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9章 北方航線(二)
何禮船隊需要承運的貨物實際上在兩天前就已經運抵了碼頭庫房,不過因為碼頭上的人力有限,裝運任務只能分批進行,預定的出發時間也只有向後再推遲幾天。武器彈藥之類的重要物資自然是優先裝船,而民間承運商的船隊就只能放在最後了。不過這對何禮來說倒也沒什麼大的影響,他反正都要跟著船隊一起出發去北邊,早幾天晚幾天倒也無所謂。遲幾天出發,倒是能夠多瞭解一些相關情況,準備工作也能做得更充分一點。
因為這些物資也涉及到海漢在遼東的駐軍軍事機密,所以在往船上裝載貨物期間,所有船員都必須離船,由軍方僱傭的民夫將貨物搬到船上。何禮除了知道自己這趟要往北方運的是糧食和軍用被服之外,其他的信息就一概不知了,軍方就連貨物的具體數量都沒有告訴他們,也沒有告訴他路上將會經停的港口,只知道最終目的地將是遼東半島。這也是為了防止有心人根據海漢發運到北方的物資數目,推導出海漢在遼東地區的駐軍兵力。
說實話如果換作另外一個僱主要這麼神神秘秘的行事,何禮只怕早就撂挑子不干了。運什麼、去哪裡、怎麼走,全都不知道,這要是跟著對方的船出了海,就等於把身家性命全交給對方了,這種冒險的事只怕沒有幾個船老闆敢接下來。但海漢就不一樣,人人都知道海漢在大明外海近乎無敵,而且其富庶程度遠超想像,根本不可能貪圖承運商的這點財物。再說想跟著海漢發大財的人比比皆是,誰要是對此有所疑慮,那自然有大把的候補者能立刻替代其存在。
正因為如此,何禮雖然對海漢的安排充滿了好奇,但也沒生出什麼擔憂的心思,而且何肖也在之前告誡過他,千萬不要主動去打探海漢的軍事情報,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誤會。而他到了舟山島這些時日,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海漢對於軍事機密的重視。這舟山定海港本就按照軍民不同用途分了不同的碼頭,普通人連軍港那邊都進不去,就更別說打聽軍事機密了。
花了一天的時間完成裝貨之後,海運部的官員才將何禮叫去,讓他簽署貨單。何禮看了一下,上面只有貨物內容,依然沒有寫明具體數量,當下小心翼翼地問了一句:“這船上貨物若是有什麼差池,那要如何核對?”
那名官員解釋道:“屆時會有軍方的人登船押運,即便有差池也不是你的責任,規矩便是如此,放心簽吧!”
何禮聽了這才稍稍放心了一些,提筆在頁末處簽下了自己的大名,待墨跡幹了又用印泥按了指印在名字上,這便是算是作為船主接手了這批貨物。
正如官員所介紹的那樣,海漢軍方對於由承運商負責押運的貨物,都會派出專人全程跟船,一方面看管貨物防止出現意外,另一方面也是在航程中充當武裝護衛及領航的角色。如果船上的貨物在途中無故出現數量不對或者損毀,那麼押運人員就得承擔起相應的責任。
之所以有這樣的規定,也是因為過去曾經出現過承運商偷換貨物甚至監守自盜的事例,導致軍方對民間承運商的節操不是那麼放心,再加上其他一些客觀原因,軍方便乾脆自己派人跟船押運以求心安。而承運商因此也不用擔心貨物出了什麼狀況需要自己承擔責任,交易雙方都能因為這個小小的舉措更加放心。
何禮這支船隊自然也被指派了不少押運員登船,小一些的船一般是每條船兩到三人,大福船則是每條船三到五人。這些押運員都是現役海軍士兵,並且是全副武裝登船,其荷槍實彈的形象還是頗有威懾力。好在之前的三天培訓中,這些押運員都已經與船員會過面,此時倒也不至於因為他們攜帶的武器而造成船員們的恐慌。
何禮帶來舟山的這些水手也都是到了這裡之後才知道要跑一趟北方,但具體的目的地,海漢人和何禮都沒有提前告訴他們,要等到船隊上路之後才公佈,以免有人脫退之後把消息給散佈出去。
這各種各樣的保密措施,也讓何禮真正意識到,自己這趟差事並不是普普通通的送貨而已,而是海漢在北方一系列軍事行動的中的一個環節。想想海漢在北方佔領的地盤都是大明的國土,但現在奔波在海上為海漢軍隊運送物資的,卻是一群身為大明國民的商人和水手,這還真是莫大的諷刺。最奇妙的是似乎沒有人認為這樣做有什麼不妥,也沒有人認為有必要報官之類的。
當然了,這幾條船上的人都知道何禮的身份,他們也不會真的認為在寧波府報官揭發海漢人的“不法行徑”能有什麼用,倒不如跟船去跑一趟北方航線,這同等時間的收入可是平時出海的三倍之多,錢到手才是最實際的,在這樣的條件下誰還在乎這趟差事的目的地究竟歸屬於哪一國。
所有船隻裝完貨物之後,最後一批裝船的便是新鮮蔬果、活的禽畜以及淡水了,這些生存物資雖然在途中也可以靠岸補充,但海漢海運部對運輸任務有一定的時效要求,所以預定的航線是從舟山外海直航山東,途中除非遇到惡劣天氣或其他突發事件,否則不會主動停靠海岸。
最後船隊實際出發的時間比事前通知的預定時間還提前了大半天,何禮認為這大概也是海漢的保密措施之一,故弄玄虛好讓外界無法掌握這支船隊的準確行程。他個人倒是對此沒有什麼意見,只是暗自感嘆海漢人做事的小心細致。
這支北上的船隊以貨運船隻為主,除了三十多艘民間承運商的船外,還有軍方的九艘重載帆船,以及兩艘承擔護航任務的“探索”級戰艦。
不過在何禮看來,那兩艘護航的戰艦似乎都有點多餘,因為這些隸屬於軍方的重載帆船上,明顯都各自裝備有數門甲板火炮。不管是噸位還是火力,大明近海恐怕都很難有戰船能與這些所謂的“貨船”正面抗衡。這要是放到大明水師的編制中去,妥妥的就是主力戰船了。
船隊以大約六節左右的整體航速駛出定海港,然後折向北方穿過杭州灣,在第二天天明時進入到長江入海口水域。這個時候領隊的海漢帆船向何禮的船隊打出了信號,示意他們減速停航。何禮雖然不明其意,但還是下令照此執行。船隊在距離陸地不遠的地方拋錨停航,等了大約兩小時之後,從長江口駛出一支由七艘船組成的船隊加入進來。
何禮這才明白,原來是特地停下來等這批帆船的加入。他見這些帆船的桅杆頂上也都掛著象徵民間承運商身份的旗幟,便知其使命大概跟自己一樣,都是為海漢跑腿的大明海商。這支船隊是從長江裡駛來,想必是應該是來自揚州、鎮江、常州、蘇州、松江這幾個州府之一了,多半是在當地採買了貨物之後,約好時間直接在半路上會合。
何禮心中不禁冒出了一個問題,類似這樣在為海漢效力的海上運輸船隊,在整個大明境內究竟有多少呢?這還是在海漢影響力偏弱的江浙地區,如果是在據說與海漢打得火熱的福廣一帶,那又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海漢要是將其在南方的一整套做法搬到江浙乃至北方,那滲透沿海地區應該也不會需要太長的時間。畢竟能夠同時抵擋住金錢誘惑和武力威脅的人,在這世上真的不是太多見,而海漢恰恰就最為擅長這兩種攻勢。
一支超過五十條船組成的龐大遠洋船隊,在何禮的人生經歷中是從未見過的,然而據隨船的武裝押運人員所說,這只不過是每個月往來於舟山島與海漢北方殖民地之間的船隊常態。也正是因為有如此之大的運輸量,海漢才會通過商務部和海運部招募民間承運商,以期能為官方減輕一部分運輸壓力。
何禮在當初參加招商會的時候,還一度認為聚攏到自己名下的這批船已經不算少了,但如果按照海漢人的期望值,如今的運輸規模至少得擴大四五倍才勉強合理,而何禮手下這些船的載貨量在其中所佔據的比重就真的很小了。
“還是得設法買幾條大船才行。”何禮最終默默地得出了一個結論。同樣都是跑遼東,的確是船越大運費成本就越低,而相應的利潤也就會越是豐厚。如果要長期在這條航線上跑,那更換大船幾乎是必須要採取的一項經營措施。雖然目前還沒有條件更換那種重載帆船,但這件事必須要提上日程了。
不過如何才能省錢省時地購得海漢的大船,何禮目前仍然沒有想到一條可行的捷徑,大概只能等到這一趟回來之後,與何肖再商量商量。他深知自己在鑽營這些領域遠不如兄長心思靈活,所以也就不打算再多費腦子去琢磨了。眼下既然船上有數名負責押運貨物的海漢軍人,他倒是起了結交之心,沒事的時候便主動上前攀談,偶爾也問些這條航線相關的事情,但極少會提及海漢在北方的戰事進展,因為他知道但凡海漢軍方不願主動提供的信息,多半都是屬於需要保密的層級,自己若是問得沒有分寸,極容易招來對方的警惕和反感。
何禮是第一次跟船出海到北方海域,因此多少還有一些新鮮感,而那些負責押運貨物的海軍士兵因為要同時充當領航員的緣故,都是往返這條航線多次的熟手,面對何禮提出的各種問題,他們倒也不會刻意隱瞞什麼,只要不在保密條例規定的範疇之內,基本上都知無不答。多得幾日之後,何禮倒也真從他們口中掏到了不少有用的信息。
海漢在北方偷偷摸摸地下手已經有兩年時間,在此之前何禮也僅僅只知道海漢在山東尋得了一處落腳點,然後以此為根基,又出兵遼東驅趕了金人。但海漢在北方經營的狀況如何,對於他這樣的南方人來說卻知之不多。聽了這些海軍士兵的講述,他才知道海漢竟然已經在山東登州控制了一縣之地,並且在當地圈地自治,渾然已獨立於大明之外了。
但他轉念一想,海漢在浙江何嘗不是如此,這舟山島也是一縣之地,可不就是在大明眼皮子底下給佔去的?與山東那邊的區別也就是舟山孤懸海中,沒有直接連通到大陸上而已。杭州城裡的大人們倒是想過要翻臉,可沒等動手,幾位跳得最厲害的大人就莫名其妙地全部失蹤了,後來海漢艦隊又從杭州灣開進了錢塘江,直接堵在杭州城外,迫使浙江官府就範,開放沿海州府對海漢通商。那山東前幾年被叛軍折騰得不輕,海漢人比叛軍不知厲害多少倍,官府自然是拿不住他們,大概也只能睜隻眼閉隻眼,無視海漢在當地的各種動作了。
何禮雖然還沒抵達山東,但對當地狀況的猜測倒是中了大半,海漢在南方的成功經驗搬到山東之後,效果也同樣是立竿見影,迅速在當地建立起了控制區。雖然時至今日,也還不敢說山東控制區的一切都盡在掌握,但至少能夠維持住比較穩定的治安局面,短時間內也不用擔心大明會調大軍來攻打當地。
船隊這一路北上果然在駛離長江口之後便沒有再次靠岸,一路到了山東半島之後也徑直就繞過了半島東端的靖海衛、成山衛、威海衛的防區。當然了,這些隸屬於登州府的沿海衛所早就知道海漢船隊的厲害,就算是在海上遇到了也會自行裝作透明人,絕對不會多事。這支龐大的船隊沒有絲毫阻礙地駛入了福山縣近海,在引導船的帶領之下進入了芝罘港停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