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智能工廠 作者:觀星的乃粉 (連載中)

 
machreeooo 2012-11-12 22:05:01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168 85858
梅爾斯 發表於 2019-4-6 22:55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縱深防禦

    對於辛格來說,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這些損失與他所指揮的龐大兵力相比,尚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

    並且隻要守住伯尼哈爾山口,等到自己的兩個裝甲旅通過那條該死的山道,完全還是有足夠能力對巴控地區列城實施包圍和正麵強攻。

    到了那個時候,兵臨城下,構築穩固的防線,就可以完全不同擔心巴軍這種不間斷的騷擾式襲擊。辛格一直堅信,隻需要一次正麵決戰,就可以將這些可惡的蒼蠅拍死。

    辛格在向總部發送的電報中提到,目前西路軍已經突破了巴軍的第一道防線,並且一路進展十分順利。

    雖然也有了零星的損失,但還是在嚴格按照著原本的行動計劃,朝著巴控的列城挺進,甚至還提到過,自己“擊潰”了數股巴軍的當麵防禦部隊,敵人不敢阻擋印軍的兵鋒。

    從電報上看來,辛格完全沒有說謊,包括部隊遭受的損失數字,全都如實上報。

    隻不過,辛格看起來也是個文藝高手,利用藝術的手法對戰鬥的過程進行了文字加工和語言修飾,充分體現出了他在軍校學習期間的文學水平和語言造詣。

    看來,他更適合當一個小說家,而不是將軍。

    對於辛格的這份說辭,印軍總參謀部也毫無懷疑的相信了,因為從東路軍那裏得來的情報中,提到了戰線的推進似乎相當的不順利。

    印度攻擊西巴的東路軍在登東遭到了敵人頑強的的阻擊,很明顯的,巴基斯坦軍隊把他們的作戰主力基本都投入了這一處的防禦陣線中。

    所以,西路軍沒受到太大的阻礙就可以理解了,甚至,印軍的總司令部還在為西路軍的英勇而舉杯慶賀著,仿佛勝利的果實已經吞下一半了。

    印度這次克什米爾戰爭的總指揮,印度陸軍的總參謀長薩姆.馬內克肖上將,他雖然不像其他人那麼愚蠢,但依舊認為是巴軍在戰術上出現了漏洞。才給了這樣一個讓給西路軍長驅直入的機會。

    如果一切都順利的話,想要占領印度河上遊平原將是水到渠成之事,而且還能夠從後邊包抄巴控克什米爾區。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好機會。

    比起這個,薩姆更擔心的是美國是否能在外交上向中國施壓,讓對方無法直接幹涉到這場戰爭中來。雖然名以上巴基斯坦是華夏聯邦的附屬成員國,但印度方麵也不是沒有外交上的借口。

    現在以支援東巴人民的民主權益為理由。在道理上也算是站得住腳跟,不過不管怎麼說,對於強大的華夏聯邦,薩姆還是有些畏懼的。

    他是個英勇無畏的戰士,卻不是無腦的自大狂。勇敢歸勇敢,薩姆.馬克內肖是印度高層中少有的能夠保持理智的人,對於印度的國力有著清醒的認知。

    他從來不認為現在的印度有資格與華夏聯邦在亞洲地區爭奪霸權,甚至印度連成為中國的對手的資格都沒有。

    不用說別的,淡淡說武器裝備,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武器采購國,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軍火輸出國。單單看這個數據,就知道兩者的差距有多大。薩姆甚至希望印度國大黨能扭轉政治風向。積極與中國靠攏。

    但很可惜,無論是當初的甘地還是現在的英.甘地夫人,他們都排斥東方鄰居,而與西方的主流強國交好。

    薩姆也是明白遠交近攻這樣的外交原則,但那也要看對象啊,對於巍峨如山的華夏聯邦。恐怕真正需要“遠交近攻”這種擴張主義戰略的是中國才對。

    要不是中國人把擴張的重心放到了北非和澳大利亞,南亞印度能不能有好日子過都是未知之數。

    隻可惜。這些政治上的選擇,輪不到薩姆這個參謀總長來做決定。他現在需要關心的是印軍的軍事進展,以及隨時做好戰爭的準備。

    因為戰鬥形式發生了不可預料的變化,那麼自然而然的,原來的作戰計劃就不得不做出適當的調整了。

    根據戰局的變動,西路軍的任務改為主攻列城,而不是像原本那樣隻被當作夾擊列城的側翼部隊。既然巴軍在登東山穀內布置了重兵把守,那就意味著列城的防禦力量很可能已經變得非常薄弱。

    兵力這種東西是固定的,薩姆一直都在關注著喜馬拉雅山的狀況,在戰爭發起後,並沒有看見有來自中國的軍隊進入克什米爾。

    看來,現在華夏聯邦確實忙於中東和北非的事物,無力顧及南亞地區。

    所以,薩姆也很放心讓西路軍去執行攻占列城的這個計劃,因為在他看來,單純的對上巴基斯坦軍,自己這邊有著必勝的把握。

    一旦西路軍攻下列城,就可以通過公路迅速按朝著東路軍的方向趕去,從背後夾擊守衛登東的巴軍防禦部隊。這樣一來,取得的戰果很可能比原本預計的更好。

    就算是薩姆,也把巴基斯坦人讓出伯尼哈爾當作是一種愚蠢,就這樣把一個重要的防守門戶拱手與人,克什米爾戰爭的勝負看來就要決定了。

    雖然薩姆還是隱隱有些擔憂,不過依舊決定拚死一搏,趁著中國人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達成原本的戰略目標。

    隻要西路軍能夠成功的占領列城,那麼對於印軍的西線戰役而言,就等於是大局已定。

    “哈哈,辛格這老小子還真是幸運,如果這個計劃成功了,那麼占領全部克什米爾地區的不世功勳就要由他來獨占鼇頭了。”

    想到這裏,甚至連薩姆這個陸軍總參謀長都有些嫉妒辛格的幸運了。

    他當然不可能想象得到,辛格根本連敵軍的第一道防線都沒有突破,隻是在不停的向前運動中損耗著部隊的元氣。

    陣亡的士兵和損失的武器,每天都在增多,而戰果卻寥寥無幾。這樣的情形,已經讓部隊成了驚弓之鳥,因為害怕敵人的不定期偷襲,許多人都無法好好休息。

    高度緊繃的精神狀態,持續了兩天,就給全軍帶來了萎靡不振的情緒。所有的印軍士兵,都被一種普遍的悲觀情緒所感染著,作戰積極性大大下降。。

    在連續不斷的與巴軍的移動防線交手中,辛格已經損失的大量的士兵和裝甲車輛,銳氣盡失,軍心渙散。

    而辛格還不知道。等在西路軍的前方,還有另一道難以跨越的鋼鐵防線,寬廣而平坦的的土地上,各種步兵戰壕和反坦克戰壕,將成為印度西路軍的噩夢。

    作為西路軍的指揮官。辛格可沒有薩姆.馬克內肖總參謀長閣下那麼愉悅的心情了,他一路走來,每天最經常幹的事情就是對巴軍的咒罵。

    因為被人輪番襲擾,辛格是連一個午覺都沒睡好過,跟不用說夜晚的時候了。眼窩深陷,胡子胡亂的卷曲著,眼球內爬滿了暗紅色的血絲,看起來憔悴極了。

    這位高等種姓出身的貴族軍官。在沒有以前那種風度翩翩的樣子。更像是一個輸紅了眼的賭徒。

    經過了近5天的追擊,辛格和他的西路軍總算是成功抵達了距離列城不到30公裏的地方,這裏有一處巴基斯坦建立的外圍防禦陣地。

    是那種有著戰壕和機槍,還有碉堡和火炮的固定防禦區,就在一片錯落有致的丘陵上。而在這場艱辛的追擊行動中,西路軍原本竟然有序的部隊編製被打亂了。

    裝甲部隊和步兵協同前進的陣勢也無法維持。現在變成了裝甲部隊越走越前,而步兵部隊則被拉在後麵。之間的距離開始漸漸擴大。

    按照薩姆製定的軍事作戰計劃,印度軍方在西巴戰線上一共投入了5個步兵師。其中有兩個是機械化步兵師,另外三個則是摩托化步兵師。

    而在世紀的行動中,機械化步兵師主要配備著裝甲步兵戰車,在維持攻擊陣型的前進行動中,摩托化步兵師的進軍速度是很難追趕上機械化步兵師的。

    精神被折磨得有些恍惚的辛格,因為長時間得不到充分的消息,有些頭暈的腦袋,使得他的思想陷入到了一種慣性的思維模式之中。

    辛格現在就不斷王牛角尖裏鑽,在他看來,既然巴軍不斷的往後撤退,那麼自己所率領的西路軍就應該不斷的向前突進,直到追趕上這群可惡的混蛋,然後給他們一點教訓。

    哪知道,辛格現在連部隊的陣型有些過於分散了都不知道。

    由於推進速度的不同,從而導致了西路軍三個師之間的距離不斷拉大,並且這個樣子,最容易出現脫離大部隊集群而成為孤軍的狀況。

    一旦失去了友軍的掩護,在這茫茫的巴控區,就等於陷入敵軍的包圍中,結果不想可知。

    到了7月2日,在西路軍長達三十五公裏進攻正麵上,原本齊頭並進的陣型,不知不覺間變成了三路散開的狀態。

    位於中路,最前最突出的部隊是西路軍第5和第8裝甲旅,這兩者機械化裝甲部隊在從山道中脫困之後,就一直憋著一肚子氣,現在正飛速接近巴基斯坦的第二道防線。

    這一次,敵人的陣地就在眼前,而且是跑不動的哪一種,印軍士兵覺得自己可以好好打一場了,不用像這幾天來那樣窩囊受氣。

    印軍兩個裝甲旅的東麵,退後後大約35公裏左右的一支部隊,是擔當西路軍側翼的第37和第26步兵師。這兩支步兵師都配備著大量的機械化單位,所以行進速度並不慢,麵前能夠跟在裝甲旅的後麵。

    而位於大部隊西側的則是第15,第17和第49這三個印軍的摩托化步兵師,他們與最前麵的裝甲旅相比,落後了整整一百一十公裏,拖著整個隊伍的後腿。

    辛格現在滿心想要報複巴軍,以至於他竟然忽視了位於西麵側翼的部隊,已經離其他兩支部隊太過遙遠了,並且還過於靠近位於西邊的巴控克什米爾地區邊界。

    在這種地方,一旦遭受敵人的襲擊,後果將不堪設想。

    在西巴戰線的東邊,與伯尼哈爾一樣被當作門戶的還有登東,它們都是屬於喜馬拉雅山西部突出的山脈一角。地脈的突起和延伸,形成了一個山口,成為了一個天然的防禦要塞的門戶。

    這兩個地方。都是是印控克什米爾和巴控克什米爾的重要的聯係通道。而從戰略地位上來看,登東的戰略價值比起伯尼哈爾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尼伯哈爾背後隻有崎嶇難行的山道,而登東這裏卻有著唯一一條可供大規模部隊行進的公路。直通位於印度河上遊的平原穀地。

    那裏地勢平坦,有著充足的河水可以用於灌溉,加上土地肥沃,是克什米爾地區人口最為稠密和農業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其政治和經濟價值,幾乎比得上印控區的克什米爾穀地。

    所以,巴軍可以讓尼伯哈爾的駐軍利用主動撤退的方式來誘敵深入,因為那裏既有山道阻隔,後麵也不是什麼重要的經濟區。

    但是登東卻隻能嚴防死守。寸土不讓,一旦被印軍突破這裏,對於身後的伊斯蘭城市而言,都是災難性的後果。

    位於印度河上遊的這個平坦的穀地,被一道山脈從中間切開,劃分成了兩個主要部分。而這兩個適於人類居住的地方,都處在巴基斯坦控製區裏。

    而整個巴軍在登東這裏設立的防禦陣地,距離印巴停火線也隻有100公裏的距離。對於機械化裝甲部隊而言。這僅僅是兩個小時的路程。

    登東對於巴軍來說,可謂意義重大,一旦過了這處山穀口,就能夠長驅直入,抵達印度河上遊的穀地。

    那裏地形開闊,完全是裝甲部隊盡情馳騁的牧場。

    一馬平川。沒有任何天險可以依托,而且登東距離列城不到200公裏。印軍機械化裝甲部隊如果不顧一切的快速挺進,甚至可以在四個半小時內後之內兵臨城下。真要是那樣,列城的狀況可就是真的堪憂了。

    就是因為這個緣故,在中**事顧問為巴基斯坦軍製定的誘敵深入計劃中,在登東這裏是完全行不通的。

    由於整體的戰略情勢不同,相比於伯尼哈爾來說,登東是巴軍絕不能丟棄的陣地,在與西路軍的決戰結束之前,這裏是不能棄守的,必須將印度的東路軍阻截在這個山穀口外。

    所以,在這裏與印軍打一場實打實的消耗戰是無可奈何的事情,戰爭不能光憑計謀,在關鍵時刻關鍵地點,還要敢於拚實力。。

    可既然要打消耗戰,就必須充分利用防守和地形的又是,在這場消耗戰中,己方的消耗必須要遠遠低於印軍的消耗才行,這就要看防禦的方式和方法了。

    來自中國的軍事顧問現在是巴軍西部戰場的指揮官,可事實上,在西部戰場上所走的每一步,都必須把登東防區的阻擊戰的成效考慮進去。

    因此,中國的軍事顧問就自然需要過問登東地區的作戰情況了,向克什米爾巴軍東部統帥埃米迪.亞中將提了這個建議後,對方也覺得有理,對於中**事顧問的要求也自是言聽計從。

    最終,連等東地區的防禦任務也交由中國派來的軍事顧問安排,巴軍的將領全都成為了聽從任務安排的下屬。

    登東的防禦從總體情況上來看,選擇無非是縱深和坑道這兩樣。

    所謂縱深防禦,主要是是針對機械化裝甲部隊的突擊,自從二次世界大戰中,華夏聯邦軍和納粹德軍都采用了“閃電戰”這樣的戰術,使得大規模的裝甲集團化衝鋒成為了讓人聞之色變的戰術。

    麵對這樣的鋼鐵洪流,防線一旦被突破,裝甲部隊就能夠迅速的對敵人進行分割和包圍,然後逐個擊破。戰術簡單有效。基本無法抵禦。

    在那樣的情形下,第一次世界大戰所奉行的以要塞和碉堡為核心,以層層戰壕和鐵絲網為表層,構成的這種缺乏縱深的橫向防禦麵,在遭受裝甲集團的突擊後將變得毫無用處。

    一點破麵,固定的陣地反而成為裝甲部隊的肆意打擊的靶子,根本擋不住對方潮水一般湧上前來的兵鋒。

    自從坦克成為陸戰霸主以來,各國陸軍就不斷開發各種針對性的武器和戰術,以便於如何有效的應對機械化裝甲部隊的這種無腦突擊。

    而采用擴大縱深麵積的防禦模式,漸漸地被軍界認可,成為了一種普遍的步兵對抗坦克戰術。

    登東的東麵,是寬闊而平坦的土地,那裏絕對是裝甲部隊突擊的首選之地,而在這裏應付印軍的機械化裝甲部隊,就需要將巴軍的防禦縱深麵積擴大到整個穀地和大後方。

    隻有足夠長足夠寬的縱深防禦麵積,才能夠有效抵消坦克的正麵衝擊能力,然後利用步兵在局部範圍內的靈活機動性和複雜的戰術執行能力,朝著敵人裝甲部隊的側翼發起進攻,重創印軍。

    而坑道,則是本次防禦作戰計劃中最為關鍵的一部分,尤其是巴軍需要麵對占據了火力優勢和空中優勢的印軍。
梅爾斯 發表於 2019-4-6 22:55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收攏合圍

    坑道防禦,這種戰術起源於一戰的戰壕,是當時西方各國為了抵禦凶猛的火炮轟擊而想出來的一種辦法。

    事實上,即使是現在,這種防禦模式在地形複雜的山地作戰行動中,也完全可以在敵人的優勢兵力和火力的情況下有效保護自己的部隊不被猛烈的火力所摧毀。

    坑道深埋在地下,比起在表麵陣地實施防禦,能夠有效的減少士兵的傷亡,同時還能夠實現更好的對陣地實施保護。

    而為了能夠創造更好的縱深防禦空間,巴軍在登東地區的東部穀地內,沿著印度河兩岸,一共是設置了三條綜合性的防線。

    而核心就是列城,這個南亞克什米爾東部城鎮,在喀喇昆侖山東麓,印度河右岸6公裏處,海拔3,514米。人口約5,500。

    作為一個農牧產品的集散地,列城甚至有公路通斯利那加,那裏現在已經被印軍的一部逼近。

    第三道防線距離登東約5公裏左右,以三個戰術高地為主建立起穩固的防區,而這道防線和五公裏外巴基斯坦所建立的要塞遙相呼應,一共部署了2個步兵師和1個**炮兵旅,甚至還有一個完整的**裝甲旅。

    這個**裝甲旅,正是由華夏聯邦軍秘密調遣入巴的機械化部隊,其中還裝備了猛虎ii這種新式主戰坦克。

    作為一支決定勝負的力量,投入到西線戰場中,主要任務是負責協助巴基斯坦的步兵師住西線的最後一道屏障,同時還要在必要時可成為反突擊的有生力量。

    而巴基斯坦自己的裝甲部隊,則在數量上占據優勢,部署於列城以西的西部戰場,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要知道,麵對印度明顯更強的機械化裝甲力量,巴基斯坦陸軍無論是在數量還是在質量上,都難以在正麵戰場撼動敵人的雄師。

    由於東巴和西巴兩地分離。但又同屬一國,甚至從人口和經濟總量來看,東巴顯得更加重要。就這樣。國防的主要力量被分散,以至於在東線和西線兩個戰場上,巴軍都節節敗退。

    印軍一路奏響高歌,挺進西巴的腹地。辛格由於被襲擾戰術搞得心火大盛,早就將印軍總參謀長薩姆的話拋諸腦後,一心一意要想著巴軍的腹地進攻。

    正是基於這樣的心態,他在多沙哈巴碰上了一個銅牆鐵壁,並且第一次遭遇了來自華夏聯邦的新式陸軍兵器——強襲機甲。

    印度陸軍第5和第8裝甲旅。在穿過了伯尼哈爾之後,就一路狂奔,成為了西路軍的急先鋒。而在多沙哈巴的平地上,他們看到了縱橫交錯的坑道。

    雖然也有一些較深的反坦克戰壕,不過總體的工程量總是有著極限,不可能處處都無法通過。

    印軍的坦克手甚至大聲嘲笑巴基斯坦人的愚蠢,在平原地帶挖掘戰壕,確實可以抵擋火炮和空中轟炸。但想要擋住坦克的衝擊。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履帶碾壓著青草,轟隆隆的滾向前方,勝利似乎已經近在咫尺了了!

    印軍西路指揮官辛格,他甚至能夠聽到自己的喘氣聲,“這群該死的巴狗,今天就讓你見識見識我們印度陸軍的雄姿!”

    在辛格的一聲號令之下。印軍兩個裝甲旅一馬當先,衝過了密布著戰壕和溝壑的這一片平地。雖然行進速度遭到了遲緩。但在這樣的環境下,敵人的步兵想要與坦克為敵也隻會是送死。

    在辛格的想法中。雖然還有後續的步兵部隊沒有感到,但利用這個時間差,正好可以讓後麵跟上來的摩托化步兵師收拾殘局。

    戰鬥的主力,完全可以交給坦克和裝甲戰車來承擔,它們才是地麵戰場的主角。

    負責伯尼哈爾地區防務的正是韋德.艾哈邁德少將,作為巴軍內部一位靠著裙帶關係上任的軍事將領,他的能力還不算太過廢材。

    率領第12和第17步兵師,以及一個機械化裝甲旅,還有兩支摩托化步兵旅,他現在已經是唯一能夠阻擋印軍西路兵鋒的巴基斯坦軍事武裝力量。

    而站在他的身邊,則是中國特種裝甲旅的旅長祝宏梓,一個長著小胡子的壯漢,年紀在三十五歲左右,是援巴誌願軍的將領之一,主要任務是帶領巴基斯坦的部隊在正麵戰場戰勝印軍。

    韋德.艾哈邁德少將看著祝宏梓,心情急迫的說著:“祝旅長,防衛任務我已經按照你所說的去布置了,現在印度人已經打過來了,這樣做真的沒問題嗎?”

    他的身家性命可都全在部隊上麵了,巴基斯坦可是小國,夾在伊朗和印度之間,日子非常難過,所以哪怕是貴族出身,韋德.艾哈邁德想要保住他的富貴和權勢,就必須掌握軍隊。

    如果在戰場上拚光了,那麼就算他能活著回去,也什麼都不剩下了。

    “放心吧,艾哈邁德。”祝宏梓的壓力可就沒有對方那麼大了,更何況,他對自己的機甲部隊很有信心。

    雖然強襲機甲攻擊隊在指揮上並不歸屬於裝甲旅,但作為旅長,祝宏梓還是有資格要求他們參與到戰鬥中來。

    隻要是有著正當的理由,強襲機甲部隊的指揮官也不會拒絕。

    在掩體指揮所的外麵,縱橫密布的坑道防禦陣地中,有一些地坑洞挖得比較大,而且連巴軍也是不允許靠近的。

    隻知道,在前幾日的夜晚,傳來很大的震動聲,就像是一群大象在身邊經過。

    韋德.艾哈邁德也曾經來查看過,不過被祝宏梓給擋在了外頭,隻看到一些被稱作秘密武器的東西,被偽裝網給遮擋住了。

    在得到印軍已經突破了最前方的坑道的這個消息之後,祝宏梓也立即通過無線電告知機甲部隊的指揮官,在這裏,可是有著整整一個機甲營,四十八台rk67野蠻人。

    一旦坦克失去速度優勢,而在地形複雜的區域內與強襲機甲展開戰鬥,後果將是災難性的。而現在,對麵的印度人完全不知道。等在坑道盡頭的不是反坦克步兵,而是有著鋼鐵之軀的機械戰士。

    特種裝甲旅,之所以有著這樣的稱呼。就是因為這個裝甲旅內有一個**的機甲營。這種武器,在正式使用之前,就連巴軍也是被蒙在鼓裏的。

    營長蔣皓波,是一個從南京軍事大學畢業的研究生。現在已經是二十九歲。之前在軍中就是一邊擔任士官一邊讀研,所以雖然才剛剛獲得碩士文憑,但馬上可以升任機甲營的營長職務。

    他是葉宜偉親自選出來的親信,才能和性格都是極好,能夠勝任這樣的工作。

    “全營準備。馬上開始調試係統,今天就是我們的第一戰!”

    蔣皓波自己也搭乘上了隊長機,不過可不像動畫裏那樣故意搞成很顯眼的樣子,隻是在機體內搭載了更好的電子儀器以及加強了外部裝甲。

    而從外形上來看,和其他的機體沒有多大區別,標新立異在戰場上,隻能起到吸引火力的作用,生怕敵人不知道你是隊長嘛。

    得到來自營長的命令。其他作戰成員也紛紛登入自己的機體。

    在各個埋伏好的陣地上。又聽到了高壓空氣的聲音,機體的駕駛艙艙門關閉,內骨骼被上鎖扣死,還發出了哢嚓的金屬咬合聲音。

    在蔣皓波的頭部正麵,一塊單色屏幕亮了起來,配合著智能提示語音。文字麵板也開始整然有序地顯示出來。

    “駕駛艙區塊鎖上。”

    “主控係統調整開始。”

    集體的駕駛艙開始配合駕駛員,逐漸調整並且緊縮。經過長久的訓練,蔣皓波對此早已十分熟悉。他熟練地操縱著把手上的按鈕,依序進行著激活的程序。

    動作模式選取,雙向回饋角參數設定,係統加載的速度讓人有些無奈,是因為機體的元部件太多了,要一一檢查和認證。

    而另一邊,韋德.艾哈邁德也開始提醒著祝宏梓,印軍已經突破了第一道防線,第二道防線的反坦克步兵部隊也無法支撐多久,最多還有七分鍾,就要到達了。

    而rk67的電腦係統才剛剛完成主發動裝置的點火,並且因為發電機開始運作,機體內的主蓄電器的電壓也開始持續上升。

    “電力充足。”

    隨著係統的提示,野蠻人的電子眼開始亮起,在厚厚的防彈玻璃後麵,閃爍著讓人心悸的紅色亮光。那種對生命的冷漠,就像是在直麵死亡。

    嚄的一聲,機甲的身軀開始動起來了,姿勢開始調整。

    “全機載電子裝置激活。”

    “全傳動裝置連結。”

    “最後激活測試完成,機體正常。”

    “解除關節固定鎖,作戰行動開始!”在通訊器裏,蔣皓波洪亮的聲音傳遞到了每一位駕駛員的耳中。

    “終於開始了,快點來吧,可憐的獵物們。”舔了舔猩紅的嘴唇,蔣皓波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為了避免被敵人發現,所有的強襲機甲都呆在寬大的坑道中,有一些則倚在隆起的土坡後麵。這裏的地形被改造成了適合強襲機甲的戰場,一半是因為這裏略微起伏的地勢,一半卻是工程施工的緣故。

    五分鍾的開機時間過去,燃氣輪機開始瘋狂的轉動,為機體提供著源源不斷的動力。

    “持續作戰時間為2兩個小時,大家要速戰速決!”蔣皓波最後一次強調著己方的戰術,不過看情況,很可能用不了兩個小時。

    被自己的坦克發動機聲音所掩蓋著,辛格還有印軍的兩個裝甲旅,都沒有聽到遠處若隱若現的發動機轟鳴聲。

    不過就算辛格發現了,他也不會放在眼裏,印軍一直都關注著巴軍的武器裝備狀況,似乎沒有多少拿的出手的重武器。

    如果巴軍想要用那種老掉牙的二戰坦克來找不自在,辛格可是無任歡迎。他在剛才,就已經充分的利用印軍坦克部隊的特殊優勢,接連突破了巴軍兩道防線。

    隻要再突破這裏,就可以將巴軍的部隊切成兩半,然後分割消滅。

    而在蔣皓波這裏,他所搭乘的隊長機裝了主動雷達係統,在掃描模式完成後,他也將敵人的動態形勢圖發到了其他的友機屏幕上。

    “發現敵軍。各自鎖定目標,戰鬥模式開啟。”

    大量的電能,經由主蓄電器流入肌肉束之中。猛地收縮之後,沉重的機體靈活的運轉起來。原本用於隱藏自己的偽裝網,全都被拉開。

    從土坑下,從山坡後。從偽裝成灌木叢的迷彩網下麵,一個個八米高的鋼鐵巨人跳了出來,就這麼突兀的出現在印軍坦克部隊的側麵。

    在戰鬥模式開啟的狀態下,肌肉束的適電性被調到了最大功率,雖然這對肌肉束而言是極大的負擔。但從結果上考慮,這些代價是必須的。

    “大梵天在上,這些都是什麼啊!?”側麵最外圍的印度坦克觀察手們,透過潛望鏡看到一個個讓他們難以置信的身影。

    “是巴基斯坦的新兵器!”參謀副官也看到了強襲機甲的存在,激動得大吼大叫。

    “中國人什麼時候插手這裏的事物啦?”辛格見了,也大驚失色,“這種新武器,絕對不是巴基斯坦能夠自己造出來的。肯定是中國人搞的鬼!”

    就算再蠢。辛格也不會認為這些8米高的機器人是巴基斯坦的作品,考慮到其中的科技含量,也隻有中國人在新式兵器的研發上麵,最讓人出乎意料了。

    “給我攻擊!攻擊!”

    雖然心中非常不安和害怕,但辛格還是下令攻擊,坦克的唯一作用就是攻擊。是無法用於防守的,那隻會讓己方陷入更大的被動之中。

    m60坦克的炮塔緩緩旋轉著。但還沒完成瞄準,就發現這些笨重的大個子居然以每小時六十公裏的速度在做蛇行移動。

    坦克的滑膛炮根本無法瞄準!

    強襲機甲從四麵八方向中間合圍。口徑達到了33mm的突擊步槍不斷朝著印軍的m60坦克噴塗子彈。

    別看比起美製m60坦克105mm的主炮口徑,機甲用突擊步槍的口徑隻有三分之一,但因為用的是穿甲彈,而且可以連續發射。

    即使是m60最厚的178mm火炮防盾裝甲,也擋不住這樣的連續轟擊。

    基本上,一梭子彈藥打過去,就能聽到悅耳的爆炸聲。

    作為隊長機,蔣皓波並不會馬上參與戰鬥,而是選擇一個較高的山坡,在上麵用專門為強襲機甲設計的狙擊槍,在獵殺重要的敵軍目標。

    與此同時,也是為了更好的觀察戰局,掌握敵人的動向。

    “目標鎖定,彈藥填裝,發射!”

    嘭的一聲,兩公裏外,一輛坦克的側麵裝甲被轟了一個動,隨即發生了劇烈的爆炸,火焰撕裂著周圍的空氣。

    這是一輛指揮用的坦克,就在剛才,蔣皓波發現周圍的印軍坦克,都隱隱以它作為核心,並且執行著小隊的戰術。

    “配合很默契嘛,不過對於我們而言,這樣的坦克指揮藝術,已經無法彌補戰術兵器上的代差了。”

    很滿意自己的戰果,蔣皓波又按下了換裝彈藥的按鈕,這麼巨大化的狙擊步槍,肯定不能再用手工填裝彈藥的方式了。

    強襲機甲被布置在外圍,依托著地勢,將陷入此地的兩個印軍裝甲旅牢牢鎖死在這裏。後麵的巴軍步兵大隊,已經開始收攏防線,既可以阻擋印軍的後續部隊增援,還可以防止這裏的印軍機械化裝甲部隊逃脫。

    “狩獵行動開始了,全營自由獵殺!”

    “萬歲!”

    機甲營的士兵們歡呼著,一直以來,都夢想著在真實的戰場上建立功勳,而現在正是他們的初戰。

    以六部強襲機甲為一個作戰小分隊,正好在編製上屬於一個排,每支小分隊又分成了兩組,自由的獵殺著笨拙的獵物——坦克。

    輪式裝甲車的行進速度比坦克快一些,但那種口徑的重機槍,根本無法對野蠻人帶來任何威脅。隻有零星的一些火箭彈,才造成了一點小威脅。

    但十分鍾的戰鬥過去了,被印軍擊毀的機甲卻依舊是零,隻有一些負傷的和發生內部故障的機體,退出戰鬥序列的強襲機甲隻有九部。

    其中五部是因為被火箭炮命中頭部,導致傳感器失靈,不得不在友機的掩護下撤離。

    而反觀印軍方麵,短短的十分鍾裏,就損失了40%的坦克,以及全部的裝甲車。

    m60在公路上的移動速度也隻不過是48公裏每小時,而在野地裏,這個速度更是大打折扣。強襲機甲卻不同,機動能力可以無視大部分的路麵狀況,當然險峻的高山和泥濘的沼澤還是會影響其行進能力。

    可至少現在,m60對上了rk67野蠻人,完全是打不著和跑不過,隻能任由宰割。

    到處都可以看到,在慌亂中進行盲目射擊的印軍坦克兵,以及被強襲機甲從側麵抵近之後,槍口頂在坦克最薄弱的頂門上射擊。

    對於這一切,辛格都急紅了眼,但他卻無能為力。
梅爾斯 發表於 2019-4-6 22:55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第二防線

    腳下是蒼翠欲滴的野草,現在是6月份,明媚的陽光灑在大地上。

    不遠處,是彌漫著硝煙的戰場,一輛輛被摧毀的印軍坦克,就這麼靜靜的躺在那裏。其中有不少還燃燒著火焰,濃煙陣陣。

    作為俘虜,辛格卻不像其他的普通印度士兵那樣,被套上手銬看管在戰俘營裏,而是被帶到了韋德.艾哈邁德麵前,並且受到禮遇。

    招待他的是一杯紅茶,用銀製的茶具盛好,微微散著熱氣,甚至還有用上好的奶油製成的糕點,吃起來味道濃鬱,香甜可口。

    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都曾經被作為英國的殖民地,多多少少也沾染上了西歐的貴族左派。在上層之間,反倒不似民間那樣互相敵對,而是有著一定的尊重。

    曆次的印巴戰爭,除非死於戰場,不然帶著貴族身份的高級軍官,在俘虜後都會受到敵對陣營的尊重和善待。

    直到現在,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

    “艾哈邁德將軍,那些新式陸軍兵器到底是什麼?”辛格指著不遠處正在離開戰場的強襲機甲,那將近九米的身軀,踩在草地上,一腳一個坑,聲如雷霆。

    辛格對於這樣的重型陸軍單位,深深的感到了恐懼,而他擔心的,也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另外幾條戰線上,巴軍是否也投入了這樣的武裝力量。

    而且,辛格也隱隱察覺到,中國人早就已經插手了印巴之間的戰爭,並且挖好了一個陷阱,等著印度一頭紮進去。

    對於辛格的提問,韋德.艾哈邁德也隻能苦笑以對:“對於這種武器,我也是在剛才才知道的。”

    對於入侵自己國家的這位印度少將,韋德.艾哈邁德實際上並無多少仇恨,民族和宗教的爭端,和貴族之間的鬥爭,在高層眼裏。隻是一個比較危險的遊戲。

    而身為上層貴族,其安全都是受到保障的,就算被俘虜了。隻要願意支付贖金,並且本身不是故意惹事,對方也不會拿你怎麼樣。

    這是一種平衡和妥協,下麵的人打打殺殺。並不妨礙上層人士之間的這種“友好”往來。

    雖然這次防禦作戰取得了成功,在成功利用誘敵戰術之後,殲滅了印軍兩個冒進的裝甲旅,而兩翼的部隊也開始跟進和收縮口袋,將印軍隨後趕來的兩個步兵師和1個摩托化步兵旅給笑納了。

    但從整體上來說。巴基斯坦都認識到了,他們的軍事力量與印度完全不在一個等級上。要不是華夏聯邦的秘密幫助,印度很可能經此一戰就踏進伊斯蘭堡。

    要不是強襲機甲部隊及時投入戰場,恐怕巴基斯坦的重裝步兵還真的難以抵擋印軍兩個機械化裝甲旅的兵鋒。

    由於訓練和士兵的紀律問題,巴基斯坦的軍隊依舊留著舊時代的色彩,而不是一種國家化的軍人體製,更像是一種地區性的軍閥。

    所以很多戰術,類似於拿著反坦克火箭彈抵近射擊敵軍的坦克這樣危險的任務。巴軍士兵難以執行。技術上的差距還可以通過訓練來彌補。但軍心士氣,是和士兵的自身素質有關的。

    大部分都是農民出身的巴軍士兵,恐怕無法離家國家這樣的政治概念,也無法熟練的掌握和運用諸多複雜的戰術技巧。

    幸虧巴軍的這一地區指揮官韋德.艾哈邁德少將,他及時的聽取了祝宏梓的建議,立刻就頒布了命令。讓第一道防線投入的炮兵部隊迅速後撤到第2道防線的坑道區域內,得以避免了被包圍的命運。

    但是在整個西巴的防區上。除了韋德.艾哈邁德這裏,另外幾個防區的戰績都不甚理想。

    尤其是在平原地帶的交戰。即使采用了中**事顧問建議的坑道防禦體係,巴軍還是付出了相當慘烈的代價。

    再一次證明,步兵在平原地帶遭遇優勢的機械化裝甲部隊,將是一場噩夢。即便能構築反坦克壕溝,可也無法覆蓋如此廣闊的麵積,更何況,步兵在麵對坦克的時候,缺乏有效的反擊能力。

    對於另外幾條戰線上,那些個已經陷入包圍中的步兵師,韋德.艾哈邁德就完全是無能為力了,隻能要求其餘各部就地組織,躲入複雜的坑道係統內進行防禦,其任務就是務必保存自己的實力,而放棄了對防線的死守。

    可問題是,在印軍猛烈炮火的襲擊下,巴軍的一線部隊傷亡慘重,就目前所知的情況,有一半以上巴基斯坦陸軍師的建製都完全被打亂了,甚至一批進入坑道的部隊已經失去了統一的上級指揮。

    即使華夏聯邦軍的強襲機甲在最後的一道防線上,扭轉了戰局,但是在整個西巴的戰場上,巴軍都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現在,很多部隊都隻能各自為戰,從總參謀部傳來的消息稱,目前西線戰場上,一共有4個陸軍師在戰鬥的初期就已經失去了兩成的戰鬥力。

    而在中**事顧問幫忙設計的第1道防線上,一線的部隊也僅僅堅持了不到4個小時,就印軍的裝甲部隊被突破。

    而剩下的近7萬步兵軍力,也已經被分割成了人數不等的數十個部分,唯有進入地底坑道繼續堅守陣地,地表的陣地算是落入了印軍的掌控之中。在印軍的兩支機械化裝甲旅對第一道防線的巴軍實施兩翼包抄之後,印軍後繼的3個步兵師也迅速的突入巴軍陣地,開始了清剿殘敵的戰鬥。

    雖然巴基斯坦軍沒有接受過係統的坑道防禦作戰訓練,他們的實戰經驗嚴重不足,甚至在挖掘過程中就能夠看出來,不少地底坑道的入口都是暴露在印軍麵前的。

    也正因為這種不專業,給巴軍的防禦計劃帶來了大量的損失。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巴軍的老對手印度人,他們也沒有接受過係統的戰術應對訓練,不知道如何對付處於坑道中的敵人。

    於是乎。雙方都陷入了一種對峙狀態當中,這對於巴軍而言應該算是有利的吧,至少遲滯了印軍的行動。

    可從大局上來看,西線戰場被印軍將戰火引入了巴基斯坦境內,並且還牽製了自己大量的軍事力量。那麼就無法相應東巴的部隊了。

    所以,印軍牽製西巴戰線的戰略目的也達到了,現在拖不起的是巴基斯坦。

    在西線戰場上。印軍對於躲在坑道之中的巴軍步兵無能為力,所以隻好采用火力覆蓋的方式,用密集的火炮轟炸封鎖各處暴露的坑道口,就是為了要防止巴軍卷土重來。

    反觀巴軍方麵。他們也也無力突破印軍的這種火力封鎖,因此也更不可能進行任何的反攻行動。所幸在坑道內,巴軍準備好了大量的物資,補給豐富。

    即便像現在這樣與外界失去聯係,也完全可以堅持一個月。這是不成問題的。巴基斯坦陸軍總參謀部在得到西巴前線的軍事報告之後,就迅速判斷出了巴軍的第一道防線應該還有近7萬左右的陸軍兵力在陣地上負隅頑抗。

    而且很顯然,己方所投入的這3個步兵師,尚且不足以完成對印度進攻部隊的殲滅作戰,因此前線的軍官都紛紛致電請求總參謀部,希望後方能派遣援兵過來。

    西巴防線的數個戰場上,頻頻傳來陷入僵局的消息,唯有韋德.艾哈邁德向巴軍總參謀部發送了自己進展順利的報告。並且希望能夠投入更大的軍事力量。追擊殲滅殘餘的印軍西路兵鋒。

    反正敵人的西路軍主將已經被自己給俘虜了,還有一個從中國來的特種機甲營,韋德艾哈邁德現在可是自信得很。

    鑒於這個讓人激奮的消息,巴基斯坦陸軍參謀總部也決定抽調戰略預備隊和克什米爾守衛軍增援韋德.艾哈邁德的東路軍。

    少將同誌也到了戰時的緊急擢升,成為了一位中將,並且得到了升級後的東路軍的臨時指揮權。一支擁有10個精銳步兵師和3個**機械化裝甲旅的強大地麵部隊。

    巴基斯坦高層不僅僅希望能夠抵擋住印軍的攻勢,更加希望通過攻入克什米爾的印控地區。來與東巴的同胞遙相呼應,共同反抗印度的入侵。

    而回到西線主戰場上。除了韋德.艾哈邁德經營的防區,其他地方,印軍都漸漸占據了上風。當兵源素質差不多一樣爛的情況下,武器的數量和質量就決定了戰爭的勝負。

    印軍的東路主力,有3個機械化裝甲旅跟隨著兩個重型機械化裝甲師一同行動,步兵師身後還有4個裝甲部隊在尾隨前進,其餘的作戰力量全都一股腦地投入到了對殘餘的巴軍進行清剿的這個行動之中。在印度方麵共計9個精銳陸軍師的地毯式圍剿下,由於並不具備熟練的坑道作戰經驗,巴軍並沒有如華夏聯邦軍派來的軍事專家所想的那樣能夠堅持下來。

    與此相反的情況是,巴基斯坦的前線守軍麵對著越來越艱難的狀況,有越來越多的坑道和戰壕被印軍強製摧毀和填埋。

    而許多失去了坑道和戰壕保護的巴軍士兵,也不得不端起簡陋的武器衝出地麵,但是這樣的反抗在麵對印軍的重型武器和裝甲單位時,基本都毫無懸念的被占據絕對優勢的印軍給殲滅了。

    因為失敗而下降的士氣,終於導致了崩潰的開始,不少巴軍士兵在萬般無奈之下,不得不舉起了白旗向印軍投降。

    到了7月4日,在西巴戰場上,殘餘的巴軍部隊除了在一些過千米的高地上還保留有大約1萬人左右的兵力,能夠堅持下來的士兵甚至不夠一個整編的陸軍步兵師。

    至於餘下的部隊,其中大約有四成被印軍殲滅,還有不少被印軍的步兵團俘虜,收容在幾個簡陋的木頭營地裏。

    僅有少量幸運的巴軍士兵,因為他們所在的坑道修建得比較隱蔽,所以至今還未被印軍的搜索隊發現,在艱難的戰鬥初期階段堅持了下來。

    不過不管怎麼說,在這一地區,印軍對殘餘的巴軍地麵部隊的清剿工作基本完成,就算還有零星的,漏網之魚,也對大局無法起到影響了。

    可以說,在西巴戰場上的這一次較量。以巴軍的慘敗收尾了,巴軍在經過一番激烈的反抗之後,損失了3個整編的陸軍主力師。還有另一個師部所屬的裝甲旅。

    算上被俘和傷亡人數,共計6萬餘,是總兵力的兩層,可謂元氣大傷。而在來自國內的的後續增援部隊到達後。印軍突前的兩個裝甲師和3個精銳裝甲旅也重新在陣地上進行集結,於7月5日開始朝著巴軍的第二道防線進軍。

    這個時候,因為通訊遭到了幹擾,印度人還不知道西巴戰場的西路軍已經遭到了慘被,反而因為東路軍的高歌猛進而歡呼雀躍。

    印度人懷著無比的信心。他們輕而易舉的就突破了巴軍的第一道防線,並且還殲滅了將近8萬敵軍。

    還有兩萬人現在仍舊處於印軍的大部隊包圍之中,所以印度人認為這些死硬份子的覆滅也隻是遲早的事,已經可以記錄進功勳簿上。

    對於這樣的戰績,印軍的東路主將也是躊躇滿誌,他認為巴基斯坦的陸軍部隊不過如此,其作戰能力實在太差,無法和偉大的印度人相比。

    既然能夠如此輕鬆地拿下巴基斯坦重兵把守的第一道防線。那麼第二道防線自然也不在話下。完全可以看做是印軍的囊中之物。

    而按照現在印度方麵的這個進軍速度,三天後底就能突破登東,並且全數殲滅還守在東線上的巴基斯坦駐軍,列城已成為印軍的盤中美食。

    隻要阻斷列城的交通,印度就能夠真正實現稱霸南亞的這一夢想,甚至還可以通過控製整個克什米爾地區。來改變印度在麵對中國時的不利戰略態勢。

    到了那個時候,印度就可以安然的發展自己的經濟。直到有一天超越中國,超越全世界。成為全球新的霸主。

    正幻想著建立不世功勳的印度主將,根本就不知道,前麵是巴軍布置在西巴戰場的第二道防線,同時也是專門為印軍準備的一個“屠宰場”。

    印度的東路軍在迅速的突破了巴軍在登東構設的第一道坑道防線之後,就迅速出動兩個機械化裝甲師和3個配備了m60和阿瓊坦克的**裝甲旅,甚至還派出了4個機械化步兵師來協同作戰。

    這一支部隊,在茫茫的草原上,化成了一道看不見盡頭的鋼鐵洪流,沿著印度河沿岸,蜿蜒著爬向巴基斯坦的第二道防線,在那裏,等待著的是巴基斯坦的重裝步兵師。

    由於登東以東的印度河穀地,完全是一個喇叭形的地理環境,東麵寬而西麵窄,因此由東向西發動進攻的印度機械化裝甲部隊就不得不受到來自地理環境的限製。

    如此一來,使得原本需要展開到60公裏的攻擊正麵,現在隻能夠隨著穀地寬度的不斷縮小而逐漸收縮並攏,在快要抵達巴軍第二道防禦陣線前的時候,就已經隻剩下到19公裏的攻擊鋒麵了。

    而原本兩個裝甲師齊頭並進的赫赫威勢消失了,現在變成了一個裝甲師頂在前麵,而另一個裝甲師則跟在後麵,減少了衝擊正麵,在麵對步兵的時候,就無法達到最優的殺傷效率。

    更何況,因為受到地形因素的製約,排在前麵的印軍第4裝甲師也無法整個展開到最優化的程度,而是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以一個裝備了m60a1主戰坦克的印軍坦克團在行進隊列的最前端展開戰鬥隊形。

    而位於身後的其他友軍裝甲部隊,都隻能保持行軍姿態,一旦碰上敵人,真正能夠發動攻擊的也隻有處在第一正麵的m60a1坦克了。

    經過大半天的長途奔襲,印軍東路軍總算在7月6日的傍晚時分,由印軍第4裝甲師作為先頭部隊,第一個到達了巴軍的第二道防線。

    而來自指揮官的命令卻是要求部隊在抵達後便立即投入到戰鬥之中,正因為如此,先頭的一個團在解除後當即朝著巴軍構築好的防禦陣地發起了一往無前的衝擊。

    巴基斯坦軍的這第二道防線,一共分成了三個區,第一區主要是依托兩個戰術高地構築起來的,並且全都處於印度河的南岸,兩個高地之間距離5公裏左右。

    互成犄角,正好將整個印度河南岸14公裏範圍內的狹長地段,橫向切割,人為的分成了三個主要部分,並且巴軍還在這裏故意留出了三條可以通行的通道。

    別看似乎留著一線生機,實際上這三條通道全都處在兩個高地的火力覆蓋之下,任何想要通過這裏的敵人,不死也要脫一層皮。

    在這條防線上,第一防區離著第二防區也隻不過是3公裏左右,同樣可以利用各自的火炮為隊友提供良好的攻擊掩護。
梅爾斯 發表於 2019-4-6 22:56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立體防禦

    而處於劣勢地位的巴基斯坦陸軍用於防禦敵人衝擊的步兵陣地就像是一層布,因此,代表印軍的這支利箭當然可以輕鬆的穿透過去。

    可立體化的防禦陣線,就是為了疊加這塊布,讓其不再是單獨的一層,而是多層重疊,大大的加強了對衝擊的承受能力。

    古語有雲:正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也。

    在這樣層層的阻礙和抵消作用下,即使突擊能力再強的印軍裝甲部隊,也隻會覺得步履維艱,甚至在巴軍的抵抗下不得漸漸的放慢行進速度。

    坦克就像古代的騎兵,一旦失去了速度和衝擊力,其作戰效能就大大下降了。

    一旦等到裝甲部隊不得不停下來進入陣地與地方的步兵部隊展開攻防消耗戰的時候,機械化裝甲部隊的機動性強的優勢就無從發揮了。

    雖然實際應用起來,效果很難達到如此理想的地步,但至少這個思路是對的。

    印軍第4裝甲師的前鋒部隊已經抵達第一防區,看到前方巴軍防線露出的“破綻”,他們迅速的分成為三路大軍,分別從三條通道中貫穿過去。

    似乎想要故技重施,像之前突破巴軍的第一道防線那樣,在突破敵軍的陣地之後再回過頭來,對防線上的巴軍步兵實施包圍和剿滅。

    隻不過,印度人不知道的是,這裏的防禦體係可是由中國的軍事顧問精心設技的,專門為了對付印度人的兩個裝甲師。所以,在與坑道打交道之前,印度的坦克首先遭遇了地雷陣的“問候”。

    正因為有專人指點,負責防守這裏的巴軍指揮官,也好像看準了印軍必然會用裝甲部隊來衝擊這道防線似的,提前在距離防線5公裏的一片平地上,留了一些驚喜給印度人。

    那一片平地,南北縱向15公裏,東西橫向3公裏。是一塊很開闊的地域。

    就在這裏,巴基斯坦的步兵布設了大量的反坦克地雷,專門用來給印軍的機械化裝甲部隊找麻煩。這些反坦克地雷可都是中國人提供的優質產品,用於對付美國產的第二代主戰坦克底部相對比較薄弱的裝甲還是沒問題的。

    對印度“自產”的“阿瓊”式主戰坦克的威脅則更加大了。

    不過印軍的步兵隨從部隊,也在事先就有所準備,專門跟隨這機械化裝甲部隊一起行動的**工兵營。就裝備了從美國買來的火箭排雷車。

    這種武器還算是比較先進的,並且現在就恰好派上了實際用場。

    隻看見平坦的土地上,二十多輛火箭排雷車呈一字排開的陣型,背後的發射架在液壓起重器的伸展下緩緩太高,炮口瞄向正前方的天空。

    呼嘯而出的火箭彈。後邊拖著長長的焰尾,並且還看到火箭彈拖拽著一條金屬繩,那條金屬繩上懸掛著的就是采用串列裝藥的條形**。

    拖拽著這些**包,火箭彈奮力地朝前推進,一共飛出了幾百米遠,攻擊路線呈弧形,火箭彈從空中落下,一頭栽倒在不滿反坦克地雷的那片空地上。

    印軍拿著美國人隨車配售的使用手冊。按部就班的將綁在火箭彈後麵的條形**布設在雷場。然後利用無線電引爆裝置點燃**,依靠強烈的爆炸來清除地雷,為機械化裝甲部隊的推進開辟道路。

    在二戰的澳大利亞戰場,吃夠了華夏聯邦軍地雷戰的苦頭,美國人也想出了這種暴力掃雷的方法。就算是那種可以用飛機在空中撒播的蝴蝶雷,這種火箭排雷車也可以很好的應付。

    利用著這樣便利的排雷工具。印度工兵部隊很快就清除了一條寬1公裏,長2百米的通道。可供裝甲部隊通行。

    而照現在這個排雷速度來推算,印軍想要完全為裝甲部隊的前進開辟出一條長達4公裏安全通道。這恐怕需要花上一整晚的功夫才有可能完成。

    印軍裝甲師的指揮官經過了慎重的考慮,還是決定先讓工兵部隊盡快打開一條寬1公裏的安全通道,並且迅速派遣一個坦克團過去,用於壓製敵人有可能發動的火力反撲。

    他相信,隻要一個坦克團的壓製,就可以讓巴基斯坦人怪怪的躲在戰壕裏不敢露頭。

    關鍵是這個地方離敵人的防禦陣地太近了,很難保證說對麵沒有大口徑火炮的炮口朝向這一處。萬一敵人的火炮發起,猛烈轟擊,那麼遲滯在這裏的坦克部隊就危險了。

    與此同時,印軍的指揮官還連忙命令己方的牽引式火炮部隊立即就地結陣,在坦克部隊的身後迅速展開野戰炮的戰鬥姿態,以攻擊陣型開始對當麵的巴基斯坦守軍陣地展開火力壓製。

    而對於這樣火炮壓製,印軍指揮官還嫌不足,並且連夜致電,向印度陸軍總參謀部請求攻擊機的空中支援,利用己方占據優勢的空中打擊能力,一起將巴軍壓製在他們的坑道陣地裏,以保證工程兵的掃雷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可是還沒等印軍指揮官的命令傳達下去,位於巴軍陣地後方的大口徑炮火已經開始了他們的反攻行動。

    而且這些火炮可並不是從第一防區的陣地上射出來的,而是來自更加靠後的第二防區上配置的105毫米榴彈炮,以及第3,4防區陣地上的155毫米榴彈炮和203毫米加榴炮。

    在中**事顧問的精確計算下,這種火炮布置方案是根據了各種口徑火炮的射程遠近差異而配置的,因此不同口徑的火炮之間,位於防區的位置也不盡相同。

    巴軍在第一防區上麵的步兵陣地裏,根據中**事顧問的建議,配置了相當多的反坦克炮以及反坦克導彈。

    而這兩種武器的射程比較短,因此直到這時還不到射程範圍裏,正處於埋伏階段。

    說道實際問題,榴彈炮對於印軍那些擁有厚實裝甲的m60主戰坦克來說,其威脅並不是很大,除非是直接命中防禦薄弱的坦克頂蓋。

    可這樣的概率實在有些低,對方的裝甲車又不是像閱兵時那樣擠在一起,相互之間也隔著十米左右的間距。被炮彈直接打中的隻有少數倒黴蛋。

    不過榴彈炮的主要攻擊對象是印軍的步兵單位,對於缺少防護能力的印軍步兵來說,榴彈炮的威脅還是很大的的。

    尤其是中國人設計的榴散彈。這種詭奇的武器,絕大多數都是配備有空炸引信,務求減少攻擊盲區,將一般炮彈的爆炸範圍所覆蓋不了的地方全都籠罩進去。

    這種榴散彈。就是專門用來殺傷印軍那些缺少裝甲保護的隨軍工程步兵,激烈的爆炸所產生的大量破片,或許對於m60主戰坦克那厚重的裝甲來說毫無威脅,但對於在前麵尋雷和排雷的工程兵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而且,就算是被裝甲包裹著的坦克。要是被榴散彈給直接命中,那也不好受。

    榴彈炮的彈道比較彎曲,因此射程果然比起普通炮彈較遠,但是其因為弧線打擊方式而導致難以瞄準,命中率很低。

    而如果一輛正在行進中的坦克要是在這樣的狀況下被發射出來的榴散彈直接命中,也會遭受到重創,隻是這樣的命衰的人還真是不多見。

    可從中國武器製造商那裏采購來的203毫米加榴炮就完全不同了,加榴炮這種武器。兼具了加農炮的精度以及榴彈炮的遠距離射程。

    更要命的是加榴炮的命中性能和彈藥的穿甲威力都不絕對容小覷。在西巴的主戰場上,巴基斯坦如果想要對印軍強大的機械化裝甲部隊造成有效殺,依靠的武器也隻能是這種特別的火炮。

    正是因為這個緣故,203毫米口徑的加榴炮,射出的炮彈就像一個大木瓜,這樣的猛烈轟擊。當然就給印軍的機械化裝甲部隊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印軍作為攻擊鋒麵的兩個坦克師,不得不滯留在地雷區麵前。默默承受著這樣的打擊,而無法還手。

    可憐的滑膛炮。有效射程隻能保證兩公裏,更遠的話,就純粹是浪費彈藥了。

    而有鑒於巴基斯坦軍這種大口徑火炮的威力太過於驚人,印軍的東路指揮官不得不向工程營發出命令,暫停他們的掃雷工作。

    隨後,還手忙腳亂的把先頭部隊撤出敵人的炮火覆蓋區域,並且開始命令己方的牽引式火炮部隊開始還擊。

    隻可惜,由於道路係統不好,能夠跟隨機械化裝甲部隊前進的牽引式火炮口徑都不是很足夠,就連155毫米的榴彈炮都少得可憐,至於203毫米口徑的大炮幹脆就是一門都沒有。

    在牽引卡車的側麵,工程兵正在架設這些野戰火炮,可惜因為口徑和射程的問題,無法對敵人布置有大口徑火炮的陣地產生多少威脅。

    現在,可憐的印軍東路指揮官,隻能站在坦克車的觀察口錢,滿心期盼著己方攻擊機的到來,隻有空軍中隊,可以為印軍掃平當麵敵軍的火炮,然後打開一條可以通行的安全道路了。

    攻擊機群沒有讓印軍士兵們等太久,很快,就在印軍一個戰鬥機中隊的護航下慢慢接近了登東一帶,而地麵的印度陸軍部隊,也開始通過無線電向攻擊機的觀察手報告巴軍火炮陣地的具體方位和地段。

    隻有提供可靠的情報,才能更便於己方攻擊機的行動。

    有了陸軍提供的射擊諸元,印軍的轟炸機才得以快速的發現敵人,確認最具威脅的大口徑火炮所在的陣地,並且用重磅雜要對其予以清除。

    而巴基斯坦方麵也不是幹坐著等別人來自己的腦袋上胡鬧,所以巴軍早就嚴陣以待的戰鬥機飛行部隊也紛紛啟航,開始驅逐著印度的攻擊機群。

    地麵的交手暫告一段落,而雙方的空中較量卻激戰正酣,這是印軍所沒有預料到的。

    印度空軍,首次對西巴戰場共出動了30架“美洲虎”攻擊機,在在15架su30mk戰鬥機的護航下,來勢洶洶,誓要將巴軍的戰鬥機斬於馬下。

    然而這些印軍飛行部隊,在距離登東地區還有130公裏的空域,就遭受到了來自巴軍20架獵鷹戰鬥機和野豬攻擊機組成的空中力量的攔截。

    對於這兩種舊款中國產飛機,印度那些駕駛著德國製造的su30戰鬥機的飛行員是完全不屑一顧的。

    想靠著這些第一代的噴氣式戰鬥機來跟自己名這款震天下的第二代戰鬥機中的佼佼者來對打。巴基斯坦的空軍也未免有些太過於自信了。

    su39的遠程雷達在80公裏以外就已經發現了巴基斯坦的飛鷹戰鬥機,與此同時,su30的遠程空對空導彈也已經完成了鎖定敵機的工作。現在就隻等著到雙反都進入導彈射程。

    一旦進入射程,su30的空對空導彈就可以發射出去,在八十公裏外輕鬆的點殺對手。飛鷹這種老舊的輕型戰鬥機,它身上的機載雷達功率太過小了。恐怕連導彈飛到自己跟前都還沒有發現敵機的存在。

    印軍su30mk的飛行領隊,對於巴基斯坦派來這些的空軍飛行員感到了一陣莫名的悲哀。雙反的較量並不是同一個級別的,對方無論掌握著何等的技術,在夠不著的距離上被動挨打,隻有死路一條。

    就在印軍的飛行員準備發射他們的機載“麻雀”導彈時。當麵的“飛鷹”忽然來了一個急劇的盤旋轉身,然後又飛速下滑,輕而易舉的的就脫離了印度空軍的的雷達鎖定。

    巴基斯坦空軍采取二對一的戰術,既然質量上不行,那就用兩架飛鷹對上印度的一架su30。

    而這種巴軍飛行員所作出的快速應變方式,讓與之交手的印空軍飛行員盡皆驚奇不已,來自不少印軍飛行員的報告都讓指戰員的表情驚疑不定。

    根據其他友機飛行員的說法,貌似他們麵對的這些“飛鷹”和“野豬”全都用奇怪的戰術動作脫離了己方機載雷達的武器鎖定。

    “這該死的外國貨!”飛行中隊長惡狠狠的埋怨著。從國外高價買來的武器。不知為何總是有著很多問題,並不像外國武器上所介紹的那麼好。

    這其實也不全怪人家黑心,就以印軍采購買的su30mk戰鬥機來舉例,他們買來的隻是飛機本身,而沒有相應配套的機載設備和武器子係統。

    這款在本時空裏由德國在六十年代開發的第二代戰鬥機,性能還是很不錯的。但電子係統就受限於德國的半導體技術,無法讓人滿意。

    以至於。印度在購買配套的“軟件”設備時,都是青睞於美國的產品。除了電子設備是采購自法國以外,大部分的武器係統都是來源於美國製造商。

    至於說火控軟件,則完全是交由印度人自己的公司開發,為此,印度人還自以為是的想著,他們的su30mk集中了東西方所有的先進科技,比德國原裝貨的戰鬥機還要強力。

    自己卻不細心想想:飛機、機載電子設備和武器子係統還有火控軟件,這種不是一個國家生產的“萬國牌”貨色,互相之間的兼容性之差簡直就到了難以容忍的地步。

    印度軍方這種所謂的戰鬥力評估,也都是在各個係統分離的情況下進行單獨的測試,而從未在裝配完成後進行整體性能的實戰評估。

    其所謂的整體性能的測試,居然隻是將分係統的測試結果簡單相加,就敢把報告向國際軍事界發表出來。

    這樣做,當然能讓接受測試的戰鬥機性能高得離譜啦,簡單的加減乘除法嘛,真要可以這樣做,幹脆把火箭推進器也裝到飛機上得了,這樣就能得到一款可以實戰的空天飛行器了、

    可實際上呢?

    無論是在德國和中國,還是在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聯合空軍部隊的眼中,印度搞出來的這種su30mk純粹就是一堆廢物,也就隻能夠欺負一下巴基斯坦的第一代戰鬥機,甚至還贏得不怎麼好看。

    其實飛鷹a4,這種飛鷹戰鬥機的改進版,也並不像印度飛行員想的那樣,因為是第一代的噴氣式戰鬥機就顯得不堪一擊。

    首先,飛鷹a4作為改進版,加強了他的飛行速度,所以在進行空中格鬥的時候,機動性能十分不錯,算的上是一款實用的廉價戰機。

    尤其是對於如何擺脫敵機的雷達鎖定,飛鷹a3就很有一套,這種在飛鷹戰鬥機基礎上研製的改進型戰鬥機,正是因為物美價廉的高性價比,而受到了其他第三世界國家的歡迎。

    隻可惜,原本的巴基斯坦空軍,還未掌握合適的戰術,以至於拿著這種第一代戰鬥機和印度的第二代戰鬥機硬碰硬,不輸才怪咧。

    而像現在這樣的情形,華夏聯邦軍就曾經做過相關方麵的戰術研究,測試出,假如飛鷹a3的飛行員訓練有素,並且利用飛鷹a3的特性,采取合理的機動動作,是完全可以脫離敵機的雷達鎖定的。
梅爾斯 發表於 2019-4-6 22:56
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高空格鬥

    更不用說,印度手中掌握著的,也不過是美軍的第一代機載雷達的改進版,性能很差,也很不可靠。

    而且,在麵對像“麻雀”這種落後的空對空導彈時,巴基斯坦空軍飛行員們還有一個殺手鐧,那就是由華夏聯邦軍所提供的關於“麻雀”導彈的詳細研究資料。

    因為在北非的軍事行動,華夏聯邦軍從其中一些非洲國家手裏得到了不少的“麻雀”導彈,這種遠程空對空導彈在華夏聯邦政府科技人員的頻繁測試下,其中蘊含的全部戰術性能都被華夏聯邦軍所掌握住了。

    在開戰之初,華夏聯邦軍就將這些資料無償提供給了巴基斯坦的空軍部隊,所以所有的巴軍飛行員都對如何應付這種空對空導彈經過了特殊的訓練。

    他們甚至可以很自然的把握“麻雀”導彈發動攻擊之前的每一個技術環節,並且還能夠在被“麻雀”導彈鎖定之後,先一步采取機動動作脫離它的鎖定,使得印軍根本無法標準,也無法進行有效的攻擊。

    現在,印度的空軍飛行員們都是一頭霧水,他們當然想象不到這其中的奧妙所在,僅僅認為是巴軍機群正好恐懼於印軍強大的su-30mk戰鬥機,夾著尾巴要逃離戰場。

    至於脫離了己方機載雷達的鎖定,這完全是因為巧合。

    而且不管有沒有擊落敵人的戰鬥機。至少掩護攻擊機群的目的已經達成了。su-30mk的戰鬥機飛行員也就不再理會那些“撤退”的巴基斯坦空軍機群,而是繼續選擇守候在“美洲虎”攻擊機的身邊。

    這一支銳氣正盛的空中集群,朝著登東的方向進發,目的就是為了要摧毀巴軍的火炮陣地。

    而巴軍的戰鬥機群在下降之後,就馬上隱藏於5千米左右高度的一塊積雨雲的下方,充分利用積雨雲中大量的帶電粒子,來完成幹擾印度戰機的雷達掃描這一個工作。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印度的空軍中隊沒能發現躲在雲層後麵的巴軍戰鬥機群。

    當然,其實印度現在也擁有了他們自己的預警機,可惜都是些是從美國買來的二手貨。由唐納德武器公司製造的e-2“鷹眼”。

    就是這種二手貨啊。印度空軍也不多,目前隻能買到3架。

    而且正因為是美軍用過的二手貨,所以它們的維護成本太過高昂,印度空軍也舍不得在克什米爾地區使用。

    反正在印度人的眼中。巴基斯坦的空軍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無論是裝備的飛機還是空軍的戰術應對,都隻是硬碰硬的對打,從來沒有出現過埋伏站。

    所以印度空軍也認為沒有必要在克什米爾地區投入昂貴的預警機,而參與本次行攻擊動的空中機群,其指揮和預警工作都交由掛載電子吊艙的兩架su-30mk來承擔。

    這樣一來,效果就要差上許多。

    “美洲虎”攻擊機在su-30mk的掩護下,安全抵達了登東的上空領域,並且在接到地麵印度陸軍部隊的指引後,殺氣騰騰的朝著巴軍的重炮陣地俯衝而下。對那裏展開轟炸行動。

    其實在最開始接觸的時候,那一群巴軍戰機隻不過是放出來誘餌,目的在於引誘su-30mk機群脫離“美洲虎”攻擊機,然後為真正用於攔截行動的戰鬥機中隊創造良好的空對空攻擊條件。

    隻可惜,完全沒有想到,印軍的su-30mk在失去了飛鷹-a3戰鬥機的蹤影之後,竟然還敢於放心大膽的走進巴軍的領空,這樣的情況還真是有些出乎巴軍機群地麵指揮官的意料之外。

    然而,在飛抵登東的上空之後,印度空軍su-30mk機群在8000米以上的高空進行警戒行動。而“美洲虎”則利用自身的特性,對地麵上的巴軍炮兵陣地發起了俯衝攻擊。

    這對於巴軍等候已久的飛鷹a3攻擊中隊而言,就等於是一盒絕佳的機會!

    在喜馬拉雅山東部突出的一個地段上,這裏到處是平均海拔達到5300米的山脈,隱藏著另一群飛鷹-a3戰鬥機。這些都是巴軍空軍為印軍“美洲虎”而特意準備的空中伏兵,高聳的群山。完美的阻擋了印軍機載雷達的探測。

    印軍的“美洲虎”攻擊機也已經開始俯衝下降,就是等著這個機會,巴軍的空中戰機群,以超低空的飛行礀態從登東飛過,此處複雜的山地地形,為他們提供了十分良好的掩護,在這樣的地形下,雷達是很難正常工作的。

    而這時,還在高空雲端之上的印軍su-30mk仍舊一無所覺,至於他們的“美洲虎”攻擊機則更倒黴,完全是是毫無防備的踏入了巴基斯坦人的伏擊圈!

    同一時刻,先前埋伏在雲層中的巴軍機群,也迅速脫離了積雨雲的掩護,並且突然出現在印軍su-30mk的雷達屏幕上,讓印度的空軍指揮官大驚失色。

    不得已,隻能當即發出作戰命令,指揮著己方的su-30mk迎上去,這時候雙方的距離並不是太過遠,也即是說,su-30mk在鎖定敵方飛鷹-a3戰鬥機的同一時間,飛鷹-a3戰鬥機也能夠對印軍的su-30mk進行鎖定。

    以至於,需要在開始階段就為其照射敵機導航的“麻雀”導彈,現在可是完全派不上用場了,印軍隻能與巴軍的空中戰鬥機進行近身格鬥戰了。

    在中**事顧問的分析下,巴基斯坦空軍戰機最好是力求同印度的第二代戰機進行近戰。而現在。這種戰術就讓印度人吃不消了。他們的su-30mk急於想拉開距離,同巴軍的空中戰機展開超視距空戰。

    巴軍的空中戰機確實是按照之前的戰術安排,想盡一切辦法去逼近印軍的su-30mk戰鬥機,然後在近距離內纏住對手。

    可見在千變萬化的空戰場上,戰術應該是靈活的,務求實效。

    在現代的空中戰鬥情況下,所謂的超視距優勢和機動優勢都是相對而言的,不能不知變通,而是需要根據不同的狀況和需要,采用不同的戰術策略。

    在此之前。巴軍就一直無法在超視距空戰領域與印度空軍對抗,以至於一直被敵人的第二代戰鬥機所壓製,喪失製空權。

    不過現在,他們也見識到了用優秀的戰術來彌補武器不足的好處。

    su-30mk現在已經完全是顧不上低空的“美洲虎”兄弟了。它們在與巴軍的飛鷹-a3戰鬥機群在雲層間展開了慘烈的廝殺!

    兩種機動性能都很十分強大的高速戰鬥機,在開闊的空中殺得難解難分,su-30mk火力很是凶猛,看似身材臃腫,四則靈活性絲毫不比纖細嬌小的飛鷹-a3來得差。

    而飛鷹-a3精致靈巧,即使在機動性能上與su-30mk相比還是差了那麼一絲。不過在與相差了一代的“後輩”交手的時候,卻依舊毫無畏懼地與su-30mk展開近身纏鬥。

    一時之間,登東戰區的高空之上,上百架戰鬥機上下翻飛,呼嘯著拚殺著。打得難解難分,還真有些讓天地為之變色,讓日月黯淡無光的氣勢。

    現代化的空軍武器,把戰火燃燒到了高空之中,讓人感歎。

    在高空戰場上,勢均力敵的雙方互有攻守,可是在低空領域,對上了戰鬥機的攻擊機,這樣的空戰已經完全變成了一邊倒的屠殺。

    飛鷹-a3是第一代戰鬥機中性能最好的產品,而“美洲虎”則是第二代戰鬥機。可是彼此針對的作戰環境不同,擔負的作戰任務性質也完全不同。

    在近身格鬥領域,雙方的性能也就產生了極大的差別。

    飛鷹-a3是製空戰鬥機,反應靈活,速度迅捷。而“美洲虎”則是一種被開發出來的對地攻擊機。主要用於搭載沉重的對地攻擊武器,為了應付地麵防空炮火。所以它的裝甲相當厚實沉重。

    如此一來,在靈活性上理所當然的要差上許多,更不用說,“美洲虎”搭載武器子係統的主要是一些對地攻擊武器,可以用於空戰自衛的隻有兩門30毫米的機炮。

    這樣的裝備,在麵對武裝到了牙齒的飛鷹-a3,定人是要被打得滿地找牙的。

    僅僅是十分鍾,就有4架笨拙的“美洲虎”被飛鷹-a3戰鬥機所發射的空對空導彈所擊落,而剩下的“美洲虎”攻擊機則拚命想拉高身位,脫離低空戰場,向己方的護航戰鬥機靠攏。

    su-30mk護航戰鬥機群就在上空,那是唯一的救命稻草,無論如何也要抓住!

    可是巴軍的飛鷹-a3戰鬥機群哪裏肯放過這些個到了嘴邊的肥肉?

    一發現“美洲虎”的行動意圖之後,飛鷹-a3戰鬥機也立即跟著爬升,依靠比“美洲虎”更勝一籌的爬升速度來搶先一步,越過敵機的上空,居高臨下,以機炮射擊來不斷壓製敵機,使其無法繼續拉高。

    如此一來,就像是死死咬著獵物不肯鬆口獵鷹。

    而到了這個時候,地麵上的巴軍防空部隊也來幫忙了,一個個準備好的防空導彈紛紛從發射架上起飛,朝著目標前進。

    在己方空軍與地方戰機互相纏鬥在一起的時候,防空炮是不可能貿然開火的,主要是為了避免誤傷友機。

    可是對於有敵我識別裝置的防空導彈來說,情況就很不一樣了,以亞音速接近慢悠悠地方的攻擊機,被擊中的“美洲虎”,紛紛在空中化成了絢麗的煙花。

    由於被對手死死咬住,印度空軍的“美洲虎”中隊一時間無法脫離飛鷹戰鬥機的圍剿,隻能急急忙忙地朝著還在高空與敵軍纏鬥的己方su-30mk求救。

    位於上空的護航戰鬥機。在接到己方“美洲虎”的求援之後。自然無法置之不理,所以在領隊的命令之下,su-30mk機群立即選擇脫離戰鬥,而是對友機“美洲虎”實施救援。

    隻不過,在高空戰場上,巴軍的獵鷹戰鬥機肯定是不願意就此罷手的,頓時更緊密的貼過身來,追在su-30mk的屁股後麵不放。

    甚至還有一些殺紅了眼的巴軍飛行員,他們放棄了跟su-30mk的近空域纏鬥,而不惜冒著被擊落的危險。與印軍的su-30mk展開麵對麵的飛行衝刺,大有跟敵人同歸於盡的架勢。

    打仗嘛,就是愣的怕橫的,橫的怕不怕死的。不怕死的怕不要命的。現在,一直被蹂躪的巴基斯坦空軍,舀出了不要命的氣魄。

    被這樣死死的糾纏住,印度空軍的su-30mk又如何分身去救援己方的“美洲虎”呢?

    不得已之下,也隻好先全力應付飛鷹-a3戰鬥機機這種耍賴式的攻擊了。

    不過飛鷹-a3機放棄了中距離纏鬥,那就完全不是su-30mk的對手了,轉眼之間就有6架飛鷹-a3戰鬥機被印軍飛行員所擊落,而有兩架su-30mk也在巴軍戰鬥機不要命的打法下,一個疏忽大意而飲恨當場,另外還有兩架被擊傷。

    隻是在高空戰場上。飛鷹-a3戰鬥機的這種不要命的攻擊方式下,也確實為在低空對“美洲虎”進行獵殺的友軍戰鬥機群爭取了10分鍾的時間。

    然而就是這麼短短的十分鍾,給印軍帶來的延誤是致命性的,因為su-30mk沒能及時救援己方的“美洲虎”,而令到被壓製在低空戰場上的“美洲虎”,在敵軍飛鷹-a3戰鬥機和地麵防空導彈的雙重打擊下紛紛墜落。

    最終僅剩下4架“美洲虎”,僥幸逃脫了同時來自地麵和空中的雙重火網的覆蓋,倉皇地向著印度國境線方向逃遁。

    而在高空戰場上,印度的su-30mk也損失了三架,並且還要麵對來自低空和高空兩個巴軍戰鬥機群的上下夾攻。最後也隻能放棄了這場空中戰鬥,保護著餘下的4架“美洲虎”,悻悻地離開了這一片空域。

    這是印巴雙方有史以來,第一次在空中較量上,以印度的主動退卻而告終。

    在整個高空對流層進行空戰中。印度空軍以三比六的戰績取得了勝利,但是一看參戰雙方的戰鬥機性能。就無法認同這樣的所謂勝利。

    一種第二代戰鬥機中的佼佼者su-30mk,和第一代戰鬥機飛鷹-a3之間的這種較量,就算贏了恐怕也是不怎麼光彩的。

    更何況,從作戰任務上來看,su-30mk是護航戰鬥機,它需要做的是保護友軍“美洲虎”部隊,結果友機被巴軍擊落了27架,低空的飛鷹-a3戰鬥機隻有3架被擊落。

    總體成績,算起來應該是印度以九比三十的戰績落敗,毫無疑問,在印巴的所有空戰曆史中,印度人第一次遭遇了如此慘烈的失敗,敗得如此徹底。

    巴基斯坦空軍和陸軍一樣,在過往的曆史中,在曆次的印巴戰爭中,都表現出了過人的勇氣和僵化死板的戰術思想。

    這也是大部分伊斯蘭國家的問題所在,貧窮和宗教信仰,帶來了無懼於死亡的勇氣。但與此同時,宗教國家的特性也顯露無遺,狂熱有餘,而智慧不足。

    在實力明顯強過自己的印度空軍麵前,巴基斯坦方麵一直都是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而他們也很少去思考新的戰術體係,隻會一味的擴充軍備的數量和提升質量。

    結果,經濟上比印度窮,技術上比印度差,以至於巴基斯坦軍隊根本沒有幾次舀得出手的戰績。要不是印度人也不聰明,巴基斯坦還真的要被滅亡了,就算有中國這樣的大國支持也一樣。

    然而今天,巴基斯坦的空軍部隊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勝利,毫無疑問是得到了中**事顧問的指點,讓他們開始思考在戰術上的提高,與提高武器裝備的性能一樣那麼重要。

    正是中國空軍把自己研究的一些戰術心得傾囊相授,巴基斯坦空軍才懂得如何去分析敵我態勢,並且製定相應戰術策略,更懂得了一些在劣勢條件下抗擊敵人的方法。

    一直以來,華夏聯邦軍的高層也以美國作為假想敵,也思考過對方如何在劣勢條件下,采用有效的戰術來對抗科技更加先進的華夏聯邦軍。

    所以,長時間的針對性研究,華夏聯邦軍也得到了不少有趣的實際數據。現在,正好可以用在巴基斯坦身上,也算是為中國的軍事理論積累一些基礎。

    畢竟,在以後東西方對抗中,美國或者其他的國家,也會用這種手段來對付自己。

    這一次,在巴基斯坦上空所采用的空中伏擊戰術,無非就是一種以己之長攻彼之短的針對性攻擊模式。

    早在十年前,中國的空軍部隊就演練過這樣的戰術,而現在到了巴基斯坦空軍飛行員的眼裏,簡直成了不可思議的神話故事一樣。
梅爾斯 發表於 2019-4-6 22:57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遭遇慘敗

    就這麼輕而易舉的,以很小的代價,重創了印度空軍。這一結果,直接幫助了巴基斯人坦從印度優勢空軍的手中奪取了製空權,取得了讓人難以置信的戰果。

    這是毋庸置疑的,登東上空的這一次空中對戰,是印軍最可怕一場惡夢,而且這場惡夢還會繼續延續下去。

    倒了血黴的“美洲虎”,它僅僅是湊巧第一批被扔進陷阱裏的可憐蟲,在接下來的時間裏,就要輪到那些地麵裝甲部隊來體驗無處不在的恐懼和絕望了。

    印度空軍這一次慘敗,使得印度國防總參謀總部大為震怒,尤其是此前還對西線寄予了厚望的薩姆.馬克內肖。

    可是印度損失了如此多的先進戰鬥機,換來的是什麼?

    用腳趾頭想也明白,印度損失了三十架昂貴的主力戰鬥機,然而現在登東防線的製空權卻依舊是處在巴軍的控製之下。

    而為了要保證地麵戰鬥能夠取得勝利,就必須從巴基斯坦手中奪取登東防區的製空權。於是湖,印度國防總參謀總部立即發出命令,讓印度空軍暫停出動攻擊機對巴軍陣地發起攻擊,而是派出大量的製空戰鬥機。

    其中主要包括了印度自行組裝的su30mk和全套買自法國的“幻影iii”戰鬥機,印度人使足了勁道,開始全力以赴,目的就在於奪取西巴東線戰場的製空權。

    這對於整個西巴戰場而言,因為西線暫時還並沒有傳來遭到巴軍空中力量打擊的消息,所以印軍總指揮部想當然的認為巴軍將全部的空中力量投入進了東線,這才打敗了強大的印度空軍。

    甚至乎,身為總參謀長的薩姆.馬克內肖,還沒有得到有關西線部隊已經覆滅的消息。他還把原本布署於西線的製空戰鬥機抽調出來,派遣到東線去充實那裏的空中力量,更好的為地麵戰鬥服務。

    像這種情報失常的現象,為何沒有引起參謀總部的注意?

    這就要說道印度自身的情報部隊編製和設備技術上普遍存在的問題了,像這樣的與一支成建製的部隊失去聯絡。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印軍情報係統本來是作戰部隊的耳目,應該能夠為作戰部隊隨時提供所需的作戰情報,使作戰部隊能夠及時擬訂作戰計劃。並實施作戰。

    然而,印軍感到痛心的是,在這次西線的戰爭中,印軍情報係統表現得實在是不怎麼樣。並且還造成了印軍的許多損失。

    就以一支巴基斯坦陸軍步兵師為例,巴軍步兵第7師是一支很有戰鬥力的部隊,印度陸軍十分關注該部隊的去向。

    然而,印軍情報係統就一直沒有搞清該部隊的具體位置在哪兒。

    有的時候,印軍情報係統說步7師在某個位置。然而,印軍試圖前去圍堵時,連步7師一個士兵的蹤影都沒有。

    時間一長,印軍就把巴軍的步7師叫做了“魔鬼師”,步7師就像魔鬼一樣來無蹤去無影,讓印軍捉摸不定。

    然而,步7師的襲擊卻一直沒有停止,不時地從一些地方鑽出來。狠狠地對印軍敲打一下。然後就沒了蹤影。

    印軍雖然嚴加防範,但防不及防,不時受到襲擊。由於印軍情報係統難以確定步7師的具體位置,印度地麵部隊的前線指揮官人心惶惶,似乎步7師隨時都可能從身邊冒出來襲擊,印軍不得不動用大量人力和物力進行防範。

    在巴軍中。裝甲1師是精銳的打擊力量,具有快速作戰的能力。是印軍重要的作戰對手。然而,戰爭開始後。印軍情報係統一直找不到裝甲1師的位置,印軍地麵部隊無法擬訂作戰計劃,更談不上怎麼去交戰了。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一周之才有所好轉。

    那天,印軍情報部隊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偵察到裝甲1師的蹤跡。然而,這個時候的裝甲1師已與印軍作戰一個多星期了。

    更讓印軍地麵部隊感到毛骨悚然的是,印軍步12師小分隊於12月4日晚貿然發動襲擊,攻占伊斯拉姆加。印軍大喜,自以為獲得了很大的成功。

    然而,印軍不知道的是,這個時候,巴軍一支強大的部隊正在伊斯拉姆加稍南一點的地方行軍,幾乎是和12師小分隊平行著向賈伊薩姆爾挺進。

    隻要巴軍一進攻,12師小分隊就可能遭到滅頂之災。僥幸的是,當時的巴軍並沒有發現。

    據華夏聯邦的情報人員分析,印軍情報係統本身戰前就存在著許多問題,包括機構重疊、分散管理、缺乏統一領導和設備不足等,導致人力的浪費和整體效益的欠佳。

    而在軍隊的內部管理上,混亂也一直持續,無線電通訊裝置經常發生故障,而且也會受到天氣和惡劣環境的幹擾而無法正常工作。

    雖然與辛格所在的西路軍失去了聯絡已經有兩天,但印度陸軍總指揮部仍然認為,辛格所在的部隊隻是因為通訊受到了幹擾或者出現了技術故障。

    一支四萬人的部隊是不可能憑空消失的,所以依舊非常淡定的實行著原本的計劃和安排,地麵作戰行動不曾有過大的更改。

    而對於這一次才登東地區的空戰慘敗,印度空軍則普遍認為是因為巴基斯坦人忽然變得十分狡猾,與以往的巴斯坦空軍作風完全不一樣。

    與此同時,印度人也意識到,戰場空域的監視和空中機群的指揮,隻憑兩架掛載了電子吊艙的su30mk很明顯是不足夠的。為了勝利,就不能像以前那樣吝嗇了。

    於是,參謀總部同意了一線空軍指揮官的請求,決定不惜血本的投入兩架從美國買回來的“鷹眼”預警機,用於為空中戰鬥機群提供預警和指揮。

    在往後與巴基斯坦的製空權爭奪戰中,這樣的先進技術兵器,也會切實的運用於實戰,而不是藏起來當傳家寶。

    先不去說這場即將到來的製空權爭奪,地麵戰場上,印軍東路軍的指揮官左盼右盼,等著己方的空軍部隊來掃清前麵的道路。

    然而在經曆了一次慘痛的教訓之後。印度的空軍方麵幹脆當起了縮頭烏龜,他們還放出話來,在沒有完全取得登東上空製空權的情況下。空軍兄弟是無論如何也不願意再冒險出擊。

    二十七架“美洲虎”被擊落,印度空軍元氣大傷,剩餘的攻擊機飛行員也拒絕前來協助西線的陸軍,他們還有模有樣的聲稱。位於前線巴軍陣地的防空火力實在是太過於密集,自己的攻擊機實在是難以靠近發動攻擊。

    而攻擊機的指揮官幹脆直接給東路軍發去電報:還請陸軍兄弟先行清除掉巴軍的防空火力點,我們空軍兄弟才會過去協助你們。。

    東路軍的軍官們在得到這封電報後,氣得鼻子都歪了:我們要是能清除巴軍陣地上的防空火力點,還要你們空軍幹嘛?

    不少東路軍的將領都在心中誹謗著:這群龜兒子。每年國防部都拿那麼多的軍費拿給你們去填su30mk的這個無底洞,卻又看不見有多少效果。現在直接被人家落後整整一代的戰鬥機所擊敗,還真有臉讓我們陸軍幫你擦屁股。

    敢情好,讓陸軍給你們空軍提供火力支援,這叫什麼事啊?

    “要是這些個軍費能全部轉為用在咱們陸軍身上,不知道能夠再采購多少先進的美製m60a1主戰坦克,也不用像現在這樣窩在這個鬼地方動彈不得了。”

    一位東線戰場上的裝甲旅旅長,大聲地向自己的上級訴苦。但是換來的。隻有上司的鬱悶和無奈。誰讓高層覺得空軍才更重要的,陸軍現在都是沒爹沒娘的苦孩子。

    東線戰場上印度軍官類似的想法,也是有著一定曆史背景的,那就是印度空軍和陸軍兩大機構,一直都在因為軍費預算的分配額度而有著矛盾。

    印度的整體國民經濟實力跟華夏聯邦相差得太遠了,也隻能和華夏聯邦的成員國之一的澳大利亞自治邦相比。除了一些輕功產業之外,印度還沒有一個能拿出手的。

    至於近年來得到美國扶持的印度軟件業。也才剛剛起步,完全不能拿出來說。

    但是印度每年的軍費預算卻一點也不少。甚至已經對他們的財政體係帶來了可怕的重負,印度確定軍費預算額度的方法也和讓人發笑。

    假若巴基斯坦軍費是100億華元,那麼印度就要花400億華元。

    而在全世界前十位的軍事大國中,印度也是一個非常奇葩的國家,那就是它缺乏自主的武器裝備研體製和開發生產能力,其工業能力之差,讓人忍俊不禁。

    印度所有先進的空軍和海軍裝備的,都是百分之百依賴進口的,無非是進口整機還是進口零件。su30mk戰鬥機就是從各國進口部件,整機在印度組裝,一個典型的來料加工。

    得益於中國的出現,全世界的軍事技術研發進度都向前拓展了二十年左右,因此印度也開始野心勃勃地搞他們的大陸軍計劃——“阿瓊”式主戰坦克。

    也就這款由印度陸軍工程學院搞出來的“阿瓊”式主戰坦克,還勉強稱得上是印度自行開發研製的第二代主站坦克。即便如此,發動機還是用的德國貨,履帶采購自波蘭。

    反觀印度的海軍,由於國大黨政府致力於稱霸印度洋和南亞沿海的這個大戰略,所以印度海軍毫無疑問是排在第一位的,這也得到了來氣陸軍和空軍的共識,因此唯有海軍軍部每年得到的軍費預算是三軍中最高的。

    至於剩下的部分,就是由空軍和陸軍來分配了,為了這點小錢,陸空兩軍的高層總是爭得麵紅耳赤,就差動手幹架了。

    印度陸軍軍部,總是埋怨空軍花冤枉錢去買su30mk,每一架這樣的戰鬥機,其日常維護費用都是高得離譜,而且一點也沒有德製戰鬥機造價低廉和維護便宜的優點,反倒像是一個永遠也填不滿的深坑。

    陸軍多次建議,把那些拿去買飛機的錢拿來,為陸軍多生產一些先進的主站坦克。

    而空軍方麵也不甘示弱,他們控訴陸軍花了大價錢去開發“阿瓊”式主戰坦克,結果換來了一個昂貴的花瓶。

    還大聲賭咒。說那些拿去開發的費用,如果換成購買美軍的m60a3都能買上幾百輛了,讓陸軍的機械化裝甲水平一下提高數個檔次。

    哪會像現在這個爛樣子。花了幾十億美元,卻隻生產出100輛“阿瓊”。細細算下來,“阿瓊”的造價都快趕上一架su30mk了。

    空軍的一位中校甚至嘲笑著說道:“說起‘阿瓊’,你們到底是在研製坦克還是研製飛機?這樣的造價。能讓坦克飛上天了!”

    而且還挖苦道,那些錢要是能省下來買su30mk,印度空軍早就能稱霸南亞了,就算是與中國空軍進行局部對抗也不是不可能。

    陸軍和空軍,平時就一直爭吵鬧休斷。讓政府高層很是頭疼,所以在之後的每一年,陸軍和空軍所得的軍費都是平均分配,以表示國家不偏不倚的態度。

    這種完全沒有戰略側重的分配手法,結果是很明顯的,印度的空軍和陸軍一個都沒建設起來,成了現在這種不上不下的狀態。

    沒有了來自空中的支援,東陸軍的印度指揮官反倒更想打出成績來。以便於在來年的軍費提案上。掌握主動權。

    於是乎,東路軍在最高司令員的命令下,負責掃雷的工兵部隊不得不冒著敵人的猛烈炮火襲擊而強行在地雷陣上開辟著可以讓坦克通行的安全道路。

    而東路軍的裝甲部隊也是整裝待發,待到雷場被打通,便當即投入到激烈的戰鬥,朝著敵人的陣地衝去。不顧一切。

    在頂著慘烈傷亡卻仍繼續執行任務的印度工兵部隊的拚命作業下,花費了將近兩天的時間。才終於在地雷陣的內部強行打通了一條安全的道路。

    第二日清晨一早,東路軍的裝甲軍團就冒著巴軍無比密集的大口徑炮火的洗禮。不顧一切的強行衝破了雷區的阻礙,朝著巴軍的第二個防區發起了決死衝擊。

    在戰鬥一開始的階段上,進行的還算順利,印軍的第4裝甲師成功的越過了巴軍依托兩個高地建立起來的第一個防區。

    在穿透之後,原本打算要迂回包抄巴軍第一防區,印軍裝甲的一個旅卻發現在自己的前方,還有一個巴軍防禦陣地,這裏是巴軍依托另外兩個高地構築起來的第二防區。

    在失去空軍力量的增援之後,東路軍已經連最起碼的空中偵察能力都不具備了,而地麵進攻,所針對的情報都是在戰爭發起之前收集到的,印度人當然不可能預計得到巴軍會在這裏構築了一條縱深如此寬大的防禦陣地。

    可憐的印度陸軍,作為一個方麵軍,居然連自己的偵查用飛機都沒有,而需要來自空軍總部的授權。

    要知道,華夏聯邦軍在對日戰爭時期,任何軍一級的作戰單位編製,就會擁有直屬的空中力量,而不必什麼都要去煩空軍總部。

    很明顯,印度人沒有這樣的經濟和工業實力。

    以至於現在,缺乏空中支援的印軍第4裝甲師落入了進退維穀的困境,想要按預定計劃包抄巴軍當麵的第一防區吧,那就意味著要陷入兩個陣地之間的地段,承受兩倍火力的打擊,這就等於必須要承受極為慘重的損失。

    你要說現在回撤嘛,可是一想到已經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價,結果要空手而回,那也相當的不甘心。

    更何況,事後肯定又要承受來自空軍的冷嘲熱諷。

    “尼瑪的!輸人不輸陣,格老子的,爺跟你拚了!”印度東路軍的指揮官現在也決定豁出去了,這仗打到這份上,已經是退不得一步了。

    隨後,在直屬長官的命令下,印軍第8裝甲師跟進接替第4裝甲師的迂回作戰任務,並且同時接受上級的命令,第4裝甲師硬著頭皮繼續向巴軍當麵的第二防區發起衝擊,力求在突破第二防區後再穿插迂回,給巴軍來個雙管齊下。

    印軍的指揮官還真個就不信了,巴基斯坦還能有幾道防線?

    按照印軍的想法是,巴基斯坦能夠在這裏構築起兩個這等規模的防禦陣地就已經是很了不起了,這與巴基斯坦軍過往的作戰手法大相徑庭。

    要是換作過去,巴軍肯定是在第一道防線集結重兵,說什麼也不讓敵人踏進自己領土一步。伊斯蘭人大多都這樣的性格,氣血充盈,但缺乏耐力和戰術智慧。

    隻可惜,印度人不知道的是,這一次的防禦布置計劃並非巴基斯坦人自己安排的,而是由來自華夏聯邦軍的軍事顧問精心為印度人準備的陷阱。
梅爾斯 發表於 2019-4-6 22:57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瞧出端倪

    印軍的第4裝甲師在付出了22輛m60坦克被擊毀打殘的巨大代價之後,終於是得以成功突破了巴軍在登東的第二個防區。

    然而,等在印軍麵前的,確實一個痛苦的事實——前方居然又出現了一個防禦陣地防線。

    不僅如此,印度東路軍的指揮官看著眼前越來越密集的巴軍大口徑火炮轟出的泥浪,他就意識到了一個更悲涼的現實:不僅在自己麵前,甚至在這個防禦陣地的背後,應該還有另外一個巴軍的防禦陣地。

    這個戰略縱深,是前所未有的深,而印軍已經陷入其中,進退維穀。

    要知道,擺在印軍麵前的這種多重防禦結構,就像一個可以吞噬一切的泥沼,印軍的機械化裝甲部隊,現在很不湊巧的,已經全部深深的陷了進去。

    無論是前進還是後退,都將付出慘烈的代價。

    這個防禦陣地的規模,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起來的,巴基斯坦方麵至少準備了大半年的時間。

    而事實上,在中國的工程師和大型土木工程器械的幫助下,無論是挖戰壕還是深坑,或者建立反坦克土牆,全都是使用了挖掘機和推土機,比起一般的人力勞動,建造時間大大縮減了,質量也是更加可靠。

    至於印度人,受限於他們國內的建築水平和工業能力,卻不知道這些,還以為巴軍為了應對印度的入侵而早早有所準備。

    現在的巴軍防禦陣地,連綿不絕,就像是一團韌性極好的粗繩,一圈一圈,一層一層,將印軍的機械化裝甲部隊牢牢的捆了起來,死死壓製住。

    陷入防禦縱深的中間地段,就算是突擊能力最強的印軍裝甲旅,也完全喪失了坦克部隊在機動性上麵的優勢,而是被巴軍的猛烈炮火。完全壓製在兩個防禦陣地之間。

    不僅如此,還要承受來自三個陣地的火炮轟炸,任由各種大口徑火炮的炮彈。像雨點一樣落在自己的頭上。

    印度東路軍的指揮官,現在已經是有些騎虎難下了。

    考慮到陷在巴軍防禦陣地裏頭的可全都是自己手上最為精銳的裝甲部隊,有超過三十輛美製的m60坦克,要是全都損失了。就算自己能夠或者沒法向陸軍參謀總部交代了。

    先不說以後,光是這接下來的仗,沒有一支精銳的坦克部隊,就十分難打了。更何況,直到目前還沒有看見巴軍將他們的裝甲部隊投入戰場。絕對是作為預備隊,專門等候在登東以西的穀地,等著印軍剩餘的裝甲部隊去入套。

    然而,印軍現在也是頭疼得很,東路軍連登東的防線都無法突破,假使損失了太多的“阿瓊”和m60,那又拿什麼去和巴基斯坦的300輛“灰熊”坦克拚命呢?

    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印軍指揮官迫於無奈。隻得命令第4和第8裝甲師向向後撤退。完全放棄了之前那種天真的想法。

    按照情勢來分析,現在還想要突破敵人的陣地,然後實施迂回包抄,根本就不現實。別說能不能殲滅敵軍了,不全軍覆滅就該燒香拜佛了。

    還不如放棄那種不切實際的計劃,老老實實的將手中的步兵調遣上去。就算冒著巴軍的炮火會帶來的較大傷亡,但至少步兵能夠向敵人的防禦陣地發起衝鋒。然後一個個地慢慢的啃下來。

    在印度,士兵的價值毫無疑問要比坦克低得多。死在多的人,也不會太過心疼。

    而且說到陸軍總數,反正印度主將覺得自己手頭上掌握的兵力要比巴基斯坦多,就算是付出再大的傷亡,事後也可以很容易的補充回來。

    作為人口大國,印度還真不缺兵源,而且就算士兵戰死,撫恤的花費也相當低廉。不像裝甲部隊那樣,每損失一輛先進的外購型坦克,那可就是一筆錢,足夠雇傭一個團的士兵了。

    士兵無非就是價值一些麵包和衣服,這些東西,印度自己就能生產,算是可以控製的成本範疇。而任何一輛坦克,上麵的所有部件,幾乎都要從國外采購。

    裏裏外外被人盤剝,結果每一輛都成了天價,並且是無法控製的成本,指不定哪天就要漲價甚至是斷貨。

    在印度,士兵基本沒有接受過教育,那就沒有了所謂的教育成本。而另一方麵,因為社會體製的落後,印軍士兵無論是薪水還人權,都很成問題。

    從管理學上來說,就是人力資源成本非常低廉,低到了將領根本不在意底層士兵的死活。這種現象,在清末民初的中國,也相當普遍。

    在這種軍事指導思想下,印度步兵的命運就很悲哀了,上級指揮官寧肯損失士兵也不願意損失軍費,萬般無奈之下,印軍的步兵們隻好充當炮灰,硬頂著巴基斯坦人的炮火悶頭往前衝。

    試著想想看,155毫米口徑的夜戰榴彈炮,發射出來的破片榴彈,直接在距離地麵不到3米的空中發生爆炸,隨後彈體的表層金屬被撕裂,所產生的不規則破片,完全足以覆蓋半個籃球場大小的區域。

    在這麼一個圓形區域內,是可不存在什麼攻擊死角,這就等於說,一旦不幸的走進了這麼一個被金屬碎片風暴席卷的區域,裏頭的人必然要麵對大量破片。

    在這樣的環境中,一個一米七左右的人類,其安然無恙的幾率能有多高呢?

    印軍改變了攻擊模式,巴軍也開始了他們的應對,在前沿陣地的一些巴軍士兵發現了印軍開始利用步兵衝鋒來發動突擊之後,便立即將情報發往後方的炮兵陣。

    隨後,巴軍所有的火炮都開始發射裝有空炸引信的高爆彈,就是為了針對性的打擊印軍的步兵集群。

    一時之間,在印軍步兵發起衝擊的這條道路上,隨處可見橫飛的炸彈破片,甚至構成了一道彌漫著死亡和血肉的火力網。

    隨著每一次印軍步兵的衝鋒,巴軍的大炮也按照前線觀察員的提示而不斷調整射擊諸元,被火炮所覆蓋的地區,也不斷的朝向印軍前進的地區推移,由始至終。都跟隨著在衝鋒的印軍士兵的步伐。

    這樣的“步炮協同”,實在是讓印軍步兵血肉橫飛,痛不欲生。

    印軍後排陣地上的牽引式火炮炮兵。他們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戰友在巴軍的炮火中倒下、碎裂,被撕裂的肢體和內髒,編織著一個修羅地獄。

    無論如何焦急,無論如何氣氛。即使咬碎了牙齒,印軍的火炮手也無可奈呢,他們隻能睜大眼睛看著巴軍的炮兵陣地,卻怎麼也打不到對麵。

    就在此時,火炮營的軍官也產生了怨恨:陸軍的高層隻知道去花大把的美元買美國人的坦克。還有浪費一大堆資金來造“阿瓊”這樣的花瓶,可結果呢,現在這些坦克卻智慧躲在步兵的後麵。

    印軍火炮營的營長對此大為憤懣,陸軍高層很少舍得花點錢給炮兵裝備一些大口徑的火炮,甚至連巴基斯坦的炮兵都比不過了。

    這也導致了,現在印度的炮兵隻能幹瞪眼,看著步兵師的戰友們一群一群的去送死,而自己卻有心無力。

    看到這慘烈的修羅景象。印軍火炮手的心都是在滴著血。無可奈何之下。隻好朝著射程能夠達到的幾個地方胡亂開炮,發泄一下鬱悶的情緒。

    同時,也是為了給發起人肉衝鋒戰術的同胞們壯壯聲色,至於能否給巴軍防禦陣地的士兵造成一些傷亡,這就很不好說了。

    而那些僥幸衝過巴軍火炮覆蓋區的印軍士兵,終於成功抵達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巴軍陣地前沿。隻是。雖說目測已經不需要再顧及炮火的威脅,然而卻不代表這裏就是安全的。

    印軍士兵即將要麵對的。可是巴軍防禦陣地上凶猛的洪流iii型通用機槍,這種能發射7.62毫米機槍子彈的武器。在它的交叉火力掃射下,可不是鬧著玩的。

    7.62毫米的機槍子彈,威力固然沒有炮彈那樣驚人,無法用一發就帶走數條乃至數十條性命,也沒有無處不在的破片風暴。

    可事實上,一百一十挺通用機槍,前或左右上下交叉布置,構成了嚴密的死亡禁區,就像用子彈編織而成的一張大網,不斷的吞噬著人的性命。

    每分鍾660多發的射擊頻率,外加穿透力驚人的7.62毫米機槍子彈,在點燃後的火藥推動下,已然足以撕碎印度步兵的血肉之軀。

    被打碎的頭顱,被撞斷的手足,僅僅是從側麵劃破肚皮,就像被鋒利的刀刃砍到一樣,內髒流出,血如泉湧。

    還未等到這些印軍士兵撲到陣前,就死了一大半,而剩餘的人,才得以靠近在了巴軍機槍陣地的前麵。不少人,都連忙尋找躲機槍和炮火射擊的死角,然後躲進去,不敢隨意動彈。

    在外麵,到處都是洋溢著慘叫、槍鳴、炮轟還有泥土墜地的聲音。

    在火炮和機槍這些戰爭機器的麵前,人的力量何其卑微,就如同隨時都會熄滅的燭火一樣。

    很顯然,豬突式肉彈衝鋒戰術失敗了,巨大的損失,也讓印度東路軍的指揮官清醒了不少,他開始意識到缺乏裝甲保護的步兵,麵對如此的猛烈的炮火和機槍陣地,是無能為力的。

    在這樣的狀態下進行集團衝鋒,簡直就是自殺,果然還是必須要派出裝甲部隊,才能有效的與步兵互相協同,然後衝破敵人的陣地。

    其實,這兩種戰術在二戰期間就已經被證明是無比愚蠢的。

    日本的刺刀戰在麵對美國和蘇聯時,成了無限送死流戰術。而英法等國讓坦克配合步兵,結果被德國的純機械化洪流打得屁滾尿流。

    而印軍指揮官無論學習過多少經典的戰術,都很難掌握戰爭的精髓,因為印度,已經太久沒有經曆過真正的戰爭了,也沒有遇到過像樣的對手。

    東路軍的主將左顧右盼,還是舍不得將昂貴的“阿瓊”和m60投入到這樣的消耗戰之中。隻好退而求其次,下達命令,從其中四個**裝甲旅之中,抽調出一部分次等貨色來配合步兵的行動。

    結果,在一番掙紮後。140輛波蘭製造的t55坦克被拿出來,在這些坦克的掩護下,機械化步兵師本身所裝備的БmП-1和БmП-2步兵戰車也裝上了1個整編的步兵團。然後就向著把軍陣地發起了第二次衝擊。

    真別說,這一招倒還是挺有效的。

    雖然巴軍的應對也很迅速,後排的火炮手在得到來自前沿陣地的報告之後,也非常及時的將高爆彈換成了應對裝甲單位的穿甲彈。

    可這一來一回。就花了不少的時間,讓印軍鑽了空子。

    要知道,裝甲部隊的突擊速度是相當快的,而巴軍的炮火卻無法跟得上印軍坦克和步兵戰車前進的速度。

    最終,印軍在付出了30輛坦克和20輛步兵戰車被的代價之後。才得以成功的突進到了巴軍防禦陣地的最前沿。

    在這個時候,巴軍陣地上所部署的反坦克炮和反坦克導彈就可以發揮他們的作用了,甚至就是為了等這一刻,巴軍的武器儲量相當驚人。

    在巴軍的防禦陣地上,他們配置的反坦克炮全都是105毫米口徑的平射炮,射擊時彈道平直,容易瞄準。

    而且,這種反坦克炮所發射的炮彈。幾乎全都是可以垂直擊穿印軍坦克的正麵裝甲。更何況。巴軍所使用的炮彈可全是中國武器製造商所生產的貧鈾穿甲彈。

    別看這種反坦克炮的口徑不是很大,可用來對付印軍的t55坦克的卻是綽綽有餘,即使是最厚實的正麵裝甲,恐怕也頂不住一炮。

    至於裝甲厚度尚且不夠40毫米的БmП-1和БmП-2步兵戰車,在這種反坦克炮麵前,就完全是一捅就破的紙葫蘆了。

    至於少量的m60a3主戰坦克。105毫米口徑的反坦克炮對於這種裝配了外掛式反應裝甲的第二代主戰坦克威脅不大。

    可巴基斯坦也不是沒有準備,一些反坦克導彈就專門是用來對付這種難纏的敵人。而且巴軍利用地形的優勢。在幾個向外突出的高地上,設置了大量的反坦克導彈伏擊陣地。

    這些反坦克導彈。可是專門挑m60a3薄弱的側麵裝甲和履帶下死手的,通過戰後的統計數據表明,這麼做的效果還算不錯。

    在這種多層次的立體化防禦打擊之下,印軍損失了近50輛的t55以及14輛m60a3,甚至還包括了近半數的步兵戰車。

    如此巨大的損失,換來的隻是巴軍的彈藥消耗,印軍依舊未能突破巴軍的當麵防禦陣地。而由於傷亡太大,部隊士氣下降到了臨界點,東路軍的總指揮也隻好下令,讓殘餘的部隊撤出戰鬥。

    雙方你來我往,進行了一連串的攻守較量。

    印軍方麵,損失了將近200輛裝甲車,還有兩個成建製的步兵團,損失不可謂不慘重。而作為防守的一方,巴軍在印軍的第二次攻擊浪潮中,前沿陣地在也損失了將近一個團的兵力,包括大量的軍用物資被消耗掉。

    印軍的坦克炮和火炮,還是給巴軍造成了一定的困擾。

    不僅如此,巴基斯坦方麵精心構築的反坦克陣地被摧毀了一半以上,其中前兩個防區受到的破壞最為眼中,連基本的防禦體係都已經難以維係。

    所以,在印軍撤退之後,巴軍也抓緊時間休整,放棄陣地的前沿,轉為退守到兩個剩餘的高地上,在第二防區的末端重新構築新的陣地體係。

    因此可以說,現在這樣的情況,印巴雙方的勝負還不好確定。

    從損耗的角度上來將,印軍此戰的損失明顯要比巴基斯坦方麵大上許多,並且在局麵上依舊處於下風。

    可從整體局勢來看,這樣的損失對,於在兵力和資源上占據較大優勢的印度而言,並非傷筋動骨。隻要重新整頓兵力和時期,印軍的戰力對比於巴基斯坦還是能夠占著上風的。

    同時,東路軍的一部分目的也算是達到了,他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之後,終於是成功的迫使巴軍退守至第2防區的末端。

    雖然未能完全達成了原本製定的戰術意圖,但至少實現了其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印度東路軍依舊有力量組織起足夠規模的攻擊陣型。

    前麵這兩次攻擊失利,也讓印軍的指揮官對巴軍的戰術執行能力有了新的認知,開始意識到,發動大規模的集團化衝鋒在這樣的地形上是不合適的。

    這裏前寬後窄,十分不利於發揮印軍的兵力優勢,如果非要硬來,反倒給了巴基斯坦可乘之機,讓敵人得以在局部上占據兵力的優勢。

    這兩次攻擊行動,使得印軍方麵搜集到了不少有用的巴軍情報,其中一個就是在這道防線上,當麵的巴軍並沒有配置裝甲力量。從對方不予反擊和追擊來看,對方的兵力也不是很足,否則不會在勝利之後馬上就退守到後麵的防區。
梅爾斯 發表於 2019-4-6 22:57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士氣大振

    巴軍的優勢,無非就是憑借大口徑的炮火和有利的地理環境。而想要突破這個防禦區域,印軍就必須要投入更多的軍事力量,要組織起更大規模的攻擊浪潮。

    在即將發起的第三次攻擊行動中,印度的東路軍指揮官毫不猶豫的就投入了2個整編的裝甲旅和4個精銳的步兵團,將手中所有的步兵戰車和三分之一的坦克全都投入到戰鬥中,可以看出印軍主將的決心是何等強烈。

    但實際上,這些被抽調出來的坦克,仍然大多是在印軍將領眼中那些可以被損失掉的老舊貨色,真正的m60坦克和“阿瓊”坦克,大多都被珍而重之的放在隊伍的中間,不肯輕易拿出來。

    因為此處狹窄的地貌特征,如此大規模的兵力是不可能完全展開的,所以印軍主將也有他的想法:讓皮糙肉厚的坦克頂在前麵,作為突擊的主要力量。

    一旦衝到巴軍原來的前沿陣地上,就用坦克自身的滑膛炮去轟擊巴軍的高地防禦圈,隨後派出所有的步兵戰車,將大量的印軍步兵直接闖過巴軍炮火的攔截,然後安全運送到敵人的陣地中。

    有了步兵戰車這樣可靠的交通工具,完全能夠將印度陸軍4個團的兵力成功運送到坦克部隊附近,然後在進行大部隊的重新集結。

    等到那時,步兵就能夠在坦克戰車的掩護之下,朝著巴軍所在的戰術高地發起衝鋒浪潮,用海一樣的人潮,去推垮巴軍的防禦。

    可因為之前的戰鬥損失,印軍現在掌握的步兵戰車數量嚴重不足,沒有辦法,隻好讓步兵戰車多跑幾次來回,分批地將印軍步兵運送到敵人的陣地上。

    雖然在效率上有些不盡人意,不過當麵巴軍的實力有限,就算是這樣的分批運送,也還是能夠衝上敵人的高地。

    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地球上就再也沒有出現過近500輛坦克集中於如此狹窄的區域,這樣的壯觀景象,可是不少軍人一生都難以看到的。

    龐大的裝甲部隊。在參戰雙方的麵前徐徐展開,坦克排成了密集的攻擊陣型,頭上頂著敵人的炮火,不斷朝著前方發起淩厲的突進。

    一時之間。讓連反手搓的印度東路軍士兵也心潮澎湃,他們的士氣開始有著恢複的跡象。

    如此激蕩人心的攻擊陣勢,卻僅僅是為了要奪取兩個不足千米的高地。那裏是巴軍駐守的防區,上麵隻有不到1個師的兵力。

    印軍的裝甲坦克撲到巴軍防禦高地的山腳下之後,印度人擺開的架勢就更讓人吃驚了。

    433輛步兵戰車。如狼群一樣在平地上奔馳著,它們冒著巴軍的炮火,成功抵達了山腳處。在他們的身邊,到處是爆炸和塵土,當步兵戰車越過彈坑的時候,裏麵的人都是明顯的晃成一團。

    道路本來就崎嶇,現在還要頂著無處不在的炮彈,每個戰車駕駛員。都在乞求著印度的諸天神佛。希望能夠或者闖過這處死亡山穀。

    除了一些實在倒黴透頂的家夥,絕大部分的印軍步兵戰車還是完成了他們的任務,將一個團的士兵運送到了巴軍火炮照顧不到的地方。

    步兵戰車的後蓋放下,從裏麵湧出了螞蟻一般的印度步兵,平時的訓練看來是相當的馬虎,許多的印軍士兵都是慌慌張張的。連武器都拿不穩。

    也有一些參加過上一次印巴戰爭的老兵,他們比較有經驗。在一下車後,當即迅速地開始尋找可以隱蔽的地方。將自己保護起來。

    而印軍的步兵戰車在卸下了它們原本所搭載的步兵之後,便迅速關閉車門,並且調轉方向,朝著己方的陣地飛奔而去。

    這些步兵戰車,需要再一次穿梭於被巴軍炮火所覆蓋的那一片死亡區域,然後去搭載下一批肩負著攻擊任務的步兵戰友。

    如此來來回回,山腳下,黑色的小點越來越多,彙聚成了一大片。

    印軍的步兵團,光是為了要在兩個高地下集結,就花費了一日一夜,而且這種運送兵力的行為還是在巴軍的炮火洗禮下進行的,因此印軍也不得不付出了大量的傷亡。

    可無論損失有多大,印軍的戰術目標還是達成了,在巴軍的兩個防禦高地的下方,印軍得以集結了大量的兵力,隨後就是對高地上的巴軍防守部隊展開攻擊行動了。

    目前,印巴雙方的大炮都停止了轟鳴。

    因為在這樣的距離之下,火炮可是不長眼的,帶走的不僅僅是敵人的生命,對於友軍也同樣有著相當大的威脅。

    隻有巴軍的高地上,還配備了一些迫擊炮和反坦克炮,這些武器依舊時不時地開火,給印軍送去一些麻煩和困擾。

    與此同時,集合在下方的印軍也不甘受辱,他們的坦克滑膛炮也隨之向巴軍還以顏色。可是因為滑膛炮的直線攻擊模式,不利於曲線射擊,無法對巴軍造成多少麻煩,純粹隻是一種以壯聲威的舉動。

    除開這些零星的炮火交鋒以外,像之前幾天那種激烈的交火暫時停了下來,毫無征兆的,似乎攻守雙方都達成了一種詭異的默契。

    在夕陽的餘暉照耀之下,在巴軍兩處防禦高地的東麵,那裏是早前的戰場上。

    入目所及,是100多輛裝甲車輛的殘骸,其中有不少還在燃燒著,可以看見若隱若現的黑煙。而戰車殘骸的周圍,則是印巴雙方士兵的屍體。

    從戰鬥打響以來,這一處的戰場,雙方的總傷亡已經達到了1萬人,遠遠超過了印軍在東巴的損失。

    而西巴戰場的東線,自開戰以來,雙方已經在登東的群山之間廝殺了超過一周的時間。將近4萬的南亞士兵長眠在此地。

    可是,在雙方的指揮官眼裏,這樣的損失對於雙方在這裏投入的總數多大三十萬的兵力而言,也有些無足輕重。

    這個時刻,有著不同尋常的寧靜氣氛,在整個戰場上,印巴雙方的士兵都望著逐漸西沉的紅日。他們都意識到了,這樣的平靜是保持不了多長時間的。雙方都磨刀霍霍,等待著夜幕的降臨,以及那石破天驚的一擊。

    巴軍的這兩處戰術高地。都屬於同一個山脈,山上山下不到8平方公裏的區域裏,竟然集結了巴軍的兩個步兵團和印軍的4個步兵團,雙方的總兵力達到了3萬人。

    更不用說。在外圍的印軍還配屬了將近500輛坦克以及400輛步兵戰車,這些密密麻麻的裝甲單位,墨綠色的身影幾乎密布了整個山頂和山腳地區。

    像這等兵力密度,在世界戰爭史上也是十分罕見的。

    二戰結束後的第二十年,在南亞又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地麵戰爭。亞洲兩個人口過億的發展中國家展開了血拚,並且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

    比起原本的時空裏,因為鍾泱的蝴蝶效應,這個世界的曆史早已麵目全非,就連印度所發起的第三次印巴戰爭,也比原本預計的規模要大上了許多。

    可以說,在戰爭的開始階段,其規模就已經超過了印度高層的預計。

    隻不過是半個月。雙方就有8萬多名士兵血灑疆場。到了而7月8日的晚間,印軍還要展開一次對這兩個巴軍高地的爭奪戰。

    自然而言的,傷亡數字還將會被大大的刷新,連月色也被染成了血一樣的鮮紅。

    到了晚間的11時12分,印軍的地麵部隊準備就緒,猛然發起了對兩個巴軍防禦高地的衝鋒。印度的人海戰術開始了。

    根據原本的戰術安排,印軍在兩個高地上投入的兵力數目也是不一樣的。印軍步兵團前線指揮官的想法是,兩個高地的高度不同。較高的高地地勢要平緩的多,甚至還能夠動用較輕型的t55坦克,向山頭的巴軍陣地發起衝鋒。

    而較矮的高地上,卻是奇峰怪石,山道崎嶇,根本不能用裝甲車輛向上衝鋒。

    鑒於這個情況,較高的高地頓時就成了印軍的首要打擊目標。隻要控製了那裏,就得以俯視另一處高地,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對巴軍防守部隊發動攻擊。

    這樣一來,印軍所麵臨的不利局麵,就得以扭轉了。到時候,拿下另一處高地也不過是舉手之勞。除了必需的裝備,也就是充當火炮來對巴軍高地火力進行壓製的t55坦克之外,印軍還向目標地投入了120輛t55作為衝鋒的前驅。

    不僅如此,還有兩個步兵團緊隨其後,與坦克部隊一起向巴軍的一處高地發起夜間突襲。至於另一個次要目標高地,則由1個印軍步兵團單獨發起衝鋒。

    坦克數量有限,所以這支步兵團就沒能得到坦克的掩護,隻能憑借4000印軍士兵的血肉之軀去對抗山上不斷傾瀉下的彈雨,用決死的鬥誌去牽製敵人。

    北麵的794高地上,100多輛坦克和近萬人做成的強大的攻擊力量起到了很大的效果。t55集群排成三道散兵線,向山頭發起衝鋒,在這三道鋼鐵散兵線中間的是印軍的步兵手持步槍,貓著腰在坦克的掩護下跟隨坦克一起行動。

    這種老掉牙的步兵和坦克協戰術,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出現過了,不得不說,步兵和坦克一起朝著敵人陣地發起衝鋒的情形還是蠻讓人激動的。

    隻不過,這種戰術在二戰時就被證明是雞肋。

    步兵處於坦克之間,並非就是安全的,而坦克則因為步兵的拖累,機動性優勢喪失殆盡,還不如編成單獨的戰術編製使用。

    巴基斯坦與印度,這是兩個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戰爭,因為各自的科技能力都不高,所以雙方的傷亡反而會更大。

    對於這一點,在華夏聯邦政府的提醒下,巴基斯坦也是早就做好了充份的準備。在戰爭發之前的一段時間裏,巴基斯坦政府對於士兵的動員工作就做得非常到位。

    反倒是印度不太一樣,他們事先預計的並不是一場全麵戰爭,對於他們的老對手巴基斯坦也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

    而另一方麵,中國人早就洞悉了印度的計劃,所以暗中給予了大量的援助。印度的情報部門卻對此一無所知,整個印度政府都被蒙在鼓裏。

    所以,他們對於戰爭可能造成的巨大傷亡,心理準備就顯得不足了。甚至一大批盲目的自信的將領,不理會薩姆.馬克內肖的戰略安排,私自擴大衝突規模。這也讓印度在西線遭受了慘烈的傷亡。

    而印軍在受到巨大傷亡的打擊之後,將領又往往會變得情緒失控,這一樣來,就直接造成指揮官決策的重大失誤。並且給己方士兵帶來了更大程度的傷亡

    在之前的兩次攻擊行動中,對於巴軍所控製的那兩處防禦高地,就是因為印度東路軍的指揮官就犯了這樣認知的錯誤,從而導致了錯誤的決策。

    主不可因怒而興師,在憤怒和怨恨的情緒之下。是做不出好的戰術決策的,甚至對於已經投入的步兵部隊而言,其結果必然是災難性。

    印軍的指揮官僅憑主官直覺,相信了他的判斷,認為自己投入了遠比巴軍要強大的兵力,不可能失敗,還自以為是的認為自己的步兵團能夠順利地奪取巴軍的防禦陣地。

    而對於那些在進攻戰鬥行動中所損失大量的印度士兵,印軍指揮官選擇性的無視了。他認為即使消耗掉了這些步兵。印度也依舊能夠保持優勢的兵力。

    但是印軍的指揮官很明顯忘記了最為重要的一點,戰鬥並不是簡單的兵力堆積和消耗,戰爭是很現實的,絕對不是一場遊戲。

    在戰爭當中,每一個參與者都是活生生的人,他們有智慧有本能。不會完全甘願接受軍官的驅使。

    要知道,即使在進攻行動中投入了數倍於敵方守軍的兵力。也並不代表攻擊方能夠取得戰鬥的最終勝利。

    這是因為,數倍於敵軍的兵力。不代表你在實戰之中,可以吧敵人的兵力耗光。

    真正的兵力,是指能夠承受在衝鋒中的巨大傷亡而始終能夠保持士氣的兵員,隻有這些中流砥柱,才是真正的兵力。

    至於“人數”,反而隻是一個浮誇的表麵數據。

    一旦到達了士氣的“崩潰點”,那麼整支部隊就會如山傾倒,勢不可擋。

    所以自古以來,軍隊在潰退的時候,無論派什麼樣的將領去挽救,都不可能成功。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西方就有軍事學家提出了“崩潰點”的這個戰術理論。而這個理論也實際表明,不是所有的士兵都能夠戰鬥到最後一人。

    這是現代化士兵與近代化士兵的根本差別,也是士氣的直接體現。

    根據這個論點來分析,進攻的部隊在麵對巨大的傷亡時,如果能始終保持衝鋒的勢頭直到最後一人,那麼這樣的部隊無疑是十分可怕的。

    可惜,印度並非是一個現代化國家,他們的軍隊也並非是現代化的軍隊,遠遠達不到戰至最後一人的士氣標準。

    按照“崩潰點”理論,所有的參戰部隊都有一個可以承受傷亡的心理極限,一旦達到了這個心理極限,那麼士兵將被慘烈的傷亡所壓垮,心理更是承受,隨之而來的就是全軍潰敗,還有戰局的糜爛。

    “崩潰點”理論對於攻守的雙方而言都是十分適用的,印巴的廝殺中,就看誰的極限更高了,戰鬥的最終勝利者,必然屬於士氣高昂的一方。

    因為兩個農業國,都在以消耗士兵的生命來進行戰鬥。

    令人遺憾的是,印軍士兵與大部分的印度軍官一樣,內心中有著對自己的盲目自信。印度軍隊的基層士兵的教育,向來都是通過極度的鄙視巴基斯坦,來誇大印度。

    所以在麵對巴基斯坦的士兵之時,印度士兵總是會有一種心理上的優越感,覺得戰鬥中倒下的應該是巴基斯坦人,而不是偉大的印度人。

    在以前,這種高傲確實讓印度在欺負巴基斯坦的時候得心應手。

    可一旦遭遇戰事上的挫折,印度士兵的真實心理素質就被反映出來了。由於缺乏承受壓力和失敗的心理素質,在突如其來的挫折麵前,印軍士兵很輕易的就崩潰了。

    與之相反的是,巴基斯坦的日子原本就不好過,他們在麵對印度的時候總是不能擺脫一直以來的陰影。總的來說,就是輸習慣了,反正就是硬著頭皮打。

    直到巴軍親眼目睹了空軍取得的巨大勝利,以及在地麵戰場上,對印度步兵造成的巨大傷亡。這突如其來的勝利,極大的鼓舞了巴軍的了自信心和保衛國土的決心

    巴軍士兵,一直以來就有著被動挨打的傳統,心理素質還是過硬的。在打硬仗方麵,反而比印軍更能直麵死亡的恐懼。

    當然,這都是相對來說的。

    這時候,也唯有這種保家衛國的強烈任感,巴軍的士氣才能以不可思議的方式振奮起來,使得他們的“崩潰點”極限遠遠高出印軍一個層次。
梅爾斯 發表於 2019-4-6 22:58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三路皆敗

    正因為報國之心大盛,巴軍部隊士氣高昂,敢於正麵抗衡數倍於自己的印軍步兵,頂著敵人的攻勢發起反擊。

    許多反坦克炮手紛紛推著平射炮向前,在在如此近的距離下,這種做法已經是不惜暴露自己,也要維持火力強度,朝著印軍的裝甲車輛不斷的傾瀉彈藥。

    而在這種不要命的打法下,印軍方麵所屬的坦克和裝甲運兵車也不斷地遭受損失,其中許多戰車和坦克都在敵人的反坦克炮的轟擊下下爆炸起火。

    可是,在摧毀了印軍的裝甲單位之後,巴軍的反坦克手也隨後暴露在敵人的視野中。

    自然而然的,巴軍的反坦克陣地遭到了敵人的重點照顧,則在印軍坦克發起的報複性打擊之下化為烏有。

    隻不過,在自己被消滅之前,巴軍的反坦克手們已經給印軍帶來了數倍的損失,反坦克炮的價格和坦克的價格,那可差了老遠。這種消耗,吃虧的是印度人。

    隻見戰場相交的那一段空間裏,不斷有著巴軍的反坦克陣地因為開火而暴露了自身的存在,又因為無法快速轉移而被趕過來的印軍坦克或者步兵所摧毀。

    但是,雖然印軍在持續向推進,然而他們的損失也遠遠超過敵人。即使是單純用一輛坦克去換對方的反坦克炮,也有更多的印軍坦克在反坦克陣地前被炸成一堆廢鐵。

    雖然從損失的比例上來看,對巴軍而言是有利的,可惜整個戰局的演化,依舊向著對印軍傾瀉。

    畢竟相比於巴軍為數並不多的反坦克陣地而言,印軍方麵的坦克數量就實在是有些太多了,即便遭受了如此慘重的損失,卻也依舊戰據了上風。

    直到巴軍所有的反坦克陣地全數都被印軍的混合部隊摧毀之後,印軍方麵也依然保有了超過半數的坦克。因此還有著向前衝鋒的底氣,而且眼看著就要破開防禦,突入巴軍的陣地核心了。

    就在這個時候。十幾個肩上扛著反坦克導彈的巴軍士兵一躍而起,他們有著高大壯碩的身軀,幾十公斤重的反坦克導彈被頂在肩上。居然還能快速的瞄準印軍那些正在移動中的t55坦克車。

    隨後,反坦克導彈啾的一聲飛出,直直跨越了50米的距離,毫無意外的命中了來勢洶洶的印軍坦克。

    頓時。十幾輛t55在一聲爆響之後,車身燃起了大火。

    這樣英勇的巴軍反坦克手,也被印軍的坦克和步兵盯上,被並列機槍噴射出的子彈撕成了鮮血和肉塊。

    但這樣的犧牲,反而激起了巴軍的凶性。又見十幾個巴軍士兵從陣地的壕溝中躍起身來,肩膀上扛的火拳iii單兵火箭筒。

    別看這隻是一種二戰末期開發出來的武器,就小看它的殺傷力。雖然還不足以對t55的正麵裝甲帶來多大威脅,可這些火箭筒瞄準的位置全都是t55脆弱的履帶。

    這樣一下子,就又是看見九輛輛t55坦克的履帶應聲炸斷,沒有了傳動裝置的滾輪,徒勞的空轉著,發出咕嚕咕嚕的摩擦聲。

    即使發動機還在工作。可是t55卻已經停止了前進。

    不過這樣的襲擊。並不能完全阻擋印軍的攻勢,對方絲毫不顧那些被打壞的友軍坦克,直接用巨大的鋼鐵身軀撞開擋路的“障礙”,又是40輛t55組成了一波攻擊浪潮,一下子就衝進了巴軍的陣地。

    如果再不能阻止這些鋼鐵巨獸,那麼巴軍的步兵將遭受無情的輾軋。變為肉沫。

    這時候,更多的巴軍士兵從戰壕中高高躍起。他們已經顧不得自身的安危了。真要被印軍攻上陣地,大家照樣是死路一條。還不如現在就和印軍拚了!

    雖然他們的手中已經沒有了反坦克導彈,也沒有了威力稍次一等的單兵火箭筒。戰爭打到現在,他們的身上隻剩下了對付步兵用的戰術手雷,懸掛在作戰服的腰部,數量還不少。

    這本來是為了對付印軍的步兵的,但現在卻隻能拿來對付印軍的裝甲坦克,咬咬牙,巴軍的前線士兵也似乎下了必死的決心。

    他們毫不猶豫得朝著t55坦克所在的方向跑了上去,雙眼可以看見毫無理智的瘋狂,他們想也不想,就地滾到了t55坦克的地盤下麵。

    地盤離著地麵不過一掌的間距,哪裏能藏的下一個人?

    這種打法,已經是玉石俱焚,同歸於盡了。

    瘋狂的巴軍士兵,他們在t55坦克碾碎自己的身體之前,忍著劇痛拔掉了手雷的拉環,在自己被爆炸壓成一團血霧的同時,也成功阻止了一輛坦克的前進。

    後麵的巴軍士兵也紛紛效仿,同伴的這種壯烈,激起了所有人的鬥誌,以純粹的血肉之軀與鋼鐵鑄造的坦克展開了近身肉搏。

    一些巴軍士兵,他們冒著t55上配屬的7.62毫米機槍的彈雨,硬是跳上了那些地盤被炸壞的坦克車,這些t55坦克,被之前的巴軍士兵的自殺性爆破給弄斷了履帶,所以動彈不得。

    而巴軍的敢死隊在擊斃了操縱機槍的印軍機槍手之後,也揭開了坦克的艙蓋,拿著一顆手雷往裏就是一丟,然後頭也不回的蓋上艙蓋。

    嘭的一聲悶響,坦克裏的印軍士兵基本是不可能生還的了,在這樣的狹窄密閉空間裏,吃上一顆手雷,不可能還活著。

    這種戰術,在二戰的時候就經常出現,二戰之後,華夏聯邦的東征軍在討伐日本本土的時候,也經常遇到這樣不要命的日本士兵。

    不過現在,想要對猛虎式這樣的第三代主站坦克用這樣的辦法,那就是妄想了。要知道,第三代主戰坦克全都是考慮到這樣的實戰問題的,現在想從外麵打開艙蓋往裏扔手雷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從猛虎式坦克開始,坦克所附屬的機槍武器全都改為了電子遙控射擊,不再需要專門的機槍手去打開艙蓋操縱。頂部艙蓋也是在內部用電腦鎖死的,從外部根本就打不開,至少無法用手來拉開。

    可是t55這款由波蘭設計和製造的主戰坦克,主要是繼承了前蘇聯的坦克技術。根本沒有遙控射擊的功能。就算有,作為外銷型產品,估計也不會保留這一設定。

    至於印度方麵的科技能力。也完全沒有辦法對t55進行相關方麵的技術改進,他們也玩不起遙控機槍的射擊。

    在這個年月裏,從技術角度上來看,波蘭生產的t55坦克已經算是粗製濫造了。這些便宜貨雖然衝上巴軍陣地。可惜並沒有能夠完成陣型的展開,更無法對巴軍的造成有效打擊。

    反而因為巴軍反坦克步兵不要命的自殺性襲擊而損失慘重,被消耗了大量的有生力量,結果就是反過來成為了巴軍圍剿的目標。

    至於說印軍跟隨在後的那些步兵單位,則在尾隨坦克進行偕同衝鋒的過程中。就已經被擁有更高機動性的裝甲部隊給拋離在了後邊,距離巴軍的陣地還遠著呢

    這也是印度這種所謂的高科技新戰術外殼下的步兵素質,你能指望一群連小學都沒上過的人做啥呢?

    這種不入流的步兵同坦克協同,簡直讓人啼笑皆非。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就已經證明了步兵跟隨速度緩慢的坦克進行衝鋒的戰術是不靠譜的。本時空的整個二戰,中國和德國都分別以“閃電戰”各自開創了坦克部隊集中使用的新戰術下。

    實踐早已證明,坦克作為單獨的兵種使用,比和步兵混合使用要更加合適。

    這樣老掉牙的戰術已經很久沒有被應用過了。因為不合時宜。坦克的速度也不是步兵靠著雙腿和意誌就能夠追趕得上的。

    況且,印度陸軍在平時的部隊訓練過程中,也沒有進行過這樣的奔跑訓練,營養和體力根本就跟不上。

    就算是華夏聯邦軍現在所使用的步兵與坦克協同的這種戰術,也都是需要在步兵戰車搭載普通士兵的這一種的情況下才能實現的,可不是向印軍現在這樣亂來。

    平時訓練馬馬虎虎。士兵的營養也跟不上,現在居然想著臨時抱佛腳來實施這樣的高難度協同戰術。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印軍指揮官的這種胡鬧,直接造成了印軍坦克部隊突入到了敵人的陣地。與敵人的步兵展開了近戰。失去了戰術空間和機動優勢,讓坦克與對方的步兵進行消耗,估計是印軍的指揮官腦子進水了才幹得出來這樣的蠢事。

    不僅如此,印軍的步兵還在後邊端著槍拚命往前趕,所以印軍的坦克部隊在與敵軍反坦克步兵在發生抵近戰的劣勢情況下,也絲毫不能得到己方步兵的援助。

    這樣的所謂的“協同”,完全是扯淡了。

    沒有最蠢,隻有更蠢,仿佛為了說明這個道理,突入巴軍陣地的t55坦克在被敵人的反坦克步兵圍困之後,印軍的步兵不單單沒能夠及時衝上巴軍的陣地,他們又開始在單純的步兵與步兵的情況下與巴防守部隊展開硬碰硬的對戰。

    在沒有任何火力援助的情況下,這樣戰鬥就是在送死,巴軍可是在戰壕裏射擊,印度的步兵卻在狂野中,連障礙物都找不到幾個。

    別看現在印度方麵的兵力要遠遠超過巴基斯坦的守軍,可考慮到巴基斯坦在這樣的地形優勢環境下構築了穩固的防線,並且還居高臨下占盡了地利。

    不用想都知道,印度密集隊形的步兵隻會成為巴軍機槍的絞殺對象。高地上,到處是呼嘯的7.62毫米子彈,從巴基斯坦的通用機槍的槍膛中飛出,雨點一樣落在對麵的印軍步兵身上。

    真真是槍林彈雨,無處可比,印度衝鋒的士兵就如同被鐮刀收割的麥子一樣,一排一排的倒了下去,血流成河。

    在最開始的階段,那些還仰仗著己方坦克的助陣的印軍士兵,他們還有些驕傲和信心。

    直到現在發現衝鋒在前的t55坦克已經沒有影,才發現原來自己的這塊“盾牌”也不是很保險。

    印軍步兵原本以為,讓己方的坦克兄弟衝上巴軍的陣地,就可以將敵人殺得敵人落花流水,屁滾尿流。

    哪曾料到。現在卻反倒是敵人的機槍叫得歡快,至於說被寄予了全部希望的t55坦克呢?怎麼可以讓敵人還在那裏用機槍歡快地奏響死亡之歌?還是說自己這邊的t55坦克全都在對方的掃蕩下嗝屁了?

    對於已經失去t55坦克部隊的掩護,印軍士兵普遍開始不知所措。在麵對巴軍的通用機槍和交叉火力網的覆蓋之下,巨大的恐懼感終於不可阻擋的落在在了印軍士兵的心間,悄然蔓延開來。

    在越來越多的傷亡下,終於宣告著印軍的“崩潰點”已經到了。這就是他們能夠承受的極限!

    接下來的情況,完全就是一種人力所無法逆轉的大潰退了,兵敗如山倒,還真是形容的貼切。

    完全可以想象一下,兩個整編團的步兵。他們在遭受了近三分之一的損失後,剩下的人便如同喪家之犬一般,瘋狂的想往後方下撤退的這一種情形。

    三分之一的傷亡,相當於每三個人之間,就有兩人看到自己的戰友死亡。沒有經過嚴格的軍事訓練和心理教導,以及實戰經驗,大部分的部隊都無法承受這樣的損失而軍心不動搖。

    就如同在最開始的時候,那些向這巴軍陣地發起衝鋒的印軍一樣。在退下來的時候。也是人潮湧動。

    這時,隻見山坡上密密麻麻的印軍士兵如同蝗蟲一樣,潰退的印軍士兵仍然是怎麼來的怎麼回去,狼奔犬突,向著山腳下湧去。

    隻是,比起上山的猶豫和遲疑。印度人現在下山的速度要比上山的速度快得多。

    這也是人之常情,在性命最是危急的時刻。人類總是能夠最大的發揮自身的潛力,爆發出驚人的體能和意誌。

    印軍在撤退時。因為基於求生的信念,所以顯露出來的行軍速度比在平時的訓練和戰鬥中都要快得多,是以前是無論如何也表現不出來的。

    而幾乎僅僅是在一刹那間,整個巴軍的防禦高地上,就看不見任何印度士兵的身影了,他們居然就這麼撤退得幹幹淨淨了,還真是讓人大吃一驚。

    南麵的防禦高地上,那裏的印軍步兵的日子也很難過,生存情況更是好不到哪裏去,跟北麵高地上的情況一摸一樣。

    不過還是有一絲不同之處,那就是那裏少了坦克這樣的鐵盾,反倒是一大群印軍步兵,不得不充當炮灰,衝上巴軍陣地。

    雖然也給巴軍造成了一定的麻煩和傷亡,但是在這一處防禦陣地上,印軍步兵敗退的更快,損失也更加慘烈。

    在兩個高矮不一的防禦高地上,作為防守方的巴軍也付出了相當慘重的傷亡,印軍在步兵撤退之後,也用他們的野戰炮向巴軍陣地上的巴軍展開了報複性的轟炸。

    因為剛才的大戰心疲力竭,巴軍在猝不及防下,也是傷亡慘重。

    不過幸好先前的勝利讓巴軍的“崩潰點”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了,並且在一線將領的指揮下,把軍步兵有組織的撤退到坑道中躲避印軍的炮火,故而有效的減少了傷亡,並且重振了士氣。

    印軍方麵的炮火轟擊,一直持續到了拂曉才逐漸停止,而印軍除了浪費了大量的炮彈來威懾巴軍之外,實際的戰果並不顯著。

    在巴軍的兩處防禦高地上,這一場持續了7個小時的激烈戰都,總算是在拂曉時再度平複下來,當初升的旭日再度照耀到這塊土地上時,兩個高地又恢複了之前的模樣,與昨日的情景沒多大差別。

    唯有幾處山坡上,平添了幾千新鮮的具屍體,還有上百輛坦克的殘骸,一大堆的槍支和金屬零件,會胡亂的丟棄在地上,也沒人來得及收拾。

    雙方的攻守姿態絲毫沒於扭轉,更談不上根本性的變化。印度在這裏付出了如此慘烈的傷亡,同時也給巴軍帶來了不小的損失。

    整場戰鬥,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麼大的傷亡似乎對雙方來說都沒有什麼實際意義,而對於印度方麵而言,則尤其是這樣。

    畢竟,巴基斯坦守住了他們的陣地,沒讓印度人前進一步。

    這一場慘烈的戰爭,正在吞噬這印巴雙方的士兵,而且並不僅僅就這樣結束。在隨後的日子裏,還有有更為慘烈的戰鬥發生,也意味著將會有更多的雙方士兵要葬身到“戰爭”這個絞肉機的絞殺之中。

    在隨後的數日中,對於巴軍兩處防禦高地爭奪更是激烈,雙方都想盡快結束戰鬥,就像前日夜裏的那一場激戰一樣。

    為了各自的國家、民族、宗教信仰,印巴的指揮官都不斷的驅使更多的士兵,投入到戰場中,在這裏進行持續的消耗,不斷的追加兵力,直到壓垮敵人為止。
梅爾斯 發表於 2019-4-6 22:58
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輕型部隊

    對登東防線的這一場爭奪戰,整整持續了4天,印軍依靠優勢的兵力終於肯下了這兩個高地,並且邁出了東線開戰以來真正的實質性的一步。

    隻是,這樣的勝利來臨,也讓印軍付出了的慘重代價。

    巨大的陣亡比例,使得印軍的士氣因此而受到了很大的負麵影響,而從西線戰場傳來的全軍覆滅的消息,更是如同晴天霹靂一般,徹底的把印軍的士氣打擊到了最低點。

    就連中路大軍的兵鋒,也遭遇了一次伏擊,由中線戰場傳來的戰報可以得知,中路印軍居然遭遇了大敗,三個整編的步兵師被全殲,而剩下的另外兩個步兵師和兩個裝甲旅,也都變成了孤軍。

    孤軍陷入到了巴基斯坦守軍的重重包圍之中,印軍中路的部隊,現在已經完全成為了巴軍的甕中之鱉,自保尚且困難,更談不上實現戰前所預計的三路大軍在列城會師了。

    那樣的的戰役目標,已經完全是空想了。至此,印軍戰前製定的三路東、中、西聯合突擊的戰略計劃,算是徹底宣告失敗。

    在中路軍的戰場上,也正是東線戰場陷入僵局之時,隱忍多時的華夏聯邦軍外援部隊終於出手,而且一出手就送給了印度人來了一個當頭棒喝。

    讓對方三個步兵師的番號永遠的從印度陸軍的戰鬥序列中被抹掉,並且再次讓世界看到了華夏聯邦軍的軍威之盛。

    這一日。正是克什米爾東路戰場印巴雙方處於膠著戰況的時刻。印度中路軍的指揮官正指揮他的部隊向著原定的目標出發。

    列城,是一座南亞克什米爾東部的城鎮。在喀喇昆侖山東麓,印度河右岸6公裏處,海拔3,514米。

    目前人口約為五千人,是當地一處農牧產品的集散地。關鍵是有公路可以直接通往斯利納加。由於英國人當年下的一劑猛藥,現在的克什米爾也被分別為印度和巴基斯坦控製。

    其中印控區就包括了斯裏納加,那裏曆來就以湖光山色著稱,拉達克更是不少人心中的香格裏拉。

    而巴控區則以列城為中心,在文化方麵很像**。什麼都像,一聲“紮西得勒”也有人能聽懂,曆史上也的確是土蕃王朝的一部分。

    斯裏納加的特點是湖,建在水上的船屋更是聞名於世。離著列城不遠,戰略位置很關鍵

    在中路軍40公裏的進攻正麵上,印軍大部隊擺出了三路前進的正麵攻擊態勢。

    中間突出的是第5和第9裝甲旅,這是兩個**的裝甲旅,配備了大量的m60主站坦克,以及少量“阿瓊”。

    中路兵分已經慢慢接近了巴基斯坦的第二道防線,它的大陣東麵側翼,稍稍靠後約20公裏的地方,則是第79和第81這兩個機械化步兵師,也是由精銳的印軍步兵組成。戰鬥力對於巴基斯坦而言十分強大。

    而中路軍行進隊列的西麵側翼,是第15,第27和第44這三個摩托化步兵師,他們因為推進速度最慢,與前鋒部隊落後了整整一百公裏。

    至於整個中路軍全部的牽引火炮,數量高達一千餘門,而印軍內配備的少量自行火炮,則是與行進速度最快的裝甲部隊一同行走,不與其他部隊協同。

    今日,東部戰場上激戰正酣。而印軍的東路大軍則完全是一帆風順,至少在中路軍的指揮官的心裏,他是那樣認為的。

    隻可惜哦,中路軍指揮官的心情高興不了多久,很快。他的好心情在這一天被完全破壞了。同東路軍的遭遇一樣,中路軍在這裏同樣也是遇上了不小的障礙。

    在列城西南部40公裏處。巴基斯坦人在列城的外圍布置了數道防線,甚至這道防線印度東路軍在登東地區遇到的高地防禦陣線更為堅固牢靠,難以攻陷。

    這也不奇怪,因為這裏可是華夏聯邦軍的一位少將親手布置下來的,在這裏進行防禦部署的可是來自中國的正規軍隊。

    這些“外籍球員”包括了一個自行炮兵團和一個自行防空團,不僅如此,另外還有兩個配備了裝甲戰獸戰車的機械化步兵團,無論是從裝備上看還是從單兵素質上看,華夏聯邦軍的實際戰鬥力,毫無疑問要比巴基斯坦陸軍要強上許多。

    印度中路大軍在趕到這個地區之後,他們在距離防線10公裏外的一處地方暫停了腳步,本來還打算就地安營紮寨,對當麵的巴基斯坦守軍進行一次試探性的攻擊。

    可不曾想,他們竟然再次遭到了中國自行炮兵團的炮火阻擊,毫無準備的印度步兵部隊亂成一團,就連裝甲部隊也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中路軍的指揮官,他的好心情可是完全被這些騷擾性質的炮擊給破壞了,這不比從前。在沒有發生空軍慘敗的事件之前,陸軍還可以向總部請求空軍支援,就算打不到敵人,可最起碼能夠嚇跑敵人的炮兵。

    但是現在卻完全是什麼辦法都沒有了!

    一路上,連吃飯睡覺都要被這些該死的自走火炮招呼,那真是吃不好睡不香,精神高度緊張,疲勞更是在深深凹陷的眼窩裏顯現出來。

    該死的東路軍,那群白癡,為什麼選在這麼關鍵的時刻去和空軍鬧翻?

    有再大的意見和苦衷,至少也要等到戰爭再發難啊?現在倒好,空軍直接罷工,可憐了其他戰線上的陸軍兄弟。

    唉,搞得現在中路軍也受到了牽連,不僅是失去了來自印軍空中攻擊機的火力支援,甚至連最起碼的空中偵察機都沒有了。這要對敵人如何是好?

    陸軍方麵。本身當然也是有自己的專屬飛機的,可那些飛機都是老掉牙的螺旋槳飛機,高速噴氣式戰鬥機則根本沒有,全在空軍手裏捏著呢。

    而如果沒有空軍戰鬥機的空中護航來保護,以螺旋槳為主要動力的陸軍用偵察機是無論如何也絕對不敢跑到這深入敵人區域的空中進行飛行偵察的。

    更何況,現在被印度空軍部門所掌握的那些製空戰鬥機,也沒有在自己的頭上提供必要的空中保護,而是全都跑到登東那個鬼地方去和巴基斯坦空軍爭奪的製空權。

    中路軍的指揮官對此自是憤憤不平:難道這裏的製空權就不重要嗎?

    再說了,過了這麼久都沒有能夠把製空權給完全奪取過來,陸軍再一次認可了普遍存在的那句話——印度的空軍還真真就是一群空耗軍費的蛀蟲。

    要不是這些隻會花錢而不會辦事蠢貨在整天瞎鬧。說不定陸軍的兩個**裝甲旅也不會隻配備了勉強說得過去的t68了,假如要是能夠全部配備上最新的“阿瓊”或者美國出品的m60a3,印度陸軍早就長驅直入,攻到列城的城門口了。

    可是抱怨歸抱怨。中路軍還是需要想個法子來應付巴基斯坦的這種煩人的炮擊啊。

    按照之前總結的規律,印軍也算是明白了一些小技巧,巴軍的這種炮擊,一般要不了多長時間就會宣布停止的。

    而印度中路軍的士兵甚至已經很有經驗,他們根據這一特點,在巴軍的每一次炮擊開始的時候就馬上停止了部隊的前進。

    然後一直等到巴軍的炮擊結束,才重新抬起腳,繼續向前推進。

    經常性的這樣,也就習慣了這種節奏,甚至都不用中路軍的指揮官下命令。底下的部隊就很自然的停止了自己的腳步。

    但是這種被動的做法,完全無法持久,在主動權歸對方所有的時候,意外的發生就讓人的無所適從了。

    當麵的巴軍忽然改變了攻擊習慣,新一輪的炮擊竟然持續了整整半個小時都還沒有停止下來。這下子,可算是讓印軍無比納悶了:怎麼這次巴基斯坦人這會兒不繼續往前跑啦?

    “難道這裏就是他們的最後防線?”這樣的想法一冒出來,印度中路軍的指揮官就興奮到有些按耐不住,被欺負了這麼久,真是佛都有火啊。

    “對,絕對是這樣沒錯!”不用別人強調。中路軍的指揮官就開始相信了自己的這個直覺,或者說念頭,“不然的話怎麼會在這裏停下來了呢?”

    對於印度人來說,現在這裏就已經是位於列城的外圍了。

    而從戰術的角度上來看,隻要突破這處外圍陣地。那麼印度大軍的兵鋒就完全能夠直逼列城城下。到時候大軍壓境,兵臨城下。就算一舉拿下列城也不是什麼難事。

    一想到此節,印度中路軍的指揮官當即是精神大振,隨即開始命令印軍的偵察部隊前出進行偵查,去核實他的判斷。

    可憐的中路軍,就為了印度陸軍和空軍之間的那點矛盾,現在連列城外圍的防線這樣空中偵察可以輕鬆搞清楚的戰術情報,都需要指揮官辛辛苦苦地去摸索和判斷。

    還要派地麵部隊去核實,唉,這叫什麼事啊。

    印軍偵察兵很快傳回了情報,列城前方10公裏處,那裏確實有著一道防線,而且巴軍的炮火也就是從那裏發出來的。

    在證實了自己的判斷之後,印軍指揮官欣喜若狂:“終於可以讓我大顯身手了,東路既然進展緩慢,沒有成效,那就首先從中路打開局麵吧!”

    當即下令,讓右翼的兩個機械化步兵師加快進軍速度,並且要其迅速向先頭的兩個**裝甲旅靠攏,等到先頭**裝甲旅就地展開戰鬥隊形,那麼就可以隨時準備加入戰鬥。

    而一旦接到行動命令,前鋒部隊就立刻向敵人的防禦陣地發起衝擊。

    在計劃中,位於左翼的三個摩托化步兵師,也必須要加快它們的進軍速度,要在當天晚上到達目前的集結地點,並且全部投入對敵人防線的進攻中去。

    那些步兵在這裏作用不是很大。可也不能小看。至少還有1000門大炮在呢。

    真要到了拚命的時候,這些大炮也肯定能夠派上用場的。而現在,一切準備都以就緒,就等著夜幕低垂,一旦自己的炮兵趕到目標地段,就馬上用炮火開路,然後對巴軍防禦陣地發起攻擊了。

    這算是打的一手好算盤,不過就在印軍指揮官打算盤的同一時間,中**事顧問也在自己的西部戰場指揮部裏,和手下一群軍官在打當麵印軍大部隊的主意呢。

    誰是獵人。誰是獵物?

    在這一次入印巴戰爭的中國部隊中,在外援將領親自向國防部陳情的情況下,終於是增加到了4個步兵師和1個防空師的規模。

    這就將近10萬人,完全足夠編製起一個小型的集團軍了。

    並且。中國援軍用1個步兵師和1個防空師,把它們分別放置在了東西兩道防線上,以更好的協助巴軍的防禦行動。

    而中國派來的軍事顧問,實際上也握著兵權,親自指揮這三個中國外援師,作為巴軍的機動兵力來使用,並不是放在陣地上與印軍消耗。

    無論是戰術素養還是裝備層次,中國的這批外援部隊都是精銳中的精銳。他們可以作為總的戰略預備隊,在戰場上等待著敵人的破綻,尋機對西部戰場上的印軍實施分割。以求分別圍殲。

    而現在,這個機會也算是到來了,該輪到中**隊出手的時刻了。

    華夏聯邦國防部在戰前秘密調遣來的這三個步兵師,裝備的武器可全部都是中國國內的尖端武器製造商所開發的新型戰術裝備。

    結合了新的“輕型部隊”的這種陸軍建軍思想,利用華夏聯邦近幾十年來飛速發展的新科技成果,終於成為了這個世界上第一支真正的具備著強大戰鬥力的“輕型部隊”。

    在這裏,所謂的“輕型”概念,主要指的是步兵師的裝甲車輛輕型,這三個步兵師是機械化步兵師,裝備的也全都是中國自行開發研製的“裝甲戰獸”步兵戰車。能夠搭載步兵在複雜地形下開展作戰行動。

    眾所周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世界各國陸軍,包括戰術理念接受能力很強的美國,也都走的是“重型”裝備的路線。

    他們將配備有主戰坦克的裝甲師當作是陸軍部隊的決勝主力。可事實上,輕型化反坦克武器不斷的發展。以及武裝直升機和噴氣式戰鬥機,還有遠距離地對地導彈,這些新式科技的不斷進步,都極大的威脅著坦克的安全。

    這就讓各國的主戰坦克不得不一直加厚防禦裝甲,並且不斷增加坦克主炮的口徑,這樣以來,設計出的主戰坦克,其戰鬥全重也隨之不斷的增加。

    重量的增加,更是使得機動能力受到很大局限。而且,坦克的作用也越來越低,因為戰爭更趨向於小型化,地麵上的大規模衝突不再是主流。

    所以,這就誕生了另外的一中戰術思想——快速反應部隊。

    這種新戰術,要求快速的兵力投送能力,而重型武器的研發明顯與這種戰術目標是相違背的。所以,才有人開始提出以裝備輕巧的步兵戰車做為部隊的主力,這種“輕型”陸軍部隊可以保證突發事件來臨時就進行最高效的兵力投送。

    隻不過也有人反對這種說辭,他們認為在現代戰爭的條件下,武器的威力越來越強大,主戰坦克的裝甲都不堪抵擋,何況是防禦能力不強步兵戰車?

    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護己方士兵生命安全,士兵應該在厚重的裝甲和強大的火力掩護下執行作戰任務,更認為所謂的“輕型”部隊隻能作為輔助部隊,起不到決定性的作用。

    現在,華夏聯邦的這種“輕型”部隊,則是屬於兩種說法的折衷產物,兼具輕巧的身軀和相對結實的裝甲,還配備有威力強大的火炮,這都是因為有了新的技術。

    就是在新式武器技術的基礎上,才能開發出來的先進的動力係統和電磁反應裝甲,將機動性能和防護性能這兩個矛盾有機的融合到一起。

    和一般的機械化步兵師完全不同,這三個陸軍師沒有裝備一輛笨重的主戰坦克,而是每個師的具體編製都有所調整。

    750輛“裝甲戰獸”步兵戰車,以及其他戰術車輛2000餘輛,這其中主要是提供後勤支援的卡車和偵察部隊使用的快速突擊偵察車。

    還有防空導彈係統200部,為部隊提供基本的野戰防空能力,進而共編成3個機械化步兵團。

    為了對付敵軍裝甲部隊,還配備了一個師直屬直升機大隊,編製兩個營,裝備黑騎兵武裝直升機30架,多用途直升機24架。

    在“裝甲戰獸”的基礎上研製的自行火炮,也有140門,全部為155毫米以上口徑,然後全都編成一個整編的炮兵團。

    按照華聯國防部對新型師的作戰要求,每個陸軍師在擔任主要防線的進攻同時,其進攻正麵還必須要達到30公裏。

    並且在擔任次要方向的進攻時,進攻正麵更是要達到40公裏。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achreeooo

LV:9 元老

追蹤
  • 109

    主題

  • 102044

    回文

  • 9

    粉絲

最近很忙 暫時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