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明星] 文藝生活 作者:薪越 (連載中)

 
kevin1217 2016-11-8 04:59:59 發表於 都市言情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480 98044
kevin1217 發表於 2016-11-17 09:58
第四百一十章 大綱

    林子軒翻看著手裡的劇本大綱,也就兩三頁紙,寫的相當簡略。

    這個叫做《回家》的本子劇情不複雜,有兩條時間線,一個是1980年,交代了事情的起因,還有一個是1997年,講述了事情的結果。

    因果關係明確,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鏈。

    從現在的角度講,為了五塊錢發生如此激烈的家庭矛盾,可能性不大。

    但放在1980年就合情合理了,那時候普通工人的工資一個月也就幾十塊錢,五塊錢對一個家庭來說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再者說,這個家庭的背景本來就複雜,是再婚家庭,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不太穩定。

    那麼由於一件家庭矛盾引發的慘案就有了情理基礎,能讓觀眾信服。

    十七年後,小紅離開監獄,即將返回家中,她將要面臨什麼,能不能被社會和家人接納,是這部影片著重要表達的內容。

    這十七年裡,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1980年,國家剛剛改革開放,大規模的基礎建設還沒有開始,現在的京城,到處是高樓大廈,汽車遍地,電視機不再是稀罕事物,手機和電腦正在逐步普及。

    小紅在監獄裡的這十七年,和社會脫節了,她出來後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世界。

    監獄不是說把犯人放出去就完了,還要幫助她們適應社會,重新生活。

    於是就有了監獄女警官這個角色,這個角色代表著行政機關,要教會小紅在監獄外邊怎麼生活,怎麼和家人溝通,起到一個橋樑和引路人的作用。

    女警官和小紅兩人互相支撐,如此這部片子的架構就較為完整了。

    如果讓小紅一個人面對陌生的世界,她會惶恐不安,不知所措,最終可能會釀成悲劇。

    當然,這麼拍的話就是另一個故事了,或許更有深度,卻太過灰暗,審查上過不了。

    所以說,女警官的角色不僅不能少,還要占很重的份量。

    「這個本子挺好,就是還需要完善,尤其是細節部分。」林子軒評價道,「怎麼把這段不長的回家路拍的不一樣,你要仔細的琢磨,舉個例子,小紅在監獄裡肯定是統一管理,有事情要向警官報告,這個習慣在出獄後一時改不掉,無論是吃飯做事都會報告,你要把她和女警官之間的互動拍好。」

    「知道了,老哥。」林曉玲點頭道,「我會繼續搜集資料,把劇本寫好。」

    這個大綱能得到林子軒的認可,林曉玲挺高興。

    林子軒可是圈子裡公認的金牌編劇,拿過金馬獎,一個劇本賣出幾十萬的高價,說話自然有份量,說明這個劇本真的不錯。

    這下子,林曉玲更有信心了。

    「行了,你開始籌備吧,我給你投資。」林子軒應承道。

    按照林子軒的估算,這部《回家》是部小成本文藝片,投資兩百萬足夠了,主要演員就四五個人,場景不複雜,沒有大場面,後期製作不麻煩。

    紀實風格的電影就是這點好,拋棄了浮誇的舞台和高科技,回歸電影本身,直面生活。

    說白了,就是省錢。

    這其實是第六代導演的一個特點,他們自己寫劇本,拍當下的社會生活。

    「我會把預算做出來,提交給公司。」林曉玲認真道。

    以前沒畢業的時候,她可能覺得用林子軒的錢拍片子沒什麼,誰讓他們是一家人呢。

    現在她踏入了社會,就要按照規矩來,或者說是正規化。

    她要做一份完整的拍攝計劃和預算書,寫清楚這部片子用什麼方式盈利,而不是稀里糊塗的拿了錢去拍電影,拍完了才發現這片子賺不了錢。

    林曉玲還要組建自己的班底,把在電影學院裡合得來的同學拉過來。

    每一位導演都是這麼過來的,從小到大,從無到有,一步一個腳印。

    「別那麼正兒八百的,就算賠了也沒事兒,你老哥我還賠得起,好好的拍就行了。」林子軒好笑道,「有時間看看類似的片子,應該會有啟發。」

    這話倒是不假,即便不用好夢公司的資金,林子軒自己投資都沒問題。

    他今年的版稅收入不低,不說《活著》的國外版稅,光是《小雪的大冒險》在國內就有幾百萬的收入,最近《臥虎藏龍》的電視劇大火,連帶著圖書暢銷。

    到了年底,至少會有八百萬左右的版稅。

    當然,就算是有錢,林子軒還沒有奢侈到拿兩百萬讓妹妹拍著玩的地步。

    他覺得這部《回家》不一定會賠本,這個題材雖然沉重了點,卻充滿了正能量,說的高尚點就是充滿了人性的光輝。

    對弱勢群體給予幫助和關懷,符合國家的大政方針,電影通過審查在影院放映沒有問題。

    或許還能得到總局的支持和推廣,這都是能夠爭取的。

    而且,這類題材的影片在獲獎上具有天然的優勢,評委們對於能展現人性的片子有好感。

    林子軒經過綜合評估,覺得這個題材有潛力,值得投資。

    看著林曉玲離去的背影,林子軒不由得感慨,妹妹長大了。

    十月份,亞洲的金融風暴愈演愈烈。

    國際炒家把目標對準了香江的證券市場,與此同時,寶島放棄了台幣的匯率,台幣大幅貶值,給香江股市帶來不小的壓力。

    香江經濟面臨著極大的考驗,香江的企業家紛紛拿錢出來救市。

    這是大事,和林子軒沒什麼關係,他只是讓於東暫停了和香江銀行的接觸。

    在這種時候,銀行肯定會收縮業務,不可能貸款給影視公司拍電影,香江的影視行業自身都陷入困境,難以自拔。

    就這樣,《臥虎藏龍》的融資工作停頓下來,等著這場金融風暴停息再說。

    這次的金融風暴對國內有一定的影響,主要是在對外貿易上,影視行業受到的衝擊不大,除了幾個合拍的影片停工外,大家基本上該幹嘛幹嘛。

    今年好夢公司沒有影片衝擊賀歲檔,下半年相當輕鬆,那部《外來媳婦本地郎》主要還是靠陳常樂在粵省的影響力。

    林子軒把重心放到了電視劇上,《潛伏》正在拍攝之中。
kevin1217 發表於 2016-11-17 11:58
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言

    閆暱在《潛伏》劇組裡非常低調,每天來的很早,認真的做著準備。

    雖然她是戲裡的女主角,可在這個劇組裡的演員要麼是大牌明星,要麼是有資歷的老演員,她以前跑龍套的,沒有資歷可言。

    只能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做好自己的事情。

    尤其是現在俞菲鴻拿到了威尼斯影后,對比就更明顯了。

    一部戲裡,威尼斯影后演配角,你一個跑龍套的演主角,這要多大的譜啊。

    在這種環境下拍戲,閆暱有很大的壓力,不過她有股不服輸的性格,越是這樣,就越要把戲演好,不能給比下去了。

    至少不能輸的太慘。

    劇組裡的群眾眼睛是雪亮的,或者說是勢利眼,她要是表現的太差,難免會被人說閒話。

    即便是現在,也有傳言說她是依靠拉關係進來的。

    《潛伏》裡的演員大多是好夢公司的簽約演員,即便王志聞也和好夢公司有著良好的合作關係,基本上都是自己人。

    只有作為女主角的閆暱和好夢公司以前沒有任何關係,她是空政的話劇演員。

    大家不由得心裡好奇,一個空政的演員怎麼就成了女主角了呢?難道其中有什麼貓膩?

    當然,這只是無聊的八卦。

    每個劇組都難免有這種小道消息流傳,誰和誰拍戲的時候好上了,誰是投資商安插進來的,誰的後台硬,不能得罪。

    算是茶餘飯後的談資吧,這類消息被媒體得到,報道出去,就成了娛樂新聞。

    有些是真的,有些只是劇組為了宣傳炒作的話題,真真假假,娛樂圈的事兒說不清楚。

    閆暱覺得自己挺委屈,她真沒拉關係走後門,就是面試的時候被選上的。

    說實話,她也不清楚林子軒為什麼要選她一個跑龍套的話劇演員,至於說潛規則,林子軒作為電影公司的老闆想要潛規則也輪不到她這樣的啊。

    閆暱不認為自己漂亮,在京城演藝圈,比她漂亮的女演員海了去了。

    難道我真的有演戲天賦,被林總給看了出來,以後也能成為像葛尤那樣的演員?

    這麼一想,她心裡就好過了。

    《潛伏》開拍了一個多月,前期王志聞和俞菲鴻去了威尼斯,只拍了一些不重要的戲份,閆暱覺得還不錯,能應付的來。

    王志聞回來後,拍攝進度加快,特別是和王志聞對戲,閆暱有種被壓制的感覺。

    同時也刺激了她,拿出最好的狀態,跟得上王志聞的節奏。

    閆暱明白機會難得,她要演好王翠平這個角色,如果這次不努力,以後可能就碰不到這麼好的機遇了。

    林子軒來到劇組的時候正碰上閆暱和王志聞的對手戲。

    劇組拍攝的地點在京郊懷柔的影視基地,隨著國內電視行業的繁榮,這座影視基地的規模越來越大,基地內遍佈各個時代的建築群落。

    當初林子軒所做的規劃還是小了,跟不上時代的發展。

    總局重新做了佈局,準備打造全國最大的影視基地,將來可能成為亞洲最大的影視基地。

    他們把每年的收益大部分投入到影視基地的建設之中,這同樣是一種政績。

    實際上,這兩年全國各地都在興建影視基地,包括南方的滬城和浙省,西北的隴省等等。

    大家看好這類項目,也看好國內影視行業未來的發展。

    劇組此時拍的是室內戲,王翠平來到津門這種大城市,對大城市的生活一無所知,也沒有接受過專業的間諜訓練。

    她的脾氣不好,口無遮攔,讓余則成整日提心吊膽,生怕她說錯話,暴露了身份。

    這就是一顆定時炸彈,他想讓上級組織把王翠平調走,換一個靠譜的人員過來。

    兩人就這個問題發生了矛盾,爭吵起來。

    這個爭吵很有意思,王志聞壓低聲音,生怕被別人聽到,閆暱卻沒有顧忌,聲音很大。

    但聲音大的不見得有道理,在王志聞的勸說下,閆暱停了下來,卻還是不服氣。

    林子軒在一旁看著,感覺這倆人的對手戲還行,閆暱的氣場偏弱一點,王志聞沉穩內斂。

    余則成這個人物外表冷靜,內心複雜,做情報工作的要時刻保持警惕,就算在王翠平面前也不能放鬆,他的神經會一直緊繃著。

    王志聞對這個角色很有興趣,對他來說這部劇是一個轉型。

    他以前的角色大多是正面人物,余則成雖然也是正面人物,卻有著另一種身份。

    一方面周旋於敵人之間,一方面從事著秘密工作,兩種角色的轉換很有挑戰性。

    這場戲結束,林子軒和導演談了談目前的拍攝進度,讓導演先拍一段宣傳花絮出來。

    到了十月份,一年一度的電視金鶯獎頒獎典禮又要開始了。

    同時,也是電視劇製作單位賣片子的時候,《潛伏》和《將愛情進行到底》都會參加金鶯節做宣傳,吸引各地電視台購買。

    現在宣傳不是通過張貼海報了,而是會在現場播放電視劇的精彩片段或者宣傳花絮。

    林子軒要求把宣傳花絮的情節拍得緊張一點,要有諜戰劇的氛圍,還要把各主要人物展現出來,大概五到十分鐘就行了。

    《潛伏》有王志聞和俞菲鴻參演,不愁買家,花絮更多的是宣傳,也是為了抬高賣價。

    這兩部電視劇都要爭取在華國電視台首播,這樣才能造成轟動效應。

    交代完了事情,林子軒和王志聞閒聊幾句,他發現閆暱站在遠處,似乎有意躲著他。

    閆暱本來想和林子軒打招呼的,林子軒畢竟是投資人,給她提供了出演女主角的機會。

    可想想劇組裡的傳言,她覺得這時候還是不要太熱情的好,不然還不知道出什麼事呢,所以她就站的遠遠的。

    「小閆怎麼了?」林子軒好奇道。

    「在琢磨下一場戲吧。」王志聞回應道,「小閆很用功,進步快,不錯。」

    「這就好,我覺得她的可塑性很強,能演不同類型的角色。」林子軒評價道。

    王志聞聽過劇組的傳言,不過並不在意,他對林子軒還是瞭解的。
kevin1217 發表於 2016-11-17 12:00
第四百一十二章 新氣象

    林子軒有幾年沒參加金鶯節了,他把重心放在了電影上,不怎麼管電視圈的事兒。

    不過這一次不同,這一屆的金鶯節做出了重大的調整。

    以前這個獎項叫做《大眾電視》金鶯獎,是由《大眾電視》雜誌社和華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共同主辦的一個電視行業的評選獎項。

    從這一屆開始,變成了由華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華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共同主辦,名字也變了,叫做華國電視金鶯獎。

    看名字就知道,檔次提高了,這個獎被國家宣傳部門認可,成了國家級的電視藝術大獎。

    既然改了名字,組委會就想把這一屆的金鶯獎辦的隆重一點。

    八月底,金鶯獎組委會在滬城舉辦了新聞發佈會,宣佈了金鶯獎的調整,並對前一年國內製作的電視劇展開了評選工作。

    評選的程序沒有太大變化,先是觀眾投票,然後是評委們評獎。

    既然成了國家級的獎項,就要具有權威性,所以評委的意見變得更為重要,不能觀眾喜歡看什麼就給哪部電視劇頒獎。

    評委要起到引導的作用,這是一個嚴肅的獎項,不能過度的娛樂化。

    在評選電視劇的同時,他們還要考慮頒獎典禮的事宜,怎麼才能展現出一種新氣象。

    這一屆金鶯獎定下的主題是回顧過去,展望未來。

    組委會將邀請對華國電視行業做出過貢獻的老一輩藝術家,還有目前活躍在電視行業的中青年演員,大家共聚一堂,體現出電視行業的繁榮發展。

    他們擬定了邀請名單,包括以前金鶯節的最佳男女主角,還有現在正當紅的演員。

    這個名單囊括了國內大多數的著名演員,電視劇的幕後主創,製作單位的領導等等。

    大多數人都不會拒絕,都在這個圈子裡混,總要給金鶯獎一個面子,不過也有人不願意搭理金鶯獎,這畢竟只是一個電視獎項。

    比如正在拍戲的姜聞和葛尤。

    他們倆憑著《編輯部的故事》和《京城人在紐約》都拿過金鶯獎的最佳男主角,如今已經成了國內影視圈最頂尖的演員。

    或者說早已跳出了電視劇的圈子,不在這裡面玩了。

    如果真沒事的話,他們或許會參加金鶯獎,當個頒獎嘉賓什麼的,可《許三觀賣血記》正在拍攝之中,這一來一回要耽誤好幾天的功夫。

    姜聞是導演,葛尤是主演,這倆人一走,劇組只能歇著了,沒人能替代。

    不光是停工,還浪費資金,所以,他們婉拒了金鶯獎組委會的邀請。

    這讓金鶯獎組委會頗為鬱悶,姜聞和葛尤是金鶯獎走出去的大腕兒,這倆人不參加,這一屆的金鶯獎失色不少。

    但沒有辦法,人家不是故意不參加,是真有事兒,在拍戲呢。

    如果是一位一般的演員敢用拍戲這個理由拒絕金鶯獎,那這人估計以後都和金鶯獎無緣了,還可能在其他方面遭到區別對待。

    可姜聞和葛尤就這麼說了,金鶯獎組委會只能忍著,難道還要封殺他們啊?

    這就是個電視劇的獎項,不是影視總局,沒那麼大權利,人都不在電視圈混了,管不著。

    組委會想來想去,找到了林子軒。

    林子軒同樣在金鶯獎的邀請名單之中,邀請函早就寄到好夢公司了。

    在華國的電視行業,林子軒是個繞不過去的人物,他製作了一批引起轟動的電視劇集,開創了一系列的電視劇題材。

    中肯的說,華國電視行業的繁榮林子軒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這一屆金鶯節既然要回顧過去,就沒辦法迴避林子軒,還要做出重點介紹。

    林子軒這段時間沒什麼事兒,就答應下來。

    他還想在電視行業賺錢呢,再說《將愛情進行到底》和《潛伏》以後要參加金鶯獎的評選,這個面子總是要給的。

    由於《臥虎藏龍》後傳的熱播,經過觀眾投票,《臥虎藏龍》的前傳入圍了金鶯獎。

    不過林子軒清楚,評委不會把主要獎項頒給一部武俠劇,今年獲獎的熱門劇集要麼是主旋律,要麼是和香江回歸有關。

    這是大方向,不能錯了。

    目前武俠劇在國內屬於小眾,藝術性不強,獲獎的可能性很小。

    「姜哥他們正拍戲呢,我也沒有辦法啊,他的脾氣圈子裡的人都清楚,讓我怎麼勸?」林子軒為難道。

    聽到金鶯獎組委會的請求,林子軒不願意摻和這種事情。

    「林總,你和他們的關係大家都知道,就是你一句話的事兒。」組委會的人急切道。

    「可別這麼說,我擔不起。」林子軒推脫道,「這個很複雜,他們那邊是海外的投資,歐洲有製片人在片場看著呢,你不拍戲跑去頒獎,浪費拍攝資金,外國人不答應啊,你們也要體諒電影工作者的難處。」

    「林總,我們這邊想邀請慕總主持這一屆的頒獎典禮,這次的頒獎會在電視上現場直播,你看能不能幫幫忙?」組委會的人開出了條件。

    金鶯獎的頒獎典禮的確是一個重要的舞台,但不能讓林子軒動心。

    由於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慕姍姍今年出了風頭,影響力都擴展到海外去了,不差這個電視獎項的頒獎禮,如果是電影金牛獎的話還差不多。

    兩者的檔次差得遠了。

    「你這不是讓我為難麼?其實我說話不一定管用,你們找那些老藝術家,他們的輩分在哪兒擱著呢,說話好使。」林子軒提議道。

    這是實話,比如找葛尤的父親說句話,葛尤還敢不過來麼?

    在京城演藝圈裡,講究輩分,前輩發話了,後輩就要聽著。

    金鶯獎組委會的人當然知道,可那些老藝術家更難說話,人家還不願意來呢,更別說幫著請人了,前輩也有前輩的架子。

    「這樣,林總,我們會對你們入圍的劇集重點對待。」組委會的人暗示道。

    林子軒沒想到金鶯獎組委會願意這麼做,這不是說一定會給《臥虎藏龍》獎項,只是有這種可能,就算要給也是一個不起眼的小獎。

    看來組委會是下決心要讓姜聞和葛尤出席頒獎典禮了。

    這樣一來,林子軒倒不好拒絕了,不是說他看重這個小獎,威尼斯的金獅獎都拿過了,這種電視獎項對他來說沒什麼吸引力。

    他只是不想因為這種小事和金鶯獎這邊鬧僵,不值得。

    「我試試吧,不一定能成。」林子軒回應道。
kevin1217 發表於 2016-11-17 12:01
第四百一十三章 回顧

    林子軒打電話給姜聞和葛尤,把情況說了一遍,包括金鶯獎組委會開出的條件。

    條件無所謂,關鍵是組委會的決心。

    想想也是,金鶯獎到現在是第十五屆,也就不到二十位最佳男演員的獲獎者,有幾屆的最佳男演員獲獎者不止一位。

    在這些人裡,姜聞和葛尤的輩分不算高,但影響力最大。

    要是請不到他們倆,這屆金鶯獎還怎麼回顧過去,也顯得組委會的能力不足。

    事實上,這一屆金鶯獎組委會成員的層次很高,包括華國電視台的台長和文聯的副主席,還有各地電視局的局長和電視台的台長等等。

    這充分說明了對金鶯獎的重視。

    不過這些大人物就是掛個名,走走過場,真正做事的是下面的工作人員,他們可沒有那麼大的能量,只能是四處想辦法。

    組委會給林子軒開出的條件其實不算什麼。

    邀請慕姍姍主持頒獎典禮,這本來就進行過討論,這次的金鶯節在滬城舉辦,肯定要有一位滬城本地的主持人參與。

    這是慣例,不然滬城電視台有意見,不願意進行電視直播。

    另一位主持人人選最好是華國電視台的主持人,能提升頒獎典禮的檔次。

    慕姍姍在候選之列,自從七月份之後,隨著《姍姍訪談錄》和《鑒寶》節目的熱播,慕姍姍的影響力不比華國電視台的主持人差。

    在港台地區和海外,甚至超過華國電視台的主持人。

    金鶯獎組委會邀請慕姍姍不過是順水推舟。

    至於說暗示在獎項上照顧好夢公司,這就更好辦了,像是最佳美術、最佳錄音這種小獎隨便把《臥虎藏龍》安插進去就行了。

    大家注意的往往是最佳男女主演,誰在乎那些小獎啊。

    所以說,組委會的人相當精明,他們通過這種方式表達了邀請姜聞和葛尤的決心。

    葛尤沒什麼意見,他一般情況下不願意得罪人,只要自己力所能及的,不違背心意的活動,能參加就參加了。

    京城人活的就是個面兒。

    姜聞自從當了導演,脾氣更大了,他覺得好不容易大家都進入了狀態,就為了跑過去頒個獎,回來還要繼續磨合,沒有意義,拍戲是很嚴肅的事情。

    「這樣吧,讓葛尤去一趟,三天時間一定要回來。」姜聞妥協道。

    林子軒把這個消息轉告給了金鶯獎組委會,他沒有強求姜聞和葛尤一定要參加金鶯獎,主要是看他們自己的意思。

    即使兩人都不參加,他也算給組委會一個交代了。

    金鶯獎組委會覺得雖然不夠完美,不過葛尤能來就不錯了,姜聞的性子圈子裡的人都知道,人家屬於電影圈,只拍過一部電視劇,那就是《京城人在紐約》。

    這幾年電視劇市場繁榮,有影視公司願意出高價請姜聞演電視劇,都被拒絕了。

    林子軒和慕姍姍一行人前往滬城。

    對金鶯獎的主持工作,慕姍姍的興趣不大,這個頒獎典禮雖然是電視直播,卻不是在華國電視台,而是滬城電視台得到了直播權。

    華國電視台最多是播放幾條金鶯獎的獲獎新聞,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力。

    不過既然接到了邀請,那就主持一次好了,這種頒獎典禮觀眾看的是演員,主持人就是陪襯,沒什麼挑戰性,慕姍姍相當放鬆。

    「尤哥是晚上到麼?」慕姍姍詢問道。

    他們乘坐的是京城到滬城的飛機,葛尤坐的是火車,不一個時間點。

    「你在酒店休息好了,我和馮哥去接他。」林子軒回應道。

    來到滬城,下了飛機,他們住進了金鶯節組委會安排的酒店。

    這次來的不光是林子軒和慕姍姍,還有馮曉剛、俞菲鴻和徐晶蕾等人。

    李虹帶著藝術中心的一批人早一天到了,像是趙寶鋼這類導演都在受邀之列,陳導明和王志聞等著名演員也不能少。

    可以說,這一屆的金鶯獎頒獎典禮是最為隆重的一次。

    俞菲鴻剛拿了威尼斯影后,這回來是做頒獎嘉賓,組委會請不來鞏莉,就力邀俞菲鴻。

    來參加頒獎典禮的人物,組委會要為他們安排酒店,由此可見,組委會是下了本錢的。

    這些錢一部分是國家撥款,這個獎項畢竟成了國家級的藝術獎項,還有廣告收入和電視台直播的費用,以及社會各界的贊助。

    國內的頒獎典禮越來越商業化,新聞媒體的參與度越來越高。

    林子軒和馮曉剛來到火車站,坐在車子裡等著葛尤的到來,國內的火車往往會晚點,他們不著急,一邊等一邊閒聊。

    火車站沒有追星族,清靜。

    在機場就不行了,金鶯節舉辦在即,各路明星大多是乘飛機來到滬城,不少追星族和媒體記者守在機場,等著明星到來。

    「尤子就這點好,低調,不惹人注意。」馮曉剛評價道。

    的確是這樣,現在明星大腕坐火車的不多了,你要是不坐飛機就顯得檔次低。

    馮曉剛的《一聲歎息》拍完了,正在做後期,下個月會到非洲參加開羅電影節。

    他在電視行業奮鬥過,取得過成績,這次混了一個頒獎嘉賓的身份,給最佳導演頒獎。

    這一屆的金鶯節弄這個回顧過去的主題,確實挺有意思,把華國這些年的電視發展梳理一遍,讓林子軒他們也跟著回顧了一下過去的日子。

    相當於是一個總結,以後的電視劇行業會進入到百花齊放的時代。

    「幾個月沒見,聽說那地方條件挺艱苦,尤哥不知道變成什麼樣。」林子軒玩笑道。

    《許三觀賣血記》本身就是一個悲劇故事,演員不能太胖了,要精瘦的那種才行,拍這種戲不是享受,而是受罪呢。

    看著時間差不多了,他們走到火車站的出站口,混在人群裡。

    不一會,就見一個帶著帽子,衣著普通,拉著行李箱,身形消瘦的人走了出來。

    正是葛尤。

    由於夜色掩映,周圍的人並沒有發現葛尤,林子軒和馮曉剛對葛尤太熟悉了,一眼就認出來了,打了聲招呼,迎了上去。

    三人來到車子旁邊,驅車離開。
kevin1217 發表於 2016-11-17 12:02
第四百一十四章 極限

    車子行駛在滬城的街道上,遠處高樓上的霓虹燈不停的閃爍。

    經過這些年的高速發展,滬城越來越有國際化大都市的模樣了,在加快經濟建設的同時,滬城市政府還不忘在文化娛樂上有所建樹。

    這次華國電視金鶯獎在滬城舉辦就是一個例證。

    金鶯獎結束後,十月底就是第三屆滬城國際電影節舉辦的日子。

    滬城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93年,每兩年一屆,這個電影節剛創辦不久,沒辦法和歐洲三大電影節的份量相比,吸引不了國際上著名的導演和演員。

    《小城之春》剛剛在威尼斯拿到了金獅獎,受到了滬城國際電影節的邀請。

    電視金鶯獎和電影節相繼舉行,滬城整個十月份都會聚集大批明星,這或許正是滬城市政府的意思,想通過這種方式帶動滬城影視產業的發展。

    一直以來,京城都是華國影視行業的中心。

    京城有著名的藝術院校,有眾多的影視劇製作單位,聚集著大批優秀的演員和幕後團隊。

    不過其他省份有自己的想法,大家看得出來,將來影視行業能創造價值,提振經濟。

    滬城利用自身的優勢培養影視人才,為影視公司提供優惠政策,和海外的電影人合作,就是想把滬城打造成另一個影視中心。

    對於民營影視公司來說,這是好事兒。

    林子軒暫時沒有來滬城發展的打算,還是先把好夢公司的根基打牢再說吧。

    他開著車子,馮曉剛坐在副駕駛,葛尤在後排躺著,坐了一天火車有些疲憊。

    「尤哥,這回和姜哥合作感覺怎麼樣?」林子軒閒聊道。

    他和葛尤通過幾次電話,大概瞭解影片的拍攝進展,《許三觀賣血記》的劇情不複雜,主要還是在演員的表演上。

    姜聞一如既往的追求完美,進度不快,還老是改劇本。

    比如今天拍了這場戲,晚上睡覺的時候他覺得這麼拍不行,明個試試另一種方式。

    就這麼耗著,兩三個月了劇組才算是進入狀態,估計還要拍大半年時間。

    如果是好萊塢的投資,這麼拍肯定不行,投資商絕不會答應,好在這次是歐洲的投資,歐洲電影人追求藝術,覺得只要是為了藝術就值得反覆嘗試。

    於是,姜聞就和他們講藝術。

    我為什麼這麼拍,有沒有更好的表現方式,我不試試怎麼知道,不得不說,在這方面,姜聞有自己的一套,糊弄老外足夠了。

    「姜聞拍戲認真,和其他導演不一樣,在拍的時候有不少臨時琢磨的東西,不太按照路子來,不過這種感覺挺有意思。」葛尤描述道。

    「你這是說我拍戲不認真了?」馮曉剛玩笑道。

    「各人的方式不同,你拍的是娛樂片,能和人比麼?」葛尤回應道。

    葛尤分別跟張億謀、馮曉剛和姜聞合作過,這三位導演的性格不同,拍攝手法也不同。

    張億謀的影片注重形式,對演員的要求沒有姜聞高,如果用分數來表述的話,他覺得演員達到八十分就行了,另外二十分可以採用攝影手段彌補。

    所以,張億謀的大多數片子充滿了儀式感,從而降低了演員在影片中的表現力。

    大家看了之後就知道這是張億謀的電影,打上了張億謀的印記。

    馮曉剛對演員的要求更低,有七十分就足夠了,賀歲片更多的是靠劇本支撐,演員能保持狀態,不出戲,這部片子就成功了。

    而且,他和葛尤合作,根本不用擔心演員演技的問題。

    葛尤就算不走心,那演技也在七十分以上,稍微走點心,就超過八十了。

    不過馮曉剛不是光靠劇本和葛尤,他有自己的東西,他的片子在構圖上非常精緻,這和他出身美工有關,有美術功底。

    還有一點,無論是張億謀還是姜聞,都很能花錢,拍一部片子要兩三千萬。

    馮曉剛只用十分之一的資金就能拍出一部票房大賣的片子,這部片子並非粗製濫造,相反能經受住時間的檢驗。

    這是馮曉剛的能耐,在性價比上比另外兩位導演都高,或者說是華國性價比最高的導演。

    姜聞對演員的要求至少是九十分,他本身是頂尖的演員,知道一個演員的極限在哪兒。

    碰到夏宇那樣沒有表演經驗的演員,他會循循教導,讓夏宇超水平發揮,達到九十分。

    遇到葛尤這樣的演員,姜聞不會滿足於九十分,甚至不會滿足於一百分,而是想看看葛尤的極限在哪兒,對他來說,這是個很有意思的事情。

    於是,這一回拍《許三觀賣血記》,葛尤要不斷的嘗試新的東西,不斷的壓搾自己。

    這是一個互相促進的過程。

    葛尤覺得有意思,是指在姜聞的這種拍片方式下,他在演技上可能會有所突破。

    當然,如果有記者問他和哪位導演合作的感覺更好,葛尤會回答的圓滑一點,誰也不得罪,不過他們三人熟慣了,有什麼說什麼,不需要顧忌。

    回到酒店,葛尤到房間休息。

    他的行程非常趕,作為這一屆金鶯獎的重要嘉賓,他明天會接受採訪,拍宣傳片,和老一輩的藝術家見面。

    後天參加頒獎典禮,隨後就要回劇組拍戲。

    這就是成名的代價。

    林子軒和馮曉剛也不閒著,這一屆頒獎禮上有一個回顧單元,他們要配合組委會做宣傳,接受採訪,和上面的領導見面。

    他們混到了這個層次,不是以前的無名小卒了,值得受到別人的重視。

    比如文聯的副主席就和林子軒談了談。

    文聯是金鶯獎的主辦單位,全稱是華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作協只是作家協會,文聯不僅有文學界還有藝術界,所以作協是文聯的團體之一,不過作協是一個行政獨立的單位。

    文聯下屬的團體包括作家協會,戲劇協會,電影協會,音樂協會,美術協會等等。

    凡是和文學藝術有關的協會都算是文聯的團體之一,由此可見,這個組織有多麼的龐大。

    林子軒加入了作家協會和電影協會,屬於文聯的一員,他近些年在文學和影視領域較為活躍,自然引起了文聯上層的關注。
kevin1217 發表於 2016-11-17 12:02
第四百一十五章 玩家

    在文學方面,《活著》入圍了意大利格林扎那卡佛文學獎,這是意大利文學界的最高獎。

    不管能不能拿到這個獎,都是一種榮譽,說明這部小說在海外具有不小的影響力。

    事實上,《活著》這部小說在國內並沒有被禁,還曾在《百花》雜誌上發表過。

    無論是文化部門還是影視總局,都沒有針對《活著》的圖書出版有過任何文件形式的決議,只是隨著張億謀的電影被禁,出版社怕承擔風險不願意出版。

    原本出版社想借助張億謀的電影造勢,提高圖書的銷量。

    現在電影被禁了,出版社沒辦法借勢,《活著》這種純文學書籍出版的收益不大,沒有出版社願意接手,就一直拖了下來。

    或許等到這本小說拿了獎之後,國內的出版社就會動心了。

    最近《小雪的大冒險》獲得文化部門的認可,入選了國家文學類重點圖書出版規劃。

    這其中出版社出力不少,也有慕致遠的影響,書籍本身的內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入選這個規劃的書籍都是對社會發展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圖書,被文化部門重點對待,林子軒因此在文學圈的地位提升不少。

    今年雖然還沒有過去,可林子軒的版稅收入接近千萬,在華國作家群體中至少排在前三。

    如果有一個作家收入排行榜的話,林子軒肯定會名列前茅。

    在影視方面,不說這屆金鶯獎上會回顧林子軒製作的多部電視劇集,在電影行業他同樣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好夢公司的三部賀歲片票房大賣,引起了電影行業拍賀歲片的風潮。

    尤其是上個月《小城之春》在威尼斯獲獎,把好夢公司推向了一個新高度。

    還有傳言好夢公司會和好萊塢的李桉合作,拍一部國產大片,這都讓林子軒在文藝圈的知名度不斷的飆升,被上面看重極為正常。

    在這一代的年輕人裡,林子軒算是比較活躍的了。

    文聯的副主席和林子軒沒有談及實質性的內容,只是鼓勵林子軒多創作一些對人民有益的作品,為國內文學藝術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別看都是些沒有營養的話,其他人想和這位副主席說話都沒有機會。

    這是表明一種態度,你有資格進入他們的圈子了。

    比如馮曉剛加入的導演協會,他那麼積極的參加各種電影活動還不是為了進入協會上層。

    平時可能感覺不到各種圈子的作用,但當你越向上走,就越能發現這些圈子的能量。

    做影視的有影視圈,做金融的有金融圈,你進入了圈子,做事情就能順風順水,你進不去,就會束手束腳。

    林子軒已經成長到值得文藝圈上層重視的地步了。

    來到滬城的第二天,大家都在忙碌中度過。

    慕姍姍要弄清楚整個頒獎的流程,對入圍的電視劇集有個大致的瞭解,她其實就是個報幕員的角色,把現場交給頒獎嘉賓和獲獎演員就好了。

    這畢竟是一個頒獎典禮,主持人太搶鏡了不好。

    「組委會增加了一個最佳新人獎,聽說是給小徐的。」慕姍姍說著聽來的消息。

    「應該是一種補償吧。」林子軒猜測道。

    《臥虎藏龍》獲獎的呼聲很高,比如俞菲鴻扮演的俞秀蓮,陳導明扮演的李慕白,觀眾的票選很高,但組委會不會讓一部武俠劇搶了正劇的風頭。

    為了安撫觀眾和好夢公司,給徐晶蕾一個最佳新人獎說得過去。

    頒獎就是在分蛋糕,這一屆的金鶯獎據說有三位最佳女演員和三位最佳男演員,把分蛋糕的方式做到了極致。

    金鶯獎組委會想體現一種和諧的氛圍,大家都有份,都有補償,誰也不落空。

    作為圈內人,他們在頒獎前就知道了消息,沒什麼驚訝的。

    只有媒體和觀眾才會在頒獎後覺得有黑幕,事實上,根本沒有黑幕。

    這就是圈子裡的一種遊戲,或許每一年的玩法略有不同,但大體上不會改變。

    以前林子軒站在外邊看他們玩,現在他進入了圈子,有資格成了玩家,組委會就要考慮他的感受,把蛋糕分給他一塊。

    徐晶蕾的最佳新人獎就是那塊蛋糕。

    等到明年,他帶著《潛伏》參加金鶯獎的時候,會拿到更大塊的蛋糕。

    這一次,林子軒帶著《將愛情進行到底》和《潛伏》進行宣傳,在一座大型的展廳裡,全國各地的電視製作單位雲集。

    每個展位上放著一台電視機和錄像機,可以把自己的劇集在電視機裡播放。

    各家電視台的購片主任會來回觀看,尋找適合自己電視台播出的劇集。

    每個省份要選擇的電視劇種類都不相同。

    比如革命老區的觀眾喜歡看戰爭片,沿海發達城市的觀眾喜歡看輕鬆的娛樂片,農業大省的觀眾喜歡看農村題材的片子。

    這是經過調查得出的結論,影響到電視台的購片標準。

    《潛伏》作為國內不多見的諜戰片,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宣傳片做的相當精彩,用的是電影剪輯的手法,在五分鐘的花絮中,展現了一系列驚險刺激的場景,其中出現最多的一句話是「暴露了」。

    每個演員用不同的語氣說出這三個字。

    作為間諜每時每刻如履薄冰,最怕的一件事就是暴露,觀眾看的時候會揪著心,同樣擔心主角會暴露,會不會暴露將吸引觀眾一直看下去。

    這是諜戰戲的重心,只要能抓住這點不放,拍出來的戲一定好看。

    《將愛情進行到底》主打的是青春偶像劇,宣傳片不需要緊張刺激,只要展現青年人之間那種單純和美好的生活就行了。

    兩部戲的宣傳片會一直在電視上播放,好夢公司的員工向電視台的人做介紹。

    在選擇上,以上星頻道為主,其次是有影響力的省級電視台。

    林子軒有時間會帶著演員過來轉一圈,增加人氣,如今演員為電視劇做宣傳是正常現象,在合同中都會寫明演員有進行宣傳的義務。

    只能說現在的影視行業越來越商業化,越來越規範了。
kevin1217 發表於 2016-11-17 12:04
第四百一十六章 資料片

    華國電視金鶯獎的頒獎典禮,星光熠熠。

    開場之後,第一個單元是回顧過去,大屏幕上播放了一段十五分鐘的資料片。

    這部資料片從華國的第一部電視劇講起,一直到現在,橫跨了十七年的時間,綜述了華國電視劇行業發展的歷史。

    林子軒在其中佔了一分半鐘。

    《渴望》播出後,全國轟動,他受到國家領導人的接見,《編輯部的故事》裡,他接受了採訪,講了當初拍這部劇的過程。

    還有一段是《京城人在紐約》,他們在美國的照片,這是國內電視劇第一次在國外拍攝。

    實際上,做這個資料片的時候,林子軒拍了大概十幾分鐘的時間,不過最後給剪掉了。

    想想也是,能給他留下一分半鍾已經不錯了,那些老藝術家每人不過三十秒左右。

    這可是會記錄進華國電視行業歷史的資料片,出現的都是在這個行業做出過突出貢獻的人物,就算是那些領導想露臉都沒有機會。

    製作這部資料片,為了誰出場,誰不出場,怎麼安排時間,組委會的人非常頭疼。

    那些老藝術家要保證有三十秒的時間,這是為了尊重,像葛尤和陳導明這樣的大腕也要有三十秒,其他的演員有個兩三秒,能保證露個臉就行了。

    在最後剪輯的時候,他們發現林子軒出鏡的頻率太高了,怎麼剪都有他。

    和《渴望》劇組在一起的時候有他,和葛尤在一起的時候有他,和姜聞在一起的時候還有他,算下來至少有兩分鐘的時間。

    這些電視劇都是引起全國轟動的經典劇集,不介紹還不行。

    可你老這麼出鏡,就容易破壞平衡,讓那些老藝術家怎麼看,最後,組委會想方設法的給去掉了三十秒,不能太明顯了。

    即便是這樣,在頒獎典禮現場播出的時候,還是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

    平常大家或許不覺得,但通過這麼一對比,他們發現林子軒了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林子軒不是開創者,他是一個承上啟下的人物,拍出的劇集能引領當時的風潮,他給華國的電視劇行業開闢了一片新天地。

    或許以往低估了林子軒的作用,這個念頭在大家的腦海裡轉了轉。

    資料片播放完畢,頒獎典禮正式開始。

    慕姍姍和滬城電視台的一位男主持人站在台上,第一項不用說,是請領導講話。

    領導講完話,才進入頒獎程序。

    這次頒獎嘉賓的陣容非常豪華,不僅有上級部門的領導,還有老藝術家們,以及圈子裡的頂尖人物,可以說頒獎的比獲獎的腕更大。

    葛尤給最佳男演員頒獎,俞菲鴻給最佳女演員頒獎,馮曉剛給最佳導演頒獎。

    林子軒坐在下面,徐晶蕾在他旁邊。

    對於自己即將拿到的最佳新人獎,徐晶蕾不是很激動,在見識了大型的國際電影節之後,電視獎項的確沒什麼吸引力了。

    在這兩年出道的新人裡,她算是風頭最盛的,拿這個獎實至名歸。

    她看了剛才的資料片,雖然林子軒只出現了一分半鐘,卻展現了他一路走來的歷程。

    那時候林子軒剛從廣播學院畢業,和她現在的情況類似,這對徐晶蕾有一種激勵作用,林子軒能用六年時間做到這個地步,她不能太差了。

    腦子裡胡亂想著,聽到台上的頒獎嘉賓喊著她的名字。

    徐晶蕾早有準備,對著鏡頭露出微笑,站起身和林子軒擁抱,走到了台上,禮貌的接過獎盃,說了一通中規中矩的感言。

    最佳新人獎不算重要,放在前面頒發,越重要的獎項越在後面。

    就算不重要,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拿到,徐晶蕾收穫了不少羨慕或者嫉妒的目光。

    回到座位上,她把獎盃拿在手裡,很珍重的樣子。

    這是現場直播,要注意形象,不能被拍到把獎盃隨手放在一旁的畫面。

    「下次拿個更好的。」林子軒對她說道。

    徐晶蕾點點頭,不由得想起了林子軒以前和她提起的那個小目標,現在看來,想要實現小目標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困難。

    她對未來更有信心了,因為她知道林子軒會支持她。

    今年藝術中心沒有拿得出手的電視劇集,這次的評選更傾向於南方的電視劇製作單位,無論是最佳男女主演,還是最佳男女配角都是三位。

    換句話說,這一屆的金鶯獎含金量不足。

    雖然如此,這一屆的頒獎典禮還是歷屆最隆重的一次,在一片和諧的氛圍中落下了帷幕。

    散場後,大家回到酒店,小小的慶祝一番,最佳新人獎也是一個獎項。

    葛尤在酒店匆匆吃了宵夜,就要去趕火車,林子軒把他送到滬城火車站。

    他們下一次見面恐怕要到過年的時候了,或者林子軒到《許三觀賣血記》的劇組探班。

    第二天,媒體對這一屆的金鶯獎展開了全面的吐槽模式,分蛋糕的痕跡太明顯了。

    有媒體提出金鶯獎是要大眾化還是專業化的問題,是完全按照觀眾的投票來,還是按照評委的喜好來,兩者所佔的比重是多少。

    還有媒體大膽提議讓觀眾現場投票來決定獎項歸屬,削弱評委的影響力。

    然而,金鶯獎畢竟是國家級的獎項,它對電視劇行業的發展起到引導和促進的作用,不可能任由觀眾和媒體說了算。

    好消息是這一屆頒獎典禮的收視率不錯,由於來的明星眾多,觀眾的熱情很高。

    雖說觀眾看完後還會吐槽和抱怨,不過這給金鶯獎的電視直播開了一個好頭。

    收視率代表著廣告收入,下一屆頒獎典禮的直播版權能賣個好價格了。

    也有媒體注意到頒獎典禮開頭的資料片,這或許是這屆頒獎典禮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

    有報紙對資料片進行瞭解讀,用大篇幅報道了華國電視劇事業的發展過程。

    報社的編輯發現了林子軒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前關於林子軒的報道是零零散散的,不夠集中,沒有引起太大的關注。

    這次的資料片把他給凸顯了出來,大家恍然發覺,原來那麼多經典的劇集都和他有關。
kevin1217 發表於 2016-11-17 12:06
第四百一十七章 女性電影

    林子軒對媒體的報道不太在意,這就是圈內人和圈外人對待頒獎典禮的態度。

    對於圈內人來說,頒獎結束這個事兒就完了,大家該幹嘛幹嘛去。

    圈外人會圍著這個事不停的折騰,沒什麼實際意義,就是大家娛樂一下。

    有戲拍的都走了,沒戲拍的留了下來,過幾天就是第三屆滬城國際電影節了。

    在華國國內,這是一個大型的國際電影節,能夠露個臉也好。

    馮曉剛接到了電影節組委會的邀請,想讓《一聲歎息》這部片子入圍,他在國內雖然不算一線的大導演,不過知名度很高。

    馮曉剛最終還是拒絕了,因為《一聲歎息》要參加埃及的開羅國際電影節。

    參加開羅電影節的影片有個條件,就是不能在其他電影節放映過,要在開羅首映才行。

    林子軒和滬城國際電影節組委會接觸過,把《小城之春》送過來參賽。

    組委會想利用《小城之春》和俞菲鴻來提升電影節的人氣,林子軒則抱著能拿獎就拿獎的心態,大家一拍即合。

    《小城之春》會在電影節上展映,這是影片首次在國內放映。

    林子軒和慕姍姍走在滬城的街道上,他們對這座城市不陌生,剛結婚那會就來旅遊過。

    趁著這幾天的空閒,兩人隨便走走。

    不遠處正在施工的是國內最高的大樓,有四百多米,兩個月前封頂,聳立在黃浦江畔,以後就是滬城的標誌性建築。

    這座城市的發展速度超出人們的想像。

    「以前在紐約那會,咱們還羨慕紐約到處是高樓大廈,現在來看,這兒不比紐約差。」林子軒感慨道。

    「這幾年發展的太快,問題越來越多,我覺得還是慢點好,穩妥。」慕姍姍回應道。

    慕姍姍的《姍姍訪談錄》以民生訪談為主,對眼下華國的狀況有所瞭解。

    一方面經濟快速發展,像滬城這樣的大城市日新月異,體現了改革開放的成果。

    另一方面,下崗職工越來越多,矛盾不斷,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社會上的不良現象與日俱增,精神文明建設沒有跟上來。

    按照報紙上的說法,這屬於改革的陣痛。

    他們是來放鬆的,這個話題就此打住,兩人在吳江路小吃街找了家店舖,品嚐地道的滬城美食,隨意的聊著。

    「曉玲的劇本怎麼樣了?能申請到監獄實地拍攝麼?」慕姍姍詢問道。

    「不太容易,要看總局願不願意幫忙了,國內還沒有哪部影片能到監獄實拍的,要真能實拍算是開了先例了。」林子軒搖頭道。

    林曉玲的《回家》有一個問題,如果採用紀實風格,最好是在監獄裡拍。

    目前,國內監獄的政策還沒有寬鬆到讓劇組到監獄裡拍電影的地步,尤其是女子監獄,審查相當嚴格,想拍攝監獄裡犯人生活的真實畫面,除非是上級領導的命令。

    國內電影裡出現的監獄,往往是在警察局或者派出所裡完成的。

    或者乾脆是在影視基地拍,沒有到監獄裡拍的,不是說申請麻煩,而是申請了也不會批。

    林子軒是想先把劇本寫出來,遞交給上面看看,再申請進入監獄拍攝。

    實在不行,就只能想其他辦法,不過那樣會削弱影片的紀實風格,讓觀眾感覺到不真實。

    「我支持曉玲,看了她的本子我覺得我們對弱勢群體太不關心了。」慕姍姍關切道,「你想想看,一個坐了十幾年牢的犯人,出來後連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沒有,估計她都不會上公交車買票,也不會打電話聯絡,一切都要從頭開始,就像一個孩子。」

    「你想怎麼辦?做一期節目,對一個剛出獄的犯人做訪談?」林子軒好奇道。

    「試試看吧,我還沒想好通過什麼形式來反映這種狀況,是做訪談,還是用紀錄片的形式。」慕姍姍不確定道。

    「那你和曉玲商量吧,她也要搜集資料,這兩天就該來了。」林子軒建議道。

    林曉玲同樣要來滬城參加滬城國際電影節。

    這一屆的電影節有一個專題,叫做「華國女性導演作品研討」,會在電影節期間集中放映一批女性導演的電影,包括港台地區的導演。

    林曉玲的《我們倆》就在其中。

    無論是港台還是大陸,女性導演都是少數,她們拍的影片題材大多是反映女性的意識。

    林曉玲只算是小字輩,由於《我們倆》在東京國際電影節上獲了最佳女演員的獎項,得到了業內專家的認可,所以有了參加這個專題的資格。

    這個研討會主要是探討女性電影的發展。

    在國內,通常把女性電影分成三類,女性題材或者主題的電影,女性主義電影和女導演創作的電影,從創作主題上講,強調女性電影必須由女性執導。

    由此可以看出,女性電影屬於小眾中的小眾。

    「曉玲越來越有導演的模樣了,以前還是個瘋丫頭呢。」慕姍姍說笑道。

    「咱們不都是這麼過來的,你第一次主持春晚緊張的睡不著,這次的頒獎典禮輕鬆的就過去了。」林子軒調侃道。

    這一屆金鶯獎過後,慕姍姍的主持獲得了好評,媒體普遍評價是沉穩大氣。

    對於現在的慕姍姍來說,在舞台上掌控局面毫無問題。

    滬城國際電影節沒有請慕姍姍主持,而是請了一位精通外語的滬城本地主持人來主持,這畢竟是滬城市政府舉辦的電影節,他們更願意用自己人。

    在街上閒逛了一天,兩人返回了酒店。

    面對媒體的質疑,金鶯獎組委會發了一個聲明,這次的評選公平公正,不存在任何問題。

    這是相當官方的說話,算是給大家一個交代,其實就算沒有交代,也掀不起多大的風浪。

    滬城國際電影節即將開幕,媒體折騰了兩天,就把目標對準了電影節。

    他們質疑金鶯獎更多的是為了迎合讀者的需求,讀者喜歡看有內幕的新聞,不過新聞具有時效性,你要是天天報道,讀者也會厭煩。

    所以,找一個新目標是最好的選擇。
kevin1217 發表於 2016-11-18 10:18
第四百一十八章 公益廣告

    華國女性導演作品研討會在一間會議室內舉行。

    林曉玲正襟危坐,認真的聽著在場前輩的發言。

    這兒有來自藝術院校的著名電影理論家,有拍過不少電影的女性導演,還有出名的女演員,以及女性社會活動家。

    大家圍繞著女性電影是什麼,怎麼拍,如何發展等等話題展開了討論。

    這個說起來挺複雜,簡單來說,在商業大片中,男性往往佔據主導地位,女演員只能作為附屬存在,或者扮演花瓶的角色。

    英雄救美的橋段是觀眾的最愛,女演員只要擁有美貌就足夠了。

    從片酬上也能看得出來,在一部大製作的影片裡,男演員的片酬比女演員要高出許多。

    無論是好萊塢還是華國國內,說實話,電影圈是男人主導的世界。

    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尤其是西方女權思想的崛起,這種格局正在慢慢的改變,女性電影開始展現自身的影響力。

    女性電影就是以女性角色為主的電影,通過女性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世界。

    雖然女性電影獲得了一定的發展,不過女性導演善於拍攝細膩溫情的片子,這類影片無論票房還是在社會上的影響力都不能和那些商業大片相比。

    這是女性電影的局限性,也是女性導演的局限性。

    女性電影想要走出困局,不能光關注女性情感的問題,或者拍攝女同性戀這類題材來吸引觀眾的眼球,應該塑造女性英雄的形象。

    你拍一些情情愛愛的影片,或許思想深度有了,可觀眾不愛看,效果不大。

    談到女性電影就要和女權主義牽涉上關係,正是由於女權主義的興起,女性電影才獲得了發展,在這方面,西方的女性電影走在了前列。

    華國的女性電影只能說是處於起步階段,女性導演不多,拍的片子影響力不足。

    隨便在街頭採訪,他們能說出張億謀和姜聞,卻說不出哪位女導演和她們的片子。

    在國內,女導演的影片只是主流電影的裝飾品和補足物,小眾中的小眾。

    這一次滬城國際電影節舉辦這個專題,集中放映一批女導演的影片,有推動國內女性電影發展的意圖,也算是和世界影壇接軌。

    林曉玲聽著這些人的討論,大家講述最多的是女性電影在創作上遇到的困難。

    研討會成了訴苦會,大體上還是希望國家的有關部門能對女性電影給予政策上的扶持。

    比如成立女性電影扶持基金,不用導演四處籌資。

    投資商聽說拍女性電影都沒有興趣,拍出來不賺錢,誰還願意投資。

    林曉玲覺得自己相當幸運,聽了這些前輩的發言才知道女導演那麼不容易,她剛剛入行,還沒有經歷太多的波折。

    她把自己的稿子偷偷收了起來,不準備發言了。

    因為她寫的稿子充滿了正能量,對女性電影的未來信心十足,和在座的前輩相比,顯得過於幼稚,和現場的氛圍不合拍。

    開完研討會,林曉玲回到酒店。

    「曉玲,研討會怎麼樣?」慕姍姍詢問道。

    「嫂子,別提了,我本來還挺興奮的,以為可以和圈子裡的前輩們交流拍片的心得體會,沒想到受打擊了,女導演這行不好混啊。」林曉玲抱怨道。

    「你有什麼好擔心的?咱們有自己的電影公司,你想拍什麼題材和你哥說,讓他給你投資就行了。」慕姍姍說笑道。

    「不光是資金,還有好多麻煩,以前不覺得,今兒一聽挺有道理的。」林曉玲鬱悶道。

    在社會上,性別歧視始終存在,女導演掌管一個劇組,遇到的麻煩比男導演要多,想拍好片子,就要有一股氣勢,不能被人小看了。

    林曉玲沒有管理一個龐大劇組的經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別想那些了,你的劇本準備的怎麼樣了?我和你哥琢磨了一下,準備先用這個題材拍一支公益廣告,由你來製作。」慕姍姍提議道。

    「公益廣告?」林曉玲疑惑道。

    「嗯,就是犯人出獄後遇到的生活困難,和家人相處的情景,三分鐘到五分鐘的長度。」慕姍姍說明道,「這個廣告拍出來對你的影片也有幫助,上面可能就准許你到監獄裡拍戲了。」

    林子軒打算用幾萬塊拍一支公益廣告試試水,呼籲社會對出獄的犯人給予理解和包容。

    這麼做讓上面的人看看效果,對《回家》這個本子獲得審批會有好處。

    這屬於電影前期的準備工作,拍廣告的時候順便也選了演員,如果這支廣告能在華國電視台播出,那宣傳的作用就大了。

    「這個主意好,我先練練手,找找感覺。」林曉玲贊成道。

    她這些天一直在搜集素材,甚至到小紅的家裡進行了走訪,瞭解小紅父母對小紅的態度,有沒有原諒小紅,這會成為電影的原始材料。

    當然,電影不會按照真實的情況來,最終還是會以家庭和解收尾。

    不過其中的矛盾衝突,父母的態度有值得借鑒的地方,電影就是這樣,給觀眾留有希望。

    公益廣告雖然時間短,卻相當於微電影,對林曉玲以後拍片有不小的作用。

    「那就行了,具體的事情你來弄,拍完後來我的節目,我幫你做宣傳。」慕姍姍安排道。

    「謝謝嫂子。」林曉玲高興道,「對了,老哥呢?」

    「他和電影節的組委會說事去了,中午不回來,咱們自己吃飯去。」慕姍姍回應道。

    林子軒和滬城國際電影節組委會的人員見面,討論《小城之春》的事情。

    《小城之春》在滬城上映後,口碑呈現兩極分化,一方面專家大力讚賞,認為這部影片在藝術性上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另一方面觀眾普遍反映影片沉悶,看不懂,不好看。

    雖然頂著威尼斯金獅獎的光環,但國內的觀眾買賬的不多,媒體報道,《小城之春》在滬城遇冷,觀眾反響平淡。

    這其實正是文藝片面臨的困境,圈內人一片好評,圈外人漠不關心。

    電影始終是要面向觀眾的,《小城之春》的遇冷預示著文藝片的冬天已經來臨。
kevin1217 發表於 2016-11-18 10:19
第四百一十九章 一聲歎息

    在以前,第五代導演拍的基本上都是文藝片,這類文藝片只要在國外獲獎,在國內就會受到觀眾的追捧和歡迎。

    張億謀和鞏莉等人就是這麼被捧上去的,因為那時候國內的觀眾沒看過商業大片。

    隨著好萊塢大片的引進,觀眾不再忍受沉悶的文藝片,觀影愛好發生了極大的轉變。

    即便影片在國外獲獎,只要不好看,觀眾也不會買賬,只有少量文藝片愛好者才會追捧。

    國內娛樂片的蓬勃發展同樣擠佔了文藝片的生存空間,曾經活躍在國內螢幕上的文藝片正在走向低谷,《小城之春》只是趕上了這個時候而已。

    林子軒拍《小城之春》本來就不是為了票房,對媒體的報道並不在意。

    他和電影節組委會的人員見面,是談論《小城之春》獲獎的事情。

    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很多電影節都會提前透露得獎的消息。

    比如柏林國際電影節,如果影片獲得了獎項,組委會會在前一天晚上把一個信封塞到影片導演的房間裡,上面寫著恭喜獲獎。

    威尼斯電影節的組委會將提前告訴你大致上會得什麼獎,具體的獎項現場公佈。

    即使據說最保密的美國奧斯卡,對於圈內人來說也不是什麼秘密。

    這一屆的滬城電影節,有七位評委,來自七個國家和地區,以亞洲電影人為主。

    《小城之春》拿了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員和最佳攝影三個獎項,這是經過評委們慎重考慮的結果,最佳影片是和一部外國電影一起獲得。

    組委會特別提醒,不要讓田狀狀上台領取最佳影片,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林子軒對此表示理解,在威尼斯沒關係,但在國內,還是收斂一點的好。

    就是這麼點事,林子軒回到酒店,打電話給《小城之春》的攝影師,讓他趕來滬城。

    俞菲鴻一直沒走,她成了滬城電影節的形象大使,她本身是南方人,擔任這個職務很合適,這幾天都配合著電影節做採訪和宣傳。

    在《潛伏》裡她是個配角,戲份不多,不需要趕回去拍戲。

    實際上,由於拿了威尼斯影后,她成了南方女演員的代表,被稱為下一個鞏莉。

    在國內的影視圈,南北方存在著隱形的競爭關係,這不影響彼此的合作,不過互相較勁在所難免,媒體也會從中推波助瀾。

    一直以來,北方的電影人遠勝南方,無論是導演還是演員,都是如此。

    這是歷史因素造成的,京城畢竟是首都,有天然的優勢。

    如今隨著南方經濟的發展,這種苗頭有抬頭的跡象,比如北方出了個國際影星鞏莉,現在我們南方有了俞菲鴻。

    南方的演員到京城發展,存在著一個融入圈子的問題。

    為什麼有的演員能和大導演合作,一路順風順水,有的演員卻被排斥在外,沒有機會。

    這背後有資本的因素,還因為沒有混進他們的圈子,這是演藝圈裡潛在的規則,弄懂了這些規則,才能過的如魚得水。

    兩天後,滬城國際電影節落下了帷幕,林子軒和慕姍姍回到了京城。

    馮曉剛的《一聲歎息》在修改後通過了審查,這部片子存在的爭議不小。

    比如夫妻之間存在的只有親情,情人之間存在的才是愛情。

    這個觀點沒有得到大部分電影審查委員會委員的認同,親情和愛情的關係,要是討論起來就沒譜了,好在並不影響電影的價值觀。

    影片很好的塑造了一個在妻子和情人之間疲於奔命的中年男人形象,能起到警醒的作用。

    這是審查委員會一位委員給出的評語。

    接下來,馮曉剛和張國粒等主創人員前往埃及,參加開羅國際電影節。

    林子軒粗略計算了一下,這一年好夢公司僅僅是參加電影節的花銷就接近百萬,還好通過賣片子能掙的回來,否則就虧大了。

    臨走前,他請大傢伙吃了頓飯。

    「馮哥,祝你們旗開得勝,多多拿獎。」林子軒祝賀道。

    「承你吉言了,拿獎不拿獎的再說,咱們這是和非洲人民進行文化交流,非洲兄弟這些年在國際事務上幫咱們不少,不能忘了他們。」馮曉剛調侃道。

    「別聽曉剛的,他昨個還嘀咕著要拿什麼獎呢。」張國粒揭穿道。

    「我那是為你們著想呢,怎麼不知道好人心呢,再說了,咱們辛辛苦苦弄了大半年,也該拿個獎慰勞一下自己不是。」馮曉剛不慌不忙道。

    「行了吧,你那點心思誰不知道啊,別解釋了。」徐繁取笑道。

    這次前往開羅的還有徐繁和劉焙,她們在影片中的表現不錯,把妻子和情人兩個角色詮釋的很到位,去參加電影節算是一種放鬆,公費旅遊了。

    林子軒沒有去,他去了用處不大。

    開羅國際電影節吸引不了國際上的大片商,就不用想著賣片子了,大部分是來自亞非拉等地的電影人,賣不出好價錢來。

    《一聲歎息》能拿獎回來就行,主要還是看國內的票房。

    馮曉剛和張國粒兩人在國內都有票房號召力,這次的合作應該能吸引觀眾進入影院。

    就算觀眾看到的不是一個純粹的喜劇故事,但也不是悲劇,票房想必不會太差。

    正如電影的名字一樣,看過之後,觀眾或許只會發出一聲歎息。

    吃過飯,馮曉剛的心情不錯,喝的有點多,徐繁把他送了回去,兩人現在的關係已經明朗化,圈內的朋友都心知肚明。

    「他們倆啊,也不知道以後怎麼著,曉剛還有個女兒呢。」張國粒感歎道。

    張國粒是離過婚的人,倒是能理解馮曉剛,這種狀態他也有過,他是和前妻離婚後,才和鄧潔結婚的,不過他和前妻有個兒子。

    夫妻之間離婚,孩子是最不好安排的,在演藝圈,這種情況會越來越普遍。

    正因為如此,張國粒在電影裡演的特別好,不僅在妻子和情人之間來回奔忙,還有對影片中孩子的愧疚,尤為真摯。

    林子軒不好說什麼,只能是一聲歎息。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kevin1217

LV:6 爵士

追蹤
  • 8

    主題

  • 2387

    回文

  • 0

    粉絲

~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