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明星] 文藝生活 作者:薪越 (連載中)

 
kevin1217 2016-11-8 04:59:59 發表於 都市言情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480 98040
kevin1217 發表於 2016-11-18 22:45
第四百三十章 上調

    隨著《泰坦尼克號》在全球票房的逆襲,林子軒在時光網上發佈的帖子受到了追捧。

    此時國內的網民還不多,知道時光網的基本上都是電影愛好者,這個網站已經成為網民查詢電影信息和互相交流的首選。

    目前,國內一些大型論壇上都有影視板塊,但就專業性上而言,無法和時光網相比。

    在預測了《泰坦尼克號》的票房後,林子軒接著預測奧斯卡的獎項。

    國內媒體和民眾對於奧斯卡和諾貝爾這類獎項一向熱衷,有點越是得不到越是關心的意味,同時說明了這兩個獎項的影響力。

    《泰坦尼克號》雖然獲得了十四項奧斯卡提名,不過還是不被媒體看好。

    奧斯卡一直標榜自己傾向於藝術片,極少為票房大賣的商業片頒獎,到現在《泰坦尼克號》在全球的票房接近十億美元,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商業大片。

    奧斯卡的評委們會不會為了這部影片低頭是大家爭論的焦點。

    林子軒在帖子裡預測《泰坦尼克號》會拿到幾個大獎,其中沒有最佳男女主角的獎項。

    他這個賬號在時光網已經出名了,這次倒沒什麼人嘲諷,大家理智了不少。

    順帶的,他還宣傳了一把《一聲歎息》,稱讚這是一部難得的佳片,值得到電影院觀看。

    在網絡上,賬號可以商業化。

    比如林子軒的這個賬號,隨著在時光網上的名氣越來越大,他發佈的帖子,提出的觀點會受到關注,對大眾產生影響。

    當大家對這個賬號認可後,他說哪部電影好看,就會有觀眾去看。

    賬號不一定是個人擁有,還能夠由團隊運營,如果掌握了一大批這類賬號,就能把賬號轉化成收益,實現賬號的商業化。

    賬號可以發廣告,可以做宣傳,可以通過網絡影響現實。

    網民不知道這個賬號是真實的還是虛假的,他們只在乎這個賬號有沒有名氣,有名氣的就值得信賴,沒名氣的就沒人相信。

    長久下去,網民逐漸失去自己思考的能力,只知道人云亦云。

    從這個角度講,網絡上虛擬的賬號和現實中的名人起到的效果是一樣的。

    林子軒要求時光網專業化,不過作為網站的老闆,他當然會做一些有利於自己的事情。

    時光網掌握著一批註冊最早,經常在網站發帖子,活躍論壇的氛圍,一點點取得大家信任的賬號,它們往往是論壇的版主和名人。

    這些賬號起到引導網民輿論傾向和宣傳炒作的用途。

    元宵節過後,慕致遠接到了新的任命,成為了華國文化部的副部長。

    這件事不是什麼秘密,在華國的官場,中下層官員基本上是三年一任,也就是說,只有在崗位上工作滿三年才能進入組織的考察程序。

    如果官員提拔過快只能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做出了突出貢獻,還有就是存在著貓膩。

    對於上層的官員來說,三到五年是一個正常的考察週期。

    慕致遠在這個位子上呆了五年,工作上沒有出現重大失誤,屬於正常的上調。

    實際上,論起實際權力的話,一個華國文化部的副部長不一定就比廳長大,只是在行政級別上要高上一個等級,享受的待遇更好。

    以慕致遠的年紀,五年後剛好退休,所以,這應該是他最後的職位了。

    能安穩的在副部長這個職務上退休,退休後進入文聯或者作協這類組織裡發揮一下餘熱,這是最好的結果。

    慕致遠在文化部門工作多年,頗有根基,這次上調,不是明生暗降,手裡還有權利。

    不少老部下設宴為他慶賀,林子軒和慕姍姍在一旁作陪。

    酒宴結束,兩人送慕致遠回家。

    在沒有深厚背景的情況下,慕致遠能走到這一步,算是到頂了,沒什麼遺憾。

    做父母的最為擔心的是孩子,好在林子軒和慕姍姍都不錯,不像有些官員家庭的子女親戚,明目張膽的四處拉關係撈錢。

    在這個經濟大發展的時代,官員的貪腐問題日益嚴重起來。

    林子軒和慕姍姍基本上是依靠自身的努力,當然,也有慕致遠的影響。

    「你們這些年做的很好,以後要保持,別走歪門邪道,那樣長久不了。」慕致遠叮囑道。

    慕致遠有些文人情懷,屬於六七十年代有理想的那類人。

    他對林子軒非常滿意,想想還是自己當初的眼光好,在這一點上,他頗為自豪。

    三月初,慕致遠升任文化部副部長不久,接到了上面的通知,讓他去看一場電影。

    影視行業同樣屬於文化範疇,他主管圖書和影視錄像的出版發行。

    這次看電影的場地不一般,是在國家領導人居住的地方,或者說是國家領導人要看電影。

    慕致遠趕到的時候,電影還沒有開始,來的都是相關部門的領導,包括影視總局的局長,華影公司的老總,還有一批部級官員。

    如果他不是成了文化部的副部長,又剛好負責這一塊,或許就沒有資格來看這場電影。

    這次放映的正是好萊塢大片《泰坦尼克號》。

    不一會,國家領導人過來了,華影公司的老總親自指揮工作人員安排放映事宜。

    大屏幕上放映的是已經加了中文字幕的《泰坦尼克號》,這部影片的片長是三個小時,坐三個小時看一部電影,對一些老同志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慕致遠坐在後排,認真的看著電影。

    電影放映結束,下面是一個小型的談話會,聊聊看這部電影的感受。

    有人說這部電影不好,是宣傳資本主義那一套。

    有人說要刪掉裡面的鏡頭,影響太壞了,還有人覺得故事過於庸俗。

    「你們不要以為資本主義就沒有思想教育。」國家領導人講述道,「這部影片講到了財富和愛情,富人和窮人的關係,生動的表現了人們在面對災難時的反應,切不可以為只有我們才會做思想工作。」

    這番話給《泰坦尼克號》定下了基調,不僅大幅的提升了影片的知名度,還加大了影片引進的速度和尺度。
kevin1217 發表於 2016-11-18 22:48
第四百三十一章 事業心

    《一聲歎息》提前在京城六家影院上映的做法起到了極好的效果。

    這有點類似於飢餓營銷,京城的觀眾對馮曉剛的新片抱有期待,想要先睹為快。

    然而,影院只有六家,場次和座位有限,去晚了就沒有票了,觀眾還要排隊買票。

    如此造成了一種供不應求的火熱景象,其他人一看這部電影需要排隊買票,那一定很好看,會跟風進影院看電影。

    這種做法利用了百姓的從眾心理,那麼多人都去看這部電影,就算是爛片,我也要去看。

    商家的宣傳和炒作很多時候就是瞄準了大眾的心理,從而推銷自己的產品。

    新聞媒體的報道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人們可能不清楚《一聲歎息》只在這六家影院上映,他們看了報道,這部電影竟然到了一票難求的地步。

    這會影響到他們觀影的選擇。

    八天時間過去,京城六家影院的總票房收入超過三百萬,這六家影院不僅吸引了觀眾,收入相比往常增加了一倍有餘。

    這個票房成績讓林子軒對《一聲歎息》的總票房更為期待了。

    對好夢公司和影院來說,這是雙贏的局面。

    媒體對這部影片的評價較為正面,認為這是馮曉剛轉型成功的作品,證明了馮曉剛不僅擅長拍攝娛樂片,也能把文藝片拍的這麼深刻。

    不過,同樣有負面評價。

    有影評人指出這部看似感人的電影中充斥著「偽道學」的陳腐氣息。

    這是指影片中有一些說教的成分,而且結局太過傳統,在當下的社會裡,出現婚外情之後,夫妻多以離婚收場。

    《一聲歎息》通過妻子摔傷這個意外事件,讓丈夫重新回到家庭之中,過於保守。

    說這話的人顯然不明白拍電影的難處,如果《一聲歎息》裡讓丈夫和情人最終走到了一起,那這部片子通過審查的幾率不大。

    這屬於公然鼓勵婚外情,會對社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對於一部電影,圈內人和圈外人的看法可能截然不同,那是因為圈外人是在看熱鬧,不理解圈子裡的規則。

    帶著鐐銬跳舞,還要能跳的好看,並不容易。

    「別理那幫人,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主,這片子不錯。」林子軒勸說道。

    「我早就習慣了,拍賀歲片的時候他們說我沒深度,拍文藝片的時候他們說我放不開,等哪天我放開了,他們又會說我收不住。」馮曉剛牢騷道,「反正總能找出問題來,這世上哪有完美的電影啊,就說《泰坦尼克號》,人家票房都到十億美金了,不是照樣有人找茬麼?」

    「完美的電影永遠是下一部,咱們繼續努力,這才到哪兒啊,一場足球賽,連半場都沒過,早著呢。」林子軒不以為意道。

    「這倒是,忙完了這個還有其他的要忙,閒不下來。」張國粒深有感觸道。

    張國粒做完影片的宣傳,還要忙著開公司和拍電視劇。

    作為演員,拿到了國際電影節的男主角,獲得了肯定,接下來他要忙事業了。

    相對來說,張國粒是一個事業心很重的人,葛尤把主要精力放在演戲上,投資這些東西都是賀姐在做,他們不喜歡冒險。

    馮曉剛介於兩者之間,他既想著拍電影,又想著投資賺錢,興趣較為廣泛。

    他的性格外向,好熱鬧,自來熟,健談,愛咋呼事,基本上就是這麼個人。

    「我要好好休息一陣,拍了這部片子感覺就像是掏空了一樣,不知道下面拍什麼好了。」馮曉剛感慨道,「我是繼續在文藝片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呢,還是回到老本行,接著拍賀歲片呢,迷茫啊。」

    「你就自我陶醉吧,拍文藝片你拍不過張億謀,在娛樂片上還有機會。」張國粒鼓動道。

    「那就是說我的強項還是賀歲片,可再那麼拍觀眾不愛看了,還是得轉型才行,現在觀眾的要求越來越高了,不好伺候了。」馮曉剛琢磨道。

    馮曉剛總在琢磨觀眾愛看什麼,用什麼方式吸引觀眾,這是一個商業片導演的基本素養。

    《一聲歎息》在全國的影院上映,影片中的京味變淡了,南方觀眾也能接受。

    這是一種改變,為了適應全國的電影市場,影片雖然還是發生在京城的故事,張國粒在言談舉止間不時流露出京味的幽默,可總體來看,京味少了很多。

    加上影片題材的關係,這部影片在南方的電影市場反響不錯。

    馮曉剛清楚想要在導演的路上走的更遠,就不能把自己局限在京味電影的小圈子裡,他要讓全國百姓都接受他的電影。

    這麼做會流失一些觀眾,那些就想看京味喜劇的觀眾會覺得《一聲歎息》沒意思。

    馮曉剛和張國粒的組合遠不如馮曉剛和葛尤的組合好看,這些大都是京城的觀眾,每年看馮氏賀歲片習慣了,這個婚外情的題材顯然不合他們的口味。

    有所得就要有所失,沒有人能滿足所有人的要求,估計上帝都不行。

    隨著各地票房數據的統計,《一聲歎息》前期的票房漲勢明顯,後期乏力。

    前期是因為觀眾對馮曉剛新片的期待,還有在國外電影節拿獎,以及各種宣傳,造成了一種觀影熱潮,形勢一片大好。

    到了後期,大家知道了這是一個什麼故事,口碑出現了分化,熱情消退,自然後續乏力。

    不過結果還不錯,目前票房已經超過了兩千萬,估計下檔的時候票房能達到兩千五百萬。

    在國產電影的票房裡能排進前三名了,這個數據再次證明了馮曉剛的票房號召力。

    有媒體曾說馮曉剛離開葛尤就不行了,這種說法有失偏頗,只能說兩人的合作能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但不能說馮曉剛離開葛尤就玩不轉了。

    他們兩人是一種互相的作用,放在一起就起了化學反應。

    《一聲歎息》票房的成功,除了馮曉剛和張國粒的組合,宣傳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可以預見,以後宣傳在一部電影中將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未完待續。)

第四百三十二章 成名之後

    閆暱拍完《潛伏》回到空政電視藝術中心,她的生活沒有太大的改變。

    空政藝術中心排戲,她還是要跑龍套,到外邊劇組試鏡,雖然待遇好了一點,不過仍然沒有劇組讓她出演女主角。

    影視劇組裡選女主角,外貌是一項重要條件,和演技一樣。

    閆暱不能說不漂亮,只能說不太符合這個時代大眾的審美。

    過年期間,空政藝術中心不能閒著,作為部隊單位,有到部隊上慰問演出的任務,就算她只是一個小角色,也要跟著大傢伙一起跑。

    她不時會關注《潛伏》的情況,據說津門電視台會在過年的時候播出。

    此時津門電視台還沒有上星,只能面向津京冀地區播出,本身具有局限性。

    在京城周邊的百姓,看電視首選的肯定是華國電視台,其次是京城台,然後才是津門台。

    津門電視台購買《潛伏》和這部電視劇的故事有關,講的就是發生在津門的事兒。

    他們覺得這部劇集不錯,只不過諜戰劇沒有經過市場的檢驗,現在的老百姓喜歡看都市情感劇和戲說歷史劇。

    這兩種類型的劇集節奏舒緩,都市劇貼近生活,戲說劇搞笑娛樂。

    觀眾看電視劇是為了消遣,茶餘飯後消磨時間,不是為了思考人生,所以在選擇上傾向於輕鬆的劇集,看著不累。

    就算隔了兩集不看,也能大致猜到中間的劇情,不複雜。

    諜戰劇有所不同,它的節奏快,情節驚險刺激,讓觀眾在觀看的時候會參與到劇情之中。

    所以,觀眾能不能接受這種類型的電視劇是一個未知數。

    津門電視台看在由林子軒製作王志聞主演的份上,才花八十萬購買了《潛伏》的首播權。

    他們沒有做太多的宣傳,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在過年後低調的播出了。

    閆暱守在電視旁和家人一起看了《潛伏》。

    這畢竟是她第一次演女主角的電視劇,心裡有點小激動,免不了胡思亂想。

    觀眾會怎麼看這個角色?我會不會走紅?走紅之後怎麼辦?還要不要跑龍套?

    林子軒作為業內的金牌製作人,製作的電視劇沒有失手過,閆暱對此很有信心,她擔心的是觀眾對她扮演的角色如何評價。

    第二天,她特意跑出去買了幾份報紙,在娛樂版面尋找相關的新聞。

    還別說,真給她找到了,不過只是很刻板的介紹,就是說有這麼一部電視劇正在播出。

    這段時間正是媒體集中吐槽春晚節目的時候,大部分娛樂版面都是對春晚的報道,這種熱潮要到元宵節之後才會消散。

    這一年的春晚居然收穫了不少好評,被認為具有開放創新的精神。

    閆暱關注了好幾天,倒是對今年春晚的節目有了更深入的瞭解,一夜爆紅沒有出現,記者上門採訪沒有出現,領導重視也沒有出現。

    她的日子依然這麼的平靜,該上班的時候上班,下班的時候下班。

    她琢磨著給林子軒打電話問問情況,想想還是沒有打。

    就這麼過了幾天,閆暱自嘲的笑了笑,跑了這麼多年龍套,終於熬到了一個機會,難免患得患失,失去了平常心。

    以前跑龍套的時候她總是提醒自己是一個演員,這樣才能堅持下來。

    現在還沒出名呢,就忘了這句話,她是一個演員,做好演員的本職工作就好了,別想那些有的沒的,和演員的關係不大。

    從那以後,閆暱就沒太在意《潛伏》播出的事情。

    她偶爾看報紙,知道《潛伏》在津門地區的評價還行,南方的滬城電視台和湘南衛視陸續播出,觀眾的反響都不錯。

    到了三月中旬,閆暱發現自己的生活開始有了改變。

    空政藝術中心的人員對她的態度不同了,領導找她談了次話,讓她好好幹。

    「小閆,這回你要紅了。」一位和她關係很好的朋友對閆暱說道。

    這時候,《潛伏》在津門電視台早已播完,正在應觀眾的要求重播,其他的電視台播出到了大結局,正是最**、最感人的時刻。

    南方的新聞媒體大篇幅的報道了這部劇集,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相對於北方媒體的保守,南方媒體在言論上更為自由一些。

    《潛伏》創造了一種新型的諜戰劇,劇中人物個性鮮明,情節緊張刺激,演員感情飽滿,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精品劇集。

    它讓觀眾有了追劇的動力,看了這一集還想看下一集,欲罷不能。

    劇中王志聞和閆暱的表演獲得媒體和觀眾的一致好評,閆暱在剛出場的時候由於總是好心辦壞事,讓不少觀眾不能接受。

    但隨著劇情的深入,她的轉變得到了觀眾的認可,並最終被這個人物所感動。

    這股《潛伏》的旋風從南方刮到了北方,京城電視台加入了播出的行列。

    如此以來,京城的媒體開始對《潛伏》進行報道,有記者上門採訪閆暱,想知道這部電視劇的幕後故事,她是怎麼來演繹王翠平這個人物的。

    記者的採訪,同事的羨慕,領導的重視,觀眾的熱情,閆暱逐漸嘗到了走紅的滋味。

    與此同時,林子軒告訴她有幾家電視台邀請她做節目,她接下來估計要忙碌起來了。

    上電視一方面可以宣傳電視劇,演員也能藉機增加曝光度,被觀眾熟知。

    閆暱收拾行李,跟著《潛伏》劇組的主創人員一起到南方各大城市奔忙。

    她沒有上節目的經驗,經常實話實話,和劇中王翠平的性格相似,受到觀眾的喜愛。

    每到一處,觀眾的反響熱烈,要求簽名合影,送給她小禮物。

    望著那一張張熱切的面孔,閆暱感慨不已。

    只是一部戲,讓她從不為人知的龍套成為了受人矚目的明星,在這期間,她接到不少劇組的電話,邀請她出演女主角。

    有些是以前拒絕過她的劇組,現在願意出高價請她演戲。

    這就是成名,讓她在圈子裡的地位和身價倍增,讓她有資格挑選角色,而不是被挑選。

    演藝圈現實和浮華的一面展現在她的面前,接下來怎麼走,要看她自己的選擇。
kevin1217 發表於 2016-11-18 22:50
第四百三十二章 成名之後

    閆暱拍完《潛伏》回到空政電視藝術中心,她的生活沒有太大的改變。

    空政藝術中心排戲,她還是要跑龍套,到外邊劇組試鏡,雖然待遇好了一點,不過仍然沒有劇組讓她出演女主角。

    影視劇組裡選女主角,外貌是一項重要條件,和演技一樣。

    閆暱不能說不漂亮,只能說不太符合這個時代大眾的審美。

    過年期間,空政藝術中心不能閒著,作為部隊單位,有到部隊上慰問演出的任務,就算她只是一個小角色,也要跟著大傢伙一起跑。

    她不時會關注《潛伏》的情況,據說津門電視台會在過年的時候播出。

    此時津門電視台還沒有上星,只能面向津京冀地區播出,本身具有局限性。

    在京城周邊的百姓,看電視首選的肯定是華國電視台,其次是京城台,然後才是津門台。

    津門電視台購買《潛伏》和這部電視劇的故事有關,講的就是發生在津門的事兒。

    他們覺得這部劇集不錯,只不過諜戰劇沒有經過市場的檢驗,現在的老百姓喜歡看都市情感劇和戲說歷史劇。

    這兩種類型的劇集節奏舒緩,都市劇貼近生活,戲說劇搞笑娛樂。

    觀眾看電視劇是為了消遣,茶餘飯後消磨時間,不是為了思考人生,所以在選擇上傾向於輕鬆的劇集,看著不累。

    就算隔了兩集不看,也能大致猜到中間的劇情,不複雜。

    諜戰劇有所不同,它的節奏快,情節驚險刺激,讓觀眾在觀看的時候會參與到劇情之中。

    所以,觀眾能不能接受這種類型的電視劇是一個未知數。

    津門電視台看在由林子軒製作王志聞主演的份上,才花八十萬購買了《潛伏》的首播權。

    他們沒有做太多的宣傳,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在過年後低調的播出了。

    閆暱守在電視旁和家人一起看了《潛伏》。

    這畢竟是她第一次演女主角的電視劇,心裡有點小激動,免不了胡思亂想。

    觀眾會怎麼看這個角色?我會不會走紅?走紅之後怎麼辦?還要不要跑龍套?

    林子軒作為業內的金牌製作人,製作的電視劇沒有失手過,閆暱對此很有信心,她擔心的是觀眾對她扮演的角色如何評價。

    第二天,她特意跑出去買了幾份報紙,在娛樂版面尋找相關的新聞。

    還別說,真給她找到了,不過只是很刻板的介紹,就是說有這麼一部電視劇正在播出。

    這段時間正是媒體集中吐槽春晚節目的時候,大部分娛樂版面都是對春晚的報道,這種熱潮要到元宵節之後才會消散。

    這一年的春晚居然收穫了不少好評,被認為具有開放創新的精神。

    閆暱關注了好幾天,倒是對今年春晚的節目有了更深入的瞭解,一夜爆紅沒有出現,記者上門採訪沒有出現,領導重視也沒有出現。

    她的日子依然這麼的平靜,該上班的時候上班,下班的時候下班。

    她琢磨著給林子軒打電話問問情況,想想還是沒有打。

    就這麼過了幾天,閆暱自嘲的笑了笑,跑了這麼多年龍套,終於熬到了一個機會,難免患得患失,失去了平常心。

    以前跑龍套的時候她總是提醒自己是一個演員,這樣才能堅持下來。

    現在還沒出名呢,就忘了這句話,她是一個演員,做好演員的本職工作就好了,別想那些有的沒的,和演員的關係不大。

    從那以後,閆暱就沒太在意《潛伏》播出的事情。

    她偶爾看報紙,知道《潛伏》在津門地區的評價還行,南方的滬城電視台和湘南衛視陸續播出,觀眾的反響都不錯。

    到了三月中旬,閆暱發現自己的生活開始有了改變。

    空政藝術中心的人員對她的態度不同了,領導找她談了次話,讓她好好幹。

    「小閆,這回你要紅了。」一位和她關係很好的朋友對閆暱說道。

    這時候,《潛伏》在津門電視台早已播完,正在應觀眾的要求重播,其他的電視台播出到了大結局,正是最高潮、最感人的時刻。

    南方的新聞媒體大篇幅的報道了這部劇集,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相對於北方媒體的保守,南方媒體在言論上更為自由一些。

    《潛伏》創造了一種新型的諜戰劇,劇中人物個性鮮明,情節緊張刺激,演員感情飽滿,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精品劇集。

    它讓觀眾有了追劇的動力,看了這一集還想看下一集,欲罷不能。

    劇中王志聞和閆暱的表演獲得媒體和觀眾的一致好評,閆暱在剛出場的時候由於總是好心辦壞事,讓不少觀眾不能接受。

    但隨著劇情的深入,她的轉變得到了觀眾的認可,並最終被這個人物所感動。

    這股《潛伏》的旋風從南方刮到了北方,京城電視台加入了播出的行列。

    如此以來,京城的媒體開始對《潛伏》進行報道,有記者上門採訪閆暱,想知道這部電視劇的幕後故事,她是怎麼來演繹王翠平這個人物的。

    記者的採訪,同事的羨慕,領導的重視,觀眾的熱情,閆暱逐漸嘗到了走紅的滋味。

    與此同時,林子軒告訴她有幾家電視台邀請她做節目,她接下來估計要忙碌起來了。

    上電視一方面可以宣傳電視劇,演員也能藉機增加曝光度,被觀眾熟知。

    閆暱收拾行李,跟著《潛伏》劇組的主創人員一起到南方各大城市奔忙。

    她沒有上節目的經驗,經常實話實話,和劇中王翠平的性格相似,受到觀眾的喜愛。

    每到一處,觀眾的反響熱烈,要求簽名合影,送給她小禮物。

    望著那一張張熱切的面孔,閆暱感慨不已。

    只是一部戲,讓她從不為人知的龍套成為了受人矚目的明星,在這期間,她接到不少劇組的電話,邀請她出演女主角。

    有些是以前拒絕過她的劇組,現在願意出高價請她演戲。

    這就是成名,讓她在圈子裡的地位和身價倍增,讓她有資格挑選角色,而不是被挑選。

    演藝圈現實和浮華的一面展現在她的面前,接下來怎麼走,要看她自己的選擇。 本帖最後由 kevin1217 於 2016-11-18 22:53 編輯

kevin1217 發表於 2016-11-18 22:55
第四百三十三章 市場決定價值

    林子軒沒想到《潛伏》從南方火了起來,他選擇津門電視台首播是經過認真考慮的。

    不光是因為故事發生在津門,還因為這部電視劇更容易被北方觀眾接受。

    根據相關的調查,南方觀眾喜歡娛樂性強的電視劇,北方觀眾喜歡題材厚重的劇集。

    現在看來,這個調查只能針對普通的電視劇,或者說一般情況而言,不適合《潛伏》。

    從媒體報道上看,南方觀眾認為《潛伏》裡融合了幽默、言情、浪漫、懸疑和智斗等多種元素,非常新穎,和以往的諜戰劇或者戰爭片截然不同。

    不僅吸引了年輕觀眾,老年觀眾同樣喜歡看。

    老年觀眾看重的是在特殊年代裡地下工作者和敵人鬥智鬥勇,不怕犧牲的精神。

    從這點可以看出,南方的媒體和觀眾容易接受新鮮事物,以後拍電視劇應該多加考慮。

    無論是京城電視藝術中心還是好夢公司,對每一部熱播的電視劇都會進行追蹤研究,從中找到成功的經驗和觀眾的喜好。

    不管怎麼說,《潛伏》這部劇集經過一個月的低調後,在三月份紅遍了大江南北。

    很多家電視台前來洽談第二輪的播出事宜。

    一般而言,電視劇的首輪播放權價格最高,到了第二輪至少低一半左右,但林子軒不打算這麼做,這種熱播劇,最能吸引廣告商的關注。

    電視台急著購買播放權,就是和廣告商談好了價格。

    《潛伏》的投資是六百萬,三十集的長度,製作成本相當於一集二十萬。

    這在目前的電視劇行業算是高投資了,高投資要獲得高回報,才能顯出精品劇集的價值。

    當初低價賣給津門電視台是不得已,想要找到一個播出平台,現在形勢不同了,價格自然要水漲船高,他準備賣四萬一集,三十集是一百二十萬。

    有十家電視台購買就是一千兩百萬,這是第二輪播放權的價格。

    第三輪播放權可以慢慢談,那要一年後才能播出,但價格不能低於兩萬一集。

    這麼粗略的算下來,《潛伏》在接下來的兩年裡收益將超過兩千萬,比拍電影賺錢。

    電視行業的政策放開後,電視劇的收購價格不再由國家來定,而是由市場說了算。

    只要一部電視劇的質量好,有大明星加盟,能吸引廣告商,提高收視率,電視台就會出高價購買,這無形中導致明星的片酬越來越高。

    和電視台討價還價的事情不需要林子軒親自出馬,他只要定下來談判的底價就行了。

    「要是《將愛情進行到底》也能這麼火爆,咱們今年的收入就很可觀了。」於東估算道。

    「等下個月就知道了。」林子軒如此說道。

    《將愛情進行到底》的首播權被華國電視台拿到,出價只有五十萬,不到三萬一集。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華國電視台願意播出就不錯了,誰讓它掌握著影響力最大的播出平台呢,就算不給錢,林子軒也想把電視劇在華國電視台播出。

    和地方台不同,華國電視台每年購買的劇集較多,需要安排播出時間。

    不是說買過來就會播出,有時候放個一年半載的都有可能,《將愛情進行到底》能在四月份播出已經算快了。

    這部劇的成本只有兩百萬,長度二十集,相當於十萬一集。

    目前賣給了三家電視台,已經收回了成本,只是林子軒並不滿足。

    等到華國電視台播出後,打響了國內第一部青春偶像劇的旗號,第二輪播放權的價格就要上漲了,他還在等待著。

    不出意外的話,這兩部電視劇的總收入將超過三千萬。

    好夢公司能拿到兩千萬,京城電視藝術中心拿到一千萬,獲利豐厚。

    在這一時期,拍電視劇的確比拍電影要賺錢,前提是你拍的電視劇能夠高價賣出去,而不是砸在自己手裡。

    今年林子軒還會投資電視劇,他要在電視行業賺錢來拍電影。

    《潛伏》的火爆證明了這類諜戰劇受到觀眾的歡迎,在其他影視公司跟風之前,林子軒自己先跟風,用原班人馬拍攝下一部諜戰劇,叫做《借槍》。

    這同樣是一個發生在津門的故事,講述了地下工作者和日本人之間的鬥爭。

    三十集的長度,六百萬的投資,情節緊張刺激,懸念迭出。

    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等到《潛伏》的宣傳告一段落,這部劇集就可以開始籌備了,有了拍攝《潛伏》的經驗,相信這部劇集的問題不大。

    《潛伏》的成功證明了林子軒在電視劇領域依舊保持著領先。

    新聞媒體在報道的時候沒有忘記提到這位幕後大老闆。

    在去年金鶯獎的頒獎典禮上,林子軒出了風頭,受到媒體的關注。

    這一次,或許覺得「金牌製作人」已經不足以形容林子軒在電視劇行業取得的成果,有媒體認為林子軒是國內電視劇行業的「傳奇製作人」。

    這有點誇張了,是某些媒體吸引讀者眼球故意製造的噱頭。

    就算媒體這麼稱呼,林子軒也不會承認。

    《潛伏》劇組的主創人員在各大城市宣傳,回到京城後林子軒請他們吃飯。

    主要是祝賀一下,這部電視劇裡的大明星說起來只有王志聞和俞菲鴻,但這部劇播出後,走紅的不僅是閆暱,還有其他的配角。

    不能說大紅大紫,至少在影視圈有了知名度,到其他劇組會受到重視。

    其中收穫最大的還是閆暱,她從一個龍套一下子晉陞到了一線明星,雖然還不太穩,但位置的確在哪兒了。

    這和當初葛尤演了《編劇部的故事》差不多,突然就紅遍了全國。

    明星等級的劃分一般是按照知名度、代表作和片酬來算,片酬是最為量化的標準,也是演員知名度的體現。

    你沒有知名度和代表作,不被觀眾認可,製片方不會給你高片酬。

    如今閆暱的片酬從演《潛伏》時候的三千一集上漲到九千一集。

    這是市場的正常反應,由市場來決定你的價值。
kevin1217 發表於 2016-11-18 22:56
第四百三十四章 水土不服

    三月底,一位四十多歲的香江電影人來到京城。

    此人叫做江至強,香江桉樂影片公司的總裁,在香江有自己的院線,老牌的電影製作人。

    他受寶島電影人徐立公的托付,來京城和林子軒洽談《臥虎藏龍》的拍片事宜。

    徐立公雖然中風住院,卻一直在關注著這件事,知道林子軒和李桉達成了共識,不過這件事在操作上有些困難。

    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還在持續,金融行業低迷不振。

    想要順利籌措到拍片所需的資金,需要在香江找到一位有實力的擔保人,這個人最好身在電影圈,熟悉好萊塢電影的運作。

    江至強是個不折不扣的富二代,他的父親是一位電影製片人,創立了桉樂影片公司。

    桉樂公司旗下的院線以上映西方電影為主,代理發行好萊塢電影公司的影片。

    江至強熟悉好萊塢的運作模式,在香江的電影圈有一定的名氣,是合適的人選。

    徐立公沒辦法親自製作《臥虎藏龍》,便拜託給了江至強,一個是籌集資金,還有幫助李桉打理拍片之外的事務。

    他對內地的電影工業沒什麼信心,或者說他不認為內地的電影公司有能力製作這種大片。

    電影工業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包括一部電影從籌備到製作發行的整個過程。

    內地的電影公司沒有這種經驗,電影不是拍出來就行的,它還要賣到全世界,怎麼賣,賣給誰,需要一個有經驗的老手操作。

    江至強對李桉這個人很有興趣。

    香江電影人一直想在好萊塢打開局面,不少大導演和大明星在香江取得成功後,往往會轉戰好萊塢,有人成功了,但大多數人都水土不服。

    這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好萊塢是白人掌控的世界,亞裔不受重視,沒有好機會。

    在香江或許是大明星,到了好萊塢照樣要演配角。

    另一方面是因為不熟悉美國的文化,在美國拍片,觀眾是美國人,他們的觀影習慣和華人不同,要瞭解美國的文化,才能拍出賣座的電影。

    如果仍然堅持在香江的那一套,美國觀眾剛開始或許覺得新鮮,看多了也就膩了。

    這就是水土不服,沒有搞清楚美國觀眾到底想看什麼。

    從目前來看,李桉在這方面做的相當不錯,拍的西片迎合了西方觀眾的口味,成功打入了好萊塢主流電影的圈子。

    江至強想和李桉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這是他願意接手《臥虎藏龍》的主要原因。

    這次來京城,他不光是來談電影,還要看看好夢公司的根底。

    港台電影人對內地的影視行業瞭解不多,他們來內地拍戲,是和國有電影製片廠合作,內地的民營影視公司聽起來不是那麼靠譜。

    談判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如果好夢公司只是個空殼子,沒實力,他不會來趟這趟渾水。

    林子軒讓人到機場接機,並安排好酒店。

    江至強是徐立公和李桉的代表,這表明《臥虎藏龍》這部影片進入了實質性的階段。

    談判之前,林子軒帶著江至強參觀了好夢公司,向他介紹了公司大致的情況。

    這是為了證明好夢公司有能力在電影製作中起到主導的作用。

    「《小城之春》?那部拿了威尼斯金獅獎的影片?」江至強詫異道。

    在好夢公司的宣傳畫冊上,印著《小城之春》的海報。

    一部優秀的電影就像是一張精美的名片,大家或許不知道好夢公司,卻知道拿到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的影片。

    江至強旗下的百老匯電影中心是香江有名的藝術院線,以放映文藝片著稱。

    和香江本土的商業電影文化不同,江至強對投資製作文藝電影情有獨鍾。

    在內地拍電影,製作單位一定是國有電影製片廠,民營影視公司只是合拍單位。

    比如《小城之春》這部片子,觀眾在看片頭的時候,首先出現的是京城電影製片廠的標誌,其次是京城電視藝術中心的標誌,第三個才是好夢公司。

    大家會認為這是京城電影製片廠拍的片子,後面的公司沒什麼人會關注。

    實際上,這是好夢公司花錢向京城電影製片廠買的廠標,和京影廠的關係不大。

    所以,港台的電影人對內地的民營影視公司知之甚少。

    於東介紹了好夢公司的發展歷程,從九三年開始,好夢公司製作了多部票房大賣的電影,投資了多部熱播的電視劇。

    三部賀歲片的總票房接近七千萬,加上即將下檔的《一聲歎息》,總票房超過九千萬。

    好夢公司從中盈利兩千萬,這個成績和香江的商業大片不能比,但都是低投資高回報,以小博大,風險極小。

    文藝片方面包括製作完成的《小城之春》,以及正在拍攝的《許三觀賣血記》和《回家》。

    電視劇方面,《臥虎藏龍》三部曲有八百萬的收益,正在熱播的《潛伏》收入上千萬。

    如今正是好夢公司豐收的時刻,這些數據真實可靠,沒有弄虛作假。

    江至強估算了一下,這家成立不到五年的影視公司盈利高達四千萬以上,不僅電影的票房大賣,還拿到了歐洲電影節的大獎。

    最關鍵的是沒有一筆投資是賠錢的,這太不可思議了。

    如果在香江,好夢公司絕對是那些風險投資商的最愛,甚至是上市都有可能。

    這時候,由於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香江的電影行業陷入停滯的狀態,投資人不願意投資,導演沒有錢拍片,演員沒有戲拍。

    除了那些大明星依舊風光,中下層電影工作者苦不堪言,曾經的東方好萊塢,逐漸沒落。

    江至強看到好夢公司的運營狀況,覺得加深和內地的合作或許是香江電影的一條出路,然而,通過什麼方式合作是需要首先考慮的問題。

    香江電影的題材很難通過內地的電影審查,比如賭片、幫派片、暴力影片等等。

    可以說,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香江電影都沒辦法在內地上映。

    香江的電影人要做出改變,和內地合作拍片,面臨著一個水土不服的問題。
kevin1217 發表於 2016-11-18 23:16
第四百三十五章 參觀

    展現公司良好的業績隻是一方面,還要讓江至強瞭解國內影視產業的製作能力。

    林子軒帶著江至強參觀了京郊的懷柔影視基地。

    這個影視基地由於建立的較早,有著充裕的資金和完善的規劃,加上總局的扶持,如今已經成為全國規模最大,設施最全,最有影響力的影視基地。

    每年有上百家影視劇組在這裏開工拍攝,其中以電視劇為主。

    因為國有電影製片廠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攝影棚,除非拍攝大場面,否則不會來影視基地。

    即便如此,懷柔影視基地一年到頭都沒有空閑,十幾座大型的攝影棚,無數的外景,到處都有劇組在拍戲,基地一年的盈利超過五千萬。

    一般的劇組想要拍戲需要提前預約,好夢公司自然不需要。

    這座影視基地有京城電視藝術中心的投資,藝術中心的劇組什麼時候想拍戲都行。

    由於影視基地的快速發展,催生了一係列的相關產業,在基地周邊,出現了不少家配套的公司,有賣膠片的,有租賃拍攝器材的,還有賓館和飯店。

    每天都有數百名群眾演員在這兒出沒,期望得到演戲的機會。

    這個群體大多數是周邊的村民,剛開始沒有人組織,有劇組過來拍戲,就在周圍找村民當群眾演員,薪酬很低。

    村民更多的是對拍戲感興趣,能順便賺點錢當然更好。

    後來有人看到有利可圖,就組織了一批人專門當群眾演員,還能和劇組討價還價。

    影視基地見狀,就把他們找了過來,進行規範化,不能亂了秩序,必須在基地的領導下進行,或者說影視基地要從中分一杯羹。

    這樣一來,群眾演員就有了人領導,不是說你跑過來就能演戲的,要加入組織才行。

    這麼做有利有弊,一方麵群眾演員的薪酬提高了,另一方麵受到了雙層的盤剝,算下來還是差不多,不過有了組織,出了事情有人找劇組理論。

    比如群眾演員被打傷了,劇組就要賠錢。

    只是,群眾演員屬於弱勢群體,願意為他們出頭的人不多,大多數情況都是不了了之。

    最近這兩年,群眾演員逐漸增多,還有從外地來的,也有藝術院校的學生,形成了不同的團體和派係,為了搶戲發生過不少的衝突。
    可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影視基地為此製定了規章製度,之所以搶戲是因為價格不明確,有人和劇組談好了價錢,另一幫人願意降價做群演,這就是搶戲。

    按照影視基地的定價,普通演員一天是二十五元,工作八小時,加班一小時兩元。

    拍夜戲一小時加五元,這個夜戲指晚上十二點之後或者早上五點之前起來拍戲。

    需要剃頭的三十元到五十元不等,看劇組安排,不能低於三十元。

    淋雨五元起步,化妝帶血的五元到二十元不等,演死人劇組要包紅包,五元左右。

    挨打加二十元,這個是真打,出演風塵女子,工資翻倍,這是指和客人有身體接觸。

    女性如果有部分身體裸露鏡頭的,薪酬需要和劇組進行協商,不得低於一百元。

    為了規範秩序,基地把拍戲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情況做了一個大概定價,群眾演員和劇組要按照這個價目表來,不得私自提價或者降價。

    這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群眾演員的利益。

    這個薪酬看起來比社會上普通工人的工資要高,但群眾演員不是每天都有戲拍。

    這是一份不穩定的工作,沒有社會保險,生病住院沒有單位報銷。

    甚至幾天不去影視基地報道,就找不到戲拍了,誰知道你是誰啊。

    大部分群眾演員過來拍戲是因為有一個成名的夢想,可惜真正從群演裏走出來的明星大腕屈指可數,絕大部分群眾演員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消耗掉了青春。

    作為群眾演員能堅持五年以上的很少,在看不到希望的情況下隻能尋找其他出路。

    林子軒邀請江至強來影視基地是為了參觀國內影視行業的基礎設施。

    對總局來說,懷柔影視基地是一項政績工程。

    有國外的電影人來華國訪問,總會帶他們參觀一下,顯示華國電影行業的繁榮發展。

    總局打算把懷柔影視基地打造成亞洲最大的影視基地,基地的各項設施極為完善,攝影棚就算比不了好萊塢,在亞洲應該是首屈一指。

    香江人稠地滿,想要興建大型的影視基地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這方麵,沒辦法和內地相比。

    影視基地內繁忙的景象讓江至強似乎回到了八十年代末期的香江,那時候香江到處都是劇組在拍戲,演員每天要跑好幾個劇組,只能在拍戲間隙打個盹。

    東南亞各地的片商拿著成皮箱的錢在電影公司外邊排隊等著,拷貝一出來大家就哄搶。

    那是香江電影的黃金時代,真的是遍地黃金,拍一部賺一部,大家像是瘋了一樣的拍戲,電影公司賺的盆滿缽滿,演員和幕後工人人員人人有錢賺。

    只可惜那樣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

    江至強在美國參觀過環球電影公司的製片廠,他覺得不見得比懷柔影視基地的規模更大。

    不過美國的製片廠在管理上更為專業,內地的影視基地看起來有點混亂。

    畢竟有這麼多劇組同時拍戲,影視基地沒有充足的管理人員一對一的管理,這就造成了混亂的局麵,偶爾還會發生爭執。

    有個劇組在這個院子裏拍文戲,另一個院子正在拍武戲,打打鬧鬧的影響到其他劇組。

    這都是常有的事兒,隻能說基地的管理經驗不足。

    參觀了一番後,江至強承認內地的確有製作商業大片的基礎,缺少的是專業人員。

    作為香江老牌的電影製作人,他看到一家劇組在拍武戲,看了一會就清楚了兩地的差別。

    內地的武戲很實在,一板一眼,一拳一腳,和八十年代的香江武俠劇很像,經過多年的創新,香江的武俠片融入了各種元素,武打效果愈發的精彩。

    從這點可以看出,兩地各有自身的優勢。

    參觀結束,林子軒請江至強到京城飯店吃飯,順便介紹一些京城演藝圈的朋友。
kevin1217 發表於 2016-11-22 08:11
第四百三十六章 巨無霸

    京城飯店內,眾人喝酒閒聊。

    林子軒邀請的大多是和《臥虎藏龍》這個項目有關的人物,比如京影廠的廠長韓三評,華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的負責人張訊。

    要在國內拍攝這麼大投資的電影,需要和這兩家單位合作。

    當然,不是一定要和京影廠合作,林子軒可以選擇其他的國有電影製片廠,只是兩家一直合作的很愉快,沒必要找其他單位。

    在國內,只要是使用境外資金的合拍片,就要通過華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這是規定。

    其他人包括好夢公司的馮曉剛和於東,張國粒、陳導明、俞菲鴻和徐晶蕾等人。

    大家見見面,以後好合作。

    江至強在香江同樣是知名的電影人,多接觸沒有壞處。

    韓三評正是抱著這樣的心態來的,京影廠沒有投資《臥虎藏龍》的打算,只是為好夢公司提供拍片的便利。

    包括工作人員和拍攝器材等等,到時候他會掛一個出品人的頭銜。

    只要是和京影廠相關的電影在出品人一欄上基本上都是韓三評的名字,他不需要做什麼,只因為代表著京城電影製片廠。

    再說,以京影廠目前的境況,也沒有資金參與這麼大的項目。

    而且,韓三評覺得林子軒有些冒險了。

    他承認好夢公司在《一聲歎息》上再次取得了成功,這幾年沒有失敗的投資,可參與到接近九千萬人民幣的電影項目,還是不太穩妥。

    和國際合作固然是好事,但不能把自己給坑進去,那就得不償失了。

    韓三評是一個喜歡冒險的人,不過這種冒險還是算了。

    他過來只是交交朋友,非常放鬆,在酒桌上閒聊些和電影相關的話題。

    美國奧斯卡頒獎在即,《泰坦尼克號》能否獲獎成為媒體報道的焦點,也比較的國際化,能和江至強聊得起來。

    否則大家談論內地電影圈的事情,江至強不瞭解,參與不進來,就有冷落客人的嫌疑。

    在酒桌上如何掌控話題,活躍氣氛是一門學問,不能太過冷場。

    亞洲金融危機同樣是一個好話題,香江股市受到衝擊,大家在內地感受不深,不過在香江,股市牽動著每一個人,就連賣菜的阿婆都懂得炒股。

    除此之外,還聊到其他影響力較大的話題。

    有件事與韓三評和張訊都有關係,可以說關係到國內的每一位電影從業人員。

    那就是華影公司的改組。

    總局有意對華影公司改組,把京城和電影相關的七家單位合併到一起,組成華影集團。

    這件事還要從引進好萊塢大片開始說起,自從九四年引進了好萊塢大片,對國內的電影產業形成了衝擊,怎麼和好萊塢電影公司相抗衡,在業界爭議不斷。

    由此分成兩派,一派主張借鑒好萊塢模式,建立國產電影的工業化體系。

    一派表示反對,主張電影首先是一種藝術,工業化是流水線作業,會破壞電影的藝術性。

    電影首先是藝術,還是首先是工業產品,這就是工業論和藝術論之爭。

    以鄭洞添為首的電影理論家認為電影首先是一種工業產品,想要發展國內的電影產業,就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工業化體系。

    經過兩三年理論上的探討和研究,總局採取了電影工業論的說法。

    第一步需要在現有的基礎上建立起工業體系,也就是華影公司的改組。

    在以前的計劃經濟時代,影片的創作、生產、發行都是各管各的,沒有內在聯繫。

    改組後的華影集團包括華國電影公司,京城電影製片廠,京城兒童電影製片廠,華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華國電影器材公司,京城電影洗印錄像技術廠等七家單位。

    華影集團將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進行重組和改革,成為華國最大的電影製作和發行機構。

    從電影的創作到生產,從發行到院線上映,都掌控在華影集團手裡。

    它還壟斷了好萊塢大片的發行,民營影視公司想要拍電影都要和它合作。

    和華國電視台一樣,華影集團在國內的電影行業就是一個巨無霸的存在。

    總局想通過華影集團這個巨無霸建立起華國電影的工業化體系,以此和好萊塢相抗衡。

    民營影視公司只是華影集團的有益補充。

    改組的事情在九七年就有風聲從總局傳出來,為此總局還開了不少次研討會,這可是七家國有單位的整合,過程困難重重。

    不說其他的困難,光是人事任命上就會讓組織部門為難。

    這七家都是國有企業,正經的正廳級單位,單位的領導在級別上都是正廳,他們在改組後擔任什麼職務,什麼級別,誰正誰副,都要通盤考慮。

    那些閒置下來的幾十位廳局級幹部怎麼安置,下面還有一大堆的處長需要考慮。

    韓三評作為京城電影製片廠的廠長,正廳級別,不過他清楚進入華影集團後他成不了一把手,因為他的資歷不夠。

    他從巴城電影製片廠調到京城來,從副廳轉為正廳,還沒到五年時間。

    更何況,京城裡藏龍臥虎,改組後華影集團的權利太大了,董事長相當於國產電影行業的武林盟主,正所謂號令一出,莫敢不從。

    有資格成為華影集團董事長的人不少,韓三評在候選之列。

    他倒不是沒有那個想法,而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退而求其次,在進入華影集團的時候謀取一個好位置,以後再做打算。

    至少也要是個有實權的副董事長。

    改組計劃如今已經從討論進入到了實施的階段,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這七家國有單位一定會風起雲湧,風波不斷,誰都想搶佔一個好位置。

    按照總局的規劃,今年之內一定要改組完成,爭取在兩千年之前做出些成績來。

    這在國內的電影圈是一件大事,大家的看法不一。

    在電影理論界,是電影工業論的勝利,對於民營影視公司來說,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要依附在華影集團下面,圖謀發展。

    因為民營影視公司沒辦法和這種巨無霸的國企競爭,想競爭也競爭不過,只能選擇合作。

    唯一能做的是選擇用什麼樣的方式合作。
kevin1217 發表於 2016-11-22 08:11
第四百三十七章 分工

    江至強吃了頓飯,和內地的電影人閒聊了一番。

    晚上在賓館休息的時候,他腦海裡對林子軒和好夢公司有了一個大概的輪廓。

    正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好夢公司拿出來的那些票房數據很容易驗證,內地媒體都會有相關的報道,作假的可能性不大,一打聽就知道了。

    好夢公司的股權組成中除了林子軒、馮曉剛和葛尤三人,還有京城電視藝術中心。

    這家單位每年製作數百集的電視劇,實力雄厚,還投資電影行業和影視基地。

    這些是好夢公司的資產部分,證明林子軒擁有充足的資金來投資商業大片。

    從飯局上的談話可以看出,林子軒和京影廠的廠長韓三評的關係不錯,兩人不像是上下級的關係,或者是一方交好另一方的關係。

    而是一種平等合作的關係。

    從言談舉止中就能發覺,強勢的一方會矜持些,擺擺架子,弱勢的一方說話會小心翼翼。

    韓三評和林子軒用平等的態度談話,一方面是兩人合作多年,再加上慕致遠已經是文化部的副部長了,韓三評沒必要擺架子。

    在京城,大家知根知底,該用什麼態度心裡都清楚。

    江至強覺得林子軒是一個關係廣的人,或者說是混得開,在內地拍戲會遇到各種困難,需要林子軒來打通關係。

    這兩天的所見所聞,讓江至強打消了疑慮,認可林子軒是一個可以合作的對象。

    即便如此,接下來的談判也不能說順利。

    由於林子軒和李桉達成了共識,這次談判沒有牽扯到改編版權的問題,但有關改編版權的條款要寫進合同裡。

    比如不得干涉李桉對於電影的創作,在拍攝續集前要通知到李桉以及相關的投資方。

    好萊塢和香江是一個司法體制較為健全的地方。

    大家經常在美劇和香江影視劇裡看到,某個人被關進了警局,他們說的第一句話是:我的律師沒來之前,我什麼都不會說。

    這不僅僅是影視劇,而是現實情況,他們非常依賴律師。

    江至強和林子軒談完之後,這份合同需要林子軒和李桉簽字才能生效,然後他拿著這份合同和好萊塢的電影公司談播出版權的事宜。

    美國公司更加注重合同中的條款,會有律師進行逐條審查,所以每一項都要寫清楚。

    為此,江至強特意從香江請了一位律師過來,林子軒也在京城找了一位精通電影方面法律的律師,大家一起商討。

    而且,好萊塢、香江和內地在電影方面的法律有所不同,需要仔細溝通。

    比如好萊塢和香江的電影都會進行分級,內地採用的不是分級制度,而是一刀切,但比好萊塢和香江都要嚴格。

    「這就是國際化,都是法律術語,能看懂才怪。」林子軒翻看著一疊合同,無語道。

    「看著麻煩,不過好處很多,出了事誰負責一清二楚,大家都方便。」於東回應道。

    於東負責跟進談判,瞭解整個過程,他對此很有興趣。

    「公司是不是應該成立法務部門了?」林子軒琢磨道。

    好夢公司目前只需要和員工簽署勞動合同,和演員簽署演藝合同,這些合同基本上是一模一樣的,唯一不同的是其中的薪酬。

    就算是和其他影視公司合作拍戲,只要找律師代理就行了,不需要成立專門的法務部門。

    不過隨著好夢公司進入國際市場,或許真要請精通各國電影相關法律的專業律師了。

    雖然合同條款要一條條的來,但事情其實沒那麼複雜。

    在《臥虎藏龍》這個項目中,林子軒需要在九八年下半年拿出一千萬作為啟動資金,後續還要追加一千五百萬,相當於三百萬美金的投資。

    在內地拍戲期間,好夢公司為劇組提供各種支持。

    江至強拿著合同向好萊塢尋找發行公司,說服好萊塢的發行公司簽訂發行合同,並用這些合同向銀行貸款剩下的七百萬美金。

    這需要在一年內完成,《臥虎藏龍》預計在一九九九年上半年才會開拍。

    江至強還要在香江為李桉尋找製作團隊,包括熟悉武俠片製作的攝影師和服裝師。

    最重要的是找到武戲指導,這是一部武俠片的關鍵,在香江,有各種武戲班底,比如程家班、洪家班和袁家班等等。

    他們各帶一幫武師,是香江武俠電影的根底。

    林子軒建議和袁家班接觸,這些事情由江至強來談要方便的多,他們都是香江人,容易溝通,知道底細,不會漫天要價。

    在選擇演員上,江至強不像李桉那麼堅持要用香江的大明星。

    他清楚香江的大明星片酬很貴,一部戲請兩個大明星,投資要去掉一半了。

    他同意請一些較為出名的配角演員,價格好談,還不麻煩。

    大明星的檔期往往很緊張,不一定會完全配合劇組的拍攝。

    這是導演和投資人的區別,李桉作為導演自然想用大明星來吸引觀眾,林子軒和江至強是投資人或者製片人,他們想的是如何花最少的錢達到最大的效果。

    當然,最終演員的選擇還是要聽取李桉的意見。

    下半年會進行《臥虎藏龍》的取景和試鏡工作,李桉將通過試鏡做出決定。

    在主要的問題上達成一致,細節上就好談了。

    江至強負責香江的事務,林子軒負責內地的工作,在和好萊塢電影公司談判的時候,好夢公司要參與其中。

    大體上就是如此。

    這時候,從美國好萊塢傳來消息,在奧斯卡的頒獎典禮上,《泰坦尼克號》拿到了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在內的十一項大獎。

    卡梅隆在頒獎典禮上喊出了那句「我是世界之王」。

    一個商業片導演做到這個程度可謂是風光無限,這讓同樣是拍商業片的馮曉剛頗為羨慕。

    不過,兩人還是不同,卡梅隆拍的是高成本的商業片,馮曉剛拍的是低成本的商業片。

    趁著奧斯卡獎的熱潮,《泰坦尼克號》即將在國內上映。

    記者採訪到華影公司相關的負責人,此人表示《泰坦尼克號》通過審查,一刀未剪。
kevin1217 發表於 2016-11-22 08:13
第四百三十八章 天時地利人和

    華影公司的人指出任何損害一部優秀影片的藝術價值的做法,都不符合引進大片的兩個基本方針:即基本代表世界電影優秀藝術水平,基本代表世界電影先進技術水準。

    以後刪剪任何一部進口影片,都要本著更科學、嚴謹、更對藝術負責的態度。

    這話糊弄媒體和百姓足夠了,但對圈內人來說,更像是個冷笑話。

    藝術沒有固定的標準,每個人的看法都不同。

    我覺得《泰坦尼克號》裡裸露的鏡頭是藝術,其他人可能覺得不是,這個怎麼評判。

    在「一刀不剪」的背後有著各種利益和博弈,這次高層定下了基調,下面的人只要照做就行了,不用擔心有麻煩。

    和當年的《編輯部的故事》一樣,華國電視台擔心出事,不願意播出。

    在高層發話後,《編輯部的故事》紅遍全國,成為經典。

    所以說,這不是藝術標準的問題,而是沒人願意承擔風險,寧願不播,也不能犯錯。

    而且,國內的政策不是死的,定下來就不能改,而是具有彈性,好多事情都可以商量。

    一部電影有一些爭議,找找上面的關係,說說情,或許就過審了,政策是一方面,關鍵還是要靠人去斡旋和爭取。

    華國是人情社會,這種彈性的處理方式一直存在,領導的一句話比什麼都管用。

    即便如此,《泰坦尼克號》也不是真正的一刀不剪,底層的負責人擔心事後有麻煩,偷偷的在膠片上剪去了三秒鐘的正面裸露鏡頭。

    這個擔心相當正常。

    國內不實行分級制度,對進入影院的觀眾沒有限制,就算小孩子也能夠看《泰坦尼克號》。

    在美國,美國電影協會認為《泰坦尼克號》裡含有與危險和暴力有關的災難性場面,裸露及感官享受場面,以及部分語言不適。

    影片為特別輔導級,十三歲以下的兒童要由父母陪同觀看,一些內容對兒童很不適宜。

    美國電影協會相當於國內的電影審查委員會,他們為每一部在美國上映的影片劃分等級。

    給出這種分級後,美國影院不會讓十三歲以下的兒童單獨觀看《泰坦尼克號》,父母在選擇和孩子一起看電影的時候同樣會有所顧慮。

    但在國內,只要你有錢買票,就能進電影院看電影。

    《泰坦尼克號》的票價可不便宜,在京城的影院是五十塊一張,二三線的小城市不會低於三十塊,單位的團體票半價,也就是二十五塊。

    不少單位把《泰坦尼克號》的電影票當作福利發給職工。

    相較而言,剛下檔的國產電影《一聲歎息》的票價是十五塊。

    《泰坦尼克號》的片長有三個小時,《一聲歎息》只有一個半小時,加上投資巨大,五十塊的票價應該是個相對合理的價格。

    一九九八年,京城職工的平均工資是一千兩百塊,普通工人的工資只有一千塊左右。

    這一年,大學生畢業後的實習工資是八百塊,半年後轉正的工資在一千兩百塊上下。

    這是指普遍狀況,不同專業的畢業生工資待遇各不相同。

    在這種收入背景下,花上五十塊看一場一條船怎麼沉沒的電影不是普通家庭可以接受的,更何況大街上到處是盜版光碟,五塊錢就能拿回家。

    即便上層定下了基調,電影擁有了奧斯卡光環,但對於一向勤儉的華國百姓來說,五十塊不是小數目,一家三口的話就是一百五十塊。

    無論怎麼想,《泰坦尼克號》在國內都不會太過火爆,盜版光碟就是一個大殺器。

    《一聲歎息》受到盜版的影響,下檔的時候票房只有兩千五百萬。

    華國電影一直被盜版侵害,這是不爭的事實。

    然而,很多事情不能用常理看待,一部電影火爆自然有其火爆的原因。

    《泰坦尼克號》四月初在國內上映,四月十日,國家級媒體《華國日報》上刊登了《泰坦尼克號》上映的消息。

    這就像是一個信號,國內媒體紛紛對這部影片進行了密集的報道。

    娛樂版面基本上都能看到《泰坦尼克號》的新聞,有人在探討人性,有人在探討藝術,還有人在探討電影的工業化。

    《泰坦尼克號》是好萊塢電影工業體系的產物,是電影工業的傑出成就。

    在《大眾電影》雜誌上,刊登了一篇文章,《泰坦尼克號》是電影工業的世紀總結。

    國內支持電影工業論的理論家們認為這部電影是好萊塢工業化最為極致的體現,我們只要堅持走電影工業化的道路,在不久的將來,就能拍出這類好萊塢大片。

    這顯然和總局成立華影集團的意圖不謀而合。

    高層的讚譽,總局的支持,媒體和電影專家的搖旗吶喊,《泰坦尼克號》想不紅都難。

    《泰坦尼克號》是一部好電影,不過要非說它有多麼的文藝,那是胡扯。

    它能獲得成功,其中一個原因就在於它的通俗,幾乎沒有文化上的鴻溝,每個國家的觀眾都能看得懂,容易引起共鳴。

    僅僅是這樣,還不足以讓它在國內如此火爆,上層的支持才是關鍵。

    否則讓《泰坦尼克號》上映一個月就強制下檔,國內票房能拿到五千萬就不錯了。

    這正是天時地利人和。

    但它給國內的電影人造成了一個誤解,無論是國內的觀眾還是電影人,都認為《泰坦尼克號》是一部典型的奧斯卡電影,拍這樣的影片有機會拿奧斯卡獎。

    這導致不少國內的大導演為了衝擊奧斯卡向《泰坦尼克號》學習。

    其實,如果不是《泰坦尼克號》的票房太高,奧斯卡的評委根本不會理會這部電影。

    林子軒和慕姍姍去看了《泰坦尼克號》,感受一下華國觀眾狂熱的觀影熱潮,結束的時候,影院裡有不少看哭的觀眾。

    「尺度太大了,裡面還有不少孩子呢。」慕姍姍擔憂道。

    「就當是接受生理衛生教育了。」林子軒調侃道。

    可以想見,多年後,當這些青少年回憶起《泰坦尼克號》的時候,他們或許記不住沉船的災難,記不住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故事,但他們一定會記住女主角裸露的軀體。
kevin1217 發表於 2016-11-22 08:14
第四百三十九章 直面生活

    《一聲歎息》下檔後,馮曉剛輕鬆下來,要休息一陣。

    這不是說他就擱在家裡休息,不到公司上班了,而是指精神上的放鬆,每天不用考慮那麼多事兒,有時間閒聊嘮嗑。

    家庭問題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要慢慢的來。

    馮曉剛是個閒不住的人,腦子裡有不少有意思的點子,他在公司裡和創作人員聊天,把這些點子轉化成一個個故事。

    這些故事興許某一天就會被拍成電影。

    作為好夢公司的領導層,馮曉剛對公司的發展相當關注。

    在《臥虎藏龍》這個項目上,無論是韓三評還是王鍾軍都覺得林子軒玩大了,過於冒險。

    但在好夢公司內部卻沒有不同的聲音,首先是大家溝通的好。

    剛開始寫《臥虎藏龍》的時候,林子軒就和馮曉剛、葛尤兩人說了全盤的計劃,那時候他們的感覺和韓三評差不多,認為這一步走的太冒險。

    林子軒就說咱們一步步的來,到時候再看,這讓他們有了心理準備。

    幾年過去,從武俠小說到電視劇,再到用《小城之春》讓俞菲鴻在歐洲影壇有了知名度,和李桉談妥拍片事宜,整個計劃按部就班的進行。

    從目前來看,一切相當順利,合乎他們的預期。

    好夢公司要發展壯大,走國際化路線,拍攝商業大片,這都是必由之路。

    這次投資兩千五百萬參與到一部大片的製作當中,無論成敗,都是寶貴的經驗。

    其次,林子軒以往的成功給了他們信心,雖然不能說是盲目的相信林子軒,但在林子軒沒失敗之前,他們沒有懷疑的理由。

    最後,三人朋友多年,彼此知根知底,這點信任還是有的。

    再說了,林子軒的身價不菲,作為暢銷書作家,光是去年的版稅收入就有上千萬。

    粗略估計,林子軒和慕姍姍的總資產超過兩千萬,這還不包括他們住的四合院,投資的飯館,以及其他無形的資產。

    比如《姍姍訪談錄》這塊招牌就值五百萬。

    葛尤雖然是國內頂尖的演員,拍戲和廣告的收入很高,但他的產量不高,不懂得投資理財,估計只有上千萬的資產。

    馮曉剛的收入來源主要是電影,除了導演的片酬還有電影票房的分賬。

    在《一聲歎息》兩千五百萬的票房裡,好夢公司能拿到八百萬,馮曉剛分到一百萬。

    通過電影和公司的分紅,這些年馮曉剛的總收入應該有七百多萬。

    可以說,他們三人都是中產階級了,基本上不會為了錢發愁。

    即便是《臥虎藏龍》真的賠了,也動搖不了他們的根基,所以,相對於韓三評和王鍾軍,好夢公司的領導層相當淡定。

    至於於東,他為能參與到這種國際化的合作而興奮。

    既然林子軒做出了要拍《臥虎藏龍》的決定,他只要認真的執行這個計劃就行了,每一個電影項目都存在著風險,不到最後誰也不知道會不會賠本。

    《泰坦尼克號》當初沒有人看好,就連電影公司都做好了破產的準備,可結果呢。

    只能說,一切皆有可能。

    這兩天,馮曉剛到《回家》劇組裡轉了轉,按照他的說法,就是看看文藝片是怎麼拍的。

    作為半路出家的導演,馮曉剛的導演手法一半是在劇組學的,一半是自個琢磨出來的。

    從電視劇到電影,他整合了一套自己的東西,這些東西在拍娛樂片上獲得了成功,不過他對文藝片沒有太深刻的認知。

    《一聲歎息》更多的是傾注了他自身的經歷,所以拍的鮮活生動。

    張國粒說馮曉剛拍文藝片拍不過張億謀,這話很實在。

    過完年後,林曉玲把《回家》中1997年的戲份拍的差不多了。

    犯人陶蘭回到家裡,引起了新的家庭矛盾。

    十七年過去了,這個家庭仍然沒有擺脫當年事件的影響,他們都沒有走出過去的陰影。

    繼父這些年想的都是在陶蘭回來前搬出去住,母親一方面希望女兒回家,另一方面又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回家後的女兒。

    被這個時代拋下的不只是在監獄裡的陶蘭,還有在監獄外的父母。

    陶蘭的回家打破了家裡脆弱的平衡,三人處在矛盾和尷尬之中,不知道如何相處。

    女警察的出現化解了這種尷尬,為了感謝女警察送陶蘭回家,做母親的張羅著晚飯,維持著這個家庭的正常運轉。

    似乎只有忙碌起來才能讓生活繼續向前,不至於停滯。

    這一段在封閉空間裡的戲份,最為考驗演員的演技,陶蘭和父母三人之間的狀態,既緊張又微妙,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徐晶蕾扮演的女警察作為局外人,起到調解和潤滑的作用。

    這是整部戲的關鍵,拍好了才能感染觀眾,否則就是一部失敗之作。

    林曉玲依舊採取冷靜客觀的拍攝方式,就像是站在一旁看著這個家庭正在發生的事情,不帶有任何的主觀色彩,不參與進去。

    攝影機只起到記錄的作用,冷冰冰的鏡頭映射出現實的生活。

    馮曉剛在一旁看著,能感覺到這和他的拍攝方式不同,他喜歡把嬉笑怒罵,個人感情加入到影片中,真正的沉浸進去,他的影片導演的參與度很高。

    張億謀的文藝片同樣不會這麼拍,在第五代導演中,張億謀是個追求浪漫和激情的人,不會那麼的寫實,還是會有些戲劇性的東西。

    林曉玲的這種拍攝方式是第六代導演慣常使用的手法,直面生活,冷靜旁觀。

    如果是馮曉剛來拍這段戲,他會安排一些巧合化解這個家庭的矛盾。

    比如繼父發現當初冤枉了陶蘭,那五塊錢不是陶蘭偷拿的,而是他自己的女兒偷拿的,從而讓繼父心懷愧疚,原諒了陶蘭。

    如果是張億謀,他會通過房間裡裝飾的顏色襯托各人的內心,他的攝影機不是旁觀,而是要拍出演員的內心世界。

    在林曉玲的這個故事裡,陶蘭最終跪在繼父面前,承認是自己偷拿了那五塊錢。

    為了讓繼父放下過去的包袱,解開心結,她願意替於小琴保守這個秘密。

    經過十七年的監獄生活,誰拿的那五塊錢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個家庭需要重新開始生活,他們以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帖最後由 kevin1217 於 2016-11-22 08:17 編輯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kevin1217

LV:6 爵士

追蹤
  • 8

    主題

  • 2387

    回文

  • 0

    粉絲

~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