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差距創新高!揭開台灣99%人賺不到錢的秘密

   
memori 發表於 2014-6-17 13:22:07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95 117085


是什麼樣的制度,讓台灣99%的你我,四十年來家戶所得成長遲緩,1%的富人,年收入卻一路狂飆超過1000萬?取得台灣家戶稅務資料研究發現,台灣貧富懸殊,差距創歷史新高,已類似美國!但稅制不公,台灣比美國更嚴重。

因為房地產交易的資本利得,美國要課稅,台灣卻大多免稅。台灣政府課到的稅,僅來自全民財富的四成。最新民調,近七成認為努力賺錢也難翻身。中研院院士已指出,台灣賦稅長期不公,早已落後國際潮流,全盤稅制改革,刻不容緩。




今年三月中的一場高中同學會,讓36歲的外商協理黃憲宏,心中五味雜陳。

同學會的地點,在陽明山仰德大道三段,佔地400坪,剛整修完成的歐式別墅。黃憲宏和七、八個十多年不見的老同學,一起受邀到別墅主人「小胡」的新居餐敘。

別墅前的車道,厚重的鍛造鐵門一打開,映入眼簾的是寬闊的前庭和泳池,網球場、籃球場一應俱全。別墅前大喇喇地停放著一輛最新款的法拉利跑車,車庫內還有一輛頂級賓利房車和保時捷的休旅車。

光這三台車,總值就接近四千萬新台幣。黃憲宏偷偷算了算,自己大概要整整20年不吃不喝才買得起,遑論陽明山上的獨棟別墅。

「除非中樂透,不然我這輩子再怎麼努力,都沒辦法過這種生活吧,」他忍不住對小胡說,「如果我不認識你,大概還不知道自己有多窮。」

同樣36歲,畢業於同一所明星高中,黃憲宏和小胡,如今卻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

去年,黃憲宏年收入近兩百萬新台幣。但小胡單靠房地產投資,就已淨賺一億八千多萬元。兩人收入決定性的差距,和努力工作與否無關,而是誰有資本錢滾錢。

台灣貧富真相:階級鴻溝 史上最大
黃憲宏高中畢業後,考上名校商學院,隨後並申請獎學金赴美攻讀企管碩士,回台後順利進入知名外商。工作五年下來,他不但很快還清了助學貸款,還存下了木柵一棟老公寓的頭期款。對許多白領上班族來說,黃憲宏靠著自身努力,如今已是同學眼中高薪、有房的「人生勝利組」了。

但出身傳產家族第二代的小胡,「起跑點」卻已遙遙領先。他大學一畢業,就接手家族逾兩億元的房地產投資,先到房仲公司蹲點兩年,鑽研房市眉角,隨後自立門戶當起投資客。家族人脈、金援加持,加上大膽採用高槓桿操作,小胡在房市打滾7年,手中資產成倍數成長,如今已是台北市小有名氣的投資大戶。

「我運氣很好,這幾年在台灣,利率低、房地產又飆漲,用資本賺錢相對容易很多,」小胡坦言。如今光是台北市的房地產投資客,像他一樣身價超過十億元的,其實不在少數。

一邊是力爭上游的專業白領,另一邊則是用錢滾錢的投資大戶。黃憲宏和小胡,是「99%」與「1%」收入愈拉愈開,形成階級鴻溝的真實案例。更是台灣近年所得分配日益惡化的具體寫照。

原因1:所得分配失衡加劇
1%富人,坐擁全台14%所得
近年,貧富差距加速拉大,幾乎已是台灣一般民眾的「共識」。然而政府官員卻似乎普遍「無感」。不只各部會努力宣傳「台灣貧富差距在國際上不算嚴重」;總統馬英九甚至曾將「成功縮小貧富差距」,列為自己的重要執政成績。

為何政府和民眾,對貧富差距的看法毫無交集?

官方統計數字與現實情況脫節,是關鍵原因。

政府衡量國內貧富差距的標準,是主計總處的「家庭收支調查」。根據此一數據,台灣自2000年之後,不論是五等分法或十等分法,最高所得和最低所得群組間的收入差異,都日趨平緩。但包括文化大學社福系副教授洪明皇、國發會副主委陳建良在內,多位研究所得分配的專家都認為,家庭收支調查採用抽樣方式,容易因高所得受訪戶拒訪而調查失真。國際目前的趨勢,已改用相對更具公信力的稅賦資料進行研究。

若按照稅賦資料統計貧富差距,台灣所得前5%家庭,收入佔全體比重比官方數據高出一倍。


台灣的財富,更快速向金字塔頂端的1%富人集中。

根據洪明皇追蹤三十多年來台灣所有家戶稅務資料的研究,台灣應稅所得前1%的5.6萬戶富人,本世紀平均年所得僅在01、02年的網路泡沫和09年金融海嘯時出現衰退,其餘時間均持續上升。截至2011年底為止,平均應稅所得已超過一千萬。反觀其餘99%的家戶所得,成長極其緩慢,至今尚未超過80萬大關。



原因2:隱形財富難以追蹤
房產、股票資產暴增,卻不用課稅
這金字塔頂層1%的富裕家庭,2011年年所得更佔全台總所得約一成四。台灣所得分配集中頂層富豪的狀況,更可說「傲視」國際。

若將洪明皇的研究結果拿來和OECD的前1%收入調查對照,台灣在各主要國家中,所得集中趨勢竟僅次於美國,超過日本、法國、瑞典。



這,還只是龐大冰山的一角。因為洪明皇的研究並不包含房產、股票資產等稅務漏洞。

眾所皆知,台灣前1%的富豪面貌,除了知名上市公司大股東外,很大一部份,來自坐擁大片土地的地主家族,和靠房地產、股市致富的投資大戶。

然而,由於台灣的稅制嚴重不公,土地交易僅須按公告地價另課土地增值稅,股市交易所得也無僅課法人,造成富豪靠房市、股市交易賺取的巨額財富,過去根本不會被列為所得稅的「應稅所得」。在研究機構靠稅賦資料統計所得差距時,無法納入巨大的隱形財富。

換言之,台灣財富集中、貧富差距的真實面貌,遠比目前任何統計資料,都還來得嚴重許多倍。稅務資料都看不見的隱形財富,規模究竟有多大?行政院主計處每五年一度進行的國富調查,是目前唯一可以一窺真相的統計數字。

根據2012年的最新國富調查,從07到11年,台灣家庭五年來的財富增加,高達七成來自房地產和證券,總額更高達11兆元新台幣。



而單是2011年,就有1.49兆元,相當於全國64.2%的財富增加,來自交易所得不會出現在稅務雷達上的房地產和證券。

原因3:資本大小決定命運
富豪躺著賺,平民難翻身
台灣資產價值飆升、5年創造高達11兆元的潛在獲利,這一塊大餅,自然不可能屬於背負自用住宅沉重房貸,甚至仍是無殼蝸牛的一般受薪階級。更直接一點說,以房地產交易為主,用錢滾錢的資本遊戲,早已讓台灣金字塔頂端的富豪和一般民眾之間的差距,比目前任何統計數據,都還遙遠。

而若要一探養地致富的富豪面貌,曾名列《Forbes》台灣富豪榜首位的宏泰集團掌門人林堉璘,最具代表性。「在台灣滿街跑的土地投資人當中,我最佩服的就是林堉璘,」宏大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董事長卓輝華說。林堉璘看土地的精準程度,讓他在所謂「中人」,也就是專門仲介土地交易的掮客圈,擁有「偶像級」地位。

一位土地仲介資歷40餘年的鍾姓中人觀察,林堉璘早在民國70年代,就開始大舉投資台北新重劃區的素地,最高原則就是與政府都市計劃腳步亦步亦趨。

他說,以台北信義計劃區為例,重劃前仍是一片苗圃、稻田與聯勤兵工廠。民國69年,市府正式公布重劃計劃,但除公家機關外,幾乎沒人敢貿然進場。

但林堉璘這位「老先覺」卻慧眼獨具。就在大家駐足觀望之際,他已在公告前後陸續就買下區內近萬坪土地。

從松壽路上的「Att4Fun」、威秀影城,直到國泰金控大樓與群益證券總部所在的交易廣場大樓,卓輝華估計,當時林堉璘的購入價格,一坪不過台幣7萬元到12萬元不等。但如今,單以佔地2600餘坪的威秀影城土地為例,市價已經漲到約每坪650萬,總值169億。換言之,24年間,林堉璘幾乎不用做任何事情,就賺到了整整68倍的財富。

林堉璘獲取更多資本後,更繼續在台北各處複製他的養地哲學。一位土地投資圈內人透露,如今包括基隆河截彎取直產生的大直重劃區、淡海新市鎮,乃至社子島,林堉璘都是當地數一數二的大地主。

「一般沒有資本的上班族,不論如何打拚,幾個人有辦法讓自己的收入,二十幾年內暴增68倍?又或者,你我投資報酬率都有20%,但你有一千萬,我只有10萬元,誰比較有機會?」冠昱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方文寶直言,在資本大量流入土地交易下,形成一般人難以跨越的門檻,也讓台灣愈來愈走向由資本大小決定收入多寡的極端不公社會。

原因4:稅制產業思惟落後
財富世襲 激化貧富差距
1%的富者愈富,財富、所得日趨集中,其實全球多數國家皆然。

從美國的「佔領華爾街」到香港的「佔領中環」,背後都是貧富差距激化,形成廣大民怨的寫照。法國巴黎經濟學院教授皮克提(Thomas Piketty)去年出版的著作「21世紀資本論」,引爆全球熱議。

當中就直指,近十年來,由於以歐美為首的各國,面對金融海嘯、歐債危機時,選擇以大印鈔票、製造更多資本紓困為解方,破壞了資本主義在資產泡沫化後「重新洗牌」的自我調節機制,造成全球財富繼續往全球少數的資本家集中,激化貧富差距。不僅形成財富「世襲」,更拉高社會對立的風險。

但台灣所得分配惡化的情況,卻遠比歐、亞諸國都嚴重,若加上土地交易等「看不見的財富」,甚至可能超過資本主義的老大哥美國。稅制改革未能與時俱進,是背後的一大關鍵。

從1998年起,台灣薪資所得佔GDP比例一路下滑,和企業盈餘佔GDP比例一路上升,出現黃金交叉線。但台灣稅基卻主要由薪資工作者負擔。



「全球財富高度向資本家集中,除了市場泡沫的自然調節外,就只剩下用稅制重分配一途,」前財政部長,成功大學副校長何志欽表示,「但近十年來,當歐美各國都開始稅改,增加資本利得稅時,台灣卻顯然反其道而行。」

台灣不僅脫離國父孫中山「漲價歸公」的主張,更往極端資本主義靠攏。

05年,陳水扁政府以搶救SARS後的低迷房市為由,把土地增值稅減半;金融海嘯期間,馬英九政府把遺贈稅從50%調降到10%。執政者為解決眼前難關,陸續為高房價埋下的引信,終在游資氾濫、低利率的今天引爆。

何志欽指出,過去幾年,政府面對經濟成長趨緩、投資停滯,仍篤信「減稅救經濟」的舊思惟,不僅對佔財富增加比例最高,稅制卻長期不公的土地交易稅制毫無作為,甚至加碼大降遺贈稅。造成十年來,所得稅結構中,來自受薪階級的「薪資所得」應納稅額,始終超過一半,來自股市和房地產交易的稅收比例卻不到1%。

「這種資本利得和薪資所得納稅額的懸殊比例,恐怕真的是台灣獨有。」何志欽說。

產業升級陷入僵局,企業主仍普遍傾向節省成本,而非創造價值,讓台灣薪資水平不但無法提升,甚至倒退,也是原因。

後果1:社會對立日趨嚴重
台灣變富人天堂 中產向下沈淪
「台商企業老闆太習慣cost down,這邊成本高,我就移到別的地方去,」中研院政治所副研究員吳親恩指出,從台灣移到大陸沿海省份、再往內陸移,甚至轉戰越南、柬埔寨。「企業主將人力資源視為成本,不願投資台灣人才,嘗試產業升級,造成薪資結構僵化,也拉大了貧富差距。」

貧富差距嚴重擴大,一直是引爆社會動盪、對立、革命的關鍵因素。
台灣落後國際的稅制和緩慢產業升級,等於變相鼓勵用錢滾錢的資本交易,讓台灣成為富人炒作資本的天堂。

原是支撐社會的中產階級,普遍有強烈的相對剝奪感,擔心落入「向下沉淪」的趨勢;沒有「富爸爸」的年輕世代,靠自身才能與努力翻身的機會,也愈來愈小。而富人,也覺得社會仇富,缺乏安全感。

「有一天,我碩士的指導教授、現在的院長對我說,我領的薪水其實跟他當年剛擔任教職時差不多,當下我真的呆了好幾秒,不知道該如何反應,」一位民國六十六年次的大學助理教授對記者道出無奈的心聲。曾幾何時,自己從中學時就嚮往的大學教職,在台灣已連所謂的「中產階級」都稱不上。

苦學多年,更花上大筆金錢赴國外名校攻讀博士,但等這位年輕的助理教授如今終於學成歸國,完成年輕時的夢想,他的薪資待遇,卻連負擔一對子女的養育費用,都顯捉襟見肘,更不用提在學校附近置產買房。

「系上有個家境富裕的新生,開三百多萬的跑車來上學,他還問我將來要不要去他家的投資公司上班,」他苦笑著說。「我只好告訴他也告訴自己,錢不是一切,工作的意義也很重要。」

後果2:經濟缺乏動能
資金集中房市股市 台灣奇蹟破滅
當薪資水平不進反退,房價卻在資本炒作下節節高升,年輕一代的專業菁英,不論擔任大學教職,或甚至醫師、律師,面臨的都是遠遜於過去的生活品質。

那麼,乾脆告別死薪水,勇敢創業?年輕世代也普遍面臨草創關鍵期,四處找不到錢的困境。

「很多潛在金主很明白地告訴我,我們的計劃他很欣賞,錢也不是問題,但同樣的資金他拿去投資房地產,有九成機率可以在一年內轉手獲利,我們卻至少要等5、6年才開始轉虧為盈。所以請我過幾年,公司開始獲利後再談,」一位七年級後段班的旅遊網站創業者無奈地說,「但我就是現在才需要資金啊,如果公司已經上軌道,我又何須四處找錢呢?」

資本家用錢滾錢的低成本、高利潤,不只相對剝奪了年輕世代的發展空間和居住正義,背後更大的隱憂,是形成投資集中於股、房市,而非投入產業創新的惡性循環,讓台灣經濟缺乏新動能。

「當炒股炒房的潛在獲利和風險、稅務負擔,都遠優於開創新事業、或投資研發時,企業主和資本家,為何還要投入產業升級?為何還要投資年輕世代?」何志欽直言。

曾經,台灣在70年代,創下國民所得名列亞洲前茅,貧富差距卻最小的均富社會,被國際譽為「台灣奇蹟」。

如今「台灣奇蹟」的新定義,已反轉為經濟成長亞洲四小龍最低、所得不均程度卻名列世界前茅。這既是殘酷的現實,更是國家競爭力和社會穩定的空前警訊。

如今,政府與其躲在官方統計數字後「自我催眠」,不如正視台灣所得過度集中的現實與警訊,徹底從土地為主的稅制改革開始,輔以完整的政策配套鼓勵產業創新、升級,提升員工薪資。

改變,已刻不容緩。

▼點擊觀看影片《1%比99%的戰爭,台灣貧富差距創新高》
[Youtube]5tIud_nyG5M[/Youtube]

來源:天下雜誌 本帖最後由 guangangg 於 2014-6-17 13:24 編輯

已有(95)人回文

切換到指定樓層
cyjily 發表於 2014-6-17 13:49
附近的工業區很多地都被些有錢的屯著,也沒再從事生產。
導致一些小有前途的中小企業進駐不了,因為地實在太貴了。
沒廠房無法拓展,隨便找地蓋,工廠登記證也拿不到。
地越炒越高對經濟真的有幫助嗎
harukaasuka 發表於 2014-6-17 13:55
 我想起了鄭智化1993年出的專輯【落淚的戲子】裡的【大國民】

 歌詞是這樣的:

 等等等等 等等等等 等加賊年 等加賊冬 味系要等 等等等等

 偉大的工程要建三百年 區區的小事 六年國建

 小小的島國 骯髒的台北 貪官污吏 一手遮天

 美麗的謊言 說過多少遍 說來說去 從來沒實現

 宣傳的口號 說大家都有錢 貧富的差距 假裝沒看見

 這不再是個適合好人住的島 禮義廉恥沒有鈔票重要

 這不再是個適合窮人住的島 一輩子辛苦連個房子都買不到


 嘿呵 嘿呵 嘿呵嘿呵 嘿呵嘿呵 大家辛苦了

 兩岸不通航 辜汪談一談 談判像談天 還是沒主張

 一九九七 要解放香港 日不落帝國 向中國投降

 有人搞台獨 沒人來幫忙 放眼看大陸 遍地是台商

 台灣的未來 究竟會怎樣 政府和人民 大家還在想

 這不再是個強人統治下的島 生存和面子問題哪個重要

 這不再是個明天會更好的島 何去何從兩千萬同胞

 嘿呵 嘿呵 嘿呵嘿呵 嘿呵嘿呵 向錢看

 十億人民九億商 還有一億在觀望

 偉大的祖國揮揮手 中國中國一定強

 這不再是個適合好人住的島 禮義廉恥沒有鈔票重要

 這不再是個適合窮人住的島 一輩子辛苦連個房子都買不到

 這不再是個強人統治下的島 生存和面子問題哪個重要

 這不再是個明天會更好的島 何去何從兩千萬同胞


 嘿呵 嘿呵 嘿呵嘿呵 嘿呵嘿呵......


 這個時候真覺得鄭智化是個預言家,還是台灣這些問題已經存在二十幾年了而政府卻無能為力呢?

 說實話,小老百姓的我就算知道這些事,也只是能知道而已,沒什麼能力改變
小宇就是我 發表於 2014-6-17 14:22
對於這樣我只有 科科 囉!!

jackass2 發表於 2014-6-17 14:25
這個就是資本主義造成資源集中的結果
如果沒有配合社會主義的資源再分配
社會失去龐大中產階級作為根基
這個社會的階級戰爭是免不了的
一旦發生階級戰爭社會不穩定
有錢、有權的人也會過不好

所以我也不希望有錢、有權的人能良心發現少賺點黑心錢
而是希望有錢、有權的人能看遠點
讓階級保持流動、把資源作合理分配
這樣社會安定
有錢、有權的人也能爽久一點
henry61002 發表於 2014-6-17 14:25
知道也沒用
政府的官員們不都是靠這些賺錢的嗎?

誰會沒事害死自己
changwill 發表於 2014-6-17 14:28
最近從報紙的標題看到一個訊息
企業加薪政府減稅,天啊又是一個肥企業的政策,選舉到了你懂得
企業誰薪水所得最多,高層,基層的加個500塊你就偷笑了
更何況再巧立一個名目(例如XX公積金),每個人交300塊又減回去了
實際上薪水增加500多交300公積金,再用全薪計算的勞健保又漲,你有感受到加薪嗎?
我很無感, 那誰有感?企業一年交了200萬的稅減一半只剩100萬真XX有感
每年看到薪資所得的項目天啊這是我領的錢嗎?快90幾萬,那些錢怎麼消失了,每個月5-6萬
怎麼算那些錢也不可能有90萬阿
2121212 發表於 2014-6-17 14:35
那麼要推行增稅發消費券的政策了嗎?
corey0812 發表於 2014-6-17 15:07
新封建時代    以金錢為城牆         住在牆上的空中城堡的是豪商      手拿長鞭監工築城的是官員     下面蓋城牆的就是死老百姓了
angwireo 發表於 2014-6-17 16:10
很抱歉 在這物質環境 不虞匱乏的今天 這99%的人是不可能革命的 只有不停地被剝削 革命是一群人的事情 但這些人只要想著下班的小確幸就夠了 哪有時間管這個 所以階級複製會一直存在的 愚民們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