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戰爭]【帝國風雲】作者:閃爍(完)

   關閉
52蘿蔔頭 2012-9-3 06:09:47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044 228429
GGCMEAT 發表於 2016-2-11 00:05
第二百四十五章 駕駛員

    赫岑道夫上台的時候,麵對的是一個能讓任何政治家絕望的爛攤防盜章節

    根據後來公布的資料,在一九八六年,德意誌第二帝國的軍費開支已經占到了政府財政收入的分之四十五,相當於當年國民總產值的分之二十一這還隻是可以查證的,即正式的軍費開支,如果把通過其他方式劃撥的費用算上,軍費在帝國財政預算中的比例肯定在分之六十以上

    顯然,這是一個任何政府都難以承受的巨大負擔

    要知道,即便在大戰期間,戰爭開支在帝國財政開支中的比例也隻有分之六十,而且隻在一九四三年與一九四四年超過了分之六十,而在一九五零年則降到了分之三十,基本上恢複到了戰前水平

    和平時期如此高的軍費開支,意味著政府破產

    問題是,帝國政府並沒有破產

    顯然,為了維持巨大的軍費開支,帝國政府能做的就是加大稅收,並且通過增大赤規模來獲取社會資源

    當然,這也就意味著貨幣嚴重貶值

    在一個市場經濟國家,貨幣嚴重貶值的後果極為嚴重,而且肯定會導致社會動亂

    事實上,在赫岑道夫上台之前,帝國政府就已經通過最高政府限價等方式,即以強製行政法令來限製物價了

    問題是,這些辦法都隻是治標不治本

    雖然這種方法,能夠在短期內讓帝國民眾獲得廉價的商品但是根本無法維持下去,遲早都會導致經濟崩潰

    這一點,在帝國的糧食貿易中體現得非常明確

    德意誌第二帝國一直不是產糧大國,而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就已經成為了糧食的存進口國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德意誌第二帝國的頭號問題都是糧食,即本國生產的糧食根本無法養活所有國民正是如此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德意誌第二帝國都最先實施配給製,而且是最為嚴格的配給製比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帝國當局一度把配給額度降到了最低限度

    戰後,帝國的糧食問題有所改善,卻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

    這就是通過吞並其他德意誌國家,以及在戰後出現的嬰兒潮,德意誌第二帝國的人口數量在戰後十年之內激增了數千萬相對的,帝國的糧食產量卻沒有得到相應增長,反而是民眾的糧食消費急劇上升

    正是如此,德意誌第二帝國才抓住烏克蘭不肯放

    可以說,正是來自烏克蘭、以及像羅馬尼亞與保加利亞這些東歐國家的糧食,在戰後養活了德意誌第二帝國

    問題是,在石油危機之後,進口糧食的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此之前因為華元與黃金等價,所以帝國馬克隻需要與華元保持固定匯率,其幣值就能得到保證,德意誌第二帝國也就能夠通過增加帝國馬克的發行量,從烏克蘭等產糧國進口糧食

    說白了就是拿紙幣去換取糧食

    當華元與黃金脫離關係之後,這種局麵就難以維持下去了

    說得簡單一些,衡量貨幣價值的不再是其與黃金的關係,而是其實際購買力,即貨物成為了國家貿易中的主角

    這就意味著,德意誌第二帝國無法通過增加貨幣發行量來購買更多的糧食

    原因就是增加貨幣發行量將導致貨幣貶值,也就導致了貨幣購買能力的降低,而最終購買到的貨物並沒有增加

    當然,德意誌第二帝國並不是沒有其他選擇

    這就是,烏克蘭等主要糧食出口國都是德意誌第二帝國的盟國,而且在國家安全上嚴重依賴德意誌第二帝國,在國家政治上更是以德意誌第二帝國馬首是瞻,因此德意誌第二帝國可以通過欠條的方式獲得糧食

    說白了,就是以國家的名義直接從烏克蘭等國進口糧食

    當然,帝國政府不可能、也無法在糧食貿易中支付現金,能夠給出的,隻是由政府發行的債券

    問題是,債券比貨幣更加不可靠

    說白了,烏克蘭等國無法拿德意誌第二帝國發行的債券去購買商品,而且這些債券的價值隨時有可能歸零

    在赫岑道夫上台之前,烏克蘭等國就已經出,不再在糧食貿易中接受帝國債券

    當然,到這一步,德意誌第二帝國也有選擇的餘地

    這就是,用易貨貿易來獲得糧食

    說得簡單一些,就是用烏克蘭等國需要的貨物來換取這些國家生產的糧食

    問題是,德意誌第二帝國能夠多少其他國家需要的貨物呢?

    要知道,在冷戰的巨大壓力下,德意誌第二帝國逐步放寬了對盟國工業發展做出的種種限製比如在戰爭結束之後,德意誌第二帝國就明確要求,所有從前俄國獨立出來的國家都不得發展重工業可是到七零年代初,德意誌第二帝國當局不得不廢除這條規定,即允許這些國家發展重工業,後來還擴大到了軍事工業

    說白了,為了與中國對抗,德意誌第二帝國得集中整個同盟集團的力量

    結果就是,在以德意誌第二帝國為核心的同盟集團中,最為強大的就是以軍事工業為核心的重工業體係

    當然,德意誌第二帝國也不例外

    顯然,在進行易貨貿易的時候,德意誌第二帝國能夠的是軍火、以及鋼鐵等重工業產品

    問題是,烏克蘭等產糧國需要的卻不是軍火與鋼鐵

    說白了,願意跟德意誌第二帝國進行易貨貿易的國家,需要的都是輕工業產品,以及電工業產品

    顯然,德意誌第二帝國需要的也是輕工業產品

    赫岑道夫上台的時候,德意誌第二帝國已經遭遇了糧食危機這就是,烏克蘭等國拒絕接受德意誌第二帝國出的糧食貿易協議,明確要求德意誌第二帝國要麼拿硬通貨、要麼拿對方開出的貨物進行交換

    當時,與烏克蘭等產糧國的談判已經走進了死胡同

    根據後來披露的資料,在赫岑道夫上台之前,德軍總參謀部製訂了一份推翻烏克蘭政權的軍事行動方案

    也就是說,如果談判以失敗告終,就要通過軍事占領的方式來控製烏克蘭等產糧國

    顯然,這絕對不是什麼好事

    赫岑道夫上台之後,不但立即終止了軍方的愚蠢行為,還首先訪問烏克蘭,直接向烏克蘭總統出,如果烏克蘭拒絕向德意誌第二帝國出口糧食,那麼德烏關係將遭到毀滅性的破壞,而且他也無法阻止事態惡化

    當然,赫岑道夫也給烏克蘭總統帶去了一份禮物

    這就是,隻要烏克蘭肯在糧食貿易中做出讓步,即接受德意誌第二帝國出的貿易支付方式,他將保證在任期之內結清所有款項,並且償還所有欠債,確保烏克蘭不會在糧食貿易中遭受損失

    赫岑道夫的保證,為他贏得了三年時間,即德烏簽署了三年的糧食貿易協議

    事實是,赫岑道夫最需要、最為欠缺的就是時間

    更重要的是,對他推行的改革來說,三年顯然不夠別的不說,德軍就不可能在三年之內從巴爾幹撤軍

    此外,赫岑道夫的改革也不可能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

    做個簡單的比喻,德意誌第二帝國就像是一輛在高速公路上以每小時一公的速度行駛的汽車,而赫岑道夫就是這輛機車的駕駛員,就算他已經踩下了車,汽車也不可能立即停下來,更不可能馬上調頭行駛

    赫岑道夫已經踩下了車,但是汽車在慣性的作用上,依然在向前行駛

    這就是,在赫岑道夫努力推行改革的時候,德意誌第二帝國仍然在奉行與中國全麵對抗的基本國策

    在此影響下,帝國的軍備開支依然居高不下

    做為政治家,赫岑道夫非常清楚,帝國的軍備計劃關係到很多人的利益,如果他立即拿軍備開刀,受到影響的不僅僅有數萬帝國軍人,還有那些在軍備建設中獲得了巨大利益的軍火集團

    顯然,得罪了這些利益集團,赫岑道夫的政治生命也不可能長久

    改革不是革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赫岑道夫不敢猛踩車,需要足夠多的時間讓帝國戰車停下來

    問題是,來自外界的壓力,也就是來自中國的威脅,讓帝國戰車很難停下來

    與之相矛盾的是,嚴重的國內環境,需要這架戰車立即停下來,不然內部矛盾總爆發就足夠讓這輛戰車解體

    不可否認,赫岑道夫做了很多努力,甚至算犧牲帝國的戰略核力量

    可惜的是,他做的努力還不夠,或者是在當時條件允許下做的努力還不夠,帝國戰車仍然在繼續向前

    對赫岑道夫來說,進行改革除了需要來自國內的動力之外,更需要良好的外部環境

    一九八六年底,在訪問了烏克蘭等盟國之後,赫岑道夫在聖誕節到來之前,對中國進行了正式訪問

    當時,這次訪問被新聞媒體成為中德外交關係的破冰之行

    只是,其實際意義並非這麼簡單
GGCMEAT 發表於 2016-2-11 00:06
第二百四十六章 核裁軍

    赫岑道夫訪華,主要目的就是緩解緊張的冷戰局麵。

    問題是,赫岑道夫的對手不再是沒有軍隊北京的郭明善,而是在一九八五年成為總統的顧祝同。

    這個大背景,注定了赫岑道夫要想獲得完成改革所需的時間就必須付出很大的代價。

    有趣的是,雖然赫岑道夫不是第一個道訪北京的帝國首相,卻是大戰後第一個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的帝國首相。

    在他之前的三十五年,沒有一位帝國首相正式訪問過中國。

    僅此一點就可以被新聞媒體大肆炒作了。

    問題是,在北京,赫岑道夫除了受到熱情款待之外,要想獲得其他好處,就必須拿出誠意來。

    當然,赫岑道夫的目的也是緩解緊張的軍備競賽。

    在訪華期間,赫岑道夫正式向顧祝同提出“大規模削減戰略核武器”的想法,即從削減核武器著手來促成全麵裁軍。

    對赫岑道夫的提議,顧祝同表示了歡迎,卻沒有做出太大的讓步。

    當時,赫岑道夫提出等比例削減核武器,而顧祝同則堅持應該等量削減核武器,而這兩種方式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前麵已經提到,德意誌第二帝國通過立法,把核武器的總量限製在一萬四千件以內,而中國卻沒有類似的立法。在赫岑道夫訪華的時候,中國擁有二萬六千件核武器,幾乎是德意誌第二帝國的兩倍。

    也就是說。如果等比例削減的話,那麼中國需要銷毀更多的核武器。

    相反,如果等量削減的話,中國能夠保留更多的核武器。

    顯然,德意誌第二帝國要想維持有效的戰略威脅力量,就必須擁有足夠的核武器,而且這是一個相對數量。而不是絕對數量。

    原因就是,核威脅理論本身就是相對的,而且與核戰略有很大的關係。

    核武器剛剛誕生的時候。其主要打擊對象是敵對國的大城市,特別是工業城市,即核武器被當做一種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使用。隨著核武器的數量增加。以及運載工具的投擲精度提高,核武器的應用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到七零年代末,中德的核戰略中,打擊對方城市成為次要任務,核武器的頭號任務是打擊對方的核武器,即以摧毀對方的戰略反擊力量為主要目的。

    在這方麵,中國的核戰略體現得最為明顯。

    顧祝同擔任國防部長期間,中國的核武器投擲工具得到了大發展,一大批精度極高的運載與投擲工具相繼問世。比如在一九八三年定型的“捍衛者”型洲際彈道導彈,不但具備公路與鐵路機動發射能力。能夠同時運載十枚當量可達五十萬噸的核彈頭,以及高達一萬一千公的最大射程,還擁有五十米的命中精度。又比如,在一九八四年開始量產的“神針”型潛射洲際彈道導彈,其最大射程達到一萬二千公。最多能夠運載十二枚當量可達二十萬噸的核彈頭,其命中精度在九十米左右。

    這些先進的運載與投擲工具的問世,把中國的核威脅能力提高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上。

    說得直接一些,如果中德爆發全麵戰爭,那麼承擔首次打擊重任的肯定是“捍衛者”與“神針”導彈,而且這兩種導彈的打擊目標肯定是德意誌第二帝國的戰略導彈發射基地、轟炸機基地、戰略潛艇基地。以及處於公路部署狀態的戰略彈道導彈、已經出海巡邏的戰略核潛艇。

    極高的命中精度,賦予了這兩種彈道導彈極強的摧毀能力。

    按照中國軍方的估計,在達到了額定采購數量之後,“捍衛者”與“神針”能夠在首輪打擊中摧毀德意誌第二帝國百分之九十的核力量。

    如此一來,如果德意誌第二帝國要想保持足夠的威懾能力,即具備在遭到突然打擊之後發起致命反擊的能力,就必須保留足夠多的核彈頭,確保僅用其中的十分之一就能夠給予中國毀滅性打擊。

    當然,奉行反擊戰略的核威脅政策,其反擊目標肯定是大城市。

    如果以人口二十萬為基本打擊標準,對人口規模達到一百萬的城市使用三枚核彈頭,對人口規模達到五百萬的城市使用五枚核彈頭,對人口規模在一千萬以上的城市使用八枚核彈頭,那麼在一九八六年,德意誌第二帝國至少需要用三百枚核彈頭發起反擊。把核彈頭的可靠性算上,則需要準備三百五十到四百枚核彈頭。如果以人口十萬為打擊標準,德意誌第二帝國則需要用五百枚核彈頭發起反擊。

    這個數量,決定了德意誌第二帝國的核武庫規模。

    也就是說,即便進行核裁軍,德意誌第二帝國都需要保留三千到五千枚核彈頭。

    再少的話,德意誌第二帝國所擁有的反擊能力就不足以對中國構成致命威脅,也就無法遏製中國發動戰爭的企圖。

    顯然,如果按照顧祝同提出的等量裁減方法來削減核武器,德意誌第二帝國的處境就相當不利了。這就是,如果雙方同時削減一萬一千枚核彈頭,那麼德意誌第二帝國保留的核武器就無法對中國構成致命威脅,而中國保留下來的一萬五千枚核彈頭則足夠把德意誌第二帝國摧毀數次。

    事實上,即便是等比例裁減,德意誌第二帝國也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這就是,隻要裁減比例高於百分之七十,德意誌第二帝國的核力量就會動搖,而中國受到的影響卻不夠明顯。

    當然,對德意誌第二帝國來說,等比例裁減肯定要比等量裁減更有利。

    在赫岑道夫訪華期間,中德雙方的領導人隻在核裁軍上達成了一致意見,並沒有談論裁軍的細節問題。

    隻不過,如果沒雙方最高領導人的支持,核裁軍肯定無法啟動。

    此後,中德就核裁軍進行了十多次談判。

    到一九九二年,在經過了六年的艱苦談判之後,雙方簽署了第一份核裁軍協議,而這也是冷戰期間的第一份核裁軍條約。

    按照該條約規定,中國將在條約生效之後的五年之內,銷毀所有“捍衛者”型戰略彈道導彈,僅保留三百五十枚“義勇兵”型戰略彈道導彈,而且每一枚導彈攜帶的核彈頭數量不得超過三個;在條約生效後的十年之內,中國將削減除十六艘“遼寧”級之外的所有戰略核潛艇,潛射彈道導彈的數量減少到三百八十四枚,且每枚潛射彈道導彈的彈頭數量不得超過十個;在條約生效後的五年之內,中國將銷毀所有攜帶核彈頭的陸基巡航導彈,以及射程超過三千公的空射巡航導彈;在條約生效後的十年之內,中國將把可用於執行戰略轟炸任務的轟炸機削減到一百二十架,且由轟炸機攜帶的核彈頭數量不得超過一千二百枚;條約中規定銷毀的核彈頭與運載工具,都得在雙方的共同監管下徹底銷毀,且裁軍委員會將不定期的進行核查。

    按照這份條約,在十年之後,中國保留的核彈頭數量將削減到七千枚以內,其中六千零九十枚為戰略核彈頭,另外近千枚為戰術核彈頭。也就是說,中國的核武庫規模將在十年之內減小百分之七十。

    顯然,這絕對不是中國的單方麵讓步。

    條約中明確規定,德意誌第二帝國在十年之後擁有的核彈頭將減少到三千五百枚,其中三千枚為戰略核彈頭,分別是戰略彈道導彈上的一千六百枚、潛射彈道導彈上的九百枚與戰略轟炸機上的五百枚。也就是說,德意誌第二帝國的核彈頭削減規模更大,超過了百分之七十,僅保留最低限度的核威脅。

    此外,條約還明確限定了核彈頭的爆炸當量。

    這就是,戰略彈道導彈所配備的彈頭的爆炸當量不得超過五十萬噸,潛射彈道導彈不得超過二十五萬噸,空射彈頭則不得超過十五萬噸。

    從整個人類的角度來看,中德在一九九二年簽署的《削減核武器條約》可以說是文明的一大進步。

    隻是,這並不表示中德冷戰已經宣告結束。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次核裁軍,反而加劇了中德在常規武器領域、以及國家防禦力量上的對抗強度。

    原因就是,在核武器的數量減少之後,中德雙方必須更加重視常規武器,以及更有理由來提高國家的戰略防禦能力。

    對德意誌第二帝國來說,這兩個問題顯得格外突出。

    要知道,德意誌第二帝國僅保留了最低限度的戰略威脅能力,其國家安全降到了冷戰時期的最低點。為了提高國家安全,德意誌第二帝國不但需要更加先進的常規武器,以及有效的國家戰略防禦係統,還需要提高核武器的作戰效率,特別是核彈頭的突防能力,以抵消中國的在核武器上的數量優勢。

    從這個角度來看,赫岑道夫沒能通過核裁軍來達到目的。

    別忘了,赫岑道夫主動提出核裁軍,關鍵目的是削減高昂的軍費開支,以獲得足夠的資金來推動國內經濟改革。

    問題是,核裁軍節約的軍費沒有用到經濟建設上,而是用來發展其他軍備項目。
GGCMEAT 發表於 2016-2-11 00:07
第二百四十七章 操之過急

    大規模核裁軍,最大的受益者不是德意誌第二帝國,而是中國。

    說白了,在顧祝同擔任總統的時候,中國在戰略上的優勢已經非常明顯了,掌握了冷戰的主動權,如果大規模核裁軍對中國沒有好處,或者是中國獲得的好處不如對手,那麼中國就沒有理由進行核裁軍。

    後來,就有很多人認為,正是赫岑道夫推行的戰略裁軍葬送了德意誌第二帝國。

    理由就是,在八零年代中期,中國的軍備壓力一點都不比德意誌第二帝國小,軍費開支已經達到了讓國民經濟難以承受的地步,如果冷戰持續下去的話,中國的經濟肯定會在某個時候崩潰,也許要不了十年。

    不可否認,這確實是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

    在一九八六年的時候,中國的軍費開支在政府開支中所占比例超過了百分之二十,而且在以每年百分之十以上的速度遞增,而中國的財政收入每年增幅不到百分之五,國民經濟增幅則不到百分之三。顯然,過大與增長過快的軍費開支,肯定會在十年之內讓中國政府不得不宣布破產。

    當然,如果軍費開支得到控製,也許能多支撐幾年。

    只是,到了二十世紀末,這個局麵肯定會嚴重惡化。

    這就是,按照中國的軍備發展計劃,到二十世紀末的時候,陸海空三軍的常規裝備都將更新換代,到時候第五代戰鬥機、第三代核動力超級航母、第四代核潛艇、第四代主戰坦克等大量新式裝備都將問世。因此隻要冷戰的局麵維持下去,中國的軍費開支肯定會在此時迎來一個新高峰。根據後來這些新式裝備的采購價格,到時候軍費在政府開支中所占的比例也許會超過百分之五十。

    顯然,這絕對會導致中國政府破產,甚至會導致中國經濟徹底崩潰。

    結果顯而易見,中國要麼在堅持冷戰的基礎上爆發國內革命,要麼就是以退讓的方式結束冷戰。

    問題是。出現這樣的局麵必須有一個大前提。

    這就是,德意誌第二帝國沒有在中國之前倒下,而且德意誌第二帝國仍然對中國構成了足夠大的威脅。即德意誌第二帝國必須擁有足夠強大的軍事實力,來迫使中國維持龐大的軍備規模。

    顯然,這個前提是不存在的。

    隻要冷戰維持下去。根本到不了二十世紀末,在九零年代初,德意誌第二帝國就會徹底崩潰。

    顯然,隻要德意誌第二帝國完蛋了,冷戰就將宣告結束,中國也就沒有理由繼續維持龐大的軍備規模。

    說白了,赫岑道夫的所作所為是為了拯救德意誌第二帝國,隻是獲得的好處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

    更重要的是,在戰略裁軍中,德意誌第二帝國是沒有多少談判餘地的。

    別忘了。主導戰略裁軍的不是德意誌第二帝國,而是中國。

    至少在進行戰略裁軍談判的時候,中國有第二種選擇,即繼續進行軍事對抗,等待德意誌第二帝國在內亂中崩潰。顯然。德意誌第二帝國沒有這樣的選擇,沒有戰略裁軍,德意誌第二帝國就將完蛋。

    綜合這些因素,就不難明白當時德意誌第二帝國的處境了。

    通過戰略裁軍,在核武庫規模大幅度減小之後,中國的核軍費急劇降低。也就有更多的資金來研製常規武器,以及提高國家的戰略防禦能力。更重要的是,中國的整體軍費得到了有效控製。

    不可否認,德意誌第二帝國受到的戰略威脅也有所降低,花在核武器上的經費也得到了大幅度降低。問題是,這並不等於德意誌第二帝國的軍費開支有了大幅度減少,即常規軍事力量上的差距,以及核力量削弱對戰略力量造成的負麵影響,讓德意誌第二帝國不得不在常規軍備上奮起直追。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帝國空軍的兩種第四帶戰鬥機。

    在赫岑道夫上台之前,帝國空軍隻獲得了一種第四代戰鬥機,即he-550型前線支援戰鬥機。受作戰使命限製,he-550是一種重量在二十噸左右的中型戰鬥機,其地位相當於中國空軍的j-84多用途戰鬥機,隻是更加強調了製空作戰能力,而不是像j-84那樣重視對地打擊能力。

    顯然,he-550不具備與j-80對抗的能力。

    比如he-550在不攜帶副油箱的情況下,製空作戰半徑隻有四百公,即便攜帶三具副油箱,也僅有七百公。j-80在不攜帶副油箱時的作戰半徑為八百公,攜帶三具副油箱時能達到一千五百公。

    更重要的是,過小的機體,限製了he-550攜帶電子設備的能力。

    可以說,除了機動能力值得稱道之外,he-550在其他方麵,特別是由雷達性能決定的超視距空戰上,根本無法與以j-80為代表的第四代戰鬥機抗衡,最多隻是比第三代戰鬥機有所提高。

    要知道,第四代戰鬥機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具備強大的超視距空戰能力。

    別說重型戰鬥機,即便是j-84與j-88這樣的輕型與中型戰鬥機,其後期改進型號也具備強大的超視距空戰能力。

    he-550無法與j-80抗衡,迫使德軍研製重型戰鬥機。

    這就是bf-400型戰鬥機。

    赫岑道夫上台的時候,bf-400還處於設計階段。僅僅過了兩年,即一九八八年,這種以j-80為假想敵的重型戰鬥機就正式定型,並且製造出了第一批原形機,開始了緊張的試飛測試。

    bf-400是典型的重型製空戰鬥機,其載彈量與航程都能與j-80匹敵,還有足夠的內部空間來安裝大功率雷達。更重要的是,得益於大推力軍用渦輪風扇發動機,bf-400的機動性能非常出色,甚至超過了he-550。在試飛中,bf-400的原形機就打破了二十多項飛行紀錄。

    問題是,bf-400的量產時間比j-80晚了十年!

    更要命的是,德意誌第二帝國在這種戰鬥機上投入的研製經費十分驚人,其總體花費甚至超過了中國空軍兩種第四代戰鬥機的總和。

    當然,德軍在當時的先進裝備項目不僅僅是bf-400。

    根據後來公布的資料,在赫岑道夫執政的前四年,德軍的實際軍費開支並沒有比他執政之前降低,反而有所上升。

    由此造成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這就是,赫岑道夫沒有能夠兌現大選時的承諾,在國內的支持率開始降低。

    到一九八九年底,赫岑道夫的民意支持率已經跌到了百分之五十以內,很多選民都對他十分不滿。

    顯然,這絕非好事。

    這就是,一九九零年是德意誌第二帝國的大選年,如果赫岑道夫所在的政黨輸掉了聯邦國會選舉,那麼他就將下野。

    要想贏得大選,就必須推出一些能夠為老百姓帶來實際好處的政策。

    政治上的需求,讓赫岑道夫在一九八九年底做了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一件改變了帝國命運的事情。

    這就是,實行以市場化為核心的全麵經濟改革。

    名義上,德意誌第二帝國是市場經濟國家,但是實際卻並非如此,而且正與持續了三十多年的冷戰有關。

    冷戰期間,鑒於綜合國力不如中國,德意誌第二帝國在經濟上采取了國有化策略,即以國家控股的方式來控製對國民經濟有著重大影響力的企業,並且在此基礎上,構建了數十個國營集團。

    當然,企業國營化並不是在冷戰時期開始的。

    早在大戰期間,為了戰爭需求,德意誌第二帝國就把像克虜伯軍事工業集團、德意誌船舶建造集團、西門子電氣工業集團、蔡司光學設備公司、梅塞德斯集團、寶馬公司等大型企業收並國營。

    戰後,德意誌第二帝國當局並沒有放棄國營政策,而是加強了對主要企業的控製力度。

    到赫岑道夫上台的時候,國營企業在帝國經濟中所占的比重已經超過了百分之六十,而且控製著帝國最大的一百多家企業。

    不可否認,在冷戰中,這些國營企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問題是,國營企業的弊端也表露無餘,即運行效率低下,腐敗嚴重等等,而且國營企業以重工業為主,以軍事工業為核心,長期霸占著大量資源,導致以輕工業為主的民營企業很難得到發展。

    赫岑道夫麵對的問題就是民眾得不到足夠的生活用品。

    顯然,要想改變這一局麵,唯一的辦法就是破除國營企業對資源的壟斷,讓以生產民用品的私營企業得到發展。

    不可否認,帝國必須進行經濟改革,也必須廢除以國營經濟為主的模式。

    問題是,赫岑道夫這一步走得太急,也邁得太大了。

    按照赫岑道夫提出的改革方案,他將在一年之內,把占國營企業總量半數的非軍事企業轉變成私營企業,並且鼓勵這些企業生產民用商品,並且在五年之內把除了核心軍工企業之外的所有國營企業轉化成私營企業。

    顯然,過快的改革速度,只會導致混亂。

    實際情況也正是如此,赫岑道夫猛的踩了一腳車,讓德意誌第二帝國這輛高速行進的戰車當場翻車。
GGCMEAT 發表於 2016-2-11 00:08
第二百四十八章 風雨欲來

    一九九零年,赫岑道夫依靠改革政策,艱難的贏得了大選。

    同一年,顧祝同也以其發起的改革行動,獲得了總統府第二個五年的居住權,並且成為再次當選得票率最高的總統。

    進入九零年代,中德冷戰的緊張局麵已經有所緩解。

    再次當選總統之後,顧祝同對德意誌第二帝國進行了回訪,他也因此成為戰後第一位正式訪問德意誌第二帝國的中國總統。

    當時,很多人都認為,中德關係會有所緩和。

    隻是,幾乎沒有人相信,讓全世界在毀滅陰影下顫抖了四十年的冷戰行將結束,也沒有人相信,冷戰會以某一個超級大國分崩離析的方式結束,更沒有人相信,冷戰結束後帶來的並不是長久的和平。

    在赫岑道夫再次當選帝國總理兩年之後,即一九九二年,冷戰迎來了重大轉折點。

    當年二月四日,烏克蘭當局正式宣布,因為德意誌第二帝國沒能按期償還債務,烏克蘭退出以德意誌第二帝國為核心的西方同盟集團,並且解除與德意誌第二帝國的同盟關係,隨後正式在國際仲裁法庭起訴德意誌第二帝國,要求德意誌第二帝國按照合同規定,無條件的償還債務。

    這起事件來得極為突然,赫岑道夫收到消息的時候,烏克蘭已經進入戰備狀態。

    白了,就是防止遭到德軍入侵。

    緊接著,烏克蘭總統飛抵北京。與顧祝同進行了直接會晤。

    顯然,烏克蘭是以德意誌第二帝國為核心的西方同盟集團中倒下的第一塊骨牌,卻不是最後一塊。

    要知道,引發烏克蘭退盟的直接原因是德意誌第二帝國欠下的巨額債務。

    根據當時烏克蘭公布的資料,到一九九一年底,德意誌第二帝國拖欠烏克蘭的債務高達二百四十億帝國馬克,相當於烏克蘭在一九九一年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二十三。占烏克蘭總債權的百分之七十。

    白了,德意誌第二帝國拖欠的債務,已經讓烏克蘭難以承受了。

    用烏克蘭總統在會見顧祝同時的話來說。如果德意誌第二帝國不肯償還債務,烏克蘭的經濟就將崩潰。

    顯然,這絕非危言聳聽。

    事實上。烏克蘭總統緊急訪華,除了在政治是警告德意誌第二帝國,讓德意誌第二帝國不要試圖入侵烏克蘭之外,最主要的目的並不是與中國結盟,而是希望中國能夠幫助烏克蘭渡過經濟難關。

    這就是,向中國申請借債。

    當時,烏克蘭總統向顧祝同提出,如果得不到一百億華元的緊急貸款,烏克蘭的財政將在六月底破產。

    顯然,這就意味著烏克蘭政府垮台。烏克蘭也將因此爆發國內動亂。

    有趣的是,當時沒有多少人認識到,發生在烏克蘭的事情正是冷戰行將結束的信號,而且也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相反,很多人並不重視這件事情。

    在當時的新聞評論中。很多人把發生在烏克蘭的事情與二十多年前發生在土耳其的事情當成了一回事。這就是,當年土耳其因為得不到中國在經濟建設上的支持,從而解除了與中國的同盟關係,轉為選擇跟德意誌第二帝國結盟,並且由此直接導致中德的對峙關係發生重大轉折。

    也就是說,很多人都認為。烏克蘭的行為不會對中德的冷戰關係產生太大影響。

    即便德意誌第二帝國沒有出兵烏克蘭,而且烏克蘭在得到了中國的經濟援助之後,成為中國的盟國,中德冷戰的基本局麵依然會維持下去,而且德意誌第二帝國肯定會加強對其他盟國的控製力度。

    所幸的是,顧祝同清楚的認識到了這件事情的重大意義。

    當時,顧祝同答應在六月底之前為烏克蘭提供五十億華元的無息貸款,幫助烏克蘭渡過難關。

    更重要的是,顧祝同明確提到,烏克蘭要想獲得更多的貸款就必須進行政治改革。

    白了,貸款可以不計利息,但是貸款本身並不是無嚐的,烏克蘭要想獲得更多的貸款就得成為中國的盟國。

    當然,至少得成為中國的友好國家。

    顯然,成為中國友好國家的基礎就是建立起一套得到中國認可的政治體製,確保與中國的友好關係不會動搖。

    對烏克蘭來說,已經沒有別的選擇了。

    既然已經跟德意誌第二帝國劃清界線,烏克蘭就必須爭取獲得中國的支持,不然就無法應對可能出現的軍事入侵。

    烏克蘭成為了第一塊倒下的骨牌,接下來是俄國與白俄。

    戰後,除了波羅的海三國、以及跟羅馬尼亞存在爭議的摩爾多瓦地區之外,俄國的歐洲地區出現了三個國家,即俄國、烏克蘭、以及在侵占的波蘭領土上建立的白俄,其中烏克蘭與白俄為德意誌第二帝國的盟國,俄國則以中德戰略緩衝區的身份,在戰後獲得了更多的獨立自主權。

    當然,戰後的俄國,已經遠不如之前的俄國。

    隻是,俄國在前紅俄的影響力依然十分巨大,而且擁有成為地區強國的基礎。

    一九九二年五月,德意誌第二帝國被烏克蘭搞得焦頭爛額的時候,俄國與白俄領導人在明斯克會晤,正式提出合並計劃。

    按照公開的消息,白俄將並入俄國,成為俄國的一個自治加盟共和國。

    因為俄國不是德意誌第二帝國的盟國,而是中立國,所以白俄在並入俄國之後,將自動解除與德意誌第二帝國的同盟關係。

    這下,麻煩來了。

    雖然俄國為中立國,但是在德意誌第二帝國東麵,白俄是唯一的戰略屏障,即德意誌第二帝國直接與白俄接壤。

    白俄並入俄國,意味著德意誌第二帝國喪失了這道戰略屏障。

    根據後來解密的資料,當時德軍總參謀製定了一份軍事行動計劃,即通過軍事占領的方式來阻止白俄與俄國合並。

    隻是,赫岑道夫阻止了軍事行動。

    原因很簡單,出兵占領白俄,肯定會與俄國為敵,而根據中國與德意誌第二帝國在戰後簽署的秘密協議,中德兩國都為俄國獨立自主提供了政治擔保。這就意味著,如果俄國為了白俄與德意誌第二帝國發生軍事衝突,中國就可以根據當初做出的擔保,為俄國的軍事行動提供支持。顯然,這就意味著俄國將成為中國的盟國,而中國也就能夠借此把戰線推進到帝國邊境線上。

    顯然,不管軍事行動的結果如何,都意味著中德將由間接對抗轉為直接對抗。

    對德意誌第二帝國來說,這顯然是不可接受的後果。

    相反,如果讓白俄並入俄國,以此保證俄國繼續保持中立,那麼德意誌第二帝國還能獲得更好的安全環境。

    正是如此,赫岑道夫在白俄與俄國合並的問題上保持了沉默。

    問題是,赫岑道夫隻看到了軍事幹預的風險,卻沒有想到容忍白俄與俄國合並所產生的巨大影響。

    要知道,赫岑道夫的沉默,等於承認德意誌第二帝國已經無力控製所有盟國。

    對西方同盟集團內的其他國家來說,這就等於獲得了一個可以擺脫德意誌第二帝國控製的信號。

    僅僅一個多月之後,即七月中旬,在布魯塞爾召開的西方同盟集團首腦會議上,法國與意大利領導人就明確提出,西方同盟集團不應該是一個以德意誌第二帝國為絕對核心與絕對權威的國家集團,而是一個以維護所有同盟國的利益為主要目的的集團,即其他國家的利益必須獲得尊重與保護。

    對德意誌第二帝國來說,一九九二年絕對是多事之秋。

    要知道,法國與意大利的分量遠遠在烏克蘭與白俄之上。

    當然,真正的威脅來自法國,而不是意大利。

    雖然法國是戰敗國,而且在戰後被德軍占領,還受到了眾多約束,但是法國已經在四十多年的和平發展中成為了歐洲大陸上經濟規模僅次於德意誌第二帝國的強國,其影響力甚至在意大利之上。

    在法德關係中,法國有一張王牌,即法國是德意誌第二帝國的頭號債權國。

    當時,法國持有的帝國債券超過了八千億帝國馬克,占到德意誌第二帝國發行債券的百分之七十。

    從某種意義上講,正是法國提供的資金,維持了帝國的穩定。

    顯然,如果沒有來自法國的資金,德意誌第二帝國的經濟早就崩潰了。

    更加要命的是,法國的戰敗國地位是由同盟國集團承認的,即中國做為同盟國集團的頭號強國,對所有戰敗國都負有義務。說得簡單一些,隻要法國承認其戰敗國地位,並且遵守同盟國集團加在其身上的所有限製,那麼中國就要保證法國不受到軍事威脅,給予法國最根本的安全保證。

    在平時,這隻是一句口頭上的承諾,畢竟占領法國的是德軍。

    可是隻要法國願意,就可以切斷德意誌第二帝國的經濟命脈,而且經濟上的行為並沒有違背戰敗國受到的約束。也就是說,如果德意誌第二帝國以法國強行要求償還債務,或者是終止提供貸款為由推翻法國政權,就觸犯了基本占領原則,構成了入侵事實,而中國也就有理由進行幹預。

    得簡單一些,德意誌第二帝國不可能通過軍事手段來打擊法國。

    至於意大利,德意誌第二帝國就更加不可能蠻幹了。
GGCMEAT 發表於 2016-2-11 00:09
終章

    一九九二年底,烏克蘭正式與中國締結了具有準同盟性質的《經濟與技術交流、合作與互補條約》。在同一個月,白俄與俄國的和平進程也取得了實質進展,即白俄與俄國的國會通過了與合並有關的議案。

    在四麵楚歌的情況下,德意誌第二帝國不得不放棄東麵的兩個盟國。

    進入一九九三年,德意誌第二帝國的最大威脅來自法意聯盟。

    這就是,在法國主導、意大利推動下,德意誌第二帝國不得不同意對“歐洲聯盟”進行全麵改革。

    顯然,改革的核心就是提高法國與意大利在歐洲聯盟中的地位。

    說白了,法國與意大利希望獲得與德意誌第二帝國同等的地位,建立一個以三個歐洲強國為核心的同盟體係。

    問題是,德意誌第二帝國卻不願意讓出老大的位置,甚至不願意分享權利。

    在很多帝國公民眼,法國是兩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而且早在一百二十年前的普法戰爭中就是帝國的手下敗將。這樣的國家,根本就沒有資格跟帝國討價還價,更沒有資格跟帝國分享權利。

    至於意大利,已經獲得了足夠高的地位,還有什麼好奢求的呢?

    隻是,今非昔比,而且主導世界秩序的不再是歐洲列強,來自中國的巨大壓力,讓帝國當局不得不認真考慮法國與意大利的利益訴求,也就不得不在權利分配上。給予這兩個實力強大的國家足夠多的好處。

    說白了,如果法國與意大利結成穩固聯盟,其實力超過了德意誌第二帝國。

    在經濟規模上,法意聯盟是德意誌第二帝國的一點二倍,僅法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就相當於德意誌第二帝國的七成。在軍事上,意大利也是得到了承認的核大國,擁有數百枚核彈頭與可靠的投擲手段。在政治上。法意聯盟對歐洲的其他國家,比如比利時、西班牙、葡萄牙與希臘均有足夠強大的影響力,而且這些國家同樣希望能夠在歐洲聯盟、以及歐洲統一進程中獲得更大的發言權。在外交上。意大利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而法國則是安理會輪值國中的常客,此外這兩個國家與前殖民地保持著良好關係。在世界範圍內有數十個交往密切的友好國家。

    可以說,隻要法意聯盟牢不可破,德意誌第二帝國就得做出讓步。

    當時的局麵是,德意誌第二帝國在烏克蘭脫盟,白俄與俄國合並時表現出的軟弱,讓法意兩國的領導人認識到,隻要他們團結一致就肯定能夠讓德意誌第二帝國做出讓步,從而獲得歐洲聯盟的主導權,至少能夠在聯盟內部與德意誌第二帝國分庭抗禮,從而提升本國的國際地位。

    此外。還有來自中國的影響。

    雖然在之前的四十年內,法國與意大利都是德意誌第二帝國的堅定盟友,但是中國的主要對手是德意誌第二帝國,而不是法國與意大利。也就是說,當法國與意大利挑戰德意誌第二帝國的時候。也就成為了中國的拉攏對象。

    一九九三年,中國外長對法國與意大利訪問了五次!

    如此密集的高層外交,表明了中國的企圖。

    這些因素加在一起,讓德意誌第二帝國當局認識到,如果不想失去法國與意大利,就必須在同盟集團的主導權上做出讓步。讓這兩個發展壯大的歐洲國家獲得更多的發言權,以維持以帝國為核心的同盟體係。

    與法國、意大利的談判持續到一九九三年底。

    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德意誌第二帝國當局做出了極大的讓步,即承認法國在歐洲的大國地位,對歐洲聯盟的表決權進行重新劃分。按照當時達成的協議,德意誌第二帝國將獲得百分之四十的表決權,法國與意大利各獲得百分之二十的表決權,西班牙、荷蘭、瑞典獲得百分之四的表決權,比利時、葡萄牙、希臘、挪威、芬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與波羅的海三國各獲得百分之一的表決權。

    可以說,這是一個雙方都能夠接受的結果。

    這就是,德意誌第二帝國做為歐洲頭號強國的地位得到了確認,而法國與意大利的要求也得到了滿足。

    至於其他國家,則基本上沒有發言權。

    問題是,這個談判結果必須獲得各國國會的支持才能正式生效,而赫岑道夫顯然沒有想到將在帝國聯邦國會遇到麻煩。

    關鍵就是,如果法國與意大利聯合了西班牙之後,再設法獲得其他七個國家的支持就能夠在歐洲聯盟中擁有百分之五十一的表決權,也就能夠否決由德意誌第二帝國提出的任何決議。顯然,在八個擁有百之一表決權的國家與國家集團中,比利時、葡萄牙、希臘、挪威與羅馬尼亞肯定會支持法國與意大利,而芬蘭、保加利亞與波羅的海三國則會在關係到本國利益的時候支持法國與意大利。更加要命的是,如果荷蘭或者瑞典倒戈,法國與意大利就將獲得歐洲聯盟的主導權。

    這樣的結果,顯然讓帝國聯邦國會無法接受。

    一九九四年初,在頂著巨大壓力的情況下,赫岑道夫把這份關係到帝國核心利益的議案提交到了聯邦國會。

    當時,誰也沒有意識到,這將成為德意誌第二帝國瓦解的導火索。

    在聯邦國會辯論期間,就有很多議員指責赫岑道夫出賣了帝國利益,甚至有人把赫岑道夫說成了賣國賊。

    在連續三次表決中,該議案都被聯邦國會否決。

    赫岑道夫有兩個選擇,一是放棄這份議案,二是解散國會提前舉行大選。

    可悲的是,赫岑道夫選擇了後者。

    顯然,赫岑道夫沒有意識到國內反對勢力有多麼強大,更沒有意識到這麼做等於給帝國宣判了死刑。

    一九九四年七月,德意誌第二帝國提前舉行大選。

    按照帝國憲法,除了要重新選舉產生帝國聯邦國會之外,還要重新選舉產生各個聯邦的議會。

    在這場持續了一個多月的選舉中,反對改革的保守派取得了全麵勝利。

    到這個時候,赫岑道夫才猛然意識到,他打開了禁錮魔鬼的盒子,德意誌第二帝國遭遇了生存危機。

    當時,赫岑道夫還有一個選擇,即立即啟動緊急法案。

    按照帝國憲法,隻要得到內閣半數以上成員的支持,在德皇授權之後,首相就能讓帝國進入緊急狀態。

    在此情況下,大選結果就不會得到承認。

    可惜的是,赫岑道夫錯過了這個機會,或者說內閣出賣了他,即在進行內閣表決的時候有七名部長級成員沒有出席,導致最終的表決結果沒有獲得半數以上的內閣成員支持,因此也就不能啟動緊急法案。

    一九九四年九月底,奧地利議會通過了脫離聯邦的決議,宣布奧地利為獨立國家。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先後宣布脫離聯邦,恢複大戰之前的獨立地位。

    災難性的打擊在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初到來。

    在十一月四日舉行的巴伐利亞議會表決中,“巴伐利亞獨立宣言”獲得通過,這個最早並入帝國的王國宣布獨立。

    到此,赫岑道夫已無選擇餘地。

    十一月五日,赫岑道夫簽署了首相特別命令,下令讓部署在巴伐利亞的德軍占領巴伐利亞政府與議會。

    隨後,赫岑道夫宣布巴伐利亞的獨立宣言作廢,巴伐利亞無權選擇獨立。

    在最後關頭,赫岑道夫通過犧牲自我的方式,保住了德意誌第二帝國的根基,即保住了北德聯邦。

    隻是,德意誌第二帝國已經不複存在了。

    雖然通過軍事鎮壓,像巴伐利亞這樣的前北德聯邦成員沒能獲得獨立,但是像奧地利這類在大戰之後才並入了德意誌第二帝國的聯邦成員脫離了帝國的聯邦體製,成為具有獨立主權的國家。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七日,在德軍基本上控製了巴伐利亞的局勢之後,德皇威廉三世正式承認奧地利等國獨立,並且宣布將在北德聯邦的基礎之上重組德國,而且他將在政局穩定下來之後退位。

    半個月之後,德國的政治重組工作完成。

    十二月二十三日,德皇威廉三世在波茨坦皇宮宣布退位,德意誌第二帝國自此成為了曆史。

    重組後的德國,成為了德意誌聯邦共和國,實行議會總理製,並且由通過選舉產生的總統擔當國家名義上的最高領袖。此時的德國,其領土麵積僅有帝國時期的一半,人口為帝國時期的四分之三,經濟規模則為帝國時期的三分之二。德意誌第二帝國已不複存在,取代它的是一個弱小得多的德國。

    德意誌第二帝國解體,也標誌著持續了四十五年的冷戰正式結束。

    冷戰結束,並不意味著人類文明贏來了長久的和平。

    一九九五年的海灣戰爭、一九九九年的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二零零二年的伊拉克戰爭等等,預示著在一個超級大國主導下的國際新秩序正在形成,中國也將在後冷戰時期遇到全新的挑戰!

    (全文完)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52蘿蔔頭

LV:7 大臣

追蹤
  • 23

    主題

  • 11850

    回文

  • 3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