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民國] 民國之文豪崛起 作者:王梓鈞 (全書完)

 
V123210 2017-2-5 19:32:23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075 543245
V123210 發表於 2018-3-11 11:20
840【美援派】

  轉眼已經進入1938年。

  年初,日機連續轟炸廣州10多天,炸死7000多人。

  周赫煊命令工人加快重慶防空洞建設工作,國府此時沒有出面號召,周赫煊只能自己動手了。

  事實上,從去年七月份起,周赫煊就出錢開鑿防空大隧道,計畫由朝天門起,經臨江門、通遠門到達南紀門,貫穿重慶主城四個方向,預計長度3700多米。

  現在半年時間過去,周赫煊主導修建的防空洞,已經鑿開了1200多米。他還在自家修建了防空地下室,只要日機來襲,家人和傭工可以隨時藏身。

  1月5日,愛因斯坦、羅曼羅蘭、羅素、杜威等大學者,發起國際援華運動,並呼籲對中國抗戰進行募捐。今年六月,愛因斯坦將和羅斯福的長子,一起成立援助中國委員會,在美國2000個城鎮開展捐款活動。

  1月6日,白求恩率領加拿大和美國醫療隊來華,支援中國人民進行抗戰。

  於此同時,歐洲各國也出現不同規模的民間援華活動。不知道希特勒怎麼想的,德國明明已經和日本結盟,卻在南京陷落以後,祕密支援中國一批武器,其中包括Ⅰ型坦克和重火砲。

  中日戰爭初期,德國派來中國的軍事顧問,也一直沒有撤走。直到全面抗戰爆發足足一年,德國迫於日本的外交壓力,才撤回了大批援華顧問。但依然有一些留下來了,甚至成為中國的現役軍官。比如參與指揮常德會戰的弗蘭克‧霍布里希上尉,就與中國守軍共進退,在1943年11月英勇犧牲,被國民政府追授為陸軍少將。

  在希特勒的自傳當中曾提到,他窮困潦倒的時候,曾受一個中國家庭無私幫助,那中國人姓Cheung,音譯有可能姓張,也有可能姓程。由此,希特勒對中國印象極佳,甚至有過想和中國共分天下的傳言。

  當然,這些傳聞很不可靠,不知出自哪本地攤文學。但希特勒對中國很曖昧是真的,中日全面戰爭爆發,德國是歐美諸國最積極站出來調停的,前後調停了三次,可惜調停內容太過苛刻。

  跟德國比起來,抗戰初期對中國支援力度最大的當屬蘇聯。

  蘇聯以志願軍的形式,在1937年底就派航空隊進駐南京機場。這些蘇聯飛機塗著中國軍徽,與日本空軍在南京鏖戰數日,1月5號又來到武漢參戰,飛往蕪湖擊落日機六架。

  蘇聯之所以幫助中國,是因為英法美慫恿德國進攻蘇聯。而德國雖然暫時不願與蘇聯正面對抗,卻在慫恿日本進攻蘇聯遠東地區,好讓蘇聯自顧不暇,方便德國在歐洲的擴張。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所以蘇聯和中國是朋友。

  1月10日。

  常凱申、白崇禧從武昌前往開封,此行目的是懲辦韓復矩,韓某人離死不遠了。這位死得也算活該,抗戰初期差點當漢奸——答應山東保持中立,老蔣得知此消息,連忙安撫他做了第五戰區副司令官。

  在戰爭期間,韓復矩為了保存實力,數次拒不執行中央命令。加之韓復矩又跟劉湘攪在一起,老蔣對其已經忍無可忍,這趟非要殺雞儆猴不可。

  驅車抵達火車站,常凱申和白崇禧坐進了專列。

  幾分鐘後,常凱申望著外邊驚訝道:「這長江大橋何時開通的?」

  副官回答道:「建橋人員加班加點搶工期,於凌晨四點鐘正式竣工,半夜就有一輛火車試運行。」

  「這橋修得及時啊!」常凱申感慨道。

  平漢線連通北方,粵漢線連通南方,唯獨在長江天險面前中斷。以前火車過江,需要靠大型駁船轉運,至少要耽誤一個半小時。如果遇到運輸任務繁重的時候,耽誤半天到一天稀鬆平常,火車排隊登船等兩天都有可能。

  現在武漢長江大橋一通,立即讓運輸效率成倍增加,大大緩解了戰時運輸困難。

  副官笑道:「聽說周先生為了趕修橋進度,特地追加了100萬大洋投資。」

  常凱申點頭說:「周明誠對國家還是有貢獻的。」

  常凱申說完就開始看報刊雜誌,雖然每天忙得不行,但他還是在堅持讀報。看了一會兒報紙,常凱申又翻開《非攻》雜誌,重要內容都被祕書標記好了,他直接翻開即可。

  這期《非攻》的頭號文章,正是半個月前周赫煊在大學講課的內容。

  常凱申讀得連連點頭,直看到周赫煊談美國外交策略,才突然皺眉,復又鬆了口氣。他有些惱怒美國支持日本,又對美國未來的參戰頗為期待,讀罷說道:「給健生(白崇禧)看看。」

  白崇禧就在隔壁車廂,副官連忙把雜誌拿過去。

  白崇禧把文章讀完,跑來常凱申的車廂說:「雖是書生之見,卻也有幾分道理,至少能堅定國人的抗戰信心。」

  「是啊,現在最缺的就是信心。」常凱申唏噓道。

  雖然在淞滬會戰之後,國內「主和派」少了許多,但真正有信心的卻沒幾個。

  比如國黨元老張群,就是這樣勸常凱申的,大致內容如下:不能接受德國調停,因為條件太苛刻,一旦接受,則中央政府威望盡失。中國應該先打仗,打敗了再議和,到時候無論怎麼議和,老百姓都可以理解,也不會太過敵視中央政府。

  好嘛,張群也是主戰派了。可惜他這個主戰派,卻是奔著戰敗議和去的……也總比汪兆銘強。

  不可避免的,周赫煊那篇文章在《非攻》雜誌刊載以後,立即引起中國社會各界的廣泛討論。有人說他太武斷,有人說他不該把美國想得那麼齷齪,也有人把文章當學術問題討論。但更有許多人因此堅信美國必然參戰,只要中國能夠堅持抵抗,屆時必然能夠依靠美國贏得勝利。

  於是乎,在主和派和主戰派之外,中國又出現了「美援派」。這一派主張堅持抵抗,儘可能的把時間往後拖,拖到美國加入戰局即為勝利。

  在火車專列抵達開封之後,常凱申突然對副官說:「給林主席拍電報,讓他任命周明誠擔任訪英特使。他跟英王喬治六世關係好,怎麼也得再弄些援助來。 」

  仗打起來,花錢如流水。

  孔祥熙去年弄來的國際借款,已經消耗得七七八八,老蔣是想盡了一切辦法在摟錢。
本帖最後由 yht 於 2018-3-12 00:27 編輯

V123210 發表於 2018-3-12 00:09
841【空殼元首】

  中華民國的主席林森,此時也住在李子壩,距離周公館約有二里地。

  跟周公館的奢華高檔不同,林森住在普通民宅,家中傭人和侍衛也不多。若真有心懷不軌者,派幾個槍手即可把林森給解決,比暗殺如今的部長級高官要簡單得多。

  放在整個民國的官場,林森都算是特立獨行者。這位老先生無妻無子,孑然一身,不抽菸、不喝酒、不打牌,平時出門只帶司機不帶侍衛,唯一的愛好就是收藏古董,同時還篤信佛教。

  當初,常凱申、汪兆銘和胡漢民鬥得厲害,汪、胡二人聯手逼迫常凱申下台。

  常凱申在下野之前,想要安排了一個放心的國家元首,當時備用人選有二,即蔡元培和于右任。

  老蔣是比較滿意于右任的,可惜胡漢民堅決不同意,而蔡元培當主席的反對者也很多。最後還是陳銘樞推薦了林森,因為林森在國黨之中不屬於任何派系,而且資歷深厚,喜歡清閒,不愛攬權。

  如此人物,自是最佳傀儡人選,常凱申、汪兆銘和胡漢民都非常認可。

  於是,林森就此成為中國元首,一直到他出車禍死去。

  今天主席先生的早餐,是一碗小米粥,就一碟鹹菜。他對吃喝穿沒有特別要求,初來重慶時,規定府上每天可買一斤肉。到後來物價飛漲,就只能每天買兩角錢的肉——廚師對此很苦惱,因為抗戰中期的兩角錢,只能買二指寬那麼一丁點,肉太少不知該怎麼做菜啊。

  許多文獻裡說林森不吃肉,應該是錯誤的,他只是吃得不多而已。

  前幾天收到老蔣的電報,讓林森任命周赫煊做訪英特使。林主席知道周赫煊不好請,所以沒有直接任命,而是親手寫了一副「抗戰必勝」的墨寶準備相贈。

  林森現在也只剩下這麼一個作用了,到處高呼抗戰必勝口號給國人鼓勁,他半個月前的元旦致辭是這樣的:「我們要求的是最後的勝利,必須要長時間的抗戰… …我們要拖延敵人的戰爭時間,消耗敵人的兵力財力,使敵人的經濟機構,軍事形勢,一齊崩潰。此次國府遷渝,就是我們長期抗戰的決心……從抗戰中達到最後勝利的目的! 」

  將昨天剛剛裱好的墨寶包裝起來,林森沒有立即出門,而是向家中的佛龕上了一炷香,然後走進他的私人古董收藏室。

  形形色色、真真假假的古董當中,赫然陳列著一具骸骨,能把不知情者嚇得毛骨悚然。

  林森拿起一方絲綢手絹,走到骸骨旁邊,認真擦拭著每一節骨頭,皺紋密佈的老臉上寫滿了柔情。

  這具骸骨的主人,正是林森青梅竹馬的表妹。

  因為包辦婚姻的關係,林森年輕時娶了一個素未平生的女人,婚後夫妻感情比較平淡。他跟表妹兩情相悅,卻又無可奈何,只能感慨有緣無分。

  誰知林森的妻子病死了,兩人的愛情終於看見曙光。就在這時,表妹被家人安排嫁給華僑富商之子,表妹苦苦哀求林森帶她私奔。

  當時林森正要追隨孫中山鬧革命,非常危險,帶著女人就更不方便,於是便拒絕了。悲劇由此發生,表妹選擇懸樑自盡,林森悔恨難當、終身不娶,還把表妹的屍骨收藏至今。

  或許是情傷太深,讓林森對生活失去了慾望,從而變成民國政壇罕見的清官。他清得連官位都不爭,也從不拉幫結派,結果反而因此當上國家元首。

  把表妹的骸骨擦拭完畢,林森一手拄著枴杖,一手拿著墨寶,施施然朝周公館而行。

  在南京的時候,林森出門就只帶司機,如今連司機都省了,因為李子壩這邊實在不適合開車。他要是一直住在李子壩,說不定能活得更久,因為不會遭遇車禍,可惜後來搬家了——老蔣認為林森的李子壩住宅太寒酸。

  春雨如絲,沾衣不濕。

  林森拄著枴杖行走在山路上,聽著風搖樹葉的聲音,看著遠處煙雨籠罩的長江水,忍不住觸景生情,朗聲吟誦道:「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兩三里山路,林森慢悠悠走了半上午,到周公館時都快吃午飯了。

  嗯,正好蹭飯吃。

  周公館的門房不認識林森,但見他氣度不凡,便恭敬問道:「老先生有什麼事?」

  林森把墨寶夾在腋下,拄著枴杖笑答:「煩勞通報,就說林森來訪。」

  「請稍等。」門房連忙跑去報信。

  不多時,周赫煊親自迎出來,拉著林森的手往裡走:「林主席快請,本該我去貴府拜見才是,您怎麼親自來了?」

  林森把那副親手所書的「抗戰必勝」墨寶拿出來,遞給周赫煊說:「明誠最近的文章寫得好,我每天都要拿出開反覆欣賞。你我的看法是一致的,那就是抗戰必勝,侵略者必然慘痛收場!」

  「林主席目光如炬,中國確實必勝,」周赫煊將裱好的墨寶小心收下,說道,「林主席吃午飯了嗎?還請入座飲兩杯。」

  「我不喝酒,加一副碗筷即可。」林森也不客氣,跟隨周赫煊大搖大擺走進飯廳。

  張樂怡、孟小冬、婉容、費雯麗、廖雅泉、崔慧茀、于佩琛紛紛起身問候,幾個兒女也乖乖叫一聲林爺爺好。

  周赫煊連忙為林森介紹家中妻兒和管家、祕書,林森忍不住朝婉容和費雯麗多看了兩眼。無他,就是對兩女的身分很感興趣,一個前清皇后,一個洋人影星,實在有夠稀罕的,他笑道:「明誠,你這一大家子倒是熱鬧。」

  「家和萬事興嘛,國家也是如此。」周赫煊一語雙關道。

  林森以前是很仇共的,因為反對國共第一次合作,還被國黨開除過黨籍。他點頭道:「是啊,家和萬事興。國共爭鬥再激烈,也不過是兄弟鬩牆,如今日寇猙獰,兄弟自當聯手應對。明誠,中央初來重慶,對地方還不是很熟悉。你在重慶德高望重,又是參議會長,有什麼建議可以提出來嘛。」

  林森不過是場面話,周赫煊卻趁機道:「重慶的防空力量很薄弱,如今中央政府遷來,重慶必然成為日寇轟炸的目標。林主席,我希望中央政府盡快組織修建防空隧道,加強民眾的防空演練。」

  四川由於地處西南,劉湘統治時根本沒有訓練過民眾防空。以至於,在重慶第一次遭到轟炸的時候,許多老百姓居然爭相出門圍觀,對那些可以下蛋的飛機品頭論足。

  林森這個元首只是空架子,他有些為難道:「組織防空演練和修建防空隧道,這是軍事委員會的工作。但軍事委員會由蔣委員長親自指揮,如今還沒遷來重慶。」

  周赫煊說:「中國如此之大,如果事事都要勞煩委員長,他怎麼忙得過來?還請林主席不要推辭懈怠,這事關萬千百姓的生命!」

  「那……我就開會讓大家討論討論。」林森不敢把話說死,因為他做不了主。

  周赫煊趁熱打鐵道:「去年九月,中央軍委重慶行營,已經委任李根固為重慶防空司令。但李根固手裡資金困難,無力修建防空隧道,還請林主席撥發相應的防空款項。至於防空宣傳方面,我已經在幫著進行了,而國府可以出面組織大型防空演習。」

  不管是組織防空演習,還是修建防空隧道,都需要花費很多錢,而林森手裡根本沒有財政大權。

  林森尷尬地說:「國府也很困難啊。實不相瞞,我此行的真正目的,就是想請明誠去英國走一趟,幫全國抗戰弄些國際借款來。聽孔部長說,明誠與英王喬治六世關係匪淺,跟英格蘭銀行總裁也有故舊,想必此行必有收穫。」

  周赫煊氣得發笑:「英格蘭銀行又不是我家開的,哪能說借錢就借錢?孔部長去年在倫敦發行了幾千萬英鎊的債券,是拿中國幾條鐵路做的抵押。現在有一條鐵路已經被日本佔了小半,英國人還想反悔呢,如何再去借錢?」

  「額,」林森頓時語塞,苦笑道,「確實很為難。既然明誠不願赴英,那就算了吧,我也不強求了。」

  周赫煊眼珠子一轉,突然說:「我不去英國,但可以去一趟美國。」

  林森喜道:「那我就任命你為訪美特使!」

  周赫煊此去美國當然不是為了借錢,而是為了美國的軍用飛機。馮庸已經拍了好多電報回來,希望帶著俱樂部的飛機歸國參戰,周赫煊必須親自走一趟才能解決。
本帖最後由 yht 於 2018-3-12 00:33 編輯

V123210 發表於 2018-3-12 07:09
842【劉湘之死】

  劉湘終於病死了,沒能挨過農曆新年。

  以常凱申為首的中央軍要員,在沉痛哀悼的同時,無不歡欣鼓舞。

  抗戰初期最為棘手的三個軍閥,分別是劉湘、韓復矩和宋哲元。如今劉湘病死,韓復矩被捕,宋哲元喪師失地,常凱申終於沒了後顧之憂,只剩下共黨領導的八路軍和新四軍屬於心腹大患。

  原本老蔣還沒下定決心槍斃韓復矩,擔心劉湘生出物傷其類之心。事實也確實如此,老蔣在誘捕韓復渠之前,劉湘就悄悄給韓復渠拍電報,讓韓復渠千萬別去開會。可惜韓復矩心太大,老蔣這邊又演技精湛,輕輕鬆鬆就讓韓某人自投羅網。

  劉湘病死的第四天,韓復渠也死了。劉湘之死,堅定了老蔣殺韓復渠的決心,同時也是在向其餘軍閥立威。

  老蔣敲山震虎確實有效果,把大大小小的軍閥嚇得不輕,比如「雲南王」龍雲就極為配合。在接下來的台兒莊戰役當中,滇軍和川軍一樣英勇奮戰,四萬多官兵死得只剩下兩萬。

  當然,另一個結果是軍閥離心,對老蔣所代表的中央政府更加警惕。龍雲在積極聽從抗戰命令的同時,暗中加緊了與共黨的聯繫,還跟朱老總私交甚篤,彼此有通信來往,並在抗戰期間祕密加入「民盟」。

  周赫煊這次擔任訪美特使,本來說春節過後就走,現在必須等到劉湘的靈柩回川了。

  劉湘的死,還引起四川軍政大亂。

  如果說,老蔣是全中國的武林盟主,那麼劉湘就是四川的武林盟主。劉湘還在病重的時候,王瓚緒就在成都上躥下跳,等到劉湘一死,王瓚緒迫不及待的就要當第二個四川王了。

  可能是連續翦除了兩個異己,老蔣有些志得意滿,居然讓張群繼任四川省主席。原本一團散沙、各自爭鬥的四川軍閥,瞬間就抱團起來,各種給張群添堵找麻煩,甚至彼此爭奪軍權的唐式遵和潘文華都有聯合跡象。

  現在老蔣被搞得焦頭爛額,因為四川軍政已經亂成一團麻,還不如劉湘沒死的時候方便行事。他只能封官許願安撫四川軍閥,同時召集侍從室的幕僚反覆討論,終於想出對策:以川制川。

  這個以川制川的法子,就是把中央力量從四川抽離,任命野心大又無威望的四川人接掌軍政。到那個時候,川軍的軍閥們又要鬧內訌,而中央則可以順勢出來調解,並且利用各方矛盾控制四川力量。

  於是乎,王瓚緒被任命為四川代主席,被老蔣架在火上烤。偏偏王瓚緒還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成了四川王,瘋狂的想要收攏四川各地軍政大權,成為四川軍閥們集體仇視的對象。

  李根固這個重慶警備司令兼重慶防空司令,已經顧不上搞防空工作了。他跟潘文華一樣,屬於劉湘嫡系。潘文華在前線跟唐式遵爭權,而李根固則必須在重慶爭權,因為王瓚緒那幫人想要染指重慶,同時中央政府也在逐漸控制重慶。

  前線一團糟,後方同樣一團糟。

  這就是中國的抗戰,若真能上下齊心、全國使力,日本人能不能打到兩湖都難說。

  特別是到了抗戰相持階段,原本齊心協力抵抗日寇的國共遊擊隊,突然之間就兵刀相向了。你敢相信?居然有國黨遊擊隊奉中央命令投敵當漢奸,拿著中國軍餉幫日本人打八路軍的事情。

  相持階段投敵當漢奸的小軍閥,至少有一小半都是奉老蔣之命行事。這些軍隊雖然名為偽軍,但享有獨立編制,且不聽從日本指揮,只有在攻擊共黨遊擊隊時才會協同作戰。

  有些小軍閥不願投敵背漢奸罵名,國府還會派人去勸說,請軍閥們一定要忍辱負重,待到抗戰勝利必然為他們恢復名譽——這種情況在華北尤為多見,其中山東屬於典型。

  劉湘死後的第十天,農曆春節來臨。

  被安排在別院居住的阮玲玉母女,以及乾妹妹周璇,也被張樂怡允許來到周公館過年。

  南方人過年基本上不包餃子,但婉容、崔慧茀和于佩琛卻頗為積極。府上的廚子都被轟走了,幾個女人忙得不亦樂乎,其他人則喜氣洋洋的貼著春聯。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這是美麗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

  收音機裡傳來動人的歌聲,這是周璇在上海錄製的版本。過年這幾天,《我的祖國》在電台早中晚循環播放,既是在慶祝新年,也是在激起民眾的愛國熱情。

  自中華廣播電台從天津遷到重慶以來,已經虧損了一年,每月周赫煊至少要補貼3000元法幣。一直把電台堅持辦下來,就是為了宣傳抗戰,目前宣傳的重點就是防空。

  重慶比較繁華的街道,都有露天有線廣播,周赫煊砸錢設置的。這些天,廣播不斷重複防空知識,至少經常出門的市民已經知道飛機來了要找地方躲避。

  隨著上海的陷落,包括大中華在內的三大唱片公司,都落到日本人手中,整個中國居然找不到灌錄愛國歌曲的專業機器。

  此時此刻,周赫煊花費80萬英鎊採購的專業錄音機器和唱片生產線,已經隨同其他工廠設備運至廣州。實際上,這些機器半個月前就到廣州了,因為日軍對廣州輪番轟炸,一些鐵路還在搶修當中,所以遲遲不能隨火車北上。

  等唱片灌錄設備一到,周赫煊就要組建唱片公司,專門錄製愛國歌曲。同時,周赫煊還在聯繫內遷的電影公司,打算投資拍攝一些愛國電影。

  輿論戰是很有效果的,中國武器裝備落後,就只能強大自身的精神。

  「哥哥,重慶行營邀請我去前線慰問演出。」周璇突然走過來說。

  周赫煊對此並不感到詫異,周璇在他的影響下,已經變成了愛國女青年。這些日子,不僅孟小冬到處義演為抗戰籌集經費,周璇也在重慶城內多次登台演唱愛國歌曲。

  《松花江上》、《我的祖國》、《大刀進行曲》、《義勇軍進行曲》……這些都是周璇的主打曲目,再配合著她用金嗓子唱出的一些靡靡之音,迅速俘獲了重慶人民的耳朵。

  重慶行營名義上負責主持川東地區抗戰事務,邀請周璇前去前線慰問演出很正常。

  周赫煊問:「去哪兒演出?」

  「武漢。」周璇說。

  「注意防空避難。」周赫煊叮囑道,算是答應了。

  武漢現在是全國運送兵力的交通樞紐,許多部隊到了武漢都要整修,等著坐軍列開赴前線。而周璇慰問演出的意義也在此,給即將上戰場的官兵們唱歌,即給將士們鼓勁,也是將士們難得的消遣娛樂。

  周赫煊說:「讓小冬陪你去,如果有不長眼的找麻煩,那就報我的名字。我的名字不管用,就直接報常凱申和宋美齡的名字!」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難說會出現某些色膽包天的混帳官僚。
本帖最後由 yht 於 2018-3-12 13:36 編輯

V123210 發表於 2018-3-13 07:03
民國之文豪崛起 843【第一次轟炸重慶】

  大年初五,劉湘遺體運回四川。

  初六,中央及四川軍政要員,在成都為劉湘舉行公祭儀式。

  周赫煊也帶著妻子去了,並獻上親手所書輓聯,對劉湘的家人表達沉痛哀悼之情。

  公祭儀式的氣氛莊重而悲傷,特別是四川軍政人員,個個痛哭流涕,跟劉湘矛盾甚深的王瓚緒亦掉了幾滴眼淚。等這些四川官員回到家中,立即開始私下串聯討論,關於劉湘死亡之謎的謠言傳得滿天飛。

  傳言內容大致如下:老蔣欲借抗日來削弱川軍,消滅四川地方勢力。劉湘感覺不妙,遂與韓復渠密謀反蔣。待韓復矩被老蔣誘捕,劉湘驚懼不已,設計用假死之法回川,但被老蔣識破。老蔣藉口隆重弔唁,下令重漆棺木,把劉湘活活悶死在棺材裡。

  這話傳到民間以後,頓時衍生出各種版本,連老蔣悶死劉湘的細節都被好事者補全了。即:劉湘服用西藥假死入棺,老蔣揣著明白裝糊塗,一臉悲痛的前往憑弔。見棺材還留了一條出氣的縫,老蔣立即撲在棺材上痛哭,把縫隙堵得死死的。足足哭了兩個時辰,老蔣終於把劉湘給憋死了。

  不但如此,傳言更是變得五花八門。比如劉湘根本就沒生病,是裝病想回四川。而老蔣派戴笠買通了護士,把救命藥換成了毒藥,讓劉湘稀里糊塗就被堵死。

  反正萬變不離其宗,這些傳言的核心就是:老蔣把劉湘害死了!

  四川人相信這些傳言者十之八九,畢竟陰謀論總是有市場的。老蔣被搞得很被動,特意致電川軍將領王陵基,說「奸小乘隙故造謠言淆亂事實」,希望王陵基能夠幫忙解釋,消解川軍對中央的誤解。

  劉湘究竟是不是被害死的,那是一個迷,誰也說不清。

  就後世公開的祕密文件來看,常凱申和戴笠確實有密謀。戴笠電報原文如下:「限即刻到南京軍事委員會毛祕書(老蔣侍從室組長)慶祥兄親譯。密。請轉呈委員長鈞鑑。生昨由長沙來漢待候楊某(楊虎城)。頃據報,劉湘有今日抵漢託病回川之確息。劉如回川,將來必不利於中央之長期抗戰,對劉應如何辦法,乞即電示……電示請由漢口警備司令部稽查處簡處長收轉。」

  這封電報是戴笠發給常凱申侍從室第四組組長毛慶祥的,說自己在長沙等候轉移楊虎城的時候,接到劉湘想要託病回四川的消息,劉湘回四川則不利於抗戰,請常凱申早作批示。

  電報發出的第三天,常凱申便召集幕僚討論,決定了解決劉湘和四川問題的策略。至於策略的具體內容,仍是個謎團,幾十年後也沒有公佈。

  所以,常凱申害死劉湘的說法,是有可能的。

  但劉湘當時也確實病重吐血了,據劉湘心腹劉航琛所述,劉湘在南京時就已經「胃病大作,吐血厲害」,因此劉湘自己病死的可能性也很大。

  不管劉湘死因為何,在四川軍閥眼中都必須存疑,他們才有藉口抵制中央政府掌控川務。

  甚至,這些傢伙還跑來找周赫煊,比如重慶市長李宏錕……

  李宏錕見面就說:「周先生,劉司令死得冤啊!你跟劉司令是老朋友,你要站出來為他說話啊,不能夠讓劉司令死得不明不白……還請周先生寫篇文章,為劉司令討回公道!」

  周赫煊只能搖頭苦笑,說些敷衍話把李宏錕給打發走。

  還是常凱申有辦法,各種封官許願就把四川軍閥的嘴巴給堵住了。比如李宏錕,即被老蔣任命為21軍參謀長,實打實的是陞官了,相當於川軍主力的第三號人物。

  四川軍閥們對老蔣的怨言輕了許多,開始把矛頭對準代省主席王瓚緒,讓老蔣白白的坐收漁翁之利。

  至於咱們的國家元首林主席,自從那天拜訪周赫煊之後,隔三差五就要來周公館坐坐。他很喜歡周府的茶葉,也很喜歡瞎子阿炳的二胡,下午坐在樹下品茶聽琴,林森非常享受這樣的生活。

  當然,周赫煊的私人收藏室,被時常被林森光臨。那副被鑑定為北宋初期真品的《韓熙載夜宴圖》,更是被林森翻來覆去的欣賞,這小老頭兒恨不得把畫給抱回家。

  這天陽光明媚,一掃連綿春雨帶來的潮濕。

  林森自願充當苦力,幫著把周赫煊的藏品拿到院中晾曬。他將一幅幅字畫小心攤開,一邊曬一邊欣賞,突然驚道:「明誠,你竟藏有蘇東坡的《寒食帖》!」

  「明代摹本而已,真品在日本。」周赫煊搖頭說。

  蘇東坡的《寒食帖》,與王羲之的《蘭亭序》、顏真卿的《祭侄稿》,並稱為「天下三大行書」。聽聞《寒食帖》真品居然在日本,林森頓時鬱悶道:「怎會落到日寇手裡?」

  周赫煊對此倒是很清楚,說道:「當年圓明園大火,《寒食帖》流落民間被馮展雲所得,後來又換了三個收藏者。」

  林森點頭道:「此事我是知曉的,民國六年,《寒食帖》還在書畫展覽會上展出過,又怎漂洋過海去日本了?」

  周赫煊譏諷道:「因為日本人出價高,顏韻伯便將《寒食帖》賣給日本人了。」

  「顏氏糊塗啊!」林森對此痛心疾首。

  周赫煊倒是無所謂,反正抗戰勝利後,《寒食帖》也會被國人購回,最終珍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林森欣賞了一番古董,坐下來問道:「明誠,你明天就要動身了,此去美國尋求借款,究竟有幾分把握?」

  周赫煊搖頭說:「去美國,一分也沒有。如果讓我去蘇聯,我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弄來抗戰資金。」

  「那你就去蘇聯啊!」林森高興道。

  「蘇聯誰去都一樣,用不著我操心。」周赫煊拒絕道。

  事實上,蘇聯在中國抗戰初期,不僅派志願軍參戰,而且還陸續給了大筆的資金支持。七七事變爆發沒幾天,蘇聯就提供給中國5000萬美元貸款,隨後三年又提供了兩筆大額借款,累計援華貸款總額達2.5億美元。

  蘇聯此舉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讓中國拖住日本,使得日本沒有精力去進攻蘇聯。

  林森點頭感慨道:「十年前,我認為蘇聯乃中國之頭號大敵,強烈反對第一次國共合作。誰曾想,如今蘇聯居然成了中國的頭號盟友,世事莫測,變幻無常啊!」

  「利益而已。」周赫煊說。

  「轟!轟!轟!」

  周赫煊話音剛落,就聽到北邊突然傳來一連串的爆炸聲。

  林森猛地站起,驚問道:「像是飛機炸彈!」

  周赫煊補充道:「江北縣(後世渝北區)方向。」

  「遭了,日本人在炸工廠!」

  林森心急火燎,對周赫煊說:「明誠,我先告辭了,你快派船送我去重慶行營。」

  這是日寇對重慶的第一次轟炸,不僅轟炸了江北縣的工廠,還轟炸了廣陽壩的機場。只不過廣陽壩距離周公館太遠,已經聽不到聲音了,第二天看報紙才知道。

  此次轟炸沒有太多人員傷亡,但損失卻很大,廣陽壩機場被炸得一塌糊塗。

  周赫煊早在一個月前,就叮囑李根固謹防轟炸,其中機場屬於重中之重。可李根固忙著劉湘死後的政治鬥爭,根本沒有認真執行,搞得現在川軍的飛機被炸燬過半。

  好吧,其實也沒啥,那些飛機本來就是過時的破爛貨……

  倒是江北有兩家工廠更可惜,都是生產民用物資的,現在被日寇炸成了廢墟。

  暫時,日本飛機還不會轟炸重慶主城區——畢竟航程太遠,炸彈砸在平民頭上不划算。
本帖最後由 yht 於 2018-3-13 14:06 編輯

V123210 發表於 2018-3-13 07:03
844【空戰】

  元宵節剛過,周赫煊就啟程前往武漢,隨行有費雯麗、孟小冬、周璇和于佩琛,以及周赫煊的幾個保鏢。

  孟小冬和周璇要留在武漢,為即將上前線的將士們慰問演出。而周赫煊則帶著費雯麗、于佩琛,轉走粵漢鐵路至廣州出海。

  甲板上,周赫煊負手遙望江面。

  雖是戰時,武漢三鎮的水道卻明顯繁榮了許多,因為全國各地的人力物資都在朝這裡匯聚。

  遠處的天空中突然傳來飛機聲音,只見一大群日機猶如蠅群,嗡嗡嗡地朝著漢口方向飛來,那是12架轟炸機在26架驅逐機的掩護下進襲武漢。

  駐紮在漢口和孝感的三個中國飛行中國隊,駕駛著蘇聯援助的29架戰機迎擊。雙方剛剛接戰,又有10架中國的蘇式戰機起飛,準備堵住敵機的退路。

  城內的老百姓,以及船上的乘客,紛紛出來觀戰,伸著脖子仰望高空。

  「好!」

  「打得漂亮!」

  「中國必勝!」

  「……」

  人們手舞足蹈的歡呼起來,卻是第21中隊的董明德、楊弧帆、柳哲生和劉宗武協同作戰,擊落日本戰鬥機一架,打了個漂亮的開門紅。

  於此同時,第22中隊的11架戰機和敵寇的11架戰機狹路相逢,雙方很快就陷入單機混戰的局面,不約而同的一對一捉對廝殺。中隊長劉志漢率先擊落敵機一架,其他隊友也相繼擊落四架日機,興奮得地上的觀戰百姓瘋狂叫喊。

  「天啦,快去救人!」

  「穩住,穩住,別掉下來!」

  「……」

  在日機被擊落的同時,中國飛機也遭了毒手,大隊長李桂丹、中隊長呂基淳、飛行員巴清正、王怡、李鵬翔共五人犧牲。但他們打出了漂亮的空中戰績,共擊落日本戰鬥機10架、轟炸機2架。

  其餘日機見勢不妙,立即瘋狂逃竄,轟炸機更是把炸彈亂扔一氣,以減輕重量好逃跑。

  這次空戰的主力是中國空軍第四大隊,始建於1936年10月,骨幹為張學良的東北空軍。他們去年第一次在杭州和日機交鋒,就一舉拿下6比0的驕人戰績,此後又連續擊落日機數十架,可惜大隊長高志航後來壯烈犧牲。

  此戰犧牲的李桂丹,是繼高志航之後的第二任大隊長,他和高志航均為東北人。

  高志航以前還是馮庸的屬下,馮庸擔任東北空軍司令那會兒,高志航擔任東北航空處飛鷹隊駕駛員——東北空軍共五個大隊,飛鷹隊屬於其中之一,裡面很多人都成為抗戰初期的中國空軍骨幹。

  所以馮庸很急啊,以前的屬下鏖戰長空,被譽為「空軍戰神」,他卻只能在美國干看著。如果再不能帶飛機回國,馮庸就要只帶著飛行學員回國參戰了。

  事實上,抗戰初期的中國空軍,從技術上並不弱於日本空軍。而蘇聯援助的飛機,也彌補了中國空軍在裝備上的劣勢,經常打出漂亮的戰鬥。

  可惜,中國的飛機實在太少,飛行員也太少,損失一架就少一架,損失一個就少一個。

  今天的武漢空戰,若非有蘇聯援助的飛機,那根本就打不起來,因為中國自己的飛機已經所剩無幾了。淞滬會戰時期,中國300多架飛機對陣日本800多架飛機,戰鬥打得異常慘烈,也湧現出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閻海文,遼寧人。在轟炸日本虹口海軍司令部返航途中,他被日軍高射炮擊中,跳傘時被風吹落到敵方陣地,隨即被幾十名日本士兵包圍。閻海文掏出兩把配槍,擊斃5名日軍、擊傷數人,把最後一顆子彈留給自己,高呼著「中國無被俘空軍」英勇殉國,年僅21歲。

  沈崇誨,湖北人。陳錫純,湖南人。他們執行轟炸任務時,飛機臨時故障,尾部冒煙,按規定應該跳傘保命。但他們知道中國飛機不多,不能白白捨棄飛機,於是駕駛著故障飛機搖搖晃晃地撞擊日本戰艦出雲號,壯烈犧牲。時年,沈崇誨27歲,陳錫純22歲。

  樂以琴,四川人,兩個月內擊落敵機7架。至日軍攻打南京時,中國飛機所剩無幾,樂以琴毅然單機升空迎戰,寡不敵眾,陣亡於南京城外,年僅23歲。

  劉粹剛,遼寧人,兩個月內擊落敵機11架。因飛機汽油耗盡,發最後一顆照明彈引導僚機降落,自己為了保住飛機不願跳傘,抹黑尋找合適地點降落,不幸撞擊建築物身亡,年僅24歲。

  還有咱們前面提到的高志航和李桂丹,他們共同為中華譜寫了一曲空中戰歌。

  可惜,中國的飛機實在太少,而且越打越少,導致飛行員為了保住飛機不惜犧牲自己。若非蘇聯在關鍵時候運來飛機援助,此時的武漢根本無機可飛。

  ……

  輪船上,人們還在因剛才的勝利而歡呼。

  周璇嘰嘰喳喳拉著孟小冬說話,指著正在降落的中國飛機,小臉紅撲撲的笑個不停。

  「空軍健兒,真是大漲我國人士氣!」于佩琛也激動莫名,雙手握拳捏得死死的,恨不得馬上跑去機場慰問英雄。

  周赫煊只能報以苦笑,武漢能打空戰,那是因為老蔣的軍委會設在這裡,其他地方只能任憑日寇飛機蹂躪。

  而讓周赫煊預料不到的是,由於他出資修建武漢長江大橋,將平漢線和粵漢線徹底連通,相當於給中國交通做了一次心臟搭橋手術。日本對武漢的轟炸將更加頻繁,轟炸重點正是武漢長江大橋,只要把大橋炸燬,則中國的兵力和物資運輸就會效率大減。

  而常凱申也把武漢的防空視為重中之重,把中國最精銳的幾個飛行中隊,全部調來圍繞著武漢長江大橋駐防。

  僅在未來的兩個月內,中日雙方就在武漢三鎮上空,展開了大小七場空戰這些都是周赫煊帶來的影響,沒他出錢修橋的話,日寇也不會死盯著武漢不放。

  「轟轟轟!」

  「轟轟轟!」

  「轟轟轟!」

  從重慶到武漢,再從武漢到廣州,周赫煊一路上遭遇了四場轟炸。

  其中最危險的一次是在鐵路上,一枚炸彈正中前方鐵軌,接著日機又對火車狂轟濫炸。周赫煊被一塊飛濺的玻璃扎到,額頭鮮血狂湧,于佩琛和費雯麗也受了不同程度的輕傷,原因是火車側翻。

  在廣州淪陷之前,日本人在這裡進行了長達14個月的轟炸,其中粵漢鐵路屬於首要轟炸目標。

  不得已,周赫煊只能下火車步行,連續走了兩天兩夜,才在連縣(後世清遠市境內)弄來一輛卡車,有驚無險的來到廣州主城。
本帖最後由 yht 於 2018-3-13 14:11 編輯

V123210 發表於 2018-3-14 00:16
845【統一戰線模範省】

  「轟轟轟!」

  周赫煊乘坐的卡車還未進城,又是18架日機飛來,對廣州城區進行無差別轟炸。

  「下車,下車!」

  「趴草叢裡躲避,離車遠一點!」

  「別站著跑!」

  負責保護安全的孫永振、朱國楨和閔舟大聲呼喊,護著周赫煊和兩個女人慌忙下車。公路上的百姓亦抱頭鼠竄,叫喊聲四起,周赫煊甚至聽到有小孩在哭喊著找媽媽。

  幸好,敵機的轟炸目標在城內,投下近百枚重型炸彈後,便大搖大擺的折道離開。

  周赫煊站起來拍拍屁股上的灰塵,忍不住爆粗口道:「去特麼的小日本兒,到底有完沒完,一天都遇到兩次轟炸了!」

  旁邊有個一起躲避轟炸的本地人,身上穿著絲綢,看起來頗為闊綽,他用艱澀的國語說:「擇位先森,一廳倆冊轟砸算掃的啦,過連滴嘶吼一廳砸四肥。廣鄒似不能踤了,我贈要搬肥星下切踤。」

  周赫煊豎起耳朵仔細琢磨,才聽懂對方是說一天炸兩回算少,過年的時候一天炸四回,現在廣州沒法住人,只能搬回鄉下老家去住。周赫煊哭笑不得,用粵語說道:「老鄉,廣州城內情況如何?」

  對方用粵語回答說:「炸死了很多人,從元旦到元宵,至少死了好幾千。剛開始,日本鬼子還只炸鐵路和礦山,現在見到什麼都炸。一天炸兩三回很正常,每回至少來12架飛機,最多的時候一次就來四五十架。」

  「日本人可惡!」于佩琛怒道。

  聽于佩琛說起國語,對方又換回了粵普,擺手道:「勿唆啦,我還又趕漏,裡們切廣鄒壓定又宿森。租位夠辭!」

  「告辭! 」周赫煊抱拳道。

  越靠近廣州城,路況就越不好,許多地方坑坑窪窪,周赫煊只能帶人下車推著走。

  進到城中,滿目瘡痍,許多百姓抱著罹難的親人屍體嚎啕大哭。一些政府人員和民間團體,正帶人指揮著救援工作,市民們也紛紛幫忙刨挖傷者和死屍。

  街面上,到處貼著「抗戰到底」、「全民統一戰線」、「誓與廣州共存亡」等標語。

  行不多久,周赫煊又看到一支遊行隊伍,高呼保衛廣州的口號,請求市民捐款買飛機。人們瘋狂地把募捐箱圍住,銅板和紙幣直往箱子裡塞,恨不得這些錢能馬上變成飛機,跟日寇的飛機痛痛快快地打幾場。

  于佩琛對此讚許不已,她說:「常在報紙上看到,說廣東是『統一戰線模範省』,看來確實所言不虛。才剛剛遭了轟炸,救援隊和醫療隊便開始工作了,百姓的抗日熱情也極為高漲。」

  「唉,表面文章而已。」周赫煊搖頭嘆息。

  朱國楨疑惑道:「先生,你為何這樣說?」

  周赫煊也不解釋:「你多看看就知道了。」

  自七七事變爆發後,廣東省的口號喊得極為漂亮。省府做了一系列統戰工作,比如釋放政治犯,取消郵電新聞檢查,允許民眾組織救亡團體,組建地方武裝,開辦民運、防空、救護訓練班等等。

  政治自由、全民抗戰、百姓擁護……這就是廣東留給外人的良好印象。

  但真實情況如何呢?

  廣東現在有三位大佬,即第四路軍總司令余漢謀、廣東省主席兼保安司令吳鐵城,以及廣州市長曾養甫。這三人在抗戰事務上不但不合作,反而互相掣肘,互相競爭。

  爭什麼?

  爭面子!

  三人各自組建國際國內宣傳機關數個,抗戰口號喊得震天響。你今天任命一個民團司令,我明天就要任命一個救亡將軍,半年多以來,廣東各地的民軍司令已經滿地走,民間抗日義勇軍數量號稱幾十萬。

  但省府不給這些民間抗日部隊一槍一彈,也不注重訓練,更不安排防務。結果是「司令多於兵,兵多於槍,槍多於彈」,等日寇真的打來,全特麼抱頭鼠竄了。

  由於粵軍被不斷調到武漢,廣東的防禦其實異常空虛。而余漢謀這個總司令,也已經難以約束手下將領,更認為日本短期內不會進攻華南。

  直到四月份,老蔣發來警告說,日本有進攻廣州的意圖,余漢謀才臨時抱佛腳,趕緊搶修防禦工事,同時以此為藉口向中央要兵要糧。而很快又傳來消息,日本改變了進攻廣州的計畫,余漢謀及其屬下頓時鬆懈下來。

  當廣州被月月轟炸之際,粵軍將領卻忙著享樂和賺錢,甚至有丟下軍隊跑去香港旅遊的。軍紀更是敗壞到極點,軍隊成了走私賺錢的工具,他們從廣東偷運鎢礦到香港,再從香港採購緊俏貨回廣州,一個個賺得缽滿盆滿。邊境上設置的哨卡,成為將領走私的驛站,大量日本間諜從哨卡混入,把廣州的底細摸得清清楚楚。

  至於老百姓捐來買飛機的錢,也都不知道跑哪兒去了。等到日本真開始進攻,余漢謀等人才慌了,於是趁機再賺一波——把田賦由稅金改為糧食,導致糧食奇缺、物價飛漲,廣州城內甚至出現饑荒現象。他們還實行焦土政策,該燒的燒,該毀的毀,老百姓連柴都弄不到,只能冒險出城砍伐樹木,有的乾脆四處挖墳,盜取棺木當柴火賣。

  日寇還沒正式開始進攻,廣州就已經被搞得烏煙瘴氣,治安秩序壞到了極點。人們飢寒交迫,恐慌無措,而余漢謀等人在略作抵抗後,居然帶著軍隊一溜煙跑了。

  不跑不行,軍力薄弱、情報失誤、部署錯亂……打個屁打啊!

  最無語的是粵軍頭頭們,日本軍艦都出現在海面了,駐防軍官還在各處玩耍。守軍連忙打電話到廣州和香港,通知那裡的軍官們趕快回防,有些人實在找不到,你猜用的什麼方法告知?當時,廣州和香港的各大電影院,螢幕上突然出現「151師官兵迅即歸隊」字樣,把看電影的觀眾搞得莫名其妙。

  嗯,日本軍艦都開到廣州海域了,軍官們居然還在看電影,有些甚至在香港看電影……

  這就是統一戰線模範省——廣東!
本帖最後由 yht 於 2018-3-14 01:21 編輯

V123210 發表於 2018-3-14 07:07
846【老驥伏櫪】

  到了廣州,周赫煊沒有驚動任何人,更沒有去拜會省主席吳鐵城。

  吳鐵城跟周赫煊關係還挺不錯,以前當上海市長的時候,多次親自為周赫煊接風洗塵。此君現在身兼數職,又是廣東省主席,又是廣東民政廳長,還是廣東保安司令。他也想有所作為,但難以約束粵軍將領——連余漢謀都對此毫無辦法。

  純以武器裝備而言,粵軍在民國年間是很強的,幾乎可與中央軍精銳匹敵。因為廣東有鎢礦嘛,陳濟棠那會兒就弄出好幾個德械和捷克械的滿編師。

  但現在不行了,粵軍主力被陸續調往前線,中央政府又把廣東的稅給收走。於是吳鐵城發展民政和保安團沒錢,陳濟棠想要整頓防務也沒錢,許多部隊連軍餉都發不出,軍官們只能自己想辦法撈錢,比如走私鎢礦。

  剛開始走私鎢礦的時候,還美名其曰籌措軍餉。可人的貪慾是無限的,走私太賺錢了,一旦開始就沒法收手,搞得現在軍無戰心,只想著趁中央無暇顧及地方的空隙趕快多賺點。

  軍官們的錢越來越多,意志也漸漸被腐蝕,開始各種花天酒地起來。連帶著文官亦被拉入夥,廣州的吏治完全烏煙瘴氣,吳鐵城和余漢謀對此有心無力。

  歷史上,廣州陷落之後,報紙的經典標題是《余漢無謀,吳鐵失城,曾養無譜》,諷刺的便是余漢謀、吳鐵城和曾養甫三人。

  但是說實話,曾養甫真的冤枉啊,身為廣州市長兼廣東省財政廳長,其實本職工作搞得不錯。他在1936年就預感到情勢危急,於是創辦了湘南煤礦局,抗戰期間的粵漢、湘桂、黔桂鐵路和後方各省工業用煤,均仰賴其供應。他還弄了一家中國汽車製造公司,抗戰初期已可自造柴油發動機,後來汽油無法進口,又弄出了桐油發動機,為運輸抗戰物資做出巨大貢獻。

  曾養甫唯一讓人詬病的,就是日寇進攻廣州前,他大搞田賦改革和物資管控,對廣州及週邊地區的百姓造成極大危害。但這也是被余漢謀和吳鐵城給逼的,因為他必須為軍隊籌措錢糧物資,只能在苦哈哈老百姓身上扒皮。

  當然,曾養甫絕對算不上清官,他頂多可以被稱為幹吏,而且還披著一身官僚資本家的皮。他發展實業和經濟的能力不俗,但老百姓的死活就顧不上了,自己也從中吃得腦滿腸肥。

  廣州官場的三位大佬,周赫煊一個也沒見,但他見了另外四人,分別是:致公黨黨魁陳演生、致公黨幹事委員會負責人陳其尤,以及洪門大佬黃明堂和歐陽麗文夫婦。

  大名鼎鼎的司徒美堂,只是致公黨美國支部負責人而已。

  致公黨的第一任黨魁是陳炯明,第二任黨魁便是陳演生。陳演生平時都住在香港,並且有自己的工廠,他這次是來廣州和汕頭聯繫致公黨支部負責人的,為致公黨東南亞各支部轉運華僑援戰物資。

  而陳其尤雖是致公黨高層,但還有一層身分乃常凱申和致公黨的聯絡人——老蔣私人駐港代表。

  說起來很扯淡,在七七事變之前,致公黨一向是反蔣的,甚至是反孫中山的。致公黨內部掛的是五色旗,而非青天白日旗,僅憑旗幟就可以說明一切。

  在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洪門致公黨就已經跟孫中山鬧翻,並特意推舉背叛孫中山的陳炯明任黨魁。

  而此刻的另外兩名洪門大佬——黃明堂、歐陽麗文夫婦,則是孫中山的死忠。他們深為痛恨陳炯明,甚至他們的長子和養子都死於陳炯明叛變,連帶著對致公黨也堅決抵制。但在抵制致公黨的同時,黃明堂和歐陽麗文夫婦也仇視常凱申,他們覺得常凱申也是叛徒,完全背棄了孫中山的三民主義。

  如果日本不全面侵華,這幾位還在互懟呢。可國難當頭,一切恩怨皆能放下,互相看不慣的三方終於握手言和。

  此次會面在黃明堂的家中進行,周赫煊帶著兩個保鏢和女祕書赴會。

  「陳會長,陳幹事,黃先生,黃夫人,有禮了!」周赫煊抱拳問候道。

  「明誠客氣。」四人紛紛抱拳回禮。

  歐陽麗文招呼眾人坐下,親自奉來香茗,看了眼于佩琛說:「這位是周夫人吧?」

  周赫煊笑道:「我的祕書,于佩琛小姐。」

  于佩琛點頭問候:「黃爺爺好,歐陽奶奶好,我小時候還見過你們呢。」

  「哦,這可稀奇了。」黃明堂笑起來。

  于佩琛說:「我外公是岑春煊。」

  「原來是岑公之後!」黃明堂和歐陽麗文頓時熱情了許多。

  當初孫中山發起護國運動,岑春煊被推舉被護國軍都司令,黃明堂和歐陽麗文都是岑春煊名譽上的屬下。

  這夫妻倆可是老資格革命家,1907年便開始玩武裝起義。別看歐陽麗文現在只是一介女流,人家當年號稱「雙槍女傑」,參加過反清、倒袁、討陸、伐陳等一系列戰鬥,連兒子都是在陣地上生的。陳炯明兵敗之時,歐陽麗文就已經當上了旅長。

  「明誠這次去美國,是要號召華僑捐款嗎?」陳演生問。

  周赫煊搖頭說:「海外捐款有致公黨,用不著我操心。我在美國有一批軍用飛機,因合同原因不能運回,這次是去找羅斯福要飛機的。」

  「那可是大事,中國現在就缺飛機。」黃明堂道。

  陳其尤猛拍大腿,憤憤道:「中國什麼都缺,可不止是飛機。怎奈還有蛀蟲大發國難財!」

  黃明堂問:「定思兄指的是誰?」

  陳其尤氣憤道:「還能有誰?老蔣的連襟,剛剛當上行政院長的孔祥熙!孔祥熙利用職務之便,在香港大做軍火生意,老百姓捐獻的血汗錢,不知被他損公肥私吞了多少。 」

  「此人著實該殺!換做十幾年前,我早就親自帶兵弄死他了。」歐陽麗文突然發聲,這位夫人一開口就要殺人。

  陳其尤繼續道:「老蔣讓我做他的私人代表,常駐香港負責聯絡致公黨。咱們致公黨的海外支部踴躍捐款,那些錢都是華僑的血汗啊,一分一釐從指縫裡摳出來的。結果呢?我發現華僑的捐款,被孔祥熙的心腹上下其手,以次充好、以少充多購買戰略物資。這些軍火物資運到香港,賬目根本就對不上,差得也太離譜了。這次我回內地,就是要揭露孔祥熙發戰爭財的無恥行徑,讓他這個行政院長立馬下台!」

  周赫煊勸道:「算了吧,你搬不倒他的。蝨多不癢,孔祥熙搞這些早就被曝光多次了,還不是照樣官運亨通?」

  「搬不倒也要使力,我看不慣!」陳其尤怒道。

  周赫煊也不再多勸,求仁得仁吧。

  歷史上,陳其尤這次揭露孔祥熙貪污舞弊,不僅慘遭老蔣撤職,還被囚禁於息烽集中營,直到三年後才被放出來。

  可憐在抗戰期間,南洋華僑每年的捐款多達7億元(法幣),美洲華僑每年捐款2億到3億元(法幣),以司徒美堂為首的致公黨高層共捐5400萬美元。這些錢有多少用於抗戰,又有多少被四大家族揣進腰包?難以統計。

  馮玉祥在四川號召捐款,四川人民勒緊褲腰帶,當年就捐出7億多元法幣。還有兩湖、雲貴、兩廣、陝豫……全國百姓捐出的錢,又被某些人貪污了多少?

  想到這裡,周赫煊就對募集捐款和尋求借款毫無動力。那些碩鼠連美國支援的軍用罐頭都要倒賣,給前線將士派發「豬食」,還有什麼做不出來?

  活該被趕到台灣去!

  「這種事不提也罷,實在敗興,」陳演生說,「明誠此去美國,如果能說服羅斯福售賣飛機,那我致公堂的美洲捐款,乾脆直接換成飛機運回國,免得遭到孔祥熙的私吞。」

  周赫煊說:「我試試看吧。」

  黃明堂感慨道:「唉,還是年輕好啊,可以為國效力。我這個老頭子行將就木,只能站在旁邊為你們搖旗吶喊了。」

  周赫煊安慰道:「有心為國即是英雄。」

  歷史上,再過半年廣州就要淪陷。而黃明堂以72歲高齡,帶著妻子回廣西老家募兵抗日,結果因旅途勞累,走到半路上就一病不起,抱憾而終。
本帖最後由 yht 於 2018-3-14 21:45 編輯

V123210 發表於 2018-3-15 11:36
民國之文豪崛起 847【話不投機】

  離開廣州之前,周赫煊還是忍不住見了吳鐵城。

  如今廣州作為中國進口物資的轉運中心,吳鐵城和曾養甫整天都極其繁忙。一方面忙於應付日軍轟炸,組織搶修鐵路和廠房民舍;另一方面忙於戰略物資的運輸調度,裡面彎彎繞繞的事情太多,很多都需要吳鐵城親自過問。

  「子増兄,別來無恙啊!」周赫煊抱拳笑道。

  吳鐵城快速簽署了一份文件,才起身說道:「明誠兄,你怎麼到廣州來了?」

  周赫煊說:「奉中央命令,出訪美國。」

  吳鐵城打著官腔說場面話:「明誠乃國之大賢,在西方名聲顯赫,此去美國定然收穫纍纍。」

  「子増兄過譽了,略盡綿薄之力而已,」周赫煊謙虛兩句,說道,「我這次來廣州,發現一路上都有日機轟炸,廣州恐怕不久就要成為日寇進攻的目標。」

  吳鐵城頗為自信,擺手說:「明誠勿慮,廣州靠近香港,是英國人的利益重心。日寇是肯定不敢進犯廣州的,否則必然引來英國的干涉。」

  「上海也是列強利益之重心,比廣州更重要。」周赫煊提醒道。

  「那不一樣,」吳鐵城詳細解釋道,「明誠兄雖是國際問題專家,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此時另有內情。早在淞滬會戰剛剛結束時,日寇就準備進攻華南,但因為日機轟炸美國和英國戰艦,引起了英美兩國的強烈抗議。因此在去年底,日寇怕引起列強干涉,就已經改變了作戰計畫,敵人在未來一兩年內都不會攻打華南。再則,蘇聯跟中國簽署了和平協定,日寇必須派兵在北方防禦蘇聯,根本沒有足夠的兵力南下。」

  吳鐵城所說的都是實情,也是從老蔣到余漢謀等各級統率,徹底忽視華南防禦的根本原因。

  於是乎,老蔣不但沒有加強廣東防禦,還不斷從廣東抽調粵軍精銳北上。福建和廣東雖被設為第四戰區,但都是樣子貨,只有一個名字而已,連戰區統率機構都沒有建立起來。

  歷史上,在日寇進攻廣州的一個月前,吳鐵城就向老蔣緊急匯報,說得到了日軍要進攻廣州的消息。直到日寇攻打廣州的四天前,吳鐵城又急電老蔣,說香港的英軍情報機構發來消息,日寇將在11日前後發動進攻。

  老蔣對此不以為然,認為是日本人的謠言,不但沒有指示廣州加強防備,反而繼續抽調粵軍增援武漢。在廣州遭到攻擊的兩天前,老蔣還給余漢謀發命令:「無論如何,須加抽一師兵力向武漢增援。如能增此一師,即可確保武漢。否則武漢將失,粵亦不能保。只要武漢能守,則粵必無慮。切盼吾兄不顧一切,勉抽精兵一師,以保全大局。」

  余漢謀沒有辦法,只能抽調粵軍增援武漢,兵還沒派出去,日寇就已經發動了對廣州的進攻。

  廣州的三位大佬吳鐵城、余漢謀和曾養甫,擱在民國政壇都極有能力,至少不是庸碌無為之輩。但他們被老蔣坑慘了,最後還得站出來為廣州淪陷背鍋,蔣委員長實在害人不淺。

  就拿余漢謀來說,抗日名將啊,後來指揮的兩次粵北會戰打得極為精彩,跟一塌糊塗的廣州保衛戰形成鮮明對比。

  當然,這三人雖然屬於背鍋,但也難辭其咎,他們確實在廣州做了太多令人詬病的事情。以至於,三人後來對廣州避而不談,只大肆誇耀他們其他的成就。

  周赫煊感覺自己無法說服吳鐵城,只能退而求其次道:「子増兄,不論如何,日寇肯定是要進攻廣州的,因為廣州乃粵漢線之起點。中國從歐洲購買的軍火物資,都要從廣州運進來,日寇豈能坐視不理?即便像你說的那樣,廣州一年半載之內沒有危險,但一年半載以後呢?所以,我懇請子増兄,趕快下令轉移廣東南部地區的工廠和學校,免得到時候慌亂無促。」

  「不可,」吳鐵城抬手說,「既然日寇沒有攻打廣東的計畫,我們現在就搬遷工廠和學校的話,必然造成社會各界恐慌,屬於自亂陣腳之舉。」

  周赫煊氣得直想發笑,繼續苦勸道:「子増兄,戰爭期間,搬遷工廠和學校屬於正常行為,老百姓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吳鐵城嘆氣道:「明誠兄,實話跟你說吧。廣東現在負擔著重要任務,必須為前線和中央輸送物資。廣州週邊地區大大小小的工廠,每天機器連軸轉,上午被轟炸,下午就要趕緊復工。為了什麼?還不是在為前線和中央生產後勤用品!一旦搬遷,何時才能復工?而在復工之前,又拿什麼輸送到武漢去?」

  周赫煊頓時語塞,他實在無話可說了。

  廣州如此重要的交通樞紐,如此危險的沿海城市,在國府官員的眼中,居然不是潛在前線,而是負責生產輸送物資的戰略大後方……

  強忍著吐血的衝動,周赫煊再退一步道:「好吧,廣州的工廠需要完成生產任務,那學校呢?就拿中山大學來說吧,從七七事變到現在,中山大學已經被轟炸了近10次,師生死了好幾個。為什麼不搬遷?為什麼讓學生頂著轟炸上課?」

  吳鐵城耐心解釋道:「中山大學是廣東最好的大學,社會各界都盯著呢。只要中山大學還在廣州,那就表示國民政府沒有放棄廣州。一旦中山大學遷走,則廣州民心必亂。民心一亂,局面將不可收拾。至少資本家們會很擔憂,會想著把自己的工廠搬走,整個廣州的工業就全毀了,廣州的後勤生產任務也沒法完成了!」

  「你是拿老百姓的生命和財產當兒戲!」周赫煊怒道。

  吳鐵城正色道:「為了抗戰勝利,一切皆可犧牲。」

  「我……」周赫煊強忍住怒火說,「那好,中山大學可以不搬,其他學校必須搬走!」

  吳鐵城也不想跟周赫煊吵架,敷衍道:「我需要先開會討論,畢竟諸多學校內遷是大工程。怎麼遷?遷到哪裡?這些都需要慎重考慮。」

  開會討論?

  恐怕日寇兵臨城下了,討論都還沒有結果。

  周赫煊悻悻然道:「那告辭了,希望子増兄把內遷之事放在心上。」

  「明誠慢走。」吳鐵城態度很好,親自把周赫煊送出省府官邸。
本帖最後由 yht 於 2018-3-16 03:10 編輯

V123210 發表於 2018-3-15 11:37
848【貿易和戰爭】

  老蔣的一封電報,讓周赫煊在廣州停了下來——等人。

  於是乎,周赫煊只能頂著轟炸寫,居然把《黑土》的最後一部都快完成了。足足等到五月初,終於等來陳光甫、席德懋和任嗣達等人。

  陳光甫,銀行家,被譽為「中國的摩根」,現任國府財政部高等顧問,戰時大本營貿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將銜)。

  席德懋,金融家,國府財政部平準基金委員會委員,中國銀行業務局局長,奉命常駐香港,負責維持法幣的國際匯率。

  任嗣達,貿易商,主營礦產品進出口貿易,在歐美各國人脈甚廣。

  三人被老蔣派來,自然是要到美國尋求借款。就算沒有周赫煊,他們也是要去一趟美國的,只不過提前了幾個月而已。

  歷史上,常凱申被資金緊缺逼得心急火燎,不斷勒令孔祥熙趕快去國外弄錢。孔祥熙便找到陳光甫,因為陳光甫跟美國資本家摩根交情深厚,想憑藉私人關係打開一道口子。

  咱們的孔祥熙院長沒有任何求援方案,甚至連求援的數目也不明確,但卻獅子大開口,讓陳光甫至少要爭取3億到4億美元的借款。

  陳光甫心中很想罵娘,借個屁的3億美元啊,他連借300萬美元都毫無信心。於是託病不願成行,被老蔣和老孔反覆催促了幾個月,陳光甫才硬著頭皮前往美國。

  剛開始的時候,陳光甫等人的談判很不順利。但隨著廣州和武漢相繼失陷,羅斯福和美國資本家們有些慌了,覺得必須拉中國一把,否則中國被日本平推還玩個屁啊,於是借款合同居然談成了。

  如今陳光甫正是拖著不肯走的時候,孔祥熙對他說:「光甫,周明誠對借款之事有辦法。他當談判特使,你當談判副使,肯定能夠談成的。你心中沒有方案,可以先去問問他啊,相信周明誠必有策略。」

  陳光甫心想,反正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那就去唄……因此比歷史上提前兩三個月動身。

  周赫煊跑去美國要借款只是幌子,他主要是去弄飛機的。老蔣拍電報讓他等人,周赫煊還以為是等幾個外交人員,結果見面才發現,居然是一群玩金融貿易的跟他匯合。

  媽賣批!

  眾人在廣州登船前往美國,對借款之事皆無頭緒,只能天天跑到甲板上喝咖啡討論。

  這天風和日麗,海風吹拂。

  陳光甫喝著苦咖啡說:「周先生,你是國際專家,你覺得美國真能給援華借款嗎?」

  周赫煊搖頭道:「不可能,美國宣稱嚴守中立,是不會直接對華貸款的。除非……」

  「除非什麼?」席德懋問。

  「除非咱們換個方式,」周赫煊說道,「在美國成立一家貿易公司,通過商業合作,向美國企業尋求民間商業貸款。這就繞開了美國的中立外交政策,讓羅斯福有操作的空間。」

  陳光甫拍手道:「此法甚好!」

  席德懋說:「既然是民間商業貸款,那就必須讓美國人覺得有利可圖。任先生,你是國際貿易專家,美國最迫切的想要中國什麼商品? 」

  「當然是鎢礦!」

  任嗣達立即就說道:「鎢礦乃工業稀缺資源,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鎢礦供應國。世界第一的鎢礦在江西,世界第二的鎢礦在廣東,此為我國的巨大優勢。用鎢礦之利來引誘美國入轂,對方多半會同意。」

  周赫煊非常熟悉中國近代史,知道抗戰期間美國對華有五次貸款,「鎢礦借款」只是第三筆,而第一筆則是「桐油借款」。

  當然,周赫煊知道的也僅限於此,並不清楚五次借款的詳細內容。畢竟除了專業論文之外,歷史書裡頂多只順筆一提,讀者也不會吃飽了沒事幹去研究細節。

  美國的五次對華借款,名稱分別為:桐油借款、華錫借款、鎢砂借款、金屬借款和財政借款。

  顧名思義,前三起借款分別跟桐油、錫礦和鎢礦有關,而這個先後順序也肯定有原因。可以就此推測,美國最急需的商品是桐油,其次是錫礦,接著才是鎢礦。

  周赫煊出聲問道:「鎢礦最大的進口國是哪個?」

  「德國。」任嗣達說。

  周赫煊又問:「德國用鎢礦幹什麼?」

  任嗣達說:「用處大了,造先進的飛機、穿甲炮彈、輪船發動機……好多東西都需要鎢礦。」

  周赫煊點頭道:「也就是說,鎢礦現在的主要作用,是用來製造軍事裝備。」

  「可以這樣理解。」任嗣達道。

  周赫煊繼續問:「那錫礦呢?」

  任嗣達答道:「錫礦主要用於工業產品,特別是在化工領域用處極大。」

  「那中國錫礦的最大購買國是哪個?」周赫煊問。

  「美國啊,咦……」任嗣達回過神來,「周先生的意思是,用錫礦貿易來尋求美國借款?但問題是,錫礦不是中國獨有,美洲和南洋都有大量錫礦,中國錫礦對美國的誘惑力不夠啊。」

  周赫煊說:「問題的關鍵在於,美國現在沒有打仗,而鎢礦主要用於軍工生產,對美國而言並不是最急需的東西。倒是廣泛用於化工領域的錫礦,能讓美國資本家更高興。」

  任嗣達下意識點頭道:「也有些道理。」

  陳光甫拍板道:「那就這樣吧,把錫礦和鎢礦都作為籌碼,放在談判桌上任美國人選擇。」

  周赫煊又說道:「桐油呢?」

  任嗣達搖頭說:「我是搞礦物進出口貿易的,對桐油的情況不太清楚。」

  席德懋笑道:「桐油遍地都是,價格甚賤,甚至買不起煤油的老百姓都用桐油來點燈。又非什麼稀罕物,難道還能引起美國人的興趣不成?」

  「是啊,周先生怎麼會提到桐油?」任嗣達問。

  周赫煊哪裡知道桐油有什麼用處?他又不是神仙。但歷史資料裡寫明了,美國在終止美日貿易協定前,就急不可耐的和中國簽訂桐油借款合同,而非是錫礦和鎢礦的貿易合同,這裡面肯定是有原因的!

  他們船上這些人,都是玩金融貨幣的,只有任嗣達屬於貿易商人。可惜是個專做礦物出口的貿易商人,對桐油並無瞭解,想找人打聽桐油價值都找不到。

  不僅是陳光甫三人,就連周赫煊自己,也對桐油沒啥認知。

  在他們的印象中,桐油屬於國產賤物,最大作用是拿來製造油漆。買不起煤油的老百姓,只能點桐油燈照明。當然還可以用來炒菜,但貌似有微毒,而且味道不好,連底層平民都不會輕易食用。

  這玩意兒會讓美國人稀奇?

  當下不再討論桐油,眾人開始商討談判策略,打算圍繞著鎢礦和錫礦大做文章。

  在美國登陸後,周赫煊立即花錢找來一個商業顧問,詳細詢問桐油在美國的情況。結果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桐油在美國好牛逼啊!

  美國人以前製造油漆,最上等的產品使用亞麻仁油,當桐油傳到美國後,亞麻仁油立即被中國桐油所取代。發展到30年代,美國油漆業有90%以上都用桐油為原料。

  而上海,正是中國桐油最大交易市場。隨著上海陷落,美國桐油進口量銳減,已經快把美國油漆生產企業給逼瘋了。廣州則是中國桐油第二大市場,一旦廣州陷落,美國油漆資本家直接就要跳樓。

  不但如此,由於桐油具有燃燒性、速乾性和耐酸性,是此時生產軍艦、輪船、潛艇、飛機、電線和海底電纜不可替代的原料,其他同類型原料都不如桐油效果好。

  此外,美國科學家還把桐油加熱到一定溫度,讓其凝固成膠狀,用來作為橡皮的代替品。桐油還可用在醫藥、玻璃製品領域,並可在工業上代替汽油作為提煉品。

  必須說明,桐油產地只中國一家,別無分號。而美國則是桐油的最大進口國,佔世界桐油進口總額的75%,如今已有850種美國工業品必須使用桐油!

  美國在晚清時期,就開始在本土移栽桐樹,但種植效果不是很好。可能是氣候土壤問題吧,美國人在30年代初,又跑到南洋大量種植桐樹,但依舊沒有取得太大成效,完全不能滿足美國工業需求。

  一旦中國和美國的桐油貿易被徹底掐斷,則美國無數資本家要急得跳腳。

  難怪在歷史上,廣州陷落以後,羅斯福慌慌張張的就要跟中國簽訂桐油借款合同——都是被資本家給逼的啊。

  支持中國,還是支持日本,這在美國屬於資本博弈。

  因為美國在遠東地區的貿易當中,對日貿易佔43%,而對華貿易只佔14%。在投資方面,美國對日本的投資為3.87億美元,對中國的投資僅有1.32億美元。美國對外貿易輸出中,日本佔7.7%,居第三位;中國只佔1.1%,居第二十二位。

  日本是美國在亞洲的第一貿易夥伴,打起仗來,美國資本家自然是偏向日本的。

  但如果中美貿易被徹底斷送,那也不符合美國利益。特別是世界僅有的桐油資源缺失,傷害到太多美國資本家的利益,羅斯福必須對那些資本家負責。
本帖最後由 yht 於 2018-3-16 03:17 編輯

V123210 發表於 2018-3-16 11:33
849【給老蔣提條件】

  廣播裡傳來胡適的聲音,這是他應邀在哥倫比亞電台做的演講:

  「雖然對於貴國人民追求置身戰爭外的願望,我是完全同情並理解的。但是,消極的綏靖主義而沒有和平政策為後盾,絕對不足以保障諸位所希望的和平。中國對美國所期望的,是一個國際和平與正義的積極領導者,是一個阻止戰爭、遏制侵略、與世界上民主國家合作的領導者…… 」

  「中國的抗戰是正義戰爭,就像美國的獨立戰爭,法國的革命戰爭,土耳其的解放戰爭一樣!在美國獨立戰爭時,華盛頓為什麼能逃出福其山谷,走上約克城的勝利之路?除了艱苦奮鬥到底的決心外,還有就是當時國際形勢對美國的支持,特別是法國對美國的大力支持。中國已經證明了自己堅持抗戰的決心,我們也有必將勝利的信心,但同樣離不開國際力量的支持,特別是美國的支持。」

  「我們不奢望美 出兵直接幫助中國,但是要避免美國把戰略物資源源不斷輸入日本。因為日本這個國家,已經是世界五十多個國家,包括美國在內的公敵。」

  「日本是一個專制國家,而中國和美國一樣,是一個民主國家。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戰爭,是專制國家對民主國家的戰爭。日本雖然在經濟上是成功的,但他們在利用西方科學技術的同時,保持著他們最頑固的愚昧落後文化。中國已經實現了民主共和,而日本仍然是封建的天皇制國家……」

  胡適在電台演講中大談中國民主政治,更把中國文化吹得天花亂墜,而把日本的政治文化貶得一無是處。這跟他在國內的文章剛好相反,但可以理解,在自己國家該罵就罵,出了國還是要誇獎的,家醜不可外揚嘛。

  自去年淞滬抗戰期間來美國,胡適已經做了無數次演講。他的英文演講水平很高,而且常常引經據典,不但得到許多美國民眾的認可,甚至還引起了日本政府的注意和仇視。

  胡適在美國的演講一搞就是好幾年,背後很可能得到了羅斯福的支持。因為羅斯福是想美國參戰的,但國會的中立氣氛太嚴重,必須要有人在民間引導輿論,而胡適就是那個最合適的人選。

  特別是在1941年9月,美日兩國祕密商討中國和西南太平洋局勢。美國為了自身利益,選擇對日妥協,毫不猶豫地就把中國賣了。

  胡適得知消息以後,立即以中國駐美大使的身分,堅持要面見美國國務卿赫爾。赫爾極不情願地出示了美國對日妥協的臨時草案,胡適看罷異常憤怒,隨即求見羅斯福要求阻止該草案生效。

  接著,胡適又讓英國大使聯絡丘吉爾,丘吉爾當即致電羅斯福,表示英國堅決站在中國一方。

  來來回回爭執了兩個月,美國對日妥協草案終於廢止——日本的反應是:偷襲珍珠港!

  因此,美國著名史學家查理‧畢爾,在二戰期間把胡適視為日軍偷襲珍珠港的罪魁禍首。他在《羅斯福總統與大戰序幕》中寫道:「美日之戰本來是可以避免的,而羅斯福總統為了維護資本家在亞洲的利益,不幸中了那位中國大使胡適的圈套,才惹起日軍前來偷襲珍珠港,最終把美國拖入了可怕的世界大戰。」

  胡適此刻還沒有正式擔任駐美大使,他的身分跟周赫煊一樣,屬於中國特派赴美使節。這傢伙平均一兩個月就要做一次公開演講,時不時還要在廣播電台演講,已經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遠東演說家。

  胡適的演講內容可以歸納為四點,即:中國人愛好和平,中國正在艱苦抗戰;日本人凶殘邪惡,日本是世界公敵;美國幫助中國,符合美國人民利益;美國幫助日本,無疑是養虎為患。

  美國總統羅斯福,以及因中日戰爭而利益受損的美國資本家,亦在背後不斷推動此事。美國的廣播電台,之所以不斷邀請胡適做演講,其中大部分時候都是資本家們暗中在聯繫。

  在廣播公司演講完畢,胡適坐著火車前往華盛頓,很快見到陳光甫一行人。他迫不及待地問:「電報裡說,諸位剛剛面見了羅斯福總統,借款談得怎樣了?」

  「不是很順利,」陳光甫搖頭苦笑,「總統先生認為牽扯太大,還要開會討論。」

  胡適發現周赫煊不在場,問道:「明誠呢?」

  「他在舊金山下船時就不見了,要找什麼美國商業顧問,」陳光甫迷糊道,「對了,他還說要聯繫《讀者文摘》和一份叫《同學》的美國雜誌。還說什麼他已經聯繫了德國人拉貝,對方正在朝美國趕來,拉貝手裡有南京大屠殺的證據。」

  胡適說:「南京大屠殺我知道,《讀者文摘》揭露過,好像是日寇在南京屠殺了上萬平民。」

  「竟有這種事?」席德懋驚呼。

  任嗣達也咬牙切齒道:「日寇殘暴成性,還有什麼做不出來的!」

  就在此時,使館電訊人員跑來說:「陳副使,大本營發來急電,委員長詢問談判進展。 」

  陳光甫鬱悶道:「催什麼催?這才剛來美國,屁股都沒坐熱,哪有進展!」

  電訊人員道:「委員長說,周特使在舊金山發電回國,聲稱有萬全把握促成美國援華借款。所以委員長質問陳副使,為什麼有了進展不迅速稟報大本營?」

  「周明誠搞什麼鬼?居然繞開我們私發電報!回電委員長,談判還沒開始,羅斯福對借款一事還有疑慮。」陳光甫頗為生氣。

  武漢,大本營。

  常凱申接到陳光甫的回電,氣得大罵道:「娘希匹,這個周明誠不老實!」

  被緊急召來的孔祥熙問:「出什麼事了?」

  「你自己看吧。」常凱申把一封電報扔過去。

  那封電報卻是周赫煊從舊金山發回的,內容主要有兩個:

  第一,周赫煊說他得到致公黨的消息,海外華僑捐款被某些官員大肆貪污,請常凱申徹查此事。

  第二,周赫煊說他有十足把握促成美國借款,但常凱申必須做出承諾,即貸款資金必須由美方人員全程監督,一旦發現有貪污挪用現象,則立即終止調撥後續資金

  孔祥熙把這封電報看完,頓時氣得牙癢癢。

  什麼「某些官員大肆貪污」,這明擺著暗指他孔某人嘛。因為海外捐款和軍火貿易,都是孔祥熙在經手,除了他之外,別人想貪污都辦不到。

  孔祥熙陰陽怪氣地冷笑道:「怕是在吹牛吧。光甫等人都說談判還沒開始,他周赫煊居然已經有了萬全之策,呵呵。」

  常凱申有些不滿地看了孔祥熙一眼,閉眼道:「你別管此事,盡快去重慶主持行政院工作。」

  「呃……」孔祥熙頭皮一緊,欲言又止,最終選擇告退。

  就在半個月前,致公堂幹事委員會負責人、老蔣的私人代表陳其尤,已經坐火車抵達武漢了。

  陳其尤在常凱申面前大肆指責孔祥熙貪污捐款,常凱申承諾會徹查。陳其尤等了好幾天沒有音訊,立即在報紙上揭露孔祥熙的貪污內情,搞得老蔣和孔祥熙都很被動。

  常凱申一怒之下,就把陳其尤祕密逮捕,扔到關押政治犯的「軍人監獄」。

  雖然處理了不懂事的陳其尤,但常凱申對孔祥熙也是極為不滿的,只不過礙於大局和私情才沒有處理孔祥熙貪污案。這次把孔祥熙叫來閱讀周赫煊的電報,也是老蔣在敲打孔某人,讓其暫時收斂一些。

  這次尋求美國援華借款,錢只是小事,更重要的是美國對華態度。一旦借款談判成功,則表示美國的外交政策,開始朝中國這邊傾斜。

  就像當初宋子文談的棉麥借款合同一樣,高於國際價格收購美國庫存小麥和棉花,運輸還必須由美國公司負責,百分之百的賠本買賣,搞得中國資本家怨聲載道。但宋子文還是把棉麥借款合同簽下了,而日本則對此百般阻撓,搞得生怕中國吃了美國人的虧一樣。

  不是宋子文太傻,也不是日本人為中國著想,一切都是源於國際外交策略。

  常凱申沒有叫來幕僚商討,直接對副官說:「電令周赫煊,只要他能談下美國援華借款,一切皆按他的意思來做!問他什麼時候可以開始談判。」

  副官立即跑去電訊室,第二天早晨,終於收到周赫煊的回電。

  副官拿著電報紙稟報導:「周先生說,談判隨時可以開始,但若要促成借款,至少需要三個月時間做準備。他正在聯繫美國媒體,也在串聯美國資本家,要從民間輿論和資本力量兩方面著手。」

  聽到這個回覆,常凱申感到很滿意。

  這種關係到國際外交形勢的談判,一年半載都不嫌太久,三個月準備時間已經很短了。若周赫煊說馬上能搞定,常凱申反而會懷疑真實性,他頷首笑道:「周明誠胸有方略,此事可成。電令,讓周赫煊不要著急,務必做好談判準備工作,爭取十拿九穩!」

  「是!」副官連忙又跑去電訊室。

  常凱申想到胸有成竹的周赫煊,又想到拿不出一點方案的孔祥熙,心中百感交集。

  貨比貨得扔,人比人要死啊!

  孔祥熙去年雖然談成了一系列借款,但都是用利益交換的。

  比如美國那筆貸款,是把中國存在美國做儲備金的白銀,低價賣給美國,再用賣銀子的錢購入美國黃金,把黃金存入美聯儲做貸款擔保。

  簡單來說,就是把中國法幣的儲備銀給賣了,換成黃金來抵押貸款以獲取美元,這兩頭倒騰中國都吃了不小的虧。唯一值得高興的是,價值2800萬美元的黃金,共貸到5000萬美元外匯,解了抗戰初期軍費緊張的燃眉之急。
本帖最後由 yht 於 2018-3-16 13:08 編輯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V123210

LV:9 元老

追蹤
  • 291

    主題

  • 279508

    回文

  • 36

    粉絲

黃庭堅-如果一天沒有看書,在鏡子看到自己就會覺得討厭自己另一句是說;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也是說;如果三天不念書,說出來的話便失了水準都是說人要多讀書,增加自己的智慧以及內涵