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 大宋工程師 作者:雲桐山人 (已完成)

 
忘情痞子 2016-11-13 22:12:04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524 439261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7-5-11 21:12
第459章 百姓之苦

  北上青州,首先途徑單州,單州包括單』縣、碭』山、成』武和魚』台四縣,而高峰一行經過的便是魚』台。

  從魚』台往北就進入了濟州地界,這裡距水泊梁山已不遠。梁山位於濟州和鄆州的中間地帶,而宋江一行最活躍的地區就是這兩地。

  按說,濟州和鄆州屬於京東西路,為張業的轄區,應歸張業主管剿匪,可張業的路制在應天府,離此間距離較遠。同時,宋江之流神出鬼沒,經常出沒於河朔和齊州、青州等地,所以剿匪的重任落在了主管京東東路的高峰身上。

  既然要剿匪,自然要把情況瞭解清楚,本來該從魚』台往東進入兗州,再北上入青州的高峰,帶著幾人直接跨馬向北入了濟州。

  巨野,因古大野澤而聞名,濟水從這裡橫穿,是水運交通的樞紐地帶。

  濟州的府治便設在這裡,因其地理位置重要,這裡已成為京東西路最發達的城市之一。

  只是多年來黃河屢次潰決,河道不斷變化,大野澤的水域面積也不斷擴大,漸漸形成了八百里的水泊梁山。濟州就是在水泊梁山的最南端。

  既然要瞭解情況,掌握第一手的資料,自然要身臨第一線,高峰一行幾人的目的地便是巨野城。

  一路走來,高峰的心是越走越沉悶。他閉門造車,一心只想把一縣治好,對外界的情況瞭解不多,就算有劉三狗等人傳來的一些信息,因沒有直觀的概念,也不知道民間疾苦到了什麼程度。

  可這一路行來,他總算有了整體的認識。破舊的房舍、襤褸的衣著,愁悶的面容,絕望的眼神,這一個個鏡頭勾勒出了一幅悽楚的畫卷,看了令人心酸不已。

  高峰實在想不通為何這裡的人們竟然貧困潦倒到了此種境地,哪裡還有半點錦繡大宋的樣子,簡直就是一個花子之國。

  而且這種情況愈走愈明顯,也就是說離豐』縣越遠,人們的生活越是不堪,特別是進了濟州境內,根本就看不到幾間像樣的民房和生活好一點的百姓。

  原因自然不言而喻,離豐』縣近的,多少還是受到一些惠及,生活也就好一些,只是他們再好也無法與豐』縣人相比,而且是天上地下的差距,這就是官府政策的問題啦。

  對此,高峰無法想像,他好歹也做出了表率,就是不去創新,依照葫蘆畫瓢總會吧,可周邊的那些官府不知道一天到晚在幹什麼,連這一點也做不到,如此下來,不成這個樣子才怪?

  高峰現在總算明白朝廷的用意了,把他和張業、谷正同時調整了位置,對付宋江是一方面,在這一帶實施發展之策也是一方面。本地實在是太清苦了,再不發展還是會有人造反,朝廷也是想讓他們把這一帶安撫好。

  明曉了這一點,高峰便有了主意,他帶領一行人邊走邊打聽,此地如此窮困,究竟是什麼原因?

  打聽來打聽去,他總算明白了,原來此地窮困的主要原因還是「西城所」造成的。

  原來,「西城所」始於汝州後,向東流行,一直波及到京東路一帶,初始涉及的不過是廢堤、棄堰、荒山、退灘及大河淤塞的地方,後來個別官員為了向朝廷顯示政績,把良田和湖泊都算了進去。

  特別是這一帶,黃河經常決堤,每次決堤都會把一切化為烏有,也就是說,包括地契、地界在內,土地的依據無處查尋,這時候官府就更有藉口搜刮民眾用來生存的土地了。

  沒有了土地,也就沒有了活路,民眾們要麼成為別人的奴隸,要麼如宋江般造反,別無它法。

  此間的情況已相當嚴重,再不採取措施,結果將會一發不可收拾,不但會令民眾的生活日益艱難,還會助長宋江的勢力,那時就是消滅了他們,也會傷筋動骨,令百姓難以為繼,令朝廷不堪重負。

  看來治標得治本,無論宋江一行能不能馬上剿滅,其流毒都不會輕易消除,最好的辦法就是盡快取消「西城所」,還民以土地,令他們安心,這才是正確的行政之道。

  當然,此事也不是那麼簡單的,取消「西城所」必須由朝廷來決定,高峰可不敢打包票朝廷一定聽他的。

  只是此情不行也得辦,否則就是滅了宋江也無法解決問題,高峰想了想便決定給張業寫信。

  這是事關兩個路的大事,光靠他一人的力量還太小,只有兩人同時上奏才會有成效。再者說,大家各管一方,憑什麼你張業坐享其成,而他高峰卻要為之付出?

  把信寫好,派人送走,高峰終於轉移了心思。「哀民不幸,怒官不爭」只是一種牢騷,對當下起不到任何作用,高峰的任務是剷除宋江及其危害,他必須把心思用在這上面。

  好在濟州城內情況好轉了不少,高峰不用為之多傷心神了。

  濟州,因臨汶、泗、沂、、濟五水而得名,朝廷為防亂民於梁山泊起事,便建城於巨野。

  濟州城比豐』縣古城大,比徐州城小,是這一帶的大城。

  濟州城距梁山泊很近,也就五里多路程,與它隔泊相望的便是鄆城。

  宋江起事於鄆城,因都在水泊之側,濟州同樣受到不小的影響,所以這一帶的形勢也十分緊張。

  高峰一行來到城門口時,看到那裡盤查的十分嚴格。數名官兵手中拿著畫像,對往來百姓一個個的比照,撇開懷疑的才能通過。

  當然,還是有一些行人受到懷疑,不過,當高峰看到他們悄悄地塞了些銅板便能過去,心中已然明了。

  這些官兵趁機發國難財,坑害的正是百姓。

  不過,他此番悄悄過來是為了打探情況,不想驚動任何人,因而沒有上前打草驚蛇,只是心中默默地把此事記了下來。

  濟州有高家莊園的分鋪,也有高峰的眼線,他們知道高峰的到來,早就守在城門外等候。

  有他們帶領,高峰一行並沒有什麼費勁便進了城。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7-5-12 22:55
第460章 水泊梁山

  濟州城內明顯比城外熱鬧和繁華。也是,本地雖然鬧宋江之亂,可宋江打的旗號是劫富濟貧和替天行道,他們並不傷害普通百姓,因此緊張的應是那些為富不仁的大戶和官府,老百姓才不管你造不造反呢。

  官府防宋江只需在城門外就行了,城內依然是我行我素,同樣,城裡的大戶也不需要防範什麼,所以整個濟州城一如既往地熱鬧。

  高峰邊走邊觀看城貌。只見那街道寬廣、酒樓林立、店舖縱橫,車馬不息,好一派繁榮的景像。

  更令人驚嘆的是濟水河從城中穿過,河上舟船相輯,兩岸市賈繁華,那份景緻更加美妙。

  看到這裡,高峰不由得讚歎一聲:「十里人家兩岸分,酒樓歌館相映聞,上下樓台火照火,往來車馬人擁人。真是個好地方!」

  事實確實如此,這裡交通十分發達,東西南北極為通透,是塊交通要道和風水寶地,若是發展之策在這裡實施,定將省卻很多力氣。

  當然,高峰也只是想想,他也知道熱鬧的背後充滿著無奈,繁華的景像難掩太多的辛酸,那名陪著他的那名夜鷹就說道:「濟水連通水泊梁山,以前往來船隻可以輕鬆地從泊裡通行,但自從宋江起事起,那裡就似個禁區,一般的船隻根本無法通行。」

  這倒是個事,泊裡鬧匪,誰也沒有那麼大膽為之。高峰不由得問道:「有什麼解決辦法?」

  那名夜鷹是劉三狗的手下,名叫袁成,負責這一帶的具體事項,也對這一帶十分熟悉,他答道:「目前官府採用的是十綱一組的方式。」

  「十綱一組?」高峰不解起來。

  袁成解釋道:「需過泊的船隻,要停靠在城內河上統一編號,按十船為一綱,十綱為一組的方式進行,一旦湊成一組便由官府統一護送過泊,以免出現意外。」

  十綱一組,那也有百艘船隻了,這個隊伍並不小,官府如此做法倒也可行。

  高峰剛想點頭,哪知袁成又道:「本來官兵護送船隻過泊是好事,不過,因收費過重卻使得船家意見極大。」

  「噢,還有這種事?」高峰的眉頭又皺了起來,他發現很多事情不是他想像得那麼簡單,有些事情說法是好的,可在執行過程中卻變了味,最終也就導致了不可迴避地矛盾。

  而高峰更加氣憤,他發現那些官員根本不知道死字怎麼寫的,宋江都造反了,居然還敢欺壓百姓,他們難道不怕把百姓逼急了殺你一兩個官員嗎?

  事實上,老百姓真要這麼幹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朝廷現在四面楚歌,已快頭疼死了,對叛亂招撫還來不及呢,又豈會為你一兩名貪官而不知進退?

  只是,這個道理雖然淺顯,卻偏偏有人想不明白,還是硬著頭皮往上衝,真不知道他們哪裡來的膽量。

  「宋江他們不是不在泊裡嗎?為何還要如此?」高峰也有些想不明白,納悶地問道。

  自從造反後,宋江除開始利用梁山泊的地勢抵抗了一段時間的朝廷外,大部分都在外面打游擊,使得官兵根本摸不清其行蹤。

  也就是說,此時宋江根本就不在梁山,水泊是安全的。既然如此,那些往來船隻為何還要統一過泊呢?

  「這就是官府的規定了,老百姓又能有什麼辦法!」袁成搖了搖頭說道。

  這個說法倒也對,官府讓你這樣,你敢不從,除非你反了,否則還是得聽官府的,只是你有宋江的那個膽子敢反嗎?

  對此,高峰不由得暗自佩服,他不是佩服他人,而是佩服那些官員的膽子真大,敢於如此試探老百姓的底線,是一種大無畏的犧牲精神!

  當然,高峰也不想在這種事情上做出評論,此事一時半會也解決不了,說多了反倒無益,還不如多觀察一下形勢。

  隨即,高峰把注意力轉移到了水泊梁山上。

  「梁山的情況怎麼樣?」

  袁成答道:「梁山泊方圓八百里,橫跨濟、鄆兩州,兩岸住民數萬,其中濟、鄆兩地人各佔半數。泊內盛產魚、蝦、藕等水產,是百姓賴以為生的主要內容。」

  「梁山是泊北端位於鄆州境內的一座島嶼,橫亙在濟、汶水河口,離此間距離卻是最遠。」

  「宋江起事時佔據梁山,因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再加上泊內港汊縱橫、蓮葦綿蔓、水天一色,所以官兵拿他沒有辦法。只是梁山位置雖險,卻受地域限制,一旦大批官兵到來,容易受困。宋江知曉這一點,便棄山而去,輾轉於周邊各地,官兵至今拿他也沒有辦法。」

  聽到這裡,高峰點了點頭,問道:「有沒有宋江最新的消息?」

  他每隔三五日便能收到宋江一行的消息,現在距離近了,消息應該更及時,因而才問上一句。

  袁成答道:「宋江一行目前還在河朔一帶游擊,看他的趨勢下一步很可能會前往齊州。」

  高峰心中暗笑。宋江狡猾的很,他看出了周邊州府的形勢,比較出了它們的弱點,這才選定河朔和齊、淄、青作為活動的重點區域,至於單、濟、鄆、濮等州,因距離大名府和應天府太近,朝廷容易恐慌,這才很少去到那邊。

  該瞭解的都瞭解啦,其它的也沒有什麼事情,高峰不想多耽擱,便對袁成道:「你們繼續按計劃行事,明日為我們安排船隻入泊,我們將沿濟水去鄆州和齊州。」

  宋江一行馬上就要打到齊州啦,他必須提前趕去處理此事,若是能預先做好準備,或許就此把宋江一行拿下也未可知。

  當然,他更迫切的還是等朝廷的詔令,宋江可能與宋二蛋有關係,詔安才是最好的出路,武力征服只是下下策,不過,這事需要朝廷的首肯才行。

  對於詔安之策高峰也有信心,歷上趙佶就曾派侯蒙任鄆州知州去詔安宋江,只是侯蒙還未上任便病逝了,此事只好擱置。至張叔夜擒拿宋江時,用的也是詔安的策略,才使得宋江乖乖地投降。

  可見朝廷對宋江還是留有一線生存空間的,他用詔安之策也應該可行。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7-5-13 19:37
第461章 大刀關勝

  無論濟州的官府多麼地剝削民眾,高峰都沒有多話,甚至連面都沒有露。這幫人的帳隨後再算,他要先干正事再說。

  第二日上午,被編成一組的船隊出發了,高峰一行人坐船駛入梁山泊內,向北行去。

  八百里水波浩渺,船行於泊內,一望無際的水域蔚為壯觀。

  真是個好地方,若能善加利用,自是朝廷和百姓之福。高峰暗讚一聲,卻又轉過念來。

  朝廷目光短淺,為了私利將八百里梁山泊收歸「公有」,規定百姓凡入湖捕魚、采藕、割蒲,都要依船課以重稅,若有違規犯禁者,則以盜賊論處,貧苦的農民與漁民交不起重稅,這才爆發了宋江起義。

  如果把一切希望都寄託在那些昏君奸臣身上,這個國家早晚還是滅亡的命運。

  雖然被任命為了知府,並經略京東東路,高峰卻不知道在這個權臣當道的時代能走多遠。

  宋以文治國,在文人不講究氣節的時代,剩下的就只有陰謀了,高峰不善官場,更不懂權術,而且他對這些也不看重,所以,作為小官員時他還引不起太大的注意,但一旦官做大了,樹大招風的事情自然會發生,等待他的也許是一個大大的陷阱。

  當然了,就算是陷阱,高峰現在也不在乎啦,他漸漸有了自保的本錢,那些跳樑小丑他已不放在眼裡,他現在只要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就可以了。

  不過,就目前的形勢來看也不容樂觀,這周邊除了宋江暴動外,其它各方面也都處於崩潰的邊緣,一個不小心,就會激化矛盾,把事態推向更糟,高峰要想把事態穩住也不是很輕鬆。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高峰嘆息一聲,抬頭望去,發現前方湖泊之間正有一座山形島嶼,高峰知道,它就是梁山。

  說起梁山,與梁王劉武還有關係。在黃河氾濫前,梁山並未處於湖泊之中,那時它還不叫梁山,而是叫良山,因梁王劉武遊獵於此而改名為梁山。

  梁山是這一帶地勢最高的山頭,與陸地相連,後來黃河南移,水流擴大了大野澤的區域,終於形成了現在的梁山泊,而梁山就是處於泊的北頭。

  到了梁山,離北岸已不遠,同樣,從這裡可以駛入濟、汶水。

  汶水向東,流入兗州,濟水向北,流入齊州。高峰一行沒有下船,直接進入濟水,繼續向北行去,其目的地在齊州。

  進入齊州,實際上就進行了京東東路地界,這裡是高峰正經該管的地方。

  齊州又稱為濟南府(政和六年改為的濟南府),其戰略地位越到後來越重要,對這一點高峰是深切體會的。濟南地處魯中南低山丘陵和魯西北衝積平原的交接帶上,南為泰山山地,北瀕黃河、濟水,是南北交通的鎖鑰之地,不過,此時它與青州比還是差一個等級。

  一進入齊州地界,高峰便下船上馬,他要好好體察一下本地的風土人情,因而決定走陸地。

  「這裡是長清縣,向沿濟水向北不足三十里便是濟南府,東而的山脊則是名動天下的泰山山脈。」一下船,高峰就似一名導遊,指著周邊向風小默幾人介紹起來。

  這裡他自然熟悉,前世來過濟南和泰山一帶旅遊,這次行動前又做了大量的功課,對地形可謂瞭解,因而指點起來毫不困難。

  後世長清已是濟南的一個區,此時濟南府還不成規模,因而長清也就是一個屬縣。二者相距並不遠,也就二三十里,騎馬不到一個時辰就能趕到,高峰及早下船上馬就是為了瞭解齊州濟南府的具體情況。

  只是不等高峰的話音落下,一聲呼嘯,從南面山丘後便轉出一隊人馬。

  這隊人馬約有四五十人,領頭的騎一匹高頭大馬,手持一把大刀,其身高八尺,面色赤紅,顯然與眾不同。

  看到來者不善,風小默一聲招呼,一幫手下呼拉一下亮出兵器,同時圍成一個圈,把高峰護在中間。

  那幫人馬看到風小默等人居然亮出了兵器,神情更加緊張,他們急切跑動,把高峰等十多人全都圍了起來。

  高峰看了一下來人的衣著,心下明白了幾分,高聲叫道:「朗朗乾坤,你們是何方賊人敢攔路阻劫?」

  「攔路阻劫?」大刀漢子在馬上大笑一聲,說道:「此地鬧匪患,我乃奉命巡視,你們持械而行,竟說我們是賊人,我還想問問你們是何方賊人呢?」

  果然是官兵,高峰心中有了數,問道:「不知來者是何許人矣?」

  大刀漢子實際上也在吃驚。高峰一行衣著華麗高貴,顯然不是一般人物,再加上淡然面對他們,更說明來歷非凡,在摸清這幫人的來歷前,他實在不敢輕舉妄動。

  因而,聽到詢問,他略一思考便答道:「在下濟南府指揮使關勝。」

  關勝!居然是他。高峰立馬喜出望外。

  這個關勝史上確有其人,而且是水滸傳中大刀關勝的原形。他在金兵南侵時守護濟南城,屢次出城拒戰,使金人無法越雷池半步,可惜的是,當時的濟南知府劉豫受到金人的利誘,將其殺害而獻了濟南城,劉豫也因此做了偽齊皇帝。

  這是個忠勇之人,沒想到在這裡遇到了他,高峰慶幸起來,既然自己來了,這位忠勇之士將會改變命運,再也不會委屈而死了。

  想到這裡,他向宋二蛋遞了個眼色,讓他上前答話。

  宋二蛋領會,高聲說道:「此乃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知青州、主管京東東路安撫司公事,高峰高大人,爾等眾人快快退下。」

  啊!居然是他。關勝心中一驚,他已經聽說此人即將上任,而且主管剿滅宋江一行,沒想到會在這裡遇到。

  不對,關勝猛然間醒悟,此人去青州上任,怎麼來到齊州啦?這也不順路呀!

  「你說是高大人,有何憑證?」根本沒有令人撤離,他自己也沒有動一下身子,關勝鎮定地問道。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7-5-14 23:18
第462章 調兵遣將

  高峰毫不遲疑,令人拿出印信來證明,對於這種忠勇之人,他也沒想著去唬弄。

  關勝看到印信,確認無疑,急忙喝退眾人,滾鞍下馬,行禮道:「不知安撫使大人駕到,多有得罪。」

  安撫使一職可是正好管住濟南府的,而且高峰還有其它的重要頭銜,無論哪一個,都不是關勝這個小小的指揮使可以比擬的,就算高峰看上去年紀輕輕,他也不敢怠慢。

  高峰急忙上前,把他扶住問道:「你先前所說的巡視是怎麼回事?」

  關勝聽問,面有愧色地答道:「齊州一帶本來平和,只因近年宋江等人鬧得凶,以至影響到了齊州,如今不但宋江一行為禍,還有一些匪徒也趁機暴亂,使得齊州愈發紛亂,為了清除匪患,我部廂軍組成了巡邏隊,每日在境內巡查監視。」

  這是應該的,高峰點了點頭,腦子卻轉到了其它地方。按水滸傳中的說法,關勝是一百零八將之一,是造反派。如今卻是剿匪的指揮官,二者的差別何其大矣!

  想到這裡,他嘿嘿一笑,問道:「關指揮使,你是不是關羽的後人?」

  水滸傳中把關勝作為關羽的後人來講,對此高峰一直心存疑惑,這才問了出來。

  關勝聽得一愣,想不到高峰竟然問出這種問題,他很難回答。

  尷尬了一陣,關勝訕訕地說道:「這個—,無從考證,但是,由於我也用大刀,而且臉現紅色,眾人皆戲說我為關聖人之後,實則是空穴來風。」

  呵呵!高峰暗笑一聲,原來是大家的戲言,如今這個千古迷案總算是堪破了。不過,表面上看,它也不是無稽之談,關勝無論是形象,還是使用的武器,都不由自主地令人想起關聖人,說他是關聖人之後也不為過。

  再者說,史上的關勝也是忠君報國的模範,更容易讓人把他與關羽聯繫在一起。

  拋開這個話題,高峰又問了起來:「濟南府有多少兵?」

  「三千廂兵。」關勝答道。

  這麼少!高峰的眉頭不由得皺了起來。他沒想到一個州府只有這麼點兵馬,怪不得無法擋住宋江。

  只是不對呀,史書上說,上萬兵馬也擋不住宋江等人,這上萬兵馬哪裡來的?

  隨即高峰便明白了,還真有上萬兵馬。

  宋江一行人輾轉到過十多個州府,就算每個州府只有一千兵士,也有上萬人了,何況有些州府還不止這些人。

  高峰更明白為何上那麼多人拿宋江沒有辦法了。官兵的作戰能力差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缺乏統一的指揮。各州自成體系,誰也不去管別州的事,不光不可能派兵追到別的州府去,連信息也不共享,這就導致了宋江等人可以輕鬆地跑來跑去、有恃無恐地為所欲為,畢竟僅靠一州之力還不能拿他怎麼樣。

  看高峰在皺眉,關勝急忙補充了一句:「三千廂兵還是因為宋江造反新增了兵員、補齊了缺額,若是以前,一千都不到。」

  啊!高峰再次吃驚,他單知道宋朝的****,沒想到會腐敗到如此程度,這種吃空餉的事也會發生。

  為何關勝一說,高峰就這麼想呢?事情還得從宋朝的兵役制說起。

  宋史兵志云:「宋之兵制,大概有三:天子之衛兵,以守京師,備征戍,曰禁軍;諸州之鎮兵,以分給役使,曰廂軍;選於戶籍或應募,使之團結訓練,以為在所防守,則曰鄉兵。」

  這就是禁軍、廂軍、鄉兵的由來,用後世的話說,禁軍就是正規軍,廂軍是地方部隊,鄉兵則是民兵或預備役。而高峰任知縣時籌備的就是鄉兵。

  為了保證國家的安定,宋朝對駐軍也有要求。宋初禁軍有20萬,10萬守衛京師,10萬分駐各地。「使京師之兵足以制諸道,則無外亂;合諸道之兵足以當京師,則無內變。內外相制,無偏重之患。」

  也就是說,禁軍的分配一般保持在京師與地方持平的線上,這樣內外製衡,才不會發生變亂。只是後來北方和西北戰事不斷,禁軍便逐漸調集到了京師和北方及西北去了。

  當然,一些大的州府和重要關口還是有禁軍的,比如應天府、大名府等地。

  各地最重要的守護力量就是廂軍。對廂軍的人數朝廷也有限制。小郡不超過千人,大郡不超過三千人,邊郡軍州不得超過一萬五千人(可由特旨增加)。這就限死了各地兵士的人數。

  雖然如此,但是宋朝冗兵現象仍然存在,而且很嚴重,其原因又在哪裡?

  首先,宋軍是募兵制,一經入伍,終身服役,直至老疾退役,這就使宋朝供養了大量的老弱病殘的軍士。

  其次,除了正常的募兵外,天災、戰亂所導致無處謀生的難民,刺配到各地的犯人也都是兵員的主要來源,在某些災年,兵員數量將會急劇增加。

  再有,到了趙佶時代,****已達到極至。軍隊編制大幅增加了,但缺額不齊的現象比比皆是,這樣的好處便是可以侵吞軍餉。比如,三衙所統京師之兵數應為十餘萬人,可實際上只有三萬人,多餘的軍餉便落入了貪官污吏的手中。

  京師如此,各地更加不堪,虛報兵員數量,侵佔廂兵軍餉的現象更加有恃無恐。

  濟南府不算小府,而且有著重要的地理位置,按說應是編制三千廂兵的,可實際上它平時的廂兵還不到千人,這中間的問題自然就出來了。

  無論以前存在什麼問題,高峰也不想追究,他不知道其中的水有多深,不敢輕易踏進去。不過,現在接手了,他自然不可能再任其下去,下一步整頓軍務勢在必行。

  當然了,其它的都是後話,他現在最關鍵的是趕緊調兵遣將,好及早解決宋江的事情。

  「關指揮使,請你安排幾名親信,護送我的手下前往青、淄、維等州,調其廂軍齊聚濟南府,同時集結本地廂軍隨時聽用。」 本帖最後由 忘情痞子 於 2017-5-14 23:22 編輯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7-5-15 23:11
第463章 整軍備戰

  高峰這次只調用齊、青、淄、維四個州的兵力,他統計了一下,齊州三千,淄、維各一千,青州禁軍和廂軍有五千,合計正好有萬人,這還沒算他帶來的五百人。

  萬人對付只有千多人的宋江,雖說沒有十足的把握,卻也不會有太大的出入。

  之所以沒調用其它幾州人馬,並不是他們不可用,而是因為他們離齊州實在是太遠了,萊州和登州遠在東面,沂州、密州和淮陽軍又遠在南方,等他們趕到齊州,估計黃花菜都涼了。

  當然,這次沒調用他們,不代表不用他們,高峰已在考慮於哪裡布設第二道防線,確保宋江他們一旦進入京東路地界,就被包成餃子,而這第二道防線就是那幾個州的軍馬。

  ……

  調兵之事事屬機密,是秘密進行的,一般人瞭解不到,就是濟南府也只有知府韓淵知道,其它幾個州也把知情範圍縮到了最小。

  高峰這樣做是不想驚擾到了宋江,無論能不能招安他,在軍事上還是要做好充份的準備,高峰可不想這一次部署無功而返。

  他秘密進入濟南府,連府衙都沒有去,而是住在軍營裡,這也是為了方便行事。

  吩咐韓知府一切照常,高峰開始接管濟南府的廂軍。

  此間廂軍為一軍編制,設六個營,每營五百人,算是加強軍,軍指揮使便是關勝,另外還有一個副指揮使和六個營指揮使。

  當高峰令關勝把廂軍集合後便知道宋軍的戰鬥力為何弱了。只見那些兵士高矮不齊、面色不振,站無站相,坐無坐相,明顯是疏於訓練的樣子。

  如果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他們的軍容嚴重不整了。一多半的軍士根本就沒有正規的軍服,更不要說鎧甲和武器了,他們大都還穿著自己的服飾,手持的也是一些木棍。

  這麼一幫人往那一站,簡直就是一群民兵,可能比宋江他們還不如。

  靠他們如何打仗?高峰不由得望向關勝,對他有了責怪之意。之前在路上遇見關勝時,他身邊帶了幾十名兵士,當時的感覺還不錯,那幫傢伙起碼還像個兵,可現在看來,除去那幾個,其餘的都是烏合之眾,這樣的軍隊怎麼可能有戰鬥力?

  關勝豈能看不懂高峰的意思?他臉一紅說道:「大人,吾等也是沒有辦法?」

  高峰心頭一驚,立馬想到了大宋軍隊的種種問題,此事非關勝能夠左右,所以與他並沒有關係。想到這裡,高峰平緩了自己的臉色,示意關勝繼續說下去。

  關勝接著說道:「廂軍屬地方軍隊,它不同于禁軍,平時沒有訓練任務,更沒考慮著去作戰,因而疏於管理。還有,廂軍待遇要比禁軍差很多,大概相當于禁軍的一半,所以其生活十分淒苦。這次新增了兵士員額,可是兵士的供應並沒有增加,所以軍服、器械、軍糧和月俸等等也就無法保障了。」

  原來如此,這事還真怪不到關勝頭上。廂軍的主要任務是雜役和軍工,雖然特殊時期、特殊地方也承擔作戰訓練任務,但總體來說是附屬性的,主導作用的當然是禁軍,所以禁軍的待遇要比廂軍高上一倍。

  廂軍不光待遇低,連社會地位也不高,許多廂軍是犯人刺配到本州充當的,又稱為「配軍」,這樣的廂軍連一般民眾的地位也趕不上。

  廂軍的出頭之路便是升格為禁軍,能升為禁軍的廂軍實際上是一種獎勵,更是一種能力的體現,因而可以說大宋禁軍的單兵素質還是相當優秀的。

  廂軍的尷尬地位決定了他們既沒有戰鬥力,又沒有良好的裝備和生活,如果再硬要給他們提出嚴格的要求,那就有點勉為其難了。

  當然,這中間還大宋軍隊內部的管理和**問題,這些誰都沒有辦法,高峰更不可能在此間提出質疑了。

  看來還是太樂觀了,事情哪裡像當知縣時那樣容易處理?高峰就算早有預判,也沒有實際見到來得真切。

  只是,無論怎麼著,現在是對付宋江的關鍵時刻,高峰可不會任其發展下去。

  「關指揮使,廂軍的事情我已經知道,其它事情我來安排,訓練的任務就交給你了。」

  說到這裡,高峰又指著身後的兩名保家軍說道:「關於訓練的事情,他們兩個將會協助你進行,而且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以他們的訓練方法為主。」

  高峰沒有令吳揚等四個小傢伙主導訓練。要說武力值和能力,他們還真不弱於一般的武將,就是關勝也不一定敢說比他們強,但是四人的年齡還小,高峰怕他們服不了眾,萬一在這次帶隊中受到了打擊,對他們個人成長也是一種消極影響,高峰可不想因此毀了他們的前程。

  就算是這樣安排,也令關勝驚愕了,他不知道高峰帶來的倆人有多厲害,居然連兵士的訓練也由他們說了算,自己還真是想看看他們有何高明之處。

  至於高峰所說的「其它事情」他來安排一事,已被關勝自動屏蔽了,作為一路的安撫使,而且在對付宋江的關鍵點上,做好這些事不要很輕鬆。

  無論關勝怎麼想,高峰也感覺到壓力不小。

  他現在面臨的事情很多。朝廷的詔令沒有下來,各路圍剿兵馬也未到齊,就是項充帶領的鄉兵也不知道何時才能到達。可他現在既要等待朝廷的詔令以制定對宋江的政策,又要整軍備戰,還要協調各個事項,而這每一件都不是小事,每一件都至關重要,高峰不敢有絲毫的馬唬。

  不過,高峰更擔心另一件事會出現,那就是這裡的宋兵沒有經歷過什麼戰鬥,一看到兇狠的敵人便會腿軟,一旦如此,他所有的努力都將負之東流,他必須要把這個問題克服掉。

  因而問向關勝道:「你說最近有匪徒趁機暴亂是怎麼回事?能否確定是哪些人?」

  關勝毫不猶豫地答道:「還真鎖定了兩家,只是一直沒有動他們。」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7-5-17 09:23
第464章 準備行動

  「為何不動?」高峰疑問道。 不動無怪乎兩種可能,一個是沒能力動,一個是沒時機動,可高峰怎麼看都找不出這兩種可能,倒納悶起來,難道這兩拔人比宋江還厲害?

  關勝答道:「他們的位置有點特殊。」

  「有何特殊之處?」高峰皺眉問道。

  「一夥在齊、淄交界的長白山,一夥在齊、兗、鄆交界的界首鎮,他們都背靠著大山叢林,周旋於交界地帶,進退自如,輾轉方便,因而不便捕捉。」

  這兩個地方高峰倒是知道。

  在齊州的章丘縣和淄州的鄒平縣交界處有一座山頭,因山勢陡峻,長年白雲繚繞,故名長白山。

  這座山雖不及東北的長白山雄偉,但其重巒迭嶂,綿延數十里,向有「泰山副岳」之稱。其最高峰摩訶頂,海拔近千米。隋末農民起義軍王薄就曾在此舉行聲勢浩大起義。

  界首鎮是鄆州的一座小鎮,位於齊、兗、鄆三州交界處,屬於三不管地帶,而且它還位於泰山腳下,這種地理位置使得它更為特殊。

  根據這兩地的特點,高峰很快總結出來了,這兩地都是位高山叢林,都是幾州管理的死角,一旦有人在此做惡,單憑一州之力很難辦理。

  果然,關勝接著講道:「他們佔據兩地後,進可攻,退可守,我們拿他們沒有辦法。」

  「你把他們具體介紹一下。」高峰直截了當地說道。

  關勝忙應道:「是」。

  「長白山這伙匪徒有上百人,領頭的叫張仙,原為青州人,自宋江起事後,他便開始糾集人馬,聚集於長白山上,不過,他們除了一次宋江過境時響應過之外,一直沒有多大動靜,這也是我們沒有對他下手的原因之一。」

  原來是他!高峰心中暗暗吃驚,幸虧自己來了,不然,又得出大亂子。

  之所以這麼認為是因為這個張仙可是個大名人,史上他應在幾年後正式領導民眾起義,號稱「敢熾」,聚眾10萬有餘,其勢遠超於宋江一行。不過,他最終還是被張俊平定了。

  「另外一家呢?」高峰問道,他已不敢對這些突然間冒出來人小瞧了。

  「界首鎮的乃是一對結義兄弟,一個叫李太,一個叫何子威,他們平時愛好習武,喜歡舞槍弄棒,糾集了幾十名武夫經常在一起打鬥。他們的性情火爆,嫉而如仇,崇尚宋江提出的替天行道和殺富濟貧的做法,屢屢出手教訓周邊的官吏和富豪,在百姓中贏得了不錯的口碑,不過,並沒有人命在手。若只是這樣倒還罷了,我們也不會盯上他,可是他們卻對宋江一行極為擁戴,不時叫囂著要投奔宋江,這樣下去就危險多了。」

  鄆州的李太和何子威在史上也算是名人了,他們和張仙同時起事,不過勢力並不大,也是被張俊剿滅的。

  看到這麼多人出現,高峰一時間頭疼起來。

  他不是頭疼拿這幫人沒有辦法,也不是頭疼他們將來還會鬧事,而是頭疼宋江造成的影響。

  別看宋江一行像老鼠一樣四處亂竄,可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很得民心,也受到很多人的擁護,如果他不四處亂跑,坐地成勢,估計也會如方臘一般吞州並府了。

  剿滅宋江和幾股崛起的勢力容易,消除其影響實在是太難了,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朝廷和官府自毀根基,官員們在百姓心中已經不可以信任了。

  高峰已能夠想像,長此以往,不但他的發展策略得不到落實,那些農民運動還會如雨後春筍般的崛起,擋也擋不住,這樣下去,受損的還在大宋的力量。

  怎麼辦?這才是高峰將要面臨的問題。直到這時,高峰才真正感到失策,他應該把張業一起邀請過來的。

  方法他是有,可是方法的實施太過複雜,他沒有把握做成。這件事不僅牽扯到朝廷是否同意,也事關兩路十多個州是否齊心協力,如此複雜而牽扯廣泛的事情僅憑他一個知州,就算還有個安撫使的光環在也擺不平。

  如果有張業在就好辦多了,張業善於協調,朝中內外、兩路數州都能夠輕鬆搞定,這樣,高峰只要出出主意,一切由張業來安排就省心多了。

  只是,現在說什麼也沒有意義,更不會奏效,還不如一件件的做起。想到這裡,高峰對關勝說道:「準備兵馬,我要把這兩塊毒瘤去掉。」

  「如何行動?」關勝關切地問道。聽高峰的語氣,是準備把這兩拔人就地撥除,他不知道高峰要撥除到什麼程度,依他的想法是,那些人雖然可惡,但不致死,只要給他們點教訓就行了,沒必要一棒子打死。

  可是他又不好意思明說,只能旁側敲擊地問一句,也想通過這樣來瞭解高峰的手段力度。

  高峰豈能不明白?他不滿意地反問了一句:「怎麼,你關指揮使要給他們講情?」

  「下官不敢。」關勝急忙應道。高峰一直與他和言悅色地說話,他還未發現高峰有如此嚴肅的一面,此時才明白,這些個上憲官老爺們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

  「不管你敢不敢。」高峰毫不掩飾地說道,「這幫人為惡一方,不可能再讓他們繼續胡鬧下去,我的想法是,一經抓住立馬充軍。」

  實際上,他並沒有責怪關勝的意思,不過是以這種說法來掩蓋自己的私心,只因為這個私心暫時還不能告訴關勝,所以只能讓他受點癟了。

  說心裡話,高峰是看上那幫人了。無論張仙等人現在做什麼,將來可能會做什麼,但有一點是令高峰佩服的,那就是他們都是有頭腦的血性之人,他們走錯路,定然是個禍害,但若引導好,也能發揮好作用,將來或許就是一大助力,這個助力高峰不得不動心。

  只是這些想法他不可能告訴關勝,他看出關勝與他一樣也有愛護之心,只是在他面前不敢輕易說出來,既然如此,只能先堵住他的嘴了。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7-5-18 13:29
第465章 商借特權

  對高峰來講,這次出兵除霸勢在必行,它既是為了殺雞駭猴,讓那些躍躍欲試,準備響應宋江的人死了心,也是為了操練兵士,鍛鍊一下隊伍。

  只是在出兵之前,他還得把一件重要的事情辦好,那就是軍士的給養供應問題。

  他現在手下只有濟南府的三千廂兵,可僅這三千人就寒酸到無以為計,無盔無甲無兵器,無錢無糧無馬匹,帶這種軍隊,就是孫武也難以取勝。

  其餘的兵士到來還有一段時間,不過,想來也不會太久,在上萬人到來之前,他必須要把各項保障做到位。

  正式的錢糧物一般都需朝廷調度,不過,那得需要一些時日,要想盡快形成戰鬥力,就必須使用一些特權,而高峰恰好有一個特權,這個特權就是商借。

  商借的對象最方便的自然是濟南府,其次是就近的幾個州府,反正高峰師出有名,相信這些州府也不敢推拖,因而,在向濟南府開過口之後,高峰又向周邊幾個州府派去了信使。

  高峰坐鎮濟南,再加上三千廂兵本是他的部眾,知府韓淵的辦事效率還是很快的,三天不到,所有的物資全部籌措齊備。

  大宋朝的皇帝為嚴格控制軍權,其軍事由三個機構分任。樞密院掌軍權及軍令,有調兵權。三衙統領軍隊,有掌兵權;率臣,皇帝是臨時委任的將帥,可領兵出行,事畢皆撤銷,從而實現了「發兵之權」與「握兵之重」的分離。再加上宋朝兵役制度中的更戍法,經常把武將或軍士進行內外輪換等策略,就造成了兵不知將,將不識兵的局面。

  這種方法雖對防止將領專權有利,卻也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使得命令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這事很容易理解。統帥對部屬不熟悉,自然無法御使他們,命令也就無法下達,同樣的,部屬對將領不知根知底,對其意圖揣摩不透,有時甚至還會不服氣,這就造成了命令得不到執行的局面。

  高峰剛接管這支部隊,相互間也存在兵不知將,將不識兵的情況,要想把這支部隊牢牢地掌握住,光靠嚴格的制度是不行的,最好的辦法就是恩威並用。

  補齊軍用物資,保證軍士們的各項待遇,這就是恩的顯現,至於威,將會在管理和行動中體現,高峰得一步步來。

  很快,鎧甲、兵器、錢糧,還有馬匹等等,全都到了位,高峰立馬令人發了下去。

  看著煥發一新的軍士們,最高興的自然是關勝。他是這個軍的指揮使,一直過得窩窩囊囊,如今終於鳥槍換炮了,連帶著人的精氣神都發生了變化,他不由得驚嘆,人靠衣裳馬靠鞍,這樣軍隊才真正叫做軍隊。

  他的驚嘆還不僅如此,還有對那兩名保家軍訓練方法的認可。高峰說了,訓練以他的人為主。開始時關勝對這事還不服氣,他帶兵這麼多年了,雖不敢說練兵能力有多厲害,但他的那份自信還是在的。

  只是看到那倆人的練兵方法,他不由得服氣了。這簡直是練軍的速成班,僅三天時間就讓一支東倒西歪、站無站相的軍隊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還真是第一次見到,怪不得高峰那麼自信,看來是有道理的。

  關勝驚嘆,也對高峰多了一層敬佩,對高峰的安排更加不打折扣。

  高峰不知兵,他可是對這些兵知根知底的。誰有什麼優點,有什麼不足,他都心知肚明,因而二百名參加第一批行動的軍士很快就由他選拔出來了。

  首批選兩百人出動高峰自然是有考慮的,他們進攻的是對像是界首鎮的李太和何子威,這裡包括李太和何子威在內也僅有幾十名武士,根本不需要動用太多的軍隊。何況三千人出動,目標暴露的太大,很有可能打草驚蛇,萬一讓長白山的張仙跑了,那就不划算了。

  二百名軍士都是老兵,算是有經驗的,只是不知他們的膽子怎麼樣,可千萬別一上陣就尿褲子。高峰可是對宋兵的意志持著懷疑態度的。

  無論怎麼樣都得確保萬全,高峰除帶上關勝外,還把風小默和楊再興幾人也一併帶上了,他也需要幾個年青人去鍛鍊一下。

  由於早就派人偵察過地形,大隊定於晚間出發,按行軍速度計,第二天天未亮便能趕到界首鎮。

  可是,理想與現實總是有差距,想與做畢竟不同,這不,一晚上的行軍,就連高峰也跟上了,居然有五、六十名軍士掉了隊。

  執行個任務居然少了四分之一的人馬,若是與宋江作戰又將會如何?高峰已無法相像。

  不行,軍隊真的需要大力整治一番,否則仍將是一群烏合之眾,就是穿上盔甲也改不了其本性,高峰有了大力整軍的打算。

  派人回去收攏士卒,全部把他們收押看管,只等他回去再行處理。高峰則帶著餘下的一百多人迅速衝進了界首鎮。

  界首鎮不大,因它是靠近泰山的鎮子,而且在齊、鄆、兗三州的邊界上,這才顯得格外重要。

  李太和何子威一行人並不在鎮中,而是在鎮後的山坡上,這裡有一所院落,修建的就似個碉堡一樣,李太就帶領人在這個院子裡整日練兵習武。

  他們這些年來,沒少惹官府和一些富貴人家,得罪的有勢力的人家自然不在少數,當然,以時下官府的懦弱形勢,他們還沒有放在心上,可有些大戶卻不得不防了,那幫人或許比官府還要厲害。

  因而,他們的院子重點防的還是那些大戶人家,至於官兵,他們根本就沒放在眼裡。

  可就是這個沒被放在眼裡的官兵,這次是真來了,而且是跨境偷襲而來,這令李太和何子威萬萬沒有想到。

  按說,他們屬鄆州,要出兵也是鄆州出兵,對於鄆州的兵,他們早就派人盯著啦,哪想到從濟南府突然殺來一支人馬來,這就讓他們措手不及啦。

  李太和何子威被叫醒的時候,高峰已帶人把他們團團圍住了。 本帖最後由 忘情痞子 於 2017-5-18 23:15 編輯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7-5-18 23:57
第466章 名聲在外

  「大哥,我們被包圍了,怎麼辦?」何子威急忙問向李太。

  李太卻不急不慢地安慰道:「二弟勿急。」轉頭問向巡更的武士道:「來者是什麼人?」

  武士答道:「是官兵,看人數不少,有我們的兩三倍。」

  「官兵?」李太眉頭一皺,向何子威問了一句,「這是哪來的官兵?」

  「我也不清楚!」何子威無奈地說完,又著急起來,「大哥,看官兵架勢,定是有備而來,要不你帶人先從地道里撤,我來斷後。」

  「哈哈。」李太大笑一聲道,「二弟,你還不知道官兵嗎?他們就那個鳥樣,兩三倍又如何?我們衝出去定能殺他們個落花流水。」

  「可是,」何子威猶豫了一下說道,「我怕出現意外,萬一……我們這些年的心血就全廢了。」

  「無妨。」李太揮了揮手,果斷地制止了何子威說下去,道,「走,二弟,我們先去迎敵,萬一不行再說。」

  ……

  「咚、咚、咚」,幾聲鼓響從院牆內傳出,「呼啦」幾聲,碉堡似的院牆上迅速出現了幾十名武士。

  這些武士手持大刀,統一裝飾,個個威武雄壯,一看就訓練有素。

  好一幫強悍的男兒,連高峰都不由得為他們讚歎。

  只是讚歎之餘他又擔心起來。他看到手下那幫廂軍明顯得露出了怯態,這還是對方僅僅露了個面,若真打起來還不知道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潰不成軍?一觸即潰?……反正這些出現在大宋軍士身上也沒什麼奇怪的。

  不行,不能出現這種情況,自己這是第一次帶廂軍出戰,還是對付幾個小蟊賊,這樣就一觸即潰了,以後還怎麼帶兵呢,丟人也丟死啦!

  高峰馬上讓關勝傳令,敢於退一步者,一律按逃兵處理,現場格殺勿論,奮勇殺敵者,一律重賞。同時讓風小懶帶十人執行軍法。

  軍令一下,廂軍果然鎮定了下來。被自己人殺了,什麼也得不到,被敵人殺掉,還能給家人討點撫卹金,為自己討點好名聲,傻子也會選擇後者,再者說,與敵人作戰,能不能被殺掉還是兩說。

  看隊伍穩定下來,高峰稍稍放下了心,他又把心思放在了對面。

  院牆高一丈有餘,易守難攻,數了數,院牆上足有五六十人,這麼多武士,再加上這種堡壘,想要強攻根本不可能。

  怎麼辦?高峰頭疼起來。實際上他並沒有真正指揮過軍士作戰,少有的幾次活動也是小打小鬧,算不上正規戰鬥。

  要是吳玠在這裡就好了,他定有辦法解決此事。

  高峰還在想著的時候,卻見牆上被人簇擁著上來兩人。那兩人都是青年模樣,身強體壯,兩眼有神,特別是靠前的一位,更是顯得精神。

  關勝附耳說道:「這兩人前面那個是李太,後面的是何子威。」

  果然是這兩人,高峰點了點頭,讓關勝喊話。

  關勝上前一步喊道:「裡面的人聽著,你們被包圍了,識趣地趕快投降,否則」

  「否則怎麼樣?」李太哈哈一笑道,「難道你還能殺上來不成?」

  「哈哈!」一群武士聽到這裡,都哈哈狂笑起來。

  聽這語氣是瞧不起官兵了,而且看他們的樣子並不慌張,高峰不由得疑問:「他們不會有厲害手段吧?居然如此鎮定。」

  關勝搖頭,表示不知。這時,身旁的吳揚卻輕聲說了一句:「像這種獨居的院子,一般都會有逃生地道,他們不會因為這個有恃無恐吧。」

  高峰看了看吳揚,發現他的頭腦越來越好用了,由衷地讚道:「有道理,看來他們就有這個想法,不過,瞧不起官兵也是他們如此的原因,我估計他們認定自己能衝出包圍圈。」

  「那如今怎麼辦?」關勝問道。

  他是想馬上攻上去,可這幫手下不給力,憑他一人之力也無法成事,只能由高峰來做主了。

  高峰笑笑,令他不用擔心,抬頭望向牆上問道:「剛才答話的可是李太李壯士?」

  「正是本人,不知你是何人?」李太桀驁地答道。

  「在下新任青州知府高峰。」高峰答道。

  「高峰,哪個高峰?」李太聽聞一愣,再次詢問起來。

  「還能有哪個高峰,原豐』縣知縣的那個高峰,如今來此間上任。」

  「原來是你。」李太驚訝出聲,轉為客氣的語氣說道:「高大人,在下素聞你的威名,知道你是個一心為民的好官,在此我替天下百姓謝謝你。」

  說到這裡,他還向高峰拱了拱手,以示尊敬,接著又道:「只是現今財狼當道,吾等實在看不下去,這才與官府做對,不成想驚動了您的大駕,不敬之處還望恕罪。」

  呵呵,高峰心中笑出。自己名聲在外,連這些惡霸也深為佩服,真不愧自己的那番作為。只是此時對方再表達佩服,也不可能主動出來投降,看來得想辦法刺激一下他們。

  高峰講道:「既然如此,李壯士何不打開院門,咱們也好暢談一番?」

  「對不起高大人。」李太拱手說道,「雖然您令我等敬重,可我和弟兄們還不想束手就擒。」

  這是絕不投降的意思了,高峰知道李太還心猶不甘,再次勸道:「李壯士,我知道你定有不少辦法能夠突出包圍,可是你想過沒有,就算你今天突破了包圍圈,以後呢?難道你真想帶領弟兄們過上四處逃亡的日子?你真以為能鬥過朝廷官府?」

  這句話說的實在,既道出了李太的依仗,也說明了他的這些依仗不過是權宜之計,根本起不到大作用,最好的辦法就是趁還沒有釀成大錯及早收手。

  若是別人如此勸說,李太或許聽都不聽,直接反駁了,但是高峰說來又是不同,他還真是思量了一會,問道:「高大人能夠給我什麼保證?」

  這是要條件呢,也在預料之中,高峰答道:「我能保證你們安然無恙,同時保證這裡的民眾過上好日子,再也不會有欺壓百姓的現象發生。」

  這個保證不可謂不到位,而且是高峰說出,可信度可達十成,李太立馬動搖了,不過,他馬上笑道:「這還不行。」

  「你還有什麼要求?」高峰問道。

  「我們兩家還要比試一番才行。」李太高聲說道。 本帖最後由 忘情痞子 於 2017-5-19 00:01 編輯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7-5-19 22:48
第467章 比武競技

  比試?你不會是還要開戰吧,若是那樣,我勸你還有何意義?高峰鎮定問道:「你要如何比試?」

  李太毫無顧忌,大聲說道:「若是兩家對陣廝殺,那是欺負官兵,更是對大人的不敬,此事也就作罷。在下所提比試是雙方各出三人,進行三場比試,二勝者贏。大人贏,我舉院投降,絕不二話,不過,若是在下僥倖贏了,還請大人帶回軍馬,放我等自由。」

  居然要一對一單挑,還三局兩勝制,這簡直是對自己大利之事,此事不答應豈不是對不起他的這番提議?

  高峰心頭狂喜,卻也知道確如李太所說,若是雙方對陣,自己這方絕對是敗者,別看手下人多,可大多都是擺設,毫無戰鬥力可言。

  但是一對一那就不好說了,優勢絕對在自己這邊。風小默是女將,卻應是這裡首屈一指的,無人能夠匹敵。吳揚等四個小傢伙都有非凡的本領,他們早就超越了一般的習武人士,在過幾年,都將是大將之才。特別楊再興,人如其名,近幾年成長最快,也是四人中最為驍勇善戰的,就是風小默想勝他也很吃力。

  風小默和楊再興可以佔據兩個名額,另一個高峰卻拿不定主意了,他不由得轉頭問向關勝:「關將軍,你對上李太和何子威,哪個有把握?」

  若是水滸傳中的大刀關勝,高峰根本不用擔心,也不會詢問,他可是位馬軍五虎將第一位,能一人大戰林沖、秦明兩人的,雖然最終落敗,其實力卻不容小覷。

  只是這個關勝卻是歷史上的,對此高峰還沒有太多底氣。因而才問上一問。

  廂軍的不爭氣早就讓關勝氣悶,如今高峰問來,他固有的傲氣油然而生,憤聲說道:「兩個混混而已,都不在話下。」

  看他的自信滿滿,高峰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關羽,這倆人弄不好還真是一家子,那份自負都無人能比。

  高峰也想看看他的本事,便對他點了點頭,以示沒問題。隨即抬頭對著劉太說道:「好,我答應你的條件。」

  「那就一言為定。」李太豪氣地應道。

  宋人的武人地位不高,但傳統卻很良好,尤其是重承諾,令許多文人拍馬不及。李太作為一名習武之人,說話自然算話,對此,高峰根本不用擔心。

  雙方商定,廂軍退後一段距離,讓出比試場地來。這時,院門打開,李太領著何子威和另一名武士走了出來。

  看來對方出戰的是這三人,高峰一揮手,讓關勝先出頭陣。

  關勝是廂軍的頭頭,也是廂軍中武力最強的一位,由他出戰第一場,可見對李太他們有多重視。

  關勝毫不客氣,大步跨向前去,雙手把大刀一豎,環拳道:「在下濟南府關勝,何人上前指教?」

  聽到出戰的是關勝,李太三人這才臉色變了變,明顯他們聽說過關勝的威名,只是沒想到會在這裡碰面。此時他們更明白一點,這批官兵就來自濟南府。

  只是關勝威名再盛,也得要派人出戰!李太看了看高峰這邊的陣營,除了廂軍外,就是高峰邊上的幾個半大孩子和一名文弱小白臉,實在找不出任何一名實力的對手,也就是說,關勝是他們中最強大的一位。

  看到這裡,李太毅然挺身而出。他是陣營中最強的,雖沒把握勝了關勝,但關勝想勝他也不是那麼容易,最可能的結果就是打成平手。

  這樣的結果他當然能夠接受,因為後面兩場基本是立於不敗之地的,也就是說,整個比試下來,他們一場不敗,既然如此,他當然要親自對付關勝嘍。

  武人爽快,一經出戰便不會婆婆媽媽,倆人一個大刀,一個長槍,很快就戰在了一起。

  一交手,不光交戰的倆人心中有了數,就是旁邊的觀眾也看的出來,倆人確實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那份膠著根本不是一時半會能分出勝負的。

  果然都是猛將,高峰算是漲了見識,這倆人刀來槍往鬥得不亦樂乎,卻實實在在顯露出驍勇的本色,令他看得不禁咂舌。

  「小默,這個李太與你比又如何?」高峰興奮起來,連八卦的心思也有了,他不由得問向風小默。

  風小默凝神望著場中,十分鄭重地說道:「此人武力非凡,我若對上他,就是取勝也不是一時半刻之事,其力應該稍強再興一分。」

  這麼厲害,怪不得敢言比試,原來是心中有數,只是不知道另外倆人又將如何?

  高峰擔心地看了看楊再興,見他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一臉興奮的樣子,知道他更需要這麼一個機會來展現自己,便決定不阻攔他,於是偷偷對風小默道:「下一場讓再興上,你在旁幫他撩陣,千萬別傷了他。」

  風小默點頭同意,高峰又放心地觀看起了比賽。

  場中兩人打的激烈、比得精彩,一下子群情激動,令所有的武者都吶喊起來,一時間喝聲震天,聲如雷動,令氣氛愈發熱烈。

  不虧是名人呀,這場打鬥堪稱經世之戰,可見這兩人的盛名並不是白給的。只是高峰感慨之餘卻突然意識到,這倆人棋逢對手,不知道會戰到何時。

  誰都知道刀槍無眼,初始時倆人相鬥還會惺惺相惜,手下不會朝要害處招呼,可戰到酣處時,自然就失去了控制,手下也不會餘力,一個不小心就會弄個傷亡的事情出來,而這樣的事情是他最不願意看到的。

  怎麼辦,要不要馬上制止他們?高峰頭疼起來。他不是沒有辦法制止,而是不知道何時制止為好。

  倆人比試,既為各自爭口氣,也讓對方看看自己這方的實力,肯定是憋了一口氣,若冒然制止,只會使大家意猶未盡,達不到練兵的效果,可耽誤時間長了他又怕出現偏差。

  左右不定,他只好問向風小默:「要不要制止他們?」

  不料,一直提著一口氣的風小默卻突然放鬆下來,說道:「不用,他們馬上就要停下來了。」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7-5-20 19:44
第468章 勢均力敵

  果然如風小默所料,關勝和李太各攻一招後,便各自跳出戰圈,那種默契似早就約定好一樣。

  「哈哈,爽快!」關勝和李太同時大笑一陣,各自拱手致禮,表達對對方的敬意,那份惺惺相惜直如相見恨晚。

  隨即,李太向高峰說道:「高大人,剛才關將軍技高一籌,在下不能取勝,還請安排第二場。」

  李太如此說,倒像是關勝贏了似的,這種小便宜高峰可不會去佔,忙道:「李壯士槍法出眾,威力不凡,若非手下留情,關將軍焉能輕鬆下陣?如今二位平局收場,也是完美的結局,現在請二位在旁掠陣,我們接著進行第二場。」

  關勝沒有取勝,在高峰面前還是小有慚愧,看要進行第二場比試,便準備建議由他手下的一名營指揮官應戰,只是高峰阻住了他說道:「關將軍辛苦了,比試的事放心,人員我已安排好啦。」說完便讓楊再興上場。

  關勝疑惑地看了楊再興一眼,見這個小夥子身高馬大,膀大腰圓,確實是一名出色的武將,只是他的年歲還小,臉上的稚氣未脫,這種場合能出戰嗎?

  也難怪他,除了高峰和兩名幫他訓練廂軍的保家軍外,其他幾個隨高峰而來的人員他都不熟悉,更不知道他們的能力,因而一看到年紀輕輕地楊再興上場,便不由得質疑起來。

  楊再興早就躍躍欲試,聽到可以上場的命令,立馬提起那桿玄鐵長槍,向高峰拱了拱手,又向關勝豎了下拇指,闊步走向中場。

  李太也早已安排好上場人員,正是何子威。第一場未能取勝,第二場就勢在必得了,何子威武功僅次李太,派他上場正是為了拿下第二場。

  何子威走到場地中間,看到上來的竟是名半大小子,眉頭不由得一皺,怎麼還派個孩子對戰?難道這一場他們要放棄了?

  無論他怎麼想,楊再興可沒有廢話,他做個請的起式,便直接開攻起來。

  倉促間,何子威急忙應戰,他使一根狼牙棒,說明力氣不小,而這也是他的最大優勢。只是這個優勢再大,當狼牙棒與玄鐵槍碰撞之時,何子威也知道小瞧對方了。

  兩件兵器猛然相交,要不是他雙手握得緊,狼牙棒已被長槍撞飛了,看來這個半大小子的力氣同樣不小。

  武人就是這樣,遇到對手才會振奮,有時還愈戰愈強,何子威與楊再興再次上演了棋逢對手的一幕,一股豪氣在兩人身上頓生,一場經典大戰再次打響。

  只見一個如猛虎下山,狼牙棒使得氣吞山河,一個如蛟龍出海,玄鐵槍使得出神入化。二人你來我往,各不相讓,鬥得精彩絕倫,不分彼此,讓旁邊的眾人看花了眼,心都提到了嗓子口。

  比賽精彩萬分,若說還在高峰和風小默的預料之內,那就出乎關勝和李太的意料之外了。他們如同何子威一般,根本沒想到一個半大孩子也這麼厲害。

  「失算了,這次是真失算了。」李太無比惋惜地說道。

  他單以為三局兩勝的比試方式肯定能立於不敗之地,那樣,他就是投靠了高峰,也有談價的資本了,可現在看來玄了。

  第一場出來個關勝,打破了李太的算計,不過,關勝的名頭在那裡,就是不勝,也沒啥好說的。可本以為十拿九穩的第二場又出來個半大小子,就讓人難以接受了。

  明顯看出,這個半大小子的實力不俗,這還是因為他太年輕的緣故,若是再成長兩年,何子威估計連一個照面也過不去。想不到對方還有如此高手,李太不由得對高峰一行重視起來。

  同樣吃驚的還有關勝,他不是瞧不起楊再興,還是因為年齡而料想不到。

  這位高大人手下藏龍臥虎呀!關勝不由得暗自慶幸,多虧沒有派自己的手下上陣,看這情況,就是上去也是白給。

  高峰不知道他們有這些想法,若是知道肯定竊笑。你們只看到一個楊再興,若是再見識一下吳揚、莫虞和風小懶,估計得把眼珠子掉下來。

  撇開這個,那邊比試已進行到了白熱化,這種情況一如李太和關勝的比賽,若雙方拿捏不住,很有可能出現意外。對此,高峰著急起來。

  「小默,要不要制止他們?」

  「暫時沒問題,先看看再說。」風小默信心滿滿地說道。

  有了風小默的保證,高峰稍稍淡定了心,只是仍然緊張地盯著場內的兩人,生怕一個不小心,錯過了什麼瞬間。

  他知道,風小默之所以這麼說,不過是在安慰自己,而她的目的是為了塑造楊再興。

  楊再興這幾年成長的很快,但他的成長並沒有太大的壓力。既沒有經過多少生死搏殺,也沒有鑄成拚死的意志,因而這份成長還缺乏火候,缺乏火候的楊再興根本不可能成長為大英雄。

  今天機會難得,說是比試,更有種搏殺的味道在其中,風小默就是要讓楊再興體驗一下這個味道,從而達到昇華的目的。

  是呀,英雄難得,豈是那容易造就的?楊再興要想達到歷史的高度,必須經過血與火的考驗才行。

  高峰想通此節,只得一邊提心吊膽觀看,一邊咬牙堅持,任由比試繼續下去。

  比試也是越來越熱烈,它同樣也贏得了眾人們的吶喊助威。這一刻,無論是官兵,還是李太的武士,都覺得值了。兩場比試,場場精彩,讓人看了熱血沸騰,他們可從來沒飽過這種眼福。

  在大家以為比試將繼續膠著的時候,楊再興突然盪開何子威掃來的一棒,順勢一槍刺出,直奔何子威的左臂。

  何子威急切間抬臂,堪堪躲過槍頭。看著從腋下穿過的長槍,何子威心生一計,雙腋下壓,一下子夾住那隻恐怖的槍桿。

  槍桿被夾住,楊再興拔了兩下沒有拔動,心中叫苦,正準備氣運丹田多使把力氣,卻見何子威單臂舞動狼牙棒照自己戳來。

  形勢萬分危機,楊再興若不鬆手,勢必要被狼牙棒戳個窟窿。 本帖最後由 忘情痞子 於 2017-5-20 19:57 編輯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忘情痞子

LV:8 領主

追蹤
  • 21

    主題

  • 34398

    回文

  • 7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