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兵力集結
葉宜偉的主意獲得了廣泛的認可,無論是內閣還是軍方,都對這個決定比較滿意。
而關鍵是葉宜偉決定要將才剛剛成型的強襲機甲部隊投入實戰,這讓軍方許多高層熱血沸騰。早就聽聞了強襲的戰力非凡,如果能親眼目睹,當然是最好不過。
一直以來,強襲機甲部隊還是很神秘的,數量不多,但因為特殊的構造形式,讓許多人都對這支部隊保有很強烈的心。
葉宜偉作為這支部隊的組建者,也利用自己的權力,嚴格保密整個項目,隻有極少數人能夠看見實際的機體。
當然也有許多陸軍高層不太看好這個計劃,認為葉宜偉這是在浪費軍方的采購預算,一種能夠投入戰爭的巨型機器人,誰願意相信啊?
尤其是葉宜偉遲遲不肯向公眾公開這支秘密部隊的實情,就連軍方,大部分人也都是被蒙在鼓裏,不知內情。
這樣一來,就更助長了懷疑和誹謗,從而讓許多人越發的不看好強襲機甲的實際效用。
而葉宜偉之所以急急忙忙的將機甲部隊投入實戰,倒也不是為了自己的麵子,而是確實對機甲部隊有著足夠的信心。
機甲的駕駛雖然比較難以掌握,可以但熟悉了,靈活的機動性和戰術執行力,比起笨重的坦克和其他地麵戰車,都有著很好的戰場適應能力。
即使打不贏,想要突圍和撤退,還是相當容易的。
“既然老葉有這樣的雄心壯誌,那就依你的意思,趁著這次機會,我們正好可以把印度這個心腹大患給除掉!”
總參謀林翔也認可了葉宜偉的辦法,明確表態支持。
“沒錯,老葉不說我還真的忘了,我們還有‘大戟士’這張王牌呢。”王立文說完眼前一亮,他對於強襲機甲部隊也是十分眼熱。
大戟士,是三國時期河北霸主袁紹麾下的精銳部隊,全身披掛重甲,手持長戟,每戰必勝。最亮眼的地方,就在於他們身上披著厚重的鎧甲,在當時是舉世無雙的存在。
而現在,華夏聯邦軍也同樣擁有著舉世無雙的機甲部隊,正好用上這樣的名字。
“那好,索性就借著本次我們插手南亞地區事物的這個機會,幹脆直截了當,派遣‘大戟士’這張王牌,給印度來個斬草除根,打掉他們二十年的國運!為我們國家的南疆除掉這個心腹大患!”
雖然是一屆商人出身,但張景臨並不是軟骨頭,反而是一個很強硬的政治領袖,對於葉宜偉的主動進攻型戰略,他斬釘截鐵的給予拍板定奪。
如此一來,華夏聯邦高層就決定了插手克什米爾地區的領土爭端,並且選擇支持巴基斯坦抵抗來自印度的軍事入侵行動。
不過,這樣的事情,在一切曝光之前都必須密密的下進行,以免敵人有所準備。
華夏聯邦軍華北軍區,陸軍三個完成了新式武器換裝和訓練的主力師開赴新省,對外則是宣稱要在新當地進行一次大規模的軍事演習行動。
然而實際上,這三個主力師在抵達新省後便立即與當地的駐軍進行了換防,真正進行演習的是當地的駐軍部隊,而華北軍區的這三個主力師則是在眾人眼前來了個金蟬脫殼和李代桃僵,以極其秘密的形式集結到了帕米爾高原的中巴邊境。
美國的登月成功和後續的,正在吸引著來自全世界的注意力,尤其是沉浸在自豪和驕傲之中的西方世界,根本沒有幾個人會注意到華夏聯邦在西部邊境進行的大規模軍事調動。…,
美國的軍用衛星主要是關注非洲,對於亞洲地區暫時還無能為力。
與此同時,華夏聯邦政府秘密派遣了外交特使抵達巴基斯坦的伊斯蘭堡,與巴國的總統進行了私底下的會談,通報了有關印度很可能在近期對克什米爾地區展開大規模軍事行動的這一情報。
隨即又重申了兩國的曆史友誼,還特別暗示華夏聯邦願意以誌願軍的形式派遣部隊進入巴基斯坦,以幫助“正麵臨著艱巨困那的國際朋友”抵禦來自印度的侵犯。
與此同時,也是要求巴基斯坦在印度挑起戰爭之前嚴格保密。
其實巴基斯坦的高層也是很敏感的,他們同樣覺察到了印度的小動作,並且正在暗暗的替自己的國防安全擔憂。
不料這種危難時刻,來自中國的朋友竟然這樣無私的幫助自己,巴國總統簡直要感動得內牛滿麵了,哪裏還有拒絕這番好意的道理?
於是乎,華夏聯邦的三個主力陸戰師秘密開赴了巴基斯坦境內,並且還被編為巴基斯坦東方軍區克什米爾特遣新編第五軍,負責協助巴方軍隊在克什米爾地區的防務。
和往常的部隊不一樣,這三個師除了清一色的常規陸軍兵器之外,還有三百架很奇怪的東西,因為被厚厚的集裝箱甲板遮擋著,並且來自華夏聯邦的指揮官也不願意透露,所以沒人知道這些運輸卡車裏到底裝著什麼秘密武器。
進入巴基斯坦的華夏聯邦“誌願軍”戰士,都稱自己是第五縱隊,因為隸屬於一支剛剛建成的機甲部隊,所以大家都是士氣高漲,紛紛摩拳擦掌,要“教訓教訓”不懂事印度。
唯一讓人覺得遺憾的就是,所有人都不能夠以華夏聯邦軍的名義參加戰鬥,隻能給巴基斯坦的陸軍兄弟的麵子貼金了。
除了這三個來自東南的高科技陸軍師,華北軍區調出的那三個主力陸軍師則在帕米爾高原進行適應高山地區作戰的訓練,準備將來進入巴基斯坦,與第五縱隊輪換。
必要時刻,還要幫助第五縱隊撤離,絕不允許任何一台先進的強襲機甲落入印度人的手中。
至於印度方麵,他們的想法和葉宜偉的戰略態勢預測是相似的。
印度的政府高層確實不滿足現狀,想利用美國的幫助,一勞永逸解決克什米爾問題,占領整個克什米爾,進而在應對中國的時候占據主動地位,扭轉自身在亞洲的頹勢。
印度人從未放棄想要恢複他們昔日的榮光,並且認為自己並不比中國差,雖然不知道他們的過去有何榮光可言,也不知道他們的自信來自哪裏。
但作為一個連自己完整的工業體係都沒有的國家,居然敢挑戰一個世界性的工業強國,這確是不爭的事實。
美國人就是喜歡印度人這種沒來由的自大,也樂得讓印度作為一個棋子,牽製中國的發展。尤其是鷹派代表約翰遜總統上台之後,對於如何有效遏製中國的發展勢頭,最為關切。
至於華夏聯邦政府的反應,說實話,印度人還真的是沒有認真想過。
就算在原本的曆史時空裏,這個搞笑的民族國家也一直鬧著國際笑話,屬於典型的上門找抽型。
印度人固有的狂妄自大從來都是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就算是對美國人,其實也是利用的心態居多,喜歡周旋於各大國之間,還自以為迎刃有餘。…,
可在真正的大國眼裏,印度不過是一個外交籌碼,是一根牆頭草。
沒有人,會認真的把他當作一個有威脅的對手。
印度人似乎並不相信華夏聯邦會插手克什米爾事務,在印度高層的眼裏,華夏聯邦似乎最近正忙於建設,以及被亂糟糟的鬧得焦頭爛額。
日本反抗軍組織與東南亞的恐怖分子,也頻頻在找華夏聯邦的麻煩,再加上李宗仁這個軍方出身的鷹派元首卸任,換上了一個據說是資本家出身的新元首,這就讓印度人動了歪腦筋。
毫無疑問,這次印度將要麵臨的是一場徹底的失敗,甚至可以說是一場災難。同時也是華夏聯邦軍的一次武器秀,各種新研製的武器紛紛拿印度士兵做實驗,對方簡直成了不要錢的廣告“代言人”。
作為軍火商,最希望看見的,不就是一個個可憐的“受害者”嗎?
悲慘的境遇,才能凸顯出武器的威力和價值。
整個2月份和3月份,印巴雙方包括華夏聯邦在內都在邊境地區秘密集合兵力,集結在克什米爾這地區,第三次印巴戰爭一觸即發。
而參戰士兵,也不得不放棄了春節休假的權力,投入到這一場關乎國家戰略利益的戰爭之中。
在維持亞洲霸權的思想製導下,華夏聯邦軍高層決定對印度實施“地區性有限威懾”的軍事戰略。
根據葉宜偉提出的這一戰略構想,印度平時把將近一半的陸、空兵力部署在西部邊境,突出“進攻態勢”的特點。
而把四分之一的兵力部署在北部邊境,保護其在那裏的“既得利益”,還有把大約三成左右的兵力部署在縱深地區,作為戰略預備隊和內部治安力量。
印度的海軍則選擇部署於沿海,分成了東、西兩支艦隊,活躍於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重點放在西部,對付與其利益相衝突的國家並保護自己的海上經濟利益和石油通道。
印度的海軍一直以來,都是依賴於英國和美國的技術,當然,也曾花錢向華夏聯邦采購了一些淘汰的軍艦,不過因為太貴,所以隻有三艘。
這樣的軍事力量,根本不是用來和華夏聯邦爭奪印度洋的,僅僅是為了維持與西方世界的貿易,尤其是前宗主國英國,以及現任的老大美國。
至於印度人的空軍力量,則重點部署於南亞大陸的西部和首都孟買附近。印度總的武裝力量也還算可以,至少能派上世界前二十。
當然啦,派第一的華夏聯邦和排第二的美國,遠遠拋離第三名以後的國家。
不包括準軍事力量和武裝警察的話,印度陸軍的現有兵力為九十八萬人。
共編有5個直屬軍區、11個軍部、35個師。
其中包括了3個裝甲師、4個平原步兵整編師、18個步兵師、9個山地師和1個炮兵師。
除了師級陸軍單位,還有15個**作戰旅,其中7個是裝甲旅、5個是步兵旅、2個山地旅,還有1個空降突擊旅,其中20個師長年駐守在克什米爾地區,可以看出印度對亞洲霸權的野心是蓄謀已久。
而高科技兵器部隊方麵,包括了從美國采購武器的1個“普裏特維”地地導彈團、4個防空旅和3個工兵旅。
當然了,因為見識過二戰中華夏聯邦軍是如何碾壓日本人的,印度人也組建了他們自己的裝甲部隊。…,
但由於經濟原因,還有自身沒有相應的工業技術實力與生產力,他們的坦克部隊規模很小,連二戰時期的華夏聯邦軍都比不上。
裝甲部隊包含了59個坦克團、在255個步兵營當中,有25個機械化步兵營、8個空降營和3個突擊營。
火炮部隊還稍微有點樣子,居然湊出了190個炮兵團,其中甚至還有1個重炮團和2個火箭炮團,以及50個中型炮團。
中型炮團內,還有11個團級的自走炮部隊,武器大多來自美國。
另外,69個野炮團中也有3個是自走炮團、例外是39個山地炮團和29個高炮團。
至於印度人敢於挑戰華夏聯邦的第七所在,就是他們在北約各國的資助下,組建的那兩個地空導彈大隊。其中每個導彈大隊含3至5個導彈連,這樣的軍事力量,在亞洲是排第二的。
不過考慮到日本被強行分列的處境,印度的這個亞洲第二,還是很有水分的。
剩下的15個地空導彈團,是專門為了對付中國空軍的王牌,以及陸軍航空兵編有的14個直升機中隊,其中有一半是為了針對威震天下的華夏聯邦軍坦克部隊。
用直升機來對付地麵裝甲單位,這一招世界各國都從華夏聯邦軍的身上學會了。
而印度方麵的機械化裝甲部隊,水平大概相當於華夏聯邦在1940年的程度,其中主戰坦克的數量是3314輛,其中有將近五分之一是波蘭生產的t55型,數量約為700輛。
還有同樣是波蘭軍工企業的坦克產品t72m1型,數量是1400輛、“常勝者”1200輛、還有在美國和一部分蘇聯逃亡科學家的幫助下,印度自行研製的主戰坦克“阿瓊”式,大約有140輛。
雖說是印度自主研發的“國產”貨,可實際上,發動機是從德國采購,裝甲用的法國貨,內部電子儀器用的是美國和中國的產品。
完全是“多國拚湊”,很難算的上是“國產”。
另外,上半年才從美國購買新式主戰坦克200輛,也被送到了新德裏。
除了坦克,印度還有不少的,步兵戰車共1350輛左右,另外還有負責後勤工作的裝甲輸送車157輛。
至於印度的空軍力量,就完全不夠看了,總數才是可憐的11萬人,這其中包括了大量的地勤人員。
裝備各型飛機約1560架,其中能夠作戰的飛機隻有937架,另外還有直升機180架,其中武裝直升機34架。
但即使是這樣的菜鳥,居然也處於世界第四位,僅次於中、美、德三國,超過了英法。
除此之外,印度還編有38個薩姆導彈中隊,裝備薩姆係列地空導彈以及空地導彈和空空導彈,數量驚人。
印度海軍目前是亞洲地區為數不多的擁有航空母艦的現代化海軍之一,不過在對付巴基斯坦的戰爭中,印度海軍充其量起到封鎖巴基斯坦為數不多的港口的作用。
對於戰爭的勝負而言,根本起不到什麼正麵的作用。
對於這一次的印巴戰爭,印度方麵是抱著勢在必得的決心。
所以,他們在克什米爾原來部署的二十個主力師的基礎上,又繼續抽調了4個步兵師和5個裝甲旅加入本次作戰,共計有65萬的兵力,占了印度全國陸軍總兵力的七成!
他們投入了目前比較先進的步兵戰車bmn1型200輛、bmn2型650輛,坦克t55型400輛等等,總共投入了步兵戰車850輛,以及坦克2150輛,各種口徑大炮2300餘門。
這樣的軍事力量,即使是全盛時期的日本,也拿不出其中的一半。
所以印度敢與華夏聯邦叫板,不是沒有理由的。
單純隻考慮兵力總數的話,華夏聯邦軍的基數與印度確實對比並不是很明顯,還要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海外軍事基地。
但戰爭還必須考慮後勤和補給,簡單來說,就是消耗能力。
印度暫時還不明白這個概念,中國的表麵軍力雖然看起來和印度差不多,但兩國的生產力就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了。
一旦真正開戰,中國可以迅速武裝五百萬的正規軍,如果拚血本的話,甚至能武裝一千萬的部隊,讓其趕赴前線。
而印度,砸鍋賣鐵拚出了一百萬人,這已經是他們的極限。
雖然現在華夏聯邦軍也才兩百萬不到的正規軍,看起來好像還能一戰。
但時代已經變了,印度卻還停留在二戰的思維模式,這正是他們的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