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民國] 帝國的朝陽 作者:無語的命運 (已完成)

 
bluetrar 2015-12-5 21:29:42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687 76647
regn13 發表於 2018-5-1 14:20
第355章 舵手(為新書求支持)

    無語的新書鐵血宏圖已經同每一個推薦、每一個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極為珍貴的!新書不易,還請大家多多支持,拜謝!鐵血宏圖小說群:150536833,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嘿嘿!再次重申,新書不會影響老書!老書會正常更新。:這推薦是為新書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錯了!

    雖說是時近中秋,可“秋老虎”依然盡顯著其威力溫度表在正午時分升了差不多十度,從上午十時以後,太陽光驅散了秋日的清爽,像一把火傘撐在半天,溫度表的水銀柱依然升到三十四度,人們便感得更不可耐的熱浪的威脅。

    在長沙城內,到處都是一片焦燥,汽車的喇叭聲、馬車的鈴鐺聲在街頭響著,少不了的還有自行車的鈴鐺聲,這長沙城的市街改正直到現在都未能完成,實際上,除了幾座重點城市外,大多數城市的市街改正受限於“私產不可侵犯”的法律限制而陷入僵局。

    甚至就是在諸如南京、武漢等地,市街改正的推進也並不見得順利,也正因如此,在城內交通堵塞也就成了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即便是警察幾經打擊街邊商舖對市街的“侵佔”,仍然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舊城的交通堵塞,正在一點點的制約著舊城的發展,而相應的以火車站或者碼頭等為核心的新城發展卻是極為迅速的,但舊城總歸是舊城,仍然是其熱鬧所在。

    在街上交通堵塞的同時,街邊擺著許多茶几椅子的茶館裡,也攢集著一群茶客,在那裡高談闊論“債券”、“鐵路”、“紗布”、“期貨”的聲浪,震得人耳聾,中間更夾著小二的招呼聲。

    這些年,國內的市場一天比一天景氣,尤其是因為土地法從根本上限制鄉間購地的情況下,工商業的剩餘資本以及鄉間資本只能湧入實業或是購買國家發行的債券,或是購買國有企業的股票,要麼就是投資合夥公司。

    五年前,於湖南最受追捧的是煤礦的股票,當年湖南的無煙煤可是僅次於朝鮮煤的暢銷貨。而現如今最受追捧的除了南洋那些橡膠公司的股票外,就數紗布工廠的股票或者以及鐵路公司的股票,總之,朝廷每年對實業十數億元的投資直接催生了現在市場的繁榮,這不,這茶館裡過去的茶客們談的天南地北的奇聞,而現如今,談的卻是買什麼股票、什麼債券。當然,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這茶館離證券交易行只有百多步遠,聚集在這裡的自然是一群市場上的投機客。

    從那些“債券”、“鐵路”、“紗布”、“期貨”的聲浪中穿過,劉遇林很自然的走到茶館二樓的包間處,相比於樓下,這裡總算是清靜了一些。

    不過他剛一進門,就有兩個聲音同時招呼他:

    “呀!劉老弟!來得好,請你說罷!”

    這一聲不約而同的叫喚,像禁咒似的立刻奏效正在爭論著什麼事的人聲立刻停止了,許多臉都轉了方向,許多眼光射向這站在門邊的劉遇林的身上。在劉遇林腦子上粘著的問題也立刻消失了。他微微笑著,眼光在眾人臉上掃過,便走到那一堆人跟前,左手拍著一位一個人的肩膀,右手抓住了伸出來給他的一隻手,好像鬆出一口氣似的說道:

    “你們該不是在這裡討論著什麼債券和股票罷?那個,我可是個外行,頂多也就是拿點工資買點鐵路公司的股票,算是投資吧。”

    那人不相信似的挺起眉毛大笑,可是他的說話機會卻被那位伸手給劉遇林的少年搶了去了:

    “不是股票,也不是債券,我們是在這裡談論現在糧價,這個你這堂堂省營糧食公司的科長,總有話說吧。先坐了再說罷。”

    “哎!你這人性子總是這麼急!”

    “能不急嘛,這糧食雖說不是期貨,可大家都知道,今年這收成可是幾十年不遇的好收成,若是糧價有去年的八成,別的不說,老百姓手裡頭有了錢,那個什麼洋布、洋皂什麼的到時候可就暢銷了”

    可不是這個道理,只要農民手裡有錢,那些東西自然也就不愁銷路,到時候相應的工廠、公司自然生產大增、利潤大增,對於他們這些投機客來說,這可就意味著財富。

    “說說,你們都想知道點什麼?”

    劉遇林並沒有拿什麼保密來說話,更沒有擺什麼架子,當然他只會透露非保密的信息,也就是那些公開的信息。

    “您放心,劉兄,若是你覺得的為難,弟兄們絕不再問!”

    其中一人的話音剛落另一個人,便問道。

    “這今年的谷價剛開始跌的那麼厲害,陛下當真是那般惱怒?”

    “何止惱怒,若是擱過去,沒準都會下旨砍下那些奸商的腦袋,不過他們也太過份了,能壓到一塊錢,這不是逼著老百姓典兒當女嘛!”

    “可不是,依我說,天下最沒良心的就是那些奸商,去年長沙水災,他們能把米價抬到12塊錢,若不是劉兄你們調來的平價糧,這長沙不定非得餓死人不可!”

    逢人說人話,逢鬼說鬼話,這句話誠然不假,要知道這些人可從不介意同糧商打交道,只要有利可圖,至於老百姓的死活,他們也並不怎麼關心,畢竟,他們並不是那些社會賢達,更不是知名士紳,同樣也不想著進什麼咨政院,當什麼咨政員。

    所以,自然也就不講究什麼名聲了。

    “得了,得了,你也別說人家了,你自己前陣子不還拆借給他們一筆款子嘛,怎麼樣,現在都打水飄了吧”

    果然,這邊他的話聲未落下,旁邊立即有人揭穿了他的假面,對此那人倒不覺得有什麼。

    “在商言商嘛,都是生意!”

    一句都是生意,則是再好不過的藉口,這會又有人問道。

    “劉老兄,那依你說,這次公司當真準備敞開收購?按去年糧價的8成?去年的糧價可不低啊”

    “達不到高峰時的八成!”

    搖搖頭劉遇林直接答道。

    “這個保護價按照去年的全國均價制定的,差不多相當於去年六成左右的價格,不過這也不低了”

    “可不是,不底了,不底,就是現在這價,只要你們敞開了收,百姓口袋自然也就有錢了,不過”

    話聲微微一壓,又有人試著問道。

    “當真是放開收購?不加限制?公司有那麼多錢嗎?還有,那麼多糧食,你們怎麼存,怎麼運?”

    這才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他們擔心這不過只是一時之策,和過去平抑物價時一樣,目的只是把價格維持到合理的範圍內,而不是把價格抬到保護價。

    “公司是沒有,可你們別忘了”

    喝上一口茶,看著眾人,劉遇林微微一笑。

    “可銀行有!怎麼存,怎麼運,這種事情,不需要你們擔心既然我們能把糧食運進湖南,便能把這些糧食運出去,並且賣掉它們!”

    “成本!”

    南京小紅山西式的行宮花園內,亦步亦趨的跟在陛下的身後,丁仁傑這位畢業於東北大學的經濟博士,同樣也是中國第一批博士,也正因如此,他們非但被各個大學視若“珍寶”,同樣他們的意見也為政府機關所重視。

    “過去糧食公司之所以可以用進口大米、小麥平抑糧價,是因為進口價格低,如南洋米,米價不過相當於國內米的六成,即便是付出一定運費以及損耗,其仍有一定的利潤空間,但是現在的大規模收購,帶來的諸如儲存、運輸等問題,都會增加運營成本,畢竟,省營公司實際上並沒有多少倉庫,除非大型口岸、車站之外也不具備長期儲存的能力,因此,政府必須林做好虧損30的準備!”

    30是多少?

    可能會是一兩億元,甚至可能會更多,這相當於什麼呢?相當於七艘“戰國級戰列艦”的造價四艘“戰國級戰列艦”的後繼艦33000噸的“漢”級戰列艦。這筆虧損的確不是中國所能承擔!

    或者說,是政府所願意承擔。

    也正因如此,作為政府顧問的丁仁傑才會來試圖說服陛下改變初旨,畢竟,相比之下代價實在太過高昂,當然,更重要的一點是,現在市場已經得到恢復,政府是時候撤出對市場的干預了。當然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儘可能的減少損失。

    “虧損”

    沉吟片刻,唐浩然說道。

    “一定的虧損是可以接受的,畢竟,現在我們進行的是一場戰爭!”

    戰爭!

    現在唐浩然更願意把這件事視為戰爭。

    “一場關係到未來十幾二十年內,農村穩定的戰爭,這一仗無論如何,必須要打倒那些糧商的投機倒把之心,只有如此,將來他們才會按照政府制定的保護價收購,而不是競相壓價,以壓榨農民為樂!”

    “可是,陛下,必須要考慮到的是,他們已經用低價收購了數量龐大的糧食,相比於政府他們並沒有任何虧損!”

    於丁仁傑看來,無論如何,政府都未能給那些奸商以教訓。

    “甚至,若是放開收購,萬一那些奸商欲把先前低價購進的糧食賣給糧食公司又該如何?”

    “丁博士,你別忘了,掌握著市場的並不是那些奸商,而是我們!”

    冷冷一笑,唐浩然的視線朝著遠方看一眼。

    “政府這次干預將是全方位的,不僅將會幹涉賣方,同樣買方亦會幹涉,除了正常的糧食儲存需求之外,政府會要求公職人員、公營企業僱員將一率根據其家庭人口數,從糧食公司購進平價糧,還有相應的工廠食堂用糧,也會要求他們協助政府,從糧食公司購糧,至於普通百姓從那裡購糧,朕不會過問,但是,朕會鼓勵他們,鼓勵他們與政府一同和舟共濟”

    嘴唇輕輕一抿,唐浩然的神情顯得極為嚴肅。

    “只要掌握這些市場,那麼現在國內的糧市就會趨於飽和,這勢必將會影響到今年的糧市供應,同時中央政府將在未來頒布了指導價,任何低於指導價的行為,都將會被視為傾銷”

    這同樣也是為了打壓糧商,當然僅只是採用市場行為的打壓,而不是一味的採用行政手段,當然其中難免會採用行政手段。

    “考慮到市場的容量,在未來的三個至四個月內,市場對糧食不會會存在大規模的需求,這意味著國內糧商的手中的糧食會造成積壓,至於他們想把糧食賣給省營公司,這根本就不可能,因為公司是根據去年的農戶守稅證明進行收購,我們只需要堅持四個月”

    什麼是釜底抽薪!

    唐浩然並不清楚,但他卻知道,如何給予糧商最大限度的打擊,當然是通過市場行為,而不是“抄”他們的家。

    “至於那些糧商他們根本就支撐不了三至四個月”

    糧商用於購糧的資本,大都是通過民間融資或者銀行貸款,如果糧食積壓於庫中,那麼每積壓一天,他們都將付出巨額的利息,對於糧商而言,這才是最致命的打擊!

    “陛下,那四個月之後呢?”

    “銀行會逼債、債主也會逼債!他們還不出款子的話,法院會拍賣他們的資產,總之,市場最終會解決一切問題,至於其中政府的虧損”

    沉默片刻,唐浩然用平靜的口吻說道。

    “有時候,政府必須在承受一部分虧損,畢竟政府需要承擔一些責任,對國民的責任,我們不能僅只是從利潤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畢竟政府並不是商人,在一定程度上,這一次的損失是為了未來的長遠利益,總而言之,這次必須要把他們的投機之心徹底打消了,只有如此,那些被打痛的糧商,每年才會乖乖的按照政府指導價購買糧食,而不是任意欺壓百姓,若是政府沒有任何表示的話,未來百姓如何相信我們?如何相信政府會保護他們的利益?”

    默默的向前走著,唐浩然並沒有頭去看若有所思的丁仁傑,而只是默默的沿著花園裡的卵石路向前走著,此時他的心中所想的何止只有一個農民的問題,作為這個帝國的皇帝,有太多的問題需要他去考慮。

    現在面對未知的未來,執掌著這個龐大輪船的他,只能小心翼翼的掌舵前行著未完待續。

    裡面小說更新速度快、廣告少、章節完整、破防盜】
regn13 發表於 2018-5-1 14:20
第356章 未來(為新書求支持)

    (無語的新書《鐵血宏圖》已經同步更新,您的每一個推薦、每一個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極為珍貴的!新書不易,還請大家多多支持,拜謝!《鐵血宏圖》群:15o536833,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嘿嘿!再次重申,新書不會影響老書!老書會正常更新。〔網(( ps:這推薦是為新書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錯了!)

    “汽車,或許是由德國人所明的,但是毫無疑問的一點是,是中國人把人類引入了汽車時代。行星變器、充氣輪胎、當然還有革命性的汽車生產流水線在19o5年,中國的汽車製造廠在生產流水線的幫助下,一天可以製造過5oo輛載重汽車。

    而極具諷刺意味的是,中國對汽車以及汽車產業的重視,導致了其育馬業的衰敗根據中俄戰爭的經驗,中**隊相信汽車才是屬於未來的交通工具,因此減少了對於育馬業的投資,以至於其育馬工作並沒有因為中華帝國的建立,而得到進一步的展。

    事實上,千百年來,中國一直未建成的現代的育馬體系,這直接導致中國馬種遠落於歐洲國家,現代養馬業是一個科學化的育種、養殖體系,而這正是中國所匱乏的。

    小型的蒙古馬僅只勉強適合民間騎乘,而不適應現代戰場,同時軍隊和民間不僅需要更為現代的騎乘馬,同樣更需要數量龐大的中型或重型挽馬,在軍隊中步兵、炮兵的重武器搬運、彈藥輸送、各種補給品運輸,這些在都需要軍馬,尤其是重挽馬的協助。在民間交通,同樣需要現代挽馬介入運輸業。

    可以說,馬匹的不足,曾一直困擾著軍隊以及中國民間,儘管在東北總督府期間,東北軍曾投入巨額資金用於育馬,但是隨著汽車這一新式的交通工具的出現,且得益於中國達的汽車工業,在短短數年間,轎車、卡車、客車、拖車,各種各樣的汽車進入到中國的各行各業。

    汽車,迅取代馬車成為中國最重要的交通工具。當全世界的道路上馬匹還在辛苦的牽引著馬車時,在中國的道路上,卡車、客車已經取代了馬車,成為客貨運輸的主力,甚至就是在西藏的高原上,也出現了卡車的身影。

    當全世界受中俄戰爭影響紛紛研究著汽車於軍事運輸上的應用時,中國卻已經走向了另一道路研究汽車直接於軍事上的應用,最終導致了那些裝甲著機槍甚至火炮的半履帶裝甲車的出現,半履帶裝甲車在隨後的短短數年間即進入中國每一支6軍部隊。

    此時,幾乎沒有任何人想到,一場新的6上軍事革命,實際上已經在新生的中華帝國皇家6軍中悄然醞釀……”

    《世界裝甲史》

    弘武五年12月,在西伯利亞的寒流籠罩著北方大地時,在蒙古高原上,諸如海上軍備競賽愈演愈烈之類的消息,對於這片荒漠似乎沒有任何影響,儘管寒風刺骨,厚厚的積雪籠罩著大地,但是在這裡,卻是一片熱騰騰的場面。

    訓練場上,6軍裝甲教導團的百輛戰車、裝甲汽車、自行火炮以及載重卡車正以多路行軍縱列通過國旗飄揚的檢閱台。

    “戰車終於服役了。”

    穿著一身6軍軍裝檢閱著台下部隊的唐浩然,有些不受控制地自言自語道,望著那些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坦克,不對,應該叫戰車才對,他的臉上不禁展現出笑容。

    早在多年前,在對俄備戰期間,唐浩然即開始幻想著裝甲集群的出現,不過這個夢想卻一直受限於技術,而使終未能成真,即便是在對俄戰爭期間,至多也就只是出現了“裝甲車”,那些裝甲車是簡易的,僅只是加裝一層鋼板,再加上幾挺機槍。

    後來,正是那種簡易裝甲的成功,促成了裝甲車,以及隨後的半履帶裝甲車的出現,而且在這個反裝甲技術幾乎為零的時代,那些裝甲厚度不過只有六七毫米的半履帶裝甲的性能足以滿足軍隊的需求,但是未來呢?

    半履帶戰車總歸是脆弱的,中國需要真正的戰車,那種唐浩然最為熟悉的坦克,為此,在過去的多年間,軍方一直在進行著試驗,不過那些試驗卻一直被一個問題困擾著履帶,準確的來說是履帶的壽命。

    普通拖拉機履帶的鋼材無法滿足戰車的需求,而懸掛裝置同樣限制著戰車的使用,畢競6軍需要的不是那種行走一兩百公里就需要進行大修的戰車,他們需要的是可以在戰場,縱橫馳騁的鋼鐵戰車。

    終於,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鞍山鋼鐵公司去年研了新型錳鋼,而汽車公司用多年時間研的新式履帶結構和懸掛裝置的成功,終於令戰車的行駛壽命過兩千公里,而這意味著,戰車可以裝備軍隊,中國6軍終於有了真正意義領先於世界的先進戰車。

    “三人炮塔、五人車組……”

    在唇邊念叨著這些名詞,唐浩然的腦海中回憶著這些名詞,這些名詞看似看不怎麼起眼,但事實,這正是坦克的展趨勢,而這個趨勢,越是經歷了二戰的血雨腥風之後,各國才總結出來的經驗。

    不過,現在,這些名詞與眼前的四年式坦克,都沒有任何關係,四年式坦克更多的像是拖拉機,實際上,它正是以拖拉機的名義研製的,嚴格意義上來說,它並不是坦克,而是類似於坦克的小型履帶式裝甲車,或者套用另一個時空中的稱呼“輕型坦克”。

    確實,他確實太小了!

    小的甚至有些可憐!

    “陛下,四式戰車所採用的全履帶行走裝置,長3.25米,寬1.62米,高1.65米,戰鬥室位於車體後部,上部有一個可旋轉機槍塔,主要武器是一架7.9毫米機槍或一門37毫米步兵炮,根據目前初步制定的配前,每三輛戰車之中有一輛配置37毫米步兵炮……”

    聽取著介紹,於心底感嘆著它的尺寸之小時,並不妨礙唐浩然用望遠鏡觀看著在訓練場作著集團機動展示的戰車,或許它很小巧,但並不妨礙他的威力,尤其是對於步兵部隊的優勢。

    “陛下,四年式戰車採用的是37毫米主炮,配彈達8o之多,其射榴彈可摧毀各類野戰工事,而使用機槍的戰車,就像是移動的堡壘一般,可以攻擊步兵,掩護火炮戰車,基本於6戰上,它完全沒有任何對手,其絕對堪稱是完美的6戰利器。”

    “哎呀,太小了……”

    瞧著那矮小的戰車,唐浩然忍不住輕聲感嘆道,他甚至覺得的有些不太舒服,因為那坦克看起來有點兒面熟,嗯!有點像二戰時日本的豆坦克,尤其是那尺寸,實在是……不怎麼起眼。

    “陛下的意思是……”

    “朕明白,這是技術的關係……”

    技術,之所以研製這種輕型坦克,完全是受限於技術,現在的技術條件還不能夠製造那種十幾噸甚至二十幾噸重的坦克,甚至就是這種“豆戰車”的出現,都已經堪稱“逆天”了,畢竟其它國家甚至都沒有成熟的裝甲車。

    “現在我們的技術只能滿足這一點,但是,我們要著眼於未來!”

    恰在這時,空中一架雙翼飛機拖著轟鳴聲駛過,幾乎是在對俄戰爭結束的同時,東北大學終於明了人類史上的第一架飛機,那時因為戰爭的關係,這個明幾乎不為外界重視,與幾個月後萊特兄弟明的飛機不同,根據唐浩然繪製的簡易草圖設計出的飛機,造型更接近後來的雙翼機,但是其性能卻用了差不多三年的時間,方才逐步完善。

    從去年開始,完善後的飛機開始進入6海軍,作為偵察機使用,而與此同時,機槍亦被加裝在飛機上,由後座射手操作使用,儘管其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但這就是一種“遠見”。

    “這麼說吧,現在確實沒有人能夠對它造成威脅,但是當它出現在戰場上的時候,總有一天,我們的敵人會參照它建造出同樣的武器,如果四年式戰車遭遇同四年式戰車相似的對手,那麼四年式戰車具備摧毀對手的能力嗎?”

    唐浩然的這麼一聲反問,卻讓周圍的人們無不是皺眉思索起來,作為軍人,他們深知這是一種必然,向敵人學習,這是各**隊的習慣,就像現在的俄羅斯,儘管其現在還未從戰爭的創傷中走出,可是他們卻已經建立起了汽車製造廠,開始嘗試著製造汽車,畢竟汽車給他們留下了太過深刻的記憶。

    “陛下,考慮到各國還沒有同類武器,在未來數年內,也不會出現,而四年式戰車的造價亦極為低廉,6軍的計畫是先以四年式為基礎,在進一步挖掘其潛力的同時,再研製新型戰車……”

    一邊觀察著陛下的臉色,商德全一邊小心地試探的道。

    面對這種試探唐浩然並沒有回應,而是繼續拿著望遠鏡看著已經進入訓練場的坦克集群,這次演習實際是一次坦克戰演習,一次在步兵配合下的坦克進攻作戰,在過去的兩三年間,摩托化部隊一直利用裝甲車,進行著相似的訓練,只不過現在使用坦克,那種戰術實施卻同樣的有效,在坦克履帶和半履帶車的碾壓下,這雪原上的訓卻是像極了記錄片中的一幕就像是東線戰場一般。

    “不知不覺,已經十七年了。”

    心裡如此嘀咕著,望著訓練場那由百餘輛戰車和同等數量的半履帶裝甲車組成的裝甲集群,唐浩然的神情顯得極為得意。

    對於外界來說,這些戰車只是戰車,但是對於唐浩然來說,他卻清楚的知道,這些戰車所貯藏著的劃時代意義,而更為重要的卻是,這一切都是他嫡造的,正像那支已經位居世界第三的海軍艦隊,都和這個帝國一樣。

    都由他所嫡造,而嫡造這一切,僅僅只用了短短十七年!十七年前,在“粵秀”號商船上的自己,又豈能料到這一天?

    “陛下,開始實施突擊演練了。”

    一名將軍似乎有故意岔開話題的嫌疑,畢競陛下沉默了這麼長時間,是誰都有些擔心。

    “我嫡造了這一切,可為什麼還是有些不滿意呢?”

    喃喃自語間,唐浩然那透出了太多滄桑的目光迷失在天地之間,在自問其功之後,他卻又陷入一陣迷思之中。

    不是不滿意,而是自己的要求太高了!

    儘管自己一直努力著,但是對未來的不確定,卻使得唐浩然總是不斷的提出新的要求,就像對於那支海軍艦隊一樣,為什麼要投入巨額資金迎接來自太平洋對岸的挑戰呢?

    原因非常簡單,在另一個時空中,日本的“退縮”導致其甘願淪為二流的海軍國家,儘管即便如此,也過其國家實力。但是正是那支二流的海軍導致了其海上的戰敗。正是基於這個教訓,唐浩然才會毫不猶豫的接過來自美國的挑戰,不惜代價的造建一支強大的,足以擊敗美國海軍的龐大艦隊。

    也正因如此,當歐洲的英國與德國進行著海上的軍備競賽時,在太平洋,中美兩國同樣在進行著你追我趕的“戰國艦”軍備競賽,隨著軍備競賽的愈演愈烈,在中美兩國的船台上,兩國的工人都在建造著最新式的戰艦,以保障本國海軍的海上優勢。

    但是相比於美國可以將全部的力量投入到海上的軍備競賽不同,中國除了需要維持一支龐大的艦隊之外,同樣也需要維持一支強大的6軍,如何尋找一個平衡點呢?

    戰車,則成了最後的選擇!戰車將會是中國6軍的一個殺手鐧,一個用於平衡與他國6軍差距的平衡點。

    “難啊……”

    輕嘆口氣,唐浩然的臉露出一些無奈之色。儘管他並不願意以傾國之力投入這場軍備競賽,但是作為這個帝國的締造者,他卻不得不投入全部的力量,以便令中國在那個未知的未來中,佔據全部優勢。

    “這些選擇實在是太過困難了……”

    那一聲感嘆戛然而止,唐浩然順手抬起瞭望遠鏡,繼續看著演練場正在進行的攻擊演練。他非常清楚,這個國家並沒有任何選擇,只能不斷的迎接來自外部的挑戰,只有如此,才能保證國家處於不敗之地……(未完待續。)8
regn13 發表於 2018-5-1 14:20
第357章 走向戰爭(為新書求支持)

    (無語的新書《鐵血宏圖》已經同步更新,您的每一個推薦、每一個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極為珍貴的!新書不易,還請大家多多支持,拜謝!《鐵血宏圖》小說群:150536833,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嘿嘿!再次重申,新書不會影響老書!老書會正常更新。ps:這推薦是為新書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錯了!)

    “奇蹟!

    在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奇蹟,對於奇蹟的認知,在世界各地人們總有著這樣、那樣的看法,人們會為了某一個事物是否為奇蹟而爭執不下,這是一個奇蹟,面對許多事物時,人們總是在那裡爭論著,這是否是一個奇蹟。

    當然結果各異!

    在這個世界上有什麼是公認的奇蹟呢?

    對於二十世紀來說,有一個奇蹟是眾所周知,同樣也在世界範圍內為世人所公認中華帝國的崛起。幾乎任何一個歷史學家在研究二十世紀曆史時,都無法避開一個話題中華帝國。

    與其它國家不同,中華帝國幾乎與二十世紀同步,1902年之後的世界的歷史就是中華帝國的歷史,在那個時代所發生的事物,都或多或少的帶著中國的影子,幾乎所有的世界事務,都有中國的參與。

    回顧歷史,中華帝國的崛起永遠都會吸引歷史學家、經濟學家的注意力,這是一個奇蹟,這一點任何人也不會加以否認,誰能夠想像,中國人在短短三十年間,即達到了歐洲人需要用一百年甚至兩百年才能達到的目標。

    有人如此形容中國“在他之前,這個國家瀕臨絕境,民族處於長達兩百五十八年的殖民奴役之中,而在他身後,這個國家是世界上最強大、最富足、最發達的國家,這個曾被人譏諷為“東亞病夫”,遭受歐洲列強欺凌的國家,此時卻是世界的領導者”。

    他是誰?眾所周知弘武皇帝。

    我想在世界範圍內,從來沒有一個人能夠如此深刻的影響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甚至全世界。當然在英國的歷史上,也從沒有任何一個敵人,比他更為危險!

    生活在世界範圍內的十億中國人,依然受益於其所建立的帝國,他們享受著前輩創造的幸福與安逸的生活之中,富足而安定的國家環境使得這個國家可以投入相當於世界其它教育總和的資金用於民眾的教育,教育的發達確保了他們的主宰地位,這是其科學和技術遠遠領先於世界的根本。

    ……他們(中國人)可以安然地享著中國的建築成就縱橫歐亞大陸的高速公路、高速鐵路,一座座華資的連鎖飯店……在週末的時候,他們可以流連於各地的藝術中心和畫廊,可以一邊吃著美味的食物,一邊盡情欣賞著在世界範圍內受到追捧的“大片”……這是一個屬於中國的千年時代,甚至於連上帝都會流露出嫉妒他們的生活……

    而這樣的平和的環境,得益於這個帝國的締造者以及在其統帥的中華帝國在帝國成立之後的不到四十年內,進行的兩次世界大戰的勝利所獲得的萬世太平。經過百年的發展,中華帝國已經成為了真正的世界第一帝國。

    儘管冷戰的陰雲依舊與中國與德國之間瀰漫著,戰爭的威脅仍舊存在,但是中華帝國的國民們,能夠獲得這樣的安逸時光,也正好得益於二次大戰的順利終結。冷戰或許無法避免,但是在熱核時代,沒有任何國家願意走到那一步。

    而相比於德國,中華帝國的領土實在太過廣闊,除了偽清帝國遺留下來的國土之外,1902年的對俄戰爭,令其獲得了整個西伯利亞、東瀛四省,加之夏威夷以及南洋特別自治領(均得益到東北總督府以虛弱的國力進行的軍事冒險所得)當然還有帝國僅有的殖民地菲律賓。

    在1902年帝國成立時,作為世界上國土最為廣闊的帝國,人們都曾天真的以為,這個龐大的帝國對領土的野心也許已經就此止步了。但人們的想法實在是太過天真了,僅僅十年之後,隨著軍備競賽的加劇,戰爭終於爆發了。

    在歐洲陷入德國挑起的戰爭的同時,全世界終於體會到什麼是“黃潮”數百萬中*隊在短短十幾個小時內,既從雲南、廣西以及南方自治領經以陸海並進的方式,呼喊著“解放亞洲”的口號,湧入了東南亞,南亞以及太平洋各地。

    法屬中南(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馬來西亞、爪哇、蘇門達臘等地成為了他們的衛星國,而曾經龐大的英屬印度,則被其分割在成為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錫蘭以及海德拉巴、克什米爾、朱納格特、焦特普爾、博帕爾和印多爾等多達二十幾個獨立國家,但是無一例外的是,這些所謂的獨立國家都是其衛星國,其政府、國防以及外交在亞洲議會中接到中國的全方面“指導”,而中國更是通過跨國公司掌握其國家經濟大權,也正是從那一時期,在世界詞彙字典中,多出了一個新的名詞新殖民主義。

    他們真的解放了亞洲!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確實如此!

    亞洲議會的三十五個成員國似乎向人們表明這一事實,但是在亞洲之外呢?

    澳大利亞、新西蘭淪為了帝國的行省,新幾內亞、法屬波利尼西亞以及巴拿馬成為了帝國的海外行省。

    他們在領土上的擴張並沒有就此止步,正如其趁著英國陷入戰火,搶走英國的亞洲以及太平洋領地一般,其同樣染指了非洲,他們的軍隊在肯尼亞登陸,隨後比屬剛果、羅得西亞以及南非,無不淪入其魔窟,大半個非洲籠罩在從未曾有過的殘酷殖民統治之中。

    如果說在亞洲中國人推行的是新殖民主義,那麼他們在非洲推行的就是*裸的殖民統治而且是帶有“種族色彩”的殖民統治幾乎是在其佔領非洲殖民地之後的第一時間,其便進一步打壓土著人的政治權利,制訂了一系列的種族隔離政策(作者並未指出這些種族隔離政策實際上也不是中國的發明,大多數都是從英國人那裡繼承來的,而且種族隔離政策的強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英法煽動黑人暴動。)。

    在中國的統治下其從各個方面加劇了種族隔離的政策。1913年,不同種族之間的通婚被明令禁止。1914年,跨種族的性行為也成為犯罪。殖民地政府從1915年開始實行強制的種族分類制度,推廣身份證,並在身份證上標明種族。同年,非洲各殖民地被正式劃分成不同的區域,分給不同的種族。

    儘管自50年代起,種族隔離政策導致了持續至今的叛亂,但中國似乎仍沒有放棄殖民地的意願他們堅稱:在任何時期,帝國絕不會以犧牲海外領地國民的利益作為代價換取和平。而作為代價的就是,中國必須要在非洲保持一支多達一百萬人的駐軍以及三百萬土生華人組成的民防隊。

    長達五十年的治安戰的代價是千百萬黑人的死傷以及十數萬中*、民防隊的死傷,千百億華元的軍費開支,這一切值得嗎?

    每當有人問及的時候,中國官員的回答是永遠是值得!

    不棄寸土!

    這甚至是中國捲入兩次世界大戰的根本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因為香港以及九龍、琉球英屬領地以及租借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因為美國試圖將中國趕出巴拿馬。而為了維持這看似並不起眼的利益,中國毅然選擇了世界大戰作為回應。

    面對這樣的一個超級國家,全世界對其動武或者制裁或者限制,甚至說種族歧視什麼的,都得仔仔細細的考慮因為這個國家,具有毀滅世界的能力。儘管德國也具備同樣的能力,但是我們必須要看到的一點是德國從60年代起,德國已經開始全方位的收縮,在隨後的四十年間,從德屬北美自治到德屬北美的獨立,而相比之下,直到十年前,中屬北美才得已自治,而其帝國國會之所以同意這一點,完全是因為二十年前,華裔移民的人口比例終於超過華屬北美歐裔人口比例。

    所以,今天,每當人們討論著這個龐大的帝國將會給世界帶來什麼樣的和平時,我需要提醒諸位的一點是從歷史上看來,他們絕不會放棄那怕絲毫利益,以滿足其它國家的利益,即便是一時的放棄,也是為了獲得更為長遠的利益。

    而這一切需要追根溯源到帝國成立之初,從1902年,這個帝國取代的滿清帝國的那一刻開始說起。就是在這一刻,中國開始走上真正的對外擴張與構建大帝國的道路。儘管這條路十分的困難,儘管這條路充滿著未知的風險,但是他們仍然堅持走向那條擴張之路,決心直到最後的成功,也不會停下來。

    今天,一些人妄想著與他們分享和平,我想引用一句中國的俗話無疑對牛彈琴!”

    《帝國風雲》

    作為一名海軍軍官,對於金梅爾來說,他實在是太過年青了,對於年齡不過只有26歲的他來說,五年前,還是一名海軍軍校生的他曾隨同大白艦隊訪問過中國的橫濱以及英國治下的香港。

    而現在,他卻作為一名駐華海軍武官,來到了中國。為何會成為一名駐華海軍武官,這完全得益於一個原因他是海軍中少有的熟悉漢語的軍官,四年前,在大白艦隊的航行結束後,於橫濱初睹“戰國艦”的震撼,使得他在返回安納波利斯海軍學校立即向學校中的中國留學生請教學習漢語。

    在他畢業之後,以建造“戰國艦”為主要展現方式的中美兩國海上的軍備競賽,使得他這個“中國通”成為了同屆學員中的明星甚至就連總統也知道他的名字,也正因如此,在艦上服役一年之後,他被調至中國,任駐華大使館的海軍武官。

    而他之所以來到南京,是為了收集中國海軍的情報。同時更充分的瞭解這支年青的艦隊,儘管在某種程度上,美國海軍也和他們一樣年青十幾年前,他們都是一支地區性的艦隊,而現在,雙方的實力懸殊不過僅只是三艘“戰國艦”,可以說,在這場競賽之中,雙方都是寸步不讓式的競爭。

    也正因為差距如此之小,才使得他們更需要瞭解這支艦隊,瞭解中國海軍,不過受限於中國的外交政策,金梅爾上尉卻無法前往他更感興趣的珍珠港或者橫須賀,尤其是前者,珍珠港中國在太平洋上最大的海軍基地,同樣也是中國海軍掌握太平洋的前進基礎,也正是因為中國人對珍珠港的掌握,才會使得整個美國西海岸,幾乎日夜都面臨著戰爭威脅,隨著軍備競賽的愈演愈烈,甚至西海岸的州都在呼籲修建海軍要塞,以阻擋來自中國的威脅。

    不過儘管他不能夠直接前往珍珠港,那片禁止外國人進入的禁區,但並不意味著他不能通過其它渠道獲得那裡的消息,比如,他可以通過一些朋友從側面瞭解太平洋艦隊。

    “號外,美國國會批准建造四艘紐約級戰列艦!”

    “號外,太平洋軍備競賽愈演愈烈……”

    行走在街頭,金梅爾聽到賣報人的大聲呼喊,國會批准四艘紐約級戰列艦,對於中國新聞界而言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但是他卻知道,中國的那些同行們根本就不驚訝,他們的情報人員早已經獲得了這一情報,況且,國會的討論本就是半公開的,只是批准與否的問題罷了。

    甚至就在華盛頓的國會議員們討論著是否批准紐約級戰列艦的建造時,中國海軍參謀部就已經做出了一個決定建造六艘帝王級戰列艦。

    早在去前,中國人就已經把他們歷史上的朝代建造一空,而現在,他們開始選擇歷史上的那些皇帝為主力艦命名,有時候歷史悠久也有著一定的好處,比如美國,如果49個州與華盛頓特區名稱用完了,恐怕海軍就需要為考慮新的主力艦命名規則了。

    不過似乎,這一切都還很遙遠,至少現在,兩國海軍還不用考慮這個問題,對於兩國海軍而言,更為重要的問題是,不讓對方超越自己。

    “也不知道,今天他會因為自己帶去的消息產生什麼反應?”

    默默的向前走著,想到即將到來的會面,金梅爾不禁有些期待……(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5-1 14:21
第358章 陰謀(為新書求支持)

    (無語的新書《鐵血宏圖》已經同步更新,您的每一個推薦、每一個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極為珍貴的!新書不易,還請大家多多支持,拜謝!《鐵血宏圖》小說群:150536833,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嘿嘿!再次重申,新書不會影響老書!老書會正常更新。ps:這推薦是為新書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錯了!)

    南京的民生路林蔭道上的一家西餐廳內,金梅爾走到一個人的跟前。

    “你好,我的朋友!”

    看著面前的這個人,金梅爾不禁想到在兩人在畢業後的第一次見面那是在中國海軍部的招待宴會上,而眼前的這名海軍少校,他曾經的同學建議與他共進午餐,同時談一些可能涉及雙方利益的事情。

    當時他的神情完全是善意的,也正是從那時候開始,兩個人便開始進行私下的“情報交流”。當然這種情報交流,是兩國海軍高層默許的,至少在某種程度上。

    “還和往常一樣?”

    方諧之指著桌上的紅酒補充道,

    “張裕的怎麼樣?”

    對於酒水,金梅爾自然沒有什麼意見,實際上,他的用意並不在吃東西,他迫切的需要知道一些事情。不過瞭解老同學習慣的他,還是慢慢的開始享用著餐點,在南京,正宗的西餐廳並不多,但是這家西餐廳卻極為出色,餐廳的老闆據說曾經是上海的猶太富商,不過最終他所有的財產租界內的地產都在中國政府刻意操作下為其所收回,只得與這裡開設餐廳。

    鋪在寬闊林蔭道上的法國梧桐樹葉已經開始發黃,變得像金屬一樣,呈現出智利蜂蜜的顏色。然而見不到一點秋意,天氣顯得有些太過暖和和,面對柔和的陽光,在享用完牛排之後,金梅爾用平靜的語氣說道。

    “方,我需要知道,你們是不是準備把這場競賽進行到最後?”

    方諧之這位海軍少校。不知為什麼奇怪地聳聳肩膀,輕聲答道:

    “為什麼不呢?”

    “你應該知道,如果你們執意進行下去的話,華盛頓只有迎接一切挑戰。”

    於金梅爾和許多美國人看來,現在美國無疑處於防禦的一方,他們是被迫面對來自中國威脅,而相比於之下,對於控制著夏威夷的中國人而言,他們完全掌握著太平洋的主動權。

    方諧之又看了看面前的美國人,便陷入了沉默之中。

    “羅斯福以為,他把他的艦隊,二十艘戰艦組成的龐大艦隊派來的時候,僅只有十艘戰艦的我們會因此退縮,他試圖他的那支龐大的艦隊威懾我們,迫使我們作出讓步,那麼就讓我們用“戰國級”回答他們中國迎接挑戰!”

    他清晰地記得那個細雨濛濛的日子。在海軍軍官學校的禮堂內,陛下向軍校內的兩千餘名在校學生發表的講話。這個講話具有特殊意義。白紙黑字,一篇發言中提出了整整一套計畫一套迎接來美國挑戰的計畫。

    也正是從那時候開始,中美兩國開始了海上的軍備競賽,而在歐洲,圍繞著“戰國艦”的海上的軍備競賽同樣也已經展開,從那時起,太平洋與大西洋一樣,同樣為戰爭的陰雲所籠罩著。

    “你應該知道,相比於中國,你們的艦隊,對美國的威脅無疑是更大的,畢竟,珍珠港在你們的手中……”

    面對中國來自海上強勁的挑戰,美軍海軍在總體戰略上處於守勢,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珍珠港,每當兩國海軍提及珍珠港的時候,總會用截然不同的語氣去講述這個歷史,中國海軍會感嘆著皇帝陛下的遠見,至於美國海軍,更多的卻是遺憾,他們只差一點,就扭轉了局面,如果當年他們獲得國會的支持,也許現在,處於守勢的將是中國海軍。

    “一個珍珠港等於一隻戰列艦隊!”

    想到美國報紙對珍球港的評價,方諧之只是微微一笑,然後用餐巾擦了下嘴唇,笑說道。

    “我想,這並沒有改變,我們的軍艦噸位少於貴國的事實!”

    “但是你們的戰國級卻比美國多出三艘!”

    兩個人說的都是事實美國的海軍軍艦噸位多於中國,這是因為美國海軍擁有數量更多的舊式戰艦,而中國則在戰國艦上佔據優勢,畢竟中國首先開創了這個海軍的新時代。

    實際上,作為中美兩國的低層海軍官員,他們之間的對話,在某種程度上是受兩國海軍默許的對話,畢竟,在一定程度上,兩國海軍都非常清楚,長久的對抗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尤其是現在愈演愈烈的海上軍備競賽,甚至已經超過了德英之間的競賽。也正因如此,現在兩國才會需要更多的勾通與理解。

    “我們建造了四艘紐約級,而你們呢?卻用建造六艘更為強大的戰艦作為回答,對嗎?”

    端起手中的酒杯,看著金梅爾,方諧之不予置否的聳聳肩膀。

    那六艘即將開始建造的戰艦,何止更為強大,根本就是開創了新時代,其排水量達到史無前例的32000噸,四座三聯裝炮塔使用的是威力驚人的14英吋50倍艦炮,這是世界上威力最為強大的艦炮,如果說戰國艦開創了一個時代,一夜之間淘汰了所有的前戰國艦,那麼新型的戰艦甚至有可能淘汰火力相對較小的“戰國艦”。

    當然,這只是一種假設。

    “面對挑戰,我們只能給予正確的回應!”

    什麼是正確的回應,就是強大而毫不示弱的決心。但是在另一方面,方諧之未嘗不知道,現在的軍備競賽對於國家意味著什麼,六艘新型戰艦的造價高達2.7億元。原本這筆錢是可以用工業或者經濟建設上,而現在,國家卻只能投入於艦隊。

    “長時間的軍備競賽,勢必將會影響到我們兩國的長遠利益,出於……”

    盯視著面前的方諧之,金梅爾根據華盛頓的指示,透露出一個信號。

    “兩國長久和平的考慮,也許,我們可以就一些問題,達成某種共識。”

    “比如?”

    “比如我們可以相應的減少軍艦的建造,而作為回報,我們希望你們的海軍力量進行收縮,畢竟,現在整個美國的西海岸都處於人心惶惶之中,甚至在西海岸的某些地方,一些父母都不敢讓孩子們出門上學……”

    美國西海岸之所以會這般的恐懼,完全是因為海上軍備競賽的愈演愈烈。

    “我的朋友,你必須要知道,美國是一個兩洋國家,美洲大陸將美國的海軍分割成了兩支艦隊,即便是現在我們的噸位超過你們而且這是有水份的,畢竟我們擁有更多的老式戰艦,也無法改變你們在太平洋上處於的優勢,現在面對德國的挑戰,英國已經將海上的力量完全收縮回了英國本土,這使得你們無須考慮來自英國的威脅,但這卻是美國需要面對的,我們的海軍,不得不在兩大洋面對兩個方向的威脅,而反觀貴國,你們卻可以全神貫注的注視著太平洋,你們的太平洋艦隊擁有九艘戰國艦,而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卻只有七艘,你可以輕易的把另外四艘軍艦從菲律賓、長崎調至太平洋,而美國想要調動另外四艘戰列艦卻需要繞道雷恩角,無論如何,你們都有著在太平洋上的全面優勢,更重要的是,你們擁有夏威夷!”

    美國要作出讓步!

    只是一瞬間,方諧之便意識到對方透露出來的信息,難道美國準備在太平洋問題上作出讓步嗎?羅斯福無法繼續他的海上競賽了嗎?

    不,怎麼可能呢?

    現在美國剛剛通過建造四艘紐約級的提案,在這種情況下,羅斯福怎麼可能做出讓步?

    “你們不是正在修建巴拿馬運河嗎?我想很快,你們的局勢就會得到很大程度上改變,到時候,你們的艦隊可以通過運河進入太平洋!”

    可以說,美國修建巴拿馬運河,是海軍一直以為最為警惕的,這意味著,美國未來可以通過運河調動他們的兩洋艦隊。

    “你先聽我說完,我的朋友!”

    “那麼,你們的提議是?”

    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的同時,方諧之用儘可能平靜的語氣詢問道。

    “珍珠港!”

    “……中國海軍部宣佈將四艘戰國級戰艦調至本土,極有可能駐守於橫須賀、長崎,在很大程度上,這是美國外交政策的成功……”

    讀了報紙上的新聞,約翰遜放下報紙,然後從椅子上站起來,離開餐廳之後,他便來到了街上。

    十月,儘管華盛頓的天空看似很好,但是卻飄著菲菲細雨,人們躲在雨傘下,僻裡啪啪地路過水窪,此時,對於這些路人來說,報紙上的新聞是無法引起他們注意的,他們只是專注的走著路。

    而約翰遜卻是漫無目的地在城裡漫步。讀了報紙上的文章之後他無法集中精力。因為報紙上的新聞透露出來的信號是中美兩國海上軍備競賽達成某種共識的結果。

    這會不會有什麼陰謀呢?

    作為一名情報人員,對於他來說,他需要瞭解一切有關美國的情報,這才是他被派至美國的目的所在,不過,因為種種原因,他並未能進入美國海軍,因此無法獲知海軍的情報,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美國確實減少了兩艘“紐約級”的建造,而相應的作為回報,中國海軍也減少了兩艘,於此同時,又將四艘軍艦調回本土,這意味著在太平洋上,中美兩國的力量又恢復了某種程度上的平衡。

    不過,對於中國太平洋艦隊而言,這種影響並不大。一直以來,海軍對主力艦的要求都是應具備快速的全球投放能力,戰列艦的續航力和自持能力,普遍超過同期的其它國家軍艦,以便在可能爆發的海戰中給予敵方致命一擊,確保對海洋的實際控制。縱觀其指導思想,仍然體現出攻勢原則“拳頭只是收了回來,卻隨時可以更迅猛擊出”。現在的收縮,對海軍並沒有太多的影響。只要海軍願意,可以隨時向珍珠港增派艦隊,而這更多的是為了安撫美國人。

    但,這會不會是羅斯福的陰謀呢?

    因此,當約翰遜發覺自己走到了市中心時,他不禁心中一驚。對面就是英國使館。高大的建築不時有人出出進進。現在已經9點鐘,開始上班了,他就這樣站在報亭旁,瀏覽著報刊雜誌,賣報人把寬大的帽子壓到眉際。每當聽到他聲嘶力竭的叫喊,約翰遜的身體似乎都在隨著他的身體震動著。

    “看一看太平洋上歷史性的變化,美中兩國達成共識……”

    太平洋海上軍備競賽的某種程度上的結束,對於美國而言,是一個大新聞,對於中美兩國而言,無疑都是極為有利的,至少在某種程度上,約翰遜相信,今天晚上,西海岸的美國人終於可以睡踏實了,現在,他們的太平洋艦隊終於佔據了“上風”,擁有7艘戰國艦,而中國的太平洋艦隊卻只有五艘。至少在數量上,他們佔據了優勢,不過,這種優勢也僅只是數量上。

    約翰遜望著進入使館的英國人。這些人雖說都穿著便服,但是卻好像都穿著制服似的:黑色的皮鞋、黑色的西裝、緊繃繃的褲子、扎得很窄的領帶,斗篷短短的,看起來粗笨難看,一般是駝色或者灰色。

    他們走著,彼此愉快地交談。施季裡茨有些明白他們正在談論什麼,他覺得從他們的面部表情判斷一一他們在講一些無足輕重的小事,不過,顯然其中肯定有一些人在談論著中美兩國之間的協議。

    “是他!”

    就在這時,突然,約翰遜注意到一個人進入了英國大使館,也許其它人不會注意到他,他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年青人。但是作為一名情報人員,他卻非常清楚那個人的身份,清楚的知道,他與羅斯福總統的關係。

    他怎麼會在這裡?

    就在詫異之餘,約翰遜突然驚訝的發現,出館迎接那個年青人的居然會是英國大使,這又透露出了什麼信號?如果只是普通的拜訪的話,英國大使顯然不需要接待這個人,可這又是為什麼?

    眉頭緊皺著,約翰遜隱隱意識到,也許,一切正像他之前猜測的那樣這是一個陰謀,一個針對中國的陰謀!

    但,會是什麼樣的陰謀呢?(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5-1 14:21
第359章 英美之間(為新書求支持)

    (無語的新書《鐵血宏圖》已經同步更新,您的每一個推薦、每一個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極為珍貴的!新書不易,還請大家多多支持,拜謝!《鐵血宏圖》小說群:150536833,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嘿嘿!再次重申,新書不會影響老書!老書會正常更新。ps:這推薦是為新書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錯了!)

    天上巨大的,銀白色的,上面繪有巨大金龍的飛艇在慢慢於空中航行著,在飛艇的下方艙室內,一枚枚的炸彈被投擲下來,在爆炸的煙雲之中,濃煙自大笨鐘處冒出。地面的人群開始騷亂、尖叫、奔跑……

    倫敦在爆炸的中劇烈燃燒著,曾經的地標在烈焰中燃燒著……

    這當然不是真實的,準確的來說,這不過只是報紙上的一個畫面,但是卻充分體現出了歐洲對於“****”的理解。

    如果說中俄戰爭讓那些歐洲人意識到什麼。恐怕就是這個國家令人驚嘆的潛力他們動員了近四百萬軍隊,在許多歐洲人的眼中,中國就是憑藉著“潮水般的人海”將俄羅斯帝國碾壓成了碎片。

    而對於各國的軍事專家來說,他們所看到的卻是中國人並沒有發揮出他們的人力優勢,而是用數量更少的軍隊,依靠足夠優良的武器,輕易瓦解了俄國人的抵抗,幾乎摧毀了整個俄羅斯帝國。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因為他們不但人多,而且部隊的戰鬥力亦不遜色於歐洲軍隊。

    也正因如此,“****論”終於為歐洲人所接受,而在中俄戰爭中令世人驚訝的飛艇,與龍一同成為了新生的中華帝國的象徵,幾乎每一個歐洲人都相信,中國人已經用飛艇主宰了天空,在他們單純的意識中,未來,當中國與歐洲爆發戰爭的時候,中國人勢必會用飛艇摧毀歐洲的一切。

    即便是英國,這個當今世界第一強國,面對來自空中的威脅時,民眾也表現出了相應的恐懼。而在經歷了波斯的石油、南非的金礦等外交紛爭之後。

    在1908年的倫敦,已經不再有任何人會去談論“中英條約”,反倒是“****”的言論愈演愈烈,至於那副飛艇摧毀倫敦的卡通漫畫,更是為英國人普通接受,在許多英國人看來,中國已經成為了英國的一個潛在的威脅,甚至不遜於德國。

    “德國海軍永遠無法真正威脅到光榮的皇家海軍,皇家海軍或許是戰無不勝的,但他們卻只能航行於海上!”

    這才是英國人真正的擔心的地方他們相信中國人主宰著天空,他們根本就不相信自己有能力阻擋來自天空的威脅,因為皇家海軍是沒有翅膀的!

    “我們必須要盡快調整自己的外交政策,英國正在面臨著從未曾有過的威脅,在歐洲德國人試圖在海上的挑戰英國,而在亞洲,中國海軍同樣野心勃勃的建造著軍艦,甚至就連俄國人,也在建造著新的軍艦……英國已經到了最為危險的時刻,在這一時刻,我們的盟友在什麼地方?”

    張伯倫這擲地有聲的演講,實際上標誌著英國放棄了光榮孤立,四年前,英皇愛德華訪法國,儘管最初受到極大的冷遇甚至敵視,但是社交手腕高超的他最終還是贏得了法國的支持,最關鍵的是,在隨後秘密會談中,英法就殖民地問題達成了妥協,簽署了《暹羅宣言》和《摩洛哥協定》,這個協議不但化解了英法關於埃及問題的矛盾,還使得英法從法紹達危機後的劍拔弩張的一個極端走到了另一個極端,而且還成功的通過出賣摩洛哥,使在該國有重大利益的德國陷入到和法國的爭鬥之中。從而加劇了德法敵意。

    從1904年開始,而對德國的造艦,在民眾的狂熱情緒的左右下,英國皇家海軍近乎“瘋狂地打壓對手”的造艦計畫嚴重衝擊了德國的安全,使得德國不得不開始加入造艦競賽。而當英國陷入“德國的海軍計畫已使得英國面臨了自拿破崙戰爭以來最大的威脅。”的狂熱情緒中時,在英國人同樣注意到太平洋上的軍備競賽。

    作為“戰國艦”的發起國,中國與美國之間的海上軍備競賽,同樣也是如火如荼一般,7艘

    “戰國級”開創了海軍軍備的新紀元,令世界各國都看到了趕超英國的機會。而太平洋對岸的美國同樣向這個新生的海軍國家發起的挑戰。南卡羅來納級、拉特拉華級、佛羅里達級……激烈的海上軍備競賽,佔據著世界報紙的主流,似乎整個世界都被“戰國艦”所點燃了,正像“戰國艦”的象徵一樣世界進入了戰國時代。

    而在這個戰國時代,英國需要自己的盟友!

    曾幾何時,英國試圖通過與法國以及俄國的結盟,以緩解來自德國的壓力,但是俄國內亂期間,德奧兩國的急時干預,卻使得這種可能性降來零,甚至俄國與法國亦已經決裂,三皇同盟又一次出現在世人的視線之中。

    至於中國,在英國人看來,同樣也是不可靠的,或者可以說,英國本身的不可靠,導致了中國不得不倒向其它的國家。但是在這個戰國時代降臨時,英國卻不得不千方百計的選擇結交一些新朋友。

    倫敦的秋天真是讓人厭煩!雨水不斷!

    置身於辦公室中的格倫斯,整個人顯得有些焦慮,作為外交部的官員,他發現自己無法掌握外交大臣的動向,這無疑是極為危險的。

    “難道最近會有什麼新的秘密協議?”

    在心裡感嘆了一聲,格倫斯然後揉了揉他自己那因為陳年舊傷此刻隱隱痠疼的左肩,那是在東北的情報學校中落下的舊傷,當然,對於瞭解他的人來說,這個舊傷,卻是他在劍橋時留下的。

    作為外交大臣辦公室的成員,格倫斯發現自己居然不知道大臣閣下這幾天的行程之後,他立即意識到了問題所在通常大臣的行程並不是保密的,更準確的來說,對他是不會加以保密,如果大臣有不想讓別人知道的話要說,那麼做為辦公室成員的他,也會獲知其動向。很少像現在這樣,完全不知道他在什麼地方,並且事先沒有任何暗示。

    “肯定是有什麼大事件,但會是什麼事?”

    能夠在眾多的“潛水艇”中,最終進入英國政府高層,格倫斯有著自己的過人之處,對情報工作的敏感,正是他最大的優勢,也正因如此,他才會得到上級官員的賞識,進入外交大臣的辦公室,而現在,他的敏感讓他立即拿起了桌上的一份文件。

    這是一份來自駐美大使館的公函,看似沒有透露出太多的信息,但是在仔細翻閱之後,他突然意識到了問題所在美國極有可能同英國結盟!而大臣的“失蹤”正是與此有關。

    實際上,作為外交大臣的格雷並沒有“失蹤”,他當然也不可能“失蹤”,實際上,此時他正在距離倫敦二十幾公里的一座莊園內,接待來自美國的羅斯福總統派來的特使威廉?霍華德?塔夫脫。

    “特使閣下,快請進來吧!”

    在威廉?霍華德?塔夫脫剛一走下汽車,格雷便上前和他握手,對於這位美國的陸軍部長,格雷並不陌生,他是美國總統的親信,現在其以特使的身份訪問英國,當然不是為了陸軍事務,畢竟,英國的陸軍並沒有什麼值得考察的。

    嗯,對於外界來說,他之所以來到英國,是為了直接同英國公司協商購買機槍的事宜,當然,這不過只是掩人耳目。

    “先生們,請。”

    在會議桌前,格雷拿起一盒大號雪茄伸到塔夫脫的面前。

    塔夫脫很自然地伸手從盒子裡揀出一隻雪茄,然後和大臣一起噴雲吐霧。然後便像聊天一樣的聊了起來,實際上,早在華盛頓,兩國就已經秘密的就一些問題達成了共識。

    “我想,現在,貴國應該不會再站在中國的一方了吧?”

    塔夫脫的目光是盯在格雷臉上,對於英國人,他可非說極為瞭解,他們的行徑卑劣,置其它國家的利益於不顧,從來只有英國的利益,在夏威夷事件時,他們寧可看到中國佔領夏威夷,也不會支持美國,在中俄戰爭時,他們更是站到中國的一方。現在,面對來自德國的威脅,以及中國正在尋求新的保障,他們卻又開始親近美國。

    “當然,就像美國現在不可能繼續支持俄羅斯一樣……”

    作為一名大英帝國培養出來的外交官,格雷無疑是極為出色的,對於塔夫脫毫不客氣的言語,他根本就沒有任何不快,而只是一言指出一個現實,國與國之間,只有永遠的利益。英國或許曾支持過中國,但是美國同樣也支持過俄羅斯,而現在,他們都不可能有再支持這兩個國家。

    “……我們必須要看到的一點是,現在,在太平洋的對抗之中,美國無疑是處於下風的,儘管相比於美國,中國的財力更為窘迫,但是,相比於美國,他們寧可承擔沉重的經濟壓力,也不會在艦隊問題上作出太多的讓步,因此,我想,現在美國真正的問題是,如何面對來自中國的壓力。”

    格雷繼續開門見山的說道:

    “我們都注意到,面對中國的威脅美國不得不迎接挑戰……”

    塔夫脫並沒有因為英國對美國實力的推崇而顯露出任何喜悅,他只是安靜的坐在那兒,仰面看著面前坐立的大臣閣下,等著對方開出交易價碼來。

    實際上,對英國的瞭解,使得他知道,到20世紀初,英國的對外政策的核心已進化為了“姑息強國”,也就是絕不與對英國造成最大威脅的潛在敵國直接翻臉對抗,為此哪怕犧牲其他國家的利益也在所不惜。英國選擇去“姑息”的強國的標準主要有二:一是實力要強大到很難戰勝,其戰爭強力和戰爭潛力都要足夠大;二是要對英國的世界性戰略地位有直接威脅,而且很難消除這種威脅。

    而美國恰好符合這一標準,而中美兩國之間的造艦競賽,但是以美國海軍的造艦計畫推進速度以及其經濟實力,美國海軍超過英國皇家海軍就只是個很現實的時間問題。從建造無畏艦開始,或許不會超過15年!事實上,以費希爾上將為代表的皇家海軍將領對馬漢的那個論證了給皇家海軍撥款必要性的學說深以為然。它們在通過“大白艦隊”目睹了美國海軍崛起起的同時,甚至於連想都沒有想過要將美國作為自己的對手。以至於海軍大臣賽爾伯恩曾經私下抱怨,第一海務大臣將大西洋另一邊的艦隊給忘了。

    這一切背後其實並非矛盾,核心在於英國已經意識到了按照其“姑息大國”的外交邏輯,美國的發展是勢不可擋的。當然,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在太平洋上,還有一個國家在牽絆著美國的注意力。美國的軍備競賽,是與中國之間進行的,也正因如此,英國才會對美國選擇“縱容”,當然,他們縱容的並非僅僅只有一個美國,甚至包括中國,美國同樣也在縱容著中國海軍的14英吋艦炮,就是由維克斯公司研製。中國海軍依然在引進著大量的英國海軍技術,這都是英國的刻意縱容。

    而這正是英國外交的核心,而這也是塔夫脫需要解決的問題,從根本上解決的問題。

    “……經過在華盛頓的商議……”

    終於,塔夫脫開口說話了。

    “有鑑於當前的形勢,以及中國在近期所表現出的咄咄逼人的態勢,我們認為,美國與英國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利益上的共同……但是,我們必須要看到的是,現在美國正在千方百計的,同中國調整關係,而不是惡化兩國之間的關係。”

    塔夫脫飛快地說完最後一句話後,緊緊抿著嘴注視著格雷,無疑他是在用這句話提醒對方,現在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軍備競賽,正在趨於緩和,換句話來說,相比於美國,英國更需要這個同盟。

    “閣是指中國在軍艦上作出的讓步嗎?”

    面對塔夫脫的話語,格雷差沒有表現出任何緊張之間,他只是將目光從塔夫脫的身上收回來,而後用平靜的語氣說到。

    “那麼貴國是否瞭解到一個事實,維克斯公司已經接到了中國海軍的為其研製15英吋艦炮的定單呢?我想,貴國應該首先瞭解這一點!我相信,這亦是中國海軍在軍艦上作出讓步的根本原因!”(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5-1 14:21
第360章 對與錯(為新書求支持)

    (無語的新書《鐵血宏圖》已經同步更新,您的每一個推薦、每一個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極為珍貴的!新書不易,還請大家多多支持,拜謝!《鐵血宏圖》小說群:150536833,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嘿嘿!再次重申,新書不會影響老書!老書會正常更新。ps:這推薦是為新書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錯了!)

    “錯誤……並非出自我們這個星球,而是出自於我們自身。”

    威廉?莎士比亞

    1908年,幾乎是從世界進入這個年份之後,就處於一種從未曾有過的風雨飄搖之中。愈演愈烈的軍備競賽,佔據著各國報紙的頭版,幾乎每一個國家的民族情緒都在輿論的操動下,朝著激進的方面滑動著。

    即便是一直以來,表現的相對冷靜的中國報紙上,現在也出現了越來越激烈的詞彙,先是有人抨擊海軍在太平洋上的讓步實際上是喪權辱國,不過,對於國民而言,他們並沒有權力去左右海軍,甚至影響海軍。即便是所謂的諮議院,也不過只是一個諮議機構,無權對海軍提出任何質疑。

    但是這並不妨礙人們對海軍退讓的抨擊,而真正激起人們不滿的,恐怕就是報紙上報導的“歧視”外國報紙對中國商品的歧視。

    也正是在這一年,對於經過五年的工業建設的中國,已經完成了一個農業國家向工業國家的銳變,在過去的五年間,除去由政府主導投資的數十億元的重工業項目之外,民間資本亦投資興建了大量的消費品工廠。原本這就已經引發了西方對中國工業化努力的警惕,不過這種警惕卻又被與日俱增的機器進口所掩蓋。

    至於工廠生產的工業消費品最初是替代進口商品,隨著農民收入的增漲,農民對消費品的需求亦日益增長,而與此同時,憑藉著廉價的勞動力、原料,中國生產的工業消費品借助華僑之手進入東南亞,中國商人利用棉紡織品和鞋子、服裝等廉價商品,迅速佔領東南亞以及亞洲市場,甚至遠銷至南美、非洲等地。

    在英國擁有眾多殖民地,人們逐漸喜愛上了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巧合的是,中國出口到亞非洲的主要也是棉製品,對英國在這片大陸的紡織品出口構成了巨大挑戰。由此“華貨傾銷”便成為英國以及殖民地報紙上時常能夠看到的名詞。

    當英國的政治家、學者呼籲阻止“華貨傾銷”的時候,他們的文章同樣為中國的報紙所轉載,而這又激起了國人對英國人的不滿,一種“受迫害”的想法自然而然的於國人心中升湧出來。尤其是在海軍退讓之後,更是讓民眾產生了一種“西洋列強亡我之心不死”的想法。

    歷史的沉痛,現實的衝突,直接導致了整個國家對西洋的敵意,而這種敵意,更是不斷的於報紙上展露出來,面對來自西洋的種種“毫無根據的”責難,首先是新聞輿論界的“反守為攻”,他們先是指責白種人是世界和平的“禍害”,然後更是鼓吹中國將“解放受白種人壓迫的東方諸國”。

    也正是在這種觀點的主導下,在報紙上,經常可以看到“對美備戰”、“對英備戰”之類的文字。而對於這一切,政府似乎在持以一種縱容的態度因為政府無意損害到剛剛復甦的民族主義情緒。

    位於南京城東的皇宮,是在明故宮的舊址上修建而成,經過數年的修建,這座皇宮論其規模絲毫不遜於北平的紫禁城,且與紫禁城相比,其建築規模更為宏大,現代的鋼筋混凝土提供了良好的保證,而西洋式的園林與中式園林風格,亦在皇宮的園林中實現了近乎完美的結合,正像皇宮內的現代中式建築一般。

    “民族主義是一種武器!”

    在皇宮的御花園內,行走到這融匯著中式與西洋式園林風格的花園中,唐浩然的語氣顯得有極為平靜。

    “現在,對於我們而言,其關鍵不在於冷卻這種情緒,而是如何利用這種情緒,操縱這種情緒,進而通過這種情緒,對國民實施某種程度上的改造!”

    面對張之洞所指的報紙輿論界越來越激進的言論,唐浩然整個人都顯得很是平靜,對於他來說,現在的這種局面都是可以預見的。

    “陛下,現在的這種言論,甚至可能會影響到國家先前制定的政策!這極有可能激化我們與英國之間的矛盾!”

    作為總理大臣的張之洞,並不是一個外交上的內行,他所看到只是英國是世界第一強國,但是他並沒有看到,對於中國而言,英國實際上已經等同於敵人。

    “臣從海軍部那裡獲知,包括維克斯公司在內的多家英國公司,已經停止了與我們之間的合作,陛下,臣以為,正是當前激進的民間言論,影響到了我們與英國之間的合作。”

    “與英國之間的合作……”

    沉默片刻,唐浩然朝著遠處的天空看了一眼,似乎在漫長的歷史中,這一幕是屢見不鮮的,只不過,與日本以及蘇俄遭受的封鎖相比,中國似乎更早一些。

    “張卿,我們必須要看到的一點是,相比於其它國家,我們的人口太多,經濟總量太大,我們的經濟每取得一點進步,對於西洋國家而言,都是令其恐懼的進步,就像去年,我們的鋼鐵產量超過一千五百萬噸,結果,整個歐洲都震驚了,他們認為我們的鋼鐵產量,在短短四年中,增加了7倍,可是,他們沒有考慮到的是,我們用一千五百萬噸鋼鐵去供應著四億人的需求,這是他們絕不會考慮的問題,如果按照人口比例來說,我們的工業規模至少要擴充十倍,才能令達到目前的英國水平……”

    唐浩然一邊走,一邊用略帶著嘲諷的言語去表述著一個事實,現在隨著中國工業規模的擴充,歐洲的言論對中國越發的不利,“****論”的腔調總是不斷的見於歐洲的報紙上,這甚至影響到了中國同德國之間的關係德國曾經也是“****論”的主持者,不過現在,迫於來自英國的威脅,德國正處於搖擺之中。

    “對於英國那樣的國家來說,在他們看來,只有我們放棄艦隊,甚至放棄國家的工業化,他們才會覺得放心,但這可能嗎?顯然沒有任何可能!”

    用力的吸一口雪茄煙,唐浩然的語氣變得激動起來。

    “或許英國可以停止與我們的合作,但是不要忘記,資本總是逐利的,美國的工廠依然向我們敞開大門,還有德國的,在未來的幾年中,我們在工業上的投資,將會超過全世界其它國家的總和,每年數十億的市場,是英國人無法忽視的,他們以為,停止了現在的合作,就能阻止我們的腳步嗎?不!”

    用夾著雪茄煙的手指搖了搖,深知資本力量的唐浩然非常清楚,在另一個時空之中,即便是在冷戰期間,美國以及西方的企業在利潤的驅使下,仍然不惜損害國家利益,向蘇俄轉讓技術,出口設備,更何況是在這個沒有任何制約的時代,只要中國能夠提供足夠的利益,他們就會樂意轉讓一切技術。

    這也是當初完成統一後,立即壟斷外貿的原因,並非僅僅只是通過貿易壟斷獲得出口利潤,更重要的是通過一家企業對進口貿易的壟斷,從而獲得規模優勢。在滿清時期,設備的進口是分散的,即無法形成規模效應,更無法通過規模令生產企業同意轉讓技術,但現在,即便是一根棉線,也是由貿易公司經營,所有的公司無論是公營或者私營,其設備進口必須通過提交清單的方式,由貿易公司統一進口。

    其規模性遠比某個體所能相比,最終的結果是,規模化進口使得企業獲得了更為廉價設備,而通過大規模的進口,其外方生產企業亦同意轉讓技術,對於中國而言,這才是最大的收穫。現在,英國所禁止的不過只是與軍艦建造有關的技術比如海軍急需的15英吋艦炮。

    “顯然沒有這種可能,英國人或許可以禁止他們的企業為外國提供15英吋艦炮,但是,全世界並非僅僅只有英國可以提供這一技術,德國,德國也可以……”

    是的,德國同樣可以提供火炮技術,儘管現在德國的火炮技術並不見得比中國更先進,畢竟早在幾年前,中國便從英國引進了14英吋艦炮技術,但是如果兩國合作的話,唐浩然相信應該能夠突破15英吋艦炮的技術障礙,實在不行,完全可以嘗試自己進行。

    當然,更重要的一點,現在中國已經到了需要全方面調整外交的時刻了。

    “根據我們的目前所掌握的情報,英美極有可能達成了某種針對我國的秘密條約……”

    這才是唐浩然真正擔憂的地方,他並不擔心德國的態度搖擺,很快,隨著英國對德國毫不客氣的打壓,全促使德國全面反英,到那時,德國勢必將會主動向中國遞出橄欖枝,至於俄羅斯,早在兩年前,中俄兩國就已經真正和解,甚至在波斯的問題上,俄羅斯更是支持中國對波斯石油的控制,當然,作為相應的回報,中國也表示了其對土耳其領土要求的支持,當然這種支持是口頭上的,畢竟土耳其在某種程度上,還是德國的半個盟友,除非迫不得已,否則德國應該不至於犧牲土耳其。

    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隨著英德矛盾的不斷加深,中國與德國的結盟,將是指日可待的,但是問題在於戰爭是否可以避免!

    儘管對於未來,唐浩然早就有了清醒的認識,甚至已經打定主意,在未來的戰爭之中,將會與德國人、俄國人一同,徹底的,從根本上瓦解英國的殖民帝國。但是,對於戰爭是否會爆發,他卻沒有底,畢竟另一個時空中的教訓,清楚告訴他一個事實一戰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實際上,一戰從不是因為海軍競賽導致的。

    相比於德國,英國唯一的優勢在於其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和英鎊的國際硬通貨地位。然而,這並不等於英國可以無限之地負債融資。實際上,如果考慮到德國的財政收入和國債總額佔國民總產總值的低水平,德國的融資水平並不比英國差多少!

    以後世的眼光來看,如果不是戰爭爆發,從而使得這場英國通過海防法案所確立的“兩強標準”挑起的“海軍競賽”被以外的終結的話,那麼國民生產總值和大多數工業產品產量已經被德國超過的英國,遲早會被自己拖垮。而英國遲早也會接受德國海軍實力至少相當於英國皇家海軍60%甚至更多的事實,就像他在稍早時候接受了年輕的美國海軍在全球炫耀武力一樣。

    而在另一個時空之中,1913年,丘吉爾向德國提出在一年內都停建軍艦的“海軍假日”提議後,提比茨就已經察覺到了英國無力再繼續支撐海軍競賽的窘境,在向威廉二世提交的報告中他明確指出:“就海軍政策而言,英國人在財政,政治和海軍技術方面的力量均已達到極限”。英國此時唯一可以避免海軍和國家財政雙破產的辦法,就是破壞德國的海軍法案。這無疑意味著,只要排除英國方面的干擾,繼續推進海軍計畫,那麼要不了多久,提比茨的風險艦隊理論就將使德意志帝國贏得英國的友誼。

    正像現在中美兩國就海軍問題達成的某種共識一樣,儘管羅斯福野心勃勃,但是他必須要考慮到國會內部的反對黨態度,甚至即便是他僥倖堅持擴充海軍,總統換屆之後,繼任的總統還會繼續堅持海軍擴充嗎?這些都是疑問。

    不過在另一個時空之中,對大英帝國來說“幸運”的是,薩拉熱窩的槍聲成功地改變了這一切。

    而在這個時空之中,是否會有那一聲改變世界的槍響?

    這才是唐浩然真正無法確定的,這也正是現在隨著歷史的改變,發生的一個最大的變化。

    假如,戰爭沒有爆發的話,那麼,中國應該怎麼辦?

    此時,沒有任何人能夠給予他答案,他能做的僅僅只是依據歷史上的經驗,通過自己的判斷力,去決定未來,決定這個帝國的未來。

    而他同樣非常清楚,一但作出錯誤的選擇,對於這個國家意味著什麼!(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5-1 14:21
第361章 失敗(為新書求推薦)

    (無語的新書《鐵血宏圖》已經同步更新,您的每一個推薦、每一個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極為珍貴的!新書不易,還請大家多多支持,拜謝!《鐵血宏圖》小說群:150536833,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嘿嘿!再次重申,新書不會影響老書!老書會正常更新。ps:這推薦是為新書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錯了!)

    雖然是江南,但晚秋的清晨還是顯得有些清涼。天空泛出魚肚白,早起的鳥兒已開始鳴叫起來。在那古老的城牆上那鐘樓依如往昔一般,再一次敲響了鐘樓,低沉渾厚的鐘聲在城市上空久久迴蕩著。

    隨著天空漸漸通亮,城外鐘聲敲過之後,整個城市甦醒過來。城裡的房屋鱗次櫛比,一個緊接著一個,一片緊接著一片,雖高低有別新舊不一,卻都是一樣的顏色,從遠處望去青灰色一片。

    似乎相比於過去這座小城,似乎沒有什麼變化。但生活於其中的人們卻能夠體會到與過去的不同。現在那些女人們再也不需要忍受著異味端出馬桶將其放在門前,等待著掏糞工將其收走去年,舊城區下水道的築通,淘汰了城外的糞場,同樣也淘汰了百姓家中的馬桶,當然,初時居民們並不樂意,就像對自來水的牴觸一般,但在衛生警察的介入後,水井被填封,木馬桶被沒收,人們縱是不願,也只能接受傳統生活方式的改變。正如同衛生警察不定期的檢查居民家居衛生環境,為了應付檢查,他們總是會將家裡家外打掃乾淨,以避免掃街的懲罰,習慣一但養成,便會一直延續下來,司空見慣了,大家自然也就習慣了。

    當然,還有小孩上學,從五年前開始,當第一所國民小學堂於城隍廟中開辦之後,那些從北方來的教員,便在警察的陪同下逐戶上門通知所有年齡在14歲以下的孩子必須上學,這是強迫的,無論男孩女孩,不上學的話,父母會被課以重罰。初時有人不當成回事,可隨後,隨著多人被警察局逮捕,老百姓終於知道,原來讀書也是可以強迫的。

    無論是否適應,在過去的六年裡,人們總是在不斷的適應著,適應著生活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大都是由官府強加的,也正是這種強加,使得人們正在養成新的習慣,也使得這城市出現新的變化,比如那寬達的十米的主街,還有街道兩側的路燈,現在,對於城中的人們來說,他們已經適應了這些變化,正如同他們適應了每晚路燈點亮城市的一幕,許多事情一但成為習慣,就很難改變。

    正如同此時,那些排著隊往學校走去的學生娃,已經不再會引起人們的好奇,對於城中的市民來說,這些早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站在學校的門邊,作為校長的程希遠看著學生們排隊進入學校時,臉上總帶著笑容,每當學生們向他鞠躬問好時,他也會微微鞠首歡迎他們來到學校,做為校長,每天,他都會在校門處等待著他的學生。

    六年前,以童生的身份進入市速成師範學習當年數以百萬計的童生、秀才,大都進入師範,這是在廢除科舉後,朝廷於所有人的最後一次安置。於師範畢業的他參與創辦了這所學校,現在,曾經的同僚們大都已經調往其它學校,只有他還留在這裡,作為校長管理著這所學校。

    對於學校裡的學生,程希遠總有著很多的期待,儘管這只是一所四年制的義務初小,但去年,超過八成的學生考取了高小,而其中六成選擇繼續就讀,這是一個極為難得的比例,畢竟從全國來看,即便是在城市中願意繼續讀高小的比例也不超過30%。畢竟高小雖然仍免除學費,但其並不是強迫的。

    “只要他們中間,能再有三成的人願意讀初中,然後……”

    當然,程希遠非常清楚,這是不可能的,與高小的免費不同,中學教育是收費的,除非學業優秀者會給予免除學雜費外,每年需要二十元的學費,雖說現在的工薪家庭每個月也有幾十元的收入,但不是每個家庭都願意掏出這筆錢,貧民階層就更有心無力。況且,孩子上了學,家裡還少了一個人幹活不是?

    想到這,程希遠不禁想到去年以優異成績畢業的十幾名學生,他們無一例外的都是貧民階層,原本,他們的家長甚至都不願意讓他們繼續讀書,作為他們曾經的校長,他用了一個暑假的時間去遊說他們的家長,但是,明年呢?明年他們高小畢業之後呢?

    “哎……”

    長嘆口氣,心知這些事情已經不再是他所能問及的程希遠,看了下時間,在時針指向八點的時候,他便進了校園,校工見校長進校,連忙關閉學校的大門,再有學生來,便算做遲到了,要留堂打掃校園衛生作為懲罰。

    依如往日一般,在老師們進入教室前,教室內是哄亂的,學生們在那裡吵吵喳喳的說著話,而在老師進入教室的瞬間,教室中立即恢復了安靜,站在講台上的老師,清了清嗓子,隨著上課鈴聲的響起,朗聲說道。

    “向陛下御影敬禮!”

    向御影敬禮這是國民小學的典儀,實際上也是一種思想上的浸透,在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任何一個朝代,像現在的中華帝國一般,將陛下的御影懸掛至每一所學校以及公務機構,而在學校之中,這些兒童每天都要向御影敬禮,久而久之一種潛意識的臣服與效忠,就會在這種不斷的重複之中被烙進他們的意識之中。

    當然,沒有任何人覺得這有什麼,畢竟即便是在西洋國家,在典禮儀式上向御影敬禮,都是再正常不過之事,但卻沒有任何國家像中國一般,通過每天清晨的這種帶著敬畏之心的敬禮,去進行某種洗腦,這當然並非出自教育部的官員之手,實際上完全出自皇帝本人,是基於對心理學的瞭解,他才會頗費苦心的制定了一些政策。

    “背誦《教育敕語》!”

    在中國,每一所學校裡的每一個學生,每天上課前都必須背誦《教育敕語》,《教育敕語》是六年前國家初建時,以皇帝的名義發佈,凡是受到基礎教育者都必須背誦,做到人人過關,個個會背的。而這種背誦同樣也是出自皇帝本人的授意,洗腦正是通過千萬遍的重複,正是在這種每天不斷的重複之中,這些背誦者才會受《教育敕語》那短短幾百字的影響,這短短的幾百字,看似不長,可卻在他們人生中最易受到影響的兒童時期,通過每天的重複,將其烙進他們的大腦中,記憶裡,最終在他們的人生道路中不斷的影響到他們,影響著他們的行為舉措。

    “……我臣民克忠克孝、億兆一心、世濟其美,此我國體之精華,而教育之淵源亦實存乎此。爾臣民孝於父母、友於兄弟、和於夫婦、信與朋友、恭儉持己、博愛及眾、修習學業以啟發心智、成就德器。進廣公益、開世務、常重國法……”

    教室中傳出的孩子們那稚嫩的背誦聲時,程希遠的神情顯得極為凝重,他也隨著學生們一同背誦這《教育敕語》,儘管中國直到現在都沒有議定憲法,但在某種程度上,這部《教育敕語》卻被人視若中國的憲法。

    而之所以會被如此理解,是因為在《教育敕語》說明上自皇帝、下至黎民百姓,均要一體遵守。皇帝遵守意味著政府不改變教育宗旨,百姓遵守是要奉行。不過,皇帝與臣民“俱拳拳服膺”,表明它具有約法的性質,與舊時絕對****君主制下皇帝自外於自己命令的情況有別。而且現在帝國常用的“上下一體”不只是君主要求臣民與他“一體”,而是君主也要受到約法的約束,與民眾成為一體。

    或許,相比於其它,這部《教育敕語》中透露出的含義才是最重要的,作為舊時的讀書人程希遠自然對《敕語》中的“忠”與“孝”持以贊同態度,這是符合中國傳統道德要求的,也正因如此,對於新朝,這也是他最欣賞之處。數之歷朝歷代,從未有像中華朝一般,如此重視教育。正如《教育敕語》中透露出的重視教育之意,程希遠相信,也許十幾年,這些一代人長大之後,他們絕不會阻止自己的孩子接受進一步的教育。因為他們是在《教育敕語》的影響下的第一代人,他們比自己的父輩更清楚教育的意義。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的教育是失敗的!”

    作為教育大臣的蔡元培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他的神情顯得有些謹慎,在教育部中,他是一個另類並非科班出身,教育部很多官員都是畢業於國內或者國外大學,本就是學習教育出身,而他這個壬辰年的進士、翰林院庶吉士,卻是在受到“壬辰之變”的衝擊,方才接觸西學,三年後,應袁世凱的邀請任浙江中西學堂監督,不過儘管並非學教育出身,但在隨後的十年間,在他的努力下由中西學堂演變的中西大學,早已經成為江浙一帶的知名大學,而他本人也成為了全國知名的教育家。

    去年,他接受皇帝的任命,放棄大學教職,成為教育大臣。而出人意料的是,上任之後,他並沒有大刀闊斧的推行改革,而且開始了長達一年的全國考察,與前任教育大臣偏重考察城市不同,他的腳步更多的是在農村。

    “陛下,或許,經過陛下和諸大臣的努力,用了六年的時間,於全國建立7651所小學,真正做到了“邑無不學之戶,家無不學之人”……”

    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且不說上百萬教師的培訓,但就是督促適齡少年兒童進學校學習,就是一件難事,在執行過程中遇到種種阻力,中央政府便採取高壓政策,通過專門法律以警察強迫執行,結果引起地方當局和民眾對中央的不滿。

    但即便如此,中央政府依然不改初衷,陛下本人更是多次於多個場合強調“普及教育、納稅和服兵役成為國民的三大義務”,甚至提及“若有官員牴觸三大義務,當依法罰處”。也正是得益於這種高壓政策,才使使中國在短期內在全國完全實現普及初等義務教育的最早國家之一。通過普及初等教育,國民的知識水平和基本素質普遍提高,為經濟的迅速發展準備了良好的基礎。

    “失敗的?”

    唐浩然詫異的看著蔡元培,這怎麼可能,在他看來,現在的教育是成功的。

    “陛下,在我們年到,現在工廠中許多學徒工都具備初小文化程度的同時,也必須要看到另一面,就是與此同時,在農村,依然流傳著教育無用論,對於大多數農村家長而言,他們之所以送子女進學校接受教育,是因為畏懼100元的罰金或者長達四年的勞役懲罰,但這些孩子能上完初小就不錯了,而其中若是有高小畢業的,肯定算是佼佼者。無論其是否能夠考取初中,當然有很多時候,即便是他們考中了初中,因為成績勉強通過,所以不可能取得獎學金,只能被迫棄學,但這樣也帶來了一個問題,小孩在小學裡念了六年書,穿起一件學生裝,便不屑於幫助文盲的哥哥幹農活,幫父親種田了,因為他自覺自己是特殊階級了,這些人就像是過去的童生一樣,以讀書人自居……”

    蔡元培說的極為委婉,實際上,他想要說的遠比這更為刺耳現在的教育培養出了更多的的“百無一用的書生”或者說,將更多的人變成了“廢物”。

    “於鄉間,這些讀了六年書的高小生,他們既不能幫助家人幹活,又不屑於此,甚至,他們同樣不屑於進城務工,於他們看來,即便是進入工廠也是辱沒了他們,陛下,這是不是可以視為教育的失敗呢?”

    “這……”

    蔡元培的話完全超出了唐浩然的理解,怎麼會這樣?他簡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麼會這樣?原本在他看來,教育是成功的,他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普及了教育,令數千萬適齡兒童進入學堂,教育提高了國民的道德文化修養.培養了國民的社會公德和衛生習慣,可以說是許多人交口稱讚的,甚至有人用新國民來稱呼那些人。但是……怎麼卻又培養了一批廢物?(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5-1 14:22
第362章 應對之策(為新書求支持)

    (無語的新書《鐵血宏圖》已經同步更新,您的每一個推薦、每一個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極為珍貴的!新書不易,還請大家多多支持,拜謝!《鐵血宏圖》小說群:150536833,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嘿嘿!再次重申,新書不會影響老書!老書會正常更新。ps:這推薦是為新書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錯了!)

    廢物!

    這是一群什麼樣的廢物?

    或許,那些讀過幾年書的人,他們看似接受現代的教育,他們學會了識字,學會了數學、學會了地理,知道的地球是圓的,甚至瞭解了達爾文的進化論,學會了基本的科學知識,瞭解了世界,甚至可能還說兩句英文。

    六年的高小之後呢?

    對於農村的高小畢業生而言,他們的選擇並不多,他們要麼考進中學,前提是獲得獎學金,畢竟中學教育並不是免費的,現在受困於財力,也根本不可能實施中學階段的義務教育。他們要麼考進免費的師範學校,接受免費的五年制師範教育。

    而對於數量眾多的農民子弟而言,這兩者的比例都非常有限。最終,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即便是能夠考慮上初中,也會選擇棄讀,因為無法負擔學費,這些進取無望的學生,在這個遍地文盲的國家,在鄉村之中等若“知識分子”,就像過去的鄉間的童生、秀才。

    也就是這群本來應該在鄉村中發揮作用的接受現代教育的學生,他們卻不再適應農村,或者說適應身份的變化從學生再次變成農夫。所以,他們便像蔡元培所說的那樣,像過去的秀才一般,伸手不拿二兩。

    “他們既不能幫助家人幹活,又不屑於此,甚至,他們同樣不屑於進城務工,於他們看來,即便是進入工廠也是辱沒了他們……”

    蔡元培的話語讓唐浩然的腦海中浮現出了另一個時空另一位教育家對農村教育的那一番震耳欲聾的警言。

    “中國的鄉村教育走錯了路!他教人離開鄉下往城裡跑,他教人吃飯不種稻,穿衣不種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羨慕奢華,看不起務農。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農夫子弟變書呆子。”

    最終,這種書呆子會變成什麼呢?

    這些“書呆子”中的大部分,淪為了“新秀才”,至於其中少數考入師範接受免費教育的精英們,他們又會走向什麼道路呢?

    這些人大多來自貧寒家庭,他們無一例外的都是鄉村青少年中的佼佼者,通過激烈競爭的入學考試就證明了他們的能力,使這一批人有優越感。同時他們也有不平感,因為在他們看來考入師範本身就體現了社會的不公:因其優秀而通過考試,本來可以有更好的前途,無奈只是由於經濟困難而不得不入免費的師範,而非更有前途的中學。

    而當他們展望前途的時候,他們已注定要困守鄉間,拿著低薄的薪金,貧苦終生,與城市的知識界少有溝通,而且幾乎沒有改變自身狀況的可能。而更為重要的一點是進入師範學校後,他們接觸到了一些現代思想,一些激進的社會理論,使他們開始對鄉村社會進行反思。

    相同的家庭背景和艱苦的求學經歷使得學校的農家子弟有著共同語言,形成了無形的交往圈子,激發了其階級意識。也正因如此師範學校極有可能成為醞釀和滋生激進思想的溫床,社會活動的中心。在這種氛圍中,許多學生思想激進,進而成為革命的同情者和支持者……

    這一切是另一個時空的現實,而在這個時空之中,這一切現在並未顯現出來,但是誰知道將來呢?

    吸著雪茄煙,唐浩然默默的站立在那裡,他的視線隨之投向遠方,神情越發的凝重起來,他首先想到的是革命,想到了革命的溫床……

    師範是有可能成為溫床的,畢竟,與另一個時空中不同,在這裡,政府固然提供免費的師範教育以及中學獎學金制度,但是後者只有每所學校中最優秀的學生才可以得到,至於師範,很多人之所以讀師範,未嘗不是奔著接受免費的中等教育而去的。

    曾經在東北,便有那麼一些人,就報著投機之心,試圖通過師範接受免費的中等教育,卻又無意作為教師服務,也正因如此,才會出台嚴厲的法規,甚至從根本上制止師範生在畢業十年內考大學。

    也正因如此,那些人難免會有不滿之心,而這些不滿就是革命的溫床!

    十年前,唐浩然自己是一個革命者,但是現在,作為帝國的皇帝,他絕不是什麼革命者,甚至可以說是革命與他而言是互相排斥的,是絕不融於帝國的體系之中的,對於革命的打壓,必須是無情的!

    正如同在過去的幾年間,對於所謂的“進步著作”國內的打壓一般,可以說是不餘遺力,那些著作甚至被定為“帝國主義陰謀家的顛覆他國的陰謀”,以及其它諸如此類的罪名,任何宣講所謂“進步理論”的人,也都會作為“敵國間諜”加以逮捕。

    其實這種“恐慌”,並非僅存在於中國,在歐美同樣也是如此俄羅斯革命震驚了每一個人,準確的來說,是俄羅斯的革命失敗後,暴露出來的革命者的殘暴以及屠殺,震驚了全世界,而在戰爭期間,那種思想表現出來的“蔓延之勢”又令各國恐懼不已。

    在歐美,政治家們擔心革命的思想會成為一種傳染病,擔心那種“人類頭腦中從來未有過的最駭人聽聞的、最可怕的東西,使歐洲道德淪喪、內戰不休、經濟崩潰”,所以,他們千方百計的阻止這一切,數以千百計的活動家被各國政府以“煽動叛亂”等罪名捕入監獄。

    但是,沒有任何人比唐浩然更清楚什麼是革命,更清楚的知道,什麼是思想,思想是殺不死的!

    只要革命的溫床存在,只要革命的土壤存在,那麼有一天革命仍然將不可避免的爆發。而這正是唐浩然此時所懼怕的,因為他清楚的知道,革命的貯藏著的力量,尤其是對於中國而言。

    尤其是在鄉村,當那麼一群對政府心存不滿的農村子弟作為鄉村教師服務的時候,他們就會成為天然的“革命導師”,而他們的思想勢必會影響到他們的學生更多的人會接受那革命理念,而革命的理念極有可能在鄉村紮根,因為鄉村一直以來都是帝國的軟肋!

    “要不然,停止徵收田賦?”

    幾乎是一種本能,唐浩然想到了後世免徵農業稅的“先進經驗”,但是這個念頭不過只是微微一動,他的腦海中立即浮現出了另一種數字來。

    “7.45億!”

    這個數字是什麼?

    正是去年的田賦所得,也是.8億畝耕地所納的田賦,這甚至不包括政府通過放領公地得到的地租。可以說,現在的農民所承擔的稅收,絕不遜於晚清,或許,農民因為良種的普及、苛捐雜稅的免除等原因,收入在增加,可實際上,農民的困苦仍然是不可避免的。

    但儘管如此,儘管從唐浩然到大臣們都知道農民承擔著沉重的,遠談不上輕鬆的田賦,但是他們更清楚國家需要田賦。對於中國這個傳統的農業國而言,若是加以地租的而言,政府財政收入的50%以上都來自土地收益,甚至可能超過60%,對於每年30億以上的財政支出來說,一下免除二分之一的財政收入,縱是唐浩然有意,政府也不會同意。

    更何況,唐浩然比任何人都清楚,這筆錢對政府而言的重要性。

    “陛下,免稅,是絕不可能的!”

    作為帝國財政大臣的唐榮俊斷然開口說道,作為前帝國銀行行長,對於稅收他有著自己的看法。

    “我們必須要看到的一點是,國家財政收入的近三分之一來自於田賦,如果沒有這筆錢,每年3.5億元的軍費支出,將無計可施,就連2.2億元的教育經費,也將無法得到保證,除非陛下決心停止工業建設,畢竟,現在工業建設投入的資金相當於政府支出的半數,取消建設支出的話,可以勉強維持政府收支平衡……”

    這才是最致命的地方!

    牽一髮而動全身!

    建設投資是五年計畫的核心,每年不少於15億元的建設投資,是經濟統制委員會根據中國的工業實力,制定的一個建立基礎工業的長期發展規劃,在第一個五年之中,每年保持十億元的投資,第二個五年,每年十五億元,到了第三個計畫期間,每年的投資將會超過三十億元。

    如此這般發展二十年後,中國才有可能成為次僅於美國的第二工業強國,從而具備挑戰美國,或者說與美國進行全面抗衡的能力。

    顯然,從國家的長遠角度考慮,田賦的徵收將直接關係到國家的未來,也就是說,無論如何,都必須要徵收田賦,如果說先前已經知道答案的話,那麼現在,唐榮俊的回答,卻讓唐浩然意識到,自己絕不能為將來可能的風險而犧牲國家的長遠未來。

    “陛下,從古至今,皇糧國稅,天經地義,縱是偶有免除,也不過只是施以皇恩,又豈有全部予以免除之說?”

    唐榮俊的話讓唐浩然的眉頭微微一揚,點頭說道。

    “確實,皇糧國稅,天經地義,這交納皇糧國稅,本就是國民應盡之義務!亦是國民榮譽之一!”

    這句話說的是有那麼點“厚顏”,但唐浩然卻知道,自己並沒有其它更多的選擇,畢竟革命只是一種可能,而錯過眼前這最後一次發展機會,卻是對整個國家、民族的犯罪,更何況,畢竟相比於另一個時空,帝國的政局更為穩健。絕非另一個時空中的軍閥混戰、地方割據所能相比。

    即便是偶有不滿,那也不過只是癬疥之患罷了!

    可若是鄉村長期存在不滿情緒的話……沉吟著,唐浩然突然開口說道。

    “唐卿,若是每年免除50萬戶左右的田賦,對財政的壓力有多大?”

    “50萬戶……嗯,”

    沉吟片刻後,唐榮俊點頭說道。

    “每年大概也就是的幾百萬元,這是可以接受的,就像我們對軍人遺族家庭的免稅,每年亦不過只有幾百萬元,陛下……”

    突然,唐榮俊的話聲一頓,看著陛下,猜到陛下想法的他連忙說道。

    “陛下,對軍人遺族的免稅本來就是一種皇恩,亦是彰顯遺族身份不同的根本,若是斷然免稅,豈不令遺族心寒?”

    對於遺族的撫卹直接關係到軍隊的戰鬥力,也正因如此,軍人遺族的利益一直深入國家重視,而現在,若是有另一個群體享受與軍人遺族同等權力,自然不是唐榮俊所願意看到的,或者說其它任何人願意看到的。

    “唐卿猜到了朕的想法?”

    “去年陸海軍徵召兵員大概是54.5萬人,如果臣所料不差的話,陛下是想給予他們免稅特權。”

    “你說的不錯,不過……”

    沉吟片刻,唐浩然繼續說道。

    “但是,朕並沒有打算完全免費他們應納的田賦,朕的想法是,在他們服役軍役以及後備期間,田賦是可以免除的,而在退役之後,田賦可以減少五分之四,作為其服役在鄉役的回報,而於十五年的在鄉役期結束之後,田賦可減徵三成,以作為對其服務國家的回報!當然,這是一代人!”

    “賄賂”在某種程度上,唐浩然是在“賄賂”他的臣民,當他意識到鄉村間可能存在的革命溫床之後,在意識到這一難題極難破解的之後,軍隊便成為了他唯一的依靠,而軍人自然也就成為賄賂和依靠的對象。

    “一代人之後,這一優待自然可以結束!”

    “這……陛下……”

    沉默片刻,唐榮俊意識到這種優待政策的與軍人和他們家庭的意義,這絕非只是簡單的於門前釘上一塊“軍屬”的鐵牌子所能相比,而是高人一等的象徵,如同宋明兩朝時的國家養士一般,只不過宋明之時,國家養的讀書人,而現在,陛下選擇了軍人。而這無疑於在鄉間奠定了一個新的階層一個不需交納田賦的特權階層。

    而在這種情況下,國家每年只需要花費數百萬元至多千萬元,就可以獲得一個固定群體的全力支持數百萬軍人以及他們的家人永遠都將會是朝廷最堅定的擁護者!(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5-1 14:22
第363章 軍國民化(為新書求支持)

    (無語的新書《鐵血宏圖》已經同步更新,您的每一個推薦、每一個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極為珍貴的!新書不易,還請大家多多支持,拜謝!《鐵血宏圖》小說群:150536833,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嘿嘿!再次重申,新書不會影響老書!老書會正常更新。PS:這推薦是為新書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錯了!)

    “反觀歷史,弘武六年決定著未來,決定著中國的未來,也正是在這一年,中國開始了其從未曾有過的銳變,這種銳變是根本上的……而最為根本的銳變是臣民至國民的銳變。在隨後的數十年間,通過不斷的國民改造,四萬萬皇帝陛下的臣民成為了中華帝國的國民,這種改變始於弘武六年,而出人意料的是,這種改變卻始自於最受後人病詬的是,其竟然始自於軍國民化。”

    《帝國百年》

    “村公所的人,過去是靠民間有聲望的士紳,而現在則要把軍人送進村公所,這樣的話,那些退役……嗯,在鄉軍人的身份如何介定?”

    在皇宮的書房內,面對著陛下的要求,袁世凱已經開始用筆在紙上計算著什麼了。去年,結束了東瀛總督一職的的他回到了南京,晉陞為帝國的民政大臣在內閣之中,民政大臣地位之顯,僅次於總理大臣。

    可以說此時的袁世凱已經位極人臣之顯,不過即便如此,他依然小心翼翼的,畢竟高處不勝寒的道理他還是懂得的。

    沉思片刻,唐浩然搖了搖頭說道:

    “村公所所兼職檔案員、郵遞員,又要調解一堆小糾紛,應該算是公務員。話說回來,按照帝國陸軍軍律的規定常備兵支給全額津貼每月四元,服役三年退為後備兵,月支津貼兩元;又五年退為在鄉軍人,津貼每月一元;平時各就其業,冬季調操一月,又十年除其軍籍……”

    在很大程度上,當年東北軍的創建過程中,唐浩然充分參考了北洋陸軍的組織條例,尤其是常備軍、續備軍、後備軍的規定上,之所以這麼做的原因非常簡單,中國沒有義務兵的先例,而且軍人的歷史地位低下,所以建立“義務兵役”時,同樣參考了北洋陸軍的建設,最終這種義務式強制徵召和僱傭兵式組織成為了陸海軍組織的特點,每一個士兵從服役那天起,國家就和其“簽訂”了長達十八年的合同,在這十八年中,士兵即便是退役也能從國家領取軍餉,應該是津帖。

    得益於軍人地位的提高,加之強行推動的義務兵役制,使得的現在軍隊從來都是徵召最優秀者,畢竟每個年滿18歲的公民都需要服兵役,現在的軍隊往往雲集著中國身體素質最為優秀的農村子弟95%的士兵來自於農村。

    實際上,這正是陸軍與海軍的區別,陸軍往往都是泥腿子士兵大都來自農村,海軍士兵大都來自城市,前者服兵役是因為法律,而後者服兵役卻是因為嚮往大海。甚至兩者的軍官也是如此,而相對應的是,相比於文盲也可以接受的陸軍,海軍對士兵的素質要求更高,甚至現在海軍已經提出了非高等小學不可的基本條件,而這恰恰是農村子弟最大的軟肋。

    也正因如此,唐浩然提出的“農村軍人免稅”方案,才會不至於因為城鄉區別作廢,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對於城市軍人沒有優待,相對應的是城市軍人的退役金會適當的增加。總之,對於軍人是公平的,不會因為他們的出身不同,而虧待那一方。

    在唐浩然最初的計畫之中,不過只是通過“稅務優待”去扶持出一個“鄉間的特權階層”,進而作為“鄉間基石”穩定鄉村,在保障國家對鄉村控制的同時,阻止任何“動盪”於鄉村發生。

    但現在,隨著計畫的完善,最初的“優待軍人”卻轉向了另一個方向“軍國化”,為未來戰爭作準備的軍國化!

    如果說,當年唐浩然於東北施政時,所做的準備是為了準備國家的統一以及與俄國的對抗的話,那麼現在的準備,卻是為了中國的百年之利,也正因如此,“軍國化”已經成為不可避免之事,當然,更重要的一點是,這也是國民改造的要求。

    而在推行全國“軍國化”的過程中,在鄉軍人將來擔負起維護國家基層秩序的核心,在過去的十年間,軍人、軍屬都享有某種程度上的優待,比如軍人家庭可以懸掛“皇家龍紋徽章”等等,但是這往往只限於榮譽,相比於榮譽,這一次,唐浩然準備給予他們的卻是更為實際的東北免稅。

    農村軍人免徵田賦的權力,當然,得益於建元後的土地登計,使得政府掌握有每個軍人家庭的土地畝數,加之法律上的禁止,因而絕不可能出現所謂的“投效”。而更重要的是,這只侷限於士兵,軍官家庭仍需要交納田賦,畢竟相比於那些每月只有四元津貼的士兵,軍官的收入一直頗豐。

    這些優惠條件勢必會進一步提高軍人的社會地位,而並不是僅侷限於法律字面上的“軍人是光榮而且神聖的”,而現在,根據軍國民化的要求,軍人將進一步神聖化,從而從根本上改變“好男不當兵”的傳統觀念。

    “所以,不需要再支付額外的津帖,而且這樣的話,每過幾年,都會有新的一批軍人進入村公所,可以說這樣的安排,不需要中央和地方支出額外的經費!就像現在的教師一樣!那些皇家教師不也不需要支付額外的工資嗎?”

    “嗯,現在村自治會中,老師往往起決定性的作用。”

    袁世凱如實的說道,在新的農村士紳階層中,“皇家教師”可以說是最近幾年中才形成的一個階層,他們成為皇權在民間的代言人,負責協助縣政府管理鄉間,甚至還擔負著教化普通民眾的責任。

    這是這一代老師的最大的不同之處原本他們大都是與帝國沒有太多直接聯繫的童生、秀才,他們在舊朝時甚至可能衣食無著,但是在新朝建立之後,通過大規模的速成師範培訓,政府為他們解決了衣食之憂,解決了出身,甚至還給予了他們一定的“地位”監督村公所的權力。

    也正因這種聯繫,才使得這一代老師對皇家是感恩戴德的。但現在,唐浩然卻擔心那些接受五年免費師範教育的“優秀鄉村學子們”是否能夠像他們的前輩一般,對皇家感恩戴德,對帝國忠誠無限。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無論是忠誠也好,牴觸也罷,實際上都是利益驅使的!前者因為利益對皇家保持忠誠,後者也是因為利益的不滿而對社會充滿不滿,這才是兩者根本上的不同,也正因如此,為防患於未燃,用另一群人去平衡老師於鄉間影響力,就成了不二的選擇。

    “陛下,如果軍人進入村公所,而且村自治會還要為軍人留出席位,會不會對自治會造成衝擊?”

    搖著頭,唐浩然抬眼看著袁世凱搖頭說道。

    “那些在鄉軍人,並不會壟斷一切,就像教師一般,他們於鄉間只是作為新坤的一員,在鄉軍人即然將作為鄉間的“新紳”,為什麼不能進村自治會,而且他們進入村自治會,是為了在全國農村推行“新生活”,這個新生活的核心是軍事化、紀律化的,僅只依靠皇家教師很難做到的……”

    話語稍頓時,看著一旁的蔡元培,他是教育大臣,“公民新生活”將是由參謀部同教育部配合進行,當然,這只是一個名目,一個推動“軍國民化”,推動國民改造,謀求“未來五十年國家穩定”的名目。

    “當然,我並不是說教師做的不夠好,他們做的很好,六年前,全國的識字比便只有10%,而現在是35%,這傾賴於三百萬皇家教師的努力,可是,我們需要看到的是,儘管識字率要提高,但是國民的素質,依然有待提高,相比於普通民眾,軍人更講究衛生,在農村,最乾淨、最整潔的家庭,不是士紳、不是教師家庭,而是在鄉軍人,他們把部隊的內務習慣帶到了個人生活之中,而我們現在的目的,卻是為了通過“全民化的軍國民教育”,讓所有的國民都接受新的衛生習慣、生活習慣。”

    任何時候,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個名義,即便是“分權”,即便是防患於未然,也都需要一個冠冕堂皇的名義。就像永遠都不會有人知道,唐浩然此時所考慮的並不是“國民改造”,而是考慮如何制約教師在鄉間的影響力,從而穩定鄉村。

    從桌上的煙盒中取出一要雪茄煙,叼在嘴裡,點著雪茄後,唐浩然深吸一口煙。

    “因而朕以為,正是要以在鄉軍人為核心來發動和控制基層,推動農村的現代化,現在的農村也只有在鄉軍人最有組織性、紀律性以及足夠的文化和見識,能夠擔負起這一重任。至於說地方勢力集團,那也是中央政府控制下的地方勢力集團,正好可以應對縣、府自治化後地方主義抬頭的傾向。不管你是鄉自治,縣自治還是市自治,中樞都能通過各級在鄉軍人會來維持對最基層的控制。”

    作為陸軍大臣的商德全,這位因後貝爾戰役而為西方軍事界推崇的陸軍元帥,在聽到陛下這麼說時,立即露出了讚賞的神情,但同時卻明白,這個方案想獲得政府的支持只怕有不少難度,不知會有多少人一直擔心“軍人幹政”,怎麼會讓退伍軍人來控制農村?

    尤其是現在,在帝國建元六年之後,民政官體制正在受到地方的挑戰來自各級諮議會的挑戰,各級諮議會已經開始不再滿足於僅只做為一個諮議機關,他們同樣在渴望著權力,而實際掌握著權力的民政官,一直受到諮議會要求自治的挑戰,現在,在鄉軍人的出台,顯然是針對諮議會的自治要求。

    當然,在這裡,絕不會有任何人去質疑陛下的言語,甚至在像袁世凱這位前駐東瀛總督看來,諮議會根本就是禍害至少在東瀛,地方自治所導致的勢必將是地方勢力的崛起,而這甚至可能會影響到中國對東瀛四省的控制,但是對於諮議會,作為中國行政體系中唯一一位總督的他,並不能說三道四,畢竟,成立各級諮議會是陛下的要求,甚至就連南京都是帝國咨政院,就連忙陛下都會提及,在時機成熟時,發揮著一定的國會職能咨政院將會成為帝國國會,參與到國憲的制定。

    當然,這是未來一個誰也不知道的未來。在中國或許存在著制憲的呼聲。但是呼聲並不強烈,即便是有,也是侷限於法律界,至於普通百姓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憲法。至於朝廷本身,雖說曾多次提及制憲,但每每問及時間時,回答永遠只有一個“待時機成熟”時。

    “中國的根本問題就是農業問題,而農業問題就是農村的問題,農村的問題又是農民的問題,只要我們解決了農民的問題,那麼中國的問題也就解決了,我不否認農民較之城市居民更為單純,可是3億農村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卻嚴重制約著我國的發展程度!”

    說著,唐浩然朝著眾人看去,儘管在過去的多年間,通過衛生警察的設立,城市的衛生以及城市居民家庭衛生都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但是也只僅只侷限於城市,畢竟,現在的財力並沒有達到於鄉村設立衛生警察的地步,甚至只有一些重點市集才會設立派出所,而他們的作用則是治安、戶籍以及徵稅,至於督導轄區內的百姓衛生,他們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但是在鄉下卻在數以百萬計的在鄉軍人。

    而在另一方面,改造不良生活習慣只是其一,更為重要的是以改造不良生活習慣為突破口,對其國民性加以改造,這才是最根本的出發點。

    “相比於警察,這些在鄉下散佈的更為合理,基本上村村皆有,所以,我們要使用軍人,通過的進行全民性的軍事教育,提高國民的素質,改變民眾只知個人主義,而不知集休的現狀!從而達到改造國民性的最終目的!”(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5-1 14:22
第364章 最終目的(為新書求推薦)

    (無語的新書《鐵血宏圖》已經同步更新,您的每一個推薦、每一個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極為珍貴的!新書不易,還請大家多多支持,拜謝!《鐵血宏圖》群:15o536833,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嘿嘿!再次重申,新書不會影響老書!老書會正常更新。(?[ 〔 >ps:這推薦是為新書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錯了!)

    “……從而達到改造國民性的最終目的!”

    在提及國民性改造的時候,唐浩然只覺胸中一陣激盪,國民性或民族性,就是國民素質,最基本的就是其思想道德素質,或者說國民性與民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在一般情況下是通用的。它們的基本內涵都是指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長期共同生活及相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價值尺度、性格特質、道德規範、思維方式乃至於心理、風俗習慣等等。

    在後世,每每一提及“國民性”時,人們就會想起魯迅,魯迅研究國民性,目的正是為了中國勞苦大眾的解放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正如他在雜文《不滿》中說的那樣:“多有不自滿的人的種族,永遠前進,永遠有希望。多有只知責人不知反省的種族,禍哉禍哉!”逝世前半年,他還在《致尤炳圻》的信中指出,“揭自己的缺點,這是意在復興,在改善”!因此魯迅一生都將揭露國民性的痼疾、挖掘民族思想道德素質中的“病根”、探索塑造新型民族素質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任務。

    不過魯迅所揭露和批判的“國民劣根性”是在中國歷史的長期展過程中積澱起來的,是一種久未治癒的“痼疾”,在歷史上魯迅當年痛斥的“圈子”意識、看客心態、“窩裡鬥”現象等等,直到百年後改觀仍舊不大。為了改變“國民劣根性”在歷史上有著太多的運動和嘗試,可唯一沒有嘗試的卻是最為有效的東西國民軍事化!

    國民軍事化,或許不是最好的選擇,但卻是唯一可行的選擇,相比於普通意義上的運動式改變,或者向這學習,向那學習的飄蕩性、不定性。軍事化的訓練、生活,卻可以教給人們一種習慣,一種軍事化的生活習慣,軍事化的訓練、軍事化的生活、軍事化的國家,而在這個過程,還可以培養普通民眾的紀律精神和團隊意識。

    而且還可以通過那種軍事化國民生活,使得國民擁有一個健康的底子,身體是一切的本錢。良好的身體素質,可以提高整個民族的競爭力。

    正如同普魯士的弗裡德里希?威廉一世一般,他一生都在致力於對普魯士進行加強君主****和軍國主義的強制改造。174o年,當這位“普魯士國家的建築大師”離開人世時,他給後人留下了一筆可觀的“軍事寶藏”:約1ooo萬塔勒的錢財和一支訓練有素、戰鬥力堪稱當時歐洲之冠的強大軍隊,他還把整個國家生活都納入了軍國主義的軌道。作為弗裡德里希?威廉一世繼承者的弗裡德里希二世,繼續著“士兵王”的事業。他一生追求“國家利益至上”,並且獲得了“弗裡德里希大王”的稱號。他要求臣民一絲不苟地遵守秩序和紀律,凡事無條件聽從他的獨斷。

    也正是得益於幾代人的努力,最終鑄就了普魯士人對秩序和紀律的刻板遵守,而這正是國人所欠缺的,亦是唐浩然希望通過“軍國民化教育”給予國人的“禮物”,準確的來說是一個國民性改造的“禮物”。

    在一直以來對軍國民教育持以贊同立場的蔡元培,在沉思片刻後,先是點點頭,而後又搖搖頭:

    “不過在全國推廣國民生活軍事化,需要投入多少力量,多少經費?這並不僅僅只能依靠在鄉軍人,而且各級還應該建立相應的團體,而且,如何激國民主動參與訓練,僅僅依靠強制措施,顯然不太現實,這些都需要考慮了。”

    蔡元培的建議,讓唐浩然回頭提醒身後的記員:

    “記下了嗎?”

    得到滿意的答覆後,他方才神色淡然地轉回來道:

    “這並不是什麼問題,如何讓在鄉軍人進入村自治會?”

    一聲反問之後,唐浩然搖頭說道。

    “僅僅依靠一道朕簽署的命令?軍人雖有皇家軍人之名,但他們和老師不同,師如父,有這個傳統在這,老師的地位本身就高於軍人,加上“皇家”之名,他們進入村自治會,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所以解決的問題,並不能只依靠一個命令,還要解決他們的身份問題。”

    身份,這才是最重要的,無論做什麼事情,如果有一個合適的身份,一切都會顯得極為順利,而對此,唐浩然早就成腹在胸。

    “要不然就弄一個治安官吧!那些軍人在退役之前,接受三個月的司法培訓,讓他們出任村治安官,現在村治安這一塊是個空白,這方面可以同司法部協調一下,這樣不僅可以解決他們身份的問題,而且還能解決社會治安的問題。”

    一直思索著在鄉軍人身份問題的商德全適時的建議道。

    “如果中國所有的農村治安官都由在鄉軍人擔任……”

    在內心裡,商德全不禁憧憬起來,只有到那時,一個嚴密的軍事動員體系,方才有可能在根本上建立起來,現在中國的軍事動員體系,並不算嚴密,在城市還有警察局協助動員,可是在農村,現在中國的農村,依如千百年來一樣,都是“放羊”式的管理,僅依靠村公所,頂多就是加上老師們的協助管理,但這卻很難建立一個真正高效的軍事動員體系。

    如果說,對俄戰爭教會了他什麼,那就是讓他以及全世界的軍事專家們意識到,總體戰的時代已經來臨,在歐洲,許多人認為中國之所以能夠取得對俄戰爭的勝利,最根本的原因並非是武器,而是東北充分動員了自己的每一分力量,用劃時代的總體戰理念擊敗了俄羅斯在整個戰爭期間,俄羅斯都未曾揮出自己的國力。而相對應的是,東北卻可以揮出全部的力量。

    “而且還可以組織村與村之間的軍事技能競賽,競賽的獎勵是不是可以通過放一定的獎金,利用村社的集體榮譽感和集體利益,通過軍事技能競賽去督促各村主動參加比賽……”

    “那得勝者的資金如何分配呢?最後如何落實到每一家的身上?還是讓少數人從中獲利?”

    一直以來一直保持著沉默的張之洞,立即出言反駁道,這些年,作為總理大臣,隨著國家的穩因,他現自己似乎已經落伍了,而且似乎個人也越來越老,所以他現在很少表個人的看法,實際上,他這位總理大臣,在更多的時候,更像是一個擺設,心知肚明的他非常清楚,很快,陛下也許就會考慮總理大臣的更人的問題。

    而對於自己的繼任者,他有著自己的看法,相比於東北的那些銳不可當的官員們,他更傾向於性格保守一些的官員,就像在這個內閣之中,他更傾向於袁世凱,傾向於這個和他一樣,舊臣出身的官員,之所以傾向於他,是因為他的性格更穩健一些,但是他卻拿不準皇帝的態度。

    但現在,面對這個建議,即便半閉著眼睛的他,也不能再保持沉默。

    “不患貧,但患不均,這獎金的分配,是否可能挑起人們心間的不滿,還請各位三恩!”

    張之洞的反對讓商德全把眉頭微微一皺,不患貧,但患不均,這正是人的本性,甚至可以說根本就沒有辦法解決,而這時袁世凱卻於一旁主動開口說道。

    “這個辦法很簡單,”

    於袁世凱看來,這根本就不是什麼問題。

    “軍事比賽放的獎金,當然不需要直接放給個人,而是直接返還給各村的國民學校,這樣受益者都是那些村民的子女,這樣就不存在不公平的問題,畢竟幾乎所有家庭都有子女在國民學校就讀,而這也是他們的共同財產,相信他們也不會反對這麼安排。”

    儘管鄉村的國民小學打著國民的名義,實際上都是由各村使用村費自行建設,也正因如此,村民一直都是國民小學的“董事”,而各個國民學校“董事會”實際上就是村會成員,相對應的就是,於中國每一所學校實際上就是其“學區”內民眾的“共同財產”。

    仔細一想,意識到其間好處的商德全連連點頭說道:

    “對,就這麼辦,這是一個好法子,而且正像陛下說的那樣,這是集體,集體的利益,集體的榮譽,最終由集體受益……”

    對此無人再表示任何異議,而唐浩然同樣是滿意朝著袁世凱看了一眼,儘管對於這個人一直心懷警惕之意,但是在另一方面,他卻又不得不承認一點相比於其它人,袁世凱確實有著他人難及的才能,難怪在另一個時空中……想到這,心底卻又是暗自心生警意,這個人,到底應該如何使用?

    在歷史與現實的片刻糾結之後,唐浩然看著眾人說道。

    “讓在鄉軍人出任治安官和軍事比賽只是其中一步,我們要考慮一個整體,畢竟治安官只是在鄉軍人中的一部分子,朕的想法是,我們要建立民防團,自上而下的建立各級民防團,把所有的男性國民都納入到民防團體系中來,通過這種全民皆兵的方式,達到用在鄉軍人,訓練民眾,改變民眾的目標。現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如果我們不想辦法加強自身,純粹就是被宰割的命運……”

    一番看似動情的感嘆之後,唐浩然又繼續說道:

    “這不僅事關國民整體素質提高,千秋萬代的事,而且還關係到整個民族的興亡,如果民防團辦好了,那民防團便大有可為,如善加運用,不僅可以御匪衛鄉,且可有效動員民眾,在戰時,各師管區只需要把補充額度按比例下達各區,就可由各民防團區直接補充兵員,如果的兵民合一,方才是********的要走的道路。”

    看大家的表情顯得極為凝重,唐浩然喝了口茶,認真解釋起來:

    “從現在開始,中國必須要從根本上徹底改變“皇權不下村社”的傳統,國內的保甲制必須進一步完善起來,以十戶為甲,十甲為保,十保為鄉作標準。甲有甲長,保有保長,且兼民防團後備隊長,負責本甲、本保男丁訓練,鄉有鄉長,兼民防團大隊長,由其負責大隊內考校、監督訓練,這些職位全部由在鄉軍人出任,其可以視為“自治會”之外的政府官階,當然他們可以是領參謀總部的官階,作為“皇家官員”,自然應該直接進入村議會和村公所。”

    唐浩然的提議看似不怎麼新鮮,畢竟保甲制千年前即有,即便是現在,雖說設立有村公所,可同樣也有保甲制,不過這個保甲制並不那麼嚴謹,而現在推行這一制度,無疑是為了進一步掌握,更準確的來說,是為了控制農村。同樣這也不過是尋找一個“由頭”,最終的目的,卻是把在鄉軍人充實到社會的各個角度,並利用在鄉軍人對民眾進行軍事訓練,如此達到“整合全國”的目的。

    當然,更為重要的一點,是為了分割隨著傳統鄉坤離開鄉村,前往城市導致鄉村權力悉數落於教師之後的局面,畢竟作為帝國的皇帝,他不得不考慮到將來,考慮到未來可能存的隱患,而從權力平衡的角度考慮,用一個群體去平衡另一個群體的權力,才是真正的穩定之道,朝廷如此,地方同樣也是如此,制衡,權力唯有制衡才能得已平衡。

    “好了,你們看一下,按照今天咱們談話的內容,整合出一些相應的條陣法規,今年,咱們要把全國性軍國民化辦好!畢竟此事關系到國家的未來大計!”

    話聲微微一頓,凝視著眾人,心知他們並不清楚,這場運動將會帶來什麼樣改變的唐浩然,又繼續說道。

    “好了,這個議題現在結束了,那麼還有另一個議題需要討論,就是外交問題,現在,我們的外交政策直接關係到未來十幾年內的走向,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未完待續。)8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bluetrar

LV:4 遊俠

追蹤
  • 3

    主題

  • 224

    回文

  • 2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