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穿梭] 大穿越時代 作者:老老王(已完本)

 
mk2258 2014-5-21 14:46:48 發表於 科幻靈異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960 131642
mk2258 發表於 2018-6-11 21:46




    第七十一章、明穿农家女的“平凡”人生(中)

    三亚,王秋的办公室

    此时此刻,王秋、黄石、王美玲和马彤等几个暂时没事的闲人,正在研究某位曾经在山东衍圣公孔府当过奴婢的明末农家穿越女的个人经历报告,那内容真是堪称字字泣血、触目惊心。

    ——作为儒家文明的象征物,圣人族裔的孔家乃是累世公卿、书香贵族,故而得到历朝历代统治者的优容,任凭天下如何改朝换代、烽火狼烟、生灵涂炭,也总是倒不了儒门圣人的牌坊。既然倒不了圣人的牌坊,那孔家的荣华富贵,也自然能够借着圣门族裔的金字招牌,而世世代代地永远维持下去了。

    无数世家随着朝代涨落而消亡,哪怕是昔日名震天下的江东王谢子弟,也早已埋没在故纸堆里,成为了遥远的历史。而比东晋王谢世家还要更古老的孔家,却依旧钟鸣鼎食、世代尊荣。

    哪怕是天底下最尊贵的本朝皇室,在孔家后裔的眼里,也都只是“富贵不过二百年”的暴发户。

    圣门族裔,千年世家……若说中国历史上最有“贵族范儿”的家族,肯定非曲阜孔家莫属!

    对于这个家族的主人们来说,这些充满了“贵族范儿”的繁文缛节,自然是意味着历史积淀下来的体面和风度。但对于伺候他们的下等人来说,则意味着无数让人头痛和恶心的臭规矩。

    例如,戴二冬,或者说瑶函丫头,在每天早上到主子屋里收恭桶(古人用的木头马桶)的时候,就有很多莫名其妙的规矩——首先,世家中人都是金尊玉贵地养大,哪怕是夜香,都与平常人家不一样,所以下人是万不可说“脏、臭”这些词的。其次,下人提这恭桶时,要面露微笑,脚步轻盈,好像是捧着鲜花一样。若是露出一丝一毫的嫌色,免不得要因为“不敬主子”的罪名,而有板子等着。最后,杂役进主子房门提恭桶的时候,万不可抬眼,以免污了主子的地界……这基本上就是那些言情宅斗小说里面,女主们炫耀过的世家奴仆所谓“规矩严”。但如果你不是主子,而是被“严”的奴仆,那感受就自然不同了……

    好吧,比起藏区那边把活佛的粪便做成药丸,“赏赐”给信徒和香客……孔府的做法还不算太变态。

    嗯,顺便一提,她服侍的对象,还不是正经的孔家主子,而只是一个得宠的家生婢女。

    是的,没错,就是在伺候一个同样也签了卖身契,入了奴籍的家生婢女。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哪怕同样是奴婢,也是要分三六九等的。最上等的自然是那些深受主人信用的家生奴婢——就像《红楼梦》里那些穿戴奢华、吃住讲究,娇贵犹如“副小姐”的大丫鬟们一样,山东孔府的家生婢女们,除了少数混得不如意的之外,也大多是穿绫罗绸缎、戴金银首饰,学风弄雅,其尊贵和体面,简直堪比普通缙绅之家的闺秀。除了伺候孔府的主子们之外,别的活儿一概不必沾手。当她们不伺候主子的时候,回到各自的房内,还会有专门的小丫头给她们端茶倒水、铺床叠被……

    至于像戴二冬这样从外面新买来的奴婢么,在孔家这样的世家,照例是没有资格服侍尊贵的孔家主子的,只能做些最低等的杂役活,或者伺候那些世代在孔家为奴的家生奴婢们。

    自然,她们这种新人的待遇,就要差得多了。不过是几件打着补丁的粗布旧衣裳,只够吃个半饱的各种粗粮,外加主人家设宴时没吃完的剩菜而已,连理论上的“月钱”也都被管事们克扣了个干净。

    不过,在孔府这个大宅院里,她们的日子还不是最惨的。因为宅院里还有一群更可怜的人。

    那就是世世代代为曲阜孔府承担差役、向其纳贡的佃户与差人。

    ——戴二冬所在的戴家村,因为距离曲阜的孔府宅邸比较远,光是步行来回就得走上一两天,所以侥幸没有被摊派上差役。那些距离孔府比较近的佃户,除了同样繁重的地租,还有伺候主子的天职!

    在孔府的名下,光是戴二冬,或者说瑶函丫头这个下奴知道的,就有:专门为孔家巡山的巡山户,专门为孔家养猪的猪户,专门为孔家搬运桌椅等用具的扁担户,专门为孔家割花园杂草的割草户,专门供应府里以荆条烧成的柴碳的荆碳户,专门为孔家糊窗户的浆糊户,专门为孔家酿酒供酒的酒户,专门为孔家送新鲜蔬菜的菜户,专门为孔家制作各种条帚的扫帚户,专门为孔家点炮竹的放炮户,专门为孔家进供核桃的核桃户,专门为孔家献杏的杏户,专门为孔家献梨的梨户……诸如此类,林林总总,无所不包。

    几乎孔家的每一项事物,都有专门的众多佃户为之代劳。四乡八里无数的老百姓,都围着孔家这一家的主子们转——这就是山东孔家一向最引以为自豪的世家范儿了。

    什么叫世家范儿?

    那就是极致的养尊处优!

    成千上万的下人,为伺候最多几十个主子而成天打转,这都不叫养尊处优,还有什么能叫做养尊处优?

    粗看上去,这似乎也没什么,那些现代富豪的家里,还不是雇了许许多多的管家和佣人?

    但问题是,这些给孔家纳贡差役的人家,居然都是无偿做义工的!

    为什么是无偿的?

    按孔家人说法就是:你们这些卑贱的下等人是我家的佃户,除了按时交地租外,能够给我们这么高贵的世家做事纳贡当差,已经是我们看得起你们了,应该感到荣耀才对?怎么可以还妄想要我家的报酬?

    ——不管在现代人听来是不是强词夺理、颠倒黑白,但至少在孔府眼中,这番话绝对是天经地义的。

    于是,这些摊上了差役的孔家佃户,日子就过得更加悲惨了——比如说每当孔家庭院的杂草丛生时,割草户就要阖家到孔府割草,一割就是连续五十多天。但问题是,当孔府庭院里杂草丛生的时候,也往往正是田野里农务繁忙之际。割草户经常会因为要替孔家无偿割草,而耽误了自己家的收成。

    偏偏孔家又从来不肯因此而减轻割草户的地租。以至于割草户每逢年景不好,就常有因家里欠收又交不起孔家地租而饿死的。不过孔家也不在乎——这家人饿死了,再随便指派另一户割草户就是。

    呃?都饿死了?没事,外头的流民多得是,再招募几户就行了!

    更倒霉的还有水萝卜户,他们原本就是孔家的割草户,本来就需要承担割草的劳役。

    有一次替孔府割草的时候,他们把自己带来的水萝卜分给其他庄子的割草户解渴,当场被孔府发现。孔府中的某个主子尝了尝水萝卜后,觉得味道不错,就下令指定这户为水萝卜户。每年这户除了缴纳沉重的地租,承担官府的杂税(很多税种其实是衙役瞎编出来的,收到的东西也进了他们私人的腰包),并且无偿替孔府割草外,还要按例向孔府奉上数量很多的水萝卜……结果才三年就搞得家破人亡了。

    然后,另一户人家被指定为水萝卜户,因为之前从来没种过水萝卜,也不知去何处弄这东西,到了日子根本交不出来,于是被孔府管事夺了田地,全家赶出去沦为了流民……

    ——在曲阜周边方圆百里,只要是当过孔府佃户的人都知道,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随便帮孔家人做任何多余的事,不要献任何多余的东西。否则一旦被孔家列为定例,就世世代代不能摆脱,遗害子孙。

    至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事情,在孔府更是天天都在发生。每天孔府里被倒掉的剩饭菜多得能堆成小山,却从来不肯少收佃户哪怕半斗麦子的田租……

    总有那么一些人说中国没了真正的世家,真是可惜。总有那么一些人喜欢写文遐想着世家的高贵范儿。

    那么最好得搞明白,你们穿越回去,很可能不是跟世家沾边的贵族,恰恰可能就是这些萝卜户割草户。

    孔家传承千年,历经这么多朝代而不倒,这总算最最典型不过的世家了吧?

    可是在孔家的治下,曲阜的佃户们又是过着怎样生不如死的日子呢?

    于是,曾经也具备小清新和小资属性的穿越女戴二冬,在无尽苦难的折磨之下,终于顿悟了:

    所谓贵族的逼格,所谓世家的高贵,所谓绅士的风度……

    都不过是一群用贫苦百姓血肉养出来的蛀虫,在显摆着自己的好牙口和大肚子罢了。

    顶着凛冽的寒风,看着一边用手炉取暖一边赏雪的主子,她苦着脸把臭烘烘的木头马桶往外提,恨恨地想着:如果能回现代……谁再和我提什么世家范儿,什么贵族精神,劳资就糊她一脸血染的卫生棉!

    ※※※※※※※※※※※※※※※※※※※※※※※

    “……嗯嗯,看来这位穿越女小姐,总算是觉醒了最朴素的阶级斗争意识啊!”

    王美玲一手托腮,一手提着银壶往瓷杯里倒凉茶,同时对儿子说道,“……那么再接下来呢?她领导孔府的奴婢和佃户闹革命了吗?”

    “……怎么可能?且不说她有没有这么大的胆量,再说也没有谁会听一个小女孩的话啊!”

    王秋耸了耸肩,“……她只是在接下来又发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可恨之人亦有可怜之处……”

    ——在被拐卖到孔府为奴,负责伺候一位得宠的家生奴婢出身的大丫鬟的半年之后,戴二冬不无惊悚地得知,她负责伺候的那位吃穿奢华,娇贵犹如“副小姐”的大丫鬟,要被孔府的一位老爷收房了!

    而且,对方是孔家支系的一位老爷,已经六十多岁了!尽管如此,这位老爷依然人老心不老,迷信修道之术——但问题是,如果他是到深山老林里去隐居清修,当然不会碍着什么人的事儿;如果他是在自家宅子里开炉炼丹,也不过是浪费些钱财,最多再毒害自个儿的身子……可非常遗憾的是,这个老头子修的是房中术,需要七个童女充作“炉鼎”,配他上床一起阴阳交合练双修!

    所以,戴二冬伺候的那位大丫鬟,就被这位老爷子给光荣地“开脸”收房了,连个小妾的名分都没有!

    ——没办法,无论平时如何穿金戴银、吃穿讲究,说到底,这些大丫鬟依然是签了卖身契,完全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根本没有保持名节的权利。至于会不会沦为男人的玩物,纯粹要看运气。

    以《红楼梦》的例子来说,宝玉那是千古难得的体贴丫头的好主子,而且并不急色。所以除了自己愿意主动爬床的,比如袭人,其他丫头居然还都能保持贞节。贾琏是被王熙凤看得紧,饶是这样,也是一有空子就要到外面去打野食,若换个稍微弱一点的少奶奶,贾琏房里的丫头哪个还能保得住自己的贞节?

    很遗憾,孔府的这位大丫鬟就没有这样的好运气,在如花似玉的年纪却要给一个老头儿献身。

    但那位大丫鬟除了稍微有些遗憾自己运气不太好,没能被那些年轻的主子看上之外,倒也没有什么抗拒的心思,更没想过要逃出府去——毕竟,她们这种高等奴才的日子,过得要比外面的平头百姓舒服得多啊,那些大丫鬟在孔府里就是端茶送水,做做针线,还能写诗撕扇子,什么重活都不用干,根本就是过着官宦小姐的生活。要是做了通房丫鬟,生了孩子抬了姨娘,就能算是小半个主子了。哪怕当家主妇不好说话,没能抬成姨娘,事后被配给府里的小厮管事,也比在外面嫁个屠户庄稼汉杀猪种地来的更加体面。于是,那位大丫鬟就和另外六位家生奴婢出身的大丫鬟一起,被送到了那个孔家老爷子“隐居”的道观里。而作为伺候这个大丫鬟的婢女,戴二冬,或者说瑶函丫头,自然也跟着去了。“……然后呢?然后呢?是那个玩双修的孔家老头子把戴二冬也给顺手OOXX了?还是她伺候的那个大丫鬟不堪伐挞,也在床上被主子搞死了?”王美玲的双眼闪闪发光,兴致盎然(没心没肺)地追问道。“……没有那么夸张啦!首先,戴二冬那副又黑又瘦的尊容,在这年头可是得算成丑女的,人家老爷子一生富贵,眼界高的很,哪里会看得上她?其次,那个家伙毕竟是六十多岁的老头子了,又不是那种猛如虎狼的肌肉壮男,就算一个小萝莉吃不消他的大棒,七个萝莉应付他一个还应付不过来吗?”王秋翻着白眼答道,“……真正的问题是,孔府那个练双修的老爷子,很快身子骨就吃不消啦!”
mk2258 發表於 2018-6-11 21:46




    第七十四章、伪造“澳宋帝国”遗迹(上)

    澳大利亚西南部沿海,天鹅河畔,现代世界的珀斯城当然,在1632年的春夏时节,这里还只是一片被沙漠和海洋包围的蛮荒绿野。成群的袋鼠在广袤的草原和稀疏的树林之间出没,还有全世界绝无仅有的黑天鹅,在这里的河面上戏水畅游。——在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之后,哆啦a梦总算是成功地给最新买来的那一批,成功地输入了十七世纪的地形地理资料,之前一直局促在海南岛上的众人,至此终于有了全球自由行动的能力。

    然后,他们使用的第一站旅行目的地,就是遍地蛮荒、有待开发的澳洲大陆。

    事实上,那艘穿越时空的万吨级现代化全金属帆船“中远星号”,最初带着上百号人登陆的地点可不是珀斯,而是北方千里之外的达尔文港。如今整个澳洲大陆唯一比较像样的文明据点——未来穿越者建立的登陆营地,自然也是坐落在那里,粗看上去,似乎可以直接继承穿越者的遗产,把华盟首都定在这里才对。

    但问题是,达尔文港虽然在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渔产丰富的海钓胜地,以清澈的海水和多姿多彩的热带鱼而闻名,却实在不是一个宜居的地方——首先,这地方被沙漠包围,淡水资源不够丰富,难以满足一座大城市的日常需求。其次,达尔文港的地理位置过于偏北,靠近赤道,属于热带气候,不仅酷热,而且雨季湿度经常超过70%,令人十分难受。加上几处适合作为市区的大片平地都过于低洼,沿海遍布着大片滩涂,排水十分困难,如果同时遇到暴雨和涨潮,就极易内涝,时不时就要变成一座“水城威尼斯”。

    此外,这座城市还经常受到热带风暴、雷暴和龙卷风的侵袭,譬如1974年的龙卷风就几乎毁灭了整个城市。所以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达尔文港的总人口也只有区区十万人。

    而同样坐落在澳大利亚西部的珀斯,虽然跟达尔文港的环境有些类似,也是一片被沙漠和海洋包围的海滨绿洲,但珀斯港四周的绿地面积远比达尔文港大得多,可以开发的耕地和牧场也广袤得多,足以为更多的人口提供食物。就淡水资源而言,潺潺流淌的天鹅河,不仅给珀斯港带来了一抹秀丽的风景,还给珀斯的居民提供了充沛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而沿海丘陵和天鹅河上游山岭遍布的各种参天古木,又给城市居民提供了充足的木材资源,所以珀斯的发展潜力远比达尔文港强得多。

    从气候环境来说,相对偏南、纬度较高的珀斯,已经属于地中海气候,类似意大利和希腊。这种气候虽然未必适合农业耕种,但却充满了鲜花、阳光和沙滩的要素,绝对适合人类居住——夏季固然炎热干燥,但总比又热又潮湿来得清爽一点。而且夏天炎热的原因,是由东部沙漠风吹来的热浪造成的,通常热不了几个小时,便会有从西南方吹来凉爽的海风,由于上午阳光不太烈的时候刮热风,下午阳光猛烈的时候又吹凉风,所以热也热不到哪里去。到了冬天,气候温和多雨,平均气温也在十八摄氏度以上。

    所以在现代世界,珀斯乃是非常著名的观光旅游胜地,于每年的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评选中都是名列前茅,总人口高达一百六十万……当然,跟澳大利亚东部的悉尼、墨尔本这些地方相比,珀斯的自然环境还是要差得多的——前者是后世澳大利亚的精华国土,聚集了全国绝大部分的耕地、牧场、工业和人口,相当于中国的中原腹地。而珀斯只是沙漠包围之下的一片较大的绿洲。

    但在全体大会上,在确认了在澳洲建立总部之后,与会代表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吵,最后还是圈定了珀斯这块相对孤立的地方——“……我们是在选择华盟总部的驻地,一个类似欧盟总部和联合国机构驻地的地方,而不是想要一口气吞掉整个澳洲共和国。所以只要有一个直辖市的版图就够了,而珀斯的环境则刚刚好——是优良的海港,可以从海路沟通全世界,自然资源足够供应一座百万人口规模的城市,虽然同在澳洲大陆,却跟澳洲的精华国土隔着浩瀚的大沙漠,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避免未来的利益冲突……”

    总之,按照预定的计划,华盟将会在二十一世纪现代时空中央政府的协助之下,在本时空的珀斯建立一座名为“中华城”的同盟首都,从澳洲共和国的版图内划出,作为一个独立的自治城邦。而作为华盟五大创始加盟国之一的澳洲共和国么……很遗憾,由于同盟首都吸走了澳洲这边仅有的一点儿人力,所以预计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这个共和国都只能存在于纸面上,除了大片待开发的荒野之外,就一无所有……

    不过,即使是此时的珀斯,或者说本时空的“中华城”,如今也还是一片荒芜,没有半点文明的痕迹。

    因为,在珀斯的中华城破土动工之前,这个世界的穿越者们还要在澳洲大陆进行另一项“文化工程”——那就是伪造出他们在这个世界的起源地,炮制出一座“失落的澳宋帝国京城”:宋城!

    简单来说,就是真的能住人的城市还没来得及盖,就先找块沙漠盖一座没法住人的假城……

    ※※※※※※※※※※※※※※※※※※※※※※※

    澳洲西北部,达尔文港西南方五十多公里,炙热干燥的荒凉沙漠

    虽然距离海洋不远,但此地的空气中却干燥得几乎没有一丝水分。

    在深红太阳的曝晒之下,沙漠的风儿就像火炉的热气,丝毫也降低不了逼人的高温。微风携带的沙尘,让万物都蒙上了橙黄色的沙子。充满生命的绿野,在这里已经延伸到了尽头。一眼望去,视野内只有无边无际的沙海、因日晒褪色而变成红褐色的岩山、以及覆盖着沙砾的崎岖乱石,其间点缀着少量耐旱的荆棘灌木。在黄沙与蓝天相接的尽头,连绵起伏的沙丘旁边,被酷热空气微微扭曲的地平线上,隐约还可以看到一片毫无生命的白色盐湖,正在烈日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跟世界上所有的沙漠一样,澳洲的沙漠同样也处处暗藏杀机——能把人活活晒昏的骄阳,在夜晚悄悄出没的毒蛇和毒虫,吃人不吐骨头的流沙……哪怕旅人携带了充足的水和食物,依然有可能会被沙漠吞噬。

    如果是在旧大陆的沙漠,或许还有裹着头巾的沙漠游牧民族,牵着长长的驼队,在浩瀚的沙海之中往来跋涉,凭借一代代人积累的丰富经验,避开茫茫大漠之中的各种风险。但在此时的澳大利亚,只有袋鼠,没有骆驼,原住民还处于石器时代……所以在这片沙漠之中,几乎没有人类的足迹,自然也找不到向导。

    幸好,此时的穿越者们并不需要用自己的双脚穿越沙漠,他们只要能够来到沙漠的边缘就足够了。

    此刻,王秋正坐在一辆沙漠越野车里,整个人感到昏昏欲睡,虽然车上的空调早已被开到最大,但车内的空气仍然滚烫无比,仿佛流动的火焰一般,让汗水顺着他的额头大颗大颗的渗出来……车子的旁边,是一条早已干涸不知道多少年的枯干河床,而河床旁边的高地上,一帮戴着安全帽和防风头巾的建筑人员,正在热热闹闹地破土动工,随地乱丢各种建筑垃圾——真的是在随地乱丢各种建筑垃圾!

    坐在车里,王秋眉毛乱跳地看到,他们正通过几扇敞开的,一刻不停地从海南岛三亚基地到这边来来往往,把不知从哪儿搞来的石柱、石门、雕像、浮雕板,破烂粗糙的机器,成车成车的破碎砖瓦,还有各种乱七八糟不知是什么玩意儿的烂木头和破陶器,在这片炙热的沙漠和戈壁之中随处乱丢……此外,还有一支很奇怪的施工队,正顶着炎炎烈日,满头大汗地在戈壁滩上砌墙和盖屋子,但是大多仅仅打了个地基,把墙垒砌到一米多高,就半途而废了。随即便转身去,继续换一个地方修筑这种“烂尾屋子”……而另一支更加奇怪的施工队,则忙着在早已干涸的河床中央,竖立起一个个石头桥墩……由于使用了哆啦A梦世界的二十二世纪黑科技道具,在沙漠之中的营造工程进度相当迅速,可惜最后出现在人们眼前的,首先是一些只有桥墩没有桥面的残桥——而且还是造在一条根本没有半滴水的干涸河床上面;然后是有一段没一段,通往悬崖的断头路;接下来还有缺了屋顶的破屋,只剩几根柱子的宫殿,根本没挖出水的假石井……更有甚者,他们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在某个高地上修筑了一座还算像样的碉堡,甚至费心在四周装饰了塑像和浮雕,接下来却往里面塞了矿山炸药,轰隆一声把整个碉堡炸得土崩瓦解……粗看上去,这帮跑到澳洲沙漠里来自讨苦吃的家伙,似乎完全都是在做无用功。但他们可不认为这是在白费力气,而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mk2258 發表於 2018-6-11 21:47
   第七十二章、明穿農家女的“平凡”人生(下)

    在戴二冬服侍著的那位大丫鬟,成為了孔府老爺子的“雙修爐鼎”之後,作為服侍大丫鬟的小婢女,戴二冬的日子也一度變得舒服了許多,至少在吃穿用度上比過去強得多——有了一件八成新的細布衣裳充體面,偶爾能吃上幾口細糧,逢年過節靠著主子們的剩菜,也有點兒糕餅和肉菜可以打牙祭了。

    可惜這種“好日子”並沒有持續很久。

    ——也不知是七個大丫鬟天賦異禀,床上技巧太好,又或者是那個老頭的身體太虛,還是磕多了助興的金槍不倒丸……總之,那個孔家老爺子在跟眾丫鬟雙修了大約兩年時間之後,突然有一天在床榻之上激動過度,狂瀉不止,然後在眾女的驚叫聲之中,口眼歪斜地猝死於馬上風,連搶救都來不及搶救!

    嗯,這應該說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嗎?

    說起來,這位老爺子都已經這麼一大把年紀,還能死在肉♀蒲團這等風流陣仗之上,也該算是福氣了。

    但孔府的主子們卻絕不認為這是老爺子的錯,肯定是那七個充當“爐鼎”的狐媚子有問題,竟敢魅惑犯上,蠱惑老爺子搞壞了身體——功勞都是主子的,錯誤都是奴婢的……自古以來都是這樣的德行。

    於是,七個原本還在夢想著當姨娘的大丫鬟,立刻就被勒令自盡。而伺候她們的小婢女,包括戴二冬在內也遭了遷怒,被孔府家丁毒打一頓之後,找人牙子發賣了出去……真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無妄之災啊!

    就這樣,戴二冬帶著火辣辣的傷痛和滿腔的怨恨,從此離開了山東孔府……

    ※※※※※※※※※※※※※※※※※※※※※※※

    “… …聽上去確實是很悲劇,但所謂的豪門美婢,無論再怎麼風華絕代,也就是這樣的下場啊。”

    曾經很喜歡看《紅樓夢》電視劇的王美玲,對此聳了聳肩膀評論說:“……通常來說,像這樣簽了賣身契的丫鬟,哪怕是在人前人後非常風光的大丫鬟,也不外乎這樣幾種結局:第一,是被府裡的老爺小爺收為姨太太或通房丫頭。這條道路估計是很多注重實際的丫頭的首選,畢竟做大款的合法二奶或者合法小蜜還是很有物質保障的一條人生道路。像《紅樓夢》裡的襲人,畢生的奮鬥目標就是做賈寶玉的二奶。

    第二,是配給府裡的小廝。一般來說,那些奴僕成群的官宦世家,每年都會將到了年紀的丫鬟放出去配小廝。然後小廝又生小廝,為自家府邸的服務行業增添生力軍。只是這種配法有一種亂點鴛鴦譜的感覺。經常有賢淑美人被迫配給醜男和浪蕩子的事情,是很多丫鬟望而生畏又沒有辦法迴避的人生道路。

    第三,就是最最悲慘的結局了,那就是被 爺們直接叫人牙子來,帶出府邸去賣掉,接下來天曉得會被賣到什麼地方,從窮山溝、土匪窩、到青樓妓館都有可能,甚至還有可能賣到軍隊里當營妓!

    顯然,這些出路都不是好的選擇,碰上一個情投意合夫君的比例,恐怕比中五百萬大獎還要難得多。不過,話說在那個時候,不要說這些丫鬟,就是那些公侯豪門的小姐又如何呢?在婚姻上又能有多少自主的權利,多少對幸福的把握?男人穿越古代還可以說是為了雄心壯志,女人穿越古代,豈不是一心找虐麼?”

    對此,眾人不由得無言以對。王美玲低頭喝了一口涼茶,又繼續問道,“……後來呢?”

    “……後來?自從被人販子帶出孔府之後,她就被拉到了江南去販賣。正好俞國振當時在編練家丁,為了犒賞功臣,也是為了讓他們安心在俞家紮根,就託人搜購婢女,預備配給立了功的家丁成家立業。”

    王秋如此答道,“……戴二冬就這樣被從山東賣到了南直隸的俞家,然後發現家裡的少爺俞國振居然在教家丁寫簡體字和算術,嘴裡還經常用普通話嘀咕些'未來詞彙'。於是就認出了新主人乃是穿越者,接下來兩邊就相認了……這一次南下到海南島來找臨高穿越集團接觸的時候,俞國振就把她也給帶了過來……”

    說到這裡,他不由得嘆了口氣,“……其實,跟其他人相比,戴二冬的情況還算是好的。臨高穿越集團曾經收集到了幾個疑似單身穿越女的情報,那才叫扑街。那些投胎在生在小門小戶,甚至佃戶家裡的女生,乾脆就沒有一個能活下來的。即使投胎到豪門大戶,通常也都下場很淒慘——因為她們低估了封建禮教的可怕,沒有擺正自己的心態,一不留神就闖大禍,被浸豬籠的浸豬籠,被家法打死的被家法打死。還有被花心和尚收了藏進地窖裡 私寵的,出家之後被比丘尼逼著賣春的……當真是千奇百怪,無所不有。

    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她們全都沒能找到自救的辦法,也沒有一個人能活到現在。甚至我們都沒法確定她們究竟是不是真的穿越者——或許真的只是一些思想比較奇葩的古代土著也說不定……畢竟明末這個時代是很奇葩的,各種狂生和非主流比比皆是,在女人裡面或許也有那麼一些另類的存在……”

    “……根據目前我們收集到的情報,即使是單身穿越過來明末時空的男人,也是活下來的少,默默無聞死去的多,至於能夠開創出一番事業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魂穿的是如此,肉身穿越的更是如此。”

    剛剛散會過來串門的“澳洲眾”代表李維接下了話頭,同時看了一眼坐在旁邊的黃石——在孤身穿越的男性穿越者之中,這位遼東名將已經是佼佼者中的佼佼者,“……之前也說了孔府是如何盤剝佃戶的,除了孔府之外,估計其他的豪門世家也都差不多如此——在東方,整個社會都已經僵化了。壟斷著一切的地主縉紳,差不多可以說是貴族加教士的集合體。他們掌握從土地到工坊的一切生產資料和輿論界的話語權,把農民、商人、工匠和戰士都視為賤役,根本就不當人看。穿越者除非投身軍旅,以戰爭起家,或許還有那麼幾分成功的希望。如果只是想要憑著幾項技術就出人頭地,幾乎是不可能辦得到的啊。”

    “……這年頭的東方是這樣,西方同樣也是好不到哪裡去。法國大革命和人權思想還要再等一百五十年才有。歐洲封建主們依然跟他們的祖輩 一樣,玩著農奴的老婆,絞死逃跑的農奴……”

    黃石哼了一聲答道,“……當然,他們好像有個什麼自由城市製度,農奴逃進城市裡一年零一天之後就自動獲得自由民身份……但其實東方也是一樣,雖然佃戶被高利貸之類的手段控制住,但如果佃戶有本事舉家逃亡到外地去,地主家應該也不會為了這麼點兒錢就讓官府發海捕文書——這麼搞是會虧本的。”

    “……確實,這是一整個時代的問題,而不僅僅是一個國家或者一個民族的問題。”

    王美玲點了點頭讚歎說,“……如果領導階層的思想扭轉不過來,社會的進步就不可能發生……”

    ——想起曾經在明末時空接觸過的幾個典型讀書人,一個個不是像茅坑里的石頭般又臭又硬,就是滿心白日夢只想著立馬飛黃騰達做大官,除了出幾個餿點子之外,一點具體的實際事務都不肯做……諸位穿越者都是搖頭嘆息——連俞國振這個成功打入東林黨內部,深得諸位東林君子信賴的內鬼,都對改造明朝士人的事情徹底絕望了。而臨高和遠東這兩個穿越集團,同樣都是寧可從社會底層篩選培訓自己的干部隊伍,也不願意任用這些眼高手低沒擔待、腦子還不肯轉彎的讀書人,以免捅出大簍子來。

    當然,真正思想靈活,樂於接受新事物的明朝讀書人也不是沒有,在臨高和海參崴都有那麼兩三個,但是跟總數比較起來,就顯得鳳毛麟角了——從接受程度上來說,居然連黎寨的峒主都改變得比他們快!

    “……他們的屁股都已經坐歪了,思想還怎麼可能矯正得過來呢?”

    王秋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說起來,從本質上來說,這年頭的封建地主縉紳、東林黨士人,跟我們那個時代的金融大鱷、律師訟棍,實在是非常相似的兩個組合模式。現代的金融家和古代的地主縉紳一樣,都是壟斷著最大的資本,卻鄙視實業生產,從不學習生產經營、技術管理,而是學習研究如何詐騙搶劫、巧奪豪取——只不過金融家靠股災,地主靠暴力。未來的某些'專家'和律師訟棍,跟明末的東林士人一樣,作為壟斷剝削階層的代言人,整天打著為民請命的旗號,說著各種顛倒黑白的謊話,一心一意給金融家說好話,在輿論和政治上為他們護航……不要以為地主縉紳聽著很土氣,在這個時代,他們可是天之驕子!他們跟未來的銀行家一樣,都是在 華辦公室裡坐著就有金山銀海滾進口袋的富貴閒人!你讓地主縉紳去搞工商業,就讓現代的銀行家改行去辦工廠開超市一樣困難啊!”

    ※※※※※※※※ ※※※※※※※※※※※※※※※

    ——確實,明末社會的封建地主縉紳,是當時中國社會之中最有知識文化,也是頭腦最聰明的一群人。他們並沒有整天無所事事睡大覺,也是在積極學習的。但問題在於,在他們的眼中,真正值得學習的知識,僅限於寫八股考科舉當官謀特權一項,簡單來說就是如何成為剝削者。至於生產方面麼,無論是工業、農業、商業還是戰爭掠奪,都不是縉紳的“根本”、都是不務正業的“雜學”……

    由於整個統治思想都是“只盤剝,不生產”,所以聚斂起來的財富都被無謂揮霍,真正生產財富的農業和工業卻得不到最起碼的資金扶持,哪怕水利失修、工場破產也無人理會,這社會能健康才有鬼了!

    “……這麼說來的話,在二十一世紀依靠律師和金融家來治國的美利堅合眾國,倒是如今這個由士大夫和地主縉紳統治天下的大明王朝頗有些類似啊!一樣是被非生產性的階層控制了政權,一樣有顛倒黑白的文人,嗯,在美國是律師在把持政壇和輿論,怪不得在戰勝蘇聯之後才這麼些年,就已經國運日下了……”

    馬彤撇了撇嘴嘀咕道, “……好了,言歸正傳吧。關於戴二冬這個歷經坎坷的明穿農家女,在抵達三亞之後的後續處理問題,有關部門是怎麼安排的?通過檢驗之後就把她直接送回現代世界去?”

    “……這個應該是不可能的,從原則上說,我們只能把一部分肉身穿越的人送回去,魂穿的則不行。”

    王秋搖了搖頭,“……她在現代世界已經死了很久,身體變得也不一樣了,穿越回去只會鬧出亂子。誰知道她在現代時空的親戚會怎麼想?萬一有 遺產糾紛該怎麼辦?這都是讓人頭疼的麻煩……”

    “……那麼就只能讓她就地安置了?”馬彤皺起了眉頭,“……需要在三亞給她安排一份工作?”

    “……不,我想應該是安置在澳洲。”澳洲穿越眾代表李維突然插嘴進來答道,“……剛剛在全球穿越者大會上終於通過了最終決議,決定成立全球華人穿越者同盟,對外稱呼為全球華人同盟,簡稱華盟。而華盟成立之後的第一項任務,就是在澳洲建立一座現代化的新城市,作為華盟的總部,對外宣傳為'澳宋帝都'……各個穿越者國家不都自稱是大宋後裔麼?索性就弄假成真,在澳洲搞一座'宋城'出來吧!

    然後,在築城的初始階段,為了保密,那座澳洲新城原則上只允許穿越者入住,各項工作也需要他們承擔——所以,三亞這邊的各路穿越者,接下來都要往澳洲轉移……我也可以趁機回去看看老婆孩子了。”

    王秋頓時感到有些震撼——原本純屬虛構的“澳宋帝國”,這回可真是要“假作真時真亦假”了!

    不過,這似乎也意味著,他這個“穿越物流總監”,在接下來好像會變得很忙的樣子?——畢竟,從建築材料到施工測繪人員,都得靠他想辦法從現代世界轉運過來。這麼說來的話,接下來馬上又得去求哆啦A夢?怎麼感覺自己好像搶了野比大雄的戲份?
mk2258 發表於 2018-6-11 21:48
    第七十三章、全球华人穿越者同盟成立!

    公元1632年,大明崇祯五年五月,在经历了足足一百多天的马拉松会谈之后,本时空的第一届全球穿越者大会,终于在现代世界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的莅临指导之下,宣布就此圆满落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本次规模空前的全球性政治会议之中,全球各方穿越势力的外交代表在海南岛三亚的椰林海景之中,互相进行了亲切而友好的多方交谈,彼此坦率而充分地交换了意见,很好地增进了各方之间的了解。

    总的来说,本次会议是意义重大的,虽然在一些问题上,某些代表持保留态度,在另一些问题上,甚至发生了某些不愉快的事件。但是在中央政府有关部门的耐心说服和反复沟通之下,各方代表终于最终还是达成了“团结全体穿越者,共建和谐新世界”的伟大共识,避免了各种令亲者痛仇者快的内部冲突。

    在这个时空的历史上,本次会议有着里程碑式的纪念意义,其影响之深远,几乎波及全球所有的大洲。

    本次会议的第一项重要成果,就是决定成立全球华人穿越者同盟,为了掩饰时空穿越的真相,对外称呼为全球华人同盟,简称华盟。华盟的秘密目标是征服和统治世界,对外则以复兴华夏文明为宣传重点。

    目前,整个华盟下辖的领土已经空前辽阔,版图横跨北美、南美、澳洲、东南亚和东北亚,总面积仅次于目前的西班牙世界殖民帝国(此时的西班牙控制着从墨西哥到智利的大半个美洲大陆),但在人口上却存在严重的硬伤——即使将“归化民”和附庸土著也计算在内,整个华盟拥有的人口也不过三百万左右。

    为了适应本时空诸多华人穿越者建立的城邦国度,散落于全球四大洲各个角落,而所需华人移民集中在明朝中原本土的客观现实,华盟的政体采取“欧盟+苏联+神圣罗马帝国”的混合模式,由一个总部和若干加盟共和国组成,各个加盟共和国除了不得互相内战之外,拥有外交、军事、内政方面的全部主权。在不违背同盟总部政策的前提下,可以自行与其它国家签署贸易协定,缔结外交关系,甚至发动对外战争!

    虽然各个加盟共和国的权力极大,但整个同盟依然尽可能地保持“集体行动,对外一致”原则。在同盟总部召开的全体代表大会,有权干涉和否决加盟共和国的任何政策,如果某个加盟共和国胆敢违抗同盟总部的最高命令,就会遭到从金融制裁、商业封锁、开除加盟国资格,一直到展开武力讨伐的严肃处分。

    在本次会议召开之前,全球华人穿越者共有临高(海南岛)、远东(海参崴)、华美(美国东北部)、东岸(乌拉圭)、澳洲(其实只占了一个达尔文港)五大势力。但在华盟组建过程中,考虑到中国人自古以来的长期大一统情节,很多代表和中央有关部门都担心如果任由临高和远东集团两大势力,从海南岛与海参崴分别自行发展的话,会最终造成中国本土长期南北分裂的可怕现实,不利于民族统一与国内和谐。

    而且,根据近期侦察到的各项情报显示,目前在大明帝国境内,还存在着若干股规模大小不等的其余穿越者势力,如果由两个加盟共和国一南一北进行中原攻略的话,很容易在协调方面发生矛盾,譬如双方争夺某方小型穿越者势力投诚,或者某势力借助临高集团之力与远东公司为敌之类,从而造成华盟的内耗。

    为此,本次大会最终决定将远东公司与临高集团合并,再加上中央的后续派遣人员之后,形成一个下辖三千多名穿越者,现有版图囊括库页岛、海参崴、济州岛、台湾岛、福建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和越南鸿基港的最强大的加盟共和国,暂时定名为东亚共和国,首府为表示公允,暂时定为台湾高雄港。

    与此同时,原本归属东岸的马达加斯加岛殖民地(其实只是在岛上占了一座小港,岛屿的大部分归属于各个土人王国)和归属华美的开普敦殖民地也宣告合并,升级为南非共和国,首府暂时定于开普敦。

    至此,华盟在建立之初,共计拥有东亚、南非、澳洲、东岸、华美五个缔约加盟共和国。另有琉球王国和日本长州藩两个附属国,预备在各项工作进入正轨之后,吸收其以“友好盟邦”之类的身份加入。

    然后,华盟的旗帜图案在会场上几经争执,最终确定为仿造欧盟旗帜的式样,改为鲜红底色,上面以环状布置五颗金色五角星,代表五个加盟共和国一律平等。简称红底星环旗。这种图案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当日后华盟的版图扩充,需要增添新的加盟共和国之时,只须在旗帜的金色星环中增添一颗星即可。

    本次会议的第二项重要成果,就是统一了各个加盟共和国的货币。在此之前,除了澳洲众因为土地荒僻、人口稀少,没有发展出自己的货币之外。临高集团发行了流通卷,海参崴远东公司则使用配给制度结合工分制度,北美的华美国铸造了本时空的“美元”,南美的东岸国也有自己铸造的一套东岸元……

    幸好,之前的华美国与东岸国已经达成了货币统一协议,虽然货币名称不同,铸币图案也不一样,但两种“美元”(这两个国家都在美洲)的币值、规格和含金量都是一样的,可以直接等值使用。

    于是,华盟成立之后颁发的全球穿越者统一货币“华元”,就直接采用了本时空“美元”的规格,规定各个加盟共和国的政府只要能够搞到金银,都有权自行铸造金属货币,但铜币、银币、金币的重量、规格、材质、大小都有统一规定,只有币面图案允许各个加盟共和国的政府自拟。而发行纸币的权力则收归同盟总部筹集之中的华盟中央银行,不准各个加盟共和国滥发纸币,以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破坏货币信用。

    此令一出,东岸和华美共和国倒是没什么问题——它们本来就是使用金银币和期票为主。远东公司也没什么反应——海参崴还在实行配给制度,发行的工分票并不多。只有临高集团已经发行了大量的纸币,为了把海南岛地盘上的流通卷兑换成华元(兑纸币华元,由现代时空印钞厂紧急赶印),一时间忙得昏天黑地。更别提还得在广州、泉州、霞浦、高雄、鸿基这些外围地盘上设立兑换点,一直到年底也没忙完。

    本次会议的第三项重要成果,就是统一了各个加盟共和国的全民身份等级制度,将华盟版图内的人口,从低到高划分为非法移民、契约奴(含罪犯)、自由民、归化民、国民、公民、元老七个等级,任何穿越者一旦加入华盟国籍,就自动获得公民地位。除了元老不能世袭之外,其余各等级人口理论上皆为世袭。

    如果是在二十一世纪,这样森严的等级制度,绝对会引起舆论哗然,让人权斗士们跳脚叫骂。但在此时却是人人都以为理所当然。因为这个时代就是如此的残酷,与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将一切的剥削和压榨,都掩盖在“自由”、“公平”的漂亮外衣之下相比,这个时候的人们更是将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摆上桌面。无论在哪一个国度,都是一样的金钱为尊、实力为尊,而人道、良知、正义、怜悯等等都是不需要的奢侈品。

    虽然这个制度等级森严,但存在一条上升空间——以奴隶身份被买来的人口,在按照契约服完若干年的劳役之后,就自动成为自由民。如果自由民愿意剃发“净化”,通过基础入籍资格考试,加入国有企事业单位,或者参军入伍,就晋升为归化民。归化民如果立功得到提拔,进入干部编制,或者考入重点院校,则获得国民身份。当国民继续立功,并且通过高级考试或者政府特批之后,才能获得最高等的公民资格。

    在华盟成立初期,元老资格暂时只对穿越者开放,但并非每一个穿越者都有资格当元老——于是,临高集团的一大堆“酱油元老”只得郁闷地降级成了公民,还被其它加盟共和国嘲笑是“滥授名器”……

    按照华盟的宪法大纲规定,各个加盟共和国互相承认对方的自由民、归化民、国民和公民资格,但最高级的公民和元老资格,需要得到华盟总部的审议和确认,以防公民和元老的头衔泛滥成灾。

    本次会议的第四项重要成果,则是为了给各个海外加盟国搜集人口,预备发动一场大规模的东亚攻略。

    ——除了主要地盘在中国本土,可以就近吸收人口的东亚共和国之外,剩下的华美、澳洲、南非、东岸四个加盟国都迫切需要大量的明朝华人移民来充实地盘,实在不行的话,换成日本、朝鲜和越南移民也可以凑合——明明有着偌大的富饶地盘,却因为没有人手而无法开发,那是一种何等的痛苦啊!

    偏偏因为后世欧美的“前车之鉴”,来到美洲的华人穿越者们,又不敢大规模就近引入欧洲移民和黑人奴隶,生怕导致日后的国内人口成分结构失衡,黄种人比例过低,乃至于被白人或黑人抢班夺权。

    所以,他们只能无奈地站在遥远而富庶的美洲大地上,看着大洋彼岸明朝故国的一亿多人民流口水——明明这里就有着无尽的肥沃土地,数不尽的森林、木材和矿藏,你们为什么就宁可缩在老家饿死冻死呢?

    为了华盟全体加盟国的利益,在华盟成立之后,势必要着手解决这一迫在眉睫的问题。

    经过一番选拔,在大明、后金和日本都有着卓著威望和深厚影响力的黄石将军,被任命成为华盟东亚战区总司令,下辖东亚共和国,或者说是远东和临高集团的全部军事力量,以及来自遥远美洲、澳洲和非洲的若干援军。麾下合计有各路海陆军约十万人,战斗舰船超过三百艘,其战斗力堪称独步东亚无敌手。

    按照本次会议上的决定,在东亚战区联军成立之后的第一场作战,就是选拔部分精锐部队,再度远征日本,协助长州藩发动倒幕战争。目标是通过这场“低烈度战争”来检验联军的磨合程度,提前发现各种隐患,以免在日后展开大陆攻略的关键时候突然掉链子。同时,还可以利用日本内战搜集一些日本移民。

    ——但是没过多久之后,此时还踌躇满志的黄石将军,就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计划赶不上变化……

    与此同时,一支直属于未来同盟总部的中央机动部队,也正在进行远期的规划和筹建之中。

    本次会议的第五项重要成果,则是确认了华盟总部的驻地位置——澳洲!按照华盟的雄心壮志,这座即将在澳洲诞生的城市,未来必定将会发展成全地球的首都!于是,在本次大会落幕之后,亘古蛮荒的澳洲大陆,就迎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兴土木……
mk2258 發表於 2018-6-11 21:48
第七十五章、伪造“澳宋帝国”遗迹(下)





    第七十五章、伪造“澳宋帝国”遗迹(下)***:解释一下为什么没法让每个穿越者都当元老,因为元老这个名词的政治含义太强,而且只有临高一家五百人在用。不能让成千上万的其它穿越者来迁就这五百人。其次,美洲的穿越势力已经降临十一年,跟本时空土著严重融合,穿越者和土著的身份相对模糊,如果贸然推广划分的话,反而会人为制造出隔阂来。

    因此,临高的元老降级为公民,仅仅是换一个名词而已,他们在临高集团内部的财产、权力和创始人地位都没有变化,依然被叫首长,依然是大股东——以后元老院改称股东大会,执委会改称董事会而已。

    而其它那些零星单穿的穿越者,则只被称为公民,有一份福利,但不享有股东特权,以示区别。

    同样军衔的军人,有勋章和没勋章差别不小,同样的穿越者公民,有股份和没股份也是相差很大的。

    ※※※※※※※※※※※※※※※※※※※※※※※

    在这片热火朝天的沙漠工地旁边的一辆越野车里,身为“澳洲穿越者众”的最高代表以及“澳洲共和国筹备委员会最高顾问”的李维,此时正坐在副驾驶座上,拿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向王秋介绍施工情况。

    “……你看,这是某个曾经在河南策划过‘仿殷墟’主题公园项目的设计小组,在现代世界的澳大利亚同一位置以旅游开发的名义,秘密进行了勘察规划,又广泛咨询了本时空各个穿越者国家的意见,再加入若干南洋和印度风格元素,几经修改最终定稿的‘澳宋帝国’失落都城‘宋城’废墟设计图……”

    李维一边指着液晶屏幕上的设计效果图,一边兴致勃勃地对王秋介绍说,“……那边是澳宋的大相国寺,正方形的台子上就是大雄宝殿,我们准备安置一尊大号石佛……”

    随着他伸手指示的方向,王秋眯眼看到,施工人员已经在那个地方已经用水泥浇筑了一个正方形平台出来,然后,一名员工捧着一堆预先用微缩过的石块,小心翼翼地安放在水泥平台上,拼接成一座佛像,再恢复原状,霎时间就变得足足有三层楼那么高!在炎炎烈日的照耀之下,巍峨的巨佛显得颇为宝相庄严。接下来,施工人员又在这尊巨佛的四周按照一定的次序,摆上了若干规格较小的观音像、罗汉像,孔雀大明王像,甚至还有济公、孙悟空和猪八戒的石像,以及各式各样的石桌石椅、石灯笼和折断的石柱,最后用少量矿山炸药随意搞了点儿破坏,再刻意乱丢了一些碎砖块和破瓦片,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而王秋则是在越野车里看得眉毛直跳,“……这就是什么大相国寺?往地基上随便摆了几尊雕像,再丢了一堆垃圾……不要说一座像样的屋子,连一堵完整的墙壁都没有,这样就能算是寺庙了?”

    “……这个很正常啊!毕竟是废墟嘛!”李维不以为然地回答道,“……按照历史背景设定,木质的庙宇结构,都在‘澳宋帝国’覆灭时期的战火之中被烧光了,只有石头雕刻的佛像保留了下来……另外,在大门口的位置,还竖着一个‘敕造大相国寺’的石头牌坊,外加几块刻了铭文的石碑,这样就足够了。”王秋闻言想了想,摸出望远镜再仔细一看,发现在各个水泥平台的边角上,果然都预先留了几个洞,伪装成安放木柱的地方……而那些施工人员在完工之后,还刻意在佛像四周堆上木柴,浇上汽油,烧起几堆熊熊篝火,用以制造出烈火焚烧寺庙的假象——不得不承认,这伪造的古城遗迹居然搞得还挺细致的。但接下来还有一个问题,“……可是……这么多这么大的佛像,你们究竟是从哪儿弄来的啊?虽然三亚这边近些天来一直在用哆啦A梦的黑科技道具生产各种雕塑。但这些佛像里面,很多看着居然不像是新的,反倒像是已经被日晒雨淋了很久的样子嘛!”指着一座明显有些坑坑洼洼,充满了岁月痕迹的观音像,王秋有些不解地发问道,“……该不是把真的古代佛像,给搬到这片沙漠里来造假了吧!”“……开玩笑,怎么可能拿真的文物往沙漠里乱丢啊?前些年的时候,国内的建筑业和旅游业过热,盖了很多的佛教主题公园、道教主题公园、仙侠主题公园,仿古建筑主题公园,还有很多说不清是什么主题的人造风景点,一时间跟瘟疫似的到处开花,事先也没有搞一个市场调查,不管附近是不是有那么多的客源……结果搞到后来,很多主题公园连年亏本,经营不下去,最后都变成杂草丛生的废墟了……”李维很淡定地答道,“……中央只不过派人到那些废弃的风景点搜罗了一下,就弄来了这么多玩意儿。这些雕像之前被随地乱丢没人管,模样儿自然好不到哪里去,甚至还有整座雕像上长满了草的呢!哎,可惜哆啦A梦的在我们的‘主位面’里没法使用,否则还有一座足足五十米高的违章佛像,可以从广东那边的一个山头顶上弄来——这尊佛像刚好挡了一条高速公路的道,最近正在预备进行爆破……”

    “……怪不得这阵子你们一直在通过时空门,往三亚基地抢运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还有在三亚就地用水泥浇筑各种各样的浮雕和塑像,我还以为你们是打算用在三亚装饰市容的呢!”

    王秋的嘴角抽搐了一下,同时看到越来越多奇奇怪怪的雕像,被竖立或随意丢弃在这片沙漠假废墟的各个角落,其中既有比较“正常”的孔子诵经像、天女散花、古装仕女像,也有明显不符合时代和文明背景的断臂维纳斯、穿中山装的干部石像,举着火炬的少年铜像(貌似来自某被拆迁的少年宫)、坐在圈椅上的鲁迅石像、举哑铃的肌肉男运动员雕像……堪称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而各式各样体型较小的陶像、铜像和彩色玻璃工艺品,也都被一车车地拉过来,随意丢弃在这片“未完工废墟”的各个旮旯里。

    再接下来,被施工队丢在这片伪造遗址上的东西,进一步变得越来越怪,甚至连一些日本动漫里的古装角色大号陶土手办,也都被一股脑儿拉进了沙漠里。当王秋看到一尊身穿大衣扬手示意的列宁像,被竖立在“澳宋皇宫遗址”门前的大广场上时,终于忍不住又开始对李维吐槽了。

    “……喂喂,佛陀也好、孔子和仙女也罢,跟大宋遗民多少还沾得上边。可后面弄来的这些雕像又算是什么呀?鲁迅?列宁?运动员?少先队员?机修工人?这是怎样令人脑洞大开的奇葩呀?”

    “……所以说这是澳宋而不是南宋啊,小王同志!”李维一脸得意地教训着王秋说道,“……在我们的设定之中的澳宋帝国,可不是一个南宋王朝的微型复制品,而是一个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的先进国度,一个公元后的亚特兰蒂斯,各个方面自然不能跟南宋一样,而是得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至少在澳宋帝国的末期,居民的日常生活风气,应该就跟眼下盘踞在海南岛、海参崴、北美和南美的那些穿越集团差不多了。所以,咱们在澳洲鼓捣出来的这座‘宋城’遗址,既要有中华传统文明的特色,以示不忘华夏根本,也要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气息,以便于跟那几个穿越集团的日常风格对接得上。”

    他如此总结说,听着貌似很有道理的样子,但下一刻出现在工地上的新雕像,却让王秋再一次看得呆住了,“……我说……就算要有工业化的风格,弄些工农兵和少先队员的雕像也就差不多了!可那边的那个水泥浇筑的变形金刚又是怎么回事?直接变科幻风格了啊!那模样看上去好像……该不是威震天吧?”

    “……啊,那边是规划中的金刚寺,为了体现‘澳宋风格’,又正好搞到了这么几尊变形金刚雕像,所以就直接拉过来用了。”李维讪讪地说,“……反正变形金刚也是金刚嘛……”

    ……这可真是……何等的匪夷所思——金刚寺就是用来祭拜变形金刚的吗?

    ——想象着一群穿着宋朝古装的老百姓,无比虔诚地跪倒在变形金刚威震天的脚底下焚香祈祷,王秋发现自己除了翻白眼之外,就不知道该做出什么表情了……只感到太阳穴的神经在一阵阵地抽搐……

    ※※※※※※※※※※※※※※※※※※※※※※※当然,在一座城市的遗址里,不可能只有各式各样的雕像和小工艺品——那样就真的变成某个主题公园的废墟了。所以,施工队或者说造假队的主要任务,还是修筑城市本身。由于修筑一道城墙的工作量太吃力,所以按照设计图纸的规划,这座“宋城”遗址是没有城墙的,市区直接散布在干涸的河床两侧。为了伪装得更逼真一些,施工人员还用哆啦A梦的神奇道具,在河床两侧开掘了很多条壕沟和人工河,作为“宋城”的生活用水来源和污水排出渠道,甚至故意往人工河里丢了几艘破船——虽然眼下这地方干燥得一滴水都看不见,除了滚烫的沙子还是滚烫的沙子。

    接下来,就是在广阔的市区内,修建起一间间的“残垣断壁”,这是一项很辛苦的重复劳动,幸好只要平整了地基,就可以随意地把墙壁垒砌得乱七八糟,而屋顶更是完全不需要。

    然后,一辆又一辆的小皮卡在沙漠之中来回穿梭,把从现代世界各个古装影视道具组手中搜集来的,曾经被各路群众演员们使用了很久的仿古陶罐、家具、篮子、箩筐、碗筷、破衣、毛笔等等,零零星星地丢弃在各所房屋废墟里(虽然这些房屋从来就没有完整过),以及房屋残骸之间的街道上,此外还撒了许多碎瓷片在房屋里,以显示此地的中国特色。甚至就连吃剩的鱼骨头和袋鼠骨头之类的生鲜垃圾,也从达尔文港的“中远星”号幸存者营地附近搜集起来,乱七八糟地丢在遗址内的各个角落,以求惟妙惟肖。除了民房之外,为了显示这个“澳宋帝国”的工业化水平,散落在郊外的各个废弃工厂,也是“宋城”遗址营建的一个重要项目,华美、临高和东岸共和国都提供了他们的废旧机械。在众人把它们刻意砸毁拆散架,所获的零件在大半坍塌(其实是没盖)的“厂房”里到处乱丢之后,废弃工厂就变得逼真了许多。与上述的“民房”和“工厂”相比,更重要的还得数“澳宋帝国”的宫殿和朝廷各部,这也是整个遗迹工程里面最花血本的地方。哪怕仅仅是一个地基,在布局上也有种种极为繁琐的讲究,而在那些台阶、石墩和瓦片上,也都得有精美的花纹图案——亏得只是需要修筑起寥寥几幢殿宇,大部分地方都只需要布置几道残墙断壁稍微意思一下,否则这工程量哪怕是拥有哆啦A梦的黑科技道具,也会让人感到吃不消。

    在修筑起来的几道墙壁上,中央派来的几位专门负责搞宣传的专家,顶着沙漠里的炎炎烈日,用各色颜料和明显的混搭风格,绘制出了一幅幅简明而生动的壁画,记录了“澳宋帝国”这个不存在的国家的起源、诞生、发展与成长——有反映崖山海战、南宋覆亡的战争场景;有“大宋遗民”劈波斩浪,抵达新陆地的逃亡旅程;有“先民”在澳洲筚路蓝缕,垦荒筑城的奋斗画卷……又混搭上了蒸汽船、火车、飞机、飞艇等各种现代化象征物的壁画内容,以及使用步枪和火炮的近代化军队作战场景。

    除了壁画之外,还有很多预先制作好的精美浮雕板,也都被运进了这座假皇宫里,安置在略显空旷的地基上。接下来,施工人员又拿出许多貌似是从现代地摊里淘来的假古董,从鼻烟壶、铜币、铜镇纸到瓷器花瓶都应有尽有,放在皇宫的各处,冒充御用的奢侈品……临到末了,施工队却在他们刚刚辛苦搭建出了一个轮廓的宫殿内外埋了炸药,堆放了木柴,又浇上了汽油,最终在一阵阵震耳欲聋的爆炸和火光之中,让“澳宋皇宫”被火焰、浓烟和飞溅的碎石砂砾吞没——正如在海边沙滩上花费几个小时精心堆砌出城堡的顽童,会在即将离开沙滩回家的时候飞起一脚,把沙子城堡踢得轰然垮塌,以满足他的破坏**一样。

    另外,在远离“市区”的干旱荒野之中,施工队还零星修筑了几座“澳宋帝王”的皇陵。

    当然,作为一个古代国家的首都,只有民房和宫殿,而没有军营和武器,也是很不像话的。所以施工队员又在距离“市区”一段距离的地方,兴建起了军营、要塞和武器库的废墟,甚至还有军港的水泥码头。

    至于所需武器的来源么,之前,海参崴远东公司的现代化军队在日本、朝鲜和女真人后方大肆扫荡,缴获了大量基本用不上的武士刀、铁叉、长矛等粗陋冷兵器。而临高集团的伏波军和福宁军,也在闽南和珠江三角洲扫荡各处地主缙绅的土围子,以及明军卫所的屯堡,从中缴获到了不少的土抬炮和明朝的鸟枪火铳,还有各式各样的刀剑弓矛,以及似乎是小孩用的弹弓,外加几具历史悠久的破烂锈蚀的半报废铠甲。

    原本,临高和海参崴两个穿越集团的领导者们,是打算把这些用不上的战利品回炉重铸,回收里面的铜铁的,可惜这些铁料的质地大半很差,含有的杂质千奇百怪,重铸精炼起来很麻烦,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回炉多少。如今正好把这些剩下的无用兵器再一次废物利用,找人挑选出其中那些没有铭文的,乱七八糟地随意丢在这片人工废墟上,或者安放在堡垒的炮位里,再用雷管把它们一块儿炸上天……

    但是,两个穿越集团能够提供的废弃兵器数量,与遗迹的规模相比依旧明显不够,于是有关部门的人员只好又扫荡了现代世界的古装道具公司,搜集了许多拍电影用的仿古兵器,一股脑儿都丢到了这边的澳洲荒野上,并且故意把很多矛杆砍断,剑刃劈断,炮口对着皇宫,从而营造出一种内战大乱斗的假象,以此来向那些不明就里的异国访问者们,暗示这个“澳宋帝国”的最终结局。

    最后,虽然城市遗址已经建设得很像样了,但一座失落的城市也不可能没有尸体和墓地。于是临高穿越者集团只好在中央的要求和华盟的决议之下,于海南岛上四处搜索,终于找到了几处埋葬穷人、流民、死刑犯的乱葬岗。随即便捏着鼻子把这些早已烂光了的骸骨掘出,拉到工地来冒充死去的市民。

    虽然上述造假行为还有些生硬,容易让精明的人看出破绽,幸好万能的大自然会帮忙掩饰一切不正常的痕迹——达尔文港附近沙漠地区的气象环境十分恶劣,沙尘暴、热带风暴、雷暴和龙卷风都是家常便饭,只要被龙卷风和热带风暴摧残几次,再被沙尘暴埋掉一些地方,估计就足够以假乱真了。总而言之,以这座“宋城”废墟的技术含量,估计是瞒不住几百年之后的考古学家,但华盟也没有这样的奢望——而只是希望在几十年甚至十几年之内,把统治世界海洋的西方人给忽悠瘸了,对这座位于海边沙漠上的“澳宋帝国旧都城”废墟信以为真:可想而知,当荷兰人和其他欧洲航海家得知这座“失落之城”的位置,相继驾船蜂拥而至之后,这里势必会上演一出出“夺宝奇兵”和“古墓丽影”的精彩场景,以及穿插着各种忠诚与背叛、阴谋与勇敢戏码的悲喜剧……诶诶?怎么感觉有点像是在耍猴儿似的?但不管怎么说,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场面,在澳洲沙漠伪造“宋城”废墟的目的,就算是完全达到了。
mk2258 發表於 2018-6-11 21:49



    第七十六章、你这是在造活死人墓吗?

    澳洲西部沙漠边缘,紧张施工中的“宋城”废墟外围

    在濒临印度洋的沙漠海岸线附近,一座因日晒褪色而变成红褐色的岩山上,犹如阿富汗的巴米扬大佛和四川的乐山大佛一样,被开凿出了一座高大的雕像、

    ——这是穿越者给“宋城”废墟设计的地标,就如同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和巴西里约热内卢的救世基督像一般巍峨壮观和醒目,好让那些抵达此地的西方航海家,从海边的船上就能看到这座巨像的存在。

    但不同于旧大陆佛教石窟里那些慈眉善目、普度众生的巨佛,“澳洲石窟”里这尊巨型雕像所表现的人物,乃是一位身披铠甲,仗剑伫立的戎装将军,双眼沉思般地注视着海面,表情严肃而悲壮。

    在巨像头顶的山崖上,赫然雕刻着“还我河山”四个大字,让这位将军身上仿佛充满了神圣的光辉。

    很显然,这是南宋“军神”岳飞的雕像,蕴含着“澳宋帝国”收复故土、重返中原的永恒悲愿。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每一个民族都会努力神话他们的伟大历史,使之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即使是虚拟的国家、虚拟的历史也一样如此——任何伟大的民族都必须有一个伟大的起源或理念,否则这个民族就会非常的缺乏凝聚力。

    以罗马帝国为例,诞生之初的罗马城邦,不过是由一群奴隶、逃犯和流浪汉,在罗慕路斯兄弟(狼孩)的纠集之下,于台伯河畔建立起来的土匪山寨。由于山寨太穷太破,一群穷光棍娶不到媳妇,还得挖空心思施展诡计,到邻居萨宾人那里抢“压寨夫人”……但是等到罗马人称雄地中海之后,看看人家希腊城邦都自称是这个那个神话英雄的后裔,高贵得不能再高贵,不由得深感自己的祖宗太粗鄙,有点拿不出手。

    于是,为了抬高身价,罗马人就硬是从脍炙人口的《荷马史诗》里面,挖出一个未曾明确记载下落的特洛伊英雄埃涅阿斯,然后炮制出一个在特洛伊被希腊联军木马计攻破后,埃涅阿斯率领特洛伊遗民扬帆出海,逃脱希腊人的追击,辗转千里流亡北非,邂逅迦太基女王,最终登陆意大利,成为罗马人先祖的神话故事,以此来为自己的脸上贴金,同时也为罗马军团征服希腊提供理论依据。

    接下来,在千年之后,分明是无论从人种到疆土角度,都跟罗马沾不上一丝关系的俄国人,之所以硬是凭着某代君主迎娶了一位拜占庭公主这种极度牵强的理由,厚着脸皮自称是古罗马文明的继承者,受到上帝庇佑的“第三罗马”(第二罗马即拜占庭帝国)……也是出于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考虑——俄罗斯帝国真正的斯拉夫人祖先,被当时的文明世界普遍看成是奴隶和野人,实在是拿不出手啊!

    同理,“全球华人穿越者同盟”虽然来自未来世界,但全体成员对于“中国人”的身份认同还是很强烈的,原本似乎并不需要挖空心思,去给穿越者们炮制出一个不存在的阔气祖宗。

    可问题是,华盟不仅需要考虑穿越者的情况,还需要考虑归化民的观感。毕竟,这些穿越者在思想、观念、文化等方面,跟本时空的明朝人实在是差异巨大,甚至比同时代其它国家的人跟明朝人之间的差距还要大。为了让明朝土著能够成功融入穿越者的国家体制,不让穿越者在中国的土地上被视为蛮夷和入侵者,这就需要一个虚构出来的“衔接”和过渡——所以才有了现在这座“宋城”遗址的建设工程。

    ——千万不要小看了“软实力”的作用,昔日威风凛凛、雄霸半个地球的伟大苏联,还不是因为在软实力上的全面战败,哪怕手里还有百万大军、无数的核弹头,也照样一下子土崩瓦解,灭亡得无比憋屈?

    总之,“宋城”废墟的营造主题,必须要为“华盟”统治中原、征服世界的雄心而服务。

    当然,这是往好的方向说,如果是往坏的方向说,就是……为了宣传穿越者政权的优越性,为了让本时空明朝土著建立对穿越者政权的认同感,为了让之前临高集团、北美集团和南美集团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扯的谎不至于穿帮,先前扯的谎就要用弥天大谎去圆,说出的大话只能用更大的牛皮去补救——于是,穿越者在华盟初创之际,就不得不靡费如此多的人力物力,来打造一座失落的“澳宋帝国”废墟。

    这应该说是浪漫呢?还是脑残呢?唉,实在是一言难尽,似乎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另外,说起来,能够花着国家的钱,在一片广袤的土地上玩真实版的游戏设定,感觉也真是蛮爽的。

    乘着颠簸的越野车,来到这座刚刚完工不久的岳飞巨像脚下,王秋隔着车窗仰望这位民族英雄的坚毅面容——很显然,在不久之后的未来,这里就会成为让明朝移民组团参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吧!

    ※※※※※※※※※※※※※※※※※※※※※※※

    而就在“宋城”遗址逐渐成形的同时,一部跌宕起伏的“澳宋帝国兴亡史”,也已经被初步定稿。

    ——崖山海战之后,南宋朝廷彻底覆亡,文天祥被俘押往大都,陆秀夫背负宋朝末代幼帝跳海自尽。

    之后,十万宋人在绝望中蹈海自尽,又有数十万宋室遗民拒绝屈从鞑虏,流亡出海,星散于南洋各国。

    但这毕竟是寄人篱下,在各方面都受到南洋土著的歧视和欺负,所以宋朝遗民们普遍生活得十分憋屈。

    而且,蒙古人在灭亡南宋之后不久,随即又相继发动了对越南、爪哇的大规模远征(不得不承认,元军对爪哇的长距离渡海远征,真的是突破了历代封建王朝的想象力,很难相信这居然是一个草原游牧民族作出的决策),其战争的**仿佛永无止境,甚至隐约有征服世界的势头。

    因此,早已成为惊弓之鸟的宋朝遗民,认为南洋各国恐怕也并非安居之所,早晚要被蒙古鞑虏的铁蹄蹂躏,于是再度扬帆出海,朝着更遥远的地方出发,企图寻找属于自己的乐土。

    这样的远航当然是很危险的,很多人就这样消失在了茫茫大海之上,但也有一支宋朝遗民的船队,载着赵宋皇室的远亲、逃亡的优秀学者和旧帝国最杰出的工匠,成功地找到了一片新的陆地——“当时还水草丰美、土地肥沃”的澳洲西部,因为岸上有一个大湖(“大澳”),故而被移民船队取名为澳洲。

    然后,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这些继承中华文明全部精华的优秀儿女,用了上百年的时间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垦荒种地,终于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家,定名为“澳宋”。

    在繁衍生息了几代人,拥有了一定的实力之后,澳宋帝国也曾经派船队查探故土的情况,企图向蒙古鞑子复仇。但传回来的消息却是:曾经不可一世的蒙元鞑虏已经被驱逐,一个新的汉人王朝重新恢复了中原正统……既然亡国仇敌已经不复存在,而如今统治故土的又是汉族同胞,这些“澳洲人”讨论了一段时间,最终还是不愿意兄弟阅墙,跟同族之人厮杀,于是就暂时熄了重返中原的念头。

    接下来的日子里,澳宋帝国继续繁荣和发展,实现了工业革命,将文明和科技推升到了一个惊人的高度。然而好景不长,一场可怕的旱灾突然降临,整个澳宋帝国境内连续许多年看不到一滴雨,河流随之干涸,庄稼活活旱死,最终使得无数曾经繁荣的城镇和乡村,迅速被扩张的沙漠所吞没。在惨烈天灾爆发的同时,澳宋帝国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也随之激化,不顾国土正在逐渐化为沙漠,反而陷入了频繁的宫廷政变和血腥的全面内战之中,从而进一步削弱了这个国家应对天灾的能力。(这一段仿照DND费伦大陆战役设定集的“耐色瑞尔帝国之毁灭”。)

    在毁灭性的内战和天灾之中,盛极一时的澳宋帝国很快土崩瓦解,像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文明一样突然毁灭。许多身为大宋苗裔的“澳洲人”,再次挥泪告别故乡,像先辈们那样扬帆出海,寻找新的家园……从而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遍地开花,建立起了华美国、东岸国、临高元老院和海参崴的远东公司等殖民地。

    至于留着澳宋帝国故土的人们,则又勉强挣扎了一段时间。但没过多久,随着一场悲剧性的超级沙尘暴,连帝国的首都“宋城”都变成了人类无法生存的不毛之地。这些最后的澳宋帝国幸存者也只得踏上了迁徙的旅途,搬迁到澳宋帝国的版图之外,澳洲大陆上的其余荒凉之地,尝试着重新建立家园……

    ——至此,从北美众到澳洲众的各个穿越者势力的由来,都被套上了一个“合理”的解释。而“华盟”穿越者登陆中原、入主华夏的雄心野望,也就有了法理上的渊源:那里原本就是他们的故乡。

    虽然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来证明穿越者是中国人,似乎是有些太过于折腾,但为了圆上他们之前对本时空土著撒的谎,中央在接手之后也只得如此捏着鼻子大兴土木了。

    看起来一切都很好很有道理,但王秋还是感到了一丝微妙的不协调。

    “……那个……李维老兄,虽然这个‘澳洲宋城遗址’看上去确实是有点意思,但我还是想不通你为啥要这样起劲儿呢?反正你已经打定主意要离开这个世界,而且嫂子不是已经带着小侄子回去了吗?”

    ※※※※※※※※※※※※※※※※※※※※※※※

    ——正如让王秋感到困惑的那样,这个时空之中的“正版澳洲众”,也就是最初乘坐“中远星”号现代全金属帆船,不幸穿越到澳洲达尔文港的那些一百多名倒霉乘客,在跟中央派遣的联络人员接上了头之后,全都是哭着喊着要回到现代世界,包括李维这个“资深穿越者”在内,连一个肯留下来的都没有。

    后来,有关部门好说歹说,才让其中五十多名青壮年暂时留了下来,在这个时空的澳洲给中央临时打工一段时间——他们毕竟穿越了两年,对这片土地更加熟悉。但其余近百名妇孺老弱和死活不肯干的家伙,包括李维的老婆赵娜在内,如今却已经全都回到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世界,去享受现代化的都市生活了。

    即使是留下来的那些人,也都是归心似箭,全都跟有关部门预先说好了,在中央派遣人员撤离这个世界的时候,务必要带他们一起回去,而不是让他们继续一辈子待在这个鬼地方,啃臭烘烘的袋鼠肉……在这种情况下,李维居然不是心急如焚地熬日子,而是如此热情积极地投入造假工作,就感觉有些奇怪了。

    “……这个……我打算离开这个蛮荒的世界,跟在这个世界留下点儿纪念之间,难道有什么矛盾吗?”

    李维了王秋一眼,如此说道,“……当然,要说原因嘛,也是有的——你跟我下车过去看看就知道了。”说到这里,李维就径自打开车门,走了下去,随着他的这个动作,车外面瞬间涌入了一股热空气,王秋一下子感到自己好像就成了一只在烤箱里的待烤的鸭子,只是这么一熏,自己都快感觉要熟了摇了摇头,他从背包里取出哆啦A梦的神奇道具,往自己的身上照了照,顿时就感到舒服了一些。随即,王秋才跳下越野车,跟在李维的后面,往岳飞巨像所在那座山崖后面的一处坡地走去。

    此时忽然起了热风,吹得风沙—阵阵刺痛着肌肤,但李维却似乎毫不在意,只是快步往前走,而王秋也只得皱着眉头,跌跌撞撞地勉强跟上……幸好,在转到山崖后面之后,风沙就变得小了很多。

    然后,王秋就在这片坡地上,看到了一座尚未完工的墓地,在墓园的外围,摆满了各种基督教主题的宗教装饰品——大理石的基督教天使像,一脸圣洁的圣母玛利亚浮雕板,以及“十字架上的耶稣”青铜像和超迷你的“玩具屋”小教堂……而在墓地的正中央,更是矗立着一尊威风凛凛的戎装骑士大理石像,赫然就是穿着华丽的全身铠甲,披着医院骑士团的斗篷,但刻意没戴头盔、露出了脸部的李维本尊!

    看着这尊李维戎装骑马雕像的石台基座上的铭文,王秋一时间不由得囧了:

    “……最虔诚的基督徒,来自法兰西的圣骑士李维之墓?喂喂,这是你在之前那个黑死病时代中世纪欧洲时空的身份啊?这个时空的法国马赛港,可从来没有过一个名叫李维的医院骑士团成员!”

    “……哎,按照这边的设定,我这个圣骑士的头衔,又不是罗马教廷封的,而是来自于澳洲教会啊!在虚拟的澳宋帝国历史之中,我的身份被设定成一位在十四世纪漂泊到澳宋帝国的法国骑士,同时也是第一个将基督教传入澳宋帝国,并且让澳宋朝廷放弃旧式年号、改用公历的著名圣徒,以此向眼下的欧洲人解释‘澳洲人’为什么跟他们一样使用星期和公历,还有‘澳洲教会’的由来……”

    身为中俄混血儿,在相貌上颇有不少西方人特征的李维,如此呵呵笑着答道,“……关于我的护身符、小雕像和壁画,还有赞美我的‘功绩’的颂歌抄本,将会出现在这座废墟的很多角落——大致是就是把我们之前穿越到欧洲中世纪扑灭黑死病的奋斗历程,稍微修改一下,放到这个子虚乌有的澳宋帝国境内。而日后的澳洲教会,也会世代把我当成圣人来歌颂——在两个世界都成为名人,并且被树碑立传刻雕像的感觉,实在是相当的爽啊!接下来我还准备搞一个圣女墓出来,给我老婆也搞个圣女的名头风光风光!”

    “……呃……恕我有些难以理解你的思维,李维老兄。反正我是绝对不会给自己弄这么一个活死人墓出来……当然,我也不是不能理解,能够给自己立起这么尊塑像,无论如何都是件挺风光的事情……”

    王秋伸手揉了揉太阳穴,一脸思维纠结的表情,“……可是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我想你应该没打算把自个儿在这里埋了吧!但若是留下一个空墓穴,似乎也不太像话啊!难道你打算随便搞一具尸体,往你自己的坟墓里塞进去,让别人顶着你的名头享受香火供奉?恕我直言,这感觉真是别扭得不能再别扭……”

    “……关于这件事情,我早有全盘的考虑!一切都在计划之中!”李维很有自信地拍着胸脯说道,“等到坟墓全部盖好之后,我就会再挖个洞,伪装成被盗过墓的模样,这样一来,既然遭过了盗墓贼,墓穴里面的棺材、死人和陪葬品就都可以省了,只要随便往墓穴里丢一些破烂货,大概就能对付过去……”

    看着这位自己给自己修坟墓修得兴致勃勃的李维骑士,王秋一时间都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吐槽了。但再接下来,通过回到三亚基地之后,王秋就连吐槽这事儿的闲心思都没有了。“……什么什么?东亚战区司令官黄石从泉州行辕发来紧急电报,声称福建方面爆发剧变?”
mk2258 發表於 2018-6-11 21:49



    第七十七章、福建暗流(上)

    崇祯五年夏,福州城,福建巡抚衙门

    点燃了熏香的后衙小书房里,大明福建巡抚邹维琏正睡在一张竹制躺椅上,满脸疲惫地闭目养神。

    今年刚过了五十大寿的福建巡抚邹维琏,在大明的诸位封疆大吏之中,论年龄最多只能算是中等。与之地位相当的辽东督师孙承宗,年已六十九岁,依然奋战于对抗女真兵的第一线……然而,此时这位邹巡抚的气色之晦暗、面容之憔悴,还有那满头的白发,却让人乍一看之下,简直能误认为是七旬老翁了。

    ——没办法,他的前任巡抚熊文灿,实在是给邹维琏留下了一个烂的不能再烂的烂摊子。以邹维琏的见识和能力,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收拾,只得捏着鼻子从此尸位素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了。

    每每想到这一节,邹维琏就忍不住想要长叹一声:老夫为啥就这般命苦呢?

    ※※※※※※※※※※※※※※※※※※※※※※※

    自从崇祯元年,熊文灿就任福建巡抚以来,为了配合朝廷中枢“清剿阉党余孽”的政治任务,他一直对福建省内最强的军头,昔年曾孤身刺杀努尔哈赤,挥师横扫辽东无敌手的福宁卫指挥使,福建北路参将黄石将军,进行全方位的百般打压(因为黄石曾经得到天启先帝的重用,跟九千岁魏忠贤也比较亲近)——虽然在朝堂之上,有帝师孙承宗等人极力抗辩,声称当前国家战乱不断,绝不可无故而斩大将,所以没有让黄石落到了跟魏忠贤一样的下场,但在东林党全面反攻倒算的浪潮之中,福建官府也不甘落后,不仅完全停发福宁军的饷银和口粮,甚至纵容缙绅侵吞福宁卫的耕地,企图一步步将这支“阉党爪牙”摧垮。

    孰料曾经屡破建奴的福宁军,并非内地卫所那种可以让文官随意揉捏的软柿子,而是一支无法无天的骄兵悍将。面对巡抚衙门的公然迫害,福宁军迅速展开了最激烈的武力对抗——官府的衙役、缙绅的家丁和熊文灿的“抚标”(巡抚直属卫队),都被黄石轻而易举地打得大败。亲自带队去霞浦找黄石麻烦的熊文灿,甚至因为有内鬼告密的缘故,居然很倒霉地成了俘虏,最后被迫签下了一大堆文书才给放了回去。

    ——熊文灿固然可以上奏朝廷说黄石谋反,但问题是福宁军就驻扎在霞浦,内部又是水泼不进,个个都对福建官府恨得咬牙切齿,随时可以攻破福州,来个先下手为强。更别提黄石还是曾经孤身入辽阳格杀努尔哈赤的“天下第一高手”,熊文灿实在不敢赌自己的脑袋比努尔哈赤的头颅更难割……

    痛定思痛之下,熊文灿认为自己之所以会遭受如此的奇耻大辱,都是因为自己手里缺乏武装力量的缘故,于是便开出极为优厚的待遇,招抚了之前长期劫掠福建沿海的郑芝龙等多股“海主”,封赏郑芝龙为“海防游击”,其余海主也各自得了官职,还划闽南为郑家军的防区,企图借郑家之力,对付黄石的彪悍战兵。

    同时熊文灿又积极派人在朝廷之中活动,弹劾了黄石和福宁军的一大堆罪状,然后声称为了招抚海贼,平定闽海,需要用黄石的脑袋来立威和给一干“海主”们出气……按照熊文灿的打算,是希望能够一口气把黄石打成逆贼,然后像之前袁崇焕在辽东设局斩杀毛文龙一样,想办法刺杀黄石,让福宁军变得群龙无首、一盘散沙。如果刺杀不成,便索性动员南方兵马,来个六省会剿,一口气彻底拔掉这颗眼中钉。

    但问题是,熊文灿这份奏折送到北京的时候,已是崇祯三年了,当时的崇祯皇帝刚刚经历了一次建奴围城的悲剧,而且眼看着似乎马上还要经历第二次,京师西边的宣府、大同一带,烽火狼烟已是一处连着一处……前次鞑子南下的时候,由于关宁军的哗变叛乱,北京城都差一点陷落,最后崇祯皇帝只能千刀万剐了袁督师出气。面对着鞑虏的破关南下,崇祯皇帝还不知道该怎么应对,此时看到熊文灿又要违反体制擅杀大将,顿时吓了一跳——袁崇焕号称“五年平辽”,擅自斩杀了毛文龙立威,然后就把建奴放到了北京城下。熊文灿现在说是为了平定海疆,需要斩杀名气更大的黄石来统一事权,天晓得会搞出什么乱子?

    而且北方都乱成这副模样了,你还要在南方挑起战火——你居然还敢说自己是忠臣,有谁肯信啊?

    已经有了心理阴影的崇祯皇帝,立刻把熊文灿的这个荒诞建议给驳了回去,回头想想不放心,唯恐熊文灿一不做二不休,学着之前的袁崇焕干脆伪造圣旨去杀人,又赶紧往福建发了一道密旨,声色俱厉地恐吓了熊文灿一通,让他不要忘了袁崇焕被千刀万剐的下场……眼看着皇帝居然非但不支持自己,还发密旨过来恐吓,一时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熊文灿也只好暂时熄了杀黄石的心思,但小动作依然接二连三,比如暗示地方官府处处优待郑芝龙等一干投诚海盗,煽动福建的士绅乡民,不断侮辱和苛待黄石的部下。

    这种全方位的打压和冷暴力,实在是相当之难熬,全靠台湾张伟和临高方面的暗中输血,黄石才得以勉强维持住福宁军不至于崩溃——于是,恼火的黄石对明朝再无半分留恋,从此变成了琼州“髡贼”的急先锋。而饱受欺负的福宁军上下,也对福建官府义愤填膺,彻底投了“髡贼”。(邹维琏的个人理解)

    如此折腾到崇祯三年秋,船坚炮利的琼州“髡贼”继横扫珠江、炮打广州,逼迫广州官府签订城下之盟以后,又在福宁军的协助之下,旋即乘胜继续奇袭厦门、泉州,一口气大破盘踞闽南的郑家兵马,斩杀郑芝龙全家。接下来,黄石率领福宁军佯装从霞浦南下救援,实则是为了绞杀郑军残部,企图独霸福建。

    眼看着自己辛苦豢养的这些彪悍海盗,居然一夜覆灭,气急败坏的熊文灿顿时好了伤疤忘了痛,再次带上抚标卫队出来找黄石的麻烦,结果却是再次一败涂地,第二次沦为俘虏……面对黄石的无敌强兵和郑家舰队已然覆灭的现实,丢光了筹码的熊文灿最终被迫低头,跟黄石达成妥协,联手糊弄朝廷——黄石因“战功”晋升福建总兵,熊文灿搬家改任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到岭南去收拾髡贼入侵之后的烂摊子。

    ※※※※※※※※※※※※※※※※※※※※※※※

    等到前来接替熊文灿的新任福建巡抚邹维琏,终于走马上任的时候,整个福建的局势已经败坏得不可收拾——闽南的泉州、安平、厦门等富饶商港,全都变成了福宁军的禁脔。闽南的地方官府则被髡贼的“工作队”完全架空,衙役小吏不是投了髡贼,就是被强制遣散甚至逮捕下狱,不合作的县官甚至会“被病亡”!福建水师和闽南的地方卫所,也都被髡贼收编,除了还披着一张大明的皮之外,早已宛如异国了。

    而在省府福州所在的闽北,福宁军也留下了霞浦的老营这么一颗大钉子,时刻监视着省府福州的一举一动,警告福州城内的巡抚衙门不准乱说乱动,也让邹维琏食不甘味、睡难安寝……

    身为一位传统的文官士大夫,邹维琏当然不能容忍这些下贱武夫倒行逆施,凌驾于清贵文人之上作威作福,问题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福建省内的其它官军,之前早已被福宁军彻底打垮、遣散或收编,等到他上任的时候,巡抚衙门手里已经是既无兵也无财,只能控制着以福州为中心的巴掌大一块地方——最富饶的闽南自然是成了黄石的地盘,至于闽西的广大内陆山区么,更是“不服王化”已久了……

    ——史家研究明末农民大起义的时候,往往只会把目光放在西北山陕的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身上,却不知在号称相对富庶的东南各省,在明末崇祯年间,同样也是民怨四起,起义不断,战火频频:虽然不像北方那样,动辄就是几十万人的武装大游行,但几千人、几万人围攻县城的事情,还是屡见不鲜。

    早在崇祯元年四月十一日,一支南赣起义军就率众攻破安远县城,劫库放囚,宣布开朝立国(很多农民军就喜欢这样过家家玩立国)。在被江西官军击溃之后,余部又窜入福建,当即就掀起了一片燎原大火。

    当时的福建虽然没有遭到非常严重的天灾,但却被朝廷的苛捐杂税、尤其是新增的“辽饷”、“剿饷”给硬是逼得民不聊生——事实上,以明末的工商业大繁荣景象,这么一点捐税不过是九牛一毛,但问题是,朝廷收税完全着落在农户身上,搜刮他们的粮食银子,还要驱使他们去做劳役,一切的苦难都要落在他们身上。而和拼命压榨农民相反,朝廷却基本不收商税。结果就是有钱的绅商不交税,缴税的农户没有钱。而且以明末官场之**,朝廷定下一两银子的税额,层层加码下来,到最后就会变成十两银子的实收,这样的压榨,本就处境艰难的农户们怎么可能顶过去?偏偏福建的土地贫瘠,一亩水田出产的稻子也不过能卖出一两多的银子而已,可官府的捐税却要收到每亩二两甚至五两白银之多!还没算给地主的租子!

    如此一来,整个福建的农民都没了活路,纷纷弃田逃亡。在闽南、闽北的沿海地区,老百姓还可以靠打鱼、煮盐来勉强维持生计,或者投靠福宁军当军户来过日子——敢到福宁军地盘上乱伸手的官差都被砍了。实在不行的话,出海闯南洋或者投奔各路“海主”,以及远在琼州的“澳洲髡贼”,也不失为一条活路。

    可是在闽西的内陆山区,百姓除了耕作之外,没有那么多其它的出路,又与少数民族杂居,民风一向彪悍,以尚武为先,什么事讲究是个刀棍上见真章,拳头大的说话就管用,平时土家人客家人之间的群殴争斗就是接连不断。面对如此不给活路的苛刻盘剥,闽西山民索性相继揭竿而起,联合赣南、粤北的各路好汉,还有畲族的山寨土司,纵横于巍峨群山之间,反复袭击缙绅庄园和官府税卡。当赣南起义军退入福建之后,更是彻底引爆了这个火药桶,大半个福建都在层出不穷的抗税暴动之中,陷入了全面混乱之中。

    ——没办法,明朝就是这么一个自己把自己玩死的作死王朝,整个国家所有的负担都压在农户身上,养官养兵的一切耗费,从朝廷到地方官吏的私人好处也要从农户头上压榨,如此一层层压下来,百姓不堪重负,纷纷破产,他们的土地被不交税的士绅豪强吞并,能交税的人越来越少,还没有破产的农户就要负担越来越重的税赋徭役。这么恶性循环下去,一边是国家无税可收,财政破产,一边是农户揭竿而起,烽火遍地。

    在原本的历史上,由于南方各省好歹相对富庶一些,各路地主缙绅的家丁也比较给力,承受得起长期作战的消耗,再加上南方山峦起伏,道路坎坷,起义军难以长途机动作战,所以南方起义军的发展形势不如北方,虽然一直没有被彻底扑灭,但也被基本压制在避居深山、结寨自保的程度,没有掀起什么大浪。偶尔有闹得大的,也不过是千把人在城外武装游行一番,官兵一到,这些人就散了。

    但在这个时空,因为黄石和熊文灿的连番斗法,福建省内大多数比较有战斗力的官军和地主团练,都在跟福宁军的私斗厮杀之中被相继歼灭。剩下的武装力量也要跟以福宁军为代表的“澳洲人势力”展开争斗,根本顾不上内陆山区的农民起义军,形成了兵力真空。而以黄石为代表的穿越者势力,同样也存着养寇自重的心思,一度给闽西各路农民军提供了不少支援,甚至直接插手进去扶植势力,结果就导致闽西农民军的作战能力大幅度飞跃,从崇祯二年开始,福建内陆的长汀、沙县、古城、宁化等地相继陷落。在崇祯四年二月,一支福建起义军更是攻破了赣南的瑞金县,把战火又一次烧到了省外。

    到了这个时空崇祯五年的时候,大明帝国南方的赣南、闽西、粤东北山区,东到沙县、西到赣州,大致就是相当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工农红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那么大的一块地方,已经基本脱离了明朝官府的掌控,陷入了“群盗蜂起,各据州县山寨”的全面混乱状态。如果不是这些起义军被群山阻隔,彼此互不统属,一盘散沙,那么整个南方恐怕都已进入了他们的攻击范围之内!

    面对这样的局势,福宁军的存在,反而成了福建官府能够生存下去的一大靠山——在自身武力都被打垮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福宁军震慑“闽西群盗”,反而把福宁军逼得哗变作乱,顺便惹上了在闽海势力庞大的“澳洲人”的话,面对叛军、海盗和农民军的三面夹攻,只怕连省府福州都要守不住了。

    届时福建全省陷落,势必震动天下,他这个福建巡抚不管怎么样想,恐怕都是难辞其咎,邹维琏自己横死于兵灾还是小事,只怕是事后追究罪责,连他的门生故旧和老家的族人都要一起跟着倒霉!

    更要命的是,即使邹维琏不惜赌上性命报效朝廷,与黄石这个跋扈藩镇为敌,眼下的他也得不到朝廷的任何支持——因为大凌河之役在年初最终惨败,朝廷靡费巨资打造的上万关宁铁骑,居然集体投降后金,惹得皇帝震怒。辽东督师孙承宗和内阁首辅周延儒已经一齐引咎辞职,从此倒台下野,退隐回家。

    如此一来,东林党在朝堂之上的势力遭遇空前重创,还受到了崇祯皇帝的厌弃,声势大不如前。而其它派系出身的礼部尚书温体仁,却趁机晋升为新任首辅,眼看着一场针对东林党的反攻倒算在即——温体仁此人一向气量狭小,为人奸佞,之前就对周延儒表面奉承,暗底里谋夺其首辅之位。在当时的朝廷里,只要混过几年的,大致都知道温体仁的本性,换句话说,都知道他是个小鸡肚肠的整人专家。

    偏偏邹维琏不仅是东林党出身,在党争之中跟温体仁是政敌,甚至个人还跟他有私仇……更何况,于公而言,随着大凌河之战的惨败,整个北方的边防都摇摇欲坠,辽东建奴的一支偏师已经破关南下,在北直隶四处横行!在这种帝都告急的情况下,无论是皇帝还是内阁,都不会希望在南方挑起新的战事。

    总之,邹维琏很清楚,如果他在这个时候强行对付黄石,恐怕非但得不到朝堂之上的助力,反而会被温体仁这个老仇人掌控的内阁倒打一耙,扣上一堆罪名,甚至将他革职下狱,给黄石出气都是有可能的!

    既然如此,他这个爹不疼娘不爱的福建巡抚,还折腾个什么劲儿?能熬一天是一天吧!

    好歹如今这局面还能勉强维持,福州市面上基本也算安稳,而且福宁军虽然勾结海寇、跋扈骄横,但至少没有扯旗造反的打算,每年的官税还是基本能够如数上缴,只是各级官吏的灰色收入出现了一定幅度的缩水而已……但总归要比那些当了山贼流寇的穷泥腿子打破省府,自己被迫殉城来得强得多。

    至于福宁军在闽南各县欺凌文官,苛待缙绅,屠杀士子,火烧贡院,强征商税,结怨富室,开设学校散布歪理邪说的种种恶行……唉,只要没闹到福州来,他也只好装作不知道了。

    所以,当三个月之前,张岱和一干复社士子、东林小字辈联袂造访福州,向邹维琏“揭发”黄石勾结髡贼,背叛朝廷的“密谋”,要求邹维琏在福建地方发动缙绅官宦,配合南北两京朝堂上的东林党人,内外配合对黄石集体发难的时候,邹维琏登时头大如斗,只得苦笑着暗自腹诽——张岱你这个富贵闲人,哪里知道我眼下的苦楚?眼下巡抚衙门连自保都很勉强,哪里还对付得了福宁军这等天下第一流骄兵悍将?

    当从这些小字辈的口中,探知挑起此事的主谋,居然是隐居在家的钱谦益的时候,邹维琏更是嘴上赞叹,肚子里却是连声大骂,“……钱牧斋你这个老滑头!是想把我当成肉包子,丢给黄石那条恶狗给啃了吗?”

    ——跟那些只知道整天唱高调的东林党小字辈不同,邹维琏这个浸淫官场多年的老油条,可是一眼就看穿了钱谦益煽动东林党发起政治风潮,逼反黄石和福宁军的险恶用心:从大明朝廷的角度来说,值此国家不稳、天下多事之秋,哪怕铁了心要铲除黄石的福宁军,也应该要秘密行事,把风险和动荡压到最低,减少事情的反弹和影响才对,譬如设下圈套,派出高手去伏击刺杀黄石之类,才是真正的上策。

    但是,对于眼下赋闲在家,急于搞个大功好让自己起复的钱谦益来说,这种对国家而言最有利的处理方式,对他而言却是最坏的处理方式——作为一个无权无职的下野政治家,他根本无法插手到这件事情里面,获得政治资本。即使成功铲除了黄石和他的党羽,那么所有功劳和利益,也都会被福建地方上的政治集团和在朝堂上任职的东林党人瓜分。所以,凭着东林党长期以来让人吐血的内部倾轧传统,钱谦益故意选择了一种最热热闹闹、轰动天下的,也是对国家伤害最大的处理方式:那就是在朝野之间发起舆论风潮和政治攻讦,强行逼反黄石的福宁军!搞出一场数省会剿的大会战!

    在钱谦益看来,既然黄石的野心已经充分显露,接下来必定要造反,那么他现在大张旗鼓地发动所有力量去弹劾黄石,等到黄石承受不住压力,果然掀起叛乱之后,自己就可以凭着先见之明重新进入皇帝的视野。至于黄石起兵之后在福建的尸横遍野,百姓流离,那又关钱谦益什么事?不是有福建巡抚呢吗?反正到时候钱谦益远在江南,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不管是不是会逼反边关大将,给国家带来滔天大祸,只要能把举发的功劳抓在自己手里就好……这就是东林党的一贯尿性,而邹维琏对此也是心知肚明。所以,面对张岱一连数日的慷慨陈词,邹维琏只是含糊应对,最后经过一番好说歹说,总算是以“时机尚未成熟”之类的借口,把张岱他们给敷衍了过去。然后又招待他们好吃好喝、游山玩水了几天,还送了许多市场上新推出的“澳宋商品”作为礼物,终于是把这帮来添乱的家伙给打发了回去。然而,此时的邹维琏巡抚还不知道的是,这件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
mk2258 發表於 2018-6-11 21:49



    第七十九章、福建暗流(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东林党是一个拥有超越时代思想的先进组织——美国和国际金融财团在后冷战时代搞的颜色革命、广场运动、某某花革命之类,有很多套路都不过是东林党在四百年前就玩过的玩意儿。

    比如说,就像后世的广场运动,会推出某些青年社团作为运动骨干,捧起某某考试不及格的大学生“民主斗士”、某某在网上挂单求包养的卖肉女“民主女神”作为偶像领袖一样,东林党也豢养着几群在前台冲锋陷阵的激进分子。这些激进分子一般和后世的红小将、民主斗士和游行专业户差不多,通常来说年纪比较小,性格极度的狂热和偏执,在被某些似是而非的大道理给洗脑之后,就会变成勇气指数爆表的狂信徒,或者说中二病,只要能够死得轰轰烈烈,哪怕豁出性命也毫不在乎!加上背后总有人在这些狂信徒和后台大佬之间拉皮条,给这些极端分子造势和提供资金,故而杀伤力惊人,经常能把政治对手冲击得疲于奔命。

    这样的中二病激进分子,在整个社会人群当中其实不多,通常三十个里头出不了一个,可只要形成了某种氛围,又有阔佬愿意出钱出场所提供各种支持,便能源源不断地从读书人当中选拔、洗脑,量化生产出这种激进分子,或者说死士,并且一批批地投入政治斗争中去——就如同后世美国的民主基金会,在全世界开设的无数个广场运动培训班一样。在明末,东林书院起的就是这种作用,当时江南的官僚缙绅富商集团很有远见,懂得出钱出场所找“大儒”来“讲学”培养自己的读书人——也就是他们的利益代言人。

    这些被洗了脑的激进分子一旦混出头,就能给后台大佬带来丰厚的回报,即便失败甚至牺牲了,也绝对不会伤到东林党的根本。比如在天启年间,东林党一度被阉党击败,魏忠贤趁机疯狂反扑,但顶在前面死得最惨的倒霉鬼,也主要是这些摆在前台的狂信徒,譬如史可法的老师之类。至于那些幕后的大佬们,绝大部分都不过是罢官退隐而已,而他们的经济基础,更是连毛都没掉一根,甚至可以继续“讲学”培养敢死队,在暗中继续操控舆论,积蓄力量,最终在崇祯初年实现了咸鱼大翻身,成功地赖掉了他们的赋税。

    至此,皇亲宗室们原本不用交税,地主缙绅和豪商们也可以不用交税,可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税收,否则财政就得破产。于是,本该由皇亲宗室、官僚、地主、商人们缴纳的赋税,便只好由高迎祥、李自成等穷泥腿子来交,这样,皇亲宗室、官僚没意见,东林党更是对崇祯歌功颂德,宣称当今朝廷是“众正盈朝”,崇祯皇帝是圣人再世……而唯一没有话语权的贫下中农,却被这些正人君子和圣君给逼得没了活路……

    更恶心的是,东林党不仅做了恶人,同时又在扮好人,从万历朝开始一直到崇祯朝结束,东林公知集团一直扮演着两面派的角色,一方面疯狂逃税,把国家赋税转嫁到以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为代表的贫下中农头上,将贫下中农逼上绝路,另一方面又掌握着舆论,攻击皇帝横征暴敛,要皇帝施“仁政”减税。

    那年头的贫下中农,连字都不认识几个,哪知道朝廷里的那么多弯弯绕绕?于是就把仇恨全对准了皇帝,反倒把东林党当成了好人——举例来说,东林干将李三才为了减免盐税和商税,曾经上奏说:“……陛下爱珠玉,民亦慕温饱;陛下爱子孙,民亦恋妻孥。奈何陛下欲崇聚财贿,而不使小民享升斗之需;欲绵祚万年,而不使小民适朝夕之乐。自古未有朝廷之政令、天下之情形一至于斯而可幸无乱者。”

    瞧瞧,写得多感人啊,这位李三才大人就这样把“民”给代了表,自己当漕运总督,掌握政策和法令,几个儿子都是大盐商,全国最顶级的大富翁,却被说成了“小民”,钻他老子专门设置的政策空子发大财——如果皇帝胆敢把这空子堵上,不让他发财,那么这皇帝就是暴君,应该要设法废黜甚至杀掉了。

    咳咳,言归正传,跟后世的颜色革命做一个类比的话,假如说提供资金援助的江南官僚缙绅富商集团,相当于后世的本国买办和美国民主基金会;那么东林党的朝廷大员,就相当于香港的“泛民”议♂员和台湾的民♂进党大佬;东林书院就相当于明末的颜色革命训练营;而包括复社在内的一系列青年士子结社,就相当于台湾的“黑色♂岛国青年阵线(简称‘黑岛青’)”之类学生运动团体,而张溥就是复社的创始人与核心领袖……此外还有若干专门负责给自己人打黑枪,制造流血冲突的刺客杀手之类……

    (现在大家明白东林党、复社、江南富商缙绅集团这三者之间,大概是一个什么关系了吧。)

    当然,即使是对于那些被顶在最前面当炮灰的青年士子来说,这笔买卖也不亏,毕竟这天下没有白来的富贵。区区一介穷酸,想要一夕之间名动天下,万人追捧,名利双收……不冒一点儿风险又怎么能成呢?

    然后,在东林党和复社之间,也跟今天的台湾的民♂进党和“黑色♂岛国青年阵线”一样,同时存在着合作与矛盾。东林党既希望复社这些小字辈冲在前面打头阵,又恼恨这些年轻人不知收敛,把调子喊得太高,整天站着说话不腰疼,经常捅出一堆窟窿没法收拾。而复社士子则觉得东林大佬多半缺少血气之勇,做事拖泥带水不干脆,总是前怕狼后怕虎,不肯爽爽快快地与政敌死战到底,拖了他们的后腿……

    总之,跟当时得过且过的官场习气不同,复社这种激进组织的一贯行事风格,是相当疯狂和暴力的。

    ※※※※※※※※※※※※※※※※※※※※※※※

    作为复社的创始人,出身江苏太仓的张溥张乾度,乃是当时激进学生运动领袖之中的佼佼者,明末最出名的“学生运动领袖”,尚未考过科举,就已经干出了无数大事,从组织暴乱到冲击衙门,还有纵火烧城之类,其烈度绝对不亚于后世的五四运动,当真是不惜生死也要求名声。与后世那些连绝食都要轮流来的窝囊家伙,譬如香港的黄之♂峰和台湾的陈♂为廷相比,其权势、能力和勇气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张溥此人出身贫寒,但年幼好学,有神童之称。于天启四年(1622)开始结社评论时政,博得名望,起初取名为应社(科举应试小组),后来改为复社(科举重考小组),成员最多时高达三千余人;天启六年参与苏州抗税暴动,撰写《五人墓碑记》,痛斥阉党,名动天下;崇祯元年“组织群众”驱逐阉党骨干顾秉谦,从此成为天下士子当中的天皇巨星!复社的声势也从此震动朝野,号称是“春秋之集,衣冠盈路”,“一城出观,无不知有复社者”。其影响力遍及南北各省,走到哪里都是万人空巷,拥趸粉丝无数。

    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么这位张溥最多也就是演讲能力非凡,相当于后世美国马丁路德金的水平。但可怕的是,张溥不仅在政治上极度狂热,还很有野心和手腕。在成名之后,他不肯按部就班地出仕熬资历升官,而是企图一步登天,借广收门徒以控制知识界、把持科场,最终达到左右政权之目的——并且一度真的让他给成功了!连当朝首辅周延儒都被他捏住了把柄,不得不惟命是从。有一次,张溥甚至直接给了周延儒一个册子,上面写满了人名,有的要大用,有的要罢官,而周延儒居然也尽数照办,丝毫不敢违抗。

    想想看吧,区区一介没有任何实际职务的“民间意见领袖”,居然能够在家遥控操纵朝堂决策,决定官员任免,把大明天下视为掌中玩物……这份泼天的狂傲和能耐,在现代世界有哪个学生干部做得到?

    在乡野之中遥控朝廷,以闲人之身执掌天下……能把“学生运动”搞到这等地步,也算是空前绝后了。

    当然,据说张溥最后也是因为太过嚣张,才被忍无可忍的周延儒或者其他某位大佬派人暗杀了……

    很显然,对于福建巡抚邹维琏这等东林党官宦来说,张溥这个被他们花钱资助和造势捧起来的小字辈,就差不多相当于一条养不熟的疯狗,让他咬起阉党、勋贵之类的政敌,固然是所向披靡,屡战屡胜,可一旦倒戈反噬起来,也是让人深感痛心彻骨……别的不说,光是看着这家伙此时居然大模大样地坐在自己面前,跟自己这个福建巡抚平辈论交,邹维琏就忍不住感到满心腻歪——你张溥年不过三十,去年才刚刚考中了进士,官不过区区一介翰林院庶吉士,如今还因为守孝而闲住在家,如何敢在我这个封疆大吏面前这般放肆?!哪怕论年纪,老夫都比你大了二十岁!上下尊卑和礼仪伦常都到哪里去了?

    但腻歪归腻歪,想到这家伙的骇人名望和千万拥趸,还有此次来访背后若隐若现的一众东林大佬,福建巡抚邹维琏饶是再怎么心中不悦,也不得不耐着性子,听这家伙在自己耳边喋喋不休地聒噪:

    “……我辈读书之人,纵然身处江湖之远,怎可不思国家大事?!这几年各省天灾不断,西北流寇四起,山陕各省糜烂;辽东建奴猖獗,京师一夕数惊;山东、河南、北直隶亦是骚动不断,朝中更有奸臣小人得势,逼得东林君子去位下野。还有澳洲髡贼漂洋过海乘大铁船而来,在琼州府临高地面结寨自守,筑城铺路,又招兵买马……咳,买船,私贩商货,从闽粤各省勾结叛贼武夫,大掠人口,其势力已是不可小视。当今时局已是不稳,如若再有南方髡贼趁机作乱——实在是不堪设想!”

    巡抚衙门的小花厅里,张溥手捧茶杯,如此侃侃而谈,“……如今,琼州髡贼与闽南黄石狼狈为奸,内外勾结,戕害良民百姓以自肥,日渐坐大。我等唯有先下手为强,昭告天下讨伐黄石此贼,铲除福宁军,断髡贼之臂助,如此方可除去南方各省之心腹大患,上保社稷、下安黎民……”

    “……咳咳,乾度啊!你刚才也说了,如今中原板荡,流寇蜂起,西南叛乱未定,关宁军又新逢大败,辽东鞑虏一时间气焰喧天,值此天下纷扰之秋,我等又如何还能再挑起乱事,为圣天子添忧呢?”

    对于这番完全脱离了实际的空口大话,福建巡抚邹维琏听得是直翻白眼,但又不好发作,只得耐心劝解,“……黄石此僚确实在福建拥兵自重,做下了许多不法勾当,可好歹没有扯旗造反,福建各地的赋税也还能差不多缴齐,充其量也就是跋扈了些,跟昔年辽东的李成梁相差仿佛而已。

    至于盘踞琼州的髡贼,确实是跟官军大战过几场,但据在下听闻,这澳洲人眼下已经接受了招抚,从那之后就不偷不抢不杀不掠,一没杀官二没攻城,照章纳税、按时纳粮,除了做些生意之外,似乎并无多少与朝廷为敌之意……之前那海寇头目郑芝龙横行闽海,作恶多端,攻破州县无数,熊督(熊文灿)犹能加以招抚,委以重任。如今为何又这般斤斤计较,容不得一伙地处偏远、本分经商的髡贼呢?”

    ——至于广东方面之前上奏的“围剿髡贼大胜而归”,打得澳洲人只能龟缩在易守难攻的“百仞高城”不敢出来云云……那都是底下专门糊弄皇上的混账话,在他们这些消息灵通的明白人之间,还是不要提了。

    “……大人,您不能这么说啊!那黄石不仅勾结髡贼,其心可诛。去年此贼更是擅自出征日本,非但无令出兵,擅离驻地,还是攻打太祖钦定的‘不征之国’,哪一条都够得上谋逆大罪了!而那琼州虽然偏远,也是我大明疆土,海外髡贼在琼州拥兵自守,不听圣人教化,把世间风气弄得不成样子,似此等……”

    “……唉,乾度为何如此苛求?!如今天下不宁、中原纷扰,我等在南国能够守得一片太平安宁,已经很不错了。况且当年佛朗机人占了壕境澳,迄今都没走,但也没闹出什么太大的乱子啊。”

    邹维琏忍不住打断了张溥的话,“……如今天下多事,武人跋扈的事情还少吗?在北方听说有官军趁着讨贼之时屠了县城,杀了县令,后来照样没人追究!与之相比,黄石的这些跋扈悖逆之举,就算不得什么了。况且如今福建省内也是群盗蜂起,离不得福宁军守境安民——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乾度想必也是懂得的吧!而且,琼州府归广东那边管,即使要出兵讨伐髡贼,也不关福建的事,足下又何苦来福州叨唠?”

    “……咳咳,大人,在下之本意,并非是要福建这边违反朝廷体制,发动大兵去远征琼州啊。”

    张溥连忙解释说,“……但黄石此贼,实在是不能姑息下去,还请大人速发一封公文,夺其兵权,散其部众,为国家削除此等悖逆藩镇。东林诸公也会于南北两京为大人声援,褒赞邹公的忠义无双……”

    “……乾度此言真是孟浪了!黄石麾下各部,都是跟着他在辽东征战多年的嫡系亲信,眼里素来只有主将,没有朝廷。熊督昔年也拿此辈无法,哪里是巡抚衙门一封文书就能拿下的?”

    邹维琏叹息着说道,“……且那福宁军既独揽海贸之利,又有海外髡贼以为奥援,旗下颇多骁勇之徒,可战之兵不下三万!即使倾尽福建一省兵力,也难以与之为敌。如若贸然行险,实在胜算全无。万一事败,势必惹得南国兵火连接,玉石俱焚,岂是好事?更何况,如今的内阁乃是奸臣当道,东林君子去位,邪不胜正之势已成。那新任首辅温体仁素来深恨老夫,一旦事发,多半要落井下石,届时的局面只会更坏!”

    (古代文人一般不直接称呼别人的名字,但骂人的时候除外。)

    说到这里,邹维琏都几乎是在哀求了,“……乾度,本官并非不知如今朝局大变,朝中奸党得势,东林诸公处境危急。但值此内外交困之时,我辈正人君子更应该镇之以静,宁可蛰伏一时,徐徐图之。万万不可为了逞一时之快,乱下什么虎狼药,最后惹出滔天大祸啊!”

    总之,无论张溥如何舌灿莲花、威胁利诱,邹维琏巡抚都铁了心地统统顶回去,死活不肯在福建贸然对黄石和“澳洲人”动手,给江南的东林大佬们充当自带干粮送死的探路炮灰。

    最终,当张溥无奈告辞之时,邹维琏顿时忍不住抹了一把额头的冷汗,心说这一关总算是又过去了。然而,他却没有注意到,张溥在告辞离去之前,于眼神之中一闪而逝的那一抹狠辣之色……——别忘了,这位仁兄看着像是谦谦君子,其实却是素来不择手段,杀官烧衙不当回事的超级凶人……
mk2258 發表於 2018-6-11 21:50
    第七十八章、福建暗流(中)

    思来想去良久,心思繁杂的邹维琏终于睡意全消,于是打着哈欠伸了个懒腰,从躺椅上慢慢爬起身来,却又实在无心处理公务,于是便从躺椅底下的隔层里,翻出一册《战争史研究》,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虽然对澳洲髡贼勾结国朝武将、危害大明社稷的暴行,邹维琏在心中一向很是愤恨,明面上也总是做出一副与澳洲髡贼势不两立的姿态,但对于这些海外髡人搞出来的这些新鲜玩意儿,邹维琏这位巡抚大人还是挺感兴趣的,故而时常让仆人去市面上收集髡人印制的各类精美书报,然后在私下里细细阅读。

    尤其是这份《战争史研究》的期刊,专谈天下兵事,深得邹维琏的关注。其中颇多军国掌故、时局针砭,既有古代的各种经典战例分析,亦有当今天下的战事速报和相关评论。里面的文章字句虽然通俗易懂,多用白话,分析却是由浅入深,说得头头是道,又颇有趣味,而最新一期的《战争史研究》里面,对于大凌河之战的评论文章,更是让邹维琏读得拍案叫绝,心有戚戚,反复诵读了几遍之后,依然赞叹不已。

    “……话说天启年间,兵部尚书王在晋主持辽东战事,当时正值广宁大败,辽东官军已是全线崩溃,各个胆寒。王在晋勘察前线之后,认为朝廷边军已不堪再战,纵然侥幸收复广宁,也无力坚守。而且国家财力疲敝,根本无法与建奴长久对峙,于是主张尽数放弃辽东、辽西,以长城为边境,重修山海关作为最后防线,只以水师骚扰建奴腹地,如此便可大大减少军费开销,所需工程费用总共亦不过一百万两银子。

    但当朝诸公皆以为,王在晋不谋划恢复辽东失地,反而还要再丢弃辽西,实在怯懦无用,于是将其罢免,改由帝师孙承宗督师辽东。孙阁老倒是一心想要打回辽阳和沈阳,收复辽东,但朝廷官军在野战之中实在打不过女真建奴,便想出一条堡垒计,在山海关外大兴土木,不断往东修堡垒。建奴来了,军民就缩进堡垒坚守,建奴退去,就再往前继续修新的堡垒,一边挺进一边施工,最后把堡垒修到沈阳为止。

    此策如果用在永乐、嘉靖年间,国家财计充裕之时,或许倒也可行。然而自从天启年间以来,天下灾荒频繁,赋税难以征齐,户部银库早已入不敷出。孙督师为了推行堡垒战术,在辽西集结十余万大军,还要修堡垒、铸火炮、囤积粮秣,却依然无力主动出击,反而每逢野战必败,未能收复一寸失地,不能遣散大军休养生息,军费开销自然也降不下来,还白白送给了建奴大笔的粮草、兵器、马匹和饷银。而且每一次女真兵来袭,摧毁沿途各堡垒之后,官军还得再一次重修,于是朝廷又要拿出一大笔的工程开销。

    结果,朝廷在辽西关宁军身上每年花费的军饷,居然高达五六百万两白银之多,而之前朝廷户部的岁入,也不过每年四百万两上下,户部很快就开始哭爹叫娘。孙阁老看看似乎不行,于是又想要自力更生,在辽西屯田,但辽西之地能够收获的粮秣赋税,折合白银只有十五万两。而且在关外屯田的话,如果关宁军无法在野战之中击败建奴,没办法阻止敌军劫掠,那么你这些屯田里的庄稼就等于是为女真人种的。

    这般入不敷出之下,朝廷不得不一再加征辽饷,搞得天下人心惶惶,可是依然无法弥补这个无底洞。由于在辽东要修筑这么多堡垒,工程用度太大,朝廷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于是西北各镇的粮饷长期欠发,导致山陕边军哗变,西北流寇横行之势遂不可遏止。而中原、山东也是不堪重负,民变蜂起。无论大凌河之战胜负如何,只要孙阁老靡费巨万的堡垒计不改,以朝廷财力之窘迫,迟早要被活活拖垮……”

    ※※※※※※※※※※※※※※※※※※※※※※※

    “……唉,哪怕是内阁重臣,对辽事的见识恐怕也不过如此了。想不到这髡贼也是如此上心啊!”

    放下手中的《战争史研究》,福建巡抚邹维琏忍不住喟然长叹道,“……可纵然看透了,又能如何呢?”

    ——作为明末朝廷之中少有的能臣,邹维琏当然知道孙承宗这种堡垒战术的弊端,而朝廷之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同样早就对此颇有非议——其实也不需要怎样的远见卓识,只要看着每年被辽西堡垒群和关宁军吞噬的几百万两银子,还有连年赤字的户部账簿,百官群臣就都知道:国家实在撑不起这样的耗费了。

    可是,既然财政已经如此不堪重负,朝廷为何还不改弦更张,重新起复前任督师王在晋,使用他的固守山海关之策,以此来节约开支?难道是没有哪位内阁要员愿意承担丢弃关外锦州、宁远各城的罪责?

    嗯,多少有一点这个方面的原因,但绝不是最主要的。真正关键的问题是,有很多人看不得朝廷省钱!

    举一个更加显著的类似例子来说吧,自从大明迁都北京以来,北京的粮食供应,就仰赖于大运河上的漕运。但问题是,一条运河从南到北,从地方到中枢,从漕丁运兵到户部尚书、内阁大佬,不知道多少人在这上面分肥,每年按规定从江南往北京运粮八百万石,沿途各种莫名其妙的耗费却近三千万石,还有那修缮运河、维护水闸的花销,当真是每年都要把泼天一般的金银掏出去,压得江南百姓喘不过气来。

    于是,江南的有识之士就在心想,既然漕运从南到北几千里,漕船、漕丁、沿途官府、各种规费盘剥层层剥皮,开支怎么也节省不下去,而且都得摊在江南人的头上。那么为何不釜底抽薪,索性不走运河,改走海路呢?要知道,海船的运量远大于漕船,帆船的速度也远快于人力拉纤的漕运,如果能改漕运为海运,那么运输成本和沿途耗费肯定会大大减少,江南百姓的负担也就会大大减少,造福民生,善莫大焉。

    所以,自从戚继光平定倭寇,海疆恢复平静之后,就不断有人在朝堂上提议将漕运改为海运,减轻整个江南的负担。但这一切倡议最终都是石沉大海——上千里的运河漕运,近百万人牵扯其中,每年有几千万石粮食可供分润,就是几千万两的银子。面对如此巨大而稳定的收益,有谁愿意去改变?又有谁敢触碰?

    哪怕江南的东林党掌控了明末朝政,但他们背后的金主乃是江南的缙绅富商集团,而不是江南的小民农户,漕运对江南百姓盘剥吸血得再狠,对于擅长偷税漏税的他们也影响不大,自然没有什么改变的动力。

    结果从明朝一直拖到清朝,哪怕蒸汽轮船和铁路火车都出现了,因为牵扯到太多人的利益,漕运依然还是老样子不变。最后到了二十世纪初,因为大运河北段实在是淤塞得根本不能行船,而刚刚闹过庚子义和团之乱、签署辛丑条约赔了列强四万万五千万两白银的清廷,又无论如何也拿不出治河经费了,只得不顾一众官吏们的幽怨眼神,毅然废止了漕运——丢了饭碗的漕帮从此变成了青帮,有的改行去闯荡上海滩,有的去投靠孙中山成了革命党。在日后的辛亥革命之中,这些下岗纤夫还对推翻清王朝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同理,孙承宗阁老的堡垒战术,不仅每年花费五百万两银子,全国赋税投进去都不够,而且一旦真打起来,攻也攻不动,守也守不住。所谓的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不过是全部二十多座堡垒,被后金军扫荡得只剩最多四五座,大量的钱粮物资和人员都被掳走资敌,只是有几座特别坚固的堡垒没有被攻破而已。

    而为了守住这几座堡垒,还有巴掌大小的一块地皮,代价却是四海骚然、中原大乱,百姓不堪重负、揭竿而起,边军断饷绝粮、纷纷哗变,无数流寇横行陕西、山西、甘肃、河南各省,搅得全国动荡不宁。

    只要稍微比较一下得失,就该明白明末的朝廷国力,已经根本支撑不起这种堡垒战术了。

    既然这种堡垒战术如此糟糕,既浪费钱又没成效,还有巨大的后遗症,为何明廷还硬是要抓着不放呢?

    因为它跟漕运一样,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方便大家伸手贪污!

    显而易见,花费巨资搞那么多个根本守不住的工程,对于有关部门来说,真是太适合贪污工程款了——敌人来袭,堡垒陷落,然后被劫掠和拆毁,在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之余,也会将有关人员全部贪污工程款的痕迹给毁灭得干干净净。

    所以,只要堡垒修到哪里,**就延伸到哪里。那些黑心官儿把堡垒修成豆腐渣工程还是轻的,直接在账单上瞎编一些不存在的据点,专门用来向朝廷骗钱也是常事!反正等到女真兵一来,就是玉石俱焚,一片废墟哪怕朝廷事后想要派人来查账,也无处可查……除此之外,朝廷花名册上的十几万关宁军,分散在二十几处堡垒里,互相无法支援,女真军一旦来扫荡,明军自然是兵败如山倒,死亡溃散无算,一场败仗下来,所有吃空额的痕迹也被消除得干干净净,真应了王在晋的那句话:“食粮则有,临敌则无!”

    于是,孙承宗在辽西建立的堡垒群,不但成为了女真人定期组队刷怪、爆出粮草军械的固定补给站,还成了辽西将门每年敲诈朝廷的聚宝盆。更要命的是,辽西将门也是官场老油子,很懂得法不责众和抱团发财的道理,于是就跟漕运一样,自从辽西堡垒群开工之后,从内阁六部到地方大员,不知道多少人都从这里面沾手分肥——朝廷的财政收入几乎都在这里了,凡是有点能耐的家伙,都会想办法从这里捞钱啊!

    结果,大明帝国每年砸锅卖铁地往辽西投入五六百万两银子,为此搜刮得天下百姓群起而造反,结果却是养肥了从中枢文官到辽西将门的一大帮吸血鬼、吞金兽,还把辽西将门给养成了不受朝廷控制的藩镇,只肯大把地拿粮饷,不愿意好好打仗,捎带着让女真人抢走大量钱粮和物资,变得一日比一日强壮。

    所以,尽管辽西堡垒群把朝廷财政拖得基本崩溃,但从内阁重臣、朝廷六部到参与辽西堡垒群建设的各方势力,当然还有作为直接当事人的辽西将门,都不愿意改用王在晋的方略,撤回山海关节省开支,让朝廷喘一口气。因为朝廷一旦花费的少了,他们这些贪官污吏能捞到的好处也就少了。而胆敢强行推行这种策略的家伙,非但会担上“丢弃祖宗之地”的骂名,还会得罪一大堆人,多半连性命都未必能保得住!

    这样一来,为了这么多人的灰色收入,大明朝廷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坚持辽西堡垒战术,一直拖到整个国家垮掉为止——其实到了后面,就连孙承宗自己也隐约感觉到,这套看上去很好很强大的堡垒战术,已经变成了好像漕运一样的害民玩意儿。但事情到了这一步,连他这个创始人自己都没有办法改弦更张了。

    ——任何错误的战略举措,只要能够方便官僚集团贪污分肥,那么就别想改过来,

    ※※※※※※※※※※※※※※※※※※※※※※※

    “……哎,虽然没能提出真正可用的解决之道,但此辈僻处江湖之远,也能看出这其中的门道,可见写出此文的澳洲文士,必定是消息灵通、见识不凡之辈。如果能说得他弃暗投明、报效朝廷……”

    邹维琏嘀咕到这里,却又猛地哑然失笑——这文章虽然目光犀利、评论老道,但词句尽用白话,颇为粗鄙,而且通篇没用几个典故。以这等文采,顶多就是能当个童生,连秀才都未必考得上,更莫说是进士了。像这样的人,在大明的朝堂中,能够给那些下贱武夫当个幕僚清客,恐怕就已经是最好的造化了吧!

    想到此处,邹维琏不禁有些意兴阑珊,无心再看下去,便把《战争史研究》随处一丢,起身喊来随身小厮,伺候着他穿戴整齐,随即从书房出来,伸伸懒腰,活动活动手脚,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刚走出房门,就有一个管事上前来问候,“……老爷,您可起来了,要用些茶点么?”

    “……哦,好啊,就端到花园的凉亭里去吃吧!今天有些什么点心?”邹维琏随口问道。

    “……厨房的锅里蒸着澳洲甘薯,快要出锅儿了。另外还有新上市的澳洲甜玉米,小的知道老爷您就好这一口,特地搭船跑了老远的路,去霞浦那边进的货!”那个管事一脸谄笑着说道,“……另外还买了一些澳洲西红柿、澳洲甜椒和澳洲花菜,预备在晚饭时下汤面吃!”

    听说今天的茶点有澳洲甜玉米,晚饭还有甜椒、西红柿和花菜,邹维琏不由得十分愉悦——虽说君子远庖厨,可论起吃就是另一回事了。对于诸位生活豪奢、吃穿讲究的东林君子来说,食材当然是花样越多越好,越新鲜越新奇越好。虽说这些年来,已经不断有各种新奇的异国果蔬被人从海外引入大明,可是在最近几年,当澳洲人的食谱和食材传到东南各省的时候,还是引发了巨大的轰动和追捧。

    就拿这澳洲甘薯来说吧,前些年与海外番邦通商的商人们也运来过,可是要说味道,那真是与澳洲人的甘薯品种没办法相提并论。那澳洲人的甜玉米,滋味更是比西夷佛郎机人的玉蜀黍胜上百倍。还有西红柿、花菜、甜椒等物,也都口味不错,感觉颇为新奇。据说澳洲的水稻同样产量极高,远胜于中土稻种。

    可惜,这澳洲人也不知用了什么秘法,买来的澳洲甘薯,居然只能吃,不能种!倒也不是说这些甘薯都被事先煮熟了,所以不能发芽——种下去之后。这芽倒是能发,秧子也长得挺长,可奇怪的是,居然会只长秧子,就是不结薯!其他几样澳洲食材也都这样,就拿那澳洲西红柿来说,买来的果子都是又红又大又甜,可你要种下去……结出来的果子绝对是又小又酸,产量还出奇的低,真是怪事!

    所以,截止到目前为止,市面上大部分的“澳洲菜蔬”,还是只有“澳洲人”的手下能够提供。听说在闽南那边,这些新作物已经被澳洲髡贼的“工作队”推广开来,但在朝廷余威尚存的闽北,就只有霞浦的福宁卫军户能够获得种子,进行栽种……故而一直供不应求,去霞浦进货的菜贩时不时还得排队……

    “……哎,这澳洲髡贼虽然不守礼法、粗鄙无文,但却不仅擅长百工,在农事上也是很有一番造诣,可惜就是不肯乖乖报效朝廷,反而勾结奸民叛贼,意图祸害我朝社稷,真是其心可诛……”邹维琏在心中如此思忖,正准备移步往凉亭走去,不料外面又有一个下人大叫着跑进来,“……老爷,老爷!”

    “……闭嘴!大呼小叫的,成何体统!什么事这么慌张?”邹维琏不悦地皱眉呵斥道。

    “……老……老爷,外面有位张老爷求见,好像说是江南来的!”下人赶忙汇报说。

    “……哦?江南来的?就是上次来的那位?”

    听得这话,邹维琏巡抚顿时就挂了一脑门的黑线——莫非是上回的张岱又来了?

    “……不是,是另一位不认识的张老爷。”那个下人赶忙答道,同时双手递上一份精美的名帖。

    然后,看了看名帖上的字迹,邹维琏的脸色变得更黑了,“……张溥张乾度?上次好不容易打发走了张岱这个纨绔,如今怎么连这条疯狗也来了?江南的东林诸公究竟是要闹哪样啊?”

    “……那……老爷,要不要请他进来?还是说您不在?”那下人见巡抚老爷的脸色不佳,便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问道。“……来者是客,还是请他进来见一见吧!”深知张溥这货有多么难缠的邹维琏巡抚,最终还是没敢给对方吃闭门羹,“……就在花厅见,把备好的茶点也端过去……哎,为什么就不能让老夫清静两天呢?”
mk2258 發表於 2018-6-11 21:50
第八十章、惟恐天下不乱

    ps:按照编辑要求,上一章在删除了一部分河蟹内容之后重发,给重复订阅的读者说一声对不起。

    ※※※※※※※※※※※※※※※※※※※※※※※

    在离开福建巡抚衙门,回到下榻的客栈之后不久,张溥就悄悄换了衣裳出来,在福州城内转了几个圈,确认了自己身后无人跟踪之后,才悄悄离开大街,潜入小巷,最后七拐八拐地钻进一所僻静的宅院里。

    刚刚走进宅子的大门,就有一个皮肤黝黑、身材结实的壮汉迎了上来,“……张公子,事情如何了?”

    “……哎,果然不行啊!邹维琏那老儿冥顽不灵、颛臾怯懦,只顾着自家富贵,宁可得过且过、姑息养奸,却全然忘了国家大义和社稷安危!真是让我辈正人君子耻于与之为伍!”

    张溥摇头答道,满脸的鄙夷与不屑,“……我辈若是想要他舍生取义,出头内惩叛镇,外攘髡贼,看来是不成了。为天下黎民之福祉,我辈也只有痛下决心,不顾身后毁誉,就此采取断然之策……”

    “……呵呵,早该如此了,张公子,我就说邹维琏那老儿指望不上!”

    这个黑脸大汉冷笑着答道,而聚集在此处宅院内的数十人也纷纷应是。仔细看去,其中三教九流各色打扮的人等都有,但以面目凶悍的厮杀汉子为多,甚至还有许多身材矮小、梳着奇怪发髻的日本武士……

    ——此前,闽南郑家被“澳洲人”攻灭之时,虽然郑芝龙兵败授首、家眷子嗣死于非命,但仍有不少郑氏余党流窜在外,伺机报复,其中既有郑家族亲、嫡系旧部,也有不少郑家招募的日本浪人。

    后来,由于福宁军的大力清剿,以及“澳洲人”的海上封锁,这些郑家残党在闽南实在站不住脚,只得逃窜北上,被前任福建巡抚熊文灿陆续收容,之后又被新任福建巡抚邹维琏接手,将这些与福宁军和“澳洲人”有血海深仇的郑家余孽,编为“抚标”两营,希望借重他们来对付随时有可能扯旗造反的福宁军。

    最初的时候,郑家残党以为得了巡抚的支持,自己报仇有望,一度异常兴奋。但没过多久,他们便看出邹维琏只想维持现状,不敢与羽翼丰满的福宁军为敌,更无心为郑家复仇,不由得大为泄气和愤懑。

    接下来,因为一些机缘巧合,这群一心只想着报仇和夺回往日富贵荣耀、其它什么都不顾的前海盗,后来居然跳过邹维琏,直接跟复社和东林大佬们搭上了线,接下来又遇上了张溥这么一个跟三教九流都有交情,并且极度胆大妄为的领袖人物……于是两边很快一拍即合,很快便勾搭成奸,开始图谋“大事”。

    除此之外,在座的另一批日本人,其来头居然更是奇葩,乃是被德川幕府派来中原的秘使——原来,在当年征伐长州惨败之后,德川幕府也渐渐知道了长州藩的“明国外援”是怎么回事,开始尝试着想要断绝长州藩的外援,于是就派人带着大笔金银和若干好手,渡海到明国这边来活动,想要从内部对付福宁军。

    可问题是,这帮幕府使者在大明境内两眼一抹黑,纵然有金银想要行贿,也是不得其门而入,反而一连几次上当受骗,闹得很是灰头土脸……幸好,这些幕府使者最终还是走了好运,一边不知怎么地联系上了复社领袖张溥,另一边通过几个郑家下属的日本浪人的关系,跟福州这边的郑家余党接上了线。

    不过,虽然这两拨人眼下坐在了一处,其实各种矛盾很是不小——幕府使者自持身份高贵,看不起郑氏的丧家之犬;而郑家的粗汉子也看不得这帮倭人在福建地面上指手画脚、拿腔作势……好在如今还有共同的敌人存在,一边肩负幕府的重任,一边红着眼睛要报仇雪恨卷土重来,所以勉强还能合作得下去。

    而复社名士张溥则俨然以盟主自居,很有范儿地举起一只手,大模大样地对他们发号施令:

    “……诸位,既然巡抚这般不义,也就休怪我辈不仁了!具体该怎么做,之前都已经商量好了,现在就开始动手吧!为拯救天下百姓、扶保社稷苍生,还请诸位努力,奉天讨逆!驱逐髡贼!”

    “……奉天讨逆!驱逐髡贼!”众人也一起挥舞拳头,附和着高喊起来。

    当然,以东林党一贯专坑自己人的习性,这“讨逆”的第一刀,自然又是砍到了自己人的头上。

    ——崇祯五年六月初一深夜,庶吉士张溥携心腹家丁,趁夜于福州城门内摆一铜瓮,瓮内燃鞭炮,伪作炮响,又派遣数十人举火奔走于街巷之间,四处鼓噪高呼“……福宁军作乱!髡贼入城了!”

    福州城内登时大惊,百姓缙绅星夜逃往城外,互相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又有倭寇抢劫市井,杀人越货,本地泼皮无赖趁乱打劫、纵火烧杀,城内乱局愈盛。未及,巡抚衙门火起,有巡抚中军标兵营“败卒”裹伤奔逃,沿途逢人便高呼“……祸事到了!髡贼与叛军已破巡抚衙门,邹巡抚举家殉国去也!”

    于是,福州全城震恐至极,知府、教谕诸官相继弃职出奔,被一干民壮衙役护送着逃出城去,连夜赶路至周边各县。待到众人喘息方定之后,便纷纷上报“髡贼破城”,无数告急文书如雪片般飞入南北两京。

    与此同时,福建巡抚中军标兵一营突袭福宁军老营霞浦,纵火焚烧村庄集市,杀戮当地军户。因为霞浦数年未有战事,留守兵卒多为老弱,居然让来敌一度深入境内。刚刚从泉州调到霞浦的福宁军部将贺定远闻讯大怒,仓促点起数百兵马出营迎击,旋即击破来犯之敌,并从俘虏口中拷问出了对方的身份。

    次日,贺定远发兵两千,水陆并进,前往省府福州问罪示威。不料刚进抵福州城下,却发现城门大开,遍地狼藉,各处官衙内也是空空荡荡,只抓到若干趁火打劫的蟊贼。头脑相对简单的贺定远一时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便径自入驻福州,开始收拢市民,恢复秩序,同时斩杀各路假冒髡贼的宵小约摸百余人

    但此刻为时已晚,“福宁军攻破福州、杀官谋反、巡抚邹维琏自尽殉国”的消息,早已传播到了大江南北。而南京兵部也在一干东林党人的活动之下,以最快速度向福宁军发出了讨伐令。

    ——福建战场上的烽烟,由是燃起,给早已遍地烽火的大明帝国,更添了几分末世气象……

    而更要命的是,被东林君子们在同一时间点燃的战火,还不止这一处……

    ※※※※※※※※※※※※※※※※※※※※※※※

    崇祯五年夏,大明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钱家大宅。

    虚岁五十有二的前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钱谦益,这位曾经声望卓著的东林巨魁、文坛泰斗,自从在崇祯元年被周延儒和温体仁合谋下套、一败涂地之后,已经被迫致仕还乡足足四年了。

    这几年来,他除了到书院讲学,主要的娱乐就是写诗。这些诗的文风很有特色,心情好时看,可以变抑郁,心情不好时看,可以去自杀。诗的主要意思比较雷同,什么我很后悔,我要归隐,我白活了,我没意思,反正一句话,我这一辈子,是走了霉运。毕竟在家里白白蹉跎了这么些年,有点怨气是很正常的。

    在这忧郁到让人想要自杀的灰暗乡间生活之中,仅有的一抹让他感到欣喜的亮色,就是第四个儿子钱孺贻的诞生——钱孺贻今年刚满四岁,在钱谦益的前三个儿子相继早夭之后,如今的钱谦益当真是视这个独苗幼子如掌上珠、心头肉,在讲学赋诗之余,常常亲自教幼子学步、学语、学字,尽享天伦之乐。

    然而,在这一天早上,因为收到了福建方面的消息,钱谦益却是吓得浑身冷汗,连跟小儿子玩耍的心思都没有了:“……张溥这厮……竟然如此胆大妄为?!不仅联络外藩,居然连堂堂巡抚都敢谋害?!”

    ——虽然当初是钱谦益自己提议要对福宁军和澳洲髡贼动手的,但他只是搜集了一些情报,提出了一个初步的设想,真正到了具体实行的时候,就只好差不多靠边站了——因为钱谦益毕竟已是革职下野之人,权势和影响力都大不如前,而且有了一把年纪,精力也不如那些年轻人充沛。再加上又有张溥这么一个喜欢揽权的行动派自告奋勇……所以,他万万没有想到,张溥居然能够把事情搞得那么凶残和轰动!

    “……唉,福建邹维琏满门被灭这事儿,到底是张溥在自己擅作主张?还是朝堂诸公的预先安排?如果当朝诸公真是如此吩咐的,那么……呵呵,听起来实在是让人心寒发颤呐!”

    说起来,钱谦益先前之所以会提出要挑起对黄石的围剿,不仅是为了自己的仕途着想,企图炮制得一个泼天大功劳,以求尽快积累声望,进入皇帝的青眼,最终回京起复,另外也是为了扭转当前东林党在朝廷上遭到围剿的政治大环境,为眼看就要被各路老冤家痛下杀手的东林党人,争取一段喘息和调整的时间。

    ——崇祯五年三月,历时大半年的大凌河战役结束。后金的第二代当家人皇太极十分聪明地采取围城打援之策,以大凌河城和城中的祖大寿等关宁军精锐为诱饵,前后多次击破从锦州来援的明军。

    在连番多次失败的解围作战之后,被击溃和歼灭的各路明朝援军,总计居然高达十五万之多!在最后的大决战之中,更有辽东总兵吴襄、永平兵备道张春、昌平副总兵左良玉、通州副总兵杨御蕃等一干宿将被俘,明朝重金豢养的关宁铁骑几乎全军覆没。辽东督师孙承宗虽然侥幸脱离了战场,但也是仓皇逃回山海关,随身亲兵仅剩数骑,从此只得坐视祖大寿在大凌河城内自生自灭,其情形简直不堪入目。

    至于被困在大凌河城内的祖大寿,在守城大半年之后弹尽粮绝,甚至以人肉为食物,很快就再也无法坚持,而又无法突围,最后只得于崇祯五年三月投降。至此,后金军大获全胜,而明军则是败得惨不忍睹。

    就在大凌河城内外一系列战事的进行过程之中,为了牵制明朝的援军,皇太极还派遣阿巴泰贝勒,率领东拼西凑出来的若干八旗与蒙古兵马,以及杂色汉军,合计一万余人,又一次绕道蓟镇,于一月初突破边墙大举入寇,旋即转战北直隶各府县,连破各路朝廷官军,明国满朝文武束手无策。直至四月,阿巴泰方才在明军“护送”之下满载而归,出长城之时,因沿途掳掠人口和收编降军,人数竟已膨胀至四万之多。

    不幸之中的万幸,本时空的登州之乱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发生——孙元化第一次派遣自己的亲信嫡系辽东军(从东江镇招募来的部队,用以弹压山东辖区的土著)走海路救援大凌河城的时候,这些早已被女真人杀破了胆的辽兵,原本是打算出海随便转一圈,就回来报告海上起了风暴,无法行船,以此为理由逃避去女真兵的刀下送死,谁知却刚好撞上了远东公司的“移民招募船队”……结果在现代的钢铁战舰面前,两千辽兵和主将孔有德尽数成了俘虏,目前刚刚出了海参崴的防疫隔离营,正苦哈哈地在深山老林之中当伐木工。而待在登州的登莱巡抚孙元化,因为一直收不到消息,就真的以为他们是遇上风浪,尽数淹死了。

    后来,迫于兵部的严令,孙元化又集结起剩下的辽东军,由脑后生反骨的李九成率领,走陆路出山海关援救辽西,因为出兵的人数少了,军粮和饷银相对变得充足,所以这支辽东军比历史上走得更远,一直走到深入北直隶的时候,才因为粮饷供给不上而爆发哗变。正好阿巴泰在这时率领女真八旗偏师破关南下,已经到了这支登州援军的附近,于是李九成果断倒戈投鞑,跟着八旗兵在北直隶狐假虎威,蹂躏了不少州县,最终和后金军一起出关去了辽东——期间,李九成也曾劝说阿巴泰挥师远征登州,届时可以跟当地辽军里应外合,一举破城云云……但阿巴泰认为登州的距离太远,如果孤军深入,恐有不测,同时对新投靠的李九成也不太信任,故而否决了这个提议,在四月就返身出关了,只留下背后的一地废墟狼藉。

    另一方面,虽然在大凌河战役结束的时候,阿巴泰已经出关撤退,但北京的大明朝廷上下还是犹如惊弓之鸟——此时,辽镇和北直隶的全部精兵已经尽数覆灭,前线兵力极度空虚,唯一能战的就只剩下山海关的几千川军。蓟镇和辽西的边境军民风声鹤唳,人人都担心建奴接着很快就要再次大举入寇,即便只是几个蒙古牧民偶然出现,也能吓得早已丧胆的边境守兵成百上千地溃逃。

    而在朝堂之上,更是群情汹汹——因为在此番兵灾之中的拙劣表现,还有大凌河战场和北直隶各州县的惨重损失,东林党内阁和地方上的东林党要员一时间沦为千夫所指,其余派系的朝臣趁机发起倒阁运动,京师的科道御史更是从去年秋天就不断上蹿下跳,弹劾孙承宗、周延儒等一干东林重臣的奏章堆起比人还高……没办法,自从在崇祯元年一举得势之后,东林党在官场上的吃相就越来越难看,而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恶劣,似乎这个集团天生就是为了在朝廷里扩张自己,排斥别人的。一时间,东林党在明王朝的官僚体系里一家独大,弄得读书人要是不入这个非法组织(东林党从来没得到合法承认),几乎就没法出头。

    至于这个非法组织的治国业绩嘛,呃,还真是让人有点不好意思开口——战争、修路,赈灾,抗洪、水利……似乎每一样都搞得很糟糕,尤其是好些原本应该年年投入、维护运作的水利体系,在诸位正人君子的管理下全完蛋了,以至于一旦出现大的自然灾害,后果便比过去加倍严重。至于在战争方面,更是一个惨败接着又一个惨败。如此结怨天下、如此祸国殃民……这样的内阁要是能稳如泰山,才是见了鬼呢!

    结果,自从崇祯元年以来就在朝堂上一家独大的东林党,终于再也无法把持朝政,在其余各派系官员的联手围攻和崇祯皇帝的愤怒厌弃之下,首辅周延儒被迫辞职返乡,其余东林要员的官位也是岌岌可危。

    虽然这样的下场明显是咎由自取,但东林党人可不是这么想的,而是很委屈地认为当前朝中“妖邪日盛”,居然敢把他们这些正人君子往台下赶,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在朝堂政争败局已定的情况下,不服输的东林党人继续发动自己的各种人脉和势力,企图把局面重新扳回来,至少也不能再输下去。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制造新的战乱来转移朝野的注意力,给朝中处境艰难的东林党人暂且解困——当战事变得十分紧急的时候,朝廷和内阁的争斗就会被暂时压下来,如此一来,就能让“朝中奸党”和“被蒙蔽的圣上”无法进一步反攻倒算,从而避免整个东林党势力被完全赶出朝堂。

    于是,远在南方的黄石,就不幸成为了首选目标——这当然不是因为他跟澳洲髡贼有勾结,屡屡违反朝廷体制,而是因为:首先,听说这个粗鄙武夫从澳洲髡贼那里学来了不少生财之术,日子过得很是滋润,却不肯拿出来献给江南缙绅,而赚到的钱也没有给诸位清正廉洁的东林君子们分润;

    其次,福宁军为了敛财养兵,居然不顾朝廷素来少收、不收商税的传统,悍然在台湾海峡向每一艘商船征收“靖海税”,拒绝缴税的商船通常连人带货都会一起失踪……每年的此项收入高达白银五百万两以上,等于是硬生生地从东林党的幕后金主口袋里掏银子,早已让江南的地主缙绅富商集团恨得咬牙切齿,只是因为并非每一家士绅都在做海贸,而福宁军的势力又着实不弱,所以暂时才没下定决心要对付他。

    再次,才是黄石在闽南敛聚土地、迫害士绅,把读书人的体面尊荣踩进泥里……虽然这多少让东林党有点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感觉,但天下地主从来都不是一家,除非是牵扯到亲戚故旧,否则江南的地主缙绅可不会为闽南地主的遭遇抹眼泪——更何况,类似的巧夺豪取、兼并土地之事,他们自己也没有少做。

    总之,趁着这次机会,东林党计划把黄石和福宁军打成叛逆,在转移朝野议论焦点的同时,将原本控制在那批卑贱武夫手里的各项财源都夺过来,供他们这些清贵文士享用。至于福宁军造反之后该如何清剿,事后又该怎样收拾烂摊子,就都是朝廷的责任了,不管损失多少人力物力也是朝廷担着,东林党们只需要凭着先见之明多捞好处就行了——送死你去,发财我来……这么多年以来的规矩,不是一向如此么?

    所以,在最初的震动和惊骇之后,钱谦益又渐渐地心情轻松起来——不管挑起事端的过程如何惊天动地,张溥的手段如何残忍毒辣,作为引子的邹维琏巡抚死得如何憋屈,反正死道友不死贫道,或许这就是朝中诸公的意思呢?只是以后自己看来要多留点神,莫要一个不小心就被张溥这条疯狗给坑了……

    ——但江南这些乐观到无法无天的东林党们不知道的是,由于全国各地的东林党和其余缙绅豪门并没有互相好好通气,此时在大明帝国的其它地方,也有人在做着差不多同样的勾当……

    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隐居江南乡下的钱谦益,便目瞪口呆地收到了一则又一则石破天惊的噩耗——虽然在家退隐,但身为标榜着“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东林党,他的消息还是比较灵通的:

    山东登州爆发兵变,登莱巡抚孙元化于乱中失踪,原登州总兵陈新率叛军渡海偷袭天津!

    大同、宣府各路边军为争夺银矿而爆发激烈内讧,死伤无数,如今还在互相指责对方为叛军。

    陕北三十多股流寇推举高迎祥为首领,结盟渡河入山西,轻取省府太原,诛杀晋王阖府!

    山东闻香教再次于鲁南作乱,现已聚众数十万,围攻济宁,截断了运河命脉!

    ……

    最后,“奴酋”皇太极命令大凌河之战投降的诸多明朝将领,对辽西的关宁军残部展开游说劝降,蓟辽边镇一时间谣言纷飞、人心混乱。督师的文官和太监已经连番密报,称前线军心不稳,恐有不测之祸……

    虽然头脑中的地理概念很一般,但钱谦益也隐约判断得出,此时的北京城外恐怕已是四面火起了。

    “……这、这么多塌天的祸事,怎么就撞到了一块儿呢?朝堂之上的诸位相公,到底在干什么啊?”

    坐在自家的小书斋里,他愣愣地张着嘴,不可置信地如此呻吟道。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8

LV:9 元老

追蹤
  • 1120

    主題

  • 100531

    回文

  • 46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