有不到一萬架。

    這支強大的空中力量,足夠讓任何一個國家感到畏懼。

    說白了,如果當時再次爆發戰爭的話,哪怕是與德意誌第二帝國的戰爭,中國空軍的戰略航空兵都能把敵國炸到投降。

    當然,中國空軍的戰略航空兵在戰後也進行了大規模裁軍。

    到一九五四年的時候,中國空軍的轟炸機數量縮減到了一千六百架,其中包括一千二百架重型轟炸機與四百架中型轟炸機。

    因為中國政府限製重型轟炸機出口,所以隻有部分退役的中型轟炸機被當做過剩軍事物資出售或者是贈送給了友好國家,而所有裁減下來的重型轟炸機部分直接銷毀,更多的則是被送往西北的飛機墳場。

    隻是,相對而言,戰略航空兵在戰後最初幾年的日子過得最為輕鬆。

    這就是。在戰略彈道導彈問世之前,戰略航空兵是中**隊僅有的戰略打擊能力。而重型轟炸機是當時唯一的核武器運載與投擲工具,所以就算中國空軍大規模裁軍,都保留下了一支規模足夠大的轟炸機隊伍。

    當然,受到大裁軍影響,戰略航空兵也在戰後迅速淪落為了核武器投擲部隊。

    說白了,當時戰略轟炸機的唯一價值就是用來向敵國投擲核炸彈,即作為最後的戰略打擊手段而存在。

    顯然,在戰後最初幾年,因為核彈頭數量有限。所以沒有必要保留太多的轟炸機。

    更重要的是,動力革命也影響到了轟炸機,即宣告了以活塞式發動機為動力的轟炸機即將退出戰爭舞台。

    在此情況下,中國空軍自然沒有理由保留太多的轟炸機。

    最典型的就是。中國空軍在一九五四年取消了h-x項目。當時。該項目已經完成了工程試製,即已經製造出了第一架樣機。這種配備了八台六千千瓦級活塞發動機的超級轟炸機計劃用於取代“超級空中霸王”,能夠在攜帶十八噸炸彈的情況下飛行二萬二千公。即能夠從中國中部地區的空軍基地起飛,直接飛往德意誌第二帝國,在投下了下帶的十二枚核炸彈之後返回出發基地。問題是,這種轟炸機的最大飛行速度隻有每小時六百六十公,巡航速度為每小時五百四十公,最大升限隻有一萬三千米。根本不可能在戰鬥中應付敵人的防空戰鬥機。要知道,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的最大飛行速度都超過了每小時八百五十公。升限更是在一萬五千米以上。

    h-x下馬之後,中國空軍立即啟動了噴氣式轟炸機的研製工程。

    因為轟炸機是當時僅有的戰略打擊力量,所以噴氣式轟炸機項目備受重視,成為裁軍浪潮中少數得到政府與國民議會全力支持的軍備項目,而且也是整個五零年代投資最大的軍備項目。

    可以說,中國空軍的戰略航空兵在戰後贏來了黃金發展時期。

    在五零年代,中國空軍總共有十多個轟炸機項目,而且很多在後來看來都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比如,在一九五二年,中國空軍就啟動了一個混合動力轟炸項目,即為轟炸機同時配備活塞發動機與噴氣發動機,而且以活塞發動機為主,噴氣發動機隻在起飛與加速的時候提供動力。

    又比如,在一九五三年啟動的z-53項目中,采用了飛翼布局,四台噴氣式發動機全部安裝在機翼麵,而彈艙則設置在機翼中央,飛行員座艙在機翼中央前端,飛機通過十二對水平氣動翼麵加以控製。

    受五零年代大發展影響,中國空軍的轟炸機部隊在六零年代迎來了收獲時期。

    在六零年代的十年,中國空軍總共接受了八種不同型號的轟炸機,其中七種轟炸機的服役時間均沒有超過十年!

    可以說,這也正是五零年代全麵投資的必然後果。

    當時,受經費不受嚴格限製影響,中國空軍幾乎采購了所有通過完成試飛的轟炸機,而且每一種轟炸機的采購數量都在一百架以上。問題是,每當獲得了性能更好的轟炸機,中國空軍就會毫不猶豫的淘汰掉之前采購的轟炸機,哪怕隻服役了短短幾年,甚至是在兩年前才正式裝備部隊。

    顯然,這是極大的浪費。

    這樣的情況,別說在冷戰結束之後,即便在冷戰時期也不多見。

    當然,這也可以理解。

    原因就是,中國在五零年代根本就沒有研製出性能足夠先進、也足夠可靠的戰略彈道導彈,也就沒有取代轟炸機的戰略打擊工具,從而不得不把重點放在轟炸機上,希望通過巨大的投入獲得可靠的戰略打擊力量。

    顯然,到了六零年代,這種發展方式就無法維持下去了。

    關鍵就是,第一種性能可靠的固體燃料戰略彈道導彈在六零年代研製成功,而且中國海軍也完成了戰略核潛艇的建造工作,並且研製出了射程足夠遠的潛射彈道導彈,打破了空軍在戰略打擊能力上的壟斷地位,讓中**方、政府與國民議會有了第二個選擇,也就不會繼續支持空軍在轟炸機上浪費資源。

    事實上,在六零年代末,甚至有人提出應該讓轟炸機退役。

    原因就是,轟炸機需要飛行十多個小時才能把核彈頭投到敵國領土上,而戰略彈道導彈與潛射彈道導彈隻需要半個小時就能毀滅敵國。如此一來,在全麵核戰爭中,沒等轟炸機投下核彈,戰爭就已經結束了。

    所幸的是,中**方堅決反對讓轟炸機退役,還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理由。

    這就是,轟炸機的靈活性,為政府當局在做出戰略決策的時候提供了充足的時間,而這是其他任何一種戰略武器都不具備的能力。要知道,導彈發射出去之後就無法控製,而轟炸機在起飛之後依然可以返回。也就是說,在遇到重大戰略威脅的時候,中國當局可以首先讓攜帶核武器的轟炸機起飛,以此向對手傳達戰略信號,而接下來的十多個小時,足夠讓雙方的決策層認清戰略對抗的後果,也就獲得了通過和平手段解決危機的機會,而使用戰略彈道導彈則不具備這樣的可能性。

    這一點,在菲律賓導彈危機期間表現得淋漓盡致。

    此外,轟炸機能夠保留下來,也與一種在五零年代開始研製,於一九六零年開始大規模裝備中國空軍的戰略轟炸機有關。

    這就是在危地馬拉戰爭期間大規模參戰的h-56型轟炸機。

    事實上,h-56型轟炸機能夠在同時代的八種轟炸機中幸存下來,得到中國空軍的認可與大規模采購,不是其性能有多麼先進,而是過於平庸,沒有多少出彩的地方,以及由此帶來的低廉價格。

    當然,h-56的成功,也與危地馬拉戰爭有關。

    這種配備了八台渦輪噴氣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超過二百四十噸,能夠運載三十噸炸彈飛行一萬八千公,最大作戰半徑達到一萬一千公的轟炸機在六零年代就製造了一千二百多架。在危地馬拉戰爭爆發時,h-56最先參戰,並且通過地毯式轟炸,充分展現了其強大的彈藥投擲能力。

    更重要的是,在危地馬拉戰爭期間的表現,證明了h-56執行常規打擊任務的價值。

    結果就是,在危地馬拉戰爭之後,中國空軍讓另外三種轟炸機全部退役,隻保留了一千二百架h-56。

    在接下來的近二十年,h-56是中國空軍唯一的轟炸機。

    顯然,對中國空軍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尷尬的局麵。

    雖然轟炸機在戰略打擊力量中已經退居末席,在三位一體的戰略打擊力量中的地位在戰略核潛艇與戰略彈道導彈之後,大部分時候充當的是戰略反擊力量,但是隻要中國維持三位一體的戰略打擊力量,而且重視戰略反擊力量,那麼戰略轟炸機就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也就需要先進的戰略轟炸機。

    顧祝同在一九八零就出任國防部長,就啟動了新式轟炸機的研製工作。

    當時,中國空軍隻希望獲得一種用來替代h-56的新式轟炸機,而且對性能沒有過於苛刻的要求。

    隻是,誰也沒有想到,這將成為中國空軍轟炸機的絕唱,而且即將誕生的新式轟炸機將徹底改變轟炸機的麵貌。
GGCMEAT 發表於 2016-2-10 23:52
第二百三十章 嚐試

    早在七零年代,中國空軍就提出研製h-56的替代品,而且提出了基本性能要求。

    在最初的方案中,新式轟炸機要求具備二點五馬赫的最高飛行速度與二萬四千米的最大飛行高度,載彈量則降低到了二十噸,最大載油量時的作戰半徑則縮短到了七千公,並且不要求配備自衛武器。

    很明顯,這是一種高空高速轟炸機。

    整個七零年代,中國空軍在這個項目上花費了很大的力氣,投入了大量資金,隻是大多用來解決技術問題。

    說白了,能夠達到這些性能的轟炸機不是造不出來,而是造出來後空軍買不起。

    按照當時的估計,如果在速度與高度性能達到空軍的指標,再把載彈量與航程指標降低一些,轟炸機的起飛重量都將超過三百噸,需要配備六台以上的大推力發動機,單價絕對不會低於五億華元。

    顯然,空軍肯定買不起這麼昂貴的轟炸機。

    要知道,在一九七八年動工建造的“李向龍”號核動力超級航母,算上均攤的研製與設計費用,造價也不過二十四億華元。也就是說,建造一艘滿載排水量接近十萬噸的超級航母的費用,僅夠用來購買五架轟炸機。中國海軍財大氣粗,在接下來的三十年內,也隻采購了十艘“李向龍”級超級航母,而中國空軍如果用新式轟炸機替換h-56的話,目標采購數量將在一千架左右。

    毫無疑問,中國空軍根本買不起這種昂貴的轟炸機。

    受此影響,在七零年代末,中國空軍被迫放棄了新式轟炸機的研製計劃。轉而對已有的轟炸機進行升級改進。

    到了八零年代,隨著顧祝同擔任國防部長。空軍的戰略轟炸機項目重新啟動。

    雖然技術有所進步,但是並不足以在具備經濟可行性的前提下研製出能夠完全達到空軍提出的性能指標的轟炸機。

    結果就是,空軍不得不降低性能指標。

    在一九八一年,空軍提出的新一代轟炸機的性能已經大幅度降低,比如最高飛行速度隻需要達到兩馬赫,最高飛行高度不超過一萬八千米,最大載彈量提高到三十噸,而最大作戰半徑依然是七千公。

    雖然載彈量有所提升,但是速度與高度性能指標的降低。大幅度降低了研製難度。

    當然,也等同於降低了研製與生產經費。

    隻是,僅僅一年之後,中國空軍調整了轟炸機的性能指標。

    主要就是。在以防空導彈為核心的防空係統麵前。速度與高度已經不再是轟炸機的主要突防手段。當時,德意誌第二帝國裝備的遠程防空導彈的射高接近三十公,速度超過了六馬赫。顯然。以當時的技術力量,根本造不出比防空導彈飛得更快與更高的轟炸機,而且造出來也買不起。再說了,如果技術取得進步,讓轟炸機能夠飛得更快與飛得更高,也同樣能夠賦予防空導彈更強的性能。也就是說。轟炸機在速度與高度上,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超過同時代的防空導彈。

    顯然。繼續重視速度與高度,已經不合時宜了。

    相反,降低飛行高度,成為轟炸機新的性能取向。

    這就是,任何一種部署在地麵上的防空雷達都有探測盲區,很難發現超低空目標,因此轟炸機從超低空突防是突破防空係統的有效辦法之一。雖然預警機已經大量服役,但是預警機在當時還是一種戰術性武器裝備,戰略價值極為有限,而且在全麵戰爭中,預警機的生存能力備受質疑。

    更重要的是,在高空高速這條路被堵死之後,超低空成為轟炸機僅有的生存空間。

    一九八二年,中國空軍對戰略轟炸機項目的性能指標做出了重大調整,即以突出轟炸機的超低空突防性能為主,不再強調高空高速性能。

    當時,中國空軍明確提出,參與競標的企業,最好能在兩年之內拿出樣機。

    原因很簡單,新式轟炸機必須在一九八四年首飛,才有望在一九八六年定型,而h-56到一九八六年已經問世三十年,進入了推移期。如果新式轟炸機不能在此之前定型,中國空軍的戰略航空兵將遭受重創。

    問題是,要讓航空企業在兩年內完成設計與樣機製造,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結果就是,參與競標的四家航空企業全部選擇在原有方案上進行改進,而最終獲得了工程階段合同的兩家航空企業拿出的樣機,也是在一九七四年方案、也就是高空高速方案上改進而來的。

    最終,中國空軍選擇了西安飛機製造公司的設計,並且授予其製造十三架測試樣機的製造合同。

    這種後來被命名為h-82的轟炸機,在當時可以說是相當前衛。比如,采用了可變後掠翼與t型尾翼的翼麵布局,機身責采用了升力體結構與翼身融合設計,除了機首與尾撐部分之外,彈艙、油艙、起落架艙都設在寬大的機身麵,四台發動機則以兩台一組的方式吊掛在翼根下方。

    這一設計的最大好處就是增加了機身內部空間。

    在確保了兩個標準尺寸的彈艙之外,h-82的機身油箱能搭載近七十噸燃油,加上設在機翼與垂直尾翼內的油箱,機內油箱的總載油量高達一百三十四噸,使其具備了在載彈二十二噸時擁有七千公的作戰半徑。

    要知道,這是采用超低空突防時的作戰半徑,如果全程高空飛行,即便在載彈三十噸時也能達到七千五百公。在載彈二十二噸的時候,h-82的作戰半徑達到了驚人的一萬一千公。

    相對而言,h-82最出色的還是其載彈能力。

    按照空軍的要求,h-82的基本載彈量為三十噸,即在兩個內部彈艙內掛在六十枚五百公斤級炸彈。如果執行戰略打擊任務,標準配製是二十四枚射程為五百公的中程空射巡航導彈,此時的載彈量為二十二噸。如果攜帶十二枚射程為一千八百公的遠程巡航導彈,載彈量則為十五噸。

    隻不過,這絕不是h-82的最大載彈能力。

    因為在設計的時候,空軍就明確要求,h-82不但要具備戰略打擊能力,還必須具備攜帶常規武器執行轟炸任務的能力,所以除了兩個內部彈艙之外,h-82在機身與機翼的固定段下方設置了十多個外掛點,而且全部是複合型的重載外掛點。極限情況下,h-82能外掛七十二枚五百公斤級航空炸彈。這個時候,如果彈艙內掛的也是五百公斤級航空炸彈,其載彈總量高達六十六噸!

    也就是說,h-82的極限載彈能力為h-56的兩倍。

    如此強悍的載彈能力,意味著h-82有著極為結實的機身。

    事實上,為了達到超低空高速突防的性能指標,h-82就必須加強機身結果,使其能夠承受住低空高速飛行時的震動與衝擊。

    顯然,在飛行速度與飛行高度等性能上,h-82並不出眾。其最大飛行速度隻有一點四五馬赫,而且隻有在輕載時才能達到,而其海平麵上的最大飛行速度卻有零點九五馬赫,不亞於當時任何一種戰鬥機。在最大升限上,h-82隻能達到一萬五千米,不過能夠在不到一百米的高度上以零點九馬赫的速度巡航飛行,而且為其配備的地形跟蹤與測繪雷達,使其能夠在這個高度上自動飛行。

    總而言之,h-82的設計側重於增強低空飛行性能,而不是高空性能。

    從某種意義上降,h-82滿足了空軍提出的所有性能要求,但是卻並沒有被空軍當成一種完美的轟炸機。

    主要就是,轟炸機的超低空突防生存能力肯定不會強到哪去。

    當時,中國空軍麵對著一個極為尷尬的局麵。這就是,如果爆發全麵戰爭,h-82承擔的任務與h-56一樣,即對敵國進行報複性戰略打擊,而其主要武器肯定都是射程高達數百公、甚至是上千公的巡航導彈,因此轟炸機不需要直接麵對敵國的防空係統,也就不存在突防的問題,而h-82在以巡航導彈為基本武器的時候,作戰的效費比未必比h-56高出多少。相反,如果參加的是局部戰爭,等到轟炸機上場的時候,戰術航空兵已經摧毀了敵人的防空係統,轟炸機同樣不存在進行突防的問題,而h-82使用常規彈藥執行作戰任務的能力也未必超過了h-56。

    那麼,中國空軍有什麼理由花費大量經費來購買一種作戰效能並沒有本質性提高的轟炸機來取代還能夠繼續使用,而且已經算得上是得心應手的h-56呢?

    要知道,更換轟炸機群至少要花掉上千億華元。

    可以說,當時中國空軍找不出一個可以購買h-82,並且用h-82全麵替換h-56的正當理由。

    也許,唯一說得過去的理由就是,中國空軍在轟炸機的研製上投資太多,而且西安飛機製造公司已經完成了h-82的全部研製工作,還通過了極為嚴格的驗收,總得采購一些來維持轟炸機的生產能力吧。

    結果就是,直到一九八八年,中國國民議會才批準了采購h-82的合同,而且總共隻訂購了一百二十架。
GGCMEAT 發表於 2016-2-10 23:53
第二百三十一章 悲劇命運

    從某種意義上講,h-82是中國空軍在重要技術取得突飛猛進之後,在轟炸機領域做的第一次勇敢嚐試。隻是,h-82生不逢時。如果h-82能夠早五年誕生,就肯定能夠得到上千架的訂單,甚至能全麵替換h-56,成為中國空軍的主力轟炸機,並且替代h-56寫下一段傳奇般的曆史。

    問題是,h-82誕生的時候,中國空軍戰略航空兵的發展方向已經發生了變化。

    事實上,在投資研製h-82的時候,中國空軍就麵對著一個極為尷尬的問題,而且這個問題決定著戰略航空兵的存亡。

    這就是,轟炸機有沒有繼續存在的價值?

    說白了,這個問題與導彈有直接關係。

    戰略彈道導彈誕生之後,轟炸機的存在價值就遭受到了考驗,即很多人都認為戰略彈道導彈具備足夠強大的戰略打擊能力,而且在全麵戰爭中的打擊效率並不比轟炸機低,也就沒有必要繼續保留轟炸機。

    說得簡單一些,轟炸機能完成的任務,戰略彈道導彈都能完成,而且更加可靠。

    正是如此,在六零年代,中隊內部出現了“轟炸機無用論”的觀點,而同時出現的還有“航母無用論”。

    所幸的是,這兩個“無用論”都沒有成為主流。

    航母能夠保留下來,與其在海軍中無可替代的地位有關,即沒有一種戰艦能夠替代航母來實現海軍的價值。隻要海軍還有存在的價值,那麼在出現替代品之前,航母就有繼續存在的價值。

    轟炸機能夠保留下來,則與前麵提到的原因有關。

    這就是。轟炸機在執行戰略威脅任務的時候,具有更高的靈活性。能夠賦予政府更多的決策時間,讓政府獲得化解危機的機會。說得簡單一點,就算讓轟炸機攜帶核武器升空,也要等到十多個小時之後才能飛到敵國上空,而政府在此期間內,可以就是是否需要通過軍事手段解決問題做出決策。相反,如果使用戰略彈道導彈的話,在需要使用核威脅的時候,威脅就意味著戰爭。

    到了七零年代。特別是七零年代後期,轟炸機的存在價值再次受到了考驗。

    這次的考驗依然來自導彈,不過不是戰略彈道導彈,而是巡航導彈。特別是由轟炸機攜帶的空射巡航導彈。

    巡航導彈的出現。實際上提高了轟炸機的作戰效率。

    這就是,轟炸機不再需要冒險突破敵人的防空係統,可以在離目標數百公、甚至是數千公的地方發射巡航導彈。根本就不會進入敵方防空武器的攻擊範圍,因此轟炸機的戰鬥生存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問題是,這也等同於否決了轟炸機的作戰價值。

    這就是,隻要能夠攜帶巡航導彈、並且把巡航導彈發射出去的戰機,都具備取代轟炸機的價值。

    當時,就有人提出。完全可以研製一種運輸機型的轟炸機。這種飛機並不需要很快的飛行速度、也不需要很大的飛行高度,甚至不需要自衛能力。其主要任務就是充當巡航導彈的載機,運載巡航導彈在離敵國一千公的地方巡邏,在接到命令之後,把攜帶的巡航導彈投射出去。

    說白了,一架經過改裝的運輸機就能成為巡航導彈載機。

    顯然,這意味著空軍沒有任何理由耗費巨資去研製性能先進的轟炸機,甚至沒有理由保留已有的轟炸機。

    要知道,轟炸機的飛行費用比運輸機高得多。

    即便是以皮實著稱的h-56,其每小時的飛行費用都是當時大型運輸機的三倍,維護費用為大型運輸機的四倍。

    事實上,有人走得更加極端。

    當時中方的一些年輕軍官認為,與其保持規模龐大的轟炸機群,不如在敵國附近建立巡航導彈基地。

    所幸的是,這種極端觀念不可能得到中國政府采納。

    關鍵就是,如果在敵國附近建立巡航導彈基地,還不如直接部署彈道導彈,因此巡航導彈本身也就沒有了存在價值。這樣一來,問題又饒了回來,即以巡航導彈廢除轟炸機,然後用彈道導彈廢除巡航導彈,最終使中國的戰略威脅力量完全依靠彈道導彈,而這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問題是,巡航導彈的出現,確實降低了轟炸機的存在價值。

    最為受傷的,顯然就是h-82。

    原因很簡單,在同樣使用巡航導彈,而且以戰略威懾為主的情況下,h-82的實際作戰效率是低於h-56的。這就是,兩種轟炸機的內部彈艙容積相同,攜帶的巡航導彈數量完全一樣,而h-82的結構重量更大,因此在執行作戰半徑相同的打擊任務時,h-82的作戰費用高於h-56。更要命的是,h-56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了,而且裝備規模巨大,在裝備與維護等方麵早已形成規模效應。

    顯然,對中國空軍來說,用h-82取代h-56執行戰略打擊任務,沒有半點意義。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正是h-82在空軍中遭受冷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當然,轟炸機不僅僅用於執行戰略任務。

    多次局部戰爭已經表明,轟炸機除了是攜帶核武器的戰略打擊平台之外,也是非常理想的常規打擊力量。比如,h-56的單機投彈量相當於十五架j-66在正常情況下的投彈量,而出動一架h-56的費用與維護成本,顯然要比出動十五架j-66高得多。即便在大量使用精確彈藥的情況下,轟炸機巨大的彈藥運載與投擲能力依然擁有巨大的實戰價值,是遠優於戰術飛機的打擊力量。

    問題是,h-82的常規打擊能力也比比h-56高多少。

    雖然h-82的最大載彈量在理論上遠超過了h-56,但是除了極少數時候,轟炸機都不可能以最大載彈量起飛,而且隨著精確製導彈藥的大規模使用,彈藥投擲能力已經不是衡量打擊能力的主要指標了。說白了,如果投下一百枚炸彈隻有一枚命中,那與投下一枚炸彈直接命中根本沒有區別。

    顯然,如果使用精確製導彈藥,h-82與h-56都很難獲得在一次任務中投下數十噸炸彈的機會。

    這樣一來,h-82的載彈量優勢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相對而言,h-56更低的飛行成本與更為低廉的維護費用,使其更能迎合空軍的胃口。

    可以說,如果不是空軍已經在h-82項目上投入了數十億華元的研製經費,以及西安飛機製造公司急需這筆訂單來維持正常運轉,以及中國僅剩下三架航空企業具備設計與製造轟炸機的能力,中國國民議會肯定不會批準h-82的量產訂單,而會讓空軍繼續對h-56機群進行翻新改進。

    事實上,在訂購了h-82之後,中國空軍依然在改進h-56。

    h-56的最後一種改進型,即h-56s在一九九二年問世,隨後中國空軍就從h-56機群中挑選出了一百八十六架,將其改進為h-56s,並且計劃把h-56s的服役時間延長到二零三二年。因為在改進中全麵加強了機體結構,而且空軍開始控製轟炸機的飛行時間,所以半數以上的h-56s有望在二零三二年之後通過翻新,把服役時間延長二十年,即一直使用到二零五二年。

    相比之下,h-82的命運就沒有這麼好了。

    雖然以冷戰後的標準來說,一百二十架的訂單不算少,可是以冷戰時期的標準而言,這個數量簡直少得可憐。

    要知道,在h-56之前,中國空軍有七種服役時間不到十年的轟炸機,而且每一種的裝備數量都超過了一百二十架。

    更重要的是,中國空軍壓根就沒有考慮過對h-82進行大範圍改進

    雖然在服役期間,h-82也接受了多次改進,但是主要針對電子設備,即以提高其作戰應用範圍為主,而不是延長服役時間。

    按照中國空軍的規劃,h-82將從二零一八年開始退役,到二零二三年全部退役。

    從服役時間上看,h-82僅有h-56的三分之一。

    當然,這並不是說h-82沒有h-56先進。在基礎技術上,h-82比h-56領先了差不多二十年。

    h-82悲劇般的命運,主要與其裝備數量有關。

    要知道,h-56在生產線關閉的時候,總產量接近三千架,而在h-82服役時,h-56的裝備量都接近一千架。

    正是相差懸殊的裝備數量,讓中國空軍保留了h-56,放棄了h-82。

    說白了,如果h-82在七零年代定型量產,在八零年代達到了一千架的產量,那麼後來遭到淘汰的肯定是h-56。

    當然,對h-82構成直接威脅的不是h-56。

    別忘了,中國空軍投資研製h-82的初衷就是用其取代服役了二十多年的h-56,如果沒有更好的選擇,即便h-82算不上理想,中國空軍也肯定會在冷戰期間采購足夠多的h-82來取代h-56。

    導致h-82悲劇命運的是另外一種轟炸機,一種更加先進的轟炸機。
GGCMEAT 發表於 2016-2-10 23:53
第二百三十二章 隱身時代

    在研製h-82的時候,中國空軍就遇到了一個難題,即轟炸機在以防空導彈為核心的現代化防空係統麵前遭遇的生存難題。

    可以說,防空導彈問世,讓轟炸機再也不可能像大戰期間那樣,飛到敵人的頭頂上空投下炸彈。在與強國的戰爭中,別說是笨重的轟炸機,即便是靈活的戰鬥機,在敵人的防空係統麵前也沒有多少生存機會。

    早在七零年代初,中國空軍就做了一次模擬演習。

    在這場演習中,中國空軍出動的所有轟炸機均在飛抵目的地之前被防空導彈擊落,沒有一架轟炸機突破嚴密的防空網。

    顯然,轟炸機能否存在下去,關鍵就得看能否找到提高戰場生存能力的辦法。

    巡航導彈的出現,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轟炸機的生存概率,但是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這就是,防空係統不僅僅包括防空導彈,還包括防空戰鬥機。

    轟炸機能夠在數百公之外發射巡航導彈,那麼敵人的防空戰鬥機照樣能夠飛行到數百公之外攔截轟炸機。

    此外,巡航導彈也同樣麵對著突防困難的問題。

    這就是,巡航導彈飛行速度並不高,而且不具備機動規避能力,隻要被發現,也很容易被防空導彈擊落。

    事實上,在空射巡航導彈問世之後,中德都在大力提高攔截巡航導彈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增強防空係統攔截巡航導彈的能力並不是難事。

    顯然,巡航導彈隻是一種改善了轟炸機生存能力的手段,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轟炸機容易被擊落的問題。

    正是如此,在研製h-82的同時。中國空軍也在積極尋求提高轟炸機生存能力的方法。

    說白了,就是研製另外一種更加先進的轟炸機。而且明確要求這種轟炸機具備突破敵方現有、以及正在研製的所有防空係統的能力。

    與h-82不同的是,中國空軍在該項目上沒有公開招標。

    主要就是,當時中國空軍已經找到了一個增強轟炸機生存能力的有效辦法,隻不過其實現難度極為巨大。

    這就是:雷達隱身。

    現代化防空係統、特別是遠程防空係統的核心都是雷達,即雷達是探測空中目標的主要手段。雖然紅外探測設備與高精度光學設備也能探測到空中目標,但是這兩種被動探測手段有很大的局限性,受天氣的影響非常明顯,探測距離極為有限。也就是說,沒有任何探測手段能夠取代雷達。

    這樣一來。如果能夠避免被敵人的雷達發現,那麼就能突破敵人的防空網。

    顯然,這是一個非常淺顯的道理。

    問題是,實現雷達隱身卻不容易。至少在二十世紀七零年代。即便是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電磁技術的中國。要讓作戰飛機實現雷達隱身也要麵對很多必須攻克的技術難關,而這意味著需要投入巨量的科研經費。

    所幸的是,在七零年代初。中**方就在做這方麵的努力了。

    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國的隱身飛機項目與載人登月工程有關。

    這就是,在載人登月工程中,需要對飛船進行準確定位,而且需要持續跟蹤,而當時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用雷達來定位跟蹤。當時。航空航天部的幾名電磁專家搞出了一個雷達反射特征的數學方程式,其目的是通過這個方程式來大致估算出宇宙飛船反射的信號。以便對飛船進行斷續跟蹤,而不需要讓雷達一直照射宇宙飛船。後來,正是這個方程式,打開了雷達隱身的大門。

    說白了,通過這個方程式,就能估測出任何一個物體的雷達反射特征。

    這樣一來,就能夠根據雷達反射的特點,通過特定的手段來消除、減弱反射信號,或者是改變電磁波的反射方向。

    再進一步,如果雷達沒有收到目標反射的電磁波,也就無法發現目標。

    也就是說,目標在此情況下就實現了雷達隱身。

    一九七三年,在顧祝同的親自過問下,中國空軍啟動了隱身戰鬥機的研製工程,並且把研製工作授予了當時在國內還不太有名的貴陽飛機製造公司,並且在貴州赤水建立了一個專門的研究機構。

    這個機構就是後來聞名全世界的“蛇窩”。

    在此後的數十年內,從“蛇窩”飛出了十多種軍用飛機,包括世界上第一種隱身戰鬥機、第一種飛行速度超過三馬赫的偵察機、第一種采用矢量推力控製係統的戰鬥機、第一種第五代噴氣式戰鬥機。

    當然,讓蛇窩出名的,還是其研製的第一種飛機,即代號“暗星”的隱身戰鬥機。

    在啟動隱身戰鬥機項目的同時,中國空軍也啟動了隱身轟炸機的研製工作,並且授予西安飛機製造公司與南昌飛機製造公司初期研製合同。

    可惜的是,在七零年代,與隱身轟炸機有關的研製工作都處於理論階段。

    原因很簡單,當時沒有幾個人有把握能夠製造出隱身飛機,而且與雷達隱身有關的理論研究仍然處於起步階段。

    說白了,連小得多的隱身戰鬥機都沒造出來,又何談重達上百噸的隱身轟炸機呢?

    結果就是,直到一九八零年,隱身轟炸機的研製工作才開始加速。

    這就是,在一九七九年,代號“暗星”,後來被賦予j-711的隱身戰鬥機完成首飛,而且其隱身設計得到了肯定。

    可以說,j-711是一種極為特殊的戰鬥機,從編號上就看得出來。中國空軍的戰鬥機編號一直以定型年份為主,如果同一年有幾種戰鬥機定型,則按照先後順序賦予第三個數字編號。按照這個標準,j-711應該是在一九七一年定型的第一種戰鬥機,可是其首飛時間在一九七九年,而且正式定型是三年之後的事情了。也就是說,中國空軍沒有賦予這種戰鬥機正確的編號。這麼做,也主要是為了保密,即通過錯誤的編號,讓敵對國的情報機構搞不清楚這種飛機的來曆。

    通過j-711,中國空軍不但證明了雷達隱身的可行性,而且掌握了更多的隱身技術。

    隻是,j-711取得的成功,不可能被複製到轟炸機上。

    主要就是,j-711采用的是多麵體反射隱身技術,即通過把機身外表麵設計成複雜的多麵體結構,讓每一個麵反射的電磁波都足夠弱,從而讓敵人的雷達難以從大量的雜波中辨別出反射的電磁波,達到雷達隱身的效果。為此,j-711幾乎損失了所有機動性能,而且非常難以控製。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計算機輔助的電傳飛行控製係統,飛行員根本就無法駕駛這種戰鬥機起飛。此外,j-711的性能也極為糟糕,最高飛行速度隻有零點八馬赫,最大飛行高度不到一萬五千米,最大允許過載隻有五個g,而起飛滑行距離長達一千四百米,著陸滑行距離也有一千一百米。為了實現全麵隱身,j-711配備的是兩台沒有加力燃燒室的渦輪風扇發動機,而且隻能在機身彈艙內攜帶兩枚一千公斤級炸彈,其主要傳感器是一部紅外成相儀,並沒有配備雷達。

    顯然,j-711根本算不上是戰鬥機,而是一架典型的攻擊機。

    更重要的是,j-711的雷達隱身方式,不可能用在大得多的轟炸機上。說白了,如果把j-711放大十倍,那麼其雷達發射型號就將增強到足夠被敵人的防空雷達發現的程度,也就失去了雷達隱身能力。

    所幸的是,在研製j-711的時候,中國的電磁工程師發現了更多的雷達隱身手段。

    這就是,平滑過渡的機身同樣具備雷達隱身能力,而且隻要外形設計足夠合理,其隱身效果更加明顯。

    正是在這個基礎之上,中國空軍的隱身轟炸機項目進入了全速發展階段。

    到一九八四年,代號“潛行者”的隱身轟炸機項目已經完成了設計,進入了工程試製階段。

    與j-711相比,“潛行者”是另外一種隱身飛機。

    這就是,“潛行者”在設計的時候,盡一切可能的避免出現突出部位與尖銳轉角,為此甚至取消了在其他飛機上必不可少的尾翼,整架飛機被設計成了一個巨大的機翼,而且機身與機翼采用了平滑過渡。在不可避免的突出部位,比如飛行員座艙、發動機的進氣口,全都設置在機身上方,而且盡可能的遠離機翼邊緣。為了降低紅外輻射,發動機噴管被設計成了長條形,而且置於機身上方。轟炸機的下表麵就是一個平麵,而前半球的投影麵積降到了最低限度。

    說白了,“潛行者”就是一架安裝了發動機、能夠飛行的機翼。

    只不過,這是非常成功的設計。

    在正常起飛重量是j-711十倍、翼展相當於j-711六倍的情況下,“潛行者”的雷達反射強度反而比j-711低了一個數量級!

    一九八七年,“潛行者”的第一架樣機在南昌飛機製造公司出廠。

    在其雷達隱身能力得到證實之後,中國空軍立即意識到,“潛行者”才是真正理想的轟炸機。

    結果就是,h-82在一九八八年只獲得了少得可憐的訂單。

    顯然,空軍打算把錢留著,用來購買更先進的轟炸機。
GGCMEAT 發表於 2016-2-10 23:55
第二百三十三章 生不逢時

    因為中國軍方在一九九零年啟用了新的命名方法,所以“潛行者”在服役時獲得的代號是……搶走了原本屬於h-82的訂單,但是h-1a並沒因此成為中國空軍的主力轟炸機。

    原因就是,h-1a不但太貴,而且量產的時間太晚了。

    為了達到隱身的目的,h-1a不但在外形設計上極為前衛,根本就不像是人類製造出的轟炸機,而且采用了大量其他新技術。比如為了降低機體的結構重量,h-1a采用了大兩複合材料,鈦合金的使用率更是達到了百分之二十八,高於中國空軍的所有作戰飛機,僅次於在一九八四年服役的zz-17型戰略偵察機。又比如,中國空軍耗費巨資為h-1a研製了被動探測係統,盡可能的降低了其電磁輻射水平。再比如,h-1a采用的飛行控製係統在當時是絕無僅有的,僅飛行控製軟件就由上千名軟件工程師花了十年才編寫完成,而且隨後又花了好幾年才解決所有問題。

    可以說,中國空軍把當時能用上的新技術都用在了h-1a上。

    由此,導致了兩個極為嚴重的後果。

    最直接的後果就是h-1a的造價居高不下,量產時的定價高達二十八億華元,如果要達到空軍提出的不超過十億華元的水準,產量則必須超過三百架,而中國空軍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購買這麼多的轟炸機。

    奇高的價格。顯然限製了h-1a的使用價值。

    不可否認,h-1a不但是冷戰時期研製的最先進的轟炸機,而且其技術性能在冷戰結束二十年之後依然沒有被其他轟炸機超越。問題是,購買一架h-1a的錢,可以購買差不多三十架h-56,或者是十架h-82,而h-1a的作戰效率肯定沒有h-56的三十倍。更不可能達到h-82的十倍。

    在決定采購h-1a的時候,中國空軍內部就有人提出,與其花錢購買h-1a。還不如用更少的錢來持續改進h-56與h-82,而多出來的資金則可以用來購買其他作戰飛機,從整體上提高空軍的作戰能力。

    要知道。在h-1a量產的時候,中國空軍的第五代重型製空戰鬥機已經進入了工程測試階段,即技術驗證機已經升空,正在對準備采用的先進技術進行測試,以確定是否需要在定型階段采用這些技術。因為先進戰鬥機項目需要數百億華元的投入,而中國空軍根本無力同時支持幾個大型軍機項目,所以就有人提出通過讓h-1a項目下馬,把節約下來的經費用到其他項目上。

    所幸的是,h-1a項目沒有半途下馬。

    原因隻有一個,對中國空軍來說。轟炸機已經是一種象征,而且隻有中國有能力製造與裝備先進轟炸機。顯然,不管是中國空軍的高級將領,還是中國的政府官員,乃至國民議會的議員。都不敢想像沒有戰略轟炸機的中國空軍會是個什麼樣子,以及沒有戰略轟炸機的未來戰爭會是個什麼樣子。

    白了,轟炸機依然是可靠的戰略威懾手段,更是有效的常規打擊力量。

    別忘了,隻有轟炸機能夠部署在中國本土對全球各地實施直接打擊,而戰略作戰飛機都需要前進部署。

    顯然。部署在本土的轟炸機給了中國空軍、以及中國政府應對挑戰的一種手段。

    更重要的是,h-1a確實解決了轟炸機的生存問題,具備攜帶核炸彈直接攻擊敵對國本土的能力。

    毫無疑問,這是當時其他任何一種作戰飛機都不具備的能力。

    雖然巡航導彈的大規模使用,為轟炸機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打擊手段,但是巡航導彈容易遭到攔截,如果需要由轟炸機執行報複性戰略打擊,那麼最可靠的打擊方式依然是對敵國戰略目標實施直接轟炸。

    白了,h-1a在中國的戰略力量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這就是,h-1a承擔著戰略報複的任務,即隻要有幾架攜帶核炸彈的h-1a在空中執行巡邏任務,就算其他的戰略打擊手段都癱瘓了,中國也有能力對發起突然打擊的國家實施毀滅性的報複打擊。

    關鍵就是,h-1a具有無與倫比的隱身能力。

    h-1a在測試的時候,也就是還沒有噴上隱身塗料的情況下,其隱身能力就足夠應付中國的所有防空雷達了。在中國空軍做的測試中,一架h-1a的原形機就突破了由三套防空係統組成的防空網,而這三套防空係統中的十多種雷達都沒能探測到轟炸機,其中好幾次轟炸機就從防空陣地上空飛過。

    顯然,h-1a的量產型具有更強的隱身能力。

    在大規模服役之後,中國空軍不得不給h-1a裝上一種無線電定位係統,並且明確規定飛行員在日常訓練中,必須啟動該係統,隻有在執行作戰任務的時候,才能夠在地麵指揮人員下達命令之後關閉該係統。

    白了,沒有無線電定位係統,中國空軍的雷達都發現不了h-1a。

    別忘了,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雷達技術,至少比德意誌第二帝國領先了十年,因此德軍的雷達也肯定無法發現h-1a。

    正是如此強大的隱身能力,讓h-1a獲得了空軍的訂單,哪怕是少得可憐的訂單。

    大量采用新技術的另外一個後果就是h-1a的研製周期長達二十二年,在原形機首飛之後的試飛工作就持續了九年之久。

    顯然,這大大超過了中國空軍的預期。

    按照後來公布的資料。h-1a的試飛時間原本定為四年,既計劃在一九九一年完成,然後開始量產。

    如果這個計劃得到嚴格執行的話,h-1a的命運絕對是另外一個樣子。

    這就是,在一九九一年的時候,冷戰還沒有結束,而且中國空軍已經壓縮了h-82的訂單。準備采購h-1a。如此一來,即便h-1a不可能取代所有的h-56與h-82,也肯定能夠取代大部分h-56。

    要知道。中國空軍通過壓縮h-82的產量,加上原本為h-1a量產獲得的撥款,至少能夠訂購一百二十架h-1a。

    事實上。這也是中國空軍最初的訂購計劃,即分三批訂購一百二十架h-1a。

    這個目標實現了的話,中國空軍戰略航空兵的戰鬥力將在冷戰結束前得到一次全麵的提升,甚至是飛躍。

    要知道,h-1a的打擊力量至少是h-56的十倍。

    如果攜帶精確製導彈藥攻擊地麵目標,因為能夠縮短打擊距離,也就是可以用精確製導炸彈為主要武器,h-1a一次最多能夠攜帶九十六枚二百五十公斤級炸彈,或者是六十四枚五百公斤級炸彈,也就是出動一次最多能夠攻擊九十六個目標。而h-56在攻擊高危險目標時隻能使用空射巡航導彈,一次最多隻能攜帶二十四枚巡航導彈,而且未必能夠同時攻擊二十四個目標。把執行作戰任務的戰損率,以及其他因素,h-1a在打擊高危險性目標時的作戰效率肯定是h-56的十倍。

    也就是說。一百二十架h-1a就能取代空軍所有的h-56。

    按照空軍的計劃,隻要h-1a能夠大規模量產,最終肯定會全麵取代h-56,與h-82共同構成轟炸機群。

    問題是,到一九九一年,h-1a的試飛工作不但沒有結束。還摔掉了三架原形機。

    當時,中國空軍總共訂購了七架原形機,除了一架用於地麵靜力試驗之外,另外六架都承擔試飛工作。

    結果就是,在一九九一年結束的時候,已有三架原形機在試飛中墜毀。

    這三次惡性事故,直接導致h-1a的試飛時間被數次延長,而導致嚴重故障的根本原因就是采用了太多的新技術。

    要知道,即便是一種沒有采用太多新技術的新式飛機,在試飛中都會遇到很多麻煩。

    隻是,這也是不可避免的。

    白了,h-1a不但是一種劃時代的轟炸機,更是一種超越了時代的轟炸機,其很多關鍵技術即便放到二十年之後都不顯落後。為了達到特定的隱身性能,h-1a不可避免的采用了大量新技術,而這些新技術又反過來降低了h-1a的存在價值。在這個問題上,中國空軍沒有第二種選擇。說得簡單一些,如果不采用足夠多的新技術,h-1a的性能肯定會受到質疑,也就無法達到空軍提出的要求,自然不可能取代h-82,成為中國空軍的主力,而大量采用新技術,又使得h-1a從研製到服役充滿了坎坷與困阻。

    最要命的事情發生在一九九四年底。

    隨著德意誌第二帝國分崩離析,奧地利、巴伐利亞等王國宣布脫離帝國,持續了四十五年的冷戰也正式宣告結束。

    一夜之間,中國失去了頭號強敵,也再沒受到嚴重的戰略威脅。

    顯然,所有針對德意誌第二帝國的戰略打擊力量都受到了影響,而h-1a做為絕地反擊的戰略武器,自然沒能幸免。

    結果就是,h-1a在一九九五年初通過了空軍的驗收,卻沒有能夠獲得批量生產訂單。

    直到一九九九年,在貴陽飛機製造公司與南昌飛機製造公司合並之後,為了保住最後兩家具備研製與生產轟炸機的企業,以及中國空軍主動放棄了先進攻擊機計劃,國民議會才批準了h-1a的量產計劃。

    可惜的是,h-1a的訂購數量僅僅隻有二十八架,而且包括通過改進讓三架原形機達到量產型的技術水準,即新生產的隻有二十五架。

    這個數量,僅相當於空軍希望獲得的最低訂購數量的五分之一。
GGCMEAT 發表於 2016-2-10 23:55
第二百三十四章 第一桶金

    如果說德意誌第二帝國製造的戰鬥機尚能跟中國的戰鬥機匹敵,那麼在轟炸機上,德意誌第二帝國就毫無競爭力可言了。

    眾所周知,在大戰期間,德意誌第二帝國的轟炸機主要來自中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德意誌第二帝國把重點放在陸軍上,即集中力量打造了當時歐洲、乃至世界上最強大的裝甲軍團,並且以裝甲部隊為基礎,提出了“閃電戰”理論,成為了德軍在大戰期間的主要作戰方式。結果就是,在發展空中力量的時候,德軍必須以戰術航空兵為主。

    受國力限製,德意誌第二帝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就沒有打造戰略航空兵。

    關鍵就是,在以戰術航空兵為主的前提下,德意誌第二帝國根本沒有足夠的工業力量來發展戰略航空兵。

    這一點,其他幾個歐洲國家也不例外。比如,法國與紅俄在發展裝甲部隊的同時都以戰術航空兵為主,也就沒有能夠發展出足夠強大的戰略航空兵,反到是對地麵部隊投入不算太高的英國發展出了歐洲唯一的戰略航空兵。

    雖然在大戰期間,德意誌第二帝國空軍啟動了幾個轟炸機研製項目,而且也研製出了如同he-288這樣的重型轟炸機,但是直到大戰結束,德意誌第二帝國自行研製的轟炸機都沒有能夠實現量產。

    整個大戰期間,德軍的重型轟炸機全部來自中國。

    問題是。德意誌第二帝國並沒有獲得最好的轟炸機。

    在一九四三年之前,中國在對德援助上沒有任何保留,提供了包括當時最先進的重型轟炸機。隻是到了一九四四年,中國當局開始限製對德軍售,主要就是不向德意誌第二帝國提供具有戰略打擊能力的武器裝備。這其中就包括了隨後服役的“超級空中霸王”式重型轟炸機。

    大戰期間,中國正式提供給德意誌第二帝國的最好的轟炸機是“空中霸王”。138看書網首發

    雖然早在一九四三年,德意誌第二帝國就以對英戰略轟炸為由。希望中國能夠提供更好的重型轟炸機,到一九四五年的時候,德意誌第二帝國還以對美作戰為由。提出購買“超級空中霸王”的請求,但是中國當局都拒絕了,即對英轟炸用不上比“空中霸王”更加優秀的轟炸機。而對美作戰與德軍的關係不大。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中德關係。

    雖然中德決裂是戰後的事情,但是在大戰後期,中德雙方的領導人都認識到,這個世界太狹小了,根本容不下兩個超級大國,中國與德意誌第二帝國在聯合戰勝了敵人之後,必然會因為利益分歧而決裂。

    顯然,中國沒有理由幫助德意誌第二帝國獲得戰略打擊力量。

    說白了,如果中國把性能先進的轟炸機賣給德意誌第二帝國。就等於在給自己製造一個新的威脅。

    結果就是,整個大戰期間,德意誌第二帝國都沒有能夠通過正式渠道獲得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戰略轟炸機。

    隻不過,這並沒妨礙德意誌第二帝國通過其他方式獲得“超級空中霸王”。

    根據中國的官方記錄,在大戰結束之前。德意誌第二帝國至少通過非正當方式獲得了三架“超級空中霸王”。

    第一架“超級空中霸王”是在一九四八年十一月落入德軍手。當時這架轟炸機從位於美國西海岸地區的空軍基地起飛,前往轟炸美國南部地區的煉油廠,在投彈之後被美軍的高射炮擊中。因為無法返回出發基地,這架編號六九七七四三的轟炸機在墨西哥灣迫降,卻沒有立即沉沒,被一艘路過的墨西哥貨輪發現。根據中國情報機構提供的消息。這艘懸掛墨西哥旗幟的貨輪實際上是德意誌第二帝國的一艘間諜船,而該船在打撈起轟炸機之後,直接返回了德意誌第二帝國。

    當然,德軍從這架轟炸機上得到的東西非常有限。

    這就是,轟炸機是以較為平穩的方式迫降在海麵上的,幸存的七名機組人員在逃生之前破壞了轟炸機上的關鍵設備,而且轟炸機的四台發動機全部損毀,所以德軍獲得的隻有一架轟炸機的骨架。

    第二架“超級空中霸王”在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落入德軍手。當時,這架轟炸機從古巴起飛,轟炸了波士頓附近的一座造船廠,在返航之前遭到美軍戰鬥機攔截,損失了兩台發動機,機身油箱也被打穿。因為剩餘燃油無法使其返回古巴,所以該機轉向飛往最近的百慕大群島。

    所幸的是,該機花了六個小時才飛到百慕大群島上空。

    也就是說,在迫降的時候,中隊駐百慕大群島的聯絡部隊官兵已經趕到,及時的控製住了局麵。

    在成功迫降之後,因為無法在當地修複,所以該機在被部分拆解之後送上了一艘貨輪。

    根據中國情報機構獲得的消息,這艘貨輪在出港後不久,德軍就偽造了其被美軍潛艇擊沉的作戰報告,而該貨輪並沒有沉沒,而是橫渡了大西洋,在一九四九年一月底到達了挪威的某處海灣麵。

    隻是,德軍從這架轟炸機上獲得的好處也非常有限。

    主要就是,在裝上貨輪之前,該機上的關鍵設備都已拆走,包括發動機,都通過運輸機送還給了中隊。

    第三架“超級空中霸王”在一九四九年六月底落入德軍手中。

    可以說,這也是後果最為嚴重的一次戰機失蹤事件。

    關於這架轟炸機的去向,在大戰期間一直沒法搞明白,直到冷戰結束,隨著德意誌第二帝國封存的絕密資料公開,真相才大白於天下。

    這就是,這架綽號“廣東小情人”的轟炸機並沒有在戰爭中損毀,而是被德意誌第二帝國的情報機構竊取了。事件的大致經過是,該機在一九四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升空,執行其服役之後的第二十二次任務,機長是一名廣東籍上尉飛行員,此外包括領航員在內的六名機組成員均來自廣東。該機在升空後大約四個小時,以機械故障為名脫離了編隊,按照慣例單獨返航。問題是,該機沒有返回出發基地,而是折向飛往了巴哈馬群島,並且在群島北部的一座島嶼上降落,在補充燃油之後,直接飛越了北大西洋,到達法國的一座空軍基地,最終被德軍藏在了阿爾卑斯山北麵的一座秘密軍事基地。當時,德軍的情報機構策反了該機的機長與其他廣東籍機組成員,另外六名不肯跟德軍合作的機組成員則被秘密處決,而德軍的目的就是要獲得這架轟炸機。

    為了讓中方相信這架轟炸機在返航途中墜毀,德軍還專門出動了一架運輸機,把六名機組成員的遺體拋棄在佛羅達海峽麵。十多天後,中國海軍的一架巡邏機撈起了兩具機組成員的屍體。

    結果就是,中方始終相信這架轟炸機在返航途中墜毀。

    當然,轟炸機在返航途中墜毀並不是什麼罕見的事情。再說了,已經找到了兩名機組成員的屍體。

    當時,德軍還動用了數架運輸機,往轟炸機迫降的島嶼運送燃油。

    此外,參與行動的情報人員隨後都被調回帝國,並且分散在各個部門中,以確保不會把知道的事情泄露出去。

    正是如此,在大戰結束的時候,德軍獲得了當時最先進的轟炸機。

    問題是,以德意誌第二帝國的航空技術,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內消耗掉“超級空中霸王”的技術,再設計製造出性能相當的轟炸機。

    結果就是,德意誌第二帝國選擇了一條捷徑,即仿製“超級空中霸王”。

    僅僅過了兩年,德意誌第二帝國就完成了仿製工作,並且讓第一批六架仿製出來的轟炸機參與了當年的勝利閱兵式。

    當然,與“空中霸王”相比,德軍仿製的轟炸機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隻是,這種仿製的轟炸機在五零年代有著極為重要的戰略價值,即成為了彈道導彈問世之前,德軍唯一的戰略打擊手段。

    在德軍製造出原子彈後的好幾年內,該機都是德軍唯一的核武器運載與投擲平台。

    當然,仿製的價值也僅限於此。

    到了五零年代末,“超級空中霸王”的價值就遠不如前了,即噴氣式轟炸機的到來,把這種大戰期間最先進的轟炸機送進了博物館。

    德軍能夠通過仿製獲得一種較為先進的轟炸機,可是卻無法通過仿製來掌握製造轟炸機所需要的先進技術,特別是工業技術。

    結果就是,在進入六零年代,中國空軍大規模裝備噴氣式戰略轟炸機,而且一口氣研製了數種重型轟炸機的時候,德軍卻再次把重點轉向了戰術航空兵,在戰略航空兵上的投入遠不如前。

    受此影響,德軍一直沒能在轟炸機領域追上中國的前進步伐。

    不可否認,德軍在冷戰時期製造出了幾種極具威脅力的戰略轟炸機,可是德軍轟炸機的性能一直遠不如中國空軍的轟炸機。

    更重要的是,德軍采取的是跟隨發展戰略,因此一直沒能超越中國。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52蘿蔔頭

LV:7 大臣

追蹤
  • 23

    主題

  • 11850

    回文

  • 3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