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隋唐] 晚唐 作者:木子藍色 (已完結)

 
Skanda.Wei.Tuo 2014-2-5 12:54:15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033 723868
max_500 發表於 2014-9-25 22:51
第1028章 皇后、太子

神京皇城紫禁城乾清門內乾清宮,這是後三宮之首,是新皇李璟的寢宮,也是他日常辦公之所在。

白天剛剛被加封為三師的太師的於琄、太傅崔芸卿,太保鄭從讜,三公的太尉林威,司徒鄭畋,司空李振六位新朝官居一品的頂級大佬在內侍省總監張承業的親自引領下進入乾清門。

三師三公,周代起制,相當於後世的宰相,權力頗大,負責輔助年少的皇帝執行政務。不過到後來,三師三公漸為榮銜。唐起,三師是唐朝授以元老重臣之最高榮銜、地位極尊,所施極嚴,無人則闕。三公,則作為親王、大臣的加官榮銜,位次三師。唐末,三師三公皆加授藩鎮,所施其濫。新朝建立,官職制度雖然有所改革,但大致還是沿用了唐朝的制度。不過,三師三公,新朝之中,原來過濫的加銜制度得以改變。昨日封賞百官,三師三公,只授予了這六人。足以顯示其位之尊貴,三師三公,與天之坐而論道。

太師於琄走在最前面,他既是太師,同時也是國丈,而且還是新朝三省的中書省左中書侍郎,同平章事,一連串的官銜,讓這位名門於氏出身的文人,如今成為新朝最頂級的大臣之一。

張承業微微笑著在前引路,後面這六人,雖然掛著的三師三公銜都只是尊榮無實權的榮銜,可這榮銜之後,六人都還各擔任著舉足輕重的要職,這六人,除了省府等任職外。每個人都還掛著一個同平章事的官銜。這意味著。這六個帝之三公三師,同時還都是新朝的宰相。

六人都不是第一次來乾清宮,可這一次,卻是新皇即位之後,他們第一次應召而來。各人心中的感想都與之前來時是不一樣的,於琄一邊走,一邊打量著這座並不陌生的宮殿。

這座後宮諸殿之首的乾清宮,為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坐落在單層漢白玉石台基之上,連廊面闊九間,進深五間,自台面至正脊高九丈,檐角置脊獸九個,檐下上層單翹雙昂七踩鬥栱,下層單翹五踩鬥栱,飾金龍和璽彩畫,三交六菱花隔扇門窗。殿內明間,東西次間相通。明間前檐減去金柱,梁架結構為減柱造形式。擴大了室內空間。

後檐兩金柱間設屏,屏前設寶座,東西兩梢間為暖閣,後檐設仙樓,兩盡間為穿堂,可通交泰殿、坤寧宮。殿內鋪墁金磚。殿前寬敞的月台上,左右分別有銅龜、銅鶴、日晷、嘉量,前設鎏金香爐4座,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與乾清門相連。

乾清,天空透徹,不渾不濁,象徵國家安定,也象徵著皇帝的作為如天空一般坦蕩。

大殿一側南廡房即是南書房,眼下李璟就是在南書房召見這六位官居一品的大臣。

“這麼晚了,我還叫你們入宮,辛苦了。”坐在御案之後批閱著奏章的李璟見到於琄等六人前來,連忙起身繞到案前迎接。

鄭從讜等連忙行禮,禮畢,鄭從讜道:“陛下今日已經正式登基,從此就是一國之君,天下共主。陛下如此相迎,臣等受之不起。且從此往後,陛下當自稱朕,稱臣等為卿,這是禮儀制度,不可隨意更改。”

這六位一品大臣,鄭從讜和鄭敗,還有於琄、崔芸卿加上李振,都可以算是名門大族出身,且一直都是尊奉儒家,崇尚周禮。因此,格外重視這些禮制,原來李璟還只是秦王之時,有時李璟也常自稱我,不稱孤,他們倒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如今李璟已經正式登基,他們卻是充滿了所有儒家文人都有的皇帝改造欲,巴不得立即把皇帝改造成他們心目中的那種聖人天子。又叫能再容李璟自稱甚麼我。

李璟笑笑,這些小事他倒不在意。今晚他叫這幾位肱骨之臣前來,也是有要事商量。

白天之時,李璟登極即位,改元龍紀,可卻依然沿用了大唐的國號,他知道,其實很多臣子都有些不解。

沿用大唐為國號,李璟也有自己的考慮。本來,新朝按例最適合的是用秦為國號,那是李璟的王號。或者用齊為國號,那是李璟龍興之地。再不濟,也可以用遼或者燕。但考慮良久,李璟最後用了唐。秦這個國號,在此之前,除了統一六國的秦外,後來還有前秦後秦等朝廷用過。且用秦做國號的,歷史上,幾乎無不是短命王朝,秦有暴秦之稱,李璟倒不是迷信,而是對秦的制度等並不太贊賞,因此,他並不願意用秦做為新朝的國號。齊國本來也是可以的,秦秋戰國時,齊是東方霸主,不過黃巢先前已經用齊做為國號,李璟不可能再用齊。而燕和遼,都太過偏離中原,也不太合適。

思來想去,李璟倒是覺得唐不錯,一來,對於一個來自後世的人來說,大唐,承載著太多旁人難以理解的感情。同時,沿用唐做國號,李璟也是希望告訴天下人,他的新朝會延續隋唐以來的大多制度政策,也是承認和保護大唐原來的秩序之意。用大唐做新朝國號,也是出於如此考慮。

好比當年隋代北周,但對北周的一切幾乎全盤繼承下來,唐代隋,也幾乎延續了隋的制度。李璟建立新朝,沿用唐的國號,就是宣示此意。

一番解釋,六位一品大臣也都點了點頭。皇帝堅持如此,雖然在他們看來,這個堅持沒有太多必要。就算換個新國號,也不會就壞事。況且,就算秦、齊等不能用,還可以定一個新的國號啊。但他們也都看出李璟在這些理由之外的特別堅持,雖然他們不理解,但國號雖重,卻也並非重到非改不可的地步。另一邊說來,當初李唐將李璟編入了李唐皇族譜中,早算是李氏皇族一員,還被李曄和李儇都稱為皇叔。李璟現在沿用唐,也就等於是李唐皇族內部的一次權力更迭而已,唐這個國號,李璟也是有份的。

“陛下還有心事?”鄭畋知道,李璟半夜叫他們來,絕不會只是為瞭解釋國號的事情,這件事還沒那麼重要。

“是啊,十三年前,朕還只是登州鄉下的一個農夫小子,轉瞬間,朕已經即位大統,登極稱帝了。到了現在,朕反而有點茫然!”

“陛下出身於草莽,然天生王者,英雄起於時勢,百戰百勝,才有今日。如今順應天意民心,成為天子,並不須憂慮,天下事亦如此,就如從前一般就好。”崔芸卿笑道。

“打天下,朕不怕。說實在的,這些年我們面對的這些對手,並不強。不是我們太強,而是對方太弱了。而且,不管敵人是誰,都總是在明處,是看的見的。可現在,我們已經擁有天下,雖然還有些地方沒有平定,可那已經不是最主要的問題了。今後,我們就要從打天下,改為治天下,這太不一樣啊。”

鄭畋道:“其實陛下一直以來已經做的很好了,不但統兵徵戰,百戰百勝。而且這些年,藩內地方行省州縣,也是治理的井井有條,百姓溫飽,民生富足,只要按這樣繼續下去,就足夠了。陛下往日能在虎狼環伺之下,一面徵戰,還能一面治理好秦藩。如今擁有天下,豈須再擔心天下的治理?”

“朕已經登基了,諸位愛卿你們說,這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甚麼?”李璟問。

南書房內短暫沈默。

皇帝登基之後第一件事情是甚麼?如果讓六位大臣直言,那麼必然是立皇后立太子。但該立誰為皇后和太子,在場的六位大臣雖然心中各自有自己的想法,但在此時,卻沒有一個人肯馬上開口。誰都知道皇帝是個有主意的人,這件事情肯定有了自己的主意,此時開口,只怕並不是想問他們的意見。

誰當為後?

按禮,王桂娘當為皇后。但是,於幼娘同樣是秦王妃,也是正妻,她同樣有資格為後,況且,於氏身後有強大的於家做後盾。但是除了這兩位原來的秦王妃,王惋君同樣有資格成為皇后,因為如今秦王諸子中,王惋君的兒子李德昭是長子,而且十分聰明,很得李璟喜歡。若是秦王有意立李德昭為太子,那麼母以子貴,為穩固太子地位,立王惋君為皇后,也極有可能。

李璟等了片刻,見誰也沒有說話。心中已經有些明白,這六位大臣,怕是認定於幼娘為後更合適。他們不出聲,就等於是否定了原本正常當立的王桂娘。可能原因就是王桂娘出身太低微,而且其所生的皇子既非嫡長,又非庶長。為將來立太子考慮,如果不能立王桂娘之子為太子,那麼也就最好不立她為皇后。

李璟心中微微有些失望,他不知道這個結果是不是諸大臣們私下已經交流過意見的結果。他抬眼看了眼於琄,見他閉口不言,如老僧入定一般。但很明顯,這位太師,心中還是希望自己的女兒立為皇后的。

這個結果,讓李璟眉頭擰了擰,心中立馬打定了主意。

大唐龍紀元年,正月初二,李璟下詔,立王桂娘為皇后,立於幼娘為四妃之首的貴妃,以王惋君為淑妃,以蕭玉樓為德妃,以張惠為賢妃,其餘者封嬪、婕妤。

皇帝的詔書中,依然沒有立太子!
max_500 發表於 2014-9-25 22:52
第1029章 掃平群藩

龍紀元年,正月。

李璟詔令崔安潛為徵西大將軍,行轅長安,都統十萬西徵兵馬,繼續掃蕩關中隴右朔方一帶未降藩鎮。詔令曾元裕為徵南大將軍,統兵十萬,行轅武關,負責進攻山南、荊南、鄂岳等江漢之地。又命趙犨為徵東大將軍,統兵十萬,行轅徐州,進攻河南的朱溫。

戰事極為順利,二月初五,徵西大將軍崔安潛率師自長安攻邠寧鎮朱玫,一舉攻克邠州,再下寧州,朱玫兵敗被俘,邠寧鎮覆沒。曾元裕也根據李璟的諭令,擊潰了率軍北上的西川節度使牛勖,並趁勢追擊潰軍,沿漢水一路向西南進軍,攻克洋州,並攻佔山南西道藩鎮帥府駐地興元府梁州,隨後再克鳳州、興州,利州,南徵兵鹵達劍門關下,逼近蜀中。

徵東大將軍趙犨自徐州北上,進攻宣武,朱溫早已經被四面圍困,雖然想要頑抗,但在精銳的秦軍水陸協同作戰之下,特別是在中原那開闊的平原之上,秦軍的鐵騎和炮兵協同作戰,宣武軍很快就丟失了所有的外圍據點,最後不得不龜縮進入各個堅城要塞之中防守。宣武忠武諸州各縣,除了汴梁陳許等幾個大城,其餘所有的縣城、鄉村,都被趙犨徹底掃蕩而平。

趙犨掃平宣武忠武諸縣城鄉村之後,開始將梁軍分割於各個城池之中,孤立梁軍,然後逐個進攻。連破陳州、休,俘敵三萬余人,馬匹萬余。之後乘勝殺向宣武。自汴河、蔡河、白溝三條水路進攻汴梁。另一路兵馬出武牢。進攻鄭州。

朱溫被迫放棄鄭州。將兵馬集結於汴梁,與趙犨對壘。趙犨與朱溫決戰汴梁,唐軍水陸並進,十萬兵馬圍攻汴梁月余,朱溫糧草不濟,最終被秦軍用水雷炸開了汴梁的水門,水師陸戰隊猛攻入城,梁軍難以阻擋。雖拼死不降,三日血戰之後,梁軍幾乎死傷殆盡,連朱溫本人也戰死牙城節堂之內,河南全境遂告平定。

王彥章、李存孝、高思繼等十幾員戰將就是此時動身前往汴梁的,四月二十日,這群肩上掛著閃耀將星的戰將已經到達了河南行省汴州,如今河南地區以汴河為界,汴河西部大致都划為了河南行省,汴河東面。則大致歸入山東行省。

徵東大將軍趙犨親自到汴河碼頭迎接了這支軍官團。

“末將等拜見趙帥!”王彥章等上前行禮。

趙犨笑著上前一一與他們打招呼,這次南下的軍官團陣容極為強大。李璟的十三太保,除了劉尋在福建,李讓管錢,還有楊行密和錢鏐二人如今在江東外,剩下的九位太保全都到齊,另外,如今軍中紅星小將,郭氏雙雄郭威和郭濤也一起前來,除此外,連御前哼哈二將張承宗劉守謙還有郭鎮山,郭鎮海,李維,李居義等一大群年青卻又身份顯赫的少壯將領們到來。

在這群少壯派的面前,趙犨這位徵東大將軍,可是絲毫的不敢擺架子。就在不久前,朝廷已經撤消了原來的五軍都督府,將之分離為南北二衙。原來的秦軍,也因此分成了兩大系統。

北衙禁軍,主管四十六萬禁軍部隊,四十六萬禁軍又分為十六軍,分別是左右羽林衛,左右金吾衛,金右千牛衛,左右神策衛,左右神武衛,左右神威衛,左右龍武衛,左右監門衛。北衙十六軍四十六萬禁軍,專門負責京畿地區,以及分立在各地的幾個陪都的防禦,是最精銳的作戰部隊。

而南衙,則統領衛軍,南衙擁有十二軍衛軍,分別是左右翊衛、左右威衛、左右御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候衛。他們統領全國五十四萬衛軍,負責邊防和除京畿及陪都等地城防守備。

參謀院、兵部、北衙十六軍禁軍,南衙十二軍衛軍,這個新的軍方系統,統領著全國百萬常備部隊。按新的軍制,參謀院依然是管調兵,南北衙管統兵,但南北衙平時是調不動軍隊的。南北二衙的禁、衛軍隊,每軍下設五師,每師下設二旅,每旅下設五營,每營下設二都,每都下設五伙。非戰鬥之時,部隊平時都是以營為單位駐紮各地,最高統兵將領就是營指揮使,禁軍則最高統兵將領為旅都指揮使。再往上,非戰鬥時,雖然也有編制,但軍官卻是無權直接統領下級的戰鬥單位。唯有當戰時,皇帝下令選將,參院下達調令,兵部發給虎符兵印,將領才能真正統領本軍本師兵馬。

趙犨很清楚的知道,這雖然不是鳥盡弓藏,可也算是歷朝歷代平定天下之後,必然的對軍將兵馬的限制。以後越是他這樣的高級將領,越是難得有統兵的機會了。反倒是這群掛著少將准將銜的年青將領們,今後的戰場,只會屬於他們。

這群年青將領到來,是受皇帝旨意,準備領兵前往山南作戰。

根據李璟和參院的戰略布划,朝廷的平定天下之策,依然是先西後東。按這個形勢判斷,在掃平河南之後,官軍在東線將暫時維持原狀,而集中力量在進攻關隴的同時,抽調精銳,同時向巴漢和荊襄地區進攻掃蕩。

第一階段是掃平關隴和河南,第二階段是掃平巴漢和荊襄,第三階段是拿下蜀中,第四階段就是進攻湖南、江西和鄂岳,最後一舉順江而下,掃平東南。

諸將前來,帶來李璟的旨意,趙犨繼續坐鎮徐州。不過他麾下的兵馬,得調出大部交給隨諸將前來的張自勉,由他和諸將統領進攻豫西的秦宗權,和襄陽的劉巨容。

李璟和參院的分析認為,楊行密和錢鏐雖然早已經背叛了李璟,但他們現在已經陷入兩難境地,既不敢進一步公開叛亂。又不甘於退一步徹底歸降。而秦軍現在在江東南北兩面都有兵馬。在失去了其它地方的呼應之後。這兩人現在已經被包了餃子。朝廷真要痛下決心,要平定江東不難。不過李璟現在不急著動他們,是因為朝廷要先集中精力對付關隴和蜀漢地區,李璟相信,只要平定了西部,到時,江東地區可不戰而下。

趙犨久鎮淮泗,又是朝廷諸帥中最擅長於防守的。因此李璟最後讓他留在徐泗盯住楊行密和錢鏐,而派張自勉這些擅長流動作戰,長於進攻的上將來指揮進攻荊襄。

“臣領旨!”趙犨恭敬接過聖旨,臉上沒有流露出絲毫不滿表情。

神京,紫禁城。

首相鄭從讜進奏:“臣以為,陛下登基已有半年,至今仍為立太子。太子為一國之本,新太子也要盡早確立才好,這樣才能朝綱整齊,利於天下人心安定。”

李璟端坐龍椅之上。他沒有立太子,大臣們忍了半年。終究還是忍不住了。最近這半年來,圍繞著立太子之事,朝中也是暗流湧動。他目光掃過殿中群臣,緩緩道:“朕遲疑未能確立太子,這是因為諸皇子年幼。太子為一國之本,朕須當慎重再三,絕不能輕立。”

鄭畋出列奏道:“諸皇子還小,是賢是愚,不能考查,現在言之過早。不過陛下如今不過剛過而立之年不久,正是春秋鼎盛之時,以陛下賢明和健康,必然執政百年。因此,太子的賢愚也不必過於計較。況且,古來的規矩,都是立嫡長子為太子,陛下何須難以決擇。”

這番話一出,那意思就是立王桂娘之子為太子了。雖然過去李璟為秦王時,有兩個王妃,王桂娘和於幼娘的孩子都是嫡子。但現在,李璟登基之後,王桂娘立為皇后,那諸皇子中,也就只有王桂娘的兩個兒子可稱為嫡子。於幼娘雖貴為四妃之首的貴妃,可她的孩子和王惋君的孩子一樣,同樣都只是皇庶子。

李璟卻是搖頭,“太子為一國之本,國之儲君,將來的皇帝,當然得立賢明者。朕今已有皇子五十四,然多半年幼,最長者也不過十餘歲。本來朕之意,是再等幾年再立太子。既然今日諸愛卿都請早立以利於安定天下人心。那麼,就先立吧。”

龍紀元年,六月初六,李璟下詔,加封蘭陵郡王李德昭為秦王,封李德林為晉王,李德芳為齊王,李德秀為楚王,李德晧為周王,李德曄為魯王,李德暈為趙王,李德珏為魏王,李德祥為梁王、李德瑞為燕王。

一次冊封十王。

六月初九,李璟再次下詔,正式冊封秦王李德昭為皇太子,加冕,入駐東宮,並開始學習處理政務。

八月,崔安潛平定關中,九月,曾元裕平定漢中,十月,張自勉平定豫西、山南。

十一月,曾經在沙州起義歸國的張議潮兄弟之子,現任歸義軍節度使張淮深上表歸附,迎崔安潛西徵軍入河西,並仿當年張議潮上京,攜帶妻女親自前往神京晉見李璟。

年底,張自勉繼擊敗秦宗權後,再次擊敗劉巨容,攻克襄陽,隨後,如疾風一般的攻克江陵府荊州。

龍紀二年,崔安潛出散關入蜀,會師曾元裕,大舉進攻蜀中。

二月,攻破劍門,十五萬官軍攻入川中。田令孜、陳敬瑄負隅頑抗,川中名將高仁厚親為前鋒,大破田令孜神策軍。川軍大敗,田令孜兄弟被俘,三月,高仁厚攻入成都,李儇與成都行營百官皆被俘。

五月,張自勉平定湖南,六月,崔安潛、張自勉、曾元裕三大元帥會師江陵。

六月,三路大軍集結江陵,製造戰艦,準備順江南下進攻長江下游地區。

八月,楊行密、錢鏐自請入京,九月,官軍進入鄂岳、湖南、江西,淮南,宣歙、江浙諸地。

十月,楊行密、錢鏐、張蕤、於瑰、於球、康承誨、劉尋等一起入京面聖!

至此,天下數十藩鎮,一一而平,朝廷平定天下,混一宇內。
max_500 發表於 2014-9-25 22:52
第1030章 聖文龍武神皇 至尊可汗

龍紀三年元旦,群臣進表請上皇帝尊號,宰相鄭從讜率百官進奉尊號‘聖文龍武神皇’。

正月初八,武皇下詔,晉林威、王重、崔安潛、張自勉、曾元裕、趙犨、高順勵、辛讜等八上將加元帥銜!

南書房,張承業在殿前稟奏:“陛下,八大元帥殿外候見!”

李璟起身相迎,賜八帥座。

“朕請諸卿前來,卿等可知所為何事?”

“削平四夷!”身為八帥之首的林威主動道。

剛剛的拜帥儀式之後,林威等八將已經成為大唐最頂級的武將,無人能出此八人之右。原本,論起來,於琄、鄭畋等人也都是指揮萬軍,屢建功勳的,不過朝廷新制,文武分隔,唯有武將且是現役武將才能授軍銜,因此,最終能夠獲得最頂級元帥銜的,也就只有這八位上將軍了。

“卿果然明白,卿且為朕說說如何削平四夷?”

新朝立國以來,用了兩年時間,徹底掃平群藩,四海一統。不過在大唐的周邊,卻也還並不太平。除了東北之地,早年間征服各部,早已經開始移民屯田之外,其餘地方還有不少不小的勢力。

林威道:“乾符、中和年間,中原戰亂,大漠之地,也不太平。數十年前,回鶻內亂,為黠戛斯所滅。但黠戛斯勢力並不足以稱霸草原,最後退回金山腳下。東方草原,便無霸主,室韋、奚、突厥、回鶻、契丹等大量部族西遷,使得這片地方諸胡雜居。在東北百族之戰後,被我們擊敗的契丹和室韋、靺鞨等部份部族開始更大規模西逃。這幾年,我們一直用兵中原,對於西逃的胡族並未追究。如今數年過去。草原諸族休養生息,實力生活恢復不少。各胡族皆是馬背上民族,天生驍勇善戰。監察廳估測,東西草原上的各部族牧民不下數百萬。控弦之士不下數十萬,雖然如今他們一盤散沙,並沒有聯合,相反,還時有部族相互攻伐,但這些部族騎兵來去如風,驃悍異常。如若置之不管,只怕不出十年,草原又將有強族產生,那時必為中原之禍!”

“如此說。朝廷當先下手為強?”李璟擰了擰眉頭,心裡顯然對於林威提出的草原威脅論,有些不太滿意。林威是新封的元帥,他此時的話定然是與其它元帥溝通過的結果。這說明,朝廷的武將們。目光還是盯著北方和西方,這眼光還是著眼於傳統的戰略格局。將朝廷的防禦重心放在西、北兩個方向。這與他的想法是背道而馳的。

李璟很清楚的記得,在歷史上,歷代修建的長城,其實就是沿著400毫米等降雨線修建的。

400毫米等降雨線。就是一條旱區和濕潤區的分界線。

在中國的歷史上,既有中原農耕社會的繁榮強盛,使北方遊牧民族臣服的時期,如強漢盛唐。也有北方部族入主中原的時代,如五胡十六國。但大多數的情形下,這也只是暫時改變了農耕文明與遊牧部族之間的邊界,並沒有根本消除這兩種社會的存在及其互動。

歷史上,無論漢武帝多麼的強勢,無論衛青霍去病李廣多麼勇猛,也不論唐太宗多麼的聖明,李靖李績等人的驃悍,他們雖然一度把實際控制區的邊界向北推到極遠處,但最終都難實行長久治理。一度,仍有更北的匈奴和突厥與之對抗。而入主中原的少數部族哪怕如北魏鮮卑一樣極力的漢化,可當他們適應了中原生活時,在北邊依然過著遊牧生活的胡族,又會提出挑戰並企圖取而代之。這樣的情況,在滾滾歷史長河中,反復的發生。

因此,數千年來,王朝在更迭,歷史在前進,可草原遊牧民族和中原的農耕文明,卻從沒有真正的合併過。

為甚麼?

李璟很清楚這一切是為甚麼。

這首先是因為草原和農業地區的氣候地理環境的不同。歷史學家曾提出過著名的400毫米等降雨線。這條線的北邊,降雨量少於400毫米,為半乾旱地區,不適宜種植農作物,因此成為遊牧地區;而在南邊,由於降雨量多於400毫米,為半濕潤和濕潤地區,適宜農業,因此成為農耕社會。

對照一下就會發現,這個邊界大約在內蒙古自治區的南部邊界上,呈向下彎曲狀;也與長城的走向大致一致。向下彎,是因為越向內陸,同一緯度地區的降雨越少。這與許多人的想象不同,在許多中原人和遊牧人心中,農田與牧場的土地是同質的,既可以作農田,也可以作牧場。但在實際上,400毫米等降雨線南北的土地和氣候是不同質的。

按照這種不同,無論是誰先佔有了土地,也無論後來通過戰爭還是交易改變了土地的所有權,農田和牧場仍然會以此分界。如果農夫向北購買或佔領了草原,農耕不如放牧,他只有變成牧民才最有效率;而牧民向南購買或佔領了農田,放牧不如農耕,也只能變成農夫才是理性選擇。

歷史上,許多南下的胡族,最後要麼退回草原,要麼漢化,同化入中原農耕文明。而同時,又有許多的漢人進入北方草原,但最後,這些人,基本上都成為了牧民。

李璟深深的清楚,這條界線,不是靠武力能改變的。

大唐如果把進攻的方向放在了北方,那麼這就是在走彎路。歷史告訴李璟,對於中原文明來說,向東北和向西南開疆拓土,才是真正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不過林威的話也不全無道理,遊牧民族的特性,使得這天生就是一個帶有侵略性的族群。一旦他們的實力強大起來,必然就會南侵。中原文明無法真正佔據控制草原,但卻不能不管不顧,不然,他們就是中原最大的威脅。

李璟皺眉,這真是一個賠錢的項目。打贏了,也不可能佔據草原。不過。就算賠錢的生意,也得做。

“參院準備如何打?”

新朝建立,參謀院這個軍方最高機構也進行了部份改動。參謀院下設總參謀使,下面又有左右參謀使。然後是馬軍都指揮使、步軍都指揮使、水師都指揮使,水師陸戰隊都指揮使。

總參謀使,左右參謀使,加上四位兵種都指揮使,核心層就是這七人。

四位都指揮使,又分別被稱為馬帥、步帥、水帥和陸帥。這四帥之下,各有一個副都指揮使和一個都虞侯。參謀院的職責和權力。比原來加強許多,遠高於南北二衙和兵部。負責朝廷的軍事戰略布署,以及調兵權。

安國公,元帥林威。眼下就是開國第一任總參謀使。做為總參謀使,他也是皇帝的首席軍事顧問大臣。

林威回答:“參謀院之意,大唐有明君賢相,謀臣勇將,上下一心。此是我之長於胡族者。不過國朝初立,天下甫定,不宜大動干戈,是要慎兵。”

打是一定要打,但卻不必非要大打。林威的話讓李璟松了一口氣。還真怕他們腦子一熱就提出甚麼大打特打,徹底征服草原的計劃來。現在這樣,只提早打,但要慎打的結果,讓他很是滿意。參謀院作出的初步計劃很不錯,他們提出對付草原,可以仿效當年北周和隋朝的策略,以軍事為輔,謀略為主。對付這些眼下還沒有強大起來的分散部族,可以實行合弱離強,遠交近攻之策。挑動這些部族相互攻伐,這樣朝廷只需要投入最小的力量,就能取得最大的效果,保障邊境安全,削弱抑制草原勢力。

李璟起身,拿起一張密奏,“朕給諸位元帥看一封奏報!”

林威雙手接過,是監察廳中丞公孫蘭所上的奏折。上面奏言,監察廳派人刺探得來的草原情報,如今在草原上,勢力最強大的依然是黠戛斯,然後是回鶻,再次則是西遷的韃靼和契丹。契丹族眼下勢力雖不如前幾族強盛,可他們西遷之後,這幾年合縱連橫,已經聯合了不少西遷部族,在草原上站穩了腳跟。甚至在去年,契丹還聯合了韃靼和吐蕃,合力進攻了回鶻,取得了一場大勝,如今勢力大增,獲得了大片豐盛的草場,以及大量搶奪來的奴隸和牲畜。按這樣的勢力,這個曾經被李璟在東北打的成了喪家之犬的部落,用不了幾年,又有翻身的可能。

八位元帥輪流看過這道奏章。

“皇上欲用兵,吾等請效力!”

李璟哈哈大笑,道:“諸帥支持,吾心已決!”

三月,河西甘州回鶻趁河西歸義軍節度使入中原之機,發動叛亂,進攻甘、肅等河西諸州。西北的契丹和韃靼人立即出兵響應,發兵入大唐河西地區。五月,回鶻、韃靼、西遼聯軍前鋒至肅、甘,迫近涼州,被唐軍邊防軍擊退。

林威站在參謀院的大沙盤前,看著一群群的參謀們不停在的圖紙和沙盤上作業,“出兵的時刻到了!”林威對參謀院的左右參謀使和四帥說。

事情盡如林威所說一樣。

次日,李璟召諸將帥入朝,大殿之上,參謀院和兩衙以及兵部都進奏軍隊已經做好出兵準備,後勤輜重糧草也都準備妥當。李璟當即發出了出兵的命令,令劉尋為一軍團司令,自定襄入草原。以周德威為二軍團司令,從嶺北省越大興安嶺入草原。郭崇韜為三軍團司令,從靈武西進。郭鎮山為四軍團司令出晉北雲中向西北推進,李維為五軍團司令,從營州跨燕山山脈向西挺進。

五路大軍,共十餘萬人馬。整個進攻線從東北的大興安嶺到遼西的燕山,山西的陰山,河曲的賀蘭山,數千里長的漫長戰線,五路大軍同時出擊。雖然犯邊的敵兵是在河西走廊,但朝廷出兵的勢頭,顯然不只打算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要來一次自東到西整個大草原的梳理。

雖然五路大軍沒有出動任何一位元帥,但李璟出動了如今大唐最得力的勇猛戰將,以及最精銳的禁軍和軍衛部隊。

八月,秦軍黑鷹戰旗出現在大草原上,草原上的部落牧民們見到鋪天蓋地的唐軍騎兵,無不驚慌畏懼,“大唐繼征服了遼東之地後。終於殺到大草原上來了嗎?”九月,數十部隊率眾歸附。在強大的唐軍面前,他們不敢抗拒。

十二月。從東面出擊的幾路大軍已經掃蕩了整個東部大草原,兵馬到達了東西交界的金山山脈。五路大軍順利會師。

“報告將軍,前軍已經擊破韃靼部族兵馬,西遼兵馬正向金山以西撤退!”

劉尋沈思片刻,五路大軍中,他的一軍團是中軍主力,因此他也是此次諸將之首。他沈聲道:“追擊耶律阿保機,絕不放過這小子!”

“將軍。其它各部還在後面,是否等他們跟上來?”

“軍情緊急,等不得了,追!”

耶律阿保機早在去年。已經繼位為西遼國可汗,在他的帶領下,西遼國在金山下立足腳跟,還漸擴大。這次他們聯絡了西遷的韃靼,以及當年回鶻滅國後分離出來的三支之一的甘州回鶻。一起出兵。結果,轉眼間,就被唐軍的凶猛反擊打的節節敗退。眼看局勢不妙,耶律阿保機立即拋下了盟友韃靼族軍隊,自己迅速西逃。

越過金山沒多久。金山下最強大的部族,曾經滅亡回鶻帝國的黠戛斯人突然殺出。他們早對契丹人心生警惕,眼下早得到唐朝武皇的詔書,邀他共圖契丹,在得了許多唐人送來的好處後,黠戛斯人沒有錯過這個痛打落水狗的機會。

劉尋一路趕到時,兩部族正殺的血流成河。劉尋領兵殺到,號角激昂聲中,揮軍直衝入陣中。

西遼兵馬受此衝擊,頓時大潰,逃的逃,散的散,轉眼間已經兵敗如山倒,最後耶律阿保機也沒逃出重圍,被黠戛斯騎兵所圍住,擒下獻與唐軍。

一個月後,劉尋等五將已經徹底擊潰甘州回鶻、西遼契丹、西遷韃靼三部落聯軍,重新穩固河西沙、甘、肅等諸州。

李璟的班師詔書到。

郭崇韜入帳,“陛下已經詔令班師回朝?”

“詔書是如此寫,將軍意下如何?”

“不是停兵之機。”

“嗯,西遼、甘州回鶻、韃靼覆滅,若是就此撤軍,只怕從此黠戛斯再無人壓制,不久將獨霸草原!”

“黠戛斯剛助我們擊滅契丹、回鶻、韃靼聯軍,若我們此時對他們用兵,只怕會影響陛下聲威。”

“陛下不適合下這個出兵命令,但我們可以。”

“如今將士們皆知班師詔令,如何率眾?”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為了一勞永逸,值得去做。”

五位軍團司令齊聚一帳,密議半夜,最後議定,繼續用兵,降服黠戛斯。

計策遂定。

劉尋等趁夜發兵突襲黠戛斯營帳,黠戛斯措不及防,戒備之心全無。當黠戛斯人驚慌發現唐騎出現時,衝在最前面的郭崇韜此時距離大營只有數里之遙。

黠戛斯人大敗,三萬輕騎盡沒,劉尋等趁勝西進,分兵大舉進攻黠戛斯人各部族營地。

斬首三萬余,俘虜男女二十餘萬,獲雜畜百萬,黠戛斯人的貴族首領等被一網打盡,精銳戰士大部被俘。此役過後,強盛的黠戛斯直接被抽調了脊梁,打落了塵埃之中。

龍紀四年三月,東起大興安嶺,南至燕山、陰山、西到賀蘭山、金山,沙州敦煌,北至大漠,盡歸大唐帝國的管轄之下。

六月,西域各國,西州回鶻、九姓烏護、葛邏祿、突騎施等各族酋長皆來神京,朝見大唐聖文龍武神皇。

各族君長齊道:“請大唐天子為至尊可汗。”

隋文帝威懾突厥帝國時,被尊稱為聖人可汗,而到了李世民大敗突厥之後,又被尊稱為天可汗。如今李璟大敗草原諸部族,尤其是最後劉尋、郭崇韜諸將最後擅自出兵黠戛斯的那一手,更是徹底震懾了草原和西域諸部。

聖人可汗,天可汗,至尊可汗,到底哪一個更尊榮,估計這些胡人自己也不知道,不過獻上的這個稱號,卻是表明瞭他們此時完全被征服的臣服之心。

李璟也不由的感到一陣意外,一陣哈哈大笑,算是接受了諸酋長們的這記馬屁。

“至尊可汗萬歲萬歲萬萬歲!”諸胡酋齊齊跪拜,聲震殿宇。

李璟高高在上,充滿無上權威。

對於這樣一個結果,他心中也不免高興。雖然劉尋等人自作主張,突襲黠戛斯人,使得胡族震懾之余,不免對於這個新朝武皇的作風有些腹誹。但如今的結果,卻說明瞭一個顛不破的道理,正義和公理,都在大炮的射程之內。

那些桀驁不馴的胡人,不也正是在見識到了新大唐帝國的強大實力之後,才最終臣服的嗎。

至尊可汗,不過是一個稱號而已,但這卻充分的反應了如今大唐帝國的威懾力。

這一戰,打的好,一戰定下北方二十年邊疆安定!
max_500 發表於 2014-9-25 22:53
第1031章 中央帝國(終章)

“新登州,到了!”

我從睡夢中醒來,頭還有些痛,這是昨晚在船上與同船的旅客們為即將到達旅途而慶祝的後遺症。起初,我還以為這只是未醒的夢罷了。自從紅色勝利號進入了新渤海灣之後,幾乎每天都能聽到有人在叫喊著新登州到了,可每一次都還只是在茫茫大海之上。自從決定前往新登州而踏上紅色勝利號之後,我漸已經習慣了海上漫長旅行的那種單調枯燥的日子。

可這一次,外面鼎沸的人聲告訴我,這不是一場夢,也不是‘謊報軍情’,而是真正的到達了新登州!

我掙扎著起身,連忙穿衣,想要馬上出艙到達甲板上去。出了艙門,通道上擠著許多和我一樣急著想要馬上到甲板上的旅客,他們都想要第一時間見識這座早已經在中土時聽過無數傳聞的新登州,他還有另外一個名字——黃金半島。傳聞這裡遍地都是黃金,隨處都是能一夜暴富的機會。這裡是冒險者的天堂,也是移民者的新家園。

自從武皇掃平群藩,一統天下,建立了嶄新的大唐帝國之後,大唐的海上貿易也越發的繁榮起來。渤海灣、長江口、杭州灣,越南灣,等一座座的大港,憑借著天時,地利,人和,在朝廷的全力經營之下,規模與氣象都遠非昔日可比。以往北方渤海灣地區繁華,而東南也只有杭州灣還算繁華,但這些年,朝廷全力經營東南沿海。使得自北向南。漸漸繁榮。

新渤海灣。這裡原來是安南南部地區的佔城、真臘、蒲甘和三佛齊、馬六甲等諸國圍繞的南海巨大海灣。

不過,在龍紀二十年,這裡早已經改名為新渤海灣,海灣北面的佔城、真臘、蒲甘等國,如今也成為了新唐帝國的南部疆域。

龍紀三年,天竺大陸的注輦國大舉發兵進攻南海錫蘭、蒲甘、馬六甲諸國,意圖侵入南洋地區。南洋黃金半島與金洲島的強國三佛齊出兵迎戰,雙方在南海展開大戰。期間,剛削平西北草原各部,為西域諸酋長尊奉為至尊可汗的武皇,抓住了這一契機,派出大量監察廳精英潛入南洋,對交戰兩國進行逃拔離間,並暗殺雙方將領官員和貴族栽臟到雙方。最終這場戰爭越打越大,幾乎南洋所有的島國和陸上的國家都捲入其中。

注輦是天竺南部王朝,這些年勢力大增,已經統一天竺南部。其國人好戰,王朝擁有戰象就有六萬。每頭戰象高七八尺,背馱小屋,戰士用弓箭遠戰,任這種象陣,他們屢敗對手。在龍紀三年時,注輦王朝治下,已經統治民眾一千五百萬眾,實力遠超三佛齊。

不過三佛齊大半疆土都在海島之上,定都黃金半島對面的馬來島巨港,其海上軍事實力不容小覷。

一個天竺陸上強者,一個南洋海上霸王。

在新唐帝國的暗中插手下,兩大勢力越打越大,等戰爭打了三年,到了龍紀六年時,雙方都疲憊不堪,兩敗俱傷。這時,新唐帝國也終於完成了戰爭準備,隨著武皇的一聲令下,二十萬唐軍水陸並進,分兩路南下。

十萬步軍自湖南、廣西、越南進攻南詔,五萬水師和五萬陸戰隊組成的另一路大軍則沿安南沿海而下。

誰也沒有料到,中原的新唐帝國剛統一中土,就迅速插手南洋,並派出了如此巨大的軍隊。

戰爭之初,唐軍並沒有直接對付注輦和三佛齊,而是以三佛齊傷害了大唐在南洋行商的海商為理由,出兵討伐三佛齊。參謀院水帥梅根,也就是當時南徵的指揮著五萬水師和陸戰隊的元帥,主動與注輦聯絡,提出聯合討伐三佛齊。甚至當時許諾,滅亡三佛齊後,黃金半島歸注輦,金洲島歸大唐的協議。

注輦國當時正陷入與三佛齊的戰爭泥潭之中,騎虎難下,進退不得。其國中接到唐軍的提議,不由動心。而許多注輦權貴都接到唐朝的大筆賄賂,紛紛唱好這次聯盟。最終,注輦與新唐聯手進攻三佛齊。

龍紀八年,三佛齊滅亡。

龍紀九年,南詔滅亡。

同年,興匆匆登上黃金半島接收勝利果實的注輦遠徵軍,被唐軍伏擊,五萬兵馬全軍覆沒。大唐帝國,就此展開對注輦國的全面戰爭。

從龍紀九年,這場戰爭一直打到了龍紀十八年。帝國的遠徵軍不但最終滅亡了注輦國,而且從帝國西南的三川行省與廣西行省一路南徵,最終打到了南部沿海岸地區。而水師這些年在南洋經營,也完全征服南洋諸島,甚至一直到了遙遠的那塊南部荒蕪大陸島上建立了港口基地。

原來三佛齊控制的海灣改稱新渤海灣,黃金半島改為新登州,金洲島改名為新旅順。

而原來位於新登州和新旅順之間的馬六甲海峽,也被更名為黃金海峽。這裡本來就是海洋貿易的必經之地,在秦藩控制了南洋之後,多年經營下來,這裡的規模與氣象都遠超三佛齊時代,已然成為了南洋最為繁忙與擁擠的港口,甚至可以說是整個大唐最繁忙的港口,已經超過登州和杭州。

尤其是今年,雖然龍紀二十年的元宵節才剛過不久,但是從去年十一月開始從北向南吹的冬季信風,卻是每年船舶下南洋的最佳時節。乘著冬季信風從中原東南沿海出發,南部一些的東南船隻最早乘風的,正是每年元宵過後到來。隨著十一月到三月的冬季風開始,會有大量的中原船舶乘風南下。而到了每年的六到九月,夏季風開始,又有大量船隻北上。

而在每年的三到六月,九到十一月的這季風間歇期,也一樣會有大量的船隻停泊在黃金海峽附近的港口等待。

因為海峽常年無風。這裡也是最好的避風港。甚至成為了東西方最大的海上商貿中轉站。

此時。蟄伏的萬物應時而動,黃金海峽也比往年更早的進入繁忙季節,港於港內的大小帆船進進出出,不捨晝夜,排著隊通過帝國的海關,駛過海峽。

我叫石敬塘,生於前唐僖宗廣明元年(880年)的河北易州白馬鄉。我的父親並非世居易州的河北人,他原是居住於代北的沙陀人。祖上則是從遙遠的西域沙州遷來的,早年效力於沙陀王李克用麾下,後歸附武皇。百萬裁軍時退伍,轉為文官,為白馬鎮鎮長。我今年二十五歲,父親現任易州提刑使。新唐帝國如今全國有四十八個行省,三百六十個州,父親作為州三駕馬車之一的提刑使,只能算是個中層官員吧。

不過父親還有一個開國子的爵位,這是許多行省大員都不一定有的榮耀。我的母親也是個北地邊民。不過這並不影響我成為一個帝國公民。我自小讀書,並且跟隨父親學武。六歲入學,十歲時得以侯補身份進入了帝國最有名望的斯巴達訓練營,一直到了二十歲時,也就是五年前,龍紀十五年,我正式進入帝**中效力,以少尉軍銜成為一名帝**隊副。

龍紀十五年,帝國與注輦國的戰爭已經進入了尾聲。南方戰事稍定,帝國的軍事重心已經轉投到了西北。我入伍的第一次做戰,就是與吐蕃人交手。不過那個時候,我只不過是負責掃尾罷了,早在前唐末年就已經衰弱的吐蕃,早不復當年之勇,內部矛盾不斷,早四分五裂,帝國花費十年訓練了一支適應高原作戰的軍團,最終一舉掃蕩吐蕃各部。那一戰,我沒得到甚麼大顯身手的機會,但龍紀十六年結束的對吐蕃之戰後,我依然順利晉升為中尉,正式成為隊頭。

十六年,隨軍隊開赴西域,由於於闐國的歸附,引來了西州回鶻的反叛,緊隨著是蔥嶺以西的黑汗王朝的干涉。

黑汗王朝,是突厥人的一支。前唐末年,回鶻內亂滅亡,有三個部落開始西遷,其中一支是甘州回鶻,一支是西州回鶻,還有一支則在汗族龐特勤率領下西奔楚河地區葛邏祿部。回鶻和葛邏祿都是突厥的分支,後龐特勤臣服了葛邏祿及其它的突厥部族,他們一起建立了統一的王朝,史稱喀喇汗王朝,也因他們黑衣黑旗,而別稱黑汗王朝。這個新建立的王朝實行雙汗中央集權制,國力強盛,也是薩滿和拜火教徒。

當初新唐建立後,第一時間遠徵河西走廊,並一舉滅亡了甘州回鶻,這使得同是回鶻的黑汗人很不滿。當新唐滅亡吐蕃,不斷向西擴張之時,他們終於坐不住了,試圖吞併於闐國,當於闐國最終歸附帝國時,他們終於向唐開戰。

這場戰爭對帝國而言,算不得甚麼,但卻完全改變了我。

初期的戰爭很順利,打了一年,我們就奪回了於闐,並且擊敗了西州回鶻,甚至在與黑汗王朝的數次交鋒中,屢戰屢勝。當時我已經晉升為少校,成為了一名步軍副營主。就當我以為戰爭即將結束時,黑汗王朝引來了一個更強大的盟友。

曾經被阿拉伯帝國滅亡的波斯薩珊帝國皇帝的六世孫,在河中地區,新建立的波斯薩曼王朝。這是一個緊挨著西域蔥嶺和吐蕃的軍事強國,雖然這個與新唐一樣新建立的波斯王朝表面以黑衣大食為宗主,但他們卻是個不折不扣的軍事強國。

當初阿拉伯帝國東擴,曾經與大唐帝國在西域恆羅斯大戰,最終唐軍因為葛邏祿人的臨陣倒戈而兵敗,後來因為安史之亂,安西兵馬撤回中原,大唐也徹底沒有機會再與阿拉伯人再決勝負。如今黑汗王朝與薩曼王朝在西域並起,分隔蔥嶺東西。原本,他們將是天生的對手。但因為帝國的大舉西進,使得這兩個王朝都感到了濃濃的威脅。

他們,最終聯手。

薩曼王朝,雖然是個新興王朝,但他們確實不愧為軍事強國。

薩曼帝國的皇帝‘埃米爾’伊斯瑪儀.本.艾哈邁德,是這個王朝的第二個統治者,873年。塔希爾王朝滅亡後。艾哈邁德統二治理河中地區。874年。其子奈斯爾.伊本.艾哈邁德被哈里發任命為河中地區總督,為薩曼王朝之始。而伊斯瑪儀.本.艾哈邁德是奈斯爾的弟弟,也是這個王朝第一個埃米爾,王朝的真正建立者。

他一手建立了一支精銳的鐵騎,古拉姆近衛軍。

古拉姆,其實是一早在中世紀中亞、西亞、南亞地區流傳已經的軍隊,源於波斯文,意為經過訓練的奴隸。這是一種職業化的精銳軍隊。歷史上的薩曼王朝、伽色尼王朝、喀喇汗王朝、塞爾柱王朝與花剌子模王朝等突厥—波斯帝國都曾組建過古拉姆部隊。古拉姆一般又分為宮廷古拉姆和一般古拉姆。宮廷古拉姆負責保衛首都與中央政府,一般古拉姆則負責地方高官的安全。

奴隸兵的歷史由來已久,早在奴隸制時代,便有武裝奴隸隨同奴隸主軍隊徵戰,但經過高度專業化訓練的軍事奴隸卻是伊斯蘭教興起之後的產物,這種方法的始作俑者是阿拉伯帝國,在阿拉伯帝國的阿巴斯王朝時期,哈里發在身邊蓄養一批奴隸侍衛,負責哈里發的個人安全,這便是古拉姆軍隊的最早雛形。在哈里發穆耳台綏木時期,這種做法更加普遍。但後來這批奴隸兵逐漸做大,架空了阿巴斯王朝的權力。

大約在唐僖宗乾符元年時,新建立的薩曼王朝,在建國之後復興了已經式微的古波斯文化,並將其與伊斯蘭文化加以融合,形成了全新的波斯文明。薩曼王朝實行中央集權制度,為了保證王朝的統一與穩定,就必須具備強硬的政治與軍事手腕,因此,薩曼王朝在政治上不僅設立了郵政官制度,用來監察地方官員與守將的基本情況,而且將阿巴斯王朝時代的奴隸兵做法加以制度化、系統化與完善化,從而開創了古拉姆軍事制度,成為大名鼎鼎的古拉姆軍隊的源頭。

古拉姆的成員主要是突厥人,薩曼王朝擴充古拉姆的途徑主要是靠奴隸買賣,此外戰俘也是一個重要來源。古拉姆成員從少年時培養灌輸波斯文化與價值觀、伊斯蘭教義以及精湛的騎術武藝,古拉姆長大之後先當兵,為王朝駐守各地,積功可以拔擢為軍官。君主的古拉姆進而可以出將入相,擔任政府部門的高級官吏,或者手握兵權的將領。貴族們的古拉姆則從私人衛隊乾起,逐步成為他們的管家、家臣和護衛。

薩曼王朝作為一個武功至上的伊朗王朝,古拉姆在其國家社會地位非常之高,儘管他們的名號仍是奴隸,但實際上享有極高榮譽,埃米爾、中央與各地貴族對古拉姆也極為信任,也捨得在他們身上花錢,為他們建立起完善的培訓和拔擢體制。古拉姆們平素都穿絲綢,禮服更加錦繡斑斕。腰帶上檔次的用黃金作底子,點綴諸色珍寶以示奢華。裝備用真金白銀裝飾,有的認真雕琢後再鑲嵌珠寶。戰爭時全身披掛,身披重甲,戰錘刀劍鋒利鋥亮,披甲戰馬英姿勃發,一套鎧甲威武雄壯。

我曾經一度以為,天下甲兵大唐最盛。天下勇士,莫過於唐騎。

但現在我不得不承認,那些薩曼古拉姆,卻是一支能與唐騎爭鋒的鐵騎,尤其是古拉姆近衛軍,更是精銳中的精銳。他們作戰勇猛,悍不畏死,雖名為奴隸,可這些突厥人,卻又享有極高榮譽。

在恆羅斯,當年前唐安西軍與阿拉伯帝國的戰場,新唐帝國西徵軍連敗黑汗輕騎兵,迫使他們撤到了此處,在這裡,他們與薩曼王朝的古拉姆會師。先前,我們也和薩曼軍打過,但那只是少部份的先遣軍,而且,他們不是古拉姆。

八萬帝國西徵軍,在恆羅斯與六萬黑汗軍與五萬薩曼軍會戰。

那是我到現在都不願意去回憶的一場大戰,雖然那場以少敵眾的大戰,帝**依然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但那勝利,卻是慘勝。甚至可以說,這是武皇所開創建立的軍隊,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慘重傷亡的勝利。八萬帝國西徵軍,在那場戰鬥中幾乎全殲了黑汗的回鶻與葛邏祿及突騎施六萬兵馬,可五萬薩曼軍,尤其是其中的一萬古拉姆近衛軍。開頭去一直坐視我們對黑汗軍的掃蕩。他們就那樣坐視。以致於。西徵軍的將帥們一度以為,薩曼軍是見勢不妙,而拋棄了他們的盟友。

當時我也是這樣想的,因為如果不是這樣,那麼薩曼人就應當在我們進攻左路的黑汗軍時,出動救援。可他們沒有,因此大家就都認為此事已經結束了。可就當我砍下了一個葛邏祿騎兵百夫長的頭顱,心中想著終於為百餘年前被他們先祖背叛的帝國勇士們報仇血恨之時。久久不動的薩曼人在所有人想不到的時機出動了。

他們無視已經完全被擊潰了的黑汗兵馬,也不顧已經取得左路大捷的帝**,就那樣不管不顧的猛衝而來。

我清楚的記得,當時我們因為大敗黑汗軍,兵馬隊列有了些混亂,陣形拉的很長。

那是一場慘烈的戰鬥,薩曼人用六萬黑汗軍做誘餌,他們背叛了自己的盟友,故意送給我們吃掉,使得我們的陣形變動。然後。突然出擊。可惜,這些古拉姆雖然自負。卻自負過了頭。帝**不是那麼好相與的,雖然陣形拉散,可面對他們,沒有一個人後退。

那一天,我把隨身帶的兩把戰刀全部砍折了,換了三匹馬,兩桿騎槍,還把鐵骨朵,鋼鞭,銅鐧都用上了,而我的三把弓和兩把弩以及六枚手雷,則早在對付黑汗人時就用光了。

那場血戰打了兩天一夜,我殺了多少人,我自己都記不清了,大概好像我殺了超過十個,不過多數是黑汗兵,死在我手下的薩曼兵大約只有三個,而古拉姆,則只有一個。那是一個古拉姆近衛軍的軍官,一個高大的突厥奴隸軍官。到現在有時我還想不明白,同樣是突厥人,怎麼黑汗王朝的黑衣突厥兵,與同樣黑衣黑旗的突厥奴隸近衛軍,怎麼會相差那麼大?

那場戰鬥以帝**獲勝而結束,薩曼人低估了我們,他們最後飲恨而走,五萬薩曼人,最後只有兩萬余人撤到蔥嶺以西。他們走的很狼狽,可惜我們當時卻已經無力再追。獲勝後的帝**,清點之後,只剩下了不到三萬,且人人帶傷,當時我身上就有十幾道傷口。到現在,我還不得不感謝帝**的急救醫院包和戰地醫療營以及擔架隊的兄弟們,還得感謝在斯巴達訓練營中學習到的那些急救知識,讓我在那樣重的傷勢下還撿回了一條命。

那場大戰過後,武皇又派出了五萬禁軍前來支援,得到補充的西徵軍,一舉蕩平了蔥嶺以東到金山山脈的西域全境,西州回鶻、黑汗王朝,都被覆滅,只有少部翻越蔥嶺,逃到了薩曼帝國去了。

我知道,帝國肯定還會與薩曼再戰的一天,但我卻不可能再參加了。

那場大戰結束之後,我被授予了英勇勳章和鷹揚勳章,獲得了秦王親自頒給授予的帝國男爵爵位,還破格晉長為上校軍銜。

不過,遺憾的是,雖然從西疆返回,在西京長安療養許久,我的身體還是受傷嚴重,不再適合留在軍中,最後只得退役返鄉。朝廷給了我兩個選擇,一是做教官,即可以選擇在軍校也可以選擇在斯巴達訓練營,或者轉為文職,如我父親當年一樣回地方任職。

不過最後我兩條路都沒選,我選擇了徹底的脫下官服,返鄉回家。

帝國龍紀二十年,太子已經被立儲二十年,也被武皇和百官觀察了二十年。五十三歲的武皇,對已經三十二歲的太子李德昭很滿意,滿朝上下,也都對這位以庶長子身份在十二歲就得以冊封為太子的皇太子很滿意。不論從哪一方面來看,這位曾經在斯巴達訓練營中是他學長的太子殿下,都極負乃父之風,甚至許多人都說,皇太子殿下簡直與武皇陛下是一個模子里出來的,完全就是年青時的武皇陛下。

正因如此,到了今年,武皇終於下詔,冊封皇太子監軍國事,讓其監國聽政,協助處理國事。

同時,武皇下詔,封建諸侯。

武皇的這道詔書,可謂是震驚天下。

這些年來,諸皇子都是自小參加訓練營,成年後入軍中。然後滿五年之後。便會調離軍中。回到神京,進入國子監學習。所有的皇子都在京中,沒有一個留在軍中和地方,而且雖然皇子們都封了王,可卻沒有一個就藩之國。原本天下都以為,武皇可能是要效仿前唐,不封諸侯。

誰也沒想到,原來武皇並不是不封。只是先前在等待而已。

他在等待,看太子是不是真的合適。他在等待,等待諸皇子們成年。

如今,龍紀二十年,最年長的皇太子已經三十二歲,其餘的皇子們也多是二三十歲,皇子們都成長了,經過訓練營和軍隊的磨礪,經過在國子監中的學習,他們都已經準備好了。

《封建諸侯敕》一頒布。馬上就分封了諸位皇子,從王國到郡國。皇帝把所有二十歲以上的皇子都分封了出去。武皇除了赫赫武功,最為天下百姓稱道的就是其子孫繁盛,五十三歲的武皇,如今後宮妃嬪美人過百,皇子公主更是多達三百餘位,光是皇子就有一百零八。這一次,一下就分封了七十二位皇子。

不過更讓天下百姓驚訝的是,武皇不但分封諸皇子,而且還分封了公主,第一批一百零八位已經出嫁的公主,也在分封之列,他們將分封公國。

這次朝廷封建諸侯,全部分封在南洋,以及還是荒蕪的澳州。除了黃金半島、馬來島,以及婆羅洲、爪哇島等幾個大島直屬於帝國,列為行省外,南洋諸中小島都被分封諸侯。王國封地百里,面積大致約等於一個縣境,郡國則是半個縣境。公主國,大致約等於中原一個鄉。

按詔書所宣,封建諸侯封地不論大小,皆稱為國,王國,郡國、公國。朝廷為各封國宗主國,各封國享受自主權,封國內的軍事、經濟、內政等朝廷皆不干涉,但封國自定律法,須以朝廷法律為基礎。此外,朝廷不在封國內駐軍,封國有權自建軍隊,但封**隊不得超過定額,王國最多擁軍五千,郡國三千,公國一千。另外,各封國每年須向朝廷上繳稅賦收入三成。封國世代相襲,新君繼位須上報朝廷,由朝廷冊封。

南洋諸島雖然在中原有些人看來是個蠻荒之地,可大多數人其實早已經改變這種目光。這些年南洋海貿極為繁榮,朝廷大舉移民南洋以及西南沿海,可以說,這裡一年農作物一年三熟,大量的荒蕪土地,以及許多豐富的礦產,便利的水道,使得越來越多的人趕往南洋。東北的開發雖然還沒有飽和,可那畢竟已經開發了幾十年,許多好地好山都讓先到的人佔了,再去就沒有那麼划算了。

相反,南洋諸島和西南沿海甚至是天竺大陸上,那可是末開發的寶地,誰不想來這裡賺取人生的第一桶金,甚至在這裡建家立業。朝廷把第一批封國分封在南洋,可以說絕對讓這些皇子公主們滿意。靠近著南洋貿易海道,雖然分得的只是島國,可就算只種植水稻、甘蔗、棉花這些作物,也足夠不愁收入了。更何況,靠海吃海,做遠洋貿易,甚至是中轉貿易,也絕對能賺不少。

從新年過後,整個中原沿海的商人,都大發了一筆財。北到旅順大連,漢城平壤,秦王島、天津,登州、青島再到蘇杭明越諸州,一百多個封侯國,幾乎將沿海能買到的海船蒐羅一空,甚至連帶著其它大量的商品物資,都被這些封侯國給採買一空,刺激著各大工坊都接到了大量的訂單,工人們不得不加班趕點的生產。

我這個帝國男爵,在封侯令頒下後,也沾上了光。按詔書所宣,皇子公主們都能封侯建國,而我們這些帝國的爵位貴族們,也都能在帝國的邊疆獲得一塊封邑。

雖然與諸侯們的封國相比,貴族們的封邑受到很多限制。可也一樣讓我這樣的貴族喜出望外,自前唐時起,貴族已經幾乎沒有了真正的封地,甚至連食邑也都只是個虛封。但當今帝國的迅速擴張,皇帝也開始大方的拿出真金白銀的封邑來酬賞功臣們了。

我因為是為帝國徵戰而獲爵,因此在第一批獲得的採邑的名單之中。我的採邑有周長二十里地,是在黃金半島對面的馬來島東面的一座不大不小的島上,據朝廷的負責此事的官員對我講。那是一塊很不錯的土地。一塊平地。雖然還是一塊荒地,但只要我招募點人手過去,開墾當年甚至就能種上甘蔗,或者水稻。周長二十里,如果是個方形,那就每面都有五里地。如果全都開墾成土地,那相當於近一萬畝地,這樣豐厚的封賞。讓我和父親都興奮萬分。我父親是帝國子爵,他的封地是周長四十里,那是三萬七千五百畝地。雖然這地遠離中原數萬里之外的南洋某個從沒去過的小島上,但這也足以讓我們父子高興萬分了。

接到了正式的封地冊書後,我立即就起程南下。這次我將去自己封邑的小島,開墾他,並把父親的封邑也開墾起來,既然地是我們的了,就不能再讓他閒著了。我把我自己這幾年的封賞和軍餉所得的大約幾百枚金幣都帶了上,父親又給了我一些。湊足了一千個金龍。我相信,有這筆錢。足夠我把這兩塊寶地開墾起來,甚至建兩個莊園起來。父親說,等他將來年老致仕之後,就到南洋採邑去養老。

不過到了港口,我才發現這個時候要去南洋的人有多少。我一連換了幾個港口,可根本買不到去南洋的船票,最後,我幸好碰上了一個熟了。紅色勝利號的主人,扶風郡王李德翊,正是當年我在訓練營時的同學。他見到我很高興,聽說我要去南洋,便拉著我上了他的船。他也是第一批封侯的皇子,按他的封爵封了一個郡國,他是個很有才華的皇子,不過他的母親只是一位普通的家族出身的才人,因此他的封號只是一個郡王。說話間得知,他的封地與我的採邑居然離的很近。

我的採邑雖是我的封地,但與封國是不一樣的。我的採邑是在朝廷在南洋直接控制的行省上,但又不在行省的幾個大島上,而是在大島周邊的小島上。恰與李德翊的不遠,不過我在採邑內是沒有那些**的特權的,一切得按照帝國法律,得受帝國官員管轄,甚至每年的採邑產出,得將一半上交給帝國。但能有這樣一塊採邑封地,包括我在內的所有貴族們還都是非常高興的。

雖然說李德翊的母親只是個沒有強大娘家勢力支持的才人,但李德翊下南洋,武皇和皇后以及皇太后和皇太子,還是賜給了這位郡王一個營的禁軍,雖然只有五百人,但卻是精銳的禁軍,再加上他們的家眷和親友等願去南洋的,就有好幾千人口。再加上他們招募的工匠以及百姓,還有水手等,這支南下的隊伍很龐大,人口近萬,有二十多條船。

除了這近萬新扶風國的未來子民外,這二十幾條武皇特別拔給的船上,還滿載著從糧食到農具、耕牛、戰馬、藥材、書籍等各式各樣的物資,一去南洋,此後可能再難返故國。我也一路上採買了不少的種子農具等物資,一起隨船帶著。

“新登州,到了!”

又是一聲興奮的喊聲傳來,甲板上的人群發出一陣陣的歡呼聲。這群遠離故國來到南洋的人馬,經過數月的海上航行,此時,終於到達了傳說中遍地黃金的黃金半島——新登州。

我終於擠上了甲板,越過黑壓壓的人群,隱隱看到了幾月來除了碧海藍天之外的另外顏色,那是陸地的顏色,而且那不是海島,那是真正的連綿海岸。

“新登州,新登州!”我聽到船上的水手們扯大著嗓門大聲的跟著回應,這些水手都是經驗豐富,長年跑南洋的老手,他們的聲音證明瞭我們確實到了新登州,這頓時引來二十幾條船組成的船隊上的人也一起興奮的高呼起來:“新登州,新登州!”

大家激動的呼聲壓過了風聲,響過了海浪,在他們的叫聲中,我看到船頭扶風郡王李德翊卻轉過了頭,向著來的方向眺望。

我默默的站著,也跟著回頭望去。

來的方向,除了碧海藍天,只有白帆點點,以及海鳥飛翔空中,以及潔白的浪花點點。除了這些,再看不到其它,更看不到早已經遠去的故國。

碧天空淨,從此,故鄉,重洋遠隔!

他回頭,迎向前方,那裡,嶄新的天空下,是一片新的家園!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