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差距創新高!揭開台灣99%人賺不到錢的秘密

   
memori 發表於 2014-6-17 13:22:07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95 117118
run23242 發表於 2014-6-18 03:01
修伯里 發表於 2014-6-17 16:52
有人可以告訴我
為什麼富人多賺一塊
貧民就會少賺一塊嗎

這樣說好了
世界的錢是固定多的(在沒多印的情況下)
資源也是固定多的
當財富越集中在某些人手上的時候
資源也相對地集中在他們手上
打個比方吧
今天石油不想量產了,他縮減產量
有錢人要加油,沒太多感覺,因為他賺的財富超過石油價格的增長
但是一般民眾呢?就加不了那麼多
可是石油佳格會因為一般民眾加不起而下降嗎?
答案是不會的,因為有錢人加的起,變成一般民眾的資源使用量減少了
再拿房地產來講,今天買入一塊地,然後用這地去跟銀行貸款,再用貸款的錢再去買
把價格炒高,哪一天還不起銀行錢,銀行最多也只能徵收土地,可是這時候土地泡沫化,銀行收的土地價格跟他借貸的價格差太多
造成銀行虧損,當銀行呆帳過高,銀行要倒閉,政府只好拿全民的錢去不讓他倒
這樣一來有錢人拿到借貸的錢,後果卻是全民買單
所以別以為貧富差距是正常的,當越差越大的時候,弱勢的一方終會被壓榨
ttwolf1987 發表於 2014-6-18 04:27
很好,所以知道了以后又怎么样呢? 攻击富人? 还是学习致富的方法? 一句话说得很好“不患多寡,患不均”。 今天的台湾问题并不只是贫富差距问题,而是就算这1%的富人在地球村中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穷人拼命攻击富人,想要把这些懂得赚钱的人拖下水, 让大家一起穷。 然后世界上其他人就可以像面对泰劳合菲佣一样的对我们国人了? 还是富人就可以拍拍屁股把钱带到别的地方和大家分享了。

现在中国也面临一样的问题, 富人一个个屁颠屁颠的把钱带到美国。 与其怨别人过得比自己好,应该学学怎么像他们一样变好。 台湾那1%的一千万收入在美国也不过就是前15%左右而已(30万美金), 美国的1%收入是人均的200多倍。 前20%的人占了80% 的美国社会资源, 而前1%则拥有40%的社会资源。

贫富差距悬殊是大势所趋, 但是我们的经济一味的压榨劳工,我们的人民整体与世界经济背道而行(反亲中,可是世界其他国家都合作)。我们的教育往往只教技术,却不教如何使用技术来创造财富,导致往往有很多同学们拥有着7、8张执照和文凭却找不到工作(我只有一个大学文凭,一张执照,利用好了这个执照我也过得还算不错)。高知识人才则因为我们薪水问题以及大环境普遍仇富而将他们的高级知识带往别国 变成我们国家花钱为他人做嫁衣的窘境。

我们的年轻人不能一直仇富和怨天尤人,很多富人不是天生含着金汤匙出生的, 而是他们把时间花在学习如何致富上。 反观大部分抱怨的人却往往花时间在看美女,凶器,八卦,仇富上。 虽然工作时间长,薪水低,可是却没想想,是自己没去思考如何能够为公司/社会/自己带来多一点的价值。我们不是有很多年轻创业家月入百万吗? 我们不是将我们的环保,科技,美食和人文推广给全世界了吗? 为什么不利用这点好好上进呢?

大家可以天天坐在家里骂有钱人,但这不会阻止有钱人致富的步伐, 也可以努力学习如何致富,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 我不认为我在浪费大家的时间,因为我家里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背景,也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 但是今天的我或许在台湾也可以算得上是前20%的人了,而且也在快速进步中,原因是因为我很努力学习别人支付的方法,我每天也工作10-12钟头。 往往社会大众只看表象, 却没有想到相对有钱的人如果要拿到100万的年薪,他必须为社会或公司提供至少300-500万的经济效益, 而这300-500万的经济效益又换算成为多少个就业机会呢? 我的结论是,不要仇富,因为大家,包括写这篇文章的人都希望致富。 所以重点应该更着重于致富
~曾茂源
adsl1688 發表於 2014-6-18 04:28
這篇文章講的完全對

但等到自己當了官或民代之後

大家都會猛下海去撈  那來的什麼正義?

撈不到時說話才會有正義  但撈的到時就沒有了

這就是台灣的真相  不要再去投票給政客了

都差不多的
ttwolf1987 發表於 2014-6-18 04:28
run23242 發表於 2014-6-18 03:01
這樣說好了
世界的錢是固定多的(在沒多印的情況下)
資源也是固定多的

很好,所以知道了以后又怎么样呢? 攻击富人? 还是学习致富的方法? 一句话说得很好“不患多寡,患不均”。 今天的台湾问题并不只是贫富差距问题,而是就算这1%的富人在地球村中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穷人拼命攻击富人,想要把这些懂得赚钱的人拖下水, 让大家一起穷。 然后世界上其他人就可以像面对泰劳合菲佣一样的对我们国人了? 还是富人就可以拍拍屁股把钱带到别的地方和大家分享了。

现在中国也面临一样的问题, 富人一个个屁颠屁颠的把钱带到美国。 与其怨别人过得比自己好,应该学学怎么像他们一样变好。 台湾那1%的一千万收入在美国也不过就是前15%左右而已(30万美金), 美国的1%收入是人均的200多倍。 前20%的人占了80% 的美国社会资源, 而前1%则拥有40%的社会资源。

贫富差距悬殊是大势所趋, 但是我们的经济一味的压榨劳工,我们的人民整体与世界经济背道而行(反亲中,可是世界其他国家都合作)。我们的教育往往只教技术,却不教如何使用技术来创造财富,导致往往有很多同学们拥有着7、8张执照和文凭却找不到工作(我只有一个大学文凭,一张执照,利用好了这个执照我也过得还算不错)。高知识人才则因为我们薪水问题以及大环境普遍仇富而将他们的高级知识带往别国 变成我们国家花钱为他人做嫁衣的窘境。

我们的年轻人不能一直仇富和怨天尤人,很多富人不是天生含着金汤匙出生的, 而是他们把时间花在学习如何致富上。 反观大部分抱怨的人却往往花时间在看美女,凶器,八卦,仇富上。 虽然工作时间长,薪水低,可是却没想想,是自己没去思考如何能够为公司/社会/自己带来多一点的价值。我们不是有很多年轻创业家月入百万吗? 我们不是将我们的环保,科技,美食和人文推广给全世界了吗? 为什么不利用这点好好上进呢?

大家可以天天坐在家里骂有钱人,但这不会阻止有钱人致富的步伐, 也可以努力学习如何致富,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 我不认为我在浪费大家的时间,因为我家里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背景,也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 但是今天的我或许在台湾也可以算得上是前20%的人了,而且也在快速进步中,原因是因为我很努力学习别人支付的方法,我每天也工作10-12钟头。 往往社会大众只看表象, 却没有想到相对有钱的人如果要拿到100万的年薪,他必须为社会或公司提供至少300-500万的经济效益, 而这300-500万的经济效益又换算成为多少个就业机会呢? 我的结论是,不要仇富,因为大家,包括写这篇文章的人都希望致富。 所以重点应该更着重于致富

disappear8520 發表於 2014-6-18 06:13
知道這麼多有什麼意義嘛?
我們能夠改變什麼?
lei0218 發表於 2014-6-18 07:05
說要股票資本利得課稅,可是台灣有多少人支持?
別忘了台灣有3次財政部推動股票所得課稅,結果是3位財政部部長都下台,民眾不支持誰也沒辦法。
leonardsas 發表於 2014-6-18 08:02
現實的是......就算重新開始,讓大家齊頭競爭,最後99%的錢,還是會落入1%的人身上,而99%的人,還是只能不停抱怨,怨東怨西,怪天怪地,這就叫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不變法則...不管在哪個國家都一樣,所以沒什麼好說的 本帖最後由 leonardsas 於 2014-6-18 08:04 編輯

小呆呆123 發表於 2014-6-18 08:22
憑良心說,關於這點.....現在的這政府的確需要負很大很大的責任,馬第一任的財長還主推減稅.....特別是遺產稅與贈與稅......然後鼓勵炒房(我想他們的觀念還停留在恐龍時代的"營建業是內需的火車頭"這樣的想法),卻拼命打壓小股民能享受到小確幸的股市(對它們來說,這是投機、罪該萬死),到現在才來說要檢討稅負,要全民來負擔二代健保補充費,標標準準的劫貧濟富。

他的心目中一直所想的就是在歷史上留名,因此所有過去的人沒想過的他都想碰、想改,偏偏能力不足,又所託非人,造成了這八年的狀況日益悲慘,更慘的是.......至今仍無覺悟!!
monsterg 發表於 2014-6-18 09:14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
臺灣已經是要動亂革命的前奏了
boos888 發表於 2014-6-18 09:49
照文中的上班族  你因該再你獲得兩三百萬時  拿去投資阿!!

你沒去投資  你選擇安逸的生活  

你在你年齡屆退時  可以獲得一筆退休金

這跟公務員的道理是一樣  因為你為這間公司付出

所以公司  有義務對你做出照顧  所以最後會給你一筆退休金

反觀投資客  有年終嗎  有周休嗎  有風險嗎

今天所說的小胡  不知道是多少萬人中的一個

有必要放大嗎??他有可能最後投資失敗  一毛都沒有

甚至於事還可能會欠一屁股債  

而安逸的上班族有可能會有這些風險嗎

他所能夠做的  大家都能做  只差在本錢  

沒本錢就去賺  怪人家有老錢有爸有個屁用...

自己無能再來怪別人  怪政府  有比較強嗎?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