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梟風 作者:海風兒(已完成)

   關閉
uuuuuuuuuu 2014-1-22 09:59:15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775 195988
uuuuuuuuuu 發表於 2014-3-26 11:19
第197章 楊延昭


    次日,陸七率領八萬大軍開赴北方,四日後進入了定州境內,陸七頓兵不前,原來定州的定縣竟然被燕國十萬大軍圍困了,楊業的三萬軍力據守定縣。

    北方的戰局確實陷入了危機,原本周國與燕國的分界線是拒馬河,如今拒馬河以南的霸州,雄州,莫州,瀛洲,滄州都已被燕軍攻占。

    北方防禦一直是張永德在大名府總管,在北方的前線鎮守的有兩大軍勢,一是定州為中心的定國公楊業,一是滄州為中心的容國公傅潛,如今定國公死守定縣不退,而在滄州的容國公軍則以退守德州,已然距離大名府不遠,其屬擁有十萬軍力。

    陸七頓兵不久,就有楊業部屬來見,是兩千多的騎兵,領軍的都虞侯名楊延昭,是楊業的六兒子,陸七在帥帳令見,很快自外面進來一員年輕的將官。

    “定國公麾下騎軍都虞侯楊延昭,拜見虞王殿下,鎮北宣撫使大人。”楊延昭進帥帳後,單膝跪地的恭敬軍禮拜見。

    “楊將軍請起,過來坐吧。”陸七平和說道,他聽說過楊延昭,定國公楊業有很多兒子,最出名的就是六兒子楊延昭。

    “謝殿下。”楊延昭起身,恭敬一禮後,走前坐在了陸七側首的椅子。

    陸七微笑的看著楊延昭,楊延昭很年輕,也就二十多歲,比他還年輕,濃眉大眼,皮膚略黑見粗,而楊延昭也打量著陸七,心裡很驚訝陸七的年輕普通,就是這個比自己略長的人物,卻是戰功赫赫的在西部翻雲覆雨,甚至被大周皇帝封為了虞王。

    “延昭,你年齡多少?”陸七微笑問道。

    “回殿下,屬下二十三。”楊延昭恭敬回答。

    陸七一笑,道:“你我是親戚,說話可以隨意些,你是駙馬都尉,我也是駙馬都尉。”

    楊延昭有些拘謹的點頭,他也是大周皇帝的女婿,娶了皇帝女兒金花公主,金花公主出嫁後封為了趙國公主,所以說,周國皇帝與定國公是姻親。

    “延昭,我聽說鎮守滄州的傅潛,退軍去了德州。”陸七轉入了正題。

    楊延昭點頭,道:“傅潛大帥是棄守了滄州,退去了德州,滄州軍力與定州軍力,本是互為犄角,滄州軍力一棄守,定州就成了孤軍,只能據城固守。”

    “聽說傅潛所屬的軍力有兩萬騎軍,八萬步軍,他為何不能據城守禦,若是守禦住滄州,不壞了犄角,自然能夠扼制了燕軍的攻勢。”陸七問道。

    “屬下已然使人去求援過了,但傅潛大帥的回答是缺少軍糧,不宜陷入了燕軍困守,所以退守了德州。”楊延昭回答。

    陸七點頭,問道:“延昭,你與我說實話,傅潛那個人是不是在保存實力,他是個善戰之人嗎?”

    楊延昭一怔,遲疑一下,道:“屬下不能亂言的,傅潛大帥原本是開封府內殿直都虞侯,後來外放了鎮守滄州,他那個人用兵很保守,除非接到上令,否則他是不會主動出擊的。”

    “原來是內殿直都虞侯,這麼說傅潛是張永德的屬下。”陸七道。

    楊延昭搖頭,道:“也不能那麼說,傅潛是護衛皇帝陛下的內殿直。”

    陸七笑了,道:“內殿直也是歸屬殿前都檢點管轄,那自然是張永德的屬下了。”

    楊延昭點頭,道:“那麼說也是。”

    陸七點頭,道:“延昭,你熟悉北方的地理和戰事,依你看,應該如何對付燕軍?”

    楊延昭精神一振,看著陸七,道:“屬下認為,對付燕軍有兩個辦法,一是奇襲燕軍後方,迫燕軍回師,二是集結軍力反擊燕軍,屬下認為兩者可以相輔作戰。”

    陸七點頭,道:“你說的在理,等我去過了德州,就依你的建議用兵。”

    楊延昭一怔,道:“殿下要去德州?”

    陸七點頭,道:“有了傅潛軍力的合兵,才能有把握戰勝了燕軍,若是只我和定國公合兵,並不佔優,甚至會吃了大虧。”

    楊延昭遲疑一下,點點頭,陸七又道:“我說會吃了大虧,不只是來自燕軍的威脅,還有傅潛軍力的威脅,如今趙匡胤在江淮造反,一旦我與燕軍拼的兩敗俱傷,傅潛八成會跑來摘桃子,甚至會藉機滅了我們。”

    楊延昭臉色微變,陸七又微笑道:“你去定縣知會守城的定國公,就說我先去收拾了傅潛,然後揮軍共戰燕軍。”

    “殿下要去收拾了傅潛大帥?”楊延昭吃驚道。

    陸七挑眉點頭,道:“我是鎮北宣撫使,他若是不聽調軍之令,我有權罷免了傅潛軍職。”

    楊延昭點頭,陸七又道:“記住了,飛信裡要寫上,虞王惱怒傅潛棄守滄州,已然親率援軍先去德州奪取傅潛軍權,另外飛信之後你速歸來,我與你一起去德州,還有讓去過德州的將士來我帳中說話。”

    “諾!”楊延昭起身軍禮恭應,之後離開了去往定縣城,用箭信射送,燕軍圍城,不可能散開的圍城,主要是重兵堵城門,對城牆只能採取機動圍擊。

    楊延昭走後,很快有兩個將士來見陸七,陸七仔細問過了德州駐軍的情形,知道了傅潛的軍力主要駐紮在安德縣,兩萬騎軍駐紮在縣城北面,在北面分成一左一右兩座軍營,步軍大部分在東西南的城外駐紮,城裡有兩萬軍力,陸七對這兩個使者將士很滿意,去一趟卻是不忘了解軍情,這就是一種斥候能力。

    半日後楊延昭回來了,陸七命令楊延昭率領他的三萬騎軍南下,迂迴繞道的去往貝州,貝州在德州與大名府之間,而他率領五萬步軍直去德州,經鎮州,趙州,冀州而達德州。

    陸七的計劃是先出其不意的奪取安德縣城外的駐軍,他告訴楊延昭,他會吸引德州軍力的注意力,三萬騎軍抵達貝州之後,就向德州進發,到了德州要兵迫軍營,聲稱聖旨到,讓軍營將帥接旨,之後將軍營將帥控制住,陸七將皇帝任命宣撫使的聖旨,和罷免傅潛的軍令交給了楊延昭。

    楊延昭當然明白陸七的計劃,這是釜底抽薪的奪軍戰略,如果直接用軍令去罷免傅潛,傅潛八成不會乖順的交出十萬大軍,甚至會造反的與陸天風起戰,但先用聖旨直達了軍營,軍營將帥一般情形下肯定聽從,這就是先手策略。

    楊延昭當然願意幫助陸七,不說別的,他老爹就困在定縣,所以毫不猶豫的就率軍走了,陸七也拔營浩浩蕩蕩的奔了東南方向。

    在途中,陸七又使出十騎,執宣撫使軍令去德州告知,告訴各個軍營他來合軍,讓各軍做好反擊燕軍的準備,目的一是讓傅潛軍力知道他這個宣撫使來了,二是吸引傅潛的注意力,給楊延昭的突至創造出其不意。

    安德縣城裡,四十多歲的容國公傅潛,坐在偏堂裡,皺眉的看著宣撫使軍令,他身任滄州刺史,橫海節度使,在滄州鎮守了有十年,其實他早就接到了來自朝廷的告知公文,知道有了一個頂頭上司宣撫使,而且這個頂頭上司讓他極為意外,竟然是陸天風。

    陸天風大名在周國已然是廣為人知,雖然傅潛隱瞞了陸天風成為鎮北宣撫使的公文,但因為接近了大名府,所以陸天風被大周皇帝封為虞王,和成為關隴大都督的事情,卻是瞞不了駐紮在德州的將士。

    傅潛看著陸天風送來的軍令,內心陷入了難以抉擇的境地,陸天風若是到了德州,他卻是沒有把握與之對抗,他棄守滄州的事情,曾經有一部分將帥是出言勸阻過的,所以陸天風送來的軍令,會造成一些將帥可能的叛變。
uuuuuuuuuu 發表於 2014-3-26 11:21
第198章 奪軍


    傅潛皺眉看著軍令,實則是在抉擇對策,偏堂裡還有十幾位將官,都看著大帥等候說話,他們也都知道了宣撫使的軍令,因為城外的軍營,已然直接得到了宣撫使的軍令。

    “大帥,不能讓陸天風來到德州,不如出動騎軍先發制人,據探報,陸天風此來只有五萬步軍。”有一個將官忍不住說道。

    傅潛聽了沒有反應,有另一將官道:“你這主意可不好,兩萬騎軍未必能夠滅殺了陸天風,以陸天風如今的勢力,一旦脫逃,必然反噬的報復,大帥如今又不能造反,卻是不能對宣撫使攻擊。”

    “那你說該怎麼辦?若是容得陸天風來了德州,陸天風卻是有權調動德州軍力,十萬軍力,不可能與我們都是一條心,很多都是牆頭草的心態。”先說話的將官反駁道。

    “依我看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拔軍離開德州,去投附了永德郡王,既然陸天風來了北方,我們離開去對付叛軍,也能夠說的過去。”另一將官道。

    “你說的是個辦法,只是永德郡王沒有軍令前來,我們擅自去歸附,未必會讓了郡王接受,而且也會被朝廷降罪。”有一個將官說道。

    “我們去投附,郡王肯定會接受的,郡王如今需要軍力,而朝廷為了平叛已然是不顧一切,我們去了,朝廷只能沉默認可,總不能迫反了我們吧。”另一將官道。

    傅潛終於有了反應,手一抬扔軍令在几上,吩咐道:“傳令下去準備開拔,大軍向南,就說朝廷讓我們去平叛。”

    “諾!”將官們軍禮回應,離開去傳令。

    傳令後的次日一早,德州城外的軍營紛紛忙碌的收拾,楊延昭卻是率領著三萬騎兵,突然降臨了安德縣城外的軍營,德州軍力根本沒有注意南方會有軍力到來,就是在外有了流哨,也會以為是自家軍力。

    城南軍營突然被數不清的騎軍半包圍,營中將士驚覺的紛紛抓兵器準備戰鬥,忽聽見營外幾十人的聲音高喊:“大周皇帝陛下聖旨到,營中將士勿驚,請主官接旨。”

    一聽是皇帝聖旨到了,營中將士也看清營外騎軍都是周國甲衣,這才趨向了平靜,營中主帥也是驚疑不已,使出中軍去驗證,有一個中軍將官到了營外,隔一米外看過展開的聖旨,最後拿著宣撫使的軍令迴轉了營中。

    營中主帥一看了軍令為之變色,軍令竟然是指罪傅潛棄守滄州,宣布罷免了傅潛軍職,令見了軍令的德州將士直接歸屬宣撫使麾下,營中主帥陷入了抉擇,此時如果還向傅潛請示,那就等於抉擇支持了傅潛。

    營中還有其他實權將領,見主帥的神情陰晴不定,自然猜度出了幾分,有個都虞侯起禮道:“大人手中的軍令,莫非是宣撫使的軍令。”

    “是,你們看看吧。”主帥只能回應,他並不能夠一手遮天。

    陸七的軍令被傳看了一下,看過的人神情有些古怪,原來陸七的軍令裡列了一堆的官職,大周虞王,禮部尚書,駙馬都尉,懷化大將軍,河西北庭宣撫使,太原留守,關隴大都督,鎮北宣撫使。

    “各位怎麼看?”主帥問道。

    “當然應該向大帥請示,這宣撫使的軍令應該向大帥下達,怎麼可以越級號令。”錄事參軍立刻挑眉道。

    “盧大人這話說的謬誤,宣撫使已然罷免了容國公爺的軍職,我們還怎麼請示?”一個都虞侯將官冷言駁道。

    “你這麼說是要背叛了大帥?”錄事參軍盯視惱說。

    “盧大人這話什麼意思?大周皇帝陛下的聖旨就堵在營外,你的意思是讓我們與聖旨對抗,造反嗎?”那個都虞侯挑眉反駁。

    錄事參軍一滯,道:“不管怎麼說?我們應該問過了大帥。”

    “那盧大人去問吧,在下是大周武臣,只會聽從聖旨行事,但願盧大人能夠進城。”那個都虞侯冷道。

    錄事參軍扭頭看向了主帥,忽又有一個都虞侯冷道:“盧大人還是安生了吧,外面有數萬騎兵,大周虞王此來是有備而至,就是來奪軍權的,我們要么起兵對抗,要么就歸屬,已然是見不到大帥請示。”

    錄事參軍臉色一變,這座軍營駐紮兩萬軍力,主帥直轄五千軍力,中軍虞侯相當於主帥軍的都虞侯,其他一萬五千軍力,分別是由另外三個都虞侯領軍,如今另外的三個都虞侯,竟然有兩個說話認可宣撫使的軍令。

    主帥無奈的看了錄事參軍一眼,繼而正容道:“我等不能抗旨,隨本帥出營歸屬。”

    安德縣南城門一里外的兩萬軍力歸屬了楊延昭,楊延昭立刻兵分兩路,令兩位都虞侯領軍,與五千騎軍一起,各自奔了東西軍營傳達宣撫使軍令,東面軍營的兩萬軍力順利歸屬,西面的軍營主帥卻是不肯承認宣撫使軍令,但營中出現了混亂,似乎有了內訌。

    楊延昭得報,立刻命令所有軍力都去了西城門集結,而城中的傅潛也獲得了禀報,大驚之下匆匆傳令各軍拒令,理由是來者是偽詔誆軍。

    但等傅潛軍令出城,西面的兩萬軍力在被圍的情形下,大半軍力自發的投降了宣撫使,楊延昭一問才知道,軍營裡的領軍都虞侯被扣在了主帥那裡。

    因為大半軍力的自發投降,主帥所屬軍力在喊話下,也自發的投降了宣撫使,中下層將官很少有願意對抗皇帝聖旨的,而高級將帥手握重兵之後,才會有了野心的形成軍勢集團,傅潛能夠籠絡高級將帥,對中下層將官不可能普遍籠絡。

    楊延昭在獲附了六萬步軍後,大軍開拔奔了北邊城腳的一萬騎營,一萬騎營的主帥接到了傅潛軍令,自然非常吃驚,而宣撫使的軍令也隨後而到,看著兩道軍令,騎營主帥陷入了抉擇,最後決定歸附陸天風。

    騎營主帥的抉擇也是有根由的,因為陸七當初支援北方的一萬戰馬,自然是由張永德做主分配,當時張永德在大名府留了兩千匹,分給了定州三千匹,而給了傅潛卻是五千匹戰馬,從戰馬的給予上,就顯出了傅潛是張永德的勢力。

    傅潛軍是得了五千戰馬,但陸天風的大名也在傅潛軍中廣知,軍人最崇敬善戰的名將和悍將,陸七的威望隨著戰馬侵入了傅潛軍心,如今陸天風來了,騎軍主帥是想支持傅潛,但現實是殘酷的,在知道六萬步軍已然歸屬了宣撫使的消息時,騎軍主帥明白傅潛已然是大勢已去,若是強行對抗,屬下必然會出現背離,所以楊延昭大軍一到,城西角駐紮的騎營主帥毫不猶豫的遵令歸附。

    楊延昭又率軍去了城東角騎營,也獲得了順利歸附,但送入安德縣城裡的宣撫使軍令,卻是沒有獲得回應,守城的將士甚至拉起吊橋關了城門。

    楊延昭也不急,在城北駐​​紮下大軍,請了各軍主帥和都虞侯聚在一起,名為議事喝酒,實則是軟禁,歸附的將帥也都明白,安然的就留在楊延昭的騎營裡等候。

    兩日後,陸七率領五萬步軍抵達了安德縣城,先與各軍將帥見面,喝了一通酒親近,次日才用箭書傳出五十道軍令,言傅潛已然被罷免了軍職,令城中將官自己向宣撫使大營報到,黃昏前沒有報到者,視為反叛了大周。

    軍令射入城中不足半時,西城門就被打開,大量的軍力離開安德縣城,轉去北城門外向宣撫使大營歸附,午時前,城中兩萬軍力幾乎全部歸附宣撫使。

    陸七也沒有扣押傅潛,使人告訴傅潛,帶十個近衛走吧,傅潛還有近千將士沒有背離,卻是鬱憤無奈,收拾些財物,只能帶上十個親近之人離開德州,去了南方。
uuuuuuuuuu 發表於 2014-3-26 11:23
第199章 襲幽州


    陸七在德州進行了整軍,所有傅潛軍的原主帥都成了他的參軍府帥,也就是成為了臨時統帥,騎軍和步軍以營為基本做了調整,與陸七帶來的軍力做了混編,但還是五千步兵為一軍,兩千騎兵為一軍,依舊是都虞侯領軍,直接受命宣撫使。

    楊延昭也成為了參軍府帥,陸七與楊延昭和騎軍都虞侯在一起,進行了一次秘密軍事會議,他告訴將帥們,他已然安排了軍力在海上奇襲燕國京城。

    而進襲周國的燕軍有二十萬,其中十萬是騎軍,一旦出現燕軍回撤的現象,那應該是海上的軍力進襲了燕國京城,陸七命令楊延昭率領五萬騎軍,趕去北方尋地埋伏,伺機襲擊回撤的燕軍,具體怎麼佈局陸七不管,一切由楊延昭做主。

    陸七當然不會親自去了北方作戰,他如今身擔掌握全局的重任,既要威懾歸附軍力的聽用,也要隨時兼顧周國疆域發生的變化,以能夠及時做出相應的決策。

    另外陸七有自知之明,他去了北方作戰,肯定不如了楊延昭善戰,定國公父子在北方與燕國作戰多年,積累的地理和軍情必然豐富,他去了北方因為陌生地理,所以很難做出最好的用兵戰略。

    陸七的北方戰略主要是輔助朱武軍力的奇襲,他要做的就是對付進入周國的燕軍,陸七自太原出兵之時,已然使出五十名精幹斥候,分成了十組趕去黃河,在黃河買船順流出黃河口入渤海,爭取能夠給朱武軍送去軍情。

    楊延昭等將帥對陸七的海上奇襲自然疑惑,陸七直言他事實上據有蘇州和常州,大周陛下也是知道的,所以大周陛下才會封了他為虞王,虞字含吳,大週陛下讓他海上出兵進取燕國,不知真相的將帥們吃驚中,遵奉陸七軍令開拔離開了。

    騎軍走了五日後,陸七也率領十三萬步軍開始了對燕軍的反攻,他採取步步為營的戰略,盡量不與燕軍在平地開戰,避實就虛的奪回縣城和堡城,然後留軍固守,而燕國步軍主力多在定州對付定國​​公,雖然有大量騎兵,但卻是不敢孤軍太深。

    陸七的反攻進展雖然緩慢,但卻是一步步的奪回疆域,與燕軍陷入了膠著的捉迷藏,你攻我守,分軍奪土,陸七發揮步軍數量的優勢,只分軍攻取城池固守,就是不與燕國騎兵進行大規模的會戰。

    *****

    海上,刮了幾日的東南風,一望無邊的波濤之上,數千艘大船順風破浪,每艘大船上都載有數百至一千的將士,一共是二十萬出征的晉國大軍。

    朱武,宋老青和王平,都聚在一艘帥船上,自從攻占了高麗半島,一直沒有獲得真正的歸治,各處小規模造反和偷襲不斷,迫的朱武一再後延奇襲燕國的日期,並且又強行遷走了十多萬的高麗人口。

    “報!大帥,前鋒船帶回了一些斥候,說是主上使來的。”艙外有人急喊禀報。

    朱武正在與一個屬下下棋,宋老青和王平在另一側仰臥在竹椅上望天,王平神情萎靡的恍如了半死不活,出海之後就不能了喝酒,王平就成了病夫,宋老青卻是半瞇著眼睛望天,就像一個老爺子在打盹。

    報聲一落,艙內一片動靜,王平和宋老青有如被蛇咬一般猛的彈離而起,朱武也起身立起,但顯得沉穩很多,三位大帥也沒有謙讓,都奔了艙門走了出去。

    艙外甲板外,依旁著一艘中等的艙船,正有一些周國衣甲的將士被扶上了帥船,被扶上了甲板的將士,一個個面色難看,都是一副險死還生的餘悸模樣,他們受命進入了大海,結果入海之後,四顧茫茫,就陷入了一種難以回去的恐懼,沒辦法,陸七使出的將士,大半都是旱鴨子,沒有一個熟悉大海的。

    “喂,能說話嗎?”王平性急的問道。

    有兩個將士點頭,王平忙問道:“是主上讓你們來的,主上在那裡呢?”

    “你們是什麼人?我們要見主帥?”一個將士回答道。

    “你暈頭了,這不都是主帥嗎?”王平一拍金甲,好氣說道。

    那個將士一怔,道:“主上讓我們見朱武大帥,王平大帥,宋老青大帥。”

    “我就是王平,這個是朱武,那個是宋老青,你快說正事。”王平擺手點指,有些了急火。

    那個將士點頭,軍禮道:“屬下拜見三位大帥。”

    “嗯,你還有別的話嗎?”王平瞪了眼睛。

    另一個將士一看不妙,忙道:“沒有了,主上是在太原,急令我等趕去黃河入渤海,來給大帥們送信,主上如今是鎮北宣撫使,已然率軍開拔北方與燕軍作戰,主上說會牽制住進攻了周國的二十萬燕軍。”

    朱武點頭,道:“來,坐下慢慢說。”

    朱武帶頭坐在了甲板上,與來送信的斥候仔細的做了詢問,三個大帥聽後驚喜之極,王平忍不住愉悅道:“這可是應該喝酒了。”

    朱武愉悅點頭,道:“進去喝吧。”

    話音一落,王平兔子似的彈起奔了艙內,朱武也望向前方大大的吁了口氣,其實他拖後進軍燕國,有一半是顧慮進軍的危機深重,因為進取了高麗之後,他對燕國的情況了解的更多,而戰船一次只能載兵二十萬,他不願冒進的造成慘敗,若非晉國又支援了五千神弩軍,他很可能會放棄奇襲燕國。

    五日後,晉國大軍突然抵達燕國海岸,也不管是什麼所在,急速的登陸作戰,登陸大軍很快抓了當地漁民,知道登陸之地屬薊州,薊州在幽州東北,朱武得報,立刻下令大軍奔了西北方挺進,在行軍中部署戰略方案。

    二十萬晉軍一路挺進,沿途襲滅了駐紮的一座有三千兵的軍鎮,之後大軍一路幾乎無阻,朱武在沿途獲得了燕國的軍情,燕國確實有二十萬軍力進襲了周國,還有十萬軍力駐紮在拒馬河,燕國京城只有三萬軍力鎮守,燕國還有四十萬軍力布防西北和北方,可以說不但燕國京城處於了空虛狀態,對海防也是掉以輕心,或者說沒有餘力重視了海防缺口。

    晉軍自大海的登陸軍情,一日就飛報了燕國京城,燕國朝廷立時由歡喜墜為震驚,之前燕國朝廷還慶賀進取了周國數州,還品味著前方大軍送回來的戰利品,想著此次最少能夠奪取了黃河以北的疆域,也就是唐朝時期的河北道。

    燕國朝廷不知道是晉國軍力進襲,猜度是不是周國或高麗人的進攻,燕國與高麗一直仇恨不和,燕國曾經數次出兵征戰高麗半島,但都沒有成功奪取,所以朱武奪取了高麗半島之後,燕國長時間也沒有發現高麗半島易主。

    由於軍情來的急迫,燕國朝廷一邊調軍救援京城,一邊激烈的爭論是不是應該退避一下,也就是朝廷和皇帝離開燕國京城,躲避一下敵軍兵鋒,避免皇帝和朝廷被俘虜。

    最後,退避的聲音佔了上風,燕國皇帝和朝廷大臣倉惶逃離了燕國京城,向拒馬河那裡跑去,燕國皇帝一走卻是帶走了兩萬羽林軍護駕,古來就是巍峨雄偉的幽州城,竟然只有了一萬燕軍鎮守。

    朱武率領大軍奔襲到了幽州城,根據斥候的回報,知道了這座巍峨的幽州城竟然只有一萬守軍,不由喜出望外,若是能夠攻下了幽州城,那就有了立足不敗的根基。

    大軍圍堵了幽州城門,駐紮休息了兩時,午時才過,朱武就下令四面攻城,王平不顧朱武的勸阻,親自上陣攻城,一見一身金甲的大帥親自攻城,卻是激勵的軍心奮勇,一次進攻就攻陷了幽州城的南城門。
uuuuuuuuuu 發表於 2014-3-26 11:26
第200章 擒王


    幽州城的南城門一陷落,等於是幽州城易主,幽州城龐大,自燕國建立後,也學了周國的開封府擴建了外城,可以說與開封府的大小相近,一萬燕軍守城,每一面只能有兩千​​多守軍,怎麼可能抵禦二十萬大軍的進攻。

    陷城後,十萬晉軍入城接管鎮守,十萬晉軍在城外駐紮休息,朱武要給馳援的燕國騎兵迎頭痛擊,而在高麗半島,朱武之所以有心放棄奇襲燕國,就是因為很難對付了燕國騎兵,擔心孤軍無援的被困死在燕地。

    十萬大軍開拔向西南十里,排開了軍陣等候燕國騎兵,朱武知道拒馬河那裡有燕國的十萬軍力,其中有三萬騎兵,而幽州城面臨了危機,燕國三萬騎兵應該會先來馳援,朱武就是要用神臂弩,一舉重創了燕國騎軍。

    日近黃昏,西南方果然來了大量騎軍,一見了嚴陣以待的浩大步軍,燕國騎軍略一停息,一炷香後發起了衝鋒,原因是朱武的列陣阻擊,讓燕國騎軍主帥出現了誤判,以為幽州城還沒有失去,那自然要盡快的突破馳援。

    數萬騎軍萬馬奔騰,踏地如雷的震顫大地,揚起漫天塵土,燕軍一個個手持刀盾,面容猙獰的悍勇向前,可以說燕國的人口遠少過周國,但燕國的騎軍卻是多過周國數倍,若是沒有強大的騎軍,燕國早就被周國或遼國給滅亡。

    “變陣。”朱武沉聲下令,軍陣為之移變,露出了三排神弩軍,共一萬二千將士,有八千神弩軍留在了高麗半島鎮守主要城池。

    “放!”朱武下令,中軍擺旗,立刻有四千神弩軍射擊,四千支弩箭勁急而去,無情的射入燕軍騎兵的身體,立刻有兩千多騎燕軍墜落。

    接著第二波弩箭射出,而第一波的弩軍低身上箭,等第三波弩軍射擊後,第一波弩軍又起身發射,一連六撥弩箭雨射,有一萬多的燕國騎軍墜馬或馬亡,形成了一邊倒的屠殺。

    但還有一萬多騎軍衝近了步軍,步軍立刻飛灑箭雨招呼,刀盾兵和長槍兵大聲嗬嗬的勇敢向前,擺出了阻擊的陣勢,轟的一聲,近萬燕國騎軍撞上了步軍陣營,一場殘酷的血腥近搏展開了對殺。

    燕國騎兵衝入步軍陣中,馬踏刀劈,但很快就出現了噩夢,那些神弩軍在遠處,夾雜在其他軍種裡,不斷的襲殺燕國騎兵,而燕國騎軍遭遇的步軍不僅悍勇,而且還太多,在經歷了衝鋒中的折損,剩下的騎軍一入步軍陣中,簡直是泥牛入海,衝不出幾十米就被阻礙圍殺。

    當夜幕降臨之時,三萬燕國騎兵幾乎全軍覆沒,只跑了一千的主帥軍,朱武下令打掃戰場,並且連夜組建騎軍,將俘獲的兩萬好馬帶回幽州城,擇各軍會騎馬的將士集結建軍。

    次日午前,朱武和王平率領十二萬軍力進發拒馬河,主動去對付拒馬河的七萬燕軍和越國皇帝,留宋老青鎮守幽州城。

    燕國皇帝和朝廷驚恐不已,一面加急調歸在周國的軍力,一面過了拒馬河抵禦來自國內的敵軍,朱武和王平大軍抵達拒馬河,卻是只能望河興嘆。

    夏季的拒馬河很寬且深,若是強渡必然傷亡很大,朱武與陸七相似,軍戰一向惜兵,另外燕國東北方和北方還有大軍,也夠朱武三人應付的,朱武出兵拒馬河的目的,就是逼迫燕國皇帝過了拒馬河。

    朱武留軍五萬駐紮拒馬河,防禦燕國皇帝還回了拒馬河北岸,他和王平揮軍去進攻東北方的薊州,開始一步步進占燕​​雲十六州。

    *****

    陸七與燕國軍力膠著的戰鬥了大半月,讓斥候嚴密注意燕軍的動向,終於有一日的午時,斥候緊急來報,說燕國騎軍突然集結的北去,陸七估計是朱武奇襲了燕國京城,他下令繼續謹慎推進,卻是防備燕軍的回馬槍。

    但燕軍退的是真快,連佔據地的守城軍力也不留,騎軍步軍全都北去,陸七根據斥候十數次回報的軍情,終於能夠確信燕軍是真的在收縮軍力北歸,但他依舊謹慎,命令大軍積極推進,但一定要先拿下了城池為立足,再尋敵繼續追擊。

    如今歸屬了陸七麾下的北方鎮守將士,被燕軍突然的退卻弄的即歡喜又擔憂,雖然陸七下令謹慎推進,但還是有很多將帥提出了驚疑,陸七只回答了一句,也許楊延昭已然在了幽州城,將帥們為之恍然,是呀,楊延昭率領五萬騎軍走了很久,並沒有參與了收復之戰。

    *****

    楊延昭沒有能夠抵達了幽州城,但卻是繞道抵達了拒馬河的中游,沿著拒馬河謹慎的行軍,尋求伏擊的適合地點,行軍中,斥候給他帶回了一個戰機,發現有七萬燕軍駐紮在拒馬河畔,有一部分燕軍是羽林軍,可能那些燕軍裡有燕國皇族。

    楊延昭聽了回報,思索了一番,使人請來各軍都虞侯,雖然宣撫使任命了他為五萬騎軍主帥,但他年輕,還與五萬騎軍從未認識過,可以說任何一位都虞侯都比他年長,所以他不宜了獨斷專行。

    都虞侯們到了後,恭敬的軍禮拜見楊延昭,楊延昭自一開始就覺察了都虞侯對他的尊敬不同,陸天風騎軍的都虞侯,對他非常尊敬,沒有任何的怠慢,而來自傅潛軍的都虞侯,卻是有些應付的姿態,不過因為有陸天風軍都虞侯的尊敬,漸漸的,傅潛軍出身的都虞侯,也收起了怠慢。

    楊延昭說了斥候的回報軍情,問都虞侯們該不該抓住戰機的去滅了,都虞侯們多數都贊成去滅,少數擔心會因小失大,但贊成的都虞侯認為七萬軍就是大魚,而且做了之後,可以快些的掩了尾巴。

    楊延昭也是想進滅了七萬燕軍,因為各個擊破是上策,若是讓燕軍集結了十幾萬大軍,只怕反而吞不得了,於是五萬騎軍奔襲向了燕國皇帝所在的七萬燕軍。

    五萬騎軍,那聲勢大的震天動地,七萬燕軍的注意力一直是防禦河對岸,對其它方位只是簡單的放過巡哨,但五萬騎軍自拒馬河上游來的快速,巡哨發現後禀報也遲了,七萬燕軍倉促調整軍力應戰,卻是被五萬騎軍踏破營盤的一通衝殺。

    楊延昭身為主帥沒有先鋒衝殺,但也很快的進入了敵軍營盤戰鬥,他使的是一桿大鐵槍,盯著敵軍緊護的一片營帳衝殺過去,護著那片營帳的都是羽林軍,卻是被一撥撥騎軍衝殺的亂了陣腳,但卻悍勇的奮力抵禦。

    楊延昭一衝入燕國羽林軍,立刻破開了一道血路,他身後的騎軍也都是定國公軍中的矯健,隨著主帥一起刺入了敵軍,一直殺透了過去。

    數支利箭襲向了楊延昭,楊延昭大槍一擺鳳點頭,將來箭擊飛,身下戰馬卻是衝到了一座大帳,直接就撞踏大帳闖了進去。

    幾聲厲喝響起,雪亮的刀鋒交錯奔了楊延昭人馬,楊延昭大槍疾劃掃擊,砰砰砰爆響金鳴,一下就擊退了四個襲擊的武人,而楊延昭的人馬卻是繼續前衝,眼睛卻是銳利的看見了一個身穿明黃錦衣的人物,他大槍一挺刺去。

    “不要殺朕,不要。”那個明黃錦衣的人物驚恐大叫,卻是一個面如冠玉,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帶血的大槍在刺喉中一斜錯搭在了中年人脖頸。

    “下令投降。”楊延昭挑眉威嚇。

    “投降,快放下武器。”中年人驚恐大叫,一張臉慘白如紙,周圍的護衛,以及衝進來救駕的燕軍,都成了木偶,互相看看後,不甘的放下了武器。
uuuuuuuuuu 發表於 2014-3-26 11:28
第201章 殺威


    楊延昭非常的意外,他竟然能夠抓住了燕國皇帝,之後在審問之後,才知道幽州城被海路敵軍給進奪了,那自然是虞王陸天風的蘇州大軍。

    楊延昭逼迫燕國皇帝寫下降書,降書內容卻是向虞王陸天風投降,又讓燕國皇帝書了讓燕軍向虞王投降的聖旨,之後將燕國皇帝和俘虜都送去了對岸,交給了'蘇州軍'繼續利用,兩軍已然交流好了,是陸天風所屬的都虞侯過河交流的。

    楊延昭做完後急速迂迴退軍,因為燕國的十幾萬大軍已然迫近,他不能獨擋鋒芒,只能率軍去與陸天風和父親合兵,十幾萬燕國大軍到了拒馬河,各軍營卻是接連收到來自對岸的歸降聖旨,對岸的敵軍也漸漸有了十幾萬的態勢。

    而楊延昭迂迴歸軍後,向陸七獻上了燕國皇帝的降書,陸七看了後一笑,將降書收起,卻是告訴楊延昭,降書是國書級別,稱謂應該是向大周皇帝陛下歸降,楊延昭笑了笑沒有說話,之後辭禮去與親人團聚。

    陸七的軍力與定國公軍力並未合軍,定國公也沒有來拜見陸七,陸七也不擺虞王架子,對定國公的軍令皆帶請字,定國公雖然沒有拜見陸七,但對陸七發去的軍令卻是奉行不違。

    在楊延昭和五萬騎軍歸來後,大軍繼續挺進,一直迫近了駐紮在拒馬河畔的燕國大軍,而燕國大軍在接到皇帝的歸降聖旨後,卻是沒有投降,自然是大軍統帥在維持著燕軍不亂。

    但等陸七率領二十萬大軍迫近後,燕軍出現了分化,有步軍將帥開始使人見陸七談條件,並且告訴了陸七,燕軍的征南大元帥意圖自立,但如今的軍力境況,已然難以抗衡了周軍,最主要的是,燕軍將帥的家眷都落在敵手,十幾萬燕軍就是擁護大元帥做皇帝,也是突破不了拒馬河去奪回幽州。

    陸七回复的條件是只能保富貴,不給軍權,凡投降的燕軍將帥,他會酌情給予相應的官職和財富,也會在軍中錄用,但不可能再統帥原本的軍力。

    使者回去後不久,就有五萬燕國步軍歸降了虞王陸天風,歸降燕軍的高級將帥主動入見陸天風,之後不再離開,任由陸天風去接管歸降燕軍。

    五萬燕國步軍的歸降,使得拒馬河畔的燕軍更加不穩,燕軍統帥也使出了使者談歸降條件,要求封為燕北郡王,讓他率軍去燕北之地自治,願替周國戎守北方,與遼國作戰。

    陸七的回复就是:“本王給予降將的條件你應該知道了,你若不願接受,那就用戰解決。”

    陸七回复的同時,在陸七使出的軍力接應下,王平也率領八萬軍力在下游渡過了拒馬河,卻是帶來了所有神弩軍,王平率軍才與陸七會合,燕國的軍力也動了,近十萬燕國鐵騎排開了衝鋒的態勢。

    陸七一看卻是明白,燕國的征南大元帥,必然是十萬燕騎的直接統帥,而燕國步軍是另有直屬,雖然起戰會造成巨大犧牲,但陸七不可能妥協的讓十萬燕騎回去了拒馬河北岸。

    王平號令軍力排兵布陣,陸七還是做了最後的努力,讓幾十降卒將士跑去敵陣前縱馬高喊:“虞王殿下有令,若是你們不遵大燕皇帝的旨意投降,戰後你等在幽州的親人,會成為了罪奴,投降吧,為了你們的親人。”

    一通箭雨飛灑,幾十喊降的將士死傷了近半,陸七一皺眉,忽馭馬奔了出去百米,勒馬高聲喝道:“李懷寧,本王不會再接受你的歸降,讓願意為你效忠的將士出擊,開戰。”

    陸七喊話後回馬陣前,很快敵軍陣營響起沉渾軍號,接著兩萬燕騎開始了衝鋒,陸七手一伸,後面近衛忙馭馬出去送上大弓,陸七就在陣前開始了彎弓射箭。

    但見他一取就是三支箭,箭去必有三個燕騎中箭,而燕騎也有善射者,衝鋒中用強弓射向陸七,卻被陸七用大弓輕鬆的撥打開去,而且對陸七的射箭影響不大。

    王平出聲下達軍令,一萬兩千神弩軍亮相,開始了表演般的一波波弩箭屠殺,燕騎在衝鋒中一撥撥的慘叫墜馬,那種被屠殺的場面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一向是騎兵浩蕩無敵的屠殺步軍,今日卻是騎軍還未衝到步軍,就被屠殺的恍如不堪一擊。

    最後,還是有五千燕騎衝鋒到了步軍,而陸七卻是先一步回了陣營,但見步軍陣營分出一條條道路,使得燕騎順利的衝入了軍陣,但進入了軍陣,立刻陷入了排盾阻擋,長槍暴刺,弩箭飛襲的死亡陷阱,五千燕騎有如泥牛入海,片刻後都沒有了動靜。

    陸七又馭馬出去了百米,立在屍橫遍地的修羅戰場上,高聲喝道:“李懷寧,你背叛大燕皇帝,不是要自己做皇帝嗎?讓忠於你的將士再來。”

    對面燕騎卻是沒有了動靜,片刻後忽然燕騎出現了動盪,有一萬燕騎離開了燕騎陣營,斜向飛快的奔去了定國公軍陣,一萬燕騎一離開,立刻有數萬燕國步軍也奔隨而去,接著又有燕騎走離奔去,最後燕騎陣營那裡,只有了數千燕騎,而陸七身後的大軍,卻是陣線前移到了陸七後面。

    片刻後,數千燕騎奔來了一名騎兵使者,到了陸七十米外,起禮道:“我家大元帥承認敗了,請問王爺想怎樣?”

    “告訴李懷寧,他拿人頭來見,本王不牽罪他的親人和死亡將士的親人。”陸七威凌回應。

    那使者回去了,片刻後,見前面數千燕騎下馬,朝中心的單膝跪在了地上,又片刻,那個使者抱著一顆人頭轉來,陸七也不找人辨認,揮手大軍前行,接收了最後的數千燕騎。

    大軍前行,王平卻是跑到了陸七身邊,陸七已然下馬,兩兄弟相見,愉悅的互相輕擂了一下,繼而又擁抱了一下,之後彼此感慨的對視。

    “兄弟,你是真厲害呀。”王平由衷讚歎。

    陸七一笑,道:“哥哥也應該是很好的。”

    “不好,兄弟以後萬不可再讓我入了海,簡直是上刑呀,快要熬死我了。”王平忙搖頭說著,神情很是餘悸。

    陸七一笑,道:“如今燕國算是佔據了,哥哥日後可願留在了幽州鎮守。”

    王平一怔,道:“讓我留鎮幽州,那老朱你打算放哪裡去?”

    “那得問朱大哥自己,不過我讓哥哥留鎮只是建議,哥哥若是不喜北方,那就遙領幽州大都督。”陸七微笑道。

    王平點頭,忽道:“你不如讓宋老青那小子留鎮北方,那小子的才能不比老朱差。”

    “老青以後是信王,他得替我留鎮信州一帶。”陸七回答。

    王平點頭,陸七又笑道:“等我們去了幽州,在幽州商量一下。”

    大軍並沒有急於過了拒馬河,而是在拒馬河之南進行了整軍,歸降的燕軍和定國公軍力,以及陸七的軍力,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整歸屬,統稱虞王府軍。

    陸七任職楊延昭為馬軍都部署,總管虞王府馬軍事務,而對定國公則是沒有賦予虞王府官職,拔給兩萬整編過的步軍和一萬馬軍,讓定國公去鎮守與定州毗鄰的易州,當然還是定州刺史,定國公接令後就率軍走了,也沒有向陸七辭行。

    陸七在整編軍力之後,立刻犒賞了大軍,與歸屬的燕軍將帥把酒親近,燕軍歸降的將帥基本都保留了原本的官位,對陸七的善待多少有了歸心。

    其實燕國這些年越來越困頓,連年的戰爭造成燕國生存物質缺乏,燕國與周鄰皆敵,以前有江陰​​軍的商船能夠運來糧食,所以燕國之內人心安定,但近幾年江陰軍商船忽然不來了,結果使得燕國鬧了糧荒。
uuuuuuuuuu 發表於 2014-3-26 11:40
第202章 作繭自縛


    次日,陸七接受楊延昭的建議,沒有讓整編後的全部大軍渡過拒馬河,而是率領了七萬軍力過河去往幽州,而王平早就率軍過拒馬河去了幽州鎮守。

    抵達了幽州,與朱武和宋老青相見,兄弟自然是感慨愉悅,兄弟四個在一起喝酒說話,朱武告訴陸七,憑了燕國皇帝的聖旨,如今燕國的一半疆域都已歸降,就差平州和營州(遼寧)還沒有回音,可以說燕國的疆域還真是很廣。

    酒中說話敘舊,也談好了燕國的接管,宋老青成了幽州留守,王平非要和朱武去繼續征戰,平州和營州有三十多萬的燕國軍力,燕國皇帝的聖旨去了未必好用,不過那些燕國軍力的將帥都有親眷在幽州,所以具有要挾的收降條件,只是不能拖的久了,一久容易發生自立,所以明日朱武就率軍遠征。

    宋老青成為幽州留守,陸七又任職楊延昭為幽州副留守,陸七對楊延昭的印象良好,而且楊延昭已然表過了歸附之意,雖然定國公躲著陸七不見,估計是與顧將軍一樣,惜身後名聲。

    次日,朱武和王平率領十萬本軍,加上二十萬混編後的大軍北去,急切的去收取燕國的疆域和軍力,昨日就北方戰略已然達成了共識,必須在遼國反應過來之前,獲得了北方疆域的穩定防禦。

    朱武一走,陸七傳令楊延昭前來幽州鎮守,主要負責幽州對外的防禦佈局,而宋老青為留守總管,主要歸治內部軍政,陸七卻是提醒了宋老青要懷柔,宋老青笑了,讓陸七放心,他不會清洗殺戮的。

    楊延昭抵達了幽州城,與陸七和宋老青探討了北方的防禦戰略,最後陸七將幽州附近數州為一防禦區域,雁門關以外的雲州,蔚州等數州為一防禦區域,調定國公楊業去了雁門關外駐紮防禦遼軍,他直言告訴楊延昭,他願意定國公為雁門關外的數州鎮守,就是為了讓他們父子能夠及時互援,楊延昭感激陸七的信任。

    才定好了北方的防禦戰略,陸七正要給周皇帝送捷報和重新書好的降書,突然有南面傳來了緊急軍情,陸七看了軍情為之愕然,簡直是非常意外。

    軍情是張永德忽然棄守了壽州防線,率領大軍退向了大名府方向,如今應該是抵達了大名府,陸七很無語,張永德竟然會突然撤軍去大名府,那肯定不會是周皇帝的軍令,而依據時間推斷,張永德是在他步步為營的與燕軍作戰時,退離了壽州防線,也就是說,張永德還不能知道他覆滅了燕國。

    “張永德既然退兵讓路,那意味著張永德背叛了周皇帝,不過張永德的退兵,八成是傅潛引起的,可能張永德惱恨我奪走了傅潛的軍力,而我能夠奪走傅潛的軍力,根由自然是周皇帝的鎮北宣撫使任職,只怕趙匡義的大軍已然進攻到了開封府。”

    “張永德退兵讓路的奔了大名府,目的一是不願再為周皇帝效力,二可能是想奪回被我奪走的傅潛軍力,只是傅潛的軍力已然被我拆調整軍,而且大半都歸屬朱武去了北征,他想奪回是不可能了。”陸七看了緊急傳來的軍情後,暗自猜度了一番。

    陸七在猜度後,與宋老青說了一下,之後下令調了十萬步軍和五萬騎軍,離開幽州南下,他此去主要是阻止張永德北上,如今燕地初得,必須封鎖中原內亂變化的信息,否則出身傅潛軍的將帥和歸降的燕軍,很可能生出不甘心思的造反。

    大軍過了拒馬河,南下奔了德州一帶防禦張永德北上,另外也傳令太原集結十萬軍力備戰,更是遠令了關內發兵十五萬來北方,同時沿途傳告燕國已然被大周覆滅的消息。

    陸七大軍抵達瀛洲,才使人避開大名府的路線,繞道去給開封府報北方大捷,而他也得報張永德的先頭五萬軍力進占了安德縣,領軍的卻是傅潛。

    陸七不急於奪回德州,十五萬大軍一起行軍的向德州進發,傅潛在德州已然得到燕國被戰敗的消息,聽了幾疑是做夢,也根本就難以相信,命人再探消息真偽,結果卻是探來陸天風自燕國回師,率領著大半燕國衣甲的十五萬大軍,正奔了南來。

    傅潛聽了回報心驚肉跳,熱鍋螞蟻似的煎熬抉擇,最終自覺若是被陸天風大軍困在安德縣城,只怕張永德也難以救援,他主動撤軍去了大名府,陸七大軍一至德州,就駐紮不前,而駐紮易州的定國公楊業,也已然遵令的去蔚州一帶接管鎮守。

    *****

    大名府,北方總管府軍衙,張永德坐在軍衙內的書房裡,臉色陰沉的看著傅潛送來的信息,與傅潛一樣,他看了信息也是難以置信,但難以置信也得信,傅潛不可能送來假信息,而陸天風的善戰,也是張永德深為所知。

    張永德起身走出了書房,佇立在門外仰望遠空,天空是晴朗的,萬里無雲,但張永德的心裡卻是糾結生寒,陸天風能夠進滅了燕國,卻是給了他當頭一棒,他以前一直是對付燕軍的北方總管,與燕軍征戰了多年,卻是從未獲得過大勝,而陸天風卻是出師就滅了燕國,這種事實不但狠打了張永德的臉,也讓張永德心生恐懼。

    佇望了遠空片刻,張永德忽惱道:“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張永德卻是在怨惱傅潛,他之所以退軍讓路的來了大名府,確實與傅潛有很大的關係,是傅潛去了壽州見他,憤恨的說了失軍之事,張永德聽了自然生氣,周皇帝讓陸天風去北方助戰他知道,卻是沒有想到陸天風會奪走傅潛的軍力,多種不忿因素疊加之下,他退軍來了大名府。

    但現在聽說陸天風覆滅了燕國,張永德卻是知道自己犯了致命的錯誤,竟然將自己陷入了進退不能的危機,本心是想坐山觀虎鬥,但如今自己反成了困虎。

    退兵讓路造成了背叛朝廷的事實,與趙氏也存在著水火不容,而陸天風覆滅了燕國的事實,會使得陸天風的威勢如日中天,而他在大名府,軍力數量不如,人心和軍心也會趨向了背離,而且他還缺糧,大名府所在的地域,因為晉國公的反叛禍害,農事卻是沒有得到及時的恢復,沒有糧食為立足之本,一切都會成空。

    *****

    開封府,如今卻是陷入了兵戈肅殺,趙匡義的大軍進攻到了開封府,卻是沒有兵圍了開封府,而是在距離開封府一里外的南面紮下大軍,所以開封府其他三面依舊能夠出入,但對進入盤查非常嚴格,而出去卻是容易,據說是皇帝允許開封府的人隨意離開。

    陸七使出的六位報捷軍使抵達了開封府,進城時被扣住嚴查,當聽說大周虞王陸天風已然覆滅燕國,立時如同驚雷震撼傳盪,軍使說是虞王殿下親率步軍牽制燕國二十萬軍力,暗中讓定國公的六兒子楊延昭,率領五萬騎兵奇襲幽州,俘虜了燕國皇帝。

    軍使被盤查後,韓通親自帶著軍使去報捷,這絕對是天大的,能夠扭轉局勢的消息,如今的開封府人心動盪,開封府裡藏了太多的親趙勢力,韓通日夜的巡查城防,將親信安置城門密切監視,但他卻是知道,開封府太大,城內若是真的發生了造反,他很難及時鎮壓,因為敵我態勢過於復雜。
uuuuuuuuuu 發表於 2014-3-26 11:43
第203章 報捷


    韓通帶著軍使匆匆跑進了皇宮,而在途中就讓近衛去通知開封府各處將士,告知虞王陸天風已然覆滅了燕國,等近衛們去通告已然是晚了,北方大捷的消息飛也似的傳開,很多勳貴和重臣都得了眼線飛奔禀報。

    開封府鼎沸了,聽了禀報的勳貴和重臣卻是信者居多,陸天風已然鑄就了不敗神話,而且實施的戰略也確實合乎軍事邏輯,定國公父子的善戰也是眾所周知,於是紛紛出門去見皇帝。

    定國公府,一個將官砰砰砰拍門,門一開就衝了進去,開門的家丁卻是恭敬側禮,一抬頭見人都快到了前廳,將官衝進了廳中,卻是看見了衛國公石守信和夫人都在,另外還有七個身穿將甲的武將。

    “國公爺,來了大消息了,陸天風北方大捷了。”將官急喘氣的吐說。

    石守信猛的站起,伸手抓了茶碗走前遞給將官,將官接過茶碗咕嘟咕嘟的喝了,然後吸口氣,道:“大人,陸天風自北方遣來報捷軍使,說已然覆滅了燕國。”

    “什麼?”一個將官立刻脫口驚疑,其他人也都驚愕的看著報信者。

    “應該是真的,軍使將燕國玉璽和向大周皇帝陛下投降的國書,送來了開封府,軍使說,虞王奪取傅潛的軍力後,就讓楊延昭為五萬騎軍統帥,繞路去奇襲燕國後方,而陸天風率領步軍進攻牽制二十萬燕軍,結果楊延昭奇襲幽州,俘虜了燕國皇帝。”將官回答道。

    石守信怔了數秒,點頭道:“應該是真的,陸天風卻是知人善用,楊延昭那小子很有本事,又熟悉北方的地理和軍情,是能夠乘虛得手。”

    “軍使說,奇襲戰略就是楊延昭獻上的,虞王聽了後,就將河西的三萬騎軍,加上得自傅潛的兩萬騎軍都​​給了楊延昭統帥,虞王只留了十三萬步軍與燕軍捉迷藏的戰鬥,吸引了燕國十萬騎兵。”將官又說道。

    石守信點頭,不想將官又道:“軍使還說,虞王已然率領二十萬大軍回師,奔了德州去了,而燕國那裡的善後交給了定國公和楊延昭。”

    石守信一怔若有所思,過了一會兒才道:“陸天風大軍回師,應該是張永德逼迫的,張永德這回可是要倒霉了。”

    “難道陸天風是去進攻永德郡王?”衛國公夫人起身驚道,她的女兒嫁給了張永德的一個兒子,是薛居正為媒,就像趙普給石忠飛和楊十四小姐牽了紅繩。

    “陸天風回軍有二十萬,八成是帶回了十幾萬的燕軍降卒,回軍未必會與永德開戰,但肯定是要阻止永德接近北方,陸天風若是任由永德進軍到拒馬河,那後果會造成燕軍降將反水,十幾萬降卒離開了燕地,就不容易了反水,而且還能夠先發制人的威迫大名府。”石守信說道。

    “大人之言在理,陸天風應該還沒有掌控燕地,也不可能很快就平定了燕地。”有一個將官說道。

    石守信點頭,道:“你們都回去,沒有我的命令那個也不許妄為,如今的形勢亂動就是找死。”

    “諾!”將官們軍禮恭應,之後離開了。

    將官們一走,石守信吩咐換衣入宮,朝服一直備著,衛國公夫人忙服侍石守信穿戴,石守信邊穿邊道:“這幫傢伙猴急的催我,還好我明智,否則麻煩大了。”

    “你不幫趙匡義得了開封府,難道你是傾向了陸天風?”衛國公夫人問道。

    “之​​前我是觀望,所以躲著不出,現在不得不傾向了陸天風,陸天風既然自燕國帶回了二十萬軍力,那就能夠與太原關隴形成了呼應,而且威望也會暴漲。”石守信說道。

    “你前些日子說過,陛下是有心將大周江山給了陸天風,如今看來,不給也是不成了。”衛國公夫人感慨道。

    “早就不成了,陛下的兩個成年兒子過於無能,換成是我抉擇,是要權位還是要兒子,陛下是不想絕後。”石守信說道。

    衛國公夫人點頭,道:“永德郡王的事情,以後你能夠幫助脫危嗎?”

    “我現在能夠顧了自己就很吃力,咱女婿是長公主的兒子,我可以說話保住女婿的性命,永德郡王是福是禍,我只能旁觀,他卻是昏了頭,既然聽令阻擊了趙匡義,那又何必再抽身。”石守信說道。

    “你不是說過,是因為陸天風奪了傅潛的軍力嗎?”衛國公夫人道。

    石守信搖頭,道:“所以說他昏了頭,軍力既然被陸天風奪走了,那根本就奪不回,卻是天真的想去搶回來,如今他只有三十萬軍力,落在關內和別處的親近軍力也弄不回來,他是進退兩難了。”

    石守信說完就匆匆離開了府宅,趕去了皇宮湊熱鬧,如今去見皇帝是一種態度,他估計很多搖擺的大臣勳貴都會去了皇宮。

    果然,等石守信到時,來皇宮的人數已達二百多,一見石守信來了,很多大臣勳貴或多或少的神情異樣,因為石守信自從趙氏兄弟被宣告為叛逆,就託病在府不出,如今竟然為了北方大捷出府,那就有了風向標的意味。

    周皇帝本來在后宮養身,被韓通急吼吼的求見給請到了前殿,聽了韓通的禀報,周皇​​帝的眼睛為之有神,王繼恩過去接過軍使奉上之物,打開仔細檢查後,才捧送給了周皇帝。

    周皇帝直接捧看了打開的降書,看了後,點頭道:“天風有心了。”

    韓通一怔,一時沒有理解皇帝的言辭,見周皇帝又看了一封書信,觀看中輕輕點頭,那是陸七書寫的信函,告訴了周皇帝為什麼能夠覆滅了燕國,因為他利用江陰軍的戰船,載'蘇州軍'去奇襲了幽州,等等具體戰況。

    看完了,周皇帝輕語道:“朕與燕國征戰多年,卻是想不到有生之年,能夠看到北方十數州域歸入大周版圖。”

    “陛下,此次陸天風,哦,虞王殿下建功非小。”韓通說道。

    周皇帝一笑,道:“他已經是一人之下了,建功也是無賞。”

    韓通聽了不敢再言,自從陸天風被封為虞王之後,開封府就有了一個傳言,說皇帝陛下在河西之時,已然認了陸天風為義子,而陸天風也曾經說過一種大逆之言,就是女婿當得半個兒子,他能夠娶了兩位公主殿下,與​​皇帝陛下更加的親近了,而事實上,皇帝真的是允婚了兩位公主殿下給陸天風。

    由於請見的大臣勳貴太多,皇帝舉行了朝會,駕臨紫宸殿接受眾臣朝拜,宣告陸天風的北方大捷,王繼恩將燕國皇帝的降書拿去給眾臣傳看,最後眾臣道賀北方十餘州域歸為大周版圖。

    次日,周皇帝又舉行了祭天大典,繼而八百里加急傳告天下。

    隨著陸天風北方大捷的軍報之後,開封府的氣氛悄然變化,最明顯的就是城中將士都有了盡心的表現,城中的人心也由動盪不安趨向了穩定。

    北方大捷的信息,在軍使抵達開封府的當日,就被人飛騎送去了洛陽,曹彬接報後大吃一驚,卻是盤問了送信之人數遍,打發了之後在書房良久,最後取出秘藏的趙匡義和張永德的來信全部焚毀,之後讓送信息之人飛騎去告潘美。

    潘美還在襄州駐紮,正在準備西征關內,原來張永德退軍讓路後,趙匡義大軍一到開封府,就使人給曹彬和潘美送了策反之信,一是向兩位郡王做了承諾,二是抨擊皇帝竟然要將大周江山給了陸天風。

    曹彬和潘美與陸七都有過嫌隙,而且身為大周赫赫戰功的老臣,內心自然抵觸大周江山落入陸天風之手,所以潘美和曹彬都口頭做了回應,答應開封府落入趙匡義之手,他們就進攻關內,因為曹彬和潘美的家眷都在開封府。
uuuuuuuuuu 發表於 2014-3-26 11:45
第204章 ‘大宋’


    潘美一接了信息,也是大吃一驚,而且讓他無奈的是,曹彬明確中止了進攻聯盟,也就是趙匡義攻陷了開封府,曹彬也不會再進軍關內。

    曹彬的毀約,讓潘美也只能陷入觀望,陸天風能夠覆滅了燕國,對人心的衝擊太大,領軍者不由自主的心生畏怯,事實勝過雄辯,陸天風的詭詐善戰,以及擁有的疆域軍力,已然讓曹彬和潘美的心頭有了很深憚忌,兩人心裡的天平又傾向了做忠臣。

    開封府城南面駐紮的趙氏大軍,趙匡義和很多將帥也很快得報了北方大捷,聽了陸天風覆滅燕國的信息,趙匡義有如身落冰窟,神情詫愕,繼而臉色轉白。

    呆坐了良久,趙匡義才反過神來,立刻與幕僚商議對策,幕僚有的主張立刻進攻開封府,有的主張趕緊使人去聯合張永德,程德玄卻是主張,讓趙匡胤趕快過來主持大局,最好稱帝,稱帝才能穩住了人心。

    趙匡義採納了三大建議,一是使人聯合張永德,二是請兄長過來稱帝主持大局,三是兵圍開封府開始進攻,於是在周皇帝祭天的次日,趙匡義大軍兵圍了開封府,開始了攻城。

    卻不想攻城遭到了頑強守禦,開封府裡的內應沒有發動了造反,更讓趙匡義驚心的是,在大軍攻城之時,竟然有五萬多的外圍軍力跑了,軍力的大規模跑路,嚇的趙匡義息兵不敢了繼續攻城,令大軍又回到了原地駐紮。

    這一下,趙匡義完全意識到了不妙,軍心離散是最恐怖的危機,軍心若是棄他,那他必然是走向滅亡,他惶恐之下只能使出親信軍力監視其他軍力,此時他才自知,自己對軍心的駕馭很是膚淺,也就是軍心對他缺乏崇敬。

    一晃半月過去了,陸七大軍駐紮德州不動,張永德佔據大名府也不動,曹彬和潘美也鎮守洛陽沒有動,但曹彬卻是上書請求勤王,周皇帝的回應是繼續守好洛陽,沒有允許曹彬發兵開封府。

    不過關內的十五萬大軍卻是抵達了太原駐紮,雁門關外,定國公楊業剛接管了十萬軍力,就與壓境的遼軍在雲州乾了一場,擁有府州,代州和部分勝州草原的折氏,及時出兵與楊業一起與遼軍對抗。

    而負責幽州一帶防禦的楊延昭,在宋老青的支持下也靈活的支援雲州戰事,周皇帝已然賜封楊延昭為鎮北侯,左屯衛大將軍,幽州副留守。

    不過北方發生的戰事信息,還沒有傳到陸七手中,陸七也交待過防禦軍事不必向他請示,一切由楊業,楊延昭和宋老青自主,只是高級將帥的任免權力沒有給予,給養和犒賞由宋老青負責,各軍之中有宋老青使出的錄事參軍和刑官,專門負責軍紀,記功和給養,楊業和楊延昭父子只有指揮權。

    半月的時日,趙匡胤匆匆自江寧渡江趕到了宋州,江北的局勢出乎他的意料,尤其陸天風覆滅燕國的消息讓他吃驚,他謹慎思索後,決策了放棄潤州,將軍力和糧食運去江淮,集結軍力發動大規模戰事。

    所以趙匡胤抵達宋州時,潤州已然陷入了一片哀鴻遍野,原本秋毫不犯的趙匡胤軍露出了獠牙,像狼群一般大肆劫掠潤州的糧食,財物,壯丁,有姿色的女人。

    潤州的異動很快讓晉軍知曉,王文和立刻下令進攻潤州,潤州外的各路晉軍大規模出戰,但趙匡胤軍卻是做好了應對,竟然在大江上用船搭成了浮橋,一通劫掠之後。及時的讓大軍退去了江北,等晉軍戰船攻到時,卻是只劫下了大批的女人和壯丁,那是趙匡胤軍實在無法運過大江,不得不有所放棄。

    趙匡胤抵達宋州之後,與屬下商議後,在宋州黃袍加身稱帝,因為趙匡胤是宋州歸德軍節度使,所以國號稱大宋,將宋州更名為應天府。

    趙匡胤稱帝後,並沒有立刻進攻開封府,而是實施了大規模整軍和建制朝廷體制,五日後,張永德接受了趙匡胤的賜封,成為大宋齊王,而陸七和周皇帝卻是一直沒有主動進軍平叛,任由趙匡胤稱帝和張永德聯合。

    陸七不動,自然也是在理順自家的軍力和疆域,朱武和王平的北去並非順利,與營州的燕國邊軍發生了十幾次的戰事,剛平定了營州,十多萬遼軍又進襲營州,而與遼軍交鋒中,又發生了一次數萬燕國降卒叛亂,所以朱武和王平完全被牽制在了營州。

    而幽州和雲州與遼軍的戰事,開始是吃了虧,但後續的戰事卻是連連獲勝,四十多萬遼軍對上六十萬的'周軍',被楊業和折氏聯軍戰的節節敗退​​,已然佔據了整個的勝州草原。

    陸七接到軍報後,謹慎思索後,書了一份統帥調整的軍令,在營州置立渤海大都督府,令楊延昭為渤海都督府大都督,率領五萬騎兵去援營州,命令朱武和王平率領本部晉國軍力回師,但給楊延昭留下五千神臂弩,弩軍空手回來。

    軍令之外還附有給朱武王平的解釋信,內容是夏季快要過去了,一旦進入秋冬季節,來自江南的晉軍會無法適應了北方的苦寒,酷寒也會造成犀利的神臂弩失去威力,另外來自南方的將士,很難與北方人建立和睦共處,也就是無法用本兵整軍了降卒。

    還有陸七需要朱武軍力回去高麗,為奇襲江淮或登州做好伏兵,軍令發出後,陸七佇立門外望著遠空,為了大局,他只能完全的信任了楊延昭,楊延昭此去營州,固然能夠比了朱武為強,卻也容易坐大,但陸七只能用人不疑的重用利劍,否則就會與遼軍陷入戰爭的泥潭。

    楊延昭接令後率軍北去,而朱武和王平已然先接到了陸七的軍令和信函,兩位大帥沒有感到不悅,反而都鬆了口氣,北征以來,南方來的將士明顯有了疲態,有很多將士水土不服的生病,尤其降卒的不穩,讓朱武和王平非常頭疼。

    兩位大帥開始做交接的準備,與一些北地參軍將官商量之後,決定了自陸路返回高麗半島,主要是王平願意走陸路,朱武也就由他,其實南方來的軍力大多數適應乘船,王平是少數的旱鴨子。

    楊延昭抵達營州之後,恭敬的拜見了朱武和王平,朱武和王平沒有急切的離開,而是召集了所有營將及以上將帥聚會,在聚會上,大家除了把酒言歡,王平還藉著喝酒吐露了晉國之秘,親熱的告訴將帥們,晉國的疆域已然是如同了大唐時期,要什麼有什麼,歡迎將帥們去長安城聚會,去河西北庭喝酒,.... ....。

    楊延昭聽的吃驚不已,朱武拉他單獨解釋了一下,告訴楊延昭,日後晉國會是大虞帝國,因為中原的大周皇帝已然決定禪讓陸天風,所以封陸天風為虞王,陸天風不存在篡位,而是會繼承了大周皇帝的基業,禪封為大虞皇帝。

    楊延昭明白點頭,其實他早就有了明白,因為大周皇帝一再賜封陸天風的作為,已然是表明了'交給之心',他父親楊業也是說過的,但楊業不願在大周皇帝宣告前,就巴結的投附陸天風。

    聚會後,朱武留了五日,幫助楊延昭建制渤海大都督府,將五千神臂弩交接給楊延昭的騎軍,之後才率領八萬本軍和七萬降卒去往了高麗半島,給楊延昭留下了二十六萬北方軍力。

    朱武帶走七萬降卒,一是去加強高麗統治,二是減低營州存在的反叛危機。
uuuuuuuuuu 發表於 2014-3-26 11:47
第205章 徐鉉


    八月中旬,秋高氣爽,太原數州人心歡悅,到處可見忙碌的收穫身影,有農民,有士兵,有互通有無的商人,有買糧的官員。

    虞王陸天風確實言而有信,太原數州產出的糧食全部歸屬田主,可以隨意買賣,不過只能賣給官府和合法的商人,理由是不能讓糧食流向了叛逆。

    陸七依舊是在德州坐鎮,德州的農事卻是欠收的結果,德州以北地域因為燕軍的入侵,也是災荒一片,齊魯之地也是災荒,大量的人口向北逃難,因為北邊有虞王放賑,能夠有粥喝,聽說是太原那裡獲得了豐收,虞王用銀子買了糧食救濟河北。

    陸七坐鎮德州,德州的東南方毗鄰河南道的齊州青州,如今被張永德的勢力侵占,陸七卻是沒有出兵去爭,張永德佔據了齊州一帶之後,只是每州駐紮了兩千軍力鎮守,沒有取代原本的治政官員,但卻是逼迫各州縣交上稅賦。

    這一日,陸七的軍營外,忽然來了一位客人,自稱徐鉉,陸七聽報後親自迎了出去,一看轅門外立有十數人​​,最前一人一身普通布袍,年過五旬,鬚髮斑白,面容略顯清瘦,但氣度卻是儒雅若青竹。

    “徐大人竟然來了,請入內敘舊。”陸七微笑走前起禮,他在江寧見過徐鉉,卻是沒有說過話。

    “徐鉉不敢,虞王殿下抬舉了。”徐鉉恭敬回禮,之後與陸七進了軍營,隨來之人有門將招呼。

    入了帥帳,陸七請徐鉉落座,然後微笑道:“徐大人的'河曲賦',我是聽說了,銘感於心。”

    徐鉉微怔,道:“能夠為殿下盡微薄之力,徐鉉幸甚。”

    陸七微笑點頭,道:“徐大人來見,可有什麼事情?”

    徐鉉點頭,道:“徐鉉來見殿下,是想請求殿下進取了青州,如今青州農事欠收,而張永德卻又兵威盤剝青州,青州萬民實是苦不堪言。”

    陸七點頭,道:“不瞞徐大人,我如今還不能與張永德起戰,因為沒有準備好。”

    “殿下沒有準備好,莫非是在燕地的軍力被牽制了?”徐鉉說道。

    陸七點頭,道:“燕地基本平定了,如今主要是在與遼軍征戰,雖然定國公在雁門關外戰敗了遼軍十數次,但與遼軍依舊是膠著不休,而營州那裡也是與遼軍征戰,但只能防禦不敗。”

    “營州?殿下的大軍竟然伸展到了營州,據吾所知,營州那裡在唐朝時期是安東都護府,而營州之北的廣大疆域,就是渤海都督府(吉林,黑龍江) 。”徐鉉訝道。

    “徐大人卻是見識廣博,我如今在營州置立渤海大都督府,讓楊延昭任職了大都督,統帥三十萬軍力與遼軍作戰。”陸七說道。

    徐鉉一怔,道:“殿下置立渤海都督府,讓楊延昭統帥了三十萬軍力,楊延昭的父親定國公,不是在雁門關外與遼軍作戰嗎?”

    陸七點頭,道:“定國公父子都是善戰名將,熟悉北方作戰。”

    徐鉉聽了欲言又止,陸七看了一笑,道:“若是不用定國公父子,我未必能夠抵禦了遼軍進奪燕地,所以我願意用人不疑。”

    徐鉉明白點頭,陸七的意思,就是說值得冒危重用定國公父子,雖然重用定國公父子會有反叛隱患,但相比了遼軍進奪的外患,內患為輕,這卻是與李國主完全相反的做法。

    頓了一下,徐鉉又道:“殿下如今據有了關隴,河東河北和燕地,應該只差了逐鹿中原,殿下是要取代了周國嗎?”

    陸七微搖頭,道:“日後不會是我亡周,因為大周皇帝陛下封我為了虞王。”

    “殿下的意思是,大周皇帝陛下真的會禪讓於殿下?”徐鉉說道。

    “應該是的,所以皇帝陛下在,我不會取代。”陸七回答。

    徐鉉點頭,道:“如今殿下已然是佔據了大勢,若是能夠獲得了大周皇帝的禪讓,那是值得去等的,畢竟弒君會有很多不良後果,自古以來,權臣登位都會求得禪讓的儀式,那能夠使得新舊勢力達成了融合。”

    陸七微笑點頭,道:“趙匡胤已然整軍百萬,快要與我起戰了,徐大人若是還想回了青州,我希望徐大人能夠隨波逐流。”

    徐鉉苦笑點頭,道:“吾是一介文人,亂世只能是隨波求生。”

    陸七點頭,想了一下,道:“徐大人,我有件事想請你幫助,只是有些不好開口。”

    徐鉉一怔,道:“殿下請說,吾能夠做的,不會推辭。”

    陸七點頭,道:“徐大人知道我的正妻是吳城公主,我想請徐大人承認我的正妻,是徐大人的親生女兒。”

    徐鉉神情現了詫異的看著陸七,道:“殿下怎麼會有這種請求?”

    “因為我不想以前的雍王,成為皇后的父親,我需要皇后的父親,是一位有德行,有才華的高雅之人。”陸七直白說道。

    徐鉉聽了搖頭,道:“這事不成的,雍王出身尊貴,遠非吾可比。”

    “我對雍王的印象很惡劣,我在江寧時,雍王從未見過我,後來雍王被困開封府,我到開封府去拜望,結果雍王竟然在書房裡故意寫字,讓我立候了良久,之後又自傲尊貴的,對我居高臨下的說話。”陸七說道。

    徐鉉輕哦,陸七又道:“後來我自河西回到開封府,帶了夜光杯和葡萄酒又去拜望,結果他竟然自以為是皇帝的讓我輔佐他,我當時真是哭笑不得,都身陷了囹圄,還想著做皇帝。”

    徐鉉皺了眉頭,陸七又道:“我能夠有今日,是藉了小馥的福氣,我與小馥也是真心情深,所以,小馥永遠都是我的正妻。”

    徐鉉遲疑一下,道:“殿下,吾與雍王爭女兒,未免荒唐,會讓人非議質疑的。”

    “徐大人,小馥不是雍王的親生女兒,是雍王想利用小馥獲得勢力,所以才認了小馥為女兒,小馥的生母是一名舞姬,生父已亡,我可以讓小馥的生母說當年是陪侍了徐大人,才懷孕生下了小馥,徐大人只要不否認就可以。”陸七說道。

    “殿下的正妻,不是雍王的親生。”徐鉉訝道。

    陸七點頭,道:“這事情是千真萬確的,小馥的生母如今在常州蕭氏,是當年雍王妃送去的常州,雍王妃當年謊稱小馥生母已死,但我在開封府拜望時,雍王妃說了實話,因為她怕小馥為報母仇的殺她。”

    徐鉉明白點頭,雍王府的事情他是聽說過很多,聽說過吳城公主與雍王妃有殺母之仇,但不是雍王的親生女兒,卻是頭一次聽說,他沉吟不語。

    陸七也不再多說,他是需要給小馥換個出身,若是讓雍王成為了國丈,一是他不喜,二是會形成外戚坐大的隱患,他不可能讓李國主的皇族有機會崛起,就是善待,也會限制權勢。

    而擇了徐鉉為小馥的父係出身,一是徐鉉在江南很有名望,二是徐鉉為陸七做了事情,陸七想回報,三是最重要,陸七需要快速建立起新的文官勢力,徐鉉若是成了皇后的父親,就能夠很快獲得一批文官的支持,文治武功,需要儘早的有了平衡。

    良久,徐鉉點頭道:“吾願意為殿下分憂,能夠成為殿下正妻的父親,是吾的榮幸。”

    陸七微笑點頭,徐鉉想了一下,道:“殿下說趙匡胤整軍了百萬,殿下可有信心應對。”

    陸七一笑,道:“我的軍力比趙匡胤只多不少。”

    “可是殿下的軍力被牽制在了燕地,太原,關內和這裡的軍力能夠及時互援嗎?”徐鉉擔憂道。

    “不怕,我有晉國。”陸七隨意說道。
uuuuuuuuuu 發表於 2014-3-26 11:49
第206章 發動


    宋州商丘縣城,如今的大宋京城應天府,將士林立,商舖皆開,進進出出的車輛川流不息,一派京都氣象。

    城中最大的一座府宅,如今的大宋皇宮裡,幾十大宋臣屬與皇帝在議事,商議軍事主攻的方向,而且分歧很大。

    趙匡義主張先進取襄州一帶和洛陽,再進取關內道,但兵部尚書李曄卻是反對,認為進軍西部起戰,很容易被了晉國漁利,應該主攻北方德州,他認為陸天風對燕地的歸治不可能很快達成,應該趁燕地不穩兵進北方,讓陸天風陷入顧此失彼的境地,而且大軍北去,可以與齊王張永德合兵。

    趙匡義還是堅持大軍西進,認為進取關內之後,能夠迅速接管了西部,不但摧毀了陸天風的根基,也能夠吞併更多的軍力,而進軍北方,固然能夠讓陸天風顧此失彼,但北方的燕地一旦再次復國,那就會牽制了大宋軍力防禦北方,而且北方災荒欠收,很難獲得了戰略補給,另外大軍北去,大宋疆域就會面臨來自西部的威脅,而北方畢竟有張永德在阻擋。

    當然也有提議分軍進取的,卻是遭到了大多數人的反駁,大宋是有百萬軍力,但出征不可能會是百萬,最少得留四十萬軍力鎮守應天府和江淮,事實上留四十萬軍力守土也是很吃緊的,晉國有大量的戰船,隨時都能夠載了重兵渡江,大宋已然使人去與晉國談判,只是一直沒有回音,而如今入秋,聽說太原和關隴都獲得了糧食豐收,若是任由陸天風持續加深了佔據地的統治,那對大宋會越來越不利。

    而對於開封府的進攻,大宋內部已然達成共識,就是不進攻開封府,一是開封府有二十多萬軍力鎮守,二是開封府裡的諸多勳貴影響力很大,趙匡胤軍中有很多與開封府勳貴親近的將官,三是一旦佔據了開封府,那就幫助陸天風有了名正言順的獨立正統,所以只能先戰敗了陸天風,才是獲得一切的關鍵,但是應該向那裡進軍,分歧太大。

    最後,所有大宋臣屬都看了皇帝趙匡胤,趙匡胤微挑下眉,道:“齊王張永德願意向朕稱臣,其心是迫不得已,若是大軍北去,必然會讓張永德有所誤會,反而會與朕形成互相顧忌的牽制,所以只能向西,那樣才能讓張永德放心的抵擋來自北方的進攻。”

    眾臣點頭,趙匡胤又道:“朕諭令,趙匡美為應天府留守,趙匡義為江淮防禦使鎮守大江,三日後拔軍六十萬,朕親自西征。”

    大宋群臣起身拜禮回應,各自散去備戰,趙匡胤留了兩位趙氏兄弟,說了很久的話。

    *****

    陸七送走了震驚難平的徐鉉,回到帥帳思索了片刻,他書了兩封信,讓人送去了開封府交給衛國公石守信,北方捷報抵達開封府後的反應,陸七已然得到了詳細回報,知道一直不出府的石守信,為北方大捷出了府。

    信使抵達了開封衛國公府,將信交給了石守信,石守信打開一看:“請衛國公大人幫我,用入室搶劫的手段造成隴西郡公一人亡,天風。”

    石守信看了信發怔,好一會兒才將信還給了信使,說句知道了,信使帶著陸七的書信離開了衛國公府,次日,隴西郡公府遭了賊匪,隴西郡公被賊人一刀刺中咽喉斃命,府中貴重財物被賊人劫走。

    事後,開封府衙接手案件,一番調查後,定性為普通劫殺案,根本沒有引起刑部和大理寺的重視,因為隴西郡公就是一個無用的囚徒,開封府城發生的偷劫案子很多,那會為隴西郡公大張旗鼓的尋兇,隴西郡公一死,門外值守的八個將士也撤了,值此非常時期,也沒有上官究罪值守的將士,調走了事。

    隴西郡公死後次日,那個信使又來了,交給了石守信第二封信,內容是解釋為什麼殺隴西郡公,陸七言明了正妻的出身秘密和隴西郡公的德行,直白告訴石守信,他不能讓隴西郡公成為日後的國丈。

    石守信看了第二封信,什麼也沒有說,將信讓信使帶回去,而此事他卻是爛在了肚子裡,夫人也沒有告訴,他明白陸天風沒有使人刺殺,而是讓他代誅,事實上就是一種親近的倚重問詢,他做了,就等於明確回應了親近,說白了,有些投名狀的意義。

    *****

    陸七在為日後統治策劃的時候,也得到了趙匡胤起兵向西的軍情,他看了軍情有些遺憾的搖頭,事實上他是希望趙匡胤大軍北上,或者進攻開封府。

    不過只要趙匡胤大軍離開了根本疆域,就注定了走向加速滅亡,陸七一直沒有急於讓晉國軍力渡江,就是在等趙匡胤的軍力分離兩半。

    陸七給大名府的張永德去了一封信,勸張永德交出軍權,他承諾會保住張永德的郡王地位,但張永德拒絕了他的勸降,直言告訴陸七,陸七沒有資格讓他投降。

    陸七明白,張永德這是不服氣,既然不服氣那就只能付諸武力,他傳軍令去了海上,命令在海中待命的二十萬大軍在青州海岸登陸,之後戰船長途繞回江陰,若是能夠趕上渡江進攻淮南,那就參與運兵。

    二十萬軍力應令在環渤海南岸的青州(山東)登陸,而陸七事先已然發兵去奪取了齊州,青州,濟州,萊州,登州,驅逐或覆滅了張永德的駐軍,所有州縣的官員對陸天風軍力的到來,都是歡迎的態度,表態尊崇朝廷。

    二十萬海路援軍與陸七軍力在齊州會師,而來自太原府的十萬關內軍力也抵達了齊州會師,近五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殺奔了大名府。

    張永德接到軍情回報大吃一驚,他根據軍報,一直估計陸天風最多集結三十萬軍力,如今竟然多出二十萬,難道是自燕地調來的?但據探報,燕地那裡正與遼國大軍激戰。

    由於軍情嚴重的出乎意料,張永德不得不放棄與陸天風直接爭鋒的戰略,他的三十萬軍力,馬軍只有一萬,步軍有很大一部分是徵發的鄉兵,戰鬥能力不如正規禁軍很多,主要是軍備簡陋和缺少,沒有披甲的軍力,在戰力和鬥誌上都會弱勢。

    張永德被迫分軍守城,大名府留軍十萬鎮守,其他州域分軍佔據主要城池據守,有屬下勸他分軍不如退去江淮與大宋朝廷合力,張永德沒有採納,也沒有向大宋朝廷告急請援。

    陸七大軍一到大名府,用二十萬軍力圍困了大名府,三十萬軍力開始攻克其他州域,基本上大軍一圍城,射入朝廷不究罪名的勸降書,據守的張永德軍力就開城投降。

    而大名府這裡,陸七圍城了三日不攻,三日後才射入了一封信,守城將官忙飛奔送去了總管府,交給了張永德,張永德一身金甲,神情冷漠的打開了來信。

    “我與郡王在暖亭茶話,曾經是相敬和睦,我​​知道郡王是怨恨我在德州的囂張行徑,故願向郡王道歉,郡王戎馬一生,為大周鎮護北方多年,我想郡王有生之年應該去幽州看一看,虞王陸天風。”

    張永德怔視著手中信,兩旁的將帥神情有了愕然,忽張永德抬手給信,將帥們接信傳看了一下,神情都有了意外。

    “開城。”張永德起身吩咐。

    大名府南城門打開,張永德率領將帥出城歸降,陸七得報後親自出迎,在接受了張永德與將帥的跪拜後,迎入軍營與張永德喝酒說話。

    三日後,張永德率領十萬步軍,一萬馬軍的本部軍力去了北方,陸七任命張永德為幽州副留守,接替楊延昭原本在幽州的職責。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uuuuuuuuuu

LV:9 元老

追蹤
  • 195

    主題

  • 91908

    回文

  • 25

    粉絲

就是愛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