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戰爭]【帝國風雲】作者:閃爍(完)

   關閉
52蘿蔔頭 2012-9-3 06:09:47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044 228438
GGCMEAT 發表於 2016-2-10 23:57
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流砥柱

    冷戰期間,除了仿製“超級空中霸王”的he-320之外,德意誌第二帝國還設計製造了七種轟炸機,不過算得上戰略轟炸機的隻有在一九六四年定型的he-400與在一九八八年定型的ju-610。

    這兩種轟炸機,成為了帝國空軍在冷戰時期的主要戰略支柱。

    雖然在誕生時間上,he-400比中國空軍的h-56幾乎晚了十年,但是這兩種轟炸機有著非常多的共同點。

    從某種意義上講,he-400可以看成是換上了渦漿動力係統的h-56。

    進入噴氣時代之後,中國空軍在積極推動噴氣式戰鬥機的同時,把重點放在了噴氣式轟炸機上。

    事實上,整個五零年代,中國空軍的頭號任務都是研製噴氣式轟炸機。

    主要就是,在五零年代,中國擁有極為明顯的核優勢,依靠龐大的核武庫,中國能夠有效的遏製任何國家的戰爭企圖,而要實現核威脅就需要可靠的投送手段,而當時唯一的投送力量就是轟炸機。

    也就是說,轟炸機的性能直接關係到了中國的國家安全。

    由此就不難明白,中國空軍為什麼要把轟炸機的發展優先級別放在戰鬥機之上,甚至不惜為此降低戰鬥機的研製速度。

    正是如此,中國空軍才啟動了十多個轟炸機項目,而且在短短幾年之內采購了八種噴氣式轟炸機,而且每一種的采購量都在兩百架以上。到六零年代的時候,中國空軍的轟炸機數量超過了三千架。

    顯然,這是一支遠大於實際需求的作戰力量。

    要知道,在六零年代初。中國擁有的核彈頭總共還不到三千枚呢。

    巨大的投入,除了產生巨大的浪費之外。也帶來了巨大的好處,即h-56成為了這個時代戰略打擊力量的代表。

    從某種意義上講,h-56的出現,讓中國空軍在戰略領域的領先優勢得到了全麵鞏固。

    要知道,在五零年代,h-56的價值與h-1a在九零年代的價值相差不大,即h-56是那個年代不應該出現在那個年代的轟炸機,其先進性足夠拋開所有追趕者,把其他轟炸機全都送進博物館。

    也正是如此。中國空軍才陸續采購了數千架h-56。

    對德意誌第二帝國來說,這顯然不是什麼好事。

    在五零年代,h-56幾乎是不可攔截的。這種轟炸機不但具備三十噸的載彈量與一萬一千公的作戰半徑,而且飛行高度達到了一萬八千米。當時大部分戰鬥機的飛行高度都在一萬五千米左右。飛行速度也達到了每小時九百六十公,而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的最高飛行速度在每小時一千公左右。此外,h-56還配備了三門自衛用的機關炮。而且都有獨立的光學火控係統。

    顯然,任何一個國家在五零年代的防空係統都不足以對付h-56。

    更重要的是,h-56從一開始就是作為核武器載機設計的,其存在的價值就是攜帶核炸彈轟炸敵國。

    麵對這個巨大的威脅,德意誌第二帝國當局認識到,除了需要更加先進的戰鬥機來保衛領空之外。還需要能夠與之匹敵的轟炸機,才能抵消掉h-56產生的戰略威脅。不至於遭到中國的戰略壓製。

    正是如此,德軍開始研製新式轟炸機。

    顯然,德軍這次無法通過仿製來獲得新式轟炸機了。

    說白了,就算德軍獲得了一架完整無損的h-56,也無法仿製,因為德意誌第二帝國根本沒有製造h-56所需的工業技術。比如,h-56采用的整體式鋁合金翼盒,在當時就隻有中國能夠製造。如果改變設計,要想達到同樣的結構強度,機翼的整體質量至少會增加三分之一,而這在設計中是不可接受的。又比如,h-56采用的上單翼氣動布局、以及自行車式起落架,需要對機體結構進行全麵加強;為了降低結構重量,不但大量使用了鋁合金,才大量采用了一次鑄造成型的工業技術;當時具備該工業生產技術的也隻有中國,而且該技術嚴禁出口。

    顯然,德軍隻能從頭做起。

    問題是,在研製噴氣式轟炸機之前,德軍隻有he-320算得上是戰略轟炸機,此外就隻有兩種中型噴氣式轟炸機。

    也就是說,德軍沒有研製噴氣式戰略轟炸機的經驗。

    可以說,這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要知道,中國空軍在研製h-56之前,研製過好幾種噴氣式轟炸機,而且是在大量的失敗教訓之後,才研製出了h-56。

    德軍直接研製噴氣式戰略轟炸機,需要麵對大量技術難題,而這些技術難題足以讓德軍的噴氣式戰略轟炸機項目難產。

    結果就是,德軍選擇了另外一條道路。

    這就是,首先研製一種介於he-320與噴氣式戰略轟炸機之前的重型轟炸機,在獲得了足夠的技術積累之後,再研製真正意義上的噴氣式戰略轟炸機,從而為解決技術難題爭取到足夠多的時間。

    當然,這不可能是一種活塞式轟炸機。

    要知道,“超級空中霸王”已經是活塞式轟炸機的巔峰之作了,而要超越就必須研製功率更大的發動機,而且活塞式發動機自身的局限,很難賦予轟炸機超過每小時八百公的最高飛行速度。

    結果就是,德軍選擇了技術較為成熟的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做為轟炸機的動力。

    與渦輪噴氣發動機相比,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在民用領域首先得到大規模應用,是當時大部分民用飛機的主要動力。

    此外,德意誌第二帝國在渦輪螺旋槳發動機領域有著足夠多的技術儲備。

    事實上,在大戰之後,德軍就試圖對he-320進行改進,換上渦輪螺旋槳發動機,以提高其性能。隻是這一改進受經費影響並沒得到落實,而且he-320的基礎設計在戰後已經顯得落後,沒有太大的改進價值。

    當時,德軍已經研製出了采用渦輪螺旋槳發動機的運輸機與巡邏機。

    顯然,以渦輪螺旋槳發動機為基礎研製一種戰略轟炸機,要比使用渦輪噴氣發動機研製轟炸機容易得多。

    問題是,德軍的目標是h-56。

    也就是說,德軍對新式轟炸機的基本要求是在作戰半徑、飛行速度與飛行高度上基本達到h-56的水平。

    這就意味著,在限製了發動機的數量之後,需要功率足夠大的發動機。

    結果就是,德軍新式轟炸機的基本設計在一九五九年就完成了,可是受發動機限製,直到一九六四年才定型。

    這就是he-400。

    這種轟炸機配備了四台八千千瓦級的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一百八十噸,能夠運載二十四噸炸彈,輕載時的最大作戰半徑為七千四百公,最大飛行速度為每小時八百六十公,最大升限達到了一萬五千米。

    雖然在性能上,he-400仍然不如h-56,隻是差距並不明顯。

    更重要的是,這是自he-320之後,德軍獲得的第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戰略轟炸機,即能夠從帝國東部地區的空軍基地起飛,轟炸中國本土西北部地區,並且在完成任務之後返回出發基地。如果將其部署到位於海北麵的空軍基地,則能夠對中國首都,以及除了東部與南部之外的中國其他地區構成威脅。

    當然,he-400在問世的時候就已經顯得落後了。

    這就是,在現代化的防空係統麵前,像h-56這類的轟炸機根本不可能突破敵國的防空網。

    隻是,he-400與h-56一樣,並沒有被淘汰。

    原因就是,巡航導彈的出現,極大的拓展了轟炸機的生存空間,轟炸機也因此演變成了巡航導彈載機。

    別忘了,中國空軍打算讓h-56服役到二十一世紀三零年代呢。

    更重要的是,德軍好不容易獲得了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戰略轟炸機,也就不可能讓其在服役之後就退役。

    為了提高he-400的使用價值,德軍花了大量財力來研製機載武器。

    事實上,第一種空射巡航導彈就是由德軍研製的,而且首先裝備部隊,而且搭載空射巡航導彈的就是he-400。

    在冷戰結束之前,德軍研製了數種空射巡航導彈,而且大規模裝備了其中兩種,即射程為五百公的中程巡航導彈與射程為一千五百公的遠程巡航導彈。當時,德軍甚至著手研製射程高達三千公的巡航導彈。

    總而言之,巡航導彈的出現,延續了he-400的壽命。

    在冷戰結束的時候,德軍依然裝備了大約四百架he-400,而且部分he-400被改造成用於執行常規打擊任務。

    與h-56一樣,得益於良好的基礎設計,he-400擁有極大的改進餘地,且服役期間進行了多次改進。即便在冷戰結束之後,在帝國空軍基礎上組建的德國空軍都沒有全部淘汰掉這種轟炸機,而是保留了數十架,並且讓其繼續攜帶核武器執行戰備巡邏任務,成為了新德國戰略打擊力量的組成部分。

    只是,受動力係統限制,he-400根本算不上先進,也不是帝國空軍在冷戰期間裝備的性能最好的轟炸機。
GGCMEAT 發表於 2016-2-10 23:57
第二百三十六章 扛鼎之作

    雖然he-400的性能算不上先進,即便跟h-56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就更別說與中國空軍後來裝備的h-82與h-1a相提並論了,但是其裝備數量巨大,而且德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研製出更先進的轟炸機,所以在整個冷戰期間,he-400都的德軍三位一體核戰略體係中的主要組成部分。

    可以說,he-400是德軍在冷戰時期最為重要的戰略轟炸機。

    這一切,與ju-610,即德軍計劃用來取代he-400的新式轟炸機遲遲沒能研製成功有很大的關係。

    一九六五年,he-400定型的第二年,德軍就啟動了新式轟炸機的研製工作,希望能夠在十年之後獲得一種性能更加先進的戰略轟炸機,並且計劃用這種轟炸機取代he-400,從而擁有更強的戰略打擊能力。

    這個新式轟炸機項目的結果就是ju-610。

    問題是,新式轟炸機的研製工作並不順利。

    最初階段,德軍的研製思路與中國空軍一樣,即希望通過提高轟炸機的飛行速度與飛行高度來增強轟炸機的作戰生存能力,並且使其具備突破敵國防空網,對敵國本土實施直接轟炸的能力。

    顯然,這個發展方向是個死胡同。

    在六零年代末,中國空軍就意識到,通過提高速度與高度根本不可能解決轟炸機在突防中遇到的問題。

    說白了,防空導彈的速度與射高的提升速度更快。

    有趣的是,在六零年代,中國空軍並沒有停止研製新式轟炸機的工作,而且同樣把重點放在了高度與速度上。

    到了七零年代,中國空軍開始大規模宣揚速度與高度製勝論。

    當時,中國空軍通過新聞媒體宣稱,正在研製一種具備三倍音速、飛行高度超過三萬米的“雙三”轟炸機。

    顯然,這很容易讓外界聯想到中國空軍正在研製的新式轟炸機。即後來的h-82。

    問題是,這肯定是專門針對德意誌第二帝國的虛假宣傳。要知道,h-82的最初性能指標也不過是“雙二點五”,即最高二點五馬赫的飛行速度與二萬五千米的升限,而不是宣揚的“雙三”標準。

    千萬不要小看這零點五的差距。

    在研製階段,中國的航空工程師就發現,提高飛行速度,將不可避免的遇到一個跟音障類似的障礙。即熱障。

    這就是,當飛行器的速度達到某個臨界值的時候,氣動加熱產生的溫度就將超過飛機結構材料的臨界溫度。也就是說,如果繼續提高飛行速度,那麼氣動加熱產生的溫度就將破壞機體的結構強度。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使用更加耐熱的材料,而這勢必會提高飛機的結構重量,從而降低飛行性能。

    當時,中國的航空工程師已經對熱障有了較為全麵的了解。

    這就是,中國空軍在研製高速偵察機的時候就遇到了熱障。而解決辦法是在機體結構中大量采用鈦合金。中國空軍研製的zz-17戰略偵察機,鈦合金的用量占到了機體基本重量的百分之五十四!結果就是。這種原本做為戰略偵察機與大型截擊機研製的戰機,其價格高得連中國空軍都無法大規模采購,並且不得不砍掉截擊機項目,使其成為了一種純粹的戰略偵察機,且裝備數量不過三十三架。

    在隻有幾十噸重的偵察機上大量使用鈦合金不是大問題,可是要在數百噸的轟炸機上大量使用鈦合金,那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要知道。鈦合金比鋁合金昂貴得多。

    受生產工藝限製,鈦合金在七零年代的價格是鋁合金的三十多倍,因此用鈦合金製造的轟炸機。其價格是用鋁合金製造的轟炸機的十倍以上。

    當時,中國空軍算了一筆賬。如果用鈦合金製造一架h-82的話,其價格將高達五十億華元。

    顯然,這樣的轟炸機,根本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性。

    再說了,就算轟炸機達到了“雙三”標準,在七零年代所向披靡,也肯定會在八零年代遇到性能更加強悍的防空導彈。

    受這些因素影響,中國空軍毫不猶豫的廢棄了高空高速轟炸機項目。

    眾所周知,在此之後,中國空軍把重點轉向了隱身性能,即希望通過實現雷達隱身來提高轟炸機的作戰生存能力。

    隻是,中國空軍沒有取消h-82項目。

    從事後的發展來看,中國空軍保留了h-82項目,並且在一九八八年開始采購這種存在價值並不大的轟炸機,與德軍的新式轟炸機項目有很大的關係,即h-82的存在,能夠迫使德軍在新式轟炸機項目上投入更多的資金,而且h-82的性能取舍,必然會對德軍轟炸機的發展產生影響。

    事實也確實如此。

    為了掩蓋h-1a項目,即正在研製的隱身轟炸機,中國空軍一直在高調宣揚h-82項目的性能先進性,特別是其高空高速性能。此外,中國軍方還利用了輿論宣傳,即借新聞媒體來提高h-82項目的地位。

    根據後來披露的資料,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德軍都認為h-82是一種高空高速轟炸機。

    顯然,這是一個極為錯誤的認識。

    要知道,h-82項目即便被保留了下來,也不是高空高速轟炸機,而是一種注重超低空突防能力的轟炸機。也就是說,h-82不但沒有“雙三”指標,連“雙二點五”的性能指標也被放棄了。

    問題是,德軍並不知道h-82的真實麵目。

    結果就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德軍的重點是解決熱障產生的問題,即讓轟炸機達到由中國空軍提出的“雙三”性能。

    顯然,這樣的發展方式,注定要以失敗告終。

    有趣的是,德軍在新式轟炸機項目上的投入,最終催生了冷戰時期飛得最快與最高的戰鬥機的誕生。即bf-1000式大型截擊機。這種在一九七二年首飛的戰鬥機,最大飛行速度達到了三點二馬赫、最大飛行高度達到了三萬一千米,而且擁有三千公以上的航程,為冷戰期間飛得最快與最高的戰鬥機,其很多性能與中國空軍的zz-17戰略偵察機相當,而且是典型的截擊機。

    可惜的是,被德軍給予厚望的新式轟炸機卻遇到了大麻煩。

    這就是,在戰鬥機上使用的技術。未必能夠用到轟炸機上。

    事實上,德軍在研製bf-1000戰鬥機的時候,使用了很多野蠻的手段來克服技術上的難題。比如,bf-1000上用得最多的材料不是鈦合金,而是不鏽鋼!也就是說,德軍為了解決熱障與降低成本,用不鏽鋼替代了鋁合金。顯然,這直接導致bf-1000成為了一種極為笨重的戰鬥機,基本上不具備格鬥能力,成為了典型的截擊機。此外。bf-1000使用的電子設備也極為落後,根本無法跟同時代的中國戰鬥機相提並論。因此其作戰效率並沒有德軍吹噓的那麼高。

    在這條錯誤的道路上,德意誌第二帝國的航空工程師走了差不多十年。

    直到一九七四年,帝國工程師才猛然認識到,以現的技術,根本製造不出具備“雙三”性能的轟炸機。

    問題是,德軍並不知道中國空軍已經調整了h-82的性能指標。

    結果就是,即便帝國的航空工程師認為技術還不夠先進。德軍也沒有放棄已經製訂好的轟炸機性能指標。

    受此影響,德軍的新式轟炸機項目又被耽擱了好幾年。

    直到一九八零年,在中國空軍即將完成h-82樣機的製造工作的時候。德軍情報部門才確認,中國空軍的新式轟炸機不再以高空突防為主要作戰手段,而是重點強調了超低空高速突防能力。

    也就是說,直到這個時候,德軍的轟炸機研製工作才找到正確的前進方向。

    顯然,這等於是從頭開始。

    如果不發生意外的話,德軍至少需要十多年才能研製出新式轟炸機。受經濟與政治等因素影響,德軍的新式轟炸機項目就很有可能難產,而且肯定會在冷戰結束之前,隨著帝國大幅度削減軍費而下馬。

    隻是,發生在一九八四年的一次情報泄密事件幫了德軍的大忙。

    這就是,一名被德意誌第二帝國策反的中國航空工程師在叛逃的時候,把h-82的大部分設計圖紙帶到了德意誌第二帝國。

    在拿到h-82的設計圖紙之後,帝國的航空工程師驚訝的發現,中國正在設計的轟炸機與其原先設計的轟炸機有很多的相似之處,比如都采用了可變後掠翼與升力體氣動布局,而且都以吊掛的方式安放發動機。

    受此啟發,德軍的新式轟炸機設計工作開始加速。

    一九八八年,在中國國民議會批準了h-82訂單的這一年,ju-610式轟炸機也正式完成了定型工作。

    兩年之後,ju-610的原形機上天。

    一九九二年,德意誌第二帝國當局正式批準了訂購ju-610的量產合同,計劃分階段為德軍訂購二百四十架。

    合同得到落實的話,ju-610將全麵取代he-400。

    可惜的是,冷戰結束,宣告了德軍眾多軍備項目的末日降臨,而在冷戰前開始量產的轟炸機也沒能幸免。

    ju-610的最終產量只有二十二架,不但比h-82少得多,甚至不如h-1a。
GGCMEAT 發表於 2016-2-10 23:57
第二百三十七章 獨樹一幟

    受技術不足影響,德軍在發展轟炸機的時候,采取了跟蹤戰略,即根據中國轟炸機的性能來確定新式轟炸機的性能指標。

    顯然,采取跟蹤發展戰略的不僅僅是轟炸機。

    事實上,在冷戰期間,德軍在大部分軍備項目上采取的都是跟蹤戰略,即便是戰術航空兵的戰鬥機也不例外。

    要知道,在噴氣式戰鬥機發展到第四代的時候,德意誌第二帝國與中國相比的差距就顯得非常明顯了。關鍵就是,在采取跟蹤戰略的時候,德軍不可能掌握技術主動權,也就無法為新式武器裝備確定技術標準,隻能夠進行針對性的發展,從而在以新技術為根本的競爭中難以超越中國。

    當然,這並不表示德軍在所有裝備的研製工作中都采用了跟蹤戰略。

    事實上,在某些領域,德軍就算沒有領先優勢,也具有鮮明的個性與特點,並沒有跟隨中國的步伐前進。

    隻是,德軍在大部分裝備項目上采用的都是跟蹤戰略。

    當然,這兩種發展方式在帝國海軍中表現得最為明顯。

    相對而言,在冷戰期間,中德軍事力量中,實力對比最為懸殊的就是海軍。

    問題是,即便德意誌第二帝國也是典型的大陸型國家,而且處於被中國包圍的尷尬境地之中,德軍也需要一支海軍,至少是一支能夠在大洋上給中**隊製造麻煩,最好是能夠與中國海軍抗衡的強大海軍。

    當然,帝國海軍麵對的最大問題就是,帝國的國力無法支持所有軍兵種全麵發展。

    白了,帝國需要一支強大的陸軍來控製歐洲大陸。需要一支強大的空軍在未來戰爭中支持陸軍作戰、以及對中國構成戰略威脅,而帝國的國力並沒有強大到在支持建立起強大的陸軍與空軍之後。還能夠打造出一支能夠與中國海軍匹敵的強大海軍,因此帝國就必須在國防建設上有所取舍。

    大戰結束之後,受現實局麵影響,特別是英國加入了以中國為首的同盟集團,德意誌第二帝國不得不暫時放棄海軍。

    當然,關鍵還是,在進行戰後重建的同時,帝國無力打造一支強大的海軍。

    整個五零年代,帝國海軍一直在吃老本。即以維係在大戰期間建立起來的艦隊,並且保證艦隊正常運作為主。

    在這十年間,帝國海軍唯一的投資就是發展核潛艇。

    有趣的是,這也與中國海軍有關。

    這就是。中國海軍在戰後率先建造了核潛艇。而且立即認識到了核潛艇的價值,隨後開始大力發展核潛艇。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帝國海軍認識到了核潛艇的重大價值。

    當然。對帝國海軍來說,核潛艇不僅僅是一種更加有效的破交武器,也是一種可靠的戰略威脅力量。

    這就是,戰略核潛艇在國家核戰略中擁有不可取代的價值。

    要知道,在冷戰結束之前,戰略核潛艇在中德雙放的三位一體核戰略中所占的比重都超過了百分之四十。

    憑借強大的生存能力。戰略核潛艇獲得了雙方的高度重視。

    當然,帝國海軍也有發展潛艇的傳統。

    別忘了。大戰期間,帝國海軍的潛艇部隊是作戰最為勇猛的部隊,而且為擊敗敵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正是如此,帝國海軍在潛艇領域走上了一條獨立發展的道路。

    因為同時起步,而且中國當時擁有的潛艇並不算先進,在與潛艇有關的技術上也不比德意誌第二帝國好多少,所以在這場競賽中,德意誌第二帝國反而擁有先發優勢,隻是這個優勢沒有能夠保持下去。

    事實上,憑借較為雄厚的優勢,帝國海軍在發展潛艇的時候走上了一條與中國海軍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

    這就是,帝國海軍的潛艇更注重生存能力。

    顯然,這種發展方式與帝國海軍潛艇部隊在大戰期間的慘重損失有很大關係。根據戰後公布的資料,帝國海軍潛艇兵是大戰期間作戰損失最大的兵種,超過百分之六十的潛艇兵在戰爭中陣亡。與之相比,其他部隊的傷亡比根本就算不了什麼,比如轟炸機部隊的陣亡率隻有百分之十二,裝甲部隊為百分之十七,水麵艦隊為百分之十四,即便是以高風險著稱的空降兵也隻有百分之二十七。

    正是如此,帝國海軍在戰後才格外重視潛艇的生存能力。

    為此,帝國海軍率先建造了雙層殼體潛艇,而且一直維持到冷戰結束,而帝國潛艇的儲備浮力也因此高達百分之三十。與之相比,中國海軍建造的潛艇以單殼體結構為主,大部分潛艇的儲備浮力都在百分之十五以內。

    除了重視生存能力,帝國海軍的潛艇還更加重視攻擊能力。

    這一點,在武器係統所占比重中就看得出來。

    帝國海軍在冷戰時期建造的最後一級攻擊核潛艇的水下排水量為一萬一千六百噸,能夠攜帶四十二條魚雷,而中國海軍在冷戰期間建造的最後一級攻擊核潛艇的水下排水量為九千四百噸,卻隻配備了二十八條魚雷。前者武器係統所占的比重為百分之一十一,而後者僅有百分之八。

    當然,最極端的表現是德軍建造了巡航導彈核潛艇。

    冷戰期間,德軍總共建造了五級、四十八艘巡航導彈核潛艇,最後一級巡航導彈核潛艇的水下排水量高達二萬一千噸,主要武器是二十枚射程高達六百公的重型反艦導彈,此外還能攜帶三十六條魚雷。

    當然,德軍建造巡航導彈核潛艇,主要是為了對付中國海軍的超級航母。

    白了,這些配備重達數十噸的反艦導彈的核潛艇,其存在的價值就是用反艦導彈去打擊中國海軍的超級航母。

    顯然,中國海軍沒有這樣的作戰需求,也就沒有建造巡航導彈核潛艇。

    此外,受國土麵積狹小影響,德軍的戰略核潛艇在其戰略打擊係統中擁有極高的地位。

    冷戰期間,德軍總共建造了七級、一百二十二艘戰略核潛艇。即便在冷戰結束時,德軍都擁有四個級別的六十四艘戰略核潛艇,總共配備了近千枚潛射彈道導彈,擁有差不多三千枚核彈頭。

    要知道,在冷戰結束的時候,中國海軍隻有兩個級別的三十八艘戰略核潛艇,潛射彈道導彈的數量不到七百枚。當然,得益於更加先進的潛射彈道導彈,中國海軍戰略核潛艇攜帶的核彈頭多達五千枚。

    可以說,在帝國海軍中,真正出彩的就是潛艇。

    從某種意義上講,潛艇是帝國海軍在冷戰期間的絕對主力。

    為了獲得最前進的潛艇,帝國海軍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

    這一點,在綽號“槍烏賊”的核潛艇上體現得極為明顯。

    這是世界上唯一用鈦合金製造耐壓殼體的攻擊核潛艇,也是世界上航行速度最快的攻擊核潛艇。該級首艇在一九七六年建成之後,創造了很多紀錄,而且幾項紀錄直到冷戰結束都沒有被打破,比如五十二節的潛航速度、一千二百米的潛深紀錄、一千公閉合航線的潛航速度紀錄等等。

    在短短五年之內,帝國海軍總共建造了六艘這樣的潛艇。

    隻是,因為大量使用鈦合金,“槍烏賊”級潛艇的造價高得離譜,甚至相當於同時期等重黃金的市場價。更重要的是,為了達到匪夷所思的性能,德軍在“槍烏賊”級潛艇上采用了很多當時根本就沒有成熟的技術,比如液態金屬反應堆。結果就是,“槍烏賊”級潛艇在服役之後暴露出了很多問題,六艘潛艇的平均服役時間還不到十五年,最後一艘在一九九四年退役。

    帝國海軍以潛艇為重的發展戰略,既有技術上的原因,也有經濟與政治上的原因。

    主要就是,在與海軍有關的技術中,帝國海軍在潛艇技術上的優勢較為明顯,而且與中國的差距最小。更重要的是,打造一支潛艇部隊的花費最小,僅相當於建造水麵艦隊的十分之一。在政治上,則關係到了帝國在冷戰時期的基本戰略,即以全麵核報複為核心的國家生存戰略。

    事實上,在戰後的二十多年內,帝國海軍壓根就沒有發展過水麵艦隊。

    白了,在全麵核戰爭的威脅下,讓很多人都認為水麵戰艦失去了存在價值,在戰爭中將成為敵國核武器的理想打擊對象,而在核戰爭中能夠生存下來、並且發揮價值的隻有更加隱蔽的潛艇。

    要知道,這種思潮在中國海軍中也出現過,而且差點成為中國海軍的主流思想。

    顯然,對於無法跟中國進行造艦比賽的德意誌第二帝國來說,“戰艦無用論”的出現迎合了其基本國情。

    結果就是,德意誌第二帝國海軍自廢武功,在二十多年沒有找到正確的發展方向。

    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當帝國海軍猛然認識到,核戰爭根本打不起來,而以代言人為主的常規戰爭成為主流,海軍在常規戰爭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時,已經喪失了追上中國海軍的機會。

    與潛艇相比,帝國海軍的水麵戰艦根本就不值一提。
GGCMEAT 發表於 2016-2-10 23:59
第二百三十八章 功虧一簣

    在曆史上,海軍新思潮出現了很多次,而曆史往往會用極為殘酷的方式證明,新思潮是海軍建設的毒藥。

    十九世紀末,英國如日中天的時候,當時身為全球第二大殖民地宗主國、最有資格挑戰英國的法國在建設海軍的時候,就由奧貝等人提出了一種新思潮,即所謂的“巡洋作戰”來取代艦隊決戰。結果就是,在新思潮的影響下,法國在二十年之內衰落為三流海軍國家,法國海軍完全喪失了對英國的威脅能力。最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海軍淪落為了一支無足輕重的力量。

    這次海軍戰術“變革”的最大受益者就是德意誌第二帝國。

    原因就是,德意誌第二帝國沒有受到影響,在建設海軍的時候,依然以建造大型主力艦為主,並且以在決戰中擊敗英國皇家海軍為主要目的。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德意誌第二帝國海軍已經打造出了一支足夠對英國皇家海軍構成致命威脅的艦隊,而做為帝國敵人的法國則難以在海洋戰場上發揮作用。也正是在海洋戰場上取得的勝利,讓英國不得不承認德意誌第二帝國為海權強國,而德意誌第二帝國則憑借在海洋上取得的勝利,成為了與英國擁有同等地位的歐洲大國。

    問題是,在幾十年之後,帝國海軍把這一切都忘掉了。

    不可否認,核武器出現之後,中國海軍的發展戰略也深受影響。有不少海軍將領開始質疑航母的價值。

    理由就是,在核戰爭中,航母將成為敵人的靶子,根本就沒有存在的價值。

    隻是,這個問題得從兩個方麵來看。

    這就是,如果真的爆發全麵核戰爭,那麼不但航母沒有存在的價值。包括潛艇在內的所有戰艦都沒有存在的價值。這就是,首先遭到打擊的不但有艦隊、還有維持艦隊活動的海軍基地。即便潛艇避開了敵人的核打擊,也隻能在海上活動幾十天。隨後就會因為沒有可以停靠的基地而喪失存在的價值。

    顯然,如果以核大戰為由來廢棄航母,那就應該廢棄整個海軍。

    當然。空軍與陸軍也不能幸免。

    這樣的話,需要保留的就隻有核武器與運載核武器的工具了。

    顯然,這將使國防建設走上歧途。

    相反,如果爆發的不是全麵核戰爭,而是規模有限的常規戰爭,那麼海軍就擁有不可取代的價值,而且航母在海軍中的地位超過了其他任何一種艦艇,是海軍進行兵力投送的主要平台。

    也就是說,在最有可能爆發的常規戰爭中,航母依然是最有價值的戰艦。

    正是根據這套理論。中國海軍不但保留了航母,而且確立了以發展、建造超級航母為核心的海軍建軍思想。

    在冷戰期間,中國海軍沒有建造噸位低於七萬噸的航母,而且在超級航母陸續服役之後把大戰期間數量眾多的艦隊航母送進了拆船廠,或者是改造成了兩棲攻擊艦。最終建立了一支完全以超級航母為核心的水麵艦隊。到冷戰結束的時候,中國海軍擁有六艘核動力超級航母、七艘常規動力超級航母與兩艘常規動力大型航母,並且在二十一世紀初,淘汰了所有的常規動力航母,僅保留了十一艘核動力超級航母。更重要的是,中國海軍計劃建造的全是核動力超級航母。

    說白了。在打造以超級航母為核心的超級艦隊上,中國海軍從來沒有動搖過。

    相比之下,德意誌第二帝國海軍的建軍思想就沒有這麼堅定了。

    大戰結束之後,直到一九七四年,帝國海軍的重點都是潛艇,即在維持已有水麵艦隊的基礎上,集中力量發展潛艇。

    直到一九七四年,帝國海軍才認識到,潛艇並不是萬能的。

    當然,這個認識與菲律賓導彈危機有關。在這場危機中,中國海軍幾乎傾巢而出,全麵封鎖了菲律賓,攔截了所有前往菲律賓的船隻,包括運載著導彈與核彈頭的帝國船隻,而帝國海軍在這場危機中卻無所作為,僅有兩艘潛艇秘密到達菲律賓,根本沒有動搖中國海軍的封鎖行動。危機的最終結果是,帝國海軍答應撤走部署在菲律賓的導彈與核彈頭,而中國則象征性的承諾不在土耳其部署核彈頭。這場危機導致德意誌第二帝國的國際聲望遭受了戰後最嚴重的打擊,而帝國當局則認為,導致帝國在危機期間難以有所作為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一支足夠強大的艦隊。

    顯然,對帝國海軍來說,這不算壞事。

    一九七五年,帝國海軍開工建造了戰後的第一級航母。

    當然,隻是名義上的航母。

    雖然在大戰期間,帝國海軍建造了“齊柏林”級艦隊航母,而且前兩艘均在大戰結束之前完工,而通過建造“齊柏林”級艦隊航母,帝國的造船廠掌握了很多與建造航母有關的技術,培養了一批技術工人,但是受帝國海軍在戰後的發展影響,帝國造船工業在大戰期間積累下來的建造技術幾乎全部荒廢掉了。

    到帝國海軍打算建造航母的時候,別說技術工人,連合格的工程師都沒有幾個。

    當時,帝國的船舶工程師甚至需要通過翻閱中國在大戰期間提供的航母建造手冊來了解航母的建造技術。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帝國海軍也不可能直接建造超級航母。

    結果就是,帝國海軍在戰後建造的第一種航母是直升機航母,即隻在尾部設置了一個大型直升機起降平台,搭載數架大型反潛直升機,其主要使命也與航母沒有關係,更像是一架以直升機為主的反潛戰艦。

    四年後,帝國海軍開始建造戰後的第二級航母。

    因為在一些關鍵技術,特別是蒸汽彈射器上遇到了難以克服的技術難題,所以帝國海軍的第二種航母也算不上是真正的航母,而是一種以搭載垂直起降戰鬥機為主,執行反潛任務的載機戰艦。

    事實上,這也是帝國海軍對這種被命名為“拜仁”的航母的定性。

    這就是,“拜仁”級航母的主要使命是用搭載的垂直起降戰鬥機對付中國軍隊的遠程反潛巡邏機,用搭載的反潛直升機對付中國海軍的攻擊核潛艇,掩護帝國海軍的戰略核潛艇進入北大西洋執行巡邏任務。

    直到一九八四年,帝國海軍才開始動工建造以搭載常規起降戰鬥機為主的大型航母。

    因為依然沒有研製出具有實際使用價值的蒸汽彈射器,所以這種被命名為“雷德爾”級的大型航母采用了滑躍起飛與阻攔降落的戰機起降方式。受起降方式影響,其搭載的重型艦載戰鬥機實際上隻具備有限的製空作戰能力,基本上不具備攻擊能力,所以“雷德爾”級依然算不上是真正的航母。

    要知道,真正的航母必須以攻擊為核心。

    說白了,航母在誕生的那一天就不是以防禦為主的戰艦,而是一種以延伸航空兵打擊範圍為主的海上平台。

    也就是說,航母的價值在其攻擊能力上。

    這一點,在中國海軍的航母上體現得淋漓盡致。要知道,任何時期,中國海軍的航母上搭載的攻擊機都要比戰鬥機多得多。在多用途戰鬥機的性能有了本質性改善之後,中國海軍甚至不再為航母配備專用的製空戰鬥機。

    此外,“雷德爾”級是常規動力航母,而且主動力是蒸汽鍋爐。

    顯然,這大大落後於時代。在帝國海軍準備建造“雷德爾”級的時候,中國海軍已經廢棄了所有常規動力航母的建造與設計工作,所有正在建造的都是核動力航母,而且打算今後全部建造核動力航母。

    當然,“雷德爾”級的出現,讓帝國海軍的航母發展走上了正確道路。

    一九八八年,帝國海軍完成了第四種航母的設計工作,並且在兩年之後獲得了帝國聯邦國會撥款。

    這就是“提爾皮茨”級超級航母。

    “提爾皮茨”級如果建成的話,絕對能夠媲美中國海軍的超級航母。該級航母的滿載排水量達到了八萬八千噸,配備四座核反應堆,最高航速達到三十一節,此外配備了四台蒸汽彈射器,能夠搭載三十六噸的重型艦載戰鬥機,最多能搭載包括固定翼艦載預警機在內的八十四架艦載機。

    可以說,除了排水量略小一些,持續作戰能力略差一些,“提爾皮茨”級的各項性能都不比中國海軍的超級航母差。

    問題是,“提爾皮茨”級超級航母與ju-610轟炸機一樣,誕生的時間太晚了。

    雖然“提爾皮茨”號在一九九零年動工,二號艦“俾斯麥”號在一九九二年動工,但是受經濟不景氣、以及帝國的基本政策轉變影響,“提爾皮茨”號到冷戰結束的時候隻完成了不到百分之四十的建造量,而“俾斯麥”號的建造工作僅完成了不到百分之二十。兩艘航母最終都在船台上解體。

    受到影響的還有“雷德爾”的第二艘,即“希佩爾”號,該艦在冷戰結束的時候,隻完成了百分之七十的建造量。

    顯然,擊敗帝國海軍的不是中國海軍,而是時間。
GGCMEAT 發表於 2016-2-10 23:59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天生缺陷

    當然,帝國海軍的水麵戰艦也不是毫無特色。

    在決心發展航母之前,帝國海軍的水麵戰艦有兩個主要使命,一是掩護戰略核潛艇前出到北大西洋執行巡邏任務,二是在可能的海戰中攻擊中國海軍的航母戰鬥群,以及掩護本國海岸線。

    根據這兩個主要使命,帝國海軍的水麵戰艦分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流派。

    這就是,帝國海軍的驅逐艦以反潛為主,而巡洋艦則以製海為主。

    冷戰期間,帝國海軍建造了五個級別,十二個型號的兩百多艘驅逐艦,而且以大型反潛驅逐艦為主。

    這些反潛驅逐艦都有一個特點,即配備了大型反潛導彈。

    顯然,這也是帝國海軍驅逐艦才有的特點。

    拿帝國海軍在一九八二年開始建造的“漢堡”級驅逐艦來說,其主要反潛武器是八枚射程高達五十五公的反潛導彈,此外還配備了兩架大型反潛直升機,兩套五聯裝重型反潛魚雷發射管與四套火箭助推深水炸彈發射裝置。結果就是,在配備了這些反潛武器之後,該級驅逐艦就無法配備其他的武器係統了,其對海武器是一門一百毫米單管艦炮,防空武器則是兩座近程防空導彈係統。要知道,“漢堡”級的滿載排水量高達八千四百噸,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驅逐艦之一。在排水量相當的中國驅逐艦上,除了配備有足夠多的反潛武器之外。肯定還有反艦導彈與中遠程導彈防空係統。

    與反潛驅逐艦一樣,帝國海軍的巡洋艦也極具特色。

    以“易北河”級巡洋艦為例,其主要武器是分別布置在艦橋兩側的八座雙聯裝重型反艦導彈發射器,其配備的反艦導彈重達十二噸,射程高達六百公,戰鬥部的重量更是在一噸以上。這種能夠以二點五馬赫的速度巡航飛行、末段以三點五馬赫的速度衝刺的反艦導彈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中國航母的頭號威脅。- yd 首發-問題是,除了這十六枚被稱為“航母殺手”的反艦導彈之外。滿載排水量高達一萬四千噸的“易北河”級巡洋艦隻配備了一套遠程導彈防空係統,以及用魚雷發射管發射的反潛導彈,其防空與反潛能力跟同一時期的中國巡洋艦都無法相提並論。

    當然。這也反映出了帝國海軍水麵戰艦的發展特點。

    這就是,在帝國海軍中,任何一種水麵戰艦都隻有較為單一的作戰能力。以艦隊的組成部分存在,隻有由數種不同戰艦組成的艦隊才具備較為全麵的戰鬥力,也才具備在大洋上與中國艦隊對抗的資本。

    當然,這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事實上,在冷戰初期,中國海軍也采用了類似的發展方式,即明確各種戰艦的職能,艦隊才是最基本的戰鬥單位。

    不同的是,中國海軍一直以航母為核心,而帝國海軍則沒有這個核心。

    由此造成的影響就是。帝國海軍的水麵戰艦的武器配重更大,因此看上起帝國海軍的戰艦更注重進攻。

    當然,這也與兩國的技術實力有直接關係。

    這就是,中國掌握著更加先進的電子技術,而且在動力技術上也有明顯優勢。因此中國海軍擁有的彈藥,特別是導彈往往能夠做得更小一些,而帝國海軍在沒有這些技術優勢的情況下,隻能通過增加彈藥的重量來實現某一種特定功能,從而讓帝國海軍的戰艦具備與中國艦隊抗衡的能力。

    此外,較為單一的打擊手段。也對帝國海軍的戰艦產生了巨大影響。

    別忘了,在中國海軍中,航母能夠成為絕對的核心,主要是航母不但擁有艦隊最主要的打擊力量,也是艦隊最主要的防禦力量,即強大的艦載航空兵賦予了中國艦隊全麵的作戰能力。

    問題是,帝國海軍並沒有強大的艦載航空兵。

    這樣一來,艦隊的進攻與防禦都需要依靠戰艦,特別是戰艦配備的武器,因此帝國海軍也更加重視反艦導彈、反潛導彈與防空導彈,並且把導彈武器做為了帝國艦隊最為主要的打擊與防禦手段。

    這一點,在“雷德爾”級航母上體現得極為明顯。

    要知道,“雷德爾”級是大型航母,而中國海軍的大型航母上都隻配備了數量有限的近程防空係統,做為大型戰艦所必須具備的攻擊與防禦能力都由艦載航空兵提供,而“雷德爾”級上不但配比了射程高達一百公的區域防空導彈,還安裝了二十四枚垂直發射的遠程反艦導彈。

    說白了,帝國海軍的艦載航空兵不足以承擔起主要的打擊與防禦任務,也就不得不依靠導彈來提高艦隊的作戰能力。

    最典型的就是“威廉大帝”級巡洋艦。

    這種在一九七八年開工建造、首艦於一九八四年建成服役,滿載排水量達到了二萬八千噸,被中國海軍稱為“最後與最強戰列巡洋艦”的戰艦,其主要武器並非大口徑艦炮,實際上該艦的主炮是一座雙聯裝一百五十毫米艦炮,其主戰武器是設與艦橋前方的四十八枚垂直發射的重型反艦導彈。

    從某種意義上講,“威廉大帝”級巡洋艦就是為了搭載重型反艦導彈而設計的。

    為此,帝國海軍在這種戰艦上安裝了兩座核反應堆,賦予其三十三節的航速。為了增強其防空能力,為其配備了遠中近三套防空係統,總共有近兩百枚防空導彈,此外還安裝了六座用於攔截反艦導彈的速射炮。為了增強其反潛作戰能力,設置了一座可以容納三架大型反潛直升機的機庫,並且配備了兩套能夠發射反潛導彈與重型反潛魚雷的發射係統,以及完整的聲納探測係統。

    總而言之,“威廉大帝”級的設計,完全圍繞著反艦導彈進行。

    說白了,為了讓四十八枚重型反艦導彈在戰鬥中發揮出應有的價值,帝國海軍才為其配備了強大的防空與反潛能力。

    顯然,帝國海軍戰艦的核心就是反艦導彈。

    這一點與依靠艦載航空兵為主的中國海軍截然不同。

    很多人在感慨德意誌第二帝國海軍在冷戰時期研製了大量性能先進、威力巨大的反艦導彈的同時,忽略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即導彈本身就是一種低投入低價值的武器係統,而且也是技術實現難度最小的武器係統。

    說白了,中國海軍在冷戰時期擁有的導彈並不比德軍差。不同的是,人們更加關注的是中國海軍的超級航母、核潛艇與艦載機,而不是這些平台使用的導彈。德意誌第二帝國海軍沒有足以引138看書網母與艦載機,因此其導彈係統成為了焦點,也因此得到了外界的廣泛認識。

    顯然,帝國海軍以導彈為核心也是迫不得已的選擇。

    不可否認,“威廉大帝”級巡洋艦非常強大,是大戰之後戰鬥力僅次於航母的戰艦,可是其局限性也極為明顯,即要讓反艦導彈發揮威力,就必須把交戰距離縮短到六百公,甚至更近一些。問題是,在海戰中,以超級航母為核心的中國艦隊,顯然不可能給予對手這樣的機會。要知道,在“威廉大帝”級巡洋艦形成戰鬥力的時候,中國海軍的第四代艦載戰鬥機已經大規模裝備部隊,而j-78的作戰半徑高達一千二百公,即便是j-88的對海打擊距離也在八百公以上。

    也就是說,帝國海軍的大型戰艦是徒有其表。

    此外,如果“威廉大帝”級巡洋艦真有帝國海軍吹噓的戰鬥力,那麼帝國海軍為什麼要在八零年代開始建造大型航母呢?

    帝國海軍的發展方式,產生了一個誰也不能忽略的影響。

    這就是,在整個冷戰期間,雖然帝國海軍是中國海軍最強大的對手,在七零年代末與八零年代初,還對中國海軍構成了極為嚴重的威脅,但是直到冷戰結束,帝國海軍也沒有能夠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球海軍,更不具備挑戰與戰勝中國海軍的實力,且始終沒有能夠對中國海軍形成優勢。

    要知道,即便在危地馬拉戰爭之後,中國進入了戰略收縮期,中國海軍依然是世界上唯一的全球性海軍。

    從某種意義上講,帝國海軍麵臨的問題與帝國空軍戰略航空兵非常相似。

    這就是,德意誌第二帝國在科技與經濟實力上的局限性,使其在發展戰略性軍兵種的時候存在很多難以克服的技術與經濟困難,因此德意誌第二帝國就算窮盡國力,也沒有能夠在冷戰中獲得壓倒中國的戰略優勢。

    別忘了,海軍本身就是戰略性軍種,沒有人會把海軍限製在戰術層麵上。

    這種科技與經濟上的差距,根本不可能通過其他方式彌補,而這也就決定了德意誌第二帝國在冷戰中的最終結局。這就是,在不斷升級的軍備競賽中,德意誌第二帝國最終將因為內部問題而崩潰。中國在冷戰期間的所作所為,最終都是為了點燃德意誌第二帝國的內部問題。

    從某種意義上講,通過非戰爭手段打擊對手正是冷戰的主要標誌。
GGCMEAT 發表於 2016-2-11 00:00
第二百四十章 下坡路

    在陸海空三大軍種中,相對而言,德軍在陸軍上的差距最小。

    雖然在整個冷戰期間,中國除於本土防禦與全球利益,維持著一支規模穩居世界第一的陸軍,但是這並不等於中國陸軍擁有各方麵的優勢,甚至不表示中國陸軍一定比德意誌第二帝國陸軍強大。

    事實上,冷戰期間,中國部署在德意誌第二帝國周邊地區的地麵部隊並沒有優勢。

    主要與兩個原因有關,一是為了避免爆發直接衝突,二是遏製德意誌第二帝國的基本戰略。

    在德意誌第二帝國研製出核武器之後,中國當局立即認識到,與德意誌第二帝國爆發任何級別的直接衝突都將演變成第三次世界大戰,而中國很難成為全麵核戰爭的勝利者,因此必須盡量避免與德意誌第二帝國發生直接衝突。

    顯然,這直接決定了遏製德意誌第二帝國的基本戰略。

    說得簡單一些,遏製德意誌第二帝國的基本戰略就是非接觸包圍戰略。

    根據這套戰略,中國在大戰結束之後,不惜以恢複英國的正常國家地位為代價,與英國建立了結盟關係。同時,中國還在土耳其投入了大量資源,並且以不過問土耳其國內問題為基礎與土耳其建立起了同盟關係。此外,肢解俄國,在烏拉爾山以東地區建立數個規模不大的國家也與圍堵德意誌第二帝國有關。控製直布羅陀海峽與蘇伊士運河,在中東地區支持以色列。都是為了遏製德意誌第二帝國。

    關鍵就是,中國建立的包圍圈並沒有與德意誌第二帝國本土相鄰。

    說得簡單一些,中國是在德意誌第二帝國本土外圍建立的包圍圈,最大限度的避免與德意誌第二帝國發生直接衝突。

    顯然,在這套包圍戰略中,起到關鍵作用的肯定不是陸軍。

    事實上,整個冷戰時期。對德戰略包圍的主力是海軍與空軍,特別是海軍,陸軍隻起到了次要作用。在七零年代初。中國部署在德意誌第二帝國本土周圍一千公範圍內的陸軍兵力不到一百萬,到八零年代初的時候降低到了七十萬,到九零年代初減少到五十萬。在冷戰結束前則不到四十萬。

    相對於中國軍隊的總兵力而言,這個比例根本不算高。

    如果跟德軍總兵力相比,那就更是相形見絀了。

    要知道,在七零年代初,帝國陸軍總兵力為三百五十萬,八零年代初為四百萬,九零年代初為三百萬,冷戰結束前則為三百二十萬。

    顯然,中國部署在德意誌第二帝國周邊地區的地麵部隊根本擋不住帝國陸軍。

    也就是說,陸軍並不是封鎖與包圍德意誌第二帝國的主力。

    事實上。在冷戰期間,陸軍也不是中國軍隊的主力,特別是在爭奪戰略彈道導彈部隊的鬥爭中敗給了空軍之後,陸軍在中國軍事力量中的地位急劇降低,甚至一度淪落到了與陸戰隊同等的地步。

    當然。這也與中國的基本安全環境有關。

    這就是,在大戰結束之後,中國擊敗了周邊地區的所有敵國與潛在敵國,通過肢解俄國在大陸方向上建立起了縱深超過一千公的安全區,並且以戰勝國的身份解決了所有關係到本土安全的邊境問題,依靠強大的戰略打擊力量消除了所有潛在威脅。獲得了自建國之後最為理想的周邊環境。

    說得簡單一些,中國在大戰之後已經沒有來自陸地方向上的威脅了。

    顯然,以本土安全為目的,中國沒有必要維持一支規模龐大的陸軍,甚至沒有必要打造一支戰鬥力強大的陸軍。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陸軍已經淪落到了戰略預備隊的地步。

    這就是,哪怕爆發全麵戰爭,憑借國境線以外上千公的戰略防禦空間,中國都能夠獲得足夠多的戰爭準備時間,也就有足夠的把握在敵人攻到國境線上的時候,組建起一支強大的地麵部隊。

    結果就是,在和平時期,中國沒有理由維持一支規模龐大的陸軍。

    當然,在對外擴張上,陸軍也是次要角色。

    這就是,在維持戰後的國際秩序上,或者說是在鞏固戰爭期間奪得的勢力範圍上,發揮主要作用的是海軍,其次是空軍。

    更重要的是,即便需要地麵部隊,也有陸戰隊可選。

    可以說,陸戰隊在戰後成為獨立兵種,對陸軍的存在構成了最為嚴重的威脅與挑戰。

    要知道,在中國的軍事結構中,陸軍的首要職責是保衛本土,而陸戰隊才是對外擴張的急先鋒。

    顯然,陸戰隊的提升,讓陸軍失去了成為對外擴張主要力量的機會。

    可以說,在戰後的曆次軍事改革中,陸軍都是受害者,而陸軍的兵力規模與裝備水平也在逐年下降。

    到冷戰結束的時候,陸軍在三大軍種中已經名利末席,地位僅在陸戰隊之上。

    當然,除了軍事上的需求,政治上的需求也是打壓陸軍的主要原因。

    從某種意義上講,政治原因起到的作用最大。

    主要就是,在大戰結束前,馮承乾發起了軍事改革,並且希望通過改革來削弱軍人的政治影響力,為建立民主政治體製打下基礎。在馮承乾推行的改革中,來自陸軍的阻力差點使改革前功盡棄。

    別忘了,當初為了讓劉伯恩下台,馮承乾差點就發起了軍事政變。

    發生在一九五零年的事情,讓馮承乾堅信,如果陸軍過於強大,那麼中國的民主政治進程就將胎死腹中。

    結果就是,在馮承乾退役之前,軍事改革就以打壓陸軍為主。

    在大幅度削減陸軍兵力的同時,馮承乾還在國民議會推動通過了數部與限製陸軍、或者是限製軍隊有關的法案。最重要的一部法案在一九五一年正式生效,即在和平時期,正規軍不得駐紮在城市與城市周邊地區,不得參與與介入維持社會秩序的治安行動,且正規軍的調動均需要獲得國民議會授權,總統在和平時期僅能調動正規軍執行境外任務,不得調動正規軍在國內執行任務。

    這部法案的核心就是阻止總統調動軍隊來對付國內的政治勢力。

    當然,後來該法案還多了一部修正案,即在之前的預備役軍隊的基礎上,建立了具有地方武裝力量性質的武裝警察部隊,並且賦予武裝警察部隊在和平時期維持國內秩序、打擊國內嚴重犯罪的職責。關鍵的是,武裝警察部隊隻在戰時聽從中央指揮與調配,和平時期則接受地方政府領導。

    這一係列的改革,均大幅度削弱了陸軍的影響力,降低了陸軍的地位。

    主要目的就是防止陸軍中的野心家篡奪政治權力,防止出現軍人獨裁的事情發生,以及預防軍事政變。

    也正是在完成了這一係列的改革之後,馮承乾才正式宣布退役。

    隻是,陸軍遭到的打壓並沒因此結束。

    在馮承乾退役之後,顧祝同以海軍參謀長、參謀長會議主席的身份,主導中國軍事力量近十年。在這十年中,顧祝同秉承了馮承乾的軍事改革政策,在積極把中國軍隊建設成一支對外擴張的軍事力量的同時,不遺餘力的壓縮了陸軍的生存空間,而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提高陸戰隊的地位。

    正是在顧祝同擔任海軍參謀長期間,陸戰隊的獨立兵種地位得到了鞏固。

    更重要的是,正是在這幾年,陸戰隊成為了中國對外擴張的急先鋒,以及最為主要的地麵力量。

    別忘了,危地馬拉戰爭爆發的時候,陸戰隊是最先介入的地麵部隊。

    事實上,在當時的幾乎每一場涉外衝突中,陸戰隊都走在陸軍前麵,而且很多時候僅由陸戰隊承擔地麵作戰任務。

    顯然,對中國陸軍來說,這肯定不是什麼好事。

    到冷戰結束的時候,中國陸軍的總兵力已經降低到了八十萬,而陸戰隊的總兵力則增加到了四十萬。也就是說,陸戰隊的兵力規模相當於陸軍的一半。要知道,大戰結束時,陸戰隊的兵力規模僅有陸軍的七分之一。

    兵力規模的對比,決定了陸軍的地位。

    地位降低,反過來對陸軍的發展產生了極為嚴重的影響。這就是,陸軍在很多裝備項目上都喪失了主導權。

    由此產生的影響就是,中國陸軍在冷戰期間不再是地麵軍事力量的主導者。

    至少在很多重大裝備項目上,陸軍沒有太多的發言權,而且由陸軍主導的裝備項目受到的重視程度非常低。

    這種局麵一直維持到七零年代中期,才有了較為明顯的改觀。

    關鍵就是第三次中東戰爭。

    原因就是,在這場以色列挑戰整個阿拉伯世界的戰爭中,依靠中國提供的武器裝備武裝起來的以色列陸軍在戰爭中暴露出了很多問題,而且大多與裝備性能有關,從而反映出了中國陸軍存在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這場戰爭讓中國當局認識到,在局部戰爭中,陸軍有著極高的價值。

    做為全球頭號軍事強國,中國必須擁有一支強大的陸軍,至少是一支擁有先進武器裝備的陸軍。
GGCMEAT 發表於 2016-2-11 00:01
第二百四十一章 奮起直追

    第三次中東戰爭,成為了中國陸軍現代化建設的分水嶺。

    當然,這並不表示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之前,中國就不重視陸軍的軍備建設,畢竟在以全麵軍事對抗為主的冷戰中,任何一個軍兵種都有其存在的價值,而陸軍又是國防力量的主要支柱,也就不可能不受重視。

    隻是,重視本身也分成了好幾個級別。

    大戰結束的時候,中國軍方就發現,德意誌第二帝國陸軍擁有比中國陸軍更加精良的武器裝備。雖然在經曆了大陸戰爭之後,中國陸軍已經擁有規模超過德軍的裝甲部隊,但是在裝備性能上,中國陸軍依然有較大的差距。大戰結束的時候,從步兵最基本的武器步槍到重型坦克,德軍的裝備都有著明顯的性能優勢。比如,當時最先進的重型坦克與中型坦克都屬於德軍。除此之外,德意誌第二帝國還擁有性能最好的坦克炮與大口徑榴彈炮,最好的反坦克火箭筒,乃至最好的火箭炮。

    可以說,在大戰結束的時候,德意誌第二帝國的陸軍裝備優勢最為明顯。

    一個最有力的證據就是,在整個大戰期間,中國從德意誌第二帝國引進了五種坦克的生產技術,還引進了高壓坦克炮的生產技術,甚至購買了坦克炮使用的穿甲彈,而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坦克,保留了大量德製坦克的特點。事實上,即便到戰後,在從俄國、英國與美國獲得了大量坦克生產技術之後。中國陸軍研製的新式坦克也秉承了德製傳統,自有的特色並不明顯。

    戰後,中國也試圖擺脫德製坦克的影響,隻是很多努力都以失敗告終。

    此外,中國在戰後研製的很多陸軍主戰裝備,受各種因素影響,在性能上都無法與同期的德製裝備相比。

    比如中國在戰後研製的第一種主戰坦克。采用的是九十毫米坦克炮,而德軍在大戰末期研製的中型坦克就已經開始配備一百毫米坦克炮,其戰後的第一代主戰坦克配備的是一百零五毫米坦克炮。在防護上。中國的第一種主戰坦克隻達到了大戰末期中型坦克的水準,而德軍的第一代主戰坦克的防護水準超過了大戰期間的所有中型坦克,在某些方麵甚至超過了大戰期間的重型坦克。

    這種局麵。一直維持到七零年代中期。

    當時,中國陸軍的第二代主戰坦克在經曆了十多年的研製,而且最後采用了由英國生產的一百零五毫米坦克炮之後才得以問世,而德軍第二代主戰坦克的坦克炮不但達到了一百一十五毫米,而且是滑膛炮,穿甲威力遠超過一百零五毫米線膛炮。此外,德軍第二代主戰坦克的防護水準與機動性能都有了大幅度提高,而中國陸軍的第二代主戰坦克在這兩項性能上的提升都極為有限。

    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中國坦克的性能缺陷暴露得一覽無餘。

    事實上,在這場決定了中東地區未來數十年基本局麵的戰爭中。如果不是以色列空軍表現出色,恐怕以色列國防軍就已經被擊敗了,也許連以色列都已滅亡,而以色列陸軍取得的勝利,更多的是依靠官兵奮勇作戰。

    更要命的是。在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的時候,德軍的第三代主戰坦克已經問世。

    在停火期間,德意誌第二帝國為敘利亞提供了能夠裝備一個營的第三代主戰坦克,而隨後在戈蘭高地的戰鬥中,這支裝備了德軍第三代主戰坦克的敘利亞軍隊,差一點就改變了第三次中東戰爭的結局。

    當時。以軍的所有反坦克武器都無法擊穿德製第三代主戰坦克的正麵裝甲。

    在不到一天的時間,以軍就後撤了十多公,敘利亞軍隊則占領了戈蘭高地半數以上的陣地。打到最為艱難的時候,以色列國防軍幾乎都要絕望了。如果不是敘利亞軍隊在已成強弩之末,沒能抓住機會突破以軍最後一道防線,那麼在以軍的增援部隊到達前,敘利亞軍隊就能占領整個戈蘭高地。

    在這場戰鬥中,配備了一百二十五毫米滑膛炮,采用了複合裝甲的德製第三代主戰坦克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戰鬥中,以軍根本無法從正麵摧毀這些坦克。

    當時,有一輛坦克在被三枚穿甲彈與兩枚反坦克導彈擊中之後,依然能夠戰鬥,直到被以軍埋設的地雷炸斷履帶才停了下來。

    相比之下,以軍裝備的坦克根本就無法抵擋第三代主戰坦克打出的穿甲彈。

    這場戰鬥,讓中國陸軍的將領發現了一個讓人非常絕望的問題,即中國陸軍的所有坦克在德製第三代主戰坦克麵前都沒有存在的價值。

    說白了,當時中國最好的坦克也不是德軍第三代主戰坦克的對手。

    這一發現,讓中國軍方開始重視陸軍裝備,也開始加強陸軍主戰裝備的研製工作。

    一九七五年,中國陸軍就啟動了第三代主戰坦克的研製工作。

    要知道,中國陸軍的第二代主戰坦克在一九六八年設計定型,一九七一年量產,在一九七五年的時候,總共也就裝備了不到兩千輛,服役時間僅僅四年,而其設計服役時間為二十年。

    也就是說,在正常情況下,中國陸軍沒有理由在一九七五年研製新式坦克。

    問題是,啟動研製計劃,不等於能夠立即研製成功。以中國研製坦克的技術實力,沒有個十年八年,肯定無法收到結果。

    顯然,中國陸軍不可能等上十年八年,而且眾多的盟國也不可能等這麼久。

    別忘了,當時以色列剛剛打贏了第三次中東戰爭,埃及與約旦還沒有與以色列簽署和平協議,下一場中東戰爭隨時都有可能爆發,而以色列國防軍顯然不會指望繼續使用中國製造的坦克來對付敵人的先進坦克。

    受此影響,以色列在一九七五年也啟動了其坦克研製計劃。

    對中國來說,這顯然不是什麼值得高興的事,因為這意味著,中國製造的坦克被最需要坦克的盟友所拋棄。

    顯然,中國陸軍首先要做的就是對現有坦克進行改進。

    做為應急計劃,中國陸軍開始對剛剛服役的第二代主戰坦克進行大規模現代化改進,以增強火力與提高防護能力為主。

    說白了,就算第二代主戰坦克無法與德軍的第三代主戰坦克相提並論,也必須擁有能夠擊穿德軍主戰坦克的能力,以及更加優良的防護性能。說得簡單一些,就是具備與德軍第三代主戰坦克一搏的能力。

    事實上,這也成為了中國第二代主戰坦克的一大特點。

    這就是,以t-69為代表的第二代主戰坦克總共有十多種改進型號,其最後一種改進型號在一九八七年誕生,不但配備了性能更好的一百零五毫米坦克炮,還安裝了複合裝甲與反應裝甲。

    當然,這些改進措施也造成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這就是,在進入八零年代之後,中國陸軍一方麵采購第三代主戰坦克,一方麵繼續對第二代主戰坦克進行改進,而且在接下來的十多年,中國陸軍同時大規模裝備了兩種屬於不同時代的主戰坦克。

    當然,大規模改進第二代主戰坦克,也反過來限製了第三代主戰坦克的裝備量。

    此外,在冷戰結束之後,中國陸軍失去了頭號敵人,而且中國的盟國也不再需要維持龐大的軍備,所以中國開始向外界大量傾銷過剩軍事物資,很多第二代主戰坦克被做為過剩裝備以極為低廉的價格出售給了友好國家,甚至被無償贈送給友好國家,使得中國陸軍投資開發的第三代主戰坦克罕有對外銷售記錄。

    當然,在經過了多次改進之後,t-69在很多方麵都不比第三代主戰坦克差。

    比如,在換上了新式一百零五毫米坦克炮之後,t-69的火力有了明顯提高,特別是在貧鈾合金穿甲彈問世之後,一百零五毫米坦克炮的威力超過了一百一十五毫米滑膛炮,甚至達到了一百二十五毫米滑膛炮初期型號的水準,能夠擊穿第三代主戰坦克的早期型號,對付同時代的坦克更加不是問題。

    隻是,在第三代主戰坦克,即t-88問世之前,中國陸軍的主戰坦克確實比德軍的差了很大一截。甚至可以說,在t-88服役之前,中國陸軍主要依靠空中支援來應對挑戰,坦克在陸軍中的地位並不高。

    當時就有人提出,如果中德在八零年代初期爆發戰爭,德軍的裝甲部隊能夠在一個月之內掃蕩中國的戰略緩衝區,把戰火燒到中國本土。相反,中國的裝甲部隊在地麵戰場上隻能執行占領任務。

    所幸的是,這一局麵隻持續了十多年。

    更加幸運的是,在中國陸軍處於劣勢的這十多年,中國已經由戰略防守轉為了戰略進攻,而且憑借核威脅獲得了較為穩固的安全環境,因此中國軍隊在地麵戰場上並沒有遇到難以戰勝的敵人。

    至於與德意誌第二帝國爆發全麵戰爭,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當然,t-88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中國陸軍不如德軍的局麵。
GGCMEAT 發表於 2016-2-11 00:02
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舉超越

    對中國陸軍來說,t-88具有舉足輕重的價值。

    原因就是,t-88被中國陸軍當成了中興計劃的支柱,即t-88是陸軍走向複興的關鍵性標誌。

    為此,陸軍在t-88上傾注了大量心血。

    在整個t-88項目中,最受關注的就是火力。

    主要就是,中國陸軍在此之前研製的所有坦克存在一個通病,即火力弱於同一時期的德軍坦克。比如德軍在第一代主戰坦克上使用了一百毫米與一百零五毫米坦克炮,而中國陸軍的第一代主戰坦克的坦克炮隻有九十毫米,而德軍的第二代主戰坦克使用的是一百一十五毫米滑膛炮,而中國陸軍的是一百零五毫米線膛炮。雖然通過提高彈藥性能,甚至是研製一些特種彈藥,中國陸軍第二代主戰坦克的火力已經追上了德軍,但是在火炮口徑上,中國坦克依然不占優勢。再說了,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中國陸軍的第二代主戰坦克麵對的都是德軍的第三代主戰坦克,而一百零五毫米線膛炮不管怎麼改進,也不可能在性能上超越同時代的一百二十五毫米滑膛炮。

    顯然,中國陸軍必須改變這一局麵。

    結果就是,在確定第三代主戰坦克性能的時候,中國陸軍明確提出,必須針對德軍的第四代主戰坦克。

    如此一來,就需要使用口徑超過一百二十五毫米的坦克炮,而且必須是滑膛炮。

    當時,中國陸軍獲得的情報是,德軍已經準備在第四代主戰坦克上使用一百三十五毫米滑膛炮。

    這份情報,讓中國陸軍決定研製一百四十毫米坦克炮。

    顯然。這是一個巨大的技術挑戰,而且這個難題差點讓t-88主戰坦克難產。

    原因就是。中國在此之前不但沒有研製過口徑如此大的坦克炮,甚至沒有研製過大口徑滑膛炮。

    也就是說,研製一百四十毫米滑膛炮的技術跨越太大了。

    事實上,這也正是t-88的研製工作持續了十四年,從一九七五年立項,到一九八八年才正式定型。

    更要命的是,即便到了一九八八年,中國都沒有研製出一百四十毫米滑膛炮。

    結果就是,t-88服役的時候。為其配備的是用在t-69上的一百零五毫米線膛炮,而不是計劃中的一百四十毫米滑膛炮。

    由此,導致了一個極為尷尬的局麵。

    這就是,t-88不但重視火力。也重視防護。

    在t-88上。中國陸軍明確要求采用複合裝甲,確保其正麵防護達到六百毫米均製軋製裝甲鋼的水平。

    為此,中國陸軍不惜耗費重金從英國引進了喬巴姆複合裝甲的生產技術。

    更重要的是。中國陸軍沒有直接采用喬巴姆裝甲,而是在此基礎上,研製出了性能更好的複合裝甲。

    在防護測試中,t-88炮塔正麵裝甲的防護水平達到了八百毫米,車體正麵為七百五十毫米。

    可以說,t-88是當時防護性能最好的主戰坦克。

    隻是。提高防護性能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個必然的問題。即巨大的車重。

    t-69基本型的戰鬥重量達到了四十八噸,在當時已經是龐然大物了,比德軍第二代主戰坦克重了近十噸。

    隻是,跟t-88相比,t-69隻算得上是輕量級選手。

    t-88基本性的戰鬥重量就有六十一噸,後期改進型達到了六十四噸,即便在冷戰結束的時候都是世界上最重的坦克之一。

    說白了,巨大的戰鬥重量正於其防護能力有直接關係。

    顯然,在一輛重量超過六十噸的坦克上安裝一門一百零五毫米坦克炮,顯得非常滑稽。

    要知道,德軍三種第三代主戰坦克的重量都在五十噸以內,而且全都配備了一百二十五毫米滑膛炮。

    按照這個比例,t-88至少應該配備一百四十毫米滑膛炮。

    問題是,在t-88定型的時候,一百四十毫米滑膛炮的研製工作仍然處於技術階段,即仍然在解決主要的技術問題。

    當時,沒有人知道這種被中國陸軍寄予厚望的坦克炮能在什麼時候研製成功。

    也許,根本就無法解決技術問題。

    要知道,研製火炮絕非增加口徑那麼簡單。口徑增大之後,會出現很多需要用新技術才能解決的問題。比如,一百四十毫米滑膛炮的膛壓是一百零五毫米坦克炮的四倍,而且膛內最高溫度比一百零五毫米坦克炮提高了百分之五十,這就需要采用強度更高、耐腐蝕性能更好的材料來製造火炮身管,以確保火炮達到設計使用壽命。此外,還需要采用新技術來解決火炮身管的精度問題。

    事實上,在當時采用一百四十毫米滑膛炮並不現實。

    有一個很多人忽視了的問題,即一百四十毫米坦克炮炮彈的重量。

    在研製一百二十五毫米坦克炮的時候,德軍就考慮到了炮彈重量帶來的問題,並且開發了自動裝填機。即便如此,為了確保在自動裝填機出故障之後,依然可以由坦克兵手動裝填炮彈,德軍的一百二十五毫米炮彈采用了分裝方式,即炮彈彈體與發射藥分開,從而減輕裝填時的勞動強度。

    以中國坦克兵的體格,裝填一百二十五毫米炮彈都存在問題。

    也就是說,如果采用一百四十毫米坦克炮,就必須研製自動裝填機,而且得采用分裝式彈藥。

    問題是,這肯定會降低炮彈、特別是穿甲彈的威力。

    當時,中國彈藥工程師已經發現,次口徑穿甲彈的威力與彈芯的長徑比有直接關係,即要想提高次口徑穿甲彈的威力,就要在確保彈芯有足夠強度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提高彈芯的長度。

    顯然,這就需要采用整裝炮彈。

    由此可見,在提高坦克炮口徑的時候,炮彈的重量與威力已經成了矛盾。

    隨著t-88開始量產,解決坦克炮威力的問題已經刻不容緩了。要知道,中國陸軍肯定不會指望配備一百零五毫米坦克跑的t-88去對陣德軍的第三代主戰坦克,而且海外用戶也不會接受這樣的坦克。

    到這一步,中國陸軍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即把坦克炮的口徑減小到一百二十毫米。

    主要就是,一百二十毫米整裝炮彈是裝填手能夠承受的極限。

    當時,中國陸軍有一個現成的選擇,即英國為其第三代主戰坦克研製的一百二十毫米線膛炮。

    隻是,在進行了對比測試之後,中國陸軍毫不猶豫的放棄了這個選擇。

    主要就是,當時英國還沒有研製出可以用線膛炮發射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而使用普通穿甲彈的時候,其威力甚至不如德軍的一百一十五毫米滑膛炮,更別說與一百二十五毫米滑膛炮相比了。

    結果就是,中國陸軍決定自行研製一百二十毫米滑膛炮。

    所幸的是,通過獲得的德製一百二十五毫米滑膛炮,中國的兵工廠已經解決了很多研製滑膛炮的技術問題。

    一九九三年,中國製造的一百二十毫米滑膛炮正式問世。

    當年,中國陸軍就訂購了一批配備這種滑膛炮的t-88,並且賦予其t-88a的正式編號。

    嚴格說來,t-88a才是中國陸軍第一種達到了第三代標準的主戰坦克。

    也正是t-88a,讓中國陸軍擁有了比德軍更好的主戰坦克。

    火力上,t-88a的一百二十毫米坦克炮采用了整裝炮彈,因此在威力上全麵超過了德軍的一百二十五毫米坦克炮,為冷戰期間研製的威力最大的坦克炮,在使用鎢合金穿甲彈時的最大穿甲深度達到了六百五十毫米,而後來研製的貧鈾合金穿甲彈更是達到了驚人的八百五十毫米。

    防護上,t-88a更是毫無懸念的全麵勝出。即便在不配備反應裝甲的情況下,t-88a的正麵防護水準也比德軍的第三代主戰坦克高出了百分之三十,能夠應付早期一百二十五毫米穿甲彈的攻擊。

    機動性能上,t-88a並沒有因為較大的重量而落後。主要就是,中國陸軍為其配備了輸出功率高達一千五百馬力的燃氣輪機,其單位功率高達每噸二十五馬力,而德軍第三代主戰坦克隻有每噸二十二馬力。

    t-88a真正的先進之處,在於其完善的夜視能力,即配備了紅外成相設備。

    要知道,在德軍的第三代主戰坦克上,使用的依然是紅外探照燈,即主動紅外夜視儀。

    根據中國陸軍做的測試,t-88a在白天的有效交戰距離超過了三千米,而在夜間也能達到兩千米,而德軍第三代主戰坦克在白天的交戰距離不會超過兩千米,夜間則隻有可憐的八百米。

    如果說t-88a有什麼缺點的話,那就是燃氣輪機的高油耗,使其戰鬥行程成了悲劇。

    即便在公路上,t-88a的行駛距離也不到四百公,而越野行軍甚至不到兩百公。因為沒有配備輔助發動機,t-88a在執行作戰任務的時候,必須使發動機保持運轉,也就使其幾乎每天都要補充燃料,有的時候一天還要補充兩次燃料。

    當然,這些問題對中國陸軍來說並不嚴重,即中國陸軍有極為強大的後勤保障體係。

    顯然,t-88a一舉確立了中國陸軍在主戰坦克上的優勢地位。
GGCMEAT 發表於 2016-2-11 00:03
第二百四十三章 消耗品

    在陸軍建設上,中國與德意誌第二帝國有著本質上的差別。

    看清這個差別,也就能夠明白兩國陸軍為什麼會在冷戰期間與如此多的不同之處了。

    這個差別就是,在中國軍事的軍事力量中,陸軍隻是組成部分之一,而且不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在德意誌第二帝國的軍事力量中,陸軍不但具有最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說是其國防力量的支柱。

    由此產生的影響就是,在中國的軍事力量中,陸軍隻被當成次要力量對待。

    顯然,在德軍中,陸軍是具有決定性意義是主導力量。

    當然,這也與中德兩國所處的環境,以及基本軍事戰略有著直接關係,而且受到影響的不僅僅是陸軍,還有海軍與空軍。

    關鍵就是,德意誌第二帝國的生存環境遠不如中國。

    要知道,大戰結束的時候,德意誌第二帝國幾乎被中國全麵包圍。西麵有英國,東麵有土耳其與烏拉爾以東的幾個國家,南麵則有埃及與蘇丹,北麵則是北冰洋。中國把軍隊部署在了德意誌第二帝國的家門口外,而德軍最前沿的軍事基地離中國本土有上千公,德意誌第二帝國的處境極為惡劣。

    在可能爆發的中德戰爭中,德意誌第二帝國的戰略處境顯然極為不利。

    環境直接決定了德意誌第二帝國的基本戰略。

    這就是,因為沒有足夠的防禦縱深。所以德意誌第二帝國在冷戰期間肯定不能采取以防禦為主的基本戰略。

    相反,中國在冷戰期間的主要戰略都是以防禦為主。

    如果德軍奉行防禦戰略,那麼在中德戰爭爆發之後,德軍就將喪失主動權,並且迅速輸掉戰爭。

    顯然,中國依靠巨大的戰略縱深,即便在戰爭初期處於不利境地。也能反敗為勝。

    軍事戰略隻是工具,而不是目的,其服務對象就是國家的基本戰略。即國家的基本戰略決定軍事戰略。

    德意誌第二帝國必須奉行進攻戰略,因此得圍繞進攻來建設軍事力量。

    可以說,德軍的裝備建設。非常徹底的體現出了進攻的重要性。說得簡單一些,德軍的所有裝備發展規劃都圍繞著進攻展開。

    冷戰期間,德軍製訂了數份針對中國的戰爭計劃,而這些戰爭計劃的核心內容都是在戰爭爆發之後,德軍必須搶先發起進攻,迅速拔除本土周邊的中國軍事基地,盡一切可能的把戰火燒到中國本土,至少應該在最短的時間內鏟除中國在西半球的軍事存在,從而獲得與中國相當的戰略處境。

    這一思想,在帝國陸軍中體現得最為明顯。

    這就是。帝國陸軍的所有裝備發展,全部以大規模消耗戰為主,任何一種武器裝備都能在戰時大規模生產。

    說白了,德軍沒有想過讓一輛坦克用上幾十年。

    受此影響,帝國陸軍的主戰裝備都沒有過於突出的性能。也沒有配備先進的設備,在便於生產的基礎之上使性能達到最佳。

    比如,德軍的三種第三代主戰坦克中,裝備數量最多的“豹”式主戰坦克的造價僅有二百三十萬帝國馬克,相當於一百五十萬華元,而t-88a的造價高達五百萬華元。是“豹”式的三倍多。德軍的另外兩種第三代主戰坦克,即“虎”式與“獅”式,都因為造價過高使產量受到限製。

    實戰也證明,“豹”式是一種非常可靠的坦克,可是其性能就不怎麼樣了。

    別說跟t-88a相比,即便跟“虎”式與“獅”式相比,“豹”式也有很大差距,其戰鬥力僅比第二代主戰坦克有所提高,跟主流的第三代主戰坦克,哪怕是以色列與英國研製的坦克相比都存在明顯差距。

    當然,這也確保了“豹”式有足夠的產量。

    冷戰結束的時候,“豹”式坦克已經生產了近兩萬輛,德軍裝備了一萬二千多輛,另外數千輛銷售到了三十多個國家。

    在八零年代初,也就是冷戰最激烈的時候,帝國的兵工廠每天能生產數十輛坦克。

    要知道,t-88a在量產高峰時,每年的產量都不到兩千輛,即每天隻生產數輛。

    當然,坦克隻是陸軍裝備的一部分。

    冷戰時期,帝國陸軍的其他主戰裝備,采用了與主戰坦克類似的發展方式,即一切都以便於大規模生產為主。

    在四十五年的冷戰中,德意誌第二帝國總共生產了十五萬輛坦克、二十萬輛裝甲車與戰車,十二萬門自行火炮與火箭炮,三十萬門牽引式火炮。要知道,中國在冷戰中生產的坦克不到十萬輛,裝甲車與戰車為十五萬輛,自行火炮與火箭炮不到十萬門,牽引式火炮則僅有五萬門。

    顯然,德軍有強大的戰鬥力,可是也背負著沉重的負擔。

    要知道,大部分武器裝備在退役之後不會立即銷毀,而是會封存起來,以便在戰爭爆發之後能夠補充給部隊。在冷戰時期,大部分主戰裝備要在封存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後才會正式報廢。

    也就是說,封存保管武器裝備是一筆巨大的開支。

    除此之外,維持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本身就需要花很多錢。

    冷戰期間,中國奉行總體防禦戰略,因此可以在和平時期維持一支規模相對較小的地麵部隊。德意誌第二帝國則因為奉行進攻戰略,得隨時做好開戰準備,因此必須維持一支規模相對較大的部隊。

    當然,受到影響的不僅僅是陸軍。

    冷戰期間,帝國空軍的建軍方針也深受總體戰略的影響。

    這就是,帝國空軍在研製新式戰機的時候,也得以便於大規模生產為目的,因此就得限製戰機的技術水準。

    說白了,先進技術本身就不便於大規模工業生產。

    結果就是,在冷戰的前二十年,即噴氣時代剛剛到來的時候,帝國空軍還能夠憑借在大戰期間積累起來的技術,製造出性能先進的戰鬥機。可是隨著電子技術進步,以及電子設備在現代化戰機上的價值提升,帝國空軍的戰機性能就開始落後,而且再也沒有能夠追上中國空軍。

    到第四代噴氣式戰鬥機誕生的時候,帝國空軍與中國空軍的差距已經擴大到十年。

    此外,因為轟炸機的造價更加高昂,而且在戰爭時期難以迅速擴大產量,所以帝國空軍一直不太重視戰略航空兵。從某種意義上講,帝國空軍戰略航空兵的主要存在價值就是讓德意誌第二帝國擁有第三種戰略打擊手段,而這種手段的可靠性、以及在其他方麵的價值並不是關鍵。

    當然,帝國海軍也沒能幸免。

    重視潛艇的發展方式,以及水麵戰艦單一的作戰能力,都證明了帝國海軍是一支在出海之後就沒有打算回來的海軍。

    也就是說,帝國海軍的基本任務就是在戰爭爆發之後攻擊殺上門來的中國海軍,而最好的結果就是與中國海軍同歸於盡。隻要能夠拚掉中國海軍,即便帝國海軍將徹底喪失出海作戰能力,也至少能夠保證本土不會受到來自海洋的威脅。

    看得出來,德意誌第二帝國的軍備發展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這就是,德軍的大部分裝備都是“一次性用品”。也就是說,德軍在研製裝備時,並沒有考慮要使用多久,主要目標是能夠經受住全麵戰爭的大規模消耗,即武器裝備一定要做到價格低廉,以便在戰時能夠大規模生產。

    如果中德全麵戰爭爆發,那麼德軍的發展策略就將發揮關鍵作用。

    說白了,大規模戰爭的巨大消耗,能夠讓任何一種精密的武器裝備成為擺設,隻有能夠大規模生產的武器裝備才能在大戰中產生規模效應,而武器裝備的生產數量,直接決定了軍隊的規模,也就對戰爭的結果產生了影響。

    問題是,大戰沒有爆發。

    事實上,如果真的爆發中德全麵戰爭,那麼決定勝負的肯定不是常規武器,而且也不會有真正的勝利者。

    別忘了,中德在冷戰時期製造的核武器,足夠把地球摧毀上百遍。

    也就是說,在全麵戰爭中,常規武器成為配角,因此常規武器的數量與性能都難以左右戰爭的最終結局。

    更加重要的是,在全麵毀滅的威脅之下,中德都不可能輕易挑起戰爭。

    結果就是,德軍的軍備發展戰略出現了嚴重錯誤。

    從某種意義上講,冷戰在持續了四十五年之後宣告結束,中國通過大型政府工程所產生的作用極為有限。

    擊垮德意誌第二帝國的,正是其驚人的軍備規模。

    也就是說,原本應該成為帝國安全保障的軍事力量,最終成為了壓垮帝國的負擔,成為了對維護帝國安全最不利的因素。

    當然,關鍵並不是德意誌第二帝國的軍備發展。

    前麵已經提到,冷戰本身就是一場以非戰爭方式進行的國家間的全麵對抗,而起到關鍵作用的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

    在綜合國力不如中國的情況下,德意誌第二帝國都是冷戰的最後輸家。
GGCMEAT 發表於 2016-2-11 00:04
第二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努力

    按照後世的評價,顧祝同住進總統府後,做出的最大的貢獻就是通過子虛烏有的“星際大戰”計劃,往早已不堪重負的德意誌第二帝國這架戰爭機器上加了最後一根稻草,並且壓垮了這台戰爭機器。

    也就是說,顧祝同的所作所為,讓冷戰提前數年、甚至數十年結束。

    當然,絕不能因此而否認顧祝同做出的偉大貢獻。

    說白了,如果沒有顧祝同,那麼數億中國人還將在核威脅的陰影下生活很久,而且誰也無法預料冷戰會以什麼方式結束。

    這就是,如果沒有顧祝同加上去的這根稻草,德意誌第二帝國的結局很有可能不一樣。

    早在七零年代末,也就是由石油危機引發的全球經濟危機有所緩解的時候,德意誌第二帝國內部就出現了改革的呼聲。

    當時,帝國內部的改革派認為,跟中國對抗還不如跟中國合作。

    說得簡單一些,就是承認中國的霸權地位,以此換取中國對德意誌第二帝國在歐洲地區頭號強國地位的承認,並且以全球二號強國的身份,參與由中國主導的世界秩序中去,從而謀求理應屬於德意誌第二帝國的利益。

    當然,這隻是改革派喊出的口號。

    推動改革需求的,則是現實的經濟壓力。

    雖然在石油危機中,因為德意誌第二帝國為埃及與敘利亞提供了支持,甚至在停火的時候為敘利亞提供了大批武器裝備。也就沒有遭到阿拉伯國家的石油禁運,但是德意誌第二帝國並沒有在隨後爆發的全球性經濟危機中成為幸運兒,而且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避開了經濟危機的襲擊。

    說白了,在貿易越來越重要的時代,沒有任何國家能夠脫離世界而存在。

    當然,德意誌第二帝國更加依賴貿易。

    別忘了,德意誌第二帝國的本土資源並不足以支撐其全球爭霸戰略。來自俄國的糧食與來自中東的石油同等重要,而為了保持國家收支平衡,德意誌第二帝國同樣需要其他國家的市場。

    事實上。在冷戰時期,中德兩大陣營在進行軍事對抗的時候,並沒有阻絕經貿往來。

    當時。在兩大陣營中,各個國家的經貿往來極為密切。

    比如,英國是中國在北大西洋地區最為重要的盟國,而且英國一直奉行依賴中國的基本戰略,但是在一九七六年,德意誌第二帝國取代中國成為了英國的頭號貿易夥伴,而且一直維持到冷戰結束。

    又比如,意大利是德意誌第二帝國最主要的盟國,但是在四十五年的冷戰中,中國在差不多四十年是意大利的頭號貿易夥伴。而德意誌第二帝國在很長一段時期內,甚至不是意大利最主要的貿易夥伴。

    經貿上的密切往來,把世界變成了一個整體,至少在經濟層麵上如此。

    結果就是,在由中東戰爭引發的經濟危機中。即便中國遭受重創,德意誌第二帝國的處境也好不到哪去。

    這就是,中國在遭受石油禁運之後,需要從其他地區獲得石油,同時也要通過增加出口來應付能源開支上漲造成的國家收支變化,因此中國企業必須增加出口。也就必然會擠占其他國家企業的市場。在進行貿易戰的時候,中國不得不以價格戰為主,即通過降低出口商品的價格來奪取更多的海外市場。顯然,德意誌第二帝國隻能通過同樣的方式來應對中國的貿易戰。這就意味著,即便海外市場規模沒有縮小,德意誌第二帝國從出口中獲得利潤都將大幅度降低。

    事實上,在經濟危機期間,所有國家的海外市場規模都在縮小。

    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德意誌第二帝國遭遇了戰後的經濟寒冬,即出口利潤在經濟危機期間降低了百分之五十。

    對中國來說,這也許不是大問題。

    別忘了,中國既是全球第一的出口大國,也是全球最大市場國,其國內市場就能消化掉大部分產能。更重要的是,在經濟危機期間,中國放棄了華元的金本位,使得華元對外急劇貶值,從而提高了中國商品出口競爭力,讓中國企業在更多的海外市場上站穩腳跟。通過財政補貼等方式,中國政府穩住了華元在國內市場的購買力,也就基本上確保了國內消費市場的購買力。

    顯然,德意誌第二帝國沒有如此得天獨厚的條件。

    華元貶值,意味著帝國馬克升值,也就意味著德意誌第二帝國的出口將遭受重創。

    這場經濟危機,直接影響到了德意誌第二帝國的社會穩定。

    在一九七八年,經濟危機發展到嚴峻的時候,德意誌第二帝國的失業率達到了百分之二十二,相當於每五名帝國勞動者中就有一人沒有工作。要命的是,德意誌第二帝國是一個相當保守的國家,大部分婦女都沒有從事社會勞動。也就是說,一個失業者就意味著一個家庭失去了生活來源。

    顯然,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導致帝國社會極為動蕩。

    也正是在這個大環境下,帝國內部才出現了改革的呼聲。

    後來,很多人都認為,如果德意誌第二帝國抓住了這次機會,在七零年代末開始進行社會與政治改革,就很有可能渡過即將到來的危險期,至少不會在十多年後崩潰,甚至有可能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問題是,德意誌第二帝國沒有抓住這次機會。

    在改革呼聲麵前,帝國當局不但沒有進行改革,反而以保衛皇權為由,對改革實力進行了殘酷鎮壓。

    在一九八零年,有上萬名改革派的政治家與社會活動家被迫流亡海外。

    根據後來公布的資料,在這場以“捍衛皇權”為的政治迫害行動中,至少有三萬多名支持與同情改革的帝國公民遭到清洗,很多在遭到秘密逮捕之後就人間蒸發了,另外一些則被囚禁了數年之久。

    問題是,鎮壓並不能解決帝國存在的根本問題。

    進入八零年代,帝國當局又做了一件極為錯誤的事情。

    這就是,為了分化國內矛盾、或者說是把國內矛盾轉移到對外矛盾上,帝國當局發動了入侵南斯拉夫的巴爾幹戰爭。

    顯然,帝國當局希望通過這場戰爭來引發愛國主義思潮,讓民眾暫時忘卻缺衣少食的艱苦生活。

    問題是,這場戰爭從根本上動搖了帝國當局的統治基礎。

    這就是,帝國民眾必須在“大炮與黃油”之間做出選擇。

    如果在一百年前,在德意誌第二帝國剛剛贏得了色當會戰的勝利,德皇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加冕成為帝國皇帝的時候,這套政策肯定能發揮作用,沉浸在愛國主義思潮中的帝國民眾肯定會支持政府發動的對外戰爭。

    問題是,一百年足夠改變很多了。

    帝國公民看到的並不是德意誌第二帝國從對外戰爭中獲得的好處,而是在大陸的另外一端,一個建立還不到七十年的國家,通過現代化建設成為了世界頭號強國,而且這個國家的數億公民都過著富足的生活。更加重要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這個國家與德意誌第二帝國共同戰勝了強敵。在戰後的三十年間,這個國家的民眾收入增加了好幾倍,而德意誌第二帝國則是另外一番景象。

    不可否認,這些見識導致仇華情緒在德意誌第二帝國迅速蔓延。

    隻不過,也同時讓越來越多的帝國公民認識到,對外戰爭帶來的不是繁榮,也不會為民眾提供更多的麵包。

    顯然,大部分帝國公民都認識到,既然有資源去發動戰爭,為什麼不能用來改善生活?

    結果就是,巴爾幹戰爭不但沒有能夠緩解德意誌第二帝國的內部矛盾,反而因為巨大的戰爭開支,導致帝國的經濟環境嚴重惡化,並且對幾乎所有帝國公民造成了影響,讓帝國公民的生活變得更加艱難。

    到八零年代末,帝國的平民要想吃上一塊真正的白麵包都成了奢望。

    根據後來公布的資料,在一九八九年,德意誌第二帝國消耗掉的黃油中,有百分之八十是通過化工合成的。當時,一個帝國普通家庭的收入,隻夠養活四個人,一名帝國工人的月薪隻夠在市場上購買六十公斤麵粉。

    顯然,德意誌第二帝國造了足夠多的大炮,卻沒有生產出足夠多的黃油。

    受此影響,德意誌第二帝國不得不在一九八九年開始實施食品管製法,並且逐步取締了市場買賣,由政府為民眾分配食物。

    要知道,在其他實現了工業化的國家,隻會在戰時實施配給製。

    當然,國內經濟環境惡化導致的民眾生活水平降低,成為了推動德意誌第二帝國實施全麵改革的主要動力。

    一九八六年,赫岑道夫當選帝國首相,成為了帝國進行改革的重大標誌。

    赫岑道夫能夠當選首相,也與其競選口號有關,即他發誓將在任期內結束造成了重大傷亡的巴爾幹戰爭,並且會推動政治改革,擴大聯邦國會的權力,縮小社會貧富差距,改善民眾生活。

    不可否認,赫岑道夫很有才幹。

    只是,他當選首相的時間太晚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52蘿蔔頭

LV:7 大臣

追蹤
  • 23

    主題

  • 11850

    回文

  • 3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