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寒士謀 作者:坐井觀天的青蛙(連載中)

 
uuuuuuuuuu 2013-2-15 22:44:36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138 536041
uuuuuuuuuu 發表於 2013-4-29 17:20
第七百三十五章 張魯之死(上)


    話說張魯見張任依言引兵去了西處山頭,心中正定。約過了數個時辰後,忽然聽到西處山頭喊殺聲大作,頓時臉色驚變。又過了不久,張任派人趕來,張魯聽兵士來報,張任兵士滿臉怨火。一絲不祥的預感,在張魯心中忽起,張魯連忙出城迎接。張任兵士怨聲冷言地將前事盡告,又將張任的要求告之張魯。張魯聞得西川大軍受到偷襲,臉色連變,正是躊躇間,閻圃在側低聲而勸。

    “主公,西川遠途而來,人乏馬疲,又遭了一番偷襲。若不讓其入城,必生怨氣。到時若是懷怨退去,錦竹危矣。眼下且先讓西川大軍入城,主公暗裡多做提備便是了。”

    張魯聽言,也知閻圃話中之理,只好無奈地應諾。張任兵士聽罷,怨氣減了幾分,遂回去禀報。張任得知張魯應諾,即令兵馬趕往錦竹,而在其軍落山之時,文軍細作趁亂混入,與西川大軍一同入了錦竹城。

    待西川大軍安頓完畢,已是夜裡三更,文軍細作趁夜出走。張魯應提備張任,故而在周遭暗布了不少眼線。張魯的眼線見文軍細作鬼鬼祟祟,前去試探一番,哪知文軍細作故裝轉身就逃。張魯的眼線見狀,立馬將其圍住擒下,帶去去見張魯。

    張魯審問不久,還未用刑,文軍細作就故裝恐懼,連連拜道。

    “張公莫要殺我。我有一事託出,望能保命!”

    “哼。你之生死,全在我手。你若想保命,便要看你這託出之事,可有保住你命的價值!”

    張魯聽言,臉色微變,遂令其將事說出。那文軍細作,連忙拜謝,然後從懷中拿出一封書信遞予張魯。張魯接過書信,拆開一看,臉色驚變不止,隨即盛怒厲聲暴吼,將信撕扯成無數碎片。

    “張姑義你竟敢如此欺我!!!!!”

    這信乃是趙雲效仿張任的筆跡所寫,信中所述,乃是張任予文翰的回書。

    信中所言大概如此。

    張任回禀文翰,先前約定兩人共分東川之地,此時經過今日一番戲量,他已成功入城。隨時都可擊殺張魯。望事成之後,文翰如約,只佔南鄭、巴中、廣都、南安等縣,東川其餘城縣交由西川接管。

    閻圃見張魯忽發雷霆大怒,連忙問之信中之事。哪知張魯雙眼一瞪,對著閻圃便是一番暴喝。

    “你這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庸人,若非你極力相諫,要我發書去請西川救兵,我豈會引狼入室!!!以致眼下大禍臨頭!!!!”

    閻圃雖不知張魯為何如此,但還是速速跪下。

    “主公息怒!還請主公先告之圃信中所述。如此圃亦好設法解除禍難!”

    張魯連聲冷哼,當即將信中之事,告之閻圃。閻圃聽得臉色連連變化,眉頭緊皺,速速分析後,忙告道。

    “主公萬萬不可輕信此信之事!!西川竟然發兵來救,當知得唇亡齒寒之理。文不凡勢力滔天,天下難有人能與其爭鋒。劉季玉樂得主公為之屏障,替他抵擋此人,豈會反而加害主公。更何況先前,聽聞安漢守將昌奇回報,張姑義在安漢擊殺了近六千文軍兵馬。兩人若是做戲,文不凡豈願做如此大的犧牲!”

    “哼!比起東川半壁之地,六千兵馬自然​​微不足道。文不凡乃梟雄也,棄小利而得大利的道理豈會不知!!”

    張魯眼色帶有幾分瘋狂,面目猙獰,冷哼而道。此時的他,已被文翰、張任兩人逼得走投無路。張魯心中此時,忽起一個念頭,欲要與文翰、張任玉石俱焚!

    閻圃見狀,知張魯一心認定張任欲要加害於他,又見張魯眼神極度陰鷙,且帶有瘋狂之色,忽不寒而慄,彷彿想到了什麼,連忙又勸。

    張魯此時哪裡還聽得他人之言,將閻圃厲聲喝退而出,然後速令幾個心腹將士交代如此如此。閻圃離開縣衙後,臉色複雜,長嘆不止,心中躊躇許久,最後還是作下了決定。

    “張公祺你已理智全失,我絕不容許你再加害錦竹百姓!今番我欲叛主,全因你之所逼!!!”

    閻圃在心中大吼一聲,遂轉身而去。

    當夜,閻圃聚集幾員東川將校,幾人商議至天明,才是散去。到了次日天明,張魯竟又令其兵馬在錦竹城內,挨家挨戶派發符水。閻圃得知,悲憤無比,大吼一聲,對張魯已是心灰意冷。

    同時,張魯又親自尋見張任,請其出兵。張任亦望早日擊退文翰,當即整備兵馬,到了晌午時分率軍出城,擺開陣勢。張魯亦無置身於外,派閻圃,還有數將領一千兵馬出城助戰。

    而在閻圃臨行前,張魯臉色陰鷙的吩咐道。

    “我已有計策對付那張姑義。此番令你等出城,只為安其之心。你等莫管廝殺,等兩軍戰畢,你等從繞路西門而入,到時再隨機應變。”

    閻圃一聽,似乎很快便察覺到張魯所為的計策,表面應諾,暗地裡卻有另一番打算。

    話說張任率軍出城,擺下六宇連方陣,軍中擂鼓大震,吆喝文軍應戰。文翰聽得寨外擂鼓聲,遂領兵出寨,擺好陣勢,兩軍對圓。文翰策馬立於門旗之下,見張任所擺陣法甚是奇妙,忙向身旁田豐問道。田豐神色一凝,觀陣而道。

    “此陣乃六宇連方陣,陣法攻防兼備,可有六種變化,精妙無窮,難以攻破。不過,其中亦有薄弱之處。主公無需擔憂,你只需引其來攻,到時我自有辦法破其大陣!”

    田豐胸有成竹,淡然而道。文翰聽罷心中大定,遂拍馬飛出陣前,趙雲緊隨而去,守護在旁。

    “張姑義!我與西川素來井水不犯河水!此番我領朝廷之令,征伐逆賊張公祺!你等西川非但不助朝廷討賊,反而出兵相護!難不成劉益州欲要造反耶! ?”

    文翰凝聲而喝,張任聽言大怒,縱馬出陣,厲聲應道。

    “文不凡!你休要血口噴人!我主歷來對朝廷忠心耿耿,從無異心!反倒你與曹賊狼狽為奸,把弄社稷大器,操控當今聖上。此事天下人人皆知!我主遲早出兵中原,討伐你等逆賊!!”

    “一派胡言!!!誰與我擒下這惡徒!”

    文翰佯裝大怒,與身後趙雲對視一眼。趙雲心神領會,應聲出馬,提槍飛奔直取張任。張任虎目大瞪,大吼一聲,竟不回陣,亦挺槍往趙雲迎去。

    少頃,兩馬相衝。張任邊出槍式,邊對趙雲破口大罵,罵他不知忠義,助紂為虐。趙雲冷酷面色,並不答話,揮槍強攻。張任使百鳥朝鳳槍法,趙雲使遊龍翻天槍法,兩人激戰一處,槍槍飛碰不停,殺得甚是激烈。

    不過趙雲武藝之強,天下少有人能出其左右。兩人殺了數十回合後,張任略顯不濟。嚴顏、李嚴見狀,忙縱馬出陣,趕來掠戰。眼見嚴顏、李嚴左右趕來,趙雲並不慌張,張任抖擻精神,酣戰趙雲。又鬥十餘合,不分勝負。嚴顏從左路最先趕至,舞六十二斤鬼頭大砍刀,來夾攻趙雲。三匹馬丁字兒廝殺,戰到三十合,仍戰不倒趙雲。李嚴一聲暴喝,挺槍飛馬,從右路刺斜裡也來助戰。張任、嚴顏、李嚴三個圍住趙雲,轉燈兒般廝殺。兩方人馬,都看得呆了。

    趙雲力戰三將,槍法忽變,忽打出太極招式,張任、嚴顏、李嚴殺透不了,個個都是心急如焚,連連嘶吼發力。趙雲心中自有一番思量,故裝架隔遮攔不定,看著李嚴面上,虛刺一槍,李嚴急閃。趙雲蕩開陣角,倒拖長槍,飛馬便回。張任、嚴顏、李嚴三個那裡肯捨,嚴顏、李嚴拍馬趕來,張任則下令大軍趁勢進攻。

    西川大軍擺六宇連方陣勢前來衝殺,田豐見狀早有準備,速令張遼、龐德引兩部兵馬以雷霆之勢,往彼軍陣中兩翼攻去。張遼、龐德領命,一左一右火速率軍飛奔而出。同時間,田豐又派人傳報文翰,令前軍往彼軍正中處揮兵殺去。文翰聽報,一提暴雨梨花槍,大喝一聲,即引前軍兵馬殺出。

    前軍人潮內,趙雲拍馬爭先,首當其衝。嚴顏、李嚴兩將齊齊殺住,趙雲力戰二將,全力而攻,攻勢比剛才要強烈數倍不止。嚴顏、李嚴被趙雲殺得心驚不已,齊齊退走,趙雲在後緊追不放。嚴顏、李嚴奔入陣內,速令兵士準備廝殺。趙雲衝來,龍膽亮銀槍飛盪不停,殺出血雨無數。嚴顏、李嚴二將在兵士的擁護下,來戰趙雲。趙雲單槍匹馬,在一片西川兵馬人潮內,如同一尊無敵殺神般屹然而立,無數前去圍殺趙雲的西川兵士,或死或傷或退,被趙雲殺得毫無反手之力。嚴顏、李嚴都被激出了血性,眼珠大瞪,奮身而前,與趙雲拼死廝殺。

    少頃,文翰率軍趕至,兩軍兵士對攻,周倉、劉辟兩將殺入人潮內,來助趙雲。嚴顏、李嚴難以抵擋,正是險象環生。張任領一部精兵殺來,這部精兵乃張任花了七八年的心血建造而出,個個兵士都是萬裡挑一的猛士,且軍備精良,人數三千,號為'虎蜀精兵'。

    張任率三千虎蜀精兵殺至,嚴顏、李嚴頓時壓力大減,虎蜀精兵個個驍勇無畏,勇猛如狼,劉辟稍顯窘迫,幾乎被張任擊殺。還好趙雲及時救住。兩軍剎時陷入僵局。

    就在此時,張遼、龐德引軍殺至西川大陣的左右兩翼,兩將各舞兵器,勇鋒難擋,急從兩翼殺入,徑直往陣中腹心攻去。頓時,西川大陣陣勢大亂,張任聞得左右喊殺聲大作,暗道大事不妙,趕忙撥出大半虎蜀精兵回援去救。這大半虎蜀精兵一走,趙雲、周倉趁勢猛攻,嚴顏、李嚴不敵連連退走,即時間西川前軍被殺得節節敗退。趙雲、周倉諸將率軍從正中亦往其陣腹心殺去,西川大陣腹心,受三方夾攻,陣型越漸混亂。張任連忙趕去後軍,指揮兵馬穩住局勢。張任確有過人能耐,及時將亂勢止住。

    而就在雙方激戰之時,閻圃並無聽取張魯之令,暗引一軍混前而去,正迎著周倉。周倉瞪大惡目,正欲來殺閻圃。閻圃令兵馬呈圓狀圍開,周遭廝殺聲巨大,兩軍兵士皆以為閻圃正指揮兵馬與周倉廝殺。其實在內裡,閻圃速告一事,周倉聽言大驚,略顯慌亂地急撞而出,趕往報之文翰。

    “此言當真!!!?”

    文翰聽得周倉所報,臉色又驚又怒。周倉拱手喝道。

    “此乃閻圃所告。此人乃張魯麾下軍師,素有仁義之名,我料絕不會有假。”

    “這喪心病狂的惡徒!!!!竟然又欲施使妖法,利用百姓!!!”

    文翰盛怒暴喝,在一旁的田豐忙諫道。

    “主公,當下之急,當應閻圃之計。依他所言,到時兩軍退回,他會打開錦竹西門,迎我軍入城。待那時,主公速派一員猛將,趁張公祺不備,將其擊殺。然後我方大軍則趁張姑義兵馬受到城內伏擊時,從後夾擊。如此定然能大敗西川兵馬!”

    田豐話音剛落,成公英卻是皺著眉頭而道。

    “這閻圃對張公祺忠心耿耿,豈會背叛?主公未可輕往,恐閻圃有詐。”
uuuuuuuuuu 發表於 2013-4-29 17:29
第七百三十六章 張魯之死(中)


    文翰臉色一沉,腦念電轉,沉吟一陣後,忽雙眼暴亮,凝聲而道。

    “不然,閻圃此番獻計,乃天敗張公祺也!今張公祺再施妖法,錦竹百姓受其所害,不得不救。只要將張公祺擊殺,錦竹百姓便可免難。更何況,西川兵馬人多勢眾,若不用閻圃之計,是坐而待困也。眼下計在必行,君請勿疑。”

    成公英聽言,似乎也明白文翰心中所想,微微頷首,不再勸言。於是文翰暗下各做一番安排,通傳各軍將領,諸將得令。

    卻說兩軍混殺直至夜黑,張任見難擋彼軍之勢,不欲多加無謂傷亡,忙令大軍退走,往錦竹城疾奔而去。文翰揮兵掩殺,緊追在後。張任縱馬衝到錦竹北門城門之下,大喊開門。城上守軍速速開門,張任拍馬直入,其部眾隨後慌亂入城。

    哪知張任入城不久,忽聽一聲炮響,城上守軍齊發箭矢,箭落如雨,連番射擊不停。張任忙揮槍抵擋,肩上更中了數箭。入城的西川兵士不備死去大半。

    就在此時,張任驚魂未定,城內各巷忽連起喊殺聲。只見數萬錦竹百姓,手執兵器,神態瘋狂地往張任蜂擁殺來。

    張任大驚,城上箭矢又落,後面的西川兵馬不知,剛進城又被射死大半。很快如同一群群蟻群般的錦竹百姓殺至,城內西川兵馬慌亂應付,被殺得丟盔棄甲,抱頭鼠竄。此時嚴顏帶著一部兵​​馬擁入,見張任受到錦竹百姓猛攻,連忙趕去營救,將圍殺張任的錦竹百姓殺散。

    “不得傷害百姓!!!!”

    嚴顏正是提刀廝殺,張任猝然竭斯底里地暴喝一聲。嚴顏頓時臉色一驚,望向張任。張任雙目坦蕩,厲聲喝道。

    “傳我號令,立即撤出錦竹!!!”

    “可是城外可有著文不凡的大部人馬,如今我等貿然出城,豈不如同縛綁雙手,任其屠殺!!!張將軍當下,我等應強殺突破,從南門撤去!”

    嚴顏臉色劇變,連忙諫道。張任卻態度堅決,立即回絕。

    “我意已決,不得再議!”

    嚴顏聽言,一咬牙只好令兵馬往回撤走。張任在一隊兵士擁護下,亦趕出城門。城內錦竹百姓手舞兵器,一擁而上,追去掩殺。

    與此同時,在西門之內。閻圃剛引軍從西門進入,忽然發作,令麾下部眾制住西門守將。少頃,趙雲引一部騎兵衝來。閻圃忙叫人打開城門。趙雲拍馬衝入,閻圃在城上大喝。

    “張公祺大多在縣衙之內,趙將軍快快趕去將其擊殺,解去錦竹百姓所中妖法!!”

    趙雲臉色冷酷,並無回答,加鞭而行,引軍速飆飛向城內縣衙。

    話說,張魯在一部兵馬的保護下,在縣衙坐等局勢所變。忽然,有細作急匆匆地趕來禀報,言閻圃奪了西門,放了一支兵馬入城。張魯聽言大驚,還未反應過來。驀然,縣衙外連起馬蹄之聲。隨之很快,便傳來一陣陣淒厲的慘叫聲。

    在錦竹縣衙之內,趙雲挺槍飛馬狂殺,渾身盡是彼軍血液。一隊一隊趕來阻擊的張魯兵士,皆被趙雲赫然殺散。趙雲衝至衙內大殿,正見張魯。張魯一見來將,正是名震天下的趙子龍,頓時嚇得魂魄皆飛,慌亂而逃。

    趙雲縱身一躍,跳落馬下。數十個張魯兵士持刀一擁而上,趙雲揮槍猛掃,將其盡數掃飛。張魯慌入後堂,前腳剛踏,卻聽到一聲如雷霆般的暴吼聲。

    “張公祺,你作惡多端,加害百姓,令人髮指!!今日我趙子龍便替天行道,取你之命!!!”

    只見趙雲一手抓起一柄大刀,手臂聚力,猛地一甩。大刀如閃雷般飆飛而去,張魯正被趙雲喝聲所驚,待回過神來,只覺後背傳來一陣劇烈的痛楚,而且這痛楚不斷加深,直到張魯感覺到自己的胸口被利器生生破開。那巨大的衝勢,直將張魯整個帶飛而去。

    噔! ! !

    只見張魯整個身軀被那柄飛刀釘在了一面面壁之上。張魯大口一張,噴血不止。趙雲快步衝去,往張魯的後腦勺一槍刺去。

    又是‘噔’的一聲巨響。趙雲槍支直破張魯的頭顱,穿過正面面壁。

    張魯兵士見張魯死得不能再死,皆是大驚,連忙轟散而逃。趙雲冷然地拔出龍膽亮銀槍,將張魯頭顱割下,綁在馬上,隨即縱馬衝出府衙。

    與此同時,在西門上的閻圃,彷彿察覺到張魯已死,狂笑不止,忽然間一把掣出腰間寶劍,仰天大喝道。

    “背棄忠義,愧對百姓!我閻圃已無面目面對立於世上,今日便以死謝罪!!!”

    閻圃話音一落,即抓刀往自己的脖子割去。在閻圃身邊的將士欲要阻止,卻以來不及。一灘熱血灑出,閻圃頭顱緩緩墜落在地。場中不免突生一陣悲涼。

    張魯一死,正在西川兵馬人潮內混殺的錦竹百姓,頓時恢復正常。當他們發覺紛紛自己正手持兵器,處於西川兵馬的陣內時,皆嚇得臉色劇變,恐懼剎起,忙往四處逃奔而去。

    而此時,西川大軍已被錦竹百姓沖得凌亂無比。而在前方又遭到,文軍各將引軍猛烈攻擊,西川軍根本無反抗之力,被一味屠殺。

    此時此刻,張任縱有天大的能力,亦難以力挽狂瀾。張任帶領嚴顏、李嚴等將,引大半兵馬急望安漢方向逃奔而去。追不上者,皆被文軍兵士俘虜去了。

    張任雖是敵將,但文翰對於張任未有虐殺百姓,趕往南門而逃的舉措,敬佩不已。又見兵士連日激戰,皆是疲憊,故而不去追趕。

    文翰正準備入城,趙雲拍馬來報,奉上張魯的頭顱。文翰托起張魯的頭顱,就欲砸地。但忽然卻是制止,心想此人已死,不必再虐待其屍。文翰將張魯投向左右兵士,讓其收拾張魯之屍,找一處下葬便是。

    於是文翰終將錦竹佔據,同時亦擊殺了喪心病狂的張魯。之後文翰召見閻圃,此人不但才能超凡,且又忠義仁德,文翰欲將其收錄麾下。哪知,那隨閻圃共同舉事的張魯舊將來報,閻圃自知罪孽深重,已自刎而死。

    文翰聽得,不覺為閻圃此人嘆息不已,令人將閻圃厚葬,同時又派人送予重金給閻圃在南鄭內的家小。

    錦竹之役,文翰在閻圃的協助下,擊殺了張魯,收了漢中部署約有二千餘人。同時又擊敗了張任的西川兵馬,殲滅了近萬西川兵士,俘虜了三、四千西川​​兵士。

    話說張任敗退錦竹,引一萬殘兵連夜逃往安漢。安漢守將昌奇不知前事,被張任謊開城門。昌奇剛下城來接,就見嚴顏如同一頭暴怒的老虎般忿然撲來,手起刀落將昌奇一刀砍死。昌奇一死,其部眾不敢反抗,皆降於張任。

    張任奪得安漢後不久,有殘兵聞之張任身在安漢,趕往來投。張任從兵士口中得知,錦竹已被文翰攻克,張魯更被趙雲所殺。

    張魯雖死,但張任此番不辭辛苦,率軍入東川,不但未有完成使命,更因張魯之故,兵敗文翰,損了近二萬兵馬。張任心裡不甘就此撤回西川,暫守安漢,遂又令人報回西川。

    劉璋聞得張任所報,知道張魯已死,自軍三萬兵馬更被殲滅大半,心中又憂又亂,急聚眾官商議。張松昂然而出,作揖禀道。

    “眼下張魯已死,事已至此,主公當趁文不凡未有盡奪東川之地,趁勢火速出兵,與其平分東川之地!”

    劉璋一聽,臉色隨即大變,連忙拒道。

    “我坐據西川四十一縣足矣,豈可別圖?更何況那文不凡乃當世雄主,與其交惡者,如韓遂、馬騰、張魯之輩,皆落得家敗人亡的下場。這等人物,豈可觸犯。先前我誤聽你言,已與其交惡,如今張魯已死,東川屏障已失。我當速速與其請罪,奉上財物,籠絡其心,以保我西川無事!”

    “不可!!!主公坐擁西川之地,西川民富國強,兵強馬壯,糧食充足。豈俱一區區文不凡!主公你乃漢室宗親,身兼匡扶漢室之重任,不可妄自菲薄!!某保一人,可敵文不凡手下諸將,有其相輔,以張姑義統兵之能,定能力抗文不凡,逼其與主公平分東川!!”

    說話之人正是主薄黃權。劉璋一聽,沉吟一陣,暫且先問是誰。

    “西涼馬孟起,勇猛過人,打遍西涼無敵手。此人先前來投主公,主公雖是收錄,但主公為了不惹怒文不凡,故將此人調去巴郡,以防江東孫伯符。如今主公竟與文不凡已是交惡,馬孟起蒙主公恩養,又對文不凡極為痛恨,主公何不令此人前去東川?”

    劉璋聽罷,一連色變,憂心忡忡而道。

    “若真如此,只怕我與文不凡將會勢如水火,兩不相容。只為東川半壁之地,與此等雄主交惡,實乃不智!”

    “主公何必如此瞻前顧後!文不凡野心蓬勃,欲圖天下。若此人盡奪東川之地,必圖我西川!竟是如此,主公何不趁早作下應策,先奪東川半壁之地,然後再派一將把守,以作西川屏障!”

    黃權厲聲一喝,字字錚錚。張松亦是附和。隨後西川眾官,亦紛紛附和。

    劉璋見眾意難拒,亦覺黃權所言是理,即派人去召喚馬超。馬超正在巴郡暗蓄勢力,忽聞劉璋召見,急與其族弟馬岱商議。馬岱欲勸馬超託病拒絕,莫要再與文翰這頭惡虎爭鋒。但馬超對文翰怨恨之深,如同萬丈深淵。馬超不顧馬岱之勸,讓其在巴郡繼續蓄積勢力,即日便趕去廣漢,覲見劉璋。
uuuuuuuuuu 發表於 2013-4-30 20:47
第七百三十六章 張魯之死(下)


    劉璋對馬超厚加賞勞,點一萬軍馬予馬超,令其即日出發,趕往安漢。馬超欣然領命,數日後便率軍趕往安漢。

    張任先前早收到劉璋所派兵士來報,得知劉璋決​​定與文翰爭奪東川,而馬超不日將率一萬兵馬來援,精兵猛將將到,張任大喜,一邊嚴加把守城池,一邊等候馬超趕來。

    話說,文翰擊殺張魯,佔據錦竹之後,想兵士多日激戰,便讓大軍歇息一段日子,再行進軍。而在這期間,文翰聽聞張任敗走錦竹後,並無撤回西川,而是強取了安漢,大有一副要與自己爭奪東川之地的態勢。

    劉璋雖然昏庸無能,但其部下卻不少俊才猛士,西川軍不可小覷。文翰遂聚眾臣商議。

    “看來這劉季玉見張魯已死,恐我後圖西川,欲爭先做出佈置,要與我爭奪東川之地,以作西川屏障!諸位可有計策,教我擊退西川之兵! ”

    文翰話音一落,場下竟是一陣死寂。就連田豐和成公英亦是沉吟不答。張任用兵有道,擅於統兵,前番之所以落敗,全因張魯之故。此時張任獨領西川大軍而戰,而劉璋欲與文翰爭奪東川,必然向東川再次增兵。到時張任再得精兵猛將,文翰亦難再施攻心之計,要擊敗此人,確實艱難。

    又是過了一陣,仍是無人進諫。文翰眉頭一皺,稍顯急躁,田豐見狀出席走出禀道。

    “當下之急,應暫止戰事,給予時間兵士歇息,以養精蓄率,以謀後事。至於西川之兵,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主公麾下猛將如雲,何必過慮?”

    文翰一聽,遂稍定了幾分。議席隨即散去,各官紛紛退出大殿。

    文翰依田豐之言,讓大軍休養半月。而在這其間,馬超早已趕到安漢,張任見文翰在錦竹未有動靜,想他麾下大軍定是處於休養,忙趁此時機,令嚴顏、李嚴二將各引三千兵馬攻取東川與西川交界附近的城縣。

    半月後,文翰麾下各部兵馬休養完畢。而在這半月內,文翰先後得知,西川兵馬向東川與西川交界附近的城縣出兵攻取,半月內已奪去了東川三分之一的地方。

    文翰焉會與西川平分東川之地,即日整備兵馬,留下二千兵士據守錦竹,而文翰則親率一萬望安漢進發。同時早有細作探得,來報張任。張任聞之,遂令嚴顏、李嚴率兵趕回,準備迎擊文翰的大軍。

    文翰大軍不日即到安漢,依山傍水紮好營寨。張任知文翰謹慎,亦無派兵襲營。次日,文翰率軍出寨,張任亦領軍出城,兩軍相對,各布成陣勢。文翰引諸將出陣,張任亦引各個武將出到陣前。

    “張姑義,我無心要與西川為敵。我奉天子聖旨,在此地平亂。你為何卻連番相阻!你若再如此咄咄相逼,莫怪我不顧同袍之情!你快快退去,莫要直待刀臨項上,悔無及矣!”

    文翰刀目瞇成一條細縫,冷聲喝道。張任冷然一笑,便是回道。

    “你是亂國漢賊,我乃忠國漢臣,你我豈有同袍之情!文不凡你無需在此故弄玄虛,要戰便戰,我西川兒郎定然奉陪到底!!!”

    “奉陪到底!!”

    “奉陪到底!”

    “奉陪到底!”

    張任話音剛落,其身後兵馬遂連連暴起搖山震海般的喝叫聲,只見西川兵士個個手舉兵器,眼神惡煞,扯聲大吼。

    文翰臉色猝冷幾分,隨即眼神一轉,在張任左側竟然見到他的仇敵馬孟起。馬孟起無時無刻不想取他之命,一直是文翰的心腹大患。西川竟然收留了馬超,文翰怒火頓生,刀目剎地瞪大。

    馬超似乎也發覺文翰的目光,嘴角翹起一個陰然的笑容,眼中盡是挑釁之意。

    “哈哈哈!!好!好!!好!!!看來劉季玉是吃了豹子膽,欲要與本軍侯作對到底!如此你等西川之人,便準備將來與我西北大軍,不死不休! !!!”

    文翰猝然一聲大笑,連說幾聲好字,隨即臉色忽然變得極度冷寒,刀目殺意騰騰,身上迸發一股如巨山墜落的龐大氣勢。竟是將張任還有西川諸將驚得一陣色變。

    張任回過神來後,轟然大怒,回顧眾將。

    “誰敢出馬?殺這奸賊!!!”

    馬超準備已久,二話不說,提槍縱馬,應聲而出。在文翰身後的趙雲,厲聲一喝,亦挺槍策馬飛出。兩員絕世悍將,縱馬馳騁,如兩道迅光剎地碰撞。

    趙雲、馬超這兩個老對手,持槍激戰一處,各施槍法,狂攻廝殺。兩人皆是天下罕有的絕世悍將,一時間打得驚天動地,勝負難分。張任見馬超果然了得,戰住了趙雲,即又令嚴顏出陣。嚴顏剛出,張遼早就揮起方天畫戟迎來。兩將亦廝殺在一處,打得甚是激烈。文翰見狀,向龐德投去一個眼色,龐德心神領會,速拍馬飆飛而出。張任大吼一聲,提槍迎住龐德,兩人刀槍飛碰不停,又是殺在一處。後來,周倉、劉辟等將亦出,西川陣內李嚴和還有一年輕將士,齊​​齊趕來擋住。只見周倉提刀與李嚴廝殺一處,劉辟與那西川年輕將士兩馬相衝,劉辟舞刀,那年輕將士揮一柄長槊。西北和西川兩軍,雙方將士互相拼殺,各處戰況激烈無比,看得雙方兵士目不暇接,連連驚呼。

    吸引最多目光的,當屬趙雲和馬超的交鋒,龍膽亮銀槍迅如閃雷,錦銀獅牙槍快若狂風,兩人全力迸發,越戰越是狂野。趙雲所施'遊龍翻天槍法'詭異刁鑽,馬超所使'獅咆裂天槍法'迅猛勢烈,兩人在電光火石之間,已交手了數十回合,仍不見勝負,大有廝殺三百回合方可罷休的態勢。

    而另外兩邊,嚴顏和張遼,龐德與張任的交鋒,亦是激烈驚人。各方皆有十幾回合對戰,四人招式毫無參漏,一時間勝負難分。

    至於周倉和李嚴之戰,周倉佔了些許上風,力壓李嚴一籌。不過李嚴善守,硬是守得周倉毫無半點得手的機會。

    就在此時,文翰忽然眉頭一皺,暗叫一聲不好,竟亦飛馬衝出,徑直往劉辟所在的位置暴然衝去​​。西川陣內,數個將士見文翰衝陣而出,皆臉色一喜,紛紛趕來截殺。

    而此時,只見劉辟被那西川年輕將士,殺得刀式盡亂,險象環生,眼看就要落敗時,一聲喝聲從劉辟身後暴起。

    “公武莫要驚慌!本軍侯來也!!!”

    踏雲烏騅如同一道黑色火焰倏然而至,文翰舞起暴雨梨花槍,一把抵住那西川年輕將士飛刺往劉辟咽喉的長槊。劉辟渾身頓起冷汗,那長槊的利刃距離他的喉嚨僅有咫尺之間。

    “公武你且在後掠戰,此人交予本軍侯!!!”

    文翰刀目爍爍,他雖然極少參與鬥將,但卻並不代表他武藝低俗。文翰乃是一刻苦之人,每日操練從無落下,馴馬人所教的'山河無極槍法',文翰已使得滾瓜爛熟,得心應手。同時間,文翰從少時開始深究至今,近有數十年載的'太極'在近年已突破到'招從心生,意起招出'的宗師境界。若是將太極和山河無忌槍法兩種招式,加以配合,文翰即時面對一般的一流將領亦是搓搓有餘。

    劉辟一聽,即使策馬退後,護在文翰身旁掠戰。那西川年輕將士,雙目迸發精光,眼內盡是喜欲之色。

    “這就是文不凡!若是將他擊殺,我定能名揚天下,一舉成名!!”

    那西川年輕將士在心裡扯聲大喝。此人名叫李恢,字德昂,建陵俞元人。此人早年在建寧郡裡當督郵,他的姑夫爨習是建伶的縣令,有違法的行為,李恢連坐免官。由於李氏是這一帶有勢力的豪族,且李恢才能過人,不但武藝不俗,且頗有智謀。因此建寧太守董和就把事情壓了下來,沒有免李恢的官。不過其族卻因爨習的緣故,受到了牽連,原本的豪族在數年間就變為一個落魄的小族。若非李恢一力支​​撐,建寧李氏早就被以往結下仇恨的仇人弄得家破人亡。因此李恢一直望能重振世族,嚴於律己,兢兢業業。後來得到張任的看重,此時在張任手下擔任一名騎都尉。

    李恢手舞長槊,狂攻文翰。文翰打出山河無極槍法,槍式如激流般快速,與李恢的長槊不斷對碰。李恢暗暗吃驚,才知這名震天下的冠軍侯,不但有經天緯地之才,用兵了得,而且武藝更是一流。

    突兀間,文翰槍式忽地變得緩慢,李恢眼睛一亮,趁勢來攻。文翰手中暴雨梨花槍轟地一掃,如同一座盤山般墜落,打在李恢長槊之上。

    只聽見‘砰’的一聲巨響。

    李恢臉色劇變,虎口爆裂,手中長槊幾乎脫手。文翰面色冷酷,暴雨梨花槍猝然刺出,如同激流之時,又變得迅猛起來。眼見李恢險象驟生,說時遲那時快,那數員西川將士分三路齊齊衝至,替李恢盡擋住文翰的攻勢。劉辟見狀,大吼一聲,忙策馬趕來助戰,殺住一將。
uuuuuuuuuu 發表於 2013-4-30 23:13
第七百三十七章 東川僵局


    至於文翰一人面對三將,卻毫不慌亂,忽然槍法一變,打出太極招式。一將揮刀砍來,文翰拈槍一擋,隨後詭異地用槍一盪,將那將的大刀蕩開,恰巧打在了另一將殺來的槍支上。李恢趁勢來殺,文翰不慌不慢用槍打住,槍式渾圓成圈,西川三將急攻難破。而在另一邊,劉辟見文翰被三將猛攻,怒氣頓發,激出野性,持刀亂砍亂劈,數合後,將其對手砍落馬下。劉辟速來助戰,圍殺文翰的三將中,一將不得不蕩開陣腳,趕去擋住。劉辟暴聲嘶吼,刀落如雨,殺得那將險象環生,眼看不久又能取勝。至於文翰,少了一將圍殺,頓時壓力大減,或守或攻,守則用太極招式,攻則使山河無極槍法。文翰兩套武學,精妙絕倫,殺得李恢和另一西川將領苦叫不已。

    少頃,一聲慘叫聲起,嚇得李恢一陣哆嗦。原來劉辟又殺了一員西川將士,正策馬趕來助戰。李恢和另一西川將士對視一眼,皆知難敵文翰、劉辟二人,同時虛出一招後,速拔馬逃去。文翰和劉辟緊追而去,文翰馬快,先是追上西川將士身後,那西川將士聽到背後狂風不止,嚇得魂魄皆飛,急回過頭時,只見文翰手中暴雨梨花槍已經刺出,正往其頭顱暴飛而去。

    嘭!

    一道血花頓暴,那西川將士的無頭屍體隨即墜落馬下。文翰一招得手後,繼續追往李恢身後,李恢只覺一身冷汗,死命狂逃而去。而在對面陣內,數員欲求大功的西川將士,止住恐懼,飛馬出陣,來截殺文翰。

    又是數將來圍,文翰毫不慌亂,兩套武學變化而使,與那數員西川將士打得激烈無比。李恢趁勢逃脫。後來劉辟趕上,殺了一將,其餘西川將士則被文翰擊殺。

    眼見文翰如同一尊戰無不勝的戰神般大發神威,西北將士士氣大震,連連振臂高呼,聲浪如能震天裂地。反之,西川陣中一片鴉雀無聲,個個將士臉上盡是悚然畏色。

    文翰的活躍,亦影響到正在各處激戰的交鋒。張任、嚴顏、李嚴皆心神震盪,被龐德、張遼、周倉殺得措手不及。李嚴最先抵擋不住,拔馬退走。周倉急追而上。

    很快,便是輪到嚴顏被張遼殺敗而逃。而張任,因忽見周倉棄了李嚴,趕來圍殺,嚇得連忙拔馬退走。龐德大吼一聲,飛馬追上。

    西川大將連連敗走,頓時間,西北大軍士氣攀升至頂,反之西川軍士氣一落千丈。文翰趁勢令麾下大軍,齊攻而上。

    西北軍如狂洪之潮,蜂擁撲上。馬超見勢不妙,急蕩開陣腳,亦是退走。

    “殺!!!!!”

    文翰氣勢迸發,如有吞天之勢,竭斯底里地吼道。同時奮然揮鞭一指,大隊人馬擁將過來,西川軍慌亂應戰,文翰親在前線揮槍廝殺,西北軍受到激勵,如有神力相助,鬥志昂揚,毫無畏死,奮勇進前。趙雲、張遼、龐德、周倉、劉辟諸將殺入西川軍陣內,如同一頭頭洪荒巨獸,殺得西川軍上上下下將校兵卒,聞風喪膽,四處逃竄。張任見勢不妙,立馬衝至後軍,連連指揮西川諸將,領軍阻擋,止住亂勢。隨著張任一連佈置,西川軍亂勢漸漸減少,再也不是毫無還手之力,開始組成一輪輪有效的反擊。不過此時的西北軍,儼然化作了一支虎狼之師,與西川混戰大殺一場,直至夜霧來臨。雙方才各鳴金收軍退去。

    只見夜霧之下,戰場上屍橫遍野,血流成渠。不過十中七八都是穿著西川軍的兵服。西北軍在其統將文翰的神威之下,在兵力少於西川軍一倍的情況下,先取一場大勝,擊殺了西川軍近六千餘兵馬,而其軍傷亡不過二千餘人。

    至此西川諸將,再也不敢小覷文翰的武藝,個個暗自記在心中,日後若是遇上,定要多加提備。

    張任大敗一場,回去安漢城後,並無大發雷霆。張任善於從錯誤中反省,嚴令諸將日後提防文翰此人,莫要再犯下今日的錯誤後,便令各人歸去。

    張任眼見當下因輸了一陣,軍心動盪,兵士士氣低迷,心中忽有一番思量。次日,西川諸將不見張任下令出城搦戰,紛紛趕來張任處詢問。張任神色凝重,謂之諸將道。

    “彼軍鋒芒正盛,我軍軍心不穩,士氣低迷,不宜與其廝殺。眼下只宜深溝高壘,堅守以拒之。不過百日,彼軍銳鋒褪去,兵糧短竭,必將自退。”

    “不可!張將軍,我軍兵力多於其軍,因佔此優勢而攻,為何卻反而成了守方!?”

    馬超一聽,怒容頓起,疾言厲色地喝道。張任頓時臉色一沉,雙目如劍鋒般銳利,瞰視著馬超。馬超亦知自己略有失態,冒犯了張任這兵馬大都督的尊威,怒色一收,忙拱手告罪道。

    “張將軍息怒。末將只是心急戰事,若有誤犯尊威,還望將軍莫怪。”

    張任聽言,臉色遂好了幾分。他心知馬超恃著自己武藝了得,漠視天下英雄,脾性倨傲,是一頭難以制服的惡獅。但張任自問在用人方面,頗有心得,要管轄馬超這頭惡獅,他自有方法。

    只見張任忽然一笑,伸手拍了拍馬超的肩膀,柔聲而道。

    “呵呵。孟起所言是理。本將軍豈會怪責。不過文不凡所率之兵,素來難攻硬取。要贏此人,兵力非是緊要,靠的是計策韜略和精密的推算。此時文不凡兵鋒正猛,必然望藉此勢,多殺我軍兵力,待我軍兵力優勢一失,再一舉攻破我軍。若是我等此時出擊,​​不正是中了其計。 ”

    就在張任話音剛落,忽有兵士來報,文翰率軍在城外搦戰。馬超還有西川諸將一聽,皆臉色一變,暗嘆果然如張任所說。

    張任微微頷首,教兵士傳令,不得輕率出戰,若彼軍殺來,儘管以強弩亂箭抵擋。

    數個時辰後,文翰又如張任所料,揮兵衝至城下,欲引城內守軍出戰。不過城內守軍早得張任之令,未有出城應戰,只在城上用弓弩發箭抵擋。文翰見西川一副據守之態,不敢強攻,遂令大軍撤回營寨。

    西川諸將見此,再無異議,皆聽張任之言。之後日子,張任連日夜裡派人挖取深溝,堆起高壘,只理會緊守城池,由西北軍在城下搦戰,並不出迎。

    文翰亦非是尋常人物,且身邊有田豐和成公英這兩個濟世謀士,豈會看不出張任之策。文翰遂令劉辟趕回南鄭,一邊押送調來糧草,一邊再傳書回雍州陳倉,命鍾繇調集兵馬趕往東川,準備久處之計。同時,文翰亦不再揮軍前去安漢城下搦戰,讓各部兵士每日輪流把守營寨,其餘兵馬皆在寨內或是操練或是歇息,養精蓄率,隨時準備戰事。

    張任連日聽細作回報,聞之文翰一連佈置,知其欲要與西川兵馬作戰到底,非盡奪東川不可。而張任一時間未有妙計對付文翰,張任為人謹慎,在沒有六七成把握之下,絕不會輕易出軍。張任一時無策,亦派人趕往益州,報之劉璋。

    數日後,益州郡治,廣漢郡內。劉璋聞之,東川戰事陷入僵局,且張任先前已有過一場大敗,損了近六千餘兵馬。劉璋大驚,忙聚來麾下眾官商議。

    “主公放心。某雖不才,憑三寸不爛之舌,可解眼下東川之僵局!”

    劉璋定眼一望,那人正是益州別駕張松,遂急問道。

    “別駕有何高見,快快道來!!”

    張松目光爍爍,凝聲而道。

    “某聞洛陽曹操,掃蕩中原,袁本初、袁公路這等當世雄主,皆為所滅,其勢力當下覆蓋半壁江山,天下無敵矣。天下諸侯皆俱其威,此番文不凡敢圖謀東川,全因曹操暗許。否則文不凡焉不顧慮曹操,在其出兵之後,從後襲擊。

    主公可備進獻之物,松親往洛陽,說服曹操下旨勸和,令文不凡與主公各自休兵。文不凡心優腹地安危,不敢有拒,定然應諾休兵之事! ”

    “哈哈。張別駕所言是理。當速行!!!”

    劉璋大喜,捂掌大笑,遂收拾金珠錦綺,為進獻之物,遣張松為使。張松收拾行政,準備妥當,帶從人數騎,取路奔赴洛陽去了。

    而就在半年前,文翰初始征伐東川之時。卻說曹操自冀州回洛陽,常有取荊州之意,那時曹操所部歇息已有半年,曹操見兵馬將可大動差使,故特差曹仁、曹純並降將呂曠、呂翔等領兵袁氏降兵三萬,兵屯樊城,虎視荊襄,就探看虛實。

    某日,呂曠、呂翔趕來尋見曹仁,跪地禀報。

    “我等兄弟二人,聽聞細作回報。今劉備屯兵新野,招軍買馬,積草儲糧,其志不小,不可不早圖之。我等兄弟二人自降丞相之後,未有寸功,願請精兵五千,取劉備之頭,以獻丞相。”曹仁大喜,與二呂兵五千,前往新野廝殺。

    二呂出兵,早有細作趕回新野飛報劉備。劉備聞得曹將出兵殺來,大驚遂請單福商議。單福篤定平靜,教計如此如此。劉備大喜,遂依單福所教,吩咐潘鳳、張飛、太史慈、華雄等各個將領,諸將聽計行事,各做調動。

    另一邊,呂曠、呂翔知兵貴神速之理,連日令兵士趕路前行,望早日殺到新野,取劉備首級,取得大功。劉備雖然勢薄,但其麾下猛將如雲,且其人素有野望,厚黑偽善,擅長籠絡人心。曹操一直將劉備視作心腹大地,欲除之而後快。呂曠、呂翔,心想若是替曹操除去大耳賊,必得列侯之位。

    呂曠、呂翔雖有此心,卻不知自己志大才疏,一路急躁而行,也不知派斥候探路打探,只望能早日趕至新​​野。

    數日後,呂曠、呂翔剛入新野境界,行不到數里,忽然前方塵頭大起,呂曠、呂翔吃了一驚,忙教兵士組陣待戰。待風塵過去,呂曠、呂翔見到,一部約有二千人的兵馬,火速沖來。呂曠、呂翔定眼一望,只見為首之將,面如冠玉,雙耳厚大,一看就知是那劉備。而在劉備身邊右側,一員悍將,長得虎背熊腰,目大惡煞,渾身似有撕天之力,持一把八尺六十六斤斷龍刀。呂曠、呂翔兩將看得心驚不已。隨之又見劉備左側,一人身穿清流紋錦白袍,頭戴冠帽,長得英俊瀟灑,雙目智光無限,如能看透人心。呂曠、呂翔又是吃了一驚,紛紛只覺心裡涼意陣陣。

    待呂曠、呂翔回過神來,劉備已出馬立於旗門下,指鞭大呼道。

    “來者何人,為何要犯我之邊境?你等快快退去,否則若有傷及,全乃你等自取!”

    呂曠聽言大怒,出馬喝道。

    “我乃大將呂曠也。劉玄德你不尊朝廷,屢屢與丞相作對,昔日更在反賊袁本初麾下入仕。我特奉丞相之命,誅滅逆賊!!!!”

    “一派胡言!!!曹孟德漠視漢室,操縱社稷大器,其身為漢相,實為漢賊!!!!”

    劉備大怒,厲聲而喝。呂曠聽罷,亦破口大罵,罵得甚是歹毒。

    “誰敢出陣,給我殺這狂徒!!”

    劉備厲聲暴喝,身邊華雄應聲而出,呂曠見華雄威猛,自知不敵,心裡忽有計策,猝然拔馬就逃。
uuuuuuuuuu 發表於 2013-5-1 21:47
第七百三十八章 曹仁之傲


    華雄目光一凝,彷彿察覺到呂曠之計,飛速追去的同時,心裡亦有所防備。待華雄追近,呂曠忽然一提槍支,驟然轉身,殺出一招回馬槍,往華雄心窩就刺。華雄早有準備,急速一閃,避過呂曠一槍。

    “小賊,敢辱我主,今便取你狗命!”

    華雄厲聲一喝,提刀一揮,手起刀落,刀鋒過處,屍首分離,即將呂曠砍落馬下。呂曠欲使回馬槍,卻反被華雄一招砍死。其軍兵士頓時驚慌大亂,皆起懼色。劉備見狀,速速麾軍掩殺,殺得彼軍大敗。呂翔抵敵不住,引一部殘兵逃走。

    哪知呂翔剛逃不遠,路傍一軍突出,為首大將,身穿繯甲,手持一柄奔雷槍,正是太史慈也。太史慈引軍衝殺,呂翔不敢迎擊,奪路就逃。太史慈在後掩殺,呂翔折兵大半,慌亂走脫。呂翔心驚膽跳,驚魂未定,行不到十里,忽一聲炮響,又一軍攔住去路。為首大將,豹頭環眼,手持一柄丈八蛇矛,聲若雷鳴,挺矛大叫。

    “張翼德在此!小賊還不快快下馬受死!!!”

    此將正是,劉備三弟張飛。張飛喝畢,拍馬挺矛,直取呂翔。呂翔措手不及,還未來得及反應,就被張飛一矛刺中咽喉,慘叫一聲,翻身落馬而死。餘眾四散奔走。劉備在後趕來,合起二軍追趕,呂曠、呂翔部眾,大半多被劉備軍擒獲。劉備收得三千餘降兵,得輜重物資無數,遂班師回縣。重賞單福,稿賞三軍。

    在這期間單福,為承忠心,告之劉備其實名。原來單福年少時,乃一義薄雲天豪士,好學擊劍,學藝有成。曾為好友報仇而殺人,之後單福披髮塗面而走,被官府所獲。官吏問其姓名不答,乃縛於車上,擊鼓行於市,今市人識之,雖有識者不敢言,而同伴竊解救之。乃更姓名而逃,之後單福眼見天下大亂,單憑刀槍,終難改造亂世。單福遂棄武從文,折節向學,遍訪名師,拜於司馬徽麾下為其首席大徒。單福真實身份,乃潁川人徐庶,字元直。

    劉備知其前事,非但未怪徐庶先前隱瞞,更對其往年為友報仇之事,贊其有情有義。徐庶聽言,心中頗為感動,只覺劉備知心,對劉備更是忠誠。

    卻說敗軍回見曹仁,報說二呂分別被華雄、張飛所殺,軍內近有三千多兵士被活捉。曹仁大驚,與其弟曹純商議。曹純為人甚是謹慎,諫言而道。

    “兄長我軍新敗,彼軍兵鋒正猛。今只宜按兵不動,申報丞相,起大兵來征剿,乃為上策。”曹仁聽言,略有不喜,冷聲而道。

    “不然。今二將陣亡,死折許多軍馬,此仇不可不急報。此事若傳回洛陽,你我顏面全無!更何況量新野彈丸之地,何勞丞相大軍?”

    “兄長豈能因個人臉面,而罔顧大局。劉大耳雖是勢微兵少,但此人麾下能人不少,潘、張太史、華四將,皆有萬夫莫敵之勇,於萬軍之內取敵將首級,如囊中探物。前番又有細作報來,劉大耳麾下來了一員能人。此人深不可測,二呂之敗,我料因是此人所設計策。劉大耳得此人相助,如虎添翼,不可輕視。”

    “純弟你素來敢戰英勇,今日豈會說這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喪氣話!難你對大耳賊心怯!”

    曹仁忽然厲聲一喝,劉備自舉事起,少有勝績,大半生顛沛流離,過著被人處處追殺的日子。特別劉備每逢遇到曹操這方勢力,必然吃癟敗退。因此,在曹氏將領眼中劉備不過是跳樑小丑。曹仁乃曹操麾下武將之首,若是二呂兵敗之事傳回洛陽,曹仁名望必然一落千丈!

    因此,曹仁一心要得一場大勝,以蓋此恥!

    曹純並不知曹仁是怕其地位受到動搖,才會如此。只見他微微搖首,即又言道。

    “所謂知彼知己,方能百戰百勝。弟非怯戰,實乃恐不能必勝耳。”

    此時的曹仁哪裡聽得進勸,反而怒火頓生,暴聲吼道。

    “純弟言下之意是說我非是那劉大耳對手麼!!?我一生隨丞相征戰天下,從無敗績,眼下若我不能生擒劉大耳,絕不回洛陽!”

    “不好!哥哥這倔脾氣又來了!此時丞相不在,只怕無人能勸!”

    曹純未想到自己的這番話,反而激起了曹仁的脾氣,眼神一驚,暗付一陣後,忙說道。

    “哥哥若去,便留下某來堅守樊城,以防不測。”

    “不可!我正欲你一同隨我而去,親眼看我如何擒住那大耳賊!!”

    曹純無奈,多勸無用,不得已只得與其兄曹仁點起二萬五千軍馬,渡河投新野而來。不過同時,曹純唯恐曹仁含怒而去,以致大敗,暗派人傳令洛陽報之曹操。

    曹操收到曹純之報,得知曹仁含怒而攻新野,頓時就是大驚失色。曹仁此人統兵有道,深熟兵法,乃是一員難得的帥才。也正因如此,曹操才將曹仁提拔至武將之首,多交予重任予他。但人無完人,曹仁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傲。若是曹操在其身邊,曹仁還知幾分收斂,若曹操不在,曹仁這個缺點有犯,定會釀成大禍。

    曹操對曹仁熟悉無比,當即派許褚引一部快騎,帶上他的親筆書信,趕往新野。卻說曹仁忿怒,遂大起本部之兵,二萬五千兵馬,翻天覆地般星夜渡河,意欲踏平新野之地。

    且說劉備得勝回縣不久,心中正喜得之徐庶這一濟世之才輔佐,日後建造大業有望。而徐庶展露才能,潘鳳、張飛、太史慈等將皆佩服無比,甘願受其指揮。

    劉備雄心大作,在新野加緊招兵買馬,一邊提防曹操,一邊心裡暗算著如何從劉表那裡奪取轄地,儘早蓄積大勢,圖謀天下。

    就在劉備費盡心思,計劃日後之事時。徐庶忽然來尋,禀告劉備。

    “曹仁屯兵樊城久矣,其意乃為曹操下江南,而做探風。曹仁乃曹操麾下大將,名望之高,威震其軍中上下。除曹操之外,將士最是敬重者,當屬此人。正因如此,曹仁心中有傲,絕不容許名望有損。主公素來遭曹操所克,曹軍上下皆輕視主公。今番二呂被殺,其兵馬大多被主公所擒。曹仁心感失威,必起大軍來戰。以求得一大勝,誅除主公,以蓋先前之恥。”

    劉備一聽,頓時大驚失色,曹仁用兵如神,乃天下有名的常勝將軍。劉備唯恐新野,受其兵馬傾覆,忙問道。

    “曹子孝此人,深懂兵法。昔日我曾聽曹操親言,若論行兵打戰,即使是他,也不一定是曹子孝的對手。此人用兵之能比曹孟德更勝一籌。軍師,我當何以迎之吶!!?”

    “呵呵。主公不必慌張。我自有妙計應付。”

    徐庶目光晶亮,一副胸有成竹的態勢,劉備見狀,連忙問道。

    “軍師竟已是有計,快快說來。”

    徐庶燦然一笑,給人一種就算天塌,他亦有計策解救的奇異感覺。只聽徐庶緩緩而道。

    “曹子孝含怒而來,怒則生亂,亂則易錯。他之才能,只怕未能發揮七八。竟是如此,主公又何必驚慌。且曹子孝盡提兵馬來殺,樊城空虛,我等可乘間奪之。樊城一失,曹子孝死守大本營,自然退去。”

    劉備聽得雙目連連曝光,連忙繼續再問。徐庶附耳低聲說道如此如此。

    “哈哈哈哈哈,好好好!!!軍師真乃神人也!”

    劉備大喜過望,連聲說好,心中對徐庶更為重視,言聽計從,依照徐庶所教,預先準備。

    數日後,劉軍斥候來報。

    “報!!主公!!!曹仁引大軍,已渡河過來了。其軍進軍神速,小人等料其腳程,半日之後必到新野城下。”

    那劉軍斥候,滿臉惶急,眼中盡是恐懼。不過,劉備卻是篤定,望向徐庶。徐庶微微一笑道。

    “果不出我之所料。這曹子孝果然來得是快!”

    “還好軍師料事如神,早就推算到曹子孝必然催軍急上,三日內必然趕至新野境界,教我早作準備。否則當下,我等定被他率軍殺個措手不及!”

    劉備毫不掩飾地稱讚道。徐庶寵辱不驚,頷首而笑,遂請劉備出軍迎敵。曹仁引兵正趕,大軍內腳步、馬蹄、兵戈震盪聲,震天搖海,軍威浩蕩。就在此時,前方風塵滾滾,劉備率五六千兵馬迎來,與曹仁那大部人馬一比,甚是遜色。曹仁見劉備趕到,臉色一冷,暗笑這劉大耳不知死活,遂令兵士擺陣準備。劉備亦令兵士作戰,準備迎殺。不久之後,兩陣對圓,劉備向華雄投以眼神,華雄心神領會,衝出陣前先是搦戰。

    曹仁知華雄了得,不敢輕易應戰,回顧陣後,問誰敢出戰。昔日河間四庭柱之一的高覽,應聲而出,曹仁臉色一喜,高覽武藝超凡,應能抵住華雄,然後又在高覽耳邊附耳說了幾句。高覽頷首得令,遂揮刀縱馬飆飛而去。兩馬相衝,華雄一輪斷龍刀猛地一砍,高覽持刀隔住,隨即奮力一盪,蕩開華雄的斷龍刀。華雄心驚高覽力大,抖數精神,忽抽斷龍刀,往高覽面門直捅。高覽急急避過,大喝一聲,揮刀對著華雄狂攻不停。華雄或擋或避,待高覽攻勢一停,華雄即又攻去。兩人你來我往,殺了約約有數十回合,兩邊將士看得驚色連連。
uuuuuuuuuu 發表於 2013-5-3 10:01
第七百三十九章 潘鳳破陣


    高覽早前有曹仁所教之計,與華雄又再殺了數合後,忽然虛砍一刀,蕩開陣腳,撥馬回陣。華雄縱馬追趕,直至彼軍陣前。曹仁猝然扯聲一喝,兩翼弓弩手齊齊發箭,箭落如潮。華雄臨危不亂,狂舞斷龍刀抵擋箭潮,高覽回身就殺。

    忽然數聲破空箭響暴起,三根如同迅雷般的箭矢,擦著華雄身體火速飛來。高覽大驚,急忙閃避,幾乎失勢墜落馬下。原來,在劉備軍中的徐庶剛才見曹仁在高覽耳裡低聲細語,又見高覽未有盡落下風,卻忽然退走。頓時就看出其中有詐。故而將計就計,教太史慈趕去,隨機應變,若有機會,就將高覽射死。

    高覽驚魂未定,華雄忽然提刀殺來,太史慈在不遠處亦拈弓上箭,準備趁勢射擊。曹仁見狀,忙教弓弩手狂射華雄。華雄被逼退後,而高覽亦懼太史慈那恐怖的箭藝,不敢趕去追殺。於是高覽、華雄各自退去。隨後,曹仁和劉備見一時勝負難分,遂各罷兵撤退。

    曹仁命兵士建立營寨,又教高覽領兵把守,提防劉備派兵襲擊。此時曹純忽然尋來,進諫而道。

    “兄長,今日之戰,可見彼軍精銳,不可輕敵。眼下,新野一時難破,不如先回樊城。”

    眼下自軍戰況未有失利,曹仁又聽曹純來勸,火氣一起,頓時大怒暴喝。

    “你未出軍時,已慢我軍心,今又喪氣之話,亂我軍心!你莫要以為你是我弟,便可肆意造次!若有喪氣之言,我必嚴懲於你,以明軍法!!!!”

    曹仁大怒而喝,罵得曹純滿臉羞辱,諸將連忙勸言。曹仁這才怒火稍熄,喝退曹純。曹純退出帳外,覺得曹仁越來越是不見理智,心中更是擔憂。

    曹仁一心要破新野,待營寨立好,兵士歇息必,即日鳴鼓進軍,在新野城外,指揮二萬五千大軍,布成一個陣勢。此陣甚是精妙絕倫,曹仁佈置完畢,心中傲然,故派一將,到城下吆喝,問劉備可否識他的陣勢。

    劉備在城上高處,細細看著,見曹仁所擺之陣,精妙詭異,處處布有殺機。劉備看畢,不覺吸了一口涼氣,眉頭深鎖,臉上盡是憂慮。

    此時在劉備身旁的徐庶也是看畢,與劉備不同的是,徐庶卻是淡然而笑,眼神平靜毫無絲毫漣漪。

    “軍師,這曹子孝所擺陣勢,殺機無限,貿然舉兵,只怕會落得全軍覆沒的下場。還是莫要應戰,任其搦戰便是了。”

    劉備吞了一口唾液,唯唯諾諾而道。徐庶卻是笑著,儼然一副輕鬆的態勢,不慌不忙,緩緩而道。

    “主公不必擔憂。曹子孝所擺之陣,乃八門金鎖陣也。所謂八門者,為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如從生門、景門、開門而入則吉,從傷門、驚門、休門而入則傷,從杜門、死們而人則亡。曹子孝這八門金鎖陣,雖布得整齊,只是中間無一絕世大將把守。若主公派一武勇悍將,從東南角上生門殺入,攻其陣心中央,再往正西景門而出,其陣比可破也!”

    徐庶一席話語,就將曹仁為之而傲的大陣,變得黯淡無光,虛有其表。至於劉備聽得一陣遲滯,眼中盡是驚色。當他反應過來時,臉上盡是狂喜之色,視徐庶如同神人。

    “此人不但有濟世之才,且才高八斗,韜略高深,又深懂陣法。比之高祖張良亦毫無遜色。有此人相助,我何愁大業不成!!!”

    劉備雙眼暴亮,在心中喜聲大呼,略顯幾分失態。而徐庶卻仍是那副泰山崩於眼前而色不變的篤定,對著劉備微微而笑。

    劉備遂傳令各部軍馬,引軍出城,各將排列完畢。劉備教各軍軍士把住陣角,回顧後方,問誰敢破其大陣。潘、張、太史、華四將,皆先後喝聲要出。劉備見狀,遂投以眼色詢問徐庶。徐庶淡然而笑,輕聲而道。

    “二將軍,強悍無敵而又不失冷靜,可當此大任!”

    徐庶推薦潘鳳,張飛等將雖有失落,但卻又覺得理所當然。潘鳳可謂是劉備整個勢力的頂樑支柱,全軍上下無人不敬服。潘鳳神色一凝,拱手領命,足有三個漢子般巨大的身軀,策馬奔出,引五百精騎飆飛而出。

    曹仁見潘鳳先引軍來殺,臉色稍稍有變,潘鳳因屯山之約,曾投於曹操麾下,此人武藝之高強,就連曹操麾下第一勇士典韋,在暗地裡亦驚嘆連連。曹仁私下裡曾問過典韋,若是他與潘鳳拼死廝殺,他能有幾成把握得勝。典韋皺著眉頭,深思許久,最終擺出五根黑黝黝的手指。典韋憨厚耿直,有一說一,當曹仁看到即使是典韋這被曹操譽為古之惡來的怪物,面對潘鳳,亦只敢保證有五成的勝算。曹仁至此,對潘鳳更為忌憚,暗中謹記,若是日後在戰場上遇到此人,必要多加提防,以免陰溝裡翻船。

    潘鳳揮動他那中一百八十斤開山巨斧,赫然殺入曹仁八門金鎖大陣之內,每當巨斧揮動,必有颶風激盪而出,只見一大片一大片的曹軍兵士掃飛而去,面對潘鳳這頭如同洪荒巨獸般的怪物,根本毫無抵抗之力。潘鳳揮斧衝殺,徑投八門金鎖陣東南角上,那面陣勢如波開浪裂,各個曹軍將士被殺得節節敗退,潰散而逃。潘鳳在片片血雨之下,吶喊殺入中軍。曹仁見勢嚇得心神震盪,忙令高覽、曹純備戰,中軍兵士準備阻擊。待潘鳳殺至,曹仁一聲令下,中軍弓弩手,齊發箭矢,潘鳳猛然揮斧抵擋,一道道颶風轟然襲出,卷飛無數箭矢。曹仁見狀,遂又下令,數千刀盾手,持盾揮刀往潘鳳一湧而上。高覽、曹純壓在人馬後方,伺機來殺。潘鳳毫無懼色,面對曹軍鋪天蓋地的圍殺攻勢,不退反迎,縱馬提斧驟然殺去。只見潘鳳盡使九牛二虎之力,全然化作暴力於世間的代名詞,那一百八十斤開山巨斧舞得密不透風,硬是在曹軍人潮內殺出一條血路,徑直而走。高覽、曹純見狀,急急相視一眼,同時拍馬揮起各自兵器,來夾攻潘鳳。

    “擋我者死!!!!”

    潘鳳見高覽、曹純一左一右殺來,大吼一聲,那巨大的身軀轟然迸發一股極其強烈的氣勢。高覽臉色劇變,眼見潘鳳手中那柄一百八十斤開山巨斧縈繞著五彩之光,頓時知道潘鳳要出相勢殺招。

    “曹將軍,這潘無雙要使相勢殺招!此人武藝超凡,莫要輕敵,你與我一齊抵擋!!”

    高覽話畢,迅逼發體內力勁,盡壓在自己手中大刀上,亦要使出相勢殺招。至於曹純武藝尚未達到超級武將的行列,但亦迸發全身力氣,集中在手中槍支之上,準備迎擊。

    “殺!”

    潘鳳氣勢轟地聚至頂盛,抬斧驟地一砍,高覽只見一頭五彩神鳳從巨斧上一躍而起,倏然往自己衝來。高覽迅出大刀,潘鳳亦見高覽大刀上,熾火熊熊,一頭火狼從其刀刃上赫然衝出。至於在一旁的曹純亦暴喝一聲,奮力抬槍搠向潘鳳的開山巨斧。

    電光火石之間,潘鳳開山巨斧以猛不可擋之勢,先是打飛曹純刺來的槍支,然後再轟然砍在高覽劈來的大刀之上,砰的一聲巨響,高覽臉色劇變,莫大的衝擊力令他持刀的虎口迅即暴裂,他手中大刀須臾而飛。潘鳳一斧砍飛兩人兵士,猛地收斧,策馬就欲來殺。高覽、曹純嚇得魂魄驚飛,忙拔馬退去。潘鳳欲追,卻被一擁而上的曹軍人潮抵住。高覽、曹純顧不得去拾回兵器,往曹仁處急趕而去。潘鳳很快就殺散人潮,引軍往曹仁處飆飛而來,曹仁見潘鳳如此恐怖,顧不得指揮兵馬,下意識往一處奪路而逃。潘鳳追至陣中中央,廝殺一陣,也不追趕,卻往西門突破,大殺一場,遂又從西殺轉東南角上來。曹仁所擺的八門金鎖大陣剎時大亂,陣勢全無。

    “主公,敵方陣勢大亂,兵士黃忠,陣勢全無,此時還不趁勢追擊,更待何時?”

    徐庶彷彿早有料知如此一般,平淡一笑,在劉備身旁輕聲而道。劉備頷首一點,一把掣出雙股寶劍,厲聲大喝。

    “全軍隨我衝擊!!!!”

    劉備令聲一落,張飛、太史慈、華雄等將,早就迫不及待地爭先奔出,軍中各將,亦急令部眾隨之進攻。劉備引著諸將,麾軍衝擊,曹兵被殺得慌亂不止,曹仁忙令大軍退走。

    眼見曹軍大敗而退。劉軍各將正欲趁勢掩殺,但徐庶卻派人通令,休要追趕,劉備深信徐庶,對他可謂是言聽計從,遂收軍自回新野城內。

    卻說曹仁輸了一陣,收兵回寨後,想到今日自己為之所傲的大陣,在劉軍眼下,如同虛設之物,方信曹純先前之言。

    曹仁能在曹操這個絕世梟雄麾下,得此武將之首的地位,深受曹操重用,自然是有理由。曹仁雖傲,但卻知錯能改。當下他遂親自去尋曹純,與其道歉說罪,曹純見曹仁如此,心稍定不少,與曹仁一番禮數過後。曹仁嘆聲而道。
uuuuuuuuuu 發表於 2013-5-3 10:43
第七百四十章 又是中詐


    “劉大耳軍中必有能者,我陣竟為所破。看來此能者,大多是純弟先前與我所說,近日投於劉備麾下之人。”

    曹純聽罷,臉色亦凝重幾分,而且更有其他憂慮,向曹仁勸道。

    “劉大耳才能不低,就連丞相亦常言其是當世人傑,對其多有忌憚。更何況劉大耳善於籠絡人心,得潘、張、太史、華等絕世猛將所依。依我所見,劉大耳昔日連連失勢落敗,皆因麾下無一定局謀略的大賢之才。如今他得那高人,如虎添翼,如蛟化龍,不可再有輕視。

    時下兄長盡率兵馬殺來新野,樊城兵力空虛,我甚是憂慮。若是那高人教劉大耳偷襲樊城,樊城危矣! ”

    曹仁聽畢,沉吟一陣,正是躊躇間,忽有兵士來報。新野豪門黃氏,派族中從人來見。曹仁一聽,頓時面露喜色,趕忙前去迎接。黃氏從人見過曹仁,施禮畢,即言劉備虛有仁名,實乃奸佞之輩,自來到新野後,想方設法,從新野城內的豪族手上索取利益。黃氏受其所害最深,當下聞得曹丞相欲討劉備,故而來助,以為內應,今晚三更,以喜鵲啼鳴為之暗號。曹仁聽言大喜呼道。

    “此乃天要誅劉大耳也!”

    曹仁重賞來人,黃氏從人剛退出帳篷,曹純便是眉頭深鎖而道。

    “兄長莫要先急著行事,弟常聞劉大耳在新野深得人心,弟只恐其中有詐,不可不防。”

    曹仁聽言,哈哈一笑,便是說道。

    “純弟不必多慮。歷來天下各地,豪門世族與平民百姓,因利益糾紛,兩不相立。劉大耳要得人心,便要各施其利,安撫百姓。如此必然得罪城內豪門。更何況劉大耳近年在新野招兵買馬,耗費金糧巨大,若不從豪門身上索取,豈能相繼。富戶黃氏,家僮數百,為一縣之巨室,金多糧足,劉​​大耳豈不會向其剝削!黃氏因此懷恨在心,欲將其除之,亦是理所當然!”

    “可是樊城兵力空虛,那又如何?”

    曹純面色一緊,又是問道。曹仁瞇了瞇眼,樊城確有空虛,不得不妨,但若是如此撤走,曹仁卻又不甘心。曹仁思慮一陣,遂言而道。

    “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眼下正有良機,豈能放過。今晚我等先去奪城,如能得之,再作計議。如若不能,便退軍回樊城!”

    曹純豈會不知曹仁心中所想,知他心有不甘,沉思一陣後,便是說道。

    “兄長主意已定,弟多勸無用。不過兄長欲去,當分三軍為三隊。兩隊伏城外接應,一隊入城,以保萬無一失。”

    曹仁聽言,笑容一展,便是頷首應道。

    “好!就依純弟之言。”

    曹仁從曹純之言,遂分軍三隊,準備當夜戰事。

    時約三更,月光瑩瑩,曹仁引一軍趕到西門,教兵士學喜鵲啼鳴三聲,三聲之後,西門城上忽然火把燎亂,隨即城門轟然大開,吊橋砰的一聲放落。

    曹仁大喜,爭先拍馬而入,身後兵馬隨著曹仁往西門一擁而上。曹仁滿藍殺意,欲要早奪劉備頭顱,一路加鞭飛行,火速直到新野縣衙。

    忽然曹仁臉色劇變,回想起剛才路上不見一人,曹仁知道中計,心裡暗叫一聲不好,忙撥回馬,大叫喝道。

    “快快退兵!”

    哪知曹仁話音剛落,縣衙中一聲炮響,四門烈火,轟天而起,金鼓齊鳴,喊聲如江翻海沸。曹仁拔馬轉身,只見東巷內轉出劉備,西巷內轉出廖化,夾攻掩殺。曹仁臉色劇變,嚇得心膽直要跳出身軀,忙往北門逃去。曹仁一路急逃,還未趕至北門,道傍轉出太史慈,又殺一陣,曹仁在兵士拼死抵擋下,幸而逃脫。曹仁受兩番伏擊,兵馬折了大半,急走南門,忽然一聲虎嘯聲暴起,華雄舞起斷龍刀,攔住前路。

    曹仁怒目咬牙,硬想殺破而去。華雄命兵士攔阻,四下裡人馬截來,曹仁奮身死戰,仍不得破,又見華雄提刀來殺,立馬拔馬回後,再轉北門。

    曹仁連番陷入死境,恐怕有個萬一,命一將校與其換了兵甲,隱藏軍內往北門速逃。猝然,北門又是一聲喝響暴起,火光裡正見張飛挺矛躍馬而來。張飛扯聲怒吼,聲大如同震雷,一番狂殺,將曹仁身邊從騎盡數殺散,曹仁以手掩面,慌加鞭縱馬逃過。張飛從後拍馬趕來,一矛掃在曹仁頭盔,將曹仁頭盔打飛,喝聲大叫。

    “曹子孝何在?!!!!快快說來!!”

    曹仁止住恐懼,連忙用手一指,剛才與他換了兵甲的將校,叫道。

    “前面穿銀甲的便是!”

    張飛聽說,瞪著環眼一望,認得曹仁的鎧甲,連忙棄了曹仁,縱馬向前追趕。曹仁撥轉馬頭,望東門而走,正逢高覽、曹純從城外殺來的救兵趕到。曹仁連忙大呼,高覽、曹​​純見著,忙擁護曹仁,殺條血路,到城門邊,火焰甚盛,城上推下柴草,遍地都是火,高覽用刀撥開,飛馬冒煙突火先出。曹仁隨後亦出。方到門道邊,城門上崩下一條火梁來,曹純眼疾,忙奮力用槍一掃,將火梁掃成兩段,曹仁速飛馬而逃。

    劉備收攏各軍,出城追殺,曹仁來不及收兵回寨,急望北河而走。將到河邊,才欲尋船渡河,正是慌亂無措間。劉備大軍追到,各將火速殺來,欲斬曹仁。曹仁見事態如此,野性爆發,領軍死戰,曹軍兵士個個亦是背水一戰,攻勢剎時變得強烈無比,劉備軍一時難以攻入。曹純忙保護曹仁下船趁勢渡河。劉備見曹仁逃去,命兵士加以猛攻,曹軍漸漸抵擋不住,大半淹死水中。

    曹仁慌忙渡過河面,上岸連夜往樊城直奔而去。曹仁引著敗軍,趕到樊城,慌令兵士開門,城門剛開,曹仁心中慌意稍定,心裡正是慶幸逃過一劫。哪知一將,忽然舞起一柄巨斧從樊城往曹仁徑直飆飛殺來。正是劉備義弟,潘無雙也!

    潘鳳縱馬提斧,扯聲大喝。

    “我已取樊城多時矣!”

    曹仁嚇得魂魄皆飛,拔馬慌逃。潘鳳率軍直追,曹仁連番受到伏擊,​​心神衰弱,人疲馬乏,逃得是慢。眼見潘鳳快要衝殺而來時,一彪人馬猝然從半路截殺而出。為首之將,虎頭虎腦,渾身孔武有力,舞一把虎頭大刀,正是曹操麾下大將許褚。

    話說許褚得曹操之令,從洛陽飛往樊城,等其快要到時,前去打探的斥候,探得樊城正受潘鳳引軍狂攻,眼見快要將樊城攻克。許褚兵少,不敢趕去救​​援,思索一陣,又派人急望新野通報,而他則引軍先埋伏某地,坐觀時勢。哪知不久之後,曹仁敗兵趕回,許褚聽聞斥候來報,速做好準備,伺機而動。

    許褚虎目大瞪,奮力一刀砍住潘鳳。潘鳳見是許褚,臉色微變,連忙抖數精神與其廝殺一處。曹仁這個名震天下的常勝將軍,在連日內連番受挫,三萬兵士更是損失大半,曹仁肚子裡可謂是堆積了滔天的怒恨,即大吼一聲,揮槍亦往潘鳳殺去,高覽、曹​​純見狀,忙各提兵器,亦往潘鳳圍殺而來。

    許褚、曹仁、曹純、高覽四將圍住潘鳳猛擊不停,而曹仁麾下殘兵亦在許褚所領的新力軍的救援下,重拾亂勢,與潘鳳軍兵士拼死混殺。潘鳳雖是當世悍將,天下少有人能與之比肩,但此時他面對四將,其中許褚與他武藝只在伯仲之間,而高覽亦是一員超級將領,至於曹仁、曹純亦是武藝不凡,在一流將領的行列當中。在此四將圍殺之下,潘鳳招擋不住,潘鳳心念電轉,忽然一斧劈向曹仁,許褚、曹純、高覽大驚,急急來救。哪知這只是虛招,潘鳳趁機蕩開陣腳,拔馬退走。曹仁、許褚、曹純、高覽四將,哪裡肯捨,紛紛趕去追殺,其軍兵士一擁而上,殺得潘鳳軍節節敗退。

    潘鳳見勢不妙,急走回樊城,哪知忽然一聲炮響轟起,又有一路兵馬殺出。為首之將,正是原河間四庭柱之一的張郃。

    原來,許褚走後不久。曹操連日心神不靈,唯恐樊城有個萬一,速教張郃領三千虎豹騎趕去救援。張郃領命星夜趕路而來,正好遇著潘鳳,連忙率軍阻殺。

    潘鳳又見前頭殺來一軍,心想眼下這樊城萬萬要不得,注意一定,遂忙教兵士往新野城撤回。曹仁忽見潘鳳退走,忙從後追擊,張郃亦領兵去追,一直追到河面。潘鳳兵士疲憊不堪,難以走動,眼見就要被曹軍各軍重重圍住之時,劉備率追兵及時趕至。劉備見潘鳳受如此之多兵馬​​圍殺,大驚失色,速令兵士前去助戰,兩軍混殺一夜,直至天明,才各自收兵。

    曹仁在許褚還有張郃的救援下,复奪樊城。雖是如此,在一連戰事失利之下,曹仁亦損了近二萬兵馬。後來若非許褚、張郃的救援,只怕曹仁剩下的那一萬殘兵,十中不剩七八。

    後來曹仁得知,許褚、張郃會來,全因事前曹純派人趕回洛陽,通報曹操。事後,曹純向曹仁請罪。曹仁不但不怒,反而向其弟重拜一禮,言若非曹純有先見之明,只怕此時他已全軍覆沒,項上這頭顱是否還在,還是未知之數。曹純聽畢,心裡大定,先前他還以為曹仁會因此生恨。至此,曹仁、曹純情誼更深,這些不在話下。

    曹仁在劉備手上連番受挫,已深知其厲害,暫時不敢再犯新野。曹仁遂命人打探,得知為劉備出謀畫策者,乃是一叫徐庶之人。曹仁打聽之後,遂教人傳報回洛陽,一是向曹操請罪,二是向曹操說明劉備的厲害。

    話說,劉備當夜撤軍趕回新野。次日,潘鳳忽然領兩人來見,一人正是樊城縣令劉泌。

    這劉泌乃長沙人,亦漢室宗親,潘鳳得到樊城之後,劉泌知他是劉皇叔之義弟,大喜過望,遂率全城守軍來投。後來潘鳳那夜追擊曹仁,留下劉泌守城,劉泌後見潘鳳遭到圍殺,見局勢不妙,唯恐曹仁對他秋後算賬,速引本部兵馬,棄城而逃,投奔新野,之後剛好與劉備的兵馬遇上。劉泌告之兵士乃潘鳳熟人,潘鳳趕來接見,見是劉泌,原本就想引見劉備,不過見那時自軍剛與曹軍激烈廝殺一場,想劉備心神疲憊,於是便教劉泌先隨他入城,待明日再去見劉備。劉泌不敢造次,便是應諾。

    劉備聽劉泌乃漢室宗親,連忙好生接待,與劉泌敘禮過後,劉備只見一人侍立於側。劉備視其人雖年紀輕輕,卻是器宇軒昂,故問劉泌道。

    “不知此何人也?”

    劉泌見劉備對他的外甥,頗有喜意,心裡一喜,忙告道。

    “此來我之外甥寇封,本羅侯寇氏之子也。因父母雙亡,故依於我。此子雖是年輕,但頗有武藝,識禮懂義,我平日對他多有依仗。”

    劉泌說畢,那寇封亦是靈巧,忙雙膝一跪,對劉備重拜一禮。

    “我聞劉皇叔乃世上英雄,如今一見果然如此!近日聽劉皇叔大敗曹賊,實在大快人心。今日能見得皇叔,實乃封之三生之幸也!”

    “哈哈,虛名都是虛名,小侄不必當真。至於先前戰事,我本不願多造殺孽,但曹子孝咄咄逼人,我為保新野百姓安危,只好引兵阻擊。”
uuuuuuuuuu 發表於 2013-5-3 10:46
第七百四十章 又是中詐


    “劉大耳軍中必有能者,我陣竟為所破。看來此能者,大多是純弟先前與我所說,近日投於劉備麾下之人。”

    曹純聽罷,臉色亦凝重幾分,而且更有其他憂慮,向曹仁勸道。

    “劉大耳才能不低,就連丞相亦常言其是當世人傑,對其多有忌憚。更何況劉大耳善於籠絡人心,得潘、張、太史、華等絕世猛將所依。依我所見,劉大耳昔日連連失勢落敗,皆因麾下無一定局謀略的大賢之才。如今他得那高人,如虎添翼,如蛟化龍,不可再有輕視。

    時下兄長盡率兵馬殺來新野,樊城兵力空虛,我甚是憂慮。若是那高人教劉大耳偷襲樊城,樊城危矣! ”

    曹仁聽畢,沉吟一陣,正是躊躇間,忽有兵士來報。新野豪門黃氏,派族中從人來見。曹仁一聽,頓時面露喜色,趕忙前去迎接。黃氏從人見過曹仁,施禮畢,即言劉備虛有仁名,實乃奸佞之輩,自來到新野後,想方設法,從新野城內的豪族手上索取利益。黃氏受其所害最深,當下聞得曹丞相欲討劉備,故而來助,以為內應,今晚三更,以喜鵲啼鳴為之暗號。曹仁聽言大喜呼道。

    “此乃天要誅劉大耳也!”

    曹仁重賞來人,黃氏從人剛退出帳篷,曹純便是眉頭深鎖而道。

    “兄長莫要先急著行事,弟常聞劉大耳在新野深得人心,弟只恐其中有詐,不可不防。”

    曹仁聽言,哈哈一笑,便是說道。

    “純弟不必多慮。歷來天下各地,豪門世族與平民百姓,因利益糾紛,兩不相立。劉大耳要得人心,便要各施其利,安撫百姓。如此必然得罪城內豪門。更何況劉大耳近年在新野招兵買馬,耗費金糧巨大,若不從豪門身上索取,豈能相繼。富戶黃氏,家僮數百,為一縣之巨室,金多糧足,劉​​大耳豈不會向其剝削!黃氏因此懷恨在心,欲將其除之,亦是理所當然!”

    “可是樊城兵力空虛,那又如何?”

    曹純面色一緊,又是問道。曹仁瞇了瞇眼,樊城確有空虛,不得不妨,但若是如此撤走,曹仁卻又不甘心。曹仁思慮一陣,遂言而道。

    “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眼下正有良機,豈能放過。今晚我等先去奪城,如能得之,再作計議。如若不能,便退軍回樊城!”

    曹純豈會不知曹仁心中所想,知他心有不甘,沉思一陣後,便是說道。

    “兄長主意已定,弟多勸無用。不過兄長欲去,當分三軍為三隊。兩隊伏城外接應,一隊入城,以保萬無一失。”

    曹仁聽言,笑容一展,便是頷首應道。

    “好!就依純弟之言。”

    曹仁從曹純之言,遂分軍三隊,準備當夜戰事。

    時約三更,月光瑩瑩,曹仁引一軍趕到西門,教兵士學喜鵲啼鳴三聲,三聲之後,西門城上忽然火把燎亂,隨即城門轟然大開,吊橋砰的一聲放落。

    曹仁大喜,爭先拍馬而入,身後兵馬隨著曹仁往西門一擁而上。曹仁滿藍殺意,欲要早奪劉備頭顱,一路加鞭飛行,火速直到新野縣衙。

    忽然曹仁臉色劇變,回想起剛才路上不見一人,曹仁知道中計,心裡暗叫一聲不好,忙撥回馬,大叫喝道。

    “快快退兵!”

    哪知曹仁話音剛落,縣衙中一聲炮響,四門烈火,轟天而起,金鼓齊鳴,喊聲如江翻海沸。曹仁拔馬轉身,只見東巷內轉出劉備,西巷內轉出廖化,夾攻掩殺。曹仁臉色劇變,嚇得心膽直要跳出身軀,忙往北門逃去。曹仁一路急逃,還未趕至北門,道傍轉出太史慈,又殺一陣,曹仁在兵士拼死抵擋下,幸而逃脫。曹仁受兩番伏擊,兵馬折了大半,急走南門,忽然一聲虎嘯聲暴起,華雄舞起斷龍刀,攔住前路。

    曹仁怒目咬牙,硬想殺破而去。華雄命兵士攔阻,四下裡人馬截來,曹仁奮身死戰,仍不得破,又見華雄提刀來殺,立馬拔馬回後,再轉北門。

    曹仁連番陷入死境,恐怕有個萬一,命一將校與其換了兵甲,隱藏軍內往北門速逃。猝然,北門又是一聲喝響暴起,火光裡正見張飛挺矛躍馬而來。張飛扯聲怒吼,聲大如同震雷,一番狂殺,將曹仁身邊從騎盡數殺散,曹仁以手掩面,慌加鞭縱馬逃過。張飛從後拍馬趕來,一矛掃在曹仁頭盔,將曹仁頭盔打飛,喝聲大叫。

    “曹子孝何在?!!!!快快說來!!”

    曹仁止住恐懼,連忙用手一指,剛才與他換了兵甲的將校,叫道。

    “前面穿銀甲的便是!”

    張飛聽說,瞪著環眼一望,認得曹仁的鎧甲,連忙棄了曹仁,縱馬向前追趕。曹仁撥轉馬頭,望東門而走,正逢高覽、曹純從城外殺來的救兵趕到。曹仁連忙大呼,高覽、曹​​純見著,忙擁護曹仁,殺條血路,到城門邊,火焰甚盛,城上推下柴草,遍地都是火,高覽用刀撥開,飛馬冒煙突火先出。曹仁隨後亦出。方到門道邊,城門上崩下一條火梁來,曹純眼疾,忙奮力用槍一掃,將火梁掃成兩段,曹仁速飛馬而逃。

    劉備收攏各軍,出城追殺,曹仁來不及收兵回寨,急望北河而走。將到河邊,才欲尋船渡河,正是慌亂無措間。劉備大軍追到,各將火速殺來,欲斬曹仁。曹仁見事態如此,野性爆發,領軍死戰,曹軍兵士個個亦是背水一戰,攻勢剎時變得強烈無比,劉備軍一時難以攻入。曹純忙保護曹仁下船趁勢渡河。劉備見曹仁逃去,命兵士加以猛攻,曹軍漸漸抵擋不住,大半淹死水中。

    曹仁慌忙渡過河面,上岸連夜往樊城直奔而去。曹仁引著敗軍,趕到樊城,慌令兵士開門,城門剛開,曹仁心中慌意稍定,心裡正是慶幸逃過一劫。哪知一將,忽然舞起一柄巨斧從樊城往曹仁徑直飆飛殺來。正是劉備義弟,潘無雙也!

    潘鳳縱馬提斧,扯聲大喝。

    “我已取樊城多時矣!”

    曹仁嚇得魂魄皆飛,拔馬慌逃。潘鳳率軍直追,曹仁連番受到伏擊,​​心神衰弱,人疲馬乏,逃得是慢。眼見潘鳳快要衝殺而來時,一彪人馬猝然從半路截殺而出。為首之將,虎頭虎腦,渾身孔武有力,舞一把虎頭大刀,正是曹操麾下大將許褚。

    話說許褚得曹操之令,從洛陽飛往樊城,等其快要到時,前去打探的斥候,探得樊城正受潘鳳引軍狂攻,眼見快要將樊城攻克。許褚兵少,不敢趕去救​​援,思索一陣,又派人急望新野通報,而他則引軍先埋伏某地,坐觀時勢。哪知不久之後,曹仁敗兵趕回,許褚聽聞斥候來報,速做好準備,伺機而動。

    許褚虎目大瞪,奮力一刀砍住潘鳳。潘鳳見是許褚,臉色微變,連忙抖數精神與其廝殺一處。曹仁這個名震天下的常勝將軍,在連日內連番受挫,三萬兵士更是損失大半,曹仁肚子裡可謂是堆積了滔天的怒恨,即大吼一聲,揮槍亦往潘鳳殺去,高覽、曹​​純見狀,忙各提兵器,亦往潘鳳圍殺而來。

    許褚、曹仁、曹純、高覽四將圍住潘鳳猛擊不停,而曹仁麾下殘兵亦在許褚所領的新力軍的救援下,重拾亂勢,與潘鳳軍兵士拼死混殺。潘鳳雖是當世悍將,天下少有人能與之比肩,但此時他面對四將,其中許褚與他武藝只在伯仲之間,而高覽亦是一員超級將領,至於曹仁、曹純亦是武藝不凡,在一流將領的行列當中。在此四將圍殺之下,潘鳳招擋不住,潘鳳心念電轉,忽然一斧劈向曹仁,許褚、曹純、高覽大驚,急急來救。哪知這只是虛招,潘鳳趁機蕩開陣腳,拔馬退走。曹仁、許褚、曹純、高覽四將,哪裡肯捨,紛紛趕去追殺,其軍兵士一擁而上,殺得潘鳳軍節節敗退。

    潘鳳見勢不妙,急走回樊城,哪知忽然一聲炮響轟起,又有一路兵馬殺出。為首之將,正是原河間四庭柱之一的張郃。

    原來,許褚走後不久。曹操連日心神不靈,唯恐樊城有個萬一,速教張郃領三千虎豹騎趕去救援。張郃領命星夜趕路而來,正好遇著潘鳳,連忙率軍阻殺。

    潘鳳又見前頭殺來一軍,心想眼下這樊城萬萬要不得,注意一定,遂忙教兵士往新野城撤回。曹仁忽見潘鳳退走,忙從後追擊,張郃亦領兵去追,一直追到河面。潘鳳兵士疲憊不堪,難以走動,眼見就要被曹軍各軍重重圍住之時,劉備率追兵及時趕至。劉備見潘鳳受如此之多兵馬​​圍殺,大驚失色,速令兵士前去助戰,兩軍混殺一夜,直至天明,才各自收兵。

    曹仁在許褚還有張郃的救援下,复奪樊城。雖是如此,在一連戰事失利之下,曹仁亦損了近二萬兵馬。後來若非許褚、張郃的救援,只怕曹仁剩下的那一萬殘兵,十中不剩七八。

    後來曹仁得知,許褚、張郃會來,全因事前曹純派人趕回洛陽,通報曹操。事後,曹純向曹仁請罪。曹仁不但不怒,反而向其弟重拜一禮,言若非曹純有先見之明,只怕此時他已全軍覆沒,項上這頭顱是否還在,還是未知之數。曹純聽畢,心裡大定,先前他還以為曹仁會因此生恨。至此,曹仁、曹純情誼更深,這些不在話下。

    曹仁在劉備手上連番受挫,已深知其厲害,暫時不敢再犯新野。曹仁遂命人打探,得知為劉備出謀畫策者,乃是一叫徐庶之人。曹仁打聽之後,遂教人傳報回洛陽,一是向曹操請罪,二是向曹操說明劉備的厲害。

    話說,劉備當夜撤軍趕回新野。次日,潘鳳忽然領兩人來見,一人正是樊城縣令劉泌。

    這劉泌乃長沙人,亦漢室宗親,潘鳳得到樊城之後,劉泌知他是劉皇叔之義弟,大喜過望,遂率全城守軍來投。後來潘鳳那夜追擊曹仁,留下劉泌守城,劉泌後見潘鳳遭到圍殺,見局勢不妙,唯恐曹仁對他秋後算賬,速引本部兵馬,棄城而逃,投奔新野,之後剛好與劉備的兵馬遇上。劉泌告之兵士乃潘鳳熟人,潘鳳趕來接見,見是劉泌,原本就想引見劉備,不過見那時自軍剛與曹軍激烈廝殺一場,想劉備心神疲憊,於是便教劉泌先隨他入城,待明日再去見劉備。劉泌不敢造次,便是應諾。

    劉備聽劉泌乃漢室宗親,連忙好生接待,與劉泌敘禮過後,劉備只見一人侍立於側。劉備視其人雖年紀輕輕,卻是器宇軒昂,故問劉泌道。

    “不知此何人也?”

    劉泌見劉備對他的外甥,頗有喜意,心裡一喜,忙告道。

    “此來我之外甥寇封,本羅侯寇氏之子也。因父母雙亡,故依於我。此子雖是年輕,但頗有武藝,識禮懂義,我平日對他多有依仗。”

    劉泌說畢,那寇封亦是靈巧,忙雙膝一跪,對劉備重拜一禮。

    “我聞劉皇叔乃世上英雄,如今一見果然如此!近日聽劉皇叔大敗曹賊,實在大快人心。今日能見得皇叔,實乃封之三生之幸也!”

    “哈哈,虛名都是虛名,小侄不必當真。至於先前戰事,我本不願多造殺孽,但曹子孝咄咄逼人,我為保新野百姓安危,只好引兵阻擊。”
yellow709 發表於 2013-5-5 23:03
第七百四十一章 諸葛亮與黃月英(上)
    「此番得之大勝,亦全依賴軍中將士之功!」

    劉備哈哈一笑,雙眼笑得瞇了起來,似乎對這寇封甚是喜愛。寇封聽畢,又重重一拜,凝聲而道。

    「皇叔仁義無雙,體恤百姓,禮賢下士。封不才,但若能投之皇叔麾下,死而無憾也!」

    「好!好!好!」

    劉備一聽,連說幾聲好字,寇封不知劉備所意,把頭低落,心中甚急。忽然劉備,轉向劉泌笑聲道。

    「此子聰明伶俐,恰又是公之外甥,其母亦是我漢室之人,我甚是愛之,欲嗣為義子。不知公覺得如何?」

    「此子能受玄德如此青睞,實乃他之福分。寇封還不快快拜謝!」

    寇封眼神儘是驚色,原本他還是一員名不經傳的小將,此時卻突然成為了享有盛名的劉皇叔義子,這地位串升之快,一時令寇封還未反應過來。寇封一陣呆滯,劉泌甚是不喜,暗付此子還是少處人事,見不得大場面。劉泌磕了幾聲,寇封反應過來,喜色狂湧,迫不及待地對著劉備連連磕頭,拜劉備為父。劉備大喜,遂令寇封改名為劉封。之後,劉備又令劉封拜潘鳳為二叔,潘鳳眉頭皺了皺,但還是接受。後來劉備又帶劉封來見張飛,張飛聽聞劉備收了一個義子,心裡甚是不喜,表面接受,但等劉封走後,便向劉備甕聲甕氣地說道。

    「兄長既有子嗣,何必豢養螟蛉?後必生亂!」

    劉備聽言,甚為不喜。他之所以立劉封為義子,自然有所深意。劉封乃羅侯寇氏之後,其舅父劉泌更是漢室宗親。劉封身後背景不差,劉備正好將其利用,讓自己皇叔之名更為牢固幾分。讓一些對他身份所有懷疑的宵小之輩,閉上嘴巴!

    但這其中深意,劉備卻不會和張飛說明,劉備臉色一凝,坦然而道。

    「我待之如子,彼必事我如父,何亂之有!三弟莫要多說!」

    張飛聽言甚是不悅,但劉備一心如此,他也不敢再有多言。劉封之事,暫且到此為止。後來劉備與徐庶計議,徐庶言曹操兵下江南,勢在必行。新野乃荊州門戶,教劉備還要盡早準備,以防萬一。

    曹仁新敗而歸,曹操注意一日未落,曹仁不敢再有擅自舉措,而劉備眼下亦在新野著手準備將來與曹操的大戰。於此,荊州戰事暫且先告一段落。

    此時在南陽郡襄陽城外二十里隆中,有一處地,名為臥龍崗。此崗得名,全因一人之名號。在臥龍崗五、六里處,司馬懿漫步而走,正行於一高山處,四周山青水秀,鳥雀啼鳴,甚是安逸。司馬懿忽然止住步伐,立於一高處,雙目望向新野城的方向。

    司馬懿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在此安然之景色內,司馬懿眼中看到卻是無數廝殺,橫屍遍野,血流成河的情景。

    「大師兄已投於劉玄德之麾下,而曹子孝屯兵樊城久矣,也是時候為曹丞相探風,出兵新野。新野有我大師兄坐鎮,即使那曹子孝引十萬精兵,只怕也難以攻克。料想如今時日,曹子孝大多已兵敗而回。大師兄此番入仕劉備,天下局勢,也漸漸開始發生變化。

    但大師兄雖有濟世之才,但還未能已一己之力改變天下大勢,有此能耐之人,縱觀天下,也只有一者吶!」

    司馬懿噓聲一歎,那雙沉寂詭異的眼眸,默默地轉向不遠處的臥龍崗。

    「此番拜訪完我這個擁有天下第一智的師弟之後,也該動身前往曹孟德的麾下。今番別離之後,只怕我將與孔明勢如水火,兩不相如吶。」

    司馬懿再歎一聲,隨後臉上翹起一絲戲謔的笑容,緩步再往臥龍崗方向漫步而去。

    而就在數日前,臥龍崗內有一疏林,內有一方茅廬。數十個身穿黑袍,腰扎跨刀的壯漢,正押著一箱箱裝有金銀珠寶的車輛,往疏林內進發。

    「我呸!!這諸葛孔明算什麼東西!我等兄弟在這等候足有數年,就為求見此人!平日依大掌櫃之命,在此地贈送無數物資給當地百姓。臥龍崗裡誰見到我等不是笑臉相迎!

    先前日子,這諸葛孔明回來此處,我等連日帶上重禮求見,但卻都被那詭異的樹林所困,每番都要迷路好幾日,才找得出路。

    我聽人說,這乃那諸葛孔明特意設下陣法,以阻慕名求見之人。你說,這一般人物就算了,我等明明都在樹林上刻上我等幕後之人的身份,他竟然連我等也拒之門外!

    可見此人是何等囂張!今日若是再見不得此人,我等就一把火將這樹林燒了!!」

    某個壯漢滿臉不忿之色,扯聲喝道。他話音一落,其同伴就紛紛附和。只有一人,臉上帶有幾分懼色說道。

    「大掌櫃可萬分交代,一定不能得罪那諸葛孔明。而且自大掌櫃得知諸葛孔明回來臥龍崗後,立即就往此處趕來。他此番叫我們送禮,乃是教我們先是討好諸葛孔明,之後之事等大掌櫃趕來,再做計議。大掌櫃如此重視此人,若是我等燒了樹林,惹怒了諸葛孔明,被大掌櫃得知,定然免不了一番重罰!」

    那人一說,其餘人皆是臉色一變,燒林的念頭頓時壓下。這數十人正行間,快入樹林,忽見一身穿鵝黃衣裳,身影如同仙子般的女子,正抱著兩隻受傷的兔子,急急奔入樹林之內。

    「這女子竟敢入此樹林,必是有辦法解那陣法。兄弟們,快快追上問路!」

    這數十人內的領頭者見狀,連忙一喝。其餘人立即一擁而上,往那有著天仙般身影的女子追去。那女子聽得後面有腳步聲,臉色一急,忙轉入一處,隨後就詭異地消失了。那數十個漢子追不上,更誤入了一處,週遭忽然風沙大作,一道道旋風捲起無數樹葉,往那數十個漢子襲去。那數十個漢子以為是有妖法,嚇得慌亂而逃,忽然那一棵棵樹木,變得飄忽不定,看是在這,實在是那,不少人撞在四周樹木之上,撞得頭破血流,一時間一聲聲慘叫聲連連而起。

    那數個漢子,快要被這詭異的地方逼得癲瘋。就在此時,一聲弱弱的,卻如黃鶯般好聽的聲音響起。

    「我家夫君不願見你等。我教你等如何走出,你等莫要再來了。」

    這如同天籟之音的聲音傳來,那數十個漢子聽得心神一震,紛紛止住了慌亂,往聲源處望去。只見剛才那有著天仙般背影的女子又再出現了,不過當眾人望向她的臉蛋,皆是齊齊變色,失聲叫道。

    「哇!好醜的女人!!」

    「妖物!妖物吶~!!」

    那數十個漢子,彷彿見到十分恐怖的景象。只見那身形美得如同仙女般的女子,那張臉蛋卻佈滿一顆顆黑色的麻子,異常恐怖。那女子聽得那些人的叫聲後,那雙晶亮如同星辰般的眼眸,頓起幾分水幕。不過她還是忍住悲痛,弱弱而道。

    「你等不必驚慌。我不是什麼妖物,你等快快隨我而來,否則一陣後此處陣法又再變化,到時你等就需在此處困上好些日子才能逃出。」

    女子善意地要帶這些漢子走出樹林之陣,可是這些漢子卻不領情,當這女子是害人妖物,連連破口大罵。有一個漢子,更是掣出了腰間跨刀,要來殺女子。

    那女子見那漢子凶神惡煞而來,受到驚嚇,淚水不由落下。

    「不要!」

    「月英!!你等該死!!!!!」

    就在此時,一個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手執鵝毛扇,英俊如同神仙般的男子,驀然出現在樹林某處,厲聲大喝!

    此人正是,這些漢子連日求見不得的諸葛亮。而那醜如妖物的女子,正是諸葛亮之妻,黃月英。黃月英雖是奇醜無比,但卻有一顆最善之心,她雖身出荊州豪門黃氏一族,但卻因其善,屢屢受人欺負。黃月英從小到大,受盡他人欺辱。就連府中從人,亦常對她出言不遜。有一次,正好被其父黃承彥曾,當面聽得。黃承彥大怒,欲將那從人舌頭割掉,但黃月英卻是哭言跪求,替其脫罪。黃承彥奈何不住黃月英,也只好作罷。不過後來黃承彥怕其女受到傷害,故將家遷離出城外清幽之地,只帶數個心腹為僕,平日照料黃月英。善良的黃月英自此和山中野靈為伴,日子過得也是快樂。之後黃月英漸漸長大,在木匠造藝中更有過人的天賦,研究出許多新奇的工具。而且黃月英更有過目不忘的才能,凡是看過的書籍,只要看過一次,便能背得滾瓜爛熟。

    後來年少的諸葛亮,從其師水鏡先生口中,聞之黃承彥對陣法造詣極高,乃天下第一者。諸葛亮遂向黃承彥學師,而在路途中,諸葛亮剛上山林。忽聽得林內風聲大作,一聲虎嘯聲起,隨即又有一聲驚叫之聲。諸葛亮一聽,就想有人遇險,連忙跑入林內去救。

    諸葛亮聞聲奔去,卻見到一幕極其不可思議的景象。一個只有十五六歲的女子,用嬌弱的身軀,擋在一頭猛虎面前,在她身後有一隻顫抖不停的小鹿。

    「在這亂世間,人人只求自保。竟有如此奇女子,為保一隻小鹿,而不顧置身於險,敢於面對一頭猛虎!!」
yellow709 發表於 2013-5-5 23:07
第七百四十二章 諸葛亮與黃月英(中)
    諸葛亮看得一陣失神,忽然間那頭猛虎大張血盆大嘴,一聲咆哮震得整個森林為之一震,這才把諸葛亮震得回過神來。諸葛亮眼光四方,記住週遭地勢,迅疾心起一計,在地上拾起五、六顆石子,驀然大喝一聲,將石子奮力投向猛虎。猛虎暴怒,張牙舞爪地就向諸葛亮一撲而去。諸葛亮拔腿就跑,猛虎連聲咆哮,追著諸葛亮滿林子的跑。諸葛亮被猛虎追得險象環生,卻還是不斷地投石子去打猛虎,以求將猛虎激怒。猛虎怒不可及,一雙虎目儘是血紅,恨不得將諸葛亮撕扯成碎片。眼見諸葛亮就快被猛虎追上,退至一高處,用上最後一顆石子,砸向猛虎的『王』字額頂,猛虎怒不可及,張大著血盆大口,往諸葛亮縱身一撲。諸葛亮卻忽然猛墜在地,一個大窟窿猝然而現,諸葛亮瞬即墜往地下窟窿。而猛虎因為受勢不及,一直飛出,剛要以為要落地,卻不知底下空蕩蕩的,原來下面竟是懸崖。猛虎立刻墜落下去,然後砰的一聲巨響,不用去看,也知這頭被諸葛亮激得神智全失的猛虎,定是摔得粉身碎骨。

    這時黃承彥聞聲帶著幾個從人手執兵器趕來,黃月英一見其父,立刻哭成一個淚人,她以為諸葛亮被猛虎一口吞下,她一邊哭著,一邊將先前之事告之黃承彥。黃承彥臉色連變,對這個智斗猛虎的少年不覺生了幾分喜色,後來又笑著向黃月英說道,諸葛亮並無大礙。黃月英不信,黃承彥帶著她趕去猛虎墜落的懸崖邊處。果見那裡有一個大窟窿,諸葛亮正在裡面大喊。

    因為此林內常有猛獸出沒,而黃月英又喜在林中玩耍,黃承彥故而在這林內,多設陷阱,以防不測。這個窟窿正是黃承彥所挖。而在剛才,諸葛亮觀察四周地形,正好發覺懸崖邊有許多挖取過的土泥,推算到那裡很可能有在林中四周生活的鄉民挖下的陷阱,正好可以用來藏身,故而急中生智,想出這個辦法來對付那頭猛虎。

    之後,黃承彥令人將諸葛亮救出,報之名號。諸葛亮得知此人正是他此行欲拜師之人『黃承彥』顧不得衣裳凌亂,連忙執禮拜見。

    「呵呵。原來是我那好友的徒兒,諸葛孔明。你這名字,我多有從我那好友那裡聽到。他說你非池中之物,若是學有所成,管仲,樂毅恐也不及於你!!!」

    黃承彥此言一出,諸葛亮卻是頗為老成的拱手又拜。

    「孔明庸庸之才,學師拜藝,全為學得救國安邦之術。眼下孔明功績未建,豈敢與古之大賢相比。」

    別看諸葛亮說得甚是謙虛,他可話外有話,他先是承認如今的自己,是絕無可能與管仲、樂毅相提並論。但是未來如何,卻又不知。

    黃承彥聽出諸葛亮弦外之音,對其那不知從何而來的自信,似乎頗為欣賞。隨後忽然話鋒一轉,向諸葛亮說道。

    「那頭惡獸,禍害此地已久。我三番四次將它擒得,但閨女生性善良,不欲我多造殺孽,故而屢屢放生。豈知這頭惡獸,獸性不改,今日還幾乎傷了我女兒之命。還好賢侄出手相助,否則我悔不及也。在此,老夫先是謝過。」

    諸葛亮聽言,隨即向在黃承彥身後的黃月英望去。黃月英本在睜著她那雙晶亮的大眼打量著諸葛亮,忽見諸葛亮望來,全身又是習慣性地顫抖起來。諸葛亮目光接觸到黃月英的臉龐,奇異的是,諸葛亮並未有黃月英所預料中露出異色。只見諸葛亮燦然一笑,向黃月英微微頷首。黃月英一見,頓時整張臉都紅了起來,嚶嚀一聲,好像一隻受驚的兔子,拔腿就逃。

    黃承彥見狀,眼中連起異色,再望諸葛亮的眼睛,見其毫無虛假,當下對這個少年更是喜愛幾分。黃承彥遂將諸葛亮請入莊中做客,設宴款待。諸葛亮欣然接受,和黃承彥大喝一場,座談天下之勢,古今博學。黃承彥聽了諸葛亮的一番言論,更是驚為天人,又想諸葛亮救了他掌上明珠一命,當諸葛亮再次提出學藝的要求時,黃承彥便是答應了。

    當然黃承彥亦有著不少的私心,這私心當然是為了他那個忽然變得羞澀無比的女兒。黃月英得知其父黃承彥,留下諸葛亮在莊中學習陣法,一夜欣喜,喜不能寐。

    之後日子,諸葛亮全心全意在黃承彥坐下學藝,在這期間,以往對陣法從不感興趣的黃月英,竟然也提出要拜其父為師。黃承彥自知,他女兒心意,自然允。自此,黃月英便成了諸葛亮的師妹,與諸葛亮共同學藝。而令黃承彥驚訝無比的是,她女兒天賦之高,就連他也自歎不如。

    一些較為淺易的陣法,黃月英只需學過一遍,便能舉一反三。若是較難的陣法,黃月英只需聽過兩到三遍,便能擺出其陣。若是較為深奧的陣法,黃月英只需三日時間,便能擺出七成精妙。

    當然比起諸葛亮這個名副其實的妖物,黃月英還是較為遜色一籌,諸葛亮學習陣法的速度,幾乎是黃月英的一倍。有時甚至能無師自通,研究出新的陣法,那新陣法之精妙,就連黃承彥這個天下第一陣法宗師,也被其難倒,需要不久的日子,才能想出破解諸葛亮陣法的辦法。

    而隨著日子一天一天過去,黃月英和諸葛亮越來越是熟絡。諸葛亮一心求學,望能早日學有所成,拯救天下黎民。諸葛亮心懷大志,遲早離去,眼看黃承彥將其幾乎都被諸葛亮學去七八。無論是黃承彥還是黃月英,都是心中著急。

    黃承彥心知,諸葛亮這等曠世之才,若要引得其注意好感,必要有一方面能夠勝過他。黃月英有一顆至善之心,已能引起諸葛亮的注意。諸葛亮也因此與黃月英成為無話不談的知已好友,但若是要取得他的好感,就憑這點還是不夠。黃承彥思定後,某一日忽然出了一條題目來考諸葛亮和黃月英。

    題出如此。

    「最大者,為之何物?」

    諸葛亮和黃月英一聽,頓時皆臉色一凝,即使智多勝妖的諸葛亮一時間也被黃承彥考住。過了許久,兩人還未思出答案。

    黃承彥微微笑道。

    「你等已將我個七八,但尚有一天下奇陣,你等未曾學得。此陣名為八卦陣,此陣變幻無窮,精妙絕倫。學之一成可擋十萬精兵,若是盡學,百萬精兵亦難破得此陣。但若要學得此陣,必將先解我先前所問,方可得之陣中精髓。」

    黃承彥話音一落,諸葛亮頓時雙目暴亮,此番他前來學藝,全乃其師司馬徽告之他,黃承彥有一曠古奇陣,若能學得,可擋百萬大軍!諸葛亮正是奔著此陣而來!!!

    諸葛亮盤膝而坐,雙目瑩瑩發光,整個人散發出一股莫大澎湃的氣勢,彷彿在推算著天宇的一切所有。而黃月英亦慢慢地陷入沉思,那雙晶瑩透亮的大眼,平靜而毫無漣漪。

    黃承彥見兩人皆在思索,微微一笑,轉入後堂。

    一日過去了。諸葛亮和黃月英粒米無進,一直都在沉思著黃承彥的問題。其中黃承彥曾來探望數次,第一次見諸葛亮和黃月英神色皆未有變化。第二次再來,諸葛亮眉頭微皺,黃月英卻是略有所思。到了第三次,諸葛亮眼睛瞇起,眉頭深鎖,而黃月英則是目光清澈,似乎已退出了思考,得出了答案。

    黃承彥暗暗頷首,此道題目答案,心思越是單純之人,越是容易想出。黃月英擁有一顆最善之心,能如此之快得出答案,亦是理所當然。反之像諸葛亮這等智高勝妖的曠世之才,反而會因其智而受拖累,想得過於複雜,反而離正確的答案越來越遠。

    黃月英已有答案,但善良的她,卻是顧慮著諸葛亮會受打擊,默默地在旁等待著。黃承彥豈會看不出自家女兒的心思,暫不拆穿,微笑著又退回了後堂。

    次日黎明,諸葛亮思考了一天一夜,仍未有想出任何蛛絲馬跡。黃月英數次想做提示,但卻又怕傷害了諸葛亮的自尊心,正是躊躇之時。黃承彥忽然走出,道破了黃月英已得出答案的事實,要黃月英進來後堂稟報其答案。

    原本尚在思索的諸葛亮頓時從沉思中回到現實,臉色驚異,儘是不可置信。黃月英卻不知黃承彥用心良苦,瞪著她那雙靈巧好似會說話的大眼,好似在怪責他的父親。黃承彥視若無堵,又是嚴肅地喚了黃月英幾聲,要她進入後堂。黃月英無奈,只好隨著黃承彥轉入了後堂之內。諸葛亮望著黃月英的背影漸漸消失,他從小到大,無論何事皆強人一頭,先人一步。有史以來的挫敗感,令諸葛亮一時難以接受。

    少頃,在後堂內傳出黃承彥爽朗欣喜的笑聲。諸葛亮面色一變,一時間竟然出現些許慌亂之色。

    不久,黃承彥帶著黃月英走出,笑道。

    「哈哈,孔明。此番看來老夫的女兒卻是快了你一步。她已答出此題答案。不知你又若何?」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uuuuuuuuuu

LV:9 元老

追蹤
  • 195

    主題

  • 91908

    回文

  • 25

    粉絲

就是愛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